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工程管理标准十篇工程管理标准十篇

工程管理标准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9 11:36:13

工程管理标准篇1

关键词:工程管理、标准化

abstract:throughtheprojectdefinitionofstandardizedmanagement,projectimplementationthemeaningofthestandardizedmanagement,projectmanagementandrealizetheformationofstandardizationdiscussed,clearstandardizationmanagementistopromotethemanagementleveloftheenterpriseanddealwiththeexpansionoftheeffectivemeans.

Keywords:engineeringmanagement,standardization

中图分类号:tL372+.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引言:在建筑施工企业的生存和效益的基础上,项目管理的好坏直接关系到企业的发展和生存。随着建筑市场的空前繁荣,企业的市场规模必将不断扩大,随着市场规模的不断扩大,跨度和生产链,势必要相应延长。不断扩大企业规模科学的管理模式,有效的支持,就难以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因此,实施项目管理的规范化是一个实际的管理办法。

一、什么是项目标准化管理

标准化是为在一定范围内获得最佳秩序,对现实问题或潜在问题制订共同使用和重复使用的条款的活动。项目管理的标准化是指以项目管理的做法和经验,复制管理,项目管理,以实现从粗放型管理模块相同或相似的制度化,规范化,标准化的模式转型的成功。

二、实施项目标准化管理有何意义

(1)通过标准化管理,可以将复杂的问题程序化,模糊问题具体化,分散的问题集成化,成功的方法重复化,实现工程建设各阶段项目管理工作的有机衔接,整体提高项目管理水平,为又好又快实施大规模建设任务提供保障。

(2)通过总结项目管理中的成功经验和做法,有利于不断丰富和创新项目管理方法和企业管理水平。

(3)通过对项目管理经验在最大范围内的复制和推广,可以搭建起项目管理的资源共享平台。

(4)通过在每个管理模块内制定相对固定统一的现场管理制度、人员配备标准、现场管理规范和过程控制要求等,可以最大限度地节约管理资源,减少管理成本。

(5)通过推行统一的作业标准和施工工艺,可以有效避免施工过程中的质量通病和安全死角,为建设精品工程和安全工程提供了保障。

(6)通过对项目管理中的各种制约因素进行预前规划和防控。可以有效减少各种风险,避免重蹈覆辙。

(7)通过建立标准的岗位责任制和目标考核机制,便于对员工进行统一的绩效考量。

三、项目标准化管理如何形成

3.1总结经验和教训

通过对项目管理经验的总结,把成功的经验变为量化的管理标准,使之有效地被执行和检查考核;把失败的教训,经过分析后制定相应的预防或纠正措施,使之成为今后工作的指南。成功的经验和失败的教训,可以作为项目管理案例在所有项目中进行学习。

3.2现场实验和试点

将项目管理方方面面的标准,放到施工现场进行实验和试点,检验其合理性和可行性,成熟可靠、经济适用的方可作为标准在一定范围内复制和推广,否则要到下一个循环重新实验。标准要从实践中来,最终要到实践中去。

四、项目管理标准化管理的主要内容

4.1管理制度标准化

管理制度的标准化,目的在于通过建章立制,使各项工作程序清晰、有章可循、责任明确、奖罚分明。作为企业集团的派出性机构,项目经理部制订的制度应当结合业主的要求和企业的管理特点,以系统、全面、综合为主,幅射管理的各个层面和环节,而直接承担施工任务的作业层则要以简洁、实用、统一为原则,直接面对操作人员。

4.2人员配备标准化

人员配备标准化,目的在于解决管理技术人员能力素质与大规模建设任务不相适应的问题。要做到人员配置的标准化,应当满足3个方面的要求:一是科学设置机构和岗位,满足管理要求;二是合理配备人员,并且明确每个人的工作职责;三是通过学习和培训,不断提高人员的素质。

4.3现场管理标准化

现场管理标准化,关键在于明确工作标准,把现场管理工作内容具体化和定量化。主要包括8个方面的内容:制订文明工地建设工作标准、劳务用工管理标准、工地实验室建设标准、内业资料管理标准、编制作业指导书、打造样板工程、建立检查制度和现场管理的定期分析制度。

五、项目标准化管理的实施

5.1在管理制度标准化方面

结合项目的实际情况和业主的要求,主要从管理标准、技术标准、作业标准3个层次构建管理制度体系。各项标准在不同单位、不同项目的相同专业、相同工种、相同工序等层面可复制,持续运用。

5.2在人员配备标准化方面

(1)明确责任,细化工作职责

除明确各级主要管理人员和各部门的职责外,还对每个人的工作职责、工作内容和工作流程进行了明确和细化,形成了清晰的岗位责任体系。做到以工作内容确定岗位职责,以工作内容确定岗位数量,以标准制度确定工作流程。

(2)强化培训,提高专业素质

以突出针对性、时效性和实用性为原则,建立全员的分类培训机制。针对工程特点和管理要求,项目主要管理人员要进行全方位的专业知识培训,项目全体作业人员要进行全过程的岗位技能培训,培训合格后方可上岗,特殊工种和重要岗位必须持证上岗。

5.3在现场管理标准化方面

(1)抓好现场文化建设

重点对项目的临建设施、标示标牌、机械设备颜色和标示、全线管理和作业人员服装、迎检准备工作以及汇报材料的格式和主要内容等进行统一和规范。

(2)打造样板工程

以建设精品放心工程为核心,采取典型引路的办法,通过以点带面,实现质量创优、安全创效。

(3)规范用工模式转自项目管理者联盟

取消“包工头”,组建“架子队”选用内部管理、技术人员为架子队队长,从具备相关资质的劳务企业中遴选符合要求的作业人员,通过适当改造,采用“架子队”的用工模式。

5.4在过程控制标准化方面

(1)落实责任、强化约束

建立健全目标体系、责任体系、分级控制体系和考核评比体系,层层分解责任、量化目标;通过制订详细完善的制度体系,约束作业人员行为;以详细分解的计划为指导,定人、定期、定岗、定责、定点,进行考核评比,严格兑现奖罚,确保施工过程有效受控。

(2)推行“菜单式”过程管理模式

以不同专业操作细则为标准,实施作业过程逐级检查签认制度,落实终端责任制。项目经理部对各个工序、各种作业过程的检查签认表格进行统一,建立定期收集、存档、建立台账制度,并对实施过程进行检查和考评。

(3)实施全方位、全过程的动态目标考核

要以质量、安全、环保、节点工期、现场管理5个方面为重点,采取定期考核和日常考核相结合,全面考核与单项考核互为补充的方式,对各工区项目部进行了全方位、全过程的动态目标考核管理。同时,必须定期对标准化的内容进行评审和更新,保证标准化的内容不断得到改进。

结束语:

实现项目管理标准化,是企业实施规模扩张必须经历的一个阶段,项目管理标准化也是企业管理标准化的一个根本基础。管理是否形成标准化,管理标准是否日益提高并且得到贯彻,将对建筑施工企业能否在竞争中占据领先并保持领先,产生决定性的影响。

参考文献:

[1]曹海斌;标准化管理在发电设备维修管理系统中的应用研究[学位论文]硕士2006

[2]王静;浅析大型系统工程的标准化管理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2005

[3]GB/t12366.1《综合标准化工作导则标准综台体规划编制方法》.

工程管理标准篇2

标准化管理对建筑行业一般主要指建筑企业在设计、生产、检验阶段的标准化。主要包括使用的设计图纸要标准化,包括标准件的利用率;工程质量标准化(即制定统一的施工工艺标准并严格执行);质量检验标准化(即检验方法、检测工具等)。核心步骤是首先建立企业标准化管理制度。

1)标准化管理的本质是统一管理标准,同时标准化是一个相对的、动态的概念,不可能是十全十美的,任何一项标准必然需要完善与提高。在标准化管理中管理制度、人员配备、现场管理及过程控制四个环节相辅相成,缺一不可。一是管理制度的标准化,目的在于通过统一管理标准,使各项工作程序清晰、有章可循、责任明确、奖罚分明。工程施工企业制订的制度应当结合建设单位的要求和企业自身的工作特点,贯彻到管理的各个层面和环节,面对直接进行施工任务的现场施工人员则要以简洁、实用、统一为原则,通俗易懂。二是人员配备标准化,目的在于解决现场施工技术人员业务素质与工程建设任务不相适应的问题。人员配置的标准化,应当做到科学设置机构和岗位,满足管理要求;合理配备人员,明确工作职责;通过学习和培训,不断提高人员的素质。三是目的在于明确工作标准,把现场管理工作内容具体化和定量化。主要包括制订文明工地建设工作标准、专业劳务队伍管理标准、材料进场检验管理标准、商品混凝土检验标准、机械设备管理标准、内业资料管理标准、编制技术交底、制定施工方案、打造样板工程、建立检查制度和现场管理的定期分析制度。四是过程控制标准化,要做好以下几个环节的工作。主要包括确定质量管理目标;建立质量管理体系,明确管理人员的职责;建立专项质量检查制度;明确工作质量验收标准;制定工程施工操作工序;完善工序自检和交接检制度;制订相关奖罚措施和问题改进办法。

