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土地荒漠化治理十篇土地荒漠化治理十篇

土地荒漠化治理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6:09:07

土地荒漠化治理篇1

【关键词】荒漠化;西部;经济

我国各类荒漠化土地最近发展的趋势如下:

(1)水蚀引起的荒漠化,即狭义的水土流失。由于降水减少,几率明显减少,全国水土流失面积有减少的趋势。水利部第二次全国性普查(1998―2000年)结果比第一次全国普查(1983―1989年)减少14万平方公里。但新疆及相邻的甘肃河西地区西部近年夏季暴雨较多,水土流失加重,约增加4万平方公里。

广西、贵州等西南地区的石灰岩地区严重水土流失引起的“石漠化”应引起特别的注意。

(2)风蚀引起的荒漠化,即狭义的沙漠化,随着生态环境的恶化继续强烈发展。这次水利部普查获得的面积数比林业局1995年的数字又多了6万平方公里(实际上由两个单位作的普查,虽然方法雷同,但所采取的指标体系不同,不能比较)。

不同类型和不同地区的沙漠化发展趋势也有较大的差异。①草场退化引起的草原荒漠化严重发展;②由于重点在农牧交错地带推行退耕还林还草政策措施,这一地区由于滥垦引起的耕地风蚀荒漠化开始逆转,并且有光明的前途;③西部水资源利用不当,河流下游地区生态失衡引起的荒漠化仍在严重发展,有两个区域采取了措施,出现逆转的前景。一是塔里木河下游地区,因为从博斯腾湖向下游放水,挽救了地区生态条件继续恶化的势头。二是额济纳河(黑河),上游采取强制性节水,向下游放水的政策,已经看到了下游生态恢复的前景。

(3)土壤盐渍化荒漠化。俗语说“盐随水来,盐从水去”。从全局讲,由于干旱化的发展,普遍采用节水灌溉措施,地下水位下降,土地盐渍化面积减少,程度减轻。但也有局部恶化的地方,如新疆焉耆盆地地下水位随博斯腾湖水位上涨而升高,整个盆地盐渍化发展。

西部现有耕地5014.17万公顷,约占西部总土地面积的7.3%,占全国耕地的32.25%。西部生产了占全国26.28%的粮食、22.84%的油料、28.58%的棉花、15.67%的麻类、59.53%的烟叶和18.20%的蔬菜、瓜类。退化耕地占西部耕地面积的40%,其中中度以上退化的耕地占52%。

西部耕地的特点是多灾害、生产潜力大。消除自然灾害和土地退化不利因素,发挥西部土地的巨大潜力,21世纪我国食品安全在很大程度上有赖于西部农业的发展。

我国5大牧区均分布在西部,天然草地的总面积为33144万公顷,占西部土地总面积的48.2%,占全国天然草地总面积的84.37%。由于草原开垦,可利用草场面积尤其是优质牧场的面积不断缩小,超载过牧严重。目前90%以上的草地处于不同程度地退化之中,其中,中度退化的草地面积达到1.3亿公顷,并以每年1.9%的速度扩大。

西部林业用地14324.83万公顷,约占20.8%。由于植树造林、封山育林及改变统计标准后部分郁闭度0.2―0.3的疏林地统计为有林地,西部地区森林覆盖率由1973―1976年间第一次清查的6.8%提高到1994―1998年间第五次清查的9.8%。但森林的质量仍在下降,表现为天然林遭受破坏,成熟林面积和蓄积量大幅度减少,生态功能削弱。

其他类型土地所占比例较小,如水域、居民点及工矿用地,分别占3%和1%;园地和交通用地更小于1%。难以利用土地12864万公顷,占18.7%。

内蒙古自治区中部及长城沿线土地的旱作垦殖使农牧交错区成为沙漠化强烈发展地区;草原牲畜超载过牧使草场退化,进而沦为沙漠化土地;西北地区沙漠化土地集中在河流下游绿洲与沙漠过渡带,主要原因是内陆河水资源调配不当,上游盲目扩大绿洲,截用水资源,使下游断水,下游超采地下水,地下水位下降,环境全面旱化引起的。

沙漠化在内蒙古草原、西北、青藏高原严重发展,并导致近年西北和华北强沙尘暴天气频繁发生。

上述农、林、牧业用土地的退化,不但阻碍了农业经济本身的发展,并使生态环境出现灾难性变化。

由于自然条件限制因素较多,经济基础薄弱,加之全球气候变化、生态环境恶化、水土流失、沙漠化和土壤次生盐渍化严重发展,使西部经济更加落后。西部地区是以牧业和农业经济为主的区域,牧业绝大部分还是游牧放养,农业现代化水平低,有些地方还保留刀耕火种的落后经营方式。据中国统计年鉴资料,我国1999年国内生产总值为87671.13亿元,而西部为15354.02亿元,仅占17.51%,尚不及广东(8464.31亿元)和江苏(7697.82亿元)两省的总和。农民人均收入1587.6元,是全国平均水平的73.4%,还有相当一部分群众没有解决温饱问题。据《西部大开发建设绿色家园考察报告》(2000年)载,广西石灰岩地区的古兰屯林区无一分水田,停止森林采伐后,只有靠人均0.77亩石头田种包谷维生,年人均有粮140公斤,收入300元左右,可算我国贫困之最。

发展滞缓拉大了东西部经济的差距。据有关资料,1999年西部12省区市国民经济增长为15354.02亿元,增长率为4.64%,低于全国增幅3个百分点,所占份额下降。长此发展下去,东西部之间的差距越来越大。

经济欠发达必然导致文化落后,全国15034万文盲,有5269.9万人分布在西部,比例为35%,高于人口比例6.5个百分点;而全国3474.8万大专以上文化水平者,却只有703万人在西部生活和工作,比例为20%,低于人口比例8.5个百分点。落后的农业方式和手工生产需要较多的劳动力,多生育可以多占有生产资料;加之社会福利底数差,人们“养儿防老”,自然地做出多生育的选择。西部有7个省区无论人口的出生率还是自然增长率都高于全国平均水平。6岁以上人口的文盲达到53.5%,大专以上水平者只有2000人,而出生率为23.2‰,自然增长率为15.8‰,都是全国之冠,经济最贫困的贵州两项指标均排第二。

城市化水平是衡量现代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指标。据国家统计局资料,我国目前设市的668个城市中,东部300年,中部247个,西部只有121个,而西部城市中又以小城市居多,共有81个,比例为67%,与东中部比,多数西部城市规模结构呈畸形,缺乏综合型工业城市,在经济发展中的龙头作用不大。[科]

土地荒漠化治理篇2

关键词:青海省;高寒区;土地荒漠化;防治

青海省是我国受到土地荒漠化影响危害最为严重的地区。从20世纪50年代中期以后,受到自然、历史人为等综合因素的影响,青海省土地荒漠化问题日渐加剧,严重限制了青海省生态平衡,甚至威胁当地人民生产生活的有序性。相关调查研究显示,根据我国实施的几次土地荒漠化普查工作获得的相关资料,青海省柴达木盆地和共和盆地等为荒漠化的主要集中地,并且荒漠化一般集中于青海高寒地区,在没有得到充分保护的情况下逐年扩大,增速较高,已经严重影响了青海省整体生态平衡发展。因此必须积极探索当前荒漠化问题形成的原因和危害,进而提出合理的治理措施,推动高寒区荒漠化治理工作有序开展。

1土地荒漠化产生的原因

一般情况下,土地荒漠化问题的产生是自然和人为因素共同作用而产生的不良结果,其中自然因素主要指相对异常的气候条件,特别是青海高寒地区严重的干旱条件,极易造成植被退化和风蚀加快等现象,最终引起荒漠化的产生。而对于人为因素来说,则具体指人们在草原上过度放牧、在森林中乱砍滥伐,连续性地开垦和耕种草地等,导致相关植物根系漏出地表,在一定程度上能够进一步增强风蚀和雨蚀的不良影响,促使荒漠化发展速度逐渐抬升。从全世界层面进行分析,过度地放牧和开垦农田,极易导致半干旱地区发生土地荒漠化问题,特别是一部分干旱和半干旱地区由于水源缺乏,农业用水管理不善,还会导致土地盐碱化问题的出现,也影响土地荒漠化的形成产生。因此,在青海省高寒地区土地荒漠化问题已经较为严重的情况下,十分有必要加强重视土地荒漠化的危害,进而结合荒漠化产生原因采取一定的措施预防和治理荒漠化的继续扩展,维护青海地区的生态平衡。

2土地荒漠化的危害

土地荒漠化作为一种对我国中西部地区生态环境和农业生产产生严重不良影响的生态问题,其预防和治理工作一直受到政府相关部门的高度重视,由于长期的破坏和管理不当,当前土地荒漠化仍然影响着青海高寒区的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其危害性一般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侵吞农田,不利于庄稼的健康成长。一般情况下,春季的青海高寒区是大风的季节,但是同时也是农民组织春灌播种,以及育苗的重要生长时期,大风吹蚀农田的表层土壤,甚至会造成农作物种子裸漏在外,轻者会造成农业减产,严重的甚至会导致土地零产出,对当地农业发展以及农民生活产生极大危害。例如有历史记录以来,1962年春季的一场大风就直接造成风蚀地表5~8cm的严重危害,当年为了保证农业生产,农民实施了3次播种,极大增加了农民工作量。

