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农民合作社定义十篇农民合作社定义十篇

农民合作社定义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6:02:33

农民合作社定义篇1

农民合作社治理结构,广义是指通过正式或非正式、内部或外部的制度或机制,协调农民合作社与所有利益相关者(stakeholder)之间的关系,从而最终维护各方利益的一种制度安排;狭义则是指农民合作社的所有者(即成员)对农民合作社的经营管理人员(以下简称经营者)的约束机制与激励机制设计。本文采用狭义。在我国,农民合作社的特征被概括为“民办、民管、民受益”。尽管如此,也无法保证农民合作社的所有成员都有机会或能力参与合作社的经营管理。换言之,“全员参与制”在农民合作社实践中几无可能。在这种情况下,合作社内部会产生“委托—”关系,即成员是委托人、经营者是人。作为独立的“经济人”,人在效用目标上不可能与委托人完全一致。也就是说,人极有可能以牺牲委托人的利益为代价去追求自身效用最大化。因此,规制人的行为,以使其符合委托人的利益,便成为合作社治理结构法律制度的核心,而规制的方式无非有二:“迫使”与“诱使”,它们分别对应于农民合作社治理结构中的约束机制与激励机制。

二、农民合作社治理结构的重要意义

(一)农民合作社治理结构是农民合作社制度的核心

《中共中央关于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公司治理结构是“公司制的核心”。农民合作社治理结构同样是农民合作社制度的核心。俗话说“相爱容易相处难”,其实对于农民合作社而言,何尝不是“设立容易运行难”。农民合作社的有效运行靠什么?一言以蔽之,靠一套科学合理而又有效的治理结构法律制度设计。合作社治理结构法律制度设计,不仅关乎合作社的运行绩效,而且关乎合作社的“生死存亡”。

(二)农民合作社治理结构是维护农民合作社成员合法权益的重要工具

农民合作社生命力的有无与强弱,取决于其能否让农民群众受益以及受益大小。只有不断完善治理结构法律制度,农民合作社才能维护好发展好成员的合法权益。一个不重视甚至漠视成员利益的农民合作社是没有生命力的,不是即兴即灭——“眼看他起高楼、眼看他宴宾客、眼看他楼塌了”(出自《桃花扇》),便是“聋子的耳朵”,无从实现其特有的功能与作用。截至2014年底,我国农民合作社虽然在数量上已经突破126万家,但其中相当一部分存在着不规范问题,严重影响着农民合作社成员合法权益的保护。鉴于此,2014年中央一号文件特别强调指出,应引导农民合作社“规范运行”,而“规范运行”即与农民合作社治理结构法律制度设计息息相关。

(三)农民合作社治理结构是加快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推进农业现代化与承接国家涉农项目、创新财政支农方式不可或缺的重要一环

2014年,农业部等九部门联合印发了《关于引导和促进农民合作社规范发展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意见》指出,引导和促进农民合作社规范发展是加快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推进农业现代化的重要举措,是承接国家涉农项目、创新财政支农方式的重要基础。笔者认为,引导和促进农民合作社规范发展,离不开农民合作社治理结构的建立与完善。换言之,农民合作社治理结构的建立与完善,是农民合作社规范发展的基础与前提。由此可知,农民合作社治理结构是加快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推进农业现代化与承接国家涉农项目、创新财政支农方式不可或缺的重要一环。

三、农民合作社治理结构的制度完善

完善农民合作社治理结构法律制度,应从完善其核心内涵即约束机制与激励机制入手。反观我国现行《农民专业合作社法》,约束机制既不健全,激励机制更付之阙如。为此,在对《农民专业合作社法》进行修订完善时,在进一步强化约束机制的同时,应尽快补齐激励机制这块“短板”。

(一)强化约束机制

1.重新厘定农民合作社监督机关的性质。我国现行《农民专业合作社法》第26条规定:“农民专业合作社可以设执行监事或者监事会。”“可以”二字表明,农民合作社的监督机关是任意机关而非法定必设机关。而在我国农民合作社实践中,监督机关一旦缺位,则极易导致经营者违章或违法行为的发生。因此,笔者建议,未来立法应将上述条文修改为:“农民合作社设执行监事或者监事会。”亦即应将“可以”二字删除。

2.补充规定经营者的忠实义务和勤勉义务。修订后的《农民专业合作社法》应当借鉴公司法的成功立法经验,进一步完善经营者的义务与责任体系,亦即明确规定农民合作社经营者对于农民合作社负有忠实义务和勤勉义务。经营者违反忠实义务或勤勉义务,致农民合作社受到损害时,应对农民合作社承担损害赔偿责任,以此维护农民合作社的利益,进而最终保护农民合作社成员的合法权益。3.增设成员直接诉讼和成员代表诉讼制度。我国现行《农民专业合作社法》的一大制度缺失,在于重赋权、轻救济。法律谚语有云:“无救济即无权利。”缺乏救济手段的权利,对于农民合作社成员来说,是镜花水月,没有任何实际意义。农民合作社是典型的“民受益”的经济组织,重视成员利益保护是其题中应有之义。基于此,我国未来立法应当增设成员直接诉讼和成员代表诉讼制度。成员直接诉讼,旨在维护成员自身合法权益。成员代表诉讼,则旨在维护农民合作社的利益。当然,维护农民合作社的利益,最终也是为了维护成员的利益,两者在宗旨上是完全一致的。增设成员直接诉讼和成员代表诉讼制度,有助于我国农民合作社约束机制的进一步完善。

(二)补充激励机制

1.高度重视物质激励的功能。我国未来立法应当赋予农民合作社经营者一定的剩余索取权(residualclaim),通过将经营者自身利益与农民合作社经营状况“挂钩”的办法,使经营者对自身利益的追求转化为对农民合作社利益的追求,从而实现激励相容。只有这样,才能做大做强农民合作社,从而让农民合作社成员多多受益。同时,农民合作社经营者的剩余索取权应受一定的限制,如不得高于农民合作社可分配盈余的20%等。否则,即违背农民合作社的性质与宗旨,有“蚕食”或“鲸吞”农民合作社成员利益之嫌。至于剩余索取权行使的具体条件与程序等相关问题,可由成员(代表)大会讨论决定或通过农民合作社章程予以规定。

农民合作社定义篇2

经典案例:广西柳州市某农民种植专业合作社理事长仇先生问:我们合作社有自己的耕地,这些土地一部分来自于入社的农民,一部分由合作社通过流转得来。合作社的土地,一部分由合作社直接种植经营;一部分由合作社的成员自己种植经营,其中还有成员种植经营的土地仍是自己原来的承包地;还有一部分由合作社对外发租,由合作社成员以外的他人耕种,合作社只收取租金。我想请教杨律师的是,现在我国农民专业合作社有那些类型?农民专业合作社与成员以及外来种植户的权利义务关系是怎样的?如何约定好双方的权利义务关系?

“在线律师”:

仇理事长好,通过您的提问,我感觉到您非常希望了解种植专业合作社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且对中国农民专业合作社这种法人组织形式有自己的独立思考和独到见解,故我很想与您交流

交流。

1农民专业合作社的特点

农民专业合作社是在农村家庭承包经营基础上,同类农产品的生产经营者或者同类农业生产经营服务的提供者、利用者,自愿联合、民主管理的互经济组织。农民专业合作社经登记机关依法登记,领取农民专业合作社法人营业执照,取得法人资格。

法人是具有民事权利能力和民事行为能力,依法独立享有民事权利和承担民事义务的组织。法人的民事权利能力和民事行为能力,从法人成立时产生,到法人终止时消灭。

具备下列条件即成为法人:依法成立;有必要的财产或者经费;有自己的名称、组织机构和场所;能够独立承担民事责任。农民专业合作社属企业法人,其有独立的法人财产,享有法人财产权。农民专业合作社以其全部财产对合作社的债务承担责任。

法律赋予农民专业合作社法人资格,在中国经济格局现实条件下,是对农民参与经济活动的有力帮助和保护。

根据《个体工商户条例》的相关规定,有经营能力的公民,依照个体工商户条例的规定,经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登记,从事工商业经营的,即为个体工商户。个体工商户须承担无限责任,农民专业合作社不是个体工商户,而是法人组织,根据法律规定,只承担有限责任,这种规定,客观上是对农民参与经济活动的积极引导。

公司是依照《公司法》在中国境内设立的有限责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公司是法人,农民专业合作社尽管也是法人,但不是公司。

2农民专业合作社与成员的权利义务关系

2.1农民专业合作社成员享有的权利

参加成员大会,并享有表决权、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按照章程规定对本社实行民主管理。成员大会是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权力机构,由全体成员组成,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每个成员都有权参加成员大会,决定合作社的重大问题,任何人不得限制或剥夺。行使表决权,农民专业合作社是全体成员的合作社,成员大会是成员行使权利的机构,作为成员,有权通过出席成员大会并行使表决权,参加对农民专业合作社重大事项的决议。理事长、理事、执行监事或者监事会成员,由成员大会从本社成员中选举产生,所有成员都有权选举理事长、理事、执行监事或者监事会成员,也都有资格被选举为理事长、理事、执行监事或者监事会成员。

利用本社提供的服务和生产经营设施。作为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成员,有权利用本社提供的服务和本社置备的生产经营设施。

法律保护成员参与盈余分配的权利,成员有权按照章程规定或成员大会决议分享盈余。

查阅本社的章程、成员名册、成员大会或者成员代表大会记录、理事会会议决议、监事会会议决议、财务会计报告和会计账簿。成员是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所有者,对农民专业合作社事务享有知情权,有权查阅相关资料,特别是了解农民专业合作社经营状况和财务状况,以便监督农民专业合作社的运营。

农民专业合作社成员大会选举和表决,实行一人一票制,成员各享有一票的基本表决权。出资额或者与本社交易量(额)较大的成员按照章程规定,可以享有附加表决权。合作社的附加表决权总票数,不得超过合作社成员基本表决权总票数的百分之二十。享有附加表决权的成员及其享有的附加表决权数,应当在每次成员大会召开时告知出席会议的成员。当然章程可以限制附加表决权行使的范围。

2.2农民专业合作社成员承担的义务

农民专业合作社在从事生产经营活动时,为了实现全体成员的共同利益,需要承担义务,这些义务需要全体成员共同承担,以保证农民专业合作社及时履行义务和顺利实现成员的利益。

成员应当严格遵守并执行成员大会、成员代表大会和理事会的决议。成员加入合作社时是否出资以及出资方式、出资额、出资期限,都需要由农民专业合作社通过章程自己决定,章程规定应向合作社出资的,成员应向合作社出资。按照章程规定与本社进行交易,既是成立合作社的目的,也是成员的一项义务。成员与合作社的交易,可能是交售农产品,也可能是购买生产资料,还可能是有偿利用合作社提供的技术、信息、运输等服务。成员与合作社的交易情况,应当记载在该成员的账户中。

按照章程规定承担亏损。由于市场风险和自然风险的存在,农民专业合作社的生产经营可能会出现波动,合作社有盈余时分享盈余是成员的法定权利,合作社亏损时承担亏损也是成员的法定义务。

农民专业合作社成员要求退社的,应当在财务年度终了的三个月前向理事长或者理事会提出。其中企业、事业单位或者社会团体成员退社,应当在财务年度终了的六个月前提出,章程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退社成员的成员资格自财务年度终了时终止,成员在其资格终止前与农民专业合作社已订立的合同,应当继续履行,章程另有规定或者与本社另有约定的除外。

成员资格终止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应当按照章程规定的方式和期限,退还记载在该成员账户内的出资额和公积金份额。对成员资格终止前的可分配盈余,依法向其返还。资格终止的成员应当按照章程规定分摊资格终止前本社的亏损及债务。

3农民专业合作社与种植户的关系

农民专业合作社与种植户的关系有两类,一类是其本身就是合作社成员,同时也是合作社土地的种植者,该类关系由合作社章程来归约。另一类是非合作社成员,他们通过与合作社签订土地承包合同来约定双方的权利和义务关系,与合作社是普通的合同关系,受《合同法》调整,即由平等主体的自然人、法人、其他组织与农民专业合作社之间通过合同来实现设立、变更、终止民事权利和义务关系。

合同当事人的法律地位平等,遵循公平原则确定各方的权利和义务。双方订立、履行合同,应当遵守法律、行政法规,尊重社会公德,不得扰乱社会经济秩序,损害社会公共利益。依法成立的合同,对当事人具有法律约束力,当事人应当按照约定履行自己的义务,不得擅自变更或者解除合同。依法成立的合同,受法律保护。

双方签订的土地承包经营合同内容由当事人约定,一般包括以下条款:当事人的名称或者姓名和住所;标的;数量;质量;价款或者报酬;履行期限、地点和方式;违约责任;解决争议的方法。

4农民专业合作社的类型

农民专业合作社的类型其实有很多种,根据分类依据的不一样,可以进行各种划分。以经营领域的不同为依据,可将农民专业合作社分为:生产合作社,即从事种植、养殖等生产活动的合作社;流通合作社,即从事农产品经营、运输等业务的合作社;服务合作社,即通过提供劳务、服务等方式,为市场提供农业投入品、植保、耕地、收获、加工等业务的合作社。

随着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和农业发展水平的同向提高,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社类型会不断丰富和

发展。

5政府与农民专业合作社之间的关系

国家保护农民专业合作社及其成员的合法权益,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侵犯。农民专业合作社从事生产经营活动,应当遵守法律、行政法规,遵守社会公德、商业道德,诚实守信。国家鼓励和支持社会各方面力量为农民专业合作社提供服务。

县级以上各级人民政府应当组织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和其他有关部门及有关组织,依照农民专业合作社法的规定,依据各自职责,对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建设和发展给予指导、扶持和服务。

农民合作社定义篇3

农信社产生和发展的背景

从新中国的成立到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在这一过渡时期,党在农村的基本任务是根据同志关于农业合作化的理论、方针和政策,逐步实现对小农经济的社会主义改造。农业合作化的道路,就是使分散落后的个体农业逐步过渡到先进集体农业的道路。正如列宁所说的“工人阶级领导下,吸引千百万农民群众参加的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

农村合作化包括三个主要内容:即农业生产合作、农村供销合作和农村信用合作。农业生产合作是农村合作化的根本,它是通过生产互助合作,逐步把劳动农民的个人所有制变为劳动农民的集体所有制,是农村几千年的生产资料私有制向社会主义公有制变更的一场深刻革命。供销合作和信用合作是农村合作化中不可缺少的两个重要组成部分,它使广大农民群众从商业投机资本和高利贷资本的奴役盘剥下解放出来,使分散的集体农业和社会主义工业联系起来,限制了农村资本主义的剥削,加强了工农联盟的巩固,促进了农业生产合作的发展。供销合作社在后来还通过对农村手工业、小商业的改造,建立起了具有社会主义集体性质的农村流通体系。1951年5月,中国人民银行总行召开了第一次全国农村金融工作会议,为了促进农业生产的尽快恢复和发展,决定全面开展农村金融工作。一方面积极建立区级银行机构——农村营业所,发放国家农业贷款,支援农业生产;另一方面,在广大群众中,重点试办农村信用合作组织,通过组织与调剂农民群众之间的资金余缺,帮助农民解决生产生活困难,避免遭受高利贷的剥削。会议认为,没有自上而下的国家银行机构,社会主义的农村金融工作就没有坚强的领导;没有群众的信用合作组织,调剂农村资金就没有广泛的群众基础,就不可能调动起农民群众对社会主义新型农村金融的参与和支持的积极性。这次会议为农信社的组建起了重要的奠基作用。会后各地按照精神由试点到全面铺开了信用合作事业。

农信社性质及管理体制的七次重大变革

决定前途命运的性质大讨论

信用合作普遍发展起来后,带来了关于信用社性质问题的讨论。一种认为信用社是半社会主义性质的经济组织。理由是信用社的主要资金来源是存款,而存款是私人所有的,并且实行股金分红。正如初级农业社是半社会主义性质一样,其主要标志是土地入股并由此产生的土地分红。另一种不同意这种看法,认为确定信用社是不是社会主义性质的,主要应从以下三个方面理由去考察:第一,对于一个群众的经济组织,不能离开周围的条件孤立去论断它的性质,要认识信用社的性质,必须先从它所处的政治制度、经济制度、领导关系和经济联系等基本方面去考察。我国信用社是以工人阶级为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的政权下,经过党与政府的倡导,组织与发展起来的,它联系于国营经济,并通过国家银行接受国营经济的领导,成为社会主义农村金融的组成部分。第二,信用社的股金问题。公积金及业务盈余等为全体社员所有,是社会主义所有制的一种,它不同于甚至改变了农村中自发的、有追逐利润倾向的高利贷私人借贷制度,消灭了资金使用过程中的人剥削人的关系。由此,从所有制、从消灭借贷关系中的剥削,从农村借贷制度的改革等方面来看,也全符合社会主义性质的。第三,信用社完全是按照社会主义原则进行业务活动的,它的任务是集中社会闲散资金与实行对这些资金的再分配,如果资金分配的原则完全符合党的改造农业的政策,就会构成它的社会主义性质的重要因素。股金分红只是盈余中的极小部分,主要是对群众参与积极性的鼓励,并不是根本目的,不能因此改变信用社的性质。

这是新中国成立初期第一次关于信用社性质的讨论,最后一致认为信用社是社会主义性质的、农村劳动人民的资金互助组织。但信用合作社在后来发展中的确存在着两条道路问题,一条是按照社会主义原则进行业务经营的资金互助组织,帮助农业社和农民群众解决生产生活困难,发展和壮大社会主义经济;另一条是贪图赚钱,贷富不贷贫,甚至经营商业投机等,资本主义经营道路。1955年农业银行成立后,承担农信社管理任务,认真调查,全面整顿,完善制度,1957年再次修订出台了《农村信用合作社示范章程草案》。章程中第一条明确提出:“农村信用合作社是农村劳动人民在共产党和人民政府的领导和帮助下,根据自愿和互利原则组织起来的社会主义性质的资金互助组织。”

