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期货投资分析方法十篇期货投资分析方法十篇

期货投资分析方法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9 11:14:20

期货投资分析方法篇1

一、股票指数期货及其特点

股指期货全称股票指数期货,是以股价指数为标的物的期货交易,是买卖双方根据事先的约定,同意在未来某个特定的时间按照双方事先约定的价格进行股票指数交易的一种标准化期货合约。

目前主要的股指期货合约有s&p500股指期货、nikkei225股指期货、恒生股指期货、kospi200股指期货等。我国即将推出的首个股指期货合约为沪深300股指期货,预计在今年3月正式推出。

投资者在股票市场上面临的风险可分为两种,一种是股市的整体风险,又称为系统风险,即所有或大多数股票的价格一起波动的风险。另一种是个股风险,又称为非系统风险,即持有单个股票所面临的市场价格波动风险。通过投资组合,即同时购买多种风险不同的股票,可以较好地规避非系统风险,但不能有效地规避整个股市下跌所带来的系统风险。进入20世纪70年代以后,西方国家股票市场波动日益加剧,投资者规避股市系统风险的要求也越来越迫切。由于股票指数基本上能代表整个市场股票价格变动的趋势和幅度。人们开始尝试着将股票指数改造成一种可交易的期货合约并利用它对所有股票进行套期保值,规避系统风险,于是股指期货应运而生。

股指期货除具有金融期货的一般特点外,还具有一些自身的特点。股指期货合约的交易对象既不是具体的实物商品,也不是具体的金融工具,而是衡量各种股票平均价格变动水平的无形的指数。一般商品和其他金融期货合约的价格是以合约自身价值为基础形成的,而股指期货合约的价格是股指点数乘以人为规定的每点价格形成的,股指期货合约到期后,合约持有人只需交付或收取到期日股票指数与合约成交指数差额所对应的现金即可了结交易。比如投资者在9000点位买入1份恒生指数期货合约后,一直将其持有到期,假设到期日恒生指数为10000点。则投资者无须进行与股票相关的实物交割,而是采用收取5万元现金[(10000一9000)*50]的方式了结交易。这种现金交割方式也是股指期货合约的一大特点。

二、股指期货价格的主要影响因素

影响股指期货价格的因素错综复杂,其中既有宏观经济方面的因素,也有投资或投机者心理方面的因素。

1.经济周期

从整个股市的层面看,经济周期影响着股指期货的价格。由于股指期货的价格是基于现货市场股市而形成的,而股市大盘变动又受经济周期的影响,因此,随着经济周期的变化,股指期货的价格也会出现上涨和下跌的行情。

2.金融货币因素

汇率、利率、财政政策变动都会使投资者对未来经济预期产生影响,均能从不同程度上影响股指期货合约的价格。

3.供求关系

期货合约的多空供求关系仍然是影响股指期货价格的一大因素。股指期货本身没有具体的实物资产相对应,因此,它的价格变化受期货市场合约供求关系的影响很大。当空头供大于求时,期货合约价格下跌;反之,当多头供大于求时,期货合约价格就上升。

4.标的物

股票现货市场的走向直接影响股指期货的价格。尤其是股指期货标的指数中的大盘股或者活跃板块股的股价变化往往会对股票指数的涨幅影响很大,从而也带动股指期货价格的变化。标的指数成份股中权重较大股票的现金分红、增发、配售等活动也会影响股指期货合约价格,需要对其数量、时间甚至可能性有较好的把握。

5.心理因素

投资者的心理因素会影响到股指期货的价格。通常人们所说的“人气”反映了交易者对市场的信心程度,或者说他们对未来股票市场的信心。当“人气”旺时,即使当时的股市指数不高,股指期货市场价格也会上涨;反过来说,如果“人气”衰,即使当时的股市指数很高,股指期货市场价格也会下跌。

6.政治和政策因素

一个国家、一个地区乃至整个世界的政治形势的变化,以及政府制定的方针政策都会直接影响股票指数期货的价格。

三、股指期货的投资分析方法

在风云变幻的股市中要把握大盘、标的指数以及股指期货合约价格的走势是比较困难的,但我们可以试图从各种因素中摸索规律,找到主要的影响因素,建立一套最适合的投资分析方法进行分析,为投资决策提供参考依据。以下分别谈到基本面和技术面的分析方法,实际操作中需要灵活运用并结合起来使用。

(一)基本面分析

1.宏观经济信息

实时研究国家相关部门定期公布的宏观经济数据,诸如gdp增长、通胀率、失业率、零售增长、储蓄率等。这些宏观经济数据都会影响到政府将来的货币、财政政策,会使投资者对未来经济预期产生影响,最终反映到期货价格上来。

具体研究中,可用gdp增量变化与股市运行周期对比研究,用净出口额变化来衡量外贸拉动因素,贷款增长率变化衡量投资拉动因素,社会商品零售总额变化衡量消费拉动因素等。

2.标的指数成分股

研究成分股行业基本面,尤其是占指数权重很大的行业。重点研究这类行业龙头股的基本面情况(行业政策、产业特征、产量与产能、市场竞争、增长潜力、财务数据、盈利预测等),以及这些成分股的分红派息、送股、配股、停牌等事件。因为这些股票会起一个领头羊的作用,它们的涨跌会引领他们代表的那个板块同涨同跌,对指数产生一定程度的冲击,在一个时期领涨(跌)大盘。如我国即将推出的以沪深300指数为标的的股指期货,其成分股中的300只股票覆盖了国民经济的大部分行业。

3.各市场之间的相互联系

虽然目前我国资本项目还没有放开,但我国融入全球经济的程度在逐步加深,人民币汇率也已经在进行有限制的浮动,这些都说明我国资本市场不能独立于全球金融体系之外,周边市场的变化对我国将会产生一定程度的影响。除了国内与国际市场之外,我们还要关注债券市场、外汇市场、商品市场以及房地产市场,因为各个投资品种之间有一定的相互替代作用,资金的流向会对市场产生冲击。

4.国际市场因素

股指期货将更加融入全球化市场。随着2007年资本市场对外开放,qfii等外资机构的深度介入,我国新兴的股指期货市场必将引起国际社会的特别关注。对我国这样一个对外依存度高、开放程度日益增强的国家来说,这种影响将更为明显。因此,分析股指走势,除了国内经济,还必须关注世界经济整体形势。

(二)技术面分析

由于股指期货与股票的不同点,使期货行情的某些技术表现与股票不一样,分析方法也有不同的地方。股票投资者分析股指期货行情时,应根据自己不同的技术分析习惯,适当修正对几个主要技术参数的看法。

1.时空波动特性

对标的指数历史行情进行时间和空间二维研究,从时间上分析其底部周期、开市以来的顶底周期循环,从空间上分析股指的趋势结构、常态趋势及调整波幅、股指的顶底组合构造模式等,找出其中规律,用来判断和预测未来行情走势的时空点位。

2.波段运行特性

通过研究标的指数波段运行,优选趋势跟踪指标、波段振荡提示指标、波段能量变化指标以及均价水平变化等指标构建技术指标体系组合,分析标的指数小周期波段运行特征。

3.大势领先指标

建立大势领先指标体系,包括成交量与均量线、领涨(跌)群体组合、短期资金拆借利率等指标,通过对领先指标的分析来研判大势的未来走势。

4.主力机构的持仓动向

机构博弈将成股指期货市场主流。在股指期货推出以后,社保基金、保险资金、qfii等都将会加大介入股市的比例和力度,各种投资基金亦将会出现持续壮大的局面。股指期货参与者的成分比例会进一步发生分化,个人投资者的资金所占的比例会进一步降低,机构投资者博弈将会成为市场的主流。

5.持仓量

股指期货的持仓量是指买和卖双方都还没有平仓的头寸的总和,是双向计算的。也就是说,我们看到的持仓量数据中,有一半是买持仓,一般是卖持仓。持仓量的变化也是对行情影响较大的指标。持仓量的大小,代表了市场中投资者参与同一个期货合约交易的兴趣,也可以说是行情未来涨或跌的信心指示。同时,它还蕴涵着同一时刻行情变化的动向。需要注意的是,持仓量的变化方向与同一时刻行情涨跌的变化方向对应起来分析才有意义。由于持仓量中一半是买开仓一半是卖开仓,所以有的时候持仓量越大,也代表参与者对未来行情的分歧越大。

总体分析思路:从股指期货标的物(如我国即将推出的首个股指期货品种——沪深300指数)入手,研究指数的编制、组成、变化因素;研究宏观经济形势,对重要因素进行深入探讨;研究各市场之间的相互联系。在对整个指数期货及相关信息有一个总体把握的基础上,研究投机、套保和套利的可行性以及一些可能的交易策略。

参考文献:

期货投资分析方法篇2

[关键词]层次分析法期货评价

期货市场是在商品市场不断发展和完善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我国的期货市场从20世纪80年代末进行试点开始,经过20世纪90年代市场缺乏统一管理和没有完善法规、导致市场盲目高速发展的阶段后,现在市场已经基本得到规范。在市场规律的选择之下,一批管理比较规范,运作比较平稳,发展相对成熟的期货品种在我国期货市场脱颖而出,如上海交易所的铜、铝,大连交易所的大豆等。但是,期货市场在我国仍没有一个很好的风险评价体系,投资者基本是凭借自己以往的投资经验对期货进行投资。因此,对期货市场进行研究,加强风险管理,建立期货市场风险评价体系成为期货市场研究的首要任务。本文用层次分析法模型,使复杂的期货投资决策问题从定性的分析向定量结果转化,定性和定量相结合,对期货市场12种期货进行评价,并从中选出5种理想的期货产品,此方法可指导期货投资者优化投资策略。

一、期货投资决策的层次分析模型

在建立层次分析模型之前,先引进4种评价指标,即期货产品的收益率、涨跌情况、涨跌波动情况、aRBR能量指标,这些指标对理想期货的决策起主要的作用。记SY(i,t)为第i种期货第t个月的收益率,表示该种期货的收益情况。ZD(i,t)为第i种期货第t个月的平均涨跌数据,表示该种期货的盈亏情况。Zp(i,t)为第i种期货第t个月的涨跌波动,表示该种期货的盈亏波动的情况,体现出期货盈亏是否稳定。aR(i,t)为第i种期货第t个月的能量指标,表示该种期货产品买卖气势情况。涨跌与涨跌波动指标隐含着购买期货产品的风险情形。收益率,其中为第i种期货第t个月末清算的收盘价,即第i种期货第t个月的收益率SY(i,t)为当月与上个个月的收盘价的对数之差。涨跌ZD(i,t)所给的历史数据ZDj(i,t)的平均值。涨跌波动Zp(i,t)为ZDj(i,t)的标准差,反映期货盈亏的波动情况:。aR(i,t)为第i种期货第t个月的最高价减去该月的开盘价,有效的反映了该种期货在第t个月的买卖气势情况,aR(i,t)的值越大则说明期货的买卖气势越好。为了方便数据的处理和计算,用评价指标的极值差方法对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化成无量纲的指标观测值。

根据这4种指标的评价标准,将期货投资决策问题包含的因素按照不同属性自上而下地分解为3个层次,最上层为目标层,即选择理想期货产品,最下层为方案层,即12种期货产品,中间层为准则层,有四个准则,即4种指标。各层间的联系用相连的直线表示,既可画出层次分析结构图,如图1。

二、针对评价要素建立判别矩阵

建立期货投资决策的层次分析模型后,投资决策者需要对各层次因素的相对重要性给出判断,用数量化的相对权重Cij进行描述,反映成矩阵的形式就是判断矩阵C=(Cij)n*n。采用成对比较法对各个因素进行比较打分,打分的尺度采用1-9比较尺度。

我们通过广泛调研以及有关期货资料的介绍,运用几何平均法将待决策者的意见综合平均,得到第一层的评价判断矩阵如表1。

表1第一层子目标判决矩阵

要素收益率涨跌涨跌波动aRBR

收益率(C11)1(C12)3(C13)5(C14)6

涨跌(C21)1/3(C22)1(C23)2(C24)2

涨跌波动(C31)1/5(C32)1/2(C33)1(C34)1

aRBR(C41)1/6(C43)1/2(C43)1(C44)1

下一步,要建立方案层对准则层的判别矩阵。本文的数据实验对2007年10月到2008年3月的每个月每种期货产品进行建立层次分析,现以一月数据加以说明,取2007年10月的数据对12种期货产品建立层次模型,并对铝、铜、燃料油、橡胶、豆1、豆2、玉米、豆粕、棉花、白糖、强筋小麦、硬冬白小麦这12种期货产品的4种指标按之前所述方法处理,得到铝的收益率为0.5491、涨跌为0.3864、涨跌波动为0.3108、aRBR为0.5531,由于篇幅所限处理后的数据不一一列举。比较12种期货的收益率、涨跌、涨跌波动、aRBR,由matLaB编程计算得4个12阶的成对比较阵C1、C2、C3、C4。

