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少数民族民间艺术十篇少数民族民间艺术十篇

少数民族民间艺术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9 11:16:04

少数民族民间艺术篇1

北方少数民族/服饰/剪纸/文化/传承

我国是一个疆域辽阔的多民族国家,地理与生态环境复杂多样,生活在不同地域的各民族,由于不同的生产活动、生活方式、民情风俗的历史演变,形成具有浓郁地域特征、文化品格各异、审美情趣独特的的经济文化特征。

一、北方少数民族服饰特征

自然环境不仅决定着服饰的实用性,而且还潜移默化地影响北方少数民族服饰特点的形成与发展,由于生活地域不同,习俗不同,形成了一种特有的北方少数民族文化,而服装、服饰作为一种地域文化的表现形式被承传,而后在不断选择那种能够明确表示本民族文化个性的衣着过程中,使其成为一个民族特有的外部表徽与符号被长久地固定和保留下来。

二、北方少数民族服饰与民间剪纸的联系

通过对北方少数民族的服饰进行深入研究,不难发现各民族的服饰均采用抽象和变形的纹样,所采用的纹样组织形式可分为单独纹样、适合纹样、连续纹样。我们追其根源不难发现这些服装装饰图案主要源自人民的日常生产、生活中,通过长时间的积累、演变,形成现在我们所看到的纹样。通过调研我们发现他们之间存在着一些内部联系,他们之间转换的媒介有很多,其中最重要的一项就是民间剪纸艺术。

北方少数民族文化地位相对独立,受生活习俗,历史地理环境的影响而具有强烈的地域特征和粗犷豁达的民族性格。而北方少数民族通过民间剪纸这种艺术形式来展现其民族精神和民族理想,希望创造一个吉祥化的世界,表现人们对和谐、康乐生活的美好企盼,如传统的云卷纹样剪纸、团花纹样剪纸和别具创新的“南绰萝花”纹样剪纸都以简单、粗犷、明快的风格著称。

云纹形态形式多样,应用极为广泛,灵活多变的曲线给人以古朴流畅之感,是一种非常多见的象征吉祥的剪纸纹样。

团花在我国有悠久的历史,是中国民间剪纸中利用率最为广泛的一种艺术表现形式。团花纹样的内涵是吉祥,它不仅表明了北方少数民族对未来的希望和理想,还表达了北方少数民族力求改变生存环境,努力征服困难的意志以及不屈的力量,它既是理想性的又是现实性的。

“南绰萝花”图案脱俗而高雅,有清幽闲淡之姿,堪称一绝。虽然很难考证南绰萝花究竟是哪一种花,但有一点可以肯定,其意义超越了自身的观赏价值,有着极为丰富的深层内涵。

北方少数民族民间剪纸是艺术的,更是民俗的,作为我国传统民间艺术代表性门类的剪纸,北方少数民族民间剪纸是民族审美的结晶、民族精神的载体、民族凝聚力之所在,是中华民族与世界沟通的桥梁。民间剪纸艺术是北方少数民族最直接的艺术表达形式,尤其是在中国北方少数民族的文化领域得到了长期的运用和发展,已成为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最珍贵的组成部分。

三、民间剪纸艺术在北方少数民族服饰中的运用

服装既是人类物质文明的产物,也是人类精神文明的结晶。几千年来,在各民族互相影响渗透及吸收融合的基础上,各民族形成了自己的独具特色、丰富多样的服饰文化。

北方少数民族通常采用点线结合剪刻出云纹、羊纹、枪纹、花草、鸟兽、鱼虫、山川、树木等,其形象生动,造型美观别致,给人以均匀、协调的美感。这些剪纸纹样被广泛用于神偶的制作或贴缝在衣服的袖口、长袍的下摆开口处及鞋帽、枕头等物品上。

(一)云卷纹样在北方少数民族服饰中的应用

北方少数民族常将其装饰在服装的胸前、背部、衣领等处,也被大量的刻印在桦树皮制品上。另外还有一些极富个性的云形纹样,例如云卷状和云头状的纹样,都是北方少数民族的最爱,这些形态各异的云纹经常成为图案的主题,是北方少数民族一种典型的装饰纹样。

(二)团花纹样在北方少数民族服饰中的应用

团花纹样在传统观念中仍具有神圣的一面,同时还具有其深邃的现实意义。那些花草丝缕、桃符纹样,其深层的装饰动机是创造一个吉祥化的世界,表达的是一种对安定、和谐及康乐生活的企盼。

(三)南绰萝花纹样在北方少数民族中的应用

代表着北方少数民族坚贞和高尚的情操,象征着姑娘美丽纯洁,也象征着爱情和幸福。正是这样一种纹样,体现出北方少数民族的人格理想,是北方少数民族形象化、物态化的道德规范和价值标准。因此,也是自觉约束的伦理意识和追求的基本目标。

以上各纹样都是在北方少数民族服饰中应用较为广泛的一些剪纸纹样,具有代表性,是北方少数民族的一种象征符号。透过这些淳朴的纹样,我们看到了北方少数民族的精神,和对美好生活的无限向往,而这些纹样对民族的文化传承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四、北方少数民族传统剪纸纹样的开发与利用

北方少数民族传统剪纸纹样,在民族文化历史中有着重要地位,它不但是人们的精神寄托和信仰,也是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的体现。

少数民族民间艺术篇2

摘要:广西少数民族的民间美术是我们本土的艺术文化,学校作为文化传承的重要一环,美术教育能够为民族民间艺术培养新的土壤和新的支持者,使全社会共同关注广西民族民间的美术。因此,在广西高中美术欣赏课需加强对广西民族民间美术作品的欣赏是传承和弘扬我地区域少数民族民间艺术的必备手段。只有加强对我们广西少数民族民间艺术的关注、了解、发现和深掘,我们才能看到民族文化传承和发展的希望。

关键词:广西少数民族民间美术;广西高中美术欣赏课;传承和弘扬;

广西高中美术欣赏教育教学中,对中外纯美术的教育研究及运用较多。但对自己本土少数民族的民间美术文化资源却关注较少,形成这一现象有多种因素,但关键的一点是因为我们缺乏民族自信心,从而引发对少数民族民间美术给予的重视程度不够。

高中生的身心发展水平接近于成熟状态,自我意识和独立意识增强,知识和社会素养不断提高,且具有较强的判断、辨别、分析问题和较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但对民族民间美术的种类接触较少,对民族民间美术的艺术语言的知识了解也相对匮乏,亦对民族民间美术与民族民间习俗关系的了解之知甚少,对民族民间传统艺术文化几乎于漠视状态。因此教师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对民族民间美术不同种类的具有典型、代表、特色、优秀的作品进行鉴赏,领略民族民间美术的种类,领会民族民间美术的艺术语言的特征和相关的艺术表现手法,感受和体会民族民间艺术的美感,塑造健全的高水平的艺术修养、健康高雅的情趣和充实丰富的精神世界。

民族民间美术,从广义来讲是相对于汉民族的各少数民族的艺人们或普通老百姓所创造的美术;从狭义来说,则是指相异于正统美术(如国画、油画、版画、雕塑、宣传画、漫画等)的民俗美术,它纯粹根植于民间,创造于民间,由从事物质生产的劳动人民或以此为主体的人民群众所创造。它不像纯美术那样出于纯粹的欣赏目的而创作,而是以实用为创造前提,或用以美化环境,或用以丰富民间民俗活动,或应用于日常生活。

广西地处祖国南部边陲,是多民族聚居的地区,有壮、汉、瑶、苗、侗、仫佬、毛南、回、京、水、彝、仡佬等12个民族。广西各民族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各自的地域沿着自身的生活轨迹,保持和发展着本民族优秀传统的艺术。它们从一开始就受到民族心理民族崇拜和民族习俗的影响。不同的民族用不同的方式创造着不同的民族文化,如壮族的壮锦、苗族的蜡染、侗族的建筑、水族的编织、瑶族的刺绣、毛南族的花竹帽等等形成了异彩纷呈的广西少数民族民间优秀文化艺术。广西民族民间美术贯穿于少数民族人民生活和精神世界的各个领域,直接反映劳动人民的思想感情、审美趣味和风俗民风,显示出各民族的智慧和艺术才能,具有强烈的地域特色。丰富多彩的广西民族民间美术资源是我国传统文化发展的艺术资源宝藏。在大量的广西民族民间美术作品中,保留着更多的古老式样,原始艺术形态或称之为原生态形态特征显著,是民族艺术的“活化石”,对研究少数民族文化,传承和弘扬少数民族艺术具有十分重要的艺术价值,也是繁荣我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广西高中美术欣赏课需更多的加强对我们本土少数民族民间美术作品的鉴赏,是传承和弘扬我地区域少数民族民间艺术的必备手段。

广西少数民族的民间美术作品来源于生活的需要,使生活更加丰富多彩,生活的需要又促进了美术创作的发展,体现在造物的实用功能上,人们生活提供帮助和对生活的实际改善。出于这种功能和目的,这种美术创作自然是一种真诚、淳朴和源于生活的,在内容形式上以生活为基础,源于生活的要求,又服务于生活,与生活紧密相连,因而才使得艺术风格质朴真诚。创作手段是以民族民间根源上流传下来的造型语言为基础,民间创作者对于自我主观意识的强烈自信。它们有一些共同的表现特征规律一一不以再现客观现实为目的,而形成了艺术创作中重视有直觉、意念、臆断对客观世界的认识,以重建美好的现实,理想和必然。广西少数民族民间美术色彩热烈、喜庆、造型夸张、幽默、艺术形式生动活泼,表现技法质朴无华而又大胆鲜明,使得劳动人民的情感在创作中得到淋漓尽致的体现。在广西民族民间美术作品中所传达的情感绝不是单纯的情绪发泄,它渗透着民族文化的乐观精神,凝聚着人们的美好向往,表达出真诚的情感,因此,不注重形象上的真,“不求形似,但求神似”是主观的真实创作的随意性就是基于这个道理,在创作主题的渲染上,乎略细节的处理,表现出一些违背生活常识的不合理情节,让理念服从于意念,情理服从于情感。老百姓常说“我想什么就画什么,只要心里有,看不到的东西也可画在纸上”。这些朴实的话语道出了我们广西民族民间美术创作者的心理状态。

高中美术欣赏课的教育教学的过程始终伴随着生动可感的形象,一切都是通过艺术的形象来体现的,离开了艺术形象就不可能体现出它的科学性和思想性。许多广西少数民族民间美术作品和实物充分运用了大量具体、生动的艺术形象为媒介,以创造艺术形象的审美活动为基本过程,通过个体内心自由境界的不断实现,从中享受和领悟自由愉悦。因此,在广西高中美术欣赏课堂上充分得用最能体现广西少数民族的各民族民间美术作品和实物展示给学生。极容易唤起学生的美感,尤其是每个图案、纹样、每一种造型、色调或构图等具体的艺术形象和造型表现,使学生容易接受和领会,在教学中巧妙运用多姿多彩的民族民间故事传说,如“百鸟衣”、“一幅壮锦”、“长发妹”等等,使学生在欣赏这些艺术作品的同时,潜移默化地得到少数民族民间优秀文化的滋养。这些对于他们的人格塑造和对民族文化的继承和创新均有重要的意义,另外,还可以直接请当地少数民族的能工巧匠到课堂上表演刺绣、剪纸、印染、编织等技艺,起到传播少数民族民间美术的作用,同时在审美愉悦体验功能上激发学生对广西少数民族民间美术的兴趣,关注和探究。

