首页范文乡镇妇联考核细则十篇乡镇妇联考核细则十篇

乡镇妇联考核细则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5:24:43

乡镇妇联考核细则篇1

今年,是妇联组织能力建设年。县妇联积极响应上级妇联组织的号召,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紧紧围绕县委、县政府的中心工作,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四中、五中全会精神,以发挥党联系妇女群众的桥梁纽带作用和国家政权重要社会支柱作用为核心小陈老师工作室出品,以建设高素质的干部队伍为关键,以创新工作机制为重点,以加强基层组织建设为基础,不断增强组织、宣传、教育、服务妇女的能力,把妇联组织建设成为与时俱进、开拓创新、求真务实、妇女信赖的组织,取得了一定的成绩。我们的具体做法和体会是:

一、领导重视支持是加强妇联组织能力建设的关键

妇联组织是党联系妇女群众的桥梁纽带和国家政权的重要社会支柱。加强妇联组织能力建设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需要,因此,县委一直以来高度重视妇女工作。特别是今年,对我县妇联组织能力建设给予了特别的关注和支持。

1、夯实阵地,为妇联队伍建设提供组织上的保障。妇联是培养女干部的基础,县委高度重视妇联班子的配备,注重把年轻、素质高的女干部放到妇联岗位上锻炼。今年5月,县妇联进行换届。选举前,县妇联班子成员4人都是大专以上学历,其中3人是本科学历,年龄最小的34岁。换届后,班子成员中还增加了一名全日制本科毕业生,最小年龄只有27岁。班子的文化结构和年龄结构得到优化。今年下半年,因工作需要,县妇联办公室急需配备一名主任,妇联在乡镇考察挑选了一名省委选调本科生小陈老师工作室出品后,得到有关领导和部门的高度重视,迅速办理了调动手续。

同时,乡镇党委也非常重视乡镇妇联的建设。全县757个行政村全部都成立了妇代会。加强了乡镇妇联主席的配备。22个乡镇妇联主席中有6个进行了调整,一批年纪轻、素质高、工作大胆的女干部走上了乡镇妇联主席的岗位。小陈老师工作室出品2、保障经费,为妇联干部提升素质提供经济上的保障。妇联系统是群团组织,工作经费全靠财政拨款,今年我县进行财政改革,实行经费包干。尽管如此,县委、县政府仍然非常重视和支持妇女工作,各项活动经费基本上都做到了财政有保障,仅妇联干部的学习培训费用,在县财政预算的基础上,还进行了追加。今年,县妇联干部用于各类理论、业务学习培训的学习费用已达12060元,比去年增加了3倍。

3、建立考核机制,为妇联工作纳入党委工作目标提供制度上的保障。县委高度重视妇女工作的开展,在年初以潭办发[2005]10号文件,印发了《湘潭县2005年乡镇党务工作目标考核办法》,该办法中明确县委对各乡镇党务工作坚持平时考核与年终考核相结合,按百分制考核,平时考核占40分,妇女工作占3分,其中,“五好文明家庭”创建工作占1分。妇女工作则由县妇联根据《各乡镇妇联目标管理考核细则》,进行考核打分后,再进行折算。该《考核细则》是县妇联根据年度工作要点,将妇联工作进行细化和量化,按百分制进行考核。妇女工作被纳入乡镇绩效考核,引起乡镇领导对妇女工作的空前重视。如去年,茶恩寺镇因妇女工作没落实被扣分,在乡镇排名下降了6个名次。今年,茶恩寺镇党委、政府特别重视和支持妇女工作,各项工作比往年都出色。

二、提高妇联干部素质是加强妇联组织能力建设的基础

加强妇联组织能力建设,首先要加强妇联干部的能力建设。县妇联党组统一认识,结合创建学习型机关,以增强服务能力、学习的能力、创新的能力、协调的能力为内容,开展系列学习活动,进一步提高妇联干部的能力和素质。

1、完善学习制度,营造良好学习氛围。年初,县妇联党组对机关学习作出了新的规定,要求每个月都要集中学习理论和业务。每个干部都要做好学习笔记,写好学习心得。特别是在共产党员先进性学习教育活动中,机关每个党员都完成了1万多字的学习笔记,写学习心得12篇。同时,妇联还从有限的工作经费中,挤出经费订阅了《人民日报》、《湖南日报》、《湘潭日报》、《今日女报》、《求是》、《档案时空》、《三湘风纪》、《学习导报》等报刊杂志11种,大家有时间就自觉学习,形成了浓厚的学习氛围。

2、参加各类培训学习,提高机关干部素质。县妇联党组将参加各类培训,作为提高干部素质的一个重要措施。全年,县妇联机关共选送干部参加各类培训学习17期次,参训达28人次。一是组织机关干部学习理论和业务知识15期次,参训干部达17人次;二是组织7名乡镇妇联主席参加由市中院举办的人民陪审员培训班;三是组织妇联执委、女领导干部到青岛学习考察妇女工作,还选送妇联党组班子成员分别参加了省妇干校学习和“县域经济”绍兴研修班学习。通过组织妇女干部参加各类培训,提高了妇女干部服务大局、服务群众、创新、协调的能力,进一步推动了各项工作的开展,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3、注重调查研究,提高妇联干部的综合分析能力。今年,县妇联就县直机关女干部培养选拔工作、家庭教育工作、纪检工作进行了调研,共完成《湘潭县直机关女干部培培养选拔工作情况调查》、《加强反腐倡廉工作,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大力推动农业产业化促进县域经济的跨越式发展---绍兴县农业产业化建设情况调查及启示》、《浅论我国家庭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和对策》等调研文章4篇,其中有两篇被县委党校收入调研文集。县妇联通过调研和分析,为党委政府决策提供决策依据,同时,也进一步提高了妇女干部的综合分析能力。

三、结合实际创新工作是加强妇联组织能力建设的途径

今年,根据全国、省、市妇联要求,县妇联在“想政府之所想,急群众之所,尽妇联之所能”上找准妇联工作的结合点,努力创新,开展了一系列富有特色的工作:

1、组织农村妇女开展实用技术培训,提高带领妇女参与经济建设的能力。进一步深化农村妇女“双学双比”竞赛活动,帮助广大农村妇女掌握多种实用技术,实现科技致富,引导农村剩余劳动力就地转移。一是依托农家女流动学校大课堂,举办种养殖技术培训班。今年,县妇联与县农业局、畜牧局等单位组织杨嘉桥镇和石潭镇两个乡镇100多名女能手,举办了欧亚红提栽种技术培训班。组织响塘60多名农村妇女举办了香菇种植技术培训班,组织易俗河镇80多名农村妇女举办了湘莲加工技术培训班。二是依托乡镇妇联开展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各乡镇妇联组织了各类实用技术班50期,培训农村妇女4000多人次,共培养了新的种养植户120户。

2、落实妇联干部担任人民陪审员工作,提高妇联维护妇女儿童合法权益的能力。县妇联争取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积极推荐妇联干部担任人民陪审员。今年4月,经基层组织推荐、法院审查,由县人大任命的首批人民陪审员有8人,其中,6名女性,占总数的75%,并且有5名是妇联干部,她们都具有一定法律知识和丰富调解工作经验。通过参加市中级人民法院组织的人民陪审员培训班,进一步提高了审判专业知识,增强了维护妇女儿童合法权益的能力,参与审理案件4起,已结案3起,均为调解结案,充分发挥了妇联干部善于做群众工作的优势,化解了当事人之间的矛盾,保护了弱者的合法权益,维护了法律的尊严,促进了社会稳定。

乡镇妇联考核细则篇2

一、主要工作经验及做法

1、各级领导的重视支持,是基层妇女组织建设的有力保障。从对六个县区的调研情况看,各县区妇联积极汇报,争取党委政府对妇女工作的重视、支持。沂南县从*年开始妇女工作考核由原来的纳入全县精神文明建设考核转为纳入全县基层党的建设考核,并与县委组织部共同制定下发了考核细则,将妇联工作目标分解落实,考核情况与妇联组织和妇女干部的评先树优挂钩。临沭县县委常委会每年年初专门听取妇联工作汇报(上年总结和当年目标任务、措施)。兰山区委制定下发了《中共兰山区委关于进一步加强党建带妇建工作的意见》(兰发(*)25号)。郯城县2008年4月8日与县委组织部联合召开了全县基层妇女组织示范创建现场会,在全县开展妇联基层组织建设示范点创建活动。该县马头镇党委把镇妇联开展的“美在农家”、平安家庭创建活动、祝你幸福订阅等工作开展情况列入党委考核(占7分)。黄山镇党委政府非常支持妇女儿童工作,从经费上给予保障。

2、基层妇女组织网络体系基本健全,延伸了妇女工作的触角。从调研情况看,基层妇女组织网络体系基本健全,妇女干部队伍年龄结构基本合理,文化程度逐步提高,综合素质较强。

乡镇(街道)妇联组织健全。6个县区乡镇(街道)全都配备了专兼职妇联主席,年龄都在45岁以下(兰山一人46岁以上),大专以上文化程度。从编制情况看,兰山区10个乡镇(街道)妇联(妇工委)有2个行政编、8个事业编,郯城县18个乡镇9个行政编、9个事业编,沂南县17个乡镇13个行政编、4个事业编,费县18个乡镇13个行政编、5个事业编,蒙阴县13个乡镇6个行政编、7个事业编,临沭县12个乡镇6个行政编、6个事业编。其中,沂南县有7人、蒙阴县有1人进入乡镇党政领导班子,其他都不同程度地兼任乡镇各方面工作。她们在人员少、经费不足的情况下,围绕乡镇党委政府中心工作,组织妇女开展“美在农家”活动、巾帼科技致富工程、平安家庭创建、贫困妇女儿童救助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

农村妇女组织组建率达到100%,妇代会主任年龄和知识结构逐步优化。妇代会主任兼计生主任情况分别是:郯城94.1%、蒙阴89.4%、费县80%、兰山75.5%、沂南72.7%、临沭69.3%,兼计生主任的妇代会主任,能较好的将妇女工作开展与计划生育工作有机结合,待遇解决较好(不兼职的妇代会主任有些年龄偏大,只享受误工补贴)。

社区妇女组织建设情况:在城市社区中,由村居“翻牌”改建的城市社区都建立了妇女组织,发挥作用较好。如蒙阴金山社区、临沭振兴社区、费县自由社区、兰山宋王庄社区等,妇女工作开展得比较好;新建社区正随着社区的发展,逐步建立完善妇女组织,郯城县恒通社区妇代会在维护妇女权益、活跃群众文化生活等方面较好。农村社区(大村制)妇女组织建设还处于探索阶段,有待于随着社区基层党建工作(建立党总支)的开展探讨建立新的妇女组织方式。

机关事业单位妇女组织建设情况:部分县区妇联与组织等部门加强协调,工作上配合联动,促进机关事业单位妇女组织建设。2004年,费县县委办公室转发《费县妇联关于在党政群机关、科教文卫等事业单位建立、健全妇委会的意见》,在全县共建妇委会60个,同时,根据文件干部待遇要求,90%以上的妇委会干部落实了待遇,享受相当于同级党委所属部门主要负责人的政治、生活待遇。沂南县妇联*年与县委组织部联合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做好党建带妇建工作的实施意见》(沂组发(*)17号),要求机关事业单位女职工5人以上的都建立妇女组织,5人以下的也明确妇女工作负责人,目前,应建妇女组织的61个单位全部建立。临沭县妇联*年与县委组织部联合下发了《关于调整县直机关科教文卫事业单位妇委会组成人员的通知》,对全县65个单位的妇委会班子进行了充实调整。

“两新”组织党建带妇建情况。随着“两新”组织党建工作的逐步展开,积极做好党建带妇建尤为重要。但是从调研情况看,“两新”组织中妇女组织建设参差不齐。费县、郯城等妇联与组织、经贸等部门联合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非公有制企业妇女组织建设的意见。费县妇联要求乡镇妇联主席主动联系组织委员及企业负责人加强企业妇女组织建设,力争到2009年上半年所有规模以上的非公有制企业都建立妇代会。目前,全县已建种植、养殖协会、社会加工合作社、私营企业妇代会156个。兰山在专业批发市场上新建妇女组织21个,郯城新建“两新”组织妇代会15个。

