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十篇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十篇

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9 11:38:19

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篇1

关键词:区域分工;可持续发展;农业;发展

一、农业区域分工可持续发展的含义

农业区域分工可持续发展是指特定区域建立在当地比较优势基础之上的产业分工和专业化方向不断强化、细化的演进过程。所谓强化是指区域分工在规模和范围上的不断扩大;所谓细化是指区域分工由农产品大类主产区向品种主产区的发展。农业区域分工可持续发展的实质是农业区域分工和专业化所赖以建立的区域农业比较优势的可持续发展。影响一个区域农业比较优势的因素主要有自然资源禀赋、劳动力、资本和技术等生产要素。因此,农业区域分工和专业化的可持续发展就是农业区域分工所依赖的生产要素的可持续发展,即区域分工条件下主导专业化产品持久的、不断增加的资源动员能力或吸引能力。在影响区域比较优势的渚因素中,随着经济的发展,农业劳动力具有不断减少的规律,农业资本有机构成具有不断提高的趋势,农业技术进步也具有经济系统内生的必然性,只有自然资源禀赋的变化结果会因利用方式的不同而不同,合理利用,用养结合,则自然资源的再生产能力就会不断提高,人们就可以持续利用;相反,如果利用不当或过度利用、只用不养就会降低自然资源的再生产能力,自然资源就会趋于枯竭。可见,自然资源环境的不断改善是农业区域分工可持续发展的首要的基础性条件。

二、农业区域分工可持续发展机理分析

新增长理论认为分工是经济内生增长的源泉,分工本身也是经济系统内生的,这样就形成了分工与经济增长相互促进、不断提高、持续发展的人类社会经济不断发展的内在机制。分工所产生的交易费用,也会因进一步的分工和技术创新而趋于下降,因此,分工本身具有不断演进的内在机理。那么,我们是否可以从这里得出结论,认为农业区域分工的可持续发展也是自然而然的呢?回答当然是否定的,因为:首先,新增长理论所指的经济增长并不是可持续增长,而是一种长期的增长趋势,分工所具有的自我演进趋势也只是出于对交易费用的降低。我们这里所指的农业区域分工可持续发展是基于对农业自然资源和环境的保护,从而不断提高区域分工条件下农业产业体系的效益。其次,农业区域分工所依赖的自然资源环境是一种公共物品,具有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因而存在过度利用的倾向,易于导致生态系统再生能力退化、资源枯竭、环境恶化等不利于可持续发展的因素。可以看出,农业区域分工可持续发展并非易事。因此,探讨农业区域分工可持续发展的机理,对于把握影响农业区域分工可持续发展的因素及其过程,更好地实施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战略具有重要意义。

农业区域分工可持续发展可以简化成一个动态的经济生态系统。这个系统的基本特征是区域农业经济系统和区域生态系统的共生共荣、协调相长的关系。在这两个子系统中,包括光热、降雨、地下水、环境、一般技术等公共物品类的生产要素,以及联系和规范它们之间关系的制度、文化习俗、观念等因素。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私人物品性质的生产要素由低收益部门向高收益部门流动是基本规律,耕地的减少具有不可逆转的刚性,第一产业从业人员的下降也是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资金是否流向农业取决于农业的资金利润率大小。因此,农业区域分工可持续发展就要求,一方面,要在尽可能保护好耕地的条件下,用好养好现有耕地,不断提高土地的自然再生产能力和经济产出;另一方面,要在农业劳动力数量不断减少的同时,不断提高农业从业人员的科技文化素质,从而增强对农业科技的需求和正确应用,增强自觉保护环境的意识。

三、农业区域分工可持续发展的对策

1.农村制度创新

制度的创新或变迁有诱致性制度变迁和强制性制度变迁。诱致性制度变迁指的是现行制度安排的变更或替代,或者是新制度安排的创造,它由个人或一群人,在响应获利机会时自发倡导、组织和实行。与此相反,强制性制度变迁由政府命令和法律引入和实行。诱致性变迁必须由某种在原有制度安排下无法得到的获利机会引起。然而,强制性制度变迁可以纯粹因在不同选民集团之间对现有收入进行再分配而发生。制度变迁或创新的动力来源于制度变迁或创新可能带来的预期收益。当预期收益超过预期成本时,一项新制度安排就会被创新。因此,通过这些因素促成的制度创新,一定会带来经济增长。由此可见,农村制度的创新必须建立在市场经济体制这一基本经济制度之上,并沿着这一路径深入和细化。

2.农业技术创新

西北地区区域分工可持续发展,也需要“可持续农业技术”的支持。这些技术一方面要不断强化西北地区具有比较优势的农产品的优势,另一方面要通过技术创新不断缩小本地区的劣势。在西部大开发的背景下,必须围绕特色农业、节水农业和生态农业体系建设,以提高农业及其相关产业的技术装备水平、农产品及其加工产品的科技含量和市场竞争力为目标,从多层次加快科技成果向农业及相关产业领域转化的速度,特别是在以下方面要有所创新:(1)以早地集水、节水灌溉、保护地栽培、改土培肥、优良品种等为重点的综合种植技术;(2)以畜禽品种选育与改良、家禽笼养、瘦肉型猪快速育肥、牛羊圈养育肥、秸秆青贮与加工、草场改良、饲料开发(绿色饲料)与加工、畜禽疾病综合防治等养殖技术;(3)农产品及其加工产品的外观质量、内在质量、环保质量标准化技术;(4)农产品精深加工、包装、储运、销售技术;(5)荒山荒地绿化技术;(6)沙漠治理技术及沙产业开发技术等。

3.农村教育体制改革

自然环境的破坏、市场经济体制改革和各项制度创新的滞后、农业科技供给与需求不足都与教育落后所造成的劳动力素质低下有紧密的关系。劳动者的文化素质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人力资源开发程度和人力资本积累水平的主要参数。根据目前我国地区广大农村条件差,大学生毕业后不愿回家乡,而绝大部分农村高中毕业生都要回乡务农的实际情况,农村教育体制亟待改革,这就是要大力发展农村职业技术教育,全面提高农村劳动者的生产技能。随着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和知识经济的兴起,知识更新的速度加快,不断提高农业劳动者的职业技术水平和技能显得尤为重要。与普通教育和高等教育将其重点放在普通理论知识的教育不同,职业技术教育则注重与职业技能紧密联系的教育与培训,强调的是使用性。职业教育、普通教育和高等教育互为补充相互渗透。

四、结语

综上所述,农业区域分工可持续发展是一项复杂的社会经济系统工程,要求系统各因素之间相互促进、良性循环。地区生态环境脆弱,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落后,农民脱贫致富的愿望,如果不加以正确引导,就易于进一步恶化本已脆弱的生态环境:如果不能很好的处理发展经济和保护恢复生态环境的关系,也可能使生态环境状况雪上加霜。因此,地区农业区域分工可持续发展是一项非常艰巨的任务,必须在以下方面做出长期不懈的努力。

参考文献:

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篇2

[关键词]农业经济;区域循环;可持续;发展提高

[Doi]10.13939/ki.zgsc.2015.16.124

1构设生态文明式农业发展方式

1.1有效提升生态文明理念的全面认识

在发展区域循环性农业经济的过程中,其既属于经济领域范畴,又属于生态文明领域范畴。特别是对于我国中部地区农业经济来说,其在实现可持续发展模式的过程中,一定要强化生态文明理念的认识,做到人和自然的友好相处,做到绿色生产与消费。而在实际工作上,政府要加强指导作用,积极引导涉农企业与经营者提升对节能环保型生产、消费以及发展等环节的认识,不断强化对农业生态环境的有效保护。

1.2强化农业资源有效节约

从我国农业经济的现实情况来看,走高资源投入来提升产量已经不再符合实际要求。大力倡导节能减排生产与生活方式,加强污染的防治工作。特别是现阶段,随着我国农业经济向机械化方向发展,部分地区在农业生产上对于资源的有效保护力度跟不上发展的脚步,在生产中往往出现牺牲资源获取短时间的收成,因此节能减排工作的重担更加艰巨。另外,还要积极引导农业副产品与相关废弃物的二次资源利用。在根据本地实际情况的前提下,构建以个别村庄农户为区域的循环性农业经济发展模式。例如,河南省南阳市西峡县部分乡镇通过秸秆制沼的办法,大力发展县区域循环农业,开发栽培食用菌、草莓以及猕猴桃等有机农作物,其对整个县乡农业经济具有质的改变,截至2013年第一季度,该县已建立户用沼气3.3万余座,大中小型沼气工程32处。

1.3强化农业生态环境保护

1.3.1不断优化生产方式,降低生态环境保护压力

在建立区域循环性农业经济的过程中,在生产方式上要尽量摒除传统耕种生产方式,进一步提升农药与化肥施用的减量化与畜禽粪便的无害化,在符合农村区域农业发展的情况下,积极推进秸秆沼气化工程与太阳能工程等。从而实现区域循环性农业经济的低投入、低能耗、有机化、生态化以及高效益,创新农业生产新方式。

1.3.2构建农业生态与环境保护配套化的法律法规体系

在建立区域循环性农业经济的过程中,对于生态文明式的农业发展,必须要具备相应配套的法律法规才能让相关工作实现可持续发展。而在实际工作上,要相应配套相关管理机构,强化区域内执法力度,从而构建农业生态与环境保护的有效监督,保证相关工作有法可依与有法必依。与此同时,还要通过电视网络、下乡宣传以及村民会议等形式,加强宣传与教育力度,不断引导涉农企业、农业经营者以及农村居民对于生态与环境的保护观念与法制认识,让每一个农村居民积极投身到农业生态与环境的保护工作中去,从而推动农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2引导农业科技的创新力量

2.1建立健全农业科技的创新机制

2.1.1提高农业科技创新的支持力度

对于区域循环性农业经济来说,其创新技术上具有明显的非竞争性与非排他性。因此,在建立区域农业经济的过程中,出于农业经济科技创新的可持续性,政府与相关职能部门一定强化财政性补贴在农业科技创新领域的利用,积极鼓励涉农企业在农业生产与开发上加大科技创新力度,并把科技成果传之于民、用之于民。例如,在2014年7月末,河南省南阳市农业局就通过《关于申报有机产品绿色食品认证奖励的通知》,引导涉农企业与农业经营者积极发展有机产品与绿色食品,提高区域内农产品附加值的同时,还要积极引导区域循环性农业积极的可持续发展。

2.1.2重视农业科技发展能力的建设力量

在建立区域循环经济的过程中,对于农业科技的利用,一定要积极加大对涉农领域的科技实验室、技术中心以及野外基地建设与运营的投入,完善区域内农业经济的基础条件。在实际工作上,积极推进水稻、玉米以及大豆等粮食产业的科技体系化建设,提高多部门有效联动的合作力度,提高多学科有效集成优化的提升力度,从而加强科技体系在提升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层面的能力。另外,在建立区域性循环农业经济的过程中,一定要加大各类人才的引进与培养,强化区域内人才队伍的建设力度,在遵从本区域农业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下,培养在世界农业经济上的具有领先思想与技术的团队与科学人员,从而在国际农业经济发展上占据先进技术的利用程度,积极推动区域内,甚至是全国农业科技发展的建设力量,促进农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2.2提升成果的有效转化与技术扩散

第一,在我国“国家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专项资金”的大力支持下,区域内农业经济同样要积极取得“863”、科技支撑等计划的支持,把农业科技与重大成果进行有效转化,从而在区域内逐渐构建符合自身实际情况的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体系。

第二,积极推进“科技富民强县”等区域内扶持计划,构建涉农企业包办区域化与“以户带村和以村带乡”等新型科技成果与技术扩散模式。一方面要基于本区域内农民最实质也是最需要的相关先进技术出发,强化乡村农户科技“超市”式推广,让农户积极学习与利用先进技术,另一方面又要强化农业经营者基于自身情况去创新技术与开发产品,强化全员创新意识。

