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乡镇信息工作汇报十篇乡镇信息工作汇报十篇

乡镇信息工作汇报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6:20:51

乡镇信息工作汇报篇1

(一)明确发展思路,统筹建设规划。我局党组高度重视乡镇企业信息化建设工作,在建网之初就提出了“全局办网、全系统办网、全社会办网”的总体思路和“标准规范、技术先进、面向实用、安全可靠、分步实施”的网络建设总体要求,按照“以省级网站为龙头、以市级网站为支撑、县级通过终端与省、市连接”的__省民营经济网络体系建设方案,对民营经济、乡镇企业信息化建设工作进行了全面的规划设计。从20__年建立省局办公局域网,20__年建成“__乡镇企业网”,到20__年起实施三年发展规划,推进省级网站逐年改造提升和市县信息网络化建设,经过六年的发展,目前已基本建立起了覆盖全省的信息网络体系。今年是“十一五”的开局之年,我们制定了__省民营企业信息化建设“十一五”发展规划,并已被__省人民政府信息化工作办公室作为全省信息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列入了全省“十一五”信息化建设规划。

(二)积极筹措资金,连续加大投入。络建设离不开资金的支持。近几年来,我们千方百计多方争取信息网络建设资金,不断加大投入力度,有效的保证了信息网络建设的资金需求。我们将信息网络建设列入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支持的重点之一,省级专项资金每年切出一块用于信息网络建设,并要求各市、县财政予以配套支持,充分调动了市、县局争取当地财政配套资金投入网络建设的积极性,形成了信息网络建设投入的合力。“十五”期间仅省局就筹措了1000余万元资金用于信息网络建设。从20__年信息化建设起步,通过财政支持和省局自筹投入100万元,完成了省局办公局域网建设,建立了第一个乡镇信息化发展的基础平台;到20__年制订了全省民营经济管理部门信息服务体系建设三年规划,从20__年至20__年每年均筹措200万元资金投入到信息网络建设;20__年又在中小企业专项资金中安排了300万元信息网络建设经费,直接支持11个设区市局局域网和民营经济网站建设,并为50个县(市、区)配备了计算机、打印机、传真机等设备。到20__年底,有10个市建立了民营经济、乡镇企业信息网络。20__年又筹措200万元,为110多个(市、区)配备了计算机、打印机、传真机等设备。到目前,全省所有的县级民营经济、乡镇企业主管部门均配齐了专用微机,全省乡镇企业系统网络初具规模,乡镇企业的信息化建设获得快速发展。

(三)打造门户网站,完善服务平台。为强化对民营企业、乡镇企业的信息服务,我局于20__年建成了全省民营经济门户网站——[找文章到文秘站网-一站在手,写作无忧!大=秘=书=网=站]__民营经济网(__乡镇企业网),打造了__中小企业窗口形象,对各市、县网络建设起到了示范带动作用。网站设计栏目180多个,包括政务信息、政策法规、民营经济、招商引资、企业之窗、供求信息、统计信息、产品展示、融资担保、企业信用、服务体系、项目库、人才库、专家库、企业信息化、产品分类等,信息容量较丰富,服务功能较强。20__年又对网站进行了改造提升,在原网站的基础上,添置了硬件设备,拓展了服务平台,增大了信息流量,提高了服务功能。初步形成了以政府公共服务、非营利机构公益服务和中介机构商业化服务为一体的,满足民营企业、乡镇企业基本需求的全方位服务网络。目前的__民营经济网作为服务全省民营经济、乡镇企业的公益性网站,已有网络会员8000余个,日更新信息上百条,日点击量6万余次,每年为国家部委网站提供信息近5000多条,在“中国__”网上信息千余条,为企业开辟了人才招聘、供求信息、产品展示、信息化培训等内容,日渐成为受企业欢迎的网站,在我省近百个省直网站中居于前列。

(四)发挥网络功能,开展多元服务。我局积极利用信息网络,利用省局网站每年为乡镇企业近万条,主要提供供求信息、科研成果,推介企业产品、招商引资、开展网上人才供求和法律咨询等多样化的信息服务。连续三年组织开展了大中专毕业生网上百日人才招聘活动,帮助企业吸纳人才近万人。同时,依托民营经济系统信息网络在省局和各市建成了“北大大课堂”多媒体教室,同步授课440次,培训企业经营管理人员20__0多人次。开展了信息咨询服务,为企业提供了大量的项目、技术、招商、融资等信息,积极配合国家部委网站,组织开展了企业信息化和“企业上网工程”,截至目前,在全省已有10753家企业成为注册会员。架设了企业与政府部门之间的信息桥梁,通过网站及时宣传国家、省委、省政府支持民营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公布了省局企业投诉热线、阳光热线,设立了领导电子信箱,加强了民营经济行政管理部门与企业之间、社会之间的交流和沟通,在促进职能部门为企业服务、创造宽松环境等方面发挥了良好作用。

(五)健全管理体系,强化组织领导。我省各级政府对乡镇企业信息化建设工作给予了大力支持,各级乡镇企业主管部门把乡镇企业信息网络当作展示部门形象的窗口,联系社会的桥梁,为企业服务的平台,对乡镇企业信息网络建设工作予以了高度关注,实施了强有力的领导。

一是建立专职工作机构。为确保信息网络建设工作的落实,经积极争取,于20__年9月经__省编办批准,在20__年2月成立了__省中小企业信息中心,该中心为省局直属的自收自支事业单位,编制15人,主要职能是:为中小企业的发展提供技术、项目、物资、设备、资金、人才等信息;负责__省民营经济网站的设计制作及运营维护,建立乡镇企业信息服务平台,推动乡镇企业信息化和企业上网工程。信息中心自成立时起,就确立了以服务企业、服务社会、服务局机关为主旨的指导思想,两年多来始终围绕省局党组的工作重点,创造性地开展信息服务工作。信息中心十分注重规范化管理,着重加强了制度建设,先后制定了《信息中心机房管理规定》、《微机维修记录表》、《__民营经济网采编作业指导书》等十多项规章制度,各项工作逐步趋于规范化、制度化,认真履行了工作职责,配合局机关有力地推动了我省的信息化建设。

有部分设区市乡镇企业主管部门也仿照省局做法,建立了专门负责信息网络建设工作的信息中心,大部分市、县乡镇企业主管部门配备了专、兼职信息员,保持了全省信息网络建设工作的上下衔接。

二是落实层级负责制。在省、市、县乡镇企业主管部门都成立了以主要领导负责、主管领导主抓的乡镇企业信息网络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各级信息网络建设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对本级乡镇企业信息网络建设的规划制定和工作协调,同时接受上级业务主管部门的指导和对下级部门的指导,有效保证了乡镇企业信息网络建设工作的顺利进行。

三是贯彻业务分工责任制。在网站经营管理上,我们充分发挥了“全局办网”的积极性,根据机关业务处室的需求设置网页,主要依靠业务处室主动提供信息,及时更换网页内容,随时保持信息的新颖。

四是落实专项工作督导机制。为保证全省乡镇企业信息化建设和网络建设工作的顺利开展,我们在全省乡镇企业系统建立了机关行政督导和信息中心业务督导制度。将信息化建设作为机关业务工作的重要内容,及时进行督促检查,并由信息中心在网站上每季度通报一次各市向上级网站报送和采用信息情况,有效的促进了各设区市局网站的建设。在已建成的10个设区市局网站中,有三个网站的网页浏览率国际排名达到35万位左右,为乡镇企业的服务功能明显增强。

邯郸市民营经济网在扩建网站机房的同时,增配了硬件设施,对网页进行了升级改版,增强了对全市中小企业推介、宣传、服务功能。今年上半年开展了生动活泼的网上商品贸易洽谈会,成功为1500多家乡镇企业推介项目260多个,展销产品3200多种。

