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科学管理办法十篇科学管理办法十篇

科学管理办法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5:32:50

科学管理办法篇1

第二条知识产权软科学研究计划项目管理,遵循职责明确、管理规范、公开公正、简明高效的原则。

第三条知识产权软科学研究计划项目管理主要包括申报、立项、实施、检查、结题、成果应用、奖惩等环节。

第四条知识产权软科学研究计划项目包括重点项目、一般项目、自选项目三类。

重点项目主要是对广东省知识产权战略纲要实施的重大理论和实际问题、影响本省知识产权事业发展全局的难点热点问题的研究,以及由省知识产权局确定的其他问题的研究。

一般项目主要是对广东省知识产权创造、管理、保护、运用、服务、宣传教育等具体问题的研究,以及由省知识产权局确定的其他问题的研究。

自选项目是除重点项目和一般项目以外的其他知识产权问题的研究。

第五条省知识产权局负责知识产权软科学研究计划项目的管理,具体工作由软科学研究计划项目归口管理处室承担。

第六条省知识产权局建立知识产权软科学研究计划项目评审专家库。专家库由从事知识产权教学、研究、管理、工作实务的专家组成,专家参与具体项目的立项和结题评审等工作。

第二章项目申报与立项

第七条知识产权软科学研究计划项目的申报立项工作采用申请审定或招投标的方式,具体项目采用的方式由省知识产权局确定。

第八条具有研究能力的省内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社会团体、政府机关、企事业单位均可按规定申报或投标知识产权软科学研究计划项目,但公民以个人名义的申报或投标不予受理。省知识产权局必要时可以邀请省外及国(境)外的相关机构参与研究。

第九条项目立项的评价指标主要包括必要性、创新性、科学性、前瞻性、时效性、可行性、效益性、课题负责人学术水平、协调能力、经费预算的合理性、项目承担单位能力、申请报告撰写质量等。

第十条项目申报立项程序如下:

(一)省知识产权局根据本省知识产权事业发展需要,结合国家和本省重大决策,确定年度知识产权软科学研究计划项目的选题方向和重点,项目申报指南或招标通知。

(二)项目申报单位根据申报指南或招标通知,按要求填写《广东省知识产权局软科学研究计划项目申请书》。申请书经本单位和归口管理部门出具意见后,作为申报或投标文件报送省知识产权局。

(三)省知识产权局组织成立专家评审委员会,依照本办法第九条对申报或投标的项目进行评审。

(四)省知识产权局根据专家评审结果,审定立项或中标项目,并下发立项或中标通知。

第三章项目实施与管理

第十一条研究项目实行合同制管理。项目承担单位应当在接到立项通知后,按通知要求与省知识产权局签订《广东省知识产权局软科学研究计划项目合同》。逾期不签订合同的视为自动放弃,省知识产权局有权另选项目承担单位。

第十二条项目承担单位应严格履行合同,确保研究任务的正常实施。

第十三条项目研究的时间跨度原则上为一年,研究起止时间以合同约定为准。

项目逾期未完成时,项目承担单位应向省知识产权局提交延期书面申请和项目进展情况书面报告,延期时间不得超过三个月。

第十四条项目实施过程中,项目承担单位对项目合同、项目内容、项目负责人、成果形式、项目计划进度等进行变更或调整的,需报经省知识产权局批准。

第十五条项目实施过程中取得重大进展和突破,或发生可能影响项目按期完成的重要事项,或发生难以协调的重大问题时,项目承担单位应及时向省知识产权局报告。

第十六条项目承担单位应当在项目实施过程中期(以项目时间跨度中期为准),向省知识产权局提交《广东省知识产权局软科学研究计划项目中期执行情况表》。

第十七条省知识产权局适时检查具体项目的进展情况,并对项目实施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时进行处理。

第四章经费管理与使用

第十八条省知识产权局对所立项目提供项目经费,对于有特殊意义的重点项目,省知识产权局可以给予重点经费支持。

第十九条项目经费应当实行专项管理,专款专用。项目承担单位应认真编制项目经费预算,合理安排开支,保证完成项目的实际需要。

第二十条项目经费的使用范围主要包括调查研究费、资料费、翻译费、会议费、印刷费、管理费和直接为项目研究服务的其他费用。

第二十一条鼓励各地级以上市知识产权局设立知识产权软科学研究经费,支持本地区知识产权软科学研究,或对省级知识产权软科学研究项目提供配套经费支持。

第五章项目结题与应用

第二十二条省知识产权软科学研究项目结题采取总结、评审两种方式,具体项目的结题方式由省知识产权局根据项目内容确定。结题所需经费从项目经费中开支或由项目承担单位负责解决。

第二十三条总结结题,由项目承担单位按要求报送相关项目材料,经省知识产权局审核确认后结题。

评审结题,由项目承担单位组织相关专家对项目进行会议评审或通信评审,由省知识产权局根据评审意见审定结题。省知识产权局认为必要时,可以自行从知识产权软科学研究项目评审专家库中组织专家对项目进行结题评审。具体项目承担人员不能担任该项目的评审专家。

第二十四条申请结题的项目应符合以下条件:

(一)已完成合同约定的研究任务;

(二)项目承担单位或人员对结题申请书内容无异议;

(三)项目内容无知识产权等权属纠纷;

(四)项目经费使用符合规定;

(五)申请材料完整。

第二十五条项目结题程序如下:

(一)项目完成后,项目承担单位应在合同规定的研究时限内,向省知识产权局提出结题申请,提交《广东省知识产权局软科学研究计划项目结题审批书》、最终研究报告全文及摘要各一式八份及电子件。

(二)省知识产权局确定项目结题方式,依照本办法第二十三条进行结题。

(三)总结或评审结题未能通过的,允许项目研究人员在三个月内对成果进行修改并重新申请结题。

(四)结题通过后,项目承担单位应向省知识产权局提交最终研究成果(须附不少于5000字的成果摘要)一式八份及其内容光盘3张。

第二十六条研究项目形成的知识产权归属,由项目合同约定。

第二十七条项目在申报成果、参加评奖活动或公开发表时均应在显著位置标示“广东省知识产权局软科学研究计划项目”。

第二十八条项目成果中涉及重大保密事项、数据的,要注明密级。

第二十九条项目成果提出的决策方案、政策建议以及重大项目的论证结果,凡对广东省经济、科技、社会发展具有重要决策参考价值的,由本省知识产权局会同项目完成单位共同推广应用,或建议其他单位推广应用。

第六章项目绩效与责任

第三十条省知识产权局对项目实施绩效突出、取得重大进展或突出成果的单位或个人,予以表彰或奖励;对于因管理不善等原因造成项目中止或未按合同执行的单位和个人提出批评,并按本办法有关规定处理。

第三十一条省知识产权局对项目实行信用记录管理制度,记录项目承担单位和项目负责人按期结题情况及研究成果质量。对于信用记录良好的项目承担单位和项目负责人,同等条件下将在项目申报、立项等方面给予优先考虑。

第三十二条对因项目承担单位或项目负责人自身原因导致不能继续执行的项目,省知识产权局可以向项目承担单位和项目归口管理部门发送中止合同通知书,并可追回项目经费。

第三十三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省知识产权局可以撤销项目:

(一)研究成果含有反对宪法确定的基本原则的内容;

(二)剽窃他人成果;

(三)研究成果学术质量低劣;

(四)在合同规定的研究时限结束后两个月内仍未提出结题申请并没有说明正当理由的;

(五)第一次结题未能通过,经修改后重新结题仍未能通过;

(六)与审定立项的内容严重不符;

(七)逾期不提交延期申请,或延期到期仍不能完成;

科学管理办法篇2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仪器设备是国有资产的一部分,任何单位或个人在未经办理报废手续之前不得私自处理学校的仪器设备。

第二条实验室与设备管理处是学校教学仪器设备的归口管理单位,负责审批、回收、处置学校的报废设备。

第二章报废仪器设备审核的指标范围

第三条从使用年限上划分:

(一)计算机及通用测试仪器设备,使用年限5--10年,故障多,多次维修仍无法达到其基本性能指标。

(二)机械设备,使用年限达10年以上,故障多,多次维修仍无法达到其基本性能指标。

(三)机、电、光等一体化设备,使用年限10年以上,故障多,多次维修仍无法达到其基本性能指标。

第四条从仪器设备使用效能上划分:

(一)经技术鉴定,仪器设备虽完好,但各项指标无法满足教学科研最低标准和要求,且不能改装利用,属淘汰的仪器设备。

(二)经技术鉴定,仪器设备损坏严重、无法修复或虽能修复,但累计修理费已接近或超过原仪器设备价值的。

(三)超过安全使用期限,继续使用可能发生危险,引起事故的仪器设备。

(四)属国家主管部门按有关规定必须报废的仪器设备。

第三章报废仪器设备报废程序及有关规定

第五条仪器设备报废一律由使用单位提出申请,经实验室与设备管理处同意后,填写《鲁东大学教学仪器设备报废申请表》并写明报废理由。

第六条由实验室与设备管理处、财务处、审计、资产与后勤管理处等有关部门的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成立仪器设备报废鉴定小组,对申请报废的仪器设备进行逐台鉴定,并出示鉴定意见。

第七条经报废鉴定小组鉴定确定报废的仪器设备,原价值在5万元以上的,由实验室与设备管理处审核、汇总,报主管校长审批。

第八条由仪器设备资产管理部门协同财务处办理报废仪器设备的注销手续,并书面通知申请单位。

第九条使用单位应在报废仪器设备回收过程中,积极予以配合,由实验室与设备管理处统一回收到废品仓库管理。

第四章报废仪器设备的处置

第十条经批准报废的仪器设备应全部上交学校仪器设备管理部门,由实验室与设备管理处按有关规定统一组织处理。

第十一条上交的报废仪器设备须保持其完整性,使用单位不得自行拆除报废仪器设备部件,如发现擅自拆卸者,要按照《鲁东大学固定资产损坏、丢失赔偿赔偿办法》进行赔偿,对于确需从报废仪器设备中拆卸部件使用的,需由使用单位出具证明,并报实验室与设备管理处同意后方可拆卸。

第十二条对可转作它用的仪器设备,可按有关规定进行调剂,并办理转帐手续;对于教学科研中需要的报废仪器设备,可办理领用手续,领用后的仪器设备不再作为固定资产重新入帐,按低值设备由各单位入帐管理;对于需要捐赠或调拨的仪器设备,由使用单位提出报告,经学校领导批准后执行,需办理销帐手续。

第十三条经检查确无使用价值的仪器设备,应遵循公开、公正、公平的原则,对外竞价拍卖,以获取最佳的经济收益。

第五章附则

第十四条报废仪器设备的处置收入,全部上交学校财务处,并按有关规定分配使用。

科学管理办法篇3

第二条“创新小组”组织形式

第三条“创新小组”运行方式

创新小组成立后要及时开展相关活动,并要将活动日常化、规律化。各创新小组每年至少自行设计或承担一项“挑战杯”项目。项目可参考每年的“挑战杯”全区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和“挑战杯”全区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的选题,并按时完成比赛。

