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媒体传播理论十篇媒体传播理论十篇

媒体传播理论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5:37:04

媒体传播理论篇1

跨媒体,新新媒体……这些概念我们都已不再陌生,其中跨媒体传播就是媒体之间的交叉传播与整合互动。电视传媒无疑是当今影响力最大的媒体,主要以视觉传播为主要手段,但也由于一些自身特性所决定,需要与不同媒体合作才能取得最优的传播效果。其中与其关系最为紧密的媒体首先是网络媒体,其次是平面等媒体,电视媒体要与这些媒体形成良性互动(interactiveness)来达到“双赢”或“多赢”的目的。

一、网络媒体传播合作构想框架

网络作为新一代崛起的媒体,它的力量不容忽视,电视媒体如果能够借助网络的传播途径,利用网络无国界的优势,拓展了传播渠道,塑造立体的传播模式,可以充分实现传统媒体与现代媒体的双赢。

1、频道网页内容功能分析

首先我们对频道网页的功能和内容进行分析,我们认为网络媒体与电视媒体的互动在内容功能上主要体现两个方面,一是网络媒体能够进行海量存储,整合各种信息资源,另一个就是网络媒体的互动功能,可以搭建一个立体的传播平台,下面将一一论述。

1.1海量存储,整合各种信息资源

海量存储是网络媒体的特性之一,由于电视媒体没有存储的功能,网络媒体对此进行了很好的互补。它能存储频道的大量信息,可供受众随时查阅,其中包括频道的设置,新闻信息消息,频道的动态,栏目的介绍,主持人的介绍,尤其是主持人介绍这一板块尤为重要,它可以有各个重大栏目主持人的数据:籍贯、生日、血型、身高和体重等,还有主持人自己写的随笔,使受众可以进一步地了解自己喜爱的主持人,甚至还提供了可与主持人直接交流的电话、电子邮件的机会,通过这些方式可以增强主持人在受众心目中的实在感,进而培养受众对频道栏目的认同感和忠诚度。同时我们认为网络媒体在传播这些信息上也要注意它的艺术性,因为它传播的不仅仅是信息,作为媒体还要传播视觉艺术,我们在这一点上相对来说有所欠缺,关于视觉设计这一方面将在后面部分有所论述。下面是美国Foxnews新闻频道的网络页面:

资料来源:Foxnews官方网站

从上图中我们可以看出存储了大量Fox的信息,其中有新闻信息,Fox主持人介绍,音频视频链接,Fox观点等等,这样海量信息的存储便于受众的查询,同时也增强了媒体的品牌影响力。[page_break]

2、频道网页设计样式分析

2.1频道整体页面设计构想

正如上面所论述的一样,网络的艺术设计也是至关重要的,在某种程度上也代表着频道的形象,我们将分两个部分论述,一是对整体页面进行设计构想,一是对栏目进行设计构想,下面是美国nBC电视频道的页面设计:

资料来源:nBC电视频道官方网站

从上面nBC电视频道网页我们可以看出,它不仅仅是nBC电视频道信息传播的一个平台,而更像是一件艺术设计的作品,视觉元素非常地饱和,整体页面由不同颜色板块组合给人的感觉很有质感。频道的标示出现在很醒目的位置,右上角是今天的节目单,也不忘其服务职能。另外电视节目中人物是整个页面的主体,占了约3/5的程度,人物占主体给人一种亲近感。最后整个页面具有动感,虽然我们在上面的图中无法看到,但是在真实的页面中页面中间的字幕是滚动的,并且最上方的人物板块是制作精良的Flash,动感十足,给人以视觉享受,足以体现nBC网页的制作功底,同时也代表了nBC电视频道的整体形象。下面是法国FashiontV(时尚)频道的主页面:

资料来源:法国FashiontV官方网站

法国FashiontV是世界著名的时尚频道,因此它的网站设计应该具有代表性,从上面的图中我们看出FashiontV的主页分为了11个部分,上面的3个部分主要是对FashiontV的介绍以及如何收看FashiontV和视频点播。在下面的8个板块分别介绍FashiontV的不同栏目板块,整体页面依然是由不同颜色板块组合,给人以视觉享受。左上角依然是频道标示ftV,中间的字幕依然是滚动字幕,背景用深色颜色给人以很沉稳的感觉。整体设计与nBC电视频道有着很多相通之处,也代表了国际上的流行做法。

另外法国FashiontV电视频道的品牌意识,从主页面打开其中的一个网页,中间部分就是FashiontV电视频道的台标演绎,FashiontV的台标是类似一个钻石的形状,用Flash制作,动感十足,质感细腻。并且左边的标示设计很有味道,“FtVLiVe”是黄色背景,黑色字体,对比反差很大,视觉感强烈。页面的背景是一个很摩登的女郎,她的比例占据了近1/3的页面,很有视觉冲击力,并且切合FashiontV频道的主题。总之,FashiontV电视频道的网络主页充满了现代时尚的元素,早已不在是停留在传播信息本身,更多的是在表达一种视觉的理念。具体见下图:

资料来源:法国FashiontV官方网站

2.2栏目页面设计构想

除了频道的整体网络页面艺术设计对于提升频道整体形象起着很重要的作用外,栏目自身的艺术设计也很重要,我们在第二部分介绍过CnBC财经频道一文件有关财经话题的脱口秀节目Suzeorman(苏曼秀),下面我们就来分析一下该栏目的网页设计,具体见下图:

资料来源:

从上面的图中我们可以看出Suzeorman栏目的页面最为突出的主体就是该栏目的主持人Suze,她本人的图像占到了1/4页面,流露出与受众交流的表情,仔细观察我们会发现Suze的穿著会随时变化的,这期节目是这身穿着,到下期节目会是另一件穿着,这些变化在网页中都有体现,可见栏目制作者的细致程度。另外Suzeorman栏目页面包括了视频点击,栏目直播,Suze商店,Suze介绍等等,色彩运用上与频道整体网页有所不同,主体色彩为蓝色,力求栏目统一的效果。同时也注意了动感的设计,点击一些链接,会有动态的效果出现。下面我们再来看一文件nBC频道脱口秀栏目的页面设计,具体见下图:

资料来源:nBC电视频道官方网站

上图是美国nBC频道著名脱口秀栏目thetonightShowwithJayLeno(JayLeno今夜秀)的页面设计,从上我们可以看出栏目主持人JayLeno依然是页面的主体,还有该栏目不同板块的节目介绍,背景为统一深蓝色调,同时也注意了动感,其中最为重要的主持人JayLeno主体部分就是由Flash制作,在浏览页面时我们可以明显感觉到其动感。

最后具体到我们自身频道,我们认为可以从三方面进行整合:

在频道整体页面设计上,遵循并且传播频道的定位理念,突出频道的标识,注意视觉元素的饱满,运用不同颜色组合讲求质感,利用多种设计手法力求动感。多突出频道栏目中的人物主题。

在栏目页面设计上,像以主持人为主打的栏目在设计上要突出主持人,为栏目造势,注意色调的统一,突出栏目LoGo,还要讲求页面的质感与动感。

在内容上还可以突出服务功能,在自己频道的页面推出节目单。

总之我们将更为理性、更为充分地把电视与网络融和在一起,从而进一步实现电视媒体与网络媒体的双赢,不断探索电视传播和网络传播的新型传播形态,形成一种立体化传播的新格局。

[page_break]

二、平面媒体传播合作构想框架

与电视媒体合作最为直接的平面媒体就是广播电视报,电视媒体虽然是影响力最大的媒体,但它也受内容不方便保存,观看时间、地点、设备等条件的制约。而纸媒体在这些方面就要好得多,受这些因素的限制不大。由于存在这种互补性,才有媒体之间互相整合的必要。广播电视报是传播频道自己最好的平台之一,我们认为广播电视报与电视媒体的良性互动主要在以下两个方面体现:

1、传播频道的理念,播报背后的故事

我们认为广播电视报是传播频道理念,进行深入分析的很好载体,可以使受众对于频道的定位,栏目的定位有了更为深刻的了解,在这一方面文字有着较强的优势。另外广播电视报还可以告诉广大受众更多“电视背后的故事”,例如一档节目制作的前前后后,编辑记者主持人的生活故事都可以作为报道范围,主要目的是让受众更了解电视媒体,增强频道知名度,形成良性互动。同时“导视”功能也是广播电视报最主要的功能。例如香港的《有线电视》月刊就是一份具有很好导视作用的杂志,上面详细介绍香港各个电视台的节目播出时间表。随着电视频道越来越多,节目越来越多,人们要找到自己要想的节目也越来越麻烦。在这种情况下,平面媒体可以根据受众的需要,把观众普遍感兴趣的节目从浩如烟海的节目预告中挑选出来,进行梳理归纳,便于观众方便快捷地查找到。笔者曾任《天津广播电视报》一个版的责编,这份报纸确实有替电视受众对节目预告进行梳理,起到了电视指南的作用,但是实施它的第二个作用讲述“电视背后的故事”,发现记者的稿件时效性不强、稿件质量不高等很现实的问题。因此还必须让编辑记者充分认识到平面媒体的传播理念,真正实行良性互动。

2、受众互动的桥梁,活动推广的平台

我们认为广播电视报也是电视媒体与受众互动的一个很好的平台,受众对近期正在热播节目的一些意见建议可以在广播电视报上有所体现,同时栏目中的一些互动板块也可以在报纸上有所体现,还可以详细刊登一些栏目举办的活动,便于受众参与。这都是其它报纸无法替代的。另外电视栏目举办的受众沙龙还可以与广播电视报的读者俱乐部等形式形成互动,来增强栏目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同时频道如果有重大活动可以在广播电视报整版进行报道,为活动造势。

最后除了与广播电视报这一平面媒体合作外,我们还可以与其它报纸杂志合作,例如可以在频道改版开播前在报纸、杂志上刊登大篇幅的广告,传播自己的品牌形象。还可以在频道1周年的时候推出专刊「**频道1周年,以杂志的形式出版,上面记录该频道一年以来的风风雨雨,其中包括频道理念,品牌栏目介绍,著名主持人写真等等,包装要精致,用刊登广告的金额来支付其制作费用。推出「**频道1周年专刊,一方面这是强化品牌的主要方式之一,另一方面也为频道的下一步发展宣传造势。

三、其它类型媒体传播合作构想框架

在这一部分我们主要是着重分析其它形式的媒体在频道品牌传播过程中的作用,在这里其它媒体类型主要是指户外媒体类型,因为我们在频道品牌推广过程中免不了用到广告,户外广告具有到达率高,覆盖广,形式灵活,广告信息刺激诱人等特点引起了我们的关注,户外广告良好的视觉表现力能够起到很好的传播效果,下面是受众最为关注的户外广告类型:

从上表我们可以看出,受众最为关注的是公共汽车厢外广告,它的流动性特点创造了很好的传播效果,我们可以选取比较好的交通线路的公交汽车作为传播的载体,同时我们还可以选择步行街等品牌密集区树立自己的大型户外广告牌,依托其它的强势品牌,为强化自己的品牌造势。

媒体传播理论篇2

人要生存,要和其他万物共生,就永远不可能做到为所欲为。言论自由一定是有条件的自由。例如你没有在电影院里乱喊“着火了”的自由。这就是告诉我们完全的言论自由是没有的,言论自由带来的后果应该是正面的和向善的,而不是制造谎言和混乱。

正如世间没有完全不受约束的自由一样,当然世间也没有完全的言论自由,这不是社会的停滞不前,反而是社会进步的体现,对一个人言论的约束,是为了保护其他人言论自由的权利。

西方提倡言论自由的先哲们面对封建社会的,为我们营造了一个崇尚完全的言论自由的世界,然而,在他们以及后人的实践中,人们也渐渐地醒悟到,我们只能最大限度地达到言论自由,最大限度地保护最多人的言论自由权利,而无法达到完全自由的境界。完全的自由给我们带来的往往是诽谤和伤害。