其次,草上出现沙化趋势,可利用面积在不断缩小。青海省是我国4大主要牧区之一,而土地荒漠化问题的出现和进一步发展必然会造成草场退化,产草量逐渐下降,放牧的草场面积急剧缩减,对当地牧区发展产生不良影响。

再次,威胁水库发展,出现填淤湖泊的不良现象。青海省高寒区的水库建设较为困难,并且一般受到地理条件的限制集中于流沙分布地区,风沙活动强烈,水库中每年都会淤积大量的泥沙,不仅会填淤库容,还会严重损坏水库中的相关电力设置和机械设备产生,对当地水利建设产生不良影响。

最后,淹没公路和房屋。沙尘淹没公路和房屋是土地荒漠化严重地区较为常见的现象,甚至一部分地区受到沙尘淹没的影响,不能及时播种、春灌和放牧工作,极其不利于当地农业的发展。因此青海省相关部门必须加强重视土地荒漠化防治工作,进一步维护当地的生态平衡。

3青海省高寒区土地荒漠化的防治措施

对于土地荒漠化的预防和治理工作,最为重要的一点就是保护原生态植被,并且在保护基础上积极建设人工植被,借助植被的防风固沙能力避免风沙严重侵蚀土地,相应地指导当地生态平衡的维护工作。在实际工作中进行土地荒漠化防治工作,一定要制定一系列的具体政策和措施,如结合当地实际情况,适当地减轻土地生产压力,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合理制定生产经营方针,细化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布局,进而加强建设当地的生态系统,以建立良好生态牧区的方式,增强土地荒漠化治理实效,促使青海省高寒区生态建设得到更好的发展。

3.1应该封沙育苗

为了在荒漠化地区加强植被恢复建设,并且保护人工植被不会再遭受风沙的严重侵蚀,应该在大面积的风沙区适当地采取封沙育草措施,为恢复自然植被创造良好条件的基础上,以植物的遮挡降低风沙,进一步削弱气流运输的动力效果,降低风沙危害。一般情况下,在实施2个月以上的定沙工作后,显著提升了青海省高寒区的植被覆盖率,也适当地加强了生态建设水平,为土地荒漠化治理工作的良性开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3.2采用工程和生物固沙方式

采用工程和生物固沙的方式,简单地说就是借助较为先进的机械设备设置相应的机械沙障,降低风沙的危害性;而生物固沙则指应该结合当地气候和土地条件,适当地选择栽种相应的植物,进而借助植物的力量,保护当地的生态平衡。对于土地荒漠化地区较为常见的流动沙丘,应该先在其迎风坡设置沙障,削弱其风力运动作用。并且采用植物的方式治理流动沙丘,不仅能够改变流动沙丘自身的和移动状态,还能够起到相应的改良土壤作用,值得进一步应用和推广。

3.3造林固沙

具体来说,造林固沙工作就是在土地荒漠化地区人工种植乔灌草等抗旱植物,进一步拓展荒漠上植被的覆盖范围,为土地荒漠化治理工作的开展提供根本的保障。而对于相对平缓的土地来说,政府相关部门可以引导农民直接进行造林工作,尽量选择易生长、生命周期较长的植物,保证其能够在贫瘠的荒漠化土地上生长。

3.4加强农村地区农田防护网建设

这是青海省高寒区治理土地荒漠化问题,保护农田的最后一道重要保障。所以在农田建设过程中,必须加强对农田防护林建设工作的重视,在保护农田的基础上逐步改善当地农田小气候现状,为农作物的健康成长创造较为适宜的生长环境,为青海省高寒区农田水利工作的良性开展创造条件,为当地农业的增产增收奠定基础。

土地荒漠化治理篇3

关键词:问题;原因;防治

关于荒漠化的治理这一考点,由于当今世界荒漠化日趋严重,已经成为高考的一个重要考点,笔者认为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复习:

一、荒漠化的自然原因

主要包括干旱(基本原因)、地表物质松散(物质基础)和大风扬沙(动力因素)。其中气候因素特别是年降雨量的变化往往影响着荒漠化的进程。多雨年有利于抑制风沙活动、荒漠风沙活动和荒漠化的进程,持续干旱则会促进荒漠化的进程和发展,但是这些都不是荒漠化进程的决定性因素。荒漠化的人为因素则得从荒漠化与人类的关系来分析。荒漠化的发生、发展与社会经济的发展有着密切的联系,人类既是造成荒漠化的主要原因和活跃因

素,同时也是荒漠化的直接受害者。

二、荒漠化的防治

关于这一点,首先,必须了解荒漠化防治的核心和内容,即人与自然的协调,包括预防具有潜在荒漠化危险的土地荒漠化;扭转正在发展中的荒漠化土地的退化现象;恢复已经发生荒漠化土地的生产力。其次,掌握荒漠化的整治模式和措施:即要有明确的整治目标,采取因地制宜的整治措施,要有健全完善的治理系统。整治措施可以因地制宜,不拘泥于固定的模式和措施。再次,在荒漠化治理中需要注意的问题有:要贯彻预防为主的方针,要关注地方群众的利益和要求,鼓励地方参与治理和开发,加强地方参与规划和决策。

三、使学生掌握我国不同历史时期的荒漠化状况

可以从古代、近代和现代三个不同历史时期去考虑,此处不再详述。

阅读分析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目前,土地退化是我国面临的生态环境问题之一。其中,土地荒漠化面积已达267.4万平方千米,约占国土面积的27.4%。

材料二:我国政府坚决实施退耕还林还草工程,实行了“退耕还林(草)、封山绿化、以粮代赈、个体承包”的政策。很多地方以此为契机,进行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培育新的替代产业。

(1)导致土地退化的不合理的人类活动主要有哪些?

(2)简述国家实施退耕还林还草工程对农村经济发展的作用。

土地荒漠化治理篇4

关键词:青海省;高寒区;土地荒漠化;防治

青海省是我国受到土地荒漠化影响危害最为严重的地区。从20世纪50年代中期以后,受到自然、历史人为等综合因素的影响,青海省土地荒漠化问题日渐加剧,严重限制了青海省生态平衡,甚至威胁当地人民生产生活的有序性。相关调查研究显示,根据我国实施的几次土地荒漠化普查工作获得的相关资料,青海省柴达木盆地和共和盆地等为荒漠化的主要集中地,并且荒漠化一般集中于青海高寒地区,在没有得到充分保护的情况下逐年扩大,增速较高,已经严重影响了青海省整体生态平衡发展。因此必须积极探索当前荒漠化问题形成的原因和危害,进而提出合理的治理措施,推动高寒区荒漠化治理工作有序开展。

1土地荒漠化产生的原因

一般情况下,土地荒漠化问题的产生是自然和人为因素共同作用而产生的不良结果,其中自然因素主要指相对异常的气候条件,特别是青海高寒地区严重的干旱条件,极易造成植被退化和风蚀加快等现象,最终引起荒漠化的产生。而对于人为因素来说,则具体指人们在草原上过度放牧、在森林中乱砍滥伐,连续性地开垦和耕种草地等,导致相关植物根系漏出地表,在一定程度上能够进一步增强风蚀和雨蚀的不良影响,促使荒漠化发展速度逐渐抬升[1]。从全世界层面进行分析,过度地放牧和开垦农田,极易导致半干旱地区发生土地荒漠化问题,特别是一部分干旱和半干旱地区由于水源缺乏,农业用水管理不善,还会导致土地盐碱化问题的出现,也影响土地荒漠化的形成产生。因此,在青海省高寒地区土地荒漠化问题已经较为严重的情况下,十分有必要加强重视土地荒漠化的危害,进而结合荒漠化产生原因采取一定的措施预防和治理荒漠化的继续扩展,维护青海地区的生态平衡。

2土地荒漠化的危害

土地荒漠化作为一种对我国中西部地区生态环境和农业生产产生严重不良影响的生态问题,其预防和治理工作一直受到政府相关部门的高度重视,由于长期的破坏和管理不当,当前土地荒漠化仍然影响着青海高寒区的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其危害性一般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侵吞农田,不利于庄稼的健康成长。一般情况下,春季的青海高寒区是大风的季节,但是同时也是农民组织春灌播种,以及育苗的重要生长时期,大风吹蚀农田的表层土壤,甚至会造成农作物种子裸漏在外,轻者会造成农业减产,严重的甚至会导致土地零产出,对当地农业发展以及农民生活产生极大危害。例如有历史记录以来,1962年春季的一场大风就直接造成风蚀地表5~8cm的严重危害,当年为了保证农业生产,农民实施了3次播种,极大增加了农民工作量[2]。其次,草上出现沙化趋势,可利用面积在不断缩小。青海省是我国4大主要牧区之一,而土地荒漠化问题的出现和进一步发展必然会造成草场退化,产草量逐渐下降,放牧的草场面积急剧缩减,对当地牧区发展产生不良影响。再次,威胁水库发展,出现填淤湖泊的不良现象。青海省高寒区的水库建设较为困难,并且一般受到地理条件的限制集中于流沙分布地区,风沙活动强烈,水库中每年都会淤积大量的泥沙,不仅会填淤库容,还会严重损坏水库中的相关电力设置和机械设备产生,对当地水利建设产生不良影响。最后,淹没公路和房屋。沙尘淹没公路和房屋是土地荒漠化严重地区较为常见的现象,甚至一部分地区受到沙尘淹没的影响,不能及时播种、春灌和放牧工作,极其不利于当地农业的发展[3]。因此青海省相关部门必须加强重视土地荒漠化防治工作,进一步维护当地的生态平衡。

