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乡镇集体经济发展计划十篇乡镇集体经济发展计划十篇

乡镇集体经济发展计划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6:12:15

乡镇集体经济发展计划篇1

关键词:新型乡镇;规划;建设

中图分类号:F29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0)21-0030-01

1前言

2008年5月,我市启动了新型乡镇建设试点,依托现有的14个省级经济开发区和工业园区,推行“镇区合一”。力争到2015年,将试点乡镇建成产业发达、民生殷实、设施完善的现代化乡镇。“这项改革对化解济宁当前经济社会发展的一系列矛盾、探索城乡一体化新思路意义重大”。新型乡镇将成为统筹城乡发展的样板区、新型工业化与城镇化互促共进的试验区、新农村建设的示范区。中共中央研究室经济局副局长白津夫认为:“济宁新型乡镇建设抓住了地区经济发展的关键点,抓住了深化行政体制改革的关键点,抓住了新农村建设的关键点,对于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的新格局具有重要意义”。

2正确认识新型乡镇建设试点是一项开创性的工作

认识新型乡镇面临的现实新课题、新情况、新矛盾,必须选准主攻方向,把握关键环节,创新推进思路,落实得力举措,我们研究确定了主要集中在四个方面下功夫、求突破。一是在统筹城乡发展上求突破。统筹城乡产业布局,提高工业在农村经济发展中的贡献份额,拉长延伸现代农业产业链条。二在体制机制改革创新上求突破。遵循“精简、统一、效能”原则,探索建立机构与职能相匹配、责权统一、人事相宜、规范高效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三在做大做强园区经济上求突破。把园区经济作为新型乡镇最大的项目来办,把招商引资作为园区发展的第一要务来抓,提高园区的经济总量、规模档次、项目密度、产出效益和带动能力。四在协调推进新农村建设上求突破。结合镇村规划完善和村庄整理,抓紧推出小康村新型住宅设计样图,合理布局、率先建设一批设施完善、环境优美、管理有序、服务到位的农民群众集中居住区。

3规划是龙头,没有规划就没有好发展

根据《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和我市新型乡镇试点座谈会的会议精神,新型乡镇规划建设的问题摆在了面前。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孙守刚在全市新型乡镇建设试点座谈会上指出:镇村统筹发展规划要加快编修,新型乡镇必须把镇村统筹规划编修作为当务之急、头等大事,一体规划,统一编修,一步到位,使规划覆盖到每一寸土地,一张规划蓝图管到底,防止盲目发展,无序建设。市规划部门尽快帮助新型乡镇拿出一个高水平的规划。

由于发展的条件、发展的环境、发展的要求发生了重大的变化,原有乡镇和工业园区不是乡镇和工业园区的简单复制叠加,要按照新型乡镇的意见和实施原则,与全市工业化进程相一致、与城市化发展相一致、与长期持续的生态发展相一致的要求,坚持与资源利用、环境保护长远目标相协调的可持续发展原则,以前瞻的、科学的发展眼光,突出功能定位,长远规划,分步实施,配套完善,促其真正形成济宁市的新的增长板块。

4规划重点

借鉴新兖镇“新型乡镇要突破乡镇思维,树立大开发区意识;突破小民营思维,树立大产业意识;突破小村庄思维,树立大社区意识,争当全能冠军”的发展经验,有前瞻性的做好新型乡镇规划。以和城市总体规划修编土地利用为契机,把更本县市区多的工业用地指标集中到新型乡镇区域,切实把交通、土地、水、原材料、信息、劳动力、物流资源等生产要素集中。

4.1坚持规划先行,加快平台建设

开发区要科学定位,超前规划。各县、市、区要按照“合理布局、资本集中、用地集约、产业集聚”的要求,整合发展要素资源,科学编制开发区建设总体规划、产业规划和各专业规划,完善产业布局和功能分区,在规划指导下,实施基础设施和项目建设。凡没有总体规划及相应控制性规划的,2009年上半年必须完成规划编制工作。根据发展需要确需扩区的,可利用符合规划的现有建设用地扩区。

4.2培植特色产业,以大项目、大企业引擎开放型乡镇建设

项目是企业发展的血液,企业是乡镇建设的活力。要切实把园区产业的发展与“十一五”发展规划、与县市区域经济发展、现有产业发展基础、新农村建设有机结合起来,注重产业集聚,培育产业集群,积极培育发展骨干龙头企业,打出园区凭牌效应。科学规划产业结构,提高科技含量,延长产业链条,努力形成各园区“一业为主,一区多园”的地方特色,促进民营企业向产业集聚化、企业集群化方向发展,形成一批以优势产业群为主体的特色园区。新兖镇今年已完成投资2亿元,实施了汶邹路和济微路改造,集中统一供水、电网改造等基础设施建设工程;注册2000万元,成立了山东兴兖投资发展有限公司,利用市场化手段融集园区基础设施建设资金。基础设施水平上去了,发展环境优化了,大项目也跟随而进。

4.3整合资源,集约土地利用

在规划新型乡镇时,要尽量依托原有的镇和园区的工业集聚地,充分利用原有的基础设施,做到物尽其用,降低建设成本。对已建规模偏小、基础设施不配套、布局不合理的乡镇园区,要逐步与省级经济开发区(工业园区)整合,形成功能较齐全、辐射能力更强的开发区。新型乡镇的工业企业应当全部进入级经济开发区(工业园区)生产,之外符合规划要求的现有乡镇工业企业,要充分利用开发区的扶持政策,通过腾地拆迁等方式,逐步集中到开发区的标准厂房内,促其在开发区内发展壮大。通过调整工业布局,集聚优势资源,建好、用好开发区标准厂房,提高开发区单位土地面积投资额,节约土地资源,开发区吸引力、影响力和综合竞争力。

4.4创新发展空间,探索土地管理使用新路子

在城市总体规划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时,充分考虑新型乡镇建设发展的用地需求,建设用地规划指标和年度新增计划适当向新型乡镇倾斜。新型乡镇规划区内通过搬迁改造建设集中居住区腾出的土地,积极申报置换为建设用地,用于园区项目建设。规划区以外撤村建居、合村并点腾出的土地,按照耕地总量占补平衡的要求,一部分等量复垦为耕地,其余部分可转换为建设用地。对新型乡镇范围内的土地开发整理项目,优先立项并给予资金扶持。积极推进土地承包经营权通过租赁、转让、转包、入股等形式依法合理有序流转,引导支持从事二三产业的农民放弃宅基地、放弃土地承包经营权向城镇转移,促进土地向种养大户、农民合作组织、农业龙头企业和优势产业集中,鼓励发展农业公司、合作农场等规模经营。新兖镇通过村企共建、中心村建设等方式,将全镇51个村(62个自然村)整合为马青乐园、太阳花园、寨子中心村、金村、泗庄五大万人社区。通过村庄整合和社区建设,预计可节约土地近8000亩,既整合了土地资源,又提高了村民的人居环境,使老百姓共享新型乡镇建设的成果。

4.5加快镇区综合开发

新型乡镇规划区范围内不再审批单家独院武住宅,引导农民在规划区内按规划统一建设公寓武新居。鼓励城建开发企业到新型乡镇投资建设住宅小区,住宅小区内的拆迁安置、迁村并点安置和羟济适用住房用地以及基础设施配套和公用事业用地,统一征为国有土地并按划拨方式处置,剩余土地可按出让方武处置。上述住宅小区内的房屋,可按有关规定办理城市房屋、土地权属证书。城建综合开发中的行政性收费全部免除,事业性收费减半征收。对成片开发的居民住宅建设,参照执行经济适用住房建设的政策。鼓励农民自愿退出原宅基地,在镇驻地购买商品房居住。

4.6完善基础设施

按照城镇化标准和统筹兼顾、统一规划、适度超前的要求,加快建设与新型乡镇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基础设施。建设和完善镇村道路和公交、供水、供气、供暖、电力、通讯以及污水、垃圾处理等设施。放宽对民间资本投资城镇基础设施、公用设施的限制,实现新型乡镇建设投资主体多元化、项目经营企业化、设施享用市场化。

综合运用税收、补贴、参股、贴息、担保等手段,鼓励以公有民营、民办公助、股份制和农民自愿筹资等多种形式投资参与新型乡镇基础设施、公共设施及功能区的建设和运营。鼓励以股份制、合资、独资等形式成立专业公司,以政府特许经营方式承包市政维护、污染治理、环卫清扫、垃圾收集运输、绿化养护等任务。

4.7推进社会事业发展

加大对新型乡镇社会事业发展的投入,建设和完善“一校(职业技术培训中心或重点高中)、二院(卫生院和敬老院)、五中心(文化体育中心、科技推广服务中心、计划生育服务中心、劳动社会保障服务中心和民事调解中心)“等设施的规划建设,有效解决农村社会事业资源短缺问题,发挥新型乡镇的农村公共服务平台作用。

乡镇集体经济发展计划篇2

第一条为加强村庄、集镇的规划建设管理,改善村庄、集镇的生产、生活环境,促进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制定和实施村庄、集镇规划,在村庄、集镇规划区内进行居民住宅、乡(镇)村企业、乡(镇)村公共设施和公益事业等的建设,必须遵守本条例。但是,国家征用集体所有的土地进行的建设除外。

在城市规划区的村庄、集镇规划的制定和实施,依照城市规划法及其实施条例执行。

第三条本条例所称村庄,是指农村村民居住和从事各种生产的聚居点。

本条例所称集镇,是指乡、民族乡人民政府所在地和经县级人民政府确认由集市发展而成的作为农村一定区域经济、文化和生活服务中心的非建制镇。

本条例所称村庄、集镇规划区,是指村庄、集镇建成区和因村庄、集镇建设及发展需要实行规划控制的区域。村庄、集镇规划区的具体范围,在村庄、集镇总体规划中划定。

第四条村庄、集镇规划建设管理,应当坚持合理布局、节约用地的原则,全面规划,正确引导,依靠群众,自力更生,因地制宜,量力而行,逐步建设,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统一。

第五条地处洪涝、地震、台风、滑坡等自然灾害易发地区的村庄和集镇,应当按照国家和地方的有关规定,在村庄、集镇总体规划中制定防灾措施。

第六条国务院建设行政主管部门主管全国的村庄、集镇规划建设管理工作。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建设行政主管部门主管本行政区域的村庄、集镇规划建设管理工作。

乡级人民政府负责本行政区域的村庄、集镇规划建设管理工作。

第七条国家鼓励村庄、集镇规划建设管理的科学研究,推广先进技术,提倡在村庄和集镇建设中,结合当地特点,采用新工艺、新材料、新结构。

第二章村庄和集镇规划的制定

第八条村庄、集镇规划由乡级人民政府负责组织编制,并监督实施。

第九条村庄、集镇规划的编制,应当遵循下列原则:

(一)根据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结合当地经济发展的现状和要求,以及自然环境、资源条件和历史情况等,统筹兼顾,综合部署村庄和集镇的各项建设;

(二)处理好近期建设与远景发展、改造与新建的关系,使村庄、集镇的性质和建设的规模、速度和标准,同经济发展和农民生活水平相适应;