化后的管理权下放

农民合作社定义篇4

发端于空想社会主义的合作化思想经由马克思、恩格斯、列宁等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探索从空想变为科学,进而成为社会主义运动中的合作社实践。继承和发展社会主义合作社实践和理论资源,对于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具有重大意义;当前,在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积极促进合作经济组织的发展不仅是必要的而且是可行的。

关键词:

社会主义;合作社;新农村建设

大多数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都把合作社作为引导农民走上社会主义道路的重要载体。联系社会主义合作运动的实践,分析社会主义合作社理论,对于促进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引导农民走共同富裕的道路具有重要意义。

一、社会主义合作社理论及其实践轨迹

社会主义合作社理论的创立是由科学社会主义的创始人马克思、恩格斯完成的。但其思想渊源可以上溯到16—19世纪初的空想社会主义者那里。比如欧文就曾经在美国兴办过“新和谐公社”。在马克思、恩格斯生活的时代,合作社已经开始在欧洲各国普遍发展。马克思、恩格斯批判地发展了空想社会主义者的合作社思想。概括地说,马克思、恩格斯的合作社理论呈现出几个方面的特点。第一,马克思、恩格斯关于合作社的理论与他们对于未来社会共同体的构建有关。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指出“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1]第二,马克思、恩格斯合作社理论中的“合作社”具有三重功效:一是具有向未来社会“过渡”的革命意义。他们设想,无产阶级取得政权后,必须从封建地主和富农手中夺取土地,然后将其变成社会财产,必须由无产阶级以政府的身份采取措施,把农民吸引到革命方面来,同时,促使农民自己通过经济的道路实现转变。恩格斯曾指出“至于在向完全的共产主义经济过渡时,我们必须大规模地采用合作生产作为中间环节。这一点马克思和我从来没有怀疑过。”[2]二是作为发展经济的一种社会化生产方式。马克思在谈到合作运动时说:“工人们不是在口头上,而是用事实证明:大规模的生产,并且是按照现代科学要求进行的生产,在没有利用雇佣工人阶级劳动的雇主阶级参加的条件下是能够进行的。”“雇佣劳动,也像奴隶劳动和农奴劳动一样,只是一种暂时的和低级的形式,它注定要让位于带着兴奋愉快心情自愿进行的联合劳动。”[3]三是使劳动在经济上获得解放即个人所有制成为现实的一种有效经济形式。马克思在《法兰西内战》中指出,公社“是想要把现在主要用作奴役和剥削劳动的手段的生产资料、土地和资本完全变成自由的和联合的劳动的工具,从而使个人所有制成为现实。”“如果联合起来的合作社按照共同的计划调节全国生产,从而控制全国生产,结束无时不在的无政府状态和周期性的动荡这样一些资本主义生产难以逃脱的劫难,那么,请问诸位先生,这不是共产主义,‘可能的’共产主义,又是什么呢?”[4]

应该说,马克思、恩格斯的合作理论,是立足于经济高度发达的19世纪欧洲资本主义国家的社会经济实际情况而提出来的。而将这种理论率先发展为一种深刻的实践的是“十月革命”胜利后诞生的苏维埃俄国(即后来的苏联)。列宁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实践过程中,都十分重视发挥合作社的作用。集中反映列宁合作社理论的是他所口授的《论合作社》一文。《论合作社》一文,总结了十月革命以来,特别是新经济政策时期发展消费合作社和农业合作社的实践经验,完整地提出了关于通过合作制过渡到社会主义的思想。第一,在实行新经济政策的情况下,实行合作社具有重大的意义;第二,合作社体现了私人利益和国家检查监督、私人利益和共同利益的结合;第三,合作社是小生产者过渡到社会主义的好形式;第四,在苏维埃制度下,合作社与社会主义制度具有高度一致性;第五,把对农民的文化工作与全面实现合作化联系起来。同时,列宁也认识到在现实俄国经济、文化等落后情况下,“为了通过新经济政策使全体居民人人参加合作社,这就需要整整一个历史时代。在最好的情况下,我们度过这个时代也要一二十年。”[5]列宁的合作社理论立足于苏维埃俄国的实际,在俄国农业社会主义改造过程中,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恩格斯的合作社思想。但是,列宁逝世以后,斯大林在领导俄国革命和建设的过程中,他领导的农业集体化,在全面集体化实现后,使从1920年开始实施的新经济政策就完全退出了历史的舞台,用社会主义的合作社去实现小农经济的完全替代。这必然表现为农业集体化不经过合作化的初级形式而直接使个体农民转为生产资料的集体所有制里的集体农民,这就必然使农业集体化没有真正实行自愿原则,用行政手段强制推行全盘集体化。马克思、恩格斯、列宁的合作社理论和斯大林的集体农庄制对后来新中国的农业合作化运动产生了直接、巨大的影响。在相当长的时期内,始终是新中国建立后中国农业合作化运动的主导者,并最终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农业合作化理论。的农业合作化理论提出于土地革命时期,从那以后,党在农村一直把合作社当作在经济上组织农民的最重要形式和主要政策。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1952年中国广大农村地区已完成任务后,如何把几亿农民引上集体化的社会主义道路,是一个关乎中国革命前途命运的大问题。应该说,和中国共产党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还是坚持了从中国实际出发,循序渐进,通过农业合作化逐步引导农民走上社会主义道路。在农业合作化的方针政策方面,提出一系列独到的见解,多方面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农业合作化理论。一是把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和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有机地结合起来;二是坚持自愿互利的原则,反对强迫命令;三是加强党对农业合作化运动的领导,正确把握在合作化时期的农村阶级政策。但是,由于对整个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是在短短的三年时间内完成的,这就难免使得后期的农业合作化运动存在这样那样的失误和偏差。1955年中国农业合作化的社会主义“高潮”中产生的高级社在1958年被合并组成“一大二公”、“政社合一”的。由此在全国掀起了“大办”的运动。在此,新中国成立之后的合作社实践也就彻底偏离了它的正确发展轨道。运动很快就暴露出了很多严重的问题。化这种强制性制度变迁引起了灾难性的后果。农业、农村、农民受到严重的伤害。“优越性”受到了广大农民的怀疑。形势迫使国家在原来的政策基础上后退。后来,经过调整,形成了“三级所有,队为基础”的体制,这一体制成为中国农村一直沿袭到“”结束以后的基本经济制度。

1980年以后,随着我国农村普遍实行家庭承包经营制度和政社分设任务的完成,就成为历史。以这场农村经济体制的重大变革为开端,我国农村经济体制改革进一步深化。在国际国内两大市场发生重大变革和竞争日趋激烈的情况下,各种类型的新型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在我国广大农村蓬勃发展起来。它们以个体的农民为主体,以利益为纽带,在家庭承包经营基础上,自愿组织起来,开展生产、经营、分配、管理为重点的互助活动。中国改革开放后出现的新型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实际上是我国社会主义社会经济领域内两大矛盾运动的产物。一是在市场流通领域小农户与大市场衔接的矛盾;二是生产生活发展与实现农村共同富裕要求的矛盾。立足于这两类矛盾,我国改革开放后出现的新型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大体上以两类形式而发展。第一,改革开放之后,我国市场流通领域的合作经济组织得到快速发展。这种合作经济组织是社员的利益共同体,它以为社员服务为宗旨,以市场为导向,基本按照自愿参加、共同经营、民主管理、收益返还的合作制原则建立,受到农民的普遍欢迎;第二,就是在生产领域内以农民土地或身份入股,因地制宜,立足于农村社区的股份合作经济组织的勃兴。这在目前一些推进城乡一体化,通过发展集体经济走共同富裕道路的地区比较典型。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各类型合作经济组织发展的深刻实践以及与国际合作运动的频繁经验交流和学术理论界的积极探讨为社会主义合作社理论的继续发展注入了新的思想和元素。

二、社会主义两种经济体制条件下的合作社的本质分析

可见,无论是在向社会主义的过渡阶段,还是在社会主义制度建立之后的相当长一段时期内,合作社的发展与社会主义自身发展,特别是与落后国家基础之上建立的社会主义的发展紧密相关。合作社的运动目标与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具有一致性。但在不同的体制环境中有着不同的发展命运。

(一)国家与农民关系中的合作社从社会主义合作运动的历史与理论轨迹来看,在农村,合作社作为一种客观存在的组织与两类主体密切关联,一是作为国家权力延伸的乡村组织。二是农民所代表的农户。合作社不是一个抽象的符号,从合作社的建立和发展过程来看,政府在其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从合作社的组成成员来看,合作社是由合作社社员组成的,主要是农民。那么,合作社的废立兴衰就与两个利益主体密切相关,一个是与国家的利益息息相关,一个是与农民的利益紧密相联。正是因为存在着与这两类利益主体的利益相关性,所以合作社自身的发展伴随着这两类主体在利益上的不断的博弈。显然,当政府所代表的国家权力与农户个体权利通过合作社作为中介而相联系并相遇时,合作社本身的发展就是机遇与风险并存,也就是说国家权力有可能对合作社社员个人权利起着保护作用,也有可能对合作社社员的个人权利造成侵蚀。而合作社社员的权利能否得到维护关键是看合作社自身是在行政权力的翅膀下还是在法律制度的框架内独立运动。合作社社员权利要得到维护关键是要把合作社的发展引导到法制轨道上来。具体来说,合作社有两种运动方式是:一种是国有化方式,成为国家行政的附属物或政社合一,斯大林时代的集体农庄和中国社会主义改造“高潮”中出现的高级社(成为后来的基础)是典型代表;一种是以保障农民的利益为前提,按照自愿参加、共同经营、民主管理、收益返还的合作制原则建立起来的合作社。这一种在社会主义合作化运动初期和市场经济国家存在。

(二)社会主义两种经济体制条件下的合作社的本质分析从国际社会主义运动史来看,到目前,社会主义已经历了两种经济体制,即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在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下,国家始终扮演着一个重要的角色。其显著特点是,国家产业发展的重点是通过国家计划主导来实现的,这是其一;第二,国家对资源的配置采用的是计划手段,而非市场手段;第三,由于在整个国民经济体系中,国有化和行政化色彩浓厚,所以,合作社之外并不存在一个比较发达的市场体系。国家的角色定位导致的后果是:首先,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战略要服从国家的意志,并凭借对资源配置的权力来服务于这种战略;其次,国家与农民在力量和信息上具有严重的不对称性;最后,农民在是否入社和退社权利的选择上没有自由。因为人的权利已经成了行政权力的附属品。特别是在新中国历史上,当“合作社”进入到“”这个阶段之后,“”之外不存在一个可供农民选择参加的合作性质的主体。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合作社”必定要成为国家行政的附属物。就历史来看,无论是在新经济政策时期列宁的消费合作社和农业合作社实践,还是在社会主义“三大”改造时期的初级农业合作社实践,尽管,都在当时表现出较强的制度性优势;尽管,都是作为引导农民走上社会主义道路的重要步骤,但由于后来都沿着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的方向运动,都是把合作社作为一种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手段,所以最终结果是:合作社承担了实现农村公有化的理想角色,合作社与公社一体化。从理论上讲,只有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条件下,才能实现“合作社”的本质规定,才能坚持合作制的首要原则:自愿性。列宁的新经济政策的实施和我国农村的改革实践可以证明这一点。一方面,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坚持社会主义制度前提下的市场经济。社会主义的本质与合作社的原则不存在冲突;另一方面,市场经济充分发挥价值规律在调节资源分配中的基础性作用,产生了产权清晰的现代市场活动主体,蕴涵着平等、自由、竞争的契约性关系。市场经济体制条件下的合作经济组织的本质是“社员利益共同体”。合作社这种“社员利益共同体”作为一种市场活动的主体,既存在着与国家、企业、农户等主体的外部性契约关系,也存在着合作社与社员、社员与社员之间的内部性契约关系。合作社内部基于自愿性的契约关系从本质上更要求订立契约的双方具有独立人格和平等的缔约地位。要实现这种缔约平等地位,只有在成熟的市场经济体制下才能实现。最关键的是,我国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坚持公有制经济为主体的多种经济成分并存的经济发展格局,在多种经济成分主体并存和多个独立经济主体并存的情况下,社员就有选择入社和退社的自由,有参加这种社和那种社的自由。这是在计划经济体制下无法完全实现的。改革开放以后,由于我国一直坚持市场化取向改革,特别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为我国各类型合作经济组织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可见,在“国家—合作社—农民”这一组关系中,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存在着“国家—合作社”这样一种强制性的外部利益关联。由于国家直接管理经济,直接配置资源,所以,合作社有国有化的倾向和国家权力侵蚀的危险;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存在着“合作社—社员(农民)”这样一种客观性的内部利益关联。国家由于不再扮演经济的直接经营者角色,实行政社分开,所以合作社不再有来自国家权力的直接侵蚀。

三、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离不开合作化———社会主义合作社理论及其实践对我国新农村建设的启示

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无论是在本世纪初作为党和国家促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的战略部署,还是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作为补齐农业农村短板的路径选择,在解决农业、农村、农民即“三农”问题上绝不是仅仅满足于一些细枝末节的修修补补,必定有一个超越的问题。选择什么样的路径来实现跨越,这是关键问题。按照社会主义本质的要求,坚持生产力标准和坚持共同富裕的原则,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应有之义;同时,要“把坚持农民主体地位、增进农民福祉作为农村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用“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新理念破解“三农”新难题[6];再结合我国人多地少的实际情况以及农村土地对于农民基本生活和农村社会稳定的实际保障作用,显然,我国在解决“三农”问题上应该走两条道路,一是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一是中国特色农业合作化道路。前一条道路主要解决的是生产力的发展问题,后一条道路主要解决的是共同富裕即发展成果共享的问题。两条道路相互交织,密不可分。对于两者道路的结合和实现来说,农民专业合作社是已经实践检验的非常有效的组织形式。所以,我国在走农业现代化道路的同时,应该坚持走农业合作化道路,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的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壮大乡村一级的集体经济。但这并不意味着我国农村的发展再次回归到中国50年代合作化运动的老路上去,而是一种经过“否定之否定”后的超越。

(一)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与走合作化道路的必要性“三农”问题从整个经济社会来看,实际上要解决的是“弱者”的问题。中国的农村相对于城市来说,它是综合力量相对落后的地区,这是长期城乡二元对立的结果;中国的农业相对于国民经济领域中其他产业来说,它又是弱势产业,这是当前我国农村中经济体制未能进一步深化改革,农业生产水平停滞不前的现实表象;中国的农民相对于中国社会中其他多数社会群体来看,他们中的大多数又是这个社会的弱势群体。而要解决这些问题的关键是:在不偏离共同富裕这个目标的前提下不断提高整个农村地区的生产力发展水平。“弱者”转化为“非弱者”的途径就是“弱者的联合”。具体来说,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条件下的农村、农业、农民的“联合”分别表述为:通过改善农村地区的交通和通讯信息条件,改革政府的行政管理体制,打破城乡之间、乡村地区与地区之间的交往壁垒,实现生产要素的自由流通和有效聚集;逐步增进农民居住区的社区功能,创造条件让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镇有序转移;探索农民承包土地经营权的自由、自愿和多样的流转制度,让有条件的地区逐步实现土地集约化、农业规模化经营;扩大同一农业产业跨地区的联合,积极发展股份合作制的现代农业产业公司;把个体的农民通过自愿联合组织到多种经济合作组织中,使个体农民(农户)在经济交易中享受更多的利益成果,提高其谈判地位;不断壮大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根据国内外生产实践经验,立足于当前我国多层次的生产力发展水平和多种经济产权形式的实际情况,在追求公平和效率的双重目标情况下,积极发展农村合作经济组织走合作化之路是一种很好的路径选择。