3青海省高寒区土地荒漠化的防治措施

对于土地荒漠化的预防和治理工作,最为重要的一点就是保护原生态植被,并且在保护基础上积极建设人工植被,借助植被的防风固沙能力避免风沙严重侵蚀土地,相应地指导当地生态平衡的维护工作[4]。在实际工作中进行土地荒漠化防治工作,一定要制定一系列的具体政策和措施,如结合当地实际情况,适当地减轻土地生产压力,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合理制定生产经营方针,细化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布局,进而加强建设当地的生态系统,以建立良好生态牧区的方式,增强土地荒漠化治理实效,促使青海省高寒区生态建设得到更好的发展。

3.1应该封沙育苗

为了在荒漠化地区加强植被恢复建设,并且保护人工植被不会再遭受风沙的严重侵蚀,应该在大面积的风沙区适当地采取封沙育草措施,为恢复自然植被创造良好条件的基础上,以植物的遮挡降低风沙,进一步削弱气流运输的动力效果,降低风沙危害。一般情况下,在实施2个月以上的定沙工作后,显著提升了青海省高寒区的植被覆盖率,也适当地加强了生态建设水平,为土地荒漠化治理工作的良性开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3.2采用工程和生物固沙方式

采用工程和生物固沙的方式,简单地说就是借助较为先进的机械设备设置相应的机械沙障,降低风沙的危害性;而生物固沙则指应该结合当地气候和土地条件,适当地选择栽种相应的植物,进而借助植物的力量,保护当地的生态平衡。对于土地荒漠化地区较为常见的流动沙丘,应该先在其迎风坡设置沙障,削弱其风力运动作用[5]。并且采用植物的方式治理流动沙丘,不仅能够改变流动沙丘自身的和移动状态,还能够起到相应的改良土壤作用,值得进一步应用和推广。

3.3造林固沙

具体来说,造林固沙工作就是在土地荒漠化地区人工种植乔灌草等抗旱植物,进一步拓展荒漠上植被的覆盖范围,为土地荒漠化治理工作的开展提供根本的保障。而对于相对平缓的土地来说,政府相关部门可以引导农民直接进行造林工作,尽量选择易生长、生命周期较长的植物,保证其能够在贫瘠的荒漠化土地上生长。

3.4加强农村地区农田防护网建设

这是青海省高寒区治理土地荒漠化问题,保护农田的最后一道重要保障。所以在农田建设过程中,必须加强对农田防护林建设工作的重视,在保护农田的基础上逐步改善当地农田小气候现状,为农作物的健康成长创造较为适宜的生长环境,为青海省高寒区农田水利工作的良性开展创造条件,为当地农业的增产增收奠定基础。

4结语

综上所述,青海省高寒区的土地荒漠化问题影响青海地区农业生产和生态平衡,因此要改变当前现状,就必须具体分析当地荒漠化形成的原因,再结合分析结果制定优良的防御和治理对策,进一步提升青海省生态建设水平,在为人们创造良好生活条件的基础上,为青海省高寒区人民创造良好的生活环境。

参考文献

1吴春芳.青海省土地荒漠化现状、变化及治理对策[J].陕西林业科技,2014(4)

2马顺虎.关于荒漠化土地生态治理试验示范项目实施的思考[J].青海农林科技,2015(1)

3吕爱锋,周磊,朱文彬等.青海省土地荒漠化遥感动态监测[J].遥感技术与应用,2014(5)

4刘帅宾.基于土地利用变化的青海省生态服务价值研究[D].河南大学,2014

土地荒漠化治理篇5

关键词:荒漠化;西部;制度创新;经济来源

中图分类号:F06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1096(2002)05-0032-03

荒漠化是目前全球共同关注的重大环境问题,也是我国所面临的一个非常严峻的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问题。土地荒漠化主要集中在我国西部地区,这也构成了西部大开发的最大瓶颈,也是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必须逾越的一道屏障。虽然我国对治理荒漠化土地投入了一定的财力、人力,但是荒漠化仍然呈现出“整体恶化,局部治理”的趋势,本文旨在分析造成荒漠化的根本原因,并从制度创新的角度提出相应的对策。

一、引起荒漠的主要原因探析

荒漠化是各种自然、人为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但主要是人口对土地的压力过大造成的。干旱、半干旱土地的过度放牧、粗放经营、盲目垦荒、乱樵采、过度砍伐森林、不合理开矿是人类活动加速荒漠化扩展的主要原因。人口的增长必然对农产品和畜产品需求量增加,所以导致了过度耕种和过度放牧,过度耕种使土地的肥力下降和农作物产量下降,土壤表层板结,土壤流失,土壤遭侵袭。森林的过度砍伐也是荒漠化形成的重要原因。黄河中游的黄土高原,本是茂密的森林,人类的不合理开发活动,使大面积的森林遭受破坏,形成了荒凉的黄土高坡。

纵观新中国成立以来我们在植树种草、防治水土流失方面所做的努力,成绩不可谓不大,统计资料显示,改革开放20多年来全国参加义务植树的人数就达66亿人次,义务植树320多亿株。但是生态环境仍呈整体恶化加速的趋势。20世纪70年代我国荒漠化土地面积平均每年的扩展数量为1560平方公里,80年代增加到2100平方公里,90年代则高达2460平方公里。之所以出现这种局面,是因为在治理的同时忽视了保护,在建设的同时忽视了管理,得来不易的建设成果被各种不合理的人为破坏抵消了。

值得注意的是,西部的荒漠化地区同时也是我国贫困人口集中的地区,土地荒漠化总是与贫困如影相随,二者互为因果。西部地区的农民滥挖发菜、甘草、麻黄草,导致了北方地区严重的沙尘暴,政府有关部门下发紧急命令,禁止滥挖,严加查处。这只能解决暂时的问题,并不能从根本上杜绝这一现象。

经过几十年的科技攻关,我国在防沙治沙方面已经取得了丰富的经验,可以说,在技术上,我国适合治理的荒漠化土地完全可以依靠现有的科技实力加以治理。我国在荒漠化治理研究中已经取得新突破,从而在这一领域跨入了世界先进行列。国家重点科研攻关项目“荒漠化治理技术研究与示范”项目,是为在不同类型条件下的荒漠化防治工程起到示范和辐射作用。

相比之下,防沙治沙政策创新却严重滞后。陕西省榆林市定边县海子梁乡农民石光银,是靠治沙出名的全国劳模。1984年以来,他联合家乡的100多户贫困农民,先后承包了10多万亩沙地,成立治沙公司搞治沙造林,现在沙地绿了,林子大了,石光银也成了远近闻名的“大款”,他所栽林木价值已超过千万元。然而,当记者采访他时,他却直倒苦水:“都说林子是绿色银行,可我只能往里存钱,甭想取出来。”他造的是生态林,一棵不让砍。更让石光银烦恼的是:一些人经常毁林、盗林,他不得不为护林耗费很大精力。他想把林子交给国家,折些钱,还掉国家300多万元的贷款,自己也可以开辟新的治沙领域,但是说了很长时间,却没人搭茬。全国十大扶贫状元张江平联合一批国有和民营大企业的资本、技术、人才和管理优势,组建成“绿色航母”――光彩事业国土绿化整理有限公司,并已着手在内蒙古乌兰布和沙漠治理开发200万亩沙地。但是张江平却满脸苦相地告诉记者,民营企业家愿意为国家的生态建设作贡献,但现在审批程序复杂,治沙的政策门槛太高。社会团体和个人治沙多是跨地区、跨行业、跨所有制的行为,而现行政策对此没有明确的规定,这给社会力量介入荒漠化防治工作带来了一定的难度。

二、防沙治沙的制度创新

西部生态环境建设是西部大开发的重中之重,又是其出发点和归宿。我们要更新观念,在理论上进行深入研究和探讨,在政策上和体制上全面规划,真正调动全民防沙治沙的积极性,再造山川秀美的西部。

1.生态环境建设要以人为本,治沙与治贫相结合,实现生态环境改善与人类社会经济的协调发展。因为贫困人口的增加,西部地区大面积毁林毁草垦荒,结果是得不偿失。“一年垦草场,二年打点粮,三年五年变沙梁”。据全国农业区划办公室对黑龙江、内蒙古、甘肃、新疆4省区遥感调查,1986~1996年10年间开垦面积为174万公顷,其中近一半撂荒,沦为沙化土地。我国原本广阔的天然牧场,由于盲目增加畜禽数量,大大超过草场的承载能力,已有近70%的草场而退化,更有不少草地变为流沙。由于交通不便,经济贫困,不少沙区的群众砍林割草作为薪柴。又是由于贫困,部分群众乱挖发菜、甘草等食用、药用植物,使成片的草地遭到破坏。以人为本,就是要把改善生态环境与脱贫致富结合起来,把退耕还林(草)与增加农民收入结合起来,发挥广大农民在改善生态环境中的主体地位,使改善生态环境成为促进西部农民现代化进程的一个突破口。

