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自然环境的特点十篇自然环境的特点十篇

自然环境的特点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5:37:47

自然环境的特点篇1

关键词:自然资源旅游经济地域经济发展

在现代经济结构中,旅游经济以其低污染、高效益、解决就业等特点收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但是,以往旅游经济的发展中对自然资源的保护不足,造成环境的恶化。随着旅游经济的发展,人工建设景点在旅游业的竞争中已经不能凸显优势。而自然景观旅游、低碳旅游成为了现代旅游发展的主要趋势。在现代地域经济发展规划中,应真确认识旅游经济发展现状与趋势。针对自然资源的特点进行旅游经济的开发,以此实现低碳、环保型旅游产业的开发与发展,促进地域经济与环保的协调发展。

一、旅游经济优势分析

我国地域特点以及自然资源的特点为旅游经济开发提供了丰富的资源。随着我国经济的稳步发展,国内旅游经济产业日益壮大。科学利用自然资源及人文资源有助于地域经济的发展、有助于地域性就业工作的开展、有助于地域生态环境的保护。通过旅游经济的开发促进地域经济的发展、避免重工业等经济发展过程中对生态环境的影响。而且,我国不同地域的自然环境、气候等都为特色旅游经济开发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以科学的开发方式实现在自然资源的合理利用能够在保持原有自然资源特色基础上实现地域经济的跨越性发展。因此,以自然资源为基础开发旅游经济是现代地域经济规划发展的重要工作。

二、以自然资源为基础的旅游经济开发

(一)强化自然资源的调查与分析,开发特色旅游经济

受我国传统文化以及地域特点影响,相邻地域见的文化特色以及自然资源特色极为相似。因此,在旅游经济开发前应对自然资源的利用现状进行调研与分析。了解自然资源的特色以及人文特点,从特色旅游角度出发进行旅游经济的开发。通过细致的调研以及旅游特色的明确,指导旅游经济开发。同时,考虑中自然资源的可塑造性,以低碳环保旅游为中心进行旅游经济开发,实现经济与环境的和谐发展。在自然资源的调查中应注重本地人所不重视的、但是确是本地特色的资源。以特色自然资源为基础开发旅游经济。例如,本地古建筑、自然种植植物特色等都是可以发展旅游经济的特色“点”。通过科学调研促进特色旅游经济的开发。

(二)注重旅游经济开发中自然资源的保护

在以往的旅游经济开发中,主管单位对生态环境缺乏足够的保护意识。进而造成了自然资源的破坏,影响了当地的生态环境。随着现代生态旅游概念的发展,在自然资源合理利用基础上开发生态旅游经济是目前我国旅游经济发展的主要方向。通过对自然资源的保护、旅游经济发展中的适当建设等减少旅游业发展过程中对自然环境的破坏。同时,以保住自然资源为目的完善旅游业经营管理制度。以此为基础实现生态型旅游经济的发展,促进自然资源的保护及经济增长的协调发展。协调保护与开发,立足良好的生态环境,巩固生态休闲,开发生态娱乐、科技观光等旅游特点。打造融文化性、趣味性、参与性为一体的生态人文环境与自然景观,促进旅游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三、科学设计自然资源的利用方式,促进旅游经济的发展

在现代旅游经济开发中应以地域特点为基础,以行政管理划分为重点,运用科学的设计方式进行自然资源的利用与开发,实现旅游经济的发展。根据自然资源的特点进行科学的设计,在尽可能减少建设过程对自然环境的影响前提下进行功能区域的设计与建设。将自然资源、生态娱乐、休闲住宿、餐饮等旅游功能需求进行合理规划与设计。同时,考虑自然资源利用中纪念品经济的巨大市场。从自然资源特色入手进行旅游纪念品经济的开发。例如:东北桦树皮工艺品、临海地区海产品及工艺品、林区脱水蔬菜等,通过纪念品及特色产品促进旅游经济的发展。

四、结论

综上所述,在现代经济快速发展的今天,我国旅游经济有着巨大的发展空间。其能够在促进地域经济发展的同时,解决地域剩余劳动力以及就业问题。在旅游经济开发中,应注重自然资源的合理利用。同时考虑现代环保需求进行自然资源利用的设计与分析。建立健全的评价体系对自然资源利用效果、保护情况等进行评价,以此为基础促进自然资源旅游业与生态环保工作的协调发展、促进我国可持续发展社会的构建。

参考文献:

自然环境的特点篇2

根据兰州新区的地理、气候及人文特点,色彩规划要考虑多种元素,如:城市环境、人文等,在实践中要做好现代城市的发展规划,形成自然与城市色彩的和谐、统一。根据色彩三层定色控制原则,在掌握好整体的基础上进行合理控制及引导,细分处理,达到个性与和谐相统一的视觉效果。兰州新区位于兰州北部秦王川盆地,年平均气温在6.9℃,年平均降水量约在220mm,但年均蒸发量可多达2000mm左右,有150d左右的无霜期,土壤色彩为黄色,绿色植物比较少。核心区平均海拔约2000米。在整体色彩规划设计过程中,根据兰州新区的地理、气候及人文特点,色彩设计应该受到一些限制。

色彩随环境的不同而变化。色彩并不属于任何物体,仅是物体选择性吸收、反射可见光所产生的物理现象。受环境影响,会让人产生不同的视觉效果。所以色彩会随着环境的变化而不同。由此可见,对城市进行色彩设计时要与当地的气候特点、自然环境有机结合,也只有这样,才可达到理想效果。基于兰州新区的地理位置、气候及自然环境的特点,在选择色谱时可以考虑与周围环境色同类或者近似的色彩,达到对自然环境的再现。同时可以提高色彩的明度与纯度,这样既可以使新区与周围自然环境相融合,又可以从自然环境中脱颖而出,达到与自然环境的呼应。城市色彩设计要传承地域文化特征及表达地域个性特征。建筑色彩可从内在展现一个城市的历史、文化、风俗,不同的地方都需要有本地特色的建筑色彩。如果不将这些考虑在内,那么城市色彩则无法发挥其本身的作用。所以城市色彩设计一定要融合传统元素,由传统服饰、当地风俗、民族特色等方面去吸收“本地特色”,并且要注意,在色彩的选择上,要优选那些易让人接受和认同的色彩。新区所选用的色彩可考虑甘肃本地特色传统文化及少数民族的习惯用系,来作为基调色或者辅助色,个别色系可以作为点缀色。

就算是同样的色彩,如果材质不同也会产生不同的色彩感受。本地所用的建筑材料几乎都是取自于当地,具有“本土化”特点。例如常用的木材、石材等等,这些本土化的材料可给人一种各环境融合的感觉,同时,本地建筑材料运用率广,且推广容易,可以说是影响城市色彩的重要元素之一。通过功能区分来规划总体的城市色彩。对所要规划的范围进行功能上的分区,对不同的功能分区的功能、文化纹路等进行研究,明确宏观上的色彩用度。合理分区对于明确不同色彩控制强度可起积极作用,也让规划更显针对性。按照城市空间结构和对城市特色区域进行色彩规划,对每一地块宏观尺度的色彩进行落实,得到中等尺度的地块色彩,这也是人在正常视觉范围所能感知的最大色彩,可影响人对于总体区域城市色彩的感受以及判断能力。通过颜色的细划及适当混合,可让不同色彩呈现出统一、相对的色彩印象,这样所形成的区域色彩更自然、和谐,也具有比较强的总体性。

二、兰州新区环境色彩配色原则

首先是对色彩的宏观整体把握,兰州新区主要解决自然环境色彩与人造环境色彩之间的关系,也就是要根据两者之间的情况制定兰州新区的主色调。利用自然环境色彩与人文色彩的协调可以明确表达地域文化特征及地域个性特征。基于兰州新区的地理位置、气候及自然环境的特点,在选择色谱时可以考虑与周围环境色同类或者近似的色彩,达到对自然环境的再现。但是也要有一定的呼应色彩,适当提高色彩的明度与纯度成为主色调之一。这样既可以使新区与周围自然环境相融合,又可以从自然环境中脱颖而出,达到与自然环境的呼应。例如,埃及的城市色彩规划喜欢运用黄色或是奶黄色。一般好一些的建筑会选择奶黄色的大理石作为基础色调。通过对建筑材料的颜色进行分析发现,埃及人之所以喜欢黄色,主要是因为其国土面积有百分之九十都是沙漠的色彩,人们对当地,特别是那种在阳光照射下的沙漠色彩有独特的偏好。其次是中观上合理控制,制定功能空间划分区环境色彩与主体建筑色彩关系配色方案。这个方案的确定,将进一步解决主色调与辅助色的配色面积关系。不同的功能空间在使用色彩的同时须注意,首先与主色调的呼应,功能空间的整体色域范围要与主色调相互协调;其次通过功能区里的主体建筑色彩配色设计特点来明确本功能区的功能特性和文化特质。本方案必须制定出详细的色域限定及参考范围,清晰描述出色彩配色关系及数据。由于自然环境的原因,兰州新区自然环境色彩比较贫乏,尤其是秋、冬季节,在海拔较高的情况下,日照量是丰富的。所以可以大胆选用一些具有少数民族色彩文化特征的代表色。