第三,基于区域农业发展模式的前提下,打造特色农业生产新模式。例如,对于河南、江西以及安徽等地来说,其同属于粮食的净调出省份,在我国区域循环性农业经济中较为典型,因此可以在粮食生产核心区域的计划上,积极推进粮食技术集成化示范工程,使该区域粮食在生产上渐趋于现代化、高效化以及持续化,加大该地区粮食生产可持续工程。

第四,对于农村区域的农业生产来说,通过农业科技人员扎根农村对农业科技进行亲身传授属于最为直接,也是最好用的办法。与此同时,还要加大高校、职业学校以及培训机构中涉农专业学生的奖励力度,大力引导与鼓励新农业人才扎根到农村区域,从而为我国现代可持续发展农业贡献更大的力量。

第五,在推进创新科技有效转化的过程中,可以加强与相关农技站的合作力度,为私营合法机构提供技术信息与支持,通过其中介作用促进创新科技和经济的有效结合,从而强化各类科技创新主体与农地的紧密联系关系,提升农业科技成果的遍地开花,促进可持续发展。

3创新公共服务体制

3.1完善政府服务职能

3.1.1政府要强化积极引导与职责规划作用

地方政府作为区域循环性农业经济的建立者,其在整个农业可持续经济发展上起着引导与职责规划的作用。因此,相关地方政府一定要紧紧围绕着区域定位与功能拓展的条件下,加强区域内政府间的合作力度,大力发展区域循环性农业经济,确保循环性农业经济的发展重点得到保障,提升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

3.1.2加大政策性支持力度

对于我国农业经济来说,由于历史与现实人地关系,大部分地区还处于“小农经济”的发展状态,在建立区域循环性经济的过程中,如果缺乏政策与资金层面的大力支持,相关工作将很难开展。因此,相关地方政府一定要强化立法、基金扶助等措施,在区域内构建支持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长效机制。另外,地方政府还要加大对农村地区公共基础设施的支持力度,构建农村区域“三化”(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体系,从而提高区域循环性农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3.1.3完善农村区域经济管理体制

在改革土地流转形式与扩大农业经济经营规模的过程中,一定要避免以往行政命令等粗暴方式的出现。在相关工作上,要充分参考农村居民的意愿,利用政府积极引导的手段,多鼓励农村居民通过土地流转实现强化资本。另外,相关地方政府还要完善农地流转管理中心,在配套运转机制与体系的协助下,监督、引导与协调农村居民在农地流转合同的签订、矛盾纠纷的处理和仲裁等工作,从而构建符合本区域的农地评估机制,科学合理地评价土地真实价值,保护农民的合法收益,实现农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3.2推进公共服务均等化

要积极推进农村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建立配套的义务教育体系、医疗卫生体系以及养老保险体系,积极完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为农业生产经营者提供充足、高效的信贷支持是实现农业循环经济发展战略目标的重要条件。对积极发展农业循环经济的农业生产资料供应商、农业生产者(农民、农业生产企业)、农产品销售商等相关主体通过利率优惠政策给予扶持,对资源约束与生态环境影响大、投资回收期长、经济效益相对不高的大宗农产品生产的实施农业循环经济发展战略企业,尤其要增加信贷资金投入与支持力度,根据其发展需要提供中长期低息贷款。

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篇3

论文关键词:江汉平原农业可持

一、江汉平原农业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意义

江汉平原地处湖北省中南部,地势平坦、交通便利、城镇密布、商品经济比较发达,为我国南方四大富饶平原之一。她不仅膏壤沃野、田畴纵横,宜粮、宜棉、宜油,作物种类繁多,而且江河交织,湖泊众多,水产十分丰富,致使湖北素有“千湖之省、鱼米之乡”的美誉。加之建国以来,国家又投入大量的资金和人力,进行了相当规模的水利和农田基本建设,为农业生产创造了一个相对稳定的有利环境。然而,近几年来,由于农业生态环境退化、农业比较利益低、风险大,加之农业投入不足,农业基础配套设施陈旧,农业科技推广、社会体系滞后,而使得江汉平原农业的基础地位受到冲击,农业生产出现滑坡,进而制约着国民经济的持续、稳定、快速增长。对江汉平原可持续发展战略进行研究,确立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战略目标,探索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战略依据、战略阶段和战略对策,对于加速江汉平原经济建设步伐,探索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平原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之路,促进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步入良性循环发展轨道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二、指导思想和战略目标

根据我国的基本国情和江汉平原农业发展现状及农业和农村跨世纪发展目标,江汉平原农业发展战略研究必须以可持续发展的基本理论和原则为指导思想,制定相应的发展战略和相应的发展对策,决不能走工业发达国家“先污染、后治理;先破坏,后保护”的老路子,而必须以发展为前提,坚持发展是硬道理,是第一位的,逐步解决人口、资源、环境等重大问题,实现“边发展、边治理;边利用,边保护”的具有中国特色的农业可持续发展战略。从江汉平原的实际出发,因地制宜,扬长避短,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科技进步为先导,以提高效益为目标。转变经营方式,调整农业结构,突破加工增值,努力提高劳动生产率、土地产出率和农产品商品率,实现农业的经济、社会、生态三大效益的同步提高。具体讲有四点:①生产要发展。农业所生产的产品要不断满足人们生存和发展的需要。②生活要提高。要在保护资源环境的基础上,全面发展农业经济效益,从而提高农民收入,不断提高农民生活水平。③生态要改善。要保护农业资源与环境,实现资源的永续利用和环境的良性循环。④农业增长方式要转变。农业经济增长方式的实质是生产要素的利用和组织方式,传统粗放型农业经济增长方式是非持续的,现代集约型农业经济的增长方式是可持续的。从根本上建立可持续的农业发展环境,使江汉平原真正成为全国的重要粮食基地,营建良好的社会经济系统。

三、保障条件与限制因素

(一)保障条件

江汉平原农业发展历史悠久,积累了丰富韵农业生产经验,这是江汉平原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的保障条件。千百年来,江汉平原的劳动人民积累和创造的传统的农业生产经验主要包括:农业生产观念上强调“天时、地利、人和”三方面的协调和用地与养地相结合,农业生产技术上重视灌溉和排水、讲究精耕细作以及精心培育、保护和利用丰富的物种资源。正是这些宝贵的经验,奠定了江汉平原农业可持续发展的良好基础。

优越的区位条件有利于江汉平原农业可持续发展,也是江汉平原农业持续发展的基本保障条件。江汉平原是全国重点商品粮棉和淡水养殖基地之一,是我国未来经济发展中长江带生存与稳定的支撑点,也是湖北区域经济格局中的核心地区。江汉平原的发展不仅事关湖北,更关系到长江流域乃至全国。江汉平原的这一区位优势为农业的持续发展带来了不可忽视的机遇。

江汉平原是湖北省最发达的农业经济区,农业经济在全省所占比重大。据统计。全区耕地面积约占全省的一半以上,农业收入占全省三分之二以上。江汉平原种植业发达,是湖北省和全国的粮棉油的主要生产基地;粮油产量占全省一半以上,棉花生产占全省百分之八十以上。江汉平原畜牧业也极为发达,是湖北省主要的牲猪生产基地和重要的禽蛋产区,也是我国猪禽集中产区之一。江汉平原河湖密布,淡水养殖业独占鳌头,是湖北省最大的淡水养殖业基地,也是全国最主要的淡水养殖和商品生产基地。

江汉平原是湖北省乡镇企业最为发达的地区,乡镇工业发展基础良好,前景广阔。由此可见,江汉平原具有农业发展的综合优势,为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和基础。

江汉平原拥有优越的农业生产自然条件和丰富的自然资源,为农业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最基本的保障条件。首先,平原广阔,水域宽广,有利于种植业和水产养殖业发展。本区土壤肥沃,适宜性强。全区总耕地面积183.75万hm2,占全省54.16%。其中水田112.02万l。占全省61。69%;旱地71.73万k。占全省45。49%。全区可用于养殖水面556万亩。占全省70%。其次,本区生物品种资源丰富,为农业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第三,光、热、水资源丰富,气候适宜。本区属中、北亚热带气候,降水丰沛、日照充足、无霜期长、雨热同季,有利于农作物生长。第四,江汉平原农业资源潜力巨大,为农业的深度发展提供了保障。本区丰富的水资源还有待充分利用,农业气候潜力目前仅达到60%。水产潜力平均仅达50%左右,全区至今还有260万亩可养水面处于半荒状态。

(二)限制因素

江汉平原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限制因素主要在于以下四个方面:①人口剧增。人地矛盾突出,农业生态环境恶化。江汉平原人均耕地在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十年间平均减少了0.25亩,耕地所承受的人口压力越来越大。由于人口的增长,人与生物资源的矛盾日益突出。生物资源的持续破坏冲击着农业持续发展的基础。在近50年时间内,江汉湖群面积减少到原来的30%左右。鱼类数量减少25%左右。由于工业发展及大量使用化肥、地膜等导致了农业生态环境恶化。②自然灾害频繁,.环境疾病丛生。本区的自然灾害包括洪、涝、渍、旱和农作物病、虫、草害以及鼠害、土壤潜育化等,制约了本区农业的持续发展。如1998年的长江大洪水江汉平原农田淹没达74万亩之多,损失惨重。江汉平原的环境疾病主要在血吸虫病,病情严重程度居全国首位。③粗放经营方式使农业经济整体效益不高。农业机械化程度低、生产规模小,导致农业生产比较效益低下。④农业生产结构不合理,种植、养殖、蓄水、运输矛盾突出。这些因素成为江汉平原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限制因素。

四、三个战略阶段

第一阶段为减弱农业自然资源破坏规模与速度的非持续发展阶段。其战略任务是使地域内长期存在的农业自然资源与环境破坏速率逐步减缓,最终达到破坏规模与速率停止增加,人口同农业资源及环境矛盾开始获得一定程度的缓解,实现农业经济的持续增长。根据对人口增长必须越过高峰期、人均Gnp达到2o0o美元、资源与环境破坏下降以及筹措资金所需所限等三个条件分析,完成第一步战略,大约要到2025—2030年。

第二阶段为准持续发展阶段。其战略任务是使域内破坏农业自然资源与环境的规模与速率呈明显的下降趋势,在农业科技进步的强有力支撑下,农业经济的增长主要不依赖于自然资源开发量的扩大。在最终实现农业经济持续大幅度增长的情况下,农业自然资源与环境的破坏基本停止发生,人口与农业自然资源与环境之间实现大体平衡。完成第二步战略,大约要到2050年。

第三阶段为农业持续发展或强持续发展阶段。其战略任务是使地域内农业自然资源与环境的破坏基本不再发生,区域内的农业活动不对环境和资源造成任何明显破坏,非农经济亦不再对农业环境构成威胁,农业经济的增长基本上依赖于农业科技进步及资源的深度开发。最终达到农业生态系统呈良性循环,土地生产力持续提高,人口同农业资源与环境之间实现全面的协调与平衡。二十一世纪中叶以后应有序进入此阶段。

五、战略对策

(一)提高认识。加强管理。营建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政策法律环境、建立健全农村社会保障和社会服务体系

要从可持续的角度合理安排和组织农业生产。从全局的高度来认识江汉平原的农业发展问题。要使江汉平原的农业发展成为全国农业持续发展的样块。各级领导应加强领导,使江汉平原农业发展走上有序的道路。要制定相应的政策和法律、法规并加强执法力度。为江汉平原农业发展营建良好的农业发展环境。有关部门应制定相应对策鼓励农民从事农业生产。不断探寻新的适合农业发展的模式和政策,制定相应的农业资源保护的法律、法规.建立农业资源有偿使用机制。新晨

