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能源化学工程的就业方向十篇能源化学工程的就业方向十篇

能源化学工程的就业方向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6:02:02

能源化学工程的就业方向篇1

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的定位

1.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的性质及培养模式

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属于工科专业,授予工学学士学位。由于化学工业的相关领域极为广泛,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涉及的专业方向也就非常多样化,各高校的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特点亦不尽相同。我校近年来根据社会经济、工业发展的需求趋势,兄弟院校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方向的设置,以及我校原有的相近专业优势,设置了能够体现我校特色的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方向,逐步建立了适合我校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的教育培养模式。2008年,我校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已有7届本科毕业生,其学生就业形势良好,社会反馈积极.在制定教学计划的工作中加强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的改革,加强实践教学环节,目的在于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培养适应能力更强的化学工程与工艺人才。

2.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的任务

根据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的性质,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的任务是培养学习化学工程学与化学工艺学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受到化学与化工实验技能、工程实践、计算机应用、科学研究与工程设计方法的基本训练.具有对现有企业的生产过程进行模拟优化、革新改造,对新过程进行开发设计和对新产品进行研制的基本能力。由于涉及化工的学科和领域很多,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除了让学生学习一般应用化工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外,还应该结合本地区、本行业及本校的实际情况,重点学习化工在某个或某几个领域中的具体应用,以便形成不同高校应用化工专业的特色专业方向.

3.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的业务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具备化学工程与化学工艺方面的知识,能在化工、炼油、冶金、能源、轻工、医药、环保和军工等部门从事工程设计、技术开发、生产技术管理和科学研究等方面工作的工程技术人才。

4.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的课程设置

为了使不同高校既有统一的规范,又有不同的专业特色,根据应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的任务和业务培养目标,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的毕业生应该具有较扎实的化工理论基础,较宽的化工应用知识以及一定的工程技术基础,从而该专业的课程设置(公共课、基础课除外)应由基础化学课、工程基础课和专业方向课3部分组成。基础化学课包括:无机化学、有机化学、分析化学、物理化学等。工程基础课主要包括:化工仪表与自动化、化学工程基础、电工电子学等。专业方向课:可根据具体方向选择专业化学课,如电化学工程方向可选理论电化学、化学电源工艺学、电解工程和电镀工程等。精细化工方向可选择化工工艺学、化工分离工程、化学反应工程等。另外实践性环节包括基础实验、综合实验、提高实验、生产实习、毕业实习和毕业论文等。

我校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方向

就专业方向而言,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的性质是工科。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应该是培养具有较扎实及宽广的化学工程理论基础知识,特别注意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教学计划的总体设计中要体现应用型人才所具备的工程技术基础知识,重视实验、实践、实习、毕业论文等环节。设置专业发展方向,结合广西经济发展的需要,建立在合理利用广西及学校的资源及适应科技发展、注重社会需求基础上。据此,我校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专业方向设定为:电化学工程与精细化工。

能源化学工程的就业方向篇2

[关键词]开源系统运维计算机应用技术课程体系

[作者简介]周志敏(1966-),女,河北保定人,浙江水利水电专科学校,副教授,硕士,研究方向为计算机应用技术。(浙江杭州310018)

[课题项目]本文系2012年度浙江省教育科学规划研究课题“高职高专开源系统课程体系构建研究”的研究成果之一。(课题编号:SCG226)

[中图分类号]G642.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3985(2012)17-0122-03

基于欧盟首个对开源软件产业的研究报告——《开源对欧盟软件通信产业竞争力和创新的影响》,截至2008年年底,全球接触和应用开源技术的企业占到了总数的50%以上,美国则高达80%~90%。2006~2008年,越来越多的欧洲企业都开始使用开源技术,2008年年底已经超过40%。开源世界论坛(owF)聚集了世界顶尖的开源软件专家对开源软件发展趋势进行预测,该预测报告指出,到2020年,40%的it职业将与开源有关。奥巴马上台伊始就把传播开源技术作为对处于金融危机和经济衰退漩涡中的美国的解困对策之一。2009年7月,巴西总统在巴西阿雷格里港举行的自由软件会议中强调了开源软件对巴西国家利益的重要性。

目前,互联网应用已占到计算机应用的96%以上,而在互联网上70%以上采用的是开源技术。如著名网络服务商Google,其商务运行系统全部使用开源软件。2008年,工业与信息化部提出今后我国软件业的发展方向为“依靠内需市场,推广以Linux为代表的开源软件,发展包括基础软件在内的各种软件,建立中国自主完整的软件产业体系”。百度、淘宝、新浪、谷歌、网易、QQ、阿里巴巴都有pHp的应用,中、小企业pHp使用比例也达到60%以上。

根据“行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及“区域经济发展对人才的需求”,并且Linux,apache,mYSQL,pHp等具有效率高、安全、开源免费的优势,难度不高,非常适合高职高专学生学习。2009年,浙江水利水电专科学校(以下简称“我校”)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将培养方向调整为“开源系统运维”,培养开源系统构建、应用、运行与维护方面的技能型人才,主要面向计算机维护维修、小型企事业网络维护、Linux网络管理维护、网页美工、开源网站开发运行维护、Lamp程序开发等工作岗位。

一、课程体系的构建思路

在提高教育质量这一系统工程中,课程体系的建设无疑是一个核心的问题。高职高专课程体系要以培养技术应用能力和职业技能为主线,更加讲求实效,注重课程重组,侧重实用。

通过仔细研究国家对新形势下教育改革的要求,根据浙江区域经济和企(行)业发展对人才需求的分析,遵循职业教育规律和高职高专学生的认知规律,突出“职业能力、方法能力(人格能力)、社会能力”的培养与提高,加强校企合作,将知识学习、能力演练、实际操作融为一体。建立和完善“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课程设计理念、基于工作任务的课程内容结构以及基于工作质量的课程学习要求”的“工作过程系统化导向”课程体系。通过该课程体系的实施,使学习与工作实现无缝连接,为学生搭建起一座直通上岗的桥梁,并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开源系统”是目前互联网领域广泛采纳的应用系统模式。为了提高学生职业综合能力和就业竞争力,针对“开源系统运维”方向的“it产品营销与服务岗位、计算机维护维修岗位、网页美工岗位、网页设计岗位、Linux网络管理维护岗位、开源网站开发运行维护岗位”六个岗位,进行课程体系建设。主要建设内容有:

1.进一步建设校内实训职业化、校外实习教学化的实训基地,深度开展多模式的工学结合。实训基地“教学、职业”一体化,为学生创建了职业化的学习环境。课程团队的专任教师定期到企业进行工程锻炼,企业兼职教师经常参与课程建设并承担一定的实践教学任务,这些教师对到企业顶岗实习的学生进行职业岗位上的学习指导,形成教学化的职业氛围。

2.重构突出“专业能力、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三个能力培养的人才培养方案。以工学结合为切入点,以培养就业竞争能力和职业发展能力为目标,根据计算机应用技术领域和职业行动能力的要求,参照相关的职业资格标准,与行业企业共同开发符合职业能力发展的课程,重构突出“专业能力、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的人才培养方案。

3.校企共同构建以工作过程系统化为导向,突出“四个一致”的工学结合课程体系。四个一致,即岗位能力与课程模块的一致性——根据岗位能力所需知识点来确定课程模块;课程内容与生产实际的一致性——由生产实际需要来重构教学内容;校内实训与企业工作的一致性——将企业岗位技术要求引入课程实训;校内课程考核与岗位技能考核的一致性——把行业标准作为课程考核的依据。

按照上述思路,依据“工作任务分析行动领域归纳学习领域转换”的路径,分析技术岗位和工作任务,根据工作任务和工作过程要求归纳行动领域,对应行动领域设置学习领域,由此构建专业课程体系,在对课程的教学进程进行总体排序时,选择螺旋上升式排序,即对所有课程采取循环加深的方法排列,使学生对知识和技能掌握的程度呈螺旋上升的形式,课程排序由单一到综合。

4.依据“五化原则”校企联合进行课程开发。以综合职业能力培养为目标,遵循知识实用化、任务工作化、情境职业化、学习实战化、目标岗位化的“五化原则”,依据“学习领域学习情境”设计的过程进行设计,将职业技能认证融入课程教学,与企业合作,共同进行课程开发。率先建设4~5门优质核心课程,以此为龙头,带动其他专业课程的改革与建设。

5.构建“三级递进式”实践体系。走工学结合之路,课内构建“学习性工作任务企业模拟/真实项目企业真实项目”三级递进式实践体系;课外采用“工作小组+创业园+校外实习基地”专业拓展模式,从而培养学生的工作能力、工作迁移能力、团队协作及沟通能力。

6.注重显性课程和隐性课程结合。教学活动中经常灵活地穿插着专题、讲座、研讨会等各种非正式课程,讲座、专题往往反映了本专业相关领域的最新进展,并通过校园文化等隐形课程的建设努力营造一种全面培养和塑造学生的良好氛围。

7.改革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融“教、学、做”为一体。根据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要求,改革以课堂为中心的教学模式,灵活采用工学交替、任务驱动、项目导向、顶岗实习、订单培养等有利于增强学生能力的教学模式,采用讲练结合、学做合一、理实一体的教学方法,广泛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将教学软件、多媒体课件、网络教学平台及虚拟、仿真等教学手段应用于教学之中,推行多元化和现代化的教学方式和方法。

8.改革课程考核方式。积极推行课程考核方式改革,与企业共同建立以能力为本位的考核体系,形成科学合理的课程评价标准及评价指标体系。采用“过程性、全方位、多维度”的考核评价模式。课程的评价模式通过综合评价学生的知识掌握、技能水平和综合素质三个方面,学生自评、学生互评、教师综合评定相结合的多元评价模式,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有了这样一个详细的考核评价体系,使评价公开、透明、更加合理。

二、课程体系的构建实践

1.试行“岗位模块学分制”。采取“大类招生,专业分流,个性发展、适需培养”的改革,突出“以学生为本,以就业为导向”的人才培养理念,试行“岗位模块学分制”的教学改革,允许学生有限度地跨专业选修岗位模块课程。

