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公共卫生安全问题十篇公共卫生安全问题十篇

公共卫生安全问题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6:09:36

公共卫生安全问题篇1

铁路卫生监督所设置分布情况铁路卫生监督所设置了1个站车卫生监督科和5个综合卫生监督科,分布在乌鲁木齐、乌鲁木齐西站、哈密、库尔勒、奎屯等地区。个别监督科室管理跨度最大接近2000公里,其范围内的铁路旅客列车、单位食堂、铁路地区食品经营单位、沿线伙食团及生活饮用水等单位众多,但因其监管范围跨度大,距离远,交通不便,管理较为困难。铁路系统网络分布铁路局域网络系铁路企业内部使用的网络,该网络承担着铁路局各单位的铁路运营管理、办公、信息等基本任务,铁路公共卫生安全信息网络管理系统为全局的经营单位用户设置了多功能应用平台,卫生监督所为管理用户,负责网络维护,信息录入。铁路各单位为终端用户,各单位设立的公共卫生安全管理部门负责对本单位的公共卫生安全管理,对公共卫生安全信息网络的中录入的公共卫生安全问题进行督办整改反馈。

公共卫生安全信息网络管理作用

经营单位基本信息管理建立全局各单位的公共卫生安全管理组织机构的基本信息库,明确各单位公共卫生安全的第一责任人,并由各单位公共卫生安全部门负责基本信息库的日常维护,上传下达日常公共卫生安全检查的各类工作信息。大宗食品运输车辆管理全局各食品运输承运车站,将日常承运的大宗食品运输车辆洗刷消毒情况,通过《乌铁局公共卫生安全信息管理系统》录入到信息库,卫生监督机构可以及时了解全局食品运输车辆卫生状况,对出现的运输污染事件,也可通过《乌铁局公共卫生安全信息管理系统》调出承运该批食品时的车辆、洗刷、消毒、承运食品名称数量及经办人员等信息,为调查处理食品运输污染事件提供了第一手溯源资料。公共卫生安全日常监督检查管理在卫生监督机构对辖区经营单位的日常监督检查过程中,通过运用《乌铁局公共卫生安全信息管理系统》将日常公共卫生安全检查发现的卫生安全问题通过录入,卫生监督所领导审核签发,相关主管单位接收落实整改,反馈整改情况,卫生监督人员验收销号,最终卫生安全问题得到解决。《乌铁局公共卫生安全信息管理系统》应用起到了一个由发现公共卫生安全问题到督办追踪落实整改的一个闭环式管理模式的作用,达到了卫生监督部门与经营主管部门携手管理公共卫生安全工作的目的。铁路各单位公共卫生安全考核管理铁路食品安全监督管理办公室是铁路局设置的公共卫生安全管理机构,负责铁路局公共卫生安全的监督检查及考核。铁路局各单位均设置了公共卫生安全管理机构,明确了单位一把手为公共卫生安全第一责任人,其单位管理部门负责本单位的公共卫生安全的自检自查、管理和考核工作。同时,将卫生监督机构发现的公共卫生安全问题纳入到本单位的“安全运输生产一体化考核体系”中的公共卫生安全项目考核中,对本单位出现的公共卫生安全问题进行追责考核,发挥了铁路各单位的自律管理作用。

公共卫生安全问题篇2

【关键词】:城市公共空间;景观设计;防卫性景观

中国城市发展速度日益加快,城镇化速度也飞速发展。然而城镇化中爆发了很多有关于城市环境卫生、交通拥堵、公共安全等一系列的问题。不管是从西方还是我国的经验来看,城市都是事故、灾难和犯罪等公共安全威胁较为密集的空间领域。

广场、街道、公园等城市基本公共空间,早已经成为城市以及群众城市生活的基本需求,也是景观设计专业的主要工作领域之一。在以往的研究以及专业实践方面,对于公共开放空间的关注点主要集中在可达性、可识别性、可意向性、空间尺度以及地域特色、文化特色的表达方面。而对于城市公共空间防卫性景观设计问题关注度以及研究都存在很大的不足。近两年频繁发生暴力恐怖袭击事件,表明我们应该更加重视公共空间的防卫性研究,以及对于防卫性景观设计的研究十分迫切。

一.防卫性景观设计研究的进展:建筑以及人类的居住空间都具有一定的防卫性。这里防卫性是基于人类自身需要安全感所产生的。园林同样具备一定的防卫性而时代的发展以及现代社会秩序的建立,开放空间逐步取代了闭合空间成为了人类重要的活动空间,安全性就缺乏了保障。公共空间的景观设计越来越强调其可达性、可意向性、可识别性等。

我们国家对于防卫性的实践方面大多集中于建筑以及封闭空间。对于开放空间防卫性景观设计研究较为匮乏。此外,在风景园林的标准和规范中,也没有关于场地安全性和防卫性的条款,这些问题都值得我们重视。

二.开放空间防卫性的景观设计研究的必要性:公共空间的人流量大,密集,盲区多,因而存在更多的安全隐患。由于近两年恐怖袭击、暴力事件频繁发生,关于公共空间防卫性方面也更引得大家的广泛关注。

(一)恐怖袭击及暴力事件:是对于公共空间的安全性的重要威胁。恐怖袭击的时间、目标、范围都具有突发性、隐蔽性以及严重性。近几年的恐怖袭击已经从军事、政府转移到了平民百姓以及商业之后,一般的公共空间的人防设施很难做到平战时转换。而我们目前的景观园林的研究中还没有考虑到汽车的危险性。

(二)突发事件及事故灾难:伴随中国高速的城镇化发展,和经济水平的大幅度提高。导致了汽车的拥有量也呈现了爆发式的增长。因此越来越多的不可控原因导致的交通意外频繁发生。机动车冲上人行道、公交站台等意外也是偶有发生。

(三)实践中的问题和不足:目前的防卫性景观还有很多,一些广场入口、街边绿地等周边都缺乏阻挡突发事件的设施。并且,形式过于单一。美观性以及功能性二者较难兼顾。这些问题都是因为忽视了景观设计的防卫性所产生的。

三.公共开放空间的景观设计:自恐怖主义成为现代社会的重要威胁之后,美、英等国就试图通过景观设计来提高公共空间的安全性。

(一)对象:对我国近几年的暴力事件研究之后不难发现,大多数都是选择公共设施、街道等进行暴力行为。同时公园、广场人流密集,也有很大的安全隐患。

(二)基本原则:防卫性景观设计的基本要求就是功能性、经济型、美观性。同时,这三者不可分割,缺一不可。

(三)策略:

1.规划策略:在规划阶段我们就应该考虑到开放公共空间的安全问题。并且对人行横道的宽度、周边土地的利用等问题都应该考虑到它们与安全性的关系。开放公共空间的面积、人流量、在城市中所处的位置都会影响到防卫性措施。

2.设计策略:从场地设计方面说,控制安全距离和交通入口、设置防护设施以及照明设施等。对于爆炸事件而言,通过与专家的合作,可以设定安全距离,控制安全半径可以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的重要措施。考虑交通出入口、停车场的防卫性,可以有效的提高安全性。

3.管理策略:管理策略也是提高公共开放空间防卫性的重要手段。场地的安保,监控都是预防意外事件的重要手段,同时也要准备突发事件的应急预案,可以及时对交通管制、疏导。

(四)设计要点

1.区域分析:防卫性景观设计的第一步就是对场地以及周边环境的分析。由于防卫性景观设计需要解决可达性、安全性的矛盾问题,因此要主要分析交通通达度的问题。对于紧急情况下的交通管制和疏通等情况,也应给予相应的报告,方便制定应急预案。

2.风险识别及评估:是防卫性景观设计的核心工作之一。应当根据场地所处的位置、周边环境情况,进行保护等级评估。基于保护等级评估的基础之上考虑恐怖袭击的方式、交通意外的可能性等,分析其面临危险和可能造成的破坏和伤害。

3.安全半径估算:是防卫性景观设计能否发挥作用的重要保障。安全半径的估算主要应该以炸弹爆炸和汽车爆炸为分析对象,安全半径估算对周边街道空间的重要建筑极为重要。如果有可能成为恐怖袭击目标,就应该在安全半径之外设置防卫性景观设计。

4.设计手段:基于公共开放空间的景观设计的基本原则,防卫性景观设计的元素和手法是多样的。地形、水体、防护栏、植物以及雕塑都可以成为防卫性景观设计的组成要素。

结论:

在新型城镇化高速发展的和公共安全日益严峻的背景下,解决城市景观与公共安全的问题十分迫切。由于目前经验不足,防卫性景观设计还需要更多的研究以及实践,并且应当制定标准加以规范。同时,我们应该积极面对现实生活当中的问题,提高在人们生活当中的影响力,为和谐生活贡献一份属于自己的力量。

作者简介:

