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教育机构的劳动合同十篇教育机构的劳动合同十篇

教育机构的劳动合同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9 11:16:54

教育机构的劳动合同篇1

二、合同期自_________年_________月_________日起_________年_________月_________日止。

三、受聘方的工作任务(另附件1)

四、受聘方的薪金按小时计,全部以人民币支付。

五、社会保险和福利:

1.聘方向受聘方提供意外保险。(另附2)

2.每年聘方向受聘期满的教师提供一张_________至_________的来回机票(金额不超过人民币_________元整)或教师凭机票报销_________元人民币。

六、聘方的义务:

1.向受聘方介绍中国有关法律、法规和聘方有关工作制度以及有关外国专家的管理规定。

2.对受聘方提供必要的工作条件。

3.对受聘方的工作进行指导、检查和评估。

4.按时支付受聘方的报酬。

七、受聘方的义务:

1.遵守中国的法律、法规,不干预中国的内部事务。

2.遵守聘方的工作制度和有关外国专家的管理规定,接受聘方的工作安排、业务指导、检查和评估。未经聘方同意,不得兼任与聘方无关的其他劳务。

3.按期完成工作任务,保证工作质量。

4.遵守中国的宗教政策,不从事与专家身份不符的活动。

5.遵守中国人民的道德规范和风俗习惯。

八、合同的变更、解除和终止:

1.双方应信守合同,未经双方一致同意,任何一方不得擅自更改、解除和终止合同。

2.经当事人双方协商同意后,可以变更、解除和终止合同。在未达成一致意见前,仍应当严格履行合同。

3.聘放在下述条件下,有权以书面形式通知受聘方解除合同:

a、受聘方不履行合同或者履行合同义务不符合约定条件,经聘方指出后,仍不改正的。

b、根据医生诊断,受聘放在病假连续30天不能恢复正常工作的。

4.受聘方在下述条件下,有权以书面形式通知聘方解除合同:

a、聘方未经合同约定提供受聘方必要的工作条件。

b、聘方未按时支付受聘方报酬。

九、本合同自双方签字之日起生效,合同期满后即自行失效。当事人以方要求签订新合同,必须在本合同期满90天前向另一方提出,经双方协商同意后签订新合同。受聘方合同期满后,在华逗留期间的一切费用自理。

十、仲裁:

当事人双方发生纠纷时,尽可能通过协商或者调解解决。若协商、调解无效,可向国家外国专家局设立的外国文教专案局申请仲裁。

教育机构的劳动合同篇2

为了加速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的力度,早在2003年国务院办公厅就转发了农业部等部门《2003―2010年全国农民工培训规划的通知》,对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培训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培训的目标和任务以及配套的政策措施作了相应的规定。2004年中央1号文件也提出了加强对农村劳动力的职业技能培训。在这一思想的指导下,教育部2004年先后印发了《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计划》《关于组织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的通知》,并在成都召开了“全国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经验交流会”。在教育部的组织和推动下,各省教育行政部门普遍加强了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工作的力度,仅2004年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的规模就达到了3146万人,四川、贵州等省的转移培训已经初具规模。但是与农村劳动力“蓄水池”中1.5亿的剩余劳动力存量相比,对农村劳动力实施转移培训仍然任重道远。

一、政府介入劳动力转移培训的理由

(一)教育产品的准公共性

从理论上严格地说,在政府经济领域中,教育属于准公共产品,并且是一种全国性的公共产品。公共产品的充分供应是市场经济有序运行、经济资源优化配置的重要条件。但是公共产品的市场供应存在天然的缺陷,是市场失灵的领域,在这种情况下,政府就要履行为经济发展提供制度环境和基础服务的职能,为社会供应充分的公共产品;同时,政府作为公共权力机构,具有合法的强制力,一般能够公正地、稳定地提供公共产品。从1986―2001年,16年国家在职业教育领域仅拨款9个亿,教育公共经费不足,投入太少是制约我国职业教育长期以来裹足不前的一个主要原因。十届人大四次会议上温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发展职业教育是一项重要而紧迫的任务,今后五年中央财政将投入100亿元支持职业教育发展”。这100亿对职业教育来说,可谓是一场及时雨,说明了中央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心。

(二)实现公民平等受教育权利的需要

新农村建设最关键也是最重要的任务是加大对人力资本的开发,造就一代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这也是中央提出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的精髓所在。要提升农村劳动力的人力资本就必须依赖于教育公平,“教育公平”即公民能够自由平等的分享当地公共资源的状态,它的核心是“教育机会均等”;作为现代教育的基本理念,它具有鲜明的价值指向,主要是改变处于不利地位的社会阶层的教育状况。经济发展的实践也表明:教育是扶贫的最佳手段和根本途径,大力发展教育是减少和改变贫困地区发展不均衡的关键。在这种情况下,大力实施对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培训其目的就是使农民在就业机会面前不因后天教育水平的巨大差异而导致就业能力的不平等。为此,政府就必须尽快废除以GDp为单一取向的政府业绩评价指标,坚持以人为本的发展观,维护和保护好农民的基本权利,为农民提供有保障的公共产品,创造农民增收的社会环境。

(三)整合各类职教资源,提高职业技能培训水平的需要

目前我国的职业技术教育仍然缺乏统一协调的管理体系,各部门的资源优势未能得到很好的整合。职业教育中呈现出一种资源分散、各自为政、优势不能互补的条块式局面,严重阻碍了职业教育的发展。针对这种状况,政府应该在充分发挥现有教育培训资源作用的基础上,改造和完善一批教育培训机构,加强基地建设,完善教学培训条件,建设一批能起示范和带动作用的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基地,引导和鼓励各类教育培训机构在自愿的基础上进行联合,增加培训项目,扩大培训规模,提高培训的质量和效益。同时政府应该引导和鼓励教育培训机构与劳务输出机构在自愿的基础上建立合作伙伴关系,通过签订培训订单或输出协议,实现培训和输出的良性互动。

二、政府作为――着力建设劳动力转移培训的长效机制

我国农村约1.5亿富裕劳动力的长期沉积,很难通过农业和农村自身的增长、发展而获得具有平均收人水平的就业安排,所以积极推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大力提升其人力资本水平,实现向非农部门的转移就业已经是全社会的共识。从目前操作的过程来看,仍存在认识不到位、机制不健全、组织难度大、资源整合不力等困难。要将农村巨大的人口压力转化为人力资源优势,促进城乡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关键性的举措就是政府要及时地介入培训过程,着力建设以经费投入、信息服务、技能培训和权益保护为主要内容的劳动力转移培训长效机制。

(一)多元化的培训经费保障机制

国务院《2003―2010年全国农民工培训规划》要求:“农民工培训经费实行政府、用人单位和农民个人共同分担的投入机制”,因而,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应发挥政府主导和统筹作用。首先,要以中央、省、市、县四级政府分担,设立专项经费,作为农村劳动力素质培训的基本保障。政府的财政支持应该突出职业教育实训基地的建设和贫困家庭学生助学制度两个重点。其次,要本着“成本分担、利益分享”“谁投资、谁受益”的原则,各类用人单位要依法按照职工工资总额的1.5%-2.5%足额提取教育培训经费,用于在岗农民工的培训。再次,大力发展民办职业教育。政府应实行“政府主导、加强统筹”的管理体制改革,充分肯定民办职业教育在整体职业教育发展中的作用,广泛吸引各类民间资金投入职业教育,为职业教育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最后,培训者个人也应该适当承担部分培训费用。政府应把加大财政支持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的强度作为义不容辞的责任,逐步建立起以政府投入为主导,受教育者、用人单位和社会共同分担、多种所有制并存和多渠道增加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经费投入的新机制。

(二)网络化的信息服务机制

1.建立劳动力资源信息库

全面准确地掌握农村劳动力资源状况,是实现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由无序转向有序的一项重要的基础工作。所以要完善以市、县级政府主导的县、乡、村三级劳务信息服务网,在深入调查摸底的基础上,掌握农村劳动力转移资源的地域分布、资源总量和结构状况,完成对农村劳动力的年龄结构、性别、文化程度、就业意向等资源档案的建立,构建最基本的

农村劳动力供求资源系统,并对这些资源进行及时的收集、统计、,保证供求信息和统计数据的准确性和实效性,从而为做好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工作提供决策依据。

2.实现信息联网互动化

应畅通农村劳动力资源调度和资源共享的渠道,实行资源共享和动态管理,将资源信息网络同培训机构、劳务输出中介机构和驻外办事服务机构连接起来,创新信息服务机制,特别是要培养一批有一定知识水平和工作能力的人员作为信息员,通过这些人广泛搜集企业用工情况,及时了解企业用工动态。开展广泛的联合协作,形成覆盖面广、反应灵敏的农村劳动力供求资源网络,构建农村劳动力有效储备和团体性输出的快速反应机制,努力开创一条资源共享、培训就业、转移输出的农村劳动力信息一体化服务机制。

(三)多渠道的技能培训体系

1.建立“多轮驱动”的培训体系

应改变过去单一由就业培训部门承担培训工作的做法,整合各类培训资源,广泛建立培训基地,形成培训网络。首先应该以各类高职院校、职业技术学校、职业高中、社会力量、各部门的培训机构为依托,充分利用这些力量,实现培训服务的社会化。其次是积极倡导企业自主培训,可以根据企业的用工需要,培训的内容和技能有很强的针对性和操作性,而且在培训师资配备上,企业有较大的自主性,政府应该对企业的这种行为给予一定的政策倾斜。再次,逐步建立起9年义务教育与职业技术教育发展相结合的机制,延长农村适龄青年的在读时间,一方面可以提高其素质,另一方面也可以推迟其就业时间,能有效地遏止这类人群的“政策边缘化状态”。另外,采取联合、连锁、集团化等办学模式,提高和增强中等职业学校的办学能力。推动骨干示范性中等职业学校和县级职业教育中心发挥辐射作用,与相关职业学校联合办学,实现优势互补,以强带弱,共同发展。

2.形成务实的培训特色

立足市场需求,加强培训的质量和特色,是实现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的关键。坚持以就业为导向,以服务为宗旨,面向劳动市场,大力开展“订单培训”,本着“干什么、学什么、教什么”的原则,提高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提高培训基地的办学水平和质量,深化教学改革,注重学以致用,突出学员的动手能力和职业技能训练,培训要面向企业,培养企业需要的人才,提高广大农民的职业技能和转移就业能力;对已经转移的农民工可以采用“基地式”培训模式,增加其胜任工作的能力;实行培训与学历教育、培训与技能鉴定、培训与就业三结合,切实提高农村劳动力的综合素质,提高其培训的合格率、就业输出率和就业适应力,促进农村劳动力成功就业和稳定就业。

3.建立合理的培训评估和激励机制

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工作,应在政府的主导下,成立专门的评估小组,采取抽查和定期检查等方式,对培训机构的教学计划、师资情况、培训质量及培训后的就业状况等进行综合评估。对师资力量不能达标,培训质量差、教学管理混乱的机构,政府应及时取消其培训资格;对难以就业的培训工种,要及时进行调整。这样,就会对培训机构形成一种“倒逼机制”,逼迫其在市场中找订单,根据市场的需求取舍专业,修正教学课程和教学模式。同时,也应该建立培训工作激励机制。政府每年要制定培训工作计划,层层分解,落实任务,年终进行总结评比,对任务完成较好的单位和部门要给予奖励。