3、女性进“两委”有了新突破。沂南、临沭、郯城、费县组织、民政部门有关领导重视女性参选工作,各级妇联组织积极协调、推动,女性进“两委”比例较高。沂南县委在《关于做好村“两委”换届选举工作的实施意见》中明确规定,原则上村“两委”成员中至少要有一名女干部,县委主要领导在换届动员会上要求各乡镇要把一村一名女干部作为硬性指标来对待,第一责任人是乡镇党委书记,使该项工作成为乡镇党委的“一把手”工程,同时拓宽了10中选人渠道,女性进村“两委”实现了历史性的突破,全县600个村有503个村选出女村官505名,比例达到了83.8%。郯城县高峰头镇换届前,镇、村领导提前介入宣传,做好引导发动工作,换届中,对重点人选盯上、靠上做工作,全镇41个村,44名妇女进村“两委”,其中有三个村中有两名女性,比例达到107%。黄山镇达到96%,胜利乡达到93%,马头镇达到91.2%。

随着农村形势的发展,广大妇女在新农村建设中发挥的重要作用越来越被社会认可。临沭石门镇前羽阴村妇女从网上学习生态养猪技术,经济效益好、又减少环境污染,在全镇、乃至县推广;费县自由社区妇代会主任在社区分房时,主张实行男女平等,得到“两委”成员的同意,出嫁妇女也分到了住房。

二、存在问题和原因

1、女性进“两委”工作发展不平衡。在这次农村“两委”换届中,由于领导认识、重视程度不同,女性进“两委”的比例差距很大。有的县区只强调客观因素,不从主观自身上找问题、找差距。认为各级换届选举文件虽然对女性参选作了规定,但是只是“原则上”“适当”等要求,在换届选举操作中,模糊不清,没有明文硬性规定,容易被基层理解为女性成员可有可无。其实,有关换届的文件:《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第九条规定:“村民委员会成员中,妇女应当有适当的名额”;山东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办法第十一条规定:“村民委员会成员中,应当有妇女成员”;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做好村民委员会换届选举工作的通知》(中办发[2004]14号)中规定:“要保证妇女在村民委员会选举中的合法权益,使女性在村民委员会成员中占有适当名额”。山东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关于做好村“两委”换届选举工作的意见规定:“尽可能提名推荐年纪轻、妇女和文化程度较高的党员、选民作为村两委成员候选人”。临沂市委办公室、市政府办公室关于做好村“两委”换届选举工作的指导意见规定:“原则上,村两委成员中至少要有一名35岁以下、1名高中(中专)以上文化和1名妇女干部。这些文件,对女性参选都作了明确规定,应该说,女性进“两委”有明确的法律法规和政策依据。

2、基层妇女干部兼职过多,影响工作开展。有些乡镇妇联主席一身担数职,影响了妇女工作的开展。有些妇代会主任兼计生主任,由于是通过计生专干考试,担当了计生主任或查访员后再当妇代会主任的,又拿了计生工资,很多时候只专注于计生工作,忽视了妇女工作;有些是先当了村妇代会主任再兼计生主任的,对妇女工作比较熟悉,开展工作较好。

3、基层妇女干部待遇落实不好,影响了积极性发挥。没有进乡镇党政班子的乡镇妇联主席都不享受单位副职政治待遇;不兼计生主任、未进“两委”的村妇代会主任待遇落实不到位,退休后收入无保障。

4、新建社区、农村大社区和“两新”组织建设中基层妇女组织建设有待于进一步规范和提高。由于部分新建社区人员、经费等设置不配套,导致社区妇女组织建立的也很难较好的发挥作用。

三、建议及思考

1、建议以市委组织部文件,出台党建带妇建工作的意见。一是要巩固健全乡镇、街道妇联,确保乡镇、街道妇联有建制、有编制、有专职干部。二要建立健全社区妇联和村(居)妇代会,确保社区妇联和村(居)妇代会组建率达到100%,具备条件的地方,探索建立村妇联,增强村级妇女组织的功能。三要积极推进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妇代会建设,确保符合条件的市、县、乡三级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全部建立妇委会。要支持妇联组织适应城乡经济和社会结构的新变化,拓宽组织设置领域,创新组织设置形式。四要重视在新经济组织、新社会组织、流动群体等领域,统筹推进妇女组织建设,在新经济组织、新社会组织、流动群体中建立党组织的同时,对符合条件的,要指导和推动建立妇女组织。五要培育发展以妇女为主体的专业经济合作组织和各类妇女社团,壮大巾帼志愿者队伍,努力实现妇女组织和妇女工作的广泛覆盖。

2、要抓住组织部门调整和完善村级党组织的机遇,做好女性进“两委”的补选工作。今年4月份,市委下发了《关于进一步调整和完善村级党组织设置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意见》,各县区妇联要积极与县区组织部门联系协调,争取组织部门的支持,抓住这次调整和完善村级党组织设置的有利契机,做好女党员支部、进总支的补选工作。对已进“两委”的女党员,抓住这一契机,推荐进党总支部班子;同时,根据女党员的从业结构、年龄结构、流动状况和其他情况,推荐进产业党支部、企业党支部、老党员党支部、流动党员党支部或其他党支部等。

3、建立培养选拔基层妇女干部的长效机制。要坚持干部“四化”方针和德才兼备原则,选好配强基层妇联干部,进一步优化妇联领导班子的年龄结构、知识结构和专业结构。要加大妇联干部的培养和交流力度,把优秀的女干部选拔到妇联岗位任职,把富有改革创新精神、扎实苦干的妇联干部选派到重要岗位任职。要重视加强村(居)妇代会、社区妇联班子建设,通过逐步实行公推直选、竞聘上岗等方式,将优秀妇女人才选拔进村(居)妇代会、社区妇联班子。要按照有关规定,落实和改善基层妇联干部的待遇。要落实“乡镇、街道妇联主席享受同级党政领导副职的政治、生活待遇”和“机关和科教文卫事业单位妇委会主任享受本单位所属部门主要负责人的政治、生活待遇”的规定。社区妇联主席、村(居)妇代会主任要没有进“两委”的,要列席“两委”会,符合条件的作为“两委”候选人,提高社区妇联主席、村(居)妇代会主任进“两委”的比例。在加大财政对基层转移支付力度的过程中,重视解决村妇代会主任的报酬,力争将村妇代会主任的报酬纳入村干部生活补贴和薪酬范围;有条件的地区,应为村妇代会主任办理养老保险,对在村妇代会主任岗位上连续工作10年以上的,在其离开岗位时,应给予一定的生活补贴。建议适时召开全市基层妇女组织建设研讨会,吸收组织、民政、乡镇党委等有关部门同志参加,听取他们对基层妇女组织建设的意见和建议,解决工作中的模糊认识,促进全市基层妇女组织建设加快发展。

乡镇妇联考核细则篇3

加强基层督导,狠抓降消项目工作存在的不足,拓展母婴保健技术服务,巩固爱婴医院成果,加强托幼机构管理,启动妇女健康行动,积极开展二级优秀保健院创建,全面完成妇幼卫生目标任务。

二、主要生命指标

孕产妇死亡率控制在25/十万以内

婴儿死亡率控制在13‰以内

全县五岁以下儿童死亡率控制在15‰以内

全县新生儿破伤风发病率控制在1‰以内

三、主要服务指标

1、孕产妇系统管理率:农村达85%以上,城镇达95%以上

2、儿童系统管理率达60%

3、产妇住院分娩率达95%以上;高危孕产妇筛查率达100%;高危孕产妇管理率100%

4、剖宫产率县级医疗保健机构控制在40%以内,乡镇控制在25%以内

5、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HiV检测率达95%,其中HiV早孕检测率达80%

6、新生儿疾病筛查工作全县铺开,筛查率达90%

7、妇女病普查率60%,普治率90%

8、农村孕产妇住院分娩补助率达到100%

四、主要工作措施

加强领导,加强基层督导,强化乡村保健网络职责。

一是妇幼保健工作是大卫生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公益性,将妇幼卫生工作纳入重要工作内容,明确责任,任务落实到人,实行目标管理、量化管理。二是进一步加强完善保健网络建设。每个级镇要稳定1-2人专职从事妇幼保健工作,待遇不得少于同级同类专业人员水平,不得下达经济任务,对个别确属人口少、服务范围小的乡镇,要向卫生局写出报告,经批准后保健人员可适当的兼职,但要以保健工作为主;村村要有村级保健人员抓保健工作,消灭空白村。三是卫生院要按季度对村卫生室进行考核,并作为兑现村卫生室补助的依据,四是全县统一实行村级报表制度。县保健院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制定出村级报表表样,由乡镇参照以规范村报表。五是县保健院要固定督导人员,实行责任制管理。对20个乡镇实行联片包院责任制方式管理,督导面达100%,督导行政村占10%以上,重点乡缜每季度不少于4次,一般乡镇一年不少于2次,大型督导一年不少于4次。六是强化督导反馈质量。县保健院要制定督导质量考核管理规定,纳入保健质量控制标准,按季实行联片包院责任制和考核,乡镇卫生院领导、防保人员相应要对辖区行政村进行包村责任制划分,制定责任制考核标准。对于督导不力的保健人员要及时进行调整,对于督导在限期内整改不到位、行动缓慢的乡镇,县保健院要上报县卫生局,并在季度例会上通报批评。

加强降消项目,进一步提高农村孕产妇住院分娩补助率。

一是加强与计生联系工作制度,结合县年符合政策生育名单、新婚人群、流动孕妇“五个一”管理、育龄妇女花名册等做好孕妇筛查工作,提高孕妇筛查率,二是要按照《孕产妇保健系统管理细则》,加强系统孕产妇系统管理,早发现、早检查、早确诊、早管理,重点是高危筛查率要达到100%,早孕检查率达95%,产前检查5次以上达95%,产后访视一次以上达95%,三是杜绝家庭接生。四是以孕产妇保健手册为载体,保健与临床形成有机结合,做到定期跟踪检查、定期随访、及时为高危孕产妇提供有效服务和指导,五是严格执行分级分娩制度,严禁高危截留,对造成孕产妇死亡的,年度评先实行一票否决制。六是县乡助产技术服务机构要严格执行《县卫生局关于严格执行农村孕产妇住院分娩平产(顺产)免费的通知》(卫字[]76号)文件精神,七是加大产科建设规范力度,县保健院加强对乡级产科建设质量的规范性指导,加强“三基”考核,规范服务流程,努力为广大孕产妇住院分娩营造温馨、便捷、安全、有效的服务。八是加强孕产妇急诊急救工作,进一步发挥孕产妇急救中心功能作用,加强急诊急救领导小组的职责,县乡助产技术服务人员要在急诊急救领导小组的指导下,加强“三基三严”的学习,认真做好学习笔记,不断提高业务工作能力,孕产妇急救中心要配足人员,设备时刻处于功能状态,急救药品品种数量齐全,无过期失效,司机、车辆随叫随到,确保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急救任务,九是加强产、儿科人员培训,提高县乡产、儿科整体服务功能。县保健院要制定好县乡产、儿科人员培训计划,采取有计划安排产、儿科人员到上级医疗卫生单位进修,请上级医疗卫生单位产、儿科专家来我县讲课,进行封闭培训。十是对边沿、信息闭塞的乡镇加大贫困特困孕产妇救助。

依法开展母婴保健技术服务。一是托幼机构卫生保健管理工作年全县仍实行“卫生保健合格证制度”,县卫生监督局、县保健院要加大落实《托幼机构卫生保健管理办法》指导和检查力度,进一步规范幼儿园卫生保健管理工作,二是出生医学证明管理严格按照出生医学证明管理办法规范运行,从年月日起,出生医学证明实行计算机打印,不能落实的单位县保健院停发该单位出生医学证明,三是加强三级预防,减少出生缺陷发生。所有有助产技术执业资格的医疗卫生单位要开展新生儿疾病筛查工作,实行月报表制度,同时结合“两大”系统管理,加大对出生缺陷调查,并要及进上报,四是加强儿童保健系统管理工作,儿童系统管理要按照《儿童保健系统管理实施细则》开展儿童系统管理,各医疗卫生单位要配备1名兼职儿保医生,配备婴儿秤、体重秤、软尺等必备设备,散居儿童结合儿童冷链运转等形式定期开展儿童保健系统管理;集居儿童要定期进行集中体检,对筛查出有疾病的及时建议家长治疗,并给予喂养指导。五是开展妇女(围)绝经期保健(即更年期保健),拓展保健服务领域。县保健院积极筹建(围)绝经期保健门诊,开展(围)绝经期保健服务,探索(围)绝经期保健服务管理。

