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采购管理考核指标十篇采购管理考核指标十篇

采购管理考核指标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9 11:41:18

采购管理考核指标篇1

一、采购管理制度目的

加强采购业务工作管理,做到有章可循,预防采购过程中的各种弊端,降低采购成本,提高采购业务的质量和经济效益。

二、采购管理制度范围

本制度适用于公司所有物品(原材料、辅料、备品备件、固定资产、劳保用品、办公用品)或劳务(技术、服务等)的采购管理制度。

三、采购管理制度职责

3.1市场部根据销售订单编制销售计划并下发相关部门。

3.2生产部根据市场部销售计划,编制原辅材料需求清单。负责制版、模具、量板等外包产品、技术服务以及其它外协业务采购申请及计划的编制。

3.3采购部根据生产部门报送的材料需求清单,核实仓库存量,结合材料库存安全定额,编制采购计划,报经总经理批准后组织采购管理制度。

3.4办公室负责编制公司劳保、办公用品的采购和办公用品日常维修申请计划。3.5设备工程部依据公司固定资产投资计划、设备运行状况以及生产经营需要编制设备的采购管理制度、固定资产维修以及零星维修制造所用备品备件采购计划。

3.6各物品、劳务需求部门根据需求物品或劳务的性质和权属向办公室、生产部、采购部、设备部提交申请,并经初审后交各分管副总或总经理批准。

3.7分管副总负责权限内的采购审批和超出权限的采购采购管理制度初审,总经理负责生产经营采购、固定资产购置、维修等计划的审批。

3.8财务部负责日常采购的价格审查,负责对价值10万元以上的采购组织或上报集团公司进行招标。

3.9质量部负责原材料、辅料的验收,设备部会同生产技术部负责备品备件、设备、监视和测量工具及维修等劳务的验收。

3.10各采购经办人负责索要发票、办理结算,并对发票的真实性和合法性负责。

四、采购管理制度采购作业操作规程

4.1物资采购的计划、申请与审批

4.1.1授权的请购部门根据生产计划、实际需要以及库存情况每月28日前报次月的采购计划,报分管经理审核。

4.1.2经分管副总初审后的月度采购计划报财务副总审批后执行。

4.1.3未列入月份采购计划或超出计划的临时采购申请需根据需求物品或劳务的性质和权属向办公室、生产部、采购部、设备部提交申请,并经初审后交各分管副总或总经理批准。

4.1.4对价值超过200元以上的办公用品及500元以上的配件、设备、仪器、劳务等需要由申请部门写出申请报告经分管副总签署意见报总经理审批后实施。

4.1.5采购计划或申请应列明采购物品或劳务的名称、规格型号、数量、质量技术要求、估计价值、交货日期、用途等。

4.2采购比价

4.2.1采购部门在采购前须将采购计划或申请,交财务部进行比价;在提交采购计划或申请的同时,采购部门应对新采购物品提供至少3家以上的供应商报价和联系资料,有财务部对提供的供应商(但不仅限于)进行询价或实地调查。

4.2.2价值在2万元以上的维修、服务等劳务、5万元以上的单台(套)设备的采购需召集三家以上的供应商报价,进行比价;10万元以上的设备、仪器等固定资产采购必须采取招标方式采购管理制度。

4.2.3对常用大宗原辅材料实行招标比价采购,公司根据市场行情每年至少举行2次招标,确定采购价格和供应商,一经通过招标确定价格,只能在定标价格基础上根据市场行情下调,不能上浮;如属国家政策调整等客观原因所致采购价格上涨,并且采购物资属供不应求的卖方市场,价格可以上调,但必须经过总经理办公会研究同意后才能执行

4.2.4国家明码标价垄断经营的特殊商品采购以及政府有收费标准的行政事业性服务收费不实行比价程序,物价审计只对采购物品或劳务的价格、收费标准、数量、质量的真实性进行审查。

4.2.5所有采购业务应景物价审查后方可报总经理签批报销。4.3采购管理制度实施及物资验收

4.3.1公司的采购业务统一由采购部门负责办理,其他部门或人员不得自行采购。4.3.2采购部门应根据生产部下达的原辅材料需用计划结合库存物资的数量编制采购计划,报分管副总批准后执行。

4.3.3采购部门根据批准的采购计划组织采购,除零星采购外,批量采购业务必须先与供货方签订采购合同,并与财务部、质量部、生产部等相关部门进行会审,采购合同应包括品种、规格、数量、质量、价格、交货日期、运费承担、结算方式及经济处罚等项条款。在采购合同有效期内,若因市场行情发生较大变化时,经过总经理批准可以与供货商签订《调价协议》,并报请财务部门备案。

4.3.4采购物资运到本公司时,先由采购部门对照核对采购计划,经确认无误后开具《请验单》交质量部或设备部进行质量检验,质量部、设备部在验收条件允许的范围内组织物资检验,并出具检验报告单,检验合格的物资由保管点数入库并办理入库手续,检验不合格的物资不得办理入库。4.4结算

4.4.1采购发票按规定能够取得增值税发票的,且在我方能够抵扣增值税的采购项目必须索取增值税发票,不能取得的,价格按扣除增值税以后执行。

4.4.2无论是现款采购还是赊购,在结算付款时均需由采购部门填开《采购付款申请单》,连同有关凭证报经财务部门审核,并经总经理批准后,出纳人员方可付款。

4.4.3财务部在对采购物品结算付款时,应当认真审核《请购单》、《采购合同》、《采购计划单》、《采购付款申请单》、《入库单》、《发票》或《收款收据》等有关单证,账目结算不清或未按合同规定期限付款以及不符合税务制度规定的结算凭证财务部门不得办理相关手续。

4.4.4出纳员须在接到经总经理批准的付款凭证后办理付款手续,付款时必须认真审核是否具备签章齐全的条件,对签章不全的付款凭证不得办理付款手续。

五、采购管理制度责任

5.1不按规定程序未经审批采购的,由经办部门和人员自行负责处理,已经与供方签订购销合同,导致公司因不能履约而发生的损失由经办人员全额承担。

5.2经审批的采购计划和申请,负责采购的部门和人员应在规定采购期限内采购到位,因没有人到责任不能按时采购而影响正常经营的,没发现查实一次罚款100元,给公司造成损失的按确定损失额的40%。

5.3未经比价即进行采购的,采购价格明显高于比价结果的,价格高出部分由采购人员自行承担。提交供应商报价时,与供应商串通抬高价格,从中谋取私利;或未认真进行比价而导致采购价格明显过高;经查实后采购人员承担相应损失,损失额在5000元以上的责令其下岗。

5.4物品使用部门(车间)必须依据生产计划、生产管理实际需要,认真按照4.1.5条之规定填制购物申请单。填写不规范,导致无法确认请购物资须知信息的,采购部门有权拒绝采购。采购计划及申请必须由请购部门主管签字,无请购部门主管签字,审批人不得予以审批。对贪图省事、乱报采购计划,造成本公司流动资金使用浪费的,依照银行贷款利率的两倍标准对有关责任人处以罚款。

5.5采购部门在确保品质的前提下,必须充分考虑市场变化和库存成本等因素,制定大宗物品的采购方案,落实供货单位。并对采购物品的品质、货款结算安全负责。若因玩忽职守,造成公司经济损失的,应负相应的经济赔偿责任。特别是结算过程中产生的应收款项,有关采购人员负有无条件的清收责任。

5.6财务部必须认真履行审核监督责任,对审核把关工作不严、不及时向总经理汇报有关事情真相,并造成公司经济损失的,给予相应的经济和行政处分。

5.7验收部门必须对所有运抵本公司的采购物品,依照采购合同规定的质量要求进行质量检验。若发现品质不符时,必须及时报告采购部门(必要时直接报告总经理)处理。严禁品质不符的外购物品入库。因验收人员玩忽职守造成经济损失的,给予相应的经济和行政处分。

5.8仓库对验收部门验收合格的外购物品办理入库手续,并对入库采购物品的数量负责。若发现数量不符时,应当及时向有关部门报告(必要时直接报告总经理),同时妥善保管该批采购物品等待处理。对仓库保管员工作马虎,未按本办法规定操作,造成入库数量短缺、超计划采购或不合格物资入库的应负经济赔偿责任。

六、采购绩效考核

6.1采购绩效评估的指标

采购人员绩效评估应以5R为核心,即适时、适质、适量、适价、适地,并用量化指标作为考核之尺度。

6.1.1时间绩效

由以下指标考核时间管理绩效:

(1)停工断料影响工时。(2)紧急采购(如空运)的费用差额。

6.1.2品质绩效

由以下指标考核品质管理绩效:

(1)进料品质合格率。(2)物料使用的不良率或退货率。

6.1.3数量绩效

由以下指标考核数量管理绩效:

(1)呆滞物料金额。(2)呆滞处理损失金额。

(3)库存金额。(4)库存周转率。

6.1.4价格绩效

由以下指标考核价格管理绩效:(1)实际价格与标准成本的差额。

(2)实际价格与过去移动平均价格的差额。(3)比较使用时之价格和采购时之价格的差额。

(4)将当期采购价格与基期采购价格之比率同当期物价指数与基期物价指数之比率相互比较。

6.1.5效率指标

其他采购绩效评估指标有:(1)采购金额。

(2)采购金额占销货收入的百分比。(3)采购部门的费用。(4)新开发供应产商的数量。(5)采购完成率。(6)错误采购次数。(7)订单处理的时间。(8)其他指标。

6.2采购绩效评估的方式。

本公司采购人员之绩效评估方式,采用目标管理与工作表现考核相结合之方式进行。6.2.1绩效评估说明

(1)目标管理考核占采购人员绩效评估的70%。(2)公司的人事考核(工作表现)占绩效评估的30%。(3)两次考核的总合即为采购人员之绩效,即:绩效分数=目标管理考核*70%+工作表现考核*30%

6.2.2目标管理考核规定

(1)每年12月,公司制定年度目标与预算。

(2)采购部根据公司营业目标与预算,提出本部门次年度之工作目标。(3)采购部各级人员根据部门工作目标,制定个人次年度之工作目标。(4)采购部个人次年度之工作目标经采购部主管审核后,报人事部门存档。(5)采购部依《目标管理卡》逐月对采购人员进行绩效评估。(6)《目标管理卡》依个人自填、主管审核的方式进行。6.2.3工作表现考核规定

