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应用化学报告十篇应用化学报告十篇

应用化学报告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5:37:16

应用化学报告篇1

     在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的发展战略中,教育信息化是推行国家信息化的重要基础,也是从内涵上落实教育现代化本质要求的必然选择。为了进一步贯彻落实我区《静安区教育信息化建设发展规划》等六个文件的精神,我校根据有关专项督导的要求,认真自查,本着求真务实的原则,坚持在推进学校信息化建设的过程中作到以合理规划、分步实施、滚动发展为指导方针,围绕信息化环境建设、师资建设和普及信息技术教学与应用等方面,进行了一些探索,做了一定的工作,现汇报如下:

一、把握机遇,加快建设,努力营造信息化教育教学的新环境。

1.理清思路,明确目标

    信息化教育是推进素质教育的一个有力武器,是培养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为核心的课程改革的趋势所在。在学校的四年规划中,针对学校信息化建设的现状,我们提出要加大对现代教育技术手段的运用与开发,建立了以校长为第一责任人的信息技术工作领导小组。我们通过网管员的培训,了解了学校网络的建设与促进学校管理之间的关系;通过自学,初步掌握了网络应用的基本技术,为推进学校全体教师的计算机能力提高起了培养作用。通过学习,我们认为信息化教育的重点并不是要让师生学会使用因特网,掌握计算机技术本身,而是要通过计算机与网络的强大功能探索新的教育体制和教学模式,培养出能适应信息时代需求的具有较强信息能力的新型人才。这才是我区大力开展信息化教育的目标所在。

2.珍惜资源,合理应用

    在区有关部门的关心下,我们学校现有2间计算机房,面积为90平方米,共有计算机178台(含库存待处理机器),实际使用学生机88台,教师计算机30台,生机和师机比例分别为6:1、2:1。我们学校为了方便教师和学生教学用书和学习用书,打破借阅的常规,我们学校还在总部新建设了一个电子阅览室。学校为上校本课程的教师人人配备了一个64mB的闪存盘,方便教师们储存网上下载的资源,制作课件后在课堂教学中应用。今年一年级二期课改全面推广,学校又为一年级每位语、数教师购买了教学软件,以便于提高课堂教学效益。近年来学校对信息化建设投入的经费达上万元(初步统计)。学校拓宽校园网的节点分布,使办公室电脑也能作到联网。我们建立新江宁小学的《教学资源建设管理规范》、《教学资源建设人员职责及评比办法》、《网络设施维护工作管理规范》、《网络管理人员工作职责》、《电教设施管理规范》,使工作有依据,评定有标准。

3.开发资源,提高效益

    网络作为新兴事物,很多教师都能迅速地接受它,利用它的资源为教学所用,但是只是较多地作为电子黑板,于是,我校网管室把“以网上下载,市场购买和自行制作”为建立学校网站教学资源信息库的主要途径,教师制作的优秀课件可以资源共享,学校的门户网站也建立了许多的教育网站链结,方便教师浏览和借鉴最新的理论和观念,使“二期课改”的理念成为全面推进教学改革的理论支撑,成为师资队伍自培途径的一个补充。

4.扎实培训,优化队伍

    推进教育信息化建设,关键在于建设一支具备现代化信息素养,与网络信息平台具有亲和力的现代化师资队伍。我校通过三方面的工作积极开展教师信息化技能培养的工作:第一是依托教育学院的计算机能力测试和未来因特网教育培训;第二是工会积极开展各种基本计算机能力的校内培训和各项比赛,优胜者进行奖励;第三是通过区校的教学比武和区“赛马场”活动,促使教师结合课堂教学的需要,进行网络教学,课件制作的自我培训。作到以课件制作驱动,以理论培训支撑,以课程整合发展。

二、不断探索,认真实践,努力实现素质教育的新突破。

    教育信息化建设的最终对象是学生,因此我们认为它必须以各种形式,贯穿于素质教育的整个实施过程,促进教育的深刻变革和教学效率的有效提高。

1.学生学的转变 

    在教学思想上必须实现三个转变:教师中心向学生中心的转变,内容设计向过程设计的转变,单学科教学向多学科整合教学的转变,在教学模式上向学生的自主学习、资源性学习,协作性学习转变。这些转变使信息化教学成为可能,而信息化教学的推进又使网络的教学成为可能。实现了教学信息化以后的平台不再是讲台、课本、教师,而是互联网,跨越了时间和空间,进而实现了教学平台的跨越。现在,我们学校的所有一年级四个教师都实现了多媒体教学,使学生的基于资源性的学习成为可能。而我们有的学生就是在老师布置的课后上网查资料,或者是在学校提供的联网计算机上进行相关知识的搜索,对学校门户网站和科学院特色网站的浏览,都使学生增进了主动学习,独立学习和终身学习的意识。

    学生在学习中,老师提供的是交互式的、自主化的学习环境,教师一方面可以示范,一方面可以借助“分组讨论“、“开展学生之间的协同学习”,适时地了解学生学习中的思维和学习进程,恰当地进行学习过程的调控。

2.教师教的转变 

    课程不再是老师灌输的知识,而是教师和学生共同探讨新知的过程,是课程内容持续生成和转化的过程。比如我们学校校本课程的教学中,老师都是要求学生在课前、中、后进行相关内容的网上收集,然后按照要求作成小报、ppt等进行展示,进行知识的分享。通过教育信息化的工作逐步推进,我们学校教师对于教学的传统观念发生了变化:黑板不是教学板书的唯一,电脑实物投影不再是简单的书本知识的再现,教师手中不再只依赖粉笔。教学的信息让学生自己去搜集,获取有用的信息,然后教师帮助他们一起去整理信息,分析信息是教师教学观念转变的具体体现。

    教师在应用教学软件或是课件时,将教学重点和难点问题,通过大屏幕解决,使教学内容及过程形象、直观、生动,易于教学双方的情感交流,生动的讲授加上恰当的现代媒体的辅助成为最受学生欢迎的教学方式。通过信息化的教育,教师可以使课堂教学和实践环节相结合。例如在信息科技课上,老师可以一边利用电子黑板进行示范遥控演示,一边可以利用监控功能将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管理,还可以利用转播功能将学生练习中的典型问题进行全班解析。这样,将诸多的教学环节连成一个有机的整体,优化了课堂教学内容的组织形式,提高了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

3.学校管理的转变 

    由于建立了学校的门户网站,从学校的管理机构来说,资料的上传、下载,教师的学习疑难的解答,网上教研的开展和监控等,都成为学校管理的有利途径。

信息了解的适时性:

    教师能通过学校的门户网站了解学校一周工作安排,通过与教育局网站的链结,了解教研和学习的信息,避免中间环节的拖延,防止遗漏重要信息;而教导处等部门就可以利用网管的优势了解教师平时浏览的网站内容,帮助学校了解老师的所思、所需,提供今后工作开展的思路。

资料上传的及时性:

    由于我校各个组口都建立了表格下载和上传的窗口,因此每月老师需要上交的资料,有的就可以通过电子表格直接传送给有关部门,不仅可以方面教师,同时可以使管理部门工作效率得以提高;

论坛应用的亲和性:

    在学校建立的交互式的网上论坛,不仅可以方便教师和学生、学生和学生、教师和家长、教师和教师之间的交流,还可以为领导和教师之间的交流提供一个很好的平台。学校的管理层可以通过点击浏览教师之间的学习讨论的内容,还可以参与谈论,及时地解答教师的疑惑,不仅方便,还由于可以使用“昵称”屏蔽自己的真实身份,让领导真正地走入群众的心中,让学校管理更具人性;

4.课程整合的转变 

    课程整合是信息技术从学习对象转到学习工具的一种阶段发展理念,而不是专门讲授计算机的程序设计,是将计算机结合到我们的课程中去。整合的研究探索最终不是教师单向传授知识的演示工具,是把外部世界引入课堂,为学生直接获取大量信息提供帮助,把计算机作为认知工具,以各学科的学习作为载体的一种新的教学模式,是将促进学生综合素质提高为目的的新的课程。

    首先我们要求教师作到把信息技术与教学内容的关系如同教师使用粉笔黑板一样地有机融合。但是不排除传统媒体,该用什么,就用什么。

    其次我们要求教师关注学生基于计算机文化的智能知识结构的形成,也就是说要有意识地将学生在学科学习中通过任务驱动方式学习信息技术,在学校的校本课程中,我们老师都要求学生学会质疑一个小问题,解决一个小问题的课题小研究开展学习,这种学习需要学生搜集大量的资料,学会归纳和整理,组合应用作品来展示自己的认知过程和学习结果的。在这一学习的过程中学生的信息素养、动手实践、创新意识随着课程的开展而不断地发展。

    另外,教师创设虚拟情景,培养学生观察和思维能力,借助媒体的多元呈现,培养学生自主发现和探索的学习能力,借助论坛和多形式的作业让学生运用语言文字表述自己的思想,形成个性化的观点和知识结构,提供给学生反馈的机会,调整老师的教学策略和学生学习起点及路径。

    最后,充分发挥网络在校本培训中的作用。我们注意到,网络教学注重网上学习和交流,而校园网络是校本培训的一个主渠道。为此,我们在“校校通”工程建成开通后,马上建设开通我校的校园网站。教师学习、培训后能够在我校的校园网上进行相互学习,交流教学设计。教师们的体会是:“信息化教育给我们一种全新的理念,网络时代让我们拥有无限的空间。时代变了,对教师的要求也变了。我们的教师不能像以前所描述的那样“燃尽自己,照亮别人”,而应是“挂在互联网上的明灯,不断充电,永放光芒”。 

5. 教师培训的转变

    以前的培训知识依托于教育学院,现在学院给了我们更多的自主,于是我们积极开展教师计算机培训活动活动,形成一套比较完整的措施:

    首先,由骨干教师先行培训,协同年轻计算机教师一同摸索成功的经验。在主讲教师的引导下,老师们就学习方法、内容、资源、技术、教案、作品设计进行交流、切磋,为日后的全员培训开了一个好头。

    第二,加强日常研讨,不断进行反思,使培训效果更趋完善。培训前,我们强调充分的集体备课,着重解决观念转变和技术支持的问题;培训中教师们尊重主讲教师,充分发扬民主,充分讨论,主讲教师针对各个教师的不同特点,因势利导,切实解决实际问题。我们认为参加培训的教师之间进行交流与沟通是十分必要的,它有利于教师们在教育教学实践的过程中不断地反思,有利于教师本身观念的不断更新。因此,在培训结束后,参加培训的教师都要进行一次“回顾与展望”的研讨活动。研讨活动都以研究为主,有理念的学习,有个案的分析,有决策的探讨。教师们事先进行认真的准备,畅谈学习过程中的体会以及遇到一些问题。

    第三,举行竞赛、小结及经验交流活动。我们采取聚餐沙龙、座谈会等相对宽松形式,通过交流和研讨,使教师们的教学经验、反思心得都能以成果的形式得到收获和交流。让好的老师的作品启发其他的教师,对教师进行技术和思路上的帮助。

    我们觉得,单纯的教育理论、教育技术培训难于直接与教师学科教学融合,在教师培训中往往有隔靴挠痒之感。通过教育信息化的培训,并不是直接通过教育理论、教育技术的学习,而是学习者在思想上产生震撼,从而主动探索出一条将现代教育技术应用于教学实践的途径,在不自觉中实现了现代教育技术和学科课程的整合。

    我们立足计算机培训通过启发式、互动式等“大脑风暴”手段,使接受培训的教师通过学习,既熟练地掌握了计算机操作方法,又提高了信息技术在学科教学中的应用能力,实实在在地收到了成效。

三、完善建设,服务师生,推进信息化教育建设 

1. 我校推进信息化工作建设的成果

教学环境得到了优化:

    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不仅牵扯到老师的培训工作,使教师的观念得到一个质的跨越,另外学校还要建立一个整合程度比较高的计算机化教学环境,让科学技术成为学校提高教学质量的第一生产力。学校配备了计算机房,不仅对学生开放,更欢迎老师来使用,同时学校办公室的计算机进行联网,教师可以随时上网查阅资料,上传和下载;教师里配备了实物投影仪、手提式计算机、投影仪等,让教师教学时随时使用;学生在上课的时候,可以根据需要,通过浏览查阅资料,丰富知识。由于信息化学习的特点决定了很多信息具有获取的随意性,因此我们还开展了有关“网络安全”的教育,让学生学会抵制不良网站,学校网管室还进行了有害信息的技术屏蔽,保障学生的安全。现在,学校的校园网成为了交流的平台,为师生提供信息化处理的多样化的学习材料和学习对象资源,逐步开始实现信息显示多媒体化、信息传输网络化、信息处理智能化。