李思嘉,女,(1994.05-),沈阳师范大学,研究方向:环境设计

陶琳,女,(1981-),沈阳师范大学美术与设计学院讲师,研究方向:景观规划与设计

参考文献

[1]马致峰.城市公共安全政策中空间理论应用.中国城市经济,2011.14;16-17

公共卫生安全问题篇3

【关键词】公共卫生管理体系构建

【中图分类号】R197.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6851(2014)2-0526-01

近年来,随着全球工业发展步伐的加快,人类世界再次面临着新一轮的挑战。经济发展提高了人们的生活水平,却破坏了人类的生存环境,公共卫生安全当前已成为了许多国家所面临着的重要课题。在中国,特别是在农村公共卫生安全非常薄弱,加强公共卫生管理是关系着国民身体健康的大事,加强公共卫生管理对保障社会稳定具有重要意义。根据新时期农村这一时代背景,结合农村工作经验,围绕如何构建当前有效的农村公共卫生管理体系谈一点看法。

1当前农村公共卫生管理体系现状

当前,我国公共卫生管理的意识极其淡薄,许多农村甚至都没有制定公共卫生管理的相关条款。在这样的背景下,2003年,让世界瞩目的非典肆虐着中国的许多城市和农村,迫使我国不得不采取对外来人员或外地回归人员的隔离措施;2005年,全国各地都爆发了大规模的流行性感冒;2008年后期,公共卫生安全隐患以另一种形式出现,即食品安全问题,从“三聚氰胺”到“问题奶粉”,从“毒生姜”到“假羊肉”……问题食品频频曝光;2012年的“地沟油”,“问题豆芽”……等等。据统计,上世纪末中国受食品安全隐患威胁的地方占全国所有城乡的80%以上。近年来,虽然我国农村并未爆发更大规模的流行性疾病,然而其安全隐患却始终存在。这充分说明了当前我国在公共安全管理方面所存在的问题。中国是20世纪下半叶在世界范围内受天灾人祸影响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其主要表现形式为:①流行性疾病;②食品安全;③环境污染;④事故灾难。

2公共卫生管理概念的论述

事实上,所谓公共卫生管理其实包括多项内容,且也涉及到了多个部门,因此,严格来说公共卫生并非一个单独的概念。公共卫生体系主要指各级卫生行政部门、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卫生监督管理机构、医疗救治机构和公共卫生研究机构等。而本文所探析的公共卫生则仅针对卫生监督管理机构而言,准确的说,是基于农村卫生执法监督体系所开展的论述,做好公共场所、学校、劳动、放射、食品等五大卫生监督监测管理;做好农村预防接种、消杀、从业人员体检、卫生宣教、传染病预防控制和救治;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建立并监控农村人群健康信息,指导并治疗患者,监测并报告相关信息;研究和预测农村人群健康态势,制修订并实施防治规划,调整防治方案等。

3当前农村公共卫生管理体系的构建

自非典和“毒奶粉”事件后,我国公共卫生管理进入了一个新的分期。作为我国公共卫生体系中的一个单独个体――卫生监督机构要认真在上述事件中吸取教训,并重置组织目标和战略发展目标,构建起科学合理的、完善的农村公共卫生管理体系。

3.1构建农村四级公共卫生隐患防护网络。在工作实践中,公共卫生管理并非由卫生执法监督一家来承担,而应是中国这一庞大医疗卫生体系的“末梢神经”。公共卫生管理体系的实质是通过控制环境和预防疾病等手段来促进农村的居民健康和提高生命质量。一个健全的农村公共卫生管理体系应包括预警系统、监控系统、疫情信息报告系统和社区卫生防控系统等几个方面。进而,要使其成为一个体系,就必须要构建四级公共卫生隐患防护网络。

第一级以部级疾病控制中心为核心,基本形成了以国家、省、地市、县四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为主体,农村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和城市社区卫生服务组织共同构建的疾病预防控制工作体系。

第二级以省级医院为核心,建立应急系统,制定多种应急方案,并设立信息联系部门,承上启下,加强对上级预警的管理和传达工作效率。

第三级以县级医院为核心,其主旨在于加强医疗检诊效用,提升工作水平,配置一支高效的服务队伍。

第四级以农村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为核心,其主要职责在于对各种会导致公共卫生安全隐患的事件进行诊断并提出初级预警,同时建立公共卫生安全防御防控系统。

在四项公共卫生安全防护网络中,其各级之间的关系在于沟通与协调,应创设一个充满活力的公共卫生管理体系,构建救灾防病、处理紧急疫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快速反应网络。

在四级公共卫生隐患防护网络中,农村社区卫生服务是工作的重心,设计面广,基础薄弱,难度较大。

3.2公共卫生管理职业化。如何建立一个健全、敏锐、充满活力的农村公共卫生管理体系呢?不少公共卫生专家发表了他们的看法和见解。

有专家认为,要加强公共卫生管理,就必须要进行硬件和软件两个方面的建设。其中,硬件包括:要有较为完善的法律法规、有足够的设备、经费、人员和政策保证等;软件包括政府的危机意识和政府下属部门的通力合作意识。笔者认为,制度完善是从容应对、妥善处置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关键。

3.3加强定期演习。如何建设一支实践经验丰富、技术过硬、训练有素的农村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队伍,以应对突如其来的疫病、险情的挑战呢?笔者认为,捷径只有一条,就是更多的开展演习训练。

公共卫生安全问题篇4

刚才,*同志的工作报告,总结回顾了去年全县的卫生工作,对我县农村卫生事业的改革和发展,以及今年全县卫生工作作了周密地安排部署,我完全赞同。下面,我提四点意见:

一、以发展为主题,深化卫生改革

(一)牢固树立科学的发展观

发展是硬道理,是我们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科学的发展观就是站在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高度,以大局意识和责任意识,把握各项事业发展方向的思想方法。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在总结过去发展实践的基础上,提出了坚持统筹兼顾,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这一发展观体现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体现了我们党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本质,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根本指导方针和必然要求。以科学的发展观为指导,必将加快我国现代化建设事业的全面发展和进步。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卫生事业作为社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得到了党和政府前所未有的高度重视。在抗击“非典”以及对重大传染病的防治方面,政府“一掷千金”,投入巨资,迅速出台了相关的政策、法规,以加快建设公共卫生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机制;着力解决“三农”问题,开展西部地区,促进农村卫生事业发展,实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已开始纳入各级政府工作的议事日程;一些长期困扰卫生事业发展的难题和矛盾正在逐步解决。所有这些,都充分体现党和政府正以科学的发展观,引领我国现代化建设事业的全面发展和进步。

第一、坚持科学的发展观,各乡镇党委、政府要把卫生事业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总理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要求卫生工作要重点抓好三件事,一是加强公共卫生体系建设;二是切实把医疗卫生工作的重点放到农村去;三是积极推进城镇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可以说这三项任务,无不与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密切相关,无不是广大人民群众最为关注的问题。以科学的发展观为指导,我们要努力改变卫生资源总量不足、水平不高、效率低下的问题,以最大限度地满足全县人民基本医疗卫生服务需求。扎实做好疾病防治工作,防控重大传染病、地方病对人民健康的危害。协调全县卫生事业的发展,缩小需求与服务的差距,要切实改变农民因病致贫、返贫的状况。

第二,坚持科学的发展观,要强化以人为本的观念。我们政府的卫生行政主管部门,在全县卫生事业改革发展中,一定要充分体现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精神,努力实现人民群众的愿望,尽可能地满足人民群众的需要,维护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胡锦铸总书记指出,“群众利益无小事”。卫生工作事关群众的生、老、病、死,我们务必要以求真务实的精神认真对待,不能含糊。一定要把人民群众的健康利益作为我们卫生改革和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一切有悖于此的,一定要采取坚决措施加以遏制。

第三,科学的发展观内容非常丰富,涵义非常深刻,正确认识把握其中的辩证关系,增强大局意识、责任意识,对于加快我县农村卫生事业的发展意义非常重大。各乡镇政府、有关部门以及全县卫生系统的广大干部职工要树立科学的发展观,正视问题,克服困难,积极投身农村卫生事业改革,全力推进我县农村卫生事业全面、健康、协调发展。

(二)用科学的发展观审视我们的卫生工作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最近的几年,我县卫生事业取得了长足发展,但是,用科学的发展观审视我县卫生工作,就会发现,我们的卫生工作还存在着一系列突出矛盾和问题。一是医疗卫生资源总量不足,水平不高,不能满足全县人民的基本医疗卫生服务需求,卫生事业的发展与我县经济社会发展还不相适应。二是公共卫生体系不够健全,特别是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医疗救治体系和卫生执法监督体系还存在诸多缺陷,一些传染病、地方病仍是威胁我县人民健康的危险因素。三是城乡之间、南北两岸之间、沿江沿线与边远山区之间,卫生事业发展不平衡,卫生资源分布不够合理,城乡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仍很突出,农民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现象依然存在。四是中医、西医发展严重失衡,中医药事业的发展可说是严重滞后,没有充分的发挥出中医中药在防病治病中的特色优势。五是卫生行业作风建设尚有差距,存在不同程度的问题。用科学的发展观审视这些矛盾与问题,都能从我们的发展观念上找到原因。以科学的发展观来思考我们卫生工作中的种种问题和矛盾。我们的视角一定会更加开阔;以科学的发展观探讨我们卫生事业改革发展的方向,我们的思路将会更加活跃。要切实解决我县卫生事业改革与发展中的矛盾,迎接挑战,我们必须牢固树立科学的发展观,以科学的发展观为指导。这是我们必须跃上的思想高度。

