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采购管理的培训十篇采购管理的培训十篇

采购管理的培训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9 11:40:34

采购管理的培训篇1

目前国内政府采购相关行业从业人员的基本情况是:一、政府采购管理、执行单位的从业人员大多从财政和机关管理部门调集而来,相当部分政府采购经验相对不足,缺乏对宏观采购管理的整体理解与认识;尤其是在一些关键的政府采购环节,如供应市场分析、采购成本控制、供应商评估与管理、采购合同管理、谈判与沟通等方面的理论知识较为欠缺。二、政府采购的专家评委等大多是从社会上各行业协会、高校或各种社会职业机构中聘请的具有中、高级职称的专业人员,存在着对政府采购的相关法律、理论、实务和职业道德背景知识知之甚少、评标主观随意性强的现象。三、政府采购的供应商代表基本上也都没受过完整的正规培训,从业人员大多凭参与投标的个人经验来判断政府采购事宜,总体水平低下,导致与政府采购各相关部门的矛盾、纠纷众多,制约了我国政府采购执行部门的效率,也影响了供应商的效益。

另一方面,目前国内政府采购的培训现状也不容乐观:一、政府采购管理、执行单位的培训班名目繁多,有的由部门组织,有的由地区组织,还有的由行业或系统组织,培训时间也长短不一,大多以会议代培训,所谓的培训教材随意性大,专业师资力量缺乏,师资水平参差不齐,参加培训的学员普遍反映效果不佳,无法保证培训的效果与质量。二、政府采购管理、针对政府采购的专家评委人员却鲜有培训,主要由于各专家评委分属不同行业,平时事务性的工作多,时间安排又不统一,而国家至今也没有针对专家评委的政府采购方面的系统培训提出明确要求,国内一些部门与地区针对性的培训也都有流于形式之嫌。三、国内针对政府采购供应商代表的培训,基本上没有完整的计划,大多是由所属行业或所属地区的采购管理部门不定期地召开一些涉及培训内容地会议,就充当政府采购供应商代表的业务培训了,所涉内容少,没有深度,可操作性差。

有鉴于此,我国政府采购界的许多专家、学者以及从事相关管理方面的领导都多方呼吁,快速提高政府采购从业人员的管理水平、执行能力,提高我国政府采购执行部门的效率,培养与训练大批合格的政府采购供应商代表,在国内由权威部门开设针对上述各政府采购专业领域的培训班已迫在眉睫,建立规范的政府采购培训基地更是势在必行。

可喜的是,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与《经济日报》政府采购周刊联合各相关单位,于2005年12月份起在国家行政学院常设了“中国政府采购高级研修班”,采用国际最新教学模式,聘请国内顶级政府采购方面的专家亲自授课,教材由专家根据自己的研究方向、特长,集体编撰而成。该研修班由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颁证网上注册管理的方式举办。该培训班常年特聘请的国内顶级政府采购专家有:国际关系学院刘慧院长、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于安教授、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贾康所长、中央财经大学财政与公共管理学院马海涛院长、中央财经大学财政与公共管理学院徐涣东副教授、南开大学法学院何红锋教授、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刘俊海研究员、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王丛虎副研究员。为了增强政府采购培训的实用性,该基地还常年特聘了国家民委资产处宋立坤处长、北京辽海律师事务所谷辽海主任、经济日报《政府采购》周刊林初宝主编、广西自治区政府采购中心梁戈任、山西省省级政府采购中心王跃进副主任、长春市政府采购中心刘清恩副主任、上海市政府采购中心法律部王周欢经理等为主体多层次的实务专家联袂授课。

经过近一年时间的筹备,“中国政府采购高级研修班”已于2005年12月12日正式开班授课,首期参加培训的学院为来自全国各部委、各省市的近五十名政府采购管理与执行从业人员,他们高度评价了该培训基地的课程设置与教学安排,纷纷反映课程安排五天的学时短,与专家交流的时间不够用。

采购管理的培训篇2

[关键词]政府采购素质培训

我国自实行政府采购以来,取得了丰硕的成就,为国家节约了很多资金,采购规模每年不断扩大。1998年,全国实行政府采购的规模为31亿元,1999年扩大到130亿元,增长幅度为319%。2000年为328亿元,增幅为152%。2001年,政府采购总额为653亿元,增幅为99%。[①]2002年为1009.6亿元,2003为年1659.4亿元,2004年为2135.7亿元,2005年达到2500亿元,[②]2006年政府采购规模预计将达到3000亿元。

随着政府采购规模的扩大,诸多的问题都暴露出来了,比如采购成本不但没有降低反而有所提高,采购货物或服务的质量不但没有达到预期效果反而有所降低等等。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如采购制度不健全而使得某些人钻了空子;规模过大造成规模效益递减;由于对采购的监督不到位使得采购人员发生寻租行为;还有,由于采购人员的综合素质不够高导致采购效率和效益偏低等。随着我国加入wto,即将加入wto的《政府采购协议》,我国政府采购人员的素质不高成了制约我国政府采购发展的关键因素之一。本文就针对在新形式下如何提高我国政府采购人员的综合素质问题进行探讨,并提出建议,以促进我国的政府采购平稳地与国际接轨,提高我国政府采购的效率和效益。

一、我国政府采购人员素质现状

政府采购是一项技术性很强、意义和责任重大的工作,要做好这项工作,必须要有支精通采购技术、熟悉商品性能、道德水平高、责任感强的高素质队伍。

目前,我国政府采购管理队伍的政策水平、理论水平及专业管理能力,整体上偏低。我国政府采购人员素质与政府采购的要求尚有一定的差距,由于我国实行政府采购制度的时间不长,大部分政府采购人员不够专业,主要来自财政部门和其他行政部门,他们知识结构不够全面,在招投标、合同、商业谈判、市场调查、法律、工程、机电设备等方面了解不多,将采购活动委托给社会中介机构承办时增加了采购成本。对政府采购的复杂性认识不够,对国际政府采购的方式及程序知之甚少,很多采购人员对现代政府采购业务和技巧不够熟悉,对厂商信誉和商品质量把握不准,搜集、分析市场信息的能力不够强。把政府采购简单等同于市场招标,对政府的采购政策不够敏感,不规范现象时有发生。

因此,形成一支业务过硬、素质精良、执业规范的政府采购队伍显得尤为迫切。

二、政府采购对采购人员的素质要求

作为政府采购部门的采购人员,与非政府部门的采购有着明显的不同。非政府部门或者说私营企业在采购时使用的是自有资金,采购的产品都是直接为自己服务,能否节约资金直接关系到本企业的发展,所以在使用时一般都会精打细算。而作为公共部门的政府采购部门,采购时使用的是公共资金,这些资金来源于纳税人,采购的产品大多是公共产品,能否节省资金与他们本身的收入没有直接的联系,甚至采购成本高时自己反而能得到好处。所以政府部门采购人员与非政府部门的采购人员面临的环境不同,那么对他们的要求也应有所不同,除了技术性的要求外,对采购人员的思想、品行也有很高的要求。具体说来,有以下几点[③]:

1.政治思想素质

政府采购实际上是政府拿公共资金(即纳税人的钱)为公众办事,代替公众购买公共产品,也就是说,政府采购也是一种公共服务。要履行公共服务职能,政府采购人员的政治思想素质就显得格外重要。我国政府采购人员的政治素质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忠实的贯彻党和政府方针、路线,深刻领会政府采购政策,强化服务意识,树立为政府采购主体服务的思想;其次,树立法制观念,认真学习、领会有关政府采购的法律、法规,严格遵守政府采购的行业工作规范,在工作中做到以身作则。再次,树立服务精神,热爱政府采购工作。

2.理论水平和政策水平

具体做法为:可在政府采购机关大力发展党员,争取人人入党,通过党支部加强对政府采购人员的思想教育。教育他们树立真正的“公仆”意识,树立为人民服务的理念。让他们知道政府采购不仅仅是“政府采购”,还是一项重大的对经济进行宏观调控的国家政策,培养兴趣,积极完成任务。

湖南省汝城县财政局关于政府采购加强政治学习,结合政府采购工作的特点,采取多种行之有效的形式,广泛深入地开展学习教育活动,坚持做到在不义之财面前不动心,在亲情面前不动摇,在政策面前不变通,并敢于同一切违法乱纪行为作斗争,努力建设一支政治坚定、作风过硬、业务精通的政府采购管理队伍。该县财政局还积极加大对《政府采购法》的宣传力度,印发了各类政府采购资料,举办了政府采购联络员培训,开展了知识竞赛等,使政府采购政策深入人心。[⑤]

