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简述自然环境的特征十篇简述自然环境的特征十篇

简述自然环境的特征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5:37:12

简述自然环境的特征篇1

关键词:设问类型;成因;评价;突破方法

结合近年来简答题的设问,一般有以下四种类型:特征描述、成因分析、规律概括与总结、评价与判断,使一些学生感到难以理解和掌握,我根据设问类型不同,寻求不同的突破方法。

一、特征描述和突破方法

1.区域地理特征的描述,要从地理位置(经纬度位置、海陆位置、相对位置)、自然环境特征(地形、气候、植被、水文、土壤)、社会经济特征(农业、工业、贸易、旅游、交通、城市、人口)等方面筛选描述。例如解答2011年全国卷1的36题,黄麻产区的气候特征、地形特征、水文条件。

2.地形(地貌)特征,要从从地形种类(高原、山地、丘陵、平原、盆地、山谷或河谷、冲积扇、三角洲),地面起伏状况(坡度陡缓、相对高差),海拔高度、地势四个方面概括。

3.气候特征的描述:首先要明确气候类型,再从气温、降水入手,分冬夏两季进行概括。从气温(高低的季节变化、年较差),降水(年降水量的多少、季节变化),四季的变化(冬夏季节的长短)等方面概括。

4.对河流特征的描述:河流特征可分为水文特征和水系特征。水文特征包括:水位、流量、汛期、含沙量、结冰期、有无凌汛、水能。水系特征包括:河流长短、流向、流域面积、支流数量及其形态;河网密度;落差或峡谷分布及流速大小。如以松花江为例,描述水文特征,并分析原因。

5.工农业生产特征,要从农业地域类型、农作物种类和单位面积产量、农业各部门结构(所占比重)、农业机械化水平、农业生产经营方式和专门化水平等方面概括。

从工业的发达程度、工业部门结构、工业技术水平、工业产品的销售和工业原料能源对国际市场的依赖程度等方面概括。

二、成因分析和突破方法

1.自然地理事象成因的分析,要分析气候的影响因素,位置,洋流,河流,自然灾害的原因。

2.人文地理事象(区位因素)成因的分析,要从自然和社会经济和技术三方面来答。其中经济因素包括原料、燃料、市场、交通、劳动力、技术等;社会因素包括国防、政策、个人偏好、工业惯性等;环境因素包括与风向、水源等;自然因素包括土地、水源,再者影响工业的区位的主要因素是社会经济因素,技术因素包括技术的进步对人文事象的区位变化有重大影响。转贴于

三、规律的概括总结和突破方法

要从地理分布规律,地理演变规律,地理结构规律,人地关系规律等分析。例如地图地球知识、大气、人口知识,这是高中地理主干知识,在此不用多说。

四、评价类分析和突破方法

简述自然环境的特征篇2

关键词:总体规划;阶段工程地质测绘与调查;地质勘察;地质分区;地质评价

中图分类号:U65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2374(2013)23-0084-02

1规划区概况

该经济技术开发区为部级经济技术开发区,是一个多功能、综合型的开发区。规划区面积约30km2,目前规划区内人口主要以行政村的形式分布于区内,人口密度较低。规划区以往工程地质勘察资料相对较少,工程地质环境特征研究程度低。

以下简要介绍规划区的发展现状、土地利用现状和基础设施现状,规划区的功能定位、发展策略、发展规模等总体部署的规划设想。

2勘察方法及勘察工作布置

(1)充分搜集整理、分析研究在规划区及附近已有的资料、文献;调查了解当地的工程建设经验,并根据现有资料对本次规划勘察的工作做出指导性的计划。

(2)遥感影像判释的目的是指导野外工程地质调查路线的选择,合理安排野外工作,减少工作量,提高工程地质勘察资料质量。本次采用卫星图像,可解译程度良好,解译标志明显稳定,能辨别出绝大部分的地貌、地质及水文地质细节。

结合1∶10000地形图和卫星图像,确定规划区的范围和卫星图的成像比例等。在对卫星图像在解译过程中,按“先主后次,先大后小,从易到难”的顺序,反复解译辨认,对重点部分仔细研究。外业工作中对有疑问的地质体进行调查验证,对地层、岩性、地质构造线进行复核。划分主要地貌单元、成因类型、地貌形态及其与地质构造、地层岩性、地下水分布的关系;地质构造基本轮廓、新构造形迹、线性构造的位置及走向判释各种水文地质现象:泉点、泉群及地下水溢出带、古河道的位置,圈定地表水体的范围,分析水系发育特征。

(3)工程地质测绘野外工作底图采用比例尺为1∶5000的地形图,能满足工作精度要求。手持GpS定位,罗盘定向,室内资料整理工作依据坐标在数字化地形图上直接定位,减少了人为因素造成的误差。野外着重调查了解规划区内地形地貌、地层岩性、地质构造、水文地质条件、不良地质现象,观测点充分利用人工及天然剖面,工作别注意了微地貌形态分布及人工地貌调查与了解。

(4)为综合评价场地地基土的性状及提供各层土的岩土工程技术参数,采用工程地质钻探、原位测试(包括静力触探试验、标准贯入试验、波速测试)与室内土工、水质全分析相结合的勘察方法。

(5)资料整理是提高工程地质勘察成果质量的重要环节。其任务是将获得的众多的原始资料进行系统全面的综合整理、分析研究和数理统计等,对规划区进行工程地质分区和评价,编制成果图件和工程地质勘察报告。

(6)勘察工作量布置原则及其依据:本次工程地质勘察工作共布置了13条勘探线,勘探线的布置首先考虑地貌因素,按方格网布置,尽可能垂直于地貌单元边界线、地质构造线及地层界线。勘探线距、点距按大城市的卫星城市Ⅱ类场地进行布置,线距不大于800m,点距400~600m。控制性勘探点孔深30.0m,一般性勘探点孔深15.0m。

3规划区的地理和地质环境特征概述

(1)规划区的历史地理简况:规划区的历史地理(自然地理及经济地理)简况,城址及河岸变迁,暗埋的河、湖、沟、坑的分布及其演变的论述。

(2)地形地貌特征:包含区域地形地貌、规划区的总体地势特征、各地段地形坡度、切割强度,划分各区地貌单元,描述各地貌单元的特征。

(3)水文:包含规划区内河流、湖、坑、塘等水体的分布位置、水体面积、水深等水文特征。

(4)气候、气象要素。

(5)区域地质简况:区域内出露的新近系、第四系岩性特征,区域地震、主要断裂构造新构造特征。

(6)规划区第四纪地质、地貌的概述:描述工程环境条件、划分工程地质分区,对各区第四纪地质地貌进行概述。本次将规划区场地分为:泛滥平原(Ⅰ区,面积约8.6km2)和冲洪积平原(Ⅱ1、Ⅱ2、Ⅱ3、Ⅱ4区),其中Ⅱ1区为有少量风积砂丘分布亚区,面积约6.5km2;Ⅱ2区为有波状风积砂丘分布亚区,面积约4.8km2;Ⅱ3区为无风积砂丘分布亚区,面积约6.4km2;Ⅱ4区为垄岗砂地亚区,面积约3.7km2。

(7)规划区各场地地层特征:对各分区内地层结构、物理力学性质指标、原位测试成果(标准贯入试验成果统计、静力触探试验成果、波速测试)各层土承载力特征值作出分析论述。

(8)水文地质条件:区域水文地质条件、含水层组结构的划分及各层水主要特性指标、水文地质特征;规划区地下水类型及埋藏条件、含水层富水性、地下水的补给、径流、排泄及动态特征、浅层地下水水化学特征及腐蚀性评价。

(9)各场地地震效应分析:结合波速测试资料及工程地质勘察成果划分各区场地类型,对各区进行液化判别结果,震陷评价场地有利、不利和危险地段。

4资源概况

提出地各项资源合理开发利用方案及保护措施建议。

(1)水资源:分为地表水资源(各区地表水的发育情况,河流、湖泊、鱼塘等分布概况)及地下水资源(结合区域水文地质资料给出浅层水、中深层、深层、超深层地下水资源概况)。对水资源开发利用条件进行分区,评价规划区水文地质参数,分析水资源供需平衡,评价可开采水资源及水质适应分区。

(2)天然建筑材料资源:资源概况及开采建议。

(3)景观旅游资源:规划区内各项丰富的生态景观

资源。

5工程地质评价、建议

(1)规划区内各场地的稳定性分析与评价:规划区地质构造,各区受动力地质作用的影响,环境工程地质条件,不良地质作用对工程建设的影响,评价各区稳定性。

(2)规划区内各场地的工程建设适宜性评价:结合各区场地稳定性、岩性特征分布、地下水对工程建设的影响,对各场地的工程建设适宜性进行划分

(3)地质灾害:规划区工程地质环境条件及该市地质灾害分布特征,对规划区内引发崩塌、滑坡、泥石流、地面塌陷和地裂缝等地质灾害的可能性进行论述。

(4)环境工程地质问题的论述:主要为土壤环境(土壤类型及其特征,遏制风沙危害,维护生态安全)、水体污染(地表水体污染及主要开采含水层地下水水质污染现状,饮用水水质与健康)及地下水资源衰减问题,提出各项防治措施建议。

6结语

本次规划区总体规划阶段的工程地质勘察,提交了工程地质勘察实际材料图、浅层地下水等水位线图、工程地质分区图及遥感影像解译图等图件,对区内各场地的稳定性和工程建设适宜性作出了评价,为区内各项用地的合理选择、功能分区和各项建设的总体部署,为实现集约节约利用土地,为规划区主导产业发展方向,制订环境保护目标以及编制各项专业总体规划提供了工程地质资料依据,同时研究和预测了规划实施过程及远景发展中,对地质环境影响的变化趋势和可能发生的环境地质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建议和防治对策。

参考文献

[1]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1)[S].

[2]城市规划工程地质勘察规范(CJJ57-94)[S].