信息化的能力得到了提高:

    培养老师和学生的信息化能力不仅仅体现在老师和学生操作能力上,而是对信息的处理和应用,具有融入信息社会的态度和能力。从学校的课程设置来说,既有地方性课程--《小学信息科技》和《it》课,又有学校性课程—研究所的校本课程,这些课程的开设都牵扯到信息能力的应用、收集和处理的问题,学生从会上网,会收集,到会应用,到最后从信息中自主发现学习和合作探讨学习、实践创造学习是一个漫长的过程,这一过程正逐渐地在我们学校的学生生上体现出来。就拿今年的信息科技的测试来说,我们学生的合格率达93%多,高于区的2个百分比。学生制作电脑小报、个人网页,教师制作课件和个人网页的质量和数量正在稳步上升。

课堂的教学手段得到了丰富:

    学校参与因特尔未来教育培训率达到100%,学校工会和行政举办了的课件评比,十余位教师获奖。参与区的课件评比和信息技术整合,五位教师、两名学生获得了等弟奖。学校网站也曾被评为区优秀网站。上学期,教育局组织的“赛马场”活动,学校几乎每门学科都有教师参加。

    我们常说:学以致用。教师运用现代教育理念,学习了多媒体的技术,就是要在教学中体现出来,我们知道把现代教育技术和学科整合后的教学产生的效果,和那种教师在台上演示电脑,学生在下面认真听的所谓多媒体辅助教学是不一样的,孰优孰劣一目了然。于是我们就提倡真正的多媒体教学是互动的,学生能参与现场演示和应用的。于是在课堂上,我们的老师就自己设计了课件,用FLaSH pHotoSHop等技术为语文、数学、音乐、美术等学科的教学服务,呈现出一种数字化的情景,让学生不在是简单地看黑板老师进行演示,而是参与设计、填色、作曲,尝试参与和成功的喜悦。

交流的平台得到了拓展:

    电话、家访是老师和家长联络的主要形式;和学生坐下来谈心更是老师常见的交流方式,随着社会的发展,这些手段是需要继承和发扬的,但是教育信息化也包含了交流的“与时俱进”,还“网上论坛”进行交流不受形式、时间、人数的限制,真正可以在遵守社会公德的情况下畅所欲言。在学校门户网站的建设上我们设置了师生、生生、家校交流的平台,还做了教学资源网站的联结,同时学校的管理也能有效地通过网络进行实施。

2.今后推进信息化工作建设的思考

    信息化教育能适合各种学科并满足终身教育、全民教育的需求。如何结合现有的教育情况,以超前的胆略和创新的精神大力开展信息化教育,急需我们教育工作者思考、实践、探索和总结 。

(1)加强师资培训是开展信息化教育的基础 

    在教师培训上,使教师能够熟练地使用计算机,真正把计算机当作自己备课、授课、组织学生活动的工具;还要加强教师的学科修养,帮助教师更进一步地把握学科教育的目的和本质;更要增强教师应用现代教育手段的意识,找到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整合点,从而为学生信息能力的培养开辟道路。 

(2) 信息技术与学科的整合是今后开展信息化教育的核心 

    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是指信息技术与指导学生学习的教学过程的结合。课程整合是教学改革的一个方向,同时也是一项艰难的工作。我们与其把整合称为是一门技术,还不如说是一种态度。因为技术与课程的整合除了需要时间和精力外,还要求教师以一种崭新的观念来看待所教的课程,并不断地注意是否有某种技术能更好地帮助学生进行学习。教师要明确课程的目标,了解技术在这方面的能力。要建立每一个教室都有一个整合程度极高的计算机化教学环境,为教师开展整合教学提供环境。如:在教室里配置计算机、大屏幕投影机、实物展示台等设备,方便各学科教师随时使用;学校配备计算机房,使学生能非常方便地使用计算机,通过与计算机对话实施个别化学习;在教室里、走廊上布置计算机角,学生根据学科教学的目标要求,通过浏览查阅资料、丰富知识。最后要找到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点,有效地实施教学,实现技术学习与学科教学目标双达成。 

(3)提高学生的信息能力的收集和分析能力 

    我校积极开展的红领巾科学院校本课程中需要学生利用因特网搜集和分析处理信息,但是由于条件的限制,很多学生只能利用学校的计算机进行,学生的应用能力还是在老师的指导下不能独立进行,而开展信息化教育的最终目标信息的获取、分析、处理,让学生学会资源利用,主题探究与合作学习还是需要一些时日的。

(4) 对外交流的平台要扩展 

应用化学报告篇2

心理学实验报告彩色视野及盲点的测定1.教学目的测定各种彩色视野的范围以及盲点的位置,学习使用视野计2.实验程序2—1准备工作。2—1—1准备好视野图纸、彩色铅笔(红、黄、蓝、绿)、单眼罩。

实验报告范文物理探究实验:影响摩擦力大小的因素探究准备技能准备:弹簧测力计,长木板,棉布,毛巾,带钩长方体木块,砝码,刻度尺,秒表。知识准备:1.二力平衡的条件:作用在同一个物体上的两个力,如果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并且在同一直线

实验报告模板_______课程实验报告实验名称系别姓名学号班级实验地点实验日期评分指导老师同组其他成员一、实验内容(含实验原理介绍):二、实验目的第一范文网DiYifanwen.Com整理该文章,版权归原作者、原出处所有.三、涉及实验的相关

C语言实验报告《综合实验》学号: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日期:__________指导教师:__________成绩:__________实验六综合实验一、实验目的1、掌握C语言中的变量、数组、函数、指针、结构体等主要知识点。

C语言实验报告《指针》学号: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日期:__________指导教师:__________成绩:__________实验五指针一、实验目的1、掌握指针的概念、会定义和使用指针变量2、掌握指向数组的指针变量3、掌握字符串指针的使用二、实

C语言实验报告《函数》学号: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日期:__________指导教师:__________成绩:__________实验四函数一、实验目的1、掌握函数定义、调用和声明的方法2、掌握实参和形参之间的传递方式3、函数的嵌套调用二、实验内容

C语言实验报告《数组》学号: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日期:__________指导教师:__________成绩:__________实验三数组一、实验目的1、掌握一维和二维数组的定义、赋值和输入输出2、掌握字符数组和字符串数组的使用3、掌握与数组有关

C语言实验报告《逻辑结构程序设计》学号: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日期:__________指导教师:__________成绩:__________实验二逻辑结构程序设计一、实验目的1、学会正确使用逻辑运算符和逻辑表达式2、熟练掌握if语句和switch语句3、熟练掌握用w

c语言实验报告学号: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日期:__________指导教师:__________成绩:__________实验一上机操作初步和简单的C程序设计一、实验目的1、熟悉C语言运行环境turboC++3.02、会简单的程序调试3、熟悉C语言各种

C语言程序设计实验报告实验名称计算出1000以内10个最大素数之和实验目的1、熟练掌握if、if…else、if…elseif语句和witch语句格式及使用方法,掌握if语句中的嵌套关系和匹配原则,利用if语句和switch语句实现分支选择结构。

实验报告格式实验序号:实验项目名称:学号姓名专业、班实验地点指导教师时间一、实验目的及要求二、实验设备(环境)及要求三、实验内容与步骤四、实验结果与数据处理您正浏览的文章由DiYiFanwen.Com(第一·范·文网)整理,版权归原作者、原

微生物学实验报告实验名称:用高倍显微镜观察叶绿体和细胞质流动一、实验目的1.初步掌握高倍显微镜的使用方法。2.观察高等植物的叶绿体在细胞质基质中的形态和分布二、实验原理高等植物的叶绿体呈椭球状,在不同的光照条件下,叶绿体可以运动,改变椭球体的方

生物实验报告《叶绿体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一、实验目的1.学会提取和分离叶绿体中色素的方法。2.比较、观察叶绿体中四种色素:理解它们的特点及与光合作用的关系二、实验原理光合色素主要存在于高等植物叶绿体的基粒片层上,而叶绿体中的色素能溶于有机溶剂中。

生物实验报告《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与复原》一、实验目的1.初步学会观察植物细胞质壁分离和复原的方法。2.理解植物细胞发生渗透作用的原理。二、实验原理当细胞液的浓度小于外界溶液的浓度时,细胞液中的水分就透过原生质层进入外界溶液中,使细胞壁和原生质层都出现一定的收缩。

生物实验报告《观察植物细胞的有丝分裂》一、实验目的1.观察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过程,识别有丝分裂的不同时期。2.初步掌握制作洋葱根尖有丝分裂装片的技能。3.初步掌握绘制生物图的方法。

生物实验报告《比较过氧化氢酶和Fe3+的催化效率》一、实验目的1.初步学会探索酶的催化效率的方法。2.探索过氧化氢酶和Fe3+催化效率的高低。二、实验原理新鲜的猪肝中含有过氧化氢酶,Fe3+是一种无机催化剂,它们都可以催化过氧化氢分解成水和氧三、材料用具新鲜的质量分数为20%的猪肝研磨

初一生物实验报告实验探索淀粉酶对淀粉和蔗糖的水解作用一、实验目的1.初步学会探索酶催化特定化学反应的方法。2.探索淀粉酶是否只能催化特定的化学反应。

生物实验报告实验生物组织中还原糖、脂肪、蛋白质的鉴定一、实验目的初步掌握鉴定生物组织中还原糖、脂肪、蛋白质的基本方法。二、实验原理1.还原糖的鉴定原理生物组织中普遍存在的还原糖种类较多,常见的有葡萄糖、果糖、麦芽糖。

初三化学实验报告实验步骤(1)在试管中加入5mL5%的过氧化氢溶液,把带火星的木条伸入试管;(2)加热实验(1)的试管,把带火星的木条伸入试管;(3)在另一支试管中加入5mL5%的过氧化氢溶液,并加入2g二氧化锰,把带火星的木条伸入试管;(4)

化学实验报告《CCl4把溶于水里的Br2萃取出来》1、实验目的:CCl4把溶于水里的Br2萃取出来2、实验仪器和药品:分液漏斗,铁架台(带铁圈),溴水,CCl43、实验步骤:]您正浏览的文章由DiYiFanwen.Com(第一·范·文网)整理,版权归原作者、原出处所有。

化学实验报告《从锈水中蒸馏出蒸馏水》1、实验目的:从锈水中蒸馏出蒸馏水2、实验仪器和药品:酒精灯,蒸馏烧瓶,铁架台(带铁圈),冷凝管3、实验步骤:装配仪器,加锈水和少量沸石,加热,接通冷凝管处的冷水,收集液态水,蒸馏完毕,应先停止加热,然后停止通水,拆下仪器4、实验记录

中学化学实验报告1(1)向容器内通风(2)使用催化剂减缓反应速率2(1)反应容器的选择(2)反应容器的气密性二选择其他实验方法例如在大烧杯的竖向不同高度分别放两支点燃的蜡烛(烧杯口不封闭),向烧杯中缓慢倒入二氧化碳气体,下面一层的蜡烛先熄灭说

高中化学实验报告1(1)称取4gnaoH,5.85gnaCl(2)用量筒量取适量蒸馏水(3)置于烧杯中搅拌溶解冷却(4)用玻璃棒将液体引流到1L的容量瓶中(5)再用蒸馏水洗烧杯,再引流到容量瓶中(6)用胶头滴管定容(7)盖上容量瓶盖子,上下摇晃,混合均匀即

化学实验室规章管理制度1.化学实验室必须保持安静,不得大声喧哗、嬉笑、打闹。2.保持实验室的清洁、整齐,不随地吐痰,实验室中的废纸、火柴等必须放在指定容器中,实验完毕后按教师要求清洗仪器,做好各项清洁工作,仪器、药品安放整齐,桌面、地面保持整洁。

化学实验室规则1、根据理论与实践统一的原则,实验前要预习,明确实验目的和实验方法。2、遵守纪律,准时上课,对号就位,保持安静,注意安全,听从指导,注意节约。3、要正确操作,仔细观察,积极思考问题,及时做好记录。

初中化学实验报告2naoH+CuSo4=Cu(oH)2[此有一个箭头表沉淀]+na2So4氢氧化钠溶液和加入硫酸铜溶液反应成氢氧化铜沉淀和硫酸钠Cu(oH)2=[等号上面写上条件是加热,即一个三角形]Cuo+H2o氢氧化铜沉淀加热变成氧化铜和水实验报告:分为6个步骤:1):实验

化学实验报告《密度=质量除以体积》烧杯质量为m加水后测量质量和容积测得质量减去烧杯质量就是水的质量记录若干组数据在坐标纸上取点连线坐标系横坐标取体积纵坐标取质量各个点接近在一条直线上而线的斜率就是水的密度物理实验报告·化学实验报告·生物实验报告