创新小组工作运行需常态化。各院部系要结合本单位实际,建立并逐步完善工作制度;创新小组成员的遴选方面应考虑届次化,创新小组实行年报备制度,每年10月报备。加强对小组成员的管理、培训和指导;在实验室等硬件设备的使用等方面给予大力支持。

第四条“创新基金”来源

团委每年从活动经费中划拨专款建立“包头医学院共青团大学生科技创新基金”,各院部系团组织需从各自活动经费中划拨各单位专项“创新基金”。本基金同时接受个人、单位、企业和社会团体的捐赠,该基金的运行范围仅限于包头医学院。

第五条“创新基金”的资助范围为我校共青团科技创新小组专项课题。“创新基金”项目分设资助和无资助课题两类,资助金额由评审组根据项目的情况而定,研究期限原则上一般为一年。各单位需按照团委“创新基金”每项课题资助额度至少1:1比例匹配各自“创新小组”的专项课题经费。

第六条本“创新基金”由团委进行宏观管理并负责本“创新基金”项目的立项评审和成果评定。各院部系团组织对各自已获审批的项目资金进行管理和监督并确保各自匹配资金落实到位,各院部系团组织具体负责各自创新小组项目的跟踪管理、结题验收、经费使用等。团委定期检查匹配资金的发放、申报、监督和项目的实施与完成情况。

第七条项目的实施

通过评审的创新小组项目,团委要与项目主持人、指导教师签订项目立项书,同创新小组所在团组织签订任务合同,并根据项目类别划拨经费。

课题立项后,项目主持人与指导教师应立即编制具体实施计划,并以开课题报告会的形式明确工作任务和研究进度。项目主持人与指导教师要认真履行合同,按期报送阶段性成果。在课题研究过程中,要保持课题组成员的稳定性,所有课题组成员要积极参加并完成所承担的工作任务。

第八条项目结题

本基金所有项目应按期结题。项目按计划完成后,项目主持人要及时提出结题申请,经指导教师同意,并提交结题申请表和项目相关科研成果。结题的科研成果一般为论文、调查(咨询)报告、科技产品(制作)、专利等。

项目结题采取成果认定或评审的方式进行,由各单位组织专家组验收,团委组织专家组对已验收项目进行成果评定。

第九条经费使用与管理

经费应专款专用。经费采取报销单据的方式支取,单据必须符合学校财务报销规定,由项目负责人到团委和各单位团组织处报销。

第十条奖励与惩罚

对按期完成计划、结题的创新小组和指导教师,在下一轮评审中优先资助其项目立项。其成果参加各类比赛获得的奖品及奖金归创新小组(或成员)所有,团委根据资助项目所获得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给予创新小组(或成员)相应的表彰、奖励。对于完成项目并在包头市、自治区和国家的相关比赛中获奖的学生和指导教师“创新基金”将给予奖励。未按要求提交阶段性成果的,将缓拨、减拨或停止划拨经费。

项目验收合格者按照立项审批经费全额报销;不合格者最多只能报销经费的50%或不予报销。

对因故需要延期的项目,须向各单位创新工作领导小组和团委提出延期申请,经批准后,可延期3——6个月。对无故未按期结题或自行中止的项目,除收回剩余的经费外,取消该项目负责人或指导教师三年内在本基金的申请资格。

科学管理办法篇4

 

为进一步规范管理,确保有计划、有重点地对我院在国际科技组织中担任高级职务的科学家参加高水平的国际会议提供资助,提高我院的国际学术地位、在相关学科领域及国际科技组织中的影响力、助力我院国际组织人才推送工作,特修订本管理办法。

第一章支持对象

第一条承担各类国家、我院重大科技计划、专项、工程项目等的主要科研人员,并在相关国际科技组织中担任重要职务(主席、副主席、秘书长、理事会或执委会委员等)。

第二条在具有一定影响力的相关国际科技组织中担任一般性职务(如工作组、特别委员会或分支学术委员会委员),或具有发展潜力的青年科研骨干。

第三条准备竞选相关国际科技组织下一届重要职务(主席、副主席、理事会或执委会委员等)的科研骨干。

第四条拟在参加的该次国际会议上,负责申办在华举行重大的、系列性国际会议的筹备委员会主要负责人。

第二章资助申请

第五条对于第二年全年度国际组织任职人员出国参加国际会议(以会议开幕日期为准)资助的申请每年度集中受理一次。原则上每年5-6月份征集通知,9月中旬截止申报,逾期提交视为无效。

第三章资助管理

第六条国际合作局将及时对符合条件的申请进行评审,资助计划经院领导审定后,国际合作局将于每年年底前下达下一年度资助正式通知。

第七条受资助人将获得参加国际会议期间的全额资助(包括国际旅费、国外生活费、会议注册费、必要的城市间交通费等)或部分资助。

第八条受资助人应按照有关规定自行办理有关出国手续,若发生与出访相关的任何违纪违规事件,国际合作局将依据具体情况采取收回经费、暂停申请及移交相关部门进一步处理的措施。

第九条受资助人在完成出国任务后1个月内须及时填写《中国科学院资助出国参加国际学术会议总结表》并上报国际合作局,同时提交出国任务批件复印件、执行出国任务的护照和签证复印件等相关材料。未按时提交会议总结的单位和个人,将被取消申请下一年度有关资助的资格。

第十条原则上每位受资助人每年可获资助出访一次。

第四章附 则

第十一条本管理办法自修订之日起施行,原《中国科学院资助国际组织任职人员出国参加国际会议管理办法(修订版)》(际字〔2008〕4号)同时失效。

第十二条本管理办法由国际合作局负责解释。

 

科学管理办法篇5

这次会议是在全系统上下深入贯彻十六届六中全会精神,努力建设税收强省、法治税务、和谐国税,全面推进全省国税事业科学发展的新形势下召开的。会议的主要目的是学习贯彻全国税务系统办公室主任培训班精神,总结**6年全系统办公室工作,交流工作经验,研究推进办公室工作科学化、精细化管理的措施。会议很重要,也开得很及时。刚才,家喜同志代表省局党组充分肯定了办公室工作,对如何做好新时期办公室工作提出了要求,我完全同意。我相信这次会议对于办公室工作实施科学化、精细化管理,有效发挥办公室职能作用,进一步提升办公室服务于领导、服务于机关、服务于基层的水平,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去年以来,各级国税办公室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围绕税收中心工作和“一个宗旨、四大主题”,统筹兼顾,突出重点,努力加强自身思想政治建设、管理基础建设、素质能力建设,积极参与政务、管理事务、搞好服务,求真务实,改革创新,干事创业,充分发挥参谋助手、综合协调、审核把关、运转保障和督促检查等职能作用,取得了显著成绩,为各项税收工作任务的圆满完成做出了积极贡献。省局党组对各级办公室同志们是满意的,对全系统办公室工作是充分肯定的。在此,我谨代表省局党组,向在座各位并通过你们向辛勤工作在办公室工作岗位上的全体同志们表示衷心的感谢和崇高的敬意!

下面,我讲几点意见。

一、充分认识办公室工作实施科学化、精细化管理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科学化、精细化管理是一种管理理念,也是一种管理措施,必须充分认识办公室工作实施科学化、精细化管理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一)办公室工作实施科学化、精细化管理是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需要。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了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科学发展观要求管理工作实行人本管理,实现从经验型向科学型、从粗放型管理向精细型管理的转变。科学发展观是指导科学化、精细化管理的理论依据,科学化、精细化管理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方法和途径。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在办公室工作中,坚持以人为本,充分调动人的主观能动性,积极探索和掌握工作规律,善于运用现代管理方法和信息化手段,实行科学管理、精细管理。按照精确、细致、深入的要求,抓细抓实各项工作,切实提高管理效能,不断推进办公室工作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二)办公室工作实施科学化、精细化管理是行政管理创新的需要。党的十六大要求各级政府部门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改进管理方式,推行电子政务,提高行政效率,降低行政成本,形成行为规范、运转协调、公正透明、廉洁高效的行政管理体制。税务总局党组要求各级税务部门加强科学化、精细化管理,不断推进税务管理创新。税收工作实施科学化、精细化管理,应该体现在税收征收管理创新和内部行政管理创新两个方面,两者相互联系、相互促进。办公室是机关的综合部门,办公室工作是内部行政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推进办公室工作科学化、精细化管理,创新办公室管理理念、管理方法和管理手段,有利于实现税收工作科学化、精细化管理“两翼齐飞”、“双轮驱动”,有利于全面提高税务行政效能。各级办公室的同志们要充分认识办公室工作实施科学化、精细化管理对于推进税收管理创新的必要性,将科学化、精细化管理作为一项光荣而又艰巨的任务,从大处着眼,从具体工作入手,扎实而又富有成效地加以实施。

(三)办公室工作实施科学化、精细化管理是加强办公室自身建设的需要。办公室是承上启下、沟通左右、联系内外、组织协调机关运作的枢纽部门,是各级局领导的参谋助手。办公室工作是参与政务、抓好事务,搞好服务,直接服务于领导、服务于机关、服务于基层。整个机关的正常运作离不开办公室,没有办公室的组织协调和服务,机关工作部署及局领导的要求和意图就没办法得到及时落实和贯彻,机关的正常运作就会混乱或停止。办公室是机关的“窗口”,是机关的形象,一个机关工作的整体水平包括服务水平,首先从办公室体现出来。办公室工作十分重要,这是办公室工作的性质、作用和地位决定的。近年来,各级办公室工作出现了许多新特点,发生了许多新变化。办公室工作任务越来越重、困难越来越多、压力越来越大。办公室职能有了新的调整,工作任务有了新的增加,如综合协调覆盖到全局工作的各个方面,国税门户网站归口办公室管理,督促检查工作有了新的要求,机关财务工作任务也在不断增加,办公室服务范围也在不断扩大,从服务于领导、机关、基层,延伸扩展到广大纳税人。此外,各级国税机关领导对办公室工作要求越来越高,办公室的责任更加重大,这些都给办公室工作提出了新要求,赋予了新使命。这就要求办公室按照科学化精细管理的要求,切实加强自身建设,与时俱进,真抓实干,增强工作的适应性和创造性,做到与税收科学化、精细化管理合拍共振,努力使自身职能得到充分发挥。

二、认清形势,把握方向,明确实施科学化、精细化管理的要求

当前,我国已经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的发展阶段。总局党组根据新形势,明确要求税务部门始终坚持聚财为国、执法为民的税务工作宗旨,进一步推进依法治税,深化税收改革,强化科学管理,加强队伍建设,并强调在税收工作中要大力实施科学化、精细化管理。在去年11月份全国税务系统办公室主任培训班上,总局钱冠林副局长在要求全国税务系统办公室推进办公室工作科学化、精细化管理,不断提高税务行政效能。省局党组也把科学化、精细化管理摆上十分重要的位置,今年全省国税工作会议明确要求全省国税系统必须把握好科学化与精细化管理协同推进的关系,切实强化科学化、精细化管理。目前,全系统上下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化、精细化管理的要求,努力推进全省国税事业又好又快发展。办公室工作是国税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全省国税系统实现科学化、精细化管理,既为办公室提供了广阔舞台,也对办公室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充分发挥职能作用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带来了新的挑战。这就要求各级办公室以高度的紧迫感、使命感、责任感,坚决落实总局党组、省局党组的要求,扎扎实实地推进科学化、精细化管理,不断提高行政效能。