2.充分发挥市场经济条件下市场机制的作用,利用物质利益这个杠杆,激发企业、个人和其他社会团体从事荒漠化治理的积极性。市场经济的内在动力是通过竞争获取最大利益,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更多地吸引国内、国外的投资,按市场经济原则流动和配置。沙漠是放错了地方的财富。在内蒙古的科尔沁沙地,当地规划建立了一个纤维板厂,其原材料来源于附近防护林的枝叶等。原材料的持续需求牵动了防护林的不断更新,而得到及时更新的防护林也为纤维板厂源源不断地提供了原材料。

3.要依法防沙治沙。政府应该通过一系列的政策杠杆和法律体系规范和引导开发行为。2001年8月3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沙治沙法》经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23次会议通过,这是目前我国第一部针对日益恶化的环境问题,专门制定的防沙治沙方面的法律。西部地区从总体上来讲,在资金、技术、人才,特别是企业家这些影响一个地区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方面,同东部相比,都不具有优势,西部最具竞争力的应该是土地的优势。因此,政策创新的突破点就应在这里,建立新的土地使用权制度,使到西部开发的投资者有比东部更加实质性的土地经营权。在西部开发问题上,中外的历史经验极具借鉴力。美国、巴西、前苏联、加拿大等国都有丰富的开发落后地区的经验,尤以美国开发西部最为成功。虽然,我国的西部同美国的西部在自然环境上有很大不同,但是美国开发西部的经验却可以借鉴,美国开发西部最成功的一点就是政策法规的保证。美国首先宣布西部土地国有化,并在各州建立了土地局;其次是决定将国土向自由移民发放,美国公民只要在西部连续拓荒5年以上,就可以免费获取160英亩土地,这一政策的制定,在美国掀起了大规模的向西移民运动。1860年颁布的宅地法对推动西部开发成功具有决定意义,也正是有了成千上万、蜂涌而至的淘金者,才有了美国西部的大开发和全美经济的整体繁荣。1862年的“摩利尔法”又为高等农业和实业教育拨付了专门的公地,1887年又通过了专门资助农业实验站的“海琪法案”。由于政府政策法规的支持与保证,美国西部开发取得了巨大的成功。虽然说美国的西部不同于中国的西部,但是它的土地政策却对我们今天西部开发有借鉴意义。

〖Jp2〗我国西部地区最大的优势是土地优势,但这并未转化为现实的经济优势,主要是由于土地经营权尚未得到解决。土地经营权的问题是解决西部荒漠化的核心问题,给人民一个稳定的、长期不变的政策,使人民拥有土地的长期的经营权,才会使对环境竭泽而渔的现象得到根本的改善,使人口、环境、经济得到良性健康发展。土地经营权主要应解决5个问题,一是土地经营权归属问题,即土地由谁来经营:二是土地经营权的获得方式,即土地经营者通过何种途径获得土地经营权;三是土地经营的规模,即土地经营权的大小;四是土地经营的时间,即土地经营权拥有时间长短的界定。五是国家对生态林的补偿政策,新颁布的《防沙治沙法》第35条规定:因保护生态的特殊要求,将治理后的土地批准划为自然保护区或者沙化土地封禁保护区的,批准机关应当给予治理者合理的经济补偿。这从宏观上保障了防沙治沙者的经济利益,为其解决了后顾之忧。但是具体如何补偿,补偿的标准怎样,国家应出台具体的解释说明。

三、防沙治沙的具体治理措施

新颁布的《防沙治沙法》对土地沙化和沙化土地作了法律界定。土地沙化,是指主要因人类不合理活动所导致的天然沙漠扩张和沙质土壤上植被及覆盖植被被破坏,形成流沙及沙土的过程。沙化土地,包括已经沙化的土地和具有明显沙化趋势的土地。具体范围,由国务院批准的全国防沙治沙规划确定。

曲格平指出,根据目前的检测结果,我国已经沙化的土地约为168.9万平方公里,主要分布在北方的13个省、自治区。其中,难以治理或者目前治理无意义的戈壁(约67万平方公里)和原生性沙漠(约49万平方公里)约占2/3,即116万平方公里;在当前的技术和社会条件下可以治理的约占1/3,即52.9万平方公里,这部分沙化土地主要是由于不合理的人为活动造成的。此外,还有近9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具有明显沙化趋势。因此,《防沙治沙法》并不是要求对所有沙漠都治理,而是针对其中可以治理的具有明显沙化趋势的土地提出防治要求。

由国务院林业行政主管部门会同农业、水利、土地、环境保护等有关部门编制全国防沙治沙规划,报国务院批准后实施。防沙治沙规划应在认真调查研究的基础上,针对荒漠化土地的不同类型,拿出切实可行的操作计划,有针对性地提出不同的政策及措施,对西部的广大地区进行综合性、全面性、可持续发展的根本治理。

第一类地区,针对那些容易治理,能在较短时间取得经济效益的地区,宜林则林,宜草则草,宜灌则灌,经济林与生态林相结合。对这些地区,国家面向企业、自然人进行公开招标,在保证企业与自然人经济利益的前提下,签订治沙合同,50年到100年不变。在这些地区,国家应提供政策支持,比如,治沙者对经济林,在不影响生态环境的情况下,可适量砍伐;生态林成活若干年后,国家应建立保护性收购政策,以保护企业和自然人从事荒漠化治理的积极性。

第二类地区,是自然条件相对较好,荒漠容易治理的地区,这些地区应该采取民办官助的形式。因为这些地区的回报率可能相对较低或较为长远,并且需要的经济实力较强。有关专家计算出一亩沙地的治理费用,根据企业自有资金的30%到50%,国家与其签订相应实力的沙漠面积的合同,既保证国家的生态环境效应,又保证企业的回报率,同时按其治理沙漠的进度由国家对其资金缺口进行补贴。

第三类地区,是自然条件较差,较难治理的沙漠地区,这些地区的沙漠治理投入大,回报期长,而又影响整个地区乃至国家的生态环境,建议成立国家治沙公司,像三峡工程、南水北调工程一样。专家们进行综合考察后制定专案治理方案,各个治沙分公司依据治理方案,分期、分批进行治理,经过一代人、两代人的努力,再造山川秀美的西部。

四、防沙治沙的经济来源

西部荒漠治理是一项关系子孙万代的千秋大业,从现阶段我国经济发展的水平来看,国家和各级政府仍然需要在荒漠化治理的投入中扮演主要的角色,同时积极鼓励企业和个人介入这项宏大的工程。从国家经济来源来看,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1)国家粮食仓库中的大量粮食,储备3年以上,储备费用即超过其原有价值,可作为国家补贴补到第二类、第三类地区的治理中去。(2)国家可以发行环境治理国债。(3)对参与治沙的公司优先考虑上市融资,并允许其优先增股,融资治沙。(4)对于有一定治沙业绩的治沙公司,在银行贷款时,可以由国家承担利息,直接支付给银行。(5)申请世界上有关方面的资金及贷款。(6)发行治沙。

参考文献:

[1]曹云.保卫荒漠化的中国[eB/oL].省略/zhuanjia/article/sbta/1102.htm

[2]我荒漠化治理研究入列世界先进[n].光明日报,2001-02-14.

[3]中华环保世纪行记者团.治沙还需政策扶持――关于沙区治理与开发中的经济政策探析[n].经济日报,2001-02-09.

[4]赵永新,丁伟.绿化为何赶不上沙化[n].人民日报,2000-07-12.

[5]李成言.开发热中的冷思考[eB/oL].省略/shenji/luntan2.Htm

Systeminnovation:aFundamentalSolutiontotheDesertificationprobleminthewestinChina

ZHUChun-yu(editorialDepartmentoftheacademicJournal,ZhengzhouUniversity,Zhengzhou450052,China)

abstract:DesertificationchallengesChina‘ssustainableeconomicdevelopment.preventingdesertificationcallsforsysteminnovation.First,theconstructionofanecologicalsystemshouldbecenteredonman,combatingdesertificationaswellaspoverty.Second,takeadvantageofmarketmechanismandstimulateenterprises,individualsandothergroupstoinvestindesertificationpreventionprojects.third,thegovernmentshouldpasslawstoregulatedevelopmentbehavior.