一位哲人曾说过:一个民族的优秀文化所内涵的情感和精神往往就是这个民族的灵魂的思想。在广西高中美术欣赏课加强对广西民族民间美术作品的欣赏教学,必将会不断地丰富或在某种程序上迅速发展美术教育事业,同时也使蕴涵着几千年来广西少数民族民间的文化内涵得以发扬光大。学校作为文化传承的重要一环,美术教育能够为民族民间艺术培养新的土壤和新的支持者,使全社会共同关注广西少数民族民间的美术,只有加强对我们广西少数民族民间艺术的关注、了解、发现和深掘,我们才能看到民族文化传承和发展的希望。

(罗城县第二高级中学;广西;河池;546400)

参考文献

[1]甘幼坪《广西壮族自治区高级中学试用课本美术欣赏》广西美术出版社出版

少数民族民间艺术篇3

关键词:著作权;民族传统艺术传承人;知识产权

引言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少数民族传统艺术文化绚丽多彩。然而,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少数民族传统艺术传承者正面临着难以为继的危机,亟待通过知识产权保护的手段来保护其利益。我国的《著作权法》主要是对艺术、舞蹈、文学书籍、音乐作品等相关作品权利保护的法律,在保护少数民族传统艺术传承人的知识产权方面也发挥着作用。然而,由于少数民族传统艺术的特殊性,《著作权法》在保护少数民族传统艺术传承人的知识产权方面依然存在一些短缺,有待于进一步完善相关立法。本文旨在从《著作权法》的角度探讨少数民族传统艺术传承人的知识产权的保护,为我国加强少数民族传统艺术传承者的知识产权保护提供理论参考。

一、当前少数民族传统艺术传承人的生存困境及原因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中西方文化交流日益密切,传统文化日益受到外来文化的冲击。在当前的环境下,少数民族传统艺术传承者的生存、发展环境日益恶化,少数民族传统艺术传承者正濒临难以生存的困境,原因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

(一)新时代传承者的经济压力过大

在生存压力不断增大的今天,少数民族传统艺术传承者面临的经济压力也明显加大。自改革开放以来,人民的生产生活方式发生了巨大的改变,人们的传统观念也有了新的变化。在追求物质和经济生活的思潮下,传承少数民族传统艺术的劳动者的社会地位不断下降,传承活动的影响力日渐减弱。传承者难以依靠传承活动获得经济收入,以至于物质生活过于贫苦。因此,出生于新时代的年轻人,不得不背井离乡,去寻求更好的经济收入和家庭生活,从而放弃学习优秀的民族传统文化。

(二)依赖于口耳相传的项目缺乏传承人

在全球化时代,随着多元文化兴起,传统文化遇到挑战。相对于长久生存在偏远山区的群众而言,由于许久没有接触过新事物,在突然接触到除本民族文化以外的文化时,难免会心生兴趣,转而抛弃民族传统文化,选择学习新事物、新文化。由此给少数民族传统艺术的生存沃土带来不良影响。新时代的年轻人在接触过新鲜多元文化后,面对本地区的传统技艺,则逐渐丧失兴趣,使得依赖于口耳相传的传统文化走入暮年。

(三)商业化运作对民族传统艺术带来负面影响

随着我国文化旅游业的不断发展,部分少数民族传统艺术被大规模地开发,进行各种目的的商业包装,谋取经济利益。尤其是我国加入《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后,进行商业包装、谋取经济利益的开发活动愈演愈烈,在巨大的经济利益面前,很少有人会考虑这种大规模的商业化运作会给少数民族传统技艺带来何等影响,所以在开发的时候,并没有从原则上对少数民族传统技艺进行保护。在经济利益和传统技艺面前,显然没有做到均衡,没有做好如何正确处理开发和保护之间的关系,没有做到以开发促保护。更有甚者,为了压缩成本,在商业演出中,随意使用少数民族传统技艺,不考虑实际场景且不支付费用给技艺的传承者。在商业化的影响下,一切都必须为商业服务,少数民族传统技艺不再是简单的民族精髓,更像是一个用来谋取利益的工具,成为一种商品。

二、著作权视野下少数民族传统艺术传承人的知识产权保护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我国现行的《著作权法》法律制度框架中,少数民族传统艺术传承人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著作权法》的保护。但是,由于少数民族传统艺术及其传承人的特殊性,《著作权法》中的一些条款难以满足其知识产权保护的需求,这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难以根据《著作权法》清晰地界定少数民族传统艺术传承者的独创性

由于我国少数民族众多,在历史发展中,形成了多种姿态的传统技艺,而当前的《著作权法》并不能完全适用部分动态传承的少数民族传统艺术。在《著作权法》的第三条中,对作品的含义进行了明确。少数民族传统艺术发源于人民群众,是群体智慧的结晶,并不符合作品独创性的相关要求,而且也不能与可复制性这一规定相契合。而关于作品独创性的规定划分,我国尚未明确。这就使得传承人在传承活动中,自己对传统艺术项目进行改进或创新时,所获成果难以被法律承认和保护。从概念层面而言,少数民族传统艺术作品归属于少数民族传统艺术。进一步说,就是作品是以少数民族传统艺术为源泉进行创作的,是在传统艺术的基础上进行改造创新的。新的作品完全保留和继承了少数民族传统艺术的文化精髓。在众多传承人当中,人的传承能力因本身素养而千差万别,所以其独创性也极具个人特色。例如:传承人以少数民族传统艺术为基础,通过改编和加入新内容,进而形成了新的少数民族传统艺术作品。但是,由于法律不完善等原因,这种形式的创作作品是难以受到法律保护的。

(二)少数民族传统艺术的传承者不符合《著作权法》中界定的权利主体特征要想确认少数民族传统艺术传承人的法律权利,那么必须优先明确主体

在现行的《著作权法》中,明确指出著作权属于作者。而著作权的主体可以是自然人、组织或者国家。由于历史等原因,少数民族传统艺术技艺的作者并不明确,且查实难度很大。少数民族传统艺术的精神权利被视为一种集体权利,所以在明确主体方面,我们可以从传承人的民族性、传承习惯等方面入手。但是在实际中,这种权利因太过抽象以至于难以真正实现。但是又难以保证权利不受侵犯,所以一旦发生侵权,在维权的过程中,谁是诉讼主体就成了首先应该回答的问题。而对于少数民族传统艺术项目,由于其原型作者难以明确,创作者是谁的问题难以回答,所以法律对于这种衍生作品并未予以保护。另一方面,由于大多数少数民族缺乏文字,所以在历史中,诸多民族传统艺术在传承上主要是依赖人们之间的口耳相传,并没有条件去做书面记载。关于当前所见到的传统艺术的书面记载,绝大部分都是后人整理而来的。比如民间文学和民间音乐,一部作品的出炉,需要经过传承人口述、记录者记录,而后还需要整理者统一整理,由于涉及环节很多,涉及的人数也很多,所以在发表权、修改权等方面,由于法律没有进行明确,所以权利属于谁尚无定论。比如:由于古时缺少文字,少数民族传统艺术难以通过书面形式进行记录传承,使其拥有不可复制性,与法律规定相违背,致使其权利难以受到法律的承认和保护。另外,少数民族传统艺术在创作时,具有群体性,这就决定了其权利主体不是属于个人,而是属于集体,显然不符合《著作权法》的相关规定。除了上述内容之外,还有一点就是少数民族传统艺术在传承过程中并非是一成不变的,而是一个加工改进的过程,具有传承和变异的特点。因此,少数民族传统艺术传承人并不符合《著作权法》中对权利主体的规定要求,因而难以确定和保护。

(三)《著作权法》中对保护期限的规定与少数民族传统艺术需要长久保护的特点不符

在当前的法律规定中,我国对于作品的保护采用的是自动保护原则。具体来说,当作品完成后,只要符合法律有关作品的属性定义,那么作者无需采取其他申请措施,法律自动对作品进行保护。著作权的获得十分简单,但是在保护时间上,则有着较为明确和严格的限制。在《著作权法》中的第二十、二十一两条中,就权利的有效时间进行了明确说明。在少数民族传统艺术方面,由于传统艺术的特殊属性,其时间十分长远,这一点则与法律规定相悖。按照现行的著作权有关规定,少数民族传统艺术的传承人并不能受到充分保护,尤其是涉及民间的文学作品时,法律上的不完善就会更加凸显。对于传承人而言,著作权保护时间过短,显然对其有着十分不利的不良影响,不仅会对其创造性产生负面作用,而且也不利于少数民族传统艺术的弘扬和传承。比如,文学作品的创作,大多都是站在前人的基础上进行创作而来的,如果传承的创作成果被创作人占为己用,无疑会对文学作品的创作发展产生极为消极的负面作用。少数民族传统艺术作为一种非物质文化遗产,其本身价值随着时间的流逝而逐渐上升,即历史越久远,其价值便越高,对其进行保护期限的有关设置,显然不利于长远保护。再者,在多元文化的影响下,少数民族传统艺术的生存发展空间被进一步压缩,如果不能做到保护弘扬,终究会被其它文化所吞噬。所以,在著作权法中,设置保护期限的有关做法显然与少数民族传统艺术的长久保护理念相违背。综上所述,《著作权法》与实际的少数民族传统艺术传承人所需要的保护还相差较远,虽然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对传承人起到保护的作用,但是由于传承人本身的特殊性,如何继续完善《著作权法》,给予传承人更好的保护,是当前应当努力的方向。

三、《著作权法》框架下完善少数民族传统艺术传承人知识产权保护的策略和建议制定

《著作权法》的主要目的就是为了更好的保护文学、音乐、舞蹈等作品的权利。从上述内容可以知道,在《著作权法》的现行框架下,由于难以确定独创性标准、著作权主体以及保护期限较短等问题,导致少数民族传统艺术传承人知识产权保护未得到有效的保护。针对这些问题,笔者在《著作权法》框架内提出以下策略和建议。

(一)根据传承者对少数民族传统艺术的创新情况来确定独创性标准在独创性方面可以从传承者在少数民族传统艺术中的创新情况来进行界定,以确定独创性标准

我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少数民族传统艺术在经历千年的历史变幻中始终流传,依靠的正是一代又一代传承人的努力,在传承的过程中,传承人又会根据所处时代的特点和特色进行更新和创造,使得少数民族传统艺术能够不断注入新鲜血液,从而使其在发展中传承、在传承中创造。比如:“苗绣”,这是一种广泛流传于贵州地区的民俗,“苗绣”在不同的人手中所展现的特点也是不同的,在创作中,作者对其赋予自身的理解和审美,通过结合自己所处环境中的时尚元素,进行“苗绣”创作。不同于原来一层不变的传承,这种传承不断加入新的时代元素,不断在艺术风格上进行创新,那么就可以说这种传承就具有独创性,而这类传承人所创新的作品就理应受到著作权的保护。

