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光伏市场环境十篇光伏市场环境十篇

光伏市场环境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5:36:15

光伏市场环境篇1

关键词:光伏产业;无锡尚德;外部环境;peSt分析;产业环境

一.相关背景

光伏产业是利用光伏效应发电,并以硅材料的开发应用而形成的产业链条。它包括多晶硅、太阳能电池生产等。光伏效应实质上是太阳能转化过程,利用太阳能发电具有充足性,安全性,广泛性,清洁性等特点,这使得光伏产业赢得社会各界的青睐。

无锡尚德太阳能电力有限公司是成立于2001年的一家集研发、生产、销售为一体的外商独资高新技术企业。从创建以来,无锡尚德公司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2005年,它首次公开上市,成为第一个在纽约股票交易市场成功上市的中国民营企业。然而,这样的好景并未延续,2011年后,尚德的形势急转直下,资产负债率急剧升高,市值暴跌。2013年无锡尚德无法归还到期债务,被迫实施破产重整。

无锡尚德的没落让整个光伏产业重新洗牌,对光伏来讲是沉重的打击。然而,究竟是什么掀起了光伏发展的浪潮,确又让该产业在现阶段停滞不前呢?

二.外部环境分析——peSt分析

影响一个行业发展的外部因素不胜枚举,但概况地讲,政治,经济,社会,技术是其中最重要的因素。peSt分析就是从这四个因素入手,分析行业面临的外宏观环境。

1.政治环境:

在中国,政府在企业发展过程中扮演重要角色。政府不仅提供各种激励措施如税收优惠,进出口许可证,还直接提供资金支持。无锡市政府采用了独特支持模式即融合政策、技术、人才与市场等,它是无锡尚德公司走向顶峰的关键因素之一。

光伏产业与其他能源产业相比具有环保的特性。无锡尚德成立前后,我国有关环境保护的法律政策不断出台:如《中华人民共和国可再生能源法》、《可再生能源电价附加收入调配暂行法》等。这样的大背景在相当大的程度上推动了无锡尚德光伏发电的发展。

2.经济环境:

自无锡尚德成立以来,中国的经济正处于高速发展的状态:GDp高速增长,国家逐步开放民间融资环境,各种民间贷款公司稳定发展。这为无锡尚德的成长及整个光伏产业创造了有利的筹资环境。我国加入wto也为无锡尚德等光伏企业在海外寻求低成本的原材料,向海外扩张创造了可能性。

然而,2008年金融危机袭击全球。通货膨胀,消费力不足等成为无锡尚德破产的早期因素。

3.社会文化:

我国有丰富的太阳能资源,优越的自然资源为光伏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最基本的能源,使得光伏发电的推广在我国成为可能。再者,我国是一个劳动力充足的大国,低廉的人力资本大大降低了光伏行业的雇佣成本。

然而,不可否认,众多劳动人口中,光伏产业专业对口的人才却寥寥无几。每年缺口约有20万,巨大的缺口亟待填补。这种现状严重限制了光伏产业的创新与发展。

4.科学技术环境:

欧美等国家在光伏发电上起步早,技术成熟,形成了一定的技术壁垒。而中国涉足光伏发电领域较晚。加上我国光伏企业的自主研发实力弱,主要的原材料和设备均靠进口,技术瓶颈严重制约我国光伏产业的发展。

在整个光伏产业链中,处于产业链上游拥有相对先进技术的无锡尚德等太阳能电池制造商能获取丰厚利润;处于下游封装环节的企业利润少但技术和资金门槛低,致使我国短时间内涌现出多家封装企业。原材料价格暴涨、封装产能过剩使这些企业获利更少。这将我国的光伏产业置于一种低技术低利润的困境。

三.产业内部环境

1.行业内现有竞争者的竞争

行业中的企业,相互之间的利益都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对大多数企业而言,行业间的竞争程度是企业盈利水平的主要决定因素。

对于光伏产业,竞争参与者范围集中在太阳能电池这一块,市场由成长期向成熟其发展。2009年和2010年整个行业高速扩张。多晶硅,太阳能电池利润巨大,众多投资者一哄而上。一时间,产能扩张过快,“光伏基地”遍地开花。

再加上较高的退出壁垒,饱和的市场环境使得光伏产品价格持续下降,利润下降。部分企业包括光伏巨头无锡尚德出现经营困难,甚至开始半停产、停产。这不仅将无锡尚德推向危机的边缘,也使得整个光伏产业处于困境。

2.潜在进入者带来的竞争

光伏产业是资金,技术密集型行业。单晶硅提纯,太阳能电池的生产都需要一定技术,从短期来看,该行业存在一定的进入壁垒。但随着原材料成本的降低,技术的普及,壁垒容易被打破。长期内新企业进入这个行业的可能性比较大,对原有企业的地位构成了一定威胁。原有企业多是一些中小规模的企业,达到大生产规模的甚少,它们很难承受新进企业的冲击。

3.替代品的威胁

光伏产业归根结底属于能源行业,面临着来自传统能源及新能源的替代品的威胁。

虽然与化石能源相比,太阳能具有可再生,清洁等特点,但它的发电成本远远大于传统发电方式。光伏产业的销售以外销为主,市场极其不稳定,而电力工业是国民经济中最重要的能源产业,以内销为主,市场稳定;光伏产业靠投资驱动,技术要求高,受国际市场控制,而传统发电方式技术要求低。这些因素使得传统的发电方式对太阳能发电构成了巨大威胁。

4.供应商的讨价还价能力

对于光伏产业,原材料为硅片。而世界上大多数硅材料供应商都在国外,我国多晶硅产量不足,并且技术相对落后,导致原材料硅的价格居高不下,使普通消费者无力购买。卖方讨价还价能力较弱,使光伏产业消费者市场无法快速扩张。

但从2005年以来硅材料的缺口逐步减小,并且如果政策支持,太阳能电池的生产厂商前向一体化的可能性比较大。大多数太阳能电池生产厂商将逐步涉足下游产业直接生产电能。这种趋势会减少对用户的依赖,加强供应商讨价还价的能力。

我们可以看出,高成本,低技术是限制无锡尚德及整个光伏产业发展的两大根本因素。要打破这些困境,需要来自中国各界甚至国际的大力支持。中国光伏产业前方的路还很长。(作者单位:西南财经大学)

参考文献:

[1]无锡尚德国际化成长的国际因素分析赵先进

光伏市场环境篇2

【关键词】当前政策分布式光伏企业机遇与挑战

光能是一种可再生的绿色资源,随着世界能源危机的到来和环境的恶化,如何更好的发展光伏产业成为各个国家的重点话题之一。对于我国而言,分布式光伏产业的发展,对我国新能源的开发来说无疑是一件好事。但在当前的背景下,分布式光伏企业的发展在面临机遇的同时也面临着巨大的挑战,需要企业积极的行动起来抓住机遇应对挑战。

一、分布式光伏发电的特点

相比于大型的光伏发电站来说,分布式光伏发电有其突出的优势。首先分布式光伏发电单个项目的投资较少,光伏发电厂可以分布在每一个用户的场地上,所发的电就地利用。分布式光伏发电每个站点的建设规模较少,每兆瓦需要投资的金的大约在1000万左右。每个家庭的装机容量大约在4千瓦左右,如果每家每户都改用分布式光伏发电,每个家庭改装费用大约在4万元左右。从这点便可以看出分布式光伏发电的投建成本较低,适合进行大规模的推广。其次分布式光伏发电对电网的要求较高,建立分布式光伏发电的电网要求电网整体可以实现“自发自用、余量上网,电网平衡”。这就要求在分布式光伏发电的地区要实行电网的升级,以实现响应的功能。当前电网建设较为成功国家是德国,德国的分布式光伏电网系统的智能化较高,但电网建设的成本也比较高,这无疑成为分布式光伏发电推广过程中的阻碍。

二、推广分布式光伏发电的意义

对于我国的分布式光伏企业来说,进行分布式光伏发电系统推广的困难无疑来自两个方面,一是市场,二是政府。对于市场来说,当前我国光伏组件的产能是过剩的。据统计2012年全球光伏组件的产能是50Gw,这其中中国的产能就有35Gw。仅2012年一年我国的光伏组件产能达到21Gw,但我国国内的光伏组件需求量仅为2.8Gw,大部分的过剩的产能需要依赖出口。但由于欧美国家对我国光伏组件的“双反”调查,我国的光伏组件的出口受到严重的限制,这导致我国光伏产业受到巨大的冲击。分布式光伏产业的推广和发展可以拉动国内市场对光伏组件的消耗,通过拉动内需的方式帮助我国的光伏市场消耗过剩的产能,这对整个光伏市场来说是一件好事。国内光伏发电产业发展空间巨大,依靠投融资支持推动分布式光伏发电产业对消化国内光伏企业光伏组件过剩产能具有积极意义。