三、一致性检验

从理论上分析得到,a如果是完全一致的判断矩阵,应该满足CijCjk=Cik,但实际上在构造判断矩阵时要求满足此条件是不可能。因此,退而求其次,要求判断矩阵有一定的一致性,即可以允许判断矩阵存在一定程度的不一致性(满足矩阵的一致性检验)。

计算衡量判别矩阵a的不一致程度指标,其中为矩阵a的最大特征值。计算得矩阵a最大特征值为4.0042,对应的特征向量为(0.9186,0.3201,0.1677,0.1601),则Ci=0.0014。为了确定a的不一致程度的容许范围,需要找出衡量a的一致性指标Ci的标准,可引进随机一致性指标Ri。对于不同的n,用大量的样本矩阵算出的随机一致性指标Ri数值。

一致性比率CR=Ci/Ri,当CR

四、层次总排序与决策

对上面已算出的各准则对目标的权向量和各方案对每一准则的权向量进行组合,则第三层对第一层的组合权向量为:w=[wC1;wC2;wC3;wC4]*wat。经计算得出组合权向量w为(0.1368,0.2219,0.0436,0.1188,0.1107,0.1003,0.1955,0.1744,0.0731,0.1687,0.1327,0.0899),根据此向量,可决策出理想的期货,即07年10月份理想期货从好到差依次为:铜、玉米豆粕、白糖、铝、强筋小麦、橡胶、豆1、豆2、棉花、硬冬白小麦、燃油。

利用上述介绍的数据处理方法和层次分析法分别对其他的5个月求出组合权向量,进行对期货的理想程度排序。最后可利用决策分析中的Borda函数来确定综合排序,得出五种理想期货分别为:铜,强筋小麦,棉花,铝,橡胶。

四、结束语

本文通过实例分析aHp在期货投资决策中的应用,研究了理想投资期货、期货产品各个指标等之间的影响,将期货投资主体的经验判断给予数量化,定性与定量相结合,较合理地解决期货投资的多因素决策问题。

参考文献:

[1]杜栋庞庆华:现代综合评价方法与案例精选[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

[2]姜启源邢文训谢金星等:大学数学实验[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

[3]李从珠李文蕾姜铁军:统计学在证券期货市场中的应用[J].数理统计与管理,2000,(19)5:62-65

期货投资分析方法篇3

一、股票指数期货及其特点

股指期货全称股票指数期货,是以股价指数为标的物的期货交易,是买卖双方根据事先的约定,同意在未来某个特定的时间按照双方事先约定的价格进行股票指数交易的一种标准化期货合约。

目前主要的股指期货合约有S&p500股指期货、niKKei225股指期货、恒生股指期货、KoSpi200股指期货等。我国即将推出的首个股指期货合约为沪深300股指期货,预计在今年3月正式推出。

投资者在股票市场上面临的风险可分为两种,一种是股市的整体风险,又称为系统风险,即所有或大多数股票的价格一起波动的风险。另一种是个股风险,又称为非系统风险,即持有单个股票所面临的市场价格波动风险。通过投资组合,即同时购买多种风险不同的股票,可以较好地规避非系统风险,但不能有效地规避整个股市下跌所带来的系统风险。进入20世纪70年代以后,西方国家股票市场波动日益加剧,投资者规避股市系统风险的要求也越来越迫切。由于股票指数基本上能代表整个市场股票价格变动的趋势和幅度。人们开始尝试着将股票指数改造成一种可交易的期货合约并利用它对所有股票进行套期保值,规避系统风险,于是股指期货应运而生。

股指期货除具有金融期货的一般特点外,还具有一些自身的特点。股指期货合约的交易对象既不是具体的实物商品,也不是具体的金融工具,而是衡量各种股票平均价格变动水平的无形的指数。一般商品和其他金融期货合约的价格是以合约自身价值为基础形成的,而股指期货合约的价格是股指点数乘以人为规定的每点价格形成的,股指期货合约到期后,合约持有人只需交付或收取到期日股票指数与合约成交指数差额所对应的现金即可了结交易。比如投资者在9000点位买入1份恒生指数期货合约后,一直将其持有到期,假设到期日恒生指数为10000点。则投资者无须进行与股票相关的实物交割,而是采用收取5万元现金[(10000一9000)*50]的方式了结交易。这种现金交割方式也是股指期货合约的一大特点。

二、股指期货价格的主要影响因素

影响股指期货价格的因素错综复杂,其中既有宏观经济方面的因素,也有投资或投机者心理方面的因素。

1.经济周期

从整个股市的层面看,经济周期影响着股指期货的价格。由于股指期货的价格是基于现货市场股市而形成的,而股市大盘变动又受经济周期的影响,因此,随着经济周期的变化,股指期货的价格也会出现上涨和下跌的行情。

2.金融货币因素

汇率、利率、财政政策变动都会使投资者对未来经济预期产生影响,均能从不同程度上影响股指期货合约的价格。

3.供求关系

期货合约的多空供求关系仍然是影响股指期货价格的一大因素。股指期货本身没有具体的实物资产相对应,因此,它的价格变化受期货市场合约供求关系的影响很大。当空头供大于求时,期货合约价格下跌;反之,当多头供大于求时,期货合约价格就上升。

4.标的物

股票现货市场的走向直接影响股指期货的价格。尤其是股指期货标的指数中的大盘股或者活跃板块股的股价变化往往会对股票指数的涨幅影响很大,从而也带动股指期货价格的变化。标的指数成份股中权重较大股票的现金分红、增发、配售等活动也会影响股指期货合约价格,需要对其数量、时间甚至可能性有较好的把握。

5.心理因素

投资者的心理因素会影响到股指期货的价格。通常人们所说的“人气”反映了交易者对市场的信心程度,或者说他们对未来股票市场的信心。当“人气”旺时,即使当时的股市指数不高,股指期货市场价格也会上涨;反过来说,如果“人气”衰,即使当时的股市指数很高,股指期货市场价格也会下跌。

6.政治和政策因素

一个国家、一个地区乃至整个世界的政治形势的变化,以及政府制定的方针政策都会直接影响股票指数期货的价格。

三、股指期货的投资分析方法

在风云变幻的股市中要把握大盘、标的指数以及股指期货合约价格的走势是比较困难的,但我们可以试图从各种因素中摸索规律,找到主要的影响因素,建立一套最适合的投资分析方法进行分析,为投资决策提供参考依据。以下分别谈到基本面和技术面的分析方法,实际操作中需要灵活运用并结合起来使用。

(一)基本面分析

1.宏观经济信息

实时研究国家相关部门定期公布的宏观经济数据,诸如GDp增长、通胀率、失业率、零售增长、储蓄率等。这些宏观经济数据都会影响到政府将来的货币、财政政策,会使投资者对未来经济预期产生影响,最终反映到期货价格上来。

具体研究中,可用GDp增量变化与股市运行周期对比研究,用净出口额变化来衡量外贸拉动因素,贷款增长率变化衡量投资拉动因素,社会商品零售总额变化衡量消费拉动因素等。

2.标的指数成分股

研究成分股行业基本面,尤其是占指数权重很大的行业。重点研究这类行业龙头股的基本面情况(行业政策、产业特征、产量与产能、市场竞争、增长潜力、财务数据、盈利预测等),以及这些成分股的分红派息、送股、配股、停牌等事件。因为这些股票会起一个领头羊的作用,它们的涨跌会引领他们代表的那个板块同涨同跌,对指数产生一定程度的冲击,在一个时期领涨(跌)大盘。如我国即将推出的以沪深300指数为标的的股指期货,其成分股中的300只股票覆盖了国民经济的大部分行业。

3.各市场之间的相互联系

虽然目前我国资本项目还没有放开,但我国融入全球经济的程度在逐步加深,人民币汇率也已经在进行有限制的浮动,这些都说明我国资本市场不能独立于全球金融体系之外,周边市场的变化对我国将会产生一定程度的影响。除了国内与国际市场之外,我们还要关注债券市场、外汇市场、商品市场以及房地产市场,因为各个投资品种之间有一定的相互替代作用,资金的流向会对市场产生冲击。

4.国际市场因素

股指期货将更加融入全球化市场。随着2007年资本市场对外开放,QFii等外资机构的深度介入,我国新兴的股指期货市场必将引起国际社会的特别关注。对我国这样一个对外依存度高、开放程度日益增强的国家来说,这种影响将更为明显。因此,分析股指走势,除了国内经济,还必须关注世界经济整体形势。

(二)技术面分析

由于股指期货与股票的不同点,使期货行情的某些技术表现与股票不一样,分析方法也有不同的地方。股票投资者分析股指期货行情时,应根据自己不同的技术分析习惯,适当修正对几个主要技术参数的看法。

1.时空波动特性

对标的指数历史行情进行时间和空间二维研究,从时间上分析其底部周期、开市以来的顶底周期循环,从空间上分析股指的趋势结构、常态趋势及调整波幅、股指的顶底组合构造模式等,找出其中规律,用来判断和预测未来行情走势的时空点位。

2.波段运行特性

通过研究标的指数波段运行,优选趋势跟踪指标、波段振荡提示指标、波段能量变化指标以及均价水平变化等指标构建技术指标体系组合,分析标的指数小周期波段运行特征。

3.大势领先指标

建立大势领先指标体系,包括成交量与均量线、领涨(跌)群体组合、短期资金拆借利率等指标,通过对领先指标的分析来研判大势的未来走势。

4.主力机构的持仓动向

机构博弈将成股指期货市场主流。在股指期货推出以后,社保基金、保险资金、QFii等都将会加大介入股市的比例和力度,各种投资基金亦将会出现持续壮大的局面。股指期货参与者的成分比例会进一步发生分化,个人投资者的资金所占的比例会进一步降低,机构投资者博弈将会成为市场的主流。

5.持仓量

股指期货的持仓量是指买和卖双方都还没有平仓的头寸的总和,是双向计算的。也就是说,我们看到的持仓量数据中,有一半是买持仓,一般是卖持仓。持仓量的变化也是对行情影响较大的指标。持仓量的大小,代表了市场中投资者参与同一个期货合约交易的兴趣,也可以说是行情未来涨或跌的信心指示。同时,它还蕴涵着同一时刻行情变化的动向。需要注意的是,持仓量的变化方向与同一时刻行情涨跌的变化方向对应起来分析才有意义。由于持仓量中一半是买开仓一半是卖开仓,所以有的时候持仓量越大,也代表参与者对未来行情的分歧越大。

总体分析思路:从股指期货标的物(如我国即将推出的首个股指期货品种——沪深300指数)入手,研究指数的编制、组成、变化因素;研究宏观经济形势,对重要因素进行深入探讨;研究各市场之间的相互联系。在对整个指数期货及相关信息有一个总体把握的基础上,研究投机、套保和套利的可行性以及一些可能的交易策略。

参考文献:

期货投资分析方法篇4

一、cta的具体内涵及其发展

根据美国《2000年商品期货现代论文联盟法》的规定,cta是通过给他人提供商品期货期权相关产品买卖建议和研究报告,亦或是直接客户进行交易从而获取报酬的一种组织。这里的cta并不特指机构,它还可以是个人。法案规定,所有期望注册成为cta的组织都必须向美国商品期货交易委员会(cftc)提出申请,提供cftc认为与申请人有关的必要资料和事实,在cftc登记注册,并同时在全国期货业协会(nfa)登记注册,成为nfa的会员。此外,所有cta都必须定期向cftc报告账户交易情况,披露相关信息,接受cffc的监管。

期货投资基金,或者说管理期货(managedfutures)基金,也称作商品交易顾问(commoditytradingadvisors,cta)基金,它是指由专业的资金管理人运用客户委托的资金自主决定投资于全球期货期权市场以获取收益并收取相应的管理费和分红的一种基金组织形式。cta基金与对冲基金fhedgefund)等同属于非主流投资工具(ahernativeinvestment),是国际期货市场的主要机构投资者。近年来养老基金、保险基金、捐赠基金、慈善基金等对非主流投资工具表现出浓厚的投资兴趣,cta的规模也随之急剧膨胀,cta基金在全球期货期权市场中的作用和影响也日渐显现。

全球期货cta起源于1949年,美国海登斯通证券公司的经纪人理查德·道前(richarddonchian)建立了第一个公开发售的期货基金fmanagedcorn-modifyfundfuturesinc.)。此后,于1965年,唐(dunn)和哈哥特(hargitt)作为商品交易顾问cta建立了第一个著名的管理期货账户,1967年两人第一次把计算机交易系统试用于期货交易。到了1969年,人们开始将商业化的交易系统大量应用于美国期货市场的投机交易中。当时期货投资基金开始引起人们的兴趣,但投资者主要是小额资金客户。