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和社会服务体系的建立和健全是江汉平原农业可持续发展必不可少的措施。要不断地开拓农业生产资源市场、不断完善农业技术开发与推广体系、改革农产品流通体制、建立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在社会服务体系中,特别要重视科技服务体系的建立,要实施科技兴农战略,提高科技进步对农业的贡献率。

(二)综合治理自然灾害、彻底根治环境疾病

洪、涝、渍灾的治理是江汉平原农业发展中必须首先解决的问题,防洪、排涝、除渍是解决这一问题的基本思路。按照“蓄泄兼顾、以泄为主”的方针搞好长江中游河段防洪体系建设。进一步在中上游地区植树造林、加强干堤建设、清除河道行洪障碍、严禁围垦河、湖、洲、滩。重点建设荆江、杜家台、西凉湖三个分洪区。把“平垸行洪”与移民建镇有机结合,协调好防洪调蓄与发展农业的关系,实行“退田还湖”、“退垸还湖”,扩充湖泊蓄水能力和调洪能力,加强农田蓄水排渍工程建设,提高抗涝排渍能力。重视农作物病、虫、草害的防治工作,建立健全植保组织,形成监测防治网络,对有害生物进行综合防治,以防为主。

(三)建立人口与社会经济环境协调发展机制

首先要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质量,建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其次要大力发展乡镇企业,加快本区城市化进程,解决好大量剩余劳动力的出路问题。第三是要加强环境保护,治理城乡工业“三废”污染,优化农业生态环境。

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篇4

关键词:农业,可持续发展,传统农业,调整

 

1.我国农业发展模式的调整

1.1调整的原因

(1)我国农业化组织程度较低,没有或者很少存在很强的开拓市场、组织生产及综合服务功能的龙头企业;

(2)关于农业的制度有待进一步完善,在管理上有一定的盲目性和自发性;

(3)我国的产业结构划分不够明确,因而会出现对现实中出现的问题不能“对症下药”的情况,会导致“错诊”、“乱诊”;

(4)受传统农业的发展的模式的影响,在技术上的投入还远远不及国外。

1.2调整我国农业发展模式的对策

1.2.1加速培育和完善农业市场体系,建立组织化程度较高的农业龙头企业。

随着改革开放进程的不断加深,我国由原来的计划经济逐渐转变成为市场经济,一个产业运营的好坏,主要是由市场所调节和控制的。所以努力加速培育和完善农业市场体系是农业存在和发展的必要手段。。在建立起市场体系的同时,还要确立农业领域的“带头老大”,那就是农业龙头企业。龙头企业就如同该行业的一个航标,任何小的方面的发展,都必须由该龙头企业的引导和支持。

1.2.2建立数字化平台,促进农业信息化发展。

“知讯者生存”,信息对于现代社会是很重要的,较早地知道信息就能掌握整个市场的规律,因而也就能立足于这个竞争激烈的社会。在信息化高度发展的今天,社会的各个因素都需要朝着信息化方向发展,农业也不例外。及时地提供农业信息,可以准确地掌握市场变化的规律,这样就能弄清供求关系,适时地、合理地发展农业,以使农业朝着市场需要的方向发展,即使其完全以市场为导向。

1.2.3充分发挥区域优势,发展具有本地特色的农业。

我国幅员辽阔,疆域面积大就会在不同的区域形成不同的农业体系。如在我国的北方,天气较干燥、冬天温度很低,根据这一区域特点,这些区域就适合种植小麦,而在南方,则适合种植水稻。这个例子充分地说明了区域的不同会产生不同的农作物,因而农业的结构体系也不尽相同。只有充分发挥区域优势,才会产生具有本地特色的农业。

2.坚持走可持续的农业发展道路

2.1我国坚持走可持续的农业发展道路的必要性

所谓可持续发展,就是一种既要满足当代人的需要,而又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不造成影响的发展。。作为国民经济的基础,农业也必须走这样一条发展道路。。可以这样说,可持续农业是在农业现代化的过程中,针对农业发展所产生的弊端而提出的一种新的发展模式。通过重视可更新资源的利用,更多地依赖生物措施减少化学资源的投入,在发展的同时,保护资源、改善环境和提高食物质量,以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走一条可持续的发展道路,可以使农业的发展不会对自然环境的破坏,可以对农业资源的最大化、最优化利用,可以真正地达到“农业的生态性、市场性”。

2.2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途径

2.2.1树立可持续发展的观念,实现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的有机统一

我国大部分地区生态遭受到了不同程度的破坏,这些都是人类盲目地追求经济利益而造成的,如过度放牧和乱砍滥伐。对于那些生态脆弱的区域,一旦遭到破坏,恢复起来那就相当地困难了,所以必须避免以追求经济利益而不考虑生态破坏的行为,这就要求人们具有可持续发展的观念,弄懂经济与生态之间的关系以及破坏生态对农业发展影响的严重性。

2.2.2加强科学技术研究与应用,促进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

加强科学技术的研究与应用,把提高土地生产率、劳动生产率、资金收益率作为主要目标,强化农牧业生产的科技贡献率。坚持普及技术与引进和研究技术相结合,传统农业技术与现代农业技术相结合,促进区域农业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化。建立有利于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新型产业链,即农业的商品化、专业化、社会化和现代化,重新建立农业基础结构和科技结构。要根据农业科技工作长期性、地域性、综合性和以社会效益为主的特点,制定农业科研机构增强持续发展能力的政策;吸收科技人才,促进合理流动的政策;提高科研效率,多出成果、快出人才的政策,以促进农业科技事业的发展,确保农业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

2.2.3加强环境保护,减少农业生产的污染

环境,作为以人为中心的外部世界,对我们的生产生活影响重大,保护环境已成为全人类共同的任务。在农业生产中可能会产生对环境的污染,如农药、化肥等的使用,致使环境在很大程度上受到污染。那么,我们就要利用技术,不断地探究减少农业生产的方式及途径。如在肥料的使用上,我们可以选择使用有机肥。有一点特别值得注意的就是,我们在农业生产过程中,千万不要有“先污染,后治理“的思想,而是首先要考虑将污染降低到最小。

3.结语

通过以上论述,得出我国需要走一条“调整农业发展模式,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农业发展道路。只有这样,我国才可以加快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才可以使我国的农业朝着科学、稳健、和谐的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1]吕书敏.传播科技为农民服务百姓将奉献[J].新农村建设,2000(51).

[2]黄万纶,李文潮.中国少数民族经济教程[m].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1998:260.

[3]王冬生.中国西部民族地区农业可持续发展问题探讨[J].农业现代研究,2003,(11).

[4]闫书丽,文兴斌.加快生态农业建设促进西部民族地区农业可持续发展[J].农村经济,2003,(11).

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篇5

关键词:中原经济区;农业;循环经济;立法完善

中图分类号:D9文献标识码:a

原标题:中原经济区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的立法完善

收录日期:2013年5月31日

一、中原经济区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的必要性

中原经济区是以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明确的重点开发区域为基础、中原城市群为支撑、涵盖河南全省、延及周边地区的经济区域,地理位置重要,粮食优势突出,市场潜力巨大,文化底蕴深厚,在全国改革发展大局中具有重要战略地位。2011年1月“中原经济区”被正式纳入《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2011年9月29日,《国务院关于支持河南省加快建设中原经济区的指导意见》正式下发;2012年11月2日,由国家发改委将中原经济区范围基本确定后,《中原经济区地图》编制正式完成,标志着中原经济区正式成立。2012年11月17日,国务院正式批复《中原经济区规划》,中原经济区进入全面发展建设时期。循环经济是对传统线性经济的一种革命,其本质是一种生态经济,是以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为核心,以“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为原则,以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为基本特征,符合可持续发展理念的经济增长模式。农业循环经济则是将循环经济的基本理念融入农业生产过程中,通过在农业生产过程中实现“资源——产品——再生资源——再生产品”的闭路循环,从而实现农业经济和生态环境效益的统一。作为全国重要的主体功能区,以河南省为核心的中原经济区农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离不开农业循环经济的探索和实践。党的十报告明确提出要建设生态文明,打造美丽中国,中原经济区的建设和发展责无旁贷。中原经济区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的必要性主要有:

(一)保障中原经济区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需要。河南作为一个农业、人口和粮食大省,其可持续发展离不开农业经济的有力支持。但是,长期以来,河南省乃至全国农业经济都是一种传统的不可持续的粗放型增长道路,人均资源占有率低且浪费严重,人地之间矛盾突出,农业生态环境恶化,产业链条较短,农业产出较低。《中原经济区规划》(以下简称《规划》)明确提出要探索不以牺牲农业和粮食、生态和环境为代价的新型城镇化、工业化和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的路子。并明确了中原经济区是国家重要的粮食生产和现代农业基地的战略定位,提出建成全国新型农业现代化先行区的重大目标。要建设全国新型农业现代化先行区,就必须探索一条可持续的农业经济发展道路,在大力发展农业支持工业发展的同时还能实现资源的永续利用和农业生态环境的优化。而大力发展农业循环经济则是一条必经之路,也是实现中原经济区农业可持续发展、保障粮食安全和发展低碳经济的最佳选择。只有大力发展农业循环经济,遵循循环经济发展三原则,即“减量化、再循环和再利用”原则,积极推广节水、节地、节电、节肥、节药等节约型农业循环经济措施,大力开发农业资源再循环和再利用技术,才能从源头减少资源的投入,进而通过资源的闭路循环实现废物减量的最小化,从而有效提高农业投入品的使用效率,保护和改善环境,促进农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二)保障粮食安全的关键。河南作为全国第一人口大省,粮食安全尤为重要。如何在人地矛盾突出的前提下保证粮食的持续稳定增长是中原经济区发展和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国务院《关于支持河南省加快建设中原经济区的指导意见》明确指出,中原经济区建设要坚持稳粮强农,毫不放松地抓好粮食生产,切实保障国家粮食安全。《规划》在推进新型农业现代化部分也明确提出,要构建具有中原特点的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夯实“三化”协调发展的基础。然而,目前随着城镇化的快速推进和土地租赁制度的逐步推行,河南省粮食安全正面临严峻挑战。由于耕地征占和耕地荒废现象较为严重,使得扩大粮食种植面积严重受限;粗放的粮食生产经营方式和农业科技应用、推广的局限造成农业劳动生产率较低;粮食生产成本较高,而农民收入较低,现有种粮补贴政策不完善等导致农民种粮积极性降低;加上外出务工青壮年增多,种粮农民日益减少;农业基础设施落后,农村环境污染和生态退化,致使抵御自然灾害能力较弱,提高粮食产量难度增大等。面对粮食安全方面的严峻挑战,必须借鉴国内外农业发展科学模式,以科学手段确保粮食增产增收,大力发展以高效节水灌溉等措施为支撑的“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闭路农业循环经济模式,不仅能够有效推动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升级,而且能进一步增加就业,提高农业产业化水平,真正在保证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上确保中原经济区粮食安全。

(三)保护和改善中原经济区农业生态环境的关键。现代农业的发展离不开农业资源和生态环境的良好保障,必须打造不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的现代农业体系,大力发展农业循环经济,实现农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农业生态环境的好坏不仅关系到中原经济区农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也关系到美丽中原和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打造。由于长期以来不合理的农业生产模式,中原经济区农业生态环境在局部有所改善的情况下,整体生态环境并不容乐观。目前,存在的农业生态环境问题主要表现为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两个方面。其中,生态破坏主要表现为水资源短缺,人均耕地资源逐年减少,水土流失、土地沙化严重以及森林覆盖率降低等方面。据《河南统计年鉴2011》资料显示,2005年河南省水土流失面积为60,970平方公里,2010年为61,154平方公里。另据资料显示,2010年第二季度,河南省部分地区相继遭受了风雹、洪涝、低温冷冻、山体滑坡、病虫等自然灾害袭击,农作物受灾面积达292.09千公顷,其中绝收面积4.16千公顷,造成直接经济损失13.73亿元。农业环境污染主要表现为农业生产过程中化肥、农药、农膜的过量使用等带来的面源污染、农村畜禽养殖及生活垃圾造成的污染以及乡镇企业生产带来的污染等。要保护和改善中原经济区农业生态环境,须改变传统的农业生产模式,大力发展农业循环经济,通过农业生产园区的小循环带动整个中原经济区的大循环,从而推动工农业复合型循环经济发展,真正从源头上减少资源的投入和污染物的排放。

