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农村土地集约化经营的措施十篇农村土地集约化经营的措施十篇

农村土地集约化经营的措施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5:34:05

农村土地集约化经营的措施篇1

关键词:土地流转,集约化农业,高效设施农业

加速集约化农业发展对于农村经济发展方式转型有着非常重要的促进作用。在当前,要有效发展集约化农业,就涉及到土地流转。当前学界对于农村土地流转的研究较多,但是从土地流转角度分析集约化农业的相关研究仍然较少。本文,主要从笔者所在市的土地流转现状入手进行分析,并就如何推进农村土地流转以加速集约化农业发展的措施进行探讨。

1我市农村土地流转与农业用地集约化现状分析

当前,笔者所在市全市共有农业用地254.94万亩,其中耕地面积为108.74万亩(其中农民已承包的面积为90.4万亩),园地面积为7.02万亩,林地面积为105.94万亩,草地面积为0.84万亩,养殖水面积为21.04万亩,其他土地面积为11.36万亩。

1.1我市农村土地流转现状分析

当前笔者所在市的土地流转面积为23.3万亩(其中不包含林地土地流转面积),占农村土地总面积的9.14%。在这23.3万亩的土地流转面积中,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面积为8.4万亩,涉及到的农户数量为1.37万户,占全市农户总数的5.5%。剩余的14.9万亩为农村集体统一经营土地发、标包流转面积。当前市内农村土地流转的主要方式包括有出租、转包、互换、入股、发标包等。土地流转之后的主要用途包括有种植速生桉、果树、大棚瓜菜、花卉、水稻、马铃薯、甘蔗、木薯和搞水产养殖等。在土地流转的过程中主要表现出以下的几个特点:(1)遵从农户的自愿或者是农户自发行为;(2)土地流转中既有零散土地,又有大规模土地流转,基本都是集体统一经营土地发标包;(3)所流转的土地大多都为荒坡、荒地。从这里能看出,当前全市的农村土地流转面积不大、涉及到的农户不多,在一定程度上对发展集约化农业形成了制约。

1.2我市农业用地集约化现状分析

近年来我市积极推进农业集约化经营,并取得一定成效。我市当前较大规模的项目主要有:广西斯道拉恩索林业有限公司和防城金城林业有限公司分别租赁53万亩与4万亩农村土地的造林搞林浆纸项目,利添生物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租赁农村土地5万亩种果,还有少数专业的农业合作社、专业户开展的规模不大的超级水稻以及马铃薯种植。在这些大规模的集约化经营的基础上,同时对大棚蔬菜瓜果和花卉等各种高效农业设施进行大力发展,以推动农业发展方式的转变,使得土地利用率、产出率以及农民收入能够得到增加。当前我市已经在全市各地建立起高效设施农业基地共计20多个,辐射并带动全市发展设施农业面积共计11.5万亩。

2我市通过土地流转发展集约化农业存在的问题

2.1农村土地流转方面存在的问题

流转服务与监管力度不足。当前还没有能够形成统一规范的土地流转市场,缺乏专业的中介服务组织。同时虽然有为农村土地流转工作提供服务的乡镇农业服务中心,但是因为人员不足、职能多、工作量大等多种因素的影响,还不能够建立起畅通的土地流转信息网络,导致供求信息不能够及时的被有需求的人或组织获知。还有部分村、组干部在办事的过程中没有能够做到依法办事,采取强制手段来对土地流转进行推动,导致各种违规现象发生。

土地流转合同不够规范。有很多合同都是没有经过土地承包合同管理部门鉴证、登记以及备案的,还有少数是采用的口头协议或者是君子协定等。这些情况都容易导致土地纠纷的发生。

部分流转土地遭受到掠夺性的破坏。有部分的村镇在和企业签订流转协议的过程没有对土地用途进行明确规定,还有的则是因为流转期限较短或者是即将到期的土地,承包方为了能最大限度的获取利益而采取一些掠夺性开发的方式,对土地造成损坏部分土地在流转之后被改变用途。有部分土地在流转之后,在没有经过批准的情况下就对农业用地的用途进行了改变,例如盖房子、建造其他设施等等,并且这些现象一直以来都没有得到有效的遏制与改善。

2.2土地集约化经营方面

在土地集约化经营方面,主要是在高效设施农业的发展方面存在有大量的问题:

融资渠道不畅。高效设施农业本就属于高投入、高产出的产业,每亩普通大棚的建设成本一般都在1.4万到1.9万元,但是农民自身的经济能力不足,并且缺乏良好的筹资渠道,因此在资金上存在有非常大的缺口,但是政府所能够补贴的范围以及标准都较为有限,而信用社贷款却又存在较大的困难,这些都在一定的程度上制约了高效设施农业的发展。

技术水平不能够满足要求。设施栽培的每一生产环节都有着非常高的技术要求。当前,笔者所在市在综合应用研究上存在不足,技术配套推广方面也不够完善,特别是在土壤改良与病虫害防控等多个方面上都还需要进一步的增强。同时乡镇农技推广队伍建设不足,导致各种技术不能够得到有效的推广,影响到高效设施农业的进一步推广。

基础配套设施不能够满足要求。当前笔者所在市的农业基础条件不足,特别是在水利、道路、供电等各项基础设施建设上都不能够满足高效设施农业发展的要求。在进行规划选址的时候,水利设施的完善与配套程度等各种客观条件会带来巨大的影响与限制,很难满足高效设施农业发展的要求。

缺乏充足的产业带动力。主要表现在以下的几个方面:(1)缺乏足够的加工与流通型的龙头企业;(2)没有大型的农产品物流基地进行拉动,市内的农产品流通体系还不够完善,导致农户、基地、企业、市场、商贸等各个环节不能够被有效的联系在一起,在一定程度上对高效设施农业的推广带来制约。

3推进农村土地流转、加快集约化农业发展的措施建议

针对上述问题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改善:

3.1推进土地流转方面

对农村土地流转的管理与服务制度进行完善。各级职能部门必须要做好对农村土地流转的指导、鉴证以及管理工作,对登记备案、合同管理等多项制度进行完善。同时积极的对土地流转市场信息、咨询、预测以及农村土地评估等各种中介机构进行培育,并打造出农村土地流转交易平台,定期的对农村土地流转供需信息进行公布。同时通过对乡镇经营管理机构建设的完善,对农村经营管理队伍、职能不清、经费不足等问题进行解决。

加强对土地流转的监管与治理。必须要严格的根据《农村土地承包法》和《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管理办法》中的相关规定对土地流转进行推动,并对土地流转信息进行透明化管理,防止出现暗箱操作与损公肥私的行为出现。同时如果出现流转土地的农业用途在未经批准的情况下被改变的情况,必须要依法进行惩治。

从产业经营的角度出发对土地流转进行推动。需要以设施农业产业化发展为契机,积极的打造农产品特色产业带。通过龙头企业的引入积极地推动农村土地流转。同时需要在信贷、融资等方面为经营大户提供一定的优惠条件,为农民进行土地流转所需要的资金提供获取渠道,不断的推动流转,促进集约化经营。

3.2土地集约化经营方面

加强对土地集约化经营的扶持。从市政府到各县区乡政府都应该为土地集约化经营提供一定的补贴,或者是地方政府通过担保贴息的方式,为农户争取到更多的贷款,让农户能够拥有更多的资金开展土地集约化经营活动。

对农业科技服务进行强化。在规范各种大棚(小拱棚)建设标准的基础上,进一步对工艺进行改进,节约成本,并推广经济适用的大棚技术。要积极的加强设施农业技术队伍的发展,并建立能够囊括农民的创业技能培训体系。对技术服务措施进行强化,依靠基层农业技术服务中心、农民专业合作社、农资经销商店等,建立“庄稼医院”,为农民提供良好的技术服务。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各级政府必须要对农业项目资金进行整合,进行统筹支配,并适当的向高效设施农业进行倾斜。同时加强农村水利设施的建设,并将土地收益的10%投入到水利建设中,为设施农业的发展打下基础。

加强产业体系发展,带动设施农业发展。要围绕高效设施农业的发展,对当前的体制与机制进行创新,快速建设完善的产业链条,并培植扶持起一批具有一定特色、优势与前景的龙头企业以及农民专业合作社与生产大户。同时,还需要鼓励企业为高效设施农业进行投资。加强各个环节之间的衔接,促使农产品附加值的提高。并对本地市场体系进行完善,推动农产品的快速流通。

参考文献

[1]郎佩娟.农村土地流转中的深层问题与政府行为[J].国家行政学院院报,2010,(01).

农村土地集约化经营的措施篇2

关键词:农村集体经济;城乡经济;土地规模经营

中图分类号:F323.21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09)14-0237-02

目前,农村经济发展滞后,城乡经济发展失衡,城乡差距过大,这严重制约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因此发展农村经济就成为建设新农村的首要任务,我们要从根本做起,把土地经营管理落到实处,把规模化经营作为今后一个时期的工作重点。

一、农村土地承包管理现状

(一)集体土地的承包及经营情况

宝泉镇耕地总面积27.4万亩,其中家庭承包经营23.8万亩,承包户9952户,人口37744人,所有耕地全部确权登记,发放经营权证9952户,入户率100%;机动地面积1.9万亩,机动地发包形式以竞拍为主,村集体组织竞拍会,张贴公告,通知有竞拍意愿的村民参与公平竞拍;每个生产小组对本组的机动地享有优先承包权。对外发包的机动地由承包户负责经营管理,村集体对机动地享有所有权。

(二)土地档案管理规范化建设情况及不足

土地档案记载着土地的征用、划拨、出让、土地调查、用途管制调整、土地确权发证等工作的全部过程,是一种重要的具有长期查考、利用价值的信息资源。目前,全镇所有耕地基本信息已登记完成,设有土地台帐,对经营权证发放、经营形式、承包面积、流转形式等均已建立档案,并逐步走向规范化制度化。存在的不足:一是土地档案开发利用的深度还不够。实际工作中没有注重档案的深层开发利用,“死档案”变成“活信息”的意识不强,没有充分发挥档案管理服务经济建设职能。二是专业技术人员缺乏。由于受编制等因素的影响,在档案专业人才引进方面存在一定困难,目前大多数从事档案管理工作的人员,都是半路出家,业务素质不高,影响了档案管理的技术水平。三是档案服务的市场化程度低。档案作为一种重要的信息资源,应该走市场化经营的路子,实行有偿服务,互惠互利。体现出信息既是资源的重要性。

(三)土地承包过程中出现的纠纷及解决措施

截至目前,全镇累计发生土地纠纷102起,类型如下:

1.土地流转缺乏严格的程序要件是纠纷产生的主要根源。村集体经济组织在进行土地流转时,由于法律意识淡薄或法律知识缺乏,使法定的、严肃的程序性问题流于形式,事过境迁,当有争议时,由于当初没有形成多数人认可的书面材料,往往纠纷不能调和诉而至法院。

2.基层组织社会控制力弱化是纠纷产生的社会性根源。纠纷往往由于村基层组织实施的重大决策没有按照村民委员会组织法的规定运作,没有召开村民大会或村民代表大会方式进行民主决议,损害了农民民利和财产权利而引起。

3.国家农业政策的调整,导致农民收益的变化是产生纠纷的根本原因。国家免征各种税费,对种地农民实行政府补贴,加上粮食价格的提高,外出务工的农民认识到即使不出家门,土地也会给自己带来比较满意的收入,收益的变化使以前抛荒、转手的土地农民纷纷设法索要补贴。

解决措施:(1)加大宣传提高法律保护意识;(2)建立土地有序流转机构;(3)完善土地流转制度。

截止目前,已解决农村土地承包纠纷102起,维护了种粮农民利益,保障了国家的粮食安全。

二、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概况及原因分析

(一)土地承包经营流转概况

1.全镇流转土地面积3.9万亩,占农民家庭承包面积的16.3%,比上年增长8%。流转土地1784户;目前已流转土地的农村劳动力转移数量是1556人,转移劳动力的去向是外出打工及当地就业,在天津大邱庄等地形成的劳转基地对全镇劳动力的吸纳能力日益增强,特别是丰平村为代表的境外转移基地的建设又取得新进展,丰平村在俄罗斯布拉戈维申斯克市又承租土地130公顷进行农业开发,输出本村劳动力18人。当地就业人员主要依靠镇内的苏打水资源招商引进的海昌生物制药有限公司、黑龙江绿金集团有限公司、世一泉苏打水有限公司等企业,和镇内几家大型企业可提供就业岗位500个。农户自发流转土地面积占的总流转面积的38%。

2.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概况。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形式主要是转包。转包即农户将承包土地直接转包给他人,收取租金。主要特点:分散、期限较短,协议简单,少数地方也有一些大户直接向一家一户转包,面积不大。目前,全镇农村土地流转合同备案和台账已建立完成,彻底查清了农村土地流转及规模经营情况,在镇、村两级分别建立《农村土地规模经营委托台账》和《农村土地规模经营台账》两种台账。截至4月1日,全镇农村土地流转面积3.9万亩,流转率为16.3%;耕地规模经营面积3.1万亩,规模经营率为13%,比去年增长11%。

