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现代社会教育特点十篇现代社会教育特点十篇

现代社会教育特点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5:28:32

现代社会教育特点篇1

关键词:现代社会 特点 教育 适应 超越

教育受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因素的制约,同时教育对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也有一定的交互作用。“教育要与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等相适应,培养出适应社会需要的人”,这是长期以来教育学所公认的命题,也是所有教育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社会在不断发展,同样教育不仅要适应社会的发展更要超越社会的发展。

一、现代社会的特点

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在网络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的推动下,人类社会步入到信息时代,这一时代与以往任何一个时代相比都具有明显的不同特点。

(一)竞争日益激烈

时下人们的生活节奏加快,无论是在学校还是在工作中抑或生活中,人们面临着来自各个方面的竞争压力。由于竞争的日益激烈,在校学生的适应与调节、大学生就业、人们的心理健康等对教育提出了新的课题和挑战。

(二)全球化

全球化可以指政治、经济、文化的全球化,但通常全球化指经济全球化。联合国贸发会议的报告称,经济全球化包括自由市场、投资流动、贸易和信息的一体化。主要表现在:生产的全球化,跨国公司越来越成为世界经济的主导力量;市场的全球化,国际贸易迅速发展,国际贸易成为世界经济的火车头;资金的全球化,国际金融迅速发展,巨额资金在各国之间自由流动;科技开发和应用的全球化;信息传播的全球化等。经济全球化对教育有着深刻的影响,体现在:经济全球化带来人才竞争的全球化,教育该如何培养适合全球化的人才、面对人才向富国流动教育该怎么做、面对国外留学热潮中国学校该如何面对;经济全球化带来的文化多元化,该如何保护、发展本国优秀传统文化成为教育一个新的课题;经济全球化背景下教学目的、目标、内容、方法和手段等该如何改革等等。

(三)知识经济

所谓知识经济是指建立在知识的生产、分配和使用上的经济,它是相对于农业经济、工业经济而言的新的经济形态。知识经济是把知识作为最重要的资源,把人创造知识和运用知识的能力看做是最重要的经济发展因素。知识经济时代人们对知识观有了深刻的变化,进而影响着教育,主要体现在:知识经济要求教育是一个多样化、开放式的教育;知识经济使人越来越重视终身教育;对教育的原创性、创造性需求增强;要求人才的综合素质提高;知识大爆炸时代不断产生新的专业、新的知识,对教育提出新的需求。

(四)文化多元化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2001年9月11日通过的《文化多样性宣言》指出:“文化多元化”是指“文化在不同的时代和不同的地方具有各种不同的表现形式,具体表现为构成人类各群体和各社会的独特性及其全部独特性所构成的多样化”。在人类社会不断的创造、交流、革新的过程中,各民族、各国家形成和发展了各自的文化,随着经济全球化带来的文化冲突,文化多元化更加凸显。文化多元化对教育的影响体现在:文化多元化约定教育目标要体现价值观;文化多元化对教育内容、教育方式等都有影响。

(五)距离的亲近与感情的疏远

特别体现在现代城市生活中,同一个楼房的住家大人之间缺少交流与沟通,同样小孩的玩伴在减少,这样情况下成长的孩子更容易形成各类心理障碍,如何对这一问题进行解决也是教育关注的命题。

二、教育与社会的适应与超越

从实践唯物主义看教育与社会的适应与超越是辩证统一的关系,“适应”与“超越”是同一发展过程中的两个方面,适应中有超越,超越中有适应。同时,它们又是一组“互为递进”的概念,适应是超越的基础和前提,而超越的阶段性成就又需要适应来加以维持、巩固和发展,超越的目标应指向新的适应。笔者认为教育与社会的适应与超越关系从某种程度上说就是教育中的“教”和“学”与“习”的关系。

(一)教育与社会的适应

教育与社会的适应是指教育对社会现状的适应,它强调教育要从社会现状(包括现有的物质生产水平、政治经济制度和文化传统)出发,根据已有的社会现实去设定教育的目的、内容乃至教育方式,以便将社会现有的东西在年轻一代身上再生产出来,并通过年轻一代的社会化,以达到使现有社会在时间上得以延续的目的。综上所述我们可以看到,所谓适应充分体现了教育中的“教”和“学”。

“教”和“学”的主要内容是“认知世界”,即人类社会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的知识、理论与经验的总和,教与学使学生能够促进学生的自我发展,以寻求在社会上生存的经验和技能,也就是说为了更好的适应社会。在这个过程中“教”的内容、目的、方式等等都要受到一定的、具体的社会历史条件的限制,同时“学”的水平、内容、目的、层次也受到各种社会历史条件的制约。在这个层面上讲,教育与社会的适应问题充分体现了教育的维持、生存等功能。

(二)教育与社会的适应与超越的辩证统一

教育与社会的适应与超越符合马克在辩证唯物主义观点,这里所论述的“超越”是在“实践”意义上所说的“超越”,因而是通过对动物的简单适应的积极扬弃而内在地包含了适应性的“超越”。“实践就其本质而言就是超越的,”人正是用实践这种超越的方式来适应这个世界的。

从某种程度上讲教育与社会的适应问题体现了教育的维持功能,这一方面体现在对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后续,另一方面体现在教育对促进社会的稳定上所发挥的作用。教育与社会的超越问题同时也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指教育对文化的发展,另一方面表现在对社会的改革和发展。

当今社会,和平与发展是时展的主流,和平是基础,发展是本质,而教育与“适应”恰恰体现了“和平”,“超越”则体现了“发展,就像和平与发展的辩证统一,“适应”与“超越”也体现了实践唯物论的辩证统一。

现代社会教育特点篇2

那么,什么是现代教育呢?罗崇敏先生说,现代教育是根植于知识经济和知识社会的教育,是以人为根本的教育,是以教育价值为灵魂、以能力教育为核心的教育,是以制度教育为保障、以教育公平为基础的教育,是引领人类社会文明进步的教育。现代教育以现代生产和现代生活为基础,以现代科学和现代文化为内容,以人的自由和全面发展为目的。现代教育要构建人的主体素质,发展人的主体性,完善人的本质,促进人类的文明进步。

从罗崇敏先生的阐述中,人们自然会明白,现代教育以人的自由及全面发展为目的。这主旨触及到了教育的目的性这样一个根本性的问题。这根本性的问题就是现代教育培养什么样的人的问题,这一问题及其引出的相关问题,区别开了现代教育与非现代教育。现代教育的目的性,不是单视角、单视野的构建与预设。例如,社会学的视角视野,告诉我们,现在我们生存的这个现代社会是一个什么样的社会,对未来的人才形成了什么样的要求;经济学的视角视野,告诉我们,现在我们生存的这个现代社会的生产水平和生产方式的特征,规定了对未来劳动者的素质结构及要求;文化学的视角视野,告诉我们,现在我们生存的这个现代社会的文化现状,明确了未来人才身份的要求;心理学的视角视野,告诉我们,现在我们生存的这个现代社会中的人,特别是青少年的身心发展的特点、问题及规律等,以及未来社会对人才的心理要求。不同视角、不同视野对现代教育培养什么样的人这个问题的共同研究探讨,才能合构出现代教育的目的。没有这种合构,单一学科的单一视角视野的探讨,在显示其研究价值的同时,也会显露出其研究的缺陷。社会学向我们揭示了现代社会的一系列事实,却很少过问对人的要求与理想及社会的关系;经济学向我们揭示了现代社会的经济运行的特点、规律,却不过问经济的目的性与人之间的关系问题;文化学向我们描述现代社会的文化状况,却轻视人对先进文化的创造问题;心理学向我们说明了很多心理事实,却很难揭示人存在的目的性、价值与意义。

罗崇敏先生对现代教育的目的探索,对现代教育本质的探讨,对现代教育特性的分析,对现代教育功能的剖析,对发展现代教育的思考,对实践现代教育的探寻,超越了单一学科性质的单一视角、单一视野的视界,从广阔的领域中,理清了现代教育的多层面、多层次的问题。现代教育培养的人不仅仅是能满足适应社会的要求,更重要的是要能够改造并推动社会的发展。要达到这一目的,要实践现代教育,罗崇敏先生找到了实践的三个基点:即生命教育、生活教育、生存教育。实践现代教育在这三个基点上迈出的第一个追求,是去塑造“有尊严的现代人”。

现代社会教育特点篇3

关键词:现代传媒;思想政治教育;教育功能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2-2589(2013)35-0378-02

一、现代传媒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

(一)终生教育的“大学校”

西方的传播学理论认为,现代传媒具有对环境进行督查批判,促进社会交流和联系以及传承文化等三种社会功能。在我国,一般认为现代传媒具有为商业进行服务、促进公共事业和进行政治教育等三大主要功能。无论是西方的传播学理论还是国内的普遍观点,其实都突显出了现代传媒的教育功能,而且这种教育功能主要体现在思想政治教育上。我国现代社会的发展也表明,在传统的学校教育之外,现代社会公民无疑都要进行不同程度形式不一的再教育乃至终生教育,而这样的教育不可能再回到学校里时行,现代传媒正是在这种情形之下在一定程度上扮演起了国家、民族和社会发展人才的培养者角色。正如社会学家沙莲香所言:“通过大众传播把文化传递给下一代,并不断教育离开了学校的成年人、社会成员共享统一的价值观、社会规范和社会文化遗产。”[1]众所周知,现代信息化浪潮的汹涌澎湃,促进了学习型社会的巨大发展,人们需要通过不断的再学习来适应社会和时代的发展,以实现自我的提高和追求,终生学习成为整个社会的现实活动和生存需要。虽然传统学校教育有着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优势和特点为,但现实是人们在完成了基础教育之后必定离开学校,脱离学校教育,必须开辟新的教育渠道以满足自身发展的需要,拥有受众层次多、知识更新快、实际影响广、传播速度快等特点的现代传媒无疑提供出了一条重要途径,也正是因为现代传媒的超时空性,使其成为人们随时随地进行再教育乃至终生教育的“大学校”。

(二)公共领域的促建者

作为现代民主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表现就是公共领域的建设和发展,而现代传媒在这其中所走到的作用和影响是极其深远的。现代传媒参透进人们生活的每一个领域,其所关注的现象和问题也是人们所倾向了解的,而且人们在无形中会根据传媒的关注程度而展开对各种问题的关注强弱。公共领域的建设和发展主要是对人们公共意识的积聚和呈现,而最有效的载体就是现代传媒。在公共领域中,人们通过现代传媒来了解社会、经济、政治和文化,并理解其中什么是重要的,是需要他们来进行广泛而深入思考的。“新闻媒体远远不止是信息和观点的传播者。也许在多数时候,它在使人们怎样想(whattothink)这点上较难奏效,但在使受众想什么(whattothinkabout)上十分有效。”[2]现代传媒在进行信息传播的同时更加注重引导人们进行思考。人们通过现代传媒了解自身所关注的问题及相关事项,同时以自我需要同传媒引导相结合,突出对某一问题或现象的关注,在集体的讨论中形成共议和共识,探讨对共性问题的分析和对策。在公共领域,通过现代传媒可以形成一种政治动员,引导对共识的达成和深化,进而影响公众的生活。也正是因为现代传媒的大力应用和发展,深深强化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在公共领域,思想政治教育以公共议题的面目呈现在大众面前,大众通过现代传媒了解并理解思想政治教育的内涵、特点和重要性,并形成公共舆论,进一步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三)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场

传统思想政治教育并不注重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之间的互动交流,知识传授和领会接受在某种程度上是分离的,而现代传媒的介入不仅可以化解这种分离,而且还可以成为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场。在传统思想政治教育中,受教育者往往是被动地接受知识,主观意愿和想望在很大程度上被忽视。而现代传媒的发展,不仅人们的知识信息更加宽广和丰富,而且受教育者的主体地位得到强化,有了更多主观意愿和诉求得以表达的机会,而且表达诉求的途径和渠道比以往更加丰富和通畅。过去,传媒只是单向传播信息,以单纯的信息输出为主,随着传媒技术的发展,现代传媒的功能不断增强,在传播信息的同时,越来越强化对受众施加的影响,特别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在这种思想政治教育发挥作用的同时,受众又通过自身的主动应对,对现代传媒的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在当今的信息化社会,绝大多数的社会成员都是现代传媒的传播对象,他们也再像以往那样处于被动的地位,对所传播的信息他们认真思考并进行反馈,以此影响现代传媒,甚至对相关信息的选择、制作和传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也正是在这种有效互动中,思想政治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实现了联系,开展了实践教育活动,促进了思想政治教育效果的实现。

二、现代传媒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优势

随着信息化社会地位的日益巩固和深化,现代传媒以其强大的渗透力深刻影响着人们的思想意识,所以其也成为思想政治教育与时俱进发展的重要载体和有效途径,表现出明显的优势。

(一)教育范围的全民化

现代传媒本身具有内容丰富、形式多样、传播快捷、受众面广、影响面大等特点,能让社会热点事件在各个领域中以较短的时间迅速快捷的传播,形成较大的影响,并在引起公众广泛关注的同时形成一定的舆论导向。正因为如此,现代传媒所传播的信仰意识、思想观念、价值取向、政治态度、人生导向等能够形成一定的社会认知、共识、心理和社会风气,对人们产生影响。所以,在当下的信息社会,每个社会成员思想、观念、意识、德性的形成、建立和发展都无法摆脱现代传媒的影响和作用。所以说,通过现代传媒,思想政治教育就能够渗透到社会的各个领域,影响到最为广泛的社会成员,从而使思想政治教育达到全民化教育。