人们对言论自由有无数种论述,言论自由无非就是指每个公民都有畅所欲言的权利,说的话可能是老生常谈,也可能荒谬绝伦,旁人感到不合己意时有权利表示反对,并且仅限于口头反对,不得采取武力行动。

西方言论自由理论由来已久,也形成了自己的理论体系。

言论自由是民主制度的关键,因为候选人的公开讨论是使竞选期间选民知道如何选择的根本要素。借由言论,人民得以影响政府决策,而且,足以使政府官员下台的批评能确保政府官员对其行为负责。

言论自由是人格及自主性最必要的方面,它作为基本权利才能彰显自我,并是建立秩序的必要。

网络媒体的传播特点

中国现代媒体委员会常务副主任诗兰认为,网络传播有三个基本的特点:全球性、交互性、超文本链接方式。因此,其给网络传播下的定义是:以全球海量信息为背景、以海量参与者为对象,参与者同时又是信息接收与者,并随时可以对信息做出反馈,它的文本形成与阅读是在各种文本之间随意链接、并以文化程度不同而形成各种意义的超文本中完成的。

还有人认为,“网络传播”是近年来广泛出现于传播学中的一个新名词。它是相对于三大传播媒体即报纸、广播、电视而言的。网络传播是指以多媒体、网络化、数字化技术为核心的国际互联网络,也被称为网络传播,是现代信息革命的产物。

所谓网络传播,其实就是指通过计算机网络的人类信息(包括新闻、知识等信息)传播活动。网络传播以计算机通信网络为基础,进行信息传递、交流和利用,从而达到其社会文化传播的目的。网络传播的读者人数巨大,可以通过互联网高速传播。

随着互联网的迅猛发展,网络传播也得到了飞速发展。网络传播作为一种全新的现代化传播方式,有着与传统媒体截然不同的新特征。网络传播给我们的时代提供了快捷、便利的传播方式。网络传播是人类有史以来增长最快的传播手段。

网络媒体给言论自由带来的机遇

网络传播对于社会的影响是全面的,不仅影响着政治和经济方面,而且影响着我们的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网络传播正在以不可抵挡的势头,迅速渗透到世界各国政治、经济、思想以及文化等诸多领域,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改变着世界的面貌。

网络媒体给言论自由和传媒也带来了发展的机遇。

拉萨“3・14”事件发生后,许多西方媒体炮制了关于拉萨骚乱的虚假报道,而做出这样的虚假报道的,大都是一向被认为公正自由的西方传统媒体。在揭露西方媒体虚假的新闻自由过程中,起着主导作用的并不是官方的媒体,也不是传统媒体,而是中国的网络媒体,其中最为著名的就是有网民自发成立的anti-Cnn网站。

从这次与西方媒体的对抗中,我们学会了分辨什么是真正的言论自由。真正的言论自由应该是在充足的证据基础上自由的表达,而不是胡编乱造、无中生有。我们也学会了怎样运用言论自由来维护自己和国家的尊严,我们学会了怎样更好地表达自己的意见。

网络媒体给言论自由带来的挑战

然而,网络传播的特性决定了它与传统大众传播方式截然不同,也就不可避免地带来了一系列负面作用,如意识形态和文化渗透、假新闻假信息传播、色情泛滥、个人隐私遭到侵犯、知识产权遭到侵犯等,而对于言论自由的危害则表现为所谓的“网络暴力”。

网络媒体的开放性会为言论的表达提供前所未有的自由,然而在现实生活中,网络有时也扮演着淹没自由的角色,这同样也是由网络媒体的特点决定的,网络的自主性太高,而对于网络上言论的发表又缺乏一定的监督机制,不免会出现适得其反的效果。

“5・12”汶川地震发生后,一位名叫范美忠的中学老师在博客中讲述自己在地震来临那一刻由于恐惧,在没有首先通知自己学生的情况下,自己跑出了教室,一时间网络上对这位老师的评论堆成了山,大家对“范跑跑”大加指责,其中不免有人身攻击的话语。

言论自由不是无理的谩骂和单纯的道德谴责,这样的言论自由是暴民的言论自由。究其原因是因为我们的网民群体还不是很成熟,他们知道自己有利用网络发表自己言论的自由,却忘了别人也拥有这一神圣不可侵犯的自由,往往感情用事,经不起旁人的煽动,没有自己稳定的立场和观点,缺乏正确的价值观判断体系。而我们要做的,就是要培养网民的素质,向理想的方向发展,在其中可以发挥有效作用的就是法律和法规。

抓住机遇、迎接挑战

网络媒体对于言论自由的发展而言,机遇和挑战并存,我们要做的就是趋利避害,在平衡中发展。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做起:

第一,通过长期的媒体熏陶培养有素质的受众。所谓有素质的受众,是相对乌合之众而言的,要具有正确的价值观、正确的是非观,稳定而开放的思想,海纳百川的气度,懂得合理运用自己的言论自由,也懂得尊重别人的言论自由。

第二,形成合理的监督机制。这种机制不是要打压人们的言论自由,而是要维护多数人言论自由的权利,为网络提供一个健康和合法的环境,让人们在这个观点公开的市场上愉悦地表达自己的言论和观点。

第三,传统媒体发挥引导社会主流价值观的作用。对观点进行整合,培养受众和构建和谐传媒环境,进而为进一步保障大多数人的言论自由、维护社会秩序发挥作用。

参考文献:

①【英】约翰・密尔顿著,吴之椿译:《论出版自由》,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8年10版

②【英】约翰・密尔著,来鲁宁赵伯英译:《论自由》,陕西人民出版社,2009年10月版

③【美】欧文・菲斯著,刘擎殷莹译:《言论自由的反讽》,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④胡泳范海燕:《网络为王》,海南出版社,1997年版

⑤郭良:《网络文化丛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

⑥陈炎:《internet改变中国》,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⑦明安香:《信息高速公路与大众传播》,华夏出版社,1999年版

媒体传播理论篇3

一、现代社会呈现多元化、多样化等新特点

1、人口流动频繁。随着改革的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社会成员的“单位”属性逐渐减弱,大量“单位人”转为“社会人”。户籍制度的改革使大批农民从土地上解放出来,进一步推动了农村人员流动。走南闯北,出现了单位用人、社会管理人的新形势。

2、人的价值取向多元化。改革开放,多种经济成份并存,跨体制的人员流动,带来了人们心理素质、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的深刻变革。社会在主流价值之外,又有许多价值观出现。如自立、竞争、互动、风险、信用等价值观正在确立,还有一些不良的价值取向也凸显出来。如个人主义、拜金主义、腐朽、低级趣味等。人们价值取向的多元化成为现代社会的一个特征。

3、社会阶层多元化。随着工业化、城镇化和市场化的不断推进,计划经济时期决定人们社会经济状态的政治性、制度性或行政性标准(如政治身份、户口身份和行政档案身份等)逐渐为一些新的因素所取代,职业分化、收入差距扩大和资产私有形式的出现促使社会阶层分化日益明晰。尽管目前社会阶层结构的演变还在持续,并未完全定型,但其基本的分化形态和规则正在形成。多年前,学术界提出了十大社会阶层的划分,原先的两个阶级、一个阶层变成了十大阶层,获得了广泛的认同。

4、民主化进程加快,社会越来越公开透明。随着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不断推进,

人民群众的民主意识和政治参与意识日益增强。人民群众要求政府更加公开透明,在更广领域、更深层面上有序参与国家和社会事务、参与经济和文化事业管理,这是人民当家作主的本质要求和具体体现。

上述社会变化,也形成许多新的社会矛盾和社会问题。如利益问题,过去强调是整体利益,

现在开始重视个体利益,同时新的群体形成产生诸多群体利益。不同阶层、不同利益群体之间难免产生利益冲突。如何协调群体的利益冲突,化解矛盾;如何进一步公开透明,让群众更多地参与到公共事务管理中来;如何引导人们形成积极向上的价值取向等等。这些都需要我们建立起新的社会管理机制,这种新的社会管理机制也必须适应多元化、多样化社会的要求,遵循多元社会治理理念。既要有“硬”的手段,也要有“软”的手段。“软”的手段主要是通过某种形式影响人们的行为,指导或告诉人们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以及应该怎么做等等。在这方面,新闻媒体显然有其独到的作用。

二、媒体在多元化社会管理中有其独特的作用

1、宣传功能。新闻与宣传都同属于传播范畴。宣传是一种传播活动,可以通过任何传媒进行。在社会主义国家,新闻媒体是宣传党和政府的路线、方针、政策以及政治、经济、文化、社会,还有法律法规等重要阵地。还能通过它的信息筛选和散布功能,直接影响百姓对社会的感受,由此直接影响老百姓对党和政府的认可程度。调查显示,现在90%以上的群众都是通过新闻媒体了解党和政府的决定、实施的政策以及法律法规。如每年的全国“两会”、省“两会”,人们都是通过报纸、电视、广播、网络等渠道进行关注。新闻媒体在宣传党和政府的路线、方针、政策等方面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强。

2、引导和教育功能。我们目前所处的社会是信息社会。媒体成为我们获取信息和获取思想的重要来源,特别是对社会主流思想,对社会的价值观的选择,都起主导作用。人们世界观的形成,有家庭、学校的因素,但是更重要的是媒体的潜移默化的影响,因为媒体传播信息具有广泛的社会基础和强烈的社会性、生动性、知识性、思想性,它往往通过真人真事、具体情节和潜移默化的方法来表现事实和思想,来对舆论进行引导,因此较容易为公众接受。

3、沟通协调功能。现代社会是一个复杂的大系统,媒体扮演着各方信息沟通平台的角色,在社会系统的运行中发挥着重要的信息枢纽作用。政府、市场、非政府组织与公众、社会各个方面都可以在媒体上进行沟通。这些年,政府部门通过媒体广泛征求群众意见的事例多了起来,很好地发挥了媒体的沟通作用。

4、社会组织功能。新闻媒体通过对新闻信息的选择、解释与评论,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与策略,并呼吁社会共同关注某一事件或某一问题,从而把人们的注意力集中到某一事件或某一问题上,形成统一的行动。在这种情况下,新闻媒体就充当着一种社会组织者的角色。

5、舆论监督功能。舆论监督历来是新闻媒体的一项重要功能。舆论监督,既是实现民主监督的重要形式,也是反映百姓诉求的主要渠道之一。党和政府一直强调新闻媒体要充分发挥舆论监督在统一思想、修正错误、凝聚力量和促进发展、维护社会稳定中的积极作用。

信息服务功能。新闻媒体不断向人们提供各种事件信息,如对于那些来自自然灾害等方面的威胁,新闻媒体能及时地向人们发出警告,让人们采取防御措施。此外,新闻媒体还提供有关人们生活环境的信息,如关于公共事业、经济状况等,这也是新闻媒体满足人们日常信息需要所具备的功能。

新闻媒体是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工作中的重要力量,将发挥正确导向、聚合智慧、动员教育、沟通协调、上传下达、化解矛盾的重要作用。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工作,一方面为媒体的新闻报道提供了一个全新空间与视角,另一方面也让媒体重新审视自己,完善做群众工作的方式方法,调整思维,从而增强媒体与社会的“互动性”与“粘合度”。责任与担当:媒体在社会管理创新中的核心价值所在新闻媒体在创新社会管理中担负着重要的职责,必须坚持职业伦理,弘扬专业精神,恪守社会责任。唯有严格要求自己,践行道德规范,善尽社会责任,大众传媒才能在创新社会管理的进程中,发挥建设性的作用。2011年发生的谣“盐”事件,给媒体如何参与社会管理留下了许多思考。2011年3月16日,全国不少地区出现“抢盐潮”,众多新闻媒体沉着冷静应对,在重要版面、时段、页面,第一时间及时准确地传达政府部署,积极稳妥地做好食盐供应新闻报道,满足群众的信息需求,正确引导社会舆论,消除了民众对核辐射影响的疑虑,为维护社会和谐稳定营造了有利的舆论环境。

