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农村旅游调研报告十篇农村旅游调研报告十篇

农村旅游调研报告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6:07:07

农村旅游调研报告篇1

——关于助推我县乡村旅游与农村电商结合发展的调研报告

会东县居于川滇两省五县一区结合部,地处攀西大裂谷生态休闲旅游区的腹心地带,因为历史上区位闭塞,交通滞后,会东的发展受到了制约,颇有明珠蒙尘之感,但也正因如此而保留了它丰富的原生态旅游文化资源。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与交通枢纽的逐渐完善,这颗冉冉升起的新星已渐露峥嵘,于世人面前展现出它应有的风采。

一、会东现有乡村旅游资源及农村电商发展现状及前景分析

由于历史原因,我县旅游资源开发相对滞后,且会东地处横断山脉南部褶皱山中切割地带,绝大多数为山地,占据会东总面积的90.87%,造就其独特的山地旅游资源的同时也导致了其开发难度相对较大。境内的旅游资源星罗棋布:螺髻山脉南延部分的鲁南山威武雄迈;森林草场、石林花海和风能、光伏电场壮观秀丽;百里金沙波澜壮阔,拥有白鹤滩、乌东德两大电站构成的高峡平湖景观;老君洞清幽神秘;世界滩王老君滩涛声阵阵,声势雄壮……综上所述,可以看出我县自然旅游资源十分丰富,总体特点是“风格迥异,散而不聚”,同时具有很强的发展潜力。

我县不仅有丰富的自然景观,也有多彩的人文景观。独具会东特色的彝族奥索布迪服饰、傈傈族嘎且且撒勒舞、汉族的“清明宴”、端午药膳宴、彝族火把节等民俗风情,融合于独特的自然生态景观,为会东发展四季康养休闲度假旅游及精品景区打造提供了优质的资源本底。

为将会东丰富的特色农产品“送出去”,2016,县委、县政府与阿里巴巴合作,构建了覆盖全县的“万千淘宝进农村”网络大格局。农村电商作为一种与传统商贸并驾齐驱的新兴业态,不仅创造了新的消费需求,引发了新的投资热潮,开辟了就业增收新渠道,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提供了新空间,而且正加快成为提供公共产品、公共服务的新力量,成为经济发展新的原动力。而我县独特的地理环境及天然的亚热带气候坏境造就了颇具特色的农牧产品:七彩洋芋、优质黑山羊、优质华山松、松茸、松露、老鹰茶等不一而足。且我县人口基数达35万之多,农村电商在我县域具有良好的发展基础和广阔的发展空间,将成为我县富民增收的另一蹊径。

“十三五”期间,县委、县政府调整工作思路,把旅游业作为新兴支柱产业来抓,乡村旅游业开始走上了发展起步阶段,而农村电商也在同一时间段开始与之并驾齐驱,不难看出,两颗新星的碰撞在所难免,如果能合理融合利用,将使其互助互进,大受裨益。

二、旅游资源开发及农村电商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虽然我县旅游资源开发建设和农村电商发展具有可喜的前景,但是处于起步阶段的两个新事物,在发展过程中依然存在一些困难和不容忽视的问题:

(一)对乡村旅游层面理解不深,对农村电商发展后劲不足。

长期以来的,政府一直主导的地方支柱产业是烤烟,而新兴的旅游业及电商产业产生的效益微乎其微,对县域经济拉动力不大。这就导致了部分部门、部分干部短时间内对乡村旅游及农村电商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认为旅游和电商发展不能形成气候,只是简单的做做宣传,不肯在上面花时间,下功夫,更有甚者,认为预期给这一投入资金大、见效慢的行业投资,还不如投入到一些在短期内能收到经济效益的事业中去。久而久之,这两个产业就不能得到持续有力的发展,从而制约了其发展前景。

(二)乡村旅游与电商发展“各自为政”,产业层次较低,未能得到合理有效结合。

旅游业应当是一个复合型能满足游客多层次、多样化的旅游需求的综合产业。但本县的旅游业尤其是乡村旅游业基础相当薄弱,乡村旅游被大多数人认为是单一的农业旅游乃至于农业观光旅游,或者是单一的景点旅游,缺乏多样性和趣味性。而农村电商更是购进的多,出去的少,导致多数农特产不能销出去,颇有入不敷出的感觉。细思之下,这两者之间未建立起严密的联系,从而产生的效益达不到预期的效果。乡村旅游更需要的是与农村电商、民族文化、科技、教育等进行多元化的融合,通过乡村旅游发展打响地方特色产品的名声,用地方特色产品推动旅游景点的知名度、美誉度。

(三)乡村旅游“软硬件”设施建设相对薄弱,电商“孤掌难鸣”。

由于新兴产业的发展都需要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乡村旅游和农村电商作为刚起步的产业,一应基础设施建设都未完善,大多数的旅游景点还处于原生态待开发的阶段,部分开发的景点设施也未完善、就位。很多地方交通梗塞,随之带来的垃圾处理、停车场、环保设施、厕所、游客购物店等系列配套设施建设滞后,也就成了阻碍其充分发展的根源。农村电商所倾向的农特产等在一无品牌效应、二无地域优势、三无坚实信誉保障基础的情况下,也就孤掌难鸣,举步维艰了。

(四)旅游和电商体系不健全,专业人才短缺。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一个产业的稳步健康发展,离不开雄厚的物质基础,更离不开专业的技能型人才。就目前的情况看,乡村旅游缺乏专门的旅游管理机构和开发机构,缺乏专业的景点开发设计人才、市场开拓统筹发展人才、旅游经营运作人才、旅游项目包装及资本运作专业人才等。电商亦然,在这两大产业的发展过程中,依托的最多的还是当地的村民,其绝大多数人未受过专门系统的培训,他们的沟通理解能力及服务质量都不是很高,这是乡村旅游和电商得不到充足发展的重要因素。

(五)政府资金投入不足,乡村旅游发展迟缓,电商产业链短板较多,不能形成合力。

“十三五”期间,尽管我县积极投入了开发建设资金,但是预期效果差强人意。预计投入2.5亿元,完成《会东县旅游业总体发展规划》,完成金沙江流域龙头景区建设,实施鲁南山地质公园建设、白鹤滩亚热带风情乡村旅游区建设、两岔河的县城旅游综合体建设、大崇休闲度假核心区、沿江农业果蔬观光农业区、沿江水岸互动休闲带、乡村旅游风情小镇、夹马石牧场生态旅游区等开发建设。但就目前情况来看,这点预备资金是不够的,这一系列的旅游资源开发,不仅仅是自然生态的开发利用,更需要相应的基础施设配套建设、人文教育建设等。反观农村电商,其需要销出去的产品,现阶段所具备的条件还达不到外面游客的要求标准,知名度低,不能给予买家公信力,一应的软硬件设施还不达标,只是将一个雏形建立起来,还有待后续的资金、人才投入和政府支持。

三、旅游资源和农村电商有机结合发展策略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2017年4月24日,县政协组织部分政协委员赴乡村旅游与农村电商结合发展成效显著的宜宾长宁县“取经”。结合长宁的发展思路和发展历程,我县乡村旅游和农村电商可以通过以下途径发展:

(一)因地制宜,打造旅游景点精品,积极开发特色农产品。

根据县域景点分布散而多的特点,依托其独特的地理坏境优势,打造出具有地方特色的旅游景点,同时积极开发与旅游景点相匹配的特色农产品。合理结合传统节日,掌控好时间节点,力争一年四季都有景有物给旅游观赏、购买。如盛春时节举办的“金色菜花节”,让人体验春的活力,同时可附上由其生产的菜籽油,用以提升知名度,吸引游客;春末“十里绿岸升炊烟,万人空巷斗清明”的“清明宴”,结合鲁南山、夹马石等天然踏青圣地,也能吸引很多人前往;夏日的端午药膳宴,也能让人体会到我县的独特的端午氛围和药膳美食……无形中,将传统与旅游业、电商有机结合在一起,对后续的发展有重要的作用。

(二)加大资金投入,招商引贤,完善旅游、电商产业链,补齐短板。

旅游和电商可以分步发展,建议先期发展完善旅游业,由县财政每年列入旅游发展专项经费,并逐年增长。设立奖励资金,推进旅游品牌建设,引进旅游开发、管理等专业人才。政府要降低准入门槛,以开放的姿态,积极引进旅游开发和投资资源,带动地方经济发展。要加快完成景区、景点的公路、环保等基础硬件施设的建设,再有能力的基础上,巩固提高。旅游业起来了,游客多了,那么电商也就进一步打牢了基础,后续就完善电商产业链,在旅游点增设网店,严把农产品质量关,引进推销型人才,逐步将旅游和电商相融合。

(三)加大宣传力度,成就旅游品牌,不断拓宽客源市场。

旅游业是朝阳产业,无烟产业,是一种形象经济,其要发展得好,不仅要有特色,更需要一定的知名度。宣传促销是旅游业发展的重要环节,建议以各级电视台、报纸、网络等新闻媒体网站为促销平台,以景区亮点和特产为宣传重点,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宣传密度,打响县域特色旅游品牌,扩大我县旅游的知名度。要积极开发研制具有地域特色、能吸引游客的小商品和工艺品,如金山江的奇石、大山的根雕艺术等,积极推出我县的风味小吃,逐步建立起旅游、文化、娱乐为一体的综合旅游体,延伸旅游产业链,拓宽电商客源市场。

(四)积极发展旅行社,强化文物管理旅游办对行业的管理职能,实施规范管理,提高旅游服务水平。

旅行社是游客和景点的载体,在旅游行业中起到至关重要的最用。我们要加强与省内著名旅行社和景区景点协作,充分运用现代化的手段,建立我县旅游信息网络,开拓市场,打出品牌。旅游管理单位要加强对旅游景区及涉游单位的规范和管理,加大对全县旅游业开发的管理。以市场经济规律和要求为准则,冲破当前利益、部门利益的局限,站在大旅游、大市场的角度,切实解决旅游业发展中的问题和困难。旅游部门要加大对全县吃、住、行、游、购、娱的综合管理,营造文明、健康、有序的环境。各旅游相关部门要紧密协作,使景区治安稳定,确保游客的生命财产安全。