(二)教育过程的超时空性

现代传媒反映着时代和社会的发展,在紧密联系社会生活的同时能及时、快捷地反映社会生活,服务社会生活,随着电子智能化媒介的应用和发展,这一特点显得更加突出。手机、电视、广播等电子智能化媒介大量而广泛的使用,让现代传媒对包括社会热点事件、突发现象在内的社会生活领域的反映更加迅速、及时,甚至可以实现超越时空限制的同步化。互联网的发展使得这种超时空性得到空前的强化,地球也因此成了所谓的“地球村”。传统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存在着教育内容更新慢、教育形式创新弱、教育组织水平滞后等显在弱点,影响了教育效果。现代传媒的这种超时空性完全可以克服这些痼疾,在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时,可以使其影响、效果、作用迅速显现出来,如在线视频会议、现场直播、网络远程教育等,这些都是跨越时空、效果最快的思想政治教育过程。

(三)教育效果的增值性

在现代传媒中,超媒体、多媒体、人工智能、知识库、信息高速公路等先进的信息技术被广泛应用,特别是这些信息技术在同计算机网络相结合时,无论时是主客体的互动交流、教育形式的自主选择,还是内容的丰富性、面向受众的开放度和个性化服务等都在无形中推动教育深化,增值教育效果,营造出了一个前所未有的开放式的智能化教学环境和平台,为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开展提供了无可比拟的优越条件。正是在这种环境中,一些原本索然单调的道德说教成为和蔼可亲、图文并茂、富有吸引力的趣味教育,教育者和受教育者能在一种平等民主的氛围中开展互动交流,受教育者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可以得到充分激发,有利于传统思想政治教育所期望的个性教育、因材施教、即时教育等的实现,促进思想政治教育的与时俱进和教育效果的增值。

三、现代传媒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实现

(一)注重传媒素养的培育

在当前社会,现代传媒越来越成为社会的服务器,认识、了解乃至运用现代传媒越来越成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必备素养和基本能力。传媒素养始终以人的素质培养为核心,注重对现代传媒的正确认识和有效运用的能力,在对多种传媒信息认识和解读的基础上,强调独立意识、批判意识和创新意识,并以此建立对待传媒信息内容合理、意义丰富、判断独立、价值明晰的传媒知识体系。这是基于现代传媒对人们广泛深入影响而提出的具有全新内涵和特点的教育方法和教育理念。对公民传媒素养的培育越来越成为人才培养的必要环节和组成部分,直接关系到信息化社会全民素质提高的程度和水平。在如今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海量快捷、泥沙俱下的信息传播要求人们要具备一定的传媒素养并不断提高,以此主动过滤摒弃负面信息,积极化解负面作用和影响,在充分运用现代传媒的同时,突显现代传媒的积极意义、价值和作用,进而彰显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和追求。

(二)注重传媒技术的学习

对于思想政治教育者而言必须实现“一个中心两基本点”的技术要求。“两个基本点”就是对传媒资源的运用和对传媒技术的掌握。思想政治教育绝不是单调枯燥的理论教育,而是一种关涉受教育者身心健康发展的成长教育,教育者应该主动了解现代传媒资源并能够有所取舍的充分运用传媒资源,同时改变传统的“黑板模式”和“粉笔模式”,熟练掌握现代传媒技术,使思想政治教育由单调性走向丰富性,由平面化走向立体化。“一个中心”就是在做到“两个基本点”的基础上,实现其与思想政治教育充分有效的结合,使理论活跃起来,使思想生动起来,使信仰亲和起来,突显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内涵与意义。

(三)注重教育机制的建设

思想政治教育是“人的一种精神生产实践活动”[3],其要实现目标和追求,就必须改变传统的灌输模式,实现教育互动交流,也就是进行传统的传授教育的同时,注重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的互动学习交流,强调受教育者主动参与意识的激发。要充分利用现代传媒的优势和吸引力让学生参与到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中来,要坚持以受教育者为服务对象,让受教育者成为教育活动的主体,使受教育者在对现代传媒技术掌握运用的同时,强化主体意识,增强自主学习的能力,提高教育的自我消化能力,促进教育效果实现,最终实现知识传授、互动交流、意识激发、主动参与和自我教育的长效机制。

(四)注重教育环境的打造

思想政治教育要实现最优的教育效果,绝不可以单兵作战、闭门造车,要充分利用现代传媒资源,营造出全面性、广渠道、立体化、多层次、全方位的有利于教育活动开展的外在环境,充分以合力推动思想政治教育的开展,要注意辐射性、发散性和联动性,以良好的教育环境教育人,寓教于乐、寓学于境,助增教育效果。

参考文献:

[1]沙莲香.传播学――以人为主体的图像世界之谜[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0:168.

现代社会教育特点篇4

关键词:人的现代化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体系

人的现代化是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主要参考标准,也是社会主义现代化的目的和归宿。思想政治教育以人为本,关心人、尊重人、推进人的全面发展,一直是思想政治教育坚持的原则和理念,因此思想政治教育是实现人的现代化的一种有效的方式和途径。人的全面发展始终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它为人的现代化提供了根本的原则、方向和基本的价值取向,在人的现代化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在现代中国社会转型过程中,为让传统人向现代人转变,培养具有现代意识的公民,思想政治教育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高校作为培养思想政治教育专门人才的基地,其学科发展、专业建设建设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学科建设要从专业建设做起,专业建设首先要从课程建设开始。因此,思想政治教育专业课程设置是实现人的现代化的重要因素。

一、人的现代化与思想政治教育发展

“人是现代化进程中的一个基本因素,是现代化制度与经济赖以长期发展并取得成功的先决条件。一个国家要实现现代化,首先必须实现人的现代化”[1]。人的现代化是社会现代化的主要内容,离开人的现代化,社会现代化就失去其最终方向,因而社会现代化的实现就不可能。中国要实现现代化,必须实现人的现代化,因为人的现代化是衡量社会现代化成功与否的重要标准。

人的现代化主要是指人的观念、素质、能力、活动、交往等各方面表现出的同现代社会相适应的普遍而深刻的变化[2]。简言之,人的现代化就是从传统人向现代人的转变,是人的思维方式、行为方式、价值观念等从传统状态向现代状态的转变。这是一个动态的过程,随着社会的进步与发展,人的现代化的主体素质也应适合时代的需要,与现代社会的要求相适应。因此,人的现代化的主体素质外化为行为与观念的重塑。由于人处于不同的历史发展阶段,受社会环境、传统因素的影响,因此,人的现代化在每一个国家与地区有不同的内涵,但个性标准蕴含共性标准。

国内学者在分析国内外个性标准时提出共性标准,人的现代化特征包含以下方面:(1)自主意识:(2)创新意识;(3)个人效能感;(4)竞争意识;(5)求知欲:(6)科学精神:(7)公民意识:(8)开放意识;(9)协作精神;(10)可持续发展意识。这是“人的现代化”的普遍模式,或称共性标准[3]。

实际上,人的现代化主要包含观念与行为两个层面:就观念层面而言,包括价值观、民主法制观、信息观念、人才观念等;以行为方式层面而论,包括自主性、创造性、高效性、竞争协作精神、生活方式现代化等。如何实现人的现代化呢?人的现代化不是先天生成的而是后天不断教育的结果。英格尔斯认为教育是实现人的现代化的重要途径。思想政治教育是一项有意识、有目的、有计划地改造人、教育人、培养人和塑造人的实践活动,它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推动中国的现代化,从其社会功能看,是为实现现代化为服务的。思想政治教育能促进人的现代化,实现思想政治教育对人的改造、教育与塑造,最终实现人的现代化。人的现代化又使思想政治教育不断地深化,两者互为补充、相互促进。因此,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建设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二、人的现代化与课程设置

如何培养既能满足现阶段所需思政专业人才,又能为未来中国社会现代化储备人才,这就要求当下在高校的思政专业中加强学科建设、专业建设,明确培养目标,优化课程体系。

培养目标通过课程体系进行明确。培养目标中学生所具有各种能力是通过相应课程学习而获得的。因此,优化课程体系,首先要明确培养目标。由于中国所处的社会历史条件,思政专业培养目标应分为短期目标与长期目标或最终目标。从其短期目标看,思想政治教育专业课程建设面向当下主要体现在社会中培养与塑造现代公民意识;从长远目标看,思想政治教育专业课程设置在面向未来时应着重于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的终极关怀。只有明确了培养目标,才能更好地体现其学科性质、专业内涵。优秀的思想政治教育专业课程体系既要体现其学科性质、专业内涵,又要体现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与目标。所以,思想政治教育专业课程建设可以从三方面考虑:

1.思想政治教育专业课程建设应体现学科性质与专业内涵。“思想政治教育,是指一定的阶级和政治集团,为实现一定的政治目标,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人们施加意识形态的影响,以转变人们的思想和指导人们行动”,这一内涵强调它的意识形态性。意识形态性规定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学科性质与根本方向。“突出了它的政治性和自上而下的指引性,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下的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立场、观点和出发点的社会行为”[4]。因此,应坚持马克思主义立场,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指导,强化思想政治教育意识形态教育。

2.思想政治教育专业课程建设面向当下主要体现在社会中培养与塑造现代公民意识。随着中国的社会转型与社会的发展,社会的价值观念呈现多元性、复杂性的特性。如何正确树立社会主义的价值观念,如何培养合格的现代公民,要求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在课程建设方面具有政治性、指导性与现实性。思想政治教育课程建设应以中国现代化建设的社会需求作为其导向,以培养适应社会转型与发展所需要的专门人才。

3.思想政治教育专业课程设置在面向未来时应着重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的终极关怀。思想政治教育要始终坚持不断提高人们的思想道德素质,不断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最终实现共产主义。

三、思想政治教育专业课程体系建设

思想政治教育专业课程设置的两个目标体现了思想政治教育本身的内涵与根本任务,以此作为思想政治教育专业课程体系建设的依据。张澍军认为课程建设可以重点考虑五个层面:一是宏观层面的;二是内容精细化层面的;三是历史层面的;四是国际层面的;五是交叉学科层面的,并认为直接性的思想政治教育专业课应占有二分之一左右[5]。五个层面从宏观到微观,从纵向到横向,涉及方方面面。从其五个层面的课程设置看,实际上涉及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内涵与拓展的问题。从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内涵出发,其本身固有的体现专业本质特征的课程应该是不会轻易改变的。这类课程由于专业本色,在短期内不会随着社会变迁而发生改变。从其外延看,由于社会变迁,生活方式、思想观念发生改变,思想政治教育专业课程内容亦相应变化,以适合社会的发展。因此,此类课程是相对变动的。

第一类课程的建设主要依据于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的本质特征。因为思想政治教育是以改造人、教育人、塑造人为其目的,其根本任务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这就涉及教育主体与教育客体之分。如果教育主体不具备现代人的意识、高尚的道德情操,谈何改造人、教育人、塑造人,也就不能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与任务。因此,教育主体的培养至关重要,思想政治教育的课程设置也随之凸显其重要性。甚至可以说,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的课程设置是实现其目标的保障。所以,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内涵课程的设置要充分体现其本质特色。第一类课程又可以分成几个部分:一是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的核心课程,充分体现出思政专业的内涵。如马克思主义哲学,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二是思想道德修养,此类课程一般作为公共课程开设,但是基于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的特征,在其本质要求方面要高于其他专业,因此思想道德修养的课程应加重比例,才能培养出合格的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的人才,才能真正“立德树人”。三是现代人的基本技能素质,思想政治教育是关于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学科,“根本目的是提高人们的思想政治素质,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激励人们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终实现共产主义而奋斗”[6]。思想政治教育始终与人相关联,通过思政专门人才去改造人、教育人、塑造人,从而达到其目的,这需要人与人之间沟通的技巧、宣传的策略,使党中央的政策、国家的法规通达于人,使人真正具有中国社会主义的现代公民意识,从而为中国社会现代化建设做出贡献。因此,此部分应注重传播学等相关知识的训练与培养。

第二类课程随着时代的变迁而变化,从而适应社会发展需要。从课程的类型看,它属于选修课范畴,体现时代特色。鉴于当下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所需要的思政人才,思想政治教育的外延课程应依据学校所在的地理位置和服务范围与对象而进行构建。一般而言,现阶段高校思政专业所培养的人才能胜任中等学校思想政治教育课程的教学,党政机关、企业、基层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必须得到相邻学科的支持,如哲学、政治学、法学、经济学、社会学等。只有加强多学科的交叉应用,丰富与拓展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培养具有现代视野的复合型思政专业人才,才能更好地了解与服务社会。因此,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外延课程可以从几个学科门类进行构造。第一是哲学课程,如中国哲学、西方哲学或者哲学通论一类课程可以提升学生的哲学修养,以利于学生更好地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坚定马克思主义的立场;第二是政治学课程,如中国政治思想史、西方政治思想史、当代中国政治制度等;第三是法学类课程,主要以了解当今中国最基本的法律、法规为目的,如法学概论;第四是经济学类课程可以开设中国现代化发展研究、中国农村经济问题研究等;第五是社会学类课程可以开设社会学概论、社会调查研究方法、农村社会学、城市社会学。其他课程可根据社会发展的需求与地方特色弹性开设,拓展性课程丰富学生的知识,拓宽学生的视野。如地方高校面向基层服务,可以相应地增加社区工作或农村工作等相关课程,具有灵活的特性,反映时代的需要、社会的发展。

总之,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内涵性课程维持专业本色,拓展性课程适应时展,既体现出专业内在的相对稳定性,又体现随着社会发展的可变性。

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目标是实现人的现代化、人的全面发展乃至最终实现中国社会主义、共产主义事业。它是改造人、教育人、塑造人的过程,因此,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建设在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具有重要地位。加强思想政治教育首先要从学科特色开始,学科建设要从专业做起,而专业建设则反映在课程体系建设上。课程体系建设的好坏直接关系到能否培养大量专业的思政人才,更好地服务于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因此,课程体系建设始终要符合思想政治教育的学科特色、专业内涵发展,围绕中国现代化建设的根本任务即实现人的现代化、人的全面发展,最终实现共产主义。

参考文献:

[1]许晓春等,编写.二十一世纪展望.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1992.01:64.

