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环境金融理论十篇环境金融理论十篇

环境金融理论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5:50:08

环境金融理论篇1

关键词:金融生态;金融生态环境;劳动价值学说;主要矛盾;能动性

文章编号:1003-4625(2007)02-0026-03中图分类号:F832.0文献标识码:a

一、必须准确地把握金融生态及金融生态环境的科学内涵

金融生态及金融生态环境是从生态学引申出的经济学概念,属于经济学范畴。如同某一种生物要生存必须要有与之生存相适应的食物、气候、水分、阳光、土壤等物质条件一样,金融主体(金融产品和金融服务的生产者)的生存也必须要具备生存的“食物”及经济社会环境等物质条件,其生存态势是由其生存所必须的物质环境及其变化趋势所决定的。金融作为经济社会领域内的“物种”是由许多在抽象意义上相同的但又呈现出不同特点的个体金融主体组成的一个庞大的群体。在不同的经济区域内金融主体总量、结构及生存态势是不断变化的。因此可以归纳地说:金融生态指一定经济社会环境中金融主体的生存状态及其变化趋势,而金融生态环境则指影响或决定着金融主体生存状态及变化趋势的经济及社会环境。

金融主体、金融生态环境及金融生态调节构成金融生态体系。金融生态调节指中央银行及金融监管等部门对金融生态环境的调节、维护等方面的功能。研究金融生态环境一方面要考虑外部条件的影响,另一方面要关注环境与主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可以把金融生态理解为各种金融组织为了生存和发展,与其生存环境之间密切联系、相互作用的动态平衡体系。

金融生态环境作为一个庞大的体系(系统)是由许多子系统构成的,这些子系统均可以从不同方面对金融主体的生存态势产生影响。这些子系统包括经济环境、社会环境(主要指政府的功能及分配制度等)、法制环境、信用环境、市场服务环境、市场监管环境等。对于生态体系或生态环境来说,社会领域和自然界最大的区别在于:一方面,社会领域内的“生物主体”不是被动地适应环境,而是能够能动地去影响环境和改善环境。如从金融与经济的关系上看,金融主体可以独立地成为社会经济领域一个“族群”,如把社会经济作为一个整体看,金融主体本身就是社会经济主体的主要构成部分,而且是最为活跃最为关键的一部分。一种社会经济环境能否为金融主体提供足够的“食物”,在很大程度上也取决于金融主体在经济活动中自身功能的发挥,也就是说金融主体本身能够对所需“食物”的总量及结构产生积极的影响,而自然界中的生物对其生存环境的影响是十分有限的。另一方面,金融生态环境中,主体与环境间的界限不是十分清晰,他们之间的互动关系是经常的、立体的、多样性的。此外,也是最根本的区别在于金融生态系统的各个要素和子系统都是由活动着的人群(居民、企业、政府、国外)或者人群活动的积淀(社会、经济、法治、文化、习俗等)等形成的,人是整个金融生态系统的核心。

经济环境。经济环境不仅决定着能为金融主体提供“食物”的总量和结构,而且决定着金融主体的生存空间。我国由于幅员辽阔,更由于资源、区位、政策、制度、观念等方面的异差导致各经济区域间发展的极度不平衡,这种不平衡绝不亚于国与国之间。经济环境的差异主要表现为经济总量差异、经济质量或结构差异及经济效益差异。经济总量决定着能够生存其间的金融主体的总量,经济结构、质量及效率决定金融主体的生存质量及可持续发展能力。通常用人均GDp来衡量不同区域间的经济发展水平,而经济结构则包括产业结构、产权及组织结构、产业技术结构、企业规模结构及经济发展模式等。经济效益则指投入与产出之间关系,主要衡量指标有投资产出率、投资回报率、产值利税率等。

法制环境。如果经济环境决定着对金融主体“食物”的提供,那法律环境则决定金融主体的“人身安全”。产权是金融主体的生命机体,只有在完善的法律环境下,金融主体的产权才能得到有效的保护。如果现行法律制度存在重大缺陷,如果执法效率低下,如果司法缺乏公正性和独立性,那么,不仅仅使金融主体“人身安全”无法得到保障,而且会诱使地方政府产生种种机会主义行为。

信用环境。信用环境涵盖金融产品及服务消费的各个领域,包括企业、个人、政府等方面。信用环境是金融主体“人身安全”保障的另一方面。信用环境好与坏直接决定金融产权受侵害的程度,直接对金融主体的活动产生激励和约束作用。信用环境包括金融产品及服务消费者有无诚信意识、社会诚信文化传承环境、信用环境建设的制度和措施及征信体系的建立与完善等等。

市场服务环境。金融主体的活动需要借助多种中介机构,如担保、法律、会计、审计、资信评估、征信服务等中介机构。发展与金融主体服务需求相适应的市场中介服务机构不仅可以使金融主体节约成本、提高效率、拓宽服务领域、提升服务功能等,还可以有效地增强人与人的关系,提升建立彼此间诚信的基础。

政府服务环境。政府服务环境构成主要包括这几个方面:一是地方政府的财政状况。政府财政越强,履约和履行职能的能力就越强,金融生存环境就越好,金融主体税负环境也越宽松,乱收费、乱罚款、乱集资、乱摊派的行为就能得到有效遏制。二是政府对经济活动的干预程度。政府对宏观经济进行调控和管理是必须的,但出于财政能力和公共服务能力不足而干预金融活动是十分有害,尤其为政绩工程和地方保护而强行干预金融活动更具有极大的破坏性。三是政府的行政效率,如审批程序、政府机构设置、服务意识、干部素质、工作效率等。四社会保障体系是否完善等。

市场监管环境。一是监管制度框架是否健全。二是监管效率高低。三是金融主体风险控制机制和市场退出机制是否完善,如有无存款保险制度、金融机构破产制度等。

二、积极地改善金融生态环境是对马克思劳动价值学说能动地运用和实践

金融资本是金融主体――这个经济领域“生物”机体的主要构成部分。有“贡献”才能有“回报”这是经济领域一项铁的法则,而为了“回报”才做“贡献”是资本的固有天性。金融主体生存所依赖的“食物”是什么?是经济活动中产生的新价值(超过生产成本的部分),新价值只能在物质生产过程中产生,金融资本及其控制的金融资源本身是不产生新价值的。但是物质生产过程中劳动力及生产资料的结合必须要用资本作为黏合剂,金融主体也只能通过自身掌握的金融资本及金融资源参与到物质生产活动中才能分得“食物”,才能生存乃至发展壮大。

金融资本及其金融资本的所有者参与经济活动的惟一目的是获取利润,不同的经济社会环境决定着不同个体资本获取利润的能力,这除了自身的因素外,其生存的环境也具有决定意义。在目前状态下,无论是发达的还是不发达的市场经济体中,由于种种因素影响,还存在着外延较为清晰的不同的经济区域或经济单元。我国正处于经济的转轨时期,政府在经济发展中还扮]着十分重要的角色,故此,我国的经济区域带着十分浓厚的行政区域色彩。不同的经济区域内生存着若干独立的和非独立的金融主体,这些金融主体无论是总量、结构或者是金融主体自身的功能和效率无时无刻不处于变化之中,金融主体及功效的调整直接决定着金融资本及所控制的金融资源在不同区域间的分布以及金融主体动员社会资金长入经济的能力,这一经济现象的导]及掌控者即是我们常说的市场经济中那只看不见的手――价值规律。

金融生态环境是如何通过价值规律调节金融资本及所控制的金融资源的分配呢?一方面,不同区域内社会经济总量、质量、效率决定着物质生产活动中产生新价值的总量,其本身就决定着金融资本获取利润的能力,并以此决定着生存其间的金融主体的总量规模;另一方面,不同的社会及经济环境对金融主体的生产成本具有重大的影响作用,而金融资本利润率是由社会平均成本决定,而不是由单个资本的生产成本决定,低于社会平均成本能够获得超额利润,而高于社会成本会降低利润率或者亏本。因此金融生态环境对金融资本获利能力的影响分为两个方面:前者是“食物”的总量,其决定因素是本区域内社会生产总值和利润总规模;而后者大多是对其经营或者生产成本产生影响,以影响其获取超额利润的能力。好的信用环境会降低经营风险,减少应收利息损失或资本(资金)本身的损失――坏账要靠利润来弥补;好的法制环境(包括立法、司法)会使金融债权得到有效保护或减少损失;良好的金融市场中介服务环境会使金融主体降低成本并提高效率;好的市场监管可以适度控制金融机构总量、结构并形成良好的市场秩序;政府对金融业的服务功能、效率及分配政策也直接影响金融主体运作功效及积极性。故此,有一个良好的金融生态环境,金融主体是“不用扬鞭自奋蹄”,反而在较差的金融生态环境中金融主体对政府来说确实是“牵着不走,打着倒退”。

2005年的统计数据能够充分说明我国金融资源分布的严重不均衡性,至2005年底,仅占全国人口35.47%的东部10省市,却占有全国金融资源的61%、金融机构的38%和金融从业人员的43%,仅广东一个省就占有全国11%的金融资源;东部集中了全国61%的存款和61%的贷款,而且集聚效应仍在继续,贷款占比较上年又提高了1.4个百分点;票据融资中,贴现余额和贴现累计发生额东部占全国的68%和56%。

三、在金融生态环境建设工作中要学会抓住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

经济决定金融――从金融主体生存与发展角度看,经济不发展,金融主体难以获得足够的“食物”,只有经济保持一定的发展速度并不断提高质量和效率,金融主体才能不仅能生存下来,而且“族群”可以不断壮大。金融反作用经济――金融业健康发展直接影响着社会经济的健康发展。从经济与金融的关系上看,一个区域内经济总量、质量和效率无疑是决定金融业生存状态及趋势的最关键的因素,也就是说,金融生态环境中主要矛盾是基于经济总量、质量、效率所产生的“食物”的总量及结构与金融主体“食物”需求之间的矛盾而不是其他。这一问题往往被理论研究者及实际工作者所忽视。这里最关键的不是总量而是质量,经济质量由经济结构所决定,包括经济实体产业结构、技术结构等。因此在金融生态环境建设中着力点必须放在如何改善和提升产权结构、产业结构,技术结构及产业等级和技术装备水平上,要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注重环境友好型、资源节约型、循环经济型、自主创新型的企业和产业的发展,在提升经济质量的前提下,增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由于各地区在经济发展基础、资源禀赋、区位、文化、经济发展路径、政策倾斜、政府行为等方面的差异,导致经济发展的速度、质量和效率的差异也十分明显。如从经济规模和发展水平来看,2005年,沪、浙、粤、鲁、苏五省市人口仅占全国的24.92%,而GDp却占到全国的41.72%;人均GDp,京、沪、浙分别达到4.54万元、5.15万元和2.77万元,远远高于全国的1.5万元的平均水平,而贵州和仅为0.51万元和0.91万元;东部农民人均收入水平是西部的一倍以上,同时集中了全国54%的社会商品零售额和71%的个人消费贷款。如从经济结构上看,粤、沪两地出口额分别达到GDp的90%和80%;全国77%的外资利用额集中在东部;东部的第一产业已下降到GDp的8%以下。再从经济效益上看,沪、浙、苏、鲁、粤五省市本级财政收入均超过1000亿元,生产税净额与GDp之比达到14%左右,营业盈余与GDp之比,沪、浙等地均在30%以上,而部分省市只有20%左右。广东省2005年的万元GDp能耗仅为全国平均水平的65%。

矛盾的主要方面是如何扩大对“食物”的供给,也就是如何增加经济的总量及如何提高经济的质量和效率,从这个方面讲,地方政府承担着主要责任。但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是相互转化的,“食物”能否满足不仅决定于供给总量也决定于需求总量。当某一生态带(区)或生态圈中某种食物总量一定的前提下,矛盾的解决主要而且只能依赖食物需求量的调整。在经济社会领域内,某一经济区域能够为金融主体所能提供的“食物”也不是可以无限扩大的,即使最优良的经济区域也是如此,在金融主体过度生育、无序竞争等情况下,任何经济环境都难以保障其对“食物”的过度需求。

四、从内因和外因的关系上看金融主体能动作用的发挥

外因是变化的条件,内因是变化的依据,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

在金融生态体系中,面对同一个环境,有的金融主体能够生存下来,有的却倒下了,原因在于各个金融主体的生存能力不同,因此说内因是关键。那么,金融机构如何才能不断地增强其获取“食物”的能力呢?一是要在保护自身机体不被蚕食的前提下,不断补充新鲜血液――不断补充资本。二是通过改革去适应环境,如通过明晰产权关系、完善法人治理结构、强化内部约束机制等,建立起现代金融企业制度。三是加大科技及战略性人才储备方面的投入,保持其可持续发展能力。四是通过联合、重组及引入战略伙伴等方式增强竞争能力。五是注重产品开发,巩固和拓展客户群体等。

在一定的经济环境下和一定的时段内,“食物”总是一定量的,保持良好的秩序,对金融族群的繁衍生息是必要的。也就是说金融生态体系中的调节功能是不可或缺的。一是要根据其生存环境可提供的“食物”总量调节金融主体的总量,过度“生育”必然会造成灾难性的后果。二是各个个体均要有族群意识,避免个体行为造成的生存环境的破坏,如大量产生不良资产对信用环境的破坏、出现挤兑风险对公众信心的破坏等。三是必须按照“优胜劣汰、适者生存”的规律来完善市场退出机制。五是通过存款保险制度等加大对金融生态环境的保护力度。六是消除过度保护政策,将金融主体放归“自然”,以提高其觅食能力。

总之,金融主体决不能单纯地被动地等待环境的改善,必须一方面要强身健体,提高其自身获取“食物”的能力;另一方面必须自觉地、主动地、积极地参与到金融生态环境建设工作中来。

五、运用联系和发展的、对立统一的观点指导金融生态环境考核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和完善

金融生态环境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金融生态环境评价指标体系覆盖的范围十分广阔,哪些指标应该进入,各指标处于什么样的地位,采取什么样的技术路径进行测评,是需要下力气研究的。但必须用运动的、发展的、对立统一的观点指导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第一,金融生态环境的好与坏,优与劣是相对的,而不是绝对的,只有通过比较去鉴别。可以从不同层次上进行比较,也可以对不同时期指标进行比较。第二,各项指标,尤其是量化指标均必须是动态的,而不是固定和静止的。每一个地区和每一个时段,指标的设定都要根据需要进行调整。第三,金融生态环境变化受大环境影响,并非各项指数均向一个方向变化,有时可能某项指标在不同区域内都处于向相反方向运行的状态。第四,确定指标时要循序渐进,量力而行,而不可好高骛远,脱离实际。第五,要结合各地实际和某个时期金融生态环境建设的侧重点对指标体系及其权重进行调整。第六,指标设定中要注重量、度、质的关系,掌握好量,把握好度,争取质的飞跃。

参考文献:

[1].矛盾论,实践论.选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7.

[2]许诺金.如何理解金融生态[J].南方金融,2006,(10).

