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比喻句的教案设计十篇比喻句的教案设计十篇

比喻句的教案设计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5:24:49

比喻句的教案设计篇1

【题1】读下面的句子,给带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解释,把序号写在括号里。

桂花盛开的时候,前后十几家邻居,没有不浸在桂花香里的。()

a.渗入B.逐渐C.泡在

(摘自某市四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题)

问题:选“泡在”对吗?

答:不准确。“浸”字怎么解释?试题提供的三个答案都不确切。学生大都写C,批卷老师打了对号。“泡在”不是一个词,“泡”,是动词;“在”,是介词,这两类词不能硬合在一起,应独立存在。有一次,听某市一位知名教师上公开课,教学《葡萄沟》,也出现了同样的错误。课文中有一句话:“制葡萄干的阴房修在山坡的梯田上。”教师将“修”组词为“修在”,还不厌其烦地让学生连读数遍,把错误牢记在心。“修”是动词;“在”也作介词,“在山坡的梯田上”是介词结构。“修”不能与“在”组词,应组成“修建”“修造”等。建议将“泡在”的“在”删掉,“泡”才是解释“浸”的正确答案。

【题2】写出相关的成语或词语。

1.以卵击石:

2.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

(摘自某市五年级毕业考试题)

问题:可以说“相关”吗?

答:表述语中“相关的成语或词语”的说法欠妥。“相关”,即相互关联。这样说来,同义词、反义词、同义类词语、成语,都可视为“相关”。学生照试题要求去写,答案就不可计数,随便找上一个成语或词语就“相关”,这样就失去了考试的意义。建议把“相关”改为“相近”,可能好一点。相近词条:1.以卵投石2.留得青山在,不愁没柴烧。还有一种改法如下:

照例子和提示写成语。

1.以卵击石(用“以”字开头的):、。

2.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成语是上下句的)

(1)

(2)

这种改法是在结构形式上给以要求限制,学生不能随便作答,教师批卷也容易判断正误。这样修改,有利于学生在实践中感知成语结构形式方面的知识。

【题3】请你发现下面句子的特点,然后联系自己的生活体验仿写一句话。

这次,我为自己的女儿——14岁的温迪而骄傲!

(摘自某市四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题)

问题:这个句子有什么特点?

答:“句子的特点”的说法不多见。我们咨询了几位老师,他们有的认为这个句子的特点是用了破折号,强调女儿年龄小;有的认为是用了感叹号,为女儿的精神而感叹;有的认为“骄傲”用得好,表达“我”对女儿美好心愿的认可;有的认为第一人称“我”用得好,读来亲切;有的认为逗号用得好,作了必要的停顿……照此说来,句子若用了省略号、问号、书名号等,也应该是特点。笔者认为:这样的提示引导不恰当,导致学生不知怎样应答。建议明确表述,如考破折号的用法,就直说读句子,想想破折号的用法,然后用上它仿写一句话。如考感叹号的用法,就明说仿造感叹句。这样便于学生答题,教师批卷。

【题4】照例子,改写句子。

例:又有多少人能够去居住呢?(《只有一个地球》)

没有多少人能够去居住。

难道它的眼睛特别敏锐,能在漆黑的夜里看清楚所有的东西吗?

(摘自某校四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题)

问题:这个句子适合改写吗?

答:不适合。此题是让学生把反问句改为陈述句。出示的“例子”准确、适当。是从肯定方面反问,表达否定的意思,即“没有多少人能够去居住”。但要求改写的句子不是反问句。学生的改写出现了两种答案:①它的眼睛特别不敏锐,不能在漆黑的夜里看清楚所有的东西。②它的眼睛特别敏锐,能在漆黑的夜里看清楚所有的东西。可这两个改写句都不是作者要表达的原意。原句是人们对蝙蝠夜里飞行的一种推测、猜想,并非从肯定方面反问,表达否定的意思,这是一个测度疑问句。通过三次实验,人们得出了结论:“蝙蝠夜里飞行,靠的不是眼睛,它是用嘴和耳朵配合起来探路的。”因为命题人提供的句子不准确、不适当,所以学生的改写出现了错误。建议更换例句。如:在人类古老的历史长河中,有哪一个民族能像中华民族这样拥有如此丰富的书法瑰宝?(《我爱你,中国的汉字》)此句也是从肯定方面反问,表达否定的意思。

【题5】把下面的句子改写成句末用句号的句子,意思不变。

1.是啊,一个梦想竟有如此大的力量,在此时有谁不流泪呢?

是啊,一个梦想竟有如此大的力量,在此时谁都会流泪。

2.可是今天,跟志愿军叔叔分别的今天,你怎么落泪了呢?

可是今天,跟志愿军叔叔分别的今天,你没有落泪。

可是今天,跟志愿军叔叔分别的今天,你落泪了。

(摘自某市五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题,附学生答案)

问题:句2可以改为陈述句吗?

答:不可以。句2中的“落泪”与句1中的“流泪”意思本无差别,但学生的改写出现不同答案:(1)你没有落泪;(2)你落泪了。两种答案都不是原句要表达的意思。鲁教版《教师教学用书》(五年级上册)第156页上这样解释:“同时,前3个自然段还以具有充分肯定语意的反问句结尾,这样的表达避免了平铺直叙,将中朝人民的深厚感情表达得淋漓尽致。”句2是《再见了,亲人》第二自然段的结尾句,命题人和教参编者都认定为反问句。反问是只问不答,答案包含在问话中,而学生的两种答案都包含不了,“没有落泪”不符实际;“落泪了”和“怎么落泪了”意思也不一样。原句的问点是“怎么落泪了”,即为什么落泪?这说明此句不是反问句。小金花是个刚强的姑娘,妈妈为救侦察员老王跟敌人同归于尽了,她没有哭,“把脚一跺,嘴角抽动着”,化悲为恨,而跟志愿军叔叔分别的今天怎么落泪了,是小金花对志愿军的感情胜似妈妈!这就是怎么(表示疑问的代词)落泪了的答案。建议改换例句。

【题6】读下面的句子,完成问题。

这不是粥,而是小型的农业展览会。

(1)这个句子运用了什么表达方法?

(2)用句中带点的词语造句。

(摘自某校五年级下学期单元检测题)

问题:“表达方法”的提问恰当吗?

答:“表达方法”的提问不确切。鲁教版《教师教学用书》(五年级下册)第76页上这样解释:“作者运用了‘打比方’的表达方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老北京春节熬腊八粥这一民俗特点。”编者的解释和命题者的问题相一致。“表达方法”的范围、内涵比较宽泛,似应包含表达方式、表现手法和修辞手法,这是一个笼统的概念。“打比方”,是比喻的通俗说法,是一种常见的修辞手法,不应说是“表达方法”。作者把腊八粥里的各种米、豆、干果直接说成是“小型的农业展览会”,运用的是比喻修辞手法,是暗喻,对学生来说,有一定难度,再加上提问不当,这就给学生回答造成障碍。有的答“拟人”,有的答“比喻”,有的答“选择句式”,都是在猜答。建议这样设计问题:(1)作者把什么说成是“小型的农业展览会”?(腊八粥里聚集在一起的各种米、豆、干果)这样提问,学生可自然感知比喻的一种类型——暗喻。顺便指出,试题表述语“完成问题”,动宾搭配不当,“完成”应改为“回答”。

【题7】读下面的句子,联系原文完成后面作业。

在默默里算着,八千多日子已经从我手中溜去;像针尖上的一滴水滴在大海里,我的日子滴在时间的流里,没有声音,也没有影子。(《匆匆》)

(1)在这句话里,作者把自己过去的八千多日子比喻成,把时间的流比喻成。

(2)从这句话里,你感受到什么?

(摘自某市五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题)

问题:把“时间的流”比喻成“大海”的说法对吗?

答:没有构成比喻。把“时间的流”比喻成什么,标准答案是“大海”。鲁教版《教师教学用书》(五年级下册)第51页上也有这样的解释:“作者运用极新奇巧妙的比喻,把自己过去的八千多日子比喻成极小极小的针尖上的水滴,把时间的流比喻成浩瀚的大海。”可是“时间的流”已是比喻,是用本体“时间”修饰喻体“流”构成的偏正式比喻(修辞学上称缩喻),不可能再与“大海”构成比喻。因为设计问题不当,致使多数学生弃答,少数学生答上也是错误的。建议将后一填空题改为:句中用了“溜”(偷偷走掉),“没有声音,也没有影子”,是把看不见、摸不着的时光采用了手法来写的。(拟人)这样可让学生多了解一种修辞格。顺便再提点小意见:“极小极小的针尖上的水滴”的解释显得有点累赘。朱自清先生把“八千多日子”喻为“针尖上的一滴水”,这种比喻又是借助比喻构成缩小夸张。“针尖上的一滴水”已夸张得“极小”了,“教参”编者还有必要再连用“极小极小”来修饰吗?这是不是浪费笔墨?

【题8】读课文中的句子,回答问题。

他们说,蔺相如见了廉颇像老鼠见了猫似的,为什么要怕他呢!

1.这是一个比喻句,把比作。

2.说一说你怎么理解句中的“怕”字?

(摘自某校五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题)

问题:把蔺相如比作“老鼠”,把“廉颇”比作“猫”的回答对吗?