廊坊市民营经济网主动加强与企业联系,积极发展网络会员,目前参加网络的企业会员总数已达到2千多个,免费为企业各类信息万余条,使网站成了乡镇企业的知心朋友。

二、“十一五”期间全省信息化工作的思路和保障措施

“十一五”期间我省民营经济、乡镇企业信息化建设的思路是:利用信息技术改造传统产业,提高我省民营企业、乡镇企业的竞争力,引导企业应用计算机网络技术,提高企业信息化水平,推进企业管理现代化进程,在__民营经济网上实现全省民营企业、乡镇企业联网。发展目标是:将__民营经济网建设成为系统功能强大,服务功能完善,实现省、市、县、重点企业与国家主管部门的五级联网,集政务、商务于一体,面向社会、服务于民营经济、乡镇企业,省、市、县、企业上下连通、运转灵活的信息网络体系。

我们拟采取以下措施保证这些目标的实现:

(一)加强政策引导。加大宣传力度,引导全省各级乡镇企业主管部门提高对乡镇企业信息化建设的思想认识,力争研究制定出台《关于加快推进全省乡镇企业信息化建设工作的指导意见》,促使各级政府和乡镇企业主管部门把推进乡镇企业信息化建设工作作为一项重要任务抓紧抓好。同时充分调动企业开展信息化工作的积极性,加快推进我省乡镇企业信息化建设的进程。

(二)加大资金投入。充分调动各级政府、乡镇企业主管部门对乡镇企业信息化建设投入的积极性,千方百计的争取多方向、多渠道为乡镇企业信息化建设提供必要的资金支持。

(三)完善服务功能。以省局主办的“__民营经济网”为主体,努力提升网站的服务功能,打造民营经济、乡镇企业信息化应用平台,为企业提供“一站式”信息化解决方案和技术支撑服务。整合社会资源,向广大乡镇企业提供企业管理、设计生产、数据分析等实时信息化推广服务系统。继续改造提升“__民营经济网”,建立网站管理、系统监控的基础平台;建立政务信息及时、网上办公管理的电子政务系统;建立企业信用数据库,提供融资担保机构信息共享,实现融资担保网上申报和风险预警的信用服务;建立电子商务平台,实现企业网上交易;建立人才需求和求职信息库,实现网上人才交流;建立科技成果和企业新技术资源库,促进技术创新;开展网上培训和创业辅导,促进全民创业活动的深入开展和小企业的催生助长;搭建国际间企业合作平台,促进外向型乡镇企业的健康发展。

(四)强化业务培训。把信息化管理培训纳入全省民营经济、乡镇企业管理培训规划方案,实施统一管理。结合“银河培训工程”,采取各种形式分期分批地举办网络技术、网络管理、应用技术、信息资源利用等多层次、多批次的专业培训班,提高信息网络管理部门、企业经营者、管理者的信息化知识水平。定期组织专家,为乡镇企业评定企业信息化水平,提供及时地专业信息化方案咨询服务。

(五)推进企业信息化建设。紧紧抓住企业信息化这个关键,开展万家企业上网活动,引导企业利用信息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应用计算机网络技术,提高企业信息化水平,推进企业管理现代化进程。以乡镇企业信息化技术应用为重点,因企制宜,引导大型重点企业建立企业研发链、供应链、客户链等支持系统;小型企业从财务销售系统入手,直接切入电子商务的局部应用或单机上网,运用__民营经济网企业自主建站功能,帮助小型企业建立介绍型企业网站,在__民营经济网上实现全省民营企业、乡镇企业联网。

通过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提升民营企业、乡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促进我省经济快速健康发展。

三、我省乡镇企业信息化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建议

我省的乡镇企业信息化建设近年来虽然获得了较快发展,信息化水平有了较大提高,但与先进省份相比,仍存在许多差距。一是民营企业、乡镇企业对信息化建设的意义认识还不足、重视不够,信息资源利用的积极性还不够高,尚需进一步加大宣传力度,增强全系统对信息化建设和对信息资源利用的自觉性、主动性。二是省局网站功能需要进一步提升,设备容量需要进一步扩大。三是机关电子政务和企业电子商务发展尚处于初级阶段,企业交易平台尚未建设,需进一步加大投入力度,做好信息网络建设的有关保障工作。

为此建议:

乡镇信息工作汇报篇2

为巩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以下简称“新农合”)制度,进一步提高保障水平,更大程度地解决农民群众的看病就医问题。按照区年新农合工作总体部署和省市关于提高新农合筹资水平的要求,经区新农合管理委员会和监督委员会研究决定,于启动我区新农合年筹资、宣传工作,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工作原则

坚持政府主导,农民自愿参加;坚持以大病统筹为主,农民医疗互助共济的原则;坚持多方筹资,以收定支;坚持公开服务,民主监督;坚持长期宣传,加大农民组织引导的原则,鼓励农民自愿、积极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让参合农民享受到更多实惠,推动新农合制度持续健康发展。

二、工作目标

各乡镇、各有关部门要切实加强领导,积极组织宣传发动,大力弘扬互助共济的精神,提高农民抗大病的风险能力,全面推进我区新农合工作,扩大农民的受益面。确保年新农合参合率再创新高。

三、筹资时间

年新农合筹资工作将于开始,于前完成,年内不再筹集当年个人缴费。

四、筹资标准

年新农合农民个人筹资标准从年50元/人提高至60元/人。各级财政补助标准也将提高,预计年人均筹资总额将达340元/人,用于对参合农民门诊及住院医疗费用补偿。

五、工作安排和步骤

第一阶段:宣传发动

至,各乡镇(街道)开展宣传筹资工作。一是各乡镇(街道)在区财政局领取《省新农合医疗基金专用票据》,打印参合登记表;二是组织召开宣传筹资启动大会,安排部署宣传筹资阶段各项工作任务,明确工作要求,落实责任。将宣传挂历、专用票据和参合登记表下发给村、组干部,并对具体征收人员进行关于基金征收、参合登记的业务培训,详细讲解具体的操作办法,防止漏缴、重复缴费等情况的发生;三是层层开展宣传动员工作。各乡镇(街道)要组织干部职工上门宣传动员,逐户发放新农合宣传挂历。

区文广新局要通过广播电视广泛宣传;区卫生局、财政局、民政局等相关部门,要深入各乡镇(街道)协调当地开展宣传工作。

第二阶段:筹集资金上划资金

凡自愿参加年度新农合的农户,以户为单位集中收缴个人缴纳资金,填写《区年度参合登记表》,并开具由区财政局统一提供的新农合专用票据,做到户、人、款、票、表对应,确保准确无误。低保户、五保户、优抚对象、残疾人为政府代缴人员,参合不缴费,其人员名单及人数由各乡镇(街道)与区民政局、区残联核实,重复身份的政府代缴人员每个人只能选择一种身份,不得重复计算人数。其个人应缴资金由区财政局直接划入区新农合基金专户。

各乡镇(街道)在收款前,务必做好对参加医保、社保及死亡人员的清查工作,凡是已参加城镇职工医疗保险或城镇居民医疗保险的人员,不得重复参加新农合,并在《参合登记表》“备注”栏注明。对重复参保人员缴纳的参合费,在未纳入新农合基金专户前,由各乡镇(街道)自行负责清退。前,各乡镇(街道)务必完成所有村组《参合登记表》、《参合信息汇总表1》和《参合信息汇总表2》的整理装订,核对参合总人数减去政府代缴人数是否与已缴款人数一致,核对无误后签章并移交乡镇(街道)合管站,并将《参合信息汇总表2》分别上报区财政局和区新农合管委会办公室。

