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乡镇河长工作总结十篇乡镇河长工作总结十篇

乡镇河长工作总结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5:57:48

乡镇河长工作总结篇1

结合当前工作需要,的会员“weili”为你整理了这篇乡镇2020年河长制工作开展情况总结范文,希望能给你的学习、工作带来参考借鉴作用。

【正文】

乡镇2020年河长制工作开展情况总结

响肠镇于2017年6月全面推行河长制工作,由我担任总河长,任职以来,我紧紧围绕建设“水清岸绿河畅景美”的治水目标,主动担当,积极作为。本人现将响肠镇河长制工作开展情况汇报如下。

一、河流基本情况

响肠镇纳入河长制管理河流共9条,其中县级河流1条、镇级河流1条,属皖河水系潜水支流。本人兼任合水河响肠镇段河长,合水河响肠段又名许槽河、秦河,发源于中关镇斗水,集水面积96平方公里,河道长21.6公里,平均坡降21.8‰,多年平均流量2.37秒立方米。集水面积23.6平方公里,河道长4.5公里,平均坡降22‰,多年平均流量0.08m3/s,是一条低山区性的河流。

二、履职情况

1、巡河。根据县河长办统一要求,开展常态化巡河,坚持以身作则,使用河长通app巡河12次,提前完成年度巡河任务。同时加强督查调度,督促各村级河长按要求巡河、管河。截止目前,全镇镇村级河长基本完成年度巡河任务。

2、管河。一是依托项目建设。为保障合水河响肠镇段水质达标、河道清洁,我积极争取新浒村污水处理项目,投资200万元新建污水处理厂一座,日处理污水30t,有效解决农村生活污水直排河道问题。争取环保项目26万元,延伸污水管网。争取应急资金,用于修复合水河大屋段水毁河堤。争取美丽乡村资金,建设无愁村秦河美丽乡村,修复了险工险段,美化了沿河环境;二是加大执法力度。要求分管领导组织相关部门,集中开展治砂、禁捕专项行动,打击境内河道非法采砂和捕鱼现象,有效维护河道生态环境。

3、护河。今年我镇先后制定了开展河库“五清四乱”专项行动和创建幸福河湖行动,持续开展护河行动,要求各村级河长做好认真组织开展,不断巩固全镇河长制工作成效。

三、存在问题和困难

一是日常保洁工作难度大。河道边的居民治水护河的意识还不强,配合“河长制”工作的积极性和参与度不高,向河里乱倒、乱排等现象时有发生;

二是执法力度有待加强。各方配合不够紧密,在河道采砂执法中,靠镇村现有的力量难度较大,需要各上级职能部门全力支持;

三是河道治理项目有限。我镇河流总体建设年代久远,大部分河道河堤防洪标准低。虽然近年来河道治理投入不断增加,水利基础设施仍然薄弱,需要进一步加大投入。

四、下一步工作打算

乡镇河长工作总结篇2

结合当前工作需要,的会员“林俊荣”为你整理了这篇乡镇河长制政策落实、工作推进监督检查工作总结范文,希望能给你的学习、工作带来参考借鉴作用。

【正文】

2020年以来,全镇上下严格按照省、市、县河长制工作要求,结合本镇实际,积极推行河长制改革各项工作的落实,广泛开展宣传;确立两级河长管理规范,明确职责,全力保障全镇河流水域免于污染。现将有关情况汇报如下:

一是加强河长制信息化平台建设。目前镇村两级河长已全部下载河长通并已投入使用。

二是压实两线河长制责任。一方面,压实街道村河长履职责任。一手抓河长巡河,实行月通报制度,保证镇村河长巡河频次;一手抓四乱问题排查整改。每月开展不少于1次河道巡查,查看沟河水量是否充足、水体颜色是否正常,是否存在污水乱排、垃圾乱倒现象,是否存在非法捕(捞)鱼行为,是否存在乱占、乱堆、乱建、乱采、乱挖等侵占损害河湖水域岸线行为,检查上级交办问题整改落实情况,检查河道日常清漂、保洁、绿化等情况,听取村级河长和群众的意见建议,督促村级河长履行相应职责。

下步计划

乡镇河长工作总结篇3

一、河南统筹城乡发展任务紧迫

河南的GDp总量排在全国省市的第5位,但是河南省的总人口及农业人口都位列全国首位,这就大大降低了河南省的人均财富,河南无疑在全国尚属于落后地区,城乡二元结构明显,统筹城乡发展的任务还很艰巨。

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近些年来,河南省城乡经济发展速度在全国名列前茅,但由于经济底子薄、人口众多、产业结构等级低下等客观因素的影响,河南城乡居民的收入在全国处于中等偏下的水平,无论是城市还是农村,居民人均收入都处于全国平均水平以下,2006年河南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人均收入水平都排在中部6省的第4位,这与同志提出的使河南经济社会发展“走在中部地区崛起的前列”的要求还有很大差距。2006年,河南省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的人均收入分别相当于全国平均水平的83.4%和90.9%,说明相对于农村居民生活水平而言,河南城镇居民生活水平与全国平均水平的差距更显著。与全国总体的城乡差距相比,河南的城乡差距略低于全国平均水平,2006年我国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为3.28,城乡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水平比3.07,而同年河南省这两个比值分别为3.01和3.00。但是,河南省的城乡差距也呈现出扩大趋势,城乡人均收入比已于2003年达到了3.0的警戒线,城乡人均消费比则早在1999年就达到了3.0。近几年城乡相对差距虽有小幅缩小,但在绝对值上的差距依然在大幅度扩大。

二、城镇化是推动河南统筹城乡发展的基础动力

“统筹城乡发展”的基础是“发展”,缩小城乡差距必须在城乡经济发展的前提下实现,其关键在于加快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而决不能放缓或停滞工业和城镇经济发展来等待农村经济的追赶。为了实现农业和农村经济的繁荣,我们目前还必须努力推进城镇化进程。当前我国城镇化进程明显落后于工业化进程,致使工业化在缺少城镇聚集经济效应的情况下,出现了成本上升、资源浪费、环境破坏等诸多内部和外部不经济问题,质量低下的工业化也难以有效带动农业现代化。城镇化已成为我国“三化”建设的薄弱环节,严重阻碍了城乡经济的发展。因此,城镇化是目前我国城乡经济发展的核心。这与缩小城乡差距的目标并不矛盾。因为我国大部分区域的工业化水平已高于城镇化水平,而只有当城镇化发展到一定水平后,工业化才能取得更大的社会收益,从而吸纳更多的农业富余劳动力,有效地减少农民,并形成区域经济的增长极,在此基础上,农业才能采取更为先进的生产方式,实现农业现代化,城乡经济才能实现良性互动,农村经济才能带动起来,进而在经济、社会、制度、文化等各方面全方位地缩小城乡差距。

城镇化的落后在河南表现得尤为明显。2006年河南省工业化率为48.3%,比全国43.3%的工业化率高出5个百分点,而当年河南省的城镇化率却仅为32.47%,与全国43.90%的平均水平相差11.4个百分点。从居民收入与全国平均水平的比较上看,河南城镇居民收入增长的潜力也大于农村居民。由此可以判断,河南省城镇化有着巨大的发展潜力,未来20年甚至更长时期内,城镇化是河南统筹城乡发展的基础动力。

三、农民稳步增收是实现河南统筹城乡发展的根本任务

城镇化对于缩小城乡差距有着长远的积极意义,但是就短期来看,城镇化的高速推进却往往伴随着城乡差距的扩大。城镇成长的初期阶段,城镇对农村的“回波效应”一般会大于“扩散效应”。即城镇对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带动作用会小于城镇对农业和农村稀缺要素(资金、人才等)的掠夺作用。根据库兹涅茨的倒U形曲线理论,随着人均收入水平的提高,收入差距首先逐渐扩大,然后逐渐缩小,这种演化规律已得到了大量统计资料的验证。而在发展中国家城乡差距是收入差距的主要表现,其变化过程与收入差距的变化是一致的。目前河南省尚处于经济起飞阶段,城镇化刚刚进入高速发展阶段。如果不加以适当的控制,城乡差距必将进一步扩大。如何在城镇化高速发展阶段,兼顾城镇和农村,在城镇经济大发展的同时,大幅度提高农民收入,避免城乡差距的进一步恶化,这是摆在河南人民面前的重大课题。必须尽快建立符合河南省情和发展阶段的城乡互动机制,在城镇化高速发展的背景下努力提高农民收入,统筹安排城乡经济,为将来城乡一体化的最终实现打下坚实的基础。

因此,河南统筹城乡发展的根本任务在于:建立与城镇化高速发展相适应的,确保农民收入稳步增加的长效机制。其重点是建立三种机制:一是建立城镇化过程中无障碍的就业机制,使城镇产业有效吸纳农村劳动力,减少农民的数量;二是建立城镇化过程中城镇经济有效带动农村经济的产业关联机制,尽量加强城乡产业关联度,加强“工业带动农业,城镇带动农村”的能力,使农村分享城镇化的成果;三是建立城镇化过程中农民利益的保护机制,确保农民利益不因城镇扩张而受损,并让农民获得在城镇化过程中应该得到的合法收益。

四、高速城镇化背景下河南统筹城乡的政策措施

围绕“建立与城镇化高速发展相适应的,确保农民收入稳步增加的长效机制”这一根本任务,从政策和制度上考虑,河南应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有重点地加大农村公共设施建设力度

建立无障碍的就业机制,首先就要消除农村居民转移就业的能力障碍,即提高农村居民的人力资本水平。河南省人口众多的基本省情加重了河南省城镇化的任务,但只要能有效地提高人口素质,将人口负担转变为人力资源优势,河南城镇化进程就可以顺利推进,农业的现代化就有望取得快速发展。提高农民的人力资本水平主要靠财政对农村公共设施建设的投入,尤其要加大对农村基础教育和医疗卫生设施的建

设力度,力争在较短时间内提高农村的教育和医疗水平,为城镇化的进一步发展提供合格的劳动者。虽然河南省财政实力有限,但随着新农村建设的开展,国家财政将继续加大对中部农村地区的转移支付力度,使河南农村的公共设施建设面临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

(二)消除劳动力迁移的制度和文化障碍

建立无障碍的就业机制还需要消除城镇对外来移民的种种限制。城镇化的高速推进必然要求劳动力的大规模迁移,不仅包括农村劳动力向城镇的转移,而且包括城镇间以及省内外人口的双向流动,河南省各城镇必须敞开大门,消除各种障碍,给予全体公民平等的迁徙权,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城镇发展的活力。在制度上要改变城乡二元就业制度,进一步改革户籍制度,完善对流动人口的社会保障制度,降低人口迁移的成本;在文化上要大力宣扬平等观念,消除地域歧视,尤其要消除对农民的歧视,可以要求媒体不再使用强调家庭出身的“农民工”、“农民企业家”等歧视性称谓,一律改用“新移民”、“新兴企业家”等通用称谓。

(三)因地制宜地发展现代农业

建立城乡产业关联机制就需要改造传统农业,加强农业与工业及服务业的融合,因地制宜地发展现代农业。一是加强农业对现代化生产资料的应用,二是用工业的生产技术和管理技术来提高农业生产效率。这里需要强调的是,发展现代农业并不是对传统农业的全盘否定。必须本着“因地制宜”的原则,采取适当的技术和组织方式,实现传统农业的现代化改造。例如,河南农业的人地矛盾相当突出,不可能采用大规模农场的经营方式;河南又具有8000年的农耕历史,早已形成了一套行之有效的农耕技术,有些还是相当宝贵的循环性和生态性的技术,对这些技术的改造要采取扬弃的方针,不能为了追求短期利益和数量指标而强力推行化工技术,否则必将损害农业的质量和远期收益。

(四)重点扶持涉农工业和服务业的发展

建立城乡产业关联机制应落实到确立城镇产业发展方向上。河南省作为农业大省和粮食大省,近年来食品、农机、化肥等涉农工业发展迅猛,在城镇化进程中可以继续支持涉农工业和服务业的发展,充分利用农业比较优势,不仅可以形成城乡间紧密的产业关联,而且由于农民对涉农产业比较熟悉,这类产业的发展也就可以较为顺利和迅速。当前河南服务业发展水平严重滞后,今后应加快农资批发、农产品销售、观光农业等涉农服务业的发展,并促进金融、广告、会计、物流、期货等现代服务业在农业上的应用,这对小城镇的发展意义重大,不仅可以增加就业,而且可以发挥城镇对周边地区农业发展的带动作用。

(五)提高城镇土地的利用效率和利益分配公平度

建立农民利益保护机制最为重要的是保护农民的土地权益。土地往往是农民的最大“资产”,但河南省土地资源非常紧张,而城镇化的发展又需要占用大量的土地,因此,河南各城镇必须尽快提高土地利用效率,节约每一寸土地,遏制“摊大饼”式的城镇扩张,在提高城镇建设的内涵上下功夫,打破城镇内各单位围墙高筑、“划地为牢”的封闭式土地利用格局,增加公用建筑和公用交通的占地比例和密度,严禁土地浪费。此外,还要提高土地利益分配的公平度,改变地市政府靠圈占耕地“经营城市”的做法,尊重农民合法的土地收益权,使失地农民获得充分的补偿。

乡镇河长工作总结篇4

一、村镇规划编制。借助省委、省政府把搞好村镇规划作为第三批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重要内容这一有利契机。漯河市委、市政府强力推进村镇规划编制工作,主要做法:

(一)对村镇规划提出具体要求。

漯河市村镇体系规划要与已编制的村庄布局规划有机结合,制定县(区)域城乡统筹发展战略和发展目标,确定重点城镇、重点区域发展策略,重点突出“三个布局两个保护和一个管制”,即科学确定村镇空间布局,引导产业发展与空间布局,统筹城乡公共基础设施配置布局。严格保护县(区)域资源和环境,科学划定和严格管制县(区)域空间资源。