简述自然环境的特征篇3

 

一、美国投资条约环境规则的变迁与确立:从《984年范本》到《2004年范本》

 

美国从1982年起就开始关注其投资条约范本的制定。截至2012年,美国正式形成了《1984年双边投资条约范本》(简称《1984年范本》)、《1994年双边投资条约范本》(简称《1994年范本》)、《2004年双边投资条约范本》(简称《2004年范本》)和《2012年双边投资条约范本》(简称《2012年范本》)。这些双边投资条约范本对环境问题的关注经历了“无环境规则一抽象的环境规则一具体的环境规则”的发展过程。其中,《2004年范本》以较为成熟的立法模式和较为完善的环境规则确立了美国投资条约环境规则。值得注意的是,1994年1月1日生效的《北美自由贸易协定》第1章(目标)第104条(与环境和保护协定的关系)和第11章(投资)第1106条(履行要求)第6款、第1110条(征收和补偿)第1款、第1114条(环境措施)就涉及了环境问题。可以说从历史的角度看,《北美自由贸易协定》对《2004年范本》环境规则的确立具有重要的意义。

 

从《1994年范本》到《2004年范本》,随着环境规则立法模式的不断发展和演进,环境规则的内容也得以确立,具体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1)明确了环境问题的重要性和紧迫性。相比《1994年范本》“序言”中“同意不放松健康、安全和环境措施或标准实施的目标”的表述,《2004年范本》“序言”中“迫切希望通过与保护国民健康、安全和自然环境以及推动国际认可的劳工权利相一致的方式”实现促进缔约双方经济合作和投资的目标的表述无疑强化了环境问题的重要性和紧迫性。(2)明确了环境措施与间接征收的关系。《1994年范本》仅以“序言”中的“目的”或“宗旨”的表述来体现美国双边投资条约对环境问题的关注,除此之外,再没有任何涉及“环境”的表述。而10年之后的《2004年范本》对环境问题给予了极大的关注,环境规则多达4条,包括“序言”、第6条“征收和补偿”第1款(a)项、第8条“履行要求”第3款(c)项和第12条“投资和环境”。特别值得注意的是,关于环境措施与间接征收的关系,虽然《北美自由贸易协定》第11章第1110条第1款和《2004年范本》第6条第1款均规定,为公共目的措施不属于缔约方不得直接或间接地通过征收或国有化措施对合格投资进行征收或国有化的范畴,但《北美自由贸易协定》并没明确一项环境措施是否构成间接征收的标准,而《2004年范本》附件B专门对“间接征收”的认定作了规定,即“……间接征收,指缔约一方具有与直接征收相同的效果,但未发生正式产权让渡或公开占领的行为。

 

(a)决定缔约一方的行为在一个具体案件中是否构成间接征收应当逐案分析、以事实为依据并考虑以下因素:(i)政府行为的经济影响,但缔约一方的行为仅仅对投资价值产生负面影响不能构成间接征收;(ii)政府行为对投资预期有明显、合理的影响的程度;(iii)政府管理行为的性质。(b)除在特殊情况下,缔约一方旨在保护合法公共利益(如公众健康、重大安全和自然环境)的非歧视性规范措施不构成间接征收”。这一规定有利于仲裁庭确定东道国的环境措施是否构成征收。(3)明确了环境与投资的关系。《2004年范本》更注重投资与环境的关系,专门制订了“投资和环境”条款,并以2款规定细化缔约双方在“投资与环境”关系问题上的协调,即《2004年范本》第12条规定:“(a)缔约双方认识到通过降低和减少国内环境保护法律的规定来鼓励投资是不可取的,因此,缔约双方承诺不通过放弃或减损这些法律的方式来作为对其境内设立、并购、扩大投资的鼓励。如果缔约一方认为另一方采取了类似的鼓励措施,可以要求与另一方进行磋商。双方应当力求避免采取类似措施。(b)缔约方可以采取、维持或执行其认为与本条约相一致的、能保证其境内的投资活动意识到保护环境重要性的措施”。可以说,《2004年范本》确立了美国投资条约环境规则的基本框架和理念,使投资者在投资时不得不考虑环境因素和东道国的环境立法,同时也使得东道国的环境立法能无歧视地适用于国内和国外投资者,促进东道国的环境保护和公共利益保护。

 

二、美国投资条约环境规则的仲裁实践经验:以涉美环境措施投资争端案为例

 

自1994年美国投资条约开始关注环境问题开始,在《北美自由贸易协定》争端解决机制和国际投资争端解决中心的争端解决机制下,外国投资者和美国政府之间、美国投资者与外国政府之间发生了5起具有一定影响力的与环境有关的投资争端。这些争端既有在《2004年范本》之前发生的,也有在《2004年范本》之后发生的。这些争端比较直观地体现了美国投资条约环境规则的实践经验和实践效果。通过对这5起投资争端的考察,不难发现美国投资条约环境规则的实践经验和实践效果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1.东道国的环境措施与征收的关系是与环境有关的投资争端的核心问题。虽然这5起争端均涉及环境措施与征收的关系问题,但对于环境措施是否构成间接征收上述5起争端的仲裁庭裁决结果并不完全相同。在《北美自由贸易协定》争端解决机制与国际投资争端解决中心争端解决机制下,仲裁庭判断一项环境措施是否构成间接征收的标准是不同的。在《北美自由贸易协定》争端解决机制下,仲裁庭的仲裁员认为环境措施是否构成间接征收的标准是非歧视、符合目的与效果原则且科学证据确凿、充分。例如,在1997年“艾斯利公司诉加拿大案”②(以下简称“艾斯利公司案”中,加拿大政府最后也承认,没有证据显示低量甲基环戊二烯三羰基锰(汽油抗爆剂)会对人类健康和环境造成损害,因而其承担了有关征收的赔偿责任。在2000年“梅耶公司诉加拿大案”®(以下简称“梅耶公司案”中,仲裁庭的仲裁员认为,其有从东道国政府实施的限制或禁止措施的目的和效果进行审查的权力,加拿大政府采取的废物出口禁令措施属于政府规制权力,因而不构成征收。在2005年“梅赛尼亚斯公司诉美国案”④(以下简称“梅赛尼亚斯公司案”中,仲裁庭的仲裁员认为,基于公共目的的一项非歧视性措施,符合正当程序、对外国投资者或投资产生影响,不认为是征收和可补偿的。而在国际投资争端解决中心争端解决机制下,仲裁庭的仲裁员则认为环境措施是否构成间接征收的判断依据是该措施对投资者或投资合理预期的经济利益是否产生不利影响。例如,在1997年“马塔卡拉德公司诉墨西哥案”⑤(以下简称“马塔卡拉德公司案”中,仲裁庭的仲裁员以东道国政府采取的限制或禁止措施的实施效果为标准,认为“如果东道国政府不针对外国投资者采取及时有序的行动,则征收就已经发生了,因为这种混乱和不确定性,会使该投资者的合理预期投资经济利益被剥夺”。在2007年“格拉米斯黄金公司诉美国案”®(以下简称“格拉米斯黄金公司案”中,仲裁庭的仲裁员也有针对性地指出,要求矿区回填措施对于申请人的投资没有产生具有足够经济影响的征收效果。由上述案件的仲裁不难发现,无论在哪种标准之下,仲裁庭对环境措施是否构成征收经历了从早期的认定构成间接征收到近期不构成间接征收这样一种发展过程:20世纪末,在《北美自由贸易协定》争端解决机制下的“艾斯利公司案”和国际投资争端解决中心争端解决机制下的“马塔卡拉德公司案”中,两个仲裁庭的仲裁员认定被申请人——加拿大政府和墨西哥政府——所采取的环境措施构成间接征收;进入21世纪后,在《北美自由贸易协定》争端解决机制下的“梅赛尼亚斯公司案”、“梅耶公司案”以及国际投资争端解决中心争端解决机制下的“格拉米斯黄金公司案”个仲裁庭的仲裁员均认为东道国采取的环境措施不构成间接征收。从这3起案件的结果可以看出,随着《北美自由贸易协定》增加了环境规则,仲裁机构已接受措施不构成间接征收的理念。

 

2.美国完善的国内环境立法为美国政府或投资者的胜诉奠定了法律基础。上述5起涉美环境措施投资争端案中以美国当事人(包括美国政府)胜诉的居多,仅“梅耶公司案”的美国申请人梅耶公司败诉。即使在“梅耶公司案”中,美国申请人梅耶公司也是“虽败犹荣”。因为该案仲裁庭的仲裁员指出:没有正当环境事由可以引入该项禁令……作为案件证据的材料显示,暂时禁令和最终禁令主要是试图保护加拿大的印制电路板废物处置产业以防止美国企业竞争;所涉禁令是暂时的,违反《北美自由贸易协定》所要求的公平公正待遇和国民待遇,不构成征收”。可以说,完善的美国国内环境立法、财产法以及征收法等为征收行为和政府规制行为提供了明确的判断标准。虽然根据《国际法院规约》的规定,国际投资争端解决应当依赖国际法,但当国际法对间接征收缺乏明确规定时,国内法中的“一般法律原则”的适用往往会使具有完善国内法律制度的国家占据上风。换言之,国内环境规则对于判定环境措施是否构成间接征收具有重要的意义。而这也体现了《2004年范本》第12条规定的理念。

 

3.投资条约与多边环境条约的衔接有利于协调投资促进与环境保护的冲突。在《北美自由贸易协定》的环境规则下,除引发涉及美国(人)投资是否构成间接征收的争端外,还引发《北美自由贸易协定》与多边环境条约的关系问题。虽然有学者认为《北美自由贸易协定》第104条的规定有效解决了该协定与多边环境条约的关系问题,⑦但事实上该条仅规定了当两义务相冲突时优先承担多边环境条约的义务,而不能解决实践中具体问题。例如,针对加拿大政府采取禁止印制电路板跨境运送的禁令,“梅耶公司案”仲裁庭的仲裁员指出:《控制危险废料越境转移及其处置巴塞尔公约》(以下简称《巴塞尔公约》)并没有允许加拿大禁止印制电路板跨境运送。其实,在《巴塞尔公约》生效时,印制电路板是否属危险废弃物尚无定论,但仲裁庭依据该公约的规定否定了加拿大的环境规制权,显然与《北美自由贸易协定》第104条没有明确解决其与多边环境条约的关系有关。可以说,在某种程度上,该案为美国修订《2004年范本》并在《2012年范本》中明确双边投资条约与多边环境条约的关系奠定了实践基础。

 

三、美国投资条约环境规则的新发展:《2012年范本》

 

2012年4月,美国了《2012年范本》。就环境规则而言,《2012年范本》在《2004年范本》的基础上作了较大的修订,进一步明确、细化和强化了环境规则。

 

(―)修订背景

 

在21世纪,应对全球气候变化是世界环境保护的重要议题。随着《京都议定书》于2005年开始生效,包括美国在内的发达国家开始承担减少碳排放量的义务。自此,美国加大了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国内立法和碳减排义务的实施步伐。其具体措施如下:(1)重视制定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国内法律。2005年8月8日,美国总统乔治沃克布什签署了新的能源法案即《2005年国家能源政策法案》。这部法案的基本宗旨是确保美国的能源供应、保护环境、维护美国的经济繁荣和国家安全。奥巴马当选为总统后延续了美国重视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国内立法政策,先后出台了《2009年清洁能源与安全法案》和《2010年美国电力法案(草案)》,这两部法案的关键目标即在于环境保护。⑧虽然这两部法案尚未生效,但显现了美国在应对气候变化方面的坚定信心。(2)切实推动全球碳减排义务的履行。美国认为,在投资条约中明确加入遵守多边环境条约的义务有助于解决投资促进与环境保护的冲突,更加有利于甄别投资条约与多边环境条约的关系,切实推动全球碳减排义务的实施,“缔约国政府当局通过在投资条约中寻求其他方式的推动气候政策目标,如通过对清洁、低碳能源方面投资的保护,可以促进环境保护的目标。如果新兴的美国气候政策能涉及参与清洁发展机制或为美国公司参与国际补偿计划创造机会,则美国政府应当保证有关此类交易的合约的实施,特别是涉及投资内容的项目能够从投资条约保护中受惠。另外,投资者与国家、国家对国家之间的争端解决机制条款同样对环境保护有着积极的意义,因为国际投资在清洁能源和碳减排领域能够对全球环境问题做出贡献,特别是诸如全球环境变化问题”。⑨在这种思路的引导下,美国已经通过国内法中的碳排放交易机制有效推动了国内企业和外国企业的碳排放交易。然而,这还不够,美国还期望通过修订《2004年范本》来激发其他国家减少碳排放的积极性。《2004年范本》中的环境规则虽然确立了美国投资条约环境规则的立法模式和较为完善的具体规则,但因其对国内环境措施以及多边环境公约义务履行的定位不明确,已经很难适应美国国内环境立法的发展以及其对国际社会履行环境保护义务认同的现实,也不利于美国环境政策的实现,有进一步修订的必要。