自然环境的特点篇3

关键词:环境艺术;艺术设计;个性化;因素

1环境艺术设计内涵

环境艺术作为多种艺术表现形式中的一种,其主要是以环境作为基础的一门艺术,环境艺术主要是将所设计的作品与周围的环境进行很好的相容,并通过制作材料的纹理、形状等形式体现出环境艺术的艺术手法。在环境艺术设计中,设计师比较强调环境这一依托特点。也就是说要求设计师所设计的艺术作品需要建立在周围环境的基础之上,并且能够与周围环境进行很好的融合,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其实环境艺术设计的内涵相对来讲还是比较广泛的,基本上涵盖了人们日常生活中经常见到的事物,环境艺术在我国城乡规划设计、建筑园林设计等设计领域都会涉猎到。所以环境艺术设计现如今已经成为人们生产生活当中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设计人员通过环境艺术设计让人们的生活方式更加多元化,人们的生存环境也更加健康美丽。可以说环境艺术设计是一门将人们的生存环境与艺术设计进行有机融和的一种特殊的艺术标新形式。

目前我们对环境艺术设计主要分为3个不同的表现意境层次:其一,人居环境中的自然环境,这一环境主要涵盖了山水、河流等自然环境因素,使得环境艺术设计中透露着很多自然信息。其二,人居环境中的经济环境和休闲娱乐环境。这一环境主要是为人们的空间环境带来活力,这样一来就可以增强人与环境之间的互动交流,促进人与人的情感发展。其三,人类自身的素质与所能达到的审美眼光对环境好坏的判断。这一点对于人造环境和自然环境来说,所起的作用也是非常重要的,只有这三个层次协调好,才能够让居住者获得心理和生理上的满足。简单来说,环境艺术设计就是人与环境进行有机结合的关键性因素。

2环境艺术设计特征分析

环境艺术设计与其他的传统艺术设计手法相比较,还是有很大差别。环境艺术设计不仅能够对生活环境改良,而且还能够满足人们的审美需求。其实环境艺术设计的特点也是比较明显的,动感美、协调美在环境艺术设计中都有非常明显的体现,而且环境艺术设计还强调了部分在整体中的影响。目前设计师通过对环境艺术设计的分析,得出了以下几点环境艺术设计的特征:

2.1人文与自然的有机融和

环境艺术设计主要是建立在环境基础上,其原则是以人为本,具有较强的服务性,也就是说环境艺术设计具有以人为本,但又需重点考虑自然环境的特点,环境艺术设计的这一特点也是其在人们的生活中所占比例逐渐增加的主要原因。

2.2多元化与整体性的有机融和

环境艺术设计服务对象是广大人民群众,所以设计师的设计理念还要能够满足不同群体的实际需求以及审美特点。即,在相同的设计作品中,不论是艺术的表现形式还是设计材料的选择上,设计师都要具备多元化的设计特点。除了具备这一特点之外,设计师还不能破坏掉艺术设计的整体美感,要保留其整体性。

2.3实用性与审美性的有机融合

设计师在设计环境的时候,除了要满足人们居住的生理需求以外,还要满足人们的审美需求。换句话说,设计师在设计作品的时候还要将其实用性和审美性进行有机的统一。

3环境艺术设计的个性化问题

在环境艺术设计中也存在概念化、公式化等艺术设计中常见的问题。这些问题对环境艺术设计的个性化发展都有影响,需要设计师慎重考虑。环境艺术设计的个性化除了设计师凭借多年的实践经验作为基础外,还要设计师根据不同的设计背景来选择设计的风格。之所以会出现这样的一种状况,主要是因为环境艺术设计的个性化发展也是环境艺术设计整体性与阶段性的有机融和。由此可见,环境艺术设计具有较强的主观能动性,而且还要求设计师要敞开心扉,摆脱传统艺术设计的束缚。为了解决传统工业生产中留下来的相关设计问题,设计人员一定要提高环境艺术设计中的个性化艺术手段,设计师对环境艺术中的个性化设计还要有一个全新的、系统性的认识。现阶段我们对环境艺术设计的个性化设计方式主要采用两种方法:一种方法是在设计的室内室外空间中,设计师们不断的融入更多的自然因素,这样的设计作品往往会让人更加贴近自然。另一种方法是在城市建筑设计中,逐渐减少水平造型和直线线条的使用,并将更多的色彩元素逐渐融入到环境艺术设计中,这样一来设计师所设计的作品才会更加灵活。当然,设计师在设计的时候还不能忽视设计的整体性。

4环境艺术设计个性化的影响因素

在现代化的设计中,人们对个性化的重要性有了全新的认识,也逐渐意识到环境艺术设计个性化设计的重要性。个性化在整个环境艺术设计中所发挥的作用也是非常重要的。但是在实际的施工中,对个性化造成不利影响的因素还非常多,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对环境艺术设计的个性化设计进行分析:

4.1风格化的制约

环境艺术的个性化设计是设计师在整个设计的过程中加入了自己对自然界的认知,并在此基础上还要加入一些已经掌握的自然规律。环境艺术设计中的风格化也是设计师对自己所创造艺术氛围的一种诠释,它对整个设计作品的个性化也起着重要的影响。

4.2环境艺术设计

个性化对环境的使用功能有着更高的要求在现代化的环境艺术设计中,广大群众对环境的使用功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一般相同空间所采用的个性化风格也会有所不同,不同风格的个性化也能够很好地依托环境空间的使用功能。

5结语

环境艺术设计作为一种新形式的艺术设计手段,其设计目的更加注重人与环境之间的协调关系,这也是未来社会环境发展的必然走向,良好的环境艺术设计可以让人们的生活及审美都有很大程度上的提高,而一个不好的环境设计则会降低人们的审美观。我国的环境可持续发展战略想要得到进一步的发展,就一定要始终坚持环境艺术设计的创新和个性化发展。

参考文献:

[1]陆楣.生态文化——环境艺术学科的新课题[C]//西部大开发科教先行与可持续发展———中国科协2000年学术年会文集.2000.

[2]田鸿喜.陶艺砖石在现代建筑与环境艺术中的审美及应用[C]//《中国陶瓷艺术设计发展趋势》学术研讨会论文集.2005.

[3]邱长沛.城市水景的自然生态与艺术风韵——从巴黎塞纳河到“东方巴黎”成都府南河、沙河[C]//中国环境保护优秀论文集(2005)(上册).2005.

自然环境的特点篇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169(2012)02-0070-05

环境新闻是人与自然环境发生关系的事实,是自然界运动和人类社会实践中的一种形态。作为新闻大家族成员,环境新闻只是分支,其固有的新颖性、重要性、接近性等新闻价值因素共性不变。但我们既然把它视作相对独立的一个新闻类别,表明它也有“这一个”的征状,即显示自己明显的个性特点,突出表现在广泛性、冲突性、刺激性、复杂性、审美性等几方面。

一、广泛性:环境新闻与公众利益密切相关

关于环境的含义,《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指“影响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各种天然的和经过人工改造的自然因素的总体,包括大气、水、海洋、土地、矿藏、森林、草原、野生动物、自然资源、人文遗迹、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城市和乡村”,且它们互有关联。环境的外延性涵义如此丰富,涉及其变动的新闻事实必然也极为广泛。环境新闻的内容,远较其他类别的新闻丰富多彩。

现实中环境因素直接与每个人息息相关,水、空气等人们每天都须臾不离,它们直接影响人的生活质量,甚至关乎子孙后代利益,维系着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如是,环境新闻对于公众有天然的贴近性、普遍性。环境问题的受众范围之广,人们对它的关注程度之高,远超很多其他类型的新闻。如文体新闻主要供给人休闲、娱乐,或满足某种精神需求:文艺新闻多是各种文化活动、演出,或是歌坛及影视明星风采、经历;体育新闻多是刻苦的训练、激烈的竞技、夺冠的喜悦或失败的遗憾等等,它们涉及的报道领域都较为单一,与受众的切身利益没有直接联系。而环境新闻所包含的内容如上述是如此之丰富,它能够最广泛地牵动起受众的神经与情绪。

广泛性特征表明了环境新闻报道题材的丰富性。从近年的传播情形来看,需要改变以往题材多聚焦于环境事件、资源问题等局限,拓展报道范畴,开阔公众视野。2009年哥本哈根世界气候大会后,“低碳”、“减排”等环保词汇流行,由此衍生出许多新闻素材:报道减排推动企业产业升级和技术更新所带来的更宽广的发展空间;总结以同样数量的碳排放实现更多产出的经验;宣传以创新技术、创新工艺、创新生产方法、创新运行机制所形成的绿色经济增长点;追踪形成全新的低碳型产业领域创造出新的就业机会;鼓励建设环境友好型、资源节约型生态城乡;倡导身边点点滴滴节约、健康、文明、科学的低碳生活方式,等等。这些既是经济报道的内容,也是环境新闻的领域。

环境新闻的广泛性还使得它具有较强的世界传播的普适性,不受或是少受民族文化、阶级关系或意识形态等影响,许多内容超越时空概念限制,成为世界性问题。冰川融化、气候变暖、臭氧层破坏、海平面上升、生物多样性减少等,它们与整个“地球村”居民的切身利益相关,各国媒体都不遗余力地报道。某个区域的环境变化,不只是影响到这个地区,甚至要关联到全球。2011年春我国北方多省小麦产区遭受严重旱情,可能造成夏粮减产使我国经济受到一定影响。这一事态引起世界媒体广泛关注,担心中国此轮旱情将影响国际粮食价格飙升。联合国粮农组织高级经济学家阿巴斯安就担忧:“中国发生的旱情给世界粮食库存的补充断了后路。”①2011年3月中旬日本发生海啸而致福岛核电站泄漏新闻,一时间全世界大为紧张,中国和美国民众还一度引发抢购食盐与碘制品的风潮。这表明即便是发生在某个地区的环境新闻也常常不是孤立的,遥远的地区也会受到波及并引起关注。近年来联合国召开全球环境会议,各国政要聚首一堂,共同协商解决办法,就表现出环境问题的全球化,显示出环境新闻的广泛性特质。