3.当前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需要解决的问题。一是流转形式单一,程序不规范。目前,在农村土地流转过程中,主要以转包为主,流转形式单一,大部分是农户间自发进行,流转双方大多是亲戚、朋友或相互关系较好的,内部的私下流转,自行无偿转让或委耕给本村农户,流转规模较小,其实质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流转,不进行登记,不遵循一定的程序,没有履行必要的手续,缺乏明确的法律依据。二是流转无契约约束,流转机制不健全。目前,流转大多采取“口头协议”,没有通过流转合同或契约来规范流转双方的权利和义务关系,造成承包关系混乱,流转工作无序。一方面容易引起纠纷,影响农村社会稳定。另一方面,造成承包者普遍存在短期行为,因流转双方大多约定一年一变,使得承包者没有长期保障,不肯对土地作较多投入,对水利设施也没有妥善维护,造成了资源的严重浪费。

4.影响因素分析。一是思想观念更新不够导致了农民不愿轻易将田土进行流转。制约了农业的规模化、产业化经营,而且影响了外出务工人员的经济收入,影响了农村剩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的转移。二是农民收入保障不足导致了农民不敢随便将田土进行流转。三是土地流转制度不健全,纠纷不断导致农民不愿流转土地。

5.规范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具体措施。一是加大对《农村土地承包法》的宣传贯彻力度。确保农村土地家庭承包关系的长期稳定是实现流转的基础和前提。推进农村土地使用权的流转是农业现代化的客观要求,对提高土地经营效益,加快农村劳动力向二三产业转移,促进农村经济快速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二是加强土地流转的规范管理。土地流转必须按规范的操作程序进行,流转双方要签订流转合同,明确流转的形式、数量、年限、条件及双方的权利、责任、义务等。合同要经过区县乡土地管理部门鉴证。三是借助土地流转组织实施流转。依托经管站建立土地流转所,各村设立土地流转站,认真履行好职责,为土地流转市场的形成建立提供基础。四是加速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发展有竞争优势和带动能力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切实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推进农业结构调整,不断优化产业布局,提高农产品的科技含量和市场竞争能力。

三、土地适度规模情况及应对措施

1.宝泉镇实行适度规模经营的耕地3.1万亩,占村集体经济组织耕地的11.3%。

2.规模经营的主要模式。按照“一村两社一园”的要求,我们已在德胜村、长发村各完成1处农机专业合作社,及全镇成立了20个大豆专业合作组织,实行连片种植的形式,为开展适度规模经营奠定了坚实基础,全镇的规模经营取得了良好的成效,拉开了2009年大面积规模化经营的序幕。

3.规模经营取得的成效。2008年在德胜村进行了土地规模化试点工作,取得了成功。首先,在全镇率先组建完成农业机械专业合作社和大豆种植专业合作社,筹措资金120万元购置5台大型农机具,并取得56户农民1880亩规模化种植大豆的契机,每亩330元的租赁价格,其中600亩以地入股,农业机械合作社提供全程服务,全部实行自主经营,在大旱之年亩产量150公斤,亩增效益100余元,每户增收5000元的良好成效,为全县树立了典型,为农民致富引领了方向。今年计划以村民以入股形式再投入50万元新购2台180式大马力拖拉机,扩大农机合作社规模与作业能力。探索出大户经营承包和农机合作社入股经营模式,实现土地规模经营;大豆专业合作组织从农民手中承包土地1700亩,规模种植大豆。依托农机合作社从268户农民手中反租6565亩土地合作经营,涉及地块全部大机械完成秋整地,占全村耕地面积的42.3%,预计农民人均可增收800元。实现土地规模经营、发展现代农业上,使全村农民尽快富起来。

4.发展适度规模经营需要解决的问题。

(1)需要解决资金问题。由于组建农机专业合作社需要大量资金,部分农民入社投入的资金不足,致使一些预定的项目无法实施,资金短缺影响规模经营的重要因素。(2)建立健全规章制度;部分合作组织内部管理制度不健全,运作不规范。领导班子业务和技术水平难以适应农业产业化经营和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的需要。特别是新颁布实施的法律法规在多数合作社形同摆设,没有得到切实执行。(3)土地规模经营面积总量偏少,覆盖面较窄,辐射力还不大。

农村土地集约化经营的措施篇3

关键词:水土保持规划新农村建设

abstract:soilandwaterconservationplanningistheguidingfileharnessofsoilandwaterloss,onlytheoptimization,scientific,reasonable,canmakethecontrolofsoilerosionhasremarkableecological,economicandsocialbenefits.thispaperdiscussesthemaincontentsandprinciplesofsoilandwaterconservationplanningofnewruralconstruction,foryourreference.

Keywords:soilandwaterconservationplanninginnewruralconstruction

中图分类号:S15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前言

水土保持是合理利用和有效保护水土资源的基础性工作,在维护防洪安全、生态安全、饮水安全和山丘区粮食安全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平稳发展,正在推进生态文明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加快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加强政府的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能力。在新形势下,水土保持必须服务于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实现新跨越、新发展。水土保持规划是水土流失治理工作的指导性文件,只有优化、科学、合理地制定,才能使水土流失治理工作带来显著的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2新农村建设水土保持规划的主要内容

水土保持规划主要包括生态用地规划、生产用地规划、生活用地(居住环境)规划。

2.1生态用地规划

生态用地是村庄土地利用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新农村的生态屏障。生态用地规划主要包括以下3个方面。

(1)封禁治理和管护措施规划。封禁治理主要内容包括:一是实行封山禁牧,明确放牧形式,改自由散牧为圈养或轮封轮牧;二是陡坡耕地退耕规划;三是疏林地封山育林和抚育管理规划;四是草产业发展规划;五是建立规章制度,明确管护责任和要求;六是设置封禁标志和围栏;七是管护人员和经费规划。

(2)营造水保林规划。实施林草措施是水土保持的重要手段,生态用地规划中的水土保持林草栽植规划内容包括:确定哪些地方需要进行疏林补植,哪些地方需要营造成片的水保林;选择主要树种及造林整地方式,营造乔木林、灌木林或乔灌混交林;遵循适地适树原则,尽量选择优良乡土树种。

(3)种草规划。随着生产条件的改善和主导产业的发展,农村土地利用结构逐渐调整,粮食生产正向着集约化方向发展,在地多人少的地区可以适当发展牧草产业。搞好水土保持种草规划,首先要确定种草地块、面积、品种等;其次如果按照商品生产要求进行草场规划,则既要考虑机械化管理和科学化经营又要考虑机械行走、运输等道路的水土流失治理。

2.2生产用地规划

生产用地规划是新农村的生产保障。陕西省山区生产用地中有相当一部分是坡耕地,坡耕地又是水土流失的主要源区,因此建设新农村必须要搞好生产用地的水土保持规划,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1)基本农田规划。基本农田规划既是农民的基本口粮田、主要粮食生产用地规划,又是主要水土保持措施规划,主要包括修建水平梯田、沟台坝地、小块水地、排洪渠系等。在保持水土的前提下,基本农田应建在缓坡、近村和靠近水源的地块,充分考虑机械耕作、运输、灌溉和农作物管理的便利性。

(2)经济林规划。对经济林建设进行规划有利于新农村主导产业发展,也有利于控制水土流失。经济林水土保持规划的重点在于确定经济林的位置、面积,选择造林整地方式,如修建水平梯田、挖鱼鳞坑等。同时,还要考虑幼林期地表覆盖和抚育管理的水土保持要求,以防止暴雨冲刷造成水土流失等。

(3)生产道路规划。在黄土高原地区,山区生产道路通常没有植被覆盖,导致水土流失严重。生产道路水土保持规划中应明确控制水土流失的要求和采取的主要措施,如对道路的坡度要求,设置排水沟渠、道路绿化带、路面防冲刷措施等。

2.3生活用地(人居环境)规划

改善人居环境是新农村建设的基本要求。作为新农村建设规划的重要内容,制定生活用地(人居环境)规划的目的是不断提高人民生活水平、防止水土流失,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1)居住区绿化。村民居住区是体现新农村建设成果的主要场所,社会主义新农村不仅要有先进舒适的居民建筑、方便适用的公共设施,而且要有优美和谐的居住环境。搞好居住区绿化不仅可以美化环境、净化空气、防风遮阳,而且可以防止因暴雨、洪水等造成的水土流失。居住区水土保持的主要措施有栽植树木和草灌植被、道路硬化以及修建排洪沟渠、污水处理设施等。

(2)农村公共场所水土保持措施。农村学校、商店、影剧院、会场、庙宇等公共场所是村民学习、休闲、娱乐、集中的地方,建设时应在考虑其功能性、确保安全的同时合理规划水土保持措施,包括周边绿化、硬化措施和防洪、排水、蓄水工程等。

(3)乡村道路水土保持措施。乡村道路是农村生产、生活、运输的重要设施,除由国家投入一定建设费用外,主要是由地方政府和乡村经济组织出资修建的。由于经济的原因,在修建时一般只考虑道路的通行功能,忽视了行道植被建设,容易造成水土流失。因此,在乡村道路规划时要加强水土保持措施建设,选择合适的路面坡度,建设路面防冲措施、路边排水沟,进行路旁绿化等。

4新农村建设水土保持规划的原则

新农村建设水土保持规划须经过统筹安排、系统考虑,在具体规划中坚持以下几个原则:

(1)因地制宜,科学指导。山区农村地形地貌和自然条件差异较大,在制定新农村建设水土保持规划时必须充分考虑当地的自然环境特点,尊重自然规律和经济规律,做到因地制宜、科学规划,充分考虑规划实施的合理性和可行性。

(2)统一规划,合理用地。合理利用土地、充分考虑土地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作用与定位是水土保持规划的前提和核心。新农村建设生产用地水土保持规划应充分考虑近期建设和长

远发展的关系,做到节约用地、集约经营、合理利用土地资源。例如,在山地、丘陵沟壑地区的散居农户可以根据地形地貌集中建设住宅区,尽量不占或少占用农用地;进行生态移民,如果做不到一次规划到位,那么移民安置地在近期还要作为生产用地进行规划治理。

(3)有利生产,方便生活。水土保持规划要为新农村建设的生产、生活服务,必须遵循有利生产、方便生活的原则,在控制水土流失的前提下,要以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实现农业生产高产稳产、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发展农村经济为目标。

(4)典型示范,以点带面。因山区地形地貌复杂、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差异较大,规划时要充分考虑群众的经济承受能力、交通条件和生活习惯,建议在不同类型区先搞一些典型示范规划和实施样板,得到大家认可后再大范围推广。

5结语

农村土地集约化经营的措施篇4

关键词:村级会计委托制;经管水平;稳定。

农村经济管理工作是农业、农村工作的重要内容,无论是大集体时期,还是实行家庭联产承包经营责任制以来的今天,加强农村经济管理工作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特别是在新的历史时期,随着统筹城乡发展实施力度的不断加大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全面启动,加强农村经济管理工作显得尤为重要。各单位各部门务必要从构筑"和谐安仁"的战略高度上充分认识其积极意义。

农村集体财务管理涉及农民切身利益,关系农村改革、发展和社会稳定,涉及农村基层组织管理体制和机制创新,是加强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的重要内容。近年来,各地立足当地实际,在加强农村集体财务规范化管理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取得了较为成功的经验。实践证明,在尊重农民群众意愿和民主权利的基础上,实行村级会计委托制,把村级财务委托乡镇(街道)统一核算和监督,是新形势下规范村级财务管理的有效方式,对于加强农村集体财务管理与监督、防止集体资产流失和村级债务增加、维护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及农民群众的合法权益,改善党群干群关系发挥了重要作用。各地乡镇(街道)财经统计站要以高度的责任心和使命感,明确工作思路和工作任务,采取有效措施,提高经管水平,促进村级财务管理步入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轨道,进一步维护农村改革、发展和稳定的大局,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和谐发展。

一、提高农村经济管理水平的总体思路

农村经济管理必须围绕落实党在农村的基本政策,以农村经营体制创新为突破口,实施"转变、拓展、提升"①三大战略,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业综合效益;坚持与时俱进,创新集体资产与财务管理新机制,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和农民专业合作社组织化程度,力争在农经工作"三大管理"(农村集体资产财务管理、农村土地承包管理、农民负担监督管理)和"三项指导"(指导农业产业化经营、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和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方面实现新突破。

