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乡镇卫生管理制度十篇乡镇卫生管理制度十篇

乡镇卫生管理制度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5:36:18

乡镇卫生管理制度篇1

一、卫生院管理的指导思想及目标

1、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和“*”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从我县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实际出发,深化乡镇卫生院体制改革,以满足农村居民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需求为目的,以提高医疗卫生服务质量为核心,以加快乡镇卫生院基础设施建设和规范管理为手段,不断完善农村卫生服务体系,促进我县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2、主要目标。到20*年农村卫生和农民健康的主要指标达到第二个十年初级卫生保健规划目标;巩固、完善、发展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和医疗救助制度;乡镇卫生院建设基本达到省定标准;卫生技术人员均有执业助理医师以上执业资格和初级以上技术职称;巩固、发展乡镇卫生服务一体化管理;提高农村居民健康水平,传染病发病率、孕产妇死亡率、婴儿死亡率达到省定标准;提高医疗质量,确保医疗安全,不发生一、二级医疗事故。

二、卫生院和防保组织的布局与调整

3、全县设置乡镇卫生院20所,其中中心卫生院5所,一般卫生院12所,防保型卫生院(分院)3所。茶洞镇中心卫生院更名为边城镇中心卫生院,原窝勺乡卫生院调整为花垣镇卫生院,原大河坪乡卫生院调整为边城镇中心卫生院分院,原大龙洞乡卫生院调整为补抽乡卫生院分院。其他(中心)卫生院按原设置不变。

4、原乡镇卫生院防保所(组)调整为乡镇卫生院公共卫生服务与管理办公室,院长兼任办公室主任,由卫生院统一管理。

5、卫生院人员、业务、上拨经费等由县卫生局统一管理,房屋建设和设备配置由县卫生局统一规划安排。

三、卫生院的主要职责

6、卫生院(含分院)的共同职责:以公共卫生为主,为农村居民综合提供预防、保健和基本医疗服务。承担所在乡镇的公共卫生管理职能,监测并及时报告和协助处理传染病疫情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协助上级卫生监督机构实施卫生监督,开展健康教育,参与和指导爱国卫生运动,开展预防接种。对乡村医生进行业务培训、指导并管理村卫生室。是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定点医疗机构。

7、中心卫生院:除上述共同职责外,同时开展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治,能诊断和及时处理休克与循环、呼吸、泌尿系统功能衰竭等急危重症,具备常见传染病防治、产科难产和农药中毒、食物中毒的抢救能力。可开展一类手术,有条件的可开展二类手术。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提供医疗救治服务或适时转诊。运用中医药对常见病开展预防和治疗。

8、一般卫生院(分院):除上述共同职责外,开展农村一般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治,能对常见原因引起的休克及一般急危重症作出初步诊断和进行抢救或适时转诊。有条件的可开展一类手术。能正确处理产科顺产、诊断和应急处理难产或及时转诊。具备诊治一般传染病和抢救农药中毒的能力。运用中医药对常见病开展预防和治疗。

9、防保型卫生院(分院):除上述共同职责外,能开展一般常见病的诊治。能对常见急症作出初步诊断并实施抢救或及时转诊。具备对高危孕妇的筛查能力和对农药、食物中毒的一般抢救能力。

四、卫生院人事管理

*、卫生院实行“三定”(定编、定员、定岗)管理。县卫生局根据《*省乡镇卫生院基本设施与人员配置指导标准》和《*自治州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转发州卫生局等单位深化乡镇卫生院人事制度改革意见的通知》(州政办发〔20*〕15号)精神,按照县编办、人事、财政等部门确定的基数,核定各卫生院病床编制、岗位设置、人员编制。对编制内聘用人员实行卫生事业机构差额预算补助管理。

11、卫生院院长由作风好、懂技术、懂政策、会管理、民主意识强的人担任,原则上应具有大专以上学历和中级以上职称,能力突出并得到群众公认的可破格聘任;县卫生局对院长实行聘任制和任期目标管理责任制。院长经本人申请,通过民主、公开、公平竞争,择优产生候选人,由县卫生局聘任并签订聘任合同。根据合同赋予院长人事、分配、业务等经营自。副院长由院长提名,经民主测评,县卫生局审批,院长聘任,并签订聘任合同。院长、副院长任期每届一般5年,胜任职务的可连续聘任。

12、县卫生局根据院长德、能、勤、绩、廉制定目标任期考核内容,定期或不定期考核,考核结果与院长的工资报酬、个人评先评优等直接挂钩。对达到任期目标或年度目标完成良好、成绩突出的院长实行奖励;对达不到任期目标的院长,或因工作失职造成严重失误的,按照程序解聘院长职务。

13、乡镇卫生院院长离任时要接受县卫生局的财务审计。

14、卫生院科室(或组)负责人由院长聘任,任期为2-3年,工作成绩突出的可连续聘任。

15、卫生技术人员、管理人员及工勤人员实行全员聘用制,由院长按工作需求设置岗位和聘用条件,按岗聘人,并依法签定聘用合同,报县卫生局审批备案,纳入编制内人员管理。卫生技术人员、管理人员及工勤人员聘用期一般为3年,聘用期考核在基本称职以上的可续聘,在聘期内不称职的按州政办发〔20*〕15号文件规定可以解聘、辞聘。

16、公共卫生服务与管理办公室的防疫、妇幼专干由乡镇卫生院院长推荐、县疾控中心和县妇保院审核,县卫生局审批,乡镇卫生院院长聘任,聘用期5年,胜任职责的可续聘。

17、副院长和防疫、妇幼专干、专职会计的职数由县卫生局确定。编制内人员的调整按聘用有关规定进行,临时聘用卫生人员要严格执行编制规定,并报县卫生局审定备案。

18、县卫生局制定卫生院人才培养规划,鼓励卫生技术人员参加医学学历教育和在职进修学习,提高学历层次和临床技术应用水平,学习进修期间卫生院要帮助解决待遇和学费问题。鼓励、支持在职人员自学,开展“三基”训练,提高医学理论水平和操作技能,更新知识,提高卫生队伍整体技术素质。

五、卫生院公共卫生服务与管理

19、按照《*省乡镇卫生院公共卫生服务管理规定》要求,设立公共卫生服务与管理办公室,院长兼任办公室主任;配齐防疫、妇幼专干和卫生监督兼职人员;落实本乡镇的疾病控制、妇幼保健、食品卫生、职业卫生、学校卫生、健康教育、爱国卫生、村卫生室管理等具体工作。

20、做好疾病预防控制工作,对本乡镇发生的重大传染病疫情、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重大食物和职业中毒、不明原因肺炎病例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及时了解情况,按法定时限以最快的通讯方式报告县疾控中心,并及时采取控制措施。

21、设立传染病诊室,接诊留验发热、腹泻及其他需要隔离的传染病人和疑似传染病人,并做好与院内感染相关的安全防护、消毒、隔离和医疗废物处理工作。

22、规范预防接种,落实儿童计划免疫工作。设立预防接种门诊,按免疫程序和疫苗使用原则及接种方案开展儿童计划免疫,“五苗”接种率以村为单位达95%以上,卡、证、册填写符合率达*0%;对预防接种发生的异常反应和疑似异常反应要及时处理并报告县卫生局和县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按规范要求做好一、二类疫苗的储藏、运输、使用等环节管理,并做好疫苗采购、使用的详细记录。

23、协助县疾控中心和皮肤(麻风)病防治所认真开展结核病、艾滋病、人禽流感、地方病、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麻风病、职业病等疾病的监测及防治工作。

24、加强孕产妇系统管理,做好高危孕产妇筛查工作。对育龄妇女要及时掌握孕情,建立《孕产妇保健手册》,孕妇产前检查不少于5次,产后访视不少于3次,积极动员住院分娩,住院分娩率达80%以上;对高危孕产妇,除落实产前检查、产后访视措施外,要实行个案管理,适时追访,落实住院分娩、抢救和转院措施,确保高危孕产妇安全。

25、加强儿童系统管理,做好儿童生长发育监测工作。对儿童定期开展健康体检,建立儿童健康档案,搞好体弱、病儿童的治疗、营养补充的指导等工作;对新生儿要开展疾病筛查,采取有效措施,降低5岁以下儿童和婴儿死亡率。

26、受县卫生局或县卫生监督所委托,对本乡镇传染病防治、食品卫生、职业卫生、公共场所卫生、学校卫生,以及村卫生室和个体诊所的执业资格、执业行为进行日常监督;协助县卫生监督所开展对生产、经营健康相关产品的从业人员进行健康检查,加强卫生法规、卫生知识的培训。

27、负责组织、实施本乡镇乡村卫生服务一体化管理。对村卫生室公共卫生服务和初级基本医疗进行指导、管理,对乡村医生实施业务培训并开展工作检查和年度考核,为落实乡村医生劳务补助提供依据。

28、协助县爱卫办搞好以改水改厕为重点的农村环境卫生综合整治和“卫生村”创建活动、以灭鼠为重点的除“四害”工作;重视健康教育工作,设立卫生知识宣传专栏,普及健康知识,提高农村居民健康知识知晓率。

六、卫生院业务工作管理

29、严格执行《执业医师法》、《医疗机构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和规章。卫生院各类卫生技术岗位由具备执业资格并经注册的卫生技术人员上岗执业,做到依法行医,依法开展各种诊疗活动。严格按照《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诊疗科目开展医疗卫生服务。

30、卫生院要建立健全医疗、护理、医技、预防、妇幼保健等各项业务管理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严防医疗事故和差错的发生,防止院内交叉感染,提高防病治病工作质量,确保医疗卫生服务安全。

根据《医疗机构基本标准(试行)》和《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书》注册科目设置科室(岗位),按服务量大小配备卫生技术人员。加强门诊、住院、医技、护理的医疗质量管理,认真执行首诊负责制和分级护理制,坚持查房、会诊、交接班以及疑难病例讨论、转诊等制度,确保抢救设备完好和急救药品齐备,做到危、急、重症病人及时、有效处理和治疗。

31、加强护理工作,配齐护理人员,落实护理操作规程,完善分级护理;加强手术室、产房、治疗室、供应室的建设与管理,认真落实消毒隔离制度和污水、污物无害化处理措施。

32、严格执行《药品管理法》,严禁使用过期、淘汰、伪劣、变质药品。对麻醉、精神、医用毒性、放射性药品实行“四专”(专人、专柜、专账、专处方)管理。

33、建立健全门(急)诊病历和住院病历编号制度,按时完成病历书写,护理记录、辅助检查结果报告单要及时归入住院病历。凡住院治疗病人均应书写病历。病历书写合格率中心卫生院达95%以上,一般卫生院达90%以上;按规范要求做好入、出院病人及门诊就诊登记。处方、病历按规定要求妥善保管。