(1)依公司有关绩效考核之方式进行,参照《员工绩效考核管理方法》。工作表考核由直属主管每月对下属进行考核,并报上一级主管核准。6.2.4绩效评估奖惩规定

(1)依公司有关绩效奖惩管理规定给付款绩效资金。

(2)年度考核分数80分以上的人员,次年度可晋升一至三级工资,视公司整体工资制度规划而定。

(3)拟晋升职务等级之采购人员,其年度考核分数应高于85分。(4)年度考核分数低于60分者,应调离采购岗位。

采购管理考核指标篇2

关键词:中央部门机关;政府采购;绩效评价

在我国出台的《财政部支出绩效评价管理暂行办法》中有这样的规定“绩效评价的对象包括纳入政府预算管理的资金和纳入部门预算管理的资金”,对于用作采购货物、工程建设和服务的采购基金来说,在将它作为财务支出的时候,应该要以出具的具体采购目录和采购标准进行采购。

一、总体思路

就目前来看,我国的采购绩效工作存在着两个误区:第一,是将绩效管理错误的当成了一般的考核,从而将考核的重点只放在结果上,而忽视了对过程的评价考核,考核存在局限性;第二,将工作业绩往上拔高,从而将绩效考核的标准,定格在了社会影响之上。

对于我国中央政府机关的采购绩效评价标准来说,应该以党和国家的一系列绩效文件和管理办法来作为依据。将绩效评价目标作为引路,采购的评价标准和绩效标准作为重点,使得一系列完善的组织方法作为绩效的推动力,来对中央政府的采购进行绩效考核。力求尽可能的贴近实际,提高效率。并且,政府将绩效评价过程分为了三个阶段来进行,对政府的工作投入与产出的比率进行客观准确的评价,将采购的效率进行统计,为以后的工作提供更好的指导。

二、合理确定绩效目标

机关采购的绩效目标主要包括预期产出、预期效果、服务对象或受益人的满意度,以及达到预计产出的成本源等几个方面。其中预期产出主要涵盖所能提供的服务量和公共产品量;预期效果主要包括采购所能产生的社会效益、环境效益、经济效益和对社会的可持续性影响等。

对于这些采购目标,我们可大体分为长期目标和短期年目标两种。其中长期目标主要指的是定向目标,是政府在采购中所取得的主要成果,应该由政府的采购规模加大、采购制度完善、采购运行机制更加成熟、宏观调控力度加大、对财政支出和监管等方面来着手。而短期的年度目标指的是完成政府的年度工作计划中所要求的采购量,并取得成果。它的衡量指标分为定量和定性两个,涵盖了对工作计划的及时报送、采购计划的准时完成、对采购机制的完善发展、对节能产品的重视并在采购时多加考虑、对采购人员和供货商的评价、基础数据的统计上报等一些目标。

三、科学设定绩效指标、评定标准和评价方法

1.绩效指标

政府的绩效评价指标应该遵循相关性原则、重要性原则、可比性原则、系统性原则以及经济性原则这五大原则。其中,相关性原则主要是指那些与绩效目标有直接联系的,可以较为准确的反映出这些目标的完成度的一些方面;重要性原则主要是说那些最具代表性的,最能体现出评价标准的核心理念的一些指标;可比性原则主要是指那些没有固定的评价标准的指标,是可以进行比较筛选的一些标准;系统性原则是要将定性指标与定量指标一起看待,以此来系统的看出采购所给社会带来的环境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对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的影响力等;经济性原则指的是数据的获得应该以经济条件为主,充分考虑它的可实施性、所要耗费的财力和操作的便捷性,使得操作起来简便易行、易于理解。

对于绩效评价指标的构成大体可分为共性指标和个性指标两种。其中共性指标是指对所有的评价对象都适合的一些标准,主要包括财务的管理、支配、使用状况,预算的执行情况,资金的使用状况以及有他们带来的社会、经济效益等。它是由我国的财政部门统一设定的。

那么与此相对应的,对各个不同的项目和不同的部门所设定的,根据他们的特点而进行的评价标准便是个性指标。他是由我国的财政部门和预算部门共同制定的。现如今政府的采购工作还没有使用项目管理的方式进行,因此要按照相关部门的规定来作出选择。将共性指标进行优化选择,选出最佳方案。然后在对其他的共性指标在进行细致的化分。举例来看,目前大多数的部门对政府的采购编制都不进行重视,因此在共性指标中原有的执行情况和预算制度可以进行保留;但是对于那些不采取项目管理方式,因而无法给出评价的财务状况来说,就应该删除。个性指标的选定应该根据具体的情况开作出具体的研究判断。

2.评定标准

财务的支出状况的评价标准便是绩效评价标准。它主要包括计划标准、行业标准、历史标准和经有关部门肯定的一些标准。其中,计划标准指的是按照计划预先设计好的目标、预算开支、计划等作为评价的标准;行业标准指的是按照国家的有关法律法规和相关的制度来实施的评价标准;历史标准指的是按照原来的评价标准设定的评价;对于政府采购工作的研究应该根据年度计划和历史数据两方面进行。

3.绩效评价方法

成本分析法、同类比较法、大众评价法等是绩效评价的主要方法。其中,成本效益分析法是指把一定的时期的支出与收入进行对比分析,查看采购目标的完成情况。这个方法不是固定不变的,像是对于采购成本与采购收益的评价可以用成本分析法,对于同一时期采购的同一物品的比较可以用同类分析法,对于采购在公众眼中的效果可以用公众评判法等。

四、严格进行政府采购工作绩效评价的组织和管理

在我们对要评价的相关人员的构成、时间、数据和资料的整理、收集等进行与之相关的规定时,就要对此进行相应的评价方法和评价方案的制定,并据此生成相应的评价报告。这一报告应由相关的单位来进行填写,报告中应该含有的信息按顺序排列应该是:基本状况、绩效目标及其调整状况、绩效目标的管理方法、实施情况、绩效评价的评价方法、绩效评价的目标的实现程度、存在问题的分析探讨、对此的总结与建议,最后写出其他的相关问题。其中基本状况涵盖主要职能、事业的规划、年度计划和目标等一些方面。

参考文献:

[1]赵会平.江苏省财政厅《关于政府采购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的意见》解读[J].中国政府采购.2010(02)

采购管理考核指标篇3

关键词:政府采购;问题;对策;财政监督

政府采购是经过200多年发展才逐渐形成的复杂而有效的一种财政支出制度,《政府采购法》的实施对政府采购管理监督发挥着重要作用。但是,从采购运行的实践来看,在我国尚处在摸索实践阶段,还存在许多不完善、不规范的现象,其效果无论从采购规模上还是从行为的规范上,还没有达到预期监督的目的。当前存在着一些必须着手规范和完善的问题,需要我们认真思考。

一、采购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一)采购单位意识不强

出现采购单位政府采购意识不强这种情况的原因,一方面是由于《政府采购法》实施时间不久,宣传力度不够,而原先出台的制度又缺乏刚性,对采购人没有法律约束力;另一方面是由于我国预算编制滞后,政府采购预算管理很难实施。有些单位政府采购项目的实施往往是领导说了算,想买什么就买什么,想什么时候买就什么时候买,想花多少钱就花多少钱。一些地方用政府采购计划代替政府采购预算,很难体现集中采购的计划性和规模效应。

政府对采购中心组织的开标活动监督意识不强,考核与现场监督流于形式,存在以下几方面问题:一方面是对开标现场监督不得力,走形式走过场。有些监管部门限于人手少,只是象征性地走走场面,不参与全程监督,一味地寻找采购执行机构的问题,现场监督失去了应起的作用。另一方面是年度工作考核不规范、不科学。由于指导能力匮乏,监管部门对采购机构档案管理、人员考核、进入标准、规章制度建设、纠纷处理措施等等考核内容未作政策上的规定,监管部门考核工作也只能走走形式,是对采购中心工作放任自流与不关心的表现。

(二)具体管理职责不清

多数政府集中采购机构都设在财政部门,为了精减机构,许多政府采购管理办公室与集中采购机构合署办公,两块牌子,一套人马,这种集裁判员与运动员于一身的操作模式,缺乏相互制约的机制,难以充分体现公开、公平、公正的政府采购原则。政府采购行为的执行者往往基础性工作不到位,在不经意间把政府采购工作中出现的矛盾问题转嫁给了采购中心。这种政府采购监管部门行政不作为或行政错位的现象,导致的直接后果就是采购体制不顺,许多应该事先解决的问题不能约定俗成,使采购中心工作被动。

监管部门采购资金审核不严,年度或季度、月度采购计划不能准确执行,让许多没有采购资金的项目进入采购法定程序,致使供应商合同款项被无限期拖延,供应商怨声载道,采购人却毫无表情。虽然采购中心没有直接责任,但项目是由其组织开标的,协调即使很困难却也是份内事,采购资金不足的矛盾焦点明显地转嫁到了采购中心。采购监管部门不从源头上遏制采购人的不规范行为,却做起了老好人,赢取当事人好感,获得行风评议选票,而把采购中心推上了风口浪尖。

(三)双重标准操作执行不便

对涉及采购中心具体事务性问题,采用双重标准,令采购执行机构困惑,理性逻辑混乱。对于限额标准以上的项目甚至超过几倍的项目,监管部门初次就确定竞争性谈判或询价采购方式,置政府颁布的年度集中采购目录于不顾。违背采购法规定的采购时限,邀请招标只给3、4天招标定标完成期,故意或变相帮助采购人“愚弄”采购中心,不能及时按规定方式采购完毕的还抓小辫子,而对于一些明显可以采用询价采购的配置型号固定的项目又要搞所谓的邀请招标,采购理念混乱。

采购内容审核阶段也搞双重标准,有时根据采购人行政权力权重大小以及与自己关系密切程度,对涉及采购具体内容(如定品牌与不定品牌)设置双重标准,因人因时因地而随机变幻,叫人摸不着头脑。报账审核把关时,对采购中心出具的付款申请与合同内容有时熟视无睹,如同废纸,根本不尊重采购中心的劳作,大费周折地仔细查询各方数据,让报账者实实在在地感受到威严二字的份量;有时根本不看任何证明材料,对采购中心根据工作实际而采用的比价定标形式不予认可,在供应商已供货前提下,拒绝报账;对某些供应商网开一面,约定好的工作机制会随便更改,事先也不沟通,临时突变,影响了采购当事人的合法权利。

(四)关注影响采购问题不够

由于多数集中采购机构为事业单位,且人员大多从财政部门内部调剂使用,因此,这种并非为机构内部岗位设置而定向招募专业人员组成的采购员队伍,很难达到《政府采购法》规定的要求。对影响政府采购的重大问题与事务不闻不问,任其发展,不能为政府采购事业的健康发展扫除障碍。然而实际情况却是许多监管机构回避主要矛盾,避重就轻,敷衍塞责,借口种种理由,对影响政府采购的原则问题“顾左右而言他”。