Keywords:desertification;thewest;systeminnovation;moneysupply

(责任编辑:书明 责任校对:育川)

土地荒漠化治理篇6

世界防止荒漠化和干旱日

  荒漠化是指包括气候变异和人类活动在内的种种因素造成的干旱、半干旱和亚湿润干旱地区的土地退化。“土地退化”是指由于一种作用或数种作用结合导致的干旱区、半干旱区和亚湿润干旱地区雨浇地、水浇地或草原、牧场和林地的生物或经济生产力的降低或丧失。

其中包括:①风蚀和水蚀所引起的土壤物质流失;②土壤的物理、化学及生物学特性或经济特性的退化;③自然植被的长期丧失。“干旱区、半干旱区和亚湿润干旱地区”是指年降雪量与潜在蒸发散量之比在0.05—0.65之间的地区,不包括极区与亚极区。

1977年联合国荒漠化会议正式提出了土地荒漠化这个当今世界上最严重的环境问题。1992年6月,包括我国总理李鹏在内的100多个国家元首和政府首脑与会、170多个国家派代表参加的巴西里约环境与发展大会上,荒漠化被列为国际社会优先采取行动的领域。之后,联合国通过了47/188号决议,成立了《联合国关于在发生严重干旱和/或荒漠化的国家特别是在非洲防治荒漠的公约》政府间谈判委员会。公约谈判从1993年5月开始,历经5次谈判,于1994年6月17日完成。“6.17即为”国际社会对防治荒漠化公约达成共识的日子。在1994年10月14日至15日于巴黎举行的公约签字仪式上,林业部副部长祝光耀代表我国政府签署了公约。

为了有效地提高世界各地公众对执行与自己和后代密切相关的“防治荒漠化公约”重要性的认识,加强国际联合防治荒漠化行动,迎合国际社会对执行公约及其附件的强烈愿望,以及纪念国际社会达成防治荒漠化公约共识的日子,1994年12月19日联合国大会通过了49/115号决议,宣布6月17日为世界防治荒漠化日(世界防治荒漠化和干旱日),从1995年开始纪念。

土地荒漠化治理篇7

关键词:水土保持防治;3S技术;探讨

有调查分析显示,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使得我国环境问题日益突出,水土流失与荒漠化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我国水土流失与荒漠化的特点是:类型复杂,范围广,人为因素为主,但到目前为止相关部门还没找出一个令人满意的解决方案。尽管近来在水土流失与荒漠化的动态预测、监测以及防治规划等方面已取得部分研究成果,但没有形成一个可遵循的统一技术标准,难以为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提供可靠的信息支持。因此迫切需要在标准化和规范化的基础上应用一些高新技术来提高我国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的效率。

13S技术的概述

随着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20世纪80年代以来,遥感(RS)、地理信息系统(GiS)和全球定位系统(GpS)技术得到快速发展并向一体化(3S一体化)和实用化方面迈进。RS技术为区域性、大范围的环境调查和监测提供了时间和空间上连续覆盖的信息源;GiS技术为区域性空间数据的管理和分析提供了强有力的工具;GpS实时动态地提供精确的定位信息。3S技术在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中的应用,使得建立全国水土流失动态监测网络,全面监测,快速调查和定期公告全国水土流失基本状况,实现全国水土流失与荒漠化的信息化管理和科学决策成为可能。通过3S技术,我们可将不同空间范围水土流失和荒漠化动态监测的技术规程建立成一个数据库,进而开发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的评价模型,促进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的信息化、现代化,建立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信息系统,从而推动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事业健康、顺畅发展。

2GiS技术在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中的应用

在20世纪中后期迅速发展起来的地理信息系统,是将多学科交叉并用于地理学研究的新技术。该系统以地理空间数据库为基础,采用地理模型分析方法,适时提供多种空间的和动态的地理信息,是地理研究和地理决策服务的技术系统,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特点:①以地理研究和地理决策为目的,通过建立相应的地理模型,可以分析区域空间和进行动态预测,从而产生高层次的地理信息;②具有空间性和动态性,能够采集、分析、管理和输出多种地理空间信息;③由计算机系统支持进行空间地理数据管理,并由计算机程序模拟常规的或专门的地理分析方法,作用于空间数据,产生有用的信息,完成人类难以完成的工作。由于地理信息系统有以上特点,从而能够很方便地应用于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中,如基础资料收集与整理,运用地理信息系统专题图数字化,模型的建立及地形因子提取,信息的复合与结果输出。

3RS技术在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中的应用

3.1进行水土流失与荒漠化的遥感调查

通过遥感技术对水土流失与荒漠化的情况进行全面调查,这样既高效又简单。在选择卫星相片时,一般要选择同一时期,并且反差适中、影像清晰以及各项指标均能符合要求的相片。应用土地资源评价图、土地类型图等图件,根据分类系统,建立解译标志,对卫星像片进行解译、分析,得出水土流失与荒漠化类型及程度,并结合实地调绘和样点测试,勾绘成草图,再经检验校核,评价精度,修改整饰,标记完成水土流失或荒漠化现状图。

3.2水土流失与荒漠化的遥感监测

区别于遥感调查技术,摇感监测是选取的是不同时期的遥感资料,并且采用多时相遥感影像复合技术。该技术包括多季相影像分类和多年代影像监测,前者可以提高分类精度,后者只是监测变化情况。多季相遥感影像复合分类技术中由于单时相普遍存在着同谱异物现象,植被及土地利用类型因物候期不同而产生一系列光谱变化,所以,选择类内综合差最小,类内综合方差最大的两个季相的影像组合作分类,这样就可以减轻同谱异物现象,进而提高遥感自动分类的精度。然而,多年代影像复合监测技术选用两个年代的同季相影像作比较,使监测更加清晰、明了。对于同一季相,稳定地类光谱反射率是相差不大的,而变化地类的光谱反射差异明显,在对影像数据做累加主成分分析变换后,变化地类与稳定地类的特征往往集中表现在不同的主分量中,故选择适应波段组合可鉴别变化类型。水土流失与荒漠化动态监测中根据其光谱特性等对航片及卫星像片进行解译、分析,并结合野外校检最终成图。

4GpS技术在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中的应用

GpS系统是美国自20世纪70年代开始研制的卫星导航和定位系统,其具有以下特点:①功能多、精度高,可为各类用户连续提供动态目标的三维航速、时间信息等;②全球地面连续覆盖,该系统可以保证地面上任何地点、任何时刻最少可以接收四颗卫星信号,最多可以接收十一颗卫星信号,达到了全球全天候动态导航与定位的目的;③实时定位速度快,可在极短时间内进行对移动目标的定位;④操作简单,观测简便;⑤保密性强,抗干扰性能好;⑥观测点间不需通视,大大减少了建立觇标的费用。

随着GpS的优点越来越明显,在水土保持生态建设中的应用发展很快,部分重点项目已经使用或正在使用该项技术。全国水土保持监测方案中明确要求,在全国水土流失监测中,尤其对地面监测,要充分利用GpS全球定位技术,实现数据的快速采集,甚至还可以进行对象属性的实时分析。

4.1应用于水土保持领域

GpS对水保工程的设计具有很大辅助作用,如完成图班的跟踪、样点侵蚀量的调查及坡度量测、数字地面模型、淤地坝工程设计等:①通过GpS中的RtK技术,把一台基站设在已知点,可以进行相关流动站跟踪图班测试,并可以制出精度较高的三维土地利用现状图;②利用GpS测出坝址处一系列地形特征点的坐标数据,利用相关软件编制成数字地面模型,再进行相关的后处理工作,进而求出各特征点的坐标。此法动化程度比较高,可提供多方案比较,便于技术人员今后对设计结果进行修与纠正。

4.2应用于水土流失动态监测

通过GpS技术,在卫星遥感影像上找出明显地物点,在已建立的控制网上进行外业观测,并求出相关地物点的坐标,作为遥感影像几何精度纠正的依据,用于宏观区域水土流失动态监测;同时,可以根据航测成图的要求,从中选取某些象征性的地物特征点,便于外行人的观测,求出点的三维坐标,建立立体模型,采集有关数据,通过计算机的后处理以求得更加精确的变化量,进而为重点区域的监测工作提供可靠信息。

5结束语

本文主要探究了3S技术在我国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领域中的应用情况,并对实现全国水土流失与荒漠化的信息化管理和科学决策提出了相应的措施。同时,只有将3S技术有效运用到土流失与荒漠化动态监测领域,并开发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的相关评价模型,才能建立和健全我国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信息系统,进而促进该事业的健康、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黄先斌.水土保持与水利的可持续发展[J].才智,2009,(08).

[2]谢水洪.浅析水利工程施工中的水土保持[J];科技与生活2011,(05).