环境金融理论篇2

关键词:金融危机;财务管理;策略

一、金融危机及其对中国企业的影响

2008年以来,美国金融市场风云再起,雷曼兄弟公司破产、美洲银行收购美林集团、aig集团陷入危机,强烈震撼了美国金融市场,并在国际金融市场掀起滔天巨浪,美国次贷危机转化为严峻的世界性金融危机。金融市场瞬息万变,危机将走向何方并止于何处?巨大的不确定性笼罩全球。同样,这场危机的影响范围和影响程度仍是未解之谜。为应对危机,各国政府相继或联合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来加强对金融机构和金融市场的支持,除直接对金融机构的接管以及通过货币政策大量注入流动性以外,还涉及一些制度调整,这些调整可能给全球未来的金融发展带来长远的影响。目前,金融危机已对全球实体经济产生了巨大的冲击,世界经济发展速度明显放缓,下行风险逐步加大,前景更加不确定。在经济全球化的当今,当金融风暴来临之时,任何国家都难能独善其身,中国作为一个开放性的市场,冲击是在所也难免的,并且其影响在慢慢地扩大和深入并凸现出来。中国对外贸易的产品中,劳动密集型产品,如纺织品、服饰、生活用品等低附加值加工产品占有相当大的比重。最为明显的是在秋季广交会上,曾经是中国出口产品消费大户的欧美国家,2008年的订单已经明显下降,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中国劳动力的对外输出。再则金融危机带来的美元疲软和随着2005年7月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的改革。人民币呈单边升值,以及国内2007-2008年物价明显上涨,导致了中国企业的生产成本优势不再,甚至已经是无利可图,许多纯加工性的喜爱企业也只好趁早关门大吉,从而导致出口进一步受到抑制。歇业与倒闭的词语像瘟疫一样蔓延,直接威胁着中国的中小型企业甚至是中大型企业。

二、中国企业财务现状及发展要求

中国企业大部分在创业过程中普遍存在这样的现状:企业的资金实力普遍比较薄弱,在创建和规模很大程度上是依赖客户当前的定单数目需求。在投资生产过程中,片面追逐当前的高利润,盲目扩大生产规模,在未实施和实现产品的创新、技术的提高、服务的创新、商业经营模式的创新。这已经严重制约该类企业的成长壮大,当经济危机来临时,这些企业首当其冲的进入艰难时期。从经济学角度分析,金融危机是实体经济周期性波动的正常现象。全球经济每十年左右将要历经一次大规模调整,如1997年前的亚洲发生金融危机,十年后的今天爆发的金融风暴。危机终究会过去,全球经济也将会回复平稳,但如何度过寒冬,去迎接春天的到来是企业目前的关键,也是企业经营管理的一次重大挑战。每个企业的发展需要其自身独特的优势,如创新精神、市场定位、技术革新以及良好的财务运作管理策略。企业在生产过程中自身的市场定位也很重要,重点发展哪个层面的技术,每个企业都应该根据自己的财务实力和经营能力进行实事求是的选择。在当前外向型经济受到影响后,我们便可以根据政府政策性的调整转向内需市场。中国目前投资4万亿扩大内需的政策效果也将随着实施和操作而逐步显现出来。除此外,随着宽松的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的启动,企业可是通过自我的产品和市场定位,进入融资市场以增加企业的财务实力,优化财务结构。企业资金是企业的生命,企业充分利用和管理企业资金非常重要。财务管理也应该运用科学的统筹的方法,预测企业未来的现金流量以及因金融危机的环境将带来的部分不利因素,采用谨慎性原则,防范资金链的断失所导致经营困难。

三、金融危机下的财务管理策略

1.首先是成本控制管理

即节约成本,直接增加经济效益,以增强企业的竞争力和生存能力。有效的成本控制是建立在科学的成本分析基础上的。结合企业实际找出成本控制的内容,比如产品成本、资金成本、人力成本、营销成本等;根据成本内容掌握能够可控的成本,分析各成本构成要素,着重对各成本进行分析,如直接生产费用(原料、辅料、直接劳动成本)分析,制造管理费用分析,劳动力成本分析,确定成本费用可压缩空间,找出控制关键环节点,采取措施,对症下药。诸如通过降低差旅费用、招待费用标准降低管理费用支出,通过裁减员工,提高工作效率来降低人力成本,通过降低采购成本和销售费用来降低营销成本等。寻找一切可能降低成本的途径。

2.资金效率管理

即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和效益。减少现金流出,增加可控现金,在采购环节尽可能实现间接融资即赊购的方式,注重采取多种融资渠道,企业须大力加强组织收入的工作力度,在尽力扩大销售的同时,加强应收帐款的管理,对应收帐款实行动态跟踪,加大催收力度,合理谨慎估计坏帐额度,加强存货管理,科学、经济、合理采购,促进现金周转速率,通过这一系列管理措施,力求保持现金流量稳定,平衡现金流入与流出的关系,来保证企业具有长期稳定的支付能力,此举既是企业应付危机的良策,同时也是保障企业稳定发展的一剂良药。

3.购进材料与设备实行比价管理

原材料的价格直接影响到企业成本的高低,因此合理采用采购资金,降低采购费用是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关键所在。我们要在保证其质量的前提下,货比三家,向供应商询价、压价,列表比较,筛选后选择供应商,然后进行充分的市场调查、网上调查和信息收集等,再压价,谈价,核实无误后下价格审批单。,如果是大宗货物、批量货物要采用竞价招标方式进行,这种采购方式往往能通过供应商之间的激烈竞争,最终得到其底线的供应价格,大大降低了企业采购成本。比价能节约大量资金,为企业提高了经济效益。

4.呆滞资产管理

许多年不用的材料与设备,如何把这部分呆滞资金灵活运用起来是企业需要解决的问题。财务部门针对物资设备各部门的储备资金占用过大,积压物资较为严重的问题,每年必须集中一个月的时间进行调查摸底,提出积压清单,明确处理物资和处理积压的审批手续,办理报废或变卖成为货币资金,对库存物资,财务部门对每个仓库都下达库存资金定额,超过或降低部分按银行同期利率奖罚,变“死钱”为“活钱”。

5.加强货款回笼,减少费用支出

当前,部分企业存在着应收账款及其他应收款逐年逐月增加的问题,使流动资产失去应有的流动性。对应收账款及其他应付款的管理,首先应采取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的办法进行清欠工作,对一般欠款户通过电话、信函等方式催还,对重点户列出账目清单,集中清欠,严禁资金流失。其次,对清欠遇到的困难要积极寻找债务链,采用实物抵债法或多家抹帐方式找到解脱债务链途径,避免或减少坏帐的发生,必要时,可通过诉讼程序来挽回损失。对于货款回收问题,要确定一套清欠工作奖惩机制,提高销售业务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使其应收账款恢复其流动性,减少贷款极其利息,因此需要建立一套激励与约束机制,建立销售部门和销售人员的经营责任制。公司应与有关人员层层签约,明确责、权、利,并实行严格考核。考核的主要内容包括:资金回笼额、回笼率、产品销售费用、差旅费等,其中,资金回笼额以上年实际为基数,每年增加额将按一定比例给予销售人员奖励,每年减少额将适当扣减销售人员奖金与工资,同时,销售人员岗位采用“末位淘汰制”。

6.财务人员要不断提高自身素质,适应新形势

企业财务管理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企业的经营效益,财务管理处于企业管理核心地位,必然要求财务人员不断学习新知识及新政策,不断充实自己,提高素质,市场经济逐步完善与发展,财务人员水平也在逐步提高,财务人员应在管好、用好资金上多下功夫。因为,资金是企业的血液,企业的生存、发展离不开资金的合理筹措和有效使用,一方面,企业为了扩大再生长面临着资金紧张,另一方面,社会上还存在着大量游资,这就要求财务人员能够利用自身的优势,在资本市场上尽可能以最低的成本和最小的风险为企业筹集最多的资金。因此,财务人员要多参加学习,不断充实新知识、新经验,为企业创造更多的效益。

参考文献:

[1]何敏超:浅析中小企业财务管理[j];商场现代化;2008年23期.

环境金融理论篇3

关键词:农村金融;生态环境;研究视角

一、金融效率视角

研究金融效率视角下如何优化我国农村金融生态环境,目的是在了解两者相互作用机制的基础上,以此寻求我国农村金融生态环境优化的路径与方向,促进农村金融效率的提高,以进一步促进“三农”的发展。

因金融生态这一概念是国内首创,对于农村金融生态环境优化问题,国内研究成果相对较多,国外一些相关文献中只是鲜有涉及。

1.国内研究概述

国内学者如周小川、苏宁、黎和贵等,从全国范围和不同区域的层面、从理论和实证等多种角度对金融生态环境及其优化展开了研究。研究内容主要是造成农村金融生态环境无效率的原因及其表现,并提出了相应的完善措施。原因主要体现在政府行政干预、法制不完善、缺乏诚信,因此对应的完善措施是明确划分政府和市场的关系、建立良好的法制体系、加强监管提高诚信意识。最终实现农村金融环境的稳定提高。

2.国外研究概述

国外学者通过研究得出金融生态环境与金融效率关系的观点时(因为研究较少),也提出了相应的改善金融生态环境,提高金融效率的对策,诸如完善金融法律制度,实现金融机构产权私有化、减少政府对金融部门的干预、建立完善的社会信用机制等等。

二、功能视角

近年来,许多经济学家认为,研究金融问题应该系统性地、整体性地把金融机构和金融市场都纳入到金融体系之中,对系统整体进行改造,而在改造之前必须要预先了解它的功能。只有准确分析了解了金融功能之后,才能更好的为我国农村金融生态环境优化提供理论支撑。

1.国内研究概述

在理论研究方面,国内运用“功能观”研究我国农村金融生态环境的文献并不多。主要的研究学者有唐志道、李喜梅、邓奇志等,这些学者的主要观点是以金融功能观为理论指导,注重间接功能与直接功能的协调,显功能和隐功能的比较分析。最终以一个全新的视角提出了优化我国农村金融生态环境的路径。

2.国外研究概述

1993年,美国金融学教授默顿(R.merton)和博迪(Z.Bodie)首次提出了基于金融市场和金融中介功能观点的金融体系改革理论,即“功能观点”,1993年之后又进行了进一步的研究,主要体现在《全球金融体系:功能观点》(1995)―书中。默顿和博迪在两个基本假设的前提下,提出了金融体系的基本功能:在时间和空间上转移经济资源;储备或聚集资源或分割股份;清算和支付结算;管理风险;提供价格信息;解决激励问题。之后,1993年,金(King)和莱文(Levine)也从金融功能角度探索了一种既包含发达国家又包含发展中国家的一般金融发展理论,并研究了全要素生产力的作用机制。1997年,莱文提出金融系统具有资源配置、动员储蓄、实施企业监控、促进风险管理、便利商品、劳务和合约交换这五种功能。

三、征信视角

农村金融生态环境的优劣直接影响着农村金融能否促进农村经济健康发展。从征信的视角来看我国农村的金融生态环境,当前我国农村金融生态环境还不理想,表现在征信系统不健全、失信惩戒机制的缺位和法律体系的不完善。所以,从征信视角分析对于我国农村金融生态环境优化具有重要的理论借鉴意义。

1.关于农村金融生态的研究概述

研究农村的金融生态,首先我们要了解金融生态。关于金融生态,目前理论界有不同的看法,其原因主要是分析视角不同。归纳起来有以下四种:一是生态学的视角;二是多因素论的视角;三是仿生学的视角;四是系统论的视角。

在对金融生态研究的基础上,许多学者结合农村发展的特殊性对农村金融生态进行了进一步的研究。如金才鑫、谢升峰等,他们认为农村金融生态是由农村金融主体(包含农村金融产品及服务的生产者或供给者,如农村信用社、农村商业银行及其他农村合作金融机构)及其赖以生存的农村金融生态环境(包括农村经济发展水平、农村法治建设、乡村文化)构成的,相互依存,相互影响。

2.关于农户信用度及农村征信体系的研究概述

农村征信体系的建立应在对农户信用度的正确认识上。目前理论界关于农村信用度的研究存在两个极端:一部分人认为,农民具有很强的信用度,农村信用环境具有天然和传统的有利条件。相反,另一种观点却认为,农户属于低收入群体,这类人群在信贷活动中没有可供抵押的资产,游离于“抵押”这一制度约束之外,因此必然是不守信用的。尽管关于现在农村信用度处于何种水平的研究尚存在争议,但目前,学者们的研究已在以下两方面达成了共识:一是征信制度缺失以及由此而引起了信贷市场交易效率的低下;二是农户征信制度的缺失对已成为制约农户融资的瓶颈。国内关于农村征信体系建设的研究成果也主要涉及两方面:一是农村征信体系的指标体系的设计,以层次分析法和模糊数学方法为代表;二是农村征信体系建设的政策建议,包括强化政府信用,信用法制建设和信用意识宣传等。

四、总结评价

以金融效率视角分析我国农村金融生态环境优化的研究概述,现有研究成果是孤立的研究农村金融生态环境、研究金融效率、从单一角度研究金融生态环境与金融效率的关系、对两者相关性的研究是片面的,没有立足于研究和改善农村金融生态环境以提高农村金融效率,并以此促进农村经济质的增长,特别是对于十分脆弱的农村金融生态环境与低效率的农村金融两者的内在联系的研究严重不足,对以效率为目标的农村金融生态环境优化的路径选择也没有给出一个相对科学的方向,更没有形成完整的农村金融生态环境优化的理论支撑和政策实施体系。

以功能视角分析我国农村金融生态环境优化的研究概述,国内外学者的研究重点集中于以金融功能观为理论指导,使我国农村金融生态环境实现间接金融与直接金融相协调,并细致分析了显功能与隐功能各自的性质和实现方式。但是,国内外学者的分析研究都没有明确给出优化我国农村金融生态环境的路径选择,有待于今后为我国农村金融生态环境的优化提出强有力的理论支撑和可实施政策建议。

以征信视角分析我国农村金融生态环境优化的研究概述,国内学者比较深入地对金融生态环境存在的问题和征信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研究,但现有研究较少涉及到农村金融生态环境,研究深度有待深化、广度有待拓展。基于此,以后我们的研究方向应该基于征信视角对我国农村金融生态环境进行深入细致的分析,以解决以征信为视角考虑的我国农村金融生态环境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以更好的优化我国农村金融生态环境。

综上所述,我国农村金融生态环境的优化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农村金融生态环境的优化应以功能视角为前提、金融效率视角为核心、征信视角为补充。在充分深化研究我国农村金融功能的基础上,为我们解答为什么要优化农村金融生态环境提供必要的理论依据,是要用更健康的农村金融生态环境为农村金融功能的发挥创造良好的投融资环境,更好的促进“三农”的发展。以金融效率视角为核心,是以农村金融生态环境的优化的目标是要更好的提高农村金融的效率,以高效率的水平为农村经济发展服务。以征信视角为补充,是要解决农村信贷市场效率低下和农户征信制度的缺失问题,从而为农村金融的良好有序发展创造最佳的外部环境。所以,农村金融生态环境的优化不是一个单一的过程,应该把这一问题放入一个系统之中,以更加条理、系统的研究方法去优化我国的农村金融生态环境。

(作者单位:河北经贸大学)

参考文献:

[1]李喜梅.基于功能视角的我国农村金融发展研究[m].中国金融出版社.

