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农民专业合作社概况十篇农民专业合作社概况十篇

农民专业合作社概况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6:02:36

农民专业合作社概况篇1

文章概述了榆林市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的概况,分析了榆林市农民专业合作社存在的问题,并有针对性地提出对策建议:加大倾斜力度,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加大引导力度,提高规模经营程度;加大培训力度,积极培养吸引人才;加大扶持力度,突破制约合作社发展瓶颈;加大整合力度,逐步实现内部规范运行。

【关键词】

发展概况;面临问题;解决对策

农民专业合作社是发展现代农业、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增加农民收入的有效组织载体,是榆林市场经济条件下发展农村经济和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抓手。2007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民专业合作社法》正式实施后,榆林市委、市政府按照《农民专业合作社法》的要求,配套出台相关的扶持政策,支持农民建立农民专业合作社,在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带动下加快农村经济发展步伐,进一步实现榆林市提出的“转变农村发展方式、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大力提升农村经济、全面提高农民生活水平”的宏伟目标。

一、榆林市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概况

近年来,榆林市各级农业部门按照“围绕优势产业,组建一批;规范运行机制,提高一批;引导协会转型,改造一批;开展试点示范,树立一批”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思路,紧紧围绕玉米、马铃薯、小杂粮、蔬菜、羊子、红枣六大主导产业和特色农产品,以“一村一品”示范村为依托,多形式、多途径大力培育组建农民专业合作社,全市农民专业合作社呈现强劲的发展势头,有力地推动了现代农业发展和农民持续增收。

截至2012年3月底,榆林市依法注册农民专业合作社1938家,居全省第一位,较2010年底的1270家增加668家,增长52.6%。合作社成员达40237户,带动农户108609户,占全市总农户数的15.5%。其中种植业523家,占全市合作社总数的27%,养殖业714家,占全市合作社总数的36.8%,农机植保等服务业142家,占全市合作社总数的7.3%,其他556家,占全市合作社总数的28.7%。全市初步形成了“产业带动合作社发展,合作社推动产业提升”的良性发展模式。目前,全市有16家合作社获得省级百强示范社称号,70家合作社被评为市级示范社。农民专业合作社已逐渐成为榆林市引领农民参与市场竞争、带领农民调整种植结构、帮助农民增收致富的重要“纽带”和“载体”。

二、榆林市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

当前,尽管榆林市在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方面取得一定成效,但仍然处于初始阶段,还存在着亟待解决的困难和问题。比如:地区发展不均衡,组织发展不够完善;只重视横向扩展,而轻视纵向整合;只重视发展速度,而轻视管理规范化;只重视发展数量,而轻视发展质量。全市真正入社的农户数量只占到5.7%,辐射带动的农户也仅占到15.5%,农民专业合作社对全市农户的带动作用还没有显现出来。

1、整体发展速度较快,区域发展差距较大

据农业部门的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12年3月底,全市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数量超过1938个,但县区之间发展数量差异大,多的400多个,少的只有20多个。

2、发展规模有限及经营范围单调,与市场抗衡能力相对较弱

全市1938个农民专业合作社中,发展规模小、示范效应不明显。另外,经营结构相对单调,全市1938个农民专业合作社多数集中在农业生产领域,二者占农民专业合作社总数的63.8%。所以,榆林市农民专业合作社与市场抗衡的能力明显不足。

3、管理人才短缺,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后劲不足

从榆林市农民专业合作社的经营状况来看,目前还没有经济实力聘请各类专业人才,从而形成了农民专业合作社急需各类人才却留不住人才的怪圈。同时,由于法律赋予农民专业合作社“一人一票”的投票决策机制,股份组成的“二八原则”、利益分配的“四六原则”,以及农民专业合作社经营管理对内部不盈利的特性,对各类人才难以形成真正的吸引力。使得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后劲不足。

4、融资渠道狭窄,资金短缺问题较为突出

农民专业合作社虽然为法人,但在贷款融资方面仍然存在着贷款困难、额度偏低等问题。由于缺乏资金,难以实现规模经营,严重制约着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资金短缺主要表现在:入社农户本身收入较低,出资有限,自有资金不足,导致争取金融部门贷款时无法提供有效担保;贷款利率偏高,并且贷款都是直接发放给社员个人,而不是把农民专业合作社作为经营主体予以扶持。

5、内部管理不够规范,多数农民专业合作社难以做大做强

从整体上看,当前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的发展尚处于起步阶段,内部管理不规范,制度设置不完善,决策不民主,既没有章程,也基本不召开社员大会,财务制度不健全、不规范。部分农民专业合作社在财务管理上还存在“三无”现象,即无会计账簿、无专人核算、无合法的原始凭证,支出基本全是白条,从而给资金的后续监管带来很大难度。入社农户入股比例过低,没有太多的话语权,因此,许多农民专业合作社变成“大户吃小户”,专业合作社绩效也不明显,甚至名存实亡,造成农民专业合作社难以做大做强。

三、全面提升榆林市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水平的对策

为了榆林市农民专业合作社能够健康快速的发展,全面提升专业合作社的发展水平,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以下解决对策。

1、加大倾斜力度,促进区域协调发展

南部地区应充分利用当地自然资源和条件,加快发展速度,缩小与北部地区的差距。政府应加大扶持的倾斜力度,重点帮助南部地区发展专业合作社,帮助专业合作社创品牌,提高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占有率、辐射率,指导专业合作社走品牌化道路。加强南部地区专业合作社内部凝聚力。政府要在南部地区大力打造典型示范合作社,引导当地的合作社能够合理规范健康的运营。

2、加大引导力度,提高规模经营程度

要重点扶持有特色、产业带动好、发展前途好的合作社,使之成为合作社发展的典型,起到典型带动作用。通过探索开展合作社之间的资源整合和联合,针对一社一品、一社多品、合作社规模太小以及品牌知名度不高的局面,引导合作社以产业为依托、以市场为导向、以品牌为纽带,建立区域性的联合组织,进一步提高合作社规模经营程度,增加市场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

农民专业合作社概况篇2

(1.安徽国防科技职业学院管理工程系,安徽六安237011;2.安徽农业大学农学院,安徽合肥231000)

摘要:本文主要针对专业合作社模式下贫困山区有机种植的特点以及可持续发展策略展开论述.首先对专业合作社以及有机种植的概念进行界定,阐述了专业合作社模式下贫困山区发展有机种植的重要特点,最后提出了专业合作社模式下贫困山区有机种植可持续发展的相关策略.

关键词:专业合作社;贫困山区;有机种植;可持续发展

中图分类号:F32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260X(2015)04-0138-02

基金项目:安徽高校优秀青年人才基金重点项目“专业合作社模式下贫困山区有机种植可持续发展研究”(2013SQRw111ZD)

进入21世纪之后,伴随着食品安全问题的不断发生,在世界范围之内对于食品安全问题的关注越来越多.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在党中央和国务院的政策指引下,我国在很多地区开始大范围实施有机种植实验,且取得了一定的成效[1].对于我国的贫困山区来说,这些地区由于长期的贫困,再加上很多自然资源的天然优势,实施有机种植似乎已经成为其不二之选.笔者认为,实施有机种植不仅可以给当地的农民带来一定的经济效益,还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带动当地的经济发展,使我们的贫困山区尽快脱贫.农民专业合作社与有机种植均是近年来炙手可热的话题之一.对于我国的贫困山区来说,探索如何在专业合作社模式下发展有机种植产业有着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1相关概念界定

1.1专业合作社

所谓的专业合作社主要是指: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大背景下,以农户亦或是农场为基本单位,在家庭财产关系不改变的前提之下,农民自愿通过合作联系组成的,由加入专业合作社的农民所共同拥有的、由民主管理的企业来满足共同的经济以及社会需求的自助、自治、自立的农村经济组织.专业合作社的建立有很多好处,例如黄祖辉、扶玉枝、徐旭初等三人(2011)在《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效率及其影响因素分析》[2]一文中指出:“合作社能实现单个农户所无法实现的集体功能(例如提高农户在市场中的谈判力量、降低市场风险和生产成本等)”.但是,在其发展过程当中也不免会遇到很多问题.例如,孙亚范、余海鹏(2012)在《农民专业合作社成员合作意愿及影响因素分析》[3]中提出:“中国农民专业合作社总体发展水平较低,大多数合作社依托农村能人、专业大户、涉农企业、政府农技部门等组织或社会力量创办和运作,农户缺乏参与合作的积极性和参与程度低是长期困扰中国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的突出问题.”

1.2有机种植

查阅相关的文献资料可见,国内关于有机种植的概念界定有很多.百度百科中对于有机种植的概念是这样进行界定的:有机种植是一种在植物成长过程中完全使用自然原料的种植方法——包括土壤改良、施肥和害虫控制.[4]笔者认为,所谓的有机种植主要是指:在农业生产的过程当中避免采用生长调节剂、农药以及化肥等,同时避免运用离子辐射技术以及基因工程技术.在完全遵循自然规律的前提下,运用生物、物理以及一些原始农作的方式来防治农业病虫害和培肥土壤,最终获得安全的农业产品的一种农业生产体系.[5]相关研究表明:有机种植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保护我们的自然环境,重建已经遭到破坏的农业生态系统,对于实现我国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是非常有利的.[6]除此之外,有机种植出来的农产品更加绿色和健康,对于人们的身体健康也是非常有利的.