土地荒漠化治理篇8

关键词荒漠化;现状;影响

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荒漠化形成的原因。

一、荒漠化形成环境背景

(1)从地理区位来看。新疆深居亚欧大陆腹地,远离海洋,群山环绕,是世界上的干旱中心之一,也是中国干旱区的主体。乌鲁木齐永丰乡地处亚心,距太平洋2500公里,距印度洋2200公里,距北冰洋3400公里,距大西洋6900公里。

(2)新疆最典型的气候特征是干旱。受深居大陆腹地以及群山阻挡的影响,新疆气候干旱少雨,蒸发强烈。年均降水量不足150毫米,但年蒸发量达2000毫米左右,是降水量的数十倍,甚至百倍。请看右图:

(3)新疆水资源短缺。新疆共有河流570条,年径流总量为884亿立方米,仅占到全国地表总径流量的3%;新疆单位面积的水资源量为53,253m3/km2,远低于世界单位面积的平均水资源量800,000m3/km2。

(4)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新疆河流以中山带降水和积雪融水补给为主,径流年内分配极为不均,其中6~9月的径流量占到全年总径流量的80%以上。新疆水资源空间分布极为不均。若将新疆划分为面积大致相当的二部分,那么西北部的水量就占全疆水量的93%,而东南仅占7%。

(5)植物稀少。新疆国土面积中40%的土地是不毛之地,42%的土地为荒漠植被覆盖,森林、湖泊、湿地等面积仅占全疆面积的12~18%。

(6)沙漠面积大。新疆共有10片沙漠,总面积达43万平方公里,约占新疆国土面积的四分之一,是中国沙漠总面积的63%。塔克拉玛干沙漠面积33.76万平方公里,是世界上第二大流动沙漠;古尔班通古特沙漠面积4.88万平方公里,是中国最大的固定半固定沙漠。

(7)绿洲面积小。新疆地貌轮廓表现为“三山夹两盆”,山地与平原的面积大致各占50%。其中,沙漠面积占26.43%,戈壁及碱滩、草甸面积占20.34%,绿洲面积4.28%,水域面积0.40%。而绿洲仅仅是沿山麓地带,呈星星点点块状分布。

(8)人为影响。目前新疆人口近两千万人,绿洲面积约7万多平方公里,分别是50年代初的4.1倍和5.4倍。随着人口数量的增加和绿洲面积的扩大,改变了水资源的时空分布,造成了河流下游区域和局部地区生态环境恶化,从而加剧了荒漠化进程。不合理的土地资源和生物资源开发以及过度放牧等也是引起荒漠化的原因之一。

二、新疆荒漠化现在的状况

新疆土地荒漠化的形成原因复杂,其表现形式也多种多样。

(1)沙质荒漠化形式多样。新疆沙漠化主要有三种形式,一是流动沙丘外侵,主要分布在塔克拉玛干沙漠南缘;二是固定和半固定沙丘活化,在准噶尔盆地南缘和绿洲与荒漠过渡带较多;三是潜在沙漠化土地转变为沙漠化土地,在弃耕地、断流河道下游和干涸湖泊附近较多。

(2)沙质荒漠化快速发展。新疆沙漠化土地总面积9.31万平方公里。目前沙漠化土地面积仍以每年168.8平方公里的速度扩展。

(3)盐渍化土地广布。新疆盐渍土面积1336万公顷,占土地面积8.05%,新疆的荒地资源面积达950万公顷,其中盐渍土地面积556万公顷,占荒地资源面积58.49%。

(4)土壤盐渍化危害严重。新疆盐渍化的耕地面积约126.7万公顷,约占现耕地面积31.4%,其中强度盐渍化耕地占18.0%,中度的占33.0%,轻度的占49.0%。

(5)草地退化。新疆是我国四大牧区之一,其天然草地退化面积达2133万公顷,占草地总面积44.4%,其中严重退化面积达670万公顷,占草地总面积近14%,减少草地240万公顷,目前年均退化面积达29万公顷。产草量下降30%-60%

(6)水土流失。新疆水土流失面积达十几万平方公里,占全国水土流失面积的6.1%。近50年来,新疆各地共发生大小洪水一百多次,冲蚀草场耕地,其中1996年和1999年的特大洪水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高达60亿元以上。山区土地侵蚀造成的泥石流也十分严重,近50年来发生的重大泥石流灾害15次,对经济建设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造成重大危害。

土地荒漠化治理篇9

关键词:生态系统管理;荒漠化;乌兰布和荒漠

中图分类号:p941.73文献标识码:aDoi:10.11974/nyyjs.20160230064

前言

当前,人口增加、粮食短缺、资源枯竭、环境污染、土地退化及气候变暖等众多全球性问题的日益突出与扩展,对人类自身生存和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产生了严重的威胁[1,2]。因此,对退化生态系统进行恢复及对现有自然资源的合理管理正日益受到国际社会关注。基于以前的教训与经验,人们已认识到单一为了追求生态系统持续最大产量的理念必须要改为寻求生态系统可持续性发展的观点。要实现这个目标,生态系统管理者需与生态学家进行合作,而生态系统管理恰恰就是管理者与科学家之间的桥梁与纽带,可实现生态系统多个产出目标及其可持续性[3]。

荒漠生态系统是陆地生态系统的一类,是干旱半干旱区的典型生态系统类型,是荒漠地区社会发展的自然保障,而且荒漠生态系统是极其脆弱的生态系统。荒漠生态系统内所发生的所有变化一方面对区域环境和社会经济发展会产生直接影响[1,4]。因此认为对荒漠生态系统的功能和价值进行科学地认识与评价,并合理地管理荒漠生态系统,将会对社会-经济发展和荒漠生态系统的保护与恢复都具有很重要的意义[5]。基于此,本文以乌兰布和荒漠生态系统为例,对其综合管理研究进行探索性论述,以期为当地的消费者、生产者和决策者提供科学理论和参考背景值,减少和避免损害荒漠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短期经济行为,促进荒漠生态系统可持续发展管理,以保障区域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与可持续发展能力[5]。

1生态系统管理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1.1生态系统管理的起源与发展

生态系统管理是应用生态学的一个分支学科。综观国内外的研究可认为生态系统管理最早起源于传统的林业资源管理和利用过程,是自20世纪初以来,随着生态学的飞速发展和人们对环境破坏和自然资源利用方面的认识加深而逐渐形成[6]。具体可概括为:由于生态环境急剧恶化,社会发展受到非常大的限制,人类亟待需要进行改变对待生态系统的思维方式和管理模式而使其得以产生[7]。

生态系统管理研究的起源应该追溯到20世纪80年代。agee和Johnson于1988年出版了第1部关于生态系统管理的专著[8]。其后,关于生态系统管理的众多研究成果涌现出来,生态学则开始强调大尺度研究、长期定位研究和网络研究,生态整体性、生态系统健康、生态系统管理、保护生态学以及恢复生态学相互促进发展,美国政府积极倡导对科学管理生态系统。美国总统于1993年3月召开林业大会后,森林生态系统管理评价工作组发表了“ecosystemmanagement:anecological,economic,andSocialassessment”的报告,在美国社会各界引起了强烈的反响,并在学术研究上引起巨大的影响,报告的诞生标志着生态系统管理的基本框架已初步形成[9]。

近些年,生态系统管理已成为生态工作者研究的焦点,理论和技术都在不断发展与完善中,表现出多学科、大尺度、适应性机制等不同于传统林业经营的鲜明时代特征。从当前的相关研究来看,生态系统管理的众多研究还是主要在国外。我国的研究现状为:20世纪末和21世纪初,一些学者才开始引进国外关于生态系统管理的理念,且主要是介绍和梳理的工作,几乎没有提出属于自己的且有影响的学术观点,仅有一些初步的理论研究[10]。尽管如此,这部分研究成果还是给国内生态系统管理的研究奠定了一定的理论基础。

1.2生态系统管理的定义与要求

对于生态系统管理的定义来说,众多专家学者均根据自己的研究兴趣、专长和研究内容,从各自不同的思维角度提出了一些不同的观点和看法。就当前的研究现状而言,在国内外比较有影响的关于给出生态系统管理定义的各种研究机构、团体和个人如下:美国林学会、美国林业署、美国内务部和土地管理局、美国林务局、美国土地管理局、美国东部森林健康评估研究组、美国生态学会及美国环保局等研究机构[6];Vogt、Slocombe、mladenoff、pastor、woodley、Johnson、Unger、Grumbine、Christensen[6]、任海[7]、于贵瑞[11]等等。因此,国际上对生态系统管理的定义目前还没有统一。生态系统管理应该算是一门处于发展之中的学科,所以说,不论在概念的表达,还是实际的操作上,都是处于探索过程之中的,可以说生态系统综合管理是解决生态问题新的想法和途径[7]。

生态系统管理的要求包括以下内容:要求将生态学知识和社会科学技术进行融合,并且还要求把人类与社会价值整合进生态系统;要求科研工作者与管理者共同来定义生态系统退化的阈值;要求人类利用与开发生态系统后,对生态系统所产生的影响方面系统的科学研究结果作为指导。因为不合理的利用生态系统其中某一方面的功能后,会损害生态系统其他方面的功能,因此,生态系统管理要求人们理解并接受生态系统功能的部分损失,并利用科学理论知识来做出对生态系统整体性损害最小的管理选择,而且管理的时空尺度应与目标相适应;要求着力去发现生态系统退化的根源,并在其退化之前采取相应的治理措施[6]。

2荒漠生态系统综合管理的探索

2.1荒漠生态系统

荒漠生态系统是最脆弱的生态系统类型,是陆地生态系统当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子系统,是整个生物圈中分布较广的一个生态系统。该系统降水稀少、蒸发强烈、气候干燥、植被贫乏,是由旱生、超旱生的半灌木、灌木和小乔木占主要的生物群落与其周围环境所组成的综合体。荒漠生态系统的基本功能包括:生产力、能量流动和养分循环;而荒漠生态系统的主要功能包括:保留养分、水分循环和维持生物多样性。以上所列出的这些基本功能和主要功能都直接维持着荒漠生态系统的健康,以及荒漠生态系统对人类的贡献。