怎么写化学实验报告1.实验目的2.实验原理3.产物(原料)的物理常数4.试剂浓度本文由第一·范文网www.DiyiFanwen.Com整理,版权归原作者、原出处所有.../5.实验装置图6.实验步骤7.数据记录与处理8.实验讨论与回答思考题

高二化学实验报告1实验目的:探究醋酸能否与碳酸钙反应2实验器材:食醋适量,带有水垢的热水瓶3实验步骤:a将适量醋酸倒入有水垢的水瓶中B振荡并静置一会,使其充分反应C打开瓶塞,(现象)发现水垢消失,即水垢中的碳酸钙能与食醋中的醋酸反应,被溶

化学实验报告的格式1.实验题目编组同组者日期室温湿度气压天气2.实验原理3.实验用品试剂仪器4.实验装置图5.操作步骤6.注意事项7.数据记录与处理8.结果讨论本文由第一·范文网www.DiyiFanwen.Com整理,版权归原作者、原出处所有.../9.实

化学实验报告《排水集气法》实验名称:排水集气法实验原理:氧气的不易容于水仪器药品:高锰酸钾,二氧化锰,导气管,试管,集气瓶,酒精灯,水槽实验步骤:①检----检查装置气密性。

化学实验报告《食用碱和醋会不会产生化学反应》1.实验目的探究食用碱和醋会不会产生化学反应2.实验原理食用碱是碳酸盐,醋是乙酸,根据强酸制弱酸原理可以反应3.所需试剂及器材食用碱(碳酸钠)食醋试管4.实验步骤取食用碱少量加入试管中,再滴入食醋若干滴5.实验现象及结论

化学实验报告《观察铁钉生锈的过程》1,生锈,但不严重,水中溶解有一定的空气,金属铁在潮湿的空气中生锈;2,不生锈,只有水,但是没有空气;3,生锈,最严重,水和空气都很充足;4,生锈,较严重,空气中有一定量的水蒸气。蒸馏水中的铁钉生锈速度最慢。

化学实验报告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化学上的许多理论和定律都是从实验中发现归纳出来的。同时,化学理论的应用、评价也有赖于实验的探索和检验。虽然到了近代乃至现代,化学的飞速进步已经产生了各种新的研究方法,但是,实验方法仍然是化学

中学物理实验报告物理实验的学习步骤和方法中学物理实验是培养学生科学的观察、实验能力,科学的思维、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的主要课程之一。正向李政道先生所说的那样:“教物理重要的是让学生懂道理……”根据中学物理教学的目的和教学大纲的基本要求,在

什么是实验报告及实验报告怎么写把实验的目的、方法、过程、结果等记录下来,经过整理,写成的书面汇报,就叫实验报告。实验报告的种类因科学实验的对象而异。如化学实验的报告叫化学实验报告,物理实验的报告就叫物理实验报告。

应用化学报告篇3

[关键词]积极同伴报告;学校心理学;行为干预

一、积极同伴报告策略的内涵与理论基础

积极同伴报告(positivepeerreport)是一种适用于班级环境的行为干预策略。[1]其主要内容为教师在日常教学活动中纳入鼓励学生相互发现并“报告”同伴良好行为的环节,以期实现改善学生行为的教育目标。该种干预方法并不特别指向某一类特殊问题,它是可应用于多种问题情境的常规教育手段。该策略之所以能够改善学生行为,其核心机制在于Skinner的操作条件作用理论和Bandura的社会学习理论所揭示的强化、替代强化对于个体行为的意义。[2][3]依照Skinner的操作条件作用理论,强化是个体学习的根本条件;当个体的某种行为能够在环境之中得到强化,该行为的发生频率即会提升。依照Bandura的社会学习理论,强化并不一定是直接的,如果个体观察到其他个体的某种行为能够为其带来强化,“学习”依然可能产生。因此,如果教师期望学生更多地表现出良好行为,一个基本的原则即“强化学生的适宜行为”。然而,日常教学实践中,多方面因素显著阻碍了教师敏感觉察学生的积极行为并及时做出强化。[3][4]首先,从可行性而言,教师的精力有限,能够直接观察到的学生行为必定是有限的。特别是,学生的很多积极行为仅发生于同伴互动之中(如借给同学文具、安慰同学的消极情绪等等),教师在场的机会并不多。第二,一般说来,学生的不良行为往往会给班级日常教学互动带来困扰,教师会很自然地将注意力更多地放在如何应对学生的不良行为,而不是强化良好行为。最后,从教育观念而言,很多教师会认为,表现良好是学生应该做到的,不应再受到额外的关注与奖励。然而,长期忽视对于学生良好行为的积极肯定可能导致学生形成良好行为不为教师所重视的错误观念。学生是成长之中的个体,生活中表现出的良好行为,特别是偶然发生的良好行为如能获得及时的肯定与强化,其意义不言而喻。积极同伴报告策略,即是通过设置让学生相互发现并报告班级内良好行为的方式,让班级内的良好行为能够更大程度地获得强化,从而得以巩固与保持。在这一策略的使用过程中,学生良好行为所获得的强化即是来自同伴的肯定与报告,以及与此相伴随的全班范围内(包括教师)的关注与赞扬。同时,由于这一强化过程是在班级内公开的,因而对于其他同学而言,该过程可视为“替代强化”。强化之外,研究者们也从其他角度给出了积极同伴报告影响学生行为的作用机制。[4][5]首先是班级人际关系(包括师生关系与同伴关系)的改变。当发现并报告同学的良好行为在班级内得到明确鼓励并成为一种氛围时,班级成员在互动过程中会更多感知到对方积极面而不是消极面,愤怒、敌意等不良情绪会自然消减,有助于和谐同伴关系的形成;同时,当学生们感知到教师不再密切关注自己是否犯错并给出惩罚,师生关系亦会随之改善。第二,班级范围内的积极同伴报告,能够让教师和同学更多地发现班级内不太受欢迎或是被忽视的同学的积极面,有助于这些同学在班级内消极印象的改变;同时,这一部分学生往往也是在班级内获得较少赞扬或关注的一部分,由积极同伴报告所带来的教师和同学的关注也有助于这些学生提升对自我的积极认识。第三,当实施积极同伴报告策略时,教师为了促进大家的积极报告行为,往往会设置一个期望班级达到的积极报告项目数,预先告知学生如果班级达到了这个数目,即可获得一次面向全班的奖励(如奖励零食,组织一次披萨聚会,安排一次出游等等)。[4][5]这一环节让全班同学有机会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而努力,能够有效促进班级同学的合作,减弱竞争。

二、积极同伴报告策略的应用实践

(一)积极同伴报告策略的应用源起

最早将积极同伴报告运用于儿童行为干预的是1976年Grieger,Kaufman和Grieger的一项研究。[7]该研究的对象为两个学前班的学生,干预措施为老师们在常规教学活动中,安排出大约十分钟的“分享时间”,让学生们相互提名谁在游戏活动时间对自己非常友好。在干预最初阶段,被同伴提名儿童可获得贴画奖励,但之后,被提名儿童不再获得物质奖励。研究结果显示,干预实施后,学生们在自由玩耍时间段的攻击行为显著减少,合作游戏显著增加。“积极同伴报告”这一概念的正式出现则是在ervin,miller和Friman等人1996年的一项研究中。[8]该研究在一所问题青少年之家中展开,聚焦一名社会技能缺乏、遭遇同伴拒绝的13岁初中女孩alice。这一研究的主要干预手段是,教师鼓励班级全体同学积极发现并报告alice以及另外两名同学(这两名同学并非干预对象,只是为了避免alice感觉自己过于特殊而刻意做出的安排)的良好行为。干预期间,老师将每天数学课的最后5分钟留出,用于大家在课堂上分享自己所发现的alice和其他两名同学的积极表现。如果老师认为哪位同学的分享真诚且具体,这位同学就可获得一定积分(积累到一定程度可换取强化物)。积极同伴报告显著提升了alice在数学课上与同伴互动的质量,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alice的同伴评定分数。上世纪90年代,是“学校环境中的积极行为支持”(school-widepositivebehaviorsupport)这一植根行为科学,强调通过积极创设有利于个体发展的支持性环境,促进全体学生良好发展的学校心理学工作模式在美国教育界逐步兴起和发展的时期。[9]p307~326“积极同伴报告”这一行为干预策略在目标和理念上都恰与积极行为支持相契合。因此,该策略逐步成为美国众多中小学校实行积极行为支持干预模式的组成部分之一,在美国中小学教育实践中日益受到重视;同时,基于该种干预策略的实证研究也争相涌现。

(二)积极同伴报告与个体行为的改善

承接ervin等人的工作,早期将积极同伴报告运用于个体行为改善的干预实践都在针对问题青少年的特殊机构中展开。如Bowers,mcGinnis,ervin和Friman等以一名为同伴拒绝,表现出较为突出的攻击、撒谎、盗窃等问题行为的15岁男孩mark为干预对象。[10]在连续12天的干预时间段中,让大家报告自己所观察到的mark的积极行为,mark也可报告自己的积极行为。所有针对mark的积极报告都可换取积分。研究结果显示,mark的问题行为发生率显著减少,每天固定时间段内的同伴积极互动显著提升,同伴评定分数也有了明显改善。类似地,Jones,Young和Friman,Bowers,woods,Carlyon和Friman也通过积极同伴报告,有效降低了干预对象的问题行为水平。[11][12]不过,在积极同伴报告的具体实施上,这两项研究与前述ervin等人和Bowers等人的干预研究稍有不同。[8][9]即,教师并不特别将几位干预对象凸显出来,作为积极同伴报告的指向对象。教师的做法是,告诉班级同学班级内将开展积极同伴报告的活动,在每天的固定时间段内,期望大家踊跃报告自己所发现的“班级之星”的良好行为;“班级之星”每周轮换,由老师预先确定。Jones等人的研究启发了后续研究者在以个别学生作为干预对象时,为避免由干预对象在学生群体中凸显出来所带来的负面效应,教师将采取让班级同学轮流作为积极同伴报告聚焦对象的做法。[11]通常,为提升大家参与积极同伴报告活动的热情,教师们会赋予每周或每天积极报告的聚焦对象一个有吸引力的名字,如上述的“班级之星”,以及“最具潜力之星”和适用于较小年龄群体的“蜂皇/蜂后”等等。之后,研究者们开始将积极同伴报告策略运用于普通学校环境中个别学生行为的改善。例如,通过实施该策略,Smith,Simon和Bramlett等人有效促进了一所普通幼儿园中3名同伴拒绝儿童的同伴互动与同伴关系。[13]值得关注的是,在将积极同伴报告应用于普通学校环境时,部分研究者聚焦于一种特定的儿童青少年行为问题——社交退缩。社交退缩儿童青少年不能自如地发起和维持同伴互动,在有同伴在场的情境中,仍然会持续地表现出各种形式的独自活动。[14]morzon和Jones的研究表明,积极同伴报告能够显著提升小学阶段社交退缩儿童的日常同伴互动水平。[15]nelson,Caldarella,Young和webb的干预则指向青少年阶段的社交退缩个体。[16]nelson等人研究的一个特别之处是,他们考虑到在普通中学当中,青少年相互间公开的言语表扬可能带来不适,因而改变了传统的积极同伴报告方式。该项干预中,同伴间的积极报告以同伴表扬便签(peerpraisenote)的方式进行。即,教师预先给学生准备一些便签,让学生们在便签上写下他们所观察到的班级同学的良好行为,然后再将便签分发给各位同学。当全班的表扬便签积累到一定数目,即可获得一次强化。

