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资源优化的方法十篇资源优化的方法十篇

资源优化的方法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5:54:12

资源优化的方法篇1

关键词:网络学习资源;组织流程;模糊piD控制;混合协议

中D分类号:tn711?34;tp39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373X(2017)14?0068?04

abstract:aimingatthecomplexityoforganizationprocessofnetworklearningresources,optimaldesignoftheorganizationflowiscarriedouttoimprovetheefficiencyoflearningresourcescheduling.accordingly,anetworklearningresourceorganizationflowoptimizationcontrolmethodbasedonfuzzypiDcontrolisproposedinthispaper.theconstraintparameterandthecontrolobjectivefunctionfororganizationflowcontrolofnetworklearningresourcesaredeterminedfirst,andthenthehybridprotocolforCDmacollaborativeschedulingisadoptedfortheorganizationflowbalancedconfigurationofnetworklearningresources.thefuzzypiDneuralnetworkcontrolmodelisusedforanalysisontheoptimalsolutioncharacteristicsoforganizationalprocesscontrolobjectivefunctiontoimplementprocessoptimization.thesimulationtestresultsshowthatthenetworklearningresourceorganizationprocesscansavethetaskcostoflearningresourcescheduling,reducethetimedelayandimprovetheefficiencyofresourceallocation.

Keywords:networklearningresource;organizationalprocess;fuzzypiDcontrol;hybridprotocol

0引言

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采用网络学习方法进行远程教育学习成为未来教育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网络学习的方式具有多样性,网络学习资源规模庞大,需要在交互信息构架模式下进行网络学习资源组织流程优化,提高学习用户对网络学习资源的共享和利用效率[1?2]。网络学习资源在进行组织分配和调度中,数据发送和传输的强度较大,受到延时和丢帧等因素的影响,导致学习效率受到影响,研究网络学习资源组织流程的优化方法对提高学习资源的利用效率和分配有效性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1网络学习资源组织流程控制模型

1.1网络学习资源组织流程优化的约束参量分析

基于上述假设条件,本文构建的网络学习资源组织流程控制的约束参量模型由加权系数构成。构建网络学习中硬件资源访问控制模型,硬件资源的存储接口通过软件资源的扩展通道进行信息融合,得到网络学习资源组织流程优化的约束参量模型描述为:

式中:为网络学习资源组织流程的信任评估的阶数,可以设定为任意实数;表示网络学习资源组织流程的最小连通集;为流程控制的跃阶响应。

1.2网络学习资源组织流程控制目标函数

根据上述控制约束参量分析,进行控制目标函数构建,假设网络学习资源组织流程控制中传输节点融合数据的时间序列模型描述为:

式中:为网络学习资源传输信道的选择权值;为学习资源分配的互信息函数;为时延估计。由于网络学习资源发送和传输的信息量较大,在进行资源分配中容易出现误差扰动,在网络学习资源组织流程分配进程管理中采用自适应误差补偿方法,得到信息流的分层能耗参量为:

式中:表示组织流程的多径分量;为传输信道的振荡幅值;为路由引擎的链路估计值。

采用mesh网络架构方法,进行网络学习资源组织流程分配,设计转发引擎、路由引擎和路由信息列表[6],得到在异构网络环境下网络学习资源组织流程的链路转发模型如图1所示。

根据图1所示的网络学习资源组织流程的链路转发模型,在每个时帧节点的竞争窗口内进行piD模糊控制,得到网络学习资源配置的随机数序列分量:

设网络学习资源分布式组织流程调度的概念格节点,基于internet的web架构模式,得到多个资源配置任务流集合的计算核函数为:

初始化网络学习资源组织流程的调度子集为。通过训练集进行特征分类,构建资源组织分布的分类属性集:

式中:表示网络学习资源分布空间的维数;为节点交换数据时间序列。利用已知的随机码得到簇头节点的加权向量β,网络学习资源组织流程控制目标函数为:

式中,是k沿堆栈指针的状态分布惯性矢量,满足:

对待分配的嵌入式网络中的网络学习资源信息流进行惯性加权控制,添加扰动补偿惯性系数ω,由式(8)可知:

通过上述构建的网络学习资源组织流程控制目标函数,进行组织流程控制目标函数的最优解特征分析,提高学习资源的组织流程优化控制效率。

2网络学习资源组织流程优化设计实现

2.1CDmaf同调度混合协议设计

在上述进行了网络学习资源组织流程控制约束参量和被控目标函数分析的基础上,进行网络学习资源组织流程优化设计。本文提出一种基于模糊piD控制的网络学习资源组织流程优化控制方法。采用CDma协同调度的混合协议进行网络学习资源的组织流程均衡配置,CDma协同调度混合协议设计描述如下:

提取网络学习资源组织流程信息流的时间序列为,通过结构相似度分析,得到不同权限的用户进行网络学习资源分配的CDma协同调度传递函数为:

式中,为从网络学习资源应用服务层获得的信息特征维度。在网络学习资源的特征分布空间中,嵌入维数,得:

混合协议中缓存集合及缓存对象的跳邻节点满足。采用CDma协同调度混合协议得到多个不同权限的用户频繁访问数据集,网络学习资源组织流程分布的多元参量二项式表示为,进一步采用信道访问积分融合方法进行尺度修正,得到学习资源组织流程稳态调度的收敛尺度满足正态分布,即满足,采用自适应博弈规划。对进入缓存的数据对象进行可靠性估计和缓存单元网格分区评估,得到状态特征统计量,根据正态分布特性,得到CDma协同调度混合协议下的博弈函数满足:

根据设计的CDma协同调度混合协议,进行网络学习资源组织流程优化设计。

2.2基于模糊piD控制的资源组织流程优化设计

采用模糊piD控制方法进行资源组织流程优化控制设计,进行组织流程控制目标函数的最优解特征分析。网络学习资源组织流程配置和访问控制的流程如下:

算法:网络学习资源组织流程资源配置周期性更新

输入:网络学习资源配置和软件资源调度的模糊piD控制的边界条件。

输入:网络学习资源组织流程分配的时间间隔的取值为1,执行资源配置任务的任务流集合以及在优化调度模式下的执行效率状态变化。

输入:在网络学习资源组织流程树插入一个指针,得到。

(1)根据网络学习资源配置的状态响应函数计算资源调度模型的组织流程分配piD神经元积分状态,查询资源信息服务和数据目录,初始化;

(2)假设是任务请求的个文件,结合等待队列中的请求数量,将优先级属性的值更新为;

(3)找到存储副本R的最佳站点,搜索所有的资源,采用模糊piD控制方法进行堆栈更新,更新频率为f,将插入副本R的排序表。操作结束,得到网络学习资源副本被放置在最佳站点(BSe),执行组织流程的时间设为。

综上分析,得到网络学习资源组织流程的设计流程如图2所示。

3实验测试分析

为了测试本文设计的网络学习资源组织流程优化模型在提高管理和控制网络学习软件资源调度和配置中的性能,进行仿真实验。实验平台为通用pC机,CpU为intel?Core(tm)i7?2600,网络学习资源组织流程配置中输入硬件资源的编译数据共18位,网络学习资源访问节点数的变化范围为220~1024,阈值设为,首先进行网络学习资源信息特征采样频率为15Hz。根据上述仿真参量设定,得到网络学习资源配置的数据采样时域波形。

以上述采样数据为测试样本集,进行网络学习资源组织流程优化控制。图3为采用本文方法和传统方法进行网络学习资源组织流程优化配置控制的误差分析对比结果。从图3得知,采用本文方法进行网络学习资源的硬件资源和软件资源配置的控制误差较低,能以更快的时间收敛到零,从而降低延时,提高学习资源分配效率,具有优越性。

4结语

本文研究了网络学习资源组织流程优化配置方法,提高学习资源调度的效率,提出一种基于模糊piD控制的网络学习资源组织流程优化控制方法。构建网络学习资源组织流程控制的约束参量和控制目标函数,采用CDma协同调度的混合协议进行网络学习资源的组织流程均衡配置,采用模糊piD神经网络控制模型进行组织流程控制目标函数的最优解特征分析,实现流程优化。采用该网络学习资源组织流程能节省学习资源调度的任务开销,降低延时,提高学习资源分配效率,降低资源配置控制误差,具有较高应用价值和前景。

参考文献

[1]陆兴华,陈平华.基于定量递归联合熵特征重构的缓冲区流量预测算法[J].计算机科学,2015,42(4):68?71.

[2]BaRtoLinin,CaLamoneRit,LapoRtattF.etal.autonomousdeploymentofheterogeneousmobilesensors[J].ieeetransactionsonmobilecomputing,2011,10(6):753?766.

[3]LintY,SantoSoHa,wUKR.Globalsensordeploymentandlocalcoverage?awarerecoveryschemesforsmartenvironments[J].ieeetransactionsonmobilecomputing,2015,14(7):1382?1396.

[4]KaSHiSS,SHaRiFim.Coverageratecalculationinwirelesssensornetworks[J].Computing,2012,94(11):833?856.

资源优化的方法篇2

abstract:theengineeringplanofresourcesinnetworkoptimizationistopointtowilllimitedresourcestocarryonthereasonableallocation,andresourcestoachievethebalance.intimelimitfixed,bytheuseofnetworkplanforresourcesoptimization,generalistorealizethereasonabledistributionofresourcesandbalanced.theconcretemethodshaveRSmoptimizationmethod,theminimumvariancemethodandcutthepeakandvalleymethod.throughthedefinitionofnetworkplantoengineeringandengineeringnetworkplanoftheresourcesoptimizationisintroduced,thispaperanalyzesthenetworkresourcesoptimizationplanengineeringproblems,andexplorestheapplicationofthemethod.