(五)持续制定和完善旅游资源规划和开发优惠政策,奠定旅游产业发展基础,提升电商发展空间。

农村旅游调研报告篇2

为了深入了解全县经济社会发展现状,破解发展难题,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发展,县政府决定,由各副县长带队,组织相关部门,对全县经济社会发展情况集中开展一次专题调研活动。现就有关事宜通知如下:

一、调研内容

1、发展现代农业方面。主要围绕苹果生产、生猪养殖、大棚蔬菜发展、粮食增产、烤烟种植和农业产业化,以及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杂果生产、绿化造林等方面开展调研。

2、壮大工业经济方面。主要围绕原煤生产、电煤一体化、石油资源开发、园区建设、招商引资,以及新兴工业等方面开展调研。

3、发展旅游经济方面。主要围绕红色旅游资源、绿色生态资源、乡村民俗旅游开发和旅游品牌宣传推介、旅游产品开发、旅游服务接待、旅游景区建设管理,以及第三产业发展等方面开展调研。

4、加强城乡建设方面。主要围绕城乡一体化发展、城镇基础设施建设、城镇特色打造与品位提升、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农民进城和新农村建设、移民搬迁、易地搬迁、“三告别”工程建设等方面开展调研。

5、改善民生质量方面。主要围绕教育基础设施建设、教育均等化、农村医疗条件改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城乡养老和医疗保险、就业再就业、劳务输出、扶贫救助、节能环保、安全稳定等方面开展调研。

二、几点要求

1、要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参与调研的县政府领导、各有关部门要深刻认识开展这次调研活动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把本次调研活动作为贯彻群众路线、密切干群关系、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举措,严格按照通知要求,结合实际,周密部署,制订方案,全力以赴开展好这次调研活动。

2、要明确主题,认真调研。各调研组要围绕调研主题,按照“带着专题、形成思路,带着责任、解决问题”的要求,深入基层、深入群众,采取实地察看、召开座谈会、发放征求意见表等形式,加强与干部群众沟通,虚心听取各方意见和建议,如实反映情况,真正掌握一手资料。

农村旅游调研报告篇3

一位中国转业军官购买了私家汽车,又下海开了一家旅游出租汽车公司。这件事在改革开放初期是一条不胫而走的新闻。刘华云在30多年前已是一个“敢为天下先”的军改商。

后来过了10年,他投资数亿组建大型农业基地。这种发展大规模农业“拖拉斯”在国外很多,当地乡亲百姓是最大的获益者,他这个“致富不忘乡亲”的良心企业家,因此更成了政商界的新闻人物。

转眼又是10年,刘华云已成为坐拥多家大公司的董事长,再不是一般创新型商人,也不是简单的良心企业家。他在花甲之年不忘初心,穷尽心血踏遍中国的山水,致力研究中国“三农”问题,并写下《中国新农村建设考察报告》。

担起的责任叫遂行

“中国是历史悠久的农业大国,曾创造出世界领先的农业文明。”刘华云一直为托起优秀民族的农业文明而津津乐道。

如同许多吃苦耐劳的企业家一样,刘华云出身于江汉大地的农村,土地养于斯,其情忠于农。也如同许多做大做强的成功企业家一样,他当过兵,忠于纪律,更投身理想。这就有了他这个从土地上出来的军人的价值取向,能闯能干能想能做,而最终在他衣食无忧之日,重新回馈于土地,并奏响了他建设中国新农村的人生乐章。

刘华云在《报告》的附件中,专门有一段陈述:“我们早就在为中国贫困县献计献策:近10多年来,我们考察了全国30个省市、自治区,174个地级市,1332个区、旗、县,与65位省部领导,370多位地区市长、书记,1630位县长、书记谈农业、文化、旅游县城经济,深感脱贫中国贫困县任重道远!”

这一系列的数字,外加数十万字考察报告和附件,反映了一个人世界观、价值观和行为意识。如果没有家国天下的情怀,没有“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责任使命,刘华云完全可以在大洋东岸听涛,在红海钓鱼,在红磨坊品浆。但他在年过半百之后,下定决心“撸起袖子”去拥抱这块贫困而富饶的土地。

从1993年投资资产2.8亿的“公司+农户+基地”模式先行,到在北京港澳中心进行的中国新农村建设探索,再到呈请中央在贫困县建立脱贫试验区……当年那个从乡村走出来的小伙子、在军营历炼成钢的好军人、在商场滚爬出来的梦想者,几乎把自己美好的时光、热血和责任,与这个国家的意志和人民的意愿同向同行,同德同心,同呼吸共命运,并以强大生命力遂行着国家使命。

奉献的智慧叫先行

对于“三农”问题,刘华云的概括是基于土、潜于族、始于村,而破解“三农”,他则强调策于国、桥于商、利于民。开口不凡,开卷有益。刘华云对中国“三农”熟烂于心,直抵核心。

“我早年融入改革大潮,是伴随我国改革开放近40年历程成长的第一代民营企业家,是中国改革开放的亲历者、见证者和受益者,更是支持者、践行者和助推者”。刘华云在给国务院的建议中简单介绍了自己的简历,同时也展示了他一直低调做事,且秘而不宣的过去。这也是他顺势而为、聚智发力的真实写照。

在改革之初,刘华云响应邓小平同志裁军百万的号召,回到故乡,从商近40年,无不良记录,他认为这是一个商人的根本。他长夜燃灯舞文泼墨啃诗书,尤为喜爱当年一大批实业爱国者的传记,并在大量企业家涌进城时,他却逆向支农托农扶助农村产业。对此,他几乎倾其所囊,毕其所力,筑其所基。

“主席在人民大会堂接见全国优秀县委书记,讲到‘郡县治、天下安’,这使我们过去不懈的追求找到了根本的源头。所谓县域经济,起初热闹于科技创新、经济唱戏、文化搭台,但安定天下之重还是‘三农’,这时我们便加快了新农村的建设步伐”。刘华云谈起《中国新农村建设考察报告》由梦想正逐步化为现实时,他十分强调这种生产力与生产关系在嬗变中的撞碰,以及智慧与时势的交运。

《中国新农村建设考察报告》开篇点明主题:“在高速增长的中国国民经济中,中国农业相对滞后。从某种意义上讲,拖了中国经济发展的后腿。中国农业发展状况堪忧,这也正是时代赋予我们这一代人的历史重任。”

《报告》纵论上下千年,古今中外,紧扣“三农”起势。接着,紧施中国新农村建设之策,从新农村乡村整体建设、到乡村企业发展方向、投融资模式及整合县域经济等娓娓纵论。最后,诘问“三农”向何处而去。

《报告》没有就事论事,而是切实看到随着我国工业化向中后期高端工业化水平升级,中低端劳动密集型产业势头减弱,城市吸纳与农民回流到成双向剪刀差。所以,他提出国有经济主导下混合制集体经济的组织形式,在新的条件下需要进一步完备与重构。以此为据确立“以商为桥”的新理念、“以桥带链”的新概念、“以链兴县”的新观念,并身体力行,始成正果。

托起的担当叫力行

有了理想与智慧,再没有比担当更具有内涵的词汇。这个担当,既是担当历史的重任,也是担当破解中国“三农”难题的决心。刘华云不善夸夸其谈,坐而论道,生命蓬勃着一种舍我取谁的担当精神,这种精神在《中国新农村建设考察报告》中如气贯长虹。

当党的十再次把农村改革上升到战略地位以来,刘华云挽着裤脚穿行在希望的田野,几乎不余遗力。他先后发展了亿兆资产管理有限公司、中国新农村集团有限公司、中国旅游投资股份有限公司等多家大型企业,拓展了皇明太阳谷旅游服份有限公司、海南旅游包机公司、山西华襄农旅开发股份有限公司、内蒙白音旅游产业股份公司等一系列实体,全面开展中国新农村建设的实践探索。

纳鲜銎笠悼展的诸多项目,包括金融、交通、地产、种养、加工、制造、物流等多个领域,刘氏集团成为了中国“经营最宽”的企业,但最具特色和引以这个团队自豪的,正是由“公司+农户+基地”而演化的“土地+生态+旅游+互联网+”等,堪称中国新农村建设综合性模式与致富机制。

踏寻中国乡村,刘华云开设了大黄河漂流、白天鹅观景区、瑶人山国家森林公园、福寿山国家森林公园、三潭大贵寺国家森林公园、大洪山黑龙潭风景区、鸡公山国家森林公园、中华山国家森林公园、关帝山国家森林公园、列山风景区、桐柏山太白顶风景区、雅克夏国家森林公园,徐家河旅游渡假区、封江风景区及景区中的宾馆、别墅、度假村等,留下一个又一个让人叹服的开发项目。

借着全国精准扶贫的东风,刘华云扩张到区域经济,签定了仰韶大峡谷、函谷关古文化旅游区,九龙洞风景区、玉皇山国家森林公园、鸡冠洞国家森林公园、金丝大峡谷生态游,凭祥国家森林公园、江苏第一山国家森林公园、宁夏六盘山国家森林公园、云南易门国家森林公园,铁山寺国家森林公园、幕阜山国家森林公园风景区等,一系列的创举,更是其《报告》的真凭实据。