4.增强培训基地“双师型”的师资队伍建设

所谓“双师型”是指教师个体既要有理论知识又要有实践经验,要达到“双师型”的目的,必须从个体结构和整体结构来考虑。从优化教师个体结构来说:一要根据教师专业发展阶段性的变化,制定有针对性的培训内容,提高教师的理论水平;二要鼓励教师多深入工矿企业调查研究,采用岗位培训、下厂锻炼、跟班研讨等方式,定期派专职教师到第一线了解生产设备、工艺技术和科技信息,积累实训教学需要的技能和实践经验;从优化整体结构上来说,首先要按照专业设置和课程结构要求,调整师资结构,使二者基本保持动态平衡,鉴于培训内容随就业市场变化而具有多变性,教师队伍还应该处理好相对稳定和相应多变的关系,保证专业教师有稳定的来源渠道。其次,要加快兼职教师队伍建设,应该把聘请校外兼职教师作为一项长期策略。

(四)建立法律援助体系,切实维护农民工的合法权益

1.建立农民工外出务工的专门管理机构

为了从体制上根本解决农村劳动力无序流动和合法权益经常受侵犯的情况,政府应该设置管理全国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工作的专门机构,来负责监测农村劳动力资源及转移就业的状况,指导农村劳动力的就业培训,提供比较准确的劳务信息,维护农民工的合法权益。成立专门负责的机构是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工作在新形势下的迫切要求,也是彻底改变目前多头管理、分散负责的局面,尽快将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就业工作纳入统一、规范、高效管理轨道的需要。

2.加强维权服务体系建设

教育机构的劳动合同篇3

关键词:职业教育;经济发展;互动关系;对策

一、经济发展对职业教育的作用

(一)经济发展为职业教育奠定基础

辩证唯物主义告诉我们,物质生产活动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最基本的社会活动,是其他一切社会活动的基础。对任何一个国家和地区而言,经济发展水平对就业率的影响是很大的,也可以说就业率的高低是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标志之一。一般说来,社会经济发展水平高,社会能提供的就业机会也多,其中需受职业教育的就业机会也就增加了。社会能否给受职业教育者提供就业机会,是职业教育能否发展的基本前提和条件。社会物质生产的发展既为职业教育的发展提供条件,又对职业教育不断提出新的要求,成为推动职业教育发展的根本性的社会动力。由于科学的进步、技术的更新、就业者素质要求的提高,将促使人们主动地接受职业教育,这样就为职业教育的发展提供生源与时间。只有在现代生产水平下,才有要求又有可能使每个人能在人生的一段时间内接受教育。

(二)经济发展为职业教育提供保障

无论是职业教育规模的扩大,还是职业教育发展速度的加快,都必须有一定的人力、物力、财力的投入,这些投入来自自身的办学收费和其他收入,或来自政府的财政拨付,甚或来自企业的投资和社会的捐赠,这些无一不与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和富裕程度有关。因而国家的经济发展状况,尤其是财政状况的好坏,对职业教育的发展也有较大影响。经济发展水平高的国家对职业教育的投资明显多于经济发展水平低的国家。社会经济发展状况不好,社会对职业教育投入不够或无力投入时,就必然会导致师资来源困难、设备紧缺等现象,从而影响职业教育的教学质量。而教学质量的下降,培养的劳动力素质的下降,势必反过来又影响社会经济发展,这就会造成恶性循环。

(三)经济发展对职业教育提出要求

教育作为社会延续和发展的工具,必然要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特别是要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作为与经济密切相关的职业教育更是明显突出。职业教育应紧密根据产业结构的调整、就业结构的变化、技术结构的要求建立与之适应的层次结构,满足生产管理第一线各类应用型人才的需求。社会生产力系统对劳动力的要求不是单一的,而是多种层次、多种规格、多种类型的。社会经济发展通过影响劳动力的就业结构,对职业教育提出要求。三大产业结构在劳动力人数上的比例关系是就业结构的基本比例之一,其比例关系和发展趋势对职业教育培养专业和层次的比例关系和发展趋势具有引导和参照作用。职业教育培养劳动力有较长的周期,这一周期产生了职业教育的滞后现象,要求在确定职业教育在各产业中的配置时,对未来数年内劳动力的需求进行预测。职业教育的专业结构受社会生产的分工状况和社会职业结构制约,由于社会生产的分工状况处于不断变化之中,职业教育的专业结构也需要不断调整。

(四)经济发展为职业教育改善体制

目前,我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实行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经济制度。这就决定了我国的职业教育要打破国家包揽办学的体制,逐步形成以政府办学为主体、社会各界共同参与、公办学校和民办学校共同发展的办学体制。我国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劳动力市场的建立和完善,改变了职业教育原先的运作方式。职业学校招生的指令性计划逐步减少,指导性计划逐步增多,计划外招生的比例也有所增加。毕业生就业几乎已没有指令性计划,由劳动力市场配置,实行双向选择、自主择业、择优录用。招生和毕业生就业制度的这一根本性变革,带动了职业教育的全面改革。同时,财政体制和国民收入分配状况对职业教育的经费来源也有一定的影响。

二、职业教育对经济发展的作用

(一)职业教育是实现劳动力生产和再生产的重要手段

对任何一个国家来说,经济发展需要一支懂生产、能使用现代生产工具、运用先进生产技术的技术人员队伍。若没有这样的队伍,即使有先进的生产设备,先进的生产工艺,也不可能构成现实的生产力,现代化的管理也不可能有效地实施,而要形成这样一支队伍,职业教育是必需的。随着人类社会的进步和社会活动的长期实践,教育对经济发展的作用越来越明显,也越来越被人们所认识。社会生产力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是劳动力,劳动者积极性和创造性越高,劳动的技能和方法越熟练,他创造的财富就可能越多。但劳动者的素质需要通过后天的教育和训练才能形成。随着经济的发展,生产劳动活动日益复杂化、知识化,要求劳动者的综合素质不断提高,这就使得教育特别是职业教育逐渐成为了劳动力生产和再生产的重要手段。

(二)职业教育是提高劳动力配置效益的重要方法

职业教育,尤其是适当的职业指导,能将不同能力倾向、兴趣、爱好的人导向相应的职业岗位,使个性特征与社会需要相结合,充分发挥人的潜能,从而提高劳动力的配置效益,促进经济的发展。由于现代社会的职业结构越来越复杂,劳动力配置的问题也越来越突出。对个体来说,了解职业情况及就业要求,成了一个十分现实的问题。个人在职业方面的兴趣、爱好,以及职业的要求都是发展变化的,如何根据个体在职业方面心理发展的规律,有效地施加影响,合理地将个人导向他们合适的岗位,构成了职业教育的一个重要内容。对用人单位来说,需要各种各样能胜任工作而又与职业的发展相适应的劳动者。如果个人的兴趣与社会的需要不能很好结合,很可能引起个体在工作岗位上不安心工作,降低工作效率,引发劳动力的非必要再次流动、再次培训和职业角色的重新塑造,这样会降低整个社会生产的效率,对经济发展产生不良影响。职业教育可以通过专业结构、层次结构的调整以及在职培训促进劳动力的合理流动。

(三)职业教育是提高劳动生产率的重要措施

职业教育通过培养劳动力的专业素质、发展劳动力的智能、塑造其思想品德、人格,传授生产技术来提高劳动者的劳动生产率,进而促进生产由简单劳动密集型向复杂劳动密集型即技术密集型转变,实现职业教育对经济的促进作用。职业技术教育依据人的身心发展规律,传授系统的技术知识,训练科学的生产技能,循序渐进地开发个体在职业方面的潜力,从而使个体获得职业所需要的知识、技能以及自我学习的能力,促进个体在职业岗位上提高劳动生产率。职业教育与生产的关系紧密,通过提高劳动力的技术水平,发展其智能,使劳动者提高运用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的能力,并能使劳动力有更多的技术革新和生产创新。职业教育通过培养劳动力的安全意识、设备保养和维修能力来减少生产事故,降低生产工具和设备的损坏率。积极进取的劳动态度能提高劳动生产率,通过职业教育塑造劳动者的政治观念、职业道德、专业思想,影响劳动者的劳动态度,从而间接影响劳动生产率。

(四)职业教育是提高经济管理水平的重要因素

在现代化生产和经济条件下,加强经济管理和提高经济管理水平对于社会经济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经济组织既可以通过专业理论学习技能培训等方式加强已有的经济管理者的素质,提高其管理水平,又可以为企业建立一支高素质的管理者队伍提供人员。经济组织中是否能进行现代化的管理,管理的有效程度大小,又都是与劳动力的素质有关的。职业教育通过塑造劳动者的现代人格,实现劳动力的现代化,从而使劳动力能认同组织文化,能与现代管理要求相一致,积极配合管理施行,提高现代管理的效能。经济管理者的来源一是从生产服务第一线的人员中提拔,这是职业教育的主要对象,通过包括高等职业教育在内的学校直接培养。职业教育还可通过对社会政治、文化、职业道德等因素的影响,进而对经济发展产生间接作用。在现代化生产的条件下,只有人的素质全面提高,特别是劳动人员素质的提高,充分调动和发挥他们劳动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才能加速经济的发展。

职业教育要有效地促进经济发展,自身发展必须适度。其规模要与经济发展要求相一致,要与经济发展的承担能力相符合。而要做到这一点,就要求加强职业教育规划与预测工作,提高职业教育决策的科学性。同时,要引入市场调节机制,通过劳动力市场的供求关系来实现对职业教育规模的调节。

三、正确处理职业教育与经济发展的关系

(一)提高认识是正确处理职业教育与经济发展关系的前提

解放思想,从传统教育观念的束缚中解脱出来。政府作为政策、法规和战略的导向者、设计师,应该加强对职业教育重要性的认识,加大对职业教育的投资力度和对社会民众的宣传,加强对职业教育相关法规的立法工作,引导社会和个人转变轻视职业教育的观念。要充分认识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对于促进我国国民经济持续发展的重要性,树立抓职业教育就是抓经济、抓职业教育就是抓现实生产力的理念,真正把职业教育的发展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建立职业教育工作联席会议制度,研究解决职业教育工作中的重大问题,克服那种讲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的倾向,从各个方面给予职业教育应有的关注和高度的重视。职业教育办学机构要端正办学方向,提高职业教育的市场意识。职业教育就是职业第一的教育,如果按照普通教育的理念来发展职业教育,就会扼杀职业教育的生命。职业教育的特色是市场性、多样性、实践性和生产岗位对应性的统一。按照我国职业教育发展目标的要求,我们所期待的职业教育应该是一种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与市场需求和劳动就业紧密结合,为经济结构调整和技术进步服务,为促进就业和再就业服务,并与经济和社会发展相协调的职业教育。为达此目标,学校必须成为市场竞争的主体,强化自己的市场意识。

(二)深化改革是正确处理职业教育与经济发展关系的重点

首先是管理体制和办学体制的改革。要建立并逐步完善在国务院领导下,分级管理、地方为主、政府统筹、社会参与的职业教育管理体制,形成政府主导、依靠企业、充分发挥行业作用、社会力量积极参与的多元办学格局,扩大职业学校办学的自,调动各方面的办学积极性。要强化地方政府对职业教育发展的职责,尤其要强化市级政府对职业教育的统筹管理,加强职业教育在布局结构、专业结构、层次结构与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适应,改革职业院校的学制和办学模式,扩大职业院校的办学自,统筹、协调与支持行业主管部门和行业组织、企业和社会力量办学,形成以地方政府为主、行业、企业和社会力量积极参与的多元办学格局,加强地方职业教育对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持和促进。