第二,通过学校加强理论教育。

学校是学习的天然场所,是开展理论教育最好的地方。除了开展对现政府采购人员的教育外,还应为将来进入政府采购单位的人员做准备。那就是培养政府采购人才。现在开设政府采购专业及课程的大中专院校还比较少,今后要大力发展。在经贸类、管理类专业要开始政府采购课程,还有开设政府采购专业,尤其是加强研究型人才的培养力度,开展政府采购专业的硕士、博士学位教育,以加强对政府采购各方面研究。

2.开展对政府采购人员的培训

对政府采购人员的政治思想教育及理论教育是政府采购人员应该具备的基本素质,由于政府采购是一项技术性、专业性很强的工作,那么在专业方面需要对政府采购人员进行有针对性的培训。

培训是政府采购人员迅速提升专业采购技巧的捷径。随着我国政府采购市场的国际化,有关政府采购的新事物层出不穷,可以说,培训要贯彻政府采购的始终。培训的具体做法为:

第一,正式培训与非正式培训相结合。

正式培训场所可设在当地负责实施政府采购的部门或高等院校。尤其是与高等院校建立合作关系,由学校的政府采购理论家和经验丰富的资深政府采购员讲授。尤其要加强案例的教学分析,培养政府采购员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能力。

非正式培训是正式培训的有效补充。非正式培训主要在实施政府采购的过程中进行,为了不影响采购效率,由接受培训的人员和经验丰富的采购员同时进行采购决策及与采购相关的其它事宜的处理,先按照有经验的采购员的决策行事,等采购结束,接受培训的人员再对比二者的差别,发现问题及时纠正。非正式培训可采取类似于导师带研究生的方式,一个资深采购员带三或五个学员。

第二,岗前培训和岗后培训相结合。

由于学校教育的局限性,一般来说,上岗前都要进行岗前培训。岗前培训主要是解决理论教育与实践相脱节或滞后的问题,由政府采购部门负责培训。培训时可以结合本采购单位历年来的采购实例及将来的采购计划。

上岗后也要培训,主要解决现有知识不能解决采购过程中出现新事物的问题。我们现在是个终身教育的时代,采购部门也要开展只要在岗就要不断接受培训的活动。

第三,国内培训与国外培训相结合。

国内培训是指在国内接受培训。我国国内有着巨大的采购市场,我国现在也有了有法可依的《政府采购法》及相关的法律法规。我国又有着特殊的国情,开展业务教育不能撇开政治思想教育,所以,在国内是开展培训的主要场所。

国外培训是指在政府采购队伍中选派部分有潜力的采购员到国外接受培训。此计划可针对各个阶层中优秀有潜力的采购人才,给予赴国外训练的机会,以培养其国际观及语言能力,建立涉外能力,使其成为优秀的对外采购人才。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的进行和我国加入wto,政府采购市场也变得越来越国际化。我国加入《政府采购协议》是迟早的事,所以,抓紧时间学习国外先进的采购经验,提高我国政府采购的效率与效益,保护民族产业,就显得非常必要。

第四,专业培训与交叉培训相结合。

专业培训是指,不管何种形式的培训,培训内容都是与政府采购直接相关。这是培训的主要内容。目前,我国开展的各种形式的培训大多属于专业培训。

由于政府采购是一项技术性及相关性极强的工作,也就是说,政府采购需要采购人员具备较综合的知识结构,所以,专业培训不能满足采购的要求,需要对政府采购人员进行交叉培训。

这里,我把政府采购人员到外界各种研究机构、协会、团体等进行研习和到与采购相关的部门挂职培训称为交叉培训。这样做使采购人员彼此间能交换心得,扩大视野,并通过专题交流,交换意见,解决疑点,以补充能力不足的缺陷。这应该是一种很好的补充培训方式。

[参考文献]

【1】倪东生:《政府采购的有效运作》,中国物资出版社,2003年。

【2】郭浪文:《政策看点采购制度改革五大问题》,enet硅谷动力网。

【3】孟春:《政府采购理论与实践》,经济科学出版社,20001年。

【4】《锐意改革创新进取加速推进政府采购工作》,汝城财政综合信息网。

理论是政策的先导,政策是理论实现的具体化。作为政府采购工作者,较好的理论修养是做好政府采购工作的根本前提。政府采购人员具有较高的理论水平主要表现在能够把握并灵活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精通财政、税收、政府采购和国有资产管理的原理和知识,熟悉经济、法律和法规,有较强的改革开拓精神,并能熟练运用他们分析和解决现实问题;政策水平主要表现在能深刻理解并掌握现行的财政政策、经济政策、政府采购政策,做到触类旁通。

3.专业知识和业务能力

政府采购涉及面广,对专业知识和业务能力有很高的要求。政府采购涉及到招标、决标、履约管理、仲裁等许多环节,同时还要求对市场行情、商品和劳务的特性有深入、细致的了解,这是一种技术性很强的事务,对政府采购从业人员的专业知识和业务技能有很高要求。

作为专业化的政府采购,国外发展的比我国要早,在采购人员的选拔上也较早的形成了相应的标准。[④]

国外政府在选拔采购官员或雇员时,一般从大企业选拔。年龄一般在30岁-35岁之间,具体条件为:毕业于高等院校的商学院或管理学院,修完商业课程,取得同等学历资格者优先,有成功和负责的采购工作和管理经验;有关于市场条件分析、调研、现行价格、关税程序、仓储和会计的实际工作经验;完全熟悉获得竞争性而又最少标价的手段;了解合同法和合同程序;足智多谋,诚实冷静,有管理能力和管理策略。

根据近些年的具体实践,我国政府采购人员应具备以下素质:熟悉政府采购规则、制度、国际惯例,掌握采购技能、商品及其检验、储运、保险、通关知识,掌握财政、税务、财会知识;熟悉国内外经济法知识;全面了解信息系统应用知识。在能力方面,要求具备成本意识与价值分析、逻辑思维、决策、预测知识,灵活性与敏捷性及谈判技巧,在合作意识和行为上要注重团队精神,有效的沟通与交流。

三、提高政府采购人员素质的建议

通过上面的分析,我们发现,政府采购人员应具备的素质包括思想、理论、业务三个方面,那么改进措施也应该围绕这三个方面进行,下面就如何改进和提高政府采购人员素质提几条建议:

采购管理的培训篇3

   [关键词]政府采购素质培训

   我国自实行政府采购以来,取得了丰硕的成就,为国家节约了很多资金,采购规模每年不断扩大。1998年,全国实行政府采购的规模为31亿元,1999年扩大到130亿元,增长幅度为319%。2000年为328亿元,增幅为152%。2001年,政府采购总额为653亿元,增幅为99%。[①]2002年为1009.6亿元,2003为年1659.4亿元,2004年为2135.7亿元,2005年达到2500亿元,[②]2006年政府采购规模预计将达到3000亿元。

   随着政府采购规模的扩大,诸多的问题都暴露出来了,比如采购成本不但没有降低反而有所提高,采购货物或服务的质量不但没有达到预期效果反而有所降低等等。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如采购制度不健全而使得某些人钻了空子;规模过大造成规模效益递减;由于对采购的监督不到位使得采购人员发生寻租行为;还有,由于采购人员的综合素质不够高导致采购效率和效益偏低等。随着我国加入wto,即将加入wto的《政府采购协议》,我国政府采购人员的素质不高成了制约我国政府采购发展的关键因素之一。本文就针对在新形式下如何提高我国政府采购人员的综合素质问题进行探讨,并提出建议,以促进我国的政府采购平稳地与国际接轨,提高我国政府采购的效率和效益。

   一、我国政府采购人员素质现状

   政府采购是一项技术性很强、意义和责任重大的工作,要做好这项工作,必须要有支精通采购技术、熟悉商品性能、道德水平高、责任感强的高素质队伍。

   目前,我国政府采购管理队伍的政策水平、理论水平及专业管理能力,整体上偏低。我国政府采购人员素质与政府采购的要求尚有一定的差距,由于我国实行政府采购制度的时间不长,大部分政府采购人员不够专业,主要来自财政部门和其他行政部门,他们知识结构不够全面,在招投标、合同、商业谈判、市场调查、法律、工程、机电设备等方面了解不多,将采购活动委托给社会中介机构承办时增加了采购成本。对政府采购的复杂性认识不够,对国际政府采购的方式及程序知之甚少,很多采购人员对现代政府采购业务和技巧不够熟悉,对厂商信誉和商品质量把握不准,搜集、分析市场信息的能力不够强。把政府采购简单等同于市场招标,对政府的采购政策不够敏感,不规范现象时有发生。

