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智慧物流解决方案十篇智慧物流解决方案十篇

智慧物流解决方案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6:08:42

智慧物流解决方案篇1

一、课程建设任务和目标

本课程从物流金融特点及需解决的核心问题入手,引入物联网及智能技术在其中的关键作用介绍,同时详细介绍不同物流金融模式下各方参与者、业务流程,物流金融方案的制定与组织实施,物流金融风险控制以及基于物联网的解决方案,最后针对典型的物流金融案例,让学生探讨在该业务中引入物流金融对案例的流程及供应链绩效的影响,培养学生初步的业务管理能力。本课程目标:2.能力培养目标:(1)掌握智慧物流下的作业流程,具备融资对象评价、监管合同和仓单质押监管服务制订的能力。(2)能制订并组织实施物流金融作业任务。(3)掌握利用智慧物流技术,实现物流、信息流和资金流综合管理创新。

二、基于智慧物流的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物流金融课程内容

基于工作过程的物流管理专业学习物流金融课程体系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物流金融业务分析与需求分析,质押与监管方案设计,监管项目合同签订,仓单质押监管服务与组织,动产质押监管服务与组织,抵押监管服务与组织,贸易监管服务与组织,物流金融业务综合实训,供应链一体化物流服务运作,物流金融风险控制,物流成本控制与绩效考核。基于智慧物流的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物流金融课程,在教学内容的组织方面包括以下方面:

1.现代物流与金融服务概述。包括物流概念,物流金融的概念与产生过程、地位与作用,智慧物流在物流金融中的应用,物流金融智慧化趋向几个部分。教学要求:深刻理解物流金融在社会经济中的重要作用,掌握物流金融的基本概念、流程及各环节的重点工作,了解智慧物流及其发展对物流金融的促进和提高的重要作用,了解物流金融智慧化的新趋向。

2.基于智慧物流的物流金融业务架构。包括:RFiD与物联网简介、了解物流信息技术发展背景、基于智慧物流的物流金融业务流程架构、基于智慧物流的物流金融业务管理系统架构。

3.智慧物流下物流金融业务风险降低的技术措施。了解如何利用智慧物流,降低不同环节的风险。掌握通过构建智慧仓储、智慧安全监督、智慧物流,实现“货物流、信息流、资金流、运输流”为一体的“物流金融”业务与服务,降低物流金融风险。

4.智慧物流下物流金融业务的增值模式。了解如何依托智慧物流,构建智慧仓,掌握通过提供仓储、物流、金融、商贸创新服务,增强与供应链上合作伙伴的联系,提供更多可行的增值服务。

5.智慧物流在物流金融业务的应用案例。教学要求:熟悉中储物流、柏亚仓等物流金融方案及智慧物流金融解决方案。

智慧物流解决方案篇2

关键词:智慧城市城市流通信息化

引言

城市是人类发展和文明进步的重要成果和变现形式,但随着工业化进程的不断深化、人口的骤然增长,以及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张,引发了一系列城市管理问题。例如,工业化的发展,产生了大量的废气、废水、废渣,城市污染不断加重,雾霾等环境问题成为危害城市居民身体健康的首要问题。人口的增长,大大压缩了城市居民的生存空间,同时,也造成房地产价格的不断攀升,提高了人们的居住成本。城市规模的扩大,外来人口的不断流入,给城市的治安管理造成了很大的困扰,如何能够有效解决这些问题,建设宜居城市,“让我们居住的城市更智慧,让我们的生活更便捷”,是城市规划者、建设者、管理者、生活者对未来生活的构想和美好期待。

智慧城市的内涵

智慧城市理念源自iBm,“智”即指城市的智商,强调智能化与自动化,“慧”即指人的情商,强调人的灵性与创造力,智慧城市是指充分借助物联网、互联网、传感网等新技术,构建城市发展的智慧环境,形成基于海量信息和智能化的新的生活模式,面向未来构建的全新城市形态。智慧城市包括智慧物流、智慧交通、智慧公共服务、智慧教育等方面,包括以下特点:

第一,智慧城市建设必然以信息技术应用为主线。智慧城市可以被认为是城市信息化的高级阶段,必然涉及到信息技术的创新应用,而信息技术是以物联网、云计算、移动互联和大数据等新兴热点技术为核心和代表。

第二,智慧城市是一个复杂的、相互作用的系统。在这个系统中,信息技术与其它资源要素优化配置并共同发生作用,促使城市更加智慧的运行。

第三,智慧城市是城市发展的新兴模式。智慧城市的服务对象面向城市主体—政府、企业和个人,它的结果是城市生产、生活方式的变革、提升和完善,终极表现为人类拥有更美好的城市生活。

随着城市建设问题的不断突出,许多有识之士和机构意识到技术在改善城市面貌方面发挥的重要作用,iBm就是这样的先驱者。2011年,iBm正式了iBm智慧城市智能运行中心(intelligentoperationsCenterforSmarterCities,简称ioCforSmarterCities)解决方案,该解决方案整合了iBm多款行业领先的软件产品,提供灵活的部署模型,适用于不同信息化水平的城市部署,能够帮助城市决策者协调城市内部的各种机构和各项资源,提供整合的数据虚拟化、实时的协作和深入的分析,帮助城市机构为问题做好准备,协调和管理响应工作,并持续提高城市运行的效率。

智慧城市建设对流通产业发展的指导意义

20世纪90年代,“人口急速城市化”的浪潮席卷全球,“城市千禧”成为明显的标志。我国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剧,规模不断扩大,约有近4亿的人口从农村转移到城市,这一过程为我国经济的增长提供了无穷动力,也为城市管理部门带来了各种管理挑战,从产业结构调整到环境保护,从交通问题到城市安全、公众服务问题,都在制约城市向更智慧、更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发展。

城市流通产业的发展在某种程度上是城市品牌形象和城市服务能力、竞争能力的集中体现,城市建设中的诸多问题在流通产业中都有反应。21世纪以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新的巨大成就,产业结构升级加快,人民生活不断改善,已成为世界重要经济体。我国在经济发展政策中突出强调“大力发展现代物流业”,物流业的产业地位在国家规划层面得以确立。2010年,我国物流市场总规模达4.9万亿元,比2005年增长了一倍多。2011年我国物流运行形势总体良好,社会物流总额达到158.4万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12.3%。2012年我国物流业平稳适度增长,全年社会物流总额为177.3万亿元。

城市流通产业发展取得的巨大成就与智慧城市信息化建设密不可分。现代流通产业充分运用信息技术,将运输、仓储、装卸、加工、整理、配送等有机结合,形成完整的供应链。智慧城市提出的目的是通过广泛的信息获取和全面感知,快速、安全的信息传输,科学、有效的信息处理,进而创新流通产业管理模式,提高运行效率,改善公共服务水平,全面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城市化、市场化和国际化的融合发展,提升城市综合竞争力,提高城市品牌,辅助经济发展。

智慧流通产业发展思路研究

(一)依托智慧城市发展理念,创新流通产业发展理念

智慧城市流通产业的发展必然是城市设施智能化与城市市民的创造力协作与互动的结果,是一个由新工具、新技术支持的涵盖政府、市民和商业组织的新城市生态系统,在实现方法上,构建具有更透彻感知、更全面互联互通和更深入智能化的智慧型基础设施。智慧城市流通产业的本质在于信息化与城市流通产业的高度融合,是流通产业信息化向更高阶段发展的表现。例如,作为交通领域开发“智慧”的先行者,宁波智慧物流作为浙江省智慧城市首批启动的13个示范试点项目之一,于2012年7月份正式启动《宁波市智慧物流试点实施方案》(以下简称《实施方案》)编制工作,并于2013年初上报省信息化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于近日通过了省交通运输厅牵头组织的专家评审。这意味着宁波迈向智慧物流的脚步加快了。据悉,《实施方案》主要分析了宁波智慧物流的发展基础,提出了以感知和网络传输为基础、以平台为核心、应用为目标、互联共享为纽带的宁波智慧物流试点项目总体设计思路,旨在建设以智慧物流公共平台为基础,打造各综合性、专业性应用平台互联共享的“1+n”智慧物流协同平台体系,并立足宁波港口物流特色,充分发展海铁联运及双重运输等口岸集装箱运输方式。