对于政府而言,随着世界气候的变化和我国环境问题的日益凸显,政府也要积极的行动起来解决当前的危机。分布式光伏发电作为一种绿色健康的新型能源,对缓解我国对燃煤的依赖、减少排放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面对当前越来越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必须优化现有能源结构,减少对燃煤的依赖,加快发展新能源。我国中东部地区经济较发达,环境污染问题也相对较为严重。特别是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等地区,个别城市每年出现雾霾天气的天数超过200天。据统计,我国东部地区面积仅占我国国土面积的8%左右,却消耗了全国近半的煤炭、石油、钢铁、水泥等资源,形成了大量的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和烟尘等环境污染物的排放。同时我国中东部地区又是太阳光照较强的地区,分布式光伏发电的推广应用将有效缓解我国能源消耗和我国能源产业对燃煤的依赖,减少有害气体的排放。

三、当前我国分布式光伏企业的机遇与挑战

在我国分布式光伏产业的前景是十分广阔的,就市场而言我国有足够的光伏组件产量,可以满足分布式光伏市场的需求。同时对政府来说,我国的政府大力的支持分布式光伏产业的发展,这对当前的分布式光伏企业来说是机遇。例如很多地区针对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小、单个项目投资少、成本较高的特点,设计并采用了不同的补贴结构和模式:一是对“事前补贴”和“事后补贴”采取不同的资本金比例、偿债覆盖率要求等;二是对“事前补贴"、“事后补贴”和“无补贴”等不同类别项目的信用结构做出有区别的合理安排,极大的降低分布式光伏设备在地方的推广难度。

分布式光伏企业应当抓住这个机遇,通过市场积极的推广自己的产品,通过优惠的政策吸引人们对自家的供电设备进行改造,迅速的占领市场。但在开放的市场环境下分布式光伏企业也同样面临着不小的挑战。

首先是资金问题,光伏产业的建设的投入资金一般较大,如果盲目的扩大市场将会造成整个企业的资金困难,严重的会使整个企业的资金链断裂,因此盲目扩大市场的方式是十分危险的,企业应当适当放慢分光伏设备推广的脚步。由于我国是以火电为主,火电对于普通居民来说成本低廉,这就给分布式光伏设备的推广带来了巨大的困难。除此之外也是最为重要的一个问题,当前我国的电网建设还没有针对分布式光伏设备进行具体的改造,单方面的将分布式光伏发电系统融入到整个电网中的难度很大,成本也很高,这在无形中降低了分布式光伏发电设备在市场中的竞争力。这些都是当前分布式光伏发电产业必须要解决的问题,这对每一个分布式光伏发电企业来说都是不小的挑战,只有解决这些问题才能真正推动分布式光伏产业的发展。

四、结语

随着我国光伏产业的发展,产能过剩的问题日益严重,应当通过拉动内需的方式解决当前的危机。分布式光伏设备无疑是当前技术较为成熟,可以进行大面积推广的一种光伏发电技术。因此,分布式光伏企业应当抓住机遇,面对挑战迎难而上,解决分布式光伏产业在推广和建设中遇到的困难,推动我国光伏产业更好的发展。

参考文献:

光伏市场环境篇3

自2011年下半年起,由于国内产能过剩、欧洲市场需求下降与贸易壁垒等多重因素叠加,用进入“寒冬”来形容我国光伏行业毫不为过。期间最有代表性的事件即是在2013年3月,全球最大太阳能电池板生产商尚德电力宣布其在中国的主要子公司破产。无锡尚德的破产进一步暴露出全球太阳能行业的糟糕境遇。在此之前,西方太阳能行业发生一连串倒闭事件,包括德国的Q-Cells和美国Solyndra的破产事件。一连串企业倒闭尤其是大型企业倒闭,可以理解为行业见底的重要标志。遭受欧美“双反”(反倾销和反补贴)与国内产能严重过剩双重考验的中国光伏产业,是否还能迎来自己的第二个春天引人深思。

我国光伏产业发展现状

(一)产能高度集中于中游生产环节,关键技术设备需进口

一般而言,光伏产业链分为上游、中游和下游三大环节。其中,上游包括技术研发、硅材料和其他材料的提炼生产,中游包括硅片、电池片及组件的生产制造,下游则是指光伏系统安装建设及运营与维护。光伏产业链的各个环节对技术、投资与资本规模要求差异较大。资金与技术问题所产生的壁垒,使得硅材料提纯与光伏终端应用环节的价值量相对更高,而中游的太阳能电池生产与组件封装环节因进入门槛较低,导致其竞争激烈,产业价值量也最低。

我国光伏企业则恰恰集中在产业链中游低附加值、低利润回报率的电池和组件制造环节,而在产业链上游的多晶硅和产业链下游的光伏发电环节,发展还比较滞后。自2007年起,我国的太阳能电池产量便稳居世界第一位,是全球名副其实的光伏电池制造中心,如表1所示。低端产业链生产环节的重复建设,对产能扩张的盲目追求,使得产量严重过剩,为光伏产业的发展埋下了极大隐患。

表1近年来我国光伏电池产量增长态势及与全球产量比较

年份全球太阳能电池产量(mw)中国太阳能电池产量(mw)中国占比(%)

2000287.003.001.05

2001401.004.601.15

2002560.006.001.07

2003750.0012.001.60

20041256.0050.003.98

20051815.00145.007.99

20062536.00438.0017.27

20074279.001088.0025.43

20087911.003238.0040.93

200912464.005851.0046.94

201027381.007710.6028.16

201137185.0012983.8834.92

数据来源:wind资讯

虽然我国在太阳能电池产能与产量方面位居世界第一,但行业核心技术大多掌握在其他发达国家的手中,产业核心竞争力不强,许多关键技术和设备对外依存度很高,如薄膜电池生产线、四氯化硅闭环回收装置、自动电焊机等设备都主要依赖进口。这种技术设备方面的差距,导致光伏产业发展缺乏稳定的基础,直接致使我国光伏产品的生产成本偏高,市场竞争力不强。

此外,虽然与使用传统能源相比,使用太阳能产生的固体废物少、能源消耗低,作为绿色能源的代表其在应用环节具有无污染、无排放的环境友好型特征,但并非光伏产业链的每个环节都是无污染的。光伏电池的生产与制造环节是存在严重污染问题的,尤其是太阳能多晶硅的生产和铸锭、切片所需的能源消耗较大,环境影响也较大。对于我国光伏企业而言,集中于电池制造环节且尚未掌握产业清洁发展技术的现状,除了带来低端生产环节的重复建设与产能过剩外,也对生态环境产生了重大影响,有悖于绿色新能源应用的初衷。

(二)原材料高纯度多晶硅进口依存度高

多晶硅是光伏产业最主要的原材料。我国多晶硅工业起步于上世纪50年代,但早期发展并不景气。近年来随着光伏市场的不断发展,我国多晶硅产业获得迅速发展,产量也得到迅速扩张,从2005年到2013年,我国多晶硅产量从41吨迅速增至8.2万吨,如图1所示。

图1我国2001年至2013年多晶硅产量

(编辑注:去掉纵坐标数据中的“,”)

数据来源:wind资讯

我国硅矿尤其是优质石英硅矿储量丰富,可以为多晶硅的生产提供丰富的原材料,但生产高纯度多晶硅不仅对技术水平要求高,还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所以存在着较高的技术壁垒和资金门槛。目前,生产多晶硅的主流技术是改良的西门子法,但是该法的核心技术主要集中在美国、德国、日本的几家大型厂商手中,国内除少数大型企业突破了技术限制外,大部分厂商是从国外引进技术。核心技术的缺乏,直接导致我国大部分厂商所生产的多晶硅产品质量较差,生产成本略高,因此每年仍需从国外进口大量高纯度多晶硅(见表2)。原材料的高度进口依存度,使得我国光伏产业发展风险大增,制约着整个行业的健康持续发展。

表22010―2013年我国高纯度多晶硅进口量与产量(单位:吨)

年份2010年2011年2012年2013年

进口量47510646148276072104

生产量52203848017100082000

数据来源:wind资讯

(三)产品销售严重依赖国外市场

光伏市场环境篇4

无锡市政府通过其投资公司所扮演的角色,也远没“成也萧何、败也萧何”那么简单。

无锡市政府对尚德的风险投资,折射出新能源技术发展中政府实施有效产业政策面临的普遍困境。

尚德重组中,无锡市政府表现出与尚德荣辱与共的态度,但并未直接接盘无锡尚德,而是按照市场规则对其进行重组,体现了依法处理商业事件的理念。

地方政府承担了该承担的财务责任,也付出了声誉代价。许多金融企业或出于商业考量,或是响应政策,亦或受地方政府的影响,为尚德的成长提供了大量融资,也因此在此次重组中承担了相应的损失。