答:欠妥。学生这样回答有点不雅,也不准确,但我们是可以理解的,因为他们知识有限,问题在于怎样教孩子确认比喻的本体和喻体。“老鼠见猫”是一个成语,比喻十分惧怕,蔺相如手下的人见主人这样胆小怕事,“看不顺眼”,就用了这个成语来比喻蔺相如怕廉颇已到了“十分”的程度。“蔺相如见廉颇”是本体,“老鼠见猫”是喻体。两者相似点非常明显,是“怕”。教学时,我们应引导学生正确理解成语的比喻义,切忌把成语拆开让人物与动物一一对上号,那样说,就是蔺相如、廉颇听了也不会高兴。再说“怕”,实际上是蔺相如手下的人见到一些表面现象产生的误解。为什么要怕他?手下人也不清楚。是蔺相如的几句话道出了“怕”的原因,其实质是为国家的利益而避让,“让”,将相才有了“和”的可能。

(山东省莱州市三山岛街道过西小学261400

比喻句的教案设计篇2

关键词:隐喻;隐喻能力;词汇

一、研究问题

学生在未接受隐喻知识讲解和隐喻能力训练前,他们的二语词汇(本文中指的是英语词汇)形式和意义的彼此之间的链接主要依靠课堂的教与学和课上课下的自主学习。英语词汇教学大纲和常规词汇教学并没有对词汇的隐喻意义和其本义进行有效地区分。学生的英语词汇存储方式的基础不是隐喻认知,而是死记硬背。

Littlemore发现,英国大学教师用本族语授课时,经常使用隐喻表明自己对特定主题的态度,而英语为二语的学生,因无法准确解读这些隐喻而造成误判。Danesi也发现,外语学习者可以达到较高水平的言语流利程度,但无法用二语概念图示进行思维。二语学习者在接受大量二语隐喻语言时,其隐喻能力只停留在语言本身,没有形成隐喻思维能力。基于以上问题,本课题就以下问题进行探讨:

(1)隐喻判断和隐喻能力是否与词汇水平相关?

(2)词汇水平对语境中隐喻理解有何影响?

(3)学生具有什么样的隐喻能力?

二、研究对象

本课题的研究对象为新疆工程学院(以下简称“我校”)2013级化工系的两个自然班的学生。一个班为实验班,另一个班为控制班,每班各50名学生。两个班的学生学习背景相同――相同课时、相同教材、相同教师。

三、研究工具

隐喻能力测试题四套,测试次数为四次。第一套题的初试意在了解学生的隐喻判断能力;第二、三套题的目的在于观察学生经过一段时间的隐喻能力培养和隐喻学习,其隐喻判断能力是否有所提高,直接以学生断定句中词汇的隐喻的测试水平来看。第四套题的设计增加了语境中隐喻的识别和隐喻理解的测试,主要是翻译工作。第一套题的题目选自《metaphorsweLiveBy》,其余测试题由研究者自己设计,其材料来主要自英文版的《心灵鸡汤》《绿野仙踪》《简・爱》和网络材料。

设计思路来源:作为思维的外在表现形式,语言中的隐喻表达无处不在。在词汇层面,有本义和隐喻义,从本义联想到隐喻义是隐喻思维的培养;在句子层面,“a是B”这样的简单隐喻会激发学生发散性思维,在短时间内找到两个事物之间的共同点,帮助他们从语境中识别隐喻并进行恰当的理解。

四、研究过程

1.问卷调查

在正式在课堂中向学生介绍和讲解隐喻概念之前,研究对两个班的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为了避免出现学生在对隐喻一无所知的情况下对问卷的盲填,或是教师引导过多,造成对学生答案的影响,从而导致问卷结果可信度降低。研究者在调查问卷下方以学生可以理解的方式简单给出了隐喻的概念并加以例证,目的在于从学生的可理解度方面获得较为真实的答案。问题设计的角度从两个方面出发:第一,词汇在英语学习中的地位;第二,隐喻对掌握词汇是否有帮助。调查的统计结果表明:大部分学生认为词汇问题是他们在本科阶段学习的瓶颈,也觉得隐喻应该与词汇有着一定的关联,只是目前没有很好的掌握词汇的方法。

2.先导测试

测试前,研究人员特意安排10分钟就隐喻进行了简单的讲解和说明,以保证两个班的学生对隐喻概念有较为准确的理解。测试为笔试,测试时间为20分钟。测试中,研究人员告诉学生该项测试只是根据现有的理解和知识划出他们认为句中含有隐喻的词汇或词组。从实验班和控制班的测试卷面来看,卷面不整洁,存在反复涂改;测试结果表明:整体的正确率不高,只有个别题,如,出现在“buried,gonedown,head,market”题面上的正确百分比相对高一些,说明学生的隐喻概念模糊,隐喻判断能力有限。

3.学中测试

控制班:采用传统的词汇教学,对课堂教学中出现的“特殊”词汇加以识别和强调,不对隐喻现象做刻意讲解。

实验班:在为期近一学年的试验中,主要通过提高隐喻意识的产出性训练,配合隐喻分析和讲解,培养学生的隐喻思维。研究人员首先向学生灌输隐喻理论,介绍隐喻在语言学习和使用中的功能和优势。课程学习中研究人员要求学生标出课文中甚至配套练习中出现的隐喻,增强识别和学习的能力,并尽可能引导学生分析复杂句中的隐喻,使学生不仅识别隐喻,而且能在此基础上扩展并运用;进行跨文化学习,鼓励学生对比英汉隐喻表达的异同,让学生直接输入;课后要求学生阅读课外材料,丰富词汇,同时,增加学生输出机会,进行每节课5人的英语classreport,内容随意,可以是心得体会,可以是优秀文章的分享,可以是笑话或故事等,但都必须包括至少一个自己认为是隐喻现象的内容,教师加以评讲;课上有意识地进行隐喻词汇造句、隐喻的翻译等。

最后,对两个班的学生用同一测试题进行测试,目的在于了解实验班的学生经过一段时间的隐喻教授,在词汇方面与控制班的学生相比,是否有明显的提高,进而证实隐喻与词汇的关系成正比。

五、数据分析与研究结果

1.测试成绩比较

实验班的三次测试在教学过程中进行,每个月(即4月、5月、6月)进行一次。三次测试结果显示,三次的平均成绩对比情况,由56.2%提高到64.9%,再到最后一次的71.7%,呈上升趋势,说明实验班的学生在不断的学习过程中,通过学习积累,经验积累,对隐喻掌握的程度总体有所提高。

实验前,两个班的学生就对隐喻的了解及掌握情况相当。实验结束后,实验班学生就单从隐喻识别角度出发,第一次测试的平均正确率为14.4%,第五次的平均正确率为71.7%;控制班学生第一次测试的平均正确率为13.3%,第五次的平均正确率为20%(两次测试题目一致)。数据表明,实验班学生的成绩提高明显,控制班实验前后变化不明显。实验班学生语言产出准确率高于控制班。

2.研究结果

本研究中,培养学生的隐喻意识对提高学生的英语词汇量起到了一定的作用,达到了研究的预期效果。研究结果表明:把隐喻融入词汇教学中,作为对词汇教学法的进一步改善,能更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词汇量,从而提高对词汇的准确掌握度。

3.本研究的启示

(1)实验中增强学生隐喻意识并运用于词汇中的教学是切实可行和有效的。隐喻可以作为词汇学习的载体。在词汇学习中,用隐喻概念理解单词,把单词放在具体话语篇章语境中识别,分析理解其结构特点,掌握规律,在新的语境中灵活运用,使隐喻、词汇意义和语用意义有机结合起来,以此来提高学生正确使用词汇的能力。

(2)课堂教学设计可遵循“输入―内化―输出”的模式。教师可通过课堂导入,为学生提供可理解性输入,即引导学生识别含有隐喻的词汇或词组,帮助学生整理分析隐喻形式,通过造句、翻译练习等练习内化语言知识,使新的表达形式再次实现隐喻化,从而掌握更多词汇。最后通过提供课堂活动为学生创造语言输出的机会,要求学生尽可能多地运用隐喻,监控学生在输出过程中出现的错误,帮助他们修正,以便提高学生的运用准确率。

(3)从最后一次的测试中可以看出,学生经过一段时期的培训,隐喻意识和隐喻识别能力有所提高,但隐喻翻译水平却差强人意。这说明在教学中,一是教师在隐喻知识的教授中,过多地强调了词汇的隐喻或隐喻中的词汇,而没有从“词―句―篇―章”的整体角度形成系统教授;二是学生也只注重了词汇的隐喻判断和隐喻识别,忽视了整体的隐喻理解。

4.本研究不足之处

本实验时间较短,实验样本较小,仅限于我校两个自然班的学生。在进一步的实验中研究员将延长实验周期,扩大样本数量,以探索学生的隐喻思维培养及对隐喻的掌握对提高学生词汇量和语言输出准确性的有效性是否具有长期性。其次研究中涉及的隐喻及词汇有限,实验结果不具有高度普遍性。在进一步的实验中研究人员将考察更多变量,让结果更具有说服力。

参考文献:

[1]G.Lakoff,m.Johnson.metaphorsweLiveby[m].Chicago:theUniversityofChicagopress.Ltd.,1980.

[2]J.Littlemore.metaphoricCompetence:aLanguageLearningStrengthofStudentswithaHolisticCognitiveStyle?[J].tesolQuarterly,2001,35(03):459―491.

[3]G.Low.onteachingmetaphor[J].appliedLinguistics,1988,09(02):125―147.

[4]高晓平.唤醒隐喻意识培养隐喻能力――英语词汇教学的新视角[J].时代文学(下半月),2012(06).

[5]黄宁.培养隐喻意识与大学英语词汇教学[J].科技信息,2012(34).

[6]王葵.浅谈隐喻理论在大学英语词汇教学中的运用[J].南昌教育学院学报,2013(04).