2专业合作社模式下贫困山区实施有机种植的重要特征

笔者认为,在专业合作社的模式之下,贫困山区实施有机种植主要具有如下几点重要特征:

2.1集约性

在劳动集约方面,在专业合作社的模式之下,贫困山区实施有机种植可以有效发挥贫困山区劳动力资源丰富的天然优势.有机种植提倡的是精耕细作,可以有效打破贫困山区粗放式的耕作方式,对于贫困山区的农业发展是非常有利的.除此之外,农民成立专业合作社之后,专业合作社会负责向参加合作社的农民普及相关的有机种植科学知识,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贫困山区农民的整体素质,这对于提高贫困山区农业劳动力的利用效率也是非常有利的.在资本集约方面,在专业合作社的模式之下,贫困山区实施有机种植可以有效实现个体经营向产业化经营的有效转变.这样的经营发展模式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受到国家相关配套政策的照顾,可以一改贫困山区农业吸纳资本能力较差的状况,可以更好的促进更多的资本流向贫困山区的农业产业.在技术集约方面,专业合作社的模式可以更好的帮助贫困山区的农民改进农业生产方法,改善农业生产要素的品质,可以帮助贫困山区农民更好的、更广泛的应用先进的农业现代生产技术.所以,无论从哪一方面来说,专业合作社模式下的贫困山区有机种植都可以充分体现出集约性的特点.

2.2高效性

专业合作社模式下贫困山区实施有机种植还在某种程度上具有高效性的特点.众所周知,在世界范围内有机农产品的消费比例在逐年提升.除此之外,有机农产品不仅需求量大,且价格波动较小,价格总体来说要明显高于传统农产品.据笔者了解,获得绿色食品标准的有机农产品价格至少要高出百分之二十左右.基于此种情况,在专业合作社模式之下,贫困山区实施有机种植不仅有着广阔的市场前景,还会获得更高的经济效益,相对于传统的粗放式种植方式来说,有机种植具有一定的高效性.除此之外,专业合作社模式下贫困山区实施有机种植还可以有效改善我国农产品的供给结构.相关研究表明:我国目前的农产品市场已经出现了严重的结构性过剩,很多农民在收获的时候往往会出现丰产却不丰收的尴尬局面.相关实践表明:在专业合作社模式之下,贫困山区的农民已经获得了较高的经济效益.例如,近年来,六安大别山区就建立了很多专业合作社,且大力发展有机种植,所生产的有机农产品已经成为当地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

3专业合作社模式下促进贫困山区有机种植可持续发展的相关策略

目前,在专业合作社模式下贫困山区发展有机种植已经取得了一定成效.为了促进贫困山区有机种植的可持续发展,还需要注意以下几点问题:

3.1提高农户组织化程度,实施产业的规模化经营

据笔者了解,部分贫困山区虽然已经成立了专业合作社,但是专业合作社内的农民组织化程度并不是很高,他们在实施有机种植以及经营的过程当中仍然习惯于各自为政.这样的状况对于贫困山区实施有机种植的可持续发展是非常不利的.基于此种情况,笔者认为各专业合作社应该加强对合作社内农户的管理,可以通过讲座等培训方式来提高合作社内农户的组织化程度,让他们自觉的参与到统一种植、统一经营的阵营中来,有效保证合作社全体农民的利益.除此之外,各专业合作社的负责人也应该积极的与外界的龙头企业或农产品收购市场联系,为贫困山区的有机农产品打开对外销路,为合作社的农民争取利益.如此一来,合作社的农民才会真正的信赖合作社,才会全身心的投入到合作社的发展当中来.

3.2合理选择有机种植项目,优化有机种植产业结构

众所周知,农产品市场的价格波动一般较大,如果种植项目选择不当很可能会让农民血本无归.有机农产品的情况虽然与传统农产品有所不同,但是仍然会受到影响.因此,为了促进贫困山区有机种植业的可持续发展,专业合作社的负责人以及主要管理人员必须要积极的考察有机农产品市场,从市场上获取最新、最全面的信息,从而为合作社下一步种植合作有机农产品做出正确合理的规划安排.另外,随着有机农产品的生产越来越多的呈现出规范化和规模化的特点,我们的专业合作社必须要在品种选育以及整个种植过程当中执行严格的统一标准,进而不断优化产业结构.统一育种、统一种植、统一销售,不仅可以有效整合当地的土地、农机资源,还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促进当地产业结构的升级和优化.

3.3合作社要注重品牌建设,有效占领有机农产品市场

除了上述两点之外,笔者认为专业合作社模式下,贫困山区的有机种植业要想取得可持续的发展,还需要在品牌建设上多下功夫.在市场营销的过程当中品牌的重要作用是不言而喻的,如果有机农产品的品牌得到了社会上的普遍认可,那么它的未来发展也必定是不可限量的.例如,服饰品牌中知名的niKe和aDiDaS,这些品牌就是质量的保证,人们看到这些品牌最多只会考虑其价格而不会担心其质量.因此,各专业合作社应该积极在市场营销上下足功夫,不断的进行自身品牌的宣传,让更多的消费者了解我们的有机农产品品牌.同时还要注重有机农产品的质量,进而不断促进贫困山区有机种植业的可持续、健康发展.

3.4继续加大政策扶持力度,不断改善合作社发展环境

笔者认为,要想促进专业合作社模式下贫困山区有机种植业的可持续发展,政府相关部门还需要在政策扶持上多下功夫,从而不断改善贫困山区专业合作社的发展环境.首先,相关部门应该对贫困山区发展有机种植业的专业合作社提供更多的财力支持,用以改善专业合作社的基础设施建设,从而促进贫困山区有机种植的可持续发展;其次,政府相关部门应该尽可能地减轻贫困山区专业合作社的税负水平,适当的时候可以考虑对其减免税收,给予专业合作社更多的发展空间,激发专业合作社发展有机种植的积极性;最后,对于急需贷款的贫困山区专业合作社,国家应该给予信贷上的政策倾斜,帮助专业合作社度过难关.

4结语

目前,我国很多贫困山区都已建立了专业合作社,且这些合作社都在有机种植上有所建树,有力的带动了贫困山区的经济发展,提高了贫困山区农民的收入.这对于我国社会的和谐发展也是非常有利的,有利于贫困山区农民尽快脱贫.希望在合作社自身的努力以及政府的帮助之下,专业合作社模式下的贫困山区有机种植业能够获得更多的收益,实现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李裕,王刚.有机农业与可持续发展[J].应用生态学报,2004(12):15~17.

(2)黄祖辉,扶玉枝,徐旭.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效率及其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农村经济,2011(07):34~35.

(3)孙亚范,余海鹏.农民专业合作社成员合作意愿及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农村经济,2012(06):67.

(4)田爱梅,黄应平,陈芳清,曹家树.发展有机农业的必要性、可行性分析及对策[J].湖北农业科学,2009(01):56~57.

农民专业合作社概况篇3

abstract:thefarmergoesoutthevillagetoenterurbanmassivelytheeconomicactivity,hasthegreatimportanceregardingtheentirenationaleconomyandthesocialdevelopmentthefunction.atpresent,thepeasantlaborergetsemployedthescaletobebig,thequalityislow,isabigdifficultpositionwhichthepeasantlaborerfaces,isalsoinitiates“thelaboruncultivatedland”theprimarycause.thepeasantlaborergetsemployedthequalitymeasurablesandtheappraisalsystemurgentlyawaitstostudy,thisisexplainsthepeasantlaborertogetemployedthedifficultproblemmainmethod.

关键词:就业质量民工荒

keyword:employmentqualityLaboruncultivatedland

作者简介:赵洁琼(1987-),女,汉族,河南郑州人,现为郑州大学商学院2010级劳动经济学专业硕士研究生。

一、就业质量的概念

从个体劳动者的角度看,就业质量包括了一切与劳动者个人工作状况相关的要素,如劳动者的工资报酬、工作时间、工作环境、社会保障等均应包含其中。从某个国家、地区或行业看就业质量时,指的就是该范围内劳动者整体工作状况的优劣程度,是从宏观意义上使用这一概念,它一般用反映该范围内劳动者工作状况的各要素的统计数据,包括社会保险参保率、劳动合同签订率、平均工资等。

农民工就业质量的内容从宏观方面看主要有:工作性质;聘用条件;工作环境;社会保障;劳动关系。

二、农民工就业质量的评价标准

以国际劳工组织关于“体面劳动”的内容和评价指标体系为重要依据,以我国现行的劳动法律、法规、政策为指导,立足于我国现阶段的经济发展水平和就业工作实际,应从以下几方面建立一套适合我国国情的就业质量量化评价体系。

(一)就业稳定性指标:当一个人的坚持一份工作保持6个月以上的时间,我们认为这份工作是稳定的。

(二)工作质量标准,可以从收入、劳动时间、劳动强度、工作环境几个方面来判断。

(三)从工作质量标准方面考察、工作时间是反映工人劳动耗费的一个基本数据。各个企业生产任务重,平时没有休息日,经常需要工人加班。由于农民工劳动者绝大多数来自周边郊区或农村,他们吃、住都在企业。他们既有时间加班,也有愿加班,目的是多挣点钱,所以,他们的劳动时间较长。

三、提升农民工就业质量的对策

(一)提升农民工的就业能力

作为农村劳动力,只有达到了一定的受教育水平,才能有长远的目光,才不会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被企业被社会淘汰。因此,不管是从农民工自身的角度看,还是从社会发展的角度看,提高农民工的受教育水平都是必须的进程。

在技能培训方面,农民工可以有针对性的学习一些技能,这是农民工自发的。而作为用工单位,也可以对招收进来的农民工作做相关的技能培训。在两会期间,朱雪芹代表提到,因为农民工收入比较有限,如果让他自己掏钱培训有点不现实,因为他要要养家户口。所以希望政府能够加大这方面的投入,通过企业的重视和农民工自身的努力,真正能够启动一个三方联动的机制,让我们农民工向技能型发展。而且还可以设专款,专款专用,比如农民工有社保,比如规定把农民工工资总额的1.5%由企业来出,农民工自己可以出0.5%,然后把这个钱入到农民工的账上,让农民工专款专用,让他树立自学的理念。

(二)加强法律保障,修改现行《劳动法》

现行《劳动法》关于“劳动歧视”、集体合同、劳动保障等的相关条款都亟待完善、急需严谨化。而关于现行《劳动法》的适用范围,也有需要尽快扩容。只有完善了《劳动法》,农民工才有了切实的法律保障,当他们需要的时候能才能法可依,而不是被用工单位钻了法律的空子,使得农民工有苦无处说。

