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劳动教育机制十篇劳动教育机制十篇

劳动教育机制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9 11:16:37

劳动教育机制篇1

【关键词】建立;农村劳动力;就业前教育;机制

农村的进步,农业的发展归根到底取决于减少农民、转移农民。农民的进步和发展又取决于农民的教育,而农民教育与培养问题正是我国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步伐不快,同一方面,农村劳动力素质偏低。据调查,我国农村劳动力具有高中及中专文化程度的仅占11.9%,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占0.6%,受过职业教育或培训并获得证书的农村劳动力的比例为3.8%,随着我国经济发展的提高和新兴产业的兴起,缺乏转岗就业技能的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难度越来越大,这是当前制约农村劳动力加快转移的突出问题和症结。另一方面,由于我国还没建立完善的职业教育、法制教育与培训的相关制度。尤其是对农民工方面的职教培训,既没有形成就业教育与培训体系,又没有相关机制,实践的盲目性很大,虽然,近年来国家有关部委以及部分地区制订了农村劳动力转移问题的根本在于提高农民工职业教育与培训的水平,增强农民的法制观念,提高他们尊法守法的自觉性,——实施“政府搭台、市场运作”的运行机制。政府启动这项工作十分必要,特别是在初期阶段,政府应重点做好资金扶持、政策供给、提供服务、搭建务工农民职业教育与培训体系,建立组织保障。以市场需要为导向,以供求机制为杠杆,在制度供给上建立职业教育、法制教育与培训的长效机制。

1.建立务工农民先培训后转移制度

一是就业前的引导性培训。主要是针对有向二三产业转移要求的农村农民开展基本权益保护、法律知识、城市生活常识、寻找就业岗位等培训,目的在于提高农民工遵守法律、法规和依法维护自身权益的意识,树立新的就业观念。引导性培训主要由各级政府,尤其是劳动力输出地政府统筹组织各类教育培训资源和社会力量,多途径灵活开展。二是求职过程中的技能培训。主要是对拟向二三产业技术工种转移的农村劳动力,以生产技术知识和操作技能为主要内容,开展职业技能培训,是提高农民工岗位工作能力的重要途径,是增强农民工就业竞争力的重要手段。三是针对已经就业的农民共进行岗位培训,对以转移出来的农民工,针对行业、工种、岗位的工作要求,开展岗位培训。主要市依托吸纳农民工就业的企业进行提高岗位技能的培训。这类培训根据农民工所在不同岗位、劳动力市场用工和企业生产需求由劳动保障部门和企业联合制定有关培训内容和培训计划,有的放矢地搞好岗位技能培训,提高农民工就业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2.建立培训考核制度,规范培训教育基地监管机制

考核是任何一项有效管理工作必备的内容。务工农民职业教育、法制教育与培训也必须建立不断完善考核制度,科学制定考核指标。不仅对务工农民进行培训效果考核,同时对培训单位也要制定可行的培训考核标准,对其培训能力、管理能力等方面进行评价,并根据培训工作数量和质量进行奖惩,以便形成动态管理机制,科学管理。政府有关职能部门要对现有的培训机构依法进行监管,在依法整顿改造的基础上提高其质量和水准。

3.引入行为测评机制,完善职业教育培训制度

加强务工农民教育行为的测评工作,由人力资源管理部门对其所属人员进行周期性的测评,农村务工农民人力资源开发应引入行为测评机制,由中央和各级地方政府依据地区经济发展状况和趋势制定农村人力资源的行为标准,并依此标准对农村人力资源定期进行评价。实行“教育培训档案”,记录农村转移人员的受教育经历。同时,完善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加强国家职业资格证书与就业制度的配套改革,逐步建立培训结业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相结合的持证上岗和就业准入制度,强化职业资格证书作为劳动力市场“通行证”的就业准入制度的管理,促进职业培训主动面向多样化的市场需求。根据目前实际,应进一步落实国家规定的就业岗位执行“先培训,后就业”,要求农民工必须获得职业资格证书的规定,引导和规范包括农民工在内的职业培训工作,以完善农民工的教育培训机制,对于没有规定的岗位实行取得培训结业证书后就业同时劳动部门要加强对职业中介机构的监督管理,规范就业服务行为。

4.深化农村教育改革,建立城乡教育与培训统筹机制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不论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对教育需求还是城镇成人教育、职业教育,都要针对市场经济和城乡劳动力就业的需要,进行专业设置、课程内容和培训方式的改革。专业设置上,以就业为导向,既要考虑第一产业的需要,又要考虑第二三产业发展的需要;既要考虑农民工当前就业需要,也要兼顾他们将来就业需要。把农村各类教育培训纳入我国教育统筹范围内,各级劳动部门也应把农民工的职业教育和培训纳入城乡教育培训一体化,实施城乡教育统筹规划,要根据各地情况的不同,培训方式和模式的不同,以及区域性、地区的差别来制订统筹规划。

5.强化政府的主导作用,逐步建立培训投资多元化机制

劳动教育机制篇2

论我国的劳动教养制度

摘要:劳动教养制度实施了50多年,各种运作弊端的产生在所难免,然而实践证明,劳动教养制度在预防和减少犯罪,挽救违法和轻微犯罪人员,维护社会治安和社会稳定,保障社会和谐中发挥了重要作用。面对质疑和批评,如何改革劳动教养制度已经成为众人关注的焦点。立法的完善,司法的保障,执法的科学、规范化是我国劳动教养制度改革的出路。

关键词:劳动教养;问题;现实意义;出路

一、劳动教养的涵义

国内许多专家学者从不同的角度对劳动教养的涵义做了归纳,如“劳动教养是对有违法犯罪行为但不够刑事处分的人,依法实施制裁并体现劳动教育改造的措施”;“劳动教养是根据全国人大常委会批准、国务院公布的《关于劳动教养问题的决定》和《关于劳动教养的补充规定》,对有违法和轻微犯罪行为,但不够或不需要刑事处罚的人实行强制性教育矫治的一种行政措施”;《国务院关于劳动教养问题的决定》中规定:“劳动教养,是对于被劳动教养的人实行强制性教育改造的一种措施,也是对他们安置就业的一种办法”;《劳动教养试行办法》中规定:“劳动教养,是对被劳动教养的人实行强制性教育改造的行政措施,是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一种方法”,等等。

不管从什么角度释义,“教养”一词都表明了劳动教养制度的目的:“即对教养对象进行法律道德教育、文化教育和职业技术教育,培养其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掌握谋生的技能,养成良好的行为方式,使其成为遵纪守法、自食其力的社会成员。”这一目的为改革者所倡导,并被奉为“劳动教养的特色”将在新制度中予以保留且发扬光大。然而“劳动”一词则被指摘:“政治意蕴和强制特征过于突出,而且,劳动’是教养的手段之一而并非目的。因此,为了体现这项措施维护社会治安的职能,逐渐淡化在过去的社会背景下形成的意识形态色彩,并且与国际社会接轨,‘劳动’一词不宜在新制度中沿用。”

二、我国劳动教养制度存在的问题

立法工作停滞不前,劳动教养缺乏充分的适应时展变化的法律依据

从1957年到现在,五十年的时间里,经济、政治、法制形势发生了重大改变,劳教制度本身的很多内容也在不断变化,立法工作却始终未有太大的进展,至今仍未形成一部由国家最高立法机关制定的集程序、实体内容于一体的系统、全面的法律,1982年颁布的《劳动教养试行办法》依旧是劳动教养制度运行的主要法律依据。法的强大的生命力在于:能够根据实践发展的需要适时修订其内容。如果做不到这一点,法不但不会发挥它固有的“指引、预测、评价、教育、强制”的作用,反而会因僵化而形成桎梏,束缚人们的行为、社会生活和社会关系,从而引起人们的反感、批评、质疑。美国著名法学家博登海默在谈到一项法律时说到:“一个理想的法律制度可能是这样一种制度,其间,必要的法律修正都是在恰当的时候按照有序的程序进行的,而且这类修正只会给那些有可能成为法律变革的无辜牺牲者带去最低限度的损害。”正因为缺乏一部适应时展变化的为各地公、检、法、司部门统一遵守的高层次的法律,“各地标准不一,各部门各自为政”的局面随之形成,给劳动教养审批、执行工作带来很多困难,增加了执法成本;人民群众对审批工作不信任,易产生不满情绪;相关法律权威性不高、相互矛盾的状况也会影响劳教人员认错伏法的效果。

劳教管理监督体制设计不合理

在管理体制的设计上,1979年《国务院关于劳动教养问题的补充决定》第一次将劳动教养的管理和审批机构确定为“劳动教养管理委员会”,该委员会设置在省、自治区和直辖市以及大中城市的人民政府之下,并由民政、公安和劳动部门的负责人组成。1982年的《劳动教养试行办法》重申了前述规定。然而,所谓的“劳动教养管理委员会”似乎从一开始就只是个虚设的机构,因为它一无健全的组织机构,二无有效的办事机构,三无统一的领导机构,四无业务经费。1984年公安部、司法部在《关于劳动教养和注销劳动教养人员城市户口问题的通知》中,对收容劳动教养具体审批工作做了补充规定:“劳动教养的审批机关设在公安机关,受劳动教养管理委员会的委托,审查批准需要劳动教养的人。”但在实际劳动教养审批过程中,劳动教养审批权由公安机关独揽的情况逐渐形成,参与该委员会的民政、劳动和司法行政机构最终完全丧失了对劳动教养审批活动的参与权,致使在审批工作中出现“审批随意性大、程序违法严重、先行劳教”等等严重问题。20世纪80年代初,公安部正式成立劳动教养工作管理局,各省、市、自治区和大中城市公安机关相应设立劳动教养工作机构,具体管理这项工作。1983年,劳动教养机关的隶属发生重大变化,劳教管理机构转归司法行政部门领导,对劳教人员的管理、教育和改造工作,也随之改由司法行政部门的劳教机关负责。此后,司法行政部门既管劳改又管劳教,对劳教场所的管理体制、管理制度、管理方法简单地沿袭狱政的管理模式,致使劳动教养的改革总是跟在劳动改造改革的后面走,其发展始终走不出“二劳改”的模式。在监督方面,检察机关对劳动教养的提请呈报、劳动教养的审查批准、劳动教养的复议以及劳动教养的执行这四个环节都应当实行法律监督。《劳动教养试行办法》第6条规定:“劳动教养机关的活动,接受人民检察院的监督”,人民检察院也于1987年颁布了《人民检察院劳动教养检察工作办法》,这两个法律性文件为劳动教养法律监督制度的建立提供了法律依据,但是,从劳动教养实践来看,由于法律规定的劳动教养的监督范围不明确以及检察机关缺少具体的监督程序,并且对劳动教养审批程序等环节的监督权,不明确该由哪级检察机关行使,再加上检察机关的检察建议权、检察纠正权没有明确的对相对人的检察处分权作为保障,致使有关规定往往流于形式,劳动教养的各个环节都缺乏有效的监督和制约。

三、我国劳动教养制度存在的现实意义及改革的出路

我国劳动教养制度存在的现实意义

劳动教养是社会的“减震器”,它对于维护社会秩序、预防和打击犯罪、教育挽救违法人员功不可没。迄今,劳动教养机构共收容教养了400多万名严重违法和轻微犯罪人员,他们经过教育矫治后绝大部分成为遵纪守法的普通公民。实践证明,劳动教养制度在预防和减少犯罪,挽救违法和轻微犯罪人员,维护社会治安和社会稳定,保障社会和谐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著名刑法学家储槐植先生认为劳动教养制度符合最大多数人的最大利益,经过必要的改革和完善完全具有存在的合理性和运作的合理性。西南政法大学的王利荣教授在其《制度性教养的走向与立法选择——兼论以刑事法视角构架保安处分的可行性》一文中对劳动教养制度有这样的评价:“我们在批评劳教诸多弊端之时,轻言废弃劳教,也会导致立法前景不够明朗。”“从我国法制建设的整体需要考虑,借用现有劳教机制和做法,系统解决我国治安中的特殊问题,兴许是一种成本更节省的制度选择。”

改革的出路

既然劳动教养制度符合最大多数人的最大利益,经过必要的改革和完善完全具有存在的合理性和运作的合理性,那么如何改革呢?笔者认为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立法的完善。“有法可依”是法治的源泉和基础。为了消除现行有关劳动教养制度的决定、办法与我国法律、国际条约的冲突,让劳动教养制度有法可依,当务之急是完善立法。立法应遵循《宪法》、《行政处罚法》、《立法法》的相关规定,并与国际人权公约的要求相适应。立法的重点应放在受到强烈质疑、批评的内容上,如:劳动教养的对象范围、审批程序、期限和管理方式、监督制约机制,等等。《违法行为教育矫治法》列入全国人大常委会当年的立法计划,同年4月全国人大法工委首次将《违法行为教育矫治法》草案提请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这是最高立法机关顺应民意和司法规律作出的科学的立法决策。这意味着:违法行为教育矫治将在遵循法治原则的前提下继承、改革、发展劳动教养制度,从而使职能部门依法高效地处理社会治安问题,更好地保障教育矫治对象的合法权益,体现司法公正。