(二)提高流通产业物联网技术,推进物联网建设

我国物流信息化在产业升级的宏观环境下,信息化浪潮应时而动,围绕制造业、商贸业等行业企业通过信息数据的集约化管理推进内部物流资源整合与优化,以及物流企业与客户的信息数据整合推进供应链建设这两大主线,加快信息化发展的步伐。在这一进程中,物联网的兴起引发物流信息化整合进入一个新周期,信息技术的单点应用将会逐步整合成一个体系,以追求整体效应,从而带来物流信息化的变革,推进物流系统的自动化、可视化、可控化、智能化、系统化、网络化的发展,形成智慧物流系统。物流行业是物联网较早落地的行业之一,很多物流系统采用了红外、激光、无线、编码、认址、自动识别、传感、RFiD、卫星定位等高新技术,已经具备了信息化、网络化、集成化、智能化、柔性化、敏捷化、可视化等先进技术特征。新信息技术在物流系统的集成应用就是物联网在物流业应用的体现。RFiD技术在物流行业信息化建设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加快,对供应链反应速度的要求在不断提高,促使全球物流行业不断探索可以提高效率与服务质量的新技术。

目前,仓储管理系统通常使用条码标签或是人工仓储管理单据等方式支持自有的仓储管理。但是条码的易复制、不防污、不防潮、操作繁琐等特点和人工书写单据的繁琐性,容易造成人为损失,使得现在国内的物流仓储管理始终存在着缺陷。无线射频识别这一最新科技产品的投入应用,可以从根本上解决上述问题。RFiD技术可以根据仓储管理中的实际情况和需求,实现仓储物流智能化、信息化解决方案。在智慧物流解决方案中,电子标签被贴在每个货物的包装上或托盘上,在标签中写入货物的具体资料、存放位置等信息。同时在货物进出仓库时可写入送达方的详细资料,在仓库和各经销管道设置固定式或手持式阅读机,以辨识、侦测货物流通。利用RFiD技术可选择性用于采购、存储、生产制造、包装、装卸、运输、流通加工、配送、销售到服务的各个业务环节和流程。使企业能够实时地、精确地掌握整个供应链上的商流、物流、信息流和资金流的流向和变化。

(三)完善流通产业标准化和诚信体系工作

信息化时代也是标准化时代,流通产业发展与信息化和标准化建设密不可分。目前,上海港已代表中国将该项目核心技术向国际标准化组织提出制定相关国际标准的工作提案《FreightContainer–RFiD–CargoShipmenttag》,并已获得了iSo授权,将由我国主持起草“集装箱货运标签”国际标准,编号为iSo/np18186。这是我国在航运国际标准领域一个重大的突破,代表了上海智慧物流的发展在世界范围内的领先水平。此外,我国应加强产品、技术标准化建设,加强信用环境建设,支持第三方电子商务平台建设和发展,提高企业电子交易水平。

(四)加强对城市流通产业发展的政策支持

流通产业规划需要从城市产业定位、政府法律政策支持、优良产业配套环境、高质量的基础生产生活设施与适用的人力资源着手,支持区域产业转型升级。根据客户竞争条件、市场吸引力,选定产业发展行业,在行业产业价值链上再选择有发展潜力的产业环节。例如,四川省在《关于印发四川省西部物流中心建设规划2011年度工作计划的通知》里,明确规定在2011年四川省物流业增加值将达到增长14%的目标,并提出了七大物流发展重点:推进物流园区建设。推进物流集群建设。推进物流信息平台建设。推进应急物流机制建设。推进重大物流项目建设。优化空间布局。构建重点领域物流体系。此外,宁波将斥资逾50亿元推进信息网络基础工程、政府云计算中心、基础信息共享工程、智慧应用工程等30个智慧城市建设重大项目及19个智慧产业重大项目建设。据介绍,“十二五”期间,宁波市智慧城市建设专项资金由市财政预算每年安排,主要用于对智慧项目合作引进、智慧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综合应用项目建设、智慧产业基地创建、智慧城市示范项目及智慧城市建设推进工作等方面的政策支持。而《宁波市智慧城市专项资金管理办法(暂行)》,则对资金的扶持原则、支持对象和方式、申报评审、项目确定进行了详细规定。由此可见,宁波智慧城市建设蕴含无限商机。

结论

智慧城市流通产业将成为一个城市的整体发展战略,作为经济转型、产业升级、城市提升的新引擎,达到提高民众生活幸福感、企业经济竞争力、城市可持续发展的目的,体现了更高的城市发展理念和创新精神。现代物流的根本宗旨是提高物流效率、降低物流成本,满足客户需求,并越来越呈现出信息化、网络化、自动化、职能化、标准化等发展趋势,其中信息化是现代物流的核心。

参考文献:

1.辜胜阻,王敏.智慧城市建设的理论思考与战略选择[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2(5)

2.李艳.我国交通运输企业的物流化发展研究[D].中国石油大学硕士毕业论文,2007

3.韩向军.我国物流业提速升级的发展趋势[J].现代商业,2008(17)

4.韩向军.浅析我国物流业升级的发展趋势[J].现代商业,2008(35)

智慧物流解决方案篇3

我们可以将智慧城市理解为云计算、物联网实现落地的一种方式。物联网实质上是物物相连的互联网,通过RFiD技术将传感信息与互联网连接,实现智能化识别和信息的互联与共享。云计算实现了信息集中化、智能化,成为信息价值的载体。智慧城市通过云计算技术将物联网获得的信息存储并加以利用,让物联世界的数据产生价值并最终服务于人。智慧城市是物联网和云计算为人们描绘的一幅美好蓝图,而且在逐步实现落地。

政策支持网络先行

智慧城市该如何腾“云”驾“物”?通过对我国的智慧城市发展进程进行分析即可看出端倪。2013年,我国的智慧城市建设正式起步,政府确立试点目标,然后集中投入重点建设。1月29日,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公布首批90个国家智慧城市试点名单,其中地级市37个、区(县)50个、镇3个,总体投入的资金规模将达800亿元。这样的一针强心剂,坚定了这些城市建设智慧城市的信心。从随后公布的规划信息看,北京、上海、重庆、广州、深圳、沈阳、宁波、佛山、昆山等城市提出了不少具有可行性的项目:智能交通、智慧安防、无线城市、智慧医疗、电子商务、电子政务等。

实际情况同样让人感到乐观。例如,与人们生活密切相关的电子商务已经取得良好的发展,无线城市也在运营商的推动下逐步形成规模,奥运前后掀起的平安城市建设热潮为智慧安防奠定基础,智慧医疗也在部分城市的改革下成为现实。

从以上的信息不难看出,智慧城市方方面面的建设既有消费需求的拉动,也有技术发展的推动,同时还需要政府政策的扶持。政府的力量可以在大处推动,以北京为例,已经颁布的《智慧北京行动纲要》主要解决两大类问题:一是解决特大型城市发展难题,人口、资源、交通、环境;二是解决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问题,发展高端产业,催生新的业态。政府还可以通过小处落实,例如杭州和苏州推进智慧医疗方案,在预约挂号上下功夫,分时段预约就诊,通过电子病历实现先诊疗后付费,通过微小的动作,实现了智慧医疗的落地。政府还可以因地制宜,例如江苏无锡依托物产业优势,建立规模宏大的云计算中心,实现“云”、“物”融合。