(三)积极同伴报告与班级整体氛围的改变

在1976年Grieger等人的开创性工作之后,再度将整个班级作为积极同伴报告策略干预对象的,是Skin-ner等人2000年在一个小学四年级,以及Cashwell,Skinner和Smith在一个小学二年级开展的研究。[3][17]不过这两项研究的基本出发点,是呼吁学校教育之中,教师不应鼓励学生相互揭发不良行为,而是应转而鼓励学生相互发现良好行为。因此,这两项研究并没有考察在实施积极同伴报告之后,班级学生行为在整体上是否发生了改变。他们的基本干预过程是,教师为学生设置一个积极同伴报告项目数量上的目标,鼓励大家将自己所发现的班级同学的积极行为写下来,放进教室的一个公共盒子中,如果收到的积极报告条目达到了预设目标,全班即可获得一次奖励。数据显示,如果教师为学生的积极同伴报告行为给予强化,则学生会报告较多的同伴良好行为;而当教师不为学生的积极同伴报告予以强化,则学生相互间的积极报告数目会降至非常低的水平。这两项研究存在的一个突出问题是,实施积极同伴报告,其核心目标应在于学生良好行为的提升。如果干预工作只是带来了学生相互间积极报告数量的改变,其意义值得质疑。直至2007年,morris和Jones的研究才在Grieger等人之后,再度验证了积极同伴报告策略对于班级整体行为改变的作用。[6]该研究以某小学的两个三年级班级为干预对象。积极同伴报告策略的实施方式为在每天的固定时间段内,老师向全班学生发放印有数字的卡片。随后,老师会通过一个转盘随机确定出一个数字,所持卡片印有该数字的同学则按照卡片上的要求给出积极同伴报告。卡片上的要求可能是“说出卡片上数字比你大的一位同学所做过的一件值得表扬的事情”,或是“说出老师指定的一位同学所做过的一件值得表扬的事情”等等。如果老师认为某位同学给出了一个恰当的表扬,那么这位同学以及该表扬所指向的同学都可获得一颗糖果或一张贴画作为奖励。研究结果显示,每天15分钟左右的积极同伴报告显著降低了班级重要负性事件(如身体攻击、言语攻击、偷窃、说脏话等)的发生率,也显著降低了由同伴评定所确定的遭遇同伴拒绝的学生人数。Cihak等人借鉴了Skinner等人研究中让学生们填写积极报告单,并预设一个班级总体积极报告数量目标,当班级达到该目标即给予全班一次奖励的做法。[5]但同时,该研究保留了传统积极同伴报告策略中“公开”积极报告内容的环节。具体而言,该研究中,教师会在班级内宣读收集上来的积极报告单并告知大家积极报告单的总体数目。在因变量的设置上,在积极同伴报告的数量之外,该研究也纳入了班级不良行为发生率(如未经教师允许离开座位、在应保持安静的时候讲话等等)。这一针对某小学三年级班级的研究报告了理想的干预效果。Lambert,tingstrom,Sterling,Du-frene和Lynne在一所小学的四年级和五年级中重复了Cihak等人的干预过程。[5][18]对于干预效果的检验,这一研究有两点相对于以往研究的改进。一是不仅考察了不良行为发生率在干预前后的变化,也考察了良好行为(如听从老师指示,积极参与课堂活动等等)发生率在干预前后的变化;二是该研究首次于干预活动结束之后间隔一定时间(在该研究中为2周),跟进了干预效果的检验。来自观察数据的分析支持了干预工作的有效性。近期一项研究中,mcHugh等人以三个小学低年级班级(二年级和三年级)为干预对象,实施积极同伴报告。[2]这一研究中的积极同伴报告也采取让学生填写积极报告单的方式。教师不会宣读所有报告单内容,但会随机选择部分报告单在班内宣读。为了让学生及时获得奖励,教师会设置一个较低的、估计班级同学当天即可达到的积极报告数量总目标,当学生们达到这一目标,即给予强化(小的物质奖励或额外的自由活动时间等)。在研究设计上,该研究也有两点值得关注之处。第一,该研究是对积极同伴报告对于学生良好学业行为(如安静阅读,积极参与小组活动,认真完成作业等等)影响的首次考察;第二,该研究同时检验了在实行积极同伴报告之后,班级整体行为的变化以及不良行为水平高于一般同学的个别学生行为的改善,给出了积极同伴报告可在个别学生和班级整体两个层面同时产生积极效应的直接证据。

三、积极同伴报告策略的一般实施步骤

结合不同的问题与情境,基于积极同伴报告策略的干预实践不会完全相同。但总体而言,该策略的实施包含以下几个基本的步骤。(一)步骤1:确定干预问题与干预对象确定干预问题与干预对象,即厘清期望该策略的实施,带来学生什么行为的改变,以及干预工作关注的焦点,是个别学生行为的改善,还是班级整体的变化。(二)步骤2:确定评估干预效果的量化指标为实现对干预工作有效性的检验,应预先依据干预目标,确定出评估干预效果的量化指标。举例如,Lambert等的研究检验了同伴报告对于学生不良行为(disruptivebehavior)的干预作用。[18]该研究中,研究者明确将不良行为界定为以下行为中的任何一种:(1)未经允许离开座位,指学生的腿部与臀部没有任何部分接触座位,包括未经允许的站立与走动;(2)不恰当的言语行为,指学生发出任何与当前任务无关的出声活动,如交谈、喊叫、哼哼或唱歌等;(3)从事任何与当前任务无关的身体活动或运动,如玩东西、扔东西、敲打桌子或其他东西等。该研究评估干预效果的指标之一即干预前后每天20分钟的观察时段,学生发生以上行为的频率。(三)步骤3:学生行为的前测干预工作开始前,各项观测指标均需获得基线数据。由于学生行为表现并不总是非常稳定,因此对基线数据的测量也需持续一定时间,以获得关于学生行为在干预前处于何种水平的相对准确的认识。(四)步骤4:就如何开展积极同伴报告对学生进行培训教师需要安排一个单独的时间单元告知学生班级内将会开展积极同伴报告活动,并培训学生如何正确地进行积极同伴报告。如在morrison和Jones的研究中,为确保每位同学都准确掌握积极同伴报告的方法,教师会将积极同伴报告的基本步骤印制在卡片上发给大家。[6]morrsion等人所确定的基本步骤是:(1)看着某位同学;(2)微笑;(3)说出这位同学的良好行为;(4)说出类似于“你做得真棒!”等赞扬性话语。尽管并不是每一项研究都为学生归纳了这样明确的步骤,但关于什么样的积极报告是适宜的积极报告(无论是口头报告还是手写形式的报告),基本的共识是要做到“具体,直接,真诚”。即,给出积极报告的同学应真诚且明确地说出哪一位同学做了哪一件具体的事情,让他/她觉得很欣赏。培训时间段内,教师应给出若干实例(包括正例和反例),让学生们切实理解什么样的“报告”是适宜的积极报告,什么样的“报告”是不适宜的。一些研究还会通过角色扮演让学生更好地把握如何给出适宜的积极报告。同时,教师还需告知学生班级内开展该项活动的具体流程。比如,每天的什么时间集中进行积极同伴报告,是口头报告还是填写在教师发放的便签上,积极报告的对象如何确定等等。为了促进大家参与积极报告活动的积极性,教师需要为班级预设一个期望达到的积极报告项目数,承诺学生当大家给出的积极报告数达到这一目标时,就可获得一次奖励。奖励的确定,一些研究采取由老师确定的方式,一些研究则采取教师和学生共同商议的方式。(五)步骤5:积极同伴报告策略的实施培训结束之后,即可正式开始实施积极同伴报告。为保证策略的实施能严格按照预期规划进行,一些研究会让教师预先准备一份干预脚本,每天的干预工作按照脚本依次展开。策略实施期间,需每天记录学生行为指标的变化。(六)步骤6:干预效果的评估此类干预通常采用单被试研究(single-subjectre-search)中的aBaB设计模式。其中a代表未实施干预的基线阶段,B代表干预实施阶段。干预效果的评估一般通过比较不同阶段目标行为发生频率的变化范围、均值,比较目标行为的变化趋势进行。近年来,一些研究者强调应通过更为稳健的效应量(effectsize)实现对干预效果的评估。[2][18]效应量的评估指标有多种,但总体而言,是要实现对a阶段与B阶段非重合数据点(nonoverlappingdata)的评估。这里以最为直观的非重合数据点百分比(percentofnonoverlappingdata,pnD)为例进行说明。pnD的计算方法为B阶段所有观测数据点中,超过a阶段最高值数据点的个数在B阶段总体数据点中的百分比。pnD大于70%,干预效果较为理想;pnD在50%~70%之间,干预效果微弱;pnD小于50%,则意味着干预没有效果。

四、在我国中小学教育实践中引入

应用化学报告篇4

【关键词】财务报告;影响因素;问题

一、我国财务报告概述

财务会计报告是企业对外提供的反应企业某一特定日期的财务状况和某一会计期间的经营成果、现金流量等会计信息的文件。它包括财务报表和其他应当在财务报告中披露的相关信息和资料。财务报告是反映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书面文件。

财务会计的发展动力来自两个方面:一是社会经济环境的变动;二是会计信息使用者需要的变化。著名会计学家迈可尔.查特菲尔德曾经指出:“会计的发展应是反映性的”,“会计主要是应一定时期的商业需要而发展的,并与经济的发展密切相关”。社会经济环境的变化促使财务会计模式的不断发展与完善,信息使用者的需要则促使财务报告内容的不断完善。财务报告作为会计主体对外传递财务信息的主要载体,在经济生活中,曾发挥过较大的作用。但是自八十年代以来,现行财务报告受到了越来越多的批评,其主要原因在于:一是由于社会经济环境的变化,二是由于信息使用者需求的变化。大量新型经济事物的出现,使得信息使用者面临着许多新的经济决策。信息使用者对于信息的需要呈现多样化,而现行财务报告所提供的信息由于范围狭窄而使得信息的有用性逐渐降低。因而,财务报告内容的拓展成为世界各国所面临的共同问题。

我国现行的财务会计模式和财务报告体系是在1993年会计改革后,为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需要,为实现与国际会计惯例接轨而建立起来的,包括资产负债表、损益表和财务状况变动表(或现金流量表)三张基本财务报表以及有关附表、会计报表附注及其他财务报告。

这一财务报告体系曾在我国经济生活中发挥了巨大的经济作用。但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和逐步完善,社会宏观经济环境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企业微观生产经营活动也日趋复杂,与企业相关的利益集团的不断增加,企业对外报告的责任与内容发生了变化。同时,由于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导致了大量新型经济事物的出现,使得会计信息使用者面临着许多新的经济决策,从而对会计信息产生了更多、更新的需要。作为会计重要组成部分的财务报告,在面临时代的变革与发展机遇时,怎样借鉴国外的经验,根据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拓展自身的信息含量,顺应信息使用者的信息需要,便成为我国会计工作者面临的一项紧迫任务。

二、我国财务报告中存在问题

(一)公司披露信息的不完整

传统的财务报告以提供财务信息为主,但财务信息具有短期性,不能说明企业经营活动和价值创造的动态和过程,其在解释企业长期价值时存在严重缺陷。财务指标的良好并不表明企业的经营状况和长期发展就是健康的,因为公司可能通过牺牲长期价值的方式来换取短期财务成果的最大化。要恰当反映企业的长期价值,仅仅依靠财务信息是不够的,必须在一定程度上借助于非财务信息和非财务业绩指标。在进入21世纪以来,由于行业竞争、风险加剧以及高科技的发展,人们对会计信息的期望与要求不断演变。部分公司把财务报告的编制看成是一种额外负担,采用避重就轻的手法有意或无意的遗漏依法应披露的重要事项,或者夸大事实等。比如现在会计报表模式仅把重点放在存货、厂房、机器设备等实物性资产上,极少关注知识产权、科学技术、人力资源等无形资产。而在当今的知识经济时代,企业未来现金流量和市场价值的动力所在正是这些传统会计报表上不曾露面的要素。以微软公司为例,据美国《商业周刊》i997年资料显示,微软公司的市场价值为1485.9亿美元,在全球1000家大公司中排名第五,称得上是一个实力雄厚的“航空母舰”,但其资产负债表上显示的资产总额只有143.87亿美元。按照表列数据,微软根本无法列入大型公司的行列,因其只相当于美国资产额最高的范尼梅公司资产总额(3510多亿美元)的1/25。为什么一个全球公认的大公司,其财务报表却无法显示它应有的实力与规模?原因很简单,微软公司最大的财富是它所拥有的大量高科技人才,在传统会计体制下,投资于人力方面的支出,不管金额多大,一律作为当期费用,从而导致微软公司真正的资产大大低估,而费用则大幅度提升。这个例子说明,今天,无形资产作为一项重要的经济资源应该被披露,否则,将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报表使用者的决策。总结出来,即设置有关无形资产的账户,按照一定的标准评估其价值,对其进行系统的、分类的核算。

(二)编造财务报告及时性不够

财务报告的最大价值体现在时效方面,这就要求企业将有关重要的信息以最快的时间公开,然而财务报告不及时在我国普遍存在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产品生命周期的不断缩短,衍生金融工具的不断出现,使得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传统财务报告采用定期报告反映有关信息的做法显然与信息使用者的需求不符,并直接影响到会计信息披露的质量和有用性。

(三)财务信息报告真实程度不高

现在社会中来自外界和内部的双重压力使得会计财务信息报告的真实性面临巨大的考验。而会计人员是会计工作的主要承担者,经济越发展会计越重要。高素质的会计人员是经济持续发展的必要条件。

总之,我们正处在一个经济与技术飞跃发展的新时代,竞争、科学技术和经济全球化三股力量势不可当地汇合在一起,新的观念、新的发明和新的发现不断地改变着世界。财务报告作为立足企业、面向市场的一个重要的经济信息系统,当然也要迎接并适应经济和市场的变革,不断改变自己的内容和表述形式。现在的财务报告(最初只是财务报表)原是工业经济社会发展到20世纪30年代才在传统报表的基础上形成的。财务报告对市场所起的财务信息传递,帮助投资人进行投资决策和促进社会资源的有效配置的作用,是很独特的,也是不可替代的。但是,今天人类已跨进新经济社会,财务报告在许多方面显得越来越不适应了,因此我们必须适应时展的要求,不断的对会计报告进行分析,在发现问题的同时解决问题,对会计报告进行改革与创新。

参考文献:

[1]胡奕明.wto与我国会计市场的开放[J].财务与会计导报,2002(05).