2、司法的完善。以程序正义保障实体正义,符合文明社会的法治精神,有利于我国政治文明的建设。未来劳动教养的程序设置将走向司法化,理由如下:与《宪法》和《公民权利与政治权利国际公约》有关保护公民人身自由不受侵犯的立法精神保持一致。《宪法》第37条规定,“公民的人身自由不受非法侵犯,任何公民未经人民检察院批准或者决定或由人民法院决定,不受逮捕”;《公民权利与政治权利国际公约》第9条第一款规定,“除非依照法律所规定的根据和程序,任何人不得被剥夺自由”。“任何因逮捕或拘禁被剥夺自由的人,有资格向法庭提起诉讼,以便法庭能不拖延地决定拘禁他是否合法以及如果拘禁不合法时命令予以纠正”。劳动教养是一种涉及公民人身自由权的法律行为,应当设定较为严密的法律程序,从而有效地避免劳动教养作为一种制度对公民权利的普遍侵害。在制度设计时规定有关违法行为由审判机关认定,确保违法事实和证据经过公开质证,有关当事人可以获得机会聘请律师辩护,司法程序上的许多重要制度和措施,如回避制度、备案制度、办案责任制、错案责任追究制以及先行羁押措施等也都可以适用于劳教实践。由此,劳教案件的办理程序做到了有法可依,公开、公平、公正,劳动教养制度的法制形象得以重塑。因此,劳动教养的程序设置走向司法化是必然的发展趋势。

3、执法的完善。与《违法行为教育矫治法》的立法工作几乎同步进行的是劳教管理机构、劳教场所推行的以“劳教办特色”为宗旨的劳教改革。这里的“特色”是指“管理方式多样化、教育矫治科学化、劳动安排功能化、执法活动规范化、队伍建设专业化、所区环境校园化”,下面笔者仅就“教育矫治科学化”和“管理方式多样化”详述之。

首先,教育矫治科学化。“教育”是培养人、造就人的一种活动。对劳动教养人员的教育,是一种特殊形式的教育,因为他们是实施了刑法边缘行为的刑法边缘族,必须通过教育达到使劳动教养人员转变思想,矫正恶习,培养品德,学习技能,成为遵纪守法、自食其力的正常公民。教育是劳动教养工作的根本任务和基本手段,应当把它摆在首要的地位,让它发挥主导作用。为了充分贯彻落实“教育”的方针,体现劳教的特色,司法部于提出了“以课堂化教育为主导,提升教育工作整体水平”的意见,在此意见的指导下,各劳教机关纷纷在传统的思想政治、职业技能、文化知识、形势政策、习艺劳动等专题教育的基础上推出了教育矫治的新招。

其次,管理方式多样化。劳动教养人员管理是我国劳动教养执行机关在预防和减少犯罪,维护社会治安秩序,依法对被劳动教养人员执行劳动教养过程中,直接实施的教育挽救活动及日常生活事务管理的一项行政执法活动。它是维护劳动教养管理所安全稳定以及促进劳教人员思想转化和恶习矫正的重要保障。当前,管理方式的改革创新主要体现在三种管理模式的推行当中。封闭式、半开放式、开放式管理是对劳教人员实施执法管理的三种基本模式:封闭式管理是基础,半开放式管理是主要模式,开放式管理应当严格控制。劳教所根据劳教人员罪错性质、主观恶习程度、表观情况、执行期限和社会帮教条件,分别采用封闭式、半开放式、开放式三种模式,实行分阶段动态管理。劳教机关按照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制定科学合理的三种管理模式升降级的考核标准、考核方法和考核程序。三种管理模式的推行效果不错,不同级别劳教人员享受不同的处遇,极大地激发了教养生产改造的积极性,让他们看到了希望并且对自己充满信心,形成了“你追我赶”的良好改造局面。

参考文献:

1、邢捷.《公安机关办理劳动教养案件规定》理解与适用m.中国方正出版社,.

2、姜金方.劳动教养制度的法制历程及现实问题j.中外法学,(6).

3、郭建安,郑霞泽,苏利等.关于改革与完善我国劳动教养制度的立法构想j.劳动教养立法研究,(4).

劳动教育机制篇3

鼓励国家、企业、个人一起上,依法举办各种类型的能历教育培训班。扶持乡镇成人学校建设,建设能历教育基础网络;支持社会力量办学单位,依托有关职能部门如劳动、工会、农业、教育等建立常年性的、专业性的职业学校、培训中心等,形成能历教育补充体系;重点建设区级职业学校,形成能历教育的骨干基地。形成以技术培训和业务培训为重点,以素质培训和岗位培训并重为特点、以职业培训和扩大就业相结合的长短结合、高中低配套的能历教育模式,

(二)、构建技能鉴定新机制

国家有关部门制订职业专业层级技能标准,全面启动农村劳动力资源开发工程,免费为农民提供技能、岗前培训,开展特殊工种职业鉴定。使求职务工人员有全国通用的技术等级证书及上岗证以增强就业竞争能力,提高劳务收益。积极引导各类培训机构与劳动力市场或用工单位签订培训合同,以需定培,定向培训,重点鼓励企业开展岗前培训并安置就业。要积极探索职业培训与劳动力转移的衔接机制,把技能培训、就业介绍、就业后服务管理融为一体。

(三)、完善市场就业机制

完善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就业准入制度和职业资格证书制度,搞好职业教育培训和职业资格证书制度的衔接,搞好职业技能鉴定工作,建立城乡一体的劳动力市场,完善农村劳动力能历教育服务体系。加快劳动力市场建设步伐,着力解决场地等基础设施问题;加强信息服务,完善市、县、乡三级劳务信息服务网络,建立健全劳动力资源信息库,畅通劳动力资源调蓄和信息共享渠道;加强对劳务市场的管理,引导扶持劳动就业中介服务健康发展,依法打击和取缔非法招工,实现农村劳动力有序转移。建立农村劳动力能历教育宣传和激励机制,对促进劳动力能历教育的有关单位进行奖励。积极引导外出务工人员建立各种类型的劳务专业协会,加强农村劳动力外出就业的自我保护和自我约束。

(四)、构建能历教育课程体系

劳动教育机制篇4

一、河北省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培训现状与问题

河北省是农业大省,劳动力资源丰富。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有效转移,关系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以及农村城镇化和河北省区域经济发展。因此,依托公共财政支持的职业教育培训对农村劳动力进行专业培训,并促进农村劳动力就业,是构建服务型政府的基本职能,也是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具体体现。河北省农村人口多,非农就业压力大,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培训任务重。近年来,教育、财政、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等部门通力合作,开展了大量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目前,河北省形成了职业教育、技能培训相结合,覆盖农村新增劳动力和原有劳动力的多层次、多形式和多途径的培训体系。通过发展职业教育,河北省实现了面向农村学生的中等职业教育的全免费,高职教育的改革通过自主招生,招收有到高职就学愿望的城乡高中毕业生。自“阳光工程”实施以来,河北省在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培训上做了大量工作。前期培训主要以示范性培训、创业性培训、引导性培训和农村科技培训为主,每年大约有80万人接受培训。从2012年起,河北省农村剩余劳动力培训适应城镇化发展目标,在原来基础上增加就近转移培训,2012年和2013年试点50个县(市),培训劳动力达2万人。然而,相对河北省1700多万农村剩余劳动力和不断增长的新增就业人口数量,这样的规模是远远不够的。河北省农村剩余劳动力专业培训中还存在一些问题。

(一)基层工作效率较低

虽然政策的顶层设计好,但基层工作积极性不高,政府培训工作效率不高,造成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培训供给方面的低效率。主要表现在:(1)培训内容简单,形式单一,培训时间短。以“阳光工程”为例,一般培训内容为简单的缝纫、电焊、美发,为期15天左右,培训形式理论多而实践少。培训层次低,形式单一,难以提高面向区域产业发展的技能水平,也造成了农村剩余劳动力专业培训的低效率供给和农民工对高层次技能需求之间的矛盾。(2)缺乏基础服务平台,难以实现与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有效沟通。调查显示,农民工对培训积极性不高,大多对转移培训持消极态度,除农民工自身素质和接受教育水平较低外,还因为基层宣传引导不到位,缺乏和农民的有效沟通。(3)缺乏统一的公共性职业教育培训体系,职业教育和技能培训分离,培训和技能鉴定分离等造成了公共性职业教育培训投入的低效率。

(二)培训投入不足

转移培训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目前,在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过程中公共投入较低,加上承担培训的机构有一定的利益诉求,造成了转移培训资源缺乏,不能满足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的需求。具体表现在师资力量较弱、教学手段单一、教学资源和设备匮乏,难以取得应有的培训效果。在培训经费方面,尽管河北省各级政府对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有资金投入,但远不能满足教育培训的支出需求。以“阳光工程”为例,平均每人一期培训费用需要千元以上,国家补贴300元,农民还需要支付大量的费用,这就影响了农民参加培训的积极性。

(三)转移培训效果不理想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培训内容层次较低,培训质量不高,难以适应企业对技能型人才的需要,加之培训制度和职业技能鉴定体系脱节,农民很难拿到职业证书,影响了劳动力的就业。接受调查的农民工大部分反映,在找工作时,培训后跟培训前的难易程度差不多,区别不明显。

(四)缺乏合作办学互利机制

国务院《关于大力推进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指出,深化职业教育办学体制改革,要形成政府主导、依靠企业、充分发挥行业作用、社会力量积极参与的多元办学格局,实行学历教育与职业培训相结合[1]。合作互利办学机制应该是企业、第三方机构(培训公司或人力资源机构)和教育机构作为职业教育培训主体合作办学,共同承担培训任务。目前,多数企业参与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培训的积极性不高;第三方培训机构积极性高,但是过度追求经济利益,加之难以得到政策上的支持,提供的培训难以适合社会的需求;在学校教育中,职业培训工作被边缘化,学校的积极性不高。合作互利办学机制不完善影响了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培训的供给效率,造成了劳动力转移培训有效供给不足。

二、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培训的有效供给分析

在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过程中,政府的重视和积极参与起关键作用。美国从20世纪50年代中期开始,制定多项计划,出台了系列法律,为农村劳动力转移和培训工作提供保障,例如,1964年的《就业机会法》提出了包括为农村青年和妇女提供训练和受教育的计划,1998年的《劳动投资法》强调对职业转型农村劳动力提供免费培训。英国于20世纪80年代颁布《农业培训局法》,通过相关法规和培训计划的制定,并设置专门机构,支持和开展农村劳动力培训,对农村劳动力培训给予一定资助[2]。这些表明,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培训具有公共性的特点,“终身学习”“终身教育”等先进的教育思想要求职业培训与学校教育相融合。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培训是公共性职业教育培训的重要组成部分,从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培训的供求框架来看,转移培训的供求矛盾主要体现在公共性职业教育培训的有效供给不足。

(一)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培训相对数量不足和结构性矛盾

近年来,国家对于公共性职业教育培训的资金投入较大,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取得明显效果。然而,我国开展的公共性职业教育培训仍然不能从根本上满足个人就业对于职业技能的需要以及企业、社会对于技能型人才的供给数量需求。这主要是因为,我国劳动人口众多,劳动力供大于求的基本格局和巨大的就业压力将长期存在;劳动人口的文化素质和技能水平偏低,不能满足企业的用人需求,因而,就业中的结构性矛盾也变得更为复杂和突出。受训者并不会因为享受国家补贴而参加培训,他们关心的是能否通过培训而掌握一技之长,能否顺利毕业。因此,培训质量直接影响其参加培训的积极性。一些地方的转移培训对应性不强,适用性不高,有效性缺失,农民宁可自己出资参加一些技校的培训也不参加公共性的职业教育培训,造成供给和需求的结构性矛盾。

(二)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培训供给结构不合理

当前的教育体系中,同普通教育相比,职业教育所占比例偏低,承载终身学习思想的继续教育体系不完善,缺乏就业后的职业教育和培训,这导致了劳动力职业生涯的不可持续发展。尤其是涉及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的项目,层次较低,多为简单的入门培训,就业面向低层次的劳动密集型行业。这些培训不能满足市场对高技能人才的需求。近些年我国出现的民工荒实际上就是“技工荒”,是劳动力供求结构的失衡。

(三)公共职业教育培训的公平性缺失

与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服务备受关注不同,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服务和培训尚缺乏系统的政策支持和足够的资金投入。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服务工作薄弱,在资金、信息、资源缺乏的情况下,公共就业服务全覆盖的管理难度较大。由于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培训的供给存在明显的地区差异。

