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企业科研奖励办法十篇企业科研奖励办法十篇

企业科研奖励办法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5:52:28

企业科研奖励办法篇1

《办法》明确在思明区纳税的以下企业方申请研发资金资助:经市科技局认定的技术先进型服务企业、高新技术企业、民营科技企业;从事通信技术服务和集成电路设计经营,且取得相关许可证或双软证书的企业,经厦门市动漫产业发展领导小组认定为“厦门市动漫企业”;经区政府认定的“总部型企业”和“上市后备企业”;获得国家、省、市科技计划以及省“6·18”专项资金资助的企业;经批准的科技型单位等。

其研发资金资助方式分为奖励扶持、无偿资助和贷款贴息。

获高新技术企业一次性奖励10万元

《办法》规定的奖励扶持方式,主要以支持企业设立且经认定批准的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企业技术中心、重点实验室,部级、省级分别一次性给予奖励200万元、100万元,其他市级以上重大科技创新平台项目100万元。企业获得科技部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基金资助和省“6·18”专项资金资助,一次性给予所获资助资金的等额奖励。

对于首次获得高新技术企业和技术先进性型服务企业认定,一次性奖励10万元;获得省、市知识产权示范企业认定,一次性奖励10万元;获得国家知识产权示范企业认定,一次性奖励20万元。

《办法》还对获得国内发明专利授权,自授权之日起一年内由专利所有人提出申请,一次性奖励5000元。

《办法》还鼓励两岸人才交流,对企业引进台湾博士开展博士后研究、参与企业技术创新和研发工作,一年累计在企业工作六个月(含)以上且业绩考核合格,每人每年可获得3万元奖励。

鼓励大学生入驻科技园创业

《办法》的无偿资助政策鼓励软件、云计算、电子商务、文化创意、工业设计等新兴产业发展,对企业借助外力,联合高校院所攻克关键技术瓶颈,经专家评估获得立项后,按照评估的难度系数(0.1-1.0)予以不超过100万元的资助。该项资助全区年使用额度不超过1000万元。

按照国家和省、市政策,《办法》鼓励区属部门和街道新建或改、扩建科技企业孵化器。新建园区使用面积10000平方米(含)以上的,资助100万元;新建园区使用面积2000平方米(含)以上的,资助50万元;改、扩建园区按其新购研发仪器设备实际投资额的30%给予资助。

《办法》还支持“厦门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建设,每年给予10万元运营经费补助;大学生入园创业且纳税登记在思明区,办公场所在200平方米(含)以内的,按每月每平方米5元的标准补助三年。

科技创新贷款最高贴息500万元

《办法》规定,思明区纳税单位按照《思明区科技创新贷款贴息资金管理办法》,向相关银行申请贷款用于创新项目研发及其转化,可获得最高不超过500万元的贷款贴息,贴息总额不超过企业实际支付的贷款利息。

企业科研奖励办法篇2

一、鼓励高新技术研究开发和成果转化

1.科研机构、高等学校及其科技人员可以采取多种方式转化高新技术成果,创办高新技术企业。以高新技术成果向有限责任公司或非公司制企业出资入股的,高新技术成果的作价金额可达到公司或企业注册资本的35%,另有约定的除外。

2.科研机构、高等学校转化职务科技成果,应当依法对研究开发该项科技成果的职务科技成果完成人和为成果转化做出重要贡献的其他人员给予奖励。其中,以技术转让方式将职务科技成果提供给他人实施的,应当从技术转让所取得的净收入中提取不低于20%的比例用于一次性奖励;自行实施转化或与他人合作实施转化的,科研机构或高等学校应当在项目成功投产后,连续在3-5年内,从实施该科技成果的年净收入中提取不低5%的比例用于奖励,或者参照此比例,给予一次性奖励;采用股份形式的企业实施转化的,也可以用不低于科技成果入股时作价金额20%的股份给予奖励,该持股人依据其所持股份分享收益。在研究开发和成果转化中作出主要贡献的人员,所得奖励份额应不低于奖励总额的50%。

上述奖励总额超过技术转让净收入或科技成果作价金额50%,以及超过实施转化年净收入20%的,由该单位职工代表大会讨论决定。

以股份或出资比例等股权形式给予奖励的,获奖人按股份、出资比例分红,或转让股权所得时,应依法缴纳个人所得税。

3.国有科研机构、高等学校持有的高新技术成果在成果完成后一年未实施转化的,科技成果完成人和参加人在不变更职务科技成果权属的前提下,可以根据与本单位的协议进行该项科技成果的转化,并享有协议约定的权益。科技成果完成人自行创办企业实施转化该项成果的,本单位可依法约定在该企业中享有股权或出资比例,也可以依法以技术转让的方式取得技术转让收入。

对多人组成的课题组完成的职务成果,仅部分成果完成人实施转化的,单位在同其签订成果转化协议时,应通过奖励或适当的利益补偿方式保障其他完成人的利益。

本单位应当积极组织力量支持、帮助成果完成人进行成果转化。

4.对科技成果转化执行现行的税收优惠政策。科研机构、高等学校的技术转让收入免征营业税。科研单位、高等学校服务于各业的技术成果转让、技术培训、技术咨询、技术承包所取得的技术收入暂免征收所得税。

5.科技人员可以在完成本职工作的前提下,在其他单位兼职从事研究开发和成果转化活动。高等学校应当支持本单位科技人员利用节假日和工作日从事研究开发和成果转化活动,学校应当建章立制予以规范和保障。

国有科研机构、高等学校及其科技人员可以离岗创办高新技术企业或到其他高新技术企业转化科技成果。实行人员竞争上岗的科研机构、高等学校,应允许离岗人员在单位规定的期限内(一般为2年)回原单位竞争上岗,保障重新上岗者享有与连续工作的人员同等的福利和待遇。

科技人员兼职或离岗期间的工资、医疗、意外伤害等待遇和各种保险,原则上应由用人单位负责。科研机构、高等学校应按照国家的有关规定,制定具体办法予以规范,并与用人单位和兼职人员签订书面协议予以确定。

从事上述活动的人员不得侵害本单位或原单位的技术经济权益。从事军事科学技术研究的科技人员兼职或离岗,执行国家关于军工单位人员管理的有关规定;高等学校有教学任务的科技人员兼职不得影响教学任务。

二、保障高新技术企业经营自

6.科技人员创办高新技术企业,应当贯彻"自愿组合、自筹资金、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约束、自我发展"的原则,应当遵守国家的法律法规,遵从与本单位签订的协议。

7.要妥善解决集体性质高新技术企业中历史遗留的产权关系不清问题。

集体性质高新技术企业过去在创办及后来的发展过程中,国有企事业单位拨入过资产并已明确约定是投资或债权关系的,按照约定办理;未作约定的,由双方协商并重新约定产权关系或按有关规定界定产权;与国有企事业单位建立过挂靠关系、贷款担保关系的,国有企事业单位一般不享有资产权益,但国有企事业单位对集体性质的高新技术企业履行了债务连带责任的,应予追索清偿或依照有关规定转为投资;对属于个人投资形成的资产,产权归个人所有。

对集体性质高新技术企业仍在实施的由国有企事业单位持有并提供的高新技术成果,当初没有约定投资或债权关系的,可以根据该项技术目前的市场竞争力,以及有关各方在技术创新各阶段的物资技术投入情况,按照有关规定重新界定产权。

8.允许国有和集体性质的高新技术企业吸收本单位的业务骨干参股,以增强企业的凝聚力;企业实行公司制改造时,允许业务骨干作为公司发起人。

9.国有科研机构、高等学校与其投资创办的高新技术企业要实行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合理确定投资回报比例,为企业留足发展资金。要保障企业经营管理人员和研究开发队伍的稳定,在经营决策、用人、分配等方面赋予企业经营者充分自。任何单位或个人都不得随意摊派或无偿占用企业的资源。

