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基层卫生院的工作总结十篇基层卫生院的工作总结十篇

基层卫生院的工作总结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5:51:45

基层卫生院的工作总结篇1

在农村推广应用卫生适宜技术和药品是缓解基层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的一条有效途径,通过对基层卫生服务人员的培训教育,使其熟练掌握卫生适宜技术,并应用于实际临床诊断和治疗中,不仅提高了基层卫生人员的业务水平,也直接降低了人民群众的医疗费用,这符合中国现行医疗体制改革的基本国情[1]。但要保证卫生适宜技术推广效果的稳定性与持久性就必须逐步构建长效机制,而长效机制构建第一要素就是基层卫生机构的人力资源,其中因为乡镇卫生院在基层卫生机构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所以乡镇卫生院的人力资源成为了适宜技术长效投入的关键。

1重庆市乡镇卫生院人力资源现状

乡镇卫生院是连接县级医院和村卫生室的中间力量,是基层医疗机构的核心,也是中国三级预防医疗网络的枢纽。因而,乡镇卫生院的医疗技术和服务能力直接关系到广大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统计数据显示,截止2007年重庆市共有乡镇卫生院1090所,其中中心卫生院304所,一般乡镇卫生院657所,非建制乡镇卫生院129所[2],但医疗人力资源现状令人忧心。据2008年调查数据显示全市乡镇卫生院仅有职工29552名,其中卫生技术人员25205名,占总人数85.29%;聘用临时人员5295名,退休职工13553名。

1.1乡镇卫生院卫生技术人才结构

1.1.1本市乡镇卫生院人员学历结构乡镇卫生院卫生人员的学历主要以中专学历以下为主,占总人数的比例为63.81%,而本科及以上学历的人才则比较少,还不足总数的4%,平均每个乡镇卫生院不到1人;硕士则更是凤毛麟角。突出显示本市基层卫生人员普遍存在学历低的现象,严重影响到适宜技术在农村地区推广的效果,见表1。表1、2是根据重庆市农村基层医疗卫生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报告整理得出。

1.1.2本市乡镇卫生院卫生技术人员职称分布所占比重最大的前3项为:初级职称、中级职称和无职称,其总和占卫生总人数的98.86%。其中仅初级职称就占到总人数的73.72%。可见本市乡镇卫生院的卫生技术人员的职称结构普遍偏低,见表2。

1.1.3乡镇卫生院技术人员中执业资格分类截止2008年全市共有执业医师7549名,占29.95%,执业助理医师6444名,占25.57%,注册护士4481名,占17.78%,药剂人员1600名,占6.35%,检验人员755名,占3%,其他人员4376名,占17.36%。

2农村适宜技术人力资源存在的问题与困境

2.1乡镇卫生院体制混乱,卫生人员整体队伍不稳定,严重阻碍适宜技术推广进程基于各地财政状况的不尽相同和乡镇卫生院机构改革步伐不一致,致使乡镇卫生院机构编制不能统一解决,呈现出乡镇卫生院所有制形式各异,同一个行政区域内乡镇的机构性质、人员身份、工资待遇等却不尽相同。目前,全市尚有60所卫生院未纳入机构编制管理。在已实施编制管理的乡镇卫生院中,大部分依然是集体所有制单位。大多数区县多年未对乡镇卫生院编制进行调整,由于没有统一的编制核定标准,造成乡镇卫生院编制极不平衡,核编最少的仅2名,多的达到180名,差异甚大,导致乡镇卫生院整体队伍很不稳定,随意性较大,严重阻碍了适宜技术的推广进程。

2.2乡镇卫生院人力资源总体数量不够、结构偏失、整体素质低从乡镇卫生院人力资源现状不难看出,目前乡镇卫生院人力资源面临极大的困境,主要表现在整体数量不足、素质偏低,根本无法满足适宜技术对推广机构的需求,何谈更好地为人民提供优质的卫生服务。(1)卫技人才紧缺,2008年调查显示全市共有农村卫生技术人员54665名,其中乡镇卫生院29552名,乡村医生25113名,平均每千农业人口拥有卫生人员2.31名,低于全市每千人口3.0名和全国每千人口3.42名的水平。(2)医护人员比例偏失,wHo推荐的医护比标准是1∶2,而本市乡镇卫生院医护比例仅为1∶0.32;有关规定护士在医技术人员中不低于30%,但本市仅为17.78%,相差甚远。(3)职称分布不均,wHo推荐的卫生服务机构的服务人员高、中、初级职称的比例是1∶3∶1,而本市乡镇卫生院高级职称人员仅288名,基本上以初级职称为主,占到总人数的73.72%,不符合标准的橄榄形分布[3]。

2.3年龄结构分化严重,内部学习和传授机制不全一般来讲,人员年龄结构呈橄榄型分布,从中心向两边逐渐减少,即人员数应以35~45岁年龄组为中心向两边逐渐减少为最好。这样的人员年龄结构,老、中、青梯队合理,能够通过卫生院自身人员的“传、教、帮、带”,使医院业务能力能够在较长时期保持一定的水平,有利于卫生院的长期发展[4]。但从实际调查结果来看,几个示范县-乡-镇卫生院卫生人员的年龄结构呈典型的金字塔式分布,即年轻人比较多,不符合人员年龄结构呈橄榄型分布的特点。

2.4乡镇卫生院医生待遇和福利低,一定程度上影响适宜技术在基层的应用统计数据显示2007年本市乡镇卫生院人员年平均收入仅为18883元,比重庆市职工年平均工资23098元低4215元。其中在职职工工资中财政补助所占比例平均为24.12%,最高的也仅为60%。全市有709个乡镇卫生院建立职工医疗保险,占总数的63.53%,未建立职工医疗保险的乡镇卫生院仍有407个,占总数的36.47%;有501个乡镇卫生院建立职工养老保险,占总数的44.89%,未实行养老保险的乡镇卫生院615个,占总数的55.11%。适宜技术推广的本质就是让基层医生在保证疾病治疗效果的前提下,尽可能采用卫生适宜技术,来降低农村居民的医疗负担,从而缓解“看病难、看病贵”的现象,当然这难免会影响到乡镇卫生院的效益及基层医生的个人收入,这对于本来就不富裕的乡镇卫生院医务人员更是“雪上加霜”,自然而然就会有一些基层医疗机构和个人对适宜技术产生抵制情绪,因此只有解决好乡镇卫生院职工的福利、待遇问题,才能使他们真正的全身心投入到适宜技术的推广工作中去。

2.5人力资源区域分布失衡,致使各地适宜技术应用掌握程度千差万别据2009年卫生适宜技术示范县的卫生人力资源数据可知,各地卫生人力资源差别很大,卫生人力资源最好的铜梁县,拥有卫生技术人员2097名,占全市总数的2.36%,超过服务人口比例;荣昌县情况次之,拥有执业(助理)医师764名,占全市总数的2.29%,也超过服务人口的比例;情况最差的是秀山县,全县仅有卫生技术人员915名,占全市总数的1.03%,平均每千人口仅拥有0.78个卫生技术人员,其中执业(助理)医师390名,注册护士156名,两者都不到全市数据的1%,远低于全市平均水平。人力资源区域分布不均衡致使适宜技术在各地推广进度差别甚大,适宜技术应用掌握情况也千差万别,见表3。#p#分页标题#e#

3对策与建议

3.1加快乡镇卫生院体制改革步伐,统一规划编制,稳定基层卫生队伍

加快乡镇卫生院改革步伐必须做到两点:(1)要根据新形势发展要求和自身的功能定位,彻底改变陈旧的经营观念,建立新型农村卫生服务理念,强化农村公共卫生管理职能,全面落实农村公共卫生服务。要把传统的“院内服务”、“坐等服务”模式转变为“主动服务、综合服务和终身服务”的社区卫生服务模式,把传统的“医疗”服务功能转变为“公共卫生联合基本医疗”,为农村居民提供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全面提高农村卫生服务水平,实现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的目标。(2)政府要根据本市各地卫生事业发展的实际情况,以服务人口、服务范围等为基础,开展全市范围的定岗、定编,实现岗位与权责对等的人才编制机制,同时公开招聘新型农村卫生技术人才,充实和完善乡镇卫生院人才队伍,保证基层人民群众的卫生服务需求得到满足。

3.2增加财政投入,解决乡镇卫生院医务人员的后顾之忧

西方公共产品理论中,Samuelson曾指出公共产品具有消费或使用上的非竞争性和受益上的非排他性两种特性,根据是否完全具备以上两种特性公共产品可分为纯公共产品和准公共产品。农村卫生适宜技术和产品具有明显的公益性,但它又有自身的特征,其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都是不完全的,属于准公共产品[5]。理论还指出只有政府成为公共产品的供给者,才能保证服务的公益性和可及性,而中国自1994年的财政体制改革以后,出现县乡两级政府履行事权与其可用财力严重脱节,导致乡镇卫生院的投入责任一直处于空缺状态,因此只有明确政府投入责任、增加财政投入、稳定职工收入才能稳定乡镇卫生院人员队伍,同时逐步解决职工住房、医疗、养老保险等,从根本上解决乡镇卫生院人员的后顾之忧。

3.3通过各种政策,增加乡镇卫生人员数量,提高其素质

基层卫生队伍是农村卫生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建设和谐农村的基本保障之一。各级政府必须高度重视,切实履行职能,在实践中充分利用现有的医学教育资源,选择具备条件的中等卫生学校鼓励申办为医学高等专科学校,专门为乡镇卫生院等基层医疗机构培养医学高等专科技术人才。对乡镇卫生机构定向培养的考生可适当降低录取分数线;对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及国家指定的边远、贫困地区可以安排定向服务招生计划;面向贫困地区农村定向招收的学生可优先申请国家助学贷款、适当减免学费、优先获得勤工助学的机会[6]。在培养乡镇卫生院卫生人员同时,可将适宜技术的部分内容作为课堂内容或选修课,这样不仅增加了他们实际操作能力,也有利于提高卫生人员对适宜技术的知晓率。

3.4完善适宜技术对人力资源的激励和补偿机制

基层卫生院的工作总结篇2

xx乡共xx个行政村,其中本辖x个村,x万余人口。乡卫生院占地面积xxx平方米,医疗用房xxx平方米,总资产xxx万元,一体化管理的村卫生室xx所,卫生院开设病床xx张,编制人员xx人,实际在岗职工17人,近三年,卫生院平均年业务收入240万元。

xx乡卫生院于去年9月正式实施基层医改,全面落实医改工作任务,管理体制回归了公益性,实行了全员聘用制,建立了体现绩效的考核机制和收入分配机制,全面实行了基本药物制度和药品零差率销售,乡村卫生服务一体化管理进一步加强。截至目前,本院网上采购药品共计xx万元,药品直接让利患者xx万余元。去年9月至今,门诊xxxxxxx人次,住院人次xxx人,业务收入xxxx万元,门诊人次比上年同期增长了20%,住院病人比上年同期下降了15%,业务收入总量已较上年同期下降约60万元。