二、冲突性:环境新闻多表现人与自然关系的失衡

环境新闻多以人与自然的关系失衡为内容,这种失衡是由两者的不和谐与冲突引发,因此冲突性成为环境新闻的显著特征。

从唯物辩证法观点看世界,宇宙万物都是由矛盾组成,事物的运动、发展、变化都存在着矛盾冲突。人类自诞生后所进行的社会实践活动,许多都是在自然环境中进行,或是间接与自然界有某种关联,必然避免不了与自然界发生冲突。农耕社会的自给自足形态,人们只是很有限地利用自然界物质,人与自然的关系基本上“和平共处”相安无事,几乎没有什么冲突。进入工业社会后,人类加大了对自然界的索取并到了随心所欲的地步,便逐渐与自然产生矛盾:滥砍滥伐使得植被减少、水土流失、物种萎缩、荒漠化加剧;大量污水废气排放污染了水质、土壤、空气,这些人与自然的矛盾冲突,后果是损害了臭氧层,打破了生态平衡,导致气象异常,地质灾害扩大,疾病丛生,灾害新闻频发,不断造成物质文明损耗。20世纪初欧美兴起的“自然资源保护运动”,标志着早期环境新闻的出现,也表明环境新闻是源于人与自然冲突的产物,它自诞生伊始便天然地表现出冲突性的特质。

人和自然的矛盾甚至会衍生出诸多社会冲突来,这使得环境新闻的外延扩展到了政治范畴。水危机是当今世界所面临的严峻挑战之一,一些地区由于水的短缺引起争夺水资源的冲突,双方形成一种反对关系,直接影响这个地区的社会稳定,这类新闻并不鲜见。这种冲突有时甚至会上升成“为了某种目标或价值观念而互相斗争、压制、破坏以至消灭对方的方式与过程”[1](p156),即冲突发展到进行战争的程度。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地球学院院长JeffreyD.Sachs教授就指出:“从乍得到苏丹的达尔富尔,从埃塞俄比亚的奥加登沙漠到索马里以及该国的海盗,一直到也门、伊拉克、巴基斯坦和阿富汗的冲突,这些地区是一大片的干旱地区。因为缺水,导致农作物歉收、牲畜死亡、极端的贫困和绝望。许多冲突是由于水资源的短缺而造成或加剧的。这样的贫穷社区,给塔利班这样的极端主义组织提供大量招兵买马的机会。”②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也向全球发出过警告:“水资源缺乏威胁着经济和社会财富增长,也是引发战争和冲突的诱因。”③因此,对环境新闻的冲突性这一特征不可小觑。现实中不少新闻表现的是公平与不义、建设与破坏、先进与落后等矛盾斗争,这些新闻看上去似乎政治性较强,其中也可能隐含着与某些环境因素的关系。如我国政府下拨的专项救灾钱物,有的官员不是悉数用于地方重建而部分截留挪用贪污;对公众捐助援建贫困山区的善款,有的官员中饱私囊挥霍浪费,等等,这类具社会冲突的新闻,其背后都隐含着与环境相关的踪影。

冲突性不仅是环境新闻所具有的特点,其新闻揭示的过程中也常常伴随着冲突。不少记者对环境新闻的采写过程就充满了与对方的冲突、博弈。一些环境问题的揭露,往往与法规政策缺失和管理机构渎职有直接关系,记者的采写调查,会与政府、企业和个人发生利益冲突而遭遇意种种阻力。因此,从事环境新闻的记者,必持厚重的社会责任感、执著的专业精神,思想上做好随时与对方发生冲突的准备,方才可能获取饱含价值的新闻。

三、刺激性:环境新闻的反常震撼社会神经

这是指大量环境新闻所具有的引起人惊愕震荡的特性,会迅即造成某种社会影响。

心理学研究表明,人们对事物反常运动所产生的兴趣远大于对事物正常运动的关注,这也是负面新闻吸引人的魅力所在。许多环境新闻都是由事物的反常变动生成,它释放的信息在使人消除对事物变动状态的不确定上,远大于把握正面信息的能力,会刺激起人的神经对它关切。从人所进行社会活动的过程来看,通常都是按预构蓝图沿顺时针方向发展,处于正常运行状态。但其活动过程受阻,甚至逆行运转,就会打破事物的正常秩序,其反常的变动必然使人的感知与情绪受到刺激,产生“这是为什么”的疑惑并力图使事物恢复常态。现实中的大量环境新闻,不论是源于自然界的地震洪水等地质灾害,还是人类活动所造成的环境污染、生态破坏,都是由反常变动生成的事实,它们都会迅速刺激人的感知神经,迅即产生影响并引起关注,从而敦促社会积极行动起来以阻止这些反常事态的蔓延,努力使社会的运转回归到正常轨道。

环境新闻对人刺激的强弱、产生影响的大小,与新闻事态的性质,涉及对象的多少以及地缘的远近十分密切,构成正比关系。环境反常的事态越严重或涉及对象越多,新闻的刺激性就越强,产生的影响也越大。一次洪水伤亡几人的新闻,与一次地震夺去成千上万人的新闻相比,其对受众的刺激有很大的差异,影响程度也大不相同。环境新闻的刺激性弱,其影响短时间就烟消云散了,而环境新闻的刺激性强,对人的影响就会留下深深烙印。20世纪发生的世界著名“八大环境公害”、前苏联切尔诺贝利核电站爆炸等新闻,多少年过去了人们仍然记忆犹新,心有余悸。2011年3月日本福岛发生的核电站事故,其核反应堆的废弃处理工作科学家们估计将耗时30年以上??④,到2041年以后人们才可能从这一灾难事件的阴影中走出来。

环境新闻的刺激性与事态反常的突发性强弱也有关联。环境变动事前没有征兆突如其来,突发性越强对受众的刺激会越大。就新闻发生来讲很多都具动态的特征,但从新闻的性质来看,有正面新闻与负面新闻之分,且它们发生的动态强弱不同,对受众的刺激亦有差异。正面新闻许多都带有预见性、可知性,事情从萌芽状态就预示着将有结果。某种会议的召开或庆典活动等,便是按人的行为活动预设方向发展,到一定阶段预期目的实现,事实成立便成新闻,这种人为因素促成的新闻对受众一般没有什么刺激。负面新闻则与之相反,突发性远大于正面新闻,如空难、沉船等事故都是突发的,环境新闻恰恰大多是负面性质,偶然性强,意想不到,地震海啸、火山喷发等,在瞬间发生,自然令人惊讶而迅即刺激情绪。

当然,也有一些环境新闻并非突发,但它们依然具有刺激性而令人关注。野生动物的濒危、森林植被的减少、冰川融化的加快、海平面的上升、荒漠化的加剧、臭氧层的失衡等等,这些事实并无突发反常的标志而是一个累积过程,是在较长时间里渐进形成的现象,其反常在新闻报道的前后并无多大差异,性质也没有突变,且事态还在恶化发展中。这类新闻因事态的严重性、危害性,同样刺激社会的普遍注意力。从这点来看,环境新闻报道应力避目前存在的“运动式”弊端――遇有突发性环境污染或生态破坏事件,媒体蜂拥而上,可热闹一阵后就很快沉寂,鲜有持续不断将正在趋于恶化的环境现实展示给受众。这种急就章式的报道效果常常昙花一现。因此,环境新闻报道更应重视长期议程,无论是突发性的环境事件还是累积性环境问题,它们都是媒体经常性甚至是“永恒”的报道题材,这会更好地发挥环境新闻效应,有利于受众树立环保意识,时刻关注环境问题。

四、复杂性:环境新闻的本质与表象容易混淆

从新闻传播实践看,许多新闻通常发生在相对单一的领域范围,关涉其他方面不多,如教育新闻、军事新闻、体育新闻、文艺新闻等。环境新闻则多与各种因素关联,很多来自多方面的相互影响,是多种因素交织促成而非简单事缘引起,这样,便凸现出环境新闻的复杂性特征。从社会领域来说,环境新闻中的人口膨胀、大气污染、生态破坏、气候变化、农作物转基因、野生动植物减少等事态,往往牵涉政治、经济、科技、法律、文化、伦理乃至宗教等方面因素,涉及面较广,这便使不少环境新闻显得较为错综复杂。

就环境新闻所涉及的知识领域而言,许多事件不仅仅局限于环境科学的范畴、还与经济学、生态学、生物学、物理学、建筑学、化学、医学等学科知识相关,使环境新闻带有鲜明的与多学科联系的特征,比一般的新闻类型如法制新闻、文艺新闻、科技新闻等要显得复杂。从事环境报道的记者,需要知识背景丰富才能深入挖掘事件本质和成因,新闻才会具有权威性和影响力。当然,环境新闻的复杂性并不代表新闻报道是“阳春白雪”,普通受众在阅听上难以理解,它只是要求环境新闻记者要具备合理的知识结构与良好的专业素养,才能在新闻报道过程中深入浅出,将信息流畅易懂地传达给受众。