中心村规划要立足本村与周边村庄特点,明确发展方向与发展目标,强化为周边村民的公共服务功能,统筹安排生产、生活和公共服务设施,合理确定各类用地布局,明确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配置标准,安排分期建设与整治时序及整治措施。要结合中原地域特点,推广各具特色的住宅布局与立面设计,真正体现出聚散相宜、错落有致、风格各异的新农村景观风貌。

(二)在村镇规划编制内容上,要突出“四个引导”。

一是积极引导镇村合理布局和适度集中建设,优化村镇人居环境。漯河市采取试点先行、典型引路的方法,通过撤乡建镇、村庄适度整合和农村新型社区建设,实现城乡结构调整优化,逐渐减少村庄的数量、扩大镇乡和中心村的规模。合理配置公共资源,引导人口等要素向县城和中心镇集聚,农村新型社区应与小城镇和产业集聚区建设相结合,促进农村城镇化发展。提高公共设施配置标准,营造优美景观环境与人居环境。二是积极引导产业集聚与劳动力转移,优化农村产业结构。县域村镇体系规划、乡镇总体规划应与产业集聚区规划建设相衔接,引导产业与城镇融合发展。通过镇村和设施的集中建设,实现人口等资源要素的集聚,为产业结构调整和集聚发展提供劳动力和设施条件;通过资源和设施的集约利用来引导产业的集聚发展,为农村产业结构调整、人口就地就近转移就业提供条件,为农村城镇化提供强力产业支撑。三是积极引导资源和设施集约利用,优化公共资源配置。通过规划统筹各类资源的保护与利用,推进公共设施区域共建共享与集约利用,提高公共设施资源的利用效率;引导镇村、产业的集约发展,使人口、资源和设施得到合理配置,促进城乡区域生产力布局逐步优化。四是积极引导历史文化名镇、名村,特色景观旅游名镇、名村搞好规划建设工作。进一步贯彻实施《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条例》,督促指导有关县区加快历史文化名镇名村保护规划编制,会同漯河市文化部门开展好全市历史文化名镇名村的规划工作。会同漯河市旅游部门开展好全市特色景观旅游名镇(村)的规划工作。通过这些工作,展示漯河优美乡镇、和谐乡村的良好形象。

(三)在保证规划编制质量上,要把好“四关”。

一是把好规划设计单位资质关。漯河市规划主管部门对规划设计单位的资质、业务业绩以及规划编制组成人员的技术职称、从业资格等严格把关,从源头保证规划编制质量。二是把好规划基础资料收集关。在规划编制前,要深入调查研究,全面、详细掌握规划编制需要的各种基础资料,认真分析研究,并要广泛集中民智,尊重民意,保证规划的科学性、可操作性。三是把好规划成果评审关。建立《规划纲要》审查机制。村镇体系规划纲要经漯河市规划主管部门初审后,报请河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组织审查。四是把好规划审批关。县域村镇体系规划应当经县级人大常委会审议通过后,报漯河市人民政府审批,并报河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备案。

(四)在工作推进上,要做到“四个落实”。

一是落实目标管理。按照省厅《关于加强村镇规划编制工作监督管理的通知》要求,漯河市各县区政府及规划建设部门要进一步完善目标管理责任制,把落实省、市确定的村镇规划编制目标任务作为当前工作的重中之重,采取有效措施,把握工作节点,加快规划编制进度,确保目标任务的圆满完成。

二是落实规划经费。按照《城乡规划法》的规定和省委、省政府明确的县为主、省市奖补的村镇规划经费保障原则,切实将村镇规划编制和管理经费纳入政府财政预算,为村镇规划提供可靠的资金保障。

三是落实督查指导。完善工作定期督查与通报制度,漯河市村镇规划编制领导小组办公室将对全市村镇规划编制工作定期进行专项督查,并将督查情况进行通报。漯河市规划主管部门加强业务技术指导,帮助提高县区规划管理人员的规划建设管理水平,提高规划编制质量与实施效果。

通过以上一系列措施,截止2010年底,漯河市高标准编制完成了村镇体系规划、乡镇总体规划和中心村规划,为村镇规划实施提供了科学依据。

二、村镇规划实施。三分规划、七分管理。村镇规划一旦确定后,村镇建设和管理显得尤为重要,主要应抓好以下几点。

(一)完善村镇规划管理法规、健全村镇规划管理机构。

漯河市及时出台了《漯河市乡镇和村庄规划管理办法》等村镇规划管理法规,为村镇规划管理提供了依据,同时成立了乡镇村镇规划管理所,具体负责乡镇的村镇规划管理工作。

(二)试点先行、以点带面。

试点建设坚持“政府主导、村民自愿、部门联动、政策扶持、分类推进”的原则,取得较好成果。2011年漯河市共五个乡镇、十个中心村作为试点村镇,边试点边完善,取得明显成效。如临颍县杜曲新型农村社区,依据龙堂、北徐二个村的项目建设初步建设了杜曲新镇,并总结形成了一整套成熟经验在全市推广,推动了漯河市村镇建设健康发展。

三、漯河市的村镇规划呈现如下特点:

(一)领导重视。河南省委省政府推进村镇规划编制工作电视电话会议召开后,漯河市委、市政府及时召开全市动员会,对这项工作进行安排部署,成立了以祁市长为组长,市委张书记为常务副组长,市委组织部王部长、市委杨秘书长、市人大黎主任、市政府谢市长、库市长以及市政协崔主席为副组长,市直有关部门负责同志为成员的全市村镇规划编制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明确职能、任务和工作要求。各县区也分别成立了相应的领导小组和办事机构,加强领导,制定具体的推进措施。

(二)指导到位。漯河市村镇规划编制领导小组办公室根据市委、市政府“三步走”的工作部署,出台了具体实施办法,列出了各个阶段工作推进台帐,明确每个阶段的工作任务,从前期调研、选择规划设计单位、签订合同、拟定大纲,到规划编制的审查和审批,每个环节都及时提出具体的工作要求和技术要点,这样,既使每个阶段的规划编制工作有章可循,又确保规划编制质量和规范。

(三)工作扎实。漯河市村镇规划编制领导小组办公室对全市村镇规划编制工作实行的全程监督和过程指导,在第一阶段村庄布局规划编制前,第二阶段乡镇总体规划编制前,都要求各县区先报送编制大纲,对编制内容和设计思路提出指导意见,经办公室技术审查合格后,再正式编制,保证了各项规划编制成果符合村镇规划编制的技术要求和各县区实际。

乡镇河长工作总结篇5

在区党工委、管委会的坚强领导和区河长办的精心指导下,我乡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全面推行河长制工作,以更高的要求、更严的标准、更实的举措在我乡全面推行河长制,进一步提升我乡辖区内河流保护管理水平,实现河流功能永续利用。现将我乡2018年度“河长制”推进工作总结情况报告如下:

一、贯彻宣传、工作方案制定情况

乡党委政府根据相关文件精神和要求,及时研究出台XX政【2018】69号暨关于印发《平潭综合实验区XXX河长制实施方案》,召开了乡、村两级全体干部、乡直单位负责人会议,宣传动员,让乡、村干部明确河长制的目的、意义、重要性及工作内容,各村也分别召开会议安排动员;在各村街广播滚动播放,同时还悬挂横幅、制作发放宣传单,让群众理解河长制重要性,发动群众参与环境整治,在全乡掀起环境大整治高潮。

二、河湖渠分级名录确定情况

我乡辖区内河流一条,为XX溪,流经XX村、XX村;全部确定了总河长、副河长及村级河长制,责任到人。做到辖区内河流河长制全覆盖。

三、组织体系建设情况

成立机构。根据上级统一部署,我乡由乡党委书记、乡长担任“总河长”,相关班子成员担任乡级“副总河长”,乡成立河长办公室,制度上墙,乡党委书记兼任河长办主任,XXX副乡长任副主任,河长办经办XX具体负责日常工作,办公室设在河长办,办公设施齐全。聘请两名河道专管员,负责河道日常巡查,河道保洁,按月打卡发放工资100元左右,由乡财政从“河道专管员省级专项补助资金”中拨付,从而解决了有人管事、有钱办事,实现河长工作常态化管理。

四、河长公示牌及监督电话的筹备情况

我乡认真按照区河长办发文标准,投入1万多元制作了1块乡级公示牌并安装到位,下一步我乡将在原有的基础上及时更新,实现公示牌全覆盖的同时接受群众监督。

五、制度建立和信息报送情况

根据文件要求,及时完善了河长制联席会议制度、工作督办制度。实行乡河长一周一巡查,河道专管员一日一巡查,会议落实一季一调度等制度,发现问题,限期整改。确定信息统计联络专员,按照要求每周向区河长办报送工作进展和存在问题,在管理和督查过程中保持图片信息及时更新滚动,到目前已经报送信息9篇。

六、河长制主要任务明确情况

通过治理,做到“一河一策”,“一河一档”,因地制宜;明确河长制主要任务:水资源保护、水域岸线管理保护、水污染防治、水环境治理、水生态修复、执法监管等主要任务。逐步实现“河畅、水清、岸绿、景美”的管理保护目标。

七、存在问题

一是客观上:当前影响我乡水环境的主要因素有四个方面:①海飘垃圾污染;②农业面源污染;③生活污水污染。治理难度最大的主要是海飘垃圾污染,资金缺乏。

二是主观上:由于“河长制”工作刚刚开始阶段,很多群众对这项工作了解不多,认识不深,主动参与的少,环保意识淡薄。

八、下一步工作打算

围绕省区工作要点,紧盯考核目标,立足工作实际,下一步我乡河长制工作要牢牢抓住以下几个方面:

1、加强宣传,营造氛围。各行政村、职能部门要利用舆论媒体,相关会议,加大“河长制”工作宣传,尽快形成全民参与、部门联治、社会共治的河水资源保护治理的社会氛围和工作机制。

2、明确职责,迅速行动。河长制实质上就是行政长负责制,各级河长是河湖保护管理和治理的责任主体和直接责任人,要切实做到情况明、责任清、心中有数。更要做到措施实、督查严、整改及时。乡村干部既是指挥员又是战斗员,切实做到立即行动,做给群众看,带着群众干。

3、突出专项整治。近年来,我乡把水环境整治作为一项重点工作,取得了初步的整治成果。结合河长制工作,计划开展污染源排查,并建立工业点源污染、农业面源污染、养殖点污染、生活用水污染相关台帐,绘制水系和污染源分布图,做到有的放矢,实行挂图作战、定点清除,继续深入开展“乱占乱建、乱围乱堵、乱采乱挖、乱倒乱排”突出问题专项整治。

特此报告

 

            中共XX县XXX委员会

             XX县XXX人民政府

              2018年12月14日

关于全面推进河长制工作落实情况的报告

现在,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市人大常委会报告我市河长制工作开展情况。

河长制工作实施以来,我市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南通市全面推行河长制工作的相关要求,及早部署、全面发动,把全面推行河长制作为实现绿色发展、顺应群众期盼、加快产业升级、实现“强富美高”的有效举措,坚持党政领导、河长主导、属地负责、上下联动、部门协同,河长制工作进展顺利,成效初现,在2017年度南通考核中取得第一等次的好成绩。

一、河长制工作推进基本情况

(一)强化组织领导,充分凝聚河长制工作合力

1.构建全覆盖的治水体系。“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确保河道管护不留任何盲区。按照“生态保护、党政主导、综合整治、强化监督”的基本原则,在全市范围内所有河道全面推行河长制,建立了市、镇(区)、村三级河长体系。由王晓斌书记、黄卫锋市长担任总河长,共有县级河长17人,镇(区)级河长211人,村级河长247人。我市16位市委、市政府领导分别担任长江和19条一、二级河道的河(段)长,同时每条市级河道安排一个市级部门作为联系部门承担河道河长办职能;三、四、五级河道由458位镇、村干部担任河长,从区域到流域、从大江到泯沟,做到责任网络全覆盖。

2.落实全方位的工作保障。加强河长制工作的组织领导和统筹推进,印发了《关于在全市全面推行河长制的实施意见》《关于成立启东市河长制工作领导小组的通知》《关于印发河长制配套制度的通知》等相关文件,成立了市河长制办公室,由我担任市河长办主任,统筹推进河长制工作。建立了信息报送、考核问责与激励、验收等制度,并确立河长制工作领导小组联席会议制度、河长制巡查制度,形成河道管理保护合力。加强了资金保障,市财政对区镇河道保洁奖补资金超1000万元,河长制工作专项资金即报即批,各区镇落实财政专项资金,保证河长制工作资金投入。

3.动员全社会的管护力量。去年以来,河长办印发《工作简报》10期;在《启东日报》上刊载河长制报道63篇,上报南通河长办信息182条,录用44条,启东电视台制作主题宣传片3期;悬挂河长制宣传标语731幅,向各街道、镇(区)、村发放河长制宣传折页5000多份,全市制作等级河道河长制公示牌2382块,在全社会营造了保护河道的良好氛围。我市还积极探索实践,在南通率先实施“河长助理制”,在长江启东段和市管一、二级河道配备了20名市级助理,由市级联系部门主要负责人担任,河长助理充分发挥参谋助手作用,协助河长统筹协调河道上下游、左右岸、干支流的关系,履行好服务河长巡河、日常巡视、督促管护、指导治水、交办督办、信息上报等6项工作,进一步提高河长执行力,启东的河长助理制受到南通市河长办充分肯定,今年在南通各县市区全面推广。探索引进“民间河长”力量,推荐产生了“协会河长”20人、“巾帼河长”40人、“网格河长”40人、“老干部河长”50人,履行河长制工作政策宣传员、环保先行员、河道守护员、管理监督员四大职责,形成政府、企业和社会共治格局,得到了南通的肯定。