   因此,形成一支业务过硬、素质精良、执业规范的政府采购队伍显得尤为迫切。

   二、政府采购对采购人员的素质要求

   作为政府采购部门的采购人员,与非政府部门的采购有着明显的不同。非政府部门或者说私营企业在采购时使用的是自有资金,采购的产品都是直接为自己服务,能否节约资金直接关系到本企业的发展,所以在使用时一般都会精打细算。而作为公共部门的政府采购部门,采购时使用的是公共资金,这些资金来源于纳税人,采购的产品大多是公共产品,能否节省资金与他们本身的收入没有直接的联系,甚至采购成本高时自己反而能得到好处。所以政府部门采购人员与非政府部门的采购人员面临的环境不同,那么对他们的要求也应有所不同,除了技术性的要求外,对采购人员的思想、品行也有很高的要求。具体说来,有以下几点[③]:

   1.政治思想素质

   政府采购实际上是政府拿公共资金(即纳税人的钱)为公众办事,代替公众购买公共产品,也就是说,政府采购也是一种公共服务。要履行公共服务职能,政府采购人员的政治思想素质就显得格外重要。我国政府采购人员的政治素质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忠实的贯彻党和政府方针、路线,深刻领会政府采购政策,强化服务意识,树立为政府采购主体服务的思想;其次,树立法制观念,认真学习、领会有关政府采购的法律、法规,严格遵守政府采购的行业工作规范,在工作中做到以身作则。再次,树立服务精神,热爱政府采购工作。

   2.理论水平和政策水平

   理论是政策的先导,政策是理论实现的具体化。作为政府采购工作者,较好的理论修养是做好政府采购工作的根本前提。政府采购人员具有较高的理论水平主要表现在能够把握并灵活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精通财政、税收、政府采购和国有资产管理的原理和知识,熟悉经济、法律和法规,有较强的改革开拓精神,并能熟练运用他们分析和解决现实问题;政策水平主要表现在能深刻理解并掌握现行的财政政策、经济政策、政府采购政策,做到触类旁通。

   3.专业知识和业务能力

   政府采购涉及面广,对专业知识和业务能力有很高的要求。政府采购涉及到招标、决标、履约管理、仲裁等许多环节,同时还要求对市场行情、商品和劳务的特性有深入、细致的了解,这是一种技术性很强的事务,对政府采购从业人员的专业知识和业务技能有很高要求。

   作为专业化的政府采购,国外发展的比我国要早,在采购人员的选拔上也较早的形成了相应的标准。[④]

   国外政府在选拔采购官员或雇员时,一般从大企业选拔。年龄一般在30岁-35岁之间,具体条件为:毕业于高等院校的商学院或管理学院,修完商业课程,取得同等学历资格者优先,有成功和负责的采购工作和管理经验;有关于市场条件分析、调研、现行价格、关税程序、仓储和会计的实际工作经验;完全熟悉获得竞争性而又最少标价的手段;了解合同法和合同程序;足智多谋,诚实冷静,有管理能力和管理策略。

   根据近些年的具体实践,我国政府采购人员应具备以下素质:熟悉政府采购规则、制度、国际惯例,掌握采购技能、商品及其检验、储运、保险、通关知识,掌握财政、税务、财会知识;熟悉国内外经济法知识;全面了解信息系统应用知识。在能力方面,要求具备成本意识与价值分析、逻辑思维、决策、预测知识,灵活性与敏捷性及谈判技巧,在合作意识和行为上要注重团队精神,有效的沟通与交流。三、提高政府采购人员素质的建议

   通过上面的分析,我们发现,政府采购人员应具备的素质包括思想、理论、业务三个方面,那么改进措施也应该围绕这三个方面进行,下面就如何改进和提高政府采购人员素质提几条建议:

   1.加强对政府采购人员的基础教育

   第一,加强政府采购人员的政治思想教育。

   具体做法为:可在政府采购机关大力发展党员,争取人人入党,通过党支部加强对政府采购人员的思想教育。教育他们树立真正的“公仆”意识,树立为人民服务的理念。让他们知道政府采购不仅仅是“政府采购”,还是一项重大的对经济进行宏观调控的国家政策,培养兴趣,积极完成任务。

   湖南省汝城县财政局关于政府采购加强政治学习,结合政府采购工作的特点,采取多种行之有效的形式,广泛深入地开展学习教育活动,坚持做到在不义之财面前不动心,在亲情面前不动摇,在政策面前不变通,并敢于同一切违法乱纪行为作斗争,努力建设一支政治坚定、作风过硬、业务精通的政府采购管理队伍。该县财政局还积极加大对《政府采购法》的宣传力度,印发了各类政府采购资料,举办了政府采购联络员培训,开展了知识竞赛等,使政府采购政策深入人心。[⑤]

   第二,通过学校加强理论教育。

   学校是学习的天然场所,是开展理论教育最好的地方。除了开展对现政府采购人员的教育外,还应为将来进入政府采购单位的人员做准备。那就是培养政府采购人才。现在开设政府采购专业及课程的大中专院校还比较少,今后要大力发展。在经贸类、管理类专业要开始政府采购课程,还有开设政府采购专业,尤其是加强研究型人才的培养力度,开展政府采购专业的硕士、博士学位教育,以加强对政府采购各方面研究。

   2.开展对政府采购人员的培训

   对政府采购人员的政治思想教育及理论教育是政府采购人员应该具备的基本素质,由于政府采购是一项技术性、专业性很强的工作,那么在专业方面需要对政府采购人员进行有针对性的培训。

   培训是政府采购人员迅速提升专业采购技巧的捷径。随着我国政府采购市场的国际化,有关政府采购的新事物层出不穷,可以说,培训要贯彻政府采购的始终。培训的具体做法为:

   第一,正式培训与非正式培训相结合。

   正式培训场所可设在当地负责实施政府采购的部门或高等院校。尤其是与高等院校建立合作关系,由学校的政府采购理论家和经验丰富的资深政府采购员讲授。尤其要加强案例的教学分析,培养政府采购员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能力。

   非正式培训是正式培训的有效补充。非正式培训主要在实施政府采购的过程中进行,为了不影响采购效率,由接受培训的人员和经验丰富的采购员同时进行采购决策及与采购相关的其它事宜的处理,先按照有经验的采购员的决策行事,等采购结束,接受培训的人员再对比二者的差别,发现问题及时纠正。非正式培训可采取类似于导师带研究生的方式,一个资深采购员带三或五个学员。

   第二,岗前培训和岗后培训相结合。

   由于学校教育的局限性,一般来说,上岗前都要进行岗前培训。岗前培训主要是解决理论教育与实践相脱节或滞后的问题,由政府采购部门负责培训。培训时可以结合本采购单位历年来的采购实例及将来的采购计划。

   上岗后也要培训,主要解决现有知识不能解决采购过程中出现新事物的问题。我们现在是个终身教育的时代,采购部门也要开展只要在岗就要不断接受培训的活动。

采购管理的培训篇4

一、采购电子化过程中存在的安全隐患

采购改革起步晚,编制体制还在不断完善,电子化采购也是近来提出的话题,管理思想、规章制度、管理技术、人才建设等都存在着一些不足,导致电子化采购在运行中存在很多安全隐患。

1、管理思想上的问题。一是缺乏系统的管理思想。随着采购工作的规范化、信息化运行,采购机构为信息安全做了大量的工作,制定了一些安全管理制度,但基本上还是静态的、局部的、少数人负责的、突击式的、事后纠正式的传统管理方式,而不是建立在风险评估基础上的动态的持续改进管理的方法。结果不能从根本上避免、降低各类风险,也不能降低采购电子化中由信息安全故障引起的综合效益损失。二是缺乏信息安全意识和信息安全方针。部分采购机构领导对电子化进程中信息资产所面临的威胁认识不足,或者只局限于it方面的安全,没有形成一个合理的电子化采购方针来指导组织信息安全管理工作。表现为缺乏完整的信息安全管理制度,缺乏对网络工作人员进行必要的安全法律法规和防范安全风险的教育与培训,对现有的安全制度不能完全实施等。三是重视安全技术,轻视安全管理。目前,各级采购机构正处于信息化建设的关键时期,为此,各级都配备先进的计算机、网络等技术,用以提高采购效率及服务水平。但是,相应的管理措施不到位,如系统的运行、维护、开发等岗位不清,职责不分,存在一人身兼数职的情况,造成安全隐患。