(三)制定职工工资增长制度

十一届四中全会指出,全国已有近20多个城市提高了最低工资标准,这虽然给劳动者的最低生活标准提供了更有效地保障,但是不排除部分企业会将最低工资标准作为工资标准发放给员工。为了确保劳动者的工资增长,应当制定相应的工资增长制度。

参考文献:

[1]刘素华.就业质量:概念内容及其对就业数量的影响[J].人口与计划生育,2005,(7)

[2]刘素华.解决三农问题必须让农民工“体面就业”[J].农村农业农民:上半月,2005,(10)

[3]陈海秋.论农民工就业质量的提高与“体面就业”[J].湖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12)

[4]劳动和社会保障课题组.当前农民工流动就业数量、结构与特点[eB/oL],人民网

[5]余传贵.西方人力资本理论评析[J].财经理论与实践,2001(9)

[6]谭骆艳.农民工的人力资本投资模型分析[D].北京:北京交通大学,2006

[7]简新华、张建伟.构建农民工的社会保障体系[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5(1)

农民专业合作社概况篇4

关键词:职业教育 现代农民 教育观

发展现代农业,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对劳动者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赋予了“农民”这个概念新的内涵。培养称职合格的现代农民,是发展现代农业的关键一环。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过程中,推进现代农业建设的主体是农民,如果没有一支能够胜任建设现代农业的称职合格的现代农民队伍,我国就很难实现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根本转变。为了这个根本转变,在客观上就要求职业教育把培养称职合格的新型农民,作为担负起推进现代农业建设的一个重大任务来抓。

一、现代农业需要职业教育的参与

现代农业是资本和技术密集型产业产业,农业生产要素投入以资本和科技投入为主,生产工具完全实现了机械化作业,投入产品科技含量高(例如,良种、全价配合饲料等)。农民需要许多专业知识和专门技术,否则,他们就不会操作农业机械,也难知道种什么品种,如何种;施什么肥,施多少,何时施;如何销售自己的产品,等等。换言之,发展现代农业需要一批“职业化”的农民,他们既要有专业知识,又要有专门劳动技能,还懂得市场的经营管理。因此,在转型过程中,如何把那些只适应于经营传统农业的传统农民,培育成适应于经营现代农业的新型农民,是职业教育担负起的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所面临的一个重大课题。

新型农民必须是“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职业化农民。怎样培育这样的职业化农民,那就是“教育”和“培训”。不过,“教育”应该包括文化教育和职业教育。文化教育是基础教育,是针对整个农民群体的,其目的是为了提高整体农民的文化素质。职业教育是专业知识教育,是针对农民中的不同群体的(例如,针对种玉米的、针对种植西瓜的、针对栽培蔬菜的、针对饲养生猪的,等等),其目的是为了培育专业化、职业化农民。至于培训,主要是专业技能和新技术培训。

在如何开展教育和培训的操作层面上,推进现代农业建设的关键要素,当首推培育专业化、职业化农民。但它是一项长期艰巨的历史任务,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若各地能将有限的公益性经费用在“刀刃上”,把传统农民培育成称职合格的新型农民,则是对我国的农业转型做出了重大贡献。农民的职业教育和培训上去了,一批批称职合格的现代新农民则指日可待。

二、培养现代农民离不开职业教育

高科技要转化为产品,必须依托技术工人高超的工艺和技能,没有技术工人体能、智能的付出,再多的管理人才和设计图纸也只是“纸上谈兵”。

从初中、高中毕业回到农村的适龄青年,他们既没有学会祖辈务农致富的本领,也缺乏专业的职业技术培训,要把他们转变成建设社会主义的新型农民,只有依靠职业教育。

目前,社会上对职业教育的重要性缺乏足够认识,存在着只重视普通教育、学历教育而轻视职业教育的倾向,“唯学历教育至上”、“一考定终身”的传统思想在社会上相当普遍。反映在社会生活中,就出现了这样一种怪现象:一方面,许多大学生毕业后由于专业不对口,理论多、技能差,毕业就面临着失业,找不到工作;而另一方面,社会上许多技术岗位高薪也找不到人来做,社会上出现了钳工身价超过了硕士生、技校生比大学生好就业的情况。在这种情况下,发展职业教育就势在必行。

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是解决新农村建设急需人才的必由之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主体是广大农民,要实现新农村建设的总体目标,就需要培养大批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可以说,“没有新农民就没有新农村”。笔者所在的桑植县是国家扶贫开发工作联系县,全县45万人口,农民人口占总人数的94%。当前,我县农民存在综合文化素质偏低,科学技术知识偏低,技能较差的特点,要把广大农民培养成新型农民就离不开职业教育。据统计,桑植县每年有近9000名初中毕业生,考入高中的有3500多人,高中毕业考入大学的近千人。这样每年就有近5000名因无法接受普通教育而从初中、高中毕业回到农村的适龄青年,他们既没有学会祖辈务农致富的本领,也缺乏专业的职业技术培训,要把他们转变成建设社会主义的新型农民,只有依靠职业教育。

前不久,人事部发表的人才报告称:目前我国四类人才奇缺,其中受过职业教育有一技之长的人才需求量最大。承受着我国高新技术和一些新兴产业的蓬勃发展,很多企业,尤其是一些新办企业对技工的需求量很大,长三角、珠三角等沿海发达地区出现了农民工过剩,有一技之长的技术工人紧缺的现象。事实上,高科技要转变化为产品,必须依托技术工人高超的工艺和技能,没有技术工人体能、智能的付出,再多的管理人才和设施图纸也只是“纸上谈兵”。

三、目前农民文化的现状与发展职业教育的距离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积极发展现代农业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中明确指出,建设现代农业,最终要靠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为此,大力提高农民素质,在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现代农民就是能够胜任建设现代农业这一时代重任的新型农民。当前,我国农业正处于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型阶段。传统农业是劳动密集型产业,农业生产要素投入以劳动力投入为主,生产工具非常简单(例如,犁、锄、镰),投入品的科技含量低(例如,传统的种子、传统的肥料、简单的混合饲料等),农民不需要有多少专业知识和技术就可以完成从播种到收获的全过程。但是,由于投入的生产要素科技含量低和生产者又缺乏相应的科学技术知识,致使他们的劳动生产率非常低下,家庭的收入水平也难提高。

农民是现代农业建设和新农村建设的主体,当前,绝大多数农民缺乏实用技术,缺少必要的致富技能。大部分人文化程度偏低,增收致富的能力和素质较弱。据我对部分乡镇农村劳动力抽样调查统计,农村劳动力中37%的人文化程度为小学、文盲和半文盲,具有高中以上文化程度的只有13%。这种情况如不及时解决,将直接影响现代农业建设和新农村建设。因此,提高农民素质应成为各级政府加强“三农”建设的重中之重。只有农民的素质增强了,科技文化水平提高了,增收才有保障,致富才有基础,生活才能提高,农业才能发展,新农村建设才能推进,社会才能稳定。这就需要大力发展职业教育。

发展职业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大量的投入和长期的发展,需要有一个长远的发展规划。我县明确提出今后五年职业教育发展的具体规划,提出了“做强做大职业教育”的发展目标,计划利用三到五年的时间对全县的18到45岁的农民培训一遍,以提高农民整体素质和技能水平,造就一代新型农民。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职业教育就是就业教育。为此,我县建立完善了职业学校毕业生就业指导和服务机构,形成了就业安置网络,建立了以北京、广东、上海、长株潭为中心的四大就业基地,职业学校毕业生就业率每年都在98%以上。就业带动战略的实施,打破了职业教育发展的瓶颈,打通了出口,拉动了入口,带动了职业学校内部的一系列改革,促进了职业教育的发展。

四、新时期职业教育应树立的三种观念

(一)树立大农民教育观。目前我县农业和农村的概念和内涵均发生了变化。农业已经不再是传统的种植业、养殖业概念,而是“农、工、贸”结合,第一、二、三产业协调发展的大农业概念;农村这个概念也不是专指从事农业生产劳动和人们聚居地,而是人们从事农业产前、产中、产后的物质交换市场。因此,农民教育就应根据已经变化的新形势,树立大农民教育观,适应不同规格人才需求的要求,构建终身教育体系,把农民教育作为终身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形成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成人教育、高等教育等各类教育相互衔接、相互沟通、互为补充的灵活的现代教育体系,修建人才成长的“立交桥”,走多层次、多类别、多规模办学的路子。

农民专业合作社概况篇5

关键词:民国;灾荒;救荒

Doi:10.19354/ki.42-1616/f.2016.17.141

一、灾荒相关概念界定

一般地说,所谓“灾荒”乃是由于自然界的破坏力对人类生活的打击超过了人类的抵抗力而引起的损害,而在阶级社会里,灾荒基本上是由于人和人的社会关系的失调而引起的人对于自然条件控制的失败所招致的社会物质生活的损害和破坏。所谓“救荒”就是人们为防止或挽救因灾害而招致社会物质生活破坏的一切防护性活动。

二、民国灾荒史研究的必要性

灾荒关系国计民生,灾荒同经济、政治、文化以及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息息相关。通过对灾荒的研究,我们可以了解当时的社会。对以前灾荒的研究可归类为历史的研究,因此对于我们研究历史、把握历史进程具有重要作用。历史、现实、未来是相通的,历史是过去的现实,现实是未来的历史,因此对灾荒史的研究对今天的生活和未来的建设也很有意义。我们不可能阻止灾害的发生,但是我们可以通过对以前灾荒史的研究得到灾荒应对的借鉴和启示。对灾荒史的研究有利于我们探索灾害发生和运行的规律,我们知道规律是客观存在的,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但是我们可以认识它、利用它。通过采取积极地措施将灾荒的危害降到最低,保障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此外,灾荒与生态紧密相连,灾荒的发生意味着生态的破坏。研究灾荒史能够进一步了解生态环境恶化的历史,为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提供有益的启示、进而实现人与自然的可持续发展。