环境新闻的复杂性特点,使得一些环境事件在初期混沌一时难以判断,新闻报道显得模糊。这种状况就像从多棱镜中观测事物,从不同方面看释放出不同特质。有的环境事件本质上消极,却又被无意间罩上光环。如有的灾害乍看是自然界的变动造成,但细究又可能是人为的或是兼而有之。日本“3.11”核泄漏危机,是完全由海啸导致还是人为因素,一段时间都是“犹抱琵琶半遮面”。这类环境新闻释放的信息常常鱼目混珠,往往涉及因素较多让人一时理不清头绪。环境新闻的这种特点,实际上与新闻在反映现实社会的复杂性过程中,有时并不能把握住其本质而只关注表象的情形相吻合。近年我国“怒江电站风波”、“农夫山泉砷事件”、“农作物转基因”等有关环境新闻报道酿出的风波,皆因媒体见风就是雨、没有深入其实质而引起受众虚惊。

复杂性衍生出假象,这使得有的环境新闻报道表象掩盖本质。有的新闻讲某地大兴绿化荒山活动,植树造林、种养草坪改变当地生态,新闻基调积极。但事情的实质却是,这个地方兴师动众地如此劳作以后,种植的树草成活多少、后期如何养护就不管了,环保工作只是搞形式做一些表面文章而已。有的新闻报道某地从市区将污染严重的化工企业迁往郊区,市民欢呼雀跃今后将变得蓝天白云、空气洁净。但新闻没有讲污染企业搬往后是否投入资金进行技术改造、清洁生产。污染企业搬迁只是问题的一面,关键是要治理,只转移了污染源而没有彻底治理改造,依然要给郊区百姓带来污染危害。类似新闻,仅仅停留于表象或假象。环境新闻的这种复杂性特征容易被忽略,它提醒新闻业者不要被表象所迷惑,而要深入挖掘、思考、分析,将事实的真实面貌展示出来。同时,它要求新闻传播者不断丰富知识背景,以揭示出新闻复杂背后的真谛。特别是关涉日常生活的环境新闻,更需持有科学精神,不可只顾及眼球匆忙报道造成误导。

五、审美性:环境新闻形态拨动人的心弦

环境新闻的这一特征是从审美角度来观照的,它可从以下几点考察:

一是环境新闻中呈现的自然美形态。不少环境新闻中蕴含自然美因素,新闻中的名山大川、月涌江流、林海松涛、烟波寒雾、鸟语花香、古树云霞、荒原大漠、冰川溶洞等,它们或雄伟壮丽或温情脉脉,或威严盛气或婀娜多姿,令人陶醉而情思悠悠。受众在获悉信息的同时,也为新闻中的这些自然美洋溢起欢乐的情感,获得身心愉悦、裨益心灵的审美感受。获中国新闻奖一等奖的环境新闻专题报道《消失了的哈拉海》中,就有一连串远景、中景、近景、特写的电视镜头表现哈拉海湿地的美丽动人、赏心悦目⑤。有的环境新闻甚至完全是报道树挂雾凇、海市蜃楼、日食月食或新发现的千姿百态的溶洞、奇景迭出的峡谷、声振若雷的瀑布、珍贵稀有的生物等巧夺天工般神奇的自然美内容。“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新闻中这些自然美有助于加深受众对祖国大好河山的了解与热爱,鼓舞人特别是青少年的热情,激发他们探究大自然奥秘的兴趣。

二是环境新闻中展示的社会美形态。现实中人与环境的关系不乏协调与融洽,新闻镜头中的田垄整齐舒展、林带蜿蜒绵长、水库碧波荡漾、园林古朴典雅以及马路宽阔整洁、社区静谧优雅等等,它们凝聚着人的劳动创造,是社会美的体现,激发人珍惜、向往的审美体验。恩格斯说:“大自然是宏伟壮观的,……但是我觉得,历史比起大自然来甚至更加宏伟壮观。自然界用了亿万年的时间才产生了具有意识的生物,而现在这些具有意识的生物只用几千年的时间就能够有意识地组织共同的活动:不仅意识到自己作为个体的行动,而且也意识到自己作为群众的行动,共同活动,一起去争取实现预定的共同目标。”[2](p63)恩格斯揭示出社会美较之自然更加伟大。人按一定意图来重塑环境的市政改造、园林美化、住宅建设、生态保护等等,这些社会美的内涵是人的创造、智慧和力量的物化形态和行为美的一种肯定形式,通过环境新闻表现出来,显示出人的本质力量――自由创造活动和才能、智慧、品格、意志、情感。对环境新闻的这种审美愉悦,既存在于受众之中,也体现在新闻传播者的身上。目前环境新闻中的社会美题材较少,记者多关注环境问题诚然应当,但不应忽略社会美的题材,否则环境新闻缺乏丰富性,不利于受众对环境的整体认识。

三是环境新闻中凸显的悲剧美形态。悲剧是美学的重要形态,也是环境灾难报道最为普遍的特征。亚里士多德指出,悲剧在于好人的毁灭而“引起怜悯和恐惧来使感情得到陶冶”[3](p19),它具有“净化”灵魂的教育意义。灾难新闻中的地震海啸、洪水干旱、环境污染等造成的伤亡、流离、疾病、贫困等内容都是悲剧性,它们直接激发受众的审美情绪,产生悲苦、痛楚、同情等情感体验。环境新闻的这种审美主要表现为悲悯性,即由报道对象的悲剧所产生的悲泣与怜悯之情带来的一种审美情感。从感情基调上讲它是“一种痛苦的感觉,其原因是由于看见一种足以引起破坏或痛苦的灾祸落到不应遭受的人头上”[4](p116),历年普利策新闻奖和荷兰世界新闻摄影赛佳作,许多就是环境灾难的悲剧题材。如“荷赛”获奖报道《奥马伊拉的痛苦》:照片中正值烂漫多姿、金色年华的小姑娘奥马伊拉,胸脯以下被火山喷发出的泥浆像混凝土一样凝结住,被滚烫的泥浆所烫烂的双手已经失去攀扶身旁木棍的力量,她的脸是那么善良和美丽,充满着对生的渴望;她的神情又是那么痛苦,眼睛已暗淡无光,绝望地看着死神逼近,“她用生命最后的眼光苦苦望着我们”[5](封面)。面对这生与死的新闻,受众无不为之颤栗,哭泣悲鸣。这类报道构成典型的环境灾难新闻的悲悯性特征,给人留下难以忘怀的痛苦印象,只要见到这类新闻,受众就会想到灾难和悲剧,升腾起不可名状的悲悯之情。一套《黑镜头》丛书里大多是记者记录的环境灾难镜头,它们的新闻价值虽已随时光的流逝而消失,然而审美性长存,无论何时重温这些照片都叩击人的心扉,凄苦哀叹之情油然而生,同时,也提醒人们关注现实环境。

自然环境的特点篇5

关键词:环境艺术植物景观

一、环境艺术和植物景观艺术

我们所接触到的环境艺术属于一门极其复杂的艺术,不仅涵盖美术、雕刻、园艺、室内外设计等方面,还需要设计者拥有相当熟练的专业技能,是一门综合型的艺术学科。植物景观艺术是将大自然中的植物类型、小面积的植被群落和部分有特定意义的植物个体,通过设计者的设计创造,使其产生独具一格的美。在实际情况下,植物景观拥有很多特征,主要影响因素为其生长的地域、传统文化及植物特定的意义,每一种植被景观都可以被打造出特有的艺术效果。在当下,人们对生活质量有了更高的要求。设计者对环境的设计不应停留在简单的种植绿色植物上,而要向园艺景观艺术美学的方向靠拢。设计者在对环境进行改造时,需要以植被景观艺术美学为依据,为更好地装饰环境提供有力的理论指导,利用人工景观素材,通过相关设计形成理想的园艺植被效果,为人们提供心灵的美学盛宴。目前,环境艺术和植物景观艺术二者结合的趋势越来越明显,为了营造绿色、环保的环境氛围,设计者用特定的植被表现设计思想,使人们能够体会到环境艺术和植物景观艺术二者结合的美学效果。将环境艺术的思想和植被景观艺术的美感融会贯通,能使社会环境具有更加和谐的自然氛围。

二、环境艺术与植物景观艺术相结合的基本方法

1.打造景观的区域性文化

从环境艺术的思想可以得出,不同区域、不同城市都应拥有其特定的环境。将环境艺术和植被景观艺术二者结合,需要符合特定的原则。人们生活在世界不同的地方,每个区域有其特定的传统文化习俗,由此形成各具特色的区域文化。居民的生活质量和其所处的自然环境息息相关。在我国的城市建设过程中,每一区域都应形成表现当地文化的景观,打造别具一格的、能表现其区域特征的植被景观,运用特殊的植被表现区域景观的风格,建设拥有民族特色的景观环境。

2.加强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性

可持续发展是人们生存的基本环境规律,不仅可以为当代人提供必需的资源,同样维护了后代的生活环境,尤其在自然环境方面,可持续发展具有基础性的意义。人们对环境的要求必须保障当代与未来环境的健康发展。相关部门和居民应共同保护现有的自然环境,努力使二者的发展相互协调,合理地调整人与自然的关系,使二者和谐共处。因此,设计者要坚持可持续发展的原则,通过植被景观打造良好的生活环境,以此保障自然环境的平衡发展。环境设计艺术不仅实现了植物景观的欣赏价值,而且通过其本质和外表两方面体现了其美学价值。设计者需要打造出生动形象的景观,始终包含社会关怀和人文关怀,为居民提供美的享受,以此表达设计者的设计理念。

三、环境艺术与植物景观艺术相结合的实际意义

在当代社会,人们对生活环境提出新的要求,人们开始希望生活在环境优美的郊外,从而远离城市的喧闹。但这样的幽静之地与人们的工作地点相距太远,理想与现实往往存在差距,所以,设计者要不断优化城市环境,更好地为居民生活提供帮助,让人们享受环境基础设施的人文关怀。环境艺术与植物景观艺术相结合,更加符合当代历史文化背景下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观念,帮助人们获得物质与精神的双重享受,更符合新时期人们的审美需要。笔者认为,相关部门应加大对环境艺术和植被景观艺术相结合的支持力度,进一步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使人们体会到自然植物景观的重要性和艺术价值,从而进一步了解环境设计。在设计过程中,设计者要了解植被的特定含义和特殊功能,以此打造不同类型的环境设计,使不同区域拥有不同的景观特点。所以,不管是从环境角度还是文化角度看,都需要设计者通过专业的环境设计表现手法,将环境和植物景观相结合,提高人们生活环境的艺术价值。

结语

人们在追求更好的生活质量时,更需要注意保护自然环境,运用植被景观保持社会环境的天然性,通过环境艺术与植物景观艺术相结合的方式创造更为和谐的生活环境,让环境与美学共存,使人们在日常生活中真正融入大自然。

参考文献:

[1]陈敏捷.中国古典园林植物景观空间构成.北京林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5.