2、规章制度上的问题。网上采购作为采购信息化建设的产物,对传统的采购模式已经构成挑战。对于这样的新生事物,相关的法律、制度至今还很不完善,即便在最近颁布实施的一些采购法规中提及的也很少。关于哪些方面信息应当公布、如何公布,网上采购程序的合法性如何界定,电子采购合同法律效力的确定,采购电子化的应急管理等,都是相关部门必须面对的问题。应尽快以法律方式来认可和保护电子签章,建立采购信息公开规定,以实现采购信息的开放性与安全性之间的平衡。通过各项配套法律的完善,使在建立一整套行之有效的措施的同时,落实各项安全保障制度。

3、管理技术上的问题。电子化采购所依托的是路由器、交换机、工作站、网络服务器,以及各类支持软件,其安全性能、技术标准等对信息系统的安全有着重要影响。电子化管理技术上的缺陷来自三个方面:一是硬件缺陷。由于采购事业经费较少的原因,部分采购机构计算机配置较低,一些先进的安全硬件,如现代化的采购网络中心还没有建立。二是软件缺陷。采购信息平台正处于研发、试用阶段,很多软件技术还不成熟,如确认客户身份真实性的技术、保证数据传输安全的技术等。三是先进的测试技术应用不够,如网络反病毒、网络入侵检测、网络安全扫描等技术。

4、采购人才的问题。电子化采购专业人才的缺乏是当前采购电子化进程中安全隐患的重要原因。系统安全管理人员是复合型人才,电子化采购的发展需要大批既熟悉物资采购业务,又精通计算机网络技术,具有丰富网络工程建设经验的工程技术人员、管理人员。由于电子化采购事业刚刚起步,现有采购工作人员长期从事的都是传统采购工作,所以在一时间内难以适应新的采购方式的要求。

二、采购电子化进程中的安全策略

采购电子化改变了传统采购业务的处理方式,优化了采购过程,提高了采购效率,降低了采购成本,使采购真正达到了公开、公平、公正。实施采购电子化,将推动整个“采购管理信息化”的建设和发展,并将促使采购经济效益的整体提高。但是,这些优越性要通过良好的采购网络运行平台才能实现,因此,必须通过有效方式营造一个安全可靠的电子化采购网络环境。

1、更新观念,强化管理,深化科学的电子化采购管理理念。树立系统管理思想。在考察、分析和解决电子化采购安全管理问题时要着眼于整个电子化采购安全系统,要以合作的精神从整个电子化采购事业全局出发,把一组具有特定目的、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安全因素组合起来,根据轻重缓急,予以通盘考虑,逐次解决。影响电子化安全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复杂的,同时又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一个安全隐患的存在通常会影响到整个电子化采购系统的有效运行。要确实树立系统管理思想还需把电子化安全隐患当做动态的、发展的、持续的,把握其发展规律。

加强内部管理。安全的最高境界不是产品,也不是服务,而是管理。要想保证网络的安全,在做好边界防护的同时,更要做好内部网络的管理。网络的内部安全管理策略包括:确定安全管理等级和安全管理范围;严格控制人员进出入机房;监督工作人员操作过程,理顺信息安全工作与其他工作的区别。

确定安全管理原则。采购机构网络中心的安全管理要本着多人负责、任期有限、职责分离的原则,将下列每组内的两项信息处理工作分开:计算机操作与计算机编程;机密资料的接收和传送;安全管理和系统管理;应用程序和系统程序的编制;访问证件的管理与其他工作;计算机操作与信息系统使用媒介的保管。

2、建章立制,力促规范,加快电子化采购法规建设。安全的基石是社会法律、法规与手段,缺少法律、法规支持的安全是没有保障、不能持久的。采购电子化是对传统采购的一个突破,对采购工作人员的工作习惯和思维方式产生了一定的冲击,法规支持的缺位,不利于统一规范用户和采购机构的思想认识,不利于规范采购环节的当事各方。

借鉴《电子签名法》、《电子商务示范法》,建立符合采购实际的电子签名方法、电子合同保护方法。要实现真正意义上的电子化采购,电子合同、电子签名是关键的一环,但从地方政府及企业的运行来看,这一环容易出现签名无效或者采购当事人拒不承认采购合同的合法性等问题,为采购行为增添了不明朗的前景,颁布签名及电子合同保护方法极为重要。

制定安全管理制度。信息系统的安全管理部门应根据管理原则和该系统处理数据的保密性,制订相应的管理制度或采用相应的规范。具体工作包括:根据工作重要程度,确定系统安全等级;根据安全等级,确定安全管理的范围;制订相应的机房出入管理制度;制订严格的操作规程;制订完备的系统维护制度;制定应急等级转换规定以及应急管理措施等。此外还包括电子化采购中的人员培训制度、专业电子化采购人员选择办法等。

采购管理的培训篇5

论文摘要:个人知识管理已成为知识经济发展的必需。本论述针对高校采购从业人员的知识特点,分析了实施个人知识管理的必要性,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加强高校采购从业人员个人知识管理的策略。

在知识经济时代,知识已经成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驱动力,于是,对知识的管理也成为管理活动关注的焦点。高校作为典型的知识密集型组织,是知识生产、传播、创新与应用的基地,更应该有效地推进知识管理。作为高校后勤保障系统的重要一员,高校采购从业人员个人如何应对新时期的需要,实施个人知识管理不失为一条有效的途径。

1 高校采购从业人员个人知识管理的概述

目前对个人的知识管理还没有一个定义明确且取得共识的概念,很多学者从各自的研究和认识角度出发提出了对个人的知识管理的定义,但有一点看法是相同的,个人知识管理的实质是有目的和有意识地获取知识,并对个人的知识进行管理与补充,逐步建立与完善个人的知识体系,提高个人的工作效率和处理问题的能力,从而增强个人竞争力。

1.1高校采购从业人员个人知识

高校采购是一项十分复杂的工作,涉及到高校公共需要、政府政策、商品知识、采购技术等许多方面。从高校采购工作的特点出发,涉及的显性知识主要有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基础知识包括政府采购政策和法规、市场经济知识、采购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的法律知识、信息系统知识等等,专业知识包括技术知识、管理知识、采购艺术等,针对不同的岗位有不同的专业知识,比如,采购合同管理岗位的专业知识主要是合同法规、采购合同管理、采购合同的监督执行、合同执行程序等等。

隐性知识包括已经显性化的隐性知识,即采购工作中总结出来的解决各种难题的经验和隐藏在采购人员大脑中的经验和感觉。隐性知识比较复杂,是无法用文字描述的经验式知识,不容易文件化与标准化,它往往体现在执行政府采购工作中表现出来的各种能力。具体而言,主要有下列几种能力:(1)调查研究的能力;(2)采购执行能力;(3)奋力开拓、自主创新能力。

1.2高校采购从业人员实施个人知识管理的必要性

1.2.1是政府采购发展趋势——电子化采购的需要

电子化政府采购核心内容是打破了传统采购方式的时间和空间障碍,增强采购信息透明度,为政府采购活动提供便利。从发达国家和一些发展中国家推行电子化政府采购的实践来看,无论是效率还是效益,都会有较大提高,这种采购方式将是今后政府采购发展的方向。电子化政府采购以信息技术为基础,具有很高的科学技术含量,实施过程中涉及的知识面广泛。因此,高校采购从业人员只有对个人的知识进行有效的管理,才能适应新形式下政府采购的需要。

1.2.2是部门做出决策的需要

目前,大部分高校都已成立物资采购和资产管理统一归口部门,如:资产管理处、设备管理处等,对个人所在的部门而言,通过个人的知识管理可以更好地实现知识的交流与共享,提高知识的利用率,为部门的决策的创新铺平道路。

1.2.3是提高自己的工作效能和提升个人知识的应用程度的需要

通过个人知识管理,能在较短时间内,有效增进高校采购人员个人经验和知识的质与量,避免将时间浪费在无谓的尝试错误上,使其有效地建立专业自尊和意识,在工作情境中做到游刃有余,并进一步提高自己的工作效能,实现更有效的第一线决策。

2 加强高校采购从业人员个人知识管理的策略

高校采购从业人员个人知识管理还存在诸多问题,如:缺乏个人知识管理意识、知识获取的途径单一、知识分享匮乏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笔者认为提出的策略应从以下三个方面人手:首先,要便于高校采购从业人员个人的理解和运用;其次,要能够有助于其提高个人专业的发展;再次,要在此策略运用的基础上使个人知识管理在高校采购从业人员中能得到逐步的发展。