同时要深化教育教学的改革。作为学校和其他办学单位要认真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教育创新,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主动适应经济结构调整,技术进步和劳动力市场的变化,及时调整专业设置,更新教学内容,加强实践教学,培养适应经济建设需要的高素质的劳动者。以充分就业为引导,健全职业教育的政策体系。根据产业结构调整和劳动力市场变化,积极发展面向现代工业和新型服务业的专业,拓宽专业服务范围,增强适应性。在师资队伍建设方面,要广泛吸引和鼓励企事业单位工程技术人员、管理人员和有特殊技能人员到职业学校担任专、兼职教师,同时还要重视在职教师的培训与进修,积极开展以骨干教师为重点的全员培训。在教材建设上,要开发和编写反映新知识、新技术、新工艺和新方法、具有职业教育特色的教材。加强实习实验基地建设,改善实践教学的条件。要加强同企业的联合,走校企合作的培养途径,使企业成为学生实习就业场所,学校成为企业职工的培训基地,实行订单培训,互惠互利。

(三)完善体系是正确处理职业教育与经济发展关系的关键

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应该是“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与市场需求和劳动就业紧密结合,结构合理、灵活开放、特色鲜明、自主发展”的职业教育体系。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应该在满足广大群众接受高层次教育的同时,从合理配置整个社会人力资源的角度出发,加强其内部各层级的相互衔接、协调发展,加强其外部与普通教育的双向沟通,使来自不同源流的人们都可以根据自身的需要和能力选择不同层次和形式多样的职业教育培训,实现各类人才培养的高效率和高效益。

高等职业学校要重新定位,转向以招收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为主,并做好与中等职业学校衔接的教学计划和课程内容改革,使高职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同时,适应中等职教重心转移的趋势,有力拉动中等职业教育的发展,进而提高职业教育的整体效益;中等职业教育应紧密结合我国城市化进程中的产业结构的升级和技术结构的改变的需要,进一步调整专业结构、扩大招生范围,城市职业学校也应面向转移农民开展学历教育和职业培训,要在全面提高学生基本职业素质的基础上,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创业能力,为他们适应未来的工作变换和继续升学奠定基础,对于转移农民,还要加强对他们进行思想意识、行为规范教育,促进转移农民顺利完成“市民化”转变。

加快发展民办职业教育,积极鼓励和吸引民营资本设立非营利性的民办职业教育机构,支持开办各类营利性的职业教育培训,充分发挥民办职业教育贴近市场、机制灵活和运行高效的特点,促进职业教育观念、体制和机制的创新,更好地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对职业教育多层次、多样化的需求。

参考文献:

[1]明.二战后日本职业教育与经济发展及其现实意义[J].石油教育,2007,(6)40-42.

[2]刘文君.职业教育与经济发展――日本的经验教训及对我国的启示[J].教育与经济,2007,(2)64-68.

[3]王保军.城市化与职业教育发展研究[J].教育与职业,2006,(18)29-30.

教育机构的劳动合同篇4

培养有文化、有技术、懂管理、会经营的新型农民,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促进农业经济发展。需要培训机制,也更加依赖于培训机制的改革创新。探索农村力转移培训的基本途径,对于实现农村劳动力有效转移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一、当前劳动力培训中存在的问题

1.教育培养目标主体错位

农业教育的对象主要包括农民和农民家庭、农业干部和中央农业服务人员三类。但是,农民是农村发展的主体,因此农业教育的主体应该是农民和农民家庭。国外许多国家,如荷兰、日本就非常注重对农民和农民家庭的教育。然而长期以来,我国农业教育培养的大多是国家农业技术管理干部,他们较多关注的是与政府目标相关的部分,对农村发展的关心程度不高,这与国家农业教育的初衷是背道而驰的。

2.教育内容、方式脱离实际

在教育内容上,农业生产的特点是农户小规模经营,专业化水平较低,兼业现象比较普遍。但是,现许多农业教育单位只顾模仿发达国家设置专业,教育中过分专业化,设计的课程很难适应农户小规模经营的需要,导致农业教育与农村现实需要错位严重。在教学方式上,农业教育的一个重要特点是其与农业实践的紧密结合性。农业教育应该在教授学生农业理论知识的同时,十分强调实践教学。但是多数农业教育机构和教学单位主要以传统课堂灌输的教学方式实施教育,对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调动不够,同时也缺乏实践教育,导致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很差。

3.初等农业教育和农村成人教育薄弱

建国以来,我国始终把为高等教育培养生源作为中小学办学方向,把升学率作为衡量学校和教师教学水平的唯一标准,农村普通教育与城市普通教育实施相同的模式。由于学制和教学大纲限制,我国农村学校进行的农村学生在校期间基本没有学习过农业生产知识和技术。在广西,这一点更加突出,由于各种因素制约,农村学校的升学率非常低,绝大多数的高中毕业生只能回乡务农。因此,农村中就出现大量“科盲”。同时,农村成人教育非常薄弱,大部分县份的农民终身没有接受过职业训练,也没有参加过任何培训活动。而且还存在培训面太窄、内容陈旧、培训方式落后等问题。薄弱的初等农业教育和农村成人教育是导致广西农村人力资源科技素质低的重要原因。

4.农业职业技能鉴定还不能完全适应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需要

一是技能?b定总量相对较少。随着农业和农村经济迅速发展,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步伐加快,大量农村劳动力急需向农村二三产业转移就业,向比较效益高的农业各产业领域深度转移。但是,农业职业技能鉴定总量较少,远不能满足农民对农业职业技能培训和鉴定的需求。二是技能鉴定发展不平衡。从农业不同行业看,种植业、畜牧兽医、农机、饲料、渔业、农垦、农村能源、农广校、乡镇企业等9个行业(系统),由于开展工作时间先后不一和各行业实际情况各不相同,技能鉴定工作发展存在较大差异。三是技能鉴定机构布局不合理。从农业职业技能鉴定站的分布来看,不仅数量少,覆盖面窄,而且相对封闭,尚未形成针对农民的服务网络。

此外,在农业教育发展过程中还存在着各种障碍性因素,如社会对农业教育的重视程度不够、农业教育管理体制僵化、农业教育现代化投入不足、社会对农业教育缺乏规范的法制化调节等。这些问题的存在,阻碍了农业教育的进一步发展。在农业教育后续发展过程中,可以这些因素为突破口,寻求加快农业教育发展的可行之道。以充分发挥农业教育对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推动作用。

二、创新农村劳动力培训机制的策略

1.农村劳动力培训投入机制的创新。众所周知,因为农村劳动力培训具备公共产品属性的特点,因此其主要出资方为政府。但是人们也应该认识到,农村劳动力素质提高,将有助于整个社会的发展。因此从培训的投入方面来说,应形成以政府为主,社会各界力量投资的机制。在这种机制下,政府需要承担培训经费的投入,并通过各种方式组建农村劳动力培训的专项基金。而社会各界的力量,则按照谁投资谁受益的原则进行培训投入参与。

2.农村劳动力培训运行机制的创新。首先,在运营机制方面,要遵照市场经济的原则,将市场竞争机制引入其中,增强其生命力与竞争力。所以劳动机构在劳动保障部门的允许下,可以通过各种正当方式进行学员招收。只有在多家劳动机构并存的环境下,培训机构才会具备竞争、危机意识。此外,培训机构也需要充分解读市场动向,制定出符合市场发展前景的培训内容和专业以吸引学员。其次,在管理机制方面,应该形成从省到乡镇各级的管理机制,从而实现横向与纵向的全方位的培训管理。随着计算机与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对于农村劳动力培训的运行管理也可以提供各种便利。因此,借助计算机技术,可以构建出适应农村劳动力培训与管理的信息管理平台。同样借助互联网技术,还可以通过远程教育等先进理念和方式实现网络教学。

3.创新立足实践,实施就地转移的教育培训

开展多种形式的劳动力就地转移教育培训,使其适应劳动密集型农产品生产、农业产业化经营和开发性农业的发展,提高集约化水平、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和待开发的农业资源利用和改造水平,可以解决一大批农村劳动力的就业问题,实现农村内部就业。针对农村小城镇的功能定位(如商贸镇、工业镇等),开展农村小城镇建设所需要的教育培训,在农村金融业、商贸业、饮食服务业等农村生产服务和农民生活服务的行业,建立健全农业社会化教育培训体系,全方位为农业提供各种技术培训与服务,能够促进农村劳动力的就地转移。

4.对外输出,实施跨国转移的教育培训

开拓国际市场,加强对外劳务输出人员的培训,提高国际劳务市场的竞争力,是促进农村劳动力跨国转移的一个重要途径。这种培训模式打开了向境外输送劳动力的渠道。要保障培训质量和效率,首先,政府要自觉担负起职责,指导与规范现行体制下的培训机构,以便为创新农村劳动力培训模式做好准备;其次,规范中介组织,净化农村劳动力流通渠道的环境。一般来说,中介是政府职能的进一步细化,可以弥补政府职能的缺陷。借助中介组织与机构,可以一定程度地改善农民工的弱势群体地位,也可以减少用工单位的管理成本。

5.创新政策制度法规,为农村劳动力培训机制的创新提供基础。首先,法律法规是对创新农村劳动力培训机制的最好保障。所以,农村劳动力培训必须从立法的角度加以保障。其次,人力资源市场的作用不言而喻,在创新培训机制时,仍需要保障人力资源市场的健康稳定。

教育机构的劳动合同篇5

近年来对于教育管理的研究很多,专家们大多从教育机构的角度出发谈教育和培训管理,或是从宏观的角度谈国家和社会的教育和培训管理。笔者根据多年从事教育管理的研究和培训管理的实践经验,针对作为受训者的企业和事业单位在实施培训过程中的管理进行一些探讨,以期抛砖引玉。

现代企业培训的社会化趋势

根据教育和培训的具体目标和功能性质,现代教育可以划分为基础教育、学历教育、职业教育和休闲教育四大类型。有的学者把继续教育看成是教育的一大类别,以区别于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实际上继续教育是一个相对的概念,他既可以是学历教育的继续,包括中等教育和高等教育,又可以是非学历教育的继续,包括职业教育和休闲教育等。学历教育主要是指完成基础教育以后符合各类社会就业机会要求的各类不同层次的学历教育,包括中专、大专、本科和研究生阶段的教育等。职业教育指直接为现代经济建设各个职业岗位服务的非学历教育和培训,是正在蓬勃发展的重要教育领域。而休闲教育则没有任何间接的或直接的职业发展目的,只是为了消磨时光和提高生活品质,是发展潜力最大的未来教育领域。终身教育理论的提出,主要意义在于不断的开展职业教育和休闲教育。普及基础教育,发展学历教育,加强职业教育,开发休闲教育,四类教育并存,构成了我国现代教育的基本格局。

在原始社会时期,教育本来就是一种纯粹的社会智能,没有人专门从事教育工作,教育任务都是在人们生活、工作和斗争的过程中完成。教育从社会生产活动中分离出来是从人类的第一次社会分工开始的。在人类历史发展的长河中,教育不断的发展,逐渐成为专门的独立的职业,并且与生产劳动的距离越来越远。社会分工使教育与劳动分离,又促使教育与劳动的结合。当社会分工达到一定程度的时候,由于专业化程度越来越高,与劳动分离的教育已经不能满足生产和社会发展的需要,这就从客观上要求教育回归生产,与生产劳动重新结合。教育与生产相结合有三个不同的途径:一是教育者和受教育者投身到生产劳动当中去,使教育的内容与生产劳动的需要相一致;二是劳动者接受再教育,及时学习和掌握新的知识和技能,以满足生产劳动的需要;三是生产和教育融为一体,建立学习型企业,使教育和培训工作成为企业日常工作的一部分。