[2]魏林燕.经济全球化与中国会计发展问题的思考[J].财务与会计,2003(09).

[3]刘郁礼.论金融工具创新对财务会计理论的冲击[J].财务与会计导报,2002(12).

[4]刘玉廷.关于会计中国特色问题的思考[J].会计研究,2000(04).

作者简介:

应用化学报告篇5

二、现代企业管理会计报告体系中存在的问题

(一)未设置独立管理会计部门目前大部分企业更重视财务会计报告的审查,对于管理会计报告较为忽视。这主要是由于企业无论是管理者还是财务人员对管理会计都缺乏深入的认知,这也使大部分企业都没有设置独立的管理会计部门,管理会计各项事务被分摊到各个部门或是个人,这就导致兼顾管理会计事务的部门或是个人需要兼顾到多项工作,从而造成管理会计制度和措施得不到有效落实,这对管理会计工作的效果带来了较大的影响。(二)管理会计工作分散。当前企业管理会计报告中存在系统缺失问题,不仅没有健全的报告运行体系,而且管理会计的重要作用也无法体现出来,管理会计各项工作处于脱节状态,没有统一的标准流程,管理会计工作较为分散。

(三)系统实用性较弱。部分企业中的管理会计报告体系并没有与企业的实际情况相结合,报告缺乏可行性,而且在报告中对于企业生存发展的外部环境缺乏考虑,只重视企业资金和物资使用状况,对企业人力资源相关信息缺乏必要的收集和分析,从而使其在现代企业实际生产经营活动中进行应用时存在许多难题。(四)管理会计报告作用难以发挥。管理会计在我国还属于一门新型的学科,其理论和操作体系还不健全,这也导致管理会计报告体系的作用无法有效的发挥出来,从而影响了社会公众对管理会计重要性的认识,使其在企业中的应用受到一定的阻碍。

三、现代企业管理会计报告体系的改进方法

(一)加强对管理会计重要性的认知。在现代企业经营发展过程中,管理会计工作效率直接受到企业管理者的管理理念和管理方式的影响。由于管理会计在企业中应用不具备法律强制性,因此需要全面提高企业管理者及相关管理会计人员对管理会计重要性的认知,并积极组织培训来提高管理会计人员专业技能,从而使管理会计在企业中充分的发挥出重要作用。(二)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企业制度和企业会计体系虽然是相互独立的两种制度,但二者之间具有非常密切的关系,可以说企业制度决定着企业的会计体系。因此对于现代企业而言,需要加快建立科学合理的企业制度,以此来完善企业管理会计报告休系,为企业管理会计的应用营造出一个良好的氛围,从而有效的提高企业管理水平,为企业市场竞争力及经济效益的目标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三)建立独立的管理会计机构。管理会计报告体系要想在企业发展过程中充分的发挥出自身的价值,则需要建立独立的管理会计机构,并制定和完善管理会计报告原则和规范,有效的指导管理会计的应用。同时还需要在适当的时候出台管理会计准则和指导意义,从而使管理会计报告体系应用过程中能够做到有章可循和有据可查。(四)提高管理会计人员的整体素质。为了能够更好的在现代企业发展中应用管理会计,则需要企业管理者和企业会计人员要掌握现代管理知识,因此需要强化对管理会计人员的培训工作,努力提高管理会计人员的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为企业打造一支专业化的高素质的管理会计队伍,从而在实际工作中能够有效的利用管理会计信息来做为预测和决策的重要参考依据,促进企业的健康发展。(五)强化管理会计监督考核机制。企业需要建立健全管理会计监督考核机制,管理会计人员所填列的管理会计报表在确保数据的真实性和可靠性,而且会计报表编制完成后,还需针对不同目的进行分析,从而打出影响因素,做好风险的控制和预防,更好的发挥管理会计报告的作用。制定科学的奖惩制度,对于各单位应用管理会计取得成效的单位在给予奖励,以便更好的推动管理会计报告体系的顺利运作。

四、结束语

现代企业的经营规模不断扩大,而且形成了规范的企业内部管理系统,这也使企业管理会计报告体系变得越发重要,因此需要对企业管理会计报告体系进行不断改进,努力提高现代企业的管理水平,确保现代管理会计理论体系的不断完善,为企业的健康有序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作者:田国双魏庆翔党悦单位:东北林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参考文献

[1]霍红艳.现代企业管理会计报告体系构建及应用研究[D].大连:东北财经大学,2010

应用化学报告篇6

关键词:温室气体计量建筑物

气候变化已成为国际社会的一大挑战。我国政府高度重视应对气候变化问题,始终将应对气候变化作为战略任务,我国已把应对气候变化纳入国民经济发展“十二五”规划纲要,并在规划纲要中明确提出“十二五”期间碳强度下降17%的目标,并将在北京、重庆、上海、天津、湖北和广东等六省市开展碳交易试点工作,由此不难看出明确各组织机构及其设施的温室气体(GHG)排放为今后的工作的前提。

现今各大城市中虽然没有主要的密集型能源工业,但是高楼大厦鳞次栉比,产生的GHG排放量也是相当可观。为了帮助建筑物的管理者和使用者改善其GHG排放意识、量测其建筑物的GHG排放并积极参与到对抗气候变化的行动中来,本文提供系统的和科学的方法来计量并报告建筑物的GHG排放情况。本文中的方法适用于商用楼(办公室、零售商店、宾馆等)、住宅楼、学校、公共设施、体验中心等,因为工厂或其他特殊用途的建筑物的GHG排放过程较为复杂,因此本文不适用于这些建筑物。

本文旨在使建筑物的管理者和使用者明确其温室气体状况,定位可改善区域并引导自愿减排或抵消其GHG排放。

1.原则和适用性

说明和报告温室气体排放和移除与财务说明和报告相似,应当遵守以下原则以确保对温室气体相关信息进行真实和公正的说明。

1.1相关性

报告实体应确定GHG边界、GHG信息、GHG数据和方法以编制可以反映GHG排放状况的GHG清单,满足内部和外部的需要。

1.2完整性

报告实体应说明和报告空间上闭合且运行边界内所有GHG排放和清除。特殊排除的需要指出并说明。

1.3一致性

报告实体应使用一致的方法学以便能都对有关的GHG信息进行有意义的比较,包括排放随时间的变化趋势。GHG边界、GHG信息、GHG数据和方法随时间过去引起的任何变化都需要明确的报告。

1.4准确性

报告实体应确保在量化GHG排放和清除时任何偏差和不确定性都要为能实行的最小化。

1.5透明性

报告实体需充分适用的GHG信息,包括假设和参考文献,以允许报告使用者能够在合理的置信度内做出决策。

本文中仅涉及包含在京都议定书中的六种温室气体:二氧化碳(Co2)、甲烷(CH4)、氧化亚氮(n20)、氢氟碳化物(HFCS)、全氟碳化物(pFCS)、和六氟化硫(SF6)。因为SF6在建筑类型中不是普遍使用,因此本文中没有列出SF6的量化方法。

本文的目的是对GHG评估和计算,以了解自身的温室气体排放情况。

2.计量和报告GHG排放的步骤

2.1确定报告的地理边界

地理边界通常与建筑物的场地实地边界相同。

如果报告实体选择报告一组建筑物全部的GHG排放和移除,且这些建筑是相邻的并且分享中央服务,如中央空调、停车场等。在这种情况下,报告实体应分别报告这些公共区域的GHG排放。并在报告中给出详细的区域、服务、设施。

2.2确定运行边界

报告实体应确定运行边界并形成文件。确定运行边界包括识别和组织运行有关的GHG排放和清除,按:范畴1--直接排放、范畴2--能源间接排放和范畴3--其他间接排放进行分类。其中包括选择那些需要量化和报告的其他间接排放。如果运行边界发生变化,报告实体应做出解释。

2.3确定报告时间

通常报告时间定为一年以匹配一个循环。

2.4量化

收集必要的数据及信息以量化GHG排放及清除,本文中介绍的量化方法主要采用“排放系数法”,即:使用量或产生量(活动数据)×排放系数×Gwp=Co2当量数。

3.量化方法

3.1范畴1直接排放源的计算

3.1.1固定燃烧源产生的GHG排放量的计算

物质(如燃料)快速氧化并释放热量的过程为固定燃烧源燃烧的过程。固定燃烧活动释放直接温室气体如二氧化碳(C02)、甲烷(CH4)和氧化亚氮(n2o)。排放种类取决于燃料的特性,量取决于燃烧技术。当然排放情况也随着运行和维护状况而变化。

大部分固定燃烧设施可归为此类:锅炉、火炉、汽机、发热器、熔炉、灶、干燥机、内燃机及任何燃烧含碳燃料及废弃物的设备。上述设备如消耗电力而产生的排放不归为范畴1内。

这部分的GHG排放通过燃料的消耗来计算:

1)需要收集的活动数据包括:燃料种类,消耗燃料的量及燃料的用途;

2)公式:

排放GHG、燃料=燃料消耗×排放因子GHG、燃料×Gwp

其中:

排放量GHG、燃料=按燃料类型给出的GHG排放(kgGHG)

燃料消耗=每种燃料类型的消耗量(tJ)

排放因子GHG、燃料=按燃料类型给出的GHG排放因子(kgGHG/tJ)

Gwp=全球变暖潜势(Co2=1,CH4=25,n2o=298)1

3)案例

如a超市冬季使用锅炉取暖,使用柴油90,000kg,具体计算见表1。

3.1.2移动燃烧源产生的GHG排放量的计算

应用化学报告篇7

关键词:局限性改进措施

企业财务报告是企业内部管理的基本信息,一方面,它可以了解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便于管理人员分析问题,找出不租,制定相应的改进措施。另一方面,通过财务分析,使企业的投资者或债权人决定是否继续持有企业股份制,是否继续增加投资,而潜在的投资者可决定其资金去向,并且可以通过企业财务报告,满足企业外部集团的需求。

现行财务报告偏重于揭示存货、机器设备等有形资产的财务信息,而对知识资本、人力资源、自创商誉等无形资产的财务信息揭示不足。现行法律规定,无形资产的投资比例不得超过注册资本的20%,实事上由于企业竞争激烈程度的加剧和经营风险的不确定,债权人、投资人、以及相关利益集团迫切要求企业披露无形资产的相关信息,以更好的有利于财务信息使用者的经营决策。这些信息反映了企业未来的潜力,发展前景,对财务报告使用者非常有用。所以,会计必然要转向无形资产和人力资源的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以增加会计信息的有用性。

现行财务报告披露偏重于财务信息的披露,而对非财务信息的披露不足。但非财务信息不仅是企业管理者的有关政府部门了解企业,并加强对企业管理所需要的其他信息,也是投资者、债权人等其他利害相关者分析未来企业发展前景所必须的信息。非财务信息的披露与否,对会计信息使用者进一步了解和分析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起到了很大的作用。所以,从实现财务报告决策有用目标的角度来讲,企业应该将相关的非财务信息作为我国财务报告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再者现行财务报告偏重反映企业历史经济活动的财务信息,而对未来经济活动的披露不足,缺乏前瞻性。我们经常可以看到有的企业提供的财务报告展示过去的辉煌业绩,但随后经营状况却直线下降,而投资者也往往受现行财务报表的蒙骗遭受损失,但目前的财务报表却无法披露这些与企业有关的各种不确定信息。