《规划》明确要求,要坚持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理念,加强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建设绿色中原、生态中原,增强区域可持续发展能力。在农业循环经济发展方面,要推动工农业复合型循环经济发展,推进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继续开展循环农业示范试点工作。2010年《河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循环经济试点省建设的通知》(豫政[2010]27号)中明确提出,大力发展农业循环经济,提高农业现代化水平。河南省“十二五”规划也明确指出,积极发展绿色农业和生物农业。大力发展节水、节地、节肥、节药、节能农业,推进畜禽粪便、农作物秸秆和林业剩余物的资源化利用,逐步建立“植物生产―动物转化―微生物还原”的农业循环系统。

二、中原经济区农业循环经济立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虽然我国农业循环经济的传统尝试较早,但是现代意义的农业循环经济尚处于探索阶段,发展还不很成熟。各地根据不同的地理特点和区位优势尝试了不同模式的农业循环经济模式。河南省是全国开展循环经济试点较早的省份,早在2005年,河南省引发了第一批《关于开展循环经济试点工作的通知》,选择了20家循环经济试点单位,2007年又开始第二批试点。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产业结构、优化产业布局、促进重点行业和区域节能减排以及促进资源再生利用等方面取得良好成效。但是,河南省在农业循环经济的实施和推进方面,还有一定的距离。在农业生产过程中,还是以传统粗放型的农业发展模式为主,系统的农业循环经济示范园区并不多。相关法律制度的缺失、农业资源产权不清、缺乏合理的农业资源价格体系、农产品质检体系不健全、农产品加工业发展滞后以及发展循环经济的愿望不强等均是目前河南省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的主要障碍。

各国实施循环经济的实践证明,完善的法律制度体系是循环经济得以顺利发展的重要保障。目前,我国关于循环经济的立法主要包括:《循环经济促进法》、《节约能源法》、《清洁生产促进法》、《可再生能源法》、《废弃家用电器与电子产品污染防治技术政策》、《大气污染防治法》、《建筑节能条例》等,此外,还有一系列关于有关循环经济基本制度、原则、激励措施及标准的相关配套文件。中原经济区有关循环经济的地方立法主要有河南省关于循环经济的地方立法,如《河南省节约能源条例》、《河南省节约用水管理条例》、《河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循环经济试点省建设的通知》、《河南省节能减排实施方案》、《河南省节能监察办法》、《河南省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评估和审查实施办法》以及周边省份的相关地方立法等。虽然目前无论是国家还是地方层面均基本形成较为完善的循环经济法律制度体系,但关于农业循环经济的立法却很缺乏,相关立法大多没有明确规定。如作为循环经济领域基本法的《循环经济促进法》关于农业循环经济的规定非常原则,在相关配套实施细则没有出台的情况下就缺乏一定的可操作性。在有关循环经济的地方立法方面,也大多集中在工业领域的节能减排和循环经济发展方面,有关农业循环经济的专项立法还很缺乏,并且还存在地方立法无法统一的情况,亟须出台适用于整个中原经济区各个省份的统一法律法规。

三、中原经济区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的立法完善对策

首先,应加快出台有关中原经济区区域发展基本专项立法,为中原经济区农业循环经济发展提供基本法律框架。国外区域发展的成功实践表明,立法先行是区域资源开发成功的关键,然而我国目前尚未颁布关于区域开发的基本法,中原经济区建设的主要依据仍然停留在规划层面,尚没有专项立法的支撑。当务之急是出台统一的《区域开发促进法》,明确开发与建设中的基本法律问题,为中原经济区建设提供更高层次的立法支撑。虽然现在我国区域发展如火如荼,但是我国“十一五”规划之前的区域划分大多以经济发展作为主要目标兼顾区域协调发展。“十二五”规划提出的全国主体功能区已经开始注意经济发展与环境资源承载力相适应和协调,强调经济社会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尽管如此,我国区域发展的主题思想仍然是促进经济发展,推动社会的现代化和城市化进程,这种理念和指导思想从中原经济区规划纲要中可见一斑。所以,在区域开发立法过程中尤其要注意区域资源开发与生态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不能以牺牲环境资源为代价换取经济的发展。在条件成熟时,应出台《中原经济区开发促进法》,对中原经济区资源开发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协调发展做出明确规定,为中原经济区发展提供统一的法律依据。为解决中原经济区所辖区域立法机关之间的沟通与协调问题,关键是要尽快构建一套有利于法制统一的体制机制,才能真正保障中原经济区资源与生态环境和经济的协调发展。

其次,完善中原经济区农业循环经济的具体法律。鉴于目前有关农业循环经济的立法不完善,建议国家尽快出台有关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的相关法律法规,对农业循环经济发展中的基本法律问题做出明确具体的规定。为增强《循环经济促进法》在农业循环经济方面的可操作性,建议国家尽快出台相应实施细则,对区域发展中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的基本法律问题进行细化,为我国农业循环经济提供具体的法律依据。此外,由于中原经济区的特殊区位特点,应结合中原经济区的农业生态环境现状有针对性地出台有关该区域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的地方立法。由于目前关于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的主要地方立法之间并不完全统一,如何出台适用于整个中原经济区的农业循环经济立法非常关键。

再次,对现有相关法律、法规作出修改和完善。中原经济区农业循环经济的发展不仅需要专项立法的支撑,还需要相关法律法规的配合。应及时对现有法律法规进行清理和修订,避免相关法律法规之间的冲突和矛盾现象,尽快形成有关中原经济区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的协调一致的法律体系。

主要参考文献:

[1]河南省民政厅.我省2010年第二季度自然灾害分析综述.

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篇6

【关键词】农业自然资源可持续利用观点

农业自然资源,主要是指一切可供农业生产和农业经济活动所需的自然界存在的物质和能量。它是相对于农业生产的社会资源(如劳动力、资本等)而提出的,并与其一同构成农业生产和经济活动的两大物质基础,即农业资源。对农业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利用研究,主要有以下观点。

1.农业自然资源区划观

农业自然资源区划,就是从区域的角度深入揭示自然资源的区域分布特征、资源利用的空间结构、资源开发利用的潜力和限制因素,从而引导并实现农业自然资源持续利用的空间优化。

事实上,农业自然资源区划观点主要是根据比较优势原理,尤其是禀赋比较优势理论而提出的。比较优势原理起源于亚当・斯密的绝对优势理论,后经李嘉图的发展而形成。再后来,赫克歇尔和俄林进一步发展了李嘉图的比较优势理论,总结成禀赋比较优势说。该学说认为,不同的商品生产需要不同的生产要素比例,而不同国家或地区拥有不同的生产要素;各国或地区如能集中于生产并出口其相对比较丰富的生产要素所加工的商品,进口自己相对比较稀缺的生产要素所加工的商品,必然会有比较利益的产生。从经济学的角度来说,资源的合理区划以实现比较优势,主要就是体现在各地的生产可能性曲线的外移和消费者选择集的扩张(以交换的可能性为前提),从而实现有限自然资源利用的社会福利的增加。

我国地大物博,农业自然资源总量丰富,但分布及不平衡,而人们的需求却是多样的。因此,单纯依靠各地自己的生产以满足当地人们多样化的需求是不可能实现的,这就需要进行各地区间的协调。而实施农业自然资源区划并在此基础上进行生产的合理地域分工,则是达到区域间协调以满足人们多样化需求的有效途径。在自然资源区划观的指导下,罗其友等人(1999)根据资源分布特征,在构建分区指标体系的基础上,采用聚类分析的方法,将我国农业基本资源可持续利用分为了四个一级区和十四个二级区,并具体分析了各区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模式。这种划分在当时反映了我国资源的地理分布和利用特征,具有相当的科学合理性。但是,时隔六七年,随着经济发展对资源的不断利用以及产业结构的调整升级,以上这种分区的合理性已经降低,因此有必要结合目前需要及未来发展趋势重新进行农业自然资源的区划。另外,区划只是反映了资源的空间分布特征和为区域资源的合理开发和利用提供了一定依据,但要实现资源的持续利用还应该根据各区内具体的资源特征制定科学合理的开发利用方案。

2.自然资源和环境“阈值”观

为了描述的方便,此处借用生物经济学中的“经济阈值”概念(Sternetal.提出)而使用了“阈值”一词。一般研究中,通常采用的是自然资源存量的“临界值”和环境“容量”两个更专业的术语。资源是一个宽泛的概念,自然资源从不同角度可以有多种分类。按照资源的可更新(可再生)能力可分为可更新资源与可枯竭资源。“阈值”观认为,无论是可更新资源还是可枯竭资源,都存在着一个存量上的“临界值”,对其利用超过这个“临界值”,则资源就会绝对减少以至完全消失;如果利用率控制在“临界值”允许的范围内,则可以实现资源持续不断的利用。这一“临界值”对于可更新资源来说,就是维持其自身再生产的最低数量(如生物资源的最低种群数量);对于可枯竭资源而言,则是其潜在储量被探明和开采的可能性概率或者其可替代资源开发的可能性概率。

对于环境,其“阈值”则是针对其承载能力提出的。环境经济学认为,环境作为一种资源,本身在向经济过程提供投入的同时也具有吸纳经济活动的最终产物(即废物)的功能。经济活动向环境排放废物,也就是对环境资源的利用是不可避免的事情;环境对废物的吸纳能力和其提供资源的能力也有一个最大限度,如果超过这一限度,环境就被破坏(表现为环境恶化、生态失衡)。因此,对于环境的利用同样不能超过其最大承载能力或环境“容量”。

当前农业自然资源利用过度(如地下水超采)、农业环境破坏严峻(如化肥、农药污染)的形势,要求我们对资源环境的开发利用不可忽视其“阈值”约束。目前实施的一些环境标准(如各种污染排放标准)已经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具体资源的“阈值”标准似乎还比较少见,这应该是今后的一项重要工作。尤其在当前人们的资源环保意识还不够强、仅以经济利益为主要目标的情况下,科学合理地确定出自然资源的“阈值”和环境的最大承载“容量”并强制实施这一标准,或许可以暂时抑制住对自然资源和环境的破坏。此外,还要说明的是,对自然资源和环境的可持续利用,并不是指简单的将开发利用率控制在“阈值”许可范围内即可,还需要考虑经济效益。也即是说,要在不损害自然资源自我更新能力和不超过替代资源开发能力的前提下,实现自然资源社会经济效益最大化的配置。

3.资源有效利用技术对策观

人类对农业自然资源和环境的开发利用,是在特定历史时期的特定技术水平下进行的。某一时期的科学技术水平决定了此时的资源利用方式和生产手段,从而影响并决定了该时期的资源利用状况。近代农业和现代农业相当长一段时期内,由于科学技术水平低下导致生产方式落后,农业生产力水平不高与人口的急剧膨胀和人类需求的持续增加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从而引发了人类对自然资源的掠夺式经营,最终导致了资源与环境的破坏。技术论观点认为,要解决资源短缺与需求之间的矛盾,实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人与自然的和谐,主要依赖于科学技术的进步。