尚德的成立是一个标准的企业家创业故事。2001年,在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那年,留学澳大利亚的施正荣回到中国创业,无锡市政府及地方国企为其提供了风险投资,尚德着手晶硅电池和组件制造,并打入了购买力较高、环保意识强的发达国家光伏市场。2005年,尚德在美国市场上市,为尚德提供最初风险投资的无锡市国有资本退出了尚德。

2008年,始于美国的金融危机蔓延全球,新能源产业也未能独善其身。2011年,美国、欧洲等国相继宣布对中国的光伏组件进行“双反”调查,中国光伏企业的海外之路陡增变数,本土市场弱小、抗风险能力不足暴露无遗。

当年全球有超过200家光伏企业进行了业务重组兼并,最为引人注目的是获得美国能源联邦政府5.35亿美元担保的美国光伏企业Solyndra,于2011年8月底破产引发市场哗然,2012年4月,产量曾居全球之首的德国Q-Cells公司破产。

中国光伏的领军企业尚德也难逃此劫。2013年3月,因内部管理、行业发展方向判断等方面的失误被迫进行破产重组。

尚德前期的成功和政策导向,带来了国内大批跟随者进入光伏市场,产品定位、融资方式、地方政府支持模式都与尚德高度雷同。

在没有绝对领先的技术和能力壁垒情况下,先入者难以保持领先优势,同质化竞争迅速拉低了行业利润,中国企业大批进入光伏产业改变了全球光伏产业格局,全球光伏产品组件价格也在十年内从5美元/瓦下降到不足1美元/瓦。

近十年来,中国通过《可再生能源法》、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战略、国家重大科技专项、“金太阳”工程等,引导和支持包括太阳能光伏技术的发展,其方向无疑是正确的。

无锡市政府当年出于发展本地区高技术产业的动机而支持尚德,以风险投资的方式进入和退出,这种投资方式和激励机制设计,也符合高技术行业发展规律,在尚德登陆全球资本市场后被证明是成功的。

但随后各地遍地开花的光伏项目,加上海外市场急剧萎缩,光伏企业难以持续发展,地方政府也由此背上沉重的财务负担、面临巨大的财务风险,有的地方甚至付出了牺牲当地环境的巨大代价,这就需要认真分析和检讨。

政府对新能源产业给予政策、资金支持无可厚非。但中央政府要加强约束地方政府直接干预市场竞争的行为,加强对地方政府环境保护的问责,要有更加合理的考核机制衡量地方政府绩效,使其在保障民生投资和加大产业投资之间、在支持不同产业之间做出权衡,促使地方政府在直接投资本地产业发展方面更加谨慎。

光伏市场环境篇5

在中盛光电集团副总裁兼首席财务官陈晓冬看来,认为“双反”调查是一种倒退。他笑言美国公司是“飞机坠毁怪地心引力”,试图通过设立贸易壁垒来渡过光伏产业的冬天,而不是从技术和成本上谋求自身提高。事实上许多中国公司已经想到对策,即将生产厂转移到其他国家或地区。只要产品不在中国生产,便不在抵制的范围内,可以规避这个问题。

对于当下光伏产业身处的“外需低迷、产能过剩、价格跳水、补贴下降、双反调查”的多重夹击的境况,作为一站式太阳能电力解决方案的提供商,中盛光电倒显得处变不惊。陈晓冬认为,光伏产业所面临的危机是短期的,离拨开云雾见晴天的日子也许并不遥远。而在陈晓东积极乐观观点的背后,则是中盛光电自身十足的底气。

多云转晴

“事实上,光伏的价格正在趋向合理化。”陈晓冬介绍说,过去光伏产业的泡沫多出现在多晶硅这一环节。降价前的多晶硅厂商产能有限,供不应求,这使其有了议价的优势,毛利非常高。在大幅降价中,晶体硅产业链上降价幅度最大的就是多晶硅,降了约70%左右,切片和电池降了50%,相较之下,中盛光电所处的下游组件仅降了34%~40%。“过去下游的日子比较苦,现在正好反过来了。”陈晓冬说。

补贴下调在短期内会影响需求,造成光伏产品价格降低,但与此同时也使得光伏产品更加能够被消费。“当人们发现安装一个太阳能组件如此便宜,以至于没有政府的补贴也完全能够承受时,也就看到了实现上网平价的可能。”

太阳能市场长期存在着一个发展逻辑图,即太阳能的价格会越来越低,传统能源的价格会越来越高,直到有一天二者交汇,传统能源仍会继续走高,太阳能则会先下行然后实现反弹,但仍不超过传统能源。这种上网平价的概念已经在一些地区实现了。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日照条件和传统价格不同,所以上网平价也存在先后。

陈晓冬认为降价是健康的,上网平价会给价格带来弹性,也会带来更多需求。政府补贴下调短期内对行业而言不是好事,但却有效加速了价格的下调。“两三年前的研究报告认为今天的价格要再经过两三年的调整,现在已经提前到达了。”陈晓东表示价格的下调有效地支撑了全行业的装机量,他预测未来一年的价格稳中有降,不会出现去年的大幅度降价。“之前大家还有泡沫可挤,现在利润率已经很低了,下游的组件和系统制造商还有超过10%的毛利,上游的企业甚至已经达到零毛利,甚至亏损。除非现在有新技术出现,能够大幅提高太能晶体硅的转汇率,否则价格将会进入相对稳定的状态。”

在陈晓东看来,光伏公司利润低除了降价的原因之外,日臻成熟的太阳能技术也是一个重要原因。太阳能技术的发展主要体现在晶体硅的转换率上,转换率高意味着每块电池板输出的能量便更多,对系统供应商而言,投入同样的成本,效率更高,可以得到利润的改善。目前对晶体硅的研究还在持续进行,业界对转换率的进一步提升普遍持乐观态度。

陈晓冬预测,未来的一两年或许比较困难,但撑过去之后,装机量会持续上行,新技术的产生会节约单位成本,光伏行业会进入新一轮发展,装机量和利润率都将非常可观。

新市场补力

根据赛迪智库光伏产业研究所的调查显示,曾经日进斗金的国内光伏行业在2011年遭受重创,利润率从139%下滑到20%,半数以上的中小电池组件企业已经停产,30%大幅减产,10%至20%小幅减产或努力维持,并已开始不同程度裁员。

欧债危机是造成这个困境的原因之一。欧洲市场占全球光伏需求的80%,受欧债危机影响,德国、意大利、西班牙等国纷纷削减光伏产品补贴,政府补贴的下降直接影响光伏产品使用者的回报,这就逼迫企业降低系统价格以保证其回报。

尽管如此,陈晓冬认为主要市场的需求萎缩并不意味着光伏产业的装机量会受到影响。

据欧洲光伏产业协会epia的2011年度报告,2011年全球光伏装机量达28Gw。这一数字在2010年为16.6Gw,增长达40%左右。据陈晓冬介绍,在光伏产业已经很火热的2008年,当时的装机量仅为6Gw,近几年光伏产业的增长速度非常惊人。目前全球累计光伏装机量逾67.4Gw,这意味着光伏已成为仅次于水电和风能的第三大可再生能源。

目前行业对于2012光伏市场装机量持较为悲观的看法,预测可能仅为21Gw。对此陈晓东则认为,2012的装机量还有继续增长的空间,“尽管成熟的市场可能会萎缩,但新兴市场的快速增长不容小觑。”令光伏企业集体惊喜的是,经过几年的市场培育,如今除欧洲市场以外,亚洲及美国市场也呈现扩张势头,中国、英国、日本、东南亚等都将成为光伏产业的新战场。

始于技术,是外界对于中盛光电的一个评价。

一直坚持技术引领市场的中盛光电内部有一支由美国、德国和中国的科学家与工程师共同组成的一流研发团队,多年来一直致力于太阳能系统效率的提升、高安全性与高可靠度产品的开发以及适合各种特殊需求和特殊环境太阳能系统的研发与应用。中盛光电的组件为并网和离网系统,晶体光伏组件从设计到生产都严格执行国际质量标准,最大限度地提升组件的效率,减少组件的使用空间,25年的质保期使中盛光电的组件价值恒久。2008年中盛第一款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双轴追日系统投产,追日系统能够实现快速简易安装,对地基的要求和空间的占用实现最小化的同时,极大提高电量的产出,提高投资回报,目前应用于美国里士满1兆瓦废水处理设备等项目中。

陈晓东表示,中盛光电将一直坚持技术上的优势,以技术占领市场,无论是已经成熟的欧洲市场,还是即将兴起的新兴市场。

“轻骑兵”制胜

终于模式,是外界对于中盛光电的另外一个评价。

在光伏产业高速扩张时期,企业对上游材料需求旺盛,材料价格也因供不应求的状况而充满泡沫。为了更好地控制成本,整合产业链,垂直一体化的模式成为众多企业追逐的目标。当时若能形成完整产业链,则将占据巨大优势,毛利非常可观,最高时可以到35%左右。但当价格大规模跳水,这些企业的毛利也随之下降到16%左右,还存在一定的存货减值。此外过度追求垂直一体化还存在设备更新的问题。