具有社会管理功能的新闻传播活动,是人类的一种有明确目的的社会活动。新闻传播社会管理功能的价值,就在于通过传播者与受传者的传递信息,沟通情况,交流经验,协调行为来达到管理的目的。因此,新闻传播活动从一开始,就暗含着对管理效果的设定。按照人们通常的说法,效果是投入与产出的比较。在资源投入量一定的情况下,产出越多,该转化过程的效果越好,在产出一定的前提下,投入越多,则其转化效果越差。新闻传播作为一种综合性的行为,必然要耗费一定的资源才能产生一定的管理效果。而这一效果的产生,又是贯穿于新闻传播活动的全过程,始于传播之前,显现于传播之后,即总是受众在收受新闻传播之后才会表现出来的。由此,新闻传播社会管理功能的效果,可以被理解为新闻传播者(即管理者)在实施自己的管理行为所消耗的一定的资源与在此基础上所得到的新闻受众(即被管理者)接受信息传播后在感情、思想、态度和行为方面所发生变化收益的比较。

新闻媒体的社会功能与社会管理息息相关。结合我国当前社会的特点,发挥新闻媒体的功能作用以协调社会关系、化解社会矛盾,进而促进社会公正、保持社会稳定,是一个重要的课题。这需要两方面的努力:一是媒体本身应负起应有的社会责任;二是政府等管理部门要善于运用媒体,管理好社会。

媒体传播理论篇4

圆桌嘉宾中国农业电影电视中心副总编辑詹新华

浙江卫视频道副总监麻宝洲

陕西卫视副总监姚峘

湖南有线长沙网络有限公司总经理许爱林

深圳卫视频道覆盖办公室主任雷红

李幸:在座各位都有一个疑惑:电视主要靠广告生存,多屏时代,广告到哪去了?广告不是应该在电视上才有钱。

雷红:频道的发展和立台之本主要靠内容,一定要坚持这个理念。我们把内容卖给多屏和其它频道,哪怕不用广告,而是赚取内容的钱。

李幸:据我所知,报纸卖给网络不赚钱,而电视消耗这么高,卖给网络又能有多少收益?

麻宝洲:我同意内容为本的意见。很多人提到《中国好声音》,第二季的冠名费拍卖了三个亿,在这样的情况下,与搜狐视频合作以后,我们挣到一个亿的视频钱。内容为王,前提和核心是内容上怎么制作和把控。

姚峘:我记得《新周刊》有一期文章是《视频瓦解电视》,电视日子不好过,反过来想,其实以一种融合的心态去面对市场变化的时候,我们的日子并不是不好过,只是思路要更解放、更开阔。只要有核心生产力和核心内容,再复制良好的营销和推广,电视在广告方面也能有建树。

李幸:过去我们一直说内容为王,有段时间又提到渠道为王。前段时间,大家都在争论是渠道为王还是内容为王时,我提出是不是终端为王,是视频为王,多屏为王?究竟是谁为王?看电视与不看电视由受众决定。以我的学生为例,他们都没有电视机,四年时间不看电视,这怎么办?到底有没有终端为王这个可能性?

詹新华:我觉得还是内容最重要。传输渠道和终端设备都在变化,用户通过什么手段来使用我们提供的服务也在变化。我们从过去给农民放幻灯片,到拍电影和拍电视,再到今天的视听媒体,渠道和形式手段都在变,但最终的核心还是内容,作为内容提供方来说,要更积极主动建立渠道和手段。

麻宝洲:好的内容会让受众主动去寻找,我们感受较深。浙江卫视《中国梦想秀》第二季十分火爆,出乎意料。就我们自己来讲,好内容很重要,推广等其它东西只是锦上添花。

如今,电影终端做得较好,进行电影模式创新,每个电影市场也会派人盯,但如果内容不好,即便是派人去盯,效果也不会好,所以我还是觉得内容是关键。

许爱林:我认为内容为王和网络为王都有一定说法,跟大家分享几个现象。第一,短信用户越来越少,微信用户越来越多;第二,坐在书房上网的少了,随时走随时看的人多了;第三,看电视的人越来越少了,但看视频的越来越多了。至于是不是终端为王,我认为并不是以谁为王。今天主题中的双受众,其实就是多终端、多屏利用、多屏互动,这是未来受众最典型的趋势。不管什么技术,什么终端,最终看的还是内容,内容为王我是比较认可的。

雷红:我做覆盖工作近十年,也在网络待了两年多,一个体会是:渠道为王是有依据的,因为是单一渠道,再好的内容没有渠道传播就到不了用户家里。随着科技进步,时代变迁,现在多屏、互联网、iptV、手机都可以看内容,在多渠道的情况下,内容为王才最重要,这也是立台之本。

深圳卫视通过节目更新和覆盖传播取得了一些小成绩,也得到了业界认可。在双受众市场传播中,深圳卫视和其它卫视都会关注新媒体,也会从这个方面去扩展,把内容价值最大化,产生出叠加效应。

媒体传播理论篇5

关键词:传播学理论传媒专业人才培养

当前,我国传媒产业正在高速发展。2014年,在我国GDp增长放缓的情况下,传媒产业年增长率逆势上扬,从2013年的15.5%上升至2014年的15.8%。一个欣欣向荣的产业需要人才支撑。高校作为培养传媒专业人才的摇篮,其培养理念、教学方式与教学模式等至关重要。在当前的信息时代,媒介无处不在,甚至无孔不入。随着新老媒体的交融,融合性传媒生态圈呼之欲出,媒介融合日趋深入,而这一切使传播学相关理论与社会经济的发展,以及人们的日常生活联系日趋紧密。

一、传媒专业的发展概况

众所周知,传播学发源于美国,其历史不过百年,是一门年轻的学科。20世纪中叶,传播学才正式成为大学的正规课程。传播学是一门交叉学科,它与政治学、新闻学、社会学、心理学、信息论、系统论、控制论等诸多学科关系密切,相互影响、相互渗透。20世纪中叶以后,传播学作为社会科学的一个新学科获得了越来越多学者的关注,新的研究成果不断被提出,研究领域得以拓展。传播学逐渐形成了较为丰富的理论体系和较为完备的学科体系。传播学逐渐成为显学,其学术地位也得到了巩固。据统计,在20世纪八九十年代的美国,各大高校和社会科学研究机构每年发表的与传播学相关的博士论文达120多篇,并且逐年递增。在传播学的教育方面,目前世界各地的主要高校基本都设有传播院系和专业,一些高校也因在新闻传播领域的研究和教学而闻名于世。美国是传播学的诞生地,也是现代传媒教育的先行者。早在20世纪初,美国就凭借在传播和新闻方面领先于其他国家的学术优势,率先开展了现代传媒教育。1908年,美国密苏里大学的正式建立标志着世界上第一所新闻学院的诞生。4年之后,哥伦比亚大学顺势应时也成立了新闻学院,如今已成为新闻传播领域的世界著名学府,其新闻学院所秉持的人文学科基础与专业技能训练并重的传媒教育传统一直持续至今。

二、我国高校传媒专业人才培养的现状分析

我国传媒专业教育从20世纪末开始突飞猛进,并很快成为我国高等教育中重要的新兴学科之一。据统计,目前我国有600多所高校开设了传媒专业相关课程。1982年,被誉为“传播学鼻祖”的威尔伯•施拉姆访华之后,美国、日本的传播学学者相继来到中国介绍、宣传、讲授传播学。同年,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研究所召开了第一次全国传播学研讨会。会后,一大批高水平的传播学专业译著纷纷出版,各大高校也相继开设了传播学及相关课程。如今,国内开设传媒相关专业的高校都将传播学作为一门基础理论课程,大众传播学、传播学概论等课程已经成为传媒专业人才在校学习的必修课。然而目前我国高校在传媒专业人才的培养上还存在一些误区和盲点,由于传媒专业本身较强的实践性,部分高校对传播实践教学的重视程度远超过传播学理论教学,集中表现在课程设置比例、教学内容,以及学生对传媒专业的认识这三个方面。在对传媒专业人才的培养上,传播学理论的缺位或不足将严重制约高校传媒专业人才培养的质量,甚至不利于我国整个传媒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一)高校偏重传播实践教学

传媒专业具有较强的实践性和操作性,这就导致部分高校传媒专业在课程设置上急功近利,忽视了理论课程和实践课程的平衡,简单满足于讲授各种各样的技术知识和开展专业技能训练,忽视了对学生人文、社会科学以及专业素养的培养,在这种教育模式下培养出的学生更像“技工”,而非真正有思想、敢创新、善学习的传媒人才。

(二)教师倾向于讲授传播技术

部分传媒专业教师在教学中存在功利化、工具化的倾向。由于传媒专业需要学生在实际操作领域具备一定的动手能力,所以教师在教学中更倾向于教授学生所谓的技巧和方法,却忽视了传播学理论的教育。同时,有些教师的教学手段比较单一,仅停留在传统的教学方式上,教学内容也滞后于传播学理论和媒介技术的更新。因为教师在课堂上理论注入不足,导致学生在传媒实践中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较弱。

(三)学生偏爱传播技能的学习

部分传媒专业的学生存在厌恶理论学习、觉得实际经验比理论更有用的错误观点。传媒专业的定位是应用学科。学生进入大学之后,都为增加实战技能做准备,对应用性的采、写、编、播等技能充满激情,并不重视传播学理论课程,也不愿投入精力去学习研究。

三、传播学理论在传媒专业人才培养中的意义

(一)传播学理论是传媒专业课程体系的根基

目前,国内开设传媒专业的高校根据传媒产业的发展,结合市场需求,在传统理论课程的基础上,增设了新媒体、物联网、网络动漫、数字媒体技术、媒介融合等新课程,使传媒专业人才的培养模式呈现出宽口径化趋势,这符合信息社会的发展规律和传媒市场对人才的现实需求。但诸如新闻学概论、传播学概论、大众传播学、网络传播学等基础理论课程应该是传媒专业课程体系的根基,也是评价高校传媒专业的课程设置是否合理、传媒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是否科学、学生的专业素养是否健全的关键。

(二)传播学理论是传媒专业教师专业素养的核心内容

教师在传媒专业教学中扮演着引导者的重要角色。教师的基本理论素养往往直接决定着教育质量。在完成具体的教学任务时,教师看似应用的是一系列“规则”和“技能”,但背后起决定性作用的其实是教师的基本理论素养。对于传媒专业教师来说,丰富、多元、完备的传播学理论是其专业素养的核心内容。传媒产业的发展日新月异,媒介不断更新、融合,而传媒专业又具有多学科性,这些都为传媒专业教师的教学工作带来了挑战。如果教师的理论素养不够、知识更新不及时,将难以培养出优秀的传媒专业人才。

(三)传播学理论是传媒专业学生的重要软实力

现代传媒对人才的需求日益增长,而业界普遍认可的人才往往兼具多层次的理论基础和实践能力,能够迅速适应工作要求,能够准确分析媒体的本质与现象,并能以复合型人才的身份促成不同媒介的融合。因此,传媒专业人才一定要做到理论基础扎实、知识范围广泛、具备良好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如果将传媒专业学生的技能水平、学历层次和专业类别归结为个人硬实力的话,那么,学生的思想深度、理论水平、学习自觉性、新闻敏感度等就是其软实力。这种软实力是学生职业发展的关键性因素。而传媒专业人才的“软实力”大多是在高校学习阶段培养和塑造的。

四、高校传媒专业应重视传播学理论教学

传媒产业在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传媒产业的持续、健康发展需要一定数量的传媒专业人才作为支撑。因此,高校传媒专业人才的培养应重基础、重理论、重内在、重实践,只有培养出具有深厚文化修养、扎实的理论基础、科学的思维方法、宽广的国际视野、精湛的专业技能的传媒专业人才,才能使我国传媒产业在新形势下不断发展。