(二)在《著作权法》中明确少数民族传统艺术传承者是权利主体在著作权的获得方面,最重要的一点就是作者权利的明确

著作权的主要目的就是为了保护创作者的合法权利不被侵犯。通过上文的阐述,可以知道少数民族传统艺术指的就是某个民族的历史遗产,其创作者属于某个人或者民族全体,因此少数民族传统艺术的权利主体可以为个人或者整个民族,按照法律规定,国家亦可作为权利主体。国家版权局在2014年起草的《民间文学艺术作品著作权保护条例(征求意见稿)》中第2条就民间文学艺术作品的定义进行了明确。此外还说明了基于民间艺术而进行二次创作(如改编、翻译等)的作品,那么创作者对所创新的部分是拥有著作权的。比如白秀娥剪纸案,在这场案件中,就白秀娥在剪纸中加入的创新部分是否应该受到著作权的保护进行讨论,北京市高院做出了终审判决。该案件向外界传达传承人亦可以成为著作权的保护对象,同时也给从事少数民族传统艺术的传承人应如何解决这类问题提供了参考。不得不说,传承人在传承和弘扬民族历史文化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正是因为他们的付出,民族文化才能传承至今。因此,如何更好地保护传承人的权益,使得传承人更好地开展传承活动,是当前理应探讨和解决的一个问题。只有承认传承人的主体资格,才能更好地推动和激励传承人进行传承活动。

(三)根据少数民族传统艺术的特点,延长《著作权法》中的保护期限在保护期限方面,著作权明确指出,保护期限指的是作者终生及其逝世后的五十年,只要过了这个期限,所创作的作品便可进入公共领域

少数民族传统艺术由于是民族历史的产物,在传承过程中,有的早已流传和公布于世,如果也将年限的保护简单套用在少数民族传统艺术的保护方面,显然是不妥当的。在笔者看来,根据少数民族传统艺术的属性特点,实事求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少数民族传统艺术只要有传承人进行传承,那么在对其保护方面,应当获得《著作权法》的保护,并且不设定保护期限。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少数民族传统艺术传承人的生存环境日益严峻,亟待通过知识产权方面的手段保护自己的利益。从《著作权法》对少数民族传统艺术的保护来看,当前《著作权法》难以清晰地界定少数民族传统艺术传承者的独创性,而且少数民族传统艺术的传承者不符合《著作权法》中界定的权利主体特征。《著作权法》对保护期限的规定与少数民族传统艺术需要长久保护的特点不符。这就需要我国法律制定者考虑少数民族传统艺术及其传承者的特点,对《著作权法》进行改进,明确少数民族传统艺术独创性标注,将少数民族传统艺术传承者明确纳入《著作权法》中规定的权利主体,并延长《著作权法》中的少数民族传统艺术的保护期限.

参考文献:

[1]文永辉,卫力思.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知识产权保护问题研究———以贵州为例[J].贵州民族研究,2012,01:14-20.

[2]杨晗.黔东南州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知识产权保护研究———以苗族服饰为例[J].法制博览,2015,23:256.

[3]刘振宇.论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知识产权保护[J].衡水学院学报,2011,05:14-16.

[4]陆皓.贵州省少数民族文化艺术知识产权保护问题研究[J].法制与社会,2013,09:226-227.

少数民族民间艺术篇4

关键词:全球化背景;云南;少数民族艺术;生境类型

中图分类号:J0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312(2014)02-0156-04

一、生境概念解析

生境(habitat,Biotope希腊语bios=生命+topos=地点)指生物的个体、种群或群落生活地域的环境,包括必需的生存条件和其他对生物起作用的生态因素。生境是指生态学中环境的概念,又称为栖息地。生境是由生物和非生物因子综合形成的。①法国艺术史家兼艺术评论家丹纳,在他的《艺术哲学》一书中,将艺术家、艺术作品、艺术流派等艺术的创造活动和艺术发展归因于种族、环境和时代三大因素。②云南少数民族艺术是云南各少数民族物质和精神文明的结晶,是云南民族文化生境中的文化产物,在其产生、存在与发展,乃至消亡的过程中,文化生境都对之产生着不容忽视影响。

任何文化都打着时代的烙印,当文化赖于生存的环境发生变化,文化自身的生存方式也随之变化。20世纪60年代,加拿大学者麦克鲁汉提出了“世界村”的概念后,1992年,当时的联合国秘书长加利在联合国日致辞中宣称:“第一个真正的全球性时代已经到来。”③从那以后,世界各国、各地区之间的往来日趋密切。随着全球化进程而来的是各国、各民族文化、艺术的交流和碰撞,在强势工业文化和大众文化的冲击下,属于本土和小众文化的云南少数民族艺术面临新的生存选择,或抓住机遇,重构、转型,脱颖而出,或自然生存、消亡,成为民族记忆。云南得天独厚的少数民族艺术文化资源在全球化背景下,其生存环境的改变是不可避免的历史选择,关注它当下的文化生境,以更好的传承和保护优秀的民族文化,可持续丰富民族艺术,保持民族文化艺术个性。

二、云南少数民族艺术生境

(一)云南少数民族艺术

云南各民族历经世代不断迁徙、分化、融合,再分化、融合的演变,到了明、清中期,分布和特点才趋于稳定,总体呈现“大杂居、小聚居,交错分布”的分布特点。发展至今,形成了已经定名的25个少数民族。其中15个在中国境内属于特有民族,16个属于主要民族,16个跨境民族。各民族居住地呈立体分布特点,白族、纳西族、回族、壮族等多居住于滇西、滇东南的平坝地带;傣族和阿昌族居住于滇南低热河谷地带;彝族、哈尼族、拉祜族、佤族、景颇族、布朗族、瑶族、德昂族多居住于滇西、滇西南半山区或边远山区;苗族“居山头”,多居住于高寒山区;普米族和藏族居住于滇西北高原;傈僳族、怒族和独龙族则分散居住在怒江、独龙江两侧的山区。白族曾建立大理国,纳西族、彝族、傣族等曾经也建立土司统治的地方政权,拉祜族、佤族、独龙族等经历了漫长的原始社会时期。傣族、布朗族、德昂族等滇西南民族大部分信仰小乘佛教,与周边国家经济、文化往来交流密切。

云南素有“彩云之南”的美称,拥有得天独厚的自然地理条件和民族文化资源,蕴育了丰富多样的少数民族文化类型。生活在这里的各民族创造了多姿多彩的少数民族艺术,大体上民歌就有2万多首,乐器有200多种,舞蹈有7千多种套路,还有大量语言、歌舞、建筑、服饰、手工艺、雕刻、绘画等艺术类型,门类齐全、内蕴丰厚、形式独特。

各民族居住地区的地形地貌各异,社会发展程度不一,与外来文化的接触融合点不等,所创造的艺术形式和样式,除了具有云南大环境的地域和民族文化特色,还具有自己民族文化个性,留下大量宝贵的民族文化遗产。纳西族东巴象形文字被誉为是迄今世界上最早的象形文字,丽江古城建筑1997年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白族建筑具有较高的艺术造诣,集绘画、雕刻、科学布局为一体,白族扎染、服饰等远近闻名;彝族刺绣、土掌房引人注目,彝剧、歌、舞等丰富多彩、璀璨多姿;哈尼族蘑菇房、奕车人服饰小巧精致,造型独特;傣族干栏式竹楼、佛教建筑及其绘画、织锦、土陶工艺、竹编等极具民族和地域特色,展现出与周边国家文化交融带来的艺术形式混融特点。基诺族语言艺术非常丰富,服饰和建筑装饰都是其史诗、传说故事中信仰观念的体现,自称为是创世祖先玛黑玛妞的后代;景颇族盛大的传统节日“目瑙纵歌”原意是大家一起来跳舞,集语言、音乐、舞蹈、绘画、雕刻、服饰等艺术元素为一体,不仅是民族节日,也是景颇族艺术的集中展现。每个民族都有或多或少的艺术类型及其形式,是他们在自身发展历程中、在特定的生存环境下,在长期的生产生活中所创造的文化结晶。

(二)云南民族文化生境

1.自然生境

云南是一个多民族,集山区和边疆为一体的省份。云南位于北回归线以北的中国西南,全省总面积39.4万平方公里,陆地疆界线长4061公里。国内与有广西、贵州、四川、毗邻,国外与缅甸、老挝、越南接壤,与印度、泰国是近邻,有35县和地州与外国接壤,25各少数民族中有16个民族跨境居住。地处青藏高原东南面至云贵高原西部之间,地势从西北到东南由高变低,地形起伏很大,山地占全省总面积的94%,云南的各少数民族和汉族生活在零散的坪坝或相对平缓的地方。由南到北跨越了热带、温带及寒带多个气候带,气候的区域差异和垂直变化十分明显。复杂的地形和千差万别的气候,不仅形成了无数丰富奇特的自然景观,而且提供了丰富多样的动植物、矿物资源。生活在不同地区的少数民族就地取材建造房屋,制作服饰,打造手工艺品等,创造出不同风格与特点的民族艺术,体现出自然生境多样化的文化特征。

2.社会生境

云南有温暖的气候、丰富的物产和众多的高山河谷,远古以来就是人类生息繁衍的地方,是人类重要的发祥地,民族迁徙流动的走廊。楚雄州元谋县发现的距今170万年的元谋(直立)人人类化石,是中国乃至发现的最早人类化石之一。云南共有百濮、百越、氐羌、苗瑶四大族系,早在氏族社会时期,就生活着最早的先民――“羌、濮、越”三大族群。春秋战国时期,活动于各高山河谷的大小不同的人群或族群,由于地处偏僻,道路阻隔,属于蛮荒之地,没有管辖,在很长的历史时期处于原始生存状态,秦汉时期总称为“西南夷”。同时期在滇池周围聚居的部落族群曾建立滇国,楚国派桥入滇教化,桥带来中原先进的生产技术,与滇人一起开发建设滇池周围地区,定居在今天的晋宁县。汉武帝时期,正式将云南纳入汉朝的统治,开滇设益州郡,封滇王,赐予“滇王金印”,授予统治权,古滇国曾经创造了丰富璀璨的青铜文化。从那之后,云南各少数民族逐渐被纳入中原王朝的统治。解放前,由于云南少数民族大多生活在偏远地区,深居高山河谷始终边缘化,各方面没有话语权。新中国成立后,各民族取得了自由平等的发展权利,云南少数民族文化异彩纷呈,成为我国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东南亚文化圈的重要组成部分。

(三)云南少数民族艺术的生境类型

民族文化的生境是民族文化赖以形成和发展的自然地理及生态环境。越是在文化发生发展的早期,文化生境对文化的影响越大。④作为民族文化核心层面的民族艺术同样也植根于民族文化生境,其存在与发展也离不开自然地理和生态环境的文化土壤。笔者在此所阐述的“文化生境”将文化视作有生命力的有机形态,在云南特有的地点,对少数民族艺术这一文化生命体,之相关产生的地域和社会背景加以分析。

随着全球化、都市化、现代文明的进入,云南的少数民族文化受到强烈的冲击,许多极具地方特色和民族民间特色的少数民族艺术越来越多的面临着危亡。尤其是古老的、千百年来留下的少数民族音乐、舞蹈、服饰、建筑、手工艺面临着被现代化、影视化。地方性的原生态民族文化艺术屡屡搬上舞台,赢得广大观众的喜爱,同时,在广大偏远而处于边境的少数民族地区,许多土生土长的文化艺术仍然与外来文化相融合,不断形成新的艺术形式。在全球化背景下,云南少数民族艺术备受人们瞩目,不再是封闭、静止、纯粹属于本民族的创造,也不可能一次性定型为某一民族的艺术,而是面临消亡、融合或转型,其文化生境也发生着深刻变化。总体而言,云南少数民族艺术的文化生境可分为原生态、政府保护与扶持发展、高校传承发展以及跨界融合发展的四种类型。