根据新形势、新要求,办公室推进科学化、精细化管理的总体要求是: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围绕税收中心工作和省局税收工作部署,把握规律,强化管理,精益求精,切实提高办公室工作水平,为全省国税事业又好又快发展作出新贡献。

根据上述总体要求,全省国税系统办公室推进科学化、精细化管理主要把握好以下几点:

(一)掌握内涵,明确任务。掌握科学化、精细化管理的内涵,明确工作方向,这是办公室加强科学化、精细化管理的关键所在。所谓科学化管理,就是要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积极探索和掌握规律,善于运用现代管理方法和信息化手段,建立健全税收体系,按照有关法律法规的要求规范工作,提高管理的时效性。所谓精细化管理,就是要按照精确、细致、深入的要求,明确职责分工,优化业务流程,完善岗责体系,加强协调配合,避免大而化之的粗放式管理,抓住管理的薄弱环节,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抓紧、抓细、抓实,不断提高管理效能。科学化、精细化管理是有机的整体,精细化管理就是在科学化指导下,体现集约管理、注重实效的要求。简而言之,科学化就是摸索客观规律,选择正确的目标、做出正确的决策;精细化就是通过精准、细致的制度、方法和措施,实现正确的目标、落实正确的决策。同时,要按照总局关于推进办公室工作科学化精细化管理的部署,因地制宜,明确抓好“优化流程、有序运作,定岗定责、权责对等,考核评议、提高绩效,完善制度、夯实基础,改进手段、强化保障”等“五项任务”。

(二)科学管理,改革创新。强化科学管理、推进改革创新是办公室工作科学化、精细化管理的应有之意。强化科学管理,就是要运用科学的理论自觉指导办公室工作实践,不断提高管理的实效;就是要运用科学的管理方法,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不断优化办公室工作流程,全面提高办公室工作质量;就是要运用科学管理的手段,运用现代管理技术,以信息化为依托,节省行政成本,提高工作效率。推进改革创新是办公室工作科学化、精细化管理的必经之路,科学化、精细化管理本身就是管理创新。要创新管理理念、管理思路,树立过程控制理念、精益求精理念、优质服务理念。要创新管理手段,以信息化为依托,不断推进行政管理现代化。要创新服务方式,积极主动,超前思考,紧贴领导思路,优化决策服务,使办公室管理更好地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

(三)严谨细致,精益求精。这是办公室工作实现精细化管理的根本要求。作为机关重要部门,办公室工作无小事。责任重于泰山,必须坚持高标准、严要求,时时、事事、处处认真负责,严谨细致,一丝不苟,努力做到万无一失,确保服务好、无差错。比如起草领导讲话和综合性材料、审核文稿要精益求精,使自己经手的文字材料成为领导面前的“免检产品”;办理事务要缜密周全,综合考虑方方面面的情况,拿出切实可行的预案供领导决策参考。总之,既要从大处着眼,又要从小事入手,把各项工作做精、做细、做实。

(四)善于总结,把握规律。同志曾指出:“善于总结和学习经验,是我们党的光荣传统,是推进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重要途径”。办公室工作实施科学化、精细化管理,需要我们善于总结。善于总结,一是要总结经验教训。总结经验教训的过程,就是不断完善、提高科学化、精细化管理水平的过程。只有通过认真总结,才能知道哪些工作需要做到更加科学、更加精细,哪些工作存在不足需要弥补,从而发扬成绩,克服缺点,力争做到服务好、效率高。二是要把握办公室工作规律。办公室工作有其自身的特点和规律,不注意认识和掌握办公室工作特点和规律,办公室工作科学化、精细化管理就无从谈起。这就需要我们在工作中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原则,善于认识和把握工作规律,按规律办事,从办公室工作的个别中发现一般,从现象中抓住本质,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从某一地区、某个单位办公室工作中发现具有普遍意义的做法,并把那些具体的实践和做法上升到理论高度,使之具有条理性、综合性、典型性、指导性,从而更好地促进科学化、精细化管理。

(五)狠抓落实,增强责任。科学化、精细化管理既是一种工作理念,更是一种工作要求,最终要落实到工作实践中。要弘扬爱岗敬业、认真细致,围绕中心、服务大局,雷厉风行、严谨踏实的工作作风,将科学化、精细化管理贯穿到办公室工作的方方面面。办公室的核心职能是辅助决策,这是推行办公室工作科学化、精细化管理的关键内容。要认真把握总局提出“推进办公室工作科学化、精细化管理,不断提高税务行政效能”的主题,明确责任,以辅助决策为主线,将办公室各项职能有机串联起来,抓住决策前的调研、信息,决策中的对策建议,决策后的宣传、督查、反馈等关键环节,突出重点,关注热点,把握难点,抓好落实。推进科学化、精细化管理是一项系统工程,各级办公室要本着既积极又稳妥的要求,结合实际,稳步推进。要增强工作责任,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优化流程,完善岗责体系,包括工作流程、工作职责、工作考评以及学习制度、调研制度、信息报送制度和督促检查制度等,从制度上保证权责一致,使办文、办会、办事更加科学、规范,使办公室每一项工作、每一个环节都有章可循,实现由制度管权、按制度办事、靠制度管人,打牢办公室工作科学化、精细化管理的基础。

三、服务大局,务实进取,努力提高科学化、精细化管理效能

推进科学化、精细化管理需要付诸办公室工作实践中,家喜同志在主题报告中已说得具体明确。在此,我侧重从办公室工作特点方面强调如下五点:

(一)强管理、优服务,力争工作“三满意”。让领导、机关、基层满意,是办公室工作的基本要求。总理曾在接见全国政府系统秘书长办公厅主任会议代表时强调,要强化管理,建设责任政府、服务政府、法治政府,建设人民满意政府。总局钱冠林副局长在全国税务系统办公室主任培训班上要求办公室“推进管理创新,使服务大局的绩效更加显著”。办公室作为各级国税机关的运转枢纽,强化管理,优化服务,办公室责无旁贷。一是要强化科学化、精细化管理。要从促进工作方式的转变入手,不断改进办公室管理,按照行政合法、行政公开、行政效率和科学行政的原则,不断完善办公室的工作机制。如建立健全岗责体系,落实责任。要从制度创新的转变入手,切实规范制度建设,按照法制统一的原则,重视制度建设和程序要求,推动办公室工作业务的规范化。坚持按制度办事,切实提高办文办事的能力和水平。要从实现管理手段的现代化入手,提高管理水平,加快电子政务建设,按照金税工程三期建设的总体部署,加快税务行政管理信息系统建设,以信息化推动科学化、精细化。二是在服务规范性上下功夫,切实提高服务水平。要从强化制度建设入手,建立一套科学有效的服务机制,把办公室“三服务”工作纳入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的轨道。要坚持分工协作抓服务。办公室各项工作既要明确分工又要密切协作,形成一个有机整体,这也是科学化、精细化管理的要求。分工目的是为了明确职责,但有些工作难以截然分开,需要从工作大局出发,密切协作,充分发挥办公室的整体效能。要建立层层把关、层层负责制度,把责任落实到每一个人,做到一级抓一级,一级对一级负责,落实到每一个环节,一环紧扣一环,切实落到实处。要细致认真抓服务,想得细,做得细,才能做得好。今年,省委在全省开展服务基层、服务群众、服务大局,促进社会和谐的“三服务一促进”主题实践活动,这一主题与办公室职责要求相一致,与办公室“三服务”相通,这对办公室更好地推进科学化、精细化管带来了新的动力。办公室要结合这一活动,强化科学化、精细化管理,在优化服务上下功夫,做到服务意识、服务能力、服务到位和服务成效都有新突破,力争各项工作让领导满意、让机关满意、让基层群众满意。

(二)严要求、抓精细,确保工作无差错。科学化、精细化管理要求我们做到工作“无差错”。“无差错”就是杜绝工作失误和错误,这是办公室搞好服务,确保机关正常运作,履行职能的基本要求,是办公室每个岗位、每位同志都必须达到的工作底线。“细节决定成败”,“天下大事必作于细”,必须高标准,严要求,抓精、抓细各项工作,特别要结合实际,细化、量化各工作岗位无差错的具体要求,对每一件工作,必须预先深入思考,多想一点,想深一点,想细一点,把整体工作分成若干小项,把小项工作分成若干细节,把每个细节落实到具体人员,纵向到底,横向到边,不留死角。只有举轻若重,精益求精,严谨细致,一丝不苟,“百密无一疏”,才能确保出手的东西最优、最好。办理各类会议,安排各项工作都要做到万无一失。撰写领导讲话,起草文电,审核把关等工作要做到“五个杜绝”,即杜绝政治错误、杜绝理论错误、杜绝政策错误、杜绝逻辑错误、杜绝文字错误。收发文件应当做到不延误、不错发、不漏发。信息、宣传、网站等编发工作要做到准确无误,防止差错或出现不良影响。督查工作要做到不拖、不漏、不错。保密、文档、财务等工作都要杜绝差错,防止责任事故的发生。

(三)重质量、求效率,打造精品创品牌。实行科学化、精细化管理本身就包含提高质量和效率这两项要求。办公室工作不仅要做到“无差错”,还要“创品牌”,必须高度重视质量和效率。质量和效率是办公室工作的生命线,直接关系到办公室工作成效,关系到办公室形象,关系到机关工作有效运转。做好办公室工作,既重视质量,又讲求效率,实现质量和效率相统一。要做到“三高”:一是“高质”。质量是办公室“三服务”过程中的一种特殊的“品质”,办公室要为领导、为机关、为基层和群众提供优质服务,必须精益求精,无论政务还是事务,都不能停留在一般化的水平上,不能满足于应付得了、过得去。办文、办会、办事都要高标准,严把质量关,出精品,创品牌。二是“高效”。效率是办公室在既定的工作时间内完成工作任务的数量与效果,直接关系到工作质量的高低和任务目标的实现程度。高效率就是要办文、办会、办事做到及时、迅速、精确、不误事,出成效。三是“高速”。办公室的很多工作时间性很强,慢慢腾腾就会延误时机,粗枝大叶就可能铸成大错。那种为政不勤、推诿扯皮、疲疲塌塌、拖泥带水的陋习在办公室是要不得的。同时办公室掌握的情况较多,信息不能及时反馈,就会延误决策;督办不及时则会影响任务的落实;工作不及时,则会影响稳定,等等。因此,办公室工作必须雷厉风行,不推不拖,及时迅速处理,一分钟都不能耽误,力争又好又快完成任务。通过实现高质量、高效率,把科学化、精细化管理上升到更高的水平,使办公室工作不断创造出响当当的品牌,有口皆碑,成为机关各部门的表率。

