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自然环境的作用十篇自然环境的作用十篇

自然环境的作用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5:35:55

自然环境的作用篇1

关键词:自然环境幼儿教育作用

自然环境是幼儿获取知识的生活源泉,也是从小激发科学兴趣、培养环保意识、提升审美情趣、发展幼儿身心的环境基础。大自然的环境资源极其丰富,无穷无尽,孩子们在自己熟悉的自然怀抱里,自由嬉戏、快乐聆听的同时,发现自然奥秘、懂得爱护环境、享受自然之美、健全身心体能。这些对于幼儿的全面发展来说无疑是非常重要的,因此我们在平时的幼儿教学中渗透自然环境教育时,必须有意识有计划引导幼儿向着既定目标及能力层面倾斜,尤其在以下四个方面的培养和提升上。

一、利用自然环境,激发幼儿的科学兴趣

自然界中存在着无穷的奥秘,等待我们去探索。多姿多彩的自然事物,看似平常的自然现象,都蕴藏着许多值得深入和探寻的规律原理。自然环境中所蕴藏的科学教育内容,其生动性是书本上的科学知识所无法比拟的,一个看似简单的的生活实践和现象问题的及时解答,都能给幼儿留下深刻的印象。他们在与自然环境交互过程中,经常会被环境中新鲜、奇异的现象所深深吸引,进而产生科学探索和研究的欲望。如他们常追着我问:“老师,小蚂蚁为什么不会飞,鼹鼠为什么跑得那么慢”“为什么夜里癞蛤蟆特别多”……无数的“为什么”在孩子幼小的心灵里生根发芽,不断促使他们去追寻自然现象背后的秘密,并付诸具体行动。他们会去追捕蝴蝶,捏在手里近距离观察,发现手上沾了很多粉末;他们会利用工具,拿着手电筒,在夜里寻找“癞蛤蟆”,用盒子装起来细细观察,发现“癞蛤蟆”身上有许多疙瘩;他们会思考,会用“树叶流汗”去解释大晴天树上滴在身上的水。大自然早就在幼儿身上种下了科学的种子,我们教师的责任就是给它们浇浇水,帮助它们更好地萌芽。《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在科学目标中指出:“幼儿思维发展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应引导幼儿通过直接感知、亲身体验和实际操作进行科学学习”。为此,我设计了“给水宝宝搬新家(水在不同容器间倒换)”这一科学活动,通过一系列的用心观察、动手操作、启发思考,让幼儿明白水是一种无色透明且具有流动性的液体,它没有固定的形状。从而提高幼儿的观察能力和动手实践能力,初步培养幼儿的逻辑思维能力。层层递进、节节拔高,在提高了幼儿用眼观察、动手实践、动脑思考的同时,拉近了幼儿与大自然的距离,激发了幼儿的科学探索兴趣。

二、了解自然环境,培养幼儿的环保意识

《纲要》提出:“要让幼儿爱护动植物,关心周围环境,亲近自然,珍惜自然资源,有初步的环境意识”。要让幼儿珍惜自然资源、爱护自然环境,拥有初步的环境意识,必须首先让幼儿亲近自然,了解自然,深入自然,才能提高幼儿的环保意识。为此我们设计了各类环境教育活动,带领幼儿实地考察污染源,漂满各色垃圾的水潭,墨绿发臭的污水;并就此展开专题讨论,并尝试提出解决环境问题的具体方案。如围绕“潭里的垃圾这么多怎么办”展开探讨,经过老师设问启发,孩子主动参与。最后“要叫大人捞起来”“不能再把垃圾扔下去”等各种解决方案相继出炉;利用6月5日的“世界环境日”开展“我爱你,美丽地球”为主题的幼儿绘画活动;组织幼儿在幼儿园周边环境及家庭社区进行“参加环保去”等环保实践活动,让环保意识深入孩子的心灵;利用多媒体网络资讯,展示不同景区梦幻般的自然美景与污染重灾区现实存在的残酷图像,让幼儿在直接的视觉冲击中,感受赏心乐目与触目惊心之间的强烈对比,全面唤醒未来地球小主人的环保意识。

三、亲近自然环境,提高幼儿的审美能力

自然环境的形态、声音、颜色、芳香,都是看得见摸得着的,如金色的太阳,形态各异的花草,甜甜的鲜果,忙碌的蜂蝶,宁静的田园,朦胧的远山以及溪水的欢唱,等等,这些实实在在的音画会对幼儿产生巨大感染力,让幼儿感受到大自然的美,不仅可以陶冶情操,还能培养幼儿的审美能力。如在幼儿一日活动中,组织幼儿到户外进行写生活动;鼓励幼儿利用户外散步时间收集各种树叶、花瓣、树籽,进行印画贴画创作;和幼儿一起收集自然物品,改造成教学活动材料,如利用竹筒、贝壳制作成各类打击乐器,在帮助幼儿巩固形状大小、声音强弱等知识。通过这些实践活动,让孩子在写生创作中感受自然的美,聆听自然的美,制作出属于自己的美,不仅美化了教室环境,也提高了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及幼儿的审美情趣。

四、走进自然环境,发展幼儿的身心素质

自然环境对幼儿有着愉悦身心的作用。著名文学家高尔基曾经说过:“森林往往能引起我内心的平静与愉快的情感,于是我的一切愁闷都会在这种情感中消失,使我忘掉一切不愉快的事情。”在和谐自然的环境中开展幼儿体育锻炼活动,更有利于幼儿身心的健康发展。《纲要》明确指出:“开展丰富多彩的户外体育游戏活动,可以培养幼儿参加体育活动的兴趣和习惯,增强幼儿的体质”。所以,教师必须充分挖掘自然环境,引导幼儿主动融入自然,去观察、去体验、去实践,如为了提高幼儿身体协调性、敏捷度,我带领孩子在野外追逐蝴蝶、采摘树果,旨在提高幼儿的手、脚、眼、脑协同作战能力,让他们在大自然的花园里自由奔跑、在幽静的树林里尽情欢唱,在快乐的亲身体验中提升体能,愉悦心灵。

陶行知先生说过:“活的教育要用活的环境”。幼儿身边的自然环境时刻不停地变化着,焕发出无穷的生机与活力,它不断吸引着我们的孩子去发现,去探索。我们要积极创造条件,引导幼儿融入自然,扩大他们的视野、丰富他们的经验;发展他们的观察力、想象力和创造力,使他们在快乐的童年生活中获得有益于身心发展的经验,快乐成长、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自然环境的作用篇2

1、用绵绵的思念打个中国结,用融融的牵挂折个千纸鹤,用暖暖的心情系个红飘带,用纯纯的祝福发个短信息。愿你春节快乐!

2、春节未到,祝福先到;家人未到,问候先到;红包未到,福气先到;鞭炮未到,心意先到。愿你在新的一年里:事事顺利!

3、狗王狗颜大悦,发现你是人中之狗,做事狗狗精神,说话狗姿凤采,经亲子鉴定你确系为狗子狗孙,狗年祝你做个快乐小狗人!

4、鱼跃狗门,贺岁送福:大福小福全家福,有福享福处处福。知福来福有祝福,清福鸿福添幸福。接福纳福年年福,守福祈福岁岁福!

5、在新年即将来临时,送你旺旺大礼包:一送你摇钱树,二送你贵人扶,三送你工作好,四送你没烦恼,五送你钱满箱,六送你永安康!

6、狗尾系金拢财气,狗头摇铃荡福音。风吹拂着春天的踪迹,灯点亮了回家的路程,无论你在远在近,我的祝福已经起航。祝狗年大吉!

7、悄悄为你降临下的是吉庆,静静为你散放的是温馨,默默为你祝愿的是色兰,深深为你期待的是成功,送上我最真诚的祝福,春节快乐!

8、佳节来临,新年伊始。辞旧迎新,气象万千。祖国上下,百姓祈福;神州内外,山河争秀。举杯同贺新年佳节到,携手共祝天下合家欢!

9、纲举目张治矿有方,疏而不漏有章可鉴,纪律严明要求高标,紧抓安全刷新产量,年终红包人人有奖。祝福矿长身体健康,春节愉快事业飙前。

10、圣诞过了有新年,新年过了有春节,春节过了有三八,三八过了有五一…你以为我要一次性把所有节日都说完吗?我只想应节说句:新春快乐!

1、过年了,过年了,新年新贺新礼送:送您一个新年好!送您一个新年旺!送您一个新年富!祝福您:年年好!年年旺!年年富!转发此信年年福!

2、张灯结彩迎新春,丽影绣品剪福彩,萍乡异地更思亲,凯旋之歌动民心,锋做何时安军心,逢才展翅翱翔中,静心思亲度新春,成功如意树雄心。

3、三百六十五天在一起,知根细底亲同是一家,兄弟姊妹一大帮,和谐共处同上班,一视同仁无计较,同是赚钱游子儿。祝大家:春节愉快幸福美满。

4、用春风的微笑写一副火红的对联,用幸福的团圆剪一纸精美的窗花,用缤纷的快乐燃一盏明亮的灯笼,用温暖的情意发一条祝福的短信。春节快乐。

5、朵朵烟花将吉祥炫丽;杯杯美酒将幸福沉醉;颗颗水饺将如意包裹,声声祝福将快乐传递,春节到,愿你大吉大利,好运当头,合家美满!春节快乐!

6、春节是“节”,祝你芝麻开花节节高;春节是“戒”,祝你戒愁戒忧戒烦恼;春节是“结”,祝你结朋结友结欢乐;春节是“接”,祝你接金接银财富多。

7、祝你把金财银财大财小财,汇成万贯家财;用你的朝气英气正气勇气,换得一团和气;把我最真的祝福祝愿心愿许愿,一并送给你:祝春节快乐,富贵连年

8、新年到,祝福到;短信问好,友人可安;祝愿朋友,财源滚滚;吉祥高照,鸿运当头;幸福围绕,健康相伴;一生平安,万事顺心;笑口常开,春节快乐!

9、这个信息贼好:收到的人如花似玉,阅读的人工作顺利,储存的人万事如意,转发的人升官容易,回复的人爱情甜蜜蜜,删了也天天捡人民币,祝春节快乐!

10、值此春节来临之际,一送你缘分的“缘”,送一个祝福是一种缘;二送你财源的“源”,祝你新的一年有财源;三送圆满的“圆”,愿你家庭幸福团团圆圆!

11、雪花飘飘有诗意,出门玩牌好运气,春联春潮扬春意,爆竹声声除旧气,东西分别今欢聚,一年最美是除夕,发送一条短信息,美好祝福全给你。春节快乐。

12、教学工作繁杂闹心,教学质量常抓不懈。学院管理不能忽视,餐饮问题异常敏感。各项事务不得怠慢,你的身体日渐消瘦。校长太累太幸苦了!祝春节愉快!

13、春节即将来到,信息不能迟到;好友前来报到,祝福提前送到:爱情浪漫美好,友情温暖笼罩,亲情时刻围绕,工作业绩攀高,生活幸福欢笑,来年更美好!

14、狗年新年即将到,我送祝愿到身边。平日忙里又忙外,为我分忧解心烦。春节假期发誓愿,让你休息心开怀。送你一张美容卡,愿你永远青春在。祝新年快乐!

15、新年的风,吹走你的忧郁;新年的雨,洗掉你的烦恼;新年的阳光,给你无边温暖;新年的空气,给你无尽喜悦;新年的祝福,给你无限好运。预祝春节快乐!

16、年夜饭要吃如意馅的饺子,保你年年如意;要喝平安熬的汤,保你一生平安;要炒幸福拌的菜,保你天天幸福;要品健康酿的酒,保你一世健康。新春愉快哦。

17、正月初一零点整,各路神仙降凡尘!(福)道:平安是福;(寿)吼:健康长寿;(喜)曰:分享快乐;(气)语:年年有余!恭祝新春:福寿安康喜气洋洋!

18、给您拜年啦!咱都老相识了,客套话就不说了,给你送句实实在在的祝福:兜里有钱,办事有人,生活有乐,事业有成,朋友有情,人生有福!祝你新年快乐!

19、当你收到这条短信的时候,好运正在你招手,幸福正在向你微笑,成功正在向你走来,健康正在将你拥抱,轻松正在将你笼罩,快乐已经将你包围,新年快乐!

20、生活道路弯弯曲曲,和谐生活幸福甜蜜,新年钟声即将响起,美好时光不断继续。我的祝福跋山涉水,新年快乐万事如意。最后一句最实际,口袋多添人民币!

1、春节到来举国欢,大江南北彩旗展。灯笼红红门前耀,送来祝福福无边。鞭炮焰火响连天,新年到来笑开颜。愿你幸福又美满,快乐生活每一天。祝春节快乐!

2、万分幸运要一份,万分幸福要一锭。万象更新办一新,万事如意办一意。万紫千红要一春,万水千山要一室。万人之上我不顾,万语千言汇一言——新春快乐!

3、红红的春联里有父亲的渴望,精美的窗花里有母亲的企盼,飞舞的雪花里有孩童的梦想,虔诚的祭拜里有祖辈的祈祷,真挚的短信里有我的祝福。愿你春节快乐!

4、名气是大家给的,地位是兄弟拼的,春节到了,我代表江湖上的朋友祝你节日快乐!你未来的日子里所收到的短信都是我安排他们发的。我为人低调别跟我客气。

5、春风吹,春节到,大街小巷好热闹;鞭炮响,爆竹闹,五彩缤纷世界俏;我祝福,你欢笑,喜气洋洋锣鼓敲;孩童跑,大人跳,来年的生活呱呱叫!祝除夕快乐!

6、春节到,生活更美妙,愿你新的一年获得快乐之柴,健康之米,平安之油,好运之盐,财富之酱,爱情之醋,友情之茶,愿你的生活凝聚幸福,洋溢绚烂的充实与美好。

7、在这快乐分享的时刻,思念好友的时刻,温馨甜蜜的时刻,祝你春节快乐,佳节如意!春天悄然至,狗蹄碎碎声,旧事烦心去,辉煌看今朝。祝大家岁岁平安,吉祥如意!

8、威武的雄狮彰显国强民富,秧歌高跷展示欣欣向荣,威风锣鼓表达开拓奋进精神,赞歌唱响了美乐喜悦的心声。愿朋友春节快乐,发财多多,钱袋满满,幸福连连,吉祥年年!