(二)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与走合作化道路的可行性当前,在我国积极发展农村合作经济组织不仅必要而且可行。在我国积极发展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在目前已经具备一定的条件。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不断健康发展和党的坚强领导以及农村基层民主自治制度的施行为我国积极推进合作经济组织的发展提供了根本的制度保障;同时,也存在着积极发展合作经济组织的体制、经验等优势。1、“”的制度遗产。张乐天在《告别理想———制度研究》一书中谈到了解体后土地与农民的关系问题,党政权力的问题,政府与农村集体企业的发展,政府与农业的经营,村民自治等问题。他写到“改革开放是公社向村落传统的再次倒退,浙北农村发展起始于对公社制度的否定。但是,倒退是有限的,农村绝对没有退回到传统的村落中;否定是局部的,公社的很多东西融入到新的体制中,并给农村的发展打上了自己的印记。”[7]那些“融入到新的体制中的很多东西”主要是指土地、农民、农业、党政权力、农村企业、村民自治组织等相互之间关系的继承和发展。具体来说,今天看来,制度尽管已经被历史证明了它有着很大的超越实际的历史局限性,但它对于中国农村超越传统村落的循环,为中国农村下一轮经济发展的高潮提供了制度性的贡献。2、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行。80年代初我国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普遍推行最显著的效果就是农村生产力得到了大发展,同时对中国的经济体制和政治体制都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其明显后果是:第一,“包产到户”成为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主流,标志着中国农业完成了由集体经济制度到农民在“承包”土地上建立的家庭农场制度的过渡,为农村各类经济实体发展提供了可能的产权前提,农民拥有了基于土地的家庭财产权利。农民拥有的土地使用权利和私人财产权利,使农户(家庭农场)成为农村中可进行商品交易的独立的经济主体。“通过联产承包制而使农户成为农村集体所有制的一个生产关系环节,从而使农户成为市场活动主体所产生的最重要经济效应,就是在集体与农户及农户与农户之间形成了明晰的经济利益边界。这种经济利益边界的明晰化,构成了联产承包后广大农民生产积极性空前高涨的基本原因”;[8]第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普遍推行,还有另外一个重大的后果,那就是乡镇企业的异军突起。乡镇企业的出现和发展使农村多了一个经济发展的主体,并为农村其他经济发展主体的发展提供了积极的制度示范效应;其经过一定发展阶段后积累的经验为农村发展股份制农业合作企业、为农业发展的工业化指明了方向。3、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不断完善。“合作组织,就是经济理性精神成熟的自由个体在竞争中为求生存和实现自身利益的一种手段。现代化的合作经济只有在现代契约性社会取代传统依附性社会的过程中才能得到健康的发展。”[9]成熟的市场经济体制既催生了具有独立人格(含法人人格)的契约主体的存在,又形成了独立主体间的契约性关系。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不断完善为合作社合作者之间由行政命令行为下的非自愿合作到基于平等缔约地位的多方自愿合作提供了体制保障。4、实践基础优势。我们有合作化运动正反两方面的经验教训,有改革开放以来合作化的深刻实践;就国内形势来说,正是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乡村的阶段。国家在减轻农民负担,解决农村义务教育经费等支农、惠农方面做出了重大举措,把新农村建设作为一项长期发展战略;在改革开放的实践中相当一批懂文化、懂管理、有技术、懂市场的建设人才涌现出来;当前,我国广大农民群众作为举办和参加合作经济组织的主体,在探索农村合作化和实现共同富裕的道路上,创造了以农业合作社为主体的多种合作经济组织发展的模式,为今后党和政府对于农村合作政策的制定和执行,为与合作社相关的法律的完善提供了坚实的实践基础。当前,我国积极发展农村合作经济组织,走合作化道路,除了制度和体制条件具备以及实践基础优势外,还具有一定的法制基础和社会基础。比如,我国《农民专业合作社法》已经颁布并实施;通过多年的基层民主实践和经济发展,农民特别是新一代青年农民提高了自己的交往能力,拓展了交往的空间,自主性和能动性大大增强,农村农民中蕴藏着公民社会的萌芽。更重要的是社会主义合作社理论自身经过人民群众实践和理论工作者的努力已经发展为一项成熟的理论体系,其对于实践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四、结语

厘清社会主义合作社的实践历程和理论线索,深刻把握合作社的本质,对于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走合作化之路具有重要的意义。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一项新的伟大的工程,没有固定的模式,没有教条的原则。同样,在新的时期,如何继承社会主义合作化运动历史资源,如何借鉴国际合作化的合理思想,如何对中国农村现有的各类型合作经济组织进行制度创新,这都要结合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具体实践来进行。在现有的文章当中,没有提供什么模式,也不应该提供什么模式。想象的空间提供给读者,提供给实践者。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294.

[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四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675.

[3]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二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605-606.

[4]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59-60.

[5]列宁全集第四十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7:364.

[6]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落实发展新理念加快农业现代化实现全面小康目标的若干意见[n].人民日报,2016-01-28(10).

[7]张乐天.告别理想———制度研究[m].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385.

[8]魏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通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3:192.

农民合作社定义篇5

一、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总抓手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通过的《建议》,提出了今后年的项工作任务,其中第一项就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十一五”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个重大历史任务,也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总抓手。

第一,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必然要求。建国初期,我们党确定了“四个现代化”的奋斗目标,就提出要建设新农村。那时的新农村建设是在城乡二元体制的格局下进行的,体现的是农业支持工业、农村支持城市的理念,反映的是城乡差别。多年过去了,我国城乡经济社会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特别是进入新的世纪,现代化建设和农村的发展改革进入了新的阶段:一方面,从整个社会发展来看,最低收入的阶层是农民,最薄弱的产业是农业,发展滞后的农村成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现代化建设的难点和关键。因此,必须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另一方面,我国工业化进入了中期阶段,必须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的要求,贯彻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方针,逐步推进城乡一体化。五中全会把“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作为重要的历史任务,是在我国开始实行城乡统筹战略,逐步走向城乡一体化的背景下提出来的。它反映了现代化建设和农村全面发展的要求,顺应了经济社会发展的根本趋势,同时体现了我们党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思想原则,体现了我们党的科学发展观和建设和谐社会的理念。它标志着我国工业化、城市化、现代化建设进入了一个新的更高的阶段,标志着我国农村政策走向的根本转变。

第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总抓手。从理论上说,农业、农民的载体是农村。将解决“三农”问题统一到新农村建设上来,是一个新的政策定位。中央关于新农村建设的政策是系统性的、综合性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目的,在于全方位推进农村的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和生态文明建设,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在未来的到年里,我们应把新农村建设作为解决“三农”问题的一个总题目,作为统领农村各项工作的总纲。本文转载自网

这说明,以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全局的眼光,从适应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新阶段的必然要求出发,党中央把农村工作提到了一个新的高度。“三农”问题一直是制约我国发展的根本性问题。没有农业的稳定,就没有国民经济的稳定;没有农村的发展,就没有国家的真正发展;没有农民的富足,就没有国家的持久繁荣。只有近八亿农民都加入到现代化的进程,才能盘活国民经济全局,实现长期持续的发展;只有广大农村明显改变落后面貌,才能实现更大范围、更高水平的小康。从这样一个高度来认识解决“三农”问题这个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来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意义非常深远。

第三,全面理解和把握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新”内涵。最近,各地都在谋划本地区未来年建设新农村的美好蓝图。比如,苏南地区就有不少同志就提出,未来新农村应当以农业现代化集中区的形式表现出来,加快实现农业产业化、规模化、生态化布局,切实以城乡统筹发展促进新农村建设。农业大省河南的同志则提出要进一步落实“多予、少取、放活”方针,以农业科技为引领,切实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在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上加大力度,把创新机制放在新农村建设更加突出的位置,真正提高农民收入。

由于各地农村经济发展水平不同,新农村建设的侧重点会有所不同。但从全局看,我们必须全面理解和把握社会主义新农村之“新”的内涵,切实做好“新”的文章。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建议》指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要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扎实稳步地加以推进”。把新农村建设的目标和要求,概括为五个方面、二十个字,内容丰富、涵义深刻,全面体现了新形势下农村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发展的要求。从农村文明建设的角度看,“生产发展”和“生活宽裕”是要建设物质文明,“乡风文明”是要建设精神文明,“村容整洁”是要建设生态文明,“管理民主”是要建设政治文明。这是对新农村的全景式描绘,也是我们建设新农村的具体目标和要求,充分体现了中央解决“三农”问题的战略思路,是从统筹城乡发展、促进工农互动的高度对新世纪新阶段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做出的重大部署。《建议》同时指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要抓住五个重点:

一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关键是全面实施城乡统筹发展。新农村之“新”,就“新”在城乡统筹、城乡互动、城乡和谐。城乡统筹,一要统筹规划,立足当前,着眼长远,拿出前瞻性的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和整体面貌的城乡建设的蓝图,要体现各级政府加大对农业和农村投入、强化农村公共服务的力度,体现推进城乡一体化的发展速度。二要统筹城乡市场体系建设,努力形成比较完善的城乡统一的公平竞争的要素市场体系,特别是要推进土地制度、户籍限制、城镇住房制度等方面的改革,推动农民走向职业化,实现身份的根本转变。三要统筹城乡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建设,改善农业的生产条件和农民的生活条件,防止把城市受不了的污染弄到农村去。四要统筹城乡教育卫生文化体育等事业发展,提高财政投入,在农村实行真正的义务教育,推进农村新型合作医疗。五要统筹城乡社会保障,逐步建立城乡一体化的社会保障体系,认真解决好进城农民工等弱势困难群体的社会保障问题,保证农民的生存底线。

二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点是积极推进现代农业建设。一要加强农业设施建设,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二要加快农业科技进步,走精细化、集约化、标准化的道路,发展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农业,转变农业增长方式。三要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调整农业生产结构,优化农业生产布局,做大特色产品,做强特色产业,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本文转载自网

三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动力是全面深化农村各项改革。“三农”问题的核心是农民问题,农民的问题是利益和平等待遇问题,问题产生的根源是长期以来的计划体制和城乡二元制度。解决“三农”问题,建设新农村,必须全面深化农村改革。当前,一要全面深化以农村税费改革为重点的综合改革。二要在稳定并完善与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经营体制的同时,深化农村金融体制改革和流通体制改革。

四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基础是大力发展农村公共事业。建设新农村要突出解决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事业发展问题。一要加快发展农村文化教育事业。国家把教育放在优先地位,发展教育要把普及和巩固农村九年义务教育作为重点。二要加强农村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体系建设。今后五年我们要在全国农村基本建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三要加大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投入,重点是加快乡村道路建设,发展农村通信,完善农村电网,积极发展适合农村特点的清洁能源,等等。

五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根本是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农民增收事关全局,农民收入上不去,不仅影响农民生活水平提高,而且制约农村经济发展,制约整个国民经济增长。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把增加农民收入作为解决“三农”问题最重要、最关键的目标,作为制定一系列重农补农政策的核心和主题,努力建立农民增收的长效机制。今后五年将进一步采取综合措施,增加农民收入。

概括起来说,五中全会提出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其新的内涵主要是三个方面:一是从促进统筹城乡发展,建立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机制出发,提出了农村工作的新思路;二是从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全面发展,加快改善农村的生产生活条件和整体面貌出发,提出了农村工作的新要求;三是以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全局的眼光,从适应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新阶段的必然要求出发,把农村工作提到了新高度。

第四,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一个艰巨而长期的任务。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涉及亿万农民切身利益的伟大事业,也是一个艰巨和长期的任务,不会一蹴而就,必须开好头、起好步、打好基础。由于我国农村各地的发展差距很大,发展进程有快有慢、水平有高有低,因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切不可脱离实际,违背农民意愿,盲目攀比,而必须坚持从实际出发,规划先行,分步实施,示范引路,因地制宜,扎实稳步地进行。各级党政组织要切实加强对新农村建设的领导,科学制定规划,加强分类指导,不搞一个模式,不搞一刀切。农民是新农村建设的主体,我们要广泛深入地发动群众,充分调动广大农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引导他们用自己的双手创造美好的家园。同时要组织社会各方面力量积极参与,为建设经济繁荣、设施配套、功能齐全、环境优美、生态协调、和谐发展、文明进步的社会主义新农村提供强有力的支持和帮助。

明年是“十一五”的第一年,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要开好头,起好步,打好基础,有一个好的开局,这对于鼓舞士气、鼓足干劲,十分重要。要深入领会和切实贯彻五中全会精神,用新农村建设来统领新时期的农村工作,扎扎实实稳步推进。当前要坚持以下原则:一是规划先行,因地制宜。要科学编制好新农村布局规划和村庄整治规划,严格按照规划推进建设。在建设中,应区分发展阶段和地域不同情况,按轻重缓急循序渐进地推进,切忌搞“一刀切”。二是突出重点,示范引路。坚持以中心村为单位,以改善最迫切的生产生活条件为重点,完善各类基础设施。要按照不同区域特点,形成地域特色。三是政府支持,农民建设。各级财政要加大对新农村建设的支持力度,引导和激发农民自力更生,艰苦奋斗,互助合作建设家园的积极性。

二、我市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农村建设取得了良好的成绩

我市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农村建设起步很早,也取得了斐然的成绩。早在上个世纪的六七十年代,我市广大农民在农村各级党政组织的领导下,就胜利地实现了“楼上楼下,电灯电话”,“耕田不用牛,点灯不用油”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没的目标,走在了全国的前列。改革开放以来,在市委的正确领导,我市农村广大干部群众,大力发展以乡镇工业为主体的农村经济,并率先在全国开展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试点工作。几十年来,在历届市委的正确领导下,我们不仅创造了举世瞩目的苏南模式,而且成功地进了史无前例的体制改革和经济调整,继续保持了农村发展与建设在全国领先的骄人业绩,对全市、全省乃至全国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事业,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今年以来,全市农村各级党政组织和广大干部群众在市委的正确领导下,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市农村工作会议精神,围绕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的总目标,坚持城乡统筹和“多予、少取、放活”方针,以提高农民生活质量和水平为中心,以推进八项重点工作为主线,加快推进产业园区化、居住社区化、经济集约化、经营合作化、保障社会化、生态优良化,全市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农村建设继续保持了良好的发展势头。本文转载自网

第一,推进三个集中进程,农村发展的空间布局得到进一步优化。切实加大农村“三个集中”的推进力度,显著促进了产业集聚、土地集约、人口集中,合理配置了资源,进一步优化了经济、社会、空间和生态等方面的结构布局,全面提升了农村的发展质量和水平。高起点、高标准地编制了城乡融合、相互衔接、全覆盖的农村总体规划、分区规划、镇村布局规划和农村新型社区控制性详细规划,形成了比较完善的农村建设规划体系。根据统计汇总,农业向适度规模经营和现代都市农业规划区集中比例由去年底的%提升到%;新进乡镇工业集中区的企业家,搬迁入园的企业家,工业开发园区和工业集中区的产出占全市乡镇工业经济总量的比重由去年底的.%提高到.%;并入城镇和农村新型社区的自然村个;新建农民安置小区个,安置房面积万平方米;全市城市化水平提高到%。

第二,推进保障帮扶进程,农民增收的长效机制得到进一步探索。以实施“富民工程”为主线,精心组织“就业、保障、帮扶”三大工程,促进了农民收入的稳定增长。预计全年农民人均纯收入元,比上年增加元,增长.%,达到了省定的小康标准。全市共培训农村劳动力名,实现农村富余劳动力就业人,农民人均工资性收入达到元,同比增加元,增长.%。农村各类企业本地职工养老保险参保人数.万;全市纳入被征地农民基本生活保障体系的农民.万人,覆盖面扩大到%;新型农民基本养老保险进入全面实施阶段,参保农民.万人,参保率超过%。农村最低生活保障、以大病统筹为主的农村新型合作医疗保险做到了应保尽保,保障标准进一步提高。“百村奔小康”工程进一步实施,今年脱贫转化村将新增个左右,累计超过%。“万户农民扶贫帮困工程”进展迅速,全市农村低收入农户的信息资料库已经建成,各项帮扶政策正在得到全面落实。

第三,推进功能转换进程,都市农业的综合水平得到进一步提升。按照“服务城市、改善生态、优化环境、提升效益”的要求,大力推进都市农业建设,农业的综合竞争力得到显著提升。全市新建农业产业园、都市农业观光园个,累计达到个。规模以上龙头企业家,市级以上龙头企业完成销售收入同比增长%。农业外向化水平进一步提高,“三资”投入农业明显增速,全年工商、民间资本投入亿元,外资投入万美元;全市农产品出口企业家,出口基地个,年出口农产品万美元。全市新增造林绿化面积.万亩,森林面积增加到.万亩,森林覆盖率提高到.%,达到全面小康社会指标。大力推进绿色通道景观和河道防护林建设。全市.%的县乡道路两侧已建成高标准景观通道,%以上河道两侧、湖泊沿岸已建成防护林,%的乡村道路已建成林荫道,超过%的乡镇已建成环境优美乡镇。新建成无公害农业生产基地.万亩,累计达到.万亩,无公害农产品累计达个,有机食品个。全年粮食总产量与去年基本持平,畜牧业生产保持平稳发展,全年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亿元,同比增长.%。

第四,推进集约发展进程,乡镇工业的竞争活力得到进一步释放。围绕“转变增长方式、实现集约发展、提升竞争能力”的总体要求,通过改革创新、技术进步、结构调整,全市乡镇工业继续保持平稳发展的良好势头。预计全年营业收入、工业增加值、利税总额分别达到亿元、亿元和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和.%。规模经济进一步增长。到月底,全市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累计实现营业收入.亿元、工业增加值.亿元、利税总额.亿元,同比分别增长.%、.%、.%,分别占全市乡镇工业总量的%以上。年营业收入超亿元的企业家,超亿元的企业家,最高的华西村营业收入超过亿元。外贸出口显著增长。至月底,出口产品交货值.亿元,同比增长.%。园区经济加速增长,一批重量级工业园区脱颖而出。年营业收入超亿元的园区有个,超亿元的园区有个,其中,华士、周庄两工业园区实现营业收入分别超亿元和亿元。民营企业进一步释放发展活力。到月底,全市农村新增私营企业家,总数达到家,私营工业企业实现营业收入、工业增加值、利税总额分别达到亿元、亿元和/乙元,同比分别增长.%、.%和.%,占全市乡镇工业的比重分别达到%、%和%。

第五,推进三大合作进程,农村发展的体制机制得到进一步创新。以“三大合作”为重点,进一步深化以市场为取向的农村改革,创新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体制机制。村级集体经济股份合作制改革全面加快推进。全年新组建村级集体经济股份合作社家,累计达到家,符合改革条件、年可支配收入在万元以上村的改革已全面完成。积极创新运行机制、发展机制和管理机制,促进村级股份经济合作社健康发展、做大做强。按照“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积极推进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鼓励和引导农民以土地承包权入股,组建多种形式的土地股份合作社。全市新组建浮动分配型、混合分配型和固定分配型土地股份合作社家,新增获得各类土地流转收益的农民.万人,累计参加各类土地流转取得收益的农民比例达到%。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稳步健康发展。创建“四有”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家,累计家,共有会员.人,带动农户万户。