二、农村经济管理工作应承担的任务

(一)创新集体资产和财务管理新机制,实现农村集体资产保值增值。一是创新农村财务管理制度。要进一步完善农村财务管理考核办法及财务管理规定,进一步创新规范财务管理程序。我街办针对农村财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和薄弱环节,制订并完善了一整套以财务公开为基础、财务审计为主体、民主理财为依托、"双代管、双监督"为保证的制度和措施,在从严控制备用金限额、严格控制非生产性开支、严格开支审批手续等方面进行了有效审计监督。二是创新农村财务管理模式。为加强集体资产管理,确保集体财产安全和集体资产保值增值,我们探索创新了农村财务管理模式,积极推行了农村会计聘任制,进行了电算化试点尝试,使农村财务管理模式更加科学可行。三是狠抓农村财会队伍建设。要坚持以人为本,严格落实持证上岗制度,把财务人员的定期培训与日常管理结合起来,不断提高财务人员的综合素质和业务能力。四是实行重点清理。我们对财务管理混乱村实行了严格的"三清三查三改"。"三清"是:清理收支往来帐据,清理集体资金、存款、有价证券,清理集体财物;"三查"是:查非生产性开支,查村干部报酬和补贴,查专项资金使用和项目招投标;"三改"是:改变农村财务工作无人管理、无章可循、无人监督的状况。在清理工作中,我们把专业清理与群众监督结合起来,通过设立举报箱、公布举报电话等方式,最大限度地听取群众意见,确保清理整顿工作落到了实处。对于那些群众反映十分强烈的上访村,必须深入清理,深挖根源。清理之后,要针对存在的问题,建立健全相关财务管理制度,严格监管,促进村级财务管理规范化、制度化。

(二)稳定完善农村土地承包合同,扎实搞好土地承包专项治理。要积极宣传贯彻《农村土地承包法》和《山东省农村土地承包实施办法》,并印成明白纸,以片为单位,逐村进行张贴、广播、宣传,进一步维护和完善土地承包制度。以规范引导为重点,保护农户权益,规范土地流转行为,禁止反租倒包。要以换补发经营权证为契机,切实搞好土地承包专项治理工作。

1、建立土地台帐,实行微机化管理。2007年我街办全面实行农村土地承包规范化管理,规范和完善了家庭承包土地台帐、机动地承包土地台帐和其他承包土地台帐。土地台帐附有各户家庭成员情况、地名、土地四至、长宽、实际及折实亩数。通过建立台账,确保责任田的实际面积、地块、承包合同、经营权证书四者相符。土地台帐输入完毕后由市经管局统一打印,以乡镇(街办)为单位分发到各村,由各村文书负责核对后由村文书、支部书记、微机录入员共同签字后分发到各家各户。全面实现土地台帐微机化管理,开展土地仲裁工作,使农民因土地承包管理不善而引起的上访明显减少,也为土地承包经营权证的换发补发做好了充分准备。

2、搞好土地规范流转。土地延包之后,随着农村新的土地承包政策的建立和农业结构调整,加强土地流转管理已成为当前土地承包管理的重要内容。各村土地流转要坚持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必须经过村委签订土地流转合同,流转时间不超过10年,必须报经管站备案,以确保各村土地流转规范、有序进行。

3、健全规范化档案,加强调查研究。土地延包后,乡镇(街办)、村两级按照分级分类管理的要求都建立了规范的土地延包档案。但当前土地流转、机动地承包建档工作还比较薄弱。财经统计部门要深入各村,帮助指导村流转土地户双方签订规范合同,处理好双方及村的权利和义务关系;掌握当前土地承包及流转的动态,履行职责,为党工委、街道办提出建议和措施。做好农村土地承包及流转的指导和管理工作,妥善调解处理土地承包及流转纠纷。

(三)健全落实规章制度,切实减轻农民负担。近年来,国家支农惠农政策力度不断加大,但城乡发展差距依然明显。1985年到2006年,城乡居民的收入差距从1.86:1扩大到了3.28:1。建立健全减轻农民负担的长效机制,防止农民负担反弹,成为检验农村经济管理水平的一项重要内容。要积极开展农民负担专项治理,要重点整治好诸如农民建房、农村义务教育、修建道路、农业结构调整等方面存在的乱收费、乱集资、乱罚款、乱摊派现象。要全面落实四项制度,强化农民负担专项治理。即:涉农税收、价格和收费"公示制",向群众公示的内容要全面、准确、合法,公示形式要贴近群众,切实做到经常化、规范化;农村义务教育收费"一费制",要规范农村义务教育收费管理,在义务教育阶段要全面推行"一费制"收费办法,在严格核定学杂费、课本和作业本费标准的基础上,一次性统一向学生收取费用;公费订阅报刊"限额制",村级报刊杂志的征定费每年不得超过当年村级管理费的10%;农民负担案件"追究制",要严肃查处涉及农民负担案件和违规违纪行为,建立预防和查处涉及农民负担案件的长效机制。要严把支农惠农政策落实关,保证粮食直补、柴油化肥补贴及市街办两级转移支付资金款能够及时足额拨付。要突出抓好"一事一议"筹资筹劳管理,完善村级"一事一议"管理办法,明确"一事一议"工作流程。做好宣传教育工作,积极引导农民开展自己直接受益的基础设施建设,达到资金"取之于民、用之于民"的目的。

三、提高农村经济管理水平的主要措施和经验

(一)加强财经队伍建设,全面提高农经人员素质。我街办针对新形势下农村经营管理的特点,转变思维方式、管理方法和工作作风,结合目前街办村两级财经队伍现状,把对街道村两级财经人员的业务培训作为农经管理工作的重点,贯穿于整个农经管理工作的全过程。2007年在市经管局的精心安排下,我街办78个村及财经统计站6名干部全部进行了系统培训,内容包括新农村建设、阳光村务"星期一集中办公制度"、村级事务契约化管理、村级"一事一议"管理、农村土地承包管理与仲裁、农村会计学基础及会计电算化操作规程等。通过培训,参训人员不仅提高了专业知识水平,也都学会了熟练操作微机。财经统计站工作人员能够熟练运用电算化软件处理财务,村会计能够通过远程教育设施开展农业病虫害咨询、大棚菜价格查询等,为广大村民、蒜薹贮存户及时了解市场行情提供了方便,为农业信息化的顺利开展打下了良好基础。通过培训,提高了街办村两级经管人员的政策水平和业务能力,提高了农经人员综合素质,培养了一支工作责任心强、勇于开拓进取的农经干部队伍,适应了新形势下农经管理工作的需要。

(二)建立健全规章制度,提高农经执法水平。为提高农经执法水平,应紧紧围绕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承包法》、《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管理办法》、《山东省村集体财务管理条例》、《山东省农村集体经济审计规定》等法律、法规,在规范化、制度化和经常化上下工夫,建立起四项工作制度。一是建立农经岗位责任制度。要制定农村经济经营管理岗位和执法责任制,明确岗位执法责任。二是建立日常工作规章制度。制定一整套落实农村土地承包、减轻农民负担和农村财务管理的执法管理制度和措施,确保国家各项政策的落实。三是建立准确及时的信息反馈制度。根据涉及农经工作中的热点难点问题,及时到事发第一线进行调查研究,快速预测和发现问题苗头,及早向党工委、街道办提出解决问题的建议和措施,使问题得到妥善解决。四是实施"阳光星期一"集中办公制度和村级事务契约化,提高政务透明度。我街办实行"阳光村务星期一"集中办公制度,每逢星期一,各村村两委成员、两个议事会成员都按时在村委办公室集中办公议事,把各村应该公开的事项如村务收支、土地承包、集体经济项目承包等纳入议事日程,扩大了村级民主,深化了村务公开,提高了村干部的办事效率,能够及时化解有关农经不安定因素的各类社会矛盾,维护了社会稳定,促进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村级制订并规范实施了村级所有重要事务必须实行民主决策的契约化制度:即所有招标项目和村级承包合同、土地调整和经营活动必须签订正式合同,并在合同签订后三日内报街道财经统计站备案存档。通过村级事务契约化,我街办把大量可能诱发干群矛盾和纠纷的村级事务,用契约化形式约定下来,增强了干部群众的法制观念和依法办事的自觉性。

(三)加快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建设,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继续做大做强龙头企业生产基地建设,逐步完善利益联结机制。把引进发展龙头企业作为调整优化农业结构、提升标准化生产、促进农民增收的有效手段,依托区位交通、农业基础等优势,吸引了瑞士先正达、荷兰安莎、以色列泽文、北京欧阁等20多家国内外知名农业公司纷纷落户。大力发展订单农业,鼓励龙头企业通过设立风险资金、保护价收购、利润返还等,与农户建立紧密合理的利益联结机制。引导农民以土地承包经营权、资金、技术、劳动力等生产要素入股,实行多种形式的联合与合作。扶持龙头企业发展,以蔬菜、种子、食用菌等农业一条龙型经济为重点,摸清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的发展现状,积极谋划项目,加大扶持力度。抓好专业合作经济组织试点。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是农户联接龙头企业、市场的纽带,是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的载体,也是加快龙型经济发展壮大的重要组织形式,今年要重点抓好我省确定的2个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发挥典型带动作用。

(四)深入基层,搞好调查研究。针对现阶段农村经济发展中遇到的新情况、新问题,农经管理要转变思维方式、工作方法和作风,深入到群众中去,加强调查研究,特别是对涉及农业经济发展和农村稳定的重大问题,要进行深层次、系统的调查研究,为党工委、街道办制定农村政策提供参考依据。

参考文献:

"三大战略"是2005年12月农业部部长杜青林代表农业部党组在全国农业工作会议上提出。详见2006年第3期《求是》杂志《加快发展现代农业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转变、拓展、提升"三大战略,即:

(1)"转变"战略,重点是加快农业和农村经济增长方式转变,推进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发展节约型、环保型农业,提高农业经济效益,不断增强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

农村土地集约化经营的措施篇5

关键词土地经营权;流转;存在问题;对策建议

农村土地经营权流转是农村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现象。完善土地经营权流转机制,既是促进农村农业经济发展,加快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以适应农村城市化的需要,又是发展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实现农业现代化的重要途径。《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管理办法》已由农业部于2005年3月1日起颁布施行,如何依法正确引导农村土地经营权流转,优化土地资源配置,已成为当前农村工作一项重大课题。浙江省庆元县土地流转涉及的村达242个,占总村数的70%,参与耕地流转的面积达1024hm2,山地面积达4260hm2,分别占耕地总面积的10.8%和山地总面积的2.8%。土地经营权的流转对庆元县推进农业的集约化、规模化,缓解农业比较效益低起到了积极作用。

1当前农村土地流转存在的问题

1.1土地流转程序不规范,纠纷多,制约着土地流转的健康发展

目前农村土地经营权的流转,大多以农民自发的、零散的为多数,集中连片的、有组织的流转较少;以农户与农户之间的少量流转为多数,农户与开发业主之间的大批量流转很少;以短期性、季节性的流转为多数,中长期的流转不多。并且在流转过程中,往往是当事双方私下流转,以口头协议了事,既无书面转让合同或转让协议,无凭无据;更无中介机构鉴证,即使签订了协议,内容条款也不全,权利、义务不明确,以致合同兑现不严肃,违约责任难以追究。

1.2管理组织不健全,阻碍了土地流转的顺利进展

由于土地经营权流转尚属农民群众的自发行为,数量少,乡村组织对此没有引起重视,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缺乏引导和管理,任凭农户之间自由流转,致使某些土地流转事项不合规范,产生矛盾诸多,甚至挫伤了流转双方的积极性,造成后遗症,阻碍了土地流转的顺利进行。

1.3政策措施不配套,难以调动经营者参与土地流转的积极性

由于缺乏土地使用权流转的配套政策措施作保证,以致流转双方心存疑虑,担心自己的合法权益得不到保障,造成转让方只搞短期流转,不愿长期流转。而受让方为提高土地的使用率,取得较高的经济效益,必须增加对使用土地的资金和技术投入,而增加投入提高回报,又必须要有一定的使用年限作保证,不愿短期流转。由于双方想法不同,致使难以形成共识,达成协议。因此,经营者参与土地流转的积极性不高。

1.4部分农民的恋土观念抑制了土地流转的进程

部分农民小农经济意识比较强,恋土观念根深蒂固,视承包田为“保命田”,即使外出打工,进城经商,也要保留承包田,不愿长期转让或转包他人经营,免得一旦失业或年老时无田耕种。庆元县地处边远山区,人均耕地面积小,农业生产的自然条件不优越,在市场竞争激烈的条件下,农业经营成本相对高,风险大,对土地流转的需求不旺盛。这种供方态度不积极与需方愿望不强烈,导致了土地流转进程缓慢。

1.5农地征用时部分政府违规操作

近年来,非农建设用地绝大多数实行国家征用,没有区分公益性、经营性的不同性质。征地与供地采用双轨制,征地沿用计划经济时的强制办法,但供地却采取市场经济的有偿出让,政府“以地生财”。对农民的征地补偿方法不合理,采取“一次性买断”,且补偿费有时不能全部到位,层层截留。