三、为高新技术成果转化创造环境条件

10.各地方要支持高新技术创业服务中心(科技企业孵化器)和其他中介服务机构的建设与发展,有关部门在资金投入上要给予支持,政策上要给予扶持。要引导这类机构不以赢利为目的,以优惠价格为科研机构、高等学校和科技人员转化高新技术成果,创办高新技术企业提供场地、设施和服务。

高新技术创业服务中心和其他中介服务机构要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办法,以市场为导向,为转化科技成果做好服务,求得发展。有条件的高新技术创业服务中心可以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及其他有关法律、法规和文件规定,建立风险基金(创业基金)和贷款担保基金,为高新技术企业的创业和发展提供融资帮助。

11.政府利用竞标择优机制,以财政经费支持科技成果转化,包括采用投资、贷款贴息、补助资金和风险投资等形式支持成果转化活动。有条件的地方可以按照国家的有关规定,设立科技成果转化基金或风险基金。商业银行应对符合信贷条件的高新技术成果转化项目积极发放贷款。

各地方、各部门在落实国家股票发行计划时,应对符合条件的高新技术企业给予重点支持。

企业科研奖励办法篇3

第一条为了奖励对本区科学技术进步作出突出贡献的公民和组织,调动科学技术工作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推动科学技术进步,促进本区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根据《国家科学技术奖励条例》,结合我区实际,本着精神鼓励为主、物质奖励为辅的原则,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对在本区行政区域内进行科学技术的研究开发以及科学技术成果的应用推广,为本区科学技术作出突出贡献的公民及组织的奖励,适用本办法。

第三条本办法由区科学技术局负责组织实施。

第二章奖项的设置

第四条区人民政府鼓励企业建立创办科学技术研究与开发机构。为加快我区科学技术研究与开发机构建设,经部级、省级、市级认定的工程技术研究开发中心,区财政一次性分别资助30万元、10万元和5万元。

第五条区人民政府鼓励企业创建高新技术企业。为加快我区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获部级、省级认定的高新技术企业,区财政一次性分别奖励10万元、5万元。

第六条区人民政府鼓励公民和组织为我区科技进步作出贡献,对获部级、省级科技进步奖的公民和组织给予奖励,由区财政一次性奖给,奖励的等级为:(1)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一、二、三等奖的,分别奖励10万元、5万元、3万元;(2)获广东省科技进步奖一、二、三等奖的,分别奖励5万元、3万元、1万元。

第七条区人民政府鼓励企业及个体发明人申请新产品、新技术专利,设立专利奖。奖励范围为:(1)获国家发明专利金奖及优秀奖,奖励10000元;(2)获国家实用新型金奖优秀奖,奖励5000元;(3)获国家外观设计金奖,奖励3000元;(4)获省级发明专利优秀奖,奖励2000元;(5)获省级实用新型优秀奖,奖励1000元。

第八条对于上述获奖的集体或个人,由区人民政府通报表彰。

第三章法律责任

第九条剽窃、侵夺他人科学技术成果的,或者用其他不正当手段骗取区科技奖励的,由区科学技术局报区人民政府批准后撤销奖励,追回奖金。

企业科研奖励办法篇4

第一条为全面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企业自主创新步伐,提升现有产业竞争实力,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建设创新型县,根据国家、省、市文件精神,结合我县实际,制定本奖励办法。

第二条县政府设立自主创新奖励资金,主要用于对企业成果转化、技术创新、创新平台建设、品牌创造、人才引进的奖励。

第三条本办法适用于税收在县县级国库缴纳的企业。

第二章条件

第四条企业应具备的条件:

(一)必须具有法人资格;

(二)健全的财务管理体系,专业的财务管理人员;

(三)良好的纳税信用,银行没有不良记录;

(四)遵守国家劳动和社会保障法律法规;

(五)符合国家产业政策或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方向。

第三章自主创新

第五条鼓励实施国家科技计划项目。对通过国家计划、星火计划、火炬计划和重点新产品项目验收的企业,分别奖励5万元。

第六条培育和支持创新型企业的发展。对当年认定的部级、省级创新型企业,分别奖励企业法人代表5万元、3万元。

第七条培育和支持高新技术企业的发展。对当年认定的高新技术企业,奖励企业法人代表5万元。同时按现行政策规定享受高新技术企业税收优惠政策。

第八条鼓励企业通过技术改造节能减排。对当年通过省级认定的节能减排科技创新示范企业,奖励企业法人代表3万元。

第九条支持企业建立研发平台,鼓励企业、科研机构联合开展高新技术的研究开发,支持建设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重点实验室等。

(一)对当年通过认定的部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重点实验室,分别奖励依托单位10万元;

(二)对当年通过认定的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重点实验室,分别奖励依托单位5万元;

(三)对当年通过认定的市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奖励依托单位2万元。

同时,按国家有关法律法规规定,享受相关税收优惠政策。

第十条支持各类创新载体建设。

(一)对通过认定的部级高新技术创业服务中心、高新技术特色产业基地、示范园区,分别奖励所在乡镇10万元;

(二)对通过认定的省级高新技术创业服务中心、高新技术特色产业基地、示范园区,分别奖励所在乡镇5万元。

第十一条对通过省级批准设立的院士工作站,奖励依托企业10万元;通过国家、省级批准设立的博士后科研(流动)工作站,分别奖励所依托企业10万元和5万元。

第四章名牌战略

第十二条对当年获得中国名牌、中国驰名商标或中国出口品牌的企业,分别奖励企业法人代表5万元。

第十三条对当年获得省名牌产品、著名商标或出口品牌的企业,分别奖励企业法人代表2万元。

第十四条对当年获得国家质量管理奖称号的企业法人代表奖励2万元。

第十五条对当年起草、制定或参与制定国家、行业标准的企业,且该标准已通过国家颁布实施,奖励企业5万元。

第五章人才引进

第十六条实施人才强县战略。对于在县工作满一年以上的院士、博士,在工作期间县分别给予一定的生活补贴。

第六章项目的受理、审查、公示及奖金拨付

第十七条每年第一季度,凡上年度符合条件的企业向县政府提出申请,由县科技局对其资料进行收集和初审。

第十八条县科技创新工作领导小组对申报项目进行审核,并将审定意见在县政府网站上进行为期七天的公示。

企业科研奖励办法篇5

第一条为了鼓励、吸引优秀人才来创业和工作,落实“人才强区”战略,搞好人才队伍建设,促进经济和社会发展,根据国家、省、市相关规定精神,结合本区实际情况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辖区内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各类企业、科研机构等用人单位中的人员及项目。本办法第二章适用于辖区内高等院校。

第三条本办法的资助和奖励是指使用人才发展资金进行的资助和奖励,包括引进高层次人员安家费补贴、拔尖专业技术人才和后备级专业技术人才培养经费资助、拔尖技能型人才和后备级技能型人才培养经费资助、博士后人员安家费补贴,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科研创新基地)建设补贴、博士后项目启动经费资助、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配套资助、人才培训项目资助、海外留学人才补贴和项目资助、引智项目资助、新兴战略产业重点企业、重点领域人才开发专项奖励和资助等。