2.构建“1246”课程体系框架。自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的培养方向确定了“开源系统运维”培养方向,逐步建立和完善“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课程设计理念、基于工作任务的课程内容结构以及基于工作质量的课程学习要求”的“工作过程系统化导向”课程体系。构建“1246”课程体系框架,即一个支撑平台、两个核心岗位模块、四个递进层次、覆盖六个岗位,如124页图1所示。在“计算机大类公共平台”之上,设置了“计算机系统配置与维护”和“开源网站建设”一低一高两个核心岗位模块;“硬件平台搭建网页美工、网页设计操作系统应用及服务搭建开源网站开发”四个递进层次,覆盖“it产品营销与服务岗位、计算机维护维修岗位、网页美工岗位、网页设计岗位、Linux网络管理维护岗位、开源网站开发运行维护岗位”六个岗位。“开源网站建设”岗位模块内的课程之间的关系,如124页图2所示。

3.引企业入校园,形成校企共赢的合作模式。将联想阳光雨露维修工厂引入校园,从三年级第一学期部分学生就可由老师带队进入维修工厂参与实际的维修工作,企业解决了用工问题又得到了更适合自己需要的人才,学校老师得到了锻炼也为学生解决了就业问题。

4.积极开展教学研究,团队成员教育教学理念与时共进。针对高职高专人才培养问题,积极申报各类教改课题,针对这些课题从理论到实践,再由实践上升到理论来指导实践做了大量的研究工作,并发表多篇教改教研论文。这些项目的研究,为课程体系的建设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5.配合课程改革,出版特色鲜明的系列教材。根据行业企业需求,结合高职高专实际,编写《Linux操作系统实训教程》,教材采用项目驱动、工学结合方式,图文并茂、内容实用、够用,浅显易懂,深受各高职高专院校欢迎。《Linux操作系统实训教程》(第2版)被评选为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规划教材,并获国家教育部精品教材。

操作系统的课程建设辐射和引领程序设计、数据库技术与应用、计算机网络基础、网站构建等相关课程的建设,团队成员配合课程改革承担并完成了12部教材,其中3部被评为“十一五”国家规划教材,1部被评为国家精品教材,1部被评为国家计算机大类教指委优秀教材,4部被评为浙江省重点教材,形成了特色鲜明的系列教材。

6.将职业技能认证融入

课程教学。开展多层次、多形式的职业资格认证。作为浙江省Linux专业委员会理事单位、国家信息产业部所属机构it职业技术教育工程定点单位、信息产业部电子行业第五职业技能鉴定站,教育部-LUpa为我们提供开源系统方面的实训项目以及真实的企业项目,也为我们提供了行业规范和行业准则。每年有多名同学取得Linux网络管理员、华为3Com认证网络工程师,计算机装调员等证书,“国家软件专业技术资格水平考试”成绩名列同类院校前例,97%的学生获得“计算机装调员”“网络管理员”“网络工程师”“网页设计师”等各类it认证证书。

三、结语

自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的主要培养方向调整为“开源系统运维”以来,我们不断进行其课程体系的探索与实践,已显现成效。学生在各种大赛中多次获奖,毕业生受到用人单位的欢迎,2011毕业生就业率100%。当然,也会存在一些不足,有待我们不断研究和改进。

[参考文献]

能源化学工程的就业方向篇3

关键词应用型本科模块化课程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Doi:10.16400/ki.kjdkx.2017.04.019

ResearchonthetrendofmodularCoursesforBachelorDegree

――aCaseStudyofBuildingenvironmentandenergyengineering

LiUYang,ZHoULi

(wuhanbusinessuniversity,wuhan,Hubei430056)

abstractFirst,thisarticleintroducedthenotionandthedifferentcategoriesofmodularcoursesinthedegreelevelinuniversities.then,wemadeacomparisonofmodularcoursesoftheBuildingenvironmentandenergyengineeringindifferentareas.atlast,wemadeanoverallplanofthebestwayofestablishmentofmodularcoursesinwuhanBusinessUniversity.

Keywordsappliedundergraduatecollege;modularcourses;Buildingenvironmentandenergyengineering

1概述

武汉商学院是2013年经教育部批准在武汉商业服务学院基础上建立的普通本科院校,是由原先的高职高专教育转变为应用型本科教育的一所学校,是湖北省第一批转型发展试点院校,其培养目标是重点培养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所需要的应用型人才。办学层次的提升要求教师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手段也必须同步提升,从而才能提升学生的能力。而模块化课程的建设有助于学生的能力培养与应用水平的提升。

模块化课程的建设将模块内的理论与实践知识分门别类,形成不同的知识模块,并按照普通人正常的认知逻辑合理的编排,使模块内的理论与实践知识同时被学生接受和掌握,达到应有的学习目的。

模块化课程的建设还可以提高学生学习的效率。各教学内容以专业方向、能力应用需求为依据构建模块,将相互之间有逻辑关系的部分组合在一起形成不同的学习模块,学生根据需要选择相应模块,这样有利于提升学习效率,并提高学生就业的市场适应性。

将模块化课程的建设应用到我校开设的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专业上来,常见的模块化建设的方式为专业设置模块化。专业设置模块化首先要设定本专业不同方向的培养目标,通过对就业市场的研究及自身师资状况的剖析,确立此专业设置不同专业方向的可能性,从而确定不同专业方向的教学重点,开发不同的专业方向相对独立的课程模K,培养学生在不同专业方向上的应用能力。

较为典型的专业设置模块化有香港理工大学楼宇设备工程专业和天津城建大学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专业。香港理工大学楼宇设备工程(BuildingServicesengineering)专业于专业方向上进行模块化设置,将专业分为通风与空调方向、建筑消防安全方向、建筑电气安装方向,不同的专业方向有一组专业课程与其对应。学生可以按照自己的兴趣选取相应的课程模块进行学习。

天津城建大学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实施“2+2+1”专业核心课程模块。课程模块包括:两个专业基础课平台模块――以流体力学、工程热力学和传热学构成第一专业基础课平台及以建筑环境学、热质交换原理与设备和流体输配管网构成第二专业基础平台;两个专业方向专业课程模块――暖通空调方向专业课程模块和城市燃气方向专业模块;一组反映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专业发展前沿和满足学生需求的特色专业选修课程模块。

2内地高校与香港高校专业方向模块化课程建设简介

2.1内地高校专业方向模块化建设简介――以天津城建大学为例

在天津城建大学,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专业分为了两个专业方向:暖通空调方向和燃气工程方向。不同的专业方向的学科基础课、专业基础课基本相同,但是专业课分为了两个模块。两个模块会有不同的专业课程,暖通空调方向偏向于学习供热、通风和空调工程,而燃气工程方向偏向于学习燃气燃烧与燃气输配工程。两个专业方向的学生也要求对对方专业方向的知识也要有所了解。

两个专业方向模块化课程的组成虽然差别较小,但每个课程的侧重点不同,分为a、B两个难度、深度级别,各难度级别对应于各专业方向。如暖通方向所学空调工程课程的难度为a,燃气方向所学空调工程课程的难度为B;与此对应,燃气方向所学燃气输配课程的难度为a,暖通方向所学燃气输配课程的难度为B。

当然,不同的专业方向也会对应于不同的专业选修课模块。天津城建大学在模块化建设中除了专业方向课分为两大模块外,还有一组反映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专业发展前沿和满足学生需求的特色专业选修课程模块,通过选修课的学习从而加深对本专业方向的理解和掌握。

2.2香港高校专业方向模块化建设简介――以香港理工大学为例

香港理工大学在专业方向模块化上的建设情况在香港地区的高校具有代表性。香港理工大学的屋宇设备工程专业(BuildingServicesengineering)与内地高校的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专业较为相近,都包含了供暖、通风、空调、燃气等专业内容。除了以上内容,香港理工大学的屋宇设备工程专业还包括消防、建筑电气、建筑内运输设备(如电梯)、建筑信息系统。显然香港理工大学的屋宇设备工程专业所包含的内容比内地的建能专业要宽泛得多。虽然作为一名合格的建筑设备工程师,需要较为全面的建筑领域相关知识,但想要将这些(暖通、消防、给排水、通风、空调、燃气、电气)专业知识在一个本科阶段完成是没有必要的,也是不可能的。那么,他们是如何在有限的三年时间里,将如此繁杂的内容讲授给学生呢?答案就是模块化。

给出了香港理工大学屋宇设备工程专业课程的整体框架。在此框架中,所有的课程都分为了两部分:专业技术课程模块和基本素质模块,每个模块中又分为三个等级。其中第一等级为基础课,第二等级为专业基础课,在这一阶段学生将把建筑设备专业各方向所共通的专业基础知识学习完毕。从专业设计(servicesdesign)开始,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及市场的发展选择自己的专业方向来进行专业系统设计。每年的专业设计课程除了锻炼了学生的设计能力外,还充当了不同学年、不同层次的联结作用。

学生在最后一年从10种不同的选修课程中,选择4种不同的课程,从而为自己的后期的毕业研究和毕业设计做准备。在学习完相应的选修课后,需要完成两个不同的项目才能毕业。一个是毕业论文(researchproject),主要是提高学生的研究能力。不同的研究课题(通风、空调、消防、电气),会有不同的老师来指导。研究课题大多是反映了指导老师的近期研究兴趣或行业内的发展方向。第二个项目是毕业设计(designproject),主要是整合学生知识,提高学生的设计能力,同样是根据学生的兴趣及市场的发展来共同确定设计内容。

3高校专业方向模块化课程建设的特点分析

通过内地与香港的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专业模块化的描述,我们可以发现模块化课程的一些特点。内地的高校在建能专业通过模块化的课程将专业分为两个方向,但其更偏向于广度的拓展,虽然分为了两个专业方向,但要求对对方方向的专业课程也要有所了解,但学习的难易程度、学习的内容会有区别。与其相对应的是,香港的高校在第一和第二阶段将基础打牢后,其在专业方向的划分上更偏向于深度区分,方向不同,选修课不同,毕业研究(论文)和毕业设计也不同。广度的拓展更利于学生的就业,扩大学生的就业面;深度的拓展更利于学生对专业的理解,提高学生知识的提炼、掌握及综合运用能力,也利于向就业市场提供多样化的人才。当然深度的拓展也需要相应的本专业不同专业方向的师资的支持。

4结语

综上所述,作为定位于应用型本科的武汉商学院,我校的模块化建设应博采众长,充分领悟并吸收以上高校在模块化建设方面的优势,并结合实际加以发挥和利用。结合我校本专业的实际情况来看,由于师资有限,而且绝大多数从事的为本专业的暖通方向,从事燃气、消防、电气方向的师资较少,所以在现阶段实施专业方向上的模块化课程尚比较困难。当然,在校领导的关心和鼓励下,在岗教师可以通过培训、学习和挂职锻炼来补充本专业其他方向的专业知识,后期在人才引进时也可引进相关的人才。故本专业目前的模块化建设方面应该在教学深度上加以拓展,使学生提高已有的知识的掌握水平和综合应用能力,以更扎实的基本功来迎接市场的挑战。也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在我校建能专业能实现专业方向模块化课程建设,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实现本专业广度和深度的双重提升,并努力将我校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专业建设成品牌特色专业。

基金支持:2015年武汉商学院校级教学研究项目(2015Y016)和2015年市属高校教学研究项目(2015098)基金

参考文献

[1]杜惠洁,李家丽.模块化:德国职业教育的改革与争论[J].教育发展研究,2009(11):64-68.