(二)强化工作举措,确保河长履职真抓直管

1.高效率推动工作部署。河长工作开展以来,我市迅速贯彻落实上级各项工作要求。市总河长王晓斌书记、黄卫锋市长第一时间作了动员讲话、召开河长制工作推进会,并多次组织巡河活动;市副总河长汤雄副书记和我分别召开了通吕运河、通启运河“一河一策”编制评审会,组织主管河道流域工作推进会,并对河长制工作进行统筹和分解;市委、市政府各位领导充分发挥河长作用,按时巡河、及时交办、督促整改。我市河长制各项工作推进动作快、部署落实早,要求一次比一次高、举措一次比一次实。同时,各镇(区)也高度重视河长制工作开展,多层次、多方面、多主题开展河长制动员会、推进会和交办会,确保了河长制工作全面快速推进。

2.常态化开展巡河与问题交办。河长工作开展以来,各级河长采取水上、陆地和骑行多种方式完成了巡河,去年6月21日,王晓斌书记、黄卫锋市长率领市委、市政府相关领导和部门、区镇负责同志对长江启东段进行了首轮巡河。首轮认河、巡河后,巡河工作渗透到每位河长的日常工作中,各级河长或专程、或与其他工作相结合,经常性巡查责任河道,确保每月至少巡河一次。黄卫锋市长认真履行河长职责,先后巡江8次,全面落实好长江(启东段)河长制各项工作。各级河长坚持把部署会议和交办会议开在河道边,发现问题及时交办,明确整改时限和责任人,限期整改、跟踪落实,把整改检查纳入下次巡河内容,“一竿子”抓到底,去年,市级河长共进行5轮问题交办,交办问题857件。今年以来,全市市级河长巡河65人次,镇村级河长巡河7092人次,交办河长制问题1259个,完成整改467个,河长巡河率、问题交办率、交办完成率均为南通市第一。

3.大力度推行督查考核制度。市河长制办公室根据年初下发工作要点,按照上级考核部署,制定出台考核制度和细则,完善考核评估办法。市效能办会同相关职能部门不定期进行督查,采取“听汇报、查台账、看现场”方式,全方位了解河长制机构设置、巡河情况、“一河一档”建档情况等,督查情况及时向市、镇两级河长和相关部门进行通报。河长制办公室不定期会同各联系部门、各镇(区)负责人进行河长制工作交流沟通,了解工作动态,加强业务指导。同时,强化信息共享,组建了河长制QQ群和微信群,实时分享工作动态。

(三)坚持水岸同治,统筹治理成效明显

我市坚持以“三清一取缔”(水质清、水面清、岸坡清,取缔污染源)行动计划为抓手,以水生态修复、水环境治理、水资源保护、水污染防治为重点,系统思维抓统筹,标本兼治抓整治、督导检查抓落实、完善体系抓长效,切实推动河长制工作向纵深迈进。

1.突出“水质清”,强化水资源保护。一是扎实开展沟河水系连通工程,今年,村庄河道疏浚工作超额完成,疏浚横河80条、泯沟4855条,土方526万方,完成占补平衡面积3010亩,并对今年所有疏浚河道实行整河发包,推广“水面种植、水下养鱼”的生态护河长效管护机制。二是持续推进头兴港备用水源地达标建设,拆除了一、二级保护区内所有违章码头,完成头兴港两侧17条流入保护区的河道涵闸工程建设,两岸绿色廊道初步完成;一级保护区内80户居民拆迁工作已经开始,水系调整进入设计阶段,道路建设正在推进;推进中央大道以南、世纪大道以北两岸100米区域砂石码头搬迁、污水排口封堵、违章建筑拆除、农宅和企业搬迁、景观打造及船舶驱离等工作;5月初,市政府对头兴港河实行停航,确保水源地水质。三是深入推进全市331个入河排污口整治,基本完成2002年10月1日前设置的87个排口的备案登记工作,对22个非法排口进行封堵或纳管,所有排口纳入河长履职巡查的工作重点。

2.突出“水面清”,强化水生态修复。一是实施生态河道样板工程,围绕“水形态自然、水环境优美、水服务优化、水质量达标、水管理严格”要求,明确生态样本河道5大类15项指标,5月中旬,我们对惠萍、圆陀角、北新、合作10条河道开始样本试点工作,列出“生态样板河道”目录,实行项目化推进、清单式管理,确保全年打造生态样板河道157条。二是实施活水畅流工程,出台《启东市河道阻水设施清零行动实施方案》,共清理沉船601只,其中包括住家船281只,拆除大型摇网117只、地笼2800只、网簖1307只、坝头83处、其他阻水设施127只,没收电捕器58套,打击非法捕螺127起,查处电捕鱼103起。特别是在河长制工作初期,短短一个多月时间,连兴港内168条外来船只全部清零,恢复水体通畅。三是实施河道长效管护工程,提高机械化管护效率,目前我市共有大型机械保洁船2艘,机动保洁船16艘,区镇共有保洁船34艘,大型保洁船均已安装监控系统,能实时查看保洁船动态作业情况,同时,对我市1—4级河道和重点区域的泯沟进行了录入和更新工作,目前河道管护系统共有94728个监测点,比去年增加了800多个监测点,河道管护系统监控范围不断扩大。

3.突出“岸坡清”,强化水环境治理。一是开展沿江沿河非法码头整治行动,交通、水务、海事、公安及属地区镇联动,沿江19家非法码头已全部拆除,实现了设施拆除、堆场清理、复垦复绿“三到位”;加大通吕运河干线航道5个非法码头整治,确保6月30日前全部提升整改到位;今年5月15日对新联建材联合执法,至此,头兴港36家清理类码头“两断三清”工作全面推进;新三河港交通枢纽工程全面启动,规划建设水闸船闸“套闸”、水利风景区、港口码头集聚区,目前规划设计已经进入招标程序,预计年内完成勘测设计,2020年投入使用。二是开展涉河违章拆除行动,一季度对8条省管河道两侧河道管理区域内的违章建筑进行了地毯式排摸,对150个涉河违建实行清单式推进、销号式管理,目前共拆除涉河违建39宗,面积共2144平方米,年底前全面清除河道管理区域内畜禽棚舍、民居棚披、码头堆场、废品收购点、废旧厂房等各类涉河违章。三是开展长江船舶污染防治行动,印发了《启东市沿江水域船舶治理工作方案》,基本完成我市长江沿线非启东注册的各类杂船整治工作,共完成杂船整治469只,其中拆解243只、驱离226只,有效维护水上交通秩序和航行安全。四是开展“河道绿色廊道”行动,实施河道两岸退耕还林、拆违补绿、见缝插绿1500多亩,加强了对一、二级河道毁林处置力度,完成通启运河合作段因农光一体、高压廊道造成毁林的整治工作。

4.坚持“一取缔”,强化水污染整治。治水要治岸,治水先治本,河长制开展以来,我市加大对各类污染源的取缔工作。一是推进畜牧养殖场专项整治,我市共有畜禽养殖场1883个,去年已治理并通过验收认定合格的养殖场818个,其余于今年10月前全部完成,实现畜禽规模养殖场养殖污染治理率100%。今年3月完成协兴港闸区域生猪养殖场整治工作,15家重污染养殖场全部拆除、平整、补绿,整治面积达40900平方米。二是推进散乱污企业专项整治,印发了《启东市集中开展“散乱污”企业分部门整治细化工作方案》,强化对544家“散乱污”企业整治,4月19日起“清理类”企业全面实施断水、断电,目前已关停或拆除化工、印染企业或污染生产线(工段)11家(条),其它“清理类”企业拆除工作正有条不紊推进,确保6月底前全面完成。三是推进城乡污水专项整治,去年以来,多次召开全市村庄污水集中纳管处理设施工作专项推进会议,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乡镇污水处理工作的有关通知》等文件,编制了《启东市村庄生活污水治理专项规划》,目前已经完成37个村庄污水集中纳管处理设施建设,预计年底前完成68个村庄纳管处理设施建设,集中纳污率达25.9%,2020年实现全市村庄污水处理设施基本全覆盖。加快11个城镇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工程,滨海污水处理厂计划投资3200万,目前已完成改造工程初步设计方案,江海污水处理厂正在推进西线管网重建工作,吕四污水处理厂正在推进纳管工作,年内完成吕四屠宰场至吕四污水处理厂管网、吕四启海交界至吕四污水处理厂管网建设。

二、河长制工作存在问题

我市河长制工作在全市上下的共同努力下,取得初步成效,2017年在南通市河长制工作考核中名列第二名。但对照上级要求,还有很大差距,暴露了很多问题。

从客观上看,我市处于下游地区,河道自净能力弱,上游来水水质也较差,一定程度上影响水体水质。同时,我市河网密布、沟河纵横,河道日常管护工作面广量大,沿岸居民环境保护意识不强,污水乱倒、乱排现象,秸秆等乱抛入河现象也时有发生。另一方面,历史欠账较多,港口码头和船舶污染河道现象长期存在。比如通启运河近海段有大量码头,船舶生活污水、压舱水、冲洗水等很多直排入河道。污水纳管等基础工作长期滞后,环境基础工业设施建设亟待加强,乡镇污水管网没有完全按照十必接要求接管,特别是镇区管网杂乱无序,雨污不分,各乡镇污水处理厂基本上都不能正常运行。

从主观上看,主要表现为工作的不平衡性,体现在三个层面:

一是各级河长推进河长制工作存在不平衡性。少数河长思想认识不到位,存在应付现象,有的区镇河长未能落实按时巡河制度,个别河长从河长制工作开展以来,从未完整地巡过一次河;有的河长app上有巡河痕迹,但只为考核需要,无实际成效;有的河长对责任河道管护内容不了解,不清楚身上的“担子”,河长制成了“冠名制”;有的河长虽然组织巡河活动,但交办问题不全面,或者交办问题不落实。部分区镇河长推进工作力度不大,对于硬任务缺少攻坚克难的行动,去年3月份沿江非法码头整治活动,要求6月份完成整治任务,沿江共六个区镇河段长,只有一位河长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整改任务;三位河长能开展整治活动,但存在整治不彻底问题,导致非法码头出现回潮现象;两位河长在市领导的多次督促下,才于今年1月底前整改完毕。

二是联系部门推进河长制工作的不平衡性。去年,市管局、监察局高度重视河长制工作,专门建立了由4人以上组成的联系河道河长办,但有些联系部门河长制办公室设置不完善或没有专门机构,有的联系部门只有1人兼带河长制工作;有的联系部门缺少工作主动性,河长巡河跟着走,缺少与河长的汇报和请示,缺少与相关区镇的沟通;有的联系部门对河长制工作认识不高,片面认为河长制只是河长的事、业务部门的事、河长办的事,工作停留在敷衍应付的状态;有的联系部门缺少本流域河道管护的组织协调,只有少数联系部门召开多次协调工作会议。

三是区镇河长制工作的不平衡性。年初,根据上级河长制工作部署,要求各区镇对河道违法乱占、乱建、乱排情况进行摸排,部分区镇上报数据有顾虑,能少报绝不多报,能不报就不报;有的区镇对市河长交办的问题未能落实,部分交办问题牵涉到群众矛盾、金额赔偿等难点问题时,整改措施迟迟不动,甚至出现拆后复建的情况;有的区镇河道长效管护措施不到位,河道清理只做靠近路边的两侧,河道中间囤积大片恶性水生植物,界河整治工作也一直是盲区,整治不彻底、不到位。

三、下阶段河长制工作设想

下阶段,我们将坚持问题导向,以河长制项目推进为抓手,切实推进“五强化”,不断提高组织化程度。

一是强化河长履职。根据省、南通市河长制领导小组即将出台的《河长履职办法》、《河长问责办法》等要求,出台我市河长履职的相关规定和制度,进一步明确河长职责,特别是市、镇两级河长的主持制定整治方案、主抓方案组织实施、主动协调解决问题、主导督查考核等工作职责,村级河长的常态化巡查及长效管护职责,实现压力的有效传导,责任的逐级落实,实现从“河长制”向“河长治”的飞跃。

二是强化典型引领。认真总结“三河”整治、“河岸共治”成功经验,梳理工作特色亮点、树立工作典型,形成示范效应。重视首创首发典型经验、典型案例,扩大我市河长制工作在南通及至全省的影响。坚持以点带面,通过打造生态河道示范样板工程,形成“启东特色”、“江海韵味”的河道治理管理模式,实现全市河长制治理体系不断完善和治理能力的全面提升。

三是强化督查考核。加大督查力度,坚持定期与不定期、综合与专项、样本抽取与全面督查相结合等方式,提高督查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提请纪检监察部门将河长制工作情况列入各地各部门及各级党政干部巡察的重要内容。完善考核评价体系,着力加强动态考核、绩效考核和群众满意度测评,采取日常监测考评与年终考核相结合、自评与互评相结合、第三方监测与媒体暗访相结合等方式,全方位实施对河长、河长办和河长制工作相关职能部门的监察考核。

四是强化资金保障。各级财政切实加大河长制工作的资金保障力度,推进构建“以政府公共财政投入为主,充分发挥市场融资作用、鼓励社会资金广泛参与”的河道治理投融资机制。加强水利、环保、建设等专项资金整合,突出保障重点项目实施,充分发挥财政资金使用效率。健全多元投入机制,制定出台扶持政策,鼓励和吸引社会酱参与生态河道建设,加大城镇污水治理投入力度。

五是强化宣传引导。广泛运用传统媒体、新媒体等各类宣传阵地,积极传播河长管河治河护河的正能量,不断提升群众关注度、知晓率和满意度。要把生态河道建设纳入公益性宣传范围,充分调动社会各方面的积极性。要充分发挥媒体的监督作用,积极反馈百姓反映的难点问题、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接受群众监督,回应群众期盼。

主任、各位副主任,各位委员,河长制工作是一项复杂的系统性工程,任务繁重,责任重大,使命光荣,感谢各位主任、各位委员对工作的关心和支持,我们将持之于恒,开拓创新,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继续做好河道综合整治的各项工作,以实实在在的成效取信于民,打造“河畅、水清、岸绿、景美”的生态环境,为全市经济社会与生态环境的协调可持续发展作出应有的贡献!

