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链现状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5:37:08

产业链现状篇1

关键词:农业;产业链;内部协调;整合

我们所说的农业产业链其实质是一种与农产品初级加工有密切联系的产业群之间的供需关系所构成的网络结构。农业产业链产生于20世纪50年代的美国,目前,已经在加拿大、日本、荷兰等发达国家达到相当高的水平;近年来,巴西等发展中国家通过对农业产业链理论的研究和应用,也使其农业发展取得了长足的进步。

中国自20世纪80年代末提出并实施农业产业化经营以来,经过二十几年的发展,已经取得令世人瞩目的成绩,特别是东部沿海地区的农业产业化水平已经达到或接近发达国家。而农业产业链这一理论也在实践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然而,不可否认的是,目前中国农业的产业化水平仍然很低,中国现存的农业产业链中仍存在着极为严重的缺陷,尤其是产业链各个主体之间的协调效率低、质量差,其弊端从近来频频发生的食品安全事件中初见端倪。因此,农业产业链主体之间的整合势在必行。

农业产业链的主体包括为农业生产作准备的科研、农资等前期产业部门,农作物种植、畜禽养殖等中间产业部门,以及以农产品为原料的加工、储存、运输、销售等后期产业部门。而所谓农业产业链的主体整合是指产业链主体之间的连接、合作与协调,它根据社会资源状况和市场需求状况的变化,在产业链主体之间合理配置生产要素,协调各产业链环之间的比例关系,进而产生出协同效应和聚合质量。其主要内容包括前期部门与中间部门的协调、中间部门与后期部门的协调、后期部门与前期部门的协调三方面的内容。

一、前期产业部门与中间产业部门的协调

从世界各国农业发展的先进经验来看,越是发达的国家,越是现代化的农业,其农业产业链的前期产业部门,即农业科研、农资等部门对农业进步的作用越突出,贡献越大。由此不难得出这样的结论,前期产业部门对农业产业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加速作用。正是基于这样的原因,近年来中国政府对农业科研以及农资装备等重视程度日益提高,经费投入日益加大,促使农业前期产业部门的发展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为农业的现代化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也使得农业增加值中的科技贡献率不断提高。但是,客观分析后不难发现,中国的农业科研、农资等部门作为农业发展加速器作用的发挥仍然受到很大的限制,没有达到应有的效果,这种状况的产生,是由多方面的原因造成的。而在这里我们主要就农业科研部门的现状进行讨论。

中国的农业科研部门普遍存在着科技成果产出率高,实际转化率低的情况。每年国家在农业科技方面投入了大量的人力和资金,产出大量的优秀科技成果,然而由于农业科研部门,特别是高校农科所等人才和技术最先进、最密集的科研机构普遍处于中心城市,脱离了科技成果转化及应用的大环境,科研成果大量堆积无法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另外,随着农民对科技对农业发展推动作用的认识日益加深,其对于新技术、新产品、新知识的需求以及对自身素质提高的渴望与日俱增,而作为与农民联系最为直接的基层农科所等部门由于能力所限,特别是一直以来面临资金短缺问题,只能对农民进行最为基础的农业生产的指导,对于高新科技成果的研发和推广无法全面而有效地完成,而在其他方面如对农民的专业技能培训上也普遍存在着人才短缺、知识陈旧等问题,亟须新鲜力量的注入。农业科技成果同其他科研技术使得农民对新技术、新技能的强烈渴望无法得到满足,极大地挫伤了农民的求知欲和生产积极性。

要解决这些问题,只有通过科技下乡,而只有将实验室里和书本上的知识转化成农民可以理解可以接受的技能,才是真正的科技下乡。要实现这一目标,就要求广大农业科技工作者走出实验室,走出学校,走出大城市,到农村去,到农民中来,通过对农村的调查,与农民的接触,了解什么样的技术是农民最需要的,什么样的培训方式是农民最能接受的,从而实现科技成果的转化和科技信息的回流,在防止了科研产品堆积现象发生的同时也实现了自己的人生价值。只有当农民掌握了更高级更实用的技能,才能生产出多样化的、有高附加值潜力的农产品,进而改善农业预期收益过低的状况,提高农民的生产积极性,真正实现农民增收;另外,使农民掌握一定的技术,可以对初级农产品进行简单的加工,在提高农产品价值的同时也促进了产品的多样化,进而打破农产品加工企业对初级原材料全盘收购的垄断局面,给农户更大的选择和发展空间。

另外,基层农科所是广大农户获得最新的农科知识和技能最直接和便利的场所,作为根植于农村的农科机构,其与农民的沟通也更为顺畅,更有效率,因此其作用不容忽视。要加强基层农科部门作用的发挥,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加大对村级、乡级农科所的财政扶持,加强其科技研发和推广能力;实现高校农科所等与基层农科部门的帮带互助,定期对基层农业科技人员进行培训提高其专业素质,通过基层农科部门进行资料和信息的采集工作,了解农民的最迫切的科技需求,通过回流反馈提高这些需求实现的可能性。

二、中间产业部门和后期产业部门的协调

农户以及农业企业是农业产业链的基本主体,这两大主体间的衔接及协调对于整个产业链的生产效率、盈利水平以及农业生产的产业化进程都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目前,中国农业产业链普遍采用的是“公司+农户”或者“公司+中介组织+农户”的运营模式。广大农户组织化程度低,市场信息掌握少,在与实力雄厚的龙头企业的对抗中往往处于不利的地位,面对企业因为市场行情变化而降低收购价格,减少收购量等违约行为时,大多数只能选择忍气吞声。另外,农业企业面对农户有选择性的出售其农产品,擅自提高出售价格,甚至直接违约将产品卖给他人做法时,从自身成本等因素考虑,最终会不了了之。农户和农业企业这两大主体之间缺乏一种真正合理有效地衔接和沟通,而目前存在的农业中介组织从事的也大多是简单的农产品的收集和销售工作,以赢利为目的,无法真正的搭建农户和企业间的合作桥梁。农户和企业之间只是简单的买卖关系,始终无法连接成紧密的利益共同体,在两者的合作过程中互相算计,斤斤计较,只是简单的考虑当前的短期的利益,这无疑加大了企业的生产经营风险和农户的种养风险。而对于广大农户来说,由于处于一种弱势地位,为了自己的既得利益而从事掺假行为,欺骗农业企业,似乎也变得可以理解。如何真正有效地提高农户的主体地位,让农户真正的参与到农业产业链的整个生产过程中去,使其同农业企业紧密的结合成一个利益共同体,联体又联心,是目前所面临的最为重要的问题之一。

就当前的状况来说,广大农户与农业企业之间缺乏一种真正的有效沟通与协调,二者虽然签订农产品买卖合同,但是农户并没有真正的参与到农业企业的生产经营中去,企业经营状况的好坏与农户的经济利益间并没有直接的联系,这就间接导致了初级农产品质量问题的发生。

九联集团通过组建肉鸡养殖股份有限公司,吸收普通农民入股并以合作社的形式建设农场,农民在养殖公司的管理监督下在农场内养殖肉鸡。同时,为了确保农民个人股本无风险,集团公司承诺每年最低分红率不低于15%,五年累计平均分红不低于18%。九联集团通过这种运营模式,使得农民成为了股民,并通过合作社与企业真正实现了地位平等,通过分红实现了利益均沾,从而将农民的利益与企业的利益紧紧的联系在了一起,农户不仅会分享生产环节的利益,而且将分享加工增值环节的利润,在这种情况下,农户会主动关注企业的生产经营状况,进而自觉地提高自身产品的质量,甚至会相互监督,杜绝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的发生。在这种模式下,农户与农业企业已经结成了真正意义上的利益共同体,农民由单纯的生产者转化为理性的经济人——股民,在理性思维的支配下,降低初级原材料质量这种有损于自身利益的非理发生的几率很小,从而从源头上消除了食品质量安全隐患的发生。

三、后期产业部门和前期产业部门的协调

农产品加工企业作为后期产业部门的中坚力量,担负着整个产业链价值提升的重任。面对竞争日益激烈的市场和逐渐萎缩的盈利空间,怎样寻找新的突破口,实行特色差异化经营,已经成为众多企业的重要目标之一。为实现这一目标,大多数有资金有实力的企业都拥有自己的科研队伍,或者与各地农业高校联手在新产品的研制和开发上投入极大成本,这种状况已经成为一种趋势,体现了科学技术在农业产业中的重要作用。

然而,要想生产出能够吸引消费者眼球的高质量的、有特色的产品,作为原材料的初级农产品科技含量的高低、质量的好坏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而由于初级农产品质量问题而引发的一系列食品安全事件,也凸显了源头产品在某种程度上对于一个企业成功与否的决定性作用。然而,农产品加工企业与农户在农业科技知识普及的层面上始终存在着沟通困难的问题,企业和农户都有着强烈的提高自身素质的意愿,却因为沟通不善而造成社会资源的浪费;另外,与农户联系密切的农业科研部门、特别是基层农科所,却因为资金的短缺而苦苦挣扎,无法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在这种形势下,企业和农业科研部门联手,改变农业科研部门,特别是基层农科机构一直以来只有国家投入,资金严重短缺的状况,通过对农民科学文化水平和专业技能的提高,进而改善初级农产品品质,在降低自身成本的同时,也减少了食品安全隐患的发生。

参考文献:

[1]赵绪福.农业产业链优化的内涵、途径和原则[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2006,(6):119-121.

[2]赵绪福,王雅鹏.从产业化经营的需要看中国农业产业链的构建[J].湛江师范学院学报,2004,(4):82-84.

产业链现状篇2

关键词:农产品加工业;产业链;外资威胁

经济全球化使得农产品市场不再是封闭的市场,农产品加工企业的竞争也不再是局部的竞争,其竞争范围扩展到原材料生产、原材料供应、生产过程、营销领域以及品牌建设等产业链的各个环节。

一、我国农产品加工业产业链现状

(一)产业链利益分配机制不合理

产业链利益分配机制主要是由产业链主体的组织形式决定的,组织形式的有效性决定了产业主体定位的明确性。农产品加工产业链是由农产品生产、加工和市场销售等环节组成的,发展模式大概有两种,一是“市场-加工-生产”,二是“生产-加工-市场”。前者产业主体为销售,以市场为产业目标,以加工为产业主体生产服务于加工,加工服务于消费者。消费者的需求促进了这三个环节的协调发展。后者是以生产为主体,加工为生产服务,产业链松散,三个环节受制于农业生产。

而我国农产品加工业是以生产为主体,加工为配角发展的,虽然农产品加工业近年来发展迅速,但是起点水平低,后劲不足,不能掩盖产业发展的缺陷。

(二)产业链条衔接不紧密

以各种农产品的种植阶段为例,农产品加工产业链中最薄弱的环节是初级农产品销售。对农户而言,如何将生产的大量农产品作为原料提供给加工企业,实现销售收入,是重中之重。又加之物流,保存技术等因素,我国初级农产品消耗很大。据统计常温系统中果蔬类约损失20%-30%,粮油损失15%,蛋类损失15%。发达国家水果采摘后通常要经过预冷、贮藏、洗果、涂蜡分级、冷链运输等规范配套的处理,产后商品化处理量几乎达100%。根据牛鞭效益,供应链前端的农户预期的订货量往往要大于需求量,而且中间环节越多,差额就越大,最终导致农产品市场信息失真,农产品生产过多,卖不出去,从而增加了初级农产品的损耗。