能源化学工程的就业方向篇4

关键词:项目课程设计焊接产品质检测资源库

中图分类号:G64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1578(2013)09-0033-03

2011年,江苏常州机电职业技术学院获批国家骨干院校建设单位,“焊接产品质量检测”被确定为材料成型与控制课程群资源库建设的一门课程。本课程的开发团队根据“工作过程导向”原则,组织了“项目”化教学内容的,在学法与教法上也实现了项目驱动工作化、流程化;同时在建设课程资源库方面也做了很多工作,在收集和整理资源时也提出了具体的方法与措施。

1“焊接产品质量检测”课程的教学设计

通过分析焊接技术及自动化专业培养目标中的就业岗位――焊接质检员,所需的职业能力和就业能力,课程团队重新制定课程的教学目标,最终目标是使学生能够进行焊接接头的无损检测,感受无损检测为质检工作带来的方便,形成学生正直无私、一丝不苟的质检职业道德。

课程改革流程为:以突出能力目标、职业活动导向、行动项目载体、强调学生主体、理论实践一体、开展任务训练六个原则来进行课程设计,首先请行业专家进行职业能力和工作任务分析,明确焊接质检员职业工作任务,接着进行了行动领域归纳,以企业的工作任务细化为具体的教学模块,以职业技能目标提炼教学内容,然后校企专家共同进行学习领域转换,而设置焊接产品质量检测课程,最后经过学习项目开发,共开发六个学习任务。

1.1教学设计项目化

在纵向上归纳了六个学习项目,分别为:外观检测、射线探伤、超声波探伤、磁粉探伤、渗透探伤和破坏性检测;横向上按着探伤工作过程,即检测的实施过程(检测前准备、实施检测、检测结果评定),将每个学习项目,再细化为二至三个工作任务,课程总体上实现了从职业任务大过程向小过程逐步细分而构建教学内容的方式方法,与工学结合的教学模式设计高度吻合。

1.2课程实施工作化

根据学情,课程实施主要以实践动手为主。依托“厂中校”,以焊接质检员的身分,完成质检工作,上课的过程即工作过程,不仅锻炼学生的技术技能,同时也形成学生的工作责任心。

以焊缝射线探伤项目中“平板对接焊缝的射线检测操作”任务为例,介绍课程实施的工作化。整个四个课时的教学过程分为五个步骤进行的,先是安排学生查找资料获取本次课所需资讯,这是在课前需要每个学生独立完成的,教师在这个环节当中只提供正确合理足够的信息资源和帮助;然后是检测准备,由于在前一次任务的学习当中,已有一定的知识构建,因此主要完成人依然是学生,通过小组共同进行协商完成检测器材的选择、确定检测的操作流程,教师则解答学生疑惑、现场分巡回指导。接下来是制定工艺,这部分是本次课的重点,也是难点,由学生和教师共同完成,这部分内容主要包括六个方面,其中前三项由学生按操作任务书,通过简单的讨论自学可自行完成前三项即:调试检测设备、选择射线照相质量等级、照相设备及器材的选用,而后三项内容是本次课的难点(选择透照方式、确定几何参数、制定射线检测的工艺规范)则由教师先行完成,工作过程中边演示,边向学生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再让每个学生模拟练习,最后小组给出最佳探测规范。

1.3课堂组织团队化

学生在进行课程教学之前已按照企业焊接产品质量检测小组的形式进行分组,在学习过程中小组成员按照工作角色分工,团结协作,共同完成课程所要求的六大项目的训练,在此过程中小组成员间知识、技能、素质各有所长,通过相互学习,相互评价,让基础好的学生发挥示范辅导作用,同时也能让学生体验相互协作,友善竞争的职场氛围。

课堂组织团队化教学的目的,正是要将课堂还给学生,给学生一个自主的发展空间。

1.4教学方法多元化

采用的教学的方法与手段,也是根据学生的学情来按排的,所以采用了以学生为主体,以行动为导向、理实一体、“教学做评”合一的教学方法。

课堂的主体是学生,由学生独立完成项目的资料收集、整理,独立动手操作,对操作的方法、步骤、结果自查整改。教师则监控课堂,主要提供课程资源;允许学生犯错;接受学生各种行为;鼓励学生自寻解决问题的办法。解决学习难点和重点方法是教师巡回指导,及时解答学生疑问并纠正操作过程中的错误操作,对重点、难点则采用教师提问,先不予回答,组织学生讨论,在成果汇报中学生接受教师提问引导强化重点,然后通过项目教学,教师演示,学生讨论、练习突破难点。

教学手段则利用多媒体生动、形象、直观地展示学习信息;通过角色仿真,将学生定位为焊接质检员,体验职场氛围,拉近学习与工作的距离;通过现场教学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技能,通过分组讨论培养学生,体验职员间的协作与竞争。

1.5课程成果产品化

学生每完成一个项目的学习,都要有检测工艺卡、焊件探伤报告二份文档作为该项目的学习成果,向全班级进行展示,并列入课程评价。

1.6课程评价立体化

课程评价更加注重过程考核,无论是过程考核还是结果考核,考核过程中实行以“技能”为主体,以“课前预习”和“小组参与度”为两翼,构建“一体两翼”的教学评价体系,如表1所示。

表1课程考核细则

2“焊接产品质量检测”课程的资源库建设

项目教学建设的重点就是课程资源库的建设,但以有资源库却存在很多问题,例如,教学资源库的建设缺乏统一标准和框架、专业内各课程教学资源库缺乏统一的支撑平台、教学资源库的建设只注重验收环节,而缺乏持续运行的战略思考、后期的运行需要自筹经费、教学资源库建设缺乏体现高职院校特色的点睛之笔等。为使资源库“活”起来,应提出具体的建设思路与实施措施。

2.1设计理念

资源库建设的设计理念概括为:“广泛共享、有效聚合、充分应用”。也就是说资源库建设不是简单的资源堆积,要体现高职注重校企合作,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实行“导教相融、学做合一”的教学组织形式,因此需在校企深度合作的基础上,组织校企优质资源,构建校、企、社会共享资源平台,供教师、学生、企业员工、社会培训部门等用户来使用,其最终的目的是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

2.2资源库内容架构

本课程资源库采用三级教学资源框架构建如图1,课程改革和课程资源库建设,首当其冲是科学的界定职业教育与课程之间的边界,即专业课程体系设计;然后才是课程的开发,以确保一门专业课程教学内容选择与组合时无判据的随意局面,确保了专业课程体系中课程与课程之间的系统衔接和边界清晰。

图1三级教学资源框架图

2.3具体实施措施

2.3.1需求导向,目标明确

高职院校专业教学资源库不同于精品课程和精品资源共享课,必须以行业、企业需求为驱动力,以最新的高职教学改革理念为指导,借鉴国内外先进经验,整合国内外校、企优质资源,通过系统化设计,建成具有内容丰富、技术先进、功能强大,满足不同院校教师用户的的要求如:课程开发、课程教学、知识更新等;支持学生的自主个性学习、就业服务、创业引导、工作后的终生教育;同时兼顾行业、企业需求如:职工培训、校企技术交流、各类社会培训、就业信息等,即建设成为能够持续更新的面向用户的应用学习型专业教学资源库。

2.3.2多元合作,优势互补

联合其他高职、社会培训部门机构、相关企业共建课程教学资源库。充分利用各高职院校已有教育教学改革成果,充分吸纳行业企业、培训机构优质项目资源及先进技术,以开放共享的资源库平台为载体,不断丰富和完善资源素材,满足各类学习者的学习需求。

2.3.3系统设计,分步实施

在充分调研、科学论证的基础上,运用国际通用资源开发SCoRm标准、中国国家教育信息化技术标准委员会CeLtS(学习者模型规范)等标准,对资源库建设进行整体系统设计。制定资源库建设规划,明确各阶段实施细则,采用项目化管理办法,对资源库建设全过程进行动态监控,确保资源库建设各环节按计划稳步推进。

2.3.4加大投入,多方支持

必要的投入是资源库建设的保证。资源库建设将更进一步促进信息化环境的完善。一要进一步完善网络基础设施,配套建设存储系统、数据库备份、容灾系统,搭建安全、快速的网络平台,建设先进的管理系统,确保资源库数据安全,支持资源库的大容量存储和大规模应用;二是建立课件制作环境,建设同时可供5人以上同时进行课件开发的开发中心,配置高性能的多媒体计算机,网络课件制作工具,摄、录设备,音、视频处理工具等,为资源库建设提供较好的环境和平台;三是建设网络多媒体教室,为师生利用互联网资源、教学资源库开展课堂辅助教学提供环境和保障。

2.3.5动态更新,长效运营

资源库建设并不是一步到位,而是一个“缺失――供给――平衡――缺失――供给……”不断循环的动态过程,它和整个教育的发展是相辅相成的。建立资源库定期更新保障制度,确保资源库资源每年更新度不低于15%。采取激励措施,鼓励院校、企业及培训机构将行业领域的新方向、新技术不断应用于资源库建设。为使资源库“活生生”,要通过科学管理赋予资源库“自我造血”功能,实现资源库平台平稳有效、持续健康地长期运营。

2.3.6有效激励,促进建设

教学资源库建设的进展和成败的关键在于能否真正调动广大老师参与建设积极性。学校应制定切实有效的、完善的激励机制,对积极参与学科资源库建设项目申报和建设实施的项目组,给予经费上的支持;对于建设成果经专家评审合格,应将成果纳入参与者业绩评估或工作考核中,并给予物质奖励;对积极参加知识共享的教师在精神和物质上给予足够的奖励(智慧结晶,具有知识产权)。通过建立有效的激励、评价机制,促进学科教师参与教学资源库建设的积极性和热情,促进学校教师的知识共享,提高教学资源建设的质量。

3结语

就学校当前条件而言,课程改革和资源库建设尚存在某些瓶颈,但不能因此而迟疑。所有的教育工作者和关心教育的人士应切实将其列上重要议事日程,成立领导小组、专家组、项目组,充分论证,认真规划,扎实实施,制度激励,切切实实将课程改革进行到底,将资源库建设好。以此推动办学理念的变革,促进专业建设、人才培养、教科研创新、合作交流等的持续发展,为提高创新人才培养质量、提升创新能力、提高管理水平提供最好的信息环境,并最终建成并为全人类服务。

参考文献:

[1]陈叶娣,柴建国.高职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教学资源库网络平台建设与应用研究[J].职业教育研究,2012,(11).