关于全面推进河长制工作落实情况的报告

中共弥勒市委、弥勒市人民政府:

根据《中共弥勒市委办公室 弥勒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弥勒市全面推行河长制工作方案>的通知》(弥办发〔2017〕114号)要求,现将朋普镇2017年全面推行河长制工作贯彻落实情况报告如下:

一、全面推行河长制工作落实情况

(一)工作方案到位情况

按照市级相关要求,经镇党委、政府研究决定,《朋普镇全面推行河长制工作方案》(朋发〔2017〕72号)于2017年8月23日全面印发朋普镇各镇、村两级河长,同时印发了“弥勒市朋普镇镇、村二级河长巡查检查记录表”,要求各级河段(片)长按照工作方案部署要求及时间节点,认真开展河长制相关工作,并做好记录交镇河长制办公室存档备查。方案细化了六项任务,明确了朋普镇河长制实施范围为所辖河湖库渠总计126条(段、个),其中纳入市级河长管理9条(段、个),纳入镇级河长管理28条(段、个),纳入村级河长管理89条(段、个),境内主要河流南盘江流经朋普镇3个村委会长33.4km,甸溪河流经朋普镇7个村委会长27.7km,林就河流经朋普镇2个村委会长12.5km,甸惠渠流经朋普镇2个村委会长37.8km,新沟流经朋普镇2个村委会长26km。

(二)组织体系和责任落实到位情况

朋普镇设立了以镇党委书记王敏为总河长,镇党委副书记、镇长刘鹏文为副总河长,其他副职领导和村委会(社区)书记、主任分级分段任河长的河长组织体系,并在朋普镇政府公示栏进行了公示公告,成立了河长制领导小组,明确了组织体系、镇级督查体系,设立河长制办公室下设在水务所,配备三名河长工作人员,细化工作职责、保障措施,并明确了全面推行河长制的阶段目标等。安装朋普镇河长公示牌16块。

(三)相关制度和政策措施到位情况

朋普镇认真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对加强河湖库管理保护的重大决策部署和省、州、市全面推行河长制,尽快建立健全河长制工作制度相关文件精神,于2017年11月14日印发《朋普镇全面推行河长制七项相关配套制度的通知》(朋发〔2017〕97号),印发朋普镇推行河长制会议制度(试行)、建设验收制度(试行)、考核问责和激励制度(试行)、信息报送制度(试行)、督察制度(试行)、信息共享制度(试行)、日常巡查制度(试行)七项河长制配套制度,并要求按照七项制度认真贯彻执行。朋普镇人民政府印发了加强河道管理确保防洪安全办法,明确了河道管理保护、监管等方面的政策措施。

(四)监督检查和考核评估到位情况

按照《朋普镇全面推行河长制工作方案》相关要求,镇级河长不少于每月1次,村(社区)级河长不少于每月2次,截止2017年12月31日,朋普镇两级河长监督巡查检查19次58处,巡查检查均有记录表和图片资料,对存在问题及时进行针对性处理。制定了镇级督察体系,由镇党委、人大、纪委、党政办负责对镇、村二级河长制工作开展情况进行监督,对河长制工作开展情况和落实整改上级各部门及镇级总河长、副总河长、镇级河长及三项会议制度要求整改落实的事项进行督查和考核评估;利用街天开展了以“落实绿色发展理念、全面推行河长制”为主题的水法律法规宣传活动,发放河长制宣传单500份,上报朋普镇信息办河长制类信息5篇。要求各村小组进行河长制相关政策文件进行广播宣传,加大群众河长制知晓率,逐步营造全民参与保护河湖库渠的良好氛围。

(五)基础性工作开展情况

朋普镇纳入河长制管理的河湖库渠总计126条(段、个),其中纳入市级河长管理9条(段、个),纳入镇级河长管理28条(段、个),纳入村级河长管理89条(段、个),河湖库渠名录已编制并层层分解到村到组,明确了镇村两级河长,各段保洁巡查员。正组织编制和开展镇级“一河一策”方案和信息系统建设。

(六)河湖管理保护成效

经过摸底排查和两级河长的巡查检查,发现朋普镇邻村河湖库渠普遍存在有生活垃圾的现象,通过朋普镇镇村两级河长、镇级责任部门、对应村段(片)长及村小组巡查保洁员上下协作,积极引导村民将日常生活垃圾送到村组指定堆放处统一处理,逐步提高村民卫生环保意识,朋普镇河湖水环境质量有明显改善,河湖管理保护初见成效。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及有关建议

一是甸溪河从北向南流经弥阳、新哨、竹园到朋普,沿线村组密居,存在村民把生活垃圾倒入河道的现象,朋普地处下游,上游漂浮垃圾顺流而下,给河道管理保护带来了难题。二是由于甸溪河朋普镇高速路立交桥段施工建筑垃未清理彻底,存在淤积堵塞问题。三是沿线村庄多,存在围垦河提现象。四是集镇生活污水排放影响水域环境。五是南盘江河道存在私自采砂现象。六是镇内水域丰富,纳入河长制管理河道达126条(条、个),镇级财政资金紧缺,难以有效推进河长制工作。

乡镇河长工作总结篇6

关键词:河南省;统筹城乡发展;问题;城镇化

中图分类号:F12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2)31-0113-03

统筹城乡发展的宏伟战略实施以来,河南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2006年就制订和出台了《关于加快推进城乡一体化试点工作的指导意见》。近年来,在统筹城乡发展,推进城乡一体化上,河南省做了一些试点,取得了明显的成效,城乡收入差距缩小,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步伐加快,城镇化高质量快速度发展。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

一、城镇化水平较低,小城镇发展规模偏小,缺乏特色和协作能力

近年来,河南省城镇化发展较快,城镇化水平有了较大的提高,但由于河南人口基数大、经济基础薄弱、科技教育不发达、资金人才缺乏等因素,导致城镇化水平在全国一直处于落后地位。

(一)河南省城镇化总体水平偏低,各地区城镇化发展不平衡

据统计,2009年全国城镇化率达到46.6%,而河南省城镇化率仅为37.7%,落后于全国平均水平8.9个百分点[1]。河南省的城镇多分布在京广、陇海和焦枝三条铁路沿线和陇海路以北地区。在这块土地面积不到全省25%的地区,集中了全省50%以上的城市、60%以上的城镇人口和50%以上的工业总产值。而其他地区城镇数量相对稀疏,形成地理上的分布不均衡。此外,城镇人口比重悬殊,如郑州、洛阳、焦作城镇人口达30%以上,而周口、驻马店城镇人口比重仅为10%左右[2]。

(二)河南小城镇规模小,缺乏特色和协作能力

河南全省21个县级市中,市区人口超过15万人的只有1个,10~15万人的有7个,其余的均在10万人以下[3]。这表明,河南省县级城镇发育很不充分,由于城镇的功能建设倾向于向“小而全”的方向发展,结果不能形成代表城镇经济发展的鲜明特色,城镇之间缺乏明确的分工和协作关系。这不仅分散了发展力量,造成许多同构性浪费,未能形成较强的辐射能力和较高水平的专业化分工,更难形成先进的现代产业和较强的区域经济整体竞争力。

二、农业产业化发展的程度低,基础薄弱,创新能力不足

农业是国民经济中最基本的物质生产部门,农业的发展直接影响着国民经济全局的发展。近年来,河南各地紧紧围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农产品竞争力增强的目标,创新思路、强化措施,积极探索用现代工业理念、先进科技成果建设现代农业的新途径,着力加快农业产业化进程,实现了粮食稳定发展,农民持续增收,取得一定的成效,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

第一,农业内部结构不优。总的来看,近年来特别是2008年,政府高度重视我省农业的发展,我省农业的发展取得巨大的成就,如2008年农林牧渔业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34.39亿元,比上年增长92.3%,和各行业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的36.4%高出55.9个百分点,这使得农业产业结构持续得到优化,也使得农民的收入得到了一定的增长。但是,从总体来看,河南省的农业产业结构还存在一些不足之处。虽然说农业产业结构得到了一定的优化,但这是在农业、林业、牧业、渔业和服务业都在迅速发展的基础上,其中仍然存在种植业比重偏高,林业、牧业、渔业比重偏低,而服务业的比重更低,这就使得虽然我们整体上农业发展很快,但是农业产品的附加值过低,实际上是一种增产不增收的表现,最终导致农民增收缓慢[4]。

第二,龙头企业少、规模小,辐射带动能力不强。全省除双汇、莲花、三全、思念等企业外,大部分企业规模还不够大,产品质量档次还不够高,与农业生产和消费大省的地位不相适应。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总体规模与全国先进省份相比还有比较大的差距,主要表现是在农业产业化过程中,大型骨干龙头企业偏少,带动能力弱。与农业产业化经营发展的先进省份山东省相比,龙头企业总数,山东是河南的近3倍;销售收入超过1亿元、超过500万元的龙头企业,山东分别是河南的5.2倍、4.6倍;龙头企业的创汇,山东是河南的11倍。其他指标如产业化组织带动农户数、农户从事农业产业化经营增加收入等,山东均比河南高出10%以上[4]。

第三,资金投入不足,制约农产品加工企业的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原料收购资金占用量大,资金需求时间集中。但目前企业融资渠道窄,资金融入不足,企业贷款难的矛盾比较突出,表现为农产品加工企业资金需求高峰和银行以担保为主的贷款方式之间存在矛盾。加上企业技术水平低,科技含量不高;缺乏现代企业经营管理机制;企业规模小、散,实力不强;加工技术与设备落后,技术开发和创新能力不强等都成为制约河南农产品加工企业发展的重要瓶颈。

第四,农村产业组织薄弱,企业化经营方式不足。由于河南省的农业中介服务组织不健全,社会化服务体系不完善,尤其是农民自己的专业经济组织、协会数量不多,质量不高,作用不大,致使农民的利益得不到有效保护,农业生产的社会化、市场化程度都比较低。

第五,农业基础设施落后。在占全国总人口近70%、户数占2/3的广大农村地区,其电力、交通和水利等基础设施仍是全国农村社会发展的瓶颈。新中国成立五十多年来,中国城市建设投资近万亿元,其中城市基础设施投资占将近1/4,而农村建设主要依靠集体经济和农户自我积累。财力和投资的城乡差距十分悬殊,物质基础差别甚大,尤其和农民生活直接相关的基础设施十分落后。不仅电网老旧,电压不稳,电价高昂,而且由于道路交通不便,很多地方信息闭塞,农副产品运不出去,偏远的村庄群众生病得不到及时治疗,小病拖成大病,甚至丧失了生命。一句话,用电难、行路难、吃水难是广大农村的基本特征,农民要求改善电、路、水等基础设施条件的愿望异常迫切。

三、县域经济比较薄弱,民营经济、乡镇企业发展不够

县域经济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性部分,是宏观经济与微观经济的结合部,是城市经济与农村经济的连接点。虽然河南省县域经济总量较大,占全省份额较高,但与全省平均经济发展水平还有不少差距。河南省是一个人口近亿的发展中大省,县域人均GDp不仅远低于沿海发达省份,与全国平均水平相比也有相当差距,而且结构性矛盾比较突出,第一产业所占比重大,且存在大量富余劳动力,工业化任务艰巨,城镇聚集效应未能得到充分发挥。经济增长仍然以粗放型为主,内生机制还不健全。一方面县域农业虽然品种多、产量大,但农业经营效率低、效益差、特点不突出,农产品加工链条短、档次低,资源优势还没有转化为市场优势。另一方面县域工业虽然企业众多,门类齐全,但同样存在产业链条短、技术含量低、附加值小、经济效益差和名牌产品少的问题,环境污染也较严重。从结构上看,县域企业组织结构分散,经营水平低下,市场主体意识淡薄,创新能力、开拓市场的能力不强,大部分县属企业和乡镇企业处于瘫痪状态。多数县缺乏产业关联度高、辐射带动能力强的大企业支撑,也缺乏具备特色的块状经济支撑。总的来看,县域经济仍然是全省经济发展中的薄弱环节。

河南省民营经济的年增长速度明显高于生产总值的增速,民营经济对河南经济增长的贡献越来越大,成为河南省最具活力、最具潜力和最具竞争力的经济成分,但是,就目前民营企业整体而言,河南省民营企业与先进省份相比还是有明显的差距。在入选2010中国民营企业五百强中,有49家企业的营业收入超过200亿元,有123家超过100亿元,资产总额超过200亿元的企业有51家,超过100亿元的企业也有77家,而河南只有8家企业上榜,其中天瑞集团以106亿元的营业收入仅位列第112名[5]。民营经济已经成为河南经济发展的主要源泉,但是,在发展过程中,依然存在许多制约河南民营企业发展的问题。(1)缺乏有效地内部控制。在民营企业迅猛发展的背后,因为体制、传统等各方面的原因,民营企业也暴露出自身一些先天的不足,这主要是民营企业家的总体素质参差不齐,许多企业家管理观念落后,内部控制意识淡薄,由此导致管理水平低下,企业治理模式不完善、企业内部控制制度欠缺。(2)企业核心竞争力薄弱。在实践中,大多数民营企业往往都是从劳动密集型产品起家的,很多民营企业深陷于核心竞争力的模糊概念之争中,没有根据核心竞争力的特征,识别出自身的核心竞争力,也没有制定正确的企业战略,许多民营企业不考虑自身的比较优势和市场的变化,盲目推行不切实际、贪大求全的多元化战略。另外,部分河南民营企业也缺乏企业文化和合作精神,有些民营企业虽有自己的企业文化,但在企业内部并未形成共识,只是形式上的而已,而这些恰是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3)缺乏灵活的人才机制,人才难留。很多民营企业由于没有形成正确的人才观念,导致人才流失和人力资源的贬值,特别是在中小民营企业更为严重。任人唯亲是民营企业选人和用人机制的一个最大特点,这种企业的管理岗位主要被家族成员占据,家族成员在企业内部得到更多的信任,获得更多的机会和更大的收益,而非家族成员却很少得到重用,难以实现自身的价值,这弱化了企业的激励机制。由于缺乏职业安全感,员工职业生涯计划难以实现,民营企业中管理人员、专业技术人员流失的现象比较普遍。另外,民营企业在人才培养上也大都存在着短期行为,普遍存在重使用、轻培养的现象。由于受企业财力、人力的客观限制,大多数中小民营企业没有严格的培训规划和制度,不能对员工有效地培训,致使员工素质和技能普遍较低,难以达到企业进一步发展所需的素质要求。(4)自主创新能力较弱。现在河南多数民营企业技术自主开发能力不强,尤其是中小民营企业的科技创新动力普遍不强,生存发展主要靠物质要素投入和投资拉动。河南比较优秀的民营科技型企业中具备研发中心或属于省市级高新技术企业的仅22家,占22%,民营企业因为(下转122页)(上接114页)规模小,自身缺乏技术研发、技术创新能力和知名品牌,也就难以培育企业核心竞争力[5]。