(四)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培训的供给效率低

公共职业教育培训缺乏统一的协调机制,规划、实施、评估、监控很难落实到位,严重影响公共性职业教育培训供给效率的提高。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公共培训项目中,“阳光工程”是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培训,“雨露计划”“春风行动”等也是培训农村青壮年或农村妇女,都属于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培训范畴。而这些项目的主管部门不同,涉及劳动保障、农业、教育、科技、建设、财政、妇联、工会等,这些培训的管理重叠和管理真空并存,严重影响培训供给效率的提高,各部门之间原本可以共享的职业教育培训资源缺乏强有力的整合,造成原本有限的职业教育培训资源的浪费。由于激励措施不到位,影响了培训机构和用人单位的积极性,进而导致供给效率低下。例如,在“阳光工程”中,政府补助资金只有农民受益,没有对培训单位基本建设、培训条件建设和技能鉴定等方面的资金扶持,职业教育培训机构在开展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培训时收益较低,因而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职业教育培训机构的积极性。另外,对用工单位缺乏有效的制度规范,用人单位缺乏进行职业培训的积极性。还有,受训者个人仍需承担较大的教育成本,一定程度上降低了他们参与的积极性。在就业准入制度、资格证书制度等尚未真正建立起来的情况下,不少中小企业大量录用未经培训、没有资格证书的劳动力,导致是否进行职业培训,是否拥有资格证书对于工资待遇和就业条件并无显著差异。这些无疑严重影响了受训者参与职业教育培训的积极性,也大大降低了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培训的供给效率[3]。

三、河北省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培训与就业促进对策

(一)提高公共管理和公共服务水平,建立现代转移培训体系

1.建立和完善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培训和就业服务的法律法规,明确政府各部门职责,把培训和就业服务工作结合起来,建立完善的转移培训和就业促进体系关于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培训和就业促进工作,我国没有专门的法律,相关内容多是通过政策性文件体现的,这就使相关工作无法可依。因此,在修改基础性法律时(例如农业法、职业教育法、劳动法等),应加入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培训的相关条款,各地区根据这些法律条款,制定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工作相关的法规或条例,确保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工作的规范化和法制化,使得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工作有法可依,有规可循。针对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工作存在的“多头管理”现象,要明确各部门职责,分工合作,通过建立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领导小组来协调各部门工作。2.建立农村就业服务工作体系,将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培训和就业促进工作下移,打造并完善基础服务平台把转移培训和就业促进工作的重心由市县下移至乡镇一级,以乡镇劳动保障所、社区劳动保障站和村级劳动保障协管员为载体建立基础服务平台。服务平台的主要工作包括就业信息和劳动力信息的收集、转移培训的安排与协调、劳动力社会保障、农民工依法维权和公共服务等五个方面内容。基层服务平台的构建由政府组织,通过市场引导和劳动者参与,形成一个完整的运行体系,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有技能、有组织、有保障地进行转移。

(二)建立一个培训供给参与主体多元化,培训内容涵盖多个群体、不同行业和不同层次,教育结果

认证的多样化可互换的全新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培训模式[4]公共性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培训需要一种“准市场”机制。培训的相关参与者涉及中央和地方各级政府及其相应的职能部门以及用人企业、培训机构、非营利性机构等。政府部门应该在宏观指导、经费支持、质量控制等方面发挥作用,行业协会和非营利机构在市场调查、需求分析、课程开发、效果评价等方面发挥作用。同时鼓励各类非营利机构通过各种途径筹募公益资金,资助或者提供各类公共性就业转移培训,在企业、培训机构、受训者之间架构起一种积极的互动关系。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培训应该是覆盖不同群体、不同行业、不同层次的三维结构,培训内容要适度先行,满足产业发展对技能型人才的需要。培训内容要体现公共服务均等化思想,兼顾各类群体,关注农村弱势群体,帮助他们从不利地位中走出来。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培训应着眼于“终身学习”的思想。要逐步建立社会化与开放化的学习网络和灵活多样的学习制度,教育体系、培训体系和劳动培训认证体系结合起来,职业培训、中等职业教育、高等职业教育、普通高等教育的课程设置进行改革,实行模块化课程和学分制,实现不同类型、不同层次、不同地域教育培训之间的衔接和转换,并依据学历证书、资格证书、技术等级证书等多样化的认证方式确立劳动力市场准入制度。

(三)强化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培训的激励、管理和监督机制

建立评估机制对培训效果进行检验,奖惩分明,对于弄虚作假,套取国家补贴的行为坚决予以严惩。政府采用招标、发放培训券、向市场购买培训成果、依据效果补贴培训等方式,对培训机构和用人企业的行为给予奖励。通过订单培训、劳动力市场准入制度,强化培训与劳动力市场就业的联系,调动个人参与培训的积极性。加大对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就业的监管,对用人单位、培训机构、职业中介等进行劳动准入、劳动保障、法律法规等方面的监察。

(四)构建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培训与就业的信息服务体系

通过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服务基础平台(乡镇村一级)的工作,收集劳动力资源信息,同时通过劳动力市场收集就业需求信息,将信息库与就业信息平台共享,形成一个全省联网的信息共享平台。为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培训提供包括培训人数、劳动力受教育情况、企业需求情况等资料,为培训内容、培训时间、培训费用、培训层次等提供第一手资料。

四、结语

劳动教育机制篇5

关键词职业教育;技能需求;匹配机制;市场制度;企业参与;江西省

中图分类号G719.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3219(2016)31-0033-06

一、问题的提出

职业教育是以专业知识、应用技术和操作技能为主的教育,在城乡统筹发展过程中发挥着重要推动作用。我国正处于经济增长方式转型时期,在从低附加值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向高附加值的、基于独立知识产权和创新能力的产业转型过程中,技术技能人才是重要基础。职业教育如何与经济中的技能需求对接,真正发挥推动转型的基础作用,值得研究者深入探讨。

江西省位于我国中部地区,与浙江、广东和福建等省毗邻,具有承接东部沿海地区劳动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产业转移的重要地位。改革开放以来,江西经济一直以较快的速度增长,产业结构的升级带动了就业结构的变化,劳动力由第一产业向第二、第三产业转移,对技能劳动力的需求也进一步扩大。为了适应经济发展的要求,江西省近年来对职业教育的扶持力度比较大,根据《中国教育统计年鉴》数据,截至2014年底,江西省共有职业院校562所,在校生101万多人,其中独立设置的高职院校53所,在校生30万人;中等职业学校509所,在校生约49万人。

然而,来自劳动力市场的数据却反映职业教育的迅速发展并未带来预期效果。根据中国就业网每个季度的城市公共就业服务机构市场供求状况分析报告,2001-2015年期间,江西省劳动力市场紧张程度总体呈上升趋势,由0.75上升到1.33,劳动力市场由供过于求转变为供不应求。从技术等级来看,各类技能人才的劳动力市场紧张程度总体均呈上升趋势;仅2015年第四季度,无技术等级人员的求职倍率只有0.55;其他各类技术等级人员的劳动力市场紧张程度都大于1,其中高级技工为1.73,技师为1.98,高级技师更是高达2.97。这说明江西经济发展对技能人才的依存度在提升。考察职业教育专业结构与产业结构的协调性还发现,按三次产业分类,2014年江西职业教育的专业结构为4∶21∶75,而江西三次产业的产值结构为10.7∶52.5∶36.8。

事实说明,江西省的职业教育不适应经济发展和产业升级的需要,问题在于职业教育内部,还是在于劳动力市场?亟待深入观察。相关研究主要围绕两个方面开展:一是职业教育与劳动力市场的契合度。例如,王全旺和周志刚(2009)指出我国教育结构要与劳动力市场的技能需求相吻合[1]。董仁忠(2009)认为政府和市场在职业教育供给中的作用均不足,应当探索新的机制[2]。高姝和闫志利(2012)探讨了如何构建职业教育市场化机制[3]。崔晓迪(2013)分析了天津的职业教育发展与劳动力市场如何协调[4]。二是职业教育与需求的匹配模式。刘小强和王锋(2004)指出行业组织是教育和生产结合的最佳平台[5]。韩国明、程贵妞(2007)分析了我国行业协会参与职业教育的方式,提出应成立行业职教管理委员会,对行业主管部门负责,监督行业协会和培训机构,同时成立由教育机构、行业协会和学校组成的三方考核委员会,考核学生的在校学习成果[6]。张原(2015)提出应建立适应劳动力需求的职业教育体系[7]。周晶、赵宁(2016)认为职业教育校企合作存在体制,应从完善相关法律法规体系、健全校企合作管理体系、建立政府购买校企合作公共服务制度等方面进行改革[8]。徐兰(2015)认为应当构建以企业为主导的第三方职业教育质量评价体系,促进学生知识结构和技能与企业需求的匹配[9]。曹晔、刘宏杰(2016)按照利益相关者理论探讨了职业教育中政府、企业和学校在校企合作中获得的利益[10]。这些研究证实了职业教育与劳动力市场相协调的重要性,对于二者的匹配模式也进行了有益的探索,但是并未提出系统的匹配机制。本研究在前人成果的基础上,以江西省为例,探讨匹配职业教育与技能需求的机制及其运行设想。首先,定量论证了江西省职业教育不能适应经济发展的原因在于劳动力市场上供求信息的传递不充分,存在结构性失业和技能供给不足;其次,建构了基于市场制度的企业参与机制,改变以职业教育供给为主导的技能供给体制,以促进职业教育与技能需求的匹配;第三,提出了职业教育与技能需求的匹配机制在江西省的运行设想,可为存在类似现象的其他省份或地区提供借鉴。

二、江西省技能供求匹配状况测度

为了观察职业教育与技能需求是否匹配,首先运用匹配函数估计江西省诙力市场的匹配效率,以判断是否存在匹配不当,再运用贝弗里奇曲线模型估计失业率和岗位空缺率之间的相关关系,以确定匹配不当的类型。

(一)测度方法

匹配函数类似总量生产函数,概括了劳动力市场上在求职者和岗位空缺数量基础上形成的新雇用人员数量。假设全国劳动力市场上求职人员和空缺岗位的匹配效率可以代表职业教育和技能岗位之间的匹配效率,如果劳动力市场的总体匹配效率高,那么职业教育与人才需求的匹配效率就高;否则,职业教育与人才需求的匹配效率就低,或匹配不当。

使用求职者(包括在职人员和失业人员)来估计匹配函数。求职者人数比失业人数更能反映岗位匹配过程中的实际摩擦。本研究主要运用匹配函数的柯布-道格拉斯形式。令mt表示在时间t的新雇用人数(匹配数),St和Vt分别表示求职者和岗位空缺的相应数量,那么柯布-道格拉斯匹配函数的一般形式如下:

mt=mt(St,Vt)=atStαVtβ(1)

mt表示在时间t的新雇用人数(匹配数),St和Vt表示求职者和岗位空缺的相应数量,假设at=a0*exp(λt+εt),代表匹配过程的效率,取决于求职者和雇主接触的效率,以及他们的联系带来的填补岗位空缺的概率。雇主改变职位提供行为,或者求职者改变职位接受行为,都可能改变at。取对数形式,则上式可写成:

1nmt=c+1na0+α1nSt+β1nVt+λt+εt(2)

α是匹配函数的求职者弹性,β是匹配函数的岗位空缺弹性,表示求职者或岗位空缺变化对岗位匹配产生作用的效应。通常情况下,0

在匹配函数的基础上,可以绘制贝弗里奇曲线。贝弗里奇曲线描述失业率和岗位空缺率之间的相关关系,用公式表示为:

1n(ut)=a0+δ1n(vt)+λt+εt(3)

其中,u=U/L,表示失业率,v=V/L,代表岗位空缺率,L是劳动力总量。

本研究使用的数据来自《中国劳动统计年鉴》的2000-2014年间公共就业服务机构的工作情况,包括求职人数、招聘人数和介绍成功人数,分别代表St、Vt和mt。岗位空缺率vt用结余的岗位空缺人数除以劳动力资源数量,失业率ut用结余的求职人数除以劳动力资源数量。我们知道这个失业率完全不能代表经济中真实的失业率,因为其中一部分人虽然在找工作,可是本身可能已经有工作,但是可以用来衡量劳动力市场上活跃的劳动力的失业率,即这些人并未能通过劳动力市场找到工作。

(二)测度结果

在eviews8.0中对公式(2)和公式(3)进行oLS回归。入的估计值为负数,只好剔除时间趋势项,重新回归得到结果。

求职者弹性α为0.6731,表示每增加(或减少)1万名求职者,能增加(或减少)6731次求职者和岗位空缺的匹配。

岗位空缺弹性β为0.0079,表示每增加(或减少)1万个空缺岗位,能增加(或减少)79次求职者和岗位空缺的匹配。

β

α+β=0.681

δ=0.417>0,反映失业率和岗位空缺率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绘制出二者的关系图。如图1所示,虚线是贝弗里奇曲线,实线代表贝弗里奇曲线的趋势,可以看到贝弗里奇曲线向上倾斜,说明江西省劳动力市场上的匹配不当属于结构性失衡和技能缺乏,即江西经济的发展产生了对技能人才的长期需求,可是在存在大量空岗的情形下,失业者却不能就业,主要原因一方面是劳动力市场上的制度因素和信息不充分,增加了匹配摩擦;另一方面是技能供给不能满足市场需求。

要改变当前的现状,缓解技能供给不足引起的结构性失业,职业教育是重要途径之一,一方面要通过发展职业教育来增加技能人才供给,另一方面要促进职业教育机构与技能需求方的信息对称,并提高劳动力市场的匹配效率。因此,有必要提高职业教育质量,推动职业教育与技能需求的匹配。

