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水利水电工程勘察规范十篇水利水电工程勘察规范十篇

水利水电工程勘察规范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9 11:16:19

水利水电工程勘察规范篇1

1.1水利水电工程的勘察现状

(1)勘察取费不高

勘察经费落实不到位、取费偏低是影响工程勘察质量的重要因素。由于经费得不到有效的落实,勘察部门在工作中偷工减料、应付差事,勘察设备和技术人员严重匮乏。

(2)市场不健全

计划经济时期,我国水利水电工程的勘察投资和市场比较单一,均通过相关政府部门以指令任务的形式下达勘察任务,这段时期的勘察市场是比较规范的,而随着市场经济的建立和完善是,水利水电工程的投资主体趋向于多元化,另外,勘察市场也缺乏有效的管理,跨行业的勘察队伍以及私营形式的勘察队伍相继出现在水利水电工程的市场中,使勘察市场出现混乱和不稳定性,价格混乱、勘察单位相互压价,而严重影响了水利水电工程的勘察质量。

(3)设计周期不够充裕

水利水电工程的施工量大、涉及范围广、工序复杂,因而需要有充裕的勘察设计时间。以往的勘察设计一般需几年的时间,大型的水利水电工程建设需要的勘察设计时间更长,如长江三峡工程、黄河小浪底等的勘察设计周期长达几十年。然而,一些政府部门以及建设单位为实现政绩和效益,违反客观规律,将水利水电工程的勘察设计周期以及建设周期盲目缩短,致使勘察精度得不到保障,水利水电工程的建设质量更是无从谈起。

1.2提高水利水电工程勘察水平的几点建议

(1)规范勘察市场

为确保水利水电工程的健康、稳定发展,规范勘察市场的秩序是十分必要的,稳定有序的勘察市场需要解决勘察的取费标准、准入市场的资质、勘察周期、勘察任务量等诸多问题,只有对这些问题进行严格的监督和规范,才能确保水利水电工程勘察质量的有效提升。

(2)完善勘察质量管理体系

首先应明确勘察单位有无建立健全勘察考核制度、质量审核制度、相应的技术标准以及质量管理机制等。同时,还应监督勘察相关制度的贯彻落实,认真审查勘察设备、勘察组织设计、勘察方案等,尽可能地表面勘察质量问题的出现。另外,还应结合水利水电工程的实际情况以及相关规范要求,制定出有效的勘察质量监管目标和标准,明确质量监管的流程、制度等,确定监管职权,以实现勘察质量的规范化、程序化管理。

(3)勘察成本的有效控制

合理的控制勘察成本,选择既具有经济性又具有可行性的勘察技术,尽可能地减少因设计更改造成的开支,深入的了解和掌握勘察现场的情况,是提升勘察质量所必需的。此外,为避免造成资源的浪费、过分追求勘察进度、施工中偷工减料等问题,还应结合监管部门,建立相应的奖惩制度,并设有专门的法律顾问,以及时解决纠纷、索赔等问题,避免因合同纠纷问题而造成损失。

(4)加强部门间的沟通协作

工程设计只有在工程勘察的基础上才能进行,这就要求水利水电工程的设计部门应和勘察部门进行充分的沟通和协作,只有在了解和掌握勘察现场以及设计意图的前提下,才能针对性的展开工作。此外,设计部门还应对勘察的整个过程以及勘察成果进行充分的分析和掌握,并结合勘察成果有效的进行设计方案的修正,尽可能的避免因地质因素造成的施工中的设计变更。

2水利水电工程的测量

2.1水利水电工程的测量技术

(1)控制测量

目前而言,水利水电工程的测量由已经由传统的测量转变为传统测绘为辅,GpS技术为主的,高效率、高精度的三维坐标。依据水利水电工程所处的不同阶段以及服务对象,可将其控制测量分为两种类型,一是测图控制网,二是专用控制网。水利水电工程的平面控制测量技术从三角网过渡为混合网、边角网、导线网等现代化的控制测量技术。GpS控制网多用于大区域的测图控制中,而中小区域的测图控制其首级网是GpS控制网,或采取多种观测设备的混合网形式。水利水电工程的高程控制测量仪器则从光学水准仪向自动安平水准仪、数字水准仪、液体精力水准系统等过渡,观测方法也由最初的人工读数转变为自动观测、自动读数等,作业方式也发生了改变,由单一方式转变为多元作业的形式。

(2)变形测量

变形测量也即通过测量变形体来确定其位置和形态出现的变化,在水利水电工程的施工中,其变形测量的主要内容有基准网、工作基点、变形体的变形、监测资料的分析等。目前来说,应用较为普遍的变形测量方法有基准线测量、大地测量等。

2.2加强测量监理的有效措施

(1)工程测量

是工程顺利施工的基础,而施工放样的准确性对工程的质量有着直接的影响作用,其精度问题产生的质量问题以及工程损失通通常较为严重且难以修复。因而,确保施工放样具有较高的精度是十分必要的。

(2)测量监理

应是对工程建设的整个过程进行全方位的、24小时的质量监管,其是工程施工的重要组成部门,也是应用较为普遍的控制手段。测量建立对于工程的投资、施工进度、建设质量等有着重要的影响。为做好测量监理工作,应制定相关的监理细则,将测量监理的职责内容明确化,并形成对工程建设的整体控制,在工程招投标阶段,核实各工程量、正确标底,首级施工控制网应具有统一性,各责任承包单位在此基础,布设其子项的施工控制网。监理人员及时进行检测确保,以确保施工放样具有较好的精度。

3结语

水利水电工程勘察规范篇2

关键词:水利水电工程;地质勘察;建筑岩土工程;勘察;比较;分析

水利水电工程和建筑岩土工程地质勘察存在一定的差别,本文从工程地质与岩土工程研究内容、水利水电与建筑行业的岩土/地质标准、以及地质勘察报告等方面详细的分析了两者地质勘察的不同,切实说明了二者地质勘察工作存在本质上的差别。

1内容方面的对比

工程地质学指的是专门研究人类工程以及地质环境作用的一种科学,运用地质学,特别是构造地质学相关理论去处理工程地质问题[1]。这一学科主要的研究对象为工程和地质环境、地球和人之间的相互关系,以及因此而形成的地质问题。岩土工程指的是土木工程中有关岩、土处理、使用、改造等的科技,主要针对基础、洞室、边坡等进行研究,这三者的变动、稳定或者渗流就是岩土工程需要解决的基础性问题[2]。工程地质学所要研究的对象范围远远大于岩土工程。前者主要任务是帮助各项工程设计、规划、施工提供足够的地质资料参考,由此给予工程建设一定的地质保障。基于此,需要为工程建设选定地质较好的施工地址,对于地质具有一定问题的工程必须进行深入的分析并采取有力的措施加固地基,保障工程施工的顺利进行。与此同时,需要对工程建设所造成的地质问题,以及地质灾害对工程和附近环境产生的影响进行分析,同时采取相应的措施予以应对。岩土工程需要对岩土性状、力学行为、岩土体给工程造成的各方面影响,岩土体性状、人类生存环境的改造等展开研究。这两种在某种程度上是相似的。由此可知,工程地质包含在地质学内,属于地质学一个分支,从本质上讲它是一种应用类科学,发展相对成熟。岩土工程属于土木工程学的一个分支,从本质而言,属于工程技术的一种。岩土工程尚且处于发展阶段,其相应的含义、内容、范畴、理论、技术、风险都需要进行进一步创新和发展。工程地质工作相关人员为地质师,该项工作偏重于针对地质现象、地质规律、地质和工程二者的作用和联系的研究。利用工程地质勘察活动明确地质条件、寻找地质问题、选择适当的工程施工场地、分析工程建设对地质造成的相关影响。岩土工程工作人员为岩土师,注重怎样利用工程目标及其地质条件,建筑满足相关质量、安全要求的工程,有效处理工程建设面临的岩土问题。所以,在研究对象和内容方面,二者似乎存在着一定的相似之处,但是从本质上二者天壤之别。岩土工程可认定为工程地质学的分支,但是相反的,使用岩土工程表示工程地质就非常牵强。但是这些年来,工程地质学科的发展和创新面临非常重大的考验,工程地质学进行易名,更名为岩土工程学,工程地质勘察开始称作岩土工程勘察。

2水利水电与建筑行业的岩土/地质标准的对比

2.1建筑行业工程岩土标准

建筑行业工程岩土标准属于一项较大的地质标准体系,其中含有JGJ、CeCS、GBJ等130多册,地方标准和国家标准分别为60和10册,大致占标准体系总册数的40%左右。这一标准体系具有下面几个特点:其一,应用范围较广,适用于市政建筑、工业建筑、民用建筑等。其二,标准规范全面,内容系统而广泛,含有地质勘察、工程设计、工程施工、工程竣工验收、工程质量监测[3]。其三,这一标准体系的编写人员主要有国家建设部下属的勘察院以及科研院等,编写水平先进、非常实用。但是工程岩土标准很多都和混凝土存在密切的联系。