2推进农村土地流转的对策与建议

土地流转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产生的,决定了要学会运用市场化的办法来引导流转,减少不必要的行政干预。要遵循市场经济规律,加快农村土地经营权流转。对于在经济欠发达地区如何进一步推动农村土地经营权流转,建议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2.1依法建立“自愿、依法、有偿”的土地流转机制

加强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档案、合同、受让者、资格审查等方面的管理和跟踪服务。《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管理办法》第五章规定: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当事人双方应当签订书面合同。采取转让方式流转的,应当经发包方同意;采取转包、出租、互换或者其他方式流转的,应当报发包方备案。要依法管理,实行有偿流转,维护承包户的合法权益。

2.2统一思想,明确目标

土地经营权流转是发展效益农业的基础环节,是农业经营体制创新的重要内容。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小规模分散经营的农业生产经营体制已难以适应当前农业生产市场化、国际化的要求,影响了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和农业生产效益的提高,影响了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建立健全土地流转机制、促进土地资源优化配置,是农村现阶段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是加快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实行产业化生产,提高农产品市场竞争力,提高农业生产效益,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举措。这既符合市场经济规律,也能更好地运用市场机制促进农业发展。因此,各级党委政府必须高度重视土地经营权的流转工作,把建立土地经营权流转机制,促进土地经营权的有序流转作为深化农村改革,实施机制创新的重要内容来抓,列入党委、政府工作的议事日程,要建立专门的领导班子和工作机构,积极组织有关职能部门对当地农村土地经营权流转工作,开展调查研究。

2.3积极引导,加大扶持

农村土地经营权的流转,政策性强,牵涉面广,直接关系到广大农民群众的切身利益。我们要从实际出发,因势利导,积极稳妥地进行,切不可一哄而上,要防止和避免思想上的简单化和工作中的随意性。要加强宣传教育,通过多种形式向农民群众宣传党的农村政策,特别是长期稳定农村土地承包政策,宣传市场经济新形势,宣传加入wto后我国农产品生产的形势与要求,同时要善于总结、宣传、推广当地群众“看得见、摸得着”的一批先进成功典型。通过宣传教育,典型引路,使农民群众认识到实行土地经营权的流转是利国利民的重要举措;是提高农业生产组织化程度,加快产业化进程,提高农产品市场竞争力的必然趋势;是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有效途径。鼓励和引导土地向有技能特长、有资金实力、有经营能力的专业大户、工商业主和经营能人集中,实现农业生产要素的合理配置。从政策上促进土地经营权的流转与山区开发项目、土地整理项目、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发展主导产业项目相结合,与调整农业生产结构、构筑区域特色相挂钩,把项目实施的优惠政策转化为土地经营权流转的有利条件。

2.4坚持原则,积极推进

推进农村土地经营权流转,要以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农村稳定为根本目标,按照“稳制活田、三权(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分离、自主自愿、形式多样、市场契约、政府保障、加强管理、稳步推进”的方针,优化土地资源配置,实现规模化、集约化生产。首先,必须坚持“自愿、依法、有偿”的原则。充分尊重农民群众的意愿,由农民自主选择是否流转,采取何种方式流转。切忌定指标,下任务,切忌行政干预,越俎代庖,工作简单化,更不能强迫命令。对一些暂不愿意放弃土地经营权的农户,在做好过细工作、农民群众接受的前提下,可以采取土地切块置换的办法满足他们的生产需求,避免因少数农户的问题而影响流转土地的集中连片开发。要依据有关法律法规,严格土地流转程序,规范土地流转行为;加强管理、监督,切实维护土地经营权出让、收受双方的合法权益;要实行合理补偿,体现互惠互利,对土地经营权流转后取得的收益,必须正确处理业主、集体、农户几方面的利益分配关系,不能因土地经营权的流转而使农户的合法利益遭受损害。其次,必须坚持“因地制宜,形式多样”的原则。农村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决定了在实际工作过程中必须坚持因地制宜,区别对待,形式多样,不搞一刀切,防止一哄而上。在流转的形式上,可以根据当地农村生产力发展水平和群众的意愿,采取反租倒包、转包(转让)、租赁、股份合作、互换等形式;在流转价格上,可以通过招标经营等形式,由市场来确定,也可以在坚持公平合理的前提下,由双方协商或市场评估而定。凡有利于农业结构调整、有利于效益农业发展、有利于提高土地产出率和劳动生产率的各种土地使用权的流转形式都应提倡和鼓励,并在实践中不断加以完善。再次,必须坚持“稳制活田”和土地使用性质不变的原则。推进土地经营权流转一定要坚持土地权属不变和土地农业生产用途不变。土地经营权受让方不得擅自将农业用地转为非农业用地,不得抛荒或掠夺性经营。确需改变用途的,要经村经济合作社和转让方同意,并依法报批。要通过土地经营权的流转使土地资源得到综合利用,优化配置,使农业的生产结构得到优化,土地的使用率得到提高,农业生产的经济效益得到进一步体现,农民收入进一步增加。

2.5健全组织,强化服务

土地经营权流转不仅要有制度上的创新,更应有系统而完备的组织保障。要通过县、乡(镇)、村逐级建立起与土地经营权流转相配套的服务管理组织,为土地经营权的流转提供组织保障。通过搞好服务,加强监督管理,来确保土地经营权流转机制健康运行,确保土地经营权合理、规范、有序流转。在组织设置的形式上要做到县级建有土地经营权流转服务总站,乡(镇)建有土地经营权流转服务中心,村级建有土地经营权流转托管服务站,形成从县到乡(镇)、村的三级服务管理网络。在服务的内容上要做好土地经营权流转操作规程的制订,加强对土地经营权流转的监督、检查、指导、协调等工作。

农村土地集约化经营的措施篇6

【关键词】农村;土地;土地流转;现状;存在问题;建议

大河镇是农业大镇,全镇8个行政村,45个村民小组,4895户农户,农业人口19685人,耕地面积9853hm2。多年来,大河镇党委、政府和各行政村组织高度重视农村土地流转指导、服务工作,形成了镇政府主抓、行政村跟进、上下互动的模式,营造了良好的土地流转社会氛围。2013年大河镇土地流转总面积达到1279hm2,涉及农户1414户,其中旧户东村的100hm2土地流转给种植大户种植饲用玉米,东头渠村二组的55hm2土地流转给合作社种植大路菜。

1大河镇土地流转现状

1.1新特点

大河镇土地流转呈现出以下新特点:(1)土地流转从部分村向全镇扩展。各村由于农村劳动力大量外出务工经商,土地流转步伐明显加快。(2)流转范围窄。大河镇土地流转范围主要体现为“四多四少”。即亲戚、朋友或熟人之间流转多,向种粮大户流转少;单块零散流转多,整村整组连片流转少;本村本组成员之间流转多,向外镇、外村流转少。农户之间的土地流转大多为口头协议,不申请、不登记、不报告,集体经济组织也少加干预,缺少契约和约束。(3)土地流转方式多样化,有转让、转包、委托代耕、租赁等多种方式。(4)土地流转中约定的流转期限短,绝大多数流转时间为1年,这影响了土地流入户对土地的投入。

1.2成效

1.2.1促进了农业的规模化经营,降低了成本

通过土地流转,不但能较好地满足了一些从事非农产业的农户既不愿放弃自己的土地承包权又不愿经营土地的要求,而且满足了一部分有种植、养殖等特长的经营能人集约经营土地的愿望,实现生产要素的合理配置,降低了成本。

1.2.2促进了农村劳动力转移,有效地减少了土地撂荒

在保证农民土地承包经营权的基础上,通过农村土地经营流转的方式,既可以将农民从土地上解放出来,从事效益更高的工作,又可以维护农民的土地承包权益,解除农民离土离乡的后顾之忧,有效减少了土地撂荒,提高了土地利用率和产出率。从调查结果来看,大河镇2013年常年外出人口6721人,占总人口的34%,劳均占有耕地从500㎡变为7600㎡,提高了劳均耕地占有量。

1.2.3有利于普及和推广农业科技

通过土地流转,土地经营形成了一定的规模,促进了多种农机具、优良品种和先进实用技术的普及与推广,提高了土地生产率,增加了农民收入。

1.2.4培育了一批新型农民

种植大户流转入大量土地后,雇佣因各种原因不能外出务工的农民进行耕作,这些受雇农民在受聘务工过程中得到磨练,学到了先进的生产技术和管理经验,有利于其在今后的农业生产中大显身手。

2土地流转中存在的问题

2.1部分农户的思想认识有待提高

农户对土地流转的认识还存在误区,主要表现为一些农户和部分土地承包户对推进土地流转还存在“三怕”:一是部分农户怕土地转包出去后,自己丧失了土地经营权,没有了生活的最低保障线,加之转包收益特别少,使得部分农民外出打工后宁愿土地荒芜也不愿转包出去。二是部分土地承包户怕政策不稳,政府收回土地,因而不敢大胆投入。三是部分土地承包户怕市场前景不佳,承包无效益,不敢大规模搞开发。

2.2惠农政策进一步加大,农户的土地不舍得转出

随着党中央“多予少取放活”政策的落实,不仅取消了农业税,而且逐年加大对农业的投入,实施强农惠农政策,有些农户认为种田还有小利可图,虽然“嚼之无味”,但又觉得“弃之可惜”。

2.3土地流转中农民利益难以保障

由于农业生产先期投入大、周期长、风险大,土地流入户给出的土地流转价格往往不高,农民土地流转直接收益偏低。而且一旦承租土地的经营大户生产经营不善,农民的流转租金就难以到位,农民的利益直接受损。

3针对上述问题提出的建议

土地是最重要也是最基本的生产要素。从新的农村经济发展形势来看,离开了土地流转,土地的潜能发挥将受到极大的束缚。因此,必须让土地流转活跃起来,走规模经营、集约经营之路。针对大河镇农村土地流转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我们应采取以下三个方面的措施,切实流“活”土地。

3.1健全土地流转机制

在稳定农户土地承包权的前提下,健全土地流转机制是搞好土地经营权流转的一项重要举措。

3.1.1健全保障机制

要通过明文规定、合同约定、宣传解释等途径,解除流转出土地的农户的后顾之忧,确保流转出土地的农户能够按照流转协议或合同按期收回承包权,获取应有的流转费。

3.1.2健全激励机制

一是让兼业的、弃耕的农户自愿放弃土地,转出经营权,建议党委、政府加大政策激励的力度,调动农户转出土地经营权的积极性,鼓励农户把闲置的土地流转出来。二是积极引导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投资农业,推动土地流转。

3.1.3健全服务机制

要进一步发挥镇村两级土地流转服务组织的作用,调整充实服务人员,明确责任何权利,使之真正担负起土地流转中的各项服务工作。如建立土地流转台帐,提供土地流转供求信息,指导签订、督促兑现土地流转协议或合同,调解土地流转引发的纠纷,维护土地流转双方的利益等。

3.2提高规模经营质量和水平

3.2.1政策导向

引导农业规模经营主体大胆投入,不断应用先进实用的农业科技,提高规模经营水平。政府在实施农业标准化生产、推广应用先进农业实用技术、基础设施建设、农业信贷等方面出台相应的激励政策,充分发挥政策的“乘数效应”,促使大河镇的土地规模经营水平再上一个新台阶。

3.2.2抓好培训。

搞好规模经营业主的培训,为发展农业规模经营培养合格的经营管理人才;搞好非农就业技能培训,促进农民转产就业;抓好土地流转管理服务知识的培训,提高相关人员的工作水平,规范土地经营权流转。

3.2.3选优汰劣

建议实行动态管理,对守信用、经营业绩好的承包者予以表彰和鼓励,在流转合同期满后给予优先续包;反之,不给续包。对新增的承包者,事先要对其经营能力和信誉程度进行调查,避免合同签订的盲目性。

3.3探索新型经营形式

在坚持土地承包关系不变的前提下,要积极探索新的土地规模经营形式,将集中的土地通过招投标租给有实力的种养殖能手经营。这样既保护了基本农田和农户的土地权益,促进土地规模经营,又使农户得到的实惠比分散经营时更多。通过合作社牵头,引导一般农户参与,将品种布局、生产标准及购销服务等方面统一起来,实现家庭经营和统一服务的优势互补。

参考文献

[1]钱忠好著.中国农村土地制度变迁和创新研究[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

[2]黄祖辉,王朋.农村土地流转:现状、问题及对策——兼论土地流转对现代农业发展的影响[J].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02).