自然环境的作用篇3

这次全省矿山自然生态环境保护与治理工作现场会的主要任务是,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回顾总结近几年来全省矿山自然生态环境保护与治理工作的成效和经验,研究部署今后一个时期的矿山生态环境保护与治理工作,进一步推动我省矿山自然生态环境保护与治理工作再上新台阶。等一会,王厅长还要给我们作重要的讲话。下面,我就如何进一步落实科学发展,建设生态文明,努力开创我省矿山自然生态环境保护与治理工作新局面讲两点意见:

一、开拓创新,矿山自然生态环境保护与治理工作成效显著

进入新世纪,我们针对浙江非金属矿山多,露采矿山多,小矿山多,矿产开发对自然生态环境破坏和影响较大的实际情况,按照科学发展,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要求,明确提出要积极探索建立矿山自然生态环境保护和治理新机制,努力实现矿产资源开发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协调统一,并确立了“确保不欠新账,逐步还清老账”的矿山自然生态环境保护与治理的阶段性目标。五年多来,这项工作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全省各级国土资源部门的共同努力下,在各兄弟部门和有关大专院校、科研机构的大力支持下,已经取得了显著成效。省厅已连续两年被省政府评为生态省建设优秀单位。

(一)建立了矿山自然生态环境保护与治理的新机制。矿山生态环境如何做到“确保不欠新账”,这是我们必须解决的首要问题。而解决这个问题,必须从建立新机制入手,只有建立新机制,才能从根本上解决“新账”不欠的问题。**年颁布施行的《浙江省矿产资源管理条例》确立了矿山自然生态环境治理备用金制度。规定采矿权人在领取采矿许可证的同时与国土资源主管部门签订矿山自然生态环境治理责任书,并交纳治理备用金,治理备用金应当不低于治理费用。自**年以来,省政府根据有关法规先后发出了《关于矿山自然生态环境治理备用金收取管理办法的通知》、《关于切实加强矿山自然生态环境保护与治理工作的通知》等三个文件。同时,我厅为贯彻落实矿山自然生态环境治理备用金制度先后出台了《关于印发浙江省矿山自然生态环境治理备用金收取管理实施意见的通知》、《关于切实加强矿山自然生态环境保护和治理工作的通知》等配套文件。这些法规文件,为我省在全国率先建立矿山生态环境保护与治理新机制提供了重要依据。全省各级国土资源部门,特别是县级国土资源部门,认真贯彻落实矿山生态环境保护与治理的有关法规文件,严格执行矿山自然生态环境治理备用金制度,在采矿权人领取、延续、变更采矿许可证的同时,与采矿权人签订治理责任书,收取治理备用金,落实治理责任。到**年底,全省已有3424个矿山交纳了矿山生态环境治理备用金,累计金额49735万元,有251个持证矿山,投入9402万元治理资金开展矿山生态环境治理工作,累计治理面积达1867万平方米。矿山自然生态环境“谁开发、谁保护,谁破坏、谁治理”的良性互动的新机制基本建立。

(二)形成了以规划统领矿山自然生态环境保护与治理的新格局。作为《浙江省矿产资源总体规划》的专项规划,《浙江省矿山自然生态环境保护与治理规划》于**年施行。在此基础上,我们制定了《浙江省市、县级矿山自然生态环境保护与治理规划编制技术规程》,明确了市、县两级矿山自然生态环境保护与治理规划的编制技术要求,大力推进市、县两级规划的编制工作,建立了全省矿山自然生态环境保护与治理规划体系。各级政府及国土资源部门认真实施规划,将矿山自然生态环境保护与治理的主要指标纳入生态市、县建设的考核目标。经过三年多的努力,规划确定的近期目标已经基本实现,初步建立了矿山生态环境保护与治理的监督管理体系、全面开展了矿山开采的环境影响评价工作,不断完善了矿山开发利用方案与矿山生态环境保护与治理方案,着重推进了城镇周边、旅游风景区、历史文化保护区、主要交通干线两侧及其它重要保护区矿山生态环境恢复治理。特别是规划确定的17个重点治理工程完成了治理任务。《浙江省矿山自然生态环境保护与治理规划》的实施有力地引导促进了我省矿山自然生态环境保护与治理工作的开展。

(三)取得了“百矿示范,千矿整治”活动的新成效。如何治理大量的废弃矿山,使之恢复自然生态,充分利用废弃矿地,是我省矿山自然生态环境保护与治理中一项十分艰巨的任务,也是能否“逐步还清老账”的一个关键问题。我们在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于**年提出了以“百矿示范、千矿整治”活动为抓手,大力推进全省废弃矿山生态环境治理工作。“百矿示范、千矿整治”活动的总体要求是:从**年到2007年,全省整治100个左右的重点废弃矿山,率先搞好废弃矿山的综合治理,使之成为全省废弃矿山综合治理的示范工程(简称“百矿示范”工程);除“百矿示范”工程外,各地依据矿山自然生态环境保护与治理规划确定的目标任务,对全省1000多个亟需治理的废弃矿山有计划地全面推进整治工作(简称“千矿整治”工程)。各市、县(市、区)根据矿山自然生态环境保护与治理规划,制定“百矿示范、千矿整治”活动计划,全面开展废弃矿山综合治理工程,需治理的废弃矿山,除“百矿示范”工程项目外,全部纳入到“千矿整治”活动之中,“千矿整治”项目,由县级国土资源部门按年度考核目标责任制定年度计划,并负责实施。

到**年底,全省已批准“百矿示范”项目141个,2007年又批准“百矿示范”项目40个,已完成“百矿示范”项目93个。累计投入治理资金56200万元,1603个需治理废弃矿山已经完成治理923个,治理率为57%。与此同时,还在实践中探索积累了矿山生态治理、矿山地质灾害防治等方面的宝贵经验。

(四)探索了矿产开发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的新路子。为了积极探索矿产资源开发利用与自然生态环境相协调的矿业开发新路子,我省在全国率先推出了创建绿色矿山的试点工程。绿色矿山就是“矿产资源利用集约化、开采方式科学化、生产工艺环保化、企业管理规范化、闭坑矿区生态化”的矿山。省厅研究制定并下发了《浙江省绿色矿山创建指南》和《浙江省绿色矿山考核指标》、《关于开展创建省级绿色矿山试点工作的通知》等有关绿色矿山创建试点的指导性文件。出台了创建省级绿色矿山激励政策、规定获得省级绿色矿山称号的矿山自然生态环境治理备用金分年度返还;采矿权人及时开发复垦矿区范围内土地,复垦土地依法办理审批手续后,产生的净收益归采矿权人;享受矿产资源补偿费减免政策;试点矿山可以向省国土资源厅和省财政厅申请创建绿色矿山专项补助资金。同时要求市县在采矿权出让所得中安排一定的资金,用于绿色矿山创建。**年至**年,省厅分两批先后确定了20家矿山企业为创建省级绿色矿山试点单位。目前,湖州市新开元碎石有限公司、浙江遂昌金矿等8个省级绿色矿山试点已经通过省厅组织的专家考核验收,本月底之前我们还将组织专家对另2个试点矿山进行考核验收。此外,各地也积极行动,湖州市人民政府已经出台了创建市级绿色矿山的实施意见,明确了创建绿色矿山的指导思想、基本条件、创建标准、实施步骤和工作措施等。绿色矿山的创建试点为在全省推广绿色矿山的创建工作积累了经验。

(五)建立了矿山自然生态环境保护与治理目标责任的新体系。为了确保矿山生态环境保护与治理工作目标任务的完成,从**年起,省政府将矿山自然生态环境保护与治理的有关指标纳入生态省考核内容,要求各市、县每年至少完成需治理废弃矿山数的15%以上,到2007年全省完成需治理废弃矿山的60%。此项工作也列入省厅对市、县国土资源部门的年度目标任务。我厅在近两年生态省建设目标责任考核中得到较高评价。开展废弃矿山综合治理,实现资源的循环利用,建立了自上而下的政府责任制,并将废弃矿山资源的循环利用问题提上政府的重要议事日程。在考核政府年度和任期工作中将是否实现废弃矿山资源的循环利用,发挥最佳资源效益的问题作为重要内容。同时还建立起市、县(区)政府对本行政区域内矿山生态环境建设负总责的责任制,通过签订责任状确定治理工作目标,明确治理工作责任,落实治理工作主体:因公路、铁路、航道建设需要而关停废弃的矿山,由项目建设单位负责治理;因工程建设需要而采挖、建设工程完成后停采的废弃矿山,由工程建设单位负责治理;已作为其它建设用地的废弃矿山,由用地单位负责治理;因公益性工程项目建设需要而关停的废弃矿山,由项目实施的市、县(区)政府落实治理单位,承担治理任务;因按照政府计划关停的废弃矿山,一般由县(区)政府明确牵头治理单位或由原矿山企业的主管部门或乡镇政府负责治理;其他难以落实治理责任单位的废弃矿山由县(市、区)政府落实治理主体,有关部门共同配合做好治理工作。

(六)取得了矿山自然生态环境保护与治理科研的新成果。矿山自然生态环境保护与治理是一项专业性和技术性很强的工作,我们力求科研先行,以指导和帮助市、县扎实推进废弃矿山治理工作。近年来,我们组织实施了一系列废弃矿山综合治理的调查和研究工作。先后完成了《全省矿山自然生态环境调查评价报告》、《浙江省露天开采矿山自然生态环境治理技术方案》、《浙江省露天开采矿山自然生态环境治理技术指南》、《浙江省露天开采矿山自然生态环境综合治理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要求》、《矿山人工植被后续养护管理技术研究》、《矿山自然生态环境治理工程指南(新版)》、《矿山自然生态环境治理绩效评价》等一系列调查研究课题。

在取得上述成绩的同时,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矿山自然生态环境的保护与治理还存在不少困难和问题:一是矿山自然生态环境保护与治理的新机制还不够完善;二是废弃矿山治理中复垦还绿的技术还不够成熟;三是矿山自然生态环境治理的经费筹措还有一定的难度;四是对矿山自然生态环境保护与治理的监管措施还不够到位等等。

二、强化措施,努力开创矿山自然生态环境保护与治理工作新局面

刚刚结束的党的十七大,将生态文明建设、保护生态环境、改善生态环境质量、树立生态文明观念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新要求,摆到了更加突出的地位。这为我们深入推进全省矿山生态环境的保护与治理提供了更为有利的社会环境。我们要以党的十七大及省委十二届二次全会精神为指导,在认真总结以往经验的基础上,进一步明确目标任务,加大工作力度,强化各项措施,深入推进全省矿山生态环境的保护与治理,全面开创矿山生态环境保护与治理工作的新局面。

下一步,全省矿山自然生态环境保护与治理工作的总体要求和目标是: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围绕生态文明和生态省建设,以深入实施矿山自然生态环境保护与治理规划为基础,以露采矿山植被恢复和土地利用为重点,以完善矿山自然生态环境保护与治理的新机制为动力,以创新矿山生态环境保护与治理的新技术为支撑,以深入推进“千矿整治”和“绿色矿山”创建为抓手,继续推进矿山生态环境的保护与治理,为建设生态文明和生态省作出新的努力和贡献。到2010年,全省应治理废弃矿山的治理率达到90%以上,开采矿山“谁开发、谁保护,谁破坏、谁治理”的矿山自然生态环境保护与治理的新机制更加完善,绿色矿山的创建率达到6%以上。

(一)要健全矿山生态环境保护与治理规划体系。为了适应我省经济社会发展的新情况,新一轮《浙江省矿山自然生态环境保护与治理规划》已经编制完成,正在征求各方面意见,待修改完善、专家评审通过后,提请省政府施行。各市、县(市、区)要根据新一轮《浙江省矿山自然生态环境保护与治理规划》,结合各地的实际,就本市、县(市、区)矿山自然生态环境保护与治理规划的修编或调整作出安排。一是要认真回顾本市、县(市、区)第一轮矿山自然生态环境保护与治理规划或实施方案的执行情况,分析规划实施以来各项目标任务完成情况如何,还存在哪些问题,应当吸取哪些有益的经验。二是要全面调查分析本市、县(市、区)城镇规划、交通规划、旅游规划,以及其它重大基础设施建设规划布局的调整变化情况,以及这种调整变化对矿山布局以及废弃矿山景观带来的影响。三是根据以上回顾总结和调查分析,研究决定本市、县(市、区)新一轮矿山自然生态环境保护与治理规划的修编或调整问题。布局变化大的,可考虑规划修编,布局变化不大的,可考虑规划调整。因为全省各市、县(区)现有的开采矿山和废弃矿山的情况差异太大。经过近几年的工作,有的县(市、区)废弃矿山的治理任务已经基本完成,有的还有一定的治理任务,有的今后几年可能治理的任务还相当繁重。所以,省厅对新一轮市、县(市、区)矿山自然生态环境保护与治理工作不断统一的要求,由各地根据实际情况自行决定。但不论是修编或调整,都要按照省厅有关编制矿山自然生态环境保护与治理规划的办法、规定执行,严格按程序办事,体现规划的严肃性。

(二)要完善矿山自然生态环境治理备用金制度。要实现矿产开发与环境保护相协调,真正做到“谁开发、谁保护,谁破坏、谁治理”,“确保不欠新账”,建立矿山自然生态环境保护的长效机制,必须进一步完善矿山自然生态环境治理备用金制度,并确保这一制度在工作中真正落到实处。**年,依据《浙江省矿产资源管理条例》制定出台的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矿山自然生态环境治理备用金收取管理办法,虽然在规范备用金的收取管理上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在实践中,也反映出《办法》的一些不足。因此,要在总结全省5年多来备用金收取管理实践经验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这一办法。完善的核心内容是备用金的收取标准,怎样切实做到不低于治理费用,使每一个矿山治理备用金的收取额等于或略大于矿山歇业后的治理费用,进而使每一个矿山企业从关心自己的经济利益出发,关心矿山自然生态环境的治理恢复问题,进而让每一个矿山企业都承担起自己应尽的矿山自然生态环境的治理恢复义务。同时需要完善的还有备用金的收取方法,备用金的返还程序,以及对采矿权人治理恢复矿山自然生态环境工作的监管等等。省厅已就完善这一《办法》进行了大量的调研,形成了一个初步的意见。近几年,各地已就上述完善备用金的问题进行了许多创新,并在实践中产生了很好的效果。希望大家继续就这一问题开动脑筋,思考问题,使备用金制度尽快完善起来。

(三)要深入推进以“千矿整治”活动为载体的废弃矿山治理。对已经列入省厅“百矿示范”的矿山自然生态环境治理项目要继续抓紧抓好,抓出成效,使其真正起到“示范”作用。但“百矿示范”项目到今年告一段落,明年起不再安排。虽然“百矿示范”告一段落,但是全省废弃矿山的治理还将继续,“千矿整治”活动还要深入推进。到今年底,全省应治理废弃矿山的治理率将超过60%,这样还有近40%的废弃矿山需要我们去继续抓好治理,我们的目标是,再经过三年的努力,也就是到2010年,全省应治理废弃矿山的治理率达到90%以上,基本完成全省需治理废弃矿山的治理任务。为了确保这一目标的实现,全省各地要继续以“千矿整治”活动为抓手,深入推进废弃矿山自然生态环境的治理。一是各市、县(市、区)要根据省厅的总体目标及已经完成的情况,对今后三年辖区内需要治理的废弃矿山作出安排,明确今后三年治理废弃矿山的目标任务,并分年度作出计划安排。二是废弃矿山治理要与矿地开发利用紧密结合。我省废弃矿山治理大致是5种类型:新增土地型、生态复绿型、新增土地与生态复绿型、景观再造型、自然恢复型。各地要因矿制宜,实事求是,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科学制定每一个废弃矿山的治理方案。鉴于我省目前土地供求的紧张矛盾,以及露采矿多、非金属矿多,矿地开发利用存在较大潜力的客观实际,在新一轮的废弃矿山治理中,要把废弃矿山治理与矿地开发利用更好地结合起来,努力实现废弃矿山治理的生态效益、环境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最大化。三是废弃矿山治理要努力采用先进实用技术。要认真总结本地区以往治理工作中的成功经验,并认真学习其他地区被实践证明是成熟的经验,使每一个废弃矿山的治理方案,尤其是生态恢复方案更加科学合理,更加切合实际,力求做到用尽可能少的投入,取得更好的治理效果。四是要加大废弃矿山治理的投入力度。要按照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切实加强矿山自然生态环境保护与治理工作的通知(浙政办发〔**〕75号)的要求,加大从市、县(市、区)采矿权出让所得中,以及矿山生态环境治理后新增土地的有偿收益中用于矿山生态环境治理的力度。要加强与财政等部门的沟通联系,争取更多的财政资金用于矿山生态环境治理工程。