医改以来,我们的工作主要突出在以下几个方面下功夫:

一、强化管理,确保卫生院规范良好运行

基层医改后,县财政给予人员支出保障,卫生院的工作重心已从“保吃饭”向“保规范”转移,我们不再为“吃得上饭”范愁,摆在我们面前的突出问题是如何履行好基本医疗和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两个基本”的职能。为此,我们着力于规范管理,以确保卫生院的良好运行。

一是抓建章立制。我们结合实际,制定了《xx乡卫生院医护管理制度》、《xx乡卫生院考勤及奖惩制度》、《xx乡卫生院职工绩效工资考核实施办法》、《xx乡卫生院职工绩效考核细则》等一系列制度,利用制度来规范管理,使得各项工作有章可循,从而建立起卫生院良好运行的长效机制。

二是抓责任落实。从院班子成员到科室再到每一位职工,我们层层明确了各自的年度工作目标和责任,并于年初,由卫生院与各科室、科室与职工层层签订目标责任状,形成了院班子抓科室负责人、科室负责人抓每位职工的一级抓一级,一级对一级负责,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格局。通过明确责任,工作放权,我院领导班子及中层干部切实起到了模范带头作用,推动了工作的落实。

三是抓工作规范。我们坚持定期例会、监督检查、医疗质量检查制度,分析存在问题,部署本周工作,并及时传达上级会议和有关文件精神。每月组织一次全体职工会议,以会代训举行业务学习,介绍医疗卫生方面的新知识、新动向,提高医务人员的业务水平和服务能力,通报卫生院收支、职工绩效考核、监督检查结果、医疗质量检查结果等方面工作情况,从而促进了工作规范。

二、强化考核,确保卫生院各项工作的“绩”和“效”

考核是促进工作落实的保证措施。我们通过严格的绩效考核,将绩效考核结果与职工的工资挂钩,进一步调动了职工的积极性,推进了卫生院各项工作的有效落实。

一是明确考核内容。我们将医疗服务、公共卫生服务质量和数量以及收入和支出指标核定到各科室,各科室再分解到每位职工,做到考核指标量化、细化,可操作性强,使得人人有任务,人人有压力。

二是确定考核办法。我院对职工的绩效考核,每天职工进行自考并记录,每周监察监督组进行督查自考情况,每月有考核结果,结果公示后无异议将作为兑现职工奖励性绩效工资的依据。奖励性绩效工资的发放体现优劳优酬、多劳多得,对不同的岗位依据技术含量、责任风险、劳动强度等确定不同的分配系数,再按照考核得分和分配系数核定其绩效工资。

三是严格兑现奖惩。我们充分发挥经济杠杆的作用,制定了多项奖惩办法,如,值班、加班、误餐给予补助,出满勤、卫生清洁,给予满勤额外加分,兼职人员给兼职补助,科室负责人给职务补助,等等以经济奖惩促进了职工的行为规范。

三、强化监管,大力推进乡村卫生服务一体化管理

基层卫生院的工作总结篇3

关键词:新会计制度;基层卫生院;财务管理

我国医疗体制改革的深化推动基层卫生院的高质量发展,但是新会计制度的应用给基层卫生院的财务管理造成极大的挑战。尤其是基层卫生院传统的财务管理存在较大的问题制约着新会计制度的落实。因此基层卫生院应该积极的分析新会计制度对于财务管理的影响,从多个角度出发分析出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且总结出有效的应对策略提升基层卫生院财务管理水平,为其稳健发展打下坚实的财务基础,更好的为当地民众提供医疗服务。

一、新会计制度对基层卫生院财务管理的影响

基层卫生院是医疗卫生体系下的基层机构,新会计制度在落实过程中会存在一定的制约,必然会对基层卫生院财务管理造成较大的冲击,对财务管理提出更多的要求。首先就是对基层卫生院预算管理工作的新要求,新会计制度需要财务管理在展开预算管理时一定要落实收支具体核算工作。并且要针对绩效考核补助与收支结余等结合新的政策进行流程改进。而且将相关的预算责任进行明确,将其划分到各个具体的部门、岗位上,有利于强化财务监督工作。其次是针对基层卫生院职能定位的新要求,新会计制度当中对基层卫生院的收支进行了严格科学的区分,同时一定要对职能的具体定位进行明确要求,尤其是针对财务支出当中需要单独进行反馈的项目更是要重视。并且落实好相应的补偿机制,确保能够充分的发挥出财务管理的职能定位。而且基层卫生院要对职能定位有着清晰深入的认识,必须结合新会计制度将传统的财务管理职能定位进行改进。再次对资产管理提出更高的要求,新会计制度当中明确了基层卫生院必须要重视资产管理工作。并且要求从简化核算角度出发对基层卫生院的成本核算,资产折旧以及提取资金等不再需要进行单独的核算,直接由财务管理进行统一核算,确保对资产管理的高效运转;另外严禁对外进行投资以及大型设备的采购,要严格防止运用单位的资产进行违规贷款活动。最后的绩效管理质量有着严格的要求,新会计制度当中要求绩效管理必须重视质量,注重奖励基金的建设,管理工作通过客观公开的评估机制,对机构的人员绩效进行有效的管理,充分调动新会计制度下基层卫生院的工作人员积极性,并且以绩效评估作为基础进行相应的奖惩机制的建设,完善基层卫生院绩效管理体系,为基层卫生院的高质量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新会计制度对基层卫生院的积极作用

(一)促进医疗与防护模式的充分融合新会计制度下基层卫生院得到了政府更大的资金支持,倘若基层卫生院能够严格的落实医疗卫生体系的改革要求,就能够得到更多的财政补贴,而且加上绩效改革的深入发展,基层医疗人员的积极性得到了较大的提升,能够有力的推动基层卫生院各项工作的展开,为基层卫生院的医疗服务质量水平提升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并且在基层形成了提前防护、尽早治疗的医疗格局,有效地推动医疗与防护模式的充分融合。

(二)提升内部管理质量新会计制度极大地增强了基层卫生院的内部管理控制质量。在新会计制度改革前许多基层医疗卫生院的内部管理控制工作较为松懈也是影响基层医疗服务体系的重要因素。通过新会计制度的落实,明确要求基层卫生院要针对内部管理控制进行优化,确保各项医疗工作流程的合规性以及透明度形成有效积极的监督体系,能够推动基层卫生院内部管理控制质量的提升。

(三)提升基层卫生院的公益性通过新会计制度能够将基层卫生院的资金压力进行降低,降低了基层卫生院的逐利性,使其公益性属性更强,更好的为当地民众提供医疗服务。新会计制度当中强调基层卫生院的公益性质,要求其落实各项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的公益工作,强化基层建设,健全医疗机制。

三、新会计制度下基层卫生院财务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财务人员管理形式需要转型财务管理的严格要求迫使基层卫生院的财务人员进行职能转型,要对新会计制度有着更深的认识。但是当下基层卫生院财务工作人员对于新会计制度的了解认识还并不深刻。首先因为基层卫生院处于医疗卫生体系的最下游,许多基层卫生院对于医疗服务质量并不是特别重视,加上对财务管理工作有所忽略,造成了整体上财务人员管理形式的松懈。其次是因为资金来源于政府的补助占据了基层卫生院资金来源的重要比例,所以基层卫生院缺乏竞争意识,对于营运成本与资金运用问题关注较少,许多财务人员并没有重视资金运用效率。最后则是基层卫生院在聘用财务管理工作人员时,并没有重视相关人员财务管理专业技能以及管理经验的考核,而且绩效考核落实不严格,造成财务人员工作缺乏积极性。

(二)收支结余管理工作松懈当下我国基层卫生院的收支结余管理比较松懈,许多收支结余流程较为简单。我国基层卫生院的收支结余管理制度并不够健全,其覆盖的范围是比较小的,直接无法对基层卫生院整体的收支结余进行有效的管理。加上基层卫生院在资金运用流程上的简化,缺乏相应的纸质或者电脑留档留痕,很难对收支结余资金进行实时的监管。

(三)预算管理工作流于形式由于基层卫生院其所掌握的资金有限,所以相关的管理者对预算管理工作并不是特别重视,许多预算管理制度流于形式。甚至某些基层卫生院为了应付上级的检查,其预算编制报告都是临时制作,主要是为了应付上级的审查,在进行预算编制与执行时多数只是完成形式上的工作,并没有发挥出预算管理的实际效用。最终造成了基层卫生院预算管理混乱,预算编制无法落到实处。

四、新会计制度下强化基层卫生院财务管理的具体策略

(一)积极优化财务管理模式基层卫生院应该深入的学习新会计制度政策,原有的财务管理模式必须要进行转型,并且注重财务管理质量的提升。因此基层卫生院的管理者要对财务管理有着深刻的认识,不仅重视财务管理工作的展开,并且还需要积极地参与到财务管理的领导工作当中,为财务管理优化指明方向;其次基层卫生院需要对财务工作人员进行综合素质的提升。针对财务人员的执业能力、专业素养等进行综合培训,为财务管理模式的优化打下坚实的人力资源基础;最后则是基层卫生院需要形成有效的绩效评估体系,要将财务管理人员的工作与绩效进行挂钩,有效的调动主观能动性,更好的为基层卫生院财务管理优化服务。

(二)提升收支结余管理水平基层卫生院应该针对收支结余管理工作进行改进,要从资金收入、成本支出、收支结余等多个维度出发落实相应的管理工作。在具体操作过程中要严格根据收支结余的具体流程针对药品、医疗收入、政府资金等进行区分核算。有利于后期进行核算,并且快速的找到收支结余存在的漏洞。另外则是新的财务会计制度下基层卫生院要形成收支结余管理意识,不能够造成结余沉淀,不利于基层卫生院资金运用效率的提升。通过上述的对策将收支结余管理水平进行提升,为基层卫生院拓展一定的利润空间。

(三)提升预算管理质量在新会计制度下基层卫生院应该重视预算管理质量提升工作,首先是在预算编制时需要结合基层卫生院的实际状况,从收入预算支出预算两个维度展开预算编制工作,提升预算编制的科学含量。尤其是在落实收入编制工作中,要以科学严谨的态度对待,注重实事求是,而不是通过主观经验完成收入预算编制工作。另外对于基层卫生院的所有资金来源渠道要进行整体的评估,不能够放过任何一项资金渠道。在落实预算支出工作时要结合实际情况,尤其是对于人员、车辆、设备等资源的配置;最后基层卫生院需要强化预算编制的落实力度,确保预算编制制定后能够有效的落实,发挥出预算管理的实际作用。

参考文献:

[1]张渝健.新会计制度下基层卫生医疗机构财务管理探析[J].财经界(学术版),2016(12):221+366.