2.1个人层面上的策略

个人层面上的策略是基于高校采购从业人员个人知识管理的立场,以其个人本身可以采取的手段或方法来开展实施的。从个人知识管理所涉及到的管理过程来看,可以将个人知识管理分成个人知识生成管理、个人知识整序和交流管理、个人知识应用管理,针对这三个管理过程,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来加强高校采购从业人员个人知识的管理。

2.1.1积极构建个人知识学习网络

知识获取是知识需求的具体体现,也是个人进行知识管理的重要前提和保证工作顺利进行的关键。个人获取知识的来源有很多,高校采购从业人员应分析个人对知识资源的需求,并结合个人求知方法的特点,从方便、经济、有效等角度去考虑如何获取知识,争取用最少的代价获得最有价值的知识。对显性知识,可以从一切以文字、图表、数据等方式记载的载体上获得。而隐性知识,不易被模仿和复制,不易从现成的表述中获取。因此,善于获取隐性知识是获取知识的关键。隐性知识的传播主要通过人到人的方式,与拥有相应知识的人直接接触实现知识的收集。勤思考、多提问、细观察、及时总结是获取隐性知识的主要方法。高校采购从业人员可以通过以下几种途径获取知识:

一是媒体网络。结合自身学习、工作的需要,把与采购工作有关的媒体和互联网信息进行分类、鉴别,并收集成系统,促进自己的专业知识结构良性发展。

二是人际网络。每个人的人际网络都是个人学习知识的一个重要途径,其核心就是尽可能地借助他人的力量,围绕工作领域专题学习新知识、新技能。人际网络的建立和维持并不容易,一旦建立,往往成为可以获得最直接最深入问题信息的来源。要构建一个良好的人际网络,首先应该对人有一个清楚的认识,因此可以建立一个人物数据库,详细记录有关人员的具体信息,包括姓名、年龄、毕业院校、所学专业、目前职务、个人专长、参与的采购项目等,以便对其进行充分地了解,并且可以在需要的时候尽快联系到他。人物数据库里的信息不仅仅是高校内部人员的信息,也应该包括高校外部与高校物资采购有密切关系人员的信息,如,领域专家、政府官员、同行、政府招标人员、供应商等。

三是培训。培训是高校采购从业人员迅速提升专业知识和技能的重要途径,在专业教师的引领下,对这类知识不断向纵深方向前进积累。

2.1.2积极对个人知识进行整序并参与知识交流

高校采购从业人员作为一种知识工作者,每天都要接触、使用到很多知识。如果对自己的知识不善于管理,工作就会紊乱低效,已有的知识储备也会因无序而流失。因此,首先要积极、主动地学会管理个人知识,在工作中不断去发现、发掘、总结、归纳、整理各类知识,将隐性知识显性化,将显性知识系统化,从而提高工作绩效,更好地为对教学一线提供最优质的服务。这个整序过程包含两个方面:一是要使个人的显性知识更加合理、有序、系统。二是要使个人的隐陛知识向显性知识转化。个人隐l生知识显性化的方式很多,高校采购从业人员可以通过对采购过程进行反思、积极开展行动研究和采购典型案例研究等方式,把自己的心得和发现的规律等成果以资料、论文等文字形式符号化,也可以以语言等方式在组织内交流共享。

高校采购从业人员应积极参与知识交流共享。个人想要得到他所需的知识,就必须能给别人提供价值,得到别人的认可,即他必须能与他人分享自己已有的知识,所以高校采购从业人员应该转变观念,不要把个人的知识看作私人财富,应主动把自身的知识表达出来进行交流共享。通过这种交流、共享,可以使其以较高的效率实现个人知识的更新,达到“共赢”的局面。

2.1.3在解决问题时应用专业知识资源

知识只有被利用才能创造价值,不能利用的知识是没有价值的。个人知识管理中知识获取、知识整序和交流共享等的出发点和归宿都是知识的应用。为了在实际的学习和工作中获得良好的绩效,高校采购从业人员应积极利用技术手段从个人知识库中提取所需的知识资源;利用个人知识系统提供的知识渠道去提取系统以外的知识资源;利用相关的知识交流平台与采购领域专家及其他人员进行知识交流;并在此基础上创造知识,或运用知识创造性的解决问题,并不断提高高校采购从业人员解决问题的能力,优化其自身认知结构。通过在解决问题中灵活地运用知识,高校采购从业人员才能够对知识加以完善和分析,去伪存真,得出通过实践检验的知识精华。

2.2组织层面上的策略

2.2.1构建学习型组织

为使高校采购从业人员队伍不断提高专业能力,需要运用组织学习理论把高校采购队伍及其相应的管理部门构建成学习型组织,促使其不断学习,以适应高校不断变革的要求。构建成学习型组织的核心就是要在动态的环境中,以组织和个人的共同愿景为基础,个人和组织不断地学习,并运用系统思考,尝试各种不同的问题解决方案,进而扩充个人的知识和经验,以改变或转化整个组织行为,增进组织变革和创新,最终达成组织目标。

2.2.2建立有效的知识管理激励机制

激励机制就是设计满足激励对象各种需要的条件,激发其参与动机,使其产生实现组织目标的特定行为的过程。一套有效的知识激励机制,在鼓励成员积极参与组织的知识管理活动尤其是隐性知识显性化和知识共享方面将发挥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管理者要建立一套有效的知识管理的激励机制。针对高校采购从业人员的特点,参考激励机制模型,笔者认为学校管理者可以从以下两方面加于考虑:一是奖励性激励:通过物质奖励和精神奖励(如,职务晋升、表彰嘉奖等)的有机结合,激励高校采购从业人员积极投入到知识管理中去。二是惩罚性激励:其核心在于对高校采购从业人员知识的考核,通过定期对其考核相关知识,建立相应的淘汰机制。如:每年年终通过考核和评估的方式,对落后的人员给予减低奖金或者换岗的处理,以此其他采购人员不断地学习和创新,为组织的共同愿景而努力。

2.2.3加强对高校采购从业人员的培训

采购管理的培训篇6

关键词:物资供应管理模式煤炭企业

物资供应管理工作是企业管理的重要环节,是企业降低材料成本、实现少投入多产出、提高经济效益的重要手段之一,也是加强企业内部管理、堵塞漏洞、减少损失浪费的有效途径。新桥煤矿加大物资的采购、储备、材料消耗管理,物资供应管理逐步向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的方向发展。

1转变观念提高素质

加强煤矿物资供应管理,转变从业人员的观念,提高从业人员素质是首要因素。目前在煤矿物资供应管理中存在着一定的问题,如部分员工还没有真正树立起物资供应精细化管理的思想;一些管理人员还没有彻底摒弃粗放的管理方式;进货质量难以掌控等。要改变这种状况,就要加强对从业人员的培训,转变思想观念,提高员工业务素质和思想修养。

新桥煤矿供应科积极开展职工培训,转变员工思想观念,提高员工业务素质。制定了“一固定,两齐全,三坚持,四保证”的培训制度。“一固定”是指培训时间固定:每周开展一次培训,每次不少于30分钟。“两齐全”是指学习人员齐全,在规定的时间内,无特殊情况一律不准请假;培训资料齐全,廉政书籍、操作技术书籍俱全,达到培训内容的要求。“三坚持”是指授课人坚持备授课笔记,职工坚持记学习笔记,全体人员坚持每月考核一次。四保证是指保证培训针对性、保证培训质量、保证培训内容、保证学以致用。干什么就学习什么,需要什么就培训什么,学有所用、能用、会用,重点是转变思想观念,提高服务水平,提高实际操作能力。同时,创建廉政学习室,廉政建设常抓不懈。供应科利用闲置房屋创建廉政学习室,有针对性的组织职工集中学习廉政知识,宣传廉政思想,引导职工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创造风清气正的良好工作氛围,杜绝违章违纪现象发生,提高员工的思想修养。

2加强计划管理

根据《永煤公司物供系统“双保”建设活动方案》要求,下发了新矿经[2013]90号《新桥煤矿物资供应系统“双保”建设活动方案(试行)》,重点对月度物资计划、物资领用管理等关键内容开展考核,并将考核结果纳入内部市场化考核中兑现,引导各单位主动提高计划的准确性、及时性和预见性,从而达到降本增效的目的。同时,为加强供应科内部管理,供应科每月组织人员针对库房和物供系统“双保”资料进行自查,并将自查结果纳入当月工资二次分配考核,利用工资的导向作用引导职工自觉主动加强责任意识,各项业务水平持续提升。