2)标准化管理应明确和规范检查考核程序,规范项目部及主要管理岗位职责和工作权限,明确项目管理组织模式;对项目操作层各岗位的任职条件、指令来源、操作设备、工作责任、主要工作内容、主要工作权限、主要工作流程进行界定,以规范劳务队伍的使用和管理。

2标准化管理的意义

1)细化了现场具体管理要求和尺度,明确了做什么,怎么做;用什么工种,用多少,用什么设备和工具;用什么方法做;需要多少时间,需要消耗多少材料,利于班组核算;明确了作业注意的安全问题;作业完成的可量化的质量判断标准;作业前的工序质量标准。

2)有效实施了工序管理,项目部主要功能是组织施工、监控质量、管理劳务、控制消耗成本,抓好各工序和施工作业面安全质量控制。现场生产计划由项目部实施分解后下达,各工序和作业面的技术和安全交底由项目部组织实施,劳务队伍的考核、奖惩、调配由项目部独立完成。总公司对项目部实施持续的考核评比,促使项目部围绕安全质量、施工进度、文明施工、环境保护、成本控制等指标完善内控机制和自身功能,提升控制能力。

3)按工序组织班组施工,作业标准全部按工序进行管理,每道主要工序都按管理制度进行组织,工序的质量、安全、进度的具体实施由班组执行。为完善项目部班组管理、班组考核提供了分类依据。

4)明晰现场管理责任。明确了工序标准,当前工序准备前要对前一道工序的安全、质量进行判断;当前工序转入下道序的质量有判断标准,谁检查,谁同意转入下道工序,谁负责;通过现场检查考核记录可以追溯现场管理责任到人。

5)有利于责任成本控制。标准对每道工序的人、机、料都提出了消耗指标,每道工序都给出了循环时间,便于班组控制消耗,也便于项目部开展对责任成本核算。

6)提供现场的管理工具书。对于项目管理面临的现场管理人员经验缺乏、作业人员素质较低的现状,标准化管理制度可以作为现场管理人员、操作人员的工具书。

3标准化管理的注意事项

1)标准化管理应具备不断自我发展与完善的能力。建筑行业科技不断发展,新技术和新材料不断出现,在采用新技术和新材料时,应先选取试点进行施工,取得满意效果后将其作为样板进行推广。我们在沙王社区使用CL结构体系时首先制定了多套工程施工方案,在试点工程上同时进行,对比各方案的效果和成本,从中选取性价比最高的方案制定标准化工程施工流程,在小区内全面推行。在工程施工过程中对发现问题不断改进创新,取得满意效果后再全面推广。

2)采取样板引路政策。一是按照工程不同阶段打造样板工程,确保每个阶段、每个检验批的验收的主要工作都有实物样板作为施工标准。二是实行“样板开路,统一标准”的质量管理要求,严格“样板数据指导施工”,通过室内、室外试验和样板段确定施工工艺,制定技术交底、工艺流程、检验批验收标准,作为过程施工的控制依据。

3)严格把关,落实标准。加强对工程验收标准的监督,一切检测标准以数字说话,狠抓施工质量、确保工程验收满足标准化要求。现代化建筑施工随着建设单位对工程质量要求的不断提高,需要各方面合作的范围越来越广,工程质量的高低取决于人、设备、原料、方法、环境等要素,如何更好地提高工程质量,取决于对工程的全面管理,而管理水平的高低,又取决于管理标准制定是否合理、科学。只有工程管理的各个环节,都按标准化实施,才能及时发现解决存在的质量问题,从而提高工程质量,提高企业质量管理水平。

4结语

工程管理标准篇3

【关键词】铁路隧道工程施工标准化管理九盘岭隧道

1铁路隧道工程施工标准化管理的重要性及特点

所谓标准化管理有以下特点:第一,分类管理。对于施工中可能会遇到的各种问题进行分类,并按照类别的不同给予针对性的应对策略;第二,标准统一。在进行铁路隧道工程施工过程中,以工程质量为第一要务,以提高施工效率为主要目标,对于不同施工环节标准统一,严格管理;第三,全程管理。对于铁路隧道工程施工全过程进行全程管理,即360度无死角全面管理。

2案例分析———九盘岭隧道

九盘岭隧道为双线铁路隧道,全长7130米,共有进口工区、横洞工区和斜井工区三个工区。其中进口工区承担正洞施工2320米,其中Ⅲ级围岩40米,Ⅳ级围岩1640米,Ⅴ级围岩633米;横洞工区承担正洞施工2572米,其中Ⅲ级围岩1692米,Ⅳ级围岩465米,Ⅴ级围岩67米,横洞长532米,有Ⅳ级围岩465米,Ⅴ级围岩67米;斜井工区承担正洞施工2238米,其中Ⅲ级围岩1968米,Ⅳ级围岩220米,Ⅴ级围岩40米,斜井长210米,有Ⅲ级围岩150米,有Ⅳ级围岩20米,Ⅴ级围岩40米。横洞采用无轨双车道运输,斜井采用有轨双车道运输。

3施工标准化管理之机械化管理

机械标准化管理是铁路隧道施工标准化管理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结合九盘岭隧道施工标准化管理,笔者对机械化管理总结出以下几点管理经验。第一,按照铁总《Q/CR9226-2015铁路隧道工程施工机械配置技术规程》的要求提高施工机械化水平,对施工机械数量、规格做出明确的编制。第二,标准化机械管理在对隧道施工中每个施工步骤、施工标段都有具体的要求,对设备选型和配置选择做出明确的规划。结合九盘岭隧道施工案例,对钻爆法施工中机械化的应用进行分析。在开挖作业线,由凿岩机和空气压缩机等设备为施工主要机械;在装运作业线,由挖掘机、装载机(侧卸)、自卸汽车等组成;在喷锚作业线,由混砼湿喷机、射流风机和台车(铺设防水板)等组成;在衬砌作业线,由砼输送泵、泵送系统、砼液压模板台车等组成。在具体施工中,机械化设备的标准管理对施工质量和施工效率的提升起到了明显作用。第三,对机械的标准化管理的监督。在具体施工中要对机械化施工方案、计划、质量等进行全面监督,保证机械正常运行,高效利用。同时,将机械化管理内容细化与明确化,形成书面文件,报送监理部门备案。

4施工标准化管理之安全管理

在安全管理中,要首先进行危险源的安全评估,对可能出现的瓦斯、高温、地质灾害、涌水等情况进行前瞻性研判和评估,建立安全风险预警体系,对随时可能出现的安全问题制定出相应的解决方案;其次,针对不同的地质构造和环境,制定专项施工方案,保证施工安全;再次,进行技术创新,将开挖、支护、衬砌等施工技术升级;最后,进行施工人员的安全教育。

5施工标准化管理之进度管理

铁路隧道工程复杂,受环境和地质影响较大,施工程序繁琐,容易受到多方因素的影响而导致停工,延误工期不仅造成时间成本的增加,更会造成劳动力成本的增加,最终使得施工总资金投入增加,影响企业的经济效益。所以,要保证施工效率和质量,对施工进度进行标准化管理十分重要。在这一过程中,要尤其注意以下几类问题:第一,施工进度忽快忽慢,赶工期现状必然会导致人力成本的增加,且施工质量很难保证。所以要对施工进度的稳定性进行有效监管,按照事先的施工设计方案把严质量关。比如在进行进度管理的时候,可以把总体施工计划分解为若干个阶段,再以时间为参照进行分解,诸如施工日计划、施工周计划、施工月计划甚至施工年计划,这类有预见性的计划可以帮助企业充分调动各方资源,整合人力、物力成本,实现资源的最优配置。第二,铁路隧道施工过程中会出现大量的废渣,如不能对其进行有效处理势必会影响周围的空气环境、土壤质量和水质情况,所以必须有目的、有计划地对这类问题进行集中、有效处理,在保证企业经济效益的同时兼顾到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在这一过程中需要将具体的责任明确到人,并建立完善的反馈机制和奖惩机制,充分调动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热情,及时发现工作中的问题和不足,并给予及时校正,保证制度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6施工标准化管理之专业化管理

铁路隧道施工标准化管理中的专业化管理是根据隧道施工进度、特点,按照不同的工序、工种等,组织制定相关设备、人员和技术标准,按照这一套体系完整、流程清晰的标准进行专业化施工。在流程管理上进行分级,制定大中小三级流程,接着按照“分级分层管理、整体协作运行”的思路进行流程制定,进而将责任划分,保证流程实施的可靠。在人员管理上,切实抓好人员选配、机构设置、工作分工、专业培训等基础工作,认真落实管理责任,形成整体推进合力。

7结语

总而言之,铁路隧道工程施工标准化管理是施工管理的发展趋势和要求,以“专业管理、机械管理、进度管理、安全管理”为着力点,是铁路隧道工程施工标准化管理的发展方向,是安全、质量控制的保障,是企业效益增长的基础。

参考文献:

[1]汤宪高,陈文义.铁路隧道工程施工标准化管理手段探讨[J].铁路工程造价管理,2011(03).