启动妇女健康行动工作。根据《县妇女健康行动计划(年)》,以提高妇女健康水平和出生人口素质为中心,实行政府主导,部门合作,全社会共同参与,做好启动妇女健康行动工作。一是加强领导,健全组织。实行政府牵头,卫生、妇联、财政、民政、广电、计生等部门组成工作领导小组,县医院、县中医院、县保健院抽调医疗业务能力强、责任心强的人员成立技术指导小组,明确职责,以乡为单位落实好妇女病免费普查工作。二是加强宣传,鼓励广大妇女积极参与。利用报纸、电视、墙报、宣传册、标语,会议等形式进行大力宣传妇女病免费普查的现实意义,提高广大妇女的保健意识。三是县保健院要认真组织师资力量,加强对《省妇女病普查普治工作规范》的学习,培训好妇女健康行动技术小组人员,四是合理安排普查时间,确定好普查流程,以乡为单位开展妇女病免费普查,对查出妇科病患者进行治疗的,按照新型农合或城镇职工医疗保险规定进行报销,切实完成好妇女病免费普查工作。

以项目管理方式加强对流动孕产妇管理科研。年对三乡镇试点,采用项目管理方式,实行卫生、计生、民政、公安联合,通过育龄妇女花名册、符合政策生育名单、新婚人群等,提高孕产妇检出率,加强孕产妇系统管理,探讨我县流动孕产妇管理方式方法,进一步推进孕产妇系统管理工作

加强妇幼卫生统计信息管理工作。妇幼卫生统计信息要加强报表质量的真实性、准确性、逻辑性,及时收集、上报、分析,利用信息的可量化性积极为领导当好参谋。妇幼卫生信息工作主要要抓好孕妇筛查、活产数漏报、HiV检测早孕检测、新筛等工作的信息沟通与反馈。

(七)巩固爱婴医院成果,进一步促进母乳喂养。爱婴医院课题核心是保障母乳喂养的实现,提高母乳喂养率,为此,县卫生局成立专班,对全县已授牌的爱婴医院进行复查,进一步促进母乳喂养十条措施的落实。

(八)加强领导,提高保健服务能力,保证二级优秀保健院通过审评。创建等级保健院的核心是规范管理,提高保健服务能力。县保健院要总结上年创建经验,通过健全管理体系,落实,抓环节质量,与保健工作相结合、与临床工作相结合,力争顺利通过评审。

(九)加强宣传,提高降消项目政策、新生儿疾病筛查、自然产、开展听力筛查的好处等主要妇幼保健核心知识知晓率。县保健院要制定好完善的健康教育,统一健康教育内容,将健康教育内容印刷成册、页,通过乡、村保健人员向目标人群发放,加强督导,对没有向目标人群发放造成浪费的单位和个人,给予严厉处罚,同时要继续利用电视、报纸、标语、面对面宣传等方式加大宣传力度,宣传过程中要避免有盲区、死角。

乡镇妇联考核细则篇4

一、农村卫生

主要工作目标:创建农民健康工程先进县1个,以县(市、区)为单位农业人口参合率达98%以上,实际补偿比40%以上,创建1-2个省新农合管理先进单位,创建农村示范社区卫生服务中心5个,完成500个社区卫生服务站标准建设。

(一)认真实施新一轮农民健康工程

1、认真落实农民健康工程目标任务。制定新一轮农民健康工程实施方案,细化工作目标,落实工作责任,确保年度目标任务的完成。

2、组织开展农民健康工程先进县创建活动。开展农民健康工程先进县创建,争取创建成1个农民健康工程先进县,以点带面推进农民健康工程的开展。

3、完善工作机制。建立健全工作制度,加强信息交流,定期组织督导,完善农民健康工程的工作机制。

(二)巩固完善发展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

1、稳定人口参合率。以县(市、区)为单位农业人口参合率达98%以上。居住在乡镇的城镇居民纳入新农合覆盖范围,实行统一筹资标准,享受政府财政同等补助。通过民政救助等方式,确保救助对象100%参合。

2、探索筹资增长机制。在人均筹资100元的基础上,积极探索筹资增长机制,争取政府增加财政补助,提高筹资水平。有条件的地区,可参照当地农民年人均纯收入的3%左右比例确定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筹资标准。

3、优化补偿方案。继续实施住院统筹与门诊统筹相结合的补偿模式,进一步完善补偿方案,其中住院统筹支出主要用于住院费用补偿,占基金支出总额的70%~75%;门诊统筹支出主要用于普通门诊费用补偿和慢性病大额门诊费用补偿,占基金支出总额的25%~30%。门诊不设起付线,以乡镇、村两级定点医疗机构结报门诊为主,实行单日补偿封顶和年总额补偿封顶相结合的门诊费用控制办法;住院起付线设定在本地区同级医疗机构上一年度次均门诊费用的2-3倍;乡镇级医疗机构住院医疗费用报销比例在60%以上,不同级别医院报销比例拉开10%以上;县、乡两级医疗费用原则上不实行分段补偿,县以上医疗机构的医疗费用分段以2-3段为宜,补偿比例从低到高逐段递增;补偿封顶线保持在6万元以上。确保年度统筹基金结余不超过当年统筹基金总额的10%,实际补偿比40%以上。

4、开展新农合管理年活动。积极开展以“强化管理,健全制度,规范服务,提高补偿比,提高满意度”为主题的新农合管理年活动,建立健全新农合管理的各项制度规范,细化管理要求,严格执行新农合财务、会计核算制度,认真执行江苏省新农合基本药物目录,加大相关管理制度的执行力度。组织召开新农合制度建设专题会议,编制新农合管理工作手册,不断提高管理服务水平,实现政府、群众双满意的目标。

5、强化定点医疗服务监管。一是进一步细化“服务合同”,完善定点服务机构准入和退出机制。二是完善医疗费用通报制度。把各级定点医疗机构门诊及住院次均费用、可报销费用比例、实际补偿比等核心指标,纳入定点医疗机构考核范围,定期对定点医疗机构医疗服务行为进行评估、通报,考核结果与定点资格和费用拨付挂钩。三是建立专家评审制度。对次均住院费用和门诊费用增幅超过同期农民纯收入增幅的县(市、区),组织临床专家开展医疗费用会审,针对“五不合理”现象“对症下药”,不断规范医疗服务行为。四是进一步推广按病种结算模式。确定病种名称、费用价格、结算标准、补偿比例等,并通过多种宣传方式广泛公布,全市一、二级医疗机构按病种结算的单病种分别达5种、8种。五是规范新农合基本用药管理。认真执行《省卫生厅关于印发〈江苏省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基本药物目录(2009修订版)〉的通知》,全面执行超比例部分由医疗机构自行承担的管理制度,确保一、二级定点医疗机构目录外自费药品费用占总用药费用的比例分别在5%、10%以内,市级定点医疗机构目录外用药比例控制在规定范围内。六是规范县外转诊管理。建立先市内后市外逐级转诊制度,做到合理转诊,提高参合农民补偿及时性和收益率。

6、加强经办机构能力建设。深入开展省新农合管理先进单位创建活动,全面提高经办机构管理水平和服务能力。着力探索建立乡(镇)新农合管理与服务相分离的管理体制,实行乡(镇)新农合稽查人员集中管理,异地委派,解决乡(镇)卫生院在新农合工作中既当运动员又当裁判员的问题,提高监管力度,降低基金的支付风险。

7、建立覆盖市县乡村的新农合管理信息网络。一是认真贯彻落实《江苏省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管理信息系统建设实施方案》,按照省厅规定的时序进度完成市、县管理信息系统的更换或升级改造,实现与省平台的联网运行。二是在滨海、射阳、东台实现县、乡、村计算机联网管理的基础上,全力推进全市村卫生室信息化建设,确保新农合定点村卫生机构100%实行联网运行,实现参合群众在全省范围内就医现场结报,提高管理效率和群众满意度。

(三)加强农村卫生服务体系建设

1、全力推进乡村卫生机构标准化建设。按照每个建制乡镇建设一所公办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的要求,加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的规划和建设工作,到2010年实现全市每个建制乡镇有一所标准化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积极开展示范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创建活动,提高基础设施建设水平,争取创建5个示范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按照3-5千人建设好一个村卫生服务站(卫生室)的要求,完善村级卫生机构设置规划,加快机构建设步伐,争取完成500个村级卫生机构的标准化建设。

2、大力加强乡村卫生一体管理制度化建设。要认真落实《关于加强农村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一体化管理的意见》,严格按照“五统一”的要求加强对村级卫生机构的管理。建立“双挂”制度,县(市、区)人民医院要重点挂钩支持区域内相对薄弱的农村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通过业务、人才、培训的一体化,提高相对薄弱服务中心的服务能力;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全面挂钩支持社区卫生服务站,分站包干,责任到人,实现真正的医疗卫生服务管理一体化。

3、全面推进乡村卫生机构信息化建设。按照省农村卫生机构信息建设基本规范的要求,加快县、乡、村计算机网络建设,实现县对镇、镇对村的药品、收入、业务工作的实时监控,全面完成乡村卫生机构信息化建设工作。依据卫生部统一修订的健康档案格式文本,完善农民健康档案,对档案实施电脑管理,提高农村卫生机构的管理水平。

4、切实加强农村卫生人才队伍建设。组织举办农民健康工程培训班,提高农民健康工程实施能力。认真贯彻落实《乡村医生考核办法》和《江苏省乡村医生考核实施细则》,加强乡村医生管理,规范乡村医生执业行为。认真落实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厅等三部门意见,切实解决乡村医生养老保障问题。

(四)积极推进农村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运行机制改革

认真落实省《关于开展农村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运行机制改革试点的意见》,重点做好农村基层卫生机构运行机制现状及问题调查,研究公立卫生机构人员编制合理配置标准,做好相关经费测算工作,制定收支两条线、药品零差率销售试点方案,各县至少选择一个乡(镇)开展试点工作,启动农村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运行机制改革工作。

二、社区卫生工作

主要工作目标:建立城市健康服务圈,以街道为单位实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全覆盖,创建3个省示范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居民在社区门、急诊就诊比例45%以上,门诊次均费用比三级医院低50%以上,社区预防保健服务比例65%以上,95%的60岁以上老人每人有一份健康档案和一名责任医生。

(一)加强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标准化建设。一是完成《*市城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布点规划》,认真组织实施,构建城市15分钟健康服务圈,东台、大丰进一步完善设置规划。二是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步伐,督导盐都区完成新都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设,实现以街道为单位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全覆盖。三是积极开展示范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创建活动,创建3个省示范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四是积极开展城市社区卫生服务先进区(市)创建活动。亭湖区要按照省厅先进区(市)评审意见完善相关工作,确保通过省复评,大丰市要积极开展创建活动,争取通过评审。

(二)强化社区卫生服务内涵建设。一是建立城市居民健康信息管理系统,动态管理健康档案,实现60岁以上老年人建档率达95%的目标。二是健全责任医师制度。继续深化全科责任医师团队服务,按照每一个服务团队服务5000-8000社区居民的要求,实施城市居民网格化管理,逐步向“家庭医生”过渡,残疾人社区管理率95%,高血压、糖尿病、恶性肿瘤、脑卒中、冠心病管理率达到95%。三是落实对口支持制度。进一步推进市区二、三级医疗机构支持城市社区卫生服务工作,确保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至少有一名二级或三级医疗机构副主任以上医师坐诊,市区疾病预防和妇幼保健机构定点、定人指导社区卫生服务工作,使社区预防保健服务比例达到65%。四是完善社区首诊和双向转诊制度,加强考核管理,推进双向转诊工作的开展。五是完善人员培训制度。加强在职人员培训,深化转岗培训,在岗人员每五年到二、三级医疗机构进修一次。六是强化监督考核制度。修订社区卫生服务工作考核办法,完善评价体系,规范社区卫生服务行为。

(三)推进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运行机制改革。积极推进市区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收支两条线”管理,深化社区基本用药零差率销售,认真贯彻落实《关于转发〈江苏省城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设置和编制标准实施意见〉的通知》精神,完成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编制核定工作,推进人事分配制度改革。积极与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门协调,探索建立基本医疗保险门诊费用统筹和资金总额预付制。

(四)贯彻落实《江苏省社区卫生服务条例》。组织《条例》培训、大力宣传《条例》,提高卫生行政管理人员依法行政水平、加强《条例》贯彻实施的督促检查,推动社区卫生工作沿着法制化轨道健康发展。

三、妇幼保健工作

主要工作目标:孕产妇死亡率、婴儿死亡率和五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分别控制在10/10万、5‰和10‰以下,妇幼保健机构合格率达100%,两个保健管理率达98%,两种疾病产前筛查率70%以上,新生儿三种疾病筛查率均达到90%,妇女病普查率达80%,孕妇艾滋病抗体检测率达70%,7岁以下儿童视力筛查率达70%以上,出生缺陷发生率控制在8‰以内,合格儿童保健门诊通过率达70%,注册托幼机构卫生保健合格率达95%。