第二章引进人才的薪酬、住房保障及安家费补贴

第四条鼓励用人单位在收入分配中向有突出贡献的人才倾斜,企业引进国内外人才的薪酬待遇、参股形式及分配方式,均由受益单位与本人协商确定。

第五条引进人才在本区形成的职务科技成果采用股份制形式在企业实施转化的,企业应将科技成果作价为30%的股份奖励给成果完成人或主要参加人员;以技术转让方式将科技成果提供给他人实施的,应从转让净收入中提取不低于30%的奖金发给成果完成人;自行转化或合作实施转化的,应当在项目完成投产后3-5年内,从该科技成果的年净收入中提取不低于10%的比例奖金发给成果完成人和成果转化人员。其中,主要贡献者所得的奖金要占奖金总额的50%以上。对从事高新技术成果转化的海外留学人才在我区取得的工薪收入,可视同境外收入。

第六条引进人才的住房,由用人单位按照我区及本单位的住房制度改革有关政策规定,优先通过货币补贴方式解决,有条件的可适当增加补贴。管委会将通过公共租赁住房建设等渠道,优先解决引进人才的住房问题。其中,与用人单位签订不少于3年劳动(聘用)合同,所从事的职业与其专业背景相近,落户在市辖区或取得3年期《人才工作居住证》,在缴纳工薪收入所得税或基本养老保险金的,并符合以下条件的引进高层次人才可享受购房安家费补贴。

㈠中国科学院院士和中国工程院院士。

㈡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获得国家“”的归国留学人才,全国杰出专业技术人才,“长江学者计划”特聘教授,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的人选,部级重点学科、重点实验室、工程研究(技术)中心学术技术带头人,获国家自然科学奖、国家技术发明奖、国家科学技术提高奖一、二等奖的前5位完成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的专家,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部级人选,在国(境)外著名高校、科研院所负责相当于副教授及以上职务的专家学者,在世界500强或国内100强企业负责3年以上高级职务的专业技术人员或经营管治人员。

㈢省部级重点学科、重点实验室、工程研究(技术)中心学术技术带头人,获省部级自然科学奖、技术发明奖、科学技术提高奖一等奖的前5位完成人,省“百千万人才工程”百人层次人选。企业引进的主持国家、省部级重大科研和成果产业化项目的技术带头人,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国内先进技术成果来我区进行研发和实施成果转化的创新型科技研发课题负责人。

㈣获得中华技能大奖或全国技术能手称号的高技能人才或出站留在本区企业的博士后研究人员。

㈤企业引进紧缺专业高级技师(国家一级职业资格人员)和获得省部级及以上技能大奖或技术能手称号的紧缺专业工人技师(国家二级职业资格人员)。

㈥带资金、带技术创办资产规模100万元以上新兴产业企业,自有资金(含技术入股)或跟进的风险投资之和占创业投资的50%以上的下列高层次创业人才及其创业团队核心成员(每个团队限5名以内的核心成员):

1.50周岁以下拥有海外硕士以上学历,有海外创业经历或曾在国内外知名企业负责中、高层管治职务3年以上的高层次留学人才;

2.具有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称并在国外高等院校、科研机构学习2年以上,具有国内先进水平技术成果的访问学者;

3.在新兴产业领域取得国内外先进技术成果,具有市场潜力并进行产业化生产的海内外创业人才团队主要成员。

本条第㈠款的人员资助规范为50万元;第㈡款人员的资助规范为30万元;第㈢款人员的资助规范为20万元;第㈣款人员的资助规范为10万元;第㈤款人员为5万元;第㈥款人员为每个团队的资助上限为30万元,每个团队成员平均不超过6万元。上述安家费资助分3年等额支付,期间离开工作的,从离开当年停止资助。

第七条经管委会审定成建制引进的部级、省部级重要研发设计机构及知名企业总部等用人单位的高层次人才资助和补贴,可采取一事一议的办法统筹安排。

第三章人才奖励和认定培养

第八条建立拔尖人才、后备人才选拔、培养、考核和动态管治制度,激励为经济和社会发展、尤其是技术创新和科技成果产业化方面做出突出贡献的专业技术人才和技能型人才。三年内选拔和培养拔尖专业技术人才和拔尖技能型人才100名,选拔和培养后备级专业技术人才和后备级技能人才400名。拔尖人才和后备人才的任期均为3年,坚持优中选优和宁缺毋滥的原则,进行拔尖人才和后备人才的选拔、培养,实行任期动态管治制度。在任期内经过考核合格的,分别择优资助拔尖专业技术人才人均4万元、拔尖技能型人才人均3万元、后备级专业技术人才人均2万元、后备级技能人才人均1万元专项培养经费。支持拔尖人才和后备人才的培训和学术交流等活动。具体办法见《创新人才选拔培养实施办法》。

第九条建立新兴产业领域高层次人才、紧缺人才专项奖励制度。经过认定的软件与信息服务、生物技术外包企业,以及集成电路、半导体照明、生物、智能制造装备、软件及信息服务以及新材料、通用航空、新能源汽车、新型平板显示、新一代信息技术等新兴战略产业(以下简称新兴产业)企业研发机构和工程技术中心的高层次研发人才(系指本科以上学历,从事研发技术工作5年以上;硕士学位,从事研发工作3年以上;博士毕业的研发人员)和高技能型人才,其年薪收入为上年全市社会平均工资4倍—10倍的,缴纳一年以上工薪收入个人所得税的,其工薪收入个人所得税所形成的当年地方财政收入作为专项奖励,次年奖励给个人,最多可奖励3年。其中,年薪收入为上年全市社会平均工资10倍以上的,次年奖励5万元安家费补贴,最多可奖励3年。新兴产业领域高层次人才、紧缺人才专项奖励与本办法第六条引进人才安家费补贴,在统一年度内不重复享受,按照就高不就低的原则执行。

第四章人才和引智项目资助补贴

第十条资助经国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批准设立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的企业一次性建站补贴20万元;资助经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批准设立博士后科研创新基地的企业一次性基地建设补贴15万元;由博士后科研创新基地晋升为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的,资助一次性建站补贴5万元。给予企业每个博士后项目一次性启动经费8万元,其中,属于新兴产业的研发和产业化的博士后项目,给予一次性启动经费20万元。2年内给予企业博士后研究人员每年5万元安家费补贴;给予获得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资助的企业博士后项目等额配套资金资助。具体办法见《博士后工作管治实施办法》。

第十一条经过管委会批准立项列入年度全区人才培训计划的紧缺专业人才培训、高层次人才境外培训和国际技术交流项目,按照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认定的培训总额50%--80%,境外培训和国际技术交流项目给予人均不超过2万元的培训补贴,境内紧缺人才培训项目每人每年不超过6000元的培训补贴。具体办法见《人才培训项目资助实施办法》。

第十二条资助经国家、省、市、外国专家管治部门批准立项的引进国外智力项目、海外研发团队项目。对国家高端外国专家项目、国家引智重点项目、国家引智专项项目、国家引智面上项目分别配套资助7万元、5万元、3万元、2万元。对省海外研发团队项目、省引智重点项目、市引智项目分别配套资助8万元、3万元、1万元。对区级引智重点项目、区级引智成果示范推广项目分别资助3万元、2万元。统一个引智项目不重复获得区级资助,只按照各级资助中的较高限额资助,在立项年份或结项年份各支付50%资助资金。具体办法见《引进国外智力项目资助实施办法》。

第十三条扶持海外留学创业人员,对毕业于国(境外)外高校(科研机构)获得学士以上学位,在海外工作3年以上(在海外正常攻读博士、硕士学位的年限视同工作经历),在投资100万元以上,以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成果创办新兴产业项目,其本人的投资(含技术入股和跟进的境内外风险投资)占50%以上股份的,在企业注册登记1年内,给予海外留学创业项目10万元启动补贴。具体办法见《鼓励引进高层次海外归国留学人才实施办法》。