农村旅游调研报告篇4

【关键词】安康市城郊地区;农村旅游市场;农村旅游市场开发

伴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旅游业也是蓬勃发展,但是我国旅游业的发展一直围绕着城市居民为重心,农村居民则一直被边缘化,将农村居民作为一个特殊的旅游群体加以考虑的人还是很少。随着现代旅游业的快速发展,农村地区浓厚的乡土风情和自然悠闲的环境已经吸引着不少来自城市的旅游者。各种城郊休闲游、“农家乐”旅游,乡村旅游受到旅游者普遍欢迎,农民的旅游观念也受到冲击,随着农村居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城郊地区的农村居民具有一定的经济实力和较为开放的旅游意识,城郊地区农村旅游市场的发展潜力不可忽视。安康市城郊地区作为一个乡村旅游的典型区域,相对一般农村地区,农村居民收入相对较高,有一定的闲暇时间和出游动机,具有一定的出游条件。针对这部分群体,调查了解他们出游的需求,消费偏好,推出的符合他们需求的旅游产品,可以拓展旅游市场;同时农村居民出游率较高,不仅可以提高他们的幸福度,而且有利于他们更好的了解外面世界的变化,学到新知识,新文化,促进当地经济快速发展。

一、安康市城郊地区农村旅游市场的现状

1、农民出游愿望强、具有出游的经济基础

对安康市城郊地区农村居民的旅游意愿抽样调查显示:24%的农村居民选择非常愿意出游,42%的农村居民选择愿意出游,24%选择可以出游,10%的人选择不出游,可见城郊农民外出旅游的愿望比较强烈。同时城郊居民也有出游的经济基础,据有关部门统计,2012年安康市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5815元,比上年增加806元,增长16.1%,当地居民人均出收入增长幅度较大。安康市城郊地区农村居民人口多,收入普遍较高,加上由于近年来城区不断扩大,许多城郊地区居民需要搬迁,政府或企业会给当地居民一笔丰厚的搬迁费,这就为安康市城郊地区农村居民外出旅游提供必要的经济基础。

2、获取旅游信息多为朋友亲戚介绍

对安康市城郊地区农村居民的旅游信息获取渠道的抽样调查显示:19%农村居民通过网络了解旅游信息,12%的农村居民是通过电视获取旅游信息,由于农村居民非常重视亲情和信任身边的朋友,43%的农村居民通过朋友亲戚的介绍了解获取旅游信息。7%的农村居民是通过旅行社获取旅游信息,19%的农民通过报纸、广播、杂志等其它渠道获得旅游信息。通过网络和电视等了解旅游信息的当地居民也会再次询问自己的朋友亲戚,感觉反馈上来的信息能够让自己满意,这些景点就会成为他们下次旅行的计划目的地。

3、旅游形式多为自助,一般与家人或朋友同行

安康市城郊地区的农村居民一般旅游都会选择距离较近的地方或景区,外出旅游时多会选择自助的旅游形式,抽样调查显示中77%的居民是没有参加过旅行社组织过的旅行团,就是距离比较远的旅游景区,有条件的当地居民也会选择自驾车的方式。这跟农村居民居住相对较分散,加上没有单位或企业一样的组织为他们提供组团外出旅游的机会具有密切关系。有54%的居民愿意与家人同行外出旅游,有38%的调查者愿意和朋友一起旅行,这说明农村居民一般愿意同自己熟悉的家人朋友同行旅游。

4、外出旅游时间不固定且旅游时间短

安康市城郊地区很大一部分农村居民没有固定的工作,所以外出旅游的时间也不固定。只要不在农忙时节,有旅游动机,在资金充足情况下就会选择外出旅游。通过对安康市城郊地区农村居民旅游天数抽样调查显示24%的被调查者旅游天数为1天,其中47%的被调查农村居民选择的旅游天数为2-3天,21%的被调查农村居民外出旅游的天数在4-6天,8%的被调查农村居民选择的旅游天数在7天以上。其中69%的被调查的农村居民选择外出旅游天数在1-3天内,说明当地农村居民旅游时间短。安康市城郊地区的农村居民群体中外出旅游以开商店,办养殖场,开五金店等个体户占多数,由于这部分群体已经不再从事农业活动,平时生意忙,闲暇时间少,外出旅游时间自然较短。

二、目前安康市城郊地区农村旅游市场存在的问题

1、缺乏针对农村居民的旅游宣传

虽然电视、广播、广告等多种信息宣传媒体是农村居民平常接触最多的,但是以农村居民为宣传对象的媒体并不多,针对安康市城郊地区农村居民的宣传更是少之又少。安康市城郊地区完全不像平原地区的城市郊区农村居民居住集中,针对当地居住比较分散的农村居民而言,采取没有针对性的宣传方式如发放旅游宣传彩页,肯定投入巨大,成本太高,效率也低。

2、旅游价格偏高,降低了农民出游的愿望

近年来,各大旅游景区门票一路看涨,我国5a景区门票价格在100-200元之间的占半数之多,11家景区旺季门票价格超过200元,在所有5a级景区中,门票价格在100-200元之间的占多半(共有81家,占52.9%),其次为50-99元之间(共39家,占25.49%),门票价格在20-49元之间和在200元以上的分别为12家和11家,各占7.84%和7.19%,价格在1-19元之间的有2家,占1.31%,另有8家5a景区实行免票政策。安康市境内景区门票价格在100元以上就有五家,加上景区内旅游商品价格也在上升,相对于农民的收入水平而言,旅游价格偏高。虽然农村居民实现增收,但总体经济水平仍低于城市居民,他们对旅游价格比较敏感,这昂贵的旅游费用也使得许多想旅游的农村居民望而却步,放弃外出旅游的计划。

3、针对农村居民开发的旅游产品缺少

在城镇地区设立旅行社多半是专门为城镇旅游者提供服务,开发的旅游产品主要针对的是城镇居民,在对安康华夏铁道旅行社、安康新世纪旅行社等几家旅行社的调查中发现推出的旅游产品有针对安康市老年群体的“重庆长江三峡夕阳红大型包船6日游”,针对儿童群体的夏令营,针对高端客户的“首尔济州顺天湾世园会6日游”、“经典普吉岛四晚六天游”等。而在农村设立的旅行社很少,甚至没有,现有的旅行社针对农村居民开发的旅游产品处于空白的状态。

三、安康市城郊地区农村旅游市场开发的对策

1、加强针对农村居民的旅游宣传,选择旅游目标市场

旅游企业可采用常见的如广播、电视、报纸等媒体宣传方式,不断加强对当地农村居民的旅游宣传力度。在旅游宣传方面,应该突出重点,有选择性地进行旅游市场宣传。安康市城郊地区潜在旅游者人数众多,分布广泛,旅游企业或相关政府部门在对安康市城郊地区农村居民进行市场细分时,可以当地居民的收入状况为依据,细分为高收入群体和低收入群体。高收入群体主要是很多已经不从事农业活动的农村居民,如经营商店、五金店、理发店等个体户,低收入者主要以从事农业活动的农村居民为主。收入较高的农村居民具有一定的经济基础,可以花费一笔资金用于旅游活动。毫无疑问,旅游企业或相关政府部门应该选择收入较高的群体为旅游目标市场,重点进行旅游市场开发。

2、本地旅游产品价格优惠,培养农民旅游习惯

安康作为旅游地区,旅游企业可以让利推出价格优惠的旅游产品,培养农民旅游习惯,开发潜在的旅游市场。来自本地的农村居民只要在购买门票时,出示当地居民的身份证,旅游企业就可以半价优惠或者免票,这样就可以吸引更多的农村居民来到旅游景区参观游览。而旅游企业可以在景区内建设一些游乐设施,在餐饮、娱乐、购物方面多下功夫,增加收入。这种优惠价格的旅游产品可以真正引起安康市城郊地区农村居民的兴趣,使其产生购买动机和行为,而且农民一旦养成旅游的习惯,有利于旅游市场的长期发展。

3、开发针对农村居民的旅游产品

旅行社要根据农民的需求及喜好开发出针对农村居民的旅游产品。许多城郊地区的农村居民是处于创业的收获期,经过十来年的奋斗有一定的经济基础,他们不光是简单地外出旅游,而且希望在外出旅游的过程中学到新知识,开拓自己的眼界。比如:对于在家务农从事农业活动的农村居民,旅行社可以组织农民参观游览先进农村、现代科技农业园区和农业博物馆等,把旅游观光与提高农民的生产技能和科技知识结合起来,使农民在休闲游玩过程中获得丰富与其自身生产经营相融合的农业科技知识和文化,为自身从事的农业活动提供先进经验和技能,达到创业致富的效果。对已经不再从事农业活动的许多农村居民,如经营商店、五金店、农药店等个体户,旅行社可以组织这部分群体参观先进农村及成功的乡镇企业,推出“经商考察团”等为主题的旅游产品。喜欢前往名山大川,滨海沙滩的农村居民也占很大比例,针对这部分群体旅行社可以推出“祖国大好河山游”等主题旅游产品。

【参考文献】

[1]黄浏英,李会玲.农村居民旅游市场发展潜力分析[J].经济论坛,2009.9.27-32.

[2]慎丽华.农村旅游客源市场的现状及开发思路[J].经济与科技,2007.3.26-27.

[3]王辉,陈光.农民旅游市场开发初探―以辽宁省为例[J].旅游资源,2007.23.

[4]郑群明.农村居民的旅游态度和出游特征研究[J].旅游科学,2004(7).