我国有些大型企业也充分认识到产业链条衔接不紧密的严重性,如中粮集团,正在加紧战略转型。中粮管理团队发起一场以“全产业链”为主攻方向的全面战略转型。从过去的外贸业务为主逐渐向加工和品牌等产业链的各个环节延伸,增强市场主导能力。由于我国地域辽阔,而且起步较晚,虽然个别企业取得了一些成就,但是不能完全解决实质性的问题。

(三)国际巨头抢滩中国农产品加工市场,并建立自己的产业链条

早早进入我国农产品加市场的四大粮商瞄准我国农产品加工业产业链严重缺陷的特点,刚进入我国的时候就收购大量的农产品种植区,和国内企业相比,从源头上就站了上风,迫使我国企业相当被动。它们或通过收购或通过参股国内大型粮油企业,进而获得中国大豆进口权的80%货源,由此导致全国大型的97家油脂企业中,64家被外资控制。以2009年农副食品加工业、食品制造业、饮料制造业三行业总和为例(由于烟草制造业具有很强的政策限制性,所以将之加入分析数据),分别从企业个数和主营业务收入角度,具体如图1所示。

从图1中可以看出,一是外商投资和港澳台商投资工业企业个数是国有及国有控股工业企业个数的三倍多。二是私营工业企业个数虽然占很大比例,但是经营活动所取得的营业收入与企业个数比例不符。说明私营工业企业经营效率不高,当然不能排除个别私营工业企业有很强的实力和潜力。三是图中表现最突出的是外商投资和港澳台商投资工业企业。用16%的企业个数创造了38%的主营业务收入,集中度相当高,大有垄断我国农产品加工市场的潜质。我们以高盛集团进入中国农产品市场为例:

从2006年6月开始,高盛集团经过一系列收购和转手,到2009年12月,高盛控制双汇集团46%的股权,控制双汇发展23.7%的股权,控制雨润食品13%的股权。高盛选择大规模全资收购中国规模化养猪企业,一定程度上在中下游的拓展已占据有利地位。从产业链角度而言,这些控制行为带给高盛最大的收获应该是对肉制品渠道和肉制品品牌的掌控。这就为其涉足上游铺好了基石。未来,高盛可以选择将养殖企业包装上市;也可以选择直接注入中游加工企业。以中国生猪行业的市场空间和市场现状,高盛完全可以逐步培育肉类产业链,这有可能对国内同产业形成威胁。

二、对我国农产品加工产业链出现问题的对策研究

第一,解决产业链利益分配机制不合理和产业链条衔接不紧密等问题我们可以借鉴国外的先进经验。结合我国实际,国外有三种组织形式可供选择:一是订单合同模式,即农户与农产品加工企业签定农产品收购订单合同,通过合同把双方连接起来,明确各自的权利义务,按契约规定完成生产经营活动。在此模式下,加工企业与农户是合同下的对立统一关系,两个相对独立的利益体之间有了法律来保障。其实质是通过订单把双方的利益紧密联系起来,稳定农产品原料供应来源。二是股份合作模式,即农户以资金、土地等要素入股,拥有企业中的股份,参与经营管理和监督。双方签订股份制合同后,明确农户应提供的农产品数量、质量、价格和分红办法,从而形成资金共瞅,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利益共同体。三是产加销一体化垂直经营模式,即农户―农产品加工企业―销售公司连接成为一体化企业。通过农产品专用化、企业规模化、和产品品牌化实现共赢。

第二,提高农产品加工能力,消化本地农产品。这就需要企业扩大投资,引进先进生产流水线,提高本地农产品加工能力,解决农民卖产品难的问题,又增加农产品附加值,为企业创造更多利润,实现农户与企业的双赢。特别是像水果、蔬菜、水产品等季节性强、易腐烂的农产品。由于这类农产品保鲜时间短,更需要及时进行加工,成为易储存、易运输的农产品,并及时投放到市场中,增加农产品的价值,完成整个链条的紧密连接。

第三,政府应该发挥引导牵头作用,促进本土企业掌控产业链。农业股覆盖的范围包括整个农产品价值链:上游行业的种子、肥料、农机、农药等;中游行业的种植和养殖(农场经营、种棉、种甘蔗和水产品养殖等);下游行业的农产品加工及经销(油料、糖料、番茄、苹果汁和肉类加工)。从国际农产品产业链角度考察,未来的利润分配决定于对产业链中定价链条的掌控。对国际资本而言,通过对上游商品的定价,对中游加工企业的控制,以及对下游渠道的掌控,将可攫取产业链的绝大部分利润。农产品价格上升,上游行业因为成本未受农产品价格上升影响,毛利率得以提高,股价随之向上。而下游行业则受农产品需求增加,提高主营收入。

目前,国际四大粮商和华尔街金融大鳄正在积极并购我国上中下游农产品加工企业,凭借先进的管理经验和资本运营构建完整的产业链条。这是关系到我国的民生严重问题,谁都不想让外资控制我国农产品的价格。然而,我国农产品加工企业数量多、规模小,实力不够,无法完成如此重大的任务。这就需要政府的宏观调控。尽量避免国际农产品巨头并购我国农产品加工企业,如果调控足够到位,应尽快收购已经被外资并购的本土企业。

第四,加强企业之间的联合与协作,促进本土企业增加竞争力。企业联合是农产品加工企业扩大规模提高集中度的有利方式,发达国家实现生产集中主要是通过联合和并购的方式,更加注重管理上的创新。

农产品加工业发达国家的企业联合主要有纵向联合、横向联合和异质合并三种,纵向联合最成功的是美国的鸡肉饲养、加工、销售、饲料供应一条龙。这种农工商一体化模式,既有松散的合同形式,也有紧密的以产权为纽带的联合体。纵向联合,对加工商而言,可以解决原料的稳定供给问题,有利于原料基地的形成,并节省交易费用。对农民而言,可以解决农产品销路的问题,从而避免市场价格风险。横向联合是厂商扩大市场占有率、增强市场竞争力的一种有效手段。而异质合并则是跨行业的资本集中行为,是谋求范围经济性和分散风险的重要手段。

并购是发达食品工业国家的跨国食品公司争夺市场的重要手段。发达国家食品工业企业数目减少的现象,早在几十年前就已经发生,并成为世界性共同趋势。由于食品工业内的大部分制造加工能力都是过剩的。通过并购,一是可以利用目标企业原有的销售渠道较快地进入国内外市场,不必经过艰难的市场开拓阶段。二是通过跨行业的并购活动,可以迅速扩大经营范围和经营地点,增加经营方式,促进产品多样化和生产规模的扩大。三是可以利用目标企业现有的设备、技术人员和熟练工人,获得对并购企业非常有用的技术设备、专利和商标等无形资产,同时还可以大大缩短项目的建设周期。四是可以减少市场的竞争对象。通过生产集中,跨国公司的规模进一步的扩大,国际竞争力日益加强,实现了规模经济。同时生产的集中对科技进步具有拉动作用。只有大规模厂商才设有研究和开发机构。如日本的研究开发经费占销售收入的0.85%,美国为0.5%,项目和经费支出主要集中在那些大型企业中。

第五,促进农产品加工业的技术进步。农产品加工技术普遍落后是制约我国农产品加工产业发展重要因素。为了促进农产品加工业的技术进步,首先,要增加农产品加工技术科研经费。长期以来,我国农业科技研究经费80%在农业生产领域,而农产品加工研究经费不足30%,这与美国70%的科研经费用于农产品加工方面,正好形成鲜明对比。因此,增加农产品加工技术科研经费投入迫在眉睫。其次,要整合科技资源,提高其技术创新能力。当前,农产品加工的科学储备和技术支撑薄弱,科技人才数量稀缺,研究单位分属多个部门,分散且相互脱节,这又使得研究项目低水平重复。因此,要下力气整合农产品加工业科技资源,提高其技术创新能力。最后,要鼓励农产品加工企业之间学习机制形成。

参考文献:

1、王安.经济全球化与发展农产品加工业的策略选择[J].贵州社会科学,2005(7).

2、张润清,李宗光.构建江汉平原农产品加工业产业链的设想[J].生态经济,2005(4).

3、白万纲.中粮集团的战略转型[J].现代企业教育,2010(11).

4、中国统计年鉴2010[m].中国统计出版社,2010.

5、袁翠青.基于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的湖北食品工业发展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09.

产业链现状篇3

关键词:农产品;冷链物流;对策

中图分类号:F273.7文献标识码:a

食品的安全与营养关系着人类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越来越关注农产品的品质。由于农产品品质容易受温度、湿度、气体等外界环境条件变化的影响,为保证农产品的新鲜度,需要在流通领域中对其采取冷藏储存、冷藏运输等低温保障措施。

冷链物流是指易腐变质食品在从产地采购开始,经过产品加工、储藏、运输、配送、销售,直到消费者手里的整个过程中,其各个环节始终处于低温环境下的特殊的供应链系统。2010年6月,国家发改委印发了《农产品冷链物流发展规划》(2010~2015)。规划明确提出,到2015年,建成一批运转高效、规模化、现代化的跨区域冷链物流配送中心,培育一批具有较强资源整合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核心企业,冷链物流核心技术将得到广泛推广,并初步建成布局合理、设施装备先进、上下游衔接配套、功能完善、运行管理规范、技术标准体系健全的农产品冷链物流服务体系;进一步提高肉类和水产品冷链物流水平,增强食品安全保障能力;果蔬、肉类、水产品冷链流通率分别达到20%、30%、36%以上,冷藏运输率分别提高到30%、50%、65%左右,流通环节产品腐损率分别降至15%、8%、10%以下。

广西地处我国南疆,是农业较大省份,除了要将自身的农产品运往全国各地以外,作为连接中国与东盟各国贸易往来的桥头堡,每年还要承接来自东盟各国的大量农产品进口。因此,大力发展农产品冷链物流,应成为广西服务“三农”的重要举措。

1广西农产品冷链物流产业发展概况

(1)农产品资源丰富,冷链物流市场潜力巨大。广西农业资源丰富,主要盛产南亚热带水果、蔬菜、甘蔗、麻类作物、桑蚕、药用作物、香料作物、松脂、桐油、三黄鸡、奶水牛、水产品等农产品。近年来农业保持稳定增长,2010年农林牧渔业总产值2721亿元,居全国第十一位,比上年增幅14.3%。其中,水果1094.41万吨,增产8.3%,产量居全国第六位;肉类387.77万吨,增产4.5%,水产品275.09万吨,增产5.1%。特色农产品丰富,水果品种非常多,香蕉、芒果、荔枝、龙眼、柑橙、板栗等名优果鲜享有盛名,尤其香蕉是我国主要产地之一。但由于没有很好的冷藏条件,农产品产后损失严重。有数据显示,我国果蔬、肉类、水产品流通损失率分别达到20%~30%、12%、15%,而冷链发达国家果蔬损失率则控制在5%以下。广西作为经济后发展地区,冷藏条件尤其欠缺,冷链物流市场的发展潜力巨大。

(2)冷链物流基础设施初具规模。湘桂、黔桂、枝柳、云桂、南广、等铁路干线和国道、省道线纵横交错。2010年铁路通车营运里程达3200多公里,公路通车总里程达10万多公里,其中高速公路2500多公里,交通运输体系初步形成,快捷便利的交通运输网络有力推动了农产品冷链物流的发展。同时,农产品批发市场设施的完善也提升了冷链物流的能力。目前,已初步形成了一批如南宁五里亭蔬菜批发市场、柳州柳邕农副产品批发市场、桂林五里店果蔬批发市场、玉林宏进农副产品批发市场、广西田阳农产品批发中心、广西海吉星农产品物流中心、金桥农产品批发市场等规模较大、有影响的农产品批发市场。截止2010年底,广西农产品批发市场数量达到37个,年成交额约210亿元,分别比2005年增加17个和增长85%。