“随着市场环境的变化,轻资产更能适应现在的变化。”陈晓冬认为,光伏市场整体供大于求的环境决定了只有深耕环节的精细化,才能获得持久的竞争力。当前的市场环境使专注于某些环节的轻资产企业在成本控制上非常有利,与之前相比,购买材料的成本甚至比一体化的成本还低,无需计算产能。

市场环境的变化使中盛光电一直坚持的轻资产道路显现了优势。如果将垂直一体化比喻成矩形立方体,陈晓冬认为中盛光电更像是一个金字塔,专注于中下游的组件生产和系统提供,有选择地从事少量上游业务。陈晓冬说,“中盛光电是一家谨慎的公司,我们知道泡沫不会持续时间太长,一旦泡沫被挤掉,一体化较高的公司会有更多的累赘。”

此外陈晓冬表示,中盛光电的核心竞争力还在于其优秀的系统业务。中盛光电集团成立于2005年,是最早专业从事太阳能电站epC业务的中国公司,业务涵盖制造业务和解决方案业务两大领域。“我们从2008年就开始做系统业务,为国外客户提供服务。如果将整个光伏产业视为建造楼房,其他企业提供的是砖瓦,而中盛光电进行的则是设计和建筑。”

陈晓东透漏,仅安装配送环节的利润就可达整个光伏行业利润的30%以上,因此许多企业正在意识到“打包销售”比单纯组件高出一倍以上的销售利润,逐步开展epC业务。而在这一方面已经领先一步的中盛光电,已将其发展成了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布局全球与资本同行

从2005年正式进入该行业至今,公司已经发展到2500多人的规模,并且成立了欧美分公司,其中海外员工50余人。公司营销总部设在中国南京,在泰州和南京拥有三个生产基地。公司欧洲总部位于德国慕尼黑,北美总部地处美国旧金山,在意大利米兰、法国里昂、韩国首尔和以色列的特拉维夫设有分支机构。“全球网络和本地服务”的运营理念使中盛光电的产品和服务遍及50多个国家和地区。

海外分支架构较多,需要倾注的海外力量也比较大,对财务系统是一种挑战。在内部控制上,中盛光电总部的资金部门负责决定各个分支与全球银行的关系,如需支付款项,需要完成严格的流程,经由总部的同意。中盛光电还设有专门负责海外内控的经理,每年有大部分时间在海外的分支机构确保当地的会计流程和系统都是按照总部的Sop进行。

在普遍融资难的环境下,光伏产业的投资短期也存在一些问题,无论政府还是银行对上游的审批贷款都非常严格。相对而言下游的利润率更高,风险较低,在获得银行贷款上更有优势。银行也看到下游稳定成熟公司的盈利能力,尽管大环境趋紧,但中盛光电仍然获得了资本市场的助力。

光伏市场环境篇6

关键词:光伏产业;Swot;新余

1、S:优势分析

新余市光伏产业具有市场地理区位分布优势。从江西省的的角度讲,江西省与长三角,珠三角以及闽中南经济区接壤;从新余市的角度讲,新余市境内不但有沪昆线贯穿全境,还有沪瑞高速公路贯穿东西,更有赣粤高速公路直通南北。新余至上海860Km,广州760Km,长沙280Km,武汉490Km,距省会南昌仅143Km,能为当地从事光伏产业的厂商提供广阔的市场潜力。

其次,新余市的光伏产业具有生产要素优势。硅是光伏产业的主要原料。作为硅原料的粉石英,江西储量十分丰富、品质较高,原矿洗选后Sio2含量可达99.5%以上。目前以探明保有资源储量2000万吨以上,居全国首位。江西的粉石英矿产资源主要分布在宜春―萍乡一带,距离新余市距离只有一百多公里,交通便利,运输成本低廉。

2、w:劣势分析

我国是光伏产业重要的生产基地,依据epia的调查,我国(包括台湾地区)光伏厂商在太阳能级硅片,电池,组件和薄膜电池方面均表现不俗,分别占到了18%,59%,55%和22%。在世界十大光伏系统供应厂商中,就有包括中国尚德(Suntech)、中国英利(yingli)、中国晶澳(JaSolar)、中国天合(triansolar)和台湾昱晶(Gintech)5家中国在内。

与中国光伏企业巨大的产能相矛盾的是国内尚未启动的市场。由于光伏发电在现阶段相对传统火力发电方式而言具有成本劣势。因此,光伏市场的扩大主要依靠政府政策激励的强大的推动力。

3、o:机遇分析

世界光伏产业自从2004年,德国“上网电价法“公布之后,呈现井喷式增长。根据Solarbuzz最新年度光伏市场报告,2010年全球光伏市场安装量达到18.2Gw(=18200mwp),相较于2009年增幅139%。以产值来看,2010年光伏产业全球营收达到820亿美金,相较于2009年营收400亿美金增幅105%。同时光伏产业链企业在过去的12个月中成功的募集到了超过100亿美金的股票与债券[15]。在世界光伏产业经历2010年的繁荣之后,若干新兴市场将蓬勃发展,将与德、日、美成为世界光伏市场未来重要的推动力。

从最新政策上来看,2010年开始,由财政部、科技部、住建部、国家能源局联合文件,对“金太阳示范工程和太阳能光电建筑应用示范工程”的有关政策进行了大幅调整,设立12个太阳能示范开发区,2012年以后每年国内应用规模不低于1000mw,并到2020年实现总装机容量20000mwp,一旦国家的“新能源产业规划”和“上网电价政策”出台,形成对新能源产业长期的、持续性的政策扶持,将给新余市光伏产业带来爆发性发展的机遇。

4、t:挑战分析

由于我国光伏产业原料依赖进口,国内光伏产品98%依赖出口,两头在外,光伏贸易存在诸多挑战,主要表现汇率风险和贸易保护主义两方面。

所谓汇率风险又称外汇风险,指经济主体持有或运用外汇的经济活动中,因汇率变动而蒙受损失的可能性。欧洲是世界的主要光伏市场,是我国光伏厂商的主要出口地,其市场规模在2010年占到全球光伏市场的81%。欧元汇率的变动将直接影响厂商以人民币或美元计价的利润。

5、政策建议

新余市作为一个现代化工业城市,其第二、第三产业应该协调发展。新余市政府应该发挥其统筹协调作用,调整产业结构,积极培育服务业,使服务业能给工业提供急需的配套服务和有力支持。尤其是新余目前比较缺乏的咨询和中介服务业。要加强金融服务业,改变原来单一的传统低腰贷款融资方式,引入风险投资集群,为中小光伏企业提供更多的融资渠道和发展契机。

同时,新余市还应该发挥其引导作用,打造专业的光伏交易市场,为新余市及其周边地区的光伏厂商提供一个交易平台,提高交易效率,减少交易成本。

光伏产业是一个新兴的技术密集型产业,新余是要建设成为世界级的光伏基地需要大量各个层次的人才。因此,新余市应该以2009年被国家科技部命名为“国家新能源科技示范城”为契机,从人才培养和人才引进两个方面推进人才战略,综合推动新余光伏产业的发展。(作者单位:江西财经大学)

参考文献

[1]江西看好太阳能光伏产业基地,但要防止一哄而上―一哄而下[n].决策信息领导,2008年6月

[2]江西光伏产业[D].江西:南昌大学

光伏市场环境篇7

关键词:光伏产业;多晶硅;太阳能电池;产业结构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类对于能源的需求量越来越大。然而,化石能源资源的枯竭以及其开采、使用对环境污染的压力增大,使人们不得不寻找和开发新的绿色能源,太阳能是可供选择的绿色能源之一。以太阳能为基础的光伏产业是我国中央政府确定的战略性新兴产业。自2006年1月1日起实施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可再生能源法》后,又相继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法规近百条,2013年国内光伏电池产能为42Gw,产量达到25.1Gw,与2012年相比,增长率约为20%,产量约占全球总产量的62%,位居全球首位。光伏产业的发展受到政府前所未有的重视,一系列帮助光伏产业实现“量变向质变”转化的政策频出,使我国光伏产业政策体系初步形成。[1]

一、我国光伏产业发展现状

(1)多晶硅产量逐年增长。多晶硅是生产光伏电池的原料,在生产硅基太阳能电池的过程中,需要使用大量的多晶硅。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统计,2014年上半年,我国多晶硅产量6.2万吨,同比增长100%,在产多晶硅企业由去年初的7家增至16家。图1为我国(大陆地区)近五年多晶硅年产量情况。