(一)制定妇幼保健机构设置规划,加强妇幼卫生服务体系建设

1、加强妇幼保健机构规划设置。贯彻落实《妇幼保健机构管理办法》,组织制订《*市妇幼保健机构设置规划》,并积极组织实施,确保市、每个县(市、区)政府办好一所妇幼保健机构。

2、加强妇幼保健机构标准化建设。组织开展等级妇幼保健所(院)创建,召开等级妇幼保健所(院)创建观摩会,组织市级初评,确保市妇幼保健院、滨海通过省厅评审,建湖、射阳、东台、大丰四地通过省厅复核评价,盐都、阜宁完成机构标准化建设,响水、亭湖完成建设方案。制定儿保门诊建设标准,加强妇儿保人员培训,实行持证上岗,推进儿童保健门诊规范化建设。

3、积极开展妇幼卫生先进县(市、区)创建活动。积极开展妇幼卫生先进县(市、区)创建活动,组织市级初评,推进“十一五”妇女儿童发展规划实施,创建成1个妇幼卫生先进县(市、区)。

(二)强化妇幼保健服务,控降孕产妇和婴儿死亡率

1、加强爱婴医院长效管理。巩固爱婴医院创建成果,开展爱婴医院复评,重点加强产科和新生儿科建设,提高各级医疗保健机构产科和新生儿科的建设水平。组织孕产妇危急重症识别和救治技术规范培训,提高高危孕产妇的救治能力。

2、提高妇幼保健服务质量。提升两个系统管理服务层次,将婚前保健、孕前保健、产前筛查(诊断)、七岁以下儿童视力筛查、艾滋病母婴传播阻断纳入系统管理,拓展服务范围,完善服务规范,统一相关台账。免费为3岁以下儿童提供生长发育检查,为35岁以上妇女进行宫颈癌和乳腺癌筛查。开展孕产妇死亡和五岁以下儿童死亡评审,加大孕产妇死亡责任追究。

3、加强住院分娩管理。认真落实农村孕产妇住院分娩补助政策,严格执行高危孕产妇转诊制度,修订一级医疗机构剖宫产评审标准,实行分级服务、分级管理,强化分娩管理。

4、畅通全市孕产妇抢救绿色通道。建立市级高危孕产妇抢救组织,健全全市孕产妇抢救网络,定期开展全市孕产妇抢救绿色通道拉练,提高急诊救治能力。

(三)加强出生缺陷防治,提高出生人口素质

1、建立健全出生缺陷综合防治体系。认真执行《关于加强出生缺陷防治工作的通知》(苏卫社妇〔2008〕12号)的要求,建立由妇幼保健机构、综合医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乡镇卫生院组成的出生缺陷综合防治网络,明确各级人员职责,落实工作责任,加强人员培训,提高防治水平。

2、切实做好免费婚检工作。根据《关于在全市范围内开展免费婚前医学检查的指导意见》的要求,组织各地积极开展免费婚前保健工作。依法对全市婚检机构组织人员培训准入和机构许可评审,优化婚检流程、统一婚检台账,提高免费婚检质量。

3、规范产前诊断(筛查)和新生儿疾病筛查服务。贯彻落实《产前诊断技术管理办法》和《新生儿疾病筛查管理办法》,完善产前筛查和新生儿疾病筛查制度,强化质量控制,加大出生缺陷干预力度,降低出生缺陷发生率。

(四)加强妇幼卫生行业监管,净化母婴保健服务市场

1、严格母婴保健专项技术服务机构、人员和技术管理。依法加强母婴保健技术服务的监督管理,重点按照新修订的《江苏省助产技术评审标准》,严格助产技术服务机构和人员的准入。开展母婴保健专项执法检查,确保母婴保健专项技术服务机构和人员持证执业率达100%。

2、强化托幼机构卫生保健管理。规范统一全市托幼机构卫生保健合格证明申领审批流程,加强对托幼机构卫生保健工作的业务指导和检查,注册托幼机构卫生保健合格率达到95%。

乡镇妇联考核细则篇5

1997年,我毕业于XXX,主学经济管理专业;1997年9月分配到XXX政府,任经管站会计,次年兼职镇妇联主席;2003年3月调入XXX机关,先后任儿少部、宣传部、组织部部长和县妇儿工委办公室主任等职务;2006年7月提拔为县妇联副主任科员,2011年1月至11月抽调到县房屋征收办公室;2012年6月抽调到XXX。现将近年来的工作学习情况汇报如下。

一、强化学习,不断提高文化素养和理论水平。近年来,我认真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及科学发展观;适时的学习了一些党的方针政策和文件、法规等,还学习了有关经济法律及业务方面的知识,并注意理论联系实际,在解决实际问题、推动工作开展上下功夫。利用业余时间完成了中央党校经济管理专业的本科学习。通过学习,充实了头脑,拓宽了视野,增长了见识,为更好的做好本职工作打下了较为坚实的理论基础。

二、积极进取,努力做好本职工作

无论在基层乡镇还是县妇联机关,无论从事财会业务还是做群团工作,无论是经济工作还是对外招商,我都本着尽职尽责、勤勤恳恳的原则,能够抓住工作重点,一丝不苟有针对性的开展工作。在乡镇期间,我经常深入村屯进行工作调研,了解情况,和基层干部及老百姓打成一片,出色完成了所负责的财会工作和乡镇妇联工作,受到了领导的认可,也得到了当地老百姓的爱戴。调入县妇联机关后,我经常虚心、主动的向领导和同事们请教。我先后担任过县妇联组织部长、儿少部长及县妇儿工委办公室主任,为更好的完成本质工作,促进我县女性人才的合理利用,我经常下基层进行调研,了解各乡(镇)、村女干部的配备情况,积极为基层女干部的提拔选任奔走呼吁,适时的向上级有关部门递交了《关于在村委会换届选举工作中女委员落选严重的问题的分析》的材料,引起市妇联、县委县政府的高度重视,使这一问题得到了很快的解决;为推动我县家教工作的有效开展,提高家教工作水准,我多次组织带领关工委的老师下村屯进行家教工作的指导和培训使得我县的家教工作始终排在全市前茅;夜以继日完成了数以万字的《2001——2010年阜蒙县妇女发展规划》和《2001——2010年阜蒙县儿童发展规划》的中、末期监测评估报告,为新一轮规划的起草和制定及妇女事业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

三、找准位置,强化业务,尽快胜任每一项新工作

2011年1月至10月,我被抽调到县房屋征收工作办公室,报道第二天,我就和同事们开始整理近600余户被征收户的档案资料,然后挨家挨户的进行走访调查,了解情况,掌握百姓的需求,并及时向领导汇报,耐心细致的向老百姓做政策解释,不厌其烦的做老百姓的思想工作,不惧三九、不畏三伏、顶风冒雪是家常便事,较好的完成了领导交给的既定任务,我们所负责的区域没有出现一例上方户、钉子户。2012年6月,我听任组织安排,被抽调到县铸造产业基地招商局,到招商局以后,工作环境和工作性质的变化,对我提出了新的要求。我努力熟悉工作,学习相关的业务知识,为做好招商工作进行知识积累,抓住各种机遇,利用各种渠道多方面了解全县乃至全省、全国甚至是国际铸造行业的基本情况,积极主动的和多地的外商及铸协进行沟通联络,成功参与策划了2011年9月在辽宁沈阳和2012年6月在山东烟台举办的“阜新北方铸造产业基地投资环境说明会”,为推介阜新、宣传阜新,吸引外商对阜新的注意力献策出力。同时协助做好其他工作。

四、宽容大度,能够与同事和谐相处

乡镇妇联考核细则篇6

第一条为进一步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统筹解决人口问题的决定》(中发〔2006〕22号)、《中共广东省委广东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的决定》(粤发〔2006〕9号)和《关于全面开展乡镇(街道)无政策外多孩出生和村(居委会)无政策外出生活动的意见》(粤人口计育〔2006〕1号),规范基层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稳定低生育水平,统筹解决人口问题,形成县领导、镇负责、村为主、组配合、户落实、人人参与的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新格局,进一步提高管理与服务水平,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口与计划生育法》、《广东省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和有关规定,结合我省实际,制订本规范。

第二条镇(乡)党委、政府的坚强领导是做好本镇(乡)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的根本保证。镇(乡)党政一把手是本镇(乡)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第一责任人,党政一把手要亲自抓、负总责。镇(乡)党委、政府要把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摆上重要位置,切实做到责任到位、措施到位、投入到位,保证完成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各项任务。

第三条镇(乡)要成立由镇委书记任组长、镇长和分管领导任副组长的人口和计划生育领导小组(以下简称领导小组)。镇(乡)领导小组的职责和任务是:

(一)全面负责本镇(乡)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

(二)定期研究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及时解决工作中的实际困难和问题,组织、协调各方面的力量,落实好人口与计划生育目标管理责任制;

(三)负责本镇(乡)人口计生层级动态管理责任制的建立、实施、检查和考核,逐月研究、下达所属各村(居)、各单位人口计生工作任务,并把任务落实到每位干部,逐月检查、考核任务完成情况,落实“一票否决”制度;

(四)大力开展“两无”活动,根据实际制订切实可行的工作措施,力争做到本镇(乡)无政策外多孩出生,并领导辖区内各村(居)委会开展好无政策外出生活动;

(五)按照“以宣传教育为主、避孕为主、经常性工作为主”方针的要求,抓好镇(乡)、村委会两级人口和计划生育技术服务阵地、宣传教育阵地和行政管理队伍、技术服务队伍、群众工作队伍建设,做到机构、经费、场地、设备、人员、待遇和制度等方面的落实;

(六)按规定做好辖区内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与服务工作;

(七)指导辖区内各村制订《村规民约》和《计划生育合同》,督促各村完成计划生育各项工作任务;

(八)把做好基层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与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基层政权建设结合起来,与精神文明建设结合起来,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结合起来,与发展经济结合起来,与分配集体福利、宅基地和扶贫物资结合起来,与保护妇女、儿童、老年人合法权益结合起来,抓好计划生育各项奖励优惠政策的落实;

(九)协调妇联、卫生和公安等单位,采取得力措施,严肃查处溺婴、弃婴、虚报新生婴儿性别等的人和事,严厉打击非医学需要的胎儿性别鉴定和选择性别的人工终止妊娠行为,努力促进出生人口性别比平衡。

第四条镇(乡)设人口和计划生育办公室,为同级政府人口和计划生育行政管理职能部门,按照常住人口规模和实际情况配备人口计生行政管理人员。镇(乡)人口计生办的主要职责和任务是:

(一)在镇(乡)党委、政府及领导小组的领导下,执行、落实上级政府下达的人口与计划生育目标管理责任制各项任务;

(二)掌握人口计生工作动态,及时向党委、政府和领导小组汇报情况、提出工作建议,当好党委、政府的参谋、助手;

(三)做好人口计生宣传教育、技术服务、政策法规、统计、流动人口管理等各项业务工作,提高管理与服务水平;

(四)指导所辖各村(居)委会制订好《村(居)民人口和计划生育自治章程》;做好对所辖各村人口和计划生育的业务指导、检查、督促;做好对所辖村(居)党支部委员、村(居)委会成员、村(居)计生专干、育龄妇女小组长和人口计生宣传员的专门业务培训。

第五条镇(乡)人口计生办应张挂人口与计划生育情况板和有关行政事业收费许可证,公开办事程序,实行政务公开,为广大育龄群众提供优质的公共服务。

第六条建立镇(乡)人口计生工作例会制度。

(一)每月定期召开镇(乡)人口计生工作例会;

(二)镇(乡)人口和计划生育领导小组成员、人口计生办主任、各村党支部书记和村(居)委会主任等有关人员参加会议;

(三)例会的主要任务是核实通报人口计生层级动态管理责任制落实情况,并兑现奖罚,根据上级部署,结合实际情况,布置当月人口计生工作。

第七条镇(乡)党委、政府分管人口计生工作的领导、从事人口计生工作的专职人员每年至少参加一次专门业务培训。

第八条镇(乡)人口计生工作人员要按照省人口计生委《计划生育管理工作人员道德规范》的要求,争做新时期最可爱的人。

二、层级动态管理责任制

第九条层级动态管理责任制是镇(乡)开展人口计生工作的基础运行机制。通过实施人口计生层级动态管理责任制,责任到位,动态管理,奖惩分明,全面提高镇(乡)人口计生工作管理与服务水平。