34、完善手术、麻醉、输血、特殊检查治疗、放射治疗、化学药物治疗等患者知情书面签字记录,防止医疗纠纷。

35、卫生院要规范医疗处方文书,按照卫生部《处方管理办法》的规定印制,处方医师按规范要求书写,做到项目清晰完整,用药合理,剂量正确,调剂无误。处方书写合格率达98%以上。

36、按照《*省乡镇卫生院中医科建设标准》加强卫生院中医科建设,提高中医药服务水平。

37、卫生院是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定点医疗机构,要严格执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政策、制度和管理规定,认真执行收费项目、收费标准、补助程序及报销范围。严格控制自费药品、自费检查项目,切实降低群众就医负担。

38、按照《统计法》和《卫生统计管理办法》的规定做好卫生信息及业务基本统计工作,规范门诊、住院、传染病、防疫、妇幼等业务管理的基础性登记统计工作,并按时上报。

七、卫生院财务、固定资产(物资)及后勤管理

39、卫生院要按照《医院财务制度》、《医院会计制度》、《事业单位财务规则》和《事业单位会计准则》等规章,建立健全符合本卫生院实际的财务管理制度,坚持预算管理,统一收费,统一核算,统一分配。

40、根据财务管理需要设置财务室。中心卫生院配备专职财务人员或专职会计;一般卫生院和防保型卫生院至少有2名财务兼职人员。财务专职人员必须取得会计从业资格证书或具有从事会计工作三年以上经历。

41、在编制预算时要坚持以收定支、量入为出、收支平衡和不编制赤字预算的原则,上级拨款和业务收支节余分配留有一定比例的收支节余积累,严禁分光用光。医疗、药品、其他等各项收入要及时清算,当日入账,按时存款,确保资金管理安全。支出要按照权限建立“一支笔”审批制度,严格按照人员经费、公用经费等国家规范的会计核算科目执行。对万元以上房屋维修、设备购置所用资金,要经过县卫生局审批,避免盲目性和随意性。

42、卫生院要严格按照《现金管理暂行条例》的规定办理现金收支业务,不属于现金开支范围的业务应通过银行办理转账结算,严禁出借银行账户,每月核对一次,确保账目相符。有专职或兼职人员管理固定资产,建立“三账一卡”管理责任制,做到账账、账卡、账物相符。对药品和物资的购买、验收、领用、保管要定期盘点清查,防止损失。固定资产的处理要经县卫生局审批,不得随意处理。

43、加强设备管理和使用,做好医疗器械、仪器设备的保养和维修,规范操作规程,确保完好率和使用率,为临床医疗提供服务。

44、卫生院要加强完善科室(或院)核算和内部分配管理机制。在确保国有资产增值的前提下,实行绩效工资制度。实行绩效工资制度要与岗位风险、技术水平、医疗质量、医德医风和完成工作任务的优劣等业绩挂勾,量化考核,拉开分配档次,向临床一线和业务骨干倾斜,充分发挥业务骨干的积极性。

45、严格执行《*省医疗服务价格管理暂行办法》等收费标准,杜绝乱收费。对编制内已聘卫生人员实行养老、医疗、失业等保险制度,要按时足额缴纳单位和个人保险金。按《税法》规定缴纳个人所得税。

46、加强安全保卫工作,做好重点设备、试剂、特殊药品、危险物品和现金的保管及管理,落实防火防盗措施,确保卫生院人员、财产安全。美化环境,搞好室内外清洁卫生,保持院容院貌干净整洁,创造一个整洁、优美、安静、舒适的医疗环境。

47、为建立改善卫生院基本设施条件的长效机制,由县卫生局按业务收入对卫生院统一提取一定比例的(6-*%)房屋新(改扩)建、设备更新(除低值易耗品)、院长和卫生技术人员培训资金,由县卫生局专户(银行)专账管理,统筹安排,统筹使用,按院结算,以利卫生院的长期稳步发展。

八、卫生院的行政管理

48、乡镇卫生院是县政府举办的非营利性医疗卫生机构,是政府实行差额补助的全民事业单位,其资产属国有,由县卫生局实行行业管理。人事、财务、业务由县卫生局主管;党务、政务由当地乡镇党委、政府主管。

49、卫生院负责制定本乡镇卫生发展规划和年度工作计划,报当地政府和卫生局审批后实施。

50、卫生院党组织、院长要向当地党委、政府报告工作和突发事件,县卫生局对院长的变动要征求当地党委、政府的意见。

51、卫生院实行院长负责制,统一管理、统一经营。中心卫生院和一般卫生院要建立院务管理委员会,由院长、副院长、科室(组)负责人组成,对重大事项进行集体决策;实行院务公开,定期召开全体职工会议或职工代表会议,通报本院相关情况。

乡镇卫生管理制度篇2

摘要在目前我国医疗卫生体系中,乡镇卫生院是医疗卫生体系的基层组织,对提高基层医疗卫生水平和医疗卫生服务质量,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为了保证乡镇卫生院的财务管理取得积极效果,通常乡镇卫生院均采取了报账制度,将实际发生的账目报送给上一级卫生局核算中心,由卫生局核算中心实现对乡镇卫生院财务的全面管理,以此来提高管理的实际效果,提高基层医疗体系服务质量,全面提高卫生局针对乡镇卫生院的财务管理质量。

关键词乡镇卫生院财务管理重要意义

一、前言

从目前卫生局针对乡镇卫生院的财务管理实际来看,保障制度的采用不但提高了卫生局的财务管理效果,同时促进了乡镇卫生院更好的更准确的记录实际财务账目,保证财务管理的整体效果满足实际需求。基于这一认识,我们应明确乡镇卫生院财务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应在卫生局针对乡镇卫生院的财务管理工作中,认真分析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并制定相应的解决对策,同时进一步明确乡镇卫生院做好财务管理工作的重要意义,推动乡镇卫生院的财务管理工作取得实效。

二、目前卫生局针对乡镇卫生院的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分析

1.制度不健全,领导不重视

由于卫生局与乡镇卫生院的层级差异,虽然实行了报账制度,但是受到乡镇卫生院的各方面限制,乡镇卫生院的报账制度还不健全,整个报账制度没有得到全面执行,另外由于乡镇卫生院的领导未对报账制度引起足够的重视,导致了账目质量不高。

2.财务管理基础工作薄弱,会计核算监督基本职能难以发挥

目前乡镇卫生院的会计人员多数为非专业人员,缺乏必备的财务专业基础知识,总体水平不高。50%以上的卫生院原始凭证未经会计主管人员审核把关就由院长一支笔签字,造成记账凭证与所附原始凭证反映的内容不尽一致,缺乏真实性、准确性和可靠性。

3.往来款项对账不及时,会计科目使用混乱

债权债务的发生和结算涉及本单位与其他单位或有关方面的经济利益,影响到卫生院自身的资金周转。部分乡镇卫生院对债权债务清理核对及账务处理不及时,死账、呆账越积越多,最终导致流动资金紧缺,单位业务开展因此受到影响。

三、卫生局核算中心做好乡镇卫生院财务管理工作的具体措施

从目前卫生局核算中心与乡镇卫生院的分工来看,卫生局核算中心要想做好乡镇卫生院的财务管理工作,就要从以下几个方面采取措施:

1.健全财务管理制度,引起领导的足够重视

卫生局核算中心应充分考虑乡镇卫生院的地理因素,考虑到乡镇卫生院在账务管理上的薄弱因素,以及财务管理制度相对缺乏的现状。应从保证乡镇卫生院在财务管理上能够取得积极效果的角度出发,建立健全财务管理制度,并引起领导的足够重视,使财务管理工作及账目记录能够成为乡镇卫生院的主要工作之一。

2.夯实财务管理基础工作,发挥会计核算监督职能

基于乡镇卫生院的财务管理特点,卫生局核算中心要想保证乡镇卫生院的财务管理取得积极效果,就要认真夯实财务管理基础工作,并认识到会计核算监督职能的作用,发挥会计核算监督职能,保证乡镇财务管理工作取得积极效果,提高财务管理工作的整体质量。

3.对往来账款进行及时对账,保证会计科目的准确性

由于乡镇卫生院的财务管理存在制度不健全、制度执行不到位的情况,在对待往来账款的问题上,为了保证往来账款能够得到有效管理,卫生局核算中心应对乡镇卫生院往来账款进行及时对账,并认真记录会计科目,按照会计科目入账,保证会计科目的准确性。

四、卫生局核算中心做好乡镇卫生院财务管理的必要性和重要意义

基于乡镇卫生院的现实需要和工作需求,卫生局核算中心做好财务管理工作是保证乡镇卫生院有序经营和职能发挥的重要手段,其必要性和重要意义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卫生局核算中心做好乡镇卫生院财务管理工作对保证其职能发挥具有重要意义

在卫生局核算中心的实际工作中,为了保证乡镇卫生院的正常运营,必须对财务管理工作引起足够的重视,只有认真开展财务管理工作,才能保证乡镇卫生院的职能得以正常发挥。因此,财务管理工作对保证卫生局核算中心的职能发挥意义重大。

2.卫生局核算中心做好乡镇卫生院财务管理工作对提高其整体工作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只有做好了财务管理工作,卫生局核算中心才能树立一定的权威,才能为乡镇卫生院提供强有力的经济支撑,才能保证乡镇卫生院的工作质量能够得到持续提高。由此可见,做好财务管理工作对乡镇卫生院提高整体工作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3.卫生局核算中心做好乡镇卫生院财务管理工作对促进乡镇卫生院的整体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从卫生院核算中心的实际工作来看,做好财务管理工作不但可以提高乡镇卫生院的整体效益,还可以为乡镇卫生院的经营提供强有力的支撑。基于这一分析,做好财务管理工作对促进乡镇卫生院的整体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五、结论

通过本文的分析可知,卫生局核算中心针对乡镇卫生院的财务管理工作是关系到乡镇卫生院整体运营的重要基础工作,只有做好财务管理工作,才能保证乡镇卫生院的整体发展质量,进而促进乡镇卫生院的快速发展。因此,我们要认识到卫生局核算中心针对乡镇卫生院财务管理工作的重要意义,努力做好乡镇卫生院的财务管理工作。

参考文献:

[1]黄佩佩,石超明.我国乡镇卫生院财务管理问题探析.经济视角(下).2009(07).

