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传统文化保护措施十篇传统文化保护措施十篇

传统文化保护措施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9 11:42:45

传统文化保护措施篇1

关键词: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检修调试;GooSe回路安全措施;检修设备文献标识码:a

中图分类号:tm77文章编号:1009-2374(2015)34-0125-02Doi:10.13535/ki.11-4406/n.2015.34.064

目前的智能变电站建设正在火热的开展中,现代的智能变电站主要是以ieC61850为标准基础,并且运用网络光纤技术通信取代了以前老旧的二次电缆连线,网络光纤技术还具有很强的抗干扰能力和自动监控能力等优点。而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GooSe回路安全措施需要进一步改善,以前老旧的传统变电站也由相对解耦的保护转化为依靠通信网络联系的分布智能式保护系统,当然在使用新技术的同时也存在不少问题:现在智能变电站普遍采用GooSe发送软压板、GooSe接收软压板及其检修压板隔离新技术,这些措施是依靠装置软件实现的,而且很难保证其软件的可靠性;传统的GooSe软压板及其检修措施都存在很多漏洞,给回路安全措施带来了很多麻烦,需要及时改进,对GooSe回路安全进行

改善。

1GooSe回路的安全措施及管理方法

1.1继电保护的GooSe需求分析

目前,GooSe回路安全措施的施工人员在施工识别、工作监护等防护措施中是没有变化的,但是要针对GooSe安全回路的工作事项,由于智能变电站的系统发生变化,所以GooSe安全措施也发生了变化。电力系统继电保护有三个要求,分别是选择性、速动性和灵敏性。而GooSe主要影响继电保护的速动性和可靠性,继电保护采用GooSe报文经网络发信给智能变电站增加了安全保障。相对于智能变电站来说,与以往传统的变电站有很多优点,就技术方面来说就有很多数据的收集大多呈现数字化。通过光电形式把收集的信号转化为数字形式,不仅提高了电气体系的链接,还能增强其测算的精确度,从而保证信息的高效性、合理性。系统的分层呈现分布化。分层体系呈现的是分布式配置,主要是针对目标的配置和中央处理器分布模式,以此来确保分布形式的体系可以单独进行信息处理、工作。

信息的交流呈现网络化。采用GooSe后继电保护通过网络的传输跳闸和相互之间的启动来完成,可以增加继电保护的安全性。

1.2智能变电站GooSe安全措施的实施

根据智能变电站GooSe安全设备的特征采用了特别的实施方案,因为智能变电站内光纤大量增加,所以有些合并单位提供了采用激光供电的功能。目前我国标准的技术模式对智能变电采样主要有两个主要问题:第一,采样值传输数据远远大于GooSe报文数据流量,应该采用网络采样模式,对于多间隔保护都采用千兆以太网口。更严重的是要保护还需实时解析如此大量的采样值报文,但是现在还没有能够单一实时解析超过5个间隔的采样报告;第二,以太网网络传输延时的问题而无法接收和采样,这违背了继电保护不依赖外部同步技术的功能,对于单双接线的必要性不必太高,所以采用了直接传输方式。与GooSe跳闸技术还不一样,GooSe报文网络流量很低,而且系统发生故障保护动作时报文的也很小;在报文的传输机制、理论和大量实验数据表示,即使在极其严酷的条件下还要采用星型接线的方式把GooSe带来比较直接而且较长的延时,应用GooSe点对点方式还要考虑每一根需要留有备用芯和大量光缆敷设都不利于现场施工和维护,应该要求值班人员或工作人员进行检修和调试,避免在使用软件的过程中出现