 

(二)修订内容

 

与《2004年范本》相比,《2012年范本》虽然延续了《2004年范本》的环境规则立法模式,但在环境规则的具体内容上再次进行了明确、细化和强化。其具体表现如下:

 

1.明确环境法律和政策为国内和国际两个层面。在国内层面,《2012年范本》将国内环境法律和政策明确为既包括专门规范环境的法律、法规,也包括其他含有环境保护方面的法律、法规。虽然《2012年范本》脚注16规定,《2012年范本》涉及的环境法律、法规是指“美国国会通过的法律或为了实施国会制定的法律而由中央政府颁布的规章”,仅限定于国家层面的法律、法规,并不包括地方立法机关或政府部门制定的环境法规,但《2012年范本》第12条(投资与环境)第4款“或者”的规定又将中央和地方与环境相关法律、法规条文纳入“环境法”的范畴中。在国际层面,《012年范本》第12条第1款为协调投资条约与多边环境条约的冲突,专门将缔约国国内环境法律和政策与缔约双方共同参加的多边环境条约置于同等重要地位,并明确规定:“缔约方认识到,其各自的环境法律和政策,以及双方参加的多边环境协定在环境保护中的所发挥的重要作用”。这一规定把多边环境条约与投资条约进行了有机结合,有利于解决投资促进与环境保护的冲突问题。不仅如此,这一规定还利于提高缔约各国国内环境法律、标准对环境保护的要求。明确环境法律和政策为国内和国际两个层面,在某种程度上还拓宽了东道国执行环境措施的范围。

 

2.强调国内外资监管机构环境保护方面的规制权。规制权是国家主权的一种。根据联合国贸易和发展会议确立的“可持续发展投资政策的核心原则”之六的规定,规制权是每个国家为维护社会公共利益和减少潜在负面影响而享有的对外国投资的设定准入与经营条件的主权权力。⑩联合国贸易和发展会议首次把其作为国家制定投资政策应当遵循的核心原则的方式来确立规制权,足见该权力的重要性。与《2004年范本》未就投资条约缔约国国内外资监管机构的环境保护规制权作出规定不同的是,《2012年范本》赋予了双边投资条约缔约国国内外资监管机构在环境保护方面的规制权。例如,《2012年范本》第12条第3款要求缔约双方作出承诺,相互认可对方外资监管机构对于外国投资在监管、合规、调查等方面享有自由裁量权,并对资源分配享有权力。更为重要的是,《2012年范本》第12条第4款还特别强调缔约国政府在处理、管理环境事务方面享有优先权,并通过列举的方式将缔约国在投资与环境问题上的规制权加以明晰,从而进一步强化环境保护方面的规制权。加上《2012年范本》第12条第2款的规定防止了缔约国为吸引外资而放宽本国环境法律、法规的实施的“逐次”现象。如此一来,可以有效化解投资促进与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

 

3.拓展和强化了环境保护要求。《2012年范本》在《2004年范本》的基础上进一步拓展和强化了环境保护要求。其具体内容如下:1)环境规则更加细化。如果说《2004年范本》第12条“投资和环境”以“一条两款”模式强调了国际投资中环境保护的重要性,那么《2012年范本》第12条“投资和环境”则以“一条七款”模式细化了国际投资中环境保护所涉及的若干问题,并结合其他条款在履行要求、征收和补偿、争端解决机制等各个环节作了规定。(2)环境规则更加硬化。从表面上看,《2012年范本》第12条第2款与《2004年范本》第12条第1款规定的内容相同,均要求缔约国要保证在引进投资中不“减损”或“放弃”各自国内环境法规的实施来吸引投资,但在语言表述上存在明显的不同。《2012年范本》第12条第2款要求缔约国“要确保”不通过放弃或减损国内环境保护法律的规定来鼓励投资,而《2004年范本》第12条第1款则要求缔约国“要力求避免”通过放弃或减损国内环境保护法律的规定来鼓励投资。“要确保”强调“要承诺”,“要力求避免”则隐含“尽量保证”。语言表述的不同说明美国开始重视投资条约缔约国在防止“逐次”竞争行为方面作出“明确的承诺”,而不仅是作出“努力”。

简述自然环境的特征篇4

[关键词)中国图书馆分类法 通用复分表 分类法修订 网络信息环境

[分类号]G254.1

1 网络环境下修订通用复分表的意义

长期以来,各国图书馆分类法应用中重排架、轻检索的状况,导致在分类法修订中过于强调类目的稳定性,而忽视了分类法的适用性改造和全面修订。通用复分表使用范围涉及全表,其修订将涉及大量文献的改编,因此,历来对通用复分表的修订都慎之又慎,一般都小修小改。

但是随着《中图法》应用环境的改变,尤其是网络环境中信息用户、信息资源、信息技术等方面的巨大变革,通用复分表的修订已经成为分类法适应新的信息环境、加强分面揭示、实现分面改造的主要手段。如今要充分重视通用复分表提供学科主题以外的新的组面、多维度揭示和组织的重要作用,使之实现由辅助地位(附表)向分类法主表的转变。

《中图法》附表经过四版修订,逐步形成包括形式总论、地区、时代、民族和通用概念5种类型在内的8个通用复分表,但由于附表更新缓慢滞后,仍然存在种种问题,难以满足数字环境下的信息组织的需要,主要表现为:①类型少,不足以提供足够的分面组配内容;②不能单独使用,必须依附于主表;③类目过于简单,对时间、地区等分面因素大多采用单一标准划分细目;④部分类目陈旧,更新周期长,新类目未及时增补。

鉴于通用复分表存在上述种种问题,必须对其进行网络环境适应性改造和修订,本文拟提出一些修订构想和建议。

2 增补新的通用复分表

2.1 增设人员复分表

人员复分表是一种反映人员类型及特征的通用复分表,可以从人员类型组面揭示文献主题。对于“盲人陶瓷艺术”、“弱智儿童的绘画才能”、“弱势群体的经济状况”等主题,一般分类法未设置人员复分表,则无法确切地予以表达。1971年,《杜威十进分类法》第18版修订时首次增设一个专门的人员复分表,到1989年第20版时已有421个类目;2003年第22版考虑人员复分表与标准复分表中“一088人员方面的论述”类目存在重叠,为提高分类标引的一致性,取消人员复分表,将其主干类目全部并入“088人员方面的论述”,并删除占据人员表中大部分篇幅的、从专业和职业角度复分的类目,改为用“-088”与主表中相关类目的组配来表示。1977年《布利斯书目分类法》第2版增设人员表,并允许人员表内部的类目之间进行组配表示更专指的概念。20世纪80年代出版的《国际十进分类法》中型版也新增了一个简易的“人员及人员特征复分表”。迈入21世纪,国内在编制或修订分类法时充分借鉴国外的经验,根据国情和用户需求适当地增补了人员表。如2000年出版的《中国图书资料分类法》(第4版)为实现从列举式分类法向组配分类法的转变,进行了重大修订,其中就包括增设一个“人物复分表”,将各种人员按性别、年龄、文化程度、家庭关系、婚姻状况、社会关系、健康状况、职业及其他特征划分成9个大类,共56个小类;2006年颁布实施的《中文新闻信息分类与代码》,作为新闻行业的国家标准,根据新闻信息的特征也设立一个“人物复分表”,罗列了22个与人物相关的类目(准确地讲,这不是一个人员类型复分表,而是一个人物资料类型复分表)。

因此,从分类法分面改造和多角度揭示信息的角度来看,增设人员复分表应纳入《中图法》修订内容之中。《中图法》编委会对于增设人员复分表已基本达成共识,但是对于如何设置,是单独成表、还是归入“总论复分表”的某一类目之下,仍存在一些争议。

另外,鉴于《中图法》a、B、C、D、DF、i、J、K等大类都涉及到人物资料,但各大类人物资料类型的细分方法各不相同,笔者建议,可以仿效《中文新闻信息分类与代码》的做法,建立一个人物资料类型复分表。

2.2 增设语种复分表

国外几种重要的分类法如《杜威十进分类法》、《国际十进分类法》、《冒号分类法》等大型分类法都设有语种复分表,在实际分类中确实有利于图书文献的分类标引。《中图法》至今尚未将增加语种表提上日程,这在某种程度上给读者检索带来不便,对专业图书馆类分图书也不利。此外,《中图法》要适应互联网全球信息资源的组织,必须考虑多语种文献的类分。因此,应增加语种表以利于文献标引和检索。

反对增设语种复分表的主要理由是文献描述中已经专门设有语种字段,从分类和著录两个方面来加强文献语种特征的揭示,会造成一些交叉重复。正如对文献类型特征的揭示,分类和编目也有重复之处,但是这种重复空间在网络环境下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2.3 增设环境复分表

鉴于不少学科的研究都在特定环境下进行,包括物理环境、化学环境、自然环境、经济社会环境、人文政治环境等,为解决这部分文献的集中与分散矛盾,有学者提出应在《中图法》增设环境复分表,形成一个新的组面――环境面。

阮冈纳赞早在20世纪30年代草创《冒号分类法》时已经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环境复分表,共有4级类目,171个类目;《中国图书资料分类法》(第4版)业已增设环境通用复分表,提供从环境角度细分文献资料的途径;它按理化环境、自然环境、人文环境等特征划分出4个大类、28个小类。目前,《中图法》尚无专门的环境复分表,仅有一个“X环境科学、安全科学”大类,且主要涉及环境科学和环境保护方面的内容;而具体各种环境中的相应主题均归入相关各类,比如“各种气候环境中的作物生长”人“S162.5气候与作物生长”、“各种气候环境中的作战指挥”人“e835各种条件下作战”、“各种物理环境中的航空器试验”人“V216.5各种环境试验”等。缺乏一个通用的环境复分表,一方面导致论述同一环境中事物的文献得不到集中;另一方面,由于类目列举不完整,使得论述不同环境中事物的文献无法细分和揭示。因此,增设通用环境复分表,应提上《中图法》的议事日程。

具体环境复分表的设置,可以单独设置一个通用复分表,类目展开到2-3级,类目设置可以稍详细些;也可以并人现有的“通用时间、地点表”中,优点是不必增设一个环境复分专用区分号,缺点是类目设置只能简略些,不利于复分表以后的扩展。

3 修订旧的通用复分表

3.1 总论复分表的修订

总论复分表历来争议很大,主要的修订要求表现在:①类目不够详尽,需进一步扩展和补充,主要体现在“05”、“-09”、“-36”等类目上;②与主表中的分类号相同、但类目含义的表达却不一致;③部分类

名表达欠斟酌,如“实验”与“试验”,“录象”与“录像”等;④文献类型类目过于简单,新文献类型,如网页、博文、电子邮件、电子图书、电子报纸等等均未能及时增补,仅用一个宽泛概念“749机读资料”,无法精确地揭示数字环境下出现的各种各样的新型文献形式。

针对上述问题,笔者建议:①在总论复分表修订的同时,对主表中相应的类目及名称进行规范和统一,尤其对C、n、t等大类中具有总论性质的类目以及采用总论复分号组号的主表类目;②扩充相应类目,尤其是在文献类型相关类目上,增补大量网络环境中新生的文献类型;③修订部分表述欠妥的类名,以求准确和规范;④修订复分规则,允许在同一种文献分类时一次以上地使用总论复分号进行复分(详见下文)。