三、民国时期的灾荒史研究概述

灾荒、救荒关系国计民生,其重要性不言而喻。直到今天,灾荒依然困扰着我们。2008年殃及中国19个省份的雪灾以及四川汶川的特大地震等灾害影响着我国经济的发展、政治的稳定以及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关于民国灾荒史的书籍、著作已出版许多。通过对以前书籍的整理研究,我们可以了解那个时代灾荒发生的大致情况。对于考察以前的历史以及当代灾荒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邓云特的《中国救荒史》(1937年商务印书馆出版)是历史上第一部救荒的贯通性著作,全书除序言和附录外共分三编。第一编“历代灾荒的史实分析”,分析远古传说和殷商时代到民国的灾荒史。再现了水、旱、雪、风、雹、蝗等各种自然灾害,包括灾害发生的时间、地点、受灾的范围和程度,通过对灾荒的整理分析得出历代灾荒发展的趋势和特征。灾荒的发生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自然因素(地形、地质、温度、雨量等)与社会因素(政治的腐败、战争的频繁、技术的落后等)促使灾荒的发生。灾荒可能导致人口的迁移与死亡、战争、土地的荒废以及国民经济的破败。第二编“历代灾荒思想的发展”论述了天命主义的禳弥论、消极救济论和积极预防论等三种不同的救荒思想。第三编“历代救荒政策的实施”论述了利用巫术救荒的政策、消极救荒的政策、积极救荒的政策。在书中,邓云特对历代的灾荒史实、救灾思想、救灾措施、受灾的程度与范围等进行了汇总和论述。《中国救荒史》是我国研究灾荒的专著,在研究中国灾荒历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冯柳堂编著的《中国历代民食政策史》(1934年商务印书馆出版)是研究中国历代民食政策,仓储制度,政治经济的重要著作。全书分上下两卷,三十章,共三百余页,略古详近。上卷是上古至明代之部,共二十章,主要讲述谷物的探源,虞夏商周至明代的民食政策,灾荒的救济以及仓储制度等;下卷是清代之部,共十章,主要讲述清代的民食政策,农耕活动以及仓储制度等。我国自大禹开始揭开善政养民的序幕,粮食是根本,国家所用、私人所需都来源于农业,于是重农足食成为历代施政纲要。农村社会、农民经济成为我国的基本组成部分也成为我国的生命线,关乎我国的国计民生。前事不忘后事之师,我国对于民食的调节已有三千余年的历史,若能明白其中的道理,分析其利弊再参照现代社会的环境,学习他人的长处,斟酌损益,将主要内容编纂成册便是一本研究民食政策的著作,《中国历代民食政策史》便是在此基础上写成的。本书名称为史,内容却主要记载历代民食措施,与一般的历史不同,但不妨碍当做史料阅读。《中国历代民食政策史》对于研究特定时期的民食政策、农业经济等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农民专业合作社概况篇6

[论文摘 要]通过对合作组织的概念、类型和“经济人-道德人”理论框架的界定来解释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产生的动因,即通过利己主义“经济人”和利他主义“道德人”的假设来分析个体农户在市场的外部环境中由竞争逐步发展为合作联系、实现自组织化,并藉由社会资本进行内部规范和管理的过程。同时结合我国农民合作组织发展的历史从微观层面进行分析,为进一步促进和完善其发展提供建议和参考。 

 

目前,我国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表现出蓬勃的发展势头,共有注册组织1 5 万多个, 成员2363万户, 占全国农户总数的9.8%; 带动非成员农户3245万户, 占农户总数的13.5%。业务活动范围基本涵盖生产、加工、销售服务各领域,为农民增收的效果十分显著。同时由于2006年国家已正式颁布《合作社法》,在专项法律的规范和监管下,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正在新农村建设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1] 

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发展具有自发性和自愿性的特点,是散户经营向农业组织化专业化方向发展的产物。现有的理论多是从外部环境、市场化程度及国家政策等宏观方面来阐述其产生和发展过程。本文则希冀以“经济人道德人”的理论框架来分析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产生的动因,从而为组织效率优化、机构和制度创新提供理论依据。 

 

一、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概念和主要特征 

有关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概念的界定,我国理论界主要有以下几种主要的观点,分别从不同的角度对其进行的定义:一是指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即由从事专业生产经营的农民,在自愿互利的前提下,以农户为单位,以专业大户与技术能手为骨干,民办、民营、民受益的农民自己的组织。[2] 二是指一种新型的合作经济组织,是指实行专业化生产或经营的一种合作经济组织。[3] 三是指以某一产业或产品为纽带发展起来的新型经济组织,比较典型的是农民专业协会。[4]四是指由同类产品生产经营的农户自愿组织起来,在技术、资金、信息、购销、加工、储运等环节实行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发展,以提高市场竞争能力和增加组织成员收入为目的的专业性合作经济组织。[5] 。 

虽然对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的概念界定各有不同,但总括起来,其类型主要有以下三种:一是专业技术协会或研究会,组织形式比较灵活,合作关系一般比较松散,多数是非实体性的,主要以向会员提供技术和信息服务为主,这种类型的组织多是由原先的农业技术推广部门转型。二是专业合作社,在性质上属于劳动者的联合,管理和决策实行一人一票,分配以按交易量分配为主,合作关系一般比较紧密,多数是实体性的,是合作经济组织的典型形式。三是联合社或联合会,包括股份合作社在内,是专业合作社和专业协会在更大范围的联合和合作[6]。 

从其特征来看,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主要有如下特点:一是非成员性或开放性。专业合作组织是农民自己组织起来的组织,它不一定是以地域或社区为单元的全员经济组织。从地域看,有本村内、本乡内的合作与联合,也有跨村、乡甚至县的联合,具有地域开放性;在行为主体上,有户际间的合作,也有户与集体、企业及国有单位的联合,表现出所有制上的开放性;从成员资格上看,它并非天然地成为某一合作组织成员,而是要履行加入和退出程序,身份上是开放的。二是专业合作组织的趋利性。虽然专业合作组织坚持对内服务原则,但在经营上偏重于利益较高的非农产业的生产经营合作,在生产上,倾向于家庭经营难度较大或季节性较强项目上的合作,技术上侧重于种养业中主要盈利项目的合作。三是指管理上坚持自愿互利、民主管理等,体现在不触动、不打乱家庭承包制,自愿互利、入退自由;独立核算、自负盈亏、公平分配和民主管理;农民可以灵活地参加各种活动。 

从农民合作组织发展的过程看,其经历了专业化、组织化的过程。组织的结构也由松散型向紧密型发展。那么从微观角度出发,什么因素导致了本来互为竞争关系的经营散户趋于合作,并在具体的实践中获得了较好的组织效益和个体效益呢?本文通过“经济人”和“道德人”的理论假设,结合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发展的历史,来具体分析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形成动因。 

 

二、基于“经济人”假设的分析 

经济人假设是经济学家亚当·斯密在《国富论》中所提出,主要有以下三层含义:一是“自利”,即追求自身利益是驱动经济行为的根本动机;二是理性行为,即人们在市场情况、自身处境等一定约束条件下做出的选择和判断,并寻求利益最大化;三是只要有良好的法律和制度的保证,追求个人利益最大化的“经济人”会无意识的、有成效的增进社会的公共利益。该假设中的“理性”是指个体行动的最终目的是为了自利,并在严格的计算成本和可能的收益后付诸行动,有很强的功利主义的色彩。 

个体农户开展生产活动的主要驱动是对自身利益的追求,因此无论何种形式的合作组织都不能忽视这一原始动力。回顾我国农民合作组织的发展,建国初期开展的互助合作,对于整合个体农户资源,改善极度低下的生产力状况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个体农户的经营状况产生了差异,而片面强调公有制,产权制度不明以及平均主义的利益分割机制等原因,都极大的降低农民的生产参与度,由此导致了六七十年代合作组织的变形极端发展。此时的合作组织非但没能起到整合资源、提高生产效率的作用,反而挫伤了个体农户生产热情,使人均社会农产品产量明显下降。从微观角度来说,过快过强的推行合作制度,是无视农民在自然经济条件下的利益需求的表现。因为根据“经济人”假设,个体农民存在利己主义行为倾向。只有当成本与收益间能维持相对均衡时,理性经济人才会趋于行动。 

随着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建立,这一状况又有了很大的改观,因为这是从制度层面上对农户利己追求给予认可。制度改革保护和肯定了个体农户的利益,符合理性经济人假设中的利己倾向,因此农户才可能并可以积极调动资源,增加成本投入,以获得更佳的收益。个体农户从利己角度出发的行为,最终促进了农业经济总量的增加和农业的整体进步。 

进入市场经济阶段,理性的“经济人”交换自身拥有的资源,在价格机制的调节下逐渐形成了自由竞争。个体农户在利己主义的驱动下参与市场活动,其个体间的关系发展为竞争关系。但市场经济体制不同于以往的资源配置方式,个体农户作为经营主体需要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独自解决产前、产中和产后各环节的各种问题。对个体而言,无形中增加了农业生产的交易成本。而自然禀赋、地理位置和农户素质等差异,又使个体农户分散经营的格局表现出效率不均等性。同时,由于市场竞争的冲击和信息量大大增加,农户在利己主义的趋动下会产生很多从众、跟风的行为,谷贱伤农的情况时有发生。而且在市场秩序尚不完善时,个体农户间的联系加强,若仅从利己的角度出发会导致不规范竞争的行为,因为趋利避害的“经济人”在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的过程中,是可以动用各种稀缺资源,甚至会不择手段。这样就更加削弱个体参与市场竞争的能力,使交易成本增大,收益减少。因而,随着市场逐渐成熟与规范,个体农户已无法较好的应对自由竞争带来的诸多问题。 