第十四条资助国家、省、市各级海外留学人才管治部门批准立项的海外留学人才创业项目、科研择优支持计划项目、国家和省“”项目、市引进海外高层次人才项目。在国家、省、市项目资助经费到位后,对上述项目按照1:1配套资助,最高不超过100万元。上述各项资助,不重复进行。符合《鼓励科技领军人才创业创新暂行办法》规定条件的海外留学人才创业项目,只按照该办法进行资助。

第十五条对经过管委会批准的新兴战略产业重点企业人才开发活动给予专项资助。

第五章人才资助和奖励资金的申报、受理、审核

第十六条申请资助原则上应当在符合资助规定的当年由所在单位提出书面申请,提供申请人有效身份证明及下列材料:

㈠符合本办法第六条规定申请资助的,须提供受资助人的人才引进审批材料、学历学位证书、学历认定材料、专业技术资格证书、劳动(聘用)合同、基本养老保险缴费记录、户口或长期《人才工作居住证》、业绩证明等材料。

㈡符合本规定第九条规定申请资助的,须提供科技部门的高新技术企业或研发中心认定材料、信息产业部门的软件企业认定材料、企业营业执照副本、地税部门出具的缴纳工资薪金收入所得税证明、企业代扣个人所得税凭证、人才的引进审批材料、学历证明、专业技术资格证书、职业资格证书、劳动(聘用)合同等材料。

㈢符合本办法第十条规定申请资助的,须提供博士后工作站或博士后科研基地批准手续、博士后进站或出站手续、在站工作情况及科研项目进展情况的总结评估材料、获得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会资助批准文件。

㈣符合本办法第十一条规定申请资助的,须提供培训立项的相关材料;

㈤符合本办法第十二条规定申请资助的,须提供各级引智(海外研发团队)项目立项或结项材料的批件等材料。

㈥符合本办法第十三条、第十四条规定申请资助的,须提供各级归国留学人才项目批件。留学生创办企业的营业执照、资产评估报告、企业章程、上级项目资助经费银行进账单、归国留学人员的学历认证材料和身份证等材料。

企业科研奖励办法篇6

一、增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

1.对列入国家火炬计划重点高新技术企业和新认定的高新技术企业,分别给予50万元、20万元奖励,通过高新技术企业复审的,给予5万元奖励。

2.对新认定的部级、省级创新型企业,分别给予50万元、20万元奖励。

3.对新认定的高新技术产品、重点新产品,3年内增值税地方留成部分全额奖励给企业,定向用于企业技术研发投入。

4.对当年列入部级科技计划项目,获得经费支持的,一次性给予企业获得支持经费的20%、不高于100万元的配套资金。

对当年列入省级科技计划项目,获得经费支持的,一次性给予企业获得支持经费的10%、不高于50万元的配套资金。

5.对新认定的部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企业技术中心、重点实验室给予50万元奖励。对新认定的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企业技术中心、重点实验室给予20万元奖励。对新组建的省院士工作站给予30万元奖励、博士后工作站给予20万元奖励。

6.对新获发明专利授权的企业,给予每件3万元的奖励。对通过全国企事业知识产权试点单位考核的企业给予50万元奖励。对通过省知识产权优势企业培育工程考核的企业给予20万元奖励。

7.对获国家、省级科学技术奖的企业,给予所获奖金的同等奖励。

8.对主导制定国际标准、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省级地方标准的企业,分别给予50万元、20万元、10万元、5万元奖励。

二、促进科技成果转化

9.企业新购买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等科技成果或专利,产业化后当年销售收入达到1000万元、2000万元、5000万元以上的,分别一次性给予企业科技成果或专利实际购买费用的10%、20%、30%专项补助,补助最多不超过50万元。从项目获利年度起3年内,每年因科技成果转化而产生的新增税收地方留成部分奖励给企业,定向用于企业技术研发投入。

10.对省外、市外高新技术企业、创新型企业来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筹)落户,投资高新技术和创新产业的,给予实际到位投资额10%、最高100万元奖励。

具备上市条件的省外、市外高新技术企业、创新型企业总部迁至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筹)注册上市,并将其上市募集资金的70%(1亿元以上)在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筹)投资的,给予200万元奖励。

11.企业牵头组建部级和省级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的,分别给予50万元、20万元奖励。

12.对各类投资主体新建的科技孵化器,符合条件的,政府给予相应的补助。孵化器内毕业的企业在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筹)注册并产业化的,对孵化器给予奖励。具体补助、奖励办法另行制定。

13.对新认定的部级、省级科技企业孵化器,分别给予100万元、50万元奖励。对符合条件的科技企业孵化器,其自用以及无偿或通过出租等方式提供给孵化企业使用的房产、土地,免征房产税和城镇土地使用税;对其向孵化企业出租场地、房屋以及提供孵化服务的收入,免征营业税。

省级以上科技企业孵化器,获得部级、省级考核优秀等次的,分别给予50万元、30万元奖励。

14.科技企业孵化器内的在孵企业,符合国家在孵企业条件的,所缴纳各项税收的地方留成部分,全额奖励企业。

设立科技孵化引导资金,对入孵企业的高新技术项目予以资助。

15.对正常运行一年以上的生产力促进中心、科技咨询、评估、信息服务等科技创新中介服务机构,由市科技部门制定相应考核办法对其进行业绩考核,分别给予5至10万元奖励。

知识产权机构在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筹)内开展服务,年专利申请50件以上,且发明专利占申请总数的30%以上的,一次性给予机构2万元奖励。

16.高校、科研院所、企业等单位的科技人员、回国创业人员携带国内外领先水平的科技成果来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筹)创办企业的,经市科技部门组织专家论证认可,在建设工程基础出地面后,给予企业注册资金10%,最高100万元的资助。

三、加大科技投入

17.设立“科技创新引导资金”。从年起,市本级财政、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筹)财政各安排专项资金1000万元,并以不低于20%的增幅滚动发展,用于落实本规定各类项目资金、资助、奖励等支出。有关税收、土地出让金的各类奖励、资助,由受益财政承担。

18.对高新技术企业、创新型企业各项行政性收费实行免征;省级以上创新型企业所缴纳企业所得税新增部分的地方留成部分,3年内全额奖励企业。

19.高新技术企业、创新型企业因上市补交的企业所得税、土地出让相关税费的地方留成部分,全额奖励企业。

20.对中小企业的信息化建设、新产品研制、技术开发和改造、技术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以及科技企业孵化器建设等项目的贷款,凡未纳入信用担保支持的,可给予不超过银行基准利率70%、期限2年的贴息。其中科技企业孵化器建设的单项贴息总额为30万元以内,其他项目的单项贴息总额为10万元以内。

21.支持金融机构和担保机构联合开展发明专利质押贷款试点工作。

22.对在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筹)投资、经认定为省级以上的高新技术项目,优先提供“七通一平”净地,在缴清土地出让金且在合同期内竣工投产后,两年内年销售收入达到2亿元以上的,由所在地财政按土地出让金额度给予奖励。

四、激励人才创新创业

23.对高端人才(具有博士学位、硕士学位、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以上)和高技能人才(高级技师、技师)来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筹)企业创新创业的,给予政策支持。

24.对企业员工通过全国专利人资格考试并获得专利人资格的,给予1万元奖励。

25.对企业引进急需的高端人才,在该企业工作满两年的,给予该企业5万元奖励;对企业引进急需高技能人才,在该企业工作满两年的,给予该企业3万元奖励;对高端人才、高技能人才的子女入学给予照顾,可任选市区一所公立学校就读。

26.对在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工作的博士后每人每年给予生活补助2万元。

27.对高端人才在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筹)孵化器内创办高科技企业,实行房租优惠政策,所租场地第一年全免,第二年减半;对购买的研发仪器设备提供不超过20万元的资金支持。

28.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筹)内高新技术企业、创新型企业的高层技术、管理人员,年薪10万元以上的,实际缴纳的个人所得税地方留成部分,全额奖励个人。