比喻句的教案设计篇3

一、关注学情,以生为本

作为课堂教学主体的学生,是极富生命活力而又有不同个性的“人”,这就决定了课堂教学具有师生互动、合作推进的特点。教学过程中,如果教师只拘泥于――展示详尽教案而不加任何必要的调整,不顾学生生命活动的多样性,则常常会使宝贵的教学机遇白白流失。

一次,我在公开教学《赵州桥》这篇课文将近尾声时,我让几个学生在黑板上听写词语,一个学生把“缠绕”的“缠”少写了一点,而又将“绕”多加了一点,两个字都错了。听课教师都替我捏了把汗,不知如何处理。我看了看笑着说:“这个词的确难写,再想想那一点应该在哪儿?”不一会儿,这位学生很有信心地一添一擦,写正确了(此时下课铃声响起)。我又对刚才听写出错的那位同学说:“你再带领大家把这个词语书空一遍吧!”于是,全班学生又进行了一次集体的书空练习方才下课。评课时,领导和同事对我这个细节的处理大加赞赏。

上述教例表明,教师只有充分关注学情,才能机智地应变和扎实地上课。特级教师支玉恒曾多次提到:“教师在课堂上不应总是关注教案,而要关注学生,方能做到见机行事、随时调控、舒卷有余。”

二、思考停滞,激活思维

教学过程中,学生被困在一个问题里面绕不出去而导致思维停滞是常见的现象,这时,老师应迅速找出原因、作出判断,并及时采取相应策略,通过“变”改变课堂状况,以激活学生的积极思维。

教学《》时,一个学生站起来问:“老师,课文中出现的‘战斗’‘战役’与‘战争’有什么不同?”我先是让学生先查字典,然后再让学生口头辨析它们的不同点。这样一来,学生一点兴趣也没有,课堂气氛很快就“冷”下来了。面对现状,我立刻做了补救:“那么,这三个词语的不同点究竟在哪里呢?”说着,我从讲台上拿起一支粉笔,依据课文内容边画边讲――1950年,美帝国主义发动了侵朝战争(随手在黑板上画了一个大圆圈,写上“战争”)。这场战争中包括了许多战役,其中一次叫做“上甘岭战役”(随手又在大圆中画了一个中圆,写上“战役”)。夺取597.9高地就是其中的一次战斗(接着又在中圆内画了一个小圆圈,写上“战斗”)

由于及时调整,趣化教学形式,激发学生兴趣,学生很快进入学习佳境,自然而然“战争”“战役”“战斗”三个词的异同也就在我生动的讲解中领悟了。此课例告诉我们教师在施教时切不可墨守成规,必须灵活自如地因课制宜、因生制宜,引领学生步入课堂教学的佳境。

三、顺学而导,尊重体验

课堂教学具有强烈的现场生成性特点,如果教师悉心演绎细密教程,回避学生多元感悟,就会导致课堂异化为“教案剧”的表演舞台,使得精彩生成与我们擦肩而过。

上《高大的皂荚树》一课时,一学生提出:“《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中规定小学生不准玩火,为什么课文中的同学可以烧枯树叶?”面对这一“节外生枝”,我片刻之后,胸有成竹地说:“书上的小同学们烧树叶真是玩火吗?请大家找出依据来谈谈。”经我一问,学生兴致勃勃地再次研读、思索,一会儿就纷纷发言:

S1:我认为不是玩火,书上写“枯黄的小叶子,打着旋儿,不断地飘落,在草地上铺了一层又一层”,如果不烧掉树叶,校园太脏了。

S2:他们烧树叶是有计划进行的,是在老师指导下的安全劳动,课文中说他们先把树叶扫拢,集中在墙脚下,然后再点着火。

S3:小作者他们很爱皂荚树,他们烧树叶绝不是玩火图高兴。把树叶烧成灰还可以作为花草肥料,如果当垃圾搬出去,就太可惜了。

t:你还认为书中的小同学们是玩火吗?(提问的学生摇摇头。)

这个案例的可贵之处是巧妙的“导学”,面对课堂“意外”时,不“堵”不“绕”,既不奉送“理”,也不听之任之,而是以此为契机,追问暗示,引导学生自己发现错误,纠正错误,再次激发了学生的“头脑风暴”,控制了错误认识的生成。这种随机而发的教学机智和当堂生成的教学资源,怎能不成为让人拍手称快的亮点?

四、追问敲打,挖掘深度

由于学生低龄化,认识能力有限,语文课堂中,也常常会出现对某些重要句段的理解不到位的情况,不能达到预设的教学目标。教师就有必要对学生的思维进行生成性的引导,帮助他们深入思考,在进一步的学习讨论中,达到认识上的飞跃和表达能力的提高。

案例:《天鹅的故事》教学片断。

t:请找出令你最感动、令你心灵为之一震的句子用波浪线画下来,再在句子的旁边写上自己的感受。(一小会儿,学生答道。)

S:我读到“老天鹅利用下落的冲力,像石头似的把自己的胸脯和翅膀重重地扑打在冰面上”这一句时感受到老天鹅很坚强,有一种奋不顾身的精神。

t:你能从中读出老天鹅的精神,了不起!对这句话还有不同的感受吗?

S1:我觉得老天鹅很硬。

t:硬在哪里?再想想。

S2:硬在老天鹅很有勇气,很勇敢。

t:所以,老人称它为――(生接)破冰勇士。

S3:硬在老天鹅有顽强的意志,他一次又一次地扑打冰面,坚持不懈。

t:所以,老人称它是――(生接)顽强的破冰勇士。

t:一般地讲,比喻往往将静态的比作动态的,将平凡的比喻成美丽的,这么一只美丽的老天鹅作者竞把它比喻成一块没有生命的石头,你们觉得这个比喻好吗?(思考片刻后,生纷纷举起了小手)

S1:这老天鹅是笔直从天空扑打下来的。

S2:它扑下来的力量很大。

S3:这比喻说明它不怕痛,不怕受伤,连吭都不吭一声,有一种献身精神。

S4:读了这一句,让我感到更敬佩这老天鹅了。

t:经大家这样一说,这比喻还真恰当。再读这一句,你就能读出与刚才不同的感受。让我们再好好读一读。

巴西教育家保罗•弗莱雷指出:“对话是一种创造行为”。上述课例中,我引导学生抓住有价值的重要句段展开对话,对话中,通过我的适时追问与点拨,学生对作者把天鹅比作“顽强的破冰勇士”和“石头”背后隐含的深层含义,进行了深度而到位的解读,从而很好地体会了文章内在而深刻的思想性。

人们常说,课堂因生成而精彩,我想说,课堂是因为教师对生成的及时、有效的调控而精彩。叶澜教授指出:“课堂应是向未知方向挺进的旅程,随时都有可能发现意外的通道和美丽的图景。”我们老师想要“发现意外的通道和美丽的图景”,那么就要在平时教学实践中不断自我磨砺与历炼,只有增强感知课堂状态的敏锐度,提升自己的调控艺术,才能在“意外”出现时沉着“接招”并瞬间决策,才能化腐朽为神奇、化枯燥为趣味,教育智慧才能闪耀我们的课堂,课堂生成才会更加精彩。

由此可见,要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果,作为语文教师除了要提高自身的素质外,着重练就课堂调控应变能力这一基本功也是十分重要的。

参考文献:

比喻句的教案设计篇4

关键词:句子教学;多媒体;具体生动

在低年级语文课堂句子教学中,笔者发现很多教师往往偏重于对句子的理解,例如语文S版一年级第一册《花朵》中“我们是祖国的花朵”这一句话,教师总要花很多时间让孩子们理解为什么说我们是祖国的花朵呢?理解了句子含义,似乎句子教学的任务就完成了。其实,理解含义并不是句子教学的全部。著名特级教师王崧舟老师说:“语文就像一只手,手心是内容,手背是形式;手心是思想情感,手背是语言表达;手心承载人文性,手背体现工具性。”在句子教学中,我们既要让学生知道句子说了什么、写了什么,更要领悟句子是怎样说、怎么写的,为什么这样说、这样写。句子训练的重点是把句子写通顺,在写通顺的基础上把句子写具体、写生动。

低年级的学生活泼好动,带有明显的情绪化色彩,他们的观察也不够仔细,他们的形象思维占据主导地位。教师可根据学生的这一身心发展规律,选择有效的教学手段进行句子教学的训练。多媒体课件融文字、图片、声音、动画、视频等多种形式于一身,以它灵活的表现形式、直观的形象,深受学生的喜爱。恰当的多媒体教学手段,对学生的写话兴趣激发、指导仔细观察、发散思维、大胆想象等方面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从而帮助学生把句子写具体写生动。

一、激发兴趣,丰富画面,把句子写具体

心理学研究表明:学生心情愉快,注意力集中时,心理潜力能得到充分发挥,思维活跃,学习效果好。学生的注意力及情绪往往取决于教师语言的生动性和教学的直观性,一堂课若生动有趣,儿童便学习情绪高涨,注意力容易集中。

教师在训练学生把句子写具体的教学中可采用大量内容丰富、色彩鲜明的多媒体画面刺激学生感官,紧紧抓住学生注意力,激发学习兴趣。当一幅幅清晰的画面展现在学生眼前,学生会被眼前的刺激物吸引,由于已初步建立句子概念,一般能用“谁做什么”或“什么怎么样”句式来表达图意。例如出示小白兔采蘑菇的图,进行看图说句子训练。学生立刻被可爱的小白兔吸引,会说出:“小白兔采蘑菇”这样一句完整的话。在这基础上,教师引导学生观察:图上,小白兔在什么地方采蘑菇?再从画面整体观察看看小白兔在什么时间,什么地方采蘑菇?最后让学生用一句连贯通顺的话表达出图意。通过学生自己想一想,同桌交流议一议,学生很自然地就能说出、写出具有“时、地、人、事”四要素的句子:“早晨,太阳刚刚升起,小白兔去森林里采蘑菇。”句意显然比“谁做什么”的句子更具体。