1.原生态艺术文化生境

原生态一般是指没有经过加工、改造和雕琢,保持原有自然状态的艺术形态。原生态民族文化最大的特点在于其保持相对完整的文化民族性和显著的地域性。处于变化和发展中的原生态民族文化还应具有自然性、自发性、活态性、地域性、民族性、稳定传承性、脆弱性和不可再生性等文化特性。⑤这些特性普遍存在于云南少数民族艺术文化之中。云南少数民族祖祖辈辈生活在崇山峻岭中,拥有大山情怀,深揣热爱自然之心,铸就了云南少数民族艺术的原生态特点。

费孝通先生在《乡土中国》中阐述到,乡土性与土地关系密切,人口流动性小,社会的开放程度也很低,按此观点,云南民族文化具有突出的乡土性。千百年来,云南少数民族在各自的生产生活环境及特定的习俗活动中不断创造的民族艺术形式与技艺,世代传承,具有浓郁的乡土气息,与各民族所处的自然环境和地域紧密相连。

“原生态”一词本在生物学科领域使用,被借用到文化研究领域,指称来源于特定民族、地域社区传统习俗生活中指植根于文化原生地,根植于特定土壤的活态文化。⑥云南各少数民族所处的地域相对封闭,原生态艺术的文化生境保持较完好。很多民族地区自然环境优美,生态系统良好,人们从事农耕生产,保持原有的和文化活动,有的甚至还保留有原始文化遗迹。大部分特有少数民族世居于高山峡谷间,如生活在三江并流地区的独龙族、怒族很少与外界接触,至今仍保留着一些有原始印记。

“艺术源于生活,高于生活”,云南少数民族艺术的产生、存在和发展离不开各民族生产生活的自然和社会环境,其创造主体大多是农耕民族,艺术活动深深扎根于各民族生产生活的地理环境和民俗事项中。云南各民族都有自己的传统节日,种类众多,内容丰富,参与面广,主题大多是庆祝丰收、农作休闲、历史纪念和宗教祭祀。节日中自发展示和表演各种愉悦大家的形式和技艺,这些形式和技艺是各民族长期在其生产生活环境和过程中的集体创造,与周围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融为一体,散发着民间乡土气息,是其民族审美情感和精神的主动抒发与展现。

生物的生存需要有适合它的环境,那么文化的存在和发展也同样需要有适合它生存和发展的环境。犹如生物有机体有其生存的环境一样,云南少数民族艺术离不开其创造主体即各特有民族及其生存环境。各民族在变迁与其他民族交融的过程中,形成了具有云南民族共同地域文化特征艺术形式,同时形成了各少数民族自身特有的艺术类型和样式。这些特有少数民族艺术形式和样式涵盖着各民族的制度规范、行为方式和心理特征,表现着各民族审美特点,反映出云南特有少数民族艺术文化生境的自发性、活态性与不可再生性等原生态特征。如楚雄彝族“十二兽”舞以人演兽,其歌舞内容和形式蕴涵着彝族历史文化、、民族审美性格等各个方面的特征。从中可以窥见彝族神秘的、智慧历法的光芒、与其他民族的交融、远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十二兽”舞充分体现出彝家人勤劳勇敢、热爱生活、能歌善舞的民族风俗。

2.政府保护与扶持发展的社会文化环境

云南有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艺术资源,在少数民族艺术面临新的生存和发展转型时期,政府出台各方面政策,积极献招搭台,呼吁社会各界保护与扶持少数民族艺术发展。随着“民族文化强省”和“绿色经济强省”发展战略提出,云南民族文化开发逐步走上产业化的路子。为云南各民族的艺术结晶得以更好的发展,传承保护优秀的少数民族艺术财富构建了良好的社会文化环境。

少数民族民间艺术篇5

ぃ酃丶词]少数民族电影;民歌;艺术价值

民歌是中华民族传统音乐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深深地植根于我国古老的优秀文化土壤之中。作为构成电影音乐元素之一的民歌,在中国电影发展历程中曾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特别是在中国少数民族电影音乐中的广泛运用,为电影的题材与内容发展增添红光异彩。由于各民族生存地域、语言、文化发展背景的不同,那些浓郁的风土人情都是电影音乐材料中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天然宝藏,也是中国电影中脍炙人口的民歌吸引数万观众的重要因素。下面笔者将谈谈民歌在融汇到中国少数民族电影中的艺术效果。

一、少数民族民歌

艺术的创作离不开生活,生活为艺术的创作提供最为丰富的养料,民歌也是如此,民歌的形式、内容、产生与发展都与人们生活的点点滴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一)民歌源于社会劳动生活和人民的情感世界

民歌源于人们的劳动生活,是劳动创造了人类、文明与世界,所以民歌在相当一部分的作品中都反映了劳动人民的生活情景。我国商代曾流传着描写男女牧民剪羊毛的劳动情境的一首民歌:女承筐,无实,士l羊,无血。事实上,无论是什么样的劳动,都会产生与当时社会相互协调、释放自己民族内容的歌曲。

我国自古以来许多少数民族都保留着一个传情的民俗,并且一些民歌通过电影的形式被大量流传开来,如电影《阿诗玛》《红河谷》等中的民歌插曲。

(二)少数民族民歌

少数民族民歌是民间的、群众性的艺术。是各族人民集体智慧和乡土知识的结晶,是生生不息的人类文化的载体,由百姓大众创造的,有着深厚的生活基础和浓郁的生活气息,是群众艺术审美再创造。各民族民间艺术往往是一定环境、一定地域的人们所共同欣赏的审美艺术形式,反映了特定时代、特定地域的这个民族的思想、感情、审美观和艺术情趣,带着一方水土一方情,有着鲜明的民族个性和独特的审美价值与一定的民间习俗联系在一起,形成内涵丰富的民族艺术文化。

例如,电影《山间铃响马帮来》主题歌《山间铃响马帮来》,故事片《苗家儿女》插曲《满山葡萄红艳艳》,让观众感受到哈尼族与苗族音乐魅力和民族风情,维吾尔族民歌《阿瓦尔古丽》融汇到电影《卧虎藏龙》里让观众感受到了大漠以北的异国风情,彝族原生态民歌“海菜腔”作曲家将其融会到影片《花腰新娘》里,高亢的嗓音,具有地方色彩的演唱方式,为观众在银幕上再现了云南少数民族怡人风情,造就了另外一种形式的艺术美。所以民歌是中华民族音乐文化的艺术精髓,通过音乐的想象描绘了电影的主题,加强了电影的整体效果。

二、少数民族电影在中国电影中的地位

在新中国电影成长壮大历程中,中国的少数民族电影像一枝美丽的山茶花一样盛开在各民族人民面前,一些优秀的少数民族题材的电影,形象地描绘了各民族聚居地的美丽自然风光,展示了他们的民族生活习惯、民族风情、民族意识、精神风貌。因此,在拍摄的少数民族电影中普遍采用的民族素材就是民族插曲在总体结构中的应用。

(一)少数民族电影的概念

少数民族电影首先其是一个文化学概念,在衡量少数民族电影的标准中,最根本的就是文化原则,也就是说,判断其是否为少数民族电影,首先要断定少数民族文化是否存在其中。因为,少数民族电影是少数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民歌就属于中国古老文化的一部分,所以在电影构成中,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并且构成了该民族的文化特性,如使用了语言、文学、艺术、风俗、传统文化、历史宗教等。

张维先生认为:“民族电影概念是泛指民族题材新颖,民族风情味浓郁,民族风格独特,有着强烈民族意识的电影。”①我们分析这个定义是张维先生对整个中华民族的电影概念的一个界定。陈剑雨先生在《重视少数民族电影创作》一文中就曾经对“少数民族电影”做过细致的辨析。他认为,“少数民族电影”包括:一是少数民族导演拍摄的反映本民族生活的影片;二是由少数民族导演拍摄的反映其他少数民族生活的影片;三是由汉族导演拍摄的反映少数民族生活的影片。②另外一种界定就是传统的少数民族题材电影是指反映少数民族生活的影片,笔者认为这种说法比较模糊,如果将其补充到文化的概念之中笔者认为会更充实。所以,少数民族电影根据民族文化的内容、形式概括可分为:民族民俗电影和民族文化电影、民族景观电影。

(二)少数民族电影在中国电影中的地位

1950年春,对中国第一部少数民族电影《内蒙古人民的胜利》提出的宝贵意见要求影片的音乐中一定要采纳蒙古族音乐的曲调,这就是人们第一次在影片中听到的地道蒙古族民歌《蒙古牧歌》。类似题材民歌还有如:《缅桂花开十里香》《花儿为什么这样红》《只有山歌敬亲人》等,这些民族歌曲是民族电影内容要素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在宣传党在民族地区所领导的革命斗争及各项建设事业中取得的伟大成就,从原始封闭落后到成为中华民族大家庭中的一员以及在加强民族团结、军民团结方面起到了穿针引线的作用。

把政治策略和意识形态观念转换为电影形态的叙事主题和策略,是电影作为党的政宣工具和武器的首要任务,也是当时电影处理少数民族题材的重大艺术课题。③新中国成立初期电影肩负着传播党的少数民族政策的艰巨任务,于是就把意识形态和观念转换成电影化的艺术处理,使故事情节和主题思想策略融技巧之中,既加强了民族团结、起到宣传教育作用,又吸引广大观众去欣赏多彩的少数民族风情。

三、民歌在少数民族电影中的运用价值

民歌的运用不仅突出了电影内容中所要表达的民族特色,也生动地反映和描绘了该地区该民族的社会生活、风土人情,增强了影片自身生活艺术色彩、艺术感染力。词曲作家通过旋律和歌词的有机结合,不仅起到了概括影片故事内容、交代剧情的作用,也起到了涵盖剧中环境,渲染电影艺术气氛,使电影的情绪波动和广大观众思想感情达到互动。

(一)电影中的民歌让人们认识电影

古老质朴的民间艺术,它的真正价值,“就在于它的纯洁无瑕的素质,在于它的朴素无华,并且常常是粗糙的形式。”所以艺术家们经过民间采风与艺术加工,把原来古朴艺术形态以新的姿态搬上影视银幕,赋予它新的艺术生命,焕发出奇异的光彩,喷发出少数民族浓烈袭人的自然民族的清香。歌曲经过媒体的作用,很快流传社会,使人们在这些脍炙人口的民族歌曲中,向往歌声的发源地,想象银幕上电影的思想内容和人物形象,激发人们观看电影的欲望。《只有山歌敬亲人》源于20世纪60年代长影拍摄的《刘三姐》中的插曲,影片通过主人公的领唱,让观众在歌中见于广西壮族山水甲天下的美景与爱情故事。节奏自由,旋律亲切质朴,是该片中塑造人物形象的一首重要歌曲。《蝴蝶泉边》选自影片《五朵金花》(白族);《翻身农奴把歌唱》选自纪录片《今日》(藏族),等等,这些歌曲所塑造的人物形象,至今仍留在广大人民群众记忆中。

(二)电影中的民歌让人们认识少数民族的民风民俗

经脉是中医学文化的一个术语,这里则指民歌在中国少数民族题材电影民俗文化当中的气血通路。中国民歌在有形有色、有感而知的空间里融汇到历史文化的传统之中,而在中国一百年电影的发展历程当中,每一个电影时期都有它们的各样身姿与奇异风采,都被古老的民族风情承袭下来。