(一)高校应以培养学生理论素养为要义

学科的教育离不开理论课程的学习,传媒专业也是如此。开设传媒专业的高校应重视对学生基础理论课程的教育和综合素质的培养。学生具备了宽、牢、实的基础理论功底,才不会在浩瀚的传媒知识和纷繁复杂的传媒现象中如堕烟海。树立牢固的基础理论和健全的知识体系也有利于学生建立长远的学习目标,并在实际工作中迅速适应岗位。传媒专业教学应以提高学生的传播学理论素养为要义,帮助学生整合传媒实践经验,实现认知上的升华。高校在传媒专业的课程设置上应科学、合理地规划传播学理论课程和应用实践课程的比例,理论与实践不可偏废任何一方,应使两者良性互动。

(二)教师应以强化传播学理论修养为根本

传媒专业教师只有传播理论扎实、知识储备丰富、关注理论前沿,才能为学生拨云见月、指点迷津。在提倡产、学、研一体化培养模式的背景下,传媒专业教师应积极引导学生重视传播学理论的学习,并对相关理论知识进行延伸,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其从已有知识出发,吸纳新知识,掌握新理论。同时,教师应运用丰富的课堂教学方法和手段,以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传授传播学理论知识,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回归课堂、回归理论,通过合理的学科设置、生动的课堂内容、丰富的授课形式,激发学生对理论知识学习的兴趣。

(三)学生应不断提升软硬实力

学习一门学科和专业,不应以掌握实用性技能为根本目标。就传播专业而言,实用技术固然重要,但技术背后的传播学理论才是学生了解、学习、研究、掌握传播学这门学科的真谛。而传播学理论的意义在于能够指导学生进行传播实践,使其具备研判各种传播现象的能力。因此,学生在学习传播专业时,要树立正确、全面、科学的学习观,深刻认识传播学理论的重要性,努力提升自身的理论素养,成为传播学理论扎实、传播技术精湛的全方位人才。

五、结语

随着传播学的不断发展,理论成果日益丰富。在信息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信息交流系统的构筑、新技术引起的社会变革,以及因社会变革而引起的人际关系的变化等方面,传播学相关理论都能提供有益的参考和指导,帮助人们认识社会传播现象与媒体的发展规律。就传媒专业人才的培养来说,传播学理论和传媒实践的关系相当于“道”与“术”的关系,道正则术易,道偏则无术。在传媒人才的培养中,理论和实践不可偏废任何一方,只有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培养相结合,才能培养出适应市场需求的传媒专业人才。

作者:柳瑜单位:哈尔滨师范大学

参考文献:

[1]赵雅文.我国高校传媒人才培养质量分析与模式研究——以天津市高校为例[J].新闻大学,2013(6):139-149.

[2]贾平.理论与实践良性互动的传播学教学模式[J].安顺学院学报,2013(10):55-57.

媒体传播理论篇6

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就是要用马克思主义的最新理论成果教育人民,使之成为广大人民群众所接受、认同、信仰并自觉付诸实践的价值体系的过程,这个过程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由深奥到通俗、变抽象为具体、从只被少数人理解和掌握到被广大人民群众所理解和掌握的过程。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进程中,马克思主义的传播者运用各种大众传播媒介,通过多种传播渠道,采取显性或隐性的传播形式,借助多种传播方式和传播手段把马克思主义理论传播给人民群众,实现马克思主义理论“说服”并“掌握”群众的目的。在这个“说服”和“掌握”人民群众的过程中,传播媒介起到了桥梁和渠道的作用,紧密地把马克思主义传播者和人民大众联系起来。同样,具有鲜明实践性的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只有被广大人民群众所理解、接受和掌握,才能在实践中不断地丰富和发展。而要使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能够保持长久的生命力、创造力和感召力,就需要不断创新马克思主义的传播手段和传播方式。在传播过程中,传播媒介的选用取决于传播者所处的历史条件。传播媒介的选择要依据传播目的而定,传播组织的性质和社会功能、传播媒介的性质、受众接触媒介的需求等都是传播媒介选择过程中要考虑的因素。传播媒介自身的性质、宗旨、定位以及传播的立场、方向不同,传播的效果也大相径庭。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历程中,主要经历了口语媒介传播、纸质媒介传播和电子媒介传播等几个阶段。口语媒介传播是通过人们的口、耳、手势等人体器官媒介把马克思主义理论传递给大众,例如演讲、表演、歌谣、座谈等都属于口语传播,它是一种人际传播,此种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形式在长征中体现得最为明显[3]。纸质媒介传播主要是通过纸张上的文字、图片、色彩等符号信息来进行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此种传播呈现出方便快捷、信息丰富、覆盖面较广等特点,加之纸质媒介能够实现对信息的保存,可以重复阅读,具有文本的可靠性及传输的安全性等优点,因而在电子媒介传播出现以前,它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主要传播形式。电子媒介传播主要是指通过电报、电视、广播等电子媒介进行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较之口语和纸质媒介传播,电子媒介传播克服了其传播范围较窄、时效性较差的问题,例如从早期的苏维埃红色中华新闻台到后来的新华通讯社、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等都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历程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恰如尼葛洛庞蒂在《数字化生存》中断言的那样,“比特(bit)”和“数字化”成为了新世纪人类生存的“福祉”。伴随互联网信息技术、移动通讯技术和数字技术的快速发展,产生了以网络媒体、移动媒体、手机媒体等为代表的一系列新的媒体形式,我们将它们称为“新媒体”。与口语媒介、纸质媒介和电子媒介的传播方式不同,数字化传播是新媒体传播的显著特点,因此我们也可以把新媒体称之为“数字媒介”。新媒体的出现,使得信息的产生方式、信息的内容和表现形式、信息的传播方式、传播话语权和传播对象等都产生了重大变革,也使得社会大众在获取和交流信息时的语言特点、思维模式、行为方式、心理意识等也发生了极大改变。可以说,从某种程度上讲,新媒体的出现改变了人们的生存方式和生存样态。概言之,新媒体传播呈现出异于以往传播方式的特征主要有:新媒体传播的主体具有匿名性,参与渠道具有广泛性,传播空间具有无界性,传播时效具有即时性,传播过程具有互动性,传播议题生成具有自发性,传播舆论发展具有不确定性,传播价值观念具有多元性,传播价值取向具有批判性,传播意见表达具有失范性,等等。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的《第34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4年6月,我国网民规模达6.32亿,互联网普及率达到46.9%,其中手机网民规模达5.27亿。网民上网设备中,手机使用率高达83.4%,首次超越了传统pC80.9%的使用率,继续巩固了第一大上网终端的地位,微博用户规模为2.75亿[4]。该报告提供的数据表明,在进入“自媒体”“全媒体”“融媒体”时代后,媒介传播的发展趋势呈现两个特征:一是移动化的传播媒介将成为传播的主要通道;二是微传播将成为主要的传播方式。不难看出,新媒体改变了原有的传播环境,催生了新的信息传播模式和新的大众信息接受心理、行为和传播习惯。所以,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主要传播载体和传播方式必然要随之发生转换。因而,只有更加有效地利用新媒体的载体形式,不断创新当代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传播手段和传播方式,才能适应当代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与时俱进地进行传播和“掌握群众”的需要。

二、新媒体的传播变革对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的影响表现

从新媒体及其所带来的传播变革的视角来考察当代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需要抓住影响当代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的关键点。研究表明,传播者、传播内容、传播对象、传播渠道、传播效果等要素及其之间的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是能否有效地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历史进程的主要方面[5]。笔者拟从新媒体对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传播特征、传播主体、传播话语权、传播内容和传播方法等方面的影响进行探讨。

(一)使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呈现

感性化、个人化特征已有研究表明,新形势下主流意识形态的主要传播方式已经发生了重大转变,已从先前的单位传播转变为社会传播[6]。毫无疑问,这种转变同新媒体的快速发展紧密相关。新媒体传播的一个突出特点是它强化了信息传递影像化、符号化的感性传播方式,它不仅使传播显得直观化和视觉化,而且也大大提升了传播的效力与地位,人们由此进入了一个感性传播的时代。不仅如此,即时通讯的方便和快捷使得个人能够成为感性传播的主体,并且人们在不断地拍摄、录制、上传、下载中乐此不疲,成为主动的传播者。较之传统传播主要依赖于社会群体的参与,新媒体传播则更多地跳开社群而以非群体参与的方式进行,由个人去直接面对媒介。可以这样讲,传统的那种以组织为基础的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传播方式已然被新媒体“消解”了,已经不能完全发挥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影响大众的功效了。与以群体参与为特征的组织传播不同,新媒体传播具有充分的自由性。对大众而言,组织传播是在强制基础上的被动信息接受,对信息而言大众基本没有选择权;而在新媒体传播中,信息不再是组织指令,而是大众积极参与和自由选择的信息资源。不难看出,与传统相比,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这种主流意识形态的传播方式已经发生了深刻变迁,单单依靠传统的传播方式已经难以实现其大众化的目的[7]。

(二)使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传播对

象开始转变为传播主体毋庸置疑,“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命题本身已隐含了对传播对象的界定,即“大众”,也就是通常所说的人民群众。以往的大众化传播往往把大众化过程等同于对人民群众的单向的马克思主义的宣传教育过程,传播对象常常具有一定的选择性,传播的对象有非常严格的等级序列,在传播范围、内容、时间等诸方面往往都要严格按照等级行事,因此其覆盖面具有一定的局限性,辐射的深度与广度并不是太高。与传统的传播对象不同,新媒体的传播对象不需要其他知识准备,不存在时间和空间的特定差异,它消除了传播的等级区分。现实中的身份、阶层、收入等种种差别对于新媒体传播来说没有特别意义。在新媒体传播平台中,信息的接收权和选择权对所有人都是平等的,无论何人,只要拥有新媒体设施,均可遵循自己的意愿自由地选择所需要的信息。在新媒体传播中,传播对象不仅是信息接收者,同时也是信息的制造者,他们不断地用不同的手段创建媒体内容,例如通过博客、播客、微信、QQ或其他各种社交软件和技术平台,实现信息共享,这实际上是对传统的传播对象概念的颠覆[8]。事实上,我们更应该用“传播参与者”的概念来替代“传播对象”的概念。因此,从这个意义上讲,人们只要拥有新媒体设施,就可以成为当代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传播参与者”。在这里,人民大众的被动身份发生了转换,他们不仅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传播对象,更是大众化的传播主体。恰如夏德元先生所揭示的:“数字时代的电子媒介人不仅成为新的认识主体,也成为新的实践主体;不仅成为新的生产劳动实践主体,也成为新的社会交往实践主体和新的伦理实践主体。”[9]

(三)使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传播话语权发生变化

新媒体改变了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的话语环境,使传播话语权从“有序”“向心”向“无序”“离心”转变,“去中心化”成为这种传播话语权变革的核心特征。新媒体对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话语权的变革主要体现在个人话语权的获得和传播秩序的重建两个方面。在传统的马克思主义传播过程中,无论是信息的数量与质量,还是流量与流向,整个传播过程都由传播者决定,传播者起着主导作用,牢牢掌握着传播话语权[10]。而在新媒体传播环境下,任何个体都可以通过新媒体,以新媒体所具备的特有方式获取和传播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相关信息,每个个体既是传播受众同时也是传播主体。新媒体传播反映了人民大众作为个体自我传播需求的实现,个人遵循自身意愿,按照各自的认同和理解,对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进行自主化选择,从而有效而主动地建立起个性化阐释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传播环境,个人也在自主选择过程中获得了对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传播话语权。与此同时,新媒体传播方式淡化了传统意识形态对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话语的主导权,而代之以草根参与、平民舆论和个体体验,传统的等级森严的传播划分在新媒体所创建的共享交流平台搭建后所发挥的作用日渐式微,同等的话语机会将成为新媒体条件下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的发展走向。新媒体开创的传播秩序开启并实践和分享着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传播环境的民主化和平等性。