[2]李兴志.蒙阴县注重乡镇卫生院财务管理.卫生经济研究.2006(06).

[3]李华.影响乡镇卫生院绩效评价的直接与财务管理因素及应对.现代经济信息.2011(05).

[4]田琼芳.乡镇卫生院财务管理现状及创新探讨.现代经济信息.2011(12).

乡镇卫生管理制度篇3

关键词:镇卫生院医院财务管理问题及对策

1.镇卫生院医院财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1医院领导财务管理意识淡薄

近年来我国乡镇卫生院的发展中,医院领导过分关注医院医疗业务的发展,而忽视了对医院财务的管理,缺乏足够的会计工作基础。由于乡镇卫生院是由国家扶持的具有非盈利性目的的事业单位,因此乡镇领导对乡镇卫生院的财务管理不够重视,资金来源大多依靠政府的拨款,缺乏科学有效的理财意识。大部分乡镇卫生院在经营过程中只重视医务发展,认识不到财务管理的重要性,缺少财务管理人员进行科学有效的财务收支计划管理,部分乡镇领导还将卫生院作为自己不合理收入的存储基地,更增加了乡镇卫生院财务管理的难度,也为乡镇卫生院的财务监督审核工作带来很大难度。同时乡镇医院的财务管理缺乏有效的外部监督,例如税务以及纪检单位等,由于外部监督机制环节的薄弱,不利于卫生院不合理财务现象的改进,一定程度上阻碍了乡镇卫生院财务管理工作的改进。

1.2医院财务管理人员素质较低

目前我国大部分乡镇卫生院的财务管理人员大多是缺乏专业财务管理知识和会计从业资格由医院领导指定的工作人选,造成卫生院缺乏科学合理的财务管理基础。仅有的会计人员往往也缺乏必备的财务以及会计专业的基础知识,只是按照长期的经验工作,因此大多也只是沿用传统的财务管理制度,不能同新型的财务工作制度以及会计工作制度相融合。同时乡镇卫生院缺乏专职的财务管理人员,往往一个会计人员身兼收银员以及药品管理人员等多份工作,职责不清,部分卫生院还存在由院长负责所有的票据审核及报销以及印章的管理等,这不仅仅不符合财务管理工作的正常规范,还为乡镇卫生院的财务管理工作增加了难度,在另一方面也阻碍了乡镇卫生院的可持续发展。

1.3医院财务管理制度不健全

部分乡镇卫生院的财务管理制度已经不能适应新形势下的乡镇卫生院的发展情况,在新的财务管理制度刚刚引入尚未能同乡镇卫生院的发展体制相结合的时期往往会在制度上存在很多管理漏洞。例如缺乏有效的财务报销制度,乡镇卫生院的领导常常利用职权让会计人员对并不符合规定的票据进行报销,或者擅自修改票据金额等;由于会计人员一身兼多职,因此往往不能进行细致的会计记账工作,就会造成卫生院财务收支使用情况不明;缺乏有效的固定资产管理制度,卫生院的大型医疗设备往往是在乡镇卫生院成立之初就已存在,因此卫生院领导对其管理并不够重视,不能对固定资产进行及时的维修以及更新,对医院原有的固定资产数量也并不十分了解,对新的固定资产的采购也没有按照国家规定的标准,很容易造成医院财务资金使用不合理,影响医院的正常运营。

2.改善乡镇卫生院的医院财务管理水平

2.1提高医院财务管理人员素质

想要提升乡镇卫生院的医院财务管理水平首先要加强对医院财务管理人员的培训,提高财务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首先要提高财务管理人员的引入机制,及时更新现有的过于老旧的财务管理队伍,同时加强对乡镇卫生院现有的财务管理以及会计从业人员的专业培训,将最新的专业知识以及相关的法律法规政策作为培训的主要内容,保证卫生院的财务管理人员具备较为先进的管理知识以及高尚的职业道德情操。其次要定期对下级乡镇卫生院进行工作的检查、监督以及指导。这样有利于及时发现基层医院财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并能及时进行帮助解决。最后建立明确的财务管理人员工作职能,以防止出现由于一人多职而造成财务管理混乱的现象,以保证卫生院正常的经济运营。

2.2建立健全医院的财务管理制度

要改善乡镇卫生院的财务管理水平,就要从制度上进行根本的变革,改变传统落后的财务管理体制。首先要根据新时代的要求进行财务管理制度的完善,建立如现金管理制度或者报销审批制度等,严格财务管理程序,避免出现领导特权而产生的不利于财务管理的行为。其次要加强内部监督控制,对财务管理活动中出现的不合规定的现象进行严厉查处,对会计信息中记载不明以及报销中材料不全的现象进行严格调查,杜绝一切利用职权违法乱纪的现象出现。最后要做好财务预算以及收支审批制度,以便财务管理人员明确医院资金使用状况,控制资金流向,确保每笔资金的运用都符合财务管理标准,做好资金使用状况的信息记录,一旦出现收支不明的状况能有据可查,及时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2.3加强医院领导的财务管理意识

医院领导的管理观念直接关系到乡镇卫生院的发展方向,因此首先要提高医院领导以及管理层的市场经济意识,不断进行新知识新理论的学习,将财务管理作为医院管理的重点环节来抓,提高整体管理水平。其次要加强医院管理层以及财务管理队伍的建设,避免出现工作人员老化造成的思想落后、管理效率低下等现象,以确保财务管理工作的可续有序开展。最后要从外部引入监督检查机制,避免出现管理阶级的违规行为,保证财务管理的公开化以及透明化,促进卫生院的长远发展。

结论:乡镇卫生院作为农村医疗卫生的重要保证,只有保证其在新时代的市场经济竞争下持续健康的发展,才能促进我国新农村的建设,而乡镇卫生院的医院财务管理作为保证卫生院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工作具有长期性和重要性的特点,这就要县乡各级工作人员共同努力,对卫生院的财务管理工作进行共同努力,促进其向规范化。科学化的方向发展,为新农村的卫生事业发展提供支持。本文中,笔者首先从医院领导财务管理意识淡薄、医院财务管理人员素质较低及医院财务管理制度不健全等方面分析了我国目前乡镇卫生院在财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接着从提高医院财务管理人员素质、建立健全医院的财务管理制度以及加强医院领导的财务管理意识等方面对改善乡镇卫生院的医院财务管理水平提出了解决对策。

参考文献:

[1]陶瑞波,刘丽.乡镇卫生院财务管理亟待规范和加强[J].卫生经济研究,2010(09).

[2]安国臣.乡镇卫生院财务管理中常见的问题及解决措施[J].经营管理者,2010(20).

乡镇卫生管理制度篇4

[关键词]乡镇卫生院;档案管理;创新策略

档案管理工作作为乡镇卫生院管理工作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其对乡镇卫生院的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通过科学、规范和有序的档案管理,可以更好的确保乡镇卫生院的正常运转,使其在推动卫生院医疗工作中发挥重要作用。特别是在当前医疗市场竞争激烈的新形势下,乡镇卫生院作为最基层的医疗服务机构,更需要进一步强化档案管理工作,并在管理工作中加快创新,从而确保乡镇卫生院档案工作能够更、健康、稳定的发展,为推动乡镇卫生院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一、乡镇卫生院档案管理工作中的问题

(一)对档案管理工作缺乏重视

目前大部分乡镇卫生院将更多的精力放在医疗工作中,而对档案管理工作缺乏重视,对档案管理工作的意识也较差,这就导致档案管理工作无法有效的发挥出应用的作用。从而导致乡镇卫生院档案资源的开发利用处于较低的水平,档案利用率极低,没有将档案的价值充分的发挥出来,对乡镇卫生院管理水平的提升带来了较大的影响。

(二)档案管理技术和方法有待更新

乡镇卫生院在档案管理工作中,由于空间有限,所以档案存储和保管都存在着许多不完善的地方。同时在当前信息化技术快速发展下,乡镇卫生院档案管理相关设施也较为落后,档案管理方法较为落后,同时在硬件设施及信息技术利用等方面都无法与现代化发展相适应,需要加快档案信息化建设的步伐。

(三)缺乏健全的档案管理制度,档案管理人员的素质不高

目前,我国的乡镇卫生院基本上都没有建立比较完善的档案管理制度,这就导致在档案工作中存在着分类不细、收集不全及利用率低的问题,而且缺乏制度的约束档案管理工作也较为混乱。再加之档案管理人员多没有经过专业档案知识的系统学习和培训,不仅专业知识缺乏,而且业务水平也不高,在这种情况下,档案管理工作基础上仅凭经验来进行管理,在制度和管理方法上还存在较多不足之处。

二、乡镇卫生院档案管理工作的创新策略

(一)提高档案管理工作的重视程度

乡镇卫生院无论是领导还是各部门都需要加强对档案工作重要性的认识,从而提高对档案管理工作的重视,在档案管理工作中,各部门充分的发挥协调作用,从而配合档案部门做好档案收集工作,确保档案管理各项工作的顺利进行。

(二)建立完善的档案管理制度

乡镇卫生院要建立完善的档案管理制度,并构建一套完善的档案管理体系,只有这要才能使卫生院档案工作更加规范。在制定和完善乡镇卫生院档案管理制度时一定要严格依据我国相关的档案法以及卫生院档案管理办法的相关规定,只有这样才能使档案管理制度具有较高的科学性和可行性。

(三)培养员工的档案意识

乡镇卫生院档案管理人员档案意识的培养,需要以科学的档案管理制度为指导,这样才能更好的确保档案管理人员专业水平的提升,使档案的利用率得以有效的提高。所以在乡镇卫生院档案管理工作中需要严格遵循档案管理制度,从而可以更好的激发档案管理人员的档案管理和利用意识,从而使乡镇卫生院档案管理人员能够更好的处理档案管理工作与人事管理、医疗管理和行政管理等各项工作之间的关系,确保更好的推动档案管理工作的顺利实施。

(四)及时更新档案管理硬件设备

首先,乡镇卫生院要准备足够的档案管理空间、空调等配套硬件设施;在软件方面,卫生院要努力完成档案资源的数字化、网络化建设,构建一个系统的档案管理数据库,这样既使档案管理拥有多样化的储存方法,又能够推动档案管理的现代化建设,并有效地提高档案的利用率,也能够大大地节省档案的传递和查找时间;其次,乡镇卫生院还要加强对档案管理从业人员的培训工作,为档案管理员提供更多的学习机会,可以通过针对性的培训或集中学习培训、定时组织不同部门与医院进行学习交流活动等多样化的方式对乡镇卫生院的档案管理员进行培训,不断提高和更新乡镇卫生院档案管理从业人员的专业知识、道德素养以及技能水平,使档案管理员素质得到全面的提高,有利于提高乡镇卫生院档案管理工作的效率。