腾“云”驾“物”的源动力有了,具体到实施,就是技术和方案的推进。依然以北京为例:北京首先确立网络基础设施的建设,即建设宽带城市和无线城市。北京市选用tD-Lte技术建设物联网应用支撑平台,建立覆盖到四环以内所有物与物的通信的物联传输专网。同时,北京市也在积极推动政务云,在政务领域规划建设“1+1+16”框架——一个市级的政务云、16个区县和重点领域。

网络作为智慧城市的血液循环系统,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对于这一点,担负基础网络建设的运营商表现可圈可点,中国移动最早“无线城市”战略,而中国电信的方案则称为“光网城市”,中国联通则直接“智慧城市”战略。无论是“无线城市”、“光网城市”还是“智慧城市”,都是利用运营商的多种网络覆盖,为政府管理、企业运营、城市百姓生活等方面提供服务。智慧城市的建设分为前期基础设施建设、中期数据处理设施建设和后期的服务平台建设。当运营商建立完善基础网络之后,还要相关数据服务加入进来。

三大巨头各有侧重

iBm是智慧地球的发起者,推行基于软件的整体解决方案。软件是方案的灵魂,通过云计算和物联网的躯体实现智慧城市的理念。iBm坚持通过技术手段解决中国城市的运营压力。iBm智慧城市创想包括:以环保为主体的绿色智慧城市;以健康为主体的智慧城市医疗;以基础设施为主体的智慧城市建筑;以政府服务为主体的智慧城市服务;以科学发展为主体的数字化智慧城市。相应的,新一代解决方案对应了能源、交通、通信、商业、服务等诸多方面。

iBm的整体思路是:汇集来自物联网的各种信息制定智慧城市的决策,通过云计算平台促进信息的流通和机构之间的沟通协作,解决潜在的问题。iBm以智慧城市研究和实践先行者身份,深耕智慧城市发展,并充分利用新一代物联网、云计算、智慧的分析洞察、移动互联等信息技术,通过感知化、互联化、智能化的方式,为城市公共安全、制造生产、环境监控、智能交通、智能家居、公共卫生、健康监测、金融贸易等各个领域,快速交付以市民生活为中心的智慧城市解决方案。

智慧城市建设的另一个典型是微软。微软的侧重点是云计算,注重数据的分享。智慧城市的预警信息通过云计算平台,依托移动互联网,最终达到终端信息的呈现。微软的“云端智能城市战略”包括:建设代表城市信息化、数字化的城市云,以n屏与物联网为端,提供信息化与智能化解决方案。

智慧物流解决方案篇4

不久前,iBm又提出“智慧商务”(SmarterCommerce)战略。它通过社区、协作、流程优化和分析,帮助企业在购买、销售、市场活动和服务客户等各环节寻求更智慧的途径整合运作流程、加强互动。智慧商务可以理解为一种方法,它帮助企业在快速变化的环境中,增加为客户、合作伙伴和利益相关方提供的价值。

700亿美元的智慧商务市场

智慧商务不只是电子商务的概念,它是应如今消费者需求和行为状态的改变而发生的商业变革。iBm大中华区智慧商务业务负责人及全球中型事业部总经理潘伟雄认为,智慧商务的精髓就是企业如何满足以客户为中心的需求。消费者已经改变了,所以商业理念也需要彻彻底底地改变,才能满足客户需求。

iDC中国副总裁武连峰指出,新一代信息技术正在改变传统的商业模式,“iDC在全球把商业模式的变化叫做Commerce2.0时代,实际上跟iBm的智慧商务是一脉相承的。”他认为消费行为的四大变化催发了Commerce2.0的到来。第一,信息渠道的多样化,用户现在可以通过各种渠道获得没有限制的信息,包括门户、微博、手机、电视、传统媒体等;第二,购物渠道多样化,包括实体店、电视购物、邮购、电子商务、手机商务等;第三,交付模式多样化,包括店内物流、小件物流、集团物流等交付模式;第四,支付方式多样化,现金、信用卡、移动支付、第三方支付等支付方式繁多。

社交网络是尤其重要的因素。“社交网络和移动通信将越来越多的权力赋予客户,电子商务市场已经转向以客户为中心。”潘伟雄说。客户的信息渠道更加畅通开阔,但他们对产品、服务的制造者及销售者却未必有深入的了解,企业需要联系更为紧密、反应更加迅速的供应商及合作伙伴关系网络,保证企业能够适时、适地地提供价格合宜、符合需求的产品或服务,并且需要提早预测市场趋势,以消除买卖、供需之间的差距。

这些变化导致企业面临四方面的挑战:营销推广的挑战、销售和客服的挑战、研发生产的挑战以及供应链的挑战。

通过软件产品和咨询服务,智慧商务能够帮助企业在采购、营销、销售和服务等商业运作的各个阶段实现转型,解决方案可满足企业从市场到执行所需的全部市场活动各环节。

“我们做过一个研究,其实智慧商务是一个很大的市场,我们估计这个市场大概是700亿美元的市场。”潘伟雄说。因此,iBm这几年一直在为智慧商务的推出做准备。

从产品和服务角度看,“智慧商务”整合了软硬件解决方案和咨询服务,提升服务客户、迅速响应市场的能力,加速业务模式的转型与创新,帮助企业在历经数字化转型的市场上迅速适应高涨的客户需求。智慧商务的软件解决方案包含了iBm已有的webSphereCommerce平台,以及近期总共投入25亿美元收购的电子商务相关产品――SterlingCommerce、Unica和Coremetrics。

传统行业更需要智慧商务

相比较新兴的直接起步于互联网的电子商务企业,传统的制造商们起步较晚,并缺乏切实有效的灵活性。因此他们更需要智慧商务的方法论。

“在新市场的进入、市场环境、运营方式以及技术部署等各个方面,传统行业的企业都面临挑战。企业必须制定精密、完善、可持续性、有竞争力的电子商务战略,从企业发展战略、业务布局,以及it基础架构等多个领域为突破口,进行实质性的变革。”iBm大中华区全球企业咨询服务部副合伙人兼大中华区电子商务创新解决方案总监温晓华说。目前已经有些企业在智慧商务领域进行了突破和有效地尝试。其中就包括本土企业李宁公司和七匹狼公司。

智慧物流解决方案篇5

银川市副市长郭柏春在2016tmF全球智慧城市峰会上指出:“智慧城市建设不仅有利于解决城市发展中所带来的城市病,实现便民、利民、惠民,也有利于传统产业的改造升级,并带动新兴产业发展,是经济发展新常态中一个可以启动的、无过剩之忧的新经济增长点,不仅可作为一国经济走出低迷之战略,也可成为区域发展战略。”

tmForum首席执行官兼总裁peterSany认为,社会和经济发展需要更为智能的城市,因此基于共同塑造未来,受益大众的生态合作至关重要。

中兴通讯首席战略官兼信息官陈杰表示,中兴通讯适时推出以大数据采集、存储、挖掘应用为核心的智慧城市3.0。

银川市2013年进入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确定的国家智慧城市试点名单,经过两年多的智慧城市建设,在智慧政务、智慧交通、智慧环保等10大重点领域13个模块建设上独显特色,形成了可复制、可推广的智慧城市“银川模式”。