(四)力创新、显特色,推动工作上台阶。“上台阶”是对办公室工作科学化、精细化管理的更高要求。办公室作为特殊部门,与其他部门有很多不同的地方,有其自身的特点,必须在推进科学化、精细化管理中有更大作为,使自身工作上新台阶,当好本机关的派头兵,这样才能为服务全省国税事业发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一是要努力推进管理创新,这里办公室推进科学化、精细化管理,保持活力、提升水平的内在动力。要开拓新思路、掌握新方法、运用新手段,实行科学管理,把工作抓实、抓精、抓细,抓出新成效,使各项工作不仅要“做得对”,还要“做得好”;不能满足于“过得去”,还要“过得硬”;不能满足“一般化”,更要力争“高水平”。二是要突显办公室工作特点。办公室与其他部门不同之处在于其综合性、协调性、参谋性、服务性较强,因此,推进科学化、精细化管理较其他部门难度大,这就要求办公室从自身特点入手,围绕大局,干实事、出实招、求实效,高起点谋划、全方位推进、多层次落实科学化、精细化管理,突出办公室的协调职能,充分履行统筹全局、协调各方的职责,形成职责范围、工作流程和工作标准“三位一体”的工作机制,力求人有我优,人优我新,达到综合强、参谋高、协调好、服务优的成效。

(五)精业务、强素质,实现能力新提高。推进办公室工作的科学化、精细化管理,关键在人,在于有一支政治上坚定、业务上精通、作风上扎实的办公室干部队伍。各级国税机关办公室要适应新形势的需要,切实加强办公室干部队伍建设,为提高办公室科学化、精细化管理水平提供有效保障。办公室工作人员必须学习理论,精通业务,增强素质,不断提高科学化、精细化管理的能力。要加强学习培训,按照创建学习型国税的要求,努力建设学习型办公室,使人人成为学习之人。省、市局办公室要带好头,积极创造条件,舍得花钱花时间组织学习培训,可采取集中辅导、外出学习考察、研讨和培训等形式,切实提高办公室人员的理论素养和业务水平。要加强作风建设,坚持办事情、想问题、出主意都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做到查实情,说实话,办实事,求实效,以扎实的作风保证科学化、精细化管理的实施。要加强实践锻炼,多深入基层、深入群众,扎扎实实地调查研究,特别是要善于到矛盾集中的、情况复杂的、难题较多的地方去调研问题,掌握事情发展的苗头和脉搏,获取第一手资料,为领导决策提供最新、最近、最真实的一线情况,增强科学化、精细化管理的实效性、预见性和创造性,做到谋之有道、参之有方,不断提高辅助决策能力。要大力弘扬办公室精神,全省国税系统办公室同志们长期以来形成了尽职尽责、任劳任怨、甘于奉献的高尚情操,雷厉风行、齐心协力、热情服务的工作作风,爱岗敬业、勤俭办事、清正廉洁的优秀品质,严守纪律、严格要求、严谨细致的工作态度,这些都是办公室宝贵的精神财富,必须继承发扬,使之融入到科学化、精细化管理之中,努力在平凡工作岗位上做出不平凡的业绩。

四、加强领导,大力支持,为办公室实施科学化、精细化管理创造良好的环境和条件

(一)加强领导,大力支持办公室依法履行职能。依法履行职能,是办公室实施科学化、精细化管理的必要条件。一直以来,各级办公室在依法履行职能上下了很大功夫,不断取得新成绩,但是由于各级领导、各有关部门对办公室依法履行职能上的认知上存在偏差,支持力度不一,导致全省国税系统各级办公室履行职能存在不一致的情况。就办公室职能来说,**4年总局在宁波召开的全国税务系统办公室工作会议上归结为参谋助手、协调综合、审核把关、运转保障和督促检查等五个方面。这五个方面涵盖了办公室工作的各项工作。**5年全国税务系统办公室主任座谈会,**6年全国税务系统办公室主任培训班,总局钱冠林副局长反复强调这五项职能。各级领导、各有关部门要大力支持办公室依法履行职能,推进科学化、精细化管理。一是要规范办公室职能配置。办公室的职责范围应符合总局和省局批准的“三定”方案的要求,网站管理、机关财务管理的职能配置,省局机关放在办公室,各市国税局应比照省局办公室职能,做到职责配置到位、人员配备到位,特别要配齐配强文秘人员。同时,要加大对办公室人员的培训力度,通过培训使办公室更好地履行职能。二是支持办公室严格履行法定程序做好公文处理工作。办公室对发文稿进行审核,既是履行法定的职责,也是掌握全局工作动态,发挥审核把关、综合协调、参谋助手等职能作用必不可少的环节。机关各部门草拟的公文,一定要遵守《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全国税务机关公文处理实施办法》的规定,送办公室审核后,才能送局领导签发。这也是依法行政的要求。三是支持办公室加强信息工作,重要工作的决策、部署、落实等都要让办公室充分参与,及时掌握情况,政务信息应向办公室集中,使办公室更好地通过信息工作进行辅助决策,做好宣传引导工作。四是支持办公室做好督促检查工作,推行政务公开。五是支持办公室做好门户网站的服务工作,各有关业务部门要从大局出发,对纳税人网上咨询的事项,切实做到有问有答。

科学管理办法篇6

[关键词]民办高校;科研经费审计;科研经费管理

doi:10.3969/j.issn.1673-0194.2014.08.011

[中图分类号]F239.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0194(2014)08-0022-02

科研工作作为民办高校的一项重要任务已被多数有识之士所认同,其在学校工作的地位和经费投入也在与日俱增。且近些年来,民办高校所获取的纵向课题、横向课题,无论在层次或在金额上都有大的长进,多年累计下来的项目数及科研资金数还是相当可观的。同时,因民办高校评估、升格、学科专业建设及教师科研水平提高等的需要,近些年来,各民办高校也越来越重视科研工作,每年都会在预算中安排一定量的科研经费。由于民办学校办学历史短,办学体制与管理机制特殊,缺少科研经费使用和管理的成功经验,科研经费审计几近空白,科研经费管理与使用中滋生乱象的风险会较大。因此,需要对民办高校的科研经费管理予以重视,并采取有针对性的审计措施与方法,以提高科研经费使用的效率与效益,提升科研经费使用的合理性、合法性及有效性。

1民办高校科研经费管理及审计的特点

1.1科研经费额度偏少,来源渠道单一

相比公办高校而言,民办高校办学历史短,长则20多年,少则几年。民办高校建设初期优先考虑的是校舍建设等,科研队伍建设则最受轻视甚至被忽略。即便有为数不多的具有一定科研能力的人员,也处于高度流动之中。其次,民办高校自身的特点,难以吸引高水平的科研人员,打临时工心态的大有人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了员工的科研热情,导致民办高校教科研水平相对较低,无论是横向还是纵向科研项目申报数量相对较少。

1.2科研经费管理意识淡薄,组织保障不力

民办学校特有的办学体制,基本上都是公司办学,其目标大多与经济利益相联系,而科研则是一项长期见效的活动,很难在短期内看到回报,况且民办学校的法人治理结构本身就有很多缺陷,难以获得举办者或董事会的全力支持。加之科研经费数额相对较少,因此,科研经费管理难以进入工作重点,更谈不上深入人心了,设置科研机构者寥寥无几,即便有也不甚专业,难以适应民办高校现代科研经费管理的需要。

1.3科研项目责任模糊,制度不尽完善

由于民办高校队伍有欠稳定,流动频繁,很难固定科研项目的主要责任人及主要参与人员。同时,民办高校也由于办学历史所限,缺少必要的科研经费管理制度,即便有一些,也过于原则,管理经验极度欠缺,核算制度也与公办高校有较大区别,成本核算不甚科学,经费违规使用现象更为普遍。

1.4科研经费审计几近空白

高校科研经费审计具有3个显著特点,即初级、原始及狭隘,主要是针对公办高校而言的。既缺少必要的理论指导,也无有效的实践经验可循。出于降低成本的考虑,民办学校几乎没有专设内部审计机构,缺少必备的审计专业人员,特别是与科研经费审计有关的专业人员更为稀少。此外,到目前为止,尚无民办高校科研经费审计的专项法律、法规,缺少审计应遵循的规范,近乎无章可循。

2民办高校科研经费审计的重点

根据民办高校的自身特点,结合其科研经费管理与审计的特殊性,参照《教育系统内部审计工作规定》(教育部令第17号)、《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校科研经费管理的若干意见》(教财[2005]11号)、《关于进一步贯彻执行国家科研经费管理政策》(教财[2011]12号)、《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校科研项目管理的意见》(教技[2012]14号)等文件精神,民办高校科研经费审计应重点从3个方面着手加强。

2.1制度、机构健全性审计

制度与组织保障是民办高校科研经费管理工作有效开展的重要前提与基础。制度简言之就是行为规范。无规矩,不成方圆。制度某种意义上就是一种强制约束,可以防堵漏洞。加强科研经费管理,制度应先行。2013年10月11日,在国新办新闻会上,科技部部长万钢对我国科研经费“恶性问题”,连说两个“愤怒”,并表示“痛心”和“错愕”。其针对的部门和单位主体主要是公办单位。相比民办高校,公办单位应该在科研经费管理制度设计及建设方面有其明显的优势。优势单位都出现如此状况,民办高校科研经费管理有理由让人们更加担忧。因此,对民办高校科研经费的审计,首先,应了解有无健全、完整的科研经费管理制度,如经费的开支范围、开支标准、报销办法、核算办法、分配办法、预决算制度、结题管理办法、科研资产管理办法等,特别关注有无完整的预防性管控制度。只有织出一张无漏洞的管控大网,才可有效预防或降低错误与弊端的发生。另外,建立必要的内审机构或配备必要内审人员,也是提高科研经费管理效果的前提之一。民办高校由于重视程度不够或从节约人力成本考虑,很难像公办高校那样按要求设置相应的内审机构,即便有,也是摆摆样子,且其职权、地位也很难获得尊重。因此,要想取得预想的审计效果,必须要设置相应的内审机构,配备专职、专业的内审人员,消除审计盲区,并保证其有责、有职、有权、有利。

2.2一致性审计

(1)科研项目申报承担人员与实际承担人员是否一致。一些民办高校由于自身水平及影响力有限,特别缺少科研领军人物,恐难争取到课题,往往借鸡下蛋,通过借用外单位专家挂名方式进行项目申报,以提高项目申报的成功率。实际上,真正主持的则不是原申报的人员。采用这种挂羊头卖狗肉方式从事科研工作,很难想象会有很高的科研成果。

(2)配套经费是否适时足额到位。民办高校相当数量的科研项目都需学校提供一定量配套科研经费,自立项目就不用说了。审计时,应关注学校的承诺是否兑现,如是否适时拨付、足额拨付等。学校承诺的配套经费是科研项目有效开展的前提,是科研质量的重要保证。应防止学校或举办者说一套,做一套。切忌重申报,轻研究,少投入或不投入现象的反复出现。

(3)经费预算与实际执行是否一致。民办高校在科研项目申报上,同样需要有完整的项目经费预算,注明相应的开支范围、开支标准等。审计时,应将实际开支的范围和标准与预算项目进行比对,查明预算执行力。如出入很大,就应重点予以关注并查清原因,如是否是预算制定水平的问题,或是违法违规开支问题,或是套取科研经费问题等。