(五)加大卫生院网络体系的构建

构建乡镇卫生院网络管理体系,有利于实现集中领导、统一操作和分组负责的档案管理体系。通过建立网络管理系统,更方便各级部门的统一领导和监管,能够有效地提高各部门从业人员的工作热情,同样也能够提高档案管理从业人员的工作主动性和积极性,有利于提高档案管理工作的效率。同时,乡镇卫生院还要鼓励档案管理从业人员进行档案资源的开发工作,不断地拓宽档案资源的开发渠道,可以通过网络与不同的乡镇卫生院合作,以达到部分档案资源共享的目的,从而有效地提高档案资源的利用率,实现档案资源利用的最大化。

三、结束语

通过强化档案管理工作,可以更好的确保乡镇卫生院其他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同时也能够为乡镇卫生院医疗和科研工作提供科学的依据。尽管目前乡镇卫生院档案管理工作中还存在一些不足之处,但通过档案管一制度的淡民完善及各种先进的科学技术的应用,乡镇卫生院档案管理工作将得以不断加强,档案信息资源的利用率将会有所提升,这对于推动乡镇卫生院的健康、稳定发展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乡镇卫生管理制度篇5

【关键词】乡镇卫生院;改革模式;探索

我国农村居民占多数,特别是在中西部地区,由于城镇化建设进程缓慢,绝大多数农民居住在农村,其医疗卫生服务需求主要依靠乡镇卫生院。乡镇卫生院的改革事关广大农民的身心健康,事关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体系的建立,事关小康社会的全面建设。

一、目前乡镇卫生院改革现状

改革开放以来,以市场经济为导向的经济体制改革影响了乡镇卫生院的社会环境和条件。针对乡镇卫生院改革,国家出台了相应的政策予以规范。这些政策规定为乡镇卫生院改革提供了指导,但实践过程中乡镇卫生院改革的方式呈现出较大的开放性,在市场主导和政府主导中寻求平衡。

(一)国有民营方式

国有民营是将若干管理权限和责任下放给经营单位,政府发挥主导作用,所有制形式不改变。“国有”意味着乡镇卫生院固定资产的公有性质、卫生院的公办性质不变;“民营”意味着经营形式的转变,由原国家经营变为个人或集体租赁、承包或委托经营管理,促进现有资产流动重组,初步实现管办分离、国有资产所有权和使用权的分离。这种形式可以改善乡镇卫生院经营不善的状况,激发内部活力。但是私人承包租赁带来的短期经济效应可能导致掠夺性经营,影响乡镇卫生院的非营利性质,某种程度上对农民获得的基本预防保健和基本医疗服务起负面作用。

(二)私营方式

一般来说,对乡镇卫生院进行资产评估、采取公开竞价的方式整体转让给私人,简单来说就是“一卖了之”的方式,放弃预防保健职能,彻底转变为民营医院。这种方式的积极作用是通过卫生服务市场竞争,可能会降低卫生院运营费用,优化服务质量。但是很可能对农村“三级预防保健网”起冲击作用,强烈的逐利倾向不利于预防保健的开展,对村级卫生室的管理指导也难以实行,乡镇卫生院作为农村公共卫生服务体系的枢纽作用更是无从谈起。

(三)股份合作制

这种方式借鉴了企业股份合作制的做法,具体做法是:对乡镇卫生院进行资产评估折价股份,同时吸收本院职工、社会法人和个人以资金、技术、实物入股,实行按劳分配和按股分红相结合,同时留有集体积累。这种方式权责明确,员工与乡镇卫生院利益关系更加紧密,可以盘活存量资产,形成有效的激励机制。但是在改革过程中容易导致国有或集体财产的流失,而且股东利益与风险不对称,在获得市场创收的同时,还争取政府给予的补贴。在这种运行机制下,乡镇卫生院和其内部职工形成利益共同体,不愿意或很少从事没有太多经济利益回报的预防保健。

二、乡镇卫生院改革的弊端分析

由于管理体制的不统一以及市场、政府、卫生院关系的不明确,乡镇卫生院改革表现出许多不协调问题。

(一)部分乡镇卫生院公益性淡化

由于政府对农村卫生事业发展投入增长缓慢,乡镇卫生院的生存面临窘迫的局面。为了生存,部分乡镇卫生院在公益性和营利性中被迫选择了后者,基本放弃了预防保健功能,“重医疗、轻防保”的局面在基层尤其突出,乡镇卫生院的职能发生了变异,国家卫生政策想达到的“以公共卫生为主”的目标难以实现,甚至全面落空。而且,改革后的乡镇卫生院几乎成为一个市场主体,不愿意接受县级卫生行政部门下达的预防保健和公共卫生行政管理的任务,给县管卫生院体制造成冲击。

(二)部分乡镇卫生院发展空间狭小

在市场主导思路的影响下,政府基本上不再关注乡镇卫生院基础设施建设以及规划发展,导致乡镇卫生院资源配置不合理,普遍存在资源不足和资源浪费情况。同时,乡镇卫生院无法实现对农村卫生室和乡村医生的有效管理,甚至出现抵制政府相关政策法规以谋取自身经济利益的情况,“乡村一体化管理”和农村“三级预防保健网”的整体功能难以充分发挥,最终使农村卫生保健目标的落实失去了基础支撑。

总之,以上种种改革方式并没有从卫生体制上着眼,只是从运行机制和实际操作上对原有体制进行一些补充,因而没有从根本上使乡镇卫生院成为具有自我约束、自我激励、自我发展能力的非营利法人。

三、乡镇卫生院改革模式的路径选择分析

(一)实现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和医疗服务体系的相对分离,真正做到“市场的归市场、政府的归政府。”

乡镇卫生院提供的预防保健服务和承担的公共卫生管理职能,具有明显的公共产品性质。运用财政手段对公共卫生的投入是政府应尽的义务,而且通过建立公共卫生服务体系使人人享有初级卫生保健也是政府的职责。因此,乡镇卫生院提供的预防保健服务是一项“纯福利事业”,应该由政府来承担责任,包括免费提供疫苗、免疫装备、相关人员的全额工资和福利待遇等等。

乡镇卫生院提供的医疗服务具有私人产品的性质。农民通过基本医疗消费,可以提高个人健康水平,体现了私人产品的性质。目前,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和农民医疗救助制度等社会医疗保障制度还在试点与重构过程中,大多乡镇卫生院基本医疗筹资渠道比较单一,只好为农民提供市场的、高价的私人医疗服务来筹集资金。要想改变这一局面,必须构建医疗服务体系,分类管理营利医院与非营利医院,允许进行自由竞争,从而实现最小的投入、最大的产出。

一种做法是把现在乡镇卫生院中间的防保人员分出去另组建乡镇公共卫生院,留下的人员组建政府举办的非营利乡镇医院。也可以对乡镇卫生院实行产权制度改革,采取股份制、股份合作制、租赁、承包和托管经营等方式有偿转让给民间资本。在转让时,要善于利用市场机制实现乡镇卫生院国有资本的保值增值,这部分资金可以用于建设公共卫生院。

(二)推动乡村卫生服务管理一体化,加快步伐对乡、村两级卫生服务“双轨制”实行“并轨”。

长期以来,我国村级卫生服务实际上是建立在市场机制基础上的。在大多数农村,供方是私人诊所、私人医生,需方即农民患者靠自费医疗。目前,乡镇卫生院列入了国家的农村卫生服务体系建设,村卫生室却没有纳入其中;乡镇卫生院进入合作医疗统筹支付,村卫生室却不是报销定点机构;乡镇卫生院人员纳入事业单位编制管理,乡村医生的身份依旧是农民。不难看出,乡镇卫生院正逐渐实现了政府主导,而村卫生室却依旧是市场主导,乡、村两级的卫生服务形成了一种明显的“双轨制”。

一份统计资料显示,农村居民门诊在村卫生室占门诊总量的60.73%。对农村居民的基本卫生服务如此重要的卫生室却没有纳入政府主导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体系,不得不在市场机制的轨道上运行,依靠盈利实现生存。这种现象表面上看是对村级卫生室的不公平,实际上则是对农村居民的最大不公平。

在这次医改政策设计中要明确村卫生室的地位和职能,要明确乡村医生的身份,加快推进乡、村卫生服务一体化。依靠乡镇卫生院对乡、村两级卫生服务机构实行统管,乡镇卫生院与村卫生室由原先医疗服务市场的竞争对手转变为提供基本卫生服务的合作伙伴。这种历史性“转变”,既是对新时期乡镇卫生院改革的必然要求,也是广大农民在医疗服务领域的迫切需求。

四、乡镇卫生院改革需要继续探索的若干问题

(一)如何对乡镇卫生院资金运行进行有效监管

从改革的趋势看,乡镇卫生院资金管理大致要经历“收支统管”向“统收统支”转变。“收支统管”是指乡镇卫生院的主管机关(市县卫生局)设立乡镇卫生院资金管理中心,对乡镇卫生院的收入和支出实行统管。乡镇卫生院的支出必须经过主管机关审定后才能入账,未经申报和审定,院长无权擅自支出。这种资金管理方式既保持乡镇卫生院“独立核算”的体制,又能够对支出进行有效的控制。“统收统支”应该是乡镇卫生院资金管理的理想模式,乡镇卫生院收入全部上缴国库,支出则由财政全额拨付。财政投入与资金管理合为一体,全部由政府的财政部门承担,乡镇卫生院不再实行独立核算。乡镇卫生院只需要提供服务,不需要考虑收支。“统收统支”固然是一种理想的运行模式,但目前的条件不成熟,难以全面铺开。在相当长的时期内,乡镇卫生院只能采取“收支统管”这种过渡模式。乡镇卫生院内部的财务管理与政府财政投入是两个不同的运行轨道,那么承担乡镇卫生院“收支统管”职能的究竟是乡镇卫生院的主管部门(市县卫生局)合适,还是财政部门直接管理合适?这需要在实践中进一步探索

(二)如何借助市场机制对乡镇卫生院员工进行绩效考核

乡镇卫生院以后的发展方向主要是靠政府“给钱”,给钱的规则是依据政府有关部门组织的“考核”。理论上讲,这种考核是能够反映客观实际的,基本反映了卫生院员工的业绩。但是以往的实践表明:传统的自上而下的考核很容易流于形式,很难反映真实的工作绩效,这是大家都默认的事实。考虑到政府投入和补偿将成为乡镇卫生院主要收入来源,如何建立科学的绩效考核制度并有效运行,就直接关系到乡镇卫生院的服务质量,关系到农民对医疗卫生事业的满意程度,这是一个重大问题。如何制定一套科学的、符合乡镇卫生院实际的、员工普遍认可的绩效考核实施办法至关重要。在实际运作中避免传统考核方式中的弊端,怎样通过借助市场机制中“铁面无情”的事实和客观的数据来检验乡镇卫生院的服务绩效,检验每一位员工的工作业绩,尚需要在实践中进一步摸索。

参考文献

[1]侯天慧,孙淑云,刘恒科.乡镇卫生院改革的经济学分析及其法律对策[J].中国农村卫生事业管理,2007(9):672-675.