2广西发展农产品冷链物流的机遇

(1)广西将打造成为中国—东盟区域性国际水果集散中心带来的机遇。东盟各国是热带水果之乡,盛产山竹、榴莲、火龙果等热带水果,中国盛产苹果、梨、柑橘等温带水果,两国水果是双方贸易中存在较大的供需潜力,贸易互补性很强。据2011年相关数据统计,我国进出口水果总量(包括食用水果及坚果、甜瓜或柑橘属水果的果皮)635.8万吨,其中东盟占67%,进出口水果总金额62.3亿美元,其中东盟占51%。通过广西进出口的水果贸易量均呈逐年增长趋势,每年从广西凭祥口岸进出口东盟国家的水果量达100万吨以上,2011年凭祥口岸对东盟水果进出口总量排名全国第一,已成为中国对东盟水果进出口的最大口岸。目前,广西正大力推进中国—东盟水果集散中心的建设,迫切需要为水果流通提供系统化、规模化、标准化的冷链物流服务。

(2)南菜北运农产品现代流通综合试点带来的机遇。2011年,为进一步加强农产品流通体系建设,构建稳定的“南菜北运”流通渠道,保障北方冬季蔬菜市场供应,财政部、商务部决定在海南农产品现代流通综合试点的基础上,将广西、云南列入开展“南菜北运”农产品现代流通综合试点范围,将重点支持广西产地集配中心、主销区交易配送专区、产销商流链条、信息服务平台等四项建设。试点的运行,将推动广西冬季瓜菜规模化、标准化、产业化发展,同时也给蔬菜瓜果冷链物流带来良好的发展机遇。

(3)国家政策扶持的机遇。近年来,国家为大力推进农产品流通体系发展,健全农产品市场体系,出台了许多政策。例如,2009年国务院推出了《物流业调整和振兴规划》,其中着重强调了要重点发展农产品和食品的冷链物流体系,尤其是2010年国家发改委出台的《农产品冷链物流规划》,将带动达2000亿左右的投资,冷链物流产业将迎来重大的发展机遇。广西应充分抓住政策机遇,发展与壮大农产品冷链物流产业。

3广西农产品冷链物流发展存在问题

广西冷链物流业仍处于起步阶段,总体规模小、专业化水平低、信息化水平不高,与现代农业、现代服务业的要求有较大的差距。

(1)冷链物流覆盖生鲜农产品的比率低。冷链物流要求农产品从生产加工、储藏运输、销售到消费的各个环节均处于产品所需的低温环境,才能将农产品的损耗降至最低。欧、美、加、日等发达国家已形成比较完善的农产品冷链物流体系,蔬菜水果冷链物流覆盖达95%以上,肉禽冷链物流覆盖达100%。目前,我国鲜活农产品果蔬、肉类、水产品的冷链物流覆盖率仅分别为5%、15%、23%,每年由于腐烂变质而造成的损失巨大,仅果蔬一类就达1000亿元以上,损耗量居世界首位。广西由于经济条件落后,缺乏相应的软硬件投入,农产品冷链物流覆盖率很低,大部分仍在常温下进行运输、储存、销售,农产品损耗率达20%~30%。水果蔬菜尤甚,腐烂变质平均数为35%,广西2010年蔬菜产量2433万吨,水果产量1094.4万吨,如按1元/千克的损失计算,新鲜果蔬每年由于腐烂变质而造成的损失达100多亿元。

(2)冷藏储运能力低,设备设施陈旧老化。我国库容量900万吨左右,主要集中在山东、河北、北京、浙江、江苏、上海、广东等沿海一带相对发达地区,人均冷藏库吨位为0.006吨/人,与美国相差33倍,人均冷藏车数量0.2辆/万人,与美国相差40倍。即便是我国冷链物流基础设施发展水平较好的北京地区(冷藏库42万吨,冷藏运输汽车约2700辆)同美国相比也分别相差10倍和5.7倍。广西冷藏储运能力较低,拥有万吨级以上容量的冷库仅有南宁五丰联合食品有限公司、柳州肉联厂、南宁国际综合物流园有限公司等少数几家企业,其他大部分为中小型冷库,总库容有限。大部分冷库是20世纪90年代以前的多层土建冷库,技术含量低,温控区间小,相关设施不配套、有的已经陈旧老化,从体制与适用范围上分属于肉类、水产、果蔬企业,企业自运营冷库的效益不高。

(3)农产品冷链物流主体组织化程度低。在国外,农产品冷链物流大多由资金雄厚、规模庞大的物流公司来完成,组织化程度高。如在日本,主要通过农协把农民手中的农产品集中起来,统一储运、统一销售,有效地解决了农业生产小规模与大市场的矛盾。目前广西的农产品物流中,大部分为力量单薄而分散的农户、个体运输商、个体批发商及个体摊贩等,农产品冷链物流主体组织化程度低。由于规模小,竞争力弱,投入不足,发展乏力,经营管理水平低,专业化程度不高,缺乏竞争力,难以获得农产品冷链物流系统规模效益。

(4)冷链物流市场化程度低。广西物流市场上,第三方物流企业能提供的综合性全程服务还不足总体需求的5%,而专门针对农产品的冷链物流服务更是微乎其微,专门从事冷链物流的第三方冷链物流企业数量少,尤其是能独立开展预冷、加工、仓储、运输、配送等一条龙冷链物流服务的企业更少,大部分冷库和冷藏运输车队所能提供的服务功能单一、规模不大、服务范围小,服务网络和信息系统不够健全,大大影响了产品的在途质量、准确性和及时性。另外,由于冷链物流服务标准、企业从业标准的缺失,导致了冷链物流行业内的从业企业良莠不齐,企业间形成恶性价格竞争,也限制了行业发展。

(5)冷链物流专业人才缺乏。与一般物流人才不同,冷链物流人员不仅具备现代物流管理理论知识,还要具备相应的制冷技术、低温设备管理、食品科学等冷链技术知识。冷链作为新兴的物流细分领域,人才培养跟不上形势的发展,掌握冷链物流技术和管理的人才严重不足,已成为制约广西冷链物流健康、快速发展的“瓶颈”。高校是各类人才输出的动力保障。目前,开设物流管理、物流工程专业的高校很多,但设置冷链物流专业的高校很少。2010年,广州工商职业技术学院作为全国第一所高校开设了冷链物流管理专业,北京交通大学、上海海洋大学、北京师范大学珠海分院等50多所院校增设冷链物流相关课程。在广西高校中,大部分均开设物流管理专业,但缺乏专门针对冷链物流的专业,也没有开设冷链物流课程,冷链物流人才及其匮乏。

4广西农产品冷链物流发展对策建议

(1)政府要重视冷链物流发展,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在国外,发达国家把农产品产后储藏加工保鲜放在农业的首要位置,用于产后加工储藏保鲜的投入远远高于产前的投入,已形成较完善的冷链物流体系,农产品冷链物流已成为农业产业化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我国,过去由于人们消费水平低,对农产品的保鲜、安全等要求不高,冷链物流得不到有效发展,政府重视程度不够。例如,到目前为止,广西相关政府部门还没有一个关于冷库、冷藏车、冷藏容量等方面的统计数字,相关的政策扶持就更谈不上了。当前,国家发改委印发了《农产品冷链物流发展规划》,广西应借助这一有利契机,结合本地实情,借鉴发达国家经验,制定规范的冷链物流产业政策,对重要的项目给予引导和扶持,从土地、税收等方面给予相应优惠政策,营造农产品冷链发展的政策环境,建立和完善广西农产品冷链物流网络。

(2)加强冷链物流基础设施建设。近年来,随着国家政策的引导和冷链市场的需求,冷库、配送中心等冷链基础设施的建设持续升温。从广西来讲,可以从两方面进行改造和发展:一是改造传统冷藏设施,将传统冷藏库功能由现在的“仓储型”转换为“冷链物流配送型”,商品储存和库温设置逐步趋向多品种、宽温带和低温化;仓储方式逐步趋向货架式、托盘化,以满足冷链物流市场的需求;二是依托现有的物流基地发展新的冷链物流设施。可结合广西规划的全区物流发展区域布局,即北部湾经济区、桂中、桂东、桂西四大物流区域,南宁一个全国性物流节点城市,柳州、桂林、钦州、北海、防城港、崇左六个地区性物流节点城市,梧州、玉林、百色、贵港、贺州、河池、来宾七个专业性物流中心,打造一、二、三级农产品冷链物流基地。例如,依托南宁国际综合物流园区,广西北部湾国际港务集团正在建设13万吨冷藏、冷冻库,构建集仓储、配送、运输、加工、商贸、信息服务为一体,海、陆、铁多式联运的冷冻物流体系,打造西南地区最大的冷冻物流基地。

(3)加强冷链技术研究。大多农产品为易腐食品,要保证食品的安全、卫生,从生产到消费需要整个环节都处在低温控制范围内。农产品冷链物流大致经过预冷、冷冻冷藏加工、冷冻冷藏运输、冷冻冷藏销售四个环节,其中涉及到预冷环节的空气预冷、真空预冷、水预冷技术;仓储环节的冷藏库设计技术和制冷技术;运输环节的移动制冷技术和保温箱制造技术,等等。与国外相比,这些技术还处于低水平状态,国内大部分农产品冷链物流还是采用土法保温方法,原因是如果使用全程冷链物流体系,食品企业物流成本达产品销售额的50%~70%,而采取土法保温或常温运输方式,物流成本只有20%。据有关专家分析,目前,国内冷链行业的制冷技术只相当于国外20世纪80年代的水平,冷冻冷藏质量监控、环境温度和洁净度控制、卫生管理和包装技术等仍与国际标准有较大的差距。

(4)培育发展冷链第三方物流企业。冷链物流市场的巨大需求量为冷链第三方物流提供了发展的平台。与生产商、经销商自营冷链物流而言,第三方物流具有专业优势、业务优势和成本优势。作为中国东盟水果集散中心、“南菜北运”试点基地的广西,大量农产品需要外运,可到目前,广西还没有一个独立的农产品物流企业。因此,广西应适应冷链物流发展的需要,大力培育发展一批大型冷链物流企业,建成一批高效益、规模化、现代化的跨区域冷链物流配送中心。在建设中,一是针对冷链物流行业高投入的特点,鼓励和引导民间资本进入冷链物流行业,给予明确的政策优惠,例如在企业税收、冷库建设征地、冷链车辆管理审批等方面加大政策倾斜力度;二是制定冷链物流行业标准,规范协调冷链物流个环节;三是鼓励技术创新,推广先进技术管理手段;四是推动冷链高素质人才队伍建设;等等。为冷链物流的发展给予多方面的支持。

(5)促进冷链物流信息化建设。与其他物流建设一样,发展现代化农产品冷链物流,必须依赖物流信息网络。广西应依托各类生鲜农产品优势产区、重要集散地区和大中城市等集中消费地区,建立区域性各类生鲜农产品冷链物流公共信息平台,实现数据交换和信息共享,为建立冷链物流产品监控和追溯系统奠定基础。鼓励开发库存管理、运输管理、交易管理等应用软件系统,健全虚拟农产品供应链管理系统,对冷链运作流程,包括包装、运输、储存、分拣、配送以及批发、零售每个环节进全程追踪、追溯管理。在冷链物流中推广使用条码技术、无线射频技术、电子数据交换系统、GpS系统、GiS系统等信息技术,提高广西冷链物流信息技术水平。

(6)引进培养冷链物流人才。引导广西高校开设冷链物流相关课程,设置冷链物流专业,培养系统掌握冷链物流基本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鼓励高校、企业、科研机构开展产学研合作,进行冷链物流技术培训和继续教育;加强企业职工培训,举办各种层次、各种专业、不同岗位、不同技术与管理工作性质的培训班;建立一套完整的冷链物流从业标准和准入资格的体系等,形成多层次、全方位的冷链物流人才培养体系。

参考文献:

[1]丁俊发.农产品物流与冷链物流的价值取向[J].中国流通经济,2010(1):26-28.