工程管理标准篇4

关键词:桩基工程标准化施工管理探讨

随着建筑施工规模及水平的不断提高和扩大,建工企业在项目管理上正面临着新一轮的机遇和挑战,如何加强工程项目施工管理,提高项目管理水平,促进施工项目管理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使工程项目安全、优质、快速、高效地完成,成为企业在实现当今跨越式发展阶段的迫切需求。本文将围绕项目法管理的要求,结合桩基工程施工的实际情况,通过增强提高全体成员项目法施工管理意识、项目法施工管理保障措施、项目法管理的实施、项目法施工运行过程中各种关系的协调等方面,对项目标准化施工管理进行探讨。

一、增强提高全体成员项目法施工管理意识

全面贯彻学习项目法管理相关文件,理会项目法管理的内涵及实质,贯彻项目法管理有利于将复杂的问题程序化,模糊问题具体化,分散的问题集成化,成功的方法重复化,实现工程建设各阶段项目管理工作的有机衔接,整体提高项目管理水平,为又好又快实施大规模建设任务提供保障。

实施项目法施工管理的内涵,在于通过对项目管理经验在最大范围内的复制和推广,可以搭建起项目管理的资源共享平台;通过在每个管理模块内制定相对固定统一的现场管理制度、人员配备标准、现场管理规范和过程控制要求等,可以最大限度地节约管理资源,减少管理成本;通过推行统一的作业标准和施工工艺,可以有效避免施工过程中的质量通病和安全死角,为建设精品工程和安全工程提供了保障;通过对项目管理中的各种制约因素进行预前规划和防控,可以有效减少各种风险,避免重蹈覆辙;通过建立标准的岗位责任制和目标考核机制,便于对员工进行统一的绩效考量。

二、项目法施工管理保障措施

结合项目的实际情况和业主的要求,主要从人员配备、现场管理、过程控制等方面构建管理制度体系。

1、在人员配备方面

(1)明确责任,细化工作职责

明确主要管理人员的职责,对每个人的工作职责、工作内容和工作流程进行了明确和细化,形成了清晰的岗位责任体系。做到以工作内容确定岗位职责,以工作内容确定岗位数量,以标准制度确定工作流程。

(2)强化培训,提高专业素质

以突出针对性、时效性和实用性为原则,建立全员的分类培训机制。针对工程特点和管理要求,项目主要管理人员要进行全方位的专业知识培训,项目全体作业人员要进行全过程的岗位技能培训,培训合格后方可上岗,特殊工种和重要岗位必须持证上岗。

2、在现场管理方面

抓好现场文化建设,重点对项目的临建设施、标示标牌、机械设备颜色和标示、全线管理和作业人员服装、迎检准备工作以及汇报材料的格式和主要内容等进行统一和规范。

3、在过程控制方面

(1)落实责任、强化约束

建立健全目标体系、责任体系、分级控制体系和考核评比体系,层层分解责任、量化目标,通过制订详细完善的制度体系,约束作业人员行为;以详细分解的计划为指导,定人、定期、定岗、定责、定点,进行考核评比,严格兑现奖罚,确保施工过程有效受控。

(2)程序化管理

以不同专业操作细则为标准,实施作业过程逐级检查签认制度,落实终端责任制。项目经理部对各个工序、各种作业过程的检查签认表格进行统一,建立定期收集、存档、建立台账制度,并对实施过程进行检查和考评。例如,施工作业前先由测量员施放桩位,测量标高,并填写测量技术交底台账,对现场施工负责人和技术员进行交底,交底完成后施工负责人和技术员核对桩位无误后签字确认,才能开始施工。在施工过程中每个流程的负责人都对本人负责施工的流程签字确认,并经过监理审核签字后交存项目部;每个流程表上交项目部后由资料员进行桩位核对,避免出现漏桩的情况。

(3)实施全方位、全过程的动态目标考核

以质量、安全、环保、节点工期、现场管理等方面为重点。采取定期考核和日常考核相结合、全面考核与单项考核互为补充的方式,对各工区项目部进行了全方位、全过程的动态目标考核管理。

三、项目法管理的实施

1、组建项目经理部

翔鹭腾龙芳烃古雷项目(包括工艺装置区、热电厂、pta等桩基工程)自年初中标,组织进场施工以来,随着承接项目的规模不断扩大,项目部也不断充实项目管理机构,目前项目成员包括项目经理1人,常务副经理1人,技术负责人1人,施工员6人,质检员1人,安全员1人,财务1人,内业及计量1人,后勤2人,司机2人等合计17人。

2、建立健全项目管理制度

不断建立健全项目管理制度,包括工程质量及安全施工保证体系、安全施工保证体系、环境保护专项管理措施、安全施工管理专项措施等4项体系措施文件,贯彻落实公司安全管理规定文件,包括安全生产责任制、安全检查管理规定、安全生产奖罚制度、安全教育管理制度、班组安全活动制度、项目部安全管理制度、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管理制度、事故报告及调查处理制度、职业危害防治措施、安全技术措施费用投入管理办法、基础施工危险性较大分部分项工程的预防监控措施、事故(灾害)应急总预案、消防安全管理制度等13项质量安全管理制度。强化制度的贯彻落实,建立安全生产全员参与的动态管理模式。

3、施工现场管理

施工现场管理贯彻标准化规范建设,主要包括生产区、辅助生产区、办公区、生活区等的管理,生产区、生活区、办公区均相对独立,统一协调管理。

(1)生产区:具体措施包括划分施工片区,明确片区责任人;在入口、孔口、用电处设置统一的五牌一图及安全警示牌;工作服、安全帽统一制作醒目标识公司字样及公司LoGo标记,检查人员、管理人员、工人分别使用红色、白色、黄色样式;泥浆池及空孔的围护主要采用彩条及竹篾围挡;电缆线及接头均采用毛竹架空敷设;电箱由专职电工统一管理;生产设备围绕“一机、一闸、一漏保”落实且经常性检查;全员参与安全生产管理,设专职安全员及兼职安全员,定期召开安全工作会,组织开展周检、巡检、交接检活动,集体参与、广泛收集工作中遇到的各项实际问题,群策群力,把安全生产落到实处。

(2)辅助生产区:设备及材料分类布置堆放,由材料员统一管理,整齐有序,加强材料使用的规范管理,例如出入库及领用均登记造册,每月组织管理人员及财务人员对上期的材料使用量进行盘点,做到事前计划、事中控制、事后核验,目的在于强化成本控制,提高材料的使用率,降低损耗。例如,现场对钢筋用量的控制,现场库存数量,施工过程消耗,每天由专人统计并签字确认,每周由公司下派财务人员到现场统计确认,减少在施工过程的浪费。

(3)办公区:办公设备包括办公桌椅、电脑、打印复印机、文件柜、张贴牌等配套齐整,文件制作、收集、归档、使用等由专职内业人员统一管理,项目部印章由专人负责管理;现场施工情况及时汇总到办公区,在张贴版的相应文件上填报齐整,并由各管理人员在签署栏署名,形成书面文件,做到管理有序高效,减少疏漏遗漏,例如填写开孔位置、开孔时间、测量复核、砼浇捣时间,均由施工员、质检员、测量员、项目负责人根据现场情况填报并签署意见,在实施过程中能较好的体现有序、高效,防止因信息不畅造成的疏漏缺失进而导致出现的桩偏位、漏打、错打等情况。