[2][美]阿历克斯・英克尔斯.人的现代化素质探索.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5.05,第1版:7.

[3]马兆勤,周恩善,编著.新时代与新德育.西安出版社,2011:46.

现代社会教育特点篇5

关键词:社区;社区教育;本质

作者简介:邵晓枫(1967-),女,重庆永川人,四川师范大学成人教育研究所教授,教育学博士,硕士研究生导师,研究方向为成人高等教育与社区教育。

中图分类号:G72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1-7518(2015)36-0065-07

社区教育作为现代教育的一种形式,对促进人与社会的发展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我国当代社区教育兴起于20世纪80年代中期,至今方三十年,还是一种年轻的教育形式,对于社区教育的本质究竟是什么,学者们众说纷纭。而社区教育本质问题乃是研究一切社区教育问题的最核心、最基本的理论问题,本文拟在对近三十年来我国学术界对社区教育本质的探讨作比较系统的回顾与总结的基础上,较为深入地思考社区教育的本质问题。

一、近三十年来我国学术界对社区教育本质研究的回顾与反思

总结我国学术界对社区教育本质的各种相关研究,发现人们的理解并不统一,有的观点甚至相左,这些争议主要有:1.社区教育本质是影响社区成员身心发展还是促进社区发展之争。绝大多数人都认为社区教育的目的是要影响社区成员身心发展,是“指政府对社区居民实施的一种文化服务,以及居民个人需求与发展的一种学习型活动。”[1]但也有人认为,社区教育是侧重于满足社区发展需要、促进社区各项事业发展的各种教育活动和过程的总和[2];2.社区教育是否是社区所进行的各种教育的统称之争。厉以贤把社区教育视为是一种大教育,是社区所进行的各种教育的统称[3],黄焕山等也认为,“社区教育是对社区内共同生活的人群组合所进行的由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狭义的社会教育组成的‘大教育’。”[4]但一些人认为社区教育并不是社区与教育的简单相加[5]。还有人提出社区教育是“与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并列的社会教育”[6];3.社区教育是一种自下而上的教育活动还是一种自上而下的教育活动之争。吴遵民认为,社区教育的本质特点应是由地区居民自发产生的自下而上的群众性教育活动[7]。与之相反的观点是认为社区教育是由政府引导并与地区基层组织共同推动的自上而下的内容广泛的全民性教育活动[8];4.社区教育的本质是否是社区性之争。有人认为,社区教育在实质上“是把地缘环境以及环境中的具体社会关系结构当作影响和教化个体的主体。”[9]强调了社区性因素。有人则认为社区教育的实质是社区生活、社会发展与教育的有机结合,而不是社区性。社区教育的社区性仅仅是外延上的空间范围规定性,而非内涵本质的规定性,如果把社区性当成社区教育的本质属性,则容易造成社区教育工作的模糊泛化[10]。

除了以上有争议的观点外,还有一些人提出了自己有关社区教育本质的观点,主要有:1.认为社区教育的实质是教育社会化与社会教育化的统一,或称教育社会一体化[11];2.认为社区教育是在社区范围,利用社区内的经济、政治、文化、风俗习惯、生活方式和思想风貌等一切因素对社区所有成员进行多渠道、多层次、多方位、多方面的教育影响活动[12]。即强调了社区教育本质上是在社区范围内的一种教育活动;3.认为社区教育的实质是以社区发展为本和以社区人力开发为本,二者的辩证统一是现代社区教育的本质[13];4.认为社区教育的实质就是社区学习化[14];5.认为社区教育把教育与生活需要结为一体,生活性是其本质特性[15];6.认为社区教育本质是多层面的:社区教育是在社区范围内的全民终身教育,是学校教育和社区发展的集合体,是大教育大文化的融合[16]。

我国学术界对社区教育本质进行了初步的研究,虽然人们对社区教育的本质究竟是什么还存在着不少有争议的观点,但这种争论本身是有益的,有利于促进对社区教育本质进行多维的、辩证的、全面的、深入的思考。同时,在对社区教育本质的探讨中,人们提出了不少有价值的观点。如提出社区教育是一种大教育的观点,使人们从80年代中期的把社区教育视为学校教育的补充的观点转向把社区教育视为校内教育与校外教育、正规教育与非正规教育、成人教育与青少年教育统一的观点;提出社区教育本质上是一种促进社区成员发展的教育活动的观点符合包括社区教育在内的一切教育的本质属性;提出社区教育本质特点应是自下而上的群众性教育活动的观点,揭示了社区教育最深刻的本质,也代表着我国社区教育的发展方向;认为社区教育具有社区性的观点,有利于区分社区教育与其他教育活动;认为社区教育本质是多层面的观点有利于我们全面地认识社区教育的本质。当然,在对社区教育本质的研究中也存在着不少问题,突出表现为不少研究停留在只是提出观点但缺乏深入思考和论述的比较肤浅的层面上。同时,所提的一些观点也值得商榷。如认为社区教育本质是满足社区需要的观点是比较典型的社会本位论;认为社区教育本质特点是自上而下的观点虽然反映了我国社区教育的现状,但却并未揭示社区教育的本质;认为社区教育的本质是教育社会一体化的观点忽略了地域性,把社区教育等同于社会教育;认为社区教育的实质就是社区学习化的观点把社区教育与社区学习相混淆了;认为社区教育的本质特性是生活性的观点则也只看到了所有教育都具有的这一特点,却并不能把社区教育与其他教育相区分。

现代社会教育特点篇6

【关键词】大学生特点思想政治教育

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政治多极化、文化多元化的浪潮席卷全球,人们的思想观念发生了深刻而复杂的变化。在我国,各种社会思潮以前所未有的程度影响侵蚀着大学,大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在多元文化和不同的社会思潮影响的碰撞交融中悄然发生着变化。清醒地认识大学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面临的新形势,了解新变化,把握新特点,对于切实加强和改进大学思想政治教育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当代大学生的新特征和新转变

现在的大学生出生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在我国历史性巨变和各种社会思潮相互激荡的社会环境中长大。这种不同于前辈的生长环境和生活历程,留下了很鲜明的时代烙印。在充满变动的大背景下,当代大学生在变化中思考,在变化中选择,在变化中寻求,甚至又在思考、选择和寻求中变化。这样的社会和文化背景,形成了当代大学生独特的思想和行为。

当今是一个思想观念多样化的社会,现在的大学生不再轻易地接受为前辈们所认知的思想观念,而是会以更大的热情和更多的精力去探求寻找生活中看得到的新事物、新思想,并努力寻找其出现的原因,然后不加分析判别地吸收和模仿。大学生进入大学后,脱离了家庭的束缚,远离了父母的管束,独立意识被迅速激活,自我意识增强。大学生普遍不喜欢接受他人的指点和规范,喜欢自己做出决定。表现为思想观念前卫,在各方面力求显示个人特色,与众不同。大学生开始追求进取务实的价值选择,自主、竞争、公平、效率等时代意识增强,多样化特点较为明显,在价值评价标准和取向上出现多样性。受各种因素影响,当代大学生求知成才的渴望更加强烈,他们注重自身价值和利益的实现,关注自身能力和素质的提高成为当代大学生的主流,主体意识、竞争意识、自强意识普遍增强。

如今大学生多是独生子女,在当代中国金字塔型的家庭结构中处在塔尖位置。前辈们的溺爱、迁就和缺乏生活历练,形成了当代大学生意志脆弱、冲动和以自我为中心的性格特点。社会竞争的加剧和生活节奏的加快,使当代大学生面临的就业和情感压力增大,心理问题突出。他们更看重和追求物质层面的享受,很容易受到具有异质特点的社会思潮的影响,甚至被左右。

当代大学生群体的这些出生和成长背景以及独特的思想和行为特点,使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受到新挑战。这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出了新要求,我们要在冷静分析的基础上积极应对。

二、坚持以人的全面发展教育观为指导,创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理念

同志指出:“思想政治工作说到底是做人的工作,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即坚持教育人、引导人、鼓舞人、鞭策人,又要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帮助人”。这阐明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质,为大学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指明了方向。大学思想政治教育,必须坚持以“育人”为中心,以大学生的全面发展为目标,切实把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摆在学校工作首位。要针对大学生意识形态还没有定型以及思想和行为特点,适应社会生活的时代要求,鼓励和引导学生的积极性与创新精神,努力提高大学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和吸引力,实现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坚持大学教育教学以人为本、育人为本、德育为先,以人的全面发展教育观为指导,创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理念,努力提高当代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

以学生根本利益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树立以学生为本、为学生服务的思想。大学思想政治教育要以学生为中心,弘构大学生的主体性和价值性,紧紧围绕学生的成长与成才这个根本任务进行。发挥大学生的内在潜能,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引导学生逐步认清个人与集体、国家之间,政治与业务之间,主观选择与客观需要之间的辩证关系,培养大学生公平、诚信、自强、自律的意识和观念,成为国家需要的优秀人才,提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感染力、影响力和实际效果。

坚持从学生实际出发,以增强实效性为目标,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要尊重大学生的主体地位,把教育人与理解人、关心人、帮助人结合起来,努力帮助学生,解决学生的实际问题和困难。要始终把学生放在学校工作的第一位,进一步健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制度。使大学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更有说服力,更具有针对性。

三、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引领,构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体系

大学思想政治教育要针对当代大学生务实、多样的特点,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引领,以理想信念为核心,以爱国主义教育为重点,以思想道德教育为基础,以大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努力构建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与社会主义法律规范相协调的、与培育“四有”新人目标相一致的、与中华民族传统美徳相承接的大学思想政治教育体系。

正确处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以文化为基轴,异质多元文化为辅助的关系。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核心,异质围绕核心。任何民族、国家和社会的存在与发展都需要主导价值观的强力支撑,需要有一种主体社会思潮来引导其他社会思潮,形成一个主体,多种方向的态势,这是一个正态社会发展所必需的。

在现阶段,我国教育的指导思想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这个思想激荡、相互碰撞的时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我们总的指导思想,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一元,其他有利于社会发展的思想和文化观念则是多元。在多元社会思潮影响下的大学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要用科学的眼光看待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作为主流指导思想,以理性的头脑、开放的心态科学分析,正确对待西方社会的各种文化思潮,正确处理思想观念一元导向与多元存在的矛盾,尊重多元,包容差异。注意一元和多元在教学中的相互融合、相互和谐,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在一元的基础上创造和发展多元,把主导性与多样性、先进性与广泛性有机结合起来,坚持正面教育引导。

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尊重校园文化的多样化,注重文化生活的多样化,满足大学生文化需求的多样化,实现弘扬主旋律与提倡多样化的有机统一。使民族文化与外来文化、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高雅文化与通俗文化在大学文明的平台上相互融合,相互促进,使各种文化形式、文化门类、文化活动各展其长,健康协调发展。要把形势与政策教育作为大学生的必修课,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回答大学生普遍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要充分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主课堂的育人作用,积极探索参与式和研究型的思想政治教育课堂教学形式。要大力培养当代大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和社会主义信念,把爱国主义、集体主义教育与大学生的成才教育紧密结合起来,并贯穿、融入到整个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使广大青年学生自觉地把个人理想与国家前途结合起来。

切实加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引导和监督力度,积极探索开设思想政治课的网络课堂,以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引导力和感染力。利用多媒体、网络宣传形象的优势,让大学生了解国情、世情。坚持正面教育引导,进一步掌握舆论宣传的主导权。大力优化大学传播环境,创新改进传播方法,拓展丰富传播载体,建立融传统媒体和现代传媒为一体的全方位、立体式的大学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理论传媒体系。努力在与多元社会思潮的交流、交融、交锋中争取到主动权。

四、切实帮助大学生克服困难解决问题,融人文关怀于道德情感教育之中

道德情感是一种力量,是一种巨大的精神力量和感召力量。帮助大学生克服困难解决问题,融人文关怀于道德情感教育之中,可以让学生在感动中感受生命的价值。大学要把教育人与服务人、帮助人紧密地结合起来,把解决学生的思想问题与解决学生的实际问题有机地结合起来,在生活教学中,既以理服人又以情感人,增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际效果。

建全和完善大学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咨询工作专门机构,配齐专门人员。将课堂心理健康教育与课下心理咨询活动有机地结合起来,要紧扣当代大学生的性格特点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和咨询活动,培育大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

加大对家庭困难学生的助学支持,引导贫困学生艰苦奋斗,自强自立,树立信心。积极帮助大学生开展勤工助学活动,给贫困学生以切实的关心与帮助,使其顺利完成学业。

大学要把毕业生的就业作为“一把手工程”,重视就业工作组织的建设和工作制度的完善。要加强服务意识,以市场为导向,开设就业指导课,千方百计为毕业生开展就业指导和服务工作。努力建立集就业、管理、服务、指导为一体的毕业生就业指导与服务体系,帮助毕业生实现充分、广泛就业。

五、加强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队伍的建设和领导,为加强和改进工作提供可靠的组织保证

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希望工程”“民心工程”和“基础工程”。要始终把大学生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摆在大学各项工作的第一位,并贯穿于大学生在校期间教育教学的全过程和面向全体学生。要切实抓好思想政治教育干部、教师、辅导员和班主任队伍的建设,在工作、学习、生活福利和待遇等各方面关心、帮助他们,支持和鼓励他们安心工作,努力工作,成为大学思想政治教育方面的专门人才。大学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需要更具亲和力,平等地与学生交流,使学生在融洽的人际关系中乐于接受帮助,接受教育,真正解决思想认识障碍。要健全在党委的统一领导下,各职能部门各负其责,学校上下齐抓共管,全社会大力支持的大学思想政治教育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从制度上确保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真正落到实处并不断得到加强和改进。

人的思想道德观念是随着社会发展变化而不断发展变化的。大学生正处于思想政治观念的形成时期,思想政治教育要适应社会生活的时代特色。在新形势下要把握大学生的新变化、新特点,创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理念,坚持教育以育人为本,以人为中心,始终把学生放在学校工作的首位,以大学生的全面发展为目标,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引领,切实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努力开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新局面。

参考文献:

[1]史保国,年亚贤.育人与成才大学生教育管理理论探索[m].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总社,2011.