经过几十年的发展,河南省乡企取得了辉煌的成就,现已成为河南省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中的一支重大力量。尽管河南省乡镇企业具有许多优势,但同时也存在着不少问题:一是产业结构的不合理性与低层次性。目前河南省乡镇企业中一、二、三产业的产值比重分别为1.99%、79.21%和18.8%,第二产业比重过大,而第三产业明显不足,第一产业几乎未得到发展。这种结构的主要问题是第三产业的比重过低。中国第三产业的比重已达35%左右,发达国家则达到60%~70%[6]。二是经营方式的粗放性。河南省乡镇企业的经营方式,从总体上仍然是粗放型的,重速度、轻效益、重数量、轻质量、重外延、轻内涵的现象非常普遍。二是经营管理体制的不规范性。企业的经营管理体制就是企业内部的结构和各组成部分的相互关系,主要包括企业的产权制度、企业管理制度、企业经营机制等。企业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求得生存与发展,就必建立一套科学的完善的适应市场经济要求的经营管理体制。然而,河南省乡企的经营管理体制却存在着很多缺陷。三是人员素质的低层次性。河南省乡镇企业的从业人员多来自农村,接受教育程度普遍较低、综合素质较差。据河南省乡镇企业管理局统计,1998年末河南省乡镇集体企业职工中,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的仅占1.8%,高中及以上文化程度的占40%,而初中及以下程度的占60%。技术人员更显不足,在河南省乡企的从业人员中,具有高级技术职称的仅占0.8%,中级技术职称的只占3.1%[6]。

四、农村人口多,农民素质不高,就业压力大

河南省是中国人口大省,按常住人口统计,2010年总人口为9402万。其中60%以上居住在乡村。在每年新出生的110多万人口中,绝大部分是农村人口。而从河南省人口受教育程度来看,具有高中以上受教育程度的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农村远远落后于城市,而文盲人口占15岁及以上人口的比重,农村却大大超过城市。农村人口科学文化素质状况普遍偏低,就业压力大。

参考文献:

[1]wwb.关于关于河南省新农村建设与“三化”协调的若干问题[J].,2011-04-21.

[2]王卓敏.河南省城镇化发展中存在的问题[J].经济研究导刊,2010,(10).

[3]中部地区统筹城乡发展课题组.中部地区统筹城乡发展的问题、原因和对策[J].社会主义研究,2007,(3).

[4]王晶.河南省农业产业结构调整问题研究[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09,(13).

乡镇河长工作总结篇7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转方式调结构为主线,以“改善人居环境,维护生态安全,建设生态”为目标,大力开展路网、水网绿化,扩大全县绿量,增加林木总量,全面提升绿化水平。

二、建设原则

(一)生态优先,注重实效。以改善生态环境为前提,以提升景观效果为依托,与产业结构调整相结合,促进植绿富民。

(二)因地制宜,突出重点。根据不同的资源基础和环境条件,因地制宜规划建设,突出重点打造精品。

(三)乔灌结合,树种多样。乔木、灌木相结合,长寿、常绿树与落叶树相结合,景观林带和速生林带相结合。

(四)造改并举,建管并重。加强森林资源保护,加大绿化执法力度,确保植树成效,巩固绿化成果。

三、任务目标

三年大绿化的总体目标是:从今秋开始,利用三年时间,搞好四次会战,突出今秋、明春、明秋、后春四个植树季节,将县境内重点路网京福高速公路、京沪高速铁路、德龙烟铁路、105国道、幸福大道、101省道(京沪铁路)、315省道、318省道;水网马颊河、德惠新河、赵王河、笃马河、引黄总干、相家河水库全部进行高标准绿化完善,着力打造集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三位一体”的生态廊道网络体系。

全县市级重点“两网”绿化面积4.05万亩、植树297万株以上。其中,今秋完成总任务的25%,造林1万亩,植树71.4万株;明春完成41.4%,造林1.67万亩,植树124.2万株;明秋完成17.8%,造林0.72万亩,植树53.5万株;后春完成15.8%,造林0.64万亩,植树47.6万株;后秋进行补植完善。县级重点工程是村村通油路、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区和水网绿化。村村通油路总长度585.39公里,植树60.682万株;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完成新建林网1.5万亩;水网164条,总长443.116公里。县级重点工程今冬明春全部完成。力争到2014年,全县林木覆盖率达到36.5%以上。

四、今年秋冬重点工程

今年秋冬重点抓好主干道路绿化、改建新建村村通公路绿化和水网绿化平台建设。

(一)路网

1.市级重点工程

(1)幸福大道绿化。两侧公路沟外各建设30米宽的景观林带,景观林带之外挖开口为5米宽的排水沟,总面积1214亩,按景观林带设计施工。具体由县财政局牵头,坊子乡、三唐乡配合县国土资源局、林业局协同做好林带占地附着物的清理补偿、占地租赁工作;县水务局负责公路边沟的整修,打造绿化平台及相关建筑物建设,并负责景观林带外排水沟的施工工作;县林业局负责规划设计、工程对外招投标以及工程施工的监管和督导;坊子乡、三唐乡负责林带占地迁占工作;县公路局负责路肩补植绿化。

(2)京福高速公路绿化。按照两侧各20米宽景观林带,景观林带之外建设80米宽速生丰产林带的标准搞好补植完善。景观林带按照防护网外两行垂柳、两行毛白杨或法桐的基本模式配置。景观林带之外种植速生杨、白蜡、柳树等速生林带。具体由三唐乡、坊子乡、开发区、王凤楼镇和前曹镇负责土地流转、迁占和绿化施工。

(3)105国道绿化。两侧按照100米宽的标准搞好速生丰产林的补植完善,确保消灭所有空挡。县公路局负责路肩补植绿化,林带由恩城镇、腰站镇和王杲铺镇负责。植树总面积3536.1亩,261671株。其中恩城镇1625亩,120250株;腰站镇1790亩,132460株;王杲铺镇121.1亩,8962株。

(4)315、318、101省道(京沪铁路)两侧绿化。按照50米宽的标准搞好速生丰产林的补植完善,确保消灭所有空档。植树总面积3890亩,25.9万株。县公路局负责路肩补植绿化,林带由各有关乡镇负责实施。

315省道两侧绿化:由恩城镇、王打卦镇和坊子乡负责,其中恩城镇植树602.4亩,44578株;王打卦镇26亩,1942株;坊子乡616亩,45584株。

318省道两侧绿化:由王凤楼镇、经济开发区和恩城镇负责,其中王凤楼镇247亩,18278株;经济开发区164亩,12136株;恩城镇244.6亩,18101株。

101省道(京沪铁路)两侧绿化:由三唐乡、龙门办、桃园办、前曹镇负责,其中三唐乡545亩,40330株;龙门办180亩,13320株;桃园办145亩,10730株;前曹镇1120亩,82880株。

2.县级重点工程。新修或改造的所有村村通公路绿化。今年新建或改造的所有村村通油路两侧的绿化,要严格按照省交通运输厅制定的验收标准高质量完成路肩植树任务,已有公路两侧要抓好绿化带的补植完善。总长度585.39公里,植树60.682万株。县交通运输局负责规划设计,各有关乡镇负责按照规划绿化。

(二)水网绿化平台建设

1.市级重点工程

今年秋冬完成马颊河、德惠新河、赵王河、引黄总干等4条骨干河道植树平台的整修,明年春季高标准完成绿化任务。两侧河堤堤顶除留出道路占地外,全部进行绿化;堤外坡脚以外建设50-100米宽速生林带。有滩地的河流,堤内侧向里种植4行树木、林带宽度达到15米。总面积16792亩,植树124.2608万株。县林业局负责绿化规划和技术指导工作。地权属县水务局的由水务局负责打造绿化平台和绿化,地权属乡镇的,由所在乡镇负责打造绿化平台和绿化。其中,马颊河涉及腰站镇、桃园办、王打卦镇、王杲铺镇和恩城镇;德惠新河涉及王凤楼镇;赵王河涉及前曹镇、王庙镇和王凤楼镇;引黄总干涉及张华镇和王庙镇。

2.县级重点工程

(1)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区绿化平台建设。前曹项目区和王凤楼项目区,今年秋冬重点打造绿化平台,明年春季要严格按照省农业综合开发办制定的验收标准高质量完成绿化任务。共1.5万亩,种植1-2个树种。县开发办负责规划和苗木调运,前曹镇和王凤楼镇负责按标准绿化。

(2)乡镇水网绿化平台建设。结合全县绿化工作,今年秋冬各乡镇要清挖沟渠,打造绿化平台。按照全县规划和乡镇自报,今冬11个乡镇需清挖沟渠96条,266.6公里。其中恩城镇12条22.3公里;龙门办7条12.6公里;王凤楼镇10条40.7公里;三唐乡3条9.2公里;桃园办10条16.95公里;王庙镇15条95公里;王杲铺镇10条22.5公里;王打卦镇8条15.4公里;前曹镇8条16.9公里;坊子乡6条7.05公里;张华镇7条8公里,由各乡镇分别负责。

五、工作要求

(一)土地。低洼盐碱地段必须开挖台田,抬高植树台面。植树带内土地要整理平整,清除杂草、建筑垃圾并打成畦田。林带内一律不准种植其他任何作物。

(二)苗木。标准必须为两年生以上一级苗木,胸径5厘米左右,统一截干。品字形种植,株行距3×3米,每亩种植74株。低洼地段种植垂柳、旱柳、速生柳或速生白蜡等。

(三)时间。前全面完成今年秋冬林业生产任务,前对各乡镇林业生产情况进行检查验收、评比。

(四)绿化带排水沟。所有路网绿化带外沿向内挖开口为5米宽的排水沟。

(五)树木确权。所有按规划要求宜林地块确权、树木确权、确保做到地定权、人定权、树定权。

六、保障措施

全县大绿化任务重、标准高、要求严、时间紧,各乡镇和各有关部门要明确责任,强化措施,完善机制,狠抓落实,确保各项任务目标按时全面完成。

(一)加强领导,落实责任。县政府成立大绿化指挥部,指挥部在县林业局设立办公室,全面负责组织领导、检查督导、考核验收等工作。各乡镇和有关部门要把大绿化作为一把手工程,摆上重要议事日程,统一思想,提高认识,精心组织,形成主要领导负全责、分管领导具体抓、全力以赴保落实的推进机制。要按照职责任务要求,研究制定具体实施方案,层层分解任务,强化责任落实,切实做到统一指挥、条块结合、责任到人、管理有序,确保各项绿化任务按时、保质、保量完成。

(二)加大投入,政策扶持。要按照“政府主导、市场运作、社会参与、多元投入”的原则,积极拓宽融资渠道,不断优化投入格局。各乡镇要创新融资方式,通过政府出资、政策引导、产权改革、贷款贴息等方式确保资金需求。县林业局等有关部门要积极争取国家和省造林绿化相关建设项目投资,整合专项资金,集中用于大绿化工程。

乡镇河长工作总结篇8

作者简介:郭路明(1987-),男,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土地利用与城乡规划。

e-mail:576821716@qqcom

摘要: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必然导致对建设用地需求量的增加。不合理建设用地结构会制约区域经济的发展,并拉大区域差异,造成社会不稳定。在赞皇县城乡建设用地结构现状及变化趋势分析的基础上,从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合理用地需求入手,以保护生态环境为原则,坚持内涵挖潜与外延扩大相结合,科学合理地预测建设用地规模,提出赞皇县城乡用地结构的优化措施,以有效促进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和集约利用,从而促进社会经济发展。

关键词:城乡建设用地;结构优化;社会经济发展;赞皇县

中图分类号:F323.211文献标识号:a文章编号:1001-4942(2013)12-0135-05

统筹城乡用地、优化城乡用地结构,既是节约和集约用地的重要途径[1],又是统筹城乡发展的客观需要。如何协调好经济发展与合理利用及保护有限土地资源的矛盾,成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必需认真研究的重要问题。对赞皇县城乡建设用地结构优化研究,有利于促进土地的集约利用,使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成为经济发展的促进手段[2]。

1赞皇县概况

赞皇县位于河北省西南部,太行山中段东麓,距首都北京300km,距省会石家庄33km,西邻山西,东距京广铁路、京深高速公路20km。全县总面积1210km2,现辖9乡2镇1个街道办事处212个行政村,人口25万。赞皇是山区县、老区县、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也是世界教科文组织中国地名专家组命名的“千年古县”。

2赞皇县城乡建设用地结构现状及变化趋势分析

2.1城乡建设用地结构现状

在《全国土地分类》中,城乡建设用地包括城市(201)、建制镇(202)、农村居民点(203)和独立工矿用地(204)四类用地。赞皇县为县级建制,没有城市用地,因此本研究区域的城乡建设用地只有城镇用地、农村居民点用地和独立工矿用地三类。