(三)合理用地,节约用地,各项建设应当相对集中,充分利用原有建设用地,新建、扩建工程及住宅应当尽量不占用耕地和林地;

(四)有利生产,方便生活,合理安排住宅、乡(镇)村企业、乡(镇)村公共设施和公益事业等的建设布局,促进农村各项事业协调发展,并适当留有发展余地;

(五)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防治污染和其他公害,加强绿化和村容镇貌、环境卫生建设。

第十条村庄、集镇规划的编制,应当以县域规划、农业区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为依据,并同有关部门的专业规划相协调。

县级人民政府组织编制县域规划,应当包括村庄、集镇建设体系规划。

第十一条编制村庄、集镇规划,一般分为村庄、集镇总体规划和村庄、集镇建设规划两个阶段进行。

第十二条村庄、集镇总体规划是,是乡级行政区域内村庄和集镇布点规划及相应的各项建设的整体部署。

村庄、集镇总体规划的主要内容包括:乡级行政区域的村庄、集镇布点,村庄和集镇的位置、性质、规模和发展方向,村庄和集镇的交通、供水、供电、邮电、商业、绿化等生产和生活服务设施的配置。

第十三条村庄、集镇建设规划,应当在村庄、集镇总体规划指导下,具体安排村庄、集镇的各项建设。

集镇建设规划的主要内容包括:住宅、乡(镇)村企业、乡(镇)村公共设施、公益事业等各项建设的用地布局、用地规模,有关的技术经济指标,近期建设工程以及重点地段建设具体安排。

村庄建设规划的主要内容,可以根据本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参照集镇建设规划的编制内容,主要对住宅和供水、供电、道路、绿化、环境卫生以及生产配套设施作出具体安排。

第十四条村庄、集镇总体规划和集镇建设规划,须经乡级人民代表大会审查同意,由乡级人民政府报县级人民政府批准。

村庄建设规划,须经村民会议讨论同意,由乡级人民政府报县级人民政府批准。

第十五条根据社会经济发展需要,依照本条例第十四条的规定,经乡级人民代表大会或者村民会议同意,乡级人民政府可以对村庄、集镇规划进行局部调整,并报县级人民政府备案。涉及村庄、集镇的性质、规模、发展方向和总体布局重大变更的,依照本条例第十四条规定的程序办理。

第十六条村庄、集镇规划期限,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根本地区实际情况规定。

第十七条村庄、集镇规划经批准后,由乡级人民政府公布。

第三章村庄和集镇规划的实施

第十八条农村村民在村庄,集镇规划区内建住宅的,应当先向村集体经济组织或者村民委员会提出建房申请,经村民会议讨论通过后,按照下列审批程序办理:

(一)需要使用耕地的,经乡镇人民政府审核、县级人民政府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审查同意并出具选址意见书后,方可依照《土地管理法》向县级人民政府土地管理部门申请用地,经县级人民政府批准后,由县级人民政府土地管理部门划拨土地;

(二)使用原有宅基地、村内空闲地和其他土地的,由乡级人民政府根据村庄、集镇规划和土地利用规划批准。

城镇非农业户口居民在村庄、集镇规划区内需要使用集体所有的土地建住宅的,应当经其所在单位或者居民委员会同意后,依照前款第(一)项规定的审批程序办理。

回原籍村庄、集镇落户的职工、退伍军人和离休、退休干部以及回乡定居的华侨、港澳台同胞,在村庄、集镇规划区内需要使用集体所有的土地建住宅的,依照本条第一款第(一)项规定的审批程序办理。

第十九条兴建乡(镇)村企业,必须持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批准的设计任务书或者其他批准文件,向县级人民政府建设行政主管部门申请选址定点,县级人民政府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审查同意并出具选址意见书后,建设单位方可依法向县级人民政府土地管理部门申请用地,经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批准后,由土地管理部门划拨土地。

第二十条乡(镇)村公共设施、公益事业建设,须经乡级人民政府审核、县级人民政府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审查同意并出具选址意见书后,建设单位方可依法向县级人民政府土地管理部门申请用地,经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批准后,由土地管理部门划拨土地。

第四章村庄和集镇建设的设计、施工管理

第二十一条在村庄、集镇规划区内、凡建筑跨度、跨径或者高度超出规事实上范围的乡(镇)村企业、乡(镇)村公共设施和公益事业的建筑工程,以及二层(含二层)以上的住宅,必须由取得相应的设计资质证书的单位进行设计,或者选用通用设计、标准设计。

跨度、跨径和高度的限定,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或者其授权的部门规门。

第二十二条建设设计应当贯彻适用、经济、安全和美观的原则,符合国家和地方有关节约资源、抗御灾害的规定,保持地方特色和民族风格,并注意与周围环境相协调。

农村居民住宅设计应当符合紧凑、合理、卫生和安全的要求。

第二十三条承担村庄、集镇规划区内建筑工程施工任务的单位,必须具有相应的施工资质等级证书或者资质审查证书,并按照规定的经营范围承担施工任务。

在村庄、集镇规划内从事建筑施工的个体工匠,除承担房屋修缮外,须按有关规定办理施工资质审批手续。

第二十四条施工单位应当按照设计图纸施工。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擅自修改设计图纸;确需修改的,须经原设计单位同意,并出具变更设计通知单或者图纸。

第二十五条施工单位应当确保施工质量,按照有关的技术规定施工,不得使用不符合工程质量的建筑材料和建设构件。

第二十六条乡(镇)村企业、乡(镇村公共设施、公益事业等建设,在开工前,建设单位和个人应当向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提出开工申请,经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对设计、施工条件予以审查批准后,方可开工。

农村居民住宅建设开工的审批程序,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规定。

第二十七条县级人民政府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对村庄、集镇建设的施工质量进行监督检查。村庄、集镇的建设工程竣工后,应当按照国家的有关规定,经有关部门竣工验收合格后,方可交付使用。

第五章房屋、公共设施、村容镇貌和环境卫生管理

第二十八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加强对村庄、集镇房屋的产权、产籍的管理,依法保护房屋所有人对房屋的所有权。具体办法由国务院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制定。

第二十九条任何单位和个人都应当遵守国家和地方有关村庄、集镇的房屋、公共设施的管理规定,保证房屋的作用安全和公共设施的正常使用,不得破坏或者损毁村庄、集镇的道路、桥梁、供水、排水、供电、邮电、绿化等设施。

第三十条从集镇收取的城市维护建设税,应当用于集镇公共设施的维护和建设,不得挪作他用。

第三十一条乡级人民政府应当采取措施,保护村庄、集镇饮用水源;有条件的地方,可以集中供水,使水质逐步达到国家规定的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

第三十二条未经乡镇人民政府批准,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擅自在村庄、集镇规划区的街道、广场、市场和车站等场所修建临时建筑物、构筑物和其他设施。

第三十三条任何单位和个人都应当维护村容镇貌和环境卫生,妥善处理粪堆、垃圾堆、柴草堆,养护树木花草,美化环境。

第三十四条任何单位和个人都有义务保护村庄、集镇内的文物古迹、古树名木和风景名胜、军事设施、防汛设施,以及国家邮电、通信、输变电、输油管道等设施,不得损坏。

第三十五条乡级人民政府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对村庄、集镇建设中形成的具有保存价值的文件、图纸、资料等及时整理归档。

第六章罚则

第三十六条在村庄、集镇规划区内,未按规划审批程序批准而取得建设用地批准文件,占用土地的批准文件无效,占用的土地由乡级以上人民政府责令退回。

第三十七条在村庄、集镇规划区内,未按规划审批程序批准或者违反规划的规定进行建设,严重影响村庄、集镇规划的,由县级人民政府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责令停止建设,限期拆除或者没收违法建筑物、构筑物和其他设施;影响村庄、集镇规划,尚可采取改正措施的,由县级人民政府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责令限期改正,处以罚款。

农村居民未经批准或者违反规划的规定建住宅的,乡级人民政府可以依照前款规定处罚。

第三十八条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县级人民政府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责令停止设计或者施工、限期改正,并可处以罚款:

(一)未取得设计资质证书承担建筑跨度、跨径和高度超出规定范围的工程以及二层以上住宅的设计任务或者未按设计资质证书规定的经营范围,承担设地任务的;

(二)未取得施工资质等级证书或者资质审查证书或者未按规定的经营范围,承担施工任务的;

(三)不按有关技术规定施工或者使用不符合工程质量要求的建筑材料和建筑构件的;

(四)未按设计图纸施工或者擅自修改设计图纸的。

取得设计或者施工资质证书的勘察设计、施工单位,为无证单位提供资质证书,超过规定的经营范围,承担设计、施工任务或者设计、施工的质量不符合要求,情节严重的,由原发证机关吊销设计或者施工的资质证书。

第三十九条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乡级人民政府责令停止侵害,可以处以罚款;造成损失的,并应当赔偿:

(一)损坏村庄和集镇的房屋、公共设施的;

(二)乱堆粪便、垃圾、柴草,破坏村容镇貌和环境卫生的。

第四十条擅自在村庄、集镇规划区内的街道、广场、市场和车站等场所修建临时建筑物、构筑物和其他设施的,由乡级人民政府责令限期拆除,并可处以罚款。

第四十一条损坏村庄、集镇内的文物古迹、古村名木和风景名胜、军事设施、防汛设施,以及国家邮电、通信、输变电、输油管道等设施的,依照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处罚。

第四十二条违反本条例,构成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依照治安管理处罚条例的规定处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四十三条村庄、集镇建设管理人员、、的,由所在单位或者上级主管部门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四十四条当事人对行政处罚决定不服的,可以自接到处罚决定通知之日起十五日内,向作出处罚决定机关的上一级机关申请复议;对复议决定不服的,可以自接到复议决定之日起十五日内,向人民法院提讼。当事人也可以自接到处罚决定通知之日起十五日内,直接向人民法院。当事人逾期不申请复议,也不向人民法院提讼,又不履行处罚决定的,作出处罚决定的机关可以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或者依法强制执行。

第七章附则

第四十五条未设镇建制国营农场场部、国营林场场部及其基层居民点的规划建设管理,分别由国营农场、国营林场主管部门负责,参照本条例执行。

第四十六条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可以根据本条例制定实施办法。

乡镇集体经济发展计划篇3

1以人为本设计理念在城乡规划中的价值以及要求

1.1以人为本设计理念在城乡规划中应用价值

①在城市规划设计中坚持“以人为本”基本原则,能够将现代正确的发展理念融入到城乡建设过程中,并且在城乡发展过程中能够有效去除出现的弊病问题,促进城乡的良好的状态下稳步发展;②在城乡规划设计过程中遵循“以人为本”设计理念,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增强城乡建设的实效性以及合理性,对于建立包容性的城乡发展模式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1.2在城乡规划设计过程中坚持以人为本设计理念内在要求