[2]邱伟光,张耀灿.思想政治教育原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3]史庄伟.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研究[m].天津:天津教育出版社,2013.

[4]徐蓉.走向社会与个人发展[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11.

[5]陈敏.艺术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案例解析[m].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12.

现代社会教育特点篇7

关键词:电大远程教育;社区教育;学习型社会

1引言

“发展远程教育和继续教育,建设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是党中央提出的战略目标,也是我国教育事业和社区工作未来改革发展的重要任务。远程教育与社区教育都是以继续教育、终身教育理念为指导,为创建学习型社会服务的重要形式。实现远程教育和社区教育的联手与合作,有利于终身教育体系的形成和学习型社会的创建。为了加快我国各项事业的发展,构建和谐社会,打造学习型社区,电大远程教育是可以大有作为的。电大以先进的办学理念和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可以为社区居民提供各种教育服务,提高居民的综合素质。电大在创建学习型社区方面可以发挥自己特有的积极作用。

2开展社区教育是全民终身学习和现代社会发展的要求

在人类社会已经进入知识经济和信息化的今天,为适应现代社会生活的需要,继续教育、终身学习成为人们自我完善的必然要求,也成为现代社会的生活方式。只有不断学习,才能应对知识更新和发展所带来的挑战;只有终身学习,才能享受信息社会所带来的文化和教育等方面的丰富的生活乐趣。社区教育是人们终身学习的平台。社区教育的目标,就是提高全民综合素质,为构建和谐社会做出自己的贡献。社区教育是指在一定的地域范围内,由社区工作人员组织,社区居民参加,利用各类教育资源,采取各种教育方式,以满足社区居民的各种教育需求,提高社区居民的整体素质和生活质量,促进社区和谐、健康发展为目的的作者:耿南嘉,呼和浩特职业学院,呼市广播电视大学(010020)。教育活动。社区教育是实现终身教育的重要形式,也是建立学习型社会的基础,抓好社区教育已成为现代社会发展中的一项重要任务。开展社区教育,建设学习型社区,也是推进和谐社会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社区教育以提高社区居民的文明程度、综合素质和满足居民精神文化生活的总体要求为目标。在社区开展以弘扬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为重点的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教育活动,是社区教育的重要任务。这些活动寓教于乐,寓教于活动,寓教于生活,既弘扬中华文化、体现时代精神,又培养健康向上的社会风尚,是社区教育的重要内容。

3电大远程教育与社区教育相结合是未来发展趋势

广播电视大学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和教育资源为创建学习型社区提供了必要条件。电大教育的大众化特点与社区教育为居民服务的目标是一致的。电大远程教育与社区教育相结合是未来发展的必然趋势。远程教育是运用计算机网络和多媒体技术,虚拟现实课堂环境,跨越时空局限进行的开放性教育,体现和代表了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教育技术的发展方向。电大远程教育依托构建学习型社会的大背景,顺应我国人民对高等教育和终身学习的需求,把教育的主要任务从以培养新生劳动力为主,转向全民教育和终身教育。电大远程教育最重要的特点和优势是利用计算机网络进行开放教育,学员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选择学习内容,自主安排学习时间和地点,具有学习的灵活性和自主性。充分利用电大现有的教育资源优势,将现代远程教育的方法与手段引入社区教育中,以社区教育中心为基础,开展对社区居民的各类技能培训及各种素质教育,是值得探索的一条教育发展的新路。这样,一方面为社区教育找到了适应信息化时代需要的教学方式,另一方面又为电大远程教育找到了新的、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电大将成为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平台,为构建学习型社会做出更大的贡献。

4呼和浩特市电大利用远程教育资源开展社区教育的实践与构想

呼市电大社区教育工作,始终以围绕人的终身教育为理念,以不断提高社区群众自身的各项素质为目标,推进社区各项工作有新发展,取得一定的成就。创造虚拟的课堂环境这方面的工作主要有以下表现。1)确立为社区教育提供服务的理念。为了响应中央电大提出的关于开展社区教育的号召,在呼市政府社区办的支持下,呼市电大从2009年开始积极投身社区教育。学校领导多次走进社区深入调研,与社区办联合组织召开“呼市社区教育工作研讨会”“全市社区学习中心座谈会”等,认真学习研究,统一思想认识。在学习调研的基础上,于2010年4月制订《呼和浩特电大拓展地区社区教育规划》,确立电大为社区教育体系提供支持服务的理念。在这一理念引导下,实现电大教育功能向基层社区的延伸,并不断实现服务功能的拓展。2)构筑为社区教育服务的远程教育平台。电大教育的发展目标是尽快成为具有鲜明中国特色的现代远程教育开放大学。根据呼市政府“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远程高等教育”的精神,2010年5月,呼市电大提出《加快发展呼市现代远程高等教育的具体实施意见》。2010年11月,呼市电大挂牌成立“内蒙古现代远程开放教育呼和浩特中心”,承担对全市远程开放教育工作的指导、管理、协调及服务等职能。远程开放教育中心的设立,对呼和浩特市社区教育、终身教育的深入发展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3)成立以呼市电大为核心的呼和浩特社区学院。在市政府社区办、内蒙古电大、呼职院领导的关怀下,在呼市电大领导和教师及社区领导的共同努力下,经呼市政府批准,以呼市电大为核心的呼和浩特社区学院挂牌成立,于2013年11月29日在玉泉区小西街社区举行隆重的挂牌仪式。这是内蒙古第一所由政府批准成立的社区学院,社区学院的成立为进一步开展社区教育奠定了基础。4)构建全新的支持服务体系。为充分发挥电大网络平台优势,为社区教育提供各种教育培训资源,满足社区居民的教育需求,呼市电大在市政府社区办支持下,选择了条件较成熟的5个社区,成立社区教育学习中心。在这些社区普遍配备多台电脑,建成网上学习室,供社区居民学习使用。目前,呼和浩特电大已开通社区教育资源学习平台,以视频教学资源为特色,设置“医疗卫生”“书法绘画”“历史传统”“文学经典”“艺术欣赏”“科普知识”等几百门网络课程,充分发挥电大教学资源中心的作用,拓展办学空间和服务社会领域。与此同时,呼市电大在许多社区以网络视频与面授辅导相结合的方式开设电脑、养生、花卉、园艺、绘画、书法、烹饪等课程,免费供居民学习,受到社区居民的欢迎。在电大开展社区教育的实践过程中感到,虽然在开展社区教育方面取得初步的成效,但是目前社区教育的体系建设还处在一个起始性、初创性的阶段,信息网络建设也只是刚刚起步。因此,必须加强社区教育网络基地的系统性和开放性建设,以推进社区教育与网络教育的有机结合,整体提升社区教育网络基地的地位与功能,进一步发挥电大在社区教育中的作用。根据工作体会,笔者设想今后应该做好以下几项工作。1)充分发挥以呼市电大为龙头的社区学院的作用。呼市电大具有广播电视大学、远程教育中心、中国社区教育网、老年开放大学网等教育资源,以此为基础组建的社区学院,作为区域性教育的龙头单位,在开展学历与非学历教育等方面具有办学优势。要充分发挥社区教育学院的作用,树立样板,以点带面,逐步推开。全市的社区教育活动,要在市社区办和社区教育学院的统筹领导下进行。2)继续完成和完善网络平台建设。社区教育的网络平台应以丰富的电大系统网络教育资源为依托,以各社区学习网站为基点,进一步拓展教育网络的应用和推广。要加大硬件的建设和覆盖,加强软件的开发和升级,并建立强大的课程、资料、案例等数据库。网络平台要真正体现社区教育开放、便捷、自主的特性。3)继续开展电脑基础知识培训。近年来,电大对社区居民开展了计算机培训课程,但培训人数和课时还远不能满足居民需求。学员中年龄偏大者居多,计算机基础知识薄弱。利用远程教育推广优质教育资源还不尽如人意,尚须进一步开展计算机网络知识应用能力的培训。可以采取多种形式、多种途径,充分利用各类教育资源,广泛普及网络知识,提高居民的电脑操作水平。4)积极进行教学资源建设。社区居民的社会分工是多样化的,老年人口逐年增多,其学习需求也呈现多样化格局。因此,教育资源应满足不同个体的学习需求。社区居民喜欢布艺DiY、丝网花制作、书法、绘画、上网操作等强调动手能力和实用性的课程,电大应加强这方面课程资源的建设,如各种实用性的微课程等。目前,社区教育网站和老年大学网站的开通,对丰富社区教育内容起到积极的作用。5)政府应加大对社区教育的投入。从长远来看,社区教育应逐步纳入义务教育的范畴。社区教育以提高社区居民的综合素质为目标,从一定意义上说是一种普惠教育,是一种公益活动。政府应根据财政收入状况逐步加大对社区教育的投入,并在可能的情况下列入义务教育的范畴。尤其在开展社区教育的初始阶段,网络学习室的建立、社区学习网站的开通、部分培训项目的师资等,无论是硬件还是软件建设,都需要一定的资金投入。电大在社区教育活动中,可以给予社区教育一定的人力支持、技术指导、组织协调和部分的教育资源共享,但不是社区教育的全部。社区教育的主体仍在社区,在各级政府,在办事处、居委会。社区教育活动开展得是否有声有色,是否能不断地向前发展,也主要在于各级政府及办事处、居委会领导的重视程度,以及资金的投入状况如何。当然,电大与社区之间的相互配合也很重要。

5展望

2016年7月,教育部等9部门的《关于进一步推进社区教育发展的意见》下发,其中对如何开展社区教育,社区教育的内容、社区教育的对象、社区教育要达到的效果等做了阐述。《意见》同时提出,到2020年,全国开展社区教育的县(市、区)实现全覆盖,要建设全国社区教育实验区600个,建成全国社区教育示范区200个。相信在政府各相关部门的共同努力下,社区教育一定会得到长足发展。呼市电大将借《意见》下发的东风,一如既往地投身到社区教育工作中去,为提高全民素质、创建学习型社会做出自己的贡献。

作者:耿南嘉单位:呼和浩特职业学院

参考文献

[1]沈光辉.探索远程教育与社区教育的结合之路:依托广播电视大学开展社区教育的实践和思考[J].发展研究,2010(12):8-11.

[2]鲍东梅.现代远程教育在社区教育中应用的实践研究[J].北京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9(1):14-18.