(四)使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传播内容向微型化转变

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就是要用中国的、民族的、时代的、大众的马克思主义“化大众”,因此它的传播内容只能是当代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依据诠释学理论,在传播过程中传播者传播的信息并不能够保证一定能够到达传播对象那里,传播对象收到信息,也不能保证“被翻译”还原成传播者所要传递的信息表达。因此,要达到传播的目的,实现传播的最优化,就需要实现传播者和传播对象之间的一种“视域融合”,使二者拥有基本相同的符号系统和经验系统。当代中国化马克思主义主要以系统理论的形式出现,具有宏观的理论性、严密的逻辑性、内容的丰富性和表达方式的抽象性。这些特性使“大众”无法有效地对其进行系统把握和理解,还会因为其难以理解而丧失对它的兴趣。尤其在新媒体产生后,信息形式更为综合和多样,图片、文字、视频等新媒体综合表现形式改变了传统媒体较为单一的形式,使静态的信息在多元的表现形式下能够通过动态的方式传播。与此同时,人们的阅读工具和阅读习惯发生了极大的改变,转向“微阅读”,不再喜欢“大部头”,而钟爱“简而精”和形象直观的微内容。因此,原有的系统而“宏大”的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内容将难以通过新媒体有效地传播到“大众”之中,这必将促使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传播内容向微型化和视听化转变,以适应“微传播”趋势。

(五)使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方法

由“灌输”向“对话”转变在马克思主义传播历程中,“灌输”一直是重要的传播方法。在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中,列宁将马克思主义关于“灌输”的思想系统化并发展成为“灌输”理论。列宁指出俄国社会人是发展工人阶级政治意识的主体力量,社会主义意识只能从外面灌输到无产阶级的阶级斗争中去,而不能从这一斗争中自发地产生出来,因此要对工人、农民和知识分子有区别地进行理论灌输,并提倡理论灌输要寓教育于斗争和生活实践之中,通过感化、说服等教育手段来进行。毫无疑问,“灌输”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历史、理论和现实相关联,“灌输”的思想发展史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史和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历程是相一致,“灌输”实践的过程也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实现过程[11]。需要注意的是,灌输并不是注入式教育,并不是要把先进的思想和科学理论硬塞进人民大众的头脑之中,灌输的过程是灌输者和受灌输者的双向交流的过程,但是这种双向交流缺乏交流的平台和可行的方式。新媒体的出现,造就了比现实生活中的人际传播更为自由和方便的交流平台和形式多样的交流方式,这使得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开始从“灌输”向“对话”转变。新媒体的一个主要特征就是互动性和即时性,通过微博、微信圈、QQ群等即时通讯工具,实现对信息的有效分享与沟通交流。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作为与时俱进、不断丰富和完善的马克思主义,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是中国最新发展的理论总结,对现实具有强烈的关怀。人民大众正是在关注现实、关注自身的过程中利用新媒体真实地表达对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关注与接受,这个过程即是理论与现实的对话过程,是个体与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对话的过程。通过对话,可以达到使人民大众充分理解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目的。新媒体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与人民大众的对话过程中充分满足了人民大众个性化的表达需求,从而提升了人民大众对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认同心理。

三、结束语

媒体传播理论篇7

【关键词】网络传媒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研究

【中图分类号】D26【文献标识码】a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与发展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它同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发展是同步进行的。一直以来,马克思主义的大众化传播是中国共产党工作的重要内容与核心所在。网络传媒时代的来临,给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带来了新的渠道和更大的动力。

网络时代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提出和意义

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2015年2月在京的第35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4年12月,我国网民规模达6.49亿,互联网普及率为47.9%。其中手机网民规模达5.57亿,即时通信作为第一大应用,使用率达到90.6%。《报告》显示,信任和分享成为网民对互联网的基本态度。中国互联网的迅速发展,表明在以它为代表的网络传媒时代,信息的传播方式已经发生根本性的改变。新传媒的使用,将打破马克思主义传播的传统方式,并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提供广阔的机会与平台。马克思主义理论工作者必须跟上时代步伐,充分掌握和利用网络媒介,站稳阵地、积极探索、把握主动权与话语权,提升马克思主义理论宣传的质量与效果。

网络时代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学理分析

网络传媒时代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研究环境因素分析。第一,外部环境因素分析。外部环境因素是指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研究所处的外部环境,包括国际社会主义格局,世界政治格局等。马克思主义不只是中国共产党的“马克思主义”,也不仅仅是少数人的“马克思主义”,它应该是最广大人民群众的“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可以在东欧巨变、苏联解体等严酷的外部环境下,使全国人民仍然坚守马克思主义信仰,保持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热情。网络媒体时代,多元文化思潮侵入我国,资主主义文化暗潮涌动,使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遇到了更大挑战,给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带来了更多的难题。

第二,内部环境因素分析。内部环境因素是指我国内部影响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诸多因素,包括社会主义建设取得的成就与存在的问题,人民群众的思想动态发展,人民群众对马克思主义的了解等。内部环境是影响我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重要因素,因此,我们除了要花大力量搞好社会主义建设以外,还要运用多种手段,让马克思主义在更广泛的范围内进行传播。网络传媒时代的来临,使马克思主义的传播更为迅速、便捷,也必将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进程快速前进。

网络传媒时代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机制分析。第一,马克思主义理论工作者是马克思主义大众传播的主体。任何时间、任何地点,马克思主义理论工作者都是马克思主义大众传播的主体,网络传媒时代也不例外。马克思主义理论工作者掌握马克思主义的精髓,他们会运用得当的方式与媒介,将适宜大众普及的马克思主义思想传播出去。在我国,马克思主义理论工作者主要包括政府宣传部门、学校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学者以及从事思想政治的工作者等。网络媒体时代,推动马克主义大众化同时需要马克思主义理论工作者及时跟踪和信息,将国家出台的最新方针政策、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理论成果传递给人民群众,同时监管网络的舆论动态,确保马克思主义精神正确清楚地传递出去。

第二,广大网民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的客体。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客体是广大人民群众,对于网络传媒而言,其传播客体就是广大网民。网民是指经常利用网络浏览信息,了解社会动态或从事其他方面活动的群众。随着网络媒体的发展,几乎每一个社会人都成为了网民,因此,网民的数量是巨大的,通过网络传媒进行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的意义也是十分重大的。

第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的内容。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成果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的主要内容,马克思主义自进入中国以来,中国共产党结合我国的国情,创新与完善了马克思主义,创造出很多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成果,构建了富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其内容遍及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军事、外交、党建等多个方面,与每一位人民群众的利益息息相关。网络传媒时代,我们更要通过便捷的传播媒介,将这些人们群众关心与人民群众利益关系重大的理论成果传递出去,让更多的人了解科学发展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第四,网络传媒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的重要媒介。网络传媒时代的来临,网络传媒凭借其快速、便捷、信息量巨大等特点成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的重要媒介。众所周之,网络的发展自信息传输技术一开始就没有停下脚步,微博、博客、贴吧、BBS,五花八门的网络媒体层出不穷,使网民数量急剧增加,致使网络媒体在传媒界的影响力不容小觑,这也正说明了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不可以忽视网络传媒这个重要的媒介。

第五,群众的马克思主义素养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的检验标准。检验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的重要标准就是评价群众的马克思主义素养,即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知识的了解,对马克思主义原理的熟悉与运用等。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发挥实效,就会使广大人民群众的情感态度、行为选择、思维理念与认知模式发生改变,简言之,就是使群众的马克思主义素养得到了提升。网络媒体时代,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一改传统的普及模式,通过多样媒体技术的得当运用,广大网民可以采用更为主动的方式接受,因此网民在不知不觉之时,就了解到马克思主义的相关内容。

网络传媒时代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现实考察

网络传媒时代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现状分析。第一,网络传媒是马克思主义理论成果传播的重要媒介。网络传媒是媒体形式的一种,它也与其他媒体形式一样,扮演着信息传播者的角色。网络媒体与其他传统媒体相比,它可以集多种信息传播方式为一体,构建一个多媒体环境,使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实施手段更为灵活多样,传播形式更为丰富多变,同时,网络媒体的传播不受空间与时间的限制,受众范围更广泛。正是由于网络媒体具有这些优势,网络传媒成为了马克思主义理论成果传播的重要媒介。很多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宣传传播阵地为了适应网络传媒时代的发展,都开设了网络版,将马克思主义理论以更鲜活的形式刊登到网络上,扩大信息的传播范围,提升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的实效。

第二,网络传媒是中国共产党宣传工作的重要阵地。任何执政党都会把握社会舆论发展,都会充分地运用宣传机构将党的方针政策及时地传播出去。网络传媒是新兴的媒体形式,但是它的发展却超越了任何一类媒体,并迅速成长为中国共产党宣传工作的重要阵地。在党的十召开之际,国内各大门户网站都开设了“十”专栏,对“十”的进程、内容进行了全面详细的报道,极大地满足了受众群体对“十”相关新闻信息的渴求。网络媒体更是在栏目设计与安排上下足了功夫,不仅版面样式丰富、内容报道翔实、设计科学合理,将“十”有关的信息源源不断的传送出去,让广大群众更了解党,更相信党,使中国共产党的执政更为夯实。

第三,媒介化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研究的重要内容。媒介化是传媒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过程中必须要经历的一个环节,是指当人们接触到任何一种类型的媒介,就可以马上了解到马克思主义的相关内容,媒介化使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更易实现。如上所述,网络传媒时代的到来,使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进程向前推进,在未来的发展“媒介化”道路上,需要思考如何科学、合理、适宜运用传播媒介,将马克思主义理论更准确、更生动、更翔实地传递给广大的人民群众,从而达到让更多的人了解马克思主义,认可马克思主义,信仰马克思主义,使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基础更牢固,使社会主义建设更顺利,使伟大的“中国梦”早日实现。

网络传媒时代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面临的挑战。第一,网络传播环境复杂多变。网络传播环境复杂多变给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提出了更高的挑战,其复杂性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第一,西方文化思潮借助于网络媒体迅速涌入国内,阻碍了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的实效性。网络是一个开放的环境,鼠标轻轻一点,人们便可以通过网络浏览到世界各地的新闻信息,西方一些产主义言论也会在西方网络媒体上时有出现,并通过网络传播传递到国内,一些政治信仰不坚定的人看到这样的新闻报道到后,政治信仰发生了动摇。“高效、自由的网络传媒为一些反马克思主义和非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滋生和广泛传播寻找到了一张良好的温床,将马克思主义理论大众化置身于更加艰难的环境之中,提高了克思主义理论传播的障碍。①”第二,网络信息数量庞大,网络谣言屡禁不止。网络上各类媒体信息漫天飞,普通网民难辨真假。不良的价值观念层出不穷,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利已主义泛滥成灾,这些很多虚假的、炒作的、娱乐的信息吸引了受众的眼球,阻碍了马克思主义信息的传播。

第二,网络传播主体与客体都存在问题。如上所述,马克思主义网络传播的主体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工作者。但是,由于我国现有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专业人才匮乏,能够胜利网络传播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工作的人更是少之又少,导致网络马克思主义传播队伍良莠不齐、鱼龙混杂,无法圆满完成马克思主义相关信息的传播工作,更会被一些具有专业理论知识的网民识破,使大家对网络传播主体的质疑不断增加。“根据这种情况,有关部门应该加强党和政府主流网站的马克思主义宣传,加强对舆论的引导作用,强化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网站维护和队伍建设,提升网站马克思主义工作者的素质和理论修养,真正发挥马克思主义网站的主阵地和主渠道主导引领作用。”②广大人民群众是马克思主义网络传播的客体。广大人民群众是否接受马克思主义,同时接收到马克思主义相关信息后,其马克思主义素养是否得以进一步提升是检验马克思主义传播工作的重要标准。由于我国人口基数大,受众都具有不同特征,接收到同样的信息,反应也是千差万别,这就要求马克思主义传播工作要将受众群体进行分类,再进行准确的定位,制定不同的宣传目标与策略,有序展开宣传传播工作。