每天的筹资工作结束后,及时将筹资款上交乡镇财政所,乡镇财政所务必于前将筹集到的资金上缴区财政局新农合基金专户。

第三阶段:数据录入和农合证修改核发阶段

各乡镇合管站要负责本乡镇各行政村参合登记表的核对,参合农民信息的微机录入(续合、新参合和死亡退合等)及参合情况公示工作,并补制新参合农户的合作医疗证。

第四阶段:跨年度处理

区新农合服务中心统一作全区新农合参合数据跨年度处理,启动新的运行年度。

六、工作要求

(一)提高认识,加强领导

新农合筹资工作是一项艰巨、繁重的工作任务,是确保顺利开展新农合各项工作的前提和基础,特别是年农民个人缴费增加到60元,增加了筹资工作的难度。各乡镇人民政府(街道)要高度重视此项工作,将新农合筹资工作纳入重要议程,切实加强组织领导,科学部署,保证经费投入,确保按期完成任务。

(二)深入宣传,广泛发动

各乡镇人民政府(街道)要认真按照区委、区政府的统一部署,深入开展宣传发动工作,正确引导农民积极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要通过典型事例进行具体、形象、生动的宣传,消除群众的思想顾虑。区级各定点医疗机构、乡镇卫生院、各行政村卫生室要积极参与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宣传、政策咨询及就医指导工作。

(三)强化监督,确保基金安全

区新农合监督委员会对全区新农合筹资进展情况进行督查,及时向区委、区政府汇报督查情况,并对收缴进度及时通报,确保年合作医疗个缴基金按时如数入库。

(四)加强协作,提高效率

各乡镇(街道)、各村组、各乡镇合管站要加强相互协作,各村组筹资工作人员每完成一村参合登记和筹资工作,要及时整理装订《参合登记表》,准确填报《参合信息汇总表1》和《参合信息汇总表2》,由各乡镇(街道)审核合格签章后,报各乡镇合管站核实参合人员信息和参合人数,核实准确后方可签收,并办理参合登记表和参合信息汇总表移交手续。要做到完成一村、移交一村、录入一村,不漏一户、不漏一人,不错一条信息。如因乡镇政府或合管站任何一方失职,漏签或漏录入参合农民信息,造成参合农民不能报账,其发生的医疗费用将由失职方负责按新农合报销比例予以补偿。

(五)加强信息报送

1.各乡镇(街道)在前将本乡镇(街道)筹资经办人员的姓名、联系方式报送区财政局和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服务中心。

2.从年起,各乡镇(街道)要在每周星期四下午4点前将《区年度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筹资工作进度表》上报区财政局和区新农合服务中心,区新农合服务中心要及时将汇总后的工作进度表上报区农合办、区委办、政府办和相关领导。

3.各乡镇(街道)、各相关部门要将筹资工作的开展情况、好的做法以及存在的困难、问题及时以简报形式上报区新农合管委会办公室。

乡镇信息工作汇报篇3

一、目的意义

通过对全市果业进行全面普查,准确掌握我市果业现状,摸清家底,建立果业信息数据库,把握产业发展的主动权,为产业健康、持续发展提供科学、可靠的决策依据,为产业技术、信息、金融等服务搭建平台。

二、普查对象

(一)一类普查对象:全市范围内2008年12月31日前种植有单个品种达到1亩(或50株)以上的个人、集体或单位及其果园;1亩(或50株)以下零星种植的不列入普查范围。

(二)二类普查对象:

1.全市范围内2008年12月31日前从事果品分级的企业、合作社、个人或其它组织。

2.全市范围内2008年12月31日前从事果品贮藏的企业、合作社、个人或其它组织。

3.全市范围内2008年12月31日前从事果品销售的企业、合作社、个人或其它组织。

4.本市范围外2008年12月31日前长期在我市收果销售、不在我市注册登记的外地企业、合作社、个人或其它组织。

5.全市范围内2008年12月31日前市、乡两级常年从事果业生产、管理、技术指导、推广、服务工作的干部、职工等人员。

三、普查内容

一类普查对象:具体见附表1。

二类普查对象:具体见附表2。

四、普查原则方法

(一)本次普查以属地为原则进行登记。

一类普查对象:以果园所有者为普查对象(称为果园主)进行登记。同一果园的不同品种、不同定值年份的果树,在同一登记表中登记;同一果园涉及不同属地的以面积居多的属地进行登记。同一普查对象有多块果园的,由同一普查员进行普查的,在同一登记表中合并登记(在果业地址栏中分地址填写);由不同普查员进行普查的,分不同登记表分别登记。股份制、公司企业所属的果园,其法人代表为果园主;机关事业单位干部职工及其家属、城镇人员的果园,在果园属地进行登记。

二类普查对象:以企业、合作社、个人或其它组织为普查对象进行登记。

(二)本次普查采取统一时间、统一标准、统一方法、统一要求、统一表格、分级组织、分级负责的办法进行。市级负责制定普查方案,设定统一的普查标准、方法和要求,制作统一的普查表格。乡(镇)、村分级负责组织本级的普查、登记、汇总工作。

五、组织领导

成立瑞金市果业普查工作领导小组,由市委常委、市政府副市长、农工部部长严水石任组长,市果业局局长任副组长,各乡镇长、市果业局各副局长为成员。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地点设在市果业局),由市果业局局长任办公室主任,负责日常具体工作。

各乡(镇)应成立相应的果业普查组织领导机构,全面负责组织、实施本乡镇的果业普查工作。

六、时间安排

利用2个月的时间完成普查工作,即2009年5月至6月。分五个阶段进行:

(一)动员准备阶段(2009年5月4日—15日)。市、乡、村三级要充分利用有线电视、报纸、宣传单、宣传标语等多种形式,对果业普查的目的、意义和重要性进行广泛宣传,积极争取普查对象的支持、配合和参与,为普查工作顺利开展做好准备。

(二)培训阶段(2009年5月16日—31日)。分级组织普查培训。

1、市级培训:对象为乡级培训师资、乡级普查指导员。具体包括各乡镇分管领导、果茶站长、重点村支书、果业协会(合作社)会长。

2、乡级培训:对象为村组普查员、普查指导员,具体包括各乡、村(社区)干部,村民小组长,果业协会(合作社)理事,市直单位驻乡(镇)新农村建设工作队员等。

(三)登记测试阶段(2009年6月1日—6月15日)。各乡(镇)组织普查员逐村、逐组、逐户和每个山场,开展“地毯式”全面普查,对普查范围内的所有普查对象,对照普查项目逐项进行登记,做到镇不漏村、村不漏户,不漏对象、不漏果园、不漏项目。然后由乡、村组织专人开展实地核查,并对普查登记结果张榜公示,一类普查对象在村公示,二类普查对象在市、乡(镇)公示。让群众对普查登记数据进行监督,及时核对更正。公示无异议后,由组、村、乡、市逐级收集登记表。

(四)检查验收阶段(2009年6月16日—6月20日)。市、乡(镇)果业普查办公室通过电话询问、实地察看、随机抽查等方式,对各乡镇上报资料进行调查核实,可靠率达95%以上视为合格,可靠率未达到95%的进行纠正、整改,直到合格为止。组织对普查软件的综合调试、应用验收。

(五)汇总评比阶段(2009年6月21日—6月30日)

1、手工初步汇总阶段。市、乡(镇)、村分别对本级普查数据进行手工汇总统计,各乡镇汇总于6月25日前完成,并将一、二类普查对象乡(镇)级汇总表(表1-1和表2-1,表2-2,表2-3,表2-4,表2-5)经单位负责人签字、盖章后,报市果业普查办公室,然后由市果业普查办公室统一登记,报赣州市果业普查办公室。全市汇总于6月30日前完成,报送时按统一的excel文件格式报送电子版本。

市果业普查办公室联系地址:市果业局办公室,电话*

邮箱:*

2、录入电脑全面汇总阶段。市果业普查办公室统一收齐各类登记、汇总表(乡、村自留备查件),统一给每个一类普查对象按照果园地址进行编码(或由普查软件自动编码)。之后,由市果业普查领导小组统一组织人员对普查数据全面录入电脑软件系统,建立果业信息资料数据库,为今后给果农提供技术、信息、金融等服务搭建平台。