五、其他事项

29.对重大科技成果转化、科技项目及创新团队引进等特殊情况,采取一事一议。

30.市直工业企业比照执行,对符合本规定条件的对象直接报市科技局。市科技局会同有关部门审核后,报市政府批准兑现。

31.本规定适用于经济技术开发区。

企业科研奖励办法篇7

一、加快工业转型升级

1.评选十佳企业:对工业企业当年总产值、上缴税金(以国地税提供年度入库数为准)、慈善公益,按权重4:5:1占比计算,列出前10名,由街道办事处审定后,给予每家一次性奖励2万元。

2.评选生产性投入优胜企业:鼓励企业加大生产性投入,对现有企业(不包括招商引资新进企业)当年实际投资超过1000万元或设备投资超过500万元的,按年度生产性实际投入总额排名,列出前5名,由街道办事处审定后,给予每家一次性奖励1万元。

3.评选优秀成长型企业:鼓励企业做大做强,对当年销售收入首次超亿元或首次超2000万元的工业企业,由街道办事处审定后,分别给予每家一次性奖励1.5万元和1万元。

二、推进科技创新

4.评选科技创新优胜单位。结合当年新认定部级、省级科技项目立项,技术中心、研发中心、科技创新团队建设,著名商标、名牌产品创建,循环经济、清洁生产推进以及省级科普村的建设,综合量化列出前5名,由街道办事处审定后,给予每家一次性奖励1万元。

5.鼓励发明创造。对当年新申报的发明、实用新型、外观设计专利获国家知识产权局受理后每项分别按5000元、2000元、500元给予奖励;对于国外的授权发明专利每项奖励6000元、实用新型专利每项奖励3000元。

三、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

6.扶持专业市场发展。新办重点专业市场当年销售收入达到5亿元以上,由街道办事处审定后,给予一次性奖励2万元。

7.鼓励服务业企业发展。对新进入限上服务业企业的,给予每家一次性奖励5000元。对网上交易平台年销售收入超过5000万元的,给予每家一次性奖励2万元。

四、壮大发展村级经济

8.鼓励壮大村辖企业。鼓励各村优化服务,加强村辖企业培育,对村辖企业当年新进入规上工业企业或限上服务业企业的,对所在村每新增一家奖励8000元。

9.鼓励新增法人单位。村辖范围年度新增法人工业或法人服务业企业,且注册资本在50万以上的,对所在村每新增一家奖励3000元,其中新增法人企业注册资本在300万元以上的,对所在村每新增一家奖励8000元。村辖企业增资额度在100万元以上的,对所在村每新增一家奖励3000元。工业、服务业“个转企”,对所在村每新增一家奖励5000元。

10.鼓励项目引进投入。村辖企业工业或服务业生产性投入在500万元以上的,对所在村每个项目奖励8000元。引进市外内资或外资每100万元对所在村奖励2000元(美元按1:10折算)。

五、评选条件

凡符合评选标准的企业,同时还必须符合下列条件:①企业诚信经营,依法纳税;②内部管理规范,财务制度健全,统计报表报送准确、及时;③评选年度内在安全生产、环境保护、劳动用工、计划生育、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等方面未发生重大事故或;④企业经营者当年度无违法违纪行为;⑤积极参与慈善公益事业。

企业科研奖励办法篇8

1、对申请的发明、实用新型、外观设计专利,每项分别给予补助500元、400元和300元。申请国外pCt专利,每项补助申请人1000元。

2、对授权的发明、实用新型、外观设计专利,每项分别奖励3000元、1500元、1000元。

3、对当年专利申请量在30件以上,同时授权量在15件以上的企业,奖励3万元。对当年专利申请20件以上,同时授权量10件以上的企业,奖励2万元。

4、新办企业引进省级以上认定的高新技术产品、重点新产品或重大科技成果转化项目(认定证书或文件三年内有效),或新办产业名称和行业代码符合《江苏省高新技术产业统计目录和代码(2004年修订)》要求的企业,在有上述产品销售年份按注册资金7‰奖励。

5、对企业与高校院所联合兴办独立注册的研发机构,按注册资金的15‰奖励;对当年实施产学研合作项目的新办企业,在有上述产品销售年份按注册资金的7‰奖励。

6、对与高校院所合作开发项目、委托高校院所开发项目或买断技术成果的企业,按年内实际支付给对方技术费用的10%奖励(以合同文本、合法有效的支付凭证为准)。

第4、5、6单项奖励最高限额为10万元。

7、被省认定为高新技术产品,给予开发企业一次性奖励1万元。

8、被新认定为南通市、省、部级高新技术企业或星火龙头企业,分别对认定企业给予1万元、3万元、5万元的奖励。同一企业按高标准执行,不重复奖励。

9、申报省及省以上各类科技计划项目,每项补助2000元。

10、凡被上级立项的科技计划项目,部级项目每项奖3万元,省级奖1.5万元。其中50%奖励给项目实施有功人员,同一项目按高标准执行,不重复奖励。

企业科研奖励办法篇9

一、打造高层次人才聚集区

1、大力引进、培养和使用高层次人才。鼓励两院院士、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入选人员、享受政府特殊津贴的专家、获得市级以上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或专业技术拔尖人才称号的人员、具有正高级专业技术职称的人员、在国内外取得博士学位的人员以及我市急需的高级技工等高层次人才来我市工作。按照“不求所有、不求所在、但求所用”的原则,充分发挥各类高层次人才在我市经济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2、增加人才开发投入。市级财政每年设立500万元的市级“人才开发专项资金”,列入年度预算,并根据需要和财政增长情况逐年增加,主要用于高层次创新型人才的引进、培养、奖励和服务。市人才开发专项资金用于资助高层次人才的培训、科研和创业等方面,资助的具体人选和数额,由市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会同经贸、科技、财政、人事等部门拿出方案,报市人才工作领导小组研究确定。

3、加大对高层次人才奖励力度。对我市获得国家科学技术一等奖、二等奖的项目,分别配套奖励100万元、50万元,同时授予相关人员“市杰出人才”称号。对新评为国家、省部级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人员以及列入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的,除享受上级发放的津贴外,给予相应的奖励。

4、支持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积极吸引博士后开展科研活动。对进站的博士后所从事的科研项目达到国内先进水平以上并实现产业化且年销售收入达到500万元以上的,经审核认定,给予每人3-5万元的工作与生活补助。

5、建立柔性人才引进机制。对与我市合作承担科研、技术开发项目,每年累计在我市工作半年以上的院士、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和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的专家,给予3-5万元的生活补贴。参照《市经济适用住房建设管理实施办法》中的有关优惠政策,建设高层次人才居住或周转用房。

6、优化对高层次人才引进的服务工作。辞职来我市工作的高层次人才,经有关部门考察、审核,可办理辞职录用手续。各市区、开发区和工业新区引进的,可以由各级人事部门所属的人才服务机构管理。对做出突出贡献、取得显著效益的海外高层次人才,可申报评选“友谊奖”、省“齐鲁友谊奖”和国家“友谊奖”。对引进的高层次人才和哈工大()、山大分校引进的博士以上急需高层次人才,其配偶工作需随调并已落实接收单位的,由组织、人事、劳动等部门优先办理调入手续,其配偶工作需随调但未落实接收单位的,由组织、人事、劳动部门负责帮助落实接收单位,其未成年子女入学,可允许其在市区内择校,免交择校费。对不迁移户口,与我市企事业单位签订一年以上工作合同的高层次人才,给予办理《工作聘用证》。聘用期间,在专业技术职称评聘、子女入学入托、乘车、住房等方面,享受本市城镇居民同等待遇。对于做出突出贡献的,可授予市“荣誉市民”称号。