三、构建职业教育与技能需求匹配机制的目标

构建职业教育与技能需求的匹配机制,是为了激发各利益相关者的意愿,使他们积极参与到提高职业教育质量,满足企业技能需求的有关活动中来。构建职业教育与技能需求的匹配机制,需要达到以下目标。

(一)规范的职业教育管理

构建匹配机制的首要目标是规范职业教育管理。目前我国的职业教育多头管理现象严重,不利于实施国家统一的职业资格制度和体系,职业学校在实施职业资格鉴定中的作用也得不到充分发挥。通过匹配机制的运行,可以统一职业教育的管理,规范职业教育的办学资格和职业资格认定。还有利于严格教师资格的认定,确保职业院校的教师具备相应的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规范的职业教育管理最终将提高职业教育质量。

(二)统一的竞争性职业教育市场

我国地区间差异较大,难以监管职业教育有关法律的实施。如果鼓励私人投资职业教育,政府不再直接干预,而是起引导和协调的作用,建立统一的竞争性职业教育市场,改变当前城乡分割、地区分割的状况,并借用市场力量激励职业教育机构积极建立与企业的联系,有利于提高职业教育适应技能需求的能力。

在职业教育招生规模大发展的背景下,需要通过深化改革,破解一些制约职业教育发展的障碍,以巩固职业教育的发展,提高职业教育的质量。如,需要打破农校、技校、职校、成人中专等各职教机构之间的人为壁垒,实行统一招生、统一收费、统一政策、统一学历证书,实现中职教育资源的优化组合。劳动部门则担负企业工人的非学历短期技术培训,并和教育部门一起组织技能考试并颁发专业技能资格证书。规范就业准入C制,就业准入可以选择部分行业进行试点。通过进一步完善职业资格证书制度,促进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的融通。

(三)统一的竞争性劳动力市场

通过构建职业教育与技能需求的匹配机制,打破劳动力市场的分割局面,建立统一的竞争性劳动力市场包括职业劳动力市场和行业劳动力市场,减少职业教育毕业生和企业在劳动力市场上的交易成本,才有可能发挥工资作为技能价格的市场调节作用,促进技能型劳动力的自由流动,既降低企业的招募成本,提高求职者和岗位空缺之间的匹配效率。

(四)有效的技能需求预测

通过建立职业教育与技能需求的匹配机制,建立技能供给者和技能需求者之间的联系纽带,让企业主动参与进来,为技能供给者提供有效的技能需求预测,使职业教育机构可以按照预测结果设置或调整专业,学习者可以按照预测结果做出自己的学习决策,从而扩大适应市场需求人才的供给。

四、构建职业教育与技能需求的匹配机制:基于市场制度的企业参与机制

构建职业教育与技能需求的匹配机制,需要综合政府管理、市场调节和企业参与的作用,形成一种混合模式:基于市场制度的企业参与机制。图2描述了这种匹配机制。该机制以市场制度为基础,建立良好的竞争秩序,确保技能供求主体获得合理回报;以行业技能发展中心为枢纽,确保企业积极参与职业教育;以职业教育机构为核心,确保技能培养的质量;以劳动经济研究机构为支撑,确保技能培养的目标和方向。

(一)匹配机制的基础:市场制度

匹配职业教育和技能需求需要把握各个层面的供给和需求关系。在职业教育层面,职业教育机构是技能供给者,学习者是技能需求者;在劳动力市场层面,学习者是技能供给者,企业是技能需求者;在技能层面,职业教育是技能供给者,企业是技能需求者。在匹配过程中,职业教育机构、企业和学习者是参与主体。匹配机制要发挥作用,必须要平衡各参与主体的利益,而市场制度则是最佳调节者。

在我国多重体制分割的情况下,以市场为导向,建立职业教育市场制度可以规范职业教育的管理,促进职业教育机构之间的有序竞争。完善劳动力市场制度可以规范劳动力市场上企业的招聘行为和职校毕业生的求职行为,鼓励企业与企业之间、求职者与求职者之间的公平竞争。惟有如此,技能的价格即工资才能成为劳动力市场上的信号,引导个人的技能投资决策,为行业技能发展中心和职业教育机构指明技能培养的方向,使企业以合理的成本获得所需的技能人才。因此,这个匹配机制的基础是由政府制定的职业教育市场制度和劳动力市场制度。

(二)匹配机制的枢纽:行业技能发展中心

行业技能发展中心建立在大类经济部门基础上,由行业主导,成立之时应由企业签订行业技能协议。行业技能发展中心的主要职责是掌舵职业教育发展目标和职业技能资格标准。具体而言,首先,行业技能发展中心应收集和分析劳动力市场信息,每年向教育主管部门递交提案,报告职业资格对应的岗位目标和教育目标。教育主管部门批准提案后,即可在国家职业技能中心登记相应的职业资格标准。其次,授权企业开展实习,提供实习支持并评价实习效果。总之,行业技能发展中心在匹配机制中起着枢纽的作用,在企业的积极参与和支持下,引领职业教育的发展方向,把握职业教育的培养质量。

(三)匹配机制的核心:职业教育机构

职业教育机构在匹配机制中承担着培养技能的角色,应遵循行业技能发展中心设计的职业教育目标和职业资格,以行业技能需求为导向。因此,职业教育机构的首要任务是制定培养计划并适时调整。其次,在制定培养计划之前,职业教育机构需要咨询校本学习学生的职业生涯目标,并向教育主管部门递交年度职业技能研究项目提案,以获得资金或政策上的支持。职业教育机构还可向行业技能发展中心申请实习支持,并组织好企业实习;同时做好日常教学管理工作包括教学评价。

(四)匹配机制的支撑:劳动经济研究机构

政府的劳动经济研究机构主要负责收集行业技能信息,帮助行业技能发展中心及时掌握市场上的技能需求状况,撰写行业技能需求预测报告,作为职业教育机构的办学依据。劳动经济研究机构的这项工作可以为行业技能发展中心提供专业的支持,确保职业教育目标的准确性和职业技能资格的及时性。

五、职业教育与技能需求匹配机制的运行设想

(一)选取试点行业,成立行业主导的技能发展中心

江西省目前已经成立了多个职业教育集团,比如,万通汽修教育、萍乡市职业教育集团、新余市南方理工职业教育集团和赣西科技职业学院职业教育集团等,其中以区域型为主。区域型职业教育集团的特征是区域政府的投入及指导力度较大,但区域经济对集团的制约性较。这类集团与企业合作深度不够,多是政府的行政指令使然,企业与集团往往通过定单委托等方式进行合作,对集团基本没有实质性的支持。而基于市场制度的企业参与机制的根本就是要建立有利于市场竞争、发挥市场调节作用的机制,这与区域型职业教育集团的运作是矛盾的。在这种情况下,基于市场制度的企业参与机制势必无法运行。

基于市场制度的企业参与机制的有效运行,首要任务就是激发作为技能需求主体的企业的意愿,让企业主动参与到职业教育中来。为此,要成立行业技能发展中心,让行业企业在匹配机制中起领头作用。目前江西省缺乏这方面的实践经验,而且要改变政府主导市场的现状也不能一蹴而就,可以先进行试点,让政府看到由市场主导实现的匹配效果,也可及时发现并纠正机制运作中可能出现的问题,便于今后推广。

试点行业的选取依据主要有:江西省未来一定时期的发展规划,如“十二五”规划中重点发展的行业。这样可以保证这些行业在未来具有持续发展的能力。根据江西省“十二五”发展规划,江西省拟加快发展现代农业、改造提升传统优势产业、超常规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尤其是生产业,并促进县域经济的超常规发展。行业企业集聚地设有职业院校的重点发展行业。这时既要考虑职业院校所在地,又要考虑重点发展行业企业的集聚地,例如,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中设有多所职业院校,其中南昌市和新余市最多。

(二)打破壁垒,建立有利于竞争的市场制度

要促进职业教育与技能需求之间的匹配,必须建立相应的市场制度,以规范职业教育市场和劳动力市场,使之竞争有序。

1.加强职业教育市场制度建设

打破招生的地域限制。目前江西省职业院校在招生工作中存在各地各自为政的现象,不少市(县)强行规定辖区范围内的生源只能报考当地的职校,这严重阻碍了生源的自由流动,不利于职业院校之间的良性竞争。只有打破报考的地域限制,才能建立全省统一的职业教育招生市场,给予职校和个人一定的自主选择权。

完善办学资格审查制度,规范民间力量进入职业教育市场。要发挥企业、行业、协会等力量的参与,建立严格、透明的办学资格审查制度。办学资格审查制度不仅要对办院校的设备、师资、图书、校舍、实习基地等条件作出明确规定,而且要把发展职业教育纳入社会经济发展规划中,要通过办学资格审查制度,使办学定位符合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办学条件符合人才培养目标,避免重复建设和不符市场需要的建设。在此基础上,应当给予民办职业教育同等竞争地位,在招生、师资建设和学生就业上都一视同仁。

积极推进职业资格证书制度。认真贯彻劳动法,严格实行就业准入制度,全面推行学历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建立和完善就业准入和持证上岗制度。各用人单位不得聘用未经职业学校培训和未取得职业学校学历证书、职业资格证书的人员就业和上岗。各级劳动和社会保障部们和有关行业市场部门要加大劳动稽查力度,对违反用工、用人制度的单位和个人给予相应处罚。

建立统一的职业教育质量评价体系。在职业院校、学生和企业三方协作下,构建职业教育质量评价体系,用于评估职业院校的培养质量包括课程教学质量和本省对口就业程度等,逐步形成声誉机制,促使职业院校关注师资队伍素质的提高和企业的技能需求。

2.加强劳动力市场制度建设

促进劳动力的自由流动。由于国家户籍制度的改革仍不明朗,江西省当然不能擅自取消户籍制度,但是完全可以逐步打破省内各市(县)之间、城乡之间的壁垒,对于招聘条件中有户口限制的企业采取一定的处罚措施。

加强企业培训经费的监管力度。企业往往只有在职校毕业生到企业就业后才能了解职业教育的重要性,甚至认为职业教育是政府的事,企业提供帮助后也不一定能留住毕业生,因而并不愿意主动参与。因此,劳动部门应当加强监管,确保企业培训经费的有效利用。

完善公共就业服务制度。江西省劳动力市场的匹配效率低下,一方面是由于公共就业服务机构不能适应服务职能的拓展,另一方面因为公共就业服务机构的覆盖范围主要局限在城市。不少农村地区没有任何就业服务机构,农民工的就业培训远不能满足实际需求。这种状况不利于实现公共就业服务的目标。因此,应当从两方面来完善公共就业服务制度:一是建立市场信息更新制度。江西省公共就业服务机构应当建立市场信息更新制度,与求职者和用人单位建立长期联系,既能保持工作的连续性,又能增强信息的透明度和可靠性。二是免费登记服务制度。提供免费登记服务,不仅能减少人才供求双方进入劳动力市场的成本,更重要的是可以改变人们传统的求职习惯,为公共就业服务机构发挥作用拓宽渠道,提高公共就业服务的覆盖范围。

(三)注重激励,设立专项经费

基于市场制度的企业参与机制包含激励体系,目的是激励行业技能发展中心、企业、职业教育机构及个人都朝着职业教育与技能需求匹配的方向努力。为确保基于市场制度的企业参与机制顺利运行,政府有关部门包括劳动部门和教育部门应当设立专项经费,用于激励。

省级劳动部门设立技能发展专项经费。这类经费拨付给行业技能发展中心,其中一部分作为管理经费,用于行业技能发展中心的日常管理,拨款的数额主要依据行业技能发展中心的工作任务和研究项目;一部分作为补贴拨付给行业技能发展中心授权的企业,补贴数额可以依据企业支付给职校实习生的工资额来确定。

省级教育部门设立职业教育专项经费。这类专项经费拨付给职业院校,其中一部分作为补贴拨给职业院校,用于补贴冷门专业、即将失传传统工艺、传统技术专业以及企业急需专业所需的教学设施、师资队伍建设和学费减免等,以鼓励职业院校开设企业所需的专业;一部分作为奖金拨付给学生个人,用于奖励报考冷门专业、即将失传传统工艺、传统技术专业以及企业急需专业的学生,以及学习优秀的学生和到对口企业就业的学生;还有一部分作为研究经费拨付给成功申请研究项目的项目组,用于职业技能项目研究。

参考文献

[1]王全旺,周志刚.中国劳动力市场与职业教育关系简析[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9(8):25-28.

[2]董仁忠.职业教育供给:在政府与市场之间的选择[J].教育w报,2009(5):121-128.

[3]高姝,闫志利.基于搜寻与匹配理论的职业教育市场化机制构建[J].教育与职业,2012(35):7-9.

[4]崔晓迪.现代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研究――以天津市为例[J].教育与经济,2013(1):31-35.

[5]刘小强,王锋.行业组织:职业教育管理的重要力量[J].现代大学教育,2004(3):28-31.

[6]韩国明,程贵妞.行业协会参与下的职业教育运行机制分析[J].教育科学,2007(6):72-76.

[7]张原.中国职业教育与劳动力需求的匹配性研究[J].教育与经济,2015(3):9-14.