现代社会教育特点篇8

关键词:高职教育;教学;特点;探究

我国的高职教育是在上个世纪的80年代开始兴起,至今,在招生规模以及学生综合素质等方面,都获得了长足的发展,现代社会的不断发展以及教学体制的不断改革对于高职教育的教学质量等方面也有了更高的要求,对此,高职教育应该在快速发展的过程中注重对现代教学理念的把握以及对高职教育教学特点的把握。

一、高职教育的教学特点探究

对高职教育的教学特点进行分析探究是本文研究的重点,也是高职教育进行教学改革的基础和前提,高职教学与其他高等教育在教学方面有共同的规律,也有着自己的特点。

(一)教学目标的明确性与导向性

高职教育可以说发展至今,在我国的高等教育体系中也有着独特的影响,高职教育的教学目标总体上是符合我国的教育体制改革,注重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但同时其教学目标也有着明确性与导向性,即高职教育是为社会各行业培养专业性的人才,因此,其教学目标除了对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外,以培养具有专业水平、高技能人才为明确的教学目标,也学生在专门的行业就业为导向,这种教学目标的明确性与导向性也使高等教育在教学的标准等方面形成了自己的特色。教学目标的明确性和导向性决定了高职教育不仅注重学生理论知识的教学,更注重其技能和实践,在培养的过程中培养学生走向社会的实践能力、适应能力以及对这一行业的基本素质、动手能力的培养。

(二)教学活动注重实践性

教学活动的实践性是由其教学目标决定的,同时也是高职教育鲜明的特点。高职教育以培养高水平的专业技能人才为目标,其教学活动更重视理论知识和实践性的结合,对此高职教育学府与其他高等教育相比,有更加完善的实践教学场所,使学生能够真正的在学习的过程中学以致用、动手实践;并在实践的过程中学生能够对社会工作环境有亲身的体验,在老师的指导下能够积累社会工作经验,培养适应环境的能力等。总之,教学活动的实践性是高职教育中必不可少的,它是其培养专业技能人才的关键,学校对其实践性的教学是注重的,但在理论知识方面学校也并不是忽略的,而是根据学生所学的专业进行基础知识的教学,系统理论的教学,教学活动的实践性同时也贯穿于整个教学活动中,其他的高等教育学府也许更重视学生理论知识的深入学习和全面发展,而高职教育的教学活动主要根据学生专业技能的需要在实践中进行理论教学。

(三)教学组织具有系统性和灵活性

高职教育由于培养专业的多样性和层次性,因此其教学组织方面也具有一定的灵活性和系统性。教学组织的灵活性主要是指教学方法以及教学模式的灵活性,即以促使学生学习、创业和就业和谐发展,能够实现弹性的教学模式,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亲身进入社会实践和在校理论知识学习的结合;其灵活性还指所设课程具有多样性与实践性,能够满足不同层次、不同专业学生的需求。教学组织的系统性主要是指其理论知识的教学与实践具有内在的联系性,因为高职教育就是以培养专业的人才为主,其理论知识的学习是基础,因此教学组织应该注重系统教学,根据学生的专业进行系统理论和实践教学,以满足这一职位的需求。高职教育可以说具有许多鲜明的特点,除了我们以上具体论述的几点之外,高职教育还有其教学内容的多样性和直观性、教学场所开放性以及教学队伍的“双师型”等特征,这都是由高职教育的性质所决定的,高职教育为我国社会的发展培养了一大批专业技能人才,教学方面具有鲜明的特点,但只有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教育体制的发展不断创新,与时俱进,才能获得更为完善、健康的发展。

二、高职教育的教学改革

高职教育的教学具有鲜明的特点,由于我国的教育体制随着社会的发展不断的改革,因此高职教育也需要进行改革,才能健康持续发展,为社会培养更高水平、优秀的人才。高职教育的教学改革首先应该树立现代教学理念,即以学生为主体、以实现培养计划为目标、以教师引导实践为重点,使学生在学习中对现代的工作经验和工作环境有基本的了解;其次,高职教育的改革要注重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的改革,因为社会的快速发展对专业人才的需求会发生明显的变化,因此在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方面应该根据社会的需求进行系统的革新,高职教育培养专业人才能够促进社会的发展,因此,专业人才的培养一定要以社会需求为导向,注重实践性;最后,其改革应该注重对现代教学技术以及创新理念的运用,我国社会的快速发展虽然对专业人才的需求较多,但同时其竞争也较大,对此,高职教育在教学方面应该注重对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利用现代的教学技术,不断的挖掘学生的潜能,实现个性的激发与全面的发展。高职教育的教学改革的前提就是对其教学特点有全面的了解和认识,高职教育在当今社会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因此学校也应跟随社会的发展,对现代的教学理念有全面的认识,并且根据其特点进行积极的改革,使高职教育能够适应社会的发展,为社会的进步作出更为卓越的贡献。

参考文献:

[1]吴书敏,郑现菊.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主要问题及对策浅析[J].河南建材,2015(06).

[2]周巍,张波.高等职业教育中职业能力与素质的培养途径以及方法[J].亚太教育,2016(10).

[3]陈德荣.国外高等职业教育与地方经济发展结合模式分析与启示[J].工业技术与职业教育,2016(01).

现代社会教育特点篇9

论文摘要:性别平等教育要从“源头”抓起,毕竟男女幼儿成长的经历和体验不同,造成了他们未来发展的不同。正确的性别教育应该从学前教育入手,尽早干预性别刻板印象对幼儿的不利影响,形成现代幼儿性别教育观。本文以社会性别理论为基础,探讨了现代幼儿性别教育的含义与特点、教育目标及其教育原则。

男女天生有别,这是一个不争的事实。但是这一生理特性却被无限扩大,甚至在两性发展中竖起一道坚硬的屏障,将不同的特征“分派”给不同性别的人,人为地预设、框括了男人和女人、男孩和女孩的性格特点、认知偏向、适宜活动。近年来,随着对性别研究的深入,特别是性别平等实践的推进,“性别壁垒”开始“松动”,人们不再把某些特性作为男人或女人的“专利”。从表面上看,两性的发展越来越趋于平等。但是,事实上,由于男女两性成长的经历和体验不同,也就铸就了他们不同的性格和发展素质,而这些看起来“极其自然”、“不知不觉”地形成的品质恰恰成为他们未来发展的基础和前提,社会关注的是他(她)的“当前状态”,而不会去追溯“当前状态”是怎么形成的。“当前状态”的形成离不开成长的经历和体验。为了拥有较佳的“当前状态”,我们应该给儿童提供适宜的发展条件。现代幼儿性别教育就是要重新审视现实的性别教育,消除性别刻板印象带来的不利于幼儿发展的性别壁垒,建构有利于幼儿全面发展的性别教育体系,将原本缺少完整体系、近乎无意识的幼儿性别教育凸显出来。

一、现代幼儿性别教育的含义

性别教育是教育的一个分支,是形成性别观念和性别态度、产生相应性别行为的社会化教育过程。性别教育是以社会和人们的性别观念为基础,通过有形和无形的方式渗透到教育各个环节,它影响着受教育者性别认知的发展和性别观念的形成。史静寰教授在《教材与教学:影响学生性别观念及行为的重要媒介》一文中指出:“特别值得注意的是,性别刻板印象会使人们把某些行为特征与特定的性别人群联系在一起,延伸至并不应简单归因于性别差异的其他方面。这样的推断和延伸为现存的性别不平等状况提供了合理的解释,维护了既定的社会性别秩序和角色分工模式。”[1]

传统的性别观念认为,女人是柔软的、被动的、感性的、善良的,男人是坚强的、主动的、理性的、攻击的,传统性别教育就是要让女人更像女人,男人更像男人。现代性别观念认为,男人和女人的特点不完全是天生的,而是社会化的产物,为了让两性都能得到更好的发展,应该给两性提供平等的发展机会,消除一切阻碍两性发展的因素,通过教育培养兼有两性优秀品质、和谐发展的人才。

现代性别教育比传统性别教育更开放、更具有融合性,主要具有以下特点。

1、从注重社会功能转向注重人的发展

教育的价值是多向的。价值取向不同对培养人的规格要求也不同,它是受社会制度、社会文明程度、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等多方面影响的。一般而言,教育的价值取向可以来自三个方面,一是社会,根据社会的需要确定培养人的规格;二是个人发展,根据人的发展需要确定培养规格;三是将个人发展与社会发展结合起来,既考虑个人发展需要又考虑社会发展需要。性别教育是教育内容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的价值取向应该与教育价值取向相一致。但是性别教育价值取向在教育价值取向的基础上,又对不同性别的受教育者提出不同的要求。根据两性在社会中的作用不同,自学校出现之后,性别教育的价值取向经过了三个发展阶段:第一个阶段认为男性属于社会,女性属于家庭,两者有明显的分工,因此两性的教育内容、教育要求都是不同的,其性别教育价值取向也是依性别分割,男人要主宰管理社会,女人要管理好家庭,为男人服务,使男人能更好地“闯天下”。此时性别教育的特点是,一是完全为政治服务,为统治阶级的需要服务,性别教育的价值取向完全服从于政治和统治者的需要,基本不考虑人的自身发展,特别是女性的发展。二是性别教育的价值取向将男女分成两大阵营,两者不仅是分工不同,而是由此所带来的社会地位、教育机会、人格尊严、社会权力等方面一系列的不同。三是性别教育传承传统文化,进一步复制并强化着传统的性别观念,把不合理的观念强加于女性身上,代代相传,形成巨大的文化压迫。

第二个阶段,女性从家庭走向社会,兼顾家庭和社会角色,工作范畴从私人领域扩大到社会领域,出现了男女同校,女性的社会地位有所提高,此时性别教育的特点,一是与社会的民主斗争、人权斗争相结合,教育成为推动政治民主及政治制度进步的手段。性别教育的价值取向更多体现在争取受教育者平等权方面;二是性别教育价值取向更注重男女两性的差异,在争取入校权平等的基础上,出现了新的“分工”和性别歧视,可以同进一所学校,但是学习内容不同。表面上看遵循了两性不同的特点,实质是强化了传统性别观念,人为地扩大了两性差异;三是开始考虑个体的发展,但是不是基于个体发展的需要,而是按照传统的性别观念实施教育。

第三个阶段性别教育的价值取向开始由关注社会、政治方面的发展转向个人发展,开始更多地考虑个人本身的发展需要,摈弃了旧有的性别观念的束缚,不再考虑男性应该如何,女性应该如何,而是考虑人的发展应该如何,怎样的有利于人的发展。这个阶段的特点,一是由于女性在社会上的地位越来越高、作用越来越大,女性更多涉足于传统认为属于男性的工作领域。女性不再依附男性,成为具有独立人格的个体。展现个人魄力、充分实现自我价值成为性别教育重要的价值取向;二是由于更加注重个体发展和个人素质的培养,性别教育趋向融合,性别教育不再是两大阵营的对立,而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不再受“性别刻板印象”的羁绊和樊篱,为个体发展提供更大的空间,使他们拥有更健康的人格、社会适应性更强的品质;三是性别教育价值取向更加趋于综合,在考虑个体发展的同时,也考虑社会的发展,将个人发展放到社会发展的大背景中,达到个人与社会的协调发展。

以上三个发展阶段表明,性别教育的发展越来越着眼于个体自身的和谐发展、两性之间的和谐发展、人与社会的和谐发展,这不仅反映了现代教育的特点,也是社会进步、文明发展的必然。

2、从注重生理性别教育逐渐转向注重社会性别教育

男女出生后,存在着各种差异,主要表现在生理方面,因此过去的性别教育是建立在生理差异基础上,以介绍生理差异为主,渗透传统的性别观念。内容包括:第一,将自己的性别归类,是男孩,还是女孩;第二,认识不同性别的生理特点,从外表比较男孩与女孩有什么不同,如头发长短、衣着和行为等。一般而言,生理方面的差别比较直观,易观察到,容易引起注意。第三,将性别的生理差异扩大,为两性贴“标签”,让男女儿童对号入座,教育他们“男孩子要有男孩子样,女孩子要有女孩子样”。教育正是通过不断地强化传统性别观念,逐渐把幼儿带上性别刻板印象旅途的。

现代性别教育在承认性别差异的基础上,注重教育的开放性和多元化,不仅让幼儿知道不同性别的生理差异,同时告诉他们生理差异并不能决定一个人能做什么或不能做什么,每个人都有很大的发展潜能,不能让性别成为束缚个性发展的绳索。现代性别教育十分注重幼儿自信心的培养,让幼儿最大限度地发挥自身的价值和潜能。不仅告诉幼儿性别的生理差异,还告诉他们性别不同就像人的长相不同,它只说明男女存在差异,但不决定他们发展水平的高低与成功与否。每个人只要努力都会获得潜能的最大发展,不管是男孩还是女孩。

3、从注重比较异同到注重培养结果

过去性别研究很重视研究两性的异同,特别是差异,从认知方面到性格方面,比较得十分详细,如观察力、思维能力等方面,过去对性别差异的研究很多,这些研究成果直接影响到教育实践,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教育者在教育中比较重视两性的差异教育,在行为上表现出对不同性别的幼儿区别对待。现代性别教育建筑在现代性别教育观念基础上,认为两性之间的差异小于同性之间的差异。因此,以性别差异为教育的出发点不利于幼儿的全面发展。培养高素质的人才,注重幼儿性别和谐发展比起差异教育更重要。当然个性化教育十分重要,但它是建筑在尊重幼儿发展基础上,而不是人为地设置屏障。所以,现代性别教育更重视按照社会要求、个体发展规律实施性别教育,而不是一味强调性别差异教育。

4、从性别定型化教育到双性化教育

传统性别教育的标志是如何让男孩更像男孩,女孩更像女孩,似乎他们之间的分水岭越清楚就越能证明教育的成功。传统的性别教育观放大了性别的生理差异,认为不同性别的表现是由生理决定的,这种差异幅射到儿童发展的各个方面。因为生理差异无法改变,性别差异也无法改变。

现代性别教育在承认性别生理差异的基础上,认为性别定型不利于儿童发展,它人为地限制了个体的发展潜能,从出生伊始就割断了儿童全面发展的“乳液”,只给了他们所谓“适合性别”的半个发展天空。要将属于儿童的天空还给儿童,让他们真正成为自己。“双性化”人格理论认为,人的发展呈现出四种性向,女性化、男性化、无性化和双性化,性向不依人的自然性别而定,女性也可能呈现男性化性向,男性也可能呈现女性化性向,研究认为兼有两性特点的人的总的心理适应和自尊水平应该比较高,也就是说男性特征和女性特征都分别对健康的人格具有积极作用。所以,培养具有双性化人格的人是现代性别教育的目标。

5、从无意识、不系统向有意识、系统化发展

过去的性别教育多是缺乏系统性,其表现为:第一,没有系统明确的性别教育目标;第二,没有独立的性别教育体系,性别教育放在健康教育中进行,以性别生理知识教育为主,缺少系统化的内容;第三,对性别教育没有统一要求,完全靠教育者自行把握。现代性别教育建立在现代性别意识的基础上,有完整的教育体系,明确的教育目标,与传统的性别观有很大不同,在此基础上形成比较完整的性别教育内容,这些内容是经过精心安排反复研究编排的,有比较完整的体系。