环境金融理论篇4

关键词:金融生态系统;理论渊源;假设条件

中图分类号:F83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3544(2007)03-0002-04

一、问题的提出

20世纪80年代以来,金融危机频频爆发,并且在深度和广度上都有增强的态势,金融变得脆弱了。世界银行一份权威报告显示:20世纪的最后20年里,imF184个成员国中,银行业发生危机或有严重问题的就有141个。

我国的金融风险问题凸现于20世纪90年代中期,尤其是东南亚金融危机的爆发,加重了国人对金融风险的关注。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1)金融体系风险向银行集中。长期以来,我国的融资方式是以银行信贷为主导的间接融资,特别是近年来银行信贷融资的比重在逐年上升且高达80%以上(见表2)。这种金融结构失衡与融资形式的畸形发展使得我国的金融风险过度集中在银行体系。(2)银行体系隐藏着巨大的金融风险。我国银行系统不良资产的严重性已是不争的事实,它早已成了我国银行业发展的最大顽疾(以我国国有商业银行为例),隐藏着巨大的金融风险。(3)大量财政风险可能转化为金融风险。据估计,目前全国地方政府债务至少在1万亿元以上,占GDp的10%。地方债务风险已经超过金融风险成为威胁我国经济安全与社会稳定的主要因素。

从上述频频爆发的全球性金融危机和我国一系列的金融风险揭示出了各国金融系统面临许许多多的问题,迫使人们不得不思考和探究其形成的原因。目前理论界对金融危机成因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美国经济学家minsky主要从企业角度研究信贷市场的脆弱性,较系统的提出了金融脆弱性假说。他认为:金融危机的形成是由于企业的过度负债引起违约和破产,从而使金融机构出现大量的不良债务,导致金融机构破产迅速扩散,金融资产价格的泡沫迅速破灭,金融危机爆发。二是克瑞格(1997)从银行的角度提出了“安全边界”这个概念。他认为:银行家用了不恰当的方式来估计了安全边界,结果使得在经济持续稳定的时期,银行批准了对低于安全边界项目的贷款,使得银行在不知不觉中承担了相对于资本实力的较大风险敞口,使金融业陷入周期性的危机之中。三是投机家Solos提出了金融市场脆弱性假说。他认为世界上并不存在完全有效的金融市场,也不存在所谓的由资产内在价值决定的均衡价格。因此,他认为:金融资产价格的过度波动是金融体系脆弱性积累的重要来源。

以上三大理论从不同角度对金融危机的爆发和金融风险的形成进行了阐述。它们有一个共同的特点:能够很好地解释某一种金融危机或金融风险的生成机理,但并不能完美地解释所有金融危机或金融风险的形成。基于此,我国的理论界对中国金融风险的成因展开了深入细致的研究。在这方面,中国人民银行于2003年完成的一项对2001~2002年我国不良资产形成原因进行的调查分析。调查结果显示:形成巨额不良资产和金融风险的原因,不仅来自金融部门自身,还广泛地来自于非金融部门以及金融交易主体运行的内外环境,而且用调查数据衡量的结果是来自后者的因素占据主导地位。这一调查以及其后的一些相关研究,使国人清楚地意识到造成银行不良资产和金融风险的原因,远比人们直观感受到的要复杂得多,很难从某一方面对其加以解释。如果我们将生态学原理引入金融生态系统概念就很容易解决这一难题,所有的金融风险产生原因都可以归结于金融生态系统的失衡。也就是来自于金融交易主体系统与环境系统的不协调发展所致,这种不协调包括以下三个层次:一是金融交易主体之间的非均衡;二是金融交易主体与其内部制度环境之间的不协调;三是金融交易主体与其外部环境之间的不协调。当金融生态系统失衡达到一定程度,其自身产生的调节力量不能使其重新回归到新的平衡状态则就会引发金融危机。

至此,金融生态系统概念的引入为我们研究金融运行和金融风险的形成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视角。

二、金融生态系统理论的渊源

笔者在系统整理国内外有关金融生态系统研究相关文献的基础上,把金融生态系统理论的演进划分为金融发展理论、金融资源理论、金融协调理论以及金融生态系统理论等四个阶段。

(一)金融发展理论

20世纪60年代末至70年代初,一些西方经济学家开始从事金融与经济发展关系方面的研究工作,发表和出版了一些有影响的论文和专著,金融发展理论开始萌芽。1966年1月,帕特里克(t.patrick)发表了“欠发达国家的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一文,提出了金融发展的原因及金融在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问题,是金融发展理论的最初论述。这些思想为后来金融发展理论的演进奠定了基础。1969年,戈德史密斯出版了名为《金融结构与金融发展》的专著,提出了金融结构理论。他把各种金融现象归纳为三个基本方面,即金融工具、金融机构和金融结构。1973年,麦金农的《经济发展中的货币与资本》和肖(e.S.Shaw)的《经济发展中的金融深化》两本书的出版,标志着以发展中国家(地区)为研究对象的金融发展理论真正产生。麦金农和肖对金融和经济发展之间的相互关系以及发展中国家(地区)的金融发展提出了精辟的见解,他们提出的“金融抑制”和“金融深化”理论在经济学界引起了强烈反响,被认为是发展经济学和货币金融理论的重大突破。20世纪80年代以后,在金融深化理论发展完善的同时,美国经济学家约瑟夫・斯蒂格利茨和阿瑟・威斯等人以发达的金融市场为对象、不完全信息为基础,提出了信贷配给理论。这些金融发展理论较好地结合了内生增长理论等主流经济学的最新成果,对金融在经济体系中的效能作了技术性的探讨与诠释。但是,复杂而漂亮的数学模型终究无法完全模拟并代替对现实世界的理解。

上述西方金融发展理论的一个共同特点就是强调金融与经济发展的关系以及市场价格机制在金融发展中的作用。其中蕴含以下两方面的金融生态系统观:一方面是金融的发展必须遵循其自身的内在规律,人为(政府管制)地过度干预都会导致金融发展的失衡。另一方面,金融的发展对经济的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也就是说金融的发展与其外部环境密切相关,特别是经济环境。因此,必须正确处理经济与金融的关系。

(二)金融资源理论

金融发展理论认为金融领域和其他一切经济领域一样,可以借助市场的自我调节力量来实现均衡。麦金农和肖等人突出强调金融因素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把金融业作为引致经济发展的“引擎产业”。他们探讨这一“引擎产业”如何通过自身的改变来刺激其他要素,从而推动整个经济发展。而且更为侧重研究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问题。巧合的是,金融发展理论提出后的近30年间,金融危机就接踵不断,且多发生在转型的发展中国家,致使传统的金融发展理论无计可施。

上世纪90年代中期,我国学者白钦先认识到亚洲国家金融发展的现实效应与主流理论的不符,首先揭示出金融的资源属性,即金融资源是区别于自然资源的,具有战略性、脆弱性、中介性、社会性和层次性的特殊资源。金融是资源,就把金融发展与金融经济可持续发展问题密切联系和统一起来,从而金融资源理论应运而生。它包含以下理论体系:

一是将金融资源划分为三个层次:(1)基础性核心金融资源,即广义的货币资本和资金;(2)实体中间性资源,包括金融组织体系和金融工具体系;(3)整体功能性高层金融资源。三个层次的金融资源紧密相连,顺次一个比一个高;高层次的金融资源比低层次金融资源更难量化,但重要性更高、包容性更强。

二是金融资源理论的目标函数是金融效率的提高、(由金融效率的提高带来的)金融稳定、金融和经济可持续发展,从而用金融效率的提高和金融可持续发展代替“金融自由化”和“金融深化”。其约束条件是在引入不确定性、信息不对称、不完全竞争性、外部性等条件和考虑金融创新、交易成本、金融监管等因素的基础之上,增加了新的约束条件:金融资源的长期有效利用和金融资源的脆弱性。

三是金融效率是质和量的统一,强调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的协调发展,即金融发展既不超前于经济发展,又不滞后于经济发展。金融效率的评价标准是金融发展与经济发展的适应程度。四是金融资源理论提出金融是一开放的、复杂的复合系统,在此框架下研究金融效率,可以采用“关联主义”的方法借鉴更多跨学科的成果,这可促进金融效率的深入研究和最终金融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的建立。金融资源理论中蕴含以下金融生态系统的观点:(1)金融是一种特殊的资源,必须坚持可持续发展的生态观来合理配置资源;(2)金融是一个开放的复杂系统,它不仅包括广义的货币资本和资金,还包括金融组织体系和金融工具体系;(3)金融资源的合理配置是以提高金融效率为基础,而金融效率的提高来自于金融系统与其外部环境(特别是经济环境)的协调发展。

(三)金融协调理论

1997年,亚洲爆发了对其自身乃至世界经济发展都具有相当破坏力和波及力的经济危机,由此引发了传统金融理论与现代金融事件间的巨大裂痕。在这一事件发生后,国内许多学者不仅仅对“亚洲模式”产生了质疑,更对传统的金融理论提出了怀疑。山西财经大学的孔祥毅教授认为20世纪90年代以来,高科技和新金融成为驱动和支持现代经济发展的两个轮子,金融是否越深化越好呢?显然不是,要使经济协调发展,金融的协调是相当关键的一个环节。传统的金融理论在这种新的时代背景下显然已无法解决经济和社会资源的动态配置问题。基于这种考虑,孔祥毅教授在金融资源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金融协调理论,并将其定义为是在经济发展变迁中普遍存在的互补性和报酬递增的现实条件下以金融效率为中心,运用系统和动态的方法,研究金融与其构成要素的发展变化规律,收益――成本、风险的分布与变化状态以及由此确定的内部效应与溢出效应。它是以21世纪知识经济时代金融全球化为背景,确立了金融理论研究的三个层面:(1)金融资源各要素的协调开发与配置――金融组织系统各要素之间的协调运行问题;(2)金融资源与经济发展的协调问题――经济金融化条件下的金融与经济的关系,即经济协调发展中的金融功能;(3)金融资源与社会的协调问题――金融资源与文化、科技、教育、生态、环境等社会因素之间的关系。

金融协调理论中蕴含以下金融生态系统的观点:(1)系统论的观点。依据系统论的思想,我们可以把金融作为一个大的系统来研究,因而作为子组织系统的国内金融资源要素同国外金融要素的组合是相互影响和相互作用的,同时其运行机制还受着经济、政治和社会系统资源要素的制约和影响,整体效益将大于局部利益之和。(2)金融交易主体与内部制度环境协调的观点。新制度经济学否定了经济学分析“无摩擦的”新古典环境,创立了经济学研究的“新制度”环境。当一种制度协调时,就能发挥积极的作用;而当这种制度不协调时,就会起阻碍的作用。通过制度学派理论把金融发展的内部协调作为其切入点,把金融交易主体自身之间的协调以及金融交易主体与内部制度环境的协调作为其核心思想。(3)国内金融系统与国外金融系统之间的协调观点。通过信息不对称理论阐述了国内金融系统与国外金融系统之间的协调。其观点是:国内外金融发展的信息是不对称的,这就需要进行金融发展的对外协调。金融的内外协调就是在追求这样一种能够适应各国金融发展的信息,为经济金融的发展创造条件,促进经济金融协调发展。

(四)金融生态系统理论

东南亚金融危机爆发后,我国的金融风险开始逐步显露,引起了国人的普遍关注。研究界的目光最初主要集中于金融部门本身,于是就有了大量的有关金融部门治理结构和金融腐败问题的研究。然而,随着研究的逐步深入,人们开始意识到,由于金融是现代市场经济运行的枢纽和核心,它在渗透国民经济的各个领域、各个层面、各类经济主体和各种经济活动过程的同时,也反过来强烈地受到国民经济的各个领域、各个层面、各类经济主体和各种经济活动过程的影响。因此,表现在金融部门的严重的风险,毋宁说是我国改革开放和国民经济运行中各类风险的集中和综合的反映。基于这样一种认识,推动学术界对我国金融风险的成因展开了更为深入细致的研究。

周小川(2004)在金融协调理论的基础上将生态学概念系统的引入到金融领域,提出了金融生态系统的概念,并强调用生态学的方法来考察金融风险的成因问题,他分析了法律环境对金融生态系统的影响,并对金融生态系统进行了微观经济和宏观经济分析。李扬(2005)指出,“金融生态系统”这个概念在国外是没有的,这是一个非常具有中国特色的概念,涉及到的问题也主要是中国特有的。徐诺金(2005)认为,金融生态系统可概括为各种金融组织为了生存和发展,与其生存环境之间及内部金融组织相互之间在长期的密切联系和相互作用过程中,通过分工、合作所形成的具有一定结构特征,执行一定功能作用的动态平衡系统。这些专家和学者见仁见智,大大推进了金融生态系统的研究。应当说,上述对金融生态系统的诠释为人们客观认识和深入研究金融生态奠定了一定的理论基础。

但上述对金融生态系统的研究还存在以下两大缺陷:(1)金融生态系统是一个非常重要且具有创造力的仿生学概念,它的提出必须有一系列的假设条件,而目前关于金融生态系统的解说都没有涉及到这一方面的研究。(2)缺乏系统的理论研究。目前运用生态学原理和方法来分析和考察金融发展的问题还仅仅停留在对金融生态系统概念的分析层面,还不能真正解释金融生态系统的演变和可持续发展的问题,更不能运用生态学的方法解决传统金融理论所不能解决的问题。

三、金融生态系统提出的基本假设

金融生态系统是一个非常重要且具有创造力的仿生学概念。它的提出无论是在金融领域,还是在仿生领域,都是一大创新。既然是仿生概念,金融系统就应该是以模仿自然生态系统的方式、或是以具有自然生态系统特征的方式、或是以类似于自然生态系统方式工作的一个系统”。按照生态学对于自然生态系统的定义,生态系统指在一定时间和空间范围内,生物与非生物环境通过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所形成的一个彼此关联、相互作用并且有自动调节机制的统一整体。

我们运用生态系统的方法和成果来分析和考察金融系统时,不难发现金融系统具有很多生态学特征:(1)金融系统的发展和演进也经历了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级到高级的过程;(2)金融系统的结构秩序也是从竞争中形成的,竞争的最主要特征是优胜劣汰;(3)正如自然生态系统一样,金融系统也是在一定的政治、经济、文化、法制环境下形成的,同样具有鲜明的环境选择特征;(4)金融系统同样是一个具有自我调节功能的整体,并且这种自调节能力也是有一定限度的。由此可见,金融系统具备了生态系统的许多特征,但由于自然界中的每一个生态系统都包含了生命系统和环境系统两大部分,并且系统内部的生物与生物之间,生物与环境之间不断地进行着复杂而有规律的物质交换和能量流动。因此,金融生态系统必须具备以下两个基本条件:一是金融系统必须具备生命系统和环境系统两个基本组成要素;二是生命系统和环境系统之间必须通过复杂的物质交换和能量流动才能维系。鉴于此,笔者认为,金融生态系统理论的提出必须建立在以下四个基本假设的前提下:

(一)金融交易主体假设

由于金融系统是金融主体与其生存的内外环境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而形成的一个复杂的整体,所以,金融系统要模拟成生态系统的第一条基本前提是:金融交易主体是生命体,而非经济体。文中所指的金融交易主体既包括资金供给者,又包括资金需求者和金融中介以及服务机构。具体包括金融机构、企业、家庭以及政府四大部门。金融生态系统理论假定这四大部门都是生命体,而不是经济体,它们的最终目标不是追求利润最大化,而是追求自身可持续生存和发展。因为金融交易主体具有许多显而易见的生命体特征:它们都有出生及死亡的生命周期现象;都是从竞争中形成的,最主要特征是优胜劣汰;都与环境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因而,要从生态系统的视角来研究金融系统,首先必须假定金融主体是一个追求自身可持续生存和发展的生命体,而不是简单追求利润最大化的经济体。

(二)货币循环假设

生态系统就是生命系统和环境系统在特定空间的组合,其特征是系统内部之间以及系统与外部环境之间存在着能量的流动和由此推动的物质的循环。既然假定金融主体是一个具有生命力特征的生物体。那么,金融生态系统(简称金融生态)也就是金融生命系统和其生存与发展的内外环境系统在特定空间的组合。这种组合是通过金融系统内部之间以及系统与内外环境之间的信用流动和货币循环来实现的(见图1)。因此,本文采用的第二个假定是:金融生态系统内的物质交换就是货币循环。因为货币本身就是一种物质,而金融生态系统中的所有活动都是通过货币循环来进行的,其作用和功能等同于生态系统中的物质交换。

(三)信用流假设

推动生物圈和各级生态系统物质循环的动力,是能量在食物链中的传递,即能量流。与物质的循环运动不同的是,能量流是单向的,它从植物吸收太阳能开始,通过食物链逐级传递,直至食物链的最后一环。在每一环的能量转移过程中都有一部分能量被有机体用来推动自身的生命活动(新陈代谢),随后变为热能耗散在物理环境中。而推动金融生态系统货币循环的动力是信用在资金链中的传递,即信用流。与能量流不同的是,信用流是双向的,它从中央银行制造货币开始,通过资金链逐级传递,直至资金链的最后一环。因而,本文采用的第三个假定是:金融生态系统内的能量流动就是信用流动。因为,信用环境是金融生态系统中最重要的外部环境,其与金融主体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而形成的信用流是推动金融生态系统货币循环的主动力,金融生态系统中的所有活动以及系统与内外环境之间都是通过信用流动来实现的。而生态系统中的能量也是由生物主体与外部环境相互作用、相互影响而形成,也是推动生态系统物质循环的动力。因此,信用流在金融生态系统中的作用和功能等同于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

(四)政府行为假设

现代生态学告诉我们:人是生态系统中的重要组成要素,是生态系统中的最高级的消费者。但人不同于其他生物体之处在于,人在生态系统中起主导和支配地位,它不是完全被动地适应环境,而是可以能动地改造外部环境。人类活动的加剧导致生物多样性的迅速变化,于是就出现了人为地对资源的过度开采,对环境的肆意破坏,以及对生态系统的保护。而政府在金融生态中的地位和作用非常类似于人在生态系统中的地位和作用。于是本文采用的第四个基本假设是:假定政府在金融生态中的地位和作用类似于人在生态系统中所起的作用。因为在金融生态中政府既是制度的供给者,它决定和塑造着金融生态环境,又是资金的需求者,广泛的参与到投融资的各个领域。也就是说,政府既是“裁判员”,又是“运动员”。因此,它是金融生态的重要组成要素,同时,政府对金融的过度管制和干预不仅会影响金融生态内外环境,而且会改变金融生态环境,最终可能导致金融生态恶化。特别是我国这样一个行政主导型国家,政府的行为选择直接决定了我国金融生态的状况和发展的方向,政府的价值偏好奠定了我国独特金融生态图景的基本格局。因此,政府在金融生态中的地位可以视同于人在生态系统中所起的作用。

参考文献:

[1]arestis,philipandDemetriades,p.FinanceandGrowth:institutionsConsiderationsandCausality,paper,swanseaU.,april1996

[2]周小川.法治金融生态[J].中国经济周刊,2005(3).