2.2水利水电工程岩土/地质标准

从数量规模上看,水利水电工程相关岩土标准和建筑工程相差较多,总计41本,但是国际规范共有9本,同时很多和工程岩土部分。相关标准具有下面几方面特征:其一,国内水利水电工程建设目前已经处于世界先进行列,比如三峡水利枢纽都是世界级工程。这些大型的工程建设必然会对地质和岩土提出极高的要求,在坝基坝体稳固性、变形、地下围岩等都提出全新的研究课题,由此水利水电工程需要及时的总结实践经验和科研成果,不断提升岩土标准的水平和先进性。其二,标准、技术应用最早。水利工程中最早使用土工合成材料,为了进一步推广和应用新技术,建立了一套较为完整的国际行业标准;最早在试验中引进标准,当前已经是各项工程勘察工作必须做的基础性的原位测试;最早使用菲迪克条款,这项条款而今已经成为国内进行工程建设一项基本的管理标准;在工程勘察中最早使用aStm土分类标准,现在该项标准已经得到全面实行。其三,岩土分类、室内试验标准系统、具有很强的权威性[4]。其中含有工程岩土分级标准、试验方法标准等这些都对国内各个行业章程编制工作进行了全面、到位的指导。水利水电工程标准中含有更为细致的土木仪器检验规程、岩石试验规程等多项标准规范。其四,因为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对于地质具有非特殊的要求,其配套的规程标准也具有一定的特色,比如,地质勘察、地质测绘、物探、坑探、压水抽水试验、施工地质勘察等。其五,现在江河的堤防工程已经成为了水利工程中的重点项目,为确保工程建设质量,我国已经具备了一套较为完整的工程地质勘察、工程施工规范等。建筑岩土标准体系庞大、数量多,但是如果工程建设场地地质条件简单,最后相关也就只有一个点。水利水电工程基本上都是建设在河谷或者峡谷的位置,工程一般都是一个枢纽,这一系统含有大坝、库区、水电站、水闸等多个项目。建筑工程勘察主要集中于地质质量、土的承载力、土的沉降、地下水、基础等,常常采用钻探的勘察方式,很少涉及到物探的方式。利用静探、钻探、等方式提供相应的标准值。水利工程的地质勘察工作非常复杂,通常涉及地质构造、地层岩性、地质条件、水库渗漏、库岸稳定、沉陷渗流、地基承载力、建筑材料等,勘察工作需要根据相应规范使用坑探、钻探、物探三种方法组织勘探活动。通过触探、钻探、岩体应力测试、高压压水、地下水动态观测、注水等工作,对工程地质进行充分全面的分析,进而提出相应的建议值。

3地质勘察报告的编写方面的对比

从本质上分析,两项工程地质勘察报告存在很大的区别。在实现全面勘察之后,经由建设主管部门审查合格,形成一定的岩土工程勘察蟾妫各个地区就此编制详细的工程勘察报告编写标准,已经较为规范,很多工程都已经存在软件编写报告的情况,已经发展到半自动化程度。水利水电工程报告的编制仅有一项勘察资料内业管理规范,编制格式没有统一的标准,仅有简单的章节顺序。由于各个工程地区地质条件存在较大差别,分析论证时需要按照工程具体的情况进行文字章节,再使用一些简单的图片以及表格辅助说明等。我们从勘察报告中可以看出一个编写人员业务水平、工作态度、工作能力等;同时也充分体现了勘察报告校对人、技术工程师的态度;还可以通过工程地质图纸体现出制图者本身的专业水平。

4结束语

综上,我们了解水利水电工程和建筑岩土工程地质勘察存在多方面的差别。在岩土/地质标准方面,水利水电工程的要求更加严格。关于地质勘察报告,水利水电工程没有具体标准的格式,而建筑岩土工程则相对规范、标准,且已经形成半机械化状态。

参考文献

[1]刘升泉,孙来旺.水利水电工程地质勘察与建筑岩土勘察之别[J].山西建筑,2007,18:76-77.

[2]刘凡熙.浅析水利水电工程中地质勘察问题[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4,27:199.

水利水电工程勘察规范篇3

关键词:水利水电;勘察设计;问题;解决对策

中图分类号:tV文献标识码:a

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人们对经济效益的片面追求,对环境的保护等方面都没有起到重视,最终导致我国的能源严重短缺,面临很严重的危机,在我国能源严重短缺的现状下,水利水电工程的建设起到了很大的代替作用,水利水电工程不仅对环境的污染程度小,为人们提供较为清洁的能源,而且还可以循环利用,但是目前我国在水利水电勘察设计方面存在着很多问题,这些问题是水利水电工程建设过程中必须要解决的重要阻碍,如果勘察设计中出现了问题,就很难保证水利水电工程的整体进度和质量。

一、我国水利水电工程勘察设计中存在的问题

任何一个水利水电工程勘察设计工作都有一个完整的过程,这一过程不但包括工程结构图、工程量和工程成本的计算和细化,还包括作为设计依据的基础资料的逐步补充完善。不断细化的。设计方案的形成过程也是方案进一步比较、深入、细化的过程。但在实际水利水电工程勘察设计中,设计单位只要方案可行,根本不需要比较。

1、勘察设计的观念淡薄:在完成施工图设计后,工程造价的各方面都已经确定下来。设计施工图确定的工程造价中的价具有一定的可变性,是根据各地的具体情况随行就市,但是工程造价中的实际消耗量不能随意改动。但是由于设计部门技术人员缺乏经济观念,考虑不周,使设计文件存在着一定的问题,使设计成果没有充分体现出经济性。

2、设计规划的资料太贫乏,贯彻实施力度不够:水利水电规划是一项长期而繁琐的工作,具有很强的专业性,由于制度不全、管理不善等因素使得许多的规划基础资料太过匮乏,规划成果偏少,规划依据不足,造成设计质量得不到保障,同时因一些市场行为的干预,社会的利益化、规划成果的贯彻力度不够,影响工程功能发挥的同时,造成大量的社会资源浪费。

3、设计标准化与程序化进展过于缓慢。水利水电工程勘察设计因为受水情、地质、工情、地形、业主要求等众多相关因素的影响,设计成果多变,在客观上存在程序受限制条件过多,难以推广的现象,导致标准设计难以统一,目前水利水电工程勘察设计中可以用到的标准图集和程序资料太少,浪费设计资源,大大影响了设计效率,影响工程的实施进度、质量和效益。

4、水利水电勘察设计单位缺乏专业的资质审核部门:我国在水利水电工程勘察设计管理制度改革的过程中,逐步放宽了勘察设计单位的标准,勘察设计单位正逐渐迈向一种全新自主的发展模式,逐渐成为开放、公平的勘察单位。近几年来,随着个体性质和集体性质的水利水电勘察设计单位的不断增加,其市场也变的日益活跃,由于政府对水利水电勘察设计单位缺乏专业的资质审核部门,管理工作缺乏深入性和客观性,使得相关职能部门管理工作的比较滞后,最终导致我国部分地区,尤其是我国农村的水利水电工程方面出现了越级设计、无证设计、粗制滥造设计文件的情况,这在很大程度上造成了水利水电勘察设计的资源的浪费、工作整体质量的下降,甚至会造成严重的工程质量安全事故和人员的伤亡。

二、解决对策

1、加大规划力度,完善规划范围,巩固基础:各级政府和水利水电主管部门要从思想上重视起来,从根本上认识一切水利水电工作的源头要从规划抓起,意识到水利水电规划工作对水利水电工作的重要性,从而在思想上予以高度重视,保障水利水电规划工作的顺利开展,首先要制定切实可行的政策与制度,把水利水电规划工作的当做头等大事来安排管理。

2、制度上完善:首先要分清水利水电工程勘察设计上的主次,将比较大的设计规划上交到有关水利水电管理部门或政府,通过水利水电方面的专家集体论证肯定后,再交由上级政府审核通过,让一切设计均依据于规划,成为在一定范围具有法定约束的纲领性规划,从而在制度上保障规划实施的严肃性与合法性。

3、对于规划资金的保障:由于规划工作的自身特点,规划工作的进行,需要收集大量的基础资料、分析规划、各种设计的反复论证等方面都需要大量的人力、财力、物力的支持,在短期内不可能取到很好的经济收益,这就要求政府与水利水电相关部门应专门设立水电水利方面的规划资金,从物质方面保证规划工作的顺利开展。

4、人才上培养:对人才的培养方面,首先,政府主管部门和设计单位要重视对规划人员的收益,因为要培养一个较为熟练的水利水电规划人员至少需要5年以上的时间;其次,要自己组建一个长期规划人员队伍,保障规划工作的顺利进行。