[2]邵阿末,刘星宇.乡镇卫生院改革的现状与思考[J].企业导报,2010(11):16-17.

乡镇卫生管理制度篇6

【关键词】乡镇卫生防疫档案管理措施

中图分类号:R197.32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5-0515(2011)10-307-02

在我国的社会建设和经济发展中,卫生防疫工作占有重要的地位,而且是推动我国卫生事业稳步发展的基础部分。在乡镇卫生防疫工作中,档案管理始终处于相对薄弱的环节,必须通过对相关问题的具体分析,并且制定和实施有效的管理措施,才能保证管理工作向科学化、规范化的方向发展。

1乡镇卫生防疫档案管理存在的问题

与各省、市、地区的卫生防疫部门相比,乡镇在卫生防疫档案管理中普遍存在多方面的弊端和问题,这也是导致乡镇卫生部门实际工作效率和质量较低的主要因素。特别是随着现代电子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也要相求乡镇卫生防疫档案管理模式、观念、方法的创新,否则必将严重阻碍我国卫生防疫事业的长期发展。综合分析我国乡镇卫生防疫档案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1档案资料不全

在乡镇卫生防疫档案管理中,由于受到历史原因、技术条件、基础设施的限制,客观增加了基础档案资料收集和整理的难度,导致大量宝贵的原始档案资料遗失,这对于区域卫生防疫工作的开展必然会造成一定程度的影响。

1.2档案管理制度不健全

国内多数乡镇卫生防疫部门都存在档案管理制度不健全的弊端,特别是处于偏远地区的卫生防疫部门,普遍未形成统一的管理标准和考核制度,导致档案管理部门形同虚设。乡镇卫生防疫档案管理制度不健全,既不符合管理工作的基本原则,也难以适应基层卫生防疫工作开展的具体要求。从乡镇卫生防疫档案管理的实际情况而言,由于管理经验的不足,也一定程度上影响到管理制度的构建和实施。

1.3对于建档的认识不足

目前,国内多数乡镇卫生防疫部门未能认清档案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尤其是对于建档的认识不足,从而导致档案资料难以及时、准确、完整的进行整理与归档,严重影响到档案资源的实际应用价值。另外,部分乡镇卫生防疫部门仅是将档案的建档工作作为应付上级检查的一项内容,未能在建档初期形成有效的监测材料和分析报告,这也是导致档案管理工作实际效率大打折扣的主要因素。

1.4档案的实际利用率较低

由于国内乡镇卫生防疫部门的硬件条件普遍较差,难以将电子计算机和网络技术合理应用于档案管理工作中,多数部门仍然采取手工进行档案收集、整理、录入、检索等工作,这必然导致档案的实际利用率较低,而且影响到档案资源的实际价值,对于我国卫生事业的整体发展也是极其不利的。

2加强乡镇卫生防疫档案管理的具体措施

在乡镇卫生防疫部门的实际工作中,档案管理的内容主要为卫生监督、疾病控制过程中形成的相关资料。乡镇卫生防疫档案不但是国家档案的基础组成部分,而且是基层卫生防疫部门在长期工作中积累的宝贵资料,因此,必须结合现阶段的实际情况,加强乡镇卫生防疫档案的管理。在乡镇卫生防疫档案的管理在工作中,一定要深入贯彻和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的相关规定,而且要适时提高基层卫生防疫部门的管理水平和法制观念,以推动我国卫生防疫事业的进一步发展。

2.1加快卫生防疫档案的信息化建设

在乡镇卫生防疫档案的信息化建设中,必须配备专业的设备的人员,而且要制定相应的规章和制度,这也是提升档案管理效率和质量的主要途径。在乡镇卫生防疫部门的基础设施建设中,一定要注重电子信息和网络技术的应用,上级管理部门应尽量调配足够的资金,而且要指派具有丰富工作经验的人员对乡镇档案管理人员进行业务培训,以保证档案资料的收集、整理、录入、检索等均实现信息化操作的基本要求。

2.2加强管理机构的高效化

乡镇卫生防疫部门档案管理机构的组建必须设定明确的目标,而且要保证管理任务清楚和渠道畅通,否则难以保证管理工作的实际效率和质量。为了提升乡镇卫生防疫档案管理的高效化,必须实现信息管理、计划管理与责任管理的相互协调,并且逐步构建完善的基层卫生防疫档案管理网络。一般情况下,乡镇卫生防疫部门的综合档案室应配备2-3名专职档案管理人员,各科室要配备1名档案员,并且制定严明的考核制度,以满足工作的基本需求。

2.3严把建档质量,系统规范立卷

在乡镇卫生防疫档案管理工作中,必须根据相关法律、法规的具体要求,以及上级管理部门颁发的工作标准和考核规定,严把建档质量,系统规范立卷。为了保证建档质量和立卷规范,乡镇卫生防疫部门要以科室为单位,广泛收集和整理各种资料和文献,并且按照规定进行档案的归档与分析,以真实、客观反映区域卫生防疫工作的开展情况和发展趋势。

2.4进一步拓宽档案的开发与利用渠道

在乡镇卫生防疫档案的开发与利用中,一定要打破传统的思路和模式,而且要在满足用户实际需求的基础上,主动开展卫生防疫的咨询和宣传服务,从而进一步拓宽档案的开发与利用渠道。乡镇卫生防疫档案必须服务于卫生监督、疾病控制等基础工作,而且要加快档案资料的共享,尤其是在对区域卫生防疫工作进行调查时,基层卫生防疫部门要及时提供确凿、真是的档案资料,这是促进卫生防疫工作科学发展的有效途径。

综上所述,在我国卫生防疫事业快速发展的背景下,作为基层组织的乡镇卫生防疫部门必须认清自身肩负的职责,逐步加强档案管理的信息化、科学化和规范化,这是促进区域卫生防疫工作发展的重要途径,也是提升乡镇卫生防疫部门整体管理水准的重要考核项目。同时,在乡镇卫生防疫档案管理工作中,还要注意相关制度的科学制定与严格实施,以保证档案管理的实际效率和质量达到预期的目标。

参考文献

[1]陈立元,吴艳萍.计算机在卫生防疫站档案管理中的应用[J].河北职工医学院学报,2002,(03).

乡镇卫生管理制度篇7

一、指导思想和工作目标

指导思想:以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为指导,坚持以人为本,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发挥政府引导和市场调节作用,优化农村卫生资源配置,强化农村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完善功能,提高服务水平,全面落实初级卫生保健发展纲要,协调城乡卫生事业发展,促进农民健康水平的提高。

工作目标:到20*年,基本建立符合我县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农民健康需求的农村卫生服务体系,建立基本设施齐全的农村卫生服务网络,建立具有较高专业素质的农村卫生服务队伍,建立精干高效的农村卫生管理体制,建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和医疗救助制度,使农民人人享有初级卫生保健,主要健康指标达到全省平均水平。

二、组织领导

乡镇卫生院体制调整工作在县委、县政府领导下,由县乡镇卫生院体制调整工作领导组负责组织实施,领导组办公室设在县卫生局。根据工作需要成立专门工作小组,具体处理相关事务。

三、实施内容

(一)调整乡镇卫生院设置

全县设中心卫生院2所,即:*中心卫生院、美溪中心卫生院;设乡镇卫生院6所,即:*乡卫生院。

撤消原*乡卫生院,其职能分别由*中心卫生院、碧阳镇卫生院负责。

碧阳镇卫生院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牌子。

(二)明确乡镇卫生院主要职责

以公共卫生为主,综合提供预防、保健和基本医疗等服务,受县卫生局委托承担公共卫生管理职能。乡镇卫生院要重点加强产科、儿科、急诊、急救等服务功能,改进服务方式;深入农村、社区、家庭、学校,提供预防保健和基本医疗服务。中心卫生院是一定区域范围内的预防保健、医疗技术指导中心,除具有乡镇卫生院的职能外,还承担协助县级卫生机构开展对乡镇卫生院技术指导的工作职责。

(三)明确乡镇卫生院的人员编制管理

乡镇卫生院的人员编制按照"精简、统一、效能"原则,以管辖区域面积、服务人口、工作项目和经济发展状况等因素分类核定。全县8所乡镇卫生院核定总编制75名。全县乡镇卫生院的人员编制实行统一管理,即县编办、财政局、卫生局根据乡镇人口现状和乡镇卫生院的实际,按照从严、从紧的原则,在总编制数内,核定并调整各乡镇卫生院的编制。乡镇卫生院超编人员在三年内逐步分流。

深化人事制度改革。乡镇卫生院要建立和完善院长负责和任期目标管理制度。乡镇卫生院院长由县卫生局在卫生系统内择优招聘。建立乡镇卫生院全员聘用制,做到因事设岗,按照岗位设置和执业资格准入的要求,以及公开、平等、择优的原则,实行工作人员竞争上岗、末位待岗制度。乡镇卫生院因工作需要招聘技术人员,经上级卫生部门批准同意后,由县人事局、卫生局统一组织,公开招聘,考试考核后择优聘用。严禁非卫生技术人员进入卫生技术岗位。

(四)乡镇卫生院的经费预算形式和经费管理

1、经费预算与补助

(1)乡镇卫生院开展基本医疗服务所需经费,在不新增财政负担前提下,原则上由县财政按照定额补助标准列入预算,不足部分通过医疗服务收入弥补。

(2)乡镇卫生院离退休人员的离退休费从20*年元月起由县财政承担,在职人员基本工资按现有差额补助标准不变。

(3)乡镇人民政府要对辖区内卫生工作给予关心、支持,特别在用地、用工、治安和资金等方面予以支持。

2、经费管理

建立县乡医疗卫生单位统一的财务管理体制,在县会计核算中心下设卫生经费结算分中心,分中心设在县卫生局,负责全县乡镇卫生院财务管理。分中心与卫生局计划财务科合署办公。