[2]戴勇.高职院校共享型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核心问题研究[J].中国高教研究,2010,(3).

能源化学工程的就业方向篇5

【关键词】能源动力;人才培养;改革

能源是国民经济的命脉,是国家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和根本保证。能源与动力工程类专业正是致力于培养能从事能源开发与利用的技术与管理人才。目前,全国有200余所高校开设了能动相关本科专业,其中大部分已经建设较为成熟,部分985和211高校的能动专业在国内已具备一定的影响力且具备鲜明特色[1]。而三峡大学的能动专业于2011年才开始立项建设,并同年开始招生。作为地方高校新开设的能动专业,在人才培养方面必须适应社会和行业需求,符合我校“高素质、强能力、应用型”的人才培养的目标,因而,在专业建设伊始,就不能完全照搬其他高校能动专业人才培养模式,需要结合实际情况,大胆改革和创新,才能在国内同类专业中快速占领一席之地,并以高起点快速稳健发展。

1国内外研究现状

欧洲和美国的大学将能动类专业设置在机械工程系中,且不以专业来单列,而只是机械类的一个方向,称为热流科学(thermalandFluidScience)或能量系统(energysystem),而核工程与核技术则一般单独设立,或者设在化工系中,例如美国麻省理工学院、佛罗里达大学等,机械工程的教学与研究范围覆盖了目前国内本科生专业目录中的机械类、能源动力类的范围,这样就大大扩展了能动专业的学科基础和专业领域,以此来适应“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需求,使学生获得坚实的专业理论和宽广的专业知识。

我国能源动力类专业形成于20世纪50年代[2],当时在苏联教育体制的影响下的分为10个三级专业,经1993、1998、2012年三次修订最终合并为1个专业:能源与动力工程,使得专业覆盖面被大幅度拓展,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的基础理论,学习各种能量转换及有效利用的理论和技术,受到现代动力工程师的基本训练;具有进行动力机械与热工设备设计、运行、实验研究的基本能力。要实现以上人才培养目标,关键在于如何紧跟行业需求并结合高校自身情况,制定科学的人才培养方案并认真执行。然而,经前期大量调研结果表明,目前国内高校尤其是地方院校在能动专业人才培养上存在以下特点或不足:

(1)专业划分过细,口径太窄。大部分高校在能动专业中设置了多个专业方向,如水力发电、火力发电、清洁燃烧、供暖、制冷等,并将专业课分方向模块进行教学,这极大地限制了学生的选择空间,不利于学生专业知识拓展,使学生在择业时被固定在某个方向上,缺乏竞争力。

(2)人才定位不尽合理。经前期广泛调研发现,随着我国现阶段加快能源建设的力度,国内目前需要更多的是能源动力行业运行、维护与管理方面的技术人才[3],对于高端人才如设计研究类人才虽然稀缺,但由于能动专业实践性强的特性,一般难以由高校直接培养此类人才,即高端技术人才亦需要从工程实践中磨砺而出。所以作为地方院校,尤其新开设能动专业的地方高校,不能一味照搬985、211高校以及部分经过几十年专业建设已经具备自己鲜明特色和专业实力的高校的人才培养模式,必须紧跟行业需求,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主线,并充分利用和发挥高校自身的特色和优势。

2三峡大学能动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三峡大学的能动专业于2010年底才开始立项建设,并于当年从我校2010级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中分流出53位学生按照能源与动力专业人才进行培养,2011年开始以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独立招生,故截至目前实际上已有一届学生毕业(2010级),且2015年度即将毕业的学生目前绝大部分已经签订了就业协议。近五年来,学校在专业本专业建设过程中积极探索,对兄弟高校及能动相关的企事业单位进行了广泛调研,并紧密结合我校能动专业“新开设、新起点”的现实情况,培养和提炼自己的专业特色,并对本专业的人才定位和培养进行了以下改革:

(1)在人才培养与定位方面,以培养“高素质、强能力、应用型”人才为指导,制定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着重提炼专业所覆盖知识体系的共性,拓宽专业口径、增厚专业基础、突出方向共性、弱化专业方向、提升就业能力,扩大就业口径。具体为:1)以流体机械动力学为基础,设置适用于水力发电、热力发电、风力发电中能量转换动力装备的动力学相关系列必修基础课程,突出水力发电专业课,并辅以风力发电等专业课程;2)以热-力转换原理为基础,设置适用于火力发电、生物质能发电、核电等热动力学、热交换、热传输相关的系列必修基础课程,专业课设置方面突出火电、核电,辅以生物质能相关课程。即将动力工程专业分为流体机械和热力机械两个方向,但在培养过程中,大大拓宽了专业基础必修课的范围,增加学生后续就业时行业选择的范围。

(2)在实验/时间教学方面,以厚基础、宽口径、应用型人才培养为指导,建设和整合实验、实践教学条件。取消零散的课程实验/实践,开设系列综合实验/实践课程,使实验/实践教学具有层次性、连贯性、交叉性、系统性和良好的可操作性。避免以课程为单位开设实验时的连续性差、重复度高、综合性不强、效果差的缺点,同时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建设成本。此外,学校还积极开发校外实践基地,挖掘学校所在地区及周边区域广泛的能源动力行业/企业资源,作为本专业有效的实践基地。

(3)以校外实践基地建设为抓手,开发专业初期就业资源。任何一个高校新专业就业时其情况都或多或少存在不确定性,其原因主要在于社会和行业对于特定高校新专业的认识度不高。因而打开就业工作局面难度大,故无论从短期还是长远来看,都需要充分利用所建立的校外实践基地作为就业渠道,使基地发挥更大作用,这需要在基地建设过程中同时做好基地管理制度建设,以协议的形式为本新专业向基地输送人才提供保证。

3改革效果

近五年来,学校在建设能动专业过程中不断探索,最终形成以上建设意见和改革措施,并取得了显著成效:

(1)制定了科学合理的能动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确定以掌握能源转换装备运行及转换机理为基础,在传统的专业基础课程中,将《流体机械原理》、《水轮机及调节器》、《汽轮机》等增设为专业公共基础课,在专业拓展模块课程中按水电、热电、流体机械、新能源发电等设置小学分模块供学生选修,但不限制选择模块数量。目前学生就业反馈情况表明,在弱化专业方向、增厚专业基础课程后,学生在择业过程中即使不在个人专业方向上就业,只要未跨出能动行业,就能很快适应新领域的工作。

(2)整合实验/实践教学计划和条件。如将以往随理论课程开设的《流体机械原理》、《流体力学》、《液压传动与控制》、《泵站工程》、《水轮机及调节器》等的课程实验进行专门设计,整合成32学时的《流体综合实验》课程;将《热力学》、《传热学》、《汽轮机》、《热电厂动力工程》、《锅炉原理》等课程的实验内容整合成32学时的《热工综合实验》;将《测试技术》、《控制工程》、《电厂自动化》等课程实验整合成16学时的《测控综合实验》等,并根据相关理论课开设时间将综合实验课内容分为两个学期开设。这样学生能够得到更为系统的、连贯的实践训练,相比随理论课程开设的零散实验,综合实验教学效果更好随

(3)目前已在学校所在地区及周边能动企业建立本专业的实践/实习基地,且已经有效运行,如安能(宜昌)热电(生物质能发电)、长江电力(葛洲坝)、安能(襄阳)火电、三峡电厂、清江的隔河岩电站、高坝洲电站、向家坝电站、黄龙滩(十堰)电站、湖北宜化集团、宜昌安琪酵母、黑旋风工程机械等20多家能源企业和流体机械设计制造企业,可完全满足学生毕业实习、生产实习及其他培训的接待需求,极大地缓解了专业实践条件建设需要大投入的困难。

(4)专业就业情况良好,第一届毕业生(2010级,共53人)就业率达100%,其中除4人继续攻读硕士研究生外,15人进入水力发电厂,17人进入火电、生物质能电厂,6人进入电力部门事业单位,11人进入与流体机械及能源装备设计、制造相关企业。其中17人(32.1%)在本专业校外实践基地相关企业就职。截止2015年3月中旬,第二届毕业生(2011级,共81人)已签就业协议的达72人,已确定攻读硕士研究生5人。学校以专业调研、毕业生就业企业回访等多种形式,进一步拓宽和加深了与行业内相关企事业单位的联系,并就用人单位对我校毕业生在生产实践过程中的综合素质和表现进行跟踪回访,结果表明学生的综合能力水平总体较高。

4结语

能源动力类专业是实践性、技术性很强的专业,且专业覆盖的技术领域非常广泛,针对具体的应用领域其技术专业性又较强,而高校在该专业人才培养的过程中一方面不可能面面俱到,设置过多的专业方向,另一方面又不能过于集中,而使得学生的专业知识领域过窄,导致就业方向没有选择余地。因而,在人才培养过程中要更多地考虑专业领域的共性,增厚专业基础,拓宽专业口径,使学生获得尽量宽广的专业综合知识,才能具备一定的竞争力,以适应现代能源动力领域对专业人才的需求。

【参考文献】

[1]徐翔,余万,陈从平,方子帆,李响,赵美云.三峡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培养方案的制订与完善[J].科教文汇:上旬刊,2014(6):60-61.