(三)加大改革步伐,促进协调发展

近几年来,我县在农村卫生改革方面迈出了新步伐,也闯出了一些新路子,但改革步伐不够大。在不同程度上,存在左顾右盼,瞻前顾后的意识,胆子不够大,步子迈不开。从目前我县农村卫生事业的发展形势来看,我们应当放开手脚,在积极探索农村医疗机构产权制度、营行形式改革,医疗卫生事业单位人事、分配制度改革,公共卫生体系有效运行方式改革等方面进行大胆地改革尝试,破解农村卫生改革难题,走出新路。这里,只是要强调,农村卫生改革的措施,必须要遵循科学的发展观,要密切联系实际,从丰都的县情出发,要与我县经济社会发展相协调、相适应。要通过改革,促进医疗卫生与公共卫生事业、城镇与农村、区域之间的卫生事业协调发展,中医、西医协调发展。要通过改革,进一步调整和优化卫生资源的配置,提高卫生资源的利用效率,提高卫生服务的可及性,最大限度地满足广大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多层医疗卫生服务需求。

二、以公共卫生为重点,强化政府职能

(一)提高认识,务必将公共卫生作为重中之重,狠抓落实

医疗卫生事业与人民群众的利益关系密切,公共卫生工作与人民大众的日常生活、健康利益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这里,所谓的“公共”,其涵义不仅它涉及全民、全社会共同的利益,更有全民、全社会的利益,更有共同的责任和义务。因此,公共卫生事业绝不是卫生部门一家之事,它是一项庞大的、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公共卫生工作的开展、公共卫生事业的发展离不开各部门的密切配合、全民的广泛参与,更需要全社会的关心和支持。否则,我们的公共卫生工作将一筹莫展,我们的公共卫生事业也将一事无成。各乡镇政府和有关部门一定要有系统的观念,以人为本的观念,“健康第一”的观念,科学发展观的观念,充分认识公共卫生工作的重要性,切实加强对公共卫生工作的领导,通力合作抓紧抓好抓落实。

(二)突出重点,加快公共卫生事业全面发展

今年我县公共卫生工作要重点突出地抓好全县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疾病预防控制和卫生执法监督三大体系的建设。在这个问题上,我只想着重强调一点,既要实际,又要实用。“实际”,就是这三个体系的建设,要切合我们的县情,不能搞贪大求洋,要避免重复建设,造成资源不必要的浪费。所谓“实用”,就是要加强“三大体系”的内涵建设,要以实战性和真正的应急能力作为标准。总之,我们要通过“三大体系”的建设,要为全县人民健康安全构建一个对应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系统、疾病控制预警系统和医疗救治系统,以切切实实地保障全县人民的公共卫生安全。

各乡镇政府、有关部门,以及卫生系统的广大干部职工要有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使命感,以对国家和人民生命财产和健康利益高度负责的精神,认真贯彻落实“预防为主”的方针,切实加强公共卫生安全的防范工作。要强化公共卫生安全的监测、预测,努力公共卫生安全事件控制在萌发状态,一旦发生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要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将其危害减小到最低程度。

(三)加强协作,确保公共卫生落到实处

前面讲过,公共卫生是社会系统工程,必须要有各界的支持和全社会的广泛参与。我认为,有必要再作强调:各乡镇政府要加强对公共卫生工作的组织和领导,这既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要求,也是我们党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要求;有关的部门一定要将公共卫生工作视为己任,明确职责,各司其职,要与卫生部门紧密联系,通力合作,把公共卫生工作真正落到实处。教育部门要配合卫生部门搞好学校卫生工作,支持卫生部门搞好儿童预防接种和应急免疫工作,防止传染病在学校暴发流行,防止学校发生集体食物中毒。盐业部门要加强食盐市场监管,防止非碘食盐进入市场,提高碘盐普服率,推进消除碘缺乏病的工作步伐;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对申请经营健康相关产品执照的,一定要继续坚持先有《卫生许可证》,才能办理工商执照的制度;妇联要一如既往支持妇女儿童的保健工作;水电部门要切实加强乡镇场镇生活饮用水的改造,不断提高生活饮用水的质量,防止水源性传染病流行;财政部门要积极筹措资金,加大公共卫生事业的投入,确保公共卫生工作、公共卫生事业发展的需要。

三、抓住薄弱环节,加快农村卫生发展

(一)加大投入。我县农村卫生底子薄,发展后劲不足,各乡镇财政要千方百计,加大对农村卫生事业的投入,特别是要加强农村卫生的基础设施建设,不断改善乡镇(中心)卫生院环境,解决好农民的基本医疗问题。

(二)强化村卫生站建设。村卫生站是农村三级医疗卫生保健网络的网底,是解决农民群众就近医疗,实施农村预防保健、社会卫生工作的载体。它应当是农村卫生事业发展的基础,村卫生站的建设必须切实加强。今年要花大力气新完成100个村卫生站的建设任务,与此同时要全力推进村卫生站的标准化、规范化建设,力争年内标准、规范化村卫生站达80%以上。

(三)强化农村卫生网络的服务功能

要进一步发挥县级医疗卫生单位的技术指导、技术服务中心的作用,强化几个中心卫生院的片区指导、带动作用。要切实抓好卫生扶贫工作,积极推行乡村卫生组织一体化管理、积极探索社区卫生服务,开展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试点工作,切实解决群众就近医疗和农民的基本医疗问题,防止农民因病致贫、因病返贫。同时要加强医疗机构的规范化管理,强化医疗质量管理,确保人民群众的医疗安全。

四、以纠风为热点,加强行风建设

卫生部门的行风问题,一直是全社会最为敏感的问题。卫生行业作风的症结就是群众和社会普遍观注的两大焦点、热点问题。一是看病贵,二是服务态度不好。只要抓住这两点,下猛药,问题就好办。对于卫生局所采取的一系列措施,可说都是对路的,都是实实在在的。我们还应当在教育、查处两个方面狠下功夫。首先我们对医务人员的行风教育,不能只停留在一般意义的说教,要从培育健康文明、积极向上的医院文化入手,用积极健康文化净化医务人员的心灵,使人们的灵魂得到升华。其次是要狠抓查处。就是一切措施、一切措施一定要敢于碰硬。只要违章,不管是谁,就要一查到底,处理要严,制度要兑现,绝不放过,绝不手软,不留情面。只有这样,才能起到教育、震慑的作用,才能使卫生行风得到实实在在的好转。

公共卫生安全问题篇5

一、以发展为主题,深化卫生改革

(一)用科学的发展观审视我们的卫生工作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最近的几年,我县卫生事业取得了长足发展,但是,用科学的发展观审视我县卫生工作,就会发现,我们的卫生工作还存在着一系列突出矛盾和问题。一是医疗卫生资源总量不足,水平不高,不能满足全县人民的基本医疗卫生服务需求,卫生事业的发展与我县经济社会发展还不相适应。二是公共卫生体系不够健全,特别是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医疗救治体系和卫生执法监督体系还存在诸多缺陷,一些传染病、地方病仍是威胁我县人民健康的危险因素。三是城乡之间、南北两岸之间、沿江沿线与边远山区之间,卫生事业发展不平衡,卫生资源分布不够合理,城乡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仍很突出,农民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现象依然存在。四是中医、西医发展严重失衡,中医药事业的发展可说是严重滞后,没有充分的发挥出中医中药在防病治病中的特色优势。五是卫生行业作风建设尚有差距,存在不同程度的问题。用科学的发展观审视这些矛盾与问题,都能从我们的发展观念上找到原因。以科学的发展观来思考我们卫生工作中的种种问题和矛盾。我们的视角一定会更加开阔;以科学的发展观探讨我们卫生事业改革发展的方向,我们的思路将会更加活跃。要切实解决我县卫生事业改革与发展中的矛盾,迎接挑战,我们必须牢固树立科学的发展观,以科学的发展观为指导。这是我们必须跃上的思想高度。

