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地理信息科学培养方案十篇地理信息科学培养方案十篇

地理信息科学培养方案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6:04:11

地理信息科学培养方案篇1

关键词:GiS专业;核心课程体系;创新型人才培养方案

作者简介:郭恒亮(1971-),男,河南商丘人,郑州大学水利与环境学院,副教授;骆亚波(1977-),男,湖南郴州人,郑州大学水利与环境学院,讲师。(河南郑州450001)

基金项目:本文系河南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课题编号:[2011]-JKGHaD-0230)、郑州大学教研项目的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642.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0079(2014)08-0114-02

一、研究意义

自从地理信息系统(GeographicinformationSystems,简称GiS)专业诞生以来,社会对地理信息技术的要求不断增长,地理信息技术应用多种多样,GiS技术和应用得到了极大的发展。地理信息系统已经发展成为一个内容丰富的地理信息科学和技术的知识领域,包括地理信息科学、地理信息技术和地理信息科学技术应用三个相互关联的子领域。其中,地理信息科学是研究地理信息的本质以及如何将地理信息技术应用的问题,主要基于地理学科,运用哲学、心理学、数学、统计学、计算机科学和其他领域的知识和方法进行研究。地理信息技术是专门用于处理地理数据的信息技术,使用范围广泛,涉及数据获取、数据存储和操作、数据分析,以及数据的显示和输出。

目前有500多所高等院校开设了GiS专业和相关的课程,已培养了一大批各个层次的GiS人才,为我国的高科技事业做出了重大贡献,清华、北大、武大、浙大、南大、北师大等国内著名高校,都开设了地理信息系统相关专业。在河南,郑州大学、河南大学等10所高校有GiS专业。就GiS专业的教学水平以及毕业生的质量来讲,河南省处于全国中下游水平。因而,大力提升地理信息科学的教学与科研水平,加强学科建设,优化课程体系,对于高校资源配置、丰富GiS专业人才结构层次、提高GiS人才水平、推动中原崛起以及完善地理信息学科体系、促进我省向全国一流高校发展都具有重大意义。

我国各高校开设的GiS专业中,所依托的专业各种各样,有测绘类、地理类、管理类、计算机类、环境类、水利类、建筑类等,一方面说明GiS的应用广泛,另一方面也给课程体系的制订提出了问题。在查阅大量培养方案后发现,所有高校GiS专业中的课程体系,没有任何两个院校完全一样,这就给GiS专业的学生带来很多疑问,也给学生进一步深造(考研、考博)带来了麻烦。基于此问题的出现,本课题考虑用“平台+模块+课程群”的模式进行解决,主要解决了GiS专业核心课程的问题,同时体现各高校的特点,为各高校的GiS专业核心课程体系的制订和创新型人才培养方案的制订提供模板和借鉴,因此本课题具有很高的研究价值。

针对我国GiS高等教育的大背景和郑州大学(以下简称“我校”)GiS专业学科背景的实际情况,结合前一段水环学院新的教学改革方案研讨与实施的情况以及笔者多年来的教学经验,就跨学科GiS专业课程体系改革的指导思想、培养方案制订、课程体系配置、跨学科内容的优化与整合、专业教学环境的优化提升和教学方法等方面进行较为深入的研究。立足我校,面向全省,覆盖全国,为高校GiS学科核心课程体系的改革和创新型人才培养方案的制订提供借鉴和指导意义。

二、现状分析

就其学科而言,它是地理学、计算机科学、测绘科学、空间科学、信息科学、管理科学为一体的新兴的边缘和交叉学科,它的学科发展与高校GiS教育息息相关,培养学生质量如何与高校课程体系的优化有直接的关系。

随着GiS理论、技术方法的进步和社会需求的不断拓广,GiS的应用早已渗透到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到目前为止,GiS从最初的资源管理和土地规划到几乎所有与空间信息相关的领域,如商业、国防、电信、教育、工程、环境、政府、卫生、资源交通等,取得了明显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GiS综合性很强,需要很多其他学科知识作为基础。因此,高校GiS专业的人才培养不应再是单一型,应以培养创新型人才为目标,要求学生不仅要有坚实的理论基础、良好的专业素质、宽阔的知识及对整个GiS有全面的了解,而且要尽可能多地了解相关学科和交叉学科。

目前我国GiS产业不断发展壮大,从业人员已经超过40万人,产业规模已经超过1000亿元,这是对行业内包括遥感、GiS、全球定位技术等在内的地理信息工业的一种广义的理解。社会对GiS技术和应用的需求日益增加,GiS科学和技术日益发展,学科日益成熟,原有的知识体系已经远远不能适应社会以及GiS科学和技术的发展要求,急需建立新的GiS专业核心课程体系和新的人才培养方案。

在国外早就开始了GiS核心课程体系的建立,1994年成立的UCGiS,一直致力于支持地理信息科学研究团体的工作,通过GiS的开发促进GiS教育界更广泛的共识和更加高效的工作。1998年成立了GiS模板课程工作组,2003年工作组了稻草人版报告,提出了核心体系的初步方案和人才培养模式,随后经过不断的探讨、修改,最终于2006年正式。地理信息科学与技术核心知识体系的工作和高校人才培养方案才开始逐步展开,逐步深入。

在国内相关人士和高校有关专家也在关注GiS核心课程体系和创新型人才方案的培养。北京大学遥感和地理信息研究所邬伦教授、美国东密西根大学地理系主任、地理研究所所长谢一春教授的积极促动下,翻译完成了《地理信息科学与技术知识体系2006》。此后,GiS学术会议上展开了GiS核心课程体系和人才培养方案的探讨。2006年、2008年两届高校GiS论坛上也提出了GiS核心课程体系和人才培养方案建立的探讨,直到2010年第三届高校论坛上“关于组建GiS核心课程体系与人才培养方案”的倡议书,着手建立全新的GiS核心课程体系和新的人才培养方案。到现在为止,在GiS核心课程体系和人才培养方案方面还没有真正实现统一。本研究基于我国目前的现状,根据郑州大学GiS专业10多年来的教学研究情况提出了本课题研究,力争为我校GiS教育,乃至全国GiS教育的发展提供范例。

三、建设内容

以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为基本出发点,对核心课程体系优化配置、基于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型教学环境构建、课程体系教学团队和教学方法四大主题进行深入研究与实施。借鉴国内外创新人才培养的理念,从我校的实际出发,进一步明确GiS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思路;研究制订多种人才模式的培养方案,明确各种人才对知识、能力和素质的要求;另外结合国家与河南省政策,重点培养创业型GiS人才。建设内容如图1所示。

1.以培养多种人才模式为目标,构建核心课程体系

坚持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整体优化的原则,根据GiS专业的特点制订培养具有理论分析、GiS工程应用、GiS软件开发等类型的人才培养方案。按照平台加模块的方式设计课程教学计划,灵活设置专业方向,增加选修课比例。同时应培养学生的创业意识和创业知识重点培养创业型GiS人才;按照基础实践、专业实践、综合实践和创业实践的方式设计实践教学体系,重点在于建立校内实验教学平台、科技示范园区实践创新平台和社会生产创业平台。具体目标由原来的“公共课、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体系,优化为“平台+模块+课程群”体系,并对诸多课程进行了整合和优化,包括GiS跨学科内容的整合与优化。GiS专业不是与相关学科若干课程的叠加,应该是在信息科技背景下的有机整合,培养学生利用地理空间思维和GiS方法解决问题的能力,构建统一的核心课程体系。

2.构建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教学环境

从理论分析、GiS工程应用、GiS软件开发的三种人才培养模式出发,加强“校内教学基地――校外教学基地――企业实践基地”的创新型教学环境,进行“三阶段培养”的人才培养,将校内GiS、数学、计算机等本科专业的理论基础进行整合,发展课程体系的基础平台。另外将多工程专业实验室进行整合,组成专业实验平台,负责校内实验教学、科学研究及对外开放等服务功能;加大校外基地建设,包括野外测量实验等校外教学实验基地,强化实践教学,不断提高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的实际理解,建立企业实践基地,开展科学研究活动,培养学生的创业精神。或通过校企合作,解决资金投入与发展的瓶颈问题,提供教学资源、派遣与培养师资、基地实训、企业实习与就业等完整的人才培养链。

3.注重教学团队建设

以学校实习本科生导师制为契机,组建适合本专业发展的教学团队,以培养高素质的GiS综合人才作为目标。教学团队以教学专家、科研专家、企业专家为核心,由专业带头人、骨干教师、合格教师呈梯队,由课程负责人、主讲教师、助理讲师呈梯队组建课程教学团队,使老、中、青年教师,企业教师和学校教师,高学历教师和其他学历教师互相学习,互为补充,完善GiS教学团队的组成结构。具体目标应是形成一支以教授负责为主,并按一定比例配备辅导教师和实验教师的教师专家,满足结构合理、人员稳定、教学水平高、教学效果好的特点;为培养学生研究创新能力,应形成一支以科研能力较强的专家进行科研等方面的教导;最后,寻求相关GiS企业的高端人才形成企业专家。

4.强化教学方法研究

采用“学生导向”的办法加强GiS教学方法和手段的建设,即课程教学方面主要以启发为主的教学模式,着重培养学生的自我思考和团队合作精神,鼓励建立长期的本科生导师制,并吸取国外相关的先进教学理念。同时发扬教学团队的优势发展精品课程和优秀课程能够体现现代教育教学思想,能够促进学生全面素质的发展,改革学校育人环境,有利于带动高等教育教学改革。使用先进的教学方法和手段,相关的教学大纲、教案、习题、实验指导、参考文献目录等要上网并免费开放,实现优质教学资源共享。

四、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1.核心课程不统一的问题

地理信息专业属于多学科交叉性,交叉的学科差距大,知识点分散,涉及课程多且繁杂,开设课程五花八门,核心课程也不统一,给学生和教师带来很大的疑惑,特别是学生考研、考博中带来了很大麻烦,本研究力图从地理信息专业的学科与技术特性,建立即符合教育基本规律,又能体现专业特色的核心课程体系。

2.核心课程应具有的教学内容

本专业知识更新快,新理论、新方法层出不穷,所以核心课程的教学内容存在着“夯实基础”与“紧跟前沿”的矛盾,核心课程的教学内容对知识单元的取舍、知识点的覆盖等要有前瞻性和基础性。由于应用领域的广泛性,核心课程的知识体系应具有普适性、可操作性。

3.人才培养方案中如何体现创新性

地理信息系统专业从诞生到现在,就不断在创新,其应用领域由原来单一的资源和土地利用,到现在应用到国民经济的各个行业,其技术和方法不断在创新,创新是GiS专业的灵魂。GiS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如何体现学生的创新性,是一个难题。本研究从人才培养方案的制订中打破原来方案的禁锢,提出以“校内教学基地――校外教学基地――企业实践基地”构建创新型教学环境,改革GiS理论教学模式,加强学生创新意识,强化实验教学,提高学生动手能力与创新精神,以项目为驱动,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性,把创新学分(10个)作为学生的必修学分。