农村旅游调研报告篇5

关键词:Rt;游客偏好;商洛市

中图分类号:F59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2-2589(2016)03-0118-03

近几年,全球旅游业迅速发展,尤其是随着人民生活水平、消费水平的提高和城镇化进程的加快,人们渴望回归自然的愿望日趋强烈,“乡村旅游(即Ruraltourism,以下简称Rt)”成为国内外旅游研究的热点,众多学者从不同层面对Rt进行了研究。国外对Rt的研究开始于19世纪,主要从Rt的概念、社区农户对发展Rt的态度、Rt发展中的女性问题、Rt与乡村可持续发展的相互关系以及Rt发展模式等方面进行了研究;国内对Rt的研究起步较晚,开始于20世纪90年代初期,主要侧重于介绍国外的Rt发展,到了20世纪90年代末期,对Rt的研究内容逐渐扩大,主要集中在对Rt概念,Rt规划与设计,Rt开发,Rt开发现状、问题及对策,Rt的社区参与研究等方面[1],目前运用定量的方法对Rt游客偏好研究尚属空白。游客的旅游偏好分析是旅游者行为的微观领域,是进行旅游产品开发、旅游市场细分和营销的基础,研究Rt游客偏好有利于更进一步进行Rt旅游市场开发、旅游营销,促进Rt快速健康可持续发展。

商洛市位于秦岭山区,属于我国南北交界的地带,冬暖夏凉,兼具南北生态特色,有着丰富的野生中草药资源,药用价值相当高;商洛继承并发扬了秦楚文化,拥有独具特色的农耕文化和民俗文化。大自然的赋予以及丰富的历史文化遗存,为商洛市留下了独特而悠久的人文旅游资源和自然旅游资源[2],再加上距离陕西省中心城市西安市比较近这一便利的交通区位优势、商洛市政府和居民强烈的Rt开发意识、商洛市政府对Rt品牌的大力宣传,商洛市具有发展Rt的强大优势,非常典型,因此本文选取商洛市作为Rt游客偏好研究的典型区域,旨在通过研究进一步了解Rt游客偏好,并根据其偏好制定相应的Rt发展策略,促进Rt的快速健康发展,进而促进社会经济的全面可协调发展。

一、研究方法

(一)问卷设计

本次研究采取实地调查的方式获取原始资料,针对商洛市乡村旅游市场游客的旅游目的、出行方式、信息获取、交通选择等方面的偏好开展调查。本次调查问卷主要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为个人基本信息,包括性别、年龄、学历、职业和经济收入状况等;第二部分是针对Rt游客的偏好所设置的问题;第三部分是对商洛市Rt建议的开放式问题。

(二)问卷调查

调查分别于2015年4月、5月在商洛市(主要集中在金凤山公园、仙娥湖景区、丹凤棣花古镇、丹凤现代农业园区)对Rt游客随机发放问卷调查,共发放问卷500份,收回493份,回收率达98.6%,其中有效问卷476份,有效率为95.2%。其中被调查男性262人,占52.4%,女性214人,占42.8%;年龄主要集中在18―50岁之间,职业构成有私营业主、企业员工、事业单位人员与公务员等;学历层次为高中及以上。总体来看,调查对象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和典型性,符合问卷调查的基本要求。

二、商洛市Rt游客偏好分析

对收回的有效问卷利用SpSS统计分析软件和excel软件对样本进行统计分析。具体情况如下。

(一)旅游动机偏好

商洛市Rt游客在旅游动机上偏好亲友聚会和休闲娱乐,其中亲友聚会所占比例最大,占到37.3%,休闲娱乐占到24.7%;其次是购买土特产品尝乡村美食,占到了18.5%;再次是缓解压力,占到了10.71%;追寻回忆、户外运动和疗养占的比例偏小,说明商洛市Rt游客出游动机以观光、休闲娱乐为主,度假疗养、户外运动体验较少,这说明商洛市Rt游客旅游处于较低层次,对于较高层次的体验参与旅游需求较少。

从职业差异上看,商洛市Rt游客旅游动机存在较明显的职业差异:绝大多数职业群体对品尝乡村美食,休闲娱乐,放松心情具有较强的一致性。公务员、企事业单位人员、学生所占比重最高,共达到33.48%,其次是工人和离退休人员,占到了24.92%。这种职业上的差异主要是由于其职业的特殊性决定的,由于工作等原因亲戚朋友聚少离多,亲朋好友以及同事之间的交流方式单一;再加上城市生活节奏的加快以及工作和学习上压力的加大,致使他们不得不放松身心,寻找缓解之法。通过Rt不仅可以休闲娱乐,放松心情,而且能够加深亲朋好友以及同事之间的感情。

(二)出游时间偏好

Rt是一种社会经济活动,是一项离开原住地品尝乡村特色美食,放松身心,体验农家生活的休闲娱乐活动,乡村旅游活动的实现,不仅需要一定的经济支付能力,而且必须有足够的空闲时间[3]。由表1可知:商洛市Rt游客的出游时间段主要集中在节假日和周末,占到了总数比例的56.73%;其次是单位休假,占到了总数的24.57%,出游时间的职业差异较为明显,公务员和企事业单位人员群体选择在节假日和周末出游表现得尤为明显,他们所占比例分别达到了26.34%和33.68%;而教师和学生选择在周末和寒暑假出游的比重最大,达到了42.67%;工人和离退休人员由于闲暇时间的不确定性,致使他们选择出游时间具有鲜明的灵活性,比例分别达到42.70%、30.62%,这与游客的实际闲暇时间是相符合的。

(三)旅游信息来源偏好

旅游信息来源反映游客获取旅游资源全面信息的渠道,可以为旅游管理和营销部门制定高效的营销策略提供可靠的依据。由表2可知:“亲朋推荐”是商洛市居民Rt游客最主要的信息来源,说明游客更注重实际感知,即口碑效应,认为这种信息来源更可靠;商洛市Rt信息来源差异较为明显,除了“亲朋推荐”外,公务员、事业单位、企业工作人员和学生普遍偏好“互联网”这种信息来源,这与互联网的迅速发展有着很大的关系,尤其是当今信息社会人人都有手机,手机网络、掌上电脑的普遍使用使得微信、QQ、微博等网络营销效果显著。智慧旅游时代的到来,人们外出旅游可以更加便捷,获得更好的旅游体验,真正地愉悦身心,体现旅游的价值;工人、离退休人员偏好电视广播、报纸杂志、旅行社等传统营销媒介,这与他们的年龄、受教育水平和生活习惯有很大关系;户外广告受众较少,这主要是由于现代人生活节奏比较快,尤其是上班族大多数都是工作地点与家两点一线,外出较少,所以对户外广告关注较少。

(四)组织方式偏好

由表3可知,商洛市Rt游客在出游组织方式上普遍偏好“家人亲朋伴随”,这主要是由于现代人生活节奏加快,工作繁忙,平时与亲朋好友聚会交流感情的时间少,内心渴望亲情和友情,希望借旅游与亲朋好友聚会,交流感情,舒缓压力;其次,偏好“同事组团”,这样有利于同事之间加强交流,更加精诚团结协作干好本职工作,员工把家庭和事业的关系处理好,才能更有利于身心健康,更加高效地工作和学习,幸福感更高;偏好独自出游人员较少,这与人的从众心理有很大关系;单位组织比例也较低,这主要与国家的政策有很大的关系。鉴于此,商洛市Rt在开发时应注意针对家庭出游群体和单位同事出游群体开发特色的旅游产品,制定特色旅游项目,提高旅游产品的娱乐性和趣味性,让游客真正地体验旅游,身心愉悦。

(五)目的地偏好

游客的出游前期望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他们对目的地的偏好。基于商洛市Rt游客对出游地的期望和出游后的满意程度设计了问卷,包括目的地吃住行游购娱各方面21个因子,运用李克特的(Likert)5分制测量法对游客对Rt目的地的满意度进行了测评,结果见表4。由表4可知,Rt游客出游前对各项因子的期望值都较高,平均值为4.25,尤其是对“消费价格合理无欺诈现象”“土特产及纪念品具有特色”“乡村旅游地干净卫生”“旅游地交通方便”“乡村旅游地环境优美、让人舒服”等因子期望很高,证明他们比较偏好这些方面条件好的Rt资源,游客希望Rt旅游地交通方便、环境优美、干净卫生、门票及其他消费合理,能够买到具有特色的旅游纪念品,获得优质的旅游体验。

Rt游客出游后对各项因子的满意度较高,平均值为4.30,尤其是对“土特产及纪念品具有特色”“旅游地交通方便”“乡村美味别具特色”“消费价格无欺诈现象”“乡村旅游地干净卫生”“乡村旅游地环境优美、让人舒服”等因子满意度较高,说明商洛市Rt在这些方面做得比较好,游客比较满意。

对比旅游前后期望值与满意度的差值,“乡村住宿建筑具有特色”“乡村旅游地基础设施能满足游客需要”“乡村旅游地具有地方文化特色”“旅客实际体验与乡村旅游地宣传完全相符”“消费价格合理无欺诈现象”“乡村活动内容丰富多彩”“服务人员衣着、用语规范”“服务人员针对不同游客提供个性化人性化服务”等方面满意度低于期望值,证明这些因子游客比较偏好但实际情况不符合游客的期望,需进一步改进。

三、结论与建议

(一)结论

通过对商洛市Rt旅游动机、行为意向(信息获取、时间选择、出游方式等)、旅游目的地偏好等存在职业、性别和年龄的差异性分析,得出以下结论。(1)Rt游客出游动机主要是以观光、休闲娱乐、品尝乡村美食为主,其中公务员、企事业单位人员、学生主要为了放松身心,缓解压力,而工人和离退休人员是为了品尝乡村美食,休闲娱乐。(2)Rt游客出游时间主要是在自身的闲暇时间,存在明显的职业差异。公务员、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偏好节假日和周末;教师和学生主要选择在寒暑假和周末;工人和离退休人员闲暇时间较多,出游时间不定。(3)Rt游客出游信息来源主要是“亲朋推荐”,其次是互联网、报纸杂志、电视广播、旅行社、户外广告等传统营销模式。(4)Rt游客出游组织方式主要偏好“家人亲朋伴随”,其次是“同事组团”,“单位组织”,“独自出游人数较少”。(5)Rt游客偏好消费合理、商品有特色、环境优美、干净卫生、交通方便的旅游目的地,对住宿建筑特色、基础设施、地方特色、消费欺诈、旅游活动丰富程度、服务人员素质、服务人性化等方面满意程度未达到期望值,需进一步改进以满足游客需要。