由此可以看出,“经济人”的理性是有很大缺陷,即缺乏必要的道德约束。在这种利己主义理念的驱动下,是无法实现市场秩序的稳定、社会公平和社会福利的目标。同样,仅依靠“经济人”假设也无法解释市场竞争中出现的农户间的合作关系以及农民合作组织的形成,这一现象可以从“道德人”假设中得到解释。 

三、基于“道德人”假设的分析 

亚当·斯密在他的《道德情操论》中揭示了“道德人”的概念是基于人本性中利他行为的分析而提出的,其内涵同样也包含以下三个方面:一是利他,人是社会性的动物,会在后天逐渐形成和发展利他倾向;二是理性,人的理性(包括理性计算、理性的预期合理性的自我利益的追求)是现代市场经济运行的基础。人的理性行为,并不自然和必然就意味着追求个人直接利益的最大化。人的自利行为是理性的,道德行为也是理性的。 [8]因此可以将传统经济学中的理性进行扩展,即利己的行为是理性的,动机上利他的行为也是理性选择;三是追求团体“利益”的最大化。利他主义追求的是他人或社会福利的改进。因此,有共同利益的个人总是试图增进团体的利益。这个团体并不一定以组织的形式出现,通常情况下的组织只是这种团体的形式之一。 

道德人假设弱化了理性人对自身利益的追求,将道德行为同样视为理性的。这可以解释新型农民合作组织内部的协作和互助。合作组织的目标是整合现有资源,减少交易成本,以增进成员的收益。组织中的成员需要协调各方利益,不能仅从利己角度出发,还须从其他成员的角度进行考虑和决策。但过度的利他会使双方在交易时无法达到利益均衡点,也就不能产生真正的效益。个体农户客观上依然存在竞争,若仅从利他角度出发,主观上就会排斥并避免利己的行为倾向。这就将重蹈“人民公社”的覆辙,片面的追求“一大二公”,非但不能实现组织目标,还会使成员的利益受损。这意味着在市场交换中,纯粹的理性 “道德人”行为,反而不能达成交易。因此,单纯的“道德人”假设也无法阐明自生性农民合作组织的产生动因。 

根据上述分析,新型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发展是随着市场经济的建立逐步激发与完善的。而早期的人民合作社是自上而下推行的制度性产物,有别于新型的农民合作组织。要在自由竞争的外部环境下分析农民合作组织的形成动因,单纯的经济人视角或道德人视角都不足以完整地解释,需要建立更完善的分析框架。 

 

四、基于“经济人道德人”二元框架的分析 

分别从“经济人”和“道德人”假设出发,所得结果往往走入两个极端,即一方面是为谋私利而不择手段的理性经济人;另一方面是坚持利他、完全从对方角度考虑,不顾自身利益的道德人。这两种假设都只能解释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形成的某一个阶段,并不完善,需要将二者结合起来进行全面分析。这种二元框架可以表述为:在一定外部环境的约束与限制之下,自利的“经济人”行为和利他的“道德人”行为产生一种互动融合的效应,即为实现个人利益最大化,“经济人”也会采取“道德人”的行为,与此同时促进了团体利益最大化 [9]。具体而言,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分析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形成的动因。 

第一,从个体农户合作的产生来看,在市场经济的外部环境下,散户经营的个体农民参与市场行为的直接动因是为了追求自利,由此在价格机制的调节下产生了自由竞争。个体农户在自由竞争中势必要付出极大的成本,出于自利主义的追求,理性的“经济人”会寻找更佳的方式来转移或者替代竞争以减少成本支出,因而产生了合作行为。“合作”是“道德人”的行为方式,这种行为就是将个体农户间的竞争转化为组织间的竞争和组织内的合作。相比较于竞争,这种合作行为能为农民带来更多的“合作剩余”,即合作者通过合作得到的扣除成本后的纯收益与不合作或有竞争情况下得到的扣除竞争成本后的纯收益之间的差额。[10]也可以说,农民合作经济组织是在一定外部环境中,由散户经营的农民进行市场博弈的结果。 

合作的基本特征就是自利性和利他性的统一,是建立在平等、信任以及对“合作剩余”良好预期的基础上的,并借有一定的规范和契约来约束的一种社会关系。因此,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发展初期会表现出血缘化、地缘化的特征。通常是以村为单位,逐渐发展壮大,再寻求对外扩张的。据中国科协统计,1998年全国11. 56万个农民专业技术协会中,地市县级为12974个,占10%,省级和跨省区的30多个,其余都是以村为基础,在乡(镇)范围内组建和运行。根据黄祖辉对浙江省的调查,浙江省2000年底有2667家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在乡镇范围内的有2230个,占83.61%,跨乡的412个,占15. 45%,跨县的25个,占0. 94%。根据傅晨对广东省农村专业技术协会的调查,1998年镇村一级的占94%,地市县级占6%,省级的只有3个。安徽省的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中乡以内的占84. 4%,跨乡镇和跨市县组建的分别占13. 9%和1. 7%。而在成都市,乡镇内组织占94. 5%,跨乡镇的占4. 9%,跨县的占0. 6%。[11] 

第二,从农民专业合作的组织化过程来看,个体农户开展专业合作,初期规模都普遍较小,功能单一,组织的规模效应不明显,结构松散。随着进一步的发展,涌现出一些业务全面、结构紧密、制度完善的各种民间专业合作组织,并仍在不断探索更科学有效的组织形式。个体农户间的松散合作逐渐组织化,最终形成功能全面的合作组织,这一过程是利他主义自组织功能作用的结果。由于有效的市场秩序的是建立在参与者利己主义的基础上,因此利他主义就成了稀缺资源,依靠这种稀缺资源,可以将一定范围内散化的个人经济活动有效地组织起来。对于这种合作组织,从外部来看,每个成员都表现出“经济人”的特性,但在组织内部,他们又表现出“道德人”的利他倾向。每个成员努力的结果都是为了维护组织的良性运行,实现共同的组织目标。道德成为促成组织目标的内生因素,也降低了成员因目标分化而带来的摩擦成本,起到了增强组织发展的功能。 

第三,从社会资本这种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内部规范机制来看,农民合作组织都具有很强的自愿性和自发性,往往是通过血缘或地缘关系联系起来的,因此社会资本支持和促进“道德人”的利他选择。“美国社会学家詹姆斯·科尔曼在《社会理论基础》中指出,社会资本是生产性的,一个社会、组织或团体是否拥有社会资本,决定着人们克服实现这些既定目标的困难的能力;社会资本既不能依附于独立的个体,也不存在于物质生产过程之中,而是存在于人际关系的结构中的。在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中,每个成员间的利他倾向形成了巨大的社会资本,聚集了很多资源,同时这种社会资本表现为极强的相互信任和特有的内在约束规范着每个成员的行为,还可以降低成员间的投机行为、内化共同目标、减少组织内部摩擦成本,增进成员间为共同的利益进行互助、合作。由此社会资本的内聚效应为组织带来更多的经济利益。这就不难理解,本土化、自下而上形成的民间合作组织却能带来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就是源于血缘或地缘关系联系起来的个体农民之间有很强的信任感,在利他主义的作用下形成了潜在的互相监督的场域,规范着成员的行为。通过人际关系网络构建起的社会资本,能促进组织中成员的合作,实现共同的组织目标同时也增进了个人利益。

综上所述,运用“经济人道德人”的分析框架可以看出,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产生是由追求自利的“经济人”和利他的“道德人”两种基本的行为倾向共同作用的结果。利他主义的自组织功能促使拥有一定社会资本的农民,在自由市场中趋于合作来获得更多的经济利益。农民合作组织一旦形成,成员就不再是单纯的利己主义的“经济人”,组员趋向于通过努力来完善组织建设并实现组织目标。从而使松散的合作逐渐发展为功能全面、结合更为紧密的新型合作组织。也可以说,“经济人”是农民合作实现市场化并追求经济利益的驱动力,而“道德人”则是农民合作实现组织化并自发地规范内部行为、协调成员利益的内聚力。 

因此,现阶段为促进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发展,使其在农业产业化、农民增收等方面发挥更好的作用,需着重注意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自愿、公开的民主管理,在合作组织内部个体农户借由利他主义的驱动会自觉维护组织利益、实现组织目标。民主的环境利于利他主义“道德人”发挥监督和规范作用,强制性的规范和约束会增加组织内部摩擦,付出更多交易成本;二是社员的经济参与,承认组织成员追求经济利益的合理性是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实现持续发展的现实基础,符合市场经济外部条件下理性经济人的利己追求;三是自治与自立,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具有自生性的特点,自上而下的政策推行反而增大了成本投入。农村社会中的一些现实问题不易于归结到政策领域,借助社会资本等无形的道德场域和规范反而易于解决;四是成员的教育、训练与宣传,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是通过利他主义的自组织功能来逐步完善的,教育与宣传是对社会资本的强化和维护,以促进监督场域的形成和发展,实现组织内的和谐;五是社间合作,随着市场的逐步扩大,农民合作组织必然会产生跨地区发展之势,这种更广、更紧密的合作也是理性经济人的必然选择;六是关心社区,联系成员的社会资本是建立在信任基础上的,要保持这种良性的维系功能,农民合作组织在追求经济效益的同时不能忽视相应的社会责任与道德义务。我国的大部分农村地区尚属于传统的熟人社会,因此道德场域的作用表现得尤为突出,往往也较制度性的政策更为有效。 

本研究为国家社科基金项目(05bsh031)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1]编辑特稿:让农民合作组织发挥更大的作用访农业部副部长危朝安,农村经营管理[j].2006,(6). 

[2]李胜兰,我国农村产权制度改革与农村城镇化发展[m].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2004. 

[3]林坚,杨柳勇,由传统走向现代的浙江农业[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01. 

[4]赵保佑,张成智,农业产业化经营理论与实践[m].郑州:黄河水利出版社,1999. 