(二)牢固树立科学的发展观

发展是硬道理,是我们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科学的发展观就是站在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高度,以大局意识和责任意识,把握各项事业发展方向的思想方法。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在总结过去发展实践的基础上,提出了坚持统筹兼顾,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这一发展观体现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体现了我们党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本质,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根本指导方针和必然要求。以科学的发展观为指导,必将加快我国现代化建设事业的全面发展和进步。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卫生事业作为社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得到了党和政府前所未有的高度重视。在抗击“非典”以及对重大传染病的防治方面,政府“一掷千金”,投入巨资,迅速出台了相关的政策、法规,以加快建设公共卫生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机制;着力解决“三农”问题,开展西部地区,促进农村卫生事业发展,实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已开始纳入各级政府工作的议事日程;一些长期困扰卫生事业发展的难题和矛盾正在逐步解决。所有这些,都充分体现党和政府正以科学的发展观,引领我国现代化建设事业的全面发展和进步。

第一、坚持科学的发展观,各乡镇党委、政府要把卫生事业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总理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要求卫生工作要重点抓好三件事,一是加强公共卫生体系建设;二是切实把医疗卫生工作的重点放到农村去;三是积极推进城镇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可以说这三项任务,无不与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密切相关,无不是广大人民群众最为关注的问题。以科学的发展观为指导,我们要努力改变卫生资源总量不足、水平不高、效率低下的问题,以最大限度地满足全县人民基本医疗卫生服务需求。扎实做好疾病防治工作,防控重大传染病、地方病对人民健康的危害。协调全县卫生事业的发展,缩小需求与服务的差距,要切实改变农民因病致贫、返贫的状况。

第二,坚持科学的发展观,要强化以人为本的观念。我们政府的卫生行政主管部门,在全县卫生事业改革发展中,一定要充分体现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精神,努力实现人民群众的愿望,尽可能地满足人民群众的需要,维护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胡锦铸总书记指出,“群众利益无小事”。卫生工作事关群众的生、老、病、死,我们务必要以求真务实的精神认真对待,不能含糊。一定要把人民群众的健康利益作为我们卫生改革和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一切有悖于此的,一定要采取坚决措施加以遏制。

第三,科学的发展观内容非常丰富,涵义非常深刻,正确认识把握其中的辩证关系,增强大局意识、责任意识,对于加快我县农村卫生事业的发展意义非常重大。各乡镇政府、有关部门以及全县卫生系统的广大干部职工要树立科学的发展观,正视问题,克服困难,积极投身农村卫生事业改革,全力推进我县农村卫生事业全面、健康、协调发展。

(三)加大改革步伐,促进协调发展

近几年来,我县在农村卫生改革方面迈出了新步伐,也闯出了一些新路子,但改革步伐不够大。在不同程度上,存在左顾右盼,瞻前顾后的意识,胆子不够大,步子迈不开。从目前我县农村卫生事业的发展形势来看,我们应当放开手脚,在积极探索农村医疗机构产权制度、营行形式改革,医疗卫生事业单位人事、分配制度改革,公共卫生体系有效运行方式改革等方面进行大胆地改革尝试,破解农村卫生改革难题,走出新路。这里,只是要,农村卫生改革的措施,必须要遵循科学的发展观,要密切联系实际,从丰都的县情出发,要与我县经济社会发展相协调、相适应。要通过改革,促进医疗卫生与公共卫生事业、城镇与农村、区域之间的卫生事业协调发展,中医、西医协调发展。要通过改革,进一步调整和优化卫生资源的配置,提高卫生资源的利用效率,提高卫生服务的可及性,最大限度地满足广大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多层医疗卫生服务需求。

二、以公共卫生为重点,强化政府职能

(一)提高认识,务必将公共卫生作为重中之重,狠抓落实

医疗卫生事业与人民群众的利益关系密切,公共卫生工作与人民大众的日常生活、健康利益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这里,所谓的“公共”,其涵义不仅它涉及全民、全社会共同的利益,更有全民、全社会的利益,更有共同的责任和义务。因此,公共卫生事业绝不是卫生部门一家之事,它是一项庞大的、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公共卫生工作的开展、公共卫生事业的发展离不开各部门的密切配合、全民的广泛参与,更需要全社会的关心和支持。否则,我们的公共卫生工作将一筹莫展,我们的公共卫生事业也将一事无成。各乡镇政府和有关部门一定要有系统的观念,以人为本的观念,“健康第一”的观念,科学发展观的观念,充分认识公共卫生工作的重要性,切实加强对公共卫生工作的领导,通力合作抓紧抓好抓落实。

(二)突出重点,加快公共卫生事业全面发展

今年我县公共卫生工作要重点突出地抓好全县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疾病预防控制和卫生执法监督三大体系的建设。在这个问题上,我只想着重一点,既要实际,又要实用。“实际”,就是这三个体系的建设,要切合我们的县情,不能搞贪大求洋,要避免重复建设,造成资源不必要的浪费。所谓“实用”,就是要加强“三大体系”的内涵建设,要以实战性和真正的应急能力作为标准。总之,我们要通过“三大体系”的建设,要为全县人民健康安全构建一个对应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系统、疾病控制预警系统和医疗救治系统,以切切实实地保障全县人民的公共卫生安全。

各乡镇政府、有关部门,以及卫生系统的广大干部职工要有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使命感,以对国家和人民生命财产和健康利益高度负责的精神,认真贯彻落实“预防为主”的方针,切实加强公共卫生安全的防范工作。要强化公共卫生安全的监测、预测,努力公共卫生安全事件控制在萌发状态,一旦发生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要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将其危害减小到最低程度。

(三)加强协作,确保公共卫生落到实处

前面讲过,公共卫生是社会系统工程,必须要有各界的支持和全社会的广泛参与。我认为,有必要再作:各乡镇政府要加强对公共卫生工作的组织和领导,这既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要求,也是我们党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要求;有关的部门一定要将公共卫生工作视为己任,明确职责,各司其职,要与卫生部门紧密联系,通力合作,把公共卫生工作真正落到实处。教育部门要配合卫生部门搞好学校卫生工作,支持卫生部门搞好儿童预防接种和应急免疫工作,防止传染病在学校暴发流行,防止学校发生集体食物中毒。盐业部门要加强食盐市场监管,防止非碘食盐进入市场,提高碘盐普服率,推进消除碘缺乏病的工作步伐;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对申请经营健康相关产品执照的,一定要继续坚持先有《卫生许可证》,才能办理工商执照的制度;妇联要一如既往支持妇女儿童的保健工作;水电部门要切实加强乡镇场镇生活饮用水的改造,不断提高生活饮用水的质量,防止水源性传染病流行;财政部门要积极筹措资金,加大公共卫生事业的投入,确保公共卫生工作、公共卫生事业发展的需要。

三、抓住薄弱环节,加快农村卫生发展

(一)加大投入。我县农村卫生底子薄,发展后劲不足,各乡镇财政要千方百计,加大对农村卫生事业的投入,特别是要加强农村卫生的基础设施建设,不断改善乡镇(中心)卫生院环境,解决好农民的基本医疗问题。

(二)强化村卫生站建设。村卫生站是农村三级医疗卫生保健网络的网底,是解决农民群众就近医疗,实施农村预防保健、社会卫生工作的载体。它应当是农村卫生事业发展的基础,村卫生站的建设必须切实加强。今年要花大力气新完成100个村卫生站的建设任务,与此同时要全力推进村卫生站的标准化、规范化建设,力争年内标准、规范化村卫生站达80%以上。

(三)强化农村卫生网络的服务功能

要进一步发挥县级医疗卫生单位的技术指导、技术服务中心的作用,强化几个中心卫生院的片区指导、带动作用。要切实抓好卫生扶贫工作,积极推行乡村卫生组织一体化管理、积极探索社区卫生服务,开展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试点工作,切实解决群众就近医疗和农民的基本医疗问题,防止农民因病致贫、因病返贫。同时要加强医疗机构的规范化管理,强化医疗质量管理,确保人民群众的医疗安全。

四、以纠风为热点,加强行风建设

卫生部门的行风问题,一直是全社会最为敏感的问题。卫生行业作风的症结就是群众和社会普遍观注的两大焦点、热点问题。一是看病贵,二是服务态度不好。只要抓住这两点,下猛药,问题就好办。对于卫生局所采取的一系列措施,可说都是对路的,都是实实在在的。我们还应当在教育、查处两个方面狠下功夫。首先我们对医务人员的行风教育,不能只停留在一般意义的说教,要从培育健康文明、积极向上的医院文化入手,用积极健康文化净化医务人员的心灵,使人们的灵魂得到升华。其次是要狠抓查处。就是一切措施、一切措施一定要敢于碰硬。只要违章,不管是谁,就要一查到底,处理要严,制度要兑现,绝不放过,绝不手软,不留情面。只有这样,才能起到教育、震慑的作用,才能使卫生行风得到实实在在的好转。

公共卫生安全问题篇6

【关键词】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机制;策略建议

当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到某一程度,公共卫生成为一个必须关注的问题,因为仅仅是经济和生活水平的提高是不够的。处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对国家及地区政府是极其重要的挑战,对全民生活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