城乡规划设计是现代城市建设发展中最基础的条件。由于在城乡建设过程中涉及到多个方面的内容,包括政治、经济以及文化等等。因此,在进行城乡规划设计过程中在注重城乡经济发展的基础上,必须要建立“以人为本”设计理念,为人们的生存以及发展创造出良好的环境。下面我们将从四个方面对城市规划设计坚持以人为本发展理念的内在要求进行阐述:(1)坚持发展与公平共享的发展原则。“以人为本”发展理念不仅是中国共产党的执政理念以及根本宗旨所在,而且也是我们国家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内容。在城乡规划设计过程中坚持“以人为本”发展理念是确保城乡建设以及规划合理性的根本保障。在城乡建设规划过程中,必须要对人口流动问题进行合理引导,重点推动农村转为市民化,从而才能在一定程度上实现城镇常住人口全覆盖,使得城乡居民能够共享城镇化建设成果。(2)坚持就业优先以及产业支撑发展原则。“以人为本”在城乡规划设计过程中需要坚持“四化同步”基本原则。所谓的“四化同步”主要指的是工业化、农业现代化、信息化以及城镇化。在产业结构支撑的作用下,推动工业化以及城镇化发展的进程,实现信息有效的交流与互动,同时也能在一定程度上促进农业现代化与城镇化能够协调发展。除此之外,合理的发展服务业也能为城镇就业以及创业提供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农业现代化作为粮食储备以及农产品供给的核心内容所在,因此,在城乡发展规划过程中必须要采取合理的措施弥补农业现代化与服务业出现的短板问题。(3)坚持协调有序与因地制宜,发展原则。在城乡规划设计过程中若想能够有效地体现以人为本基本原则,在城乡建设过程中,必须要以当地的实际情况为主要的出发点,并且对各地区的发展基础和潜力以及资源与环境承载能力等因素进行综合考虑,优化城乡建设规模结构。从目前城乡发展状况上看,大多数城乡存在着人口大规模向大城市集中现象的出现,导致城乡发展不均衡发展问题,由此导致政治与生态、社会以及经济问题越来越严重,对此相关城乡发展规划设计人员必须要给予足够的重视。(4)集约高效、承载力强。城乡规划建设实质上主要解决环境与资源问题,并且城乡规划建设也是现代生态文明建设主要载体。环境保护以及资源节约作为我们国家城乡规划的主要内容,在进行城乡建设过程中必须要与城乡资源变化情况以及人口增长趋势进行有机结合,将精神文明建设融入到城乡规划设计中,使得城乡建设能够走向集约高效健康发展之路。

2城乡规划设计与建设体现以人为本的有效机制

2.1城镇化与工业化良性互动

从目前我们国家城镇化发展现状,并且借鉴其他国家先进的发展经验得出,在坚持“以人为本”城乡发展理念过程中必须要坚持以工业化为主要的发展动力,使得城镇化与工业化相互制约以及相互促进的发展关系。同时在城镇化发展必须要以充足的产业结构为主要的支撑,并且优化产业结构配置,从而才能在一定程度上促进城镇能够在健康的模式下发展。

2.2城镇化与信息化进行有机结合

随着科技的发展,我们国家各行各业逐步进入信息化发展模式,在城乡规划设计过程中坚持信息化发展原则,符合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信息化不仅能够提升城市规划设计质量,而且还能在一定程度上提成城乡建设的功能。除此之外,在城乡发展过程中融入信息化的发展理念,能够有效的推动网络城市、数字城市以及智慧城市建设步伐,在引进清洁型以及技术密集型工业的同时,推动城镇化发展进程。

2.3城乡统筹发展机制

规划与设计在城乡规划建设过程中坚持“以人为本”发展理念,必须要在城乡统筹发展机制完善的基础上,对城乡发展过程中各要素相互关系进行充分考虑。同时在城乡经济发展过程中,必须要加强城乡之间的互动以及交流,优化城乡各资源配置,降低城乡生产成本,并且政府相关部门也要充分的发挥出自身的职能作用,促进农村向城镇化发展转变的进程,带动农村经济发展,缩小城市与农村的经济发展差距。

2.4生态文明与城镇化融入发展机制

所谓的生态文明与城镇化融入发展机制实质上是在城乡规划设计过程中有效的处理好人与自然、人与子孙后代的可持续发展关系。具体可以从三个方面做起:①在城乡发展的的价值理念上,必须要遵从自然发展规律,构建出合理的城乡生态文明建设,提高广大城乡居民生态环保意识;②从社会实践角度讲,在进行城乡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必须要对生态资源进行有效的开发与利用,促进自然生态环境能够可持续发展;③在时间维度上,城镇化与生态文明作为动态历史发展进程,在城乡规划过程中必须要以长远的角度为主要的出发点,促进生态文明建设以及城乡发展能够协调发展。在城镇发展过程中融入生态文明的发展理念是不断认识、不断实践以及不断解决矛盾的一个发展过程,由于外部环境的不断变化会发生复杂性、多样化的城市发展矛盾,因此,在城市规划中要用历史发展的眼光充分的认识城镇发展的内涵所在。

3结语

综上所述,在城乡规划设计过程中有效的融入“以人为本”的基本原则,其能够在一定程度上缩小城乡经济发展差距的同时,还能促进人与自然生态环境和平共处,起到环境保护的目的。因此,在进行城乡建设过程中,相关规划设计人员必须以当地的实际情况为主要的出发点,融入科学合理的设计规划理念,促进城乡建设能够可持续发展。

作者:万韬

参考文献

[1]商丽娜.乡村景观在城乡规划设计中的意义[J].现代园艺,2016(08):74.

[2]缪恺.基于生态理念的城乡规划设计分析[J].建材与装饰,2016(11):117~118.

[3]谢小舟.漫谈土地规划设计与城乡综合改造[J].科学中国人,2016(12):210.

乡镇集体经济发展计划篇4

【关键词】小城镇;建设

党的十提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任务目标,其重点就是农村的全面小康,实现农村小康最现实最便捷的途径就是城镇化。小城镇上连城市,下连农村,处于城乡结合部,既是城市带动农村的前沿阵地,又是沟通城乡联系,促进城乡结合的桥梁和纽带,是城镇化的核心。因此建设和发展小城镇,对于促进农村经济的全面发展,加快农村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推进农村城镇化进程,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

1.目前小城镇建设存在的问题

1.1对小城镇规划重视程度不够,存在短期行为

有的小城镇规划定位不明确,特色不明显,与实际结合不密切,缺乏可操作性。有的小城镇没有制定详细规划,建设存在一定的盲目性。

1.2小城镇建设融资渠道不宽,进展缓慢

乡镇没有产业支撑,不能形成新的、大的经济增长点。乡镇受资金短缺的限制,基础设施配套迟缓,小城镇建设进展缓慢。

1.3政策落实不力

目前国家、省、市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扶持小城镇发展的优惠政策,小城镇发展已具备了良好的政策环境,但根本问题是落实不够,如资金政策、用地政策、户籍政策普遍落实不到位,这些问题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和制约了小城镇的发展。

1.4基础设施普遍不足

小城镇供水、排水、道路、绿化等基础设施不完善,功能不健全,滞后于小城镇的发展,满足不了经济发展的要求,满足不了群众的生产、生活需要。

2.加快小城镇建设的建议及对策

2.1科学编制小城镇建设规划

为了科学的指导小城镇建设,要根据小城镇建设的总体发展思路和地理位置、交通条件、非农产业发展程度、产业布局、人口状况、辐射带动力等因素,合理确定小城镇布局,科学编制和调整完善小城镇规划。编制规划一定要有超前意识和战略眼光,坚持高起点、高标准、高质量,在选择主导产业和确定发展规模时,要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用系统工程的方法对资源基础条件进行系统分析,综合论证。要以城镇为中心,全面合理安排乡镇企业、住宅、商业、交通、文化、市政设施等各项建设,使近期规划有较强的超前性,可操作性和控制性;远期规划要留有发展余地,增强规划的弹性和应变能力,克服只顾眼前、不顾长远的短期规划行为。同时,还要认真制定和完善详细规划、专业规划,使总体规划和详细规划相配套。任何一个建设项目,都要有详细规划作指导。

2.2小城镇建设要与乡镇企业发展相结合

乡镇企业是小城镇发展的重要条件,乡镇企业的发展直接影响着小城镇建设的速度,小城镇是乡镇企业生产活动的主要集聚基地,也是农副产品就近加工的最好基地,它具有交通方便、信息灵通、人才聚集、能源动力供应充足,原材料购进及产品运出便捷、生活环境优越等优势,不仅从事乡镇企业的人员聚集在小城镇上,而且带动从事第三产业的人员也向小城镇集中,使小城镇规模扩大,促进小城镇经济和乡镇企业不断壮大,使之从分散建设走向集中发展,推动乡镇企业转变增长方式,提高经济增长质量水平。乡镇企业建设要因地制宜,科学规划,通盘考虑,选择企业比较集中、交通便利、便于工业“三废”处理的区域,有条件的要考虑污水处理。要有计划的布局企业项目,引导村办企业和个体私营企业向小城镇集中,实现集中连片发展。改善对企业落户小城镇的“软件”服务,创造良好宽松的政策环境。要简化办事程序,落实优惠政策,提供社会化服务支持,不得实行歧视性政策,禁止向进镇企业乱收费、乱摊派、乱集资。使村办企业和个体工商业户乐意到小城镇中来。只要把小城镇建设与工业园区规划发展紧密结合起来,就能够推动经济发展的相对集中,吸引各方面的资金投入到小城镇建设中来,就能够依靠全社会的力量共同推行小城镇建设和经济发展,形成对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强有力的推动力,使小城镇发展成为充分展现当地经济优势和文化特色的中心。

2.3拓宽融资渠道,运用市场机制推进小城镇建设

小城镇建设的关键是投融资问题。没有资金,小城镇建设就是一句空话。如何才能筹到资金,需要解放思想,更新观念,以改革的精神、开放的境界和市场经济的观点研究小城镇建设中的投资问题。要针对各自不同的经济基础和现状特点,运用市场经济手段,积极探索适应市场经济体制的多元化、多渠道投资体制,吸引外资,启动民间投资,变一方投资为多方聚资。要开放市场,鼓励竞争,放开小城镇公益事业的投资和经营,按照“谁投资、谁经营、谁受益”的原则,鼓励单位、集体和个人参与小城镇建设,允许集体、个人投资兴办供排水、路、气、暖、通讯、娱乐以及市场、居民区等基础设施和公益事业。要认真学习借鉴城市建设经验及做法,用足用活现行政策,坚走以地生财、以地聚财、以地兴镇、综合开发、配套建设的路子。要大力推行土地有偿使用制度,通过招标、拍卖、租赁、出让、置换等方式,激发活力,使土地收益成为小城镇建设的主要资金来源之一。积极引导乡镇树立经营意识、市场意识,盘活用好存量资产,把小城镇建设作为产业来对待,走产业化发展的路子。对原来的小城镇道路、供水、供气、绿化等基础设施,可以通过出让、转让、招标、拍卖等手段盘活变现,收回资金投入用于基础设施建设。

乡镇集体经济发展计划篇5

关键词:新型城镇化;生态城市;城镇一体化;和谐;绿色;低碳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经济迅猛发展,社会、自然、经济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要求正确处理好三者之间的关系,构建和谐社会,而新型城镇化正是达到这一要求的主要途径之一。自2003年提出新型城镇化,我国就迈入了一段前所未有的新型城镇化建设阶段。多年来,党和政府在新型城镇化建设中始终强调“稳中求进”,坚持走“集约、智能、绿色、低碳”之路,融入生态文明理念,让人们在优美、和谐的自然环境中生活和工作,这对推动人类社会进步和社会经济发展有着巨大的作用,对生态城市的规划和实践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新型城镇化和生态城市的内涵