生产和教育相融合正在成为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主要途径,不仅代表着教育发展的基本方向,而且成为公认的现代经济发展的加速器。建立学习型组织,建立学习型企业,甚至建立学习型社会,已经成为各界各级组织的共同呼声,也得到各界领导者的大力倡导。建立学习型组织不仅解决了教育和生产劳动相分离的矛盾,而且使教育主体的角色发生了根本的转换。在其他形式的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过程中,教育和培训的主体仍然是专门的教育培训机构,而学习型组织的教育主体却是由从事其他的生产经营工作的机构担任。生产经营机构不再只是被动的受教育的机构,而成为教育的组织者、实施者和管理者。与此同时,专业教育培训机构的职能角色也发生了重要变化,它既是教育培训工作的主体,是专业教育活动的组织者和实施者,也是生产和经营活动的学习者和研究机构,它随时关注生产经营领域的新技术、新变化,研究其发展的动向,以便把握教育培训的发展机会,更好地服务生产建设。

不断升级的技术革命和知识更新使市场竞争愈加剧烈,企业的生存环境更加复杂,这就大大加剧了各类劳动岗位的生存压力。为应对因来自于知识更新和技术变革而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提高员工的应变能力和创新能力,企业界积极组织员工或员工自发参加与各自职业岗位相关的职业培训,专业机构积极研发职业课程,逐渐形成系统的各级各类职业规范课程。在各级各类培训机构的大力推广下,职业教育成为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并在经济建设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职业教育迅速发展,企业和个人踊跃参与和投资于职业培训,是现代教育的一大特色。职业教育是把教育与生产劳动结合得最紧密的领域,也是学习型组织建设的主要内容。我们以企业为单位把围绕着职业教育开展的培训工作称之为企业培训。

随着教育培训工作在生产建设机构的广泛推进,生产建设领域中的最新技术在教育培训中应用的速度也大大加快。专业的教育机构更多地从事教育技术的研究和教育新产品的开发,并提供专业化教育服务。高科技企业也看好高新技术在企业中应用的发展前景,越来越多的企业投入到教育新技术的开发和推广中,使教育手段不断得到改进,教育渠道也不断增加。如10多年前广播电视教学在我国的广泛应用,近年来计算机网络和多媒体课件在教学中的应用,特别是目前正在蓬勃发展的互联网远程教育和正在升起并被许多教育机构看好的卫星远程教育等,这些新型的教育手段和渠道,使得教育教学活动不断跨越了教室的界限,学校成了没有围墙的校园。新型的教育渠道的出现对于扩大我国受教育的群体,保证教学质量,提高教育的效率等方面发挥了前所未有的作用。同时,有效的教育手段的选择和新教育渠道的开辟成了教育培训中必不可少的重要工作。

教育主体变化和教育主体角色功能的多样性,教育手段和渠道多元性,学习型组织的建立等,使得企业培训不再是一种普通意义上的教育,不仅贯穿企业的经营活动全过程,而且呈现出明显的社会化趋势。

企业培训的业务模式

企业培训一方面使受训单位员工获得新的知识,提高工作技能,并得到较高的经济回报,另一方面,企业培训也为培训机构提供了业务发展的机会。培训市场需求的扩大刺激了教育和培训的产业化,促使教育和培训的商业化进程,特别是企业培训。在从事企业培训的服务实践过程中,优秀的培训行业通过总结,逐渐形成了不同的业务流程和业务模式。不同模式的企业培训流程是根据受训企业内部的实际情况,包括条件、目标和需求,所采用的不同的业务模式。业务模式的优劣依赖于培训机构的经验和资源等,所以,业务模式的不同设置在一定程度上也体现了培训机构的专业水平、对培训市场需求的把握以及培训者的意志导向。

以受训者为中心,从受训单位的角度出发,企业培训大致可分为如下四种业务模式:1、自选式企业员工培训,2、派出式企业委托培训,3、引进式企业委托培训,4、导入式企业内部培训。企事业单位可以根据本单位的实际情况,如业务需求、受训者具体条件和岗位特征等,选择恰当的培训模式。

自选式企业员工培训是在企业单位的组织或支持下,员工根据自身的志愿和工作岗位的要求,对门类众多的职业培训课程进行自由挑选,学制和开课日期都由自己选定。自选式企业员工培训大部分由企业员工自己支付学费,利用业余时间参加专业培训。单位对员工参加与职业岗位工作有关的培训予以支持,并在必要时给予时间上的方便。有的单位也采取具体的措施对优秀的学员进行鼓励,如学成后报销一定数额的学费,根据培训后的知识结构给学员及时调整工作岗位和职务等。将参加自选式培训的员工与参加其他集体组织培训员工一视同仁,是人力资本管理的明智之举,也是知识资本运营的高超手段。

派出式企业委托培训是受训单位将自己的员工组织起来,派出去,委托专业的培训机构根据特定的要求进行培训。受训单位往往根据单位的实际需求和受训员工的客观情况,参照培训机构现有的教学体系和学制安排,与培训机构商定具体的委托培训事宜。委托培训常常是在特定的项目运作、特别的专业技术或跨文化交流时产生需求。这种模式一般利用业余或工作时间采用公费培训,有的单位可能采取半工半读,公费和自费相结合的培训形式,但单位会要求对培训有必要的成绩考评和效果评估。

引进式企业委托培训是受训单位将培训机构的培训体系和学制安排直接引进来,把老师也请进来,在企业内部设立培训场所,对相应的企业员工进行相应课程的培训。引进式企业委托培训与派出式企业委托培训,除培训场所不同外,委托单位对培训管理驾驭得更多,参与了对教学过程的直接控制,从而介入了培训效果的考评以及对培训效益的评估。另外,引进式培训模式虽然可能会增加一些培训支出,但却可以为员工节省大量的花在路上的时间和费用。

导入式企业内部培训是企业单位根据其整体发展战略,在企业内部实施从上而下的系统培训战略。培训前往往要邀请专业培训策划机构或专家参与培训战略的策划,按着企业整体战略的要求与管理者共同设计出具体的培训方案。在单位管理者的参与和组织下,邀请机构或其他专业人士与单位主要领导人联袂授课和训练,组织单位对教学过程和效果进行了严格的控制,层层把关。导入式企业培训的特点在于利用专业机构的经验、资源和师资全面推行企业自己的理念,并实施关键技术和知识的普及。

企业培训的渠道

任何形式的教育和培训都是通过一定的载体和媒介传播知识和信息,采用一定的手段组织教学活动。我们把教育的载体、媒介和手段等综合起来称之为教育渠道。不同的教育阶段或教育内容往往会采用不同的教育渠道。由于教育主体的复杂性,受训者客观条件的不平衡性以及培训效益的直接性,企业培训的教育渠道就显得更加多样化。根据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在培训过程中的距离和地位等关系的不同来划分,可以将企业培训的渠道划分为面授、远程教育和复合式培训等三大类。

面授是沿用传统教育渠道,教师和学员进行现场教学,面对面地进行交流。面授也分为课堂教育和实地培训。课堂教育又分为大班授课和小班授课。面授是大家都熟悉的常规培训渠道,在此就不多介绍。

远程教育是一种新型的教育渠道,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员不一定要同一场所,甚至不一定在同一时间同步进行。从技术手段和媒体的角度来看,远程教育可分为函授和刊授、声像载体的教学、广播和电视教学、互联网在线教学以及卫星教学。从时间上同步与否的角度上看,远程教育又分实时教学和非实时教学。

教育机构的劳动合同篇6

论我国的劳动教养制度

摘要:劳动教养制度实施了50多年,各种运作弊端的产生在所难免,然而实践证明,劳动教养制度在预防和减少犯罪,挽救违法和轻微犯罪人员,维护社会治安和社会稳定,保障社会和谐中发挥了重要作用。面对质疑和批评,如何改革劳动教养制度已经成为众人关注的焦点。立法的完善,司法的保障,执法的科学、规范化是我国劳动教养制度改革的出路。

关键词:劳动教养;问题;现实意义;出路

一、劳动教养的涵义

国内许多专家学者从不同的角度对劳动教养的涵义做了归纳,如“劳动教养是对有违法犯罪行为但不够刑事处分的人,依法实施制裁并体现劳动教育改造的措施”;“劳动教养是根据全国人大常委会批准、国务院公布的《关于劳动教养问题的决定》和《关于劳动教养的补充规定》,对有违法和轻微犯罪行为,但不够或不需要刑事处罚的人实行强制性教育矫治的一种行政措施”;《国务院关于劳动教养问题的决定》中规定:“劳动教养,是对于被劳动教养的人实行强制性教育改造的一种措施,也是对他们安置就业的一种办法”;《劳动教养试行办法》中规定:“劳动教养,是对被劳动教养的人实行强制性教育改造的行政措施,是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一种方法”,等等。

不管从什么角度释义,“教养”一词都表明了劳动教养制度的目的:“即对教养对象进行法律道德教育、文化教育和职业技术教育,培养其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掌握谋生的技能,养成良好的行为方式,使其成为遵纪守法、自食其力的社会成员。”这一目的为改革者所倡导,并被奉为“劳动教养的特色”将在新制度中予以保留且发扬光大。然而“劳动”一词则被指摘:“政治意蕴和强制特征过于突出,而且,劳动’是教养的手段之一而并非目的。因此,为了体现这项措施维护社会治安的职能,逐渐淡化在过去的社会背景下形成的意识形态色彩,并且与国际社会接轨,‘劳动’一词不宜在新制度中沿用。”

二、我国劳动教养制度存在的问题

立法工作停滞不前,劳动教养缺乏充分的适应时展变化的法律依据

从1957年到现在,五十年的时间里,经济、政治、法制形势发生了重大改变,劳教制度本身的很多内容也在不断变化,立法工作却始终未有太大的进展,至今仍未形成一部由国家最高立法机关制定的集程序、实体内容于一体的系统、全面的法律,1982年颁布的《劳动教养试行办法》依旧是劳动教养制度运行的主要法律依据。法的强大的生命力在于:能够根据实践发展的需要适时修订其内容。如果做不到这一点,法不但不会发挥它固有的“指引、预测、评价、教育、强制”的作用,反而会因僵化而形成桎梏,束缚人们的行为、社会生活和社会关系,从而引起人们的反感、批评、质疑。美国著名法学家博登海默在谈到一项法律时说到:“一个理想的法律制度可能是这样一种制度,其间,必要的法律修正都是在恰当的时候按照有序的程序进行的,而且这类修正只会给那些有可能成为法律变革的无辜牺牲者带去最低限度的损害。”正因为缺乏一部适应时展变化的为各地公、检、法、司部门统一遵守的高层次的法律,“各地标准不一,各部门各自为政”的局面随之形成,给劳动教养审批、执行工作带来很多困难,增加了执法成本;人民群众对审批工作不信任,易产生不满情绪;相关法律权威性不高、相互矛盾的状况也会影响劳教人员认错伏法的效果。