能源化学工程的就业方向篇6

关键词:行业发展;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建设

中图分类号:G71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1422(2014)01-0033-04

一、研究的意义

《2013年度麦可思――大学生就业年度指标》调查显示:本科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毕业生人均月收入居前50名之列,而高职高专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毕业生工资多徘徊在2500~3000元之间。专业兴衰和行业发展犹如水和舟的关系,水能载之亦能覆之。

1.专业存亡和行业发展密切相关

2013年就业率前50名均为应用型专业,生存困难的专业具有如下共性:一是行业趋于饱和,如语文教育、法学、数理化等基础研究学科;二是就业面窄,容纳力有限,如影视动画、新闻采编与制作音乐表演;三是过于宽泛,发展前景不明朗,如投资与理财、社会学;四是缺乏竞争实力,如临床医学告急,学制短、理论知识不扎实、实操能力低是其命门。随着我国经济形势的发展,整个人力资源管理行业蓬勃发展,前景广阔。高职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如果能够积极转变思路,在人才培养模式上贴近市场需求,在课程建设上扎根于岗位需求,就可以化劣势为优势,转败为胜。

2.行业发展可以带动专业发展

人力资源管理行业的整体发展带动了本科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发展,有较高的社会享誉度,给专业发展、毕业生就业、校企结合等提供了很好的机会。但是高职人力资源管理由于受学制限制、课程体系凌乱、教学内容落后于时代,人才培养模式单一低效,不能满足用人单位需求,亟需与本科区别开来,做到“独、优、强”。

3.专业发展能动地促进行业发展

典型如电商、服装、电脑设计等专业。当下,信息化管理成为主流和发展趋势,其必将影响企业的管理模式及用人模式。高职人力资源管理专业过去在技术方面无法和本科抗衡,今后可以发挥船小好调头的优势,为企业提供人才支持、技术支持,和行业的整体发展相生相携。

二、人力资源管理行业发展特点及趋势

人力资源管理行业随我国经济形势发展整体呈蓬勃态势,显现出崭新的特点和需求:

1.中小企业成就业主渠道,就业市场广阔

首先,大型企业规范运作已成体系,用人有严格的程序和标准,高职学生很难达到入职门槛。而数量占到七成的中小企业近年来用人需求激增,成为接纳毕业生的重要场所。

其次,近年来随着经济形势的发展,我国中小企业已占到70%以上,具有巨大的发展前景。未来十年,国际金融业都将投资目标转向中小企业,中小企业逢遇发展良机,管理意识和管理水平升级直接带动了其对人力资源管理人才的重视。

第三,中小企业主认识转变,重新定位人力资源管理的价值。之前很多企业将“人力资源管理”简单等同于“人事管理”,往往由管理者兼办或临时就具体问题交他人办理,或由其他岗位行政人员兼任;人力资源管理部门缺乏专业化和独立性,起不到应有的作用,受不到应有的重视。随着人力资源管理行业的发展及价值渗透,越来越多的企业主意识到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性。

2.行业内部分工呈精细化、专业化、标准化状态

2015年之后,人力资源管理师资格考证模块将一分为六,预示着人力资源管理规范化、专业化、标准化、精细化时代的到来。随着相关劳动法律法规的进一步完善,90后员工的强势挺进,劳动关系出现新的特征,以往简单粗放的人事管理已经不能满足新形势需求,人力资源管理行业引领新型的管理方向:管理人转向发展人服务人。

3.行业发展更重视“市场化”

鉴于许多企业倾向于将培训、社保等较集中的模块整体外包,人力资源管理行业将灵活地提供咨询、承揽等业务。

4.行业技能倾向于信息化、智能化

2013年人力资源管理年会指出:后金融危机时代中国人力资管理面临人工成本快速上涨、企业升级转型、人才开发投入高而效率低、人力资源管控能力滞后于企业发展速度等困境,e化手段通过人力资源信息化管理,能提高管理效率,实现管理目标理念的有效落地。

5.专业技能倡导质素多元

除了要求专业技能精深之外,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技能与市场营销技能、公共管理、法务、文秘、财会等临界学科混搭。

三、高职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现状

1.现状不容乐观

近几年,随着我国经济形势的发展,对人力资源管理人才的需求呈递增趋势,许多高职院校相继创办人力资源管理专业。但是,高职院校现有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建设状况并不乐观:

(1)从教学观念看,重理论轻实践、重课堂轻实操、理论与实践脱节、教学理念与方法严重滞后,技能与理论课分配比例不合理,不能体现高职教育的特色与优势。

(2)从课程设置看,由于缺乏核心的专业指导思想,导致所设课程各自为政,缺乏关联性,难以整合形成整体。没有为高职量身定做的专门教材,和本科教材同质化程度严重,即使教材打着高职的旗子,也片面追求知识覆盖的全面性、广泛性,而忽视了针对性、技能性,未能突出教学重点的高职特色;教学内容陈旧,脱离市场需求,不能与企业需求及区域经济发展紧密结合。

(3)从师资结构看,专业师资储备严重不足。师资结构不合理,缺乏配套的激励制度、资格认定制度、培训制度,职称评聘机制不科学,这些缺失都已成为制约教师专业发展的瓶颈。

(4)教学方法落伍,以传统的理论讲授为主,以过时的案例诠释原理,缺少鲜活的企业案例和仿真实训。

(5)从教学设施看,教学设备简陋,实习实训基地建设几近空白,不能形成以“专业”为核心的实体,向外发展服务社会,形成专业与产业一体化链条,体现高职优势与价值。

(6)从育人效果看,学生职业能力实用性差、缺乏实习实践机会和工学结合平台、就业路径狭窄,在就业市场缺乏专业竞争实力;湖南省七所高职院校人力资源管理专业10-12年就业情况的调查结果显示,该专业毕业生初次就业率保持在90%以上,但对口就业率只有30%-40%。这反映出,企业普遍欢迎高职学生,但对其专业认同度较低。

2.原因分析

(1)客观因素:我国的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整体起步较晚,高职开设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更是没有现成的模式可以参考,大多借鉴本科院校的内容,未能形成“高职”特色.

(2)主观原因:许多高职院校为了迎合市场需求,受利益驱动,在条件不成熟时匆忙上马,对专业发展缺乏系统的规划和架构支持。

(3)现实因素:一方面,发展进程决定了其尚处于实践阶段,没有形成行业标杆性的龙头专业及可资普遍借鉴的建设路径,可供借鉴的操作流程,未形成为业界认同的课程标准及课程体系;未形成有一定知名度和示范作用的实习实训基地及操作模式。另一方面,理论研究以呈零星状态,以介绍相关高职院校专业建设经验为主,往往从实践教学、人才培养、校企结合等角度为切入点,就人力资源专业建设的某一方面进行阐述;以对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十年建设的反思为主,未形成系统的理论体系。相较其他较成熟的品牌专业,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理论和实践研究都显薄弱。

四、关于发展路径的思考与建议

1.人才培养目标定位

(1)立足区域经济。高职教育只有与地方经济发展转型相融合,才能承担起促进经济发展转型的历史使命。高职院校更要紧密结合地方经济发展趋势,以实用为核心,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培养中初级人力资源管理人才为目标,不断强化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强化专业竞争力,优化学分制下的人才培养方案,积极探索人才培养模式,培养具备高职业素养、创新意识、实践能力的人才。

(2)寻求政策支持。各地对发展职业教育都给予了空前的重视,《广东省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实施纲要(2006-2020)》明确指出:省财政每年拨1亿用于加强专业建设和精品课程建设,专业建设一定要抓住机遇,善用政策。新近实施的211计划,虽然目前针对的是重点本科院校,但其指导方针是明确的。哪个专业可以在区域经济发展中发挥技术支持作用,哪个专业就能够赢得经济扶持。

(3)紧跟行业发展。行业是市场发展的风向标,只有紧跟行业发展,才能扣准时代脉搏,贴合市场需求,否则就会陷入闭门造车、脱离实际的窘境,错失专业发展的良机。

(4)瞄准中小企业需求。未来十年,中小企业将成为中国市场的主力军,世界金融界将目光转向了中国,投向中国中小企业,投向了职业教育。高职院校将迎来新一波的发展高潮。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只有关注中小企业的需求,在专业建设尤其是课程设置时应充分考虑其需求,才能赢得生机和活力。

企业注重节约成本,重能力轻牌子、重招聘轻培训,很多企业趋向于将行政与一线生产、营销等岗位挂钩,采用工资双轨制和职责双向性的模式。

2.转变观念,创新育人平台

(1)深入领会协同创新理念,将专业发展与区域经济发展深度结合。应该尝试开拓一条“双主体”合作模式,即企业与学校均为盈利主体,变实习为服务,通过为企业赢取经济增长点,实现教师的专业成长、学生就业能力的成长、专业建设的成长。比如,为企业提供培训服务;为企业进行政策解析指导。对社保、劳动法等政策新动向进行传达阐释;与企业共建“互依联盟的”新型校企关系。进企业和引进企业人才结合,变被动寻求实习机会为主动服务企业,通过自身的工作为企业赢取经济增长点,给企业实质的帮助。在企业的成长中实现教师的专业成长、学生的就业能力增长、专业建设的成长。为企业服务解忧,为自己寻找合作平台。在理论与实践结合领域创新育人模式。

(2)创新校企结合平台。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校企合作难以深度进行的主要原因有二:一是企业要求差异性大,难以根据企业要求及时调整课程与教学;二是企业用工量小、岗位需求共性差,引入订单式培养模式难度大。应该积极寻找区域中小企业的共性需求,为之定制合口味的“人才培养套餐”,涵盖人才输入、技术支持、政策解析、信息传达、社交平台介入等项目。

3.课程设置

将课程设置至于专业建设的背景下。专业建设与专业群建设同步进行,以能力为主线,以素养为辅线,课程设置应该涵盖基本素质、专业基本素质、专业基本技能、职业核心能力、可持续发展能力等模块。以工作任务为驱动设置工学结合课程,见表1。

4.师资建设

着力建设“教师工作室”,和专业群建设捆绑进行。

(1)以人力资源管理专业为主线,集合相关专业优秀人才,拆除系与系之间的藩篱,建立起以专家为维、专业为经的组织结构。

(2)建立以层级制为基本机构模式的教师工作室。原则上以专业和学科为配置标准,但也提倡不同专业之间的合作。可以借鉴台湾昆山科技大学的做法(见表2)。

(3)在现有薪资制度下,积极探索以工作室为主体的奖金激励制度,变僵化的条块分割薪酬模式为以实际贡献为指标的评价激励机制,鼓励广大教师参与到教师工作室的建设中来。创新工作方式,多方位开发教师成长路径,建立面向未来的人力资源开发机制。通过教师工作室给教师注入活力,通过对教师的不断开发,使其实现知识和技能的不断提升、不断发展,让教师随着教师工作室的不断成熟而实现专业成长。