(二)建议

1.以旅游市场为导向,拓展旅游产业链,建立完善的乡村旅游产品体系。一般的旅游是一个集吃、住、行、游、购、娱于一体的社会活动,乡村旅游也不例外。真正富有乡土特色的产品才是有生命力的乡村旅游产品[4]。Rt游客出游动机主要是观光、休闲娱乐、品尝乡村美食,因此应注重开发具有乡村特色的旅游产品,设计娱乐性、参与性较强的旅游项目,以满足游客的需求。具体的一方面可充分利用乡村现有土地栽种花卉、果蔬,设计游客观赏、参与栽种和采摘的旅游项目,让游客通过亲身参与切实地了解农产品的栽种、采摘过程,体验乡村旅游的乐趣,比如樱桃采摘活动、草莓采摘活动;另一方面可在农业示范园区定期举办农产品展销博览会,汇集区域特色农产品,整合乡村旅游产品,延长农业产业链,比如在丹凤建立葡萄种植农业示范园、每一年葡萄成熟的季节举办葡萄采摘活动和葡萄酒文化展览区,展销各种葡萄酒,满足游客乡村旅游需求的同时,增加就业机会,促进农民增收,进而促进区域经济快速发展。

2.根据不同群体闲暇时间设计不同的Rt产品,采取不同的营销策略加大宣传力度,满足不同群体的Rt需求。据调查,目前商洛市Rt尚未形成明确的形象定位,同时营销宣传渠道单一,这使得Rt市场认可度有限。可充分利用不同群体的闲暇时间在法定节假日、周末、寒暑假设计不同类型高质量的旅游产品,充分利用智慧旅游与美团网、糯米网、携程网、大众点评网等网站联合开展网络宣传、网上预订支付活动,建立商洛市Rt网站、微信、微博,拍摄Rt旅游资源宣传片利用虚拟旅游的手段和互联网、微信、微博等多媒体平台加大Rt宣传力度,扩大Rt产品知名度,吸引更多的游客,提高Rt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3.因地制宜,做好规划,合理布局,突出特色。美国著名的旅游规划学家冈恩曾指出:“规划作为对未来的预测,处理可预见的事件,是唯一能使旅游也获得好处的方法”[5],由此可见,合理的旅游规划对于区域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商洛市Rt开发,要坚持科学发展,以资源为基础,以市场为导向,以效益为目标,按照“因地制宜,合理布局,突出特色”的原则,对商洛Rt旅游地作出规划设计,分析客源市场,树立旅游品牌,提高文化品位,用科学的指导和合理的规范来促进商洛市乡村旅游产业的发展,比如打造“仙娥湖景区――金凤山公园”“丹凤棣花古镇――丹凤现代农业园区”等与周边景点的旅游线路,一方面充分满足外地游客的需求,另一方面可以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最大化。

4.加大服务人员的培训力度,强化旅游服务意识,提高旅游服务质量。调查得知,Rt服务人员服务意识较差,经营过程简单粗放,旅游服务质量低下,严重影响Rt的可持续发展,这主要是由于Rt的经营主体是乡村居民,他们在长期的生产活动中形成了自由、散漫的习惯,未受到专业培训,使得现有人员在管理与服务中缺乏专业性造成的[6]。鉴于此,笔者认为旅游管理部门应加强对旅游管理人才的培养教育,实现旅游服务人员的职业化、专业化,提高旅游服务的品位和质量,具体可以在当地高校或者职业学校开设旅游管理专业、聘请旅游专业人士为Rt服务者开展一系列专业培训,包括导游讲解、住宿餐饮服务等。这样不仅提高了Rt的服务质量,获得了良好的口碑,扩展了旅游市场,而且还提高了村民的综合素质和生活品位,对于新农村建设和城乡一体化建设、商洛市民俗文化的传承、农村经济的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真正创造一种和谐、友善的旅游氛围,实现旅游活动社会、经济和生态效益的共赢。

参考文献:

[1]邹统钎.乡村旅游理论[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8:21.

[2]马耀峰,宋保平,赵振斌.陕西旅游资源评价研究[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7:112.

[3]唐代剑,池静.中国乡村旅游开发与管理[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5:332-335.

[4]刘德谦.关于乡村旅游、农业旅游与民俗旅游的几点辨析[J].旅游学刊,2006,8(3):113-119.

农村旅游调研报告篇6

关键词:农业旅游;研究综述;海南岛;启示

1农业旅游作为一项新的旅游项目,已成为世界潮流。早在19世纪30年代,欧洲就开始了农业旅游,农业旅游因现代人逃避工业城市污染和快节奏生活方式而发展起来。由于交通设施的完善,乡村的易达性,使欧洲阿尔卑斯山和美国、加拿大落基山区成为世界上早期的农业旅游地区。目前,在德国、奥地利、英国、法国、西班牙等欧洲国家,农业旅游已具有相当规模,走上了规范发展的轨道。20世纪70年代后,农业旅游在美国和加拿大也得到了蓬勃发展,显示出极强的生命力和越来越大的发展潜力。我国地域广阔,自然景观差异大,农业资源十分丰富,乡村民风民俗丰富多彩,特色鲜明,有着发展乡村旅游的优越条件。

海南发展休闲农业的条件得天独厚。海南岛是我国最大的热带海岛,气候条件优越,素有“天然温室、热带果园”的美称,有着丰富而独特的热带农业旅游资源。2008年3月,国务院批复海南建设“国际旅游岛”发展战略。国际旅游岛建设,这是海南发展农业旅游千载难逢的机遇,应充分发挥出海南热带农业资源的特殊优势,在国家的政策和资金的支持下,在全国先行一步,实施热带农业旅游精品建设战略。海南的农业旅游定名为“海南热带农业旅游”,在农业前面冠之“热带”,以彰显海南农业资源特色、旅游特色,区别于中国内地一般性农业旅游,增强旅游市场竞争力。

2农业旅游概念的研究

2.1西方学者对农业旅游的概念和特点的阐述

西方学者对乡村旅游概念的界定和认识也不尽相同。欧洲联盟(eU)和世界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1994)将乡村旅游(Ruraltourism)定义为发生在乡村的旅游活动。并进一步认为“乡村性(Rurality)是乡村旅游中心和独特卖点”,开阔和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之上的旅游类型[1]。HilcheyD(1993)则认为农业旅游是发生在乡村地域的旅游[2]。而edwardinskeep(1991)对乡村旅游的分类有另外一些看法。他在《旅游规划——一种可持续的综合方法》一书中,将农业旅游(agro-tourism)、农庄旅游(Farm-tourism)、乡村旅游(Rural-tourism)等提法不加区分,相互替代[3]。据nilsson介绍,Deegan和Dineen(1997)也有类似的提法[4]。edwardinskeep则将对偏远乡村的传统文化和民俗文化旅游称之为Villagetourism(乡村旅游)[4]。

BernardLane(1994)曾对乡村旅游的概念作了较为全面的阐述[5],认为乡村旅游的概念远不仅是在乡村地区进行的旅游活动那么简单。相反,由于乡村旅游是一种复杂的、多侧面的旅游活动,不同的国家和地区乡村旅游的形式不同;有些城市和景区旅游并不仅限于城市地区,也扩展到乡村;有些在乡村的旅游并不是乡村的,如主题公园和休闲宾馆;乡村地区本身就难以界定,不同的国家标准差异很大;城市和乡村并不是截然分离的,而是一个连续体;乡村地区本身也处于复杂的动态变化中。因此对于乡村旅游的界定有一定的难度,虽然国外学者相当重视对乡村旅游概念的研究,认为这涉及乡村旅游理论体系的构建,但目前对概念的界定尚未取得一致意见。

笔者认为,乡村旅游应具备以下特点,包括地域上选取位于乡村地区或城乡交界处;主要特色则应与当地的生态自然环境紧密相连,一般要突出具有当地的文化特点;规模:具有乡村性,无论是建筑群还是居民点都是小规模的。鉴于农业旅游的概念还不统一,说明我国对农业旅游的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本文将采用农业旅游的广义的概念,即将乡村旅游、观光旅游和农业旅游视为一种旅游类型,以期在广阔的视野中对农业旅游进行梳理与发展研究。

2.2国外农业旅游的发展模式

2.2.1传统观光型农业旅游

主要以不为都市人所熟悉的农业生产过程为卖点,在城市近郊或风景区附近开辟特色果园、菜园、茶园、花圃等,让游客人内摘果、拔菜、赏花、采茶,享尽田园乐趣。如法国农村的葡萄园和酿酒作坊,游客不仅可以参观和参与酿造葡萄酒的全过程,而且还可以在作坊里品尝,并可以将自己酿好的酒带走,向亲朋好友炫耀,其乐趣当然与在商场购买酒不一样。

2.2.2都市科技型农业旅游

以高科技为重要特征,在城内小区和郊区建立小型的农、林、牧生产基地,既可以为城市提供部分时鲜农产品,又可以取得一部分观光收入,兼顾了农业生产与科普教育功能。如新加坡的农业科技公园兴建了10个农业科技公园,在公园里不仅合理地安排了作物种植,而且还精心布局一些名优花卉,观赏鱼,珍稀动物的观赏,同时也相应建有娱乐场所。

2.2.3休闲度假型农业旅游

主要是利用不同的农业资源,如森林、牧场、果园等,吸引游客前去度假,开展农业体验、自然生态领略、垂钓、野味品尝、住宿、度假、游乐等各种观光、休闲度假旅游活动。如在美国每年参加农业旅游的人数达到二千万人次。美国的庄园主在苹果、梨子、葡萄、西瓜之类的瓜果快熟的时候,就在报刊上登广告,招徕游客去农场摘水果度假,城里的人热烈响应,纷纷根据广告上的示意地图开车前往。政府还制定了相关法律法规,以保证农业旅游的健康发展。“瓜果塑造”、“庄稼人艺术画”等乡间艺术也颇受游客青睐。最著名的作品是依梵高的名画《向日葵》创作的20英亩的“庄稼画”——向日葵。10多英亩盛开的向日葵组成画中的葵花,蒺麻组成花瓶,大豆为台布,游人可以在飞机或附近高山上领略它的艺术魅力[6~9]。