这些问题主要体现在:政府采购的多头执行体制导致采购市场混乱;会计事务所、造价中心、招标机构等抢占政府集中采购目录内的采购项目;采管不分;工程采购未能纳入集中采购范围;政府集中采购目录制定不完善以及准确执行不力;政府集中采购机构无工作阵地,机构纳入行政服务中心熙熙攘攘的大厅中,工作保密性、方便性、发展空间严重受阻;党政领导盲目指示与涉足投诉事件的处理;采购人不与采购中心签订委托采购协议,未约定双方的权利与义务关系;中心人员素质结构与业务水平制约机构发展,采购中心成为领导安排富余人员的场所等。

(五)采购信息公开程度不高

采购信息不公开,暗箱操作严重,对执行机构存有欺骗行为。监管部门把握着政府采购起始与收购阶段具体事务,即采购计划审核和合同款或报账单的最后签字盖章与拨付权,其间将会出现可以预料的腐败与寻租行为。

监管部门根据领导意见,凭借人情关系网权重,置政府集中采购目录于不顾,肆意让“心仪”的采购人自行采购或变相自行采购(如由监管部门参与所谓现场监督的“议标”行为,不走政府采购程序),反正票据的报销权掌握在自己手中,集中采购程序都可以跳开了,实际上集中采购机构已失去了作用,成为了监管者手中被任意玩弄与欺骗的对象。

(六)采购法规制度保障不力

由于各地在尝试政府采购初期的认识不是很深,出发点站得也不高,出台的一些政策制度,难免存在遗漏,甚至与《政府采购法》相左,亟须加紧修改、完善和补充。

比如,原先出台的政府采购暂行办法或制度中,很少提及政府采购如何保护民族工业、经济不发达的少数民族地区的和环保型的企业;对政府采购监督管理部门与政府采购机构的职责划分不是很明确;对政府采购的预算管理要求不高;对政府采购方式和程序缺乏统一规范等等。

现在普遍有一种倾向,监管部门考虑到制定的法规要具有系统性、缜密性、创造性,势必有一定难度,因此不敢为人先,怕承担责任,抱着等待观望态度,一切事关制度建设方面的工作都要等待上面来了文件再照搬照套,根本不愿创新。

(七)监管机构操作权力不当

由于缺乏有效的制度约束,一些地方的政府采购操作缺乏规范。招标文件不经政府采购监管部门审核就擅自发出,中标结果不在媒体公布,采购合同不报监管部门备案;该实行公开招标的政府采购项目,而擅用其他政府采购方式代替;不按规定聘请专家或聘请没有专家资格的人员充当评委;评委组成人员的比例不符合规定;随意突破政府采购预算;采购人与供应商擅自改变中标结果等等,让人怀疑政府采购的公平、公正性。

监管机构越位操作,权力滥用,给采购中心工作制造压力。有些监管机构却以领导者自居,指挥着自己的“下属”———采购中心的工作,涉足太深却浑然不觉,如拥有定点采购招标时的定标权。

由于行政事业单位在设备配备上没有统一、明确的配备标准,一些单位在政府采购活动中相互攀比,也在一定程度上给腐败行为带来可乘之机,直接影响政府采购所提倡的公开招标方式的采用和组织实施,使监督管理部门在政府采购活动中缺乏有效的制度依据。

二、规范采购操作程序的建议

(一)强化意识,更新观念

一是县级财政部门的主要领导应把政府采购纳入重要议事日程,经常关注,专题研究。并利用媒体反映其新情况、新问题,宣传其新办法、新经验,促进其健康发展良性循环。

二是政府采购的根本目标是节约成本、治理腐败、规范管理。目前,有些人认为“节约了多少资金”、“完成了多少政府采购预算”是衡量政府采购工作的唯一标准,考核工作时作为重要指标,总结成效时大力褒奖。众所周知:上述指标仅是政府采购带来的经济效益的具体体现,而非根本目的,治理腐败、规范管理且与国际惯例接轨才是最终目标。

三是政府采购是促进财政支出优化的重要手段。规范政府采购行为对改善公共支出管理具有重要作用。实践证明:在公共资源配置过程中,依靠道德和相互监督不能杜绝小集团与政府部门采购官员之间的谋私和腐败现象,而公开竞争机制的引入大大降低了合谋的概率。

(二)规范运作,提高效益

一是规范运作是根本。规范运作必须做到“两制定、两公布”:第一是制定并公布《县级政府采购办法》及《实施细则》,并用专栏、媒体详细公布政府采购的范围、目录、方法、程序和门槛价。第二是制定并公布《县级政府采购招标投标办法》。凡达到公开招标起点金额的项目必须按照法定程序实行公开招标。对招标投标的程序(市场调查———招标公告———制作标书———评标———决标———签约)以文件的形式固定下来,并在新闻媒体上公布。

二是提高效益是关键。第一要造就高素质干部队伍。加强廉政建设,教育工作人员不为名所动,不为利所惑,常在河边走就是不湿鞋。第二要借助专家智慧提升采购质量。建立采购评审专家库,做到公开征集,严格审核,择优选用,专业齐全,素质权威。在立项源头、采购流程、现场管理、履约验收各个环节上充分发挥专家智慧,全方位提升采购质量。

三是运用网络技术提高采购效益。从标准产品入手,公开招标确定供应商和协议价目录,并上网公示协议商品和价格,查询展示样品,网上定购,网上通知协议供应商送货上门,缩短采购周期,提高采购效益。

(三)健全制度,强化管理

一是建立审批制度,强化资金控制。各单位根据工作需要和财力情况,向当地财政部门申报年度采购计划,财政部门根据资金支付能力,并区分轻重缓急提出意见,上报同级政府批准后实施。

二是建立操作制度,强化规范运作。依据《政府采购法》、《招投标法》、《合同法》等法律法规,结合县情制定《县级政府采购操作规程》,明确采购机构、采购单位、资金管理部门、供应商的责任和义务,并实行相互牵制制度,采购过程中的各个环节:公开招标———网上定购或合同定购———验收———付款———核算———决算岗位的工作人员明确分工,严禁串岗、,预防采购风险。

三是建立核算制度,强化财务管理。政府采购应单独核算,实行“三专”,即设立专户,由国库集中支付;安排专人,实行“四分开”:授权人员与批准人员分开,批准人员与执行人员分开,执行人员与会计人员分开,会计记录人员与出纳人员分开,有效堵塞管理中的漏洞;建立专账,统一会计核算。

四是建立保证金制度,强化风险意识。建立投标保证金制度和履约保证金制度,有效防止“串标”、“流标”现象和“豆腐渣”工程。增强投标单位、中标单位的“主人翁”意识、风险意识,把政府采购风险降到最低线。

(四)编制预算,推进改革

现有的预算年度即公历年度,从每年的1月1日到12月31日。由于我国的国情,至每年4月份甚至更晚,因此,应改革现有的预算年度,从每年的7月1日到次年的6月30日,作为一个完整的预算年度和会计年度。

另外,从财政下达预算控制数到上报正式预算只有不到1个月的时间,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完成这么多工作,预算编制的科学性可想而知。因此,必须从实际出发,延长预算编制时间为一年,即从每年年初即开始编制下一预算年度的预算,以确保部门预算乃至政府采购预算的真实、准确。

(五)深入研究,积累经验

一是逐步完善政府采购管理办法。对于实践中探索出的具有创意新颖、操作可行、方法系统、实践有效的政府采购管理办法要善于归纳、总结、推广,逐步完善县级政府采购管理办法。

二是健全采购机构内部监督机制。第一是合理设置内部机构,制定切实可行的岗位责任制;第二是合理安排工作人员,明确分工,定期轮岗;第三是强化内部稽核,做到相互牵制、相互监督,铲除滋生腐败的土壤。

三是公布招标结果接受社会监督。从分散采购到集中采购,人们最担心的问题是会不会出现分散腐败转化为集中腐败,为了消除人们的疑虑,必须将采购机构、采购人员、采购项目、招标结果向社会公布,接受所有供应商和社会的监督,杜绝不良行为的产生。健全法律体系要根据国际经验,政府采购的立法工作不仅仅是制定一部《政府采购法》,而是要建立以“政府采购法实施细则”为核心的制度体系。

(六)完善体系,硬化指标

采购过程耗用的时间也应当作为衡量采购制度是否有效的一个重要指标,来考核采购机构的采购效率是否更高,是否能够在时间上满足采购人的需求,有无故意推诿,消极怠工现象。

应建立采购质量反馈信息制度,提高采购服务质量,便于对采购结果进行考核。增强“国货”意识,购买国货是政府采购制度的内在要求,在国际上,政府利用纳税人的钱购买外国产品冲击本国企业,是不符合纳税人利益的。

我国《政府采购法》明确规定,政府采购应当采购本国货物、工程和服务。因此,有关部门要抓紧时间制订国货的认定标准以及车辆、办公家具等的配备标准。为了尽快将《政府采购法》落到实处,有关部门应当出台原则性的认定标准,以指导实践工作,方便监督管理部门的监督检查,做到有章可循,执法有据。

参考文献

[1]王文新。集中采购机构急待解决的五大问题[j].政府采购指南,2005(12)。

采购管理考核指标篇4

关键词:需求计划管理;物资采购;计划;管理

中图分类号:F270文献识别码:a文章编号:1001-828X(2016)025-000-01

需求计划管理是降低库存规模、优化库存结构、规范库存管理的有效途径,对企业日常生产及项目建设物资供应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从需求计划管理特点、目前存在的问题以及实施建议进行了介绍。

一、需求计划管理的特点

需求计划是物资供应工作的龙头,也是抓好物资供应工作的“牛鼻子”。采购是一个企业生产的开端,是一切经营活动的起点。采购过程中计划的执行与管理又是至关重要的一个环节,不仅有利于采购活动的成功实现,而且有利于维护企业自身的利益。

近年来,中国石化通过不断加强管理,在提升物资供应保障能力的同时,有效控制库存规模、优化库存结构、压缩库存积压、加快库存周转。储备管理水平提升的核心是抓好需求计划管理,需求计划质量如何,直接影响物资的实际储备效果,是储备管理的风险源。储备管理的“病”产生在计划需求阶段,如果需求计划没有毛病,储备管理的“病”不会存在,强化储备管理重在加大需求计划管理力度,防范储备风险,提高储备效率,落实责任主体。同时,通过储备来评价计划管理的效果,实现从需求提出到满足全过程相互支撑、环环相扣的精细管理,从而形成管理闭环,持续促进储备管理水平的提升。