全市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农村建设继续保持着良好的发展势头,但也存在一些矛盾和问题,主要有:一是农民增收长效机制有待进一步完善。尽管近年来全市农民收入获得了较快增长,但制约农民长期稳定增收的主要制约因素并没有得到根本解决,通过发挥土地、资本等生产要素的作用,增加投资性、转移性收入,依然受到政策和制度的双重制约;通过扩大就业、充分就业而增力口工资性收入,依然面临市场竞争和自身能力的双重阻力,保证农民收入持续稳定的增长,还必须进一步拓宽思路,研究探索政策扶持、制度创新、经济发展等新途径。二是农村生态环境建设有待进一步加强。虽然近年来全市农村生态环境建设成效明显,但受产业层次和生产方式等多种因素制约,农村生态环境恶化的趋势仍没有得到根本性改变,农村环境和城市环境的巨大反差还没有明显缩小,农村环境仍然不能满足广大农民群众生产和生活的需要。三是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有待进一步探索。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和新旧体制转换,村级经济发展的空间日益受到挤压、难度越来越大,急需探索新的路子和途径,进一步发展壮大村级经济,积极发挥村级经济替政府分忧、为农民谋利、保社会稳定的功能作用。本文转载自网

三、开展争创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农村建设示范镇村活动

为认真贯彻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和省委十届九次全会精神,市委决定,从××年起在全市范围内,深入开展“学习华西、争创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农村建设示范镇村”活动,加快培育一批引领功能大、辐射能力强、带动效应好的示范镇村,以充分发挥其在全市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农村建设中的示范带动作用,确保到年全市农村实现基本现代化。

第一,开展争创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农村建设示范镇村的主要动因。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历史任务,要求各地从实际出发,尊重农民意愿,扎实稳步推进新农村建设。总书记在讲话中指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要集中力量搞好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广大农民的生产生活条件,力求农村面貌有明显的变化。”总理在讲话中指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要明显改善广大农村的生产生活条件和整体面貌。”学习十六届五中全会文件精神,大家深切地体会到,在我国总体上进入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发展新阶段后,中央提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统筹城乡发展的重大战略部署,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举措,决策英明,意义深远。

为全面贯彻落实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切实加快我市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农村建设步伐,前一阶段,市委组织市委农工办等专门力量,深入农村基层,开展专题调研活动,广泛听取农村基层干部群众意见,认真研究如何推进我市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农村建设的问题。在调研座谈中,各级党政组织和广大农村干部群众普遍认为,近年来,市委高度重视农村工作,以统筹城乡发展为基本思路,以增加农民收入为中心任务,实施了一系列创新的举措,使全市的“三农”工作取得了可喜的成绩,经过省政府的全面考核评估,在全省率先达到了全面小康社会的各项指标。但是,对照率先实现基本现代化、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目前的农民收入状况、农村社会事业水平、农村生态环境建设等还明显落后于城市,“三农”工作的任务仍然十分艰巨。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促进农村经济持续增长、社会事业全面进步、农民生活质量不断提高,全面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农村建设的进程,也就成了时代赋予全市各级党政组织的神圣职责。回顾历史,审视现状,对照中央和省委的要求,在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在全市发展中有三个方面的规律非常明显。一是要实现全市的和谐发展,关键是要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农村建设。正如总书记提出的“两个趋向”的重要论断所说那样,目前我市的发展已经进入了“以城带乡、以工促农、反哺农业、回报农民”的新阶段,必须全面加大统筹城乡发展的广度、深度和力度,逐步把原来只限于在城市发展中的政策体系、环境条件延伸和覆盖到全市农村,努力消除城乡二元结构,消除各种体制机制上的差别,加快建立公平、公正的发展环境和发展平台,促进农村经济的持续发展和社会的全面进步。

二是要实现全市的率先发展,关键是要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农村建设。实现“两个率先”目标,农村是难点,居民收入、生态环境、教育程度等许多指标缺在农村。必须按照缺什么补什么的基本思路,全面加快推进农村各项事业的建设和发展,不断提升农村发展的实力和水平,不断提升农民享受改革发展成果的程度和水平。客观地说,目前我市的“三农”问题,许多问题是长期积累的,已到了非解决不可的阶段,有些问题已到了有条件可以在更高水平上解决的阶段,有些问题已到了可以创造条件逐步解决的阶段。总之,“三农”问题已经到了必须引起高度重视、努力解决的时候了。

三是要实现全市的创新发展,关键是要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农村建设。无锡农村曾经创造过令人振奋的辉煌。在新的历史阶段,无锡要实现创新发展,创造新的辉煌,为全省乃至全国作出应有的贡献,潜力在农村,重点在农村,关键还是在农村。农村作为全市的重要板块,具有良好的发展基础和条件,具有无穷的发展潜力和活力。只要进一步解放思想,转变观念,大力推进农村的各项创新创造,无锡农村的发展就能继续走在全省、全国的前列,也就能以农村发展的创新突破来破解全市发展的瓶颈和难题,推动全市发展水平的整体提升。可以预见,繁荣繁华看城市,实力水平在农村,这将是无锡全市发展的必然趋势。

因此,市委研究决定把全面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农村建设,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市“三农”工作的总纲,也把其作为全市发展的一项重大战略。设想从明年起,在全市农村开展争创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农村建设示范镇村活动。通过以点带面,抓两头、促中间的方法,大力推进全市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农村建设,确保到年我市在全省率先实现基本现代化。为了组织开展这项争创活动,市委在充分调查研究和听取各方面意见的同时,还专门邀请了北京和省里的“三农”问题专家,召开了无锡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农村建设目标体系高层专家审议会议,广泛听取专家学者的意见,征求省里有关部门的意见,最后形成了《无锡市委、无锡市政府关于学习华西、争创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农村建设示范镇村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

第二,开展争创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农村建设示范镇村的基本思路。开展争创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农村建设示范镇村活动,在全市农村加快培育一批引领功能大、辐射能力强、带动效应好的示范镇村,充分发挥示范镇村在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农村建设中的示范、带动、辐射作用,是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的客观要求,是贯彻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加快“两个率先”建设、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抓手,对于全面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农村建设具有重大现实意义。本文转载自网

多年来,华西村始终坚持实事求是,从本村的实际出发,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把生产发展、经济繁荣作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根本之策,坚持把以人为本、共同富裕作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核心内容,坚持把乡村文明、素质提升作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有力支撑,坚持把村容整洁、环境优美作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坚持把制度规范、管理民主作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体制保障,开拓创新,扎实苦干,走出了一条具有华西特色的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农村之路,创造了统筹发展、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的新经验,值得各地学习借鉴。本文转载自网

学习华西、争创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农村建设示范镇村,总的指导思想是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和省委十届九次全会精神,动员和组织全市农村学习华西精神和华西经验,牢固树立和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我市争创全省“两个率先”先导区、示范区和全面推进农村现代化建设总目标,坚持城乡统筹发展方略,加大“以城带乡、以工促农”的力度,按照经济发展、生活富裕、社会文明、社区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以全面实施农村八项重点工作为主线,加快农业现代化、产业园区化、居住集中化、农民知识化、保障社会化、民主法制化、环境生态化步伐,全面提高农村社会生产力水平和农民生活水平,努力把全市农村率先建设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农村。

学习华西、争创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农村建设示范镇村,在总体上要把握好四个方面的指导原则:

一是全面贯彻的原则。就是围绕十六届五中全会《建议》提出的句话的基本要求,坚持“多予、少取、放活”和“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方针,大力推进新农村建设。重点是加强村镇建设规划和环境整治,建设新村镇;发展农村各项社会事业,培育新农民;加强农村民主法制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倡导新风尚。

二是率先推进的原则。在率先建成全面小康社会的基础上,为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而努力奋斗,必须坚持以科学发展观指导整个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农村建设,坚持富民优先、科教优先、环保优先、节约优先,以更高的目标追求,研究全新的工作思路,运用有效的方法措施,敢于开拓前进,努力为全省乃至全国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积累经验,作出先导,提供示范。因而,整个争创工作所制定的指标体系,有强烈的导向性,通过争创活动,能真正引领和带动全市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农村建设。

三是探索创新的原则。当前,我市正处在从全面小康向基本现代化迈进的关键阶段,这个阶段既是经济转轨的提升期,也是社会转型的整合期。在这个时期里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农村建设,是全新的课题和艰巨的任务,肯定会遇到许多矛盾和问题。必须进一步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围绕农村“三个集中”、村级集体经济股份合作制改革、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等重点、难点问题,积极进行思路创新、方法创新、机制创新,开展各种试点示范,探索突破途径,努力为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农村建设探索路子,创造经验。

四是夯实基础的原则。村级是我国最基层的一级组织,是我国党政组织执政能力建设的重要基础,村级经济社会的发展,与农民群众的关系最为直接、最为密切。当前农民迫切需要改善的生产生活条件、生态环境和村容村貌等,都是村级经济社会发展问题,因此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农村建设的基础和重点应该在村级。为此,推进全市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农村建设,必须把工作的重点和着力点放在村级,大力推进村级经济发展、村级基础设施和社会事业建设,大力推进村级基层组织建设和民主法制建设,真正把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农村建设的基础夯实筑牢。

第三,开展争创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农村建设示范镇村的指标体系。围绕十六届五中全会《建议》提出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总体目标要求,依据《无锡争创全省“两个率先”先导区和示范区行动纲要》的目标和市委、市政府《关于推进农村基本现代化建设八项重点工作的决定》的工作要求,《意见》对争创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农村建设示范镇村,提出了明确具体的指标体系。

一是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农村建设示范村必须在以下五个方面处于全市村级发展建设领先水平:

⒈经济发展:一经济总量规模化。全面提高农村劳动生产率水平,人均应税销售收入超过万元。预计今年全市有%的村可达超指标。二二三产业园区化。坚持实行科学规划,提高开发园区建设水平,二三产业在开发园区和工业集中区中的产出比例达到%以上。预计今年全市有%的村可达超指标。三农业经营集约化。切实保护基本农田,加大农业投入力度,改善农业设施条件,加快实施农业标准化,全面提高农机化水平,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农业适度规模经营面积的比重达到%以上。预计今年全市有%的村可达超指标。四经济发展特色化。因地制宜发展各业经济,村级经济发展品牌化、科技化、外向化特色明显,有一个以上省级或部级星火、火炬计划科技项目。全市已有%的村实施了省级或部级星火、火炬计划科技项目。五村级经济股份化。大力发展股份经济,全力推进村级集体经济股份合作制改革,建立健全村级增收长效机制,集体资产实现保值增值,人均村级年可支配收入达到元以上。全市已有%的村人均年可支配收入达超元。

⒉生活富裕:一积极促进农村劳动力就业,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元。预计今年达超这一指标的村为个,全市农民人均纯收入预计可超过元。二农民居住条件舒适,人均住房建筑面积达到平方米以上。预计今年全市%的村可达超指标。三本村居民社会养老保障基本实现全覆盖,其中,本村企业职工、被征地农民的社会养老保障实现全覆盖,纯农民养老参保率达到%以上。预计今年全市%的村可达超指标。四巩固完善社区卫生服务站,农民大病医疗保险实现全覆盖。预计今年全市有%的村可达超指标。五农民最低生活保障全覆盖,并全面实行分类施保。预计今年全市%的村可达超指标。六积极开展扶贫帮困活动,组织党员干部、企业业主等开展结对帮扶,与贫困家庭结对帮扶率%。预计今年全市%的村可达超指标。七加快农村信息化步伐,农民生活信息化程度达到%以上。

⒊社会文明:一普及九年制义务教育,高中含职高、中专入学率达%以上。预计今年全市有%的村可达超指标。二青壮年农民接受过不同形式职业技能培训达到%以上。三无违法生育,计划生育率达到%。预计今年全市%以上的村达超指标,其中计划生育率达到.%。四建有一个以上设施完善的文教体育活动场所。五文明户、五好家庭等创建活动达标率%以上。预计今年全市%的村可达超指标。六无重大刑事案件,人民群众对社会治安满意率%以上。

⒋社区整洁:一住宅美化。搞好科学规划,大力推进农民居住集中,集中居住区建筑特色明显,设施功能完善,整体形象优美,无违章搭建,居住集中比例达到%以上。预计今年全市%的村达超指标二道路硬化。村内主干道硬化工程全面实施到位。预计今年全市%的村可达超指标。三村庄绿化。村主干道两旁、河道两侧和居住集中区内生态绿化、美化工程全面达标。预计今年全市%的村可达超指标。四路灯亮化。村内主干道和居民集中区等公共场所路灯安装率%。五河塘净化。工业污染源稳定达标排放,有效控制农业面源污染,河岸整洁、淤泥清理、水体保洁等整治工作全面达标,并建立长效管理制度。预计今年全市工业污染源稳定达标排放的村占到%,河道水体保洁整治全面达标的村占到%。六环境洁化。全面禁止秸秆露天焚烧,农户自来水普及率、垃圾集中处理率和卫生户厕普及率达到%。

⒌管理民主:一坚持民主选举。积极推进村级党组织公开直选,村民委员会和村股份经济合作社的民主选举率达到%。二坚持民主决策。村级经济发展、社会事业建设和村内重大事务坚持做到民主决策、科学决策。决策程序规范,群众知晓率达%以上。三坚持民主管理。建立民主理财小组,健全民主理财活动,村民代表或股东代表参与民主管理活动率达%以上。四坚持民主监督。认真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村务公开做到制度化、经常化,重大事项及时公开。农民对村务公开的满意度达%以上。

上个方面项指标考评达标的得分,不达标的不得分,考评总分满分的,可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农村建设示范村参评对象。

二是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农村建设示范镇必须在以下五个方面处于全市镇级发展建设领先水平:⒈域范围内有/以上的村达到示范村争创标准;⒉镇人均达到万元以上;⒊镇农民人均纯收入超过全市平均水平;⒋达到省级以上环境优美乡镇标准;⒌达到市级以上文明村镇标准。以上个方面全面达标的镇,可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农村建设示范镇参评对象。

在上述指标体系的设计中,特别是一些核心指标的设计,注意把握了“四个性”,努力使这些争创指标科学、合理、可行。一是动态性。随着农村城市化步伐的加快和行政区划调整的进行,目前的村级区域还是一个动态概念。所以,许多村级发展建设指标特别是一些经济指标,主要采用人均指标来评估。如村级应税销售收入、村级年可支配收入、农民住房面积等都以人均来计算。二是一致性。主要是涉及现代化指标、农村八项重点工作指标、“十一五”规划指标、争创文明城市指标的,提法和标准尽量做到与市里原定的指标相适应、相一致,而不是另设指标、另提标准。如农民人均纯收入、农民住房面积标准与“两个率先”目标相一致;工业和农业集中、集体经济股份合作制改革、生态环境建设、农民社保体系建设、青壮年农民职业技能培训率、扶贫帮困等指标,与农村八项重点工作的指标和要求相一致;人民群众对社会治安满意率指标,与我市争创全国文明城市的目标相一致。三是先行性。主要针对一些影响大、难度大的指标,考虑到示范村要发挥示范带动作用,许多工作必须比面上先行一步,标准提高一层,因而调整和设置了一些新的、更高的指标和标准。特别是在农村“三个集中”方面,考虑到这是农村八项重点工作的重点,而且农民居住集中又是重中之重、难中之难。因而要求现代化建设示范村先行一步,标准要求要提高一些,为实现全市总体目标多作贡献。四是可操作性。主要是指标的设计充分考虑到村级的实际情况,便于今后的具体操作。如对村级经济发展指标,经过反复研究,没有采用人均地区生产总值,最后选取了人均应税销售收入,这主要是考虑到村一级很难计算地区生产总值,因为电信、金融等许多服务业营业收入无法计入村级营业收入。

第四,开展争创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农村建设示范镇村的工作措施。主要有四个方面:

一是建立机构,加强领导。各级党政组织和有关部门要站在全局和战略的高度,把学习华西、争创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农村建设示范镇村工作摆上重要位置,围绕标准,制定目标,突出重点,落实推进。市农村基本现代化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增设市争创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农村建设示范镇村工作办公室,挂靠在市委农工办,具体负责争创示范镇村的组织协调工作。市各有关部门要强化大局意识、服务意识和责任意识,主动协调配合,形成工作合力,确保争创工作/顷利推进。各市县区也要建立相应的工作机构,把争创工作作为推进农村基本现代化建设的有力抓手,明确工作目标和工作重点,制定政策措施,积极组织推进。

二是广泛宣传,营造氛围。各级要开展多种形式的宣传发动工作,形成强烈的争创工作氛围。报纸、电视、电台等新闻媒体要切实加强舆论宣传,加强各种先进典型、先进经验的宣传报道,使农村广大干部群众全面了解学习华西、争创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农村建设示范镇村的重要意义,充分调动广大农村干部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引导他们大力弘扬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科学、尊重劳动和创业创新创优创造的“四尊四创”精神,积极参与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农村建设示范镇村创建活动,努力形成全社会关心、支持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农村建设的良好局面。

三是把握关键,精心组织。全市从××年起,每年将全面考核评定一批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农村建设示范镇村。示范村由村申报,镇和市县区初审通过后上报市争创工作办公室,由市争创工作办公室组织有关职能部门进行综合考评,并将考评结果报市农村基本现代化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审核确认,凡达标的村由市委、市政府表彰奖励。示范镇的考评在创建示范村的基础上进行,经申报、考评和确认,凡达标的镇由市委、市政府表彰奖励。各市县区要围绕到年率先实现基本现代化的总体目标,对争创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农村建设示范镇村工作进行全面规划部署,每年都要制定争创工作目标,做到试点一批、争创一批、达标一批,把争创工作落到实处。每年年初,各市县区要把争创工作计划上报市争创工作办公室,市争创工作办公室对争创对象实行动态跟踪管理。