3.2 地区表的修订

目前《中图法》设置两个地区复分表――世界地区表和中国地区表,两表具有下列共性问题:①类目太粗,世界地区分到国家一级,中国地区只复分到省一级,类目细分的程度低于国外大型分类法;②世界地区表中,由于国家分裂合并等历史原因,同一国家的文献资料不能集中,如前南斯拉夫现已分裂为五个国家,使用五个分散的分类号,如555.3克罗地亚、555.4斯洛文尼亚、555.5波斯尼亚一黑塞哥维那、555.6马其顿、543塞一黑联邦,给用户使用造成极大的不便;③划分标准单一,除了在世界地区表中简单增设了按自然地理、语种人种、宗教等特征划分的类目外,其他的类目设置都以行政区划作为唯一标准;④专用的国家和地区区分号的使用很不一致,时而采用,时而不用。

针对上述问题,笔者提出下列关于地区表修订的建议和具体方案:

・增加类目细分的层级,尽量细分到主要城市这一级,以求标引的专指。为避免地区复分号过长,对于城市的复分,只要求在国家复分号后增加一个两位(个别可以到三位)字母组成的城市名缩写,以标识城市的分类号。如纽约,可用美国复分号(712)与纽约的缩写(nY)组合712nY标识;南京,可通过江苏复分号“253”与南京的缩写(nJ)组合253nJ标识。这种配号方式,既便于记忆,也便于文献的集中。与此同时停用并删除中国地区表中的专用复分表。

・对于因各种历史原因造成的同一国家不集中的状况,建议采用原国家复分号加标识码的方式解决。如“捷克斯洛伐克(514)”分裂出捷克(524)、斯洛伐克(525)的情况,可考虑捷克标号为“514a”,斯洛伐克标号为“514B”。这样可以将这种已有一定历史沿革的国家集中,也便于相关文献的集中。同样的方法可以处理苏联以及其解体后的15个国家或地区,苏联仍用原地区号为“512”或“511”,那么其分裂出的国家和地区可处理为:

位居中亚的哈萨克斯等8个国家也可以在中亚设置交替类目。为了减少藏书改编的工作量,对于少数分类号集中的分裂国家(如516德国、517东德、518西德),也可维持原号不改。

必须指出,采用这一方案的同时,必须对世界史有关国家的分类号也作相应的处理,如捷克史由K524改为K514a、斯洛伐克史由K525改为K514B,全都集中在K514捷克斯洛伐克史之后。

・针对中外地区表单一分类的不足,建议采用多维列类,除了行政区划外,还应综合考虑采用自然地理、经济区域、宗教等其他的地区划分维度。

・凡是处于分类号尾部的地区复分,一律添加专设的国家或地区区分号。

3.3 时代表的修订

对于时间的表示,除了地质时代以外,《中图法》分别采用“国际时代表”和“中国时代表”。第4版时代表作了较大幅度的修订,其中“中国时代表”共增补类目26个,增改类目注释3处、增加类目注释4处、订正和规范类名4个、更改类目起讫年代3处。但仍有下列问题需要完善:

・“国际时代表”和“中国时代表”两表分列,类目大量重复,尤其是“现代”的相关类目,而且号码配置差异很大(详见表1)。是否可以考虑将两表合并:将现代中国的年代(用公元纪年表示)放人国际时代表,与世界接轨;将《中国时代表》改为《中国朝代表》,与中国古代纪年一致,主要用来复分1949年以前研究历朝历代的文献。

・国际时代表中,有的是按照时代和年代分期,有的却按照历史事件分期,类名显得混乱。建议均按照国际惯例,按时代或年代命名。将以历史事件为类名的类目,如“44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期(1914-1918年)”、“52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1939-1945年)”和“53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时期至本世纪束(1945-1999年)”等统一改为按时代或年代命名,并将这些历史事件作为注释。

・修改错误分期和起讫年。主要根据最新的考古成果,将错误的起讫年进行修订。比如原始社会现在可追溯到公元前170万年,因此,将“1原始社会(约50万年前~公元前3500年)”更改为“1原始社会(约170万年前~公元前2070年)”等。

4 其他修订问题

除了上述针对各表的一些增补和修订问题外,还有一些各表共有的问题。

4.1 多重列类的问题

多重列类的问题在上文已提及,其实这是各表的共性问题。从信息多维揭示的需求出发,任何一个单一标准都无法把一个组面的内容全部精确地揭示出来。因此,应允许在同一个复分表(尤其是地区表、人员表、环境表)中采用多重标准来分别设置类目,从多个不同角度满足用户揭示和查找信息的需求。

4.2 多次复分的问题

《中图法》复分表规定采用同一个复分表复分时,只能使用一次,如总论复分表中规定“具有本复分表中两种以上形式特征的文献,只可选择其中主要的一种加以复分,不能在同一个分类号中同时使用两个总论复分表的号码”。这种方式人为地割裂了文献与真实世界的对应关系,把多样化的信息归一化,既不利于复分表的发展,不便于复分表增加其他组面或分类特征,也不利于满足用户的多角度检索需求。因此,应取消同一复分表只允许一次复分的强行规定,允许用户根据文献和信息需求的实际情况,采用多次复分。例如,按照以前的规定,《我国中部冬季温度预报》只能分入p457.3(2)或p457.3(2),前者表示我国中部温度预报(未表达“冬季”的概念),后者表示我国冬季温度预报(未表达“中部”的概念),都不能像改进后的号码p457.3(2)表达一个完整准确的主题概念。

4.3 简化复分规则,直接采用分段标识

《中图法》复杂的复分规则以及相应的组号方式,尤其是“加o”的问题让专业人员都很头疼(至今研讨的论文至少有一二百篇),更遑论普通用户和机器标引了。鉴于这种情况,建议简化组号方式,用最简单的组配方式进行,也无须在主表中规定是否需要复分;只要文献主题具有相应的分面特征即可复分,这样也简化了复分标识符的使用。比如“20世纪90年代美国高等教育改革”原分类号为“G649.712.1=536”,采用添加专用区分号分段标记为“G642.0(712)=536”,也可以写成“G642.0/b712/d536”,其中“/”表示不同组面之间的分割,学科主题面作为首要组面置于分类号最左侧,并用大写字母揭示学科大类,而采用小写字母a、b、c……顺次对应相应的通用复分表,将通用复分表的代号和表中相应的分类号组合形成该组面的实际分类号。这种方式既可以按照学科主题聚类,同时借助分隔符(或专用区分号)和通用复分表标识可以方便地实现轮排,从时间、地点、民族、人员等其他组面来浏览和检索相关文献;既能实现多人口的信息检索和浏览,也利于实现基于《中图法》的自动分类。

4.4 订正错误类目和过时类名

简述自然环境的特征篇5

关键词:杜威;环境;教育性环境

杜威教育思想中在论及年轻一代的社会化机制问题时,不会离开一个核心字眼――“环境”。与行为主义学说和社会学习理论对同一问题的论述相比,杜威的描述和解释是不同和特别的。杜威认为“任何共同体或社会群体通过不断的自我更新来维持自己,依靠的是未成熟成员的教育性成长”。所谓教育性成长,即把未成熟成员引入自己的社会形式之中,使之具备社会群体所抱有的各种兴趣,目的,观念。问题在于,兴趣,目的,观念不可能直接传播,照本宣科的反复灌输,正如杜威曾经比喻的那样:知识不是钉子,不能用榔头敲进人的脑子里;态度不是膏药,不能贴在人的心上。从社会环境无意识的影响到学校控制未成年人的环境,只有依靠环境的中介作用,环境进入生命活动之中并对生命活动产生真实的影响,那么教育作为一种社会职能,学校作为改造社会职能的场所,才能完成年轻一代的社会化任务。

从杜威的“环境观”中可以看出:“环境或媒介代表的是作为一种对生命活动起着支持或阻碍作用的条件而进入这种活动中的一切事物”。如果一种环境,不是围绕着一定的目的,有着深思熟虑的规划和调节,就不会引起主体的反应并且使主体之间真正发生相互影响和作用。在学校中,杜威认为:我们从来不是直接的进行教育,而是通过环境间接的进行教育[5]。但不能忽略的是,“偶然的环境”和“为了教育的目的设计的环境”又有很大的区别。本文所指称的教育性环境,就是为了教育的目的设计,发挥着教育作用,构成学校主体师生的真环境。

一、教育性环境的内涵

教育性环境首先区别于“偶然环境”。偶然环境是没有考虑教育因素的自发环境,学校或教室里的环境,如果是偶然性的话,则是非教育性的。这样的环境很多情况下不需要人动脑改变,不需要调节,是“漫不经心”的,所以杜威认为对参与者来说,“社会环境无意识地,不设任何目的地发挥着教育和塑造的影响”。同时,也要注意到偶然环境的反面并不是完全被规划,指定的环境,学校和教室不是“家长式统治的地方”,不是从头到尾都受限制和约束。

其次,教育性环境区别于具体的一般性生活环境。在杜威看来,我们被周围无数多的事物所包围:人群,建筑物,树木,汽车,街道等等,但是这些具体的环境并不组成人与人之间发生影响的中介。个人的环境是与个人的活动,感兴趣的对象相联系,如果客观环境和物质与个体的活动脱离,不与个体的实践活动发生牵涉,便没有意义。一个人的活动只有与他人活动发生联系,受别人影响也影响别人,才能形成受社会指导的社会环境,这种真实的社会环境在学校中才是与教育性环境相照应的。

二、教育性环境的特征

学校环境是一种人为地,特殊的环境。这些特殊的职能成为教育性环境的典型特征。这些特征的形式持续贯穿整个教育过程。一个简化的,净化的,平衡的和稳定的环境是能够发挥环境教育性作用的条件。

(一)简化的环境

简化的环境能够选择相当基本并能为青少年反应的种种特征,简化和安排所要发展倾向的许多因素。简化的环境有利于建立一个循序渐进的秩序,逐步地、分层次地利用先学会的因素作为领会比较复杂的因素的手段。简化的环境具备教育性环境的条件之一,它不同于过分简单化的环境,在尊重学生现有能力的同时也不忘继续延展。

(二)净化的环境

净化的环境引导着正确的社会价值方向,净化现有的社会习惯并使其观念化。“每个社会都被一些无关紧要的的东西,旧时留下的废物以及确实是邪恶的东西所累,阻碍进步

[18]”,净化的环境在于尽力排除现存环境中的丑恶现象,传递和保存有助于未来更美好的社会的部分。教育性环境具有净化功能,但它不同于纯净的环境,在培养必要的道德兴趣同时不忘有利于道德生长。

(三)平衡的环境

教育性环境是一个更加广阔和平衡的环境。杜威指出“由于现代社会是由许多社会集团松散地联系在一起的,各种族、宗教团体和经济区域都有其自己的特殊的利益需求,使得社会上充斥着各种相互冲突彼此不能相容的价值观,极易对青少年学生造成不利影响。所以应为青少年提供一个相似和平衡的环境。