(4)生活区:位处租赁二层独栋民房,便于人员集中统一管理,提供后勤保障,做好卫生及食品安全服务。

4、施工方案的改进措施

(1)改进清孔措施:在施工中,由于工程项目地处古雷半岛,场地上覆土层多为砂层,在成桩后桩底清孔往往花费5~8小时,有的由于泥浆泵设备、泥浆池含砂率等原因清孔时间更长,经过项目部的集体讨论研究,引进一台空压机,在清孔阶段采用气举反循环工艺,改善泥浆池的泥浆比重,在实践中较好的解决了清孔周期长的问题,清孔时间缩短至2~3小时,成桩质量得到较好的控制和提高。

(2)预防塌孔措施:根据不同地层,控制使用好泥浆指标;在回填土、松软层及流砂层钻进时,严格控制速度;地下水位过高,应升高护筒,加大水头;地下障碍物处理时,一定要将残留的砼块处理清除;孔壁坍塌严重时,应探明坍塌位置,用砂和粘土混合回填至坍塌孔段以上1~2m处,捣实后重新钻进。

(3)预防缩颈措施:选用带保径装置钻头,钻头直每径应满足成孔直径要求,并应经常检查,及时修复。易缩径孔段钻进时,可适当提高泥浆的粘度。对易缩径部位也可采用上下反复扫孔的方法来扩大孔径。

(4)预防桩孔偏斜措施:保证施工场地平整,钻机安装平稳,机架垂直,并注意在成孔过程中定时检查和校正;钻头、钻杆接头逐个检查调正,不能用弯曲的钻具;在坚硬土层中不强行加压,应吊住钻杆,控制钻进速度,用低速度进尺;对地下障碍行预先处理干净;对已偏斜的钻孔,控制钻速,慢速提升,下降往复扫孔纠偏。

(5)预防堵管措施:商品砼必须由具有资质,质量保证有信誉的厂家供应,砼的级配与搅拌必须保证砼的和易性、水灰比、坍落度及初凝时间满足设计或规范要求,现场抽查每车砼的坍落度必须控制在钻孔灌注桩施工规范允许的范围以内;灌注用导管应平直,内壁光滑不漏水。

(6)引进其他工艺措施:根据现场实际地层情况,经过与业主、设计院等方面进行有效地沟通后,在古雷码头桩区域引用长螺旋钻孔桩工艺取代钻孔灌注桩工艺,在实践中确实做到了提高工效、缩短工期的目的,成效显著。

四、项目法施工运行过程中各种关系的协调

(1)外部关系的协调

众多的外部关系中,主要的就是企业与业主的关系和企业与同行的关系。前者决定项目获得与否,后者是关系项目得失的对手,前者是君臣关系,后者是竞争关系。而“竞争”的关键是看谁对用户服务的好,最能满足用户的要求。项目法施工从招投标开始的竞争就是施工企业的实力较量(素质),技术水平较量(质量),效益(成本)和效率(工期)的较量,归根到底是让业主满意。因此在外部关系中,业主满意就是施工企业发展的根本所在。

(2)内部关系的协调

造就一个宽松和谐的人际环境、奋发努力的浓厚气氛,达到团结向上,共同为企业目标的实现而奋斗。相互之间的关系必须建立在相互理解的基础上,要达到相互理解就要有一个共同点和正确的价值观,否则就无法相互理解。项目法施工是以项目管理为中心,以缩短工期、保证质量、降低成本、提高综合效益为目标。这就是企业、项目经理和职工的一个共同点,有了这个共同点的认识,就有了一个共同的基础,彼此之间的关系都建立在这个基础上,人员服从项目的需要,分配根据项目的效益,这样就比较能够相互理解。

工程管理标准篇5

【关键词】农田水利,建设工程,施工管理

中图分类号:tV文献标识码:a

一、前言

我国农田水利标准化在解决我国农业发展问题中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只有在农业中加强建设工程施工管理,分析其出现的问题并制定解决措施,对我国农田水利标准化进行分析,才能够使建设工程施工的作用得到更大的发挥。

二、农田水利建设的意义

加强农田水利缔造是增强防灾减灾才干的迫切需要。农田水利设备是抵御天然风险、增强防灾减灾才干的硬件基础。中国地舆气候条件凌乱,是世界上治水任务最艰巨的国家之一。这些年,跟着工业化、城镇化展开,中国农田水利展开面临严厉的应战,洪涝灾害一再仍然是中华民族的心腹大患,干旱灾害仍然是影响城乡人民出产日子的严峻隐忧,农田水利缔造滞后仍然是影响农业安稳展开和国家粮食安全的最大硬伤,水利设备单薄仍然是国家基础设备的明显短板。农田水利缔造与经济社会展开的需要对比,投入强度明显不可,缔造发展明显滞后,确保水平明显偏低。从西南五省的特大旱灾来看,农田水利设备较好的当地,抗灾才干就强;农田水利设备单薄的当地,抗灾才干就弱。高度重视农田水利缔造、前进农业抗御天然灾害的才干,是增强村庄农业防灾减灾才干的迫切需要。

三、农田水利建设和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工程建设前期规划不够深入,部门配合意识不强

工程建造存在很大的盲目性、随意性,致使在工程技术、合理开发和社会经济效益等诸多方面不能相互统筹。如某小型水库灌溉涵管漏水,在没有专家认证前,乡(镇)政府拿出资金进行修理,多年来,没有从根本上处理漏水疑问,致使枯水时节缺水灌溉,丰水期,水泛成害。工程重复建造多、半拉子工程多以及工程胶葛多。形成了计划无序、施工无质、办理无度、科技含量低,存在许多工程危险,如某乡(镇)田间灌溉途径工程,归于农业开发项目,农综办担任办理,但没有装备专职办理人员,形成工程工期伸长,完工后无人过问,该途径内堆积许多淤泥。

2、小型农田水利设备缺少,工程老化失修严峻,时节性、工程性缺水疑问突出

因为受客观条件的束缚,时节性、工程性缺水在我县一些当地体现的适当杰出。如朱村乡的石水缸等村,地处高山,水源等水利设备建造缺少,一到干旱,当地乡民连吃水都成疑问,更别谈农田灌溉了。因为水利工程数量缺少,拦蓄才能较弱,全县有用灌溉面积仅占总耕地面积的30%左右。现有的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大多建于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有适当有些是边计划、边规划、边建造的“三边”工程,至今已运转四、五十年,先天缺少加之后天修理配套没有跟上,致使工程老化、退化、失修严峻,效益衰减。

3、大众投工投劳缺少,严峻影响着农田水利工程建造与办理

乡村撤销“两工”今后,大众上班投劳没有了强制性束缚,再加上农业对比效益逐渐降低,乡村劳力外出经商务工的较为遍及,留守在家的少量青壮劳力也大都有自个的运营项目,真实务农的微乎其微。因为乡村劳动力的许多外出,搞农田水利基本建造在我县一些当地尤其是经济落后的高山偏僻山区成了一句废话。许多当地农田水利基本建造处于阻滞状况,原有工程也因而得不到及时修理,损毁严峻。

4、因产权制度变革不标准带来的疑问开端闪现,对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办理形成不一样程度影响。查询中发现,一些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实施租借、承揽、拍卖后,因为合同规定事项不周全、缺少对运营业主必要的束缚性办法,操作程序不标准,有的一卖了之,收了钱就不管工程的好坏;有的业主只注重运营办理,不注重工程办理;有的业主不履行合同责任乃至违约,弃置不管;有的工程运用不合理,形成了水质污染,导致了许多新的对立和疑问;乃至还有的把水库当成私有财产,越是干旱需水越不放水,背离了变革的目的,对此大众意见很大,乃至导致上访。

5、底层水利办理单位本身才能建造单薄,急需加强

因为城镇机构变革等缘由,我县现有的三个水利站均存在人员编制少、年龄结构不合理、文明层次偏低一级表象。因为财政困难,当前三个水利站都无车辆制造,影响了正常的事务作业。大都曩昔由城镇水利站办理的小型水库灌区,如今很难办理面广量大的小型农田水利工程。本来招聘的暂时办理人员因薪酬无着落而回家,有适当有些小型水利工程处于无人办理的状况。

四、农田水利标准化建设工程施工管理

1、活跃推行节水灌溉技能

施行节水灌溉是推动农业结构调整的必要确保.加大农业节水力度、削减灌溉用水丢失,有利于处理农业面污染,有利于转变农业生产方式,有利于进步农业生产力,是一项革命性方法,有必要摆在乡村水利建造的突出位置.要加大节水设备与节水技能的推行力度,扶持节水灌溉典型,完善防渗渠系配套,合理开展喷、滴灌工程,要点开展浅湿灌溉技能,有条件的当地对骨干途径逐渐完成衬砌化。