5、结合自身工作,调动设计人员的能动性,多开展一些设计程序的相关活动。设计人员作为设计工作的重要部位,对水利水电勘察设计中存在的相关问题有着较之常人更为深刻的理解和认识,随着计算机业的快速发展,设计单位应从政策肯定并开发设计人员自身的潜能,让设计人员除了掌握专业知识,还能熟练编写一些创新的计算程序,自己动手开发程序的设计。

6、设计部门应该与一些高等教育的相关专业科研部门联合起来,通过高校科研部门的专业知识和实际勘查工作的相结合,理论结合实际,使设计行业在计算程序能与工程勘察设计上能够有很好的衔接,进而得到推广。

7、推广实施工程勘察设计招投标制:提高服务质量和设计质量,目的就是要引进竞争机制,更好的适应工程勘察设计招投标制的市场化发展,使设计单位危机意识增强,充分调动设计单位在工作中精心设计、优化设计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督促设计单位提高服务质量和设计质量,适应市场化发展,更好的服务于业主。

8、对于偏远农村的水利水电勘察设计,要加强水利水电勘察设计标准化作业,随着加强标准化作业,在农村水利水电工程勘察工作中,主要体现为勘察材料的记录和整理、勘察任务目标的明确、勘察结果的具体分析和验证等方面。在进行农村水利水电勘察工作时,可以适当的增加中间检查环节的次数,要严格按照工程相关管理文件和条例的要求来展开工作,坚决杜绝“敷衍了事”的现象,确保勘察资料的质量和完整性。同时,水利水电工程勘察单位要做好总结评价工作和勘察资料的验收,对不准确或不足的部分要及时返工补充,确保资料可以有效服务于工程设计工作的整体需求。要加强农村水利水电工程设计工作标准化作业,需要与实际施工情况相结合,设计图纸要清晰、合理,在可行程度、设计工作的相符程度上,都要符合标准,设计中关于农村水利水电工程设计的标准化作业、工程预算的审核等方面,要求设计工作要对农村水利水电工程项目的建筑模式、技术应用、施工工艺、环境保护等问题进行系统分析与综合策划、论证,以确保设计方案具备丰富的现代科技元素。

结束语

水利水电工程是一项民生民计工程,对社会和人们的影响范围比较广泛,我国水利水电勘察设计工作中普遍存在作业程序混乱、管理制度不明确、执行标准不确切等现象,因此,在新时期的水利水电工程勘察设计方面,要加快设计的标准化与程序化工作,完善制度化建设,拓展设计范围,加强与相邻专业的联系,以更好的适应市场需要。

参考文献

[1]朱进锋,李小玲.水利水电工程勘察设计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河南科技,2013,07:30.

[2]黎英仪.关于水利水电工程勘察设计“02标准”、“91标准”的分析比较[J].人江,2010,06:49-51.

水利水电工程勘察规范篇4

关键词:病险水库;成因;地质勘察

前言

我省水库主坝水库大部分建于六、七十年代,由于受当时的施工条件和技术水平的限制,许多水库存在着一定的隐患,近年来尽管逐渐对这些水库进行了除险加固,但受资金条件等客观因素影响,目前仍有部份水库仍未达标,因这类水库的大坝均为土坝,故对土坝安全造成危害的原因进行分析及提出处理是很有必要的。

1水库病害成因分析

水库病害主要受运行条件、气候、地理、地质条件以及建设时期的特定环境影响,各水库工程就存在各种各样的病害,使得水库达不到设计蓄水量,甚至许多水库空库运行,有效灌溉面积减少。在对全区病险水库实地踏勘和室内分析整理,病险水库病害成因主要是以下几种。

1.1库岸不稳定

一部分病险水库的水下岸坡存在不稳定体,在水库蓄水前期则已产生一定的位移或滑塌,在建水库时未进行处理。水库蓄水后,由于地下水环境的改变而加剧其不稳定性,尤其是近坝不稳定体,对水库的安全影响最大。不稳定体滑动面一般是第四系松散堆积物与基岩接触带,或岩体软弱结构面的优势面,或全、强风化岩体中的应力集中接带。山高坡陡,基岩裂隙水位较高,地下水多从谷坡裂隙渗出,并经松散堆积物与基岩接触带排泄于谷底,同时软化和接触口,这些因素导致接触口抗剪强度降低,从而引起坡积层沿基岩面的滑动。

1.2土石坝沉降

在小(二)型水库中,坝体均为土石坝,但这些土石坝坝基不同程度的保留了第四系松散堆积物,堆积厚度一般是2~4m,软弱层极少见,这些堆积物的天然密度多大于坝体填筑密度,同时在坝体荷载作用下进一步压密,坝基的压缩变形是极有限的。在修建这些水库时,是解放初期,多为投工投劳和人工操作,机械化程度低,坝体填筑密实度达不到要求,一是碾压不够,钻孔岩心结构松散,标准贯入试验击数偏低,钻孔注水试验渗水量大(许多水库均未进行);二是填筑土含水量太高,采用在坝基水下抛土截流,并让未经合适处理的截流戗体成为土坝的一部分,在水库运行期间,高含水量的原戗体发生沉降变形;三是分段填筑的施工缝处理不当,当时人工挑土上坝,二三个坝段同时填筑,因坝段间施工缝自坝底至坝顶均未作碾压处理或处理不当,使坝体产生沉降变形,过量的变形导致坝体裂缝或坝高不足。

1.3土石坝裂缝

常见的土石坝裂缝是平行坝轴线方向的纵缝和垂直坝轴线方向的横缝。土石坝背水坡的纵缝多由坝坡偏陡、上下游差异沉降、坝体土粘粒含量太高产生干缩和坝体向下游的渗透动水压力作用所引起的。但多数土石坝背水坡较为平整,且布有贴坡或棱体反滤排水,因此土石坝背水坡的纵缝一般不多见。土石坝迎水坡或坝顶的纵缝多由坝坡偏陡、坝体向上游的渗透动水压力作用和坝体土粘粒含量太高产生干缩所引起的。由于水库的不断蓄水和放水,使土石坝迎水坡的坝体土频繁出现饱水和失水过程,尤其是在库水位发生骤降情况下,这种纵缝更容易产生,严重时还会产生坝体滑坡。土石坝的横向裂缝除了坝体土粘粒含量太高产生干缩外,另外的原因就是坝体在分段填筑时施工缝处理不当,坝体产生差异滑动与沉降所造成的。

1.4土石坝渗透稳定

土石坝的渗漏源于防渗体的空隙过大或穿坝涵洞及其他构筑物差异变形产生的渗漏缝隙。当渗透流速大于砂、土的涌动流速(砂、土被水流带走的临界渗流速度)时,土石坝则产生渗透破坏,还有因生物作用而产生渗透破坏的。水库在2008年产生大坝渗漏,坝体全面透水,出现险情。

1.5坝基抗滑稳定

除了上述情况外,有些水库大坝是坝底宽度较小的刚性坝,由于接触面抗剪强度不足、基岩优势面抗剪强度不足、坝基扬压力太大等原因使大坝发生险情。

1.6坝基渗透稳定

已建大坝的坝基出现的渗透稳定问题,分析其原因主要是由于松散岩土孔隙、断层软弱破碎带、软弱破碎夹层和岩溶洞穴存在所引起的。库水通过这些薄弱带侵蚀坝基,促使坝基发生渗透破坏,这种情况多发生在贯通土石坝基的砂砾石层中。

1.7绕坝渗透稳定

水库成为病险库的情况中,绕坝渗透破坏也是一个常见的问题,其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近坝肩断层破碎带管涌影响坝肩稳定;二是绕坝渗漏引起坝肩下游深风化岩坡或土坡的滑坡,进而影响坝肩稳定。

2病险水库地质勘察

水库除险加固工程的实施能否起到兴利除害的目的,使水库能充分发挥其作用,前期地质勘察工作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由于病险水库为已建工程,所以其地质勘察与新建工程的工程地质勘察有比较明显的区别。首先是坝基地质情况呈隐蔽性,资料记录不完全,水库蓄水后地质情况发生改变;其次是对一些构筑物的质量和位置需要进行勘探和测试,所以称之为病险水库地质勘察,而不单纯是病险水库的工程地质勘察;三是地质勘察工作集中在安全鉴定勘察和除险加固初步设计勘察阶段,安全鉴定勘察时,无可参照的规程或规范,需根据现场勘察情况及经验得出结论和建议察”精度实行。病险水库地质勘察的原则是以病险工段作为重点勘察,必要时做专门勘察,一般工段做常规勘察。