[8]周晶,赵宁.职业教育校企合作体制形成的机理及破解路径[J].职业技术教育,2016(13):24-29.

[9]徐兰.以企业为主导的第三方职业教育质量评价体系构建[J].职教论坛,2015(10):1-45.

[10]曹晔,刘宏杰.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利益分享机制及保障措施[J].职业技术教育,2016(13):19-23.

onthematchingmechanismofVocationaleducationandSkillsDemand

――takingJiangxiprovinceasanexample

HuangBinyun,LaiQin,RaulRamos(Spain)

abstractthematchingfunctionandBeveridgecurvewereestimatedbyapplyingthelaborsupplyanddemanddataofpublicemploymentserviceinstitutes,andtheresultsshowthat,inthelabormarketofJiangxiprovince,thematchingefficiencyislowandstructuralunemploymentexistsoutofskillshortagebecausethematchingfunctionshowsdiminishingreturntoscaleandtheBeveridgeCurveisupwardsloping.thismakesthevocationaleducationlagbehindeconomicdevelopmentandcannotmeetskillsdemand.totackleit,amechanismoffirmengagementisestablished,whichlaysitsfoundationonmarketinstitutions,setsofffromtheindustrialdevelopmentcenterledbyindustries,buildsitscoreuponvocationaleducationinstitutionsandissupportedbylaboreconomicresearchagencies.

劳动教育机制篇6

摘要: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是农村剩余劳动力适应城镇化发展的前提保障,但由于经济水平及历史等原因,小城镇职业教育的发展水平相对较低。应该在立法、培训内容及就业指导、资源整合、经费投入等各方面加大政府参与的力度。

关键词:城镇化;职业教育;政府参与

我国农民收入增长缓慢与农村劳动力不能充分就业紧密相关,很多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再就业能力明显不足,这就使得小城镇的职业教育问题显得尤为突出。我们通过调查发现,目前我国在职业教育改革方面所做的尝试基本上集中在大、中城市,而劳动力大量剩余、更需要职业培训的小城镇及农村在这方面的发展却比较缓慢。我国小城镇职业教育发展的主要制约因素

(一)教育资源匮乏影响小城镇职业教育水平

我国各层次的优质教育资源都集中在大、中城市,而小城镇的教育资源无论从数量上还是质量上都无法与之比拟,职业教育的发展也受到较大的制约。

我国城乡人口的受教育程度存在很大的差别,农村人口受教育年限明显偏低,这种差距直接影响了农村劳动力的综合素质,进而影响其接受职业教育的质量。

我国曾经有过与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制度相似的职业教育模式,即隶属于各行业或大企业的技术学校,为企业定向培养技术工人,在当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但是,随着国有企业的改革,技校与企业脱钩,教育资源需要重新整合。大,中城市的技校大多采用合并的方式,形成规模优势,向高层次学历教育发展。而小城镇的技校却因为失去了企业及行业的依托,发展陷入困境,造成了小城镇教育资源缺少而现有资源又不能充分利用的矛盾。

我国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实行高等职业教育,完成了义务教育与中等职业教育及高等职业教育的有效衔接。但是,与中等职业教育相比,小城镇的高等教育资源更加匮乏,而且小城镇的大量劳动力更需要的是劳动技能的培训,正规教育机构不能为其提供所需的服务,在小城镇中开展的劳动技能培训大多是个人或企业以盈利为目的而进行的,教育水平受到较大的限制。

(二)劳动力单向流动影响小城镇职业教育体系的建立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劳动力的流动日益活跃。但是,和其他国家相比,我国的劳动力基本上呈单向流动的趋势,即农村剩余劳动力流向城镇,城镇剩余劳动力流向大、中城市。这种劳动力流动的特点一方面使得教育资源更加集中在大、中城市,另一方面也给按地区实行的职业教育带来困难,难以形成有效的职业教育体系。

(三)经费不足影响小城镇职业教育质量由于小城镇经济发展水平的限制,职业教育资金严重缺乏。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相比,侧重培养具有较强动手能力的应用性人才,因此实践性教育环节及具有实践经验的师资力量就显得尤为重要。由于缺乏实习基地和实训设备,教学手段落后,教学仪器设备陈旧,图书资料短缺等同题,小城镇职业教育质量无法保证。

(四)办学模式单一导致专业设置不符合地区经济需求

小城镇职业学校绝大多数由普通高中改制而成,长期以来形成了以专业定向为主导的教育模式。政府的指导及直接参与较少,这就使得一些学校为了扩大生源。不顾自身办学条件,不管地区经济是否需要,师资设备是否具备,盲目招生,存在着比较严重的商业化倾向,什么专业赚钱、投人少就办什么专业。我们在调查中发现各地区的职业教育中管理类、财经类、电脑类培训出现了较严重的过剩现象,而需要高投入的制造类专业培训却很少。

小城镇职业教育发展中政府参与的必要性

目前政府部门在职业教育立法。职业学校管理、就业指导及职业资格考核等方面已经作了大量的工作。但是,从上述分析我们可以看出,小城镇的职业教育与大、中城市相比存在着更多的制约因素,这些问题单纯地靠市场整合是无法完全解决的,必须加大政府参与的力度。

(一)政府参与才能实现教育资源的有效整合

目前小城镇的职业教育机构主要有两种:一种是专门的职业教育学校。从行政管理上隶属于教育局。招收对象主要是应届的中学毕业生,实行的是学历教育,国家财政有相关的教育经费,但是数量有限,在教学内容上缺乏统筹管理,大多数学校为了生存会选择资金投入少的热门专业。另一种是各种短期技能培训班。由劳动与社会保障部门管理,招收对象主要是各种就业及再就业人员,培训内容与国家的相关职业资格证书考试密切相关,劳动管理部门只负责考核,不直接进行培训,国家资金投入很少,主要靠市场化经营。

由于没有明确的职能划分,职业教育存在双重管理的现象。一方面教育部门设立中等职业学校、高等职业学校及成人文化学校,在这些学校里既有学历教育也有短期的职业培训;另一方面劳动部门按照职业资格证书制度举办各种职业资格培训。这种双重管理造成了教育资源的浪费。小城镇职业教育的对象主要是农村剩余劳动力,这些受教育者处于社会的底层。一方面自身的文化程度较低,经济能力有限,另一方面所处的环境比较封闭,信息不畅,在职业教育的选择上处于弱势。在这种情况下,完全依靠市场机制是无法保证受教育者的利益的,也不利于地区经济的长远发展,政府必须在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起到一个桥梁作用,一方面对教育资源进行整合,对教育机构进行引导和规范;另一方面加强对受教育者的指导,提高实效。

(二)政府参与就业指导才能有效提高受教育者的就业能力

农村剩余劳动力面临着就业信息不畅的困难,而市场化的职业教育机构并不能起到较好的指导作用,这种属于公共性的服务,企业出于经济利益考虑是不愿意主动承担的。在小城镇中,可以充分发挥我国行政机构健全的优势,由政府组织建立就业指导体系,增强职业教育的针对性。我们在广东省调查时了解到,一些地区由政府出面组织已经建立了较完善的职业教育及劳动力管理网络,具体措施如下:

居(村)委会在职业教育与就业指导方面起到上传下达的桥梁作用。居(村)委会不直接组织培训,而是将本社区内相关人员的资料上报到上级主管部门,由市、镇政府统一组织培训及推荐就业。

由于广东省的经济发展水平较高,是劳动力输入型地区,劳动力需求较大,因此,政府在劳动力培训及就业指导方面采用了上述的管理方式,取得了较好的效果。这种模式在一些经济不发达及劳动力输出型地区并不一定完全适用,但是政府根据本地区具体情况参与就业指导是完全必要的,这样可以帮助受教育者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培训内容,提高就业能力。

(三)政府参与才能促进职业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的完善

目前国家在服务行业推行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培训管理及考核由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门负责,未参加培训及考核不合格人员不能进入相关的岗位就业。这种职业资格证书制度的实行,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职业教育的发展,很多职业培训机构的培训内容直接与证书考试挂钩。但是我们通过调查发现,目前的职业教育缺乏系统性,存在单纯为考证而培训的现象,培训机构良莠不齐,培训质量难以保证。而且有一些企业没有严格执行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存在无证上岗的现象。我国目前的职业能力评价指标体系还不够完善,与实际需要还有一定的差距,因此,很多持有职业资格证书的人并不一定真正具备实际劳动技能。市场化的职业教育机构不会主动承担这种责任,而只能由政府组织相关机构进行研究,进一步完善职业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及监督制度。

(四)政府参与才能促进教育界与产业界的合作

职业教育在整个教育体系中与经济建设联系最直接、最紧密,而校企合作就是实现这种联系,并发挥职业教育功能的最佳方式。我国小城镇职业教育校企结合相对薄弱,缺乏有效的运行机制。由于经济利益的原因,企业只希望招收有职业技能的劳动者,但是不愿意承担对其进行职业培训的责任。要想解决这一矛盾,必须由政府进行协调并制定相关的法律法规,保证产业界在职业教育中承担相应的责任,提供实训场地,进而保障职业教育的质量。

小城镇职业教育发展中政府参与的方式

(一)完善法律法规及监督机制

根据我国小城镇职业教育功能和发展状况,有必要进一步完善《职业教育法》中关于小城镇职业教育发展的规定,规范和支持小城镇职业人才培养发展战略的实施,制订同《职业教育法》相配套的企业人才录用法。用法律的手段使职业培训与国家职业标准相衔接,提高职业教育证书的权威性,依法规范教育行政职能,建立和完善职业教育认证制度,以法制化推进小城镇职业教育的发展。

(二)加大对小城镇职业教育的投资

随着职业教育在一个国家教育体系中重要性程度的提高,教育资金来源更倾向于多元化,除了国家投资外,企业、个人的投资比例也在不断增加,但是目前大多数国家的职业教育投资还是以国家投资为主。例如:新西兰的职业教育经费有70%是政府投资,22%来自学费,8%来自社会资助等;美国社区学院的经费有50%来自社区税收收入,25%来自政府拨款,25%来自学费。我国小城镇的职业教育对象主要是农村人口,其经济能力与大、中城市相比有较大的差距,完全靠个人无法负担高昂的教育费用,这样就形成了恶性循环:因为贫困无法接受良好的职业教育,因为没有接受良好的职业教育无法提高就业能力摆脱贫困,只有国家加大对小城镇职业教育的投资,才可以改变这一状况。

(三)对现有教育资源进行整合

小城镇中社会力量办学的职业教育机构规模小、师资力量薄弱,主要以赢利为目的,除了学费高之外,教育质量也难以保证,且办学者大多没有将教育培训机构做大做强的长远目标,而职业高中、中专院校等却普遍存在着生源不足的问题。政府相关部门应对本区域内的教育资源进行整合,避免低效率重复,实现优势互补,把职业教育做大做强,达到规模效应。

(四)对职业培训内容进行指导

政府部门应对培训学校的专业设置、课程大纲编制等问题进行全面的指导,根据本地区经济发展需要对培训内容进行调整和改进,由政府组织专业人士按照一定的程序;通过调查市场需求变化,分析各职业所需要的主要专业能力,随时对职业培训内容进行具体的指导。

(五)促进企业与学校的合作

政府部门应制定相关的政策促进本地企业参与职业教育活动,为受教育者提供实训基地及就业机会,并加大与其他地区企业的联系,为流动劳动力提供相应的职业教育,满足企业的实际需要,收集企业用工信息,和企业开展“订单式”的培训,提高职业教育的针对性。

劳动教育机制篇7

河北省在职职工教育条例全文第一条 为了提高职工队伍素质,促进经济和社会发展,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 凡本省行政区域内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以下统称用人单位)均应遵守本条例。

第三条 本条例所称在职职工教育(以下简称职工教育),是指对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除国家公务员以外的其他在职人员进行的思想政治教育、法制教育、国防教育、科学文化教育和技术业务培训。

第四条 职工教育必须坚持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与生产、工作的实际需要相结合。

第五条 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将职工教育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计划,指导、协调有关部门组织实施。

第六条 各级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宏观管理职工教育。

各级人民政府劳动、人事、科学技术、经济管理等行政部门应当按照各自职责,归口管理职工教育。

行业主管部门应当制定职工教育规划和计划,并组织实施。

第七条 用人单位应当履行下列职责和义务:

(一)将职工教育工作纳入领导目标责任制;

(二)制定职工教育计划,安排职工参加培训或者接受教育;

(三)制定与劳动、人事、工资制度相衔接的职工教育管理制度;

(四)明确职工教育管理机构,决定职工教育的形式;

(五)提供职工教育场地、必要的设备和图书资料;

(六)按照职工工资总额百分之一点五的比例提取职工教育经费,用于职工教育;