第三,网络传播模式有待进一步升级。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网络传播模式主要有“网站专栏报道”、“政务微博”、“热点问题在线互动”与“问卷调查”几种模式。与其他类型的信息相比,传播模式的类型不够丰富。网络传媒虽然可以方便快捷的将信息传递出去,却无法全面了解与收集有效的反馈信息。巨大的信息数据被传递到受众面前时,也会让受众显得有些不知所措,无从下手。网络传媒应充分发挥它在传播渠道上的巨大优势,促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有效实现,重点需要在网络传播模式上有所突破,进一步拓宽传播渠道和提高传播效率,充分运用微信、SnS等新型网络媒体形态,切实增强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过程中的凝聚力、吸引力和感染力。

网络传媒时代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实现途径

利用互联网高人气与开放性,创新传播形式。互联网的盛行带来了“地球村”的概念,它极大地改变了空间和时间的局限,使信息得以及时、迅速的传播。它的这些优点得到绝大多数人的认知与接受,更激发着年轻人的兴趣与热情,因此,以互联网为代表的网络传媒自从诞生以来,一直拥有较高的人气与开放性,这正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可以利用的优势。马克思主义理论工作者应该将学术化、理论化、抽象化的马克思主义知识与网络技术的文字、动漫、音像、图片、虚拟视觉等结合,以贴近生活的亲近的形式让普通网民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了解、认识与接受所宣传的内容。“使马克思主义理论转化成通俗易懂的、生动活泼的网络信息,扎根于广大人们群众网络生活之中,适应时展的脉搏,普及到群众之中,不断扩大宣传的深度和广度,能够真正实现当代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目标。”③

构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综合网络体系。网络传媒的覆盖领域非常广泛,角角落落无处不有,理论工作者与科技工作者应认识到这一点,根据这个情况,将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实施面积极拓展至更大的范围。例如在商业性及娱乐性的网站,应积极探索如何提升马克思主义思想的影响,所以,要树立构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综合网络体系的理念。马克思主义的身影不应仅仅局限于政府网站、教育文化类网站、学术研究类网站,也应该出现在与普通网民日常生活关系密切的商业消费、休闲娱乐类网,这样才能从各个领域提升马克思主义的渗透力和影响力,才能更大的引起民众对它的关注度和吸引力。当然这是一项任务复杂艰巨的工程,构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综合网络体系还需要政府相关部门的重视和支持,需从各个方面下力气建设,“不光是要在主流网站上加强马克思主义的影响力,更应该从各个方面来提升马克思主义的吸引力。包括马克思主义理论工作者的素质提升,教育部门对于网络文化的重视以及马克思主义网络传播方式的新探索等等。”④

加强监管,培育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健康网络环境。网络传播的环境复杂,使得网络传媒如同双刃剑,在带给人们积极的信息的同时也带来很多负面信息,这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过程别须注意和处理好的问题。各种反马克思主义和非马克思主义的思想意识,包括很多消极负面的观念,比如西方文化中的拜金主义、利己主义等等对民众特别是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影响巨大,对社会信仰也会造成冲击。怎样在网络传媒时代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舆论导向显得尤为重要。因此政府相关部门必须加强对网络媒体的监督管理,进一步建立健全网络法律法规,加强法律法规实施力度,强化对违法违规查处,积极营造健康网络环境,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提供良好的传播平台。

综上所述,积极利用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兴传播工具,创新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传播方式,牢牢掌握马克思主义理论宣传的主动权和话语权,是当代马克思主义理论工作者的必然课题和使命。从学理分析及现实考察,对网络传媒时代背景下探究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作者单位:成都体育学院思政部)

【注释】

①张祖洲,徐彬:“网络传媒对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挑战和机遇探究”,《中国报业》,2012年第2期,第45页。

②④刘海东,朱海,周嫱,梁宇彬:“互联网传媒时代下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研究”,《科教导刊》,2013年第3期,第192页。

媒体传播理论篇8

摘要新闻媒体作为舆论宣传的重要工具,在信息传播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基于新形势下新闻媒体的定位以及舆论宣传的现实需要,把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新闻媒体舆论宣传的重要任务和着力点。新闻媒体在舆论宣传中,应从媒体自身实际和社会发展实际出发,正确把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发挥新闻媒体的导向作用,保证新闻媒体在舆论宣传中能够发挥积极作用,达到提高舆论宣传效果的目的。

关键词新闻媒体舆论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前言

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进入新时期,提出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凝结着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精髓,成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价值引领。新闻媒体是党和人民的喉舌,要自觉承担职责使命,引导全社会牢固树立和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新闻媒体只有顺应人民愿望,紧跟时代步伐,才能凝聚社会正能量,对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引领社会全面进步,都有着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新闻媒体舆论宣传中,要想正确把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应占领媒体融合的舆论主阵地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传播,不能简单地以试图灌输条文或者概念的方式来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传播,是传播主体、传播媒介和受众三方面协调互动的实践活动。随着媒体形式的发展,以及人民群众对价值观的不同理解,新闻媒体在舆论宣传中要想把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单纯依靠某一种新闻传播形式是难以达到预期目的的。在新形势下,新闻媒体应做好传播形式的创新,不但要学会利用新媒体,同时还要注重与其他媒体形式的结合,做到多元化和广泛化。

在现代传播技术快速发展的今天,新媒体无疑将充当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的重要手段。在舆论宣传过程中,必须认清新闻传播发展规律,及时占领新媒体的主阵地,才能争取到主动权,掌握先进的传播渠道和庞大的受众群体,积极发挥舆论导向作用。目前媒体融合的格局正在形成,新闻媒体还需要通过拓宽舆论主阵地,发挥传播社会主流价值的主渠道作用,来实现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融合与对接,形成传播合力,从而打造一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传播链,发挥舆论引导的叠加效应。新闻媒体舆论宣传中,要想正确把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应加强新闻队伍建设

打铁先要自身硬,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亦是如此。新闻工作者占据着舆论和理论传播的重要岗位,自己首先要提升政治与理论素养,牢固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并根据新闻媒体舆论宣传的实际需要,确定正确的舆论宣传导向,达到有效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目的。同时,要研究和采用有效宣传方法和艺术,努力提升新闻业务水平,运用形式活泼、受众喜闻乐见的作品,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入耳、入脑、入心。只有加强个人道德修养,恪守职业道德,真正做到胸怀大局、把握大势、着眼大事,才能为人民代言、为时代立言、为历史留言,才能切实做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践行者、推动者、引领者。因此,根据新媒体时代特点加强新闻传播队伍的建设,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效传播的基础。新闻媒体舆论宣传中,要想正确把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应营造良好媒体生态

信息技术的不断升级,信息载体随之而变,传统媒体因此步入了人人都是传播者的新媒体时代。这是社会关系的新节点,是利益联系的新纽带,也是政府、社会和个人施展影响的新空间。这必然会从根本上要求我们的报道方式、报道理念以及媒体职责适应新变化。新媒体相对自由的空间,容易滋生不良信息存在和传递的温床,对此不仅要通过加强教育提高自律性,更要通过外部力量加以制约。如“七条底线”等规范新媒体的原则,划定了新媒体传播信息的底线。还要继续探索适合新媒体生态的治理方式,通过对影响核心价值观传播的信息进行及时疏通与过滤,不断净化核心价值观的传播环境,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新闻媒体舆论宣传的重要着力点和约束原则,提升新闻媒体舆论宣传的实效性和规范性,利用新闻媒体舆论宣传的便利条件,有效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结论

通过本文的分析可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提出,对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和提高人民群众素质有着重要作用。新闻媒体只有在舆论宣传中把握传播规律,创新传播方式,做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宣传,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才能为实现中国梦提供强有力的精神支撑。

参考文献:

[1]张国芳.感动中国人物宣传的内容和形式创新研究[D].暨南大学,2014.

[2]李海波.论红色文化传播的价值和策略[D].江西师范大学,2014.

[3]纪海霞.电视媒体在公共危机事件中的舆论引导研究[D].新疆大学,2013.

[4]王箭飞.电视媒体对大学生价值观的影响及其对策研究[D].西南大学,2013.

媒体传播理论篇9

【摘要】以微博为代表的社交媒体的出现,深刻的改变了大众的信息获取和传播方式。同时,也对传播学研究带来了诸多影响。本文将从传播学研究的研究主体、研究方法、研究内容和理论发展这四个方面来探讨社交媒体的发展对传播学研究的影响。

关键词社交媒体传播学研究影响

社交媒体是互联网进入web2.0时代以来,催生出的一系列以web2.0的发展为依托的新型媒体,也称为社会化媒体、社会性媒体,指允许人们撰写、分享、评价、讨论、相互沟通的网站和技术。目前,市场上主要有微博,微信,推特,论坛,播客等,其中,新浪微博则长期占据网民关注度榜首。可以说,以微博为代表的社交媒体的出现,是继20世纪90年代互联网出现之后,人类社会的又一次深刻变革。正如麦克卢汉的著名论断“媒介即讯息”中提到:对一个社会来说,真正有意义的讯息并不是各个时代的媒介所承载的内容,而是媒介本身。也就是说,人类只有在拥有了某种媒介之后,才有可能从事与之相适应的各种传播和其他社会活动。媒介最重要的作用就是“影响了我们理解和思考的习惯”。社交媒体作为一种新兴媒介,已经成为了人类传播活动中至关重要的环节,而传播学作为一门具有时代性和前瞻性的学科,其所做的研究则不可避免的受到社交媒体的诸多影响。

一、研究主体多元化

相对于美国等传播学研究十分发达的国家来说,中国传播学研究的兴起比较晚,在1999-2000年之后,才以高校为研究基地,兴起了一股传播学研究的热潮,代表性的事件是教育部将全国传播学的研究中心设在复旦大学新闻学院。这一时期从事传播学研究的学者高度集中在各大高校和研究院,无论是从事传播学世界名著的翻译还是其它对传播理论假设的证实等工作,传播学的研究都极少出现在公众的视野中。

社交媒体的出现打破了这一由专家学者们组成的权威霸权式的话语体系,从论坛、博客再到微博,社交媒体强大的交互性能开始显现并逐渐发挥出重大作用,媒介所传播的内容不再是记者和编辑的一家之言,普通网民也能制造出属于自己的传播内容。在微博这一社交媒体中,各个微博用户是微博内容生产、加工的主体,而且这种参与生产内容的成本和门槛极低。在微博的世界里,传播者的身份变得模糊化,信息生产者、信息传播者、信息接收者不再是特定的人所特有的身份,每个用户既是传播的主体,也是受众,同时也是传播媒介,每个用户都成为了微博信息传播的动力因素。

社交媒体的迅猛发展,使传播学研究具有了扩充的可能性,微博的转发和评论机制,使得社会上发生的各类事件极易得到各界人士的深度关注和广泛讨论,从而成为公众事件,引起专家学者的关注,吸引一些学者跨界研究当前的热点问题,由此带来的传播学研究学术门槛的降低,使研究主体中“新鲜血液”的注入成为现实。

二、研究方法革新

传播学具体的研究方法常用的有:调查研究法、内容分析法、控制实验法、个案研究法。1982年,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所进行了全国第一次通过计算机、使用spss社会科学软件包来处理受众调查的调查数据。那时,这种研究方法还十分罕见。现在,这已经是普通研究生论文、传媒经营部门所采用的最基本的研究方法之一了。在过去,普通研究者要对某一媒体或者某一类事件进行学术研究,要查阅资料时只有依靠人力翻看已出版的旧著、旧刊、旧报,或者进行问卷调查,这样的研究耗时耗力,不仅影响学术进度,而且还可能因为无法把握媒体的最新进展,使研究成果出现偏颇。众所周知,资料的占有和数据的获取以及处理是学术研究的前提和先决条件,然而长期以来,研究者面临的最大难题却是学术资料匮乏,量化研究缺乏可靠数据,这样的窘境大大限制了学术水平的提高,给传播学研究造成了极大的损失。