二、细致观察,积累词语,使句子更生动

低年级的学生观察事物比较笼统,不精细,难以看出事物的主要特征以及事物间的联系,所以,写话欠具体生动。学生的观察知识主要由感性材料而来,多媒体能打破时空限制,向学生提供丰富正确的感性材料,便于教师集中指导,学生看得真实,听得清楚,帮助他们克服了观察的模糊笼统,写出的句子自然具体、生动。如:《骄傲的孔雀》一文中有这样一个句子:孔雀昂着头,挺着胸脯,拖着美丽的长尾巴,沿着湖边散步。在大致了解内容后,教师出示多媒体画面,问:“图上画的是什么?”有的学生说:“孔雀拖着尾巴在湖边散步。”有的学生说:“早上,孔雀在湖边散步。”随机从学生回答中选择一句与书中句子比较,引导学生读一读,再看看图片,想一想哪句写得好,为什么?有学生说道:“书上的句子写得好,读了这句,我好像看到了孔雀骄傲得意的样子。”此刻,教师可抓住这一表达,利用多媒体局部明暗显示,突出孔雀的头部和胸部,引导学生仔细观察从什么地方看出孔雀的骄傲?学生通过观察图画,发现孔雀头抬头向天,两眼谁也不瞧,挺着胸脯,心里可骄傲得意呢!最后,教师小结:书上的句子写得好,是因为作者用“昂”“挺”“拖”“散步”这些词语把孔雀的表情、动作写具体了,使句子表达更生动形象。

借助多媒体手段,通过图句对照,仔细观察,学生懂得在简单的句子中用上一两个词语把人(动)物的动作、表情写得具体。为巩固所学,再出示孔雀落水后的画面,设计下面的练习:

孔雀听了喜鹊的话十分惭愧。

孔雀听了喜鹊的话_,_十分惭愧。(说出孔雀的表情、动作)

同样地,利用上述方法,对于描绘事物的句子,教师可选择有代表性的例子,借助多媒体教学,可以引导学生明白:这类句子,如果从颜色、形状、数量等方面加以描写,句子的意思也会生动具体。同时,在这样大量的指导观察的过程中,学生的观察也逐渐趋于精细。

三、激活思维,大胆想象,让句子有创意

比喻句常常用来具体描述事物,使句子生动具体,意思表达得更为确切。教师教学生学习写比喻句时,应该要引导学生大胆想象,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发散思维更集中体现思维活动的创造性特点。”所以,在比喻句的教学中我们要有意识地进行发散性的想象训练,不满足于一个答案,不满足于一个角度思考。多媒体手段能较好地引导学生激活思维,使其从多角度去思考问题。在教师激活思维、大胆想象这一方法的潜移默化中,学生写出具体生动的、不同于他人的比喻句就有了可能。例如出示夜空繁星图,可以引导学生从形状、颜色、数量、动态等各方面思考,写出不同的比喻句:

①星星像闪闪发光的珍珠,美极了!

②星星像无数银豆撒在碧玉盘里。

③闪闪的星星好像小朋友一眨一眨的眼睛。

又如:教学语文S版三年级下册《瀑布》,叶老在远观瀑布之后发出感叹:千丈青山衬着一道白银!他把此时观察的瀑布比喻成一道白银。来到近处后,他又捕捉到瀑布的神奇变化,将瀑布比喻成“烟”“雾”“尘”。作者在描写瀑布时运用了大量的比喻修辞手法,有创意地写出黄果树瀑布的形状。于是教师在接下来的句子训练中设计了:你还可以把瀑布比喻成什么呢?因为离生活实际较远,学生的思维暂时处于凝滞状态,此时,教师把课件中各种瀑布的精美图片展现在学生眼前,学生被惊呆了!各种姿态、大小不一的瀑布刺激着学生的感官,他们的思路被打开,想象思维的火花闪现了:

①瀑布真像白胡子神仙垂下来的长长胡须。

②瀑布像一条银蛇从绿色丛林中钻出来。

③瀑布像一块白色绸布飘下来。

④巨大的瀑布像白色天幕从高山上降下来。

结合多年教学实践,恰当的多媒体教学手段在低年级句子教学中的运用,能激发学生的兴趣,使观察更全面,激活思维,发散想象,让学生在正确理解课文句子的同时,做到举一反三,灵活运用,从而丰富自己的语言积累,逐步提高语言运用能力。

参考文献:

[1]王崧舟.听王崧舟老师评课[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

比喻句的教案设计篇5

关键词:语文课堂教学;有效生成;意识;眼力;方法

中图分类号:G633.3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010X(2015)06-0042-02

在语文课堂上教师、学生、文本三者的对话、碰撞中,往往会出现一些超出预设的新问题,教师如能依情适时调整教学内容和方法,形成新的教学,收获新的成果,这就是有效“生成”。“生成性教学”最大的优点在于能更好地调动学习主体的积极性,学习时机合适,学习内容有针对性。但如果教师固守预设,不敢越雷池半步,即使有生成闪现,也有意无意地失察觉,失之交臂,无缘课堂的灵动、开放。如何促进语文课堂上的有效生成呢?

一、有“生成”的教学意识

教师要抛弃课堂教学只是演绎教案的思想要认识到教学是动态的、互动的过程,明白“预设”使课堂目标明确,“生成”使课堂充满创意,预设与生成共存的课堂才是美好的。教师以接纳、欣赏的心态对待“生成”,“生成”在课堂上才有生存的空间,并且当“生成”闪现时,才能把它点拨成一团火焰。

有教师执教《济南的冬天》,赏析“山坡上卧着些小村庄,小村庄的房顶上卧着点雪,对,这是张小水墨画,或者是唐代的名手画的吧”这一句,有学生指着课本前面的彩页插图喊:“老师,就是这样的画吧!”那是一张白雪皑皑,雪峰连绵的照片。教师简单否定后,就领着学生分析该句运用比喻的好处,殊不知已错过了一个很好的教学生成点。分析比喻,必须了解喻体,该句只有见到过水墨画,知道水墨画特点的人才能体会出其中的精妙,而现实是许多学生并不了解水墨画。如果老师有生成意识,就会把学生的错误当成资源,就势引领学生认识水墨画(教室的电子白板都能上网),学生会醍醐灌顶,对这一比喻的认识也会形象、深刻。

二、有判断新问题教育价值的眼力

生成,必须是有效的。对于生成,教师不能“不作为”,也不能“乱作为”,否则影响教学效率。有效生成的前提是教师对教材的把握,知道这一课哪一点最值得学,知道学什么有利于学生的发展。

请看史铁生《合欢树》的教学案例:

在“初步感知”环节,学生提出了这样的问题:作者的两条腿怎么残废了?这反映了学生的好奇心,但脱离了学习目标,教师判断后及时拉回学生的思绪。

师:史铁生因病致残。灾难,不可预知、无法把控,下面我们重点关注灾难来临时,作者和母亲的努力与抗争。

在“品味语言,领悟情感”时,教师设计了这样的问题:文中哪些语句触动了你?请抓住关键词语进行分析。提供的例句有“(母亲)到处找大夫,打听偏方,花了很多钱。”“我心里一阵抖,还是推说手摇车进出太不易。”有学生对这下面一段产生了兴趣:

获奖之后,登门采访的记者就多。大家都好心好意,认为我不容易。但是我只准备了一套话,说来说去就觉得心烦。我摇着车躲出去,坐在小公园安静的树林里,想:上帝为什么早早地召母亲回去呢?迷迷糊糊的,我听见回答:“她心里太苦了。上帝看她受不住了,就召她回去。”我的心得到一点儿安慰,睁开眼睛,看见风正在树林里吹过。

学生提出疑问:为什么要写“睁开眼睛,看见风正在树林里吹过”?

这与设计讨论的话题有点出入,但老师敏锐地感觉到,这里“闲笔不闲”,值得“披文入情”进行研读,于是有了下面的教学生成:

师:大家把这句去掉读一读,感觉有没有不同?

学生朗读后表示,没有环境了,感觉有点空,缺少了一种味道。

师:看来这句并不是可有可无。大家想象一下“看见风正在树林里吹过”的情景,说出你的感受。

学生体会后回答,以“宁静、轻松、美丽、愉悦、忧伤”为主。

师:这景色让人感到“宁静的愉悦”、“美丽的忧伤”,与作者凝聚伤痛又略得安慰的心境相一致,正所谓――

生:一切景语皆情语!

师:我们再进行角色体验,如果你就是此情此境中的作者,“睁开眼睛,看见风正在树林里吹过”,你联想到什么?

学生体验,思考,讨论。出色的回答整理如下:

生1:风吹去了我心头的阴霾,我感觉很轻松。

生2:这是母亲对我的回应,对我的宽慰。风是母亲的化身,她一直在关注我,并没有远离我。

生3:我只是得到了“一点儿安慰”,并没有完全释怀,“看见风正在树林里吹过”,我感觉到一种“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的无奈。

这一教学环节结束后,教师和学生都很兴奋,因为通过有深度的思维训练,触摸到了文字的温度,感受到了语言的魅力。

三、有点石成金的教学方法

生成能否精彩,与教师针对生成设计的学习问题有很大关系,问题巧妙能“点石成金”,问题不当则浪费资源。

一位老师执教《阿长与》,学生由阿长说“三哼经”想到她买书的不易,教师感觉这是一个生成点,就组织学生想象、表演阿长买书的经历。由于设计失当,学生脱离文本而过度发挥,这一生成就成了教学败笔。

另一位老师执教《唐宋大诗人诗中的物候》,文中有这样的段落:

……杨柳抽青之所以被选为初春的代表,并非偶然之事。第一,因为柳树抽青早;第二,因为它分布区域很广,南从五岭,北至关外,到处都有。它既不怕风沙,也不嫌低洼。唐李益《临滹沱见蕃使》诗:“漠南春色到滹沱,碧柳青青塞马多。”刘禹锡在四川作《竹枝词》云:“江上朱楼新雨晴,西春水觳文生。桥东桥西好杨柳,人来人去唱歌行。”足见从漠南到蜀东,人人皆以绿柳为春天的标志。……

学习时,学生直抱怨:“这些诗太难读了!为什么不用‘渭城朝雨徘岢荆客舍青青柳色新’呢!”教师捕捉到这个生成点,进行了如下教学设计:

主问题:研究诗句能否改换。

思考问题:

1.课文为什么选用这两首诗?

2.诗句能否改换?如不能,为什么?如能,要注意什么?