二、现代幼儿性别教育的目标

现代幼儿性别教育有明确的目标,通过性别教育树立幼儿正确的性别观,冲破传统性别观念的束缚,发展良好的个性品质。具体如下:

1、创建性别平等教育的文化氛围笔者曾访谈过30名幼儿园老师,问到同一个问题:“你对不同性别孩子的教育有区别吗?”有24名教师毫不犹豫地回答:“没有。”再问她们:“你认为理想的男孩与女孩是什么样?”她们几乎一致地认为,男孩是勇敢的、独立的、有责任心的、聪明能干的,女孩是温柔的、文静的、善解人意的。也就是说,虽然教师们认为,自己的行为对不同性别的儿童没有区别,但是在她们的观念中对不同性别的儿童存在着不同的期望。心理学研究表明,期望是人心中的某种愿望,它影响着人的行为和态度。教师的这种期望是如何体现在行为与态度上,又是如何影响幼儿的?或者说是她们的行为与期望不统一,还是她们对自己行为的判断不准确?为了说明这些问题,我们首先要弄清两个问题,第一,教师是如何理解她们对不同性别的孩子给予了同等教育的;第二,教师是如何理解两性平等教育的。让我们对所访谈的教师对“给不同性别的孩子以同等教育”的理解做进一步分析:(1)反映在教育目标、教育内容、教育过程中,她们未能有意识地给不同性别孩子不同的教育。从表面上看,确实体现了平等。但是形式上的平等不等于实际的平等。一种观念不是通过僵化、固定的教育程序完成的,更主要看由谁来实施,怎样实施。实施人本身是最主要的观念传递者,它可以是一种表情、一种眼神,也可以是一句话,它就像一种空气,具有弥漫性,可以浸透到人的每个细胞和灵魂之中。这种空气构成了一个巨大的“场”,“场”来自许多张力,包括社会的、家庭的、幼儿本身的、自我的等方面,是强大文化的延续,在这种文化的浸泡下,生活在其中的人早已失去敏感性,认为存在的一切都是正常的。

在实践中我们发现,不同的观念可以通过同一个教育过程或教育内容实现。这正说明了观念的传递有时是可以游离形式的。而这恰恰是连教育者本身都难以意识到的。(2)她们认为不对性别加以区别就是平等对待。由于生理上的不同,造成男女儿童在一些方面的不同,教师们并没有有意识地克服性别上的不足,在教育中属于无性别意识。无性别教育不等于平等教育。(3)教师在对幼儿评价时,不是以现代人的观念进行评价,更多是以男女儿童的理想模式进行评价。也就是具体到男女性别上,在培养时,不考虑性别因素,但在评价时恰恰以性别作为评价标准。而这种标准反映出的正是传统的性别观念。

真正的平等教育应该是:(1)一种适宜教育:适合于人的需要,适合人的生理特点,适合人的发展规律;(2)一种发展的教育:教育是为了发展,而不是维持,应该在原有基础上促进发展,给每个人同等的发展机会,清除影响人发展的障碍;(3)在人性发展上有着共同的目标。

从以上分析中我们可以认识到,由于对性别平等教育理解的偏差,致使教育者对自己的行为做出“假判断”,不符合概念本身的实际意义。其实在现实生活中性别不平等教育处处可见,性别教育不平等的结果造成对不同性别幼儿培养的片面性,特别是压抑了女孩子许多潜能,使她们的发展输在起跑线上。可见创建平等教育与性别文化氛围是至关重要的。

2、引导幼儿初步形成现代性别意识

刚出生的孩子是没有性别意识的,以后他们意识到身体上的性别差异,然后他们开始模仿与自己同性别人的行为,逐渐认同自己的性别,并形成了性别意识,即性别是有区别的,不同性别的人应该有不同的表现,做不同的事。由于现代性别意识的缺失,传统的性别意识仍然主导着幼儿性别意识,他们会形成性别壁垒,用刻板的性别观念衡量不同性别的行为。现代性别教育在承认性别差异的基础上,注重教育的开放性和多元化,不仅让幼儿知道不同性别的生理差异,同时告诉他们生理差异并不能决定一个人能做什么或不能做什么,每个人都有很大的发展潜能,不能让性别成为束缚个性发展的绳索。现代性别教育十分注重幼儿自信心的培养,让幼儿最大限度地发挥自身的价值和潜能。不仅告诉幼儿性别的生理差异,还告诉他们性别不同就像人的长相不同,它只说明男女存在差异,但不决定他们发展水平的高低与成功与否。每个人只要努力都会获得潜能的最大发展,不管是男孩还是女孩。

3、从注重比较异同到注重培养结果

过去性别研究很重视研究两性的异同,特别是差异,从认知方面到性格方面,比较得十分详细,如观察力、思维能力等方面,过去对性别差异的研究很多,这些研究成果直接影响到教育实践,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教育者在教育中比较重视两性的差异教育,在行为上表现出对不同性别的幼儿区别对待。现代性别教育建筑在现代性别教育观念基础上,认为两性之间的差异小于同性之间的差异。因此,以性别差异为教育的出发点不利于幼儿的全面发展。培养高素质的人才,注重幼儿性别和谐发展比起差异教育更重要。当然个性化教育十分重要,但它是建筑在尊重幼儿发展基础上,而不是人为地设置屏障。所以,现代性别教育更重视按照社会要求、个体发展规律实施性别教育,而不是一味强调性别差异教育。

4、从性别定型化教育到双性化教育

传统性别教育的标志是如何让男孩更像男孩,女孩更像女孩,似乎他们之间的分水岭越清楚就越能证明教育的成功。传统的性别教育观放大了性别的生理差异,认为不同性别的表现是由生理决定的,这种差异幅射到儿童发展的各个方面。因为生理差异无法改变,性别差异也无法改变。

现代性别教育在承认性别生理差异的基础上,认为性别定型不利于儿童发展,它人为地限制了个体的发展潜能,从出生伊始就割断了儿童全面发展的“乳液”,只给了他们所谓“适合性别”的半个发展天空。要将属于儿童的天空还给儿童,让他们真正成为自己。“双性化”人格理论认为,人的发展呈现出四种性向,女性化、男性化、无性化和双性化,性向不依人的自然性别而定,女性也可能呈现男性化性向,男性也可能呈现女性化性向,研究认为兼有两性特点的人的总的心理适应和自尊水平应该比较高,也就是说男性特征和女性特征都分别对健康的人格具有积极作用。所以,培养具有双性化人格的人是现代性别教育的目标。

5、从无意识、不系统向有意识、系统化发展

过去的性别教育多是缺乏系统性,其表现为:第一,没有系统明确的性别教育目标;第二,没有独立的性别教育体系,性别教育放在健康教育中进行,以性别生理知识教育为主,缺少系统化的内容;第三,对性别教育没有统一要求,完全靠教育者自行把握。现代性别教育建立在现代性别意识的基础上,有完整的教育体系,明确的教育目标,与传统的性别观有很大不同,在此基础上形成比较完整的性别教育内容,这些内容是经过精心安排反复研究编排的,有比较完整的体系。

二、现代幼儿性别教育的目标

现代幼儿性别教育有明确的目标,通过性别教育树立幼儿正确的性别观,冲破传统性别观念的束缚,发展良好的个性品质。具体如下:

1、创建性别平等教育的文化氛围这就是造成不同性别幼儿在未来发展中差别越来越大的原因。构建并形成幼儿现代性别意识有利于幼儿人格的健康发展。

性别意识是如何形成的?这种意识又是如何导致儿童的性别定型的?认知发展理论认为“性别定型的产生过程必然地、自然地服从于儿童的认知发展规律。”[2](p60)一般是从性别知识开始的,这些知识告诉幼儿更多的是男女之间的差别,因为教育者最初的目的就是为了让幼儿分清性别不同的人。

幼儿学习了性别知识后,开始用这些知识认识男人和女人,并学会区分他们。此时幼儿表现出极强的“迁移本能”,很容易将知识运用到实践中,用知识去做判断,然后再用实践来验证知识。在这个学习过程中,幼儿会自然地将知识与自己的行为融为一体。幼儿性别意识是性别知识体系与幼儿、性别实践与幼儿之间相互作用的结果。因此,构建性别知识体系是十分重要的。现代性别意识的形成离不开现代性别知识体系的形成,现代性别知识体系既包括生物性别,也包括社会性别;既包括不同性别之间的差异,也包括对这些差异致因的分析;既包括尊重两性差异,又包括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目前,我们尚未形成现代性别知识体系,虽然有一些性别观念,但是性别知识体系仍然是旧的知识体系,新的知识体系还没有形成,这与性别教育缺乏系统性研究有关,与性别教育尚未得到重视有关,与社会文明程度的推进状况有关。性别实践对幼儿而言十分重要,这里包括同性别人的行为,幼儿与成人的互动关系,自己性别行为所受到的表扬或批评。幼儿是知识与实践的连接点,这个连接点不同于一般的连接点,它起到加工、选择、协调、验证和修正的作用。

通过现代性别教育冲破性别壁垒,使人在性别特点突出之时,首先在人性方面得到最大限度的发展。也就是每个人应该认识到,自己有发展的巨大空间和潜能,不应该受到性别的缚束,性别特点要服从人性的发展。正如马克思所说的,未来社会就是要让人得到自由发展,使人的才能得到最大限度的发展。无论是男人女人,只要是他们的选择,只要是符合他们的兴趣,只要能充分发挥他们的才能,都可以去发展。发展自我、完善自我,使自我才能充分展现,符合社会对未来人的要求将成为未来教育的追求。

三、现代幼儿性别教育所遵循的原则

现代性别教育是现代教育的组成部分,它所遵循的原则应该符合现代教育的基本思想和精神。主要有:

1、系统性原则

事物的发展总是在一个系统内。离开了系统事物就得不到发展。性别教育也不是孤立的,它与传统文化,社会政治、经济的发展水平,受教育者生活的环境,以及家庭影响都是分不开的。社会不同发展阶段,同一时期不同的地域,不同的家庭环境,性别教育的目标与要求、内容与方法都是不同的。

封建社会时期,由于生产落后和文化愚昧,女人地位低下,完全依附男人,是男人实现理想的工具,女性存在的价值是繁殖后代,相夫教子,料理家务,对她的教育主要表现在贞节、礼义、品性、女红等方面,在这种性别教育中,女人的主体地位被忽视,教育的目的不是为了女性自身的发展,而是如何更好地为男;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明确提出男女平等的政治主张,女性的地位发生了本质性变化,女人不再是男人的附庸,成为社会政治与经济生活不可缺少的力量,女性与男性同样受教育,认为女人与男人一样,男人能做到的事女人也能做到,忽视了女性的身心发展特点,以社会需要,特别是政治需要,代替了女性自身的需要,虽然给了女性平等的地位,但是没有考虑女性作为个体发展的需要和自身人格的完善。女性所受的教育是无性别差异的教育。可见,性别教育是受社会制度、社会政治经济发展水平制约的,它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社会物质文明、精神文明与政治文明的发展状况。性别教育之所以离不开发展系统,还与其具体的实施过程有关。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措施是性别教育三个主要因素,教育者是指那些对受教育者性别知识、性别观念、性别意识、性别行为有影响的人,他可以是家长、教师,或者同伴,他们是性别教育的主导者和领导者,在受教育者性别观念、性别知识的形成中起着引导、促进、强化、塑造作用,而教育者不是生活在真空中,他们生活在现实社会中,是生活在系统中的人,其意识、观念已经深深打上所处社会的烙印,他们会有意或无意地将其已经固化的社会意识与观念,通过教育方式传递给受教育者。受教育者也是生活在社会系统中,他们受教育的过程就是社会化的过程,从不知到知,从知少到知多,都是在教育者的引导下,在各种社会实践和活动中学习的结果,可以说受教育者最初的知识、观念和初步概念的形成是与教育者、各种实践活动相互作用的结果,这一切都受到社会系统的制约,而这些早期形成的观念与意识又影响着受教育者的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决定着他们的性别态度、性别认识和性别行为;教育措施包括教育内容与教育手段,教育内容是系统化的教育知识和具体的教育施物,它可以体现在教材、教具、教育环境等各种媒介中,也可以通过电影、电视、广播等媒体反映出来,还可以借助教育者的语言、动作、表情、态度等表现出来,而这些表现物都存在于社会系统之中,与社会各因素相互联系。由此可见,性别教育是不能脱离所处的系统,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的发展是性别教育的基础,离开了这个基础性别教育就成了空中楼阁,难以实施。没有脱离社会的性别教育。因此,在实施性别教育时要考虑到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的因素。

现代性别教育的社会背景与基础是什么?是否存在构建现代性别教育的可能性,它与以往性别教育的区别是什么,是如何造成这种区别的;影响性别教育的系统是什么,它们的构成如何,性别教育处于系统的什么位置上,系统中的因素是如何影响性别教育的;在实施性别教育时,一定要考虑到系统对其影响,要用联系的相互关联的眼光看待性别教育;在构建性别教育体系时,不能只考虑教育本身,还要考虑到教育之外,又对教育有影响的其他因素。