二、需求计划管理存在的问题

需求的质量直接影响采购质量,进而影响工程项目质量。在需求管理上,要遵循物资采购规律,坚守科学理性、依法合规,力求戒除指定需求、功能过剩需求、不利于充分竞争的需求,科学、及时、准确提报需求计划。

近几年,中国石化在需求计划管理方面下了大力气,但仍然存在很多问题。将需求计划管理达标率从需求计划准确率和及时率两个方面进行考核。需求计划准确率包括计划提报准确率、执行准确率,是否及时领用入库物资;需求计划及时率即是否按时间需求提报及满足合理采购周期。

围绕这几点,目前需求计划管理中存在以下问题:

一是需求计划不准确。需求单位提报计划、管理部门审核计划时不够严谨,随意提报的现象时有发生,最终导致大量积压库存;需求单位对装置运行状况和物资消耗规律把握不准,片面强调装置、设备运行安全,多报少领,只报不领现象依然存在。

二是需求计划不及时。需求单位缺少对物资合理制造周期、采购周期的研究以及信息整理,因此产生大量临时计划、紧急计划。为满足需求,物资供应部门只能实施紧急采购,不仅增加了采购成本,还可能会造成安全隐患。

三是需求计划不标准。由于装置设备的设计选型标准化程度低、改扩建变换标准等多种原因,造成备品备件通用性差,大大增加了储备规模和资金占用。

三、需求计划管理的实施建议

在资金成本压力日益加大的今天,储备管理已成为当前物资供应管理的一项重要课题。需求计划管理作为储备管理核心,更需下大力气改进不足,进一步提升管理水平。

一是建立科学的物资供应考核体系。修订完善《需求计划管理考核办法》,从需求单位提报计划之前对物资的提报到物资领用等诸个环节都设置考核点,按月实施考核,实现对需求计划的硬约束。建立事前防控、事中预警、事后追究的积压物资防范追究机制,从需求计划“源头”入手,严格控制新增积压物资。对各采购业务部门进行层层分解,从新积压物资的产生、需求计划准确率和及时率、需求标准化等方面着手,对各计划提报与审核部门分解指标,明确责任人,严格奖惩兑现,进一步提高物资需求计划管理水平。

二是加强对需求计划监管。物资供应部门不是简单的“照单抓药”,要敢于对不合理需求计划提出整改建议。通过对需求计划实施全过程管理,详细记录需求计划提报、接收、执行直至核销的各个环节信息。

三是制定合理的物资采购周期。一方面中国石化已下发了各种物资的采购周期并定期修订;另一方面,各分公司要牵头组织研究重要设备、关键材料及常用物资的合理制造周期,指导需求单位适时提报计划。有关部门对于需求时间不合理、没有正常采购周期的计划,要从严考核,从源头上避免延期交货的发生。

四是规范需求计划形成过程。积极开展物资消耗规律研究,从采购周期、历史消耗、单机配量、设备运行状况等多方面采集数据,建立主要物料消耗数据模型,科学预测设备备件的需求规律和储备数量,以指导和规范物资需求计划提报,把握物资保供主动权。进一步明确管理范围,防止物资归属不清造成重复订购;明确技术要求,防止标准不清产生错误订购;明确需求依据,防止随意提报形成积压物资;平衡库存资源,防止超量订购。

五是推进需求标准化。采购工作起源于需求的产生,结束于需求的满足。全面推进设计选型标准化和技术规范标准化工作,减少非标设备和非标材料的选型。中国石化从两个层面抓好需求标准化,一方面,由中国石化组建成立标准化处,要协调总部职能部门,建立健全协同推进标准化采购的工作机制,从而进一步推动标准化工作。通过物资采购标准化体系的建设、优化和完善考核与评价机制,研究制定量化考核指标,加大对设计和选型标准化的考核。特别是新建项目,要加大对项目设计实施标准化的考核,为下一步物资标准化采购工作更好地开展打好基础。另一方面,要对现有物资需求进行全面梳理,浓缩供应渠道,减少个性化需求,组织专业力量研究制定主要物资品种的标准化需求,统一质量标准、工艺参数和工况使用条件等技术标准,为标准化采购提供支持。

储备管理水平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中国石化的精细化管理水平。储备管理反映出来的是工程设计水平、工程管理水平,是生产运营管理水平、装置设备运行管理水平。作为核心的需求计划管理,下一步我们要持续改进和创新工作思路,强化管理,在保障日常生产所需物资供应的同时,全面提升管理水平,为公司生产经营建设做出新的贡献。

参考文献:

采购管理考核指标篇5

关键词:动态量化考核业绩引导理性采购

中图分类号:G352文献标识码:a

前言

随着供应链管理(SupplierChainmanagement,SCm)思想理念在企业物资采购供应管理中的推广,作为供应链管理的核心工作之一,企业对供应商关系管理(SupplierRelationshipmanagement,SRm)的认识也在不断的加深。传统观念认为企业与供应商的关系是对立的,更多的是强调彼此之间买卖关系,而忽视了相互之间合作关系,这样做会打破企业与供应商之间的利益平衡,使得一方的经营成本增加,进而在两者之间产生如下一系列的问题:

供应商供货周期不稳定。这是比较常见的一个问题,不论在何种情况下,供应商不能准确提供稳定、可靠的供货时间,都势必影响公司的生产运作计划,而这种影响一旦产生危害,往往是非常严重,最直接的莫过于现场的工程进度的拖延与仓储成本的上升。

供应商提供的产品质量存在问题。对于质量不合格的产品,无外乎两种处理方式:一是退货;二是检测返修。无论哪种做法,将导致大量的人力、物力、时间的投入,对工程项目产生不良的影响。

特殊情况下的采购行为不为供应商接受。工程项目的复杂性,决定了往往会有一些特殊情况下的物资采购,如个别特殊部件的加工制造紧急采购,若供应商在以往的交易中利益受到一定量的损害,这种情况下,就不愿为企业提供积极的合作。

供应商的无信用行为增加。这些行为一般包括送达的产品与要求不符、质量不稳定、承诺的服务不到位等等,这些都将对工程项目的进程产生影响。

更换供应商。终止与某家供应商的合作关系,必然会影响自身的生产运作计划;选择新的供应商,同样需要投入相当的人力、物力、时间。

以上问题产生的连锁反应会将影响整个供应链的竞争力,最终损害企业自身的利益,不仅会增加公司的经营成本,而且会导致公司的形象和信誉受损。

公司在以往的采购工作中,由于制度制定的缺失,在采购定标时,价格是唯一的量化指标,采购人员从保护自身和避嫌的角度考虑,通常都会选择“最低价”作为中标商。这不仅会扼杀优秀供应商为采购项目提供优质产品的机会,还往往会带来恶性竞争,进而造成偷工减料、粗制滥造等一系列威胁装置安全的恶劣后果,给公司造成很大的损失。

以公司以往承建的三套煤气化项目中一次采购行为为例:某一家制造公司以“低价”中标,制造两台位号为V1205的压力容器,出乎意料的是该制造公司在制造过程中反复出现拖延工期现象,容器本身没有制造难度,但由于设备在现场安装的位置比较重要,直接影响后续工程建设安装的进展,公司为了保证项目进度,深思熟虑后,决定更换供应商,将这两台未完工设备运回,交由宁波天翼石化重型设备制造有限公司继续制造。这一事件,不但使公司的声誉受到了一定的影响,而且直接经济损失金额达百万元。

为解决与供应商之间存在的此类问题,进一步满足审计、招标、内控的要求,在中国石化集团公司“统一管理、动态考核、业绩引导、扶优汰劣”的供应商管理策略指导和要求下,公司通过机制创新,充分利用供应商量化考核结果,对供应商实施分级管理,通过对不同级别供应商采取不同“折价率”的做法,建立激励机制,实现利益共享,打破了“一味低价中标”的局面,把“理性采购”落实到具体的行动上,增加了供应商对公司采购的忠诚度,有效控制了低价中标带来的供应质量风险。

1动态量化考核、业绩引导采购成果的内涵

本文以《中国石化供应商管理规定》、《中国石化供应商动态量化考核业绩引导订货管理办法》、《宁波工程公司供应商动态量化考核细则》等作为主要理论依据。

创新动态量化科学考核机制,用于业绩引导理性采购实施,其内涵就是:通过“动态量化”理念和考核模板标准化的创新,科学运用动态量化考核结果,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设立理性折价率,积极推进业绩引导订货机制,实现公司与供应商之间的利益共享,从而达到双赢的目的。

2主要做法

2.1优化供应商考核体系,在“动态”“量化”上做创新

1)、确定供应商网络结构,按物资品种分采购询价组考核。

目前,公司的网络供应商总计532家。按照市场竞争程度和获取资源难易程度,以及供应物资的可比性,公司对网络供应商进行“分类分组”考核,依据物资品种的不同,划分为182个采购询价组。供应商网络结构情况见表1。

表1供应商网络结构情况

供应商数量专业类别物资品种分组供应商等级分布

合计生产商商流通商aBC

5324813615静设备类35287237

动设备类643311056

电仪类593912962

材料类43358163

合计201135392218

通过将供应商分类分采购询价组考核,解决了以往按考核结果用一个标准对不同物资的供应商进行统一排序、综合考核,而产生的结果运用困难问题,提高了同类物资供应商考核结果的可比性,解决了因共同排序造成的考核不合理、不公平问题。

2)、突破“动态”“量化”传统理念,修订考核办法。

公司突破以往在“时间上”动态的理念,增加了“空间上”动态的理念,将供应商动态量化体现在订单考核、项目考核、年度考核三种考核方式上:

(1)、订单考核。是指在中石化电子商务网上采购后,由采购实施单位在网上对每一订单从产品价格、质量、交货期及售后服务四方面进行考核打分;

(2)、项目考核。是指在项目竣工的采购总结阶段,由采购经理组织对项目所有交易供应商的合同执行情况进行考核;

(3)、年度考核。是指公司组织包括采购、设计/技术、质量等在内的专业考核小组对对公司网络供应商及网络外交易供应商进行集中考核。考核原则上按公司网络供应商物资分框进行考核。

同时,公司修订了供应商量化考核方法,在考评方式和计算方法上进行了优化,增强了供应商考核结果实际应用性。公司在具体考核标准上运用了“等差数列”通项公式:

综合上述四点,动态量化考核得分=整体实力评分(30%)+供应份额评分(30%)+(项目合同执行评分×40%)±供应商奖惩情况评分。根据供应商动态量化考核得分,公司对供应商进行年度分级调整。