(四)要大力推进绿色矿山的创建工程建设。创建绿色矿山是全面提升我省矿业开发利用水平的一个重要抓手。今后一个时期,要通过大力推进绿色矿山创建工程建设,使全省矿产开发业的资源利用和环境保护水平有一个新的提高。一是要认真总结两年多来绿色矿山创建试点工作的经验,为面上推开绿色矿山创建工程建设提供有益的借鉴。二是精心谋划、全面部署,扎实推进全省绿色矿山创建工程建设,使绿色矿山创建工程成为我省生态文明及生态省建设的一个新亮点。三是要深入开展与绿色矿山相关的课题研究。如绿色矿山与生态文明、和谐社会、循环经济的相互关系,绿色矿山创建的激励措施、技术支撑、方法手段等等,为绿色矿山创建工程提供更有力的理论和政策支撑。

(五)要完善矿山生态环境保护与治理的目标责任考核机制。在完成生态省建设第一阶段目标的基础上,省委省政府将确定生态省建设第二阶段的目标任务,我们将提请省生态办将矿山自然生态环境保护与治理的主要指标继续纳入生态省建设第二阶段目标责任考核之中。与此同时,省厅将把矿山自然生态环境保护与治理的主要指标纳入对各市国土资源管理部门的年度目标责任考核,并要求各市将有关指标纳入县(市、区)国土资源管理年度目标责任考核。全省各级国土资源管理部门要从责任分解、责任落实、责任考核三个环节建立和完善并严格执行矿山自然生态环境保护与治理的目标责任制,目标责任的分解要科学、具体,具有可操作性。目标责任考核要动真格,不能搞形式。

(六)要建立矿山自然生态环境保护与治理“以奖代补”制度。为了与新一轮生态省建设目标任务相适应,从明年开始,我厅将与省财政厅共同研究建立矿山自然生态环境保护与治理“以奖代补”政策,为全省矿山自然生态环境保护与治理目标任务的完成提供政策支持。对列入“千矿整治”及“绿色矿山”创建计划的项目,经考核验收,达到预期目标要求的,可以逐级向省国土资源厅和省财政厅提出奖励申请。这个“以奖代补”的具体办法正在征求各市意见,希望大家集思广益,提出切实可行的建议意见。

自然环境的作用篇4

中共十六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国共产党第十六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公报》和《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强调:“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的要求,更大程度地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中共十六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国共产党第十六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公报》和《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强调:“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的要求,更大程度地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强有力的体制保障。”这两个体现新的发展观的重要历史文件,不仅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政策和体制保障,也对环境资源法制建设和环境资源法学的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一、促进和保障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是时代赋予环境资源法的历史使命自第一次资产阶级工业革命以来,人类在工业化、城市化和现代化的进程中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就,也尝到了环境污染、生态破坏和资源能源危机的苦果,而酿成这种苦果的一个重要原因是人类没有正确处理和协调好人与自然的关系,干了许多违背自然生态规律的蠢事。我国在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大跃进时期”和“十年动乱时期”,盲目推行毁林毁草开荒、围湖围海造田和打虎灭雀等征服大自然的运动,在“人定胜天”、“人有多大胆,地有多高产”等唯意志论的支配下,搞什么“开荒开到山顶,种田种到湖底”和“大炼钢铁”,结果造成了植被覆盖率降低、水土流失严重、生物多样性锐减、环境污染加剧、生态环境恶化、自然灾害频繁等一系列严重后果。近几十年来,尽管党和国家采取了一系列保护生态环境、保护野生动植物的措施,退田还林还草,治沙治水治山,但由于欠账过多、积重难返、治理污染艰难和恢复生态缓慢,至今仍然没有从根本上扭转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恶化的趋势。实践和教训使人们认识到,谁违背大自然的规律谁就会遭到大自然的报复,自然生态失衡即生态平衡受到破坏的根本原因是人与自然关系的失衡,只有正确处理和协调好人与自然的关系,遵循自然生态规律,才能实现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马克思主义认为,人与自然的关系是人类社会永恒存在的、不断发展的、对立统一的辩证关系,人与人的关系和人与自然的关系是互为前提和影响的关系,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是人与自然的关系的主要内容和理想目标。马克思把“人类历史的第一个前提”确定为“有生命的个人的存在”和“他们与自然界的关系”。人与自然的作用“表现为双重关系:一方面是自然关系,另一方面是社会关系”。马克思在《一八八四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揭示,人是社会关系的总和与自然关系总和的统一,“社会是人同自然界的完成了的本质的统一,是自然界的真正复活,是人的实现了的自然主义和自然界的实现了的人道主义。”马克思主义的创始人把“人类整个进步”及“我们这个世纪面临的大变更”,即他心目中所追求的人与人的关系和人与自然的关系的主要内容,理解为“人类同自然的和解以及人类本身的和解”即人与自然的和谐及人与人的和谐这两个方面。目前,国际社会已经普遍认识到人与自然关系的重要性和和调整人与自然关系的必要性。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wCeD)于1987年4月发表了《我们共同的未来》这一著名报告,同年秋天由联合国第42届大会审议并接受。该报告提出,“可持续发展是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江泽民同志在第四次全国环境保护会议上的讲话指出:“可持续发展的思想最早源于环境保护,现在已成为世界许多国家指导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战略。”可持续发展是以人为中心、以环境为基础的发展,实质是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可持续发展观主张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人与环境系统维持最和谐的关系,认为只有当人与人、人与环境和谐共处时,可持续发展才能变成现实。《我们共同的未来》在其第二章“走向可持续发展”的结论中指出:“从广义上来说,可持续发展战略旨在促进人类之间以及人类与自然之间的和谐。”李瑞环同志认为:“一部人类的发展史,就是人与自然的关系史。……在人口、资源、环境之间矛盾日益突出的情况下,必须调整发展的模式,寻求人与自然的和谐。”江泽民同志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8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提出:“要促进人和自然的协调与和谐,使人们在优美的生态环境中工作和生活。坚持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正确处理经济发展同人口、资源、环境的关系,改善公共设施和社会福利设施。努力开创生产发展、生活富裕和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他在中共十六大政治报告中指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包括,“可持续发展能力不断增强,生态环境得到改善,资源利用效率显著提高,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推动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中国环境保护的领导者和见证人,原国家环境保护局局长、全国人大环境与资源保护委员会主任曲格平,在香港城市大学发表演讲时将当代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称为绿色革命,强调这种绿色变革“是一种从物质生产方式到政治、法律及社会文化观念的整体转变,是一种‘大转变’,需要采取涉及经济、社会、政治和文化各个方面的‘大战略’”:“从政治、法律和道德上看,要把对生命的尊重和对自然的生态系统的爱护纳入到政治、法律和道德体系中,把生命和自然生态系统作为与‘人’一样公正、公平对待的‘主体’,同自然平等相处,崇尚简朴的生活和有节制的物质消费,人类的需求不能超越地球生态系统的承载能力”。2009年8月,中国政府发表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可持续发展报告》,该报告强调,中国将以人为本,以人与自然和谐为主线,以发展经济为核心,以提高人民群众生活质量为根本出发点,以中共十六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国共产党第十六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公报》和《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强调:“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的要求,更大程度地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科技和体制创新为突破口,不断提高综合国力和竞争力,全面推进经济、社会与人口、资源、环境的持续发展。2009年10月,胡锦涛同志在三中全会上的讲话强调,要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就要树立和落实科学的发展观,坚持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促进社会全面进步和人的和谐发展,坚持在开发利用自然中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发展。这是摆在全党全国人民面前的共同任务。目前,保护环境和合理利用自然资源已经成为我国的基本国策;促进人和自然的协调与和谐,使人们在优美的生态环境中工作和生活,已经成为全面建设小康生活和重要目标;各有关行业都在为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处努力,各有关学科正在努力为正确处理人与自然关系提供理论指导。环境资源法是保护环境和合理利用资源的法律保障,应该在调整人与自然关系方面发挥其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环境资源法学工作者应该为调整人与自然关系这一伟大实践进行理论创新。因此,正确处理和协调好人与自然的关系,促进和保障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是伟大时代和实践对环境资源法提出的要求。二、环境资源法的性质和特点,决定它能够调整人与自然的关系在正确处理和协调人与自然关系方面,环境资源法十分有效。环境资源法调整对象的特殊性,是其作为一个独立的法律部门、区别于其他法律部门的基本标志,也是环境资源法具有综合性、科学技术性和公益性的基础。环境资源法既调整人与自然的关系,又调整和环境资源有关的人与人的关系,调整人与人的关系反映包括环境资源法在内的法的共性,调整人与自然的关系反映环境资源法的特性。从具体的环境资源法律关系看,调整人与自然的关系和调整人与人的关系,往往交织在一起,互为因果关系、目的与手段关系;从总体上看,调整人与自然的关系,是环境资源法这一独立的法律部门产生的基本原因、发展的决定因素、长期存在的根本目的,是环境资源法的主导方面、本质方面;调整人与人的关系,是为了调整人与自然的关系的需要,是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的途径和手段。所谓环境资源法的调整,是指作为主体的环境资源法律影响、改变、协调(包括建立、产生、确认、赋与、作用、控制、改进、改善、消灭等)特定对象(包括人、人的行为、状态、关系、事项、工作和秩序等)的活动。在这里,主体是环境资源法。环境资源法的调整对象,主要是因开发、利用、保护、改善环境资源而发生的社会关系,包括因开发、利用、保护、改善环境资源所发生的人与自然的关系和人与人的关系这两种关系。所谓环境资源法调整人与自然的关系,是指环境资源法通过其制定和实施,影响、改变、协调(包括建立、产生、确认、赋与、作用、控制、改进、改善、消灭等)人与自然的关系。环境资源法律调整是从法的运作方面描述法的实现、法在生活中如何起作用的一个范畴。环境资源法律之所以能够调整人与自然的关系,主要原因或理由是因为环境资源法律是人们的环境行为的行为规则。行为科学认为,行为是指人在环境的作用下有目的的活动,是人和环境交互作用的产物和表现。法律中的人是由人的一系列行为构成的,人等于他自己的一连串行为。正如马克思指出的,“对于法律来说,除了我的行为以外,我是根本不存在的。”行为是法律世界中最经常、最普遍、最常见的东西,是贯穿法律运行过程的一个最具活跃性、能动性的驱动器和关键因素;法之产生、存在的初始动因是对人的行为的规范化;行为是法律控制的直接对象,是法实现其价值功能的立足点;行为是法的根本内容──权利的载体。法律规范作为人的行为规范或行为规则,其主要功能和作用是规范人的行为,即法律规范规定人应该如何行动,包括禁止什么行为、限制什么行为和鼓励什么行为。所谓人的环境行为(环境资源行为的简称),是指作用或影响环境资源的各种人的行为或活动的简称,主要指开发、利用、保护、改善环境资源的各种活动或行为。显然,环境资源法律中的人的法律行为都与环境(包括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和结果(包括人与人关系的变化和人与自然关系的变化)发生联系。人们的行为既可以作用于人也可以作用于物(包括自然、环境、资源,下同);作用于人的行为可以影响(包括形成、维持和改变等,下同)人与人的关系,直接作用于人的行为除了直接影响人与人的关系外,还可能间接影响人与物的关系;作用于物的行为可以影响人与物的关系,直接作用于物的行为除了直接影响人与物的关系外,还可能间接影响人与人的关系。在制定、改进并实施环境资源法的前后,人与自然的关系及与此相关的人与人的关系都会发生明显的变化,因而通过制定、改进并实施环境资源法既能调整人与自然的关系、也能调整与此有关的人与人的关系。环境资源法律之所以可以调整人与自然的关系,是基于法律的作用和功能以及人与自然的关系是一种可以为人调整的关系这一基本性质。环境资源法律之所以能够调整人与自然的关系,首先是由人与自然关系的重要性决定的。人与自然关系的发展演变是环境资源法调整人与自然关系的主要动力,人与自然关系发展演变到一定程度,无论当时的伦理道德或政策法律是否调整人与自然的关系,都会要求伦理道德或政策法律去调整人与自然的关系。人类的伦理道德或政策法律的调整范围是与日俱进的、也是可变的,在某个时期的伦理道德或政策法律不愿意或不能够调整的关系或对象,在另一个时期可能成为伦理道德或政策法律愿意或能够调整的关系或对象。随着环境污染、生态破坏、资源危机的恶化,环境保护事业的发达,以及环境资源法制建设的发展,当今所有的环境资源法律或法规,都毫无例外地包含人与自然的关系、反映人与自然的关系、调整人与自然的关系。一部良好的环境资源法律就是一张人与自然关系的关系网,就是一幅反映、描绘人与自然和谐共处关系的蓝图。另外,法律具有调整、保护、教育、指引和评价功能,法律调整人与人的关系或人与自然的关系是指法的作用或功能。随着法律的发展和演变,法律的目的、任务、作用和功能正朝着多元化的方向发展,法律具有越来越广泛的任务、作用和功能。环境资源法的作用和功能之一,就是保护环境、合理开发利用资源,就是协调或调整人与自然的关系。环境资源法学与整个环境科学一样中共十六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国共产党第十六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公报》和《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强调:“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的要求,更大程度地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都认为人可以协调或调整人与自然的关系,协调或调整的方式、途径或工具、手段可以多种多样,而法律只是其中一种重要的方式和途径。环境资源法既调整人与人的关系、又调整人与环境的关系,还因为在环境资源工作或环境保护活动中人与人的关系和人与环境的关系并不是水火不相容的、有你无我的关系,而是一种共存、互容、密不可分的关系,即凡是对环境有影响的人为活动都可能同时产生这两种关系。三、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建立健全环境资源法调整人与自然关系的机制马克思主义认为,人可以调整人与自然的关系是人与动物的本质区别,“动物仅仅利用外部自然界,单纯地以自己的存在来使自然界改变;而人则通过他所做出的改变来使自然界为自己的目的服务,来支配自然界。这便是人同其他动物的最后的本质的区别,而造成这一区别的还是劳动。”[12]恩格斯在批判那种“只是自然界作用于人,只是自然条件到处在决定人的历史发展”的自然主义历史观时指出:“它忘记了人也反作用于自然界,改变自然界,为自己创造新的生存条件”;[13]“随着对自然规律的知识的迅速增加,人对自然界施加反作用的手段也增加了”。[14]马克思主义认为,不断调整人与自然的关系,对人类社会的进步、生产的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社会地控制自然力以便经济地加以利用,用人力兴建大规模的工程以便占有或驯服自然力,──这种必要性在产业史上起着最有决定性的作用”。[15]人类可以通过各种工具和方法调整人与自然的关系,包括但不限于通过法律手段、行政手段、经济手段、科学技术手段和宣传教育手段等。当代人类社会对人与自然关系调整(包括直接调整和间接调整)的主要任务,是将人与自然的不和谐关系(主要表现为人类随意污染、破坏、浪费、掠夺自然环境资源)调整成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主要表现为尊重、热爱、保护、改善、合理利用、可持续开发利用自然环境资源)。环境资源法学主要研究通过法律手段调整人与自然关系的机制即法律调整机制。环境资源法的调整机制,是指由环境资源法律调整主体、调整对象、调整行为(包括调整方法和调整过程)结合起来的整个系统的内部结构、内在联系和运作方式的统一,主要指环境资源法律对其调整对象实施影响、实现其调整功能的运作机理和运作方式。环境资源法律调整机制包括环境资源法律调整方法、调整对象、调整要素和调整过程等内容。环境资源法的调整方法是环境资源法的调整机制的主要组成部分,调整机制是各种调整方法的集合或整合,是对各种调整方法运作的动态反映、系统控制。随着当代环境资源法学的兴起,环境资源法正在形成其富有特色的调整方法和调整机制(简称环境资源法的调整机制)。环境资源法调整人与自然关系的机制,可以分为广义的和狭义的两种。狭义上仅指专门的环境资源法律法规所特有的调整人与自然关系的机制,即生态化调整机制。广义上是指环境资源法律部门所采用的各种调整人与自然关系的机制,包括其他法律或法律部门所采用的调整人与自然关系的机制,以及专门的环境资源法律法规所特有的调整人与自然关系的机制。环境资源法律部门是指调整因开发、利用、保护、改善环境资源所产生的社会关系(包括人与自然的关系以及与环境资源有关的人与人的关系)的各种法律规范的总称,是调整人与自然关系以及与环境资源有关的人与人的关系的各种法律渊源的总和。环境资源法律部门包括环境资源专门法或专门法律规范,以及与调整人与自然关系有关的其他法律部门的法律规范。专门的环境资源法律法规(简称环境资源法专门法)是环境资源法这一新兴的独立的法律部门的主体部分。环境资源专门法调整人与自然关系的机制,是法律调整人与自然关系的专门机制、主要机制、核心机制。与环境资源专门法相比较而言,其他法律或法律部门则处于次要地位,他们有关调整人与自然关系的法律规范数量较少、较分散、较单一。研究阐明并建立健全环境资源法的特有的调整方法和调整机制即生态化调整方法和调整机制,是环境资源法学理论研究创新的一个重要方面。“生态化”是原苏联学者创用的一个词,原意是将生态学原则渗透到人类的全部活动范围之中,用人与环境协调发展的观点去思考问题,根据社会、经济和自然的具体情况,最优地处理人和自然的关系。环境资源法调整机制特别是生态化调整机制,是区别于传统法律调整机制的、具有特色的、环境资源法所特有的调整机制。它是对传统法律目的、法律价值、法律调整方法、法律关系、法律主体、法律客体、法律原则和法律责任的绿化或生态化。它以环境正义、环境公平、环境民主、环境效益、环境安全和生态秩序为自己的价值取向,以明确主体人和客体自然之间的法定关系、赋予人和非人物种的特定法律地位为特色途径,主要采用环境治理(environmentalgovernance)方式(强调政府行政组织、营利性企业组织和非政府非营利中共十六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国共产党第十六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公报》和《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强调:“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的要求,更大程度地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组织之间的合作、协调和结合,提倡环境民主和公众参与),达到保护人和保护环境资源,可持续利用环境资源和可持发展经济、社会,实现人与人的和谐共处和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的目的。生态化调整机制主要包括两个大的方面:一是根据人与自然关系的特点,而由专门的环境资源法律法规新创立的调整方法和机制;二是根据人与自然关系的特点以及调整人与自然关系的需要,而由专门的环境资源法律法规将其他法律部门的传统调整方法和机制予以绿化或生态化(指用生态观点、环境观点进行改造、完善),而新创立的调整方法和机制。运用生态化方法,目前环境资源法已经形成一整套调整人与自然关系的法律调整机制(或法律措施和法律制度),具体来讲主要是:环境资源调查(监测、监视、勘查、普查、抽查等)机制,包括环境资源调查、监测、监视、勘查、普查、抽查等制度;环境资源信息显示(报告、统计、公告、牌示等)机制,包括环境资源信息收集、统计、报告、公告等制度;环境资源问题预防机制(包括环境影响评价、规划、功能分区和预警),包括环境资源规划、环境影响评价、“三同时”、环境资源功能分区和其他预防预警等制度;环境资源行为机制(对环境资源行为的禁止、许可、行政要求、行为规范等),包括对环境资源行为的禁止、许可、行政要求等制度;环境资源整治、补救机制,包括环境资源治理、恢复、补救、补偿制度;环境资源行为激励和责任追究机制,包括各种激励制度、奖励制度、惩罚制度以及追究环境民事责任、环境行政责任、环境资源刑事责任的法律责任制度;环境资源行为监督管理机制,包括议会监督、行政监督、司法监督、环境资源公众参与制度等。各国环境资源法制建设的实践证明,环境资源法不仅能够调整人与自然的关系,而且可以调整好人与自然的关系。坚持理论联系实际,从环境资源工作和环境资源法制建设的出发,研究环境资源法调整人与自然关系的机制,是当代环境资源法学的主要任务。为此,必须打破包括法学在内的人文社会科学不能研究人与自然关系的陈旧观点。人文社会科学应该与自然环境这一基础相协调,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综合、人与人的关系和人与自然的关系在科学研究中的综合,是科学发展的方向和趋势。通过对自然、人与自然的关系以及对社会、人与人的关系这两个方面的综合研究,恩格斯得出了一个极其重要的结论,即:“我们不仅生活在自然界中,而且生活在人类社会中,人类社会同自然界一样也有自己的发展史和自己的科学。因此,任务在于使关于社会的科学,即所谓历史科学和社会科学的总和,同唯物主义的基础协调起来,并在这个基础上加以改造。”[16]站在综合自然和社会、人与人的关系和人与自然的关系的高度,马克思指出了今后科学发展的趋势,即:历史本身是自然史的即自然界成为人这一过程的一个现实部分。自然科学往后将包括关于人的科学,正像关于人的科学包括自然科学一样:这将是一门科学。”[17]注释:《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第24页,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第33页,人民出版社1965年版。《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第122页,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第603页,人民出版社1956年版。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著,王之佳、柯金良等译:《我们共同的未来》。吉林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第52页。英文版,牛津大学出版社1987年,第87页。《中国环境报》,1996年7月20日第一版。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著,王之佳、柯金良等译:《我们共同的未来》。吉林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第80页。李瑞环:《关于我国绿化的几个问题》(1999年6月25日),登于《环境工作通讯》1999年8月15日第8期。新华社北京2001年7月1日电。曲格平:《从斯德哥尔摩到约翰内斯堡的发展道路》,《中国环境报》2009年11月15日。《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第16-17页。[1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第517页,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13]《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第551页,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14]《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第457页,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15]《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第561页,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16]《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第226页,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17]《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第128页,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