五、实施方法

研究方法主要是利用调查分析法、基于Swot(优缺点及机会与威胁)与层次分析方法。

第一,调研分析方法。本课题首先对国内外GiS专业现有的课程体系、人才培养方案、教学方法、团队建设等情况进行充分调研基础上,了解其他高校和研究机构的情况,比较分析其是否具有合理性,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第二,问卷调查法。制作调查问卷,在课程设置、培养方式、创新方法等方面进行问卷调查,问卷发放人员主要包括高校GiS专业教师、研究人员、开发企业、使用单位、毕业学生、在读学生、社会人员等,通过问卷方式了解学生最需要哪些课程,教师最注重哪些方法、社会最需要哪方面人才、企业最喜欢有什么样才能的学生。

第三,应用Swot分析与层次分析方法进行课程体系配置的优化。Swot分析法即态势分析法,Swot四个英文字母分别代表:优势(S,Strength)、劣势(w,weakness)、机会(o,opportunity)、威胁(t,threat),Swot分析法被用于企业战略制订、竞争对手分析等场合。将该方法用于GiS课程体系优化配置,有助于学院将内部优势与外部机遇有机结合,趋利避害,或变内部劣势为优势,变外部威胁为机遇。另外,进行定量化研究,分析不同课程体系优化配置后的效果,应用层次分析方法确定多种因子权重,从而更有效地进行GiS课程体系优化。

六、结束语

构建GiS专业的核心课程体系和制订创新型人才培养方案。从核心课程体系的构建、课程体系优化配置、基于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型教学环境构建、课程体系教学团队和教学方法研究五大方面进行深入研究与实施。保证多样化的课程群能反映各学科背景下的特色,课程体系注重培养学生基础、技术与能力,分层次,重个性,面向产业、市场和社会,增强学生的就业能力和进一步深造的创新能力,使各高校GiS专业有一个统一的核心课程体系和符合本学校的创新型人才培养方案。

参考文献:

[1]王金鑫,郭恒亮.3S高新技术学科的特点与教学方法探讨――以郑州大学GiS专业为例[J].地理信息世界,2010,(6):10-19.

[2]郭恒亮,贺添.地理信息系统专业精品课程建设的思考[J].中外教育研究,2011,(3):14-15.

[3]秦其明.中国高校GiS专业核心课程设置问题的探讨[J].地理信息世界,2003,(4):1-7.

地理信息科学培养方案篇2

关键词:信息检索教育;信息检索;信息素养

1信息素养课程在大学生信息素养教育中的重要作用

1974年,美国信息产业协会主席保罗泽考斯基在美国图书馆与信息科学委员会的报告中首次提出“信息素养”的概念。1989年,美国图书馆协会将信息素养描述为:“具有信息素养的人能够判断何时需要信息,并懂得如何去获取、评价和有效地利用所需的信息。”[1]《信息社会在行动,图书馆亚历山大宣宣言》指出:“信息素养是终身学习的核心因素”。[2]而培养信息素养的最直接、有效的途径是信息检索有关课程的学习,[3]信息素养课程教学在大学生信息素养培养中具有重要地位。信息素养教育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环节之一,是培养学生综合运用信息检索知识与技术解决具体问题能力的重要手段。高校要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就必须培养学生具备一定的知识结构、获取信息与评价信息的能力,这些培养都离不开信息素养课程。信息素养教育是伴随学生知识学习和今后工作生活的一个长期教育过程,因此在学习阶段接受系统的信息素质课程教育对于今后的工作和生活是十分必要的。

2高校信息检索课程教学现状

当前,我国高校信息素养教育形式多种多样,教育对象、教学内容灵活多样,大多数高校将信息检索课做为选修课程,部分高校做为本科生培养的必修课程,但少有高校将其纳入到研究生必修课程安排中。[4]作为西藏地区高校之一,西藏大学的信息检索课教学现状,不容乐观。首先,信息检索课称目前并未列入我校本科及研究生培养方案;[5]其次,即便开设信息检索课的教学单位,也仅为某几个班级开设;第三,信息检索课程没有专职授课教师;第四,信息检索课程没有专门的教研室。根据西藏大学信息检索课程教学现状,结合相关教育教学理论知识,借鉴内地发达地区高校在信息检索课程教学中的成功经验,本文提出以下提升高校信息检索课程质量的策略:以教育部“信息素养教育标准与评价体系建设”为契机,结合西藏大学课程建设规划,积极统筹,建设适合西藏大学发展现状的信息检索课程框架,制定系统的信息素养培养方案,按照相关规定,在全校范围内开设必修信息检索课程,并设计好《信息检索课》的基本教学框架,采用适合的教学方法,并在此基础上积极组建一支专业的信息检索师资队伍,同时,鼓励授课教师撰写相关教材。

3高校信息素养课程质量提升策略

针对西藏大学信息检索课程教学现状,本文提出一下几点意见:根据我校实际,制定系统的信息素养培养方案,争取在全校范围内开设信息检索课程,并设计好《信息检索课》的基本教学框架及适合的教学方法,积极组建一支专业的信息检索课程教师队伍。

3.1制定信息素养培养方案

3.1.1了解教育部有关的规定和政策

在教育部和高校图工委的重视下,信息检索课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手段不断地与时俱进,由最初的注重培养学生如何利用图书馆、使用各种文献资料,发展到今天注重数字信息和网络资源等的综合检索与利用能力。2015年2月,aCRL了《高等教育信息素养框架》,[6]该框架在国际范围内引起了强烈反响,我国也在此之后由清华大学图书馆和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图书馆牵头,成立了“研究制定信息素养教育标准和评价体系”工作组,并与2016年3月8日在沈阳师范大学图书馆召开第一次研讨会,会上公布了“全国高校信息素养教育实践现状”,会后初步完成信息素养课程的框架大纲,并计划于2016年年底完成全部的“信息素养教育标准与评价体系”的全部工作内容。这些文件为中国高等学校开展以文献检索课为核心的信息素养教育实践提供了政策依据和规范准则,有效推动了信息素养教育的普及和发展。

3.1.2了解信息检索课程的基本情况

了解信息检索课程的基本情况是制定信息素养培养方案的基础。利用外出培训和参见信息素养教育研讨会的时机,调研区外高校,尤其是知名高校和知名信息素养教育教师的课程设计和授课方法。在系统学习信息检索教学内容的同时,分析和掌握其信息检索课的基本授课内容,从而选择适合我校学生的教学内容,充实教学内容。

3.1.3信息素养课全面纳入本科生培养方案

将信息素养课全面纳入本科生培养方案是信息素养培养方案更好实施的一个重要保障。笔者翻阅了西藏大学全部的本科和研究生培养方案,发现并未将信息检索课或相关课程纳入培养方案中,从而在各院系所开设的课程当中,甚少见到信息检索课的身影。今年,借着学校重新修订学生培养方案的契机,在西藏大学第五届第二次教职工代表大会上,正式将信息检索课纳入培养方案作为一个议题向大会提出。希望信息检索课教学受到学校各部门和所有院系的重视。因此,按照教育部规定,通过多渠道、全面了解目前知名高校信息素养课程的授课情况,结合我区、我校校实际,制定和开展适合我校的信息素养教学方案是十分必要的。

3.2制定科学的信息素养课程内容

结合信息素养课程大纲要求和我区、我校实际情况,制定信息检索课程的具体教学内容,并针对开课院系及专业、年级情况,有针对性的调整本课程在不同院系和年级的教学重点内容。

3.2.1取舍基础知识讲授内容

区别对待信息检索作为选修课与必修课的情况,专业信息检索课程授课时应增加信息素养专业基础的授课内容,非专业课则应适当减少信息素养专业基础的内容,淡化理论知识,突出具体检索系统和检索结果的处理及利用能力的培养。将信息检索理论知识进行整理和提炼,不过分讲授,注重有针对性的各种文献类型检索实例,既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检索活动的实用价值。同时,针对不同专业的信息检索课授课,应具有专业倾向性,更多的注重本专业方面的信息素养能力培养,如社科科学专业注重社科类文献信息的信息素养培养,医学专业侧重于医学文献信息素养学习。

3.2.2有针对性地设计上机实践课内容

结合学校现有电子资源,及时进行信息检索教学内容的更新,有针对性的进行计算机检索实例教学。我校不断加大电子资源购买力度,学生可利用的数据库种类和数量在不断变化,因此在教学实践中以我校已有的数据库资源进行有针对性的讲解,让学生了解数据库资源利用的基本原理与技巧,同时,注意培养学生在利用数据库资源时的信息检索、结果处理及文献利用的意识。并结合所讲授理论,制定相应的检索作业,及时让学生进行上机操作实践,将所讲授的内容通过实践内化成自身的检索技能,提高检索能力。这样有针对性地设计教学内容,既可以达到对现有电子资源的充分利用,又可以使学生在今后遇到新的电子资源时举一反三,培养学生的检索素养和检索意识,从而达到信息素养教育的教育目的。

3.2.3制定合理的教学重难点

由于开设课程的年级不同,需要完成的培养目标亦不尽相同,故信息检索课程应与学校专业各阶段培养设置结合,使教学内容更具针对性。案例一:财经学院为财政专业大二和大四学生同时开设信息检索课,均在开课之初将学生进行分组,每组不超过6人,分组贯穿整个学期的教学课程,大家合作完成所有信息检索课程练习和作业,期末进行综合评比。大学二年级的学生,以本科阶段的专业的理论学习为主,故而在授课过程中,更多注重的是信息素养意识和信息收集整理及利用能力的培养,注重信息检索基本能力培养,如确定关键词、数据库选择、检索手段等,同时引导学生利用各种网络平台和渠道进行学习。大学四年级,处于本科最后一个培养阶段,此时正处于毕业设计(论文)的写作阶段,故在对其的教学中,除讲授基本的信息检索理论和方法与信息资源的检索和利用外,增加论文写作指导的比重,与学生的毕业设计(论文)密切结合,即更加侧重资源检索与利用在论文写作中的作用。

3.2.4灵活改变教学内容

首先,因地制宜,安排教学内容。西藏大学在拉萨市有三个校区,由于历史和所处位置的关系,有些校区学生对于西藏大学整体图书馆资源了解较少,因此在授课过程中,针对这一部分学生,可以增加对于西藏大学图书馆资源利用部分,即高校图书馆资源的利用部分。以便使学生可以充分了解和利用本校的文献资源。有些校区并没有普遍开通校园网络,针对很多学生利用校园网络比较困难的现实,在授课过程中增加公共图书馆资源利用的授课内容,鼓励学生积极利用公共图书馆的电子资源。[7]其次,因时制宜,更新教学内容。随着文献载体和信息技术的进步,信息检索课程应及时更新教学内容,使课程发展适应时代的需要。如将讲授重点从传统的印刷型检索工具的利用为主转变为以网络信息资源检索及利用为主,以适应文献资源类型发展的趋势。第三,因人制宜,调整教学内容。大学生特别是民族地区的高校学生,学生的知识结构、接受能力都有不同程度的差异,教师进行信息检索课程时一定要注意不同学生尽量采取不同的知识点与检索方法因人施教。

3.3选择适当的教学方法

随着高等教育环境的新变化,人们接受信息的环境更加多元化和复杂化。因此,在设计教学计划时,既要做到广泛吸收别人的先进经验,了解先进教学理念,又要做到结合客观条件,制定适合实际情况的教学方法。在信息检索课授课过程中,以课程具体内容为依据,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是十分必要的。这里仅提出几种简单的教学方法:

3.3.1发挥传统教学法的优势

传统授课以讲授为主,讲授法是教师最早使用,应用最广的教学方法,教师可以通过口头语言向学生陈述事实、解释概念、论证原理以及阐明规律等,这种方法既可以传授新知识,也可巩固旧知识,同时也是其他教学方法运用的基础。此方法可用在信息检索理论与检索方法与技巧等专业理论部分,通过教师讲授,是学生掌握信息检索的基本原理与检索方法。

3.3.2实践操作与案例教学相结合

理论学习与实践相结合,传统教学模式与实践教学相结合,相互促进,提高实践操作在课堂教学中的学时比例。及时在课堂讲授信息检索的基础知识后开展上机实践,通过具体生动的案例教学,即巩固了基本知识,又可举一反三,使学生可以更好的将信息检索知识应用到学习和生活中。实践是真理的检验标准,理论对实践具有指导意义,学习的目的在于应用,要使学生充分把握和理解信息检索理论和各种检索技巧,仅靠教师的讲解是不够的,应及时进行信息检索理论和方法的实践操作,使学生对理论有更深刻的认知。针对这一认知,将信息检索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学时比定为1:1,实践教学主要的方法有在线教学法和案例法,实践教学正是一种能够迅速提升信息检索技巧的有效方法,它增强了课堂教学的直观性和生动性。而案例法,是从学生已有的毕业论文中选取典型案例,围绕这个实际的研究方向讲解如何进行课题分析、如何实施检索、如何通过检索结果分析该论文需要的文献材料及文章的组织结构之间的关系等。案例教学法,引导学生积极思维,提高学生围绕特定主题制定检索策略的能力,有效的培养了学生对于专业信息检索能力以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3.3积极引进嵌入式教学方法

信息素养教育是一门综合性素质教育。[8]要把信息检索教学渗透到每一门学科教育中去,让信息检索促进其他课程学习。积极进行教学方法改革,在信息检索课教学中引进嵌入式教学方法。在信息检索教学实践中,目前嵌入式教学有两种方式:一是在信息检索课程中嵌入专业方向信息检索的方式;一是在专业课程中,嵌入信息检索教学方法内容。其中,第一种方式可以弥补泛泛的信息检索课程,专业性针对不够的问题;第二种方式可以为学生提供专业信息集中查找渠道的问题。案例二:财经学院会计本科班信息检索课程(由信息检索专门教师授课),在第五周邀请会计专业老师走入课题,讲授“会计专业信息检索实例”,第十一周邀请财经学院老师讲授“财经专业毕业论文/毕业设计写作中的信息查找”等专题讲座。案例三:文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开设古代汉语课程(由古代汉语教研室教师授课),在第十三周和十四周邀请信息检索专业教师讲授“社科类专业文献检索”和“古典文献数据库及其应用”等专题讲座。

3.4培养专业稳定的教师队伍,建立完善的教材体系

教师是教学的主题,教师素质高低直接影响教学效果,信息检索教学需要构建一个稳定、专业的教师队伍。信息检索课程是一门综合性课程,对教师要求相对较高,不仅要有良好的信息素养,精通信息检索各类知识和技巧,熟练掌握计算机应用,甚至较高的外语水平,并且对于各学科专业知识和专业检索知识有较高的水平。针对不同学科进行信息检索教学,就需要不同的学科背景作为依托,如医学专业信息检索、理工科专业信息文献检索、法学专业信息检索等。目前我馆正在积极推行学科馆员服务,可以将两者有机的结合起来,培养一批具有各学科背景的专业信息检索教师,并在时机成熟之时在我馆建立信息检索教研室,以便大家共同探讨信息检索课程教学问题,研究并制定适合我校实际。符合各专业需求的信息检索课程设计,并对教学内容进行整合,编写教材或讲义,促进我区信息检索教学能力和水平的整体提高。

地理信息科学培养方案篇3

我国档案高等教育应对电子政务的机遇和挑战做出了积极的反应。一段时期以来,高校档案学系或改名为档案与电子政务学系,或新设独立的电子政务专业,或在原有的档案学专业基础上,增设与电子政务相关的课程。根据笔者网上调研和统计,我国高校一般在公共管理学院(如湘潭大学)、信息资源管理学院(如中国人民大学)开设电子政务或政务信息管理类本科专业,有的高校如浙江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北京大学、国家行政学院设立了电子政务研究所(或电子政务研究中心),还有的高校如武汉大学信息管理学院档案学系改名为档案与政务信息学系,增设了与电子政务有关的课程。此外,在全国25个档案学硕士点中,至少有7个硕士点招收电子政务信息管理方向的研究生,它们分别是:武汉大学、四川大学、山东大学、苏州大学、南开大学、河北大学和湘潭大学。那么,国外高校的档案高等教育是否也有类似的变化呢?根据笔者对欧美高校档案学高等教育现状的调研,尚无在图书情报档案学教育的基础上新设电子政务专业或明显增设电子政务相关课程的个案。至少在当前,档案学专业在培养目标、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方面向电子政务和政务信息管理方向的延伸属中国档案高等教育所特有,分析其主要原因有二:

其一,中国自1999年开始的政府上网工程以及在电子政务的推进过程中对政务信息资源的整合和组织存在迫切的人才需求,而在此之前,我国高校没有对口的专业培养该领域的专门人才,因此,在政务信息管理领域存在较大的人才缺口。

其二,在政府部门,现行文件和档案是政务信息的主要承载,档案工作者的职业素质和工作效率直接影响到政府信息资源管理的效率。因此,从文件与档案管理角度开展对政务信息管理的研究并培养该领域的专门人才成为中国档案学高等教育的一个新领域,体现了我国档案高等教育的时代特色和社会需求。

我们在充分肯定我国档案高等教育的社会敏感性和改革精神的同时,必须冷静地思考档案学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和课程体系设置问题,不可盲目砍掉档案学专业课程而轻易增设政务信息管理类课程。在进行专业调整和课程体系改革之前,我们须明确档案人员在电子政务中的职责和任务,在此基础上定位档案学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调整课程体系。

电子政务环境下档案人员的职责和要求

电子政务环境下档案人员承担更重的责任,面临更严格的业务要求,这对我们档案学专业教育的定位及课程体系改革提出了挑战。

一、电子政务环境下档案人员的职责

在传统的政府管理模式中,机关档案人员的主要职责是管理已经归档的文件,不参与文件的制发和流转过程,文件管理与档案管理之间有着明确的界限。随着办公自动化的普及、电子政务由最初的政府上网到政府网上办公的推进,文档一体化成为提高电子政务文档管理效率的必要途径。文档一体化是电子文件全程管理和前端控制的基础平台,要求档案人员从后台走向前端,即在文件产生之初就介入其中,在电子政务文档管理系统的设计阶段就提出档案化的设计思想和设计要求,其目的是保证电子文件在产生、流传过程中的真实性、完整性和有效性,从而保证归档管理的电子文件是可信的,日后可作为法律凭证和依据。这种做法可能会加重文件流转的负担,影响文件管理的效率,但是,却有利于保证电子文件的真实性、完整性和有效性,为电子提供稳固可靠的信息保障。据此,电子政务环境下档案人员应承担如下主要职责:

1、档案人员不仅要承担归档电子文件的鉴定、接收和管理工作,还必须介入文件管理。

2、档案人员需要加强与政府职能部门、电子文件管理系统设计者、文档管理软件开发人员之间的联系和合作,对于系统设计开发和运行等各个阶段的文件管理提出详细的要求和建议,积极对电子文件的管理实施前端控制和全程管理。

3、档案人员应加强与文书人员和业务人员之间的交流,监督和指导文件的生成、流转。

4、档案部门应明确提出电子文件的归档标准和要求,保证归档电子文件的质量。

5、档案人员应借助电子政务平台,进行档案信息的、查询、提供利用等社会化服务工作。

二、电子政务环境对档案人员的要求

电子政务环境下,档案人员必须胜任政府电子文件的归档和管理工作,保证电子文件的真实性、完整性和有效性。要做到这一点,档案人员应达到如下要求:

1、了解电子政务的基本原理和电子政务流程。

2、熟悉电子政务环境中电子文件的生成和流转规律。

3、严格遵行电子政务环境中的电子文件归档要求和管理规范。

4、能够熟练应用现代技术,具有信息化办公能力和文档处理能力。

电子政务环境下,政府信息资源的采集、组织、、存取、传播以及载体形式和管理方式都发生了变化,如何高效、安全地对政府信息资源进行组织、管理和开发利用,档案工作者负有艰巨的使命。在电子政务环境中,档案工作者必须对电子政务基本原理、电子政务系统框架等有所了解,除了掌握档案管理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外,还必须具备管理学知识、电子政务基础知识和现代信息技术技能,以及组织协调和沟通能力。

电子政务专业人员与电子政务环境下的档案工作者有明确的分工,他们的岗位、职责和工作任务各不相同,对知识结构和能力素养的要求也不相同,但都需要对彼此的工作内容有所了解。档案人员主要肩负电子政务文档管理的职责和任务,他们必须具备电子政务的基础知识,掌握现代信息技术,能够为电子政务提供高效、安全的信息资源保障。电子政务专业人才则主要负责电子政务系统设计、系统管理、技术开发等核心工作,他们必须熟悉电子文件管理的基本要求和规范,具备对电子文档的处置能力。

电子政务专业人才的培养模式及高校档案学专业的定位

到目前为止,我国培养电子政务专业人才的模式有如下几种:第一,在公共管理学院或信息管理学院下新设独立的电

子政务本科专业。电子政务专业人才在知识结构和能力素养方面都有很高的要求,只有设置独立的电子政务专业,进行专门的电子政务教育,才能培养出合格的专业人才。从教师的知识结构,以及“电子”和“政务”二要素来看,电子政务专业依托于公共管理学院或信息(资源)管理学院各有其优势,但由于管理体制等因素的制约,学院联合培养的模式还不多见。第二,通过对档案学系进行改名、增设电子政务方向课程、调整档案学本科人才培养目标和培养方案等一系列措施对已有的档案学专业进行改造,向电子政务信息资源管理方向拓展。第三,在档案学、图书情报学等硕士点、博士点设置“电子政务”或“政务信息资源管理”研究(招生)方向,培养电子政务、政务信息资源管理的高级人才。

第一种模式和第三种模式无可争议,而第二种模式须慎重考虑电子政务环境下档案学专业的定位问题,以及档案管理与政务信息管理在档案学本科专业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中的权重问题。一方面,档案学专业向电子政务信息资源管理领域的拓展具有先天的优势,因为文件和档案是构成电子政务信息资源的基础,档案学专业教育必然要考虑电子政务对档案专业人才在知识结构、能力素养等方面的要求,以及档案人员应承担的职责和任务。档案学系无论是否改名,在人才培养中都必须考虑电子政务环境。在档案学专业培养目标、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中,要将文件档案管理理论与电子政务相关理论相结合,将文件档案管理的方法和技术与电子政务方法和技术结合,将文件档案管理流程与电子政务流程结合,培养能够胜任电子政务信息资源管理需要的档案专业人才。