2.2按照供应商等级实施业绩引导订货

公司在组建网络供应商时,依据供应商动态量化考核得分,将供应商分为a、B、C三个等级:

供应商等级,在公司网络供应商组建或更新后,随公司网络供应商名单一起。等级高的供应商在以下三个方面将获得优先机会,享有优惠政策:

1)、供应商名单推荐机会。在组建项目供应商名单时,等级高的供应商优先选入;向业主推荐的项目供应商名单的依据原则:a级供应商应全部推荐,C级供应商一般不予推荐。

2)、获得询价机会。在项目供应商名单中,属于公司网络供应商的,优先给予询价机会;在询价的公司网络供应商名单中,优先选取等级高的供应商。

3)、赢得订单机会。在评标过程中,评标小组将给予等级高的供应商一定的折价率,从而使其报价相对更具优势,提升了中标机会。

公司在“采购定标规定”中,规定了“综合评标法”和“理性折价法”两种定标方式。综合评标法,是指综合供应商商务报价与技术报价一定的权重后定标,理性折价法,是指技术评价为“合格”或无技术标时,商务报价采用规定的折价率定标,打破了传统的“低价”中标原则。

在中标机会上设立了覆盖56大类物资的理性折价率,作为修正报价的量化指标,当技术评价为“合格”或无技术标时,商务报价使用折价率,折价率范围:关键、核心的设备/材料为5~10%;重要的设备/材料为3~6%;充分竞争的设备/材料为1~3%。折价率设置情况见表2。

表2公司供应商折价率设置情况表

设备/材料分类供应商折价率备注

a级B级C级

关键、核心的设备8%~10%5%~8%0按类细分

重要的设备/材料5%~6%3%~5%0按类细分

充分竞争的设备/材料2%~3%1%~2%0按类细分

理性折价率的使用,增加了优秀供应商为项目提供优质产品的机会,有效降低了公司的物资采购供应风险。

三、动态量化考核及使用“理性折价法”案例解析

(一)年度考核的情况

公司按中国石化的要求,坚持供应商年审制度。公司每年开展一次供应商年度审核,按公司网络供应商物资目录“分框”(询价组别)进行考核,确定供应商的a、B、C等级,并公司网络供应商名单。下面以加药系统采购询价组别为例,简述公司动态量化考核、业绩引导采购的实施过程。

首先对供应商在整体实力、供应份额、合同执行和奖惩情况四个方面进行综合评价。其次按照单项考核排名计算量化考核单项分值。按照等差数列公式,整体实力、供应商份额的公差值约为3.3,所以该采购询价组别内供应商的整体实力、供应商份额最高分为30分、其次为26.7分、23.4分,最低为20分。最后按照考核公式计算出综合评分,确定供应商级别。加药系统供应商考核数据表见表3。

表3加药系统供应商考核数据表

产品

目录产品

名称供应商

全称整体实力考核得分近三年交易额(万元)项目合同执行考核平均分动态量化考核考评

分级

整体实力(30%)供应商份额(30%)项目合同执行(40%)奖惩情况考核综合评分

219999加药系统宜兴市某环境工程公司88145.8085.3303034.1/94a

杭州市某科技有限公司8566.4885.923.426.734.4/84B

无锡市某设备有限公司862.6685.526.72034.2/81B

上海某环境工程公司7816.9787.42023.434.9/78C

(二)“理性折价法”应用情况

在公司承建的一epC项目采购分散剂加药系统时,宁波工程公司按推荐原则推荐项目供应商,经项目业主确认,技术评审合格后参与项目商务报价的供应商分别为为宜兴市某环境工程公司(a级)、江苏某环境科技公司(C级)、上海某环境工程公司(C级。按照项目前期采购策划,综合考虑技术、业绩、企业资质、设计(制造)能力、现场和售后服务等要素,在技术评审满足要求的前提下,采用折价评标法,以折后评标价最低中标。从《折价明细表》中查询到加药系统,属于“重要的设备/材料”,物资类别a级供应商享受5%~6%的率,B级供应商享受3%~5%的折价率。开标前,评标小组选定折价率a级为5%,三家投标供应商网上报价及折价情况见表4

表4投标供应商网上报价及折价情况表

投标单位供应商

等级折价率报价金额

(万元)折价金额

宜兴市某环境工程公司a5%8.98.45

江苏某环境科技公司C09.09

上海某环境工程公司C08.58.5

经过评标组成员的评审和推荐,最终确定宜兴市某环境工程公司为中标供应商,中标价为8.9万元。

4实施效果

(一)充分反映出供应商的综合竞争能力

采用动态量化考核后,供应商管理趋于精细化,公司可以根据每一份合同,甚至是每一笔订单对供应商进行实时的、动态的考核评价,并根据规定的指标将考核结果量化,达到充分反映供应商的综合水平,优化供应商结构,提升供应商整体素质的效果。

同以往定性的、模糊的考核结果相比,量化的考核结果更为直观、准确,更能为公司的采购行为提供正确、合理的决策依据。

(二)充分反映出采购管理的公平、公正、理性

对公司而言,采购行为更为理性,不仅能较好地规避供货周期、质量及价格的风险,而且可以培育一支稳定的、合作的、高素质的供应商队伍。

对供应商而言,在公平、公正的环境下,其供应份额(经济利益)得到了保证,可以促使其认真履行合同,并不断地改进质量、降低成本,提升自身竞争力。同时,这对于那些考核分值相对较低的供应商,也起着一个鞭策和激励的作用,使公司的潜在优秀供应商的数量得到保障,增强了企业抗风险的能力。

(三)企业的经济效益得到了有效的保障

动态量化考核、业绩引导采购对公司产生的直接经济效益,来源于优秀供应商的选择。通过选择竞争力强的优秀供应商、战略供应商的建立,公司的物资供应不仅能获得优良的供货质量,稳定的供货周期,而且能得到更为优质、更为完善的售后服务,满足工程建设项目后期急需的零星材料的保供,从而避免了公司在这些方面的反复的人力、物力、资金以及时间的投入,使得公司的经济效益得到有效的保障。

(四)社会效益得到了积极的体现

公司在采购管理方面,探索的是对企业、行业、业主及社会所负的责任,交出的是对安全、及时和经济供应的承诺。通过动态量化考核结果和业绩引导订货的有机结合,推进了阳光采购,进一步提高了供应商的忠诚度,稳定了主要物资的供货渠道,明显增强了物资供应保障能力和抗风险能力,为企业的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5结论

动态量化的结果是业绩引导采购的依据,业绩引导采购则是对动态量化考核结果的应用,通过将动态量化考核结果和业绩引导订货的有机结合,有效推进了阳光采购,稳定了主要物资的供货渠道,明显增强了物资供应保障能力和抗风险能力,而且实现了公司与供应商之间的利益共享,并达到了双赢的目的。

采购管理考核指标篇6

关键词:铁道;物资管理;采购;供应商;成本

abstract:atpresent,theconstructionofrailwayinourcountry,intheperiodoflarge-scaledevelopmentofthescaleofinvestment,highconstructionstandards,adoptsthenewtechnologyofrailwayinourcountrythaneverbeforeinhistory,alsorareinworldrailwayhistory.thus,adoptingthescientificmodeofprocurementsupply,engineeringprocurementandsupplytoreducecosts,ensurethequalityofengineeringmaterialpurchasingsupply,toensurethequalityofrailwayprojectconstruction,improvetheefficiencyoftherailwayengineeringconstructioninvestment,hasveryimportantsignificance.inthispaper,themainproblemsexistinginrailwayengineeringmaterialmanagement,materialmanagementofspecificmeasuresareputforward.

Keywords:railway;materialmanagement;procurement;Suppliers;thecostof

中图分类号:tU7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2104(2013)

物资管理概述

依美国生产及存量管制学会的定义,物资是指于制造产品或提供服务时所需直接或间接投入的物品。此处所称直接投入的物品,可称为直接物资;间接投入的物品,称为间接物资。直接物资是指在产销过程中,直接构成产品或服务的一部分物资。间接物资是指在产销过程中,非直接构成产品或服务的一部分物资。物资管理是指将规划、组织、用人、领导及控制五项管理功能,渗入企业产销过程中,以经济合理的方法获取组织机构所需物资的管理方法。此处所称经济合理的方法,是指于适当时间,在适当地点,以适当价格及适当品质获取适当数量的物资。

物资管理过程历经供应厂商、物资仓库、制造过程至成品仓库或配销中心四个阶段。从供应厂商的评鉴、物资的采购、供应厂商的运输及交货、物资验收、物资储存、存量管制、物资领发、物资加工、成品验收、成品运输、存货管理到存货配销等,处处均需要物资管理的介入。在物资管理过程中若有疏忽,则其功能就无法充分发挥出来,物资管理的绩效就要大打折扣。

铁道工程物资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一)制度尚未健全影响物资管理工作

甲供物资进场之后,物资管理工作中的收料及发料等签认工作不规范,并且缺少有效的制度,造成甲供物资当中的设备卡、账以及物的不符。进行工程管理时,由于各方的制度及人员的素质等原因,没有对物资产品进行及时的检查与验收,导致有关的资料签认情况难以落实,不利于物资的清算,影响了铁路工程的施工进度。

(二)尚未对应急采购物资设备进行明确

应急采购物资设备指的是工程招标结束时,招标日程的安排及招标批次对建管或者部管中甲供物资造成影响,导致工程在开工时无法及时提供相应的物资,为了确保工程项目的顺利进行,工程的承包单位先行自购的物资设备。现阶段铁路物资管理政策中,尚未对应急采购物资设备进行明确,导致项目部门不知所措;物资采购管理模式也较为落后,导致管理工作效率不高。对于物资市场不了解,难以对物资的市场价格进行准确地掌握。

(三)工程物资的计价结算方式不当

铁路建设工程中的项目建设时间较长,资金投入量大,因此物资的计价结算工作将对工程的投资成本造成一定的影响。当前我国铁路建设的项目大部分是使用季度末验工的计价方法给予结算,而甲供物资部门是根据月结算方式进行的,因此导致工程验工计价时与甲供物资结算的结果不一致现象,造成施工方进行验工计价之时出现过多占用资金,或者是出现甲供物资过多占用施工方资金的情况,由此对铁路项目的顺利施工带来不利影响。