农村土地集约化经营的措施篇7

土地是农民的命根子。搞好土地经营管理,珍惜、保护、利用好每一寸土地,事关农业发展、农民增收、农村稳定。近几年来,我们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农村土地经营管理工作,认真落实各项政策规定,积极探索新的运作管理机制,农村土地经营管理工作取得显著成效。

(一)土地延包工作扎实有效。全市已延包的村达到2337个,占应延包村的99.2%,共签订“一证一书”68.15万份,土地延包面积235.1万亩,占应延包面积的97.9%。在延包工作中,一是抓好宣传贯彻。层层制定活动方案,采取多种形式,广泛宣传《农村土地承包法》,达到家喻户晓,人人皆知。二是积极落实政策。完成了136个应延包而未延包村的扫尾工作。全市果园及“五荒”延包面积达10万余亩,养殖水面和矿区塌陷地延包面积5万余亩,签订延包合同和发放承包经营权证书5.6万份,解决了政策落实的空白点和盲点。对超留的机动地全部按公平合理的原则重新分包到户,清理整顿了“工资田”、“奖励田”等违背政策的承包地。三是彻底纠正“两田制”。在税费改革中,集中进行了“两田制”的彻底整改工作,制定了六个方面的政策措施,确保因村施策。四是探索土地承包政策落实的工作机制。成立了枣庄市农村集体经济承包合同仲裁委员会,设立了仲裁庭。目前全市共有县级仲裁机构6个,仲裁人员76人,乡镇调解委员会61个,村调解小组2748个。

(二)土地流转工作步伐稳健。重点抓了土地流转机制的建立和流转服务于经济发展的探索。一是抓好土地流转试点。市农业局直接抓了3个区(市)、4个乡镇的土地流转试点,各区(市)及重点乡镇也相应开展了试点工作。在试点和摸底的基础上,全市统一制定了规范流转的6条原则,明确流转的具体程序、标准,建立了申请、担保、审核、鉴证等制度,初步形成了延包后土地流转新的运作管理机制。二是积极引导土地流转。在政策宣传、典型示范的合力推动下,采取土地互换、租赁、入股等6种流转形式,有效解决了农业结构调整、小城镇建设等用地问题,纠正了基层干部习惯采取大规模调整土地的违规操作。三是依法加强管理。切实严格程序,签好合同,搞好跟踪服务,做好合同鉴证,规定村里必须建立土地流转台帐。目前,全市共补签和新签定流转合同11.9万份。

(三)土地后备资源开发力度加大。我市农村土地后备资源总面积达113.23万亩,相当于全市耕地面积的42.1%。目前,全市已开发的土地后备资源面积达61.3万亩,总收益约3.6亿元。在开发中,我们积极引导,规范管理,探索形成了几种开发力度大、经济效益高的开发方式。一是拍卖承包开发。采用这种形式开发的后备资源面积达24.6万亩。二是户均承包开发。村集体将“四荒”等后备资源平均承包给农民开发经营,开发面积约有18.9万亩。三是集体或种养大户单独投资开发。面积约有4.3万亩。四是吸引外来资金投资开发。面积约有3.8万亩。五是项目带动开发。积极争取各级复垦资金,高标准、大规模进行山、水、林、田、路综合治理。开发面积达10.98万亩。近期,市政府将出台《关于加快农村土地后备资源开发利用的意见》,进一步扩大后备资源开发利用规模,提高开发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四)基本农田保护明显加强。土地是农业最基本的生产资料。近几年来,我市正确处理经济发展“吃”地和农业生产“留”地的关系,突出加强了基本农田的规划、管理与保护。目前,全市划入基本农田保护区的耕地为21.35万公顷,保护率达88%。在基本农田保护中,一是强化领导,实行行政制约机制。认真执行基本农田保护行政首长负责制,层层签订《基本农田保护责任书》,并将基本农田保护情况作为年度考核的重要内容,部分乡镇还推行了风险抵押金制度和分片包干制度等。二是完善保护体系,严把用地审批关。成立了基本农田保护办公室,对各类非农用地实行压“源头”控制,切实把好审批关。加大土地执法监察力度,切实制止乱圈滥占现象。三是严格占补平衡,确保基本农田数量动态发展。认真执行“占一补一”制度,狠抓土地规模性开发整理。今年共完成市级以上立项26个,投入资金2520万元,新增耕地2.4万亩,既适应了经济建设的需要,又维护了全市耕地总量的动态平衡。

二、对照科学发展观要求,正视农村土地经营管理中存在的矛盾和问题

一是思想认识不统一,政策落实没有完全到位。一些地方和少数部门没有正确认识和对待农村土地问题。有的土地延包后忽视和放松了农村土地承包经营管理工作;有的频繁调整农民土地,强行收回承包地进行高价发包;有的村“两田制”纠正工作不彻底或没有得到纠正,个别地方有二轮延包遗留问题,没有按政策规定进行整改。近一两年来,涉及土地上访的案件明显增多,引发了一些社会不稳定因素。

二是存在违规征占用现象,补偿机制不完善。土地征占用存有强迫命令和不当行政干预问题,土地征占用补偿价格偏低,有的甚至无偿占用集体土地;土地征占用补偿资金拨付管理体制不理顺,不能定向使用,失地农民的生活和就业问题难以保障。个别单位受利益驱使,多征少用、早征迟用或征而不用,造成了一定的土地浪费。

三是土地流转不够规范,稳制活田矛盾突出。土地流转存在无序性和无偿性,操作程序不规范、流转中介不健全、流转中政府定位不当等问题较为突出,没有有效地建立起适应市场发展要求的流转机制。农业结构调整、经济园区建设、城镇化进程推进、公益事业发展等,都涉及调整或占用农民承包地,“稳定”与“发展”之间存在矛盾,亟待妥善解决。

四是监督机制不健全,依法管理土地措施乏力。虽然全市初步形成了人大、政协有效监督,有关部门上下联动,齐抓共管土地经营工作的格局,但管理配套措施跟不上,尤其是对土地使用违规问题处罚力度较小。政府职能转变不及时,信息引导、技术指导、资金扶持土地流转开发等社会化服务跟不上,科学管理和服务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

三、继续坚持科学发展观,推动农村土地经营管理工作上水平

(一)以完善农村土地承包制度为重点,创新土地经营管理机制。一是认真做好延长土地承包期工作。着重抓好落实土地承包期30年不变政策的完善工作,确保承包期限、地块、合同、经营权证书“四到户”。积极推行“增人不增地,减人不减地”政策,严格土地小调整程序,除依法进行必要的调整外,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擅自调整农户承包地。二是彻底纠正二轮延包遗留问题。对现存的“两田制”及“结构调整田”、“奖励田”等二轮延包遗留问题进行清理,制定具体清理措施,确保今年秋种前全面完成。三是切实加强农村土地承包经营监督管理。进一步强化农村土地承包合同的基础性管理,做好土地承包合同的签订、鉴证及监督等工作,依法维护承包合同的严肃性。充分发挥农经部门对土地承包合同的纠纷调解仲裁职能,确保农村土地承包政策的贯彻落实。

(二)以推动土地规模经营为重点,创新土地经营流转机制。一是坚持原则,引导流转。在长期稳定家庭承包经营制度的基础上,坚持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逐步实现“三个转变”:在流转的方向上从自发、零星、无序、无偿流转向连片、集中、有序、有偿流转转变;在流转推进上从行政手段配置土地资源到行政引导、市场机制配置土地资源为主转变;在流转目的上,从主要解决人地矛盾,用于粮、棉、油生产,向发展适度规模经营、集约经营,增加农民收入为主转变。二是制定优惠政策,鼓励流转。进一步完善农村土地流转政策措施,为农村土地流转提供信息、技术、资金等服务,全力搞好土地流转指导、合同签订及跟踪服务工作,抓好土地流转管理及规模经营示范乡镇试点。三是完善机制,规范流转。在试点的基础上,区(市)、乡镇、村三级健全农村土地流转服务中介机构,建立农村信息储备库和土地流转市场,推进土地流转市场化。依法规范流转合同,严禁强迫农户流转土地或截留、挪用农户流转收益。

农村土地集约化经营的措施篇8

发展村级集体经济,是加强和改进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巩固基层组织政权的一项重要举措。近年来,永仁县通过财政扶持、政策引导及改革农村集体产权制度实行集体资产承包经营、加强农村集体资产管理、强化农村审计监督等办法和措施,加大村级集体经济的扶持发展力度,树立了一批诸如:小汉坝榨房队、中和村委会、龙头山社区等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典型。带动了当地农民调整产业结构,促进农业产业化发展,增加了农民收入,巩固了基层组织政权,促进了农村各项工作的发展。但是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进入新阶段以后,村级集体经济发展面临发展不平衡,“空壳”现象严重发展后劲不足,集体积累少;管理体制不顺,队伍不稳定;财政扶持力度小,难以形成规模等制约因素。通过对近年来永仁县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状况的调查,分析资源、区位、基础等优势,浅析发展对策与措施。

1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的现状

永仁县位于滇中楚雄州北部,辖6乡2镇60个村民委员会和3个社区687个村民小组2004年末,全县实有农业人口9.22万人,农户2.3万户,年末实有耕地面积14万亩。有村级集体经济组织63个,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专业协会)29个,其中:种植业19个;畜牧业6个;农机1个;其他3个。村级集体资产总额5153万元其中:固定资产4145万元;在建工程227万元;货币资金31万元;短期投资441万元;应收款项39万元。村级负债总额381万元,其中:短期借款54万元;应付款项97万元;长期借款213万元长期应付款17万元。乡村集体资本金4768万元2004年末,村级集体经济总收入155万元,比2002年增加91万元,增长154.1万元。其中:农业税附加返还收入40万元;财政补助收入15万元;其他收入100万元。总支出151万元,比2002年增加98万元,增长184.9%。其中:管理费40万元;其他支出111万元。

2永仁县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的有利条件

2.1资源优势全县国土面积2189平方公里山区面积占总面积的97%,海拔高差在925米2884米之间,呈立体气候。一是土地资源丰富,有利于村级集体经济组织实行土地规模化经营。永仁县的农业人口人均占有耕地、轮耕地和二荒地3亩左右,远远高于全国和全省的平均水平。特别是实施异地扶贫搬迁以后,新垦土地2000多亩,使现有的1260户搬迁户增加了土地面积。对于在县内搬迁的农户,村组可以按照法律规定收回原驻地承包土地,实行集体统一规模经营或发包经营。二是水利资源丰富。全县村组集体所有的大小水库有1016件,可通过产权制度改革,实行集体承包经营或转让,也可以集体统一经营发展水产养殖业。三是林业资源丰富。全县有林地面积134.7万亩,覆盖率达36.2%,活立木蓄积量达711.4万立方米。已发展各类经济林果13万亩,其中:板栗和核桃已达10万亩。村级集体经济组织可利用所属的“三荒”发展林果业。四是生物资源丰富。境内有松茸、牛肝菌、香菇等名贵食用菌,有茯苓半角、黄芩、龙芽葱木、苦良姜等中药材,有利于村级集体发展协会,实行购销服务,增加集体收入。五是建材原料丰富。通过调查了解很多村委会有丰富的石材,有可烧砖、瓦的土质。如:维的村委会有几十万立方的石材可开采,大坝村委会有可烧砖、瓦的土质。随着国家对农业基础设施和乡村道路建设投资力度的加大,对石材等原料需求增大;农村经济的发展,农民改扩建房增多,对建材原料需求也增大。这些都是发展村级集体经济的好“门路”

2.2区位优势永仁县位于彝州边陲,与工业城市攀枝花仅一山之隔,距攀枝花市中心只有87公里,随着武永高速公路的开工,永仁与攀枝花的交通更为便利。与其他城市相比,攀枝花是永仁最理想的农副产品销售市场。村级集体经济组织可以充分利用已建立的蔬菜、畜产品等营销协会,创办实体型的村级专业协会提供农产品供、销服务,提高农产品经济效益达到农民增收与村级集体经济实力增强双赢的良好效果。攀枝花重工业的飞速发展也为永仁县村级集体经济组织发展二、三产业带来了极好的机遇。同时,永仁县境内有108国道和省道南永线穿境而过,距部级商品蔬菜基地元谋县仅有60公里,永仁县村级集体经济组织可以充分利用有利的区位优势,开展农民承包土地经营权流转,由村级组织实行适度的规模经营发展优质稻产业,为攀枝花、元谋等地提供商品粮。

2.3基础优势首先,有一定经济基础。全县63个村委会(社区)集体资产总额达5153万元,其中:银行存款、现金等货币资金有31万元,平均每村集体资产总额达80万元,为发展村级集体经济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其次,取得了一些典型的成功经验。2004年,中和村委会在促农增收工作中,积极争取州、县扶持,投资5万元购买35亩荒山,种植5450棵龙芽葱木和400棵核桃。预计到2010年后,基地400棵核桃将全部挂果,每棵产量按5-10公斤计算,将实现总产量2-4吨,可实现产值2.5-5.5万元,村委会每年可收益至少3万元。苴却社区利用社区建设机遇,购买原县食品厂库房,实行房屋出租与承包,每年收入近万元。小汉坝社区榨房队充分利用好征用集体土地补偿费资金,创办了以服务业为主的实体型经济组织—“福海园”年承包收入达6000余元。再次,加大农业推广力度,强化农村集体资产管理,为发展村级集体经济提供保障措施。永仁县积极推广农村集体资产管理“村账乡管”等新的农业科技管理办法和措施,在维的、莲池乡试点取得了成功为村级集体经济科学化管理打下良好基础。