进入20世纪70年代,期货投资基金业迎来了它发展历史上的一个重要时期。1972年5月芝加哥商业交易所开始了金融期货交易。从此,以农产品交易为主的期货市场开始转向以金融期货交易为主,为货币和资本市场提供避险工具。这个变化扩大了期货市场的规模和参与群体。美国政府在金融期货推出初期做过一项调查研究,结果发现期货市场个人投资者的亏损比例高达90%,这使得他们非常疑惑。经具体研究后发现,其原因主要是由于在金融期货推出初期,参与的大多数投资者都是传统的股票与债券投资者,由于这类人还没有真正弄清证券与期货的差别,因而造成了这类客户大面积的亏损。期货实行保证金交易,并且不限制卖空机制,具有高杠杆性以及交易策略的多样化等特点。许多股票投资者根据固有的思维方式长期持有一个期货合约,结果导致爆仓。因此,股票投资者在进行期货交易前必须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和操作技巧,而这种专业性又不是短时间就可以建立起来的,因此期货cta这种专业的商品交易顾问逐渐盛行。

1971年管理期货行业协会(managedfuturesassociation)建立,标志着期货投资基金行业的形成;1975年美国商品期货交易委员会(cftc)成立,对商品交易顾问(cta)和商品基金经理(cp01的行为进行监管。

进入20世纪80年代,期货投资基金迎来了高速发展的时期。期货交易的品种扩展到债券、货币、指数等各个领域,同时全球新兴的金融市场不断涌现。随着现资组合理论的诞生和投资技术的不断变化,期货投资基金在资产的风险管理与运作方面的作用日趋重要,很多机构投资者诸如养老金、信托基金、银行等都开始大量采用期货投资基金作为他们投资组合中的重要部分以达到优化组合分散风险的目的,并且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在,期货投资基金业已经成为全球发展最快的投资领域之一。

二、期货cta的分类及法律规范

传统意义上,cta基金的投资品种仅局限于商品期货。但由于近30年来全球金融期货和商品期货市场的迅速发展,cta基金已逐渐将其投资领域扩展到了股指期货、外汇期货、国债期货、天气期货以及电力期货等几乎所有期货品种。根据市场参与面和交易方法的不同,cta可以分为以下几大类。

1.程序化交易模式。程序化交易类cta是期货cta基金中最大的组成部分,有超过60%的期货cta是采取程序化交易的方式进行交易。此类cta按照一个通常由计算机系统产生的系统信号来做出交易决策,这种交易决策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决策的随意性。如果系统长期运作正常,会产生比较稳定的收益。

2.多元化投资模式。多元化cta基金投资的期货合约有时候可达百种之多,涉及的品种也非常多。采用多元化投资模式进行投资的cta仅次于程序化交易模式,有超过700亿美元的资金是采用这类模式。

3.各专项期货品种投资模式。包括金融与金属期货、农产品期货和货币期货这四个专项类别。专项期货品种投资模式的特点是该cta主要投资于某一大类的期货品种,如农产品期货cta主要投资目标是农产品期货品种,并且主要是利用某种套利技巧进行投资。

4.自由式投资模式,又称随意型投资模式。这类cta的投资策略一般建立在基本分析或者关键经济数据分析的基础上,由于他们经常使用个人经验来做出并执行交易决策所以,他们一般只专注于某个他们熟悉的特殊或相关的市场领域。从长期来看,自由式投资产生的风险和收益不够稳定。当然,这类模式现在也是整个期货投资基金行业的组成部分,有超过140亿美元的资金是使用这类模式进行期货期权交易。

从法律上讲,由于期货投资基金中cta的行为可能涉及公众利益,为了保护投资者的权益、强化主管机关和社会公众的监督,美国将传统信托立法的谨慎义务(dutyofcare)和忠实义务(dutyofloyalty)与现代公司治理结构相结合,升华为要求更高的职业诚信义务,要求cta“尽最大的善意或诚意,仅为受托人的利益行事”因此,cta的监管措施更为严厉。

首先是强制性地信息披露义务。依照美国的相关法案规定,每一位注册的cta都必须将其自身所有可能对投资决策产生影响的

转贴于论文联盟

相关信息定期或不定期地向有关部门报告、接受监督,并向社会公开、以使投资者对其有充分的了解,而且还对信息的具体要求进论文联盟行详细地描述。

其次是严厉禁止cta的欺诈行为和重大错误陈述。《1940年投资顾问法》、《1974年商品期货交易委员会法》和《2000年商品期货现代化法》中都对此做出明确和细致的规定。

最后是对cta违法行为进行十分严厉地惩罚。美国对违反相关规定的cta将给予非常严厉的处罚,以保证客户资金的安全。如果cta的行为违反了相关法律法规,将要承担相应的行政责任、民事责任、经济责任,甚至是刑事责任。

与美国相比,我国期货cta还处于起步阶段。2010年中国期货业协会制定《期货公司期货投资咨询业务(cta)试行办法》,规定中国cta业务基本流程及从业人员行为规范。2011年6月开始,中国期货业协会首度组织期货从业人员参加期货投资分析(cta)资格考试,并规定期货公司申请从事期货投资咨询业务,必须具备一下条件:“注册资本不低于1亿元、净资本不低于8000万元”的基本条件;公司最近6个月净资本等风险监管指标要持续符合监管要求;申请期货投资咨询(cta)业务期货公司至少要有1名具有3年以上期货从业经历和取得期货投资咨询业务从业资格的高管人员以及5名具有2年以上期货从业经历和取得期货投资咨询业务从业资格的从业人员。随着中国期货cta业务的正式推广,预计相关法律制度也将逐步完善。

三、期货cta将是中国期货市场未来发展方向

我国期货市场经过了多年发展壮大,有了长足的进步,但品种少、规模小、散户占主导依然是困扰中国期货市场快速发展的问题。目前,我国期货市场机构投资者的比例较小,散户占主导的格局依然没有根本性改变,企业以及各类机构整体参与的程度偏低。

随着我国金融市场近些年来的快速发展,国内证券市场机构投资者的参与力度已有较大提高,但我国期货市场的机构投资者比例仍低于10%。散户占主导往往就会形成追涨杀跌的风气,盈利能力较低,同时会加剧期货市场的波动,难以发挥财富效应。

期货投资基金最为一种专家理财的方式,由期货专家对投资者的期货账户进行跟踪式管理和个性化服务,根据投资者的需要设计各类投资方案,使投资者在承担最小风险的前提下获取最大收益。期货管理账户的存在和发展有两方面作用:首先,期货投资是一项专业化很强的投资活动,比之证券交易更需要专家理财,更需要基金;其次,随着国内期货品种的日渐成熟,在某个品种分析与操盘方面业绩突出的市场人士将日益受到市场关注,这些分析人士和操盘手就是期货基金经理的雏形。

作为期货投资基金的管理者,期货cta是国际期货市场的主要机构投资者之一,因此cta制度的引进和创新也将同大力培育机构投资者的目标相契合。cta业务将从期货公司的特定客户资产管理业务起步,由期货公司设立资产管理部或控股投资公司扮演cta的角色。也是培育专业期货机构投资者的有效路径。这当中期货cta与控股期货公司必须做到在资金管理、部门设置、管理人员雇佣等方面的完全隔离,期货投资交易顾问公司(cta)建立独立的风控部门与风控体系,对单个账户以及总体的经营风险采取监测、识别、预警、风险处置等措施,cta公司使用的是投资者的资金,必须从制度上杜绝期货公司用自有资金做期货。另一方面,当前期货市场对外开放的制度正在被逐渐破除,加快专业机构投资者的成长步伐,加强国内机构投资者的竞争力是当务之急。

引入cta业务,并以此为突破口创新期货公司业务模式,发展期货cta业务,打造期货产业集群是机构投资者的发展方向。因为cta制度可以让专业机构和专业人才,通过专业化的管理,专业化的手段做专业化的事情。

期货投资分析方法篇5

内容摘要:本文在对股指期货进行简单介绍的基础上,分析了股指期货交易的风险,并且结合我国具体国情,论述了我国推出股指期货的特殊风险,最后提出了风险的防范措施。

关键词:股指期货特殊风险防范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开放和资本市场规模的飞速发展,投资风险日益上升,投资者规避风险的需求日益强烈。作为一种金融风险管理工具,投资者利用股指期货进行套期保值可以规避股票市场的系统性风险。但是,作为在全球金融市场上占据极大份额的金融衍生品,股指期货本身具有较高的风险性。1995年巴林银行的倒闭和1997年国民西敏士银行在股指期货交易中的巨额亏损,都显示出了股指期货的内在风险性。1998年,国际投机资本在香港股票现货市场和股指期货市场上的联动交易,更显示出股指期货对金融安全的潜在威胁。由于股票指数期货市场运作的不确定性所带来的交易风险,给市场宏观主体和微观主体以及整个社会、经济环境造成了潜在性的危害。因此,对股指期货交易风险的防范尤为重要,以期充分利用其为我国的金融市场和金融改革服务。股指期货的出现,可以完善中国金融市场体系和金融市场功能、改变市场单边运行机制、为投资者提供有效对冲风险的工具,但是它也可能带来加重投机氛围、增加操纵行为、加大样本股和非样本股波动等问题。这导致在进行股指期货交易时,会产生各种各样的风险。分析这些风险,并学习如何防范对于充分利用股指期货的作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研究文献综述

学术界在这一问题上进行了相关的研究。朱坤林(2009)认为股指期货作为风险管理工具,对于完善我国证券市场的基础制度具有重要意义,但作为金融创新工具,其本身也会给市场带来新的交易风险,应通过建立健全股指期货交易制度、加强股票市场与股指期货市场的协调和合作、加强对市场交易主体的监管以及加强风险意识与投资技巧的教育和培养这几个方面防范和控制股指期货的交易风险。

徐伟东(2009)对我国股指期货的风险来源及防范机制进行了分析,阐述了我国股指期货的风险及其防范机制的完善性,认为应该强化法治精神和信用精神,旨在为股指期货的顺利推出和正常运作提供有益的参考。张婷、杜建智(2008)从股指期货的基本内涵和功能出发,着重探讨我国股指期货面临的风险以及如何防范的问题,认为应该从主题角度、运作角度和监管角度三个方面防范股指期货的风险。甄红线(2008)通过分析表明对股指期货的风险进行有效的管理,才能保证其功能的正常发挥,尤其是在我国推出股指期货交易的初始发展阶段,更应该重视和研究如何管理股指期货风险,以便于我国股指期货的健康发展。雷裕涛(2008)提出我国开展股指期货面临的特殊风险包括制度性风险、信用风险、市场结构不对称导致的风险和市场过度投机的风险,针对产生的原因提出了交易所要建立健全的风险管理制度等相应的防范措施。王钦安(2008)从我国金融市场特别是资本市场起步晚的实际情况出发,详细阐述了在我国推出股指期货的现实意义,并对如何规避股指期货带来的各类风险提出了建立严密的法规与监管体系、合理设计期货合约标的、规范上市公司行为和完善上市公司的监管、建立跨市场联合监管机制以及培育和壮大机构投资者的建议。

陈波(2007)在文章中表明股指期货风险防范非常重要,借鉴发达国家和地区防范股指期货风险的经验,提出我国股指期货应采取如下措施加以防范:建立严密的法规与监管体系;科学合理地设计股指期货合约;完善市场运行机制;建立严密的风险管理制度;加强期货市场与股票现货市场的合作;壮大与完善股指期货的投资主体;对国际游资建立适时监控和防范预警制度。学者的研究集中在股指期货上市交易之前,本文将以2010年4月股指期货在我国的正式上市交易为背景,对我国股指期货的风险防范进行系统的分析。

股指期货交易风险分析

股指期货为投资者提供了一个有吸引力的保值或投机工具,投资者并不一定非要持有股票才能参与股市交易,由此可以省去挑选股票所面临的困难又同样可以获得盈利的机会。股指期货是股票市场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结果,是管理股市风险的有力工具,但其同样是一把“双刃剑”,其在具备管理股市风险功能的同时,自身也蕴含着相当大的风险,作为重要的金融衍生产品,存在一些区别于其他金融衍生品的特有风险,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基差风险

基差就是某一特定地点某种商品的现货价格与同种商品的某一特定期货合约价格间的价差,即基差等于现货价格减去期货价格。从本质上看,基差反映着货币的时间价值,一般应维持一定区间内的正值(即远期价格大于即期价格)。套期保值实际上是用基差风险替代了现货市场的价格波动风险,如果投资者在进行套期保值之初与结束套期保值之时基差没有发生变化,就可能实现完全的套期保值。但是在巨大的市场波动中,也有可能出现基差倒挂的异常现象,这就表明股指期货交易中的价格信息已完全扭曲,这将产生巨大的交易性风险。

(二)市场操纵风险

在股指期货市场上只要交易者拥有足够多的资金,就有可能通过买卖大量期货合约达到操纵期货价格的目的。而期货市场的保证金制度使这种操纵行为更为容易。大资金的交易者通过价格操纵,将期货价格迅速拉升或打压,使持有相反头寸的投资者难以补足保证金而纷纷爆仓,从而获得巨大利润。价格操纵严重影响市场的公平与公正,导致期货价格严重失真,套期保值者无法规避风险,而且极有可能引发最后的逼仓风险。