现行财务报告时标准化的通用报告,即向不同的信息使用者提供格式、内容相同的财务报告,这难以满足财务信息使用者对信息需求的多样性和特殊性。在人类步入信息时代的今天,随着计算机网络和通讯技术的发展,改变现行财务报告体系单一的披露方式,不仅成为可能,也成为必然;传统以行政隶属关系为基础的逐级上报的通用性的财务报告制度已难以完全适应变化的经济环境。因此,如何妥善解决信息使用上的差异问题对未来信息披露形式提出了挑战。同时现行财务报告体系披露方式不够完善,表外信息披露不充分、不规范。表外信息不能在财务报表中披露,但对企业来讲又是十分重要的,是财务报表必要的补充。而作为一个完整的财务,未能在报告中全部列示信息对用户决策影响重大。因此对表外信息的披露是非常必要的。

现行财务报告的时效性不强,在信息时代,信息作为一种商品,其价值不仅是体现于其内容,很大程度上也取决于及时与否。及时有效的信息为商家带来滚滚利润,而延迟之后信息可能导致商家丧失商机。而现行财务报告的披露无法达到会计信息质量的及时性。

会计环境的变化导致财务报告使用者的需求发生变化,而财务报告的目标就是要满足财务报告使用者的需求,鉴于财务报告本身的局限性以及客观经济环境的变化,财务报

告应从以下几方面予以改进。

一、现行财务报告披露内容方面的改革措施

首先,扩大财务报告信息披露的内容和范围。增加对知识产权、人力资源、自创商誉等无形资产的披露。可以把它们和原先的无形资产分别加以列示以便更好的反映知识资本价值和获得收益的能力,突出以人力资本为中心的知识资本更重要地位。能予以量化的尽可能加以量化,对这部分的披露可采用文字叙述法、表格法和图式法并用的形式。

其次,适当增加财务报表辅助的信息质量,提高非财务信息披露的质量及数量。未来的会计应在拓展财务信息的深度和广度上下功夫,为增加财务信息的价值服务。非财务信息披露方式比较灵活,可用文字或数据形式在报表附注、招股说明、年度财务报告等处加以说明,对比本报表的信息进一步的说明、补充或解释,以帮助使用者理解和使用财务报表信息。同时加强披露财务预测信息,使财务报告由揭示事后信息为主向揭示事后与前瞻性信息并重转变。预测性财务报告时间里在对未来经济条件和行为方案进行假设的基础上反映企业下一年度或未来期间的主要经营成果和财务状况变动的报表。是有助于经济决策的会计信息,以增加使用者决策和评价的相关性,从而成为信息披露的一个重要方面。

二、现行财务报告披露形式方面的改革措施

编制专用财务报告,实现标准化的通用报告按编制专用报告转变,满足财务信息使用者对信息需求的多样性和特殊性要求。通过专用财务报告,企业即可以满足不同用户的特殊需求,又可以避免因为广泛性对外披露给企业产生的负面影响。

三、现行财务报告在其他方面的改革措施

通过电子介质等手段提高财务报告的及时性,实现从定期信息揭示向定期信息与实时信息揭示并存转变。实时报告时指企业通过计算机网络将实时所发生的各种生产经营活动和事项反映在财务报告上,并将其存储在可供使用者查阅的数据库中,以便使用者随时查询企业的经营成果,财务变动状况以及其他重要事项。

尽管现行的财务报告模式已经跟不上社会变革的步伐,但历史的发展自有其不可分割的延续性,所以未来财务报告必须能够兼容现在和过去,这是技术史的共同规律。

参考文献

1.李萍现行财务报告局限性分析及改进构想[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06(4)

2.甘翠如财务会计报告分析的局限性及发展趋势[J]社会科学家用2005(S5)

3.徐小华当前企业财务会计报告的局限性和发展趋势展望[J]商志现代化2007(7)

4.李治平现行财务会计报告信息披露的局限性及其改进[J]集团经济研究2005(5)

5.裘宗舜柯东昌企业财务报告的局限性及其改进建议[J]江西财经大学学报2005(06)

6.张雪莲现行财务报告的局限性[J]发展2007(1)

7.吴明菁我国现行财务报告的局限性分析[J]武汉市经济管理干部学院2005(1)

应用化学报告篇8

《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有关事项报告办法(试行)》(简称《有关事项报告办法》),着眼于事前把关和事前预防,规定“党委(党组)组织人事部门按照干部管理权限,负责本级党委管理的党政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有关事项的报告工作,并负责审核下一级组织(人事)部门报告的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有关事项。”突出了对主要领导用人权的制约,是干部选拔任用工作事前监督制度的重大创新。

一、规范事前报告是加强事前把关、推进源头治理的重要手段

制定出台一项制度,都有现实的需要和探索实践的基础。近年来,为加强选人用人的事前监督、上级监督,各级党委都制定了相关制度,但总的来看,原则性要求比较多,对事前监督和上级监督缺乏系统的、具体的规定。《有关事项报告办法》立足于解决好“容易产生用人上不正之风的问题”和“容易让干部群众对用人的公正性产生怀疑的问题”,在总结近年来干部选拔任用监督工作经验的基础上,严把领导干部“入口关”,明确规定了选拔任用干部应当事先报告的12种事项,对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的事前监督和上级监督进行了科学系统详细的规范,强化了组织(人事)部门对党委“一把手”的监督,是加强事前把关、推进源头治理的重要手段,有利于加强选人用人源头监督,有利于提高选人用人公信度,有利于规范主要领导干部的用人行为,对推进从源头治理用人违规现象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健全监督机制使事前监督和上级监督更加有力

《有关事项报告办法》对报告主体、报告内容、报告责任作了进一步明确,健全了监督机制,有效地强化了对选人用人行为的监督,使事前监督和上级监督更加有力。

报告主体更加明确。组织(人事)部门是实施《有关事项报告办法》的责任主体,具体要履行好“三项职责”:一是负责同级党委干部选拔任用事前有关事项的报告,二是负责下一级组织(人事)部门报告的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有关事项的审核,三是本级党委(党组)讨论研究干部任用时如实报告征求意见情况。同时,《有关事项报告办法》还对上级组织(人事)部门审核、批复的时限作出了明确规定。这些规定解决了干部选拔任用事前报告由谁报告、向谁报告的问题。

报告内容更加具体。《有关事项报告办法》对干部选拔任用工作需要报告的有关事项,分别规定了5种需要批复和7种需要征求意见的情形。比如,针对人民群众反映比较强烈的任用近亲属的问题,规定:领导干部的近亲属在领导干部所在单位(系统)内提拔任用,或者在领导干部所在地区提拔担任下一级领导职务的,在作出选拔任用决定前应当征求上一级组织(人事)部门的意见,这就促使领导干部审慎用权、审慎选人,防止和避免产生裙带关系,保证风清气正的选人用人环境。也使组织(人事)部门在具体操作中,更加清楚什么情形需要报告批复后才能研究,什么情形需要事前征求意见才能决定,解决了报告什么、如何报告的问题。

责任追究更加严厉。《有关事项报告办法》作为《责任追究办法》的配套制度,两者相辅相成,相互衔接,是一个有机整体。《有关事项报告办法》规定“凡违反本办法作出的干部任用决定,应当予以纠正,并按照规定追究有关责任人的责任”。《责任追究办法》将此列为责任追究情形之一,明确对不按照规定向上级组织(人事)部门报告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有关事项的,将追究组织(人事)部门主要领导干部和有关人员的责任,解决了不报告怎么办的问题。

三、落实报告制度组织部门首当其责

制度的生命力在于执行力。好的制度,要见到实效,关键在落实。《有关事项报告办法》的贯彻落实,组织部门负有直接责任,必须抓细、抓实、抓具体。

要分层面抓好学习。首先要抓好领导干部的学习,通过理论中心组学习交流等形式,让领导干部熟知办法内容,强化制度意识。其次要抓好组织(人事)干部的学习。组织(人事)干部要先学一步,通过集中学习、专题研讨、举办培训班等方式深化学习,从而精通办法的各项规定,强化责任意识。第三要抓好普及性学习。要把《有关事项报告办法》纳入各级党校和行政学院主体班次培训的重要内容;要采取开设专栏、举办知识竞赛等措施,向全社会普及《有关事项报告办法》,强化干部群众的监督意识。

应用化学报告篇9

[关键词]地平线项目;地平线报告;基础教育:启示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0008f2012)01―0068一06

近几年来,地平线年度报告都呈现一贯的特色,每一期的地平线报告都介绍在未来五年内可能在教育领域被广泛应用的六种新兴信息技术,并报告对教学和学习将产生重大影响的趋势和挑战。地平线报告所评估的新兴技术并非是当前的主流应用技术,而是在今后可能成为主流性应用的技术。必须指出。地平线报告并非预测性工具,而是旨在强调在教学、学习和创新等目标领域具有巨大潜在作用的新兴技术。

新媒体联盟(nmC)的“地平线项目”自2009年开始推出专门针对基础教育的地平线报告fHorizonReport:K-12edi,tion),K-12指的是幼儿教育、初等教育和中等教育。统称基础教育或大学前教育。基础教育版报告与主报告类似,提出了未来五年将对基础教育阶段的教学、学习及创造性表达产生重大影响的六项新兴技术。尽管教育实践受到许多地方因素的影响,但基础教育还要面临许多超越地理界线的问题,这正是地平线报告的出发点。

近年来。我国基础教育信息化发展取得的成绩有目共睹,但存在的问题同样不容回避。为了年青一代能够更好地学习,基础教育工作者们积极努力探索新的教育、学习方式已经迫在眉睫。笔者对自2009年第一份针对基础教育的“地平线报告”到2011年最新的一版进行了认真研读,认为“地平线报告”作为一种全球性战略报告,这一系列研究成果对技术在基础教育中的发展应用将产生重要的影响,对我国基础教育的改革与发展具有重要的启示。

一、2011地平线报告(K-12)的主要内容

新的2011地平线报告(K-12)(2011HorizonReport:K-12edition),是自2009年以来的第三份地平线基础教育版报告。这份40页的报告凝聚了新媒体联盟和2011年度地平线报告基础教育专家委员会(教育、技术及其他领域的国际专家组)各成员团队的集体智慧。报告首先讨论专家委员会所认定的未来五年内最重要的趋势和挑战,而主体部分则反映“地平线项目”的重点关切内容,即新兴科技在教育和创新中的应用。在每个主题部分,都首先提出主题概述,然后对与教学和创新相关的话题进行讨论,并举例说明该技术的发展状况及其对教学和创新的应用。在每个部分的结尾,都会提供建议阅读材料和补充案例,作为对报告讨论内容的扩展。

(一)核心趋势

每一期的地平线报告重点关注的是新兴信息技术都具有鲜明的时效性,反映了教育界的现状,乃至整个世界的发展趋势。为此,每位专家委员会成员都要深入研究和甄选对当前教学、学习和教育创新造成重大影响的核心趋势,按重要性进行排列,并为未来研究和工作提供参考或思路,

1.通过因特网,我们可以轻松获得大量资源,建立各种联系,同时也迫使我们重新考虑作为教育者的角色

该趋势已多次出现在报告中。此次再次排名第一,表明其影响持续存在。报告指出,各种资源在因特网汇聚,形成信息枢纽,各种机构都必须注意这种独特价值。但是,在这样的世界里,辨别和评估信息可靠性的能力,是极为重要的,因此,指导学生认识这个世界,为学生进入这个世界打好基础,依然是工作的重中之重。

2.it支持越来越去中心化,我们使用的技术不再局限于学校服务器,而更多地借助“云计算”

报告提出,人们日渐接受并采用“云计算”应用和服务。不仅改变了我们设置和使用软件和文档储存的方式,也改变了我们对这些功能的认识。我们的文档储存在哪里并不重要,而真正重要的是,无论我们在哪里,或选用什么工具,都能查阅到我们所需要的信息。

3.科技持续影响着我们的工作、团队协作、沟通和取得成功的方式

报告指出,几乎在所有领域,技术能力都是取得成功的必要条件,熟练掌握科技应用的人可轻松取得成功,反之则不然。“数字鸿沟”曾经被认为是贫富差距的关键因素,现在也成为能否获得良好教育的决定因素,有机会掌握技术能力的人将更具有优势,更容易获得并利用技术。同时,职业进化、多元就业以及人才流动性,促进了这个趋势的发展。

4.人们希望随时随地都能够工作和学习

该趋势在2010年的报告中已经提及,2011年的表现依然突出。继续渗透到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报告指出,现代社会节奏逐步加快、压力逐步增大,学习者必须能够调节家庭、工作和学习等方面的压力,他们不仅希望快速及时获取网络信息,更希望进入能帮助他们理解这种价值并实现价值最大化的社会网络。这种“非正式学习”的意义影响深远。

5.创新和创造力的重要性日益显现

报告指出。在商业领域,创新被赋予了极高的价值,如果学生想在正式教育之外取得成功,就必须具备创新能力。今后的教育体验设计应反映创新和创造力作为职业素养的重要性,要使学生认识到,创新和创造性并不仅仅局限于文学艺术领域,在科学研究、创业和其他领域也同样重要。

