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体育教育理论十篇体育教育理论十篇

体育教育理论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5:28:30

体育教育理论篇1

关键词:体育教师;教育教学;职业特征;理论探索

中图分类号:G807.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8500(2013)02-0100-01

体育教师是教学活动的主体,是影响教学效果的重要因素。建议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发挥主导作用,这种主导作用是通过教师的职业特点决定的,与教师主导作用的发挥程度取决于教师的教学能力和素质。体育教师是学生学习体育知识、掌握运动技术和技能,从小形成健康体育生活方式的领路人,他应该成为学生所敬慕的体育专家,并具备多学科的知识修养。体育学科的性质要求体育教师不仅仅会做技术动作的示范,还会运用多学科的知识阐明技术动作的科学原理、健身价值及其在人类文化发展中的作用。

一、体育教学风格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与社会生产力的飞速发展,人才素质已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人才已不仅仅是知识数量的拥有者,更是知识、能力与创新的综合体。这种变化对教育系统诸要素都提出了新的任务和要求,不再局限于学校教育是知识的传授,教师应成为学者,教学交流和决策者。体育教师在体育教学活动中,第一个教给学生学习体育知识,培养学生的照顾自己,增强体质是一种社会责任的概念,并引导学生学习科学健身。

对体育教师教学风格独具个性魅力的理论概括。若每个教师都能形成各具特色的教学风格,以个性意味着判别性、多样性,以此为基础而形成的教学风格也便表现出千姿百态、互不雷同的特征。体育教学风格是教师教学上成熟的标志。它大体划分为智能型、情感型和混合型三种基本类型。体育教学风格形成后,“有其内必形诸外”,会在教学的各个方面表现出来。同时又互相影响、相互制约、彼此促进、共同提高,从而形成千姿百态、百花争妍的教学风格。这种丰富的知识储备和教学经验的积淀,具有非凡的艺术魅力,对学生所产生的美感效应是综合的、广泛的,使学生在愉悦中实现知识的传递,情感的沟通,心理需求的满足。

二、分层次教学法

分层教学是在实施素质教育中探索出来的一种新的教学方法。所谓分层教学,就是运动特点,学校以学生实际为出发点,根据教学总体目标,针对学生的不同能力、体质、兴趣与爱好,设计不同的教学目标、内容、过程,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深入挖掘教育潜能,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学练的积极性,提高教学质量,促进不同次与不同需求学生的身体素质的升华与运动技能的张扬,从而实现运动教学的最终目标。体育课的主要内容是分层次教学,在日常的教学中就是按照a、B、C三个层次进行教学。

例如:分层教学的内容。a层学生是篮球水平还处于初学阶段,篮球基本技能还不是很高,练习内容主要是以篮球运球和传球;B层学生是有一定的篮球基础,但不是特别出众的学生,练习的内容主要是篮球行进间单手肩上投篮;C层学生是具有较高的篮球技能,对基本战术有一定了解的学生,练习内容主要是简单的战术配合――传切配合和掩护配合。

课的结构包括开始部分、基本部分和结束部分。开始部分采用篮球比赛出场形式,互相击掌鼓励,体现学生之间的相互协作的开始,同时对后面的学习氛围起到一个很好的铺垫。课题常规和准备活动做得散而不松,始终在老师的控制范围内。基本部分是分层次教学,学生按照既定的a、B、C三个层次进行教学。a层学生以各种运球和传球为主,老师指导学生正确的运球和传球的方法,组长组织学生进行练习,老师巡回指导并提示学生变换各种练习。B层学生进行拿球后行进间单手肩上投篮、一侧上篮一侧抢篮板和绕过障碍行进间单手肩上投篮等练习,由老师布置,组长组织练习,老师巡回指导并提示学生变换各种练习。C层学生以传切配合和掩护配合为主。老师在三个组进行巡回指导,发现学生的错误动作,并及时指出并纠正错误动作。在基本部分的最好,组织各组进行篮球教学比赛,这样就可以使学生把练习的内容及时运用到篮球比赛中去,对学生理解和掌握动作技术要领起重要作用,同时要求学生进行基本裁判工作,让学生体验篮球裁判员工作,加深对篮球运动的理解。结束部分以放松和总结为主,放松部分采用了欢快的音乐和明快的节奏,加上具有动感的动作,对学生的身心放松都有重要作用。

三、在结课中融入研究

第一,结课要紧扣讲授内容,使其成为课的有机组成部分。游离于上次课内容之外的艺术技巧将失去价值。第二,结课要干净利落,结在横断面上。即结在一个问题的完成时,不要结在没讲完的“半坡”上。如结束时似断未断,势必显得支离破碎,影响效果。第三,结课要严格控制时间,按时下课。实践表明,学生最反感教师拖堂。因为它侵占了学生的休息时间,且下课铃响,操场喧闹,学生分心,再讲效果不会好,有时练习还易发生伤害事故。因此,无论如何,要严格执行教学常规,按时下课。第四,应当尽量避免结课不当,如拖拉、仓促、平淡、矛盾等。拖拉如画蛇添足,有不如无;仓促显得教学时间计划不周,慌忙草率,往往学生身心放松不充分,效果不好;平淡是艺术的大忌,难以启发学生思考,更不能引起学生回味;总结性内容与开始或课中讲的内容发生冲突,使学生感到困惑不解。一般说来,教学的结尾是使学生开朗、明白的时候,即使是留有余思、余味,也不能使学生感到教学前后矛盾,莫衷一是。在结尾处出现教学矛盾,不仅是结尾的失败,更是整个教学过程的失败。为此,体育教师应当争做学者型教师,在教学中融入研究,在研究中不断进取。

参考文献:

[1]夏思永.体育教学论[m].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12

[2][苏]苏霍姆林斯基著.给教师的建议[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4:423

[3]伍建军.论语言在体育教学中的运用与作用[J].体育科技.2003,(01):90-93.

体育教育理论篇2

[关键词]潘懋元;高等教育大众化;思想

abstract:mr.panmaoyuanhasputupaseriesofviewpointsonmasshighereducation,whichformasystematictheory.theseviewpointsinvolvethesignificance,implication,transitionperoid,enforcementapproach,quality,classificationandorientationofmasshighereducation.mr.pan''''sthoughtonmasshighereducationisaChineseeditionofthewesterntheories.theyinherit,developandenrichtraditionaltheories.theyarebasedonChinesereformpracticeandserveit.

Keywords:panmaoyuan;masshighereducation;thought

高等教育的实践需要理论的指导,实践的跨越更是需要理论的飞跃。20世纪末以来,随着我国政府启动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围绕大众化时期的高等教育问题和理论研究显得十分需要。潘懋元先生作为新中国第一代高等教育研究的学人,在这一宏伟的时代进程中与时俱进,立足中国现实,综观世界风云,自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提出了关于高等教育大众化一系列的思想和观点,形成了一套中国特色的高等教育大众化理论体系。这一理论体系对于我国过去和正在进行的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一、潘懋元高等教育大众化理论体系概要

1中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意义

为什么要进行高等教育大众化,西方发达国家的理论模型能不能适应中国的国情,有没有必要进行高等教育大众化,这些问题是20世纪90年代中国政府和高等教育理论界思考较多、争论较激烈的问题。在这一问题上,潘先生认为“高等教育大众化是实现我国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其立论有三:首先,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化,需要培养大量的高水平的生产、管理、服务人才;其次,知识经济时代的要求:21世纪掌握高新科技的创新人才只能由大学来培养,中国本科以上的人才储备量太少,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将处于不利地位;第三,国民文化素质的重要性:人口的文化构成是综合国力的基础,我国城乡居民中受过高等教育的比例不仅远低于发达国家,而且还低于一些发展中国家。正如潘先生所言:“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不应重复西方发达国家所走过的老路,而应优先发展科技和教育,争取在知识经济时代能够迎头赶上,从长远的观点看,这是一条经济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道路,而高等教育大众化正是这条高速公路的超车道。”[1]

2中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具体含义

潘懋元先生在引进和接受马丁•特罗的大众化理论基础上,对大众化的理解不是坚持简单的数字标准,而是从量和质两方面来入手,坚持量与质的统一。潘先生认为,大众化的进程包含量的增长与质的变化两个方面。量的增长是人们所熟知的适龄青年入学率(准确说是在校率)达到15%~50%。质的变化具有广泛的内涵,包括教育观念的改变、教育功能的扩大、培养目标和教育模式的多样化、课程设置、教学方式与方法、入学条件、管理方式以及高等教育与社会的关系一系列的变化。也就是说,大众化进程包括量的增长与质的变化,是两者相互统一的过程。