(4)项目开展的实际进度与申报书所列的进度是否一致。任何一个科研项目都应有一个完整的时间规划,需要有计划分步骤实施。唯有如此,才能有效保证科研项目的质量。一些民办高校因缺少必要的督促与管理,项目早期几无动静,等到项目到期日临近时,方才加班加点,突击干活,突击花钱,有的甚至企图蒙混过关,应付了事。这种“平时不烧香,临时抱佛脚”的思想和做法,在民办高校不是少数,也难以取得预期的科研成果。

(5)实际科研成果与申报时的承诺是否一致。科研项目申报时,一般都有一个比较明确的提交成果清单,是项目结题的重要参考依据。审计时,应关注实际成果与当初的承诺是否基本一致,特别关注是否有重大缩水行为。民办高校申请课题时可能承诺的较多,但最后结果未必尽然。一些项目可能钱花了,但效果却不甚明显,存有套取科研经费的嫌疑。

2.3合规性、合理性及有效性审计

(1)合规性审计。合规性审计的目的在于揭露和查处被审计单位的违法、违规行为,促使其经济活动符合国家法律、法规、方针政策及内部控制制度等要求的审计。合规性审计是审计的重要内容,特别关注被审单位是否遵循了特定的程序、规则。例如,科研经费的开支范围有无随意扩展,开支标准有无随意扩大,科研经费开支是否保持足够的透明度等。民办高校因前述的特点,财务错误和弊端发生的可能性较公办高校而言更大,科研经费的隐性损失和显性损失更多。

(2)合理性审计。合理性审计即是对相互具有关联关系的逻辑性存在与否的检查,是建立在合法、合规性检查的基础之上的内涵性审计工作。其具体表现如:报销票据是否合理、所购物品与科研需求是否一致、实际消耗与合理消耗是否一致、报销人员与科研项目实际承担成员是否一致等,保证有限的“好钢”能真正用在“刀刃”上。

(3)有效性审计。有效性是指有效率和效益。投入就需有产出,这是基本经济规律。民办高校科研项目获得了各方的经费支持,理应给予恰当的回报,即提供不同形式的科研成果,或是获得直接的经济利益。尽管科研成果评价尚无成熟的办法,但不能因此成为我们忽略对民办高校科研成果鉴别与评价的理由。

总之,民办高校科研经费管理及审计尚存诸多薄弱之处,加强对其审计是确保其合法、合理与有效的重要保证,也是民办高校一项义不容辞的责任。

主要参考文献

科学管理办法篇7

【关键词】高校;科研经费;间接费用

2016年9月,财政部、全国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领导小组联合修订印发了《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资金管理办法》(财教[2016]304号),以下简称《办法》。《办法》遵循社科类项目科研活动的规律和特点,规范了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资金的使用和管理,《办法》以提高资金使用效益,营造良好科研环境,激发社科界专家学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更好推动哲学社会科学繁荣发展为目的,坚持目标相关性、经济合理性和政策相符性原则,明确提出了项目资金分为直接费用和间接费用,简化预算编制科目(11变8),取消劳务费,专家咨询费比例限制,扩大开支范围,建立项目间接成本补偿机制,充分体现以人为本理念,增加科研人员绩效支出,坚持“放管服”结合,明确建立资金使用和管理的承诺机制,信用机制和信息公开等机制,可以说本次《办法》的修订是国家社科基金资金管理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项重大举措。

一、修订《办法》的时代背景

国家社科基金是繁荣发展我国哲学社会科学的重要载体,一方面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中央财政对国家社科基金投入逐年增加,基金规模从2007年的2.3亿元增长到现在的20亿元;基金资助强度稳步提高,年度项目资助经费从9万元增长到20万元;基金资助范围不断扩大,项目类别由5类增加到7类。原《经费管理办法》的一些规定对责任单位间接成本和管理费用补偿不足的情况日趋突出,科研人员也难以从中获得激励,这将严重影响新形势下社科研究发展和国家社科基金管理实践。另一方面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尤其党的十以来,先后出台了一系列优化学术环境、落实和扩大科研机构自的重要举措。2016年5月17日,主持召开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从全局和战略高度深刻回答了事关我国哲学社会科学长远发展的一系列方向性、根本性问题。2016年7月,中办、国办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完善中央财政科研项目资金管理等政策的若干意见》,明确要求结合社会科学研究的规律和特点,尽快修订中央级社会科学类科研项目资金管理办法。在这种背景下,修订《办法》即体现了国家社科基金肩负的重要使命,也为适应我国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发展的新形势提供了政策支持,我们相信《办法》的落实、执行将为促进哲学社会科学事业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二、高校科研经费间接费用管理办法改革带来的机遇与挑战

《办法》明确规定了科研经费间接费用的定义、比例和管理原则,这一改革将有助于推动高校科研活动的可持续健康发展。当然,这也给高校科研经费管理带来了一系列的机遇与挑战。

1.高校科研经费间接费用管理改革带来的机遇

(1)保障高校教学资源,促进科研事业可持续发展

自1999年,高校实行扩招后,普遍存在教育经费不足,办学资源紧张情况,但为了鼓励科研,争取更多科研经费,提升学校科研实力,高校普遍存在教育资源向科研倾斜的情况,再加上学科配置的不平衡,使得公共资源闲置、占用、使用效率低下,资源浪费现象突出。以往的科研经费管理制度只重视对高校科研直接成本的预算,管理费只占科研总经费的5%,这一比例远低于其他国家,无法有效补偿高校的公共资源成本和管理服务成本。科研间接成本补偿机制对高校的公共资源配置和管理提供了有力的政策支撑,对保障高校教育资源,促进高校科研事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2)充分体现以人为本,尊重科研人员价值

以往的各种科研经费管理文件规定,项目支出不能支付有工资性收入人员的工资及劳务费,只能支付给课题组临时聘用人员或没有工资性收入人员(如学生)的劳务费,并且有一定的比例限制。科研工作是老师们在正常教学任务之余加班加点的劳动成果,科研人员在科研经费中不能提取劳务费,这会严重影响科研人员从事科研创造的积极性。《办法》扩大了劳务费开支范围,在在校研究生等人员的基础上,增加博士后、访问学者、项目聘用研究人员和科研辅助人员,并将项目聘用人员的社会保险补助费用纳入劳务费开支范围,明确劳务费开支标准参照当地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人员平均工资水平以及在项目研究中承担的工作任务确定。取消劳务费、专家咨询费等人员性费用的开支比例限制,并在间接费用中明确增加了绩效支出,强调要结合一线科研人员实际贡献公开公正安排绩效支出,建立科研人员激励机制,这一举措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理念,即尊重了科研工作者的劳动价值,充分调动了高校科研工作者开展科研创新的积极性,又增加科研团队的凝聚力,减轻了高校科研人员的经费压力。

以往的相关文件规定管理费比例一般仅占总经费的5%,这根本无法补偿科研活动对高校公共资源的消耗和管理服务成本。《办法》规定间接费用纳入单位财务统一管理、统筹安排使用,间接费用比例只设置一个上限,具体核定比例可由依托单位根据学校,学科特点自主管理,统筹安排使用,高校可在政策充许范围内提取间接费用,对科研活动对公共资源及管理服务成本的消耗进行补偿,这有助于加强高校对科研经费管理的自,有利于高校开展科学化、精细化的科研管理,也有助于高校科研活动的可持续发展。

(4)借b国外经验,与国际相接轨

西方国家对于科研间接费用研究已达60多年,他们对科研间接费用的定义、性质、范围及存在依据有较详尽的科学论述,并且已形成了一套相对科学合理并行之有效的管理、核算和补偿机制。国际经验表明,完善的科研间接成本核算、分摊、补偿机制是科研水平长期高速发展的助推器。借鉴学习国外经验,结合我国经济实力和管理体制,我们深刻认识到,在很长时间内科研“间接费用”被“管理费”一词所替代,掩盖了“资源占用”的真实本质。如今财教[2011]434号文件和《办法》再次提出“间接费用”概念,这是我国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经费管理与国际接轨的新举措。因此,应当充分认识间接费用对科研经费的重要性,吸收国外先进经验,积极研究有助于我国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发展的科研间接费用管理方式。

(5)科研信用评价体系助推高校提升科研管理水平

近几年随着国家对科研的财政投入越来越多,高校科研课题的获批数逐年上升,经费资助额度也不断增加,但从每年的课题结题验收情况来看,项目如期结题率较低,高校普遍存在重视课题申请而忽略课题过程管理、结题验收管理及经费管理。《办法》指出高校科研间接费用的核定比例与将与课题承担单位的科研管理状况、信用等级挂钩,课题的执行情况和结题验收情况直接关系到承担单位的信用等级,这一规定对于课题承担单位加强项目管理将产生强大驱动力,有助于提高高校科研项目的管理水平。

2.高校科研经费间接费用管理改革带来的挑战

(1)科研经费间接费用的比例核定考验高校科研管理能力

间接费用主要用于补偿责任单位为项目研究提供的现有仪器设备及房屋、水、电、气、暖消耗等间接成本,有关管理费用,以及激励科研人员的绩效支出等,间接费用由项目(课题)承担单位统筹使用和管理。财教[2011]434号和《办法》规定间接费用采用分段超额累退比例法计算并实行总额控制,按照一定比例核定。间接费用中科研人员激励支出部分,应结合科研人员科研业绩,综合考虑单位与个人、当前与长远、激励与约束关系的基础上,由所在单位根据国家有关规定统筹安排。教育部财政部的财教[2012]7号文件规定,明确责任主体,建立分级管理体制,强化学校主体责任,明确院系监管责任和落实项目负责人直接责任的科研经费管理制度。目前间接费用比例设置了一个统一上限,具体核定比例与依托单位的管理状况、信用等级挂钩,这就对间接经费的配置和核定提出挑战,对高校的科研管理提出了更高要求。以前大多数高校缺失科研成本控制和科研项目成本绩效考核制度,仅从拨款中简单地计提管理费,再加上科研人员科研成本意识淡薄,使科研项目成本随意发生,已形成节约不奖励,浪费不追究的科研成本管理氛围,因此,如何平衡好核定好学校、院系公共资源及监督管理服粘杀竞拖钅扛涸鹑思ㄐеС鋈方面的比例,如何增强科研人员节约意识,如何使绩效支出真正激发科研人员的科研积极性,如何引导高校科研工作者提升科研项目的完成质量、如何提高高校在科研信用评估体系中的等级,都将是高校科研管理者亟需解决的问题。