第十条镇(乡)党委、政府要出台本镇(乡)实施人口计生层级动态管理责任制的具体规定,制定镇(乡)干部月度(或季度)人口计生工作责任书,并由镇(乡)党政一把手与驻村(居)的镇(乡)干部以及村干部签订责任书。

第十一条镇(乡)人口计生办利用育龄妇女管理信息系统或统计资料,为党委、政府提供每月各村(居)人口计生工作任务清单,制订镇(乡)干部逐月(或逐季)责任书,协助督促责任书的落实,并将责任书落实情况及时上报镇(乡)党政一把手。

第十二条驻村(居)的镇(乡)干部和村(居)干部应按月(或按季)完成责任书规定的各项人口计生工作任务。

第十三条镇(乡)党委、政府应逐月检查镇干部、村干部层级动态管理责任制落实情况;建立落实层级动态管理责任制预警制度,对没有按期完成任务的干部给予提醒注意;将层级动态管理责任制落实情况,与公务员(或职工)年终考核是否合格挂钩,与浮动工资或奖金挂钩,与评先选优及晋升等挂钩,奖勤罚懒。

三、政策法规

第十四条依法管理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严格执行法律、法规、规章和相关的人口计生行政执法程序,认真执行人口和计划生育群众工作八项纪律,协助做好人口计生行政诉讼、复议和申请法院强制执行工作。

建立健全人口计生行政执法责任和过错责任追究制度,做好人口和计划生育政务公开,公开办事程序。

第十五条镇(乡)人口计生办负责《计划生育服务证》的发放及办理一孩生育登记和二孩生育的审批、登记手续,并在5个工作日内报县人口计生局备案。

对申请再生育一个子女但不符合政策规定的群众,在发出《不予安排再生育一个子女决定书》前,应先发出《不予安排再生育一个子女听证告知书》;对需要举行听证的申请人,要发出《不予安排再生育一个子女听证通知书》。

第十六条做好《广东省农村部分计划生育家庭奖励办法》(以下简称《奖励办法》)和《广东省农村部分计划生育家庭奖励办法实施细则》(以下简称《实施细则》)的贯彻落实工作:

(一)负责审核计划生育奖励对象资格;

(二)分类登记,建立信息档案,利用信息化手段,对已确认资格的计划生育奖励对象签发《发放证》,建立相关的信息档案;

(三)负责及时审核村委会填报的《变更登记表》及有关证明,并将审核后新增的奖励对象名单和退出奖励人群的名单及相关资料,于5个工作日内上报县级或不设区的地级市人口计生部门和有关部门;

(四)为杜绝出现奖励对象情况变更或死亡后其他人冒领奖励金,每半年与奖励对象见面一次,核实情况;

(五)建立《计划生育奖励金统计表》填报制度,《计划生育奖励金统计表》为半年报表,年中报表统计上年10月1日到当年3月31日情况,年终报表统计上年10月1日到当年9月30日的情况,镇(乡)人口计生办上报半年报表和年终报表的时间分别为4月10日前和10月10日前。

第十七条镇(乡)党委、政府要根据本地实际,实行“节育奖”制度。对农村独生子女户、纯二女结扎户,在生产、生活、子女上学、就业等方面出台政策给予优惠。镇(乡)党委、政府要保障实行“节育奖”制度资金的投入。

第十八条建立处理和举报受理制度。

(一)建立人口计生首问责任制,认真处理群众来电、来信、来访,按时完成上级交办的任务;

(二)在镇(乡)政府所在地和各村设立人口计生举报箱或热线电话;

(三)有条件的地方可以制定举报奖励办法,对举报情况属实的群众给予奖励;

(四)采取有效措施切实保护举报人,严禁将举报情况和举报人的信息泄露给被举报的单位和个人;

(五)在接到举报的5个工作日内,对举报内容进行认真调查核实,并按规定及时作出相应处理。

第十九条认真落实《广东省社会抚养费征收管理办法》,完善工作制度,协助县级人口计生行政管理部门做好社会抚养费的征收、管理、使用工作。

四、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

第二十条全面贯彻落实《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工作管理办法》、《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和服务工作若干规定》和《广东省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办法》等有关规定,进一步加强流动人口的计划生育管理和服务工作。

(一)建立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工作“统一管理、优质服务”新体制,做到“三有四同”(有机构、有队伍、有经费,同管理、同服务、同考核、同待遇);

(二)按常住人口基数(包括户籍人口和居住半年以上的流动人口)拨付计划生育服务经费及管理经费,为流动人口提供市民化服务,定期组织流入人口中的已婚育龄妇女接受查环查孕查病,免费提供基本项目的计划生育技术服务。

第二十一条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工作由其户籍所在地和现居住地的人口计生工作机构共同负责,以现居住地为主,纳入现居住地的日常管理。

第二十二条流动人口户籍地的主要职责:

(一)开展多种形式的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宣传教育活动,提供政策法规、生殖健康和避孕节育等的咨询服务;

(二)为流出人口办理《计划生育服务证》或《流动人口婚育证明》,落实节育措施及信息反馈等工作;

(三)指导流动人口已婚育龄妇女知情选择安全、有效、适宜的长效避孕节育措施,适时提供随访服务;

(四)建立与现居住地的经常性联系协调制度,做好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与服务的信息沟通和反馈工作;

(五)根据本地实际,坚持公民权利与义务相统一的原则,与流出人口已婚育龄妇女签订计划生育合同;

(六)帮助实行计划生育的流动人口家庭,解决生产、生活、生育方面的实际困难;落实有关法律、法规规定的奖励、优惠政策。

第二十三条流动人口现居住地的主要职责:

(一)建立育龄流动人口登记制度,负责辖区内流动人口日常监测,及时掌握流动人口婚姻、生育、节育、流向等动态信息,建立和及时更新流动人口计划生育档案数据;

(二)为流动人口已婚育龄夫妇提供优质的避孕节育、生殖健康服务,督促流动人口落实避孕节育措施,对应查环查孕对象每年不少于3次孕情检查,及时准确地出具《流动人口避孕节育情况报告单》和将有关变动信息及时录入流动人口计划生育信息应用系统;

(三)将流动人口在现居住地的计划生育变动信息及时通报其户籍所在地;

(四)落实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综合治理各项制度,将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纳入社会治安、出租屋管理、物业管理、市场管理和劳动用工等相关管理工作中;将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工作纳入城市社区计划生育宣传教育、日常管理与服务和统计评估考核;

(五)将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工作纳入企业、事业单位法定代表人计划生育工作目标管理责任制;

(六)指导流动人口相对集中的社区和用工单位建立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协会组织,开展计划生育的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

(七)接受委托协助征收流动人口社会抚养费,对违反计划生育行政法规的流动人口实行行政处罚。

第二十四条对辖区内的各单位综合管理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工作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和评议。

第二十五条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和服务具体实施办法按照省有关规定执行。

五、宣传教育

第二十六条积极开展“婚育新风进万家”活动和“关爱女孩”行动。

(一)镇(乡)有线广播、有线电视要设立经常性的人口计生栏目;

(二)结合民间文化体育活动,采用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开展经常性的宣传活动;

(三)大力宣传政策法规、婚育新风、优生优育、性与生殖健康等知识;

(四)建立大联合的宣传格局,协调各有关部门积极开展人口与经济、社会、资源、环境协调发展的公益宣传活动。

第二十七条积极开展人口和计划生育法律法规、优生优育、性和生殖健康基础知识教育。

(一)镇(乡)应建立婚育学校,并配备能够正常开展工作所需的基本设备;

(二)婚育学校要办好青春期、新婚期、孕产期、育儿期和更年期等学习班;

(三)婚育学校应加强师资培训,利用上课、座谈、竞赛等多种形式进行教学;

(四)综合利用婚育学校,设置图书专柜,购置生产、生活、生育等方面的图书和音像资料,向群众免费开放;

(五)协助镇(乡)内各中学开展青春期教育;

(六)协助镇(乡)党校开设人口理论课程,定期对全镇党员、干部进行人口理论教育。

第二十八条指导各村建好用好人口计生宣传栏、读报栏、公开栏;在本镇(乡)范围内的道路两旁、农贸市场等地方设立固定的人口计生宣传标语、宣传牌、宣传画,宣传内容要温馨、规范、简洁、通俗、有针对性。

六、技术服务

第二十九条镇(乡)计划生育服务所是隶属镇(乡)人民政府计划生育行政部门的全民所有制、非营利性、公益型事业单位,所需经费各级财政予以保障。服务所应按照《农村计划生育服务机构基础设备建设标准》规范建设,按照《计划生育技术服务机构形象规范》统一标识,严格执行《计划生育技术服务质量管理规范》。

第三十条服务所须按照《计划生育技术服务管理条例》的规定,申报并领取《计划生育技术服务机构执业许可证》,在批准范围内执业,从事计划生育技术服务的人员必须取得《计划生育技术服务人员合格证》,凡是开展手术的人员还应取得执业医师资格,从事护理、检验等技术人员还应具备相应的执业资格。严格按照《常用计划生育技术常规》操作,保证手术质量。未经发证机关批准不得开展计划生育技术服务项目。严禁超范围服务。严禁将服务所承包给外单位和个人。

第三十一条中心镇服务所提供避孕节育、计划生育指导、咨询和技术服务,提供与计划生育相关的临床服务,承担本镇以及周边不施行避孕节育手术乡镇的计划生育和临床服务。普通乡镇服务所则只施行放置和取出宫内节育器相关临床服务,也可只负责宣传、咨询、培训和药具发放等服务。

第三十二条服务所应根据镇(乡)常住人口数量配备技术服务人员,并落实有关人员的编制和报酬。

第三十三条提供优质计划生育技术服务。

(一)为辖区已婚育龄妇女提供免费的查环查孕、避孕药具、放取宫内节育器、人工流产、男女结扎等计划生育技术服务;

(二)建立健全已婚育龄妇女定期孕情检查制度;

(三)在县级服务站的指导或医疗保健机构的协助下,每2年至少应为辖区内已婚育龄妇女进行一次妇女生殖健康普查;建立育龄妇女生殖健康档案。

第三十四条依照法律法规落实避孕节育措施。动员已生育一个子女的育龄妇女在生育后90天内首选使用宫内节育器;剖宫产术后对象90天内指导其使用避孕药具,180天内落实相应长效避孕节育措施;已生育二个以上子女的,在生育后90天内,一方首选结扎措施。

第三十五条及时供应避孕药具,做到品种齐全,库存合理,无断档脱供和过期积压现象。避孕药具管理,帐、物、卡相符,按品种分类存放。

第三十六条建立健全计划生育术后及使用避孕药具对象随访制度。

第三十七条按规定协助做好计划生育手术并发症的鉴定、治疗、回访、咨询及管理工作,协助做好计划生育病残儿鉴定的社会调查、咨询、回访及管理工作。

七、人口统计与信息化管理

第三十八条严格执行《统计法》和《计划生育统计管理办法》,落实《广东省人口和计划生育信息系统应用与管理办法》,依照广东省计划生育统计报表统计口径,真实反映镇(乡)人口和计划生育情况。

第三十九条镇(乡)人口计生办应配备大专以上文化程度的专(兼)职统计人员,并具备基本的计算机知识,经培训持证上岗,能熟练掌握《广东省人口和计划生育信息系统》(以下简称《信息系统》)的操作与使用。

第四十条建立动态生育管理制度。每年9月镇(乡)人口计生办要根据《信息系统》生成的下一统计年度符合政策生育一孩、二孩的已婚育龄妇女名单,督促村(居)委会上门核对,查漏补缺。根据村(居)委会上报的出生预测名单,形成本镇(乡)的下一统计年度生育计划草案,并报县级人口计生局备案。

第四十一条建立属地化育龄妇女信息管理制度。指导村(居)委会及时采集辖区内所有育龄妇女怀孕、生育、节育信息及变更情况,并按时录入《信息系统》。

第四十二条建立统计报表和统计分析制度。

(一)镇(乡)人口计生办将《信息系统》生成的月报表于次月6日前、半年报表于每年4月13日前、年报表于每年10月13日前上报县级人口计生局,所有上报的统计报表均应经镇(乡)分管领导和人口计生办主任、统计员签名,并加盖人口计生办公章;