马丁•特罗教授是高等教育大众化理论的最先提出者,他从量的积累到质的飞跃这一发展观出发,提出了精英、大众和普及高等教育三个阶段的数量指标,并进而剖析了三个阶段高等教育观念、功能、管理和课程等方面所存在的质的变化。特罗教授同时断言,“几乎在所有情况下,学生数量的增长都先于其他方面的变化”,只有量变在先,然后才有后面的质变。潘懋元先生认为,特罗的高等教育发展阶段论将高等教育量的扩张与质的变化两者结合起来研究,将以往关于学生选拔与录取、课程与教学方式、行政与管理等许多离散的、孤立的问题研究综合在一起,并将其置于从精英到大众化和普及化的大跨度的历史发展背景下进行分析,这种研究思想和方法使原先只以数据表示的高等教育规模扩张具有了丰富的质的内涵,也使高等教育的重大变革——质的飞跃有了量的参照系,这对包括我国在内的很多国家高等教育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价值。但是潘先生根据世界各国学者有关该理论的批评和修正,从我国改革开放后高等教育的实践来看,提出了从精英到大众高等教育的“过渡阶段”理论,认为在高等教育走向大众化的进程中存在量的增长与质的变化的非均衡性。对于后发外生型的发展中国家而言,从精英教育到大众化教育的进程中存在一个质的局部变化先于量的总体达标的“过渡阶段”。在这一阶段里,高等教育的“量”的积累尚未达到西方学者所说的大众教育的“度”,即毛入学率未达到15%,但是却“超前”出现了种种大众化高等教育的新质。先生在此基础上,进而考察世界高等教育发展史,提出了“过渡阶段”是世界各国高等教育大众化过程中的普遍现象,符合事物发展的基本规律,因为“高等教育的发展是要通过量的积累和总的量变过程中的许多部分质变才能完成。部分的质变需要一定量的积累,反过来部分的质变一旦发生又会促进量变,并为整个高等教育的根本质变准备条件”[2]。

3中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实施路径

潘懋元先生关于大众化高等教育道路的起点和终点都有涉及,自90年代末以来就开始撰写论文,特别提到起点(即资金投入)和终点(毕业生就业)这两个关隘,并以此探讨了高等教育大众化的两条路径[3]。

(1)民办教育与高等教育大众化。美国的高等教育大众化主要是通过公立高校来实施的,以此为基础的马丁•特罗的高等教育大众化理论中对于私立高等教育在大众化进程中的作用没有涉及。显然,这种理论对于其他发展中国家、甚至某些发达国家而言具有一定的不适应性。潘懋元先生在90年代末就敏感地注意到这一点,提出了“发展民办高等教育,是中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必由之路”。潘先生认为,中国的高等教育大众化困难重重,最大的困难是国家对高等教育经费投入不足和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困难,此外还有师资、设备和校舍等教育资源的短缺等,而这些问题通过发展民办高等教育都能较易解决。

(2)高等教育通向农村。在高等教育的出口即毕业生就业问题上,潘先生认为首先要转变传统思想,改变思维方式,并提出高等教育通向农村就是一条大众化的必由之路。在这里,“高等教育通向农村”不仅仅是为鼓励大学生到农村就业、创业,而且还是在高等教育服务理念上承认中国的现代化建设必然包括农村的现代化建设,大众化高等教育要为农村的发展提供高层次的智力支持和人力资源;在入学机会上,中国的高等教育大众化不仅要为城市生源服务,也要为占适龄青年人口总数70%以上的农村青年提供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这里关键的问题在于“如何使农村青年能够‘上得来’,城市青年能够‘下得去’,而且两者都能够‘用得上’、‘留得住’”。

4中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实施过程问题——高等教育质量

潘懋元先生关于高等教育质量的思想非常丰富,构成了一个完整的体系。如在高等教育质量的标准上,潘懋元先生提出了全面素质质量指标和多规格、多层面的质量要求构成;在教育质量的价值取向上,坚持“社会发展需要与人的自身发展需要相统一”;在实现教育质量标准的途径上,坚持教学是实现教育质量的基本途径;在保障机制上,强调优化教育结构、立法与管理是保障教育质量的重要措施。这里,笔者将重点阐述潘懋元先生的大众化时期的高等教育质量观。

(1)教育质量的多样化是高等教育大众化的核心。潘懋元先生认为,在大众化时代,基于社会需求的人才培养是多样化的:既需要学术型的高级专门人才,也需要应用型、技术型、职业型的各级各类专门人才,而后者的需要量是数以千万计的。与传统的基本上是单一的本科以上的教育、培养学术型高级专门人才、课程设置着重于传授与研究“高深学问”的精英教育相比,大众化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办学类型的多样化,其核心就体现在教育质量的多样化上。据此,先生提出了多层面、多规格的高等教育质量观。先生认为,高等教育质量在统一的质量标准要求下还存在依各级各类的具体培养目标所规定的质量要求,这就是“具体的质量标准”。不同高校处在不同层次,拥有不同培养目标,针对不同的社会适应面,应当有不同的规格,不同的质量标准。先生非常赞同1998年在巴黎召开的首届世界高等教育会议所通过的《21世纪高等教育展望和行动宣言》中所言的“高等教育的质量是一个多层面的概念”,要“考虑多样性和避免用一个统一的尺度衡量高等教育质量”。按潘懋元先生的理解,所谓“多层面”,包括博士、硕士、学士、专科等纵向层次,也包括理论型、技能型、研究型、应用型等横向层面。对于纵向层次的质量要求,人们比较清楚,而对于横向层面的质量标准,人们则较模糊或容易忽略。在从精英高等教育走向大众高等教育时,分辨横向层面的不同质量标准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它是“高等教育大众化能否顺利发展的要害问题”[4]。

(2)关于大众化进程中高等教育质量下降的思考。潘懋元先生认为大众化进程中高等教育质量下降既是真命题,也是假命题。从前者来说,高等学校由于连续不断的扩招,学生数量的增长与学校教育资源的增长出现了严重的不平衡,这在客观上造成了教育质量的下降。为了应对质量的下降,先生提出了改变两条政策性原则(第一,在规模速度上,变“稳步发展”与“快速发展”为“适度超前发展”的原则;第二,在增长方式上,变“内涵式发展”为“内涵式发展与外延式发展并重,以外延式发展为主”)、采取两项适当对策(第一,扩充教育资源;第二,政府切实履行财政性经费增长的承诺,并采取有效措施,鼓励社会力量投资教育,开放海外“招商引资”)。从后者来说,是由于用传统的、精英教育的标准衡量当前的、大众化时期的高等教育所引起的认识偏差。先生提出了要树立正确的质量观,实现两个转变:要把传统的唯知识质量观和西方流行的唯能力质量观转变为包括知识能力在内的素质质量观;要把精英教育时期的单一化的教育质量观转变为大众化教育阶段的多样化的教育质量观,同时要根据社会对各层次、各类型专门人才的需求,采取不同的标准,评价各级各类高等教育的教育与教学质量[5]。

5中国大众化时期高等教育的分类定位

《高等教育法》提出:“采取多种形式积极发展高等教育事业”。“积极发展高等教育事业”是以“采取多种形式”为前提的。也就是说,高等教育大众化是以多样化为前提的。没有多样化,只采取全日制这一单一形式,不可能实现高等教育大众化。只采用一个传统的本科的精英教育标准来衡量多种形式教育的质量,会对大众化的发展方向产生误导。因此,在多样化的框架下就存在着进行分类定位的必要了:

(1)从大的方面来说,大众化高等教育中同时包含着精英教育和大众教育。潘懋元先生认为,精英教育和大众教育并不是两个矛盾对立、非此即彼的概念。大众化时期的高等教育既包含了大量的旨在培养专业性的、应用性的、职业性的技术人才、管理人才、服务人才的大众教育,也还存在一定比例的从事高深学问学习和研究的传统精英教育。只不过两者朝着不同的方向去发展,一个朝提高方向发展,一个朝普及方向发展。无论是朝着哪一个方向发展,都是科教兴国战略必要的组成部分,哪一个方面也不能缺少[6]。潘先生进一步认为,尽管大众化高等教育中包含了精英教育,但是对于一所具体的高等院校而言,必须存在较为明确的分工和定位,研究型的大学必须着重发展精英教育,培养学术型人才;而一般的高等学校,尤其是高专高职,应该全心全意承担大众高等教育的任务,培养应用型的各类人才。因此,有必要改变当前各级各类高等学校定位不明、分工不清的局面。