劳教管理监督体制设计不合理

在管理体制的设计上,1979年《国务院关于劳动教养问题的补充决定》第一次将劳动教养的管理和审批机构确定为“劳动教养管理委员会”,该委员会设置在省、自治区和直辖市以及大中城市的人民政府之下,并由民政、公安和劳动部门的负责人组成。1982年的《劳动教养试行办法》重申了前述规定。然而,所谓的“劳动教养管理委员会”似乎从一开始就只是个虚设的机构,因为它一无健全的组织机构,二无有效的办事机构,三无统一的领导机构,四无业务经费。1984年公安部、司法部在《关于劳动教养和注销劳动教养人员城市户口问题的通知》中,对收容劳动教养具体审批工作做了补充规定:“劳动教养的审批机关设在公安机关,受劳动教养管理委员会的委托,审查批准需要劳动教养的人。”但在实际劳动教养审批过程中,劳动教养审批权由公安机关独揽的情况逐渐形成,参与该委员会的民政、劳动和司法行政机构最终完全丧失了对劳动教养审批活动的参与权,致使在审批工作中出现“审批随意性大、程序违法严重、先行劳教”等等严重问题。20世纪80年代初,公安部正式成立劳动教养工作管理局,各省、市、自治区和大中城市公安机关相应设立劳动教养工作机构,具体管理这项工作。1983年,劳动教养机关的隶属发生重大变化,劳教管理机构转归司法行政部门领导,对劳教人员的管理、教育和改造工作,也随之改由司法行政部门的劳教机关负责。此后,司法行政部门既管劳改又管劳教,对劳教场所的管理体制、管理制度、管理方法简单地沿袭狱政的管理模式,致使劳动教养的改革总是跟在劳动改造改革的后面走,其发展始终走不出“二劳改”的模式。在监督方面,检察机关对劳动教养的提请呈报、劳动教养的审查批准、劳动教养的复议以及劳动教养的执行这四个环节都应当实行法律监督。《劳动教养试行办法》第6条规定:“劳动教养机关的活动,接受人民检察院的监督”,人民检察院也于1987年颁布了《人民检察院劳动教养检察工作办法》,这两个法律性文件为劳动教养法律监督制度的建立提供了法律依据,但是,从劳动教养实践来看,由于法律规定的劳动教养的监督范围不明确以及检察机关缺少具体的监督程序,并且对劳动教养审批程序等环节的监督权,不明确该由哪级检察机关行使,再加上检察机关的检察建议权、检察纠正权没有明确的对相对人的检察处分权作为保障,致使有关规定往往流于形式,劳动教养的各个环节都缺乏有效的监督和制约。

三、我国劳动教养制度存在的现实意义及改革的出路

我国劳动教养制度存在的现实意义

劳动教养是社会的“减震器”,它对于维护社会秩序、预防和打击犯罪、教育挽救违法人员功不可没。迄今,劳动教养机构共收容教养了400多万名严重违法和轻微犯罪人员,他们经过教育矫治后绝大部分成为遵纪守法的普通公民。实践证明,劳动教养制度在预防和减少犯罪,挽救违法和轻微犯罪人员,维护社会治安和社会稳定,保障社会和谐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著名刑法学家储槐植先生认为劳动教养制度符合最大多数人的最大利益,经过必要的改革和完善完全具有存在的合理性和运作的合理性。西南政法大学的王利荣教授在其《制度性教养的走向与立法选择——兼论以刑事法视角构架保安处分的可行性》一文中对劳动教养制度有这样的评价:“我们在批评劳教诸多弊端之时,轻言废弃劳教,也会导致立法前景不够明朗。”“从我国法制建设的整体需要考虑,借用现有劳教机制和做法,系统解决我国治安中的特殊问题,兴许是一种成本更节省的制度选择。”

改革的出路

既然劳动教养制度符合最大多数人的最大利益,经过必要的改革和完善完全具有存在的合理性和运作的合理性,那么如何改革呢?笔者认为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立法的完善。“有法可依”是法治的源泉和基础。为了消除现行有关劳动教养制度的决定、办法与我国法律、国际条约的冲突,让劳动教养制度有法可依,当务之急是完善立法。立法应遵循《宪法》、《行政处罚法》、《立法法》的相关规定,并与国际人权公约的要求相适应。立法的重点应放在受到强烈质疑、批评的内容上,如:劳动教养的对象范围、审批程序、期限和管理方式、监督制约机制,等等。《违法行为教育矫治法》列入全国人大常委会当年的立法计划,同年4月全国人大法工委首次将《违法行为教育矫治法》草案提请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这是最高立法机关顺应民意和司法规律作出的科学的立法决策。这意味着:违法行为教育矫治将在遵循法治原则的前提下继承、改革、发展劳动教养制度,从而使职能部门依法高效地处理社会治安问题,更好地保障教育矫治对象的合法权益,体现司法公正。

2、司法的完善。以程序正义保障实体正义,符合文明社会的法治精神,有利于我国政治文明的建设。未来劳动教养的程序设置将走向司法化,理由如下:与《宪法》和《公民权利与政治权利国际公约》有关保护公民人身自由不受侵犯的立法精神保持一致。《宪法》第37条规定,“公民的人身自由不受非法侵犯,任何公民未经人民检察院批准或者决定或由人民法院决定,不受逮捕”;《公民权利与政治权利国际公约》第9条第一款规定,“除非依照法律所规定的根据和程序,任何人不得被剥夺自由”。“任何因逮捕或拘禁被剥夺自由的人,有资格向法庭提起诉讼,以便法庭能不拖延地决定拘禁他是否合法以及如果拘禁不合法时命令予以纠正”。劳动教养是一种涉及公民人身自由权的法律行为,应当设定较为严密的法律程序,从而有效地避免劳动教养作为一种制度对公民权利的普遍侵害。在制度设计时规定有关违法行为由审判机关认定,确保违法事实和证据经过公开质证,有关当事人可以获得机会聘请律师辩护,司法程序上的许多重要制度和措施,如回避制度、备案制度、办案责任制、错案责任追究制以及先行羁押措施等也都可以适用于劳教实践。由此,劳教案件的办理程序做到了有法可依,公开、公平、公正,劳动教养制度的法制形象得以重塑。因此,劳动教养的程序设置走向司法化是必然的发展趋势。

3、执法的完善。与《违法行为教育矫治法》的立法工作几乎同步进行的是劳教管理机构、劳教场所推行的以“劳教办特色”为宗旨的劳教改革。这里的“特色”是指“管理方式多样化、教育矫治科学化、劳动安排功能化、执法活动规范化、队伍建设专业化、所区环境校园化”,下面笔者仅就“教育矫治科学化”和“管理方式多样化”详述之。

首先,教育矫治科学化。“教育”是培养人、造就人的一种活动。对劳动教养人员的教育,是一种特殊形式的教育,因为他们是实施了刑法边缘行为的刑法边缘族,必须通过教育达到使劳动教养人员转变思想,矫正恶习,培养品德,学习技能,成为遵纪守法、自食其力的正常公民。教育是劳动教养工作的根本任务和基本手段,应当把它摆在首要的地位,让它发挥主导作用。为了充分贯彻落实“教育”的方针,体现劳教的特色,司法部于提出了“以课堂化教育为主导,提升教育工作整体水平”的意见,在此意见的指导下,各劳教机关纷纷在传统的思想政治、职业技能、文化知识、形势政策、习艺劳动等专题教育的基础上推出了教育矫治的新招。

其次,管理方式多样化。劳动教养人员管理是我国劳动教养执行机关在预防和减少犯罪,维护社会治安秩序,依法对被劳动教养人员执行劳动教养过程中,直接实施的教育挽救活动及日常生活事务管理的一项行政执法活动。它是维护劳动教养管理所安全稳定以及促进劳教人员思想转化和恶习矫正的重要保障。当前,管理方式的改革创新主要体现在三种管理模式的推行当中。封闭式、半开放式、开放式管理是对劳教人员实施执法管理的三种基本模式:封闭式管理是基础,半开放式管理是主要模式,开放式管理应当严格控制。劳教所根据劳教人员罪错性质、主观恶习程度、表观情况、执行期限和社会帮教条件,分别采用封闭式、半开放式、开放式三种模式,实行分阶段动态管理。劳教机关按照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制定科学合理的三种管理模式升降级的考核标准、考核方法和考核程序。三种管理模式的推行效果不错,不同级别劳教人员享受不同的处遇,极大地激发了教养生产改造的积极性,让他们看到了希望并且对自己充满信心,形成了“你追我赶”的良好改造局面。

参考文献:

1、邢捷.《公安机关办理劳动教养案件规定》理解与适用m.中国方正出版社,.

2、姜金方.劳动教养制度的法制历程及现实问题j.中外法学,(6).

3、郭建安,郑霞泽,苏利等.关于改革与完善我国劳动教养制度的立法构想j.劳动教养立法研究,(4).

教育机构的劳动合同篇7

【关键词】广西现代职业教育发展战略思考

【中图分类号】G【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4)08B-0008-03

加快提升广西劳动者基本素质是人才强桂的核心问题之一。当下,广西亟须立足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换代对高素质人力资源的巨大需求,统筹协调教育调整结构,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不断提高职业教育吸引力,从而更好地助力广西区域经济发展。

一、广西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内在动因

现代职业教育是实现劳动者基本素质提高、加快人力资本积累最有效最快捷的途径。作为直接与经济社会发展紧密联系的教育类型,现代职业教育决定着人才强桂战略、技能强区战略、人人成才梦等宏观战略的有效实现,在广西经济社会发展中承担着构建人力资源金字塔的塔基功能。

(一)实现人才强桂战略的需要。实现人才强桂战略既要有一大批承担科技创新的拔尖创新人才,又要有数以亿计的工作在生产一线的能工巧匠型劳动者。先进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过程中,离不开产业一线劳动者的实践和操作,如果没有熟练且富有效率的技能型劳动者,那么再先进的生产力也只会停留在理论层面或是执行效果大打折扣。在经济全球化和产业结构不断升级换代的背景下,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越来越取决于劳动者基本素质的提高。现代职业教育是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的中坚力量,是广西经济社会建设主力军的重要来源,其培养出的学生具备的技术技能水平和综合职业素养直接关系着人才强桂战略实现。因此,全面提高劳动者基本素质和操作技能至关重要,广西现代职业教育应更加注重全方位提升劳动者素质,努力造就知识型、技能型、实践型劳动者队伍,为先进生产力向现实转变的最后环节提供可靠的人力资源保障。

(二)实现技能强区战略的需要。技能强区战略是以合理的人力资源结构支撑广西区域经济产业发展的现实需要。走特色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道路以及实现技能强区梦,离不开高技能人才的支撑,但我国的高技能人才匮乏的现象尤为突出。高技能人才的有效供给不足成为制约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短板,制约着先进的科研成果和科学技术向直接生产力的高效转化,影响着企业的产品质量、服务质量以及核心竞争力的提高。因此,要从根本上解决高技能人才严重短缺的现状,就必须将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上升到技能强区的战略高度来认识,科学构建广西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扩大职业教育规模,提高职业教育质量,从而为实现技能强区战略夯实基础。

(三)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需要。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是关系广西发展全局的战略抉择,加快发展广西现代职业教育以提升劳动者基本素质是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迫切需要。经济发展方式的升级换代取决于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驱动等要素的有效组合。其中,劳动者基本素质是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关键环节之一,因为拔尖创新人才推动着产业结构升级,而产业结构升级又需要更多的高素质劳动力与之匹配。无论是科技进步或是先进的管理理念与方法都需要劳动者的执行、操作与实践。面对国际金融危机带来的出口市场萎缩,广西产业发展模式亟须摒弃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低效益的粗放式发展之路,加快经济发展方式向科技含量高、资源消耗低、加快转型升级、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内涵式可持续发展之路转变。因此,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以提升劳动者技能水平,既是支撑产业发展、推动经济发展更多依靠劳动者素质的题中之义,也是提高劳动生产率、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核心要素。