技术进步对农业自然资源可持续利用的作用机理主要体现在:(1)技术进步能提高人类利用农业自然资源的效率和能力。一方面,技术进步可以优化各种农业自然资源在生产利用过程中的结合方式(改变生产函数),使人们通过既定的投入可以得到更大的产出,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从而节约了资源。表现在等产量曲线上就是,技术进步会使等产量曲线向坐标原点方向移动,表明生产等量的产品只需较少的投入;而表现在生产可能性曲线上就是,生产可能性边界向外移动,表明以前不能生产的点而现在可以生产(见图1)。另一方面,技术进步不断扩大资源的范畴。技术进步通过改变劳动手段和劳动对象(改变生产方式),使以往人们难以利用的或不知其用途的农业自然资源逐渐被发现和利用,从而突破了资源供给的限制。(2)技术进步可以提高人力资源的质量,进而影响农业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技术进步本身是各种人力资本积累的结果,是由劳动者实现的;反过来,技术进步也可以提高劳动者的素质。因为技术进步引起生产工具的不断变革,从而要求使用和掌握这些生产工具的劳动者接受教育和培训,提高其素质。高素质的人力资源体现为技能、技术工艺操作水平的提高,认识资源环境的能力及改善、治理环境的技术水平的提高,从而对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产生影响。此外,技术进步还会促进产业结构的优化,从而影响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4.结构调整观

简单的说,结构调整是对事件或者任务的主次、轻重缓急程度根据实际需要并结合限制条件进行的时间上和空间上的重新安排。将结构调整的观点应用于农业生产和农村经济活动,就是要按照市场导向、效益和效率、比较优势等原则,结合一国或地区的农业资源状况和技术水平,对农业生产和农业经济活动进行的统筹安排,从而实现经济、社会、生态的协调发展和农业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根据调整内容和范围,可以分为以下主要类型: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农业结构调整、农业区域结构调整。

农村产业结构调整主要是指对农村经济构成中第一、二、三次产业的合理配置,是针对广义的农业而言,对种植业、林业、畜牧业、渔业进行的合理安排。农业结构调整包括农业内部结构的调整和种植业内部结构的调整,主要是就狭义的农业而言,是指对种植业内部粮食作物、经济作物、油料作物等的生产比例以及各作物品种安排的调整;农业区域结构调整是从农业生产的空间布局而言的,农业具有鲜明的区域经济特点,发展农业必须依据各地区地理位置、区域资源和环境、人口素质、市场状况、区域文化科技状况等来综合考虑、综合安排,这是实现区域资源合理配置和高效利用的基础。

目前,区域间农业结构和农业内部结构趋同,是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的主要特征,也是有限的农业自然资源利用效率不高、农产品供给结构性过剩、农业比较利益低下、农民增收困难等问题的主要原因。李晓明认为,新一轮的农业结构调整应坚持以下原则:市场导向原则,效益优先原则,发挥区域比较优势原则,科教兴农原则,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原则,政府合理引导、扶持与农民自愿相结合原则。具体实践中,首先要发挥地区比较优势,调整农业生产布局,东部地区要注重发展高科技农业和出口创汇农业,中部地区继续发挥粮食生产的优势,西部地区抓住大开发的机遇因地制宜发展特色农业、生态农业和节水农业;其次,根据市场需求调整农产品结构,提高农产品质量,要注重农产品的优质化和专用化,以增强市场竞争力;再次,调整农村产业结构,发展乡镇企业和农村二、三产业,加快农业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发展农产品深加工,提高农产品附加值。总之,结构调整的目的就是要将有限的资源用于最需要的生产中,以发挥最大的经济效益和产生最大的社会福利。

5.结束语

5.1对于农业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利用观点,还有诸如自然资源价值论与“资产化管理”观、循环经济论、资源保护论等,因其内容与这里所讨论的几种观点本质上并没有太多区别,因而没有一一列举。同样要说明的是,关于本文的几种观点,并没有见有关文献明确提出,但它们实际上却体现于众多的资源利用研究中,出于更好探讨资源持续利用的目的,我们将其进行了总结并概括为以上论点。

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篇7

关键词:植物保护农业可持续发展

引言

植物保护是综合利用多学科知识,以科学和经济的方法,保护人类的目标植物免受有害生物危害,提高生产投入的回报,维护人类的物质利益和环境利益的实用科学;作为农业技术措施,它是根据人类社会的需要,按照有害生物(病、虫、草、鼠)发生发展的自然规律和技术及管理的可能性所进行的农事管理活动的一部分。

农业可持续发展是指采取某种使用和维护自然资源的基础方式,以及实行技术变革和机制性变革,以确保当代人类及后代对农产品需求得到满足的发展,是一种把产量、质量、效益与环境综合起来安排农业生产的农业模式。其内涵包括:一是在不损害后代利益的前提下,实现当代人对农产品供求平衡;二是保护资源的供需平衡和环境的良性循环。而在人类所要保护的自然资源中,植物是人类所需能量的主要来源,决定着人类农业发展的方向和持续能力,所以植物资源的保护理所当然应处于首位。植物保护与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关系非常紧密。

百口乡位于册亨县东南部,海拔较低,距县城约78公里,公路由县城经坝赖镇到乡。乡人民政府驻坝域,东与广西田林县、乐业县隔江相望,南与弼佑乡接壤,西与坝赖镇连接,北与坝赖镇毗邻。总面积233多平方公里,乡政府所在地高程350米,最高海拔860米,最低海拔308米。于1991年12月由原百口乡和秧项乡的各江村、洞里村合并成立百口乡。全乡共辖4个行政村,32个村民组。乡境内设有百口小学一所小学,有耕地面积1.4万亩。土壤肥沃,适宜多种植物和农作物,是全县林牧业开发的重点乡,主产水稻、玉米、旱稻、小麦、油菜、黄豆、杉木、油桐、油茶、青杠、云南松、柑桔、沙田柚等经济作物和经济林。

一、加强植物保护是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前提

面对我国农业发展的实际,主要还存在生物灾害频发,一些外来生物侵入,损害自然平衡的生态环境,而生物灾害也影响到了农产品贸易,同时威胁到了公共安全,加上国内生物灾害的防控机制较弱,农业生产始终面临着生物灾害的问题;不少农业经营户为了提高产量,大量使用农药,只想着依靠农药来增加经济收益,导致农药错用、滥用的问题较严重;农业粮食生产的安全问题突出,一些有害生物危害粮食的生产安全、数量安全、品质安全、储备安全、生态安全、市场安全及其可获得性等植物保护措施落后的原因,引起了土壤污染、水污染等。如今,农药残留的问题已经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关注。农业生产环境的恶化和植物保护的不力都将影响农业可持续发展。农业是我国经济发展和促进工业发展的基础,是促进国家经济进步的关键理念。合理、有效、综合地进行植物保护,减少病虫害和环境污染,保护农业生态环境,生产有机绿色农产品,持续发展农业,是我国农业生产要实现的总体目标。

二、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有利于植物资源的保护

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基本特征是:强调农业发展的同时,重视自然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和环境的保护。要达到的战略目标,一是积极增加食物生产,并注意食物安全;二是努力促进农村综合协调发展,增加农民收入,消除农村贫困状况;三是合理利用、保护、改善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战略目标的基本方法是:采取农业生态技术,具体包括立体种养技术、物质循环利用技术、农村能源综合建设和庭院经济与开发利用技术等。从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基本特征、其所要达到的战略目标和实现其目标的基本方法来看,区域农业得以持续发展,将更有利于对植物资源的保护。

第一,从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人们对自然资源开发利用与保护的意识上看,越是经济不发达的地区,人们的收入越低,对环境保护意识越淡薄;随着人们收入的增加,文化商品消费亦随之增加,人们就会有更多的机会学习接触环保知识,其环保意识就会不断增强。因此,区域农业持续发展的结果,将给农民不断增加收入,使其逐渐摆脱“靠山吃山”、“靠水吃水”的现状而更有利于区域植物资源的保护。

第二,从农业资源利用方式上看,农业资源利用方式分为粗放经营利用型、精细密集利用型和高新技术产业选择利用型3种。其中,粗放经营利用型效率最低,是经济不发达的条件下万不得已的选择,其最不利于环境保护,尤其不利于区域植物保护;后2种是在经济较为发达情况下的农业资源利用方式,效率很高,对环境影响很小。因此,随着农业的持续发展,经济增长速度将不断加快,人们将不断放弃效率低下的粗放经营利用型而逐渐采用精细密集利用型和高新技术选择型。这样区域植物的保护力度将会不断得到加强。目前在某些地区的珍稀植物资源和特色农业植物资源,由于缺乏经费,其保护措施常常难以落实。随着农业的可持续发展、经费的不断增加,这些问题将会得到解决。

三、加强植物保护,推动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建议

1.科学使用化学农药,加快新型农药研制及推广应用

化学农药是人工用化学手段合成的物质,往往具有双重的性质,在促进农业生产和植物保护的同时,由于对农药使用的不正确或不合理,污染了环境和农作物,破坏了农业生态系统,影响了人们的身心健康,进而危害了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为了保护生态环境,农业部门必须研制开发出新型高效、低用量、易分解、低残留农药减少农药在土壤中的残留量,减轻对土壤及生态环境污染,是农业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工作方面。

2.建设与推广生态农业

生态农业是从系统思想出发,按照生态学、经济学和生态经济学原理,运用现代科学技术和现代管理手段以及传统农业的有效经验建立起来,获得较高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现代化农业发展模式。大力建设与推广生态农业,对加快与不断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将会是事半功倍的。

3.不断提高农民的植物保护意识

实践证明,农民的文化素质和科学种田水平成正比。据调查,主要劳动力文化程度在中学以上的农户比文盲农户平均单产高18.9%,人均收人高67.31%。农民文化素质提高了,科技意识就会增强,对科技推广项目接受能力提高,农药的正确使用才会成为现实。因此,各级部门应努力营造提高农民文化素质的各种环境,不断提高和增强农民的植物保护意识。

结语

综上所述,可见植物保护与农业的可持续发展间的巨大联系。利用科技手段,减少农药的使用量,保证植物的正常、健康生长上,在提高经济效益的同时,也缓解了植物保护与农业可持续发展之间的矛盾,促进农业生产的经济、社会和环境效益的同步提高。

参考文献:

[1]农业部种植业管理司.树立植物保护新理念,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J].中国农业信息,2006

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篇8

关键词:城镇、生态、可持续发展

1县(市)域地区生态系统

县(市)域地区包括乡镇建成区(包括县城)与县域农村两部分。镇区及其周边农村两部分

之间在经济和生态过程的联系上非常密切,形成了一个复合城乡生态系统。从建设规模与功能设置论,镇区属于城镇的范畴,它不仅有居住功能,还聚集着全镇行政、商业、文教等社区服务设施.镇区的工业企业一般规模较大,数量最多,而且一部分集中于工业小区。镇区的居民主要从事第二或第三产业.由于多数镇区是从村庄发展而来,具有一定的农业土地,仍有少数人从事着农业劳动。镇区周边的农村区域虽然分散布局了为数不少的工业或其他服务设施,但从村落建设、土地利用形态可以看出,它们仍属于农村范畴。

通过上面的分析看出,镇区是一种小规模的城市生态系统,它本身并不是一个完整的自我稳定生态系统,需要不断地与外界交换着物质、能量与信息。生产原料来自外界,产品又销往外界。本系统排放出的垃圾、污水、废弃物被输送到周边农田生态系统中。多数县(市)域绿化水平低,本身的生物生产已经很少。从景观特色上县(市)域是城市景观与乡村景观相互作用形成的介于三者之间的一种景观类型,在城市景观和农田景观之间的物流和能流交换中起到了中转站的作用.农田产出的许多农副产品经过此地被输送到大中城市,同时城市工业产品经过城乡过渡景观而输送到农田景观地区。与大中城市景观相比,镇区景观与乡野景观的融合关系更紧密。但由于误导,目前的县(市)域建设越来越偏离乡土景观的方向,没有充分发挥当地的自然条件。