7、实施“十百千科技创新型人才培养工程”。对列入“十百千科技创新型人才培养工程”的人选,每年有计划地选派20名左右培养对象到对口的国内外重点高校、科研机构和跨国公司进行深造、研修和学术交流,并给予每名培养对象1-3万元的经费资助。其中,对于承担科研任务且有望产生显著效益的培养对象给予重点资助。

8、培养科技创新团队。围绕我市优势产业和重点学科,力争五年内培养10个在国内处于领先水平的科技创新团队,20个在省内处于领先水平的科技创新团队,分别给予每个创新团队15万元、5万元的经费资助。对其所研发项目年缴税收达到500万元以上的,一次性给予创新团队20万元奖励。

9、鼓励大中型骨干企事业单位与高校、科研机构合作培养人才。协调当地高校、科研机构设立面向企事业单位科技人才的客座研究岗位。引导企事业单位设立面向高校、科研机构的特聘科研人才岗位。鼓励企业与高校、科研机构合办工程硕士班,并给予企业3-5万元的经费补贴。

10、鼓励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兼职兼薪。除法律法规明文规定不得兼职兼薪的人员外,允许企事业单位的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在完成本职岗位工作任务、不侵犯原单位合法权益、不损害社会和公众利益的前提下,在市内不同区域和不同单位从事技术开发、信息咨询、技术服务、提供劳务等工作,并获取相应报酬。在管理岗位担任领导职务的事业单位高层次专业技术人员从事兼职兼薪活动,应按干部管理权限事先办理备案审核手续。

11、适当延长紧缺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退休年龄。对身体健康、工作需要的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由单位申请,经有关部门批准可适当延长退休年龄或任职年龄;对学校、科研机构的高层次人才可适当延长任职时间。

12、充分发挥离退休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作用。建立离退休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信息库,建设“银发咨询顾问”队伍。按照“政府引导支持、市场主导配置、单位按需聘请、个人自愿量力”的原则,鼓励企事业单位建立专家返聘制度,进一步发挥离退休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作用。

二、打造产学研结合密集区

13、鼓励企业、高校和科研院所在科技与经济一体化过程中紧密结合。按照风险共担、互惠互利、优势互补、共同发展的原则,开展多种形式的产学研合作,建立以企业为主体、以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企业要充分发挥主体作用,创造所必备的条件,加快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步伐。高校、科研院所提供必要的智力支撑和可供转化的科技成果,帮助企业培养技术人才。各级政府要积极搭建产学研结合的各种平台,加大资金、政策的引导和扶持力度。

14、建立产学研合作联盟。根据我市产业发展的需要,选择国内外知名高校、科研院所与我市共同建立产学研合作联盟,对新加入产学研合作联盟的高校、科研院所,一次性给予30万元的工作经费资助,每年安排100万元作为产学研合作联盟开展产学研结合的活动经费。

15、增加政府对产学研结合的资金引导。市政府从2009年起设立4500万元的产学研结合专项资金,采取多种形式支持产学研结合,并根据需要和财政增长情况逐年增加。各市区、开发区、工业新区也要设立相应的专项资金。

16、鼓励社会资金对产学研结合的投入。鼓励本地投融资机构加强对产学研结合的投入,积极吸引外地投资机构特别是风险投资机构来我市投资,对引荐人按其引荐外地投资机构在我市年度实际投入到位资金额的1-2‰予以奖励。认真落实风险投资的税收优惠政策,积极培养、吸收和储备风险投资人才,为我市企业特别是高新技术企业吸引更多的风险投资。大力推动企业在各个板块上市,为风险投资创造灵活、有效、可行性强的退出机制,促进风险投资发展。对引入风险投资并成功上市的企业,给予政策和资金的优先支持。

17、建设产学研结合载体。完善外地高校、科研院所科技人员来威工作的良好工作和生活环境,市政府积极创造条件规划建设集居住、科研、交流等功能为一体的科技人才创业园区(或利用闲置国有资产划拨使用),作为我市加强产学研结合的标志性园区。各市区、开发区、工业新区也要建设科技人才创业园区。

18、加强科研共享平台建设。市政府与驻威高校共建科技电子图书馆,为高层次人才查询资料、科研阅读、专利检索、成果查新等提供免费服务。充分发挥政府与高校、企事业单位共建的现有技术创新平台的作用,为产学研结合提供优质服务。

19、鼓励科研院所来威设立分支科研机构。对于省级一类以上知名科研院所来威设立分支科研机构的,3年内无偿为其提供使用必要的办公设施,其科研、生产用地的土地有偿使用费减半收取;免收在基本建设环节收取的城市基础设施配套费等政府性收费。一次性给予分支科研机构50—100万元的建设补助费。对于每引进一家省级一类以上知名科研院所来威设立分支科研机构的单位和个人,分别一次性给予10万元、5万元的奖励。

20、鼓励企业创办院士工作站和博士(后)工作站。对每个落户到我市企业的院士工作站和博士(后)工作站,并有明确研究开发任务的,分别给予50万元、20万元的科研启动经费。对于工作站内合作承担的科研、技术开发项目,属国内外首创或领先水平,年度实现销售收入超过5000万元、上缴税收超过500万元的,一次性给予项目研发队伍20万元的奖励。

21、鼓励企业加大产学研结合投入。对于研究开发经费占当年销售收入比例不低于3%(高新技术企业不低于5%)、产学研结合投入占研究开发经费比例达到50%以上、年度上缴税收过千万和过亿元的企业,分别一次性给予20万元、50万元的奖励。

22、加快各类企业研究开发机构建设。鼓励企业建立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重点实验室)或技术开发中心,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对新认定为市级中心、省级中心和部级中心的,分别给予20万元、40万元和100万元的资金扶持。对于与高校、科研院所联建且有院士实质性参与的市级以上中心,给予增加10万元的资金扶持。

23、支持企业实施产学研结合项目。对于列入市级以上各类科技和技术创新计划的产学研结合、并且具备良好产业化前景的项目,经审定给予不低于20万元的经费补助。

24、充分调动科技人员实施专利战略的积极性。高校、科研院所科技人员与我市企业联合申请专利,或者在我市工作半年以上的科技人员申请专利,对专利申请费全额资助,专利维持费部分资助。对于年度申请专利超过30件,并且申请发明专利比例达到30%以上的,一次性给予3万元的奖励。

三、打造科技成果转化汇集区

25、大力推进科技成果产业化。鼓励经有关部门组织专家论证,处于国内外首创或领先水平,转化后能取得良好经济、社会或生态环境效益的科学技术成果,或者列入省级以上各类科技计划项目,课题完成后所取得的成果,包括新产品、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设计和生物、矿物新品种等,来我市实施转化或产业化。

26、加大对科技成果产业化扶持力度。支持科技成果产业化重点企业用足用好企业技术改造项目进口设备免征关税和环节增值税,提高企业装备水平。推动重点科技成果加快膨胀,对于年实现销售收入超过50亿元、高新技术产品销售收入占总收入70%以上的企业后续高新技术产品的研发,给予50-100万元的经费补助。鼓励企业购买国内发明专利在我市实施转化,对于产业化后年实现销售收入超过5000万元的,一次性给予企业20-40万元的奖励。

27、积极做好推动科技成果产业化的服务工作。优先推荐科技成果产业化重点项目,争取国家、省科技计划和省结构调整专项扶持资金。对需在省里办理的核准、备案项目,优先协助办理有关手续。对有资金需求的科技成果转化项目,积极与市人民银行支行协调,联合向各金融机构和投资机构进行推介,帮助解决科技成果产业化建设资金不足的问题。