paperkeywords:engineeringnetworkplan;Resourcesoptimization;Resourcesequilibrium

中图分类号:tn71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工程网络计划1.1工程网络计划的定义国外自从上世纪二十年代,工程网络计划就已经被人们所了解从而慢慢地发展成为一种常用的项目管理工具国外有很多用于进度计划编制的商业软件,自20世纪70年代末期和80年代初期开始,我国也开始研制进度计划软件,这些软件都是在工程网络计划原理的基础上编制的,应用这些软件可以实现计算机辅助建设工程项目进度计划的编制和调整,以确定工程网络计划的时间参数。工程网络计划的主要思路是:在工程项目规划和建设中,通过网络图的应用,对工程项目中各个工序、活动、任务进行先后顺序的连接,并且对每个环节或者工序中所耗费的资源和时间进行估算,采用一些动态(离散)规划的算法去寻找一种最长权数的线路,即关键路径,确定总工期;从而再对每个工作工序的一些信息如总时差、自由时差等进行计算,在此基础上在推导出各项任务执行的逻辑关系,为了对执行中的任务或者工序进行有效的监督和控制,实现资源的最优配置,即保证物力、人力、时间、财力的合理利用,在有限的资源下实现任务的顺利完成。1.2工程网络计划的资源优化每个工程项目的规划和建设都涉及到各种资源使用,如财力资金、人力资源、各项设备和材料等。每个工程项目所要求的资源量跟工程的规模及其设计的方法有着密切的关系,在工程项目的施工图和计划确定之后,就基本上对所要求的资源量进行了确定。进行工程网络计划的资源优化主要是为了使那些有限的资源进行合理的分配,实现多资源的均衡,而不是尽最大努力去减少资源总量。所以,资源优化涉及到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是有限资源的合理分配问题,二是实现资源均衡的问题。工程网络计划的有限资源合理分配主要是因为在工程实践中所需要的资源是有限的,所以,其所优化的目标就是通过合理的配置使有限的资源以满足工程网络计划中当天的需求量,并且尽量使总工期缩短。现在对于有限资源优化配置的方法主要有RSm优化方法,即“theresourceschedulingmethod”。关于资源均衡问题,主要是指在资源不存在有限的情况下,在整个工程网络计划中,使所需的资源趋于均衡,使各个工序或者工作段中的资源耗费避免出现低谷和高峰现象。因为资源的不均衡使用,将会使资源供应变得复杂化,从而使工程中的劳动生产率降低,将增加工程项目中的施工费用。通过资源的均衡使用将能对施工中各种临时设备的规模进行缩减,从而提升工程中的劳动生产率。比如,在某县工程网络计划中的人工消耗,如果能对这些人力资源进行均衡利用,将能避免工人忙闲不均和大量工人窝工的资源浪费现象。2工程网络计划中资源优化所面临的问题网络计划技术在工程项目中的应用,其资源优化过程中也会遇到一些问题。其原因许多,下面主要从单个资源考虑和片面性两个方面进行分析。2.1目前工程网络计划资源优化的对象单一目前的工程网络计划资源优化的方法和相关理论实践所针对的资源大多是单个的资源,即对象单一。不管是资源有限的合理分配还是实现资源的均衡使用,工程网络计划所使用的资源都假定为一种资源。尽管这样做能使工程网络计划的计算量加以简化,可是却不符合工程施工实践的现实情况,跟工程建设的现实有很大差距。工程建设所使用到的资源多种多样,它们的价格、质量标准、使用量等都不一样。因此,在资源有限合理配置过程中必须对其进行综合考虑,分别进行研究和计算。同时,在对它们进行均衡优化的过程中也必须进行分别计算和规划。2.2目前工程网络计划资源优化的考虑不全目前工程网络计划资源优化措施的单独进行往往只能对部分问题进行解决,它仅仅只能对单纯的资源进行优化,或者对单纯的工期进行。但是在工程实践中,工程网络计划往往涉及到多方面的因素,如资源、成本、工期等等,这三者都是互相影响的,要想实现工程网络计划的整体优化必然要对这三个因素进行综合考虑。但是,在目前的工程网络计划资源优化的过程中,往往只注重资源的优化配置,而忽视了成本、工期的优化。这就使得工期、成本、资源不能实现整体的优化目标,具有片面性

2.3目前工程网络计划资源优化方法过于复杂目前网络计划资源优化方法和理论对于一些比较小的工程项目进行网络计划,仅仅需要手工计算就能解决问题,可是在处理一些大型的工程网络计划的时候,其所需要的计算量和处理的复杂程度将出现指数增长,在工程网络计划资源优化过程中,是无法进行手工计算来得出结果的,它必须借助各种计算机工具。现在,市场上可购买到的项目管理软件非常多,可是对于网络计划资源优化方面的软件或者由此功能的软件却非常有限,目前大多数软件仅仅有资源过量标识的功能,而对于资源的优化和调整却完全需要我们人工完成。尽管有些软件,具有资源优化的功能,往往是局限于资源过度分配问题的解决,而不能将工期、资源、成本三者进行综合考虑。3工程网络计划中资源优化措施3.1加强工程网络计划中多资源的优化对于工程网络计划中仅仅针对单资源的优化方法和理论,我们应该加大力度,实现这些理论和方法应用于多资源的优化上去。对于工程网络计划中的多资源优化问题,首先要考虑的就是各种资源之间的关系,对各种资源之间相互影响及其影响程度进行分析和计算;其次对于多资源优化的计算方法,应该加以改进,即在RSm优化方法等方面加入多资源的因素。通常,多资源优化的计算过程都比较复杂,计算量较大,因此还应当考虑借助计算机进行求解的方法。3.2实现工期、成本、资源的整体优化在工程网络计划中,其资源、成本、工期是彼此互相影响、互相制约的,优化它们当中的任何一个都会影响到其他两个因素的优化,因此,在进行网络计划优化的过程中必须对其三者进行整体考虑,促使三者的整体优化。同时,目前对于网络计划综合优化的方法还比较缺乏,在成本的降低、工期的缩短以及资源的合理利用方面不能充分发挥网络计划的作用,跟传统横道图方法相比没有体现出其应有的优势,并且变得较为复杂,严重阻碍了工程网络计划技术的广泛应用。因此,必须大力开发工程网络计划技术,使其实现资源、成本、工期的整体优化目标。3.3加强网络计划中资源优化软件的开发由于网络计划中资源优化软件的缺乏,相关计算量较大且比较复杂,大大增大了相关人力的消耗量,这也是一种资源的浪费。因此,必须大力加强网络计划中资源优化软件的开发和应用。或者在过去的一些软件中加入资源的优化和调整的功能,使网络计划软件能广泛的应用。在这些软件开发时,也应该将工期、资源、成本三方因素考虑进去,只有这样,才能实现整体优化目标。

4计算机辅助建设工程项目进度控制的意义

国外有很多用于进度计划编制的商业软件,自20世纪70年代末期和80年代初期开始,我国也开始研制进度计划软件,这些软件都是在工程网络计划原理的基础上编制的,应用这些软件可以实现计算机辅助建设工程项目进度计划的编制和调整,以确定工程网络计划的时间参数。

4.1解决当工程网络计划计算量大,而手工计算难以承担的困难。

4.2确保工程网络计划计算的准确性

资源优化的方法篇3

[关键词]价值工程复合人力资源价值模型复合成本管理法

一、引言

价值工程在工程项目领域的应用已较为成熟,但在物流领域的应用相对较少,只是在物流服务的成本控制和人力资源成本管理中有一定的探索,并且价值工程在物流企业人力资源成本管理的应用中,仅停留在理论阐述或粗放式的硬性量化比较阶段,没有确定具体的目标值来衡量现行物流企业人力资源局部成本与服务功能是否匹配,更没有意识到跨群体比较的不可行性。本文从当前物流企业人力资源成本管理的内容出发,建立了复合人力资源价值模型,运用价值工程方法定量地衡量企业内部各个层次人力资源的匹配情况,以达到优化物流企业人力资源成本的目标。基于复合人力资源价值模型进行成本分析的方法可称为复合成本管理法,该方法概念清晰,思路明确,具有全局性、针对性和合理性的优点。

二、基于价值工程的物流企业人力资源成本分析

1.价值工程与人力资源价值工程的界定

价值工程(Ve),亦被称为价值分析(Va),或者功能成本分析(FCa),是一种以提高产品和作业价值为目标的管理技术。价值工程主要涉及到价值(V)、功能(F)和寿命周期成本(C)三个基本要素。其表达式为:价值(V)=功能(F)/成本(C)。

事实上,价值工程不仅是一种管理技术,更是一种管理思想。只要是为获得一定功能而耗费了成本,就有必要对其价值进行科学地衡量;人力资源的管理和开发亦是如此。把人力资源当作一项产品来看待的话,人力资源功能(F),可以理解为人力资源能够为企业提供的效用,即人力资源的服务量,其实质就是人力资源的使用价值。人力资源成本(C)则应该界定为从人力资源进入某企业到人力资源离开该企业,企业为了发挥其效能支付的所有费用。值得注意的是,这里所讨论的人力资源价值(V)是一种比较价值,是通过人力资源功能与人力资源成本的比较,来确定将要进行的人力资源投资是否“值得”。

依据价值工程原理[,结合传统的人力资源管理成本管理特点,不难得出提高企业人力资源价值的途径一般有五种:(1)成本不变,提高功能(2)功能不变,降低成本(3)降低成本,提高功能(4)适当增加成本,大幅提高功能(5)适当降低功能,致使成本大幅下降。

2.物流企业的人力资源成本构成

物流企业人力资源总成本是人力资源取得成本、人力资源开发培训成本、人力资源使用成本、人力资源保障成本、人力资源离职成本的总和。成本构成如图1所示:

3.基于价值工程的物流企业人力资源复合成本管理法

我们可以把传统意义上使用价值工程对企业进行成本优化的方法——作业成本法看成为单层成本管理法。单层成本管理法的主要缺点是对关联性弱的指标之间的硬性比较、忽略了成本构成的层次性。

由物流企业的人力资源成本构成可知,人力资源成本可以分为两个层次,即和。由此得出本文的成本管理思想:遵照由上至下、逐层实现的原则,首先运用价值工程对第一个层次进行成本配置,再对第二个层次各指标进行内部成本配置。此方法可以称为复合成本管理法。其优点是:(1)对全局成本配置时,按层次进行,避免了传统方法中所有成本指标之间的硬性比较的缺点,兼顾全局性、合理性;(2)配置局部成本时,只需在需要范围内进行成本配置改进,具有针对性。

采用复合成本管理法能使管理者对企业内部的人事安排有更明确的计划,为企业不断开发新的人力资源管理方案、提高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活动的“柔性”提供了新的理论依据,最终使企业人力资源成本与人力资源功能的匹配趋于合理,为企业带来更大的经济效益。

三、物流企业人力资源复合成本管理方法的数学实现

1.单层成本管理法的数学实现

当优化上层时,人力资源总成本作为总体,人力资源取得成本、人力资源开发培训成本、人力资源使用成本、人力资源保障成本和人力资源离职成本作为个体。当优化下层时,人力资源取得成本等作为总体,其下级分项作为个体。只需连续运用单层成本管理法,即可实现复合管理法的优化配置。

四、算例

假设某物流公司拟采用复合管理法进行成本调整,当前的人力资源成本构成如图2所示:

首先进行人力资源总成本的优化,同时将人力资源总成本降为原来的90%。专家打分的功能评价系数为,进行首次优化后的总成本结构如图3所示:

再以优化后的人力资源取得成本、人力资源开发培训成本、人力资源使用成本、人力资源保障成本和人力资源离职成本作为总体,相应的下级分项作为个体,分别进行优化。二次优化后的最终成本构成如图4所示:

进行二级优化时,专家打分的功能评价系数分别为:

经过两次优化后,企业的人力资源成本构成趋于合理。通过对比图2和图4我们容易发现:进行成本优化前后,虽然C4各个分项的成本系数与功能评价系数相等,但是由于C4自身成本构成的不合理性,导致其各分项的成本仍需进行调整。这表明,上层进行成本优化后,下层需要进行相应的成本优化。倘若上层的成本构成合理,那么仅对下层的不合理指标进行内部优化即可,此时复合成本管理法退化为局部的单层成本管理法。

五、结论

1.将管理学的思想融入物流企业的人力资源成本优化中,提出了基于价值工程的复合成本管理法并给出了算例。

2.采取复合成本管理法对物流企业人力资源进行全局成本配置时,能避免传统方法中所有成本指标之间的硬性比较,更具“柔性”;进行配置局部成本时,只需在不合理指标内部进行优化,更具针对性。

3.复合成本管理法可以退化为单一层次的成本优化,也可以拓展到三层或更多层次的成本优化,为价值工程的进一步应用奠定了理论基础。

参考文献:

[1]徐茜:价值工程的物流服务成本控制[J].中国物流与采购,2007,(01)

[2]陈德刚:物流企业人力资源成本管理探讨[J].商场现代化,2006.(6):246

[3]谭任绩:对现代物流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思考[J].湖南商学院学,2003(3):54~55

[4]周润仙.基于价值的人力资源管理研究[J].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2006(4):129~134

[5]张明亲杨倩:价值工程在物流目标成本控制中的应用[J].论坛,2004(4):66~68

[6]周润仙:论基于价值的人力资源管理[J].商业时代?学术评论,2006(13):42~45

[7]朱伟生:物流成本管理[m].机械工业出版社,2004:11~62

[8]邓凤祥:现代物流成本管理[m].经济管理出版社,2003:51~73

[9]顾煜:物流价值管理系统探讨[J].财会月刊理论,2005.(9):29~31

[10]邱利:活动成本法在物流企业中的应用[J].河南科技,2005.(7):32~33

[11]左小明等:价值工程在服务业中应用的探索[J].价值工程,2004(4):49~50

资源优化的方法篇4

abstract:Basedontheproblemsanddisadvantagesatthetraditionalhighwayconstructionnetworkchartoptimization,usingtheheuristicsearchalgorithmandgeneticalgorithm,thepaperoptimizedandregulatedthenetworkplanofhighwaynetworkoptimizationfromthreeaspectssuchastime,costsandresources.

关键词:网络图优化;数学建模;综合优化法

Keywords:networkchartoptimization;mathematicalmodeling;comprehensiveoptimizationmethod

中图分类号:U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1)12-0106-01

1网络图优化含义

在传统的计划工作中,曾广泛地利用横道图来安排形象进度。这种横道图可以简单、清晰地表达计划的总工期和进度安排,有利于提高管理水平和促进生产的发展。但是,横道图作为计划管理的一种工具,却不能反映各个工序之间的相互关系。网络计划技术目前已作为一门管理科学,应用于生产实践的各个领域之中。近年来,随着概率论、模拟技术及信号流图理论的发展,网络计划技术己从最初的把各道工序的发生时间的取值看作固定值的Cpm技术,发展到目前用概率表示工序发生的随机性、用期望值代替固定时间取值的随机网络计划技术。所谓优化,就是在满足既定条件下,利用时差不断改善网络计划的最初方案,按一定的衡量指标寻求最优方案。理想的衡量指标包括时间、资源、成本等多种因素,其优化的目的就是使一个网络达到工期最短、资源最优、成本最低。当人力、物力和资金供应受到某种限制的条件下,如何实现时间、资源成本三大优化:即资源有限工期最短的优化;工期有限资源均衡的优化;最佳工期、最低成本的优化以及本文所讨论的综合优化。

2施工计划进度网络的综合优化

网络计划优化是项整体性很强的工作,在具体进行过程中,必须注意到整体和局部的关系。任何一项工程都是有许多分项工程构成的,要解决整个工程的最优化问题,就必须要求每一分项工程实现最优化,因为分项工程最优化是整个工程最优化的基础。但是整体工程最优化,并不等于各个分项工程最优化的总和,而是各个分项工程经济效果的最终反映。所以分项工程最优化是必须以总体工程最优化为指导,如果整体最优化组织不好,各分项工程可能为了本身的最优化而互相排挤,互相抵消,那么,即使各分项工程的经济效益提高了,整体工程的经济效果可能很不好。从整体工程最优化和分项工程最优化的关系来看,必须实行有效的计划组织和控制工作。即在整体工程最优化的指导下,组织提高各个分项工程的经济效果。

一项公路工程计划方案,是由工期、成本、资源消耗、质量等多种经济指标构成的。因此。建立一个数学模型来反映他们之间的相互关系,从而实现工程的总体优化便变的特别有意义。在以上的各种优化中,施工进度网络计划优化法一般只进行两个指标间的优化。在当前的公路中,施工企业应有较大的经营自,企业的决策者既可比较现有约束条件下的得失,也可权衡改变条件的利弊,目的就是能使企业获得较好的经济效益。因此,施工进度的网络优化不应只是被动地去适应资源条件和其他条件的限制,而应主动地去设计能使企业获得最佳经济效益的方案。针对以上问题,能否有一种同时考虑工期,成本(费用),资源三个指标的优化方法,从整体角度来进行综合优化呢?以下从公路施工的最大效益的角度出发,构造数学模型,这个模型综合考虑公路施工中的进度、资源、费用等要素,最后给出可行的数学解。

3公路施工进度的网络优化

对资源均衡的优化目前主要采用“消峰填谷”法,利用工序的时差,反复调整,拉平资源消耗的高峰。这种方法计算过程复杂,对于工序繁多的大型工程,即使采用计算机求解也需要较长时间,而且计算结果是近似最优解,误差比较大。

近几年发展起来的遗传算法,是一种模拟生物进化的自适应随机搜索方法,由于它对问题本身的限制较少,对问题目标函数和约束条件既不要求可微也不要求连续,仅要求该问题是可计算的。同时,它的搜索始终遍及整个解空间,能找到近乎全局最优解,因而在网络计划优化方面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

作为一种新的优化技术,遗传算法受到了广泛的注意。它在解优化问题时有以下四大优点。第一,遗传算法对所解的优化问题没有太多的数学要求。由于它的进化特性。它在解的搜索中不需要了解问题的内在性质。遗传算法可以处理任意形式的目标函数和约束,无论是线性的还是非线性的,离散的还是连续的,甚至混合的搜索空间。第二,进化算子的各态历经性使得遗传算法能够非常有效地进行概率意义下的全局搜索,而传统的优化方法则是通过邻近点比较而移向较好点,从而达到收敛的局部搜索过程。这样,只有问题具有凸性时才能找到全局最优解,因为这时任何局部解都是全局最优解。第三,遗传算法对各种特殊问题可以提供极大的灵活性来混合构造领域独立的启发式,从而保证算法的有效性。第四,它的搜索始终遍及整个解空间,能找到近乎全局最优解,因而在公路施工网络计划优化方面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

当一项工程计划编制了网络计划后,要是工程计划如期实施,为了获得质量优良、资源消耗少、工程成本低的效果,就必须对资源进行较好的分配和安排,力求每天所需资源量接均值,避免出现资源需求量大起大落的现象。均衡施工可以大大减少资源需求量的强度、机械设备和运输工具需要量以及施工现场的各种临时设施,降低施工管理费,避免不必要的损失,从而降低工程造价。

“工期固定、资源均衡”就是在不延长总工期的前提下,调整非关键工序的作业起讫时间达到资源尽可能均衡的目的。根据资源分布函数的均方差、极差和资源的需要量变化的频繁程度等指标,来衡量资源是否均衡。上述指标愈小,说明资源愈均衡。在实际工程中,很难使上述指标都达到最小,因此往往根据所需均衡的资源选一种最合适的指标作为衡量标准。

4结语

在当前的公路工程施工中,施工企业应有较大的经营自,企业的决策者既可比较现有约束条件下的得失,也可权衡改变条件的利弊,目的就是能使企业获得较好的经济效益。本文在网络优化中同时考虑工期、成本(费用)、资源三个指标,从整体角度来进行综合优化,首次从公路施工的最大效益的角度出发,构造了数学模型,模型综合考虑公路施工中的进度、资源、费用等要素,最后给出可行的数学解,通过实例计算,详细说明了计算过程。

资源优化的方法篇5

【关键词】多项目;资源均衡;模拟植物生长算法

项目的进度计划决定了项目的资源需求计划,均衡施工有利于平缓资源需求量的强度,提高资源使用率,减少各种临时设施,降低施工管理费,从而削减资源使用成本,降低项目总造价。因此,企业在项目计划和控制过程中,需要合理安排项目各项工作的进度,保证完工日期的同时均衡工期范围内的资源需求。这也就是“工期固定—资源均衡”的资源优化问题。随着经济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企业面临着多项目管理的环境,资源配置是多项目管理的核心,因为资源配置的合理性将直接影响到企业组织多项目运作的成本与效益。如何制定出合理的进度计划,优化各项目之间的资源配置是当代项目管理者成本控制工作的重要内容。仅仅对各项目进行资源均衡优化,只能均衡各项目内部的资源需求,并不能保证整个企业的资源需求处于最佳均衡状态,因此研究多项目资源均衡问题更具现实意义。

资源均衡问题本质上是一个组合优化问题,其计算复杂度随着问题的规模呈指数增长,因此对于大型而又复杂的资源优化问题在理论上属于np问题。目前,国内外学者提出了许多求解该问题的方法,大体可以归纳为以下两类:精确算法和启发式算法。精确算法由于难以有效解决大型而又复杂的问题,所以在实际工作中很少采用。启发式算法包括基于优先规则的启发式算法,以及元启发式算法即智能算法。基于优先规则的启发式算法过多地依赖问题本身以及人们对问题的认识和经验,所以通用性较差且容易陷入局部最优。智能算法是通过模拟生物的行为或自然界的现象来解决目标优化问题,主要包括遗传算法、粒子群算法和模拟退火算法等。智能算法具有适用性强,求解效率快,结果可靠的特点,因此越来越多学者致力于开发和改进智能算法用以解决此类资源优化问题,取得良好的成果。

模拟植物生长算法具有原理简单,参数设置少优点,并且采用兼备随机性和方向性的搜索机制,在求解整数规划问题上具有很大的优越性。本文主要研究的是运用改进的模拟植物生长算法求解多项目资源均衡问题,并通过实例仿真验证其有效性。

1.多项目资源优化数学模型的构建

典型的多项目资源优化问题通常基于以下假设:(1)各项目的工作数目J以及各工作的资源消耗量确定不变;(2)各项目的工作之间的工艺关系确定;(3)各工作在执行过程中不间断。