基层卫生院的工作总结篇4

今天,在这里召开有保健院全体职工和各乡卫生院院长、妇幼专干参加的妇幼保健院××年度工作总结暨表彰大会,借此机会,我代表县委政府,向战斗在我县妇女儿童保健战线上的各族干部职工表示亲切的问候,新年来临之际,祝大家新年快乐!身体健康!万事如意!在过去的一年里,你们为我县妇女儿童的健康做出了巨大贡献,为全面贯彻

落实两纲总目标忘我工作,为我县妇幼保健事业的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成绩。这次总结表彰会的目的在于总结经验,交流思想,同时对××年表现突出的集体和个人进行表彰奖励,这对进一步促进我县妇女儿童保健事业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现就××院长的工作报告和我县妇幼保健工作的开展情况提出几点要求。

一、妇幼保健工作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具体体现,是一项顺民心、得民意的“德政工程”

妇幼保健工作是关系到妇女儿童生命安全、关系到民族素质和社会文明进步的大事,是公共卫生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经济、社会等多方面的原因,使我县广大妇女儿童享受医疗保健服务的能力较低,这不仅危害了我县各族妇女儿童的生命安全,而且制约了我县农牧区人口素质的提高和妇幼保健事业的发展。做好占2/3人口妇女儿童的保健工作,对保障妇女儿童身心健康,提高农牧区妇幼保健水平,实现我国政府关于妇女儿童发展纲要的目标,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正是通过你们的努力,使我县妇女儿童的自我保健意识得到提高,生育观念逐步转变。同时,各级政府和部门对农村卫生和妇幼保健工作的重要性有了新的认识,强化了政府及有关部门和社会力量关心支持农村卫生工作的责任感,形成了扎扎实实为农村妇幼卫生工作办实事的社会氛围。近几年我县妇幼工作的深入开展和贫困救助工作的实施受到社会各界和各族群众的欢迎和赞誉,被誉为“民心工程”、“德政工程”。

现如今,我县已形成了一套对农村卫生建设行之有效的工作方法:一是加强了基层卫生人员培训与建设乡村卫生机构相结合;二是积极建立了“绿色通道”等急救机制;三是对贫困人群实施了特困医疗救助机制;四是大力开展健康教育工作,增强群众的自我保健意识和防病抗病能力。这是一种行之有效的好办法,应该加以总结和推广。

二、紧密结合我县实际,认真做好妇幼保健工作

妇幼保健工作是非常艰巨的,要完成两纲目标,需要我们扎实做好各方面的工作,各部门一定要加强合作,统筹规划,精心组织,确保全县妇女儿童享受到基本的医疗保健服务,妇幼工作健康发展。

第一、突出重点,努力提高孕产妇住院分娩率。降低孕产妇死亡率的中心环节就是提高住院分娩率。为此要重点抓好以下三方面的工作。一是加强乡卫生院的产科建设,配备必要的医疗设备,强化医疗保健人员的专业培训。二是建立和完善贫困孕产妇住院分娩医疗救助制度,完善孕产妇急救“绿色通道”建设,确保孕产妇住院分娩。三是在乡村探索一条实行提高孕产妇住院分娩的工作责任制,乡卫生院领导一定要提高认识,严格实行乡村妇幼保健人员专干专职,积极配合保健院做好全县的妇幼保健工作。四是由政府牵头,各方面积极配合,层层签订责任书,乡卫生院领导和妇幼专干的工作成绩与年终综合考评挂钩,建立奖惩机制,重点解决好农村妇幼工作中的难点问题和突出问题。

第二、大力开展健康教育,提高广大妇女的自我保健能力,这是项目工作的一个重要内容。要重点加强对乡村医生、基层妇女干部等人员的培训,逐步形成一支活跃在基层的健康教育队伍,通过他们去开展群众性的健康教育工作,逐步建立“以妇女为核心,家庭为最佳场所”的社区健康教育模式,通过多种形式的健康教育使广大妇女摆脱封建迷信,愚昧落后的精神束缚,使他们相信科学,逐步提高健康知识水平,提高他们对妇幼卫生服务的利用能力。

第三、加强监督考核工作力度,监督考核工作是项目活动质量控制的重要手段,揭示及时发现和解决项目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保证项目工作正常运行的重要工作方法。在新周期项目活动中,县项目办和妇幼保健院要加大对基层项目活动的督导及时发现和解决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保证项目工作高质量的完成。乡卫生院应积极做好基层项目工作,摆脱和放弃在项目工作上存在的依赖思想和被动工作的状况,检查时突击工作,检查一结束就放弃妇幼保健和项目工作,充分发挥基层保健人员的职能作用,重点做好基层项目工作的开展,使我们的工作经得起检查,更好地为基层广大妇女儿童服务。同志们:

今天,在这里召开有保健院全体职工和各乡卫生院院长、妇幼专干参加的妇幼保健院××年度工作总结暨表彰大会,借此机会,我代表县委政府,向战斗在我县妇女儿童保健战线上的各族干部职工表示亲切的问候,新年来临之际,祝大家新年快乐!身体健康!万事如意!在过去的一年里,你们为我县妇女儿童的健康做出了巨大贡献,为全面贯彻落实两纲总目标忘我工作,为我县妇幼保健事业的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成绩。这次总结表彰会的目的在于总结经验,交流思想,同时对××年表现突出的集体和个人进行表彰奖励,这对进一步促进我县妇女儿童保健事业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现就××院长的工作报告和我县妇幼保健工作的开展情况提出几点要求。

一、妇幼保健工作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具体体现,是一项顺民心、得民意的“德政工程”

妇幼保健工作是关系到妇女儿童生命安全、关系到民族素质和社会文明进步的大事,是公共卫生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经济、社会等多方面的原因,使我县广大妇女儿童享受医疗保健服务的能力较低,这不仅危害了我县各族妇女儿童的生命安全,而且制约了我县农牧区人口素质的提高和妇幼保健事业的发展。做好占2/3人口妇女儿童的保健工作,对保障妇女儿童身心健康,提高农牧区妇幼保健水平,实现我国政府关于妇女儿童发展纲要的目标,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正是通过你们的努力,使我县妇女儿童的自我保健意识得到提高,生育观念逐步转变。同时,各级政府和部门对农村卫生和妇幼保健工作的重要性有了新的认识,强化了政府及有关部门和社会力量关心支持农村卫生工作的责任感,形成了扎扎实实为农村妇幼卫生工作办实事的社会氛围。近几年我县妇幼工作的深入开展和贫困救助工作的实施受到社会各界和各族群众的欢迎和赞誉,被誉为“民心工程”、“德政工程”。

现如今,我县已形成了一套对农村卫生建设行之有效的工作方法:一是加强了基层卫生人员培训与建设乡村卫生机构相结合;二是积极建立了“绿色通道”等急救机制;三是对贫困人群实施了特困医疗救助机制;四是大力开展健康教育工作,增强群众的自我保健意识和防病抗病能力。这是一种行之有效的好办法,应该加以总结和推广。

二、紧密结合我县实际,认真做好妇幼保健工作

妇幼保健工作是非常艰巨的,要完成两纲目标,需要我们扎实做好各方面的工作,各部门一定要加强合作,统筹规划,精心组织,确保全县妇女儿童享受到基本的医疗保健服务,妇幼工作健康发展。

第一、突出重点,努力提高孕产妇住院分娩率。降低孕产妇死亡率的中心环节就是提高住院分娩率。为此要重点抓好以下三方面的工作。一是加强乡卫生院的产科建设,配备必要的医疗设备,强化医疗保健人员的专业培训。二是建立和完善贫困孕产妇住院分娩医疗救助制度,完善孕产妇急救“绿色通道”建设,确保孕产妇住院分娩。三是在乡村探索一条实行提高孕产妇住院分娩的工作责任制,乡卫生院领导一定要提高认识,严格实行乡村妇幼保健人员专干专职,积极配合保健院做好全县的妇幼保健工作。四是由政府牵头,各方面积极配合,层层签订责任书,乡卫生院领导和妇幼专干的工作成绩与年终综合考评挂钩,建立奖惩机制,重点解决好农村妇幼工作中的难点问题和突出问题。

第二、大力开展健康教育,提高广大妇女的自我保健能力,这是项目工作的一个重要内容。要重点加强对乡村医生、基层妇女干部等人员的培训,逐步形成一支活跃在基层的健康教育队伍,通过他们去开展群众性的健康教育工作,逐步建立“以妇女为核心,家庭为最佳场所”的社区健康教育模式,通过多种形式的健康教育使广大妇女摆脱封建迷信,愚昧落后的精神束缚,使他们相信科学,逐步提高健康知识水平,提高他们对妇幼卫生服务的利用能力。

第三、加强监督考核工作力度,监督考核工作是项目活动质量控制的重要手段,揭示及时发现和解决项目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保证项目工作正常运行的重要工作方法。在新周期项目活动中,县项目办和妇幼保健院要加大对基层项目活动的督导及时发现和解决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保证项目工作高质量的完成。乡卫生院应积极做好基层项目工作,摆脱和放弃在项目工作上存在的依赖思想和被动工作的状况,检查时突击工作,检查一结束就放弃妇幼保健和项目工作,充分发挥基层保健人员的职能作用,重点做好基层项目工作的开展,使我们的工作经得起检查,更好地为基层广大妇女儿童服务。

同志们,改善各族妇女儿童的健康状况,促进妇女儿童健康水平的提高,是我们各级政府和职能部门的责任。两个项目在我县的实施,将是我县妇幼工作掀开新的一页,使我县的妇女儿童告别死神的威胁,我们每一个从事这项工作的同志都应该深刻认识到,我们从事的是一个高尚、神圣的事业,一个关系到千家万户家庭幸福的事业,我们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牢固树立执政为民的观念。我们一定要抓住项目实施的有利机遇[page_break],不断完善妇幼卫生服务网络建设,抓好孕产妇保健技术服务和对贫困家庭孕产妇的救助工作,以提高住院分娩率为中心内容,促进我县妇幼卫生工作的全面发展,开创妇幼卫生工作的新局面。让我们用自己不懈的努力和辛勤的工作,为我县各族妇女儿童的健康,为我们最终实现《两纲》目标作出自己的贡献。

基层卫生院的工作总结篇5

各县(市)要参照金华市区设立基层卫生事业专项资金的做法,争取当地政府安排设备购置、房屋修缮、人才培养、信息化建设等专项资金补助,不断提升基层的硬件水平。按照a、B、C类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分类配置医疗设备,并加强医疗设备的使用管理,进一步提高设备利用率。全市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标准化建设计划纳入“十三五”建设项目库。着力改善金华市区江北主城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房屋、设备等配置。