2、以人为本原则

现代社会一个最主要的特征就是重视人的作用,认为人是社会发展的最大资源和推动力,人的发展是社会发展的终极目标,社会发展与人的发展是同步的。关爱人、尊重人、为人的发展提供巨大的空间是现代社会本质特征的要求与反映。这也是性别教育的基点。以往的性别教育基本没有考虑到女性这个群体,要么把性别教育与道德伦理教育混为一谈,要么把性别教育融于政治理想之中,简单的生理性别教育与无性别教育成为现代性别教育基本状况。遵循以人为本的原则就是要:尊重男女不同性别差异,根据各自的特点实施教育;对不同性别的教育目标应该是一样的,只是达到的方式和途径是不同的,性别差异只说明发展方面存在不同的可能性,而并不说明哪种性别更优,哪种性别更劣,而且性别发展差异可以转化,通过后天教育可以弥补,我们不应该人为地认为什么职业适合男性,什么职业适合女性,要以动态的观念看到不同性别人存在的价值;要给女性发展信心,不要剥夺她们的发展机会,要树立她们正确的性别观念,认识到自身存在的价值,并且给她们提供发展的机会,只要她们感兴趣的事情,就要鼓励她们去做,不要以性别为分界线;以人为本就是要以人对自我完善,对生命的创造为根本,性别教育就是要保护与不断激发人创造的原动力,任何压抑、泯灭、摧残人本原发激情的观念、知识体系、制度缚束都应该全部摈弃,要清除所有破坏、妨碍人发展的障碍,冲破旧有观念,为人的发展提供最大的空间。

3、发展性原则

教育是培养人的社会活动,促进人的发展是教育的最终目标。性别教育也是为了促进不同性别的受教育者得到发展。发展意味着提高,在原有水平上有进步,幼儿对性认识是逐步发展起来的,经历了一个从无意识到有意识,从模糊认识到清晰认识,从非本质认识到本质认识的过程。发展意味着转化,教育者要有意识地把握发展时机,将影响幼儿发展的因素转化积极因素,例如女孩子胆小,可以训练她们,培养她们勇敢的品质。发展意味着协调和整合,人的发展是一个统一体,理想的人应该是全面发展的,性别教育就是要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全面发展与个体的发展欲、对自己的态度与期望、能力有关,性别教育不是仅教授性别知识,而更主要是要让女性产生发展的要求与愿望,对自己采取积极的肯定态度,并且培养她们的发展能力,如勇于竞争、善于合作和把握机会、不断开拓和进取。

4、实践性原则

观念的形成离不开实践。性别观念是在性别角色的实践中形成的,只教授性别知识,脱离性别角色的实践与社会活动性别观念是难以形成的。所以实施性别教育不是性别知识的灌输,也不是性别观念的简单输入,而必须通过幼儿自身的实践。性别教育的实践是融于幼儿生活、游戏与学习活动中的,虽然我们可以通过课程告诉幼儿性别知识,但是如果没有实践活动幼儿仍然不能形成正确的性别观念。因此,引导幼儿在各种活动中树立正确的性别观是性别教育的最好途径。教育者要将性别教育放在幼儿的活动与实践中,用更开阔的视野看待性别教育。

[参考文献]

现代社会教育特点篇10

[关键词]农村教育;内生型现代化;蒲江经验

2013年11月15日,在十八届中央政治局常委与中外记者见面会上强调指出:“我们的人民热爱生活,期盼有更好的教育、更稳定的工作、更满意的收入、更可靠的社会保障、更高水平的医疗卫生服务、更舒适的居住条件、更优美的环境,期盼着孩子们能成长得更好、工作得更好、生活得更好。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总书记非常关心贫困地区发展和贫困地区教育问题,并强调指出,要让孩子受到好的教育,不要让孩子们输在起跑线上。把贫困地区的孩子培养出来,这才是根本的扶贫之策。

2011年9月,时任国务院总理的同志在河北考察农村教育时指出:“农村教育是农村的希望。中华文明起源于农耕社会,中华文化的根脉在农村,教育是传承文化的主要途径。历史上许多私塾、书院曾盛极一时,但都不是在大城市,而是在山野乡村。那里不但是教育子弟、培养人才的学校,而且是一个地区的文化中心,甚至是学术中心,其薪火相传、生生不息,成为中国人的精神家园。”改革开放特别是新世纪以来,中国工业化、城镇化进程加快,农村人口大批量向城市聚集,农村人口的“空心化”直接影响中国农村社会、经济和文化发展,直接影响教育发展的规模与速度、水平与质量。计划生育政策长期严格实施,导致的农村地区学龄人口迅速下降,农村儿童流动性学习规模多达12000多万。2001-2011年间,全国各地农村中小学校减少超过50%,植根于农村的学校的文化中心地位日渐消失,中国农村地区面临前所未有的教育文化危机。我们如何保护和延续中国人的精神家园?工业化、城镇化以及社会经济和人口日益现代化的中国,还需不需要农村教育?21世纪的中国需要什么样的农村教育?这些都是对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具有战略意义的历史命题。

四川省成都市蒲江县为我们提供了一种适应工业化、城镇化和农村现代化需要、满足人民日益提升的教育文化需求的一种新型的农村教育发展模式――现代田园教育。现代田园教育是一种中国农村现代化教育,对于全球化背景下中国现代农村教育发展和农村文化发展的方向问题、道路问题和模式问题进行了有益的探索与尝试,努力守卫着中国农村文化中心和中国人的精神家园。蒲江现代田园教育的主体价值在于,为中国教育特别是中国农村教育现代化提供了一种“内生型”教育现代化的成功范例。

一、现代田园教育的产生背景

四川省蒲江县始建于公元554年。因沿河两岸盛产用于织席或作灯芯的蒲草而得名蒲江,是全国唯一一个“江以草为名,县以江为名”的地方。蒲江地处成都“三圈层”,是部级生态县,森林覆盖率超过50.02%,享有“成都花园・绿色蒲江”之美誉。2012年蒲江全县有12个乡镇、107个行政村、25个社区。总人口263696人,全县总人口占全市人口1.86%。人口结构中,非农业人口73413人,占27.8%,农业人口190283人,占72.2%。从整体而言,蒲江地区正处于工业化和城镇化初期发展阶段。2012年,蒲江工业化程度48%,城镇化率低于30%,预计到2020年分别达到55%和64%。越来越多的中外大企业包括世界500强企业落户蒲江,对蒲江教育结构和人才培养结构提出严峻挑战,城镇化进程加快,对蒲江教育发展水平和教育质量提出更高要求。

蒲江县重教兴学传统悠久、崇文尚教乡风浓厚。“吾乡之俗,以亲师讲学为业,以教弟忠信为本。不趋时尚,汪务外饰。”蒲江人文,自宋魏高氏家族以来,历代人才世出。蒲江地区文教昌盛,名贤辈出,文化积淀丰厚,中国式的乡村教育文化一直在蒲江生长、发展和延续,这是蒲江教育之根、文化之魂。

公元1178年,南宋著名理学家、经学家、教育家和政治家魏了翁出生于蒲江县,他是南宋后期的名臣之一,朱熹理学的后继人之一,集八家之长,是继张拭之后宋代蜀学最重要的人物,在宋学史、经学史、教育史和巴蜀文化中占有重要地位。南宋时期(1210年),魏了翁在蒲江创办当时全国十大书院之一的鹤山书院,开门授徒,培养人才,创立了鹤山学派。1210年,鹤山书院首届毕业生考中举人者十之有八。

二、现代田园教育的基本内涵

现代田园教育是工业化、城镇化背景下中国现代农村教育的一种新型模式,是在传承中国古代书院优秀教育传统基础上,以现代教育思想为指导,以现代教育技术为支撑,服务于现代田园城市建设,服务于农村人口现代化、社会现代化和产业现代化,具有自然―绿色―开放―融合特征的优质均衡的“内生型”现代化农村教育。

1.现代田园教育的三个特质:回归自然,回归农村,回归书院

(1)蒲江教育遵循“自然之道”――回归自然

教育源于自然、源于生活。中国古代教育讲求师法自然,道法自然,自然主义教育思想对于中国教育产生深刻而长久的历史影响。道家认为“道法自然”,主张培养能体会自然之道的圣人,以老子为核心形成自然主义教育观,主张顺应人的自然本性,听从内心的呼唤。魏了翁认为:“人与天地一本,必与天地相似而后可以无旷天位。”人与天地一本的思想,是蒲江自然主义教育思想的本源之一。

一是遵循经济与教育发展自然规律。蒲江县委县政府长期将教育纳入全县经济社会发展、人口布局整体规划之中,数十年一贯坚持在人口布局中优先考虑教育规划布局,在产业布局中优先考虑人才培养规划,将当地的教育发展与经济社会发展有效地整合在一起,实现了当地人才当地培养、当地就业,当地产业就地用人、产学结合。二是因地制宜,师法自然。蒲江教育在学校层面开展了卓有成效的“师法自然、因地制宜”的教育实践。以南街幼儿园为代表的学前教育,在自然环境中发掘教育资源,将自然环境创设为有准备的教育环境,让课堂融于自然环境,尊重幼儿天性,顺应幼儿身心发展规律,充分地保障了儿童自我成长的主动性和自然性,使学校教育表现出了鲜明的自然主义教育的“自然适应性原则”。实验中学和蒲江中学实施的高效课堂,通过“幸福课堂”让学生体会到了畅想的幸福、自主的幸福、成功的幸福、发展的幸福,而尊重个体、尊重人的自主性正是自然主义教育所追求的“教育人本化”的目标。正如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关于“真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唯独从心里发出来,才能打动心灵的深处”的具体实践。三是形成一种自然教育的学校文化。无论是南街幼儿园亲近自然、遵循自然、模仿自然的学前教育,还是鹤山初中主张的“爱一切学生,不放弃任何一个学生”的差异教育;无论是寿安中学坚守的“厚德立信、尊重差异”的信任教育,还是甘溪学校的“竹品人生”、蒲江中学的“幸福教育”以及成佳学校的“茶人教育”,这些都充分地表现出了蒲江学校因村镇的自然资源、乡土气息、民风传统而量身定制的“内生型”特点和办学理念,表现出了学校因学生的群体特点、个性特征而采取的各具特色的因材施教之法。

(2)蒲江教育引领和支持现代农业发展――回归农村

一是办学目标回归农村。让农村教育回归农村,重生于现代农村社会并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人才、智力和文化支持,是我国农村教育新的发展方向。二是办学模式回归农村。以成佳学校为代表的“学校+家庭+企业+社区”四位一体教育模式,是蒲江县农村教育反哺农村社会发展、农民之子立足农业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的典型,探索了农村学校服务农村经济发展、农村教育反哺农村社会发展的新型办学思路。三是人才培养回归农村。着眼于蒲江未来发展,着眼于未来人才培养,大力加强人才培养本地化,着力培养蒲江本土人才,培养本土产业发展需要的人才。面向农村现代化,面向农业现代化,在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课程体系改革、体制机制改革上先行先试,充分发挥了农村职业教育对地方经济发展的人才支持作用,也发挥了农村职业教育通过人才供给吸引现代产业落户农村,推动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作用。四是学校文化建设回归农村。蒲江教育回归农村,重要表现形式之一是学校文化与地方文化的融合和再造。蒲江县寿安中学因势利导、因地制宜地提出了“信任教育”的办学理念,经过多年的实践,通过“家校共建信任、制度促进信任、活动展示信任、社团升华信任”,不仅提高了社区居民对学校办学质量的信任,也促进了社会信任体系的重建。农村学校本身承担着传承和发展地方文化和乡土文明的职能,让农村学校回归农村社会,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和文化的发展,是蒲江教育对农村教育回归原点的有教育意义的探索和实践。

(3)蒲江教育探索教学改革――回归书院精神

蒲江教育发展可以划分为四个阶段:一是鹤山书院;二是清朝官办学校;三是民国时期新兴学校;四是解放以来的学校发展。蒲江教育的四个阶段,四种不同的学校发展形态,相互依存、相互继承、相互延续,经历了一个从古代教育到现代教育的比较完整的生长过程。蒲江现代田园教育源于其教育文化的内生性和延续性。蒲江农村教育与鹤山书院文化,一脉相承,延绵不断,生生不息,在工业化、城镇化和教育现代化进程中,继续保持中国乡村教育风格和中国书院教育品质。学校以“自然、绿色、开放、融合”为办学宗旨,坚持“没有差生、只有差异”的学生观、“低耗高效、全面发展”的质量观、“面向社会、服务民生”的发展观,统筹城乡发展、深化改革创新,积极推进区域教育均衡化、现代化、国际化,取得了显著成效。西来九年制学校(临溪书院)坚持以“传承国学文化・建设书香校园・共筑书院大‘家’”为特色的治校办学理念,使书院精神得到了传承。蒲江中学的校训“博学、慎思、明辨、笃行”也是鹤山书院的精神传承和发展。800年来,以农村教育为根基的蒲江优秀传统教育文化不断传承,绵延不断,根脉如一。

2.现代田园教育四大要素:自然,绿色,开放,融合

自然:现代田园教育的核心品质。源于自然,热爱自然,师法自然,回归自然。这是蒲江现代田园教育的自身品质。教育的对象是人,而人与自然是相通的,因为人的生命源于自然,生存于自然,其贡献与价值最终体现也在自然,所以教育与自然相连相通。蒲江教育的目的就是要返璞归真,像自然景致一样幽远而静逸,远离浮躁,远离功利,静心教书育人,同时,像尊重自然及其潜在规律一样尊重人的本性和成长规律,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具备完善的人格、美好的心灵与生存的本领,最终成为一个对自然与社会有所作为的人。基于对教育的上述理解,现代田园教育应是以人为本、尊重规律、返璞归真的教育。