歌曲《青青的野葡萄》是新时期拍摄的民族电影《青春祭》中的插曲,它就像一面镜子,透过一幅幅绚丽多彩画面,映射出傣乡少女“挑水”“洗澡”“对歌”“赶摆”“葬礼”等古朴的民风习俗,穿插于现实生活的艺术美感,再现到生活风采、民族特色与人物形象之中。所以,民歌在民族片中具有独特的艺术审美价值,它是丰富多彩生活的折射。通过电影将民族地区蕴藏着无数优美动听的神话、传说、史诗传播到世界各地,以崭新的民族风貌进入到新的时代。

(三)电影中的民歌让人们认识少数民族的社会结构

社会结构是社会学术语,广义指经济、政治、社会等各个领域多方面的结构状况,狭义指社会学中社会阶层结构,包括政治、经济、文化三方面。20世纪50年代,受当时社会、历史环境的影响,前期的少数民族电影大多都是以政治指向为主与民族风情、经济建设相结合,形成新中国电影发展时期的少数民族电影题材的创作特色。

1952年由长影摄制的电影《草原上的人们》中的蒙古族民歌《敖包相会》插曲,它以旋律优美、声情并茂再现在世人面前。时隔多年,这首歌曲仍旧在当今的乐坛上回荡。

而电影《芦笙恋歌》是一部政治性、经济性、文化艺术相结合的经典作品,它将清匪、民族团结、经济建设、忠贞爱情等多重主题融为一体,是戏剧性很强的少数民族题材的艺术作品。影片中的那首脍炙人口的插曲《婚誓》是一首广为人知的男女对唱拉祜族民歌,它的歌词大多来自拉祜族人民语言的比喻,这首歌不仅用来表达扎妥与娜娃的纯真与热烈的爱情,同时也将影片推动到高潮,了敌人的阴谋,二人最终团聚。这首歌曲在影片的剧作中起到了其他元素不可代替的作用,最终点题《芦笙恋歌》。

综上所述,中国电影百年的历程中,民族电影拍摄中一个重要的特点,就是民族歌曲在影片总体社会结构中的运用,那一首首百听不厌的民族电影插曲,不仅突出了那个时代的政治背景、经济建设、文化发展,也把少数民族那一支支色彩浓郁的影片插曲以歌舞形式再现到全国人民面前,塑造了人物性格,推动了剧情的发展,为影片渲染烘托气氛起到了艺术桥梁的作用,其中一些优秀的插曲不仅在影片放映之时就脍炙人口,而且多年来也一直成为中国经典电影中不朽篇章,愿中国少数民族电影走向世界,走向灿烂辉煌。

注释:

①张维:《电影民族学论纲》,云南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93页。

②魏国彬:《少数民族电影概念的再探讨》,《艺术探索》,2009年第23卷第3期。

③李奕明:《十七年少数民族电影的文化视点与主题》,《电影创作》,1997年第1期。

[参考文献]

[1]杨凌.谈民族音乐在中国电影中的作用[J].北京电子科技学院学报,2006(03).

[2]王志敏.中国少数民族电影概念界定问题:论中国少数民族电影[m].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1997.

[3]狄其安.电影中的音乐[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8.

[4]中国电影家协会.论中国少数民族电影[m].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1997.

[5]朱天纬.中国电影百年•经典歌曲[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2005.

[6]魏国彬.少数民族电影概念的再探讨[J].艺术探索,2009(06).

少数民族民间艺术篇6

关键词: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民族艺术关系

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往往与各民族的音乐、舞蹈以及美术等艺术形式融为一体。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是民族艺术的源泉。民族艺术中的舞蹈、戏剧、杂技与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活动的关系最为密切。许多民族的现代文艺是由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活动发展演变成舞蹈、戏剧。目前许多被挖掘、整理出来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如黎族的跳竹竿、景颇族的刀术、苗族的狮子上金山等,把竞技、舞蹈、娱乐、体育融为一体,既有娱乐、健身的作用,又有艺术欣赏的价值。随着各民族、文化的进步与经济的发展,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将为现代民族艺术提供无穷无尽的发展源泉。

民族艺术促进了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的发展。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往往与各民族的音乐、舞蹈以及美术等艺术形式融为一体,如苗族人民喜爱的跳芦笙,健美的动作,配合内容丰富的歌词和优美的曲调,身着漂亮的民族服饰,边唱边舞,边跳边吹,说唱、交谊、运动三位一体,既交流思想感情,又得到娱乐和健身。又如黎族的跳竹竿,击竿者,时跪、时蹲、时站,节奏越打越快,难度越来越大。跳竿者随竹竿的分合、高低、快慢,灵巧地跳跃其间,千姿百态,千变万化,展现出各种优美的姿势,美不胜收。参加者不仅要求具备良好的身体素质,还要具备较高的音乐素养和舞蹈技巧,形成了高度体育技巧性同高度艺术性统一的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

一、少数民族传统体育与民族舞蹈

民族传统舞蹈是取得群众确认而流传下来的舞蹈形式,是由各族人民根据现实生活直接创作的,反映了人们在处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上的情感和态度。民族舞蹈与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都属于人体艺术形态,有着深厚的民族群众性基础。

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舞蹈与体育共生共存,栖息相伴的现象是有目共睹的。民族舞蹈与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属于“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两种人体艺术文化、人体艺术形态。我们可以举出不少的实例来说明“舞中有体、体中有舞”的现象。我国的剑术就是很好的例证。这种融舞蹈与体育于一身的艺术形态至今仍受到群众的欢迎。

从历史上看,远在先秦时期,在东北、内蒙地区的阴山岩画和乌兰察布岩画中的原始狩猎舞蹈。魏晋南北时期,西南僚人的铜鼓舞。明清时期,中南地区瑶族的盘王舞。民国时期,朝鲜族的刀舞等等都有上述的特点。民族舞蹈侧重于内心情感的表述,而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则以健身及竞技取胜为侧重,形成现在这种有分有合、以分为主的状况,即民族舞蹈形成自己独立的艺术形态,而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则形成另一种独立的艺术形态。

此外,从人的生存、享受和发展三个需要层次来看,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和民族舞蹈都是人类为了满足自身享受和发展需要的实践,都是人类愉快、活力和自由的源泉,随着人们对生活质量的追求和生活方式的改变,人们参与身体活动的目的既具有健身性目的又具有审美性目的,既为了满足身体本身的需要,也为了满足心理和情感的需要,对身体活动的多目标追求将逐渐成为人们参与身体活动的重要特征。因此,少数民族传统体育与民族舞蹈这种“舞中有体”,“体中有舞”的融合形式,将成为一种趋势,将共同构成人们余暇生活的重要内容。

二、少数民族传统体育与民族服饰

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和民族服饰共同体现各少数民族的特点。我国少数民族千百年来常常在佳节吉日借助民族传统体育来寄托美好心愿,表达欢娱的心情,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形式。又因不同的自然环境、生存方式、宗教信仰、生活习俗、审美心理等,形成了各具风采的民族节日盛装。这些民族盛装被广泛应用在少数民族传统体育中,它们在服装款式、色彩搭配、纹样装饰、饰品造型乃至整体着装风格上,既涵盖了少数民族服饰的日常样式,又荟萃了少数民族服饰的精华,因而具备了各少数民族服饰最直观的民族形象表征。

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和民族服饰互相促进,共同发展。随着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的发展,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演变出全方位、多层面的形式,反映出少数民族生活的方方面面。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动作也无限变幻,难度高超。此时的民族服饰为了配合视觉效果,必须将少数民族盛装原生的装饰、佩戴及穿着体系打散、解构其中最具少数民族服饰风采的元素,诸如款型、饰品、图案纹样等,作为少数民族形象的象征,被有选择地用于或重新组构于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服饰的设计中,使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服饰变得艺术化。而为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设计的少数民族盛装,因其涵盖着少数民族服饰的日常式样,深受群众的喜爱,因而许多优秀项目经过多次的精选、提炼,世代传播,魅力无穷。

三、少数民族传统体育与民族器具

由于民族特色、地域环境和经济发展状况的不同,每个少数民族拥有不同特色的民族传统体育和民族游戏,而不同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分别有不同的民族体育器具。

少数民族传统体育与民族器具相互依存。少数民族传统体育作为少数民族特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表演和比赛与民族器具的使用密不可分。民族体育器具在许多的民族传统体育竞赛和表演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如纳西族武术“东巴跳”,是纳西族特有的民族传统体育运动项目,它集中了纳西族有代表性的传统武功。纳西族每当祭风、祭神、消灾、除秽、开丧、走荐、求寿等七种道场,都要举行盛大的“东巴跳”。典礼时,人们头戴五色飘带佛冠或鸡冠帽,身披龙凤小旗,腰系黑红彩带,穿着各种彩色法衣或兽皮服饰,手执刀、剑、弓、弩、叉、矛、盾等武器,以及板铃、手鼓、大鼓、铜擦、铜锣、海螺、楞锤、魔样等民族器具进行演练。如果没有民族器具作为道具,“东巴跳”就不可能表达出应有的感情色彩。因此,民族器具在促进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的发展和传播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的发展促进了人们对民族器具的认识。多数人对哈尼族、普米族的“磨秋”和阿昌族的“车秋”没有太大的印象,但是通过各个级别的少数民族竞赛或少数民族项目表演等,人们就会认识到,“磨秋”是“打磨秋”运动的器材。“车秋”是阿昌族的“车秋”运动项目的器材,“车秋”形状略似纺车,有四根木柱分立两边作为支架,中间横担着秋辊,左右各用两根木柱交叉的镶在秋辊上,类似车的辐条,在顶端左右相连,挂着秋千绳。每架“车秋”可同时坐4人或8人,节日期间,阿昌族青年都身着节日服装,悠荡秋千,尽情娱乐。

参考文献:

[1]杨津津,张雁飞.试析少数民族民间舞蹈与传统体育的共同发展[J].贵州民族研究,2002,(3).

少数民族民间艺术篇7

其构成可做如下粗略地分析:首先,少数民族文化艺术资源表现为物质形态的资源,是其衣食住行活动及其活动的过程与成果。从存在的样态来看是居于文化艺术表层的、可见的物质形态的资源。从各民族衣食住行生活中的取材、结构、造型、款式、空间利用、功能分区、装饰工艺等方面,均能体现少数民族感知、认识、想象、征服改造宇宙自然中的智慧和能力,表现出少数民族敏锐细腻的感知能力、观察能力、认知能力,因地制宜、就地取材的审美创造能力。如秦淮以南农耕民族的服饰,燕山长城以北及青藏高原游牧民族的服饰,从材质、款式、制作、挑花刺绣工艺、装饰等既彰显地域特性、生产生活方式的特性,也标示着不同民族的历史与文化特性。再从各民族的建筑而言,藏族、哈萨克族的帐房,蒙古族的蒙古包,傣族的竹楼,土家族、苗族的吊脚楼,羌族的碉楼,黎族的船型屋等民族建筑,无不是因地制宜、就地取材的杰作。少数民族的日常生活本身就是其文化艺术资源的物态化载体。在物质层面从其性质来说,少数民族文化艺术资源是一种不同于煤炭、矿石、石油、天然气等形态的物质资源。从其功能来说是以满足少数民族基本生存、娱乐和审美需求为目的的物质文化。其次,少数民族文化艺术资源是存在于其深层的,满足其娱乐、归属、信仰、心理、认知、审美的精神文化,以少数民族的神话、传说等文学形式、音乐、舞蹈、美术、宗教、哲学等精神文化形式存在,积淀着少数民族千百年来对自然山川、花草虫鱼、天文宇宙、人际社会和人自身的感知、想象、理解、认识及所形成的生命观、幸福观、爱情观、宇宙观等观念。如维吾尔族的十二木卡姆就是维吾尔族与戈壁、沙漠、绿洲对话时灵魂深处的哭泣、对抗与和解、喜悦与欢乐,是肉体在时空中湮灭后精神的遗留,是集中反映维吾尔族人喜怒哀乐之情感、善与恶之认识、美与丑的观念的艺术。以其演奏的乐器而言,就有热瓦普、手鼓、萨塔尔、艾捷克、胡西塔尔、笛子、维吾尔族扬琴等丰富的乐器种类。从木卡姆中的几句歌词足以看出其功能与价值:“我的萨塔尔琴以生命的纽带为弦,它能慰藉不幸者,予其悲怆与凄婉。我深深投入于木卡姆使之萦回于心,若耽于爱的憧憬即弹奏于伊人尊前……”[2](p10)。“心灵的秘密用文字永远书写不尽,爱情的神话用书卷永远解释不清。世上花儿有刺,珍珠与贝壳紧紧相连,哪有不受苦的手艺,不受折磨的爱情。”[2](p28)歌唱生命、爱情的魅力,解说生活的道理与人生的哲理。许多民族至今仍通过故事、民歌、谚语、神话、传说等文学形式表达其鲜活的感知与丰富的情感。每个少数民族的表层物质文化和深层精神文化构成民族文化整体,并在不同层面表现各民族的精神及其民族个性。其丰富的存在不仅是维护民族精神文化生态平衡的基础,也是社会转型时期促进和丰富人的感性、心灵、情感,促进人格完善、人性升华的重要途径,表现在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层面的少数民族审美教育资源,正是当下我们急需的创新型人才培养的重要审美教育资源。