(三)高投机性风险

在股指期货市场中,套期保值者和投机者构成了市场中两大参与主体。由于股指期货市场通常实行的是保证金制度,投资者可以利用杠杆作用以小博大,大大增强了市场对投机者的吸引力,使市场中投机者的比重占了上风。在期货市场中,投机者承担了套期保值者转移的巨大风险。通过买空卖空博取价差,是保证市场流动性,促进市场活跃的重要力量。但是过度投机行为也将会给市场机制造成严重的破坏,导致价格剧烈波动和市场恐慌。如果期货市场的风险放大效应与价格操纵、黑幕交易等非法行为联系在一起,将会造成整个金融市场的巨大震荡,甚至危及经济体系的安全和社会秩序的稳定。

我国开展股指期货交易面临的特殊风险

由于我国特有的市场文化背景、股市的现状和政策干预等诸多因素影响,要研究股指期货,首先要了解我国推出股指期货制度所要面临的特殊风险。

股指期货推出的初衷是为了适应风险管理的需要,目的是为了规避股票市场的系统性风险,但由于其本身的高杠杆性和损益的放大效应,投资者在短期内难以改变其心理和投机行为,指数期货对投资者的吸引力主要来源于其损益的放大效应。股指期货交易的参与者大多是以投机为目的,套期保值者只占其中较小的比例。

我国股市要加快同世界全面接轨的步伐,相应的改革方案和措施以及政策的出台将会引起汇率、利率、债市及期货市场联动的不均匀性,由于市场信息的不对称性,信息优势者抢得先机,而信息劣势者遭受损失。

实现股指期货的套期保值功能,必须以允许买空卖空为前提,即买空(卖空)股票现货,同时卖空(买空)股指期货才能实现股指期货的套期保值功能,但目前我国股票市场只能做多,不能做空,这就导致了市场不对称问题。一方面,由于我国投资者只能通过买进股票、卖出股指期货进行单边套期保值,因而导致股指期货价格被持续性地低估;另一方面,股指期货市场做多者,由于在现货市场不能抛空,必然导致股指期货交易纯粹投机,如果现货市场发生较大幅度的下跌,股指期市多头者将抛出股指期货,现货市场抛售股票者也会增多,从而进一步促使股价下跌,再次引发上述过程,这种市场不对称机制将有可能导致股指期货价格单边下跌(或单边上涨)与现货指数脱离,甚至引发股市崩盘的风险。

从近几年国内外期货市场上市品种的交易情况看,品种的选择、合约的设计、保证金的规定等,对交易活动中的风险形成都具有一定的影响。股指期货交易的标的物是股价指数,由于我国股票价格指数编制方法以及所特有的股本结构的原因,被选作标的指数的股价指数纵的风险较大。

在股指期货市场上,主要存在三类交易主体,他们分别为套利者、套期保值者与投机者。大多数投资者并非是标准金融投资者而是行为投资者,由于他们的行为并非总是理性的,因此这三类投资者将会面临着各种风险。从投资者结构上看,成熟的证券市场、多元化机构投资者是交易的中坚力量,而我国呈现出典型的散户型特征,机构投资者只以证券公司和投资基金为主,目前这种市场交易主体结构失调,使机构投资者更易联手操纵市场,他们利用信息不对称、内幕交易等优势,进行不公平交易、违规交易,影响指数的变动,人为造成股指期货与现货的偏离,以求获取暴利。现阶段我国证券和期货监管的机制尚不完善,交易行为尚没有完备的法律保障,由于管理法规和机制不健全等原因,导致投机功能失控,产生极大的风险,包括政策风险、法律制度风险以及管理风险。

股指期货风险的防范措施

投资者的风险管理目标应该是保障自身财务安全、在风险承受能力的前提下进行合理投资。为有效的防范风险,应该避免投资者非理性投资。投资者在进入股指期货市场之前,应选择一个具有合法资格、信誉好、资金安全、运作规范和收费比较合理的经纪公司;推出股指期货后,监管者要根据市场的变化情况及时灵活地对现有的法规、条理进行适当调整,以规避或应对可能出现的风险;强化对交易所和期货经纪公司的管理,对交易所的管理,包括对其的组织监管、规则审核、监审风险管理措施与直接监督检查,对期货经纪公司的监管体现在中国证监会对期货经纪公司设立审批权和监督检查权。监管者还要引入熔断机制进行管理,熔断机制是为了让投资者在价格波动剧烈时,有一段时间的冷静期,抑制市场非理性过度波动,同时在熔断期间也便于交易所采取一定措施控制市场风险。在面对突发事件引起价格巨变时,熔断机制可以制止恐慌性抛售,让市场恢复理性运行。

参考文献:

1.朱坤林.浅谈我国股指期货交易风险的防范与控制[J].商业时代,2009(5)

2.徐伟东.我国股指期货的风险来源及防范机制[J].中国集体经济,2009(13)

3.张婷,杜建智.我国股指期货推出的风险和防范[J].会计之友(中旬刊),2008(11)

4.甄红线.我国推出股指期货所面临风险的防范措施[J].金融发展研究,2008(12)

5.雷裕涛.我国开展股指期货的特殊风险分析及其防范[J].科技信息(学术研究),2008(27)

6.王钦安.浅析我国推出股指期货的意义和防范风险的相关建议[J].财会研究,2008(9)

7.陈波.我国股指期货的风险及其防范研究[n].湖南税务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6)

作者简介:

期货投资分析方法篇6

关键词:股指期货规避系统性风险走势预测

我国自加入wto后金融市场国际化进程进一步加速,资本市场规模的不断扩大,机构投资者队伍的扩展,证券市场竞争的加剧等因素,都推动着我国证券市场的不断发展完善。目前,我国的证券市场仍只是一个单边市场,推出股指期货是我国金融市场深化的必然选择。2007年《期货公司金融期货结算业务试行办法》《证券公司为期货公司提供中间介绍业务试行办法》以及《期货公司风险监管指标管理试行办法》正式实施,意味着股指期货上市的法规基本建立,股指期货的正式推出也渐行渐近。

一、股指期货对我国证券市场的影响

(一)股指期货的意义

当前我国的资本市场仍是一个年轻的市场,发展并不完善。推出股指期货是对资本市场的必要补充和完善,也是证券市场发展中重要的一步,这对促进我国证券市场健康持续稳定的发展具有积极的意义。主要表现在:一是改变单边市场格局。在股指期货推出之前,我国证券市场基本属于单边市场,即市场参与各方只能在股市上涨中获利。而股指期货的推出特别是做空机制的引入,将有效制衡我国的单边市场现象,使市场各方在股市上涨和下跌中都有盈利机会。二是满足投资者多种投资需求。投资者原来的投资模式只能是买进之后等待股价上升,股指期货推出后,对于愿意承担高风险的投机者来讲,可以利用股指期货的杠杆作用进行放大投资以获取高额利润;对于看好股票市场未来总体表现但缺乏选股能力的投资者,可以简单地买人股指期货,以获取股票市场的平均收益;对于选股能力较强但对股票市场总体走势缺乏信心的投资者,则可以通过双向投资模式最大限度规避风险,确保收益。股指期货的推出开辟了新的交易品种和投资渠道,同时丰富了避险工具,增进投资者对长期投资策略的信心,能够吸引更多的投资者,促进股市长期稳定的发展与持久活跃。三是规避系统性风险的有效工具。我国资本市场还不成熟,系统性风险在投资风险中占主导地位,市场缺乏有效控制风险的工具,而投资者可以通过买进或卖出股指期货合约与现货市场上个股股价变动进行对冲,从而达到转移股价风险,规避系统性风险的目的,帮助投资者进行收益锁定。股指期货规避系统性风险的作用对我国证券市场来说是最为重要的一点,笔者在本文将结合实证数据资料进行更深一层的剖析。

(二)股指期货的潜在风险

股指期货的潜在风险主要表现在:一是风险放大效应。我国证券市场不允许卖空,不管市场如何变化,投资者的最大亏损仅限于交易账户的资金,即股票价格风险并没有放大作用。而股指期货交易实行保证金制度,投资者只按照合约总值的一定比例缴纳保证金作为投资者履约的财力担保,当市场状况朝着股指期货投资者有利方向变动时,会使得投资者收益按比例倍增,但若市场状况为不利变动时,就会导致投资者的损失也按比例放大,从而使股票价格风险放大。因而股指期货在刚推出时,监管部门应建立较高的门槛及良好的风险防范机制,如熔断机制等,在市场不太成熟的时期帮助股指期货这一新的投资品种在证券市场实现软着陆。二是投机性较强。不论在证券市场或外汇市场,利用期货投机、套利、保值的区分本来就带有很强的主观性,在更多的时候是很难判别的。但由于在股指期货市场中,投资者并不能获得股息红利,这就决定了股指期货市场的投机氛围比股票市场严重。这在客观上就要求监管机构加大监管力度,才能保证市场的健康稳定。

二、股指期货规避系统性风险作用的分析

(一)股指期货对证券市场的作用:分散系统性

风险股票市场中投资人面临着两类风险:第一类是由企业因素和市场因素的不确定性造成的,通常是单支股票由于受到特定因素影响而造成的市场价格波动,给该股票持有者带来的风险,称其为非系统性风险;另一类是在作用于整个市场的因素影响下,市场上所有股票一起涨跌所带来的市场价格风险,称为系统风险。对于非系统风险,投资者用增加持有股票种数,构造投资组合的方法来消除,如(图1)所示。对于后一种风险,人们在长期股票实践中发现。可以对股票价格指数进行买卖与现货市场上个股股价变动进行对冲从中达到保值的目的,因为股票价格指数基本上代表了全市场股票价格变动的趋势和幅度。

期货投资分析方法篇7

关键词:黄金期货;有效市场;aDF检验;协整检验;误差修正

中D分类号:F830文献识别码:a文章编号:1001-828X(2016)033-000-03

一、绪论

1.研究背景及意义

黄金因其兼有货币、商品和金融三大特征而受到人们的追捧。特别是在美国次贷危机之后,美元贬值、石油价格不断上涨、各国通胀压力不断加大的大环境下,加上近年来中东和北非地区政治的不稳定,中国、日本地震等自然灾害的影响,黄金成为了投资者首选避险工具,经历了连续几年的牛市,黄金价格频创新高。今年七八月份,受美国信用评级下降、欧债危机不断升级和我国通货膨胀率居高不下等各方面影响,黄金价格超过1800美元/盎司,更有机构预测,黄金价格到达2000美元/盎司不是梦。各国央行在2010年也开始大量增加黄金储备,根据世界黄金协会最新公布数据显示,2010年各国央行20年来首次成为黄金的净买入者,共净购入黄金87吨,黄金传统的供需平衡逐渐打破,黄金供需缺口将逐渐增大,中国作为世界黄金产量最大的国家,为避免黄金价格剧烈波动而造成损失,就必须争夺黄金市场的定价权。继2002年10月30日上海黄金交易所开业之后,2008年1月9日黄金期货在上海期货交易所的上市是中国对于黄金市场的开放和发展的另一个很好的完善和补充,它填补了我国长期缺乏金融期货的空白,表明中国对投资者进行交易性黄金投资敞开了大门,积极响应我国政府“藏金于市和藏金于民”的政策。因此研究上海黄金期货市场有效性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理论意义。

2.研究内容

本文以市场有效性理论为基础,用aDF检验、协整检验和误差修正模型对我国黄金期货数据进行实证研究,通过实证结果得出结论、分析原因及提出提高市场有效性方法的相关政策建议。具体流程如图1-1所示:

二、我国黄金期货市场弱式有效实证检验

本文采用了wind投资终端提供的沪金连续和aU(t+D)自上海黄金期货上市日即2008年1月9日起至论文数据搜集时间2011年11月30日共949个数据进行实证分析。其中沪金连续的每日收盘价作为我国黄金期货的收盘价格,主要原因是沪金连续不是一个单一的期货合约,它采取成交量和持仓量最大的主力合约的报价,既反映黄金期货市场的价格重心的变化,也维持了价格的连续性。黄金现货数据主要采用au(t+D)延期交收业务每日收盘价,主要原因是无论从合约设计方面还是合约的交割方面,它与黄金期货数据有较大的一致性,并且在黄金现货中aU(t+D)成交量大,价格更具有代表性。本文应用eviews5.0软件对上述数据进行实证分析。

1.aDF检验

aDF检验是单位根检验中比较常见的一种检验方法,该检验方法主要检验时间序列数据的平稳性。单位根检验包括对原序列和一阶、二阶差分序列的单位根检验,用以判断是几阶单整。用aDF检验黄金期货数据,可根据黄金期货数据是否具有平稳性初步判断我国黄金期货市场是否达到弱式有效。另外,aDF检验是协整检验的基础,只有两组时间序列数据单整且具有相同的单整阶数,则才可进行协整检验。

该部分将对沪金连续和au(t+D)及黄金期现价格数据的原序列分别进行aDF检验,检验结果如表2-1所示:

由表2-1结果可知,沪金连续和aU(t+D)的t值分别为1.192和1.307,很明显比三个给定的临界值都大,因此沪金连续和au(t+D)原序列均为非平稳序列。因此进入下一步,分别对期现价格的一阶差分进行单位根检验,检验结果如表2-2所示:

由表2-2可知,进行一阶差分后,黄金期现价格滞后一阶的aDF统计量t均小于三个给定的临界值,因此可认为差分序列平稳。因此,两种商品的期现货价格均为一阶单整,满足协整的先决条件,可对其进行协整检验。

2.协整检验

本文采用协整检验方法中的eG两步法,首先进行协整回归,估计黄金期货价格与黄金现货价格的回归方程;然后,通过检验协整回归方程的残差项的平稳性来判断黄金期货和黄金现货之间是否存在协整关系。

用oLS进行估计,存在两种方程。方程一:用沪金连续和aU(t+D)原序列数据进行回归,即pt=α+βFt+εt;方程二:用沪金连续和aU(t+D)序列数据的对数进行回归,即in(pt)=α+βin(Ft)+εt。根据eviews5.0导出的结果如表2-3所示:

由于两方程的R2都接近1,表示相关程度特别高;而用对数数据得出的方程的回归标准差远小于原序列数据。所以用对数数据回归出来的方程更具有代表性。因此在协整回归中的方程为in(pt)=-0.01+in(Ft)+εt。

保留该方程的残差序列得出et,求残差的平稳性进行平稳性检验,得出结果如表2-4所示:

由表2-4可以看出,协整回归方程残差的DF检验统计量为-8.440,比三个置信水平下的临界值都小,因此残差原序列是平稳序列。则说明黄金期货价格序列和黄金现货价格序列是协整的。

3.误差修正

通过eG两步法检验出我国黄金期货价格序列和黄金现货价格序列是可协整的,代表着我国黄金期货价格和黄金现货价格之间存在长期均衡关系,对于短期波动的关系如何,在此尚不能得出结论。然而误差修正模型可以刻画存在长期均衡关系的变量之间的短期波动关系。因此可以建立误差修正模型:

Δin(autd)t=β1Δin(hjlx)t-λet-1+εt(3.5)

其中Δin(autd)t是黄金现货au(t+D)的一阶差分,Δin(hjlx)t是黄金期货沪金连续的一阶差分数据,et-1是协整回归方程中的残差滞后一项。

用eviews5.0进行回归,结果如下:

Δin(autd)t=0.0017Δin(hjlx)t-0.0843et-1+εt

R2=0.230(16.85)(-5.13)

其中`差项和黄金期货的系数都非常小,说明在短期内,中国黄金现货和黄金期货价格发生偏离时,黄金现货价格发生的偏离度较小、稳定性强。从实证中论证了中国黄金市场表现为黄金现货市场占主导地位,信息更多的由现货市场传入期货市场,通过期货市场的价格调整实现两者的均衡,因此,从价格发现的角度来看发现,中国黄金期货市场定价能力较差,有效性较差。

三、结论分析与政策建议

1.结论分析

通过对于黄金期货数据即沪金连续时间序列数据的实证检验,本文对于市场有效性检验可得出以下结论:

通过对中国黄金期货价格序列(沪金连续价格序列)本文得出两个原序列都是非平稳的,但它的一阶差分都是平稳的。虽然原序列非平稳,但单位根检验出来非平稳只是市场弱式有效的必要条件,因此不能得出黄金市场达到弱式有效的结论,而且本文进行单位根检验主要是为了检验两时间序列是否满足协整检验eG两步法的前提条件即变量的单整阶数是否相等,结果显示中国黄金期货和黄金现货价格序列都是一阶单整。

通过用eG两步法对中国黄金期货和黄金现货时间序列进行协整检验,检验结果为黄金期货价格与现货价格的时间序列存在协整关系,满足市场有效性的第一个条件,仅存在非常弱的证据表明该市场有效。

用误差修正模型对两时间序列变量进行一阶差分检验,结果表明,黄金现货市场才是中国黄金市场的重点,信息是从黄金现货市场传入黄金期货市场。从价格发现功能角度来看,我国黄金期货市场有效性较差。

综上所述:我国黄金期货市场有一定的有效性,但有效性较差,离达到弱式有效还有一定的距离。

2.原因分析及政策建议

我国黄金期货市场经过几年的发展之后,在许多方面存在较大的提高,但也存在一定的不足,具体表现如下:

(1)中国黄金期货市场流动性相对较差。除了上市后1各月和2008年10、11两个月外,其他时间的市场交易量都非常低,市场处于低迷的状态,可以从沪金连续的数据有的连续几天相等,成交量几乎为零,各流动性指标也一直呈现下降趋势。

(2)我国黄金期货交易市场交易时间过短。上海黄金期货市场交易时间为法定工作日上午9:00至11:30与下午13:30至15:00两个交易时段;而国际相对成熟的ComeX黄金期货交易时间为24小时,然而由于时差的关系,国际黄金期货交易最活跃的时间恰好是上海黄金期货交易市场下午闭市时间,导致中国黄金期货价格不能及时的与国际市场黄金期货市场价格保持一致性,当世界金价在中国的夜晚发生巨大价格变动时,中国黄金期货只能在其第二天的开盘价中体现出来,无疑加大了我国黄金期货市场风险,对投资者产生不利的影响。

(3)投资者对中国黄金期货市场了解不足。由于我国黄金市场起步较晚,大部分投资者对黄金投资仅限于首饰等实物投资,对黄金期货了解甚微,即使是目前参与黄金期货的投资者对黄金期货也只有基本的了解。这种不足还体现在2008年黄金期货上市初期,黄金期货这个投资品种对中国投资者来说属于新兴事物,本着对新兴事物的追捧及好奇,大量对黄金期货几乎一无所知的投资者涌入市场,投机过度使得当时黄金期货市场的波动性较大,之后逐渐冷却,最后产生低迷状态。

(4)中国黄金期货市场制度的不完善。与国际成熟市场相比,我国黄金期货市场仍处于发展初期,市场尚未达到有效,市场监管和体制制定也相对不完善,比如限制外国投资者的进入使得中国黄金期货市场也相对比较独立,其主要参与者是国内投资者,并且以机构为主;中国黄金期货市场采取指令驱动的交易机制使得大额交易指令不能及时成交,大大降低了市场效力及流动性。

针对上述对我国黄金期货市场尚未达到有效的原因剖析,本文提出以下政策建议,希望能对提升我国黄金期货市场有效性起一定的作用。

(1)推出“迷你”黄金期货合约,提高黄金期货市场的流动性。虽然目前我国黄金期货合约大小为1000克黄金,相对ComeX一般合约来说相对较小,但相对于世界上成熟黄金期货市场上存在的“迷你”黄金期货合约(如东京工业品交易所每手100克)来说,又显得较大,不适合小投资者的进入。推出“迷你”合约相当于降低了投资者进入的门槛,吸引更多的投资者进入黄金期货市场,加大黄金期货市场的活跃程度,保证市场流动性。

(2)开放夜市,使我国黄金期货交易时间与国际同步。中国黄金期货交易的时间只是每个工作日的四个小时,然而世界上最大的黄金期货市场――美国纽约商品交易所的交易时间恰好是中国的夜间。中国可以开放黄金期货夜市电子交易,与国际黄金期货市场同步,能弥补现阶段中国黄金期货市场中存在的国际黄金期货市场和上海黄金期货市场在时间差异上的“跳空缺口”,增强中国黄金期货市场与国际黄金期货市场的关联度,从而增强中国黄金期货市场在国际期货市场的地位。

(3)加强投资者教育,让投资者对黄金期货有进一步了解。据世界衍生品协会公布的统计数据显示,在发达国家,90%以后的企业都会用衍生品进行套期保值。黄金期货作为重要衍生品之一,是投资者进行套期保值的重要工具。我国黄金期货市场刚刚起步,参与进来的企业较少,主要原因是投资者对黄金期货了解较少,加之期货的复杂性,使得很多投资者都望而怯步。上海黄金期货交易所应主动出击,加强其协会、期货公司等渠道的合作,制定投资者教育计划,并加大对黄金期货的宣传力度,让更多的企业了解黄金期货,并积极地参与进来。

(4)修订完善黄金期货的相关制度,完善期货市场体制。虽然我国在黄金期货推出前做了很长一段时间的准备,在制度及交易规则制定方面也经过了各方面考究,但在实践中仍存在一些不足,需要作出调整。比如调整黄金期货的梯度保证金,降低逐级保证金提高幅度;研究推出做市商制度,加大黄金期货市场流动性;适时恢复合约设定的最低保证金水平等,从制度上保证企业参与交易的便利和顺畅等。

参考文献:

[1]Bachelier,L.theRandomCharacterofStockmarketprices[m].massachusettsinstituteoftechnologypress,Cambridge,1964.Reprint.

[2]Cowls,a.CanStockmarketForecastersForecast[J].econometrica,1933,(1):309―324

[3]eugeneFama.thebehaviorofStockmarketprices[J].JournalofBusiness,1965,(38):34-105.

[4]露露.我国黄金期货市场有效性分析[J].商业时代,2010,33:55-56.

[5]李志凡.我国黄金期货市场有效性实证研究[D].江西财经大学,2014.

[6]胡晓馨.基于极值理论的黄金期货市场风险度量研究[D].浙江大学,2014.

[7]董斌,朱涛,邱雅楠.上海铝期货市场有效性的实证研究[J].技术经济,2005,12:66-69.

[8]龚国光.我国天然胶期货市场有效性实证分析及对策建议[D].上海:同济大学,2006

[9]秦俊琦,邹楚楠.我国黄金期货市场有效性的实证分析[J].理论探索,2009,20,140-141.

[10]于虎山,秦学志.上海黄金期货市场有效性的实证分析[J].价值工程,2009,28:19-22.

[11]于虎山.上海黄金期货市场有效性的实证研究[D].大连:大连理工大学,2009.

[12]汪淑娟.中国黄金期货市场的有效性检验[D].浙江工商大学,2013.

[13]张小艳,张宗成.期货市场有效性理论与实证分析[J].中国管理科学,2005,13:1-5.

[14]谢家敏.中美黄金期货市场有效性研究[J].上海商学院学报,2009,10,89-91.

[15]婷.我国股票市场有效性研究[D].北京:对外经贸大学,2009.

[16]孙宇泓.我国黄金期货市场有效性研究[D].复旦大学,2013.

[17]张海波,郭玲.我国黄金市场的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J].兰州大学学报,2009,37(1):140-143.

[18]彭钰婷,周琦.我国黄金期货市场的有效性分析[J].经济视野,2014(14):314-314.

期货投资分析方法篇8

关键词:货币政策;投资;消费;VeCm

中图分类号:F8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2265(2013)10-0011-05

一、引言

如何扩大内需是近几年促进宏观经济增长的焦点话题。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后外需受损,扩大内需对于保持经济稳定尤为重要,这也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必然要求。在世界经济低迷趋势难以迅速扭转的情况下,保持中国经济增长,扩大内需是最有效的手段。投资和消费是扩大总产出的两大途径,探讨货币政策对投资和消费的影响可以衡量货币政策在刺激内需上的有效性,为政策提供指导。

对于货币政策对投资和消费影响的研究,文献大多是基于传导渠道来进行的。我国货币政策传导渠道是通过银行信贷市场和资本市场扩大投资、刺激消费,促进经济增长(熊鹏,2005)。杨子晖(2008)用DaG技术分析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对私人投资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我国货币政策以信贷传导渠道为主,但是由于其自身局限性对私人投资的作用不明显,而财政政策对私人投资的影响具有相对有效性。马春雨(2012)以货币供应量m1和m2为货币政策代表变量建立居民消费的回归方程,研究表明货币供应量对刺激消费有明显的积极作用。张和万(Zhang和wan,2002)通过利率渠道研究中国货币政策对消费的影响,发现通胀率对消费决策的影响比名义利率更大。科伊武(Koivu,2012)用SVaR模型通过财富效应渠道研究了1998―2008年间中国货币政策对居民消费的影响,结果显示货币政策的放松能够提高资产价格、提高消费水平。严太华和黄华良(2005)从理论上分析了货币政策对消费和投资非对称影响的形成机理。梁云芳、刘金叶(2011)基于受约束的VeCm模型研究了我国货币政策对国内需求的非对称性影响,长期货币政策正负冲击对消费和投资的影响存在显著的非对称性,且负向冲击大于正向冲击;短期不存在非对称性。王文静(2012)发现长期内货币冲击对消费和投资影响非对称性均显著,短期内对投资影响的非对称性显著。

现有文献已经对这个问题进行了一些研究,但是还没有系统全面的分析,各研究成果间也存在一些分歧。本文将运用VeCm模型讨论货币政策从不同的传导渠道对投资和消费的影响。基于实证分析的结果,本文还将进一步在分析投资与消费关系的基础上讨论当前货币政策对扩大内需的有效性。

二、基于VeCm的实证检验

(一)变量选取及数据说明

扩大内需包括投资需求和消费需求两个方面,本文选取的变量如下:

1.货币政策代表变量。我国自1996年明确宣布以货币供应量作为货币政策的中介目标,m1可以较好地反映经济的周期运行,所以选择m1作为货币渠道代表变量。由于我国仍然是间接金融占主导,所以以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月末数作为信贷渠道的代表变量。由于存贷款基准利率没有完全市场化,本文选取银行间同业拆借加权平均利率月度数据作为利率代表变量。

2.内需代表变量。本文选取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和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分别代表投资和消费。居民消费支出缺乏月度数据,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可近似代表居民消费支出的变化。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缺乏1月份数据,为排除奇异值,本文参照许涤龙和李庭辉(2010)的方法将2月40%的数据分摊到1月。

3.货币政策目标变量。本文选择用工业增加值增速作为产出代表变量,用Cpi同比指数反映物价水平。

表1:变量表示

[变量表示\&含义\&m1\&狭义货币供应量\&CR\&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R\&银行间同业拆借加权平均利率\&i\&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CS\&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Cpi\&消费者物价指数(上年同月=100)\&Y\&工业增加值增速(同比)\&]

本文的样本期间为1996年1月―2012年12月,共204个观测值。所有数据均来源于中经网数据库。在进行实证检验之前,对原始数据做如下处理:(1)将m1、CR、i、CS换算成同比增长率;(2)运用X12方法对所有数据进行季节调整。本文的实证检验采用eviews6.0为计量分析软件。

(二)变量平稳性检验及协整检验

本文采用aDF方法对变量进行平稳性检验,以aiC准则确定滞后阶数,所有变量皆为非平稳序列,但一阶差分均在5%的显著性水平下拒绝单位根假设,所有变量均为一阶单整。

(三)基于VeCm的实证分析

1.模型简介。VeCm可以写作:

LR检验显示χ2统计量为1.67,p值为0.196,表明施加约束是合理的。将b11、b21、b31设定为1,是对消费进行正规化约束;第一个方程是所有变量对消费的混合影响,第二个方程是产出和通胀对消费产生的影响,第三个方程是货币供应量、信贷余额和利率对消费的影响。同理,对投资也进行正规化,但是其余变量施加约束条件的LR检验拒绝了约束的存在性,所以对于其余变量不施加约束条件。

2.建立VeCm。权衡不同滞后期长度准则对滞后阶数的选择,消费的VeCm模型选择的滞后阶数为2,投资的VeCm滞后阶数为1。表4和表5分别是满足假设条件的消费和投资的协整方程,Cointeq1等是(2)式中的误差修正项eCm。

反映投资和消费短期波动的误差修正模型为(3)式和(4)式,括号内是t统计量。投资和消费的短期波动由两个部分的因素组成:第一个方面是偏离长期均衡关系的影响;第二个方面是投资和消费自身及其他变量短期波动的影响。在两个方程中,调整系数都是显著的。消费自身的短期波动和货币供应量m1对当期消费波动的影响显著,CR、R和Y的短期波动对投资的影响相对显著。

三、脉冲响应分析

为了更好地反映货币政策对消费和投资的影响,我们进一步进行脉冲响应分析,着重分析货币政策代表变量m1、CR和R对消费和投资的冲击。图1和图2分别是消费和投资的脉冲响应图。

从图1可知,m1和CR对消费的影响较大,R对消费的影响较小,影响保持长期不消失。利率R的影响明显为负,头几个月稍有波动以后基本稳定在

-0.2%的水平;m1一开始的影响高于CR,二者还表现出一定同步性,但是CR的影响从最开始的负影响不断上升,在15个月左右的时候,CR的影响超过m1,并保持这一关系。m1对消费增长率的影响大概稳定在0.2%,CR是0.4%。

从图2可以得到货币政策变量对投资的影响,与消费不同的是,CR对投资的影响从一开始就占据着绝对优势,从大约7%的高位下降,随后稳定在略低于4%的水平。而m1只有很微弱的作用。利率R的影响同样是负的,比m1的影响强度稍微大一些,但是与CR的影响相比也是很微弱的。投资的增长主要是靠信贷来驱动的。

从脉冲响应的结果可以看出,货币政策对消费和投资的作用并不相同,可以说是货币政策对内需作用的非对称性。首先,从整体影响强度上来说,货币政策对投资的影响明显大于消费,货币政策对消费的影响最高位置大概在0.6%,但是对投资的最大影响大约在7%,说明货币政策对投资的作用力度远远高于消费。其次,从货币政策不同渠道来看,利率渠道的差别不明显,投资明显是通过信贷渠道发挥作用的,消费则同时受到了货币供应量和信贷的影响。综上,我国货币政策主要是通过银行信贷传导的,并且信贷主要是投向房地产开发等领域的固定资产投资。

货币政策拉动消费的效果并不明显,与科伊武(2012)的分析结果类似,2012年前三季度消费对内需的巨大贡献可归因于积极的财政政策。货币政策对投资的拉动作用是显著的,但是货币政策不是通过货币供应量发挥作用,而是通过银行信贷,并且主要是政府带动的对固定资产的投资。总之,货币政策主要是依靠信贷渠道刺激投资来促进经济增长的。

为什么货币政策对投资和消费的影响会存在这种不对称呢?单独研究货币政策对消费的作用会发现有积极作用,但是从相对量来看,相较于投资的差距还是很大的。我国现阶段还处于银行主导的融资模式,在这种模式下,货币政策主要通过信贷渠道传导;由于银行贷款在企业融资中占有绝对比重,当货币当局实施紧缩或宽松的货币政策时,影响银行的可贷资金,从而使借款人减少或增加投资支出,这种影响是相当直接的。所以,货币政策对投资的影响力度较大。另一方面,货币政策对消费的作用主要是通过财富效应,货币政策通过改变资产价格使居民的财富发生变化,影响具有间接性,居民持有的资产包括实物资产和金融资产,实物资产价格作用主要是房地产价格的作用,但作用有限,由于我国资本市场尤其是股票市场不发达,财富效应渠道的作用十分微弱,所以货币政策在拉动消费、扩大内需上的作用很弱。

四、投资与消费的关系及政策效果

扩大内需包括投资需求和消费需求两个方面,二者之间其实存在一定合理关系。从资本的黄金律水平来看,由于资本边际报酬率递减,经济体中通过过度积累资本、压低消费来推动经济增长是不可持续的。偏离资本黄金律水平会出现两种情形:一是储蓄率和投资水平较高,资本存量大于黄金律水平,人均消费低;二是储蓄率和投资率较低,资本存量小于黄金律水平,人均消费在短期内会较高。这两种情形都不利于实现稳定的人均消费最大化。国内已经有相当一部分的研究表明我国处于投资过度、消费不足的状态(邹卫星和房林,2008;袁乐平,2008;吴先满等,2006),我国的经济增长偏离了黄金律水平,所以现阶段需要保持合理的投资水平,努力刺激消费,使经济增长回归到黄金律水平。

消费和投资可以相互促进,但是消费最终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因为投资需求是中间需求,消费需求才是最终需求;投资所带来的产品增加和GDp增长可能转化为消费,但也可能没有转化为消费,没有消费支撑的投资会成为无效投资,无效投资往往造成产能过剩、效率低下、资源浪费、债务风险增加等,不利于经济的良性循环。所以从长期来看,投资必须依赖于消费,我国经济多年来一直是靠投资和出口来拉动的,所以在启动内需的时候必须以消费为落脚点,在制度安排上要多向消费倾斜。

基于实证分析可以看出,货币政策对消费的影响很弱,所以我们可推测对消费扩大起主要作用的是财政政策,这和我国当前经济结构以及收入分配失衡的现状有较大关系。扩大消费需求可以采用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两类政策工具,财政政策侧重于调控国民收入的分配和再分配,比较直接,偏重于调整经济结构,而货币政策则是对宏观经济总量的间接调控。影响居民消费的重要因素是居民的可支配收入,扩大内需也属于经济结构的调整,因此财政政策更加直接有效。扩张性的货币政策主要是通过低利率以及创造宽松的金融环境来影响经济,但是如果实体经济没有足够的盈利能力,居民的可支配收入也没有提高,货币政策不能刺激消费增长。财政政策行政性指导色彩很强,随着我国经济市场化程度的加深,市场性更强的货币政策发挥的作用会越来越大,所以我们不能仅仅依靠财政政策的作用,而应该是两者相互协调。现阶段由于我国经济正处于转型时期,货币政策对消费的作用也比较弱,财政政策在扩大消费上的责任会多一些。

五、结论及建议

基于1996―2012年的月度数据,本文通过建立VeCm模型从实证上分析了货币政策对消费和投资的影响,发现货币政策对投资和消费的影响并不对称,货币政策对投资的促进作用明显高于消费,而且差距比较大。货币供应量对投资几乎没有影响,利率稍强,信贷的作用相当显著,并保持长期影响,反映出货币政策主要通过信贷渠道刺激投资以促进经济增长。货币政策对投资作用明显,但没有有效拉动消费,消费的扩大主要是积极的财政政策作用的结果,这也反映了货币政策没有通过财富效应渠道有效作用于居民消费。通过进一步分析消费和投资的关系发现,现阶段我国应主要通过刺激消费来扩大内需;而且现阶段财政政策在扩大消费需求上的效果比货币政策更有效更直接,所以目前对消费的刺激主要依靠财政政策,但货币政策也需积极配合。

基于上述结论,可以提出以下建议:

第一,完善资本市场,尤其是股票市场,以提高财富效应渠道对货币政策的传导作用,提高货币政策对消费的刺激作用,这样可以与财政政策相配合。

第二,基于当前消费主要依靠财政政策,农村居民的消费需求尚未得到很好的开发,财政政策应注重提高农村居民的可支配收入,刺激农村居民消费,扩大内需。

第三,当前经济增长仍然主要依靠信贷支持的固定资产投资,为了转变经济结构,信贷支持方向和投资结构有待优化提升。

第四,利率在刺激投资和消费中有一定作用,但并不显著,因此应该加快利率市场化进程,提升利率在货币政策传导渠道中的作用。

参考文献:

[1]Koivut.2012.monetarypolicy,assetpricesandconsumptioninChina[J].economicSystems,36.

[2]Zhang.Y,wanG.H.2012.HouseholdconsumptionandmonetarypolicyinChina[J].ChinaeconomicReview,2012,13.

[3]mojon.B,Smets.F,2002.Vermeulen.p.investmentandmonetarypolicyintheeuroarea[J].JournalofBanking&Finance,2002,26.

[4]马春雨.中国货币政策对居民消费的影响实证分析[J].时代金融,2012,(36).

[5]熊鹏.我国货币政策传导的阻滞与疏通:一个分析框架[J].当代经济科学,2005,27(1).

[6]杨子晖.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对私人投资的影响研究――基于有向无环图的应用分析[J].经济研究,2008,(5).

[7]许涤龙,李庭辉.基于匹配性的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数据质量评估研究[J].经济纵横,2010,(6).

[8]陈小五.人民币国际化条件下的货币政策变化[J].西南金融,2012,(7).

[9]严太华,黄华良.我国货币政策的非对称性问题研究[J].经济问题,2005,(8).

[10]梁云芳,刘金叶.中国货币政策对国内需求影响的非对称性研究――基于受约束的非对称VeCm模型[J].财经问题研究,2011,(3).

[11]王文静.货币政策传导的非对称研究[J].统计与决策,2012,(14).

[12]袁乐平.消费与投资关系的理论模型的整合[J].消费经济,2008,24(4).