(四)甲供物资的价差调整存在的问题

进行铁路项目建设过程中,因参建的各方对于工程的施工合同、对铁道部有关价差的调整文件存在不同的理解,加上相关的物资价差管理工作不到位或者制度有待健全等因素,导致甲供物资的价差管理工作存在难题。例如,甲供物资当中价差的计列费用、项目存在较大差异与不合理现象;未及时做好价差管理工作,进行编制时没有根据有关的要求继续进行、上报不及时。此外工程部门、物设以及计财部门缺乏及时的沟通,信息的反馈较慢,影响了铁路工程的建设与物资管理工作的效率;对项目工程的竣工概算工作造成一定的影响。

铁道工程物资管理的对策

(一)物资采购环节的管理

1、改进采购流程

企业在采购过程中所发生的成本包括采购成本、购货成本、仓储成本和待料成本。施工企业中主要控制采购成本和购货成本,企业应以最低的成本提供恰当数量、恰当时间、恰当地点、恰当价格、恰当货源的高品质物料,保证施工生产的需要。企业采购流程不单纯是个成本问题,而是根据企业的需要购进优质的材料问题。企业要想在全球一体化的经济环境中求存、制胜,企业必须结合采购管理重点,全面系统考察自身的采购业务,因地制宜不断改进采购流程,通过不断的提高采购的水平,从而适应快速变化的市场环境,提高企业的生存能力。通过采用新的采购管理设计方案,实行“职能设计、物资分类、采购计划、供应商选择与管理、部门协同及信息互馈”等内容,以消除原采购流程中存在弊端,解决公司采购活动中现存问题。

2、改进物资采购分类

物资采购是供应链物流管理的端口,其作用十分重要。物料的分类决定着物料的采购方式和库存策略,不同物料的采购管理策略不同,将物料进行科学分类是做好采购管理的第一步。当一个企业需要采购的物料种类很多、供应商的数目也很大时,这时企业没有足够的时间和资源去与供应链上的每一个成员建立紧密的伙伴关系,而且也没必要建立这种伙伴关系。因此,在整个物料采购网络中,企业要考虑物资的属性、物资在施工生产中的作用以及与生产的密切程度等因素,并根据不同类型的物资选取不同的采购策略和流程,以便节省采购成本,提高企业采购的效率。

3、加强对采购计划的管理

采购计划管理是物资采购管理的首要内容,也是实施物资采购的依据和基础。采购计划管理是采购流程中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环节,它的目的在于确定物资采购的品种、规格、数量、质量、价格、订货时间和供应商。现在的铁路施工企业采购计划管理比较粗糙,采购计划可变性大,故必须进一步加强物资计划管理和物资消耗定额管理。

实践证明,企业内部只有通过计划管理、计划采购,掌握货源与需求,以最少的资金占用和劳动消耗保证供应,才能使生产顺利进行。

(二)供应商管理环节

1、建立考核评价体制

在对供应商的考核评价时,可以由专门机构或部门组织综合评价,并对供应商进行分级管理,从而确立供应商绩效考核体制。

(1)构建供应商的评价指标体系

在公平、公正、公开原则、定量原则、成本性原则和可操作性原则的基础上,构建供应商的评价指标体系。对供应商进行考核评价时,要根据对供应商调研后的反馈信息,分别对业务技术指标(如价格、质量、付款周期、交货周期、服务、经营业绩等,考核的是供应商的管理水平、经营业绩)、商业信誉指标(合同履行情况、有无违规违纪记录等,考核的是供应商是否信守合同,并且能做到无论是买方市场情况下、还是卖方市场情况下都能遵守商业道德)等考核指标给出相应的分值,同时根据物资产品类别、金额、影响大小、供应风险等来设定标权重,计算加权分,并得出评估分。

(2)实现供应商的分级管理

在对供应商进行评估后,就可以对供应商进行分级管理,并根据供应商级别的不同,在合同签订、付款方式、付款周期等方面采用不同的策略。一般来说,对供应商进行评估时,可以按照百分制来进行打分,并按分数的不同设定a、B、C、D四个等级。D级供应商可视为不合格的供应商,要从合格供应商的名录中去除。在淘汰了不合格的供应商后,集中采购中心可利用信息平台及时补充新的合格供应商。不过,被淘汰的供应商在调整之后还可重新加入被筛选的队伍。

2、确立明确的奖惩机制

集中采购中心应该以日常检查和定期考核为手段,做好铁路工程物资供应商的后续监管,要做到有奖、有罚,奖惩分明。

(1)建立激励机制

集中采购中心通过对供应商的检查、考核,对其服务政府采购的整体情况应有一个基本了解和掌握,根据这个综合考核,可以把同类物资供应商进行打分分类,凡名列前茅的给予奖励。奖励的具体办法可以是:一是进行通报表扬;二是享受下一次同类物资采购的免投标权,直接定为定点供应商;三是享有签订合同优先权。

(2)完善对违规供应商的处罚机制

根据检查情况和供应商的违约程度,采取相应的处罚办法和措施:一是实施履约保证金制度,对违约的扣除履约保证金;二是实行通报制度,对一般性违约和投诉事件进行通过批评;三是严重违约的取消其供应资格,并扣除全部履约保证金;四是对经常严重违约者列入黑名单,禁止其参加采购活动。

(三)物资核算环节的管理

1、对工程物资的计价结算给予集中结算

铁路的建设项目工程线路长、规模大且资金投入大,因物资的供应商多且计价的金额也很大,采用月度方式进行结算不利于供应商的结算工作。同时也加大物资部门的工作量与难度,因此通过使用集中结算方式能够有效解决这一问题。于结算的截止时间,项目物资的供应商利用传真的方式将计价结算单与监理、施工单位进行“对账”并确认之后业主牵头具体的时间与地点,监理单位、工程部、施工单位、业主物资部以及计财部等统一进行签认再办理相关的结算手续,从而提高物资管理工作的水平。

2、重点解决好新增及变更工程中物资核算的问题

对于铁路建设项目工程当中的新增或变更工程而言,建设单位需要认真按照建设的程序执行,履行好管理的职责。根据路局或者铁道部有关变更设计的管理规定,遵守先批复再实施原则对新增以及变更的工程进行施工;在物资的采购、财务核算与建设程序等基础上按规章制度进行。同时对于新增工程或变更的工程项目用到的甲供物资设备还需建立专门的台账给予有效管理,通时还应对物资的计划与采购以及供应等各环节、对合同内的正式项目分开管理与核算,减少物资管理问题,提高工作效率。

(四)储备及配送管理

合同签订后,进行采购物资的储备及配送,根据适用条件,选择由供方直接配送到现场或是由铁道部建立自身的区域物资配送中心及综合仓储中心负责储备及配送。

结语

综上,做好铁路建设项目工程物资管理工作,关系到铁路建设项目的投资成本及工程质量,因此解决好铁路建设项目工程物资管理问题,能够提高物资管理的工作效率,保障铁路建设项目的顺利竣工。

参考文献

[1]顾振东.浅谈物资采购中的成本管理[J].铁道物资科学管理,2003.6.

采购管理考核指标篇7

摘要项目绩效管理是公司绩效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评价项目成果的重要工具。科学的绩效管理指标体系是绩效管理的重要内容,对绩效管理的成功与否起到重要的作用。核电项目绩效管理的目标在于建立适用于核电项目的绩效管理的Kpi指标库,指标库的内容需包含进度、费用、管理服务和质量安全等方面。本文通过梳理核电项目的绩效管理现状,将现行的一些管理措施与绩效管理相结合,最终形成系统性的绩效管理体系并进行实际应用与实践,实现了核电项目绩效管理的系统化、标准化,同时为后续体系的完善,提出了意见与建议。

关键词核电项目绩效管理

一、概述

Kpi(Keyperformanceindicator)关键绩效指标,是通过对业务的关键参数进行设置、取样、计算、分析,来衡量业务绩效的一种目标式量化管理指标,是战略目标分解为可操作工作目标的工具。

构建科学合理的核电项目绩效管理体系,需要结合公司目前对核电项目的管理现状,以绩效管理的系统性为立足点,明确核电项目业务管理的需求。最终的成果是建立核电项目Kpi标准指标库、制定核电项目绩效计划、实施绩效管理及监控、绩效考核、绩效反馈及结果应用。

二、项目绩效管理体系

(一)流程模型

项目绩效管理体系应是完整严谨的,具有战略一致性、合作性、多维性、强调反馈和沟通、实用性等特点。

在构建项目绩效管理体系前,首先要明确公司的战略规划及经营目标;其次要基于核电项目的业务分析,建立适用于核电项目管理的,科学、全面的Kpi指标库,作为绩效管理体系的基础支持。项目绩效管理体系,应具有完备的流程:

制定绩效计划:对战略规划及经营目标进行分析、分解,制定统一的、明确的、具有引导性的绩效计划;

实施绩效管理及监控:该过程是绩效沟通及信息收集和分析的过程,连接了制定绩效计划与绩效考核两个过程;

绩效考核:依据在制定绩效计划过程中设定的标准及方法对考核期间的工作、业绩进行总结和评价,为绩效反馈及结果应用过程提供依据。

绩效反馈及结果应用:将绩效考核结果反馈给考核对象,为绩效改善提供支持,并落实到下一轮绩效管理循环。

(二)建立项目Kpi指标库

Kpi指标库为整个项目绩效管理过程提供支持,其开发过程是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相结合的。

自上而下的开发过程,为三个层次:为公司决策层提供的关键绩效指标数据信息的决策层指标;为公司项目管理层提供关键绩效指标数据信息的项目管理层指标;以及为公司项目执行层提供关键绩效指标数据信息的项目执行层指标。一层比一层更能细致的反应项目的细节。

从下而上的开发过程,执行层的Kpi指标库依据不同的业务板块,分为四个类别:为工程设计管理部门提供设计管理关键绩效指标数据信息的工程设计类Kpi指标;为采购部门提供采购管理关键绩效指标数据信息的采购类Kpi指标;为施工管理部门提供施工管理绩效指标数据信息的施工类Kpi指标;以及为调试部门提供调试管理绩效指标数据信息的调试类Kpi指标。每个类别的指标都分为进度、费用、管理服务和质量安全四种。

三、绩效考核应用项目部考核板块方案是以Kpi为导向的核电项目绩效管理的重要体现。项目部考核板块方案是适用于各总承包、承包项目部的对各板块在项目上工作的完成情况的检验工具。项目部考核板块方案本着标准化、目标导向、量化、可操作、不重复等原则,明确了在公司考核体系框架下,项目部与板块间考核与被考核的关系以及具体的考核指标、权重和记分办法。