(一)新型城镇化

新型城镇化是以城乡统筹、城乡一体、产城互动、节约集约、生态宜居、和谐发展为基本特征的城镇化,是大中小城市、小城镇、新型农村社区协调发展、互促共进的城镇化。一方面强调“以人为本”,注重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的转变,另一方面坚持城乡“统筹发展”,通过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方式实现城乡经济一体化,从而消除城乡发展不均衡问题。其核心在于不易牺牲环境、农业等为代价,着眼于整体,覆盖农村,促进城乡之间的经济发展,实现共同富裕。可见,新型城镇化打破了行政区域限制,推动了各地区生产要素的自由流动,实现了资源优化配置,给社会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

(二)生态城市

从狭义上讲,生态城市就是按照生态理念和原则进行城市规划建设,建立和谐、健康、可持续发展的人们聚居环境。从广义上讲,是基于对社会、自然、经济三者之间关系的生态认识,按照生态学原则构建的社会、经济、自然协调发展的新型社会关系,是一种有效利用环境资源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方式和途径。而新型城镇化下的生态城市建设既包括狭义也包括广义上的,显然人们要为此不断努力和付出。在经济社会迅猛发展的推动下,我国进入了城市化发展的快速道,所谓的“城市病”问题日渐突出,遂提出了建立生态城市,这既是顺应城市发展规律的必然选择,也是推进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需求,意义重大。

二、新型城镇化下的生态城市规划设计

新型城镇化和生态城市虽有所不同,但二者之间有着必然联系,最终目标都是构建和谐社会、实现可持续发展。在新型城镇化的大背景下建设生态城市必然要有明确的定位、科学的规划设计,以及可靠的付诸实践活动,三者缺一不可。

(一)明确定位

确定城市定位时,主要考虑四个方面因素。第一,自然环境条件,即城市所在地区的自然环境及其周边的自然环境;第二,地理位置,是指城市所处的区域位置,如位于交通枢纽地带,一个区域的中心地区等;第三,城市的文化传承和历史渊源。我国是文化古国,现代城市不仅仅是经济的发展地,更承担着文化传承的重担。倘若一个城市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历史,在确定定位时就不得不考虑文化因素;第四,产业结构和经济基础。正所谓“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城市原有的产业结构和经济基础是其实现突飞猛进发展的基础。如处于东北老工业区的城市就要以工业建设为重点,同时考虑如何维护生态平衡、搞好环境污染治理工作,然后再看是否发展旅游、文化产业等。

(二)规划设计

生态城市规划不仅涉及城市功能设计,更要有人文设计、景观设计,既利于美化环境又能起到保护生态环境的作用。具体而言,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第一,“以人为本”,加快提高人口城镇化水平。经过多年建设,发现新型城镇化建设中的最大问题是农民市民化的速度低于城市化,说白了就是农民跟不上城镇的发展速度。面对这样情况,必须“以人为本”,全力解决城乡间的“分离”问题,加快实现城乡一体化。例如,统一社会福利、统一户籍、统一资源税收机制和分配机制等,让农民的生活水平逐步上升。虽然这一点目前很难实现,但它可能城镇化未来趋势之一。

第二,“城乡统筹”,全速促进城乡经济一体化发展。为了符合新型城镇化和生态城市发展,需要按照城乡基本特色进行合理规划,遵守相关的原则或要求,以此来拉近城乡之间的差距,维护生态环境。第一,保护地方特色;第二,乡村生产和生活要在地理空间上合理的混合存在;第三,尊重自然;第四,维护生态循环正常;第五,加快小城镇建设,以带动周边乡村经济发展。

第三,完善城镇功能,提高公共服务水平。加强城镇功能完善,统一布局城乡的基础设施,以降低公共服务上的差距,同时促进城镇化建a设由高耗能向低耗能转型,实现“低碳”发展。

第四,解决当前城市发展难题。一直以来,城市作为某一区域政治、经济、文化等活动的中心,既是各种利益的汇集点也是各种矛盾的集聚地。例如,城市空间拥挤、交通堵塞、生态环境遭到破坏等,这些问题都是城市快速与生态之间矛盾的反应。对此,要通过城乡统筹发展,生态城市建设,去很好地解决这些问题,构建一个社会与自然关系和谐的生活家园。

(三)建设实践

1、景观。将自然景观和城市建筑群完美结合起来,让城市充分生机活力。现代城市都是由各种建筑结构组成的,如果没有绿色的自然景观,生活在高楼林立中的人们将如同置身于沙漠一样。所以要适当在建筑、道路周围安置绿化带,种植乔木、灌木等植物,建设街心公园以发展园林式城市,既可以柔化城市建筑线条,又可以减少噪音、美化环境。

2、生态。建立可持续发展的资源支撑体系,以加强生态环境保护。例如,以节水、节地为中心构建资源节约型农业生产体系,以重效益、节能、节材为中心构建城市产业生产的生态化体系等。尤其要全力发展循环经济,在城镇化建设中逐步落实生态城市建设,并制定相关政策鼓励发展生态经济,切实建立环境治理与经济发展之间的联动。另外,促进城市交通规划建设,降低地理空间紧张。

三、结束语

总之,在新型城镇化中推进生态城市建设是一项长久而艰巨的任务,各方人员要不断为此付出努力,争取早日构建和谐家园,实现小康社会,还我们子孙后代一个优美、和谐、宜居的生活家园。■

参考文献

[1]颜丽杰,王国恩.城市规划行政的制约机制―――公众参与[J].规划师,2009(9):57-59.

[2]卢华翔,茅海容.从方法创新和制度创新[J].城市规划,2010(9):27-31.

[3]邱跃.深化改革,不断创新―――市规划委内部运行机制的调整[J].北京规划建设,2008.

乡镇集体经济发展计划篇6

【关键词】乡镇规划;问题;解决措施

中图分类号:tU982.29

引言:改革开放20余年,我省的社会经济得到了快速发展,城乡经济一体化也得益于乡镇企业的迅猛发展,小城镇在社会经济生活中的地位日益重要。加快小城镇发展,相对集中乡镇企业,发展农村社会经济,帮助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改善生活质量,提高农民素质,有利于扩大内需,拉动国民经济的快速增长。因此,小城镇是浙江城市化的基础,更是浙江城市化的突破点。充分认识小城镇发展的重要作用,对于加强小城镇规划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1.小城镇发展与城市化进程

小城镇作为广大农村的中心地,是连接城乡的一股重要纽带,也是我省协调城乡发展,实施城乡一体化战略的关键环节。我省乃至全中国的城市化道路都离不开小城镇的发展。在城市化进程中,农民进城是一个大趋势。然而目前,中国整体国民素质还比较低,而且地区差异相当大,城市化进程不仅是数量上的增加,更需要质的提升。大量农民一下涌入城市生活,必将破坏城市原有的社会秩序,打乱城市原有的生活习惯,改变城市原有的道德观念,从多方面对城市带来冲击。小城镇的发展起到了一种对低素质人口直接进入大中城市的截流作用,使中国城市最大可能地避免了在城市化的快速进程中由于人口整体素质低的国情对中国城市发展所产生的负面影响,为大中城市起到了“蓄水池”的作用。

2.乡镇发展的主要问题

2.1规划不够长远缺乏合理性

乡镇的发展离不开良好的规划,城镇规划应当有长远的战略目标,高屋建瓴,合理布局乡镇建设,避免具体过程中频繁变动。有些小城镇在发展过程中花费大量物力财力投入部分项目中去,然而过了几年,因为领导政策变动的原因,又陷入拆了再来的重复建设的浪费死局中去。例如规划在设置雨水管网、生活排污管道时,只想着眼前的利益,没有合理科学的设置给排水管道,导致雨季来临时路面大面积积水,既影响道路使用寿命,也给居民日常出行生活带来诸多不便,损害群众利益。

2.2乡镇建设水平低

部分建设水平较低的乡镇,由于缺乏必要的的基础设施和公用设施比如公路、电力等等,由于这样的乡镇不能有效的统筹资源,难以辐射乡镇经济,甚至还影响了乡镇经济活动的展开,造成乡镇居民生活水平差,缺乏有规模的乡镇消费,进而更加妨碍了基础设施的建设,陷入恶性循环。

2.3建设资金不足,融资渠道不畅

很多乡镇在飞速发展建设的同时,因为自身水平不够高,缺乏足够的资金,也没有通畅的融资渠道,便采取非常手段,通过行政手段压榨群众,违背了发展就是为了让群众过上更好日子的目的。盲目的出让土地,企图以土地换发展,既不科学也不可持续。

2.4地区分布不合理

我国乡镇地域分布东密西疏,具体来说,东南沿海地区乡镇发展较快,而西北部则较差,如果仅仅是按照行政区划和管辖范围而不是按照统一全面的规划发展的话,会更加加剧地区发展不均衡的问题,乡镇间发展差异大,不利于乡镇集约作用的发挥。应当按照实际情况,立足事实,尊重事实,合理地进行规划统筹。

2.5污染严重,缺乏可持续发展

小城镇的工业发展中,由于刚起步,生产规模小,为了降低成本不注重环保问题,导致环境污染愈演愈重。另一方面由于小城镇建设不够集中,分布不够合理,缺乏科学的长远规划,乡镇企业格局分散,导致污染企业难以管理、整治,不利于小城镇的可持续发展。

3.乡镇规划建设的建议

3.1科学的规划

乡镇规划建设因为涉及面广、影响力深远、耗资大等原因,所以在制定时应当特别重视,保证乡镇规划的高起点与高要求。在发展过程中,以科学可持续发展为第一要义,避免盲目扩张,依据当地的经济发展水平与自然地理条件,制定适宜的规划。乡镇规划时应当结合乡镇产业布局,将乡镇工业向工业园区集中,避免过于零散,不利于管理。在建设过程中,保留当地的特色,融实用、经济和美观于一体,自然景观和乡风民俗相统一,避免盲目跟风模仿,重复建设。保证制定出的规划扎根实际,可行易操作,促进当地经济可持续发展。科学引导农民集中居住,既节约用地也达到了集聚发展的目的,与此同时要把握适度集中的度,科学合理确定人口与用地规模,呈现全新的乡镇建设面貌。

3.2加强综合管理

建立健全完善的小城镇管理机制,强化相关执法人员的职能,明确其责任,增强管理部门的依法管理的能力。加强乡镇环境综合整治,明显改善乡镇环境;齐全乡镇各项设施的配置,在建筑项目的设计建设过程中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结合群众的的生产、生活环境,逐步提高群众的生活质量;加强法制建设,通过加大宣传等手段用法规和制度规范乡镇规划,使得乡镇规划管理更加法制化、规范化。通过增加规划审批手续程序,保证对民房的设计与施工建设的管理。