2003年,全世界的卫生安全、经济秩序被称之为“SaRS”的严重急性呼吸道困难综合症牵动着。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在我国波及范围之广、造成损失之大是前所未有的,在全国24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内有5327人发病,349人死亡。同时,SaRS也造成的影响不仅仅在生命安全方面,比如在广东,非典型肺炎刚刚出现,大量的夏桑菊、板蓝根、白醋等商品被大量抢购,价格在短短时间内暴涨至令人吃惊地步。由此可见,突发公共卫生安全事件,其造成的伤害是难以估量的,我国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防范和处理问题上,还存在着许多不足之处,建立良好的突发卫生事件应急机制也因此而成为我国各有关部门和专业学者的一个课题。

1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定义和危害

1.1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定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是指已经发生或者可能发生的、对公众健康造成或者可能带来重大的传染病疫情和不明原因的群体性疫病,还有重大食物中毒和职业中毒,以及其他危害公共健康的突发公共事件[1]。

1.2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危害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对人类影响和伤害很大,尤其表现在生命财产威胁方面,如:在我国,1988年,上海甲型肝炎大爆发,此次疫情总共造成超过30万人感染,31人死亡;1998年,山西朔州毒酒事件发生,致使222人中毒,27人死亡;2002年,南京汤山特大中毒事件,共造成394人中毒,42人因抢救无效而死亡。

这一类型事件的发生,没有相关征兆,但却必须得到迅速的分析和解决,否则,将会对时间地区造成极大的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

2建立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机制需要注意的问题

2.1建立完善应急网络系统2004年1月1日,国家建立了一套完善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网络报告管理信息系统,并且不断改善[2]。当事件发生时,各职能部门必须联动起来,发挥效用,消除没有突发事件的信息盲点,缩短对于突发事件的反应时间。基层的处理部门必须及时做出反应采取措施,并及时上报,上级部门要对事件问题进行及时分析,并启动相关预案,做到科学、高效。

2.2良好的应急物资管理物资储备,在处理突发公共事件所衍生的物资紧张等问题上,意义非凡。它包括保障人民生活的粮食、食油和水等生活物资,以及处理危机中必需的医疗、运输等工作物资。处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必须建立起有效应急物资管理方案,在预测、采购、存储、调用、配送、更新、监督以及评估等一系列过程中都必须严格把关,根据卫生事件的程度,采取相应举措,这样才可更好的实现有备无患。各级财政部门应合理安排好预防和控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日常工作经费以及应急处理经费,做到“三军未动,粮草先行”。

2.3有效的应急指挥、执行机构虽然每个国家都不乏应对突发事件的常设职能机构或部门,但针对具体的突发事件,还应该成立专门的领导机构,制定处理突发事件的基本方针和政策[3]。应急指挥中心是处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智囊团,主要负责制定相应的应急方针和启动相应的应急预案,在工作原则、人员调配、实施管理、检测控制、信息等方面减少中间环节,做出合理部署以及提高工作效率。

一支专业的处理突发事件队伍是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中坚力量,是降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所造成危害的有力保障。有效的突发公共卫生安全执行人员,应涉及卫生、医疗保障、交通、物价、公安、农业、财政等诸多领域,在事件发生时,可以迅速地根据以往经验在各个方面开展基本工作。在指挥机构制定方针后,又能够在人民心理疏导、人员救治与安置、物资调配与运输等环节发挥极大作用。

2.4强化公共卫生意识从预防角度讲,公众的公共卫生意识和个人卫生意识仍是预防公共卫生事件的重要手段[4]。当2003年的非典型肺炎结束后,全民的卫生意识明显增强,但在预防卫生事件发生的意识这一环节中尚且薄弱。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让公众了解日常公共卫生的重要性,做到全民自觉,达到足以防范日常公共卫生事件的标注,比问题事件发生之后进行资金、人力的投入更加重要。

3结语

我国的公共卫生体系,长期以来在处理一系列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收获不少经验,但是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不能掉以轻心,建立起有效的突发公共卫生应急机制才能有备无患,功在当下,利于未来。

参考文献

[1]谭晓东,主编.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的预防与控制[m].武汉: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3.

[2]郭清.公共卫生事件防制概论[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6.

公共卫生安全问题篇7

大众媒体和公共卫生是两个具有公共服务职能的领域,二者都具有群体性和公益性,与社会和公众生活息息相关。作为重大公共卫生事件的非典带来了中国公共卫生深刻的变革。非典过后近十年来,大众媒体也随着中国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而转型。人们的文化信息需求、生活质量和健康品质在不断地提高,大众媒体和公共卫生得以快速发展和融合,大众媒体监测和协调社会功能对公共卫生的积极干预也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一、大众媒体和公共卫生的良性互动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

随着疾病谱的改变,人们健康观念更新和对生活品质要求的提高,以及禽流感、艾滋病等传染性疾病的蔓延、人口老龄化、新医改等接踵而至的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和重大公共卫生问题的出现,使得公共卫生由过去纯医学领域扩展到了社会领域。在全球经济一体化背景下,人类健康价值观也逐步趋同转变,健康已经超越了单纯医学范畴,上升为重大社会问题和国家安全主题。国际社会和普通公众都高度关注公共卫生问题,政府部门也高度重视发展医疗卫生事业。公共卫生问题的全球化,中国在国际社会中承担的大国责任,都使得公共卫生上升到国家战略的角度得以重视。公共卫生在公众生活中的的重要性,决定了它自然也成了大众媒体关注和需要传播给受众的一个重要内容之一。大众传媒在高度信息化的社会生活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作为社会公器和社会的守望者,媒体应行使社会守望职能,及时、准确传递信息,保障受众知情权。非典事件中,公共卫生问题迅速上升为社会问题,需要媒体的关注和参与。媒体对待公共卫生问题冷静客观报道和正确的舆论引导,有助于政府、卫生部门、公众之间的良性互动,有助于整个社会秩序的理性、健康发展。媒体在跨国界、跨学科、跨行业综合解决公共卫生问题方面具有天然的优越性。大众媒体和公共卫生的良性互动随着社会的发展已成为必然趋势,二者之间的沟通和磨合的重要性已成为广泛共识。媒体对公共卫生的环境监测和协调作用也越来越显著。

二、大众媒体对公共卫生监测和协调作用的具体表现

1.监测功能。

媒体对公共卫生环境监测的功能体现在:作为满足受众需求的重要媒介,媒体担负着及时报道民众关注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监督民众健康生活环境的社会责任,解释公共卫生现象,满足人们的健康诉求的知情权。新闻传媒通过报道社会上出现的急性传染病、食品安全、环境污染监测等群体性事件和突发性事件,找到了为社会服务的切入点,并参与社会守望、社会沟通、社会整合、社会疏导、社会监督等具体行为。近些年来,毒奶粉、黑心棉、地沟油、苏丹红、环境污染事件等等,作为社会生活的瞭望者,媒体担负起道义的职责和行为,大胆揭露、强烈抨击,并提请公众和有关管理部门警醒,赢得了社会大众的广泛认可和赞誉。正如美国著名报人约瑟夫·普利策曾经说过:“倘若一个国家是一条在大海上的船,新闻记者就是船头的瞭望者。他要在一望无际的海面上观察一切,审视海上的不测风云和浅滩暗礁,及时发出警报。”公共卫生事件和问题往往涉及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单纯依靠卫生管理部门和公共卫生专业人员来处理,难免工作中有疏忽和死角,新闻媒体运用媒体曝光所形成的舆论压力是监督公共卫生环境的有力途径,有助于有关部门及时发现和处理问题,同时也可以调动全社会共同关注、齐抓共管。

2.协调功能。

媒体对公共卫生的协调功能体现在:媒体本身具有社会整合功能,在面对公卫问题时,它准确地信息,正确的舆论引导,能将与之相关的各部门高效地联动起来,行使着沟通社会各部分的职能,从而有效地对公共卫生的社会环境进行调适,促进突发性公卫事件的正确疏导、处理,促进国家卫生政策的落实,促进人们卫生观念的转变,促进公共卫生社会环境的良性发展。

(1)公共卫生借助媒介国际间传染病疫情、突发性公卫事件的现状、应对措施信息。特别是遇到类似军团病、禽流感等急性传染病流行;毒奶粉、假疫苗等食品药品安全问题;重金属土壤污染、水环境污染等重大环境污染事件;矽肺、白血病等劳动与职业卫生危害性事故;地震、泥石流等重大自然灾害等与国计民生相关的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时,可以通过各种媒体信息平台准确、快速、权威地信息以正视听,从而疏导人们的不良情绪,宣传突发性事件的应对措施,积极消除不良影响,避免社会的动荡和恐慌,促进事态的良性发展。