2、努力进步农田灌排标

准跟着农业结构调整的不断深入,对农田灌溉、排涝、降渍水平提出了越来越高的需求,要加强对灌、排、降技能规范的研讨。往后农田水利基本建造要习惯农业结构调整的需求,实在进步供水确保率和农田排涝才能的规范,非常好地为农业生产供给高规范的灌排效劳。一起,要加强农业产业结构的计划研讨,以利于农田水利配套设备发扬非常好的效果。

3、加大乡村水环境办理力度

这些年,水污染带来的水环境恶化、水质损坏疑问日益严重,给水产饲养带来了负面影响,死鱼、死虾、死蟹等表象时有发作;一起,水土流失影响了乡村的生态环境。加强乡村水环境办理,维护乡村水资源,改进乡村居民生活条件,发明杰出的水生态环境,越来越显得重要。

4、加速小乡镇防洪排涝工程建造

跟着乡村乡镇化、集镇城市化进程的推动,迫切需求处理乡村小乡镇防洪排涝疑问,特别是从抗御突发性暴雨遭到的灾祸影响来看,乡村乡镇的水利设备难以习惯短历时暴雨的排涝需求,一旦发作较大的洪涝灾祸,必将给广大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形成丢失。

5、强化防洪除涝工程的办理

防洪除涝工程是以社会效益为主的公益性水利工程,直接关系到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关系到工农业生产的开展,因而加强办理作业非常重要。榜首,要处理工程维护运转办理经费来历,一是要活跃争取财务撑持,二是用足用好已出台的有关水费征收方针,三是对经过确权划界获得的水土资源或经营性财物,再经过租借、承揽等方式获取收益。第二,要界定工程办理性质,对公益性工程的办理单位做到精简高效,其编制内人员经费要归入公共财务预算;要做好管营养开作业,维护作业经过公司化、市场化机制操作,减轻办理单位的财务担负。第三,要研讨拟定排涝费收取运用方法,要根据当地工情、水情和栽培饲养业及工业经济特色,研讨拟定排涝规范,供给优质效劳;依照动力费、薪酬、维修费、办理费、折旧费等核定排涝费,细化获益面积、维护生齿、公司产量、栽培饲养业等担负份额,由办理单位向获益自己、获益单位收取排涝费,由县及县以上政府出台方针,树立财务、团体(或公司)和自己一起担负机制,处理排涝费用疑问。

五、结束语

农田水利标准化是一项全面系统复杂的综合性标准,尤其要加强对建设工程施工管理中常见问题的认识与研究,提高标准化的意识,结合实际情况进行生产,加强农田水利标准化的生产。

参考文献

[1]任兰义.地方小水电工程质量监督工作的思考[J].广东科技,2007

工程管理标准篇6

长期以来,由于管理体制不顺、维养经费不足、技术力量薄弱等,加之泵站“重建轻管”现象普遍存在,安徽省泵站工程运行安全和效益发挥都不够理想。为扭转这一局面,安徽省水利厅根据2019年6月水利部办公厅印发的《大中型灌排泵站标准化规范化管理指导意见(试行)的通知》,结合实际研究方略,拉开了全省泵站工程标准化规范化管理工作序幕。

一、全省泵站发展概况

长江、淮河自西向东横穿安徽全境,将安徽分成三大片,即淮北、江淮、江南。安徽省降雨量季节和年际变化大,不同季节降雨量分布差别明显,这种地理条件决定了泵站发展需因地制宜,多种类型并存。根据2020年10月统计,安徽省装机容量50kw(或流量1m3/s)以上(含)为灌溉、排涝服务的固定泵站7293座,总装机容量197.4万kw,流量1.97万m3/s。其中大型泵站(单座泵站)27座、总装机容量19.7万kw,中型泵站(单座泵站)427座、总装机容量69.6万kw,小型泵站6839座、总装机容量108.1万kw;省水利厅管理的泵站9座,总装机容量5.6万kw;各市、县(市、区)水利部门管理的泵站1366座,总装机容量103.3万kw;各市、县(市、区)乡镇村管理的泵站5646座,总装机容量81.0万kw;其他部门管理的泵站272座,总装机容量7.5万kw。安徽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全省泵站技术改造工作,省财政每年拨专款用于补助全省泵站技术改造,各地(市)财政也积极筹措配套资金或出台筹资办法,为加速泵站技术改造提供了可靠经济基础。目前安徽省已逐步建立起较为完善的泵站工程管理考核体系,出台了《安徽省水利工程管理考核办法及其考核标准》,对积极申报的泵站工程开展达标考核工作。2004年以来全省共有49座泵站获得省级管理单位称号,初步实现了泵站标准化、制度化、规范化建设。

二、推行标准化规范化管理存在的问题

1.管理制度与标准问题泵站工程行业涉及多项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地方法律法规,虽根据工程部位、设备分类制定了一些技术标准和工作规范,但仍然缺乏不少参考标准。如缺乏安徽省水利工程标识标牌设置标准,由于没有对各类标识标牌进行统一规范要求,导致各地泵站标识标牌形式多样、种类不全。泵站行业涉及的标准多为单一技术标准或工作规范,没有系统的技术管理规范涵盖泵站工程规章制度、操作运行、日常管护、信息化建设等各个环节,因此无法支撑泵站工程标准化规范化管理全过程。2.确权划界问题安徽省很多泵站工程兴建于20世纪,在当时历史条件下,泵站工程作为社会公益事业主要依靠国家投资建设,没有工程管理范围和保护范围划定批准文件,导致现阶段泵站工程管理、保护范围不清,确权困难。如淮南市禹王泵站因没有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导致土地所有证无法办理,确权受到阻碍;或因没有明确的征地手续、土地权证,管理和保护范围内出现不少侵占现象,如2019年破罡湖东站未明确保护范围,马路横穿破罡湖东站管理范围,来往车辆与群众严重影响泵站运行安全。3.“两费”资金落实问题安徽省水管体制改革距今已16年,一定程度上解决了水管单位编制落实与人员经费、维修养护经费“两费”问题,但由于改革不彻底,部分泵站人员仍未定编,“两费”资金缺口较大,即使是国有泵站,人员经费与维修养护经费仍存在不同程度短缺,严重影响职工工作积极性。如蚌埠市三县国有泵站人员没有正式入编;安庆市部分国有排涝泵站仍依靠水费弥补资金缺口;宿州市县区泵站人员工资实行差额补助,生活无法完全保障。除了国有泵站,很多乡镇级泵站管理人员由附近村民兼职,人员少、待遇差及专业程度不高,“两费”基本无法落实。4.泵站技术力量问题安徽省泵站普遍存在技术力量薄弱、人才队伍严重短缺现象。基层泵站人才普遍老年化,40岁以上职工人数占比高达87%,30周岁以下青年职工占比偏低,不足6%。基层泵站人员文化程度普遍较低,大学专科、高中及以下层次占比63%,本科及以上学历占比30%。基层泵站工勤人员所占比例最大,占泵站职工总数的67%,专业技术人员占比21%,高级技术人员相对缺乏。如今,新建和更新改造的泵站工程信息化、智能化程度越来越高,急需高学历、高素质、专业技能强的人员进行管理,但受编制、待遇等条件限制,高素质技能人才引不进、留不住,人员数量和专业技能已无法满足管理需求。5.自动化信息化水平问题如今虽有不少泵站采取“互联网+泵站”管理模式,但省内很多泵站管理方式依旧采用人工操作,与当今工程管理条件与水平不匹配。如安庆市中型泵站、亳州市多数泵站设备老旧,没有配备自动化监控设施,不具备先进的信息化管理手段,其原因一是与经济水平有关,二是与现有管理人才匮乏有关,没有懂信息化方面的专业技术人员进行操作管理。

工程管理标准篇7

公路工程建设的标准化管理是公路项目施工管理的重要基础。因此,在介绍公路工程建设标准化管理的概念及特点的基础上,分析了现阶段公路工程建设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公路工程建设中的标准化管理策略,主要包括:建立以工程监理为核心的质量管理体系;科学地进行施工设计管理;加强工程成本管理,提高经济效益等方面。

关键词:

公路工程;标准化管理;管理对策

1公路工程建设标准化管理简介

1.1公路工程建设标准化管理的概念

公路工程建设标准化管理是指将与工程项目相关的各种规范、标准以及要求等执行在施工的各个环节当中,并加强监督、检查。公路工程建设的标准化管理是一项复杂、具有较大难度的系统工作,涉及到工程的投资、合同、设计、人员、施工、进度、质量、存在的风险以及材料、设备、物资、运营等多方面的内容[1]。概括来说,公路工程建设的标准化管理主要包括以下五个方面的内容:①加强施工现场不同区域的施工控制;②严格施工材料的用材标准(包括材料及设备的选择、采购、使用等);③优化施工工艺的流程和选择;④保证施工的安全性。