二、广西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战略机遇

经济全球化与国际金融危机持续发酵并存,对人才强桂战略实施来说,既是机遇又是挑战,抓住机遇、迎接挑战的有效手段之一即是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全面提升广西劳动者基本素质。

(一)金融危机诱导产业结构升级换代,为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提供了契机。人力资本的累积是经济得以持续增长的决定性因素和产业发展的真正源泉。美国政府将金融危机引致的国际经济秩序调整期视为超越的机遇,认识到唯有通过科技创新以改变资源配置、调整行业结构、转换发展动力、释放产业成长潜能等方式才能重构其竞争优势,用科技创新不断增强本国竞争力以拉大与竞争对手的差距。

对于经济社会发展总体并不占优势的广西来说,区域产业结构存在着总体层次较低、资源型和劳动密集型产业比重过大、高新技术和高附加值产业不多等结构性问题,经济社会发展也面临着环境承载力示警与市场萎缩的双重压力。国际金融危机形成的倒逼机制为破解当前制约实体经济发展的瓶颈以加快产业结构升级提供了契机,抓住赶超世界发达国家契机的出路在于深化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而推进我国以及广西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最根本的是要靠科技的力量,最关键的是要大幅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最重要的是培育具有竞争优势的主导产业,以上环节既取决于拔尖创新人才的顶层设计与开发,又离不开产业工人实践层面的执行与操作。因此,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是从基础层面提升广西科技创新转化能力最具潜力的投资选择。

面对后金融危机时期国际经济格局调整的战略机遇期,提升现代职业教育的战略地位、全面提升劳动者基本素质日益紧迫。如果说物质资本的落后可以在短时间内得以追赶,那么人力资本的落后所导致的被动局面则难以在短期根本扭转。审时度势,广西应站在实现人才强桂的战略高度,抓住危机后呈现的发展良机,实施现代职业教育强区战略,着力提升劳动者基本素质,充分发挥广大产业一线劳动者承转先进科技生产力的关键环节优势。

(二)劳动力供求失衡,为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传递了市场需求信号。随着广西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换代,行业企业对劳动者的基本素质要求不断提高,对技术劳动力尤其是高技能劳动力需求大幅度增加,而劳动力市场中高技能劳动者的供给能力有限,造成了劳动力供求结构性矛盾明显的失衡状态和技术岗位的“用工荒”进一步凸显。究其原因,在于我国根深蒂固的传统观念,多数人青睐于接受普通高校精英教育,对职业教育认识不到位,通常将接受职业教育作为备选方案之一,导致职业教育规模、质量与产业升级换代对劳动力素质提升的要求不相适应。另外,职业教育受制于经费、资源、师资、政策及社会环境等因素,自身发展存在着一定的困难,也限制着高素质劳动力的供给。

当前,劳动力供求失衡为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传递了市场需求。有效解决用工荒与高素质劳动者供给不足的结构性矛盾以实现劳动力供求基本平衡,亟须调整教育结构,理顺教育体制,实施高等教育体制和职业教育体制的“双轨制”,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把职业教育纳入广西经济社会发展和产业发展规划,使职业教育规模、专业设置与广西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相适应,从而大幅提升应用型高素质劳动者的供给,提升新增就业人员的职业技能水平、职业素养及就业竞争能力,促进在岗从业劳动者知识更新速度和新技术运用熟练程度。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是推进广西劳动力市场供求平衡的必然选择。

(三)人人共享人生出彩梦,为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创造了时代背景。强调:“生活在我们伟大祖国和伟大时代的中国人民,共同享有人生出彩的机会,共同享有梦想成真的机会,共同享有同祖国和时代一起成长与进步的机会。”中国梦既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之梦,又是人人共享人生出彩梦。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不断提升劳动者的技能水平和就业能力,是为数以亿计的劳动者个人圆梦提供受教育机会与平台的根本途径。

职业教育在为个人圆梦方面具有比较优势。首先,职业教育的学费远低于普通高校学费,从经济层面降低了接受职业教育的门槛,对广西广大农村家庭的孩子或是城市困难家庭学生而言具有较强的吸引力。其次,职业学校毕业生的就业率在一定程度上高于普通高校,从出现的高校毕业生重新接受职业技术教育以增强自身就业竞争力的现象来看,职业教育对增强个人把握有效就业机会方面具有一定的优势。最后,职业教育投资收益率较高。高技能人才个人收入与普通高校毕业生的收入差距缩小,甚至出现高技能人才收入高于一般大学毕业生的现象,对于引导大众选择职业教育来实现人生梦想具有较强的现实推动作用。因此,只有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为广西人民提供层次多样的受教育机会,提高劳动者就业创业能力,才能更好地为每个人实现“成才梦”提供平台、创造条件。

三、广西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战略举措

面对国际金融危机的机遇与挑战,以及区域跨越式发展对高素质人力资源的需求,广西必须采取相应的举措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

(一)强化政府职能,继续加大职业教育投入。一是调整教育财政投入的内部分配机制,进一步向中高等职业教育倾斜。广西各级政府应建立以财政投入为主的经费稳定增长机制,将经费投入政策落到实处。二是从税收优惠政策等层面予以适当鼓励与扶持以充分调动市场力量参与举办职业教育的积极性,通过公办和民办职业教育共同发展以为专业技术人才培养提供便利的渠道。三是继续采取资助学生和减免学费的办法,鼓励初中毕业生接受中等职业教育,对选择特殊或紧缺专业的中职和高职学生给予更加优惠的资助政策。例如,德国政府对工作条件较艰苦的建筑专业“双元制”学员给予高于一般专业的津贴,增强对特殊行业职业教育的吸引力,起到了实际的促进作用。四是进一步健全职业教育免费资助政策的监督机制,确保农村学生及城市困难学生能够获得相应的资助以顺利完成学业,进而顺利开启个人的圆梦征程。

(二)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推进中高职有效衔接。《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提出形成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不仅是职业教育可持续发展的根本保障,也是正确调整拔尖创新人才与广大高素质劳动者人力资源结构的必要途径。我国职业教育经过不断调整与发展,初步形成了包括初等职业教育、中等职业教育、高等职业教育和职业培训为主体的职业教育体系。构建广西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一是推进中高职专业、课程和教学内容的衔接,为志向于成为高技能专门人才的学生提供上升进修的通道。二是推进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的衔接,为职业教育毕业生或普通教育毕业生提供相互交叉学习的渠道,以有利于复合型高技能人才培养。三是推进学历教育与职业资格证书的衔接。建立和完善职业资格证书制度,推动各类职业教育机构开展职业资格证书教育,推进学历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双证融通”,从而切实从制度环境上规范和引导职业教育科学发展。四是推进普通职业教育与职业技能培训的衔接。职业教育不仅为适龄青年提供入学机会,还应关注到事关民生的大量弱势群体的再就业培训,比如农民工、失业人员的技术技能培训,通过相关职业技能培训增强其就业能力和创业能力。

(三)加强“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提高现代职业教育质量。“双师型”师资严重匮乏,成为制约现代职业教育质量的瓶颈。职业院校“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需要注意以下方面:一是引进认同学校办学理念并乐于教书育人的业界人才,为传道授业的业界精英提供发展平台。由于制度及机制等障碍的存在,现实中行业企业的高技能型人才投身职业教育的渠道不畅,职业院校应通过创新教学形式和学校管理制度,为职业院校吸引行业高技能人才从教创造条件。二是对引进的业界人才进行培养培训,通过“传、帮、带”等形式加强职业学校“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形成“老、中、青”相结合的师资梯队,不断补充和优化学校“双师型”师资队伍。三是完善符合职业教育教学基本规律的教师资格标准和专业技术职称评聘办法,在职称评定、职业发展、福利待遇等方面给予政策支持从而使其具有归属感和成就感。

(四)密切联系行业产业,提升与市场需求的契合度。职业教育的本质是培养应用型人才,立足于社会需求是其根本的价值导向。由此,与行业企业密切联系以提升职教办学与社会需求的契合度,是现代职业教育健康发展的生命线。职业教育的特质要求职教办学要在专业设置、课程设计及招生规模等方面紧贴市场需求,建立职业教育与产业体系建设同步协调制度和对接机制,通过校企合作、在岗培养、订单培养以及实习实训等人才培养模式,与行业企业建立密切的联系以提升供需契合度,进而以与产业无缝对接的模式培养高素质劳动者以不断满足市场需求。广西职业院校应认识到产学协同的重要性和紧迫性,积极为高素质劳动力培养提供真实的企业环境,有效地促进高素质劳动者的培养水平。将产学研协同是职业教育的必然选择,例如我国已成立43个行业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负责统筹规划并推动行业职业教育人才培养,对于有效提升职业教育与市场需求的契合度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五)根本扭转固有观念,进一步增强职业教育吸引力。尽管职业教育对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但对职业技术工人的固有偏见影响着人们选择职业教育的决心和信心,长此以往,广大劳动者的基本素质和职业技能势必会落后于快速升级换代的产业需求。要进一步增强职业教育吸引力,应在提高技术工人经济待遇、社会地位以及从业环境等方面下工夫。一是制定并提高高素质劳动者工资标准,建立健全优秀技能人才津贴制度,切实提高技能型劳动者的工资待遇,吸引更多的学生就读职业院校以走“技能圆梦”之路。二是提高高素质劳动者社会地位。人人共享人生出彩的机会,现代职业教育培养的高素质劳动者亦不能例外。只有人人社会地位平等并充分享有经济、社会、政治等权利,普通高素质劳动者社会地位不断提高的前提下,职业教育才会从根本上增强自身吸引力。三是改善高素质劳动者从业环境。随着产业升级换代和对环境保护的重视,产业一线应从休假休闲到厂房设计、从福利待遇到劳动强度等方面加大从业环境改善力度,从而为现代职业教育观念的改观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继续朝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目标奋勇前进[n].人民日报,2012-11-30

教育机构的劳动合同篇8

论文摘要:知识社会是以知识为主要资本的社会。信息技术的发展与应用导致了经济产业结构和社会职业结构的变化,新的劳动方式和职业的不断产生,推动了职业教育基本理念、培养目标、办学层次、专业结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的变革。在这个过程中,职业教育与技术、经济和人的职业发展相辅相成,并为构建终身教育体系和学习型社会发挥积极作用。

按照经济学的经济结构理论,知识社会是继农业社会、工业社会之后人类以知识为主要资本推动国民经济发展的一种崭新的社会类型。在知识社会中,传统农业的比重大幅度下降,建筑业和以汽车、钢铁为支柱的现代工业体系在经济结构中的统治地位逐渐动摇,取而代之的是计算机、新材料、新能源和生物工程为支柱的知识性产业及现代服务业的迅速兴起和蓬勃发展,使各类企业和劳动者自身都对人的素质与能力结构及水平产生了新的需求。于是,与经济发展相适应的职业教育以及职业教育与劳动、技术、其他教育、人的职业发展等相关要素的关系也必然呈现新的动向和趋势。

一、信息技术催生了新兴产业、新型劳动组织方式和劳动者的新职业,促使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办学层次、教学手段和教学管理方式等在传统的农业社会和工业社会基础上发生重要转变