自然环境的作用篇5

摘要:室内生态环境设计是运用生态理论来指导室内设计,探寻一种可操作性强的生态设计方法,是人们共同追求的目标。而尊重自然,合理使用自然资源,减少能耗和环境污染,将室内纳入一个与环境相通的循环体系。通过引入植物、山石、水体以及采光、通风等自然要素来引入自然,再现自然,使室内自然亲切,符合现代人的心态。这些可以通过生态环境来诠释一个自我循环的生态系统,营造室内环境的健康,节能,舒适,亲切的家!

关键词:生态循环再现自然温馨舒适

一、室内生态环境设计的概论

(一)生态环境设计的原则

生态环境设计是室内设计的一部分。生态环境设计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是从宏观到微观全方位的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过程,它的目标是营造一个节材、节能、环保、高效、舒适、健康的人居环境。室内生态环境设计的原则是提倡适度消费在商品经济中,通过室内装饰而创造的人工环境是一种消费,而且是人类居住消费中的重要内容。尽管室内生态设计把"创造舒适优美的人居环境"作为目标,但与以往不同的是,室内生态设计倡导适度消费思想,倡导节约型的生活方式,不赞成室内装饰中的豪华和奢侈铺张。把生产和消费维持在资源和环境的承受能大范围之内,保证发展的持续性,这体现了一种崭新的生态文化观、价值观。

(二)室内生态环境设计的表现

运用生态理论来指导室内设计,探寻一种可操作性强的生态设计方法,是设计师们共同追求的目标。而尊重自然,合理使用自然资源,减少能耗和环境污染,将建筑纳入一个与环境相通的循环体系,则成为大家的主要思路。作为符合生态意义的室内健康环境,应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室内生态环境设计之自然要素。通过引入植物、山石、水体以及采光、通风等自然要素来引入自然,再现自然。植物、山石、水体除具有良好的景观视觉外,还具有美学、生态学和能量储存、释放、降低噪声等方面的作用,并能对风雨起到有效的室内气候调节作用。中庭绿化,可以提供一种令人轻松、景色深远、自然和谐的室内空间环境。

2.室内生态环境设计之绿色建材。充分利用自然光源,节约能耗。人工照明应多选择高效节能型灯具,采用适宜的照度标准。在节省人工光源与由于自然采光引起的少量增热之间寻求一种能量的平衡,以取得最佳的节能效果。

二、室内生态环境设计的应用

(一)绿化的作用

1.利用绿化,组织室内的空间。植物在室内设计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也是最重要的点缀。以绿化分隔空间的范围是十分广泛的,如在两厅室之间、厅室与走道之间以及在某些大的厅室内需要分隔成小空间的,如办公室、餐厅、旅店大堂、展厅,此外在某些空间或场地的交界线,如室内外之间、室内地坪高差交界处等,都可用绿化进行分隔。某些有空间分隔作用的围栏,如柱廊之间的围栏、临水建筑的防护栏、多层围廊的围栏等,也均可以结合绿化加以分隔。

对于重要的部位,如正对出入口,起到屏风作用的绿化,还须作重点处理,分隔的方式大都采用地面分隔方式,如有条件,也可采用悬垂植物由上而下进行空间分隔,又例如中式设计中所用的竹子来做屏风,起到分隔、装饰、绿化的作用。

2.利用绿化,净化空气,改善环境。植物经过光合作用可以吸引二氧化碳,释放氧气,而人在呼吸过程中,吸入氧气,呼出二氧化碳,从而使大气中氧和二氧化碳达到平衡,同时通过植物的叶子吸热和水分蒸发可降低气温,在冬夏季可以相对调节温度,在夏季可以起到遮阳隔热作用,在冬季,据实验证明,有种植阳台的毗连温室比无种植的温室不仅可造成富氧空间,便于人与植物的氧与二氧化碳的良性循环,而且其温室效应更好。

此外,某些植物,如夹竹桃、梧桐、棕榈、大叶黄杨等可吸收有害气体,有些植物的分泌物,如松、柏、樟桉、臭椿、悬铃木等具有杀灭细菌作用,从而能净化空气,减少空气中的含菌量,同时植物又能吸附大气中的尘埃从而使环境得以净化。

3.利用绿化,美化空间,陶冶情操。绿色植物,不论其形、色、质、味,或其枝干、花叶、果实,所显示出蓬勃向上、充满生机的力量,引人奋发向上,热爱自然,热爱生活。植物生长的过程,是争取生存及与大自然搏斗的过程,其形态是自然形成的,没有任何掩饰和伪装。不少生长缺水少土的山岩、墙垣之间的植物,盘根错结,横延纵伸,广布深钻,充分显示其为生命斗争和无限生命力,在形式上是一幅抽象的天然图画,在内容上是一首生命赞美之歌。它的美是一种自然美,洁净、纯正、朴实无华,即使被人工剪裁,任人截枝斩干,仍然显示其自强不息、生命不止的顽强生命力。因此,树桩盆景之美与其说是一种造型美,倒不如说是一种生命之美。人们从中可以得到万般启迪,使人更加热爱生命,热爱自然,陶冶情操,净化心灵,和自然共呼吸。

(二)使用天然材料或以自然物质为原料的建材

天然材料的运用使室内洋溢着大自然的气息,必然会成为营造室内绿色环境时所刻意追求的效果。“绿色饰材”也正在逐步走进人们的居住环境。它与传统材料相比具有无污染、可再生、节能性等特征。目前,已研究出的无毒涂料、再生壁纸、人造板材就是很好的例证。在家具的选用方面,人们最关心的是价格、款式、做工,而直接关系到人体健康的材料却未能考虑,选用“绿色家具”可减少室内甲醛等有害物质的释放量。因此,我们应尽量选择天然材料制作的家具,这样就不会给室内环境带来污染。

(三)合理的室内布局,符合人体工程学的设计

室内布局、改造、再利用,应利于通风、降低噪音、以减少破坏为主要目的。在家具的选型和设计上,应符合人体尺寸,操作方便,避免产生疲劳。设备选用应以节水、节电,减少废水、废气排放为原则,并运用生态技术,形成自我循环的生态系统。

三、室内生态环境设计的感悟

近几年,我国室内装饰行业在飞速地向前发展,同时,也带来诸多问题亟待解决。我国仅家庭装饰每年耗资几百亿元人民币,其中大量的资金用于购买散发着有害气体的装饰材料。由此产生的环境污染及资源浪费也是有目共睹的。人类如何科学地正视环境,把自己居住的环境与生态设计联系起来,如何把室内生态环境设计好?这些都需要我们从正确认识室内生态环境入手。室内生态环境的影响因素是多方面的,然而如何使生态设计观推广到室内设计中,如何运用生态技术和设计理论来指导室内设计,营造一个生态平衡的环境体系,把人类的室内环境改造成为一个绿色家园,是我们共同的美好愿望。

参考文献:

[1]李磊.室内自然景观的设计研究.东北林业大学出版社.2006.6.

[2]夏万爽.室内绿色环境营造.自然科学出版社.2003.2.

[3]苏丹.自然景观在室内空间中的再创造上海农学院学报出版社.1999.2.