2.1施工和运行调查

由于我省水库建设时期,受当时财力、技术水平、施工设备、施工经验等条件限制,给工程留下安全隐患。如建筑物结构不合理,清基不彻底,工段结合部存在缺陷,建筑材料不合格,明渠导流设施处理不当等原因;这些情况都要通过施工和运行调查,为地质勘察和病险工段成因分析及水库病险程度评价提供基本资料(调查资料要形成文件,要由水库管理单位或其上级水行政主管部门出具调查资料文本),作为病险水库地质勘察和水库病险地质评价的依据。

2.2库区地质勘察

病险水库地质勘察的主要内容是库岸稳定、水库渗漏和水库淤积问题。而库岸稳定的地质勘察,不管病险是否存在,均要进行,尤其是要对近坝库岸的潜在危险进行研究。勘察方法一般采用地质测绘和槽坑探的地表研究以及必要的工程钻探或硐探的深层研究。

2.3坝区地质勘察

坝区地质勘察分坝体勘察和坝区工程地质勘察

2.3.1坝体勘察。勘察的主要内容是了解坝体的填(浇)筑质量,裂缝位置、宽度、性状,渗漏通道、范围、性质,浸润面分布状况,滑坡体范围、滑移面宽度、性状,施工缺陷,结构体材料的性质及其他病险特征和相关问题。对于不同水库的病险工段的勘察,宜针对病险情况,选择合适的勘察手段和测试方法,勘探点的间距视需要而定;对于一般工段的常规勘察,宜结合坝基工程地质勘察范围布置勘探点,勘探点的间距参照《水利水电工程地质勘察规范》(GB50487-2008)和《中小型水利水电工程地质勘察规范》(SL55-2005)所规定的“初步设计阶段工程地质勘察”的要求布置。

2.3.2坝基工程地质勘察。工程地质勘察内容是在分析前期相关工程地质勘察成果的基础上,通过地质踏勘,了解工程区地形条件,调查施工和运行期间的坝基险情及隐患,查明坝基清基情况和坝基工程地质条件,分析坝基工程地质问题,评价坝基工程地质问题对坝基稳定的影响程度。重点勘察坝基前期及调查了解的险情及隐患。对其他坝基的勘察手段和测试方法以及勘察范围和勘探点间距可参照《水利水电工程地质勘察规范》(GB50487-2008)和《中小型水利水电工程地质勘察规范》(SL55-2005)所规定的初步设计阶段工程地质勘察的要求。

2.4涵洞工程地质勘察

2.4.1规模较小的水库为穿坝输水涵地质勘察。混凝土坝中的穿坝输水涵病害勘察内容主要是了解涵管裂缝。通过管内检查、工程钻探、压(注)水试验和声波测井、孔内电视等,查明裂缝宽度与分布状况;。一般通过管内检查、工程钻探手段,以及标准贯入试验、土工试验和注水试验等测试方法,查明涵管位移和裂缝状况,评价管周坝体土的渗透稳定性和抗冲稳定性。

2.4.2规模较大的水库即是对输水隧洞工程地质勘察。勘察内容主要是了解洞衬砌体或围岩的裂缝、断裂或其他变形及渗透破坏情况,通过洞内外观检查、工程钻探、岩土试验、压(注)水试验和声波测井、孔内电视等,重点勘查隧洞病险洞段,评价洞室围岩的稳定性。

2.5溢洪道工程地质勘察

工程地质勘察内容是在分析前期相关工程地质勘察成果的基础上,通过施工和运行调查,了解病险工段,勘察方法一般采用地质测绘、钻探、槽探等地质勘探手段,标准贯入试验、动力触探试验、岩土试验、压(注)水试验、闸室或堰基承压水头(扬压力)观测、声波测井、孔内电视等观测手段对溢洪道地基进行工程地质勘察,重点勘察溢洪道地基的病险工段。

2.6其他建筑物地基工程地质勘察

工程地质勘察内容和方法视病险工段情况而定,如无险情,一般可不进行工程地质勘察。对需改建或重建的建筑物地基则按相关规程规范要求进行相应设计阶段的工程地质勘察。

水利水电工程勘察规范篇5

关键词:风电场场址;工程地质勘察技术

中图分类号:F407文献标识码:a

风电是风能发电或者风力发电的简称。属于可再生能源,清洁能源。风力发电是风能利用的重要形式,风能是可再生、无污染、能量大、前景广的能源,大力发展清洁能源是世界各国的战略选择。按我国国家产业政策总体规划,风电将和核电、太阳能等一起成为我国目前和未来十年大力发展的新兴能源,内蒙古、河北、江苏及西北等几个省份正在规划风电基地建设。为了确保风机地质勘察质量,风电场场址工程地质勘察技术规定》颁布以来,对加强风电场场址工程地质勘察技术管理,统一和规范工程地质勘察内容、工作方法和技术要求,提高勘察成果质量起到了积极作用。但是在实际风电场场址工程地质勘察中仍存在较多的问题。

风电场勘察现状

现行风电场场址工程地质勘察主要依照《风电场场址工程地质勘察技术规定》进行的,但该技术规定仅适应于预可行性研究阶段的工程地质勘察。而风电场设计不仅设计面积广、难度大、风险系数高等特点,而且一座座高耸的风电机组要接受360°风力吹拂,其基础着力点的受力情况就和其他建筑物不同了。再加上电机组受力独特之外,风电场所处位置也是各种各样,有山区、平原、滩涂和海洋,地层条件千差万别,除一般岩土外,还有湿陷性、膨胀性、盐渍土、软土等特殊岩土。受力独特、地质条件复杂。而《风电场场址工程地质勘察技术规定》对其他各阶段工程地质勘察没有相应规范规定,多依照相关行业技术规范执行,因此不同行业的地质专家对技术规定有不同的理解,同一个风电场经不同行业的专家审查,会出现截然不同的审查意见。不同行业的勘察队伍对不同阶段的勘察重点理解不同,各阶段的工作量往往较随意,深度也没有严格界定。

风电场场址工程地质勘察存在的问题

2.1、场址勘察后对区域构造稳定性评价的分歧问题

首先风电场场址勘察包括宏观的区域构造稳定性分析评价,而对区域性断裂稳定性作出评价,提出工程区地震动参数。主要工作方法包括:收集分析工程区附近一定范围内区域构造背景资料和区域性断裂资料,以辅以现场踏勘和调查,对区域构造稳定性和区域性断裂稳定性作出评价。但是在实际的工程中,尤其是对风电场可行性研究工程地质部分审查中,区域稳定性评价分歧较大,比如某风电场先后由两位专家审查,一位认为区域稳定性较差,另一位则认为稳定性较好,两个专家意见相反。这时对区域构造稳定性评价的分歧问题就出现了,从而影响风电场场址工程地质勘察。

2.2、对勘察工作量的争议问题

风电场场址勘察包括微观具体建筑物工程地质条件勘察,这就要求查明场址区的地形地貌形态、其成因类型及特征,地层的成因类型、地质年代、岩性、岩层产状、风化程度及分带、岩土层接触面特性等。而《风电场场址工程地质勘察技术规定》对于预可行性研究地质工作量做了原则性的规定,在可行性研究审查中,容易被专家提出没有地质图、没有钻探工作量、深度不够而报告不被通过。风电场一般都有风电机组、出线线路、进场公路、升压站等不同建筑物,目前风电场的可行性研究阶段地质勘察中,一般都不投入实物工作量,本阶段地质工程师参加由业主主持的道路、土建、风能资源和电气工程师一起进行踏勘在实地进行放样,确定各类建筑物的位置,地质踏勘主要作用是建筑物回避可能发生的地质灾害,尽量避开明显不良地质作用发育地段,发现各个建筑物地基可能出现的工程地质问题,经过搜集资料和现场踏勘,确定建筑物的位置,编写可行性地质报告供专家审查。

2.3、对天然建筑材料、施工用水调查和附图的争议

风电场场址勘察包括天然建筑材料勘察,风电场建设所需天然建材主要为混凝土粗细骨料。风电场每个风机位的混凝土需求量较小,且分散,对于规模小(或风机数量少)且距城市商品混凝土站较近的风电场,建议采用商品混凝土。对于混凝土需求量大的风电场,且料源、水源等条件较好的场地,建议参照《水利水电工程天然建筑材料勘察规程》SL251-2000进行勘察。而《风电场场址工程地质勘察技术规定》根据需要对天然建筑材料、施工用水进行调查。有专家认为,施工用水和饮用水、天然建筑材料应该调查清楚,在地质报告中提供调查成果。也有专家认为,风电场都是分散建筑物,所需天然建筑材料相对较少,附近有现成的粗细骨料或商品混凝土直接购买比开采经济的多。附近有天然水库或河流,可供施工和饮用水。这实际上已经不属于地质勘察的内容。