[19]”平衡的教育性环境,支持个人发展的同时又培养学生的社会道德意识,平衡学生个人利益和他们“以家庭为中心”和“以社区为中心”的利益。

(四)稳定的环境

“因为每个人所参与的社会环境有种种不同,所以每个人的倾向受到种种不同势力的影响,使一个人在不同的场合具有不同的判断标准和情感标准。”稳定的环境有助于生成简化,净化,平衡的特征,一个稳定的教育性环境还可以使学生的知识,视野,情感和谐地整合在一起。把生活作为一个整体,而不是分割成学校,家庭,工作,游戏等互不联系的领域。

三、教育性环境的中心性

教育性环境是作为对生命活动起着支持作用的条件而进入这种活动中的一切事物。师生的相互影响离不开环境的中介,师与生之间发生真正的教育性作用离不开教育性环境。我们从来不是直接的进行教育,而是通过环境间接的进行教育。影响从不会不通过环境的中介而发生。师生间的影响也是如此。教师和学生之间发生有教育意义关系的链条存在着这样一种模式:教师――教育性环境――学生。线性的结构表明教师和学生的任何影响要通过教育性环境这个中介而产生。教师不能直接“教育”学生,如果没有教育性环境,他们就不能使自己的方法,观点被学生真正地内化实际地践行。并且脱离了教育性环境,教师不能够使自己对学生的指导更富有知识性,技巧性。学生受老师的影响也不是直接和机械的,教师的品格影响和知识传授不能直接进入学生的思想头脑中,学生通过教育性环境的熏陶和再加工接受理智,道德和情感的教育。教育性环境是教师和学生发生关系的媒介,充当着一个“中间人”的作用。

教育性环境处于关系链中心,是一个核心的动态因素。它与位于两端的师生之间是互动的。如果教师以一种清楚有目的的方式调节控制环境,从结果上看,首先能够直接地受到他们努力创造的环境的影响,同时因为他们学生的心智被环境加强和激励,也会间接地受到学生的变化而带来的影响。从过程上看,塑造有意义环境的过程要求教师广泛搜集资源,具备较强的领悟能力,敏锐的观察能力,有效的反思能力等。教师在这个过程中增强了自身素质也得到了有效地专业发展。因此教师努力塑造教育性环境,不仅仅服务于学生,而且还有助于教师自身的成长。学生对于教育性环境同样具有能动的反作用。学生会把在“一般性生活环境”或“偶然环境”中个人间的影响带入教育性环境中,成为其中发挥教育性作用的因素。这种个人间的影响当学生重新走入学校和教室时就随之进入教育性环境中。

四、教育性环境的意义

教育性环境是构建良好师生关系的桥梁。教育性环境和它的物质特征、所用的材料、时间的利用有关,但最重要的是与人(教师和学生)发生的无数个关系有关。我们在解决师生关系的矛盾冲突时,不能忽略环境可能作为一个起阻碍作用的条件影响师生关系的间接构建。一个好的老师会在他的思考,计划,行为中,使尽可能多的环境特征变得明确清晰;一个蹩脚的不成功的教师可能会让很多的环境特征,相互作用变得渺茫,微弱而成为无意义物质环境之列

[22]。师生把教育性环境作为一个可能形成的整体,是构建和谐师生关系的前提。

教育性环境作为一种创生和建设性的环境,是一种潜在的教育力量。一个简化,净化,平衡,稳定的教育性环境自觉维持主体间真正的相互影响和作用,改变其中人与自然、社会、生活、学习以及自我的关系。“创生着新的表达方式和新的作用方式,创生着进一步向未知之境的开掘者”

[23]。对待专业发展,教师的视野除了自身还应该聚焦在师生同处的环境上,如何塑造教育性环境,更好的利用环境的中介来影响学生;解决问题的过程也是教师提升素养的过程。教育性环境更是课程实施的不可或缺的建设性因素,为课程实施提供了氛围和条件。

情境是环境中介作用的具体转化和体现,在具体的教学活动中,杜威经常用情境来代替环境。因为教育性环境具体到课堂,又是一种适合教与学的情境。教师在教育性环境中创设合适的情境引起学生的思维和兴趣,提高教与、学效率。因环境影响的复杂性和动态性,教师不能够总是肯定的知道自己对学生是一种什么样的影响,也不能总是决定学生对自己有什么影响,所以有效的教育方式是因情境而权变的。有学者曾经总结过十一种有效情境的创设:如创设思辨性情境,学生会心生疑惑,激活思维;创设生活性情境,利用学生已有经验,化难为易;创设启示性情境,引导学生自主探究,把握方向;创设感染性情境,依托情境潜移默化,育德于智;等等]。因此,一个有效的情境应根据受教育者的具体情况,创设各种条件,最大程度地发挥情境教育的效能。

从杜威的环境观中提炼出的“教育性环境”不免有其时代局限性,但进一步解读它的内涵,领悟它的精华与真谛,对丰富我们对“环境”的理解,创设真正发挥教育性作用的学校情境,仍具有极大的借鉴意义。

【参考文献】

[1]杜威著.王承绪译.民主主义与教育[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0.

[2]李春玲.相互依赖和相互联系的统一的观念――杜威教育哲学方法论的核心[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1(06).

简述自然环境的特征篇6

发展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就是培养幼儿复述别人说话的主要内容的能力、培养幼儿进行对话的能力、培养幼儿独自讲述的能力、培养幼儿在人前大胆地表达自己想法的能力等等。在幼儿园怎样发展幼儿口语表达能力呢?下面谈谈我的一些做法和体会:

1.创造轻松愉快的环境,发展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

要发展幼儿口语表达能力,必须设法为幼儿创造一个轻松愉快的环境,使幼儿心情舒畅,有话想说,有话可说,有话敢说,有话会说。首先,无论幼儿的表达水平怎样,教师都应抱着积极、鼓励的态度,增强幼儿说的信心和勇气。尤其是对少言寡语的幼儿,更应给予关心和帮助。同时应丰富幼儿的生活,为幼儿创造说话的机会和条件。例如:晨间接待幼儿入园时,教师观察每个幼儿的表现及情绪变化,寻找话题与幼儿做一次简单对话。又如:游戏活动中,让幼儿"做前说"――先说说自己的计划、打算,然后按自己的构想去做;"做中说"――边做边说,借助说,推动游戏情节展开,丰富游戏内容;"做后说"――活动结束后,让幼儿说说自己是怎样做的,对自己的活动做一个简单的评价。

2.通过和幼儿进行有主题的"话题",发展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

2.1据幼儿的知识经验来确定谈话的主题幼儿的知识经验越多,谈话的内容便越丰富。比如进行关于"春天特征"的谈话,就必须在春天特征明显的时候,在幼儿对春天特征进行了长期的观察和充分了解后才能进行。谈话时可从气候、植物、动物以及人的服饰和活动等方面的变化着手,将春天的特征准确地描述出来,将春天的知识系统化。这样既有利于培养幼儿的观察力、概括力、记忆力,又发展了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

2.2围绕观察对象的主要特征确定谈话的主题如参观旅行后的谈话,教师可以围绕参观对象的主要特征有顺序地提问,让幼儿按照参观顺序讲参观的印象。当然教师的提问要尽量明确、具体,富于启发性和兴趣性。在主题谈话活动中发展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还可以充分发展幼儿的概括能力和分析问题能力。

3.引导幼儿"讲述",发展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

幼儿的"讲述"是一种比谈话复杂、周密的口头语言表达方式,它要求幼儿用比较完整连贯的语言详细地表达自己的思想。讲述的内容有以下几个方面:

3.1看图讲述看图讲述是培养幼儿口语表达能力的一种好方法,它容易引起幼儿讲述的兴趣,同时有利于发展幼儿的观察力和描述能力。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引导:1、提问教师可以通过提问引导幼儿观察图片,帮助幼儿理解图片,最终用恰当的词语讲述出图片的内容来。这就要求教师事前要有充分的准备,想好了先问什么,后问什么,怎么问。提问要注意三点:第一要围绕图片的主题;第二要有顺序,从整体到局部,从主要情节到次要情节,从具体到抽象;第三要有启发性,促使幼儿积极思维,有利于发展幼儿的语言。2、示范(1)教师做好个别词句、发音方面的示范和段落的部分示范,让幼儿模仿着说。(2)幼儿说完后教师再用简单、扼要、完整、生动的语言讲述,讲述后不要求幼儿一字不差地模仿,只要幼儿理解,会用自己的话连贯、完整地讲就行了。看图讲述结束后,可以让幼儿给图片取名,以培养幼儿语言的概括能力。

3.2拼图讲述教师提供各种拼图材料,如各种动物、几何形体的图形卡片,以及拼板积木、雪花积木、小太阳设计师积木等结构型玩具,让幼儿自己拼插成各种立体结构的物体或画面,然后进行讲述。由于拼图讲述的内容是由幼儿自己创作设计出来的,用语言表达出来,既容易,又具有浓厚的兴趣。拼图讲述是以玩具作教具,幼儿边玩边讲,动静自然结合,这样的方法符合幼儿好奇、好问、好动手的心理特点,不仅培养了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而且手、脑、口同时并用,能使幼儿得到全面发展。

3.3绘画讲述美术课能充分发挥幼儿的想象力、创造力和思维能力。由于画面的内容是幼儿自己构思的,课后让幼儿讲述自己的画面,能充分发展幼儿口语表达能力。同时还可以利用捏泥、手工制作、剪贴画等多种机会让幼儿进行讲述,发展幼儿口头语言表达能力。

3.4除以上三种方法外,听音乐讲述,排列图片讲述,看展览讲述等都是发展幼儿口语表达能力的好方法。

4.运用儿童文学作品,发展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

简述自然环境的特征篇7

[关键词]表达能力想象力创造力思维能力剪贴画手工制作

我们知道故事、儿歌、绕口令、相声等文学作品的语言简练、生动而富于情感,教师通过讲述这些文学作品,可以让幼儿从中掌握描述自然现象、动植物特征、人的外貌的形容词;可以学习一些描写行为、动作及描写人的心理活动状态的动词等.儿童文学作品生动的情节和形象的描述,能很好地帮助幼儿发展口语表达能力.

发展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就是培养幼儿复述别人说话的主要内容的能力、培养幼儿进行对话的能力、培养幼儿独自讲述的能力、培养幼儿在人前大胆地表达自己想法的能力等等.在幼儿园怎样发展幼儿口语表达能力呢?下面谈谈我的一些做法和体会:

1.创造轻松愉快的环境,发展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

要发展幼儿口语表达能力,必须设法为幼儿创造一个轻松愉快的环境,使幼儿心情舒畅,有话想说,有话可说,有话敢说,有话会说.首先,无论幼儿的表达水平怎样,教师都应抱着积极、鼓励的态度,增强幼儿说的信心和勇气.尤其是对少言寡语的幼儿,更应给予关心和帮助.同时应丰富幼儿的生活,为幼儿创造说话的机会和条件.例如:晨间接待幼儿入园时,教师观察每个幼儿的表现及情绪变化,寻找话题与幼儿做一次简单对话.又如:游戏活动中,让幼儿”做前说”--先说说自己的计划、打算,然后按自己的构想去做;”做中说”--边做边说,借助说,推动游戏情节展开,丰富游戏内容;”做后说”--活动结束后,让幼儿说说自己是怎样做的,对自己的活动做一个简单的评价.