自然环境的作用篇6

【关键词】人与自然关系环境法调整对象传统法律思维

一、人与自然关系的争论

从上世纪开始,我国的环境法开始迅速的发展,各类关于环境的法律出台和实施,但是在各种法律颁布的背后,人们也一直在规避一个问题,那就是环境法调整对象到底是什么。在本世纪初,蔡守秋教授提出的调整论引发了环境法学者乃至整个法学界对环境法调整对象的争论。

从总的方面来看,主要存在两种主要的观点:大多数的传统法律学者认为环境法调整的对象是人们在开发利用、保护改善环境过程中所产生的各种社会关系,也就是环境社会关系;以蔡守秋教授为代表的少数学者认为,环境法不仅可以调整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还可以调整人与自然的关系,二者共同构成环境社会关系。两种观点对环境法应该调整人与人的关系没有争论,只是就环境法究竟可不可以调整人与自然的关系产生了截然不同的分歧。吕忠梅教授、曹明德教授分别从环境法调整的开发利用保护改善过程、生态社会关系方面分析认为环境法的调整对象应该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或者是通过人与人的关系反应人与自然的关系。这也被称为狭义的环境社会关系论。以蔡守秋教授为代表的广义环境社会关系论者认为由于环境资源法所调整的人与自然关系是经过法律规定和法律实施,即人的社会活动所形成的法律,所以可以将环境资源法所调整的人与自然关系视为一种社会关系或纳入社会关系范畴。

二、传统法律思维的束缚

法的目的约束:制定法律的目的在于维护统治阶级的社会关系和社会秩序,是统治阶级实现其统治的一项重要工具。法律作为工具为了统治阶级的利益而产生,那么法在环境中是否是利益工具?就人与自然的关系角度出发,就不得不考虑法到底是不是利益工具的问题。如果说法(环境法)是利益工具,就仅仅是从环境是我们所利用的客体角度出发,指的是人们为了自身利益对环境的各种行为。那从整个自然系统的视角下,人类也只不过是自然界的一部分,人类活动和其他动植物的活动的性质是相类似的,人类对自然的开发利用的同时,自然界其他生物也对自然进行着开发利用,人类承认自己是主体在利用着自然界中的一切,反而对于自然界中的其他生物不予主体地位的承认,这未免是一种狭隘的考虑,生活在自然界中,人类的地位就与自然界中的其他动植物一样是平等的。

三、环境法调整人与自然关系的必要性

(一)人与自然的和谐

从2006年中共第十六届中央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建设济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到中共十中的“五位一体”的生态文明建设,都表现出了我国对人与自然关系的重视。马克思曾指出,人与自然的关系表现为双重关系:一方面是自然关系,另一方面是社会关系。这也就是说,人与自然之间有存在着天然的相互影响,并且这种影响同时也对人与人之间产生着影响。不难看出,在这样的逻辑关系下,法律将人与人的关系作为调整对象的同时,也需要将人与自然的关系作为调整对象。

环境资源法所调整的人与自然的关系具体是指,由环境资源法所确认、规定并在环境资源法实施中形成的人与自然的关系以及其所确认、规定并通过其实施加以影响、作用和控制的人与自然的关系。作者认为,这样的概念界定也就是我国统治阶级一直强调的人与自然的和谐。想要保持人与自然之间开发、利用、保护和改善关系的和谐,就需要法律理论的完善。或许在某个时期道德和法律还不能将人与自然的关系作为法律调整的对象,但是在另外某个时期道德和法律就会接受人与自然的关系作为法律调整的对象。

(二)国内和国际立法状况

在国内和国外的立法中,已经出现了一些考虑动植物利益和情感的法律法规。相对于植物,动物的情感表达更容易让人类感受,例如台湾的《动物保护法》、《美国动物福利法》、《美国动物和动物产品法》、《澳大利亚州动物福利法》、《欧洲议会关于保护用于实验和其他科学目的的脊椎动物的决议》等,都尊重动物的生命和保护动物的目的出发而制定。国外也有一些关于动植物保护的具体案例:如欧洲一些国家要求垂钓者需要用钝器将钓到的鱼打死,避免其临死前在器皿中的折磨;如美国有人将自行车锁在树上,此人因为虐待大树的罪名而收到了向大树致歉和拥抱大树的处罚。不论是垂钓者将鱼放在器皿中等死还是将自行车锁在大树上,我们都不能断然的认定这两种行为侵犯了其他人的利益,如果没有利益相对人,法律就无法通过具体条文规定来保护环境,这就需要将人与自然的关系看做调整对象,以这种理论为基础,就能够很好的处理人们在无法找到利害关系人的环境侵害事件。在我国,《实验动物管理条例》虽然是出于实验目的而是要求对实验动物的善待,但也是保护动物,重视自然的进步。

以上观点仅代表作者的个人观点,希望能够通过讨论发现最佳的理论来解决环境问题。

参考文献:

[1]李艳芳.对“人与自然关系法律调整”的质疑一一兼论环境法调整对象.法学家,2002.

自然环境的作用篇7

人类在相当长的时期内,对环境资源惯用粗放式、掠夺式的手段进行开采,致使生态环境急剧恶化,威胁着人类的生存与发展。联合国于1992年在巴西里约热内卢召开了环境与发展首脑会议,就社会、经济及环境一体化的可持续发展战略达成共识。目前,各国都采取了保护自然,改善环境的举措,工业和绿色运动正朝着与可持续发展这个重要理念一致的方向运行,与绿色浪潮相关的会计——环境会计也已成为会计学界关注的焦点。

视点之一:会计与自然环境的关系问题自然环境包括地理位置、气候、地形、各种自然资源,它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本条件。人类本身就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自然环境对人类的生存及任何人类活动有着直接和间接的影响。会计作为人类对社会经济的管理活动,必须从人类全部社会经济活动和整个生态环境的大视角出发,而不能将经济活动仅仅局限在没有生态的环境之中。会计核算要更多更切合实际地考虑人类所处的自然环境和生活环境中与人类社会经济活动的各种相关因素。

1.自然环境为生产经营提供原材料,成为会计核算的重要内容。实际上,一切对人类有用的物质财富,其初始形态皆源于自然。自然界蕴藏的自然资源的种类,从一定意义上决定了一个国家或区域生产经营的对象,从而影响会计核算反映的内容。特别是一些典型的依靠自然资源建立其经济结构以获得就业和收入的国家和地区,其会计核算的内容与工业原料的开发利用密切相关。

2.自然环境制约经济发展水平,成为影响会计发展的重要因素。由于人类生存的区域通过政治、战争等方式,由国家政府已基本固定下来,有了疆域领土的概念,因而一国或地区自然资源的丰厚程度,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经济发展状况和会计发展水平。如为农业国家,则农业会计得以发展;如是工业发达国家,则必然要求为之服务的企业会计有较高的水平。经济发达,则经济业务种类多,数量大,人们对会计信息需求强,从而促进会计发展,并发挥举足轻重的作用。

3.自然资源的稀缺程度,促进了成本、管理会计的发展。自然资源并不都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随着科技的发展与应用,人类对自然资源广泛利用,加之人口的激增,需求增加,使得自然资源日益显得不足,由此导致人类充分利用有限的资源,讲求经济效益的意识越来越强烈。会计作为衡量经济效果的手段,反映资源配置结果的工具,对资源的核算和管理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成本、管理会计正是在这样的状况下应运而生,并具有广泛的施展空间。

4.自然环境的变迁,引起会计理论与实务的变化。自然环境的状况,会影响企业存货的保存、设备的物理性能、生产资料的自然损耗,都会直接或间接地在会计上得到反映。此外,由于企业生产对社会环境的破坏和影响,相应地提出了企业承担社会责任的要求,从而新的会计分支——社会责任会计出现,环境会计得以重视和展开研究。

视点之二:环境会计命名的选择问题我国会计界对有关环境会计的术语有三种说法:“环境会计”、“绿色会计”、“环保会计”。究竟哪一种说法最恰当?从专业术语的科学、严谨上要求,笔者认为“环境会计”一说较为贴切,而像“绿色会计”、“环保会计”之类的称谓欠妥。下面就三种说法作一些比较分析,以更有利于环境会计的正名。

1.环境和环境会计。我国颁布的《环境保护法》中指出,环境是指与人类生存和发展相关联的各种天然的和经过人工改造的自然因素的总体。人——包括自然人和像企业这样的法人,既从自然环境中受益,又同时由于各种各样的活动而作用于或者说影响着环境。我们是从企业的角度来研究会计问题的,因而考虑的只能是企业的行为对环境的影响。企业对环境的影响可以从两个方面来看:一是对环境的不利影响即环境污染和破坏生态平衡;二是对环境的有利影响,至少是不损坏环境或对环境污染予以治理从而恢复原来的环境质量,即环境保护。企业会计如果要考虑企业行为对环境影响的话,它就必然会涉及到环境污染和环境保护两个方面。按照《现代会计百科词典》收录的词条,环境会计是“从社会利益角度计量和报导企业、事业机关等单位的社会活动对环境影响及管理情况的一项管理活动”。我们使用“环境会计”一词能够全面和完整地包括这一新兴会计分支的全部对象,较之后面两种说法显然更科学。

2.绿色和绿色会计。绿色本来表达的是一种颜色,也许是优美的环境总是与绿色相联系,因而人们偏爱绿色并愿意将其用来指代较高质量的环境以及有益于环境的观念、行动和成果,诸如绿色主义、绿色浪潮、绿色农业、绿色食品等等。不过,这些都是形容式的说法。《现代会计百科辞典》中也收录了绿色会计的词条,认为绿色会计是“在为了交易和促进公共福利,为了创造未来用途的财富以及保护资源时,根据资源管理者和资源所有者一致同意的惯例来核算、计量这些资源耗费情况的管理活动。”可见用“绿色会计”替代“环境会计”的说法是不妥的,至少不是最佳选择。

3.环保和环保会计。根据我国《环境保护法》的精神,环境保护指的是“保护和改善生活环境和生态环境,防止污染和其他公害”。这是一个广义的概念,包括防治和治理污染、保护和改善环境质量。但是,包括企业在内的自然人和法人对环境的影响是双向的,既有环境保护也有环境污染。人们想要了解一个企业对环境的影响,不单单是了解其对环境有益的贡献,也要了解它对环境的污染程度。会计对企业环境活动及影响的考察与揭示自然要包括这两个方面,否则信息的内容和质量就令人怀疑,从而导致信息是无用的。因此,只建立考察环境保护问题的环境保护会计或者以环境保护会计指代同时考察环境污染和环境保护的环境会计都是不合理的。“环境保护会计”与“环境会计”两者是不能通用的。

视点之三:环境会计的特征问题环境会计作为会计的一个新兴分支,面临着许多创新问题,具有区别于其他专业会计的一些特征。

1.生态资源的存量有限。生态资源的有限性决定了人类不能无限制地开采、破坏生态资源;对已被过度耗费的存量资源要进行不断的补偿。有限性还决定了要用一定的方法对生态资源的存量、流量进行测算、计量、评估、对比等。

2.生态资源的权益社会化。生态环境资源应当看成是整个社会的权益,而不仅是所在地的权益,这是由生态资源的特点所定的:任何生态资源都既对当地产生影响又对全局产生影响。如江河上游的森林状况影响下游的水流量、内蒙的草场退化造成北京的沙尘暴等,使对生态资源开采的影响、生态成本的补偿、生态收益的确认都大大超过了地理属性的范围,从而使环境会计的空间范围大大扩展,并呈现出宏观会计的显著特点。

摘要:本文从环境会计的发展中,归纳总结了会计与自然环境、环境会计命名的选择、环境会计的特征、环境会计的支持系统、环境会计三项指标的确定方法等若干有关环境会计问题的新视点,展示了环境会计广阔的前景。

人类在相当长的时期内,对环境资源惯用粗放式、掠夺式的手段进行开采,致使生态环境急剧恶化,威胁着人类的生存与发展。联合国于1992年在巴西里约热内卢召开了环境与发展首脑会议,就社会、经济及环境一体化的可持续发展战略达成共识。目前,各国都采取了保护自然,改善环境的举措,工业和绿色运动正朝着与可持续发展这个重要理念一致的方向运行,与绿色浪潮相关的会计——环境会计也已成为会计学界关注的焦点。

视点之一:会计与自然环境的关系问题自然环境包括地理位置、气候、地形、各种自然资源,它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本条件。人类本身就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自然环境对人类的生存及任何人类活动有着直接和间接的影响。会计作为人类对社会经济的管理活动,必须从人类全部社会经济活动和整个生态环境的大视角出发,而不能将经济活动仅仅局限在没有生态的环境之中。会计核算要更多更切合实际地考虑人类所处的自然环境和生活环境中与人类社会经济活动的各种相关因素。

1.自然环境为生产经营提供原材料,成为会计核算的重要内容。实际上,一切对人类有用的物质财富,其初始形态皆源于自然。自然界蕴藏的自然资源的种类,从一定意义上决定了一个国家或区域生产经营的对象,从而影响会计核算反映的内容。特别是一些典型的依靠自然资源建立其经济结构以获得就业和收入的国家和地区,其会计核算的内容与工业原料的开发利用密切相关。

2.自然环境制约经济发展水平,成为影响会计发展的重要因素。由于人类生存的区域通过政治、战争等方式,由国家政府已基本固定下来,有了疆域领土的概念,因而一国或地区自然资源的丰厚程度,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经济发展状况和会计发展水平。如为农业国家,则农业会计得以发展;如是工业发达国家,则必然要求为之服务的企业会计有较高的水平。经济发达,则经济业务种类多,数量大,人们对会计信息需求强,从而促进会计发展,并发挥举足轻重的作用。

3.自然资源的稀缺程度,促进了成本、管理会计的发展。自然资源并不都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随着科技的发展与应用,人类对自然资源广泛利用,加之人口的激增,需求增加,使得自然资源日益显得不足,由此导致人类充分利用有限的资源,讲求经济效益的意识越来越强烈。会计作为衡量经济效果的手段,反映资源配置结果的工具,对资源的核算和管理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成本、管理会计正是在这样的状况下应运而生,并具有广泛的施展空间。

4.自然环境的变迁,引起会计理论与实务的变化。自然环境的状况,会影响企业存货的保存、设备的物理性能、生产资料的自然损耗,都会直接或间接地在会计上得到反映。此外,由于企业生产对社会环境的破坏和影响,相应地提出了企业承担社会责任的要求,从而新的会计分支——社会责任会计出现,环境会计得以重视和展开研究。

视点之二:环境会计命名的选择问题我国会计界对有关环境会计的术语有三种说法:“环境会计”、“绿色会计”、“环保会计”。究竟哪一种说法最恰当?从专业术语的科学、严谨上要求,笔者认为“环境会计”一说较为贴切,而像“绿色会计”、“环保会计”之类的称谓欠妥。下面就三种说法作一些比较分析,以更有利于环境会计的正名。

1.环境和环境会计。我国颁布的《环境保护法》中指出,环境是指与人类生存和发展相关联的各种天然的和经过人工改造的自然因素的总体。人——包括自然人和像企业这样的法人,既从自然环境中受益,又同时由于各种各样的活动而作用于或者说影响着环境。我们是从企业的角度来研究会计问题的,因而考虑的只能是企业的行为对环境的影响。企业对环境的影响可以从两个方面来看:一是对环境的不利影响即环境污染和破坏生态平衡;二是对环境的有利影响,至少是不损坏环境或对环境污染予以治理从而恢复原来的环境质量,即环境保护。企业会计如果要考虑企业行为对环境影响的话,它就必然会涉及到环境污染和环境保护两个方面。按照《现代会计百科词典》收录的词条,环境会计是“从社会利益角度计量和报导企业、事业机关等单位的社会活动对环境影响及管理情况的一项管理活动”。我们使用“环境会计”一词能够全面和完整地包括这一新兴会计分支的全部对象,较之后面两种说法显然更科学。