化解城市病

通过智慧城市建设的探索与实践,智慧银川解决交通拥堵、环境恶化等城市病。

据了解,银川在建设智慧城市过程中把解决城市病问题作为重要导向之一,智慧交通将空间地理信息系统与即时交通大数据结合,进行流量预判和交通仿真,通过红绿灯实时调控、潮汐车道、绿波带和动态交通诱导等技术,解决城市拥堵问题。智慧环保通过定点与动态采集来获得居住环境和疑似源头环境数据,利用大数据挖掘与分析技术,找出因变量与自变量之间的关系,针对性地给出环境治理综合解决方案,解决环境生态问题。

而对这一切进行实时跟踪调查的职能机构就是刚刚投入运行的智慧银川城市运行指挥中心。在指挥中心大厅里,一面巨大的液晶显示墙实时显示银川道路、街区、环境情况,通过实时图像、数据统计、大气观测等多条数据信息,监控银川的城市运行情况。

总体来讲,该指挥中心集智慧银川的运行维护中心、应急指挥中心、城市管理副中心的三大功能于一体,归集了智慧交通、智慧环保、智慧旅游、平安城市等大数据提高政府应急管理水平,依靠大数据分析为城市发展提供决策依据。

缓解看病难、办事难

智慧银川建设以把“便民、利民、惠民”政策落到实处为目标,让更多市民百姓感受到智慧城市建设带来的利好,尤其是缓解看病难、办事难等很多地方的民生通病。

截至目前,银川已部署智能快递柜、智能垃圾桶、免费wiFi、人脸识别门禁、大气与噪音监测系统、直饮水改造、智慧医疗系统等11项智能化设备配套的小区数量达到20个,预期到今年年底数量将增加到100个以上。值得一提的是,智慧医疗打造的五级诊疗体系,居民在家中利用健康体检仪即可实时监测27项生命体征指数,社区卫生服务站的家庭签约医生可对数据进行分析并提供及时的诊疗服务,必要时借助网络医院的辅助诊疗功能对接本地三甲医院,针对疑难杂症对接北上广深域外医院,真正做到了依照疾病的轻、重、缓、急及治疗的难易程度和区域内医疗资源配置进行分级,来缓解看病难。

目前,银川的未来城小区就是智慧小区的样板。小区内设置了智能快递柜、智能垃圾桶、智慧医疗系统等一系列改善居民生活的服务设施。其中智能快递柜的设置目的不仅仅是存放包裹邮件,而且还是一站式购物柜。小区居民可以通过手机app一键下单订购所需商品,快递人员很快便会将产品发送到快递柜中,方便用户购物。而小区内社区医院利用智能医疗系统帮助社区居民自助监测心率、血压、体重、体温等,了解自身基础健康信息。

智慧银川在行政审批体制改革方面走在全国前列,在分析现有审批体制弊端后,银川市提出了改革三步走战略:第一步是以一站式审批为主的简政放权阶段,将26个委办局的审批权剥离,放到新成立的审批服务局,并将局内审批节点缩为两个,以窗口审批为主,审批效率提高了78%;第二步是以网上审批、备案制、精准监管为主的放管结合阶段,原有的505项审批(许可)已有227项实现了网上审批,103项审批(许可)已改为备案制,建立了审管互动平台,对备案制的企业加大了抽检频次,同时建立了大数据跟踪制度,对新注册企业进行了跟踪数据采集,分析出企业违规的行业特点和法人群体特征,为监管部门提供精准指向;第三步是以需求为导向的优化服务阶段,企业在审批放开后最为需要的是中介服务,注册成立之前的咨询服务,成立之后的专项服务,智慧银川的审批大厅不单有各个审批窗口,一些为企业服务的中介也开始进驻,如担保公司和云服务公司。中兴通讯的“企业云”入驻市民大厅后,通过提供各项专业服务,不仅降低了企业的运行成本,还获得了企业多维数据,以此建立了中小企业征信评级体系,并延伸了企业的上下游,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提供了新的动能。

打造智慧城市生态圈

产业的发展代表了一个城市的核心竞争力,智慧城市的建设不仅能便民、利民、惠民,为市民分享信息技术发展的成果,还能为城市衍生出新的产业、催生出新的业态和改造传统产业。

智慧物流解决方案篇6

孙杰贤

随着我国经济在过去几十年的快速增长,所带来资源紧张、环境污染等问题的日趋突出,加之当前持续低迷的经济形式,使得我国各行各业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如何摆脱增长乏力的局面,实现转型升级、科学发展、绿色发展?已成为摆在政府及企业面前现实而又紧迫的课题。

作为国内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信息产业骨干企业,“巨大中华”、“tD”等仿佛已成为大唐电信的显著标签。而随着国家“两化融合”战略的深入推进,大唐电信在传统电信行业市场优势的基础上,正在实现从技术、设备提供商到服务、方案提供商,从提供单一产品向提供整体解决方案的战略转型,“智慧城市”、“行业信息化”等也已成为其新的代名词。

感知市场战略转型

作为带动工业化转型升级的重要手段和途径,信息化无疑在当前的产业发展中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早在党的十六大报告中便提出了“两化融合”的战略举措,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是我国产业结构调整升级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重大战略部署,也是“稳增长、调结构”的战略支点。对于国家而言,两化融合有利于提升产业创新能力、培育发展新兴产业和新的经济增长点、构建现代产业体系。

在当前“十二五”期间,行业信息化也已进入一个黄金时期。如果说过去的10年属于个人通信,那么未来10年将属于行业信息化。无论中国电信、中国移动和中国联通等电信运营商,还是传统的通信设备厂商,都在悄然地发生改变,将行业信息化作为主要战略市场之一,大唐电信也是如此。

其实,在行业信息化解决方案领域,大唐电信已经耕耘多年。2011年,适应新的形势,大唐电信进行了战略转型和运营管理架构优化调整,成立行业应用事业部,将公司下属传统设备企业,与软件服务及系统集成企业合并,包括大唐软件、西安大唐、成都信息、天津技术等下属单位。事业部面向行业、运营商、政府和企业客户,提供软硬件集成的整体解决方案,负责相关技术和产品的研发、生产制造、市场营销和系统集成,同时担任公司内部通信系列产品的工程服务。

大唐电信副总裁、行业应用事业部总经理王宏岩在接受《中国信息化》采访时表示,整体解决方案转型是近几年来大唐电信进行产业调整的核心工作目标。经过近年来的努力,大唐电信已经在传统电信市场优势的基础上,实现了从技术、设备提供商向服务、方案提供商转型,5从单一产品向提供整体解决方案的转型。

依托产业链齐全的优势,通过产业聚焦和产业协同,大唐电信建立了面向移动互联网、物联网等新兴产业的业务体系,以及面向市场以客户为核心的运营模式。针对政府、行业、企业及个人领域,大唐电信在公共服务智能信息化、行业信息化、个人移动生活等方面能够为客户提供稳定、安全、高效的整体解决方案。整体解决方案能力,是以事业部核心产品为依托,能为客户解决信息化问题的整体能力。核心技术、核心产品、系统设计能力、客户服务能力等均是整体解决方案能力的关键要素。而未来的行业事业部将紧密围绕移动互联网和物联网,面向个人客户、行业客户、政企客户延伸与拓展应用和服务,全面提升在物联网、行业应用等细分市场的核心竞争力。

目前,行业应用事业部自主研发的产品已经覆盖程控交换、接入、移动、终端和监控等领域,核心技术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并已广泛服务于中国电信、中国移动、中国联通等电信公网,以及石油、电力、煤炭、水利、核电、政府与公共行业等专网。此外,事业部在全国30多个省、市设立有服务支撑网络平台和呼叫中心,可以面向客户提供涉及整个网络生命周期的技术服务。