启动中心镇卫生院医疗服务能力提升项目,全市强化建设20家左右中心镇卫生院,中心镇卫生院住院功能全面开展,使其具备开展一、二级手术和助产技术的条件和能力。所有县(市、区)2016年每千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含乡镇范围的公立医院、民营医院)床位数增加0.1张。

继续做好定向培养社区医生工作。分期分批选派骨干到先进地区基层医疗单位结对培训进修。加快编外人员的入编工作,婺城区、金东区、东阳市、浦江县要争取明显提高基层人员“在编率”。积极完成基层卫生人才2016年各项培训任务。

责任医生签约服务是我市今后一段时期内基层卫生事业发展的重要工作载体,要常抓不懈,抓出成效。所有县(市)于2016年6月底前出台签约服务政策,核定签约服务经费标准,明确签约服务费用于对签约医生及其团队的劳务补贴和工作奖励,不纳入绩效工资总量及其他应得的奖补经费总额等政策措施。推行跨乡镇(街道)责任医生签约竞争机制。按照《金华市责任医生签约服务规范与考核办法(试行)》(金卫〔2016〕16号)文件,认真开展签约服务和考核评估。全市2016年创建1-2家责任医生签约服务省级培训基地,每个县(市、区)培育1家以上责任医生签约服务示范点。以老年人、慢性病人、残疾人等重点人群为重点,2016年全市“规范签约率”达到20%以上。

针对一些基层卫生单位还存在“考核分配不合理”等问题,要进一步健全、完善改革措施,研究制定“标准化内部考核方案”,进一步体现优劳优酬,切实提高考核的公平度和提升考核的整体效率。探索开展“目标年薪制+全员浮动工资制”改革试点。

开展基层卫生单位特色专科评审工作,鼓励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差异化发展,发展基层急诊、中医药服务、社区康复、慢病、老年病、医养结合等特色服务项目,重点培育“一院一品”。争取2016年有20%的基层卫生单位通过特色专科市级评审。

加快HiS、LiS、paCS、心电检查、移动随访、签约服务等信息系统互联互通,提高工作效率。利用互联网技术,建立影像、心电、检验等方面的远程诊断中心,诊断中心设在县级及以上医院龙头科室,实时传输图片和数据,实时传送专家诊断报告,缓解基层诊断人员和诊断能力不足问题。通过远程会诊,使影像诊断、检验结果分析等诊治水平逐步同质化。全市建立医学检验、影像会诊等中心的县(市、区)达到6个以上,力争于2017年基本完成基层医疗卫生信息全面共享。

按照《金华市分级诊疗工作实施方案》要求,进一步拉开医保补偿差距,加快提高参保人员在乡镇、村医疗卫生机构费用的报销水平,合理拉开乡镇、县及县外医疗机构医疗费用报销比例,引导群众优先利用基层卫生资源。2016年各县(市、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就诊人次(含乡镇范围的公立医院和民营医院就诊人次)占比维持在65%左右。

落实市、县级医院对乡镇卫生院对口支援工作,建立起扎实有效的结对帮扶关系。鼓励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与县级以上医院建立联合病房、联合门诊,推进县级医疗资源下沉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规范化下沉覆盖率要求达到50%以上。

在义乌市改革试点的基础上,争取通过政府对基层卫生单位的基础设施建设(含修缮)、设备投入(含信息化建设)、人员培养和培训经费、人员经费(含基本工资、当地同类事业单位社会保障的单位缴费财政补助部分、住房公积金)等实施足额专项补助,对全部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和部分基本医疗服务试行“标化工作当量”方法,实施政府付费购买,努力争取获得更多的改革红利。

针对行政村和居民人口分布实际情况,按照“20分钟医疗卫生服务圈”进一步调整设置村卫生室(卫生服务站)。已有合理规划但没有完成设置的,要填平补齐。新建的村卫生室(卫生服务站)由村委提供土地或村公共用房。对规划后多余的现有村卫生室(卫生服务站),可通过转为门诊部、诊所的方式予以解决。

2016年人均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经费不低于45元,认真落实国家、省规定,新增部分全部用于责任医生签约服务。加强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补助资金监管,认真开展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实施效果评估。高血压、糖尿病规范管理率达到60%。60周岁以上参保老年人体检率65%以上,中小学生、儿童健康体检率达90%。

(一)创建“群众满意的乡镇卫生院”。5月1日前完成群众的

满意乡镇卫生院单位自查自评,5月20日前完成县级初审,6月上旬完成市级全面复核,迎接省级抽查。(二)开展“等级乡镇卫生院回头看”。对全市第一轮评审通过的21家甲等卫生院、72家乙等卫生院进行“回头看”,市级对每个县(市、区)抽查1-2家乙等卫生院和20%的甲等卫生院,迎接省级抽查。

(三)积极参加全省全国基层卫生技能竞赛。国家竞赛分全科医疗城市组、全科医疗农村组和社区护理组三个项目。各县(市、区)按照竞赛要求于5-6月组织选拔赛,市级竞赛安排在7-8月份举行,并选送优秀选手参加省级选拔赛。

基层卫生院的工作总结篇6

关键词: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绩效管理;建议

乡镇卫生院作为提供基本医疗和公共卫生服务的主体,能否充分调动其积极性,对于健全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促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至关重要。所以在乡镇卫生院建立和完善绩效管理机制,能有效激励基层卫技人员提高服务能力和效率,从而提高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运行效率,为基层居民提供优质医疗卫生服务。目前推行的绩效管理制度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仍未从根本上解决公平和效益这一矛盾的关键问题,仍需进一步调整措施加以完善。

1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实施绩效管理制度的历史染的发生

目前我国抗菌药物、抗感染药物的滥用一直居高不下,药物适应症把关不严格、用药不科学,预防用药控制不严均是目前抗菌药物存在的问题[10]。近两年我院制定抗菌药物合理应用目标,加强督导抗菌抗感染药物的应用,采取宣传指导、药物分级管理、用药前送检等一系列干预措施后,我院住院患者抗菌药物的使用率下降为54.70%,低于全国水平[11]。预防性抗菌药物、临床治疗性抗菌药物使用率及使用天数均降低,抗菌药物使用前病原学检查率、药敏试验率升高。另外,联合用药情况逐渐减少。单一用抗菌药物使用率由2005-2008年的19.50%上升至2009-2013年的43.67%。二联用药下降不明显,三联用药由2005-2008年44.86%下降至2009-2013年21.44%。联合药物的应用减少,降低了多重耐药性的发生率,减少了不良反应。总体而言,抗菌抗感染药物的使用更加合理了。参考文献[1]礼征楠,于景云,徐裕海.2013年医院住院患者院内感染调查与分析[J].中国微生态学杂志,2014,26(6):704-706.[2]代杰志,陆茜,蔡成松,等.大肠埃希菌的分型研究[J].中国微生态学杂志,2008,20(5):443-445.[3]郭礼梁,王建明.医院感染影响因素及防控措施研究进展[J].现代预防医学,2014,41(22):4169-4171.[4]钟秀玲,程棣妍.现代医院感染护理学[m].北京:人民军区出版社,1995:147.[5]theU.S.agencyforinternationalDevelopment(USaiD).HowtoinvestigateantimicrobialDrugUseinHospitals:Selectedindicators[C].arlington:managementSciencesforHealth,inc,2002:8-25.[6]陈超男.重症监护室泛耐药鲍曼不动杆菌感染暴发流行调查与控制[J].中国消毒学杂志,2010,27(2):202-203.[7]余小华,焦若萍,徐琳,等.2005-2009年医院感染现患率与抗菌药物应用分析[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1,21(8):1634-1636.[8]王莉.79例重症监护病房患者院内感染病原菌分布分析[J].中国微生态学杂志,2012,24(2):160-161.[9]enochDa,SummersC,Brownnm,etal.investigationandmanagementofanoutbreakofmultidrug-carbapenem-re-sistantacinetobacterbaumanniiinCambridge,UK[J].JHospinfect,2008,70(2):109-118.[10]李连新,付燕霞.医院临床不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分析及干预措施[J].中国药业,2012,21(1):60-62.[11]李世颂.关于抗生素的滥用现状与对策[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09,3(7):181-182沿革从新中国诞生到20世纪70年代末,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主要依靠国家和集体经济的支持而维持运行。改革开放后,在市场经济的冲击下,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也逐渐“断奶”,转而依靠业务收入来维持发展,通过诊疗、检查、开药等方式获取收入,扣除运营成本后,进行员工工资和奖金的发放,这一扭曲的补偿机制,导致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逐渐失去了其公益性。为解决这一问题,国家采取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如通过加大公共卫生经费补贴来提高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收入,从而减少乱开药、乱检查的不合理医疗现象,但由于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在收支分配上的绝对自,使得其对利益的诉求无休无止,公共卫生经费的投入并没有使其趋利意图有所改观,导致医疗费用不断上涨,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始终得不到有效解决。为此,我国进行了一系列的机构改革和制度探索。200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近期重点实施方案(2009一2011年)》相继出台,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作为我国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的重要环节,成为了“新医改”的重点对象。“新医改”的目的是以公益性为基础,强化政府责任和投入,完善国民健康政策,为群众提供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医疗卫生服务,改变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和医务工作者的趋利行为,从而维护基层卫生服务的公平性和可及性。为切断医生与药品的利益联系,国家陆续出台了“收支两条线”、“基本药物制度”、“药物零差价制度”等一系列政策,在此基础上又推出了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绩效工资改革”政策,旨在扭转“以药补医”带来的扭曲激励机制,将医务人员收入与服务数量、质量、效果以及居民满意度等标准挂钩,实现新的激励导向。这一政策在保障基层医务人员总体收入不降低的基础上,以绩效考核为主要手段,逐步形成合理的绩效工资水平、完善的分配激励机制和健全的分配宏观调控机制,从而调动基层医务人员积极性,促进基层卫生事业发展,提高其公益服务水平[1]。

2浙江省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绩效管理制度几种模式

依据2009年的《关于公共卫生与基层医疗卫生事业单位实施绩效工资的指导意见》(人社部发〔2009〕182号),浙江省先后出台了《公共卫生与基层医疗卫生事业单位绩效工资实施意见》、《进一步做好公共卫生与基层医疗卫生事业单位实施绩效工资工作的通知》,明确绩效工资实施的范围对象、绩效工资水平核定、基础性绩效工资占比等问题。至2011年底,各县(市、区)按照省政策文件要求,均出台了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绩效工资制度实施方案和绩效考核办法,并在实施过程中不断完善,如嘉善县安排专项资金对考核优秀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领导班子予以奖励,奖金不纳入绩效工资总额;龙游县将绩效工资总额的85%分月拨付,预留15%作为项目绩效考核经费通过考核后拨付;开化县则规定绩效工资总额的60%由各乡镇卫生院对职工进行考核,40%奖励性绩效工资中的35%作为单位绩效考核奖,5%作为单位领导年终绩效考核奖。各地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在内部绩效分配制度上也形成了一定特色,如杭州市下城区潮鸣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采用“有效工时”制[2];开化县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实行“新型工分评定”办法;舟山普陀蚂蚁岛乡卫生院采用“工分”制等。2013年,在深入分析绩效工资实施问题的基础上,浙江省人社厅、省财政厅出台《关于进一步搞活事业单位绩效工资分配指导意见》(浙人社发〔2013〕118号),明确规定事业单位可进一步搞活绩效工资分配,自主决定本单位绩效工资分配形式和分配办法,不受绩效工资结构比例等限制。