2.1.1城乡建设用地结构现状2010年赞皇县城乡建设用地总面积为3570.29hm2,其中农村居民点用地总面积2916.29hm2,占城乡用地总面积的81.68%;建制镇用地面积335.57hm2,占9.40%;独立工矿用地面积318.43hm2,占8.92%。

2.1.2城乡建设用地存在的主要问题

①城镇中心职能未充分发挥,存在土地浪费现象:城镇基础设施建设水平及社会经济发展水平较低,制约着建制镇中心职能的发挥,难以带动农村地区的发展。城镇建设标准低,土地容积率低,城镇居民住房多数为平房独院,商品房发展缓慢,土地利用率低。企事业单位用地存在着用少占多、圈大院现象,造成土地浪费,导致城镇土地单位面积产值低。

②村镇建设规划滞后,村民生活环境“脏、乱、差”:没有进行村庄规划或者实施村镇建设规划,没有政策、法律措施的保障,国土部门执法力度低,规划不能严格执行。由于村庄建设无章可循,村民居住散乱,村内土地不能充分利用。村庄小而分散,公共基础设施严重不足,不利于生活水平和质量的提高。

③乡镇企业用地粗放,土地利用率低:乡镇为了招商引资纷纷出台各种优惠政策,低价出让土地,使得工矿业用地地价严重背离其价值;企业以土地替代其他生产要素,超量占地现象比较严重,而其生产占用率极低,造成土地闲置。

2.2赞皇县城乡用地变化趋势分析

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高速发展和城镇化、工业化进程的加快,赞皇县建设用地规模呈不断扩大趋势。从表1中可以看到,建制镇用地增长较为缓慢,但总体上仍处于增长趋势,14年间增长了39.01hm2。农村居民点用地变化以2001年为分界点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低速增长,4年增加了19.32hm2;第二阶段增长缓慢并有减少的趋势。独立工矿用地在1997~2001年出现了负增长,2002~2010年增长速度加快,14年间共增加了72.17hm2。

3城乡建设用地需求预测与结构优化

赞皇县经济社会发展处于工业化、城市化起步阶段,构建特色鲜明、初具规模的产业体系是实现经济跨越式发展的必要条件。2010年到2020年期间,要壮大扩张轻化工、生物制药、建材、农副产品加工产业,整合机械、炼铁、铁矿开采加工业,大力发展特色农业,做大做强服务业,加快经济结构调整,积极谋划实施一批立县富县重点项目,推进生产基地和园区建设,优化产业布局,为全县经济发展奠定产业基础,形成新的规模优势和竞争优势,促进工业经济强劲增长、人口快速向城镇集聚。以产业发展带动城镇建设、基础设施建设的快速发展,需要土地提供空间载体的支撑,必然导致对城镇和工矿用地等城乡建设用地的大量需求。

3.1城乡建设用地总量测算

根据近十几年赞皇县城乡建设用地总规模变化情况,采用趋势外推法对目标年城乡建设用地总规模进行预测。设城乡建设用地规模为因变量Y,自变量X为时间序列(年份),建立城乡建设用地总面积与时间的回归模型。

①Linear方程:利用SpSS软件得到赞皇县城乡建设用地的拟合直线趋势方程为:

Y=3427.4+11.216X,R2=0.9271

用方程来预测2015年和2020年的赞皇县城乡建设用地规模,经计算分别为3640.50、3696.58hm2。

②Quadratic方程:利用SpSS软件得到赞皇县城乡建设用地的拟合二次曲线趋势方程为:

Y=3452.1+0.6328X+0.8141X2,R2=0.9726

用方程来预测2015年和2020年的赞皇县城乡建设用地规模,经计算分别为3758.01、3936.21hm2。

③exponential方程:利用SpSS软件得到赞皇县城乡建设用地的拟合指数趋势方程为:

Y=3428×100.0032X,R2=0.9286

用方程来预测2015年和2020年的赞皇县城乡建设用地规模,经计算分别为3642.89、3701.64hm2。

根据以上各种方程的拟合情况,采用三者预测数据的平均值作为目标年的预测值,即2015年和2020年赞皇县城乡建设用地规模分别为3680.47hm2和3778.14hm2。

3.2城乡建设用地分类预测

3.2.1城镇用地规模预测赞皇县现正处于城镇化、工业化加速发展时期,未来一定时期内需进一步扩大城镇建设用地规模,进一步放宽人均城镇用地,提高城镇居民的生活质量和优化城镇居民的生活环境。参考《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GBJ137-90)中城镇用地标准,按照城镇建设用地增加和农村建设用地减少相挂钩的要求,对目标年城镇建设用地规模提出三个调整方案(表3)。

对比分析以上方案,考虑到赞皇县的社会经济发展和城镇化进程,方案二较为合理,即城镇建设用地规模2015年和2020年分别为1031.90hm2和1365.15hm2。

3.2.2农村居民点用地测算在城镇规模不断扩大的过程中,必将合并一些农村居民点用地,农村居民点用地也将呈现出下降的趋势[3]。参考国家的《镇规划标准》(GB50188-2007)中农村居民点用地标准,结合赞皇县农村实际情况和城市化进程,对目标年农村居民点用地规模提出三个调整方案(表4)。

对比分析以上方案,综合考虑赞皇县的社会经济发展和集约型土地利用模式的发展趋势,方案三较为合理,即农村居民点用地规模2015年和2020年分别为2185.65hm2和1955.20hm2,比2010年分别减少730.64hm2和961.09hm2。

3.2.3独立工矿用地测算对赞皇县独立工矿用地面积拟采用平均增长率法,剔除年增长率最大值12.98%和最小值-7.04%,对其它若干年数值取平均得到增长率为3.77%。同时考虑到赞皇县国民经济发展趋势,预测2010~2015年独立工矿用地将保持较快增长,因此将采用5.0%的年增长率;中远期独立工矿增长速度将加快,2015~2020年采用7.0%的年增长率(表5)。

因此,赞皇县独立工矿用地规模2015年将达到406.41hm2,比2010年增加87.98hm2;到2020年达到570.01hm2,比2010年增加251.58hm2。

3.2.4城乡建设用地分类预测汇总从表6可以看出,赞皇县城乡建设用地规模2015年为3623.96hm2,比2010年增加53.67hm2;2020年为389036hm2,比2010年增加320.07hm2。

3.3城乡建设用地总规模确定

比较以上城乡建设用地总量测算和分类测算的预测结果,可以看出两种预测结果相差较大。考虑到总量预测可以从大体上把握城乡建设用地总发展趋势,分类预测考虑了人口、GDp、城镇化水平等多种因素且与国家标准相一致,所以取两种预测方法的平均值。如表7,预计城乡建设用地总量2015年为3652.22hm2在2010年基础上增长81.93hm2;2020年为3834.25hm2,在2010年基础上增长263.96hm2。

3.4赞皇县城乡建设用地结构优化

随着经济增长和城镇化、工业化进程加快,农村人口减少和农村居民点用地集约化水平的提高,农村居民点用地将有较大幅度的减少[4]。城镇工矿用地与农村居民点用地将从2010年占城乡建设用地总量的18.32%、81.68%,调整到2020年的49.01%、50.99%(表8),城镇工矿用地所占比重将得到很大提升,表明以新农村建设为基础的城乡建设用地结构将得到优化。

在推进城乡统筹发展、控制城乡建设用地规模、加大新农村建设力度的现实条件下,逐步实施城镇用地增加和农村居民点用地减少的挂钩[5]。经测算并考虑各种因素,确定赞皇县统筹城乡居民点用地为:2010~2020年间,城镇工矿用地增加1225.05hm2,农村居民点用地减少961.09hm2,即城镇工矿用地增加与农村居民点用地缩减的挂钩比例为1.3∶1。

4赞皇县城乡建设用地结构优化的建议与措施

4.1科学编制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规划是建设的龙头,土地利用结构优化需要科学合理的土地规划作为指导[6]。土地利用规划要力求科学性。首先根据对赞皇县城乡建设用地情况的分析和预测,确定城乡建设用地规模和基础设施用地的总量控制指标和相应的分类用地控制指标,并注意留有一定的弹性,为城镇的发展留有一定余地。其次,建立城乡用地集约利用评估体系,对新增加的城乡建设用地及工矿、基础设施等非农建设用地制定相应政策,引导采用高度集约化的用地方式,立体利用土地空间,尽量少占耕地。第三,土地利用与社会经济相适应,根据各自不同的特点进行产业结构布局,发挥不同乡镇的特点,达到乡镇间的互补,促进经济社会的良好发展。

4.2改革土地管理体制,统一城乡土地市场

严格土地管理,完善土地制度,是确保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长远之计,也是维护当前城市化稳步推进的前提条件。伴随着赞皇县城镇化进程的快速推进,近年来有的城镇出现了农村土地自发(或隐性)变为建设用地并进入市场流通的现象,使耕地保护受到威胁,土地市场受到冲击,对城镇化的健康有序推进极为不利。必须把农村集体建设用地纳入规范化、法制化管理轨道[7],从根本上消除城乡隐性土地市场和价格双轨,顺应城市化、工业化的发展趋势,在严格用途管制的前提下,允许农村土地流转,统一城乡土地市场。农村住宅用地制度必须与农村社区建设相适应;必须打通城乡住宅用地市场,解决农民多余宅基地和多余房屋的合理流转问题,提高宅基地和农村房屋的利用率。

4.3推进农村居民点整理,完善“城乡挂钩”政策

赞皇县农村居民点规模小、布局分散、环境差、土地利用率低。实施农村居民点整理,有利于推动村庄搬迁改造,改善村民生活环境。赞皇县逐渐进入经济的快速发展时期,对建设用地的需求越来越大,人地矛盾突出。实施“挂钩”政策,运用经济手段对农村建设用地进行整理[8],通过将利用不合理和废弃闲置的农村建设用地整理为耕地,既适度减少农村建设用地,使其转化为耕地,又可以争取更多的建设用地指标。

4.4加快土地信息系统的建设,实现土地管理科学化

土地利用是一个随时空变化而变化的动态过程[9]。为适应土地管理的要求,要逐步实现土地管理的科学化、信息化。建立赞皇县土地信息管理系统,对土地利用进行动态监测,及时了解土地信息的变化情况并进行调控和管理,确保土地管理的实时、高效,为土地结构优化提供技术支持。

参考文献:

[1]

伟.绥芬河市土地利用结构优化研究[D].哈尔滨:东北农业大学,2009.

[2]常彬强.石家庄市优化城乡建设用地结构与布局研究[D].石家庄:河北师范大学,2009.

[3]张秀玲,张保华,蒋玉华,等城乡交界带农村居民点用地演变规律研究——以济南市历城区为例[J]山东农业科学,2011,2:115-117

[4]吴永生.区域性城乡统筹的空间特征及其形成机制——以江苏省市域城乡为例[J]经济地理,2006,9(5):810-814.

[5]付海英,郝晋氓,举,等.市域城乡统筹现状评价及其影响因素关联分析[J]农业技术经济,2006,5:44-49.

[6]于德怀.沧州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专题之四——优化城乡用地结构与布局研究[D].石家庄:石家庄经济学院,2008.

[7]李晓文,方精云,朴世龙.上海城市用地扩展强度、模式及其空间分异特征[J].自然资源学报,2003,18(4):412-420.

[8]李春莹.西安市城乡用地结构和布局优化研究[D].西安:长安大学,2006.

[9]梁春凤,段建南,周子英,等长沙市土地利用动态变化及其驱动力因素分析[J]山东农业科学,2012,44(5):133-134

[10]河北省人民政府.河北省统计年鉴(1997-2008)[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

[11]河北省统计局.河北省经济年鉴(1997-2009)[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

[12]石家庄统计局.石家庄统计年鉴(1997-2009)[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

乡镇河长工作总结篇9

[关键词]:河南乡镇机构;合作型博弈;改革动力机制;农村综合改革

河南省是中国第一人口大省,拥有9600万人,其中农民人口就有7300多万人,“三农”问题尤为突出。据统计,到1998年底,全省乡镇总数为2137个,行政村总数为4.9万个,村民组总数为40.46万个,农村基层管理人员多达150万人以上,每年支出经费在100亿元左右[1]。为了缓解地方财政短缺的压力和减轻农民群众的负担,河南省分别于1998年、2001年和2005年下半年进行了三轮乡镇机构改革。但由于前二轮改革没有形成有效整合、协调一致的动力机制,其结果都变成了虎头蛇尾的“假改革”;“而这一次,河南省强化了相关配套措施的跟进,不再‘为改革而改革’,着力解决改革中所引发的各种复杂矛盾”[2],因此可称得上是善始善终的“真刀真枪改革”。截止2005年底,全省撤并乡镇236个,合并各类事业站所3117个,精简乡镇领导职数接近1/3,清退乡镇临时人员20551人,分流乡镇超编人员170022人[3],仅用3个多月就解决了长期困扰河南农村发展的“老大难”问题。它的最大成功之处在于,省委、省政府统筹考虑各方利益主体之间的关系协调,并对其进行有效整合,最终形成了一种良性互动的合作型博弈机制。这对当前我国正在开展以乡镇机构、农村义务教育、县乡财政体制为主要内容的农村综合改革,具有极其重要的实践借鉴意义和理论价值。本文重点从分析改革动力机制入手,试图在河南省三轮乡镇机构改革中发现一些带有规律性的东西。

一、河南省第一轮乡镇机构改革缘何“中途流产”?