3强化库房管理

为降低储备资金、优化储备结构、减少积压、加速资金周转,新桥煤矿供应科组织库管人员将物资划分为重点物资和一般物资,并根据实际领用情况合理制定各项物资储备上下限额,对直接影响生产的重点物资合理储备,对一般物资尽量少储备或不储备从而使储备结构更加合理。

2013年上半年,供应科物资吞吐量为8139.3万元,比去年同期降低了8.4%,其中入库4155.86万元,出库3983.44万元,平均库存1343.13万元,较同期降低22.9%,未发生超储现象,库存得到了有效控制。

4强化回收复用管理

加强物资复用管理,强制使用可复用物资。如木制品加工前必须优先使用废旧木料,采购U型钢棚时必须使用废旧钢棚的连接卡和限位卡,报废道木条件允许下优先使用备顶等。加强矸石山升井物资管理,配合企管科重新规划了矸石山废旧物资料场,实现了铁制品入库、废旧库区上锁,加强了废旧物资仓储管理。上半年,全矿共回收物资760.83万元,比去年同期降低了6.2%,复用物资422.36万元,比去年同期增加了19.5%。

5加强成本管理

为加强成本管理,杜绝材料浪费,供应科集思广益,不断创新。如开二队南三泵房打基础需使用大量木质模具,经测算,如全部使用松木加工,加工周期长,且成本较高,经协商,由供应科采购多层板加工模具,提高了加工效率,且成本较松木降低了不少。再比如上半年服务公司上报菜墩计划,经供应科测算,如上报计划再采购,采购成本较高且产品质量易难以保证,经协商,由供应科采购柳木直接加工,不但降低了成本,更保证了产品的质量。

同时加强自购物资采购管理,灵活选择采购方式,少项多次的组织物资招议标会议,可用可不用物资和非生产性支出物资原则上一律不得采购,减少不必要的采购资金浪费。

1-6月份我矿共组织招标8次,签订合同64份,其中一次性合同25份,长期协议合同39份,仅一次性合同节约采购节约资金101.61万元。

6结语

煤炭企业物资管理工作是一个复杂而庞大的系统工程,要拥有高素质的从业人员,加强计划管理、采购管理,更好地实现仓库管理,同时积极开展回收复用工作,才能保证生产供应,节约成本,同时降低库存资金,为企业创造良好的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丁爽.现代企业物资供应管理策略浅析[J].科技信息.2008,34.

采购管理的培训篇7

关键词:营改增;建筑业;材料采购;应对策略

一、转变观念,全面重视营改增工作

全面实行营改增后,施工企业重视程度不够。施工企业普遍认为营改增是财务部门的事,让财务人员参加营改增专题培训就可以完成。而采购人员、人事部门及工地现场核算人员等对增值税相关知识不够全面理解,导致财务、材料、工地财务等部门不能得到很好沟通,出现无法及时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或者即使取发票也不合格无法抵扣进项税额等诸多问题。

如何让公司领导重视营改增工作呢?作为营改增工作的重要部门财务必须想办法,让公司领导从思想上认识营改增的重要性及实施难度。比如:在一次为期三天培训中,培训老师让学员是公司领导举手,无人举手。公司财务主管经与培训机构沟通,同意公司领导免费参加最后一天的培训。通过听课领导真正认识了增值税与营业税的不同之处,专程咨询了培训老师,公司成立专门领导小组,聘请培训老师针对公司经营模式及实际情况,对公司所有财务、采购、人事部门、工地项目经理、工地现场财务核算人员进行全面的专题培训,营改增工作得以顺利进行。

二、转化采购模式,降低纳税风险

建筑材料在工程成本占很大比重,材料采购模式是集中采购还是分散采购对企业的成本及涉税风险有很大影响。

施工企业项目分散在不同的省市,为方便施工,营改增之前,一般采购模式是分散采购为主,即选择就近的原则,由项目部各自采购,由公司采购部门实行指导与监督。

营改增后,增值税专用发票涉及认证及抵扣环节,较普通发票要求更加严格,因而对财务人员、采购人员及工地现场核算人员有了更高的要求。分散采购涉及人员多,相对涉税风险较大。为把涉税风险降到最低,应采取集中采购为主的采购模式,即大中型材料由公司采购部门统一签订合同,统一索取发票,款项由公司财务统一支付,材料由供应商直接发到工地现场。但如果全部材料都集中采购又不切实际,比如工程在远离市区,砖、瓦、砂石等地材就近采购价格较低,还有的材料需求量不多又急用,必须由项目部就近采购,所以采购模式应以集中采购为主,分散采购为辅,集中采购和分散采购相结合的模式。具体要根据材料品种、数量的多少、价格的高低等因素由采购部门确定是集中采购还是项目部自己采购。

三、加强合同管理,增加合同条款

(一)明确合同价款是否为含税价款。对于一般纳税人供应商,应采用价税分离原则约定合同条款;对于一般纳税人以外的供应商,应明确价款是否包含增值税,明确供应商对运输费用提供发票的类型。

(二)明确开取发票种类(普通发票还是专用发票)、发票内容(是否包括加工安装)、开取发票时间及税率。

(三)明确约定付款时间,确保在采购材料的最后一笔货款付完之后取得发票。比如在付清尾欠款之前让供应商先开具发票,微信发过已开发票照片后,施工企业确认开票后付款,供应商收到款后给公司提供发票。

(四)增加供应商身份条款,是一般纳税人还是小规模纳税人。

(五)增加不能按合同约定提供增殖税专用发票的违约责任条款

四、明确开票原则,保障公司合理纳税

财会【2016】36文规定:甲供料、清包工、建筑工程老项目可以适用简易计税方法,这样建筑企业就有简易计税和一般计税两种计税方法。

(一)简易计税不能抵扣m项税,除固定资产外,以开具普票为选择,这样既可以减少因开取专票认证工作量,也可降低因开专票不合格不能抵扣进项税而带来的涉税风险

(二)一般计税尽量开取专票,以增加可以抵扣的进项税额,从而降低增值税税负。

五、动态应对营改增

首先,及时关注税改文件。由于施工企业的特殊性,税改文件不断出台,作为文件实施者的施工企业财务人员必须积极参加培训,弄懂弄通实质内容,及时对公司涉税人员进行培训及业务督导。对于涉税业务要事先预防,不要事后补救。

其次,及时与兄弟单位交流探讨。2016年营改增后,由于施工企业会计核算的特殊性,会计核算的文件出台滞后,在财会[2016]22号文出台之前,会计科目无法区分简易计税和一般计税的增值税预交、已交、应交明细;会计科目无法核算因增值税和企业所得税确认时间不同而产生的帐务处理,我们只好找同行业财务人员探讨确定比较合理的会计科目及核算方法,不影响公司正常财务核算。

六、强化内部控制管理,责任落实到人

(一)财务部门负责公司增值税涉税业务实施、监督与管理,审核相关涉税资格,复核合同中涉税条款,审核监督合同中经济业务类型及适用税率,监督指导公司增值税管理工作,督促各项目部及时报账,负责建立、完善增值税管理信息和沟通机制,协调各部门配合开展增值税管理工作,向其他部门及以及所属各单位提供涉税咨询;负责组织实施税务培训;协调与主管税务税务机关的关系;识别税务风险、及时提出规避风险的改进建议;

(二)项目经理为项目部主管责任人,保证工地核算员将当月发生的经济业务“按月索取发票、按月报帐、按月与公司财务及供应商对帐”保证工地合理、合法、合规经营。

施工企业各项目部负责人、采购部门负责人要与公司签订增值税专用发票涉税责任状,主要包括增值税专用发票因四流不一致及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等导致的涉税风险的责任承担。

七、结束语

采购管理的培训篇8

如今我国经济进入新常态发展阶段,在新的时期里政府加快了行政体制的改革,其中政府采购制度作为我国公共支出管理的重要制度,因为其涉及管理任务重大、影响范围大而受到了社会巨大的关注。政府采购制度的合理性对于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具有积极的意义。特别是在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推进下,如何把政府采购纳入到市场机制下,不断完善采购制度是当前政府采购制度改革的重点,这涉及到诸多的关系和问题。基于上述背景,本文重点探讨新时期我国政府采购制度存在的问题,结合问题分析,提出针对性的对策,目的是能够有效地节省制度成本。