期货投资分析方法篇9

[关键词]期货;实践;教学

[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283(2017)03-0144-02

随着经济全球化发展,形形、或明或暗的“资金池”在全球范围内涌动,投机炒作盛行,风险日盛,并且随着互联网的发展,风险扩散和转移速度越来越快。当前我国对风险管理工具流动性和便利性的要求越来越高,对于价格发现和避险工具的需求越来越多,因此期货投资课程越来越受到重视。期货投资学是以多门理论和实务学科为基础的学科,在福建师范大学协和学院是金融学、投资学和金融工程学专业的核心课程,是国际金融、国际贸易和财会类专业的选修课程。近年来,福建师范大学协和学院对金融学和投资学专业期货投资课程的教学进行了实践探索,2006年以前开设了期货投资理论课程,2006年后又在同一理论教学期开设了期货实训课程;2012年教学改革后先开设期货理论课程,后一学期开展期货实训。本文通过总结教学和实训中存在的问题,结合该课程的实用性特征,提出期货投资实训教学改革建议,以期促进收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一、期货投资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实践环节关联性差

福建师范大学协和学院的期货投资实训和证券实训教学主要进行基本面和技术面挖掘,期货投资市场的基本面分析教学包括三方面内容:一方面是商品的金融属性,主要分析宏观经济政策、宏观经济数据、宏观货币政策等;另一方面是商品的基本属性,主要分析该商品供给和需求直接影响因素;第三方面的内容通常是行为金融学,通过分析金融市场参与主体在市场行为中的偏差和反常,如交易者心理情绪的变化、交易者普遍的心理预期、羊群效应、从众心理以及人性等内容。期货投资技术分析主讲市场价格变化的未来趋势预测,以图表为主要手段,辅以成交量和持仓分析,对市场行为进行研究。通过对同类型其他院校的实地调研发现,该门课程几乎都是以基本面和技术面为主进行教学,未能与其他相关课程进行互补和关联。

(二)实训课时安排不合理

在教学安排上,有些院校理论和实训都安排在同一学期,有些院校安排在不同学期。部分院校理论课程与实训课程采用“3+2”培养方式,即3理论学分,2实训学分;大部分学院理论课程与实训课程采用“2+2”培养方式,即2理论学分,2实训学分;也有部分院校理论课程与实训课程共2学分,即学期前16课时学理论,后16课时进行实训。受课时安排等因素的影响,各院校的实训内容均无法覆盖期货投资课程教学大纲上所要求的内容。

(三)实训教学教材体系不规范

通过对同类型其他院校的实地调研发现,当前市场没有既具深度又具广度的期货投资实训教材,并且教材内容与国内实际偏离幅度较大,课程往往由主讲教师提供实训内容,存在较大的随意性。

(四)课程实训评价不科学

通过实地调研发现,该门课程评价一般包括出勤、收益、实训报告三部分。各院校虽三部分权重不一,但收益所占的权重都是最大的。研究福建师范大学协和学院这几年实训以及学生就业数据发现,采用这种评价方法综合分数较高的与实际动手能力没有明显的相关性,分数较低的学生毕业后进入与期货相关的岗位比率明显高于分数较高的。因此,如何建立起科学、行之有效的评价机制,使之能较为合理地衡量实训教学绩效成为当务之急。

二、深化期货投资课程实践教学的对策建议

(一)采取沉浸式教学模式

现实中期货交易规则是“t+0”,既可以做多又可做空,国内市场大多数参与者都是进行快速交易,即在极短的时间内成交一次,数万元资金一天最高可以做出以千万元计的成交量。近几年来,全球最活跃的前六大商品期货品种都在我国,这些品种在4―7个小时(部分期货品种已经开通夜盘)的开市时间里几乎每秒都在大量交易买卖。这些数以亿计的交易,除了手工下单外,还有速度较快的程序化交易。不论人工交易还是程序化交易,都要求更快的交易通道来提升速度,若想将交易地点到机房之间的网络延时从3微秒(毫秒)降低到1微秒,需要更高端的电脑等it设备。但这些设备的价格以及每年的维护和人工成本都非常高,因此大部分院校缺乏it设备,期货投资实训往往无法达到高度仿真。要解决it设备问题,加大投资力度对大多数院校显然不切实际,因此在模拟交易无法高度仿真的情况下,只能增加学生体验。随着VR技术的突破,“沉浸式教学”已开始进入教育领域,VR全景教学模式能够让学生实现“沉浸式学习”,为学生带来场景式体验,提高实训的学习效率。

(二)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当前,我国众多地方院校以学术型、研究型为价值导向,忽视应用型、复合型和技术型人才的培养,整体上难以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特别当前经济发展中的创新驱动、产业升级趋势,从而加剧了当前高校毕业生就业难的局面。2014年,《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明确提出,要引导一批地方本科高校向应用技术型高校转型发展,对地方本科高校改革作出了重大战略部署。在推进地方本科高校转型发展过程中,双师型教师队伍的作用日益突显,从国际上看,欧洲国家职业教育和经济社会发展较为匹配,而我国很多地方高校教师队伍来源单一,双师型教师占比不到20%,且老龄化严重,难以满足教学需要。因此,为使双师型教师队伍健康、稳定、可持续发展,各院校应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健全职称晋升、教学考核和奖励等方面机制,加快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期货投资所涉及的内容比较V,量化投资的工具较多,校内课程实训教师往往只擅长自己比较熟悉的领域,无法给予学生比较系统的实训教学,因此部分课程实训可聘请校外教师,弥补校内师资的不足。

(三)开展校企合作

企业发展需要高校为其输送合格人才,高校发展也需要通过与企业合作培养有实践能力的人才。因此应积极进行校企合作,培养出既有扎实专业理论基础,又有相关岗位实际操作能力的应用型人才。例如福建省多所地方高校与厦门市奇获网络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奇获网络)在期货课程实训上开展了校企合作,共建实习基地,通过奇获网络开发的金融教育app,将期货专业理论知识、期货交易专业技能知识、期货套期保值知识与游戏相结合,以寓教于乐的方式,降低了期货实战学习门槛,运用移动技术,让学生利用碎片化的时间来提升技能,为广大学生提供更完善的知识学习平台。

[参考文献]

[1]位涛.证券投资学教研教改初探[J].辽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8(3).

[2]侯英.投资学教改探索[J].教育时空,2010(3).

[3]维克托・斯波朗迪.专业投机原理[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0.

期货投资分析方法篇10

关键词:期货投资咨询;证券投资咨询;商品交易顾问;定位

中图分类号:F830.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5192(2010)02-0021-06

theSuggestionofestablishingChina’sFuturesinvestmentConsultinginstitutions

wUQi-you

(Schoolofmanagement,UniversityofScience&technologyofChina,Hefei230026,China)

abstract:Besidesbroking,thefuturesoperatinginstitutionscantakeconsultingasanotherbusinessactivityinthefuture.accordingtonowadaysdomesticfuturesmarkets,theexperiencesoftheChina’ssecuritiesconsultingagenciesandtheamerica’sCommoditytradingadvisorsarehelpful.ConsideringthemarketscharacteristicsofthetransitionalperiodinChina,thispapersuggeststheestablishmentoffuturesinvestmentconsultinginstitutions.

Keywords:futuresinvestmentconsulting;securitiesinvestmentconsulting;commoditytradingadvisor;suggestion

1引言

在国际市场上,期货中介机构由于具备多种类别的金融中介职能,根据自身优势在成熟的中介服务体系中自我定位,相互分工协作,不仅承担风险,而且分解风险、转移风险。通过期货中介机构优化风险配置,期货市场发挥发现价格和规避风险的功能。

目前,我国的期货中介机构有期货公司和介绍经纪商(introduceBroker)两种类型,而作为主要中介机构的期货公司,其金融中介职能有限,只能客户交易结算从事经纪业务。这与国际成熟市场上期货中介机构种类繁多、功能齐全、业务丰富的现状相差甚远。

期货投资咨询业务是除经纪业务之外,期货公司应具备的基本业务。开展期货投资咨询业务,有利于扩大期货市场信息供给,提高市场信息质量;对投资者而言,在一定程度上可满足部分投资者(特别是中小投资者)获取期货资讯的内在需求,既能提供投资决策及分析判断市场的信息,又能在一定程度上发挥投资者教育功能,促进其理性投资。

制度经济学认为,一种制度创新必须是在其预期净收益大于预期净成本的条件下才能被创造出来。期货市场和期货公司产生的根本原因在于有降低交易费用的功能。具体是通过降低契约成本与履约成本;降低信息成本;减少风险成本,从而提高了市场的运作效率。制度创新依照动力方式和过程的不同,可分为诱致性变迁和强制性变迁。强制性变迁是由政府命令和法律引入实现,由于是自上而下的制度变迁,国家的作用至关重要。正是我国经济体制不断深化的改革导致了现有制度外潜在收益的生成,为了获取这些潜在收益,才有了期货市场的制度创新[1]。

2我国期货投资咨询业务现状

2.1关于期货投资咨询的法规

我国曾于1997年颁布《证券、期货投资咨询管理暂行办法》。其中,关于期货投资咨询的规定,由于操作性不强,与实际脱节,未能在期货市场上实施。

1999年颁布实施的《期货交易管理暂行条例》,允许期货公司在从事期货经纪业务的同时,天然地取得“期货信息咨询、培训”业务资格,咨询业务未有单独发展。180余家期货公司业务相同,同质竞争愈演愈烈,再没有其他出路。

2007年修订后颁布的《期货交易管理条例》里,期货投资咨询业务与境内期货经纪业务、境外期货经纪业务并列,成为期货公司可以发展的业务范围。但由于期货投资咨询业务的定位不明,这一业务创新资格也未被任何期货公司取得。

2.2期货公司的相关业务发展

实际情况是,期货公司在经纪业务之外,已经走的更远。

一是提供免费信息。我国的期货行情信息有两种传递途径。一种是基本有偿提供,在“交易所―信息服务商―期货公司(会员)”里的环节有偿,但在向客户提供时有的公司有偿,有的无偿。另一种是无偿提供,在“交易所―交易结算软件商―期货公司(会员)―客户”里的所有环节都是无偿的。目前,除了大连商品交易所和中国金融期货交易所在做探索之外,“交易所―信息服务商―终端用户”的期货信息产业链服务模式在我国实现尚有距离,因为谁提供有偿服务谁就会失去客户。

国外期货市场各层级用户大多都能从信息服务商处获得从Level-1到Level-2、Level-3等不同深度内容服务,这也是成熟市场的基本要求。2006年,期货业发达国家和地区的期货交易所如Cme、CBot、nYmeX、HKeX等,其期货信息经营收入分别占总收入的7.24%、15.94%、12.80%、9.43%。而国内期货交易所的期货信息经营收入未占总收入的1%,差距在20~50倍之间。

二是提供免费咨询和服务。绝大部分期货公司设立研究部门,网站专栏时时更新,定期研究报告、投资策略免费提供给潜在和现有客户。甚至主动分析客户以往交易记录,免费帮助客户寻找亏损原因。总之,提升咨询和服务水平,已成为期货公司吸引客户的一种手段,甚至使某些无现货商背景、券商背景等优势的期货公司培养了一批忠诚客户。

三是提供各种方式的委托理财。在法规的模糊地带,期货公司是有操作空间的。

国外咨询业务的赢利点,在国内期货市场上已被压缩殆尽。期货投资咨询业务最关键的是要解决核心盈利模式问题。

2.3规范期货投资咨询业务的必要性

投资咨询行业的诞生源于信息的复杂性。投资者无法取舍大量复杂信息,需要借助咨询公司的分析过程来完成投资决策。

虽然现有的60余万期货投资者队伍相对较小、商品期货操作相对简单,但不能以此否认规范期货投资咨询业务的必要性和发展前景。

首先,明确合规和违规的边界,可提高期货市场信息质量,增进市场定价效率和透明度,也增加违规成本。其次,满足个人投资者需求。在以散户为主的市场格局下,大量中小投资者缺乏入市经验和风险意识,信息来源渠道不畅,没有能力和精力从事市场分析,客观上存在一个巨大的期货投资咨询业务的需求市场。另外,专设期货投资咨询公司能使这一业务具有独立性和公正性。当本公司大多客户持有某一期货品种量较大时,有的期货公司出于主观考虑,往往做出对自己有利的分析判断。有的公司出于风险防范和争取佣金收入最大化考虑,要求一边说涨,一边说跌,或者要求今天看涨,明天看跌,让客户频繁短线交易。以上现状在专业期货咨询公司里可以避免。

3美国的经验

3.1Cta概况

美国承担期货投资咨询角色的是商品交易顾问(Commoditytradingadvisor,简称Cta),商品交易顾问意指:(1)为获取报酬或利益,直接或间接通过出版物、书信或电子媒介向他人提供下列有价值的可行易指导,①根据合约市场或衍生交易执行机构的规则做出的或将要做出的远期交割商品的合约买卖;②受授权的商品期权;③受授权的杠杆交易;(2)获得报酬或利益,以及作为常规业务,发表或传播解析关于(1)项所指的活动报告[2]。

被称为Cta的职业基金经理所管理的基金叫“管理性期货”(managedFutures)。但是Cta不能公开发行基金份额,必须严格地向投资者揭示风险,还要将管理账户的业绩定期上报监管机构供检查并公布。

一个商品基金(Commoditypool)里可以有多个Cta,每个Cta管理一部分资金。Cta受聘于商品基金经理(Commoditypooloperator,简称Cpo),投资者将资金投资于Cpo。或者,投资者个人可直接雇佣一个或多个Cta来管理其资金。Cta对“管理性期货”进行具体的交易操作,决定具体投资策略。投资者将资金交由Cta管理,实际上相当于购买了Cta的交易技能,其好处在于免去公募和私募基金的管理费。

Cta既交易商品期货也交易金融期货。许多Cta采取相当技术化和系统化的方法来交易,其他的则选择更为依托基本面和更能机动抉择的交易方法。一些Cta集中于特定的期货市场,诸如农产品、货币或者金属,但大部分分散于各种市场。

基金或投资者个人支付给Cta的费用包括固定咨询费和业绩激励费两部分。固定咨询费以Cta所管理基金投资组合净值的0~3%计算;业绩激励费以Cta所管理的投资组合使得基金产生净增值的一定百分比来进行支付,一般在10%~30%之间。

期货中介机构既有专营Cta业务的,又有把Cta业务与期货经纪业务、商品基金经理业务、中间介绍业务形成各种组合的。截至2008年11月底,在美国期货业协会(nFa)注册的期货中介机构共有3802家,其中896家专营Cta业务,有926家兼营Cta业务。