28、增加科技成果转化投入。市政府自2009年起每年设立500万元的科技成果转化资金,对于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市场前景好、技术含量高的科技成果转化项目,以贷款贴息的形式给予一定的扶持。

29、加强科技成果转化体系建设。加强技术转化中心建设,对每建一处技术转化中心给予20万元启动经费。对于进入技术转化中心工作时间年度累计满3个月的高校、科研院所科技人员,按其实际工作时间,给予每月3000元的生活和交通经费补贴。积极拓展科技中介机构服务职能,对于中介机构或个人引进科技成果来我市转化,年度实现销售收入超过5000万元、利税超过700万元的,一次性给予20万元的奖励。

30、鼓励建立各类科技成果转化示范基地。围绕地方支柱产业、特色产业、新兴产业和“三农”建设,重点建立一批各具特色的科技成果转化示范基地和新品种繁育基地。对于获得国家863计划成果转化、农业成果转化、原良种、火炬特色产业等部级科技成果转化基地的,当年转化科技成果实现销售收入超过1亿元、上缴税收超过1000万元的,一次性给予40万元的奖励。对市级引进国外智力成果示范推广基地和市级引进国外智力重点项目、常规项目分别给予3万元、5万元、1万元的资金支持。

31、鼓励高校、科研院所科技人员带科研成果来我市创办企业。创办企业的科研、生产用地,土地补偿费在企业设立3年后开始交付。免收在基本建设环节收取的城市基础设施配套费用等政府性收费。

企业科研奖励办法篇10

为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深入实施“工业强市”战略,大力发展“清洁、轻型、高效工业”,加快工业平台建设,加快传统产业优化升级,加快先进装备制造业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加快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加快工业销售“冲千亿”步伐,不断做强*西郊现代化生态市的产业基础,现就又好又快地发展我市工业经济提出如下意见:

一、加快工业功能区建设

1、推进重点功能区的快速健康发展。重点功能区要以规划科学、定位明确、设施配套、产业集群、环境和谐为目标,加大开发建设力度,严把项目准入关和投入产出关,加速成为我市城镇化的亮点和产业发展、税收贡献的支撑。每年安排2000万元,集中用于扶持重点功能区的发展。

2、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每年安排1300万元,对重点功能区的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按实际投资额的10%(*高新产业功能区按15%)给予资助。对重点功能区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的融资,3年内按年利息额的30%给予贴息。

3、努力拓展发展空间。每年市计划土地指标和市留用建设用地复垦土地指标的50%以上,集中用于开发区和重点功能区。重点功能区、重点投资项目争取到“低丘缓坡”和上级专项土地指标并且落实用地空间的,每亩奖励5000元,最高奖励额不超过80万元。鼓励功能区高起点制订或修编总体规划,经批准后给予编制经费20%的资助,最高资助额不超过30万元。

4、增强滚动开发能力。重点功能区的工业土地出让金市得部分全额返还,其他功能区按60%比例返还;根据批准的总体规划给予重点功能区配套一定的经营性用地,其土地出让金净收益全额返还,以上返还的土地出让金专项用于功能区的基础设施建设。在审批和建设过程中,经济开发区、重点功能区及入区企业的基础设施和工业性固定资产投资项目涉及的行政事业性规费市留部分,分别按全额和50%“即办即减”,经营服务性收费按收费标准下限的50%收取。

5、鼓励节约和集约利用土地。功能区兴建中小企业创业基地在2万平方米以上的,其用于出租的标准厂房及生产性配套用房,按建筑面积给予每平方米20元的一次性资助,从第二层起每增加一层,每平方米再增加5元的资助;3年内视其促进创业和对地方财政的贡献,经批准再给予一定的财政奖励。

6、建立重点功能区“进入”和“退出”机制。每年初由市政府对重点功能区下达目标考核任务,完成任务的给予10万元奖励,连续两年未完成任务的不再享受重点功能区的优惠政策。对其他功能区实行单项考核,销售、投资、税收增幅第一名的分别给予5万元奖励,连续两年综合发展业绩突出的,经批准可享受重点功能区的优惠政策。

7、探索多元开发和运作的新机制。按照政府主导、市场化运作的原则,鼓励非政府性资本整体或分片开发、乡镇(街道)联动开发重点功能区,除给予上述重点功能区的优惠政策外(优惠政策适用对象为功能区所在乡镇政府或街道办事处),其他鼓励政策可采取“一事一议”的方式确定。

二、强化工业有效投入

8、加快传统产业的优化升级。每年在电线电缆、医药化工、绿色照明、纺织服装、纸及纸制品等行业中确定一批符合“大好高”要求的重点项目,竣工投产后按设备投资额的3%给予资助,单个项目当年最高资助额不超过100万元。

9、重点培育发展先进装备制造业和高新技术产业。先进装备制造业项目投资额在3000万元以上的,竣工投产后按设备投资额的4%给予资助。高新技术产业项目投资额在1000万元以上的,竣工投产后按设备或经核准的厂房购建投资额的4%(*高新产业功能区的高新技术产业项目按5%)给予资助。以上单个项目当年最高资助额不超过100万元。

10、大力扶持重大技术改造项目。*市级以上重点技术改造项目,竣工投产后按设备投资额的3%给予资助。设备投资额在500万元以上的技术改造项目,竣工投产后按设备投资额的2%给予资助。在原厂区通过加层等方式进行“零土地”技术改造的,单独给予厂房土建投资额2%的资助。以上单个项目当年最高资助额不超过100万元。

11、鼓励企业提高装备水平。在招投标的基础上,对引进先进或关键进口设备,实际用汇额在100万美元、200万美元、300万美元以上的,分别给予10万元、20万元、30万元的资助。符合国家产业导向目录的内外资项目引进设备,按政策规定,经批准免征关税和进口环节增值税;符合国家产业导向目录的技术改造项目,国产设备投资按40%可从企业技术改造项目设备购置当年比前一年新增企业所得税中抵免。

12、鼓励企业提高投资效益。

(1)项目竣工投产第2年(新建项目竣工当年不计算在内),企业新增销售收入25%以上和新增净入库税金超过100万元的,给予企业3万元的一次性奖励,并以100万元为基数,每增加净入库税金10万元,再奖励5000元,最高奖励额不超过10万元。

(2)项目固定资产投资额、《省工业建设项目用地控制指标》规定的投资强度和投入产出比三项指标,在2000万元、超过规定指标25%和1:3.5以上的,在3000万元、超过规定指标20%和1:3以上的,在4000万元、超过规定指标15%和1:2.5以上的,达产后第2年分别给予5万元、10万元、15万元的一次性奖励。

三、着力扶优扶强

13、扶持优势企业做大做强。每年公布*市大企业大集团和100家成长性企业,并享受以下财政奖励:

(1)鼓励税收贡献上台阶,企业当年在本市净入库税金超过3000万元、4000万元和5000万元以上的,分别给予20万元、30万元和50万元的奖励。企业在本市净入库税金上年为500万元至3000万元之间并且当年增幅超过30%的,给予新增部分20%的奖励,最高奖励额不超过20万元。

(2)鼓励与国内外大企业协作配套,对进入其产业链和采购系统、配套销售额在5000万元以上的企业,给予5万元的一次性奖励。

(3)引导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建立健全公司法人治理结构,不断提高科学发展和综合管理水平,每年表彰10家“科学发展示范企业”,并分别给予5万元的奖励。

(4)鼓励通过资本运营快速发展,对采用并购、法人型联营等方式、法律手续确立并且工商注册和税务登记在本市的企业,给予适当奖励。企业在境内外证券市场成功上市并且注册地在本市的,给予100万元的一次性奖励。