1.2公路工程建设标准化管理的特点

1.2.1公路施工项目的多样性及复杂性

公路工程的使用功能不同,其施工的项目类型也有所不同,因此公路工程的施工项目具有多样性[2]。另外,每个施工项目中涉及到的内容包括合同、设计、施工工艺、设备材料等,涉及到的部门包括设计、施工、监理等,并且施工工艺、地基处理方法都会根据施工条件及地形、地质因素进行相应的改变,因此公路工程的施工项目又具有复杂性。

1.2.2公路施工项目影响因素的多变性

在进行公路工程项目施工时,施工条件的变化较大[3]。因此在进行施工设计时,应综合考虑到施工过程中条件的变化以及一些影响施工的因素,从而尽可能地减少不必要的损失,以控制施工成本,提高经济效益。

1.3公路工程建设标准化管理的重要性

公路工程建设标准化管理的重要性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1)公路工程建设是一个复杂、艰巨的工程,涉及内容及部门较多,各个环节的工作和部门的沟通及协调、管理工作都有较大的难度,并且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问题都会影响到整个工程。这些都是促使公路工程建设标准化管理实施的必然条件[4]。(2)近些年来,我国对公路工程建设一直都很重视,用于公路建设及维修的资金投入也在逐年增加。公路工程建设是我国经济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保障。公路工程建设涉及到多个工作阶段,需多个工作环节的共同组合才能完成,其中任何一个阶段或者任何一个环节的工作出现问题或差错,都会影响到整个工程的顺利进行和质量,因此对公路工程的建设过程实施标准化管理是很有必要的,这样可以提高公路工程建设的管理水平。

2现阶段公路工程建设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施工设计管理不足,内容不全面

目前,虽然我国制订了公路工程施工设计相关的规范文件如《公路工程基本建设项目设计文件编制方法》、《公路工程国内招标文件范本的通知》等,但是这些只是针对设计阶段和实施准备阶段的施工设计规范,对后期中标后的施工设计并没有作出明确的规范,因此很多中标单位后期施工设计的格式及内容都不够全面,有的甚至与实际的项目整体需要相背离,从而严重地影响了公路工程施工项目的整体性以及项目的一次性。

(2)施工现场管理缺乏,问题频出

施工现场的管理是确保施工质量的关键,但是很多企业都缺乏对施工现场的全面管理,从而导致施工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较多,如偷工减料导致质量检测不达标;材料资源分配不合理,纰漏现象严重;应急措施不完善导致突发事件处理不及时,施工进度缓慢导致延期完工等。

(3)工程成本管理不足,经济效益较差

工程成本管理主要是在施工过程中进行的管理,直接关系着公路工程建设的经济效益。但是现阶段,很多企业对这一部分的管理比较缺乏,如对施工材料的管理不足,没有对材料的使用额度进行明确的规定,也没有建立相应的限额领取制度;此外,对人员的管理也不合理,主要是人员的分配与分工,以及安全问题等方面,导致工程的施工成本远超出规定成本的额度,严重降低了经济效益[5]。

(4)风险管理缺乏,损失严重

任何施工项目的进行都存在着一定的风险,既包括技术上的风险,也包括非技术上的风险。其中,技术上的风险是指设计、施工等方面存在的风险,而非技术上的风险则是指自然环境、合同、经济、材料、设备等方面存在的风险[6]。目前,很多企业虽然在施工前对风险进行了分析和评估,但是并没有采取对应的管理措施,从而导致了严重的损失。

(5)管理人员素质不高,管理效率不佳

目前我国公路工程建设中管理人员素质不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①学历不足:据调查显示,很多管理人员都是中专及大专的学历;②现代管理理论知识的不足:现阶段,很多公路工程的管理人员(除了工程管理专业)对于一些现代管理理论知识都还不了解,掌握的管理知识及管理理念都还比较传统、陈旧;③对标准化管理认识不足:大部分公路工程的管理人员还未树立标准化管理的理念,对标准化管理还没有一个全面的认识和了解,并且还有些管理人员对于施工流程的规范及施工工艺各工序的技术要求都还不熟悉,因此管理效率都比较差。

3公路工程建设中的标准化管理策略分析

(1)建立以工程监理为核心的质量管理体系

要想实现公路工程建设的标准化管理,首先必须要建立完善的管理体系。标准化管理的最终目的是提高公路工程的质量,因此企业应建立以工程监理为核心的质量管理体系。公路工程的监理不仅需要政府加强监督,更要企业加强自检和施工项目的监理,通过这三个层次的监理控制,逐步形成一个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在该体系中,还要将建设单位、承包单位以及监理单位之间的关系和职责明确化,以确保出现问题时可追究到具体的单位,甚至是具体的个人。

(2)科学地进行施工设计管理

施工设计是进行施工的重要准则,因此在进行施工设计时,设计人员须综合多方面的因素,并且严格按照施工规范来进行。此外,管理部门也应积极履行自己的职责,仔细审核设计内容,发现其中的不足及问题,并督促设计人员进行改进和完善。最后,应积极完善公路工程施工设计相关的规范,特别是中标后期施工设计内容的规范,应进一步明确化。

(3)加强工程成本管理,提高经济效益

加强工程成本管理应做好以下工作:首先,应做好施工材料及设备的采购工作,采购部门应积极关注材料市场的价格变化,尽量采购价格适宜且质量好的材料;其次,建立完善的限额领材制度,杜绝材料浪费和缺失的现象;最后,做好各部门人员的管理工作,对人员进行合理的分配和分工,将每个人的职责具体化和明确化,避免出现一岗多人的现象。另外,还要积极做好人员的安全管理,如严格遵循施工规范、做好施工现场的安全防范措施等。

(4)完善风险管理,防患于未然

管理人员应将风险管理列为标准化管理的重要内容之一,不仅仅是要对风险进行分析、评估,更要采取具体的措施,以防患于未然,避免不必要的损失。

(5)提高管理人员的素质,提高管理效率

作为公路工程的管理人员,应严格要求自己,积极学习先进的管理理论知识和管理方法、模式,并且树立标准化管理的理念,熟悉掌握各施工流程的规范及施工工艺各工序的技术要求,提高自身素质,认真做好每一项工作,提高管理工作的效率。

4结语

公路工程建设中的标准化管理是公路项目施工管理的重要基础,是实现标准化公路工程的核心部分。管理人员应履行自己的职责,加强对公路工程建设过程的管理,积极提高自身的素质,做好施工过程各个环节的标准化管理工作,从而提高管理效率,提高公路工程建设的质量。

参考文献:

[1]何雄伟,孙柏林,,等.高速公路施工标准化管理绩效评价研究[J].交通标准化,2014(13):183-186.

[2]刘超然,郭晓红,吴玉然,等.高速公路建设工程项目的投资管理与控制方法研究[J].湖南张家界佳通科技出版社,2012,15(32):333-335.

[3]张明国,刘华军.公路施工管理标准化建设应用及效果[J].黑龙江交通科技,2010(3):144-146.

[4]李义.高速公路的标准化建设[J].交通世界(工程技术),2015(8):116-117.

工程管理标准篇8

一、当前工程质量管理中面临的问题分析

1.企业内部管理问题

企业管理层的质量意识不强,重经营轻质量控制式的管理必然导致了质量管理体系不健全,质量目标不明确,质量管理机构人员配备少,质量管理控制不严格,无法满足项目管理及企业发展需要。

2.分包施工单位管理问题

目前施工现场专业分包单位众多,其中大部分都有建设单位制定分包,由于建设单位指定分包单位在现场管理上与总包单位平行,工程质量难以控制,施工中不按施工组织设计方案执行,管理人员配备不齐及执行力不强,往往在施工中产生工序不能正常交接,出现问题相互推诿,施工进度滞后等局面,这为工程质量埋下隐患,如不及时解决存在的问题就会影响工程质量和企业的社会声誉。

3.劳务作业人员管理问题

人是建筑工程施工的主体,而在一线从事劳务作业的人直接关系到工程的成功与否。虽说推行建筑劳务分包制度已经很多年了,但在三、四线城市,大多数施工作业人员还是农民工,他们没有经过正规的培训,综合技能素质较差,质量意识缺乏且流动性大,导致现场的工程质量管理难度大。

4.进场材料的质量管理问题

加强进场材料的质量管理和控制是提高工程质量的重要保证,如果材料管理不到位,材料不符合规范标准的要求,那么将会给工程质量带来严重的影响。而目前我国大多数施工现场在工程材料管理方面还存在着许多问题,主要体现在:一是材料进场质量检查验收不严格,一般都是先进场再检验;二是材料进场保管不认真,未对材料的保质期定期检查,容易影响工程施工质量。