问题描述如下:某单位有m个并行的工程项目集合V={1,2,……,m},项目k(k∈V)的工作任务集体为Bk={k1,k2,……,kn};Sk为项目k的开工时间,Fk为项目k的完工时间,且每个项目的Sk和Fk固定不变;Ski是指工作ki的实际开始时间;LSki是指工作ki的最晚开始时间;dki表示工作ki的持续时间;pki为是项目k中工作j的紧前工作集;atk为项目k在(t-1,t)时段内正在执行的任务集合;Rj表示工作j资源消耗量;R(t)表示(t-1,t)时段内m个项目的资源消耗总量。

资源均衡有多种评价指标,本文采用常用的资源方差作为目标函数,则该问题的数学模型为:

目标函数:(1)

其中:

约束条件:(2)

式(2)定义的是时序约束表示工作ki必须在其所有紧前工作完成后才能开始,并且不得晚于其最晚开始时间否则影响该子项目工期目标。

2.模拟植物生长算法

模拟植物生长算法是受大自然中植物生长的向光性机理的启发,将优化问题的可行域当作生长环境,全局最优点当作光源,整个搜寻优化解的过程视为一棵虚拟植物生长的生长过程,当整株虚拟植物完全成熟,整个优化过程也就结束,最终输出优化的结果。

模拟植物生长算法由于对目标函数和约束条件的要求宽松,迭代次数少,效率高运行速度快等优点,广泛用于实际工程技术领域,求解复杂的整数规化问题。

(1)植物的生长机理

植物由根、主干、枝叶和生长点组成。生物学中的暗箱实验证实了植物生长具有向光生长的特性,究其根源,在于一种叫做生长素的物质,也称形态素。主干和枝的生长顺序和向光性正是由分布在枝干上的生长点的生长素浓度决定。当形态素浓度大于零时,主干和枝的生长点就开始生长且形态素浓度大的生长点优先获得生长机会。每一次生长动作结束后,形态素将根据新系统所在环境的改变而重新向各生长点分配。生长一般过程可以描述为:1)一个茎杆破土而土,分布其上的生长点发出新枝;2)大多数新枝又长出更新的枝,此行为反复进行;3)不同的枝彼此有相似性,整个植物有自相似结构。

(2)植物生长的数学模拟

文献[6]建立以L-系统为基础的植物生长演绎方式和以植物向光性理论为基础的概率生长模型。概率生长模型作为算法核心内容,其主要思想为:一株植物从根部所在的点S0开始生长出主干m,假定m上有k个比根部光照条件好的生长点Sm1,Sm2,...,Smk,那么各生长点的形态素浓度Cm1,Cm2,...,Cmk计算公式如(3)所示:

式中g(.)为背光函数,其值越小表示其光照条件越好,形态素浓度取值范围为(0,1),从公式可以看出,各点形态素浓度最终取决于生长点本身的光照条件。易知:

即所有生长点的形态素浓度构成图1所示的空间。随机产生(0,1)之间的数,这个数落在某一区间,该区间对应的生长点即在下一时刻的生长,显然形态素浓度越大,区间长度越大,被选择的概率也就越大,这符合实际的植物生长规律。

图1形态素浓度状态空间

当选定某一主干生长点如Cm1生长出枝m后,同样假定有q个比根部光照条件好的点,此时要对所有主干和枝干的所有未生长过的以及新的生长点形态素浓度重新计算,公式如(4)所示:

同理可知,所有生长点的形态素浓度累加和为1,然后同样采用随机抽取的方式选择下一轮的生长点,此过程反复进行直至整株植物生长完成。

3.基于改进模拟植物生长算法的资源均衡优化

3.1决策变量选取与取值整形化

项目资源优化调整的是非关键工作的开始时间,所以选取非关键工作的开始时间为决策变量。模拟植物生长算法是一种解决整数规化问题的全局优化算法,因此对于工程项目工作任务持续时间非整天的情况,在运用算法前需要对工作任务的持续时间数据整数化,处理方法为:把所有工作持续时间的最大公因子(GCD)作为时间单位[7],然后按新时间单位重新计量各工作的持续数量,优化后需要把结果乘以新计量单位以还原成实际的时间。例如:工作a的持续时间为1.2天,工作B的持续时间为1.6天,则新的计量单位为0.4天,整形化后a,B的持续时间分别为3和4。

3.2生长点集合的更新策略和步长的选取

由于工程项目往往都包括多项工作任务,因此如果单纯采用基本的模拟植物生长算法进行迭代搜索,几轮过后生长点将极其庞大,收敛速度非常迟缓,难以适用于规模稍大的项目。因此,本文采用下述措施改进算法流程。选择更新周期n,每迭代n次进行一次生长点的裁剪,将生长点集合中不劣于最优解Fmin的点保存下来作为新的生长点集,同时将最优解Fmin定为下一搜索周期的评价基准值,即后续寻找的点,只有当它的目标函数大于或等于最优值Fmin时,才会被加入到新生长点集中。n的值正相关于收敛结果,负相关于收敛速度。

基本的模拟生长算法在整个搜索过程中,始终以初始点的目标函数值作为后续点的评价基准值,而改进后的算法每完成一个周期的迭代后就更新下一周期搜索过程的基准值。生长点集合门槛的逐步提高极大地削减了生长空间的规模,加快算法的收敛速度,提高了算法的适用性。

资源均衡优化是以工期固定为前提,所以非关键工作开始时间必定介于最早开始时间和最晚开始时间范围内。因此,我们可以设定生长基点XB各维度变量以该维度对应工作的最早和最晚开始时间为边界进行搜索,进而根据公式(5)设置步长。

其中,λ+表示向各维度正方向搜索的最大步长;λ+表示向各维度负方向搜索的最大步长;eS表示各维度工作的最早开始时间;LS表示各维度工作的最晚开始时间。

3.3形态素浓度计算公式的调整

鉴于改进后的算法保留了目标函数值与评价基准值相等的点作为生长点,我们相应地对形态素浓度计算公式(6)作如下的调整,以保证为每一个生长点都分配了形态素。

其中,λ为(0,1)之间的随机数。

3.4调整后的算法步骤

基于模拟植物生长算法的多项目资源均衡问题优化过程如图2所示:

Step1:选择可行的初始点x0,生长基点XB=x0,设置步长step=λ;初始化最优变量值Xmin=x0和最优解Fmin=f(x0),参照目标函数值f0=f(x0);生长点集Growset=[x0],成长基点集mature=[]。

Step2:在基点的领域内沿坐标轴的正负方向搜索步长λ范围内的新生长点(目标函数值小于或等于f0的点)并将其加入到生长点集中,将该基点从生长点集移除到成长基点集中,同时不断更新最优变量Xmin和最优解Fmin。

Step3:判断是否满足停止条件Growset=[],如满足输出最优变量值和最优解,否则转第4步。

Step4:如果迭代次数不为n的倍数,按公式(6)计算各点的形态素浓度,产生一个随机数,生成新的生长基点转第2步,否则转第5步。

Step5:进行“剪枝”。在生长点集中保留不劣于当前搜索到的最优解Fmin的生长点,同时将其他生长点移除至成长基点集中,更新f0=Fmin按公式(6)计算各点的形态素浓度,产生一个随机数,生成新的生长基点转第2步。

4.算例及分析

本文的算例采用文献[2]中的实例,运用模拟植物生长算法比较合并前后的资源方差差异,另外通过对比遗传算法和粒子群算法,来验证模拟植物生长算法解决资源均衡优化问题的有效性。

某单位有三项并行的工程项目,它们共享一个资源库。为了避免资源需求的高低起伏减少资源成本,我们需要合理安排各项工作的进度达到资源均衡。为了方便网络计划的调整,本文通过添加占用时间的虚工作来合并各项目的网络计划,合并后的双代号网络计划如图3所示,项目1的开始节点为2,开始时间为第0天,持续时间为14天,项目2的开始节点3,开始时间为第1天,持续时间为19天,项目3的开始节点为4,开始时间为第4天,持续时间为16天。节点1和节点7分别为合并后的网络计划的起点节点和终点节点。它们与各子项目的开始和完成节点之间的虚箭线1-2,1-3,1-4,23-27,26-27,25-27为辅助工作,各自的持续时间分别为0,1,4,6,0,0。

采用改进后的模拟植物生长算法,分别对三个子项目进行资源优化,如果按子项目各自达到资源均衡的方案部署工作,该单位的资源需求方差反而高达187.09。对合并后的项目进行优化得到最优解为54.79,相比之下,资源的波动状态得到了有效的缓解。各项工作的安排如表1所示:

分别用遗传算法和粒子群算法对该实例进行多次试算,遗传算法的最好的优化结果为56.39,粒子群算法的最好优化结果为54.79。但是在算法稳定性和收敛速度上,粒子群算法略逊于模拟植物生长算法。由此可知,改进后的模拟植物生长算法能够很好的解决多项目资源均衡问题,并且在算法稳定性、计算精度和收敛速度上具有一定的优越性。图4显示了模拟植物生长算法的优化进程,从图中可以看出算法具有非常明显的收敛趋势。

5.结论

本文将改进的模拟植物生长算法运用到多项目资源均衡优化问题中,构建了多项目资源均衡问题的数学模型,并给出了算法的流程,进行实例验证,得出以下结论。

第一,针对多项目之间资源需求冲突的现象,企业需要正确处理整体与部分的关系。企业分别对各个项目进行资源均衡优化,并不能使整个企业的资源分布均衡。企业应将所有项目视为一个整体,统筹安排各项目资源供给,才能更好地减少资源成本。

第二,改进的模拟植物生长算法为资源均衡问题提供了一种有效的解决方法。该算法参数设置少、稳定性好、收敛速度快而且计算结果精确,适合大型而又复杂问题的优化,可为现代化的项目管理软件提供技术支持,用以解决实际工程中的资源优化问题。

参考文献

[1]艾鑫.多项目管理中资源冲突及优化配置研究[D].重庆:重庆大学,2011.

[2]王为新,李原.多项目资源均衡问题及其遗传算法[J].计算机应用研究,2006(12):46-47.

[3]宋述杰.基于基因算法的多工况多资源均衡优化研究[D].大连:大连理工大学,2009.

[4]李彤.基于模拟植物生长算法的二级整数规化算法研究[D].天津:天津大学,2004.

[5]郗莹,马良,戴秋萍.多目标旅行商问题的模拟植物生长算法求解[J].计算机应用研究,2012,29(10):3734-3735.

[6]李彤,王春峰等.求解整数规划的一种仿生类全局优化算法——模拟植物生长算法[J].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2005(1):76-81.

[7]唐海波,叶春明.基于模拟植物生长算法的车间调度问题研究[J].机械科学与技术,2010,29(11):1583.