2.4、勘察报告的问题

勘察报告是对工程项目整个勘察工作的归纳总结,是勘察成果的一个主要表现形式,是开展设计和指导现场施工的基本资料之一。依据《风电场场址工程地质勘察技术规定》规定:预可行性研究阶段,风电场场址工程地质勘察报告应包括正文、附图和附件。正文应包括绪言、区域构造稳定性、场地基本地质条件、场地工程地质评价、结论与建议。然而有些勘察报告,由于担心风电场的可行性和适宜性,有时有意回避一些不良地质问题,如某风电场审查中,地质报告中真实反映了区域内存在滑坡、泥石流、崩塌等不良地质作用,个别场地地形狭窄不能满足施工的问题并有抗滑稳定的问题。

3、风电场场址工程地质勘察存在的问题解决措施

3.1、针对区域构造稳定性评价分歧问题的措施

对于区域构造稳定性评价的分歧问题,第一是要求区域构造稳定性评价应量化,一般活动断裂发震引起地震,地震烈度大小决定对建筑物的破坏程度,因此是否可以按地震设防烈度和地震加速度定量区域稳定性;第二是明确区域构造稳定性评价内容后,在根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及修改单等资料提取工程区地震动参数。

3.2、针对对勘察工作量的争议问题的措施

工程地质勘察中,首先应对场地进行工程地质测绘,测绘比例尺宜采用1:10000~1:50000地形图作为工作底图,对于地质勘查,不宜投入过多实物工作量,必要时增加一些人工露头,主要以搜集区域资料为主,要求有经验的地质工程师深入现场进行踏勘,发现其可能存在的主要工程地质问题,提出处理建议。

3.3、对天然建筑材料、施工用水调查争议问题的措施

首先对于天然建筑材料和施工用水应规定在什么情况下进行调查,例如在附近没有开发料场和没有商品混凝土的情况下,应进行天然料场的调查,同时调查深度和适应规范应明确。另外,对于工程地质附图,目前开发的陆上风电场主要是两种,一种是剥蚀山区,大部分植被覆盖,天然露头很少,能够反映工程地质条件的工程地质测绘难度很大,另外一种是第四纪覆盖层较厚河流相和近海相地层,地质测绘工程意义不大,可行性研究阶段应通过现场天然露头或少量轻型山地工作,编制出与工程密切相关的地层综合柱状图,提供各地层的力学强度指标。

3.4、对于勘察报告问题的措施

为了规范不同行业地质专家对技术规定的理解和不同行业工程地质评价的差异,建议明确风电场工程地质评价中对区域稳定、场地稳定、地基稳定评价的具体内容。比如区域稳定性评价主要是通过区域构造、地震烈度进行评价;场地稳定性主要论述场地类别、地震效应、构造影响;地基稳定性主要论述地基等级、基础类型、持力层位置、基础埋深、抗滑稳定、力学参数和开挖边坡等。

结束语

总之,随着风电场建设日益成熟,勘察、设计、施工会日益规范化,工程利润空间会进一步压缩,对各个环节精耕细作化的要求会日益强化,优化设计的权重将会越来越大,在节约成本的同时,对勘察成果的客观性和准确性的要求必将会越来越高。

参考文献:

[1]王祥生,袁明生,李岩岚,关国杰.山区风电场勘察阶段划分探讨[J].地质灾害与环境保护,2013,01:44-46.

水利水电工程勘察规范篇6

关键词:问题因素;地质勘查;工程工作

中图分类号:F40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近年来,地质勘探技术被广泛应用于建筑工程项目的基础设计中,尤其是在一些地质条件复杂的地区。但是在我国因为应用地质勘察技术和设计建筑工程基础的时间不长,因此在勘查过程中会遇到很多的问题。而这些问题会影响工程施工的质量,如果不及时处理会危害工程的建设。在建筑工程的设计过程中地质勘察报告是一个很重要的依据,在建筑工程中如果地质勘察报告科学,那么就能够建设工程工作量,提高设计质量,降低成本。

1、勘察建筑工程地质的意义和特点

一般可以将建筑分为民用建筑和工业建筑,这两种建筑的特性十分不同,但是也存在的密切的联系。地质勘查是工业建设和民用建筑中最基础的部分,而且也占有很重要的低位。所以必须要详细的进行地质勘查,并且合理的选择地基,这样才能够真正的保证建筑的质量和安全。

由于各地的地质条件不同,所以在不同的区段的建设功能也存在差异。要想解决使用和经济上的问题,可以采用不同的建筑物。

勘察工业和民用建筑工程的具体特点

在一个城市之中,通常都会建有公用设施、居住区、交通线路等数量很多的建筑。通常这些建筑都是浅基础建筑物,所以其对地面的影响一般也就只有十几米,而基础的砌置深度也不大于五米。一般静荷载是地基上的主要作用力,所以,在进行这类建筑物的规划设计时,要考察三个主要的特点:a.勘察的主要研究对象是:土的物理和化学性质、地下水的埋藏深度、地形地貌特征、地下水的化学成分、土的剖层面和地下水的动态特征等等。b.在进行勘察时,要进行大量的浅孔勘探,这样才能更好的了解地下水的状况。c.在一般情况之下,在坑孔的勘探时要按照方格网和勘探线布置,而勘探的深度的限制是整个活动层。

在城市的规划中,场地的区分和选择占有重要的作用,如果想要选择出更适合的建筑场地,就要从自然条件和经济条件等来进行论证。所以必须要在城市建设的规划前就进行各个方面的调查。而最重要的就是对场地的选择和分区。在评价工程场地的分区和选择时,最重要的因素就是水文地质条件、地形地貌特征、动力地质作用和地质结构。

二、在勘察建筑工程地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2.1地质勘察的市场环境比较差

现在,我国建筑行业以很快的速度发展,这就增加了市场的竞争。激烈的竞争不仅仅给地质勘察单位带来了机会,也形成了巨大的挑战。在国内,因为地质勘探单位的数量越来越多,但是国家对这方面的管理机制却不健全,这些都导致了地质勘察市场中恶性竞争、市场无序、相互压价等现象的存在,这对于行业的整体发展是极其不利的。因此,作为建筑工程的参与者,地质勘察单位要严格自律,坚持从自身做起,共同推进地质勘察市场合理、有序、公平竞争环境的构建与和谐发展。

2.2对工程地质勘察的重要性和价值认识不够

地质勘察主要是两个方面,一是揭示地质构成,二是提供土体的力学指标;地质构成决定基础处理方案的选择,力学指标对工程造价影响很大。众所周知,地下是看不见摸不着的,只有靠钻探勘察,建设场地是唯一性的,勘察成果也没有可比性,因此建设单位选择一家专业技术强,操作规范严谨,能准确提供成果的勘察单位相当重要,对建筑的安全、工程施工顺利进行、节约投资都有重要的意义。

2.3建筑工程地质勘察与基础设计中存在的弊端

建筑工程项目设计工作中,基础设计是一项技术要求高、操作复杂、涉及内容较广的具体工作内容。针对不同的地质条件,设计人员要在深入熟悉与了解建筑工程项目建设基本要求、地质条件、水文条件、施工场地周边环境等基本信息的基础上,结合工程项目建设的实际需要,制定出科学、合理、正确的基础设计方案。但是由于我国地质勘察技术应用在建筑工程基础设计的时间较短,所以不可避免的存在一定的弊端和问题。

2.4基础设计人员不够重视地质勘查报告

由于受到现有建筑工程基础设计理念与技术模式的限制和影响,设计人员普遍仅仅是把地质勘察报告作为简单的参考资料,在参阅中关心的只是所需的各项地质、水文数据,而对于地质勘察报告中部分专业的技术参数与建议视而不见而地质勘察单位在为建筑工程设计单位提供服务时,勘察人员多是将工作的重点集中于报告的专业性与理论性,对于其实用性与可行性的考虑则相对较少,往往导致设计人员在阅读与应用中出现技术障碍。由此可见,国内建筑工程基础设计工作中,地质勘察与基础设计缺乏有效的结合与互补,难以全面发挥两者所具有的特殊意义和作用,终导致人力、物力、财力的无形浪费与损失。

三、工程地质勘察行业制度不健全

虽然新的《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2009版)已经,并且在勘测程序和新技术的应用方面都已经明显地落后于时代的发展,一经颁布实施就难以把握。更为令人难以理解的是另一部国标《岩土工程勘察规范》并不完全适合于水利水电工程地质,而建设部的一些工程勘察监督机构则以此为依据对水利水电勘测设计单位实施质量检查,使勘测单位不得不准备满足两种规范的两套地质报告分别对付审查和检查。规程规范的修订和出台周期太长,完全不能满足工程建设的需要。水利系统与水电系统的勘测设计阶段不一致,规程规范也有区别。规程规范的问题较多,甚至产生了一些混乱。近年来一些单位提交的勘测设计报告中的地质章节不是地质师写的,报告的编制人中没有地质专业负责人,或地质报告没有院级地质负责人审查把关,报告和图纸中的错误较多。这种情况给总院增加了审查难度,同时也有损勘测设计单位的质量和水平形象,还会延误工程报批的时机。当然也有上级单位工程审查把关不严,助长了这种技术责任心不强的现象。