资源整合异军突起

作为老牌的通信设备厂商,大唐电信进军行业信息化无疑将面临着重重困难。相比传统的运营商市场,行业信息化市场的产业链更长,政策主导性强,工业化和信息化融合趋势明显,因而也更为复杂。而且,不同行业的信息化建设水平参差不齐,每个行业的需求及面临的问题也有明显差异。

因此,担心大唐电信的“水土不服”不无道理。作为领军人的王宏岩则显得信心满怀,他说:“我们不打无把握之仗,而且每个特定行业都有着自己的发展阶段、发展要求和发展的重点关注方向,因此也给我们提供了巨大的市场空间和众多的市场机会。”

近年来,大唐电信在水利、煤炭、核电等行业领域精耕细作,以十余年大型行业应用软件及解决方案的研发、工程实施经验的积累,为行业用户提供了大量满足客户需求的整体解决方案、行业应用产品与it服务。大唐电信扎实的技术底蕴和研发实力可以保证高效、快速地为客户提供高质量的技术解决方案,帮助客户快速地部署所需要系统,带动其面向行业客户营销能力的提升。同时,大唐电信具有非常有经验的系统规划及管理团队,他们所具有的多年的企业信息化经验及大型it项目规划、实施、维护的丰富经验,以及在长期工作中形成的快速学习、勇闯难关的能力,保证项目团队在与行业客户的交流过程中,快速学习并掌握行业发展趋势及信息化需求,并快速落实在整体解决方案中,为客户提供最适合的、能够切实解决客户实际困难和问题的方案与产品。

王宏岩说:“经过将近两年的调整,行业应用事业部在整体解决方案转型工作方面已经做出了许多积极的探索,也取得了不少成果。面对越来越复杂的业务需求,不但不同行业需要不同的解决方案,同一行业的不同客户也会有很多个性化的需求,这一点也正是我们的市场开拓所面对的、也是不可回避的。在充分了解和分析了新兴产业市场的上述特点之后,我们开始致力于提升快速灵活的解决方案推出能力,以及基于开放架构的产品灵活构建能力,快速满足客户需求,快速响应市场的多变及个性化要求。”

公司积极整合内外部资源,在行业应用方面深耕细作、横向拓展,另一方面在政府示范工程方面取得了许多突破。今年以来,大唐电信在行业信息化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目前,亚洲最大煤矿神东集团大柳塔煤矿tD—SCDma试验局已顺利开通,为tD—SCDma系统在煤炭领域的推广打下良好基础;“亲情通”解决方案在多个区域市场成功移植;在中广核仪控领域,参与实物保护系统、KnS系统、应急指挥系统等多个系统的建设,为后续核电行业市场的发展奠定了基础;获取某大型光伏电站的设备供货资格;在水利行业,宁夏、吉林、内蒙等传统市场得到巩固,山洪预警、水资源系统等新产品相继推出并获得商用。这些项目实践促进了公司行业信息化领域整体解决方案的能力提升,也为公司后续做实、做大物联网及行业应用产业提供了基础。

“当然,好的方案和产品,最终还是需要通过市场和销售团队销售给客户,使公司和客户通过良好的合作获得双赢。我们拥有一支战斗力十足的市场营销团队,这是提升整体解决方案交付能力的关键环节,也是行业应用事业部在组织架构调整后着重在进行的重要任务。同时,我们将积极发展同行业客户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与客户更紧密结合在一起,第一时间了解客户需求,同客户一起面对企业iCt的挑战。”王宏岩表示。不过他也强调,不同的行业因其业务特点而有不同需求,如煤炭、石油、核电等能源行业注重安全生产相关的信息化建设,政府行业对城市公共服务关注程度高。同时,在技术发展、两化融合过程中,行业客户的组织架构和业务流程优化也会带来大量的、时效性高的新业务、新流程需求,用户需要整体的解决方案支持其业务和管理的持续改进。因此,“面对越来越复杂的业务需求,不但不同行业需要不同的解决方案,同一行业的不同客户也会有很多个性化的需求,我们必须打造快速灵活的解决方案推出能力,以便快速响应市场的要求。”

智慧融合远景布局

在深入推进两化融合的今天,“智慧城市”已成为当前信息化领域关注的焦点。有媒体曾这样写到“两化融合将点亮智慧城市”,这非常形象地解读了两者的关系:我中有你,你中有我。

大唐电信认为,一个智慧的城市,应该能够充分运用信息和通信技术手段感知、分析、整合城市运行核心系统的各项关键信息,依托适当的信息化应用,对于包括民生、环保、公共安全、城市服务、工商业活动在内的各种城市管理需求做出智能的响应,为人类创造更美好的城市生活。智慧城市的核心能力,包括城市相关信息的全面感知以及对所获取信息的有机整合,同时依托整合信息实现城市相关管理能力的有效协同,并能够随着城市建设的不断发展,随时根据城市管理和服务需求灵活调整。

基于这样的理解,大唐电信智慧城市整体解决方案从“统一开放的平台架构”搭建以及“丰富的智能化应用”搭建两个层面着手,通过平台能力和上层应用的有机结合,在帮助城市完成适合当前需要的智慧城市建设的同时,也帮助城市建立了能够面向未来平滑演进的弹性智能化应用环境,实现智慧城市建设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大唐电信推出的城市运营管理中心的解决方案,其核心目标是将一个城市中原有和新建的各类业务系统依据统一的标准进行对接,从而实现城市运营管理信息资源的全面整合与共享,业务应用的智能协同,并依托于城市信息资源数据库,为城市管理者提供智能决策支持。同时我们关注了智慧城市建设的重点业务领域,包括面向城市运营管理的智慧交通、智慧城管、智慧安监、智慧环保、应急指挥,以及面向社会公众服务的智慧园区、智慧社区、智慧旅游、智慧医疗等应用领域。

近年,大唐电信在“智慧城市”市场领域,巩固和开拓了陕西、山东、湖北、等公安消防市场,成功实施了北京东花市数字城管项目,圆满完成了成都公交客流统计测试验证,并顺利签订了西安泾渭新区数字化园区等项目。

“‘融合、开放、赋能’是未来信息化平台的主要能力特征。在新的信息化环境下,价值链主导者需要为价值链的所有参与者提供开放的应用创新和信息化能力消费平台,吸引各类优质资源加入到价值链中,以打造具有核心竞争优势的价值链。”对于未来信息化产业的发展趋势,王宏岩如是说。

这其中,“融合”指的是能够屏蔽网络制式、数据来源、业务特点、终端类型等差异,实现泛在支撑;“开放”指的是能够为合作伙伴/tSV提供应用开发和接入的环境,为合作伙伴或个人参与者提供内容和信息的环境,让每个行业领域的专家、从业者直接参与到价值链中,从而促进信息化能力的创新不断发展;“赋能”指的是能够为合作伙伴/终端用户提供平台自有和第三方开放应用、内容和信息的消费环境,提供个性化的信息化能力消费体验和安全保障。

智慧物流解决方案篇7

在物联网时代,智慧城市的建设面临几大挑战:需要采集的信息量大,来源复杂;信息需要实时监控,同时数据也要用于历史分析;需要简明直观的展示和控制手段;有完备的应急处理系统;有方便的数据分析和展示手段;具有方便的调度体系。

上海宝信软件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宝信软件)作为国内领先的城市信息化整体解决方案提供商,积极与政府及各类用户、lt基础平台供应商及其它行业解决方案提供商密切协作,以智能交通和智能建筑为基础,打造智慧应用开发平台,共同建设智慧的城市,让“智慧城市”为人们创造更美好的生活。

智慧应用开发平台

宝信软件打造先进完备的面向物联网、智慧城市的综合应用开台产品,提供面向楼宇、轨道、市政、石化、水务、农业、智能交通、工业控制等领域的全面综合解决方案,实现数据采集、数据存储、数据展示、数据分析和数据的所有功能要求。