七、工作要求

(一)实行行政首长负责制。本次果业普查工作,乡(镇)政府主要负责人是第一责任人,必须亲自部署,亲自调度,亲自落实好本次普查工作的有关要求,要成立机构,安排人员,明确责任;村级汇总表须经村主任签字并加盖公章,乡(镇)汇总表须经乡(镇)长、分管领导签字并加盖公章,方可上报。

(二)调配人员力量。果业普查是一项时间紧、任务重、范围广的工作,各乡镇要充分发挥果业协会、合作社的作用,做好宣传工作,让他们以高度负责的态度,认真配合好这次普查。

乡镇信息工作汇报篇4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四中、五中全会精神,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国务院办公厅《通知》和省地名普查组《方案》要求,以方便人民生活、服务经济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繁荣先进文化为目标,坚持全面调查,科学普查,统一标准,保证质量,把开展地名普查与加强地名管理服务结合起来,把普查数据汇总整理与成果开发利用结合起来,高质量完成普查任务,切实提高我县地名管理和服务水平,为社会提供全面准确的地名信息,更好的为全县经济社会发展服务。

二、基本原则

根据《省政府办公厅关于成立省第二次全国地名普查试点领导小组的通知》要求,本次地名普查工作应切实遵循以下原则:

(一)以人为本,立足服务,求真务实,注重实效。坚持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体现“以人为本,为民解困”的民政工作理念,以方便人民群众生产生活为第一原则,普查工作要从人民群众生产生活的需要出发,贴近群众,贴近生活,方便实用,节约资源。

(二)政府领导,民政牵头,部门配合,社会参与。地名普查试点工作涉及面广,工作量大,任务繁重,涉及全县所有的自然地理及人文地理,需要各级政府、各相关部门及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和密切配合。因此,实施地名普查工作,必须进一步明确责任、加强配合,建立政府主导与社会参与相结合,民政部门组织与有关部门配合的工作机制。

(三)统筹安排,分步实施,尊重历史,规范操作。在启动地名普查工作时,做到通盘考虑,总体安排;在实施过程中要着眼基础、查缺补漏,做到全面细致,一个不漏;要从实际出发,充分考虑历史沿革、自然地理、行政管理等因素,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全县地名普查试点任务。整个普查工作严格按照《省第二次全国地名普查(陆地)试点工作规程实施细则》操作。

(四)健全制度,规范管理,严格标准,保证质量。地名普查的过程既是收集、掌握全县地名信息,确保信息齐全的过程,更是不断补充、完善、更新地名标志服务体系,建立健全各项地名规章制度,规范管理,保证地名标志体系的完整性和有效性的重要手段。要严格地名普查标准,逐级把关、审核上报,确保地名的规范性和保密性,保持地名的稳定性。通过普查,建立健全县地名档案,妥善保管相关信息资料,做好保密工作。普查形成的各种数据、图表等资料要按保密文件管理,不准网络传输和传真报送,装有地名数据库的电脑不准挂外网和局域网,所有报送的资料要加盖单位的公章密封,避免泄密。

三、普查范围

(一)自然地理实体地名

1.水系类:江河、峡谷、瀑布、泉等名称。

2.陆地地形类:平原(盆地)、丘陵(山脉)、山峰、山口(关隘)、森林、洞穴等名称。

(二)人文地理实体地名

1.行政区域:乡镇级行政区名称。

2.非行政区域:行政区以外的人为划分的区域,包括矿区、农(林、牧、渔)区、工业开发区、边贸区(口岸)、军事区(对外开放部分)、地片、片区等名称。

3.群众组织:村委会、居委会、社区等名称。

4.居民点:城镇居民点、农村居民点、农(林、牧)场点等名称。

5.交通运输设施:水运港口、公路、街、巷、车站(停车场)、桥梁等名称。

6.水利、电力设施:池塘、水库、蓄(泻)洪区、水渠、堤堰、发电站等名称。

7.纪念地、旅游景点:纪念地(遗址)、公园(风景区)、自然保护区等名称。

8.建筑物:房屋、亭(台、碑、塔)、广场(体育场)及具有地名意义的建筑物等名称。

9.单位:党政机关、民间组织、事业单位、企业、军事单位等名称。

四、目标任务

查清行政区域内的地名及相关属性信息;对有地无名的重要地理实体名称进行命名;对不规范地名进行标准化处理;对重要地理实体设置地名标志;对普查的地名及相关属性信息建立地名信息数据库和地名信息平台;组织编撰试点区的标准地名图集、地名志和地名信息的综合开发应用服务,为社会提供全面准确的地名信息。

五、工作步骤

根据上级部署,县地名普查工作从年9月开始,到2012年12月结束,分三个阶段进行。

(一)准备阶段(年9月~年10月)。主要工作是成立相关工作机构,确定地名普查技术标准和规范,做好地名普查各项准备。各乡镇(开发区)成立普查工作机构,制定第二次地名普查方案,进行业务培训,部署开展地名普查工作。

(二)实施阶段(年11月~年12月)。主要工作是:资料收集、编写地名普查目录,并以各责任单位和乡镇(开发区)为主,全面开展走访、座谈等调查,分类填写各项实体名称表;应用地名普查数据采集系统采集地名信息、标注工作草图、整理地名登记表、开展地名及标志位置测量、室内处理采集信息、制作并存入地名语音文件于国家地名数据库;修测地物、在地图上标绘地名,绘制地名普查成果图。以乡镇(开发区)、村(社区)为主战场,全面开展地名普查登记工作,认真做好地名数据调查和地图校对标注工作,并对收集成果进行考证。县政府根据普查工作进程,适时组织县地名普查办到各乡镇(开发区)和相关部门进行工作指导。要求各责任单位如期完成调查工作并上报各类表格。县地名普查办及时将地名普查信息、资料进行复核、汇总、地名标准化处理、录入和成果上报,及时建立地名信息数据库。

(三)检查验收阶段(2012年月~2012年12月)。主要工作是:县地名普查试点领导小组对地名普查办提交的成果数据进行评估、验收,数据合格后则上报市地名普查办,迎接上级主管部门检查。

通过普查、成果录入和总结、验收,建立县地名数据库、地名储备库、老地名保护库、消亡地名资料库和县地名GiS管理系统,开展地名公共服务等。编撰、出版县新版《地名志》、《标准地名图》。

六、组织实施

地名普查是推进地名信息化建设的重要内容,是实现地名公共服务工程的重要举措,工作范围广,时间紧,任务重、技术要求高,原则上采用“政府组织与市场化运营相结合”的形式开展普查。我县作为省政府安排的全省32个试点县之一,各级各部门要从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维护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高度;从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高度;从转变政府职能、加强和改进政府服务水平的高度,充分认识到开展第二次地名普查在促进经济发展、加强社会管理、方便群众生活等方面的重要作用,切实加强做好这项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

(一)提高认识,加强领导。为确保普查试点任务顺利完成,县政府成立县全国第二次地名普查试点工作领导小组(以下简称领导小组),领导小组组长由民政局局长担任,成员由相关单位、部门组成;领导小组下设县第二次地名普查试点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以下简称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县民政局社事办,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和相关单位、部门应确定一名具体工作人员作为联络员,负责相关地名名称的调查登记和资料汇总。对需要请示的问题由领导小组办公室协调解决,领导小组办公室定期召集联络员会议,交流进展情况,讨论分析问题,提出解决方案,推进工作落实。

各乡镇(开发区)分别为一个普查单位,每个普查单位都是搞好普查工作的基础,各乡镇由乡镇长、开发区主任任组长,抽调精兵强将组成相应的普查工作机构,具体负责做好辖区的地名普查工作。各普查单位又可将自己的辖区按村(社区)划分成一个普查小区独立普查并有专人负责。各乡镇(开发区)普查的数据、资料报送要由负责的乡镇长(主任)签字。