[2]刘靖.建筑环境设备与景观艺术的融合性研究.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

自然环境的特点篇6

一、地位、任务

国家教委颁布的《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初级中学课程计划》中明确规定:“小学自然、社会,初中物理、生物、地理等学科应重视进行环境教育”。这就决定小学自然课是必须对学生进行环境教育的主要课程之一。

《自然教学大纲》教学要求的第一项就是“指导学生认识周围自然界常见的事物及其相互间的联系,了解人类对自然的利用、改造、保护和探索,从而对大自然的概貌和人类与自然之间的关系有一个初步的了解。”从《课程计划》和《自然教学大纲》的要求中不难看出,自然学科对学生进行环境教育是落实《课程计划》的规定和体现《自然教学大纲》的需要,决不是穿靴戴帽,另搞一套。

根据课程计划和自然教学大纲的要求,自然课要完成的任务中也包括向学生进行环境保护是基本国策的教育。在指导学生获得一些浅显的自然科学基础知识的同时,也应获得一些浅显的环境科学基础知识,增加环保意识,在他们幼小、单纯的心灵上烙下保护生态环境的印记,让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战略思想影响他们一生,以致他们将来长大了走向社会后,不做对生态环境有损害的事。

二、内容、要求、方法

在确定教学内容的原则时《教学大纲》规定“教学内容应正确反映自然事物以及人与自然界的关系”。因此,教师必须深钻教材,挖掘教材中有关的环境内容,找好结合渗透点,应用适当的教学手段,有机地将环境教育的内容渗透到平时的教学之中。为了在教学中准确地把握渗透的尺度,我们将现行九年义务教育统编教材中有关环境教育的内容,按其渗透和结合的程度,分为典型环境教育课和渗透环境教育课(简称典型课和渗透课)。1~6年级典型课共14节,渗透课共38节,针对各年级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和已有的知识能力,提出不同的教学要求。

基本要求:

低年级:指导学生认识周围自然环境的显著特征,知道人类对自然界的利用,培养学生爱护花草树木的行为习惯。

中年级:指导学生认识周围自然环境的共同特征,知道人类对自然界的利用和保护,培养学生保护有益动物的行为习惯。

高年级:指导学生认识自然事物之间的联系和它们的运动变化规律,以及人类对自然界的利用、保护、改造和探索的一些情况,培养学生保护生态环境的行为习惯。

基本方法:

环境教育的过程,是一个在教师指导下,学生认识环境及环境问题的过程,这个过程既有理论研究,又有实践活动,所采用的教学手段有讲授、观察、考察、实验、讨论等方法。

三、课堂教学

要在课堂教学中,有机地渗透环境教育,首先必须依据《自然教学大纲》和《武汉市小学学科渗透环境教育指导意见》确立切实可行的教学目标,做到全面、明确、具体、适当,然后围绕目标组织教学活动。各个环节的教学都必须指向目标这个核心,使每项目标都能在教学过程中得以落实。所采用的教学方法,必须符合教学内容和特点及学生的年龄特征和认知规律。

1.典型课

这类课涉及的环境教育的内容比较多,集中突出地反映了环境和环境问题的一个方面的内容,一课就是一个具体的环保内容。

低年级以环境保护启蒙教学为目标,结合实际,诱导他们对环境的感性认识。例如《美丽的大自然》,可以用图片、录像、幻灯等直观教具,展现大自然的旖旎风光、鱼虫鸟兽、神秘太空、珍稀动植物等,也可带学生游览校园,让他们用眼睛看大自然,用语言描述大自然,使之通过感官的感知和语言的加工,将感知到的一个个具体事物联系起来,在头脑中形成关于大自然美丽的具体表象。以此实现本课环境教育的目标,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操。中、高年级则是小学环境教育的关键年级,此时的学生对环境已有了一定的感性认识。对自然事物的个体、事物的表面现象和事物的外部联系也有了初步的认识。此阶段环境教育的主要任务是帮助同学们将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以培养学生的认识能力为主,使学生认识自然规律,知道环境与人类的生存、发展的关系,知道人类在利用、保护和改造自然的过程中所做过的探索。例如《水的污染与保护》、《空气的污染与保护》、《保护大自然》等课,要带领同学们实地考察,或借助录像资料,让他们通过一个个具体的事例,深切地感受到当人们的活动违反自然规律时,就会破坏大自然,甚至遭到大自然的报复,使同学们从小就树立保护大自然的意识,不做或少做违反自然规律的事。

2.渗透课

此类课涉及的环境和环境问题方面的内容不突出,或是间接的反映,这一类课教师授课时,环境教育的知识不必展开,只是结合教材内容找到自然知识和环境教育的结合点,点到即可。例如《声音》一课,通过教学让学生了解了声音有悦耳和嘈杂之分,知道了悦耳的声音对健康有利,嘈杂的声音则损坏人体健康后,告诉同学们:“嘈杂的声音就是噪声,噪声也是一种污染。”根据教材的编排特点,在进行环境教育的渗透时,还要注意教材前后有关知识的衔接。例如《溶解》可为《水域的污染和保护》以及《雨和雪》作铺垫,空气中如二氧化硫的含量过高,溶解于雨雪,就可能形成酸雨,对动植物生长及人类的生存环境有破坏作用。

总之自然课中渗透环境教育,无论是典型课,还是渗透课,都要根据学生的年龄,已有的知识水平和可能接受的能力,在不同的层次上进行渗透教育,切忌不分教育对象和教学实际用同一模式进行,在渗透的深度上,也要把握好。环境教育作为普及性教育,不能上成某一学科的知识拓宽课和环境专业课。喧宾夺主、牵强附会,为渗透而渗透,只会影响教学效果,造成学生厌烦心理。

四、课外活动

要真正地将环境教育深入到学生的心灵之中,仅靠课堂的40分钟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借助其它媒体,利用课外时间共同辅助完成。例如学校与环保部门挂钩,组织学生开展环境科学实验,开展社会环境调查,参与社会各种环保宣传活动,创办校园教育园地,举办知识讲座、演讲征文竞赛、学习动植物的养殖等。

自然环境的特点篇7

关键词:建筑设计设计风格协调性

中图分类号:tU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建筑设计风格的概念及特点

1.1建筑设计风格的基本概念

建筑设计风格是指建筑设计中内容和外貌等方面所反映出来的特征。其特征主要在于建筑的平面布局、形态构成、艺术处理和手法运用等方面所显示的独创和完美的意境。建筑设计风格因受不同时代的政治、社会、经济、建筑材料和建筑技术等的制约以及建筑设计思想、观点和艺术素养等的影响而有所不同。

1.2建筑设计风格的特点

建筑设计虽然有不同的流派、不同的创作倾向,但其风格方面却具有共性,即在纷繁的形态中,蕴涵着对功能和空间本质的追求,使建筑更好地适应人类的生活要求。它把建筑形态要素间的关系简化为功能间的关系,讲求“形式追随功能”。因此,建筑设计风格是一个民族、时代、流派或是一个人的建筑设计作品所表现的主要思想特点和艺术特点。

2建筑设计风格与环境的协调性

2.1建筑设计风格与环境的关系

建筑最初的要求是简单且功能相对单一的,但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人们对建筑的追求,已不满足于遮风挡雨、抵御寒冷那么简单,而是更注重人性化的满足。比如:建筑的设计风格是否与环境协调统一,是否能满足人们的学习、工作、生活起居等方面的要求。因此,建筑设计风格与环境存在着相辅相成、相互影响的关系。即建筑是构成环境的重要组成部份之一,建筑设计风格的好坏将对环境造成直接的影响,而环境对建筑设计风格也有着直接的影响,因不同的建筑设计风格适合不同的环境。由此可见,环境的特点决定着建筑的设计风格,而建筑设计风格反过来也影响着环境,二者之间是相互依赖、和谐共处的关系。

2.2建筑设计风格与环境的协调性

首先,建筑设计风格要与自然环境相协调。目前,相当一部分建筑,其设计风格在与自然环境的协调性方面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甚至为了建筑不惜破环自然环境的现象还时有发生。这种现象不利于建立和谐社会,更不利于建筑的可持续性发展。建筑设计者应体会建筑的内涵,在设计时考虑环境的范围不应只局限于一个小的区域,而是要把一个大的自然环境因素考虑进去。为了使建筑设计风格与自然环境更好地协调,做到完美结合,达到建筑设计风格与自然环境相得益彰,突出建筑独有的魅力的目的,建筑设计者要有长远的眼光,充分考虑到建筑设计风格与自然环境的长远发展关系,力求使建筑的设计风格最大程度地与自然环境相协调,这是现代建筑设计者所要努力的方向。而随着人们生活质量水平的不断提高,在建筑设计中,也越来越看重建筑设计风格与自然环境之间的协调统一。尤其是建筑的保暖性、采光性、通风性、减噪性等环保节能的因素。合理利用自然资源,在最大程度上减少对自然环境造成的负面影响,并根据自然环境的特点及优势,扬长避短,尽可能把建筑设计风格与优美的环境巧妙结合,实现内外部环境之间的协调,为人们营造一个绿色、安全、幽雅、舒适的生活环境。