(七)鼓励职工自学成才,表彰或者奖励学习成绩优秀并在工作中做出突出贡献的职工。

第八条 职工应当按照用人单位规定参加培训或者接受教育,努力完成学习任务。

由用人单位提供条件,脱产或者半脱产学习半年以上的职工,应当与用人单位签订书面合同,明确学成后回本单位服务的年限和违反合同应当承担的责任。

第九条 工会组织应当监督、协助有关部门和用人单位实施职工教育,维护职工受教育的权利。

第十条 中、高等院校应当按照国家和省有关规定承担职工教育的学历教育任务。

职工学校和职工教育培训机构应当将职工教育工作作为主要任务,加强管理,保证教学质量。

第十一条 设立涉及学历教育的职工学校,应当按照国家和省规定权限和程序审批

第十二条 职工学校和职工教育培训机构招生、收费和发放证书应当按照国家和省有关规定执行。

第十三条 从事职工教育的教师和管理人员应当热爱职工教育事业,具备相应的任职条件。

职工教育的专职教师享受与普通学校教师或者本单位专业技术人员相同的待遇。

第十四条 各级人民政府或者有关部门应对在职工教育工作中作出显著成绩的单位和个人给予表彰或者奖励。

第十五条 违反本条例第七条第(二)、(三)、(五)、(六)项规定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会同有关部门责令改正;拒不改正的,按照管理权限对用人单位负责人和直接责任人员给予行政处分。

第十六条 违反本条例第十一条、第十二条规定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责令改正,直至停办,并没收其非法所得;情节严重的,按照管理权限对有关责任人员给予行政处分。

没收的非法所得上缴同级财政。

第十七条 本条例具体应用中的问题由河北省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负责解释。

第十八条 本条例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企业在职职工相关补偿条例《劳动合同法》第十四条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一致,可以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有下列情形之一,劳动者提出或者同意续订、订立劳动合同的,除劳动者提出订立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外,应当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

(一)劳动者在该用人单位连续工作满十年的;(第一次入厂起算)

(二)用人单位初次实行劳动合同制度或者国有企业改制重新订立劳动合同时,劳动者在该用人单位连续工作满十年且距法定退休年龄不足十年的;

(三)连续订立二次固定期限劳动合同,且劳动者没有本法第三十九条(严重违反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的、给用人单位造成重大损害)和第四十条第一项、第二项(医疗期后和培训后不能胜任工作)规定的情形,续订劳动合同的。

1、如果11月合同到期,公司不和你签订无固定期限合同,公司就应该给你经济补偿金,如果符合签订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条件,单位还是不签订,如何维护权益

《劳动合同实施条例》第八十二条 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超过一个月不满一年未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资。

用人单位违反本法规定不与劳动者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自应当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之日起向劳动

2、劳动合同到期,如果单位降低条件或者明确不与你签订合同,你可以要求单位要给你经济补偿金。你的情况就是11月到期,如果单位拒绝和你签就必需给你补偿金

3、补偿金的计算为工作满1年给1个月的工资,年限从你用工之日起算,而且根据你的情况应该适用下面的5,要1个月的

4、本法施行之日存续的劳动合同在本法施行后解除或者终止,依照本法第四十六条规定应当支付经济补偿的,经济补偿年限自本法施行之日起计算;本法施行前按照当时有关规定,用人单位应当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的,按照当时有关规定执行。

5、如果违法解除合同应该给补偿金,从用工之日起算,如果合同自然到期,补偿从20xx.1.1起算

6、所以你应该得到1个月的补偿。

作为劳动者需要了解的是,用人单位应该按照职工的工资基数缴纳社会保险费用,这里的工资包括基本工资、绩效工资、奖金与其他福利待遇费用,低于工资的缴费基数都是违法行为,用人单位不依法定的缴费基数为职工缴纳社会保险的做法是违法的,劳动者可以随时解除劳动合同,并可以向用人单位要求支付经济补偿金。

企业不上保险一年滞纳金三倍

员工有权按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标准要求补偿

劳动教育机制篇8

(一)指导思想

-2015年是国家实施“十二五”规划的五年,是“”普法的启动年,我们要紧紧围绕科学发展、可持续发展、以建设和谐新城为着力点,深入开展人事劳动和社会保障法制宣传教育活动,提高人事劳动和社会保障工作法制水平,着力提高广大干部职工依法行政水平和全体劳动者的法律素质,推进普法依法治理工作不断创新发展。

(二)主要目标

围绕党和政府工作大局,紧密结合我局民主法制建设的工作安排,通过深入扎实开展法制宣传教育和法治实践,进一步提高全局干部职工的法律素质和依法行政的能力,增强我区全体公职人员的法治理念,引导各类用人单位经营管理者的合法用工行为,提高广大劳动者的劳动保障权利意识,进而全面推进我区人事劳动和社会保障法制建设。

(三)工作原则

1、坚持服务大局。紧紧围绕我区“十二五”规划的总体目标和人事劳动和社会保障工作的总体要求,安排和落实法制宣传教育的各项任务,服务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科学发展、跨越发展。

2、坚持以人为本。从提高公民法律意识和法律素质出发,把人民群众的需求与人事劳动和社会保障工作实际相结合,开展法制宣传教育,在服务群众中教育群众。

3、坚持分类指导。局机关及下属各单位要根据不同对象有针对性地确定法制宣传教育的重点内容,制定工作计划,采取切实可行的方法,增强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4、坚持学用结合。坚持法制宣传教育与法制实践相结合,用法制宣传教育引导法制实践,在法治实践中加强法制宣传教育,深入推动我区人事劳动和社会保障事业依法有序发展。

5、坚持求实创新。局机关及下属各单位要根据自身实际情况,不断创新法制宣传理念,探索法制宣传教育工作的新机制,创新法制宣传形式,提高普法工作质量。

6、坚持齐抓共管。局主要领导亲自抓,各分管领导分头抓,各科室、部门具体落实,坚持统一领导、分工负责、协调配合,动员全社会的力量,形成工作合力。

二、普法对象和主要任务

在向社会广泛开展法制宣传教育的同时,以我区全体公职人员、人事劳动系统干部职工、用人单位经营管理者及劳动者为普法教育的重点对象。主要任务如下:

(一)我区全体公职人员。学习宣传以公务员法为重点的人事政策法规以及公务员法各项配套法规政策,深入领会精神实质,熟练掌握各项规定;紧密联系人才人事工作发展形势,深入学习宣传各类人事政策法规,进一步提高的综合业务素质和专业化服务水平。深入学习宣传《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等干部任用法规文件,进一步加深对干部选拔、任用、监督等制度的认识和理解,进一步增强领导干部、人事干部和公务员的政治观念、组织观念和法纪观念。

(二)我局人事劳动系统工作人员。深入学习宣传宪法,进一步提高人事劳动和社会保障系统广大干部职工的宪法意识、爱国意识、民主法制意识和保障民生意识。学习宣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重大意义,维护社会主义法治的统一、尊严与权威。深入学习行政法、行政许可法、行政复议法、行政处罚法等行政法律法规及公务员法、劳动法等人事劳动政策法规,增强依法行政的自觉性。积极组织开展与岗位职责有关的各项人事劳动和社会保障政策法规学习和培训工作,提高履职能力和执法水平。深入学习宣传审计法、廉政准则等廉政建设规定,进一步树立正确的权力观、地位观、利益观,切实提高拒腐防变的能力。

(三)各类用人单位经营管理人员和劳动管理人员。加强对各类用人单位的劳动保障法制宣传教育,指导和帮助用人单位正确落实劳动保障法律法规,规范劳动用工管理,加强政策引导和宣传教育,分期分批对用人单位经营管理人员进行学法培训,并提供劳动用工法律咨询,把执法和宣传教育相结合,促进用人单位提高劳动用工管理水平,维护和谐劳资关系。

(四)广大劳动者。加强《劳动法》、《劳动合同法》、《社会保险法》以及与之配套法规规章、政策规定的宣传,采取群众喜闻乐见、丰富多彩的形式,并通过以案析法来广泛深入地开展社会宣传,使广大劳动者了解掌握人事劳动和社会保障基本法律常识,了解劳动监察、劳动争议调解仲裁及各项社会保障的有关规定和程序,以及如何通过行政复议、行政诉讼等法律救济途径,有效防范和化解劳资纠纷,巩固和发展用人单位与劳动者之间的劳动关系,促进我区经济社会和谐发展。

三、工作步骤和安排

第六个五年法制宣传教育活动从年开始实施,到2015年结束。分为以下3个阶段。

(一)宣传发动阶段(年)

按照上级要求做好法制宣传教育的宣传、发动工作,建立健全普法领导机构及工作机构,为落实今后几年的工作打好基础。局下属各单位要根据本规划研究制定相应的五年规划,落实好工作机构及具体工作人员。

(二)组织实施阶段(2012年至2015年)

局机关及下属各单位根据本规划的目标、任务和要求,结合工作实际,制定当年度普法工作计划,突出年度工作重点,做到部署及时、措施有力、指导有方、督促到位,确保“”普法规划全面实施。各下属单位年度普法工作计划、活动情况、总结要及时上报局普法办公室。

(三)检查验收阶段(2015年)

2015年,区委、区政府及上级业务部门将对我局普法工作实施情况进行总结验收。各下属单位需于2015年2月份前完成本单位“”普法工作总结,总结经验、查找问题,做好迎接区委、区政府及上级业务部门对我局“”普法全面考核检查工作。

四、组织领导和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成立“”普法工作领导小组,统一领导我局“”普法依法治理工作,日常工作由普法依法治理办公室承担。下属各单位要把法制宣传教育纳入各部门的目标管理责任制,明确职责,保障各项任务的落实。局普法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加强监督检查,推动我局“”普法工作全面开展。

劳动教育机制篇9

【关键词】劳务工;农民工;二元城市;健康教育

深圳市是一个外来人口非常集中的城市。外来劳务工为深圳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然而,作为弱势群体,外来劳务工在生活和工作中难免存在着各种问题,其中,如何维护劳务工的身心健康尤为突出。健康教育是公民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是向广大劳务工普及健康知识、促进卫生文明生活方式的养成、树立健康意识和提高自我保健能力的有效手段。因此,近年来,我们把劳务工健康教育列入全市健康教育工作的重要内容,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1基本概念

1.1深圳外来劳务工所谓深圳外来劳务工,是指从外地流入深圳,在深圳就业和居住,但不具备深圳户籍的劳务人员。外来劳务工进入深圳的目的千差万别,但最主要的目的就是就业。同时,尽管外来劳动者在深圳从事着多种多样的工作,但他们当中最多的还是那些来自农村、在深圳中从事简单体力劳动的普通劳工,因此有时又将他们称为“外来民工”、“外来劳动者”、“外来农民工”等。

改革开放以来,全国各地农村劳动力大量进入深圳,不仅成为深圳经济和社会发展中不可忽视的生力军,而且逐渐成为深圳社会的一个特殊群体。

1.2劳务工健康教育劳务工健康教育就是以外来劳务工为健康教育对象,通过传播、教育和干预手段,帮助劳务工提高健康意识,改变不健康的行为,建立健康的行为方式和生活方式,以促进劳务工身心健康所进行的系列活动及其过程。

2工作背景

2.1深圳“二元城市”现象明显所谓“二元城市”现象,就是农业户籍外来人口与城市居民之间的分割、分层,形成了二元劳动力市场分割,农业户籍外来劳务工虽然进入了城市,但只能进入一个与城市居民不同的劳动力市场,不能融入到城市的正式就业和社会福利体系[1]。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在我国,“二元城市”现象将越来越普遍地存在,如果不加以重视和解决,就会有越来越严重的趋势。目前,中国户籍登记的人口中73%是农民,大约为8.9亿,其中农民工身份就达2亿多。农民工问题一直为中国政府所高度重视[2]。深圳是全国户籍人口与非户籍人口倒挂最严重的城市,因而“二元城市”现象更为明显。据深圳市统计信息局公布的深圳市第五次人口普查结果表明,2000年深圳市总人口为700.84万人,而深圳外来人口577.0万人,占总人口比例82.1%,他们主要从事第二、三产业,分别为53.5%、27.2%。可见深圳外来人口主要是从事劳务工作。

2.2劳务工健康素质普遍较低深圳外来劳务工所受教育程度和职业技能水平偏低。据深圳市统计局2000年人口普查资料显示,深圳市外来劳务工不识字的比例为1.2%,受小学、初中文化教育的比例达67.6%,文化素质普遍低下,显然,外来劳务工只能作为弱势群体而存在于现代化的深圳城市,他们所从事的工作大多是劳动强度大、劳动环境差、有毒有害危险性大的非技术性工作;居住条件、卫生环境、生活秩序较差,生活和工作极不稳定;社会保障上也没有百分之百享受社会保险和社会福利;在个人因素方面,他们的素质偏低,对健康知识的理解力较弱、接受度较低,导致他们卫生知识和自我保健知识严重不足,不文明、不卫生的行为习惯普遍存在,愚昧、落后的生活方式和行为蔓延,因此,在外来劳务工群体内更容易造成职业病的发生和传染病的流行以及其他疾病患病率的普遍增高,要提高他们的健康素质比普通群体要紧迫得多,同时也困难得多。

据西乡人民医院对收集的13万份劳务工体检报告分析发现,劳务工胃肠道疾病发病率超过8%;几乎在城市中消失的肺结核也在劳务工人群里“复苏”,2005年的发病率已达0.3%。劳务工人群中营养不良是普遍现象。还有诸如贫血、骨质疏松、高血压、肌肉劳损、听力减退、近视……因长期劳累或生活不规律引起的健康问题也相对多发。