3农业旅游的发展与农业旅游的可持续性研究

3.1农业旅游与当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相互关系研究

农业旅游对农村地区发展的影响研究极为细致,涉及乡村社会经济和文化传统的各个方面,如农业旅游的发展有助于培养对当地居民的自豪感文化的认同性;增强对外文化交流,更有利于当地传统文化的保护与传承。但同时也可能导致:不同的意识形态和生活方式的介入导致对当地文化传统的冲击,导致犯罪率上升;外来游客侵害当地人的私人生活空间等。这个领域的研究特别强调乡村旅游发展中的公平和公正问题,即当地社区在承受旅游带来的负面影响的同时,应分享旅游带来的利益;乡村社区各阶层和团体都应从中受益。ChrisRyan将公平和公正、社区参与管理和分享权利以及可持续发展的观点称之为“新旅游”(newtourism)发展观[10]。

海南省少数民众重多,拥有特殊的文化旅游资源,但是更要注重在发展旅游过程中本地文化的保护与传承,旅游所得利益的收益均衡分配。

3.2农业旅游发展的管理和策略研究

在欧洲,政府十分关注乡村旅游的发展。政府对乡村旅游的管理主要是通过制定开发政策、提供人力和财政支持、进行专门的机构管理、组织市场开拓等。embacher在研究奥地利旅游发达地区的农业旅游时,对其严密的组织管理进行了详细阐述。Sharpley在研究塞浦路斯农业旅游发展时也指出,由于缺乏长期的财政支持、基本的交通和服务设施、必要的职业培训和有效的管理机构,致使农业旅游的发展面临诸多挑战[11]。由这正反两方面的例子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农业旅游的发展离不开政府的倡导和支持,政府对从事农业旅游的社区居民不仅要在资金上给予补贴,政府还要在各项政策上予以优惠,在人力、技术上大力扶持,如在农业旅游基础设施上要给以财政支持,并协调优化各部门在支持农业旅游方面的举措,以形成合力,有效促进农业旅游的发展。

乡村旅游的发展策略,是乡村旅游研究的重要议题。学者们强调,没有一个绝对正确的策略,发展策略的成功与否,要看是否适合当地的具体情况。也就是说,不同的地区和背景条件应采取不同的发展策略[12]。例如Hummelbrunner等在研究奥地利乡村旅游的发展策略时对3种不同的乡村背景提出3种不同的发展策略。embacher在研究奥地利旅游发达目的地的农业旅游的策略时,对其市场营销策略、投资策略、组织实施策略、培训策略等分别进行了阐述。Sharpley在研究塞浦路斯乡村旅游发展面临的挑战和策略时指出,发展乡村旅游不能保证较高的回报,因此,在制定乡村旅游发展计划时要进行投资——收益分析;由于发展乡村旅游需要专业培训和进行市场开拓,因此,应成立专门的负责机构进行指导;拓展客源组织的渠道,除旅行社包团外,更应着力发展散客旅游;他特别强调,由于发展乡村旅游对恢复乡村社会经济作用显著,政府制定长期的财政投入和技术支持政策不仅十分必要,而且对乡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11]。

海南省在建设国际旅游岛的大背景下,热带农业旅游的发展策略也是要根据当地的具体情况量身定制:海南省是全国最大的经济特区,具有全国人大赋予的地方立法权,这为海南热带农业旅游发展策略的制订与实施提供了最有力的客观条件。

海南国际旅游岛已上升为国家战略目标,在《国务院关于推进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发展的若干意见》中提到,针对海南的特殊情况,中央财政将加大对海南的转移支付力度,并在一定时期内对海南国际旅游岛的建设发展给予专项补助(每年10亿元,共50亿元),在2010年至2014年间,中国农业发展银行海南省分行授信海南省农业厅180亿元,力挺海南现代农业;在投融资方面,赋予海南省西部大开发政策,支持符合条件的旅游企业发行企业债券,设立旅游产业投资基金;在土地方面,稳步开展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试点、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和村民利用集体建设用地自主开发旅游项目试点;在对外开放方面,积极引进国内外有实力的大型旅游企业,实行开放、便利的出入境管理措施,增加入境免签证国家,延长入境停留时间,支持海南在境外主要旅游客源地设立旅游推介分支机构等[13]。这些举措使海南

能够相对灵活、自主和大胆的制定具有海南特色的农业旅游发展策略,为了更好的发展海南热带农业旅游提供政策支持。

4[Jp4]海南热带农业旅游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海南岛有发展热带农业休闲旅游的天然条件,是中国唯一一个具有热带资源的大省,可充分发挥其资源优势,建立热带农作物的采摘基地,海南岛入春早,升温快,日温差大,全年无霜冻,冬季温暖,稻可3熟,菜满4季,是我国南繁育种的理想基地。但是也存在一些问题。

4.1形式比较单一

目前,海南热带农业旅游仅限于景点观光和农家乐等单一形式,主要的旅游载体是占全省自然村的45%的文明生态村。旅游形式如农家乐,提供的多以吃农家饭、住农家屋为主的初级产品,特色不明显,内容雷同,农业文化内涵未能充分发掘。据海口琼山区加乐湖村一村干部反映,90%以上的游客都是白天游玩,晚上返回,过夜的游客少之又少,多数游客抱怨,到村里只能吃吃饭,看看风景,钓钓鱼,而没有任何其他好玩的项目,这样失去很多回头客[14]。同样作为旅游胜地的夏威夷,每年来此的游客,有65%都是回头客,成为不少美国家庭游客的固定目的地。而且国际旅游业界公认,超过80%的旅游利润来自“回头客”[15]。

4.2农业旅游的基础设施落后

海南省农村基础设施的平均水平落后于内地,如许多通往农村的道路还只是单行道,极大地限制了当地旅游业市场的拓展。另外旅游业“欺客、宰客”的现象比较严重,海南省的旅游市场风气有待整顿。前不久几家知名的媒体在海外搞国际旅游岛的民意调查,说影响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有三个因素:汽车载客服务态度不好大约占了27%,人员素质亟待提高占了21%,国际旅游岛建设的硬件设施需要加强占16%[16]。

4.3热带农业旅游品牌的未成型

海南热带农业旅游大多以家庭为单位挂牌在村镇旅游服务公司下开展经营活动,小打小闹,难成规模,加上大部分属无证经营,这样容易埋下消防安全、环保、卫生等隐患,不利于树立品牌。而在台湾从事农业旅游的农户占15%左右,只有极少数从事餐饮行业的是由农民一家一户单独经营,另外85%是以公司、合作社的形式开办[17],这样更有利于整合资源,形成旅游品牌。

5国外农业旅游的发展对海南热带农业旅游的启示

5.1当地居民的共同参与

农业旅游不同于一般的旅游形式,它是一种农村人文与自然生态相结合的生活体验活动。它的发展需要具备农村人文与自然生态的地方氛围,需要周边农村居民共同意识,需要通过当地农村社区营造有利于农业旅游发展的社会环境。否则,一个具有乡土性、地方特色性的农业旅游将难以形成,乡村的生态性与体验性亦难以达到预期的层次。所以,要求海南地方政府鼓励农民积极参与农业旅游的发展,鼓励发展以副业形态经营的农业旅游,积极支持农民组建农业旅游合作社和联合会,形成有利于融合当地各种潜在资源,有利于城乡文化交流的、具有地方氛围的海南热带农业旅游发展环境。

5.2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

5.2.1加强立法法律先行

国外发达国家为促进农业旅游规范发展,对申请开办旅游经营的个人或组织、经营规模大小、土地房屋租用、生态环保、安全规定等,均建立相关法律程序和规定。伴随着海南国际旅游岛上升为国家战略,今后的一段时间,海南将处于快速发展阶段,也是建设用地扩张最大的时期,以大量开发建设用地、消耗土地绿色空间的方式建设海南国际旅游岛的资源前景不容小视,所以,要政府深化建设用地类的管理机制,特别强调对于作为农业休闲旅游的用地管理,鼓励利用原有建设用地、宅基地进行开发建设。对于临时的、短期的试营业阶段,可按照临时管理用地管理;对于长期使用,形成一定规模的,需办理相关手续;鼓励利用设施农业从事农业旅游活动[18]。

农村旅游调研报告篇7

一、村基本情况

村隶属于县镇,地处台地东南侧,地处高山地带,平均海拔高度1800米。距政府(台地)所在地7.8公里,该村原为杉树八组,后更名为村。2020年村级建制改革,与村合并后仍名为村,现全村共94户383人,国家标准贫困户41户186人,已实现整村脱贫摘帽和贫困户的全部退出。

二、工作开展情况

(一)强化基层政权,全力配合村级改革。现村党组织设有1个临时党支部(村与村党支部合并成立),村“两委”干部4名,其中支委2名、村委2名,初中及以下学历4名,男性4名。村党组织书记暂由原书记担任,全村现有党员21名。其中,35岁以下6名、占28%,60岁及以上2名、占9%;女党员2名;初中及以下学历10名、占47%,大专及以上学历2名、占9%。继续抓好村“农民夜校”工作,把政策法规、村级改革、脱贫攻坚、疫情防控等宣传作为主攻方向,基本保证每月2次开展夜校集中学习宣讲。

(二)强化村民管理,全力做好疫情防控。协同镇村工作组,一是积极开展肺炎疫情入户走访宣传百余次,同时做好村民疫情期间外出佩戴口罩、自觉居家隔离不扎堆聚众等监管工作。二是合理安排农户开展春耕备耕,指导村民在做好个人防护、进出村报告登记及在外作业注意事项的前提下,早动手、早整地,分散干活、避免集聚。三是组织开展环境卫生集中清扫20次,入户督导检查50余次。四是合理安排民建省委派县驻村工作队员捐赠村驻村队100个口罩、2桶消毒液,用于开展日常入户、村级活动室办公区域消毒工作。