2.绿色和绿色会计。绿色本来表达的是一种颜色,也许是优美的环境总是与绿色相联系,因而人们偏爱绿色并愿意将其用来指代较高质量的环境以及有益于环境的观念、行动和成果,诸如绿色主义、绿色浪潮、绿色农业、绿色食品等等。不过,这些都是形容式的说法。《现代会计百科辞典》中也收录了绿色会计的词条,认为绿色会计是“在为了交易和促进公共福利,为了创造未来用途的财富以及保护资源时,根据资源管理者和资源所有者一致同意的惯例来核算、计量这些资源耗费情况的管理活动。”可见用“绿色会计”替代“环境会计”的说法是不妥的,至少不是最佳选择。

3.环保和环保会计。根据我国《环境保护法》的精神,环境保护指的是“保护和改善生活环境和生态环境,防止污染和其他公害”。这是一个广义的概念,包括防治和治理污染、保护和改善环境质量。但是,包括企业在内的自然人和法人对环境的影响是双向的,既有环境保护也有环境污染。人们想要了解一个企业对环境的影响,不单单是了解其对环境有益的贡献,也要了解它对环境的污染程度。会计对企业环境活动及影响的考察与揭示自然要包括这两个方面,否则信息的内容和质量就令人怀疑,从而导致信息是无用的。因此,只建立考察环境保护问题的环境保护会计或者以环境保护会计指代同时考察环境污染和环境保护的环境会计都是不合理的。“环境保护会计”与“环境会计”两者是不能通用的。

视点之三:环境会计的特征问题环境会计作为会计的一个新兴分支,面临着许多创新问题,具有区别于其他专业会计的一些特征。

1.生态资源的存量有限。生态资源的有限性决定了人类不能无限制地开采、破坏生态资源;对已被过度耗费的存量资源要进行不断的补偿。有限性还决定了要用一定的方法对生态资源的存量、流量进行测算、计量、评估、对比等。

2.生态资源的权益社会化。生态环境资源应当看成是整个社会的权益,而不仅是所在地的权益,这是由生态资源的特点所定的:任何生态资源都既对当地产生影响又对全局产生影响。如江河上游的森林状况影响下游的水流量、内蒙的草场退化造成北京的沙尘暴等,使对生态资源开采的影响、生态成本的补偿、生态收益的确认都大大超过了地理属性的范围,从而使环境会计的空间范围大大扩展,并呈现出宏观会计的显著特点。

3.效益相关性。生态环境是人类生存和一切经济活动赖以存在的基础,良好的生态环境使人类社会和人类的经济活动可持续发展并产生良好的效益。但由于其生态效益与赖以存在的经济活动效益的普遍联系性和不可剥离性,从而导致虽认识到它的存在却很难单独确切地计量它,因而其生态收益不能靠单个市场交易确认,而要靠建立起多个生态资源变动与效益相关性的模型,通过大规模、多指标、多时点的测定、评估、比较、计量并通过全国财政补偿机制的建立来实现,并在此基础上形成生态建设和环境会计持续运作模式。

4.复合计量。传统会计采用货币作为计量单位,一切会计要素都以货币进行计量,环境会计却不能只用货币作计量单位。反映一个流域的生态资源状况,如:森林覆盖率、林地规模、等级;草场质量、水土涵养量以及空气质量的改善度;水资源的含沙量、充足度;沙尘暴强度、频率等,一是很难用货币计量,二是用货币计量反而不能说明问题。但在财政转移支付量上、对生态建设的项目投资上,却不能不用货币计量。困难的是如何把这两种计量统一在环境会计的核算体系里,如何使两者在需要时进行转换。上述环境会计的四大特征,相互关联,形成体系。第一个为其奠定了存在基础,第二个界定其空间范围,第三个保证其持续运作,第四个指出其计量特征。

视点之四:建立环境会计的支持系统问题构建环境会计不仅具有来自于多方面的现实要求,同时也必须建立对环境会计理论和方法起着支撑或指导作用的运作体系。

1、建立起以生态资源、生态效益、生态成本及生态资源变动与经济效益变动相关性的评估指标体系和测定模型体系。鉴于资源循环过程的双重性,它应当包括资源生态循环效益考核和资源经济循环效益考核两大部分,必须设计相应的测评指标体系,界定其基本构成要素,确定各因素数据资料的有效来源和确定考核的时间间隔等。如,一公顷一定品种、一定高度、一定直径、一定密度、一定年限的林地对水的涵养力、土的保持力、造氧度、对废气的吸纳力到底能值301多少价值;湖泊污染不仅有恢复其清洁的代价,而且有对居住地宜人环境被毁坏的代价等等。这些环境资源以及对其损害程度,如何转变成为反映企业盈亏的核算,需要靠生态科学家与会计学家、生态资源评估师、工程师协同解决。

2、建立起全国财政补偿体系和财政转移支付体系,以作为环境会计的运行支持系统。环境资源是社会的公共品,理应由国家进行保护、维护。国家维护生态资源的财政转移支付资金的来源:一是对生态资源的直接耗费者收取生态资源耗用税;二是对生态资源的受益者收取生态资源维护费等。而对于生态资源所在地农户则要为其创造新的生存手段,变靠开采资源谋生为靠建设生态谋生。

3、建立起环境会计及其信息披露的准则体系,以规范环境会计行为。实践已经表明,我国的会计和信息披露规则只能是由政府制定,在环境会计问题上也不例外。为了保证环境会计真正能够在实践中得以推行,政府监管机构必须考虑制定环境会计及其信息披露准则体系。鉴于环境会计或有项目的多样性,建议制定单独的环境会计或有事项的具体准则;又鉴于环境问题财务影响的复杂性和内容的多样性,另外应制定一个专门解决环境问题财务影响的具体准则。

视点之五:环境会计三项指标确定方法问题

1、生态成本评估的“盘存计耗法”。先对某地、某一时点人们认可的生态环境状况下的生态资源存量进行全面的多方位的评估,并作为该区域或流域的生态资产和社会权益同时记入生态资产和社会权益帐户;再对现已破坏的资源状况进行估价、确认其现存的存量价值,并记入该区域或流域现在拥有的生态资产和生态权益。将以上两者相减,其差额就是被破坏所损失的价值,这也正是应对其进行补偿重置成本补偿量价值。以此可以确定以多少财政转移支付来进行生态成本的补偿和以何种方式进行补偿。

自然环境的作用篇8

关键词:宪法 环境权 可持续发展 自然界

从上世纪末90年代初开始,严重的酸雨、土地沙漠化、臭氧层破坏、全球性气候变化、生物多样性锐减、有毒化学品的污染、大规模的生态破坏等环境问题越来越显著,人们开始意识到环境的恶化构成对现代社会的挑战。出现这种情况,原因是多方面的,而最重要的原因是工业时代所带来的巨大成果使人们坚定了这样的信仰:人类是世界唯一的主宰,现代人“征服自然”的唯一尺度就是技术和人自身的需要,凡是符合人类自身目的或符合技术需要的东西就是正确的。在此思想的支配下,地球成为私心日益膨胀的人类主体随意攻击的对象,所有其他存在者都只是作为工具和对象而看待,大自然被无节制地利用、消耗,被限定在能量和原料的功能上,被迫交出“不可能的东西”。这种盲目的过度使用,使人及生物的所有基本生存条件遭受日益严重的破坏。

从法律角度审视,现行法律对环境内容的规定呈现出人类中心的痕迹。之所以保护,是因为对人类有用,而不是从整个自然界的生态平衡角度来考虑。显然,原有法律所保护的权利,已经不能适用于环境保护,促进生态平衡,把法律中原有的权利用于环境领域进行解释、修改已无能为力。在这种情况下,只有打破传统法律的樊篱,增设新的环境权。

一、环境权的形成与界定

关于“环境权”的讨论和研究始于20世纪60年代初。1960年,原西德一位医生向欧洲人权委员会提出控告,认为向北海倾倒放射性废物的违法行为违反了《欧洲人权条约》中关于保障清洁卫生的环境规定。由此引发要不要把环境权追加为欧洲人权的讨论。

按传统的宪法及民法理论,公民无权对与自己无关的财产主张权利,所以公民对作为无主物的空气、水、阳光等环境要素是不能提出权利要求的。密执安大学的萨克斯教授对此提出了“环境公共财产论”和“环境公共委托论”,此理论认为,空气、水、阳光等人类生活所必需的环境要素,在当今受到严重污染和破坏,以至威胁到人类正常生活的情况下,不应再被视为“自由财产”而成为所有权的客体,环境资源就其自然属性和对人类社会的极端重要性来说,它应该是全体国民的“共享资源”,是全体国民的“公共财产”,任何人不能任意对其占有、支配和损害。为了合理支配和保护“共有财产”,共有人委托国家来管理。国家对环境的管理是受共有人的委托行使管理权的,因而不能滥用委托权。随其理论备受瞩目,有人便在“公共财产论”和“公共委托论”的基础上提出了环境权的观点,认为每一个公民都有在良好环境下生活的权利,公民的环境权是公民的基本权利之一,应该在法律上受到确认并受法律的保护[1]。

之后,美、日两国开始了环境权的立法实践。1969年美国颁布的《国家环境政策法》对国家公民在保护环境方面的权利与义务作了具体的规定,强调“国会认为,每个人都应当享受健康的环境,同时每个人也有责任对维护和改善环境作出贡献。”日本同年也在《东京都公害防止条例》序言中规定:“所有市民都有过健康、安全以及舒适的生活的权利,这种权利不能因公害遭受侵害。”这些立法实践对于环境权的形成和发展起到了极大的推进作用。在此之后,1970年3月在东京召开的一次关于公害问题的国际座谈会所发表的《东京宣言》中提出:“我们请求,把每个人享有的健康和福利等不受侵害的环境权和当代人传给后代的遗产应是一种富有自然美的自然资源的权利,作为一种基本人权,在法律体系中确定下来。”[2]同年9月召开的日本律师联合大会第13届人权拥护大会上,仁藤一、池尾隆良两位律师作了题为《“环境权”的法理》报告。该报告倡议将各种有关环境的权利称为“环境权”,并指出:“为了保护环境不受破坏,我们有支配环境和享受良好环境的权利;基于此项权利,对于那些污染环境、妨害或将要妨害我们的舒适生活的作为,我们享有请求排除妨害以及请求预防此种妨害的权利。”[3]而欧洲人权会议历经10年的讨论和研究,终于20世纪70年代接受了环境权的观点。1973年在维也纳召开的欧洲环境部长会议上制定的《欧洲自然资源人权草案》将环境权作为一项新的人权加以肯定,同时还认为应将其作为《世界人权宣言》的补充。

以上关于环境权的研究讨论和立法实践引起了国际社会的高度重视,1972年联合国召开了第一次人类环境会议,113个国家和一些国际机构1300多名代表参加了会议。会议普遍接受了环境权的观点,并在会议所发表的《人类环境宣言》中加以明确确认,“人类有权在一种能够过尊严的和福利的生活环境中,享有自由、平等和充足的生活条件的基本权利,并且负有保证和改善这一代和世世代代的环境的庄严责任。”“按照联合国宪章和国际法原则,各国有按照自己的环境政策开发资源的主权,并有责任保证在各自管辖和控制之内的活动,不该损害其他国家的环境或本国管辖范围以外地区的环境。”

许多国家对环境问题重视,并加以治理,使得本国的环境状况有所好转,但是,局部地区的环境得到了控制和改善,却不代表环境问题已经从本质上得以解决。从世界范围来看,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并未解决,仍在不断恶化:局部地区的问题打破了区域和国家的疆界演变成为全球性的问题,而暂时得到治理和缓解的环境问题因为全球性的相互贯通,相互影响演变成为长远性环境问题,潜在性的忧患则进一步蔓延为公开性问题。这些非常严重的环境危机和生态危机的发生,已经明显不同于以往的环境问题,这些问题用传统的法律已经不能解决了。

二、从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重视保护环境权

以人类利益为中心,是西方社会已经延续了好几个世纪的伦理道德观,它主要表现为“对自然进行控制”。比如,在亚里士多德看来,人类是主宰地球的万物之首,而在地球上,一切事物是围绕人类而存在的。他在《政治学》一书中就这样表现出他的“人类利益中心”式的环境论:“……一切动物从诞生(胚胎)初期,迄于成型,原来是由自然预备好了的。……天生一切动物应当都可以供给人类的服用”[4]。就这样,关于征服自然和改造自然的观念就开始深远地影响着人们的思想,乃至于社会实践的方方面面,当然包括法律在内,历史上著名的法学派别基本上没有跳出人类利益中心主义的框框。比如,洛克在论及财产时说:“土地和其中的一切,都是给人们用来维持他们的生存和舒适生活的。土地上所有自然生产的果实和它所养活的兽类既是自然自发地生产的,就归人类所共有”[5]。可见,人类利益中心主义已经深入到法学的思维中,使得因此而建立起来的法律秩序在对自然、环境的保护工作存在着不利因素。

具体说来,传统法律所界定的“环境”仅指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自然环境。事实上,环境还包括生活环境,所谓生活环境是指与人类生活密切关系的各种天然的和经过人工改造过的因素,如房屋周围的空气、河流、水塘、花草树木、风景名胜、城镇、乡村、建筑、室内环境等。有人还提出“环境”不仅仅包括自然环境,而且还包括生态环境-指影响生态系统发展的各种生态因素,即环境条件,包括气候条件(如光、热、降水等),土壤条件(如土壤的酸碱度、营养元素、养分等),生物条件(如地面和土壤中的动植物和微生物等),地理条件(如地势高低、地势起伏、地质条件等)和人为条件(如开垦、采伐、引种、栽培等情况)的综合体。以上这些看法都只突出界定了自然环境,而对于新时代出现的新环境危机问题却未有涉及。如由于环境保护不当引起的粮食短缺问题、疾病蔓延、死亡率大幅上升;俄罗斯切尔诺贝利电站核事故引起的周围区域所有生物的变异(包括婴儿先天性生理缺陷和畸形);变暖的天气和变暖的海洋引起热带旋风、龙卷风、雷暴雨等等。这些问题以前我们只是单纯地认为是天灾,而非人力所及。但是,发达的经济建立在肆无忌惮地对自然的索取基础上,超出了大自然的承受能力和分解能力,使得很多排放到大自然中去的废物、化学物质,反过来作用于人的身上。这根本不是天灾,完全就是人祸。

这些危机,正是传统的思维界定环境时所没有考虑到的。所以针对传统的思维和法律对“环境”的范围限定太窄,应该重新解释“环境”范畴。而明确“环境”定义时,应当以可持续发展为思想指导。

在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科学家们发现,环境与发展不是孤立的矛盾体,而是紧密相关的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人类社会经济的发展以环境为基础,而不能以破坏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为条件;经济增长如果无视环境破坏的代价,不仅环境不能得到保护,经济也不会继续发展。于是,便形成一个强调地球“共同利益”的思想-“可持续发展”(Sustainable Development)思想。所谓“可持续发展是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人的发展”[6]的可持续发展要求“满足全体人民的基本需要,和给全体人民机会以满足是他们要求较好生活的愿望”,“为了保护生态系统的完整性,要把对大气质量、水和其他自然因素的不利影响减少到最少程度”。[7][9]人类在求得自身生存和发展的同时,应当尊重大自然,与其他生命物种种群共同拥有地球。“世界是一个相互依赖的整体,是由自然和人类社会共同所组成的,任何一方的健康存在和兴旺都依赖于其他方面的健康存在和兴旺”[10]。