环境金融理论篇5

关键词:金融体系效率;涵义;影响因素;提高途径

abstract:tosomeextent,thestructuralreasonoftheglobaleconomicimbalancesisthedifferentiaoftheefficiencyoffinancialsystem.theUSsubprimecrisisfosterstheimportantoftheefficiencyoffinancialsystem.Basedonthedefinitionoftheefficiencyoffinancialsystem,firstly,thepaperdiscussesthedeterminatesoftheefficiencyoffinancialsystemsystematically.Secondly,theimprovingchannelsofChineseefficiencyoffinancialsystemareputforward.Finally,somepossibledirectionsoftheefficiencyoffinancialsystemarepointedinthepaper.thethesisgivesnewcluesforthedevelopmentoftheefficiencyoffinancialsystemintheory.

Keywords:theefficiencyoffinancialsystem,definition,determinate,improvingchannels

中图分类号:F83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2265(2009)03-0011-04

一、文献综述

资源配置与帕累托有效一直是经济学的核心范式。Koopmans(1957)将资源配置效率划分为宏微观两个层次,其后在微观层面取得较大的进展:Leibenstein(1966)的X效率理论、Charnes(1978)的Dea方法、Berger等人(1994)将上述研究成果引入银行效率研究;作为资源配置效率的一种特殊形式,以Fama(1965)的有效市场理论为代表的股票市场信息效率自成一体。相比之下,金融体系效率(宏观金融效率)离实际应用均有一段距离。

金融体系效率是金融发展的核心命题,但却被传统理论所回避与忽视。尽管上世纪90年代金融发展理论的最新进展(Levine等,1997)强调金融功能观(merton,1995)、法律因素与金融及经济之间关系的实证研究,但仅以储蓄――投资转化率(SLR)等单指标代替金融体系效率。中国学者在金融效率研究方面的代表性研究有分层次的金融体系效率研究(王广谦,1997)、引入帕累托有效的金融效率研究(王振山,2000),但未能将金融效率研究置于金融发展理论的框架之下,且偏重于理论分析。沈军(2006)在金融发展理论的框架下,从系统与资源的双重视角构建了金融效率的理论与中国实证分析体系,但金融体系效率的研究仍有待进一步的完善。

祝丹涛(2008)从金融体系的国别效率差异的新视角来解释全球经济失衡,认为全球经济失衡的结构性原因在相当程度上是金融体系效率的国别差别,金融体系效率高的国家向金融体系效率低的国家输出“金融中介”功能,“帮助”其完成储蓄向投资的转化,中国为此付出了不少成本。近年来,中国金融体系出现了m2/GDp持续偏高、外汇储备持续攀升等金融失衡问题。对于中国高m2/GDp等问题,已有文献分析的重点在于解释中国m2/GDp比率的合理性(,2007),忽视对中国金融体系出现的m2/GDp偏高可能是效率与风险问题的研究。2007年3月以来愈演愈烈的美国次贷危机对中国金融体系以及实体经济形成了负面冲击,外部环境的恶化可能进一步加剧中国金融体系的失衡。中国改善金融体系失衡与抵御危机的根本途径是提高金融体系的效率,加强金融体系效率研究势在必行。

二、金融体系效率的涵义

近年来,“金融是一种资源”的认识在理论界已形成共识。金融资源与经济资源既有区别,又有联系,其特性表现为历史性、战略性、功能性、层次性、结构性、中介性、复杂性、渗透性、脆弱性、契约性、虚拟性与生态性等特性,这是金融效率研究必须正视的问题。作为上述两种资源的延伸,金融效率与经济效率是两个紧密相连而又不能截然分开的重要经济金融范畴。从理论上讲,经济效率决定金融效率,金融资源与效率分别是经济资源与效率的延伸,是经济资源与效率在货币信用经济条件下的特殊表现形式。

金融效率包括两个层次:微观金融效率与金融体系效率(宏观金融效率)。所谓微观金融效率,即为金融微观主体的金融资源运用效率,侧重盈利性与静态性,从纯理论意义上讲,微观金融效率即为金融资源的帕累托最优配置。微观金融效率与金融体系效率的关系是:微观金融效率构成金融体系效率的基础,微观金融效率不能通过简单相加得到金融体系效率,只有通过系统综合才能形成金融体系效率。

金融体系效率的目标是金融发展,及以此促进的经济增长(包括宏观经济的其它三个目标:物价稳定、充分就业与国际收支平衡)。由于金融体系效率强调动态性和金融与经济的关系,与单一关注盈利性与静态性的微观金融效率相比更为重要,因此,金融体系效率是金融效率中的应予以重点研究的对象。

我们认为,金融体系效率的涵义具体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①金融体系效率以微观金融效率为基础。②金融体系效率由金融框架结构、金融运行机制与金融环境共同决定(即金融体系效率的约束条件),是金融功能的演进与实现程度(即长期为金融功能的演进;短期为金融功能的实现程度),因此可将宏观金融资源配置效率界定为金融功能的实现程度。③基于金融与经济的协调关系,金融体系效率即为(主动)适应效率,反映了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与发展)的适应(协调)程度。

不可否认,金融体系效率的定义具有动态性。随着金融与经济由跟随型关系向主动和先导型关系的转变,以及所带来的金融功能的拓展与提升,将给金融体系效率赋予新的内涵。

三、金融体系效率的影响因素

王振山(2000)在没有严格区分微观金融效率与金融体系效率的前提下系统考察了金融效率的约束条件,即影响与决定金融效率的内生与外生因素,但存在的问题是缺乏对各影响因素相互关系的研究。事实上影响金融体系效率的内外影响因素是存在逻辑因果关系且影响权重不一的,因此,对影响与决定金融体系效率的多种因素进行梳理是十分必要的。此外,近年来兴起的金融生态研究将金融主体与金融生态环境及其互动关系作为金融生态系统,这对研究金融体系效率的影响因素有较大的启示。为此,本文进一步对金融体系效率的影响因素进行了梳理与界定。

(一)金融(框架)结构

所谓金融框架结构是指当金融系统尚未运行或停止运行状态时金融系统内各组分之间的基本联接方式,但静态的金融框架结构是不存在的,实际中只能近似地用运行金融结构来代替,而这种金融结构已经反映了金融运行机制与金融生态环境的较多信息。

(二)金融运行机制

金融运行机制除财政机制与(金融)市场机制外,政策性金融与非正规金融是两种重要的金融运行机制。此外,虚拟金融与金融中心这两种金融运行机制不容忽视。

(三)金融生态(或称为金融生态环境)

影响金融效率的环境因素包括金融内部环境与金融外部环境,其中金融内部环境主要包括微观金融的宏观金融结构环境、信用条件、金融法律(法规)与金融监管等方面;金融外部环境由经济、社会、政治、法律、自然环境以及外部开放环境等构成。

(四)金融基础设施

金融基础设施一般是指包括法律、会计程序、交易组织及结算设施,以及治理金融系统参与者相互之间关系的管制结构。一方面,金融系统的有效运行依赖于金融基础设施的建设,其改善有赖于金融变革、金融创新与金融开放的推动;另一方面,金融基础设施涉及到金融内部环境与金融外部环境的各个层面,从广义角度可将其归于金融生态环境。

(五)金融推力

金融结构与金融内部环境受制于三种推力:一是外推力(金融自由化,即金融变革);二是内推力(金融创新,含技术创新推力);三是规则推力(金融开放)。三种推力形成的合力带来金融运行机制与金融内部环境的变化,与金融外部环境一起决定与影响了金融系统的效率;换句话讲,上述合力带来了信息不对称及交易成本的变化,进而导致了金融效率的变化。

(六)金融发展政策目标体系

从金融发展的政策目标体系(图1)可见,有效的金融三种推力构成的政策手段将通过优化金融结构、健全金融运行机制、改善金融生态环境与加强金融基础设施建设,从而提高金融效率、实现金融发展,进而促进经济的增长与发展。

(七)金融效率影响因素的相互关系

金融效率影响因素的相互关系详见示意图(图2)。微观金融主体处在金融系统的内核,宏观金融结构、金融的内外部环境构成了微观金融主体的金融生态环境,而金融基础设施构成了金融系统运行的基础,金融系统在三种推力的作用下,遵循相关的运行机制,由此形成了金融系统的大循环。

四、金融体系效率的提高途径

既然金融体系效率是金融发展理论的精髓,金融体系效率是联系金融改革(及金融创新、金融开放)与金融发展以及经济增长的中介与核心目标,没有金融效率的提高,金融改革(开放与创新)的任一举措是绝对不能与金融发展划等号的。那么,如何实现金融体系效率的提高呢?

我们认为,提高金融体系效率(充要条件)可归结为实现金融体系效率的协调(与统一)。以中国实践为案例,阐述如下:

(一)实现金融质性发展与量性增长的协调

金融效率是质性发展与量性增长的统一,这是金融效率的首要协调。金融快速的量性增长是发展中国家及转轨国家经济起飞与金融成长初期的普遍特征,较高的金融相关比率(金融资产总量与GDp之比)往往被当成金融“发展”的成果,但随着金融成长的深入,其中已隐藏了巨大的金融风险。因此,金融总量的快速增长对中国令世人瞩目的经济腾飞是不可或缺的,但提高金融的质性发展是保持中国经济金融可持续发展的根本。

(二)实现各层次金融资源的协调

金融资源论将金融资源划分为高低不同的三个层次:整体功能性金融资源、实体中间金融资源,即金融组织与金融工具、基础性核心金融资源,即广义货币或资金,金融资源的层次性决定了金融效率也应划分为相对应的三个层次。

近年来,金融功能比金融机构更稳定的观点得到了学界的一致认可,因此,在实现各层次金融资源协调的同时,提高高层金融资源(包括金融制度、金融信息及金融信用等)的配置能力显得尤为重要。中国金融改革的现实表明,高层金融资源建设的缺失是导致中国金融效率相对低下的主因。

(三)实现金融体系效率与金融微观效率的协调

金融微观效率是金融体系效率的基础,但金融微观效率的提高只是金融体系效率提高的必要而非充要条件,只有提高金融资源的配置能力,才有可能提高金融体系效率,也只有实现金融宏微观效率的协调与统一,才能提高金融系统的效率。无论是微观层面,还是宏观层面,中国金融效率均相对较为低下,解决问题的关键是从系统与战略的高度认识金融问题,在努力提高金融微观效率的同时,重点关注金融体系效率的提高。

(四)实现正规金融效率与非正规金融效率的协调

对发展中国家和转轨国家来说,金融压抑是普遍现象,这也是金融深化论研究与拟改造的对象。从正规金融资源的视角来看,中国金融资源配置与实际部门贡献存在严重的偏离,非正规金融是对金融压抑的“灰黑色”金融创新,为充满活力的民营经济提供急需的金融给养。对非正规金融,政府在加强监管的同时,因势利导是合理的选择。

(五)实现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的协调

金融业与房地产业为具有虚拟经济特征的产业,但一般虚拟经济主要讨论金融业的虚拟因素。虚拟经济产生于金融全球化、经济金融化及一定程度的金融工程化的全球经济金融大背景下,金融创新与信息技术的发展是加深经济虚拟化程度的主因。虚拟经济在提升金融资源配置能力的同时,也不可避免地累积了金融体系的系统风险,泡沫经济与金融危机是虚拟经济过度膨胀后的恶果,因此,实现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的协调势在必行。由于中国金融发展仍处在初级阶段,在原生金融尚未发育完全的情况下,盲目引进金融衍生工具是非常冒险的行为。

(六)实现金融中介效率与金融市场效率的协调

二十世纪90年代的金融发展理论曾对金融中介与金融市场的内生形成机制进行了分析,金融系统比较的研究成果也表明金融中介与金融市场并无优劣之分,因此,发挥两者的优势,实现金融中介效率与金融市场效率的协调,即直接金融与间接金融的统一,是提高金融系统效率的保障。中国金融中介与金融市场是互补而不是替代的观点已达成较为一致的认识。

(七)实现政策性金融与商业性金融的协调

政策性金融是商业性金融的对称,政策性金融是市场性与公共产品性、财政性与金融性、克服市场缺陷与政府干预的巧妙结合,优化了一国的经济与金融调控体系。鉴于此,实现政策性金融与商业性金融的协调有助于金融系统效率的提高。中国从1994年以来的政策性金融实践尽管存在一些问题,但成立政策性金融、使其作用更加显著的大方向是正确的。

(八)实现金融改革、创新与金融开放的协调

金融改革创新对内,金融开放对外,借鉴货币政策目标体系,可将金融改革、创新与开放看作操作目标,将金融发展、经济增长与发展看作最终目标,金融效率则是联系两者的中介目标。一方面,中国金融效率相对低下,金融改革与创新是当务之急;另一方面,中国入世对服务业开放有承诺,挑战与机遇并存。

中国金融业能否尽快提高效率已成为事关国家金融安全的战略性问题,实现金融对内改革创新与对外开放的协调刻不容缓。

五、金融体系效率研究的可能性方向

本文在阐释金融体系效率的基础上,对影响金融体系效率的因素进行了系统的分析,提出了提高中国金融系统效率的途径,在理论上为金融发展理论的发展提供了新的线索。

毋庸置疑,金融体系效率的研究仍处在刚刚起步的阶段,本文给出了金融体系效率研究的可能性方向:(1)金融体系效率与国际金融危机研究;(2)金融体系效率的微观基础研究;(3)金融体系效率与金融开放、金融安全、金融稳定、金融生态、全球经济失衡等命题关系的理论与实证研究;(4)金融体系效率的测算与国际比较研究。

参考文献:

[1]沈军.金融生态与金融效率――一个二元视角下的理论分析[J].金融发展研究,2008,(1).

[2]沈军,白钦先.金融结构、金融功能与金融效率_一个系统科学的新视角[J].财贸经济,2006,(1).

[3]王振山.金融效率论[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0.

[4]祝丹涛.金融体系的国别差异和全球经济失衡[J].金融研究,2008(8).

[5].中国m2/GDp比率问题研究综述[J].管理世界,2007,(1).

[6]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研究所.中国城市金融生态评价[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

[7]RossLevine,“FinancialDevelopmentandeconomicGrowth:Viewsandagenda”.JournalofeconomicsLiterature.1997,pp.688-726.