3.请你为“柳树抽青早”,补写相应的诗句。

学生阅读、思考、交流后明确:文中诗句地点、季节明确,能说明柳树“抽青早”“分布区域很广”的特点,以一当二,选材恰当。诗句可以替换,《竹枝词》换成《送元二使安西》中的句子也差强人意,不过“从漠南到蜀东”就应改成“从漠南到陕西”了。改换时要注意三点:诗句要有地域特征;前后内容要连贯一致;必须是唐宋诗人的诗作,否则与题目不符。为“柳树抽青早”这一物候现象补写的诗句是:杨巨源在《城东早春》中写道“诗家清景在新春,绿柳才黄半未匀。”杜审言也在《早春游望》中慨叹:“独有宦游人,偏惊物候新。云霞出海曙,梅柳渡江春。”

比喻句的教案设计篇6

“导问研学”是课堂教学的核心环节。这个环节的核心元素是“问题”,即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依据集体备课预设的问题和“导预疑学”形成的问题,运用因疑设导、激疑启导、引疑诱导等方式引导学生在参与中交流问题,“研学”是其落脚点,是解决问题的过程,学生在交流、思考与教师引导、点拨中获得解决问题的途径与方法,从而提高学生独立发现问题、钻研问题的自主性,实现课堂学习过程中围绕问题而深刻、主动学习的教学追求。“研学”的过程是否科学有效直接影响到学习目标的达成,而学生研学过程的效度高低又直接受控于教师的引导作用是否真正发挥,辅学策略是否精当合理。综上所述教师所授之渔是否精当可行直接影响到学生能否真正用心得鱼。

一、研学活动实践操作现象

案例一:

课题:夏

研学活动过程:

教师:出示研学内容及方法点拨提示:

你认为文中哪些句子富有表现力?选出你认为写得好的句子,把它有感情地读出来,并说说喜欢它的理由。

方法点拨提示:可从以下角度进行仔细品味和揣摩。

(1)生动传神的动词(2)富有表现力的形容词

(3)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4)语音节奏

学生:展示研学成果:

生1:我喜欢“你看,麦子刚刚割过,田间那挑着七八片绿叶的棉苗,那朝天举着喇叭筒的高粱,玉米,那在地上匍匐前进的瓜秧,无不迸发出旺盛的活力”这一句。这一句运用了拟人的修辞。

生2:我喜欢“你看田间那些挥镰的农民,弯着腰,流着汗,只想着快割,快割;麦子上场了,又想着快打,快打”这一句,因为这一句的句式简短有力,富有节奏感。

……

品味赏析优美佳句,是本文学习的重要达成目标之一。案例一所设计的方法点拨提示引导学生赏析优美语句的方法流程不够具体,不符合初一学生认知思维的逻辑性,缺乏规范答题技巧的指导,所以从学生的答题可以发现,答案简单粗糙,很不完整,很不规范,尽管学生凭直觉能够感知哪些语句表述精妙,但不清楚该如何抓住答题要点,从何角度切入去分析,去品味语句,是所谓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并不能真正促进学生语言鉴赏能力的提高。如此设计辅学策略并不能有效达成目标,取得理想效果,离所谓高效课堂相去甚远。此设计貌似授之以渔,实则不然,学生根本不能真正掌握“渔”之技巧,更遑论自行捕鱼。

案例二:

课题:夏

研学活动过程:

老师:出示研学内容及方法点拨提示:

你认为文中哪些句子富有表现力?选出你认为写得好的句子,把它有感情地读出来,并说说喜欢它的理由。

示例:我喜欢“麦浪翻滚着,扑打着远处的山、天上的云,扑打着公路上的汽车,像海浪涌着一艘艘舰船”这一句。因为这一句运用了比喻的修辞,形象生动地写出夏天特有的景象――广阔无垠的麦田,远处的山、云,田间公路上的汽车,就像无边大海上的船只,给人以无限想象的空间,表现了夏天热烈的旋律。

可采用以下句式回答:我喜欢人……因为……

方法点拨提示:可从以下角度进行仔细品味和揣摩:

(1)生动传神的动词、富有表现力的形容词等

(2)运用比喻、拟人、对比等修辞手法

(3)句式、语音节奏等

(4)含义深刻的句子

(5)表现作者强烈感情的句子

学生展示研学成果:

生1:我喜欢“你看,麦子刚刚割过,田间那挑着七八片绿叶的棉苗,那朝天举着喇叭筒的高粱,玉米,那在地上匍匐前进的瓜秧,无不迸发出旺盛的活力”这一句,因为这一句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挑”让读者感受到棉苗均匀有力的喘息;“举”写出了高粱、玉米摇头晃脑的欢悦;“匍匐”写尽了瓜秧淘气的腰肢抖动,生动地表现了它们旺盛的生命力,从而来表现夏天的旺盛活力,突出了夏天热烈的特点。

生2:我喜欢“你看田间那些挥镰的农民,弯着腰,流着汗,只想着快割,快割;麦子上场了,又想着快打,快打”这一句,因为这一句简短有力,富有节奏感,“……快割,快割……”、“……快打,快打……”,连用四个“快”,突出了农活的繁忙和农民劳动的紧张。而换成长句就不行了,不能表达出那种紧张、急促的旋律。

……

案例二所设计的示例及方法点拨提示降低了学习的起点,直接唤起学生的有意学习注意,学生会迅速感知到所需信息,方法流程具体可操作,符合初一学生认知思维的逻辑性。较之案例一方法点拨提示比较科学准确地对学生的答题进行了指导。示例指导细化到位,切合初一学生的认知水平,示例从形式上是怎么写的,内容上写出了什么;情感上,从给读者怎样的感受或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等这些角度进行有效指导,并且在设计时对重要关键词句进行了加粗,使得训练的指向性更为明确。从学生的答题中可以发现,答案完整规范,学生知道该如何抓住答题要点,找准切入点去分析、去品味语句。从实际操作效果来看学生语言鉴赏能力明显得到提高。如此设计辅学策略才能促使目标有效达成,才能构建所谓高效课堂。此设计可谓真正做到了潜心授渔,所以学生方能学有所获,潜心收鱼。

二、案例分析对比

课堂教学实践证明“导问研学”环节在导问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开展有效研学需得力于教师的引导与扶助,教师要能为学生提供优化的解决问题的思路、策略和途径方法帮助学生解决“导问”的问题。《初中语文课程标准》中要求学生能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因此如何有效引导学生学会品味赏析优美佳句则成为语文学习的重要任务之一。从以上的两则案例可以看出,案例一的达成度离要求相去甚远,虽然也设计了一定的方法点拨提示,但由于缺乏示例引导,学生赏析语句几乎无从下手,是所谓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并不能真正促进学生语言鉴赏能力的提高。而案例二设置精心合理,示例引导到位,切入点低,方法点拨提示分类合理,方法流程便于学生模拟操作,为保证研学活动的有效开展设置了一个攀爬的阶梯,学生很容易便能获得学习的成就感,所以学生学习状态投入,学习效果令人满意,由此可见如果长期坚持有效的方法指导,学生的语言品味能力一定会有很大提高。综上所述,导问研学环节能否真正促进高效课堂的生成,学生能否真正学有所得,不仅依赖于主问题设计是否得当,老师的辅学策略、引导点拨――是否能潜深授渔也显得至关重要。

三、设计辅学策略及方法点拨提示注意事项

(一)要注意科学性

在设计研学活动时,要体现教学策略的科学性,首先教师要对学习的达成目标了然于胸,要注意遵循知识的建构体系;其次要摸准学情,了解学生的知识储备及学习起点,靠船下篙,既不能人为降低,也不能人为拔高,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扶助要精当到位。

(二)要注意可操作性

在设计研学活动时,教学策略要具有可操作性,所设计的问题解决流程及方法点拨提示、引导等要便于学生操作,能够真正成为学生学习的拐杖,使得学生能够学有所得,进而促进学生快速把握学习技能,提高学习能力。

(三)要注意灵活性

在设计研学活动时,要体现教学策略的灵活性,即同一教学内容可以有不同的处理方式。教师在教学策略的制定中,要依据素质教育的教学观,依据学生和教学内容的特点,力争选择最适合达到这些学习目标的认识途径,提供有效的解决问题的策略和适当方法引导。

(四)要注意生成性

新课程背景下的教学,要求教师对文本进行静态弹性预设的同时,更要追求课堂现场的有效生成。合理有效的教学策略及方法点拨提示催生出有效的课堂生成,更为使得教师胸有成竹、从容又不失灵活机智的创造成为可能。在课堂教学的实践中引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动态生成,并不断提高教师自身智慧,灵活调控,即时调整教学方案和教学行为,有效运用“生成资源”加以智慧型引领,使导问研学环节真正焕发生命的活力,更好地优化课堂教学,促成高效课堂的生成。

语文是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学生学习它,主要不仅仅进行知识系统的构建,而是一个能力构建的过程,是一个语文素养提升的过程。在生成性语文的课堂中,教师除了优化学生学习语言的途径,提供学生学习语言的实践空间,还要为解决问题提供策划与指导,使学生一方面掌握语言规律,积淀语感经验,形成语文能力;另一方面,运用一定的教学策略为学生搭建思想碰撞的平台,使学生能真正用自己的心去感受、去体味,充分地与作者进行精神的交流,解决各种实际问题,从而获得思想的滋养、情感的濡染、审美的熏陶。

比喻句的教案设计篇7

课堂提问是语文教学中不可缺少的环节,是启发学生思维,培养创新能力,控制教学过程,进行教学反馈的重要途径。它贯穿于语文课堂教学的全过程,直接影响着语文课堂教学的效果。有效的课堂提问能给语文教学注入活力,使语文课堂教学更加精彩。

【关键词】

小学语文提问课堂教学

随着新课改理念的不断深入,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提问变得非常重要。提问可以带动学生的思维,让他们学会如何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可以有效地培养他们的思维能力及实践能力,以达到新课标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目的;同时还可以有效提高课堂学习效率,容易让学生集中注意力去思考。要提升小学语文的教学效果,必须注重课堂提问的艺术性。