作者简介:

资源优化的方法篇6

关键词:人力资源会计人力资源成本会计人力资源价值会计人力资源效益

为了促进企业的人力资源系统的有效优化,我们要进行人力资源会计计量方法的更新应用,以满足企业的内部经营管理的需要,通过对相关人力资源会计计量模式的应用,保障企业的内部管理模式的健全,促进企业的综合效益的实现,实现其内部环节的有效控制,保障企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一、关于企业人力资源会计计量系统的分析

1.为了实现对企业人力资源会计系统的优化,我们首先要进行人力资源成本环节的分析,通过对其人力资源系统的有效分析,促进其人力资源计量模式的健全,以满足实际工作的需要,通过对其计量支出人力资源成本形式及其人力资源投入环节的优化,实现企业的内部经营管理的稳定运行。通过对其计量人力资源价值模式的应用,满足企业的实际发展的需要。

为了促进企业的人力资源会计计量方法的健全,我们要进行人力资源成本计量模式、历史成本模式的深化,促进其也的人力资源系统的健全,实现其相关成本支出环节优化,促进其计价方法模式的优化。在此过程中,通过对该工作模式的应用,进行人力资源投资支出环节的优化,促进其人力资源资本性投资环节的有效应用,满足人力资源成本的发展需要。通过对其人力自愿的耗用情况的分析,促进对其人力资源成本环节的有效控制,促进其操作模式的优化发展。我们也要进行计价原则的应用,确保其人力资源会计系统及其非人力资源系统环节的有效协调,这是人力资源系统内部环节的协调的要求。通过对其人力资源的内部管理模式的优化,促进其人力资源整体运行质量效率的提升,满足企业的发展需要。

2.在此过程中,我们要重视重置成本法的有效应用,通过对市场环境的有效了解深化,促进该模式的稳定运行,通过对企业的内部人力资源情况的分析,促进其相关管理模式的资本化,促进其人力资源的重置成本环节的分析,促进其整体环节的重置成本管理的协调化。通过对人力资源的相关价值的有效应用,满足实际计量方法模式的需要,进行其管理决策的深化,促进其下序环节的稳定运西瓜。在此环节中,由于其重置成本估价环节的复杂性、主观性,我们要进行其内部结构的优化。促进其计量计价模式的更新,通过其人力资源的实际经济价值环节的应用,促进其人力资源成本的有效核算,以有效突破传统会计管理模式的局限性。

为了促进人力资源环节的有效优化,我们要进行人力资源价值的深化,确保其企业的内部运作环节的稳定运行。通过对其推算方法的应用,促进其企业内部管理模式的深化,促进人力资源会计管理模式的深化,保证企业的经济发展的稳定性,促进其其非货币性价值计量模式及其货币性价值计量模式的优化,以满足实际工作的需要。通过对未来工资报酬折现法的应用,促进其企业的人力资源会计系统的有效控制,确保其人力资源价值的有效核算,促进其内部工资薪酬环节的不断深化,以满足实际工作的需要,促进其人力资源价值的实现,保证企业整体运作系统环节的稳定运行。该方法以效率因索作为末来工资的调整值,以调整后的末来工资报酬折现值来计算人力资源的价值。具体来讲是将职工末来工资报酬乘以反映企业盈利水平与本行业平均盈利水平差别的效率系数作为人力资源价值。这种方法是在职工工资与企业价值之间存在确定关系的假设前提下,能够准确地、动态地反映人力资源产出的价值信息。但该方法对中小企业也存在明显的局限性,因为它用单个员工在末来5年内所获得的工资收入代表其对企业的经济价值,而中小企业的员工流动性大,末来5年的工资很难准确计量,所以们们会低估人力资源的经济价值。

3.为了保证企业的人力资源系统的完善,我们也要进行未来收益折现法的应用,促进其企业未来收益环节的完善,确保其人力资源价值系统的完善,促进其人力资源价值计量环节的优化,促进其企业实际人力资源运作模式的深化,避免出现低估人力资源价值情况的出现,测促进其人力资源的使用年限环节的有效控制。我们也要进行商誉法模式的有效应用,确保其商誉价值的实现,通过对人力资源投资率的优化,促进企业的人力资源价值的实现,保证企业的稳定运行,促进企业的经济运作模式的深化,满足实际工作的需要。实现企业的综合效益。这种方法方法基于过去每年的实际收益数额,更具有客观性,但没有考虑时间价值与人力资源的交换价值,导致其准确度不高;如果企业实际收益低于行业平均收益时会低估人资源的价值。该方法以一定时期内人力资源价值的变化情况为依据,建立一个人力资源发展指数,根据基期的人力资源价值推算出以后年度的人力资源价值。该方法目前实施具有一定难度。

二、非货币性价值计量模式的深化

人力资源价值的非货币性计量方法对于企业的稳定运行也是很必要的,通过对其相关模糊计量模式的应用,及其定性描述环节的优化,促进其人力资源价值的有效控制,确保其企业的整体运作环节的优化,促进其人力资源价值计量模式更新,促进其企业创造价值能力的提升,满足人力资源价值计量模式的优化,确保其企业内部环节的有效运作,因此我们要进行相关管理方法的应用,促进其企业的内部管理环节的优化,确保企业的综合运行质量效率的提升。通过对绩效评估法的应用,确保其员工的知识水平、工作经验极其工作态度环节的有效优化,促进其实际工作的稳定开展,以确保其计量人力资源价值的实现,保障其人力资源的经济效益的提升,进行综合衡量和评价以计量人力资源的价值,并提供与人力资源管理决策相关的信息。这种方法有利于合理使用人力资源,改进人力资源管理,提高人力资源的经济效益。技能表记载法,该方法是通过对各个员工的素质构成和能力特征进行分等衡量,如确定受教育程度、学习培训次数、知识结构、工作经历、工作态度、业务技能、适应能力以及实际工作业绩等方面的一些定量化数据并编制一览表进行分等衡量,以评价人力资源价值。

为了促进企业的稳定运行,我们要进行模糊计量法模式的应用,促进其企业的综合效益的提升,通过相关方式的应用,实现其综合评价模式的深化,因此我们要进行其企业运作步骤的深化,通过对其人力资源价值货币表现模式的应用,促进其测评环节的稳定运行。我们也要进行权数环节的有效运行,确保其各个特征要素的有效学习,满足实际工作的需要。在实际运作环节中我们要注意权数系统的内部运营的模式,通过对其内部环节的深化,促进其下序环节的稳定运行。应根据它们对人力资源价值影响的主次关系确定它们的加权系数。第三步是评定计分,由考评人员对测评对象的各个要素进行评定计分。分值计量,对考评人员的评定结果进行等级分配率统计,并运用模糊知阵的运算,计算其分值。隶属度计算、根据计算的分值,确定其隶属度。在计算人力资源价值时,由于个体差异使得人力资本具有非同质性,根据一般能力、完成特定工作的能力、组织管理能力以及资源配置能力不对称分布,可将企业内的人力资本分成以下三类进行计量。

三、结语

企业的综合效益的提升,离不开其人力资源会计计量方法的应用,离不开该系统的健全,这需要我们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相关环节的优化,以保证实际企业的经济运行质量效率的提升。

参考文献:

资源优化的方法篇7

关键词:教育云存储;聚类分析;副本管理策略

中图分类号:tp315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8454(2014)13-0034-03

一、引言

提供快速、高效的教育资源服务一直是教育公共服务平台追求的目标。早在2010年7月,教育部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公开征求意见稿)中就明确提出,“要建立开放灵活的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促进优质教育资源普及共享”。而在当今21世纪的信息时代,信息技术得到了飞速发展,如何应用信息技术提高教育资源服务的效率与质量,进而加快我国教育信息化进程是我国教育发展规划中的一个重要命题。

随着教育信息化进程的不断深入,教学模式、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也以多样化的形式发展,但随之而来教育资源的数据量也会以几何级数增长,导致教育资源服务面临着海量数据管理困难、数据存储成本高、响应速度慢等难题。而随着云计算的出现,其提供的云存储是一个易于扩展的、虚拟化的存储资源池,可以向用户提供海量的信息存储,使国内外有关教育存储的学者将研究的视角转移到云存储领域当中。但他们更多关注的是如何把云计算技术移植到教育领域中,忽略了教育资源本身具有的特性,如强交互性、多态性、个性化等特点,而现有云计算提供通用的存储机制难以满足这些教育特殊性的需求。因此,如何结合教育资源自身的特点对云存储的存储机制进行优化则成为现代教育资源服务技术迫切需要解决的重点问题之一。本文尝试从教育资源数据访问特性的角度出发,采用基于模糊c均值的聚类算法,建构相应的教育云存储的副本管理策略,以此来优化云存储的存储机制,从而提高教育资源的服务效率与质量。

二、相关研究

1.云环境下的副本管理策略研究

海量数据的存储与管理不仅给资源管理与调度带来了挑战,对副本管理也提出了新的要求,良好的副本管理策略不仅可以有效地提高海量数据处理平台的性能,也能有效地保障数据的可靠性,提高数据可用性和可扩展性。为了提升云存储系统的效率与性能,许多学者都在关注副本机制的研究。YiJiewanG等[1]对分布式系统中的数据副本技术提出了间接副本算法,可以减少副本重复存储和存储开销,使存储系统的持久性和安全性提高。mohamedY.eltabkh[2]等针对Hadoop缺少对同一组节点协同定位相关数据的能力,提出了CoHadoop的数据放置策略。魏青松[3]等提出了一种旨在用最小的代价获得最高的效益,同时提高云存储性能和负载平衡的CDRm模型。许信等[4]提出了一种面向可靠性副本管理策略,该策略将副本放置的过程分为副本初次放置与自适应放置,在初次放置时主要考虑节点的存储剩余空间、当前QoS负载Load、失效次数、历史访问次数等参数,从而得到副本放置倾向度,然后选择倾向度最高的节点进行放置。熊润群等[5]提出了基于QoS偏好感知的副本选择策略,该策略使用了层次分析法建立了副本选择的三维QoS模型,并使用模糊综合法对节点进行综合评价,最终得到具有最高QoS满意度的副本节点,来为各类个体服务质量敏感的用户提供合理的副本策略。可以看出,许多学者提出的云存储优化机制,通常都使用了副本技术。副本技术是云存储系统的关键技术之一,通过研究对数据副本进行合理的管理,可以改进客户访问数据的性能,加快各种服务的反应时间,同时还可以平衡系统的负载。但以上提出的存储优化方案缺少领域的针对性,目前结合教育资源特性来优化云存储的研究还比较少,也缺乏相关的实践验证。