[5]杨继瑞,韩立达,发展我国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再思考[j].福建论坛(经济社会版),2003.(7) 

[6]李小云,左停,叶敬忠,2003-2004中国农村情况报告[r].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 

[7]王玉珍.道德秩序的经济学分析对利他行为的分析角度[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5. 

[8]韦森,著《经济学与伦理学》[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 

[9]韦森,著《经济学与伦理学》[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 

农民专业合作社概况篇7

关键词:涉税管理;农民专业合作社;税收政策

近几年来,随着国家大力扶持农业发展一系列政策的出台,各地开设农民专业合作社数量惊人。近三年,仅以东港地区,就有31家农民专业合作社办理了税务登记。农民专业合作社这种新型的经济互助组织,对于税收管理来说,是个全新的领域。如何做好新兴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涉税日常管理,已成为摆在广大一线乡镇税收管理员面前的一项紧迫性工作。

一、目前农民专业合作社涉税管理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一)大部分农民专业合作社现状

1.部分农民专业合作社设立不规范、甚至虚假办社。《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民专业合作社法》规定合作社的成员中农民占80%以上。由于农民的文化程度不高,组织能力不强,所以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实际领导者和决策者往往是企业、经纪人等,农民成员只是被动参与,这与法律、政策的本意存在着一定程度的背离。各级政府为了彰显政绩,有些企业和个人出于规避政策甚至骗取农业部门资金补贴的目的,迅速兴办了许多合作社。在这其中,我们不能否认存在为了骗取享受税收优惠政策的资格和农业部门资金补贴,而以虚假资料、虚构成员等办法设立的农民合作社。

2.专业合作社财务制度不规范,财务核算不健全。从目前东港地区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实际情况来看:多数农民专业合作社账簿设置简单,另外还有部分没有会计、没有设置账簿,会计核算非常不规范、不准确。相当一部分的账簿难以准确反映应税项目和免税项目、应税收入和免税收入。由于相关凭证不合法,也无法确认收入和费用的真实性和合法性。造成上述现象的原因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专业合作社的农民成员占到了成员总数的80%以上,这部分成员对财务核算缺乏起码的认识,大部分还是注重眼前利益,认为少支出多收益就行,甚至存在有没有账本一样可以算清楚,聘会计还要多支出的思想。受这方面因素影响,农民专业合作社内部核算想做到规范准确就比较困难。二是部分合作社的成立初衷不纯,是以追求政策支持和信贷支持、享受税收优惠政策为目的,他们不愿意核算的太清楚,甚至人为的造假账来应付管理。三是目前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具体财务核算管理还没有成熟经验,个别细节没有明确。譬如农民专业合作社同本社农民成员之间的核算应该使用何种凭证尚未以文件的形式予以明确。

3.专业合作社税收政策掌握较少,纳税意识淡薄。通过了解各地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兴办情况,每个地区都存在挂牌成立的农民专业合作社数量不少,但及时到税务机关办理税务登记较少,还有相当数量的农民专业合作社游离于正常税收管理之外的现象,这说明部分农民专业合作社纳税意识不强。笔者在与个别农民专业合作社相关人员沟通得知,有的农民专业合作社负责人竟认为农民专业合作社是农民的事,跟你税务局有什么关系?已经出台农民专业合作社免税,就不用你税务局管。显然混淆了“非纳税人”和“纳税人在税务部门监管下有条件免税”这两者之间的概念。

(二)税务机关对农民专业合作社日常监管力度欠缺

农民专业合作社概况篇8

一、河北省广电媒体对农节目概况及农民受众的基本反馈

当前,河北省有省级专业对农频率(频道)两家,市级对农专业频率两家,其他地市广电媒体分别开设了一到两档以新闻宣传为主要内容的专业对农节目,各个县电视台也辟有几档新闻及专题节目。

面对这样一个传播框架与节目序列,河北农民的信息需求能否得到满足?对此,笔者从全省11个地市抽样选择了82个县,从这82个县又抽样选择1100个农户户主进行问卷调查、电话采访与座谈,调查数据与结论概括如下。

1.传播格局基本形成,传播效果不理想。河北农民频道的表现有目共睹;地级台对农节目以新闻为主,并且由于缺少专业化的频率频道,社会影响力有限;县级电视台对农节目兼顾了新闻与专题,但由于原创节目时间短,节目质量低,更新周期慢,引不起农民注意。概括起来全省情况是,省级台对农传播有声有色,地级台节目质量一般,县级台由于缺乏经验和得力的指导,节目从形式到内容难以满足农民受众的需要。于是出现了下述现象:在被调查农户样本中,有63.95%的农民关注河北农民频率(频道),57.56%的农民同时关注国家台的“三农”节目,而对地、县电视台的关注度不足18.60%,差别较大。然而就对农节目这种对地域要求较高的节目来说,中央台、省级台的节目再精良,也是“远水解不了近渴”,而且在节目覆盖、信息适用性和针对性等方面都存在一定局限,相比而言,地、县级媒体尤其县级台具有做好对农节目更有利的地理条件和便利性,但地、县台的节目却既不“叫好”,也不“叫座”。

2.传播流程单向,缺少互动。对农节目要想真正服务“三农”,必须在节目线索、社会合作、节目互动与受众反馈等方面做足文章,打造完整的信息传播服务链条,缺少任何一环都会大大降低节目的实用性。河北省现有不少对农节目,要么是节目线索来源窄,要么是专家资源开发少,要么是闭门造车不问农民需求,要么是只管播出不问反馈,传播流程单向,与受众互动不足。

3.传播平台不力,县级台最突出。由于县级台原创节目偏少,粗制滥造的广告过多,社会公信力大幅下降,对科技致富节目的播出造成不利影响。于是出现了下面的反馈:当问及“您认为县级电视台当前最严重的问题有哪些”时,71.52%的被调查农民将投票集中在“实用节目太少”和“广告太多”上,仅有29.72%的农户对县台节目表示比较满意,有68.45%的样本表示不满意。

4.传播内容不实用,优质节目稀缺。省内不少对农节目存在如下通病:观赏性高、实用性低,专家讲解多、与农民互动少,技术少、技术应用跟踪报道更少,影响面窄、社会经济效益不突出,真正能让农民记住并广为称赞的品牌节目少之又少。在此次调查中,笔者请分布于全省11个地市的1100个农民列举自己最喜欢的对农节目,68.19%集中在中央台和河北省台,地、县级台的节目几乎未被提及。农民也给出了对现有节目不够满意的原因,61.05%的人认为“节目内容不实用”。

二、当前对农节目面临的新困难、新压力与新瓶颈

通过面向河北广电系统的调查,笔者发现,当前河北省内对农节目发展形势不容乐观,面临相对复杂的发展困境,概括如下:

1.资金投入不足。对农节目属于社会公益节目,但该类节目在制作上投入大、周期长,制作难度大于其他类型的节目,往往面临着财力缺乏的问题,因此发展相对缓慢。尤其县级电视台,长期处于自收自支的状况,开发与制作节目势必面临更严重的人财物资源匮乏。

2.市场化水平低。对农节目专业性强,制作这类节目需要采访的半径较大,耗时较长,成本偏高。而这类节目由于需要针对特定地区的特定需要,地域性、季节性强,制作的市场化率和重复使用率都很低,只能依靠自己生产,市场回报较低。

3.对专题节目开发重视不够。长期以来,媒体将对农传播的重点放在新闻宣传与文化建设上,对实用信息这类专题节目的重视度相对低。即使专业对农频率频道,对于该类节目的重视度和投入力度,也远远落后于新闻和综合娱乐节目。

4.采编队伍专业素质有待加强。对农节目采编人员虽多是大学毕业生,具有较高学历,但很少是农学及相关专业毕业,并且大多缺乏对农村生活、农业常识的了解。而农村问题的复杂性、农业问题的专业性、农民的特殊性、在农村采访的艰苦性,对采编人员的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因此亟需加强对这支队伍的专业培养。

三、河北农民对市场、科技信息的需求异常迫切

在此次面向全省11个地市农民的调查中,当问及“您最想从广播电视中得到的农业信息有哪些”时,超过75%的答案集中在“农产品价格动态、供求趋势等市场信息”、“农资信息”和“农作物培育、种植等新技术”,对“国家最新涉农政策”的选择比例为43.02%。这些数据说明,当前农民对科技致富信息这类实用信息的需求首当其冲、日渐高涨,因此,该类广电节目的增量与提质就显得异常迫切。

农民专业合作社概况篇9

一、信息化建设的总体目标

政务信息化建设的总体目标是:坚持“统筹兼顾、分布实施;统一平台、资源共享;统一管理、安全保密”的原则,以整合利用现有网络信息资源和不断完善系统服务功能为重点,尽快建成具有先进水平、能够与国内外信息高速公路接轨的信息基础设施,建成集信息开发、应用、建设、管理与服务一体化,全区上下贯通、左右联接、运转协调、便捷高效的比较完整的信息化体系,把河东区政务信息网络建设成为高档次和高水平的优秀区域性信息中心。

二、信息化建设的基本框架和主要任务

全区信息化建设的基本框架和主要任务是:建设一个中心,即河东区网络管理服务中心;实施四大工程,即河东区人民政府公众信息网络建设工程、电子政务网络建设工程、数据库建设工程和网络经济工程。

(一)建设一个中心

就是建设河东区网络管理服务中心。负责全区信息化的技术体制和标准选择,信息网络的总体设计,局域网站点设置和信息安全体系出口设置,为全区各种信息网络提供业务指导和技术服务,并对全区网络系统进行集中统一的监控和管理等。

(二)实施四大工程

1、公众信息网络建设工程(外网)