其次,建筑设计风格要与人文环境相协调。任何一个建筑都不是孤立存在的,它必然与周边的环境有着直接或间接的关系,而建筑设计风格则是人文环境不可或缺的一个组成部分。建筑设计风格需要环境的烘托,才能相得益彰,而建筑设计风格的好坏对人文环境构成直接的影响。此外,人文环境的特点也决定了建筑的设计风格。在建筑设计时,首先要考虑的是人性化的满足,即建筑能给业主提供什么服务,带来哪些舒适的感受。每个个体因其生活水平,社会阅历、个性品质、职业地位以及民族、性别、地理环境的不同,致使这些不同的个体对于建筑的需求不会完全一样,而建筑设计风格是提高人们生活质量水平的一个有效手段。由此可见,建筑设计风格必须与人文环境相协调,这样才有利于建筑本身和人文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2.3促进建筑设计风格与环境协调发展的措施

首先,加强对自然资源的合理利用。在进行建筑设计时,其设计风格有可能与自然环境的保护相互冲突。如,为了增强人居的舒适度,就需要设置空调,这样的结果是把空调产生的热量排放到室外,从而使室外的温度更高,增强了城市的热岛效应,破坏了环境。为了实现内外部环境之间的平衡,就要加强对自然资源的合理利用,比如,自然通风、自然采光等以减少对电器设备的依赖;采用地源热泵,水源热泵,沼气能发电等以减少对自然资源的损耗;合理选取当地建筑材料,可以降低建筑施工成本,节约自然资源,而本土建筑材料又直接的形成建筑的性格,使建筑成为当地地域文化的载体;垂直绿化,在建筑每一层的公共空间种植大量的绿色盆栽植物,同时,在建筑外墙种植爬藤植物以遮挡阳光对它的直射,并利用植物本身的光合作用,蒸发、吸热而带走一部分热量,使室内与外界形成一个过渡的空间。为了保护自然环境,在某些情况下,建筑本身需要做出一定的让步。如一些重视合理利用自然资源的建筑设计师,会最大程度的利用自然通风,以减少空调设备的数量或是使用空调的时间。用主动的方式,在快速城市化的同时合理的利用自然资源,降低废弃物的排放量,保护好建筑周边的自然环境,使建筑更环保。

其次,加强对地理环境的合理应用。在自然界中,存在着各种各样的地形,那么在建筑选址与设计时要充分考虑到地理环境的影响力,加强对地理环境的合理应用。在建筑的发展过程中,历来都重视因地制宜,使建筑与地理环境完美融合,从而创造出特有的建筑景观。由于地理环境决定建筑的体型与层高,因此,地理环境是建筑设计风格和施工阶段都必须要考虑的重要问题之一。举例说明,我国的西南山地地区由于地理环境复杂,建筑施工难度要比平原地区大很多,因此不宜建设过高的建筑,以避免影响当地的地形地貌,造成安全隐患,为了适应这种复杂的地理环境,可以沿坡地等高线作阶梯状布局,建吊脚楼,吊层处理,利用踏步、平台等相关设施与地理环境形成协调,这样既能满足生活生产的需要,也符合因地制宜的理念。再比如,我国著名的黄土高原,以黄土著称,而黄土的特点是土质疏松,易下沉,这种地形不适宜建设较高的建筑物,否则,不仅对建筑本身的安全有影响,也会对当地的地理环境有影响,有可能造成当地的水土流失程度加重。总而言之,要加强对地理环境的合理利用,从而使建筑物更具有灵性,在满足人们生活、工作的同时,更能满足人们精神文化方面的需求。

再次,努力营造一个与周围环境相协调的氛围。由于建筑与周围环境密不可分,所以要重视建筑的意境构造,以营造一个与周围环境相协调的氛围。比如,我国古代建筑以“负阴抱阳、背山面水”为选址的基本原则和格局。背靠高山,面向江河,坐北朝南,拥有最充足的阳光,是建设建筑的最佳的位置,同时,也体现了人渴望与自然相融合,达到天时、地利、人和的最佳的人居环境。我国古代建筑以过厅、穿堂把院落和室内联在一起,由于木结构框架系统的优点,可以任意开窗,尤其是在南方,通向庭院的一边,通常都有一排落地长窗,在打开时,室内外的气流就会完全贯通。在密集的居住条件下,很好地协调了人与自然的关系,最大程度地解决了通风、日照、保温、隔热、反光及防噪等问题。外部造型也尽可能地表现出与周围环境相协调的意念。它有虚有实,轮廓柔和,曲线丰富,在稳重中呈现出一定的变化。使建筑呈现出一种柔美的自然之态,使之与周围的山水林木等自然环境相协调。

3结论

综上所述,建筑设计风格的形式多样,在丰富了人们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同时,也促进了建筑设计的发展。但随着人们对建筑设计的要求越来越高,建筑设计风格与环境的协调性应当引起建筑设计者的充分重视,更好地利用环境和营造环境,促进建筑与环境的完美结合,使之更好地为人类服务。

参考文献:

自然环境的特点篇8

   西北地处我国内陆,总体自然环境与我国东部沿海及南方地区有着一定的差异。对西北地区自然环境的划分,从地理学的角度可从气候、地貌和植被来进行区分。西北地区的气候分区集中了我国主要气候区,包括东部的东南亚夏季风区、东南部的西南季风区、贯通中央东西的西风急流(冬季风)区以及西南部边缘的高原气候区[2]。西北地区地貌地形复杂,以高原与内陆盆地为主,有以世界屋脊之称的青藏高原和黄土高原,着名的盆地有塔里木盆地、准噶尔盆地、柴达木盆地,以及独特的吐鲁番盆地等,区内的平原多为地堑性盆地,如渭河平原,汾河平原,河套平原等,按自然地理特点可划分为8个区:黄土高原区、陕甘南部秦巴山区、阿拉善高平原与阴山以北高原区、河西走廊、柴达木盆地、三江源区、准噶尔盆地、塔里木盆地。西北地区经纬度跨度较大,从植被来看森林自南而北,自东向西在全区不同环境下均有分布,可分为三大类,即温带针叶林(北疆地区)、亚热带阔叶林(秦巴山区及川西北)和温带杂木林(黄土高原东部晋陕地区)[3]。从一般性的人居自然环境来看,研究西北地区人类活动所依赖的自然环境特点主要是山、水、沙漠、草原、平原、高原、盆地等。

   西北地区不同自然环境对当地农村群众体育的影响

   对当地农村群众体育的影响文化是人们社会实践的产物,体育这一人类社会实践的产物也属于大文化的范畴,其自身也受着人类文化发展对它的影响,但更多的是源于自然环境这一客观存在因素影响而形成的特有文化。西北地区的文化特征表现主要受到特殊自然环境的影响,西北地区的高原、黄土、草原、沙漠、河流与湖泊等等这些特殊的自然环境对人居环境有着很大的制约作用,特别是农村地区,他们的生活与社会活动都受此影响并形成一定的习性,这种习性长期的积淀形成了一定的生活文化特征。特殊的自然环境造就了西北地区特有的文化背景,这种文化背景对农村的农牧民社会活动构成影响,体育活动也在其中。基于自然环境影响使西北地区特有的文化背景可分为三类:第一类是生活于荒漠草原自然环境下的游牧文化的特点,其人性中必然张扬一种游牧人群的自由与野性,接受和传承更多的是源于荒漠与草原的自然哲学和文化。这种文化反映在体育文化中主要体现在地域性、射骑体育为主、竞技性强、包容性、开放性及英雄观与尚武精神等方面[4],人们更多的是选择一些典型的荒漠草原活动内容,最具代表性的是赛马、射箭、摔跤、赛骆驼等项目。第二类是生活于黄土高原自然环境下的旱作农耕文化的特点,以秦岭为界的高原区段,黄土为本、水深土厚、视野开阔,既适于养生、也善养文化,这类文化更趋于中华民族的主体文化特征,所生存的自然环境范围更大,人们对体育活动的选择内容广泛、形式多样,更多赋予一种文化色彩,较为典型的体育文化活动是集舞蹈、武术、体操、打击乐、吹奏乐、民间风俗为一体的安塞腰鼓,这一活动更能体现出陕北黄土自然环境、历史文化、生活劳动、风土人情和宗教信仰。第三类是生活于陕甘南部秦巴山区自然环境下的稻作文化的特点,源于青山秀水、由大自然和远古楚文化赋予浪漫色彩的巫楚文化生命力旺盛,表现的自然属性使人心与天通,感受山水、领会自然。受巫楚文化影响,加之山、水的自然环境,人们对体育活动的选择最具代表性的是龙舟、登山、游泳等项目,而且景色优美的山与水又衍生出较多的群众性体育活动,如穿越、徒步登高、攀岩、溜索、滑水、龙舟竞渡、溪降、漂流等。西北地区不同地域,有不同的山、水、土壤和不同的气候条件长出不同的林木、庄稼、草类,从而形成不同的种植、牧养以及生存条件和生产生活习惯,也产生不同的语言、声、色、文化习尚和特色,染就人们的自然特质与文化习性。基于不同自然环境本色形成的体育特色文化,使西北地区的农村群众对体育的认识与选择各具特色。