社交媒体不仅给人类交往提供了一个新的平台,并且能够产生大量的数据,这些数据具有复杂化、数据间有关联性、数据呈现非结构化的特征,因此,社交媒体的这一特性成为了传播学者最为关注的方面。社交媒体的高度发展逐渐使得网络不再虚拟化,社交媒体所产生的数据真实可用。这种真实性与实名制注册并无关系,而是体现在用户日常的媒介接触和社交活动中,通过用户所关注的内容将每一位用户的身份和归属展现在了网络中,组成一个数据集,通过这种方式个体或群体真实被体现了出来。这使得所有的数据具有现实意义。在传统的抽样调查法中,研究者需要先对一个全样本进行假设,然后进行抽样,但实际上,往往会由于数据的易得性,而使得研究样本的代表性和信度受到质疑。

与此不同的是,社交媒体的数据来源于用户无意识的网络行为。在社交媒体中,用户行为的目的并不是为了给数据公司或研究机构留下记录,这种数据是对用户行为记录的再次运用。也就是说,在传播学研究中,针对数据的研究不再需要填写问卷、电话访问等方式,受访者不再知道自己的答案会被用于研究分析中。打破了传统研究中样本量有限性的制约。

社交媒体这一开放的平台,使得被研究者主动并且非刻意的提供数据。就像自媒体时代的新闻生产方式,很大一部分新闻来源都是每个个体在生产,并发送到微博和博客上,而微博和博客就是这样的平台,所有的内容是由用户源源不断地主动提供。在传播学研究中,十分需要这样的平台来进行数据的采集,对应具体的研究项目可以和现有的各种平台合作,也可以自己搭建。

三、研究内容更加丰富

社交媒体的广泛应用,不仅赋予了公众更强大的信息获取的权利,而且其强大的沟通交流平台,更加革新了公众参与公共事务的方式和深度。这一传播现象在当前转型中的中国社会显得尤为突出,因此,基于各种新媒体事件的研究也成为传播研究的一大热点。微博问政、微博营销、微公益、微博求职招聘、微博举报等,这些在社交媒体的广泛使用下出现的新事物,无一不在检验着传统的传播理论的适用性。每年全国和各地“两会”都追随着近一段时间出现的热点问题,紧跟社会潮流,而微博作为最新最时尚的交流与沟通工具,其亲民性、便捷性、快速性集于一身的特点让它与“两会”一拍即合,代表委员们纷纷开通微博听取民声,将其运用到参政议政中。各大媒体也纷纷借着微博这股东风,利用微博将“两会”信息在第一时间传递给网民。2010年3月1日,新华社借了微博刚刚兴盛的这股东风,在新浪网上开通了“新华视点两会微博”,专门用于上会记者采集的现场报道和短小精悍的新闻评论,直接为广大网民记录报道“两会”上的精彩点滴。这种全民参与讨论政事的情况,也引起了传播学讨论:微博是不是中国的“公共领域”,如果不是,中国有没有公共领域等等一系列问题,还有待今后的传播学研究来论证。如此种种大大丰富了传播学的研究内容。

四、传播理论得到发展

传播学是研究人类一切传播行为和传播过程发生、发展规律以及传播与人和社会的关系的学问,是研究社会信息系统及其运行规律的科学。它所研究的主要内容包括:人际传播、大众传播和组织传播。而其中又以大众传播为主。而在社交媒体中,人际传播、大众传播和组织传播相互交杂,并且加速了它们之间的交叉和融合,人际传播、组织传播、大众传播越加紧密地有机地结合起来。以新浪微博为例,根据用户微博的规模、行为模式及媒介接触习惯,微博用户主要有两种:个人用户、机构和组织。其中,个人用户又可以分成普通用户和名人。而机构及组织,可分为公司企业、公益机构、慈善组织、政府部门及相关机构。

一次完整的传播活动包括:传播者———传播内容———传播媒介———受传者———传播效果这五个环节。社交媒体对传播活动的各个环节都显示出了自己非凡的影响力,传播学是一门与时俱进的科学,应当积极主动的关注、研究这些影响对整个传播活动所起的作用,在原有的理论基础上,多加探索。传播学者须得明白,传播学是一门人文社会学科,传播学的发展深深根植于它所处的社会,社会的发展,媒介环境的改变无一不会对传播这一活动造成影响。以接收者为例,接收者是传播活动的有机组成部分,也是传播活动的中心之一。在社交媒体中,传播者与受传者之间的界限已经被打破,人人都是信息的传播者和接收者,信息传播已经从传统的单线传播转向了多级传播、网状传播,这一媒介现实大大颠覆了传统的受众观,纵观历史上已经存在的几次受众观的转变:从20世纪三四十年代的“魔弹论”开始,受众曾经一度被当做被子弹击中的靶子,到了20世纪四十到六十年代的“有限效果论”,又过分的强调了大众传播的“无力性”,直到“使用与满足理论”、“民主参与理论”等受众理论的逐渐兴起,受众已经不再被当做大众,而是具有能动性的角色。上世纪80年代,伯明翰学派的斯图亚特·霍尔在其著作《编码?解码》中提出,受众已经不是单纯的文本意义的接收者,而是主动的解码者,他的这一见解使得传播学界对受众的研究有了新的进展。而当代的传播学者,处在社交媒体充分发展的今天,更应该意识到受众这一概念已经颇具争议,因为在社交媒体中,传播信息的双方已经无所谓“传播者”与“接收者”。

结语

社交媒体的流行,是传播技术迅猛发展的结果,这一技术的改革又造成了媒介产业与形态的变化,使得传播学研究尤其是大众传播理论面临着前所未有的重任:即如何给予社交媒体等新媒介准确的定义,如何运用好新的传播技术所赋予的革命性的研究方法来丰富和发展传播学的理论,并研究清楚这一新的媒介形态在人类的传播史上所扮演的角色。因此,在社交媒体这一新的媒介形态下,传播学研究任重道远亟待发展。

参考文献

①陈力丹,《中国传播学研究的历史与现状》[J].《国际新闻界》,2005(5)

②陈韬文,《中国传播研究的发展困局:为什么和怎么办》[J].《新闻大学》,2008(1)

③《大数据成各国竞争新热点》,人民网,world.people.com.cn/BiG5/n/2013/0206/c157278-20452022.html

④刘霄,《微博的传播学特征与经济学思考》[J].《新闻传播》,2010(6)

⑤马歇尔·麦克卢汉:《人的延伸———媒介通论》[m].四川人民出版社,1992

媒体传播理论篇10

我国处于社会的转型期,也是矛盾多发期,突发性事件的数量增长迅速,高校作为社会网络的重要节点也难置身事外。与高校相关的负面新闻屡见报端,如学术造假、论文抄袭、学生坠楼、校园安全等。这些事件的影响很大,如不能及时、妥善处理,后果严重。如某高校教师论文造假事件曝光后,引起轩然大波,严重损害了该高校的形象,致其陷入信任危机,公众对该校的科研提出质疑,各种言论充斥于媒体。事件的责任承担者,该高校选择了沉默。“沉默”的危机传播方式,不但未能消除公众的疑虑,反而加深了公众的质疑。国内高校缺乏完善的危机传播管理模式,未有成熟的危机传播机制。危机事件出现,责任主体便陷入了舆论漩涡,疲于应付。高校危机传播存在以下不足:一是不能掌握信息的主动权,信息迟缓、信息量少,不能满足公众的信息获知需求。二是高校在危机传播过程中,未能与媒体构建良好的合作关系。“害怕”和“被动”情势明显,忽视了媒体在危机传播中的作用。三是公关意识淡薄。没有成熟的危机传播策略,没有通过大众传媒维护和修复组织形象。非常时期组织的信息传播,我们称为危机传播。危机传播对于维护组织形象、媒体公关、保障公众的知情权、以及营造教育品牌,有着重要的意义。对于高校组织而言,面对危机传播的种种弊端,如何建立良性的危机传播机制是学界研究的重要课题。

一、危机传播的定义及相关研究

危机是什么,有学者认为是事件,也有学者认为是状态。危机的定义有很多种,不同的学者有不同的提法,但无论是事件说还是状态说,都认可危机是与不确定的负面事实有关联,会给当事者带来某方面的损害。危机传播是组织管理的核心程序,即指组织面对危及自身生存发展的突发性事件或灾难性事件,利用大众传媒及其他手段,对社会加以有效控制的信息传播活动。我们认为,危机传播是指在组织出现危机事件或陷入危机状态时,组织利用大众传媒及其他手段控制、影响信息传播的活动。

在传播学发展过程中,一些“里程碑”式的事件,引起了传播学者的关注。[1]如“火星人入侵地球”事件引起了学者对于传播效果的重视。随着时间的推移,传播学研究的对象也日益细化,危机传播的研究始于20世纪80年代的美国,以强生公司(Johnson&Johnson)遭遇泰诺胶囊事件引起大众对危机传播的关注为标志。此后,危机传播逐步进入了研究者的视野,在众多学者的参与下,相关研究已经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危机传播研究涉及到多个学科的知识,如传播学、管理学、公共关系学等。危机传播研究的历史不长,还没有形成成熟、完整的理论体系。众多的研究者由于学科背景及研究重点的不同,产生了一些影响力强、侧重点各异的危机传播理论,如企业辩护理论、阶段分析理论、卓越理论、形象修复理论等。其中,卓越理论的影响力较大。卓越理论从公共关系的视角,研究危机传播,其理论建构了四个信息的传播模型。如表1所示。在大众传媒时代,传播手段的多样化,促使信息传播方式增多、内容呈现方式多样化。信息传播大环境的变化,对卓越理论的应用也产生了变化,如新闻模型和公共关系模型,由于其信息传播方式的单向性,渐渐淡出人们的视野。[2]科学劝说模型和相互理解模型,信息的双向流动有利于满足受众的信息知情权,能够监测信息传播的效果以及为危机传播提供及时反馈,传播效果较好,因此这两种模型应用较为广泛。

英国危机管理专家罗杰斯特(michaelRegester),针对危机发生时的信息传播现象提出了著名的“3t”原则:主动告知(tellyourowntale),即处于危机中的组织应主动地告知信息,争取信息的主动性;迅速告知(tellitfirst),即组织应当及时、快速的信息;全部告知(tellitall),即组织在信息时,应当知无不言,公开所有信息。这些理论成果已经被广泛运用,为解决危机传播问题提供了理论指导。然而,高校危机传播并未受到重视,既缺少有效的管理,也缺乏相应的机制。危机传播理论帮助我们探讨危机传播的管理策略和机制,我们应该充分借鉴国外高校处理危机的体制和信息传播的策略,探讨高校危机传播管理机制形成。二、高校危机传播管理存在的弊端国内外高校对危机传播的重视及处理方式大相径庭。美国一些高校拥有丰富的处理危机传播经验、完善的危机管理机制及危机传播管理措施。美国高校能够很好地与媒体合作,处理好组织、媒体和公众的关系,通过媒体公关、维护良好的组织形象。国内高校缺少相应的经验,缺乏系统性的危机传播管理机制,没有完善的危机处理措施,缺少有效的危机传播策略,经常错失危机传播管理与控制的良机。