2.通过和幼儿进行有主题的”话题”,发展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

选择主题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考虑:

2.1据幼儿的知识经验来确定谈话的主题幼儿的知识经验越多,谈话的内容便越丰富

比如进行关于”春天特征”的谈话,就必须在春天特征明显的时候,在幼儿对春天特征进行了长期的观察和充分了解后才能进行.谈话时可从气候、植物、动物以及人的服饰和活动等方面的变化着手,将春天的特征准确地描述出来,将春天的知识系统化.这样既有利于培养幼儿的观察力、概括力、记忆力,又发展了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

2.2围绕观察对象的主要特征确定谈话的主题如参观旅行后的谈话

教师可以围绕参观对象的主要特征有顺序地提问,让幼儿按照参观顺序讲参观的印象.当然教师的提问要尽量明确、具体,富于启发性和兴趣性.在主题谈话活动中发展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还可以充分发展幼儿的概括能力和分析问题能力.

3.引导幼儿”讲述”,发展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

幼儿的”讲述”是一种比谈话复杂、周密的口头语言表达方式,它要求幼儿用比较完整连贯的语言详细地表达自己的思想.讲述的内容有以下几个方面:

3.1看图讲述看图讲述是培养幼儿口语表达能力的一种好方法,它容易引起幼儿讲述的兴趣,同时有利于发展幼儿的观察力和描述能力

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引导:1、提问教师可以通过提问引导幼儿观察图片,帮助幼儿理解图片,最终用恰当的词语讲述出图片的内容来.这就要求教师事前要有充分的准备,想好了先问什么,后问什么,怎么问.提问要注意三点:第一要围绕图片的主题;第二要有顺序,从整体到局部,从主要情节到次要情节,从具体到抽象;第三要有启发性,促使幼儿积极思维,有利于发展幼儿的语言.2、示范1教师做好个别词句、发音方面的示范和段落的部分示范,让幼儿模仿着说.2幼儿说完后教师再用简单、扼要、完整、生动的语言讲述,讲述后不要求幼儿一字不差地模仿,只要幼儿理解,会用自己的话连贯、完整地讲就行了.看图讲述结束后,可以让幼儿给图片取名,以培养幼儿语言的概括能力.

3.2拼图讲述教师提供各种拼图材料

如各种动物、几何形体的图形卡片,以及拼板积木、雪花积木、小太阳设计师积木等结构型玩具,让幼儿自己拼插成各种立体结构的物体或画面,然后进行讲述.由于拼图讲述的内容是由幼儿自己创作设计出来的,用语言表达出来,既容易,又具有浓厚的兴趣.拼图讲述是以玩具作教具,幼儿边玩边讲,动静自然结合,这样的方法符合幼儿好奇、好问、好动手的心理特点,不仅培养了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而且手、脑、口同时并用,能使幼儿得到全面发展.

3.3绘画讲述美术课能充分发挥幼儿的想象力、创造力和思维能力

由于画面的内容是幼儿自己构思的,课后让幼儿讲述自己的画面,能充分发展幼儿口语表达能力.同时还可以利用捏泥、手工制作、剪贴画等多种机会让幼儿进行讲述,发展幼儿口头语言表达能力.

3.4除以上三种方法外,听音乐讲述,排列图片讲述,看展览讲述等都是发展幼儿口语表达能力的好方法.

4.运用儿童文学作品,发展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

简述自然环境的特征篇8

[关键词]景观设计特色元素

中国历史悠久,幅员辽阔,大自然景观绮丽多姿。历史文化的深厚沉淀,孕育出博大精深的中国古典园林体系,其丰富多彩的内容和高度的艺术水准,在世界上独树一帜。

近年来,在人文景观环境设计中,营造一个融于自然、具有当代文化特征的人居环境,是对现代居住环境人性化的共同追求,也是我国现代居住环境设计与建设关注的热点课题。我们既要继承中国传统的设计理想,强调“以人为本”,“人与自然的完整性”,创造具有公众性的开放空间的居住环境和真正意义上的现代化景观建筑,同时对于传统的景观设计理念也需要不断的更新,借鉴影视景观艺术的设计带来的视觉美感,运用特色元素来丰富景观设计。

一、概念的探讨

景观艺术不应与景观设计相混淆。前者中,自然元素如水、石、植物材料被用来做出美妙的设计或美学的体验。景观设计所不同的是:它是一门保持和创造人及其活动与其周围的自然世界和谐关系的艺术的科学。景观设计专业的发展过程中的每一次变革,都需要不断的实践和革新,也需要从相关的艺术世界和艺术家那里获取新的思想。同时,我们也必须及时地把景观艺术家的有限的和受人欢迎的贡献同景观设计师的无限的更宽广的使命区分开。

景观设计的主题是实现人居的人性化,要理解这个主题,首先要理解景观的概念,然后再回到景观设计的最深层次的目的――设计良好的人性化环境上来。什么是景观呢?景观,作为地理学名词定义为一种地表景象,或综合自然地理区,或是一种类型单位的通称,泛指自然景色。城市景观可概括为人工景观和自然景观两大类。人工景观诸如建筑物、构筑物及街道、广场、城市雕塑等;自然景观包括自然景观和人造自然景观,即园林。

我国传统文化对人与自然的关系,常遵循“人杰地灵”,“人与天调,天人共荣”,而且说“景观因人成胜”,不孤立地提以人为本。中国古代设计的思想和形态特征,其主题是尊重自然,人工景观与自然生态环境相融合,可概括为“取其自然、顺其自然”,“天人合一”。所以中国古代建筑、山石、水面、林木,都是那么的自然生动,如同山水画,人在其中“可观、可游、可行、可居”。城市景观设计首先要继承和发展中国传统文化“天人合一”的哲学理念,这是景观设计的总纲。

二、我国现有景观设计概况

优秀的景观设计不是就事论事,就地论地。优秀的景观设计应凭借得到灵感和激发灵感的视角去审视每一工程,将每一问题作为整体和能自圆其说的规划理念的一部分来考虑。现在的城市化建设给景观设计师带来了很多的实践机会。虽然中国园林有着悠久的历史,但现在的景观设计与中国的古典园林还是存在很大的差别。中国的古典园林设计是一种精英设计,受众者都是当时的达官贵人。而现今的景观设计是一种面向大众的设计,其目的是提高人们整体的生活质量和生活环境。目前国内很多项目投入很高,但并没有达到很好的效果。所用的设计理念大多还是来源于古代中国的设计思想。虽然中国有几千年的发展历史,然而时代在前进,我们不仅仅要运用前人在园林方面的理论与经验,并且要不断的探索创新,处理好城市景观与城市建筑之间的关系。

所以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景观设计在我国来说还是个刚起步的行业,所以还是有很多的实践没有达到设计的目的或使用者的要求。当然我们可以从中国几千年的景观设计历史中摄取很多为今所用,但同时我们也要清晰的看到现在的城市发展和古代时的城市已是天壤之别。我们如何在目前大楼林立的城市里面建设出一个更加健康、生机勃勃的环境,一种更加安全、有效、祥和、富有成果的生活方式,这是我们每个景观设计师都必须面对的问题。由于对理论缺乏比较深入的研究,使得我国很多景观建设项目仅仅停留在表面的形式上。目前很多景观建设就是大量的种植草皮,做些水景、旱喷、花境等。这些虽然可以改善城市或居住者的生活环境,然而这离我们想要的人居环境还有这很大距离,这些也不是景观规划设计的全部内容。景观设计不仅仅是园艺或是简单的创造一些人为的自然景观,景观设计是为人服务,特别是现在的人已不是原始时代居住在纯自然环境中的人。

三、景观设计存在的误区

影视景观艺术与城市景观设计还是有很大的差别。城市居住区的园林绿化以绿色植物为主,结合园林建设,能够创造优美的景观,为改善居住区的生态环境,提高生活环境质量,提供了最有效、最重要的途径。但是,当前许多新建的居住小区对园林绿化的功能和作用认识不足,这表现在:

误区一:过分追求视觉效果忽略为人服务的根本。许多小区,为追求“卖点”,把注意力集中在景观的视觉效果上。大片的草坪占据了人们的休憩空间,满目青翠令人心旷神怡,却无路可入,“禁止入内”的围栏只能让人一饱眼福,无法切身享用。那些需要花费较多的资金购买设备,并需耗费大量水电才能正常运转使用的大型瀑布、大型喷泉等等,将增加日后的养护成本。这样的景观由于缺乏自然性、实用性,处于“中看不中用”的尴尬局面。

误区二:品种单一。目前,环境绿化设计普遍存在模式单一大同小异的现象。绿化配置不考虑当地地理气候条件,植物种类简单,树木稀少仅做点缀之用。由于缺乏树木和绿荫,缺乏灌木和建筑小品而失去趣味。

误区三:与环境分离,缺乏地域文化特征。任何城市和地区都有自己的历史文化特点和地域文化特征。然而在我国的城市美化中,缺乏地域文化特征,过分追求形式美,认为人工的种树铺草才是高标准、高水平、现代化。不论本地区的自然条件如何,忽视原有环境中的生物种类,地形地貌等因素,或挖土造湖,或堆山填沟,用全新的人工布局代替自然生态环境。这其实是破坏了原有的自然生态环境,与周边环境分离脱节的错误做法。

误区四:模仿之风盛行。目前很多人重“模仿”不重创新,创新常常被当作异类加以排斥。模仿之风盛行不衰,成功的创新之作一旦问世,便被毫无节制的复制、翻版,景观设计越来越趋于雷同。创新不应简单地理解为“与众不同的形式”。每一个景观都具有其不同的场所特征。场所的环境特性、功能要求、资金投入量以及景观设计师本人的创造力等等因素决定了该景观与众不同的个性。景观设计,同所有门类的艺术一样,创新是其生命力的源泉,模仿抄袭必将导致生命之水枯竭。

四、景观设计中的特色元素

特色元素,其本质特征就是与众不同。笔者在这里所论述的特色元素在景观设计中的应用,并不是就具体某一个元素的应用提出自己的看法,比如说园林植物在景观设计中的应用,或者滨水在居住小区中的应用,这些仅仅处于微观的程度,无助于解决目前景观设计中的雷同及抄袭现象。本文实际上从更为广阔的空间及抽象层面上提出如何找到特色元素,如果去使用这些元素。从国际景观规划设计理论与实践的发展来看,同时结合笔者多年来的设计心得,笔者认为下面三个特色元素可以在我们的景观设计中使用:外观形象、生态建设、审美心理。

与传统的园林风景设计并不割裂,上述特色元素其共同的追求仍然是艺术。这种最高的追求从古至今始终贯串于景观设计理论与实践的三个层面。具体说就是景观感受层面――基于视觉的所有自然与人工形态及其感受的设计,即狭义景观设计;环境、生态、资源层面――包括土地利用、地形、水体、动植物、气候、光照等自然资源在内的调查、分析、评估、规划、保护,即大地景观和生态建设规划:人类行为以及与之相关的文化历史与艺术层面――包括潜在于园林环境中的历史文化、风土民情、风俗习惯等与人们精神生活世界息息相关的文明,即行为精神景观规划设计。

笔者认为现代景观设计的特色元素源于景观规划设计的实践。纵览国内外景观设计实例,任何一个具有时代风格和现代意识的成功之作,无不饱含着对这三个特色元素的刻意追求和深思熟虑,所不同的只是视具体规划设计情况,特色元素所占的比例以及侧重不同,这也从本质上区分开了成功设计和失败设计。

外观形象是从人类视觉形象感受要求出发,根据美学规律,利用空间虚实景物,研究如何创造赏心悦目的环境形象。这种元素要求的是“第一眼”,因为任何人都有先入为主的习惯,必须从第一次的感受就让居住者喜欢上设计者的设计。