四是明确责任,严格考核。各级要建立健全争创工作考评机制,加强各项工作的考核监督。市各有关部门和各市县区要制定相应的考评实施细则。各级统计部门要建立与考评工作相适应的统计指标体系,实行统计报表制度。建立定期跟踪考核工作机制,坚持平时跟踪问效、年中进度检查、年末考核评估相结合,推动学习华西、争创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农村建设示范镇村工作扎实有效开展,在全市范围内树立一批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农村建设典型,形成学先进、赶先进的热潮,确保到年全市农村实现基本现代化。

四、××年全市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农村建设的工作思路

××年是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实施“十一五”规划的第一年,做好明年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农村建设工作意义十分重大。明年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农村建设工作的总体要求是: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构建和谐社会的重大战略思想,紧紧围绕“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的总体目标,坚实坚持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方略,加快推进农村基本现代化建设八项重点工作,大力开展“学习华西、争创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农村建设示范镇村”活动,积极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农村建设,不断提升农村工业化、城市化、现代化水平,努力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明年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农村建设工作的总体思路是:紧扣一个主题,力求两个跨越,实现三个突破,提升四个水平。具体讲就是,以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农村建设为主题,力求农村发展阶段和城乡统筹领域的新跨越,努力实现集约发展、创新发展、持续发展的新突破,大力提升农村综合实力水平、共同富裕水平、民主法制水平、社会文明水平。

第一,紧扣“一个主题”,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农村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农村建设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是统筹城乡发展的重大决策部署,事关党和国家发展建设的全局。结合无锡的实际,明年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市农村工作必须以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农村建设作为总纲领和主旋律,结合五中全会精神的贯彻落实和华西经验的学习推广,以推进农村基本现代化建设八项重点工作为主线,在全市农村广泛开展“学习华西、争创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农村建设示范镇村”活动,每年全面考核评定一批现代化建设示范镇村,积极推进符合中央精神、体现时代特征、具有无锡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农村建设,确保到年全市基本实现现代化。

第二,力求“两个跨越”,确立农村工作更新更高的奋斗目标。

一是力求在农村发展阶段上的跨越。明年将是我市从全面小康社会向建设基本现代化的转折之年,是实现“第二个率先”的起步之年、基础之年,是农村发展阶段上的重大跨越。明年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农村建设工作,必须采取各种扎实措施,进一步巩固的提高全面小康水平,同时按照市委的部署和要求,对照基本现代化的要求,对每一项指标进行全面排查梳理,制定出今后五年每一年的年度目标,认真做好细化量化工作,进一步抓好分解落实。要跳出传统的工作思路、发展模式,进一步转变发展理念,创新工作方法,探索突破途径,采取有力措施,全力确保“第二个率先”建设的顺利开展、有序推进。

二是力求在城乡统筹领域上的跨越。围绕五中全会的精神要求,以拓宽思路、拓展范围为突破口,努力实现城乡统筹领域上的新跨越。进一步拓宽目标领域,由注重城乡统筹的经济发展向城乡统筹推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转变,城乡统筹建设“四个文明”。进一步拓宽政策领域,由研究制定城乡统筹的单一性、阶段性、过渡性政策向制定完善城乡统筹的综合性、长效性、制度性政策转变,加快构建城乡统一的制度平台。进一步拓宽方法领域,不断提高“以城带乡、以工促农”的力度和水平。积极创造条件,逐步实现由“以城带乡、以工促农”向“城乡融合、工农互动”转变,切实加快农村城市化、城乡一体化进程。进一步拓宽工作领域,由推进基本现代化建设主要以八项重点工作涉及到的部门为主扩大到所有党政部门,共同关心支持、服务指导“三农”工作,切实凝聚促进城乡统筹发展的强大合力。

第三,实现“三个发展”,全面推进科学发展观的贯彻落实。

一是努力实现集约发展。把握正确的发展方向,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保护资源,节约能源,切实增强集约发展能力。按照农村总体规划,进一步完善各类专项规划,进一步优化城镇村庄布局和“三个集中”空间布局。加快农村“三个集中”步伐,全面推进产业园区化、生产规模化和居住社区化。按照“区域集中、产业集聚、开发集约”的原则,聚合各种生产要素,加快建设一批产业集群示范园区。研究制定加快自然村落搬迁政策以及相应的农民住房宅基地置换政策,增强广大农民“集中”的内在动力。进一步制定和完善各行业单位面积产出标准和标准厂房建设标准,大力推行多层标准厂房建设,加快形成符合我市农村实际的土地集约化利用标准体系。合理调整能源结构,制定并严格实施高耗能、高耗水企业的准入制度,全面推行以“节能、降耗、减污、增效”为核心的清洁生产原料、工艺和技术,积极推进资源循环利用,加快提升资源能源的集约利用水平。

二是努力实现创新发展。适应农村工业化、农民市民化、城乡一体化不断加快的趋势,继续大力深化农村改革,推进体制机制创新。以农村“三大合作”为重点,进一步大力推进农村组织模式的改革创新,继续加快发展资产股份合作,积极探索发展土地股份合作,努力提升发展农村专业合作。适应经济市场化不断发展的新形势,大力发展国有资本、集体资本和非公有制资本等参股的混合所有制经济,实现投资主体多元化。进一步推动民营经济发展,鼓励和推进民营企业的股份化、社会化和公众化。按照“统一、精减、效率”的原则,稳步推进乡镇机构改革,切实强化乡镇组织的经济导向、社会管理、公共服务和地方治理四大功能。

三是努力实现持续发展。按照“清洁家园,美化环境”的总体要求,强化宣传发动,创新推进模式,探索长效机制,采取切实有效措施,以绿化造林、水环境整治、垃圾处理和农业面源污染的治理为重点,加大整治农村环境,全力营造“地绿、天蓝、水清、居佳”的良好的生态环境,实现农村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加大植树造林和森林资源保护力度,鼓励“三资”投入绿化造林,培养和提高全民爱绿护绿意识。建立健全农村河道长效管理机制,坚持不懈地搞好河道清淤疏浚,改善河容河貌,严格控制地下水超采,加强水污染防治,逐步形成水生态环境的良性循环。大力推广垃圾袋装化,合理布局镇村垃圾堆埋点,提高生活垃圾集中处置率和无害化水平,继续做好改水改厕、路面黑色化、矿山整治等相关工作。加强对化肥、农药、畜禽粪便等农业面源污染的治理力度,制定化肥、农药使用量和畜禽粪便承载量的控制目标,切实加大农业面源污染的防治力度。

第四,提升“四个水平”,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

一是大力提升经济发展水平。坚持抓住发展这个根本,坚定不移、一心一意抓发展,确保我市农村生产发展水平、经济综合实力继续走在全省前列。围绕现代都市农业建设目标,坚持用先进的物质条件装备农业,用先进的科学技术改造农业,用先进的组织形式经营农业,用先进的管理理念发展农业,全面提升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综合效益。加快推进制度创新和技术创新,推进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推进资源整合和优化配置,切实增强工业经济发展的自主创新能力、市场开拓能力和核心竞争能力。主动适应农村工业化、城市化加快推进的机遇和要求,以发展现代服务业为重点,发挥优势,营造特色,加快发展物流经济、旅游经济、道口经济、中介经济,加快提升农村第三产业发展水平。

二是大力提升共同富裕水平。坚持把以人为本、共同富裕作为首要任务,在加快发展的同时,全力以赴做好促进就业、健全保障、强化帮扶等实事工作,同步提升农村富裕水平,真正让广大农民能够更多地享受到改革发展的成果。大力发展农村公共事业,让公共服务更多地深入农村、惠及农民,缩小城乡差距,促进共同富裕。重点围绕增强“造血”功能、建立长效机制,继续组织实施好“百村奔小康”工程,确保全面完成三年目标任务,促进经济薄弱村脱贫转化,进一步提高强村富民水平。继续推进“万户农民扶贫帮困”工程,加大对农村困难家庭的帮扶力度,促进低收入农户致富能力明显增强、收入水平明显提高、生活状况明显改善。

农民合作社定义篇6

[论文内容提要]本文从社会工作的角度剖析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分析了两者的契合点。新农村建设可以且应该利用社会工作的价值理念与实务作为解决建设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的一种手段。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统筹城乡发展,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既符合我们国家长期的农村工作政策,也符合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从理论研究的角度看,追求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社会工作理论的一个长期主题。虽然在用词上,以往的社会工作并没有频繁采用新农村的说法,但是,社会工作所说的社会功能、社会整合、社会协调发展等,在价值取向上与新农村的观点是十分相近的。

社会工作是根据一定的价值观念帮助有困难的人走出困境的活动,是以利他主义为指导,以科学的知识为基础,运用科学的方法进行的助人服务活动。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过程中,社会工作将凭借着专业优势,利用专业视角分析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历史机遇,洞察发展过程中所带来的各种社会问题,发展有效解决这些社会问题的专业技能,介入社会生活,开展专业化的社会服务,为维护社会稳定,实现新农村的健康发展作出自己的专业贡献。

一、社会工作视角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基本条件

新农村的提法,与社会工作的社会整合思想、结构功能思想、社会秩序思想比较接近。笔者认为,“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指在社会主义制度下,反映一定时期农村社会以经济发展为基础,以社会全面进步为标志的社会状态。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农村经济发展、农民收入增加。这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首要前提。二是村容村貌得到改善。包括住房改造、垃圾处理、道路整治等内容。三是农村社会建设稳步发展。要办好义务教育;要实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要加强农村养老和贫困户的社会保障;要统筹城乡就业,为农民进城提供方便。四是农民素质提高。要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倡导健康文明的社会风尚;要发展农村文化设施,丰富农民精神文化生活;要加强村级自治组织建设,引导农民主动有序参与农村建设事业。

二、社会工作与社会主义新农村融合的必然性

社会工作是一种以助人为宗旨,运用各种专业知识、技能和方法去解决社会问题的专业职业,是确保现代社会和谐稳定的重要制度。无论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还是社会工作都是以解决社会问题为取向。“三农”问题的突显,不仅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展开的前提,而且是社会工作介入的环境。

可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与社会工作的融合并不是偶然的,而是有其必然性。首先,社会转型期的“阵痛”是其共同的背景。随着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变,使得原有的社会运行机制得以打破,而进入了中性运行的模糊发展阶段,许多不协调的因素仍明显存在。这为以解决问题为导向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社会工作的恢复提供了土壤。其次,社会弱势群体是其共同的基本关注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主要是针对三农,特别是贫困地区及贫困农民而开展的,而社会工作的基本关怀对象也是生活陷人困境的人,贫困农民是其中的重要群体。第三,二者以人为本的一致性。党中央提出社会主义新农村,既是我们党对经济社

会发展规律逐步认识和深化的过程,同时又反映了新农村的本质特征就是以人为本。新时期

下的新农村建设与社会工作的契合,不仅说明两者发挥着维系社会发展的共同的功能,同样说明两者在价值理念、方法等方面有融合的可能性。

三、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社会工作介入模式

作为一个独立的学科,社会工作有其特定的学科价值理念,还有其独特的实务方法。新农村

建设可以且应该利用社会工作的价值理念与实务作为解决“三农”问题的一种手段,甚至是重要的手段。

(一)社会工作价值理念介入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社会工作的价值理念是一个多层次、多方面的立体化结构体系,是社会工作存在的哲学基础,包括其价值、目标、伦理、原则等。社会工作的价值体系具有多种界定,但一些基本的理念却是公认的。社会工作的价值与使命切合于新农村建设的内在要求,甚至已经在解决三农问题的历史与现实中得到体现。当然,社会工作的专业价值理念必须适合于中国国情,在方法论意义上的说法就是“借鉴与创新”、“批判与继承”、“综合与发展”的结合。

社会工作本质上是一种助人自助活动,服务是其首要的价值理念。新农村建设与“三农”问题的基本实质问题是城乡差距的扩大,在整个社会结构中“农民的弱势特征开始逐渐表露出来”,作为农村主要群体的农业劳动者已成为社会的下层阶层,社会最下层阶层城乡无业、失业和半失业人员阶层中的极大部分也是“农民”,甚至作为产业工人阶层的一个组成部分的“农民工”,也被描述成是“一个典型的由经济和社会双重因素造就的一个弱势群体。”由此可见,社会工作介人新农村建设本身是其“服务”这一价值理念的必然要求,是新农村对“服务”这一社会工作的普遍价值的承认。然而,这里应该注意的是,社会工作服务于新农村建设有其特定的内涵。它的服务对象是整个农村,甚至于整个社会,然而其基本的对象只能是农村社会中的弱势群体。不可置疑的是,无论是社会工作专业本身还是新农村提出的初衷,都着眼于整个社会的协调运行,整体社会福利的提高。同时,我们应该看到,农村社会(相对于城市而言,农村处于弱势地位)及农村社会中的弱势群体,始终是新农村建设的关注点,也是农村社会工作的基本服务对象。

个人的尊严与价值的确认,强调了社会的责任,同时也是社会工作对“人”的一种基本假设。个人的尊严与价值的确认强调每一个社会成员,无论其贫穷或富有、健康或病弱、正常或反常、社会的与的,都必须得到社会的承认。社会工作将社会的弱者作为自己的基本关注对象,本身是出于这种人道主义关怀的结果(这可以从社会工作最初起源于宗教慈善活动的事实得以理解)。新农村建设的展开,很大程度上是出于一种经济或政治的目标而进行的,这忽略了对作为新农村建设主体的农民这一群体的价值认同,因而将“人的尊严与价值”的关注这一社会工作的核心价值介入新农村建设中具有现实的意义。

(二)社会工作实务介入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社会工作是一门务实的学科,它所介入和发挥作用的领域是相当广阔的,随着社会的变迁和现代化,它的功能空间仍在拓展。本部分主要探讨社会工作实务在新农村建设中的综合运用,但并未分门别类的进行专门探讨,只是在下列介入过程中会综合运用社会工作实务。

1.改善干群关系,提升政府威信

用社会工作思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首先面临的一个基本问题就是定位和使命。今天中国农村社会的现实处境是政策实施过程中,基层干部与农民关系紧张,政府威信下降,合法性出现危机。社会工作者可以通过与政府和农民三方建立合作伙伴关系,做政策倡导工作,推动政府政策的出台和改变;也可以在政府和农民之间起协调作用,使双方有机会对话、沟通和理解,重建农民对政府的信任基础。

一方面,政府有条件为专业社会工作提供发展的空间和必要的资源支持,社会工作者利用政府的现有网络资源为村民提供服务,达到双赢的局面。此外,社会工作者可以有条件推动政府与农民的信任关系发生改变,因为社会工作在重建国家—农民信任关系的过程中,可以起到协调和缓冲的作用。由于许多政策的推行不是从农民自己的需要出发,所以政策的决定和执行出现严重偏差,在执行过程中受到农民抵触,导致干群关系紧张,信任和合法性出现危机。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社会工作者可以加强与政府的沟通,及时将乡村的情况反馈给政府决策者,也要多向农民做政策宣传和咨询,使政府和农民之间多一些沟通和理解。

2.通过能力建设,重建农民自信心

能力建设是指促进能力建设或巩固的过程,从而使个人或与他人一起获得为改善生活的力量和盼望。人民的权利来源于他们自身的努力,而不是别人的给予。如果发展和救济计划并非依赖于人们自身提高而做出的努力,那么题目可能影响人们自身权利的获取。

对于社会工作者来说,“能力建设”一定要解决建设什么能力的问题。我们认为应该关注两方面的能力,一是村民本身就具有的潜能和地方性知识,这些知识在现代变迁和主流知识的建构中被逐步消化了。能力建设的第一个方面就是弘扬民族文化和技艺的精华,比如,在新农村建设中,我们可利用当地具有地方特色的文化(川剧、采茶戏等)打出特色牌;发动村民利用本土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困难,也是对本土文化和自身价值的认同。这些措施无疑可以重建村民的自信心和自尊心,提升他们的权利意识。

3.代言农民利益,关注农村政策

社会工作者也是政府政策的影响者,社会工作者可以参与国家有关农村社会政策的制定、修改,在某种程度上成为农民利益的代言人。“在价值和利益多元化的现代社会中,政府政策的制定是多元利益主体博弈的结果,社会工作机构作为社会中介组织并不参与这种博弈,其对政府政策的影响主要是把现有政策在运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反馈给政策的制定者,利用自身的专业优势帮助政策的制定者或修改者完善政策的“技术”性细节,使之更具有操作性。”社会工作者的呼吁,能引起全社会对农村发展给予更多的广泛关注,从而筹集更多的资金用于农村的发展。

4.参与农民培训,提供智力服务

在新农村建设中,政府开始注重对农民进行技术培训,社会工作者可以承担起培训组织者的角色,同时在对农民进行技术培训的同时,增加对农民的“组织”培训,因为现代的科学技术必须经过一定的载体,才能转化为真正的生产力,这种载体就是“农业生产中各种合作组织或农民社区自治组织”。此外各种农民协会或专业技术协会正在兴起,社会工作者可以为这些组织提供培训、信息、组织、管理等方面的服务,这些组织的成长也需要更多社会工作者的参与。各种农民协会和专业技术协会的成长必然增加对组织、管理人才的需求,这为社会工作专业的学生就业提供就业机会,也一定会推进中国社会工作的专业化建设。

5.提高农民工素质,加快其融入城市的步伐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进城务工的农民由于受城乡隔离体制的限制,他们一时难以融入城市,但对他们进行各种培训、特别是非职业技术方面的培训是必须的,这样的培训,是为使其成为现代城市社会中合格公民做准备的,也是其下一代脱离农村、成为市民所不可缺少的。就世界各国的经验来看,城市化进程是一个不可逆转的进程,中国农村人口的减少、城市人口的增加将是一个漫长的进程。社会工作者可以在这一进程中发挥自己作用。

6.与国际接轨,参与扶贫开发

各种国内、国际的农村发展援助机构、一些外国政府的援助机构以及一些跨国公司在华开展的公益活动,多是用参与式方法进行各种扶贫开发,社会工作者可以参与其中,为这些扶贫开发提供各种服务,并总结、推广其成功的经验。

四、结论

社会工作介入新农村建设,自始至终包括着两者的互动。从介入的缘起看,既有社会工作本身的价值需求,也有新农村建设的历史使命,两者共同致力于社会问题与适当的解决。从介入的方面看,价值理念的影响与实务的作用共同完成了社会工作的介入内容及社会主义新农村体系的完整化。这种互动最终造成的结果是,中国社会工作体系的形成与新农村建设的理论依据的充实与方法技术的依赖,最终实现新农村建设有序有效开展的目标,这也是社会工作介入新农村建设的归宿。

[参考文献]

[1].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J].求是,2007,(21).