(2)大众媒体可以宣传国家有关卫生和医疗体制改革政策、传播公共卫生知识、协助卫生专业部门做好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工作。例如通过开展多种形式的艾滋病防控宣传教育、手足口病等急性传染病防治、药品不良反应知识普及、传播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处理知识和常识、应对自然灾害中尽量减少伤害的对策等等,通过传播健康信息和普及宣讲健康知识,从而起到提高公众健康认知,进而影响和改变受众健康行为的作用。

(3)遇到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时,在有关部门的指导下,可以通过新闻报道的议题设置,迅速占据社会舆论的制高点,正确引导和干预舆情,通过一系列的公共危机报道,构建和谐舆论环境,掌握话语主动权,从而正确引导事件的顺利解决和良性发展,在构建社会和谐中起到积极作用。

(4)公共卫生问题具有跨国界、跨学科、跨专业的特点。我国公共卫生事业逐步与国际接轨,参与全球性或区域性疾病预防与控制行动愈来愈多,各种国际性、区域性、学科间交叉活动频繁。同时,随着中国国力的强盛,中国在国际社会中承担的大国公共卫生责任越来越多。大众媒体的参与可以有效整合各方面力量,协同参与全球健康行动。

三、大众媒体对公共卫生行使监测和协调过程中应注意事项

1.大众媒体在对公共卫生工作发挥监测和协调功能时要体现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一方面,要准确地进行上情下达和下情上达的沟通,配合政府和卫生专业部门做好桥梁和纽带作用,避免失语和角色缺失。另一方面,要做到实事求是,客观公正,不能哗众取宠、危言耸听,防止产生社会恐慌。

公共卫生安全问题篇8

1引言

公共卫生事件是一种极具破坏力的自然或人为灾害。近年来,由于人口持续增长、城市盲目扩张、工业高度密集,资源环境破坏,人与人的安全卫生距离不断缩小,使预防公共卫生事件的形势日趋严峻。因其具有复杂性和不确定性,使预测、预警与应急管理成为有效预防、及时控制和消除公共卫生事件及其危害的重要手段,并引起研究者的普遍关注。如熊光魁等研究了救灾防病应急反应专家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与应用;潘海东等提出了构建部级公共卫生应急系统的思路;王平、杜江等设计了基于webgis的公共卫生安全监督与控制系统方案;杜鹏等基于模型分析规划了公共卫生事件监测与预警系统的建设;李琦等在北京市传染性非典型肺炎分析决策支持系统的基础上,提出了城市突发公共卫生疫情分析与决策系统的构建方法。这些思路和方案从不同角度对系统功能模块、体系结构、业务模型等做了较为详细的阐述,对丰富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管理系统的应用功能,促进地区公共卫生信息化建设有积极作用。但有关公共卫生安全应急管理系统的应用范围、系统需要的数据类型,以及系统支持部门等问题尚未明确提出,特别是如何处理公共卫生领域各部门现有的信息系统长期以来一直被忽视。这些信息系统建于不同时期,采用不同软件平台和数据格式,系统之间的卫生数据无法共享和交换,形成大量的卫生信息孤岛。另外,这些信息系统存有大量有价值的历史和现实数据,如果放弃它们,则需很大的重复投资,并造成不必要的浪费,这与建立节约型社会的主题相违背。因此,集成先进技术,整合城市现有卫生信息资源,消除卫生信息孤岛,实现公共卫生数据的共享与交换,成为当前城市公共卫生应急管理系统建设的核心要务。

基于上述情况,在“十.五”国家重点科技攻关计划《区域可持续发展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延续项目“中小城市公共安全应急系统技术集成”的支持下,通过调查和分析广州市公共卫生信息系统的建设和应用情况,本研究从新的视角提出了建设基于城市的公共卫生安全应急管理系统的技术方案。

2系统总体设计

2.1系统建设目标

城市公共卫生安全应急管理系统的建设是在城市现有公共卫生安全体系下,围绕城市公共卫生信息化建设的总体目标,综合运用计算机工程、卫生统计、人工智能、数据仓库、中间件、地理信息系统等技术,建立一个能快速、及时、准确收集、存储、处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信息和其他相关信息,并以超媒体(文字、声音、影像等)方式显示各类信息和分析结果,为城市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机构提供全过程、多层次信息服务和多种支持手段的应急指挥和辅助决策系统。系统建设的最终目标是将现有公共卫生领域各业务部门相对独立的操作型系统集成在一起,以基础空间地理数据及各类专题图形数据为基础,建立集中统一的公共卫生数据仓库和相应的预警指标、应急预案等知识库和模型库;以数据上报一采集一管理一分析一决策一展示为主线,建立具有公共卫生事件监测预警、仿真预测、虚拟现实、指挥调度、信息等专业应用功能的各子系统和地理信息系统服务平台,以提高突发事件应急处理和指挥调度能力,为城市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决策指挥提供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持。

2.2系统所需数据类型与支撑单位

传统的公共卫生领域以传染病防治为主要内容,数据类型单一;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处理也主要由卫生部门唱独角戏。随着社会进步,公共卫生安全的范围变得越来越广泛。因不合理饮食结构、不良生活方式引发的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因空气、水源、噪声、化学污染等环境危害引发的健康问题,也正上升为公共卫生问题。因此设计系统建设方案时,充分考虑社会经济发展和居民健康与生命财产安全的需求,除卫生监测数据、疫情监测数据、卫生资源数据等基本数据类型外,环境卫生数据、食品药品卫生数据、公共卫生危险因素数据,以及社会经济数据、地理空间数据等一并列为系统采集的数据类型(见表1)。

城市公共卫生安全应急管理系统支持单位除医疗卫生行业各部门外,把与数据供给和应急管理有关的如环境监测、食品药品监督、质量技术监督及公安、消防、交通等部门也列入系统支持单位(见表2)。

2.3系统业务结构模型

城市公共卫生应急管理系统围绕城市公共卫生安全构建,在体系结构上采用开放式的网络结构设计,系统内部各子系统之间、系统与其他应用系统之间都能容易地实现互连互通。其概念模型(如图1)从底层至顶层分为数据层、应用服务层和用户层3个层次。

数据层有分布数据源、数据仓库系统、信息采集和信息管理系统组成。在该层中,信息采集系统利用etl工具把存放在各业务部门异构系统中的卫生数据采集到公共卫生数据仓库系统中,并建立面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管理的专业数据集市。城市基础数据仓库中存有大量基础空间数据和社会经济数据,包括影像、地图、气候、人口、宏观经济等。城市基础数据仓库的应用是对公共卫生安全应急管理系统的资源支持。

应用服务层由面向事件的数据共享与交换平台、面向事件的gis(geographicalinformationsystem)应急响应服务平台和专业应用分析子系统三个功能子层组成。数据共享与交换平台是系统各子系统实现集成的关键和基础,它以灵活的方式与数据仓库和数据管理系统连接,为各业务子系统提供基本的数据组织形式,并设有系统与其他应用系统对接的公共数据接口。

gis应急响应服务平台实现城市公共卫生突发事件应急管理过程中所需的各种基础及平台支撑,能为各业务子系统提供通用的功能模块,还可以在其上方便地构建应用系统。该平台本身具有强大的空间分析功能,并能把各业务子系统的分析结果展示出来。缓冲区分析、网络分析、dem(digitalelevationmode1)分析、叠置分析等属于此层。

专业应用分析子系统在继承gis通用功能层的基础上,针对城市公共卫生应急管理和决策需求,开发出多种专业应用模块。其中知识管理和决策支持系统实现知识库和模型库的管理,并把相应的知识和规则运用到信息采集、信息管理、监测与预警、分析与预测、指挥调度等系统中;突发事件分析与预测系统针对事件特点和应急管理需求对卫生数据进行多种分析,并根据历史经验及专家知识对相关突发事件的危害程度进行仿真模拟和预测,为控制事件发生提供辅助决策;突发事件监测与预警系统根据事先定义好的逻辑关系定期扫描检查卫生数据仓库,对发现的异常现象发出预警;突发事件应急调度系统通过gis应急响应服务平台实现跨部门分散资源的统一调度;公共卫生信息系统主要向公众公布已经或正在发生的公共卫生事件的各类信息。

用户层主要将下层数据的分析结果以友好直观的方式反馈给各个不同需求层次的用户。整个系统从下到上互为基础,互相作用。

3系统实现的关键技术

3.1利用数据仓库技术进行数据中心建设

城市公共卫生安全应急管理系统需要对分散在各部门异构系统中的卫生数据进行集成分析,但由于各异构系统的分散性、数据类型的不一致性,以及一些历史数据的离线等问题,使目前这种以事务处理为主体的数据环境难以满足公共卫生安全应急管理系统对数据的分析要求,因此网络环境下的城市应急管理系统需要建立独立于应用的数据环境和相应的技术支持。数据仓库是一种面向数据应用的数据管理技术,它提供集成化、历史化的数据管理功能,支持综合性的数据分析。对城市公共卫生安全应急管理系统来说,数据仓库可为公共卫生事件的监测与预警、分析与预测、决策支持等子系统对数据的分析与处理创造良好的条件。