(2)从具体的高等院校来说,要根据经济与社会发展对人才多层次、多类型需求进行正确定位,避免统一,寻求特色。潘懋元先生认为“单一化的发展方向与多样化的人才需求的矛盾,从全国来说是当前高等教育发展的主要矛盾”。如当前的共同趋向就是在类型定位上重学轻术,在层次定位上层层攀高,在学科定位上综合求全,在发展目标上定位北大、清华、哈佛、牛桥(牛津、剑桥)。所以当务之急,应当做好分类指导工作。要使高等学校定位明确,各就各位,各定发展方向。分类指导的前提是科学的、恰当的分类。先生比较国内外几种主要的高校分类方法,认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国际教育标准分类比较适合当前我国的高等教育分类和高等学校的定位。按照这种分类,可以把中国高等学校划分为三种基本类型:(1)综合性研究型大学(相当于5a1),他们遵循“本科(学士学位)硕士(学位)博士(学位)”的顺序提升其学习层次;(2)多科性或单科性专业型(应用性)大学或学院(相当于5a2),他们依循“本科(学士学位或文凭)专业硕士(学位或文凭)专业博士(学位或文凭)或进入研究型博士”的学习阶梯;(3)多科性或单科性职业技术型(或技能型)高校(相当于5B),它们走“专科(副学士学位或文凭)职业本科(学士学位或文凭)进入专业硕士”的培养阶梯。每一种类型都有重点高校,都可以办出自己的特色而成为国内(省内)知名、国际(国内)有影响的高校。这样,高等教育的发展就可以各就各位,避免大家都追随研究型大学的办学路子[7]。在学校的定位上,先生提出,每所高校在制定发展战略时,都必须实事求是地根据学校所处的客观环境、社会需要状况和自己的特点和优势,在各自的层次和类型中争创一流。

二、潘懋元高等教育大众化理论的特色

潘懋元先生高等教育大众化思想内容广博,从入口到出口都囊括在内;思考全面,从大学的分类定位到具体的教学问题都有涉及;视野开阔,从世界反思到中国国情考察,思想深邃,逻辑清晰,系统深刻,自成体系,对于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对高等教育大众化理论的发展作出了重要的贡献。这一思想体系具有以下几个鲜明的特点:

1是西方发达国家高等教育大众化理论的中国化,是中国特色的大众化理论

高等教育大众化理论最早在美国提出,其据以为本的仅是美国高等教育发展的实践,而“对在世界高等教育体系中占据相当比重的发展中国家的高等教育的发展进程基本没有涉及”[8],也没有考虑广大发展中国家“后发外生型”的大众化发展方式[9],因此视野自然具有局限性,甚至对同是发达地区的欧洲高等教育发展也不能进行准确的指导。如马丁•特罗教授在1978年自己也承认“我关于欧洲高等教育体系的发展变化也将沿着美国大众高等教育发展模式的假设性预示,现在被1973年以来的欧洲高等教育的发展历程所证明是明显的错误”[10]。显然,将美国的大众化理论简单移植过来指导本国高等教育发展是不可能的。正是因为这样,日本、英国、德国等国的学者都对大众化理论进行了本土化的改造。在我国,90年代末开始进行大众化发展首先需要的就是理论的指导,潘懋元先生在引进马丁•特罗的大众化理论时保持清醒的头脑,提出了中国进行高等教育大众化具有特殊的国情和特殊的个性:如中国是发展中国家,国家的经济实力非常薄弱,他认为按照特罗的依靠政府举办公立高校来实现大众化的理想是不能实现的,所以要大力发展民办教育;中国是后发外生国家,决定了我国高等教育在数量还没有达到大众化门槛的时候就已经局部出现大众化的“质”;中国的传统文化重学轻术,崇尚“动口不动手”,这就要求对高等学校进行符合实际的分类定位等等。可以说潘懋元先生高等教育大众化思想是西方高等教育大众化理论的中国本土化,是符合我国国情、建诸于我国实践基础上的理论,是有中国特色的大众化理论。

2是继承性与发展性的统一,丰富、发展了高等教育大众化理论

以马丁•特罗教授为代表的高等教育大众化理论基本反映了高等教育规模扩张过程中的一般规律,它提出的数据模型和量变带动质变的论据对世界高等教育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但是,由于是采用归纳法提炼出来的,该理论的实际基础非常狭窄,现在看来,有些观点具有明显的缺陷:由于该理论提出至今的几十年中世界政治、经济、科技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如经济全球化、网络技术的发展等使许多原先正确的观点现在不能正确反映客观现实而显得有点过时;由于特罗教授本人的精力和视野的有限而使得该理论的问题考虑得不全,具有片面性。潘懋元高等教育大众化理论无疑首先是对马丁•特罗教授理论的继承,但同时也是对该理论的创新和发展,其创新和发展主要是从以下三个方面展开的:一是从中国的特殊国情出发,提出符合我国实际的思想,如提出了大众化发展的“过渡阶段”理论和大力发展民办高等教育的思想;二是从现时代的形势出发,与时俱进,促进大众化理论的时展,如根据今天国际竞争的需要提出了“教育——人”才是21世纪国家的核心竞争力的理论,进一步阐述了大众化时期高等教育与社会的关系;三是从整体把握,论述马丁•特罗教授没有顾及或涉及不深的方面,如进一步研究大众化时期高等教育的分类、定位理论等。

3是逻辑与历史的统一,极大地影响了中国高等教育的实践

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又反过来作用于社会存在。潘懋元高等教育大众化思想是基于中国的高等教育实践的需要和现实,以指导高等教育大众化改革为目的发展起来的,其思想既来源于中国高教实践,又超前于中国高教实践,因此,既是对实践的把握与升华,又对未来实践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早在我国政府决定开始高等教育的大众化进程之前,以潘懋元先生为首的厦门大学高教所从西方国家高等教育发展的历程中已经看到了大众化发展的必要性,开始着手引进并研究西方的高等教育大众化理论,为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发展的合理性与必要性奔走呼号。1999年扩招成为事实后,高等教育由于规模扩张引发的一系列问题也相继暴露出来,潘先生从这些问题中觉察到中国高等教育大众化不同于西方理论论述的地方,并提出了“过渡阶段”一说,开始引导中国高等教育研究关注大众化过程中高等教育质的变化,以期尽量减少突然启动的大众化带来的不利影响。潘先生根据国际经验和我国国情提出的高等教育大众化实施路径,是对我国高等教育良性发展结构的准确把握。同时,面对公众和学界对大众化高等教育中质量问题的批评和责难,先生又进一步阐述了大众化时期高等教育的质量观,提出了新时期我国高等教育的质量战略。今天,为了解决高等教育大众化的人才培养质量以及与社会需求衔接的问题,他对高等教育结构分化、功能定位的高度重视就是对其思想的继承和延续。从潘懋元高等教育大众化思想形成发展的轨迹来看,应该说,这一理论体系是时代的产物,是历史和逻辑的统一,是理论与实际的结合,它有力地指导了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改革的实践。

今天,86岁高龄的潘懋元先生仍以他矍铄的精神和睿智的头脑在高等教育这块广袤的田野上孜孜不倦地耕耘,每年仍以数量不菲的思想成果服务于高等教育这一他为之毕生奉献的事业。“人不下鞍,马不停蹄”仍然是今天先生的真实写照。我们深信,随着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改革的不断前进,潘懋元高等教育大众化思想会不断地得到丰富和发展!

[参考文献]

[1]潘懋元.潘懋元论高等教育[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00.394.

[2]潘懋元.试论从精英到大众高等教育的“过渡阶段”[J].高等教育研究,2001,(2):6.

[3]潘懋元.潘懋元论高等教育[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00.394-398.

[4]潘懋元.大众化阶段的精英教育[J].高等教育研究,2003,(6):3.

[5]潘懋元.新时期中国高等教育的质量战略[J].中国大学教学,2004,(1):4-8.

[6]潘懋元.精英教育与大众教育,中国高教研究[J].2001,(12):16.

[7]潘懋元.分类、定位、特点、质量[J].福建工程学院学报,2005,(4):106.

[8]张洪亚.马丁•特罗高等教育大众化理论研究[D].厦门大学硕士论文,2002.19.