2.数据访问模式的研究

随着资源越来越数字化与网络化,使资源的数据访问模式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许多研究开始关注资源数据访问特性来提高资源服务质量,包括资源的重用性、相似性、聚集性、生存性等特性。Francisco等[6]对校园的移动无线用户聚集现象进行了统计,经过分析发现对于无线接入来说13%的网站占据了70%的访问量,而且当地理位置比较接近的用户更有可能查询相同数据,对于出现这种现象的环境具有查询和信息的空间聚集性。HUanGLan等[7]基于Hadoop框架从web日志数据中提取用户信息,进而分析用户的访问行为,这是云存储中考虑用户访问模式的一个重要研究。吴俊杰[8]等对数据访问的重用性、相似性与亲和性这三种特性进行分析与优化,并基于这三种特性提出一种层次存储的访问分析与优化方法,这是考虑解决存储墙问题的一个重要研究。李梦源[9]等从用户体验质量的角度,分析云环境下用户访问服务的行为,利用其访问服务的偏好性,提出基于用户行为特征的服务选择策略,在保证较高性能的同时也提高了云服务的质量。根据以上分析,可以看出目前的数据访问模式很少有结合云存储技术进行研究的,即使有,也并没有明确地提出一个提高云存储效率的解决方案。

综上所述,国内外对海量资源优化、功能服务的研究重点是满足通用性需求,但目前满足教育领域资源云服务需要的研究比较少见,而结合教育资源数据访问模式研究云存储优化策略更是少见。为此,探究如何结合教育资源自身的特点对云存储的存储机制进行优化则成为现代教育资源服务技术关注的研究热点之一。

三、基于教育资源数据访问特性的云存储优化策略的设计

本文提出的基于教育资源数据访问特性的云存储优化策略的设计主要有两个步骤:第一个步骤是先要对教育资源数据访问特性进行优化;第二个步骤是对教育资源副本管理策略进行优化。其中,对教育资源数据访问特性的优化结果是副本管理策略优化的基础,其存储优化的框架如图1所示。

1.基于模糊聚类算法的教育资源数据访问特性优化策略的设计

教育资源的数据访问模式与一般的科学计算的数据访问模式有所不同,它属于多属性的访问模式,因为每个教育资源都有与之对应的元数据记录,该元数据在用户创建文件上传时,就描述了对应文件的属性,而每个属性都可以作为数据访问的一个特性。通过分析教育数据访问特性,发现影响数据访问较大的特性有:一是数据的访问量(聚集性);二是数据访问的生存周期(生存性)。为了体现教育用户对教育资源需求是多方面的,利用模糊聚类技术对用户的数据访问进行聚类,就可以很好地体现用户需求多兴趣大的特点,在进行聚类分析的时候能够得到更有效的聚类结果。本文通过采用基于模糊c均值的聚类算法对这两个访问特性进行分析与优化设计,并依据该优化策略结合副本管理策略来对云存储机制进行优化。其基于模糊c均值的聚类算法对数据访问特性优化算法的设计如下:

(1)根据相应的教育资源标准分类法对教育资源进行分类,如本文采用中图法对教育资源进行分类。

(2)分析和统计资源数据访问量和访问的生存周期,结合教育资源的分类,生成用户数据访问向量表,如表1所示。由此得到资源分类的向量:Ui=(wi1,wi2,…,wik,…win),其中,wik表示用户Ui对某种资源第K类的需求强度,n表示某种资源的类别总数,且■nk=1wik=1,其需求强度wik=wv×V+wt×t,wv代表第K类资源的用户数据访问量的权重,V代表第K类资源的用户数据访问次数,wt代表第K类资源的用户数据访问的生存周期的权重,t代表第K类资源的用户数据访问生存周期。

(3)相似用户的聚类计算,使用模糊c均值算法(FCm)对相似用户进行计算,输入参数为:聚类数目c和用户数据访问向量表。其输出结果:用户在各聚类中的隶属度和各聚类的聚类中心,从而可以获得各资源类别的热度文件。

通过以上算法设计,就可以对数据访问特性进行优化,从而为下面云存储副本管理策略优化提供优化条件的依据。

2.云存储副本管理策略优化的设计

根据上述数据访问特性优化获得各资源类别的热度文件,结合引入副本池对云存储副本管理策略进行优化。引入副本池,可以有效地提高用户的访问热点文件的传输质量。本文的副本管理策略设计主要是由副本创建策略和空间替换策略组成。副本创建策略主要是为了保证副本池中存在用户访问的热度文件副本,而空间替换策略主要是为了新到的副本创建请求提供存储空间。其算法设计流程如下:

(1)定义副本池的更新周期和副本池热度文件的生命周期。更新周期的赋值主要通过判断新的热度文件是否达到一定量来衡量。

(2)判断是否达到副本池的更新周期,若不达到,则跳至(5);若达到,则根据前面数据访问特性优化得到的用户向量值,将本次更新周期的副本池的各类热度文件与上一次更新周期的各类热度文件做比较,选择出新的热度文件加入副本池的文件,并将这些文件设为文件集n。

(3)判断副本池中副本存储空间文件集n的存储空间大小,设副本池的可用空间大小为Se,文件集n所需的存储空间大小为Sn。若没有,则跳至(4),若有,循环文件集n中的每一个热度文件,获取每一个请求创建副本的热度文件,选择相应的资源类别的服务节点Si,然后通过副本定位服务,找到该文件的存储位置,然后通过空间替换策略,在副本池中创建该热度文件副本。

(4)选择一个最长时间没有副本更新的节点,采用LRU的方法删除该节点中旧的副本,并更新副本池中可用存储空间的大小Se。如果Se

(5)判断服务器资源的使用情况,对服务器处于低能耗的时间内,执行该步骤:对已达到生命周期的热度文件进行删除,以释放副本池的存储空间,并返回副本池,可用存储空间大小为Se。

通过以上优化设计,可有效云存储的各类资源节点得到充分利用,优化云存储的服务调度。

四、结束语

教育云存储机制的优化是教育公共资源高度共享和资源的有效利用的关键技术之一,它一直是教育信息化发展的主要研究内容和研究方向。本文尝试从教育资源数据访问特性的角度出发,采用基于模糊c均值的聚类算法,建构相应的教育云存储的副本管理策略,以此来优化云存储的存储机制。实验表明该方法可以有效地控制数据存储成本,同时也提高了用户访问的响应速度,从而提高教育资源的服务效率与质量。

参考文献:

[1]YiJiewanG,SiJUnLi.ResearchandperformanceevaluationofDataReplicationtechnologyinDistributedStorageSystems.in2006Computersandmathematicswithapplications,pages1625-1632,2006.

[2]GiuseppeDeCandia,DenizHastorun,madanJampani,GunavardhanKakulapati,avinashLakshman,alexpilchin,peterVosshall,wernerVogels.SwaminathanSvasubramanian.Dynamo:amazon’sHighlyavailableKey-valueStore[C].SoSp’07,october14-17,2007.

[3]Qingsongwei,BharadwajVeeravalli,BozhaoGong,etc.CDRm:aCost-effectiveDynamicReplicationmanagementSchemeforCloudStorageCluster[C].2010ieeeinternationalConferenceonClusterComputing.

[4]许信.云存储系统服务质量控制与可靠性技术研究[D].浙江大学,2011.1.

[5]熊润群,罗军舟,宋爱波,金嘉晖.云计算环境下QoS偏好感知的副本选择策略[J].通信学报,2011(7):32,93-102.

[6]FranciscoChinchilla,markLindsey,mariapapadopouli.analysisofwirelessinformationLocalityandassociationpatternsinaCampus.inieee,2004.

[7]HUanGLan,wanGXiao-wei,ZHaiYan-dong,YanGBin.extractionofUserprofileBasedontheHadoopFramework.inieee,2009.

资源优化的方法篇8

[关键词]工行;重点支行;资源配置;竞争力

[中图分类号]f832.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2234(2013)09—0153—02

一、工行资源优化配置的含义

在经济学中,资源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资源是指自然资源;广义资源是指经济资源或生产要素,包括自然资源、劳动力和资本等。可以说,资源是指社会经济活动中人力、物力和财力的总和,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基本物质条件。在任何社会,人的需求作为一种欲望都是无止境的,而用来满足人们需求的资源确实有限的,因此,资源具有稀缺性。

资源配置是指资源的稀缺性决定了任何一个社会都必须通过一定的方式把有限的资源合理分配到社会的各个领域中去,以实现资源的最佳利用,即用最少的资源耗费,生产出最适用的商品和劳务,获取最佳的效益。

资源优化配置是指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不是由人的主观意志而是由市场根据平等性、竞争性、法制性和开放性的一般规律,由市场机制通过自动调节对资源实现的配置,即市场通过实行自由竞争和社会实体的自由选择,由价值规律来自动调节供给和需求双方的资源分布,用市场进行优胜劣汰,从而自动地实现对全社会资源的优化配置。简单而言,优化资源配置就是为了让资源得到更好的利用,而做的一些合理配置。资源优化配置的实质是能够带来高效率的资源使用,其着眼点在于“优化”,它既包括企业内部的人、财、物、科技、信息等资源的使用和安排的优化,也包括社会范围内人、财、物等资源配置的优化,经常所说的“劳动优化组合”,“改善企业经营管理”,“下岗分流,减员增效”等都是属于资源优化配置的范畴。一般来说,资源如果能够得到优化配置,经济效益会显著提高,经济能充满活力;否则,经济效益明显低下,经济发展会受到阻碍。

工行作为金融企业,其内部资源主要包括人力资源、财务资源、机构资源、人力费用资源、营销资源、信息资源、技术资源等。工行资源优化配置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按照降本增效的原则,结合分行所辖支行的不同贡献,将内部资源进行战略性、选择性和倾斜性向经营贡献度大的重点支行配置,实现工行经营效益最大化,从而获得持续发展的动力。

二、工行实行资源优化配置应遵循的原则

工行内部资源作为社会资源的主要组成部分,在社会资源配置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中介作用。工行资源各要素之间的协调运行,并在此基础上实现工行经营利润最大化,是工行资源优化配置的目标。工行资源优化配置必须以保证社会经济协调发展为前提,必须提高自身的经营效益,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其资源优化配置应遵循以下原则:

1.社会效益原则。工行属于为社会提供金融服务的第三产业,在服务社会中追求自身的效益最大化,是其经营目标。社会效益原则是由工行和经济的内在联系所决定的,体现的是社会、经济运行各要素之间的依存性特征,体现的是人类社会的结构特征。

2.绩效性原则。工行资源优化配置的业绩和效果最终体现在效益上,没有效益的资源配置和经营管理只能坐以待毙,在激烈竞争中落伍,被淘汰。因此,绩效性原则是工行资源优化配置的内在要求,是工行经营的根本因素,是工行经营动力机制的核心。