环境金融理论篇6

关键词:环境金融;利益兼容性;战略治理性

一、引言

金融资本介入环境领域在时间上可以追溯到20世纪60、70年代西方兴起的环境治理运动,最初是从对环境基础设施的资金投入和项目融资开始的。环境金融与环境治理密切相关。20世纪80年代末,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在《我们共同的未来》报告中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理念;1992年全球可持续发展纲领性文件《21世纪议程》为金融业参与环境治理的新发展指明了方向;20世纪90年代,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在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上正式推出了《银行界关于环境可持续发展的声明》。在国际范围内,世界各国的政府、国际组织、金融机构及非政府组织在环境金融领域都进行过很多尝试,直到1997年国际上才正式提出了“环境金融”的概念。在我国,自2005年特别是十七大提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2012年十提出“生态文明建设与美现中国构想”后,关于金融业发展的理论研究有了新的突破,可持续发展这一源自环境法的基本理念被逐步吸纳到金融等其他社会领域,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已成为各国政府在制定政策时必须充分权衡的因素。

环境金融是以环境要素或环境产权等基础资产作为金融交易标的,旨在促进人类可持续发展,既有利于环境保护又能带动新的经济增长的经济利益与环境治理相结合的金融创新机制,是环境治理经济手段中的一项重要金融工具。环境金融是用环境价值量或经济价值量对自然资源存量或人类经济活动造成的自然资源与环境的损失通过评估测算进行计量,或直接表现为可交易的环境产权,运用于金融资源配置、金融活动评价等领域来防治环境污染、管理环境风险,达到环境资源和社会资源优化配置,实现环境与金融的可持续发展,最终实现人类的可持续发展,是金融业根据环境产业的发展与环境治理的需求而进行的金融创新。环境金融是将环境要素的价值以信用货币、有价证券等方式进行量化并拿到金融市场中进行交易,将环境价值转化为经济价值。这种转化的实质就是从节能减排保护环境的行为中获利,它改变了过去的以污染环境、耗损资源来获利的模式,是一种新的互利型的环境治理工具。

二、环境金融与绿色金融

2007年我国开始有了环境金融的实践,首次提出了“绿色信贷”、“环境保险”、“环境证券”的环境金融体系。环境金融是金融与环境的结合,学术界和实务界对此存在着各种不一的称呼,如绿色金融、可持续金融、生态金融、气候金融和环保金融等。本文取“环境金融”并认为“环境金融”的表述比“绿色金融”等更为准确。“绿色金融”这类概念更多表达的是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对金融业的影响,其主要表现是特别针对金融业的绿色信贷业务,它是从发展低碳经济与循环经济的角度出发,透过金融业的相关业务创新及管理方式的改变,是从金融业发展本身出发研究如何避免因环境问题而造成的对金融行业发展的不利影响以实现其可持续发展,减少和抵消金融行为对环境的不利影响,其落脚点在于对金融行业自身进行“绿化”;在实践层面,绿色金融的实际效果非常有限,很多情况下,只是金融业在面对环境保护压力时不得不采取的形式上的“漂绿”,并且目前国内谈及的“绿色金融”等大多局限于“绿色信贷”,即通过银行发放贷款的环境审批来限制污染企业的融资,其内涵与外延都明显小于囊括但不限于投融资、环境信托、环境基金与保险、环境资本证券化与环境期货、期权等金融衍生品。“环境金融”、“绿色金融”等概念只能是“环境金融”的组成部分之一。

而环境金融则侧重于对金融产生影响的环境要素,以及这些要素与金融手段相结合后形成的以环境产权为基础的金融产品及市场体系,其所产生的环境影响和环境利益会直接影响到金融机构所有层面的可持续发展的实践――从简单的提高能效,到嵌入更高决策层的环境问题、社会责任和公司治理等多个因素。此外,将环境金融纳入环境治理领域则其赋予了其更多的环境功能与社会价值,它将成为环境治理的新型工具,即把金融创新机制引入环境治理,使之发挥环境利益与经济利益的共进及风险分担的功能。无论何种称谓,本质上都是将金融手段作用于环境保护,使金融在环境保护中创造新的盈利模式、业务创新和制度安排,最终作用于人类与自然的可持续发展。因此,环境金融不仅是经济学、金融学研究的热点问题,也应当被法学、环境法学更多地关注,从而拓宽经济学与法学在环境金融领域的对话与交流。

三、环境金融与碳金融

碳金融是环境金融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环境金融领域应用最广、被讨论最多的环境金融类型之一。无论从碳金融内在的发展逻辑还是从其历史演变进程来看,碳金融都代表了环境金融的一个分支,是环境金融在应对气候变化领域经过实践而延伸出的下位概念。

从二者的内在发展逻辑来看,工业革命以来环境问题成为人类可持续发展面临的主要难题之一,日益恶化的环境对人类生存发展的负面影响已经尖锐化,如何将这种负面影响降到最低限度是国际社会、各国政府及学术界广泛关注的热点与焦点。排放权交易的产生直接促成了20世纪90年代环境金融研究的兴起,大多数学者都一致认同环境金融是金融业根据环境产业的需求而进行的金融创新,是提高环境质量、转移环境风险的融资行为或过程。在这样的研究背景下,环境金融逐渐发展成为环境经济学的一门分支学科。

20世纪90年代后,由于气候问题及温室气体减排成为国际社会当前乃至今后很长一段时间内的国际环境第一课题,从而直接推动了全球碳市场与碳金融的形成与发展。国际社会的碳金融实践始于1999年,迄今已经历了10多年的发展,其构建也是以对环境经济学与环境金融的研究为基础的。以索尼亚・拉巴特和罗德尼・怀特为代表的学者开辟了环境金融的研究新方向,即碳金融。按照两位教授的观点,碳金融是环境金融的一个分支,探讨与碳限制有关的社会财务风险和机会,提供和应用市场机制转移环境风险和促进环境目标的实现方案。碳金融是环境金融在一个二氧化碳与其他温室气体存在可交易的排放许可的世界里的新发展,已经成为环境金融中首屈一指的发展模式。

因此,在国外的学术研究中,碳金融是从环境金融应对气候变化方面延伸出的概念,在此基础上逐步揭示出金融工具及金融市场在应对气候变化方面所具有的特殊功能,这就是金融的投融资作用及金融对环境风险的管理作用。

四、环境金融的特征

环境金融作为一项以治理环境和可持续发展为终极目标的金融创新,有着其特定的属性和多样化的表现形式。通过对目前已经广泛存在的环境金融参与到环境产业中的实践及环境金融的相关理论的研究,笔者认为环境金融的主要特征可以归纳为:利益兼容性、战略治理性、高风险性及国际性。

(一)利益兼容性

环境污染、资源短缺、生态脆弱、环境容量不足等环境问题已经成为人类发展进程中的一项重大问题。环境利益与经济利益产生了对立甚至冲突。基于环境问题的严重性,世界各国都制定了环境保护的政策与法律,其核心就是不能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来换取经济利益。虽然环境法也强调环境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这一原则,也制定了多项环境经济调节手段如环境税费政策等,但在实践中仍然难以达到经济与环境保护共同发展的目标。由于环境问题的特殊性,其涉及各种利益类型,要构建环境利益的协调机制则需要协调各种复杂的利益关系,如各国家、国际组织、区域间、各行政部门间、地区间、行业间的利益矛盾,这些矛盾的存在导致要实现环境利益与经济利益及其他社会利益的兼容与共进有较多阻碍。这种“利益的不兼容”也是我国当前环境资源管理及向环境治理过渡过程中较为突出的矛盾之一。环境金融不仅是一种治理手段的创新,更是利益的创新。它是现代金融业与环境治理共同发展的新产物,不仅是对传统金融行业的延伸和扩展,也是一种新的环境保护手段和利益增进机制。环境金融是建立在环境保护所产生的公益性与经济发展带来的社会福利增进的利益兼容性之上的。

所谓利益兼容性是指环境金融不同于与以往的环境保护调节手段中的“放缓经济增长”,强调不能以牺牲环境来换取经济发展以至要求经济利益让位于环境利益,长远利益让位于短期GDp增长等诸多环保优先的表现方式。环境金融的优势就在于可以同时容纳环境保护与经济利益的双重甚至是多重要求,这是由金融市场的规律决定的。融资的目的就是产生经济效益,使各项资源得到最优配置,而环境金融不仅包括了对经济利益的期权,还融入了环境保护这一目的,使得这两种利益可以兼容并且均衡。这种利益兼容性体现了可持续发展的核心理念,只有达成利益的兼容才能减少矛盾与冲突,这既符合环境伦理与经济伦理,也与市场规律和社会发展的总体目标相一致。

这种利益相融性在环境金融的市场体系与机制较为完善的情形下,特别是企业与政府行为具备充分合理性的条件下,通过金融手段的调控,能够促使污染者注重环境成本的测算,采用最佳污染控制方式,既有利于污染治理,又能获得相应经济效益。

(二)战略治理性

环境金融是多元化多层次的环境治理体系中的一环,是治理理论在环境问题上的运用之一,是以管理为主导的政府垄断模式向多元主体共同参与的治理模式的战略转变在金融机制上的体现。

金融手段本身具有较强的预测性。以投融资信贷为例,一般来说企业的信贷申请在前,污染行为在后,环境金融的优势则在于可以于信贷投资前进行环境可行性评估,充分运用金融对资本的调控力度,对那些有可能造成污染的企业或项目不给予贷款,使其难以投入生产,在一定程度上减轻或避免可能造成的环境污染。这种预测性不仅可以作用于具体金融项目或行为,还可以在政策制定领域发挥一定的作用。通过金融机制引导资金流向,有利于转变经济和能源结构,使环境经济政策目标向以预防为主的较高阶段扩展,因而具有一定的战略性。

环境治理所强调的环境公益本质上是一个多方参与、协调合作的涵盖民众观点多元性和身份复杂性的新型公共服务体系。传统法学研究及社会实践对于环境问题的内部化,通常采用经济调节杠杆,如征收环境税、生态税、排污费和补偿费等,环境问题的外部性和自然资源的复杂性使得某些环境要素难以进入市场,而这类“市场刺激”使环境要素能够进入市场自由流通,但由于产权关系不明确,仅靠一般的经济杠杆调节环境利益其实质还是行政权对环境资源和利益的配置,是另外一种形式的政府干与行为,并非完全意义上的市场调节,因而其作用也是相当有限的。

而环境金融的出现改变了这一现状。作为一种全新的交易方式,一方面环境金融强调市场化的参与,是典型的环境公共物品与私权属性重叠的交易;另一方面,环境金融交易产生的资产收入,无论是碳交易还是其他环境金融衍生品,都是在全球气候变化这一大背景下演变而来,带有浓厚的国际经济与政治格局变迁与角力的多重色彩。它不仅是一项经济行为、一种以环境为参与要素的特殊交易,更是一种宝贵的战略资源,对于全球环境治理而言如是,对于任何一个国家特别是发展中国家更是如此。如何把握环境金融的发展使其带动环境治理的完善、如何在国际规则的制定与实施中掌握更多的话语权而不至于成为这场由西方发达国家发起的“气候游戏”中的被动方而被驱逐出核心利益圈,都需要全盘考虑以上诸多因素,这也是环境金融对人类发出的挑战。因此,高度的战略性与治理性构成了环境金融的主要特征。

(三)国际性

全球金融一体化和经济金融化已经成为未来经济、社会发展的主流趋势并且程度日益加深。跨国的国际金融活动愈加频繁,国与国的经济交往除了国际贸易这种传统形式以外,国际间的金融合作也日益成为国际经济交往的主题之一,其影响更为巨大。

一方面,金融业本身在走向国际化,以市场为依托进行的金融活动需要进入更宽广的领域,即国际金融市场,越来越多的跨国金融机构和金融业务纷纷涌现;另一方面环境问题本身的国际性与全球性决定了这是人类必须共同面对并且需要多方合作才能控制和解决的问题。

首先,环境问题特别是气候变暖的影响是全球性的,这决定了环境金融具有全球跨度的特征;其次,从经济学上看,低碳减排和经济发展之间存在某种程度的替代关系,意味着各大国之间在气候治理问题上会展开激烈的政治、经济博弈;最后,应对气候问题的治理原则是在降低碳排放与经济增长之间达到平衡,这一点也正是环境金融的功能所在,而气候变化对全世界的影响都是广泛而深远的,其治理过程也是长期性的。在这种背景下,加之全球化和国际化步伐的加速、信息技术和知识经济的兴起、后现代化思潮的不断扩散、市民社会的逐步崛起及现代民主化的进程的推进,环境这种特殊的公益也不再只属于国家的管辖范畴,金融业更不可能只局限于一国范围。由此可见,环境金融的国际性从其产生之日就已形成。

(四)高风险性

金融本身就是高风险的行业,这种高度货币化的信用体系决定了它的不确定性和投机因素的存在。特别是全球经济一体化、金融资本国际化的大趋势下,它不仅关系到单个投资者的利益,还关系到一国甚至全球经济的稳定。金融工具交易盈亏的不稳定性是金融业高风险的重要原因。金融行业的交易方是通过对利率、汇率、股价等因素变动趋势的预测,按照一定的条件进行交易或选择是否交易,无论哪一种金融工具,都会影响交易者在未来一段时间内或者未来时间点上的现金流,具有显著的不确定性和高风险性,运用金融工具的交易后果取决于交易者对多种因素的预测和判断。在收益可能成倍放大的同时,投资者所承受的风险与损失也会成倍放大。金融安全是经济安全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每个国家都面临着金融风险,发展中国家尤其要高度重视和警惕。

环境金融作为一种新的金融交易形式,在享有金融系统融资优势和风险转移与分担功能的同时也不可避免地具备了高风险的特征。这种风险性表现为受政策、制度、政治、市场投资需求、通胀风险、利率汇率变动、全球经济形势的影响等。我国的环境金融和世界上大多数发展中国家一样,还处于起步阶段,缺乏相应的法律规范和行业规则对交易主体、交易项目等法律关系进行调整,对环境金融的监督管理也缺乏约束机制。市场的自律作用越得不到发挥,环境金融的风险也就越高。

随着排污权交易等环境经济行为的增加,金融机构可在排放权证交易中充当媒介。环境金融扩大了金融业的产品范围,如环境基金、环境保险、可持续发展项目投融资和环境信托等,也就是说环保产业的发展也为金融业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除此之外,金融机构通过提供绿色环保的投资产品,不仅可以获得经济利益,还能为自身树立良好的社会责任形象。环境金融产品的推广与开发还能在一定程度上唤醒公众的环境保护意识,推进社会向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共赢的理想局面迈进。

参考文献:

[1]索尼亚・拉巴特,罗德尼・怀特.碳金融[m].王震译.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2010.

[2]谢红宇.构建我国环境资源管理的利益相容机制[J].企业家天地,2007(09).

[3]孙斌.金融风险的原因及防范对策研究[J].中国安全科学学报,2007(07).