1998年12月,河南省制定出了《关于开展乡镇机构改革的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拉开了第一轮乡镇机构改革的序幕。当时,我在豫南大别山区某镇担任党委书记,直接参与了这次改革的全过程,现在回想起来仍记忆犹新。

省里《方案》统一规定,乡镇机构设置为五大办公室(即党政综合办公室、农林水办公室、财经办公室、社会事务办公室、科教文卫办公室),“七所八站”一律改成服务中心,统一核定乡镇编制人数,清退临时聘用人员和分流超编人员。但在具体操作上,该《方案》对如何解决乡镇超编正副科级干部待遇的问题,如何解决乡镇工作人员竞争上岗的问题,如何解决辞退人员和分流人员补偿的问题,如何解决新分配大中专毕业生和复员退伍军人安置的问题,如何解决乡镇机构合并后与县以上部门机构工作衔接的问题,如何解决县、乡政府之间“事权”与“财权”合理划分的问题,都没有制定具体的相关配套政策措施。因此,这次改革基本是“走过场、搞花架子、玩数字游戏”。

但是,到了2000年3月,河南一家官方媒体居然报道称:“在这次改革中,全省共精简乡镇富余人员多达10万余人,每年可为农民群众减负8亿元”。仅仅时隔1年,又是这家官方媒体报道称:“据河南省财政厅测算,全省共有乡镇2130个,村委会48900个,村民小组近40万个,其中需要财政供养者有110万人,需要农民直接负担者有63万人。全省实行税费改革后,每年将减少乡级财政收入84.54亿元,每年将减少村级集体收入23.1亿元。这些缺口资金将主要通过财政转移支付、精简乡镇机构、压缩富余人员和调整财政支出结构等方式来消化”[4]。由此不难看出,所谓的“河南十万乡官大裁员”,实际是分而不流,流而未走,工作照样干,工资照样拿,“一个都不能少”。对此,河南官方和部分学者给出的一般解释是:“由于第一轮改革缺乏相应的配套措施等原因,结果无法从根本上解决这一痼疾”[5]。这种说法虽然也有一定的道理,但却没有抓住问题的实质和要害所在。我认为,问题的关键在于省、市、县、乡四级政府自始至终都有自己的“小九九”,互相推脱承担改革成本分摊的责任,各方利益主体分散决策、权衡比较的结果是缺乏协调一致的行动。

首先,从这次改革的政治价值取向看,各级政府都希望通过精简乡镇机构和人员,达到减轻农民负担的目的,进而捞取“政治资本”。但是,由于目前河南省乡镇临时聘用人员和超编人员,大多都是县乡领导干部的家属、子女、亲戚,这些人社会关系盘根错节、相当复杂,而到乡镇工作的大中专院校毕业生和复员退伍军人,又是按国家人事分配政策统一安置的,大多都是乡镇工作中的骨干力量。在这种情况下,“让谁走,不让谁走?”对于现任的乡镇主要领导来说“比登天还难”。如果来真的,既会得罪“圈子内的人”(指临时聘用人员),又会得罪“体制内的人”(指超编人员),可以说是“两头做人难”;如果来硬的,一旦失去了“群众基础”,将危及乡镇主要领导的个人政治前途,稍有闪失很可能引发集体上访、聚众闹事等不安定因素,到头来又将面临着“一票否决”的政治风险。因此,对于这次改革,最不愿意参与和组织实施的就是现任的乡镇主要领导,几乎没有谁愿意“争当改革排头兵”。这样,一直拖延到1999年底,省、市、县、乡四级政府几乎没有实际行动。有的乡镇甚至还没有向机关干部传达上级会议精神,干脆就把“五大办公室”的牌子挂上去了,上报的辞退人员名单和分流人员工资表基本是编造的虚假数据。总之,当上级政府把自身能够解决或不愿意解决的复杂矛盾和问题推给基层解决时,乡镇一级只能是“应付了事”。

其次,从这次改革的经济价值取向看,由于各级政府财政实行“基数包干、超收分成”的管理体制,乡镇承担着农村义务教育经费的80%左右,村级管理费支出全部由农民负担。这次改革即使搞成功了,受益者是广大农民群众,而受损者则是各级地方政府财政。正是由于这次改革的“政治收益”远远小于它的“改革成本”,所以省、市、县三级政府决不会轻易去改变原有的财政分配格局。因此,在“强势集团”与“弱势群体”之间博弈过程中,“受益者”往往是各级政府组织,而“受损者”永远都是广大农民群众。

总之,无论是上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山东莱芜、诸城、内蒙古卓资、湖南华容、山西隰县、河南新郑等地率先搞起的县乡综合改革“中途夭折”[6],还是1998年河南省进行的第一轮乡镇机构改革“中途流产”,都说明了“改革没有万无一失的方案,问题是要搞得比较稳妥一些,选择的方式和时机要恰当”[7](p267)。只有审时度势、准确把握时机,当看到它的成功可能性较大时再下决心,才能保证这项改革取得成功。因为,乡镇机构改革不仅牵扯到一个省上百万名乡镇工作人员的“去留、饭碗、面子”问题,而且涉及到省、市、县、乡四级政府之间的权利分配问题,是一项复杂而艰巨的系统工程。正如邓小平同志多次提出的,进行政治体制改革的内容,“首先是党政要分开,解决党如何善于领导的问题。这是关键,要放在第一位。第二个内容是权力要下放,解决中央和地方的关系,同时地方各级也都有一个权力下放问题。第三个内容是精简机构,这和权力下放有关。”[7](p177)“这个问题太困难,每项改革涉及的人和事都很广泛,很深刻,触及许多人的利益,会遇到很多的障碍,需要审慎从事。”[7](p176)“所以,政治体制改革要分步骤、有领导、有秩序地进行。”[7](p252)“没有这一条,就是乱哄哄,各行其是,怎么行呢?”[7](p277)

二、河南省第二轮乡镇机构改革缘何“草草收兵”?

2001年3月21日至22日,河南省召开了“农村税费改革工作会议”。紧接着,又于23日召开了“市县乡机构改革工作会议”。可见,这次乡镇机构改革是与全省农村税费改革全面启动直接挂钩、同步配套进行的。据有关资料表明,“河南省平均30个农民就要养活一个‘吃皇粮’的人,全省行政事业费开支占地方财政总收入50%以上。实行农村税费改革后,乡村两级组织每年将减少收入107.64亿元,再不进行乡镇机构精简和人员分流就没有退路了”[8]。因此,河南省委、省政府明确提出了,“这次市县乡行政编制精简比例为24.6%。这是硬任务,硬指标,也是一条硬杠杠。各级都要建立严格的工作责任制,层层有任务,一级抓一级,在改革的每一个步骤、每一个环节上,都要制定出切实可行的配套措施和应急处理办法。要把撤并乡镇、农村税费改革、事业单位改革结合起来进行,重点是规范乡镇机构设置,减少机构和人员编制,妥善安置超编人员,坚决清退各类临时聘用人员。同时,要保证在5月底以前完成任务”[9]。可以说,省委决策者对这次政府机构改革的态度很坚决、决心也很大。

然而,正当全省上下紧锣密鼓、层层发动、准备大干一场的节骨眼上,国务院办公厅下发了一个《紧急通知》,明确要求全国各地暂停扩大农村税费改革试点工作。这与2个月前在安徽合肥市召开的“全国农村税费改革试点工作座谈会”精神大相径庭,因为当时中央曾明确提出要求20个省份(其中包括河南省)将在2001年全面推开农村税费改革试点。这种“朝令夕改”的非常现象,让河南省委决策者们感到“进退两难”:因为当时《河南省人民政府致全省农民朋友们的一封公开信》刚刚下发到每个农户手中,河南老百姓都知道“皇粮国税”不交了或少交了,如果宣布立即停止农村税费改革试点和市县乡机构改革工作,那么势必会给农村基层干部制造相当大的麻烦,甚至会引发农民群众“暴力抗税”等恶性事件;如果坚持继续搞下去,那么这岂不是明摆着与党中央、国务院“对着干”。但当中央与地方进行“政治博弈”时,下级必须服从上级,除此之外别无选择。所以,到了2001年4月下旬,河南省农村税费改革试点工作被迫中断,市县乡机构改革工作自然也停止进行了。这说明了,乡镇机构改革能否成功,不仅要受到一个省内部各方利益主体之间多重博弈的影响,而且还受到外部的诸多不确定改革因素的干扰。因此,当改革时机还不够成熟时就急于去推行,即使是好的改革措施也难以取得成效,甚至会成为“早产儿”或“中途流产”。

2001年9月下旬,当组织上准备调我到河南省高校工作之前,我给省长李成玉写了一封长信反映,“自1998年以来,我省经历了两轮乡镇机构改革失败的折腾。尤其是今年全省农村税费改革试点和市县乡机构改革工作被迫停止后,基层干部和农民群众普遍埋怨说:‘天天盼,月月盼,年年盼,结果省里还是瞎胡搅’。可以说,现在的农村基层工作已经困难到了极点。如果省委、省政府再不下决心去解决这些矛盾和问题,那么势必会发生意想不到的严重后果。为此,我建议下一步深化农村改革,必须坚持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指导思想,必须坚持经济体制改革与政治体制改革同步协调运作的基本原则,必须坚持农地制度、分配制度、行政管理体制三位一体,整体推进农村综合配套改革。只有这样才能从根本上解决‘三农’综合症”。这份长达3万字的农村改革政策建议报告,很快得到了河南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同志的批示,随后又被中央领导同志批转到十六大报告起草小组和2002年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筹备组参考[10](p11)。

三、河南省第三轮乡镇机构改革缘何“一举成功”?

2005年9月9日到12月底,河南省进行了为期3个多月的第三轮乡镇机构改革。这次改革启动时,省编制办公布的一项调查数据显示,“截止2004年底,全省共有2100个乡镇,编制总数为16.21万名,实有工作人员为30.23万名,平均每个乡镇超编63.3人,超编幅度达到了86.5%。其中,超编200人以上的有60多个乡镇,个别乡镇甚至超编三四百人,最多的1个乡镇超编400多人。此外,全省还有乡镇临时聘用人员1.25万人”[3]。而目前河南地方财政收入仅为537.5亿元,财政支出竟然高达1115.5亿元,收支相抵缺口资金为578亿元,这在过去是不敢想象的。尤其是全省县级财政总收入仅为201.9亿元,其中有2/3的县人均财力在1.2万元以下,甚至有的县还不足1万元,大部分县财政缺口资金都在1亿元左右。全省乡镇负债总额为95亿元,平均每个乡镇负债489万元,其中有179个乡镇负债在1000万元以上,最多的1个乡镇负债超过5000万元。可以说,一旦离开了中央和省级财政转移支付的支持,县、乡、村三级组织根本无法维持正常的运转。因此,随着农村税费改革的深入开展,河南省面临的最大难题就是如何解决基层组织机构庞大和人员臃肿的问题。

2004年12月21日,新上任的河南省委书记徐光春同志郑重宣布:“从2005年1月1日起,全省农民一律免征农业税”。这一招着实让党中央、国务院捏一把汗,毕竟河南的“财政家底”太虚弱了。2005年9月9日,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在“全省深化和完善乡镇机构改革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上讲话时,首次使用了“各级党政主要领导都是第一责任人”、“确保全省乡镇机构编制5年内只减不增和保持社会稳定这两条底线”、“无情改革、有情操作”、“不留过渡期,不得拖延”、“2005年底前基本完成任务”等词语,这充分表明了省委决策层的改革决心。可见,这次乡镇机构改革的指标任务是硬的,时间表是死的,不能讨价还价,纪律处分动真格,否则就没有退路了。因此,在这次改革中,省、市、县、乡四级政府之间始终保持着“目标一致”,互相配合,同心协力,破釜沉舟,背水一战,仅用3个多月就初战告捷,并为其他省份树立了一个“成功范例”。

首先,这次改革的时机把握得准确,既符合中央的改革意图,又符合河南农村的实际情况。尤其是从2003年开始,中央决定在全国范围内全面启动农村税费改革试点工作,进而又把农村义务教育、县乡财政体制、基层民主建设、农村公共品供给等潜在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逼到层面上来,由此牵动了上层建筑领域的一系列重大变革,迫使农村基层组织“釜底抽薪,另起炉灶,脱胎换骨”。到了2005年年初,中央明确要求各地积极开展以乡镇机构、农村义务教育、县乡财政管理体制改革为主要内容的农村综合改革试点工作。这等于是给了地方一把“尚方宝剑”,从而消除了外部的不确定改革因素,也为河南省第三轮乡镇机构改革“一举成功”提供了前提和保证。

其次,这次改革的原动力来自河南各级政府内部,各方利益主体由过去的“分散博弈”转向“合作博弈”。从地方财政分配关系看,解决乡村组织经费困难有两种选择途径:一是通过调整省以下财政分配体制和加大财政转移支付的力度弥补“空缺”,二是通过乡镇机构改革的办法压缩基层行政经费开支。显然,站在省、市、县三级政府的角度看问题,第二种途径是与自身目标最为吻合的一种选择,站在乡镇政府的角度看问题,也不失为一种上乘选择。因为这样做,既可在改革上出“政绩”,又可减轻各级政府财政短缺的压力。因此,在这次改革中,省、市、县、乡四级政府之间形成了“利益共同体”,原来的不平等博弈也变成了自愿合作,最终形成了一种协调互动的合作型博弈机制。这是河南省第三轮乡镇机构改革“一举成功”的最大秘诀。

第三,这次改革的主要特点是省级唱主导、善始善终。与前两轮改革相比,这次改革省委、省政府启动了“杀手锏”——在完成乡镇机构改革任务之前,市、县、乡党政“一把手”一律不能调整,主要领导必须亲临第一线指挥,一级抓一级,实行目标责任制管理,把目标任务纳入领导干部个人政绩考核档案,严明纪律,及时通报批评。这样就克服了前两轮改革中存在的“上推下不动、干打雷不下雨”的被动工作局面。与此同时,省委、省政府还出台了“含金量”较高的奖励性配套措施,如规定“撤并1个乡镇,省财政一次性向县级财政补贴50万元,分流1名财政全供人员,省财政一次性补助县财政5000元,分流1名财政差供人员,省财政一次性补助县财政3000元”,省财政为此拨给县级财政一次性补助款共计5.6亿多元。各市、县也都结合自身财力,采取了不少“特事特办”的新措施,如郑州市规定,撤并1个乡镇,除了省里的奖励政策之外,市财政追加30万元补助款。可以说,“这3个多月就好像是打一场战役!”经过这次改革,全省共精简乡镇富余人员接近20万人,每年至少可为省财政减少转移支付20亿元以上,它的“预期收益”远远大于“改革成本”。日前,省委、省政府又作出规定:乡镇行政和事业编制,全省实行统一管理和总量控制,建立机构编制台帐、编制人员实名制管理和机构编制审核通知单制度,进一步完善乡镇机构编制管理和财政预算管理相互配套协调的约束机制,以防止出现“反弹现象”。