少数民族文化艺术资源的特征

中国少数民族文化艺术资源是一个包罗万象的资源库,从开展审美教育的要求来说,这些资源具有以下特征:(一)原生性千百年来,由于自然条件、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以及科学技术的制约,我国少数民族的审美实践没有走上职业化、专门化、学院化、理论化、系统化的道路,具有显着的原生性,这充分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少数民族审美教育资源就是其日常生产生活本身。我国少数民族的审美活动丰富多彩,但无论音乐、舞蹈、美术、文学、戏剧,还是建筑、工艺、服饰等都不是专业化的,而是与其日常生产生活紧密相连的,可以说少数民族的审美活动就是其生活本身。在少数民族中,几乎没有专门从事艺术活动的职业划分,在田间地头,在中堂聚首,在节日礼仪,在篝火晚会,舞蹈和音乐交相辉映,人人都是歌手,人人都是舞者。在建筑群落、生产工具、日常器具、穿戴服饰上,美术、工艺无所不在,无一不彰显少数民族对自然的感知、对世界的认识、对美的追求。因此,许多民族学家、民俗学家、人类学家感叹,少数民族的生产生活以质朴纯真的方式向我们展示出他们“艺术化生存”的人生态度、生活方式。他们没有专门的剧院,也没有专门的舞台,但是,他们生活的整个地域既是剧院又是舞台。他们没有专业的艺术家,也没有专业的艺术院校,但是,他们人人都是艺术家,人人都是民族艺术审美的传承者。因此,要想了解少数民族的审美文化,唯一的途径就是深入他们的生产生活。反过来,少数民族的生产生活及其文化艺术中蕴含着丰富的审美教育资源。二是少数民族审美文化资源传承的习得性。少数民族审美文化的传承十分独特,既没有专业的学校,也没有专门的职业教师,家庭和社会的代际传承是主要方式。以学习刺绣为例,刺绣是既实用又有观赏性的十分精巧的工艺美术,对刺绣技能、技巧的传授和学习实际上就是少数民族的审美教育。我国苗、瑶、土家、布依、哈萨克、黎族等民族在教与学两方面都有自己的特色。他们一般往往是自幼学艺,个别教授的,担任教员的一般是祖母、母亲、姐姐等亲属,而且学无定规,不用教本,完全是经验传授,学用结合,经年不辍。再例如少数民族的建筑,建筑的过程既是工程的建造过程,也是年轻一代向长辈学习的过程。长辈既是施工者,又是教师,年轻人既是工程参与者,也是学生。年轻人在参与实际的房屋建造过程中,自然习得老一辈的建筑技术、建筑工艺和审美观念。三是少数民族审美资源存在形态的混合性。少数民族的艺术形式虽然丰富多彩,但大多数都和生产生活紧密相关,既包含着民族审美的精神追求,也满足了生产生活的各种功能需要。从实践来看,我们很难在少数民族审美资源宝库中找出比较专门化的、纯粹的艺术作品,它们大多既有其实用的价值,又有宗教的、象征的、审美的等多重精神的价值。从理论上说,审美是人类超功利的精神追求,但从少数民族审美实践来看,这一点需要具体分析。从人类审美历史来看,审美实践的突破性发展在于它的独立化,需要有职业化,使审美活动在实践的基础上有一个独立发展的空间。由此看来,我国少数民族审美实践是处在非职业化的阶段,他们的审美文化产品具有功利的深刻烙印。对此,我们不能用先进与落后的标准去衡量少数民族审美艺术资源。但在理论上需要清楚地认识到,我国少数民族审美资源的原生性正是其最突出的特点。从某种意义上说,它们是人类审美实践的活化石,需要大力研究、开发和利用。(二)地域性我国少数民族从地理分布上来看,呈现为大杂居小聚居的分布格局,且大多居住在中国版图的边陲地带。由于其分布的自然地理条件的限制,各少数民族之间、少数民族与汉族之间,在文化艺术审美资源的占有上和审美实践上呈现出鲜明的地域性。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少数民族的审美文化反映所在地域的自然环境特色。我国少数民族居住条件差异较大,有高山,也有平原;有草原,也有丘陵和水域。蒙古族的长调、苗族的山歌等等都深刻地反映了广漠草原和崎岖丘陵等不同的自然环境。二是少数民族的审美文化反映了独特的生产方式。少数民族的生产方式是其审美活动的核心内容,土家族的农耕生产方式只能孕育出摆手舞,而不可能产生反映海洋文明的渔猎工艺。三是少数民族的审美文化反映了浓厚的乡土气息。一定的自然条件、生产方式只能产生相应的生活方式、生活习俗。侗族大歌和维吾尔族的木卡姆等等,它们反映了侗族和维吾尔族各自不同的生活方式和风俗习惯,从而打上地域文化的深刻烙印。(三)民族性少数民族的审美文化不是个别人的创造,而是全体民族成员世世代代审美实践的结晶,因而具有鲜明的民族性,这充分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少数民族审美文化反映了本民族独特的发展历史。我国少数民族的发展经历了漫长的历程,作为对这种历程的反映,少数民族的审美文化是重要的载体。我国许多少数民族的文学、歌赋、音乐、舞蹈都对本民族的发展历史有充分的表现。二是少数民族审美文化反映了本民族的独特文化。民族文化包括许多方面,在狭义上主要是宗教、信仰、语言、文字以及风俗习惯、礼仪制度等等。少数民族的审美资源是和这些民族文化元素相互交融、共生共存的。我们不可能想象壮族的山歌用的是维吾尔语,也不可能想象朝鲜族的舞蹈表现的是对基督的虔诚。三是少数民族审美文化反映了本民族的民族精神。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的灵魂,也是各民族审美文化的主题。我国少数民族审美文化资源实际上就是展现各民族的民族精神的宝库。

少数民族民间艺术篇8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以及人们生活方式的变化,传统艺术中的一部分内容正在逐渐从生活中消失,特别是某些少数民族传统艺术正受到严重损害甚至面临着灭绝的危险境地[4],“我们现在能做的,就是用文字、图片、影像记录下这些文化遗产”[5]。但是,对于少数民族传统艺术的可持续发展而言,仅仅通过记录是远远不够的。弘扬独立的民族精神,保护和传承少数民族传统艺术已成为当代人必然的文化诉求。

截至2009年,民族地区高等艺术院校共有在校生约190万名,由于此类院校在教授和传承少数民族传统艺术方面的巨大优势,少数民族传统艺术传承和发展的重担自然成为高等艺术院校尤其是民族地区艺术院校的重要任务和使命。

目前,关于民族地区艺术院校培养少数民族传统艺术传承人的研究主要集中于传承意义、传承内容、传承方式和传承趋势等方面,但较少从传承主体素质的角度进行探讨。换言之,当前的研究侧重于物,而忽略了对人的研究。令人欣喜的是,近年来,新疆师范大学、内蒙古大学、贵州大学、云南艺术学院等民族地区艺术院校开展了卓有成效的“艺术传承人”教学活动,形式灵活多样,主要包括开设少数民族艺术传承人培训班,成立少数民族传统艺术研究所,打造少数民族传统艺术研究基地、民族文化保护与开发教学实训基地,开展乡土文化教育班等,并且取得了累累硕果。

事实表明,传承人的素质直接决定了少数民族传统艺术的传承质量,进而影响着整个民族文化的发展大局。换言之,只有明确了传承人素质的重要性,才能有效地开展少数民族传统艺术的传承活动。否则,传承效果只会事倍功半,甚至南辕北辙,距离弘扬民族文化的目标愈来愈远。

“文化遗产想要保留下去,关键是人去传承”[6]。由于艺术的形成和发展是众多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因此,为了民族艺术血脉的延续,对于少数民族传统艺术传承人而言,仅仅拥有艺术知识是远远不够的,而应掌握大量的相关专业知识。民族地区艺术院校培养少数民族传统艺术传承人的目的,即是通过向传承人传授系统的专业知识,使他们更好地掌握本民族的传统艺术,使这些民族瑰宝得以发扬光大。

准确的角色定位

角色的准确定位是传承和发展少数民族传统艺术的前提,传承人角色的不明确或不准确定位都将直接影响到民族艺术传承的方向和质量。因此,民族地区艺术院校在培养传承人的过程中,应首先做好这项工作,同时必须顾及到以下两个方面:第一,教育传承人克服民族自卑和蔑视民族艺术的错误想法,这也是当代许多少数民族传统艺术落入边缘化的重要原因。第二,教育传承人须站在整个中华文明发展的高度来认识对本民族传统艺术的传承和发展。每一种少数民族传统艺术都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传承少数民族艺术仅是再现民族传统文化的一种途径,其最终目的是弘扬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因此,少数民族传统艺术传承人就是本民族文化的历史、现实和未来的连接者,培养少数民族传统艺术传承人也便具有了承上启下的深刻意味。

兼容并蓄的多元化意识

传承本民族传统艺术并非意味着排斥其他民族艺术,相反需要积极吸收其他民族艺术的优秀成果。艺术院校应该教育传承人善于学习其他民族的艺术精华,并在借鉴和比较中发展自己。只有兼收并蓄,互通有无,融合其他民族的优秀艺术成果,才能振兴本民族的艺术。壮族是广西最大的少数民族,至今保存了诸如嘹歌、壮锦、铜鼓舞等大量优秀的民族传统艺术。这些民族传统艺术之所以能够流传至今并愈发壮大,在很大程度上是充分融合了其他民族的艺术精髓,形成了颇具民族特色的艺术形式。所以,艺术院校应教育艺术传承人在坚守本民族传统艺术阵地的同时,积极借鉴其他民族的优秀艺术成果。