周边的农村区域是人类在自然生态系统基础上建立起的自然生态结构与人为特征的镶嵌分布,包括农田、人工林地、鱼塘、村落等农业生态系统,属于大面积的农田景观中随机分散着一些乡村景观的景观类型。在结构上乡村景观与县(市)域景观的最大区别是人工建筑物空间分布密度的减少以及自然景观成分的增多;在功能上,乡村景观与其周边的农田景观存在较密切的联系,表现为除了乡村地区的劳动主要服务于农田景观区外,乡村景观中物质和能量循环中的废物可以通过农田景观回归自然,达到重新利用的目的。长期以来乡村景观在物质和能量循环上处于较佳的状态。但近年来,由于农业生产技术与生产方式改变,过量施用农药及化肥导致了环境与农产品污染,一些畜牧业粪便不能归入生态循环形成了污染。

2建设生态城镇的必要性

生态城镇是社会、经济、文化和自然高度和谐的复合生态系统,其内部的物质变换、能量流动和信息传递构成环环相扣、协同共生,具有物质循环再生,能量充分利用,信息反馈调节,经济效益最好,社会高度和谐,人与自然协同共生的机能。要创造高质量的生态城镇,就必须使自然与人工环境完美地结合,使社会、经济、文化等方面协调统一。这是我国未来城镇化的发展方向,是科学发展观在城镇建设方面的具体体现。

3县(市)域生态城镇建设可持续发展策略

3.1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各种产业相互促进

总书记指出:“纵观一些工业化国家发展的历程,在工业化初始阶段,农业支持工业,为工业提供积累,是带有普遍性的趋向;但在工业化达到了相当程度以后,工业反哺农业、城镇支持农村,实现工业与农业、城镇与农村协调发展,也是带有普遍性的趋向”。我国现在总体上已到了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发展阶段。我国的农业产业要建立复合高效产业,发展“三高”农业(高效、高产出、高品质),加大科技投入,提倡农业产业生态多样性。在工业生产中要加强环境保护力度,本着充分利用资源、节约能源、减少“三废”排放的原则,优先发展污染小、科技含量高的企业,变“粗放型”为“精深加工”,形成有竞争力的规模产业,从而以工业反哺农业发展。另外,充分利用生态资源,开发生态旅游,挖掘特色产业,做足生态文章。

3.2加强供水排水等城镇基础设施建设

我国是一个缺水国家,年人均用水量只有世界平均水平的五分之一左右,所以我们要充分利用自然降水资源,采用“长藤结瓜”式雨水收集模式,建设较完备的雨水贮存利用设施,避免水资源浪费,还可提高城镇生态水平。在经济条件允许情况下,提倡雨污分流排水体制,加大污水处理厂建设,减少地下水资源开采,促进水资源循环利用,充分做到物尽所能,提高水资源利用率。

3.3推广生态住宅建设,加强节能降耗措施

严格执行国家墙体改革办公室规定,禁用粘土砖,鼓励研制新型建筑材料,大力推广空心砌块、复合墙体保温材料等新建材的使用,大规模推广利用太阳能资源,积极建设生态住宅试点小区。大型公共设施及形成规模的居住小区宜采用大型中央空调或利用地热供暖,采用集中供暖模式,减少煤尘污染,尽可能利用可循环利用资源,改善生态质量和居住水平。

3.4提高城镇管理水平,增强居民生态环保理念

规划建设较完善的垃圾分类收集设施,抵制不可降解材料的使用,有效治理“白色污染”,建立可回收、可降解材料生产利用机制,加快城镇垃圾治理,呼吁人民提倡生态环保观念。要加强“城中村”、“城边村”改造,通过试点引路,逐渐推进,加速城郊农村城镇化进程。加强宣传,增强居民环保意识,以生态城镇建设为目标,全面改善人居环境。

3.5注重城镇绿地系统建设和景观规划

城镇绿地系统规划应因地制宜,注重与周围环境相协调,结合城镇自然条件,均衡分布城镇各功能绿地,形成点、线、面相结合的绿地系统,最大限度发挥公共绿地系统的生态功能。绿地系统建设要体现城镇个性风格,达到“园林化”、“功能化”、“卫生化”、“生态化”的协调统一。景观规划是提升城镇形象、突出个性、美化城镇的手段之一。在景观规划中,要综合考虑城镇自己独特的生态环境、历史遗存、文化背景。结合用地条件与环境特点,统筹兼顾,巧妙安排,使景观风格与空间组合相呼应,充分体现自然与人工之美、动态与静态之美、生态与和谐之美。

3.6城镇与镇域协调联动、共同发展

城镇与镇域农村间在地域上紧密相连,在经济上互为补充,在生态环境上互相依托,它们是有机整体,不能独立存在。生态城镇建设对镇域发展也是一种促进和激励。要从区域资源的角度出发,注重区域资源的利用、保护及治理,树立区域和全局观念,树立“大规划”的新理念,科学编制城镇体系规划。要摒弃过去城乡规划相互独立的老路子,按照城乡一体化协调发展的要求,把建设生态城镇与农村产业结构调整有机结合起来,确保城镇与镇域协调联动、共同发展。

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篇9

关键词农业;生态环境建设;可持续发展;生态文明;京津冀;河北省

中图分类号F32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5739(2016)13-0312-03

abstractBeijing-tianjin-Hebeiregionisanecologicalcommunity.Resourcesandenvironmentalproblemsrestrictthesustainabledevelopmentofregionalecology,socialandeconomic.asBeijing-tianjin-Hebeicoordinateddevelopmentguidelineapproved,itisagoodopportunitytosolvetheregionalecologicalenvironmentalproblemsandachieveecologicalcivilizationbasedonresource-savingandenvironment-friendlysustainabledevelopment.agriculturallandscapeofHebeiprovinceaccountsformorethan60%oftheareaofBeijing-tianjin-Hebeiregion.ariculturalecologicalenvironmentofHebeiprovinceisthreatenedundertheinfluenceoflong-termextensiveagriculturalproduction.ithascrucialinfluencetoagriculturalecologicalenvironmentsecuritypattern,ecologicalenvironmentconstructionoftheentireregion.theonlystrategyistocompletetheremediationofagriculturalecologicalenvironmentandgreentransformationofagriculturalproductivities.thepaperproposedsometransformingcountermeasuresfromdifferentaspectsincludingagriculturalpositionandpattern,resourcesusage,productionandbusinessmodels,productiontechnology,andrelativepolicies,whichweredesignedtoachievesustainabledevelopmentofagriculture,ecologicalenvironmentandsocio-economicforBeijing-tianjin-Hebeiregion.

1京津冀生态协同治理的主要目标和实现途径

京津冀三地是一个地缘相接、山河相连、空气相通的生态共同体。近年来,京津冀区域性生态环境问题日益突出,雾霾锁城、水资源短缺、土壤面源污染等问题日趋凸显。为了有效破解区域面临的生态困局,三地应共同承担生态治理责任,进行生态协同治理。在听取京津冀协同发展工作汇报时指出,京津冀要在已经启动的大气污染防治协作机制的基础上,完善防护林建设、水资源保护、水环境治理、清洁能源使用等领域合作机制。通过一系列协同治理措施,旨在改善京津冀生态环境质量,扩大环境容量生态空间,推动实现地区生态可持续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

然而,由于行政区划的限制,京津冀生态协同治理的实现须不断地探索区域多元主体生态协同治理发展路径。要求中央政府加强顶层设计,设立跨省、跨部门的高级协调机构,打破行政区域限制,对区域生态治理进行宏观规划,并积极发挥协调组织和仲裁等作用。并在统一规划的基础上,通过地方政府合理引导、资源配置市场化、三地联防联控、建立技术援助与调整机制、社会积极监督参与等一系列措施,确保生态协同治理的顺利实施[1]。2015年12月2日,京津冀三地环保部门共同签署的《京津冀区域环境保护率先突破合作框架协议》明确了以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为重点,以联合立法、统一规划、统一标准、统一监测、信息共享、协同治污、联动执法、应急联动、环评会商、联合宣传等10个方面为突破口,联防联控,共同改善区域生态环境质量。

2河北省农业生态在京津冀生态中的功能与定位

河北农业生态环境是京津冀的基础生态。生态建设的空间载体涉及每一寸土地,无论是对全国还是京津冀地区而言,农用地是主要的土地利用类型。河北省第二次土地调查显示全省农用地面积为1316.84万hm2,占京津冀整个地区面积的6成以上。农用地作为京津冀生态空间中的基质,农业生态对整个地区的生态安全格局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尤其是农业对资源和生态的消耗极大,要做好区域资源恢复和生态治理,必须解决农业生态资源保护和农业生态修复。

农业生态系统,不仅具有粮食生产功能,而且还具有重要的生态服务功能,包括调节气候和水文循环、水土保持、促进养分循环、保护生物多样性、保持土壤和水体质量、美学景观服务、净化环境等。例如,河北省农田对京津冀地区气候调节和水循环起着重要作用,冬小麦的种植可以大大降低冬春季节沙尘天气的发生频率和发生强度等。农业生态在提供农产品的同时,传承了维持和改善生态环境的服务功能,农业生态环境的质量对地区生态环境具有显著影响。由于河北省目前的农业生态环境的改善和提升空间还很大,这也成为提升京津冀生态环境的潜力所在。

农业生态环境是生态文明建设面临的重要内容。京津冀地区的可持续发展必须加强生态环境建设和不断提高生态承载力,农业是与自然最为紧密的生态产业,农业生态建设必然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领域。农业发展面临的资源环境问题是生态文明建设无法回避的,不彻底解决这些问题,生态文明建设无从谈起[2]。同时,河北省作为国家粮食的主要供给地之一,在改善农业生态环境的同时必须保障粮食安全。推进京津冀生态环境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必须要将改善农业生态环境作为首要任务。

3存在主要生态问题与出路

3.1资源约束是农业发展的瓶颈

河北省是全国农业大省,是主要农业集中产区之一,在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中发挥着重要作用。2013年,河北省粮食总产量居全国第7位,棉花、蔬菜、油料和园林水果产量分列全国第4位、第2位、第8位和第4位。然而,河北省耕地资源、水资源、气候资源、森林资源等农业生态资源容量并不充裕,随着生产强度的不断增加,农业资源面临的压力日益加剧,已经成为制约未来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瓶颈。在众多的制约因素中,耕地资源和水资源尤其突出。河北省人多地少,是耕地资源相对不足的省份。第二次土地调查显示2009年河北省耕地面积656.14万hm2,人均耕地面积由一调时(1996年)的1066.67m2减少到933.33m2,低于全国人均耕地面积。而且耕地资源质量较差,中低产田占2/3,存在耕层变浅、容重增加、土壤养分效率降低等问题。此外,水资源是限制农业发展的另一重要因素。河北省多年平均水资源总量205亿m3,人均水资源量307m3,为全国平均水平的1/7,远低于国际公认的人均500m3“极度缺水”标准。河北省地表水资源量由20世纪60年代的304亿m3减少到21世纪初的128亿m3[3],随着人口数据的增加,人均水资源量更是逐年代地快速递减(图1)。由于水资源的限制,人们大量开采地下水来进行农业灌溉。自20世纪80年代起已累计超采水资源1500亿m3,面积达6.7万km2,超采量和超采区面积均为全国的1/3。资源性缺水,水资源承载能力的“先天不足”直接影响河北省农业的发展。