图1我国(大陆地区)多晶硅年产量的变化趋势

从图1可知,从2009年至2010年我国多晶硅的产量增幅为137.7%,2010年至2011年多晶硅产量增幅为81.6%,由于多晶硅产能增幅过快,导致国内多晶硅产能的过剩,加上国际多晶硅生产企业对华倾销,造成了2011年下半年以来我国多晶硅市场价格一路下滑,整个行业陷入困顿。截至2012年年底,我国多晶硅生产企业已由原来的近50家锐减至7家,产量也由2011年的79000t减至60400t。2014年,随着全球光伏装机市场的繁荣和我国商务部公布对太阳能级多晶硅反倾销调查的最终裁定,多晶硅的生产迎来了一波扩产和开工潮,其年产量由2012年的60400t增至84000t。总体来说,近年来我国多晶硅发展势头强劲且良好。

(2)太阳能电池产量居全球首位。虽然,我国太阳能电池制造业的发展时间不是很长,但发展速度非常快。至2006年,无锡尚德、江西赛维LDK等一批光伏企业在海外上市并取得巨大成功,促使国内太阳能电池制造业规模迅速壮大。从业企业从最初的十几家发展为几百家,太阳能电池产量也呈逐年增长发展态势。截至2013年底,中国大陆太阳能电池组件以25.1Gw的产量位居全球第一,产量约占全球总产量的63%。

(3)光伏装机容量迅猛上升。近年来,我国出台了《可再生能源发展“十二五”规划》《太阳能发电发展“十二五”规划》等一系列政策,受国家政策引导和带动,我国光伏产业迅猛发展,自2009年至2011年,我国光伏装机容量增幅非常快,然而2012年受光伏组件、逆变器、epC总包价格单边下跌,且政策导向不明朗。2012年我国光伏年新增装机容量为1.19Gw,大幅度低于2012年初的预期的5~7Gw。[2]2013年,在国务院《关于促进光伏产业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及一系列配套政策支持下,光伏发电快速发展。截至2013年底,全国累计并网运行光伏发电装机容量19.42Gw。其中,新增光伏发电装机容量12.92Gw。

(4)光伏产业结构。光伏产业的产业链包括多晶硅生产、光伏电池制造等环节。其中多晶硅生产技术密集度最高在产业链中处于高端,市场需求旺盛。全球太阳能光伏电池90%以上以单晶硅或者多晶硅为原材料生产。近年来,我国部分企业已基本掌握了多晶硅材料的生产工艺,已满足我国约50%光伏产品生产需要,具体情况见表1。

表1近5年中国多晶硅生产情况

项目2009年2010年2011年2012年2013年

国内多晶硅需求量/t4500085000130000136406157000

国内多晶硅产量/t1830043500790006040084000

国产多晶硅占国内年度需求量百分比/%40.751.260.844.353.5

(注:数据来源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电子信息司)

但是,我国目前多晶硅的生产总体上工艺技术更新滞后,不仅产品品质与国外相比有较大差距,而且生产成本较高,污染与浪费也较为严重,在国际市场基本不具备竞争力。

在光伏产业链中,太阳能电池制造是其最重要的生产环节。目前,我国太阳能电池产量全球第一,但是国内应用少,大部分产品用于出口。随着电力体制改革,补贴路径的变化,光伏产业发展的外部环境逐步改善,[3]而国内光伏装机市场逐步兴起,光伏电池组件的国内销售量也在上升,“两头在外”的局面正得以改变。[4]今年上半年,我国光伏电池组件产量达15.5Gw,同比增长34.8%,占全球总产量比例超过60%。[5]因此,从产业链角度看,能够对国际市场供应形成较大冲击的是处于中游的国内光伏电池及组件企业,该环节也首当其冲成为此番美欧“双反”的直接对象,进而加深了全产业链的发展困境。

二、目前我国光伏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1)国际市场发展阻碍重重。目前,我国光伏产业总体对外依存度仍较高,特别是太阳能电池销售。然而,一方面在金融危机和欧洲债务危机加深的特定宏观背景下,主要光伏应用市场(欧洲)的补贴下调导致全球光伏市场需求出现了萎缩[6];另一方面,欧美国家“贸易保护主义”纷纷抬头,至2009年以来,我国光伏企业经历了数次美国和欧盟的“双反”调查,无休止的贸易争端势必恶化我国光伏企业生存环境,阻碍我国光伏企业在国际市场中的发展。

(2)国内产业无序发展。光伏行业的高利润吸引使一些企业在近乎“疯狂”的状态下投资建厂扩能,随着产能的集中爆发,光伏市场“供过于求”的局面逐渐显现,“产能堆积”、“产能闲置”问题严重。例如,2011年光伏产业产能以100%的速度增长,而市场需求的增速只有50%,产能扩张的速度远快于市场需求的增速使得这一年光伏产品价格平均下跌近40%。[7]光伏产业作为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备受中央和地方政府的重视。近几年,各省市加速发展新能源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再次刺激了产能迅速扩张。据媒体报道,目前,全国有300个城市发展光伏太阳能产业,100多个建设了光伏产业基地,各地区几乎都把光伏产业列为优先扶持发展的新兴产业。[8]

(3)融资渠道不畅通。光伏产业属于资本密集型产业,融资渠道的通畅与否,直接关乎行业命运。我国光伏上市企业有22家,海外上市的有10家,其中有8家上市公司的市值已经达到了200亿美元。多数光伏企业选择到海外上市多是由于国内金融市场不够发达,相应的融资机制匮乏。投资光伏产业和相关项目的投资回收期长,要获得融资必须以光伏系统安装之后的发电量所带来的收入作为条件,属(下转第页)(上接第页)于项目融资。但是,这种融资方式在目前所能提供的资金非常有限。[9]

(4)光伏发电并网存在瓶颈。与传统发电形式相比,光伏发电的优势在于,功率选择灵活,维护相对简单,拆卸方便,其作为分布式并网的电源在电力系统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10]20世纪80年代开始,光伏发电开始迅速发展。[11]目前我国正大力推广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光伏发电系统有效而合理的并网是电力系统中需要解决的重大问题之一。解除了光伏发电并网存在的瓶颈,才能促使光伏发电系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三、我国光伏产业发展对策

(1)建立健全世界贸易争端解决机制。针对我国光伏企业在国外所遭遇的“双反”威胁,我国光伏行业应建立一个贸易争端解决机制平台,共同应对来自国际社会的贸易争端威胁。强大的行业调研能力、迅捷的信息预警机制、灵活的应诉能力以及与外国同行间的沟通交流均是该平台应该具备的功能。另外,这个机制平台的建立过程中,相关行业协会、商会等非政府组织应发挥主导作用。

(2)规范产业规划,加强政府调控,助推实力企业提升产业结构。由于市场失灵的存在,政府必须依靠宏观调控手段减少资源调配过程中脱节的现象,优化资源配置,促使产业朝健康、有序的方向发展。受《光伏制造行业规范条件》实施影响,光伏行业无序发展态势有所减缓,部分落后产能酝酿或开始退出,产业调整趋势明显。部分企业兼并重组意愿日益强烈,上半年,我国前10家组件企业产量全行业占比近60%,前5家多晶硅企业占比超过80%,集中度持续提高。优化光伏产业发展结构,推动产业调整升级,达到资源优化配置的作用。[12]

(3)疏通融资渠道,创新融资手段。资金的充裕是保障光伏产业健康快速发展的基础,为了疏通融资渠道,国家出台了《关于鼓励和引导民间资本进一步扩大能源领域投资的实施意见》《关于支持分布式光伏发电金融服务的意见》等一些促进光伏产业融资的倾斜政策;倡导建立产业发展基金,开放社会资本进入行业,以解决“融资难”问题;规范光伏行业上市公司融资行为,适度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上市;鼓励银行等金融机构与地方政府合作建立光伏项目融资服务平台,鼓励地方政府结合民生项目对光伏发电提供贷款贴息政策。

(4)鼓励太阳能发电设备应用,支持分布式发电并网。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的运行方式主要分为并网运行、离网运行和混合运行三类方式。[13]我国鼓励太阳能发电设备应用,支持分布式发电并网,最近能源局出台《关于进一步落实分布式光伏发电有关政策的通知》,针对分布式发电并网发展难题提出诸多具体措施。例如,在建筑屋顶资源方面,对屋顶面积达到一定规模且适宜光伏发电应用的新建和改扩建建筑物,应要求同步安装光伏发电设施或预留安装条件。地方政府可将建筑光伏发电应用纳入节能减排考核及奖惩制度,消纳分布式光伏发电量的单位可按折算的节能量参与相关交易。在并网方面,要完善分布式光伏发电接网和并网运行服务。在市县(区)电网企业设立分布式光伏发电“一站式”并网服务窗口,明确办理并网手续的申请条件、工作流程、办理时限,并在电网企业相关网站公布。[14]

参考文献:

[1]李文杰.2013年我国光伏产业发展回顾[J].中国财政,2014,661(8):67-68.

[2]2012中国光伏装机1.19Gw大幅低于预期[eB/oL].2013-01-16,.

[6]王文祥,史言信.我国光伏产业困境的形成:路径、机理与政策反思[J].当代财经,2014,350(1):87-96.