一、根据教学需要,把握提问时机

中国古代教育教育家孔子曾说过“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也就是说在课堂教学中要选准提问的时机。若课堂中随时发问,就很难取得“一石激起千层浪”的效果。高质量的、精彩的提问,都出现在问题的关键时刻,这样才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启发他们的思维,才能有效地突出教学重点,突破难点,让学生顿悟。提问的时机要根据教学内容的性质与需要而定,要在对学生、对教材胸有成竹的基础上来定。只有把握好提问的时机,才有艺术性可言,才能达到“余音绕梁、韵味无穷”的境界。

例如,在教学《探母》一课时,如果直接问学生:“为什么要为母亲洗衣服?”作为一年级的小学生一般只能根据课文的情节来猜测答案,但不能体会到对母亲的爱。而如果教师在教学中从学生自身引导,假设学生的母亲病得很严重,问学生会不会着急,又会不会为母亲做些什么?那么的母亲病了,作为儿子又是怎样的感受?这样能有效地加深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合适的时机提出合适的问题,能有效突破文章的重难点,生成精彩的师生对话,让学生在顿悟中加深对文章的理解,从而水到渠成。

二、把握教材重点,精心设计问题

课堂提问要有明确的出发点和针对性。出发点就是每节课的教学要求;针对性就是教材中的重点与难点,以及学生原有的认知结构两部分。这就要求教师精心设计,不仅要考虑提问的目的,即为什么提这样的问题,还需要了解学生的思维方式和思维层次,对提问时学生可能出现的各种反应要有充分的估计,并有相应的心理准备和应对措施。同时所提的问题要能使大多数学生都参加到学习活动中去。

例如,在教学《天鹅的故事》时,其中有“突然,一只个儿特别大的老天鹅腾空而起,可是它并没有飞走,而是利用下落的冲力,像石头似的把自己的胸脯和翅膀重重地扑打在冰面上。经过这沉重的一击,镜子般的冰面被震得颤动起来。”一句,若问:这几句话表现了老天鹅什么精神?好的学生就容易回答,但有些学生理解就未必深刻。若教师改问:@段话中有两个比喻句,第一个比喻句把什么比作了什么?为什么要这么比?第二个比喻句把什么比作了什么?又为什么要这么比呢?这样,通过精心设计一组从易到难的设问,学生对本文重点难点的学习,就显得容易多了。所以,教师只有认真钻研教材,真正吃透教材。精心设计提问,化难为易,化繁为简,方能鼓起学生的自信心,才能达到最终的教学目的。

三、体现因材施教,面向全体学生

传统教学注重知识的传授,以“考试成绩”为核心,这样就导致了在教学中教师更多地关注优等生的发展而忽视了后进生的进步。其实教育应该是为每一个学生的发展而服务的,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不能另眼相看每一位学生,而应该同等对待全体学生。而且,学生之间必定存在一定的差异,如果问题只针对某一部分学生而进行,那么,这样的课堂必定是失败的课堂、不成功的课堂。所以,在课堂教学中,教师的提问就需要以全体学生的发展为基础,然后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来进行。一般对基础较好的学生则设置具有启发性而难度稍大的问题;对后进生则设置基础性问题。

例如,在教学《问银河》时,在学生初步感知课文的基础上,针对基础较弱的学生提出了问题:“面对这么多奥妙,小作者都问了,银河是什么?”因为这个问题从课文中能够找到,难度不大;为让基础好的学生理解第一句话的含义,首先以问题“第一句应读出什么心情?(急切的心情)”来进行引导。提问以全体学生为主,让学生感受到了教师对自己的尊重,区别对待的提问方式又让学生在自己理解的基础上来回答问题,学生的兴趣得到激发,效率得到提高。

综上所述,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我们要根据教学需要,把握提问时机;要把握教材重点,精心设计问题;要体现因材施教,面向全体学生,通过运用这些策略,让学生们爱上语文,并学会提问、善于提问,在潜移默化中提升他们的语文综合人文素养,让他们在未来的学习中更加轻松自如。

【参考文献】

【1】吴天.小学语文教学中提问的运用【J】.才智,2015(01)

比喻句的教案设计篇8

关键词:隐喻理论大学英语听力教学

一、隐喻认知理论

隐喻的本质是指借一件事物来理解和经验另一事物,是建立在本体和喻体之间的相似性基础之上,利用一种概念来表达另一种概念,并且往往用借助于表示具体事物的词末解释抽象的概念。这里所说的“一件事物”即始源域,而“另一事物”即目标域。始源域“一件事物”是隐喻认知的基础,通常被人们所熟悉,是有形的、具体的东西,而目标域“另一事物”往往是人们陌生的抽象的东西。总之,隐喻是建立在本体和喻体之间的相似性基础之上,利用一种概念末表达另一种概念,并且往往用借助于表示具体事物的词末解释抽象的概念。在隐喻结构中,两种似乎毫无联系的事物被相提并论,原因是人们在认知领域对他们产生了相似联想,所以能够利用对两种事物感知的交融来理解、评价、表达其对客观现象的真实感受和感情。隐喻也是一种学习机制,即我们通过类推已有知识来学习和掌握新知识。换句话说,学习的隐喻本质,就是我们通过相似联想,把两种不同范畴的事物相提并论,在已知和未知间架起一座桥梁,从而通过对两种事物的感知交融来实现对未知的认识。中国学生在学习英语语言时,也是以既有的语言知识(汉语知识)为基础,试图通过相似联想和类推在新旧知识(英汉两种语言知识)间建立起某种联系后达到学习英语的目的,在此过程中,隐喻有着很大作用。RandalHolme指出:“从认知语言学来看,我们习得二语的过程就是母语的概念化与第二语言的概念化合成、整合以形成不准确、不稳定的中介语的过程。”由此可见,语言学习作为第二语言的英语学习在本质上也是隐喻化的。

二、隐喻理论与听力理解的关系

在非语言环境中习得一种语言,听力水平的高低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语言具有表达明指和隐含意义的双重功能,听者要理解说话人的意思就得与言者进行意图博弈,这说明听力理解绝不是单纯的被动接受,更表现为一种认知能力的建构过程。

(一)语音层面

语音是语言的基础,更是语言的表现手段。有意识表达某种情感与特定发音方式对应,如表达“愤怒、蔑视、憎恨、厌恶”等否定性情感时,发音器官会较紧张,咽喉肌肉会收缩;表达“攻击”态度时,会延长辅音如p,t,k等,缩短元音;表达温柔情感时,咽喉肌肉会放松,声响程度低,发音器官趋于平滑,过渡较慢,较为渐进,等等。不同程度的紧张、延时、言语速度反映出不同程度的情感。

从隐喻的实质看,隐喻自孩表现为一定的语言修饰,更暗示着深层的心理行为和精神行为。在思维的过程中,当两个分属不同经验范畴的事物被简单生硬放在一起,思维就会立刻努力把它们联系起来。从语音层面看,存在于每种语言中的大量同音异义字(词),为语音隐喻提供了语言基础,为以语音相似为基础而构建隐喻思维以及解读语音隐喻提供了可能性。

在英语听力教学中,教师不仅要教授学生一些基本的听力技巧,还要教授学生学会利用语音与意义之间的这种象似关系,做到不仅“听到了”,而"听懂了”;不仅“听懂了”,还要“理解了”,这才实现了“听力理解”的目标。在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中,听力理解部分的分数比例比往年有了大幅度提高,可见“听”在语言学习中的重要性。

(二)词汇层面

在英语听力教学中,常常会出现这样一个现象:学生能够听出录音中的词句,但在做理解选择题时却选错了,学生自己还迷惑不解。出现此类问题的原因就在于学生听到了音、听出了词,却没有真正理解他所听到的内容,也就是说做了听力,却没有理解。究其原因,问题出在词汇上。很多学生平时积累词汇,却往往只记词汇的基本义,而不注重对词汇的引中义、比喻义进行分析、记忆。词汇是语言的二大要素之一,扩大词汇量是所有英语学者所重视的一项任务。然后大多数学生面对庞大的词汇量束手无策,不断重复着“背单词不会用忘单词”的恶性循环,从而使词汇量成为了限制自己进一步学习的瓶颈。很多学生背单词时仅限十对词汇表面意义的记忆,对词汇的引中义、比喻义不够重视,在接受或输出语言时更是缺乏对特定语境下词义的理解,从而导致记住了却不会用,在听力理解中则会出现“听出来了”却“听不懂意思”的现象。因此,教师应引导学生以正确的方法扩充词汇量,在词汇积累的过程中教师应引导学生重视基本词汇的隐喻意义。教师应帮助学生正确掌握词语内部的基本词义和隐喻词义,认清两者之间的关系。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把隐俞思维有助于扩大词汇量的思想灌输给学生,这有助于帮助学生从认知的角度理解词汇构成和词义转化,使词汇记忆不再枯燥乏味。同时,也应该鼓励学生利用隐喻思维大胆联想,培养学生的隐喻能力,提高学习效率。

(三)文化层面

在大学英语考试中,听力试题的材料内容基本都是以英美国家为背景的,语言是离不开文化的,那么要想真正理解对话或短文的内容,除了在语音、词汇方面下功夫外,还要注重平时教学中对文化的渗透。隐喻作为一种认知手段是没有国界的。它反映了人类思维模式的共性。人类在生存过程中都有一些共同的经历,其形成的概念隐喻具有惊人地相似性,只是各国语言形式不同,这些概念隐喻就被用不同的语言形式表达出来。然而每种文化都有其独立的特性,处在不同文化社会中的人总会有一些不同的经历,因此形成的概念隐喻也会有差异。隐喻是两个概念领域的映合,至于哪些叫特征被投射或者整合则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文化。外语学习者应该重点了解这些不同点,作为英语教师,也应该把这方面的内容渗透到教学中去。