可持续发展的目的是建设一个能提供自然资源,富于生态系统良性循环,适于世世代代的人类生存发展,保障人类社会的发展与繁荣。根据可持续发展的环境思想,法律中的“环境”定义将更为广泛,它包括:(1)人类、生物;(2)空气、水、人文遗迹、城市、建筑物等天然因素和人工改造的因素;(3)生产技术、生活技术及其它科技技术和由此产生的人为产品;(4)任何气味、液体、热、声、振动、辐射等源于人为活动的物质;(5)影响人类及动植物公共卫生和安全质量的各种条件;(6)整个生态系统的平衡;(7)其它或与以上6项的相互影响结果。在新的环境观和可持续发展思想指导下,环境权应有如下阐述(1)人类,包括当代人和后代人,世世代代应该生活在健康、清洁、具有美学价值和富足的、适宜生命发展的环境中,过着幸福、和平的生活;(2)人类与自然界的物理存在物和生物应该处于一种和谐的状态;(3)自然界的生物应有一个符合生态规律的生存环境;(4)自然界的物理存在物如自然资源,各类有价值的历史遗迹、文物、风景名胜等应得到合理有效利用和妥善保护;(5)整个生态系统应保持一个生态平衡、能量平衡的状态。

根据可持续发展观念,人类应善待自然,善待其他生命物种,人类和生物物种一样,同为地球上的生命体,有生存的权利,也有享有自然的权利。

1、保护人类的环境权,实现环境代际公平

人类的环境权,主要是指人类享有的在健康、舒适的环境中生存、发展的权利。人类要想从对环境的破坏走向对环境的保护,人们就应该拥有支配环境、享受良好环境的权利。人的环境权权利主体不仅包括当代人,也包括后代人在内的世世代代的人。地球上的环境是属于人类共同体必不可少的生活条件,人类的每一代人都是从前一代那里继承了这一生活条件,同时,人类的每一代人又都是下一代人的生活环境的代管人。人类每一代人之间对于开发、利用环境的权利是平等的,即当代人和后代人共同作为人类共同体的组成部分,均属于人类这一种群,要保证人类这一种群的永续生存和发展,就要让世代享有利用环境、享受环境的权利,同时还应当对其予以保护,便于将来世代所继承,以形成人类共同体对环境的合理共享和分享。

2、保护自然的环境权

鉴于人和其它生命物种种群同处在地球的生物圈内,参与地球环境里的物质、能量和信息的交换,经历着生命物质生生死死的进化历程,同时也受到自然规律的支配。所以,生物物种也和人一样具有自己为了生存和繁衍所必需满足的那些物质和生态需要。为了实现这些利益,生物物种们在生态环境中进行生态的运动,就象人类为了发展的社会运动一样。表现在个体生物的生存物质需要的满足,如食物、空气、水等需要的满足;还表现为一定生态特点的满足,如生存条件特点、资源需求特点和生命质量特点的需求满足等。所以它们和人类一样,有生存繁衍的特性,就有生存的权利,也就有获得符合生态规律,在一个适宜的生存环境里生存的权利。为维护整个生态系统的平衡、发展,必须要有提供满足生命体生存、繁衍的食物、居住等条件。这些资源的毁损,将会很难恢复,甚至绝迹,如破坏了生态系统的平衡,将直接或间接影响人类、生物物种的生存与发展。所以,为了人类的生存与发展,从自然的物理存在物角度讲,这些诸如空气、水、资源等自然组成部分,和对人类具有历史意义、科学意义、纪念意义的历史文物,人文遗迹,自然风景名胜区等都具有法的权利。 三、 从宪法高度重视对环境权的保护

(一)宪法对基本权利设定不足

在各国宪法中,目前作出的有关环境的规定大体分为三方面:一是关于环境保护的权利义务规定,二是利用宪法解释导出环境权,三是关于环境权的抽象规定。

1、关于环境保护的规定

在环境保护方面,规定得非常具体的是瑞士联邦共和国宪法。如1962年修改《宪法》时,在第24条对“自然与乡土保持以及主要景观、史迹及其他自然、文化的纪念物的保持”作了规定。1971年《宪法》修改时又增加了“关于保护人类生存的自然环境不受有害或不适作用影响”的条款,将自然保护作为联邦规则控制的对象。1973年,《宪法》又增加了联邦应当制定动物保护法律的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在总纲中就保护环境作了一些规定:第9条第2款规定:“国家保护自然资源的合理利用,保护珍贵的动物和植物。禁止任何组织或者个人用任何手段侵占或者破坏自然资源。”第10条第5款规定“一切使用土地的组织和个人必须合理地利用土地。”第22条第2款“国家保护名胜古迹、珍贵文物和其他重要历史文化遗产。”第26条“国家保护和改善生活环境和生态环境,防治污染和其他公害。”“国家组织和鼓励植树造林,保护林木。”但是宪法在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的章节中却没有涉及相关的环境保护问题的规定。

2、利用宪法解释导出环境权

制定于二百多年前的美国宪法对环境问题未有着墨,然而,对于环境权的理解,拥护宪法解释者仍认为宪法的现有规定仍得以导出环境权的理念,尤其是宪法第5修正案所提示的正当法律程序,第9修正案的权利概括规定条款,以及第14条修正案能引导出环境权问题[7]。在原联邦德国,在基本法第1条人类尊严的保障,以及基本法第2条自由发展人格权中,环境权问题得到了体现,日本法学界则希望从宪法第25条的生存权以及第13条的幸福追求权得出结论。

3、关于环境权的抽象规定

在西班牙宪法第45条关于“国民有享受舒适环境的权利”的规定,这个环境权并不是作为基本权利,而是作为“指导原则”之一。与之相同,1987年韩国宪法第35条第1款与第2款中也就环境权作了如下规定:“所有公民有在健康、舒适的环境中生活的权利,国家以及公民应当努力保护环境”。“关于环境权的内容及行使,由法律规定之”。而此环境权和与生活环境保护相对应的权利-“生存权”相比,与第34条第1款的“所有公民有谋求与人类相适应生活的权利”一致。可以看出韩国宪法的生存权规定中,也包括了第35条中环境权的内容。

总体来说,传统宪法基本上未将环境权作为一项公民的基本权利或者是未将环境权本身作为一项实体权利加以确认,从而使环境权得不到法律的保障。法律也就不可能为一种尚未得到确定的“权利”受到侵害而提供法律救济。而宪法不对环境权作出规定,使其他有关环境权利的保护的立法也就缺乏了宪法依据。

(二)其他法律对环境权保护不力

1、传统民事权利设置的欠缺

在人类文明早期,由于对自然认识水平的低下,环境资源被认为是无须支付任何代价,随时可以任意使用的取之不尽的自由财产。这种自由财产,以无主物的形式反映在传统民法理论里。传统民法权利理论依据权利私有化为最高原则,其权利仅以个人所能支配的利益为限。环境既然被认为是人所不能控制和支配的无主物,则就不可能成为行使所有权的对象。而且,无主物按照传统民法理论可实行先占原则,谁先占则谁可无偿利用。因此,向空中、水中排放污染物是合法的。再者,根据“有损害,始有救济”的过失责任原则,个人只对自己的行为负责,而对他人的行为绝不负责;而自己对自己的行为负责,须以故意、过失为限,倘若不是出于故意,过失、纵然损害他人,亦不承担责任[8].即使实施无过错责任原则,前提也要符合“违反国家保护环境防止污染的规定,污染环境造成他人损害的”才承担民事责任。然而环境权尚未为法律所承认,环境侵权亦无从说起,如果仅以传统民法的财产权、人格权、相邻权等现有权利来对环境污染进行救济,则显示其局限性。比如财产权,是指民事权利所保护的特定财产上的利益,但将其适用于环境侵权却捉襟见肘。因为许多环境组成成分诸如空气、阳光、资源、气候根本不是个人财产,不属于财产权所保护的范围;而且,环境侵权不仅损害公私财产,也损害人的身心健康、生存环境的质量,还损害自然生态系统的生态环境质量等,自然不能把环境侵权纳入财产权的保护范围。再如人格权,是指与作为民事主体必要条件的身体、人格相联系,为法律所承认和保护的人身权利。它包括生命权、健康权、身体权、名誉权等。虽然环境污染的后果也表现为对人的身体健康、生命的侵害,但是,生命健康权的保护是以对人身权的直接侵害为构成要件,而环境污染对人的生命健康的危胁在很多情况下是潜在的、长期的,无法找到确却的直接侵害人;又如相邻权,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相毗邻的不动产所有人或使用人因对各自所有或占有的不动产所享有的权利,主要包括通行权、相邻截水权、排水权、通风权、采光权等。由于相邻权在限制所有权的绝对化上,要求所有权人在行使自己的权利的同时,不得损害他人的合法权益。一定程度上,相邻权适用于环境侵权的救济。但是,环境污染大多表现为污染物进入大气、海洋、土壤等之中,给不相邻的远距离的地方带来损害,如空气污染、酸雨、海洋污染等。而对于只以不动产的相邻关系为前提前的环境污染,范围太过于狭小。

2、传统行政法对环境保护不够

行政法是“规定行政机关可以行使的权力,确定行使这些权力的原则,对受到行政行为损害者给予补偿[9].在对环境保护上表现出了本身的不适应。

首先,传统行政法手段只在发生了严重危害社会秩序或他人人身财产安全的后果时才对相对人加以管制,一般情况下不介入相对人相互间的民事法律关系。而环境问题具有污染破坏面广、治理恢复困难的特点,要求行政机关要事先或及时采取措施并直接限制相对人之间不利于环境保护的民事法律行为。再者,传统行政法以权力行使作为基本的行为方式,单方面为相对人设置权利义务,且具有拘束力。在环境保护方面,环境保护必须遵循自然规律,仅仅依靠权力手段不足以对环境实行有效的保护,因此要求行政机关在环境保护方面在拥有统一管理权的同时,又必须充分利用非权力手段,与相对人合作。其三,传统行政法对行政机关的权力及权利行使做了严格的约束,以防滥用。而环境问题广泛复杂,各种因素相互作用,加之地域、时间、气候等方面的巨大差别异,一些需要由行政权力来救济的环境问题因为行政自由裁量权的限制,而无法及时、有效解决。所以需要行政手段的强制性与环境管理的科学性、区域性、灵活性相结合。

自然环境的作用篇9

20世纪中后期环境问题日益严重,环境危机成为影响经济发展、人类生存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的主要因素,而与之相关的环境权理念亦随之得到了迅速发展。环境权从20世纪60年代提出之后日益深入和发展,到20世纪70年代欧洲人权会议逐步接受了环境权的理念并将环境权作为基本人权加以肯定。1973年维也纳欧洲环境部长会议制定了《欧洲自然资源人权草案》,将环境权作为新的人权并将其作为《世界人权宣言》的补充。1972年联合国召开的第一次人类环境会议,环境权首次得到了国际社会的认可,并在《人类环境宣言》中加以明确确认。随着环境权理念为人们逐渐接受,学者们也对环境权的概念作出了不同的释义概括。蔡守秋认为:“环境权为环境法律关系主体就其赖以生存、发展的环境所享有的基本权利和承担的基本任务”;吕忠梅认为:“环境权是公民享有的在不被污染和破坏的环境中生存和利用资源的权利”;陈泉生认为:“环境权是环境法律关系主体享有适宜健康和良好生活环境,以及合理利用环境资源的基本权利”。在《环境科学大辞典》中,环境权解释为:全体社会成员所享有的在健康、安全和舒适的环境中生活和工作的权利,包括生命健康权、财产安全权、生活和工作环境舒适权等。j·g·merrills在其《environmentalprotectionandhumanrights:conceptualaspects》一文中尖锐地指出环境权研究中存在的问题,他从5个方面反思了环境权研究的现状,其中最重要的一点就是指出必须明确环境权概念的确定性和一致性问题。笔者认为在环境权研究蓬勃发展,学者们普遍承认环境权的基础上,我国应该致力于明确环境权概念的一致性即倡导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环境权理念,从而集聚有限的学术资源促进环境权的进一步发展。基于自由权和发展权而发展起来的环境权是环境法学的理论基础,其应该作为一种基本人权而为国家宪法所确认,只有当环境权明确入宪它才能对保护公民乃至人类的环境权发挥积极作用。作为一个经济迅速发展的资源匮乏性国家,为保护环境、合理利用自然资源,我国应该借鉴欧美国家的经验积极探索,尽快将环境权明确写进宪法,使之作为宪法性的权利而有力保障资源环境的保护及有效利用。

1 环境权的出路:理清人与自然的关系

环境权的存在是以人与自然的关系为其法理和哲学基础的,理清人与自然的关系才能更加明确环境权研究的出路。在环境权的研究发展过程中,由于环境权理念概念的不确定性而导致存在“人类中心主义”的环境权观和“生态中心主义”的环境权观,但这两种环境权观都有其自身缺陷。人类在其自身发展过程中思想也不断蜕变,对各种环境观加以分析将不难发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环境权观才应是指导环境权理念发展的法理和哲学基础。

1.1 古代“天人合一”环境观

“古代‘天人合一’的环境观以天为讨论人类生存环境的出发点,以人类社会的生存需求为中心,以顺天应人的实用理性为实现生存需求的根据”。《管子》中有载日:“顺天者有其功,逆天者怀其凶,不可复振也”。当时人类局限于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只能顺应天理并将这种观念运用到社会生活领域,指导人类社会生活实践。人类对环境的关注仅仅建立在顺应天意的物质层面即向大自然索取所需的层面上,这时候人类只是适应环境而并不关注环境对人类生命本身的意义,在某种程度上说此时的环境观是人适应自然、人与自然的局部和谐与发展的环境观念。

1.2 人类中心主义和生态中心主义环境观

作为一个在自然界中占支配地位的物种,人类从其建立起有组织的社会以来就以自己的利益为目标为中心改造着自然环境,并将环境资源作为财产和所有物加以占有,这就是所谓的人类中心主义。也就是在这种思想的指导下,人类在满足自己物质利益需求的同时也造成了无穷无尽的环境问题,环境危机随之而来。当环境问题已经严重威胁人类生存时,一些生态学家提出了生态中心主义观点:他们认为人类只是大自然中对其他有生命物种没有任何特权的一个有生命物种,人类在实际生活中仅仅根据他们固有的天性而利用环境资源,人类仅仅是依赖环境资源为生而已。无疑,这给人类法律带来了极大的挑战,但显然一个以生态中心主义的国家法律体系是无从产生的,人类法律只会遵循人类中心主义的立场而规范自己的法律体系保护人类自身的利益。

在人类中心主义基础上构建环境权观念是以人类为中心而将其他生物物种排除在环境权利之外,它是依据整个人类法律体系而构建的。自然界根本就不存在利益问题,过去如此,将来也如此,所谓利益,只能是人的利益。环境权的保护无可厚非应当从人类自身利益出发,但如果不考虑其他生物的环境利益,只是为了当代人类生存,即使对后代人生存也只通过“物竞天择”达到“适者生存”,显然极有可能会陷入以当代人类为中心而无视自然的倾向,不利于环境资源的保护,也不足以应对越来越严重的环境危机。