环境金融理论篇7

关键词:环境保护;可持续发展;金融业;可持续金融体系

中图分类号:F830.省略

一、可持续金融的内涵与研究现状

1・可持续金融的内涵

可持续金融又称为“绿色金融”,主要指从环保角度重新调整金融机构的经营理念、管理政策和业务流程,实现金融机构可持续发展和环境保护的双赢,进而实现整个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即认为金融机构与可持续发展密切相关。不同类型的金融业以及不同类型的投融资行为对环境的影响不尽相同,有直接的也有间接的,有短期的也有长期的,呈现出复杂多样性。以银行为例,它对环境的影响主要表现在通过信贷和投资支持污染企业或对环境有重大破坏的项目而引起间接污染,引发严重的环境问题。但其自身的废弃物和废水排放等也会直接影响环境。与之相反,环境问题也可以影响银行经营,一些引发严重环境问题或存在潜在环境风险的投资项目一旦遭到政策限制,就会给银行经营带来负面影响,甚至产生金融风险。

2・国外的理论研究及实践

一些国际组织、政府部门、学术机构和金融企业已经或正在对适应可持续金融发展战略做深入研究。这些研究主要考虑了以下问题:

(1)识别环境风险和机会。金融企业无论从事何种业务都应将环境风险作为一种新的风险予以重视,并在投资前就能识别出来;环境问题除了带来风险,也能带来商机,金融企业也必须抓住这一机遇。

(2)资产定价和审核。环境风险的引入改变了传统资产定价和审核方式,在进行项目财务评估的时候,需要根据环境因素予以适当调整,金融企业应该重新制定绿色会计制度。

(3)环境风险管理。项目进展的过程中,金融企业应当辅以环境风险管理,即使是一些间接金融投资也要辅以强有力的环境监督。因此,需将环境评价引入信贷或投资标准中来。

(4)金融工具创新。环境问题的引入为金融工具创新开创了一片新的天地,金融企业可以通过金融工具创新(例如排污权交易、环境风险保险、新风险投资、环境储蓄账户、隐性收费安排等),在提供融资的同时,降低风险,甚至获取利润。

(5)政府与行业协会的推动。政府和行业协会通过立法或者制定相关行业规章,引导金融企业注重投资行为中的环境问题,降低环境风险和获取环境价值。虽然目前尚无一个完整的理论体系,但国外的可持续金融已经行动起来。全球范围内,联合国环境规划署金融自律组织(UnepFi)于1997年推出修订后的《金融业关于环境可持续发展的声明》应是最具影响力的金融行业实践,该声明得到了非常积极的支持,截止2004年末已有45个国家208个金融机构和团体加入这项活动。在联合国环境署的指导下,金融自律组织定期召开会议,从实践和理论方面探讨适应可持续发展的金融业发展战略。同时,许多国外金融机构也在行动,实践以环境保护为目标的金融发展战略。2003年6月4日,世界十大银行在伦敦签署了著名的“赤道原则”(equatorprinciples),建立起针对与发展项目融资有关的社会和环境问题的一套自愿性原则,以保证在其项目融资业务中充分考虑到社会和环境问题。目前,全球已有包括部分发展中国家银行在内的29家金融机构实行了该原则,“赤道原则”已经成为项目融资的新标准。此外,荷兰、美国、英国、日本、新加坡和香港等国家和地区的政府,也在实践运用各种金融手段,来达到保护环境的目的。

3・国内的理论研究及实践

与国际的研究进展相比,国内的研究进展比较缓慢,只是从一些特定的角度进行了探讨,较有影响的是中国环境与发展国际合作委员会(CCiCeD),自2001年以来一直在探讨我国的环保投融资机制问题。此外,在国内学术领域,有的学者从间接融资和直接融资和金融系统三方面提出构建绿色金融体系[1];有的学者从生态经济学的视角谈绿色金融[2];也有的学者从能源安全约束下谈绿色金融发展战略[3]。总的来说,关于金融业与可持续发展的系统理论研究还未开始。但是值得欣慰的是,中国正朝着可持续金融方向前进,2007年7月12日,银监会、环保总局和人民银行联合颁布《关于落实环保政策法规防范信贷风险的意见》(下简称为《意见》)。在《意见》中,对于控制“两高”贷款,银监会要求银行业金融机构要调整和压缩“两高”行业贷款,继续强化对“两高”行业贷款的“三查”工作,并依据国家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规定和环保部门通报情况,严格贷款审批、发放和监督管理,对未通过环评审批或者环保设施验收的项目,不得新增任何形式的授信支持,并强调“各商业银行要将支持环保工作、控制对污染企业的信贷作为履行社会责任的重要内容”。这一政策的实施标志着我国金融业开始从传统经营向可持续经营方向转变。

二、金融业与环境保护

1・金融服务与环境的相关度

金融业的环境意识比制造业相对淡薄一些,部分原因是第三产业不被认为是产生环境污染的直接因素。金融业是涉及到国际市场零售、商业经营、保险、投资和发展等业务的复杂网络组织,其业务规模和复杂程度使金融机构活动不可避免地涉及环境风险。epi2000(environmentalperformanceindicatorsfortheFinancialindustry)将金融机构业务划分为:商业银行业务、投资银行业务、资产管理和保险四个方面,各金融部门服务与环境的相关度见表1。

2・金融服务面临的环境风险

(1)直接风险。金融机构作为消费者,在日常的经营过程中,有可能不注重能耗或直接对经营场所造成污染并产生一些环境费用,如能耗超标、空气污染、水污染、臭氧层破坏、废弃物和残余能量输出等。因此,金融机构在能源使用和处理报废或淘汰的电器设备、印刷或复印的废旧纸张等方面要符合环境法规的要求,积极采取有效措施,提高办公用品的回收循环利用率,厉行节约,减少浪费。如果没有认真履行职责,很有可能会增加能耗费用、污染清除费用或遭受环保部门的处罚,造成负债或银行资产的损失。此外,涉及保险业的金融机构对与环境相关的索赔

也有直接的利益关系。为了减少直接风险,GermanFederalenvironmentministry制定了金融机构内部环境指标体系,这些内部环境指标体系有助于金融机构不断改变现状,制定环境目标,减少浪费。

(2)间接风险。金融服务对环境的间接影响主要是指由于不良贷款或投资行为不当引起的环境经济损失。金融机构(主要是银行业)为工商企业提供金融资本,目的是希望这些贷款或投资(股票或债券)能在一段时期后带来既定利率的回报并收回本金,但除了自身经营的负债之外,同时也面临着一些环境风险,这些风险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信贷风险。当银行贷款客户的业务受减排废物成本的影响或环境规章变化影响时,信贷风险就会间接产生,虽然银行不对污染直接负责但却面临经济损失的后果。二是法律风险。如果不遵守环境法规,银行会与其他公司一样,要为清除污染产生的费用或由于污染而产生的索赔负直接贷款者责任,面临法律风险。三是声誉风险。如果借款或融资的客户行为破坏或污染了环境,则提供贷款或融资的金融机构的声誉会遭受一定的损失,其社会形象会大打折扣。

3・金融业与环境保护、可持续发展关系

随着社会的进步,金融业与环境保护、可持续发展的关系日渐密切,国际金融业已经达成了共识。这种关系可以归结为:自然资源与经济增长;环境问题与经济增长;环境问题与资金投入;金融与生态环境问题。识别和重视环境风险对金融机构的正效应主要体现有三:一是通过节约使用能源和环境友好型产品以及物质的循环利用可减少运营成本;二是使由于环境问题引发的客户贷款风险最小化;三是环境风险的存在扩大了经营产品范围,如商业道德基金、环境咨询、可持续发展项目融资和绿色贷款等。环保产业的发展也为金融业带来了发展机遇,减排费用、环境友好技术的投资需求对于银行业或资本市场而言,无疑都有提供融资的机会。随着企业排污权交易的增加,金融机构可在排放证买卖交易中充当媒介。另外,金融机构通过提供绿色投资产品,唤醒公众环境意识,从而获得经济和形象的收益。许多事实表明,不良环境行为与金融风险有关,环境行为与经济效益是正相关的,正确的环境行为会给股东的利益带来积极的效应,投资中的环境问题会影响投资收益的实现。这就要求金融机构在决定投资方向时应首先考虑环境因素,正确对待金融资本流动对环境和生态产业结构的影响,将环保意识体现在经营业务中,加强环境风险管理,提高防范和化解由于信贷带来的环境风险的能力,促进环境保护与经济的协调发展。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又是金融业赖以繁荣的基石,因此,金融业、环境保护及可持续发展之间的关系密不可分(见图1)。

三、以环境保护为导向,构建我国可持续金融体系

可持续金融将环境保护视为其活动的重要目标之一,人类环保意识的增强,环境保护的进一步发展必然要求发展可持续金融。目前,我国仍将长期面临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发展的巨大压力,在进入经济快速发展的历史阶段,如果不把合理使用资源与保护生态环境纳入经济发展总体规划统筹考虑,经济增长就难以持续,也很难为后代创造可持续发展的条件。金融业是百业之首,是经济活动的核心,金融活动若纳入了环境因素,可以加强环保投资力度,调节国民经济结构,使之向生态型经济发展。为此,当务之急,我国应该积极构建可持续金融体系,使金融部门认识到金融与环境保护之间的辩证关系,正确处理经济、环境、生态和社会发展之间的关系,使可持续金融成为国家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

1・以商业银行为载体,树立可持续金融理念

成功树立可持续金融理念的关键是金融机构能够自发地在业务经营中注重社会、环境价值并将其纳入公司治理目标。这就要促使金融机构认识到:实施可持续金融战略,确认环境风险以及市场机遇,不仅有利于整个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更是实现自身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因此,对于金融机构而言,全面实行可持续金融战略也是一种制度变迁过程。由于中国的资本市场和保险市场尚未充分发展,中国金融机构的主体是商业银行,而中国商业银行制度最大的特征就是以国有大型商业银行为主体,这是与西方国家商业银行体系最突出的差异,因此,在中国全面发展可持续金融理念,必须以国有商业银行为主要载体。目前,我国国有商业银行改革总体上是一种政府主导型改革,制度变迁的时间安排及进程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中央政府的判断和决定,且具有相对稳定性。在这种制度环境下,我国政府可以通过行政手段,强化商业银行在项目融资中的环保意识,树立商业银行可持续金融理念,激发商业银行对社会、环境的责任感,这对人口、资源环境关系日益紧张的中国社会具有重要意义。

2・强化绿色信贷机制,助推节能减排并实现金融安全

绿色信贷是将环境保护融入金融核心业务中的最有力体现。目前,随着《意见》的出台,我国银行业对不符合产业政策和环境违法的企业与项目进行信贷控制,以绿色信贷机制制约高耗能高污染产业的盲目扩张,这实际上是切断了那些污染企业的生命源泉,企业的“命脉”一旦被扼住,他们在防污治污上就会由被动变为主动,环保意识必将得到提高。同时,银行业应进一步加强对循环经济、环境保护和节能减排技术改造项目的信贷支持力度,优先为符合条件的项目提供融资服务,这一措施会改变现有的“守法成本高,违法成本低”的不公平现象,大力推进全国范围内的防污治污工作。实行并强化绿色信贷控制,将是环境保护与金融安全的双赢。让环境信息系统与金融部门共享,保障环境保护与金融信贷的联动,有助于金融机构充分了解企业环境信息,从而可以及时准确地对企业环境风险做出正确判断,可以把环境政策作为新增客户信贷投资的前提条件,严格信贷“阀门”,有效防范产业政策、环境政策、产业结构调整所带来的风险。

3・加快环境金融产品创新,实现循环经济和金融创新的双赢

创新、运用多样化的金融产品来促进环境保护,维护生物多样性,是实现可持续金融的重要途径。成功的可持续金融产品必须满足两个条件:一是转移环境风险和减少污染;二是保持一定的盈利激励,确立其在金融市场应有的地位。因此,可持续金融产品必须建立在有效控制环境风险、保护资金融通利益的基础上,才能取得可持续发展与金融市场的双赢。我国金融市场的情况与发达国家不同,在国外得到蓬勃发展的巨灾债券、天气衍生物等环境金融产品在目前并不适合我国,但在转型经济国家得到广泛应用的国家环境基金对我国具有很好的借鉴意义。国家环境基金在一国的循环经济发展、环境保护建设中可以发挥主导作用,重点支持国家循环经济项目、环境保护项目的发展和执行,以及国家相关监管和信息系统的建设等。其资金来源主要为环境税、国家拨款、外国和国际组织的环保赠款贷款

和商业银行资金投资等各种资金。由于我国尚未出台环境税,目前可将与保护自然环境和维护生态平衡相关的税种中的税款,按一定比例专款专用,并根据“政府引导、市场参与、专家管理、规范运作”的原则,吸引各种资金,建立国家环境基金,加大对全国发展循环经济和维护生态平衡的投资。同时我国还可以在北京、上海、广州等经济较发达的大中城市建立地方环境基金,重点支持地方循环经济发展、生态环境建设等,其资金来源主要由地方筹措,可将污染费、污染罚款等纳入其中。此外,我国还应尝试发行绿色金融债券和企业债券。发行绿色金融债券可以吸收相对稳定的中长期资金,这些资金可以通过贷款的方式投入到社会效益较好的环保项目和生态工程项目中。对于经济效益比较好的环保企业,也可以允许他们发行企业债券,以满足这些企业对资金的需要。

4・加强制度建设,构建发展可持续金融的激励机制

发展可持续金融并不仅仅是技术层面的问题,实践中还必须在制度层面上构建发展可持续金融的激励性机制,以推动可持续金融的理念。从政府的角度来看,政府在发展可持续金融、推动循环经济和金融创新双赢的过程中,应对所扮演的角色进行准确定位。首先应着手制定一系列条例、标准和优惠政策,鼓励银行、基金公司、保险公司等金融机构提高自身的环境责任,增强捕捉环境机会的积极性。其次应着手制定相关的法律、法规和政策,推动适合中国国情的环境金融产品逐步兴起和蓬勃发展。从金融业自身来看,金融业应制定与环境相关的金融政策,并要积极构建与之相适应的管理机构和制度、行动计划和监督程序,定期向外界环境评估报告,主要包括:环境政策和制度、环境社会经济行为指标、环境社会经济行为的金融含义、可持续发展商业机会和支持环境社会经济持续发展的商业创新行为等内容。从具体业务来看,贷款作为银行业的核心业务,应建立绿色信贷决策制度。在对项目进行贷款融资之前,引入环境因素系数,从源头控制污染,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实现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5・积极培育可持续金融文化,重视金融队伍的可持续金融文化意识教育

金融业应该顺应可持续发展这一新的价值观念,实施可持续金融的统一规划,建立可持续金融信息收集系统,推动可持续金融健康、有序发展,金融业在自身消费方面,如日常工作能耗、废物处理、业务宣传以及机构装修上,要体现出一种人文关怀和环保意识。此外,金融业应重视对金融从业人员的可持续金融理念的教育,以培养起金融系统领导阶层的可持续金融意识,使其在决策时将环保因素灌输其中,准确把握金融业、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关系;同时还要将系统内数量庞大的员工培养成具有环保意识的“绿色员工”,以使其积极贯彻金融部门的环保措施,为可持续金融的发展提出合理化建议,并通过其工作、生活时绿色言行影响全民环保意识。

参考文献:

[1] 孙洪庆,邓瑛・对发展绿色金融的思考[J]・经济与管理,2002,(1):37-38・

[2] 欧阳瑞・从生态经济学的发展谈绿色金融[J]・金融与经济,2005,(6):54-55・

[3] 高建良,黄越,梁桂枝・能源安全约束下的绿色金融发展战略[J]・中国集体经济,2007,(10):44-45・

[4] 黎朝红・金融产业的信息化建设[J]・云南财经大学学报,2006,(5)・

[5] 王玉婧,江航翔・环境风险与绿色金融[J]・天津商学院学报,2006,(11):16-20・

[6] 张文中・绿色金融:现状、问题与趋势[J]・新疆财经,2005,(6):38-43・

[7] 蓝虹・环境保护、可持续金融与政府支持[J]・中国金融,2007,(22):61-62・

[8] 周纪昌・国外金融与环境保护的理论与实践[J]・金融理论与实践,2004,(10):60-62・

[9] 李秉祥,黄泉川・我国环境保护投融资机制创新研究[J]・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2006,(7):111-114・

[10] 王卉彤・环境金融:金融创新和循环经济的双赢路径[J]・上海金融,2006,(6):29-31・

[11] Schmido,Braunschweiga・epi2000[eB/oL]・2006-04-03,http:∥www・epifinance・com・

环境金融理论篇8

[关键词]农村金融生态;农村金融体系;反馈系统

一、引言

生态系统是指在一定时间和空间范围内,生物与非生物环境通过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所形成的一个彼此关联、相互作用并且有自动调节的统一整体。金融生态是一个综合、整体的概念,它不仅包括金融生态各组成部分之间的互相关系,还包括影响金融生态的经济因素和社会因素。金融生态主要是组成生态系统的各部分之间的互相关系,农村金融生态是农村金融业运行的外部环境,主要包括与农村金融业产生与发展具有互动关系的农村经济环境、农村法制环境、农村信用环境、农村文化环境、农村市场环境和农村制度环境。农村金融生态系统是指在为农村经济发展提供资金融通及其他金融服务的过程,各类金融组织的内部结构、互相关系及与农村经济系统中其他要素之间的互相作用共同构成的有机整体。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深化农村综合改革,推进农村金融体制改革和创新,改革集体林权制度。坚持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健全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市场,有条件的地方可以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因此农村金融体制改革是一项涉及广泛的系统工程,营造良好的农村金融生态环境需要系统地推进,政府、金融机构、司法部门、村委会、乡村合作组织、农村企业和农户等相互配合,包括健全农村金融组织体系,发展农业保险,大宗农产品期货,建立农村存款保险机制,采取法律、制度创新、政策扶持和综合治理等各项措施,促进农村经济与金融良性互动发展,进而更好地推动新农村建设。