体育教育理论篇3

一、重视入学教育及生涯规划教育

初踏入高校的大学生,对大学的学习生活一般来说还是满怀憧憬极富抱负的,如果能在这时进行针对性的教育,对他们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指导,使他们明白个人未来的发展需要靠大学打好基础,这种基础既包括学好基础知识、掌握基本技能,也包括维持个人可持续发展的终身学习能力,而这些都是不可能撇开理论知识的学习的。要结合专业实际向学生详细阐明各工作岗位所需要具备的理论知识,比如体育教育专业的学生为适应中小学体育与健康课程改革就需要具备较强的教学设计能力和课程开发能力,因此,学习理论、教学设计理论、课程理论及其他相关理论都是必备的:又如,体育服务与管理专业的学生未来要做好工作就必须具备组织管理能力、交往能力、策划和营销能力等,那么,相关的社会心理学、管理心理学、管理学、公共关系学、体育市场营销学等很多理论都需具备。如果能够请一些毕业后在相关岗位已经取得一定成绩的校友来给新生现身说法更可以增强效果。

通过这样的教育,可以让学生一开始就明确努力的方向,对理论学习从思想上重视起来,为学习提供足够的动力,从而为教师展开教学奠定良好的基础。

二、加强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课程与教学改革

教育教学质量是高等教育永恒的主题,是学校的生命线。要破解专科体育专业理论课教学的难题,关键是抓好课程和教学改革,只有这样才能使教育教学焕发鲜活的生命力。

2000年《教育部关于加强高职高专教育人才培养工作的意见》提出,高职高专教育“以培养高等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为根本任务”“教学内容要突出基础理论知识的应用和实践能力培养”“专业课教学要加强针对性和实用性”这些指导性的意见是高职高专教育教学改革的出发点。

按照这样的指导思想,专科体育专业的教学必须注意加强理论与实践的密切结合,使学生所学理论仅仅围绕实践应用的主题来展开。为此首先应该以工作过程为导向来进行课程设置,保证所开设课程的针对性及合理性。具体到每门理论课的教学实施,也应围绕实践应用的主题。如为体育教育专业开设的教育学课程,可以先确定学生未来教育教学工作的主要内容,并分模块来组织教学内容,像分为“体育与人的全面发展”“体育与健康课堂教学工作”“体育课外活动(包括竞赛)的组织”“体育与健康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等几大模块。每一个模块又要选择具体的内容,如在“体育与人的全面发展”中,要让学生学习理解教育目的、培养目标相关内容,了解培养途径等问题,并深入理解体育在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中的作用。“体育与健康课堂教学工作”这一模块,要让学生学习如何确定教学目标,如何选择和组织教学内容,如何选择确定教学方法和手段,如何组织实施具体教学,如何评价学生,如何获得反馈信息并不断调整优化教学,等等。同样,在具体的教学中,也要尽量地以工作过程为导向来选择教学方法、手段及组织教学,如采用案例教学法、情境教学法、见习法和实习法等,使学生模拟或真实地进入工作场景,在这种工作场景中能够更真切地接触未来工作中所需面对的种种问题,并体验到理论对于解决这些问题的实际指导意义。在这些方法的使用中,还可以通过放映影像资料、使用网络资源等辅助教学。

以工作过程为导向来选择和组织教学内容,又以工作过程为导向来实施教学,能够很好地扭转理论课教学空洞抽象、脱离实际的趋向,使学生能切实地感受到理论与实践的水乳交融,由厌学转变为乐学。

三、注意教学过程的组织和监控

借助现代教学手段加强教学监控。现代教学手段对于提高教学效果的作用自不待言。而对体育生的教学,如能使用移动话筒、翻页笔等先进的教学设备设施,会更有利于教学监控,这样可使教师脱离讲台,在学生当中走动,及时发现学生的一些小动作并灵活地处理。同时,教师走进学生当中也有利于帮助他们维持注意力,也可以使学生感到亲切些。

体育教育理论篇4

【关键词】体育教学心理教育方式

一、民主、自愿的参与式

参与式一般指教育者在民主、自愿的气氛中,引导学生参加活动接受心理教育的方式。这种心理教育方式要求学生是自我意识一般、情绪稳定者,活动内容一般采取娱乐和教育两种,活动目的是增加交往机会,培养交往能力,陶冶情操,培养兴趣,为参加激烈的竞争活动奠定良好的心理基础。体育课的跑、跳、投、爬、钻、滚、抬、背都是来源于生活实践而高于生活实践的,将教学的内容还原成生活化,能大大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起学生的挑战欲望,出现民主、自愿的参与方式。这种参与式的心理教育效果与学生对活动的认同、体验、领悟和体会有关。当学生出现了“我要参与”的状态时,学生是从内心对活动产生认同,形成明确的活动目标,初步激发了主体参与活动的兴趣、情感、动机,为体验自身的心理活动做好了准备。同时要求教育者在采取参与式进行心理教育时,让学生自愿自觉地开放自己,感知自己的心理历程,自由而充分地表达自己,相互分享体验,全面感受、了解心理活动。让学生通过探索自己的心理活动,理解他人的心理感受,获得一种成功感、自信心,进而对活动产生强烈的归属感。在体育课上老师直接参与活动过程将传递给学生更直接、丰富的领悟和体会。

二、培养良好人格品质的竞争式

竞争是指教育者引导学生为达到一定的目标而相互竞争,培养学生争先意识的心理状态的心理教育方式。在体育教学中有球类、游泳、田径、棋类等多种体育活动,竞争有利于提高学习成绩,增强智力和操作能力,能培养良好的人格品质。竞争促使学生充满希望,朝气蓬勃,充分调动生理和心理上的潜能,不断取得心理上的满足。但是,对过分计较一时得失的人来说,竞争非但起不到激励作用,一时的失败反而会增强他们的自卑心理,会使他们意志消沉。体育教学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但是最终离不开相互之间的比赛,有相互的鼓励,但也有相互的谩骂。更好地在体育竞争中培养学生良好的竞争观念,对于学生的心理健康至关重要。

三、成就大业者的磨难式

世界上没有不经过艰苦磨难而成就大业者,任何人的成长、成才的过程都不可能一帆风顺。无论是学习、工作、生活,经得住磨难的人就是成熟、成功的人,承受不了的人就会一事无成。所以,教育者采取磨难的心理教育方式,对学生进行挫折心理等方面的教育,十分有必要。

体育教育理论篇5

1.大学生心理健康的现状

我国大学生中的大多数都属心理健康者,但也有约占20%的大学生,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健康问题。据天津市的统计,在该市5万名大学生中,约有16%以上的学生分别患有恐怖症、焦虑症、疑病症、强迫症、抑郁症和情感危险。《人民日报》1989年8月15日报道杭州市《大学生心理卫生问题和对策研究》的结果,2961名大学生中,16.79%的学生存在着严重的心理健康问题,而且随着年龄的增长,心理健康不良者有增多趋势。从我院对400名学生进行的心理健康调查结果来看。我院学生18%的有心理障碍,69.8%有心理问题。目前,心理健康不良已成为大学生辍学的主要原因。据北京市16所大学的调查,因心理疾病休学、退学人数分别占因病休学、退学人数的37.9%和64.4%。因此,在对学生进行身体锻炼的同时,应特别注重对学生心理健康的教育。

2.让学生对心理健康标准有一理性认识

在学校体育教育过程中,应充分让学生了解心理健康的标准,使学生对自己的身体状况、心理水平有一正确的认识,从而能针对标准进行自我评价和调整。结合我国大学生的实际情况,心理健康的标准主要表现在:

2.1正常的认识能力

正常的认识能力如敏锐的观察力,较强的记忆力,良好的思考力和既稳定又能随任务而转移且善于分配的注意力等。认识能力首先表现在学习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所以,正常与否可参考其学习方法和学习效果。但是,不能认为学习不好的人其认识能力都不正常,因为这里同经验和基础知识有关。

2,2就情绪的整体而言心情愉快、情绪稳定,反应适度心理健康的人积极情绪如愉快、满意、高兴、欣慰、欢乐等占优势,身心处于积极向上的,充满希望的乐观状态。如果经常笼罩于消极情绪中,忧愁、焦虑、苦闷、恐惧、悲伤而不能自拔,闷闷不乐,行动无力,则是心理不健康的表现。同样,情绪稳定和反应适度也是心理健康的主要标志。

2.3优良的意志品质

一个心理健康的大学生,应有明确合理的学习和生活目的,并有达到目的的坚定信念和自觉行动。其行为表现出果断、坚韧、自制和毅力。自制和坚韧能表现出其心理健康的程度。克制自己的不良欲望,不受有害刺激诱惑,遵纪守法,勇于克服坏习惯,戒除不良嗜好等,只有心理健康的人才做的到。

2.4良好的人际关系

良好的人际关系是大学生心理健康的一个重要标志,也是维护心理健康的重要条件。在学习生活中,表现为乐意与同学和老师交往,既有稳定而广泛的人际关系,又有自己的知心朋友,能客观评价他人和自己,喜人之喜,优人之优。取人之长,补己之短。

2.5健全的人格

健全的人格可视为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核心因素。所谓健全人格,是指心理和行为和谐统一的人格。大学生的健全人格包括:

2.5.1人格结构要素无明显的缺陷与偏差。

2.5.2具有清醒而正确的自我意识,不会产生自我同一性混乱。

2.5.3以积极进取的人生观作为自己人格的核心,并以此有效地支配自己的心理和行为。

2.5.4有相对完整统一的心理持征。如果一个大学生无端怀疑别的同学在讥笑他,不管别人怎样的解释,他总是固执己见,就是人格上的一种偏执,是心理不健康的表现。

2.6合理的行为

心理健康与否,总要直接间接地表现在行为上。因此,合理的行为就是健康心理的体现。

以上标准,应视为一个统一的有机整体,其间有互相依存,互相影响的关系。学生可针对有缺陷的方面,在教师的正确引导下,加强自身修养,以期达到更高水平的心理健康。

3.加强对学生心理素质的培养

3.1体育运动能促进身体发展,为心理健康发展提供坚定的物质基础

人的心理是人脑的有机体,人脑是人体的一部分。心理健康发展,必须以正常发展的身体,尤其是以正常健康发展的神经系统和大脑为物质基础。通过体育运动,促使身体正常、健康地发展,为心理发展提供坚实的物质基础。这是心理发展的重要条件。