另一方面,电子政务环境下,档案学专业的培养目标和课程体系应坚持档案学专业特色,从文件与档案管理角度考虑电子政务信息资源的管理策略和解决方案,切不可放弃原有的档案学教学基础而盲目增加电子政务方向的课程。理由是:由于师资力量、教学资源以及专业的限制,在档案学专业基础上不可能培养出具有复合知识结构和高信息素质的电子政务专业人才,只有通过设置独立的电子政务专业,配备相应的师资力量和教学资源,才能全面培养电子政务专业人才。如果仅在档案学专业基础上大量、盲目增加有关电子政务的课程,将不仅使档案学专业丧失传统的优势和特色,也无法满足电子政务人才培养的需要,结果是舍本逐末,事倍功半。因此,对档案学专业的改革需把握好一个“度”和“切入点”的问题,这个“度”是指在培养目标和课程设置上以档案学专业为主干和支撑,“切入点”是指档案学专业调整应从电子政务文件与档案管理为切入点,结合电子政务特点,培养适应电子政务文档管理和信息资源管理需要的档案学专业人才。

电子政务环境下档案学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可定位为:培养具有系统的档案学基础知识和政务信息管理的基本知识,具备一定的文化素质和修养,掌握应用现代信息技术的基本技能,能在政府机关、企事业单位,以及各种信息机构从事文件与档案管理、信息管理和信息服务的复合型、实用型专门人才。

电子政务环境下档案学专业课程体系改革

围绕档案学专业的本科培养目标,档案学专业的课程体系应进行适当的改革,其宗旨是“厚基础、宽口径”,在保持档案学专业特色的基础上向政务信息资源管理方向拓展。本文试以武汉大学信息管理学院档案学专业的本科课程体系为例,分析和说明电子政务环境下档案学专业课程体系的改革。

近几年来,武汉大学档案学专业的课程体系经过不断调整,逐步形成了以档案学专业课程为根基的独立而开放的课程体系。该课程体系由学校通识教育课、学院通开课、档案学专业类课程(含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三大模块构成(见下表)。这三大模块的课程体系层次分明地体现了对本专业学生的基础知识、基本能力及基本素质的教学要求。

第一模块为学校通识教育课程,是面向全校的通开课程,旨在培养现代大学生所必备的基本知识、素养和能力。

第二模块为学院通开课程,是按“图书馆、情报与档案管理”一级学科设置,反映学科知识基础和能力要求的通开课程,其目的是打破专业藩篱,加强“图书馆、情报与档案管理”一级学科内的知识融合和贯通,满足厚基础、宽口径人才培养的需要。学院通开课的设置有助于学生掌握必要的信息技术,增强其对信息的处理和开发利用能力。

第三模块为档案学专业类课程,体现了档案学专业的学科知识构成及对专业人才的培养要求,以及档案学专业教育向电子政务信息资源管理领域拓展的趋势。根据课程之间的内在联系和区别,该模块又可划分为档案学核心基础课程、信息技术应用类课程、政务信息管理类课程、综合素质类课程。其中,政务信息管理模块包括政务信息管理、电子政务概论、行政管理学、国家公务员制度、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等课程。这些课程所占学分为15个学分,与档案学专业学位要求的140个学分之比甚微,充分体现了以档案学专业课程为主,政务信息管理课程为辅的特点。此外,电子政务信息资源管理所需要的信息技术类课程在学院通开课模块和档案学专业类课程模块中得到体现。

武汉大学信息管理学院档案学专业本科课程体系的改革,始终坚持“厚基础、宽口径”的指导思想以及通专结合的思路,形成了以档案学核心基础课程为主,政务信息管理相关课程为辅的独立而开放的课程体系。其独立性体现在保持档案学专业特色,而开放性则体现在档案管理与信息管理、政务信息管理等领域的交叉与融合,以及与信息技术的密切联系。

结论

针对目前档案学系改名或增设电子政务课程的现状,我们首先应明确电子政务环境下档案学专业的定位,是另设电子政务专业,还是在档案学专业基础上建设电子政务专业,或者只是增加一些与电子政务有关的课程,这关系到今后档案学专业的兴衰。如果处理得当,档案学专业将借电子政务而获得新的发展机遇,否则可能使档案学专业丧失独立的学科地位。笔者所担忧的是,如果档案学系盲目改名或盲目增加与电子政务有关的课程,不仅易使档案学丧失独立的学科地位,而且因学科基础限制,也不可能培养出能够真正胜任电子政务管理需要的专业人才。因此,笔者认为,档案学专业在人才培养目标上应坚持专业特色,同时,拓展人才的知识结构和能力素质,提升人才培养的层次和水平,满足电子政务信息资源管理的需求。电子政务环境下的档案工作者应是掌握档案学基本理论和电子政务的相关理论及知识,既熟悉电子政务流程和运行机制,又掌握基本的信息技术,能胜任网络环境下的信息化办公、电子文件管理、文档一体化管理的复合型人才。电子政务环境下,我们应立足档案学专业的自身特点,同时,结合电子对文件和档案管理的要求来调整课程体系,补充教学内容,基本出发点依然是文件和档案管理。

参考文献:

1、王协舟,《电子政务本科专业建设研究――专业可行性分析与教学计划构想》,《档案学研究》,2006,(1)

2、杨雯等,《电子政务与档案管理关系初探》,《档案学研究》,2006,(5)

地理信息科学培养方案篇4

[关键词]边疆地区;高校培养人才;档案信息

前言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自恢复高考以来,我国教育事业得到了不断地发展,尤其是高等教育得到了迅速地发展。近年来,各大高校普遍都存在扩招的现象,使得高校学生人数激增。在科学技术高速发展的当今社会,网络技术得以普及,而且很多地区与高校在档案管理方面都实现了网络化操作,但是高校学生在毕业后存在弹性就业等问题,这便对档案管理的工作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尤其是对于边疆地区来说,因其具有一定的地方特殊性,所以高校领导应该对其给予足够的重视,努力提升高校培养人才与档案信息的水平,并对其进行不断的整合与互动,使其符合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求。

1.边疆高校人才培养与档案信息现状

1.1不够完善的档案管理体制

对于高校来说,人才培养工作是一种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推动高校教育持续健康发展的手段。但是随着各大高校办学规模的不断扩大以及教育资源的不断整合,很多高校都存在校区增多、占地面积扩大、校址分散等现象,尤其是边疆高校,因其具有一定的地方特殊性,幅员较为辽阔,使得档案管理的工作人员在管理档案的时候,具有一定的工作难度[1]。再加上很多高校领导在档案管理方面的没有足够的意识,存在着较为严重的“重教学、轻档案”的现象,造成在档案管理工作上存在着不够健全的体制、不够完善的制度以及分散、混乱的管理局面。

1.2日常收集不够齐全、完整

很多高校在管理档案方面没有对档案的收集、整理以及分类等工作进行明确的规定与要求,很多档案人员在行日常收集、整理与鉴定工作时都是随性、随意完成的。红头文件的收集工作会特别重视,各科研活动材料、教育教学等收集工作则比较散漫[2]。而且很多档案管理人员都没有长远的打算与规划,在日后查找时势必会出现利用较难等问题。

1.3管理手段不够先进

边疆地区,处在我国较为边远的地区,再加上受地势、地理环境等客观因素影响,使得很多边疆地区高校的计算计与网络技术同中发达地区相比计较,较为薄弱[3]。所以很多边疆地区高校虽然在管理档案方面运用了计算机辅助,但是受信息网络化限制,档案信息资源很难做到共享,整体的档案利用效率都处在一个较低的水平。

2.实现边疆地区高校培养人才与档案信息的互动对策

2.1增强高校领导以及档案工作管理人员的档案意识

对于高校来说,人才培养工作是一种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推动高校教育持续健康发展的手段[4]。而档案可以直接放映人才培养的情况,因此边疆地区的高校领导应该对档案管理工作给予足够的重视,在学校工作的议事日程中纳入档案工作。档案管理人员应该运用科学的方式对二级院系档案类目进行划分,对院系档案管理的职责范围进行明确[5]。各边疆地区的高校领导还应该有计划、有步骤、有针对性的对院系档案管理的工作人员展开多种形式培训、教育以及指导工作,树立档案工作管理人员的档案意识,提升档案管理工作的管理水平。

2.2对档案管理硬件设施进行完善

边疆高校要想做好档案管理工作,就要对基础设施建设进行加强,对档案馆的硬件设施水平进行提高,对库房的保管条件进行完善[6]。要做好这些,就需要为档案馆增添必要的现代化计算机设备,对档案馆的资金投入给予保障。学校的基本建设规划中,应该将档案馆(室)的库房建设也纳入进来,并对其工作条件逐渐进行完善,对档案的完整性与安全性进行有效保障。

2.3建立健全档案收集与补充制度

要建立健全档案收集与立卷制度,就要按照高等学校档案管理办法的要求,对教育教学过程中形成的档案进行强化。建立健全档案收集与立卷制度,可以有效地保障档案管理工作逐渐向规范化的管理方向发展,使得高校档案管理工作可以保质保量完成。

3.结语

综上所述,高校是直接向社会各界输送高层次人才的人才培养基地,对地方高校培养人才与档案信息进行整合与互动,可以有效地将高校与地方人才形成一种互惠互利的良性循环,这样不仅可以对高校毕业生的就业率与就业质量进行提升,还可以提高高校的人才培养与教育教学的水平,从而对地方政府以及企事业单位用人难的困境进行缓解。因此,边疆地区的高校,要想提升自身的核心竞争力以及培养人才的水平,就不能忽略档案资料的管理工作,应该重视边疆地区高校培养人才与档案信息的整合与互动。

参考文献:

[1]李书锦.区域经济发展与地方高校培养人才档案信息整合研究[J]黑龙江史志2013(09):265-266.

[2]尹明福.云南省便将地区高校师范生教育技术能力培养混合式学习模式研究[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2009(10):156-157.

[3]杨韶妍.浅谈边疆地区高校档案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中国科技信息2010(08):150-152.