3制约因素

3.1发展不平衡,"空壳"现象严重。全县63个村委会(社区)有集体经济经营收入的只有20余个,仅占总数的30%。山区、半山区由于经济比较落后,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滞后,甚至有很多村委会出现赤字现象。出现了“无钱办事”导致“无力办事”“办事难”和“难办事”现象,因无钱而无法实行村级干部管理的有效激励机制,影响基层领导干部积极性的发挥。

3.2集体经济积累少,发展后劲不足2004年末,全县村级集体经济总收入仅为155万元,平均每村收入只有2.46万元,而且部分是农业税附加返还,村级集体经济积累少,发展后劲严重不足。2005年取消农业税后,村级基本无自收收入,村级集体经济将更加困难,按照当前村组干部设置情况计算,全县有三职干部189人,每年应开支经费80.14万元;计生、卫生、兽医、护林兼治安四大员274人,每年应开支经费48.02万元;村民小组干部893人,每年应开支经费19.37万元;村委会办公经费平均每村每年3000元,每年应开支经费18.9万元;年均供养五保户285人,每年应开支经费5.82万元。综合上述项,每年维持村组运转共需开支经费172.47万元。目前,虽然靠中央财政转移支付,但是集体经济积累少,发展后劲不足,若不加快发展集体经济,今后将难以维持村组正常运转。

3.3管理体制不顺,队伍不稳定一是村级组织无法人资格,从事经营活动受到制约。虽然《村民委员会组织法》赋予村级组织强有力的自治权力,但是村级负责人没有法律意义上的法人资格,从事经营活动受到制约,且在需要资金时无法在金融部门申请贷款扶持。二是管理队伍不稳定。村级集体经济管理是一个复杂的工程,各级乃至乡镇均赋予了农经部门这项管理职能,但农经部门又是均为行使行政职能的事业性农技推广机构。目前,全县农经管理人员少,文化程度和专业水平不够高,基础设施建设、工作设施条件未能跟上形势的需要影响村级集体经济的发展。

3.4财政扶持力度小,难以形成规模。许多村委会都有一定的资源优势,只要有一定的资金扶持就能创办一些经济实体。但是,近年来各级都缺少对村级集体经济的扶持,从上世纪80年代到现在各级对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方面的扶持少之又少,村级的固定资产又基本上都属于乡镇级所有,在金融信贷方面,随着体制改革的深入,村级无法人资格、无质押资产而无法贷款。如:维的乡维的村委会有丰富的石材资源,面临武永高速路的开工和乡村道路建设的机遇,市场前景广阔,但由于缺乏启动资金而无法付诸实现。

3.5村级不良债务大,集体经济包袱沉重。乡村债务沉重,已成为制约村级集体经济和农村经济发展,影响农村基层政权稳固的一大障碍。目前,全县村级债务有743万元,每村负债额高达18.58万元,农民人均集体负债额达8元面对农村税费改革与减轻农民负担工作的不断深入,村级靠收提留搞集资摊派取得收入的年景一去不复返,大部分村委会除了上级补助收入,经营收入微乎其微,维持正常运转都困难更不用说有钱还债。这种收支矛盾和沉重的债务负担成为集体经济发展的障碍。要寻找切实可行的化解方案,发展村级集体经济是一条捷径。

4对策措施和建议

4.1完善制度,加大对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的扶持力度整合各部门资源,加大对村级的扶持力度,积极引导集体兴办二、三产业,增强村级集体经济实力。规范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专业协会)的管理,将专业协会办成实体型的村级集体经济组织,促进当地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带动农民增加收入。一是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加强领导。各级各部门要进一步统一思想,提高对此项工作重要性和紧迫性的认识,把发展村级集体经济与加强和改进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相结合,将其融入到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中来,群策群力,加强领导。把把解决“空壳”村问题列入重要议事日程,树立“发展一个带动一方”的思想,切实为基层办实事,并力求取得实效。二是结合实际,健全完善扶持的政策措施。要通过深入细致地调查研究工作,全面了解掌握基层的实际情况,制定切实可行的扶持办法和措施。如:对年收入在万元以下的实力较弱的,可通过出台政策,鼓励发展土地规模经营;对年收入万元以上的,通过贴息贷款扶持发展二、三产业,创办有一定发展前景的村办企业。村委会也可充分利用资源优势,以土地等无形资产入股积极招商引资,创办实体型经济组织。三是加大财政扶持力度。要创造条件,抓住时机,积极争取省、州列项扶持。同时也要把该项经费列入县级财政预算,整合县乡财力,分批分期重点扶持,树立典型,带动全县发展。

4.2健全机构,完善监督机制,加强管理发展村级集体经济是一项系统工程,不仅要抓发展,而且更要抓好管理,以确保其健康发展一是规范村务财务公开,强化民主监督。根据农业部、监察部颁布的《村集体经济组织财务公开暂行规定》,建立健全民主理财组织,开展村务公开活动,强化监督管理,做到村务公开与集体经济管理相结合;财务公开与民主理财相结合。二是搞好农村审计,推动规范化管理。进一步强化农经部门的工作职责,采取有力措施搞好村级集体经济的审计监督,结合村务公开搞好农村审计,推动规范化管理。三是推行“村帐乡管”工作。总结试点的成功经验完善各项制度和管理措施,在全县逐步推行“村帐乡管”工作,规范财务收支行为,加强民主监督,提高村级集体经济的管理水平,积极维护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和农民利益,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版权所有

农村土地集约化经营的措施篇9

关键词:土地承包经营权;确定登记;妇女权益保护;文献综述

中图分类号:D9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1-0475(2016)04-0059-02

随着2015年1月27日《关于认真做好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的意见》和2015年7月30日《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的意见》的颁布,国家更加重视农民的切身利益,强调要按照男女平等的原则,保护好妇女土地承包权益。经初步归纳分析有关该问题的国内文献,得出国内的大多数学者研究都是从现状、原因、建议这三个方面进行的,对现阶段我国农村中妇女土地权益受损的现状进行了调查研究,对造成该现象的原因进行了深入分析,其涉及到了法律规定、政策制定、风俗习惯等方面。

一、研究农村土地确权中维护妇女权益问题的意义及其现状

据我国相关法律规定,妇女应当享有与男子同等的土地权益及附着在土地之上的一切权利,但现实情况是,妇女依法应享有的土地权益遭受了各种各样不同程度的侵害,表现为三个方面:

(一)农村土地承包过程中明显违反法律规定,妇女和男性受到了不平等的待遇,歧视妇女,忽视妇女的权益。主要表现为不分或者少分给农村妇女承包地,造成一些妇女土地权益的丧失,最后无地可种,生活困难。

(二)完全剥夺了妇女的土地承包经营权,目前农村妇女按照婚姻状况大概分为三类,外嫁女、离婚妇女、丧偶妇女,而这三类农村妇女的土地承包经营权分别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侵害。

(三)农村妇女的土地征用补偿利润受损。集体经济组织在分配利润或者征用土地补偿费时,侵犯妇女应享有的土地权益。

二、农村妇女土地权益受害的原因探究

国内学者对于关于农村土地确权登记中妇女权益受损的原因分析,主要概况为以下几点。

(一)婚姻状况的影响

婚姻关系的变化是导致农村妇女土地权益受侵害的关键原因之一。学者胡靳民、李清、何云峰等认为因婚嫁导致农村妇女权利丧失的情形概括为以下几点:

1.外嫁女的状态:学者胡靳民认为即农村妇女出嫁以后,原有的集体组织不再保留其成员权,就不再享有与土地相关的权益,而嫁入的集体组织也由于遵循现有土地政策保持土地承包现状而不增加。学者李慧英认为这种情况就导致“人地分离”的状况出现。

2.离婚妇女的状态:学者吴丹、岳献荣等认为在现实情况下,大多数的农村妇女是很难在嫁入男方家中后分得土地的,这样导致在离婚分割财产时不能分到夫妻共同财产。学者魏娜同样也认为即使农村妇女在嫁入男方后能够分到土地,但是在妇女与男方解除婚姻关系的之后,户口迁出男方家同样还是会丧失土地承包经营权。即使是离婚回娘家后也不能收回原有的土地,娘家所在的村委会也不会给她们重新分配土地。

3.丧偶妇女的状态:学者何云峰等认为丧偶妇女的处境和离婚妇女大多数情况下是相同的,如果在嫁入男方时候分到了一部分土地而且在丧偶后婆家既没有干涉此问题,土地也没有被回收,有的妇女依然可以继续拥有夫家的土地承包经营权,对夫家的土地进行承包经营。但是在现实生活中这种情况是很少存在的。

(二)传统观念、村规民约的影响

在中国的农村,传统观念、风俗习惯一直在每一个人的生活中起到重要的作用。学者李长健认为深受传统文化观念、村规民约制约的农村妇女,其土地权益受损失更严重。学者黄晶等认为在中国农村“重男轻女”的思想仍旧存在。学者王晓莉、李慧英、王珊珊、赵丽珍等认为自从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以来,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签订合同的时候是以户为单位,农村家庭的户主都是男性,一般是家庭中的父亲或者丈夫,由户主与与农村集体签订土地承包合同,其他的家庭成员都没有权利签订合同,最后导致了农村妇女的土地经营权受损。

(三)政策体制的影响

1.学者吴洪芹、李慧认为“三十年不变”“增人不增地”“减人不减地”“嫁走不娶,娶来不分”的土地政策已经严重的影响了农村妇女土地的承包权益,直接剥夺了农村妇女的土地承包权。虽然政策表面上是中性的,不含有明显的性别歧视,但是实际操作中它忽略了妇女婚姻的流动性这一重要因素,强化了男性在家庭中的地位,加固了农村妇女对男性的依赖性,根本就没有把农村妇女当做家庭主体成员对待。

2.学者韩志才认为我国法律虽然规定了如何保护妇女土地权益,但是现实中农村妇女土地承包权遭受侵犯的问题仍然十分突出,法律规定中还是有很多不明确,不少空白之处,法律的保护效率不高。学者庄宇、刘俊、陈星宇、秦桂芬认为《农村土地承包权中》的规定看似保护了离婚妇女或者丧偶妇女的合法权益,但是在实践中操作性很差。《农村土地承包法》第30条虽然对农村妇女的土地权益保护作了较为完善的规定,学者马瑞杰、杨留强等都认为实际中这个规定难以得到落实。学者王珊珊、赵丽珍认为法条无法全部覆盖到现实社会农民生活的各个方面,因而这些笼统的保护性条款在设计上并没有体现出具体的实用性。

(四)农村妇女本身的原因

学者郎潍星、叶琪、谢根成、吴丹等认为由于受教育水平的限制和法律宣传的欠缺,普法力度不够,一些农村妇女并不清楚土地权益是法律赋予自己平等享有的权利。学者朱建波等认为一些农村妇女在受到侵害时没有积极主动采取法律手段来解决这种问题。也没有上访相关部门反映情况,通过行政、司法途径来采取有效的积极的解决措施,用法律的手段来维护本应该属于自己的权利。学者刘俊等认为即使有侵权妇女想到去维权,但是在维权这条道路上阻碍太多,就会消减了维权的斗志,妇女也会打消了这个念头,并且一般情况下都是在家庭内部进行协商。因此农村妇女的法治观念淡薄,自身的维权意识欠缺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了妇女的土地承包经营权。

三、完善农村妇女土地权益的保障措施

学者赵雪静、孙曙生、刘澄宇等认为农村妇女土地权益受到侵害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想要改变农村妇女土地权益受侵害的现状,应该采取的措施也要通过多方面来实现。

(一)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及其条文

学者韩志才认为我国有关土地权益的法律都是中性的,而中性的法律在客观上就成了对妇女权益损害的前提条件,因此在法律制定的过程中,要明确法律所面对的是性别不平等的社会结构的现实,强调男女平等的原则,加强对妇女作为弱势群体的保障。学者胡靳民等认为应当根据现阶段我国农村土地保护的特点及我国农村将来发展的新特点补充相应的法律规定,并且调整我国现行的法律法规,增加现有法律法规的可操作性与可执行性。

(二)增强农村妇女的法律意识和法制观念

学者魏娜、杨丽尖等认为农村妇女的土地承包经营权是法律赋予妇女的一项基本权利,但是由于封建思想的影响,即使农村妇女对其父母的遗传是有继承权的,但是由于农村妇女的法律意识不强和法治观念落后,最后都放弃了本应该属于自己的权利。学者李清等认为要消除“男尊女卑”“重男轻女”的传统观念,司法部门、妇联组织和普法部门必须要加大对农村妇女的法律知识宣传,县乡级行政部门也可以不定期的组织开展法律知识学习教育,以此增强农村妇女的法律意识和法制观念,使农村妇女在土地经营权受损的时候可以勇敢地拿起法律武器来积极地维护自己的权利。

(三)进一步规范完善村规民约,逐渐消除不合法的村规民约

学者胡靳民、吴宏芹认为应该引导村民自治,落实对村规民约的监督与管理。尽可能防止此类村规民约的出台,对于已出台的相关村规民约,要进行纠正。对于一些直接侵害妇女土地权益的村规民约要进行及时的废除。

(四)将土地承包经营权的物权化规定具体化

我国法律规定的土地承包经营权是以“户”为单位,学者刘俊认为应该由“户”落实到“个人”,学者徐傲然认为应该将确权的原则调整为“集体经济组织成员或家庭成员身份”的双重标准,这样就可以确保农村妇女不会因为户籍的转换而丧失土地进而损失土地承包经营权,不会出现在男方家无地可确,在娘家有地身份却不能确认的现象产生。

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工作开展至今,虽然发展意义重大但是存在的问题也很多,农村妇女的土地权益仍然受到一定程度的侵害。因此国家必须采取相应措施从根本上保障农村妇女的土地承包经营权,更好地争取和维护农村妇女在土地经营承包登记过程中的合法权益。

参考文献:

[1]陈小君.我国妇女农地权利法律制度运作的实证研究与完善路径[J].现代法学,2010,(3).