如:timeismoney(时间就是金钱)。这是我们都很熟悉的谚语。在英、汉两种语言文化中都有这样的概念隐喻。中国人从小就被长辈教育要珍惜时间,因为时间很宝贵,一去不复返,而英语中则更强调时间的“价值”,作为一种特殊商品,它可以被“投资”、“预算”,而且还可以赚取“利润”。这种差异的根源是文化,而这种文化差异是由不同的社会制度决定的。

三、大学英语听力教学策略

我们知道,学习者的认知方式的差异影响他们的隐喻能力,并会影响到他们对知识和技能的掌握,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使用隐喻来表达思想的习惯。然隐喻能力的培养和提高不是一朝一夕的,需要同词汇教学紧密结合。在教学中,教师首先让学生思考一个问题:你怎么理解隐喻?举几个生活中体现隐喻的例子。在学生看来,隐喻还只是停留在修辞领域,并没有认识到隐喻还是一种认知手段。不过通过举例,可以让学生意识到原来隐喻在生活中无所不在,从而认同了“语言的本质是隐喻”这种观点。要使学生了解隐喻作为一种重要的认知方式,在词汇意义的发展方面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据统计,英语中70%的词义都是隐喻或源于隐喻。在英语词汇学习中,令学生们头痛的一词多义现象其实用隐喻思维去理解记忆就会轻松多了。因为多义词各个义项之间都存在着一定的联系,其中最基本的是中心义项,即词的本义,其它义项都是由中心义项通过隐喻发展而产生的,有的已经固定在人们的概念中,使这种隐喻关系不易被人察觉。在教学中,教师有意识地提醒或要求学生找出这种联系,这有别于传统的死记硬背的词汇记忆法。例如“face”一词有多种义项,它的中心义项是“脸”。从这个中心义项出发,教师要求学生从隐喻的角度去理解下面这几句话中“face”的含义:

a.povertyistheunacceptablefaceofcapitalism.

b.althoughshedidn'tfeelveryconfident,sheputonabraveface,andacceptedthechallenge.

c.englandsavedtheirfacebygettingagoalinthelastminutetodrawthematch.

d.idon'tknowhowyoucanhavethefacetoseeherafteralltheliesyou'vetold.

e.inthefaceofgreathardship,shemanagedtokeephersenseofhumour.

“face”本义为“脸”,也可说成“面”,在句a中被喻为“事物的某一面”,于是句a应理解为:贫穷是资本主义不合意的一面。由于脸是人展示表情的部分,因此还可转义为“面部表情”、“脸色”,句b应解释为“她尽管不十分有信心,还是装出一幅很有把握的样子接受了挑战”。句c中动词为save挽救,saveone'sface意义为“挽回面子”,“面子”也是由“脸”这个基本义转义而来的,那么理解这句话就不难了:“英格兰队在最后一分钟进了一个球,把比赛扳成了平局,从而挽回了面子。”句d中“havethefacetodosth”是“有脸面去做某事”之意,当然这个理解也结合了语境“afteralltheliesyou'vetold”这句话的意思是:我真不明白你在撒了这么多慌之后还有脸面见她。最后一句不太好理解,“inthefaceof”是个习语,表面上看是“在面对…的时候”,再结合“greathardship”与“keephersenseofhumour”的对立,可将其理解为“面对…而不顾”,所以句e的译文应该是:“面对极大的困苦,她仍设法保持幽默感”。

通过隐喻来解释face的几个引中义之后,学生很轻松地就记住了这几个义项,并且学习兴趣浓厚。这一学习过程不但提高了词汇的学习效率,而且循序渐进地提高了学生对隐喻的理性认识和敏感性。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还可以设立这样一个问题来激发学生运用隐喻思维来扩展词汇量。

a.Don'twastingtime.

b.thismachinewillsavemanyhours.

c.Howdidyouspendyourholiday?

d.makingthesecakescosttwohours

e.i’veinvestedtwoyearsinher.

f.Youarerunningoutoftime.

g.isthatworthyourwhile?

h.Helostmuchtimebecauseofhisillness.

从以上句子中,你能找出一个什么隐喻?设计这个问题的目的是为了让学生体会这样一个过程: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常常把一个熟知的体验,经过大脑的加工、分析和综合最终归纳为一个整体概念,或者说人的思维部分是抽象的,而具体表达方式则是在生活的体验中不断创造和推演出来的。经过讨论分析,学生很快针对这个思考题得出了答案。这些句子中的动词waste,save,spend,cost,invest,runoutof,worth,lose都与money有关,那么这些说法都是源于这样一个隐喻:timeismoney。

教学使学生逐渐实现了隐喻从一种修辞手段到一种认知手段,一种学习策略的认识上的转变,认识到隐喻思维对英语学习有着很大的推动力。在鼓励学生继续利用隐喻扩大词汇量的同时,将教学重点放在了文化教学上。在这个阶段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将英汉隐喻之间存在的显著差异作为教学的重点,一方面,使学生掌握更多的隐喻表达,另一方面,使学生透过这种差异进一步加深对英语思维方面的理解。具体来说有以下两个方面的内容:

第一,鼓励学生例举已知的英汉两种语言的概念隐喻并进行对比,例如英汉方位隐喻中,人门常常在思维、言谈中用“上”、“下”、“左”、“右”等来表达非空间领域的概念。特别是一些抽象概念,如感情、地位等,常与空间概念叠加,形成隐喻概念,如:

a.他今天情绪不高

Heisdowntoday.

b.他生活在社会的底层

Heisatthebottomofthesociety.

第二,将英汉中有显著差异的隐喻选择出来作为教学重点,揭示两种文化之间的差异。例如:

a.dogeatdog

b.狗咬狗

“dogeatdog”在英语中用做对人们在竞争中互相伤害、争权夺利的情形进行客观的描述,但并没有主观上对参与竞争的持否定态度,这是源于西方国家对dog这种动物的态度,他们认为dog不是什么坏动物,很多情况下是人类很好的朋友,所以还有用“olddog”来喻指“忠实的朋友”之说。在中国文化中,“狗”是奴才、坏人的代名词,如“走狗”、“狗东西”之说,“狗咬狗”所描述的则是坏人之间的相互倾轧残杀,带有强烈的贬损之意。再如:

a.Heisasstrongasahorse.

b.他身体壮如牛。

在西方国家,horse(马)是strong(强壮)的象征,中国人则认为牛是强壮的代名词,这可能和牛犁田有关吧。通过对英汉两种语言的隐喻进行比较和学习,实验组的学生从一定程度上了解和认识到英汉两个民族的社会文化的异同,建立起跨文化意识。

第二,帮助学生掌握分析隐喻的方法,自觉地通过表面的语言现象发现和整理深层的文化内容,进而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独立学习的能力。同时,培养学生的批判思维,通过英汉两种语言的隐喻的对比分析,学会正确对待异族文化和本民族文化的差异与相似之处。

四、结论

隐喻是人类认知、思维、言语和行为的基础。随着隐喻认知理论的逐步形成和确立,英语教学又显现出新的活力与生机。在英语教学实践中,听和说一直是中国学生的薄弱项,中国的传统教育方式注重的是模仿、背诵、记忆,这些方面对英语学习来说固然重要,但创造能力与思维方式的培养也不可或缺。把隐喻理论引入英语教学,把培养学生隐喻胜思维也作为语言教学的重点,这必将对提高学生的语言应用能力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

参考文献:

[1]胡壮麟.认知隐喻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2]李弘.语音隐喻初探[J].四川外语学院学报,2005,(3).

[3]吕芳.浅谈隐喻与英语教学新思维[J].山东教育学院学报,2006,(2).

比喻句的教案设计篇9

在新课程学习中,语文的立足点是语言本身。回归到语言本身,这是语文教学的返璞归真。语言的品味是真正理解作品的关键。我们应从语言的角度出发,进行语文综合性学习,引导学生将生活的感悟与语言的品味表达有机地融合在一起,从而更深入地理解课文的内容和作者的感情。可以说,唱好“品”这出重头戏,就等于抓住了语文课堂的关键,就能提高课堂的学习效率。

那么,怎样才能使“品”落到实处,“品”出味道,“品”出精彩呢?

一、大量阅读,为“品”打好铺垫

要准确品位语言,必须具备一定的语感才行。叶圣陶说:“语感,实际上就是指对语言的感受、领悟能力,是对语言文字的一种正确丰富的了解力。”获得语感,必须走多读的路子。多读作品,多训练语感,方能驾驭文字。“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就是说的这个道理。

让学生阅读,既要保证足量,也要保证高质。老师要为学生列出应读的篇目,当然要包括教育部指定的应读的课外篇目,另外,还要读其它的中外名著,读《读者》《意林》等优秀刊物的美文。孔子曰“学而不思则罔”,读书必须和思考结合起来,和写作结合起来,方有好的效果。因此,我每周拿出两节课来让学生自由阅读,要求学生做读书笔记,交流读书经验。渐渐地,他们能如饥似渴地读课外书了,能利用一切闲暇时间阅读了,读到了废寝忘食的地步,读到了自得其乐的地步,读书成了他们的“嗜好”。

大量的阅读必然能丰富学生的积累,提高他们的阅读理解水平,这样就为品味语言打好了铺垫。

二、巧妙设疑,力求“品”出味道

语文教材中的篇目,大多属于名篇名作,文中有很多语言精妙、比喻新奇、语意丰蕴、耐人寻味的句子,这些句子往往是能体现作者的感情和文章的主旨。抓住这些句子巧妙设疑,引导学生品味,就会“品”出味道。a

例如,在教学袁宏道的《西湖游记两则》时,引导学生对“山色如娥,花光如颊,温风如酒,波纹如绫”这个比喻句进行理解时,我没有单就这个比喻来谈它的妙处,而是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请同学们先思考,想象一下,然后说说你心中的西湖美景是怎样的?”同学们顿时兴趣盎然,纷纷说出自己心中的西湖美景。然后再体会这个比喻的妙处时,同学们争先恐后地发言,谈自己对这个比喻的看法,讲自己对这个比喻的理解,认识到这个喻体的想象空间和新颖神奇,是其他比喻所无法企及的。这一问,既拓展了教学空间,激活了学生的思维,又紧扣了对文意的品味,因而富有创意。