2.3劳务工面临的职业危害问题突出我国的职业病危害已经成为突出问题,据有关部门统计,我国现有约1600万家企业存在着有毒有害作业场所,受不同程度职业病危害的职工总数约2亿人,尘肺病占我国各类职业病的80%[3]。深圳市卫生局调查结果显示,深圳全市19700家工厂中,存在严重职业毒害因素的企业高达9392家,而与职业毒害因素接触的工人就有30万人。1990~2005年间,深圳全市共发生职业中毒355宗,中毒人数896人,其中死亡45人,并且“发展呈上升趋势”。而这些职业危害发病率80%以上分布在特区外的宝安、龙岗两区,以“三来一补”、“三资企业”为主,集中在制鞋、五金电镀、塑胶玩具、印刷、家具等行业,其中涉外企业占到九成以上。深圳职业中毒95%发生在台资、港资等涉外企业。中毒的主要原因是:作业场所没有卫生防护措施,毒物浓度严重超标;工人长时间加班作业,没有个人卫生防护用品;工人缺乏自我保护意识和个人防护知识。这些职业病的危害对象主体就是劳务工。

安全生产形势依然严峻,不容乐观。据深圳市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对全市各年度安全生产形势分析报告,2003年,全市共发生各类安全事故11954宗,死亡1301人,受伤13544人,烧山面积39亩,直接经济损失6081.4464万元。2004年,全市共发生各类安全事故11143宗,死亡1146人,受伤11095人,直接经济损失5690.5万元。2005年1~10月份,全市发生各类安全事故9137起,死亡933人,受伤7728人,直接经济损失4167.55万元。虽然呈下降趋势,但这些数据仍然触目惊心,而首当其冲的就是外来劳务工。

3主要做法

3.1广泛开展以劳务工为主体的健康教育活动近年来,我市多次组织在全市范围内开展内容丰实、形式多样、声势浩大的“卫生进社区”、“相约健康社区行”、“健康送万家”等健康教育活动,其内容涉及了防病、治病、保健等方面,如肝炎、艾滋病等主要传染病的防治,职业病的防治、心理健康等等。形式有专家讲座、咨询、健康知识展览、健康资料派发、健康知识有奖问答、文艺表演等。针对目前性病、艾滋病在我市流行的严峻局面,有针对性地加强防治艾滋病的健康教育,向全市各个社区健康服务中心赠送了“防治艾滋病健康教育挂图”700多套,全市范围内形成了防治性病、艾滋病的健康教育热潮。据不完全统计,2005年全市各级健康教育机构和市直属医疗卫生单位开展多种形式的健康教育活动达253次。

同时,我市充分利用各种宣传日活动,开展丰富多彩的健康教育活动,是提高劳务工健康水平的一个重要途径。每年全市都要举办15次以上卫生宣传日活动,全市各级医疗卫生单位都要在企业、街道、流动人口集中的场所,举办健康教育义务咨询活动。此外,市健康教育研究所每年要编写10种健康教育科普小册子和其他健康教育宣传材料,发放各类健康教育科普小册子、宣传画、健康处方、影视资料等约30万多册(张)。如利用“三八”节,市人民医院举办大型妇女健康教育讲座,并举行免费的妇女疾病专家义诊咨询,免费发放各种妇女保健知识宣传小册;组织专家亲临各企事业单位,开展妇女保健知识讲座及体检等活动。北京大学深圳医院开展了以“为了姐妹们的健康与幸福”为主题的健康教育公益活动,免费为100多名贫困妇女做子宫颈早诊检查。市妇幼保健院在布吉南岭村举办了“百万妇女卫生健康行”健康教育活动,为1000多名妇女进行免费体检,发放科普资料、进行健康咨询和问卷调查。所有这些活动,都为劳务工接受健康教育提供了有效的途径。

3.2编写了《劳务工健康教育读本》市卫生局根据市人大常委的指示精神,由市健康教育研究所组织编写《劳务工健康教育读本》。

在内容上,针对劳务工的特点,选取了健康与亚健康、生活习惯与健康、饮食营养与健康、心理卫生与健康、劳动保护与健康、性爱与健康、预防常见传染病、警惕身体危险信号、正确寻医问药以及医疗保险须知等10大项75个分题。

在体例上,精选了发生在劳务工身边的真实故事,运用通俗易懂的语言文字、生动形象的漫画插图、深入浅出的医学点评、言简意赅的健康指导,告诉劳务工朋友什么是现代人的健康观念,亲切教导他们懂得基本的医疗卫生常识,帮助他们掌握防病治病、健身强体的技巧,指导他们如何正确地寻医问药,告诉他们如何改变危害身心健康的不良生活方式和习惯。

《劳务工健康教育读本》于2004年5出版,免费向劳务工发行,成为广大劳务工朋友树立健康意识、掌握健康知识和促进身心健康的良师益友,在全国产生了比较大的影响,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李铁映、韩启德分别为本书题词。

3.3在企业开展健康教育巡讲活动深圳市健康教育研究所组织我市“健康教育顾问”和“健康教育讲师团”在企业开展健康教育巡讲活动,他们针对我市劳务工多、人口流动性大等特点,配合卫生系统的中心工作以及社区健康服务、疾病控制等相关政策,运用通俗易懂的方式传播健康知识。他们不定期到全市各企业、工厂进行巡回演讲,内容涉及心理健康、内分泌系统健康、妇女保健、疾病预防、职业病防治等众多课题。健康教育巡讲活动,为我市健康教育事业的发展提供了全新的渠道和增强了我市健康教育的实力,受到了广大市民尤其是劳务工的一致好评和积极参与。

此外,市卫生监督所、市疾控中心、市职业病防治院加强了食品生产、经营企业和食品加工厂、市直属重点企业、商(店)场、影剧院等公共场所和企业的健康教育,深入社区,组织指导企业对员工进行职业病防治、劳动安全、环境保护、疾病预防等健康教育,指导各生产经营单位利用宣传栏定期刊出劳动保护、生产安全、女工保健、优生优育、环境保护、自我保健等知识;编印了《食品从业人员卫生知识培训教材》、《公共场所、化妆品生产企业、饮用水从业人员卫生知识培训教材》和《职业病防治法》系列宣传材料,组织新闻媒体制作并播发《职业病防治法》专题节目,组织大型《职业病防治法》宣传周活动,使劳务工健康教育开展得有声有色。

3.4针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开展劳务工健康教育近年来,针对非典型肺炎、人猪链球菌感染、人禽流感等公共卫生事件,市健康教育研究所通过新闻媒体、互联网络、健康教育专栏、街头咨询活动、讲座、专家咨询电话等各种形式对劳务工开展健康教育,做到了“四个一”,即全市每户家庭都有一份非典型肺炎、人猪链球菌感染、人禽流感等相关知识材料,社区每月举办一次讲座,新闻媒体每周至少有一期专栏,每个社康中心近期出刊一期宣传栏。每年全市组织有针对性地举行预防非典型肺炎、人猪链球菌感染、人禽流感等大型系列健康教育活动100余次、出动有关专家600多人次、接受咨询达40多万人次、向全市发放健康教育资料1000万余份,使广大市民尤其是劳务工都能基本掌握对非典型肺炎、人猪链球菌感染、人禽流感等以及春夏季常见病的防治知识,确保防治非典型肺炎、人猪链球菌感染、人禽流感和春夏季常见传染病的健康教育覆盖率100%、知识知晓率和行为形成率达95%以上。

3.5健康教育方式和方法上不断创新市健康教育研究所购置了一台健康教育多功能宣传车,可同时启动10台计算机和2台电视开展劳务工健康教育,有数十种健康教育资料供劳务工取阅。该车能定期或不定期到公共场所或工厂进行健康教育,每年出车90余次,派发各种资料200多万份,接待劳务工110万人。

龙岗区开展了“三个一”劳务工关爱服务,为劳务工送去一次健康咨询、一次讲座、一本健教读本,受到广大劳务工的欢迎。宝安区实施“关注健康、关注劳务工”赠报送健康项目,每天将3000份登有健康专版的《宝安日报》赠送到工厂企业,张贴在阅报栏内,供员工阅读。福田区在13家企业开展了“关注外来女工健康知识讲座”活动,不断提高企业女工健康知识水平和自我保健能力。

各基层卫生监督和防保机构运用“健康快车”、“健康大篷车”等形式,经常组织医疗卫生技术人员到社区、企业进行健康教育,宣传食品卫生、职业病防治和安全知识等,增强外来劳务工健康保护和职业病防治意识。

4几点体会

4.1要建立劳务工健康教育长效机制要建立劳务工健康教育长度机制,首先要提高认识,政府重视健康教育作为国际健康教育的发展趋势。在美国、新加坡、芬兰等许多国家取得了成功的经验,健康教育在提高整个国民健康素质、促进生产力水平提高和国民经济发展等方面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我们只有顺应潮流,与时俱进,强化劳务工健康教育的政府行为,明确部门职责,才能提高劳务工健康教育成效。为此,我市把劳务工健康教育纳入了《深圳市公共卫生系统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系统建设方案》,在该方案中明确要求把对企业、流动人口的健康教育作为工作重点,要对企业健康教育制定工作标准,进行年度考核,并规定20人以上的企业应有1名专人负责本单位的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工作。其次,要转变观念,逐步实现劳务工健康教育向健康促进转变。目前,我市一方面正在制定《深圳市劳务工健康促进方案》,将劳务工健康教育纳入政府各部门、各社会团体的职责范围;另一方面还通过人大立法,组织制定《深圳市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条例》,确保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的全面、规范、有序地发展。通过建立起符合深圳社会发展和人民健康需求、宏观调控有力、微观运行富有生机的健康教育管理体系,形成政府负责、政策配套、各方协同、社会参与、卫生指导、法制保障的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运行机制。只有深圳市健康教育事业的全面发展,才能确保劳务工健康教育工作的全面落实,从而真正建立起劳务工健康教育长效机制。

4.2要形成劳务工健康教育技术工作网络劳务工健康教育工作网络是我们开展劳务工健康教育的基础。建立健全政府负责、政策配套、各方协同、社会参与、卫生指导、法制保障的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运行机制,要通过完善以健康教育专业机构为中心、以各医疗卫生单位为重点、社会各界参与的健康教育工作网络,提高健康教育机构执行全市健康教育业务目标的能力和水平,从而确保劳务工健康教育的全面而有效地实施。

劳务工健康教育工作不是哪个部门的事,它需要全社会的支持和相关部门的配合;也不仅是健康教育机构和健康教育人员的事情,它需要各医疗卫生单位和卫生系统各部门的参与和协作。在市政府的协调下,从总体上来说,深圳市劳务工健康教育已基本形成了劳务工健康教育技术工作网络雏形,那就是社会健康教育的宏观协调由市卫生局和爱卫会负责,健康教育组织活动由市卫生局具体领导实施;健康教育业务指导是由市健康教育研究所执行;日常工作监管由卫生局基妇处归口管理;社区由街道和社区工作站组织并由医院和社区健康服务中心负责实施、服务行业和公共场所健康教育由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负责、职业病防治健康教育由职业病防治院和各区防保机构负责。从而真正形成了相关部门互相协作的劳务工健康教育技术工作网络。

实践证明,这种相关部门协作的劳务工健康教育技术工作网络,改变了由卫生部门和健康教育机构包揽全部劳务工健康教育工作的局面,充分发挥了健康教育的社会化效应,为社会大卫生观的确立奠定了基础,促进了劳务工健康教育的全方位运作,从而有利于形成良好健康促进氛围。

4.3要创建劳务工健康教育模式并加以推广建立示范点和推广其成功经验是开展劳务工健康教育的重要环节。因此,要通过在全市开展企业、社区、流动人口健康教育,全方位探索深圳市劳务工健康教育模式,取得成功的经验,并逐步在全市推广。

深圳市健康教育研究所与龙岗区健康教育所在该区中山精密五金厂开展企业健康教育示范项目,建立健全工厂健康教育网络和健康教育阵地;完善工厂健康教育制度和规程;对工厂劳务工进行全面的健康体检,并建立健康档案;对工厂存在的主要影响劳务工健康的危害因素进行监测;邀请有关健康教育和劳动卫生专家对劳务工进行健康知识培训和劳动防护的指导;针对他们存在的主要健康问题采取有效的行为干预,开展工厂全方位的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工作等。目前该项目还在继续开展,希望能为我市企业健康教育创造出新的模式。

然而,在深圳,劳务工在社区人口中所占比重巨大,劳务工健康教育不仅在企业要开展,在社区健康教育和流动人口健康教育中也占有十分重要的位置。如2000~2003年在罗湖区文锦社区开展的“健康家庭行动”示范项目,直接以社区居委会为主体,联合各方力量,以家庭为重心,通过“五教一体,四网并合”的模式,加强家庭、社区、医院、企业、学校健康教育(简称“五教一体”)的宏观指导;把健康教育渗透到社区服务、社区文化、社区卫生、社区治安工作网络(简称“四网并用”)。又如,在福田区下沙社区开展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示范项目,直接以社区健康服务中心为主体,重点发挥企业的作用。在项目实施过程中,深圳市健康教育研究所作为全市健康教育业务的专业指导中心为项目的设计提供了技术方面的保障;福田区健康教育所作为区级健康教育专业指导机构为项目的协调及实施起到了承上起下的作用;福田人民医院下沙社区健康服务中心日常开展的健康促进工作成为了项目的切入点;而下沙实业股份有限公司和下沙社区居委会提供了非常重要的人力、物力资源。这种“上下一张网、整体一盘棋”的协同运作,充分体现了“1+1+1+1>4”的协同效应。因此,通过这两个社区示范项目的开展,实现了社区健康教育与劳务工健康教育的有效融合。

通过劳务工健康教育,我市劳务工健康知识知晓率和健康行为形成率不断提高,根据随机抽样测试的结果来看,2005年的各行业从业人员健康知识知晓率都有较大的提高,其中食品、饮食行业从业人员的行业健康知识知晓率为90%,公共场所从业人员的行业健康知识知晓率为96.4%,厂矿企业从业人员的行业健康知识知晓率为94.3%。

参考文献

1张展新,郭菲.城市社区格局重组与流动人口聚集地的社会分层.开放导报,2005,123(6):15-23.