四、工程地质勘察缺乏监管

一是工程地质勘察在工程的前期阶段进行,由建设单位自主选择勘察单位,一般建设单位缺少这方面的专业知识,对地质勘察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因此对勘察单位要求不高,有个成果就可以,钻探费用上考虑多点,对技术的要求就轻了。二是地质勘探是野外作业、土工试验和资料整理,整个过程只有勘探单位独自完成,没有监督,到底钻了几个孔,钻了多深,取了多少土样,土工试验做了多少,这些都存在漏洞,是勘探单位的“良心”活。现在施工图审查也对地质勘察成果进行审查,那都是事后了,只要资料造得过得去都能通过,地质构成与实际施工严重不符时有发生,力学指标的精确性更是无法判别。

水利水电工程勘察规范篇7

关键词:风电厂;地质勘查;工程地质

当今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不可再生能源的过度开采利用迫使人类不得不寻求更为清洁和可持续利用的能源形式。风能作为太阳能的一种转化形式,具有可再生、零排放等诸多优点,是21世纪最有应用前景的能源。而将风能转化为电能,即风力发电,是风能利用的最主要方式。我国的风能资源极为丰富,陆地离地面50m高度的风能资源可开发面积约540000km2,技术可开发量约为2680Gw;离海岸20km的海域范围可开发面积约为37000km2,技术可开发量约为180Gw,具有极大的商业化资源条件。[1,2]

随着风力发电项目的大力推广,关于风力发电方面的诸多问题也突现出来,如风电场建设、风电并网、风电的电能质量等。现结合笔者自身工作实际,探讨风电厂规划建设中的工程地质勘探问题。

一、风电厂场址地质勘探的主要任务

风电厂场址的工程地质勘探工作的主要任务是在风电厂场址规划选点的基础上,为已选定的场址以及风电机组、电厂建筑等建筑物的方案布置提供有关的地形和工程地质资料。主要包括五方面工作,即:对场区的风能资源进行评估;绘制选址所需的区域地形图;评价场区的区域构造稳定性;查明场区的工程地质条件并对地质问题及其可能产生的影响进行评估;根据需要对可采用的天然建筑材料、施工和生活资料情况进行调查。

地质工作的重点是场区的区域结构稳定性评价和地质问题可能产生影响的评估及建议,其中对于场区的地质条件主要有:地形地貌特征、形状、类型和特征;地层的成因类型、地质年代、岩性岩层、风化程度;土的性质、物质组成及含量、层次结构和分布状况;断层破碎带的产状、规模、性质以及延伸、拓展和胶结情况;不良地质作用的情况及可能的影响;地下水的类型和埋藏情况以及是否可能对地基造成不良影响。

二、风电厂场址的地质条件分类及勘测

依据风电厂场址地质条件的复杂程度,可将场地划分为三类,即简单场地、中等复杂场地和复杂场地。简单场地是指地层结构单一、无特殊岩土层、地质结构简单、地层稳定、地下水埋藏深且对地基无不良影响、地震动峰值加速度不高于0.05g的场地。中等复杂场地是指地层层次较多、有特殊岩土层、岩土性质变化较大、岩体风化较强、可能发生地震液化的场地;或地质结构比较复杂、局部有不良地质作用存在的场地;或者地下水埋藏较深,对地基可能产生不良影响的场地;地震动峰值加速度为0.1g~0.3g的场地。复杂场地的判定标准为:地层层次较多,岩性不均且岩相变化大,地基以强风化岩体或不均匀的特殊性土层为主;地质结构复杂,断层和节理裂隙发育,不良地质作用发育;地下水埋藏浅且对地质基础的稳定性产生不良影响;地震动峰值加速度≥0.4g,满足上述条件之一即为复杂场地。[3,4]

对于不同复杂程度的场地,采用的地质勘探方法也不相同,以勘探点的深度为例来说明。勘探点的深度一般以控制建筑物应力影响的范围和抗倒覆要求为原则。对于一般场地的勘探深度对比如表1所示,对于基岩场地的勘探深度对比见表2

从表1、表2可知,对于不同复杂程度的场地采取的物探深度不同。此外,对于复杂程度高的场地采用的勘探点间距也应缩小,以能控制场区的地层分层、性状、断层破碎带的分布和不良地质作用的范围为标准。因此各种地貌特征的部分、各种地层、主要的地质结构、各个不良地质作用点均应布置勘探点,且应依据勘探结果考虑是否加深或增加勘探点。

三、勘测报告

勘测报告对勘测工作进行总结,并对工程的施工建设提出建议和要求,应予以特别重视。《风电场场址工程地质勘查技术规定》的要求是:“在预可行性研究阶段,风电场场址工程地质勘察报告应包括正文、附图和附件。正文应包括绪言、区域构造稳定性、场地基本地质条件、场地工程地质评价、结论与建议。附图包括工程地质平面图、工程地质纵、横剖面图。”

勘测报告的编制应包含对项目规划审定的结论以及预可行性研究成果。与地质勘测有关的项目主要有:体现长期测站气象资料、灾害情况,其中包含长期测站自身的基本情况,近30年历年各月平均风速、历年最大风速和极大风速以及与整年逐时风速、风向资料;场址处收集到的至少连续一年的现场实测数据和已有的风能资源评估资料,有效数据完整率大于90%;风电厂边界及其外延10km范围内1∶50000地形图、风电场边界及其外延1~2km范围内1∶10000或1∶5000地形图,如有可能还应包含风电场范围内1∶2000地形图;场址区工程地质勘察成果及资料;风电场所在地的地区社会经济现状及发展规划、电力概况及发展规划、电网地理接线图和土地利用规划等。[5]

风能资源的勘察结果应在勘测报告中细致体现出来,首先应说明风电厂所在地区内的区域风能资源概况,其次应说明所收集的长期测站和风电场同期完成年逐时风速、风向等风能资料。对于风能资料,应按照文献[6][7]的要求,将验证后的风电场各测量站各个高度所测数据修订为一套反映风电场长期水平的代表性数据,计算后表征为各测站不同高度平均风速、平均风功率密度值。将数据处理成评估风电场风能资源所需要的各种参数,参数应包括不同时段的平均风速、风功率密度,以及风速、风能、风向、风能密度方向分布等,并将处理好的各种参数绘制成便于查看的图形材料。

对场址的工程地质评价是报告的重要部分,又是地质工作者应予以重点关注的部分。对于工程地质的评价应包含:对场址区域的承载能力、不均匀沉降、湿陷性、抗滑稳定、地震液化以及场地边坡稳定、地下水对基础的影响等主要工程地质问题进行评价;对建设工程场地遭受地质灾害危害的可能性、工程建设期间以及建成后风电场运行期间发生地质灾害的可能性进行评价,并在必要时提出相应的预防治理措施。

四、总结

对于风电厂场址的工程地质勘测,不应仅限于对地质情况的考察,还应充分考虑到风能资源的情况以及风能、水力对于工程建设和风电厂运行阶段的影响。对于工程地质条件不同复杂的场地需要采用不同的勘探方法。对于勘测报告,应当严格按照相关规定执行,保证材料的真实、细致,保证结果和建议的准确性,为工程的顺利实施做好准备工作。

参考文献:

[1]李俊峰.世界风力发电发展现状概述[eB/oL]..

[2]中国可再生能源发展战略研究项目组.中国可再生能源发展战略研究丛书:风能卷[m].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08.

[3]林敏.风电勘测设计中的水文气象工作[J].电力勘探,1998,(3).

[4]王民浩.中国风电场工程建设标准与成果汇编[m].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10.

[5]电力工业部水利水电规划设计总院.DC/t5067-1996风力发电厂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规程[S].