(二)统筹安排,分级负责。领导小组全面负责县第二次地名普查试点工作的组织领导,要建立“政府组织、民政牵头、部门配合、社会参与”的工作机制。各乡镇(开发区)要加强组织领导,确保人员到位。要在县委、县政府的领导下,做好组织、发动、协调工作。各成员单位要各司其职,密切配合,并按照统一部署,属地管理的原则,集中一定的人力、时间、精力,严格按照程序进度要求推进普查工作,力求取得良好的成效。领导小组要按照有利于工作的开展和信息资料的收集、汇总、数据库的建立,做好组织指导和协调配合工作,负责对乡镇(开发区)普查员的培训和工作指导。做到统筹考虑,总体安排,全面细致,一个不漏。

(三)人员落实,按时完成。各相关单位要确保“人员、时间、内容、效果”四落实,要负责挑选好普查人员,并按时组织参加各级培训,切实提高普查人员的业务素质,保质保量地完成全县普查任务。

七、经费保障

根据省政府办公厅《通知》精神,地名普查试点所需经费由中央财政和地方财政共同负担,列入相应年度财政预算。财政、民政、审计部门要切实加强对专项资金监督管理,确保专款专用。

八、工作职责

第二次地名普查试点领导小组:全面贯彻落实(地名普查办〔〕3号)通知要求,严格按照普查程序,研究地名普查工作的重大事项,协调解决地名普查工作中出现的疑难问题。

领导小组办公室;

(一)制定普查工作实施方案;

(二)负责对普查人员业务培训,掌握工作进展情况,推动和指导地名普查工作顺利开展;

(三)负责协调、指导各成员单位、相关部门及各乡镇(开发区)履行地名普查工作职责;

(四)负责地名普查成果的统计、复核、审查、汇总、上报及建立县级地名数据库等工作;

(五)完成领导小组交办的其它事项。

民政局:负责制定全县地名普查工作方案、指导协调、督促各乡镇(开发区)、各有关部门履行地名普查工作职责;负责全县行政区域和非行政区域(工业、开发区、贸易区、地片)以及社团、民办非企业单位名称的调查、收集、考证、登记;负责地名普查信息资料统计汇总,并导入国家地名数据库管理系统,拷贝后逐级上报;负责地名普查成果的开发应用等工作。

海洋与渔业局:负责海域普查全面工作。

公安局:负责提供门牌、楼牌等信息资料,配合民政部门完成地名普查相关事务。

财政局:负责第二次地名普查工作经费保障,确保所需经费落实到位。

建设局、房管局:负责建筑物(房屋、住宅区、亭、台、碑、塔、广场、体育场、绿地)等名称的调查登记和资料汇总等工作。

县人武部:协助做好军事区附近等特殊区域地名普查工作和地名标志设置工作;负责对社会公开军事区地名普查填报工作。

国土资源局:负责陆地地形及矿区名称调查登记和资料汇总等工作。

交通局:负责交通运输设施(公路、街巷、车站、港口、渡口、桥梁)名称调查登记和资料汇总等工作。

水利局:负责水利、电力设施(池塘、水库、蓄〈泻〉洪区、水渠、堤坝、发电站)及陆地水系(河流、湖泊、井、泉、水利枢纽)名称的调查登记和资料汇总等工作。

旅游局、文体局:负责纪念地、文物古迹及风景点(自然保护区、公园、风景区、纪念地、遗址)名称调查登记和资料汇总等工作。

农业局:负责农业区、渔场名称调查登记和资料汇总等工作。

林业局:负责丘陵、山脉、山峰、林场、森林、洞穴名称的调查登记和资料汇总等工作。

统计局:负责提供全县基本单位调查的信息资料,配合民政部门共同做好全县地名普查资料的统计汇总工作。

工商局:负责全县企业单位(含大型民营企业)名称的调查登记和资料汇总等工作。

乡镇信息工作汇报篇5

为进一步做好且__县2015年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经研究,决定对2015年上半年各乡(镇)场落实《2015年人口和计划生育目标管理责任书》情况进行督导。现将相关事宜通知如下:

从__月15日开始,具体时间和顺序另行通知。

1、保证指标:坚持计划生育“三不变”原则,党政领导重视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经费投入到位,出台有利于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的办法、措施,人口出生政策符合率、人口出生上报准确率达标,出生人口政策符合率统计误差不超过2个百分点。

2、宣传教育工作:开展大型宣传活动情况,积极创建婚育新风进万家先进乡镇,村级阵地建设规范、宣传氛围浓厚,育龄群众知晓率达90%以上,人口计生干部知晓率达90%以上、宣传品入户率达95%以上。

3、依法行政工作:计划生育干部法律、法规学习培训情况,开展计划生育政策法规知识进乡、村活动情况,违法生育治理情况,政务公开情况和各项奖励制度的上报、审批情况。

4、流动人口管理服务工作:流动人口“统筹管理、服务均等、信息共享、区域协作、双向考核”工作机制建设情况,做好流动人口基本公共卫生计生均等化服务管理工作及流动人口平台应用、反馈情况。

5、乡、村级村(居)民自治、协会工作:村级无出生人口瞒报、漏报、错报现象,无违法生育、大月份引产、非法抱养、计划生育集体越级上访和计划生育恶性案件,乡、村级计划生育阵地建设规范,经常组织开展计划生育知识宣传,认真开展“村(居)民自治、群众满意协会”合格村(居)、先进村(居)创建活动,乡镇积极开展“生育关怀行动”和“农牧民生殖健康大课堂”活动,不断提高计划生育家庭的幸福指数。

6、药具管理工作:药具免费发放点、展示柜、药具库房管理情况,开展避孕药具知识宣传活动情况,对药具管理人员培训情况和药具软件推广使用情况(乡级达到100%,村、社区达到80%以上),相关台帐填写规范,数据准确。

7、统计信息化工作:做好“人口信息建设巩固提升年”活动,加强技能培训,提高全员人口统筹管理信息系统、各业务信息系统数据质量及应用水平,做到帐表卡册装订规范,数据汇总准确无误,积极开展统计信息化“打假求实”专项治理活动。

由县领导带队,工作人员从县人口和计划生育委员会抽调。

1、保证指标和各业务指标分项督导,乡、村两级同步进行。

2、采取听汇报、入户调查、查阅资料等方式进行。

3、各乡(镇)场向督导组汇报2015年上半年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开展情况,并提供相关资料。

且__县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

乡镇信息工作汇报篇6

一、评选时间

二、评选内容

(一)行政村评选内容

1、信息惠农村

2、信息惠农示范村

3、信息惠农村创建进步奖

(二)乡(镇)评选内容

1、信息化乡(镇)

2、信息化乡(镇)创建进步奖

(三)个人评选内容

1、“信息惠农村”创建先进工作者

2、“信息化乡(镇)”创建先进工作者

三、评选标准

(一)行政村评选

1、评选项目

“信息惠农村”、“信息惠农示范村”和“信息惠农村创建进步奖”。

2、评选前提

必须完成80%的行政村人员明细摸底资料完整度、55%的行政村移动客户摸底客户完整度、60%的信息惠农网摸底客户渗透率三个指标方可参与。

指标解释:

(1)行政人员明细摸底资料完整度:摸底资料的行政村人员明细数量在农村行政村人口数中的占比。

(2)行政村移动客户摸底客户完整度:摸底资料的通信客户数在农村基站有效通信客户数中的占比。

(3)惠农网摸底客户渗透率:行政村摸底在网客户中加入惠农网客户占比。

3、评选标准

(1)信息惠农村。达到评选前提的条件下,移动普及率达到35%以上的行政村即达到“信息惠农村”评选标准(简称达标行政村)。

(2)信息惠农示范村。“信息惠农示范村”仅在“信息惠农村”中评选,移动普及率达到值及提升值在县(市、区)内综合排名前10%的“信息惠农村”即为“信息惠农示范村”。综合排名方法为:

①对所有“信息惠农村”的普及率达到值及提升值分别进行排名打分,单项总分为本县(市、区)已评选出的“信息惠农村”总数量,得分办法为第一名总分满分,每向后靠一名扣1分,最后一名得1分。

②根据达到值及提升值的排名情况进行加权得出综合得分=达到值排名得分×40%+提升值排名得分×60%。

(3)信息惠农村创建进步奖。剔除“信息惠农村”后,对县(市、区)内移动普及率达到值及提升值综合排名前50%且达到评选前提的行政村中进行评选(达到评选标准的行政村不足1个时按1个算)。综合排名是根据行政村移动普及率达到值及提升值排名情况进行加权得分,具体方法为:

①综合排名得分=普及率达到值排名得分×40%+普及率提升值排名得分×60%。

②行政村的移动普及率在35%以上,得满分100分;普及率低于15%,得0分,普及率介于15%-35%之间线性得分

③行政村的移动普及率提升值在5pp以上,得满分100分;提升值为0pp,得0分;提升值介于0pp-5pp之间线性得分。

同一个行政村的奖项评选不重复。

指标解释:

移动普及率达到值:指当前行政村移动在网客户数占行政村总人口的比重。

移动普及率提升值:指当前行政村移动普及率较上半年6月30日的提升值。

4、结果评定

年11月30日、12月31日由市领导小组分两批次完成“信息惠农村”和“信息惠农村创建进步奖”评选;年1月20日前完成全部授牌及奖励;评选前要及时上传三项材料至市领导小组办公室,三项材料包括:

(1)所有乡(镇)政府发文原件扫描件

(2)所有乡(镇)现场会议照片

(3)不少于两次新闻媒体报道材料,包括“信息惠农村”评选公示、信息惠农村创建先进工作者先进事迹、相关授牌照片等内容。

(二)乡(镇)评选

1、评选项目

乡(镇)级评选项目共二个,包括“信息化乡(镇)”和“信息化乡(镇)创建进步奖”。

2、评选标准

(1)信息化乡(镇):乡(镇)所辖行政村50%以上已达到“信息惠农村”评选标准,并完成授牌工作的乡(镇),即达到“信息化乡(镇)”评选标准。

(2)信息化乡(镇)创建进步奖:乡(镇)所辖行政村50%以上达到“信息惠农村”评选标准或“信息惠农村创建进步奖”评选标准,并且已完成相关授牌或奖励工作的乡(镇)即达到“信息化乡(镇)创建进步奖”评选标准。

同一个乡镇的奖项评选不重复。

(三)先进个人评选

1、信息惠农村创建先进工作者。

(1)评选名额:每一个乡(镇)一名

(2)评选标准:综合考虑“移动惠农、信息富民”工程中的工作表现和行政村的移动普及率达到值及提升值乡(镇)内综合排名情况进行评选。移动普及率达到值及提升值乡(镇)内综合排名方法为:

①对乡(镇)内所有行政村的普及率达到值及提升值分别进行排名打分,单项总分为本乡(镇)的行政村总数量,打分办法为第一名得总分,每向后靠一名扣1分,最后一名得1分。

②根据达到值及提升值的排名情况进行加权,即综合得分=达到值排名得分×40%+提升值排名得分×60%。

③根据得分情况进行综合排名。

2、信息化乡(镇)创建先进工作者。

(1)评选名额:每一个县(市、区)一名

(2)评选标准:综合考虑“移动惠农信息富民”工程中的工作表现和乡(镇)移动普及率达到值及提升值县(市、区)内综合排名情况进行评选。移动普及率达到值及提升值县(市、区)内综合排名方法为:

①对县(市、区)内所有乡(镇)的普及率达到值及提升值分别进行排名打分,单项总分为本县(市、区)的乡(镇)总数量,打分办法为第一名得总分,每向后靠一名扣1分,最后一名得1分。

②根据达到值及提升值的排名情况进行加权,即综合得分=达到值排名得分×40%+提升值排名得分×60%

③根据得分情况进行综合排名。

四、评选组织

(一)评选阶段。以县(市、区)为单位,对所辖行政村、乡(镇)进行初评,汇总符合达标条件的行政村、乡(镇)上报市领导小组,市领导小组经综合评定后确定。

(二)授牌阶段。以乡(镇)为单位,对所辖行政村进行授牌和奖励。授牌或奖励仪式由县委农工部和移动公司共同组织,采取“成熟一批授牌一批、奖励一批”的方式。

(三)授牌或奖励仪式要请当地的新闻媒体和行业手机报对先进行政村、乡镇进行报道,营造良好的工作氛围。

五、奖励标准

(一)行政村奖励标准

1、“信息惠农村”奖励标准。

2、“信息惠农示范村”奖励标准。

进行授牌和发放奖励,奖励标准为在“信息惠农村”奖励标准的基础上相应增加1000元。

3、“信息惠农村创建进步奖”奖励标准。

4、对于行政村的奖励均按照60%的奖金和40%的信息化产品执行。

(二)乡(镇)奖励标准

1、“信息化乡(镇)”奖励标准.

进行授牌和发放奖励,奖励标准为5000元。

2、“信息化乡(镇)创建进步奖”奖励标准

颁发奖状和发放奖励,奖励标准为4000元。

3、对于乡镇的奖励均按照60%的奖金和40%的信息化产品执行。

(三)先进个人奖励标准

1、“信息惠农村创建先进工作者”每人奖励1000元。

2、“信息化乡(镇)创建先进工作者”每人奖励3000元。

六、评选验收及奖励流程

(一)评选验收流程

1、行政村评选验收流程

村委会提出评选申请—>乡镇领导小组审核—>县(市、区)领导小组审核汇总后上报市领导小组—>市领导小组审核确定是否达到评选标准。

2、乡(镇)评选验收流程

乡镇领导小组提出评选申请—>县(市、区)领导小组审核汇总后上报市领导小组—>市领导小组审核确定是否达到评选标准。

3、先进个人评选验收流程

县(市、区)领导小组评选—>征求乡(镇)或县(市、区)政府意见—>汇总上报市领导小组—>市领导小组审核确定先进个人

(二)奖励流程

县(市、区)领导小组定期提出奖励申请—>市领导小组审核—>乡(镇)政府或县(市、区)组织授牌及奖励仪式—>对已授牌或奖励的单位在各级新闻媒体给予宣传报道。

相关奖励工作由县(市、区)领导小组定期上报市领导小组,市领导小组审核通过后,立即由乡(镇)政府或县(市、区)政府召开授牌及奖励仪式,现场完成授牌及奖励工作,并通过各级新闻媒体对已授牌及奖励的单位进行宣传报道。

乡镇信息工作汇报篇7

我县农资综合补贴资金主要来源于省财政下达的专项支出预算。

二、补贴资金使用范围

省财政下达我县的农资综合补贴资金全部兑付给种粮农民(或种粮农户,含国有农场的种粮职工,下同),用于弥补因化肥、柴油等主要农资价格上涨造成的农民种粮增支。

三、补贴资金分配和补贴标准

(一)今年省财政按照省统计局提供的上年份各县(市、区)粮食作物播种面积进行分配,我县的补贴资金是以90197亩的粮食作物播种统计面积为基数,补贴标准每亩56.55元,补贴资金总额510.06万元。本着公平、稳定的原则,我县补贴资金按照年各乡镇(场、区)上报县统计局的90197亩粮食作物播种面积进行分配,补贴标准每亩56.55元。

四、补贴资金兑付

(一)兑付对象

农资综合补贴资金兑付对象为全县种粮农户。

(二)兑付原则

一是补贴资金兑付采取当年补上年的办法,即当年依据上年粮食作物播种面积兑付补贴;二是向种粮大户倾斜,各乡镇(场、区)可从下达的农资综合补贴资金中单独安排种粮大户奖励。