[2]覃毅延,唐连生.广西新鲜果蔬冷链物流发展现状及建议[J].中国经贸导刊,2012(1):24-26.

产业链现状篇4

[关键词]数字出版 产业链 问题分析

一、导论

由于数字出版是个新生事物,还处于初步发展的阶段,理论研究和实践经验都有所不足,对其概念以及内涵特点,在全球范围内的学术界还未统一出一个标准。此外,社会部门也都结合自身的情况从不同的视角对数字出版产业的概念做出解释,先后出现了电子出版、网络出版再到复合出版,它们都从不同的角度来揭露了数字出版的部分本质内涵。目前,数字出版只是一个中国特色,中国化的一个概念,被国内学术界人士所认同,它是由张毅君司长在“吉林首届数字出版论坛”上提出的,的:数字出版是指利用数字技术进行内容再生产,并通过网络传播数字内容产品的活动,它具有生产数字化、管理数字化、产品形态数字化和传播方式网络化的特点。简单的来讲,便是用数字化信息技术来进行出版的活动。

通过以上对数字出版产业的概念分析,可知它是一个不够成熟不够完善的产业,因为它的概念界定都是如此的难。从宏观上来说,数字出版产业形成了一个庞大的产业链,它把作者,著作权人,版权服务企业,内容加工\出版企业,内容传播企业以及消费者联系起来,甚至还囊括了物流、广告商、网络运营商、第三方支付企业以及银行;微观上来看,数字出版产业当前更多的是被当作一种辅助一种工具来使用,所形成的产业链并不完善稳固。

二、我国数字出版产业链发展现状分析

1.发展的环境现状分析

(1)政治环境分析

近年来,我国数字出版产业得到了充分的发展。在国家层面上得到了高度重视和大力政策的支持。2005年以来,国家颁布了多个政府规划文件,包括近期的“十二五”规划,都把发展数字出版、完善数字出版产业链,推动新媒体发展列入了科学创新的重点。有了国家层面的政策支持,各级地方政府也纷纷出台政策文件推动数字出版产业的发展,尤其在沿海经济发展较为发达地区,更是把数字出版产业列为地区重要产业,利用其发展推动产业结构的升级以及发展方式的转变,比如浙江杭州便早早提出创造数字动漫产业基地,广东省也明确提出以数字出版和创意产业为驱动,培养新型文化形态,并把打造“数字广东”列为战略目标,同时上海市也已经把发展数字出版列入了市政府“十二五”专项规划,并且建成了张江国家数字出版基本以及延伸园区,形成了一定规模的数字产业集群,带动了数字出版产业链上下游相关产业的发展。

有了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强有力的政策支持,数字出版产业链发展便有了可靠的保障。

(2)经济环境分析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创造了年均GDp连续多年保持两位数增长的经济增长神话,并经受住了一场巨大的金融海啸的袭击。尽管如此,金融危机还是使传统出版业遭受了沉重的打击,比如出版业的投入减少,消费者的购买力下降,毁约率不断攀升,成本上升,出版物的库存量增加,资金回流困难,不良资金增加,新书出版停滞。报刊销量下滑,现金流管理出现危机。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数字出版受的的影响便小得多。而且数字出版产业的发展以及产业链的构建给传统出版业带来了转机。大力发展数字出版产业链,成为了在当前经济环境下出版业的不二选择。到2009,全国有521家出版社进行了电子图书的出版业务,占全国总出版社的百分之九十,出版了电子图书60多万,环比增长了29%,收入高达3亿多,同比增长了50%。

到了2011年,金融海啸的抓痕慢慢淡去,各大经济体逐渐复苏。我国国内经济也不断回暖,并成为了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消费者市场在政策引导下,需求回升,工业增长强劲,财政以及货币金融环境良好,经济增长内在动力强大,经济平稳快速增长,投资环境良好。给数字出版产业链的发展带来了契机。

(3)社会环境分析

截止2010年,我国的网民数量已经达到了近4亿,年增长率达到了近30%。随着3G业务的普及,手机上网渐成主流,达到了2.36亿,占全体网民的一半以上,手机上网给数字出版产业带来了新增长点,其中手机阅读在短短的几年间便发展为第二大数字媒介阅读方式,仅次于网络在线阅读,甚至有近3%的成年人放弃了对传统出版的依赖,完全性地选择数字媒介作为自己的阅读方式。

社会的消费方式,阅读习惯的转变。给我国数字出版产业链的健康发展创造了坚实的社会后盾。

(4)数字技术环境分析

数字出版是依赖数字技术对出版物进行编辑,存储、管理以及传播的。所以其中的数字技术贯穿于每个流程中,技术得到了全面的应用,其中主要涉及到的是采编加工技术、数字内容传输技术、数据库技术、数据挖掘技术以及搜索技术,通讯技术,网络运营、移动出版技术等等。科教兴国实施以来,我国培养了大量的技术性人才,他们可以分布在数字出版产业链的各个领域,为数字出版产业链的发展提供了技术人才支持。

2.产业链内部结构发展状况分析

刚进,二十一世纪,数字出版基本上由技术提供商单方面的埋头苦干,与传统出版的衔接和联系非常有限,整个产业的发展非常缓慢,产业链并不通畅,产品难以得到消费者的认同,这导致很多技术提供商资金回收困难,利润低,甚至亏损,而且得不到后续投资的支持,不得不选择放弃。经过多年的积累沉淀,人们的认识和观念逐步融入到了信息化时代的浪潮中,对数字出版的兴趣浓烈度愈加上升。技术提供商也逐渐复苏,其中尤其是数字媒体提供商,他们在把技术提供和内容平台结合起来,通过与传统出版企业以及著作权人,作者签约,将他们的产品经过数字技术处理加工,然后放在自己的网络服务器上,供终端消费者阅览;同时也可以与网络运营商合伙一起建设数字出版产业链。由此便形成了由数字媒体提供商为核心,上连作者与出版社,中连运营商,下端直接面向消费者的数字出版产业链。其中最著名的数字媒体提供商有:清华同方知网、万方数据、维普资讯、龙源期刊、中文在线、超星、北大方正、ZCom等等,随着手机阅读的流行,数码超智和银河传媒也在不断崛起当中。这些各具特色各有优势的数字媒体提供商在向数字内容提供商转型的过程中,便带动了数字出版产业链的发展。

简而言之,数字出版产业链主要包括以下几个:作者创作一一著作内容数字化技术加工处理一出版一出版物在网络平台上一相关产品服务部门传送、传播以及销售一终端消费者。根据当前的数字出版产业链发展态势,它具有以下几个特点:第一,产业链内的各个主体相互独立,数字出版产业链是由与数字出版相关联的企业构成的,各个企业都是独立运营,在这些企业之间形成战略合作

关系。第二,数字出版产业链如同一个连环一样,各个环节之间相互联系着,相关数字出版企业之间具有一定的依存性,上下游具有内在的逻辑性和方向的不可逆转性,每个环节当中的企业都起着重要的作用,对于一条完整的产业链来说是不可或缺的。第三,价值各具特色。每个环节对于最终展现在消费者面前的产品的加工处理的增值效果是不一样的,他们体现的价值也是有差异的。最后,数字出版是以传统出版业为基础,应用当前信息数字化技术发展起来的新兴产业。

进入21世纪以来,特别是2005年以来,数字出版产业得到了迅猛发展,2006年我国数字出版产业产值达213亿元,2007年更是有364亿,增长率高达70%多,说明数字出版产业在高速的发展。到了2008年,产值突破600亿,达612.5亿元,比2007年增长了近69%。到了2009年,我国数字出版产业产值为850亿元,比2008年增长了38.78%。从上表可知,我国数字出版产业覆盖面很大,不仅仅涵盖了传统的图书、期刊,还包括了学术、游戏、动漫等等,从综合角度来看,学术文学数据库、电子图书、网络游戏、互联网广告,尤其是手机出版,发展的势头非常好,后三者已经成为了我国数字出版产业链当中当之无愧的三巨头。

可以推测数字出版产业的高速发展态势仍在继续,同时通过产业链的传递,利益被共享。首先,从产业链的上游来说,作者和传统出版社,期刊杂志,开发商,服务商,运营商等均获得自身的新增长点,并从中获取利润,这也是为何近几年作家财富榜那么的火热的根本原因之一;其次,作为产业链的核心,数字技术提供商对于产业链的推动起到了关键性作用;最后,消费者通过购买享受数字出版的便利和实用,缩减了他们搜索相关资源的时间成本。

三、我国数字出版产业链发展中存在的问题研究

目前,虽然数字出版产业链在2005年以来具有了良好的发展状况,但受各方面因素的干扰,数字出版产业并没有形成清晰和传统的产业链,部分原因是因为它的概念不清晰,产业链过于庞大,除了传统的产业还囊括了第三方支付企业,银行,广告商甚至物流,而且他们自己的联系并非那么的清晰明朗,不能形成一个牢固稳定的产业链关系,分工也不明确,比如产业链上内容传播销售企业,网络运营商,移动运营商,他们也都在从事着产业链上游的内容加工和出版的工作,各个环节上的企业并未形成良好的共赢合作机制,生产无序,竞争激烈是当前数字出版产业链的突出问题。完善产业链,疏通产业链,实现各个环节中的企业的共赢,是保证数字出版产业健康发展的关键。

1.产品竞争力不足

在产业链的上游,内容创作雷同屡见不鲜,数字出版企业在对出版内容进行再加工是,缺乏创意,往往跟随当前的思想潮流,照搬而来,导致作品的质量偏低,粗制滥造的情况十分普遍,产品的品种单一,内容相似,同质化问题严重,定价不合理,和消费者的需求和期望相去甚远,鲜有像传统出版业一样有经典作品呈现出来,各个企业都显得急功近利,没有长远眼光。比如在玄幻小说类流行的时候,各大数字出版企业纷纷推出自己的相关产品,虽然名称各式各样,但是内容却十分相似,随着这类小说归于平静,这些产品也便束之高阁,无人问津。另外,数字出版的传播平台能力不足,服务能力欠佳。

2.产业链相关企业分工不明确,契合性差

由于我国数字出版产业链在形成的过程中缺少信息共享平台的建设,产业链各环节中的企业不能及时有效地对产业相关信息进行、共享以及整合分析,由于信息缺乏流动性导致整个产业链的效率难以提高。按照产业链理论,产业链的各个环节分工明确,衔接完好,协同合作,实现共赢的目的。但我国数字出版产业链中各个企业有时候“跨界”运营,具有技术优势的数字技术提供商除了提供技术,还会大量向其上下游延伸,进行内容的创作和加工以及销售,这导致产业链分工混乱,效率低下,甚至出现恶性竞争,最终企业之间便缺乏信任。例如数字媒体企业将因为缺少内容供应,版权受限以及顺畅的平台而无法在该产业链中立足。