农民合作社定义篇7

关键词:和谐新农村;村企结对;作用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党中央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坚持统筹城乡发展,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加快解决“三农”问题,弥合“城乡二元结构”,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重大战略举措。它充分体现了中央“把解决‘三农’问题作为我们全党工作重之重”的战略思想,体现了“坚持统筹城乡发展”的基本方略,体现了“多予少取放活”和“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基本方针,体现了“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5句话,20个字的基本要求,具有时代背景新、指导思想新、政策措施新、目标要求新的重要特点。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的《决定》指出:“和谐社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是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内在要求。建设新农村和构建和谐社会是内在统一的,两者相互融和。

一方面,中国社会稳定的根基在农村,农村应该成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点。邓小平同志非常重视社会稳定,他讲:中国稳定不稳定,首先看占全国绝大多数人口的农村稳定不稳定。农村是中国社会稳定的根基。这就要求我们要把构建和谐社会的重点放在农村,农村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战略要地”。

另一方面,从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内在要求来看,农村的和谐是新农村建设的题中之意。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强调以人为本,实现农村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党的建设诸方面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就必须自觉地把农村的和谐、发展、文明、民主作为新农村建设的目标价值取向。实现农村的和谐发展,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内在要求。因此,必须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有机结合起来,统一到建设社会主义和谐新农村上来。

当前,全国各地都在紧密结合地方实际,因地制宜,积极推进社会主义和谐新农村的建设。在这当中,涌现出许多充分体现基层干部和农民群众集体智慧的、富有创新性的工作方式和具体举措。宁波市大力推进的“村企结对”共建社会主义和谐新农村就是生动一例。

所谓“村企结对”共建社会主义和谐新农村,就是在“政府引导、自愿参与、注重实效”原则下,由经济主体与村落建立起密切的对应关系,以企带村、以村促企、村企联动,共同推进和谐新农村建设的非正式组织形式,是在纯粹依靠各级政府财政的资助或农民自己的财力还不足以完成和谐新农村建设的现实条件下,动员社会力量共同参与和谐新农村建设的有效载体。“村企结对”共建社会主义和谐新农村的有效工作机制,就是能够把企业的先进生产力与带动农村落后的生产力发展较好地结合起来,把发挥企业的社会资源优势和村落的自然资源优势较好地结合起来,这是一项惠及民营企业可持续发展和广大农民群众实际利益的互惠互赢之举。“村企结对”的实现形式,不仅能够通过企业参与投资农村交通实施工程、环境治理工程、农田水利工程,生活实施配套工程及其它农村公共产品的供给等“硬件”实施建设,改善村容、美化村貌方面发挥积极作用;而且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新农村的“软件”建设上,同样能够起到不可忽视的作用。

一、“村企结对”共建社会主义和谐新农村,通过民营企业主对农村、对父老乡亲的真情回报,有助于沟通农村不同社会阶层的情感,促进农村和谐社区的建设

民营企业是“民本经济”,本土化是民营企业的重要特点。在民营企业的艰难创业过程中,离不开当地政府和老百姓的大力支持和作出的贡献。现在,企业发达了,一方面企业主的个人财富在迅速积累起来,而另一方面,许多农民群众在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中许多合法权益不时地受到各种侵害,出现不少征地纠纷、征地款补偿、拖欠用工报酬等一系列问题,不少农民群众在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中面临着被贫困化、边缘化的危险。两者截然相反的发展趋向会引起同一个村落内群众阶层的分化,形成鲜明的反差。这种阶层分化本身应该说是是一种社会结构演化的进步。但应该引起重视是,要防止这种农村群众阶层的分化走向不同阶层的“断裂”,既要防止两者在经济关系上的“断裂”,也要防止两者在朴素情感上的“断裂”。要探索农民群众经济收益随着农村企业和企业主事业的发达而共同走向富裕的长效机制和实现路径,更要注意引导民营企业家与同村群众在人际关系、思想情感上加强沟通和交流。现在,在国内一些民营经济发达的沿海地区,不同程度出现了民营企业主与本村群众的阶层“断裂”趋向,滋长了一些人的“仇富心理”,劳资关系比较紧张,个别的甚至走向对立,引发了影响农村和谐的冲突事件。“村企结对”共建社会主义和谐新农村,企业主用自己的社会责任感,真情付出,回报群众,有助于沟通农村不同社会阶层的情感,有助于弥合这种裂痕,有助于促进农村和谐社区的建设。

二、“村企结对”共建社会主义和谐新农村,通过企业与村组织齐抓共管共创外来务工人员管理新模式,有助于稳定社会治安,有助于维护务工人员的合法权益,预防本地人口与外来人口之间滋生新的二元分化

城乡二元结构,就全国总体情况而言,是指城乡居民之间在经济收入、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价值理念等方面呈现出巨大差距的分化现象。但在沿海发达地区,这种二元分化现象,在与全国总体情况有许多共性的同时,也表现出发达地区的二元分化的特殊性。

以浙江省宁波市为例,宁波的城乡二元格局,与全国总体情况有较大的不同。全国城乡二元分化的核心问题是城乡居民之间生活水准差异很大。2005年,全国农村家庭人均纯收入为3255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10493元,城乡居民人均收入名义比值约为3.22:1。而同期,宁波市农民家庭人均纯收入为7810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7408元,城乡居民人均收入名义差距为2.23:1。这个比值,明显要比全国城乡居民人均收入名义比值减少近1/3;宁波农民家庭人均纯收入是全国均值的2.4倍,因此,宁波城乡二元分化的现状远没有全国总体情况那么巨大。

而宁波出现的另一个独特的二元分化倾向,应该引起我们理论界和党委政府的重视。宁波发达的民营经济吸引了大量的外来务工人员,大量外来务工人员带来了越来越突出的社会问题,加强对外来务工人员管理,已经成为包括宁波在内的许多发达地区必须认真对待的现实问题。目前,宁波有户籍人口约600万、外来常驻人口超过200万;浙江省义乌市,2005年本地户籍人口67万,外来暂住人口达到52万人。大量的外来务工人员分散在农村,特别是一些民营企业发达的乡镇和村庄,有的村庄外来人口甚至超过本地人口2-3倍。如何有效组织、管理、服务于外来务工人员,已经成为一个无法回避的现实问题。如果管理不善或者是管理主体缺位,这个问题将会成为破坏社会治安、影响社会稳定、激发社会矛盾的导火索,甚至有可能会诱发本地人口对外来人口的排斥,和外来人口对本地人口的不满。所以说,发达地区的城乡二元结构,较全国总体情况而言,要轻得多,但是,有可能诱发本地人与外地人之间的新的农村社会二元分化的迹象应该引起我们高度的重视。而“村企结对”机制,凸现了企业和村组织在管理外来务工人员中的职责定位,为企业和村组织加强联合,齐抓共管共创外来务工人员管理新模式提供了新的契机。宁波的奉化市力邦村“农民公寓”的成功事例,就生动地说明,村企协作,加强并规范对外来务工人员的组织、管理和服务,是构建和谐新农村的重要环节。

三、“村企结对”共建社会主义和谐新农村,通过企业参与农村基层民主建设,有助于改善农村民主管理、加强农村民主监督,有助于优化农村智力结构,帮助理清农村发展思路,对弥合不少村庄出现的村组织层面的干群关系紧张,起到“黏合剂”的作用

我们过去讲“农村干群关系”,更多的是指农村基层政府(乡镇)与农村群众关系出现许多不和谐的现象。应该指出的是,这些年这种干群关系的裂痕,正有非常明显的下移趋向。由农村基层政府与农村群众干群关系紧张,向村庄内部,村干部与本村群众关系越发紧张。村组织机关化、村干部官僚化的倾向比较明显,这是一个非常值得各级党委和政府关注和深思的大问题。

解决村庄“干群关系”紧张的关键是要进一步加强农村基层民主建设。和谐社会是基于民主和法制基础上,具备较高政治文明,以实现稳定发展、和谐有序的一种社会形态。农村基层民主,是奠定和谐新农村建设的政治基石。加强农村基层民主建设,是和谐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是农民“权益回归”最直接的体现。“村企结对”共建社会主义和谐新农村,有助于加强农村民主建设。通过企业参与村庄规划,用企业家的眼光审视村落未来的发展,帮助农村理清发展思路,完善村庄建设规划,传授先进管理经验,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更加科学化;通过企业发挥人才优势,启用一些专业人员参与对农村建设工程项目监督、财务审核等,推进农村基层民主管理更加规范化和制度化。企业作为村干部和农村群众两大矛盾主体之外的“局外人”,在协调村庄干群关系、加强农村民主监督方面,起到独特的“黏合剂”作用。

四、“村企结对”共建社会主义和谐新农村,通过发挥村党组织的战斗力,有助于促进农村非公企业的党组织建设;通过加强农村非公企业党组织建设,有助于健全农村基层党的建设,增强党组织在建设和谐新农村中的领导核心作用

建设和谐新农村,妥善化解农村社会矛盾,关键在于农村基层党组织。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是建设和谐新农村的政治领导和组织保证。农村非公企业党组织建设,是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的一个薄弱环节。江苏、浙江、广东等地非公企业相当发达,积极探索加强非公企业党组织建设是加强党对非公企业政治领导的必然要求。村党组织体系是比较健全的,绝大多数村党组织班子是富有战斗力的,“村企结对”密切了村党组织与非公企业党建工作之间的联系,能够发挥村党组织建设的优势,促进农村非公企业的党组织建设。而加强农村非公企业党组织建设,能够为村党组织引入许多新鲜“血液”和青年精英分子,又反过来促进了农村基层党的建设。因此,“村企结对”共建社会主义和谐新农村,对增强村党组织建设和非公企业党组织建设,发挥农村基层党组织在建设和谐新农村中的政治领导核心作用,提供了新的沟通平台。

参考资料:

1、郭忠林,熊吉峰.从农业外部解决“三农”问题途径的研究观点综述[J].经济纵横,2006(6).

2、陈迪平.我国二元经济结构演变的三阶段分析[J].湖南社会科学,2002(4).

3、陈红敏.“村企结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J].新华网,2006(8).

农民合作社定义篇8

关键词:农村合作社;变化;专业合作社

农村的现代化一直以来都是我国现代化的重头戏,任务艰巨,情况复杂,难度系数大。农村现代化水平决定了全国现代化的水平。农村现代化建设包括很多方面,有经济、政治、科技、教育、精神文化、生态等等。建国以来,农村经济建设是农村现代化建设的核心,农民衣、食、住、行、娱的水平不断提高,是现代化建设的基本目标。

纵览近代以来的世界经济,不管合作的方式和结构如何,合作始终是聚集力量,提高生产力的重要手段。我国不同阶段的合作社作为农村经济的管理经营组织,总体上是发挥了重要作用的。新中国建设以来,合作社大致经历了3个阶段。由于管理方式、职责和性质的不同,合作社在各阶段所发挥的社会影响各不相同。

从1953年开展合作化运动至1958年制度确立之前,这是合作社的建立和巩固时期。

建国初期,为了消灭农村的封建剥削制度和巩固工农联盟,1950-1952年,在中央人民政府领导下,我国推行并基本完成了。在我国存续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土地剥削制度终于彻底退出历史舞台,得到了土地的农民群众翻身做了土地的主人。不仅满足了广大农民对土地翘首以盼的心理需求,也树立了党和新生政权的威信,有利于农村基本生产的恢复,有利于社会形势的稳定和国家政权的巩固。从长远发展而计,农业上不去,以农业为基础的工业则都将会受到制约,更何况,冷战时代的国际环境对我国的现代化建设严重不利。

要想实现现代化,抓农业促工业,这是中共七届二中全会后,党领导人民建国和发展的基本方略。的过程中,问题迅速出现,由于落后的生产力,严重制约着农村经济的建设发展,新的贫富分化开始出现,“个体农民,增产有限……互助组还不能阻止农民卖地”,部分懒散之人以及不善于经营的农民开始变卖土地,农村中重现土地剥削的现象。为此,党中央和中央人民政府开始倡导和组织农民建立农业生产互助组。随着国民经济的恢复和根本好转,建设社会主义的任务迫切地摆在了党和国家的面前,生产能力低下的个体农业很有可能成为国内资本主义要去占领的地盘,工农联盟的政权基础将会受到自然瓦解的威胁,缓慢发展的农业不能满足国家工业化的需要,也不能满足打破帝国主义对我国经济封锁的需要。1953年,党和政府制定了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从1953年到1956年,领导广大农民进行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开展建立农业生产合作社运动。我国开始进入社会主义农业合作社时代。农业生产合作社基本建成之后的大约两年时间里,主要是巩固建立合作社的成果。

这时我国的合作社,实际上是一种政经合一的最基层的管理组织。根据《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示范章程》规定,“合作社应该在国家经济计划的指导下独立地经营生产”。“农业生产合作社要在共产党和人民政府的领导下,在青年团和妇女联合会的协助下,进行政治工作”。它不仅是执行国家政策计划的农村行政组织,又是农业生产经营集中管理人集体经济组织。合作社运动的集中生产和管理有利于降低风险,减少开支,开源节流,生产有序,农业的发展减小了因国家人口迅速增长带来的粮食压力,为工业生产提供了农业原料,为国家建设发展和人民生活提供物质保障。由于职权集中,职责不明,调度不灵,计划单一,农村经济畸形发展,直接导致人民生活畸形和物质的匮乏,导致人民对政府的高度依赖,从而降低了农民创造的热情和活力。虽然表面上加强了社会的凝聚力,有利于上层集中管理,实际上却增加了政府的工作压力。另外,在长期的和平时代,随着城市人口的迅速增加,国家逐步加大了对农产品的统购统销,加上农业技术的落后,生产效率低下,农民负担越来越沉重,合作社困难重重。

探索建设总是要付出一定代价的,这是铁律,合作社遇到困难是理所当然的。总体而言,建立合作社,是国家建设和发展的需要,合作社的建成,初步改变了落后的生产方式,社会主义在我国基本建成。同时,农业的全面发展,为国家工业化建设奠定了初步的基础。

从1958年8月中央政治局决定《关于建立农村问题的决议》开始,到1978年12月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是完整存续时期,也是农业生产合作社在组织内继续存在,被称为生产大队,下分各小队,各小队分区分工生产。被认为是领导农村地区人民向共产主义社会过渡的最好组织形式。在内部,形成了“三级所有队为基础”的所有制格局,合作社的问题越来越严重。贫穷与困难成为那个时代人们的总体印象。

在公社党委的领导下,农村公有化的程度更高,管理高度集中,大队管理缺乏灵活性,只能照上级计划经济行事,农村经济结构单一和农民生产积极性下降的问题更加突出。

多重因素导致农民负担过重,多数年份粮食不够吃,由于国家统购任务较重,再除去上交给大小队的提留,和公积金公益金等,然后分给农民的口粮远远不够。为克服困难,1962年9月中共八届十中全会通过的《农村工作条例修正草案》规定,“在积极办好集体经济,不妨碍集体经济的发展,保证集体经济占绝对优势的条件下,应该允许和鼓励社员利用剩余时间和假日,发展家庭副业,增加社会产品,增加社会收入,活跃农村市场。”如果能够做到,相信在社办企业的影响和农民的努力下,公社里的问题将会迅速减少,人民的生活不会太贫困。事实不是这样的,在20世纪60年代初期开始的国民经济调整的过程中,逐渐出现的“以阶级斗争为纲”,将左倾错误推向新的危险境地,社会主义建设的新局面不仅没有真正到来,一些农村的家庭副业却被当作走资本主义道路受到了批判,阶级斗争的火药味十分浓厚。直到结束,都不能让农民富裕起来。合作社的积极作用终究不能有效发挥。

产品分配上的平均政策,极易挫伤广大农民的劳动积极性。

1978年12月下旬到1983年10月,为农业生产合作社瓦解和新型专业合作社萌生时期。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后,在改革开放政策指导下,农村率先实行以家庭联产承包为主要形式的责任制,伴随着乡镇企业的创办和非农产业的陆续发展,合作社原先高度集中的政经合一经营管理模式逐步被打破,农村经济开始向专业化、多元化、市场化等方向迈进。体制从内部开始瓦解,为变农村为乡镇基层行政组织奠定了良好的基础。1983年10月,中央《关于实行政社分开建立乡政府的通知》,全国撤掉公社建立乡镇,政社分开的工作雷厉风行,到1984年底,这项工作基本结束,计划经济时代的农业生产合作社基本退出历史舞台,为建立农村新型专业合作社创造了新的政治经济环境。