水利水电工程勘察规范篇8

【关键词】工程地质勘察;水文地质;危害;预防

前言

地下水文地质环境作为岩土体的重要组成部分,直接影响到岩土体工程的耐久性和稳定性。按照工程地质勘察的标准要求,勘察工作不但要明确与岩土工程相关的水文地质条件,还需要综合评价地下水给岩土体和建筑物带来的不良作用,及时发现其存在的安全隐患,做好全方位的预防与治理工作。

1工程地质勘察工作中涉及的水文地质调查内容

影响工程的水文地质因素多种多样,主要包括以下几种:

(1)岩层中含水层和隔水层之间的厚度、分布及组合的关系;(2)地下水的水位、类型及水位变动幅度;(3)含水层的水头及体征;(4)岩层渗透性等。为了保证工程地质勘察的质量,在地质勘察时应对以下几点进行详细的调查及评价:(1)应加强地下水对工程影响的评价,并对水文地质影响工程的因素进行分析,并提出应对措施;(2)在地质勘察时,应先明确建筑的基础类型,然后加强和该类基础相关的水文地质的调查与分析;(3)在调查水文地质条件时,应先明确地下水的变化规律及其自然状态,并分析及预测其对地下水文地质的影响,以便做好预防对策。由于在不同的地域,地下水文地质都不一样,给工程带来的影响也不一样,因此必须要做好水文地质调查,为工程地质勘察提供更多、更准确的数据支持。

2水文地质条件给工程带来的危害分析

在工程地质勘察中,水文地质条件是一个比较突出的问题,主要是由于地下水的升降变化及其压力作用两个因素引起的。地下水的变化主要受到自然因素与人为因素的影响,若地下水位超出临界值,就会对工程地质勘察造成极大的危害。工程实践表明,给地下水位变化带来影响与危害的主要因素包括以下几点:

2.1地下水位下降

现阶段,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导致地下水位下降的主要因素是人为因素,如地下水利用过度、流域上游筑坝等情况,而这些情况的出现都会对地下水的水位造成影响。如果地下水位出现大幅下降,就容易引发其他各种地质灾害的出现,如地面塌陷、地面沉降及地裂等情况,严重的还会对引发各种环境问题的出现,如地下水源枯竭、地下水污染等。

2.2潜水位上升

潜水位的上升会给当地建筑物的稳定性及安全性带来极大的影响,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软化地质,威胁建筑物的安全。随着潜水位的上升,容易使粘性土的压缩性不断升高、强度不断降低,而且含水率不断升高,从而容易导致建筑物沉降变形;

(2)导致地基隆起或者地基侧移。潜水位上升会使建筑物的基础出现上浮,对建筑物的稳定性及安全性造成极大的威胁;而地基侧移则会使建筑物出现倾斜、墙体破裂等现象,同样威胁着建筑的稳定性及安全性;

(3)潜水位的上升导致粉土、砂土等处于饱和状态,严重的还会诱发管涌、流砂及砂土液化等不良情况的出现;

(4)潜水位上升会使一些地下室浸水,如地下停车场,从而造成极大的危害;

(5)潜水位上升会使土壤的化学性质发生改变,如盐渍化、沼泽化等问题的出现,使建筑物长期处于腐蚀的状态下,对其稳定性及安全性造成极大的威胁。

2.3地下水位升降

地下水位的升降会带来以下几个方面的影响:

(1)压密建筑物的基础土层;

(2)水位变化引起干湿交替,使建筑物容易出现腐烂;

(3)对工程基础材料造成腐蚀性;

(4)使建筑基础土层的盐类溶解,使建筑物出现位移;

(5)使膨胀性岩土出现胀缩变形,容易出现地裂破坏建筑结构。

3工程勘察中水文地质问题的应对措施

针对工程勘察中出现的水文地质问题,可以采取以下有效的应对措施,以确保工程建设的顺利进行。

3.1强化工程地质勘察规范学习

在长期的发展历程中,我国工程地质勘察工作的规程体系越来越完善化、规范化,规范的文件,明确了勘察工作的目的、任务,提出具有可行性的应对方法,为工程地质技术人员开展工作提供了重要的依据。作为工程地质技术人员必须加强对规范、规程的认识与重视,并对其要求了如指掌,这样才能合理地布置工程地质勘察工作,设置充足的原状土样测试数据,确保抗震地段划分的合理性。工程地质管理者和技术人员通过深入研读规范、规程,严格参照文件的相关规定,从而获取更丰富的理论知识,切实提高自身实践能力。

3.2加强对地下水埋藏状况调查工作的重视程度

在水文地质调查过程中,明确调查的重点与关键点,并明确调查指标体系,熟悉地下水的类型,掌握地下水位、水位变化幅度及规律。同时,综合评价地下水对建筑材料的腐蚀性,对于涉及到基坑工程的,应该做好抽、压水试验,深入调查土层的渗透性质等。针对地下水可能带来的突涌、流沙或管涌等潜在的安全隐患,制定出具有时效性的防治措施。

3.3加强工程地质条件的勘察

加强对地质、水文地质及地下水分布情况的勘探与调查,并加强对地面调查较困难的地域的物探。通过结合高密度电法与激发极化法电法进行勘探,不仅能有效保证勘察的深度,也能对分辨率问题进行考虑。另外,在工程地质与水文地质勘探中,还可以通过结合瞬变电磁法与高密度电发勘探的方法进行深部精细地质结构的勘察。

4结束语

综上所述,水文地质在工程地质勘察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有利于提高工程建筑的安全性与稳定性,还有利于防止人为诱发水文地质灾害的出现。根据水文地质的勘察情况,我们可以采取有效的方法对水文地质中的各参数进行测定,进而找到合理的解决措施。

参考文献:

[1]马久信.论工程地质勘察水文地质问题[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2(9).

[2]周正义,赵鹏飞,张阳.关于地质勘察中水文地质问题分析与探讨[J].科技致富向导,2013(3).

水利水电工程勘察规范篇9

关键词:农村;水利水电;勘察设计;标准化作业

中图分类号:tV22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0-8136(2010)09-0034-02

我国农村水利水电勘察的主要工作任务包括:水文地质勘察、工程地质条件勘察,以及工程量预估等内容,其目的是为了查明农村水利水电工程项目建设地点的地层土壤、水文条件、地形地貌、地质构造、岩层性质和各种自然地质现象,针对以上项目进行的勘探、测量、试验、测绘、鉴定、研究和综合评价等工作,其目的是为农村水利水电建设项目地址的选择、工程的设计和施工技术的应用提供科学、可靠的依据和保障。

1我国农村水利水电勘察设计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发展步伐的加快,以及人们片面重视经济效益,而相对忽略了对生态环境的保护与恢复等诸多因素,最终导致了我国即将面临能源危机的困境。在能源严重匮乏的客观现实面前,人们将目光集中于水利水电的利用上,水利水电不但可以为我们提供清洁、持久的能源,而且不污染环境,还可以循环利用。但是部分位置较为偏远的农村地区供电难的问题始终困扰着地区供电部门,必须及时得到有效的解决。目前,我国农村水利水电工程项目建设逐渐兴起和得到广泛关注,农村水利水电工程的工作重点是勘察设计环节,如果勘察设计中存在问题,就难以保证整体工程项目的进度和质量。我国农村水利水电勘察设计中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1缺乏专业的水利水电勘察设计单位资质审核部门

在我国水利水电工程项目管理改革过程中,逐步放宽了勘察设计单位的进入准经,勘察设计单位正迈向开放型、竞争型、公平型的全新自主发展模式。近年来,集体或个体性质的水利水电工程勘察设计单位逐年增多,水利水电设计市场也日趋活跃。由于政府缺乏对水利水电勘察设计单位资质审核的专业部门,相关职能部门管理工作的相对滞后,以及管理工作缺乏深入性和客观性,最终导致我国部分地区,尤其是偏远的农村不同程度的出现了无证设计、越级设计、粗制滥造设计文件的情况,这就必然造成了水利水电勘察设计工作整体质量的下降、资源的浪费,甚至极有可能造成重大工程质量事故和人员伤亡等。

1.2我国农村水利水电勘察设计工作缺乏专业的检验标准和管理制度

农村水利水电勘察设计主要是服务于农村地区水利水电枢纽工程建设的,勘察设计的结果将直接决定水利水电工程项目的规模、整体建筑形式以及工程项目资金总量等问题,在水利水电工程前期准备阶段和工程预算工作中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和作用。由于普遍缺乏专业的检验标准,水利水电工程管理部门就无法准确的判断勘察设计结果和方案的准确性、真实性和可行性,也会在某些方面影响到水利水电工程设计图的绘画,最终制约工程项目整体工作的进度和质量。

2小型农村水利工程勘测设计的经验总结

随着我国水利工程项目建设的整体发展,我国小型农村水利工程也得到了良好的发展前景,并在长期的工作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为我国小型农村水利工程的科学、创新发展提供了必要的基础。目前,我国小型农村水利工程勘察设计的经验,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1勘察设计理念的逐步成熟

我国小型农村水利工程勘察设计工作是在极其困难的环境中逐步开展和进行的。我国水利工程发展的历史较短,尚未形成系统的勘察设计理念,小型农村水利工程勘察设计工作更是处于逐渐摸索、前进的发展阶段。近年来,随着国家水利工程主管部门的重视,以及社会的广泛关注,我国小型农村水利工程勘察设计逐步积累了丰富的工作经验,并且在水利工程专家、学者的系统研究和探讨中,已初步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小型农村水利工程勘察设计理念,并呈现出了良好的发展前景。