二、确保顺利推行质量管理标准化的对策

1.完善质量管理体系

开展工程质量管理标准化,就必须先完善企业的质量管理体系。首先,在企业内部应由企业法定代表人牵头成立的推行工程质量标准化工作领导小组,确保本项工作的严谨性、全局性和可持续性。通过设置该机构来制定和落实企业内部各管理部门及各岗位的职责,确保质量管理责任落实到人。其次,制定可行性的企业质量管理目标,针对项目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不断修正和完善企业内部的质量管理制度。同时在企业层面上建立相应的质量管理部门,配备足量质量检查人员,加强企业对项目施工现场的质量管理力度。最后通过建立健全企业内部的质量管理奖惩考核机制及企业文化,通过以人为本,建立符合实际情况的奖惩考核机制与职工的个人薪酬挂钩,从而提高全体人员的综合业务素质、责任感及归属感,切实地激发全体职工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通过完善和改进质量管理标准化工作内容和方法,避免了质量管理标准化工作纸上谈兵和半途而废的情况发生。

2.加强对分包单位的质量管理对分包单位管理是影响

工程质量管理标准化工作顺利进行的主要因素。因此,企业必须建立对进入本企业内施工现场分包单位的管理制度,加强对进场分包单位的资信、管理人员技术水平的考核。同时按照《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要求签订总分包管理合同,强化分包单位的质量意识,确保分包工程质量处于可控制状态。

3.加强施工技术管理

为保证工程质量管理标准化工作的顺利进行,企业必须加强施工技术管理工作。首先,企业应结合企业内部工程质量管理常见问题,将质量技术管理工作要求及操作流程进行汇编,明确各部门及人员岗位的技术管理责任制。在正式施工前,应认真研究图纸,明确项目施工中所采用的施工技术及具体施工要求,加强图纸审核,及时解决设计图纸中的缺陷问题,避免返工或者出现质量问题。其次,结合常见问题质量及工程质量通病防治技术规程要求,以工程常见做法和企业工法为基础,制定形成图文并茂的施工工艺标准化指导书,规范和引导项目施工现场开展工程质量管理标准化工作。

4.加强施工全过程管控

加强施工全过程管控,确保推进质量管理标准化工作常态化。首先,企业应加强对作业人员的质量教育培训工作,将工程质量技术标准尽量的通俗化、清晰化的向作业人员进行讲解,利用Bim技术或者现场设置样板展示区将工程关键部位的施工工序及操作事项对作业人员进行可视化宣贯,从而保证作业人员在操作过程中能够精细化施工。其次,加强进场材料检查检验及保管工作,通过制定相关制度,将进入施工现场的原材料必须先检验再使用,不合格材料及过期材料严禁使用的管理规定责任到人,可有效地杜绝工程材料质量问题的发生。第三,现场实行工序交接制度,施工内容及施工责任人均留交接记录,通过现场实测实量,将有关数据及责任人上墙,实现质量责任向下落实到人,确保了每道工序都能符合施工验收规范要求。

5.规范市场行为

规范市场行为主要是针对建设单位违法发包和压级压价的行为。一是对符合《建筑法》允许分包范围内的工程,建设单位必须进行二次公开招投标,严禁建设单位私自发包、暗箱操作、私下交易及将建筑工程肢解分包给不具备相应资质的施工单位及个人等违法行为。二是建议行业主管部门加强对建设单位的资金监管工作。在当前竞争激烈的建筑市场中,很多建设单位利用施工单位急于承揽工程项目的迫切心理,在招投标过程中对施工单位压级压价,而且在施工过程中要求施工单位进行垫资,这种情况是造成项目施工过程中存在较多的质量和安全隐患的重要原因。因此,在招投标时,上级主管部门如能先一步对招标单位了解和考察,对社会信誉差、各方能力

工程管理标准篇9

建筑业经过了几十年的发展,建筑施工现场的安全文明管理水平有了明显的提升,但许多施工现场仍未改变粗放的管理方式,现场质量标准化建设还处于尝试探索阶段甚至很多地区仍是空白,影响着目前建设形势下施工质量的提升。基于此,针对目前建筑工程施工现场质量标准化建设工作的现状,本文以提升工程质量和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为方向,从管理的角度分析施工现场质量标准化建设滞后的原因,并提出改进建议。

2施工现场质量标准化建设相对滞后

施工现场标准化建设主要包括施工质量和安全两项重要内容,但目前的现状是前者的建设严重滞后而后者的建设情况相对较好。因此有必要对现场安全标准化建设工作的现状进行分析,以此为借鉴,促进质量标准化的建设。

2.1施工现场安全标准化建设发展的原因

近此年来,施工现场安全标准化建设取得较快发展,主要有以下原因:1)住建部于2014年出台了《建筑施工安全生产标准化考评暂行办法》。同时,一些省、市甚至县一级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近年也都相应地开展了各级安全标准化工地的创建、组织观摩、评选及表彰等活动。2)面对近年建筑安全施工的严峻形势,对事故的处罚力度及赔偿额度明显加大,促使各施工企业对安全工作进行主动控制。3)现场的安全文明标准化是展示施工企业形象的窗口,施工企业也愿意投入相应的精力进行建设。

2.2施工现场质量标准化建设的现状

2.2.1质量标准化建设氛围没有形成

与安全标准化工作相比,施工现场的质量标准化建设则明显滞后,甚至很多地区及施工企业还是空白。原建设部于2005年出台了《关于开展建筑施工安全质量标准化工作的指导意见》,但从多年实施情况来看,包括一些地区的质量安全标准化工地评选,都是以安全标准化工作为主。一些地区的建筑管理部门虽然每年也提出开展现场质量安全标准化建设,但对质量标准化的概念及内容不清晰,往往与诸如样板间的制作、工程质量问题的专项治理等工作相混同。有些则与已开展多年并具有一定成熟经验和做法的安全标准化工地的创建混杂在一起实施,质量标准化工作所占比例较小,或只是顺带开展。

2.2.2质量标准化建设内容不全面

施工现场质量标准化的管理应包括组织机构及职责;人、机、材料的管理;合同管理;分包管理;施工质量的控制、检查及验收;质量管理的自查、评价及改进等多个方面。而一些施工现场建立的所谓质量标准化,只是做了其中一些方面或小范围的工作。质量标准化建设工作不应只满足于一些样板的制作而应该是有内涵的,应贯穿于施工全过程及各分部分项工程,是全面、系统、过程控制的体现。在通常意义上影响施工质量的人、机、料、法、环等多个因素上都要实行质量标准化管理。尤其是对工程结构实体上大量的隐蔽工程,如钢筋、混凝土等众多事关结构安全的分项工程,更应以标准化的质量管理方式控制其质量,同时在具有可追溯性的记录资料上也要体现出实行过标准化质量管理的痕迹,这是至关重要的,但也是具体开展此项工作中所缺少的。

3施工现场质量标准化建设进展滞后的原因分析

3.1建筑市场不规范

建筑市场不规范是施工现场质量标准化建设开展缓慢的直接原因。多年来建筑业形成的混乱状况如违法分包、转包挂靠、低价中标等现象非常普遍,加之建筑劳务人员从业素质不高、项目管理人员不到位、工程质量诚信行为严重缺失,在这样的现实情况下很难开展施工现场质量标准化建设。

3.2施工企业管理能力及质量意识差

主要表现在:1)很多总承包施工企业施工能力不足,所承揽工程大多由一些外来施队甚至转包及挂靠的张福生建筑工程施工现场质量标准化建设研究2)一些施工企业长期以来在传统的思维模式下忽视了对施工现场质量标准化管理人才的培养,大多项目负责人也都是技术类专业人员,缺少对现场质量标准化建设的组织能力和管理经验。另外,一些工程上实行的是项目经理承包制而不是项目经理负责制,即以包代管,难以调动项目负责人对标准化建设的积极性。

3.3重技术轻管理的影响至深

从一定程度上看,技术或技术标准决定着质量标准及水平,但各项技术的应用若没有有效的管理去组织实施则难以真正实现,而重技术轻管理的现状在建筑行业一直存在,这对施工现场质量标准化管理甚至工程质量的整体提升都有着不利影响。近年来,建筑行业较多关注的是Bim技术的应用研究、工法的创新及申报、QC(质量管理)小组的建设与评比、四新技术及建筑业10项新技术的开发及应用、各级工程质量奖项的评选以及质量通病问题的防治等,却对施工现场的质量标准化建设工作缺少重视和研究。