绿色:现代田园教育的质量内涵。立足于农村社会,传承和创新乡土文化,服务于现代农村、现代农民和现代农业发展。这是蒲江现代田园教育的典型特质。

绿色是广受人们亲睐的自然色彩,在中国文化中有着生命的含义,代表了人们对环保的关注和对健康的追求。就人类经济开发而言,最大的错误不过于以破坏生态环境和自然资源为代价去牟取狭隘的暂时经济利益。就学校教育而言,最大的过失莫过于以牺牲学生健康或扼杀学生个性为代价去追求所谓的“分数质量”。因此,蒲江教育就是不唯分数、全面发展的教育,就是不以牺牲学生健康、扼杀学生个性为代价,以促进学生可持续发展为目标的教育。绿色教育才是真正意义上的素质教育,只有绿色的教育才最能彰显“学生健康成长、个性得到张扬、能可持续发展”的素质教育要求。

开放:现代田园教育的理想情怀。蒲江地处茶马古道,自古以来经济社会发展具有开放基因。800多年前,魏了翁先生举办鹤山书院,立足乡土、面向全国、集天下英才而教之,“湖、湘、江、浙之士,不远千里,负书从学”。现代田园教育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和谐共建、多元互动、反哺社会,这是蒲江现代田园教育的发展形态。只有开放的教育,才能贴近人民对教育的需求,贴近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才能聚集诸要素的力量,形成教育的合力;才能实现多元的互动,促进经济社会和谐发展。和谐共建、多元互动、反哺社会是开放形态教育的基本特征。

融合:现代田园教育的发展路径。融合是蒲江文化的重要特点。集古今中外先进思想而用之,实现融合发展,创新发展思想、发展道路和发展模式。

现代田园教育是一种具有融合精神和包容能力的教育。早在800多年前,了翁先生追求一种“顾瞻四方,兼收并蓄”、“立志于学,学至于圣”的学术精神,师生各有相长之益。与魏了翁同时代的陈元晋在评论魏翁的学术特色时曾指出:“潜心大业,会同蜀、洛,上通洙泗之一源。”故此,享有“南方共宗鹤山老”美誉。现代田园教育既继承中国优秀传统教育文化,又学习融合了现代先进教育思想;既继承了中国古代书院精神,又不断开拓创新农村教育发展理念、发展道路和发展模式。

现代田园教育最本质的特点在于其中国传统教育乡村性与现代性的融合。在融合中,不断接受新思想;在融合中,持续推进教育变革;在融合中,始终保持自我。保持一种天然品质――源于自然,师法自然;坚持一个服务方向――发展农村,服务农民;探索一条发展道路――传承文明,发展文化;形成一种新型模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农村教育。培养具有浓厚家乡情怀的城市人,培养具有优秀传统文化的现代人,成为现代蒲江现代田园教育的目标追求。

三、现代田园教育的主要成果

蒲江地区拥有悠久的教育文化传统,经历清朝时期、民国时期、解放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的发展,建立了比较完善的现代农村教育体系。学前教育、义务教育、普通高中教育、现代职业教育、农村社区教育和终身教育体系比较完备,满足了农村地区经济发展需要,提高了人口科学文化素质,促进了人的全面发展。蒲江县在全国农村地区率先实现普及15年教育。2011年,蒲江县学前教育普及率高达96.2%,义务教育普及率100%,高中阶段毛入学率高达97.5%,实现了与大城市和特大城市同步同普及的教育水平发展。

2005-2012年,蒲江县共培养13502名大学生,占同期成都市大学入学人数2.37%,高于蒲江县人口总规模占全市人口总规模(1%)比重的1.37倍,为全面提升农村人口文化素质做出贡献。圆农村孩子大学梦,成就中国农村富裕梦,这是蒲江教育的追求。

在数十年特别是近十年的教育改革和发展过程中,蒲江教育取得了许多标志性成就。实现城乡学校办学明显改善,城乡教育差距明显缩小,特色办学初具雏形,优质教育覆盖范围不断扩大,蒲江教育整体迈上新台阶。

2003年,在全市率先普及高中阶段教育。

2004年,率先在成都市启动农村中小学标准化建设。

2005年,率先在成都市实现了从学前三年到高中十五年教育普及。

2006年,全面完成农村中小学标准化建设,全国教育均衡发展现场会在成都市召开,蒲江标准化建设受到教育部副部长陈小娅的高度评价。

2007年,建成四川省首批、成都市第一个“义务教育示范县”。

2008年,率先在成都市启动并完成义务教育段教育技术装备“满覆盖”工程。

2009年,全面启动教育信息化建设,不断完善一流的教育教学设备。

2010年,顺利通过了省政府对县政府教育工作督导检查和教育现代化的达标检查验收,基本实现了教育现代化。

2011年,在省政府对县政府的教育督导评估中被评为优秀;荣获“全国农村教育改革先进县”称号,被评为“全国农村义务教育经费管理示范县”;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经验和成果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成都市人民政府和北京师范大学主办的“2011都江堰国际论坛”上作交流展示,荣获第二届全国教育改革创新奖。

2012年,创建成部级成功创建部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被教育部教育发展研究中心命名为“全国农村基础教育改革试验区”,被省政府评为“四川省教育工作先进县”、被国务院评为“全国‘两基’工作先进地区”。

2013年,创建成全国社区教育实验区。

四、现代田园教育的启示意义

推进经济、社会、政治、文化、生态五位一体建设,不应该消除农村教育,而且要强化农村教育,不应该弱化农村教育,而是要提升农村教育。发展农村教育是固本强基,是建设教育强国和人力资源强国的根本大计。

1.现代田园教育的最大启示意义在于其教育现代化道路与模式的“内生型”特点

教育现代化划分为内生型和外生型现代化两种模式,蒲江现代田园教育是一种典型的内生型教育现代化模式。对于这种“原生型”现代化而言,既没有明确的“既定的”前景,也没有可供借鉴的现代化道路,无论是在技术上,还是在制度和组织形式上,都要带探索和创新。推动这种现代化的,都是来自社会内部,是社会内部自身力量产生的内部创新的结果,具有自发的自下而上的特点。正是从这个意义上讲,早发内生型现代化还可以称之为“内源的现代化”(modernizationFromwithin)或“内源性变迁”(endogenousChange)。蒲江现代田园教育,在推进和实施教育现代化过程中具有明显自发和渐进特点,其内在推动力首先来自民间,来自于基层,积极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农村教育发展思路与内生模式。

教育是人类社会重要的社会文化现象。中国自古是以家庭为单位的农耕社会,中国文化的根脉在农村,中国教育的根脉在农村。教育特别是正规学校教育,是文化繁荣与兴盛的承载与依托。蒲江教育传承中国数千年、蒲江800年优秀教育传统,将民族文化、国家文化和地方文化作为教育的生发之根、立命之本。蒲江教育人坚守中国文化之根,呵护中国农村之源,传承优秀的农村文化和书院文化,充分发挥农村教育对于经济社会和人的发展的促进作用,创建“学校+家庭+企业+社区”四位一体教育模式,不断丰富、创新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新农村教育文化。

蒲江县委、县政府将教育作为最大的民生工程,以教惠民,以教富民,促进农村地区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实施了一系列教育惠民工程,切实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孩子教育问题,形成了教育全面、均衡、优质发展的惠民服务体系,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教育是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重要动力,是社会和谐稳定的催化剂。教育惠民是教育履行教育服务社会、服务人民的职能体现。教育惠民工程的实施,促进了城乡教育资源均衡配置、教育事业均衡发展,解决了长期困扰农村教育发展的机制与办法。蒲江教育充分发挥“四中心”(蒲江县职业技术教育中心、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中心、社区教育中心、就业指导与服务中心)的辐射作用,进一步促进职教的内涵发展,提升整体办学实力和办学质量,增强服务成都、蒲江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

2.经济相对落后地区实现教育优先发展,教育资源高效配置

蒲江是一个经济并不发达的西部小县,教育资源实现了合理配置,教育实现了超前发展,创造了“三圈经济、一圈教育”发展模式。这在全国农村具有典型意义,具有广泛的经济学价值。“蒲江现象”深刻地说明,资金在教育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但并非资金足缺多少决定教育改革发展的一切。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关键是树立科学发展观,寻找正确的发展道路和发展模式。在一个经济不太发达的地区,实现教育超前发展,回归教育的本源,实现教育引领社会经济发展,为不发达的中国广大农村地区提供了可以学习的典型。

3.坚持“立志于学,学以至圣”,不以牺牲学生健康为代价提高教育质量

“立志于学,学至于圣”是魏了翁教育思想的核心内涵和突出特点,远远领先追求卓越的思想数百年。蒲江现代田园教育是对中国优秀传统教育文化的回归,是对现代工业时代教育模式的修正和补充。坚持以提高质量核心,聚集课程改革和课堂教学。将我国古代优秀教学思想充分体现在课堂与教学之中,贯彻因材施教、启发教学、举一反三、闻一知十的思想和做法,为孩子成长创设绿色环境,开设绿色课程,实施绿色教育,关注和促进孩子的可持续发展,让农村孩子与城市孩子一样享受高质量的现代教育,立教育之“骨”,树教育之“形”,凝教育之“神”,育教育之“灵”,铸教育之“魂”,全面提高了蒲江整体教育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益。

4.建立事业共同体,以教育事业凝聚价值共识,形成合力,共同推进农村教育发展

农村教育是一种具有独特魅力的教育。农村教育是中国文化之根和民族之魂,凝聚着中国人追求文明与发展的梦想。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农村教育是人民群众、政府官员与教育学者关心的共同愿望和共同梦想。蒲江教育具有中国农村教育的成功实现、典型意义和优秀品质,对于热爱农村教育的人具有强烈的吸引力和凝聚力,以此形成共同的价值认同和集合优势,充分发展精神力量,运用教育智慧,以小拨大。从国家到地方、从政府到百姓、从官员到学者,人们从不同角度、不同层次将蒲江农村教育发展作为共筑中国农村教育之梦的缩影,建立了合力推进农村教育发展的事业共同体,形成协同共建和自觉参与机制,自觉自愿地将物力资源、智力资源和政策资源投入到蒲江现代田园教育。这是蒲江现代田园教育所具有的特别品质和特殊魅力,也是蒲江现代田园教育成功实践的重要动力源泉。

蒲江现代田园教育将自身优势与外部资源相结合,实现农村教育高效集约发展。在推进教育改革和发展进程中,政府发挥主导作用,学校发挥主体作用,教师主动参与。自我成长与外力推动,合理利用外部环境、资源、优势;内部激励与外部激励相结合,激发无穷力量和首创精神,实现农村教育科学有序发展。

5.将优秀传统教育文化与现代教育文化紧密融合,实现理念创新,引领教育发展

原发性和内生性是蒲江现代田园教育的典型特点和重要优势。内生的教育文化、内生的发展模式和内生的改革动力,使蒲江教育沿着中国数千年农村教育发展的路径走来,深深植根于中国优秀传统教育文化,植根于鹤山书院流传800多年的优秀教育传统土壤之中,保持和弘扬了中国农村教育鲜明的本土性特征。这是蒲江教育之根和蒲江教育之源,连绵不断,源远流长,生生不息,在现代教育发展中持续发扬光大,更加根深叶茂。

坚守、执着、开放和创新是蒲江教育人的精神追求。蒲江人坚信:教育是一种责任,农村教育是一种坚守,坚持数十年为实现中国农村人梦想持续努力,为中国农村人力资源持续开发和实现农村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蒲江教育人以坚持理想与信念,将中国传统农村教育与现代教育相融合,执着守卫着中国人的精神家园。在探索中国农村教育现代化进程之中,将优秀传统教育思想方法与现代教育思想方法相结合、相融合,从中国传统优秀教育文化和现代西方教育文化中,汲取丰富的思想内涵和现代化的发展动力,进行了一场广泛、持续和影响深远的农村教育现代化实践活动。

蒲江教育人秉持教育精神,发扬特别能吃苦、特别能奉献的精神,锐意进取、智慧工作,不断推进全县教育又快又好发展。有梦想就有希望,有信念就有力量。蒲江人不怕艰难,为实现中国农村教育之梦付出艰辛努力。从自身激发出无限的生命力和创造力,不断创新农村教育发展思路、发展道路和发展模式,这是蒲江现代田园教育对中国教育特别是中国农村教育的特殊价值和特殊贡献。

总之,中国教育包括中国农村教育需要创新自己的教育发展模式,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农村教育理论、制度和文化,坚持实践自信、道路自信和理论自信。蒲江现代田园教育是新时期农村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成功模式之一,探索了中国特色现代农村教育发展方向、发展道路和发展模式,代表着中国农村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未来方向。在更大范围内推广蒲江教育经验,有助于为加快实现农村教育现代化提供实践经验,有助于推进中国农村教育改革和发展,有助于加快实现农村教育现代化。

六、现代田园教育发展的目标定位

现代田园教育是蒲江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新定位和新目标,对于未来蒲江经济社会发展和教育发展具有重大战略意义。要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继续将教育摆在蒲江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战略地位,将提升蒲江教育质量作为提升蒲江经济社会发展质量和人的发展质量的根本动力。坚持服务农村服务农民的方向,将教育作为服务于农民、服务农村、服务现代化主要途径。

现代田园教育未来发展目标设想: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绿色蒲江,书香田园”为理念,以为农村服务、为农业服务、为农民服务为宗旨,全面推进城乡教育一体化、现代化和国际化,建设现代田园教育,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农村发展模式和发展道路,培养具有全球视野、中国精神、田园情怀的高素质劳动者和可靠接班人。

七、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