5.教学效果评价

改革现有的教师评价体系,构建学校、企业、学生、社会四维一体的评价体系。

(1)按照工作量、企业反馈、学生评价、社会贡献等维度对教师进行科学评价,避免传统的以工作量和年限、职称为指标的僵化的评价手段,将激励机制引入评价标准,调动教师钻研业务、积极创新的热情。

(2)将教师贡献作为重要评价指标,不再简单地以论文、专著等指标作为量化指标。发挥高职院校服务地区经济的作用,将教师为单位及企业创造的实际贡献作为衡量指标。

(3)将学生的贡献与教师评价挂钩。

(4)采用追踪评价体系。不满足于将学生送毕业,应将毕业生未来创新发展的成果作为评价依据,对教师贡献进行追踪奖惩。

(5)以项目带动人才培养,通过组织专业师生与企业合作进行立项研究,为企业解决实际问题,对企业提供技术指导或业务帮助,对企业棘手的员工管理、劳动关系、薪酬制定、工作分析等项目进行实地调查研究,提供解决方案。在实际研究中锻炼师生的专业能力,促进师生的创新能力,并创造性地拓展教师成长与学生成长平台,最大程度推进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促进教育成果的转化。

这一评价体系的优点在于教师可以根据自身特长灵活调整评价比值,利于发挥教师特长激发工作积极性,也间接促成了“工作室”成员“取长补短”的深度合作。

五、总结

从人力资源管理行业的发展来看,人力资源已成为国家创新发展的主要力量,成为国家经济腾飞及区域经济转型升级的核心动力。从社会发展和未来教育发展的需要来看,人力资源管理人才的培养,是教育发挥知识经济平台作用帮助企业实现转型与提升的重要方式与途径;同时,根据时代及市场需求及时调整人才培养方案,以更好地满足用人单位需求,是专业建设的工作重点及发展法宝。

参考文献:

[1]江梦.中小企业:大学生就业的理性选择[J].连云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3).

[2]朱春江,庄红蕾,颜静,段云鹏.高职院校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教学模式改革探析[J].连云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3).

[3]吴雪莲.高职院校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实践教学研究[J].中外企业家,2011(11).

[4]王月芳.浅谈高职院校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教学改革[J].科技信息,2010(7).

[5]周涵.浅谈高职院校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实践教学[J].中国外资,2013(8).

[6]黄宁.中小企业劳动关系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J].经济师,2014(1).

[7]黄宁.珠三角地区中小企业人力资管理现状调查[J].现代企业,2014(1).

[8]黄宁.人力资源开发视角下的教师工作室与高职教师专业发展之关系[J].广东教育(职业教育),2012(11).

[9]2013年度麦可思-大学生就业年度指标[eB/oL].中国教育在线.http://.

能源化学工程的就业方向篇7

一、生物技术专业教学改革的思路与目标

(一)开展专业现状调研,找准各环节切入点

从生物技术专业定位现状、培养方案开发现状、课程建设现状以及校企合作四方面展开调研,每项调查由专人负责,撰写详实的调查分析报告,找准每一环节的切入点和突破点(见图1)。

(二)确定专业教学改革思路,制定专业建设目标

建设思路:从生物技术及应用专业相关的职业岗位分析入手面向地方,立足学校资源优势确定专业培养的岗位群及所需技能与职业标准确定专业所需知识技能模块、职业素养模块建立相应的课程体系,使教学内容与企业岗位需求对接。课程建设的设计体现教学内容以“工作过程”为导向,教学目标以专业需求和职业标准为依据,教学模式以行动为导向,学习情景以企业环境再现为基础,课程考核以过程考核为主,突出多方评价。达到目标:以利用生物技术提升改良传统畜牧养殖业为方向,校企共同开发与构建适于行业发展和企业需求的生物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创新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针对岗位技能与职业能力需求重组优化课程体系,以任务驱动、项目导向组织教学,构建“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完善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机制,构建多元化考核模式,以此推动实训基地、教学团队建设,将生物技术及应用专业建成办学特色鲜明、师资力量雄厚、人才培养与企业岗位对接、教学质量高,在国内同类专业中具有较强辐射和示范作用的专业。

二、生物技术专业教学改革的实施过程

(一)专业定位与人才培养模式

1.确定专业定位

专业定位是专业建设的方向,定位的恰当与否,将直接影响该专业的生存与发展[6]。经过广泛的专业调研,郑州牧业工程高等专科学校生物技术与应用专业定位为:立足河南省畜牧业资源优势,依托学校畜牧兽医专业环境优势,利用生物技术提升改良传统畜牧养殖业,培养具有分离纯化技术、动物细胞培养技术、动物生物制品生产技术、生物检测技术等四大专业核心技术,能够面向动物生物制品生产和动物疾病生物诊断等岗位生产一线就业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

2.构建“442”人才培养模式

人才培养模式是高职教育的基本问题,是在一定的先进教育思想指导下,为实现培养目标,而采取的培养过程的构造样式和运行方式,目的是解决“培养什么样的人才”与“怎样培养人才”两个根本性的问题[7]。按照学生认知规律、职业素养形成规律,融入“产业、行业、企业、职业、实践”五要素,构建了“442”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第一个“4”是指四层接轨,即人才培养目标与职业岗位要求接轨、教学内容与典型工作任务接轨、技能培养与岗位标准接轨、素质培养与岗位素养要求接轨;第二个“4”是指品德培养四阶递进,围绕学生职业能力培养从感恩教育、诚信与敬业教育、责任感教育、就业与创业教育四层次逐步展开;“2”是指双向互动,校企互动、师生互动、家校互动(见图2)。

(二)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人才培养方案是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过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现代高职教育的基础,是学校开展专业教学工作的指导性文件[8]。高职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以工作过程为导向,体现高职教育的实践性、职业性、开放性。

1.岗位所需职业技能分析

基于调研的成果,分析专业就业岗位典型工作任务,剖析完成典型工作任务所需要的知识、能力、方法等信息;对所需知识进行优化、序化,确定专业岗位所需技能(见图3)。

2.课程体系的构建

课程是给学生传授知识的具体载体。确定课程内容、研究课程结构是人才培养方案的关键[9]。以就业为导向、以品德培养为核心、以职业能力培养为目标,构建了以“公共基础+专业基础+专业能力+品德培养+能力拓展”五教育模块课程体系(见表1)。

(三)课程教学实施过程

课程建设是专业建设的核心与抓手,我们始终坚持以精品课程建设为龙头,带动相关课程的建设与发展,使课程体系趋于动态、多元。

1.开发课程教学内容

与企业合作,以工作过程系统化为基础,构建课程学习情境,下设若干工作任务,围绕岗位技能要求与职业资格标准规范,完成课程标准的制定与教学指导书的编写。

2.构建“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

课程的教学组织以工作过程为基础,以“教、学、做一体化”为主导,一切教学内容与环节都围绕“实践”展开。引入企业培训形式和竞争机制、模拟再现企业真实工作任务,学生以团队形式开展探讨、合作,共同完成工作任务;召开工作反馈会,进行小组间、成员间的自评与互评,形成竞争机制;以课程学习为主线,以强化学生的职业道德、提升学生的职业能力为目标,成立课程学习兴趣小组,开展丰富多彩的第二课堂活动,融教学做于一体。

3.建立服务于学生学习和就业的专业共享资源库

建设了生物技术专业教学网站,包括专业的课程体系,主干课程的课程标准、教学内容,专业技能模块,实践知识问答,视频、图片资料及学习评价体系等方面内容;建设了学生自主学习系统;建设了“生物化学”和“微生物学”2门部级精品课程,“动物细胞培养技术”和“动物生物制品技术”2门省级精品课程以及“免疫学技术”校级精品课程,形成了部级、省级、校级三级精品课程建设体系;建设了毕业生资源库,可以帮助生物技术及相近专业的学生在网上进行咨询、交流;以建立学校合作发展联盟为契机,加强行业企业资源库建设,为充分利用校外办学资源、加强产学合作提供信息保证,实现了技术教育的网络互动。

4.建立多元化课程考核模式

科学的考核评价模式不仅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职业能力的载体,更是规范教学过程管理、提升教学质量的根本途径。以就业为导向,把职业资格标准融入相应的课程体系,以学生获取相应职业资格作为课程基本考核标准;以学生能力提升为本位,考核模式体现“四个结合”,即技能评价与品德评价相结合;过程评价与结果评价相结合;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相结合;学校评价与社会评价相结合。

(四)多元化校企合作模式的构建

校企合作是高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和发展的重要形式,是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实施的基础和保障,是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基本途径[10]。在专业教学实践中,我们以一切为了企业、一切服务企业、一切为了学生就业为理念,多元化开展校企合作,创新了校企合作新模式,主要体现在:第一,针对企业岗位技能需求,分别与华兰生物工程股份有限公司等5家企业建立实质性订单培养班,校企共同制定培养计划、共同管理;合作开发课程、共同授课,有效破解了学生实习就业难题。第二,针对学生品德培养,与郑州天宇饲料科技有限公司建立“天宇品德班”,创新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新途径。第三,灵活调整教学时空,结合企业季节生产,给学生搭建生产实习锻炼平台,2009年生物技术专业110名学生参与华兰生物工程股份有限公司为期5个月的甲流疫苗生产;同时与行业企业结合,针对专业技能与职业能力培养开展学生社会实践活动或专题调研活动等。第四,学校教师为企业员工提供技术培训,到企业开展技术服务,校企互聘互派,创建了稳定的学生实习实训基地12个。第五,与郑州天一高科、广州瑞姆生物技术有限公司合作建立动物疾病生物诊断实验室,提升了专业社会服务能力。

三、生物技术专业教学改革的实践效果

(一)形成了鲜明的专业特色

专业定位明晰,立足地方、依托校情,围绕动物生物制品生产和动物疾病生物诊断展开教学改革,形成学校办学集群优势;把学生品德培养分层次、分阶段纳入专业培养计划,彰显专业品德培养特色;根据不同企业需求,开发差异化人才培养方案,构建了多元化校企合作模式,实现了教学内容与企业岗位需求的对接,彰显专业职业特色。

(二)教学研究成果显著

通过项目研究与实践,“动物细胞培养技术”“动物生物制品技术”被确定为省级精品课程;开发了《生物检测技术》《生物化学》《微生物学》《生物技术实训教程》《动物生物制品技术》等校企合作教材5部;获得厅级以上教学成果奖7项;发表教研论文13篇;2010年,生物技术及应用专业教学团队被遴选为部级教学团队。