3.利益分配不均

由于缺乏完善的合作机制,我国数字出版产业链的信息又缺乏流动性,各个环节又各具自身的优势,内容提供商有版权优势,技术提供商有技术优势,平台运营商有销售优势,他们又分别代表自己的利益,在产品经过他们的环节时,为了实现自身的利润最大化,往往会忽略其他环节中企业的利润。另外,数字出版产业链中还存在这垄断现象,比如中国移动,中国电信掌握这技术、平台等环节,在定价和利润分配上往往充当支配角色。因此,由于没有科学的产业链利益分配制度,在利益分配环节,内容提供商、技术提供商、网络运营商以及著作权利人之间的获利不合理问题突出。

4.技术标准不统一

目前,国内数字出版产业中各技术提供商各自为政,拥有自己的技术优势。方正的CeB、维普的pDF、超星的pDG、清华同方知网的Cad等,每种格式都需要相对应的兼容的阅读器,增加了消费者的时间成本,不利于产业链之间的内容传播和整合,影响产业链的畅通性。

5.版权问题严重

数字出版产业链发展迅速,相对来说,我国相关法律法规的制定并明显的滞后,在不断的完善中。法律文件的缺少,形成了数字出版产业的法律保护漏洞,网络版权问题,出版内容低俗等等问题此起彼伏,政府难以监控和杜绝。缺少法律保护,对产业链各个环节的企业的利益便非常容易受到侵害而无法依靠法律力量来诉求,制约了整个产业的健康发展。

四、政策建议

1.加快创建数字出版产业集群基地

创建数字出版产业基地,围绕核心环节像产业链上下游组织拓展,形成庞大的产业集群,提高产业集聚度,缩小生产成本,加强信息共享,集中资源,协同合作,资源共享,利益共赢,能从整体上提高数字出版产品的竞争力,发挥规模优势,增加市场占有,提高经济效益,打通产业链,促进相关企业的发展。

2.统一技术标准

目前,国际上通用的是pDF和兼容XmL的技术标准,针对我国目前技术标准混乱的局面,我们可以借鉴国际标准,依照我国数字出版产业当前的发展情况来制定符合我国国情的技术标准,实现标准统一化,信息共享化,资源最优化,最终使我国数字出版产业链健康良好的发展。

3.加大知识保护保护力度

制定相关法律法规,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宣传工作,做好舆论引导,营造良好的法治环境,让数字出版产权受到法律的保护,实现有法可依,为数字出版版权提供法律保护。加强对数字出版产业链中的企业的管理组织监督工作,保护他们的合法权益,维护市场公平竞争秩序。

参考文献:

[1]方卿,论出版产业链建设[J]图书情报知识,2006,(5)

[2]王燕青,手机出版产业链形成中的问题及其规范[J]中国出版,2007,(11)

产业链现状篇5

【关键词】移动信息化产业链现状发展趋势

1引言

信息化与工业化的融合是实现社会生产力跨越式发展的重大战略举措。随着3G技术的普及,移动信息化在工业化与信息化融合进程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移动支付”、“警务通”、“移动政务”等不断创新的移动信息化应用为社会创造了良好的价值。由于具备随时随地可移动性、实时性、交互性和可管理性等优点,移动信息化使企业和政府信息化建设模式变得更加灵活便捷,效率也得到大幅提升,移动业务在国民经济信息化应用中正实现着历史性的突破。

移动信息化,是指在现代移动通信技术、移动互联网技术构成的综合通信平台基础上,通过掌上终端、服务器、个人计算机等多平台的信息交互沟通,实现管理、业务以及服务的移动化、信息化、电子化和网络化,向社会提供高效优质、规范透明、适时可得、电子互动的全方位管理与服务。目前政府和企业在电脑上应用的各种信息化软件体系,如办公信息化软件、eRp软件、CRm软件、物流管理软件、进销存软件,以及各行业特定的行业软件(如警务联网系统、统计局统计系统等),都可以被移植到手机终端中使用。实施移动信息化,手机变身为一台移动化的电脑,既能在手机与手机端进行信息化工作联动,也能与原有的电脑端信息化体系保持互联互通。

2移动信息化产业链发展分析

移动信息化产业链的发展伴随移动通信技术的演讲而不断拓展,在1G时代,基于模拟技术,业务受到带宽限制,移动运营商购入设备厂商的网络设备并着手进行基础网络建设,其主要任务是建网与扩容。其所能为用户提供的仅是一些简单的移动信息服务,移动信息化服务及其产业链尚未形成,如图1所示。

在2G时代,数字化技术为移动信息化奠定了基础,但用户的通信消费仍集中于语音通信。虽然语音通信业务量较1G时代有较大增长,在此基础上还出现了新的移动通信业务,即短消息业务,但该时期的产业链结构与1G时期相比变化不大,只是随着短信业务的出现,移动通信产业链的成员中增加了服务提供商(Sp),服务提供商面向运营商,负责为短消息业务提供服务。同时,由于2G移动通信网络数据承载能力、设备软硬件水平和其他无线网络接入技术成本的限制,虽然市场已呈现出较强的移动信息化需求,但是移动信息化由于缺乏坚强的技术驱动基础而发展乏力。2G时代移动信息化产业链如图2所示。

在3G时代,移动通信和其他无线技术都有了突破性发展,手机软硬件水平空前提高,大量it和互联网企业加入市场竞争,大量创新技术型企业蓬勃成长,为移动信息化产业链在3G时代的发展奠定了重要的基础。移动信息化产业获得了爆发性的成长,大量新技术、新业务和新公司涌现,市场竞争激烈,用户的可选服务种类空前增多。

按照对传统产业链的分析方法,移动通信产业链在3G时代结构复杂(如图3),分析难度增加,移动信息化形成的产业链仍然处于不断探索完善中。但是,移动信息化产业链的形成和发展与技术驱动和市场驱动密切相关,同时也受到政府驱动的影响。在国家信息化的大战略中,政府既是信息化建设的推动力量,又是电子政务行业应用的主要用户。在完成国家信息化和实现行业信息化的过程中,运营商处于产业链移动信息化应用中的主导者地位并成为推动产业链各方整合的重要力量。

3移动信息化产业链发展趋势分析

3.1移动信息化产业链发展存在的问题

(1)移动信息化应用

从目前的情况来看,移动信息化应用多表现在数据采集、信息确认、信息通知等信息的传递和上,而且大多数是采用短信群发的方式。移动信息化应用尚未与业务系统真正结合,只能被视作传统信息化手段的补充。目前,无论是传统信息化还是移动信息化,其应用都同样受限,基本只在一些特定的环境中使用,并且使用对象主要是一些政府和大型企业,当前移动信息化面向中小企业核心业务的应用还很少。缺乏和业务相结合的应用,已成为目前移动信息化发展所面临的主要瓶颈。

(2)信息化技术基础

信息化技术基础薄弱是阻碍移动信息化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网络的稳定性、数据传输的安全性是其中两个主要的技术问题。移动应用的费用不菲,也是移动信息化目前难以推进并大范围展开的重要原因。除此之外,移动网络传输速度、移动终端屏幕尺寸、缺乏现成的应用方案、系统开发周期长等诸多因素也都会影响到移动信息化在企业中的应用。国内电信运营商建立的众多信息系统大量呈分散存在、独立管理的状态,未能有效地连接形成集成系统,形成了一个个“信息孤岛”。相关主要是以满足各管理职能部门生产、管理需求为目的而规划建设的,因而缺乏统一的规划,常常由分属不同的职能管理部门维护和管理,在管理方面很难做到同步,从而导致各个系统统计出的数据不一致,为企业的科学决策增加了难度。

(3)商业模式

移动信息化需要创建可行的商业模式,这是移动信息化产业链持续发展的保障。移动信息化可以根据产品、行业、客户细分、系统集成及销售渠道的不同特点、价值链成员所起作用来构建不同的商业模式。运营商应当在形成企业移动数据应用的业界生态环境方面发挥积极的主导作用,以激发市场需求。目前,移动信息化还没有形成统一的标准,生态环境不完善也导致了产业链上各环节之间缺乏有效的沟通与合作。移动信息化的商业模式应以运营商为核心,以网络为中心,由运营商接触客户了解应用需求,后向整合应用提供商,并纳入网络,计费等移动信息化功能平台。

3.2移动信息化产业链发展趋势分析

未来移动信息化产业链发展趋势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

(1)集中化

集中化主要指系统功能与建设模式的发展方向,二者相辅相成、相互影响。从移动信息化需要节约成本、提高效率角度看,信息化应用提供商不可能绕过电信运营商。伴随几大电信运营商集中化改造工作的逐步深入,系统的支撑能力明显提高,系统投资和管理维护的费用明显下降。目前,电信运营商三大系统中的管理支撑系统与业务支撑系统已基本实现了省集中化,而网络支撑系统的集中化工作相对复杂一些,包含了不同层次和不同范围的集中,运营商在建设信息化服务系统的过程中应根据信息化应用特点,进一步明晰移动信息化策略。

(2)服务化

移动信息化的目的是提供优良的信息化服务,服务化是系统建设的体系构造,因为电信运营企业信息化的目标之一就是实现客户需求的最大化。随着电信运营企业对客户争夺的日趋激烈,it支撑系统要逐步摆脱过去被动满足指定功能需求的建设理念,更多地从市场角度和客户角度去主动分析客户需求、客户特点,进而建设或完善系统功能。不仅客服系统、客户关系管理系统应具备服务化的理念,在业务流程再造(BRp)的基础上,也应建立诚信、方便、快捷的客户服务平台,以满足不同客户的需求;同时网络支撑系统也应具备这种理念,实现服务功能的前移。通过移动信息化,完成应用整合,实现不同应用对象的个性化服务。

(3)标准化

移动信息化离不开标准化,标准化主导it支撑系统的技术架构发展方向。信息化时代,市场、客户、业务对it支撑系统必然会提出更多、更高的要求,系统数量也将逐年增多。因此,电信运营商应完善面向全业务运营的数据结构规范、系统接口规范或信息集成规范,为实现信息共享夯实基础,也为实现系统的模块化与松耦合提供保障。

4结束语

移动信息化产业链伴随着移动通信技术、市场以及国家信息化战略发展而发展,移动信息化产业链的发展需要从移动信息化应用、信息化技术基础以及商业模式中寻求策略,通过构建合作共赢、互利互惠的移动信息化产业链,实现移动信息化平台的功能整合,建立iCt产品架构,形成标准化的移动信息化服务体系。

参考文献

[1]智勇.移动信息化的发展模式研究[J].现代管理科学,2009(6).

[2]张鸿,万芳芳.基于网络融合下的电信产业价值链趋势分析[J].西安邮电学院学报,2009(7).