[7]《内忧外患致朝阳产业步入困境_中国信息报》――透视中国光伏产业发展尴尬局面[eB/oL].2012-09-05,http://.cn/jsdk/201209050021.shtml.

[8]怎样看待光伏产业产能过剩?[eB/oL].2012-07-10,http:///energy/2012-07/10/c_123391828.htm.

[9]袁艳平.战略性新兴产业链构建整合研究――以基于光伏产业的分析[D].西南财经大学,2012.

[10]许振超.光伏发电并网面临的问题分析[J].动力与电气工程,2017

(7):119.

[11]t.m.Razykov,C.S.Ferekides,D.morel,e.Stefanakos,H.S.Ullal,H.m.Upadhyaya,Solarphotovoltaicelectricity:Currentstatusandfutureprospects[J].Solarenergy,2011(85):1580-1608.

[12]工信部:下半年我国光伏产业有望跳跃式增长_产业经济_财经_中金在线[eB/oL].2014-08-20,http:///chanyejingji/

20140820/18732714.shtml.

光伏市场环境篇8

一、当前全球光伏产业发展态势与特征

在经历了2003-2010年的爆发式发展之后,近两年,全球光伏产业发展呈现出一些新的态势和特征。

传统市场国家大幅削减光伏补贴。光伏产业发展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政府的政策扶持和补贴。随着欧洲债务危机的持续发酵,2011年2月,世界领先的光伏产业领导国德国率先下调了光伏上网电价,意大利、西班牙、英国、法国等其它欧洲各国纷纷跟进。2010年,光伏装机增速最快之一的捷克,更是提出了包括征收26%的“太阳能税”在内的一系列针对光伏电站投资的惩罚方案。刚进入2012年,在中国宣布降低太阳工程补贴标准几乎同一时间,欧洲多国也宣布光伏补贴削减计划。德国政府从2012年3月9日起将补贴降低29%之多,从5月起开始每月都降低一定百分比,从7月1日起10mw以上的工厂得不到任何补贴。英国宣布,将向光伏安装户回购电力的补贴由每千瓦时43便士调降至每千瓦时21便士。欧洲是最大的光伏应用市场,占据了全球四分之三的份额。欧美各国大幅削减光伏补贴,给太阳能产业发展蒙上一层阴影。

市场呈现多元化趋势。受欧洲各国下调光伏补贴的影响,其所占全球市场比例不断下降,但欧洲市场在全球市场中的龙头地位不会有根本变化。与传统市场发展趋缓相反,其他新兴市场却在快速崛起,全球市场越来越呈现多元化趋势。首先,我国自2011年以来陆续出台了一系列鼓励光伏系统应用的政策措施,极大地鼓励了国内光伏系统项目安装的积极性。2012年,全国新增装机量约为4.5Gw,同比增长66%,约占全球市场份额的14%。其次,日本自福岛危机之后加大了对可再生能源的补贴力度,《光伏补贴法案》自2012年7月1日起正式实施,光伏项目投资积极性很高。最后,2012年,美国装机量增加至3.2Gw,发展速度惊人。专家预测,2012年,亚太地区光伏装机量占全球市场的比重将提高到26%,欧洲市场占据全球市场的份额将下滑至48.5%,未来美、中、日将会取代传统的欧洲国家,成为全球光伏装机量最多的国家。此外,东南亚、非洲、拉丁美洲等地区的安装市场也积极启动,发展潜力较大。

成本下降带动了系统安装量的提升。近年来,光伏产品价格一路下跌。2010年9月,125毫米的硅片价格为2美元/片,如今跌至0.6美元/片;多晶硅也由两年前的55美元/千克跌到现在不足18美元/千克;2010年5月,组件价格是1.3美元/瓦,现在下降到0.7美元/瓦。制成品价格的大幅下跌使系统安装成本明显下降,以前光伏组件(含硅片等原材料)占整个电站成本的60%以上,现在则只有40%左右了。以美国为例,2011年,光伏系统的平均安装成本比2010年下降了11%到14%;2012年上半年,加州地区又比2011年下降了3%到7%。成本下降带动了光伏安装量大幅攀升,2011年,全球总装机容量达到24Gw,增长了24%。2012年,各主要市场国家的安装量继续攀升,如德国在2012年初预计当年新增装机量目标是2.5-3.5Gw,但结果却出人意料地达到了破纪录的8Gw。

贸易争端此起彼伏。由于我国光伏产业具有竞争优势,在全球可再生能源市场中占据主要地位,近年来,不少国家和地区开始对本国、本地区的光伏产品采取贸易保护措施,对我国光伏产品开展反补贴、反倾销调查。2011年10月,美国率先对我国发动“双反”调查。2012年10月11日,美国商务部宣布了终裁结果,反倾销税率为18.32%-249.96%,反补贴税率为14.78%-15.97%。2012年9月,欧盟委员会公告,跟风对中国光伏电池发起反倾销调查,这是迄今对我国最大规模的贸易诉讼,涉案金额超过200亿美元,折合人民币近1300亿元。虽然目前欧盟尚未作出裁决,但对我国光伏产业发展影响巨大。前不久,印度也宣布将对原产于马来西亚、中国、中国台北和美国的太阳能电池组件进行反倾销调查。虽然近年来我国光伏产业新兴市场发展迅速,但是却面临着各种各样的壁垒,市场开拓难度加大。预计未来一段时间内,我国光伏产业仍将受到国际贸易保护主义的挑战,生存条件会持续艰难。

二、江苏光伏产业发展面临空前困难

光伏产业是江苏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已形成完整的产业体系,从多晶硅原料到电池组件生产,再到终端的光伏电站建设,我省的企业都有涉足。2011年,江苏太阳能光伏产业实现销售收入2689.9亿元,约占全国的三分之二。但2012年以来,受多种因素影响,产业发展遭遇空前困难,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价格大幅跳水。光伏组件从2011年的平均每瓦1.5美元降至目前的0.7-0.8美元。2012年1-10月,光伏产业产品价格持续下跌了48.9%。虽然企业的出货量增加,但产品价格的急剧下跌造成企业营业收入锐减。根据我省四家主要光伏企业(阿特斯、天合、韩华、中电电气)的财报,四家企业共计出货量为3.5Gw,与2011年同期基本持平,但实现营业收入32.5亿美元,同比下降了34.4%。

企业经营困难。一方面,企业资产负债率普遍偏高。省内几家主要光伏上市企业总负债超过600亿元,平均负债率在70%以上,其中,天合光能为67.57%,阿特斯为79.47%,尚德接近85%。过重的债务负担给企业正常经营造成严重不利影响。另一方面,企业融资更加困难。在当前整个产业“不景气”的情况下,金融系统已将光伏产业列为“高危”行业,纷纷收缩贷款规模,从严放贷,造成企业融资困难、融资成本加大。

生产出现停滞。江苏近千家光伏制造企业,有近半处于停产状态,大型企业也严重开工不足,员工下岗或待工。徐州中能硅业受到国外多晶硅生产企业倾销挤压,目前,库存7000吨,生产已处于停滞。尚德目前已进入破产程序。

三、多管齐下,促进江苏光伏产业健康发展

2012年12月19日,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确定了促进光伏产业健康发展的政策措施,这对于困难重重的光伏产业来说无疑是重大利好。中国光伏产业联盟预计,2013年,全球新增光伏装机容量达35Gw以上,其中,欧美市场约占全球的40%-50%;中、美、日将贡献近45%的新增市场装机量,其中,中国新增装机量将达到8-10Gw,同比增长122%。如何把握政策利好的契机,促进江苏光伏产业健康发展,是我省面临的一项迫切任务。

科学制定光伏发电规划并严格落实。最近,国家扶持光伏产业的政策陆续推出。2012年12月,财政部拨付70亿元资金,支持启动光伏发电应用示范3157兆瓦,示范项目原则上要在2013年6月底前建成。据悉,“十二五”规划关于光伏发电的总装机容量或将从21Gw再次上调至40Gw。江苏省作为光伏大省,要抓住有利契机,抓紧制定完善光伏发电规划,并积极争取在国家总体规划中占据较大份额。由于统筹规划滞后,我省光伏产业要素配置效率不高,重复建设现象比较严重,13个地级市均建有光伏产业园,大型光伏企业只有20多家,其余数以百计的均是中小企业。此外,由于缺少太阳能资源基础数据,光伏发电企业仅根据气象站观测资料进行估算,造成一些电站建成后实际发电量远远低于计划的局面。建议我省对太阳能资源情况进行一次全面普查,在此基础上制定光伏发电中长期发展规划,以中长期规划指导年度计划,以年度计划指导项目核准,避免一哄而上,培育持续稳定的光伏发电市场。另外,要注重光伏发电规划与配套电网规划的协调,建立简捷高效的并网服务体系,为未来大规模的光伏应用奠定基础。