4开展施工现场质量标准化建设的建议

4.1结合实际,因地制宜开展建设

各地经济发展程度不一样,同时施工企业的资质级别不同,技术力量也存在差异。这就决定了施工现场质量标准化建设需要因地制宜地开展。各地应探寻适合当地实际的施工现场质量标准化管理模式,积极与本地区的质量通病防治相结合。若盲目制定统一模式,则会造成相关资源的浪费或对一些中小型施工企业的实施造成难度。本文认为应根据一个地区的实际情况,从上到下制定多个级别的实施方案。如按照省、市、县(区)等所在地区的不同并结合施工企业资质的高低分为几个等级开展建设,也可参考安全文明标准化诚信评价的模式进行等级划分,同时在实施过程中应不断积累经验,待条件成熟后逐步整合及提高。

4.2引入多种激励机制

4.2.1建立评选机制

参照已开展的安全文明标准化工地的评选活动,建立相应的施工现场质量标准化工程评选机制。各省市也可参照其已建立的安全文明标准化工地的评选,建立质量方面的评选机制。评选应按照逐级申报的原则实施,通过评选活动达到奖优罚劣的目的。如结合建筑市场诚信信息管理平台,对获得质量标准化工地荣誉的企业及项目负责人予以良好诚信行为记录,以促进这项工作的开展。

4.2.2建立优质优价机制

应在建筑行业建立并推行优质优价的激励机制。本文对建筑产品优质优价的理解是:在施工现场建立了科学有效的质量标准化管理体系并形成保障的条件下,对建筑产品按照高于国家标准的企业标准进行精益建造,并基于在事前与建设单位的合同约定,所实施的一种具有高品质产品并具有相对较高工程造价的市场机制。

另外,参照建筑工程造价中安全文明施工措施费的做法,本文提出施工现场质量标准化建设措施费的概念,这也是基于优质优价原则及上述实施的费用问题而提出的,即以直接的经济措施保障和激励施工现场质量标准化建设工作的开展。如果可行,其费用支出应建立在科学合理的评价基础之上,其费用结构也需进一步研究确定。需指出的是,这项费用支出与整个工程造价相比是微不足道的,但由此而带来的现场质量管理变革对施工质量乃至整体工程质量的实质性提升会产生积极的影响。

4.2.3与质量奖项评选结合

应将施工现场质量标准化建设与各级工程质量奖项的评选直接挂钩,即将质量标准化建设作为各级工程质量奖项评选的首要条件,这也体现了优质工程必须以施工现场的质量标准化管理为基础实现的原则。这是激励机制同时也是一种制约机制,首先可以在合同确定为优质质量目标的工程上先行先试。

工程管理标准篇10

近年来,随着企业经营规模的不断扩张,企业管理能力也在不断挑战极限,仅最近五年,每个集团公司每年完成的施工产值,从几十亿到上百亿元,到数百亿元。但是,现有的人力、设备、技术资源和施工管理能力也在接受极大的考验,施工安全、质量、工期、控制难度越来越大。因此,各级管理干部必须高度重视研究项目创新管理模式,必须居安思危,超前谋划,自主创新,用科学发展观,积极应对挑战。

一、强力推进标准化管理,确保各项管理制度落实到位。实行标准化管理是全面提升企业项目管理水平的关键,我们集团公司为全面贯彻铁道部“六位一体”和“管理制度标准化、人员配备标准化、现场管理标准化、过程控制标准化”的管理要求,认真制定出台了《工程项目标准化管理手册》,这套手册详细、严格的规范了“标准化项目部、标准化工地、标准化作业”的具体内容,手册基本上涵盖了工程项目管理的各个方面,是一部系统完善,具有一定先进性和适应施工企业特色的项目管理基本法则,具有很强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对项目管理规范化、制度化、标准化,提升项目管理水平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因此,必须严格执行和落实。首先要贯彻标准化理念。形成全员标准化意识,实行管理制度标准化、人员配备标准化、现场管理标准化、过程控制标准化,严格按规章办事,按规范操作,使企业上下形成良好的标准化氛围。其次严格执行标准和规范。特别是项目经理要带头执行《标准化手册》,切实加强基层和操作层的执行力和落实力,彻底改变旧习惯,要使全员达到“标准成为习惯、习惯符合标准、结果达到标准化”的要求。第三不断完善标准化。工程项目的标准化建设是一项长期艰巨的工作,不可能一劳永逸,好的标准、制度要在执行中不断检验、深化,在检验中不断完善。使企业项目管理标准化工作不断取得新发展。

二、狠抓重大危险源防控,确保安全基础工作得到实处。安全、质量管理工作是施工企业的根基,俗话说,基础不牢,地动山摇。各级管理者必须高度重视项目基础建设,必须把安全质量工作放在第一位,进一步增强全员安全质量意识,使安全质量管理工作机构健全、规章制度措施具体、执行力落实力到位,要以狠抓重大危险源为切入点,从源头和细节入手,下大力夯实安全基础工作。一是建立重大危险源动态管理制度。项目部、工区和施工队应根据工程进度和每个阶段的工作内容,及时识别重大危险源,项目部每月一次,工区每旬一次,施工队每日一次,所有的危险源都要制定有效的防范和消除措施,并落实到具体责任人。二是严格专项施工和应急预案的编制、评审和审批程序。重大危险源必须制定专项施工方案和应急预案,没有编制的严禁施工。专项施工方案的编制、评审和审批应实行分级管理,施工方案的编制要优先采用先进的科技成果,确保其可靠性和可操作性。三是要切实落实资源配置和经费投入。针对重大危险源的施工,各岗位监管人员必须到位,施工队伍要专业化,解决危险源需要的专用设备和工程材料必须符合专项施工方案和施工计划的要求,应急设备和物资要舍得投入,安全经费的提取比例必须符合国家法律的规定,提够提足,专款专用。四是坚持经常性的安全教育培训制度。除必须坚持企业三级安全教育、工人上场培训、岗前培训、特殊工种培训和工前教育等制度外,重点要抓好对重大危险源的风险点施工方法和防范措施的专项教育和培训。五是进一步落实安全终端责任制。进一步明确安全终端责任人,通过相关责任人,明确责任,给足权力,提高工作主动意识,把安全生产制度落到实处。

三、培育、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努力创建优质工程。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和企业的发展,企业自主创新主体作用得到了进一步发挥,集团公司自主创新取得了显著成绩,公司在客运专线施工技术,高原冻土区施工技术,高速公路、机场道面施工技术,城市地铁及轨道交通工程施工技术,水利水电工程土建施工技术,桥梁、隧道、房建等施工技术研究都取得了显著成果。但是,目前公司在建项目还有许多重难点工程,如:西格二线关角隧道、广昆铁路秀宁隧道、京沪高铁、贵广、兰渝隧道群、六沾铁路w3标三联隧道、青岛胶州湾海底隧道、南水北调穿黄盾构、北京地下直径线、天津地下直径线,曹妃甸开发区甸头立交桥等等,必须高度重视施工技术的创新研究,依托科技创新,创建优质工程,实现项目管理发展:一是要优化施工方案,通过技术创新攻克难关。实施方案必须建立在技术创新的基础上,要反复论证,充分比选,严格按方案评审、逐级报批、专家论证的程序进行,确保方案稳妥,可操作性强。二是在施工方案的实施过程中要舍得投入、敢于投入,该配置的设备要配齐配足,保障措施要切实到位。三是不折不扣地执行集团公司“重难点工程、关键部位和重要设施必须由内部架子队承担施工和管理”的规定,牢牢掌握项目施工的主动权,这是攻克重难点的关键。

四、充分整合设备资源,提升施工机械化作业水平。近年来,集团公司在大型、特种、客专专用及常规机械设备方面加大投入,目前共有各种专用设备71台。其中移动模架9台、架桥机6台、运梁车7台、提梁机10台、无砟轨道制枕设备2套、无砟轨道施工设备7套、盾构机17台(7台未交货)、旋挖钻机5台、C6钻机3台、混凝土机械手5台。要认真研究整合这些机械设备资源,充分发挥其机械设备的功能,提高机械化作业水平,这是确保项目施工安全和工程质量,促进施工生产任务完成的关键。一是要联合厂商技术人员对设备使用功能和安全性能进行检测,对达不到安全要求的部件要及时进行修理和更换,加强维修保养,及时编制转场计划和方案,避免设备闲置,造成资源浪费。二是对隧道专用设备,要实行配套使用,形成流水作业线。如钻孔台车、C6钻机、喷锚机械手等特种机械,必须做到专机专人,充分发挥机械效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