劳动教育机制篇10

关键词:农村留守劳动力;教育需求现状;制约因素

中图分类号:G72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9-4156(2011)03-056-03

长期以来,各级政府和社会各级大力倡导将剩余农村留守劳动力转移至城市。但是,由于城市对现有劳动力吸纳能力有限,新农村建设背景下农村生产生活条件有所改善,户籍等制度性因素以及农村劳动力自身因素影响,还有大约4.97亿劳动力继续在农村生活。那么,如何让农村留守劳动力在自己的本土建设家园、增加收入和改善生活也是社会各界关注的重要课题。其中,教育是提高农民致富能力的重要途径和手段。那么,教育如何增强农民致富能力,农村留守劳动力到底需要怎样的教育?

目前,对于留守劳动力的研究还非常少,主要集中在农村留守劳动力的人口学特征、留守劳动力养老等社会问题,主要集中在农村留守劳动力的社会保障问题研究。对于农村留守劳动力教育需求研究主要集中在转移培训方面研究,对如何开展本土化适应当地农民致富方面的研究相对较少。很多地方农村留守劳动力教育开展针对性、实效性远远不够。

一、农村留守劳动力教育需求现状与分析

教育需求包括国家需求和个体需求。本研究中教育需求是指农村留守劳动力个体需求,它是农村留守劳动力满足自己生存和发展潜在知识和技能的需要。教育需求是多层次、多方面的,包括教育的规模、速度、水平和结构的需要和要求。不同的农村留守劳动力对教育的需求既千差万别又有共同之处。

(一)农村留守劳动力基本特征

农村留守劳动力是特殊的社会群体。其特殊的人口特征、从业特征、文化特征和经济状况对其教育需求影响很大。

1.人口特征。从年龄来看,农村留守劳动力主要集中在年龄35―55岁年龄段,占到农村留守劳动力的86%。35岁以下留守劳动力比例非常低。从性别来看,农村留守劳动力男女比例基本相当,女性比例略高。从文化程度来看,农村留守劳动力主要以初中(57.%)和小学(21%)文化程度居多,高中(14%)和大专(2%)以上文化程度,还有一少部分人不识字或识字很少。

2.从业特征。农村留守劳动力从业的主渠道还是传统农林牧副渔。随着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养殖业、交通运输业、加工制造业、建筑业、餐饮宾馆服务业、个体工商业、信息服务业等产业在农村产业结构中的比例不断提高,农村留守劳动力就业出现典型兼业性就业。

3.文化特征。从调查来看,农村留守劳动力文化特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文化程度普遍较低,这和受教育程度有关;二是继续教育严重不足,连续三年来仅有不到10%的农民接受过劳动技术培训;三是文化生活单一,受各种因素影响,农村本土文化事业衰落,农民文化生活以看电视、打麻将、聊天为主,从事读书、看报等发展性文化活动寥寥无几。甚至一些不良社会风气也趁虚而入,填补了农村留守劳动力文化需求空白。

4.经济状况。经济状况是影响农村留守劳动力教育需求能力的重要因素之一。从调研情况来看,连续三年来农村劳动力收入增长。农村留守劳动力的收入结构也发生了很大变化,种植业在农村留守劳动力收入中的比重很低,农村留守劳动力收人主要来自养殖业、交通运输业、个体工商业等产业。消费情况也是反映农村留守劳动力经济状况的重要方面。从调查来看,农村留守劳动力家庭支出主要在三个方面:就医、子女教育、盖房子。

(二)农村留守劳动力教育需求

1.总体教育需求情况。农村留守劳动力接受教育愿望十分强烈。农村留守劳动力文化程度普遍较低,农村留守劳动力有一定的自卑心理。农村留守劳动力认为,教育的作用是十分强大的,对教育的期望值非常高,接受教育的愿望十分强烈,希望通过接受某种程度的教育改变生产和生活条件,甚至改变命运。调查反映,几乎100%农村留守劳动力希望继续接受教育,提高致富能力和社会地位。

农村留守劳动力教育需求总体前景广阔。农村留守劳动力占农村劳动力总量80%左右。无论从农村发展实际和农业基础地位来看,还从国家粮食安全战略和城乡统筹发展需要来看,农村留守劳动力不可能一夜间从农村转移到城市,也不可能简单地从“农业人口”到“非农业人口”身份符号变革。相当一批农村留守劳动力必须在自己的家园发家致富,开创美好生活。

农村留守劳动力教育需求呈现多层次、多元化特征。农村产业结构深刻调整,小城镇建设推进,农村留守劳动力从业结构和收入渠道深刻变化,整个农村正在实现战略转型。农村留守劳动力的职业结构、社会分层和发展目标等发生变化,使得他们对教育的需求也出现多层次和多元化。

2.农业生产技术教育需求。农业生产是农村留守劳动力第一职业。农村留守劳动力对于农业生产技术需求基本稳定,主要是对农业优良品种的种植(养殖)技术和相关病虫害防治方法两个方面需求为主。主要希望种植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经济作物为主。

农村留守劳动力对于农业生产技术获得途径,主要希望通过电视、农资门市部、技术培训讲座、基层农技服务站等方面来获得。从农村留守劳动力社会心理来讲,这些都是比较权威的部门,是值得信赖的,上当受骗的可能性小,能够降低他们的内心担忧。因为,农村留守劳动力承担农业生产风险的能力非常弱。

3.非农生产技术教育需求。非农生产经济收益在农村留守劳动力经济收益中所占比重非常高。从调查来看,非农收入占到农村留守劳动力收入的76%以上。比如,养殖业、交通运输业、加工制造业、建筑业、餐饮宾馆服务业、个体工商业、信息服务业等产业大大活跃农村经济市场。农村留守劳动力中的精英阶层都是通过发展非农产业才实现致富的。农村留守劳动力对这些产业领域的知识需求也非常旺盛。

对于非常生产技术教育,农村留守劳动力主要希望通过专业培训机构接受比较系统的培训。非农产业对劳动技能要求比较高,力争“精准细”。农村留守劳动力希望接受比较系统专门培训,确实掌握劳动技能。将近90%农村留守劳动力希望接受非农生产技术教育。

4.经营管理知识教育需求。从调研来看,目前农村留守劳动力不是生产不出优质的农产品,也不是提供不了优质的服务。他们最大的困惑是缺乏驾驭市场经济的能力,缺乏对现代农业进行生产、经营、销售和管理的能力,对市场前景和价格变化的分析和判断能力是影响农民致富的关键因素。农村留守劳动力对市场的掌握和判断主要依靠在外工作亲朋好友等了解市场变化。他们对市场前景、经营方法和管理知识等方面教育需求是十分强烈的,特别

是农村留守劳动力中的精英阶层。

对于经营管理知识教育,农村留守劳动力主要希望通过短期培训、广播电视、读书看报、实践总结等途径来学习获得。因为生产经营管理具有很强的不稳定性,随着市场的变化而不断变化。一方面,需要基本知识和能力;另一方面,也需要实践经验积累。

5.文化卫生知识教育需求。受各种因为影响,农村文化事业发展缓慢,农村留守劳动力精神文化生活比较匮乏。从调查来看,农村留守劳动力文化娱乐生活的主要途径有看电视、打麻将。只有个别农村留守劳动力能够读书、上网。农村电影、戏剧、社火等传统文化生活已经基本停办。精神文化生活的匮乏严重影响农村留守劳动力身心健康,也影响其人力资本的开发与利用。他们的精神文化生活需求也是比较强烈的,主要包括科学常识、计算机等信息化知识、道德风尚等方面内容。

农村留守劳动力家庭就医花费是其家庭三大支出之一,也是影响和制约农村留守劳动力发展致富奔小康的重要因素。农村留守劳动力及其家庭对于医疗卫生方面的知识也是十分渴望的。从调查来看,他们主要对常见疾病预防与治疗方法、健康文明生活方式(饮食、作息等)需求强烈。他们希望通过健康文明生活方式,减少患病机会。一方面,能够减少消费;另一方面,也能够减少家庭因为疾病带来的痛苦和沉闷心情,增强生活幸福感。

对于文化卫生知识,农村留守劳动力希望通过短期培训、报刊自学、跟着能人学等方式获得。这主要是文化自身特点以及农村留守劳动力对于文化的感悟方式决定。文化卫生知识对于农村留守劳动力来说固然重要,但不是吃饭本领,没有其他需求那么强烈。所以,希望通过文化自觉来慢慢提高文化生活质量。

(三)农村留守劳动力教育需求制约因素

1.个人特征。个人特征主要包括年龄、性别、文化程度、经济基础、兴趣爱好、从事职业、职业满意度、学技术动力、个人主观认识等因素。从调查来看,个人特征对农村留守劳动力教育需求影响显著。其中个人年龄、文化程度和经济基础影响更为明显,年龄越轻、文化程度越高、经济基础越好的农村留守劳动教育需求最为强烈。

2.教育条件。教育条件是指教育活动时间、地点、周期、层次、方式等培训活动客观条件对农村留守劳动力参与教育积极性的影响。调查发现,培训条件即培训活动属性也影响农村留守劳动力教育需求。但是这些因素影响不是非常明显,主要是因素影响培训机会和培训收益,间接影响他们的教育需求。其中培训层次和培训方式影响相对明显,这两个要素对农村留守劳动力接受教育效果影响比较明显。因为农村留守劳动力认知基础、认知能力和认知技能差异较大并且相对较低。

3.教育资源。教育资源是指农村留守劳动力获得培训的机会。一方面,受教育活动频次影响;另一方面,也受农村留守劳动力自身影响。从调查来看,教育活动频次对农村留守劳动力教育需求影响更为明显。面对培训机会,他们都会努力去克服各种因素,争取教育机会,积极去参与受教育活动。所以,只要能够提供适合农村留守劳动力相适应的教育活动,农村留守劳动力都能积极参与。

4.教育收益。教育收益是指教育活动的产生的作用,也就是对农村留守劳动力能够提供多大的帮助。从调查来看,教育收益与农村留守劳动力教育需求关系显著,教育收益越高,农村留守劳动力教育需求就越大。他们是十分朴素的,也是十分实惠的,由于抗风险能力比较弱,在参与教育活动时首先考虑的是能否从中受益。

二、结论与建议

(一)研究结论

1.农村留守劳动力具有鲜明群体特征,但是教育需求受群体特征影响不是很大。在人口特征、从业特征、文化特征和经济状况等因素中,对教育需求影响最为显著的两个因素是他们的文化程度和经济基础,其中文化特征影响最为强烈。经济基础对农村留守劳动力教育需求影响没有文化程度那么显著。

2.农村留守劳动力教育需求十分强烈,有待进一步挖掘与开发。面向农村经济社会发展,面向农村留守劳动力个人诉求,需要培育大批“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新型农民。他们教育需求出现多层次、多元化的特征,对于与主导产业相关的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现代农业生产技术需求稳中有升;非农产业劳动技术需求最为旺盛,特别是经济效益明显的产业生产技术教育最为明显;生产经营管理知识教育受到农村留守劳动力中精英阶层的青睐;文化卫生知识教育需求开始受到关注。

3.教育收益是影响农村留守劳动力教育需求的关键因素。农村留守劳动力有强烈改变自己的生产生活条件的诉求,他们是否选择参与教育活动的关键就是看能否从中获得提升自我的作用。

(二)发展建议

1.构建适应农村留守劳动力教育需求的教育供给体系。在制定教育政策过程中,不仅要考虑国家战略需要,同时也应该考虑农村留守劳动力的教育需求。尽快实现农村12年义务教育,普及高中教育。面向农村的职业教育应该更加注重农村留守劳动力教育需求,充分尊重农村留守劳动力客观需要和主观诉求,面向市场、面向未来,重新构建适应国家需要和农村留守劳动力需要的教育供给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