(二)镇(乡)人口计生办根据有关统计数据和情况,每月向上级提交统计分析报告。

第四十三条建立统计例会制度。

镇(乡)人口计生办每月定期召开各村(居)委会人口计生委主任、计生专(兼)职人员和镇(乡)统计员、技术服务人员参加的统计例会。汇总统计数据,通报、交流有关工作情况,查找、解决存在的问题,提出工作要求。

第四十四条建立信息质量检查制度。

(一)镇(乡)人口计生办每月对各村(居)委会的变更信息进行核查,对有疑问的信息及时反馈给村(居)委会或派人入户核实,核实后在《信息系统》上及时变更保存;

(二)镇(乡)人口计生办定期对信息质量进行自查,并配合上级业务部门做好质量检查、考评工作。

第四十五条建立统计档案资料保管制度。

统计报表及新婚、怀孕、出生、计划生育手术、独生子女办证、社会抚养费征收、下年度符合政策生育对象、死亡、未及时落实节育措施、查环查孕、奖励对象等登记册应利用《信息系统》生成。

(一)半(全)年报表应保管10年以上,月报表、各种登记册及其它资料应保管5年以上,保管过期后应集中统一销毁;

(二)档案资料应分年度、按月份顺序装订成册,分类归档;

(三)镇(乡)人口计生办设立档案资料专用保管柜,指定专人保管。

八、计划生育协会

第四十六条镇(乡)要成立计划生育协会。

(一)镇(乡)计生协会是协助镇(乡)党委、政府做好人口计生工作的群众组织,是人口计生工作重心下移的重要工作力量,镇(乡)党委、政府要加强对计生协会工作的领导,支持协会开展各项活动;

(二)要推选一位热心人口计生工作、善于为群众服务、在群众中有威望的人士担任会长,协会理事会由各界人士组成,由专(兼)职会长或秘书长负责协会日常工作,并充分发挥“五老”(老党员、老干部、老模范、老职工、老长辈)的骨干作用。

第四十七条镇(乡)计生协会要充分发挥优势,积极开展活动。

(一)积极创办不同形式的“三结合”实体,带领群众开展“少生快富”活动,配合镇(乡)党委、政府和有关部门为自觉实行计划生育的群众提供各种奖励优惠;

(二)建立和健全协会规章制度,制定工作计划,开展经常性的学习、宣传、服务等活动,组织群众开展计划生育村民自治;

(三)指导村级协会开展好各项工作。

九、附则

第四十八条本规范各项规定的执行与落实情况,是平时检查及年终人口与计划生育目标管理责任制考核的主要依据。检查、考核的指标、标准参考本规范制定。

乡镇妇联考核细则篇7

我市现有人口112.4万,其中妇女54.8万,有19个乡镇妇联,一个办事处妇联,909个村、38个社区居委会妇代会,有323名女性进入村支委班子,占总数的14%,871人进入村委班子,占总数的30%。在党政机关,科教文卫事业单位建立妇委会104个,组建率达100%。在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建立妇委会8个。近年来,我市各级妇联组织结合我市实际,坚持科学发展观,着力提高妇联组织和妇联干部的能力,与时俱进开展各项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

二、取得的成绩

(一)建立健全组织网络,增强妇联组织的凝聚力

我们以加强基层妇联组织建设为重点,认真研究基层组织建设中的突出问题,巩固现有基本队伍,不断完善纵横交错、条块结合、覆盖城乡的基层组织网络。

一是提高乡镇妇联干部整体素质。乡镇妇联承上启下,既是组织者又是实践者,在组织带领妇女参与发展中起关键作用。因此这些年我们狠抓乡镇妇联建设,呼吁各级党委及组织部门舍得把优秀女性、优秀女领导放到妇联主要负责人的位置上。为了确保妇联组织的整体素质,选拔乡镇妇联主席时不仅要求能力强、责任心重、热爱妇女事业,更进一步注重年轻、学历高、能力强。先由乡镇推荐优秀的女干部,再通过组织部和市妇联共同对拟定人员在思想、政治、工作、作风等进行全方面的考察,最后由组织部发文任命。这样严把入口关,从源头保障了乡镇妇联组织的整体素质。为了发掘优秀人才进入妇联队伍,我们还尝试新的选拔用人制度。去年,我们采用公开推选的方法,由全镇干部公开投票选举,将大家都满意的干部提拔到妇联主席岗位上来。现在我市乡镇妇联班子不仅能力强、责任心重,而且趋向于年轻化和知识化,去年换届选举后,20个乡镇共配备妇联干部66名,平均年龄30.4岁,其中86%是大专以上学历,比换届前提高了17.4个百分点,本科学历者达到23%,提高了10个百分点。妇联班子的强大,保证了各地妇女工作的稳步健康发展。

二是配齐配强农村妇女干部,保证妇女工作的有序开展。在农村,__全市909个行政村和38个社区居委会均建立了妇代会,组建率达100%。针对少数村妇代会组织涣散、素质偏低的状况,我们积极推行村妇代会主任竞争上岗制度,一大批优秀妇代会主任脱颖而出,妇代会主任的综合素质有很大改善。特别是去年我市以第七次村民换届选举为契机,积极争取各级党委重视,把妇女进班子,参与村务管理作为大事来抓,组织妇联干部到农村宣传每村村委至少保证有一名女性的政策,对优秀女性进行调查摸底,帮她们争取参与村务管理的机会,为她们成功竞选出谋划策。

三是在城市,我们以“凡是有妇女的地方,就要建立妇女组织;凡是有妇女群众的地方,就要开展妇女工作”为目标,在市直机关和科教文卫等事业单位建立健全妇委会104个,在新贵族等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建立妇女组织8个。通过妇联组织覆盖面的不断扩大,妇女工作落到实处有坚强的组织保障。

(二)加强女干部队伍建设,提高妇联组织的影响力

要干好妇女工作,必须有工作扎实、能力突出、责任心强的干部队伍。近年来,我们坚持以人为本,把建设高素质的妇女干部队伍作为一项大事来抓,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1、抓学习培训,全面提高妇女干部的政治理论水平和业务水平。我们把干部学习摆在重要地位,以党校、妇女干部培训中心为阵地,加强干部的培训,指定学习制度和学习考核办法等。市妇联每年都要举办妇女干部学习班,提高妇女干部政治理论水平。为了接受更高水平的教育、进一步开阔视野,跟得上全省妇女干部学习的步伐,我们还组织乡镇妇联主席和市直单位妇委会主任去省妇女干部学校参加培训,系统的学习了妇女权益保障法以及提高女干部能力所需的知识,取得了很好的成效,创造这样的学习机会受到了广大女干部的欢迎。

2、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理论是用来指导实践的,理论学习的成效归根结底要用实践来检验。我们在全市妇联干部中大兴调查研究之风,组织妇联干部深入开展调研活动,引导妇联干部把理性思考与实际工作紧密结合。近两年共收到有深度、有力度的调研文章60余篇,各妇联干部还注重调研成果的应用和转化,大大提高了妇联干部理论指导实践的能力

3、注重干部的实践锻炼和交流,提高妇联干部的实际工作能力。为了让女干部在实践中成长,接受多方面的锻炼,逼其成才,促其成长,我们及时把一些年轻有为的女干部下派段练。如我市妇联多年派历任副主席参加企业改制,学会掌握在复杂的环境中的工作技巧;并向组织部门推荐优秀女干部到基层接受锻炼,有意识的给她们交任务,加担子,这样提高了实际工作能力,丰富了工作经验。

(三)发挥组织优势,动员妇女参与精神文明建设。

1、大力推进家庭美德建设,促进社风民风的好转。作为社会“细胞”的家庭真正成为文明家庭,将为社会风气好转起到很大的促进作用。首先,我们坚持开展好五好文明家庭创建活动。在农村,深入开展“美德在农家”活动,加强家庭道德建设,有3万农户参加该活动;在城市,动员带领广大市民积极参加文化广场的跳舞、打球等健身活动,使市民们远离牌桌,加入到精神文明建设队伍中来,全市80%的家庭参与了五好文明家庭创建活动。其次,与市教育局、民政局、

共青团、关工委联合开展“母亲教育工程”,以家长学校为载体,让广大母亲掌握科学的家教知识,给儿童营造良好的家庭环境,促进家庭整体素质的提高。

2、从20__年开始,我们与市综治委联合创建“一零二无”示范村。在全市设立了禁毒禁赌协会,90%以上的村委会主任、治保主任担任反家庭暴力志愿者,及时调处家庭矛盾,反对家庭暴力。并广泛开展“不让进我家”,充分发挥妇联组织优势,广泛宣传教育,开展家庭禁吸戒毒、巩固无毒成果及“无毒社区”创建工作,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果。现已在权势创建“一零二无”示范村319个,“无毒乡镇”8个,“无毒村居”452个,“无毒学校”349所。通过一系列活动的开展,广大群众的防毒拒毒意识有所增强。

(四)带领妇女参与经济建设,增强妇联组织活力

各级妇联组织以活动为载体,带领妇女投身经济建设。在城镇,全市各行各业女干部女职工大力开展争当“巾帼建功标兵”、争创“巾帼文明岗”竞赛活动,据统计,有3万多名女干部职工热情参与,立足岗位,争做贡献,成效显著。农村则围绕农业发展、农民增收,开展了龙头产业项目竞赛、养殖竞赛,开展“双学双比”活动,发现和培育了不少种养大户和致富典型,带领广大妇女积极创业,脱贫致富。

三、存在的问题

(一)基层妇联组织干部素质有待提高。基层妇联组织中,特别是有一部分村妇代会主任,不能适应工作的需要。究其原因,一是在农村大部分年纪轻、能力强的妇女均外出务工,留守妇女担任妇代会主任思想观念陈旧,文化程度低,接受先进的科学文化知识有一定难度。二是农村妇[!]代会主任三年一换届,人员时有变换,村妇代会主任自主学习意识不强,受经费的限制,培训和学习力度难以保证,很难在短时期内知晓基层妇联组织的职能,掌握其工作方法和手段。

(二)兼职现象普遍。有些乡镇妇联主席兼职过多,往往周旋于其他具体事务中,工作日程排的很紧,因而精力有限。过多的把工作时间放到计生、防汛、上缴等有严指标、硬任务的中心工作上,容易把妇联工作当成一种可有可无的搭头工作。村妇代会主任也因其工作报酬主要来自于计生专干这个岗位,因此大部分妇女干部都将主要精力投入计划生育工作,村妇代会主任的角色意识淡薄,没有全心全意做妇女工作。

(三)妇联经费少,活动开展少。由于很多乡镇财政紧张,妇女工作既没有经费预算,也没有经费来源,更没有必须保障此项开支的硬性措施和规定,因而很多单位建立了妇联组织,但活动却开展不起来。

(四)未开展好社区建设工作。我市到去年才启动社区建设工程,因此相比其他县市建设步伐缓慢。

四、今后的工作思路

(一)要想方设法筹集工作经费。妇联组织不至于形同虚设,就必须开展好各项活动,而经费是根本保障。因此要主动出击,多方筹集。一是要争取领导重视和政策支持,能够保障基本活动的顺利开展。二是要将现有经济实体进行创新发展,力求办活办好,兼顾社会效益的同时取得最好的经济效益;并可牵头协调参与市场经济运作,获取一定经费。三是把活动经费用到“刀刃”——真正能为妇女儿童谋利益上,提高妇联组织的影响力,从而争取社会支持。

乡镇妇联考核细则篇8

一是加强组织领导。始终坚持各级党政一把手亲自抓、负总责,层层抓落实,一级抓一级的原则,区政府坚持政府常务会或区长办公会集体研究决策妇女儿童发展重大事项,政府常务会每年至少2次专题听取妇女儿童工作情况汇报,区委、区政府坚持每年召开1次妇女儿童大会,总结妇女儿童事业发展情况,表彰妇女儿童工作先进集体和个人。先后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党建带妇建工作的意见》、《__区妇女儿童之家建设实施方案》等多项政策性文件。区委常委会每年至少1次专题听取妇女儿童工作情况汇报,政府常务会或区长办公会集体研究妇女儿童发展重大事项。

二是加大经费投入。在财力紧张情况下不断加大投入,在全区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国家财政性卫生经费、妇幼卫生经费、计划生育事业费等经费投入大幅增长情况下,区政府还将妇儿工委的办公经费增加到4万元。并从2012年开始,安排专项经费80万元用于实施“一站式”免费婚检、孕前筛查和妇女儿童之家建设等三个实事项目。