撤销乡镇卫生院在金融机构开设的所有帐户。乡镇卫生院按规定统一开设"收入待解户",县卫生经费结算分中心开设"支出帐户",乡镇卫生院以院为单位实行独立核算、报帐制管理。按单位规模大小确定备用额数。

3、债权债务及资产处理

乡镇卫生院原债权归调整后所属乡镇卫生院所有,属经营和开展卫生业务及添置设备等造成的债务所调整后所属乡镇卫生院承担。乡镇卫生院资产在清理核实基础上,认真做好产权登记工作,其资产并入调整后所属乡镇卫生院帐目。

(五)实施步骤

乡镇卫生院体制调整分三个阶段进行。

(一)启动阶段(20*年9月初至9月中旬)

冻结乡镇卫生院帐户、清产核资;成立相应组织,召开动员会议,统一思想;广泛宣传乡镇卫生院体制调整的必要性、调整方案和要求;制订乡镇卫生院体制调整相关配套文件。

(二)实施阶段(20*年9月中旬至*月底)

成立"黟县会计结算中心卫生结算分中心",确认乡镇卫生院债权债务和国有资产产权登记;人员、业务、经费、资产归县卫生局管理。

乡镇卫生管理制度篇8

目前,全县有各类医疗机构103个,其中县属医疗机构2个(县医院和中医院),卫生机构5个(疾控中心、卫生监督所、妇保所、爱卫办、农卫办),民营专科医院1家,乡镇中心卫生院3所,乡级卫

生院和分院15所,个体医疗机构22家,厂矿学校医务室4个,村卫生室51个。在职卫生技术从业人员513人其中:执业医师184人,执业助理医师95人,注册护士163人,检验、药剂55人。公共卫生信息报告点

176个(每个行政村、社区各设一个点),共配备了14名乡镇公共卫生管理员和176名村级卫生信息联络员。

二、农村医疗卫生事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我县卫生工作也有了很大的进步,但就发展方面来看仍存在着不少问题,主要有:

一是卫生发展资金不足。20*年末全县医疗卫生单位固定资产5125万元,其中县城占92.64%,农村只占7.36%。乡镇卫生院医疗设备短缺,大部分卫生院都还停留在五六十年代的“老三件”水平,医

疗用房破旧,医疗卫生服务功能不全,社区卫生服务工作开展不平衡,难以有效正常开展农民健康体检工作和满足农村人群的一般医疗需求。

二是乡镇卫生院技术力量薄弱。随着新农合工作的实施,乡镇卫生院业务量有了较大幅度提高,呈现出医疗技术力量明显不足。据统计,乡(镇)卫生院,有中专以上学历的不到30%,70%以上无专

业学历。没有一所乡(镇)卫生院能开展阑尾炎手术,有的甚至不能开展最简单的清创缝合手术。中高级卫生技术人员缺乏,高层次、高素质人员明显不足,医疗质量难以保证,很难吸引更多的病人就

诊,因而绝大部分卫生院存在以药养医问题。自乡镇卫生院体制改革后,老专业技术人员提前离开岗位,如今临床医生严重缺乏,再加上由于资金短缺,卫生院无力安排医务人员参加进修或接受再教育

,使医务人员失去知识更新的机会,造成知识老化问题十分突出。

三是缺乏特色专科,竞争能力不足。由于卫生院设备陈旧,技术力量业务水平一般化,缺乏特色专科,为群众提供服务的项目手段不能明显优于乡村医生和个体开业医生,且乡村医生凭借其身居村

民之中的“地利”条件和灵活、方便、人员少、消耗低、积极性高等特点,使卫生院竞争能力不足,形成“小病找村医,大病送医院”的格局。

四是卫生院存在管理水平不高问题。据调查,全县大部分卫生院院长都是从临床医务人员中选的,未接受管理知识培训,不熟悉管理工作,经营理念和办法缺乏,难以调动职工积极性。管理

机制滞后,很难适应新形势的需要,医疗服务运行过程中也存在很大的安全隐患。

五是“重医轻防”问题。长期以来,乡镇卫生院的“重医轻防”现象非常严重。目前乡镇卫生院防保人员不仅数量过少,而且质量低下,使得乡镇卫生院防保工作的效果大打折扣。提供公共卫生服

务本应是乡镇卫生院工作的重心,但是由于现行体制的原因,使得原本在功能上相互协作、相互配合的县、乡、村三级卫生机构逐渐转为全面竞争的关系。在这种情况下,由于公共卫生服务无法带来明

显收益,故被逐渐弱化,导致乡镇卫生“重医轻防”现象愈演愈烈。

作为“夹心层”的乡镇卫生院,在医疗领域,其便利性和服务价格不及村卫生室(所),在服务质量上又难以与城区医院匹敌,在竞争中逐渐落入下风。近年来,随着政府对农村卫生工作重视程度

的不断提高,一些惠及乡镇卫生院的政策相继出台,改善了乡镇卫生院的硬件设施,“新农合”在报销方面向乡镇卫生院倾斜,另外,“十二项公共卫生工作”的开展也为其带来了发展的契机。然而,

这些政策仅仅只是“救活”乡镇卫生院,使他们能维持正常运转,没有在乡镇卫生院回归其本来定位上做出实质性贡献,大多数乡镇卫生院仍然行进在“重医轻防”的老路上。

三、医疗卫生事业今后发展的思路

如何适应新形势的发展和新体制变化,加强乡镇卫生院建设和村级医疗机构管理,我们的建议和设想是:

一是充分认识发展壮大卫生院力量的意义和作用,明确功能定位。建立和完善县、乡、村农村三级卫生服务网络,是政府的重要责任。在这三级卫生服务网络中,乡镇卫生院是“枢纽”。它以公共

卫生为主,综合提供预防、保健和基本医疗服务,并承担辖区内公共卫生管理职能。多年以来,由于人们对乡镇卫生院功能定位认识偏差,甚至把它当作生产性企业来运营,以致造成对卫生院投入少、

工作条件差、卫技人员流失多的难以生存的局面。我们认为,要加快乡镇卫生院建设,改变目前的状况,首先要进一步明确乡镇卫生院的功能定位,转变观念,加大投入,切实把乡镇卫生院工作作为政

府的一项重要基础性工作来抓,充分发挥其在农村三级医疗卫生网络中的枢纽作用,实现“常见病不出乡镇”的目标。

二是制定相应倾斜政策,支持卫生院发展。(1)政府和财政部门要在财力上增加对农村卫生事业的投入,应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和财政收入的增长,妥善安排用于卫生院建设的资金用于设备购置、

人才进修和基础设施的完善等。如今年加快人民医院和石塘卫生院的迁建,积极实施崇头、大湾、沙铺、云坛卫生院扩建,改善农村卫生基础设施。(2)针对乡镇卫生院留不住人的问题,应由政府每年

拨一定的专项经费,解决乡镇卫生院卫生技术人员的保险、工资待遇等基本问题,解除其后顾之忧,使其能安心全力投入工作,稳定卫生队伍,使其留得住、干得好。(3)针对卫生院人才短缺现象,政

府部门应制定并出台相应倾斜政策,吸引更多的优秀卫生人才,充实基层卫生院人员队伍,提高其整体素质水平。(4)加强乡镇卫生院卫生技术人员培训。充分发挥县级医院的龙头作用,实行对口支援

,定向培训等方式,提供更多的学习和交流机会,切实提高农村卫技人员业务水平,提高乡镇卫生院的服务力上新水平。

三是改革管理体制,完善经营方式。(1)进一步深化乡镇卫生院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改革,积极探索和完善现行体制下符合各乡镇实际的卫生院运行模式,加大行政协调力度,充分运用现行政策,

以当前十二项公共卫生服务工作开展为契机,积极争取县政府增加投入,真正建立起以政府为主导的卫生管理体制。(2)认真做好乡镇卫生院长的选聘工作。实行公开招聘,竞争上岗,把那些懂管理、

素质高、有事业心的优秀人才选拔到卫生院院长的岗位上。开展对乡镇卫生院院长的管理培训不断提高乡镇卫生院院长的管理水平。同时进一步加强乡镇卫生院院长的管理和民主监督,实行院长目标责

任制,对不称职的乡镇卫生院院长及时予以解聘。(3)深化人事与分配制度改革,引进竞争制度,建立新的用人制度。对专业技术职称进行评、聘分开,竞争上岗,实施全员聘用制,鼓励人员合理流动

。在分配制度上实行按劳分配,多劳多得,向一线、专业技术、高风险岗位倾斜,真正做到调动全院的积极性。(4)大力推行农村社区服务和新农合医疗制度。随着社会经济不断进步,农村缺医少药的

乡镇卫生管理制度篇9

一、指导思想

以“*重要思想为指导,以党的“*”提出的“大力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工作”为指针,进一步贯彻落实全国爱卫会《关于加强农村爱国卫生工作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指导意见》和《*省爱国卫生条例》,按照新农村建设“村容整洁”的要求,搞好农村环境卫生综合治理,优化居民生存环境,提高居民健康水平。

二、时间安排

20*年11月上旬——20*年元月31日

三、工作要点

(一)集中清理集镇入口处及公共场地乱堆乱放的建筑材料、垃圾、粪堆、秸杆等杂物,铲除卫生死角;妥善处理废弃池塘;疏通排水沟,保持污水排放畅通。

(二)搞好集镇主干街道硬化及背街小巷治理,做到无坑洼、无积水,雨水不泥泞,无蚊蝇孳生地。

(三)加大改厕力度、清洁农村厕所。要采取建三格化粪池等形式,提高农村厕所的无害化水平,消灭蚊蝇蛆虫,逐步改善厕所环境,消除卫生隐患。供群众使用的公共厕所,要做到有专(兼)职人员负责,定时保洁,定期清理粪便。

(四)组织开展病媒生物防制工作,要以坚持统一组织、统一时间、统一方法、统一药物、统一标准开展病媒生物防制工作,有效控制蚊蝇鼠密度。

(五)开展健康教育活动,提高居民卫生意识和自我保健能力,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六)整治“六小”行业,确保各类“六小”单位持有效的卫生许可证,亮证经营,有行业卫生管理制度,室内外环境卫生整治。