地理信息科学培养方案篇5

关键词:应用型本科;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创新研究;教学改革

1人才培养目标改革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作为辽宁对外经贸学院“服务外包”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重要专业之一。该专业认真贯彻《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及《辽宁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推动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的实施意见(辽政办发〔2015〕89号)》文件精神,深刻领会文件《辽宁对外经贸学院关于深化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工作的实施意见》实质,以应用型人才培养为目标、以服务于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为宗旨、以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作为教学质量提高的抓手,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完善人才培养方案,构建特色课程体系,不断提升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取得了明显的效果。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的定位为:培养具有创新创业能力的、符合现代社会需要的、具备掌握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技术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坚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服务发展为宗旨,以促进就业为导向,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提高专业课程设置与产业结构的匹配程度,形成校企合作的双赢局面和良性循环。本专业坚持“卓越”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理念,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服务于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

在培养目标上:培养适应地方经济建设、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德、智、体等全面发展的,具有高尚健全的人格、一定的国际视野、强烈的民族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扎实的专业基础和综合人文素养,具有一定创新能力,具有一定的信息系统和信息资源开发利用实践和研究能力,能够在各级企事业单位、政府部门、科研机构等组织从事信息系统建设与信息管理的外向型、复合型、创新型、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

2人才培养模式创新

全面推进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综合改革,将追求“卓越”的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建设理念深入到人才培养模式上,培养具有良好职业素养、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并重的、高素质应用型的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人才。

创新“卓越”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模式,通过工程实践的过程培养具有现代工程观的现场型“卓越”工程师。拟在该专业试行“3+1”人才培养模式。即根据学生志愿选择建立“卓越班”,用3年时间在校主体课程学习阶段,强化基础课程的学习,主要包括通识教育课程、专业技术基础课程和相关专业课程,完成信息系统开发所需的基本理论及技能训练。用1年时间进行强化专业和职业训练,该阶段以实践教学为主,采取企业实践、导师指导、课外创新实践等多种方式进行,通过产学研结合的软件工程实践培养模式,融会贯通所学知识、进行创新实践,提高学生的创新素质和实践能力。

该阶段主要通过校企联合培养的形式进行,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理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适应社会的能力,同时要求学生结合生产实际选择毕业设计题目,并在学校、企业指导教师的共同指导下完成毕业设计,不仅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而且还会提高学生毕业设计论文的质量。

3课程体系改革

坚持“口径适当、基础扎实、强化能力、注重实践”的人才培养思路,以专业核心能力培养为重心,构建应用型本科人才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的教育体系。深化培养方案、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的协调改革。建立与人才培养模式相适应的课程体系,优化教学内容,实现教学内容的工程化,教学过程项目化,学业评价过程化。

3.1课程建设

以“卓越”型应用人才培养为目标开展课程建设,以中小企业信息化服务为核心构建课程集群,优化课程结构。课程内容符合辽宁区域经济发展和服务之所急需。在课程建设中充分倾听企业专家和技术人意见,并邀请企业全面参与,把企业前沿技术和真实案例引入其中,并借鉴国外课程建设的优秀成果。

首先改革课程体系。按照培养“卓越”型应用人才要求,构建“平台+模块”课程体系。课程体系主要由公共基础课、公共选修课、专业基础课3个层次不同但相互联系、逐层递进的“平台”及专业“模块”构成。“平台”是保证人才的基本规格和全面发展的共性要求。“模块”主要体现不同专业方向人才的分流培养、体现个性发展。根据辽宁省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特点,丰富专业选修课程,拓宽知识面;强化实践教学环节,培养应用实践能力。

其次,优化课程内容。在程序设计语言、管理信息系统等课程教学中,吸收最新的教学改革成果,补充和完善课程教学大纲,全面更新和优化教学内容,充分反映和体现学科发展的新思想、新概念、新成果,强化教学内容的科学性、思想性和学术性。同时实施课程整合优、实现学科内容的交叉与融合。

3.2教学资源建设

加强教学资源的协同开发,促进开放共享,形成与人才培养目标、人才培养方案和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相适应的优质教学资源。包括开发“卓越”应用型人才培养过程中的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的成功的案例、从企业引入生产一线,包含主流技术和先进设计与开发理念的真实项目以及建设网络课程和题库。

4教学模式改革

4.1理论教学模式改革

首先要树立以学生为本的宗旨和服务意识,不断更新教学内容,实现教学内容、教育活动与教学方法的国际化;其次要有应用和能力意识,将分析、解决问题的方法逐步渗透到学生的认知活动和实验实践;除了培养学生的职业意识和专业能力,还要注重对学生自律能力、自学能力、交际能力、管理能力等综合能力的培养。此外,还要学习和应用现代教育理论和方法。在教学实践中提倡以下教学方法:

基于pBL的教学方法、基于“角色课堂”的教学方法、案例教学法、研究性学习方法及启发式、讨论式教学方法

学习现代教育理论,应用现代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教学的品质。力求改变学生被动学习的局面,充分体现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

4.2实践教学模式改革

强化实践教学,实现实践教学“点线面体”的全覆盖,打造条件优良、资源充足、体系完善、运行高效的实践教学平台。

(1)“卓越”型实践教学模式

首先“点”式实践教学,即以课程为主,目的是巩固学生所学的基础知识。其次“线”式实践教学,即以模块课程为主推动实践教学。如课程设计、课程实习、模拟实验、业务实习等,着重培养与提高学生对同一课程的不同知识点,或同一专业的不同课程知识点的综合应用和融会贯通能力。再次“面”式实践教学,即以综合实训课、毕业实习为主推动实践教学。以信息系统设计综合实训为主,引入企业的真实案例,让学生在仿真的情境下,以团队项目驱动角色扮演的形式学会信息系统设计与开发的过程,达到学会学习、学会应用和学习创新方法的目的。最后“体”式实践教学,即以实践创新平台为主推动实践教学。为学生搭建多种体验式实践平台,支持一定数量的学生开展创业创新性实践项目,组建学生创新(竞赛)团队,通过参加全国计算机设计大赛、软件设计大赛等学科竞赛,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动手能力和创新意识。

(2)充分发挥校外实习基地的作用

进一步完善毕业生实习基地规范化管理,实质性推动互惠性校企合作、校所合作,建设校级和省级大学生实训实习基地。针对人才培养方案,有梯度、系统的组织学生实习,争取使学生的工作情境实践能力得到更好的提高。

(3)加强创业创新引导,培养“卓越”实践能力,

加大对“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的实施与管理,通过“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引导专业实践,启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提高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研究能力、创新能力,提高学生职场的竞争力。培养“卓越”实践能力,为“卓越工程师计划”提供支持。

5师资队伍建设

建立一支注重师德修养、科学素养高、工程实践能力强、勇于创新、团结协作的可持续发展的教学队伍。

(1)树立“卓越”理念,以国家“卓越工程师计划”为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基本理念,注重培育专业特色。

(2)健全教师发展的保障机制,制定适合应用型人才培养的专业教师发展的保障机制;

(3)打造“双师型”教学团队,加强校企产学研结合,采用请进来,走出去的措施,加强专业教师青年教师的应用实践能力的培养,努力建设一支专兼结合、以专为主的适应产业发展需要的“双师型”教师队伍。

6质量保障体系完善

改革教学管理体制,建立监控与保障结合、评价与反馈结合、激励与约束结合的全方位、多元化教学管理体系。

(1)制度保障

学校为转型专业建设与改革,出台了《辽宁对外经贸学院关于深化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工作的实施意见》等相关政策。制定了专业改革项目的具体管理办法和实施方案,保证了专业改革工作的开展和执行。

(2)教学管理中质量保证

我院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在2014年辽宁省22所高校参评的专业综合评价中取得并列第10名的结果。为本专业转型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3)教学管理中的体制保证

开设实践小学期,实施“三学期制”。在实践小学期里,邀请企业参与实践课程内容建设,开发的项目来自于企业的真实案例,开展任务驱动、项目导向、模块教学等多种形式教学模式改革,改进和提升教师教学方式方法,为转型专业改革和试点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7结束语

以“卓越”型应用人才培养为目标的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改革方案具有前瞻性和可操作性。对于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和水平,提高学生的创新和创业能力和服务地方经济建设能力具有重要意义,推进了我校应用型大学建设,实现学校可持续性发展。

参考文献

[1]郭群.基于“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的《数据结构》教学模式改革实践[J].《廊坊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5,(4):112

[2]刘晓伟,尹子民,张彩虹.构建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探讨[J].《辽宁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4)

地理信息科学培养方案篇6

1作用绩效

高校人力资源档案主要以个人为基本“单元”,综合记载着每一位高校教职员工个人的重要信息:诸如其思想品德、个人经历、业绩成果、薪职变动、奖惩层级、行为轨迹以及家庭背景等重大事件,无一不在其中得到真实而全面的再现,成为高校各项管理活动不可或缺的凭证和依据。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和人事制度改革的深入,强化高校人力资源档案管理的作用绩效也日渐显现出来。

1.1客观公正的评价依据

客观公正地评价人、任用人、培养人是所有高校进行科学管理、实现“内涵式”发展的重要前提。一份系统完整的高校人力资源档案材料,动态地记录反映了某一特定教职员工的思想倾向、教学水平、科研能力、资质经历等真实信息,是保障高校人事管理科学化、定量化的必备条件,也是客观公正地评价每一位教职员工综合能力与基本素养的“真凭实据”。通过查阅利用高校人力资源档案,有助于保障对每一位教职员工的评价客观具体、清晰完整,进而有助于保障对每一位教职员工的选拔任用、考察培养等更加客观公正、真实透明。高校对合格人才的选拔任用、考察培养等活动均需以高校人力资源档案所载内容为基本依据,业已成为高校人事管理工作的必备环节与基本制度。因此,立足创新,建立科学合理的高校人力资源档案管理体系,丰富高校人力资源档案的信息内容、发挥高校人力资源档案的应有作用,是切实提升高校人事管理水平、促进高校实现“内涵式”科学发展的有效途径。众所周知:高校人力资源档案是由组织机构而非个人收集形成的,产生于对教职员工的选拔任用、考察培养等实践之中,真实而全面地记录反映了每一位教职员工的德、能、勤、绩等基本情况。高校人力资源档案的这一属性,可以有效地防范一些不诚实者在职务晋升、职称评聘、业绩考核中弄虚作假、谎报成绩的现象发生,消除简单地凭“人缘”“印象”去评价人、任用人、培养人的弊端,从而有助于建立起诚信可靠的人际关系与客观公正的评价体系。由此可见,强化高校人力资源档案管理,对于形成客观公正地评价人、任用人、培养人的“常态化”机制具有重要保障作用。

1.2凝聚人心的激励功能

全体教职员工的共同努力与无私奉献是所有高校开展科学管理、实现“内涵式”发展的基本条件。高校人力资源档案对于每一位教职员工在不同时期的工作实绩均可实行不间断的连续记录:其业务能力的强弱、专业水平的高低、社会贡献的大小、工作质量的优劣等均可在高校人力资源档案中得到记录反映,成为高校有关职能部门日后进行选拔任用、教育培养以及量化考核、综合评估等的重要参考依据。高校人力资源档案不仅保障了对教职员工评价的客观公正,也使这种评价更为具体可视、动态全面,对于从历史的角度考察了解每一位教职员工的成长过程,确保对每一位教职员工的评价在政策导向、基本目标、业务方向等方面始终保持连续性、一致性。尤其是高校人力资源档案所载信息内容与每一位教职员工的职务晋升、职称评聘、评优考核、荣誉待遇等密切关联,正如亚当•斯密所说:“个人永远比团体更关注自己的利益。”高校人力资源档案能够“诱发”高校教职员工产生积极向上、努力进取、不断创新的热情,使其以自己的奉献行为书写自身历史的光彩华章,从而促进高校内部良性竞争氛围的形成;同时,强化高校人力资源档案管理本身也可以对教职员工产生一种无形的约束力———激发教职员工的归属感与责任感,起到凝聚人心、振奋工作热情的良好效果。因而,强化高校人力资源档案管理,对于在高校内部形成良好的学术氛围和激励机制,调动教职员工的敬业爱岗、乐于创新的积极性,提升教职员工队伍的整体素质,加快高校教育教学改革的步伐等均是大有稗益的。