2.2荒漠化定义、现状及其危害

荒漠化是指包括气候变异和人类活动在内的种种因素造成的干旱、半干旱和亚湿润干旱地区的土地退化(据《联合国防治荒漠化公约》)[4]。荒漠化的发生与发展直接威胁人类生存,阻碍资源、环境-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且其危害性越来越突出。我国是世界上荒漠化发生最严重的国家之一,第5次全国荒漠化和沙化监测结果显示:截至2014年,我国荒漠化土地面积261.16万km2,沙化土地面积172.12万km2。与2009年相比,荒漠化现状有明显好转,呈现整体遏制、持续缩减、功能增强、成效明显的良好态势。5a间,荒漠化土地面积净减少12120km2,年均减少2424km2;沙化土地面积净减少9902km2,年均减少1980km2[12]。我国荒漠化和沙化面积连续出现净减少,主要是党中央、国务院正确领导、地方各级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各部门密切配合的结果,是实施一系列保护与治理重大政策措施的结果,也是沙区广大干部群众真抓实干、艰苦奋斗的结果。尽管如此,荒漠化仍是当前我国最为严重的生态问题,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制约因素,是建设生态文明、实现美丽中国的重点和难点。因此,必须进一步加快推进荒漠化防治工作。如果不从现在起努力使生态环境有一个明显的改善,在西北地区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战略就会落空[13]。

由于荒漠化的危害性之大,使其得到了国际社会的普遍关注。只有准确评估荒漠化所造成的损失才是深刻认识荒漠化问题的关键。基于此,国内外众多的工作者对不同区域尺度(全球、国家和地区尺度等)的荒漠化危害均进行了一些评估,旨在为防灾减灾提供科学的基础数据。如,1977年,联合国环境署认为荒漠化对全球农业生产造成的损失达263亿美元[14];Dregne估算全球荒漠化每年造成的损失为422.08亿美元[15],且全球治理土地荒漠化的费用高达1410亿美元[16]。刘拓估算出20世纪末我国沙漠化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约为1281.41亿元[17];卢琦和吴波运用货币估值方法得出2000年我国荒漠化危害的直接经济损失约642亿元[13];张玉等估算出我国每年因土地沙漠化灾害而造成的经济损失为541亿元[18];杨俊杰的估算结果显示,2004年中国荒漠化灾害经济损失为876.57亿元[19];马国霞等对2005年我国北方10省区(内蒙古、青海、甘肃、新疆、宁夏、黑龙江、陕西、山西、吉林、河北)的沙漠化造成的经济损失进行了估算,结果显示因荒漠化造成的经济损失高达487192亿元[20];董玉祥估算出每年因沙漠化所造成的经济损失为34.5亿元[21];薛占金等估算了2008年晋北地区土地沙漠化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约为31.56亿元[22]。

2.3乌兰布和荒漠生态系统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

本文以乌兰布和荒漠生态系统为例来讨论。20世纪50年代以来,由于人们对乌兰布和荒漠生态系统不合理开发利用(大面积开荒、过度放牧和樵采),导致乌兰布和荒漠生态系统出现严重退化,并伴随着出现一系列严重且恶劣的生态问题。如,地下水位持续下降,水质恶化;天然固沙植被衰败死亡(如乌兰布和沙漠大面积的梭梭林被砍伐);固定和半固定沙丘发生活化变为流动沙丘,流动沙丘移动加速,沙害发生加剧,沙尘暴也开始频繁,流沙自西北向东南方向运移后,入侵磴口县城和黄河,直接威胁到了当地的社会生产活动和居民的正常生活。针对此,经国家农委与经委的批准,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于1979年在磴口县设立实验局(今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沙漠林业实验中心)。沙林中心先后开展了包括科研成果居国际领先水平的“大范围绿化工程对环境质量作用研究”在内的40多项课题研究,研究成果并在一定范围内推广。基于以上大量研究,营造了大面积农田防护林,防风固沙林等,有效的减轻了风沙危害,使得乌兰布和荒漠生态系统朝着良性方向发展。尽管如此,目前针对荒漠生态系统开展系统管理的研究仍十分的缺少[23,24]。因此,今后应对乌兰布和荒漠生态系统进行科学管理的研究,将有助于保护该区域的生态环境,可为合理利用区域自然资源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与基础数据,进而将会对该区域生态-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起到重要的指导作用。

2.4乌兰布和荒漠生态系统管理的探讨

从目前的研究现状看,荒漠生态系统管理的研究尚不多见,本文以乌兰布和荒漠生态系统为例,在借鉴其他生态系统管理研究成果[10,25]及前人在该区域所开展的科学研究成果的基础上[5],科学地认识了乌兰布和荒漠生态系统退化的成因即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制定合理的管理方案。

2.4.1领导重视,政府部门之间加强联系,制定合理的管理方案

领导应高度重视,落实防沙治沙目标责任制,积极加强磴口县政府在生态系统管理中的综合协调作用,理顺和促进政府不同部门之间的协调和合作机制,各司其职。如:具体工作应由磴口县林业局会同中国林科院沙漠林业实验中心等科研、设计单位共同研究,提出绿洲荒漠区域内围栏封育,防风固沙灌木林的繁育和复壮;绿洲边缘防风固沙林建设规划,并由磴口县林业局及磴口县防沙林场等林业部门负责具体工作的实施。由磴口县水务局和内蒙古黄河工程管理局会同磴口县林业局,磴口县防沙林场等林业部门计算和规划荒漠生态用水的数量和使用范围和使用方法。由磴口县林业局结合生态林业建设来负责生态用水的使用与支配;沙漠林业实验中心等部级科研单位负责荒漠--绿洲生态系统的相关基础研究和构建技术研究,并建立科学试验示范区,为林业和水利等工程建设提供科技支撑。

2.4.2加强宣传,科技培训,全民动员

应加强宣传,增强全民防治荒漠化和生态系统管理的意识,提高生态文明水平。主要做到统一思想,夯实群众基础。在各乡(镇、苏木)、村(嘎查)组织开展防治荒漠化和荒漠生态系统管理的宣传教育和不同层次、不同门类的职业技能培训等,强化当地干部群众的生态意识,提高管护人员的技术素质及农牧民的生产技能,做到家喻户晓。在此基础上,制定和并严格执行有关规章制度。

2.4.3实行生态补偿和奖励补助政策,促进荒漠生态系统良性发展

在对群众宣传的基础上,积极探索建立荒漠生态补偿政策和奖励补助政策,建立稳定的荒漠化投入机制;推进实施生态补偿政策,实施已有的国家生态建设工程和农户补贴政策,要对提供荒漠生态系统服务的乡(镇、苏木)、村(嘎查)实施以奖促治的财政激励政策;完善税收减免政策和金融扶持等相关政策,引导各方面资金投入荒漠化防治。

2.4.4加强科学研究,以科研为指导,挖掘科技潜力,提高生态系统管理的科技含量

开展生态系统综合管理,要始终把推进科技创新放在首位,加强基础研究,充分发挥现代高新技术对生态系统综合管理的推动作用,同时注重总结推广基层的有效经验和做法。提高乌兰布和荒漠生态系统管理的科技支撑能力,这主要由科研单位来完成。因此,要健全和完善荒漠生态系统管理的科技推广及技术标准体系,加强科技成果与适用技术推广。

根据众多科研院所在乌兰布和区域所获取的相关科学研究结果为磴口县政府的决策提供依据,进一步研究和解决荒漠化防治领域相关的技术难题,通过技术示范和推广,为生态工程建设项目提供科技支撑。当前,乌兰布和荒漠生态系统的管理模式主要以“三圈”模式为主,最外部为自然荒漠生态恢复区,中部为绿洲--荒漠生态缓冲区,内部为生态经济核心区。但是,随着人口与经济增长,对土地的利用力度增加,对“三圈”模式当中的一部分产生了一定的影响,致使其功能发生了衰减。因此,今后还需对科学研究成果进行总结,对模式中缺失的部分进行修补。这主要依靠科技力量进行。目前,沙漠林业实验中心在乌兰布和沙漠东北缘已经建成了“国家林业局内蒙古磴口荒漠生态系统定位研究站”,该站点已经积累了50多年的气象、土壤、水文和植被等方面的监测数据,可为乌兰布和荒漠生态系统的管理提供科学数据。可以为乌兰布和荒漠生态系统管理水平的提高做出新的贡献。

参考文献

[1]江泽慧.中国西部退化土地综合生态系统管理[J].资源环境与发展,2006(2):1-4.

[2]徐国祯.生态问题与森林生态系统管理[J].中南林业调查规划,2004,23(1):1-5.

[3]傅伯杰.生态系统服务与生态系统管理[J].新论,2013(169):6-8.

[4]朱俊凤,朱震达.中国沙漠化防治[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1999.

[5]高君亮,郝玉光,丁国栋,等.乌兰布和荒漠生态系统防风固沙功能价值初步评估[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13,27(12):41-46.

[6]李笑春,曹叶军,叶立国.生态系统管理研究综述[J].内蒙古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41(4):87-93.

[7]任海,邬建国,彭少麟,等.生态系统管理的概念及其要素[J].应用生态学报,2000,11(3):455-458.

[8]ageeJ,JohnsonD.ecosystemmanagementforparksandwilderness[m].Seattle:Universityofwashingtonpress,1988:6-12.