1985年以来,为农村新型专业合作社的摸索建立和逐步发展时期。改革开放以后,在家庭联产承包等责任的实践中,市场把广大农民逐渐联系起来,专业合作成为一种内在发展的需要,在《关于实行政社分开建立乡政府的通知》中,也提出了根据农民的需要,建立相应的经济组织的精神。农村新型专业合作社经过不断的摸索,逐步建立和发展起来。“1989年2月,横道河供销社组织210个滑子蘑养殖农户,建立全县第一个民办食用菌专业生产合作社,年底,全县成立了果树、蔬菜、大鹅、桔梗、菜葫芦、食用菌、白瓜籽等7种类型的专业生产合作社32个,形成‘一乡一品’、‘一社一业’的新格局。这些专业生产合作社联结农民3526户,年创产值7200万元,农民获利3600万元,供销社增收35万元”。1990年2月12日农业部《农民股份合作企业暂行规定》共26条,对农民股份合作制经济组织作出了实时规范。特别是在21世纪初,在党中央和中央人民政府关于开展“建立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号召以来,农村新型专业合作社带领农民致富和推动农村现代化的意义越来越大,媒体对有关这方面的报道,在许多省市已不鲜见,新型专业合作社也越来越多,新型专业合作社,成为了推动农村群众发家致富的巨大动力,各地群众积极组建了各类专业合作社。当此之际,为了支持、引导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规范农民专业合作社的组织和行为,保护农民专业合作社及其成员的合法权益,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2007年7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民专业合作社法》颁布,2008年10月,中共十七届三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农村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培育农民新型合作组织”,“扶持农民专业生产合作社加快发展,使之成为引领农民参与国内外市场竞争的现代农业经营组织”,作为落实“三农”政策的重要工作抓好。这个决策,是在遵循农村发展客观实际的基础上提出来,符合当前农村发展现实需要,也符合国家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发展战略。看到了新希望的广大群众,凭借着政策的东风,建立和参加各类专业合作社已经成为一种新时尚。

当前农村的新型专业合作社与改革开放前的合作社,在促进经济发展上,虽然都发挥了集体的力量,但是在内涵上却有着根本的不同。

新型专业合作社是改革开放时期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产物,其生产经营完全是市场行为,与计划经济时代的合作社在生产经营管理和利益分配方式上都有着根本的区别。从目前的情况来看,相比单一的农业生产合作社,农村新型专业合作社形式多样,总体来看新型专业合作社大致分为两大类多种形式。一类是股份合作制;一类是公司加农户的合同制,其中龙头企业加农户的双主体专业合作制的前途十分广阔,广西兴业的美凰鸡业有限公司就属于这种形式。

建立新型专业合作完全是自觉行为,没有任何强迫。各农村经营户根据市场的需要,结合自身利益考虑,再作决定的,你觉得合作经营好,你就可以参加相关的合作社,也可以与部分相关利益的人组建一个合作社,你也可以自己干,没有哪个人或组织强迫你,完全是自觉行为。

农村新型专业合作社不是政经合一的组织,而是单纯经济组织,没有行政管理的职能。专业性强、因地制宜、管理灵活是其显著特征。农村专业合作社“是现阶段农业生产力水平的一个主要标志,也是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农业生产力进一步得到解放所找到的一条途径”。

农村新型专业合作社具有明显的农业资源优势,是农村经济产业化的重要手段。从媒体上的介绍来看,农村新型专业合作社都做足了农的文章,农产品成为重要的生产原料,如南溪县邱氏蚕业专业生产合作社,是以丝绸业为依托带动蚕农经济发展;海门市京海肉鸡专业生产合作社,是以肉鸡加工制作为纽带,团结农村养殖专业户,发展农村经济,等等,农村新型专业合作社给创造巨额财富和领导农民迅速致富提供了更多机会和更大的可能。因此,这是与计划经济时代的农业合作的又一明显不同之处。

可以说,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征程中,农村各类新型合作社正是由于具有这许多优点,因此,便成为了促进农民致富和农村迈向现代化的十分先进的动力机。

农民合作社定义篇9

一、站在全局和战略的高度,深刻认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意义。

总书记从八个方面深刻阐述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意义,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从历史与现实的统一中,回答了为什么要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问题。我们要认真学习领会,结合我区实际,深刻认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性,增强抓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责任感。

(一)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进入新的发展阶段的必然选择。中央和省市领导反复中央和省领导反复强调,重视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我们党的一贯战略思想。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对我们党长期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重视“三农”问题的战略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在新形势下加强“三农”工作、更好地推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和现代化建设的战略举措。新世纪新阶段我们必须始终不渝地高度重视并认真抓好“三农”问题,不断开创“三农”工作的新局面。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总体上进入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发展阶段的重大决策,是对我们党重视“三农”问题战略思想的继承和发展,其内涵丰富、意义重大,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和重大举措,是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出发确定的一项重大历史任务。前不久,省委书记钱运录同志到牡丹江考察调研,明确指示牡丹江要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上走在全省前列,发挥示范带动作用。我们必须站在讲政治的高度,深刻认识“三农”问题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切实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认真按照中央和省委和市委要求扎实推动新农村建设。

(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大举措。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坚持以人为本,让广大农民群众共享发展成果。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实现农村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实现农村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我们必须看到这方面存在的差距和潜力,一是结构性问题突出。农业基础薄弱,总体上仍然靠天吃饭;生态环境有待改善、水土流失比较严重;产业化水平有待提高,龙头企业规模偏小,辐射和带动作用不够;农民收入这几年虽然有了较大幅度的增长,但总体水平仍然偏低。二是体制机制有待完善。土地流转需要进一步规范和理顺,近些年农村转移劳动力所流转的耕地有1万亩左右,但在土地适度规模经营上却进展不大;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不健全,科技服务、市场服务水平与发展现代农业还有很大差距,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发展缓慢,全区各类协会组织仅有8个,还没能发挥较大的作用;受地方财力制约,对农业的支持保护力度不大,以工补农、以城带乡需要加快城市经济的发展来创造必要的条件。村级公共事务管理制度不够完善,一些公益事业建设“一事一议”、“一议一黄”。三是社会性矛盾压力较大。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社会事业发展相对滞后,上学难上学贵、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比较突出,因灾、因病、因学致贫返贫成为一些农民致富奔小康的三大困扰因素;农民就业渠道和就业环境有待拓展和改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总体上处于试点和起步阶段,在农民养老、贫困人口生活保障等方面还有很多事情要做;有的地方和环节还存在不和谐不稳定因素,农村因土地纠纷、林农矛盾和干群矛盾等问题引发的群体性上访案件时有发生。有些矛盾和问题,成因错综复杂,解决难度较大,影响全局发展。解决这些问题,只能在统筹城乡发展中加快农村发展。通过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增加农村建设投入、提高农民收入水平、释放农村消费潜力,才能实现城市与农村协调发展、良性互动。

(三)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础。我们要构建和谐社会,一个十分重要的方面就是要使农民安居乐业、和睦相处,使农村安定有序、充满活力。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有利于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广大农民的根本利益。促进农村和谐社会建设,要以解决好农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为着力点,这也是我们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必须坚持的重要原则。目前,农民生产生活中需要解决的问题还比较多,看病难、看病贵、因病致贫返贫和上学难、上学贵、因学致贫返贫的现象还较突出,征地拆迁中涉及农民利益的问题还不少。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我们要大力解决这些问题,同时国家要增加对农村生产和公共事业建设的投入、扩大公共财政覆盖的领域和范围,这必将有力促进事关农民切身利益问题的解决。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我区具备许多有利条件。一是有优势。我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较强,粮食、畜牧、农产品加工等产业有一定的规模,果菜、生猪、肉(奶)牛、禽类四个主要产业发展势头强劲,初步形成了以优势主导产业为支撑的经济格局。对俄贸易加工园区又落户我区,充分利用中俄两种资源、两个市场拓展发展空间。二是有难得的机遇。国家和省市推进新农村建设的力度逐步加大,我们可以获得更多的普惠政策;我区有3个省级新农村试点村,会遇到很多的机遇;国家继续实施振兴老工业基地战略、全省推进对俄合作升级逐步深化和牡丹江被列为部级循环经济试点,使我们在引进龙头项目上处于相对有利的地位,发展特色、绿色、生态和外向农业空间较大、前景广阔。三是有“三农”工作积累的经验。比如坚持发挥优势、突出特色,大力扶持龙头企业、推进产业化经营,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努力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大力发展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加强服务体系建设,扎实推进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等。四是有广大农民加快发展的强烈愿望。在政策激励和市场推动的双重作用下,农民发展致富的积极性进一步焕发,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注入了强大、持久的动力。五是有全社会加快农村发展的广泛共识。各级领导支持农村发展,社会各界关心农村发展,正在形成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良好社会氛围。各级领导干部,一定要站在全局和战略的高度,充分认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把思想认识切实统一到中央的决策部署上来。只要全区上下坚定信心、发挥优势、抓住机遇、扎实工作,就完全能够担负起建设新农村的历史重任,就完全有条件、有可能在新农村建设上走在全市前列。

二、明确重点任务,扎实推进我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关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点任务,中央和省市领导都讲的比较明确。具体到我区这个层面,关键是结合实际,创造性地贯彻落实。从我区实际出发,在总体思路上要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加快发展为主题,全面落实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和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的思路和“五句话二十字”的总要求,协调推进农村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党的建设。当前,要进一步强化和认真落实支农政策,努力建设现代农业,积极调整农业结构,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加强农村民主政治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加快社会事业建设,促进农民持续增收,确保我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有良好开局。

(一)大力发展农村生产力。加快农村经济发展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第一要务。解放和发展农村生产力,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根本任务。只有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不断增强农业和农村的实力和竞争力,才能为农村社会全面进步和农民全面发展奠定坚实的物质基础。要以发展现代农业为重点,从六个方面加强农村生产力建设。一是要加大对龙头企业扶持力度,加快农业产业化进程。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培育壮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大力发展精深加工,延长产业链,实现农产品加工增值,做强做大果菜、生猪、肉(奶)牛、禽类等优势产业。实施名牌战略,提高市场竞争能力。搞好龙头企业和基地的联结,引导龙头企业和基地、农户以多种形式结成利益共同体。二是要加强以农田水利建设为重点的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以抗旱除涝为重点,突出抓好爱河水田灌区、爱河旱田灌区和亮子河灌区等节水灌溉工程建设,加强中小河流治理,切实抓好小型灌区、雨水蓄积等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的建设和管理,提高抗灾能力。三是要提高科技装备水平。实施标准化工程、科技入户工程,抓好科技创新体系和科技示范园区建设,推进科技服务由大宗产品向特色绿色产品延伸,加快转变农业增长方式。实施农机化工程,加快农机合作社建设步伐,不断提高农业机械化程度和农业生产率。四是要发展循环农业,提高资源综合利用效率。要按照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的要求,积极发展节地、节水、节肥、节能等节约型农业;以资源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为重点,搞好农业废弃物的系列开发,促进农业再生资源的综合利用,实现农业的增值增效。五是要加强生态建设,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要按照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的要求,切实加强农业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深入实施退耕还林、水土流失治理等重点生态工程,加大污染防治力度,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与生态效益相统一。六是要搞好小城镇建设。桦林镇要抓住作为国家小城镇建设试点镇的机遇,铁岭镇要作好工业小区和沿301国道经济带的规划和发展,引导农村生产要素尽快向城镇集聚和重组。搞好小城镇的规划布局和功能定位,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小城镇对人口、产业的吸纳和承载能力。

(二)大力促进农民增收。实现农民收入持续较快增长,提高农民的生活水平和质量,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根本目的。要千方百计广辟农民增收渠道,形成农民增收的长效机制。一是以种植业结构调整促增收。坚持“打绿色牌、走特色路”,大力发展绿色特色食品生产,优化粮经饲结构,努力提高单产,增加种植效益;发展特色种植业,推进“一乡一业、一村一品”;扩大农业产业化经营,构建产加销结合的高效农业生产体系。二是以发展畜牧业促增收。发展畜牧业能够有效转化粮食和其他农副产品,能够带动种植业和相关产业发展,实现农产品多次增值,是促进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我区畜牧业总量在城区是最大的,要继续保持我区畜牧业发展的好势头,坚定不移地实施“主辅换位”战略,优化畜牧业区域布局,大力发展专业化养殖大户、养殖小区和现代化养殖场,推进标准化、规模化和规范化养殖;强化疫情防控和技术服务体系建设,确保畜产品和产业安全;发展畜产品精深加工,提高畜产品深加工层次。三是以发展民营经济促增收。重点培植有资金、懂技术、善经营的能人富户,引导他们向规模种养、加工、运销等方面发展,创办合作经济组织和龙头企业;营造良好的创业环境,切实引导好、保护好、发挥好农民创业的热情。四是农村劳动力转移促增收。突出抓好农村劳动力转移岗前培训、用工对接、权益保障,更好地为劳务产业发展创造条件。特别要加强对外出务工农民的管理服务,推进劳动力转移社会化服务、市场化管理和产业化发展,努力让更多的农民走出去、进入更高端岗位;鼓励支持外出务工人员回乡创业,拉动二、三产业发展,带动更多的农民就地转移。“十一五”期末,力争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5000人,人均劳务收入达到7000元以上。五是以落实各项惠农政策促增收。认真落实中央和省、市对农民的各项减免、补贴政策,不折不扣把党的关怀和实惠传递给广大农民;按照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重在多予上下功夫,逐步加大地方财政的支农力度,强化以工促农、以城带乡措施,优化农民增收的社会环境。

(三)大力加强农村公共事业建设。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必须统筹经济社会发展,以解决好农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为着力点,使农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促进社会进步与和谐。一是要加快农村社会事业发展。严格执行将每年新增教育、卫生、文化等事业经费主要用于农村的规定,增加对农村社会事业的投入,建立城市支持农村的工作机制。加快发展农村教育事业,重点发展农村义务教育,普及和巩固农村九年义务教育;发展农村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加强技能培训;整合农村教育资源,改善农村办学条件。加强农村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和医疗救助制度建设,使农民就医基本实现小病不出村、常见病不出镇,解决农民看病难、看病贵问题;稳定农村低生育水平,提高人口素质。加强农村广播电视、乡镇综合文化站、村文化活动室等公共文化设施建设,逐步形成政府与企业、社会团体相结合的资金投入机制;加快构建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满足农民群众多方面、多层次精神文化需求;实施农民体育健身工程,广泛开展健身运动。二是要改善农村生活环境。加大农村道路交通、饮水安全工程、能源、电网、住房建设力度;搞好村庄规划和人居环境治理,重点解决村内道路、给排水设施、垃圾处理、人畜混居等突出问题。今年,要以农村户用沼气国债项目建设为突破口,下大力气改善我区农村的生活环境。三是要促进农村社会和谐。逐步加大公共财政对农村社会保障的投入,尽快全面建立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探索建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进一步完善农村“五保户”供养、特困户生活救助、农村灾民补助等社会救助体系。突出抓好农村稳定工作,健全人民内部矛盾的调处工作机制,加强思想教育和正确引导,做好新形势下的工作;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依法打击各种犯罪和社会丑恶现象,营造安定的社会环境。加强农村社会建设和管理,加快推进城郊村、镇中村以及中心村的社区化建设和改造;发展农村社区服务业,引导农民逐步向中心村、小城镇聚集;抓好和谐家庭、和谐村组、和谐村镇创建活动。

(四)大力推进农村民主法制和精神文明建设。农民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主体。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必须提高农民素质,扩大农村基层民主,把广大农民群众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调动好、发挥好。一是加强民主制度建设。健全村党组织领导的充满活力的村民自治机制,发挥村民委员会在村级公共事务管理中的主体作用;认真落实村务公开和民主管理制度,加强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让农民群众享有知情权、参与权、管理权和监督权。二是加强法制教育。深入开展农村普法教育,教育和引导农民学法、知法、懂法、守法、用法,增强法制观念,依法表达诉求和维护自身合法权益,教育农民遵守村规民约。三是加强精神文明建设。深入开展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国家的方针政策教育,思想道德教育,“八荣八耻”教育;积极推进文明村镇、和谐村镇创建活动;普及科学文化知识,加快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技能的新型农民;积极推动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倡导健康、文明、科学的生活方式。

(五)全面深化农村改革。创新体制机制,全面增强农村发展活力,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动力源泉和体制保障。一要稳定和完善以家庭联产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在坚持“依法、自愿、有偿”原则的基础上,探索规范理顺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机制,促进适度规模经营。二要进一步深化农村综合改革。围绕巩固和发展农村税费改革成果,积极稳妥推进乡镇机构改革,创新乡镇事业站所运行机制,强化乡镇政府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进一步深化区镇财政管理体制和义务教育管理体制改革,统筹推进农村金融等其它各项改革,确保各项惠农政策落实落靠,做到不抽条、不缩水、不走样。三要鼓励和引导农民发展各类专业协会、专业合作社、股份合作社等新型合作经济组织。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推动农产品行业协会发展,加强行业自律。加速构建与市场经济、现代农业相适应的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

三、切实加强党的领导,形成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强大合力。

建设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一项复杂艰巨的系统工程,是需要长期奋斗的历史过程。大政方针和思路目标明确后,必须加强领导、精心组织、强力推进、狠抓落实,切实把这件关系全局的大事抓紧抓好。