(三)兑付依据

各乡镇(场、区)应及时组织各村对本村年每个种粮农民全年粮食播种面积的核实、汇总,并由乡镇将核实、汇总的面积于2月25日前上报县农业局、统计局、财政局。县政府组织农业、统计、财政等相关部门对乡镇上报的数字进行核查,核查后的数字作为资金兑付的依据。

(四)兑付品种

结合本地实际,农资综合补贴资金兑付的粮食作物品种为国家确定的粮食作物品种范围内的水稻、甘薯、马铃薯、玉米、高粱、大豆、杂豆,粮食作物品种补贴范围,原则上不调整变动。

(五)发放形式及时间要求

2012年直补资金按照“县财政专户—农信社—补贴对象”的资金流向,发放形式采取“一折通”形式发放,力争在2月29日前将补贴资金兑付到种粮农户。

五、办理程序

(一)由各乡镇(场、区)负责组织,在历年“一折通”办理和综合补贴资金发放的基础上,以所辖村为单位填写农户新增、减少、变更信息情况表,并按实际种粮对象和播种面积填写“2012年补贴面积核对表”,由农户对各自的补贴面积进行确认签名后,汇总填写“村级种粮农民农资综合直补汇总情况表”和“综合直补发放审批表”,经核对审定后报送县农业局、统计局、财政局审批,同时将“2012年综合直补公示表”在所在村公示。

(二)县农业局、县统计局负责对各乡镇(场、区)报送的“2012年补贴面积核对表”、“村级种粮农民农资综合直补汇总情况表”和“综合直补发放审批表”进行审核,重点对补贴对象和综合直补面积进行把关,经审核确认后报送县财政局审批。

(三)县财政局根据县农业局报送的“综合直补发放审批表”,经过审批同意后拨付补贴资金。由农村信用社将专户资金直接打入农户存折,实行统一支付。

六、职责分工

(一)实行政府首长负责制,县政府对落实全县农资综合补贴政策负总责,各乡镇(场、区)对落实本地区农资综合补贴政策负总责,并实行乡镇长负责制。

(二)农资综合补贴政策由县政府具体组织实施,各有关部门按职能分工,负责实施。其中:财政部门负责资金的分配、拨付、兑付和监督管理工作;农业部门负责监测提供粮食播种面积等有关数据;统计部门负责提供粮食作物播种面积;物价部门负责化肥、农药等农资价格的监测,测算农民种粮成本等工作;审计部门负责农资综合补贴政策落实各有关工作的审计,查处有关违法违规事项;监察部门负责农资综合补贴政策落实工作的效能监督,查处有关违规违纪责任单位和责任人。

七、监督管理

(一)除按上级财政部门要求用于粮食基础设施建设的新增农资综合补贴资金外,下达到各乡镇(场、区)的农资综合补贴资金,应全部兑付给种粮农民或奖励种粮大户,不得截留、挤占、挪用,确保资金安全,做到专款专用.

(二)县财政、监察、审计、农业部门要充分发挥职能作用,对农资综合补贴资金的分配使用和兑付等环节实施全过程监督管理。及时查处落实农资综合补贴政策工作中违规违纪行为和事项,追究违规违纪责任单位和责任人。

乡镇信息工作汇报篇8

一、核酸检测对象

2

二、检测对象摸排

2

三、检测采样时间、地点

3

四、采样人员安排

3

五、采样点设置和采样设备配备

3

六、采样标本转运

3

七、检测单位及费用

3

八、工作要求

4

在外务工人员返乡全部落实核酸检测工作方案

根据《关于进一步做好当前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的通知》(X疫指[2020]

X号)和《关于印发2021年元旦春节期间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方案的通知》(X疫指

[2020]X号)等文件要求,进一步加强重点人群监测工作,对回X的在外务工人员,全员落实核酸检测和健康监测举措,结合我县实际制定以下工作方案。

一、核酸检测对象

(一)来自中高风险地区回X的务工人员必须落实核酸检测、健康监测和隔离措施。

(二)所有回X的在外务工人员必须落实核酸检测和健康监测举措;

对持有一周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的免于检测,但要落实自我健康监测举措。

二、检测对象摸排

(一)符合要求检测对象自主申报,由所在地乡镇防指办进行登记确认为检测对象。

(二)各乡镇(开发区)安排各村居落实专人进行主动摸排,每日进行汇总上报所在地乡镇防指办,由所在地乡镇防指办审核确认为检测对象。

(三)各机关、企事业单位安排落实专人对本单位符合检测对象进行摸排,每日进行汇总上报所在乡镇、社区,由所在地乡镇防指办审核确认为检测对象。

三、检测采样时间、地点

(一)原则上每日上午8点至12点进行采样,特殊情况除外;所有应检对象须在返X

24小时内完成采样。

(二)所在乡镇(开发区)、机关企事业单位组织当日应检对象在做好个人防护后,到所在地乡镇卫生院指定场所进行采样,采样工作在县疾控中心指导下进行。

四、采样人员安排

(一)各乡镇采样人员原则上由该乡镇卫生院经过培训的专业人员担任,人员不足可向所在医共体牵头医院申请支援。

(二)县疾控中心采样人员不足,在报县防指办同意后,可临时抽调民营医院和县直卫生健康单位经过培训的专业人员支援。

(三)县级公立医院原则上负责做好本院发热门诊、住院、陪护、一线人医务人员采样检测和

“原检尽检”对象的采样检测工作;县防指办根据疫情防控形势需要抽调人员参与采样检测工作。

五、采样点设置和采样设备配备

各乡镇卫生院采样点设置和采样设备配备参照相关文件要求于1月XX前落实到位。各乡镇卫生院采样点设置和采样设备配备由所在地乡镇防指办协助落实,县疾控中心给予业务指导。

六、采样标本转运

各乡镇卫生院采样点采集标本由县疾控中心负责安排专车在规定时间内进行转运,规范做好交接工作,确保生物标本安全。

七、检测单位及费用

所有采样标本由县疾控中心负责统一安排检测,按规定时间出具检测报告,如果日检测量超过县疾控中心承受能力的,可委托县医院、县中医院或第三方进行检测,所有“应检尽检”对象的采样检测等费用由县疫防指研定。

八、工作要求

(一)组织动员,精准摸排。

各乡镇(开发区)各单位要按照省委书记疫情防控专题会议“四个强化”和完善“四个链条”要求,成立专班、落实责任,组织动员应检对象参加采样检测;及时精准摸排应检对象信息,确保做到应检尽检和健康检测措施落实到位。

(二)加强防护,规范操作。

所有参与摸排、采样、检测人员均应按照规定要求,做好个人防护;专业人员要按照操作规程规范开展采样检测工作,确保采样准确、检测规范,生物安全。

(三)加大宣传,维护秩序。

各乡镇(开发区)各单位要进一步加大宣传力度,做好解释工作,争取检测对象的理解和支持,并安排专人到采样点现场负责维护秩序,有序排队、保持安全距离,保证采样工作顺利进行,保护医务人员的人身安全。

乡镇信息工作汇报篇9

一、从气象角度,及时汇报干旱情况

我局积极配合地方党委、政府的抗旱救灾工作,2月4日,我局领导参加了全县抗旱救灾会议,并在会上作了题为《××县干旱情况分析》的报告,详细阐述了20xx年干旱情成因、各月降雨量情况、干旱造成的经济损失及20xx年后期的气候预测,为地方党委、政府和有关部门科学决策提供了依据。