3.2体育运动的新需要与原有心理水平的矛盾,成为推动心理发展的一种动力

体育运动与日常自然的身体运动相比,无论内容和形式都不尽相同。所以,原有的心理水平往往不能满足所学习的运动项目的需要。例如,短跑要求较短的反应潜伏期、良好的运动距离知觉和运动速度知觉。又如,篮球比赛中的带球上篮,由于要了解队员位置,要求有较大的注意范围,既要带球前进,又要防止对方拦劫,需要善于分配注意。几乎任何运动项目,都要求运动员有勇敢、坚持、自制、不怕困难等良好的意志品质和乐观、友爱、偷快、同情等多样的感情。上述心理活动和心理特征,就一个人的自然发展水平来说,当然不能满足运动学习和运动竞赛的需要。但是,在学生为了不断提高自己的运动水平或战胜对手而进行的运动活动中,原有心理水平便慢慢获得提高。也就是说,体育运动的新需要与原有心理水平的矛盾,推动了心理的发展。

3.3推动自我意识的发展

体育运动有助于学生认识自我。体育运动大多是集体性、竞争性的活动,自己能力的高低、修养的好坏、魅力的大小,都会明显的表现出来,使自己对自我有一个比较符合实际的认识。

体育运动还有助于自我教育。在比较正确地认识自我的基础上,便会自觉或不自觉地修正自己的认识和行为,培养和提高社会所需要的心理品质和各种能力,使自己成为更符合社会需要,更能适应社会的人。

3.4体育运动能培养良好的意志品质

体育一般都具有艰苦、疲劳、激烈、紧张相对抗以及竞争性强的特点。学生在参加体育锻炼时,总是伴随着强烈的情绪体验和明显的意志努力。因此、通过体育运动,有助于培养学生勇敢顽强,吃苦耐劳,坚持不懈,克服困难的思想作风,有助于培养团结友爱,集体主义和爱国主义精神,有助于培养机智灵活,沉着果断,谦虚谨慎等意志品质。使学生保持积极健康向上的心理状态。

4.针对学生存在的问题,学校体育教育应制定相应的教育措施

4.1有领导、有组织、有计划地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研究。目前,高校的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重视程度还不够,因而造成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日趋严重。各级领导、组织必须慎重对待并加以研究,以确保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能得到及时解决并使他们能保持健康的发展。其中,要制订符合我国情况的指标体系,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有恰如其份的估计,以便采取有效措施提高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

4.2在高校开展心理咨询,帮助学生解决在学习、生活、身体等方面出现的心理问题,使之更好的适应环境,保持心理健康。心理咨询活动目前在社会上已有开展,有些高校也已开展对学生的心理健康咨询活动,但是尚不普及,这就使得许多学生有问题只能闷在心里,长此下去,就极容易造成学生心理障碍。我院曾尝试性的举办了两次心理健康讲座,受到了学生的一致好评,效果很好。

4.3采取有效方式,加强大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教育,从根本上促进和发展其心理健康。高校的大学生,他们的世界观、人生观已经或正在形成,此时对他们进行积极健康的引导,对于他们形成正确良好的世界观、人生观具有积极作用。同时,正确良好的世界观、人生观,能支配学生的行为规范,进而使他们保持健康的心理状态。

体育教育理论篇6

一、首先熟悉和精通教学大纲和教材

教师接受教学任务后,应当在担任这门课之前,对照教学大纲的要求、教学进度以及课时数分布情况,通读全部教材,做到心中有数,挖掘教材的内在联系和教材的特性,对教材的专门性、辅练习及分组练习要仔细推敲,分析教材的内容,根据学生实际水平订出课的目的、任务、教学要求、重点、难点、组织形式、练习手段、教法指示、可能出现的错误和纠正方法等。教师对教材和教学大纲理解越深越透,重点就抓地越准,难点就容易突破,学生就容易听懂、领会、练习和掌握。同时,体育教师应经常温习和查阅有关体育科学知识,掌握和钻研各项体育运动技术、技能和练习方法,随时注意积累资料,多阅读体育书刊、报纸和有关电视广播,多参加教学活动和教学交流,积累教学先进经验和最优教学训练方法,随时收集加以保存,以备备课时可以翻阅。

二、认真处理好教师的主导和学生的主体两方面的关系

由于教师存在着“教材、技术教法、教师、场地”为中心的教学旧观念,忘了以学生为主体的主要根据,应树立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指导思想,根据学生的整体体育能力、体质、心理素质,思想道德水平科学、合理、有效、积极地安排课的内容,加强学生科学思维、锻炼方法的训练、能力的培养,加强学生自学,独立工作能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自锻自导能力、交往能力、表达能力、总结工作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教师在备课时必须认真研究,合理安排。另外,在备课时必须考虑如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激发学生的求知欲,精选最优教学方法和节奏,善于从教材的基本理论知识和运动技术、技能的科学性、实用性、挖掘趣味性、竞争性,注重以生动的手段说明体育“三基”强身健体与社会发展的关系,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体育观。教学备课的目的不是单纯教会学生某些“三基”知识,它更重要的是通过“三基”的传授,教会学生独立思考,学会科学的锻炼身体的方法,不断地更新知识技能,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以及如何更好地发挥课后效应。

三、备教学环境

教学环境,是指自发地影响人身心发展的一切外部条件的综合,就其内涵来说,包括诸如校际和班际交往、人际关系、学习气氛、课余生活、教学管理等社会性环境气氛。这些因素相互交织,凝集成一种较为稳定的风气,也是潜在的教学和教育因素。有人把这种教学和教育因素称为“潜在课程”。教学环境与体育教学效果是紧密相关,相互制约的,良好的教学环境是取得最优教学效果的前提。因此,在备课时,绝不可轻视教学环境的影响,设计的内容和方案要有助于加深和扩大其所学知识、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以促进学生多种能力的发展,所以在考虑课的设计时,要充分选择和利用教学环境,并与环境保持“动态平衡”,才能使备好的课发挥其整体功能。

四、集体备课,集思广益

体育教育理论篇7

1.1研究对象

以“创新教育理念下体育教学方法”为研究对象,以全国60多所中小学校的体育教师和学生为调查对象,共调查体育教师250多人,学生1000多人。

1.2研究方法

1.2.1观察法

实地观察了河南省实验中学、河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等学校的40多节体育常态课。通过电脑播放观察了第一届、第二届、第三届、第四届全国中小学体育观摩展示活动的光盘80多张,详实记录了许多体育教学方法革新的形式和技术。

1.2.2访谈法

针对研究内容,按照设计的访谈提纲专门拜访了华东师范大学的董翠香教授,北京体育大学的王华倬教授、姚蕾教授,上海师范大学的沈建华教授等22人。

1.2.3问卷调查法

共设计体育教师问卷和学生问卷两种。体育教师问卷发放251份,回收234份,有效问卷194份。学生问卷发放1080份,回收1044份,有效问卷938份。对这些问卷进行归类统计,找出共性或差异。

2结果与分析

2.1创新教育理念的内涵及对体育教学的要求

2.1.1创新教育理念的内涵

创新教育多数是从心理学入手,针对人的好奇心、想象力、求知欲等这些本能的方面对教育创新进行探讨。创新教育,特别是面向基础教育的创新教育,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为基本的价值取向,以发掘人的创新潜能、弘扬人的主体精神、促进人的个性和全面发展为宗旨的教育,是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2]。它是培养高素质创造性人才的重要途径的必由之路,也是深化教育改革的具体举措[3]。创新教育理念强调教育理念的创新性,是从提高创新素质、塑造创新人格、培养创新人才出发对教育本质特征和基本规律的理性认识与判断,是对自己的教育理念的突破和创造,显现出根本性、简洁性、指导性、时代性以及系统性的鲜明特征。它与传统教育有着本质的区别。