集成政策帮助企业摆脱困境。虽然当前的发展遭遇困境,但光伏产业是关系国家能源安全的战略性产业,发展前景十分广阔,政府应集成政策帮助企业摆脱困境。一是简化各种行政审批手续。目前,涉及到光伏电站项目的有发改、住建、财政、工信、市容、电网等多个部门,企业要办理各种审批手续,疲于应付,无所适从。建议光伏系统项目由发改部门负责立项审批(小于一定规模的采用备案制),由住建部门负责工程建设监管,由财政部门负责补贴发放。同时,将光伏发电项目审批纳入各级政务服务中心,实行“一个窗口对外”。二是帮助企业解决融资困难。建议政府加大与银行的协调力度,研究光伏项目的金融支持方案,对于有订单、有市场、效益较好的企业,可以采取封闭式贷款、专款专用的方式,帮助企业解决融资难题。三是改进电价补贴方式。目前,江苏光伏发电上网电价高于标杆电价部分暂在省出台的电价附加每千瓦时一厘钱中解决,但电价附加补助资金的审核、拨付严重滞后。建议简化补贴发放流程,改进补贴方式,省里留成部分可先行发放,国家返还部分省里也可先行垫付、年终结算,以缓解企业资金困难。

加快建立健全光伏产业的技术标准体系。完善的产业技术标准可以有效防范出现劣质产品、原材料资源浪费、过度竞争甚至产能过剩等问题。我国在产业技术标准体系方面长期滞后,与光伏大国地位不相称。为了保证光伏组件的质量和安全性,美国和欧洲均制定了一系列标准进行规范,如美国的UL标准、欧洲的tUV标准等,不但保证了产品质量,更为国外产品设立了隐性市场门槛。国务院明确提出要建立健全技术标准体系,兄弟省份已着手开展这方面的工作。如浙江成立了太阳能光伏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积极跟踪国家和行业标准制定、修订计划。江苏作为光伏大省,有能力也有责任率先实践。对一些江苏急需、又有江苏产业特色的相关技术要求积极申报各级标准,同时,鼓励和帮助企业将水平领先、有市场前景的新产品新技术申报国家、行业标准。通过提高技术标准门槛,加快淘汰落后技术和低劣产品,从根本上解决产能过剩问题,为行业的持续健康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

加大对基础性、前瞻性技术创新的支持。技术进步是降低光伏发电成本,提高光能利用效率,促进光伏产业发展的核心因素。要积极引导企业、高校和科研院所加大以终端市场为重点的光伏产业技术研发,特别是电池转化率、发电储能技术、智能电网、家庭能源系统技术等基础性研究,降低成本,提升能效,增强稳定性,加快光伏发电走向平价电力的进程。适时设立专项研发基金,支持产业技术研发和成果转让。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力度,坚决打击侵害知识产权的行为,为企业自主创新提供法制保障。

利用市场“倒逼机制”整合产业链资源。我省已形成了较为完整的光伏产业链,在硅料硅片、电池组件和系统集成三大板块中都拥有实力较强的龙头企业。在当前不景气的市场环境下,要遵循市场规律,下决心淘汰落后产能,剥离不良资产,推动兼并整合,进一步做强做大龙头企业。一是鼓励“走出去”,转化一批。鼓励有实力的企业创新商业模式,有效规避贸易摩擦。对于企业境外投资电池及组件生产、光伏电站等项目,积极给予支持和服务,以带动我省光伏产品出口。二是推动重组改造,调整一批。坚持利用市场机制,鼓励企业进行兼并重组(如债权人重组负债企业,优势企业重组劣势企业,骨干企业重组中小企业),通过延长产业链条,提高产品附加值,增强企业市场竞争力。三是坚决关停落后,淘汰一批。借助建立健全技术标准体系、加强市场监管、对关键设备实行强制检测认证、光伏产品指导目录等政策措施,进一步提高准入门槛,逐步淘汰落后产能。严格控制新上单纯扩大产能的多晶硅、光伏电池及组件项目。

加大对分布式发电的扶持力度。自给式太阳能产品进入公共设施和家庭是我国光伏产业发展的方向。江苏应顺应趋势,加大对分布式光伏应用市场的培育,使我省的产能及应用与在全国所占的比例相匹配。一是开展分布式电站的试点工作。积极鼓励体育馆、文博馆等综合性建筑体、大型厂矿企业、成片的保障性住房建筑小区等带头安装使用光伏发电系统。鼓励单位、社区和家庭应用太阳能发电。深入开展新能源示范城市、绿色能源示范县、太阳能示范村评选。通过典型引路和示范作用,由点带面,促进光伏发电市场发展。二是加强对分布式发电的建设管理。比如,住建部门应牵头对建筑物进行统计、归类、分析,解决分布式光伏项目屋顶资源难以获取的矛盾。又如,加紧对光伏发电工程设计、施工、监理人员进行系统的光伏发电知识培训,提高管理能力。三是加强分布式光伏发电的合同管理。明确各项收费标准和结算方式,探讨由投资补贴转变为电价补贴的具体实施细则,做到开发商、电网企业和用电单位多赢,真正实现“用户侧并网,自发自用,余电上网,电网调剂余缺”。

及早研究制定欧盟“双反”应对预案。近期,我国光伏产品在国际上频频遭遇贸易战,美国的“双反”仅针对电池环节,企业还能通过将这一环节海外代工的方式进行规避。欧洲这次反倾销调查包括中国的硅片、电池、晶硅组件,几乎是全产业链的“双反”。而且,欧洲是目前全球光伏产品的最大应用市场,也是中国光伏产品出口的主要地区,2011年,中国光伏电池对欧出口金额204亿美元,约占同期出口总额的73%。因此,如果应对不力,欧盟的“双反”对我国的光伏产业很可能造成灭顶之灾。国家非常重视欧盟的“双反”立案,正在积极斡旋。但是我们不能将希望寄托在欧盟放弃“双反”的基础上,而应主动筹划,加快研究制定应对预案,支持帮助企业开展“双反”应诉,妥善解决分歧和摩擦。

光伏市场环境篇9

【摘要】针对我国创新智慧城市规划建设速度不断更新,城市对电能的消耗量将日益增多,以传统能源供电的城市发展,大大加速了对环境造成的污染及恶化进程,不利于建设节能环保、低碳经济的发展思维。结合我国“十三五”智慧城市规划建设,本文提出了太阳能光伏发电技术应用于智慧城市建设发展,有效解决了智慧城市低碳经济、绿色环保等经济发展相关问题。

【关键字】光伏发电技术智慧城市低碳经济绿色环保协同发展

根据我国智慧城市的规划建设要求,低碳经济、绿色环保的理念,是智慧城市建设要解决的主要问题。加强太阳能光伏发电在智慧城市建设中的应用,既能解决智慧城市能源供给问题,又能解决节能减排对智慧城市的污染题,从而达到智慧城市低碳,绿色环保的理念。

一、光伏发电在智慧城市中应用的优点:

随着全球不可再生资源的过度开采及利用,导致能源枯竭和环境的严重污染,太阳能作为一种“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低碳经济、绿色环保、供给安全的新能源越来越受到重视。同时,也随着太阳能光伏技术的发展和进步,广泛应用与我们日常生活之中,逐渐取代了传统能源的利用。作为现代智慧城市的建设,太阳能光伏发电应用能给智慧城市建设带来更多好处。

1、达到智慧城市低碳、绿色环保的要求:因为太阳能发电是一种清洁无污染的能源转换,能源利用给智慧城市带来零污染,零排放,从而达到智慧城市建设中首选能源利用之一。

2、达到国家节能环保的战略:我国作为能源消费大国,自给自足很难达到,主要依赖于进口。在现代化智慧城市建设中,节能环保,绿色发展是我国“十三五”重要部署。加强太阳能光伏发电技术在智慧城市中的应用,达到绿色发展,节能环保的智慧城市,能够有效地解决资源紧缺,发到节能环保的战略意义。

3、促进了我国光伏产业的发展:我国是光伏产业生产大国,但是太阳能光伏发电装机容量远远不及发达国家。从而大部分产品主要出口欧美国家,由于当前处于经济复苏乏力的环境,欧美国家进行贸易保护,对我国光伏产品进行反倾销,使之我国光伏行业发展受到重创,制约着我国光伏产业的发展以及我国经济增长。根据国家“十三五”智慧城市经济建设的提出及规划发展,加强了新能源替代传统能源的充分利用,从而促进了我国光伏产业的发展。

二、光伏发电在智慧城市中的应用领域:

作为智慧城市的建设和发展,清洁能源的应用涉及广泛。太阳能光伏发电主要应用智慧城市之中的居民生活、交通、运输、物流、资源、公共服务等相关领域。

1、太阳能光伏发电在智慧城市中,居民主要应用家庭生活用电。在智慧城市建设中,根据小区居民生活用电需求,配套相应的光伏发电系统,满足于整个小区的生活用电。

2、在智慧城市建设中,道路交通方面的应用。首先,城市交通规划建设中,太阳能光伏发电应用于城市路灯、智能公交站台、交通信号灯、电子警察及人工智能机器人警察等用电设施,大量减少了传统电网输电及城市用电高峰压力。其次,太阳能光伏发电具有灵活供电,就地取材,不需要太多的城市电网布线及清洁、绿色环保等优点,能促进其在智慧城市的建设发挥重要角色。

3、在智慧城市建设中,物流及运输方面的应用。在智慧城市中,交通运输是整个城市活力的体现,正所谓有交通运输是整个城市血液运输的关键环节之说。作为低碳经济、绿色环保的智慧城市,电动汽车在智慧城市中的应用是必然的。因为电动汽车具有零排放,零污染,低噪音,低耗能,能给智慧城市带来节能环保的功能,从而加强太阳能光伏发电充电桩为智慧城市电动私家汽车、出租车、公交车及其他公共服务用车等提供电能。太阳能光伏发电充电桩不仅满足于城市小区散户灵活充电的特点,而且还可以应用于大型集中式充电站为电动汽车充电。

4、在智慧城市建设中,公共领域的应用。主要是学校、医院、公园、政府机构交通道路,娱乐场所等相关领域用电,在这些领域有效解决空气污染及噪声污染,使学习者,工作者,有一个良好的环境进行学习,工作。

三、光伏发电与智慧城市协同发展的前景

1、因为太阳能是一种可再生能源,节能环保,加强太阳能光伏发电的应用,能促进我国光伏相关产业的发展,使之成为我国未来的经济发展支柱,减轻我国就业压力,能源支配紧张,环境污染等相关问题,从而促使我国的环境与经济得到有效改善。

2、作为我国城市“十三五”规划建设,国家在“十三五”期间进行打造低碳、绿色环保的智慧城市。太阳能光伏发电在智慧城市中的应用,有效地改善了城市对传统能源的依赖,从而达到低碳经济、高效节能、绿色环保的目的。当前太阳能光伏发电技术相当成熟,所以太阳能光伏发电是我国智慧城市规划建设发展的最佳选择。太阳能光伏发电技术很好的解决了我国智慧城市的发展需求,在今后太阳能光伏发电占领能源市场势在必得。

3、太阳能光伏l电解决了智慧城市低碳、节能、绿色环保的重大问题,也使智慧城市的规划建设不断加强了太阳能光伏发电技术的应用。彼此之间相互促进协同发展将是我国未来能源、经济及城市发展方向的指引。

四、结束语:

从国家“十三五”规划纲要来看、我们认为太阳能光伏发电技术在现代城市中的应用领域有着很大的发展空间,智慧城市对太阳能光伏发电大量的应用,不仅可实现节能减排、绿色环保,而且为国家发展低碳经济、能源枯竭等做出应有的贡献,同时,还不断提高城市市民的生活品质及城市的整体品位。

光伏市场环境篇10

作为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光伏产业在前几年风光无限。2011年以来的光伏危机让整个光伏行业陷入了困境。在行业严重亏损背后,产能过剩、资金链紧张、融资渠道变窄、应收账款高企无一不困扰着各大行业企业。雪上加霜的是,欧盟宣布对中国光伏产品反倾销的初裁结果出台,从6月6日起对中国光伏产品征收11.8%的临时反倾销税,8月6日后税率为37.3%到67.9%,平均值为47.6%。

2013年注定是光伏企业更为艰难的一年。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副理事长孟宪淦在接受《中国经济和信息化》记者专访时表示,光伏的问题是在光伏之外,问题包括政策的理解执行、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等,这是决定光伏命运的重点。光伏产业陷入困境的关键原因是不重视技术创新,缺乏核心竞争力,盲目扩大产能。光伏企业想走出困境,必须依靠市场。

走老路行不通

Cei:现在中欧关于光伏“双反”的谈判还在继续,未来前景怎样?

孟宪淦:光伏“双反”谈判不太乐观。中国一直希望在价格方面达成一些协议。欧盟提出每瓦产品的最低价格为0.65欧元,中国希望订在每瓦0.5欧元,因为在欧盟一些国家的产品价格已经降低到每瓦0.58欧元,现在无法达成一致。虽然现在离8月6日还有段时间,但事情能不能有转机还不能完全确定。从中国开始对欧盟葡萄酒进行“双反”调查来看,谈判不太乐观,可能会没有结果。

Cei:如果欧盟光伏“双反”落地,中国企业该如何应对?开拓其他市场?

孟宪淦:光伏企业面临的问题和中国经济的发展模式相关,但是人们常常不愿意去面对现实问题。现在我们都说要调整产业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从过去粗放型、靠规模、靠低价竞争的发展改成依靠科技进步和科技创新发展。光伏是非常典型的产业,认真研究其在发展中的问题,能对其他产业的发展起到借鉴作用。

对于光伏产业,过去说“三头”在外,原材料在外、市场在外、技术设备在外。企业没有核心技术,国内十大企业的设备基本上都是进口,尤其是关键设备,多晶硅的冶炼甚至是交钥匙工程。

这样的产业基本缺失核心竞争力。光伏是一个对技术创新具有依赖性的行业,技术和设备过两年就会淘汰。虽然最近一些中国企业也进行了研发,可是多数技术还是别人早已掌握的技术,而且生产的产品比进口产品还贵,没有竞争力。

现在行业必须要有清醒的认识,过去靠规模、靠低价的路已经走不下去了,不光是光伏,其他的产业也是一样,很多产业只是重视制造便宜和质量好,现在优势都在逐渐丧失。欧美日等国家和地区就非常清楚,要在技术方面处于领先地位。美国总统奥巴马发表演讲,提出只有科技进步才是解决美国目前问题的关键。美国大量的钱都用于研发,中国的钱都补贴给了企业,让企业贷款做大。国家应该是集中力量进行科技攻关、提升创新能力,还是只给企业银行贷款、土地优惠、环境便利,这是路线选择问题。实现科技进步确实困难,但这是一个长期战略性问题,必须高瞻远瞩地去布局。

现在创新在中国提了很多年,但是行动很少,关键是推动不力。现在各方舆论一直在强调救市,实际上就是给钱,但是没有对企业的创新进行实际的考核或者约束,并没有形成企业离开创新就无法生存的环境。

现在遇到光伏“双反”,企业提出要出去建厂,出去销售产品,老改不了这种思路。总是认为企业的产品会有人买,但不思考国内的劳动力有优势,政策也有优势。很多企业到非洲、东南亚建厂,遇到的问题比国内还多,甚至有些企业在非洲被赶跑了。

当前局面下,企业为了生存,出去找活路能理解,但是这不是根本的解决办法,不是最终成功的途径。

Cei:现在很多企业说组件价格上升、毛利上升,年底就能盈利了,能实现吗?

孟宪淦:行业前几年都在亏损,所以企业今年想实现扭亏为盈。我认为有些企业能够走出困境,但是大多数企业走不出来。能不能走出困境,关键要看企业在市场中能不能占据优势。现在市场统一往国外走,关键看企业在市场中能不能站住脚,能不能有销售收入,只有产品销售出去企业才能继续周转,否则企业的银行贷款、各种债务都还不了。现在企业主要是要把产品卖出去,就算微利也要做,行业面临的处境就是如此。

甩开补贴才能发展

Cei:很多企业还在等政府出手救市,时至今日,你怎么看待政府的支持?

孟宪淦:作为一个国家的战略性新兴产业,有了困难政府应该拉一把。国家的政策是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既然是培育就要投入,就像培养孩子,出现点问题是要帮助的。

国务院常务会议针对光伏问题开了两次会,支持是应该的,但是不应该把所有的困难都上交给政府去包办解决。光伏市场的发展,只有一个途径能够解决,那就是依靠科技进步,降低成本,能够不要或少要政府的补贴,尽快实现市场化、商品化的运作。光伏产业靠补贴是没有前途的,必须甩掉补贴才能发展。

Cei:从现在的市场情况来看,光伏脱离补贴在什么时候能实现?

孟宪淦:这个期限不远。预计2015年分布式产品就不要政府补贴了。大规模电站2020年也可以实现不用补贴。这类产品在西班牙已经不给补贴了。

Cei:很多企业期待国内市场大开发的机会,这是条好出路吗?

孟宪淦:正常情况下,光伏产品和市场需求一致这是没问题的,但现在的问题是产能过剩,这意味着要死掉相当一部分企业,才能让产能和市场需求协调。现在大部分企业都处于休眠状态,还希望东山再起,光伏产业的产能过剩依然是主要矛盾,严重超过了市场的需求。这种情况下任何人没能力也不应该救光伏企业。像部分多晶硅制造厂的成本是87美元一公斤,而在市场上的售价是20多美元一公斤,这样的企业没有必要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