孔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教师只要巧妙设疑,学生就能“启”,就会“发”,语言的妙处也就了然于心了。

三、小组合作,“品”出智慧

现在的语文课堂,基本上被老师主宰着,学生处于被动局面。自从实行小组合作机制,发挥集体的力量,让学生自己设疑,自己解答,这样能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能使他们“品”出智慧。

新课文讲解之前,布置给学生预习任务,然后小组内讨论。

经过讨论将有一定难度、深度或者小组认为有价值的问题提交到班级讨论。例如在讲解《莺》时,通过小组讨论,各小组向班级提出了以下几个问题:

1、概括冬季和春季特点的词语是哪几个?2去掉课文第一段,直接写莺为什么不好?等等

俗话说“三个臭皮匠,比得上一个诸葛亮”。学生通过讨论提出问题,能发挥集体的智慧,把学习和思考紧密结合起来,既增强了他们对语言的感受能力,又提高了他们品味语言的水平。

四、放开手脚,创设“品”的平台

许多语文老师特别重视“标准答案”,学生品味语言时,即使答得很接近“标准答案”,也不可以。非得预先设下一个“套”,费尽九牛二虎之力,也要让学生钻到这“套”里才行。

如:有位老师讲《卖蟹》一课时,问道:小姑娘回过头,诡秘地眨着眼睛,莞尔一笑,道:“你跟俺走呀!”这句写出了小姑娘的什么性格?有位同学主动说:“小姑娘爱捉弄人,爱耍小心眼。”老师一瞪眼:“胡说!表现了小姑娘的聪明机智,对恶人能以恶制恶。”那位回答问题的同学情绪一落千丈,脸涨得通红。试想:以后他还会主动回答问题吗?他还有充分的自信吗?

当然,老师不能对学生的任何解答都予以肯定,但应创设出一种自由快乐的课堂氛围,使学生敢于品位,乐于品位。

五、抓住文眼,“品”出情趣

1、换换词语品一品。

如:《孔乙己》中“伸开五指将碟子罩住”中,把“罩”改为“捂”“盖”等词语,表现力有何不同?有的说“罩”能写出孔乙己的迂腐相;有的说“罩”字形象地表现出孔乙己的恐惧心理等等。有位同学总结:总之,“罩”字是孔乙己受封建教育毒害之深的真实写照,“捂”与“盖”表现不出这点。在争论中,课堂气氛情趣盎然,学生们的思维之火被点燃,课堂呈现出“活力四射”的局面。

2、抓住细节探一探

如:《荷花淀》中的“女人的手指震动了一下”,“把一个手指放在嘴里吮了一下”,这些细微动作的描写,展示了妇女怎样复杂的心理?通过小组合作,讨论得出:突如其来的惊讶,深情的依恋,别后的为难,种种情感一时迸发,又继以理智的自律,从而认识到一个进步妇女丰富的内心世界和深明大义的高尚情操。这样,随着学生思维的深入,智慧的火花不时迸现出来。

比喻句的教案设计篇10

一、紧扣具体语境

紧扣文章具体语境,即通过题干所涉及的前后语言环境,根据上下文品味词语、句子,推断其隐含意义,体会其作用。理解句子的深层含义,联系具体的语境非常重要。教师在指导学生答题时要让学生首先回到原文,回到具体的语言环境之中,看看题干所指内容与上下文哪些内容有关联,有什么样的关联。如问排比句在文中有什么作用,我们就不能只是回答增强气势,而要根据语境找出其增强了什么气势,这样才能准确作答。

[案例2]当拾起一穗遗落在秋天原野上的麦芒时,我们心中会涌起一种情感……

当水龙头正酝酿着滴落一颗椭圆形的水珠,一只手紧紧拧住闸门时,我们心中会涌起一种情感……

当凝望宝蓝的天空因为浓雾而浑浑噩噩时,我们心中会涌起一种情感……

当注视到一个正义的人无力捍卫自己的尊严,孤苦无助的时候,我们心中会涌起一种情感……

人类将这种痛而波动的感觉命名为――爱惜。(截选于2005年重庆市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试题)

[试题]文章开头的一组排比句有什么作用?

[解题思路]文章开头连续用了四个句子分别呈现了四个具体的生活场景:拾起遗落的麦芒、拧紧滴水的闸门、凝望天空而浑浑噩噩、面对正义受侵而无能为力。从形式上看,四个句子对仗工整,是一个典型的排比句。那该排比句在文中起着什么作用呢?我们先带着问题回到原文语境中。从整篇文章的基调来看,作者反复是一个长者,向后辈们娓娓讲述着一个真理。作者先呈现了四个具体的生活场景,紧接着用一个句子点明作者想要阐述的主题:爱

惜。所以,结合语境不难得知,该排比句的作用就是通过一组具体的情景来表现什么是爱惜。

二、结合文章主旨

文学作品,讲究整体理解。我们通过整体阅读,抓住文章的标题、中心语和关联语,理解文章的基本内容、思路结构,可以把握文章的中心或主题,领悟作者的表达意图。然后,我们再从句子表层意思入手,结合我们领悟到的文章主旨大意,思考句子所要表达的意图。我们平时在做题训练时就要有意识地关注议论抒情性的句子,结合文章主旨体味作品蕴涵的思想感情。

[案例3]一个人的品质其实是与梅香相似,是无形的,是一种气息,我们如果光是欣赏花的外形,就很难知道梅花有极淡的清香;我们如果不能细心地体会,也难以品味到一个人隐在外表内部的人格香气。

最可叹息的是,很少有人能回观自我,品赏自己心灵的梅香,大部分人空过了一生,也没有体会到隐藏在心灵内部极幽微,但极清澈的自性的芳香。

能闻到梅香的乞丐也是富有的人。

现在,让我们一起以一种庄严的心情,走到心灵的花园,放下―切的缠缚,狂心都歇,观闻从我们自性中流露的梅香吧!(截选于重庆市2005年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试题)

[试题]品读文章第11段,联系前文,谈谈为什么“能闻到梅香的乞丐也是富有的人”?

[解题思路]文章中的每个段落,每个句子都是在为文章的中心主旨服务的。我们在思索句子在文章中要表达的意图时,一定要注意不能脱离文章主旨,断章取义。这篇文章揭示的主旨是我们要放下物质的束缚,走到心灵的花园,欣赏自己内部的人格香气。结合文章主旨,我们就不难得出“为什么能闻到梅香的乞丐也是富有的人”的正确答案:因为坏的物质条件也没有遮敝他的精神的清明,在精神上他是富有的,他能品味到隐在外表内部的人格香气。

三、联系写作手法

分析句子的深层含义,领会句子的弦外之意,理解句子的表达作用还少不了对该句子的写作手法的思考。众所周知,比喻能使事物更加形象生动,排比让人觉得气势磅礴,感叹句可以加强语气,……把握句子的修辞手法,分析句子的表达技巧,进而思索作者为什么要采用这样的手法。我们可以在这一过程中洞察出作者的思想感情,揣摩出作者的行文意图,进而达到对重要句子的准确理解。

[案例4]妹妹躲在门缝后边,眼瞧我这非凡而冒险的行动。我开始有些迟疑,最后还是好奇战胜了胆怯。当我的竿头触到蜂窝的一刹那,好像听到爷爷在屋.内呼叫,但我已经顾不得别的,一些受惊的马蜂轰地飞起来,我赶紧用竿头顶住蜂窝使劲摇撼两下,只听“嗵”,一个沉甸甸的东西掉下来,跟着一团黄色的飞虫腾空而起,我扔掉竿子往小门那边跑,谁料到妹妹害怕,把门在里边插上,她跑了,将我关在门外。我一回头,只见一只马蜂径直而凶猛地朝我扑来,好像一架燃料耗尽、决心相撞的战斗机。这复仇者不顾一死而拼死的气势使我惊呆了。我想挡住脸,只觉眉心像被针扎似的剧烈地一疼,挨蜇了!我捂着脸大叫。不知道谁开门把我拖进屋。(截选于2003年山西省中考试卷)

[试题]文中加“――”线的句子用了比喻,结合文意理解其运用的妙处。

[解题思路]不同的修辞手法有着不同的艺术效果,比如说比喻是要借助他物,把事物描述得更加形象生动,排比是要增强气势,让人觉得气势磅礴。文章中划横线的句子采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作者把“马蜂”比喻成“战斗机”,而且比喻成是一架“燃料耗尽、决心相撞的战斗机”。通过使用比喻这一修辞手法,作者把马蜂在家园遭到毁坏,家族成员受到伤害后的那种视死如归的复仇气势形象生动地描写了出来。

四、盯准文中位置

试题在设计题干时,所选择的重要句子都在文章中起关键性的作用。我们要准确理解这些句子的含义,就要找到这些句子在文章的具置,结合上下文,找出前后的联系,并确定其“地位”,再运用语法规则对句子进行剖析,理清其脉络。从位置入手,内容和结构综合考虑,更容易理解该句子的功能和作用。

[案例5]这一年,我经常站在爷爷的后院里,始终没有等来一只马蜂。

转年开春,有两只马蜂飞到爷爷的窗檐下,落到被晒暖了的木窗框上,然后还在去年的旧窝的残迹上爬了一阵子,跟着飞去而不再来。空空又是一年。

第三年,风和日丽之时,爷爷忽叫我抬头看,隔着窗玻璃看见窗檐下几只赤黄色的马蜂忙来忙去。在这中间,我忽然看到,一个小巧的、银灰色的、第一间蜂窝已经筑成了。

于是,我和爷爷面对面开颜而笑,笑得十分舒心。我不由得暗暗告诉自己:再不做一件伤害旁人的事。(截选于2003年山西省中考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