3.可持续发展原则。工行的资源优化配置既不能竭泽而渔,更不能寅吃卯粮,而应该树立长远经营意识,统筹兼顾,走可持续发展之路,这是工行的发展战略所决定的必然选择。

4.系统性开发原则。工行的资源系统是各种资源要素以一定方式、一定组织结构组成的复合体,资金、人力、财务、信息资源等都是构成工行资源系统的基本要素。工行资源系统是多阶梯系统,它的多级阶梯结构决定了工行是复杂敏感的社会经济资源系统的功能,因此,资源优化配置时一定要注重系统性。

5.重点性原则。工行内部资源总量是有限的,在经营过程中,资源的配置已经形成比较成型的模式。进行资源优化配置,必须打破常规,

避免面面俱到作法,要根据各支行、各部门、各项目、各产品的不同发展特点,进行资源的重点性和倾斜性配置,从而取得最佳效果。

三、工行实行重点支行资源优化配置的积极作用

1.推动支行内部应用技术和经营管理的进步,促进劳动效率提高。支行作为市场主体以利润最大化为目标从事经营活动,在竞争的作用下,劳动生产率较高,在竞争中处于主动地位,能够获得较高的收入。相反,劳动生产率较低,在竞争中处于被动地位,获得较少的收入以至蚀本。工行实行支行资源优化配置,能够使作为市场主体的支行,在市场机制的调节下,从自身利益出发,会主动地提高和采用先进的应用技术,改进经营管理,以提高劳动生产率,提升经营管理能力。

2.引导支行以市场为导向开展经营活动,实现可持续发展。工行实行支行资源优化配置,能够使支行将有限的资源投入关键之处,发挥事半功倍作用,从而取得最佳效益。市场是支行的“生命”,关系到支行经营效益的好坏和支行的发展。所以,面向市场进行经营,是支行发展的内在要求。

3.发挥竞争和优胜劣汰机制,增强综合竞争力。支行从事经营必然为争夺市场份额展开激烈的竞争,迫使支行在经营中强化管理,降低成本,提高效益;激励支行面向市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积累和自我发展;促使支行增强创新意识和锐意进取的活力。工行实行支行资源优化配置,能够使支行面对激烈竞争的市场,不断改进工作方式,创新工作方法,开发新产品,推出新服务,竞争目标客户,进而增强综合竞争力。

四、工行对重点支行实行资源优化配置措施

充分发挥资源优化配置的激励、约束和引导作用,着力优化支行资源配置,提升竞争发展能力,从而促进经营的快速发展。笔者认为优化支行资源配置,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优化人力资源配置。人力资源是经营中的最重要的资源,是竞争力的核心要素。坚持与金融资源、价值贡献相匹配的人力资源配置导向,加大对业务发展快、人均效益高的重点支行人员投入力度。首先,有效开发利用好现有人力资源,继续实施开放式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从系统和全局着手,通过调整激励机制等途径,积极推动员工从二线向一线、从后台向前台、从管理向营销岗位转移。其次,进一步完善支行人员配备,通过“增一线、控二线、减三线”和业务流程改造、运行管理改革、扁平化管理等一系列措施释放人力资源,将有创利能力、有创新激情的员工充实到一线从而确保全行的前台服务队伍不断壮大,实现人力资源价值最大化。再次,加强网点营销人员配置。以机构扁平化改革为契机,积极探索支行劳动力的优化组合,通过双向选择,促进人员,特别在营销人员在一、二级支行之间的有序流动。将取得afp(金融理财师)资格的员工在支行辖内进行统一配置,进一步充实网点的营销力量,力促网点由交易型向营销型转变。最后,对于新增人员进行倾斜配置,将新增人员的80%以上投入到重点支行,从而保证重点支行新增人员的数量和质量,在数量增加的基础上优化结构,按照盘活人员存量、提高素质、激发活力的要求,提升支行整体经营管理能力,特别是提升整体营销能力。

2.优化人力资源费用配置。完善薪酬管理办法和绩效考核办法,坚持以价值创造为导向,以绩定效,将管理者和员工的收入与所在行、部门的经营成果更加直接紧密的挂起钩来,实现人力资源费用向一线倾斜、向营销人员倾斜,倾斜幅度可控制在5%至20%之间,发挥激励机制作用。激励支行整体提升,突出业绩贡献,提高工资投入产出效率。充分调动员工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促进全辖各项经营管理目标的顺利实现和经营效益的稳步提升。

3.优化财务资源配置。适应全行经营转型和提升竞争力的要求,在经营性费用和人力资源费用的分配上突出向效益、质量等关键指标和绩效进步的支行倾斜,对某些突出的重点项目或发展较好的支行优先予以考虑,通过提高激励费用与重点产品的挂钩力度引导支行的经营行为。同时,积极完善各支行经营绩效考评办法,增加同业占比、日均指标和业务增长速度等竞争力指标,引导支行以高于系统和同业平均增幅为各项业务发展的底线,将财务资源优先投入到符合政策导向和产出比最大化的业务中,争做市场的竞争强者。

4.优化机构资源配置。在综合考虑区域经济环境、营业网点效益、客户资源状况、周边市场发展潜力的基础上,加

支行网点综合化改造力度,着力提升现有营业网点综合服务功能,进一步推动业务发展。通过对低效网点撤并和迁址,对地理位置优越、客户资源丰富、发展潜力大的网点改建和升级。机构资源向经济发展较快的区域渗透,适度增加渠道资源,机构布局进一步合理和优化。此外,对陈旧网点进行装修改造,加大人员和硬软件设施的配备,设立离行式自助银行,优化营业环境,切实提高网点的综合竞争能力。

资源优化的方法篇9

关键词:职业教育;名师空间课堂;教学资源

中图分类号:G203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8454(2016)23-0058-03

一、引言

随着信息化技术在教学实践中深入应用以及世界大学城等信息共享云平台功能的完善,越来越多的教师喜欢利用云平台在线教学资源开展信息化教学实践,故近几年全国范围内职业院校围绕云平台教育信息化改革项目取得飞速的发展。[1][2]以X省教育厅响应教育部推行的名师课堂项目为例。为促进名师空间课堂建设,从2014年开始X省教育厅在职业院校实施了名师空间课堂建设项目,到目前为止,共立项将近400门职业教育名师空间课堂,主要包括教学视频、电子教案、教学素材、教辅资料、试题库等课程资源,也涉及在线研讨、在线测试、在线作业等互动性再生资源。经过近几年名师空间课堂建设,截至2015年5月在此平台上教学视频(微课、mooC等)218万个、文章(包括人才培养方案、课程标准、案例等)2980万篇,视频浏览数3624万次,文章点击率5.63亿次,师生交流互动1.5亿人次。从上述的数字可以看出,其教学资源的数量和种类取得不少成效。尽管在资源建设之初,相关部门制定质量优先的资源建设原则,但仍然暴露出资源的质与量失衡、重建轻用、重教轻学等问题,如何深入思考这些问题,是摆在我们面前需着重解决的事情。[3]

二、名师空间课堂教学资源的内涵

职业教育名师空间课堂教学资源狭义上是指对全国职业院校而言,除了满足教师、学生、社会学习者需要的资源外,还包括可提供教学改革的资源。即除包括企业案例、考核评价体系、技术标准、实训项目、教学视频、作业规范等常规资源外,又包含利用信息技术进行教学改革探索的教学资源。

三、名师空间课堂教学资源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根据我们对全国各省职业教育名师空间课堂教学资源的调查与分析,重点调查X省职业教育名师空间课堂,发现其教学资源有效应用率仍然不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教学资源出现质与量以及类型的失衡

经过国家教育部门多年努力建设名师空间课堂,其教学资源的数量已经基本达到一定规模。以X省职业教育名师空间课堂为例说明,虽然其教学视频、文章资源的总量比较庞大,但可供共享的优质资源较少,让大多数教师和学生认可的资源仍然不多;从目前掌握的统计资料以及实际教学情况可以看出,全国范围内大多数名师空间课堂教学资源还是解决资源的有无问题,未能真正形成优质的网络教学资源。究其原因是教学资源质量不高、数量不足,难以满足教师和学生的需求。

我们调查还发现职业教育名师空间课堂教学资源在建设和使用过程中,还存在专业类型资源与公共基础类资源、静态资源与生成性资源、原创性与非原创性资源、实用性资源与其他所有资源所占比重不均衡。以X省职业教育名师空间课堂教学资源为例,其资源按专业类划分,主要分成电子信息类、制造类、财经类、医药卫生类、生物与药品类、轻纺食品类、交通运输类、土建类、旅游类、公共事业类、文化教育类、法律类,其中资源70%主要集中在电子信息、制造、财经三大专业类中,像公共事业、文化教育、法律类型的资源数量非常缺乏,约占1%,说明资源在专业分布中极度不平衡;教学视频、文章、图片、动画等静态性资源比较丰富,但论坛、常见问题解答等交互式的生成性资源偏少;原创性视频资源数量只约占全部视频的20%;行业、企业对教学资源开发、应用参与度不高,导致开发出的教学资源中,与行业、企业职业岗位相衔接的实用资源所占比例较少,完全不能满足学习者的学习需求和教师教学的需要。

2.资源重建轻用、重教轻学现象较为明显

重建轻用是指项目开发者很少关注教学资源的实用性和教学效果,资源建成后,缺乏深入开展教学应用研究。大多数名师空间课堂建成验收后,项目验收前后的教学资源使用频率明显不同,如Z某名师空间课堂为例,在项目验收前使用资源人数达到1000人,但在项目验收后资源使用人数锐减至几十人甚至无人问津;资源更新和修改明显滞后教学实际,使其共享性、可用性大大降低,如教学视频、问题讨论等生成性资源需要我们在教学实践过程中不断修改、不断实践去逐步完善它,而大多数教学资源在生成后没人再去理会;教学资源使用过于简单,如某人在讲授某课程某一知识点、技能点过程中,利用储存在云空间的教学资源,简单展示某段视频、文章、图片等,没有为达到某个教学目标而精心设计、组织、实施现有教学资源。重教轻学是指名师空间课堂教学资源中面向教师“教”的资源偏多,而面向学生“学”的资源偏少。譬如微视频、问题集锦、在线研讨等资源在名师空间课堂资源中所占比例明显偏少,而恰恰这类资源能促进学生自学,进行主动学习。

3.资源评价方式单一

对职业教育名师空间课堂教学资源的评价,往往专家参与较多,学生参与较少,除了系统平台功能不完善外,最主要的原因是现有的教学资源评价方式单一。专家对资源评价通常是从专业、技术、美学等角度评价资源的优劣程度,而学生对资源评价更多考虑的是实用性、便捷性等。基于考虑问题角度不同,容易造成资源不被学生认可、资源闲置不用等现象。