河东区政务公众信息网于20__年8月份试运行,它不仅是我区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标志,也是区内各机关、企事业单位和公众的公用信息平台。主要用于对外信息,介绍和宣传河东;公布各级政府及其部门办事程序、工作要求、工作信息、服务承诺,增强政府工作透明度,提高政府工作服务水平;公布公益事业、公用设施建设规划和使用管理情况以及其它公用信息,方便群众生产生活;逐步建设各类网上交易专业市场,如土地使用权、矿业权、林权、公用设施使用权拍卖市场等,为经济发展创造良好的网上交易平台;接受社会公众监督,吸纳对政府工作的意见和建议。河东区人民政府公众信息网是我区信息资源的重要集散地,需要各级各部门的全力密切协作。政府各部门要集中精力搞好各类政府信息、地域资源信息和当地政治、经济及文化等自身信息资源,努力把河东区政府网站建设成一个内容丰富、形式活泼、准确及时、信息量多、综合性高、实用性强、吞吐量大的“知名码头”,使其成为河东区对外开放的窗口、商业贸易的桥梁、公众教育的学校、经济发展的引擎。

(1)网络框架:以区网管中心为龙头,首先实现楼内各办公用房光纤直连;其次,计划3年内楼外部门、街道、重点企业实现光纤直连,在区内达到纵向、横向互通互连。

(2)网络内容:主要围绕为上级服务、为同级服务、为基层服务的要求,以数据库为核心,将各个数据库连接起来,实现资源共享,建立起比较完备的服务型数据库。

2、电子政务网络建设工程(内网)

电子政务是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全方位推进信息化建设的切入点和突破口,具有不可替代的示范带动作用。实施电子政务,对于各级政府加强宏观调控,增强监管能力,打破垄断分割,实现资源共享,增加行政透明度,提高行政效率等都具有重要作用,并将有效地带动整个信息化的健康发展。我区计划在外网正常运行后,尽快开通区内政府办公业务资源网。网络运行后,区委、区政府、区直各部门、各街道相互之间可以实现信息双向传递,如发送公文、表格、会议通知以及其它办公事务信息,区直各部门、各街道可以根据权限查阅区委、区政府、区委办公室、区政府办公室各类文件、区内重要会议资料、常用办公资料等信息。同时,根据上级政府安排,逐步将区内政府办公业务资源网接入全国政府办公业务资源网,实现国内政府系统办公业务的资源共享和办公信息资料网上传递;根据需要逐步推进网上交互式办公,逐步实现电子信息自动化和无纸化办公,初步建成“电子政府”。

3、河东区数据库建设工程

以市场信息为基础,以市场需求为导向,面向经济、面向社会、面向未来,重点建设经济、金融、政策、科技、教育、党务、政务、区域经济等23个数据库。各数据库从总体上分为历史年鉴(静态)和月度观测(动态)两大类。

⑴综合经济数据库。主要包括:a、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和远景目标纲要、年度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阶段性宏观经济形势分析预测等。B、全区国民经济及社会发展状况、主要经济指标的历史年鉴、月度观测;街道办事处的经济和社会发展状况、主要经济指标的历史年鉴和月度观测。C、全区改革的基本情况。分别由区发展计划局、区统计局承办。

⑵农业和农村数据库。主要包括:a、全区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基本情况,耕地、水利、林业、畜牧及农作物、农产品概况,农业技术、农业机械推广应用情况,全区农民人均纯收入的历史年鉴;B、各街道办事处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基本情况,耕地、水利、林业、畜牧及农作物、农产品,农业技术、农业机械推广应用情况,街道办事处和各行政村农民人均纯收入的历史年鉴等;C、全区气象情况,历年降雨情况,重大自然灾害情况等。由区农业局、区水务局、区林业局、区畜牧中心、区农机中心承办。

(3)工业经济数据库。主要包括:a、工业概况,包括全区工业企业门类、主导产品、市场占有、经济效益等基本情况;B、工业运行、特色工业等情况;C、技术进步、名优产品等。由区经贸局承办。

(4)个体私营经济数据库。主要包括:a、全区个体私营经济的基本情况,个体私营大户概况(含个体私营者照片)、产品、价格、销售情况,发展个体私营经济的优惠政策;B、各街道办事处发展个体私营经济的情况。由区工商分局承办。

(5)商贸流通数据库。a、全区商业网点的分布、人员等情况,市场建设情况;B、整个流通系统经营情况;C、全区物价情况。分别由区经贸局、区工商分局、区物价中心承办。

(6)企业与产品数据库。主要包括:a、全区企业的基本情况,10大企业集团的主页,包括企业概况、产品品种规格及价格目录、技术进步项目和合作意向、供求信息等;B、8个街道企业的基本情况、重点企业概况、产品品种规格及价格目录、技术进步项目和合作意向、供求信息等。由区经贸局、各街道承办。

(7)招商引资数据库。主要包括:a、全区外资企业、对外贸易、利用外资的基本情况;B、重点三资、独资等企业的概况、产品规格、品种及价格目录、利用外资和对外贸易意向等;C、全区招商引资的项目、优惠政策、服务机构、办事程序等,由区外经贸局承办。

(8)财税数据库。主要包括:a、全区财政、税务系统的机构设置及工作职能等基本情况、财政税收各项主要指标的历史年鉴、月度观测;B、街道办事处财政的基本状况、财政税收主要指标的历史年鉴、月度观测。分别由区财政局、区国税局、区地税分局承办。

(9)金融数据库。主要包括:a、全区金融运行状况、金融主要指标(具体到各金融部门)历史年鉴、月度观测;B、主要金融市场、外汇、期货、股票行情等情况;C、金融形势和运行态势分析等。由区财政局牵头承办。

(10)科技信息数据库。主要包括全区科技工作基本情况、人才科技政策、科研攻关项目、产品开发项目、科技引进项目、科研产品推广、科技成果转让及科技人才(拔尖人才)、技术市场等情况。由区科技局承办。

(11)基础设施建设数据库。主要包括:a、新一轮城市建设总体规划情况,全区城市建设概况、重点工程项目及人文景观和各街道小城镇建设的情况;B、全区交通公路网规划情况,道路、油路里程、交通运输情况;C、电力、电信、邮政、广播电视等情况。D、全区环保工作情况。分别由区建设局、区公路分局、区交通分局、区供电部、区网通公司、区移动公司、区联通公司、区铁通公司、区邮政分局、区广播电视局、区环保分局承办。

(12)土地矿产环保数据库。主要包括:a、全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土地资源、土地管理的基本情况,土地管理的主要政策法规,各街道土地利用规划和土地管理情况;B、全区矿产资源种类、分布、储量和可开采利用量,开发项目等。C、全区环保工作。由区土地分局、区环保分局承办。

(13)教育数据库。主要包括:a、全区教育概况、布局、投入、各类学校师资、在校生和教研等情况,历年输送大中专毕业生情况;各教育概况、布局、投入、师资、在校生、教研等情况,历年输送大中专毕业生情况;B、民办教育政策、民办名校概览。由区教育局承办。

(14)医疗卫生数据库。主要包括:a、全区医疗卫生防疫机构、布局、床位、设备、技术力量等情况,120建设情况,预防保健情况,医疗科研成果等;B、各街道医疗卫生机构、床位、设备、技术力量情况,行政村卫生室的分布等情况,防保情况。由区卫生局承办。

(15)人口与计划生育数据库。主要包括:a、全区人口和计划生育的基本情况(主要指标);B、各办事处人口和计划生育的基本情况(主要指标情况等),各行政村人口和计划生育的基本情况主要指标;C、区直计划生育工作的基本情况;D、计生要情、计生服务、计生信息和计划生育责任等。由区计生局承办。

(16)文体旅游数据库:a、全区文化事业的基本情况、文学艺术家介绍、文艺创作情况等;B、全区旅游资源布局、景点开发等情况。分别由区文体局、区旅游局承办。

(17)社会保障数据库。主要包括:全区职工养老保险、农村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和财保、人保等社会保障的基本情况,下岗职工基本生活保障和再就业工作等情况。由区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区民政局、财保公司、人保公司承办。

(18)党务数据库。a、党委系统机构设置、工作职能、人员编制,副局级以上干部简历;B、区委领导重要讲话,区委常委会议纪要、区委和区委办文件、《河东信息》、《党务督查》等;C、《河东区党史》。由区委办公室、区党史委承办。

(19)政务数据库。主要包括:a、政府系统机构设置、工作职能、人员编制、干部职工简历;B、区政府工作规程等规章制度;C、区政府领导重要讲话、区政府常务会议纪要、区长办公会议纪要、区政府和区府办文件、《政务信息》、《政务督查》和《参考资料》等;C、《河东年鉴》。由区政府办公室、区史志办承办。

(20)政策法规数据库。主要包括:a、国家、省、市近几年出台的主要法规、规章和经济政策;B、近几年区政府出台的农业、工业、个体私营经济、城市建设、财税、金融、对外开放等方面的规章、政策等规范性文件。由区政府办公室承办。

(21)体制改革数据库。主要包括:a、改革的指导思想、总体思路、任务目标、改制效果等;B、企业改革的基本情况;C、农村改革、教育改革及改革动态等。由区政府办公室、区体改办、区财政局、区经贸局、区教育局承办。

(22)区域经济数据库。主要包括:a、街道区划、概况(含书记、主任照片,代表本办事处特色的照片2—3张)、经济综合指标、财政、金融、乡镇企业、个体私营经济、农业、科技、城建、土地、矿产、教育、卫生、计划生育、安全生产等方面的具体情况(凡与区直部门承办的20个数据库中一致的项目,项目内容要吻合起来);B、各行政村区划、概况(含村支部书记、村委主任照片、代表本村特色的照片1张),村办企业、个体私营经济、农业、农民人均纯收入、科技、村庄建设、土地、矿产、学校、卫生室、计划生育等具体情况。分别由各街道承办。