3浙江省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绩效管理制度面临的现实困境

经过一段时间的运行,浙江省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绩效管理制度取得了一定效果,特别新政策实施后,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绩效工资改革成效得到了进一步的提升,但依然面临下列现实困境。

3.1绩效工资总量控制导致奖优罚劣效力不足,医疗机构积极性下降

当前,浙江省大部分地规定区绩效工资总量不能突破,也就是说,无论单位业务量多大,业务收入多高,工作人员的工资总量都不能增加或增加有限,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之间、职工之间的差距变小,总体趋于平均化。其结果是导致大部分基层医疗机构和人员不用也不愿多干,并且为避免承担医疗纠纷风险,在门诊服务中把能推的病人尽量往上一级医院推,住院服务大幅下降,长此以往必然导致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服务能力下降。这与“新医改”的宗旨背道而驰,无法形成“小病进社区、大病进医院、康复回社区”的就医格局。

3.2基层医务人员的积极性下降,业务骨干流失增加

现行的绩效工资政策,由于过分强调保基本,基础绩效工资所占比例过高,尽管后来各地陆续提高了奖励性绩效工资所占比例,但依然远远低于实施绩效工资前奖金及其他福利占工资总额70%~80%的比例,导致大部分医务人员不用多干甚至少干就可以拿到大部分工资。同时由于各地区没有建立合理的工资增长机制,以至于2013年绩效工资总量仍按2008年12月份基本工资的额度和规范后的津贴补贴核定工资总量,所以很多业务骨干收入水平不升反降,严重影响了工作积极性,业务骨干流失情况不断增加,进一步削弱了基层医疗卫生队伍的服务能力。

3.3缺乏有效考核评价办法,管理考核成本过高

目前,对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绩效考核主要采用行政评估手段,考核的主体是卫生行政部门,考核结果为财政补偿机制和绩效工资分配制度提供决策依据。这种的绩效管理制度在运行中凸显三大弊端:一是行政评估是一个耗钱、耗时、耗人、耗力的繁重任务,导致成本太高;二是行政评估变成行政干预,容易催生异化价值、腐败寻租和形式造假;三是卫生行政部门考核医疗机构的机制是“拿别人(财政)的钱为别人(居民)办事”,即考核主体和服务对象(居民)缺乏激励相容机制,从而导致较真程度不够[3]。另一方面,由于卫生机构人力有限,行政评估的绩效考核方式往往导致卫生行政部门和基层医疗机构都疲于奔命,对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绩效考核也就演变为“看成绩、听汇报”形式主义。

4完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绩效管理制度的建议

4.1加大政府投入,足额保障卫生经费

由于基层卫生技术人员缺乏名誉和社会地位等的激励,所以必须充分利用经济杠杆作用,调动基层卫生工作者的积极性,引导高素质高水平的医疗卫生技术人员流向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各地财政部门应充分考虑医疗卫生行业服务量大、风险大、强度大、压力大等特点,合理上浮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绩效工资水平,加大经费投入,并允许各单位依靠技术提升和服务优化获得的收支结余增量部分,按一定的比例用于提高职工奖金改善福利待遇,从而调动基层医务人员工作积极性。

4.2建立科学考核体系,引进第三方考核机制

对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绩效考核,目前主要从综合管理、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基本医疗服务和服务人群的满意度等四个方面进行综合评定,其中占比最大的是服务数量,从而导致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为了迎合上级行政评估,把大量的人力投入到风险程度相对比较低的公共卫生服务上,从而出现居民被过度公共卫生服务的现象,既浪费卫生资源,又引起人民群众的反感。所以必须科学设置四方面各个指标的权重值,加大服务人群综合满意度所占比例,积极引进第三方考核机制,拉大奖罚比重,使绩效管理制度真正发挥正向引导作用。

4.3建立与完善分级医疗就诊制度

建议对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进行分级考核管理,根据其规模、人员构成、诊治水平将基层医疗机构分成若干等级,超过基本等级之上的级别应设置拉开差距的、高额的绩效考核收入项,从而激励各机构努力引进人才、提升治疗水平并为更多的患者提供服务,进而达到更高的考核等级,并将分级医疗就诊制度与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分级结合起来,加大督查检查力度,对越等级转送病人的情况酌情扣除基层医疗机构的绩效收入,从而有效减少高等级医院的就诊压力。

4.4引进医疗保险机制,实行按人头付费

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绩效考核中引进医疗保险管理机制。保险机构作为居民的保险人,居民作为保险机构的参保人,两者的根本利益完全一致,保险机构只有为居民购买到高性价比的医疗卫生服务,才能享受收支盈余的收益和续签合同的机会。因此,由保险机构代表患者采用按人头付费制度考核医疗机构,可以最大程度减少人不较真和不负责的道德风险,医疗机构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的自私行为往往可以产生公共利益最大化的利他效果。

作者:钟要红王妮妮沈堂彪陈定湾胡玲蒋晓霞单位:1.浙江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公共卫生系2.浙江省卫生计生委基层卫生处

参考文献

[1]杨肖光,代涛,王芳.我国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实施绩效工资的政策分析[J].中国卫生政策研究,2013,6(5):15-19.

基层卫生院的工作总结篇7

2012年是“十二五”医改启动之年,农村卫生工作应在3年医改已取得的成绩基础上,巩固成果。现就在“十二五”医改中,如何做好农村卫生重点工作,进一步提高农村卫生工作水平提出有关建议。

13年医改常州市农村卫生取得成绩

1.1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取得新发展2011年新农合参保187.02万人,参保率100%,人均筹资达305元,政策范围内住院补偿比73.48%,基金结余率1.56%,最高支付限额8万元以上。

1.2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水平取得新提高项目经费从人均10元提高到25元标,健康档案建档率75%,一类疫苗接种率98%,高血压、Ⅱ型糖尿病和重性精神病患者规范化管理率均达95%,孕产妇和儿童保健管理率为99.72%、98.87%,老年人保健管理率96.72%,参与卫生监督协管1.86万人次。

1.3农村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取得新跨越建有乡镇卫生院62家、村卫生室472家,其中省示范乡镇卫生院8家,市示范乡镇卫生院41家,一体化管理率100%。全科医师规范培训学员187名,502名乡村医生通过中专学历补偿教育,城市医院对口帮扶基层医疗机构开展新业务160项。

1.4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建立取得新成效2011年,全面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全市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销售基本药物4.64亿元,让利幅度35%左右,门急诊均次费用89元,同比下降14.57%。

1.5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综合改革取得新进展共核定基层医疗卫生机构6948名编制,在岗人员100%签订聘用合同。建立效绩工资制度,实行双考核、双挂钩。

2当前面临的新形势

一是农村卫生工作受重视程度有新变化。市委市政府将提升卫生惠民服务水平,减轻看病就医负担列入2012年为民办十件实事之一。2011年度全市卫生投入增幅达到33.48%,财政预算安排医改资金98583万元,较2010年增长24.68%。到2015年新农合财政补助标准将提高到360元以上[1],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标准将提高到60元以上。

二是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运行机制有新变化。初步建立了多渠道补偿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运行新机制[2],实现了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回归公益性的目标。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经费来源由药品收入、医疗卫生服务收入和财政补助三个方面转变为医疗卫生服务收入和财政补助两个方面,原来占到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业务收入70%左右的药品收入来源完全被切断。

三是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投入机制有新变化。实施基本药物制度后,政府负责其举办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基本建设经费、设备购置经费、人员经费和承担的公共卫生服务的业务经费;对补偿后出现的经常性收支差额由政府进行绩效考核后给予补助。对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机构的历史负债,由政府进行化解。对村卫生室的建设发展提供合理的资金支持。

四是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分配机制有新变化。正式实施绩效工资。绩效工资总量是结合单位公益性目标任务完成情况和绩效考核结果等因素进行核定。对公益性目标任务完成情况好、绩效考核优的单位,可适当增加绩效工资总量;反之则相应核减绩效工资总量。基层医疗卫生单位制定本单位的内部考核制度和奖励性绩效工资分配办法。

五是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服务模式有新变化。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已经成为影响群众健康的主要问题。乡镇卫生院要根据防治任务的变化,切实转变“重医轻防、以医养防”的观念,坚持基本医疗和公共卫生并重,防治结合,分工合作的原则,合理配置和使用医务人员,实现基本医疗和公共卫生服务的紧密结合。要转变原来坐堂行医的服务模式,变被动服务为主动服务,变一对一的单一服务为多对一的综合服务。

32012年应做好农村卫生工作的几个重点

3.1继续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

一是提高新农合筹资标准。建立筹资动态增长机制,逐步按照不低于当地农民人均纯收入3%的比例确定筹资标准。新农合人均筹资标准不低于340元,其中各级财政补助标准不低于240元。

二是完善新农合补偿方案。乡镇卫生院设定的住院报销比例争取提高到85%,县级医院力争达到70%,适当提高最高支付限额。要加强转诊管理,严格转诊条件,县外住院比例控制在15%以内,对正常转诊人员要实施保底补偿。

三是开展支付方式改革。在乡村卫生机构全面推进门诊总额预付制改革。开展住院费用按病种付费与按床日付费等相结合的混合支付方式,做到机构和病种全覆盖。

四是做好农村重大疾病医疗保障工作。规范实施提高农村儿童先心病、白血病医疗保障;全面实施终末期肾病等7种疾病医疗保障;新增肺癌等12类疾病,确保符合救治条件的人员全部纳入保障范围。

五是开展异地就医联网即时结报。认真执行《常州市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异地就医即时结报补偿办法》,全面推进异地就医联网即时结报工作。确保参保人员异地即时结报率不低于90%。

六是加强基金规范化管理。新农合资金全部纳入财政专户,专款专用,不得用于公共卫生、医疗救助等参保人员医药费用补偿以外的任何支出。严格执行基金年度审计制度和公示制度。

七是提高信息化建设水平。全面开展新农合县级业务系统信息数据标准化建设,更好地发挥信息化对规范新农合管理的支撑作用。加强村卫生室的信息化建设,年内争取所有村卫生室实现即时结报。