3.2农业生态环境恶化是农业发展面临的障碍

河北省农业不仅面对资源的约束,同时受人类活动的影响农业生产所面临的环境压力不断增加。首先是农业生产依赖的农用土壤污染不断加重,污染来源包括工业“三废”污染、农药、化肥和地膜等农用物资的不合理利用、污水灌溉等。2013年河北省农用化肥使用量(折纯)为331.04万t,农药使用量为8.67万t,农用塑料薄膜使用量为6.8万t,地膜覆盖面积达111.97万hm2。从2013年河北省不同地市耕地平均使用化肥、农药的空间分布可以看出,除张家口外,其他市的平均化肥使用量都远大于国外的225kg/hm2的水平(图2)。全省农药利用率不足30%,氮、磷、钾肥当季平均利用率分别为26%、15.7%和41.6%,远低于发达国家农药、化肥利用率60%以上的水平。地膜残留系数为21%,回收率不足10%,每年地膜残留量新增达1.24万t[4]。大量的有害物质通过径流、淋溶、吸附等进入土壤环境,破坏耕层结构,造成土壤板结、土壤污染。其次是水污染,过量的氮、磷等营养物质,农药及其他有机或无机物进入河流、湖泊、水库引起水体富营养化。目前,河北境内滦河、潮白蓟运河、永定河、大清河、子牙河、漳卫南运河及黑龙港运东等七大水系水质总体为中度污染。Ⅰ~Ⅲ类水质比例为46.06%,Ⅳ类水质比例为16.55%,Ⅴ类水质比例为5.04%,劣Ⅴ类水质比例高达32.37%,主要污染物为化学需氧量、五日生化需氧量和总磷。水利厅公布的河北省水功能区水质状况表明,2015年2月监测的19处农业用水区中,达到区划水质目标的5处,占26%,未达标的14处,比例高达74%。同时,深埋在地下的地下水质量也不断恶化。最新的调查结果显示,在华北平原4384个浅层地下水样本中,Ⅳ类水质占21%、Ⅴ类水质比例高达57%,受人类活动影响较大的污染指标有亚硝酸盐、硝酸盐和铵氮;而在1679个深层地下水样本中,Ⅳ类水质占23%、Ⅴ类水质比例高达51%,主要超标的污染物有亚硝酸盐、镉、六价铬、铅和汞等。另外,秸秆焚烧、过量施肥、牲畜污染等不同程度地造成大气污染,不当的农业措施造成农业系统中水体-土壤-生物-大气的立体交叉污染。

3.3破除农业资源与生态环境困境的出路

资源环境问题是制约京津冀地区发展的主要短板,同样也是河北省农业面临的主要问题。目前的农业生产虽然暂时保障了粮食安全,但是资源的过度消耗和环境破环已触碰地区生态环境的警戒线。因此,要实现京津冀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必须要首先解决好农业生态和发展问题,在京津冀生态协同治理的框架下,必须将农业生态环境治理和农业可持续发展放在重要位置,破除农业资源和生态环境困境,走出一条既能保障农业生态安全又要保障地区和国家粮食安全的新途径。首先要做好农业生态环境的治理和修复,恢复和重建良好的资源环境基础。在京津冀生态协同治理框架下京津冀三地必须尽快找出解决农业造成的水、大气、土壤污染的修复途径。其次,更重要的是从根本上改变传统多水多肥多药的农业耕作方式,实现农业生产方式的绿色转型。农业的绿色发展方式应最大限度地节约农业生产要素,提高资源利用率、土地出产率,破除耕地资源、水资源的“紧箍咒”,最大限度地减弱农业生产的资源环境消耗。农业绿色转型是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京津冀生态文明的必然要求。尤其是在目前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国家战略机遇下,河北省农业发展面临着市场、科技、产业、资金、人才等方面的诸多利好因素,应和京津携手布局绿水青山的生态空间。

4对策

4.1明确河北省农业定位,谋好农业布局规划及发展路径

河北省要完成农业生态修复和农业绿色转型首先要在京津冀生态格局与生态治理框架下做好顶层设计。将农业修复与京津冀规划的山体修复、水治理、湖泊湿地保护、沿海整治修复等全方位、多层次的生态修复相结合。不同区域要根据自身生态现状和农业资源禀赋合理规划空间和设计发展路径,具体来说,河北省在未来主要全力打造以“五个特色区”为主的现代农业发展总体格局。包括坝上农牧业模式、山区农业模式、都市和城郊农业模式、山前平原农业模式、沿海农业模式等。不同区域的农业生产模式要与各区域的生态基础相适应,与生态治理相结合,从区域农业规划上,宜林则林、宜牧则牧,最大程度地发挥不同区域的资源与生态优势。最终实现河北省建成优质的北方粮油农作物主要供给地、京津冀优质果蔬供给地和京津冀休闲观光农业和旅游农业区的多功能现代农业高地。

坝上高原特色农牧区是生态环境脆弱区域,也是京津冀上游主要生态支撑区,在京津冀的生态建设中具有重要作用。特殊的地理位置要求该区域在京津冀生态建设中协调好生态建设和农牧业发展的关系。以生态优先作为农牧业发展理念,做好退耕还林还草及退牧还草,大力开展生态修复和环境保护,同时做好生态补偿。农牧业要以优质、高效、特色、生态为特点,提供优质的农牧业供应。

山区农业是河北省的特色农业和优势农业,也是京津冀协同发展和河北发展现代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亟须构建经济、生态效益协同发展的新型绿色农业模式。首先,山区是京津冀生态功能保障的主体区,要做好山区农业发展是生态建设的必然要求;其次,山区的农业形式多样性为山区农业发展提供广阔空间,摆脱山区落后的概念,摆脱山区低技术、低效益的传统发展模式,扬长避短,重点发展具有河北山区特色的产品,例如发展干果、错季蔬菜、杂粮、生态养殖、生态休闲、观光采摘等山区特色农业;最后,将现代农业和旅游业、生态环境建设结合起来,形成农业经济、农业生态和旅游生态结合的协调发展典范。

环京津都市和城郊农业模式要围绕特大型城市消费市场特点,共同探索都市农业的多种实现形式。一方面,以城郊型、都市型、生态型农业为方向,以休闲、高端为定位,做强产业园区,构建高端食品生产、优质农产品交易、高端商务休闲、绿色有机农产品供应。另一方面,发展以农业和农村为载体的新型生态旅游业,在城市近郊或风景区附近开辟特色果园、发展观光休闲农业,共同开发农业的生产、生活、生态等多种功能绿色农业。

山前平原高产农业区是河北省传统的农业生产区,也是保障河北省和全国粮食安全的重要地区。解决以水资源为主的生态赤字问题是平原农业发展的重要前提。从种植制度、优化模式、节水、节肥等方面加快农业生态恢复,实现平原农业资源高效利用和农业生产可持续是山前平原高产农业区的发展目标。要完成农业生态修复,并实现水、土资源的可持续发展,将河北平原农业建成全国现代农业高地,打造全国粮食的安全主产区。

沿海水产经济带沿海农业,应在巩固小麦和玉米等传统主要粮食作物及花生、棉花等主要经济作物的基础上,充分发挥区域资源优势,大力发展特色农业。发展特色种植业,如特色瓜菜、食用菌和特色杂粮等特色种植业、特色林果业和特色养殖业。

4.2加快农业生态修复,转变农业资源利用模式

在京津冀生态协同治理的框架下全力推进河北省农业生态修复工程。由于资源现状压力大,农业生态环境破坏严重,农业生态修复面临任务重、时间紧、难度大的重重困难。解决农业资源与环境这两方面的问题应以京津冀地区总体资源环境与生态系统为对象,在京津冀生态综合治理框架下开展综合恢复与保护行动。河北省应和京津一同采用区域综合治理的模式,加快在推进地下水超采区综合治理、污染流域水环境治理、化肥和农药残留治理、土壤重金属污染修复、地膜污染防治、水土流失治理等工程的协作。加强生态修复的技术创新、成果转化,不断夯实农业发展的资源和环境基础。

实现河北省农业的绿色转型发展,要在解决农业生态修复的同时从根本上转变传统的农业资源利用模式。以控制农业灌溉用水量、遏制土壤重金属污染、实现化肥和农药零增长,加强地膜、秸秆、畜禽粪便资源化利用为目标,以实现农业资源高效利用。加大农业节水力度,推广管道输水、喷灌、微灌等高效节水灌溉,水肥一体化节水技术,大力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落实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加强农业灌溉用水红线管理,控制农业用水量。通过农业结构调整、限水灌溉、雨水/灰水利用、微咸水灌溉等缓解农业用水强度。建立科学施肥技术体系,推进精准施肥,推广测土配方施肥和机械化精量施肥及保护性耕作技术,推进水肥一体化、农作物病虫害统防统治和绿色防控等技术措施。推动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进程,通过秸秆的“五料化”,即秸秆资源肥料化、饲料化、原料化、基料化和燃料化,推进秸秆的循环利用。另外

开展农业资源休养生息等其他途径确保资源环境对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支撑能力。

4.3提高农业生产技术,构建实现农业绿色转型的长效机制

农业生态修复和农业生产方式的绿色转型都离不开农业技术的支撑,科技创新是农业绿色转型的内生动力,农业的绿色转型必须构建以科技创新为支撑的农业可持续发展长效机制。京津冀协同发展国家战略为河北省农业科技创新发展提供了良机。北京和天津具有高度密集的农业科技和人才基础,主动融入京津冀协同发展大格局,把京津的科技、人才优势变成河北省现代农业的重要支撑。不断提高河北省农业生态科技含量,并加强农业科技推广应用,加快农业技术转移和成果转化。重点推进生物技术、机械技术、农业信息化技术实现突破发展,建立以科技创新为支撑构建农业可持续发展长效机制,在修复水、土等农业资源的基础上,不断提高土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和劳动生产率。

河北省要和京津一同实现农业生态修复中的科技创新和转化,一是要加快以生物技术为核心的农业生态修复技术和资源高效利用技术。目前生态修复的一些领域,包括农田污染土壤修复、水土流失治理技术还不成熟。二是要采用新的灌溉措施、施肥技术、病虫防控技术等实现向生态农业的转变。并通过现代科技的管控,发展“智慧农业”。三是要不断推进机械技术支撑的规模化生产,提高农业装备技术。四是要加快农村信息化技术普及,使科技信息、市场信息等在农村及时有效传播,实现农业生产、管理、农产品营销信息化。

科技人才是农业发展的第一要素,农民是农业发展的第一主体。一方面要紧抓京津冀协同的发展机遇引进大批生态农业科研技术人员,同京津一同开辟农业科技创新之路;另一方面要引导农民提升他们的科技技能,提高劳动力的整体素质,培育现代农民。

4.4创新农业生产经营模式,开辟多元化农业绿色转型途径

河北省各地区要根据自身的资源生态禀赋、生态工程和技术装备创新适合地区发展的农业生产经营模式,充分发挥不同地区的多种优势,促进多样化发展。在保持农业家庭承包经营制度的基础上,积极探索多种形式的新型生产经营模式。通过土地流转或股份合作等形式开展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加快推进专业大户、家庭农场、专业合作社、集体经营、龙头企业和股份合作社等多元化农业生产经营局面。规模化、专业化、集约化的农业生产,不仅可以降低单位面积生产成本,同时也是高效生态农业的前提,有利于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各地区要因地制宜,构建有利于本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规模化种植、标准化加工、品牌化销售的集约、高效的现代农业生产经营模式,有力地助推传统农业生产经营的转型与升级。但是,无论哪种方式都应以尊重自然、顺应自然和保护自然的农业观为依托进行农业生产和经营。

4.5完善农业政策体系,助推河北省农业绿色转型

扭转政府政策导向,加快政府农业管理职能转型,发挥市场的作用,从保障农产品供给的单一调控目标向提高土地生产率、资源利用率、农产品品质,增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以及维护农业资源的持续生产力的多目标转变。多方位引导和帮扶农业生态修复和农业绿色转型,引导全民关于农业绿色转型发展的意识,尤其要注重激发农民的主观能动性,强化有效的教育手段,促进农民思想观念转变提升。

构建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农业财政支持体系。一是设立专项资金,重点支持优质农产品和基地建设,健全完善农业补贴政策,实施税收优惠减免措施,对生态农业先进者给予奖励等。二是财政政策向推进节约型技术和环保型技术的应用和推广方面倾斜,在土壤污染治理、水环境治理、病虫害绿色防治、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推广利用、秸秆资源化利用、农业废弃包装物回收处理等农业生态治理和农业清洁生产方面加大资金项目支持。政府建立和实行多种农业生态补偿方式,帮助农民完成农业生态修复和农业的绿色转型。三是重点扶持龙头产品建设和品牌建设,设立专项资金帮扶特殊需求。同时鼓励工商等社会资本介入农业绿色转型发展中。

建立最严格的法律保护体系,依法治农。京津冀三地要建立以京津冀污染协同防治为支撑的农业生态环境管理体系和农业发展支持保护法治体系,细化对农村生态环境保护的规定。规范农业生产经营者的行为,建立规范约束法治体系,通过强化农业环境监控程序机制,提高农业环境监管执法的保障力。切实加大监管力度,明确企业和各级政府的法定责任,开展联动执法,加大违规行为处罚力度。完善耕地资源、水资源、土壤资源和生物资源等农业资源保护法治体系,加强对农田水利设施使用和保护。另外,还应构建农业资源环境信息公开制度,保障公众对农业立法和执法的参与。引导农民增强学法守法用法意识,依法合理表达诉求,维护自身权益。

5参考文献

[1]王双.京津冀生态功能分异与协同的实现逻辑与路径[J].生态经济,2015,31(7):124-127.