3.3突出地方特色

本地资源优势和条件是乡镇规划建设的无形财富,通过发展地区特色经济、培育支柱产业。利用工业的发展带动整个小城镇经济的发展,围绕产业发展的需求安排各项布局,地域特色还可以通过资源开发、旅游拉动等方法,将发展特色经济同建设特色乡镇有机的相结合,深度挖掘地方文化特色,高度重视街景设计,建造创新别致的建筑,打造充满文化气息的乡镇规划建设。应避免制订详规时出现雷同等现象,把握量力而行,分批建设,分段实施的原则,注重建筑风格的简洁、统一。

3.4加强乡镇的基础设施建设

基础设施的建设对城镇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也是是乡镇发展水平的重要表现方式,良好的基础设施可以吸引企业和人口等发展要素向城镇集中倾斜。应当就乡镇规划中的重要问题向群众征求意见,广泛的听取群众的建议,贯彻“自上而下,从下而上”的规划过程,逐步提高基础设施的水平以及公用设施服务的质量,改善城镇的建设环境与投资环境。

3.5完善小城镇社会保障制度

统一完善的社会保障管理制度可以是小城镇的发展更加稳健。避免小城镇的社会保障多头管理,将建设统一的社会保障管理机构提上日程,集中各部门的社会保障管理职能,并使之划归为统一的社会保障管理机构,避免政出多门,提高行政效率。与此同时注意相对应的监督机制的建立,构建适宜地方的保障机制。保证群众可以随时检查乡镇社保工作,并欢迎他们指导与监督。另一方面,由于我国小城镇社会经济的发展地区差异很大,因此,不能搞“一刀切”,应当逐步渐进地完成社会保障制度的改革,各小城镇应立足于自身的情况,结合实际来建立有地方特色的小城镇保障体制。

4.结束语

乡镇的规划建设与发展,要根据资源、区位、产业和经济结构特点、历史沿革和发展现状,立足优势资源,扬长避短,突出特色,培育发展主导产业,走以产业立镇之路,形成自己的发展优势。所以,正确认识和把握乡镇发展战略的精神,理清建设和发展乡镇的思路,正确分析和逐步解决发展中存在问题,对乡镇的健康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于小俸,罩永晖.基于临界分析论环境优美乡镇的环境规划――以常德市石门县子良乡为例[J].安徽农业科学,2009,7(15).

乡镇集体经济发展计划篇7

农村空心村综合整治按照“以耕为主、宜耕则耕、宜建则建”的原则,依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县域总体规划和新农村建设规划的具体要求,对农村宅基地实行“三统一”管理,切实盘活存量土地,增加有效耕地。针对我县农村普遍存在规划不科学、用地结构不合理、建新不拆旧、土地资源浪费严重等现象,积极引导农村人口向城镇、中心村集聚,进一步加快我县城市化建设步伐,不仅有利于山区沟壑边缘农民脱贫致富,也有利于解决地质灾害隐患区群众搬迁避险等民生问题。各乡镇、各部门要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高度出发,充分认识实施空心村治理工作对于合理利用土地资源、加快解决民生问题、推进县域经济社会科学、协调、持续发展的重要作用,全面部署,积极实施,切实做好辖区内空心村改造整治各项工作。

二、目标要求

各乡镇要牢固树立惜土如金的责任意识,要坚持科学规划,分步实施,每年整治空心村不少于200亩,力争在10—20年的时间内,逐步消除空心村,切实增加县域耕地面积。

三、基本原则

1、坚持农民自愿与政府推动相结合的原则。各乡镇要立足实际,深入研究,制定切实可行的工作方案,增强整治工作的科学性和指导性,在空心村整治项目申报前,要及时召开村民(代表)大会,广泛征求村民的意见,协调处理各方利益,着力消除工作阻力。要注重通过政策引导、项目推动、资金扶持等方法措施,充分调动群众的积极性,引导农民积极支持并自觉投身参与空心村整治活动。

2、坚持典型示范与全面推进相结合的原则。各乡镇要按照“抓点带面、示范引导、逐步实施、统筹推进”的方法,先摸清辖区内现有村庄和农村居民点的区位、规模、土地利用现状及分布情况,然后选择村组干部工作能力强、群众积极性高的村庄建立空心村整治示范点,合理确定数量、布局和规模,聚集力量,整和要素,先行试点,在试点成功的基础上,按照先易后难的工作思路,逐步实施,全面推开。

3、坚持因地制宜与集约用地相结合的原则。各乡镇要建立农村宅基地整理资源项目库,对原农村建设用地进行重新整合利用;对沟边废弃窑洞宅基要进行复垦整理还耕;对远离乡村道路的塬上闲置宅基(空闲地),要根据地形位置等因素,首先考虑复垦为耕地。如果要调剂为建设用地的,必须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并纳入年度土地利用计划管理,优先用于农村公益事业建设和新农村建设。

4、坚持集中整治与分散整治相结合的原则。各乡镇要统筹规划、科学实施,对集中连片、规模较大的空心村,由乡镇政府采取集中整治的方式组织实施。对相对分散、规模较小的空心村,由乡镇政府采取分散整治的方式,组织村组或有经济实力的团体和个人进行整治。在土地所有权归村级经济组织所有的前提下,坚持“谁整治、谁受益”的原则,是集体整治的,土地使用权归集体所有,是个人整治的,土地使用权归个人所有。

三、工作任务

1、严格执行“一户一宅、建新拆旧”的规定。要紧紧围绕“集约用地、规划建房、利于生产、方便生活”的要求,严格按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村庄建设规划,开展空心村整治工作。凡申请审批宅基地的农户,必须与所在乡镇签订建新拆旧协议,并将老宅基地退还村组集体,由村组集体统一安排使用;除合理分家析产外,不得采取隐瞒、变通、买卖等欺骗手段回避老屋拆除,拒退旧宅基地;坚决防止超面积占用宅基地和“一户多宅”现象。所有符合建房审批条件的农户必须安排在规定的规划区内建房。严禁农村集体宅基地非法买卖。

2、开展农村宅基地清理工作。村级集体经济组织要及时摸清村庄建设规划范围内的现有老屋、空闲宅基地的面积、数量、位置、使用权人等基本状况,分门别类提出清理意见,为宅基地收归村集体统一安排使用创造有利条件。列入空心村整治的村庄,可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向所在乡镇提出书面申请,由乡镇协调建设、规划、国土等职能部门进行指导、监督并联合执法,加大宅基地清理力度,确保空心村整治工程顺利实施。

3、推行宅基地“三统一”管理。农村集体宅基地“三统一”管理是指:根据国家法律法规的有关规定,村级集体经济组织全面有效行使集体土地使用权,把村内宅基地、空闲地收归集体统一管理、统一规划、统一安排使用的管理模式。村级集体经济组织可通过村民(代表)大会决议、村规民约等方法,适当调整现有土地承包关系,实施“三统一”管理。建立宅基地退出机制,对自愿拆除原有房屋,将空闲宅基地交还村集体或自愿放弃老宅基地而不再安排新宅基地的农户,均可给予一定的经济补偿。具体补偿标准根据受损大小由村级集体经济组织和村民协商确定,乡镇帮助做好指导工作。

4、加强土地复垦项目管理。要严把空心村宅基地整理项目“选址、论证、立项、实施、验收”关,项目选址要同时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县域总体规划和村庄建设规划。未编制村庄建设规划、不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一律不得立项。项目立项后,必须严格按规划设计和规范要求认真组织实施。

5、规范资金使用管理。县财政每年从国有土地出让收入中列入一部分资金作为空心村整治费用。各乡镇各部门也要积极向上争取资金,努力实施土地复垦、旧村改造和新农村建设工程。要加强资金管理,做到专款专用,不得挪、截留、挤占整治资金。

四、落实措施

1、加强组织领导,明确工作责任。县上成立由县政府分管领导任组长,发改、国土、规划、城建、财政等部门主要负责人和各乡镇乡镇长为成员的空心村整治领导小组,切实加强空心村整治工作的领导和协调。各乡镇、各部门也要结合自身实际,各司其责,通力合作,帮助解决整治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国土部门负责对项目的立项、规划及实施管理等业务指导和监督检查,并会同有关部门做好项目的竣工初验工作;建设规划部门帮助指导建设区块规划设计和住宅建设设计,负责空心村改造技术指导和监督检查验收;财政、审计等部门要加强对农村空心村整治资金筹集、使用情况的监督检查;农办要结合和谐生态村建设,加快整理进程;交通部门要及时安排通村公路项目,帮助解决村间道路的配套建设;各乡镇建立相应组织,保障项目顺利建设。

乡镇集体经济发展计划篇8

关键词:城乡统筹;资源型城市;转型;武安

中图分类号:F124.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码:

1、引言

统筹城乡发展,建立有利于改变城乡二元结构的体制机制,是党的十六大以来一直贯彻的“一号工程”,是贯彻落实十七大以及十六届三中全会精神的重要内容。对我国这样一个地域范围辽阔、人口数量巨大、发展严重不均衡的国度而言,城乡统筹工作需要加大探索和创新力度,成功的关键在于科学全面的分析城乡差异和地区差异及其内在原因。我国城乡差异主要体现在发展基础差异(家庭收入、社会保障、公共服务等)、社会模式差异、生活习俗方式差异等;与城乡差异相伴生的是地区差异,主要表现为发展阶段差异、资源禀赋差异、区位条件差异等。只有将城乡差异和地区差异结合起来共同研究分析,才能因地制宜、因时而异制定出适宜性的政策引导措施。

山区在我国占有重要的战略地位,全国约70%的人口生计依赖山区资源,80%以上的少数民族生活在山区,90%以上的国境线位于山区。山区具有70%的淡水资源,大量的矿产资源、生物资源和广袤的发展空间,蕴孕着巨大的发展潜力。近年来,部分山区依托丰富的资源普遍实现了较快发展,但是,这种发展是不均衡的。由于以资源为依托的工业经济见效快、利润高,导致各类生产要素主要向资源型工业经济集中,而农业经济由于受气候环境制约、发展周期长、利润相对较低等原因,吸纳到的生产要素极为有限,导致农业经济基础薄弱、发展较慢,工农业之间、城乡之间存在着较大差距,统筹城乡发展的任务非常艰巨。

武安市地处冀南大地,西倚巍巍太行,东望华北平原,全市地形复杂,低山、丘陵、盆地兼备,呈“五山半水三分田”格局,是典型的半山区资源型城市,是全国58个重点产煤县(市)和全国四大富铁矿基地之一。依托资源禀赋,形成了以冶金、煤焦、建材等骨干行业为主导的工业体系,特别是钢铁业已成为当地经济的主要支撑。2008年下半年以来,受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和钢铁产业兼并重组整合战略的实施,武安市的经济社会发生了深刻的变化。面对世界经济增速放缓,国家节能减排、淘汰落后产能等政策约束的日益加剧,以及自身发展的瓶颈,2010年武安市作为全省十个率先开展城乡总体规划的试点之一,先行先试,先后开展了“镇村体系规划”和“城乡总体规划”,探索出一条城乡统筹发展的新路子。