[2]刘俊.外嫁女土地承包经营权维权难之成因及完善措施[J].公安法制研究,2013,(3).

[3]朱建波.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中妇女权益保护初探[J].新疆职业大学学报,2009,(4).

[4]黄晶.浅议《物权法》对妇女权益的保护―――从社会性别角度审视《物权法》[J].中华女子学院学报,2008,(5).

[5]胡晓涛.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面临的困境与对策[J].南都学坛(人文社会科学学报),2014,(6).

农村土地集约化经营的措施篇10

关键词:长三角;土地开发;集约化利用

中图分类号:F061.6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85831(2013)03000107

长三角经济圈主要由上海、江苏、浙江两省一市组成,本文所使用的长三角相关数据均按照上海、江苏、浙江两省一市进行统计。目前长三角经济圈区域经济在全国乃至在世界迅速崛起,到2010年,长三角地区的城市化率已超过60%,快要进入城市化高级阶段;工业化发展已初步进入后期阶段;人均GDp达到了7800美元。工业化、城市化、现代化已成为长三角地区发展的必然趋势。在此背景下,土地资源的紧缺越来越成为了长三角经济社会发展的硬瓶颈。

一、长三角土地资源日益紧缺

长三角地区的土地资源历来十分紧张,居住人口多,人均耕地面积少。尤其是在当前城市化加速度发展规律的推动下,在“率先建成全面小康社会,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发展战略推动下,近年来,长三角地区各大小城镇的城市建成区急剧扩大,大量的高速公路、城乡道路、大小桥梁、各类科技工业开发园区纷纷开工建设,从海外拥来以及从珠三角迁来的外资企业越来越多,这就导致长三角地区的土地资源日益紧张,耕地面积逐年减少。

2005-2010年,上海市GDp从9248亿元增长到了16872亿元,增加了7624亿元,增加率为82%;耕地总面积则从355.95万亩减少到了301.50万亩,共减少54.45万亩,减少率为15%;人均耕地面积则从0.20亩减少到了0.13亩,减少率为35%[1](表1)。

2005-2010年,江苏省GDp从18599亿元增长到了40903亿元,增加了23304亿元,增加率为120%;耕地总面积则从7170.55万亩减少到了6906.46万亩,共减少264.09万亩,减少率为3.7%;人均耕地面积则从0.96亩减少到了0.88亩,减少率为8.3%[2](表2)。

2005-2010年,浙江省GDp从13418亿元增长到了27227亿元,增加了13809亿元,增加率为103%;农作物播种面积则从4256.91万亩减少到了3726.97万亩,共减少529.93万亩,减少率为12%;人均播种面积则从0.87亩减少到了0.68亩,减少率为22%[3](表3)。

综合来看,“十一五”期间,长三角地区苏浙沪三省市GDp从41264亿元增长到了85002亿元,共增加43738亿元,增长率为106%;耕地总面积(浙江省为农作物播种面积)则从11783.42万亩减少到了10934.94万亩,共减少848.8万亩,减少率为7.2%;人均耕地面积(浙江省为农作物播种面积)则从0.83亩减少到了0.70亩,减少率为15.7%(表4)。

根据苏浙沪三省市制定的“十二五”发展规划,上海市在“十二五”期间GDp平均增速为8%,按此计算,到2015年GDp将达到24790亿元,将比2010年的16872亿元新增7918亿元;江苏省在“十二五”期间GDp平均增速为10%,按此计算,到2015年GDp将达到65875亿元,将比2010年的40903亿元新增24972亿元;浙江省在“十二五”期间GDp增速为8%,按此计算,到2015年GDp将达到40005亿元,将比2010年的27227亿元新增12778亿元。按此统计,长三角三省市到2015年,GDp总值将达到130670亿元,将比2010年的85002亿元增加45668亿元,增长率为54%[4-6](表5)。

从表1中可以看出,在“十一五”期间,上海市每增加1亿元GDp则减少耕地71亩(544500亩÷7624亿元=71亩/亿元)。在“十二五”期间,按照规划,上海市的GDp要从2010年的16872亿元增长到2015年的24790亿元,将新增7918亿元,如果用地方式不改变,经济增长方式不调整,按照71亩/1亿元的比值关系,那么,2015年则还要减少耕地562178亩(71亩×7918=562178亩)。即现有的3015000亩耕地还要减少19%。

从表2中可以看出,在“十一五”期间,江苏省每增加1亿元GDp则减少耕地113亩(2640911亩÷23304=113亩)。在“十二五”期间,按照规划,江苏省的GDp要从2010年的40903亿元增长到2015年的65875亿元,将新增24972亿元,如果用地方式不改变,经济增长方式不调整,按照113亩/1亿元的比值关系,那么,2015年则还要减少耕地约2821836亩(113亩×24972=2821836亩)。即现有的69064639亩耕地还要减少4%。

从表3中可以看出,在“十一五”期间,浙江省每增加1亿元GDp则减少农作物播种面积384亩(5299350亩÷13809亿元=384亩/亿元)。在“十二五”期间,按照规划,浙江省的GDp要从2010年的27227亿元增长到2015年的40005亿元,将新增12778亿元,如果用地方式不改变,经济增长方式不调整,按照384亩/1亿元的比值关系,那么,2015年则还要减少农作物播种面积4906752亩(384亩×127784906752亩)。即现有的37269750亩耕地还要减少13%。

再单纯从耕地面积减少情况来看,“十一五”期间,长三角地区耕地面积((浙江为农作物播种面积)从2005年的11783.42万亩减少到了2010年的10934.94万亩,减少率为7.2%,人均耕地面积从2005年0.83亩减少到了2010年的0.70亩,减少率为15.7%(表4),如果“十二五”期间,这种用地方式不改变,经济增长方式不调整,还是按照7.2%的减少率来减少耕地面积,还是按照15.7%的减少率来减少人均耕地面积,那么到2015年时,长三角地区的耕地面积将只剩下10147.62万亩,人均耕地面积即使按现在长三角地区的人口计算,也将从0.70亩减少到0.59亩,远远达不到联合国粮农组织确定的人均0.8亩警戒线。照此下去,到2020年时,长三角地区人均耕地面积还不到半亩了。

二、长三角土地开发利用中的问题分析

造成长三角土地资源紧缺现状的原因,既有长三角地区人多地少,城市化加快发展的客观原因,也有人为造成的粗放式开发利用土地资源的主观原因。近年来,在长三角土地资源开发利用中,走的是一条单纯依靠增加土地供应来实现经济增长的发展模式。这种模式最严重的问题就是粗放、浪费、效益低下、消耗的土地资源过大。具体问题体现在以下方面。

(一)土地开发利用项目用地过于浪费

改革开放以来,长三角地区在土地开发利用上仍属粗放模式,即通过增加土地利用量来扩大经济规模,用这种粗放模式来支撑发展,必然要大面积占用耕地。在长三角地区的各类建设项目中,论证报批的计划用地量一般都较大,最后实际开发的用地量也较大。许多项目用地宽打宽算、宽打宽用,粗放式、耗竭式利用土地,建设用地的潜力没有得到充分挖掘。土地利用率和单位土地投资强度以及产出率普遍偏低,远不如世界上的发达国家和地区。

(二)土地闲置与撂荒现象依然存在

土地紧缺已成为制约长三角地区经济速增长的“瓶颈”,但长三角一些地方土地闲置与撂荒现象依然存在。土地闲置抛荒有三种类型:一类是征而不用,转而不用;二类是征多用少;三类是开发破坏了农田水系导致周边农田抛荒。

2010年,国土资源部调查统计了全国2815宗闲置土地的案例,从全国闲置土地分布来说,东部地区数量最多,分别占上报总宗数和面积的62.24%和62.46%。其中江苏省共有119块土地被闲置。国土资源部向全国公开曝光了26宗闲置土地名单,其中上海有五宗,江苏有两宗[7]。浙江嘉兴在2010年公布了市级11宗闲置土地的情况,这些地块超过合同约定开工时间,最长的已经长达7年之久。

(三)土地利用结构不合理

在土地利用的内在结构构成上,存在许多不合理现象。

一是长三角各地现有乡镇企业和自然村庄的分布过于零乱,用地量过大。据统计,江苏无锡农村自然村庄的人均占地达到了170平方米。远远超过省政府规定的100平方米的标准[8]。

二是长三角各地现有各类工业用地占用面积过于宽大,据统计分析,现在苏南地区新增建设用地中各类工业用地占到了50%以上,远高于发达国家的10%。

三是各种类型土地利用的潜力和优势尚未充分挖掘。长三角地区有不少丘陵、山坡和水域,但一些地方仅注重成片的大田大地开发,对边角余地的非农业建设开发利用不够。

(四)土地开发利用的环节常有脱节

在长三角地区的土地开发利用中,不少地方的土地征、转、供环节脱节,导致土地闲置和粗放利用现象较为严重。原因主要有征地补偿资金没有及时解缴到位,征地农民没有及时纳入社保安置,各类建设项目征、转、用审批和供地审批一定程度上存在脱节现象,造成一定数量的已供地未使用的闲置土地存在,以及已批准未供地的闲置项目存在。据2010年温州市国土资源局公布信息:1999年至2009年,温州市“转而未供”的闲置土地近10万亩。温州市国土资源局分析报告指出,导致“转而未供”的原因有10个,主要是政策处理不到位、规划调整、审批时限过长、“三通一平”等基础设施建设未到位、资金缺乏等。其根本原因主要还是在于土地开发利用的环节出现了严重脱节[9]。

(五)土地管理制度不完善

土地有偿使用制度实施多年,一方面,取得了巨大成就;另一方面,受地方利益主体的干扰,在土地使用权的征用、交易、转让等利益分配方面仍然存在着一些不公正现象。在利益驱动下,有的农村集体大量建厂房出租,违章出让宅基地,建房超标现象时有出现,客观上形成了部分非正式地产。同时,由于农村自发流转的集体用地随意改变用途,导致权属不清诱发纠纷,这对于农村土地的集约使用和农村资产交易市场的健康发展都十分不利,亟待加以政策规范和引导。

由于土地管理制度不完善,土地责、权、利的主体不明确,因此政府、集体土地所有者(农民)和用地企业之间的利益分配常常发生冲突,难以协调,致使在用地秩序上存在着某些混乱现象。

(六)追求经济增长付出的土地资源代价过大

近年来,长三角经济发展势头猛,速度快,GDp总值高,财政收入贡献大,但是付出的资源代价也不小。其中建设用地急剧增加,土地资源大量减少就是代价之一。

在“十二五”期间,既要节约土地,又要完成GDp的增长,就要充分重视内涵发展,在新增建设用地方面,必须要提高每亩新增土地的投资强度,这样才能提高每亩新增土地的产出值。因为目前中国的投资额度在整个产出值中占的比重较高,一般要占50%以上。显然,投资额度越大,新增土地的产出值就越高;新增土地的产出值越高,要实现“十二五”期间新增45668亿元的GDp,所占用的土地就越少。