(三)提高了学生的就业质量与层次

生物技术专业教学改革首先在生物技术及应用专业06级、07级、08级三届9个班516名学生中试点,同时把形成的经验及时在本专业09级、10级、11级学生中试推广。实践效果表明:不仅提高了学生主动学习的热情,增强了课程教学的有效性,学生一次性对口就业率由61.5%增至81.6%,订单培养学生企业录用率达92.3%以上;企业对学生的满意率由72.8%增至95.1%,实现了专业教学与企业需求的对接。

(四)成果的应用推广

生物技术专业教学改革成果应邀先后在全国高职生物技术专业研讨会、全国高职骨干教师培训班等做专题报告,同时也应邀到部分兄弟院校开展成果经验交流。此外,成果所形成的教研论文、校企合作教材、共享性教学资源,进一步扩展了应用的范围,使该成果不仅在全国同类专业中起到了辐射和示范作用,而且对其他类专业建设具有一定的借鉴和推广价值。

能源化学工程的就业方向篇8

【关键词】热能与动力工程;锅炉

引言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现有的化石资源已经远远不能满足我国现下经济的快速发展,能源问题越来越受到党和人民的密切关注。所以,在有限的能源下,想要发展经济就必须用提高科学技术的手段来使能源的利用率得到提高。热能与动力工程是一门工程应用专业,这门学科的包含机械工程学和跨热能与动力工程,这两门学科也是其主要的理论基础,该学科的应用与发展原理就是将热能与机械能在一定的条件下进行互相的转化,来产生各机械设备运转所需要的动力。我国经过长时间的探索,热能动力工程已经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取得了很好的发展成果,其应有的价值在锅炉方面体现的淋漓尽致。目前,我国在锅炉的利用和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就是能耗过大,这是每个从业人员都必须面对的现实问题。我们应致力于用热能动力工程技术来对燃料的燃烧进行创新,来使能源的利用率得到改善。锅炉是主要的热能与动力工程的承载者,能量转化是其在生产过程中的主要动力,因此要提高锅炉的利用率就必须在设计锅炉初期就应该用热能与动力工程的标准来武装设计方案,唯有这样才可以使锅炉的燃烧效率以及能源利用率得到很好的提高。

1热能与动力工程的基本内容以及发展概况

1.1热能与动力工程的基本内容

热能与动力工程包含多们学科知识内容,因此是一门综合性比较强的学科。热能的研究以及用适当方法进行热能与动力学之间的转化是其主要的研究方向和内容。在能源利用高效的锅炉上我们可以看到,热能和动力工程的很多系统性的应用都体现在了锅炉的设计上,研究内容对锅炉的运行也起到了指导的作用。我们在对热能与动力工程研究的同时,也必须兼顾其他领域的研究,毕竟它是一门综合性的学科,尤其应将研究的重点放在热能与机械能的转化上,这样才可以更好的提高对这门学科的认知度。同时,作为一门有着广大发展前途的学科,它也设计很多的发展方向,自动化的发展方向就是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而衍生出来的。目前我国在热能与动力工程这方面的人才相对匮乏,人才的培养也是未来发展的一项重要的工程,用知识性的人才来解决能源方面的使用问题,来使热能动力工程的作用得到发挥,从而为我国的经济发展提供一个很好的平台,从这个角度来说,马不停蹄的进行科技创新,提高对热能与动力工程的研究的意义已经变得非常重要。热能与动力工程旨在解决的是能源和环保方面的问题,减少废物的产生将能源高效的利用是一件十分艰巨的同时也是我们需要克服的任务。

1.2我国热能与动力工程的发展概况

我国的热能与动力工程始发与中国成立初期的50年代,我国各种企业以及生产方式都是遍地狼藉,后期的一切发展以及人才的培养都是借助于苏联的模式,所以我国的经济发展以及人才的培养都得到了很大的改善。随着改革开放后我国社会主义经济进行的如火如荼,热能与动力工程呈现出勃勃的发展生机。随着市场经济的要求,热能与动力工程的人才需求越来越高,因此教育部将原来零零散散的九门关于热能与动力的学科整合为一体并将其纳入大学生的学习行列。整合后的学科综合性以及学科内容针对性极强,尤其广泛的应用领域是在锅炉方面。解决能源短缺的事实是热能与动力工程发展的主要目的,这是不争的事实,所以其有很高的地位在国民经济发展中是不容置喙的,人们对它的高度重视一定会持续高温,使我国的能源提供能够更加流畅、高效。最新的热能与动力工程发展将环保理念融入到了工程实践的发展之中,减少能源的浪费,降低水、大气以及固体废物的排放,将生态化提到日程表上。现在的热能与动力工程的发展会为以后的经济发展夯下坚实的基础,将经济发展的可靠性得到很大的提高。

2热能与动力工程在锅炉方面的应用以及发展创新

2.1热能与动力工程在锅炉方面的应用

是否成功的将热能与机械能进行转化的核心技术就是锅炉内部的燃烧控制,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锅炉填料的技术已经取得了很大的发展,由以前的人工填料演变成现在的燃料填充的自动化阶段。热能动力自控技术可以将锅炉的燃烧分为两个类型。第一种是由各种元件组成的连续性控制系统,这种方式能有效的进行锅炉内部的温度调节,以此来提高燃烧效率,但是温度控制不够精确,需要仔细认真的态度进行细致确认;第二中是双交叉控制系统,这种方式可以节省材料,更重要的是能较为精确的控制温度在合适的范围内。目前,工业炉是应用比较广泛的一种炉子,是工业生产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工业炉的主要作用就是通过更加深入的研究能源利用率来达到锅炉发展的新时期。经过对热能动力学的研究,现在的步进式以及推钢式锅炉在热能的转化方面取得了令人欣喜的进展,虽然这两种方式在输料方式上有一定的不同点,但是使用起来效果却是非常好的。在未来的发展方向上我们可以清楚的看出,热能动力学工程可以在能源方向、汽车工程方向以及低温控制技术方向上有着很大的提高空间,在未来的市场上有着无限的发展潜力,能够逐渐的将人们的生活方式发展成自动化。锅炉供暖、电能供电技术等等都应耳熟能详了,这些已经完全融入到人们的生活生产中,当然世界上还有很多的未知之谜需要我们求探索,需要有识之士去开发、去展望,去实现我们美好的明天。将锅炉等行业的能源利用达到最高,实现能源的高效化。

2.2热能与动力工程在锅炉方面的发展创新

2.2.1热能与动力工程在锅炉方面的发展

世界第一台锅炉在英国产生,随之进行了蒸汽时代的工业革命,虽然锅炉是工业炉的一种,利用燃烧来提供所需要的热量,但是这样不但对能源有着很大的浪费,而且也会造成生态环境的恶化。随着科技的进步,越来越多的技术应用到了改良锅炉行业中。当前,在我国各行各业上广泛应用、工业上加热装置普遍使用的锅炉就是工业炉,它的种类很多,数量涉及的范围广,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很大程度就是依赖工业炉的改良与使用,因此它的发展与国家建设以及战略息息相关。在国家节能减排的号召下,锅炉业首当其冲,节约型的锅炉建设是各个行业努力发展的目标,在高校中热能与动力学的学生应该积极涉猎各种技术,在学习好理论基础知识的前提下还需要培养一定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作为21世纪的学生,必备的素质之一就是进行计算机操作,那样才能跟上时代的步伐。能源对于一个国家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国家经济发展是否长久受能源利用效率的直接影响,创新、环保能力的培养是当代人才的迫切需要。发展新技术,提高能源利用率尤其是在锅炉行业的效率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主要问题。

2.2.2热能与动力工程在锅炉方面的创新

众所周知,进行能量的转换调节是锅炉燃烧控制中非常重要的一环。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锅炉的类型以及填充燃料的方式都有了很大的发展,同时也有效的控制了锅炉的燃烧效率。在燃料的消耗系统中,有两类是能够进行能量控制的。一类是调节空气与燃料的比例值,通过和锅炉的设定值进行比较来得出所想要的结果,但是这种方式比较复杂,而且精确的计算也没有实现,要想使技术的准确性能够保障,还需要对锅炉的设定值进行多次的确认才可以。现在的主要手段是经过计算机的设计计算来提高锅炉的效率,通过计算机来控制锅炉的运行与操控,达到自动化的目的。通过调整锅炉的燃烧方式提高了能源利用率,减少了对环境的污染。在锅炉风机上,热能与动力工程为降低风机故障而造成设备损害,因此在改良风机的问题上热能与动力工程也进行了很大的创新,保障了锅炉电机的安全运行。热能与动力学工程在最近几十年的发展中研发出一种可以在不同方向上测定燃料速度的软件,通过数学模型得出一系列的模拟结果,从而可以有效的改善锅炉内部某些部件的性能。

3热能与动力工程在锅炉应用方面存在的问题

热能与动力工程在锅炉应用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除了如何提高能源利用率外,最主要的就是锅炉风机方面问题。锅炉的风机主要是用于传送以及压缩气体,也就是将气体风能转化为机械能,从而保证锅炉的正常运转。随着人们大量的需求能源,越来越多的负荷强加到锅炉上,致使风机的自身性能降低,从而导致锅炉电机的损害,严重影响锅炉的效率,并且在一定情况下会导致锅炉其他设备受损,这将直接导致大量的经济损失,同时也会对操作工人造成安全威胁。良好的热能动力工程技术能有效的尽心锅炉的改进,但是由于叶轮机械结构复杂,很多不确定性的因素都会影响温度的测量,致使我国到目前为止还没有有效的方法来解决这个问题。所以如何行之有效的将热能与动力工程技术应用到风机的改良上,顺利的产生持续性能高的锅炉已经成为热能与动力工程人员需要考虑的问题。只有不断的依靠热能与动力工程技术不断的对风机进行改进,才能保障工作人员安全以及锅炉的正常运转,才能不断的对锅炉进行改造,才能使锅炉在运转和工作中发挥出应有的作用。

4结语

锅炉有着悠久的历史,经过人类科技文明的发展,锅炉也经历了很大的改善,拓展了自己的性能。本文在对锅炉运转以及设计理念上应用热能与动力工程进行了详细的阐述,并对该工程对锅炉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有效的解决办法,深入的研究了热能动力工程在技术上对锅炉在燃烧方面的应用,尽所能的通过提高燃烧效率增强燃料利用率。简而言之,目前我国人才尚很缺乏,需要大量的培养相关知识性人才,用实际行动来提高他们对该行业的探索能力,不断的对该工程涉及的领域进行研究,勇于创新,挖掘出热能与动力工程在包括锅炉在内的使用领域上的其他潜力,行之有效的降低能量的消耗,为我国的经济发展事业奉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参考文献:

[1]王楚鸿.新形势下电厂锅炉应用在热能动力的发展前景[J].科技视界,2013(31).