2.2勘察设计监理体制的逐步完善

目前,工程监理制度已经在我国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并成为保证工程进度和质量的先决条件之一。我国小型农村水利工程勘察设计发展之初,多是依靠水利工程项目管理部门和相关机构进行简单的监督与管理,难以起到对设计方案进行全面审核的目的,也客观的阻碍了我国小型农村水利工程勘察设计工作的持续、健康、和谐发展进程。近年来,随着我国工程监理体制的科学发展与全面创新,小型农村水利工程勘察设计建立体制也得到了进一步的完善,并发挥了更大意义和作用。

3如何加强农村水利水电勘察设计标准化作业

目前,我国农村水利水电勘察设计工作进步缓慢,综合其原因是表现在多个方面的,其中主要包括:农村水利水电工程项目勘察设计人员综合素质较差、难以形成标准化作业、自主创新与研发部分不足、深层理论研究较少等,其中难以形成标准化作业是制约我国农村水利水电勘察设计工作发展与进步的重要因素之一。所谓标准化作业,即将水利水电工程勘察设计工作划分为若干独立的部分,并为每一部分工作内容设置严格、具体、科学的检验标准,以实现勘察设计工作各具体操作环节都符合相关检验标准要求,进而促进农村水利水电勘察设计工作全面标准化作业的真正落实。

3.1农村水利水电勘察标准化作业的加强

农村水利水电工程勘察工作标准化作业的加强,主要体现在勘察任务目标的明确、勘察材料的记录和整理、勘察结果的具体分析和验证等方面。在进行农村水利水电勘察工作时,一定要严格按照工程相关管理文件和条例的要求来展开工作。农村水利水电工程勘察中,可以适当的增加中间检查环节的次数,确保勘察资料的质量和完整性,坚决杜绝“敷衍了事”的现象。

同时,水利水电工程勘察单位要做好勘察资料的验收和总结评价工作,对不足或不准确部分要及时补充或返工,确保资料可以有效服务于工程设计工作的整体需求。

水利水电工程勘察规范篇10

【关键词】工程地质;水文地质;勘察

在勘察工作实践过程中,由地质问题引起的工程事故时有发生,轻则修改设计、增加投资、导致工期延误,重则造成工程事故给人民生命财产带来重大损失。

1.工程地质与水文地质勘察的目的

1.1工程地质勘察目的

工程地质勘察的目的是查明工程建筑物地区的工程地质条件,分析预测可能出现的工程地质问题,并充分利用有利的地质条件,避开或改造不利的地质因素,为工程的规划、设计、施工、运用和管理提供可靠的地质资料。工程地质勘察工作一般分为规划、可行性研究、初步设计和技施设计4个阶段

①规划勘察:规划勘察的目的是为工程选点提供初步的工程地质资料和地质依据,该阶段的主要任务为搜集、整编区域地质、地形地貌和地震资料;了解工程建设地点的基本地质条件和主要工程地质问题;分析工程建设的可能性;了解各规划方案所需天然建筑材料的概况,进行建筑材料的普查。

②可行性研究勘察:可行性研究勘察是在河流或河段规划方案选定的基础上进行的勘察。其目的是为选定坝址、基本坝型、引水线路和枢纽布置方案进行地质论证,根据建设条件,进行技术经济论证,提出设计比较方案,对拟建场址的稳定性和适宜性作出评价,并提供工程地质资料。

③初步设计勘察:初步设计勘察是在可行性研究阶段选定的坝址和建筑场地上进行的勘察。其目的是对场地内建筑物地段的稳定性做出评价,为确定建筑物总体布置、选择主要建筑物地基基础方案和不良地质现象防治对策进行论证,查明。水库区及建筑物地区的工程地质条件,为选定坝型、枢纽布置进行地质论证,并为建筑物设计提供地质资料。

④技施设计勘察:技施设计勘察是在初步设计阶段选定的枢纽建筑物场地上进行的勘察,结合施工图设计,按不同建筑物(群)提出详细的工程地质资料和设计所需的岩土技术参数,对建筑地基作出岩土工程分析和评价,为基础设计、地基处理、不良地质现象的防治等具体方案作出结论和建议。其目的是检验前期勘察的地质资料与结论,为优化建筑物设计提供地质资料。

1.2水文地质勘察目的

水文地质勘察是研究水文地质条件的主要手段。水文地质勘察的目的是为了查明地下水的形成、分布规律,并在此基础上对地下水资源做出水量与水质评价,从而为国民经济建设提供水文地质依据。水文地质勘察工作的任务是运用各种不同的测绘、勘探、试验、观测方法,经过一定的勘察程序,查明基本的水文地质条件和解决专门性的水文地质问题。

2.工程地质与水文地质测绘

2.1工程地质测绘

工程地质测绘的比例尺主要取决于不同的设计阶段。在同一设计阶段内,比例尺的选择又取决于建筑物的类型、规模和工程地质条件的复杂程度。工程地质测绘的比例尺分为:小比例尺(1∶10万~1∶5万)测绘、中比例尺(1∶2.5万~1∶1万)测绘和大比例尺(1∶5000~1∶1000)测绘。

2.2水文地质测绘

水文地质测绘是水文地质勘察工作的基础与先行工作,是认识和掌握区域地质构造、地貌、水文地质条件的重要调查研究方法。水文地质测绘基本任务是查明:①与地下水形成有关的区域水文、气象因素;②区域地质、地貌及第四纪地质特征;③地下水的补给、径流、排泄条件;④含水层的埋藏条件及其分布。

最后,结合其他工作对地下水资源及其开采条件进行初步评价,为工农业生产建设部门合理开发利用地下水资源提供完整的水文地质资料。

3.工程地质与水文地质勘探

勘探工作是工程地质勘察的重要工作方法之一。对任何工程地质条件及工程地质问题,从地表到地下的研究,从定性到定量的评价,都离不开勘探工作。

3.1物探工作

岩层有不同的物理性质,如导电性、弹性、磁性、放射性和密度等。利用专门仪器测定岩层物理参数,通过分析地球物理场的异常特征,再结合地质资料,便可了解地下深处地质体的情况。工程地质勘察中常用的是电法勘探和弹性波勘探。

电法勘探是利用仪器测定人工或天然电场中岩土导电性的差异来识别地下地质情况的一组物探方法。电法勘探以岩石的电学性质为基础,不同岩石电性差异的大小、相同岩石的孔隙大小以及富水程度的强弱等,对电法勘探结果都会产生影响。这就要求配合一定数量的试坑或钻孔进行校验,才能较准确地判别资料的可靠性。电法勘探受地形条件限制较大,要求工作范围内地形起伏差小,所以在平原和河谷区使用较普遍。

3.2钻探工作

钻探是利用一定的设备和工具,在人力或动力的带动下旋转切割或冲击凿碎岩石,形成一个直径较小而深度较大的圆形钻孔。通过取出岩芯可直观地确定地层岩性、地质构造、岩体风华特征等。从钻孔中取出岩样、水样可进行室内试验,利用钻孔可进行工程地质、水文地、质及灌浆试验、长期观测工作及地应力测量等。与物探相比,钻探的优点是可以在各种环境下进行,能直接观察岩芯和取样,勘探精度高。

4.工程地质与水文地质野外试验

野外试验是在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勘察中经常进行的一种重要的勘察方法,是获得工程地质与水文地质问题定量评价、工程设计、施工和认识区域水文地质条件、评价地下水资源所需参数的主要手段。

4.1钻孔压水试验

钻孔压水试验是用专门的止水设备。把一定长度的钻孔段隔离开,然后用固定的水头向该段钻孔压水,使水从孔壁裂隙向周围渗透,最终渗透水量会趋向一稳定值。根据压水水头、试段长度和渗压入水量,便可确定裂隙岩石的渗透性能。

4.2抽水试验

抽水试验是利用一定的抽水设备在钻孔、各类井以及某些流量较大的上升泉、深潭式地下暗河、截潜流工程和方塘等上进行,用以测定含水层的水文地质参数,从而判断地下水运动性质,了解地下水与地表水以及不同含水层之间的水力联系。

5.长期观测

在工程地质与水文地质勘察中,长期观测是一项很重要的工作例如,有些动力地质现象及地质应力随时。间推移将不断地变化,尤其在工程活动影响下的某些因素和现象将发生显著变化,严重影响工程的安全稳定、和正常使用。在这种情况下,仅靠工程地质测绘、勘探、试验等工作,很难准确预测和判断各种动力地质作用的规律性及其对工程使用年限的影响。

6.结语

通过上述主要手段和方法的实施及在实际中的灵活运用,能准确地抓住工程地质与水文地质勘察工作中的主要问题,通过周密的经济、技术评价分析,为工程设计、施工提供合理的和优化的地质依据。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