2.1.2创新教育理念对体育教学方法的要求

1)对体育教师及教法的要求。体育教师在创新教育理念的指导下,以自己创造性的教学方法针对学生实际,实施创新性的教学。体育教师首先要在思想上坚信所有的孩子都具有创新的潜质,任何学生都可以通过合适的教育培养成有创造力的人才,后等生与优质生一样,关键在于体育教师如何培养、如何挖掘;其次要坚信和理解孩子的创新素质具有不同的层次和类别,一种模式包打天下已经过时,因材施教、区别对待、量体裁衣,给予不同孩子的个体弹性要求,引导孩子的发散思维,尊重孩子的爱好,鼓励“标新立异”的思维和“为所欲为”的创造,激励孩子自主学习、学会质疑等。第三,要承认孩子是创新教育的主体,教育对他们创新素质的培养起绝对作用。多实施启发引导、诱导质疑、探究合作等方式充分发挥孩子们的能动性,引导他们去发现问题,学会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途径,积极进行反思和总结。体育教师有了坚信学生具有创新的潜能、坚信创新素质的培养具有不同层次、坚信学生是实施创新教育的主体等理念还不够,还必须实施创新的教学方法。创新的教学方法与一般的常规教学方法既有共性又有特性,体育教师以系统的思维和行为培养学生,紧跟时代步伐不断革新和创造教学手段,实施创新教育。如发现教学法(教师仅给学生一些事实和思路,提供有效的素材,进而提问、引导和等待,激发想象力,启发思考、独立探索,鼓励他们自己发现规律、掌握原理)、开放教学法(强调的不是已有结论,而是对不同结论的有效判断,更注重知识的动态发展,能力结构的稳定等)、讨论教学法(分成小组后的学生,通过研讨、争辩等形式进行切磋交流,可自愿分组也可固定分组,教师充当主持人、引导人,留给每个学生都有发言机会,激励学生学会博取所长)等。

2)对学生及学习方式的要求。学生应正确理解和把握创新教育理念的内涵和基本要求,坚持务实的创新价值观。首先,打消创新的神秘感,没有必要一提创新就认为是爱因斯坦、牛顿的专利,新技术的练习方式、解决问题的新途径等都可等同于创新。第二,打消创新的自卑感,任何人都可以也必能创新,并非都是科学家才能为之。第三,创新是一个动态、可持续的发展过程,针对自己的微小新想法、新设计、新思维,进行及时反馈和思考,固化进而举一反三,明白自己的创新价值和行为。第四,善于紧扣身边的典型创新实例,暗示自我创新意识,不断模仿并积极实施转化。学生积极主动地改善学习方式、掌握学习方法、强化自己的新型学习行为,遇事多问几个“为什么”、“必须这样吗”、“我有没有不同的看法”等。专业化体育教师的“引导”、“启发”角色比“传道”、“授业”更为重要;创新型学生的“辨别”、“筛选”、“思考”角色比“接受”、“复制”更为必要。把更多的精力体现在学习方式上,学会疑惑教师的教法,学会发现自己的不足,学会改进自我的途径,真正让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得以发挥,接受自己学习道路上所犯的“错误”和所走的“弯路”,发散思考、求异思维,并心甘情愿地与教师、同伴分享学习上的“新发明”、“新方式”,努力做一个提高学习效率、掌握学习方式、具备创新意识的创新型学生。

2.2体育教学方法应用的调查及分析

2.2.1选用体育教学方法的依据

体育教学方法的选择不是随心所欲,不同体育教师选择体育教学方法的依据也各不相同。即便是同一个教师在不同时期、不同教学阶段也会有所不同。调查的194份体育教师问卷中,选用体育教学方法考虑最多的是学生的基础和基本素质,占68%,其余的依次为教学目标和任务、课程内容和要求、场地器材设施、自身的教学水平和习惯等。体育教师在选择体育教学方法时,考虑最多的不是自己也不是教学内容,而是从学生的角度出发,考虑学生的体育基础、身体素质水平。可以说这也是体育教师在实施素质教育、体育新课程以来的最大转变,真正把学生放在第一位。也正是如此,创新教育理念才能落实,教育创新才能实现。

2.2.2体育教师常用的教学方法

体育教学方法种类繁多,体育教师常用的教学方法各不相同。上面的基本上是一些常规的教学方法,这些方法可以说每节课都用,并且还反复的用;而下面的体育教学方法就显得有些陌生,不排除有些体育教师也无形中在用,但不懂得归纳和总结,或是用到了其中某些环节和内容。如探究法,虽然体育教师不会像书本上描述的那样严格程序操作,但提问题、引导学生启发思维等个别环节还是时常使用的。总体上,体育教师使用的新型体育教学方法远远不够,借鉴新型教学方法辅助教学的行为不强,实施新式教学方式不理想,这也正是难以实现创新教育所欠缺的方法基础。

2.2.3体育教师指导法的使用

众所周知,要想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锻炼其创新能力,只靠体育教师的讲解、示范是不够的,还必须积极的指导学生学会学习、自主学习,留给学生自由发挥的空间和独立思考的机会,不断引导、诱导学生的创新意识。从所列的内容可以看出,这些对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锻炼创新能力都是很有帮助的。统计出的数据也同样表明,“给学生发挥创造性思维的机会和空间(占90.2%)”、“多用集体形式培养学生团队意识(占89.3%)”、“给学生留足够的空间(占83.6%)”、“指导学生学会自我评价(82.5%)”、“鼓励学生自创练习动作(74.2%)”等依次成为体育教师认为最为必要的排序,体育教师对这些大道理也都明白,对待这些问题的态度和评价也比较一致,但具体实施起来可能会有偏差。

2.2.4体育教学方法的影响因素

体育教学方法的影响因素有笼统的(如教学思想、教育观念),也有具体的(如方法本身特点、器材设备等)。体育教师对这些影响因素的理解,调查结果。总体来看,教学目标、教学任务、教学思想观念等属于指导思想的因素,以及教师的水平、场地器材设备等因素对体育教学方法影响较大,是影响体育教学方法的主要因素。相比较而言,传统教学习惯的影响、教材的性质等因素排在后面。不难看出,从心理和认识层面,体育教师在教学中基本上能体现出真正意义的指导思想,也能脚踏实地的认真落实。

2.3体育教学方法应用存在的主要问题

体育教师教学方法的实施效果到底如何,学生最能反映真实情况。学生对体育教师教学方法的意见较多,具体调查结果。在调查的938份学生问卷中,学生对体育教师教学方法的意见中,“教的内容枯燥,不能激起学习的兴趣和锻炼的积极性”排在首位,有400多份(占42.6%);其次是“教法单一、老一套,变化不够”;还有“现代技术手段应用少”、“过多的身体素质训练”、“与学生交流不够”等也是引起学生对教学方法不满的原因。

2.4体育教学方法应用的改进建议

1)培养学生的视角:调动学生练习的积极性,与学生打成一片,培养兴趣,使其在做中学、玩中学;结合运动场地器材,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实施因材施教,真正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策略,杜绝体罚;积极吸纳学生的建议,尊重学生自由发展的空间和选择,发挥学生特长,关注学生成绩的上升幅度,帮助学生学会养成坚持锻炼的习惯和意识;多举办体育比赛,引领和指导学生的体育锻炼意识和行为。

2)提高自身的视角:解放思想,更新观念,积极反思,认真总结,加强沟通,重视研讨;完善自我,多举办优质课观摩活动,组织培训、集体研讨、切磋、听课、评课等活动;探寻简单易行、实效性高的教法,针对学生身心规律区别对待,利用学生干部带动练习;给学生创设宽松、民主、和谐的学习环境,使其在愉快、轻松、无负担的环境中学习和接受锻炼,促使学生养成团队协作的意识,使其在运动中感受和体验成功的喜悦。

3)教学技巧及上课形式的视角:吸取其它教师的优秀经验,针对自身能力、学生的身心基础,创设、改造体育教学方法,从中探索并在实践过程中总结;注重强化直观教具的应用,实施启发式教学,不断对体育教学方法进行优化组合、调整修改、灵活选择,增加些游戏和教学比赛;课堂要灵活多样,教法变化多端,教会学生自主参与、自查自评的能力;了解急救常识、培养安全意识、懂得解危措施。

4)教学设施及外部环境的视角:完善体育基础设施,实行男女分班授课,激发学生锻炼的欲望和兴趣;根据已有体育场地、器材的条件,合理设计场地的使用效率,改造、自制一些简单的器材,紧扣教学目标、教学任务,设计合理而高效的体育教学方法;充分利用网络资源;改变应试教育模式,不断增加体育课时,重视体育课的实施效果。

3结论与建议

1)创新教育理念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强调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它对体育教师及教法提出了要求,也对学生及学习方式进行了明确指引。体育教师应积极转变思想、更新观念,坚持“健康第一,创新优先”的指导思想,切实提高学生的身心素质。

2)体育教师选择教学方法最重要的依据是学生的基本素质和基础,教学目标和任务、教学内容、场地设施、自身的教学能力等也成为选择依据和参考。

3)体育教师常用的教学方法有讲解法、示范法、分解完整法等,而念动法、情景法、小群体法等新型教法的应用较为欠缺。

4)体育教师应用指导法体现在:给学生留有创造和发挥的空间,用集体形式培养团体意识,指导学生进行自查自纠等,这些认识基本一致但具体实施起来偏差较大。建议体育教师对教学方法进行优化组合、多创设情景、实施启发式教学。