智慧应用开发平台方案(见图1)融合了从网络层的工业通信网关iCentroGate到平台层的一体化监控指挥平台iCentroView、企业高性能实时数据库iHyperDB、信息平台iplat4j,再到上层应用平台的应急管理平台iCentroemergency、移动平台iplat4m、实时数据分析展示平台iwebView多个产品。在此共性架构基础上,用户可以方便的搭建各项智慧应用。

平台备产品功能

一体化监控指挥平台iCentroVlew

“我在中间看”,是宝信软件历经十载自主研发的综合监控与指挥调度平台产品。主要实现画面组态、集中控制、事件报警、智能联动、多媒体监控等功能,具有有机集成、智能联动、架构领先等特点,为客户提供全面灵活、安全可靠的监管控一体化解决方案,在桥隧、楼宇、采掘、地铁、石化、水务、)台金、有色、环保、交通枢纽、工业控制等行业或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产品获得过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国家重点新产品、上海市重点新产品、中国优秀软件产品等荣誉称号。

高性能实时数据库软件iHyperDB

iHyperDB是宝信软件自主研发的高性能实时历史数据库产品,具备海量实时数据的海量存储、高效检索、统计分析、数据处理和画面展示等功能,采用了多项国际国内领先的技术达到海量、实时、并发、高速、高可靠、高容量、跨平台、可扩展等特点,iHyperDB以其超高的处理性能获得第五届国际华沙发明展金奖。产品目前应用于物联网、采掘、石化、钢铁等需要大数据实时存储的行业。

工业通信网关iCelltroGate

作为物联网接入网关、协议网关、通讯管理机、协议转换器,iCentroGate是连接工业感知网络与传统通信网络的纽带,实现设备互联、分散采集、协议转发等功能,是一款硬件产品,具备安全可靠、简单移动等特点,已大量应用于工矿企业、电力、环保、节能、矿井、矿山、油田、市政、建筑、银行、酒店、学校等行业或领域。

信息系统平台iplat4J

iplat4J是宝信软件自主研发的一套面向信息化应用建设的平台产品,可解决信息化建设过程中常见的it黑洞、应用孤岛等问题。在该平台上可简单快速地搭建各种类型的信息化应用系统,降低信息化应用开发的技术难度,使得开发者主要关注于业务逻辑和流程的设计。

该产品具备架构领先、便于集成、稳定高效、组件丰富、界面友好等特点,产品覆盖信息化建设全流程、具有开放的技术架构和企业级的安全防护体系,自2007年问世以来已在上千个信息化项目中得到应用。该产品获得过国家重点新产品称号,可广泛用于任何有信息化系统建设需求的政府、企业和事业单位。

移动应用平台iplat4m

iplat4m是宝信软件自主研发的、为支持企业实现应用程序移动化而构建的完整平台体系,它通过提供后端信息化系统快速集成、多类型移动终端覆盖、移动应用基础组件、企业级移动应用运营管理、专有的移动应用商店等一系列全面的服务,帮助企业快速将应用、数据、业务流程移动化到主流移动设备上,为用户提供及时、自助式的移动服务,让用户随时掌控各项业务。该移动应用平台承前启后,部署对原有信息化结构无影响,拥有完整平台体系架构和企业级安全保障,为企业建设统一的应用平台,提升企业价值。

智慧物流解决方案篇8

主论坛上,neC全球总裁远藤信博发表了题为“为实现对人与地球友爱的信息社会――大数据创造新价值”的主题演讲。上海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副主任刘健、中国科学院院士何积丰分别做了演讲,来自政府、机构、企业等各界嘉宾近300人出席了主论坛。

neC是较早倡导智慧城市建设的企业之一,拥有下到海底光缆、海底地震仪,上到宇宙卫星开发的全方位业务经验,特别是在防灾、消防、交通、物流、水资源管理、能源管理、养老、医疗等领域,通过iCt技术支撑着人们日常生活不可或缺的社会基础设施建设。远藤信博认为:“智慧城市建设的目标是要实现安心舒适的居民生活,人类与自然环境的共存、共生,以及整个社会安全、高效、可持续的发展。neC选定中国作为智慧城市业务的战略重点区域后,将不断投入优势资源,依托在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方面的技术实力和多年智慧城市建设的经验,一定能够为中国的智慧城市建设做出自己的贡献。”

neC在参与中国智慧城市建设过程中,一直坚持“统筹规划、绿色环保、协同开发”的建设理念。首先,考虑到各个城市发展现状不一,neC认为智慧城市建设的第一步应该是因地制宜地进行总体架构的规划设计,综合考虑人文社会体系和经济产业规划,包括新兴智慧产业的选择培育和传统产业的智慧改造,提出基础设施建设、公共管理建设、经济发展和社会人文体系相互融合、相互支撑的建设方案,然后再分步实施。

neC在智慧城市建设过程中十分重视开放性与协同性,认为要实现社会管理各要素间的整合转型,应以信息集群为基础,实现跨系统应用集成、跨部门信息共享、跨网络融合互通,体现城市反应的即时性和适时性,消除信息孤岛以及避免重复建设,提高城市管理的灵活性和运营效率。

在2013neC创新解决方案展现场,“城市管理”、“企业运营”、“民生服务”三大智慧城市展区以及“支持智慧城市建设的下一代C&C技术”展区吸引了不少观众。

主要亮点产品有:

1.智慧教育“睿课堂”

“睿课堂”是一款基于互联网技术和云平台的智慧教育产品,老师和学生人手一个平板电脑,通过无线热点连接,提前制作好的课件可以显示在每个学生的屏幕上,课程进度由老师主导,老师在自己的平板电脑上能看到每一个学生是否在线。“睿课堂”的智能作业系统还会自动批改学生作业,并对正确率进行统计,也可以对课堂的表现情况进行分析。目前“睿课堂”已在北京、深圳、南通、广州等地的一些中小学落地,老师、学生反响良好,普遍认为这种教学方式新颖有趣。北京市大兴区一所学校的老师还表示,使用“睿课堂”半年时间,学生的学习成绩有所提高。

2.下一代网络技术SDn(SoftwareDefinednetwork)/openFlow

智慧物流解决方案篇9

11月12日,关注亚洲智慧和创新的目光再次聚焦新加坡,由新加坡国立大学和华为联合举办的首届亚洲创新日活动在新加坡举行,来自中国、新加坡、印度尼西亚、日本等各国的专家学者齐聚,洞察智慧城市建设。

“新的联接技术将给各行各业转型带来强大助力,亚洲在信息技术创新与应用方面正在引领世界潮流。”华为技术有限公司亚太片区总裁李今歌表示。

iCt驱动智慧增量

如果说过去30年主要解决人与人通信的问题,那么未来将是一个人与人、人与物、物与物全面互联的全联接世界,华为预测,到2025年,全球将产生1000亿联接。新的产业生态环境正在重构,以宽带、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为显著特征的联接技术,不仅将为各行各业数字化转型提供引擎,也将为各国智慧城市建设提供驱动力。

来自曼彻斯特大学的专家Richardmeeks介绍,iCt在21世纪前10年大概贡献了1/4的GDp,而在2000年以后,肯尼亚25%的经济增长以及中国20%的经济增长都来自iCt;从2005到2010年,iCt贡献了日本经济增长的40%;预计2025年,全球经济一半的价值都是通过数字化手段来进行创造的。