四、结论与启示

第一,不管是进行乡镇机构改革,还是进行其他政府层级的行政体制改革,最实质、最核心、最根本的问题是如何处理好各方利益主体之间的关系协调,说到底是一个“利益博弈”问题。其实,这个问题早在上世纪90年代初期就暴露出来了,只不过当时的重点是国务院内部机构改革。譬如,从1986年下半年开始,山东莱芜率先进行县级综合改革试点,县直部门20多个涉农分支机构下放给乡镇政府管理,分流人员达到12874人,取得了明显成效。到1991年底,全国已有23个省份确定了290个县级单位进行农村综合改革试点工作[6]。但由于中央对县乡机构改革工作没有作出统一部署,这场自下而上的改革试点没过多久就销声匿迹了。正如当时的山东省委书记梁步庭同志所指出的,“全面的政治体制改革,必须要按照中央的统一部署来进行,局部改革必然会出现新的矛盾和问题,这一点不能忽略。往往会出现这样的情况:改革方向是对的,但如果不及时发现和解决新矛盾、新问题,等它们积累多了,就容易走回头路”[11]。万里同志也指出,“深化农村政治体制改革,需要自上而下的总体规划,也需要自下而上的创造。但解决农村中存在的问题,涉及一些部门和个人的既得利益,没有权威的决定,不抓紧检查,就难以奏效”[12](p631~636)。

第二,政府机构改革的最大阻力,究竟是来自各级政府内部的“自身利益”,还是来自“部门利益”甚或“集团利益”?种种迹象表明,除非万不得以,没有哪一级政府愿意首先“拿自己开刀”。换言之,上级政府往往既是推动行政体制改革的主导力量,又是“最大的麻烦制造者”。但迄今为止,我国设计的政府机构改革路径“要么是从国务院下手,要么是从底层突破,要么是靠政府部门自我改革”,这样就省、市、县三级留下了相当大的“博弈空间”。其结果是“你提倡放权,他那里收权,你有什么办法?”[7](p164)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讲,我们所有的改革最终能不能成功,还是决定于政治体制的改革”[7](p164)。

第三,具体而言,省级政府既是乡镇机构改革的主导力量,又是改革的最大阻力。问题的关键在于能否把这种改革的“政治成本”与“经济成本”统一起来,统筹考虑各方利益主体的改革成本分摊方式。只有这样,才能把多元的、离散的、潜在的改革因素,转化为一体的、内聚的、现实的改革力量,形成一种合作型博弈机制,从而推动乡镇机构改革的顺利开展。譬如,我们在解决“条条”与“块块”分割的问题上,长期以来一直是困扰县乡机构改革的一大难题。但在河南省第三轮乡镇机构改革中,省委、省政府明确提出:上级主管部门不得以项目、资金、评比、检查、达标等手段,干预下级的机构设置、职能配置和人员编制核定,不得要求上下级机构完全一一对应;凡是由部门下发文件和召开会议擅自规定机构编制事项的,一律宣布无效。这样一下子就把问题解决了。再如,我们过去总担心“干部身份”的人难缠、怕出乱子,以至延误了许多大好改革时机。但在河南省这次改革中,全省共清退乡镇临时人员20562人,分流超编人员127929人,却没有发生集体上访、聚众闹事等突发事件。这说明了,任何一场改革都必然会带来阵痛和情绪的焦灼,但“改革是大家的主意,人民的要求”[7](p118),“估计形势,要看到中国的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和大多数学生是拥护改革的”[7](p287)。所以,我们应当把让大多数人得利作为衡量所有改革得失的一个根本标准,而不能只顾及一些“团体利益”,却看不见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第四,乡镇机构改革的根本问题在于,合理划分县乡之间的“事权”与“财权”关系,加强农村基层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职能,更好地适应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实际需要。为此,河南省委、省政府在这次改革中,着重强调把乡镇工作从过去直接办企业、抓生产经营、催收催种、收费罚款等繁琐事务中解脱出来,转向典型示范引导、提供政策服务、营造发展环境和维护社会稳定上来。同时,提出要依法界定县乡两级政府的职责范围,使乡镇真正实现权责一致;凡是法律、法规和有关规范性文件明确规定由县级政府承担的职责,不准转嫁给乡镇政府承担;确实需要乡镇政府配合的,应明确权利与义务二者的关系,并赋予相应的办事权限,提供必要的财力保障;凡不是中央和省委确定的“一票否决”项目和各种达标升级评比活动,一律取消;需要保留的,也不准随意扩大评比检查的内容和范围;等等。当然,下一步应当对乡镇政权组织体制、权力结构及运行方式等进行根本性的改造,这些后续改革任务将更加艰难和繁重。这是我们多年来都想解决而至今尚没有解决的一道难题,还需要付出长期而艰苦的努力。

第五,要从根本上解决县乡财政困难,防止农民负担反弹,光靠中央和省级财政加大投入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政治体制改革的全面突破;光是乡镇一级改而竖立其上的政府机构不改革,也难有实质性的进展,还需要省、市、县、乡四级政府连动式的全面改革。如果简单地寄希望于“撤并乡镇、精简机构、裁减人员”这样一种低层次的改革,那么很有可能将使乡镇机构改革再次落入“循环改革的陷阱”。譬如,通过河南省第三轮乡镇机构改革,共精简富余人员接近20万人,每年至少可以解决基层行政管理经费支出20亿元左右。但在2005年,河南地方财政用于免征农业税、发放粮农直接补贴、良种补贴和农机购置补贴和改善农村基础设施条件投入共计263亿元,比上年增加了66.1亿元,这是多年来财政支农资金最多、增长幅度最大的一年。可见,单纯依靠撤并乡镇、精简机构、分流人员,是不能解决根本问题的。另外,据财政部的一项研究报告显示,目前我国省一级行政经费支出每年不少于3630亿元,占地方财政支出比例为38.9%;地区一级每年行政经费支出约为1715亿元,占地方财政支出比例为18.4%;县一级每年行政经费支出约在2700亿元,占地方财政支出比例为28.9%;乡镇一级每年行政经费支出约在1280亿元,占地方财政支出比例为13.7%[13]。也就是说,即使是从“降低行政运行成本”的角度来考虑问题,单纯依靠乡镇机构改革也是不行的。事实上,我国过去20多年进行行政体制改革都是侧重于从横向调整政府的部门设置,但却没有从纵向减少政府的层级设置,致使中央与地方之间“纵向权力下放”与“横向权力调整”互相脱节,导致一些深层次矛盾虽经多次改革而始终得不到根本解决。因此,我国下一步应考虑从“中间层突破”的大胆尝试,依照《宪法》撤消职能定位模糊的地区建制,把现有的“地级市政府”一律改为县级建制,从“城乡合治”走向“城乡分治”,实行“省直管县”或“省直辖市”的行政管理新体制。只有这样,才能从根本上解决我国在传统计划经济体制下的行政权力结构配置高度集中与政府职能定位高度扭曲问题[14]。为了防止市、县机构改革中出现低效率重复的现象,建议由党中央、国务院直接领导和统一协调这项改革工作,省一级则负责具体的组织实施。

参考文献:

[1]茹向阳.从保甲制度到村民自治[n].河南农村报,2000-01-01:(04).

[2]马海伟.河南“撤乡并镇”背后的利益博弈[n].新闻周报,2005-10-25:(02).

[3]马宏图,李铮.2005:河南乡镇大变革[n].河南日报,2006-01-15:(01).

[4]姬林芳,姜秋霞,易军魁.减负·增收·发展[n].河南日报,2001-03-26:(05).

[5]马鸿钧.河南乡镇机构改革综述[n].河南日报,2006-01-10:(01).

[6]张新光.论中国乡镇改革25年[J].中国行政管理,2005,(10):16~19.

[7]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3卷)[C].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8]朱巍.机构改革:适应新体制的革命[n].河南日报,2001-01-10:(05).

[9]李晓玮.坚定不移地推进市县乡机构改革[n].河南日报,2001-03-24:(01).

[10]张新光.“三位一体”的农村改革观[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6.

[11]刘慕学,张军.总结简政放权经验强化乡镇政权职能[n].大众日报,1988-01-04:(01).

[12]万里.认真解决当前农村中存在的问题[a].万里文选[C].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乡镇河长工作总结篇10

淮河,不仅孕育了辉煌灿烂的颍上文化,使颍上历享“鱼米之乡”的美誉,而且成就了全球生态环保500佳小张庄、国家4a级风景区八里河以及全国造林绿化模范县。

日前,记者慕名采访了颍上县林业局局长田孝素。田孝素务实超前,平易近人。他告诉记者,颍上县境内大小河流14条,大小湖泊70多处,洼滩低湖密布,面积达40多万亩,林业发展潜力巨大。由于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近年来,颍上县林业飞速发展,顺利实现高标准农田林网化,沟河路渠林带化,机关、村、镇花园化,森林覆盖率提高2个百分点。

采访中记者了解到,颍上县林业工作不同寻常。

1998年,颍上县林业局荣获“安徽省造林绿化先进单位、安徽省实现消灭宜林荒山先进单位”,颍上县荣获“全国绿化造林百佳县(市)”,2003年颍上县林业局荣获“全国平原绿化先进单位”,2004年安徽省政府授予田孝素同志安徽省绿化奖章。

田孝素向记者介绍,2003年春季植树造林,根据省、市统一安排、部署和全县“十五”林业发展总体规划,结合颍上林业发展实际,创造性地开展,以城镇机关绿化和低产村片林更新改造为“点”,“万里绿色长廊”一期工程巩固提高和二期工程全面实施为“线”,大中型水利工程林业配套和所有可利用的河、渠、湖的堤、埂、坡等低洼荒滩荒地宜林地造林为“片”,农田林网标准化建设为“面”,全面实施颍上林业生态网络体系建设,认真实施林业重点工程成片造林、二期“绿色长廊”、农田林网标准化建设、城乡一体化绿化四大工程。今春,植树造林又上新台阶。2004年春季林业重点工程和二期“绿色长廊”工程造林123637亩,占省市下达指标的112.4%,超任务13637亩。其中,荒滩荒地造林117687亩,占计划113.2%;长防林5950亩,占计划的100%;高标准农田林网建设折合面积9853亩;四旁植树420万株,占计划的108%;义务植树386万株,占计划107%。特别是红星、黄坝、赛涧、谢桥、南照,垂岗等乡镇,不仅造林规模大,场面壮观,而且标准高、质量好,得到了国家、省、市造林督查组的充分肯定。

田孝素强调,颍上县造林绿化速度快、标准高、质量好,主要得益于以下三点。

领导重视,发动及时。为确保2003年林业重点工程如期完成,早在2002年秋季,县政府就把任务分解到乡镇,并与各乡镇签订了责任状,严格实行“目标、任务、资金、责任”到乡镇,各级一把手负总责。同时,县委县政府及时召开了各乡镇负责人及农业综合服务站站长会议,对造林技术规程及2003年春季造林苗源摸底统计,作出详细安排。3・12植树节,县六大班子和县直机关各部门负责人率先垂范,到八里河镇开展义务植树活动,快速推动全县造林绿化工作进入高潮。县委县政府还多次召集乡镇及县直机关人员,抢抓雨季栽树易活的有利时机,大打植树造林攻坚战。由于各级领导高度重视,全县植树造林工作进展迅速,取得了阶段性成效,为如期完成2003年造林绿化任务打下坚实基础。

突出重点,集中会战。针对部分乡镇林业重点工程战线长、任务重、施工难的特点,县委县政府要求全县各级注重实效,突出荒滩荒地造林和“万里绿色长廊”二期工程建设等林业重点工程,认真打造一把手工程,示范工程,推动面上工作。集中人力、物力和时间,针对春季阴雨较多的特点,全县上下突击造林。对沿淮河及其支流林业重点工程和绿色长廊二期工程建设任务重的乡镇,林业督查组及林业部门分别派员蹲点督查,严格要求,严把标准质量关,切实有效地加快了全县造林绿化的整体进度。

强化督查,注重质量。为保证造林绿化任务按时保质保量完成,县委县政府特别成立了以县委办、县政府办、县委督查室、农委、林业局等部门组成的6个林业工作督查组,对全县林业重点工程、绿色长廊二期工程进行全面督查,而且真督实查,实行目标责任制。对冬季整地、春季造林、夏季管护、秋季验收等一包到底,检查督促到位。在春季植树造林工作中,实行“一天一汇报,三天一排队,五天一小结”,并将造林进度及时汇报县六大班子,且通报全县。在2003年造林绿化工作中,全县上下切实做到“三结合”、“七统一”。“三结合”即与林业结构调整相结合,与生态区位实际相结合,与本地林业发展状况相结合;“七统一”即统一规划、标准、供苗、施工、验收、管护、评比。对造林不达标的乡镇,一律返工重干,对造林落后乡镇实行重点管理。由于措施得力,扎实苦干,颍上县春季造林速度快、质量好、标准高。

采访结束,记者思绪万千。登临淮河大堤,极目远眺,阳光下,天际处,颍上大地一片浓郁:树成行,林成网,一座座美丽的楼房掩映在绿树丛中。抚今追昔,遐思悠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