14、扶持企业做专、做精、做大产品。企业单个产品年销售收入和企业净入库税金首次达到8亿元和2500万元、5亿元和1500万元、3亿元和1000万元、1亿元和300万元以上的,分别给予20万元、15万元、10万元、5万元的一次性奖励。

15、培育一批优秀企业家。每两年根据企业销售收入、税收贡献和社会公认度等条件,表彰10名*市优秀企业家和10名优秀创业者,分别给予10万元和5万元的奖励。

四、培育和壮大块状经济

16、积极发挥龙头企业的带动作用。在电线电缆、绿色照明、精密元器件、装饰纸等特色产业区块(乡镇、街道)各认定2至3家龙头企业,其当年销售收入和净入库税金同比增幅在25%以上的,分别给予5万元的奖励。

17、加快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建设。对符合批准设立条件的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为本市中小企业融资提供担保,以工业日平均担保余额为基数,当年担保倍率达到3、4、5以上的,分别给予1%、1.3%、1.5%的风险补助。

18、积极推进产业集聚、加快产业集群发展。凡新建和迁建企业一般要进入相应的特色产业功能区。投资在1000万元以下的新建项目原则上不再单独供地,鼓励进入中小企业创业基地发展。引进特色产业“龙头型”、“基地型”企业的,或同时引进特色产业链配套企业3家以上、总投资在1亿元以上的,可采取“一事一议”的办法,给予专项优惠政策。

五、促进科技进步与创新

19、推进产学研紧密结合。设立市共性和关键技术攻关专项资金100万元,由市有关部门牵头行业协会和企业确定攻关课题并实施招标,课题完成后经鉴定兑现资助。

20、加快科技成果的引进、消化和吸收。企业引进通过省级以上鉴定的先进适用技术、高新技术和新产品,第2年新增净入库税金在100万元以上的,按技术和产品购置费的20%给予资助,最高资助额不超过10万元。

21、引导企业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着力发挥各级企业技术研发中心的作用,每年根据其与知名院校及科研院所合作、研发成果和转化效益等实绩,评定若干个*市优秀企业技术研发中心,分别给予10万元的奖励。

22、鼓励企业提高科技进步贡献率。被认定为部级和省级高新技术企业的,分别给予50万元和20万元的一次性奖励;部级技术创新项目和高技术产业化项目,分别给予20万元的一次性奖励;省级技术创新项目和高技术产业化项目分别给予5万元的一次性奖励,高新技术产品和新产品,分别给予3万元的一次性奖励。

23、加快信息化带动工业化步伐。被确定为部级、省级和*市级信息化试点(示范)企业的,分别给予30万元、10万元、3万元的一次性奖励。

24、加大对科技创新的投入力度。每年安排一定的工业创新发展资金,主要用于创新创业、产学研合作和科技成果转化等平台建设,促进科技孵化器、科技型中小企业、高新技术产业基地、专利技术等发展。

六、积极发展工业循环经济

25、大力开展节能降耗和资源综合利用。对重点污染、耗能、耗水、耗材企业实施的节约率在5%以上的节能降耗和资源综合利用项目,竣工投产后按设备和技术购置、研发额的6%给予资助,单个项目当年最高资助额不超过50万元。

26、积极实施清洁生产和循环经济项目。经备案自愿通过*市级以上清洁生产企业和绿色企业验收的,按设计、技术购置和设备投资额的10%给予资助,单个项目当年最高资助额不超过20万元。被列为省和*市循环经济建设试点企业、循环经济发展专项资金资助项目的,分别给予5万元和3万元的奖励。

27、鼓励节能先进企业。每年与重点用能企业签订节能目标责任书,对降低万元产值综合能耗、单位产品能耗成绩突出的前5家企业,分别给予5万元的奖励。

七、大力实施品牌战略

28、鼓励企业争创知名品牌和商标。获得国家、省、*市级名牌产品和中国驰名商标、省、*市著名商标的企业,分别给予80万元、10万元和5万元的一次性奖励。获得国家质量免检产品、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的企业,分别给予30万元的一次性奖励。

29、鼓励企业参与制订、修订并采用先进标准生产。对成为国际标准化组织成员的企业或引进国家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分技术委员会的企业,给予5万元的一次性奖励。对参与制订、修订并采用国际标准、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省级地方标准及技术规范的企业,分别给予20万元、10万元、5万元、3万元的一次性奖励。

30、积极培育区域品牌。对获得部级特色产业区域性称号的单位,给予30万元的一次性奖励。

八、发展开放型经济

31、加大工业招商引资力度。每年安排400万元专项经费,主要用于对工业招商引资重点项目的奖励和市级专业招商机构的保障。对产业链长、带动作用明显、固定资产投资额在1.5亿元或注册资本在1000万美元以上的工业招商项目采取“一事一议”的办法,给予专项优惠政策。

32、鼓励企业参加国内外高规格的产品、技术展销和展览。有进出口权企业参加市外经贸机构组织的境内外展销和展览的,每个展位给予50%的展位费资助,最高资助额分别不超过5000元和15000元人民币。企业参加市经贸机构组织的国内专项展销和展览的,每个展位给予50%的展位费资助,最高资助额不超过5000元人民币。

33、鼓励加工贸易发展。对加工贸易出口额在50万美元以上和当年增幅在10%以上的前10位企业,分别给予3万元至5万元人民币的奖励。省级新技术产品、机电产品自营出口额在200万美元以上(农产品自营出口额在100万美元以上),并且增幅在15%以上的企业,分别给予3万元至5万元人民币的奖励。

34、鼓励出口企业不断增强竞争力。出口企业投保出口信用保险的,按年度实际保费的30%给予资助。出口企业在境外国家(地区)每注册一个自主商标,给予3000元人民币的资助;按照马德里协定一次性注册5个以上国家(地区)的,给予5000元人民币的资助。经批准在境外设立贸易或非贸易机构的企业,给予1万元人民币的一次性资助。对参加国外反倾销、反补贴、保障措施和贸易壁垒应诉的企业,按诉讼费支出的20%给予资助,同宗案件最高资助额不超过10万元。企业经国家认监委批准机构认证,首次通过市外经贸、质监等部门确定的“重点鼓励认证名录”规定的各种专项认证,按认证和检测费给予不超过50%的一次性资助,最高资助额不超过2万元。

九、加强要素和环境保障

35、实现企业人才培训的经常化和制度化。每年安排50万元,优先用于资助大企业大集团和成长性企业经营管理者参加国内外知名院校举办的各种进修、创业辅导,以及技术工人培训和搭建培训平台。

36、积极引进高层次人才。企业在产品研发、技术入股和聘任职业经理人中,经备案引进硕士学历以上或副高以上职称人才的,每引进1名并签订聘用合同在3年以上的,从第2年起两年内按硕士或副高职称1万元、博士或正高职称2万元给予企业资助。企业引进紧缺、急需高技能人才的,可采取“一事一议”的办法给予适当资助。

37、提高办事效率和质量。建立“市重点工业项目联审联办联验领导小组”,凡进入功能区的投资在3000万元以上的用地工业项目须经领导小组把关;项目一经通过审核,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应负责直接办理相关手续;项目竣工后,由领导小组根据入区协议和供地合同进行验收。

38、规范行政执法行为。由市政府给大企业大集团和成长性企业专发检查登记卡,各部门到上述企业查账、收费等必须登记在案,并由市法制办公室负责监督具体的行政执法行为。

39、营造合力兴工氛围。根据办事效率、为企业争取上级支持、企业满意度等业绩,每年表彰5个“合力兴工优秀单位”,并分别给予5万元的奖励。

十、附则

本意见适用于本市行政区域内各种经济成份的工业企业和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经济开发区的基础设施建设、招商引资和财政分成等政策另行制定;原有关政策与本意见相抵触的,以本意见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