1.3科学决策的支撑效用

确保对未来发展进行决策的科学性是所有高校进行科学管理、实现“内涵式”发展的基本要求。高校人力资源档案汇集了大量的人才与人力资源信息,是高校人才与人力资源信息库。强化高校人力资源档案管理可以为高校科学决策自身发展方向、办学模式与办学路径提供强有力的信息支撑。高校是优秀人才汇集的地方、也是培养造就人才的摇篮,更是各类人才施展才华、体现人生价值的舞台。高校的发展离不开培养造就一大批优秀的专业人才,更是迫切需要优秀人才充分施展自己的聪明才智、创造优异的业绩成果。而上述所有内容均可在高校人力资源档案中铭刻下“鲜明印记”、寻觅到“真凭实据”。由此可见,强化高校人力资源档案管理,可以为高校科学决策、制定发展规划提供强有力的信息支撑:通过查阅、开发利用高校人力资源档案,可以对全体教职员工的教学科研成果进行纵横对比,掌握全校教学科研发展的总体状况与总体水平,制定科学适宜的长远发展规划;也可以对全校教职员工年龄、学历、职称结构进行综合比较,了解未来专业发展的优势所在,确定重点明确的专业发展路径;还可以对不同年龄段教职员工学术水平进行考察评估,预测师资队伍的未来演进趋势,及时补充紧缺的优秀专业人才等等。高校人力资源档案作为重要的信息库,可以为高校的决策者提供大量人力资源基础数据,使其在决策高校未来发展、学科发展规划、师资队伍建设以及经费投入趋向等重大问题时避免产生盲目性、随意性,进而提高决策的科学性、准确性,保障高校能够得到可持续的健康发展。

2动力来源

强化高校人力资源档案管理的主要目的,在于构建起那个维系高校未来生存与科学发展的人力资源信息平台,而绝非仅仅出于实施高校内部管理辅助手段的需要。这应当得益于高校人力资源档案的内容扩展性,相对于高校人事档案,高校人力资源档案具有来源渠道更加宽泛、载体内容更加多样、信息容量更加充足、作用领域更加广阔的等特点,成为事关高校生存与科学发展的关键要素之一。由此可知:强化高校人力资源档案管理的动力来源同样基于高校科学发展本身的多方面需要。

2.1提升高校管理效率的需要

高校的发展需要大量创新型人才。人才依靠培养、高质量的人力资源“资本”更是必须依靠不断地开发与积累。强化高校人力资源档案管理,其基础环节在于应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将高校人事管理、教学成果、科研业绩以及培养提高等相关信息内容整合形成高校人力资源档案,实现高校人力资源信息由“分散”到“集中”的转变,形成科学合理效的人力资源档案信息系统,将人力资源管理与人才选拔任用、培养提高相关的档案信息内容系统化、规范化、集约化,构建高校人力资源档案管理的网络平台。唯有如此,方能够消除以往高校人事、教务、师培、科研等相关业务部门自成体系、多头管理、载体分离所导致的各种弊端,达到集成共享、综合利用高校人力资源档案信息的目的。而现代信息技术与科学管理手段的高度融合,极易使高校人力资源档案管理更加系统准确、相互联系、彼此互见、方便利用,不仅可以节约管理成本、减少差错,还可以加快决策速度、保证质量,其对提升高校内部各项管理活动效率效益的积极影响是毋庸置疑的。

2.2优化师资队伍结构的需要

教师是保障高校发展的主体力量,师资队伍的结构状况更是关系到高校实现“内涵式”科学发展的成败,影响到教学质量乃至人才培养质量的优劣。正如曾长期担任哈佛大学校长的知名学者科南特所说:“大学的荣誉不在于它的校舍和人数,而在于它一代又一代素质优良的教师。一所学校要站得住脚,教师一定要出色”。强化高校人力资源档案管理,就是要以数字化建设为手段,将涉及人力资源内容的高校教职员工人事管理、教学成果、师资培训、科研业绩等所有信息“集合”成为有机整体,使对每一名教职员工的选拔任用、培养考核、奖励惩处等既相互联系、又相对独立的各类人力资源档案信息能够有效“链接”起来,发挥“集成”的优势,取得彼此互参、共建共享的良好成效,从而拓宽其利用渠道、扩大其利用范围、实现其作用功能,以更好地满足高校提高教师队伍素质、优化师资队伍结构的实际需求。

2.3完善制度体系建设的需要

高校人力资源档案管理与以往的高校人事档案管理相比,具有综合协调的特点。而强化高校人力资源档案管理需要高校人事、教务、师培、科研以及院部科系等诸多职能部门的协作配合与共同努力。高校人力资源档案形成主体的分散性、信息内容的多样性以及管理要求的差异性等,决定了建立科学完善的高校人力资源档案管理制度理应成为一种必然举措。因而,通过制定与完善高校人力资源档案管理制度,科学规范高校内部各职能部门的工作,在高校人力资源档案的积累形成、管理流转、开发利用以及信息化建设方面形成统一标准,以消除高校人事、教务、师培、科研以及院部科系等职能部门各自为政、局部优化的问题,在统一标准规范、统一制度要求的基础上进一步强化高校人力资源档案管理,并将其作为高校制度体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认真地贯彻施行。

3建设策略

随着高校教育教学与认识管理体制改革的推进,高校对人才管理的理念已逐步转型为以“以人为本”为核心的人力资源管理。即以人为重心,关注对人的管理。因此,强化高校人力资源档案管理必须适应这种变化,将重视人的发展作为重点,有针对性地择取强化高校人力资源档案管理的建设策略,确保高校人力资源档案管理工作深入、有序地开展起来。

3.1以制度化建设为基础,转变管理理念

密切结合高校的特点,转变高校人力资源档案管理理念,形成与完善必要的制度体系,切实解决高校人力资源档案管理中存在的实际问题。将高校人力资源档案的收集形成作为基本切入点,从提升高校人力资源档案的角度,对高校人事档案管理活动中既有的“十大类”内容进行删减与补充:减少空洞虚无的主观“描述性”材料,尽可能地增加真正反映教职员工个性特征的“实录性”信息内容———根据高校专业技术人员数量多、优秀人才集中的特点,将高校人力资源档案的收集重点确定在反映教职员工思想倾向、教学水平、科研能力、资质经历等客观评价方面,尤其是重点关注高层次人才、优秀专业技术才档案材料的收集形成与归档保存。制订科学的高校人力资源档案收集制度,是为了从源头上保障高校人力资源档案的形成,并为以后的诸多工作环节奠定“物质基础”。因而,要明确各相关职能部门的职责任务,形成组织人事部门为主、各业务职能部门为辅的高校人力资源档案收集体系。在充分保证高校人力资源档案收集、形成质量的基础上,进一步修订、完善高校人力资源档案的鉴别归档制度、检查核对制度、借阅利用制度、流转移送制度、保管保密制度等。同时,转变管理理念,认真处理好高校人力资源档案信息保密与开发利用之间、档案信息资源局限性与利用服务无限性之间、档案信息内涵单一性与利用需求多样性之间的矛盾关系,尽可能地减少或消除高校人力资源档案管理中客观存在的某些局限,更好地发挥高校人力资源档案的作用绩效。

3.2以信息化建设为依托,实现资源整合

当前,高校的发展速度日渐加快,传统的手工管理已经无法适应当前高校人力资源档案管理的要求,强化高校人力资源档案管理,必须借助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实现高校人力资源档案的积累形成、归档保管、查阅利用、编研统计以及信息开发的信息化。在强化高校人力资源档案管理的进程中,要利用高校校园网络环境的优势,根据高校人才集中、知识层次高、业绩成果突出等特点,建立健全类型多样的高校人力资源档案信息数据库,形成综合集成的高校人力资源档案信息管理与信息利用平台,满足各种不同的利用需求,服务高校科学发展的需要,充分实现强化高校人力资源档案管理的应有价值。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无疑将为强化高校人力资源档案管理“插上飞翔的翅膀”。然而,现代信息技术也是一把“双刃剑”———在拓宽了高校人力资源档案管理的信息容量、方便了共享利用的同时,由于现代信息技术本身所具有的脆弱性与不完善性,也极易使高校人力资源档案在信息存储、处理、传输、利用、开发过程中受到干扰,出现遗漏、丢失,甚至被泄密、篡改、冒充等问题。因此,强化高校人力资源档案管理,必须重视信息安全问题,将其置于突出重要的位置。从“管理”与“技术”两个领域采取措施:既要明确各自的管理职责,通过宣教、培训手段不断提高专业人员的信息安全意识,形成“常态化”的管理机制,定期或不定期地进行监督检查,拾遗补缺、完善管理;又要及时分析各种风险隐患,制定实施整体防护的技术方案。如采取必要的内外网物理隔离、设置防火墙、安装并更新杀毒软件、进行数据备份等技术手段,切实保证高校人力资源档案信息的安全,提升高校人力资源档案的管理质量与信息服务水平。

地理信息科学培养方案篇7

关键词:工程应用能力;翻转课堂;企业研究生工作站;双导师;人才跟踪评估反馈

中图分类号:G643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4-9324(2016)18-0143-03

一、信息学科研究生培养的现状

教育部2009年明确指出我国硕士研究生的培养目标是主要面向应用,为企业培养高层次、高素质、复合型工程技术和管理人才。信息学科研究生的培养重心由原来的学术研究型人才正在向工程应用型人才转变[1]。

从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信息产业的飞速发展,各大高等院校纷纷创建信息学科相应硕士点和博士点,我国信息学科研究生的招生规模迅速扩大。在信息学科高层次人才的培养中暴露出一系列问题:过分强调理论知识的研究,忽视实践能力的培养;强调个人学术能力的提高,缺乏团队协作精神;研究生专业知识面狭窄,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应用能力不强;研究生的职业道德不高,缺乏诚信,不能很好地适应现代企业的需求;具有工程背景的研究生导师的稀缺;校企合作没有真正深入地合作[2]。

2004年麻省理工学院和瑞典皇家工学院等四所大学创立的CDio工程教育模式是近年来国际工程教育改革的最新成果。常州大学一直致力于研究生工程创新能力的培养和探索研究,逐步形成了以CDio为特色的人才培养理念。培养一批具有扎实的理论基础、较强的工程实践能力、思维活跃、发展潜力大、具有创新思维和团队协作精神、具有强烈社会责任感的复合应用型高素质人才是常州大学信息学科人才培养的最终目标。

二、全方位、多角度对信息学科研究生人才的培养进行改革和探索

1.全面修订信息学科研究生培养方案,树立工程观念,创新培养模式和教学理念。培养方案是研究生培养的指导性文件。为了满足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对信息学科高层次高素质工程应用人才的需求,进一步提高信息学科研究生的综合素质、创新和创业能力,常州大学大胆借鉴国外先进的研究生培养经验和管理模式,围绕研究生素质拓展、知识更新和能力提升,以拔尖创新工程人才培养为目标,以提高信息学科研究生培养质量为核心,以培养突出的工程实践与创新能力为定位,以优化知识结构和课程体系为重点,以研究生培养过程质量管理体系为保障,对2013年制定的信息学科研究生课程体系和培养方案进行修订。修订后的培养方案更能突出信息学科研究生的专业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工程能力、科技英语写作能力和综合素质的培养。