新时期政府采购制度

一、我国政府采购制度存在的问题

(一)政府采购法律体系不完善

我国政府采购制度存在问题根源在于采购法律体系的不完善,因为缺少来自于法律层面的监督使得我国政府采购制度存在诸多不规范之处。最早可以追溯到2003年《政府采购法》的出台,我国政府采购制度的构建形成了基本雏形,近13年里,我国政府采购制度不断完善下在“采购操作规程、预算资金管理与支付、绩效考核管理”等方面形成了固有的操作管理体系,但是法律不健全的问题依然没有得到解决,目前关于采购制度法律的立法层次较低,缺乏完善的法律配套设施,现有的法律体系往往只是原则上、框架上的,缺乏具体的实施细则,我国政府采购法律体系缺乏明确化,其标准型、科学性和合理性依然有待进一步推敲。同时,我国政府采购法律制度与国际采购准则也是不相容的,存在“脱轨”的状况,《政府采购法》与《招标投标法》之间的冲突和矛盾也没有得到合理地处理,在采购的流程监督上与国外先进的采购制度规范有较大的差距,加快完善我国政府采购法律体系变得迫在眉睫。

(二)政府采购监督管理体系不完善

我国政府采购制度的实施需要内部和外部实施强有力的监督,缺乏监督我国采购制度的问题会放大式地暴露出来。《政府采购法》中关于监督管理体系也提出了要求:“政府采购的监管机构为各级政府的财政部,财政部应依法履行对政府采购活动的监管责任。”采购监督管理的职责在于财政部门,监督体系不完善体现在财务部门与实际实施政府采购的部门实际上没有分开,没有独立的财务部门分管机关从事对政府采购的管理监督,造成了管理监督形同虚设。

(三)政府采购从业人员培养机制有待完善

政府采购实际上涉及的流程和内容都非常繁杂,这要求我国政府采购制度从业人员在专业素质有着较高的要求,除此之外还需要有着良好的职业道德修养。在采购管理的过程中涉及到的方方面面都对于自身的专业素质和道德素质有着非常高的要求,以面对各方利益的博弈和权衡。然而当前我国政府采购从业人员的整体素质不够理想,特别是缺乏完善的采购从业人员培训制度,因为政府采购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如果没能在采购观念和管理理念上进行更新,往往很难应对一些高新产品的采购的要求,制约着政府提高采购的经济效益和政府采购事业的可持m发展。

二、我国政府采购制度建设的对策

(一)完善我国政府采购法律体系

我国政府采购法律体系的完善首先是需要结合国情,特别是结合过去十余年来采购政策、理论与实践方面探索中发现的问题,找到我国政府采购法律体系完善的切实可行的实施方案。设定典型试点单位,推行法治监督的扩大化,树立具有我国社会主义特色的现代政府采购制度。

其次在丰富我国政府采购立法层次的基础上做到与国际采购法律条例接轨,结合国际上采购政策的发展趋势,对现有的采购法律体系进行有益地补充,细化、具体和完善现有对采购人员的监督,赋予其必要的法律权利和职能,才能使得政府采购体系的规范化、标准化和科学化,切实提高政府采购的效率。

(二)完善我国政府采购监督管理体系

我国政府采购监督管理体系建设的滞后一方面是立法层面的缺失,另一方面是缺乏完善的内部监督体系和外部监督,政府内部监督没有发挥应有的效力。特别是监督管理体系没有涉及到政府采购活动各个环节,同时监督部门缺乏独立性,这也说明了在我国政府采购制度中没有真正认清监督管理的重要意义。而完善我国政府采购监督管理体系一方面需要保障采购部门的人在每个环节都能够依法履职,另一方面采购官员的职业道德素质也要得到监督,防止因为利益的诱惑而与供货商勾结,给政府带来利益的损失。监督的阶段应该包含事前监督、事中监督和事后调查,能够防范风险于未然,做到内部监督和外部监督的联动,建立一个相互制约、相互分离的机制。同时在监督部门的职位设置上,要保证监管与采购部门相分离,才能对采购部门的活动形成有效的制衡。而外部监督则是纳入公众监督和媒体监督,采购信息对大众及时公开,才能实现内部监督与外部监督的联动。

(三)完善落实绩效考核,加强采购从业人员的培训

如今政府推行采购制度的改革,专业人才的缺口是明显的,在短时间内难以依靠外部人才的招募来改善现状。那只能从内部挖潜入手。为此,政府需要建立一个标准化的人才准入制度,对政府采购人员进行定期的考核,制定完善的绩效考核制度,对于不负责或是存在违纪现象的采购人员可以实现解聘,以此提高采购人员的危机意识,使整个采购队伍保证纯洁性。同时,对采购人员进行定期的专业培训,对不同的人员采取不同门类的培训,比如“采购单位领导、财务人员、机构、供应商、政府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人员”的专业化培训都是有区别的,一锅端的培训往往低效、没有指向性,对于提高政府采购效率的不利的。

三、总结与展望

综上所述,新常态下政府行政体制改革的推动下,我国政府采购制度的完善应该从完善采购监督法律体系完善采购制度体系、落实绩效考核、加强从业人员培训四个方面入手,从立法、制度建设和人三个角度去完善我国政府采购制度,相信在未来五到十年里,政府采购会更加公平、公正,优化政府公共资源的配置。

参考文献:

[1]熊晋文,陈荣,杨鹏.美国支持本国企业的政府采购政策研究[J].中国财政,2011(20).

[2]楚新莉.对我国政府采购问题的再思考[J].商业经济,2011(20).

[3]郭雯,程郁,任中保.国外政府采购激励创新的政策研究及启示[J].中国科技论坛,2011(09).

采购管理的培训篇9

北京市市级行政事业单位会议费管理实施细则完整版全文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贯彻落实《北京市市级行政事业单位会议费管理办法》(以下简称《会议费管理办法》)有关规定,切实规范和加强会议费支出预算管理,节约会议费开支,特制定本实施细则(以下简称细则)。

第二条本细则适用于与北京市财政局(以下简称市财政局)直接发生预算缴款、拨款关系的北京市市级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和团体组织(以下简称市级行政事业单位),使用财政性资金和与之配套的单位自筹资金召开《会议费管理办法》中所规定纳入项目支出预算的二类会议和三类会议。

第三条凡使用财政性资金在政府采购定点会议场所召开的会议(培训),都需通过会议政府采购业务系统完成相应操作。财政性资金是指财政拨款、预算外资金、其他由市财政局拨付的资金,以及财政性结余资金。

第四条间接会议费安排原则

(一)利用本单位内部的会议室、礼堂等场所,组织外单位人员参会且规模较大的的会议(培训),单位内部不具备用餐条件又必需安排用餐的,会议餐费预算按以下顺序安排:首先使用当年公用经费统筹安排;其次使用历年基本支出结余资金安排;再次使用历年项目支出净结余安排;如果以上途径都无法安排,由预算单位申报会议费预算,将会议餐费纳入间接会议费用,餐费上限为20元/人.半天。

(二)会议必需印制的零星资料,应根据参会人数合理印制,印刷材料要本着厉行节约、实用的原则,单色、简装,不得豪华、精装印刷。大宗资料印刷应按照《北京市市级行政事业单位印刷费管理办法》实行政府采购,纳入国库直接支付。

(三)凡在市内召开的会议,一律轻车简从,原则上不安排交通费。

第五条本单位内部的培训,应按有关规定从本单位部门预算公用经费培训费中安排,不纳入本细则管理。

第二章会议费预算的申报

第六条申报时间。会议费预算的申报时间与每年部门预算编制时间一致。

第七条申报要求。要严格按照《会议费管理办法》和《北京市市级项目支出预算管理办法》等部门预算相关规定进行会议费预算的申报,并纳入项目库管理。

(一)申报二类或三类会议,要分别选择一般性项目中的大型会议类项目或经常性项目中的会议、培训类项目会议费模版的要求明细申报。

(二)按类申报遵循以下原则:

1、申报会议(培训)要分类清晰,不能选择一般性项目中的其他项目或经常性项目中的其他经常类项目。若某项目中含有会议(培训),原则上应将会议(培训)该项目按类拆分后分类申报。

2、召开不同性质和内容的会议(培训),要逐一进行项目填报,会议和培训不能合并为一个项目申报。

(三)直接会议费用纳入政府采购,要准确填报采购品目;申报理由及主要内容,要填报会议(培训)召开的依据、主要内容、会期、参会人数、工作人员人数、会议地点类型、直接会议费预算及测算过程、拟发生的间接会议费用等。经测算的直接会议费预算和间接会议费用预算,要填报到预算明细表相应的金额栏中。