(一)不能掌握危机传播的信息主动权

大众传媒的社会影响力重大,西方社会对媒体的作用有着深刻的认识,媒体影响着社会的各个层面,尤其是在美国,媒体享有“无冕之王”和“第四权力”和美誉。国内的媒体定位于“喉舌”功能,传递党和政府的声音,以正面报道和树立形象为主要功能。近年来,媒体的监督功能得到了增强,对社会现象的监督、批评促进了社会风气的改善。高校不善于与大众传媒沟通,尤其是在危机传播方面。首先,高校基本上不通过大众传媒危机信息。危机出现时,以“谨慎”和“害怕”的心态处理。这危机管理种方式有以下特点:一是信息控制严密化,危机出现,第一反应是把信息流通控制在一定的范围。尽量缩小事件的负面影响;二是为了稳定师生情绪,往往采用正面性的信息,“阐述”事件的过程,信息在有限范围内流通。三是信息传播的被动性,一旦信息传播控制失败,学校需要与媒体交流的时间往往靠新闻通稿,不能掌握信息主动权。其次,“控制”式的危机传播负面效果严重。数字技术的发展,信息传播方式多样化,新兴媒体如手机、网络等促进了信息传播大众化。信息“控制”方式,阻碍了部分信息的流通,当公众得不到足够的信息时,便会产生危机信息的衍生物——谣言,谣言流传的后果难以估量。[3]“控制”式的危机传播方式,不仅难以达到控制信息流通的目的,还会产生培育“谣言”的土壤。最后,高校公关意识不强。公关是组织利用大众传媒宣传或维护形象的过程。公关在发达国家是经常,一些组织陷入危机后,会利用公关公司通过大众传媒,采取合适的传播策略,向公众传递信息,力求负面事件对组织影响的最小化,进而维护和修复组织形象。高校危机传播策略尚未成熟,利用媒体公关的活动也就无从谈起。因此,危机后的形象修复是一个自然的、缓慢的过程。#p#分页标题#e#

(二)忽视大众传媒在危机传播中的重要作用

信息时代,大众传媒的影响力举足轻重。大众传媒不仅组织危机信息的传播者,同时也是组织形象的树立者和维护者。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越来越认识到大众媒体应作为危机传播的主要渠道和载体,在危机传播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对于处于危机中的组织而言,大众传媒既可能发挥正面作用,也可能发挥负面作用。因此组织与媒体的沟通有着重要的意义。媒体信息客观性是其社会公信力的前提。信息来源多样化,是保证新闻客观性的重要途径。一旦不能得到第一现场的资料,便要通过采访多个对象全面搜集信息,并不依赖组织提供的新闻通稿。所以,媒体信息并非“新闻通稿”,而是兼顾多方信源的客观资料,“新闻通稿”的作用非常有限。客观、公正的信息具有较高的说服力,易于被公众接受,为危机解决提供了良好的舆论环境[4]。高校与媒体缺少必要的沟通,危机传播过程限制了媒体作用发挥。组织片面化、延迟性、被动性的信息,造成媒体难以获得全面性、及时性的信息,也就不能完整的勾勒出事件的起因、过程、结果。同时,危机事件可能由媒体报道引发成公共事件,成为公共话题,媒体缺少与高校的沟通,不能获取精确、权威的信息,也就不能为危机事件的解决做出应有的贡献。大众传媒在危机传播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由于高校在危机解决的过程中,没有成熟的危机传播策略,也不重视媒体的作用。造成媒体在危机解决过程中,难以发挥积极的作用,高校的公关效果也就无从谈起。

(三)危机传播控制负面效果严重

好奇心是人获取信息的驱动力,一旦得到零碎的信息,人们总是试图得到更多的信息把事件完整的勾勒出来。由于组织内部的信息控制和封锁,受众无法从正常渠道获取必要的信息,于是把自己从多方得到的、零散的、片面的信息组合起来。这些经过个体加工后的不确定的信息再次进入传播过程,便形成了谣言[5]。有学者认为,“作为舆论出现,是众人传播虚假事件的行为,但多数传播者并不认为是假的。只有传播虚构事件的人鱼贯而动,达到舆论质量,才能称为谣言。谣言是指众人无根之言的传播,又称谣诼、谣言、谣传等”。但谣言也不意味着所有的信息都是假的,事实证明,谣言中往往包含一些真实的信息。谣言流传的影响难以预料。如广州某高校出现一女一男坠楼事件后,笔者便通过人际传播得到了几个版本的事件信息,每个版本都把事件叙述的合情合理,真伪莫辨。于是,笔者便联系该校教师,希望获得全面的信息,但结果出乎意料:他们掌握的信息只是坠楼的事实,事发突然、一时间无法取得更多的信息。当权威、全面的信息不能公开传播时,谣言便有了市场。大众传媒是公众获取信息、了解真相的重要渠道。大众传媒是危机事件信息的传播者,其传播内容和形式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公众对于组织在事件中的责任和形象的分析和判断。因此,一旦处于危机中的组织错失信息的主动权,更不能掌握事件对组织形象的影响,后期的形象修复和媒体公关将需付出更多的努力[6]。

三、建立高校危机传播机制模型

现代汉语词典对机制的解释,泛指一个系统中,各元素之间的相互作用的过程和功能。多用于自然科学,mechanism指机械和机能的互相作用、过程、功能等等。本文认为,传播机制是在信息符号传播过程中,传播系统各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及在相关规制和规律作用下信息的传递过程与方式。传播机制应包括信息、制约机制、互动机制三个方面(如图1所示)。本文从信息、制约机制和互动机制三个维度,分析高校危机传播机制。克服危机的负面影响是高校危机传播的主要动力;大众传媒是制约危机传播效果、影响危机传播活动的策略;互动机制则包含两个方面,一是高校与媒体的合作沟通,二是公众与大众传媒的互动。传播机制是一个系统性的架构,三要素均影响着危机传播的效果,对危机传播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

(一)危机传播中的信息

危机传播,是高校面对不确定的危机状态,信息、维护形象的过程。掌握信息的主动权,满足大众的知情权,加强与公众的沟通,才能减少事件的负面影响,维护组织的形象。高校怎样才能掌握危机传播的主动权?掌握信息的主动权是其掌握危机传播主动权的关键。为了掌握信息的主动权,应从以下方面做起。首先,危机信息的快速。事件发生后,及时向媒体信息,借助大众媒体传播信息,满足公众的知情权,消除谣言产生和传播的土壤。实践表明,社会上的突发事件一经发生,一般两三个小时后就可在网上出现,6小时后就可被多家网站转载,24小时后在网上的跟帖和讨论就可达到高潮。可见,时效性决定了信息的价值,危机传播时快速信息,有利于高校掌握信息编码和传播的主动权,树立负责任的形象。其次,全面告知信息,提高信息的可信性和说服力。传播学研究表明,信源的可信度高,信息享有较高的可信性和说服力。新媒介的发展,摈弃了大众传媒单向型的信息流通模式。公众传播信息的能力得到发展,传播信息的积极性有所提高。危机传播过程中任何信息都可能引来质疑,全面性的危机信息传播可减少质疑、提高信息的可信性和说服力。片面性、虚假性的危机信息造成的后果严重,“躲猫猫”事件成为明显的例证。再者,信息的主动性。危机信息的传播除了快速、全面的要求以外,主动也是一个重要的方面。如果不能掌握信息的主动权,就不能积极的引导舆情,消极、被动的危机传播方式使组织处于被动状态,增加了解决危机事件的难度。如某高校校园内,官二代驾车撞死学生的事件,由于该校消极的危机传播策略,使其迅速演变为全国性的公共事件,愤怒的网民甚至针对该校的领导进行抨击,高校形象严重受损。最后,在信息传播过程中,保持与公众的互动。新媒体时代,信息传播方式多样化,任何信息都可能引来质疑,与公众保持良好的互动,听取公众的声音,及时释疑对于传播效果有着重要的影响。因此,危机传播过程中需要必要的信息反馈、保持与公众沟通,强化传播效果。掌握信息主动权有着重要的意义。首先,通过主动的信息传播,成为信息传播的把关人,能够争取到媒体的支持和公众的理解,缓解危机解决的压力。其次,正确的信息传播策略,满足公众的知情权、有利于消除谣言的流传,树立组织负责任的形象。所以,掌握信息的主动权影响着危机的解决,能够引导舆论、维护组织形象。#p#分页标题#e#

(二)危机传播中的制约机制

影响和制约传播效果的因素众多,危机传播作为大众传播的分支。制约危机传播效果的主要因素有媒体、公众、及组织的公关行为。在信息传播过程中,为了保持传播效果、提高公关效益,采取“一面之词”的传播方式,忽略其它观点。此时,信息的流通是单向性的,由组织经媒体流向大众,不在与大众保持互动和沟通[7]。媒体是信息传播的重要渠道,也是联系高校与公众的纽带。因此,大众传媒在高校危机传播过程中,有着重要的作用。大众传媒既可以起到正面作用,也可能起到负面作用。传媒信息的客观性影响着公众的判断及组织形象。大众传媒是危机事件信息的传播者,公众主要通过大众传媒获取相关信息;大众传媒也是危机事件解决进程的推动者,媒体的舆论导向影响着危机事件的解决过程;大众传媒还是组织维护和修复形象的工具。同时媒体的负面作用亦不容忽视,大众传媒可能是危机事件的“导火线”,一些危机事件由传媒引发,如论文抄袭事件。公众是指通过媒体获取信息,关注危机事件的受众。赢取公众的理解和支持是危机传播的动力。由于高校在社会系统中的特殊地位和作用,其一直是社会公众关注的焦点。公众的态度对于组织的成长和发展有重要的影响,尤其是在一些公共性的危机事件暴发时,如科研数据造假、论文抄袭、学历造假等等。媒体的报道与公众的态度往往左右着事件的发展、解决。在教育品牌化,争夺优秀人才资源的环境下组织的社会形象决定了其发展前途。公关由公众、传播、组织构成,是以公众为对象,以互惠为原则,借助于大众传媒影响公众的过程。危机事件因其包含有负面性、发展方向的不确定性为高校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为了将事情的负面影响降至最低,维护高校形象,公关活动必不可少。

(三)危机传播中的互动机制

危机传播活动主要体现了高校、媒体和公关的关系,在信息传播的过程中,三者的互动关系非常重要。危机组织与新闻媒体应该从传统敌对关系转变到新型合作与相对独立的和谐关系。媒体离不开高校。因为媒体传播的内容来自于社会,高校在现代社会有着重要的地位,可以为媒体提供大量的资讯;同时,高校也是媒体监督的对象,媒体的监督对于教育和高校的发展有重要意义。著名的传播“循环模式”如图2所示,其说明了互动性的信息流通。信息的流通不仅是传播者向公众传播的过程,还包含了公众的反馈信息及传播效果的测评。信息的反馈有着重要的意义,为传播者选取合适的传播策略提供参考。所以,在危机传播过程中,高校、媒体和公众的互动意义重大。高校与媒体的互动有着积极的意义。首先,高校通过与媒体的合作可以扩大其社会知名度,对于树立其教育品牌有着重要的作用,在高校争夺优秀学生的环境下,良好的社会口碑对高校至关重要。其次,一旦出现危机情势,高校可以利用社会传媒迅速、主动的真实、全面的权威信息,杜绝片面化、虚假性的信息,铲除谣言滋生的土壤。不仅能满足公众对信息的需求,还可以突显高校的责任感,克服危机事件的负面影响。大众传媒与公众的互动关系影响着危机传播的效果、公关效果。大众传媒在高校危机传播过程中有不可替代的作用。首先,大众传媒有较高的专业素质,保证传播信息的真实性和客观性,拥有较高的社会信誉,受到受众的认可,传播效果好。其次,大众传媒有丰富的传播策略,熟知传播规律,理解公众的信息需求,能够运用恰当的传播技巧,帮助高校摆脱危机传播时的被动地位。最后,大众传媒也是高校受到负面影响后,利用舆论改变组织形象、进行社会公关的渠道。大众传媒是公众获取信息的渠道,其信息内容和舆论引导,影响着公众对事件的认知,塑造着组织的新形象。公众对媒体的认可是其生存的动力,媒体的权威性决定了其影响力。所以,媒体与公众的良性互动,有利于满足公众的信息知情权、提高危机传播效果,对危机事件的解决有着重要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