2.改革教学方法,优化教学内容,以项目案例为载体,开展研讨式教学。基于CDio模式的信息学科研究生课程体系,应注重理论知识和工程实践的融合应用和课程的综合化,以解决实际工程问题为导向,以实用性、创新性、综合性项目为载体,训练研究生的计算思维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计算机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应用,对于信息学科的研究生,不再适合传统的满堂灌或填鸭式的教学方式和教学理念。研究生通过互联网学习丰富的在线课程,使“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变得切实可行。研究生导师以专题的形式要求研究生查阅国内外相关资料和文献,以报告会或研讨会的方式提出自己的见解,促进研究生自主性、探究性的学习。经常举办研究生学术会议或学术沙龙等活动来促进研究生对学科前沿、学术动态的了解;定期邀请国内外的著名专家学者和优秀教师对研究生进行讲学和授课;利用高校与国外高校的国际合作项目,组织研究生短期访学和出国联合培养来增加视野、拓展研究生的学术思维。

通过组织研究生开展创新实践与学术交流活动,开拓了研究生的创新视野,激发了研究生的科研实践潜能,培养了研究生的创新意识和工程应用意识,提高了信息学科高层次创新工程人才的整体水平和培养质量。

3.加强政校企深度合作,设立企业研究生工作站,全面构筑研究生工程能力培养的平台。校企合作培养研究生,是培养具有工程能力高层次人才的有效途径[3]。深入推进政府、高校、企业之间的产学研合作,是高校培养高层次人才、提升核心竞争力和社会服务水平的必由之路。常州大学与设站企业共同建设的研究生校外实践教学基地,是推进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的重要举措。目前常州大学信息学科已拥有2个省级工程中心、2个常州市重点实验室、2个江苏省企业研究生工作站、7个校级科研机构。

同时,常州大学与各企事业单位进行双方共赢的合作,达成校企合作战略,研究生参与企业实际项目,接受企业的文化熏陶,充分发挥学校和企业在信息学科人才培养方面的各自优势,锻炼了计算思维能力,培养了科研意识和科研创新能力,提高了社会适应能力,促进了信息学科研究生工程能力、实践能力的培养,增强了高层次人才的社会竞争力。对研究生奖学金进行评定时,向承担过企业项目,有专利发明申请,完成产学研课题的研究生倾斜。

在政校企深入合作中也存在着一些问题:建设投入经费的匮乏;管理经验的不足;观念的误区等。产学研平台的创建离不开政府部门的政策导向、财政支出、制度保障,离不开企业对培养高层次工程应用人才的积极参与,离不开高校高瞻远瞩的深思熟虑,离不开社会对高层次人才工程能力的认可和支持。积极发挥各方力量,形成利益共同体,政校企之间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共同推动着研究生工程教育的健康稳定发展。

4.实行校内外双导师制负责,进一步加强导师队伍建设,提升信息学科研究生的工程研究水平和工程素养。导师指导是研究生培养质量的决定性因素。导师作为培养研究生的第一责任人,在研究生培养和管理的过程中占据主导作用。以校内导师指导为主,选聘企业中有强烈责任心的高级管理人员或技术人员作为校外导师。吸收不同学科不同专业的学者专家和有丰富实践经验的专业人员,群策群力,共同承担研究生的培养工作。实践证明,双导师制对于研究生工程实践和创新能力的培养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增加了研究生的实践工作经验,缩短了研究生创业就业进入社会的适应期限,提高了研究生的专业素养和工程应用能力,推进了产学研更好地实现有机结合。

随着高校研究生队伍的不断壮大,研究生导师在具体指导实践时也存在着各种问题:指导时间偏少;指导缺乏有效性;部分导师的责任意识薄弱;导师的指导水平参差不齐等。目前,兰州大学、苏州大学、同济大学、南开大学、北京理工大学等高校纷纷开展研究生导师的培训活动,要求研究生导师关爱学生,严谨治学,规范培养研究生;不断提高导师自身学术水平,在学术诚信方面率先垂范;导师要不断拓展学术思维,为研究生搭建高水平的学术平台。这进一步加强了导师队伍建设,健全了导师责权机制,完善了导师岗位管理,提升了导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提高了导师的指导能力和水平。

5.加强信息学科研究生论文的过程管理和质量监控,规范论文的审查程序,保障学位论文质量。学位论文是研究生独立开展科学研究或专业实践的载体,是对研究生的研究能力、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检验,是提升研究生科研素养和综合素质的重要保障[4]。常州大学积极借鉴国内外高校的先进理念,来加强对研究生论文的过程管理。南京大学高度重视学位论文评审的客观性和公正性,建立了学位论文评阅和评议人专家库,研究生导师不参加答辩委员会。宁波大学基于网络的学位论文过程管理与质量监控平台的建设,对提高研究生学位论文的质量,提高工作效率和管理水平,规范工作流程起到积极的作用。法国对工科类研究生的过程培养、论文选题、遴选研究生导师三方面执行严格的淘汰机制。中国科技大学学位络评阅系统的开发和投入使用,加强了导师对研究生的过程指导,规范了研究生学位论文评审制度,提高了研究生的培养质量。

6.创建高层次人才的跟踪评估反馈环节,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提升就业竞争力。对高层次高素质复合型人才建立跟踪评价反馈体系,是目前高层次人才培养质量监控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高校提高人才竞争力、实现研究生教育健康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创建信息学科高层次人才的跟踪评估反馈环节,对研究生进入企事业单位和社会后,由政府、企事业单位、社会对研究生的专业技能、工程能力、实践操作能力、创新能力、问题解决能力、组织管理能力、团队合作能力、沟通能力、承压能力等进行评估和检验,并将信息反馈给高校[5]。高校对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对研究生人才的培养模式进行调整,来更好地适应社会对信息学科高层次高素质复合型人才的需求。

三、结束语

改革研究生的培养模式,加强研究生的工程应用能力培养,提高研究生的创新和实践能力,是社会对高层次高素质复合型人才培养提出的新要求,对信息学科高层次高素质复合型人才的培养具有重要意义。

以社会需求为导向,以项目案例为载体,全面修订信息学科研究生培养方案,改革教学方法,优化教学内容,开展翻转课堂教学,加强政校企深度合作,加强企业研究生工作站的建设,完善导师队伍建设,加强研究生论文的过程管理和质量监控,创建高层次人才的跟踪评估反馈环节,全方位、多角度地进行探索和改革,以培养适应经济、科技和社会发展需要的高层次高素质复合型工程应用型人才。信息学科研究生工程能力的培养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绝非是一蹴而就一劳永逸的事情,需要不断学习、研究、探索、实践、总结和优化,任重而道远。

参考文献:

[1]周叶中.目标转换与模式重构:我国硕士研究生教育改革的必由之路[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10,(4):57-59.

[2]刘建树.浅谈研究生工程教育体系的构建[J].纺织教育,2012,12(1):42-45.

[3]吕建平,崔鹏,魏凤玉.产学研合作培养化工专业研究生工程实践能力的探索[J].人力资源管理,2010,(5):260-261.

地理信息科学培养方案篇8

关键词:机器人大脑;双培计划;联合培养

1高水平人才交叉培养计划实施背景

《北京市教育委员会关于印发北京高等学校高水平人才交叉培养计划的通知》(京教高[2015]1号)提出共建高校双方要根据经济社会发展急需人才所应具有的知识、能力与素质,联合相关行业企业,共同制订专业和方向的培养目标、培养标准,构建与之相匹配的专业培养计划,包括专业核心课程体系、实践能力培养体系和素质提升体系,培养基础扎实、专业过硬、能力突出的高素质人才。

北京科技大学、北京信息科技大学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机器人大脑方向”双培项目于2015年开始正式实施。目前主要采用“3+1”培养模式,即前3年在北京科技大学自动化学院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学习,第4年在北京信息科技大学自动化学院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学习并完成毕业论文。

2“机器人大脑方向”双培方案的构建

北京科技大学是教育部直属的985、211大学,其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在京为一本招生,而北京信息科技大学为北京市属学校,其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在京为二本招生。两校要交叉联合培养学生,需要充分考虑两校的生源情况,在充分论证的基础上制订出相应的培养方案。

2015年4―5月,北京信息科技大学与北京科技大学相关负责人先后进行两次会谈,就两校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的建设情况、双培计划的基本情况,“机器人大脑方向”教学计划和培养方案交换了意见,形成了双培计划培养方案制订的初步设想。两校的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具有相似的历史渊源和专业方向,因此,在充分讨论的基础上,决定以两校现有的教学计划为基础,按市教委双培的要求修订“机器人大脑方向”教学计划和培养方案。两校分工实施课程教学、实践教学、学生指导、质量评价、组织学生科技创新、学科竞赛等工作。

2.1专业培养目标

具有坚实的数理基础、信息技术的基础知识以及脑科学与认知科学的基础知识,系统地掌握智能科学技术的基础理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与方法,受到初步科学研究和工程实现的训练,具备智能系统集成、智能技术应用方面研究和开发的基本能力。同时具有全面的文化素质、良好的知识结构和较强的新环境适应能力、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意识,并具有良好的语言和计算机运用能力。本科毕业后能够在研发部门、学科交叉研究机构以及高校从事与智能科技相关领域的科研、开发、管理或教学工作,并可继续攻读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以及相关学科和交叉学科的硕士和博士学位。

2.2专业课程体系

智能科学技术是一门研究智能现象的本质与机理、智能模拟的方法与技术以及智能机器与智能系统应用的新兴学科,由脑科学、认知科学、人工智能、信息科学技术等学科综合交叉而成。图1给出的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的知识体系,确定了课程设计的基本原则:智能应用的过程中需要有信息学科中的计算机、通信、控制和检测等方面技术的支撑;建立以计算机、通信、控制和检测技术为工具,以智能机器人为载体,结合信息科学和智能科学理论基础的课程体系。

为体现“机器人大脑”的专业方向与特色,课程体系中加强了脑科学与认知科学、脑机接口、软件开发与应用、虚拟现实技术等内容。表1给出了智能科学与技术“机器人大脑方向”的专业课程体系,其课程体系模块设计为计算机基础、电路基础、信息与控制基础、机器智能、智能系统五大模块。

“机器人大脑方向”专业核心课程确定为:电路分析基础、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信息论与编码、信号处理、控制工程基础、嵌入式系统、微机原理与应用、脑科学与认知科学、人工智能基础、机器人组成原理、计算智能基础、智能机器人、机器学习等。

2.3专业实践体系

按照工程认证相关标准要求,建立了包括金工实习、电子工艺实习、各类课程设计与综合实验、工程认识实习、专业实习(实践)在内的、完备的、面向工程需要的实践教学体系,如图2所示。

3“机器人大脑方向”双培方案的实施

“机器人大脑方向”双培计划是北京地区高等教育综合改革的试点,其目的在于推进北京地区高校之间的合作和优质教育资源的共享,提升北京高校办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为此,两校通力合作进行了有益的探索与实践。

3.1学风建设

北京信息科技大学为双培学生配备了辅导员和班导师,班导师由学院主管教学的副院长承担。在新生入学的第一个学期,班导师就从中学生到大学生的过渡、适应大学高强度的学习、学习方式方法、班委改选、期中考试后的总结等方面对学生进行指导。学院组织学生集中晚自习,由班导师、辅导员检查。同时班导师、辅导员经常走访宿舍,与同学谈心,使他们明确目标并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同时,学校通过微信,不定期与共建高校的教师、学生沟通,随时掌握双培学生的学习生活状况,如自动化学院开通的心动传媒公众号,成为双培学生母校情节的有效纽带。