二、当前我国农村金融生态的现状

由于“三农”问题的长期存在,与城市区域相比,农村金融生态状况较差,问题较多。因此研究农村金融生态问题,尽快改善农村金融生态状况,对推进我国农村金融改革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具有重大意义。我国的农村金融成为整个金融体系的瓶颈和短板,这个瓶颈和短板使农村金融难以满足农村经济多层次发展的需要,也难以满足农村金融服务多样化的需求。

从资金的供给主体看,供给主体数量减少,农村金融供给渠道狭窄、金融服务品种匮乏的问题比较突出。目前,农村金融市场的供给主体主要为中国农业银行、农业发展银行、农村信用社、邮政储蓄银行。农业银行确立“面向三农,商业运作”的市场定位,其服务“三农”和县域的力度逐步加大。农业发展银行作为政策性银行,其在农村的业务范围主要为粮棉油收购等政策性业务。农村信用合作社,正在改革中艰难前行,但长期以来功能定位不明、产权不清、机构规模偏小、抗风险能力差等因素制约了其支农信贷功能的发挥。刚刚组建成立的邮政储蓄银行,目前主要以吸收存款为主,小额贷款处于试办阶段。从资金的需求主体看,主要是农户、农村企业以及农村基层组织。信贷需求主体是多层次的,例如农户可以分为贫困农户、普通农户、产业化经营农户;农村企业有小型企业、规模企业和龙头企业。大多数信贷需求主体不能提供有效抵押物,很难获得抵押贷款,金融生态主体信贷功能弱化。主体各层次需求的方式和特征都有很大的差异,农户是农村金融最基本的需求主体,但由于其提供担保抵押物的局限性,很难从正规金融中获得信贷支持。农村基层组织具有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提供公共服务产品的金融需求,对融资的需求具有总量大、时间跨度长和明显的政策性金融及主要追求社会效益的特征,难以获得商业性金融的支持。

农村金融生态链中适用的金融产品供给不足,农村金融服务缺位,主要表现为农村金融服务体系不健全。中国农村地域广阔,自然环境、资源条件、市场经济渗透程度差别很大,农村经济基础薄弱,致使农村经济发展呈现出明显的地域性、不平衡性和多层性。同时由于农业本身的弱质性,交易成本高,金融机构经营上的高风险、市场竞争不足,在大部分乡村只有邮政储蓄机构和农村信用社。因此在乡村政策性金融、商业性金融支农作用减弱,农村金融产品供给单一化,作为农村金融主体的农村信用合作社“小马”难拉“三农大车”。生产性贷款多,消费性贷款少,短期贷款较多,中长期贷款基本没有;市场不完整、金融品种单一,基本只有农村货币市场,资本市场、保险市场极少。长期以来,偏向城市的金融政策形成了城乡分隔的“二元金融”结构,这在客观上制约着金融机构对农村提供金融服务。目前,我国对农业投入规模较低,在许多需要金融配套的环节比较薄弱,限制了金融配套资金的投入。此外,由于农民受教育机会较少,文化素质不高,一定程度影响农村社会信用,社会信用文化缺失,农村企业和农户的诚信意识、金融风险意识比较薄弱,信用户、信用村、信用镇远未形成。农村社会征信系统建设和征信业发展缓慢,缺乏一个统一的企业和个人信用信息数据库,金融企业难以获取客户的真实信用状况并作出准确的信贷决策。在部分农村地区,逃债、躲债和赖债的现象还比较严重,但失信惩罚机制尚未有效建立,缺乏对债务人违约的制约,致使农村金融机构面临的信用风险、操作风险比较突出。

我国现行农村金融组织体系整体上不能满足“三农”的要求。由于农村产业风险的特殊性,对金融市场的健全发展以及农村金融组织的创新均产生了负面影响,因此发展具有适应性的农村银行是弥补“三农“资金匮乏的途径之一。从我国农村的现实情况看,农村金融生态系统在面对农村经济发展所形成的强大而多元化的农村金融需求时,并不能提供相应的农村金融服务,农村金融需求多样化与农村金融供给单一性的矛盾比较突出,农村金融生态系统与农村经济发展不适应。

近年,随着新农村建设的推进,农村金融服务从理论到实践上提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农村金融体系建设将取得新的进展,国家对农村金融服务的鼓励、支持力度将进一步加大。从金融政策看,随着金融改革开放的深入,国家鼓励银行加快金融创新,逐步放松多年来的制度抑制,其中一些政策惠及到农村金融领域。包括:放松利率管制,取消存款利率下限和贷款利率上限;放松监管限制,允许成立以民间资本为主的商业信贷组织和小额信贷组织。2006年12月,银监会了《关于调整放宽农村地区银行业金融机构准入政策更好支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放开农村金融准入门槛。国家制定了关于支持和鼓励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银监局出台了银行开展小企业贷款业务指导意见;鼓励试点建立政策性农业保险机构,作为商业保险机构的补充;全国个人征信系统的联网运行,使社会信用环境日趋优化。这些政策措施将有利于农村金融生态的改善。

三、系统科学的系统论

系统科学把系统作为研究对象,系统论认为,系统是一个由一系列要素或子系统构成的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体系。作为一个整体,系统是有序的和有目标的。系统依其不同的结构实现其一定的功能,而系统的特定功能的实现要具备一定的结构。因此,若要调整系统的结构,就有可能会改变系统的功能;而要改变系统的功能,就必须改变系统的结构。系统论的核心思想就是系统的整体功能大于各部分功能之和。系统科学作为现代科学技术体系中的一个大部门,是一门综合的、横断的新兴科学技术,一般公认以VonBertalanffy提出一般系统论GSt(generalsystemtheory)概念为标志,20世纪40年代到60年代出现了系统论(systematology)、运筹学(operationalresearch)、控制论(cybernetics)、信息论(informatics)等早期的系统科学理论;同期出现的系统工程、系统分析、管理科学则是系统科学的工程应用,70年代到80年代的发展主要是系统科学组织理论的建立,包括耗散结构理论(dissipativestructuretheory),协同学(synergetics)、超循环理论(hypercycletheory)、突变论(catastrophetheory)、混沌论(chaos)、分形学(fractal);80年代以后非线性科学和复杂性研究的兴起大大地推动了系统科学的前进步伐,包括复杂适应系统CaS(complexadaptivesystem)、遗传算法(geneticalgorithm)、神经网络(neuralnet-work)。在结合了经济学与管理学的交叉学科研究处于不断向前推行的浪潮中,系统科学自身也得到了充实,其应用潜力得到进一步的发掘。

从不同学科领域表现出同构性和同型性的事实出发,Bertalanffy得到结论:“存在着适用于一般化的系统或者它们的子类的模型、原理及定律,这些模型、原理和定律与系统的特殊类别、组成元素的性质以及元素之间的关系或‘力’的性质无关。寻找一种不是关于或多或少特殊类型的系统的理论,而是一般地适用于系统的普遍原理,看来是合理的。”GSt的任务“乃是确立适用于系统的一般原则”,它从有关生物和人的问题出发,不能沿用讨论无机界问题常用的机械论分析方法。因为现实是一个有组织的由实体构成的递阶秩序,在许多层次的叠加中从物理、化学系统引向生物、社会系统,因此不能把分割的部分的行为拼加成整体,必须考虑各个子系统和整个系统之间的关系才能了解各部分的行为和整体。

若干要素按照某种方式相互联系而形成一个系统,就会产生出它的组分和组分的总合所没有的新性质,叫做系统质或整体质。整体具有不同于各个要素的系统质或新功能,这就是系统的整体突现原理。整体突现性是系统思想的核心和灵魂,是系统科学的理论基石。所谓用系统的思想分析问题,中心之点就是考察系统的整体突现性。系统的整体突现性可用公式来表示如下:w≠∑pi(这里又分为两种。)

(1)整体大于部分之和。w>∑pi俗话“三个臭皮匠,赛过一个诸葛亮”就是这种情况。

(2)整体小于部分之和。w

一般系统论则试图给一个能描示各种系统共同特征的一般的系统定义,通常把系统定义为:由若干要素以一定结构形式联结构成的具有某种功能的有机整体。在这个定义中包括了系统、要素、结构、功能四个概念,表明了要素与要素、要素与系统、系统与环境三方面的关系。系统论认为,整体性、关联性,等级结构性、动态平衡性、时序性等是所有系统的共同的基本特征。这些,既是系统所具有的基本思想观点,而且它也是系统方法的基本原则,表现了系统论不仅是反映客观规律的科学理论,具有科学方法论的含义,这正是系统论这门科学的特点。

四、系统科学理论与农村金融生态结合

系统科学的中心概念是系统,福瑞斯特在《系统原理》一书中说:“系统是为了一个共同的目的而一起运行的各部分的组合”。从系统的一般定义出发,引出描述有组织整体(即系统)特有概念,如总体、整体性、有序性、动态性、开放性、方向性、目的性、等终极性(果决性)、演化、渐进机构化、中心化、渐进分异化、主导部分、生长、竞争等等。从结构角度来看,农村金融生态系统是由农村金融生态主体子系统与农村金融生态环境子系统构成的,农村金融组织体系、农村金融产品和服务体系及农村金融市场体系共同构成农村金融生态系统的主体子系统,农村金融生态环境依赖于宏观经济环境、地区经济发展,以及微观层面的金融环境。我国农村金融生态环境遵循金融生态环境的一般规律,则由法律、制度、文化、道德以及监管体系和征信、担保体系构成的。从功能角度来看,农村金融组织体系是该系统中金融产品和服务的供给者。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资金短缺是制约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因此,农村金融组织体系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所以,研究农村金融生态问题,尽快改善农村金融生态状况,对推进我国农村金融改革具有重大意义。

改革开放以前国内农村金融体系有极具稳定的特点,其结果导致金融生态缺乏应有的活力。以后,随着国内农村发生了一系列的变化,农村金融系统也发生一定的变化,为了适应这种经济体制的变迁,保持农村金融系统稳定且持续的发展,农村金融领域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这种改革我们在两个领域同时推进。一个是金融监管的改进,将正规金融和非正规金融都纳入金融监管范畴,另外一个领域非正规金融的创新。因为完全稳定的系统会失去变化、发展、创新的可能,而现实系统又不可避免地要受到来自自身、外部环境、甚至其他各种因素的扰动,象农村金融系统内部的矛盾、摩擦、冲突、风险,人、财、物的平衡协调,人与自然的有效空间的合理分配,人与农村金融的道德、规范、价值的沟通均会影响包括农村金融改革问题、农村金融创新问题、农村金融监管问题、农村金融政策问题等农村金融问题。通过上述分析,笔者认为和谐农村金融的稳定机制应是适度的稳定,既不会使整个农村金融进入失控,无约束的混乱状态,又要能在矛盾、冲突发生时,通过相关的政策、法律、经济、行政等手段进行协调、沟通后保持良性状态。

系统是由相互作用和相互依赖的若干组成部分相结合的具有特定功能的有机整体。系统必须遵循反馈原理的,同样农村金融生态系统也存在一个反馈现象,任何系统只有通过反馈,才能实现有效的控制,从而达到目的,因此构建农村金融生态系统必须注意前馈信息的收集以及使用后反馈评价信息的收集,我国当前的农村金融生态体系风险防范缺乏系统科学的管理,农村金融体系组织结构的三大体系包括执行系统、决策系统和监督反馈系统是保障农村金融风险控制有效实施手段。健全完善的农村金融监督反馈系统是农村金融生态系统平衡的基本结构要求。任何系统只有开放、有涨落、远离平衡态,才能走向有序,所谓有序是信息量走向增加,即熵走向减少,组织化程度走向增加,即混乱走向减少。结合我国农村的实际情况,由政府主导通过各种方式获取大量的信息,建立信用信息库以及农村金融机构间的信息共享和协调平台,建立符合我国农村特色的社会信用体系和档案制度,实行信用风险防范和信息披露制度,建立守信激励和失信惩罚机制,降低金融机构征信成本。

同时,系统只有通过互相联系形成整体结构才能发挥整体功能,建立有序的、开放的、多层次的、多主体的农村金融生态系统。农村金融生态系统无疑从其存在的社会环境中交换信息、物质和能量,同样农村金融生态系统显然是一个开放系统,其开放性包括内源开放和外延开放,内源开放是指农村金融与所在社会环境不断进行信息、物质和能量交换,不与环境交换物质、信息以及能量,此系统就不会长大,否则该系统就会崩溃。外延的开放是农村金融生态系统的边界逐步扩大向区域外开放。随着交通、运输、通讯技术的发展,特别是新农村建设的发展,以前孤立的农村金融生态子系统,越来越联结到一起,形成更大范围的有机整体。同样,农村金融生态是金融生态的一个子系统,当前失衡的农村金融生态系统严重阻碍我国金融经济的发展,因此必须探索符合我国农村经济发展所需的农村金融生态系统。

五、利用系统功能原理构建和谐农村金融

功能(function)是刻划系统行为、特别是系统与环境关系的重要概念,系统的任何行为都会对环境产生影响。系统行为所引起的、有利于环境中某些事物乃至整个环境存续与发展的作用,称为系统的功能。被作用的外部事物,称为系统的功能对象。功能是系统行为对其功能对象生存发展所作的贡献。凡系统都具有功能。系统的功能视角下和谐农村金融系统的重构,可以提高整个农村金融生态系统的运行效率。从宏观方面上讲,就必须对农村正规金融进行制度创新与管理再造,对农村非正规(民间)金融进行政策引导和行为规范,给农村金融生态系统带来适应性、效率性、稳定性和政策性方面的系统功能特征。

和谐社会的构建,“三农问题”是重中之重,而作为经济核心的金融,对农村经济的增长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中,农村金融组织系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农村金融生态系统注重人们之间的互动和参与,改变单个农民行为方式,以增强农村的凝聚力和组织性,发挥人们互助性和利他性,进一步提升人们的自主创新和合作创新意识。我们需要建设一个以政府引导、市场推动、农民自主创新“一体多元”的中国特色和谐农村金融生态体系。

如何实现和谐农村金融,最为重要的是要有促使“和谐农村金融”系统运行的各种农村金融机制。这些农村金融机制综合作用,自发地搜寻、发现影响农村金融和谐的因素,并发挥调节、矫治的作用。整合农村金融各部分及各种力量,使农村金融结构获得相对平衡,促进农村金融在良性的状态下正常运行,共同通过协同效应产生秩序。“和谐农村金融”的组织过程将通过各种农村金融协调管理机制来达成,包括开放的农村金融机制、有效的调控机制、统一的整合机制、完善的稳定机制、发展的创新机制等内容。各种农村金融机制的协调、合作,使农村金融系统自发形成自我约束、调节功能。从农村金融生态系统的功能产生来看,它内生于农业分工和农村金融交易的产生和发展,这一点可以从农产品交易、生产要素交易和农村金融市场约束下经济增长的要求及相应的交易制度变革中看出金融功能的演进过程。从农村金融机构自身经营管理、金融业务出发,从制度层面和培育市场主体、培育金融机构的“自身能力”角度解析不足。比如我们现在的管理,仍带有一种父爱主义、保护主义的特征,没有真正把它推向市场,不是从培育他的自身的市场能力角度出发的,要靠自身的两条腿在市场上去登的;农村金融体系构成要素中过多强调银行金融机构体系;非正规金融,忽视其存在合理性、无明确的非正规金融政策。

系统的功能视角下农村金融生态体系重构,需要理顺中央、地方政府、农村金融机构以及农户之间的金融关系,健全管理制度,基本满足农村金融机构的投资需要与农户的融资需要,最大限度地降低农村金融的整体风险。

六、展望

在农村金融生态系统中,没有一种单一的机构能满足农户、农村企业以及农村基层政府各种形式的金融需求,农村金融生态系统是由不同的金融组织所组成的一个有机的组织系统,这一生态系统是农村金融组织通过内在的多维联系构成的复杂有机体。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我们应该加大对农村金融生态的重视,进一步放松农村金融市场准入,构建多样化金融机构。在加入wto以后的中国农村金融市场化、国际化进程中,有必要进一步放宽农村金融业和农村金融市场的限制,消除农村金融市场的进入壁垒,在可能的范围内允许和扶持其他形式的金融组织发展,实现农村金融机构的多元化。深化农村金融改革创新。金融机构始终是农村金融生态的建设者和支持者。在优化农村金融生态过程中,改革创新是增强金融服务功能,强化金融支农能力的必然之路。随着我国农村经济产业化的形成,农村经济商品化、市场化、货币化、金融化程度的进一步提高,必然对农村金融产生强烈的需求,要求打破原有农村金融生态均衡状态,寻求新的利益均衡机制。我们有必要进一步变革我国农村金融生态,逐步解决农村金融缺口问题,改变当前农村经济落后的面貌,使得新的制度促进我国农村金融生态的共同发展。

从系统科学角度看,构建一个理想和谐的农村金融生态圈,必然是一个充满生机活力,各子系统联系紧密、和谐共存、协作整合、良性互动、高效运作的系统,为此,必须共同推进农村金融改革,积极探索新的农村金融组织和金融产品,健全农村金融体系,改进农村金融服务,不断改善农村金融生态。

参考文献

[1]周小川.完善法律环境打造金融生态[n].金融时报,2004-12-07.