(一)强化领导,完善体制机制。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不仅仅是农业、农村、农民的事情,也不仅仅是涉农部门的事情,而是全区各单位的共同事业和共同任务。各单位都要明确自身在建设社会新农村中的职责和任务,协调配合,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机制。要认真落实“三个高于”和“三个增加”的政策,加大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投入,加快建立支农资金稳定增长的机制。积极推进帮建工作,宏观管理、基础产业和公共服务部门在资金、经费安排上要更多地向农村倾斜,金融部门要加大对农业农村的投入;鼓励党政机关、人民团体、企事业单位的资金、技术、人才等生产要素流向农村,支持工业企业投资农业和农产品加工业,逐步加大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力度。加快小城镇建设,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更多地吸纳农村劳动力,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长效机制。完善对“三农”工作的考核指标体系,建立符合科学发展观的工作评价和激励机制。

(二)抓好规划,搞好试点。科学规划是保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质量的前提。要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和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制定好镇、村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规划。制定规划要充分尊重自然规律、经济规律和社会发展规律和老百姓自己的意愿,体现不同镇、不同村的特色,科学确定发展目标和实施步骤。规划要具体可行,目标不要过急过高,要立足长远,确定阶段性目标,按步骤、分阶段推进。要防止用“输血”的方式搞试点,搞“盆景式”的形象工程、政绩工程。要帮助试点村做好规划,充分依靠和发挥农民群众的主体作用,保证他们在上级的支持下,依靠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实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目标。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一项长期历史任务,试点期限要符合实际,防止形式主义、走过场。要注意跟踪试点情况,及时总结基层和群众创造的好经验、好办法,处理好开展试点和面上整体推进的关系,注意点面结合,推动全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健康发展。

(三)搞好培训,加强宣传。总书记指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需要全党全社会统—思想认识,共同积极行动。”各地各部门都要按照“联系实际创新路,加强培训求实效”的要求,有针对性地开展不同层次、不同形式的学习培训,尤其要加强对基层干部的培训工作。在培训的内容上,重点是学习中央一号文件和、等中央领导同志的讲话精神,准确理解、全面把握中央关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重大意义、指导思想、总体要求和主要任务的论述,真正理解为什么和怎么样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问题,把思想统一到中央精神上来,统一到区委区政府的部署上来,使基层干部提高认识、坚定信心、明确任务,增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增强团结带领农民群众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本领。在培训的方式上,要采取组织宣讲团、举办培训班、专题讲座、利用农村广播、板报专栏和发放培训材料等灵活多样的方式。要切实加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宣传工作,在全区形成关注农业、关心农村、关爱农民的舆论氛围。重点宣传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性、必要性和紧迫性,宣传党的支农惠农政策,宣传本地建设新农村的新思路、新举措,宣传新农村建设的典型经验和工作成果,激发广大干部群众投身新农村建设的内在动力,使党和政府的决策变成农民群众的自觉行动。

(四)落实政策,不断探索。政策就是机遇。国家财政支农惠农大的政策概括起来是“三个高于”(国家财政支农资金增量要高于上年,国债和预算内资金用于农村建设的比重要高于上年,直接用于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的资金要高于上年)、“三个增加”(增加粮食直补、良种补贴和农机具购置补贴),还有很多具体的政策。要加强对这些政策的学习、研究,把中央的精神学透,把政策吃透。对于普遍实施的政策,要用好用足;对于在某些地区先行试点、逐步推开的政策,要积极向上争取。要研究制定我区的具体政策,提出切实可行的方案和措施,增强工作指导的针对性。比如,依托基础和优势,面向市场,进一步优化农业结构问题;建立促进农民增收的长效机制问题;乡镇的职能定位、机构改革问题;发展适度规模经营问题;优化农村信用环境,整合社会资金建立融资平台问题;壮大乡村集体经济、化解乡村债务问题;培养造就新型农民问题,等等。

(五)把握方法,稳步推进。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归根结底是为了农民的富裕幸福。我们既要增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责任感、紧迫感,又要认识到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长期性、艰巨性、复杂性,树立长期奋斗的思想。要克服畏难保守和急于求成两种倾向。要从实际出发,从解决农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入手,坚持科学规划、正确引导,因地制宜、分类推进,量力而行、尽力而为,不急于求成、不搞一刀切、不强迫命令、不包办代替、不搞形式主义,特别要注意防止出现以各种名义增加农民负担的现象,真正使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成为惠及广大农民群众的民心工程。各级领导干部要深入实际、深入基层、深入群众,开展调查研究,认真总结经验,全面把握情况,指导推动实践。要把握好抓紧当前与着眼长远的关系,既要把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真正放在重中之重的位置,切实抓在手上,又要坚持从实际出发,从实事做起,量力而行,有重点、有步骤地加以推进;要把握好经济发展与社会事业全面发展的关系,既要坚持以发展经济为首要任务,努力增加农民收入,打好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物质基础,又要从农民群众最迫切需要解决的事情做起,尽力而为,加快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积极推进农村社会事业发展;要把握好发挥农民主体作用与政府主导作用的关系,既要充分调动广大农民参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引导农民群众依靠自己的辛勤劳动创造美好的新生活,又要充分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整合资源,加大投入,真正形成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合力。

农民合作社定义篇10

关键词:新农村建设;农民专业合作社;研究现状;要求和建议

我国是传统的农业大国,农业基础性作用决定了其在国家建设中的地位,随着改革开放成果逐渐显现,农业、农村、农民在生产生活方式和社会主义建设所扮演的角色上也发生了深刻的变化。经过50多年的发展,我国已经具备了“工业反哺农业”的基础和条件,因此2015年政府工作报告别指出: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坚持“三农”重中之重地位不动摇,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让农业更强、农民更富、农村更美。[1]这里面涵盖两层意思,一是新农村建设要惠及广大农民,要多渠道促进农民增收,保持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缩小势头,建设美丽宜居乡村。二是要进一步推进农业现代化,要在稳定家庭经营的基础上,支持农民合作社新型经营主体发展,培养新型职业农民,推进多种形式适度规模经营。可见,新农村建设和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具有内在的一致性,都是通过发展,逐步完善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为农民增收创造有利条件。

一、新农村建设背景下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的意义

(一)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是解决土地矛盾的现实需求

随着国家经济的发展,城市对劳力的需求增长增速已经超过了城市人口能够满足的数量,面对如此大的缺口急需劳动力补充,随着农业机械化水平的提高,农业生产对劳动力需求也在慢慢下降,这就出现了农村剩余劳动力过剩的现象。城市优质生活的吸引,农村生活条件限制的外推,大量农村劳动力涌入城市,成为城市建设的重要一员,但随着大量农村劳动力的流失,且农村本身劳动力得不到有效补充,大量土地就会出现闲置甚至荒废的现象。一面是国家政策对土地交易流转的限制,一面是大量土地得不到有效开发利用。土地矛盾十分尖锐,而农民专业合作社正是适应国家政策发展,在政府和市场的指导驱动下,农民专业合作社成为解决土地矛盾和问题的主要途径。通过县级土地交易平台,对大量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进行流转,将使用权集中到专业合作社手里,进行集中耕作,科技运用,和市场化操作,不但解决了土地闲置问题,还提高了土地利用效率,增加农民收入,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奠定了一定的经济基础。农民专业合作社近几年的发展已经成为农业现代化建设和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推动力量。

(二)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是建设现代农业的必经途径

农业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标志就是土地资源的合理配置和农业机械化科技化水平的提升。而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建设和发展正是推动农业现代化建设的不二途径。一是农民专业合作社通过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流转,将原来“分散”、“零散”的土地集中到一起进行耕作开发和利用,这种集中连片经营管理一方面能够让大型农业机械进行机械化播种、耕作、收获及田间管理,能够更加有效的节约资源,节省种植时间为粮食增产打下良好的基础;另一方面集中连片经营可以建立更加稳固的水利灌溉设施,打破之前百姓种田“靠天吃饭”的弊端,还可以集中有效的进行科技产品使用,提高地块产量和农作物质量,为农民增收打下基础。二是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能够不断壮大经营主体在市场竞争中的话语权,对市场信息能够更加敏感快速掌握,随着农民合作社的发展和成熟,一方面可以与龙头企业合作发展订单农业,不断能够保证粮食收购价格还能够为合作社提供稳定的合作伙伴,一举两得;另一方面可以根据市场需求,及时对农作物种植进行调整,避免了原来小农经济对市场信息掌握不准所带来的损害农民利益事件的发生。[2]可以说,通过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不断推动农业机械化科技化水平,也就是在推动我国农业现代化建设,推动新农村建设。

(三)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有利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新农村建设从本质上看就是要改变传统的落后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通过不断的发展生产力,转变农业生产方式,建立完善的现代化农业产业体系,对生产关系进行再梳理再调配。而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正是新型农业专业经济合作组织的代表,是转变农业生产方式建立现代化农业产业体系的先行军和实践者。一方面,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建立就是对农业关系和生产方式的一次变革,通过对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流转将原有的农民个体经营转变为集中经营,将农民从土地的束缚中解脱出来,农民可以通过选择进入到其他生产关系之中,通过劳动力的转移来实现农民其他途径增收;另一方面,农民合作社的建立可以有效连接农业生产资料商家、农产品销售主体、市场销售主体并与之建立较为系统的联系,为农业现代化产业体系建立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为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

二、我国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的现状

(一)取得的成绩

其一,农民专业合作社数量稳定增长,覆盖面不断扩大。近年来,我国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数量逐年增加,从地域分布范围来看,农民专业合作社一般集中于经济较为发达的地区,尤其像山西、江苏和山东几个省份,登记的农民专业合作社数量较多。其二,专业合作社遍布于农业各领域。从当前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状况来看,涵盖种植业、养殖业、加工业、产品销售等各行业,农民专业合作社的种类有种植业合作社、农机合作社、旅游合作社、沼气合作社、产品加工合作社等等,其中多占比列较大的还应是种植业合作社和养殖业合作社。农民专业合作的成立为农业发展提供了便利条件,有助于农业管理的科学化、销售的品牌化,同时现代化的生产经营方式有助于农民受益的增加。其三,农民专业合作社模式多样化,层次不断提高。新农村建设背景下,政府出台的一系列帮扶政策,鼓励龙头企业的加入,为专业合作社的建立发挥了积极的带动作用。再加上现代农业技术的引进,为合作社的业务拓展提供了可能。如生产、销售、加工等业务的拓展,合作模式呈现出多样化的发展模式。其四,专业合作社的发展促进了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农民专业合作社围绕当地的特色农产品,发展特色产业,通过建立合作社将分散的经营有序组织起来,形成比较优势。同时,农民专业合作社更加注重品牌经营策略,发挥集体的合力。[3]

(二)突出的问题

虽然目前我国专业合作社的数量和范围不断扩大,专业合作社的发展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有一定的推动作用。但是,我们也应看到,为适应现代农业和新农村建设的步伐,当期农业专业合作社的发展还存在诸多问题。其一,合作社总体实力较弱,带动力不强。从总体上看,农民专业合作社的专业规模还需要进一步扩大,尤其要发挥其对农业发展的辐射和带动作用,还存在一定的距离。现代农业的发展以规模经营为手段,如当前农村推行的土地流转政策,旨在实现农村地区的适度规模经营,增加规模效益。然而,农村土地流转和规模经营相关的合作社还较为缺乏,加上缺少技术和生产等环节的支持,导致土地流转过程中遇到重重阻碍。此外,目前我国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分布范围不均衡,地区之间差异明显。整体布局思路不清晰,产业分布比例不协调等,因而影响农村地区的整体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其二,资金和人才不足。我国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仍处于初级阶段,由于农民自身的资金有限,政府的投入有限,合作社的发展面临资金短缺的局面。我国是传统的农业大国,如果单纯依靠政府的财政投入作为合作社建设的资金来源,是很难从根本上解决这一问题的。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建立与发展还需要社会的支持,需要龙头企业的带动,需要金融部门的信贷支持等。另一方面,人才要素也是影响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的重要方面,农民群体由于文化水平较低,缺少对现代经营管理模式的了解。为此,农民专业合作社需引入专业管理人员和农业技术人员作为后盾,以提升合作社的市场竞争力和品质。其三,组织机制欠完善。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面临缺乏完善的组织机制,规范程度不高等问题。部分专业合作社由于缺少专业的管理人员、科学的管理方法和严密的组织结构,导致合作社的作用不能充分发挥,流于形式。正常而言,农民专业合作社的管理和运行需要具备完善的管理制度,如财务管理、人员管理等,合作意识,尤其是对成员的凝聚和吸引,然而目前来看多数农民专业合作社还没有建立其现代化的经营管理模式。其四,抗风险能力不足。专业合作社的风险管理水平较低,一些合作社的经营能力有限,再加上缺少必要的风险管理知识,造成抗风险能力较弱。就农业发展而言,尤其易受自然气候的影响,一旦出现自然灾害、禽类疫情等状况,严重影响了专业合作社的可持续发展。目前,只有一部分农民专业合作社建立了风险基金和风险识别、评估和控制方案等,很多农民专业合作社缺少系统的科学技术和预防机制。其五,对外沟通不足。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要与现代化的生产经营方式接轨,要与现代信息技术接轨,充分利用现代化信息技术带来的便利条件,为农产品的生产、加工和销售的顺利实现创造条件。随着互联网、物联网等技术的应用,农业电子商务、农产品网络营销等模式的出现,我们农民专业合作社不能坐以待毙,共享资源信息,实现农业信息的网络覆盖是合作社发展的一大趋势。然而,目前一些专业合作社由于缺少与外界的交流和沟通,信息了解的不及时,供求信息不对称、产品销售方法和渠道单一等。

三、新农村背景下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的新要求和建议

(一)新农村建设对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的新要求

新农村建设不但要充分发挥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推动作用,还要注重合作社主体建设,不断提高农村、农民的内在发展动力,这有这样才能更加有效的推动新农村建设步伐。这就对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提出了新要求。一是新农村建设要求农业专业合作社在发展过程中要注重城乡统筹发展。新农村建设不是孤立的农村建设,不仅需要国家的政策支持,在实际操作过程中还要注意统筹城乡一体发展,特别是对城乡道路建设、物流配送、农产品营销渠道建设上要为农业专业合作社创造良好的外部成长环境,反之农民专业合作社建设也不要局限在农民的条条框框中,要走出去与城市的消费主体接轨与市场接轨,在良好的外部环境下来推动城乡一体化建设。二是新农村建设要求农业专业合作社在发展过程中要注重人与自然协调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建设在注重经济效益的同时还要兼顾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做到三者统一在合作社建设主体之下,走可持续发展之路。特别是在农药、化肥使用上,高科技产品运用过程中,不能唯利是图损害社会利益和公众利益。通过完善生态农业体系建设,严格控制环境污染和土地污染,为新农村建设打下良好的环境基础。[4]三是新农村建设要求农业专业合作社在发展过程中要注重提高农民素质。通过对社员的教育培训和科技讲座,让农民真正掌握农业技能,提高农民素质,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输送合格农民,在未来发展过程中政府要发挥培训主体作用,特别是农业、畜牧、水利、农机、科协等与农业息息相关的重要农业部门要发挥培训主体作用,不断加强政策引导和技能培新,通过对科技文化的普及和传播切实提高农民综合素质,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打下良好的文化基础和群众基础。

(二)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的建议

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有重要意义,为解决合作社发展中遇到的各种各样的问题和存在的诸多弊端,我们需要严格按照新农村建设对专业合作社发展提出的新要求,提升专业合作社的自主发展能力,完善内部管理机制,针对问题找出解决办法和对策。首先,夯实专业合作社发展的基础。其一,夯实经济基础。提高农业生产力,优化农业产业结构,结合各地具体情况发展现代农业。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建立需要一定的经济基础,为促进合作社的自主发展,除了政府增加财政投入和积极的政策引导,以及企业的支持外,农民自身应努力提升生产水平和能力,大力发展现代农业,提高自身收入水平。其二,夯实人力基础。专业合作社的建立离不开专业的人才,目前合作社的发展中出现的许多管理上和技术上的问题均是源于人才不足造成的。因此,政府应加强对合作社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的培训,提高其自身的能力和水平,另外合作社应积极吸收和引进专业人才,为合作社的科学发展注入活力。其三,夯实技术基础。新农村建设和现代农业的发展,技术是第一生产要素,现代农业生产技术、加工技术、物联网技术、营销技术等等对于合作社的发展都至关重要。由此,专业合作社应不断加强技术的引进和升级,为合作社健康持续发展奠定基础。其次,完善组织机制,树立风险意识。统一规范合作社管理制度和架构,建立完善的管理体系。各农民专业合作社依照自身特点,借鉴国内外先进经验,加强生产管理、员工管理、财务管理等。完善组织结构,建立理事会、监事会等组织,提升内部管理水平。定期核算账务,本着公开原则,加强行政主管部门的监督和审计。逐渐推进生产经营的规范化管理,建立统一的生产、包装和营销体系,严格按照产品质量标准进行生产和加工。同时,树立风险防范和识别意识,提升农村金融服务水平,借助政府金融政策的支持,尤其鼓励小额贷款公司、金融机构等为合作社提供贷款支持,降低合作社的风险。再次,完善信息服务系统。推进农村地区的信息化,提高市场流通的信息服务质量和水平。为专业合作社的发展建立全国范围的信息共享平台,确保合作社能够收到有效、及时的市场信息。同时充分利用现代化的信息技术拓展营销渠道,发展农产品的网络营销,彻底改变传统的单一营销模式。物流建设上要逐渐完善,建立配套设施,尤其是生鲜农产品需要一定的技术支持。总之,打造完整的服务网络,为新农村建设和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提供创新渠道和发展空间。

参考文献

[1]安永景,张超.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推进新农村建设[J].商业文化,2011(6):112-113.

[2]黄胜忠,徐旭初,金士平.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与新农村建设[J].高等农业教育,2007(9):93-95.

[3]赵敏.新农村建设中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模式研究[J].中国农村小康科技,2010(2):1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