项目部考核板块的指标是根据目前项目的进展情况,同时结合公司目前的管理水平,从前述Kpi指标库中所挑选出来的。里程碑计划的完成情况是最能直观表现项目的完成成果的,直接体现了对项目结果的重视。费用类指标主要考核各板块在相应项目上的产值完成情况,实际完成的产值与计划分配的产值之间的误差,不应超过正负百分之五。

最终采取各项考核指标分值乘以对应的权重后求和的方法进行评分。

四、绩效考核应用反馈

研究表明,反馈是使人产生优秀表现的最重要条件之一。而缺乏具体反馈或频繁的反馈是绩效表现不佳的最普遍的原因之一。

通过考核,能够直观的反应出考核期内设计、采购、施工、调试等各项工作的进展情况和完成情况,为相关支付工作提供有力支撑。同时也发现,几大板块的工作内容中,采购板块的工作内容分类最多,包括质量文件、质量缺陷、到货进度、采购管理、厂家服务和紧急采购六大方面。根据经验,设备到货情况经常影响着一个项目的重要里程碑的实现,是制约工程进展的关键因素。因此,到货进度和紧急采购是各板块关注的重点,各板K均对此部分内容提出诸多建议,需对这部分考核指标进行相对更科学的设置。

五、总结与展望

项目绩效管理是公司绩效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评价项目成果的重要工具。科学的绩效管理指标体系是绩效管理的重要内容,对绩效管理的成功与否起到重要的作用。建立科学的绩效管理指标体系,首先需要做好对关键性绩效指标的提炼,其次是建立合理的标准。除此之外,还需要公司内部建立健全其他相应的配套制度,如明确划分各部门职能职责、建立标准的业务流程规范、建设顺畅的内部信息平台、建立全面预算管理体系、健全与项目绩效管理相配合的公司绩效管理的其他环节等。同时,为更好的施行绩效管理,还需要发挥绩效管理的激励机制,这样才能形成良性循环,促进公司发展。

采购管理考核指标篇8

关键词:运营成本内部控制绩效考核预算管理

中图分类号:F23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5)08-249-02

有效降低医院运营成本能够极大提高医院的经济效益,从而医院获得人才培养的充分资金投入,在医疗技术水平持续提升的前提下,增强医院规模扩张能力;通过不断降低医院运营成本,医院可以不断降低患者的医疗负担而得以生存发展,以质优价廉的医疗服务吸引更多的病人来源,大大提高医院市场占有率,使医院在取得良好社会效益的同时获得良好的经济效益,从而使医院步入良性循环发展的快车道。本文结合医院预算管理、绩效管理、内部控制管理分析医疗成本控制途径并提出医院成本控制的建议。

一、合理控制人员经费支出的增长

人员经费支出是医院医疗成本的重要组成部分,做好它的控制与管理,是我们控制医院运营成本的重要措施之一。

(一)人员经费支出的预算控制

全部人员经费支出应严格控制在预算收入的30%以内,人员经费支出比率是反映医院人员配备的合理性和薪酬水平高低的重要指标,比率应控制在25%左右。可以将人员经费与药品费用统筹考虑,两者支出合计控制在医院医疗成本的70%,药占比降低时,人员经费增加,药占比提高时,人员经费减少,将药占比作为人员经费发放的参照物,是一种灵活有效的预算方式。

(二)完善科室成本核算与绩效考核,控制人员经费支出

1.工资福利支出和对个人和家庭的补助支出中医院负担的住房公积金、提租补贴都计算在科室人员费用,纳入科室成本进行科室全成本核算,完善科室成本归集范畴。

2.临床科室绩效考核财务纬度Kpi指标设置科室人均业务收入、科室人均结余、科室人均出院人数、科室人均门诊量考核指标,以全院各临床科室为平均值或本科室上年度实际完成值为标准,高于标准值本项指标得分高于标准分,低于扣分。突出人均创收、人均劳动量绩效考核分值,从而有效地提高医疗人员的工作效率,杜绝吃空饷人员,降低科室人员数量。

3.科学设岗,建立护理人员岗位流动机制。临床科室依据科室床位数科学设置医护人数,医技科室根据工作件次科学设置工作人员,职能后勤科室人员依据工作职责设置。护理人员可以建立相对的岗位流动机制,当某科室工作量进入“旺季”时,则从“淡季”的科室派出护理人员。例如,4-5月普外科、妇科由于择期手术的病人急剧增长,进入工作旺季,而此时工作量较少的呼吸内科、心血管内科护理人员就可以进行流动支援。

二、降低医院医疗收入药占比、合理控制卫生材料支出

降低医疗收入药占比、耗占比,提高治疗手术、医技检查类收入比例,优化医院收入结构,转变医院收入增长方式,是医院管理者面对的重大课题,可以依据本单位实际情况制定转变医院收入增长方式的途径和医疗收入结构的目标。

(一)建立医院及各科室药占比、耗占比预算指标

1.为实现不断降低医院运营成本的目的,参考医院以前年度医疗收入结构,本着逐步降低药品收入、卫生材料收入占比,提高手术治疗收入、检查收入占比的原则,制定医院药占比、耗占比预算指标。

2.制定各临床科室医疗收入结构绩效考核指标。为保证医院医疗收入结构年度预算目标的实现,参考医院治疗手术收入、检查收入占医疗收入比例预算增幅预算,药品、材料收入降幅预算,对最近三年来每个临床科室收入结构进行分析,分别制定出各临床科室医疗收入结构药占比指标、卫生材料收入比例指标Kpi;以最近三年来医院各医技科室收支结构为基础,充分考量由于医学技术发展开展新业务新技术对科室收支收入结构造成的影响,分别制定各医技科室卫生材料收支比绩效考核Kpi指标。

(二)实施卫生材料支出绩效考核Kpi控制

医院绩效办根据科室绩效考核Kpi,对各临床科室按月进行科室药占比、耗占比Kpi的考核,对各医技科室进行科室收支控制指标的考核,考核结果计入绩效考核财务维度结果,与内部流程、患者、学习与成长纬度考核结果汇总,直接应用于科室人员绩效、奖励性工资的发放。

(三)实施卫生材料二级库控制

临床科室、医技科室使用的能单独计费的各类卫生材料,依据各科室每周合理耗用数量,分别制定各科室各品种常用卫生材料安全库存定额,器械仓库按照HiS提供的各科室常用卫生材料上周实际计费数量,补充各类卫生材料科室二级库存。

三、实施科室全成本核算,严格控制其他费用,加强审批审计力度

(一)明确成本责任主体

对医院在日常工作中发生的办公费、印刷费、咨询费等科室间接成本,应采取科学的分摊方法计入科室支出,对科室发生的各项直接成本应及时、完整准确地计入科室成本,实施科室全成本核算。成本支出的核算重点是科室变动成本中的可控成本。

(二)加大医院维修维护费的审批、审计力度

1.由于科学技术的进步和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医院专业设备、房屋建筑物维修、网络信息系统运行维护费近几年来呈现快速的增长态势,由于医院普遍缺乏基建等相关技术的专家,对维修维护费的审计监督力度不够,导致维修维护费成为医院成本控制的难点。因此,应当严格医院维修维护费的审批,实施严格的授权审批制度及费用发生的必要性分析。

2.加强财务内部审计工作的独立性和权威性,内部审计人员必须由基建等专业的专家组成,积极培训内部审计人员,提高专业技能,对维修维护类支出项目实施严格的过程审计,对专业性很强的维修维护项目,可以聘请社会审计人员参加。

四、建立健全医院内部控制制度,降低医院运营成本

(一)制定业务支出内部控制制度

1.建立健全支出管理制度和岗位责任制。明确相关部门和岗位的职责、权限,确保支出的申请与审批、审批与执行、执行与审核、审核与付款结算等不相容职务相互分离,合理设置岗位,加强制约和监督。

2.各项支出要符合国家有关财经法规制度。严格按照医院财务会计制度的规定确认、核算支出。

3.健全支出的申请、审批、审核、支付等管理制度,明确支出审批权限、责任和相关控制措施。审批人必须在授权范围内审批,严禁无审批支出。建立重大支出集体决策制度和责任追究制度,避免投资决策失误损失。

4.加强支出的审核控制。完善支出凭证控制手续和核算控制制度,及时编制支出凭证,保证核算的及时性、真实性和完整性。

(二)实施药品、库存物资的内部控制

1.实行药品、库存物资采购预算控制。医院药剂科、器械科、后勤部门依据往年医院各类物资的实际支出品种、数量、金额,结合医院发展计划,科学制定本年度采购预算,采购预算要求既能保障医院医疗正常工作的开展,又不至于产生物资的积压与闲置,尽可能减少流动资金的沉淀。

2.完善各类物资的采购审批控制。采购计划严格按照本年度采购预算进行科学分解执行,属于本年度预算范围内的采购计划,由使用科室填写《请购单》,采购人员编制采购计划后,经分管领导批准后执行;超出本年度预算范围的特殊采购计划,由申请科室提出其发生的必然性和合理性的采购申请,交采购科室审核,报经院务会集体研究决定。

3.最佳库存定额和采购经济批量控制。依据供应期天数与日均需要量制定各类、各品种物资的库存定额,减少卫生材料的资金占用;依据库存定额、实际库存数量、采购频率制定合理的经济进货批量(单次采购量)作为采购计划的依据,提高资金使用效率。

4.加强卫生材料的验收入库控制。物资采购的验收实行不相容职务相分离制度,由科室采购、保管人员、会计人员共同进行,以加强监督,明确责任,保证所采购物资品种、数量符合采购计划、采购合同的要求,质量符合有关规定。采购物资经验收合格,仓库管理人员应及时进行入库账务处理。

5.严格业务流程控制。仓库管理人员应规范各类物资的管理流程,对入库物资、出库物资及时进行账务处理,体现物资账面的准确性,保证账实相符,同时为盘点工作提供良好的基础;严格执行不相容职务相分离、限制接触制度,仓库保管人员不接触物资账,会计人员不接触实际物资。

6.实施财产保全控制,严格执行保管人员岗位责任制,若因保管不当出现的物资盘亏或损坏追究保管人员个人责任。

7.实施定期盘点核对控制。仓库保管人员每月对各类卫生材料进行定期盘点,医院财务科、审计科、监察室组织相关人员根据实际情况对器械仓库库存卫生材料及科室二级仓库定期进行清查,并编制盘点表,查找盘亏原因,经过批准后及时进行账务处理,提高医院资金使用效益。

将医院成本管理与绩效管理、内部控制、预算管理实现有机结合,多措并举,统筹兼顾,形成全方位、制度化的成本控制体系,对于充分发挥医院财务管理的职能,积极推动财务职能由记账向控制转变具有深刻而长远的意义。