[2]彭兴韵.金融学原理[m].上海:三联书店,2003.

[3]贾仁安,丁荣华.系统动力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环境金融理论篇9

[关键词]金融自然生态金融生态可持续发展

生物学上有生态环境,系指由生物群落及非生物自然因素组成的各种生态系统所构成的整体,并间接地、潜在地、长期地对人类的生存和发展产生影响。依照这样的表述,一般事物的生态包含了系统内以及系统间各种关系的总和,是一个动态的、系统的有机链。

如果把金融看作社会经济系统中的子系统,那么,金融生态就是由金融子系统和与之相关联的其他系统所组成的生态链,这个生态链与金融业可持续发展息息相关。金融生态是个仿生概念,借用生态系统概念来描述金融经济环境的,经济学辞典中很难找到类似术语。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周小川在2004年12月初召开的“中国经济学50人论坛”上提出。随后通过《人民日报》的专访和《金融时报》的专题报道,逐渐在央行内部达成统一意识。

一、金融生态理论的提出

1.提出的背景。上个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初步建立,我国改革开放与经济运行中的风险问题逐渐引起了人们的注意,其中,金融风险作为各类风险的集中表现,成为多数人关注的焦点之一。从1993年十四届三中全会开始的国有银行商业化和企业化改革,到2005年国家又用总值达300亿美元的财政资金和外汇储备注入中国工商银行,如此等等,逐渐揭露出我国金融风险的严重程度。

我国金融发展涉及一系列深层次的问题和长期的矛盾,既有经济发展的阶段性特征,也有转轨时期的特殊问题。既有历史遗留的老问题,也有全面开放带来的新情况,但是问题的根本原因是我国社会市场的落后与缺损,这也是我国国情决定的。我国是发展中国家,处于发展中经济、发展中体制、发展中市场,存在市场、制度、信用的落后与缺损,造成经济实体的发展程度、治理能力和自我发展能力不够,导致社会经济发展需求和金融发展相脱节,形成众多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瓶颈和薄弱环节。

解决目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瓶颈和一系列问题的治本之策是要加快推进市场建设、制度建设和信用建设。在这个过程中需要集中政府、金融、企业各方面的力量力量,形成合力,建设一个健康的有利于金融业发展的系统环境。这就是金融生态产生的必然性。

2.金融生态的理论阐述。所谓金融生态就是指金融发展成长中所需要依赖的外部环境,主要包括经济环境、法治环境、信用环境和制度环境,甚至包括历史文化环境等。这个词形象的表述我国金融风险复杂的形成机制。金融生态概念的提出是非常具有中国特色的,而且极有实践性的问题,在国外没有文献,表明这是很特殊的中国的事情,因为中国金融风险现在非常大,非常受人们关注。一个地区的经济状况、信用、法制、投资环境如何也直接作用于该地区金融主体的运行效率。同一个金融政策,在不同的地区,往往会产生不同的运行结果,这是令我们必须深思和作出研究的,我们应该从生态角度看待生态问题。

二、自然生态的演化对金融生态的启发

生态环境是指由生物群落及非生物自然因素组成的各种生态系统所构成的整体,主要或完全由自然因素形成,并间接地、潜在地、长远地对人类的生存和发展产生影响。具有一定生态关系构成的系统整体才能称为生态环境。仅有非生物因素组成的整体,虽然可以称为自然环境,但并不能叫做生态环境。从这个意义上说,生态环境仅是自然环境的一种,二者具有包含关系。

1.达尔文的自然生态进化理论。达尔文的生态进化论的根本思想是,地球上的一切幸存者都是由社会决定的,而且自然是一个复杂的联系网,没有一种有机物、个体和物种能够独立地生活于这个系统网之外。达尔文更认为,自然不只是一种在在转换当中的有机物的结合,抽象的说,这是一个位置的体系,或者是一种小生境(inCH)的体系。达尔文发现,有一个物种能够在自然的经济体系中占据一个特殊的位置,任何时刻哪个位置会出现哪个物体是难以预测的,并且迟早会被替换。

一个物种会转移到另一个新的环境里去,在新的环境里,其后代也将迅速的表现出新的特性。在资源不足的时期,这会导致后代与新代间的竞争,这种竞争不是无休止的,而是在很短的阶段中反复发生。因此,自然界似乎在漫长无期的时间洪流里,一直是平静而无变化的,但是,与其说环境变化引起了一种急剧的变化,不如说因繁殖出的后代往往存在一些很细微的差异,但一种微不足道的变化,常常使得一种物种战胜了另一物种。优势生物有权力或责任为了发展而侵略其他生物,因为资源是有限的,为了生存必须如此。

达尔文的生态观给我们的启示是,我们不应该认定人本来就应该是万物之灵,进而否定自然界,或感到自己优于自然界,人类与人类之外其实是个生命共同体,换言之,人与自然界是一个星球上的共同体。当我们再回顾生态学的历史时,我们会更清醒地认识我们和自然的关系,从而能够以一种平等而温和的态度来面对大自然,对待在地球上与我们共同生活的环境。

2.马克思主义的生态观。早在19世纪,马克思与恩格斯在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进行分析时,将19世纪的环境问题主要归结为与城市化和资本主义工业化相关的经济剥削。这种分析的重要意义在于,它使人们将注意力转向当今正在全球蔓延的资本主义经济制度。马克思主义的自然辩证的生态观认为,在自然和人类之间不存在分离,它们彼此是对方的一部分,是矛盾着的对立面,因而人与自然都不可能排除与另一个的联系来界定自己;人与自然在一种循环的、互相影响的关系中不断地相互渗透和相互作用,人类社会改变自然,被改变的自然又影响着社会对它的进一步改变。马克思的世界观是深刻的,这种生态的观点来自他的唯物主义,其生态思想的核心是以劳动为中介的自然与社会的新陈代谢。

三、作为社会生态的金融业具有的特征分析

金融是人类在自身与自然和谐相处过程中,主观能动作用于社会客观世界的一种行为,金融主体是金融业在社会运转中的一个单位。随着人类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的活动领域大大扩大。人类社会由以实物交换为特征的自然经济发展为以货币交换为特征的商品经济,再由简单的商品经济发展到以大工业和银行为基础的货币经济。在货币成为一般等价物后,人们的日常交易中资金融通的需求,便产生了金融。在数千年漫长的金融业发展的长河中,货币等价物形态从贝壳到金属,从纸币再到电子货币等等,人们与货币、金融、银行的关系越来越密切,金融成为现代经济的核心。

根据达尔文的生物进化理论,金融业中的金融主体本身是社会生态中的一个“职位”。它与地区经济、地理、文化、社会信用状况、意识形态、法律环境以及政府行为、宏观政策等等形成一个有机的生态系统。银行、保险、证券组成一个比较完整的金融体系。在生态系统中,各个职位都不是空缺的,任何一个个体的行为都会对整个系统产生影响,只是有大有小,但是这些影响的细小差异又会随着时间的推移,不断扩大。比如,1997年爆发的金融危机就是由于有关汇率制的金融改革的失误引起的。又比如,同样一个金融政策颁布后,在不同地区,由于各地区经济状况发展各异,其执行结果不同。同样一个金融机构,更换了不同的金融主管,则其运行的金融效率又各不相同,等等。这些都说明,金融生态系统链中各个环节的重要性。因此金融业的发展要做到长期有效性和可持续性,必须将金融放在其受制于因素的大环境中研究,实现一种动态平衡。

四、当前我国金融生态有悖于生态系统演化规律的现状

2004年11月5日,在央行等机构的支持下,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研究所历经一年多的研究成果《中国城市金融生态环境评价》正式对外公布结果。城市金融生态环境综合指数考评以法治环境、经济基础、地方金融发展状况、金融部门独立性、诚信文化、社会中介服务、地方政府公共服务、企业诚信、社会保障度按重要性,作为金融生态环境考评要素中的核心组成部分。对外公布的结果中有一项是50个大中城市的金融生态排名(如图所示)。

注:数据来源于中国社科院《中国城市金融生态报告》

从全国范围来看,综合指数排名显示,中西部城市的排名相对靠后,长三角地区的城市金融生态环境优良。上海以绝对优势获得冠军,宁波、温州位列第二三名,并与杭州和深圳同时当选为金融生态环境最好的5个城市。报告显示,中西部地区的城市经济市场化程度普遍不高,政府干预经济较多,地方保护主义倾向较严重。同时,地方政府债务负担沉重,地区金融部门独立性不强。另外,法治建设相对滞后,执法难问题突出,缺乏社会诚信和金融违规等问题是造成中西部地区排名靠后的主要原因。

借鉴生物学理论,我国金融生态不和谐的五种表现,具体如下。

1.金融主体系统运转不和谐。具体表现在:

(1)银行、证券、保险、信托,监管部门等金融机构,都是分散的板块关系,没有形成一个内在的严密组织结构系统。尤其是为低端客户服务的中小机构非常薄弱,比如城乡信用社。

(2)客户服务的目标和方式不和谐。金融市场是广泛的,客户的需求是多种多样的,不同的客户要有不同的服务方式、不同的产品,不同的服务途径。但信贷市场、股票市场、债券市场、票据市场、基金市场这些市场中,难度最大的和报缺乏的是短期融资市场,各种金融服务还仅以为个人理财为主,达不到由国有大银行帮助理财的程度。

2.金融法律和监管不和谐,地方信用制度建设问题令人担忧。金融法治环境的改善,是金融生态好转的核心条件之一。完善的法治环境能够有效地保护金融主体产权,有效遏制恶意信用欺诈和逃废金融债务行为发生。

3.地方政府的行政干预程度。尽管从全国看,具有相同的制度环境和基础性制度安排,如宪法、法律乃至政治制度等,但各地区有自己特定的历史文化、传统习俗、价值观念、伦理规范及道德观念,这就造成各地区的正式与非正式制度安排不尽相同,区域经济发展的制度以及制度变迁的起点也就存在较大差异。地方政府从自身的利益出发,对本地市场实行保护政策,使生产要素难以自由流动。所以,要从体制上和机制上改善我国金融生态环境,关键在于转换地方政府职能。

五、改善金融生态的对策

随着金融资源的掠夺性浪费和金融环境的毁灭性破坏,创建“金融安全区”,打造“金融生态环境”,维护“金融生态平衡”已不再仅仅是金融界的忧虑和呼吁,已成为社会各界的共同愿望和行动。

1.强化国际金融竞争新格局下的金融风险管理。国内银行业要与国际接轨,在某种程度上就需要借鉴国外银行业的定位发展之路,逐步融入“全球金融生态圈”,构建综合性的风险管理信息系统,开发和使用综合性的风险管理技术,将机构重组或兼并、公司治理结构再造、内部组织结构再造和业务流程再造与建立全面风险管理系统有机地结合起来,并予以通盘考虑。

2.建立良好有效的法律环境与信用环境。通过完善并编订新的《破产法》、《担保法》、《物权法》等法律制度使贷款人能够运用法律手段,使破产成为制约借款人的最终底线,同时对涉及解决债务人的社会保障等问题通过相应的法规加以规范,切实保证债权人权利。

3.重视对科技的投入和科技人员的培养,提高金融业的整体竞争力。当今银行业的效率和竞争力的提高、业务品种的创新、管理效能的增强、金融效能的开拓,都是以现代科学技术应用为基础的。

4.地方政府要进行科学的行政管理。地方政府公共服务是直接影响当地金融生态环境的重要因素,并且,由于行政力量仍然占主导地位,因此地方法治环境、经济基础、地方金融发展等几乎所有金融生态环境的构成要素都强烈地受到地方政府的行为的影响。因此科学有效的行政管理才能有效保证金融生态环境的完善。

环境金融理论篇10

金融生态理论提出的主要诱因是当前我国金融生态环境恶化,金融生态系统失衡。这一状态如果不果断地加以改变,将威胁金融业的稳定,对经济发展造成巨大损失。我国金融体系中各种高风险是多年积累起来的,是国民经济运行中各种矛盾的综合反映。经济体制的转轨,社会环境的变化,金融体制的不适应,监管手段的落后,以及金融法律制度的不完善等,都是造成我国金融体系中存在高风险的原因。

金融生态是一个非常重要且具有创造力的仿生学概念,它借用生态学的理论,为我们理解金融体系的运行及其同社会环境之间的相互依存、彼此影响的动态关系,提供了新的科学视角。金融体系绝非是独立地创造金融产品和金融服务的系统,它的运行更为广泛,还涉及到其赖以活动区域的政治、经济、文化、法治等基本环境要素,包括这种环境的构成及其变化,以及它们导致的主体行为异化对整个金融生态系统造成的影响。因此,管理金融风险,提高金融效率,应当成为全社会共同努力的一项工作;而且,从生态学的观点来看,通过完善金融生态环境来提高金融效率和管理金融风险,其意义是非凡的。

“金融生态”概念的提出,并通过运用它对中国金融运行中的深层次体制和机制矛盾作了深入分析,使“金融生态”开始逐步走入人们的视野。

改善金融生态环境不仅有利于吸引资金和资本的流入,提高金融资源的配置效率,而且有助于维持金融系统稳定防范金融风险,最终实现经济、金融的可持续发展。

一个地区经济的发展速度,与金融生态环境的有着密切的关系。只有培育了良好的金融生态环境,经济以及各项事业的发展才能够得到良性循环,城市的投资环境才能够得到改善,融资渠道才能够得以畅通,投资者才会纷至沓来。

金融生态是一个城市竞争力的表现,同时,也是一个城市在差异化竞争中品质的体现。一个城市金融生态环境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和投融资基础,国际经济学和资本市场发展的经验告诉我们,资本一般都是向金融生态环境好的地区去集中,而金融生态环境较差的地区,资本往往会远离这些地区。因此,加强改进金融生态环境,无论是对金融业自身的发展,还是对于改善地区投资环境,促进本地区经济健康发展,都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同时,也是区域经济可持续协调发展的新途径。

在后金融危机时期,各级政府应充分意识到:改善金融生态环境是头等大事,构建良好的金融生态环境对经济发展的国际化道路至关重要;不懂得营造良好金融生态环境的政府,是不合格的政府。金融生态是促进经济与金融协调发展的基础和前提。改善金融生态,不仅有助于吸引资金和资本的流入,提高金融资源配置效率,而且有助于维持金融系统的稳定,防范金融风险,最终实现经济金融的协调可持续发展。从一定意义上说,金融生态就是竞争力。

在后金融危机时期,各金融机构应完全领悟到:金融体系的运行及其同社会环境之间的相互依存、彼此影响的动态关系。应该通过不断完善金融生态环境,来提高金融效率和管理金融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