由此可见,iCt是现代经济和生产力以及经济发展的核心驱动因素,iCt在推动生产力发展和创新方面产生非常重要的作用,已经影响到了社会的每一个部分。

信息技术与创新基金会副主席斯蒂芬・安泽尔表示:“iCt行业本身是非常前沿的,iCt已经涉及到全球生产系统以及价值链,帮助我们把生产中心的分布进行了解绑,使国家能够在价值链的不同领域更加的专门化。”

众所周知,亚洲不仅拥有人口资源优势,也是全球经济最有活力的地区,在经济发展和民生改善的同时,人们对于信息通信的需求也不断攀升。

亚洲有着非常悠久的科技创新传统,对人类文明的进步产生了举足轻重的影响。自上个世纪80年代以来,亚洲信息通信技术取得了迅猛发展,以移动通信为例,1985年才刚刚起步。如今,全球共约70亿手机用户,其中有超过一半的用户都在亚洲。

“iCt技术正在帮助亚洲各国应对挑战,寻找经济增长新引擎,驱动经济发展。”斯蒂芬・安泽尔表示。

亚洲创新加速

近年来,亚洲各国纷纷推出了面向未来的国家iCt发展计划,并制定了相关产业政策,如《中国制造2025》、新加坡的智慧国、日本的SmartJapan、马来西亚的SmartCommunity等,将iCt产业发展纳入到了国家战略的高度。

在顶层建设的引领之下,亚洲在信息技术的创新和应用方面正在引领世界的潮流,技术创新的进程更令人瞩目。例如,中国的通信技术研究创新实力和移动互联网应用水平位居全球前列;中国、新加坡、马来西亚等国家的宽带建设进程先行一步;日本、韩国在iCt新技术应用方面也处于领先地位。

新加坡贸易与工业部部长易华仁表示:“随着城市人口不断的增加,新加坡对创新的不断重视以及经济的不断发展,尤其是在电信行业,已经在全球经济创造了巨大的价值。消费者和商业的需求推动我们实施更加有效、更加多产的创新解决方案。在iCt技术发展的推动下,包括在跨国之间无缝的创新合作,商业模式的不断变革,各行业的工作岗位逐渐增加,全社会各个行业都在随着这一变动而不断变化,以便赶上新技术时代的潮流。”

在这样的趋势下,新加坡正在享受科技与智慧带来的效益。易华仁介绍,过去10年,新加坡大力投资研发,建立起创新的生态系统,应对市场的研发和创新的需要。在包括城镇建设、电力、水务、交通等行业方面建立起智慧城市的解决方案,应对国土面积小等等环境的限制和挑战。

在展示这些新加坡“智慧国”场景的基础上,新加坡智慧国运作办主管陈谷炎更深入剖析了智慧国为新加坡人民提供全方位智慧生活背后的三“C”核心理念,即连接(Connect)、收集(Collect)和理解(Comprehend)。

陈谷炎介绍:“连接是指提供安全、高速、经济且具有扩展性的通信基础设施;收集是获取实时数据,并进行保护、管理以及适当分享;理解是指通过对数据分析更好地预测民众需求、提供服务。”

正因如此,智慧城市解决方案为城市建设和管理节省了巨大成本。如斯蒂芬・安泽尔所说,智慧城市解决方案能够帮助交付实时的可指导行动的信息给市民和管理的机构,能够实现更好的规划、建设更宜居的城市、提供更便捷的交通,并实现可持续的、能源效率更高的家庭和楼宇。他介绍,根据预测,韩国首尔每年通过智能的解决方案能够降低10%的能耗。

“这就是智慧城市的潜力,能够改变、改善居民的生活环境,并且给我们带来令人激动的经济环境。”易华仁表示。

描绘智慧全景

作为全球领先的iCt企业,华为参与了诸多亚洲国家的信息化建设。据了解,在中国、新加坡和马来西亚国家宽带网络建设中,华为都是重要参与者;在日本和韩国,华为与运营商合作研发和应用下一代通信技术,打造速率更快、容量更大、联接数更多的网络;在其他国家和地区,华为都致力以创新的产品和解决方案,推进当地信息化进程,丰富人们的沟通和生活。

“对于智慧城市,每一个人的定义各不一样。”华为行业解决方案Cto、智慧城市技术与规划研究专家苏竞钊在演讲中提出,“智能的基础设施、优化的城市管理、优质的生活环境、大规模的公共服务、现代工业发展等这些任务,不是所有都需要做。每个城市有不同痛点,不能纯粹跟从,要‘看清痛点以及智慧城市的目标是什么’,把它变成关键的任务,然后在此之上去建相应的平台。”

因此,苏竞钊提出智慧城市建设的三层内涵:一是iCt的基础设施,没有iCt的基础设施就不要讲智能城市,所以这是最重要的部分;二是管理服务,即如何能够运营智慧城市;三是创新,如何利用新的技术新的应用,把他们应用到这个最终用户的手上。“利用iCt技术有效管理城市各功能环节并促进城市发展、提升生活质量和体验质量”,这正是华为所描绘的智慧城市全景。

“一起跑”持续竞争力

从概念到现实,华为如何帮助智慧城市的实现呢?从可行性概念的详细设计出发,进行采购、招标、建设、实施和运作。这是华为尝试构建的完整服务能力和整个生态系统。

“要想让城市在全球具有竞争力、成为明日理想的智慧城市,需要全社会的参与,政府、运营商和民众发挥‘合力’。”斯蒂芬・安泽尔表示,“利用iCt技术部署智慧解决方案和应用,在促进经济发展和提升市民生活水平的同时,也会对环境产生好的影响,企业也将得到更好发展。”

据了解,华为和众多合作伙伴进行协作,利用了全球范围内的人才资源,把最佳的技术集成到华为的解决方案。苏竞钊介绍,华为目前已经在全球范围内20多个国家60多个城市服务超过4亿的人口。

“我们不是外在的领导者,我们希望在华为的内部支持下建立一个开放的生态系统,给大家带来机会。”易华仁特别认可华为对智慧城市发展所做的贡献。他表示:“从2001年开始,在帮助新加坡建立智慧城市解决方案方面,华为扮演了领导角色,支持了SmRt和新加坡资讯通信发展管理局(iDa)项目,帮助新加坡实现政府承诺。”

在中国、新加坡、马来西亚、日本、韩国……iCt创新的生态圈正在形成。“要想走得快,一个人走;要想走得远,一群人走。”李今歌表示,“华为将与各国政府、产业界、学术界持续开放合作、共同投入,打造智慧城市,实现数字化转型,构建更加美好的全联接亚洲。”

新的联接技术将给各行各业转型带来强大助力,亚洲在信息技术创新与应用方面正在引领世界潮流。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亚太片区总裁

李今歌

要想让城市在全球具有竞争力、成为明日理想的智慧城市,需要全社会的参与,政府、运营商和民众发挥‘合力’。利用iCt技术部署智慧解决方案和应用,在促进经济发展和提升市民生活水平的同时,也会对环境产生好的影响,企业也将得到更好发展。

信息技术与创新基金会副主席

斯蒂芬・安泽尔

智慧物流解决方案篇10

目前,在智慧档案概念和定义方面尚无定论,但学者大都认为,智慧档案需要依托大数据、云计算和物联网等新技术,对纸质档案进行数字化录入和电子档案的数据挖掘、分析和决策,为用户和公司提供服务。智慧档案的智慧之处在于将所有纸质档案转变成了数字化的信息,并在数字化信息的基础之上构建相应的管理机制[1]。在档案管理工作中,针对档案利用需求,通过智能化的详细分析,建立相应的数据信息利用和数据挖掘模型。利用智能化技术实现对海量档案库存信息的挖掘,并对挖掘的结果进行评判,以便能够为企业决策提供数据支持。《企业档案管理规定》要求,企业档案工作要坚持集中统一管理的原则。2016年,国家财政部颁布《会计档案管理办法》,把会计凭证、会计账簿等主要会计档案最低保管期限延长至30年。2018年,中组部印发的《干部人事档案工作条例》规定,组织人事部门及其干部人事档案工作机构应当按照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要求,建立和维护科学合理的档案存放秩序,按照有关标准要求建设干部人事档案库房,加强库房安全管理和技术防护。档案数量较少的单位,也应当设置专用房间保管档案。阅档场所、整理场所、办公场所应当分开。这些都给档案保管工作提出很高的要求,而国有企业要想做到这一点,需付出很大的投入,包括场馆配置、人才配备、流程规划等等。因此,聚焦档案管理的电子化、数字化、智能化,推动企业数字档案馆建设,将是解决传统档案管理痛点的一个有效途径。