以生态中心主义为基础来构建环境权理论的一个主要观点即是将整个生物界的生命物种作为权利主体,认为自然享有权利包括“重要的、濒危的物种具有生命权和良好的生存权,主要的动、植物具有清洁空气、清洁水权,河流、沼泽等具有不受侵害的权利”,给环境权立法带来了难题。法律只是调整人与人之间的行为,非人类生命不能够行使其权利也不能够承担相应的义务,因而它不能为法律所调整。保护生态环境及其他物种只是为保护整个地球的和谐发展而对非人类生命的人道主义关怀,绝不能理解为赋予其法律上的权利。生态中心主义环境权观将完全颠覆传统法律体系,因而是不太现实的。

1.3 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环境观

从古代的“天人合一”到“人类中心主义”到“生态中心主义”再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人类与自然的关系经历了一个循环,最终回到和谐发展才是符合自然客观规律的。只有尊重自然规律,合理利用自然资源、保护环境,人

转贴于

类才能更好地维护自身的利益,离开人与自然的和谐,人类只会自取灭亡。笔者认为构筑环境权理念不应该简单地吸收环境科学和生态学的某些观点来作为理论基础,我们的环境权观念应该从人类中心主义的价值取向过渡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价值取向,同时避免极端的以生态中心主义否定传统的法律思想,在此基础上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环境权理念。“环境法以实现双重和谐的发展机制为最终关怀,和谐必将会成为整个环境法的主导精神”。只有使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处于一种和谐发展的状态之中,才能确保当今和未来世代的环境权。

2 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环境权理念

蔡守秋教授曾经说过“目前的问题,是如何进一步修改、充实、明确和突出环境权的问题”,20多年之后这句话仍然对环境权适用,依然还是没有突破性的进展。环境权不能禁锢于传统法学的樊篱,在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基础上构筑环境权理念可以成为一个新的尝试路径。

自然法则是不变的,环境权的保护也必须在遵循自然法则的基础上去实践,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环境权理念不同于传统的人类中心主义环境权观。虽然二者有许多相似之处,都注重人类本身的利益、不改变传统法律观念体系、不将其他生命物种作为环境权的主体,但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环境权观更强调和谐基础上的环境权利保护。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环境权理念本质上就是一种“限制人类中心主义”的环境权观,它以人与自然关系的和谐发展为基础赋予环境法律关系主体享有良好环境及合理利用自然资源的基本权利,构建了一种新型的环境权理念。这样既保证了人类本身的环境权益的保护,又保证环境资源不至于被人类肆意掠夺,从而使二者达到和谐发展的目标。

确立和实现环境权是为了达到保护人类生存环境的目的,因为环境是每个人生存所必不可少的物质条件。而建立在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基础上的环境权理念更宜于从和谐的角度出发保护人类生存的环境和后代人的环境权益,不至于陷入越来越深的环境危机之中。现今环境污染和破坏、自然资源的匮乏正以前所未有的程度威胁着人类的生存条件,当代人和后代人的环境权要求更为强烈。环境权保护的理想结果应为环境质量的改善和人与自然关系的协调发展,无疑只有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环境权理念才可能最好地保护这种结果的出现。

作为一项脱胎于自然权利的新型权利,环境权需要获得宪法保障而转化为法律上的权利并通过部门法提供具体的保护途径,真正使得环境权成为保证人类生存发展的法律保障并且落实到实处,即环境权需要尽快完成从应有权利向法定权利和实有权利的转化。环境权是一项新型人权,是每个人与生俱来的基本权利,它既是一项法律权利,同时也是一项自然权利,是不能剥夺的。环境权已是多数学者承认的应有权利——人权,还应该进一步使环境权法律化、制度化。实有权利是权利价值的最高表现形式和权利追求的最终结果和归宿。环境权的法律化,实质上是其从应有权利到法定权利的转化,这种转化包括在国内法和国际法中转化两个层次。从应有权利向法定权利再向实有权利转化应该作为环境权实现的基本发展形式。法定权利为应有权利向实有权利过渡创造了条件和基础,但也并不等于所有的法律规定都可以转化为现实的权利,环境权的发展依然任重而道远。因此,就需要走环境权宪法化、具体化的道路,赋予环境权主体根本性的和具体的权利,才能保证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环境权理念深入人心得到有效实施,保证人与自然的和谐和有序发展。

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环境权理念是顺应自然规律的,也是符合时展潮流的,和谐发展才是根本。作为人类的一员,我们不可避免地要维护自己的利益,这也是维护人类物种的必要措施。但是遵循客观规律,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更能为人类的生存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保证人类世展的利益。对环境法律的基础性权利——环境权,也应该辩证地看待:我们不能仅以生态中心主义构筑环境权,但可以吸收其中保护生态利益的合理观点;完全的人类中心主义环境权观也不利于环境资源的保护,因此应该对之进行必要的限制。总之,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环境权理念最符合人类自身的发展,将之具体化、宪法化会促进环境权得到更好的确定和发展。

3 和谐发展理念下的环境权现实意义

面对越来越严重的环境危机,在宪法和相关立法中明确规定环境权已经刻不容缓。而以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为基础的环境权理念对环境权的确立及环境法的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

3.1 促进环境法律的发展

每个部门法都是以一定的法律权利的存在及保护为前提条件的,环境法作为一个独立的法律部门也应该有其自身存在发展的基础性权利——环境权。虽然现在对环境权的研究在不断进行,但是它仍然处在理论探索阶段,环境法在保护内容方面缺乏环境权从而导致环境法保护权利的缺失,使环境法仅仅成为容纳诸部门法对环境问题采取法律措施的综合体。就环境权而言,由于当代社会在长期的法律实践基础上已经围绕传统法律观念建立起了相对稳固的社会关系,因而环境权理论的提出将极易与传统法律观念发生冲突。

环境立法的目的应当是在维护人类自身生存利益的前提下保护环境、合理利用自然,从而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和人类世代间的平衡,并保护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环境权得以实现。环境权的和谐发展理念以和谐发展为基础,它不否认传统的法律观念而在此基础上构建保护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环境权利,有利于其作为环境法的核心权利早日确定。环境权在环境立法中得以体现并确立使得环境法有其自身存在发展的基础性权利,会促进整个环境立法的发展推进,最终促进环境法律得以继续发展。

3.2 促进环境权的司法实践保障

我国环境立法对于保障环境权不够完备、不够具体,而与之相比环境权在司法实践中的保障更是非常欠缺。传统的理论和观念在一定程度上阻碍或削弱了司法救济对环境权的保障功能,环境权在司法实践中很难进行操作与保护,但我们仍需积极探索,促进其在司法中的实际应用。环境权的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理念能够积极推进环境权作为环境法的核心权利确定,从而推进环境权的具体环境立法,保障环境权在司法实践中得以维护。

环境权的理论以其在法律上没有具体规定,性质和内容不定,主体不一等原因而在判例上遭到否定。在司法实践中,以环境权为诉讼理由的诉请遭到否定的理由大概有如下几种:将宪法关于环境权的有关规定解释为程序性的规定或纲领性的规定,认为不能根据这些规定直接取得具体的环境侵害请求权;认为环境权是针对环境而言的利益,这种利益不能说是应受到法律保护的利益,只不过是反射性利益;还有的认为环境权的内容和范围、环境权的主体范围不明确,无法具体适用;也有人认为,环境是公共利益,任何个人不能成为它的利益主体,因而原告不符合诉讼主体资格等。这就需要在研究和实践中努力克服环

转贴于

境权的“纲领性规定说”或“抽象性规定说”,通过修宪或者宪法解释途径确认环境权作为具体性的宪法基本权利,从而有效地拘束立法、行政和司法三种国家权力。

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环境权以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为基础保护环境法律关系主体的环境权利,应该是一种具体性权利。将之作为具体性权利写入宪法予以保护,宪法的该条款就会具有审判规范性效果,司法权亦应对此条款负有实施司法保障的法的义务。另外,随着我国法治的不断推进和法制化的发展,也可以借鉴欧美国家的程序作法予以保护:通过环境权人权化的学术主张,从人权的角度将环境权变成现实的法律实践,并通过人权法院、宪法诉讼来强化公民环境权意识,以及通过创制新的程序和信息工具来保障公民的环境权,然后在社会取得共识的情况下,逐渐将其纳入宪法化、具体化和公民权化的发展轨道。在环境权入宪以后,着手解决环境权在部门法中的具体化问题,并使其通过诉讼程序得到保障。通过以上途径就可以推进环境权在司法实践中得到更好的保障,使环境权的保护真正落到实处。

3.3 推进可持续发展

在世界可持续发展思潮的影响下,我国也提出转变观念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可持续发展能够促进经济发展和法律制度的构建,而法律的发展也会产生反作用促进可持续发展。现阶段只有增设新的环境权,才能实现对环境的充分保护,促进生态平衡,保证人的生存、发展和人与自然的和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环境权理念更利于从和谐发展的角度出发保护人类的生存环境和后世人的环境权益。在环境危机和资源匮乏严重威胁人类生存的情形下,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环境权理念才能达到环境质量改善和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的理想结果。在这种理念的指导下,人类在追求自己利益时会更多地考虑环境资源的因素而不会无视自然规律.将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结合起来从而达到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的目标,促进可持续发展。

自然环境的作用篇10

刚才潘圣明同志就“落实科学发展、建设生态文明、努力开创矿山自然生态环境保护与治理工作新局面”作了一个很好的报告,回顾总结了近年来我省矿山生态环境保护与治理工作,并对下一步工作作了全面部署,我都同意,请大家结合实际,认真抓好落实。

今天上午,大家现场考察了绍兴县矿山自然生态环境治理的3个工程。刚才,省厅对杭州市国土资源局等20个矿山自然生态环境保护与治理工作先进集体和徐春喜等47名先进工作者进行了表彰,又听取了绍兴县人民政府等7个单位开展矿山自然生态环境保护与治理工作的经验交流,讲得都很好,我深受启发。借此机会,我代表省厅向获得先进集体和先进工作者荣誉称号的单位和个人表示热烈的祝贺!向奋斗在矿山自然生态环境保护与治理工作第一线的广大干部职工致以崇高的敬意!向一直以来关心支持我省国土资源管理工作特别是矿山自然生态环境保护与治理工作的国土资源部地质环境司、省人大农资环委、省政协人资环委、省财政厅、省生态办、省林业厅、省环保局、省地勘局等表示衷心的感谢!

下面,我再强调三点意见:

一、充分肯定我省矿山自然生态环境保护与治理工作取得的显著成效

**年,我省在全国率先通过地方立法确立了矿山自然生态环境治理备用金制度。《浙江省矿产资源管理条例》明确规定,采矿权人在采矿活动中造成矿山自然生态环境破坏的必须履行治理义务;采矿权人在领取采矿可证的同时与国土资源主管部门签订矿山自然生态环境治理责任书,缴纳治理备用金,并负治理责任。随后,省政府出台了《关于矿山自然生态环境治理备用金收取管理办法》等配套文件。《条例》实施以来,全省所有矿山企业都签订了矿山自然生态环境治理责任书,治理备用金的收取面达到100%,实际收取治理备用金49735万元,确保了“不欠新账”。与此同时,为逐步“还清老账”,大力开展废弃矿山自然生态环境治理,省政府出台了《关于切实加强矿山生态环境治理工作的通知》,对全省废弃矿山治理的目标任务、责任主体、资金筹措、项目管理等问题作出了明确的规定。我厅根据省政府的要求,以“百矿示范、千矿整治”为抓手,全面推进废弃矿山治理。到2006年底,全省投入废弃矿山的治理资金达5.62亿元,治理废弃矿山923个,占全省应治理废弃矿山的57%,逐步“还清老账”迈出了重要的步伐。到“十一五”末,全省应治理的废弃矿山将基本治理完毕。

我省矿山自然生态环境保护与治理工作及其备用金制度,在全国率先实施建立以来,在省人大、省政协,以及省级有关部门的关心支持下,取得了开创性和突破性的成绩,有力地促进了“生态省”的建设以及科学发展观的贯彻落实。

二、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进一步提高对矿山生态环境保护与治理工作重要性的认识

当前,全党、全国上下都在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这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全党的首要政治任务。党的十七大报告对国土资源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明确指出:“建立健全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和生态环境补偿机制。”“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和中华民族生存发展。必须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放在工业化、现代化发展战略的突出位置,落实到每个单位、每个家庭。要完善有利于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法律和政策,加快形成可持续发展体制机制。”党的十七大首次引入了“生态文明”这个新概念。把“生态文明”写入党代会报告,是我们党发展理念的一次升华,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新要求。生态文明是指人们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改善和优化人与自然的关系,建设有序的生态运行机制和良好的生态环境所取得的物质、精神、制度成果的总和。

全省国土资源系统要以十七大精神为指导,做到对矿山自然生态环境治理工作认识再统一再提高。矿山生态环境的保护与治理是建设“生态文明”的题中应有之义,体现了人们尊重自然、利用自然、保护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态文明形态,符合科学发展观的精神实质和根本要求,是促进和谐社会建设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国土资源部门贯彻落实省委“创业富民、创新强省”总战略的需要。矿山自然生态环境保护与治理工作任务光荣而艰巨,全省各级国土资源系统干部职工要进一步振奋精神,克难攻坚,扎实推进矿山自然生态环境治理工作,为全面建设惠及全省人民的小康社会作出新贡献。

三、以党的十七大精神为指导,切实抓好我省矿山生态环境保护与治理工作

近期,省国土资源厅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认真学习、深刻领会十七大报告,并联系我省国土资源工作的实际,提出今后一个时期,特别是2008年贯彻落实的初步设想。总体要求是:以党的十七大精神为指导,紧紧围绕省第十二次党代会提出的“创业富民、创新强省”的总战略,以服务科学发展、社会和谐为目标,以守住耕地红线、节约集约用地为主线,以改革创新、科技兴地为动力,综合运用经济、法律、行政、技术手段,严格规范国土资源管理,努力做到保护资源更加有效,保障发展更加有力,节约资源更加扎实,维权维稳更加落实,为全面建设惠及全省人民的小康社会作出新的贡献。

矿山自然生态环境保护与治理工作要体现上述总体要求。具体工作我再强调几点:

1、切实加强领导。各级国土资源部门要将矿山生态环境保护与治理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重要工作内容,列入议事日程,认真研究,全面部署,在前几年工作的基础上,进一步抓紧抓好,抓出成效。

2、进一步完善制度。完善治理备用金制度,进一步明确收取标准、收取方法、使用和返还程序。完善“绿色矿山”创建机制,全面推进“绿色矿山”创建。建立完善采矿权人矿山生态环境保护治理的激励机制。

3、加大废弃矿地的利用。鉴于我省露采矿山占大多数的实际,要进一步加大对废弃矿山、矿地的整治开发力度,以缓解当前的用地矛盾。各市、县(市、区)要对可整治复垦的废弃矿山、矿地资源作一次普查,并制定整治复垦利用的专项规划。这项工作可以与编制新一轮市、县、乡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结合起来。同时,要依靠科技进步,努力采用新技术、新方法、新工艺,达到最佳的矿山生态环境保护与治理成果。要加大对乱挖滥采矿山违法案件的查处力度,巩固和发展治理整顿矿产资源开发秩序的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