丰富的文化知识

掌握少数民族传统艺术形式的产生以及演变缘由要求传承人具备大量的文化知识。但是,民族地区艺术院校所招收的少数民族传统艺术传承人在入校前几乎都生活于少数民族地区,掌握的只是本民族的一些艺术片断,知识缺乏系统性与现代性,这对于艺术的传承极为不利。

由于各个少数民族的传统艺术是多种因素之间长期相互作用的结果,因此,民族地区艺术院校首先应该向传承人系统传授诸如工艺、美术、音乐、舞蹈、戏剧等系统的专业知识。同时,文学、民族学、人类学、民俗学、考古学、历史学、传播学等相关文化知识对于传统艺术的传承和发展也是必不可少的。文化知识的缺乏或者不系统都可能使民族艺术的传承偏离原来的预想轨道,走向狭隘。在中央电视台举办的历届青年歌手电视大奖赛中,文化知识问答题都是必不可少的考核环节。缺乏良好的系统文化涵养,艺术就如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传承人难以从根本上提升自身的艺术素质。

扎实的综合能力

民族艺术传承人需要具备挖掘、开发、表演、展示和创新少数民族传统艺术以及研究少数民族传统艺术政策等各方面的综合能力。其中,创新能力是最重要的能力。艺术传承不等于简单地将前人的文化财富复制给后代,不是狭隘意义上的再现民族艺术,因此,民族传统艺术传承人并非前人的“传声筒”,而是传统艺术的现代演绎者。传承本民族的艺术,实质是谙熟本民族的传统艺术典范,并且在繁衍本民族艺术风格的过程中,“从传统中归纳总结出具有鲜明特征和规律的艺术体系,以便代代相传”[8]。具体而言:

第一,培养传承人学会掌握挖掘民族传统艺术的基本方法,善于发现少数民族的传统艺术,尤其是那些濒临灭绝的艺术。同时,教会他们从众多纷繁复杂的素材中整理出符合艺术发展规律的东西,并整理形成体系。第二,由于少数民族传统艺术具有明显的直观性,因此,展示能力对于少数民族传统艺术的可持续发展将产生直接的影响。展示是一种特殊的外在传播方式,它具有强烈的可观性,可以在短时间内引起观众的注意,并在观众心中留下深刻的印象。例如,广西龙州县天琴是壮族三种最古老的弹拨乐器之一,曾经几度濒临边缘化甚至失传,如今却依然能够顽强地生存和壮大,不能不归功于展示传播之功。2003年南宁国际民歌艺术节上,龙州天琴“弹唱组合”一炮打响,引起众人关注,并从此成为了广西少数民族传统艺术的一张特色名片。龙州天琴女子弹唱、融水芦笙舞、南丹白裤瑶铜鼓队、马山三声部等原声态民族节目,在南宁国际民歌艺术节的舞台上一经亮相,便震撼了世界。[9]这些现象都充分说明了展示能力在推动少数民族传统艺术传承中的巨大效应。第三,民族艺术传承人在学习其他民族优秀的艺术传承经验过程中,需要“将个人的东西融入民族文化之中”[10],不自觉地对本民族的传统艺术加以调整和重组,并形成新的体系。另外,传承人只有熟悉少数民族传统艺术的政治、经济、文化政策,尤其是把握政策的实质,才能顺利开展民族传统艺术的保护和传承活动。否则,任何关于艺术传承的美好设想或许诺都将落空。

正确的研究方法

任何少数民族传统艺术都是一种复杂的、内容丰富的文化综合体,深入研究它们需要艺术传承人采用理论与实践、历史与现实、逻辑与规律、共性与个性、现象与本质、静止与动态等相互结合的方法,避免实施片面的、简单的、主观的举措。因此,民族地区艺术院校不可忽视向传承人传授系统的研究方法。那些不能正确认识传统艺术的过失,往往是由于艺术院校缺乏或没有系统传授研究方法导致的。熟练运用上述研究方法,无疑等于获取了进入传统艺术殿堂的钥匙。

实践表明,尽管当代民族地区艺术院校在培养少数民族传统艺术传承人方面采取了大量实效性措施,为社会培养了一批批优秀的民族艺术传承人才。但是,人才的综合素养仍有待进一步的提升。例如,传承人对本民族传统艺术的了解有些片面和肤浅,实践性不强,甚至出现了民族性被弱化的迹象,即传承人将独特的民族艺术资源填入主流叙事的基本框架内运行,等等。这些都是当代民族地区艺术院校在培养少数民族传统艺术传承人过程中值得深思和亟待解决的问题。

*本文获得2009年广西教育厅科研项目“广西少数民族美术研究”基金资助,项目编号:200911mS182。

注释:

[1]国发〔2009〕29号:《国务院关于进一步繁荣发展少数民族文化事业的若干意见》,参见文化部官网,2010-03-05。

[2]同[1]。

[3]《文化建设“十一五”规划》,参见中国网.cn,2006-11-09。

[4]《保护和促进文化表现形式多样性公约》,参见文化部官网

,2007-08-03。

[5]《非物质文化遗产面临传承难题》,参见中国文化传媒网

,2010-03-15。

[6]同[5]。

[7]《第十三届青歌赛启动文化考官还是余秋雨》,参见《华西都市报》,2008-03-06(15)。

[8]张天彤:《高师音乐教育与民族音乐传承――关于高师民族音乐教学的现状调查与对策》,《中国音乐学》2004年第1期。

[9]黄新宇、梁航彬:《传播视角下的边境少数民族文化保护――以龙州黑衣壮天琴文化艺术保护为例》,《歌海》2009年第3期。

[10]王晓平:《论紫阳民歌的发展――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个案分析》,《交响》2008年第3期。

少数民族民间艺术篇9

关键词:少数民族音乐;法律保护

一、少数民族音乐作品概述

吕骥先生曾经说:"少数民族音乐文化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如果离开了55个少数民族的音乐,中国的音乐文化就大为失色。"中国少数民族音乐是整个中华民族音乐文化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份。我国56个少数民族都能歌善舞,均拥有本民族创造和传承下来的优秀而独特的音乐,表现出自身存在的价值。早在约五千年前,由黄河和长江等大河流域汇成的华夏音乐文化,便体现出多元起源和混合发展的态势,不断吸收周边少数民族音乐的精粹。同时,它又不断与少数民族音乐文化互相渗透融合,逐渐形成了丰富多彩的中华民族音乐。①

我国每个少数民族都有自己的发展历史和文化背景,在此基础上形成的各民族音乐文化,有着品种纷繁的音乐体裁。和汉族一样,各少数民族的音乐从表演形式可分为民间歌曲、民间器乐、民间歌舞、民间说唱艺术、民间戏曲音乐。

经济全球化和文化多样化为少数民族传统音乐文化的繁荣和发展带来了难得的历史机遇,但同时也使其不可避免地受到多方面的冲击,尤其是商业的冲击,导致各少数民族音乐文化面临着新的破坏和生存危机。应加强对少数民族传统音乐文化的保护与发展,正确引导少数民族传统音乐紧跟时代的节拍,突破自我封闭,拓宽发展空间,借鉴、吸收现代文化的多元形式,使其焕发出新的更强大的生命力。这些,都要求我们从法律层面保护少数民族音乐。

二、少数民族音乐作品的权利归属

对少数民族音乐的保护主要应该落实到保护少数民族音乐作品中,而要实现对少数民族音乐作品的法律保护,必须先确定其权利归属。

少数民族音乐作品属于民间文学艺术作品的范畴。国内外学者对于民间文学艺术作品权利归属的类型有国家、个人、群体(社区、社群或民族)等。我国《著作权法》规定,"创作作品的人是作者""作者享有著作权"。但对于民间文化艺术作品,《著作权法》指出"由国务院另行规定",但至今仍未出台相关规定。依现代著作权理论,个人(自然人)是著作权人的最佳形式,在谈一般作品归属时,若有创作作品的自然人,非法定的其他情形一般将权利归属于他。然而,民间文学艺术作品的特征就是创作者总体明确、个体不明,因此不可能将其权利归属于个人。为了符合民间文学艺术作品的特征和性质,应将其权利归属于创作者。对于创作者,可以扩大范围:立法上既然不可能确定某个个体,那么总认定某个总体范围。民间文学艺术作品的权利应归属于创作该民间文学艺术作品的社区居民全体或民族。②

作为民间文学艺术作品之一的少数民族音乐作品,如果可以确定创作它的个体,那么其权利应该归属于该个体;如果只能总体认定某个范围,那么其权利应该归属于创作它的民族。

三、加强少数民族音乐法律保护的对策

以法律的手段保护少数民族音乐,必须要落实到具体由哪些法律发挥作用上。笔者认为,在现有法律的基础上,应该通过《非物质文化遗产法》、《著作权法》和《专利法》来实现综合保护。③

1、通过《非物质文化遗产法》保护少数民族音乐

《非物质文化遗产法》第二条规定:"本法所称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各族人民世代相传并视为其文化遗产组成部分的各种传统文化表现形式,以及与传统文化表现形式相关的实物和场所。包括:(一)传统口头文学以及属于传统口头文学组成部分的语言;(二)传统美术、书法、音乐、舞蹈、戏剧和曲艺;(三)传统技艺、医药和历法;(四)传统礼仪、节庆等民俗;(五)传统体育、游艺和杂技;(六)其他非物质文化遗产。"少数民族音乐也属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范畴,在《非物质文化遗产法》视野下,少数民族音乐及与之对应的物质载体都应归为该法所保护的对象内容而受其调整。

2、通过《著作权法》保护少数民族音乐

《著作权法实施条例》第二条规定:"著作权法所称作品,是指文学、艺术和科学领域内具有独创性并能以某种有形形式复制的智力成果。"具体包括文字作品、口述作品、音乐作品、戏剧作品、曲艺作品、舞蹈作品、杂技艺术作品、美术作品、建筑作品、摄影作品、电影作品和以类似摄制电影的方法创作的作品、图形作品、模型作品等十三类。在《著作权法》视野下,少数民族音乐应在民间文学艺术作品和音乐作品的两个方向上加以保护。鉴于现时民间文学艺术作品的著作保护无可操作性,应着重在音乐作品的方向上保护。

3、通过《专利法》保护少数民族音乐

专利的保护对象是发明创造。关于发明创造的范围,各国因其国情不同有各种规定。《专利法》第二条规定:"本法所称的发明创造指发明、实用新型和外观设计。"《专利法》应该着重保护演奏少数民族音乐的各种乐器等发明创造,以实现对少数民族音乐的保护。

注释:

[1]杜亚雄.中国少数民族音乐[J].艺术探索,1998,(1).

[2]王小龙,孙琦程,吴桐.试论民间文学艺术作品的权利归属[J].法制与经济(下旬),2011,(2).