(二)重大挑战

应对当前发展趋势,专家委员会指出了在未来五年内对基础教育将产生深远影响的挑战。与趋势判断一样,专家委员会经过深入分析当前各种事件,查阅了论文、报章和其他大量相关资料,结合各成员作为教育和科技领头羊的个人经验,认定了以下重大挑战,并按各项挑战在未来几年中对教学和创造性研究的影响程度排列顺序:

1.数字化媒介素养的重要性日益显现,将成为所有学科和专业的必备技能

尽管对于数字素养和技能的重要性得到了广泛的认识,但课程教学并不能帮助学生提高并利用数字媒体素养,于是需要通过专业培养或非正式学习弥补正式培训的缺失,但数字媒体素养还远远未得到普及。

2.经济压力与教育新模式的出现。给学校传统的教育模式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

几乎所有的教育机构都在寻求为学生提供高品质服务并能控制成本增长的途径。学校所面临的挑战是如何利用更少的资源和教职员工,为数量稳定甚至不断增长的学生提供服务。因此。一些勇于创新的学校开发了新的学生服务模式,例如,在网上提供开放内容。随着压力持续存在或增大,其它

创新型教学模式将不断涌现。

3.个性化学习的要求并未得到科技或应用的足够支持

当前,为每一名学生提供满足其个性需求的教育是大势所趋,而这种需求促进了新科技的开发,要为学习者提供更多的选择和控制,并鼓励差异化教学。科技能够也应该支持-学生选择不同的学习材料和专业知识,决定接受教育内容的类型和数量以及不同的教学方法。

4.最为关键的挑战在于基础教育体制的根本结构

学生自主学习的机会和途径越来越多,非正式教育、在线教育和居家学习等非传统学习选择,正逐步让学生摆脱传统的教育环境。因此,教育体系必须要适应这种变化,但彻底的教育改革还很难实现。

5.很多与学习和教育相关的活动发生在教室之外,因此常常不被认可

学生可以利用在线学习资源,包括家庭电脑系统中的游戏和其它程序,乃至广泛的在线社交网络进行学习。但这样的体验很难纳入课堂,因为这样的学习活动并不持续,是对知识需求的即时或零碎反应,和课堂教学主题并无关联。

(三)需要关注的技术

本年度地平线报告重点介绍六大新兴技术,按各自进入基础教育教学、学习、创新应用的时间框架,大体分成为近期(1年以内)、中期(2―3年内)和远期(4~5年内)三个时间段。

1.第一个使用阶段――云计算和移动技术

这两种技术都曾一起出现在2010年度地平线报告基础教育版上,2011年再次双双上榜,不仅表明了人们对这两项技术继续保持兴趣,而更为重要的是,这些技术还在继续发展。云计算已经改变了因特网用户对计算与通讯、数据储存与读取以及协同工作的观念。现在,许多学生已可获得云计算应用及服务,而更多的学校运用了云计算工具。很多学校会选择把大量网络基础设施和服务,如电子邮件和备份工作等,外包给云计算供应商。这些趋势对全球基础教育采用云计算起到了很大地促进作用。

同时。移动技术的定义日新月异。全球移动设备年产量达12亿台以上,移动市场的创新速度也达到前所未有的地步。通过移动设备,尤其是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人们能够非常便捷地获得信息,也可以建立社交网络。掌握特定的学习和生产工具,并利用大量的自定义应用程序。

2.第二个使用阶段――基于游戏的学习和开放内容

毫无疑问,数字化游戏已逐步成为主流或大众文化的一部分,而开放内容的消费使用也日渐增加。在许多学校,这两种技术已经成为有效的学习工具,在2~3年内将在基础教育中得到更广泛的应用。基于游戏的学习在最近几年得到长足的发展,因为,研究结果持续表明这种学习方法非常有效。教育类游戏已经从单人或小组卡片或桌面游戏,发展到大规模多人在线游戏和虚拟现实游戏。基础教育游戏较容易进入教学课程,长期以来一直是许多学校的选项。但是在学习中,游戏最大的潜力在于培养学生的协作精神,更深层次地吸引学生。一旦教育游戏供应商能开发更多更高质量的游戏,游戏就会获得更多关注。

开放内容是当前的潮流,该潮流始于10多年前。当时麻省理工学院等一批大学开始在网上免费公开课程内容。10年之后,更多的学校加入了这个行列,在网上提供大量课程、资源和学习资料。基础教育机构也开始提供更丰富的开放内容。开放内容不仅是免费网络课程材料,而且是应对教育成本上涨的一种措施,表达了开放原来不愿开放的学习领域的愿望,以及学生自主选择什么时候学习以及如何学习的愿望。

3.第三个使用阶段――学习分析和个性化学习环境

目前,这两种技术都还未出现在学校和其它现实教育环境中。都还处于试验和概念形成阶段。学习分析和许多数据收集工具和分析技巧一样,旨在研究学生积极性、学习表现及取得的进步,通过所获得信息实时调整课程、教学和评价系统。通过谷歌分析和其它类似工具生成的各种信息、学习分析充分利用数据挖掘软件的优势,同时利用动态学习环境产生的复杂、多样和丰富的信息,为学习提供支持。

个性化学习环境指学生自主设计的学习方法,内容多种多样,包括视频、应用程序、数字化游戏、社会媒体工具等等,由学生根据各自的学习进度和习惯自主选择,这个名称包含“环境”一词,但所谓个性化学习环境,与实体环境或网上空间并不相关。其目的是让学生对自己的学习方式有更多的控制权,老师则制订预期目标,促使学生改善对学习策略的理解和使用。

二、地平线报告研究过程

历年的地平线报告都采用相同的研究过程,整个过程都经过严谨的设计,大致流程。

地平线报告系列的所有版本都是通过谨慎设计的定性研究而最终产生出来的。顾问委员会每年30至40名成员中近一半的为新增成员,并且委员会作为一个整体,力图代表各种不同的背景、国籍和爱好。顾问委员会中至少1/3的成员有意识地代表北美洲以外的国家。在数据上,已经有超过五百名国际认可的教育从业者和专家,成为地平线项目顾问委员会的成员。

每一个新版本,委员会都是从系统化的检查大量的原始的和派生的参考资源、趋势报告和技术创新以及他们对学院和大学校园所造成的挑战开始进行,然后要求他们给出评价,鉴别哪些似乎特别值得注意的,也把他们自己的选择加入其中。在文献综述之后。每一位顾问委员会成员将进人地平线项目的核心工作,回答该项目研究的核心问题。这些问题每年基本相同。用来设计导出一个由顾问委员会决定的认为有趣的技术、挑战和趋势的综合目录:

第一,在未来的五年里。哪一种关键技术被编入地平线报告目录里,才是对教学、学习。或创造性研究最重要的?

第二,哪些关键技术没有包含在我们的目录里?考虑这些相关性问题:(1)从已有的以及一些教育机构正在使用的技术中列出哪些是你认为在所有机构都应当广泛使用,以支持和提高教学、学习和创造性研究的?(2)有哪些技术在消费、娱乐或者其他行业已经发展到拥有一个坚实的用户基础。至于教育和学习机构应该开始关注它们?(3)你认为什么关键新兴技术,它已经发展到在今后的三到五年里教育机构应当开始重视的阶段?哪些组织或公司是这些技术领域的领袖?

第三,你认为在未来的五年里,教育机构要面临的与教学、学习和创造性研究相关的重大挑战是什么?

第四,你预计什么样的趋势会对教育机构来完成教育、研究和服务的主要使命的方式有重大影响?

每位委员会成员都会系统地和宽泛地回答这些问题,以确保报告所有相关主题都得到考虑。接下来是重新翻阅过去的地平线报告,并要求顾问委员会评价过去几年中报告提及的技术、挑战和趋势的现有状态,寻找仅在若干年后的结果中方能显现的总体趋势。

一旦这些基础工作完成,地平线报告程序随即进入一个快速排序的阶段,采用一种基于德尔菲(Delphi)迭代的方法论来区分大家的意见的不同之处。在第一步。对研究问题的答复将进行系统地排序,并放人适用时间区间里,这些由每位顾问委员会成员采用多选投票机制完成,从而允许成员们调整他们选择的比重。当在区间内有大约20%的机构采用这

项技术,即可确定这个报告的目录。这第一轮投票将选出排在最前面的十二种技术。

从考虑在教学、学习和创造性研究的技术层面应用出发,委员会成员将对这十二项技术做进一步研究和扩展。这十二项技术都将按照地平线报告的格式写人一个被称为“短名单”的过渡文件,“短名单”里的这十二个项目又会再次排序,这次采用反向排序的方法。排在最前面的六项技术和应用将在地平线报告中详细描述。

除此之外,在整个研究过程中,使用维基百科的对话作为参与者对资料的注解:来自几十种相关出版物的RRS源继续提供持续地更新,以保证随着项目的进展,背景资源保持始终如一的正确;整个研究过程全部通过在线协作的方式完成;研究报告后,该组织还鼓励和推动会员机构开展基于报告内容的进一步研究和应用。

三、地平线报告(K-12)历年报告的对比分析

笔者查阅了自2009年以来的三份地平线基础教育版报告,并进行列表对比说明。

可以看出,云计算在这三份报告中都有提到,是专家委员会持续关注的技术,特别是在2010年和2011年,从2009年的中期采用阶段调整到短期阶段,这是因为云计算技术使得在任何地方访问任何服务成为可能。人们对云计算的关注,已经不再将其当成免费生产力工具,而是成为削减地区数据库运行成本的方式,包括数据储存、备份和基础设备维护等。

移动技术同样出现在三份报告中,在2011年调整至短期阶段,这说明移动技术正在快速发展,显示技术、交互技术、无线技术的不断创新,大大地方便了用户的使用,满足了用户的需求。大量移动设备的出现,如智能手机、平板电脑、mp3播放器、pDa、车载GpS、移动视频播放器、游戏机等,以及价格的下降,给了用户更多的选择权。总之,更强的处理能力+改进用户界面+更小的体积+更低的价格+更多的服务=10倍的设备销量。这也意味着移动学习、泛在学习将广泛开展,将不断渗入到基础教育中。

基于游戏的学习是在近两年提出的,游戏的核心教育价值,北大尚俊杰博士认为,游戏提供了“体验式”的学习环境,让同学“体验”到而不是“知道”:真实的情境、真实的任务确实激发了学习动机:游戏给同学提供了一个提出假设并去验证假设的学习环境。教育游戏的特点,使其能在年青一代的基础教育中发挥重要的作用。报告将其放在中期阶段。笔者认为,如今教育游戏尽管在一些方面得到了发展,但却由于高质量的教育类游戏和游戏平台的匮乏而受到限制,除此之外,如何将教育游戏推广到基础教育中,如何应用于基础教育课堂中,还需进一步研究。

开放内容是本年度报告的新概念,之所以得到广泛关注,是因为开放资源教科书越来越多,创建并共享免费内容的协作精神得到了广泛的认可。人们对于开放内容的浓厚兴趣和早期有所不同,委员会成员更关注开放内容的使用及其在课程中的作用。开放内容提供者所扮演的角色也发生了变化,不再存在权威的内容库,关于内容的概念变得十分宽泛,内容是不受束缚、无处不在的。

学习分析技术或理论尚处于发展的初期阶段,之所以成为21世纪的新兴教育模式,是因为强大的数据挖掘技术可以帮助学生和教师及时改善行为和对技术的应用。目前,有关学习分析的研究绝大多数在高校开展,不过,学习分析已被越来越多地应用于寻找最高效的教育方式,影响特定的学习风格,这引起了基础教育者的极大兴趣。虽然学习分析近年来得到了广泛的关注,但同时也面临着许多的挑战,如,学习分析研究涉及学生隐私和档案等问题,这是学习分析依然属于远期技术的原因。

个性化学习环境之所以被设定为远期技术,是因为目前还未广泛投人实践,还停留在理论和概念的层面上,缺乏有说服力的资料或相关的案例研究。但是,这个概念引起很多教育者的浓厚兴趣,他们认为,个性化学习环境有着巨大的潜力。个性化学习环境最终能令学习者真正掌握学习的主动权,特别是掌握学习进度、学习方式和学习方法,可能生成最适合学生个性化学习需求的教育方式。

从这三年的报告可以看出,云计算将改变人们储存数据、访问数据的方式;移动技术的发展,将使移动学习、泛在学习在基础教育中快速发展:游戏就是学习,让年青一代享受新技术带来的无限学习快乐:学生个性化学习需求在不远的将来一定能够实现。