[2]朱立志.业发展与生态文明建设[J].中国科学院院刊,2013,28(2):232-238.

[3]张俊芝,李涛.河北省水资源现状及其特点分析[J].村委主任,2010(1):35-36.

[4]周文夫.京津冀协同发展框架下河北生态环境建设研究[m].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2015.

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篇10

关键词:水土保持;小流域综合治理;新农村建设

新农村建设背景下,水土流失及水源污染已经成为城镇一体化、农村环境改善、乡村经济振兴的关键阻滞因素。据人民网2020年8月16日消息,我国水土流失面积达271.0万km2,占国土总面积的28.73%。虽然相对于上一年度而言我国重点生态保护及修复区水土流失状况持续好转,但我国水土流失分布呈现由西向东逐步降低特征,水土流失治理资源分布不均衡,导致我国部分农村地区水土流失问题依然严峻,制约了新农村建设进程。为此,需要以小流域为基本单元,以水土保持为核心目标,遵循人工修复与自然恢复相结合的基本原则,进一步提升农村水环境承载力,从而为新农村建设、乡村经济发展奠定坚实有力的生态环境基础。

1水土保持小流域综合治理基本概念

水土保持小流域综合治理是指以小流域为基本单元,以水源保护为中心,以解决水土流失问题、提升水环境承载力、恢复自然水环境为核心,同时兼顾人工修复及自然恢复的现代化、综合性水问题治理理念与技术方法。我国水资源总量占全球水资源的6%,但我国人口基数较大,截至2020年我国人均水资源量为2944m3/人,略高于中度缺水线(2000m3/人),人均水资源占有量排在世界第82位,是联合国认定的缺水国家[1]。水资源短缺、水土流失问题严重会导致农业生产力不足,制约农村经济的发展,愈发严峻的水污染问题也对农村生态环境产生负面影响,威胁农村居民的身体健康乃至生命安全。为构建“生态防线”,水土保持小流域综合治理理念应运而生,对解决水土流失问题、恢复水环境作出了巨大贡献。

2水土保持小流域综合治理实施要点

水土保持小流域综合治理以小流域为基本单元,以水源保护为中心,以控制水土流失、改善水环境为核心目标,按照农村地区小流域水土流失现状、新农村建设需求、农村产业结构调整要求、农业现展基本内容等对小流域农、林、水、草、田等水土资源的保护、开发与利用进行统筹规划,紧抓生态修复、生态治理、生态保护三道防线,多措并举,因地制宜地构建水土保持小流域综合治理模式,其实施要点体现在以下3个方面。

2.1建立小流域水土保持的生态修复防线

生态修复防线建立在农村地区坡度超过25°,或土层厚度低于25cm的区域。通过在林草破坏严重、植被覆盖率较低区域周边设置禁止出入警示牌、防护栏等,对该区域目的树种进行补种等方式避免该区域受到人为干扰,以生态环境自然恢复为核心保持水土、减少污染。

2.2建立小流域水土保持的生态治理防线

生态治理防线建立在农业种植区等人类活动较为频繁的区域。人类活动对周边生态及水环境造成干扰,导致此类区域生活垃圾堆放多,加之农业生产中过量使用农药化肥,导致水环境十分脆弱。此类区域水土保持小流域综合治理措施包括建立水土保持林及经果林,根据当地气候条件、地形地貌及土质特征种植栽培适应性强、附加价值高的果树,既可以作为生态屏障防线,又能扩大经济效益;修建水利工程,以综合治理理念为导向,保证水利工程与自然环境、水资源调配及利用、农业生产与生活等相协调,发挥水利工程防洪减灾、水源调度、农田灌溉等综合功能,解决用水问题;推进农业现代化与绿色化建设,采用农业高效生产技术,以科学灌溉、田间管理强化农作物长势及病虫害防御能力,减少农药化肥用量,修复被破坏的水环境与土壤环境[2]。

2.3建立小流域水土保持的生态保护防线

在水库周边、河道两岸、主要沟道等区域进行护岸护坡、河道清理并建设绿色景观,形成水土保持小流域综合治理的生态保护防线,可以解决湿地萎缩问题、减少水体污染。

3水土保持小流域综合治理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作用

3.1改善农村生态环境,打造农村宜居空间

打造宜居空间是新农村建设的生态环保目标之一。我国在较长一段时间内水土流失和水环境污染问题严重,农村经济发展滞后,生态环境遭到破坏。水土保持小流域综合治理,坚持以保护生态环境为基本价值导向,从生态环保角度审视农村水资源、土地资源的合理配置与高效利用,致力于解决农村环境污染、水资源匮乏、饮水质量偏低、生活垃圾难处理等问题,可以改善农村生态环境。

3.2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夯实农村经济基础

推进农业现代化与绿色化发展是水土保持小流域综合治理的重要作用之一。水土保持小流域综合治理以水资源保护为核心,采取多元化及有效性措施恢复遭到破坏的水环境与土壤环境,在推行相关政策方针时注重调动农业生产主体的主观能动性,使其认识到农业与水环境和谐发展的重要性与必要性,并通过完善农田灌溉基础设施、水资源调蓄工程、建设水土保持林等保护农业现代化发展所依存的水土资源、水土环境,避免水土流失、水环境污染对农业现代化发展造成负面影响,对于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振兴乡村经济、推进新农村建设进程大有裨益[3]。

3.3调整农村产业结构,显著缩小城乡收入差距

水土保持小流域综合治理是对农村水土资源保护性开发与合理利用的统筹规划与细致安排,其治理范围包括农村的林、田、湖、草及相关产业,坚持以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及社会效益为主,因地制宜采取造地适树、植树种草、因害设防等治理措施,实行“山顶戴帽,果树缠山腰,山下养殖,护坡种草”等政策方针,在保护与改善农村生态环境的基础上遵循治用并举的基本原则,对水资源及土地资源进行合理开发,优化其利用结构,将宝贵的水土资源应用于高附加值、低成本高回报的有机、绿色农产品生产之中,通过科学配置水土保持植物措施及工程措施为农业的现代化发展保驾护航,同时显著提升农民收入,践行新农村建设的“农民增收”基本要求,促进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4水土保持小流域综合治理推动新农村建设的路径

4.1做好前期准备工作

水土保持小流域综合治理在新农村建设中若想发挥积极作用需率先做好前期准备工作,通过整理资料、实地调研等方式了解新农村规划建设宏观战略、小流域综合治理需求、水土流失治理情况,在此基础上协调好生态保护与水土治理之间的关系、小流域治理与新农村建设之间的关系、政府部门治理效益与村民切身利益之间的关系,多层次利用水土保持小流域综合治理资源,实现统一治理、综合规划、全面发展的目标。在这些资料的基础上,依据小流域水土保持实况科学确定新农村生产发展方向,以小流域综合治理为出发点合理安排牧用、林用、农用土地的比例与位置,积极建设高标准农田,实现农田优产高产目标,加大陡坡退耕力度,为林草种植提供有力条件。为了使水土保持小流域综合治理能助推新农村经济建设需将水土保持与新农村商品生产、农业生产结构调整关联在一起,同治沟措施、治坡措施、农耕等措施相结合。在水土保持小流域治理开展前需考虑人畜饮水、粮食高产等实际问题,以提高新农村建设实效性为导向合理规设治理方案,保障小流域综合治理能事半功倍。

4.2从实际出发推行技术措施,落实小流域综合治理目标

水土保持小流域综合治理技术措施主要有3个:一是农业耕作措施;二是林草措施;三是工程措施。其中,工程措施指的是通过修建梯田、涝池、水窖、山坡截沟、拦沙坝、泥石流排导等工程达到小流域综合治理的目的。实践证明,山丘区水土保持需以小流域为基本单元。为了使技术措施可以在水土保持小流域综合治理中发挥作用,需专职部门立足农村当地深入调查分析,了解小流域组成要素及经济系统,将动植物、土壤、水体等要素视为时空分布探究的着力点,同时调查分析农村当地的生产资料、人口、技术水平、生活方式等方面,明确小流域的人口承载力。以土地资源科学利用为主合理规划治理方案,从宏观上讲,科学规划农村生产用地,使小流域生态能在农村经济体系中发挥积极作用;从微观上讲,根据农村不同地方的实际情况灵活实施技术措施,规设详尽的实施计划,使小流域治理能高效展开。不同地区所采取的规划治理手段存在差异,以黄土高原为例,在治理初期采用了多目标规划法、线性规划法、经验规划法、非线性规划等方法,使小流域综合治理目标得以贯彻落实。小流域综合治理的基础为土地利用规划科学合理,基本单元为小流域,从实际出发合理使用工程措施、林草措施、农业技术措施,建成具有综合性的防治体系。需要注意的是,在实施上述技术措施的同时需明确治理目标,以农业措施为例,需加强土壤抗蚀力、追加植被覆盖率,达到改良土壤、保肥、保土、保水的目的,继而充分发挥多种技术措施的小流域综合治理优势。

4.3注重监督反馈,持续提升水土保持小流域综合治理水平

相关部门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治理问题,注重监督反馈,定期归纳总结水土保持小流域综合治理经验,立足实际,不断调整水土保持小流域综合治理的措施。新时代数字技术成为提升水土保持小流域综合治理水平的条件之一,利用数字技术亦可提高治理效果监督反馈质量。例如,在推行水土保持工程措施时可引用Bim技术,立足坡面蓄水、泥石流排导等工程的全生命周期规设5D模型,增强相关工程监督反馈的可视性,同时各部门要基于Bim系统进行高效协调联动,在水土保持小流域综合治理的过程中形成合力,有效落实水土保持小流域综合治理措施。再如,利用大数据及时更新基础数据,大数据具有持续膨胀的特点,可在小流域综合治理中发挥数据搜集等作用,为自然资源保护、利用、开发、管理提供参考。

5结束语

在新农村建设进程中加大水土保持小流域综合治理力度,能够改善农村生活环境、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有利于农村产业结构调整,是推进农村经济振兴的重要措施。

参考文献

[1]邢梦雅,刘娅莉,杨小妹,等.基于生态红线划定的小流域生态保护开发研究[J].人民黄河,2021,43(7):120-123+140.

[2]焦爱玲.小流域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措施及效益分析[J].农业科技与信息,2021(6):8+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