[2]安连锁.泵与风机[m].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01.

[3]费雍.浅析电厂的热能与动力工程[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3,02

[4]马士峰.浅谈热能与动力工程发展方向[J].科技与企业,2014(12).

能源化学工程的就业方向篇9

当前环境工程专业发展现状

就目前国内的发展形势看,环境工程专业无疑是一个朝阳专业和热门学科,理应容易就业,但现状正好相反,尤其是女生。原因除社会和企业对环境保护重要性认知度低之外,还包括本学科方向设置上存在与社会需求不符的缺陷。总之,目前国内几乎90%的高校培养的环境工程专业的学生,只具备以末端治污为基础的环境保护知识,对清洁生产的理念掌握太少,除了清华大学和山东大学开设了部分清洁生产的课程外,其他高校少有这方面的课程设置。反之,对传统理念下培养的环境工程专业的学生只会注重末端治污,以牺牲企业大量的投入来获取对环境的保护,这是和科学发展观、建立资源节约型与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大政方针背道而驰的[2,3]。

以清洁生产为特色的环境工程专业课程体系改革的必要性

在我国经济发展模式由传统的粗放型发展逐渐转变为倡导可持续发展的循环经济模式背景下,关于环境保护、资源能源开发与再利用的研究及清洁生产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纲要中提出要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加快构建覆盖全社会的资源循环利用体系;降低资源消耗,提高资源综合利用水平,推进大型工业固体废物和建筑、道路废弃物以及农林废物资源化利用,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达到72%,资源产出率提高15%。国家现在大力支持节约资源能源、发展循环经济、推行清洁生产、治理环境污染等成绩显著的企业,响应国家大方针,针对工业企业需要,那么国家各工科院校对环境工程专业课程教学与实践也很有必要进行相应的调整,培养社会急需的人才[4,5]。2003年颁布并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清洁生产促进法》和2009年颁布并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循环经济促进法》为从根本上解决发展与环境、资源与人口的矛盾制定了法律框架。各行业要严格执行上述法律,认真落实国家节能、减排的各项指标,就需要大量的既懂环境工程专业,又熟知清洁生产的专业技术人才。从上述的专业设置与培养来看,我国培养具备清洁生产知识的环境工程高层次人才必将带动行业的可持续性环保战略计划。因此,在大专院校中开展以清洁生产为特色环境工程专业课程体系的改革,将清洁生产理念和技术纳入其中,培养具备清洁生产和资源循环技术的高层次人才是发展循环经济和建设两型社会的关键环节,也是实现“十二五”节能减排的核心。

我校以清洁生产为特色的环境工程专业课程体系改革

顺应当前环境工程专业学科发展动向,环境工程专业不应再仅仅停留在单纯的末端污染治理上,而要从长远的观点来理解环境工程,从综合利用自然资源,维持生态平衡和环境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去教育环境工程的学生。本专业致力于培养具备清洁生产与循环经济理念,环境工程与清洁生产的基础理论知识与应用能力,能够运用清洁生产、资源循环利用的理念,调整、改造传统的生产工艺,从事环境保护、清洁生产的科学研究、教学、技术开发、设计、试验研究和管理等方面工作,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富有创新精神的高级应用型人才。系统分析各高校环境工程专业不同方向课程体系设置,结合我校本身特色以轻工行业的源头治污清洁生产为方向,进行新的特色方向的课程体系改革,在环境工程专业的课程设置中,适当增加有关课程,清洁生产审核、清洁生产工艺、新型水处理技术、膜技术应用和固体废弃物处理与资源化等课程,并且增加了相应课程的设计,大三大四每学期都有清洁生产特色方向课程开设,本专业积极加强建设,清洁生产课程现已列入我校精品课程进行全面建设,并配有精品课程网站,当前已经形成了完整的清洁生产特色方向的环境工程专业课程体系。根据特色专业方向的课程体系设置,进行系列专业课程教学资料的收集和汇集工作,一改传统的课程理论教学,以四个互动—“课堂互动、企业互动、社会互动和实习基地互动”为主导(见表2),提高学生学习效果,丰富学生实验与实践环节,开展工艺讨论,参观学习,动手实践及理论总结的教学模式,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应用能力,缩短与企业的距离,提高学生就业率,同时有效服务相关企业进行清洁生产改造。

能源化学工程的就业方向篇10

关键词:专业建设、工程测量、特色教育

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现代化水平的日益提高、城市化工业化进程的加快,我国基础建设领域也得到飞速发展。根据毕业生跟踪调查和行业人才需求调查,仅重庆市2011~2013年工程测量专业需求预测人数就将达到每年约2000-3000人,2014~2020年仍然会不低于这一需求。工程测量与监理专业作为中央财政支持的专业建设既具有广阔的发展空间,也面临巨大的压力和挑战。下面就从“五个对接”与“十个衔接”方面谈谈对特色教育的思考。

一、“五个对接”——特色办学之路

1、对接政策寻支持。

职业教育作为与经济社会联系最为紧密直接的一类教育,其培育的学生多直接进入工作一线,其发展的方向与政府政策导向就密切相关。积极争取政策的支持,建设实训基地,改善办学条件是首要任务。

2、对接市场设专业。

职业教育是坚持以就业为导向,面向社会面向市场办学的。为此,坚持对接市场设专业,才能使得专业的开设贴近市场需求。通过市场调研,及时掌握测量人才需求信息,调整结构使其与主导产业挂钩。根据调研的市场需求,及时调整专业的设置,争取让学生“所学即所用”得到最大发挥,这也充分体现了以就业为导向,以市场为依托的办学原则。我院每年工程测量与监理专业的毕业生95%以上都有较好就业岗位,工作内容涵盖多个领域,职业特色日趋显著。

3、对接企业定课程。

专业课程的设置和安排主要根据职业岗位的需要来完成。工程测量与监理专业根据学生就业后进入企事业单位从事的工作性质及内容,积极完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修订,适应企业市场需要,避开学生理论化,工作迷茫的情况。课程的设置主要突出应用性和实践性,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切实反映社会技术先进水平和职业岗位需求。

4、对接实训定师资。

工程测量与监理专业的教学内容、形式的组织与开展充分依托企业,使企业全面参与教学计划的制定,充分考虑企业对人才的需求点。邀请企业参与教学计划的制定,从根本上做到了重视实践育人,服务市场,服务企业。由于企业的参与,双方友好的合作关系得以建立,也有利于“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校本教材的开发。通过校企合作,对专业建设、课程开发、师资队伍建设、实训基地建设和质量评价提供了广阔的空间与舞台。

5、对接岗位练技能。

以往,高职教学模式以学校培养为主,沿用学科课程体系,这样学生所学知识和技能与企业岗位要求还有差距,使得有些企业在招聘了毕业生后还需要投入时间与金钱对毕业生进行较长时间的岗前培训。为了解决这一矛盾,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就不能是空谈,必须要落得实处。刻舟求剑的故事人人皆知,可用不变的眼光看正在发展的事物却依旧是许多策略的失败根源。现高职院校应该坚持借鉴发达国家一些先进的职业教育课程开发理念和开发方法,懂得用发展的眼光看正在发展的事物,不能闭关锁国。学习结合高等职业教育课程改革实际,以工作过程为导向进行课程开发,真正做到安排教师参加企业的生产,深入了解企业对学生知识和技能的要求,与行业企业一同构建满足订单培养的专业课程体系。经过教师与行业专家、企业领导、工程技术人员和一线工人师傅的研讨,确定专业技能方向和对应的岗位课程。

二、“十个衔接”——特色教育体系

“十个衔接”,即推进中高职培养目标、专业设置、课程体系与教材、教学资源、教学过程、招生制度、评价机制、教师培养、行业指导、集团化办学等十个方面的衔接。

1、适应区域产业需要,优化培养目标的衔接。

作为西南地区水利类示范院校,以培养具有实际工作能力的高职毕业生,满足各类工程的需要为人才培养方案制定的基础原则。

2、紧贴产业转型升级,优化专业设置的衔接。

进一步开展行业调研,优化专业的布局、类型和层次结构,明确各专业的就业方向和岗位需求。

3、深化专业教学改革,优化课程体系和教材的衔接。

根据行业调研及国际化视野的培养目标,系统设计、统筹规划课程体系,并开展专业核心课程的校本教材建设。

4、强化学生素质培养,优化教学过程的衔接。

建设校内实训室,进一步开拓校外实践教学基地,使教学过程与实际工程对接,并通过理实一体化教学、工学交替式学习模式和顶岗实习等强化实践教学和学生素质培养逐步形成独特的专业文化。

5、促进信息化建设,优化教学资源的衔接。

推进现代化教学手段和方法改革,着手开展数字化教学资源建设,依托校园数字化平台,拓展学生学习空间,改变学生学习方式。

6、改革招生考试制度,优化人才成长途径的衔接。

探索“知识+技能”的考试考查方式,丰富多样化的招生模式。

7、坚持以能力为核心,优化评价机制的衔接。

从行业中聘请一线工程技术人员、行业专家进入校园,以就业率、就业质量等作为衡量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指标。

8、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优化教师培养的衔接。

建立校外教师实践培训基地,建立专业教师定期去工程实地参加工作的机制,安排专业带头人、骨干教师学习、进修,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优秀教师。

9、推进产教合作,优化行业指导的衔接。

聘请其他高职院校高素质、高水平的专家作为行业兼职专业带头人;制定和完善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指导专业建设的运行机制,共同参与学生的培养与就业推荐。

10、发挥职教集团作用,优化校企合作的衔接。

探索建立行业参与职教集团的模式,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以合作办学促发展,以合作育人促就业。

总之,职业教育是一项任重而道远的任务,其教学方法的改革与创新也是无止境的,教师在传授知识的同时,要注重培养能力,在发挥教的主导作用的同时,又要调动学的主体作用,既重视理论学习又要倡导动手实践,只要我们不断地更新思想,推动教学方法的革新,就一定能培养出适应社会发展的高素质劳动者,为城乡土地规划、地形图测量、工程建设以及区域经济发展和基础设施建设提供更多高端技能型人才支持。(作者单位:重庆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