[9]BoycemS,Haneya.ecosystemmanagement:applicationsforSustainableForestandwildLifeResources[m].newHaven:YaleUniversitypress,1997.

[10]杨理,杨持.草地资源退化与生态系统管理[J].内蒙古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35(2):205-208.

[11]于贵瑞.生态系统管理学的概念框架及其生态学基础[J].应用生态学报,2001,12(5):787-794.

[12]国家林业局.中国荒漠化和沙漠化状况(2010-2014)[R].2015.

[13]卢琦,吴波.中国荒漠化灾害评估及其经济价值核算[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2,12(2):29-33.

[14]DregneHe.DesertificationofaridLand∥el-BazF,HassanmH,Dordrechta.physicsofDesertification[C].thenetherlands,1980.

[15]DregneHe,Kassasm,RozanovB.anewassessmentoftheworldstatusofdesertification[J].DesertificationControlBulletin,1991(20):6-19.

[16]DregneHe.全球荒漠化土地分布及整治费用[J].世界沙漠研究,1993(1):1-6.

[17]刘拓.中国土地沙漠化经济损失评估[J].中国沙漠,2006,26(1):40-46.

[18]张玉,宁大同,SmilV.中国荒漠化灾害的经济损失评估[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1996,6(1):45-48.

[19]杨俊杰.荒漠化灾害经济损失及防沙治沙工程效益评估--对全国荒漠化灾害经济损失和沽源县工程效益的评估[J].北京林业大学,2006.

[20]马国霞,石敏俊,赵学涛,等.中国北方地区沙漠化造成经济损失的货币评价[J].中国沙漠,2008,28(4):627-633.

[21]董玉祥.荒漠化灾害经济损失估值初步研究--以自治区为例[J].中国沙漠,1997,17(4):383-388.

[22]薛占金,秦作栋,孟宪文.晋北地区土地沙漠化经济损失初步研究[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12,26(4):24-29.

[23]王鸣远,杨素堂.中国荒漠化防治与综合生态系统管理[J].西北林学院学报,2005,20(2):1-6.

[24]冉东亚.综合生态系统管理理论与实践--以中国西北地区土地退化防治为例[D].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2005.

土地荒漠化治理篇10

关键词:风沙源,沙漠化,防沙治沙

1.引言:

中国也存在着土地沙漠化问题。在中国的沙漠化土地中,其中已经沙漠化了的土地为17.6万平方公里,潜在沙漠化危险的土地有15.8万平方公里,在湿润地带的风沙化土地有1.9万平方公里。受沙漠化影响的人口达5000余万人,有近400万公顷的旱农田和500万公顷的草场受其影响。中国沙漠化土地面积从原来的13.7平方公里增加到17.6万平方公里。因此,中国面临的土地资源被侵蚀的形势也是严峻的。

2.风沙源成因分析

2.1自然因素

我国土地荒漠化主要原因是恶劣的自然条件(干旱、大风及地表丰富的风沙物质)、气候变异(全球变化)和人类不合理的经营行为所致。就沙漠化自然因素而言,干早、大风、地表丰富的沙物质及植被缺乏是其发生发展主要原因。

2.2人为因素

人为因素主要表现为:沙区乱砍滥伐、过度樵采等造成植被破坏;无计划、无节制地开垦土地;草场过度放牧;乱挖滥采野生中药材;水资源的不合理利用、地下水位下降等。我国北方降水稀少,植被稀疏,加之全球气候变暖,持续干旱少雨,对土地沙化起到了加剧作用。然而,人口增长对生态环境容量的压力,滥牧、滥采、滥挖、滥垦及水资源的无序利用等人为因素是造成土地沙化扩展的根本原因[3、4]。

2.2.1过度放牧

草场承载着越来越多的人口及牲畜。20世纪50年代与90年代相比,草场高度从50-100cm降至20-40cm,盖度从80%降至40%,干草产量从3750-4500kg/公顷降至750-1500kg/公顷,1999年的数据和50年代各参数对比如图一所示。据统计,我国沙区草场牲畜超负荷率为50%~120%,个别地区高达300%,长期超负荷,导致生态灾难。管不住羊嘴和蹄子,改善沙区生态环境就会落空。

2.2.3樵采破坏

局部地区因樵采过度导致土地沙化十分严重"新疆和田地区因樵采烧柴,使胡杨、灰杨等天然荒漠林5年共破坏0.138万km2,青海柴达木盆地原有固沙植被200万km2,,20世纪80年代中期因樵采破坏致使1/3的土地沙化;内蒙古兰泰镇盐湖西北部7万km2天然的梭梭林仅剩2万km2,0.13万km2盐矿床已有一半被流沙埋没;沙区滥挖中药材,无序采矿等破坏植被现象十分突出。每年进入阿拉善盟搂发菜的农牧民达10万人之多,内蒙全区因搂发菜破坏草原面积达0.113亿km2其中400万km2已经沙化.陕西榆林地区因煤田开发致使1173万km2植被被毁,土地沙化。甘肃省因挖甘草5年间破坏草场3314万km2。

2.2.3.水资源的不合理利用

塔里木河上游截水,大水漫灌,造成土地盐渍化,下游缺水,荒漠植被死亡。塔里木河及下游270km河道断流,3513万km2胡杨林枯死;黑河进入内蒙古绿洲的水量由过去的9亿m3降至2亿m3,东西居延海己干涸,93万km2梭梭林枯死。

3.风沙源的评价及治理

采用卫星遥感判读与地面抽样调查相结合的方法,选取80年代末期与2000年的tm卫星影像为信息源,利用GiS的图像、数据处理功能,获取空间属性数据库,并在此基础上运用景观生态学的基本理论与方法对该区域景观格局及景观动态变化进行了分析研究,研究浑善达克沙地荒漠化形成、现状及发展趋势。

3.1风沙源的评价

草原、固定沙地、半固定沙地和流动沙地是浑善达克沙地4种最主要的景观类型。80年代末期草原景观面积781772.6km2,占总景观面积的24.78%,而固定沙地、半固定沙地、流动沙地3种类型的面积和为2157709.7km2,占总景观积的68.4%。2000年草原面积减少为585550.87km2,占总面积的18.56%,三个荒漠化景观类型的面积增加到2362383.55km2,占总面积的74.9%,反映了浑善达克荒漠化现丛和发展趋势。(见表1)。

4.2.1把保护现有荒漠植被及沙地林草放在工程建设的首位

沙地的榆树、柠条、沙棘、灌木柳、篙类等植物是维护荒漠生态系统的主体,固沙作用明显,是自然界长期演替的结果,一旦被破坏,恢复很困难。因此,必须把保护现有植被放在首位。要依照《防沙治沙法》划定封禁保护区,实行生态移民,发挥国有林场、乡村林场及森林、草原保护区等森林经营单位的生态建设作用。

4.2.2因地制宜,营造乔灌草防风固沙林带,建设疏林草原生态系统

试验表明,在降雨量300~450mm地区,植被恢复与重建以灌木为主,乔木为辅,适当种草,形成20%一30%乔木疏林地。加强草原、农田、林网道路两旁绿色通道建设,形成网、带、片的乔、灌、草相结合的景观、生态经济型防护林体系。

4.2.3沙化耕地退耕还林还草、旱作耕地免耕留茬

在保留基本农田的基础上,对工程区沙化耕地全部退耕还林还草,恢复草原生态功能。逐步改变旱作耕地传统的耕翻、耙耪、焚烧桔杆的耕作方式,推广秸杆粉碎覆盖地表、茬固土,以减少扬沙起尘。

4.3.4因地制宜,营林造林

治沙生态建设以提高林草覆盖率为目的,乔、灌、草均可,要坚决杜绝毁林再造林现象,目前的用材林标准、规格及验收办法不适用于治沙造林管理工作,要以乔灌草有效株数为治沙造林目标。生态建设尽可能采用封山育林、飞播造林等自然林业方式,保持生物多样性及生态功能的稳定性,同时降低造林成本,草地治理主要采取人工种草、围栏封育、禁牧等多种方式,改变传统的畜牧生产方式,遏制因过牧等人为因素造成的草地退化和沙化。

结论:

本文采用定性与定量、宏观与微观、整体和局部相结合的研究方法,以恢复生态学、生态工程学、固沙造林学基本原理为指导,在国家林业局沙化土地监测成果基础上,详尽分析了我国广大北方地区土地沙漠化的成因,在前述基础上,研究了我国北方风沙源地区沙漠化现状、成因。

总之,应针对新形势,研究新问题,出台新办法,实现新突破。总结建国以来防沙治沙工作的经验和教训,防沙治沙必须从导致沙化的源头抓起,以人为本,综合治理,综合林业、农业、草原、水利、农村能源、生态移民等多项措施,保护优先,以防为主,分类施策,建设三道屏障,从而遏制土地进一步沙化。

参考文献:

[1]DregneK.Desertification-presentandfuture.internationalJournalforDevelopment

tecknology,1984,(2):255一259.

[2]北京大学地理系等,1983,毛乌素沙区自然条件及其改良利用,科学出版社防治荒漠化公约临时秘书处,1995,脚踏实地,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