通过调查、分析,我们认为造成上述现象的原因除了教师的教学资源意识淡薄,最决定性的因素是教师没有掌握好资源优化的方法,其次是缺乏资源的引导、评价、管理等辅导性因素。

四、职业教育名师空间课堂教学资源优化的方法

深入探讨教学资源如何通过具体方法在职业教育名师空间课堂教学中实现优化,是我们需着力解决的问题。大家知道名师空间课堂教学资源并不是越多越好、越杂越好。面对名师空间课堂日益丰富的教学资源,在教师熟知教w目标、学生特点、班级规模等先决条件下,可以通过筛选、转化、整合、调配等方式来优化教学资源。[4][5][6]

1.教学资源筛选

面对网络和日常教学中日益丰富的教学资源,教师如何选取出适合学生、专业和教学目标的资源来构建名师空间课堂的优质资源,成为教师在构建名师空间课堂过程中所面临的问题。教学资源需经过两次过滤和甄别才能筛选出具有开发和使用价值的资源。教师的教学哲学是首要的筛选原则。教学哲学是指在教育教学理论指导下教师对教学活动形成的观点和看法,是教学信念和观念的融合,通俗讲就是教师的教学经验。其次,教学资源筛选的原则是以学生为中心的学习理论。筛选出的资源应有利于丰富学生学习的途径,有利于学生兴趣的养成,有利于知识和技能的掌握。

2.教学资源转化

教学资源转化是对资源再加工与选择,将其转化为课堂中的教学资源过程。教学资源转化首先考虑如何整体性、系统性地构建资源,而不是由零碎的、局部资源堆砌而成;其次对教学资源转化进行可行性识别,并不是所有的资源都能成为课堂教学资源,教学主体既要考虑单位时间内资源开发和利用问题,又要思考教学时机的把握和教学时序的调整。教学资源转化的核心是将课程资源转化为教学资源,将课程向教学转化。即将课程中按课程标准构建的原材料,经过开发、加工、利用转化为课堂教学活动中的资源。

3.教学资源整合

教学资源整合是对资源系统内闲置的教学资源或尚未得到最优配置的教学资源进行挖掘、合并、转移、重组,达到最优配置,实现整体教学效益的最大化,即将课堂内外的教学资源重组和优化。针对职业教育名师空间课堂教学资源,应建立以知识点或技能点为中心的素材资源、以项目为中心的课程资源、以职业岗位为中心的专业资源的建设思路。具体包括:按照知识点或技能点组织、开发和利用微视频、动画、图片、文章等形式的素材资源;按照项目或任务组织、开发和利用课程标准、教学计划、教材、教案、试题、案例、实验项目等的课程资源;按照职业岗位与专业“多对一”原则,通过专家解析、重构出专业的课程体系、人才培养方案、教学标准等专业资源。

4.教学资源调配

教学资源调配是将教学资源的开发和利用置于不断互助、互动、互惠关系的更新中,始终保持教学资源的“新鲜”程度,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不断对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模式、教学组织创新。教学资源调配不是简单叠加或拼凑,而是围绕课程标准的具体要求和教学目标,在适度拓展教学文本资源的基础上,创设情境资源,关注生成性资源,挖掘隐性资源,使各种资源合适搭配一起,使资源功能达到最大化。

五、名师空间课堂教学资源优化需注意的几个问题

教学资源优化不仅仅是用几种方法就能完全解决的问题,它还涉及资源应用实效、多元评价、资源管理服务等几个关键问题。

1.注重资源应用实效研究

教学资源优化目的是提高资源应用实效性,目前我们认为教学资源应用研究和日常教学实践是教学资源优化最佳途径。这两种行动研究方式能让我们反复地去尝试、再尝试,在不断解决问题过程中优化了名师空间课堂的教学资源。教学资源应用研究主要指立项课题、教研活动,如:公开课等,像这一类教学探讨有助于资源优化。教师的日常课堂教学实践成为教学资源优化的天然场所,教师在深刻认识教学资源基础上,不断从教学方法、教学模式、教学情境等方面不断尝试教学资源优化方式。

2.注重资源多元评价研究

对名师空间课堂教学资源的评价应采用专家、教师、学生“三位一体”的评价主体和综合评价方法。[7]在项目立项前,通过成立专家、教师、学生的评价小组,根据综合评价方法制定的教学资源评价指标,由评价小组对教学资源给出评价结果。在立项后,评价小组从教学资源使用过程、频率、效果、更新速度等方面动态进行评价。经过立项前、后的评价,充分考虑网络技术、系统平台功能、教学效果等因素,建立一套适合职业教育名师空间课堂教学资源的质量保障和评价体系。

3.完善教学资源管理服务机制

不论是高校还是教育主管部门缺乏对职业教育名师空间课堂教学资源进行更新和维护等方面管理服务机制。我们可以从两个方面进行设计,一是对教学资源管理实行动态的层级管理制度,项目验收前主要由立项部门主管,项目验收后主要由学校主管;二是完善资源管理绩效制度,制定出适合本专业的资源更新频率等管理制度和评价机制。

六、总结

教学资源优化无疑对职业教育名师空间课堂教学改革深化起着积极推动作用,只有优质的教学资源才能促进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特别对当前职业教育名师空间课堂教学资源建设处在一个关键时期来说,更应将教学资源优化放在重要位置,要从服务教师教学为出发点的教学资源优化,转变为适合学生自主学习为落脚点的教学资源优化,从而推动名师空间课堂教学资源质量的提升。

参考文献:

[1]高海英.运用远程教育资源优化小学数学课堂教学[J].中国教育信息化,2010(8):57-59.

[2]方兵,杨成.i-时代的高校信息化教学资源建设探析――以开放大学为例[J].远程教育杂志,2013(6):88-94.

[3]孙宁,卢春艳,孙晨.关于优质教学资源建设的思考[J].中国电化教育,2013(11):91-94.

[4]杨世鉴.远程教育过程中教学资源优化:一个分析框架[J].江苏开放大学学报,2014(4):44-48.

[5]李余才.论高职教学资源的优化[J].涪陵师范学院学报,2004(5):59-61.

资源优化的方法篇10

现实存在的问题

档案信息资源优化整合与开发利用建设是档案信息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经过各级档案部门的不懈努力,尤其是围绕网络环境下档案信息资源优化整合与开发利用做了大量努力,取得了较好成绩,但也存在着一定问题:

缺少对档案信息资源价值的认同感。档案信息资源优化整合与开发利用是信息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和基础工程。然而,目前人们对档案信息资源在信息社会的价值和作用缺乏普遍认同感。尽管各级政府部门对档案信息化建设十分重视,给予了大量投入:各级各类档案部门也进行了积极努力,但总体上看,档案信息资源的优化整合与开发利用建设工作落后于信息社会的发展需要,导致档案信息资源建设难以适应社会档案信息利用需求,加剧了社会对档案信息资源价值认同感的缺失。

缺乏档案信息资源共享的创新理念。在传统管理方式与管理理念的影响下,档案信息大多以印刷型文献为主要载体形式。以往被档案部门引以为荣的“载体典型性”、“内容唯一性”优势变成了影响档案信息传播与信息共享谨慎发展的劣势,使档案信息异地传播与利用的时间周期延宕、共享费用增加。而一旦档案信息共享所需成本超过预期收益或信息“定价”时,档案信息资源共享就很难维系下去。而在网络环境下,档案信息异地传播与共享利用的成本则可以“忽略”不计,相比之下更具明显优势。但长期形成的传统档案信息管理方式限制了档案信息资源共享理念的创新与完善。桎梏着网络信息资源跨时空、多领域、全视角的共享利用,树立牢固的档案信息资源共享理念已经迫在眉睫。

缺少规划管理和专项经费投入。档案信息优化整合与开发利用长期受到条块分割等因素的制约、导致普遍缺乏档案信息管理机构问的沟通协作机制。这似乎已成为一种思维定式。影响到网络环境下档案信息资源优化整合与开发利用建设的合理完善。档案部门独自进行馆藏信息数字化和档案信息数据库建设,造成数据库规模小、结构不合理、格式欠规范、联机应用少、共享性能差等一系列问题;特别是网络环境下信息资源优化整合与开发利用建设需要大量的经费投入,而实际上档案信息管理机构资金来源渠道单一,几乎完全依靠国家的财力投入。常常是捉襟见肘、缺口较大。难以满足网络环境下的档案信息资源的优化整合与开发利用建设的需要。

专业人员的整体素质有待提高。在网络技术日益发展条件下,档案工作人员既是档案信息的管理者。也是档案信息开发利用的“导航员”。在网络环境下,档案信息资源优化整合与开发利用涉及的领域广、技术含量高、专业要求强,需要一批具有较高素质专业人才。而目前档案专业人员整体知识更新速度缓慢,网络技术应用能力、信息资源处理能力和语言表达加工能力等都有待于提高,难以适应信息时代的要求,急需加以改善和提高。

此外,地区间的差异与经济发展不平衡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档案信息资源优化整合与开发利用建设工作。不同区域间存在着档案信息化发展建设水平、应用与普及程度上的不平衡,客观决定了特定区域网络环境下档案信息资源优化整合与开发利用工作存在着高低之分。如我国东部地区与西部地区之间、经济发展状况较好地区与经济发展落后地区、中心城市与边远城市之间由于经济发展、文化教育水平影响而出现各种差异,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网络环境下档案信息资源优化整合与开发利用工作的发展水平。

应当采取的措施

开展档案信息资源优化整合与开发利用工作。关键在于强化组织调控、完善政策规定、合理规划实施。要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社会和公众需求为导向,从管理理念、运作机制、服务方式上解决档案信息资源的优化整合与开发利用建设中的突出问题。

加强宏观调控。积极组织协调。档案信息资源优化整合与开发利用不能采取“单打独斗”的方式,而必须充分利用网络环境,建立全国规模的网络档案信息资源管理机构,依托政府信息公开与电子政府建设,统筹档案信息资源优化整合与开发利用建设布局,形成共建共享及优势互补的整体优势。积极组织实施各系统、各地区之间档案信息资源的合理配置、优化整合及开发利用,对信息化、自动化、网络化建设发展实行统一规划,发挥组织协调的作用。

规划发展目标,完善分工协作。从国家信息化建设全局出发,抓紧确立档案信息资源优化整合与开发利用、共建共享和发展方向的规划目标。实行对档案信息资源优化整合与开发利用建设工作的统一管理、统一协调机制,最终建立起多层次、立体化的档案信息资源保障体系。

制定政策法规,规范制度标准。加紧颁布制定有关政策与法规,把档案信息资源建设置于法律监督之下:并在政策法规约束下,制定档案信息资源优化整合与开发利用的标准与规范,使档案信息资源优化整合与开发利用有一整套完善的政策法规与技术规范,切实做到有章可循。便于形成系统化、网络化的综合优势、更好地发挥整体的功能与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