(23)公众服务数据库。主要包括天气预报、电视指南、列车时刻、邮电服务(含电话号码、邮政编码等)、网络服务、学习园地、旅游服务等。由区网管中心承办。

4、网络经济工程。主要是积极组织企业上网交易,动员有进出口权的外经贸企业、生产企业、三资企业争取上外经贸网、因特网,开通电子信箱,使用电子邮件;争取有更多的企业加入“中国企业产品数据库”;组织企业办好自己的主页,并争取挂靠中经网等大港;积极参与国家部委等单位举办的各类网上招商活动,通过因特网、中国国际电子商务网等多种形式对外招商引资信息;大力倡导企业实施企业内联网建设和采用计算机管理系统,逐步实现生产、管理、决策智能化,抢占经济发展的制高点。

三、政务信息化建设保障措施

1、切实搞好网络组建工作。按照科学合理、节约效能的原则,组织有关专家对政务信息化建设的总体方案、具体设计方案进行规划论证。各单位要按照区政府的总体部署,及时配备本单位组网设备。要按照受益负担原则,由所有参加组网单位共同承担网络建设、维护费用。充分发挥网络整合优势,对区内机关单位现有网络要进行集中清理,能并入区政务信息化网络系统的,改造后并入,确实不能并入的,要按要求使用,不允许在因特网上传输机关公文资料。新上网络,要经区网络管理机构批准,避免各自为政,重复投资。

2、加强数据资料的收集、整理、审核、更新录入管理工作。为保证数据库各类数据和有关资料的可靠性、时效性、完整性和安全性,各单位要严格数据库管理制度,明确规定数据库的结构格式、把关审核的责任、录入处理工作的程序等,切实搞好数据的搜集、审核、处理和录入。同时要认真研究确定上网的内容和范围,做到既把能上网公布的内容都公布出去,增加工作透明度,接受社会监督,又要符合保密工作要求,保证不泄密。要转变观念,学会利用网络公布信息和采集信息,提高工作效率,扩大工作成果。

农民专业合作社概况篇10

关键词农民增收;宏观因素;微观因素;对策;河北阜平

中图分类号F323.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5739(2016)03-0334-01

abstractUsingmulti-stagesamplingmethodinvestigated12administrativevillagesand70farmersofFupingCounty,andusingdescriptivestatisticalmethodsdescribedthebasicsituationofsurveyedvillagesandfarmers,usinganalysisofvariance,multipleresponsemethod,contingencyanalysisandsoonanalysismethod,cometoaconclusionthatsurveyedvillageshavecooperativesandplantingdifferentcropshavesignificantimpactonfarmers′incomeatthemacrolevel,atmicro-levelthenumberofunhealthyandmigrantworkersofsurveyedhouseholdshaveasignificantimpactonfarmers′income,andrelevantcountermeasureswereputforward.

Keywordsfarmers′income;macrofactors;microfactors;countermeasures;FupingHebei

现如今贫困地区农民收入增长情况不容乐观,根据河北省省领导提出的关于打好扶贫攻坚战,进一步促进贫困地区农民的增收,掌握贫困地区帮扶村的基本情况,了解贫困地区农民实实在在的需求,建立起推进河北省不同贫困地区人口关于脱贫致富的长效机制,进行了扶贫调研,取得相关数据,阜平县作为此次调研的对象,它的特点是老区、山区、贫困地区“三区合一”,找出阜平县农民增收困难的原因,因地制宜地提出相应的帮扶政策,提高该区农民的收入。本文从宏观与微观2个方面,找出影响阜平县农民收入的原因,通过相关分析,提出增加农民收入的对策。

利用高中暑假时间到阜平县进行调研,本文选取阜平县作为研究对象,对阜平县的12个村进行调查,调查的内容主要包括村情调查情况报告以及调查问卷(行政村调查问卷、农民调查问卷、村镇干部调查问卷),涵盖面比较广泛,所得数据来源于这些实地的调研,数据可靠性比较高。

1调查基本情况

1.1农户基本特征

从被调查农户的年龄结构来看,调查者年龄在51岁以上的占大多数,约为41.4%,其次是41~50岁之间,占被调查者总数的37.1%,这非常符合农村的现状,因为在农村中一般情况下较为年轻的人口多数都外出务工或者上学,只有年龄较大的在家从事农业劳动,平时也兼职务工,因此这些人对自己的家庭情况以及农村现有状态了解相对比较全面。从被调查者的受教育情况来看,本次调查中缺失的案例仅为1个,有效回答个数的百分比达到了98.6%,数据可靠性比较高,观察数据的结果可以看出,在不考虑缺失个案的情况下,被调查者中接受过初中教育的达到了58%,24.6%的被调查者接受过小学教育,并且有10.1%的人接受过高中或者中专教育,只有少部分人未上过学,从而可以认为被调查者对于问卷的题目理解不会出现偏差,他们提供的信息比较准确,通过调查问卷得到的结果实是可靠[1-3]。

1.2影响因素分析

1.2.1农民专业合作社对人均纯收入存在显著性影响。研究被调查村庄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对人均纯收入是否有影响,利用假设检验方法,运用excel进行数据分析,方差分析的F值为27.691,伴随概率为0.001,远远小于显著性水平0.05,认为村里有无农民专业合作社对农民人均纯收入收入有显著性影响。

1.2.2种植农作物对农民人均收入存在显著性的影响。研究种植农作物与农民收入的关系,种植不同的农作物给出了农民人均纯收入的情况,可以发现对于种植玉米的行政村来说村里的农民人均纯收入集中在1434元以上,约占选择该选项11次的54.5%,只有很少的村落约为9.1%的农民人均收入低于967元,对于选择种植谷物的农民人均纯收入全部集中在968~1433元,对于种植花生的农民人均收入全部集中在1434元以上,对于种植薯类农民人均收入在这3个档的都差不多,对于种植蔬菜的农民人均收入全部集中在968~1433元之间,种植其他作物的农民的人均收入在968元以上,通过上述的描述分析,可以认为种植不同的农作物对农民收入存在影响,每个村庄可以根据本村的情况发展本村相对比较有优势的农作物,不能盲目种植,因为盲目种植不仅增加土地的负担,而且对于本村的发展极其不利,浪费人力、物力、财力,部分村庄可以考虑种植玉米。

1.2.3家庭成员中身体健康状况对家庭收入水平的影响。假设农户家庭成员的身体健康情况可能会影响到家庭的收入水平,但在关于回收的70份农户调查问卷当中,家庭健康状况的有效回答仅为37个(33份问卷中没有回答这个问题,1份问卷回答有误),以下的研究都基于这37份有效回答,首先把这37户家庭分为3类,分类的依据是家庭中身体不健康的人数,并根据家庭中不健康人数统计相关指标,在这有效的37户回答当中,被调查农户中没有身体不健康的人百分比达到54.1%,人均收入为5610.71元,涉及到收入结构的打工收入比例(务工收入占家庭收入的比例)约为81.43%,身体健康的家庭中务工获得的收入是家庭收入的主要来源,家中有一个身体不健康的人的百分比为18.9%,人均收入为7691.67元,务工收入比例约为8.13%;家中有2个及以上身体不健康的人的百分比达到27.0%,人均收入为3280.52元,务工收入比例约为59.44%,基于以上结果假设家里的不健康人数对家庭收入可能存在影响。

运用方差分析基于方差齐检验,根据性检验的结果可以看出,Levene统计量的值为1.78,相伴概率为0.32,大于显著性水平0.05,因此可以认为总体方差是相等的,满足方差检验的前提条件。方差检验的F值为2.047,相伴概率为0.145,相伴概率大于显著性水平0.05,表示接受原假设,即家庭当中有多少身体不健康的人对家庭人均收入没有显著性的影响,但常金良等通过个人的健康状况进行了分析,简单解释了健康对个人家庭收入的影响,而运用调查问卷回收的结果通过数据分析得出健康状况不会影响家庭收入的原因主要是样本数据太少得出的误差比较大[4-5]。

2调查结果

“三农问题”一直是党中央和国家高度重视的问题,解决好三农问题的根本就是尽最大的努力增加农民收入的问题,通过对阜平县调研数据的分析,可以得出以下结论:一是阜平县整体农户家庭收入水平比较低,大部分处于国家扶贫标准以下,只有极少数的家庭收入可以与河北省农村人均收入持平;二是通过方差分析可知村里是否建立农民合作社以及家庭当中外出务工人数的多少对于农民收入有显著性影响;三是通过多重响应交叉表以及列联分析得到种植不同农作物以及家庭当中健康人数的多少对于农民收入也存在着显著性影响。从现实情况来看,影响农民收入的因素有很多,本文只涉及到了几个突出的因素,可能分析出来的结果不太全面。

3对策

3.1加快县域经济发展,促进当地农民增收

发展阜平县特色经济(大枣)和具有优势的产业(矿石),优化经济布局,同时加强本区工业发展,扩大相应的生产规模,带动县域经济的发展,这样可以吸收农村剩余的劳动力,促进本地区农民的就业,提高人民的生活质量。

3.2实行农业产业化

产业化是作为农村经济发展必须经过的道路,可以有效促进农民增收。政府要利用本地的特色,大力扶持本地区的龙头企业,加强与京津冀企业的合作,进一步壮大农产品的生产规模。注重农民专业合作社的项目要符合本村的特点,不能盲目跟风,这样容易得不偿失,同时对于农民专业合作社注意内部管理,秉承着自我服务和民主管理的基本原则,兼顾公平和效率,必须保证贫困户的利益。

3.3加大政府对农业方面的投入

政府应该加大对于农业资金的投入力度,积极落实种粮补贴的政策,并且实地调研向农民推广农作物良种,尽最大努力提高粮食产量,政府要进一步宣传并且引导社会资金建立适合“三农”的新型金融组织,加大对农村基础设施的建设,尤其是农田灌溉,进一步发展设施农业和示范园等。

4参考文献

[1]韦鸿.资源数量、制度环境与农民增收问题[J].农业技术经济,2003(3):11-15.

[2]吴敬琏.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与“三农”问题[J].宏观经济研究,2005(6):5-8.

[3]黄祖辉,梁巧.小农户参与大市场的集体行动:以浙江省箬横西瓜合作社为例的分析[J].农业经济问题,2007(9):68-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