四、地平线报告(K-12)对我国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启示

地平线报告在第一时间洞察了新技术在基础教育中的未来发展前景,主要指向新技术为基础教育突破性转变所带来的契机和可能。我国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必须重新审视基础教育的人才培养计划,关注信息时代新技术对教育产生的影响。

(一)关注新技术的应用与发展

地平线报告在全球的影响力越来越高,作为一种战略报告,笔者认为,它对基础教育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该,报告所介绍的六种新技术以及新技术的在教育领域中应用的案例,都给了我们非常多的启示,如学习分析运用于实践中的典范――一个校园(Schoolofone)项目。这个项目为我们展示了若能将学习分析理论与其他高效的现代学习实践结合起来,就能为改善教学、学习和评估方式创造出无限的可能性。所以,在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进程中,基础教育工作者们必须做到及时关注新技术的应用与发展,真正的理解技术的作用并充分恰当的在教育中运用技术。理解新技术,不仅是要理解新技术本身的功能,更要理解新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应用潜力如何:运用新技术。不仅是运用其工具理性。更要运用其在教育领域内的特殊价值。现实告诉我们。新技术已经成为我们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希望之源。

(二)重视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

技术已经在我们的生活中扮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无论是基于游戏的学习还是移动技术,都是年青一代习惯的、乐于接受的学习和交流方式。比较传统的教学方式更能满足现代信息的高速发展,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引起学生的兴趣。在整个报告中,不断论述新技术将频繁地使用在具体的课程教学中,诸如语言课、数学课、地理课、历史课、科学课。到底使用新技术的目的是什么?其实,在课程教学中运用新技术的目的已经远远超越课程内容本身,更多地是培养学习者的多种能力,包括了创新、协作、贡献、分享,而这些能力将使学习者受益终身。为基础教育的主力军――一线教师,努力学习和探索新技术在教育中的应用,选择最合适的技术应用于教学过程,实现教学最优化,重视个人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能力的培养,是新时代对教师的绝对要求。

(三)重视“非正式学习”的研究

同2011地平线报告一样,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2010的教育发展报告也在传达一个信号,未来的教育将越来越多地以非正式学习的形式实现,而非正式学习的本质就是在空前发展的新技术环境下的寓教于乐。移动技术、开放内容等等这些新技术、新实践的发展,都为非正式学习的开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同时,技术的发展也是促使“非正式学习”越来越受到重视的原因。如新移动设备能够存储和阅读

许多完整的书籍,文学、教科书、儿童读物等等都能放到口袋里,无论走到哪里都可以拿出来进行非正式的学习。这种学习形式是学习者们喜欢的,乐于接受的,而且能够弥补正式学习中有限知识的传播,并能改善学习者的学习效果,促进学习者自身的发展,从基础教育开始重视“非正式学习”,能帮助学习者从小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最终实现终身学习的需要。

(四)加强基础教育公开课建设

根据教育部的部署和规划,2011年以“985”高校为主体,完成首批有一定影响力、受众面广的视频公开课建设,同时,还将建设“全国高等学校课程网”。可以看到,在大学已基本为开放内容作为课堂辅助工具,根据报告所介绍的新技术,开放内容也将开始进入基础教育领域,这在一定程度上是出于经济利益考虑。例如。南非的“免费高中理科课本”行动给条件较差的学校带来了福音,他们可以免费获得由志愿专家编写的开放源码书籍。资讯不是唯一可分享的有用商品,理解、洞察力和经验也是可以收集和分享的。这种观点的产物就是开放内容教科书,这种教科书可以定制、修改或与其它材料合并,新的教科书组合应运而生。面对中国教育的国情,地区差异、资源不足等等,我国教育工作者更应该支持开放内容和开放式教育的理念,加入到基础教育公开课建设的队伍中去。我国基础教育工作中开展基础教育公开课建设已刻不容缓。

(五)基于案例培养教学技能

每一年的地平线报告在每个部分的结尾,都会针对六项新技术或新实践提供相应的应用案例和阅读材料,这些丰富的资源使我们更深入地了解了新技术的使用现状和应用前景。基础教育一线教师的教学实践动手能力是个重点也是个难点,在校师范生一般通过观摩、试讲、实习、实验课或者微格教学培养教学技能,但是常会出现资源紧张、课时不够等问题。在课后或职后提供给学生者不同的经典案例,学习者进行自主探究学习,在模仿中获得技能的增长,这不仅加深了学习者对所教授技能的认识,同时也拓展了对新技术应用的学习。

(六)通过技术进行教育研究,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该报告的整个研究过程,充分体现了网络时代对互联网平台和信息技术的综合应用对学术研究、教育研究正在产生的影响。一个班级或者一所学校的资源已经远远不能满足我们对教育的研究,我们需要和全世界的专业人士共同探讨专业教育学术问题,需要共享全世界的优秀资源,需要向全世界分享个人的学习工作经验。基于虚拟学习社区的专业学习共同体,世界名校的开放课程,中国大学视频公开课,维基想编就编,RSS技术想看就看,BLoG想写就写,SnS想找就找,这些技术给学习者创造了一个交流、共享、协作的平台,给教师们提供了一个学术研究、教育研究的广阔空间,是信息时代的教师进行教师教育,进行远程教育研修,不断提升个人职业能力,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保障。

(七)积极推动社会力量参与基础教育信息化进程

在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进程中,政府和学校的力量固然非常重要。但是缺少社会的参与和支持,我国的基础教育事业也很难成功。以基础教育信息化建设的投资为例,报告中提到:2011年,盖茨基金会的“下一代学习计划”宣布,将为利用科技解决方案应对学习挑战的教育机构提供2000万美元资助,覆盖五大发展类别,其中就包括该报告六项新技术中的“学习分析”。而在我国2006年基础教育it投资总规模才72.6亿元中,其中国家投资占80.7%,地方投资占15.6%,企业投资仅占3.7%。这种对我国基础教育事业发展漠然的社会态度,绝对不利于基础教育的改革与发展,国家必须出台相关的优惠政策,鼓励国内外的企业或组织赞助,积极拓宽资金来源渠道,通过各种措施来推动社会力量参与到基础教育信息化建设队伍中来,

五、结语

地平线报告(K-12)的一系列研究成果,是教育、技术及其他领域的国际专家组的集体智慧结晶,展现了一幅新技术在基础教育中应用现状和发展前景的全球性蓝图,对我国基础教育的改革与发展具有重要启示。报告中提到的针对六项新技术或新实践的应用案例和阅读材料,选取的是全球范围内基础教育建设工作中,最有价值和最具代表性的研究成果,对我国基础教育工作中新技术的应用、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非正式学习”的开展、公开课的建设、教师专业发展等都有很重要的指导作用。在全球都在关注新技术为教育带来的希望和未来的时候,我国作为发展中国家,作为教育人口大国,应该更全面的认识和更有效的运用技术,才能够跟上全球教育发展的步伐。

按照报告结尾部分提供的应用案例和阅读材料的地址输入查询,笔者发现了很多有价值的研究成果。例如,在云计算部分提供的Kerpo~Studio案例,是一个针对小学生和初中生的云应用的网站,可以帮助孩子制作动画电影和艺术作品,同时提供了可供老师下载的课程计划。这个网站也非常的适合我国中小学使用。对于类似这样的外文资源,如果能有一个团体进行专业的、有组织的整理和翻译工作,那将会非常有利这些资源在我国基础教育领域的使用与推广,

[参考文献]

应用化学报告篇10

关键词:医学检验单;标准化管理;计量单位

中图分类号:R19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2197(2008)07-094-01

随着时代的进步和科学技术的发展,检验医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在临床医学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各种检验申请单和报告单,发挥着临床医师与检验科联系的纽带和桥梁作用,是广大检验人员劳动成果的集中体现,也是医疗文书和法律的依据。近年来,随着病人自我保护意识的增强和医疗纠纷的增多,由检验报告单引发的纠纷也屡见报道。检验人员应加强医学检验单的标准化管理,防止差错发生,提高检验结果的可靠性,更好地为临床诊疗服务。

1医学检验单的法定计量单位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人类医药卫生事业的发展,计量单位不统一已成为日益突出的问题。我国以法律形式规定的计量单位(以下简称法定单位)是唯一合法的计量单位。

报告单上的计量单位描述不准确、不规范、不全面表现得尤为突出。如常规检查的物理性状、内容、用词,各医院均不相同。如尿沉渣检查,有的报告为XX个/μL,有的报告XX/高倍视野,未注明换算关系,如果计量单位不采用标准化的计量单位,无疑给临床医师带来不便,也容易造成医疗事故。医学检验单上的法定计量单位的标准化迫在眉睫。

国务院已于1959年《关于统一计量制度的命令》,1984年1月20日国务院第二十一次常务会议讨论,通过了国家计量局《关于在我国统一实行法定计量单位的请示报告》、《全面推行我国法定计量单位的意见》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法运计量单位》。文件规定1990年底以前完成向国家法定计量单位的过渡。1991年1月起,除个别特殊领域外,不允许再使用非法定计量单位。

我国的法定计量单位包括:①国际单位制的基本单位以及辅助单位;②国际单位制中具有专门名称的导出单位;③国家选定的非国际单位制单位;④由以上单位构成的组合形式的单位;⑤由词头和以上单位构成的拾进倍数和分数单位。

医学检验领域中过去所用单位很混乱,如百分浓度、克分子浓度、克当量、毫克当量等,对临床医学及国际交流带来很大麻烦。世界卫生组织(wHo)建议凡是已知分子量的物质,在人体内的浓度都要应用物质的量单位mol(摩尔)表示,其分母都以L(升)为单位,或用mmol/L(毫摩尔/升)表示。

血红蛋白(Hb)的换算:用物质注明单位(Hb(Fe))或四聚体(Hb(4Fe))以mmol/L表示,但由于n的Hb往往有Hba,Hba2和HbF的混合物,比例各人不同,因此可用质量浓度g/L(克/升)表示。氢离子浓度:虽然有些实验室用物质浓度mmol/L代替pH报告氢离子浓度,但多数仍可沿用“pH”计”来计量。

酶:酶催化活性的国际制单位是摩尔每秒mmol/S,即每秒转化的底物量。iUpaC(国际纯理论与应用化学联合会)暂时承认Katal(Kat)作为这种单位(即1Kat=1mol/s)。但尚未被CGpm(国际计量会议)所公认。摩尔秒(mol/s)如被采用,将取代国际酶单位(符号U)。换算因数iU=1μmol/min=16.67nmo1/S=16.67nkat(nkat=nanokatal)。开(尔文)(kelvin)与西尔萨斯度:“西尔萨斯度”已为CGpm承认,与开(尔文)单位相等,但是某一特定温度在两种温度计上的数值不同。

温度K=℃十273.15,如℃=273.15K。

细胞计数:以前用每mm3若干个细胞,因1mm3=1μ,Si要求用L为分母,如:报告为500万/mm3其分子分母同乘于106,即为5.0×1012/L。使用法定计量单位还应注意:①不能用m代替mol/L,mm、nm也不能代替mmol/L、nmol/Lo;②分子量不确切的物质(如igG,alb)仍可用质量浓度单位表示,但分母一律用升(L)不能用分升(dl);③配制试剂不再用克分子浓度(m)和当量浓度(n)等己取消的单位,一律改用摩尔单位。如:nnaoH改为Lmol/LnaoH;2nH2So4应改为1mol/L。目前医学检验中用的标准品及检验数据,尚有很多仍延用旧制,应及时换算成法定计量单位。

2检验单填写、领取方面的一些建议

目前,报告单描述不准确、不规范、不全面的问题普遍存在。如常规检查的物理性状,内容,用词各医院均不相同。如尿沉渣检查,有的报告为XX个/μL,有的报告XX/高倍视野,未注明换算关系,无疑给临床医师带来不便。

一份化验单涉及多个部门的质量和安全,往往需要共同努力,检验科有责任采取一切有效措施督促临床医师按要求填写申请单,在保证检验单权威性、合法性上应得到全院的足够重视。各实验室应当与临床共建必要的防范措施,从而保障检验单的质量和安全。

要选择高年资检验师担任终审,核对每天报告单有无差错,建立终审登记制,对错漏、异常复查后的结果都记录在册,查出可疑结果,及时复检,复查后仍超出医学决定水平者,当即与临床科室医师联系,先作口头报告并征求临床医生意见,再作相关处理。

化验单包含着病人的隐私情况,其隐私权应受到尊重,一般而言,门诊化验单由病人自行领取。为此,在领取报告单的同时,检验科应设立领取登记制,避免被他人冒领,做到有据可查,避免发生隐私权纠纷。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