城市公共卫生安全应急管理系统数据仓库的创建过程遵循以下步骤:首先从各分布数据源系统中抽取有用的公共卫生数据到数据准备区(如图2),然后对数据准备区中的数据进行清洗、转换,并通过元数据映射后装入数据仓库,再根据公共卫生安全应急管理的具体需要建立专业数据集市,其结果由前端各专业应用子系统经过多种分析后展现。

3.2利用中间件技术进行系统应用集成

城市公共卫生安全应急管理系统要在不同网络产品、硬件平台、网络协议等组成的异构环境中运行,同时还需支持多种应用软件和管理多种应用系统。因此系统内部各软、硬件平台之间、系统与其他电子政务系统之间要有可靠和高效的信息传递与数据转换技术支持。中间件(如图3)是基于分布式处理技术的一类软件,它介于应用软件和系统软件之间,既能解决客户与服务器方的互联,又能实现不同技术组件之间的集成。

公共卫生安全应急管理系统的应用集成分为系统内部服务集成和系统外部服务集成,它们因功能不同对中间件的要求也不同。内部服务集成需要整合长期形成的大量遗留系统,共享不同平台和异构数据库间的数据资源;外部服务集成要求系统能自动检索到其他电子政务系统提供的相关服务,以构成更为广泛的公共卫生安全应急管理网络。考虑城市已有公共卫生信息管理系统、软硬件支持台的特点,及将来系统扩展和兼容等因素,在城市公共卫生安全应急管理系统实现过程中,将j2ee、webservices、xml信息交换中间件集成应用。其中j2ee标准用来解决服务器端应用间跨平台、数据异构的集成及数据挖掘任务;webservices用于系统的信息与获取;信息交换中间件在内外集成系统之间起到信息及功能的桥接作用。

3.3利用地理信息系统技术进行可视化显示

公共卫生事件不仅具有自身的属性特征,更具有空[5]间分布特点。基于地理信息系统技术的公共卫生安全应急管理系统是gis和其他各功能子系统的无缝集成,是地图和空间分析在公共卫生安全应急管理中的具体应用。gis强大的空间分析功能(如缓冲区分析、叠置分析、路径分析、网络分析等)以其可视化、实时化、动态化等直观的表现形式可广泛应用于隔离区设置(以传染病为例)、疫区定位、疫情显示、空问传播分析等方面,为管理部门迅速了解疫情传播态势,进行应急预案生成、卫生资源配置等提供实施平台。

公共卫生安全问题篇9

【关键词】公共卫生;突发事件;应急管理;对策研究

公共卫生突发事件直接关系到公众健康、经济发展和社会安定,食品中毒、职业病中毒、毒气泄漏等引发的公共卫生突发事件屡有发生,坚持以人为本,构建公共卫生突发事件应急机制显得更加紧迫。本文主要研究公共卫生突发事件应急管理存在的问题,探讨公共卫生突发事件应急管理策略,为我国在公共卫生突发事件应急管理方面的进一步开展提供借鉴。

1公共卫生突发事件应急管理存在问题

笔者经过多年的工作实践经验,同时参考一些资料与文献,对于我国公共卫生突发事件应急管理存在问题进行了汇总:第一,资金投入不足。我国人口众多,城乡差距大,卫生投入仅仅占到全民投入的百分之三左右,明显低于其他国家,尤其是农村,很难享受到健全的医疗服务。第二,应急管理体系不健全。为了响应国家政策与号召,各级政府都建立了应急管理体系,但是由于制度不全或者是执行力度不够,直接影响到应急管理体系作用的发挥。第三,药品物品贮备不足。应急药品储备品种缺漏较多,药品储备品种和数量不足,针对性不强;药品生产企业科研力量薄弱,没有应急开发能力;药品生产不均衡,药品生产存在盲目性,没有及时根据人群疾病种类和数量的改变调整药品品种结构。

2公共卫生突发事件应急管理创新策略

2.1坚持“预防为主”不动摇

公共卫生突发事件不同于其它类型的突发事件,一旦发生,便会直接影响到广大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与财产安全,甚至对社会经济的发展以及生态环境造成极大的损害。尤其是近几年,伴随着时代的进步以及社会的发展,社会关系变得更加的复杂,导致直接影响到社会公共卫生突发事件的因素也是越来越多。因此,各级政府需要从基层入手,坚持“预防为主”不动摇,提高公共卫生突发事件的预防力度。“预防为主”一贯是我国应对公共卫生突发事件的最基本举措,预防举措的投入小、效益高、收益大,着眼于现在预防于未来,从而将公共卫生突发事件的危害范围以及力度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正所谓养兵千日用兵一时,公共卫生突发事件与其它的自然灾害一样,如果之前不做好相应的预防,一旦公共卫生突发事件出现,便会直接导致不可估量的损失。伴随着时代的进步与发展,公共卫生突发事件的发生频率以及发生范围逐渐扩大。为此,公共卫生突发事件的预防力度也需要随着时代的进步逐步加强,制定出科学有效,并具有针对性的应急预案,这样可以有效预防公共卫生突发事件的发生。

2.2应急管理资金保障到位

公共卫生突发事件的预防以及处理是一项庞大的工程,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如果脱离了物资以及资金的支持与保障,公共卫生突发事件也就很难做到合理的科学解决。正所谓“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公共卫生突发事件的处理必须要建立在物质资金的基础上,由政府出面做好物资与资金的协调与管控。各级政府需要建立应急经费应及应急基金,这样可以直接解决公共卫生突发事件发生之后所面临的资金与物资短缺问题。必要的时候,国家还可以接受社会捐助,通过社会捐助弥补公共卫生突发事件的资金物资不足现状。建立完善的公共卫生突发事件处理常设机构,例如民政部门、慈善机构、红十字会等,对于公共卫生突发事件进行组织与管理,将资金与物资运用在刀刃上。

2.3完善信息网络与预警监测体系

应对公共卫生突发事件,建立完善的信息网络与预警监测体系,是实现公共卫生突发事件处理高效化的关键性举措。新型的公共卫生突发事件信息网络与预警监测体系不仅仅包括信息资源的整合、信息资源的搜集以及标准化建立,而且还包括社区人群数据库、信息资源的共享等。信息网络与预警监测体系除了要对于重大灾害、伤害以及疾病进行预防之外,还需要对其进行监督预测,为公共卫生突发事件的监督与预警提供科学依据。我国在公共卫生突发事件信息网络与预警监测体系建设方面,要充分的借鉴国外先进体系,打破目前我国卫生资源条块分割的现状,实现卫生资源信息的共享。有关部门需要建立完善的信息网络,通过建立信息数据库,对于公共卫生突发事件进行监测,包括疫情信息数据库、医疗卫生资源信息数据库等。另外,进一步完善指挥中心与决策系统的软件开发。卫生部门需要充分的利用信息网络技术,做好各个部门之间的信息数据协调与控制,将公共卫生突发事件信息资源共享到城市安全信息网络系统当中,建立统一的公共卫生突发事件处理指挥平台,实现公共卫生突发事件处理的信息化与数据化。

总结:

综上所述,相关部门应该建立公共卫生医疗系统,传染病预警系统,控制体系和救治体系,切实保障人民卫生和健康要求。我国在公共卫生突发事件应急管理方面积累了一定的经验,但是在实际的公共卫生突发事件应急管理过程中,很多问题仍旧存在,直接影响到了公共卫生突发事件应急管理的质量与效率。深入研究当前公共卫生突发事件应急管理问题,创新管理策略,是今后我国在公共卫生突发事件应急管理方面的课题与目标。

参考文献

[1]吴雪菲.我国政府在城市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的应急管理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2.

[2]李贤相,王学明,程鸿飞.安庆市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管理现状及对策[J].中国公共卫生管理,2008,04:358-359.