3.2逐步完善国家基本药物制度[3]

一是按计划采购。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确定的年度采购计划,确保在本采购周期内如期完成,逾期没有完成的,顺延至下一个采购周期,直至全部完成,并不得影响下一个采购周期采购计划的申报。采购周期内采购计划如不能满足需求,可申请追加采购计划。

二是按程序采购。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根据本单位申报的年度采购计划和个性化的采购目录,按月编报采购申请,递交辖市区采购服务监管机构,汇总审核后形成网上采购订单,发送给供货企业。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要督促供货企业按照采购申请和配送要求,在规定时间内将药品及时配送到位,同时做好药品审核验收,办理入库手续。#p#分页标题#e#

三是做好特殊用药和短缺药品的保障。对部分规模较大、功能较强、专科特色明确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专科特殊用药,可通过基本药物采购窗口按规定流程采购[4]。对其它专科特殊用药未在此次特殊用药增补中的,各地可按原采购渠道规范采购,并实行零差率销售。要建立紧缺药品的供应保障体系,同时建立县级常态化的紧缺药品供应内部协调制度。

四是促进合理使用基本药物。完成181名乡镇卫生院药学人员培训考核工作。加强基本药物临床应用指南和处方集的培训工作,指导基层医务人员科学合理用药。加强用药行为的监督评价,并建立相应的激励机制与约束机制。要运用信息化手段加强监管,强化监督评价,规范医师处方和药师行为。同时,加大宣传力度,普及公众合理用药常识,引导群众转变不良用药习惯。

五是建立监管和考核评价机制。各地要加强基本药物采购情况监测,通过网上监管系统对采购供应双方的购销行为实时监控。定期不定期将实际采购与网上采购情况进行对比分析。要建立基本药物供货企业诚信记录公示制度和积分考核管理制度,做好量化考核,定期公示。

3.3巩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综合改革成果

一是完善编制管理。按照“总量管理、动态调整”的思路,科学使用编制数。对现有在编在岗人员数尚未达到核定编制数的地区,要逐步优先引进全科医师。根据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实际工作任务变化情况,在总量控制的基础上适时进行人员结构动态调整。各地选聘取得执业助理医师及以上资格的乡村医生逐步纳入编制管理。

二是规范人事制度。全面建立人员聘用和岗位管理制度。要建立能上能下,能进能出的用人机制,实行身份管理向岗位管理的转变,由固定用人向合同用人转变。对新进人员要严格准入资格,全面实行公开择优聘用。

三是细化绩效考核。进一步细化考核内容和标准,根据乡镇卫生院的功能定位,明确基本服务范围和标准的工作数量。乡镇卫生院重点从卫生服务数量、服务质量和满意度三方面来考核医务人员。积极运用信息化手段和经济杠杆,做好绩效考核工作。要加大绩效考核力度,将考核结果与资金下拨和个人绩效工资相挂钩,充分调动基层医务人员的积极性。

四是健全补偿机制。按规定落实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专项经费;制定新农合支付一般诊疗费具体办法;落实乡镇卫生院基本建设、设备购置和全科医师人员培训等经费;及时落实经常性收支差额补助资金;按计划做好乡镇卫生院债务化解工作。

3.4强化农村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

一是落实经费保障。按照常住人口人均45元标准落实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确保项目资金到账率100%。加强项目资金管理,按时间进度和服务量下拨到基层医疗卫生机构。

二是明确服务项目。《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版》2011年在2009年版基础上新增了许多服务项目。儿童保健年龄段扩大到0~6岁,增加听力筛查检查。孕产妇保健、老年人健康、糖尿病管理、重性精神病患者管理许多辅助检查项目。新增加卫生监督协管一大类新工作。

三是提升服务质量。按《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2011年版)》要求,统一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内容、服务标准和工作流程。合理确定各类医疗卫生机构的责任,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是承担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主体,其中,村卫生室要承担40%左右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专业公共卫生机构主要承担指导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责任,要加强日常工作中的业务培训和指导作用。各地卫生部门要加强基层服务人员的业务培训。

四是加强目标管理。按照标准分解细化责任,落实具体工作措施。发挥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办公室的作用,加强目标管理。辖市区卫生局要每个季度对乡镇卫生院开展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进行督导检查;乡镇卫生院要每月对村卫生室开展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情况进行检查考核。要建立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信息公示制度,加强社会督监。

3.5完善农村医疗卫生服务体系

一是完善服务网络。要合理配置资源,每个建制镇至少有1所政府办乡镇卫生院,可按照20~30万人设置1所中心卫生院,每个行政村或3000~5000人设置1所村卫生室,确保网络健全率100%。

二是明确定位功能。乡镇卫生院以维护当地居民健康为中心,综合提供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并承担辖市区卫生局委托的卫生管理职能[5]。在重视公共卫生服务能力建设的同时,不能放松基本医疗服务能力建设,要确保现有基本医疗服务和专科特色服务功能不萎缩,并进一步拓展基本医疗服务功能,切实承担起常见病、多发病的门诊和住院治疗等服务任务。

三是规范一体化管理。要按照统一规划布局、统一建设标准、统一机构标识、统一业务管理、统一人员管理、统一服务模式、统一药械管理、统一财务管理、统一信息平台、统一绩效考核的“十统一”要求,积极推进乡村一体化管理,进一步提升一体化管理内涵和质量。

四是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做好人才发展规划,用好本科生招募、定向免费培养等政策。完善人才配备使用政策,完善乡镇卫生院临床医生晋升职称优惠政策,做好全科医生岗位设置工作。加强人员培训,力争到年底每家乡镇卫生院都有合格的全科医生。做好乡镇卫生院临床医师“务实进修”项目。开展新农合管理等人员岗位培训。在基层推广100项适宜卫生技术。

基层卫生院的工作总结篇8

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

为确保国家基本药物制度顺利实施,保证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平稳运行和发展,调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和医务人员积极性,经国务院同意,现就建立健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补偿机制,提出以下意见:

一、总体要求

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实施基本药物制度,要按照保障机构有效运行和健康发展、保障医务人员合理待遇的原则同步落实补偿政策,建立稳定的补偿渠道和补偿方式;同时坚持以投入换机制,大力推进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综合改革,引导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主动转变运行机制,提高服务质量和效率,发挥好承担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和诊疗常见病、多发病的功能。

二、建立健全稳定长效的

多渠道补偿机制

实施基本药物制度后,政府举办的乡镇卫生院、城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人员支出和业务支出等运行成本通过服务收费和政府补助补偿。基本医疗服务主要通过医疗保障付费和个人付费补偿;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通过政府建立的城乡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保障机制补偿;经常性收支差额由政府按照“核定任务、核定收支、绩效考核补助”的办法补助。各地要按照核定的编制人员数和服务工作量,参照当地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平均工资水平核定工资总额。政府负责其举办的乡镇卫生院、城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按国家规定核定的基本建设经费、设备购置经费、人员经费和其承担公共卫生服务的业务经费。按扣除政府补助后的服务成本制定医疗服务价格,体现医疗服务合理成本和技术劳务价值,并逐步调整到位。按上述原则补偿后出现的经常性收支差额由政府进行绩效考核后予以补助。

(一)落实政府对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专项补助经费。政府举办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基本建设和设备购置等发展建设支出,由政府根据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发展建设规划足额安排。

落实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2010年,各级政府要按照不低于人均15元的标准落实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2011年起,进一步提高人均经费标准,建立稳定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保障机制。卫生、财政部门要健全绩效考核机制,根据服务数量和质量等绩效将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及时足额拨付到基层医疗卫生机构。

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承担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处置任务由政府按照服务成本核定补助。

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人员经费(包括离退休人员经费)、人员培训和人员招聘所需支出,由财政部门根据政府卫生投入政策、相关人才培养规划和人员招聘规划合理安排补助。

(二)调整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收费项目、收费标准和医保支付政策。调整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收费项目,将现有的挂号费、诊查费、注射费(含静脉输液费,不含药品费)以及药事服务成本合并为一般诊疗费,不再单设药事服务费,合并项目内容由国家价格主管部门会同卫生、人力资源社会保障等有关部门具体规定。一般诊疗费的收费标准可在原来分项收费标准总和的基础上适当调整,并在不增加群众现有个人负担的前提下,合理确定医保支付比例。具体收费标准(全国平均数为10元左右)和医保支付政策由各省(区、市)价格主管、卫生、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和财政等有关部门综合考虑本地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实施基本药物制度、服务能力利用率、医务人员劳务成本、医保承受能力等因素制定。调整医疗服务收费及医保支付政策可在已实施基本药物制度及已开展基本医保门诊统筹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先行执行。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其他服务仍按现有项目和标准收费。对已合并到一般诊疗费里的原收费项目,不得再另行收费或变相收费。卫生、人力资源社会保障、价格等相关部门要制定具体监管措施,防止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重复收费、分解处方多收费。

(三)落实对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经常性收支差额的补助。落实政府专项补助和调整医疗服务收费后,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经常性收入仍不足以弥补经常性支出的差额部分,由政府在年度预算中足额安排,实行先预拨后结算,并建立起稳定的补助渠道和长效补助机制。各地要根据政府卫生投入政策,结合本地实际制定经常性收支核定和差额补助的具体办法。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收支结余要按规定留用或上缴。具备条件的地区可以实行收支两条线,基本医疗服务等收入全额上缴,开展基本医疗和公共卫生服务所需的经常性支出由政府核定并全额安排。

三、大力推进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综合改革

(一)明确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功能定位。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主要提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和基本医疗服务,其诊疗科目、床位数量、科室设置、人员配备、基础设施建设和设备配备要与其功能定位相适应。卫生部要尽快制定指导意见,明确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功能和服务范围。对服务能力已经超出基本医疗服务和公共卫生服务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特别是一些服务人口较多、服务能力已经达到二级医院标准的乡镇卫生院,可将其转为公立医院,或将其超出功能定位的资源整合到县级医院;也可以对其承担的基本医疗服务和公共卫生服务采取购买服务的方式进行补偿。鼓励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提供中医药等适宜技术和服务。

(二)完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人事分配制度。要加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人员编制管理,尽快完成人员编制标准的核定工作。各地区可以县(市、区)为单位核定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总编制,由县级机构编制部门会同卫生行政部门结合实际工作量统筹安排、动态调整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人员编制。要在核定编制的基础上,指导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实行以科学设岗、竞聘上岗、以岗定薪、合同管理为主要内容的聘用制度和岗位管理制度。要研究制定相关政策,妥善安置未聘人员,相关费用由地方政府按国家有关规定统筹研究解决。同时,要将实施基本药物制度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绩效工资制度同步落实到位。