自然环境的特点篇9

随着现代高等教育理念的转变,校园规划与建设也随之呈现出新的发展趋势,环境育人的理念越来越受到重视。如何使校园环境具备更多潜移默化的教育功能,实现环境育人,本文结合国防科技大学主要院区规划与建设的实际,从规划角度就如何营造育人校园环境,为建设和谐校园创造物质平台和文化氛围,实现环境育人,进行了初步探讨。

1校园环境的组成元素和作用

凯文·林奇将城市意象归纳为路径、区域、边缘、地标和节点五种基本元素。从校园环境的物质形态而言,这五种元素同样是构成校园环境意象的基本元素,校园环境的规划与建设,需要对这五种元素进行有机组合,形成有整体性的校园环境意象。

校园中的路径,包括车行道和步行道系统,既是校园各区域的交通联系纽带,也是校园各种活动发生的重要场所;校园中的区域,指具有特定景观环境特色或风貌特征的不同功能区;边缘是指校园各个特色区域的交界处以及校园与城市的交界处;地标是指能使人产生强烈印象的建筑物、雕塑、小品等;节点是指校园环境的视觉焦点、端点或转折点,泛指校园环境的精彩片段。校园环境的营造就是通过上述五种元素的交织,组织起具有吸引力的、连续的空间序列,从而形成生动而富有内涵的校园环境意象。

校园环境具有物质和精神双重内涵,美好的校园环境,良好的配套设施,不仅能给院校的教师和管理人员提供良好的工作环境,给莘莘学子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而且也可以陶冶学生情操、净化学生心灵、规范学生行为,体现院校的文化和内涵,对学生产生激励作用,在浑然不觉中发挥育人作用,促进学生的全面成长和个性发挥。

2营造育人校园环境的原则

校园作为育人的场所,要通过科学的规划与建设,使构成校园环境的基本元素组合效果达到使用功能、审美功能和教育功能的和谐统一。

2.1功能性与教育性原则

功能合理是环境营造的基本要求,只有满足功能需要,才能塑造出富有人文秩序的学习、生活空间和交流环境;同时,在大学校园里,学生的全面发展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在满足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与学、相互交流、师生生活等物质需要的同时,还应赋予校园环境教育性,以充分发挥其育人功能,给师生以精神营养和熏陶。

2.2文化性与艺术性原则

校园文化是院校的灵魂和精髓,是院校总体面貌和特征的结晶,也是一所院校个性的反映。从构成上看,校园文化由外在的物质景观和内在的精神景观两个方面组成,其可以体现在院校的专业办学特色或传承的人文精神中,可以体现在特定的地域环境中,也可以体现在校园的公共空间环境和建筑中。在校园环境规划与建设中既要延续校园文脉特色,营造空间的文化性,也要寻求艺术性,做到技术和艺术的完美结合,体现高雅、淳朴、自然的格调。

2.3生态性与特色性原则

因地制宜地结合原有自然环境,反映区域自然环境特色,实现校园环境建设的生态化,是校园持续发展的有力保证。从“环境育人”和“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出发,校园育人环境的营造要以尊重自然生态为基础,要充分利用原有地形、地貌,对原生的自然环境进行保留和保护,最大限度地保护生态环境。同时,要坚持特色性,院校都有自己辉煌的历史、性质和特色,校园环境的规划与建设不可忽略这些要素。

2.4经济性与实用性原则

校园环境营造不同于园林建造,要顾及到校园环境现状及财力、物力等因素的制约,要遵循经济性原则,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尊重历史,因地制宜地对校园环境进行合理地规划、建设、改造和美化,以较小的投资取得明显的效果。同时,还要以人为本,充分考虑人的安全、舒适、便利以及情感和心理等因素,充分考虑教学、科研、生活、文化等多方面的需求,体现出实用性。

3营造育人校园环境的着力点

营造高标准、高水平的育人环境,必须立足高起点规划,在规划编制的过程中,应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坚持育人校园环境的营造原则,注重实用有效与审美价值的和谐统一、注重自然与建筑的和谐统一、注重历史延续性和营区风格的和谐统一、注重景观与文化氛围建设的和谐统一,并对规划成果进行环境评价与评估,以营造出最优育人环境。

3.1交通组织。交通组织是构成校园环境基本元素中的路径,是连接校园各功能区的纽带,主要包括校园道路网络结构和分级。

3.1.1可及性。可及性是对校园车行系统与步行系统的一个综合评价指标,校园道路系统及出入口的设置,应便捷、通畅、高效、安全、直接地与校园的各资源相连接,便于校园活动的开展和后勤保障社会化。

3.1.2步行优先。步行系统是校园内使用频率最高,也是最具有活力的交通系统。要坚持步行为主,人车分流的原则,优化步行道路与建筑空间序列及绿化景观空间的组织,营造出多样的环境效果。如国防科技大学三号院的步行交通系统依据不同的功能区域,设置了不同等级的步行道,其中教学区步行系统结合环境特点,采用了多样的空间形式,营造出了丰富的景观效果(图1、图2)。

3.2功能分区。功能分区是构成校园环境基本元素中的区域与边缘,主要分为教学、科研、办公、生活、活动等功能区域。

3.2.1弹性。弹性规划旨在建立充满活力,具有多种适用性的校园骨架。功能分区的划分要科学、合理、可行,要有利于进行宏观控制,其形态既要对现有教学模式及功能组织等具有灵活的适用性,也要对未来可持续发展具有科学的指导性,如国防科技大学三号院教学区的规划设计采用模块化布局,在保障现有教学模式和功能的同时,为以后的发展也预留了弹性空间(图3)。

3.2.2特色。校园的功能分区在规划与建设效果上要形成不同的空间主题,以产生可识别性和归属感,特别是要在容易建立明显印象的地方,通过空间氛围的差异性来强化校园特征,形成特色,如国防科技大学一号院北门的规划建设,利用紧邻城市主干道的区域位置,将学校的科技成果馆与大门合并建设,巧妙地实现了“门”馆“合一,在节约建设成本的同时,营造出了学校的特色与性格,提升了学校形象(图4)。

3.3建筑。建筑是构成校园环境中地标的重要载体,院校建筑是典型的育人空间,是精神文明的重要标志,要赋予其艺术性和人文性,使其具有高品质的文化氛围和内涵,在校园环境中起到统领作用,并达到与环境的和谐统一。

3.3.1历史延续性。校园环境经过历史积累和沉积,已形成了一定的风格和特色,在新时期的校园规划与建设中,传承和延续这些风格与特色,有利于体现院校文化和底蕴,如国防科技大学三号院二期规划中沿承一期建筑组群布局的风格和形式,并结合山地特色,对建筑体量进行了调整(图5、图6)。

3.3.2自然和谐。校园环境建设要坚持“以单体建设带动环境建设,以环境建设突出人文特色”的建设思路,以点带面,整体推进,做到“建一个,成一项,配套一片”,实现规划、单体和自然环境的融合,为建设生态化育人型营区奠定基础,如国防科技大学在以丘陵地貌为主要特征的三号院规划建设中,通过具有山地特色的建筑空间及外型的塑造和环境配套,使人文景观与自然景观和谐相融(图7)。

3.3.3多样化空间。随着教育模式的创新和发展,校园环境形态也需呈现出多样性与层次性,校园环境的规划与建设要以人为本,科学布局,增加空间使用的灵活性和实用性,注重完善公共服务空间、营造交流空间,以适应不同活动功能的需要和不同层次的心理需求,给人不同的视觉和心理感受,以增强校园环境的凝聚力和生命力。

3.4景观。景观是构成校园环境基本元素中的节点,是校园环境中最有活力的场所,要按照人文化、生态化的原则进行。

3.4.1人文化。具有鲜明人文特色的景观是展示校园形象,唤起师生共鸣,提升校园活力与品质的关键。景观作为校园精神和文化的重要载体,应反映出科学文化的理性与秩序,体现人文精神和氛围,如国防科技大学三号院规划在南门主入口区域,利用原有水塘作为水源,设置可循环的景观水系,广场等组成丰富的入口景观,并沿步行系统规划设置了富有军校文化特色的名人雕塑园等多种文化建筑小品,以塑造富有军校人文氛围的校园环境(图8)。超级秘书网

3.4.2生态化。校园景观环境的生态化不仅仅是校园绿化,其既包括绿地、水体等自然环境建设,也包括建筑、道路等人工环境建设,还包括市政环卫系统的配套与清洁能源的利用,要达到人工环境与文化、地域、自然相融合,形成人、人工环境、自然环境的和谐共存,使整个校园成为良性循环的有机体。

4结语

总之,校园环境,重在建设,贵在规划。育人校园环境的营造,必须强化规划意识,把握营造原则,选择恰当的着力点,深化其人文内涵,强化其教育功能,才能为师生提供一个和谐、人性,富有文化气息的校园环境,实现环境育人。

参考文献:

[1]魏春雨.营造.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

[2]李驰.论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中的规划理念[J].安阳工学院学报.2006(4).

[3]刑勇.论大学校园环境的功能及建设原则[J].中州建设.2006(6).