二、局领导赴灾区视察,及时了解灾情

一是2月8日我局领导陪同州委、州政府抗旱救灾工作指导组、县委、县政府及县级有关部门领导到南沙镇呼山移民开发区实地视察呼山甘蔗受灾情况;二是2月23日至25日我局领导陪同政协及有关部门领导前往南沙(呼山)、嘎娘、上新城、小新街、逢春岭、大坪六个乡镇视察库塘蓄水和干旱情况,并在视察工作汇报会上作了题为《××县20xx年降雨情况及20xx年气候趋势预测》的报告。两次实地视察,既了解了灾区实际受灾情况,使我局能更好地开展抗旱气象服务工作;又及时向地方党委、政府汇报了干旱发展态势,以便科学决策。

三、抓住有利天气过程开展人工增雨作业

自去年我县出现干旱以来,我局已多次开展了人工增雨作业,并取得了明显的成效。就今年以来,我局1月26日、2月18日也实施了人工增雨作业,全县大部分乡镇降中到大雨。现在看来,人工增雨作业不失为一个能有效缓解旱情的方法。我局还将根据天气情况,抓住有利天气过程继续开展人工增雨作业。并且我局正积极筹建、努力增加和完善人工增雨设备(请示政府增设增雨作业车载小型雷达和一辆增雨作业车),更加科学地实施人影作业,努力提高人工增雨作业效益。

四、努力拓宽气象信息渠道

准备用2至3年的时间完成全县14个乡镇134个行政村及4个社区的农村气象综合信息服务系统(电子显示屏)建设,拓宽气象信息渠道,改变气象信息利用率不高的现状。去年9月,我局已完成了全县14个乡镇和政府大院电子显示屏的安装、调试,并正式投入使用。显示屏投入使用至今,运行良好,极大地提高了气象信息的时效性,扩展了气象信息的覆盖面。今年我局将在全县建立至少30个气象综合信息服务系统示范行政村,并逐步完成全县行政村、社区的信息服务系统的安装、调试工作,使人民群众能及时地了解天气情况,避免或降低灾害性天气造成的损失。近日,我局正在南沙镇菱角塘村委会、排沙村委会安装并调试电子显示屏。

乡镇信息工作汇报篇10

以省市党代会精神为指导,认真贯彻市委“十大下乡工程”部署要求,围绕“法治”建设和“六五”普法规划,结合农村和基层学法用法的实际需求,积极推进法律服务下基层、矛盾化解在基层、维护稳定到基层,多层次、广覆盖地开展农村法制宣传教育,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发展营造良好的法治环境。

二、工作目标

以“服务群众、保障民生”为总体目标,以人民群众满意为标准,结合司法行政职能定位,从现在开始,集中利用春节前后农闲时间,在全市范围内实施“法律下乡工程”,宣传法律政策、弘扬法治文化、维护群众权益、化解社会矛盾、解决基层困难,实现基层法制宣传、法律服务基本覆盖,群众合理诉求畅通表达,突出矛盾问题妥善化解,社会安定有序,大局和谐稳定。

三、主要内容

根据市委政法委统一安排,结合司法行政工作职能,进一步深化法律下乡工作任务,在全系统组织开展“八进村”集中行动。

(一)法制宣传进村

组织市县乡三级司法行政机关工作人员和律师、公证员、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法律援助工作者等在100个乡镇开展100场送法下乡活动;结合“法治文化建设提升年”活动,开展“法制文艺乡村行”系列活动,组织基层法制文艺团体和文艺骨干,编排法制节目进农村演出100场;开展“送法下乡”集中活动,现场发放一批“法治文化丛书”、法制对联、法制漫画,并定点为贫困农村小学捐赠书包、学习用具和法律书籍。

(二)法律顾问进村

组织四个县15家律师事务所与30个村,开展“所村结对”服务,为全市1428个村全部配备法律顾问,提供法律政策咨询,指导农村产业发展;将农业示范园区、农业龙头企业、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等作为法律服务重点对象,从园区开发、产业转型、商品注册到市场开拓等提供一条龙服务;选派律师骨干参与农村矛盾纠纷调解,就征地拆迁、劳动工资、医患矛盾等易发群体性纠纷提供法律处理建议,引导村民通过法律途径行使权利。

(三)公证服务进村

各级公证机构建立“三农”绿色通道,对急需办理的涉农公证优先受理、优先出证,对涉农特定、特殊案件,以及农村孤寡老人、残疾人实行上门服务,并优化程序,提高效率;实行公证法律援助,对符合法律援助条件的农村困难群众,减免费用,增强公证在维护弱势群体合法权益中的有效作用。

(四)矛盾化解进村

组织全市县乡两级社会矛盾纠纷调处中心、专职人民调解员和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加强对农村重点人群的排查,对排查出的突出矛盾纠纷,及时分流指派,限期解决;推广总结海州“和事老”协会和赣榆“个人调解工作室”经验,发挥农村“五老”人员、“大学生村官”和调解信息员的作用,开展法律服务指导员“千人下基层、逐村大排查”活动;落实“村级周排查、乡镇旬排查、县区月排查、市级季排查”的农村矛盾纠纷排查分析研判制度,通过市县乡三级司法信息平台,把各类矛盾纠纷及时汇总研判,及早处理。

(五)法律援助进村

组织市县法律援助机构和大学生志愿者开展“法律援助乡村服务行”活动;完善法律援助基层组织网络,在律师事务所、基层法律服务所设立代申请点,在村委员会设立法律援助联系点,建立农村困难群众“绿色通道”,对弱势群体做到“应援尽援”;组织律师参与法律服务热线值班,认真解答涉农法律问题,定期分析来访和电话咨询,提供有针对性的法律服务。

(六)矫正管教进村

组织社区矫正工作人员到农村的社区服刑人员居住地或工作单位走访,向有关人员了解情况,掌握动态;聘用社区矫正志愿者,对农村的社区服刑人员开展一对一帮助教育活动,确保无脱漏管和重新犯罪现象。

(七)安置帮扶进村

司法所、村委会与刑释解教人员签订帮教安置协议书,定期开展帮教活动,落实安置措施,为刑释解教人员落实责任田、为其办理低保和其他社会帮扶,帮助其及早回归社会。

(八)鉴定服务进村

组织司法鉴定人员进村开展伤害鉴定常识宣传,结合矛盾纠纷排查活动,为遭受家庭暴力的妇女儿童上门提供伤情鉴定服务,对符合援助条件的弱势群体减免鉴定费用。

四、实施步骤

第一阶段:启动阶段。12月中旬之前,各县区、各部门开展动员部署,成立法律下乡工程领导机构,制定实施方案,分解落实责任,确保全面启动。

第二阶段:实施阶段。12月中旬到春节前后,各县区、各部门结合各自目标任务(详见附表),采取切实可行措施,确保任务全面完成。

第三阶段:验收阶段。3月上旬之前,市局对各县区、各部门目标务完成情况进行检查验收,并将组织评比表彰。

五、工作要求

一要高度重视,精心组织。开展法律下乡工程是推进基层民主法治建设、维护基层社会和谐稳定、创新基层社会管理的重要手段,也是司法行政业务职能向农村基层延伸的重要载体。各级司法行政部门要把法律下乡工程摆上重要议程,健全工作领导机构,加强组织协调,制定切实可行的实施方案,把长效机制建设贯穿始终,全面推进该项活动深入开展。

二要配强队伍,抓出成效。这次法律下乡活动,市、县区司法行政机关领导干部要深入到村下访1次,主动倾听群众意见、了解群众诉求,化解矛盾纠纷,督办解决一批重大案件。市局选派14名法律服务指导员到灌南县各乡镇,负责包片指导,各县区也要精心选派法律服务指导员到村开展法律服务。乡镇法律服务指导员负责对接乡镇综治办,指导村法律服务指导员有序有效开展工作。要把那些理念新、能力强、业务精、作风硬的优秀干警选派到法律服务指导员队伍中去,使他们在基层社会管理创新中得到磨炼,树立政法机关服务基层、服务群众、保障发展、维护稳定的良好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