1.培养目标由单一技能型人才转变为复合能力型人才。计算机和自动化技术的推广应用,使企业原来的劳动组织发生明显变化,这些变化对劳动者的素质和能力要求产生了直接影响,从而导致了职业教育培养目标的调整。1989年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发表了《改变世界的机器》的科学报告,在总结日本丰田汽车公司成功的生产方式基础上,提出了以改革企业生产组织方式为特点的所谓“精益生产”模式,也称为“扁平化管理”模式。精益生产的核心是采用适度自动化技术和团队作业方式,充分发挥人的潜力、智慧和积极性,排除企业内部等级化、反映迟钝的部门问的隔阂。在精益生产中,水平岗位分工被灵活的、整体性的、以解决问题为导向的“职业工作”所代替,因此对员工的能力要求有了明显的拓宽,如要求具有安排计划、判断决策、分析复杂系统的能力以及不断学习的积极性和相互合作的品质等。有些单位虽然目前尚未出现混合技术和复合能力要求的岗位或工种,但是各地劳动力市场的供求动向表明,持有较高等级的或多种职业资格证书可以证明其已具备一定复合能力的劳动者,被企业录用的概率显然要比只有一种低等级证书的劳动者大得多。

2.办学层次上移。知识产业的发展要求一线劳动者不仅掌握较高的科学文化基础知识,而且具备过硬的职业技术技能。同时,科学技术的进步和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导致了社会就业岗位的减少,需要以合适的办法减缓劳动力市场的就业压力。为此,各个发达国家在基本普及中等教育(1987年pecd成员国中等教育入学率为94%)和稳步发展中等职业教育的基础上,普遍加大了具有高等职业教育性质的短期高等教育的规模。例如,美国两年制社区学院的数量从1920年的52所,发展到1980年的1231所,1988年则达到1338所,占全美高等学校总数的39.2%;原联邦德国于20世纪70年代开始发展高等专科学校,到1986年发展到122所,占全国高等学校总数的50%,全国工业界70%的工程师毕业于这种学校。我国1980年开始试办职业性短期高等学校,到2003年独立设置的高等职业学校已达908所,另有612所本科普通高等学校举办高等职业教育,在校生共计479万人,约占高等学校本、专科在校生总数的43%。可见,在发达的知识经济条件下,高等职业教育将成为一种各界期望和欢迎的大众化教育类型。

3.教学手段趋于现代化。由于微波和卫星传送等现代通讯技术和计算机及其网络技术的成熟和普及,创造出了知识来源和传播途径多样化的文化教育环境,使得继函授、广播电视之后以宽带网为载体的第三代远程职业教育应运而生并迅速兴起。特别是多媒体技术被广泛引进和运用到职业教育的教学过程中,形成了师生人机互动、互相交流的教学环境,由于界面新颖、形式活泼、内容丰富、浏览方便,课堂教学从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转向了以学生为中心,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自觉性和主动性,引导和促使学生积极地进行探索式、发现式学习。

二、劳动分工的不断分化和整合引发了社会职业结构的不断变化,从而加快了职业教育专业结构和教学内容的调整频率,反过来又进一步推动着人的职业发展与社会技术进步

1.新的劳动分工所孕育的适应知识性产业发展的新职业和新职位及其变化,决定了相关的职业教育专业结构,并依赖其存在和发展由于新技术、新设备、新工艺的不断产生和运用,使劳动分工不断分化和整合,新的职业和职位的出现达到了经常化的程度,职业劳动的场所也已经不再局限于一个固定的企业或地点,在“标准的企业职工”即企业聘用或雇佣的正式职工之外,“非标准的企业职工”如远距离工作、独立工作、钟点工作等非正式职工有不断增加的趋势。与此直接联系的是,不同类别职位数量比例的变化也越来越频繁,一些职业的职位在经常性地增多,另一些职业的职位在迅速减少。未来的职业形态还将打破原来的专业界限,使职业的名称更加模糊化,而且“每个人一生中或许将涉足三个迥异的专业领域”。由于职位将成为最紧缺的社会资源,一个人必须具备相应的职业知识和职业能力才能占据或者创造某一个职位,而且必须不断更新已有的知识和能力才能维持继续占据这个职位的优势和竞争力。人们能否适应这种趋势,从事新职业和新职位212作的劳动者能否不断保持良好的适应性和竞争性,决定着并取决于相应的职业教育结构和质量,要求职业教育的专业结构和质量标准及时做出反映并进行调整。

2.劳动者预期知识与能力结构的不断变化,促使职业教育加快了教学内容的改革进程。由于工业化时期劳动垂直分工的弱化和模糊,“蓝领”和“白领”的阶层界限在减弱,同时越来越多的体力劳动者的体力消耗在降低,相应地其脑力劳动的消耗在增加,因而出现了体力劳动脑力化的趋势,劳动者在劳动中主要依赖专业智能而非体力完成工作任务。为了增强这类劳动者的专业智能和职业迁移能力,使他们的就业具有更大的弹性和空间,职业教育就必须在以职业群或职位群设置专业的基础上不断进行专业教学内容的改革,构建综合化的课程结构,实现由原来的单一岗位技能训练向综合职业能力培养的转变。同时,要积极实行产教结合或产学研结合,通过深化教学组织方式和教学方法的改革,使教学内容与生产服务的实践过程密切结合起来,使学生深刻体验和感受到职业教育的意义。

3.职业教育的改革和发展促进了现代技术的传播,同时国际产业转移和劳动者的全球化流动就业通过职业教育获得协调和优化20世纪90年代以来,以信息技术为标志的现代技术加快了发展和传播速度,伴随着各国对外开放的程度加深,国际产业转移明显加剧并出现一些新特点,如第三产业投资成为新热点、生产外包成为主流方式,跳跃性、产业链整体搬迁和由产业结构的梯度转移演变为增值环节的梯度转移等,使劳动者全球化的流动就业量急剧增多。例如20世纪末,德国的全部劳动岗位中至少有1/3以上与世界经济密切相关,瑞士的外籍劳工已超过总人口的1/6,澳大利亚的外来劳工已高于全部劳动力的25%,法国企业雇佣国外人员占本土32业就业人员的1/3,而本土工作人员又有1/4在外国的企业中工作。根据联合国国际劳工组织最近的数据,全世界约有1.3亿人在国外工作,还不包括没有记录的约1000~1500万流动人口。这些劳动力来自55个国家,在67个国家工作,比1970年翻了一番。有专家认为,与其他国家和地区相比,中国在国际产业转移中有着更多的优势。但无论是何种形式的国际产业转移,都需要在硬件设施之外有一个包括人才培养与流动机制在内的良好的制度环境。我国人口众多,特别是农村富余劳动力数量庞大,加快利用职业教育的途径和力量对其进行整合、提高,使丰富的劳动力资源形成具有较高竞争力的人力资本,既有利于外国财团在国内投资兴业,又有利于劳动者走出国门获取劳动回报。

三、终身教育体系和学习型社会的构建,将促进职业教育的改革和发展,推动知识社会职业教育功能与作用的全面发挥

1.职业教育是终身教育体系和学习型社会中不可缺少和无以替代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知识社会中,知识的总量十分庞大,而且更新速度令人触目惊心,人们要想在开放的和充满竞争的世界里实现真正的自我,就必须终身学习,不断完善自己。从这个意义上说,知识社会就是学习型社会。由于职业生涯占据了每一个人的大部分生命,因此职业教育构成了终身教育体系的主要部分和学习型社会的主要学习内容。2002年,党的十六大提出了在本世纪头20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并明确要求“加强职业教育和培训,发展继续教育,构建终身教育体系”。综观世界,各主要发达国家都是在经历了工业化之后才进入知识社会的,我国则是在工业化尚处于中期甚至一些地方还具有农业社会色彩的时候就“知识经济初见端倪”的,优质教育资源还很不丰富,特别是与其他教育相比职业教育还是最薄弱的环节。随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展,国家出台了各种新举措,有关财政性和非财政性投资也正在迅速增加。各地职业教育学校为了保持自身的内部活力和顺利融入学习型社会的创建潮流之中,也采取了一系列新的对策。人们有理由相信,我国职业教育的进一步改革和发展对于构建终身教育体系将发挥巨大的推动作用。

教育机构的劳动合同篇9

关键词:高等教育:社会就业;不确定性

中图分类号:G64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4038(2013)03-0029-04

高等教育与社会就业的关系一直是教育经济学、社会学(领域)的重要研究课题。在高等教育从社会边缘走向社会中心,对社会影响越来越突出,大学生就业问题备受关注的今天,探讨高等教育改革发展与促进社会就业增长的关系变化及应对策略更加具有现实意义。

一、高等教育与社会就业关系的转型

英国经济学家布劳格(m.Blaug)曾经指出:“人们把有限的积蓄,甚至不惜举债筹款来支付教育费用,不过是为了能够在将来获得金钱和非金钱的回报。”显然,这种回报的获得,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受教育者在接受教育后能否顺利地实现就业。西方经济学关于人力资本理论的研究首次将人力资本和物力资本分开、劳动力质量与数量分开,在实证研究的基础上论证了教育在提高人的就业能力、促进职业变迁等方面会产生积极的影响。20世纪80年代,我国大部分学者也都赞同此观点,在这一时期,中国劳动就业制度改革尚处于萌芽阶段,同时高等教育供给也严重不足,大中专毕业生仍然沿袭“统包统配”的就业模式,使得高等教育与社会就业之间的关系十分明确。90年代初期,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和劳动就业制度改革的不断深入。教育在解决社会就业问题、提高个人工作收入中的作用不断显现出来。高等教育与社会就业关系问题的研究也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首先。我国学者进一步探讨了教育在解决一般性就业问题、结构性就业问题和个人职业选择性就业问题中的积极作用,认为高等教育可以促进经济发展、增加就业机会,可以改善劳动力供给结构、优化劳动力资源配置,可以改变劳动观念、促进就业问题解决。其次,我国学者还研究分析了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高等教育如何通过改革发展来充分发挥上述作用,认为高校应根据劳动力市场的供求变化,自觉调整人才培养计划,调整专业结构,增强学校办学、人才培养的适应性,以适应社会经济结构对劳动力结构的需求,从而更有利于社会就业问题的解决。最后,我国学者运用西方教育经济学关于教育收益率的计算方法,对高等教育的收益状况进行了估计和解释,为高等教育对人们就业收入的贡献提供了实证依据。

然而,高等教育与社会就业的关系存在确定性的一面,也存在不确定性的一面。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以来,我国各级各类教育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大发展,极大地提高了我国居民的受教育水平,为社会经济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作出了重要贡献,与之伴随的各项教育改革也如火如荼,尤其是在高等教育领域。1999年以来,我国高等教育经历了大规模的扩张调整,每年以大约40-50万人的扩招人数增长。截至2011年,全国各类高等教育总规模达到3167万人,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26.9%,已然从过去的高等教育精英教育阶段迈入了大众化普及教育阶段。无疑,高等教育的改革与发展极大地提高了劳动力的受教育水平,为社会经济转型和产业结构调整与升级培养了大量高素质的人才,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以往的教育供给不足、社会劳动力质量水平低下的局面。但随着高等教育规模的扩张和大学生数量的增加,其对社会就业的影响以及两者之间的关系已然发生了本质性的变化。