二、国有企业档案管理现状

目前,国有企业在档案管理方面还存在一定的不足,档案管理各个流程还存在薄弱之处,与“全球领先的通信支撑一体化服务提供商”还存在不少差距。剖析深层次原因,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维护成本及用工成本较高。国有企业档案总量小而分散,不利于管理,且不能满足档案增长需求。随着档案总量的不断增加,场地使用成本及维护成本很高,相应地人工成本也较高。2.档案库房建设不标准。国有企业档案总量逐年递增,库房容量全面告急,现有库房建设标准不达标,亟须整改。库房建设不符合使用标准,绝大多数并不满足“八防”(防盗、防光、防高温、防火、防潮、防尘、防鼠、防虫)要求,档案管理的风险高。3.档案电子化、数字化水平低。档案集中管理有利于减少库房和人员占用,并让档案得到更专业、更安全的管理,同时能够减少资源的重复投入。推动档案的电子化、数字化、信息化进程,也有助于实现档案信息的共建共享。目前,国有企业的档案电子化、数字化水平较低,需要逐步推进档案的数字化、智慧化进程。

三、实现智慧档案产品与服务所面临的困难

档案管理行业所面向的客户群体较大,市场空间与产值足够大,优质的服务与解决方案必然会带来很大的回报。因此,档案保管行业,尤其是具有战略价值的档案保管服务,越来越受到资本的青睐。而目前,国内档案管理业务市场尚处于初级阶段,各类企业规模不一、标准不一;档案寄存业务方面,很多大型寄存中心一般使用货架形式保存档案,并未做到恒温恒湿和远程监控等;同时,在档案运输、保管、整理、数字化等方面,管理人员的上岗要求未形成业界认可的模式。所以,此时介入档案保管市场,时机比较成熟[2]。1.缺乏集约化管理。档案服务企业要想取得长远发展,就必须实现集约化管理,包括各企业主体自身的集约化管理和档案服务行业的集约化管理两个方面。而建设档案馆,则是档案服务行业集约化管理最为有效的途径之一。智慧档案管理的第一要素是感知,换言之,就是明确档案智慧管理的要求,通过一系列技术手段和管理流程,形成智慧档案管理体系,将档案的实体文件和档案中的内容以及档案管理过程中的信息进行有效结合,完成对档案内容信息的感知和对档案实体文件的感知以及对档案管理各个环节所有信息的感知。档案智慧管理需要更加先进的信息技术支持,比如通过RFiD技术实现对档案出库入库的感知,用智能化的芯片实现对档案的全方位跟踪监控和管理。在感知档案内容方面,采用当前主流的图像扫描以及识别技术,将纸质化的数据转变成为数字化的档案信息存储在系统中。在档案管理状态感知方面,可以通过库房的智能化监控系统实现对档案的综合状态感知管理。2.缺乏智能化管理系统。在智慧档案产品与服务实现的过程中,缺乏智能化的管理系统来支撑智慧档案感知层的建设。智能化档案管理系统主要依赖物联网技术,而基于物联网建设的智能化管理系统需要耗费比较多的硬件(RFiD电子标签)。如果国有企业按照档案管理的标准化要求对建筑物进行改建,并赋予智能化的措施,就可以打造一个基于物联网技术的智慧档案园。这一过程中,国有企业需要对其库存的数以万计的实体档案进行物联网技术加工。而仅凭这一点,智慧档案园的建设需要一笔较大的投入。因此,智慧档案园的建设不仅需要智能化的管理系统和先进的物联网技术,还需要大量的资金来支持。3.缺乏专业档案人才。智慧档案产品与服务的实现以及运营,需要专业化的档案管理人才。这些专业化的档案管理人才,既要熟悉传统档案管理要求,又要精通信息管理系统,具备一定的运维管理经验。目前,档案管理人员队伍中,科班出身的专业档案管理人员相对充足;但精通信息系统管理的人才比较缺乏。更何况,不少企业的档案管理人员逐步出现老龄化的情况,甚至一些企业在使用退休返聘人员。因此,若要建设智慧档案园,专业人才队伍的建设和培养将成为档案管理发展的重要瓶颈之一。

四、智慧档案产品与服务的实现路径

智慧档案产品与服务实现是一个综合管理和控制体系,这里面运用了云计算、物联网、互联网、自动控制等技术,目的是提高档案管理服务水平和档案园运行效率[3]。1.构建智慧档案产品与服务管理机制。智慧档案产品与服务的智慧之处在于将所有纸质档案转变成了数字化的信息,并在数字化信息的基础之上构建相应的管理机制。任何对档案信息利用的需求,都将经过详细的分析,并建立相应的数据信息利用和数据挖掘模型。利用智慧化的技术实现对海量档案库存信息的挖掘,并对挖掘的结果进行评判,以便能够为公司决策提供相应的参考依据。构建智慧档案园的管理机制,离不开现代化的档案库房和楼宇管理系统。将两个信息系统进行有效的结合,可以为档案管理者提供相应的数据研判依据,还可以提供可视化的数据,实现档案实体、档案数量以及档案库房环境交互式的管理。2.建设智能化档案管理技术体系。要实现智慧档案产品与服务,不仅需要完善的管理体系,还需要相应的技术系统和智能化档案管理技术体系。开发相应的信息管理系统,可以使广大用户通过互联网申请查询档案的保管状态。对档案实体文件的感知,主要通过物联网的视频识别技术来实现,为每个档案安装基于物联网技术的智能识别定位芯片,用于跟踪档案实体文件的状态,也可利用信息技术对档案的实体内容进行转化和数据挖掘。3.培养智慧档案管理人才队伍。要实现智慧档案产品与服务,必须培养和打造一支能力过强、素质过硬的智慧档案管理人才队伍。公司在加强档案管理人才队伍建设的同时,要注重档案管理人员培养体系的建立。在培养的过程中,要加强档案日常管理知识和信息系统运维管理能力的培养,及时从社会上引进复合型人才。要构建档案管理员长远发展的目标,建立专门的人才培养和管理团队,引导高层次的人才带领整个管理队伍,提升队伍每位成员的知识和技能水平,改善其自身的知识结构;也可以从社会上聘请档案管理领域内的专家作为顾问,派遣学习能力较强的人员参加学习交流,促进智慧档案产品与服务管理队伍中所有成员的服务理念转变,创新智慧档案产品和服务的形式。综上所述,国有企业可以聚焦市场需求,深化智慧档案产品与服务的建设研究,以公司档案管理业务为切入点,全力打造智慧化档案产品,实现档案管理的智慧化。打造智慧档案产品与服务,可以有效实现国有企业高质量发展规划的落地,又可以为深入落实党中央关于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贡献自己的力量。

参考文献

[1]杨爽.谈推进智慧档案建设[J].兰台内外,2020(10).

[2]顾婷,郭春淼.大数据背景下智慧档案馆建设研究[J].科技文献信息管理,20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