3.2学生活动情况

北京信息科技大学和北京科技大学充分利用本校的资源,要求双培学生积极参加两校的各类活动,以达到市属学校和央属学校联合培养学生的目的。例如,北京信息科技大学2015年4月邀请双培学生开展了师生党建活动“奔跑的人工智能”研讨会,组织专业引领型学科竞赛――新生Rauto杯智能小车竞速比赛。

由于北京信息科技大学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在北京市为二本招生,而北京科技大学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为一本招生,导致参加双培计划的同学与北京科技大学的同学在录取分数匕就存在差异,如北京生源的平均分数相差88分,部分同学不适应高强度的学习。经过在北京科技大学半年的学习,虽然双培计划的学生入校时基础较弱,但只要管理严格,也能跟上大部分一本学生的脚步。

地理信息科学培养方案篇9

【关键词】档案管理人员;职业素养;培养方式

一、新时期高校档案管理人员职业素养的内容

(一)道德素养。档案管理人员要严格遵循档案管理工作的规章制度,在档案管理过程中,要遵守档案道德规范准则。始终保持积极的工作态度,做到爱岗敬业,要有较高的责任心和敬业精神,积极主动、一丝不苟地做好档案管理工作,严格遵照档案法的相关规定办事,不能遗漏和错录档案,要确保档案信息的真实和全面。(二)业务素养。档案管理工作具有很强的专业性,需要档案管理工作人员熟练地掌握有关档案方面的政策法规和专业知识,并结合信息技术建立电子档案,实现档案建设信息化。因此,作为一名档案管理工作人员,需要密切关注国家政策的动态与方向,不断创新自身的思维,从宏观和微观角度不断地满足档案管理工作的需求。将政策法规与档案方面的工作要求结合起来,全面掌握档案工作的规律,选取具有针对性的档案政策,促进自身业务素质的提升。(三)能力素养。就能力素养而言,主要是组织协调和档案收集以及决策制定等方面的能力,最终促进档案管理管理工作高效实施的同时,为各项决策的制定提供意见建议。(四)文化素养。文化素养在于注重自身文化素质水平的提升,在档案管理中做到以人为本,注重自身在档案管理中的作用发挥,提升自身对档案文化的认识,促进档案文化的传播,加强档案文化的学习,提高文化素养的同时,促进自身专业素养的提升。所以文化素养也是高校档案管理人员的职业素养之一。

二、职业素养的培训方式

(一)加大重视,落实职责。在高校档案管理工作中,为促进档案管理水平的提升,我们必须要确保档案管理工作责任的落实。因此,作为高校档案管理人员,应切实意识到强化档案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并及时地掌握有关政策法规,不断提高自身的档案意识,尽可能地为档案管理工作的开展致力于良好环境的创设。所以必须在档案管理之前,就需要对档案管理职责进行明确,确保档案管理规范并不断完善,切实注重档案管理的投入,加强对档案管理的监督,不断强化其责任意识,切实注重档案鉴定与审核工作的开展,为档案管理工作的开展提供强大的支持。(二)完善制度,规范科学。在档案管理中,需要对各项管理制度不断完善,致力于思想观念转变,确保各项档案管理工作得到高效的开展。在制度完善过程中,需要科学规划档案管理的流程。严格按照有关法律法规和高校档案管理的实际,及时地制定有关档案管理细节,对各项管理职能进行科学的划分,并结合自身的实际,对工作目标进行制定,并对档案的查询和保存以及归档等制度进行明确,确保整个档案管理工作更加科学规范。(三)强化信息化建设力度。在做好上述工作的基础上,还应加大档案信息化建设力度,切实借助计算机网络科技信息技术,尽可能地提高档案的数字化与网络化水平。既要注重自身在档案管理中作用的发挥,还要加强专业知识的学习,提高档案的信息化建设进程,加强财务管理软硬件的建设,将财务管理工作与自身的各项业务活动进行有机的结合,确保档案归档的及时性和有效性。此外,还应切实注重财务信息的采集与整理,及时做好数据的升级和完善,才能更好地便于档案的利用,更好地促进档案管理作用的发挥。这就需要对档案管理系统功能进行完善,加强对有关档案人员的教育和培训,及时提高其专业知识水平,才能更好地加强对其的应用,将档案的价值发挥出来,提高信息化的建设成效。(四)开展高校档案管理人员职业素养教育。职业素养的培养,在做好上述工作的同时,还要在日常工作中加强对其的职业素养教育,引导其意识到自身在档案管理中的作用,坚持职业道德,强化职业道德素养教育与培训,不断强化其自身的责任意识和管理意识,主动积极地参与到高校档案管理工作之中,并加强对其的改进和优化,通过强化对其的职业素养教育,进一步促进其职业素养的培育。此外,还要加大对其的培训力度,切实提升其专业技术水平,才能适应未来发展的需要。

三、结语

地理信息科学培养方案篇10

关键词:“信息存储与检索”;管理科学专业;课程教学

一、培养目标

课程培养目标是为专业培养目标服务的。同一门课程可能在不同的专业都有开设,但是因为专业培养目标的不同,课程培养目标会存在差异。

1.

专业培养目标

管理科学专业主要培养掌握管理科学基本理论,能用先进的管理思想、系统方法、数量模型和信息技术去分析企业活动和社会经济活动的高级管理决策人才和技术人才。为了达到这个目标,学生必须具有宽厚扎实的数理、信息技术、系统科学等方面的基础知识,以及会计与财务、生产与计划、市场与销售等经营方面深入实用的专业知识。

2.

课程培养目标

“信息存储与检索”是管理科学专业的核心课程之一,主要培养学生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及相关原理进行信息存储与检索,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能了解信息资源的存储方式,熟练掌握现代常用的检索工具,能根据查找资料种类的不同对资料进行精确查找,增加学生查找信息资源的手段,提高学生获得知识的能力。

二、教材选用

1.

教材选用原则

目前同时涉及信息存储与信息检索两方面内容的教材主要有几个版本:①王知津主编的《信息存储与管理》,该教材详细分析各种信息检索模型、分别介绍文本、多媒体、web信息存储与检索等,[1]专业性较强,侧重于“技术”类。②张帆编著的《信息存储与检索》,该教材系统阐述现代信息存储与检索的基本原理与技术,重点介绍文本、多媒体、联机、因特网信息存取系统及其检索方法,带有普及性质,侧重于“方法”类。③李四福、叶玫编著的《信息存储与检索》,该建材侧重于“利用”,强调信息检索在科学研究、论文写作、科技查新中的作用。管理科学专业学习“信息存储与检索”的目的是运用检索方法收集资料解决问题,因此教材选用原则重在实用。

2.

教材内容

不同教材因为侧重点不同,内容也不尽相同,但是一般都包括三个大的部分:基础知识部分、信息检索部分、信息利用部分。基础知识部分主要介绍:信息检索的意义和作用,信息资源的类型和特征,原始文献的获取方法、途径及步骤等。信息检索部分主要包括:联机检索、光盘检索和网络信息检索、特种文献的检索方法与途径等。信息利用部分包括:科学研究与开发中的信息用户及信息需求、学位论文的基本构型和要素、论文写作等。

三、教学方法

1.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在“信息存储与检索”的教学中,要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一是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相结合,让学生觉得这门课程有趣。学习基础理论知识是比较枯燥的,因此选择一些与学生生活息息相关的问题,有助于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与积极性。比如,在介绍信息检索的作用时,学生可以检索查找恋爱攻略与技巧,提高恋爱的成功率;检索了解明星的励志故事;检索了解一些民间风俗的由来。二是与实际工作相结合,让学生觉得有用。可以练习实践运用信息检索方法,解决科研工作、企业生产运作及商务贸易活动中碰到的各种问题,让学生从中感觉到信息存储与检索的价值,并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提高信息存储与检索的能力。比如,针对学生在论文写作与项目研究过程中对中外文献资料的需求,引导他们去使用中英文学术搜索引擎,如CnKi,webofScience等,让他们在完成学习与研究任务的同时,掌握检索的技巧,感受到检索的作用与价值。

2.

案例教学法

案例教学法是通过一个具体教育情景的描述,引导学生对这个特殊情景进行讨论的一种教学方法。通过案例教学这种“做中学”的形式,可以让学生在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获得知识,提高能力。比如,在讲授“检索提问式制定”这个知识点时,可以让学生结合“激光治疗近视眼”案例完成“近视眼手术治疗方面的研究成果”的检索。学生为了完成这个问题,必须认真分析检索课题所包含的概念,充分考虑近义词、同义词、上位词、下位词,灵活进行内容概念的转化,从而获得检索词,并选择合适的逻辑运算符制订检索提问式,还要根据检索目标和命中文献的有无或多寡而调整其查全率与查准率。当学生完成这个案例时,就已经能比较熟练地掌握了信息检索的策略和技巧。案例教学法的关键在于:案例的选取要具有新颖性和针对性,案例的分析要具有逻辑性[2]。

四、建议

1.

加强信息道德教育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各种不良信息在网络泛滥,信息侵权和信息犯罪时有发生。因此,本课程不仅要教学生存储和检索的原理和技能,而且要教学生在信息的创造、使用和传播中遵守信息法规和信息道德。信息道德是整个信息活动中的道德,它是调节信息创造者、信息传递者和信息使用者之间关系的行为规范的总和。通过加强信息道德教育,让学生在使用和传播信息的过程中,自觉遵守信息法律和信息道德,坚决抵制各种违法、迷信、、虚假的信息,尊重知识产权,尊重个人隐私,以时代的信息道德准则规范个人行为,承担一位公民应尽的社会责任和义务。

2.

完善课程教学内容

尽管目前在市场上有几本具有代表性的“信息存储与检索”的教材,但由于使用对象的不同,加上信息存储和检索技术尚处于发展之中,因此至今尚无得到广泛认可的教材。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可以根据所授对象培养目标的定位,选择一本教材为基准,同时博采其他教材之所长,不断完善和丰富教学内容。对管理科学专业而言,“信息存储与检索”是一门应用型很强的工具类课程,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被广泛使用,拥有很丰富的实训素材,因此可以加强本门课程的实训体系建设,让教学内容更加科学合理。

3.

探索课程教学模式

目前,尽管老师们在讲授这门课程时,会有意识地引进一些案例,引导学生运用理论去实践一些他们感兴趣的话题,但是总体来讲,传统的教学模式并没有从根本上得以改变。实际上,目前一些比较流行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也可以引入到“信息存储与检索”的教学中来,如翻转课堂和慕课。翻转课堂与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完全不同,学生通过现代信息技术辅助在家或宿舍完成知识的学习,而课堂变成了老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互动的场所[3]。慕课简单点说就是大规模的网络开放课程,其所持信念是“将世界上最优质的教育资源,送达地球最偏远的角落”[4]。那么,我们是否能集中优秀教师资源,把信息存储与检索的基本理论和技能录制成视频,学生可以利用课外时间在宿舍或图书馆完成视频学习,然后把课堂时间用于解决学生在学习中碰到的各种问题,这样既解决了教师常常感觉课程学时不够的问题,也体现了课堂教学中教师的主导地位和学生的主体地位。

参考文献:

[1]张继燕,欧莹元.关于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信息存储与检索》课程的研究[J].软件,2013(05):155―156.

[2],李光辉.《信息存储与检索》课程案例教学探索[J].安徽中医学院学报,2008(04):54―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