(三)强化驻村帮扶,全力助推产业发展。在景区管理局分管领导的指导下,在村帮扶县级领导的带领下,在镇党委、政府的支持下,驻村工作队今年上半年,一是引进农业公司合作,积极鼓励21户村民扩大种植规模45亩,并协调省级帮扶单位成中医附院继续配套13.4万资金帮扶解决菊苗、菌肥、地膜等产品,实现全村总产量约6万斤,总价值约18万。二是开展了成中医附院“白衣天使进彝寨”活动,现场对30余位贫困村民身体状况进行了免费体检;开展了镇卫生院“家庭医生现场签约”活动,现场对54户村民进行了家庭健康基本信息采集和协议签订。三是探索扶贫产品销售模式,与成中医附院达成爱心扶贫产品认购合作意向,采取“以购代捐”形式,共计购买木耳、花椒、土豆、等农户产品11万余元,并在其职工食堂超市上架销售乡村农户产品和宣传乡村旅游资源。同时认购村新鲜核桃2.5万斤,总价值14万余元。四是做好帮扶单位成中医附院第一机关支部分工会捐赠衣物、课外书籍及工具书集中发放爱心工作。五是牵头村党支部和成中医附院机关党总支第一支部开展联创联建活动,成中医附院为村党建活动室新添置1.2万设施设备。六是开展了4次、木耳、魔芋及其它乡土植物种植和采摘技术集中培训和现场指导工作,完成培训基层技术员和村民300人次,让村民掌握了一定育苗、栽植管理知识。七是协调解决贫困户反映户口落地、农村电网改造用地、土地确权证办理等问题。八是协助村两委做好省、州、县各级党校到村开展党建学习活动,进一步规范乡村旅游市场秩序,营造良好旅游营商环境。

(四)强化旅游扶贫,全力做好设施建设。一是协调做好乡村旅游项目多功能接待厅建设用地纠纷协调。二是配合州林科所结合村长征文化和红色旅游发展,提升旅游景观水平,探索依靠林草科技成果推动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新模式,完成百亩乡土景观植物园落地工作,共种植观花观叶类乡村景观乔木1380株,美化彩化乡村灌木类4200株,花草1600株,花草种子80公斤。三是发展村集体经济项目,争取中央、省级和景区管理局100万元资金支持,以村股份经济合作社为载体,正在逐步启动村乡村旅游基础设施项目。四是配合川投集团做好村乡村旅游资源调研考察及素材拍摄工作。

三、存在问题

一是带动群众转变思想观念的办法还不够,“造血”功能缓慢;二是拓展村集体经济发展思路还不多,行动还不够;三是村寨基础设施建设相对于旅游形势发展变化缓慢。

四、下步打算

一是在基层党建方面。继续牵头抓好党的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工作,加强党对脱贫攻坚工作的全面领导,全力确保脱贫攻坚工作顺利完成,提前做好乡村振兴发展党建引领工作。

二是在乡村治理方面。指导村两委继续加强扫黑除恶、安全生产、乡村旅游安全、环境卫生、疫情防控等工作、协调帮扶单位景区公安分局、交警大队进村开展乡村法制宣传教育工作。

农村旅游调研报告篇8

关键词:美丽乡村;农村生态旅游;发展研究

中图分类号:F320.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4428(2016)07-05-03

一、引言

党的十报告提出了建设“美丽中国”的构想,强调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2013年的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提出要加强“美丽乡村”建设,在中央的推动下,全国各地掀起了“美丽乡村”建设的热潮。由于城市化进程加快,为了缓解都市生活压力,人们越来越渴望回归自然,农村生态旅游就成为很多游客周末休闲乃至长假旅游的首选。农村生态旅游是以乡村为基础,以旅游为目的,以服务为手段,利用农业景观和农村自然环境,吸引消费者前来观赏、品尝、购物、度假、游乐的一种新型农业生产经营形态。发展农村生态旅游,不但能有效地拓展农业的功能,还可以增加农民收入。桐柏县地处千里淮河之源,生态环境优美,矿产资源丰富,发展优质特色农村生态旅游的条件得天独厚。

二、美丽乡村背景下桐柏县农村生态旅游发展现状

近年来,桐柏县围绕“产业发展生活美、美丽宜居生态美、地域特色内涵美、乡风文明民风美、管理民主和谐美”建设目标,全县农村面貌得到较大改观。60%以上的村完成了环境整治任务,一批房前屋后花园化、村内道路林阴化、村庄周围田园化的美丽乡村脱颖而出,激活了农村经济,加快了富民强县步伐。全县共确定一般村164个,中心村43个,特色自然村68个,桐柏县布局了东、中、西三条美丽农村生态旅游精品环线。东线以“红叶游”为主题,融合观花、赏兰等元素;中线以“佛道文化”为主题,融合观赏古树、休闲养生等元素;西线以“淮源文化”为主题,融合品山野茶、摘红桃黄梨等元素。目前,全县共发展农家乐300余家,旅游接待宾馆150余家,程湾老韩家生态园被市评为“四星级农家宾馆”,农村生态旅游从业人员近5000人。

三、美丽乡村背景下桐柏县农村生态旅游发展Swot分析

(一)优势

1.区位交通条件优越

桐柏县位于河南省南部,豫鄂交界处,东邻信阳,南界湖北省随州、枣阳两市,西接唐河县,北邻泌阳、确山二县,全境东西长76.1km,南北宽49.3km,全县总面积1941km2。县域总人口46.8万人,县境内共有16个镇。桐柏区位优越,素有“宛东咽喉、信西屏障”之称,宁西铁路、312国道横穿东西,焦桐高速纵贯南北,是东引西进的重要交通枢纽。

2.自然资源优势明显

桐柏自然资源丰富,四季分明,雨量充沛,物种繁多,是华中地区重要的生物物种基因库。盛产木瓜、香菇、板栗、茶叶等农副产品,有桐桔梗、丹参、金银花等地道中药材千余种,“桐桔梗”“桐柏玉叶”荣获国家地理标志产品认证,野生大豆、野生茶园也是桐柏独特的资源,已建立了优质杂交水稻、兰花、食用菌等商品基地,天然碱、金、银等矿藏丰富,被誉为“全国特大资源宝库县”。森林覆盖率达51.5%,被誉为“天然氧吧”。

3.旅游资源环境独特

桐柏自然风光优美,名胜古迹众多,历史文化深厚。桐柏是淮河之源,也是革命老区,还是文化的发源地,文化、淮源文化、佛道文化与桐柏秀丽的自然风光相互融合,构成了自然、人文景观和文化娱乐为一体的农村生态旅游圣地。桐柏是中原旅游胜地,主要景观有桃花洞、水帘洞等118处。桐柏佛教学院,是河南省唯一的佛教高等院校。桐柏是革命老区,是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革命根据地。随着电视连续剧《桐柏英雄》的热播,桐柏县淳朴的民风民俗得到了展示。

(二)劣势

1.规划不合理,层次不深

桐柏县农村生态旅游资源丰富,但缺乏整体的战略规划。由于桐柏县农村生态旅游规划和管理体系不完善,缺乏专业人才,项目规模不大、随意性改造或无度开发利用现象突出,经营管理不规范,基本是乡镇企业或农民自主开发、缺乏整体认识与市场分析,相邻行业之间的协作性不强,规划滞后、开发层次不深,很难形成功能互补和群体优势,也难以形成规模效益。

2.特色不明显,模式雷同

桐柏县农业资源类型多样、地域性明显,有利于各地开发不同特色的农村生态旅游项目,但由于同一区域内农村生态旅游项目开发的模式雷同,带有盲目性和模仿性,缺乏对乡村文化内涵和民俗的挖掘,基础设施简陋,对文化休闲项目和参与性健身项目开发不够,不能满足不同层次游客的需求,缺乏活力和竞争力。农村生态旅游功能较为单一,大多以垂钓、、采摘等内容为主,赛马、捕捞等活动让游客参与的农事活动开发不够。

3.专业人才缺乏,管理不周

桐柏县农村生态旅游虽然整体发展较快,但经营主体的接待条件相对较差,服务水平跟不上去,从业人员素质相对较低,不能满足消费者的需求。某些农业园的管理工作还不够规范,忽略了农产品的质量和水平的提升以及公共设施、服务设施、环保设施、安全设施的规范,缺乏管理、服务、营销“三位一体”的智慧旅游体系。由于大量农村青壮年劳动力进企业打工,缺乏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善管理的带头人。

(三)机遇

1.良好的外部环境

农村生态旅游源于农业,建在农村,惠及农民,融合生产、生活和生态功能,把农业、农产品加工业和农村服务业紧密连结,彰显强劲活力。桐柏县立足自身资源,加大扶持力度,为农村生态旅游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外部环境。台湾、北京等农村生态旅游发达地方的各项政策举措,为农村生态旅游提供了宝贵的借鉴经验。带薪休假制度的完善和法定假日的调整优化,为农村生态旅游提供了客源保障。

2.县域经济建设的推动

当前,县域经济发展建设为桐柏县农村生态旅游发展提供了千载难逢的良好机遇。在县域经济发展推动下,各级政府高度重视美丽乡村建设,不断寻找区域传统农业和特色。桐柏县农村生态旅游从观光的单一功能向休闲体验和教育融合发展,黄岗镇在发展农家乐的过程中,以万顷红叶为依托;回龙乡根据红色资源优势和红军文化,成为党员和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淮源镇固庙村农家建起度假村,以常年租房的方式,成为城市工薪阶层的休闲乐园。