生态建设是随着现代环境意识运动的发展而注入景观规划设计的现代内容。主要是从人类的生理感受要求出发,根据自然界生物学原理,利用阳光、气候、动物、植物、土壤、水体等自然和人工材料,研究如何保护或创造出令人舒适的、良好的物质环境。

审美心理是随着人口增长、现代信息社会多元文化交流以及社会科学的发展而注入景观规划设计的现代内容。主要是从人类的心理精神感受需求出发,根据人类在环境中的行为心理乃至精神生活的规律,利用心理、文化的引导,研究如何创造使人赏心悦目、浮想联翩、积极上进的精神环境。

外观形象、生态建设、审美心理三个元素对于人们对环境的感受所起的作用是相辅相成、密不可分的。一个优秀的景观环境设计对人们带来的感受和震撼,必定包含着上述特色元素的共同作用。如果缺少特色元素的应用,就谈不上成功的作品。这也就是中国古典园林中三境――物境、情境、意境一体的综合作用,现代景观设计同样包含着传统中国园林设计的基本原理和规律。

强调外观形象,首先需要的鲜明的视觉形象;强调生态建设,首先要有足够的绿地和绿化;强调大众审美心理,首先要有足够的场地和为大多数人所用的空间设施。这三个看似简单的问题,恰恰是现代景观规划设计与传统风景园林规划设计实践侧重的差异所在,也正是我国现代景观规划设计和建设自始至终所面临的难题和瓶颈。笔者见过很多优秀的设计,但是在处理上述三点时,缺乏足够的笔墨,造成我国目前真正优秀的景观设计很少。考察时下我国的景观规划设计实践,只要能够把上述特色元素融入到作品中,就可以算是成功了一半。

简述自然环境的特征篇9

【关键词】西路皮影;场景设计;程式化;典型性

史学家顾颉刚在《中国影戏史略及现状》中写道:“中国影戏之发源地为陕西,自秦汉至隋唐皆以其盛。”[1]齐如山的《故都百戏图考》、江玉祥的《中国影戏》都持相同观点,江玉祥还进一步认为陕西皮影是全国皮影中最为精良的。陕西皮影分为东西两路,西安(另一说为咸阳)以西为西路,主要分布在宝鸡地区附近,以凤翔、岐山、千阳、陇县为主。由于历史与地域的原因,西路皮影“皮存影亡”的进程较晚也较慢,相对于其他地区皮影,其造型实用性更强,更适合于表演,因此也更适合于从“戏”的角度去研究其设计特征。

一、西路皮影戏场景设计概述

传统上把表现场景的皮影称为“景片”,西路皮影将景片归为六大类:花鸟木石、云片子、亭台楼阁、车驾仪仗、动物、桌椅摆设。这种归类方法不是根据对象本身性质进行的,而是从实际出发,按表演动作的多寡来划分的。例如仪仗、动物、神怪类云片子,虽然是有生命的角色,但没有过多动作,只需要左右晃动即可,便归入景片。这类景片不需要切分成很多部件,因而在表现上更加洒脱自由。

从场景设计的角度看,西路景片基本遵循着以少代多、以实带虚的原则,但有时由于生活状况的好转也会出现造型繁复精巧的大型景片,这种景片通常用整张牛皮雕成,充满整个亮子显得极其奢华绚丽。在布局上,西路皮影大小对比明显,小如一片花的几厘米,大到亭台楼阁的上百厘米,其间繁简相映,“密不透风,疏可走马”,深具中国传统艺术三昧。

1、时间的表现

陕西西路皮影在时间的表现上没有做更多的尝试,直接采用了最俭省的象征方式。设计者们通常是通过各个季节的花卉来暗示时间变化。

凋零、枯萎、萧索等反映时间的手法不被民间审美所认可而被摈弃,而萌芽、生长等形状变化或四季阴晴云雨的色彩变化又会使得整体形象系统的指认功能变得过于复杂,在长期的磨合中,艺人们采取了避繁就简的设计手法,用简明的象征手法点出季节,而把主要精力放在花开富贵、吉祥喜庆等意念的表达上,充分体现了对观众审美诉求与审美习惯的把握能力,由此而思路明晰,章法稳健且自信。

2、空间的处理

为了凸显对象的特点,西路皮影采用散点透视的方法自由组合视点,这个特征在景片设计上非常明显;相对于“所见”,景片设计者更倾向于表现“所知”,而汉民族传统思维习惯不会去穷究“所知”,因而在设计时更多的倾向于表现“所感”。这与中国传统山水画相似,然而遗憾的是民间艺术粗率简朴,并不能像山水画家们一样无缝衔接散点,在空间表现上多少有些粗陋的感觉。西路皮影艺人在场景设计上努力突破二维空间限制,探寻视觉感受在深度空间上的丰富性,有成效也有不足。

3、道具的标识系统

桌椅摆设是最常用的道具,起到点缀空间、烘托气氛、推动剧情等作用,也经常用来构建典型环境以反应人物属性。景片设计者们将典型环境归为几个大的类型―贵、威、富、雅、穷,通过不同的纹饰与布局的繁简来加以区分。贵―龙纹、威―虎纹、雅―花卉,其中穷与富比较特殊,富桌铺满红布并缀有花纹,称为“满堂红”;而穷桌则黑黄搭配,只有结构,没有纹饰;两者形象与色彩对比最为鲜明,或许是民间对穷富感受更直接更鲜明的缘故吧。

二、西路皮影戏场景设计风格的形成

1、既往生态环境对西路皮影戏场景设计总体风格的影响

历史上,西秦地近陇西而与游牧民族接壤,其民众长期在危机四伏的险恶环境下艰苦图存,因而西秦人自古勇猛强悍、深具尚武精神。这种气质映射在民间艺术中便形成了慷慨激昂、雄壮悍烈的风格特点。作为一种源远流长的艺术形式,西路皮影在其发展过程中也必然受到这种特点的影响。同时,皮影与当地其他艺术形式也有着多形态、多层次的交融关系。秦腔脸谱、血社火、凤翔彩塑与木板年画、西府剪纸、合阳木偶等秦地特色艺术对西路皮影的总体风格影响最直接也最明显,而汉帛画、画像石、画像砖则在造像范式上对其影响深远,而与甘肃的接壤也使得敦煌壁画的一些造型技巧与样式融入皮影造型中。这一切使得西路影戏场景设计风格总体上生动、夸张、轮廓简练、纹饰古朴、且地方特色明显。

2、表演形式对西路皮影戏场景设计的影响

皮影戏表演最初用于“酬神”,是古时三秦地区民间节日、庙会、丧葬、相会中必不可少的一项活动。由于影戏道具形状简便易携,演出场地不拘大小,极其经济实惠,因此更盛行于山区或边远之地。民间有谚云:“一盏灯,布围框,三五人吹啦弹唱;皮刻人,半面脸,一席地操演雄兵”。影戏演出时,竖一幕布(俗称“亮子”),设一光源(俗称“灯盏”),几个艺人携乐器与皮影坐于幕布后就可以开演,表演形式以演奏与唱腔为主,影戏为辅。

从影戏的表演形式来看,声音信息要远高于图像信息,按麦克卢汉的理论来看,影戏的图像因素应属低清晰度的冷媒介,要求观者的参与度极高。传统影戏“一口述说千古事,双手对舞百万兵”[2],观众要从极其简略的图像提示中获取无穷的意象感受,这便要求皮影的造型设计高度程式化,可以如同文字一般具有普遍的共识功能。因此,皮影造型中对客观形象的或夸大、或缩小、或化繁为简、或以虚带实都有着约定俗成的章法。

影戏的程式化形象体系受舞台戏曲影响最大,但由于影戏表演只有二度空间,所以与传统舞台戏曲程式化特点的不同处在于皮影角色大多为侧面设计,这种局限性导致皮影角色形象更加简练概括,特征更加鲜明,在形象的扁平化处理过程中,设计者灵活的运用散点透视法将不同视点的印象巧妙的组合起来,例如:影人面部采用正侧面的五分像,头盔官帽却往往采用半侧面的七分像法,所谓的“五分像,七分装束”,这种自由组合视角以求最能反映对象特点的造像方式有些类似于古埃及壁画。与古埃及造像不同的是,陕西西路皮影在透视法则上并没有严密的范式,更多的是根据表意的需要自由处理形象。以陈召贤所做桌椅景片为例,帅桌的桌面透视趋于正常,显得中规中矩;而穷桌桌面则透视怪异,显得破破烂烂的,在这里意象与感觉的表述在造型设计中占据了主导地位。古埃及严密的构架方式是官方宏大的世界观的图像学显现,相比之下陕西西路皮影则体现出了感性审美主义的特征,明显缺乏范式。然而吊诡的是,表现穷桌的方式一旦被观众认可便固定下来并广为流行,西路皮影这种即缺乏“范式”又不乏“样本”的现象明显的揭示了其民间流行性文化的特征。

【注释】

[1]顾颉刚.中国影戏史略及现状.文史(第19辑),中华书局,1983.

[2]焦响.最早走出国门的戏曲艺术.光明日报,2007.6.22.

简述自然环境的特征篇10

关键词:连环画;空间呈现;线性叙事;本质主义

中图分类号:i206.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854X(2014)08-0100-05

“连环画”作为左翼图像中叙事性极强的一种媒介。相对文字叙事的线性推进和图像叙事的空间呈现。体现了一种双性结合的边缘性特征,从叙事理论及实践的角度而言,“连环画”沟通了经典叙事学和后经典叙事学,是形式叙事学和语境叙事学有机结合的典范。因此,从补充叙事学理论而言,“连环画”具有个案价值。

一、“连环画”与文艺大众化

尽管从具体的传播效果而言,很难断定连环画较之其他图像媒介到底处于什么位置,但不难判断的是,在文艺大众化过程中,因为连环画“是一种图文并茂、为广大人民群众容易接受和通俗易懂的美术读物”,对文化层次较低的工农大众,有着天然的吸引力,“连环画”也不例外。连环画的亲民性由“图像性”、“叙事性”特点决定,其定义更是离不开对这两者的强调:“连环画是绘画形象和文学故事相结合的一种艺术形式。由于它有故事,有情节,图文并茂,通俗易懂,所以在影响和教育群众方面有着特殊的功能。”因此,在中国革命推进的过程中,面临群众文化水平有限的实际情况,连环画图像的直观性和附着在叙事上的故事性,对宣传党的方针政策、落实党的政治任务起到了极大的推进作用,极大地丰富了左翼图像的实际功用,也有助于其更容易融入文艺大众化的进程。