(2)如何通过绩效评估体系助推科研成果由重“量”到重”质”的转变

原来的项目管理办法规定的人员费和劳务费的比例偏低,缺乏对科研人员和课题参与人员劳动投入的激励机制,使得科研人员的科研积极性和科研创新热情不高,另外也缺乏对科研成果优劣的评价和奖励机制,大多数科研考核、职称评审、项目验收的主要考核指标都存在重数量、轻质量,重短期指标、轻长远目标的情况,教师中普遍存在“急功近利”的心态,结果形成了科研成果作品多,精品少,引进多,输出少,重复多,突破少的局面,这极不利于我国哲学社会科学事业的繁荣和发展。教技[2012]14号文件明确提出要创新科研考核评价机制,建立以创新质量和贡献为导向的科研项目考核、评价和奖励制度,国发[2015]64号文件将培养一流人才,产出一流成果,全面提升高水平科学研究能力做为建设的主要任务。《办法》规定绩效支出由责任单位在核定的间接费用范围内安排,责任单位在核定绩效支出时,要防止片面化、简单化,要坚持公平公正,要结合项目研究进度和完成质量来分期安排,发挥好绩效支出的奖优惩怠作用。这就需要高校建立健全科学合理的科研绩效管理评价机制和科研奖惩机制,即要重视科研人力资本、提高绩效支出,还要加大科研项目中间过程管理、科研项目结题管理和高水平科研成果产出的引导作用,目前科研项目的类型较多,如何做好分层、分类设计,做好定性指标和定量指标相结合,既尊重科研活动的自身规律,又调动科研人员的积极性,实现科研成果由重“量”到重”质”的转变,给高校科研间接费用管理提出了新的挑战。

3.分摊、补偿科研间接成本困扰高校管理部门

长期以来高校缺乏教学、科研资源的成本核算和补偿机制,一些教学科研资源闲置、占用、浪费情况严重,科研间接费用改革是缓解科研资源不足的一项重要举措,高校如何对管理费、水电气暖等消耗费、仪器设备及科研用房等资源占用费进行合理科学的核算与分摊,如何平衡好科研管理部门、财务部门、后勤保障部门及科研辅助部门(如网络中心、图书馆等)的管理服务成本支出,这将考验高校管理部门的能力。

三、高校实施间接费用管理新政的建议

科研间接费用改革在很大程度上缓解了当前的一些问题,但机遇与挑战并存,高校要抓住机遇、顺应改革方向、尽快完善相关制度,争取在改革中制胜,促进高校科研事业可持续健康发展。

1.建立健全科研成本分摊核算制度和间接成本补偿机制

科研间接成本补偿为高校公共资源使用、运行、维护及管理经费不足提供了必要的财力,高校应结合各院系及不同学科发展情况,建立基本保障与竞争相结合和科学合理的公共资源配置策略,并要加强教师公共资源使用效率意识,遵循“效率为目的,收费为手段”的资源优化配置原则。同时建立公平合理的水、电、气、暖消耗成本分摊与补偿机制,对公用房和仪器设备实行“定额分配,超额收费”的管理制度,实施教学、科研、办公差异化、精细化的成本核算和补偿政策,以减少浪费、提高资源的使用效率。

2.建立科学的绩效管理评价机制

财教[2011]434号文件明确提出从间接费用中安排人员绩效支出。高校可参照教育部教技[2012]14号文件、国发[2014]64号文件中对科技计划整合划分的五类科技计划(专项、基金等)布局及《办法》的规定,结合学科领域特点,做好科研项目的分层分类管理,建立健全定性与定量指标相结合的绩效考核评价机制,利用好间接经费绩效支出的激励和奖惩作用,引导科研人员产出高水平科研成果,促进高校科研工作向世界一流水平发展。

3.建立科研经费管理部门和依托第三方评估机构

目前大多数高校负责科研项目管理是科研处,负责项目经费管理是财务处,两个部门各司其职、各管一面,科研处注重的是科研工作开展情况和科研项目立项及科研成果产出,不关注科研经费的收支,而财务处主要负责科研经费的报销、审核,只注重科研经费收支的合理、合规性,在科研项目管理中参与度不高,结果科研项目的执行情况与经费使用情况信息严重不对称,甚至脱节。因此,高校需加强财务部门和科研管理部门的密切合作与沟通,协调好科研管理与经费管理的关系。建议高校成立科研管理、经费监督于一体的科研经费管理部门,将经费的使用与科研管理有机结合起来,并负责考核、制定各职能部门间接费用补偿和分配方案,提高科研经费管理质量,同时做好高校科研信用等级考核评估工作。国发〔2014〕64号文件提出委托第三方机构开展科技专项资金的绩效评估,因此,高校还可以委托即独立于高校也独立于经费资助方的第三方评估机构对高校的信用等级及管理水平进行公平、公正、准确的评估,以加强间接费用管理,进而促进高校科研健康有序发展。

科研经费管理是开展科研活动的重要保障,高校应以科研间接费用管理新政为锲机,以提高科研经费使用效率和提升优秀科研成果产出为导向,不断完善间接费用管理和科研间接成本核算补偿机制,建立健全科研绩效评估体系,立足现实,放眼未来,为我国的科研事业大发展做出更大贡献。

参考文献:

[1]财政部教科文司、全国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有关负责人就《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资金管理办法》有关问题答记者问(2016.11.12)http:///Commonpages/titleView.aspx?Category=6&ClassCode=040200&id=508892&UnitCode=JD011.

[2]王光谦.应重视科研人员的创造价值[J].科学与社会.2014(3):1-3.

[3]王晓颖.科学事业单位科研成本管理研究[J].经贸实践.2016(8):33-34.

[4]刘丹,沈晶晶,王思远.高校践行科研经费间接费用管理新政研究[J].教育观察.2015,4(23):42-45.

[5]郑岚,曹林凤,李园园等.关于高校科研项目间接费用分摊的思考[J].现代经济信息.2013(7):278-279.

[6]湛毅青,刘奇伟,向蓉等.中美高校科研间接成本管理现状比较研究[J].科研管理.2008,29(2):179-184.

科学管理办法篇8

关键词:高等教育;管办评分离;改革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指出:深入推进“管办评分离”,扩大省级政府统筹权和学校办学自,完善学校内部治理结构。这是全面深化高等教育综合改革,破解高等教育深层次矛盾的必然要求。随着我国高等教育逐渐步入管办评分离改革深水区,教育部门通过转变政府行政职能,推动简化放权,学校和社会相关组织应当担负相应的职能和任务,共同构建“政府管教育,学校办教育,社会评教育”的高等教育发展新局面。

一、高等教育“管办评”分离概念及其内涵

根据系统理论可知,任何系统都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它不是各个部分的机械组合或简单相加。因此,“管办评分离”从根本上无法完全分离,即管、办、评之间有各自明确的分工,相互之间配合得当,联动发展。“管”即负责、管理。管理在“管办评分离”的改革中处于基础地位,因为只有管理上放权,才能为“办”和“评”提供创新空间。管理方面的改革以“办人民满意的教育”为根本目的。“办”即举办、办学。办学在“管办评分离”的改革中处于核心地位,因为学校是办学的主体,办学质量直接决定教育质量。办学方面的改革以提高教育质量为直接目的。“评”即评审、评价。评价是“管办评分离”改革的指挥棒,因为评价是对政府履行职能和学校办学水平的监督,评价结果影响管理和办学效果。评价以专门机构和社会中介机构为主体,构成社会各方共同参与的多元教育评价体系。“管办评分离”改革目的是重新构建在社会生活中政府、学校、评估机构之间的相互关系,建立教育行政部门、学校及教育评估监测机构或社会中介机构三者相对分离的体制。教育行政部门是“管”的主要执行者,其职能是从国家与人民的利益出发,依法进行宏观管理与政策制定;学校是办学主体,享有充分的办学自;而学校的办学质量如何,是由相对独立的第三方评估机构来评估监测。本着对社会负责的使命,以客观公正的数据说话,评估机构实施教育评估,其评估结果既可为教育行政部门决策提供参考,也为学校改进人才培养模式,为提高教育质量提供依据和建议。因此,实行管办评分离体制后,教育行政部门更加注重规划制定、政策制定和宏观管理,形成正确的教育理念,引导教育事业朝着正确方向发展;而学校则根据社会发展的需求,根据自身特长正确定位,制定教育发展规划,把精力更多地集中在人才培养上,把提升教育质量作为首要任务;评估机构作为第三方,将客观公正地采集相关数据,进行不定期的评估监测,实事求是地反映各学校的办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由此可见,管办评分离的实质内涵是根据科学发展观,实事求是地根据各自的社会职责,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共同促进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

二、高等教育“管办评分离”的重要意义

自1985年以来,国家教育体制改革不断推进,中央和地方的权责更加明晰,有力推动了教育的大发展。但管办评一体的问题比较突出,政府既是办学的主体,又是管理的主体,还是评价的主体,这不仅束缚了高校的办学活力,使高校办学自缺乏,而且导致了高校千校一面的同质化问题。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深入推进高等教育管办评分离,扩大高校办学自,正当其时。第一,管办评分离有利于推进国家高等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政府对高等教育的治理离不开大学自主自觉和中介组织的独立评价。从凯恩斯主义支配下“全能政府”包办高等教育到新自由主义影响下“以市场为取向”的高等教育改革,再到新结构主义潮流中高等教育有效治理的范围和方式,无论以理性计划见长的欧洲大陆“国家控制”模式,还是以大学自主管理为主的英美“国家监督”模式,政府对社会和市场活动具有规范职能,政府有义务对大学施加影响,但这种管理是适度的,以促进大学健康发展,不侵害办学自为限。“管办评分离”是政府高等教育治理有序的基本前提,是建设高等教育治理体系的突破口,只有使地政府治理、学校办学、社会评价相结合,三方分立、分工、互动与协调,才能实现理想的治理境地。第二,管办评分离有利于真正落实大学的办学自。大学要履行现代化社会分工体系赋予的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服务社会、文化传承创新四大职能,就必须遵循高等教育规律办学,尊重大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实施教学,适应社会和文化的内在逻辑,这些都要求大学拥有相应的自,推行管办评分离使政府回归宏观管理,使社会力量积极参与,并保证大学拥有相对于政府、社会和市场的独立性,大学才能独立开展教育与研究,并根据社会经济需要调整学科专业结构,改革人才培养模式,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人才支撑和智力贡献。第三,管办评分离有利于充分发挥社会专业组织的监督和评价作用。发达国家高等教育评估的主体主要是社会上的第三方机构。例如,美国实行通过来自民间的社会中介机构“认证”(accrcditation)来评估高等教育质量的认证模式。认证模式没有一套评价的最低标准,对高校的办学理念、教学、科研、服务等方面做出引导性要求,判断被认证高校是否具备通过认证的最基本条件。这种做法,一方面保证了高等教育质量的底线,起到了质量“守门人”的作用;另一方面,作为一种“目标达标”评估,它以院校根据认证标准所制定的目标为根据,确定院校是否完成预定目标和任务,并提出咨询建议与改进意见,突现了高等教育“推进器”的效能。再如,英国通过“院校审核”(institutionlaccdit)来评估高等教育的审核模式,由既独立于政府又独立于大学的社会中介组织——高等教育质量保障署(Qaa)对英国境内外高等院校开展审核。通过审核评估,不直接鉴定受审院校学术水平本身,而对院校保障学术水准和质量水平的机制有效性、真实性、可靠性及提高自身学术水准的方法技术、维持质量的规则程序等进行考察和评议,以此激励高校改进质量管理,促进英国实现高等教育质量保障目标。第四,高等教育管办评分离是革除教育行政化弊端的突破口。长期以来,高校作为政府的附属物,教育主管部门集管办评为一身,权力过于集中,高校在招生、规划、专业设置、教学管理、科学研究等方面必须服从上级行政意志,大学是政府人才培养大工厂的一个车间而已。在这种高效管理体制或模式下,行政管理可渗透到大学管理的每个环节,学校缺乏应有的办学自,而简单地服从政府数量上的扩张要求。结果,毕业生就业难,结构性失业,浪费了大量人力、物力。权力与利益往往连接在一起,在教学资源有限的情况下,为了争取更多的财政拨款、申报学科、学位,获取各种科研项目、奖项,通过各种检查验收,很多高校“跑部钱进”,评估造假和学术腐败泛滥成灾,严重损害了高校的形象。在高校内部管理上,行政权力“一枝独秀”,高校内部也按照政府科层制组织管理模式,设立行政级别,自上而下对院系和部门进行指导式管理,行政权力凌驾于学术权力之上而占据主导地位,教师和学生在学校管理中主体地位缺失,沮丧无奈的情况弥漫校园,教育质量下降。解决政府权力越位和学校失位、社会缺位问题已迫在眉睫。