3.2Cta的优势

根据巴克莱集团的数据,截至2008年3月,世界期货市场上比较活跃的Cta有927家,对冲基金5727家。虽然期货市场比证券市场有更高的风险性,但“管理型期货”在同等回报率下的风险并不比在证券市场高。“管理型期货”日渐受到市场青睐的原因在于其分散投资风险的能力上。

从美国市场的经验看,Cta与期货市场上的个人投资者相比具有三大优势:一是Cta具有明确的长期一致的投资策略,以及资金管理和风险控制体系;二是Cta会持续不断地监控市场,分析市场的价格变化所带来的风险与机会,从而在相对恰当的时机投资或减少风险头寸;三是Cta有着严格的交易纪律,可以避免投资者心理波动对交易策略效果的影响。

利用“管理期货”理念,以账户模式代客理财,是投资者迅速进入期货市场的重要手段,既可降低个人期货投资风险,提高盈利率,又可设计投资组合,灵活应用金融衍生工具,回避现货市场风险。

Cta的发展不仅为个人投资者减少期货投资风险提供了途径,而且也成为银行、对冲基金、共同基金及养老保险等机构投资者分散风险、扩展投资组合有效边界的工具。相应地,对于美国金融期货市场来说,随着市场结构多元化,部分个人投资者将期货投资委托Cta等专业机构操作,使市场不成熟所造成的交易风险也被大大降低。

“管理型期货”是期货投资基金的过渡形式。

3.3对Cta的监管要求

2000年修订的《期货交易法》规定,所有的Cta都必须在美国期货管理委员会(CFtC)登记注册;登记有效期为一年,过期需重新登记;保持帐册和记录至少3年,定期向CFtC提交,或接收CFtC、司法部代表的检查;应向客户充分披露其期货头寸;定期向所有参与者提供会计报告,报告里应包括参与人有利益关系的所有交易账户的完整信息。

Cta不准欺诈客户;不能以任何方式明示或暗示某Cta或其从业人员已得到美国或其他机构、官员的赞助、推荐或同意,或者该机构或人员的能力和资格已得到认可。

《联邦条例法典第17章――商品期货及证券交易》[3]规定,Cta不能接收现有或潜在客户的资金、证券等以Cta的名义去购买、保证任何客户的利益。对潜在客户的披露文件、风险揭示声明、业绩披露、记录保存、广告等有详尽的要求,但是当客户是“有胜任能力的合格投资者”(Qualifiedeligiblepersons)时,对Cta的一些要求可以豁免。

Cta必须成为美国期货业协会(nFa)的会员,定期向nFa提交报告,进行信息披露。

简单地说,美国的Cta履行的是资产管理的职能。如果借鉴美国的模式,实际上就是把我国对期货产品的委托理财规范化、阳光化。

4我国证券投资咨询业务的失败教训

我国设有投资咨询公司开展证券投资咨询业务,但经过实践检验,其业务定位是失败的。这是探索期货投资咨询业务的前车之鉴。

因业务模式取向不同,自2002年起我国的证券咨询机构逐渐分为财务顾问和会员制两类。财务顾问类咨询机构为上市或非上市公司在关联交易、股权分置改革、企业改制、资产重组、境外上市等方面提供专业鉴证和服务。会员制咨询机构为会员提供具体的股票操作建议,收取会员费。会员制业务于2001、2002年由台湾人引入内地证券咨询行业,由于投入小、见效快、操作简单、易于模仿,迅速在全国咨询机构中得到推广。

就财务顾问业务而言,虽然咨询机构具有业务团队和资源,但规模小、实力弱。同券商、会计师事务所相比,缺乏类似保荐、承销、审计等的法定业务,外加大量无资格的咨询机构加入竞争,只能在夹缝中求生存。

会员制业务模式的核心是营销,公司通过对投资咨询业务的商业性包装,夸大宣传投资业绩,明示、暗示投资收益,诱骗公众投资者入会以实现业务收入和盈利目标。2004年个别投资咨询公司的会费收入超过1亿元,税后利润超过3000万元,其他各咨询公司纷纷效仿。为了迅速占领市场、快速获利,各公司手法无其不用,欺诈色彩越来越浓,最终发展成为有组织、跨地域的证券咨询欺诈团伙,为诱骗投资者入会甚至不惜操纵市场。目前,会员制业务在全国部分地区已经完全停止,各证券咨询机构在注册地和分支机构所在地之外不得开展业务。专营证券咨询机构的制度设计彻底失败。究其原因,本人认为主要有四:

第一,与证券公司的业务重叠。在《证券法》里,证券公司的业务范围已经包括“证券投资咨询”和“与证券交易、证券投资活动有关的财务顾问”。证券咨询机构没有核心竞争力,没有生存空间。会员制业务增长来源于大范围、高密度的营销,而非建立在为客户提供具有实质价值的信息产品基础上。虚假宣传、欺诈诱骗客户、一次性收费轻易获得增量客户、服务质量难以评价等业务固有缺陷,使会员制业务最终变成“圈钱”游戏。财务顾问业务的法律地位不明确,市场份额较小,产品同质化严重,陷入价格降低―资源投入不足―研究水平降低―行业地位下降―价格进一步降低的“怪圈”。

第二,进入门槛过低、实力弱,股东盈利冲动较大。目前,证券投资咨询机构的最低注册资本是100万元人民币,会员制机构实收资本不得低于500万元。在法制环境不完善时,投资成本低必然造成:股东谋求盈利的冲动比较大;更易出现治理不善、内控制度缺失等;人才培养和使用受短期利益驱动,执业人员素质差,出现大量违背职业道德和规范的行为。

第三,监管层次比较单一,过于倚重行政监管,尚未形成有效的多层次监管体系。表现在:广告监管缺位,对部分禁止性广告缺乏具体规定,也缺乏有效机制查处和制裁虚假广告行为;忽视证券咨询主体对投资者的披露义务,未能发挥投资者监督作用;自律监管松散,证券分析师定位不清晰,难以差异化监管,从业人员缺乏严格的淘汰机制。

第四,法律约束软化。法律规范存在大量空白和模糊之处。对于咨询主体的义务缺乏细致规定;对投资者权益的救济没有配套规定;民事赔偿处罚偏轻,操作性和执行力较弱[4]。

从以上可以看出,与证券公司业务重叠是导致证券投资咨询业务失败最致命的因素。因此,在定位期货投资咨询业务时,就应着力避免与现有期货公司服务内容的重叠。

5我国“新兴加转轨”阶段资本市场特点

探讨我国期货投资咨询业务,不能脱离我国“新兴加转轨”的经济发展阶段。此阶段资本市场特点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第一,投资者的非理性等人文心理因素。对于发展中国家的中小投资者来说,收入低、投资渠道有限、整体文化、知识素质和教育水平偏低;相对缺乏经验,心理承受力相对虚弱……隐约其后的种种民族、历史、文化的心理沉淀,昭示着市场整体文化和个体心理不成熟,对信息存在较大的依赖(不一定信赖)和盲从。即使是机构投资者也有明显的散户特征。

第二,较为普遍、严重的信息失灵。新兴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决定其经济信息化程度低下和信息产业不发达,加上信息法规制度不健全和垄断、操纵、欺诈等行为的人为影响,使得新兴市场遍布严重的信息差别和信息不对称现象。

第三,社会信用文化和诚信缺失,投资者道德与价值判断标准失衡。体现为投资行为选择趋向非理性和偏好投机的心态,追求利益不择手段,回避道德与制度约束,轻视风险和法规意识,中介机构和机构投资者缺乏诚信和社会责任感。

第四,新兴市场的外部效应相对更大。金融体系的不健全和不透明、法制建设滞后和监管不力等内、外因的共同作用使得在新兴国家市场上,存在着危及社会秩序和政治稳定的可能性。新兴市场外部性的特殊表象反映在整个社会经济更容易受到市场波动的冲击,更敏感于市场变化,从而产生更广泛、更深刻、更全方位的外部影响。监管部门要把目光投射到更为广阔的金融系统乃至国民经济整体的各个方位和各个层面,并把市场稳定乃至社会经济稳定视为首要监管目标之一。

第五,政府监管部门相应奉行更多“家长主义”监管原则。积极培育和教育普通投资者,推动机构投资者的形成;在现行法规制度缺省状态下采用行政手段以扼制不良行为;在市场运行的早期采取更严厉、更直接的干预手段;直接参与市场微观结构的构建与完善……总之,监管者必须花费更多的精力,致力于保证与市场相关的各类金融中介机构的偿付能力和稳定性[5]。

种种的市场、投资者及监管者的特点决定了期货投资咨询的业务设计须是相对安全、稳健、谨慎的,并考虑社会责任问题。

6期货投资咨询业务定位设想

与证券投资相比,期货投资风险更高、专业性更强,客观上更需要发展专家型的咨询业务。有证券投资咨询业务的失败教训,如何在“新兴加转轨”的大背景下,既借鉴美国的有益经验,又发展自己的期货投资咨询业务呢?

现有法规允许期货公司申请期货投资咨询业务,也未禁止专设期货投资咨询公司。无论这一业务最终放在哪种期货中介机构里,必须做到定位不能重叠。如果扶持专业期货投资咨询机构,那么对期货公司目前进行中的主要咨询业务应有明确限制。如果期货公司从事这一业务,需要解决独立性和公正性问题。

业务定位可做如下探索:

一是借鉴美国商品交易顾问Cta管理客户账户的经验。短期内提高个人投资者的期货投资专业水平难以达到。相对来说,引入Cta为投资者提供交易建议或直接管理账户更为容易。不仅中小投资者可参与“管理型期货”,机构投资者也可通过此渠道参与期货。期货专家理财具有客观的市场需求。早期,可通过设定门槛圈定一个投资者范围。无论选择的是哪类投资者群体,都能优化我国期货市场的投资者结构,改善目前机构投资者不足期货客户总数5%的窘境,也为设立真正意义的期货投资基金奠定基础。

由于法规限制,期货公司不能直接开展委托理财业务。以期货公司设立子公司的形式,开展Cta业务具有可行性和可操作性。期货公司在资本实力、组织结构、风险控制、内部流程设计上已经具备了管理专营Cta业务子公司的能力。但是,期货公司与子公司之间必须设置严格的防火墙制度,并从法律上明确两者的责权利关系。客户开户、风险监控以及资金划拨都在期货公司,子公司在建立和实施严格的业务规范和内控制度基础上,承担账户的操作管理职能[6]。

设立Cta还要考虑募集资金的管理问题。可利用信托投资公司发行信托产品等方式,来管理募集到的资金。

二是以期货投资分析软件和信息数据库的开发与销售为经营模式。可利用对各品种的理论、经验研究形成的多个数学模型和数量化分析,总结一套投资市场理性分析工具为客户提供智能化投资组合管理,包括资产配置、风险评估、投资组合优化和套利策略,并通过数据分析进行未来价格预测。

此类业务“瞄准”机构投资者是有市场的。但其前提是,我国期货市场的机构投资者已“浮出水面”。日后,Cta做深、做细、做精,也会有此方面的需求。

期货行情信息由“无偿”转向“有偿”提供给期市投资者,优化信息服务产业链条,形成供应―加工增值―最终用户的产业链模式大有文章可做。投资咨询和信息服务功能的重叠,可满足市场不同类型投资者的差异化需求。但在这种模式下,无资格的软件公司、技术公司如为推销软件、产品而不负责任地进行咨询,可能给市场带来混乱。

三是与中间介绍业务iB捆绑。目前只允许证券公司从事iB业务,法人居间人、自然人居间人没有获得iB业务资格,制度设计上仍然是空白。但法人和自然人居间人在行业内长期存在是不争的事实。居间人存在的合理性之一就是承担了一定的客户咨询、服务功能。

待法人居间人的身份合法化后,与期货投资咨询业务捆绑,不但使投资咨询业务有固定的客户资源,为客户提供配套服务,而且通过业务协作,发挥综合经营优势。自然人居间人的管理已经是个大问题,在规范前不适宜对其发展。

提供研究分析报告、担当风险管理顾问、为客户个性化诊断、专业培训服务等业务当然也可考虑,但要求期货公司立即停止提供这些现有的免费增值服务,恐不是一朝一夕能解决的。

7结束语

经过多年的基础性制度建设,我国期货市场基础夯实,具备了应对和化解系统性风险的能力。中国证监会提出鼓励优质期货公司产品创新、业务创新和技术创新。由于期货投资咨询业务是期货公司的法定业务,何时开展、怎么开展终会有答案。深入挖掘期货投资咨询业务的内涵和可能性,是期货公司、期货市场做大做强不可回避的。

参考文献:

[1]殷晓峰.转型经济中的期货制度创新论[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1.88-92.

[2]上海期货交易所“境外期货法制研究”课题组.美国期货市场法律规范研究[m].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2007.90-91.

[3]CodeofFederalRegulationstitle17:CommodityandSecuritiesexchanges[eB/oL].gpoaccess.gov/,2001-04-01.

[4]深圳证券交易所综合研究所.我国证券投资咨询问题研究[DB/oL].证券期货报告数据库,2007.08-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