2、规划背景

2.1城市基本特征

2.1.1半山区地形,生态资源环境脆弱

土地资源丰富,但用地空间狭促,集聚度低。全市土地总面积1818平方公里,但用地空间狭促是山地城市共有的先天不足,城乡建设用地仅占全县总用地的17%,且采矿用地、村镇建设用地的面积大,以矿山、沙石坑为主的采矿用地占全市城乡建设用地的11.43%,村镇建设用地占全市城乡建设用地的48.31%。城乡建设用地集约利用水平低,全市人均城乡建设用地268.50平方米,远高于国家平均水平。

水资源匮乏,且水环境日趋恶化。武安市属于资源型缺水地区,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仅为全国平均数的15.14%,且地表水分布极为不均,严重的制约城市经济和生态环境的发展。近年来,武安市地下水一直处于超采状态,地下水的超量开采造成地下水位持续下降,引发了许多地质环境和生态问题。

地形的复杂性使得全市城乡发展极不平衡。东部盆地地区地势平坦,经济发达,居民生活水平较高;西部山区及丘陵地区,受坡度高差及水资源等自然条件制约,经济落后,农民生活条件艰苦。在资源条件短缺、人地关系恶化、环境质量下降的现实困境下,如何进行有效统筹,引导城乡空间合理拓展并优化区域生态格局,是规划亟需解决的问题。

2.1.2产业结构失衡,资源型产业比重过高

工业重型化。钢铁工业在全市产业结构中占据主导地位,对全市GDp的贡献率高达60%,钢铁主业从业人员占全市人口的10%。“一钢独大”的钢铁工业对于地区经济的发展发挥了决定性的作用,但这种主导地位是由大量输出原料型产品拉动的,高深加工产品输出较少,产业链条短,产业持续力不强。经过长期的开发利用,铁矿资源逐渐枯竭,目前全市外矿依存度近80%,焦煤完全依靠外购,水资源短缺加剧,且高耗能、高污染和资源性的产业结构带来的高消耗、大排放,使得资源支撑乏力、环境容量减小。随着国家钢铁产业政策的出台,节能减排降耗政策的深入实施,使钢铁产业发展面临的资源、环保压力逐步增大。

一、三产业发展滞后。城乡二元体制的分割造成了城市与农村经济水平的巨大差距,使得农业发展远远落后于工业。第三产业发展迟缓,增长速度滞后于第二产业,甚至低于经济平均增长速度,并且第三产业主要集中在商品市场等传统产业,信息服务、社会服务、金融保险、旅游等现代第三产业比重较低,且增长较缓慢。

2.1.3城镇化质量不高,“不完全城镇化”现象突出

2009年,武安市城镇化水平50.2%,较同期全国46.59%,河北省43.7%,分别高出3.61个百分点和6.5个百分点。但是,按照户籍农业人口统计,户籍农业人口占户籍总人口的86.4%,与50.2%的城镇化水平有36.2个百分点的差距,大约有28.3万左右的户籍农业人口被纳入城镇化范畴,城中村等“不完全城镇化”现象突出。

2.1.4设施配置分割,农村环境恶化

全市城乡设施空间配置分隔明显,农村设施建设严重滞后于城市。大部分村庄只是实现了给水、电力、电信等最基础的设施,多数村庄是各家打井自供水,水质水量难以保证,西南部山区174个村庄存在饮水困难,村民生活十分不便;公共服务设施除市区和镇(乡)政府驻地较为完善外,大部分村庄较缺乏;多数村庄环境较差,由于缺乏排水、垃圾收集处理等设施,生活污水、生活垃圾随意排放,大多都排入村边河沟和道路两旁。规划中,需要城乡全盘考虑,统筹布置公共服务设施和基础设施,促进城乡资源共享,保障社会公正公平。

2.2区域发展背景

2.2.1省内要求――城镇化率先发展区

河北省充分发挥环京津、环渤海的区位优势,把城市群作为推进城镇化的主体形态,以建设京津冀地区统筹协调发展的世界级城镇群为目标,构建环京津城市群、冀中南城市群和沿海城市带“两群一带”城镇化空间发展新格局。冀中南经济区被列为“十二五”时期实施的战略重点之一,武安被列入冀中南经济区“两圈、一区、一带、四轴”的率先发展区域格局。

2009年河北省出台的《河北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壮大中心城市促进城市群快速发展的意见(冀政[2009]115号)》明确提出“培育武安为邯郸西部区域次中心城市”。

2.2.2区域发展――邯郸都市圈与区域次中心城市

2009年河北省将邯郸县、峰峰矿区、永年县、磁县、成安县和肥乡县纳入邯郸中心城市统筹管理,实行“1+6”同城化管理模式,建设邯郸都市圈,要求邯郸进一步确立冀晋鲁豫接壤地区中心城市的地位。武安市虽不在“1+6”范围内,但是处于邯郸市东西向城镇发展轴和西部循环经济整合优化区内,是邯郸市的区域次中心城市,是邯郸市“西部整合”战略的重要空间载体。

图1邯郸都市圈规划示意图

3、总体思路

3.1一个主题:资源型城市转型

规划围绕“资源型城市转型”这个主题展开,以资源环境承载力为切入点,合理控制城乡发展规模和环境容量,寻求多样化的城镇化发展动力,构建多元的城镇职能结构,摆脱资源型单一动力机制对地方发展的限制。

3.2两条主线:科学发展、公平发展

规划以统筹城乡经济和社会事业发展为主要内容,由两条主线展开:一条是促进科学发展的发展主线,遵循市场经济的基本规律,强调政府的有效调节,进而形成生产要素在城乡之间自由流动的格局,主要包括加快城乡经济发展、完善城乡经济结构、增强城乡经济联系、优化城乡经济布局四个方面;另一条为实现和谐社会的公平主线,强调基于平等原则的更为主动的调节与引导,进而达到公共资源在城乡之间均衡配置的局面,主要包括加快城乡社会建设、促进城乡公平发展、合理分配城乡资源等方面。

3.3三大任务:经济社会发展方式转型升级、建设区域次中心城市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武安市要突破资源型结构的约束,实现城乡协调发展,需要推动非资源型产业的发展,实现经济社会发展方式的转型升级,提高城市的就业容量与城市对区域的辐射带动能力,建设区域次中心城市,解决“不完全城镇化”问题,最终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发展目标。

3.4四大理念:绿色、生态、转型、创新

规划围绕“绿色、生态、转型、创新”四大理念,突出优化空间布局、调整经济结构、提升城市功能、统筹城乡发展、保护生态环境五方面内容,实现绿色低碳发展。

3.5五大战略:绿色增长、开放协作、三化联动、城乡统筹、特色营造

规划中实施绿色增长战略,转变经济增长模式,积极构建经济社会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的发展模式;实施开放协作战略,主动参与区域经济循环,全面提升城市对区域的综合服务功能;实施三化联动战略,完善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农业现代化“三化”同步推进的政策措施;实施城乡统筹战略,统筹城乡发展,协调城乡基础设施建设,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实施特色营造战略,充分利用自然和历史文化资源,强化城市特色,提升城市品味。

3.6六个一体化:空间布局、交通、产业、劳动就业与社会保障、社会发展、基础设施

通过城乡统筹规划,最终实现城乡空间布局一体化、城乡交通设施一体化、城乡产业发展一体化、城乡劳动就业与社会保障一体化、城乡社会发展一体化、城乡基础设施发展一体化等六个一体化发展格局。

4、发展目标

在对武安市发展的宏观背景、基本特征、发展条件与趋势进行深入分析的基础上,总结借鉴国内外资源型城市转型发展成功经验,提出武安市城乡统筹发展的总体目标:落实国家新型城镇化战略,紧紧围绕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和建设区域次中心城市两大战略,抓住河北省加快推进城市化进程、壮大中心城市促进城市群快速发展、加快发展冀中南经济区三大机遇,突出统筹城乡发展、调整经济结构、优化空间布局、提升城市功能、保护生态环境五项内容,加速“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和城乡等值化”进程,实现“城镇化与资源转型发展协调同步”、“城镇化与新型工业化、农业现代化协调同步”、“城镇化与新农村建设协调同步”。

5、规划重点

规划紧紧围绕武安市地方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在宏观与微观两个层面提出了对应的解决策略与空间布局方案,突出全域指引与重点关注的结合。

5.1明确市域城镇化发展战略

规划从资源环境承载力入手,通过土地资源、水资源和生态环境承载力研究,合理控制城乡发展规模和环境容量。结合武安西部山区农业生产、居住条件、用地条件均较差的实际情况,提出“人口由西部山区向东部盆地区转移、建设用地由资源区向非资源区转移、产业由镇、乡、村向城区和工业聚集区转移”,统筹规划各类城乡建设用地与非建设用地,统筹安排各项设施。通过三个转移,实现“人口集中居住、产业集中布局、资源集中开采、农地集中经营、生态集中治理”,进而构建中心城区――中心镇――农村新型社区三级的城乡居民点新体系。

图2武安市域资源环境综合评价图

图3武安市域城乡空间总体布局图

5.2提出资源型产业转型方案

针对武安市“一钢独大”的产业特点,通过资源型产业转型分析专题研究报告,提出由“一钢独大”走向多元发展、构筑绿色产业体系的可持续发展思路。

围绕“传统优势产业升层级、战略性新兴产业成规模、现代服务业上水平、现代农业抓特色”,构建“一核五带”的产业空间结构,一核为主城区的综合服务核心,主要聚集行政服务、企业总部、现代服务业。五带指沿南澈又鼗工业带,沿北澈酉执农业带,青龙山山前新型工业带,西部山区生态旅游带,东部沿邯武快速路新兴产业带。

重点建设以新能源、新材料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现代装备制造业为主的武安工业园,以发展低碳循环产业为主的青龙山工业聚集区,以发展钢铁利用深加工、煤炭深加工、新材料产业和现代物流业为主的南澈庸ひ稻奂区和以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为主的邯武快速路新兴产业园。加强蔬菜基地、肉牛生产基地、小米种植基地、棉花种植基地、观光农业基地等特色农业基地建设。做大物流业,建设冀南地区最大的钢铁物流基地。提升旅游业,打造东太行山旅游度假胜地。繁荣商贸业,打造四省交界区域现代服务业发展高地。

图4武安市域城乡产业空间布局规划图

5.3统筹市域城乡空间布局

全市按照“核心带动、轴带发展、分区控制”的原则,构筑“一核、两带”的空间格局。将上团城乡、午汲镇、康二城镇、北安庄乡、武安镇、西土山乡等6个乡镇全部纳入中心城区,形成北至北澈樱南至南澈樱西至石林高速公路,东至永峰线的城镇发展核心区。依托邯沙公路和磁左公路两条区域交通走廊,构建南、北澈恿教醭钦蚍⒄勾。规划期末,全市形成1个中心城市、4个中心镇、16个一般乡镇、32个中心村、43个基层村的空间布局结构。

图5武安市域城乡空间发展结构规划图

5.4制定分区域差异化发展策略

针对武安市半山区的特殊地理环境,根据盆地区、丘陵区、山区等不同发展条件,综合考虑土地资源约束、生态保护约束、公共安全需要、城镇拓展需要,将全市划分为5个不同的规划地域单元,采用差异化的发展策略。