少数民族民间艺术篇10

所谓城市广场文化:是构建和利用城市广场的公共空间平台,举行具有城市特色的政治、文化交流活动,由此塑造特征鲜明的城市文化氛围,它是构成现代城市物质和精神文明的重要部分。城市广场文化涉及较多方面,它是现代城市发展理念的综合体现。在现代化城市的物质文明建设方面,城市建筑不但需要充分考虑空间布局的合理化,还必须依托现代科学技术和方法进行建设和管理,营造现代城市高凝聚力的广阔空间,藉此空间实现物质生产和消费要素的交换;在现代城市的精神文明建设方面,利用城市广场开阔的公共空间平台发展民族文化事业,培育现代精神文明,形成具有现代城市特色的文化氛围。城市广场文化是现代城市文化形式的主要表现之一,是物质和精神文明的结晶。

(二)城市广场文化的特点

(1)城市广场文化与城市周围环境协调统一

城市文化广场与城市周围环境相互协调统一,是构成城市广场文化质量的重要因素。城市广场文化一般都是开放型的,组成城市广场文化环境的重要因素是城市周围的建筑,结合文化广场的主题,将其周围建筑科学合理地融入广场环境中。丰富广场空间的类型和层次,并完善其结构,有助于解决广场需求的多样性。

(2)城市广场文化共享城市空间

城市广场文化具有共享城市空间的特点,在共享空间里,人们扩大交流和合作,形成公共认识,解决生活和工作中的问题。例如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圣马可广场,它不但是威尼斯的市中心,也是欧洲文艺复兴时期广场文化的代表作,人们把它称为欧洲最美丽的客厅。

(3)城市广场文化的标志象征

城市广场特色是城市具有的地方性、时代性和民族性,是一个国家、民族在特定的城市和环境中的体现。广场的标志性建筑能带给人们文化休闲气息,广场特色体了当地人们的情趣和习俗。文化广场的设计要体现时代精神和风格,运用现代设计思想和方法,利用新技术、新材料和新工艺,追求新创意,使文化广场更具现代特征。

(4)城市广场文化亲民

演员同台献艺,不但声势浩大,还可以产生强大共鸣。平民化的开放式广场拉近城市广场文化多来自于群众,为民众喜闻乐见,是群众最有兴趣参加的文娱活动;民众与了演员和观众的距离,推进了物质和精神文明的建设和发展。

(5)城市广场文化形式多样、内容广泛

自娱自乐是城市广场文化的主要形式。随着物质和精神文明的发展,公民的自我保养、娱乐意识增强,多种自发的群众文艺活动应运而生。在居民小区等场所,早晚有许多民众健美、跳舞等。简言之,城市广场文化活动形式多样而且灵活,有政府和企事业单位组织的庆典、公益文艺演出,也有企业和商家组织的商业演出。有业余、通俗、普及文化艺术,又有专业、高雅、精品文化艺术;有传统和现代的舞蹈、戏剧和音乐,也有群众表演的民间艺术、乡风民俗、戏曲戏剧、书法,还可以是集邮、演讲、棋类、武术、广场交谊舞、广场民族舞、广场合唱等形式,可谓百花争艳。

(6)城市广场文化促进社会和谐

企业及政府举办的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广场文艺演出,融集体主义、社会主义、爱国主义和民主法制教育为一体。极大地展现了人民群众的健康文化和精神风貌,促进了社会和谐。

(三)传承城市广场文化的措施

(1)完善城市广场规划和建设。合理规划城市广场位置和广场用地,重视城市广场规划的科学性及建筑的合理性,统一规划和建设商业广场、城市中心广场、城市文化广场、绿化广场、观景广场、纪念性广场。

(2)举办高水平文艺演出,打造城市广场文化氛围。广场文化是城市艺术文化推广的必然之路,高水平的文艺演出,是重要的文化旅游推广活动,有利于提高城市的知名度以及文化、经济地位。

(3)利用城市广场开展文化教育和商业活动。广场不但是城市物质和精神文明交流、开展的舞台,也是进行现代化教育的课堂。同时,城市广场文化寓教于娱乐之中,是群众自娱自乐、自我教育的良好载体。

二、少数民族音乐舞蹈文化艺术

中国是具有灿烂文化、悠久历史和五十六个民族的文明大国。每一个民族的音乐舞蹈有其独特价值,风格、特点各异的民族艺术构成了辉煌灿烂的民族文化艺术,民族文化艺术是中华文化的瑰宝。少数民族文化艺术富含各民族的民族情感和习俗习惯。比如在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的火把节和西双版纳的泼水节期间,都会在广场上举办各类文化活动和演出,这些传统的少数民族音乐舞蹈文化不但增加了节日气氛、吸引了游客的参与,还增加了民族间的友谊和团结。

三、成都市广场文化是传承少数民族音乐舞蹈艺术的成功模式

(一)成都市的地理与少数民族文化环境

(1)成都市的地理与文化环境

已有2300多年历史的成都,是全国第一批历史文化名城之一。除云南外,四川是全国少数民族地区最多的省份,其中拥有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甘孜藏族自治州、凉山彝族自治州三个少数民族自治州。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成都经济的蓬勃发展,大量的少数民族不断迁居成都,各个民族的多元文化在成都加速交流融和,成都已经成为一个多民族集居的国际大都市。随着少数民族与汉族的频繁交往,少数民族音乐舞蹈艺术也随之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和广度对成都广场文化产生影响,并且逐渐成为成都市广场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少数民族音乐舞蹈通过广场文化得到保护,并在成都得到推广与普及。

(2)成都市节庆性广场文化与少数民族音乐舞蹈艺术的传承成都市具有深厚文化底蕴,近年来节庆性的广场文化类型日益增多,尤以2007年、2009年和2011年,成都举办的三届中国成都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节最具代表性,它是成都最具影响力的节庆性广场文化活动之一。比如2007年非遗节期间,在成都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公园的广场,举行了来自世界各地的民族民间音乐舞蹈展演,50余场各类非物质文化遗产演出与成都市民亲密接触,普及了成都市民对少数民族音乐舞蹈的了解,提高了人们的审美情趣,对提高成都市民的文化活动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笔者在非遗节期间全程观看了广场的演出,在四川三个少数民族自治州的演出的当天,现场座无虚席,成都市民更加熟悉藏族羌族和彝族的音乐舞蹈艺术,藏羌锅庄、彝族达体舞,羌族多声部组合演唱都成为了人们十分喜爱的节目,满足了群众的审美需求。在非遗节期间,公开出售首次发行的羌族多声部专辑《复音孤岛》,吸引许多群众的争相购买,少数民族音乐舞蹈艺术在广场文化的带动下,获得了新的展示平台和发展良机。在笔者的采访中,许多汉族群众十分欣赏和喜爱来自少数民族的歌舞,他们希望能够学习这些音乐和舞蹈,可见,成都广场文化有着十分广阔的发展空间。2009年和2011年的两次非遗节延续了第一届时的空前盛况,成都非遗节已成为全国性的四大文化节庆活动之一,成都推出了世界上首个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为主题的大型文化节会。从2011年第三届非遗节开始,这一国际文化品牌永久落户成都,成都成为非遗之都。第三届非遗节的各大活动更加充分调动了观众的参与性,来自国内外的7000多名代表,1900多个非遗项目参加了本届非遗节。直接参与节会活动的人数达570余万人,拉动各类消费61.5亿元。正是大众的积极参与,让非遗焕发了青春,少数民族音乐舞蹈在成都市和谐的民族氛围中广泛传播,众多少数民族音乐舞蹈文化在这里交流互动,不仅扩大了其宣传,也促进了少数民族音乐舞蹈艺术的发展。因此,成都市节庆性广场文化对少数民族音乐舞蹈艺术起到了积极的传承作用。

(3)成都社区性广场文化与少数民族音乐舞蹈艺术的传承成都市有不计其数的大大小小的社区性广场,社区性广场已经成为城市文化的主要载体。社区性广场文化对于少数民族音乐舞蹈艺术的传承有着重要的作用。笔者在成都市调查了多个有代表性的社区性广场,如成都市人民公园广场、成都市劳动人民文化宫广场、高升桥移动广场,此外还有一些居民小区的广场文化活动。在这些广场活动中,少数民族音乐舞蹈艺术所占的比重较大,虽然有众多不同的民族音乐舞蹈,但只要是形式喜闻乐见,易于传播,许多民众都愿意学习和表演。在笔者调查的社区性广场中,少数民族音乐舞蹈藏羌锅庄是少数民族音乐舞蹈的代表作品之一。四川拥有中国第二大藏区和唯一的羌族聚居区,成都的地理位置与藏区、羌区紧邻,在成都居住着大量散居的藏族、羌族同胞,在成都市武侯区西南民族大学周边形成了稳定的藏族居住区和文化圈,在这个文化圈附近的移动广场形成了藏族羌族音乐舞蹈文化的传播。藏羌锅庄是其中重要的传播内容,锅庄的表演自由灵活,凡喜庆佳节,广场文化多采用群众锅庄,藏羌锅庄的群众性和参与性很强,动作简单易学,音乐与舞蹈并举,具有藏羌文化的审美特点,气氛欢快热烈,符合广场文化大众性、公共性、平民化、审美性的需求,因此,锅庄成为了成都各社区和广场文化活动的宠儿。过去,仅在藏族羌族的农业生活中出现的藏羌锅庄,如今在成都市广场流行并扩大了其传播范围,在现代化的成都大都市焕发出蓬勃生机。

此外,成都市社区和各个广场都会定期开展老年民族健身舞、交谊舞、吉特巴、三步彩的培训活动,这些舞蹈中有很多少数民族伴奏音乐,如《天路》、《飞向苗乡侗寨》等少数民族歌曲常常作为舞蹈音乐伴奏,成都市广场文化与少数民族音乐舞蹈艺术的完美结合,扩大了少数民族音乐舞蹈艺术的传承范围。

(二)成都市广场是少数民族音乐舞蹈文化传承的重要场所

从当代文化社会学的观点看,文化传播是需要以下四个必要条件。成都市的广场文化实现了这一传播过程,并具备文化传播的4个必要条件。

(1)文化的共享性。藏羌锅庄是成都市民容易理解、喜爱的少数民族音乐舞蹈艺术品种,藏羌文化的传播代表着成都其他民族与藏族、羌族音乐舞蹈艺术的共享。

(2)文化的传播关系。成都市民在广场中欣赏和学习少数民族音乐舞蹈艺术,他们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作用,从而构成了少数民族音乐舞蹈文化传播的渠道。

(3)文化的传播媒介。人类不但是文化传播者,又是最活跃的传播媒介。优秀的少数民族音乐舞蹈艺术通过成都市民的热情参与而得到广泛传播,成都市民是最为活跃的传播媒介之一,成都的各类广场文化就是今天这个物的载体,同时也是另一重要的传播媒介。

(4)文化的传播方式。文化传播的方式是一个多层次的结构模式,电视、广播、报纸都是其传播方式。文化广场这种传播方式是面对面,更加直接和真实的传播方式,成都市民在文化广场中欣赏和学习少数民族音乐舞蹈艺术,亲身参与其中,最大程度上保证了传播的真实性。

中国古代思想家很早就对音乐的社会功能做了总结,孔子说: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论语阳货》)。这里的群,就是强调音乐作为一种审美活动可以加强社会群体间的情感交流,它涉及到音乐艺术的认识、教育和感染、娱乐作用,强调的是迩之事父,远之事君的社会功能。广场实际上就是最能反映老百姓生活的文化舞台,它具有广泛的参与性,是一个城市发展社会文化的重要场所,是群的最好的平台。同时,丰富多彩的广场文化还增加了城市的动感与色彩,开创了政府与民间互动共创的新形式,成为当代城市文化不可忽视的新资源,成为向公众进行审美教育的公共课堂,也成为少数民族音乐舞蹈艺术传播的重要渠道。由于城市广场敞亮的空间和优美的自然环境,广场构成了市民生存、生活方式的一部分,春夏秋冬,广场都可以成为调节市民文化生活的重要场所,而广场文化的连续与持久,又形成了城市良好的审美文化生态。少数民族音乐舞蹈在广场中的保护与传播是各民族进行文化的交流的体现,广场文化中的少数民族音乐舞蹈艺术的传播,对于构建和谐成都,起到了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