四、活动步骤

(一)动员部署阶段(11月上旬至11月15日)

各乡镇要成立环境卫生综合整治组织机构,周密布置整治工作,并通过会议、广播、板报、横幅等形式,加大宣传力度,充分调动广大群众参与的积极性。同时,要加强组织,建立工作台帐,实行目标管理。

(二)综合整治阶段(11月15日至12月31日)

各乡镇要真正担负起农村环境卫生综合整治工作的重任,要组织乡镇机关干部职工和集镇居民平整道路、疏通沟渠,治理乱堆乱放、乱搭乱建,清除集镇街路、河道、居民庭院垃圾,建设环卫基础设施、落实清扫保洁人员、建立完善管理制度和长效机制。

(三)检查验收阶段(20*年元月1日至20*年元月31日)

县政府在20*年元月15日前对各乡、镇集镇环境卫生综合整治情况进行一次认真检查验收,并于元月15日前将活动情况及检查结果一式两份书面上报县政府办公室和县爱卫办。20*年元月15日至元月31日,县政府办公室、县爱卫办将抽调人员组成检查评比组,采取推荐和抽查相结合的方式对全县各乡、镇集镇环境卫生整治情况进行检查。

五、有关要求

1、提高认识,切实加强组织领导

创造整洁优美的乡、镇集镇环境卫生既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爱国卫生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搞好乡、镇集镇环境卫生综合整治对于促进经济发展、改善生活环境、提升南昌形象,推动新农村建设具有十分重大的现实意义。各乡镇要进一步深化认识,把乡、镇环境卫生综合整治工作作为践行“*的重要思想,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文明、和谐南昌”的重要举措,作为领导干部“五风”建设、关注民生、服务百姓的重大实践活动,作为新农村建设的有效抓手,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各乡镇党政“一把手”要亲自抓、负总责,分管领导要主动抓、促落实。各乡镇均要建立健全爱卫组织机构,落实具体的工作人员,解决必需的工作经费,充分发挥爱国卫生的传统工作优势,广泛发动广大农民群众积极参与,务求乡、镇集镇环境卫生综合整治工作取得实效。

2、明确目标,务求整治取得实效

各乡镇要紧密围绕新农村建设提出的“乡风文明、村容整洁”要求,以改善农民群众生产生活环境为着力点,动员组织群众开展以“人人动手,清洁环境,美化家园”为主题的乡、镇集镇环境卫生综合整治大行动,要通过整治行动,达到无暴露垃圾、无乱堆乱放、无乱吊乱挂、无乱排污水、无放养家禽畜、改水改厕到位、“四害”密度达标、“六小”行业合格、居民卫生行为良好和各乡镇集镇有一批布局合理的环卫设施,有一支工作负责的环卫专业队伍,有一套行之有效的环境卫生管理制度和考核奖惩机制的最终目标。

3、广泛宣传,提高群众卫生素质

各乡镇要围绕提高群众文明卫生素质,采取各种形式,广泛深入持久地开展爱国卫生方针、政策、法律法规和疾病预防、健康保健等知识的宣传教育,进一步提高群众文明卫生素质。要充分发挥报刊、广播、电视、网络等大众新闻媒体的宣传主渠道作用,广泛宣传卫生防病知识,传递健康信息,使农民群众了解环境与健康关系,提高卫生防病意识,引导广大农民群众为保障健康,预防和控制疾病,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从身边做起,自觉投入到乡、镇集镇环境卫生综合整治大行动中去,革除陋习,讲文明、讲卫生、讲科学、树新风,逐步建立文明健康的生产生活方式和卫生行为习惯,不断提高农民群众的整体素质和生活质量。

4、完善机制,强化卫生长效管理

各乡镇要建立健全乡、镇集镇环境卫生管理和宣传教育、清扫保洁、执法监督、督查奖惩等机制,加强日常管理和经常性维护,形成长效的环卫保洁机制。要加强环卫队伍建设,各乡、镇集镇均要配备专职的环境卫生管护人员,明确卫生清扫、垃圾消纳、绿化管护、街道养护、公厕保洁等责任,制定检查奖惩办法,定期考核,确保能扫得净、看得住、管得好。要加大环卫设施的投入,定期更换增添设施,满足群众生产生活需要。要实行“门前三包”(包卫生、包绿化、包秩序)责任制,各单位、个体经营户和个人要按规定缴纳清扫保洁、垃圾清运等费用,专项用于街路清扫和垃圾清运处置。要建立健全群众参与和监督的机制,吸纳有一定代表性的群众进行监督,巩固整治成果。

乡镇卫生管理制度篇10

论文关键词:医改新财务会计制度乡镇卫生院

随着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不断深入,乡镇卫生院在医疗卫生服务体系中的作用也越来越重要。其担负着在广大农村地区公共卫生服务和常见病、多发病的诊疗服务及对村卫生室的业务管理和技术指导等责任。是农村三级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的枢纽。推动乡镇卫生院的综合改革,全面实施基本药物制度,保障乡镇卫生院的正常运行,是实现医改目标的关键措施之一。为此,国务院办公厅颁布了《建立和规范政府办基本医疗卫生机构基本药物采购机制的指导意见》、《关于建立健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补偿机制的意见》,财政部与卫生部专门制定了《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财务制度》、《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会计制度》,卫生部等5部门制定了《乡镇卫生院管理办法(试行)》,对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补偿机制、财务管理、经济核算提出了明确要求。笔者通过对新制度实施前后乡镇卫生院财务管理、会计核算、运行情况等进行比较,探讨多项新制度的实施对乡镇卫生院运行,对医改目标的实现的影响,分析现阶段乡镇卫生院正常运转所面临的问题。

一、推行新制度,促进乡镇卫生院改变运转模式

1.建立补偿机制,改变收入结构,转变经营运转模式、促进服务,体现公益性。乡镇卫生院是具有福利性质的社会公益性事业单位,不以盈利为目的,但这并不等于说不谈补偿。新制度实施前财政投入严重不足,主要依靠医疗、药品收入来实现运转,由于乡镇卫生院的医疗手段相对较少、技术措施相对落后,形成了“以药养医”、“以医养防”的状况,为了生存和发展,形成了以扩大医疗业务收入为目的的经营运转思维。乡镇卫生院在医疗活动中,逐利性医疗行为普遍存在,造成过度医疗、盲目医疗现象。新制度实施后,从根本上解决了这一问题。(1)实施基本药物制度后,乡镇卫生院药品销售实现了零利润,作为替代,财政进行药差补助,药品价格及销售量均大幅降低,医疗业务收入占总收入的比重下降明显。由于有稳定的财政补助保障,生存问题可望解决,且不合理医疗行为已变得无利可图,乡镇卫生院开展“小马拉大车”似的大型手术、疑难重症救治、大处方、不合理检查等等趋利性动机已不复存在,转而开展基本医疗,切实提高医疗服务质量,提升医疗服务水平、增强医疗服务手段、延伸医疗服务内容,根据自身实际和业务发展需要,稳妥地开展医疗服务,最大限度地保障医疗安全,获得合理的业务收入。(2)实施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财政予以补助,促进了基层医疗资源的合理配置。从事公共卫生服务成为乡镇卫生院主要任务之一,由于财政按服务项目及工作质量进行补助,防保工作经费有了保障,工作有了积极性,只要按质按量完成指定的公共卫生项目便可取得相应的财政补助。乡镇卫生院重新配备人力、物力,加强防保工作,切实做好公共卫生服务,将形成医防并重的运营模式。(3)会计核算体现公益性。新会计制度增设了公共卫生支出科目,公共卫生服务支出核算具体,各项支出均能明确地对应分类核算,清晰地反映了公共卫生服务支出费用构成,为全面计量乡镇卫生院的公共卫生等公益性支出提供了依据,也为建立建全公共卫生服务补偿制度提供了基础资料。

2.细化预算核算指标,强化预算约束,促使乡镇卫生院加强预算监管,确保财政资金使用透明。新财务制度明确规定对乡镇卫生院实行“核定任务、核定收支、绩效考核补助、超支不补、结余按规定使用”的预算管理办法。加大对财政资金投入,明确使用考核办法,细化预算核算指标。对基本补助、项目补助收支分别进行核算,单独计算结余数,为财政资金使用效果评价提供依据,确保财政资金使用规范透明。(1)强化预算约束与管理。根据其功能,核定任务、收支,将所有收支全部纳入预算管理,维护预算的完整性、严肃性,杜绝随意调整项目支出等问题,促进乡镇卫生院规范运营。(2)在明确预算管理原则的基础上,强化预算执行。新制度对预算、决算编制、审批、调整、执行程序及执行环节所遵循的方法、原则、程序等作出了详细规定,并明确了主管部门、财政部门以及乡镇卫生院等主体在预算管理各环节中的职责。(3)财政补助明细表设计科学,信息丰富。对财政资金进行全面反映,准确反映财政资金对公共卫生、基建等的投入、使用情况,依据支出用途进行分类披露,体现政府对基本建设和设备购置足额安排的补偿机制。将政府承担的基本建设和设备购置支出单独反映,并将财政资金与非财政资金形成的公共卫生服务支出区分出来,在会计核算流程中清晰反映了各种补偿渠道的资金流程。完整反映财政资金消耗、结余情况。便于对财政资金的使用考核,同时能够反映乡镇卫生院自有资金用于公共卫生服务的情况,肯定了乡镇卫生院的社会贡献。(4)明确人员等各项经费的构成。按内容进行预算管理,并严格执行,切实解决了乡镇卫生院经费支出的随意性。

3.简化核算程序,强化会计核算与监督制度,加强管理,规范资产购置与使用,防范财务风险。(1)明确建立财政对设备购置、村卫生室建设等经费投入机制。乡镇卫生院简化核算,不进行以权责发生制为基础的成本核算,无需计提固定资产折旧或提取修购基金。(2)严格禁止对外投资,控制大型设备购置。明确财政对设备购置、村卫生室建设等经费投入制度,规定不得举债建设,不得发生融资租赁行为。控制财务风险,维护公共医疗卫生的公益性。(3)建立“统一领导、集中管理”的财务管理体制,并推行财务集中核算及委托记账制度。强化财务会计核算,加强了财务监督,有效保障乡镇卫生院经济活动的规范、透明。(4)把预算和财务管理责任进行落实,并将会计核算与预算制度进行衔接。达到强化财务监管和会计监督、加强乡镇卫生院内部管理、确保资金专款专用、充分发挥资金使用效益的目的。