盆地区作为城镇化重点发展区,以中心城区为核心,辐射周边6个乡镇,重在拉大城市框架,加强产业和人口的集聚,重点建设武安工业园区、青龙山工业聚集区和邯武快速路新兴产业园区三大工业聚集区,各项设施配置实现共建共享。

丘陵区主要包括以矿山镇为中心的东北部地区和以磁山为中心的西南部地区,重点加快矿山镇、磁山镇两个中心镇和南澈庸ひ稻奂区建设,促进产业和人口的集聚,搞好生态环境建设,加强对荒山、废弃矿山和尾矿的生态治理和修复,电力、通信设施与全市联网统一布置,给水、排水、供热、燃气、环卫设施以各镇区为中心实施分散布置。

山区主要指西部太行山区,以环境保护、生态涵养和发展旅游业为主。积极调整产业结构,实施退耕还林、还草政策,搞好太行山绿化工程;逐步搬迁位于水源保护区、自然生态保护区、风景名胜核心区等生态敏感区的村庄和企业;依托京娘湖休闲度假中心,以山地自然生态旅游和文化观光为主题,形成“澈釉础惫家级旅游度假区。

5.5强化市域生态环境保护

规划以建设国家生态园林城市为目标,建立健全“城乡、山水、厂矿、园区”生态建设统一规划体系,构建“园成绿块、路成绿带、田城绿网、山成绿障、城成绿景”的大生态格局。

根据生态环境承载力空间分布状况,结合生态功能分区及各乡镇的实际,划定了四个生态环境重点建设区,并对各类地区设施不同的生态建设策略。

水源涵养保护区:保护和治理京娘湖水库及周边地区的水环境和青崖寨自然保护区建设工作,实施封山育林和造林绿化工程,提高森林资源的水源涵养功能。

水土流失治理区:按流域、分区域进行综合治理,深入开展植树造林、退耕还林和荒地绿化工程,大力发展防护林体系建设,营造大规模的水土保持林区、水源涵养林区等,改善生态环境。

城镇生态修复区:合理规划市区建设用地布局,正确处理农业用地和建设用地关系;加快城镇化建设进程,改善城镇生态环境,提高人居环境质量;提高污水处理厂、垃圾填埋厂等治污设施的利用率;加大城镇植树种草力度,提高城镇绿化覆盖率。

矿山生态恢复区:加强矿产资源开发管理和保护,制定矿产资源开发规划,做到矿产资源的有序、科学开采;加大矿山废弃地生态重建监管力度,确保废弃地及时得到生态恢复;对矿区合理规划布局,做好矿山水土保持工作;大力发展生态林、经济林,提高水源涵养、水土保持功能,抵御风沙危害,改善生态环境。

图6武安市域生态环境建设分区规划图

5.6分类指导居民点迁并整合

按照分类指导的原则,村庄重点向中心城区、乡镇人民政府所在地集中、向产业园区和大型工矿区集中、向交通便利的国省干道沿线集中、向经济条件好无安全隐患的大村集中,采取撤村改居、联片聚合、整体搬迁等调整策略,将148个位于城市或镇区规划用地范围内的村庄纳入城镇,15个地理位置相近、经济社会发展环境相同、村庄建设联片发展的村庄进行合并,337个存在严重生存环境问题的村庄搬迁至条件较好的地区,全市502个行政村整合成75个村庄,其中32个为经济条件好、能服务周边村庄的中心村。

5.7塑造山水城市特色

以太行山为背景,南澈印⒈澈印⒂翊河三条水系穿城而过,为武安市建设山水城市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景观资源。规划在保证南北澈有泻榘踩、城市安全和改善生态环境的同时,充分利用珍贵的自然景观资源,引山入城,引水入园,山、水、湖、城有机融合,塑造“三河碧水环绕穿城、四湖绿蕴交相辉映、五山葱林层峦叠翠”的山水城市特色。

5.8制定切实可行的行动计划

规划结合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在生态环境治理、绿色产业聚集、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市政基础设施建设、住房保障建设、新农村建设、新区建设、规划编制体系完善等八个方面,制定了详细的行动计划,确保规划的顺利实施。

6、结语

本文以武安市为研究对象,围绕“资源型城市转型”这一主题,从资源与环境承载力入手,在对城市发展条件深入分析的基础上,阐明了规划的总体思路和城乡统筹发展目标,并在统筹城乡发展、调整经济结构、优化空间布局、保护生态环境、突出城市特色等方面进行了重点论述,对处于转型发展期,我国广大资源型山区城市城乡统筹规划的方法进行了积极探索。

参考文献:

[1]汪光焘.城乡统筹规划从认识中国国情开始――论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J].《城市规划》,2012,(1).

[2]河北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武安市城乡总体规划(2011-2030年)[Z].2012.

[3]冯绻.山区的山地经济协同开发研究――以重庆市三峡库区为例[a].《地域研究与开发》,第29卷,第1期

[4]郭健.经济结构转型背景下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规划研究――以河北省武安市为例[C].转型与重构:2011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

[5]杨保军.从实践中探索城乡统筹规划之路[J].《中国建设信息》,2009,(7).

乡镇集体经济发展计划篇9

关键字:城乡一体化;新乡镇建设;策略探讨;模式创新

中图分类号:tU984文献标识码:a

“新乡镇”主要是指在农村一定区域内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包括城镇和小集镇。新乡镇大多处于农村向城市的过渡阶段,是指那些已经脱离农业社区经济但仍处于半城市化的农村区域,主要是一些建制镇和小集镇。由于新乡镇具有种种的特殊性,导致其在发展阶段常常出现各种问题。笔者认为,要想实现新乡镇的建设,必须解决新乡镇的结构建制问题,从城乡一体化发展入手,实施有效的新乡镇建设。

一、遵循城镇发展不可逆性,重点建设小城镇

农村包围城市的口号已经过去很久了,从国家发改委1990年到2006年的权威数据统计表明,目前我国的城乡人口比例已经趋向于中值,而且这个比例还在不断上升。城乡一体化模式背景下的城镇发展已经呈现不可逆的趋势,如何实现小城镇建设才是新乡镇建设的根本举措。因此,对于新城镇的建设,必须遵循城镇发展的不可逆性,通过对农村人口、农村经济体制的改革才是新乡镇建设的根本。通过对新乡镇的大力建设,从民众基层角度出发推进城市化建设,不断扩大城镇区域,发展城镇工商业,从而减少农民、富裕农民。同时,新乡镇建设规划部门需要结合各地特色,着眼于特色农业、旅游农业、有机农业的发展,切忌走极端,切忌全面建设,必须将一段时间内的工作点集中于小城镇建设的某一方面。

二、新乡镇建设:城乡一体化建设

1、城乡资源一体化配置建设

社会的发展和改革归根到底都是对社会资源配置的重新整合和再分配,城乡一体化背景下的新乡镇建设也是同样如此。笔者认为,城市和乡村最明显的区别就是资源配置上的差异,城市具备较为完备的生产生活配套设施,而乡村则相对落后。经济学家认为,要想实现新城镇建设,最有效的方式就是发挥资源的集聚效应,实现资源的最大化利用。最显著的事例就是发挥产业的集聚效应,形成小城镇特色的产业发展循环经济链,将分散的乡村资源集中利用。对于新乡镇而言,它是介于农村和城市之间,是一定区域内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已经初步具备资源集中优势。例如,某些新乡镇区域的前店后场经营模式已经取得了显著的成效,形成了自身的块状经济特点。相对大型城市经济发展而言,新乡镇经济发展具有自身的特点,其地理资源优势、人力资源优势等是城市经济所欠缺的。对此,新乡镇建设规划部门可以将城市经济线向新乡镇延伸,让城镇成为城市经济的集散地,同时为农村经济发展注入活力。对于小城镇自身而言,可以积极接受城市的工商业转移,发挥新乡镇的中转站作用。

2、新乡镇公共服务管理建设

公共服务资源的差异是城乡差异的重点,也是新乡镇建设所面临的重大问题之一。笔者认为,要想实现新乡镇建设,公共服务建设是首要前提。从目前的城乡建设发展来看,由于经济条件的制约,城乡公共资源建设发展严重不均衡,在水资源、电力资源、交通条件、体育锻炼、科技教育等方面的差异更是显著。新乡镇作为连接城市和农村的平台媒介具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它必须承担起均衡城乡公共服务资源的责任。对此,新乡镇必须上带城市,下领农村,成为城乡联系交流的平台。首先,城乡建设规划单位必须加强新乡镇的建设规模,详细落实公共服务的细节建设,提高建设条件和建设标准,从全方位多角度提高新乡镇的服务等级。同时,将新乡镇的水、气、电、路不断向农村扩散,提高科技文化组织在农村的覆盖率,落实行政下乡政策,实现城乡地区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的有机结合。对于城乡建设管理部门,必须加强对公共服务建设的管理,明确新乡镇的责任和权力,不断完善健全新城镇的财政支付制度,建立起由政府主导,市场参与的新城镇公共服务建设。此外,政府必须完善对新城镇的管理机制,构建起权责分明、运转高效的管理模式。

3、新乡镇区域综合体建设

对于传统的城乡建设,常常会出现重复建设、规划周期短、区域规划不合理等问题,这些问题的都是城乡建设规划部门在欠缺长远角度和区域综合性建设理念所造成的。城乡一体化建设,顾名思义,既是同时考虑城市和农村,实现两者的同步建设和互相之间的促进作用。对此,我们必须对新乡镇进行区域综合性建设,实现城乡之间的联系和交流。从全面建设社会主义小康社会的角度出发,新城镇建设不能片面的将城市或农村作为建设依据,而要从地区经济发展的综合角度出发,建设新乡镇区域综合体建设。特别的是,对于农村地区的农业用地规划、城市区域的园林绿化规划等,必须在仔细考虑周围背景环境的前提下实行统一规划、综合管理。在近些年的城乡建设中,越来越多的乡镇实现了兼并,并且得到了更好的规划建设。原本经济实力相对较为薄弱的乡镇之间实现了资源的集中利用,为新乡镇的某一集中方面建设提供了契机。当一个乡镇得到发展之后,充分发挥其扩散和辐射作用,带动整个区域综合体的发展。总之,对于新乡镇建设的综合规划必不可少,长期的实践证明,区域综合体建设对新乡镇建设作用显著。

4、新乡镇文化制度一体化建设

乡镇集体经济发展计划篇10

一、乡镇政府在实施其经济职能过程中所暴露出来的问题

我国农村现行的行政管理体制是计划经济的产物,乡镇政府基本沿袭了时期的行政管理体系。新中国成立后,为了能使国家计划有效地落实到农业生产的基层组织,同时也为了能更有效地动员农村政治、经济资源支援我国的现代化建设(实际上是工业化建设),政府行政体系改革中赋予催耕、催种、催交和面对面管理的经济职能。改革开放之初,为动员社会力量发展经济,同时也为解决农村过剩劳动力的就业问题,促进农村地方经济资源的发掘、转化,在我国广大农村催生出了大量的乡镇企业,乡镇企业的产生又大大加强了乡镇政府参与具体经济活动的职能。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财政体制的改革、干部选拔标准的变化以及乡镇政府集团利益的形成,进一步刺激了乡镇政府干预地方经济的内在冲动,从而使乡镇政府的经济职能得到进一步的扩大。然而,在乡镇政府实施其经济职能的过程中,却暴露出许多问题,存在着诸多弊端。