从图像的直观性看,中,“顾阿桃现象”很能说明问题。时期,在创作主体工农兵化的整体语境中。很多不识字的工农大众都能创作。顾阿桃是江苏省太仓县沙溪公社洪泾大队的贫农社员,是学习著作的积极分子,当有人问她如何完成思想的转变时,由于不识字,她便请人画了几十幅画作为谈话提纲,在1966年9月10日和1967年7月21日的《人民日报》上,分别发表《的话照亮了我的心――学习著作积极分子顾阿桃的一份发言提纲》,和《谁反对,我们就和他拚――批判(修养)的发言提纲》。1966年9月10日“编者的话”这样介绍她的创作方式:“不久前,有些同志去访问她,她向同志们作了一个充满革命感情的谈话,介绍自己怎样活学活用著作,怎样在思想指引下。克服了自私自利的思想,变成了一个一心为公、一心为革命的新型农民。怎样介绍呢?她不识字,就请人画了几十幅画作为谈话提纲。一幅画引出她一段经历,一次思想变化,一条活学活用著作的体会。”一幅画引出一段经历,诸如,在《谁反对,我们就和他拚――批判(修养)的发言提纲》中,画一颗槐树,就表示《修养》指桑骂槐,“顶叫我伲气愤的是,这本黑书里指着桑树骂槐树,恶毒攻击我伲心中最红最红的红太阳,反对我伲贫下中农的命根子思想”:画一个算盘、一支笔、一个本子,就表示自己受到的剥削,“我在资本家厂里做到二十四岁,实在无法生活,想回到家种田可能会好一点,哪里知道,出了厂门到农村,又受地主的残酷剥削。租地主地种,收的粮食,交租完粮还不够。一年做到头,汗水淌在地主田里,眼泪落在自己屋里”。顾阿桃本是一个和主流意识没有关系、文化程度不高的农家妇人,在意识形态极强的特殊语境中,内在的精神世界却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对她而言,沟通个体精神和主流意识形态之间的媒介不是文字,而是直观性极强的图像。

既然连顾阿桃所依赖的简笔画图像,都具有强大的叙事功能,更何况篇幅上不受限制,图像上更具表现力的连环画呢?事实也正是如此。同样是大众化运动火热的40年代,以文字为载体的小说,连大众化程度最好的赵树理,其小说销量也不可能达到供不应求的局面,但同时期年画的销量“都是供不应求”。这也许是解放初期,共产党执意要通过行政的方式,进行年画改革的原因。共产党领袖显然意识到,在推行政党政治理念的效果上,文字媒介和图像媒介之间存在巨大差距。同样是阶段,户县的农民画可以风声水起,涉及众多的人,但在小说创作领域,祛除人为的干预因素,除了浩然的一枝独秀,整个小说界确实一片凋零。换言之,在绘画上面,工农兵更容易被“化”,而在小说创作上,因为知识素养要求更高,即使想“化”,也不那么容易“化”好。就算从成本的角度考虑,图像媒介较之文字媒介,在文艺大众化的过程中,也更容易实现对预期目标的传达,这其中所面临的基本语境相同,但导致的后果显然受制于媒体的差异。说到底,图像的直观性较之文字的逻辑性和思辨性,在传达党的政治理念和任务时,具有更好的效果。

从图像的叙事性看,相对“象征性图像”和“叙述性图像”的分类,“连环画”毫无疑问属于“叙述性图像”。对叙述性图像而言,叙事性是其鲜明特征。在喧嚣的图像叙事语境中,相对其他图像媒介(年画、宣传画、国画、油画等),连环画叙事性最强。连环画之所以“连环”,意味着对因果关系的重视,而对因果关系的重视,则使得情节叙事成为可能,而情节是故事依赖的重要因素,换言之,“连环”的特点保证了连环画对“故事或事件发展过程”的充分表现。以根据刘胡兰真实故事改编的连环画为例,1947年1月12日,刘胡兰牺牲于阎锡山部下的铡刀后,对刘胡兰故事的叙述,立即反映在连环画中,最早的版本《人民女英雄刘胡兰》出现于1948年。此后还出版了很多版本,其中名家所作版本包括安明阳的《女英雄刘胡兰》(新华书店1949年版),吕琳的《刘胡兰》(新华书店1950年版),董天野的《刘胡兰》(新美术出版社1953年版),姚有信、姚有多的《刘胡兰小时候的故事》(少年儿童出版社1956年版)等。期间的版本尽管在表现上有点单一,但影响很大,主要版本如下:《刘胡兰》创作小组编绘的《刘胡兰》(上海人民出版社1971年版)、《刘胡兰》连环画创作组编绘的《刘胡兰》(上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刘胡兰》创作小组编绘的《刘胡兰》(1976年新1版)、《女英雄刘胡兰》连环画创作组编绘的《女英雄刘胡兰》(山西人民出版社1977年版)。由此可以看出,在“刘胡兰英勇牺牲”的故事中,连环画一直充当了重要的叙述媒介,成为刘胡兰传播过程中的重要载体。与此吻合的是,解放后,“连环画的进步和发展是十分巨大的。它充分发挥了文学的故事情节和绘画的视觉形象相结合的特殊功能。广泛地反映了现实生活和革命历史的题材,是对广大劳动人民和少年儿童进行共产主义道德教育的生动有力的工具”。到期间,连环画更是能“广泛地向群众进行阶级教育、路线教育、革命传统教育和国际主义教育,又能传播文化科学知识,因而深受工农兵群众尤其是广大青少年的欢迎。他们说:‘小小连环画,宣传作用大,英雄事迹一桩桩,生动具体形象化。车间地头可以读,文化不高也不怕,工农群众都喜爱,青少年也离不开它。’”在这种情况下,面对共同的叙事母题,连环画毫无疑问能够更好地承担艺术“使命”。

从上面简单的论述可以看出,正是“图像的直观性”和“叙事的直接性”决定了连环画在文艺大众化过程中,面对知识文化水平不高的民众,具有独特的优势。问题是,既然连环画兼具“图像性”和“叙事性”特征,那么,连环画“语-图”关系的互文性。是否蕴含了连环画叙事学意义上的某些新质?在两者的“势力”对比中。连环画在叙事学上,到底延伸到了怎样的学科边界?落实到“连环画”,在特殊的语境中,面临母题表达的任务,连环画又如何在图像阐释的不确定性和母题叙述的确定性中找到平衡点?

二、“语-图”互文性背后的“势力”较量

前面的论述曾提到。连环画是“文字叙事”和“图像叙事”结合的典型载体,说得直白点,两者的关系即“脚本”和“画面”的关系。从叙事学的转向上来说,单纯的“文字叙事”依赖时间的线性推进过程,因为“语言肯定是一种顺序性的连接,句子陈述的线性流动,由最具空间性的有限约束加以衔接,两个客体(或两个词)根本不可能完全占据同一个位置(譬如在一个页面上)”。小说是最典型的文体,从叙事学理论而言,自然属于经典叙事学范畴。而“图像叙事”则涉及“空间转向”,其中的叙述文体如电影、电视尽管还不能完全脱离文字叙事的影响(旁白、对白等),但其毕竟主要依赖图像推进叙事,因而总体上体现了较为纯粹的图像叙事特征。毫无疑问,对这些在信息时展愈来愈快的叙事媒介进行叙事学上的分析,已经转移到了后经典叙事学范畴。这样,连环画“文字叙事”和“图像叙事”双性结合的特点,实际上包蕴着“经典叙事学”向“后经典叙事学”转向的微妙趋势。既然如此,我们面临的问题就是,连环画在此微妙的转变过程中,是否有着确切的叙事学意义上的学科边界?

先梳理一下“连环画”脚本和画面的关系。60年代时,学者在理解连环画“脚本”和“画面”关系时,不但强调了两者的因果关系。而且没有驱除“生活”要素,“连环画的主题和情节,是由脚本规定下来的,画家的创作要以脚本规定的主题和情节为归依。但这决不意味着画家可以不再到生活里去。连环画家以脚本描写的主题、人物、情节为指引,从生活中获得创作的素材,进而创作出合乎脚本需要的图画。就生活是创作的唯一的源泉来说,连环画家同一般画家没有什么不同”。到期间,则更强调了“脚本”对“图画”的制约作用,不但当时流行的《连环画画法》强调,“脚本是连环画的基础。连环画的主题思想、故事情节、人物关系都要在脚本中肯定下来,脚本编写的好坏直接关系着创作的成败”。就连《人民日报》上一些美术批评者也坚信这一点,诸如闻梅在《连环画应好好抓一下》一文中提出“要抓好连环画脚本的编写和创作。连环画文字脚本是连环画创作之本。一本连环画教育意义大不大,文字脚本起着重要的作用”。由此可以看出,期间对脚本的重视,显示了“连环画”依赖于“脚本”之上的对文字叙事的强调。但连环画脚本毕竟“不同于小说、戏剧那样,用文字叙事抒情、作详尽细腻的‘描写刻划;它必须用简练的手法,配合图画,说清故事,刻划人物”,这实际上又说明了脚本叙事的局限性。很明显,期间,对“脚本”和“画面”关系的理解,总是不惜驱除生活经验在创作中的影子,刻意凸显“脚本”的决定作用,显然受制于叙事母题的制约。

回到图像和文字的关系。有学者曾这样表述:“笔者赞成米歇尔把图像与文字的关系看作是复杂的‘缝合’关系。”复杂的“缝合”,这种表述道出了“语-图”的基本关系,对“连环画”而言,“复杂”体现在对叙事的理解时,必须回复到当时的语境,“脚本”和“图像”之间的对应关系,并不简单地像一般的叙事图像,很多时候,读者在理解“脚本”和“图像”之间的相关性时,必须依赖语境(或者说背景)这种弥合剂。以《胸怀朝阳战冰雹》原著第4幅画为例,如果只看画面,可见一个青年正在冰雹中,牵牛艰难行进,牛看起来力量很大,也很强壮。从人物处境的推进而言,怎样将牛带出困境,将成为推动叙事的主要动力,但不管怎样,画面体现的是人和牛之间的搏斗。然后看脚本,“集体的耕牛决不能受损伤!就在冰雹铺天盖地而来的时刻,青年民兵宁可自己被打伤,在密集的冰雹中把牛牵进了牛棚”。脚本的说明,显然增加了对“人物精神境界”的强调和“无私”行为的凸显,和整体语境中来自“老三篇”的“破私立公”的核心精神密切联系了起来。在此,“脚本”增值了画面的信息,而信息的增值恰恰来自于语境的还原、暗示。换言之,在理解此画时,如果离开了脚本对叙事的纠偏,读者所获得的细节差异将非常明显。由此看来,在理解“脚本”和“画面”相关性时,如果不能回复到语境,画面的叙事指向将受到很大影响。尽管如此,从整体而言的“缝合”关系却非常明显,很多画面的细节会超越“脚本”的局限。还是以前述图画为例,尽管画面没有提供任何与背景相关的细节,但画面的构图(“民兵”和“牛”的关系,会使我们联想到期间的相关场景)、气息(人和动物间的紧张氛围,没有乡村牧歌情调)可以提供更多与特殊语境相关的信息,从整体上有助于对母题的叙述,甚至其中政治象征的构图,以及构图所包含的确定性,都能很好地弥补“脚本”所致信息单薄的缺陷。但无论如何,“连环画”尽管有着“文字叙事”和“图像叙事”的双重特点,在界定其叙事学意义上的学科边界时,笔者还是倾向于将其作为连环画一定历史时期的产物,将其归类到具有空间叙事特征的图像叙事范畴。毕竟当“文字”和“图像”处于同一时空时,“图像”因为天然的直觉性和视觉性,更容易进入读者的视野,毕竟当直觉思维和逻辑思维面临同一审美对象时,直觉思维更容易超越逻辑思维进行先行的思维运动。那么。如何理解“连环画”尽管属于图像叙事的范畴,却总是难以逃脱“脚本”的强势制约呢?这两者之间的“势力”较量是否显示了“连环画”更为根本的叙事本质?

三、空间呈现中的线性叙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