【作者简介】

李苑:北京邮电大学管理科学与工程专业博士生,研究方向为信息经济与竞争力、电信企业国际化。

曾剑秋:英国剑桥大学博士,北京邮电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邮电大学信息经济与竞争力研究中心主任,在通信发展与竞争力、技术经济理论与方法、企业成长与策略、内外经济循环理论等方面研究成果丰硕,出版图书18部,116篇。

5・17电信日中国电信2兆宽带升级4兆

从今年5・17电信日开始,中国电信宽带业务将全面升级现有宽带,中国宽带业务进入4兆时代。广东省内用户可以同样的价格,享受高出一倍的带宽。中国宽带上网将再次出现革命性的变化。据近日广东电信介绍,该公司将在5・17世界电信日期间全面启动“天翼宽带”计划,推出全新宽带升级网络。

产业链现状篇6

关键词:汽车产业链;汽车营销;现状;对策

一、引言

汽车产业链是指围绕核心企业,通过对信息流、管理流、物流、资金流、价值流等的控制,从面向全球采购原材料开始,全球定点生产与汽车配套的中间产品以及装配总成最终产品,最后通过营销网络把产品送到消费者手中,将供应商、制造商、分销商、零售商,直到最终用户有机连成一个整体的功能网链的结构模式。

汽车产业链由上、中、下游三部分构成:

(1)上游:上游是整个汽车产业链的源头活水,包括产品的生产、服务的设计、品牌的塑造、经营模式的孵化等。(2)中游:中游是指企业将产品、服务、文化等导人市场,接触消费者的桥梁、纽带和平台,为上游企业提供紧密配套服务的窗口,也是汽车行业顾客关联消费最为活跃的板块。(3)下游的:下游作为上、中游产业必不可少的、重要的补充板块,起到推动整个行业形象提升、资源交易与转化、服务内涵延伸及提供增值服务的重要作用。

二、汽车营销在整个汽车产业链条中的地位和作用

汽车营销处于产业链的上游位置,起到发动机、孵化器、促进剂的作用,具体如下:

(1)发动机:它作为整个汽车产业链的发动引擎,为整个产业链造血和输氧,起到传送带的作用。汽车营销好比汽车产业链的脊髓,相当于一部巨能发动机,接收和传递产业链神经中枢的信息,随着市场脉搏的跳动,在产业链“血管”里流淌着珍贵的血液和养分,能不间断地更新和催生产业的能量,衍生出里里外外的“肌肤”和“组织”,用完整的产业链“躯壳”覆盖住整个“身体”,产业链运行的机制就在这个完美的构架之中。

(2)孵化器:汽车营销往往扮演“循环孵化”装置的角色,它能孵化出整个产业链的所有,包括“汽车金融、维修、租赁、二手车”等在内的关联业务。

(3)促进剂:汽车营销能调整优化产业结构、调节产能与供求之间的关系,促进原有业务升级换代,激活行业潜在的能量,推动整个产业链的转型。

三、中国汽车营销发展现状

(1)中国汽车业总体上来说已进入成熟期,在高歌猛进之后总体市场增长速度放慢,消费群体重心将逐步由中心城市向二三线城市转移,针对消费者购买行为的差异化和需求的多样化,营销渠道及促销也会相应地有所不同,产品的创新和技术革新延缓了产品的生命周期,形成了对营销渠道增值服务的差异化要求。但大体上来看,渠道更倾向针对性、混合型、注重短环路、低成本、高效率。

(2)经销体系一二线城市市场以4S店为标准,三四线城市市场以粗放式混合营销为主导,具有微型综合服务贸易园美誉的4S店已经成为中国汽车营销的主流模式。

(3)汽车产业作为国家的支柱产业,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鼓励和扶持,特别是鼓励民族自主创新、独立创造的政策将对中国的汽车工业发展影响深远。

(4)2009年出台的关于减免燃油税、汽车以旧换新、汽车下乡等系列政策助推中国车市继续向前发展。

(5)随着中国汽车工业的不断发展,城市市场的日趋成熟,农村市场作为新蓝海跃人商家眼帘,各大汽车厂商纷纷针对农村市场设计开发、研制生产相应的产品和提供相应的服务,同时大力培育和拓展农村市场。

(6)中国车企走出国门、面向全球进行海外拓展已成为发展趋势,全球并购、独资或合资设厂、建立海外营销体系已成为主旋律。

四、中国汽车营销发展的对策

第一,把牢城市包围农村:汽车营销市场在一二线城市已日趋成熟,今后中国汽车营销企业将在牢牢巩固城市市场根基的前提下,将汽车营销的重心向三四线城市市场转移'特别是以乡镇为轴心的农村市场(包括城乡结合部),最后实现城乡一体化营销。

第二,立足国内拓展国外:掀起新一轮的海外设厂、当地生产营销的浪潮,同时进行卓有成效的并购,在整合收购上游制造商的同时,也开始关注与中下游综合实力强的营销服务贸易企业的合作,最终目的是实现国内市场与国伤一体化。

第三,传统与现代、虚实营销结合:未来中国车企的营销手段更加多样化,将会采取传统营销渠道与新渠道相结合,即城市标准4S店的营销模式与农村多种混合渠道的结合,在城乡结合部有可能兴起汽车综合服务贸易园区。并且采用地面通路与空中渠道相呼应的方式,即地面营销渠道与虚拟的空中渠道(如网络营销、电视营销、邮购营销、呼叫中心等)相结合。

五、结论

中国车市如棋盘,定位是基本功,跨位才是硬道理,至于要定什么位,如何跨位?笔者认为,务必做到以下三个“一体化”:

1、产业一体化:注重从上到下、由里到外地整合融通整个汽车产业链,以产业链上的每个关键的节点(核心业务或新业务)为“中心”延伸营销,提供整车营销、精品加装、金融产品、维修保养和二手车交易+汽车租赁等一体化服务。

2、城乡一体化:目前的我国,城乡居民生活差距不大,汽车在我国已成为非常普遍的出行工具,城乡之间的“营销隔阂”已日渐消融,城乡市场联通互动融合为一体。

3、全球一体化:欧美车企普遍建立了“全球市场”的概念,即。国内市场+国外市场”,可以在国外设立涉及整个汽车产业链的分支机构或组织,负责培育和开拓国外市场,使中国汽车能快速走出国门,国外市场也成为我国车企的主战场,国内市场仅用于维持基本需求,而国外市场则是经济的新增长区域以及企业赖以持续发展的关键点。

产业链现状篇7

一、价值链理论的提出

价值链理论是三维的控制论和信息论,所谓“三维”主要是以下几方面:第一是时间维度,是对企业生产运作周期的成本管理;第二是经营战略维度,运用一定的战略与战术实现对企业的成本管理;第三是空间维度,是平衡企业内部价值链与上下游企业价值链以及客户价值链之间的关系。企业的价值表现包括内在与外在两种形式,其中外在价值是企业的投资价值,内在价值是客户所产生的价值。在现代企业中,客户价值是企业实现价值增值的重要组成部分,客户的体验与所受服务是产生价值的源泉,因此企业的发展壮大必须以客户为中心。依据迈克尔所提出的“价值链”,企业的经营活动影响企业的竞争优势,企业的价值体现在相互联系的经济活动中,即各项经济活动的总和构成了企业的价值链。

二、基于价值链理论的成本分类

价值链理论下成本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简单概念,而是企业生产线上各个环节、部门相互关联的全面的概念,主要体现在企业发展战略、内部管控等方面,并且这些方面最终服务于战略管理及控制和成本控制等活动。下面对这三方面的成本进行比较分析。

(一)战略成本

战略成本所关注的目标是企业总体的价值定位,关乎企业价值的增殖与转移,贯穿企业产品生产周期的整个过程,影响其成本定位高低的主要因素有生产规模、生产水平、市场时机、地理位置以及学习整合的能力等,相应地产生战略、质量、时间、环境及空间等各项成本。该项成本是价值链理论关注的起点,同时在信息技术层面上又是成本汇总的终点。

(二)管控成本

管控成本所关注的目标是实际成本与预计目标的差距,主要涉及生产中期的战术成本,包括各个部门的开支、人力资源、营销策划及广告等项目的开支,相应地形成计划、标准、目标责任及资本等相关成本。该项成本价值链理论的中级阶段,对即时信息要求较高。

(三)作业成本

作业成本所关注的目标是特定的成本对象,主要是短期的有任务期限的作业成本,包括由人工消耗、原材料耗损、技术革新、燃料动力消耗以及设备利用率等相应产生的产品、作业以及可控成本等各项成本。该项成本是基本价值链理论所分析的终点,同时又是信息技术中成本归集的起点。

随着市场环境的变化,传统的成本管理模式由于局限于环境和技术手段,不再适应管理者对企业的管理状况,因而不能更好的服务于企业的战略管理。价值链理论下的企业成本管理是三维度的全局模式,能更好的把握产品生产线的每一个环节,也能更充分地利用信息技术提升企业的竞争优势。

三、基于价值链理论的成本计算

企业可通过目标成本计算、改良计算方法以及售后成本评估方法等完成对企业全成本的评估与计算。完成成本核算主要包括初期研发成本链、中期生产投入成本链和后期销售及客户售后管理成本链三个阶段。

(一)初期研发成本链

初期研发成本即目标成本,是企业成本管理的起点,涉及产品生产设计以及成本预算,相关人员依据预算调整设计方案并尽可能降低产品的制造成本。目标成本的计算是以市场需求以及目标客户阶层为导向的,其出发点是客户群体的消费水平与市场同比价格水平,因此这是一种引导型的计算方式,在企业资本投入中具有前瞻性,也是产品能否开发的首要因素。

(二)中期生产投入成本链

本阶段的成本链主要是改良成本计算,通过分析产品生产制造的相关因素,进而减少不利因素,实现预期成本估计的计算方式,对企业产品制造阶段能否顺利进行具有决定性意义。首先成本计算是企业投产后开始计算的,具有一定的成本数据和相关基础信息的支持,其次依据管理部门制定的预算指标,一旦发现偏差,可实时纠正。

(三)后期售后管理成本

售后成本主要包括产品售出后的维修、处理以及回收等各项成本的计算,产品的质量、生产技术以及环境处置可影响售后成本,因此可通过平衡质量、环境和售后管理等成本降低企业的投入总成本,在提高企业产品价格优势的同时也应注意企业的后顾之忧。

四、基于价值链理论的企业成本管理模式探索

企业加强成本管理主要是为了加强企业的成本控制,在此基础上,企业从产品生产的整个周期入手,依据具体情况采取合适措施,以实现在整体层面上对企业的把控。

(一)现实阶段控制

对企业产品开发的现实阶段实行控制主要针对生产现状、规模提出的,该阶段的控制主要强调实时监测产品成本的实际投放与预期投放的偏离差值,应贯穿于产品生产线的整个过程,在价值链理论中处于企业成本管理的终端阶段,但是是影响企业价值的重要因素,因此发现偏差应及时纠正,或者发现预算不合理及时调整目标预算,以增强对现实运行阶段的控制力。

(二)超前阶段控制

对企业的超前控制是针对产品的设想及设计阶段提出的,即依据市场现状预先评估产本的成本和效益,并对其作出投放比例的合理调整。该阶段的控制借助于市场信息的获取手段,要求企业自身的技术达到一定的条件,从而能合理地设置目标成本。在此过程中需要运用价值链理论下的价值工程的分析方法,以对产品的生产规划、工艺技术进行分析优化,并在必要时为企业产业链重构作出指导,因而实现对企业产品的超前控制,有利于完善企业的价值链,有助于每一项成本投入都有的放矢,也有利于在企业运营管理层次上实现管控前馈。

(三)理想状况控制

实现企业价值的提升不能仅局限于对企业现状的管理以及前瞻性管理,还应在理想的层面上实现对企业的革新控管,在现阶段市场提倡“创造”的时机下,理想状况控制显得尤为重要。所谓理想状况控制就是在创造产品的观念和构想上做充分的理想状态下的思考,构建自身的理想目标,该阶段领先于产品的生产设计、加工运作等处理阶段。在企业价值链上,该阶段能为上述两阶段提供方向和目标,是对企业战略性分析的理想化构想。

产业链现状篇8

abstract:allianceforforestrygreensupplychainbreakstheseparationandclosingbetweenactivitylinksinsupplychainoperation,andrealizestheclosecooperationrelationshipbetweentheupstreamanddownstreamenterprises,andformsasymbioticsystem.Byusingsymbiosistheory,thispaperstudiestheelementchoose,componentandnumberofforestrygreensupplychain,namelytheaccessmechanismandcompatibilizingmechanismofforestrygreensupplychain.intermsofaccessselectionmechanism,thethreedifferentaccessselectionmechanismsofnon-marketcompetitionaccessmechanism,non-competitivemarketmechanismandfullmarketcompetitionmechanismarerespectivelyappliedtothegroupsubsidiaries,theexistingoftencooperationenterprises,lessoftenornon-cooperationenterprises.intermofcompatibilizingmechanism,itdiscussesthebalancecriticalpointofsymbioticdimensionandsymbioticdensitytoreachthemaximumsymbioticenergyinsystem.