三是重抓督查考核。区政府成立了专门督查组,在每年的年中和年末对成员单位、乡镇街道规划的实施情况、妇儿实事项目的推进情况进行督查,督查结果纳入年终考核。制定完善《__区妇儿工委成员单位目标责任制》、《__区妇女儿童工作考核细则》等,把妇女儿童的工作指标纳入区政府对基层政府和区政府各职能部门的目标管理考核范畴,单独签订目标责任状,明确规定把妇女儿童工作指标的完成情况作为考核政绩的一项重要依据。

四是扩大宣传教育。加强社会普及宣传。我们借助各类媒体、重大节庆、群众性活动等,广泛宣传《两规》的基本内容及实施《两规》的重要意义,动员全社会关注支持妇女儿童发展规划的实施,营造有利于保障妇女儿童权益的社会环境。加强重点领域宣传。继续推进男女平等基本国策进入决策层,通过常委会、政府常务会、两会提案等,推动性别平等意识纳入决策主流,广泛开展实施规划的各类培训。印发宣传手册、折页,在全区营造出推进“十二五”妇儿规划实施的浓厚氛围。

一是推进妇女创业就业。采取集中培训、定期召开座谈会、现场观摩、创业典型经验介绍、个人相互交流等多种形式,对广大妇女进行创业就业技能培训。2012年以来,接受技能培训的妇女人数达到1.5万人次。先后投入20余万元,在乡镇、街道设立创业指导服务中心,定期举办妇女专场招聘会,将就业服务网络延伸至村、社区,动态掌握用人单位用工情况和用工需求,帮助广大妇女求职就业。建立“创业孵化基地”,让经过创业培训,有创业愿望和创业项目的妇女在孵化基地里开展创业实践。

二是推进妇幼保健工程。提升服务人员素质。对全区妇产儿科人员实施母婴保健知识培训,人员覆盖率达100%,考核合格率达100%,从事母婴保健专项技术服务的医疗保健机构和人员持证执业率达100%。健全妇幼保健网络。全区行政村卫生室覆盖率100%,社区卫生服务网络覆盖面达到100%。开展妇女病免费查治。积极开展两年一次妇女病普查工作,全区近8万名妇女获得免费检查机会,为15名患两癌贫困妇女实施救助。

三是推进妇儿权益维护。建立健全保护机制。在全市率先成立婚姻家庭矛盾纠纷调解委员会,为妇女提供较完善的法律帮助,2012年以来,全区得到法律援助机构援助的妇女有90人,符合条件的妇女儿童提供法律援助达100%。积极推进妇女议事。完善区、镇、村妇女议事机构,搭建妇女议事平台,进一步激发妇女参与基层民主管理的积极性。做好普法宣传。通过举办青少年模拟法庭、平安家庭演讲比赛、万家学法知识竞赛等形式,普及婚姻家庭、保障女性权益、促进家庭和睦平安等方面的法律法规,进一步提高妇女儿童学法、守法、用法意识和维权能力。

一是提高妇女参政议政覆盖率。我们深入细致开展女干部及女代表、女委员换届前后变化情况调研,积极配合人大、政协、组织等部门做好推荐、参选工作,推动了女性参政比例提高。提高女干部配备率。换

届后,区委、人大、政府、政协以及各乡镇街道领导班子都配备了女领导干部,全区现有科级在职女干部129人,其中正职47人,每年举办机关女干部培训班1-2期。提高女性进村“两委”比例。通过学习各地好的经验做法,区委及时制定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村级妇女组织建设的意见》,配齐全区85个村妇代会主任和102个社区妇联主席,并且100%进两委。二是提高免费婚检参与率。“十一五”期间,我区婚前医学检查率指标基本为0。为攻克难点,2012年起,区政府将实施“一站式”免费婚检列入区政府为民办实事项目,出台《__区一站式免费婚检项目实施意见》,拿出专项经费,在全市率先实施“一站式”免费婚检。通过积极开展上门送婚检卡、发放婚检流程图、节假日值班、预约服务等便民利民服务,用优质服务增强婚检吸引力,赢得群众的信任。该项目于2012年4月1日正式实施,三年来,婚检率已达到75%。

三是提高妇儿阵地建成使用率。针对基层妇儿活动阵地不足问题,区政府将村居妇女儿童之家建设纳入“十二五”为妇女儿童办实事重点项目和政府服务民生的实事项目。为推动“妇女儿童之家”建设长效化、制度化、机制化,我们坚持“边建边管边用”的原则,形成长效机制。建立家园负责人工作职责、工作制度,定期组织召开工作交流会,总结经验,查找问题,研究对策。从严要求,面向社会招聘家园服务志愿者,已录用的200多名志愿者来自各级妇联干部、教师、“五老”人员和本区具有儿童教育管理经验的大学生“村官”,涌现出了“爱心团队”、“义工网友”等志愿服务队品牌,运转情况良好。

各位领导,此次会议为我们强力推进妇儿“两规”实施再次吹来了强劲东风。会后,我们将认真贯彻落实本次会议精神,进一步强化领导,务实举措,加强创新,努力在四个方面下功夫,推动全区妇女儿童事业实现新突破、跃上新台阶、取得新发展。

一是强化政府主导意识,在整合资源、加大投入上下功夫。坚持将妇儿两规与__“十二五”规划同步实施,认真谋化“十三五”规划,依法维护妇女儿童在政治、经济、文化教育、卫生保健、法律保护和环境等领域享有的权利。

二是强化调查研究,在解决难题、关注民生上下功夫。继续争取教育、卫生、改水改厕、扶贫等项目支持,切实改善农村妇女儿童生存、发展环境;特别是对妇女儿童的发展中面临的就业、留守、劳动保护等新问题。

乡镇妇联考核细则篇9

第一条流动人口计划生育服务管理的对象是离开户籍地的县或者市辖区,以工作、生活为目的异地居住1个月以上的成年育龄人员。因出差、就医、上学、旅游、探亲、访友等事由异地居住、预期将返回户籍地居住的人员,以及户籍为本市的区与区之间异地居住的人员除外。因婚嫁到对方户籍地生活居住或者在现居住地已购房并在其生活居住的以及机关、事业单位在职职工不作为流动人口管理,纳入现居住地常住人口服务管理。

流动人口中的成年育龄妇女是流动人口计划生育服务管理的重点。

第二条人口和计划生育行政部门、从事计划生育技术服务的机构,应当树立以人为本、服务优先、寓管理于服务之中的理念,将流动人口与本地居民同等对待,做到同宣传、同服务、同管理。

第三条流动人口计划生育服务管理工作,以现居住地为主,户籍地予以配合,现居住地和户籍地共同负责。

第四条按照流入地、流出地共同管理、共同服务、各司其职、各负其职的原则,实行流入地、流出地双向考核,责任共担。

第五条加强与公安、民政、工商、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卫生、住房和城乡建设等部门的协作,整合部门资源,促进政策衔接,实现管理互补、服务互动、信息共享,共同做好流动人口综合服务管理工作。

第二章工作职责

第六条县级人口和计划生育行政部门主要职责:

(一)组织开展流动人口计划生育法律法规的宣传并做好贯彻落实工作,制定、完善本地区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工作规划和相关制度;

(二)将流动人口计划生育服务管理纳入本地区人口和计划生育目标管理责任制,协调有关部门为本辖区定点免费服务机构建立免费服务经费保障机制,组织实施考核评估;

(三)强化流动人口计划生育信息管理系统的建设和应用,做好信息交流、数据分析和统计上报等工作;

(四)开展区域间流动人口计划生育服务管理协作,协调解决重点难点问题及相关事宜;

(五)深入基层调查研究,加强业务指导和人员培训,组织开展服务管理专项活动;

(六)协调相关部门齐抓共管,共同做好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综合服务管理工作;

(七)受理并及时处理与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工作有关的举报,保护流动人口相关权益。

第七条乡(镇)、街道主要职责:

(一)落实流动人口计划生育法律法规、制度和规范;

(二)开展经常性宣传教育活动,提供政策法规、优生优育和生殖健康咨询等服务;

(三)做好全员流动人口信息的录入、汇总和上报工作,及时通过信息管理系统进行通报和反馈;

(四)及时办理和查验《流动人口婚育证明》(以下称《婚育证明》),做好流动人口生育登记工作;

(五)组织从事计划生育技术服务的机构指导流动育龄夫妻选择安全、有效、适宜的避孕节育措施,依法为流动育龄夫妻免费提供国家规定的基本项目的计划生育技术服务。

第八条村(社区)主要职责:

(一)将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宣传教育工作融入村(社区)文化建设,普及相关政策法规、生殖健康和避孕节育等知识,落实各项制度和措施;

(二)负责全员流动人口信息的采集、核实和登记,建立健全计划生育档案,准确和及时掌握相关信息;

(三)动员和指导流动人口已婚育龄夫妻落实避孕节育措施,协助乡(镇)、街道组织流动人口相关服务对象定期参加孕情、环情检查,做好药具发放和随访服务工作;

(四)协助乡(镇)、街道办理和查验《婚育证明》,依法为流动人口育龄群众出具相关计划生育证明;

(五)建立流动人口计划生育权利义务告知和便民服务联系卡制度,在为成年育龄妇女办理《婚育证明》或者对其查验《婚育证明》时,书面告知流动人口在计划生育方面享受的服务、奖励优惠政策和依法应当履行的义务,联系卡载明两地详细住址和联系方式(市人口计生委制订示范文本),由当事人签收,各执一份。

第九条定点免费服务机构主要职责:

(一)严格执行有关医疗技术服务规范;

(二)为在本辖区居住或工作的流动人口已婚育龄夫妻免费提供国家规定的基本项目技术服务;

(三)免费开展生殖健康、优生优育咨询服务;

(四)落实公开挂“定点免费服务单位”牌子、公开免费收费项目、公开监督电话的“三公开”制度;

(五)在实施孕环情检查、落实避孕节育措施时依法核对身份证,查验《婚育证明》;

(六)为在本单位落实计划生育技术服务的流动人口依法出具相关证明,将技术服务信息通过流动人口信息平台向户籍地通报。

第三章户籍地服务管理

第十条做好流出人员的登记建档工作。

(一)村(社区)对流出人员实行全员登记,采集相关信息并录入省计划生育综合信息平台;不能直接登录相关信息的村(社区),应当将流动人员有关信息定期汇总上报乡(镇)、街道,由其登录上报。

(二)乡(镇)、街道及村(社区)定期对辖区内流出人员进行巡查和跟踪服务,及时掌握变化情况和更新信息。

(三)乡(镇)、街道应当建立《婚育证明》办理登记簿、现居住地反馈的《流动人口避孕节育情况报告单》、社区上报的《婚育证明》申领表、有关统计报表和记载特色工作的资料等档案。

(四)村(社区)应当建立流出人口信息登记簿(由《流动人口信息登记表》装订成册。既有流出又有流入的,应分装)、流动人口计划生育权利义务告知书、流动人口便民服务联系卡存根和记载特色工作的资料等档案。

第十一条村(社区)应当跟踪了解流出人员情况,对流出时间超过60天(从流出人员信息登记日起)未反馈信息的人员,及时采取有效措施与当事人取得联系,并督促其到当地人口和计划生育行政部门登记。

第十二条乡(镇)、街道和受其委托的村(社区),应当免费为流出成年育龄妇女办理《婚育证明》。办理证明不得附加与公民依法履行计划生育无关的其他义务。

对已外出未办理或需要重新办理《婚育证明》的,可凭其申请和现居住地乡(镇)、街道出具的在现居住地居住期间的婚育情况证明,由家人为其代办。

《婚育证明》的有效期为三年,落实绝育措施一年以上的,《婚育证明》长期有效;《婚育证明》有效期满的,持证人可以凭身份证及原证换发新证。

第十三条乡(镇)、街道和受其委托的村(社区)应当指导已婚育龄妇女在外出前选择安全、有效、适宜的避孕节育措施,在其《婚育证明》上作相应记录,加盖公章,并告知其按时参加现居住地的孕情、环情监测和服务。

第十四条村(社区)应当定期(每年的5月和10月两次或间隔半年的两个定期随访月)催要流出已婚育龄妇女现居住地的《流动人口避孕节育情况报告单》。现居住地通过有关信息平台反馈了报告单记载的相关信息的,可不再催要。

流出已婚育龄妇女在流动期间回乡参加技术服务的,计划生育技术服务机构应当为其出具《流动人口避孕节育情况报告单》,在《婚育证明》上作相应记录,并通过省计划生育综合信息平台向现居住地通报。

第四章现居住地服务管理

第十五条在现居住地,以居住地街道(社区)为主落实“属地管理、单位负责”制。街道或社区与辖区单位依法落实计划生育服务管理责任制的,流动人口的服务管理工作由单位或集中经营场所管理机构负责;对未落实单位负责制和无工作单位以及在松散型经营场所从事经营活动的流动人口,其服务管理工作由居住地社区负责。