1、乡镇政府不具备参与具体经济活动的能力

(1)乡镇政府缺乏驾驭经济的能力。不容否认,我国大多数乡镇政府官员的经济管理素质不高,把握宏观经济走向的能力偏低,加之信息不充分,经营决策水平有限,很容易造成决策上的失误。而这种决策失误辅之以乡镇政府的社会、经济管理职能所赋予的行政权力将会对当地经济产生更广泛而严重的负面影响。乡镇政府可凭借社会、经济管理职能赋予它的权力资源对当地经济发展做出不切实际的行政干预,从而使这种在失误基础上做出的决策在偏离正确道路的方向上越走越远。目前,频频见诸媒体的发生在我国农村的许多“长官农业”、“官逼民富”等现象就是典型的例证。

(2)乡镇政府缺乏参与具体经济活动的经济资源。目前,我国乡镇政府普遍存在着严重的财政危机。一方面,乡镇财政收入普遍较低,经济不发达地区尤为严重,另一方面,随着乡镇政府职能的扩张,乡镇政府机构人员普遍超编,财政负担严重,从而致使乡镇财政赤字严重、债台高筑。据保守估计,我国各乡镇债务负担高达2000多亿元。如此糟糕的财政状况注定了大多数乡镇只能停留在“吃饭财政”的水平,有的甚至难以支持一级政府的运转,更谈不上调动经济资源参与具体的经济活动。在这种情况下,乡镇政府只有通过巧立名目,乱收费、滥摊派、侵占农民利益以获得经济资源,这已经成为当前引起农民对乡镇政府的不满、干群关系紧张的主要原因。

2、乡镇政府参与具体经济活动还会产生诸多弊端

乡镇政府参与具体经济活动的效用偏好往往与农民的利益偏好存在较大的不一致性,乡镇政府往往倾向于能在短期内为其带来较大政绩的工程(哪怕是表面上的)、能为乡镇利益集团甚至是乡镇领导个人带来丰厚利益的项目等。在这种自利动机的支配下,乡镇政府在实施经济职能的过程中很可能会违背广大农民的意愿,造成许多不良后果。

(1)乡镇政府经济职能的发挥对微观主体(这里主要指乡镇企业、农业集体经济组织和农产等)产生“挤出效应”。市场经济要求微观经济主体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自主经营、自我发展,而乡镇政府在实施其经济职能的过程巾,往往会利用其行政权威对微观主体的经营行为横加干涉,甚至直接代民决策。有的地方的乡镇政府借农业结构调整之名,大搞万亩某某工程,万头某某项目。有的地方借口促进当地经济发展,乡镇经济开发区遍地开花,各开发区为争取招商引资项目互相低水平恶性竞争,竞相压低用地价格,竞相出台优惠政策,导致各地圈地盛行,大量土地抛荒,严重侵犯农民利益,同时也使国家整体利益受损。一些地方凭借政府的行政权力,强行调整农民的承包土地,造成土地承包权不稳定,使农户丧失对土地投资收益的信心,投资热情锐减。乡镇企业也因其产权边界不清,政企不分,自主经营权受限,剩余索取权不明等原因而难以得到发展。

(2)乡镇政府经济职能的扩张必然引起乡镇机构臃肿,机关工作人员膨胀,从而加重农民的经济负担。长期以来,我国农民承受着沉重的经济负担。计划经济时期,大量的农业生产剩余以工农业产品价格剪刀差的形式转移到工业部门,支援我国的工业化建设。而现在,农民们又遭遇乡镇政府转嫁财政入不敷出的巨大缺口而强加给自己的乱收费负担,农民收入在较低水平徘徊,农业部门积累与投资严重萎缩,农村经济长期得不到发展。据统计,我国目前有4.5万个乡镇政府,需农民出钱养活的乡镇干部(含教师)达1316万人之多,平均每68个农民就得养活一个乡镇干部。1980年至1998年,我国农村农民人均负担性支出由0.24元增加到98元,以年均39%的速度增长,而同期农民人均纯收入由191元增加到2162元,年平均增长速度为14%,负担的增长速度超过收入增长速度25个百分点。

(3)乡镇政府涉足经济领域,为政府官员提供腐败的温床。一方面,乡镇政府官员为迎合上级的要求大搞形式主义,各地形形的长官农业、口号农业、形象农业、政绩农业、官赏农业等遍地开花,这些虚幻的成果成为一些官员们向上升的砝码,而其产生的恶果最终还得由农民承担。另一方面,乡镇政府参与具体的经济活动,为一些官员提供了大量的“寻租”机会,为其实施权钱交易创造了条件。更严重的是,乡镇政府在参与具体的经济活动中,已异化为一个独立的经济利益主体,这一独立的经济利益主体在上级政府赋予的行政权力的辅佐下,经常会针对农民采取一些超经济强制措施以保护并扩大其既得经济利益,使得干群关系紧张,政府形象受损。

总之,由于乡镇政府自身能力的限制和其所扮演的特殊角色,决定了它不适宜参与具体的经济活动,剥离乡镇政府的经济职能符合政府行政管理的一般原则,符合市场经济的基本要求。

二、剥离乡镇政府的经济职能的可行性分析

我国的经济体制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原先在计划经济下赋予乡镇政府的催耕、催种、催交等落实中央经济计划的经济职能已失去其存在的基础。而且,我国已基本实现工业化,农业部门没有必要,也没有能力继续为工业部门发展提供积累,原先乡镇政府动员农业资源支援工业化建设的职能也随之消失。市场经济要求各级政府转变职能,淡化经济职能,从具体的经济事务中退出,充分发挥微观经济主体的主观能动性,对宏观经济的调控职能要逐步向中央政府集中,作为最基层的乡镇一级政府更没有必要保留其经济职能。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市场经济知识的广泛传播,市场经济意识已在我国广大的农村地区扎根,造就了一批初具市场经济意识的、能适应市场经济要求的,能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发展的微观主体——农村经济合作组织、农业龙头企业和为农业提供服务的农业中介组织等。乡镇企业也逐步进行产权制度的改革,力图摆脱乡镇政府的行政干预,实现政企分开,走上市场化之路。农户的市场经济意识也得到了加强。另外,自1987年我国开始试行农村基层民主化建设、村民自治工作以来,村民的民主、自治意识大大加强,同时也诞生了更能体现农村集体经济利益的代表——村民委员会。所有这些微观经济主体都有能力根据自己的利益偏好,按照市场经济的要求,自主决策,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乡镇政府经济职能的退出只会有利于这些微观主体的健康发展。

目前,我国农村许多领域的改革已进一步展开。随着农业特产税的废除,农业税的削减(有的“三农”问题专家甚至呼吁彻底取消农业税),乡镇政府的征税职能逐渐消失,随着乡村教育经费上交县级财政统筹,乡镇财政为本乡镇筹集教育经费的职能也随之消失,随着我国国民经济调控方式由微观直接调控向宏观间接调控转变,调控经济的职能向更高层次的政府集中,乡镇政府的经济管理职能也已名存实亡。

总之,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乡镇政府的职能不是自己拥有财产,而是保护公民的财产;不是拥有自己的利益,而是保障公民的利益;不是自己拥有企业、管理企业,而是为企业创造良好的市场环境,使企业在良好的环境下健康发展。乡镇政府退出经济职能,将工作重点转移到乡村社会事务管理、社会公益事业及公共管理等工作上来才是正确的选择。

三、剥离乡镇政府经济职能需进行的相关配套改革

乡镇政府介入地方经济活动由来已久,已成为地方政府官员乃至普通百姓的一种根深蒂固、顺理成章的习惯思维,并在乡镇政府组织内部形成了相应的臃肿机构,我们只有进行一系列的相关配套改革,才能平稳地剥离乡镇政府的经济职能。

首先,必须合理界定乡镇政府职能,并在此基础上重构乡镇政府机构。笔者认为,现阶段,我国仍应保留乡镇政府的社会事务管理的职能和提供公共品的职能,将乡镇政府管理具体经济活动的职能剥离出来,把工作重点转移到政策引导、社会管理、法规监督、环境保护等工作上来。在剥离的经济职能中,宏观经济调控、地方经济发展规划等职能由上级政府机构实施,微观生产经营活动放手让微观经济主体自主经营。在此基础上,按照“结构合理,职责清晰,办事高效,运转协调”的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要求,取舍相应的职能部门。

为彻底剥离乡镇政府的经济职能,一个至关重要的步骤是撤消乡镇一级财政,改由县财政统筹。由于乡镇一级财政的存在,乡镇政府自然而然的就会产生参与经济活动的冲动,干预微观经济主体的经济行为。在上级下达的财政收入指标的沉重压力下,哪怕是在中央明令禁止乱收费的情况下,乡镇政府也会虚拟出更多的税源来完成计划征收任务,变相地向农民乱收费。为了增加财政收入,缓解财政支出压力,乡镇政府会容忍、掩护、鼓励甚至参与本地企业从事制假贩假、垄断市场等行为,大摘地方保护主义,严重扰乱市场秩序。可以说,只要存在乡镇一级财政,就不可能真正剥离乡镇一级政府的经济职能。同时,改革对乡镇干部的考核、选拔机制,调整考核指标体系,特别不能以一些经济指标作为考核乡镇干部政绩的主要指标和提拔依据。坚决取消各种不必要的达标升级活动,为基层减压、松绑。

其次,要通过立法保护和政策扶持等途径大力培育新型农业合作组织、农业龙头企业、农业服务中介组织;改革现行农村土地征用制度,保护农户的合法权益;对乡镇企业进行改制,明晰产权关系,使其与乡镇政府的关系由原来的行政隶属关系转为产权关系。要让农村的各类微观经济主体真正实现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完善、自我发展,按市场规则的要求独立行使经济职能,以有效地填补因乡镇政府退出具体经济活动而留出的空白。同时,还应加快农村民主化建设进程,强化村民自治,允许农民、农业企业成立农民协会、行业协会等自律性社会组织,使他们发展成为民主参与、民主监督、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组织载体,以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和对话能力。

第三,剥离乡镇政府的经济职能,必然带来乡镇政府机构的调整和人员的分流问题,必须采取各种行之有效的办法妥善解决这一问题,维护农村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在分流人员的安置问题上,可与乡镇企业改制相结合,愿意到乡镇企业就业的分流人员,可优先购买乡镇企业中的乡镇政府产权,并以部分产权作为安置补偿;不愿意到乡镇企业就业的,可用出让乡镇企业中的乡镇政府产权所得(不足部分以财政转移支付等形式),为分流人员提供经济补偿,并出台优惠政策(如提供贴息贷款、提供信用担保、减免税等),为分流人员自主创业提供政策支持。

参考文献:

1.徐勇主编.中国农村研究[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

2.迟福林.走入21世纪的中国农村土地制度改革[m].中国经济出版社,2000

3.周绍金.乡镇政府存在质疑及国家基层政权构建设想.中国农村研究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