参考文献:

[1]夏文婷.论如何加强医院内部控制管理.财经界(学术版),2011

[2]梁云霞.如何健全和落实医院内部控制.现代经济信息,2014

(作者单位:山东省济南市第三人民医院财务科山东济南250132)

采购管理考核指标篇9

一、明确“政府采购的范围”问题

明确“政府采购的范围”问题,实际是“财政性资金”的概念及范围模糊不清问题。政府采购法第二条规定:“本法所称政府采购,是指各级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和团体组织,使用财政性资金采购依法指定的集中采购目录以内的或者采购限额标准以上的货物、工程和服务的行为。”由于以前国家法律、法规对“财政性资金”这个概念没有统一的规定,政府有关部门、政府采购业务机构对“财政性资金”的理解与政府采购监督管理部门不一致,导致大量属于政府采购范围的政府采购项目没有参加政府采购,有些项目需要政府采购监督管理部门逐部门、逐单位、逐项目去做工作才勉强纳入政府采购,给政府采购监督管理部门增加了工作量。另一方面,对“财政性资金”的概念及范围规定不清晰,也给违规处罚带来困难,如果在《政府采购法实施条例》中对“财政性资金”的概念及范围不加明确,在存在争议的情况下对没有参加政府采购人进行处罚,很容易导致行政复议。鉴于以上情况,笔者认为,在《政府采购法实施条例》中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对“财政性资金”的概念、范围作出明确规定。

(一)、行政单位财政性资金。包括一般预算拨款,基金预算拨款,财政部门按规定从财政专户核拨给行政单位的预算外资金,部分经财政部门核准不上缴预算外资金财政专户,而直接由行政单位按计划使用的预算外资金。

(二)、事业单位财政性资金。包括财政补助收入、上级补助收入、事业收入、经营收入、附属单位缴款、其他收入(投资收入、利息收入、捐赠收入等)和基本建设收入。

(三)、采购人为了履行部门职责实施社会公益项目,使用需要财政预算内、外资金偿还的国家发行债券所筹集资金,使用国家对外借款担保所筹集资金,使用外国政府及其机构贷款资金、使用国际组织或者外国政府援助资金、各种借款等。

(四)、与其他投资人在采购人的土地上联合投资。

(五)、除以上四项之外事业行政的其他各种资金。

二、“工程实行政府采购管理”问题

《政府采购法》把使用财政性资金进行工程建设纳入了政府采购的范围。《政府采购法》第四条规定“政府采购工程进行招标投标的,适用招标投标法”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国务院有关部门实施招标投标活动行政监督的职责分工意见的通知》([200]34号)中规定:国家发展计划委员会(现国家发展与改革委员会)负责指导和协调全国招标投标工作,工业(含内贸)、水利、交通、铁道、民航、信息产业等行业和产业项目的招标投标活动的监督执法,分别由经贸、水利、交通、铁道、民航、信息产业等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各类房屋建筑及其附属设施的建筑和与其配套的线路、管道、设备的安装项目和市政工程项目的招标投标活动的监督执法,由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负责;进口机电设备采购项目的招标投标活动的监督执法,由外经贸行政主管部门负责,有关部门须将监督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及时通知项目审批部门,项目审批部门根据情况依法暂停项目执行或者暂停资金拨付。从以上法律法规可以看出,使用财政性资金进行工程建设,虽纳入了政府采购范围,但其招投标活动的监督执法分别由工业(含内贸)、水利、交通、铁道、民航、信息产业、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负责。财政部门若要参与使用财政性资金进行基本建设工程招投标的监督管理,就涉及到调整有关部门现行的管理格局及职责。若在《政府采购法实施条例》中没有明确规定“使用财政性资金进行基本建设工程招投标的监督管理,由财政部门负责”,财政部门进行相关监督管理就缺乏法律依据,将属于越位行为。

我们认为应按以下方法:

(一)政府采购工程项目达到招标投标法规定的招标限额标准的,实行招标采购,招标程序适用招标投标法。

(二)纳入政府采购范围的各种工程项目中的货物、大宗建筑材料的招投标管理监督,由财政部门负责。

(三)政府采购工程项目达到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或者其授权的机构确定的公开招标数额标准,低于招标投标法规定的招标限额标准的,由财政部门负责。

三、“采购人采购货物时指定品牌”问题

在政府采购实际工作中,采购人在向财政部门申报政府采购计划时,指定品牌问题比较突出。这时,财政部门需要向采购人做大量的解释、宣传工作,这给财政部门增加了很大的工作量。鉴于这种情况,应在《政府采购法实施条例》中明确:“采购人采购货物、工程和服务时,不得指定货物的品牌和服务、工程的供应商,不得规定含有倾向性的排斥潜在供应商的特定条款。”

四、“财政(政府采购监督管理)部门的职责”问题

财政部门(以下统称政府采购监督管理部门)的职责,虽然政府采购法作了规定,但未了彻底解决政府采购监督管理部门在政府采购工作中缺位、越位以及与集中采购机构职责交叉等问题,仍有一些职责需要进一步明确,政府采购监督管理部门的职责,在《政府采购法实施条例》中应明确为:

(一)政府采购预算管理。一是制定集中采购目录和政府采购限额标准。二是编制部门政府采购预算。

(二)政府采购信息管理。一是管理、维护政府采购信息网站。二是指定政府采购信息媒体。三是政府采购法规信息及时在指定媒体。四是对招标信息进行监督管理。五是政府采购统计报表信息管理。

(三)制定规章制度。制定政府采购法相配套的规章制度。

(四)政府采购方式管理。对采购人因特殊情况需要采用公开招标方式以外的采购方式进行审批。制定非公开招标方式审批规程。

(五)政府采购合同管理。制定政府采购合同范本;受理采购人的政府采购合同备案。

(六)受理供应商投诉。制定政府采购供应商投诉管理办法。按照政府采购法规定的程序受理供应商的投诉事项,在规定的时间内对投诉事项作出处理决定,并以书面形式通知投诉人和投诉事项相关的当事人。

(七)协助有关部门办理政府采购行政复议事项。当事人对政府采购监督管理部门的处理不服申请行政复议的,协助有关部门处理行政复议事项。当事人对政府采购监督管理部门的处罚不服到人民法院的,协助有关部门处理应诉事项。

(八)监督检查。一是对采购活动及集中采购机构的监督检查。对有关政府采购的法律、行政法规和规章的执行情况,采购范围、采购方式和采购程序的执行情况,政府采购人员的职业素质和专业技能等进行监督检查。二是对查出的违法、违规行为,按照政府采购法的有关规定进行处罚。

(九)政府采购专业岗位任职要求。制定集中采购机构、政府采购业务机构采购人员专业岗位任职要求;对集中采购机构、政府采购业务机构采购人员进行培训、考试,考试合格发给上岗证书。

(十)对集中采购机构进行考核。按照财政部、监察部指定的《集中采购机构监督考核管理办法》的规定,定期对集中采购机构进行考核,并如实公布考核结果。

(十一)政府采购资金实行财政直接支付。按照《政府采购资金财政直接支付管理暂行办法》,对政府采购资金实行财政直接支付。

(十二)对政府采购评审专家库进行维护和管理。一是按照财政部、监察部《政府采购专家管理办法》征集政府采购评审专家,对其进行资格审查、培训、考核,考核合格的颁发聘书。二是对政府采购专家库进行管理。

(十三)政府采购货物(包括基本建设工程中的货物、材料,进口机电产品除外)、服务招标机构资格认定的管理。获得国务院其他有关部门和省级人民政府其他有关部门认定某领域资格的招标机构,在承揽政府采购活动开始前,依法到国务院财政部门或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部门登记备案。

采购管理考核指标篇10

一.集中采购和管理的原则

1.保卫物业部是全集团办公用品和低值易耗品的采购与管理的主管部门,凡涉及办公用品事宜均由保卫物业部负责。

2.保卫物业部要设专人负责,加强管理,为各单位提供质价相符的物品保证办公需要。

3.集团所属各单位办公用品以部室、门店为单位设专人管理,并按照本办法的要求,做好计划编制、物品领用和保管工作,

4.财审部负责核算并制订各单位的预算费用和考核指标。

5.人力资源部根据考核指标对各单位实施考核。

二、审批权限

购置办公用品、维修配件等、500元以下的由保卫物业部征得板块、门店、部室主管领导同意进行购置。500元以上的一律写书面请示,相关部室会签后,报总经理审批。

三、办公用品集中采购的范围

办公所需低值易耗品、办公用品、电脑、电脑耗材、电脑零部件、飞机票、火车票、邮品、印刷品、牌匾、灯箱、工作服、汽油及集团范围内组织各项活动所需物品等均属集中采购范围。

四、集中采购程序

1.各部室、门店根据本部门的实际需要和经财审部核定、总经理批准的费用预算指标,使用统一表格《物品领用计划表》编制次月物品领用计划,经主管部长审核批准后,于每月20日送达保卫物业部。

2.保卫物业部根据各单位的申请计划、预算指标、进行审核汇总,并上报主管副总经理审批。

3.保卫物业部根据领导批准的内容,对价值在5万元以上的成批大宗物品以招标的形式采购,其他零星物品采取货比三家的形式实施集中采购。

4.保卫物业部采购用品后,由各企业、机关各部室到保卫物业部一次性登记领用。

五、实施中注意事项

1.计划内采购须填制《物品领用计划表》见附表

2.购置计划需注明序号、名称、规格、单位、数量等并由主管部长、店长审核签字。

3.各门店、机关各部室临时急用和超预算需购置的办公用品,需写出书面请示,报总经理审批,由保卫物业部负责采购,或由保卫物业部委托该部门自行采购。

4.书面请示需写清楚原因、用途、价格、名称、规格、单位、数量、金额等。

5.电脑、耗材、零部件的申请,按照集团京东集办字〔~〕1号执行。

6.部分特殊专业用品原则上由保卫物业部购置,保卫物业部委托相关部门自行采购的,自采购后3日内需到保卫物业部办理相关登记报销手续。

7.各部部长、门店店长为实物负责人。

六、具体要求

1.各单位的计划要依据实际需求和费用预算编制,不得虚做冒估超预算。

2.按照先审批后购置的原则,未经审批购置的将不予报销。

3.当月计划当月有效。本月未购置须次月重做计划。

4.各单位和个人对管理的物品不得挪做私用、避免浪费、损坏和丢失。

5.保卫物业部采购所需用品时,须本着质优价廉的原则,经招标或审批同意,逐步建立资信度高的采购基地,建立互惠合作伙伴关系,长期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