第十六条做好流入人员的登记建档工作。流动人口的全员信息统一归口到居住地社区统计上报。

(一)村(社区)对流入人口实行全员登记,采集相关信息并录入省计划生育综合信息平台;不能直接登录相关信息的村(社区),应当将流动人员有关信息定期汇总上报乡(镇)、街道,由其登录上报。

(二)乡(镇)、街道及村(社区)定期对辖区内流入人口进行巡查和随访服务,及时掌握变化情况和更新信息。

(三)乡(镇)、街道应当建立流入已婚育龄妇女孕情环情检查登记簿、生育服务登记表、有关统计报表和记载特色工作的资料等档案。

(四)村(社区)应当建立流入人口信息登记簿(由《流动人口信息登记表》装订成册;既有流入又有流出的,应分装)、《婚育证明》查验登记簿、流动人口计划生育权利义务告知书、流动人口便民服务联系卡存根和记载特色工作的资料等档案。

第十七条对不在本村(社区)居住,但在本村(社区)有固定经营店面经商或从业的流入人口,也要进行登记和采集相关信息,并及时向其居住地通报信息。

第十八条村(社区)要对居住在辖区内的流入成年育龄妇女及时查验其所持的《婚育证明》,督促其接受孕情和节育措施现状核查。对查验合格的证明加盖查验专用章,签注查验人及日期。《婚育证明》首次查验后,每年查验一次。

村(社区)发现持证人的婚育情况有变更的,应当在其计划生育证件相应栏目记录,加盖公章,并签注查验人及日期。

村(社区)应当指导所辖区域内的从业单位(含个体经营户)、出租房屋户主,督促流入成年育龄妇女办理《婚育证明》和在现居住地交验证明。

第十九条乡(镇)、街道应当主动与流动人口户籍地乡(镇)、街道建立联系,依据流入已婚育龄妇女避孕节育情况证明,及时向其户籍地乡(镇)、街道通报流动已婚育龄妇女避孕节育情况。

第二十条现居住地定点免费服务机构应当按照工作职责为流动人口育龄群众做好计划生育技术服务工作。

(一)为持有经现居住地社区查验过《婚育证明》或居住地社区出具有关计生证明的流动人口已婚育龄妇女免费提供基本项目计划生育技术服务。

(二)应当建立流入已婚育龄群众免费服务登记簿、《流动人口避孕节育情况报告单》存根和记载特色工作的资料等档案。

第二十一条在流动人口相对集中的社区和用工单位,依照有关规定建立计划生育协会,并开展经常性活动,实现流动人口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监督、自我服务。

第五章协作服务管理

第二十二条户籍地与现居住地应当建立和健全同级协商、上级协调、相互配合的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工作协作机制,共同做好流动人口计划生育服务管理工作。

第二十三条各级流动人口计生行政和服务机构,要做好流动人口信息平台的信息通报和反馈工作。县(区)级应当在工作日坚持登陆平台,查看信息通报和反馈情况,督促乡(镇、街道)通报和反馈信息,落实服务管理;乡(镇、街道)和直接反馈信息的村(社区)要确保每周登陆信息平台不少于一次,及时通报和反馈信息。每月第三周为全市集中登陆信息平台处理信息周,县区可明确集中处理信息日。对外地通报的信息要及时反馈,对本地通报的信息外地未及时接收反馈的要督促其接收反馈。每月20日是当月信息处理截止日,要确保乡级以上信息平台应用率达到100%,信息按期反馈率不低于98%,要尽量减少“查无此人”反馈率。

第二十四条流动育龄夫妻申请再生育的,由女方户籍地依据省规定负责审批。受理申请的户籍地应当将审批结果在7个工作日内以书面形式通报其现居住地。

第二十五条加强对流动人口政策外怀孕补救措施的落实。现居住地发现流入育龄妇女怀孕的,应当及时通报其户籍地,协助核查是否符合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属政策外怀孕的,现居住地应当积极做好思想动员工作,就地落实补救措施,户籍地应当积极配合现居住地做好落实补救措施工作。对未落实补救措施并离开所管辖区域的,现居住地应当及时将个案信息登录有关信息平台,将情况通报户籍地。

第二十六条建立协商征收社会抚养费制度。流动人口有违法生育行为的,社会抚养费由当事人违法生育行为发生地或者发现地征收。发生地或者发现地在征收社会抚养费时应当与户籍地互相配合,在作出社会抚养费征收决定之前,与另一方进行通报协商,另一方收到通报之日起7个工作日内作出回复,逾期未回复视为同意对方意见。

未经通报或者对方在期限内作出不同意见而单方作出征收决定的,该征收决定自行撤销或者由其上级主管部门依职权予以撤销。

第二十七条协商的主要内容:

(1)核实当事人的基本情况;

(2)了解当事人的实际收入;

(3)通报本地城镇居民年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村居民年人均纯收入情况;

(4)拟征收社会抚养费的方案;

(5)需要协商的其他事项。

第二十八条协商双方可以采用公函、传真等方式作为协商的凭据,提供具有证据效力的原始记录。

协商时间的计算,公函以挂号签收日期为到达时间;传真以注明接收时间为到达时间;电话以原始记录的通话时间为到达时间。

第六章考核与评估

第二十九条对流动人口计划生育服务管理工作,实行流入、流出地双向考核、责任共担,用流出地掌握的情况,考核流入地的职责落实情况;用流入地掌握的情况,考核流出地的职责落实情况。考核指标以《国家人口计生委关于印发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和服务工作检查评估指标(试行)的通知》(国人口发〔〕115号)为主要依据。

第三十条市和县区人口计生行政部门每年对相关部门及所属单位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工作组织检查,对落实目标管理责任制情况进行考核,并定期对paDiS平台和省人口计划生育综合信息系统使用管理情况进行检查。

第三十一条下列情况由户籍地承担责任:

(一)不按规定登记、录入、建档流动人口信息资料,个案协查、信息反馈、信息统计上报不符合要求的;

(二)未按期催要流出已婚育龄妇女现居住地的《流动人口避孕节育情况报告单》和追踪通报、反馈信息的;

(三)对现居住地提出个案协查、协作处理申请未能有效配合,导致违法生育、因时间拖延不能落实补救措施等不良后果的;

(四)在办理《婚育证明》等服务工作中故意刁难、搭车收费及强制已婚育龄妇女返乡孕检、在流入地设点收费的;

(五)流动人员在流出前已怀孕,户籍地未采取有效措施,又未告知现居住地而违法生育的;

(六)违反法律法规未履行相关职责及违反本规范规定的其它相关情形。

第三十二条下列情况由现居住地承担责任:

(一)不按规顶登记、建档流动人口信息资料,造成流动人口信息登录、档案资料不及时、不完全、不规范的;

(二)不按规定管理流动人口信息系统,个案协查、信息反馈、信息统计上报不符合要求的;

(三)对户籍地提出个案协查、协助处理申请未能有效配合,导致违法生育、因时间拖延不能落实补救措施等不良后果的;

(四)落实免费技术服务不到位,违规收取服务费的;

(五)在现居住地居住30天以上,未实施有效服务管理的;

(六)违反法律法规未履行相关职责及违反本规范规定的其它相关情形。

第三十三条下列情况由各方分别承担责任:

乡镇妇联考核细则篇10

一、突出组织建设这个立足点,夯实妇女参与社会管理创新的工作基础

围绕建设“坚强阵地”和“温暖之家”的要求,不断推进基层组织规范化建设,使妇联组织参与社会管理服务的能力不断提升。抓阵地,增强工作活力。按照“四有三统一”标准,对全市妇女之家进行全面整建。本照“资源共享、阵地共建、合力服务群众”的宗旨,对妇女培训学校、妇女维权站等“两校四站”进行了有机整合,开展培训、娱乐、健身等活动,提供维权、爱心帮扶、创业就业指导等服务。同时,在农村环境整治村和社区服务中心建设示范妇女之家200个。抓机遇,推动妇女进“两委”。紧紧抓住村级组织换届选举时机,牢牢把握《村民委员会组织法》中“村民委员会成员中,应当有妇女成员”的法律宝剑,多次与组织、民政部门沟通协调,共同商讨落实方案,优化政策环境。先后3次召开镇办妇联主席专题会议,进行工作部署。通过两台一报、网络等媒体大力宣传有关法律法规及优秀妇女典型,为妇女参选当选造势。实行换届日报及周报制,及时掌握换届情况,密切关注选举动态。全市744个村均按要求选举产生了女委员,女支部书记、村委主任27名。抓制度,提高工作效能。建立了考核激励机制,市对镇、镇对村逐级考核,分解任务,落实责任。建立了教育培训制度,及时对新当选的农村女干部进行任职培训,提升她们履行工作职责、参与社会管理、服务基层群众的能力。完善了岗位目标责任制、学习、评比表彰等制度。建立深入调研制度,把握妇女利益诉求,上半年对村组织换届选举中妇代会主任当选、落选情况和妇女创业就业情况,进行了专题调研。建立维权宣传引导、预警排查等五项机制,增强了维权工作的预见性和实效性。

二、突出农村环境综合整治这个中心点,找准妇女参与社会管理创新的突破口

市妇联把开展“村在绿中”、“绿在路上”作为参与环境整治的有效载体和社会管理创新的突破口,主动承接政府转移职能。召开了全市农村环境综合整治誓师大会,激发各级妇女干部参与活动的热情。工作中,一是精细设计绿化方案。指导各镇妇联深入整治村制定绿化方案,市妇联包镇干部又逐村、逐街、逐个地块进行核实,落实苗木品种、数量,为统一调拨苗木提供准确依据。根据市领导“多栽经济林”的要求,征求群众意愿,在经济树种的栽植上突出一村一品,培植了一批柿子村、石榴村、樱桃村。二是高度负责调拨苗木。采取财政招标调一批、省内泰安、济宁等经济树种多的地市考察选一批、兼顾本地育苗户的原则,今年村庄绿化共调拨苗木80万棵,市、镇妇联干部一棵一棵数着分到村的。春季依然是寒风凛冽,卸车时风裹着苗木携带的泥土四处飞扬,刮得人睁不开眼睛,妇联干部眼睛一眨不眨地盯着数,就怕数错一棵。调拨草本花时,7车20万棵花苗同时运达。市妇联干部从早晨六点开始接车,分成3组领着供苗车逐村分发,清点数量、回收花筐、现场讲解栽植要求,手脚不停,嘴巴不闲。天黑了打着车灯分,直到晚上八点钟完工。妇联干部这种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赢得了所有供苗户的高度赞誉。三是全力保证栽植效果。市妇联举办了由所有整治村妇代会主任参加的经济苗木栽植管理技术培训班,保证苗木栽一棵活一棵。植树期间,市、镇妇联干部天天靠在村里,领着妇女按要求高标准栽植。指导村村建立“三八”苗圃,培育草本花苗,雨季及时移栽,培养鲜花盛开的村庄。市委王培廷书记来调研村庄绿化工作时,给予充分肯定。

三、突出巾帼创业就业这个聚焦点,激发妇女参与社会管理创新的创造热情

就业是民生之本。我们采取三项举措,统筹推动妇女创业就业。一是开展技术技能培训,提高创业就业能力。充分发挥全市19个培训基地和17个示范基地的作用,结合镇村主导产业,联合农林等部门开展新技术培训班20期次,培训妇女1000多人次。在界石镇和南海新区举办了农家宴、渔家宴培训班,培训山里人家游、海上风情游接待女老板80人。二是落实小额贴息贷款政策,提供创业资金支持。争取财政提供100万元贷款保证金,发放500万元妇女创业贴息贷款。协调担保公司和农信简化审核、审批程序,7个工作日内完成贷款手续。市、镇妇联认真做好摸底调查、资格审查工作,指导符合条件的妇女进行申报,做好跟踪服务。现已为100名妇女申报了贷款申请,向50名妇女发放贷款250万元。三是发展乡下车间,提供就业岗位。发展家纺乡下车间,已成为我市家纺企业拓展业务的共识。今年,经妇联牵线搭桥,又新建了2处家纺乡下车间。市、镇妇联还广泛地外引内联,动员其他劳动密集型企业到农村开办车间,新建了服装加工、箱包加工2个乡下车间,乡下车间逐步向其他产业延伸。目前,妇联牵头联系开办乡下车间57个。

四、突出和谐共建这个切入点,提供妇女参与社会管理创新的精神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