三、高等教育“管办评分离”的路径思考

高等教育“管办评分离”意味着政府、学校、社会在法律的框架下恪守各自的边界,共同发挥各自应有的功能,展现不同的优势。实质在于理顺政府、学校和社会专业组织之间的关系,关键在于明确以均衡为特征的治理秩序和实现路径,改变长期以来政府集“管办评”为一身的失衡局面。

(一)政府

推动高等教育政府管理改革的起点和重点是进行职能调整优化,简政放权,落实和扩大高校办学自,推进高校治理体系和自理能力现代化。1.工作理念在工作理念上,实现从以管理为中心转向以服务为中心。教育行政主管部门首先要改变长期以来所形成的“管”字当头的思维方式和工作模式,树立公共服务意识与理念,将为高校服务落实到政府的各项工作中。政府对高校的服务既包括为高校提供经费,国内外教育信息,学生奖贷助等直接服务形式,还包括制定规划,维护秩序以及营造公平竞争的外部环境等间接服务。政府与高校之间不仅有自上而下的指令性控制关系,还要有平等协商式关系。2.工作方式在工作方式上,实现由简单化的行政管理转向综合运用法律、规划、政策、公共财政及信息服务等积极引导和支持学校发展。在运用政策和运用法律上,更要善于运用法律进行管理。教育政策不等教育法律,教育政策有时会根据领导者的意识而调整更改,缺乏稳定性,一旦领导人更替,政策就会缺乏连贯性。因此,政府在服务高校的基础上,要更加注意用法律进行管理。3.职能调整优化在职能调整优化上,由政府集管办评为一身转向恪守各自边界。政府有效放权,扩大高校办学自,激发办学活力。要扩大招生、专业设置、干部人事任免、人才招聘,教师职称晋升等自,简化基建审批环节,完善科研经费管理办法和政府采购制度,适时调整学费标准,加大对学校的公共财政投入等要制定一揽子办法。总的原则是,凡是有利于落实和扩大高校自决策管理的,能下放坚决下放,能交给社会的交给社会,能由学校自主决策管理的交给学校。能减的坚决减,能取消的坚决取消。政府必须下决心克服立项过多、审批过多的弊端,减少行政审批,减少检查评估,减少微观管理、直接管理,给高校创造更大空间,提供更多方便,最大限度地减少不必要的干预干扰,让政府真正成为责任政府、法治政府、服务政府。

(二)学校

学校最主要的任务便是健全高校内部治理结构,提升高校治理能力。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完善学校内部治理结构。学校是办学主体,教育质量高不高,能否培养高素质人才关键在学校。高校作为政府放权的主要对象,要让高校真正享有独立事业法人组织的各项应有权利。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高等学校办学自逐步扩大,已基本走出了原有的计划经济体制的传统管理模式,但仍有很多问题需要改革,已进行的改革也还有待于深化,进一步扩大办学自,提高内部治理能力是改革的基本方向。高校作为国家、社会大系统中的一个子系统,在“外接内治”过程中必须处理好多方面的关系,学校不能“一管就死,一放就乱”。在获得更多的办学自之后,学校如何才能用好这些自,承担哪些相应责任,备受社会注目。《高等教育法》第11条规定:高等学校应该面向社会,依法自主办学,实施民主管理。这三个方面是一个整体,指明了高校行使自的基本内容。自不是自说自话,想怎么做就怎么做。正确行使自,正如袁贵仁部长在讲话中要求的那样,必须做好“面向”“依法”“民主”三个方面的文章。高校要面向社会定学校之位,面向社会设置专业,面向社会进行教学改革,要善于利用市场和非市场的机制吸纳各种社会资源,并接受社会监督。“依法”就是要依据教育法、高等教育法、学位条例等有关法律法规正确处理学校事务。“民主”就是要依靠师生员工,发挥党的基层组织、教代会、派、学术委员会等各方面积极性,把一切积极因素调动起来,这种民主也包括学校向院系放权,发挥基层积极性。高校是科技第一生产力和人才第一资源的重要结合点,要担负起自己的历史使命,必须在招生、学科专业设置、学位授予及科学研究等方面充分用好办学自,而这其中关键就是完善内部治理结构,推进大学现代制度建设。因此,高校要坚持党委领导,校长负责,教授治学,民主管理,依法治校,制定好大学章程,建立和完善根本制度,基本制度和具体制度相互衔接、相互支撑的现代大学制度体系,使依法治校成为常态。要构建决策科学、执行坚决、监督有力的行政权力运行体系,按照国家法律法规和客观政策,自主确立内部收入分配,自主管理和使用人才、经费等资源,自主制定学校发展规划并组织实施,自主设置教学科研行政管理机构。通过教授委员会、学术委员会等学术机构科学运用学术权力,自主开展教学活动、科学研究、技术开发和社会服务,全面提升办学水平和社会服务能力。

(三)社会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指出,强化国家督导,委托社会组织开展教育评估监测。促进高等教育的“管办评分离”要按照政事分开的原则,将评的任务主要交给社会组织来完成,建立起“政府管、学校办、社会评”三方协同的格局。目前,高校办学质量的评价大多由政府部门主导,虽然经过不断改进,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其客观性、真实性、科学性常常受到质疑。一些由民间机构组织的评价,评价内容不全面,数据来源不可靠,又缺乏足够的权威和公信力。在国外,评价高校大多借助第三方,以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进行。我们可以借鉴这一做法,充分发挥行业协会、专业学会、基金会等社会组织参与教育公共治理的积极性,积极培育专业化的教育评估监测社会组织,鼓励专门机构和社会中介机构评估监测高校办学质量,适时将委托社会组织开展高等教育质量评估监测纳入政府购买服务程序中,作为完善评估监测制度体系的重要运作方式。目前,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实现,高校发展多样化,社会需求多样化,质量的标准也应多样化。因此,高等教育评价也应是多样的,多元主体共同参与。其中主要包括必要的政府评估,社会评估和学校自我评估。管办评分离是分工、互动、协调。任何事物都是联系的,管办评也无法分裂。管理、办学、评价分离是高等教育改革的目标,正如所指出的,改革的军令状已经下达,集合号已经吹响。政府、学校、社会都要动起来,各负其责、各司其职、各归其位,使我们整个高等教育发展更加科学,健康和可持续发展。

作者:许青云单位:平顶山学院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n].人民日报,2013-11-16.

[2]周海涛.世界高等教育评估发展背景、模式和趋势[J].教育研究,2008(10):91-95.

科学管理办法篇9

[关键词]高校校办企业财务管理规范化问题对策

随着我国经济体制和教育体制改革的进一步深化,高校筹资多元化局面逐步形成,其中校办企业成为高校筹资的重要渠道。为此,全国各高校充分利用自身优势,相继创办了许多与高校教学、科研、后勤服务等相关的校办企业,如北大方正、清华紫光、东大阿尔派和江中制药厂等,不仅为学校教学科研、科技成果的转化以及办学资金的筹集等方面发挥了重大作用,而且成为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领头军。但是,由于历史和体制等方面的原因,很多高校校办企业还没有对其财务管理建设进行很好的规范,也没有完善企业内部财务预算和控制机制,以致高校校办企业尤其是股份制高科技企业无法打造自己的核心竞争力,无法获取和保持持久的竞争优势。因此,高校校办企业对财务管理建设进行规范化势在必行。

一、高校校办企业财务管理规范化建设问题

1.产权关系不明

目前高校校办企业是建立在学校整体事业体制下的企业化管理模式。事企两种不同的体制在管理思想、方式、方法上产生碰撞和矛盾,制约了事业单位管理企业模式的发展。高校没有把自己作为一个纯粹的投资者,而是在人、财、物等诸多方面都牢牢控制着企业;校办企业也没有把自己看作一个纯粹的经营者,没有做到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而把自己当作高校的一个部门。其结果导致校办企业产权关系不明。

2.理财观念不强

首先,高校校办企业主要管理人员身份悬殊,大多是学校在编教师,甚至有的是学校领导,没有从学校事业单位中脱离出来专营企业,其教学科研任务还重,以致没有更多的闲暇去管理企业,对市场信息的洞察力不强,缺乏社会独立企业所具有的灵活性和竞争力。其次,校办企业财务人员主要还是学校财务人员,由学校兼管。他们的理财观念往往还是停留在事业单位的理财上,对会计信息的判断、分析能力跟不上市场的变化,对经济事项的核算还停留在事后阶段,缺乏事前预算和事中控制。

3.会计制度不规范

首先是会计制度本身存在缺陷。如有些校办企业利用合法不合理的手段人为调整企业利润,利用资产重组、资产评估、关联交易、利息资本化等手段,虚构经济业务、从事不等价交换和进行违规会计处理,造成经济业务失真,从而导致会计信息失真。其次是会计内控制度不健全。部分企业对收入的管理不健全,商品采购、入库、出库等手续不齐全,入账不及时,出现了隐瞒收入,虚增成本,不通过财务的资金“体外循环”,企业以避税为由私设“小金库”,财务人员直接参与“小金库”管理的违法违规事实。再次是成本核算制度不健全。多数校办企业还未形成统一的会计制度和核算体系,成本核算不全面,企业利润资产不实,如有的校办企业只设置总账,不设置明细账;还有的校办企业在核算时只反映数量,不反映金额或只反映金额,不反映数量,成本核算较为混乱。

4.财务管理机制不科学

现在高校校办企业大都没有建立起有效的现代财务管理制度,造成普遍缺少开放的筹资理念和有效的筹资手段。在缺少资金时,企业习惯于消极地向学校申请投资和借款,在资金投入前缺少对投资风险和资金使用效率的分析与评估。同时在资金使用过程中,学校缺少必要的监控,最终使得财务管理变成一种单纯的事后核算,难以发挥财务管理在企业管理中的核心作用。由于财务管理机制不科学,多数高校企业存在财务稽核、财务监督、应收账款以及奖惩等制度不规范,管理不严格现象。