高学历人群中失业人数日益增多,人们过去因接受高等教育而获得的就业“优势”已大为减弱,高等教育与社会就业的关系已悄然发生了改变,正在由以往的确定性向不确定性关系转型。

二、高等教育与社会就业关系转型的原因分析

1.高等教育规模扩张的非常规化

国际上衡量社会现代化水平的重要指标之一是高等教育的普及率。高等教育规模的扩张是全球经济发展的普遍现象,对我国而言是必然的,也是必需的。然而,我国高等教育规模扩张与其他一些国家相比,带有明显的“为经济发展作贡献”的功利性,发展速度过快、过于仓促。自1999年我国政府做出高校扩招决定后,当年即扩招47%,发展至今,我国高等教育在校生人数绝对数量上全球第一,成为世界上高等教育规模最大的国家。而这样的“成果”,美国却用了近30年,我国的高等教育规模扩张速度堪称世界壮举。然而,在入学率增长的同时,我国就业市场的培育和结构调整并不同步,就业岗位的增长率远不及高校入学率的增长,使大学生就业市场供大于求的结构性矛盾不仅没有改观,反而进一步扩大,客观上引发了毕业生的就业难题。上世纪70年代,哈佛大学经济学博士斯潘斯(a.michaelSpence)提出的教育信号理论可以很好解释此现象。教育信号理论认为,学历的信号功能对劳动者获得就业岗位及报酬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随着扩招造成的高等教育人数剧增,大量毕业生涌向就业市场,致使教育的信号功能弱化,雇主很难从就业市场中筛选出合适的雇员。在这样的情况下,高能力者为了把自己从相对低能力者中区分开来,以获得满意的就业,遂不得不继续进行教育投资,本科毕业后继续接受硕士研究生教育,硕士毕业后继续攻读博士学位。与此同时,个人对高等教育的追加投资进一步为国家扩招提供了现实依据,而扩招又进一步造成高等教育信号功能的弱化,再次造成高等教育过度投资,并且形成一种非良性循环的影响因素。

2.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

上世纪70年代,美国学者皮奥里(m.piore)、多灵戈(p.B.Doeringer)、卡诺依(m.Camoy)等人提出劳动力市场划分理论,认为现实生活中并不存在完全竞争的劳动力市场,现实的劳动力市场被制度性地分割为主要劳动力市场和次要劳动力市场、内部劳动力市场和外部劳动力市场等类型。在不同的劳动力市场,要求求职者应具备的教育水平不同,在工作报酬、稳定性、劳动者获得晋升机会等方面有明显的区别,并且劳动者很难在不同的市场之间流动。一些研究者提出我国大学毕业生所面临的就业市场即是一个多重分割的劳动力市场,影响分割的因素包括区域和制度分割的劳动力市场、行业的限制、工作经验的限制、就业时间的影响等四个方面。我国城乡二元分割对立。东西部发展差距显著,经济社会发展极不平衡,给毕业生就业选择带来困扰。城乡、地区间收入差异明显,社会保障城乡分割,个体求职成本存在巨大差异。毕业生的就业选择取决于他们的就业收益预期和机会成本。在城乡之间、东西部之间存在如此巨大差距的现实国情下,到乡村和西部求发展无疑不利于毕业生们就业预期的实现,同时也增加了毕业生就业的机会成本。因此,在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背景下,广大毕业生仍不情愿到农村和西部就业。从这个角度来说,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是造成教育与就业关系不确定的根本原因。

3.高等教育供给结构与社会就业需求结构不一致

劳动力就业市场对劳动力与人才的需求,既表现为一种数量的需求。也表现为对劳动力层次与人才学科专业结构的需求。针对我国高等教育供给结构与社会就业的关系,国内学者进行了大量研究。比如:一些研究者基于1998-2007年数据,在实证研究的基础上得出结论:我国高等教育各层次的招生人数的变化确实影响到就业结构的调整,尤其影响第二、三产业就业结构的调整。高等教育的发展不仅在于规模的扩张和数量的增加,更重要的是适应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结构变化,高校在面对高等教育的结构问题时,常常是被动的,反应滞后的,而恰恰是结构问题,已经凸显为中国高等教育发展中第一位的大问题。随着高等教育由精英教育向大众化教育的转变,我国高等教育结构性失衡问题日益突出。首先,我国高校扩招缺少适应劳动力市场需求的动力,也不受劳动力市场需求的制约,导致高校一味追求扩大规模,忽视市场需求,专业的设置及调整滞后于社会经济发展需求,形成人才培养结构严重失衡、毕业生数量激增与就业越来越困难并存的局面:其次,由于人才培养质量、学校特色定位没有相应的政府计划指令和促动,各高校片面追求学生数量最大化,于是专科学校效仿本科学校、本科学校效仿综合性大学、综合性大学则力求学科更齐全,致使专科学校到综合性大学的人才培养目标的设定和培养模式趋同,忽视质量和特色的教育供给,与劳动力市场的多元化需求严重脱节,在这种情形下,毕业生就业难。结构性失业自然不可避免出现。

4.高校毕业生就业观念滞后

虽然我国高等教育已然进入大众化阶段,但毛入学率仍远落后于发达国家和一些发展中国家。因而不少研究者认为我国大学毕业生就业难属于“伪问题”,表面的人才过剩只是相对过剩。高校毕业生就业困难的主要原因在于毕业生就业观念落后和不良择业行为。在城市就业工作岗位增长逐步放缓的情况下,很多毕业生仍然以精英教育的就业观念来指导自己的就业选择,就业预期过高,出现“东高西低”、“眼高手低”等现象。比如,在就业地域的选择上,偏向于北京、上海、广州等全国一线城市,有意向到西部及边远省区的毕业生甚少:在就业单位的选择上,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大型国企成了毕业生们的“宠儿”,而很多中小型企业急需人才的空缺岗位却无人问津,当前的公务员和事业单位报考热充分地说明了这一点。在工资收入预期上,毕业生的期望值与实际值也有较大差距,这些现象充分表明了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心态存在很大误区,带有一定的盲从性和不合理性,许多高素质人才找不到合适工作,人才浪费愈来愈严重。结果出现了高校毕业生结构性失业与自愿性失业并存的局面。

三、应对高等教育与社会就业不确定性关系的策略

1.转变观念,拓宽就业领域

首先,要教育引导毕业生积极转变观念。鼓励、引导高校毕业生面向城乡基层、中西部地区以及民族地区、贫困地区和艰苦边远地区就业,组织实施好“农村教师特岗计划”、“西部志愿者计划”、“三支一扶计划”、“到村任职计划”、“农技特岗计划”等各类基层就业项目,进一步拓宽毕业生基层就业渠道。其次,鼓励支持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稳定灵活就业。全面加强创新创业教育和创业基地建设,进~步加强创业政策扶持和创业服务,支持高校毕业生通过多种形式灵活就业。最后,大力加强就业指导、就业服务和就业援助。高校要建立职业生涯发展和就业创业指导课程体系,为学生提供个性化辅导,提高就业指导的针对性和有效性。政府要根据高校毕业生求职就业特点,创新就业服务模式,完善服务措施。将就业困难的高校毕业生纳入当地就业援助体系等。

2.加强政策引导,促进产业结构调整与高校毕业生就业的良性互动

当前我国正处于产业结构加速调整的时期,产业调整和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已经上升到国家战略的高度。产业结构调整应充分考虑社会的接受度和经济发展的延续性。做到既不失时机地进行产业升级、推动经济发展,又不因产业结构的剧烈变动造成大规模高校毕业生结构性失业。要选择有利于扩大就业的产业发展战略,在推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中培育新的就业增长点,着力发展既具有较高科技含量又具有较强吸纳能力的智力密集型、技术密集型产业,开发更多适合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岗位。在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调整经济结构中实施有利于技术进步和产业升级的技术战略,带动生产性就业岗位增长,努力扩大高校毕业生就业规模。大力发展具有增长潜力的生产业和生活业,创造更多高校毕业生就业机会。支持和鼓励高校毕业生投身现代农业建设,鼓励农业企业吸纳高校毕业生就业。政府在安排投资、重大建设项目和制定产业规划时要充分考虑扩大就业的需要,探索建立投资带动就业评估机制,更好地发挥投资对就业的带动作用。政府应及时和宣传行业发展规划和相关专业领域的人才规划,引导高等教育根据行业人才需求,有针对性地进行人才培养。

教育机构的劳动合同篇10

课程整合是学校为了将教学与社会现实更加紧密地联系起来的一种革新举措。它是指将两种、两种以上的学科,融入到课程整体中去,改变课程内容和结构,变革整个课程体系,创立综合性课程文化。这种要求并非面向知识,而是强调把知识作为一种工具、媒介和方法融入到教学的各个层面中,培养学生的学习观念和综合实践能力,对教师、学生、教学本身都提出了更高的综合性要求。在初中劳动与技术课程的教学中,其内容包括劳作、手工、设计、家政、农业技术、工业技术、商业、职业准备等方面的教育内容,形成了既相互联系又相互区别,既有一定独立性又有一定渗透性的内容结构。因此,笔者尝试把研究性学习作为学习方式,信息技术教育作为学习手段,着眼于综合实践活动的课程观,实现了劳技课程与信息、研学领域的整合、联动,充分给予了学生个性发展的空间,从而极大地激发出学生对活动的兴趣。

一、劳动与技术教育同信息技术教育的有效整合

随着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信息技术为教学构建了一个多媒体、网络和智能有机结合的交互式、开放式的动态教学环境。劳动与技术课程作为一门培养学生劳动技能的课程,当然也必须得到信息技术的支持。通过信息技术与劳技教学的整合,能扩展劳技教学的容量,丰富教学手段和教学资源,给教学带来生动活泼的新局面,为学生的学习提供一个声情同步、形声并茂、时间统一的世界,从而激发学生学习劳技的兴趣,培养他们自主学习与协作学习的能力,建构起“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新型劳技教学模式。

例如,教材“园艺”这部分内容,全书只有43页,却要32课时完成。常见花卉的特性和养护要点都没有介绍,仅靠一点课本知识很难开展教学。劳技教师几乎都是半路出家,专业知识欠缺,上课时底气不足,不敢展开讲,害怕会出现科学性错误。因此,教师可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扩展教学容量,提高自己的知识水平,例如可通过互联网查找有关养花、家庭简易插花、家庭自制植物盆景的相关知识。在具体的“走进园艺世界”的教学中,考虑到盆景艺术操作难,学生不易进行操作实践,因此,我利用网络和多媒体向学生介绍盆景的基本知识和欣赏盆景图片。同时,让学生查找有关奥运花卉介绍、校园花卉调查、中国十大名花介绍、江苏省名花和名树介绍、制作花束等有关内容,从而为引出学习内容和后面的学习奠定基础。

二、劳动与技术教育同研究性学习的有效整合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研究性学习作为一种新的教育理念与学习方式,已向各学科不断渗透。它能改变学生单纯地接受教师传授知识的学习方式,为学生构建开放的学习环境,提供多渠道获取知识,并把学到的知识综合应用于实践的机会,促进学生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和良好的学习策略。劳技课作为一门实践性、实用性较强的学科,其目的是对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因此,劳技教学更容易也更有必要开展研究性学习。把单纯的劳技教育与研究性学习活动整合,为原本单纯以劳技教育为主的校本课程注入新的教学元素,共同构成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综合实践活动校本课程,并加以实施,能极大地满足学生个性发展的需求,培养学生的多种技能。

三、劳动与技术教育同社会实践活动的有效整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