自然环境的特点篇10

【关键词】建筑设计环境探讨

中图分类号:S61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一.前言

建筑与环境一方面为保证人们的安全、卫生和健康,应选择无灾害危险和对人体无害的环境;另一方面,建筑工程也不应破坏当地生态环境,不应排放三废等造成各种危害而引起公害,并应进一步绿化和美化环境,提高环境设施水平。明媚的阳光、清新的空气、宜人的景观和健康的环境是人类永远的向往。无论是在遥远的古代还是在科技空前发展的今天,建筑可以取代自然环境而成为现代人类生活的庇护者,却不能改变人类对自然界的依赖。

二.建筑与环境的关系

最初的建筑是人类为了躲避豺狼虎豹等猛兽的攻击,为了遮风挡雨、抵御寒冷而修建的,其要求简单、建筑的功能也比较单一。中国古代的城市环境和建筑设计,表达出极为强烈的政治意象。城市随着奴隶制的产生而形成,所谓“城”就是防御的墙垣;“市”即贸易集市。到了封建社会,为了表现帝制的权威性,随着各朝代的产生而出现的城市,它们的布局皆以宫室为主体,将之置于城市的主轴线上,而周边再辅以官署和生活生产有关的建筑及城垣、壕沟等防御设施。虽然中国古代城市的规划有一定的格式,然而却也有不少的城市规划,创造了因地制宜的布局方式。城市中古老的有价值的建筑是一个城市历史的见证,是一个城市文化艺术的展现,是不可再生的宝贵资源和人文财富,是应该保护、保留和整治的。盲目的建设和拆除只会给城市带来巨大的损失,城市环境和城市规划被极大的破坏,使城市失去原来的风貌,变成钢筋水泥的丛林。在传统特色逐渐消失和自然环境日益受损的现状面前,人们呼唤:城市特色,生态环境。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建筑的环境要素的认识越来越高,要求也越来越高。现在人们对建筑追求的不仅是牢固,外表的美观,更注重的是内在的魅力:建筑与环境是否和谐统一,是否能对大限度地满足人的需求。现在人们对建筑更看重的是人性化的满足

由此可见,任何建筑都不是孤立存在的,它必然存在于一定的环境中,并与周围的事物存在着直接或间接的联系。它与环境中的建筑、交通等要素构成了一个完整的环境体系。因此,建筑与环境是对立统一的,它们有着相互影响、相辅相成的关系。一方面:建筑是构成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建筑需要环境的烘托。建筑的风格、特色、品质好坏都会对环境造成直接的影响。另一方面:环境对建筑有着直接的影响。不同的环境适合不同的建筑模式,环境的特点决定了建筑地址的选择和建筑模式的确定。

由此可见,不论是建筑与环境,还是与人的关系来看,建筑处于的是从属的地位。在现代的建筑中,环境因素是影响建筑的重要因素。建筑必须与环境相协调统一,才能满足人们日益提高的要求。所谓的建筑与环境的协调至少包括两层意识:一是建筑必须源于环境,与周围的环境协调统一,即做到与环境的时间和空间相协调。建筑的外在美和内在价值与环境的和谐统一。二是建筑与人的环境空间的协调统一。建筑必须考虑与人的协调关系。

三.建筑设计与环境相协调理念

任何建筑都必然要处在一定的环境之中,并与环境保持着某种联系,环境的好坏对于建筑的影响甚大。

1建筑的环境特定性。建筑与环境的关系是辨证统一的。建筑与环境的统一主要是指两者联系的有机性。它不仅体现在建筑物在体形组合和立面处理上,同时还体现在内部空间的组织和安排上。建筑物一旦建成了就很难移动,建筑的艺术形象永远和它周围的环境融为一个整体,有许多建筑还必须依靠特定的环境才能形成富有个性的形像。

2建筑环境与人的互动。当人们置身于某一建筑环境时,往往会发生某些情绪反应,如对庙堂感到威慑、对陵墓感到肃穆、对住宅感到亲切、对园林感到轻松对图书馆感到雅致、对纪念碑感到崇敬、对大商场感到喧腾、对大广场感到心旷神怡…..。因此,建筑环境与人存在着互动的关系。一方面,环境在很大程度上可以强化人们的感觉和记忆等。从而影响人们对环境的认识。人们的感受和认识自然就会有很大的不同。另一方面,人们的活动可以令建筑环境的特征更好地显现出来,有时甚至有巨大的影响力,再有,如果从大的方面理解环境与人的互动关系,则可能很简单,即人类善待环境,环境就会善待人类,但是这一点并不容易做到。人和环境的关系是密不可分的,人影响环境,同样环境也影响人,因此,在进行环境设计时,应尽量平衡人与环境的关系,既要满足人的需求,又要使环境保持或进入一个良好的状态。在对待建筑与环境的关系方面"我国古典园林也有独到之处。它强调利用自然环境"但同时又不惜以人工的方法来,造景按照人的意图创造自然环境,既强调效仿自然,但又不是简单地模仿自然"而是艺术地再现自然,人工与自然结合的结果常有极佳的效果,对于建筑空间,现代技术的发展使得精确控制那些影响环境舒适性的因素成为可能"很多难题都可以借助适当的技术得到解决。

3用生态观念处理建筑与环境的关系。现代社会由于人们对建筑和环境提出了比以往更高的要求舒适的,合乎要求的室内外环境成为人们的理想之所,所以温度,湿度,空气,阳光,声音,绿化,水体等这些具体的环境因素就变得非常重要。设计结合自然实际是用生态观念,处理建筑与环境的关系,顺应自然规律。建筑防灾设计,节能设计,生态城市,绿色建筑等均属这种范畴。在建筑物的各种物理指标满足,在能源的开发利用与节约,在废物,污染的排放"在环境空气质量的控制,在建筑材料的开发。在城市,建筑规划的布置,在与人类生活相关联的各处,建筑设计与自然都需要很好地结合。建立一种面向可持续发展的建筑,通常环境条件越是不好。环境设计越要精心。

4建筑与自然环境结合的典范。流水别墅世界著名的美国建筑大师赖特极力主张,建筑应该是自然的,要成为自然的一部分,简言之,建筑就是应当模仿自然界有机体的形式,从而与自然环境保持和谐一致的关系。这种观点应当说是处理建筑与自然环境关系的有代表性的主张。具体来说,他的建筑观是崇尚自然,把外面的空气,阳光,水声和绿茵引入室内,他倡导设计要更多地发挥自然通风的作用,将建筑体形和自然完全融合在一起,他设计的建筑往往就好像是自然的一部分,或者像植物一样是从大自然中长出来似的,这样,建筑物不仅不会破坏自然环境,相反,它应该为自然添色、应该为环境增美。流水别墅与周围自然环境的有机结合是他最成功的手法之一。

四.建筑设计必须与环境相协调

1.与自然生态环境相协调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要求越来越高。在现代建筑设计中,必须注重与周围的自然生态环境的协调统一。特别应该注重建筑的采光性、通风性、保暖性、减噪性和增湿性等生态节能的因素。建筑设计时应立足于基地固有的优势特点,扬长避短,应全方面考虑建筑与环境之间的关系问题。尽量将把建筑的美与环境的美巧妙地结合起来,增加生态环境因素所占的比例,利用一些空地合理布局、规划,多保留和设置一些绿化地、水面,力求提供幽雅舒适的生活环境。

从目前的一些建筑设计来看,不太注重与自然生态环境的协调统一。特别是在城市建筑中,为了修建房屋而不顾及对生态环境的破坏,肆意砍伐或迁移大树,毁坏绿地等现象还时有发生。这都是建立和谐社会背道而驰的可耻行为,不利于建筑的可持续发展。不少人对环境理解还存在一定的局限性,而没有体会到建筑的内涵。建筑考虑的环境范围仅仅局限于一个小区域,没有把更大范围的生态环境因素考虑进去。有的只考虑短期的、暂时的因素,没有考虑到建筑与环境在长远发展中的关系。

作为建筑设计师,必须周密地考虑到建筑与诸多生态环境因素之间的关系问题,并力求将所设计的建筑最大限度地能够与生态环境保持协调、统一的关系,与生态环境做到最佳的结合。这样才能使建筑与生态环境相得益彰,大大提升生态建筑的独特魅力。反之,如果与自然生态环境的关系处理得不好,就会影响甚至破坏周围的自然生态环境。而建筑周围的自然生态环境如果恶化,就会对建筑造成不良的影响甚至可以破坏建筑。

因此,作为建筑设计师,必须注重与自然生态环境的协调统一,充分考虑建筑设计与自认生态环境的相互关系,力求和谐统一,这是做好现代建筑设计的应该重点思考的课题。

2.建筑设计应与人文环境相协调

任何一个建筑都处于一个建筑环境中,它必须与周围的环境相协调,才有利于建筑本身和建筑环境的协调相处和可持续发展。这需要建筑设计时要充分考虑与人文环境的协调因素。人是建筑和环境的主体。建筑设计时必须考虑人的需求。

五.结束语

我们必须重视建筑设计与环境的关系,并不断探究出利用这种关系的新方法,设计出更多更好的建筑作品,更好地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建筑与环境的关系应以“人与自然共生”、“人与社会共生”作为基本出发点,贯彻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树立整体观念、生态观念和发展的观念,人、建筑与环境应共生互惠、协调发展。无论科技多么发达,建筑都应该向自然环境学习,立足朴素的自然原理,为生活在它庇护下的人类提供自然、健康的、和谐的生活环境。

参考文献:

[1]谢浩.建筑环境设计思考[J].城市开发.

[2]金磊.2009:回归建筑创作的客观立场[J].建筑创作,2009.

[3]魏卫红,艾会霞.谈当代建筑与环境的协调关系[J].魅力中国,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