5.监督和激励机制不完善

长期以来,高校缺乏“监督机制”和“激励机制”,再加上校办企业本身财务管理手段落后,缺少严密的内部控制制度和严格的执行程序,造成校办企业财务管理上的不规范,使得校办企业人员缺乏动力与进取心。大多校办企业的收入分配未与工作业绩挂钩,导致激励低效。经营得好,作为所有者的学校并没有基于其经营业绩作相应的回报,“做大、做强”动力明显不足;经营得差,所有者也没有采取相应的处罚措施,工资照常发放,无法改变校办企业经营困境。

二、完善高校校办企业财务管理规范化建设的对策

1.明晰产权关系,建立科学的财务管理机制

高校校办企业财务管理规范建设运作首先要实现产权明晰、权责明确。

产权明晰既是高校校办企业存在的前提,也是校办企业有效运作、健康发展的保障。校办企业的产权要得以明晰,不仅需要科学地界定各种主体的财产权限,包括主体拥有的所有权、使用权、收益权、处置权的明朗化和量化,而且需要通过立法、司法的强制力将产权加以硬化,使之成为具有现实意义的财产权利。具体来说,学校应组建资产经营公司,代表学校行使出资人职责。全面清理现有校办企业,核定资产,认定产权。对有发展潜力、能持续经营的校办企业,经中介机构评估确认后由学校接收全资企业的资产和债务,并将评估后的账务资料并入学校账务,将净资产作为长期股权投资进行管理。对非全资的企业,通过改制,明确学校与企业的股权投资关系,重新办理产权登记,理顺校企关系,按照校企分离的原则,促使校办企业成为独立经营活动的市场主体。

权责明确则是要求高校和校办企业真正做到所有权与经营权相分离,通过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使两者关系变成以资产为纽带的产权关系。校办企业必须同社会企业一样,面向社会、面向市场。《教育法》中明确规定“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兴办的校办企业,独立承担民事责任”,校办企业应该具有独立的法人资格,应该与学校实行事企分开,在人员、机构、场地、管理上分开。

校办企业还要建立科学的财务管理机制。只有按照市场经济规律进行财务管理,不断地总结经验,丰富自己的实践,不断发展和完善财务管理制度,真正建立起以市场为导向的现代企业制度,以效益为中心的财务管理体制,才能使校办企业发展更上一层楼。

2.树立现代企业财务管理理念,强化管理人员理财意识

树立现代企业财务管理理念和建立现代企业财务管理模式是现代社会市场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现代企业的基本特征是产权明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自负盈亏。高校又逐步面向社会、面向市场自主办学,因而为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促进高校校办企业的发展,校办企业须树立现代企业财务管理理念和建立现代企业财务管理模式。

在现代企业中,管理者是企业经营的决策者与执行者,其经营的好坏直接关系到企业发展的前景,因而选拔富有创造力和进取心的企业管理人员是至关重要的。管理人员应充分发挥校办企业的技术优势,结合社会资本,进行优势互补,实现资产的保值增值,促使校办企业长久、稳定、健康发展。

另外,校办企业财务管理人员要强化理财意识,培育风险理财、信息理财、知识化理财观念,对经济事项的分析由事后核算提到事前控制、事中分析中,对财务信息资料进行准确、有效的分析与利用,为领导做出正确决策提供依据,尽量减少和规避财务风险。

3.规范会计制度,加强成本核算

(1)规范财务会计基础工作,完善会计系统控制制度。校办企业财务管理是高校管理工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从高校角度,高校财务和资产管理部门必须负责指导和监督校办企业的财务会计工作,协助校办企业经营管理好资产。从企业角度,要制定适合校办企业的会计制度,加强会计基础工作,不断提高会计工作水平和工作质量,建立校办企业会计核算制度、会计岗位责任制度、会计档案管理制度等会计系统控制制度。(2)强化校办企业的内部管理,建立有效的内部控制体系和制度。校办企业实施有效的预算管理,可以通过国家的财经法规、政策和制度,建立和健全一套适合学校具体情况的定额标准,如人员经费支出定额、公用经费支出定额,水电费、通讯费等单项或综合定额,制定相应的管理制度,并形成相互牵制、相互制约、以防为主的监控防线;设立事后监督制度,即在会计部门常规性会计核算的基础上,对各项业务收支活动进行日常性和周期性核查,并对会计部门实施内部控制,建立以查、堵为主的监控防线,强化对内部控制制度实施情况的检查与考核。(3)规范校办企业的成本核算。高效、准确的成本核算工作,是一切管理工作的基础,只有建立在规范、科学的成本核算工作基础上,其它管理工作才能有效地开展。随着企业经营机制的转换、市场规律的公平竞争、企业管理的规范、经营者行为的合法要求,对校办企业实行全面成本核算,改变以前对成本费用核算的不正确做法,才能恢复企业的原貌。因此,高校企业应尽快制定成本费用核算及管理办法,在分工明确、权责清楚、管理有序、奖惩有据的基础上,不断强化成本费用管理,努力降低成本费用,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增强校办企业的市场竞争能力。

4.建立长效激励机制和健全内部监督机制

激励是现代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最有效的方法,不仅要注重管理者的才能发挥,而且要对管理者行为进行相应的约束,即既要对管理者的经营业绩奖励,又要对其经营行为进行监督。在校办企业中,管理者起着核心领导地位,应对其经营行为和经营业绩进行长效的激励,如建立年薪聘任制、持股分红制等激励机制。另外,对在技术革新、改造、新产品研究开发中取得重大突破的科技人员,适时予以重奖。奖励的形式可以是奖金,也可以是实物,如汽车、房子等,还可以是权利,如股份等。奖金的一部分发放给个人,一部分可作为科研经费奖励,由科技人员自主支配。同样,对管理方法有重大创新的管理人员,市场开拓成功的营销人员,也应予以重奖。

同时要建立起有效的权力制衡监督机制,形成校办企业内部与外部相结合的全方位权力监督约束体系。在校办企业系统设立专职的纪检监察机构,定期和不定期地对企业贯彻执行校办企业各项制度情况的监督和检查,特别是在企业重大物资(设备)采购、基建招标、人员招聘中,纪委都要派员参加,全程监督,有效地保证企业各项制度的贯彻落实,防止工作过程中的暗箱操作。

参考文献:

[1]邱钧:谈高校对校办企业的财务管理.财会研究.2010.4

科学管理办法篇10

关键词:南方科技大学;治理结构;治理结构框架图;内部治理结构;外部治理结构

作者简介:章轶斐(1986-),女,江苏无锡人,北京林业大学人文学院硕士研究生;胡涌(1959-),男,彝族,云南昆明人,北京林业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副教授。(北京?100083)

中图分类号:G64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0079(2012)23-0005-02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第十三章明确提出了完善中国特色现代大学制度和治理结构,[1]全国许多高校也纷纷在“十二五”事业发展规划中对大学章程制订和治理结构设计进行了初步安排。作为国家高等教育综合改革试验校的南方科技大学在改革的潮流中首当其冲,大胆迈出了创新的一步,借鉴世界一流大学的办学模式和办学经验,拟将学校办成国际知名的高水平研究型科技大学。[2]2011年6月8日,由深圳市政府五届二十九次常务会议审议通过的《南方科技大学管理暂行办法》公布,[3]并于2011年7月1日起施行。《管理暂行办法》的第三章明确阐述了南方科技大学的治理结构,一时成为社会焦点。南方科技大学是内地首例通过大学章程形式设计治理结构的高校,这样大刀阔斧的改革措施既表明了深圳市政府和学校的改革决心,也为相关研究者提供了宝贵的研究资料。

南方科技大学的筹建自然对国内高等教育制度和各大高校有较强的冲击,然而纵观近年来南方科技大学的相关文献,多是对于南科大办学模式、改革措施的泛泛而谈,没有针对南科大治理结构的具体模型进行探讨。笔者将根据《南方科技大学管理暂行办法》中关于治理结构的论述,分析南方科技大学的治理结构设计的主要框架和特点,以期能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为我国高等教育改革及大学治理结构的研究提供参考和借鉴。

一、南方科技大学治理结构的基本框架图

根据《南方科技大学管理暂行办法》规定,南方科技大学是深圳市人民政府依法设立的公办普通高等学校,具有独立法人资格,依法自主办学和管理,并接受政府和社会的监督。南方科技大学实行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并设理事会、校长、校务委员会和校学术委员会。[3]

为了体现南方科技大学治理机制,展示其治理结构,便于理清各要素之间的关系,分析其治理结构特点,笔者根据《暂行办法》条例的阐述,绘制了南方科技大学的治理结构框架(图1)。

从治理结构框架图可以看出,理事会对于学校重大事项及长期规划发展掌握决策权;政府承担学校经费,并对理事会理事长及理事的聘任起决定作用;学校由政府、市场及学校内部成员共同监督。而学校对社会实现服务功能,反馈外部。

在内部管理体制方面,朱清时校长表示,创校初期原则上党委书记、校长由创校校长(为中共党员)一人兼任,不再分设。南方科技大学的领导和管理职责主要由三个委员会(党委会、校务委员会和学术委员会和校长)承担。党委会的主要职责是保证国家法规与政策及学校《章程》在学校得到贯彻落实。[4]此外,南方科技大学还设立顾问委员会,负责对学校发展等重大问题提出意见和建议。

二、南方科技大学治理结构的特点

1.外部治理结构特点

(1)政府宏观调控,理事会自主决策。南方科技大学秉承适应社会发展需求培养创新型人才的理念,力争成为高等教育制度改革的起点和试验田得到深圳市政府大力支持。南方科技大学通过借鉴国内外一流大学办学模式,改革中国大学主流的治理机制,成立理事会,聘任外部理事等形式减少政府对大学的干涉,重新赋权于高校,将决策权力掌握在理事会手中。朱清时校长在讲话中曾说:“为了彻底杜绝(行政化)这种现象,深圳市委市政府已经向南方科大承诺,运用深圳特区地方立法权制定《南方科技大学管理条例》,明确界定政府、学校、社会、学生、行政、学术的权界,作为学校依法治校的法律保障”。[4]南方科技大学试图通过一步到位的改革削弱政府对大学办学的干涉,抵制学校高层掌握绝对权力的现象。

(2)强调社会、市场的参与及监督。根据《南方科技大学管理暂行办法》,理事会由政府代表、南方科技大学校长及管理团队、教职工等代表和社会知名人士等组成。[3]理事会组成不仅包括政府代表、校内人士还有社会知名人士,吸纳了大学、政府和社会三方的利益相关者,在决策过程中三方关系相互平衡,权力关系相互制约,更能达到提高效率、优化资源、实现高校理念的目的。三方牵制形成的监督管理模式对于有效解决高校定位偏差、资源利用不合理、行政学术权力不对等及矫正一些不正之风有极大的推动作用,更能将高校管理带入公众视线,提高公众参与程度,加强公众监督机制。

2.内部治理结构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