三、进一步深化农村“三集中”是长三角土地集约化利用的重要模式

今后要继续保持长三角地区的可持续发展,如期实现“率先实现现代化”的战略目标,在土地资源紧缺条件下,科学开发使用土地的唯一选择只能是显著强化对土地的集约化利用,特别是对农村土地的集约化利用。因为目前长三角地区的城市用地基本上已经没有多大空间了,开发建设用地的主战场逐步转移到了农村。因此,如何实施农村土地的集约化开发利用,目前在长三角地区已经到了刻不容缓的地步。

在土地资源紧缺条件下,目前长三角农村土地的集约化利用模式应该是以进一步改进、深化与完善农村“三集中”为主。长三角地区的农村“三集中”已推行数年了,但在实际进程中出现了许多问题。当前需要深化与拓展“三集中”的新举措,通过解决发展中的问题,通过实施新的对策措施,继续深入推进长三角农村的“三集中”,以有效实现农村土地的集约化利用。

(一)农村工业向工业园区集中

通过农村工业集中,可以切实解决乡镇工业遍地开花的局面,提高土地的使用效率和产出值。但在长三角地区集中后的各类工业园区中,有部分企业存在着产业结构趋同、重复建设问题。重复建设除了带来产业结构不合理外,也必然带来土地利用结构的不合理,低水平的项目投资对社会资本、土地资源、原材料的利用都非常不经济。另外,在每亩土地投资强度的要求上,有些项目存在着完成时间过长,或者项目变动导致投资减少等现象,使最初要求的投资强度大打折扣。

为此,在农村工业向重点园区集中的过程中:第一,必须同步进行农村工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通过优化产业结构来实现土地资源的少投入多产出,提高优质产业单位土地的产出率。第二,在新的工业园区建设中,仍然要按照集约化开发利用土地的原则,对园区建设和进园企业进行规范运作。严格执行国家产业政策,严格控制限制性产业项目供地,从土地供应上制止盲目投资和低水平重复建设。要求进园的新企业在投资规模和投资强度上,以平均每亩土地为单位的投资额度,或者投产后的产值,或者上交的税收,不得低于一定的限额,以此提高土地的使用效益。第三,大力提倡和激励建设标准厂房、多层厂房,增加厂区容积率,以此提高土地的使用效益,实现土地资源利用效益的最大化。第四,切实加强对投资项目施工的时间、进度、目标等环节的监管,把投资强度规定落在实处。对一些分期实施的大型建设项目可以根据其实际到帐资金和生产建设进度分期确定供地数量。

(二)农业生产向规模经营和农业园区集中

根据长三角的区情,长三角区域农业发展的方向性选择只能是都市农业和规模化经营。通过农业集中,实现土地的成片开发和规模化经营,走产业化、市场化之路,追求土地的规模化效益。

在农业生产向规模经营和农业园区集中过程中,必须要解决好的一个实际问题就是农民承包地的流转。在农业生产集中过程中,要积极引导农民的承包地加快流转。实行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有利于解决人地矛盾,充分利用土地,对于发展农业经济具有积极作用。但同时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必须是在土地承包关系稳定的前提下进行,必须是在农民自愿的基础上进行。一般来讲,只有二、三产业比较发达、大多数农民转移到非农产业并有稳定的工作岗位和收入来源时,才有可能出现较大范围的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发展适度规模经营。所以,必须坚持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在条件具备的基础上进行。

在当前农村土地流转中存在的问题主要有:土地产权关系模糊、土地流转后的管理不规范、农村土地流转市场不完善、土地流转收益分配不合理、农民社保制度不健全等[10]。对此,一方面,要坚持《农村土地承包法》的基本制度,明确农民的农地产权主体地位[11],从根本上保护农民的土地承包经营权;另一方面,要把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纳入法制化、制度化、规范化轨道,探索建立以村为集体土地所有权主体,以农户为单位量化股份,建立村级集体股份合作公司。在稳定承包权的基础上,搞活使用权,推进规模经营,规范有序地引导农民将承包地向规模生产和农业园区集中,通过引导承包地加快流转,以此来提高土地的集约化利用。

(三)农民居住向城镇和新型社区集中

近年来在经济发达、城市化进程较快、生活水平较高、全面小康社会建设和现代化发展走在全国前列的长三角地区,出现了实施农民居住集中的客观趋势。

在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中,依然要按照集约化开发利用土地的原则,对社区建设进行规范。具体要求有:一是要强力推进高层安置房建设,向空间要地,提高农村新型社区的容积率;二是农村新型社区用地的绿地率、容积率、建筑密度要严格按照规范要求执行。以此保证农民居住集中后的农村新型社区土地使用的集约率。

从近年来长三角各地推进农民集中居住的实际操作来看,大部分自然村的拆迁撤并、农民居住新型社区的建设都是靠工程项目的带动推进的。一方面,可以预计,今后长三角地区仍将规划设计、开工建设大量的工程项目;但另一方面,也要看到,今后开工建设的工程项目将会呈现逐渐减少的趋势。

原因在于:一是在经过近十年来大量建设工程项目,大规模建设基础设施之后,国家宏观经济调控对大规模基础设施投资已经开始了制约;二是随着长三角地区城市建设旧账的逐步偿还,城市建成区将会逐渐饱和;三是随着市域基础设施的逐步建成和完善,道路、桥梁等工程建设项目将会逐步减少;四是随着外商投资进一步向全国各地扩散,“十一五”期间已经初步出现了外商投资增长率的下降,今后外商投资项目增加也将会逐步趋缓;五是随着城市化发展到70%的高级阶段后,城市化进程将会出现明显趋缓的规律。基于以上原因,过去那种以工程项目作为主要措施来推进农民居住集中的模式今后将会受到挑战。

因此现在必须积极探索除工程项目之外的其他推进手段和措施。要把这一点作为今后推进农民居住集中工作的重点来加以研究和探索,并力争取得实质性突破。否则一旦工程项目大量减少,长三角地区要想通过实施农民居住集中来实现农村土地的集约化利用就将十分困难。

在非工程项目的推进措施中,目前一些地方已经取得的成果经验值得长三角各地乃至全国各地高度重视,学习借鉴。如江阴市在推进农民居住集中的手段措施中,除了工程项目带动之外,还采取了其他有效措施:一是以富村并穷村推进农民集中居住,典型的有华士镇以富村带穷村的“大华西”建设为主带动农民居住集中;二是新村建设推进农民集中居住,如周庄镇以行政村集体经济的发展和中心村建设为主带动农民居住集中。

无锡市锡山区出台了“关于非规划建设区内农村居民住房安置暂行办法”和“关于对非规划建设区20户以下自然村撤并实行以奖代补的实施意见”等政府文件,对非规划建设区内,无法依靠工程项目来推进的自然村和农户的拆并以及居住集中问题,由政府财政拿出资金给予一定补偿。通过奖励性的补偿措施来引导农民主动拆迁[11]。

一方面,农民集中要走新型社区之路,另一方面,村庄整治也是建设新农村系统工程中人居环境治理的一个重要环节。在推进农民居住集中进程中,可以同时进行村庄整治。通过村庄整治既能改善人居环境,美化新农村,又能起到良好的节约用地效果。在当前长三角农村的村庄整治中,一定要注意保护江南农村的优美景观和传统文化特色。“上有天堂,下有苏杭”,长三角是闻名遐迩的鱼米之乡,有着美丽的自然风光和田园风光,有着悠久的人文历史。各地要将村庄整治与特色村庄建设结合起来,注意增加环境绿化的投入,注重人与自然、人与环境的和谐统一。在推进自然村的撤并整合中,要对有文物价值的古村落以及历史文化特色村镇给与保护,避免对历史文化和地方特色的破坏。要从历史的高度,从可持续发展的长远战略来对待和规范村庄整治工作中的拆、建、管。

四、强力推进土地集约化利用的其他措施

除了以“三集中”作为长三角农村土地集约化利用的主要模式之外,其他推进长三角土地集约化利用的手段与措施还有以下方面。

(一)盘活存量建设用地,力争保值增值

在长三角城市与农村中,有不少闲置的存量建设用地,对此,各地政府和职能部门应通过采取诸如激励和惩罚等多种办法,来盘活存量建设用地,一定要使存量用地使用起来,以实现存量用地的保值和增值。

(二)扣紧土地开发利用环节,完善土地管理

土地开发利用是一个系统工程,在土地的征、转、供各相关环节上必须要紧密相连,环环相扣。土地、资金和拆迁安置政策处理,这三个因素是绕在一起的。很多政府投资项目主要资金来源是靠土地出让收入,而土地出让必须要先完成好拆迁安置和政策处理。在土地出让收益上,各级政府、相关部门一定要综合协调、服从大局,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合理合情作出科学决策。征地补偿资金要及时解缴到位,征地农民要及时纳入社保安置,各类建设项目征、转、用审批和供地审批要环环相扣,这样才有利于实现土地节约、集约、高效使用的目标。

(三)强化用地批后监管,定期检查督促

在建设用地的管理上,今后要切实改变过去重审批轻监管的现象,加强建设用地批后管理。坚决执行国家政府建设项目用地验收制度,推动长三角地区建立用地跟踪管理制度,定期或不定期对建设项目情况进行检查。检查的内容可以包括:供地备案制度的落实情况;土地出让合同或划拨书履行执行情况;闲置土地及处置情况;行政审批主体供地审批实施情况;建设用地复核验收情况等。重点检查建设用地面积、用途和容积率等重要指标。

(四)有效利用暂闲耕地,加强处置力度

在闲置的土地中,有一部分原因是长三角地区各类科技工业园区的开发过程中,占用的一些耕地从征地到动建有一段较长的闲置时间。积极利用这些暂闲耕地进行农作物的耕作是提高土地集约效益的有效途径。同时还要加大对存量建设用地的处置力度,尽量减少暂闲耕地面积,对于土地荒闲时间超过规定期限的,或者开工不足的,应对开发单位征收土地闲置费直至完全收回土地。

(五)积极推进土地复垦,加大整治修理

土地复垦是对在生产建设过程中因挖损、塌陷、压占等造成破坏的土地采取整治措施,对集中连片的耕地区进行田、水、陆、林、村的综合整治,使其恢复到可供利用状态。土地复垦既可以恢复耕地、增加耕地,缓解人地矛盾,又可以不占或少占耕地,达到节约集约用地的目的。据苏南地区经验,一般情况下,通过土地整理,可以增加5%的土地面积。长三角地区三省市现有耕地总数为10934.94万亩,如果整理其中的一半,即5467万亩,按新增率5%计算,则可新增耕地273万亩。

(六)用活土地置换政策,实现高效配置

在推行农村“三集中”的过程中,对一些位置分散的空闲地、闲置土地和低效土地,如“边角地”、“插花地”等,通过复垦整理,可置换成相应的建设用地指标,通过土地置换来盘活建设用地。

具体置换方法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土地置换盘活分散土地。即通过“易主”、“易位”、“易权”、“易用”,把零散土地归并整合到一起,与不便于开发的已批未用的建设用地进行置换,使得建设用地位置趋于集中,便于充分开发利用。另外一种是耕地折抵增加建设用地。如果通过土地整理实现了耕地的占补平衡,那么在符合国家土地政策的前提下,可以考虑新增耕地和建设用地之间进行折抵。

(七)构建土地利用考核体系,开展土地集约评价工作

针对长三角各地土地利用结构和土地利用效率中存在的问题,根据长三角各地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各产业发展进程的差异,各地各级政府可参照省、市相关指标从系统的角度选用相关的集约用地指标体系,对本地区土地集约利用进行具体的、各具特色的综合分析与评价。

土地集约利用评价主要包括土地投入程度、土地利用强度、土地利用经济产出、土地资源配置机制、土地利用结构和布局、土地集约利用发展趋势、生态环境质量等。涉及的具体指标有:土地价格的实现程度、土地闲置率、商业用地价格水平、工业用地价格水平、人口与用地增长弹性、建筑密度、土地出让价格增值收益率等。可采用定量与定性结合的原则、区域性原则,对各地特别是各类开发区的土地集约利用情况作出客观评价。同时将土地集约利用评价作为地方政府政绩考核的一项重要指标,促进评价工作的日常化和制度化。

参考文献:

[1]上海市统计年鉴2006—2011[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6-2011.

[2]江苏省统计年鉴2006—2011[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6-2011.

[3]浙江省统计年鉴2006—2011[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6-2011.

[4]江苏省人民政府.江苏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eB/oL].[2011-10-20].中国江苏网.

[5]浙江省人民政府.浙江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eB/oL].[2011-10-20].中国浙江网.

[6]上海市人民政府.上海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eB/oL].[2011-10-20].中国上海网.

[7]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土资源部.关于房地产闲置土地情况的公告[eB/oL].[2011-10-25].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土资源部网站.

[8]陶培荣.集约之路—江苏省土地集约利用文集[m].北京:中国大地出版社,2005:1.

[9]法制日报视点.温州近十万亩土地闲置十年谁担责[n].法制日报,2011-06-02.

[10]吴丹妮.中国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流转研究[J].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16(1):100-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