关键词:林业绿色供应链;共生系统;准入机制;增容机制

Keywords:forestrygreensupplychain;symbioticsystem;accessmechanism;compatibilizingmechanism

中图分类号:F316.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3)35-0014-03

0引言

供应链管理作为一种充分发挥各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并对企业内外资源进行优化整合的有效手段,成为21世纪企业保持竞争优势的主要模式。21世纪的竞争已经不是单个的企业和企业之间,而是供应链和供应链之间的竞争。林业绿色供应链管理是突破单个林业企业管理的局限,考虑林业产业内外相关企业之间的战略协作,实现产业供应链整体利益的最大化,并且考虑整个供应链与环境保护之间的协调关系[1]。林业绿色供应链是在竞争、合作的市场环境下,由供应链上的一些相互独立的实体为实现某一共同目标而组成的联盟,每个伙伴在各自的优势领域为联盟贡献自己的核心能力,相互联合起来实现优势互补、风险共担和利益共享[2]。

林业绿色供应链联盟打破供应链运作过程中各活动环节的割裂与封闭,超越一般的分工范畴,实现上下游企业之间的密切合作关系,构成一个共生系统。供应链共生系统是由供应链联盟成员组成的合作系统,这种合作是从整个供应链的利益出发来考虑问题,实现整体价值目标和环境目标的最优化。基于整个供应链视角考虑,共生系统中的共生合作伙伴的选择准入机制就显得尤为重要。共生系统的竞争能力取决于联盟成员之间的协作,具体表现在产品设计、产品质量、交货时间、库存水平和环境保护等方面。另外,林业供应链共生系统中的企业的数量和供应链链条的长度也需要在一定的控制范围内,数量并不是越多越好,链条也不是越长越好,都存在着一个临界状态,这个临界状态就是共生维度和共生密度的均衡点,就是所谓的供应链增容机制,当超过这个均衡点时,整个链条的能量消耗就会大于能量增加。共生理论首先应用于生物学领域,共生概念最早是由德国真菌学家德贝里(antonDebary)在研究真菌时于1879年提出[3],是指两个不同物种的有机体密切地结合在一起,双方在共同的生活中均获得利益。随着研究的深入,共生概念和方法理论被广泛地应用于社会学、经济学和管理学等[4]。本文拟用共生理论的方法来解决林业绿色供应链中的合作伙伴的选择准入机制和增容机制问题。

1林业绿色供应链联盟成员的准入选择机制

1.1林业绿色供应链的共生系统林业绿色供应链的共生系统包括三类企业:林木资源培育企业、林产品制造企业、林产品流通分销企业。林业资源培育企业即营林业,包括林业制造企业的原料林基地、自有营林公司,还有其他营林公司、林场、林农等其他联盟成员;林产品制造企业包括家具生产企业、制浆造纸企业等,一般是供应链的核心企业;林产品流通企业包括分销商、经销商和零售商等[5]。林业绿色供应链的共生系统图如下图1所示。

1.2林业绿色供应链联盟成员选择中存在的问题我国是一个森林覆盖率低,林业原材料缺乏的国家,再加上林木培育在环境保护中扮演重要的角色,可供林产工业企业使用的原材料就更加贫乏。受到运输成本等影响,林产品制造企业如制浆造纸类的生产企业,一般会选择在原料林供应地附近建厂生产。为了保证浆纸厂的原材料供应,不少地方政府硬性规定,甚至采用行政手段,低价收购制浆造纸原料,这种林业供应链共生联盟准入的市场化程度低,容易产生非对称偏利共生关系,对共生联盟系统中的部分企业存在着一定利益分配不均等现象,从而影响共生系统的稳定性。由于我国大片的集体林是由成千上万的林农在经营管理,每个林农经营的林地规模小而且比较分散,这样就使得林业供应链核心企业无法获得关于共生对象的比较完全的信息,加上林产品制造企业受到原材料的制约等影响,对于林业培育的成员企业的准入门槛较低,相互合作没有形成稳定的机制,偶然性较大。

1.3林业绿色供应链联盟企业成员的选择机制构建市场化程度是反映供应链联盟共生对象的准入选择机制的指标,我们用市场化率m表示,m∈[0,1]。从理论上讲,共生对象的准入选择机制受到信息条件的影响。在不能完全了解合作企业的产品质量、能力和服务水平等信息的情况下,共生对象的确定一般采用竞争性选择规则,也称完全的市场化准入规则。完全的市场化准入规则完全以价格为激励,由交易双方完全按市场规则、以自由选择为基础的准入规则[6],可表示为m=1。非竞争性选择规则是指在已有的多个合作对象中,通过亲近度规则和关联度规则确定共生对象。此种选择规则可以表示为m

在林业绿色供应链共生系统的实践活动中,由于林业供应链上游合作者的特殊性,在共生对象的选择过程中往往面临两难的境地。我国大片的集体林是由很多的林农在经营管理,每个林农经营的林地规模小而且比较分散,这样就使得林业供应链核心企业无法获得关于共生对象的比较完全的信息。如果我们采用完全的市场化准入规则,即使最终一些林农竞争获胜成为共生对象,但是他们手中的原料林的数量非常有限,不能满足林产工业企业的需要。这种情况就要求供应链联盟的核心企业在对待不同的共生对象时采用不同的准入规则,具体如下图2所示。

针对不同类型的企业采用三种不同的准入机制。在最内部一层是集团企业内部管理机制,是一种完全的无市场竞争机制的准入方式,通过企业内部管理来进行,这一层主要包括企业的原料林基地、制浆造纸厂、热电厂和化工厂等。在第二层可以采用非竞争型市场机制,在已有的合作对象中根据以往的合作经验等方式来进行挑选,剔除一些无法建立长期合作关系的企业,选择一些以往合作较好的企业长期合作。这一层主要包括营林公司、林场、林农大户、分销商、物流企业等。在第三层中可以采用完全市场竞争机制,主要针对林农散户和木材加工企业采用此种准入机制。

2林业绿色供应链共生系统的增容机制研究

林业绿色供应链共生系统是一个动态、不断发展变化的复杂系统,新的企业不断加入到供应链联盟中,成为供应链联盟共生系统中的成员;与此同时,也有成员企业退出共生系统。即便是一直存在于共生系统中的企业,它们之间的共生关系也是不断变化着的。对于共生系统来说有一个概念称为共生增容,是指共生密度的增加或维度的升级。林业供应链共生系统中的企业的数量和供应链条的长度也需要在一定的控制范围内,数量并不是越多越好,链条也不是越长越好,都存在着一个临界状态,这个临界状态就是共生维度和共生密度的一个均衡点,当超过这个均衡点时,整个链条的能量消耗就会大于能量增加。

2.1共生维度均衡机制共生系统增加新的共生能量为es,同时由于共生界面的存在,使得共生过程中存在着交流成本,从而使共生系统中存在能量的流失,设这部分流失的能量为ec。在供应链联盟共生系统中,形成共生关系的成员企业随着共生能量的增加可以继续增加,但增加会有一个临界状态,超过该临界状态,供应链联盟的成员企业的增加就会使能量消耗部分大于能量增加部分,供应链联盟共生系统整体效率就会下降。共生维度均衡的条件是:边际新生共生能量和边际共生能量损耗相等时,共生系统能量的增加达到最大,此时共生能量πs=es-ec的值达到最大[7]。共生维度均衡时能量的变化示意图如下图3所示。

具体到林业绿色供应链来说,一般形成的网状供应链通常不止一个核心企业,网状供应链中的企业有多有少,网状供应链的链条有长有短。如有林-浆-纸供应链模式、林-浆-纸-板供应链模式、林-浆-纸-板-家具-化工-供电供应链模式。供应链联盟中的企业个数不是越多越好,也不是越少越好,存在一个临界状态,如果在这个临界状态上增加一个企业,整个供应链条的能量消耗就会大于能量增加,如果在这个临界状态上减少一个企业,也会出现链条的能量消耗大于能量增加。那么这个临界状态就是共生维度的一个均衡点。

2.2共生密度均衡机制与共生维度均衡相似的是,共生密度的增加并不是总能带来共生能量的增加。因为密度增加过程既有共生能量的增加,也有共生消耗的增加。具体到林业绿色供应链来说,密度就是指在一个固定的区域可以承受多少家供应链联盟上的企业存在。如果一个区域内供应链联盟上的企业过少,会造成原材料的运费较高以及废弃物回收利用不经济,共生能量会处在较低的水平。如果一个区域内供应链联盟企业过多,也会造成原材料的短缺现象。如一个城市里面如果制浆造纸企业过多、密度过大的话,可能会造成原材料的短缺,制浆造纸企业的吨数与原料林的亩数之间的一个匹配,如果超过,可能存在缺少原材料来源的状况。

3结论

林业绿色供应链联盟打破企业运作过程中各活动环节的割裂与封闭,实现上下游企业之间的密切合作关系,构成一个共生系统。共生系统中成员的选择机制和共生系统的增容机制设计对共生系统的能量增加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运用共生理论研究林业绿色供应链的联盟成员的选择问题和供应链链条的长度和密度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建议。在准入选择机制方面,针对集团子公司、现有的经常合作的企业、合作较少或未合作过的企业等分别采用无市场竞争准入机制、非竞争型市场机制和完全的竞争市场机制三种不同的准入选择机制。在共生系统的增容机制方面,从理论上探讨了共生维度和密度共生能量最大的边界条件,即根据边际新生共生能量和边际共生能量损耗相等找到均衡临界点,使得系统中共生能量最大。

参考文献:

[1]张智光.林业产业管理的新动态:林业绿色供应链[J].林业经济,2008(12).

[2]马祖军.基于遗传算法的供应链联盟伙伴选择[J].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2003(9):81-84.

[3]张宪省,贺学礼.植物学[m].中国农业出版社,2003.

[4]孙洪杰,廖成林.基于共生理论的供应链利益分配机制研究[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5(6):114-115.

[5]张智光.绿色中国(第二卷):绿色共生型供应链模式[m].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11年12月.