(三)充分发挥医保对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综合改革的促进作用。依托城乡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加快推进基本医保门诊统筹,将一般诊疗费纳入支付范围,并逐步提高参保人员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就诊费用的报销比例,进一步引导群众到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看病就医。推进医保付费方式改革,探索按人头付费、按病种付费、总额预付等付费方式,引导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主动积极地开展服务,努力提高服务质量,合理控制服务成本。

(四)建立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考核和激励机制。各省(区、市)要制定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绩效考核办法,根据管理绩效、基本医疗和公共卫生服务的数量和质量、服务对象满意度、居民健康状况改善等指标对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进行综合量化考核,并将考核结果与资金安排和拨付挂钩。对绩效考核差的可扣减资金安排,对绩效考核好的可给予适当奖励。要督促、指导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加强内部管理,强化收支管理,严格成本核算和控制。

(五)充分调动医务人员积极性。实施基本药物制度后,要保障基层医务人员合理收入水平不降低。要指导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坚持多劳多得、优绩优酬,重点向关键岗位、业务骨干和作出突出贡献的工作人员倾斜,适当拉开收入差距;建立以岗位责任和绩效为基础、以服务数量和质量以及服务对象满意度为核心的考核和激励制度,并将考核结果与实施绩效工资制度、人员竞聘上岗紧密结合。各地制定人员分流、竞聘上岗等相关政策时要充分听取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工作人员的意见。要向基层医务人员提供更多的培养培训机会,对长期在基层工作的卫生技术人员在职称晋升、待遇政策等方面给予适当倾斜,及时帮助解决实际困难。要加强政策宣传,使广大医务人员理解、支持和积极参与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改革。

四、多渠道加大对乡村医生的补助力度

对村卫生室主要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进行合理补助。卫生部门要在核定村卫生室承担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和服务人口数量的能力的基础上,安排一定比例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工作量由村卫生室承担,并落实相应经费。各地在推进医保门诊统筹工作中,可以将符合条件的村卫生室的门诊服务纳入新农合报销范围。开展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的地区要积极将符合条件的乡村医生纳入保险范围。鼓励各地在房屋建设、设备购置以及人员培训等方面对村卫生室给予一定扶持,并采取多种形式对乡村医生进行补助。有条件的地方可以将实行乡村一体化的村卫生室纳入基本药物制度实施范围并落实补偿政策。

对非政府举办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各地要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等方式对其承担的公共卫生服务给予合理补助,并将其中符合条件的机构纳入医保定点范围,执行与政府办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相同的医保支付和报销政策。

五、建立健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补偿机制的工作要求

(一)加强组织领导。各地区、各有关部门要把建立健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补偿机制作为实施基本药物制度和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综合改革的关键环节抓紧落实,将政府补助资金纳入财政预算和基建支出计划足额安排,及时调整医疗服务收费项目和医保支付政策,尽快建立起稳定、长效、合理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补偿机制。各省(区、市)要在本意见印发后30个工作日内制定本地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补偿具体办法,并报国务院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领导小组办公室、财政部、卫生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备案。

(二)落实补偿责任。省级人民政府要对建立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补偿机制、保障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正常运行和医务人员合理待遇水平负总责。各省(区、市)要统筹考虑地方各级财政和各项医保基金承受能力,合理确定医疗服务收费项目和标准,明确地方各级财政分担比例和具体办法,加大对贫困地区的补助力度。市、县级人民政府要在预算中足额安排并及时拨付应由本级财政负担的补助资金,认真落实调整后的医疗服务收费和医保政策。中央财政要通过“以奖代补”等方式进行补助,支持各地实施基本药物制度。各级财政可采取先预拨后结算的方式及时下达补助资金,保障基本药物制度按计划进度顺利实施。

(三)强化督促指导。国务院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领导小组办公室要会同财政、卫生、人力资源社会保障等部门加强对各地工作的检查指导,定期进行考核,及时总结经验,不断完善政策。各省(区、市)要及时将贯彻落实本意见的情况报送国务院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领导小组办公室。

国务院办公厅

基层卫生院的工作总结篇9

基层卫生院的人事行政改革的重要方面就是实行岗位聘任制。这能够解决卫生院工作效率低、分工不明的缺点。卫生院用合同型管理方式来聘任卫生院人才,推进卫生院岗位人才资源的优化配置,激发职工的工作积极性。卫生院根据岗位的需要来定编定岗,考核机制要充分考虑卫生院职工的权益,通过奖惩分明的理念来评价职工业绩,并且奖金和职位晋升都与此相关。另外,卫生院要通过有效的激励制度来调动职工的工作热情,激励制度要公平而有效,多劳多得,福利待遇不与职务联系。

二、完善卫生院的人才结构

基层卫生院必须科学的管理人力资源,这是卫生院健康发展的重要前提。卫生院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引进一些优秀人才,在开发和利用方面要有自身的特色。人才管理流程要规范有序,合理调整岗位结构,卫生院的专业技术人才在临床一线能够充分发挥自身的能力。基础卫生院将人才作为发展战略来重视,不断的通过人才战略来吸引和培养优秀人才,时刻根据卫生院的人才需求引进相关人才。并且,卫生院也要优化人才结构,防治出现人才的断层的问题。基层卫生院积极发掘人力资源管理潜能,通过有效而科学的人才运行机制来管理引进卫生院所需的技术人才,这样不但能够调动职工的生产积极性,让他们更加努力的工作,也是完善卫生院人才结构的需要。

三、建立公平、效率的分配机制

基层卫生院的发展离不开科学的改革,而改革卫生院分配制度符合新时期卫生院的发展趋势,让职工的工作热情得到极大提高,也能够通过内部分配机制的改革来适应日益激烈的医疗市场竞争环境。卫生院的人事行政改革会涉及到利益的再分配问题,不可避免的会触碰部分人的利益,所以在改革过程中,基层卫生院要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兼顾到效率和公平问题,引导广大职工眼光放长远,团结内部力量。人事行政改革的重点就是打破过去僵化上岗机制,同时也要注意内部的和谐。具体来说,基层卫生院要让职工们认识到人事行政改革的重要性,为他们创造一个公平竞争的工作平台。人事行政改革是为了让卫生院的岗位结构得到合理优化,人才资源得到合理使用,为真正的人才创造发展空间,为卫生院的长远发展打下基础。改革卫生院的分配制度,坚持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相统一的原则,不只是为了让职工看见相互之间的收入差距,还是为了引导职工树立尊重人才的思想,通过尊重人才来创造价值,并以此为评判标准。改革基层卫生院的人事行政制度和分配方式,效率和公平原则十分重要,职工的价值体现是通过利益调整来实现,这拉开了职工之间的收入差距,因而利益群体之间有了利益分歧,基层卫生院以思想政治工作来平衡不同的利益关系,化解矛盾。在收入分配问题上简直效率原则,在社会机制上坚持公平原则,使得卫生院能够健康发展。

四、加强基层卫生院职工素质管理

基层卫生院的人事部门要不断完善自身的建设,加强管理者的综合素质培养。基层卫生院人事部门要根据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理念来完善管理部门,用竞争机制来改变过去人事管理中以人为主的旧管理观念,建立“因事设岗,定岗用人”的现代人事管理机制,让职工之间、部门之间相互竞争,使卫生院的工作变得更加高效而精干。基层卫生院要树立现代管理理念,培养管理者的现代竞争意识、效益观、人才观,不断加强管理者的思想道德建设,丰富他们的科学文化涵养,充分发挥出他们的管理潜能,在基层卫生院中积极而热情的工作下去。基层卫生院要在人事行政改革中凝聚人心,维护好卫生院和谐发展的稳定大局,就必须做好内部沟通,让职工能够正确的认识卫生院人事行政改革的紧迫性。

基层卫生院的工作总结篇10

一、基本情况

全区面积x平方公里,总人口x万,其中农业人口x万。辖5乡7镇6个街道办事处。全区共有医疗卫生事业单位x个(区医院、区保健院、区疾控、区卫监、区合管中心、区卫培中心和x个乡镇卫生院)。有各类注册医疗机构x户、开设病床x8张;村卫生室x个;个体私营医疗机构x家。有卫生专业技术人员1x人,其中区级x人,中心卫生院x人,乡镇卫生院x人,村卫生室x人,私营医疗机构x人;有执业医师327人,执业助理医师x人,注册护士x人,医技人员x人,公共卫生人员x人,村卫生人员x人。全区医疗机构占地面积xm2,建筑面积x97m2;有医疗设备总额x万元,其中万元以上设备x台(件)、x万元。

二、工作开展情况

__作为全市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同时又被确定为全市医改试点区,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工作,按照《医药卫生体制五项重点改革20__--20__年度主要工作安排》,围绕“保基本、强基层、建机制”的要求,不折不扣地落实上级医改工作总体部署,统筹安排,精心组织,积极运作,全面推进各项改革任务。

(一)加快推进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建设,保障水平显著提高

一是及时调整方案,不断提高筹资标准。每年均制定并实施了新农合管理办法和工作方案,根据筹资水平和基金结余状况及时调增了报付比例。20__年参合农民个人筹资总额已到x元,其中各级政府人均补助由20__年的70元的标准提高到200元,参合x人,参合率x%,比20__年提高x个百分点,全区总筹资额为x万元,比20__年筹提高了x%。二是提高报销标准,确保农民真正受益。通过降低住院起付线、提高住院补偿比例、提高住院单病种定额补助标准、提高门诊封顶限额、提高重大疾病门诊治疗补助标准、调整特殊检查和材料费的补助比例、加大农村重大疾病救治保障力度、建立农村重大疾病筛查机制、提高补助封顶线等措施,20__年度内各类补偿累计最高封顶线提高到5万元,比20__年的1万元提高了x%;全年共为x人次补偿医药费4722万元,报付比x%,结余x万元,结余率x%,累计结余x万元,累计结余率x%。三是强化监督机制,保障工作公开透明。严格准入标准,择优确定了新农合定点医疗机构212个,各定点医疗机构签定了服务协议,实行动态管理。各定点医疗机构均设有新农合医疗窗口和监督举报电话,定期公示参合农民医疗费核销补偿情况。每年对全区各定点医疗机构进行多次检查,重点检查核销运行程序和核销标准,电话稽核患者,杜绝套取新农合基金行为。