(四)添加相关资料附件。按照《会议费管理办法》的规定,与会议(培训)相关的批示文件等相关资料都要添加到附件中,作为主管部门、市财政局和审计部门审核的依据。

(五)资金来源。申报会议费预算的资金来源可以为财政拨款、预算外资金、其他资金以及财政性结余资金。

(六)会议(培训)项目的支出经济分类科目,要选择会议费或培训费。

第三章会议费预算的审核及批复

第八条主管部门和市财政局要严格按照《会议费管理办法》和《北京市市级项目支出预算管理办法》有关规定对会议费预算进行审核;对于未按规定申报会议(培训)费预算的,主管部门和市财政局有权将项目退回申报单位进行修改;在预算编制规定时间内,仍未按规定申报预算的,会议(培训)费预算不纳入部门预算批复。

第九条每年部门预算批复时,会议(培训)费预算同时进行批复。行政事业单位要严格按照已批复的会议(培训)费预算执行,不得自行调整;预算执行过程中,确需调整预算的,单位要按照有关规定程序申报,经批准后方可执行。申报的新增会议(培训)项目也要按规定纳入项目库管理。

第四章会议费预算的执行

第十条会议(培训)费预算的执行流程

(一)会议召开前,预算单位可通过《北京市市级行政事业单位政府采购会议定点单位信息指南》或登陆财政综合信息平台(egov.cn)会议政府采购系统,查询各定点单位的明细价格、服务承诺、地理位置、联系方式等信息,自行确定会议场所。

经与确定的会议定点单位联系后,通过业务系统完成会议需求单的填报,并发送会议定点单位确认。

(二)因培训设备等特殊情况,所有会议定点场所均不能满足会议(培训)条件的,预算单位报经市财政局批准后,可在非会议定点场所召开。

(三)会议定点单位确认会议需求单,经双方确认后的会议需求单生效。

第五章会议费的结算

第十一条会议费的结算流程

(一)会议结束后,会议定点单位根据会议召开情况,在系统中填报会议明细服务项目后,将明细项目情况和会议费发生额一并发送预算单位确认。经双方确认后,系统将生成《北京市市级行政事业单位会议定点服务合同》、北京市政府采购会议验收结算书和北京市政府采购会议验收结算书明细单。

(二)会议定点单位和预算单位根据情况打印相关资料,审核无误后双方盖章确认。相关资料如下:

1、标注有预算单位、供应商留存字样的《北京市市级行政事业单位会议定点服务合同》两份,双方盖章确认后各执一份。

2、标注有国库处(支付中心)审核字样的《北京市市级行政事业单位会议定点服务合同》一份,双方盖章确认后提供市财政局审核进行资金支付。

3、北京市政府采购会议验收结算书四份,双方盖章确认后各执一份,两份提供市财政局审核进行资金支付。

4、北京市政府采购会议验收结算书明细单两份,双方盖章确认后各执一份。

5、北京市市级预算单位财政直接支付申请书(一式三联)由预算单位打印,并按要求签章后提供市财政局审核进行资金支付。

(三)预算单位或会议定点单位携带上述需要提供市财政局审核进行资金支付的资料,前往市财政局国库处(支付中心)办理资金支付业务。

(四)市财政局国库处(支付中心)按照国库管理制度改革等有关规定进行审核,审核无误后办理资金支付。

第十二条对于资金来源含有预算外资金、其他资金以及结余资金等情况,市财政局先按规定对预算外资金收入等情况进行审核,审核无误后办理资金支付。

第六章单位内部会议场所会议费执行的管理

第十三条单位内部的宾馆、饭店、招待所等具备承接会议(培训)能力的会议场所,由于某些原因未纳入政府采购会议定点单位范围的,只能承接本部门的会议(培训)。行政事业单位可以选择政府采购会议定点单位召开会议,也可以选择单位内部的会议场所召开会议。

第十四条单位内部的宾馆、饭店、招待所等具备承接会议(培训)能力的会议场所,填报单位内部会议场所直接会议费情况表、单位内部会议场所情况表、其他配套项目价格表,经上级主管部门审核盖章确认后,报市财政局备案。

第十五条单位内部会议场所会议费不得超过《会议费管理办法》中的会议费限额标准,经市财政局投资评审中心审核确认后按标准执行。

第十六条已确定为政府采购会议定点单位的内部会议场所,也可参加单位内部会议场所的申报,但申报的会议费价格应低于投标综合报价,并需经市财政局投资评审中心评审,本部门在单位内部会议场所召开会议(培训),按照评审后的内部会议场所相关价格执行。

第十七条会议费预算执行与结算。行政事业单位选择单位内部的会议场所召开会议,会议费采取财政直接支付方式。

第七章会议定点单位的管理

第十八条会议定点执行过程中,如发现政府采购会议定点单位无正当理由拒绝按合同承诺接待行政事业单位会议的、会议费超过会议定点承诺价格的、提供虚假发票的、不准确提供会议室等相关信息的、不及时提供行政事业单位会议费开支情况等信息,以及违反会议定点合同其他事项的情况,行政事业单位都可以按照合同相关条款,以及《北京市市级政府采购定点供应商监督考核办法(试行)》有关规定,可以向北京市政府采购中心书面反映情况,经查实后,有关部门将按规定对会议定点单位进行处理。

行政事业单位在反映情况时,需在反映材料中明确:会议定点的名称、具体违反规定的情况、会议定点经办人、时间、以及预算单位联系人、有效联系电话等信息,并加盖单位公章提供北京市政府采购中心。

第十九条行政事业单位与会议定点单位签定会议定点服务合同后,应认真履行相应条款,特别是如遇特殊情况会议(培训)延期或终止,需要取消或变更会期的,需及时通知会议定点单位进行调整,同时在网上相应操作。给会议定点单位造成损失的,应承担相应责任。

第八章附则

采购管理的培训篇10

记者在培训课程结束之后,采访中国人民银行机关事务管理局局长王珂。

《经济》:人民银行集中采购办公室在什么背景下成立,有什么职能?

王珂:在集中采购办公室成立之前,人民银行总行机关的采购工作根据采购项目的性质与特点由局基建办、行政管理处、房产管理处等部门分别进行。

财政部于2004年下发《中央单位政府采购管理实施办法》,明确“中央单位政府采购工作应当适应内部统一管理”。人民银行及会计财务司先后下发《中国人民银行集中采购管理试行办法》与《中国人民银行集中采购工作规程》,具体规范人民银行的政府采购工作。

2005年7月7日集中采购办公室成立,实现总行机关政府采购工作的内部统一管理。2007年集中采购办公室更名为集中采购处,统一负责总行机关集中采购的组织管理工作。

《经济》:集中采购办公室成立以来,政府采购工作取得怎样的进展?

王珂:节约采购资金,提高采购资金使用效益。2005年下半年,集中采购办公室组织采购50次,节约资金168万元。2006年,集中采购办公室组织采购98次,节约资金281万元。2007年,集中采购办公室组织采购100次,节约资金391万元。

建立健全集中采购制度。加强并落实采购计划管理制度。推进采购需求标准化建设,强化政府采购预算执行管理监督机制。建立健全集中采购工作内部各岗位之间的监督制约机制及外部监督制约机制。制定并完善《中国人民银行总行机关集中采购实施细则》。

强化工作职责,完善内部工作。深入推进廉政建设,制定并完善《集中采购工作岗位职责》及《集中采购工作风险防范指南》,加强与其他中央单位的沟通交流,聘请政府采购领域的有关专家进行讲座。加强对政府采购法律法规及政策性文件的宣传解释工作。

《经济》:三年的实践,集中采购处是否也遇到过复杂的问题和困难?

王珂:《政府采购法》施行至今,国家还未出台相应的实施细则具体解释各个条款的内涵及适用。遇到一些复杂情况或问题,无法准确援引适当的条款解决实际问题。各部委关于政府采购规章及政策性文件的规定存在不一致之处,具体选择使用时也有较大困难。

经验不足是在具体工作过程中面临的另一种重大困难:我国的政府采购工作实行不到五年,可以借鉴的成熟与成功经验较少,在很大程度上制约政府采购工作的顺利推进与发展。

《经济》:政府采购工作今后的管理重点是什么,集中采购处推出什么措施?

王珂:作为资金密集度高,外部风险大的特殊领域,政府采购极易成为商业贿赂现象的多发地带。杜绝商业贿赂、打击不正当交易行为、促进廉政建设是政府采购工作的管理重点。

从思想上坚决抵制政府采购商业贿赂现象的滋生和蔓延。高度重视干部职工思想政治、职业道德及勤政廉政教育工作,加强对干部职工的管理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