体育教育理论篇8

一、如何处理情感问题

高中生因为身体上的发育趋于成熟,性意识逐渐加强,一些同学对异性产生爱慕心理,喜欢与异往,也愿意互帮互助解决一些问题。然而,因为心理成熟落后于生理成熟,许多同学把握不好相互之间的感情尺度而任其发展成早恋。还有的学生因为感情受挫而走极端,给家庭、学校和社会带来很多负面的影响。我利用体育理论课堂教学,列举事例跟学生阐明高中生早恋实际上就是一种精神恋爱,是一种精神方面的寄托,是分解压力的一种行为动作,但它不是爱情。因为高中生还没有独立生活的能力,没有工作,没有经济来源,更没有承担社会责任的能力。如果不正确把握而任由自己的感情发展就会形成早恋。通过事例让学生明白:高中阶段的主要任务是读书学习,为以后立足于社会打下坚实的基础。同时,提醒学生在与异往时要做到真诚、尊重,大方得体,冷热适度。

二、身体健康是心理健康的基础保障

一个人的心理健康,就会促进其他智力的发展,提高学习和工作效率,这样的人不但能正视现实,客观地看待别人和自己,还能用正确的认识方法去处理生活中的各种矛盾。然而,健康的心理必须有一个健康的身体做基础。我们常说一个人的身体是1,幸福、财富、荣誉等是1后面的零,有了1,后面的零才显示出价值。如果1都不存在了,后面的零再多也没有意义。这就让我们明白一个道理,不管做什么事,都要有一个好的身体作保障。在现实生活中,一些身体不健康或是经常受病痛折磨的人,他们除了精神状态不好外,还自卑、敏感多疑,看问题和处理问题比较消极和情绪化,也喜欢钻牛角尖,人际关系恶劣。而这一切很大程度上是因为身体不健康所引起的。为了有一个健康的身体,更为了形成良好的心理品质,就要正确引导学生多进行身体锻炼,多参加一些健康和有意义的体育活动,让学生明白在体育活动中可以培养吃苦耐劳、勇敢顽强、坚忍不拔和勇于克服困难的意志品质,也有助于培养团结协作、关心集体、助人为乐的美德。同时,在体育活动中能够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从而消除疑虑,改善心境,提高信心,促进身心全面发展。

三、制定适合自己的目标,缓解考试焦虑

考试焦虑是在一定的应试情绪激发下,受个体认知评价能力、已有的经验、人格倾向及其他身心因素所影响和制约,以担忧、恐惧为基本特征,以防御或逃避为行为方式,通过不同程度的情绪性反应所表现出来的一种心理方式。考试焦虑是很多高中生所遇到的一个心理问题,特别是面临高考,这种现象更加普遍,在我所任教的重点班级中,考试焦虑的现象更加突出。重点班是学校升学率高或低的关键班级,学生压力很大,这些压力来自学校、同学和家庭等各个方面。学校领导老师对他们的重视程度让他们有压力,同学之间在学习上的你追我赶和竞争让他们有压力,家庭对他们赋予很高的期望让他们有压力。所以,每到考试许多学生就会忧心忡忡:“万一考砸了怎么办?”“如果这次考砸了,老师会不会对我失望?家里会……同学会……”这样或那样的想法总是在头脑里出现,使其难以集中注意力,难以入眠,记忆力衰退。因为焦虑而考不好,进而更加焦虑,如此这般的恶性循环,最终会形成考试恐惧,厌恶考试,逃避考试。在现实生活中,确实有许多原来是重点培养对象的学生,在考试最后因焦虑而考一塌糊涂的事例。

体育教育理论篇9

一个人他发现事物a具有某种性质,当他同样发现其他大量的事物具有这些性质时,他就提出来了-----类似a的一类事物有特性m,这就形成了最初的理论。当另一个人看到a时,他就会用这个理论去判断a应具有m特性,前提是他判断这个事物是a和他知道这个理论,这就是这个理论的应用。好处是其他人可以借助理论直接解决问题,缺点是理论有其适用范围和真理的不确定性。

下面进入理论发展的阶段:很多人感觉这个理论太好了,就想对它加以推广和完善,这样就形成了更加完善的xx学说。另一些人感觉这个学说有问题,又回到原始的事务上重新观察,重新思考,借鉴前人的经验,找到自己新的视角,从而提出来了另一种理论。这就叫创新。两种理论都是对一种事物的不同方面的不同角度的论述,因为事物本身是复杂的,所以,每一种理论都是不完善的,造成了我们需要学习各种理论。还有一种情况,有人对观察的对象进行了调整,从而归纳出了有一种新的理论。这些不同的新理论就形成了不同的流派。

当有一些人专门从事教学和研究的时候,他就需要给各种流派加以梳理和整合从而形成一个完整的符合逻辑的无矛盾的系统。euclid整理的《几何原本》是西方的代表,孔子整理的《诗经》是东方的代表。专门从事研究的分为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研究,而自然科学又有实验研究和数学推理两种方法,实验研究的科学性体现在可重复,即你公布的实验结果必须保证别人在同等条件下能得到同样的结果,那么,这个结论就是真实的科学的。数学推理所建立的结论是否正确是由实践应用的情况来检验的。社会科学研究借鉴了大量的自然科学的研究方法。如大量的心理学实验,数据统计分析等,但是,社会和自然的复杂程度远不是人类能完全掌控的。我的感觉,在教育领域评判理论对错的标准是多少人的认同,或者是说多少相关专业人士的认可,即被引用的的多少和多少知名人士说过类似的话。

在理论学习时,由于理论产生的背景被抽调,理论应用的案例不可重复,所以造成了教育理论应用的困难,总有胸中似理念澎湃,但无一良策可用之感。

体育教育理论篇10

目前,应用型人才是地方高校体育教育专业的培养目标,一方面是社会发展的内在需求,另一方面也对体育教育理论课程知识结构提出了新要求。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制定要充分考虑社会需求,在课程体系构建方面要优化理论课程知识的结构,解决课程知识的重复性问题,提高课程知识的整合度和有效性。《教学质量国家标准》要求体育教育专业学生注重培养运动技能和体育教育教学能力。体育教育专业课程体系就需要重视专业方向类课程(田径、体操、球类等)和体育教育教学技能类课程(学校体育学、体育课程与教学论、学科教学法等)的设置,为学生运动技能水平和体育教育教学能力提高奠定坚实基础。地方高校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质量提升,需要紧密结合社会发展需求,统一认识和学习理论性知识和实践性知识,实现知识和能力全面协调发展。

2地方高校体育教育专业理论课程知识教学的现状分析

2.1理论课程内容知识存在重复性,设计缺少的层次性

地方高校体育教育专业理论课程知识内容伴随着高校体育课程改革步伐发生了相应变化。“厚基础、宽口径”目标的不适当借用以及课程设置轻视技术教学能力的倾向正在吞噬着未来体育教师的“真本事”,而各个理论的不断的臃肿化和各学科内容严重重复交叉现象则在浪费着学生的时间,消磨着同学们对理论课程的学习兴趣[3]。面临如此局面,课程内容知识的精简和审视成为必然趋势。然而,体育教育专业理论课程的分化或重构逐渐褪去本应该具有的话语权,部分课程内容的抽空也必然迷失课程内容的选择方向[3]。《学校体育学》就是如此,分化或重构抽取了许多实际内容,“体育课”部分没有了,致使显得有些空洞和乏味。从《学校体育学》课程内容变化可以看出,如何准确定位课程目标和合理选择课程内容(避免课程内容知识的重复性),就成为制约体育课程教学有效性的关键问题。《体育教学论》与《学校体育学》分化有着相似的过程。《体育学科教学法》从《体育教学论》分离而来,多个版本《体育教学论》都论述了体育教学方法这一部分内容,从学理上而言,这部分内容应由《体育学科教学法》详细解释和表述。理论课程内容设置的重复性问题的存在,一方面不利于课程话语权的表达;另一方面有碍于传递给学生更系统、更有效的课程知识。

2.2理论课程之间知识的衔接性不够紧密,课程整合力有待提高

体育教育专业理论课程“各自为政”,课程之间缺乏衔接性。理论课程知识重复性需要严格审视和精简,同时还要把握课程之间知识的衔接性,尤其是具有同类归属的课程。《体育学概论》和《体育史》两门课程都阐述了体育的概念、体育产生和发展等内容,存在重复性内容。为解决课程门类间的衔接性,需要整体把握和整合课程内容知识。《体育学概论》陈述了体育是什么和如何产生的部分,而《体育史》就应避免内容的重复性,承接描述纵向层面的体育发展特征,《体育社会学》从社会发展的角度出发,解释体育的社会发展影响因素和功能表现。课程之间不是孤立存在,相互之间是相互联系的。这不仅是课程系统内在合乎规律的体现,也是课程整合力量形成的前提条件。