(二)建立基本药物制度,群众用药负担大幅减轻

一是建立基本药物配备、使用制度。经反复讨论和充分酝酿,制定了《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配备使用基本药物管理办法》。同时,根据工作实际,又相继制定了《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运行补偿试点办法》,为稳步推进药品零差价提供了制度保障。20__年3月1日起,在老池乡等7个乡镇卫生院和灵泉等3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实施了基本药物制度试点,4月10日桂花、永兴等两个中心卫生院相继铺开,仅用一个月时间,全区乡镇卫生院及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实现了基本药物制度的全覆盖。20__年7月又开始在村卫生室全面铺开。通过登录省政府药品采购平台,在已通过资质审核的基本药物配送企业中,确定了3家医药公司作为我区唯一的基本药物配送企业,承担全区基本药物统一配送任务,并签订了配送合同,明确了双方的权利、义务及责任。并全部进行区级集中统一支付。二是完善基本药物的医保报销政策。调整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收费项目和医保支付政策,将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原挂号费、诊查费、注射费以及药事服务成本合并为一般诊疗费。将国家基本药物及省增补药品全部纳入基本医疗保障和新农合报销范围,报销比例高于非基本药物。三是实施基本药物制度补偿政策。为确保基本药物制度改革顺利推行,财政部门对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收支及经费核定情况进行了调查研究,并进行了详细测算。根据调查研究和测算结果,在财政压力较大的情况下,20__年区财政补助252万元。此外,对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核定的经常性收入不足以弥补核定的经常性支出的差额部分,将通过政府预算等渠道予以足额安排,年终结合绩效考核结果予以结算。

(三)健全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服务能力明显增强

一是加强医疗卫生体系建设。投资x万元的区医院住院大楼已于去年底竣工投入使用;全区x个乡镇卫生院进行了两轮基础设施改造建设,提前两年完成目标任务;建设甲级村卫生室x个。至此全区卫生服务体系健全完善。二是加强基层医疗卫生队伍建设。完成了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核编定员工作,同时通过上帮下、大带小、强扶弱的办法建立对口帮扶协作机制和巡回医疗制度,区医院成功增挂市第三医院牌子,与四川省医学科学院·四川省人民医院(集团)、川北医学院、重庆三军医大以及绵阳医学专科学校结为区域协作单位。通过函授、进修、人才引进、资格考试、远程教育、办培训班等多种形式,提高医务人员文化素质和业务素质。三是加强标准化区级医院建设。紧密围绕区级医院能力建设,加强环节管理,提高各项工作质量,健全完善相关科室功能,构建和谐医院,区保健院全市第一家创建为二级甲等妇幼保健院,区医院创建为二级甲等综合医院。

(四)促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逐步均等化,服务项目有效提供

一是健全公共卫生经费保障机制。进一步落实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20__年,落实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资金万元,比20__年万元增加x%,确保人均公共卫生服务经费提高到25元,比20__年提高了x%。确定疾病控制、卫生监督、妇幼保健等专业公共卫生机构的人员、发展建设、公用和业务经费由政府预算全额安排。将基本公共卫生项目资金纳入财政预算,由卫生局根据省、市的要求及我区开展公共卫生服务的实际需要,统筹安排,合理使用。二是全面启动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全面启动11类41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建立居民电子档案x份,建档率x%。其中社区x份、建档率x%,乡镇x份、建档率x%,提前一个月超额完成目标任务,电子档案录入率全市领先。开展健康教育讲座1029期,制作健教宣传栏41个,刊出x期,印发宣传资料x万份。规范化管理高血压病人x人、糖尿病x人,占x%、x%。三是高度重视妇女儿童保健工作。20__年全区农村孕妇免费增补叶酸x人,农村孕产妇住院分娩x人,住院分娩率__%,高危孕妇住院分娩率x%。加强儿童系统管理,制定了儿童保健管理规范,7岁以下儿童保健覆盖率x%,0-6岁儿童系统管理率__%。加强出生缺陷防治,新生儿“两病”筛查率达到x%。四是加强传染病及地方病控制工作。完善疾病防控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体系建设,加大传染病防治力度,有效控制了出血热、手足口病的流行。全区共报告乙、丙类传染病x例,总发病率为x/x万,均进行了有效救治。五是切实抓好艾滋病、结核病防控工作。开展结核病、艾滋病等传染病防治知识宣传和咨询服务;对x例非住院结核病人、x例艾滋病病人进行治疗管理。六是认真做好计划免疫工作。严格按照《疫苗流通与预防接种管理条例》及《预防接种工作规范》的要求,积极探索免疫规划管理工作的新思路,以继续保持无脊灰状态。针对疾病的发生和流行等工作为重点,狠抓落实,在做好儿童常规免疫工作基础上,适时开展查漏补种活动,免疫规划疫苗常规接种率继续保持在较高水平,五苗覆盖率x%,开展了8-14岁儿童麻疹疫苗查漏补种工作,完成率x%。

(五)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综合改革全面推开,新的运行机制基本建立

一是推进管理体制改革。制定下发了《基层医药卫生体制综合改革试点实施方案》,明确政府举办的x所乡镇卫生院是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公益性事业单位,主要提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和基本医疗服务,由区卫生局统一管理。同时,界定了基层医疗机构的服务功能和任务,核定乡镇卫生院人员编制为x名、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人员编制为x名。同时,区财政负责保障乡镇卫生院按照国家标准核定的基本建设、设备购置、人员经费和其承担的公共卫生服务的业务经费,使其正常运转。明确乡镇卫生院对所属行政村卫生室实行行政、人员、业务、药械、耗材、财务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等7个方面实施一体化管理,对村医承担的公共卫生服务等任务给予每年x元的补助。二是推进人[:请记住我站域名/]事制度改革。在重新核定基层医疗机构人员编制的基础上,科学设置岗位,乡镇卫生院按照管理岗位、专业技术岗位、工勤技能岗位三种类别,科学设置岗位,实现了岗位、责任、目标、管理的统一。实施全员聘用,制定了《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工作人员竞聘上岗实施方案》,坚持公开、公平、公正、协商一致的原则,竞争上岗,双向选择。格实行资格准入制度,不具备执业(从业)资格的人员不允许进入卫生专业技术岗位。三是推进分配制度改革。结合实际,研究制定了《基层医疗卫生事业单位绩效工资实施办法》,基层医疗卫生事业单位实施绩效工资所需经费,纳入区级财政预算全额安排。卫生院内部分配坚持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的原则,以职工出勤、下村、技能、承担工作量、接诊人次、承担的计划免疫、妇幼保健等公共卫生为依据,推行“基础+奖励”的收入分配方式,确定基础性绩效工资在绩效工资总量中所占比重为x%,实行按月发放,x%奖励性绩效工资将根据年终考核结果发放。四是推进保障制度改革。对实施药品零差率改革的乡镇卫生院按照“核定任务、核定收支、绩效考核、财政补助”的原则,政府负责按国家核定的基本建设、设备购置、人员经费及所承担的公共卫生服务的业务经费,保证其正常运转。

三、取得的主要成效

一是推进医改的自觉性不断提高。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工作关系全区群众切身利益。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从方案制定、前期准备和全面实施的整个工作过程中,区主要领导多次听取汇报并专题研究这项工作,召开区委常委会专门安排部署,对医疗保障制度建设、药品供应保障、医药价格形成机制、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建设、公立医疗机构改革五项重点改革的关键环节和目标任务进行具体的安排和部署,由于区领导的高度重视,有力地增强了医改工作实施的信心和决心。各医改成员单位积极创造条件,克服困难,如期实施医改。二是药品采购及流通更加规范有序。根据《省医疗卫生机构配备使用基本药物管理办法(试行)》文件精神,实现了药品价格统一、采购平台统一、采购渠道统一,规范了药品流通秩序,药品质量有了明显保障。多数药品价格明显降低,群众负担得到减轻。通过集中招标采购和竞争性谈判,药品价格价格下降45%。在药品价格和用药数量下降的双重作用下,患者门诊和住院费用均大幅度下降。同时,基本药物已全部纳入新农合报销目录和基本医疗保险药品目录,报销比例明显高于非基本药物,使群众真正得到了实惠。三是基层医疗机构公益性进一步显现。由于乡镇卫生院被确定为全额拨款事业单位,基层医疗机构从追求经济利益为主转向以提高服务内涵、加强质量管理为主要内容的社会效益为主。医务人员能把主要精力放在加强管理,提升质量,与群众沟通上面,从而与群众建立更为良好的关系,也为开展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奠定更坚实的基础。可以说实施基本药物制度使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功能定位更加明确,公益性进一步体现。四是各医疗机构运行保障初见持续性。以乡镇卫生院前三年的平均收支为依据,科学核定任务,合理核定乡镇卫生院的经常性收支、财政专项补助和其他收支,并藉此提供经费保障和编制年度经费预算。新的保障运行机制运行以来,乡镇卫生院的财务管理逐步规范,不合理开支逐渐减少,乡镇卫生院的管理明显规范,运行保障初见持续性。

四、基本做法和经验

深化医改重点在落实,关键在创新。我区在推进深化医改中,通过强化领导,落实责任,做到“规定动作不走样”,同时,结合__实际,力求大胆探索,做到“自选动作有创新”,为深化医改积累经验。在上级组织的多次督查和调研中,对我区做法予以充分肯定。一是注重组织保障。将区医改办从区发改委调整到区卫生局,便于工作的开展。二是注重政策落实。区政府每年均印发了医药卫生体制五项重点改革年度工作安排,及时安排布置医改工作任务;三是注重资金支持。仅20__年,区财政专门安排x万元医改综合配套资金(基本公共卫生服务x万,基药x万,村卫生室和社区补助x万,公共卫生人员工资x万,绩效工资补助x万),保障医改稳步推进;四是注重调查研究。组织医改成员单位赴外地学习医改先进经验,并与__实际紧密结合,开展针对性调查研究,突重点、破难点,全面掌握实情,及时发现、解决问题;五是注重机制建设。初步建立了基层医疗机构多渠道补偿机制,推进运行机制转变,为完成基层医疗机构回归公益性的改革目标奠定了基础;六是注重合力推进。各医改成员单位实行包保责任制,明确任务、落实责任、密切配合,形成了推进工作的强大合力,确保了医改有力、有效。

五、存在的主要问题

对照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要求,我区医药卫生事业发展还存在着不少困难和问题,突出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村卫生室实施基药和一费制监管理难度大。目前我区卫生信息化水平还不高,虽然给每天卫生配备了电脑,但网络尚未连通,无法实施监督。部分村卫生室业务用房与生活用房未完全分开,医疗服务环境简陋,有的仅有十几平方米,而且设备简单。二是基本药物配送时间较长,药品衔接不紧。配送企业无法按照省厅规定在12小时至24小时内将药品配送到位,部分乡镇卫生院通过网上平台采购药品后,需要近半个月时间才能到货,导致药品衔接不紧,严重影响了乡镇卫生院对病患进行救治。省内增补的种基本药物,部分药品销售价格过高,与群众对基本药物的需求存在一定差距。三是基层医疗卫生及中医工作仍是薄弱环节。基层卫生人才引进、培训、培养长效机制尚未建立,农村和社区医疗卫生机构人才匮乏,乡镇卫生院及社区卫生服务功能没有到位,乡村医生的养老待遇未得到解决,严重制约着农村卫生事业发展。中医机构普遍较弱,各乡镇卫生院中医科有待于进一步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