4.完善业绩考核评价体系,实施绩效工资,设立奖励基金,建立激励机制。(1)制定考核方法,确保资金使用效益最大化。随着财政投入的增加,如何评价财政资金支出效果尤其重要,新制度将财政资金的组织管理、资金分配、能力建设、人员培训、项目执行及实施效果、督导考核等情况全方位纳入考核体系,并通过量化积分等方式进行财政资金支出及其产出的绩效评价,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2)全面细化考核内容,量化考核指标。考核内容除了实施的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数量外,更重视过程性指标,讲求科学性,重视质量,强调服务对象满意度。保证支出和产出结果之间紧密的对应关系。(3)建立制度,确保资金合理、适当、高效使用。考核是确定乡镇卫生院使用政府投入的资金是否适当的重要办法,但并不单纯靠考核来保证,新制度还通过制度设计来完成这一目标。新制度明确了公共卫生服务等资金的使用范围、对象、支出渠道、支付方式以及会计核算流程、账务处理方法等,有利于乡镇卫生院对照执行,规范使用。(4)在专用基金中设置奖励基金,提高医务人员的积极性。执行核定收支等预算管理方式的乡镇卫生院,在年度终了对核定任务完成情况进行绩效考核合格后,可按照业务收支结余的一定比例提取奖励基金,结合绩效工资的实施用于职工绩效考核奖励,完善激励约束机制,促使医务人员更好地参与医改、服务医改。

5.优化内部组织架构,完善乡镇卫生院内部控制制度。(1)完善治理结构。依据主管部门的授权范围制定管理层议事规则,明确院委会、工会等机构在决策、执行、监督等方面的职责权限,形成制衡机制。对“三重一大”事项,坚持集体决策和申报审批制度。(2)完善管理责任制度,细化各部门职能,岗位职责。优化业务流程,对医疗、公共卫生服务等业务的流程设计一方面要有利于管理效能提升,另一方面要保证量、质控制有效。(3)完善业务审批、执行相分离的授权控制制度,特别注意规范不相容职务的授权,加强对员工离岗、临时离岗的交接管理,明确责任。(4)完善业绩考核制度,业绩考核不能满足于经济效益指标,医疗业务还应重视床位使用率、次均医疗费、次均药品费,公共卫生服务业务要强调支出效果等效率指标,社会满意度等质量指标。

二、当前乡镇卫生院运转仍存在的问题

1.乡镇卫生院发展环境有待改善。

(1)乡镇卫生院业务的正常开展需接受多个部门的日常监管,但环保、物价、药监、技术监督、安检、防疫等多个相关职能部门的检查均要收费,其中部分部门没有真正帮助纠正和解决问题,而是以收费为目的。作为非营利性的事业性的机构,规费已成为乡镇卫生院的一项经济负担。

(2)基本医疗市场环境有待规范。乡镇卫生院处于广大基层农村,与非公立医疗机构(主要包括原乡镇卫生院民营化改制、新建等形式建立的非营利性、营利性的民营医疗机构、个体诊所等)共同构建了农村基本医疗、公共卫生服务市场的供方。但是即使是非营利性的民营医疗机构在现阶段也具有强烈的逐利性动机,部分机构通过广告、发放宣传单等形式夸大疗效、欺诈宣传,对介绍患者至其院就医的乡村医生、公立医疗机构临床医生等一切可能接触患者的人群支付一定比例的送诊业务费,甚至动用医托等方式招揽病员,在治疗过程中大处方、滥检查、巧立明目收费,并尽力鼓吹自己的能力、水平,诋毁其他机构。这种不正当竞争行为干扰了正常的医疗秩序,侵害患者利益。笔者曾调查过一所只有25名(其中临床医生6名,专职市场运作人员8名)员工的民营医疗机构,2010年医疗业务额960万元,当年发生广告宣传费120万元、送诊业务费168万元(按患者医疗费总额的20%支付)。转贴于

(3)公共卫生服务任务的分配形式有待探讨。公立乡镇卫生院与民营医疗机构均可参与部分公共卫生服务项目。但民营医院有选择权,可以挑肥拣瘦,补助标准高的做,补助低的甚至零补助的不做,医疗业务忙时不做,闲时做。而公立医院往往没得选择。

2.部分服务项目经费不足。国家实施的基本公共卫生项目已经有对应的完善的补偿机制,而一些突发的、偶发的服务项目支出则没有固定的补偿方式,发生支出的额度也常常不能正确预计,经常是做义工。而且基本公共卫生项目补助也不包括公共卫生服务人员工资,从而形成了“以医养防”的现象。

3.部分业务收费标准过低。乡镇卫生院一些依行政指令开展的项目不能依据正常收费标准进行收费。比如某地由人社局组织退休人员每两年一次免费体检,检查项目包括心电图、B超、血常规、尿常规等14个项目,正常收费标准284元,但财政仅支付40元,尚不足以补偿体检过程中消耗的医用材料,更别说人员工资了。这种赔本买卖业务常常发生。

4.各信息系统孤立运行、条块分割,信息孤岛现象严重,增加管理成本及管理难度。目前,以信息化为手段的管理,在乡镇卫生院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各职能管理部门、医疗保险部门也充分运用信息化管理加强了对乡镇卫生院的日常监管。但各信息系统大多独立运行,新农合结算软件、医保结算软件、救助结算软件、离休病人结算软件、药监系统软件、药品招标采购软件等均由不同的职能部门开发、管理,互不兼容。大多数信息均要在不同系统中重复录入,各系统信息也成了信息孤岛,对各系统的维护、升级困难,对本就缺乏信息化人才的乡镇卫生院来说,困难重重。

5.医疗保险报销标准差异,医患沟通难度大。目前,基本医疗保险主要包括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一方面三制度报销标准不一致,差异较大,特别是个人缴费标准与收益不成正比,引发群众不理解,增加医患沟通难度。笔者了解到某地居民原本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每年每人缴费45元,住院报销比例为70%。2010年,因行政区划调整,所在镇与县城驻地区划合并,社区居民只能参加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每年每人缴费提高到110元,住院报销比例却下降为50%。患者对这种缴费提高、收益率却下降的现象常常不满意,也影响了医患关系;另一方面医保制度不配套,如有些收费项目明文规定由医保统筹金支付或部分支付(如一般诊疗费),但是由于职工医保门诊采用个人账户制度,门诊医疗费均从个人账户中支付,不能享受统筹支付。三大医保制度的差异还表现在财政对不同身份、不同人群的补助标准不一致,不同地区的乡镇卫生院面对不同的人群,乡镇卫生院也面对着不同的政府付费补偿方式及标准,影响了正常的收费补偿机制。

6.基本药物制度有待进一步完善,药品价格形成机制有待进一步商榷。合理落实国家基本药物制度,满足人民群众的基本医疗需求。基本药物制度的实施,从根本上解决了长期以来“以药养医”、“看病贵”的问题,但是一些习惯用药、甚至个别常用药并不在基本药物目录中。另外,虽说大部分药品的价格是下降了,但也有极少数药品,价格比过去加成之后的价格还要高,基本药物的中标价比市场上同品种的批发价还高的现象屡见不鲜。基本药物制度的效果受到影响。

三、实施新制度,完善配套措施,确保乡镇卫生院转换职能的几点建议

1.尽快落实新制度的各项实施细则,对制度中确定由政府投入的部分加快补偿机制的形成、完善。谨慎推行会计集中核算制度,财务集中核算对财务基础薄弱、财务管理人才缺乏的乡镇卫生院加强财务核算与事后监督有着重要的意义,但是对其他乡镇卫生院来说,却可能削弱了乡镇卫生院财务管理、计划、决策及事前、事中监督的能力。而提高乡镇卫生院管理能力,对维持乡镇卫生院的正常运转的作用不可忽视。对财务人员实行委派制,适当提升财务人员在乡镇卫生院中的管理地位,可迅速提升乡镇卫生院财务管理的能力,对乡镇卫生院的发展意义重大。

2.加强对民营医疗机构医疗行为的监管,对其业务范围进行规范,治疗措施进行论证,开拓医疗市场的方式进行监督,净化医疗市场的环境。加强对非营利性民营医疗机构的财务监管,对出资人一方面享受非营利性政策优惠,另一方面却大肆享用业务结余的现象进行打击,消除其趋利性动机,确保“非营利性”名副其实,促使其公益性回归。

3.界定基本医疗的范围及乡镇卫生院在基本医疗服务中的角色、业务要求、工作目标,在此基础上尝试城市医院与乡镇卫生院的集团管理模式。既防止乡镇卫生院截留危、重、疑、难病人,也能防止乡镇卫生院在享受政府补贴、衣食无忧的情况下消极对待医疗业务的开展,将病员推向城市医院,造成“看病难”的问题。建立医院与乡镇卫生院在基本医疗中的双向转诊、分工协作机制。

集团化管理还有利于城市医院通过临床服务、人员培训、技术指导、设备扶持等方式,提高乡镇卫生院医疗水平和服务能力。完善基层医院财务、会计制度,以适应多种形式的乡镇卫生院管理模式也十分重要。

4.改革医疗保险制度,缩小直至统一不同人群的财政补偿标准及险种报销水平,以体现人人享有基本医疗保健的公平性。

现有制度中,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财政补贴最高,其次是居民医保,再次是职工医保。最初的设想是按居民支付能力大小确定补偿标准,但实际情况可能更为复杂。

取消门诊账户制度,医疗保险是针对患病居民的保障制度,对未发生医疗费的居民本就不应给予医疗基金补贴,造成不需要的想办法用,于是就出现了医保卡可刷大米等极端现象,而需要的却不够用。

缩小甚至可以统一门诊、住院报销标准(目前除了个人账户制度,门诊报销比例大大低于住院报销比例),只要是基本医疗,不应区分就医形式,现有制度对慢性病患者尤其不公平,促进、鼓励住院治疗,加剧了医疗资源的消耗。在一定程度上助长了看病贵、看病难。

建立统一的信息管理系统,集医疗保险、救助、管理、居民健康信息等于一体,实行居民就诊、约诊、转诊、结算、接受医疗、公共卫生服务一卡通。将居民就诊、接受公共卫生服务与医疗费结算、医保报销、乡镇卫生院公共卫生、基本医疗任务管理、结合起来。一方面可以促使乡镇卫生院规范收费行为,确保医疗费报销数据准确,杜绝套保行为;另一方面可以实时反馈基本医疗、公共卫生服务的开展情况,夯实乡镇卫生院业绩数据,简化考核方式,防范“笔头”服务,保证基本医疗、公共卫生服务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