2.3理论课程知识与社会实践要求相脱节,难以满足社会需求

体育教育专业理论课程知识的宏观化、空洞化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学生学习兴趣,同时理论课程知识的滞后性造成与社会实践相脱节,突出表现理论性太强,有些“水土不服”。调查发现,理论课程知识学习过于空泛,缺乏针对性。如中小学校体育运动会需要许多体育运动项目裁判法的知识,课堂上只讲理论会显得很枯燥,且学习效果不好,而应结合实践经验,体验学习的内容,巧妙利用错误案例加深知识理解。由于理论课程知识具有一定的滞后性,不能及时反映社会需求,需要运用实践知识去理解和巩固理论课程知识学习。

3地方高校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理论课程知识体系的理论架构

3.1体育教育专业理论课程知识的内涵

课程知识的教育学属性是被纳入到教学活动过程之中的课程知识区别于处在教学活动领域之外的一般性知识经验的教育学内在规定性[4]。它是理解课程知识内涵的重要前提,明显地描述了与一般性知识的区别。课程知识可简单理解为课程内容知识。《简明国际教育百科全书》中认为,课程知识包含两层意义,在一门课程中所教授或包含的知识(课程内容知识)和制定课程时所应用的知识(课程编制知识)[5]。研究采用第一层面的课程内容知识,即在教育过程中被选择、组织、分配和传递的供学习者的知识,包括以文本的方式体现在课程计划、课程标准和教材中的知识,也包括教师在教学设计时引入的知识[6]。体育教育专业理论课程知识可理解为体育理论课程内容知识,即在体育教育过程中被选择、组织、分配和传递的供学习者的知识,包含静态和动态两种知识类型。静态的课程内容知识有课程计划、课程标准和教材知识;动态课程内容知识主要是教学过程中生成性知识。

3.2体育教育专业理论课程知识的形态

课程知识指的是课程内容知识,其教育性活力主要体现在教学活动中,教学过程是课程知识与学习者相互作用的场域。课程知识可以是静态的存在状态,也能表现为动态的生成过程。在与课程环境因素互动的过程中,要重视课程知识对人生存意义建构的作用。从课程知识存在形态来看,将体育教育专业理论课程知识的形态分为教材知识、教学过程中的知识和作为个体学习结果的课程知识[4]。教材知识是一种静态的、抽象的课程知识形态,较为关注课程知识的整合作用;教学过程中的知识,也称为教学知识,它是一种动态的、具体的课程知识形态,体现在课程知识与学习者处于对话之中。从学习者能动性的角度出发,课程知识的生成价值较为突出,“教学相长”的教学效果较为明显;而作为个体学习结果的课程知识,也称为个体学习知识,它是静态的、默会的,学习结果的产生伴随着学习者的生活体验。具体见图1。

3.3体育教育专业理论课程知识结构构成要素

运动技能水平和体育教育教学能力提升是高校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的重要内容,是衡量培养质量的重要依据。体育理论课程知识的研究范畴仅包括体育学科类的理论课程,不包括教育类理论课程和其它理论课程。以系统理论为研究逻辑起点,坚持人才培养目标导向,将丽水学院体育教育专业理论课程知识分为宏观、中观和微观三个层次结构。具体见图2。3.3.1宏观课程知识宏观课程知识,是“方法论”层次,具有重要的价值导向作用。该层次描述体育的概念、产生、发展历程、运行规律和研究方法等内容,具体体现在《体育学概论》《体育社会学》《体育科学研究方法》等课程知识。《体育学概论》课程知识具有通识性和基础性特点,探讨体育产生与发展、概念与本质、结构与表现形式、功能与价值等内容;《体育社会学》是一门显现体育人文价值的重要课程,重点回答体育与社会结构要素有什么关系、如何运行、体育的社会意义和价值怎样三方面问题;《体育科学研究方法》课程知识重视科研方法的训练,重在解读什么是科学研究、怎样研究、如何评价等内容,对提高学生科研能力具有方法论指导作用。3.3.2中观课程知识中观课程知识,是“分析方法”层次,紧紧把握运动技术的支撑作用(体现体育课程的自身特殊性),重在解释体育项目的运动技术原理和规律,分析运动技术的环节及各技术环节的重难点,具体包括《运动解剖学》《运动生理学》《运动训练学》等课程知识。《运动解剖学》课程知识,主要研究人体机械运动规律及其与体育运动技术关系,具体包括人体运动的执行结构、物质代谢结构、调控结构等内容;《运动生理学》课程知识,探索人体在运动过程中机能变化规律,以及运动技能形成和发展的生理学规律,涉及运动的能量代谢、肌肉活动、运动技能学习等内容;《运动训练学》课程知识,研究运动训练规律和有效组织训练活动行为,包括运动训练方法与手段、技术能力训练、心理能力训练等内容,对提高运动技术水平有重要的理论指导作用。3.3.3微观课程知识微观课程知识,是“分析手段”层次,强调传递教学技能训练知识的手段与方法、技巧与策略等内容,涉及《学校体育学》《体育课程与教学论》《体育学科教学法》等课程知识。《学校体育学》课程知识,主要说明如何认识学校体育、如何设计与实施学校体育课程和课余体育、如何做一个合格的体育教师三个问题,具体包括学校体育课程规范、学校课余体育、学校体育的管理与资源开发等内容;《体育课程与教学论》课程知识,重点回答依据怎样的体育课程原理、怎样设计与计划体育教学过程、怎样把握与理解体育教学结构及要素等问题,具体涉及体育课程原理、体育教学过程、体育教学内容、体育教学目标、体育教学方法和体育教学评价等内容;《体育学科教学法》课程知识,主要解答如何选用教材、如何选用教学方法、如何运用教学资源等问题,具体包括体育教材内容、体育教学方法分类、体育教学方法选用技巧与案例、体育教学媒介等内容。

3.4体育教育专业理论课程知识结构要素间的关系

体育教育专业理论课程知识的宏观、中观和微观结构要素的关系,是密不可分的。无论是结构意义的逻辑性,还是课程知识呈现的关联性。体育理论课程知识层次结构构建的意义在于给予明确的课程价值导向、多样的运动技术分析方法和有效的教学技能训练手段,通过课程教育和课程教学的过程,促使学生学会认识世界的方法,掌握运动技能和教学技能,达成体育理论课程知识的价值的实现,即人性的延续[7]。影响的关键因素在于如何培养学生乐于参与、乐于锻炼的态度和学习习惯。宏观课程知识,是“知识战略”层次,表达了体育课程知识的通识性和普适性,更多是体现一种课程理念、课程价值的引导作用,能为学生学习运动技术,培养学生参与体育兴趣提供重要条件。中观课程知识,是“知识方法”层次,凸显了运动技术在体育学科的重要地位。它对宏观和微观课程知识学习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学会分析运动技术,掌握运动技术的来龙去脉,有助于增强体育兴趣,也会在教学技能学习上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微观课程知识,是“知识手段”层次,主要传递教学技能的手段、技巧和策略。该层面课程知识的学习必须以宏观和中观课程知识作为前提条件,同样也有助于对其他层次课程知识的比较和理解。不能很好掌握和分析运动技术的学生,教学技能的学习就会困难很多。体育教育专业理论课程知识的三层次结构,有其内在的规律性,但在教学活动和学习活动过程中,体育教师要合理对待理论课程知识与实践课程知识的关系,做到互相促进,互补共长。

4地方高校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理论课程知识系统化的作用

4.1构建理论体系架构,增强课程知识系统的逻辑性

体育理论课程知识形态分类是认识和把握课程知识价值的重要依据。从教材知识方面,挖掘和整合体育素材的筛选;从教学知识方面,研究教学动态过程发展,重视发现和创造生成知识;从个体学习知识方面,分析课程知识传递源头和途径,提高传递效率。体育教育专业理论课程知识的宏观、中观和微观三层次结构,紧紧围绕方法论指导、运动技术分析和教学技能训练培养思路而展开,呈现出明确的目标导向和清晰的层次分类,有利于理论课程知识的整合,增强课程知识的逻辑性和系统性。

4.2建立理论课程群,优化理论课程知识结构

课程间的相互联系是课程系统内在合乎规律的体现,也是课程整合力形成的必要条件。《体育学概论》是体育教育专业主干课程,探讨体育概念、产生和发展等内容,对其他课程学习具有宏观性和基础性的指导作用,是一种对体育知识的横向描绘;《体育史》主要梳理体育产生的历史阶段和发展特征等内容,是一种对体育知识的纵向勾勒。课程整合是课程知识促进有效传递的重要手段和途径。《体育学概论》和《体育史》两门课程的整合,重点突出横向与纵向解释思路的整合,可以帮助学生更有效了解体育的总体发展历程,也有利于更深入学习体育知识提供重要方法论基础。

4.3创建学习共同体,提高学生体育学习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