3.“假日经济”带来机遇

随着人们闲暇时间的增多,出游率也逐步提高,“假日经济”带来的效益也越来越明显。在当今城镇化不断发展的背景下,人们更加崇尚于亲近自然、回归田园的生活。随着许多大中城市交通拥挤、空气污染严重、带薪休假的兴起,“回归自然”的旅游方式越来越受城市旅游者的喜爱,人们愿意来到美丽的乡村体验生活,化解压力,呼吸新鲜的空气,这为桐柏县农村生态旅游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机遇。

(四)威胁

1.省内周边地区的竞争

近年来,桐柏县农村生态旅游发展得如火如荼,竞争压力增大,信阳市、确山等地充分认识到农村生态旅游发展对农村经济的巨大促进作用,纷纷加大对农村生态旅游的投入和开发,由于地方保护主义现象严重,各地为了自身利益的需要而出现争夺资源、客源现象,干扰了桐柏县农村生态旅游的正常发展。比如信阳鸡公山风景名胜区、鄂豫皖苏区首府革命博物馆等这些景点太突出有特色,而桐柏县农村生态旅游大多是各成一派,资源配置得不到有效合理的利用。

2.省外周边地区的竞争

桐柏县位于河南省南部,南临湖北襄阳市,襄阳市农村生态旅游的发展也十分迅速,并且有的已经形成品牌,在全国具有较高的知名度。襄阳主要旅游景点古隆中风景名胜区、凤凰温泉、五山镇堰河农村生态旅游区、薤山旅游度假区、水镜庄风景区等,这些景点难免会对桐柏县以及农村生态旅游的发展带来竞争和威胁。

3.自身存在的风险

农村生态旅游产业的发展还面临着许多来自自身潜在风险的威胁,这些潜在的风险存在于产业、政府、企业等各个层面。产业方面,农村生态旅游和传统农业之间的冲突,农村原生态文化的破坏;政府方面,各个地方政府之间关于农村生态旅游发展的冲突;企业方面,企业利益、理念和政府导向之间的冲突。如果无规划地盲目展开,缺乏品牌效益,不利于美丽乡村的建设和农村生态旅游健康、有序地发展。

四、桐柏县农村生态旅游健康发展的主要对策

(一)加强政府引导,加大优惠政策支持

桐柏县应出台多种农村生态旅游方面的优惠政策,把农村生态旅游作为新农村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大对农村生态旅游在财政、土地、税收等方面给予支持和补助,不仅要增加科技研发资金的投入比例,应积极探索多种形式的扶持方式,使财政资金发挥最大效用。鼓励引导不同经营主体的企业和个人,以不同的形式参与农村生态旅游建设,还应深入推进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整合涉农资金,加大投入力度和优惠政策的支持,把农村建设成为宜居、宜业、宜游的幸福家园。

(二)提高营销管理水平,规范人才队伍

桐柏发展农村生态旅游需要涉及到管理、规划、营销、文化等众多领域,需要依靠科学,高标准地进行组织化规划和管理,将农村生态旅游发展为“吃、住、行、娱、购、游”为一体的活动,满足游客的娱乐需求。积极引进人才,搞好从业者的技能和素质培训,提高农村生态旅游的经营管理水平,提高服务质量和服务水平。规范人才队伍是关键,就必须加强对本土农村生态旅游人才的培训,增加农民的收入,激发农户参与农村生态旅游建设的积极性。

(三)加强环境保护,维护园区的生态环境

农村生态旅游发展中,应防止破坏性开发,保护生态景观,维持自然生态平衡。发展农村生态旅游,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导向,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增强人们的环保意识,制定科学的管理制度。加强园区环境保护,采取得力措施,营造良好的生态氛围,才可以吸引更多的游人。建立垃圾处理站及污水处理设施等,实施“乡村清洁工程”,推广“村收集、镇(乡)运输、县处理”的农村生活垃圾收集处置模式,健全完善农村卫生保洁管理机制。

参考文献:

[1]关于县美丽乡村试点建设工作情况调研报告[n].新浪南阳.

[2]王中雨.基于Swot分析的河南省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发展研究[J].农业经济,2014,(03).

[3]刘志强.基于可持续发展视角下的县域经济发展研究――以南阳市桐柏县为例[J].河南农业大学,2014.

作者简介:

农村旅游调研报告篇9

一、明确乡土语文教学范畴,立足于农村教学实际。

乡土语文是广泛的一个概念名词,对于农村初中的学生特点,搞好乡土语文研究有利于增强家乡成就的认同感,培养健康积极的思想情操。

多年来,民乐镇是北流市亮点多多的乡镇,该镇有全国农业旅游点罗政村、广西历史文化名村萝村、投资2.5亿元的中国青春大世界旅游项目、部级大容山森林公园等得天独厚的旅游资源。课题研究的材料比较充分,可挖掘的历史名人、语文素村很全面,利于课题组开展研究工作。

课题一开始就制定了操作性比较可行的计划,组织好学生学习家乡、热爱家乡,说出一二个家乡的名人与故事;家乡中有哪些先进优秀人物,农村中蕴藏有什么历史文化。通过两个学期材料准备,通过材料带动了学生的写作,特别是萝村的国学大师陈柱勤奋好学的事迹感动了许多学生,学生们在平时作文中的记叙文,除了对家庭成员有所温情表达之外,难以形成妙笔生花,空洞无物。经过乡土语文的教学实践,原来家乡是如此多的精彩文化,学生在作文中可写的题材就多了,有了活水,学生的写作源泉就多了。

据统计,年春季期九年级语文段考成绩比上一学期提高了平均10.2%,而且优秀作文出现了上升的趋势。这充分体现了乡土语文实践中的成功之处。

二、科学探究乡土语文途径,提升研究成果的推广价值。

乡土语文研究不能够简单等同于印发历史资料、学生抄写事迹的初级手段,而是从研究中提升语文文化的涵养能力,来实现语文教学的可持续发展。

1、材料收集与研究应用同步。在学习罗政村钟耀荣支书先进事迹中,课题组就成功地将生态家园文明的理念引入了“低碳教学”理念。既然农村是进行了生态优美的建设,那么在学校中也应该实现生态化的教学,也就是“低碳教学”理念的形成。要知道,农村初中管理成本因各种原因是比较高,老师费力不讨好,表面上看似是老师能力的问题,但更深层次的是学校管理与教师育人方式转变的问题。农村初中学生由于视野狭窄、可接触的现实社会有限,直接影响了发散性思维的扩展,就造成了学生在校不知道如何学习,更加谈不上进步了。

所以,课题组针对上述问题,有效地引入乡土语文“低碳教学”的理念,让语文教学回复简单清新的面貌,让人文思想回归自然,自然就会引起教师观念的转变,将“低碳教学”发挥得自如有加。

2、拓展课题宣传力度,提升课题的影响力。自一至终的课题研究,凝结了课题组成员的心血,只有通过有效的宣传,才能体现研究劳动的价值所在。年6月7日《玉林日报》和玉林教育信息网均对该课题研究进行了充分报道,吸引了周边学校的注意,而且了课题组顾员林秀兰老师的《罗政村旅游资源调查》的综合实践教学设计获得了玉林市教育学会评比一等奖。

3、优化课题研究的途径,建立科学评价模式。只有建立了科学的评价体系,课题研究当中的价值才能体现出来。课题组按照表格化、质量化、应用化的“三化”模式构建了评价规格体系,每一个课题成员都能够从细节中强化乡土语文自觉行为,然后通过课题中期研究会,不断优化研究成果,使得研究有章可遁。

三、综合乡土语文资料整理,设计课题研究开发方案。

根据研究计划,可通过相关书籍、网络、电视报道、报刊杂志等各种途径收集所需资料。要求学生学会向村民或村支书、主任及镇政府人员进行采访,弄清尚未开发的旅游资源或已有的旅游资源开发现状及前景等。各调查小组在调查结束后应将收集的资料,所做记录及相关设想等,进行分类、统计、分析,写成调查报告。

比如说在具体实践活动中,以八年级(上)语文第一单元的学习,我们领略了不同的旅游文章写作与美景,比如,巴东三峡的雄奇秀丽,周庄水韵的“中国第一水乡”美称,青海湖如梦如幻的美境,还体验了纽约的勃勃生机异域风情。然后引导学生这样设计:在你的家乡有尚未开发的山川湖泊或名人名村吗?有成片的果园可以让游人去观赏采摘吗?有特色景观的风土人情可以吸引游客吗?已有的旅游景点,又该如何进一步开发旅游资源?

农村旅游调研报告篇10

>>乡村旅游产业升级的制约因素与发展建议中国乡村旅游发展问题探析河北省环京津乡村旅游发展与产业转型升级中国旅游产业发展问题研究河北乡村旅游产业融合优化升级研究中国乡村旅游产业集群理论概述北京乡村休闲旅游产业发展刍议台湾乡村旅游产业发展的启示以经营模式的创新引领中国乡村旅游升级冰雪旅游产业发展升级路径研究成都市乡村旅游发展的转型升级研究对中国乡村旅游发展的探析中国乡村旅游发展模式的研究中国乡村旅游的发展之路中国乡村旅游发展模式研究吉林乡村旅游发展问题及分析促进乡村旅游产业健康有序发展地域特征影响下的乡村旅游产业发展潍坊市乡村旅游产业发展研究发展乡村旅游,促进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常见问题解答当前所在位置:,2006-10-28.

[7]Sharpley,p..Ruraltourismandthechallengeoftourismdiversification:thecaseofCyprus[J].tourismmanagement,2002,23:233-244.

[8]国家旅游局、国家统计局.2000年“十一”黄金周旅游统计报告[R].旅游调研,2000(49).

[9]吴必虎.大城市环城游憩带(ReBam)研究――以上海市为例[J].地理科学,2001(4):354-359.

[10]马勇,赵蕾,宋鸿,郭清霞,刘名俭.中国乡村旅游发展路径及模式――以成都乡村旅游发展模式为例[J].经济地理,2007(2):336-3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