产业链现状篇9

关键词:商业银行;供应链融资;信用风险

中图分类号:F832.3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4428(2017)03-80-03

一、商业银行供应链融资业务存在的风险

(一)外部风险

1.国家政策风险

由于政府政策的调整,企业在经济利益上会和政府产生许多矛盾,从而产生政策风险。国家政策的变化会对相关的产业链产生影响,当国家进行产业结构调整时,会出台相关的政策以支持或限制某些产业。当国家对某个产业进行限制时,这个产业链从源头到末端都会受到影响,生产规模缩小。如果银行选取了这条产业链上的企业作为供应链融资业务的核心企业,那么相关的信贷业务都会受到相应的影响。

2.金融市场风险

市场风险可以分为利率风险、汇率风险、股票价格风险和商品价格风险,这些因素可能会直接对企业产生不利影响,也可能是通过对其竞争者、供应商或消费者间接对企业产生不利影响。在供应链金融业务中,若企业无法偿还贷款,银行就需将质押物进行买卖以减少损失。但处于不同行业的供应链,其质押物种类繁多,而且质押物的价格随市场变化而波动,当价格处于低俗时就会给银行供应链金融业务带来市场风险。

3.法律环境风险

法律的完善需要一个过程,而稳固的供应链融资业务开展尚短,国家对其的法律法规仍在调整中,在其调整、修订的过程有可能对供应链的运行产生负面效应,法律环境的变化会使得企业运营出现问题,从而牵涉到商业银行。

4.供应链本身存在的风险

我国对SCm、eRp等供应链管理系统的开发已经相当成熟,供应链管理的全面普及可以给企业带来更多的利润,但由于企业对供应链管理重视程度不够,对于供应链的理解也只是停留在理论层面,尤其是将工作重点放在自身经营上的中小企业,所以在实际应用中的使用效率非常低,在遇到一些题时更注意自身利益,影响了整个供应链管理的效果,对整个供应链都产生了不好的影响,对供应链融资的发展也产生了阻碍作用。同时,信息平台建设也相对落后,在单证、文件传递、出账、赎货、应收账款确认等环节主要依靠人力或是各个企业独立的操作系统之间完成,这给供应链金融业务增加了很多成本,而且增大了操作风险。而且由于核心企业、融资企业、物流企业、银行信息技术应用水平不一致,使得供应链金融所要求的信息共享、物流资金流的对接未能实现,相反带来了贸易环节和融资环节额外的割裂成本。

5.风险管理模式脱节

我国商业银行的供应链金融业务风险控制大多尚未独立于传统的信贷风险控制体系,对供应链金融更多的关注于营销阶段,风险控制的核心体系仍未构建。大部分商业银行仍在使用传统信贷业务的评级方法;没有设计专门的审批流程,还是层级审批;未创建专业化的操作平台,操作风险控制缺失,缺乏针对核心企业和物流企业的监管体制,操作不够规范。这样不仅不能发挥供应链金融业务的成本优势,而且增加潜在风险隐患。

(二)内部风险

1.人员操作风险

供应链融资业务需要对供应链资金流、物流、信息流进行控制,这就需要专业的技术人才对其进行操作才能保证其规范运行。而目前我国严重缺乏供应链操作人才,不规范的人员操作会使得商业银行供应链融资的风险大为增加。

2.信息传递风险

供应链系统有其虚拟性,并不能够对成员进行有效的约束,成员企业之间会存在信息不对称问题,任何微小的信息都可能被加倍放大,这会增加供应链的库存,占用企业资金,增加违约风险。具体来说,最终产品与最终客户的需求之间容易出现偏差,市场存在较大的不确定性,供应商因此而难以安排生产;下单后,一旦出现不可预料的不利影响就会导致市场出现逆转,销售下降、货物积压、资金短缺,而由于商业银行已经将资金注入供应链,一旦企业出现付款问题,就会给银行带来风险。

3.信用风险

供应链融资业务信用风险包括核心企业信用风险、借款企业信用风险、第三方物流企业信用风险。核心企业在供应链融资业务中承担一定的担保责任,虽然自己实力较强,但授信不仅要支持其自身,还需要支持其上下游的中小企业,整个供应链的风险很大一部分都将集聚到核心企业,因此一旦核心企业运营出现问题,引发供应链资金流断流,银行的风险也将急剧增大。借款企业一般为围绕核心企业上下游的中小企业,自身信用评级不高,信用风险较大。银行主要通过其与核心企业之间的真实交易进行授信,并以交易货物为质押物来降低自身风险。但当质押物出现意外情况,如市场价值变化、监管不严、处置不当时,亦将对银行产生风险。第三方物流企业信用风险主要为监管时责任缺失。由于物流企业充当了商业银行质押物监管人的角色,管理了银行风险的一部分,而物流企业可能会出现因风险管理经验及责任感方面不如银行导致监管疏忽,或是为了谋求自身利益而串谋欺骗银行的行为。这些都将给银行造成巨大的风险。

二、商业银行供应链融资风险的防范对策

(一)商业银行供应链融资面对外部风险的应对策略

1.国家在政策上的支持

国家在制定相关的政府政策时要考虑到其出台的政策对目前经济的影响,和对经济前景的影响。在如今经济发展并不十分景气的时候,国家需要在供应链融资方面进行政策上的支持和行动上的帮助。国家可以鼓励发展朝阳行业,加强对供应链上下游企业的规范化管理程度。

2.金融市场有关行业的改善

在金融市场中,与供应链有关的行业需要改善其发展模式,以偿还贷款,使银行的损失尽可能的减少。但处于不同行业的供应链,其质押物种类繁多,而且质押物的价格随市场变化而波动,当价格处于低俗时就会给银行供应链金融业务带来市场风险。这就需要整个金融市场相关行业的改善。

3.法律方面的完善

在法律方面我国要做的有很多,比如学习国外建立综合性的担保物权来代替多种担保权益,动产抵押采用统一的登记制度等,使信贷人无需实际占有借款人资产,而享有担保物益变现、易执行的一系列权利。在《刑法》《商业银行法》《民法通则》《担保法》《合同法》《物权法》中,从法律内容方面不仅要涉及广泛,也要有一定的可操作性。

4.建立供应链融资信息技术平台

供应链金融电子平台的构建需要经历四个阶段:交易双方文件和数据的电子交换、资金流贴现电子化、第三方供应融资在线响应、端到端供应链融资决策支持。目前,我国的商业银行基本上都还处于第一阶段,应当加大该项业务的发展力度,逐步实现业务信息化、网络化,最终达到端到端供应链融资的决策支持。深圳发展银行、兴业银行已经建立供应链融资管理平台,使得供应链融资业务的发展更加有序。

5.合理应用信用风险度量模型

合理的应用风险度量模型将使商业银行的信贷风险管理更具科学性,有利于商业银行供链金融业务的拓展,提高商业银行的市场竞争力。商业银行在应用信用风险度量模型时应注意以下问题:第一,根据融资业务的特性选取最合适的模型。第二,确保模型所使用的数据真实可靠。第三,建立企业信息数据库。第四,要注意模型的检验。我国正处于经济转型期,整个市场经济的变化很大,企业的经营状况变化也较大,因此需要做好模型的检验工作,通过检验发现问题,从而不断调整改善风险度量模型。浦发银行对供应链融资提出了自己的解决方法,针对不同的客户为其提供不同的融资方案。

(二)商业银行供应链融资面对内部风险的应对策略

1.培养专业的供应链融资操作团队

供应链融资业务不同于传统融资业务,需要具备专业的融资知识与技能,以及深层次的从业经验。从事供应链融资,需要对产品特性进行深入了解,也需要有卓越的风险分析能力与交易控管能力,以使银行能够控制供应链融资业务风险。供应链融资的对象多为中小企业,为了拓展中小企业融资业务,商业银行有必要组建一支专门的中小企业融资业务团队。中小企业行为分布广、数量多,这对业务人员的行业知识提出了很高的挑战,因此,银行应挑选学习能力强,素质较高的员工拓展此类业务。同时,加强对业务人员的专业培训,不断提高业务人员的业务能力和综合素质,保证供应链金融服务的优质、高效。

2.在供应链融资授信过程中加强监管

(1)供应链融资授信调查

银行客户经理对供应链融资企业进行授信调查的项目可从行业、供应链、企业内部三个层面进行细化。行业层面:调查融资企业所在行业的整体状况、相关行业的状况、融资企业所占的市场份额、竞争对手的情况、企业的竞争优势等。供应链层面:供应链核心企业的运营及信用状况、融资企业上下游企业状况、第三方物流企业信用状况、供应链企业之间的整体合作状况、整个供应链的流转状况等。企业内部层面:融资企业的背景状况,内容包括企业管理层、企业所有权关系、企业的产品与服务、同银行的合作情况、经营风险、财务状况调查等。

(2)供应链融资授信审查及审批

授信审查是指银行审查人员对客户经理上报的融资业务进行审查,对融资业务的收益和存在的风险因素进行分析,判断风险是否在银行可控范围内,最终收益与所承受的风险是否匹配,并提出授信建议及方案,为授信的审批提供参考。银行授信审查对象包括以融资企业、质押物两个主体。①融资企业:审查融资企业的法人资质,是否具有开展融资业务的资格,审查融资企业的资产、负责、现金流等财务数据,并分析企业的营利能力及偿债能力,审查融资企业的行业前景、产品的市场份额及竞争力,审查融资企业管理层的管理经验、专业素质、战略发展规划等,分析管理层的综合能力;融资企业与相关银行或金融机构的合作,防止多头贷款。②质押物审查,主要审查质押的产权,分析质押是否合法;分析质押物的变现能力,预估质押物的变现价值。

对通过审批的融资业务制定授信方案时,需要注意以下的几个问题:授信额度与融资企业的偿债能力及银行的可接受范围匹配;信贷期限与融资企业的资产周转周期相匹配,以实现资金的及时回流;授信产品与银行融资收益相匹配,控制银行融资业务成本;信贷资金用途与企业计划经营相匹配,防止融资企业挪用信贷资金用于其他用途或进行投机。对通过授信审批和确定授信方案的融资业务,上报信贷审批委员会,经过委员会的业审并给出相关建议之后,便可开始执行该融资方案。

3.供应链融资贷后监管

贷后监管从贷款发放开始直到本息完全收回时为止。供应链金融业务的贷后监管除了对融资企业的监管外,还需加强对整个行业、供应链、以及质押物监管,同时应做好相关资料档案的管理。

参考文献:

[1]裴瑾.我国商业银行供应链金融业务研究[J].学位论文,2010.

[2]韩明辉.供应链金融下的农业小企业融资信用风险研究[J].会计之友,2010.

[3]祝文峰.商业银行供应链金融业务的发展与对策建议[n].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报:社会科学版,2010.

产业链现状篇10

>>中国动漫产业链发展状况与策略研究大连基地:上游拉动全产业链发展养猪产业链发展趋势抢占商业wiFi产业链上游我国手机出版产业链构建的博弈分析基于产业链的图书馆手机阅读服务分析定制模式重构手机产业链移动支付发展状况、产业链及其制约因素

">上游面板商掣肘大陆彩电发展 政府出台政策完善相关产业链

移动信息化产业链发展现状及趋势分析《通信产业报》创刊20年暨2016新春产业链寄语进军LeD产业链上游前景可期产业链上游的“三座大山”电子信息产业链上游之痛段子手产业链人才链与产业链的动态耦合分析天津动漫产业发展与产业链构建研究沈阳手机产业集群形成半小时全产业链(1)沈阳手机产业集群形成半小时全产业链(2)手机电池“杀手”背后产业链调查常见问题解答当前所在位置:l.

[6]精实新闻.高端芯片联盟,助集成电路产业生态系加快发展[eB/oL].(2016-08-05)..

[7]我爱方案网.2015年全球前十大芯片设计公司排行榜[eB/oL].(2015-12-09).?1468893848.

[10]群智咨询.2015年手机面板出货排行榜,京东方居首,夏普出货达成率仅6成[eB/oL].(2016-0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