公共卫生安全问题篇10

1引言

公共卫生事件是一种极具破坏力的自然或人为灾害。近年来,由于人口持续增长、城市盲目扩张、工业高度密集,资源环境破坏,人与人的安全卫生距离不断缩小,使预防公共卫生事件的形势日趋严峻。因其具有复杂性和不确定性,使预测、预警与应急管理成为有效预防、及时控制和消除公共卫生事件及其危害的重要手段,并引起研究者的普遍关注。如熊光魁等研究了救灾防病应急反应专家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与应用;潘海东等提出了构建部级公共卫生应急系统的思路;王平、杜江等设计了基于webgis的公共卫生安全监督与控制系统方案;杜鹏等基于模型分析规划了公共卫生事件监测与预警系统的建设;李琦等在北京市传染性非典型肺炎分析决策支持系统的基础上,提出了城市突发公共卫生疫情分析与决策系统的构建方法。这些思路和方案从不同角度对系统功能模块、体系结构、业务模型等做了较为详细的阐述,对丰富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管理系统的应用功能,促进地区公共卫生信息化建设有积极作用。但有关公共卫生安全应急管理系统的应用范围、系统需要的数据类型,以及系统支持部门等问题尚未明确提出,特别是如何处理公共卫生领域各部门现有的信息系统长期以来一直被忽视。这些信息系统建于不同时期,采用不同软件平台和数据格式,系统之间的卫生数据无法共享和交换,形成大量的卫生信息孤岛。另外,这些信息系统存有大量有价值的历史和现实数据,如果放弃它们,则需很大的重复投资,并造成不必要的浪费,这与建立节约型社会的主题相违背。因此,集成先进技术,整合城市现有卫生信息资源,消除卫生信息孤岛,实现公共卫生数据的共享与交换,成为当前城市公共卫生应急管理系统建设的核心要务。

基于上述情况,在“十.五”国家重点科技攻关计划《区域可持续发展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延续项目“中小城市公共安全应急系统技术集成”的支持下,通过调查和分析广州市公共卫生信息系统的建设和应用情况,本研究从新的视角提出了建设基于城市的公共卫生安全应急管理系统的技术方案。

2系统总体设计

2.1系统建设目标

城市公共卫生安全应急管理系统的建设是在城市现有公共卫生安全体系下,围绕城市公共卫生信息化建设的总体目标,综合运用计算机工程、卫生统计、人工智能、数据仓库、中间件、地理信息系统等技术,建立一个能快速、及时、准确收集、存储、处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信息和其他相关信息,并以超媒体(文字、声音、影像等)方式显示各类信息和分析结果,为城市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机构提供全过程、多层次信息服务和多种支持手段的应急指挥和辅助决策系统。系统建设的最终目标是将现有公共卫生领域各业务部门相对独立的操作型系统集成在一起,以基础空间地理数据及各类专题图形数据为基础,建立集中统一的公共卫生数据仓库和相应的预警指标、应急预案等知识库和模型库;以数据上报一采集一管理一分析一决策一展示为主线,建立具有公共卫生事件监测预警、仿真预测、虚拟现实、指挥调度、信息等专业应用功能的各子系统和地理信息系统服务平台,以提高突发事件应急处理和指挥调度能力,为城市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决策指挥提供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持。

2.2系统所需数据类型与支撑单位

传统的公共卫生领域以传染病防治为主要内容,数据类型单一;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处理也主要由卫生部门唱独角戏。随着社会进步,公共卫生安全的范围变得越来越广泛。因不合理饮食结构、不良生活方式引发的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因空气、水源、噪声、化学污染等环境危害引发的健康问题,也正上升为公共卫生问题。因此设计系统建设方案时,充分考虑社会经济发展和居民健康与生命财产安全的需求,除卫生监测数据、疫情监测数据、卫生资源数据等基本数据类型外,环境卫生数据、食品药品卫生数据、公共卫生危险因素数据,以及社会经济数据、地理空间数据等一并列为系统采集的数据类型(见表1)。

城市公共卫生安全应急管理系统支持单位除医疗卫生行业各部门外,把与数据供给和应急管理有关的如环境监测、食品药品监督、质量技术监督及公安、消防、交通等部门也列入系统支持单位(见表2)。

2.3系统业务结构模型

城市公共卫生应急管理系统围绕城市公共卫生安全构建,在体系结构上采用开放式的网络结构设计,系统内部各子系统之间、系统与其他应用系统之间都能容易地实现互连互通。其概念模型(如图1)从底层至顶层分为数据层、应用服务层和用户层3个层次。

数据层有分布数据源、数据仓库系统、信息采集和信息管理系统组成。在该层中,信息采集系统利用etl工具把存放在各业务部门异构系统中的卫生数据采集到公共卫生数据仓库系统中,并建立面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管理的专业数据集市。城市基础数据仓库中存有大量基础空间数据和社会经济数据,包括影像、地图、气候、人口、宏观经济等。城市基础数据仓库的应用是对公共卫生安全应急管理系统的资源支持。

应用服务层由面向事件的数据共享与交换平台、面向事件的gis(geographicalinformationsystem)应急响应服务平台和专业应用分析子系统三个功能子层组成。数据共享与交换平台是系统各子系统实现集成的关键和基础,它以灵活的方式与数据仓库和数据管理系统连接,为各业务子系统提供基本的数据组织形式,并设有系统与其他应用系统对接的公共数据接口。

gis应急响应服务平台实现城市公共卫生突发事件应急管理过程中所需的各种基础及平台支撑,能为各业务子系统提供通用的功能模块,还可以在其上方便地构建应用系统。该平台本身具有强大的空间分析功能,并能把各业务子系统的分析结果展示出来。缓冲区分析、网络分析、dem(digitalelevationmode1)分析、叠置分析等属于此层。

专业应用分析子系统在继承gis通用功能层的基础上,针对城市公共卫生应急管理和决策需求,开发出多种专业应用模块。其中知识管理和决策支持系统实现知识库和模型库的管理,并把相应的知识和规则运用到信息采集、信息管理、监测与预警、分析与预测、指挥调度等系统中;突发事件分析与预测系统针对事件特点和应急管理需求对卫生数据进行多种分析,并根据历史经验及专家知识对相关突发事件的危害程度进行仿真模拟和预测,为控制事件发生提供辅助决策;突发事件监测与预警系统根据事先定义好的逻辑关系定期扫描检查卫生数据仓库,对发现的异常现象发出预警;突发事件应急调度系统通过gis应急响应服务平台实现跨部门分散资源的统一调度;公共卫生信息系统主要向公众公布已经或正在发生的公共卫生事件的各类信息。

用户层主要将下层数据的分析结果以友好直观的方式反馈给各个不同需求层次的用户。整个系统从下到上互为基础,互相作用。

3系统实现的关键技术

3.1利用数据仓库技术进行数据中心建设

城市公共卫生安全应急管理系统需要对分散在各部门异构系统中的卫生数据进行集成分析,但由于各异构系统的分散性、数据类型的不一致性,以及一些历史数据的离线等问题,使目前这种以事务处理为主体的数据环境难以满足公共卫生安全应急管理系统对数据的分析要求,因此网络环境下的城市应急管理系统需要建立独立于应用的数据环境和相应的技术支持。数据仓库是一种面向数据应用的数据管理技术,它提供集成化、历史化的数据管理功能,支持综合性的数据分析。对城市公共卫生安全应急管理系统来说,数据仓库可为公共卫生事件的监测与预警、分析与预测、决策支持等子系统对数据的分析与处理创造良好的条件。

城市公共卫生安全应急管理系统数据仓库的创建过程遵循以下步骤:首先从各分布数据源系统中抽取有用的公共卫生数据到数据准备区(如图2),然后对数据准备区中的数据进行清洗、转换,并通过元数据映射后装入数据仓库,再根据公共卫生安全应急管理的具体需要建立专业数据集市,其结果由前端各专业应用子系统经过多种分析后展现。

3.2利用中间件技术进行系统应用集成

城市公共卫生安全应急管理系统要在不同网络产品、硬件平台、网络协议等组成的异构环境中运行,同时还需支持多种应用软件和管理多种应用系统。因此系统内部各软、硬件平台之间、系统与其他电子政务系统之间要有可靠和高效的信息传递与数据转换技术支持。中间件(如图3)是基于分布式处理技术的一类软件,它介于应用软件和系统软件之间,既能解决客户与服务器方的互联,又能实现不同技术组件之间的集成。

公共卫生安全应急管理系统的应用集成分为系统内部服务集成和系统外部服务集成,它们因功能不同对中间件的要求也不同。内部服务集成需要整合长期形成的大量遗留系统,共享不同平台和异构数据库间的数据资源;外部服务集成要求系统能自动检索到其他电子政务系统提供的相关服务,以构成更为广泛的公共卫生安全应急管理网络。考虑城市已有公共卫生信息管理系统、软硬件支持台的特点,及将来系统扩展和兼容等因素,在城市公共卫生安全应急管理系统实现过程中,将j2ee、webservices、xml信息交换中间件集成应用。其中j2ee标准用来解决服务器端应用间跨平台、数据异构的集成及数据挖掘任务;webservices用于系统的信息与获取;信息交换中间件在内外集成系统之间起到信息及功能的桥接作用。

3.3利用地理信息系统技术进行可视化显示

公共卫生事件不仅具有自身的属性特征,更具有空[5]间分布特点。基于地理信息系统技术的公共卫生安全应急管理系统是gis和其他各功能子系统的无缝集成,是地图和空间分析在公共卫生安全应急管理中的具体应用。gis强大的空间分析功能(如缓冲区分析、叠置分析、路径分析、网络分析等)以其可视化、实时化、动态化等直观的表现形式可广泛应用于隔离区设置(以传染病为例)、疫区定位、疫情显示、空问传播分析等方面,为管理部门迅速了解疫情传播态势,进行应急预案生成、卫生资源配置等提供实施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