问题。

1.3GooSe继电保护的实施效果

相对于GooSe继电保护来说,在设备不停电的情况下进行保护检验继电保护的安全措施,而相对于GooSe继电站的保护应用措施来讲,GooSe的连线功能是最为关键的,因为要用硬电缆接线的方法来进行信息搜集,并且还要将其打包成数据,向外传递。如果智能变电站在内部接受装置,可以将其信号进行记录,并且还要在应用GooSe进行配制前进行信号接收设备预先添加及外部信号配置,在进行保护测控功能中需要断开保护装置的尾纤,并且一一对应可以防止失误的发生,GooSe主要影响保护的是速度性与可靠性。如果在相同的继电保护中采用GooSe报文经网络发给智能操作箱的方法增加了中间环节,而且关键延时也能控制在一定的范围内。在采用GooSe后,继电保护还能通过网络保护传输跳闸和相互启动闭锁型号来完成,与传统回路式相比,智能变电站更能体现网络的可靠性和运行维修的安全性。报文发送和延时都与装置的处理能力有关,保护装置在设计时还要考虑在最大运输的情况下的延时效果,防止在固定时间内由于接受最大GooSe报文而引起网口溢出而丢失报文或延时过长,难以抵消网络暴风等网络故障的

影响。

2改善GooSe继电安全保护

2.1新型继电安全保护措施

与传统的变电站相比,从智能继电保护的数据信息角度来看,智能变电站所带来的影响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1)电子互感器代替了电磁互感器,并且使得继电保护数据之间产生了很大变化,在传统的电磁互感器中还有一些算法与整定原则需要优化,智能变电站保护的线路大致可以分为交流线路和直线路保护两个方面。(2)在信息实施统一建线容易受到高电阻的影响,利用数据处理方法把设备之间的互通互联的方式给二次信息分离奠定了基础,大量的信息数据存储挖掘保护了配置与双层化,带动了智能变电站的发展,使电线回避负电荷能力变差,在系统遇到震荡时会发生短路,对变电层的继电保护实行双重化配置,并且对保护实行集中式配置是变电系统为变电站提供挂失灵和后备保护的措施,还应该对相邻范围的母线以及相连电路和电流情况进行判断和处理。

适应电网运行的实际情况制定了几套运行方案,对站内的情况进行分析,并且选择最佳的运行实施方案,实现变电站对继电的保护。

2.2GooSe继电安全改善后的影响

目前,配电网中的电气设施老旧、落伍现象很严重,而且早期的建设也不合理,都普遍偏小;电源点不足,导致了重要影响,需要有效实现变电站之间的互动或电网调节、实施制动系控制与在线分析或电网调度等。在变电站中,一次设备智能化、网络化、交互化是其主要特征,较为先进的应用是常规设备与智能设备所组建的一次设备,能够像变压器及智能断路器一样实现了完全数字化,传统意义上的二次回路被弱化,还有与一次设备间的通信连接成为了统一标准的设备,智能变电站更高效地向前发展。

3结语

与传统变电站相比,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GooSe的安全措施更直观、更方便。设计合理的网络结构是保证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实效性和可靠性的基础,而且分析表明,采样合理的网络拓扑可以满足继电保护的实效性和可靠性的需求。目前GooSe网络跳闸方式也在全国各地都应用成功,它是智能变电站中重要的通信方式,而且适合对实时性较高的报文传输。随着智能变电站的推广,GooSe报文的分析、解析会大量在智能变电站中

运行。

参考文献

传统文化保护措施篇2

【关键词】传统医药知识专门保护独立制度利弊分析

【中图分类号】D923.49【文献标识码】a

传统医药在促进人类健康方面发挥的作用被越来越广泛地认可。与此同时,这些原属于土著及传统社区居民的财富被大量地盗用、侵占。来自经济较发达国家与地区的开发商在未受许可开发利用的基础上,研发新药物,获得以专利权为主的知识产权权利以及高额商业利润。原所有人在此过程中无法获得利益分享,其对传统医药发展所作的贡献也得不到承认。我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在几千年的发展历程中孕育出丰富庞大的传统医药知识,是一笔巨大的民族财富。然而,发达国家依靠其科技优势,频繁利用、改进、创新我国传统医药,坐享成果,使我国传统医药频频流失,面临着严峻的保护形势。

当前,传统医药因其传统性、权利主体不确定性与非商业性等特征,无法完全被现有知识产权制度所完全覆盖。基于此,专门保护的必要性得到了广泛认可。就如何实施专门保护,国内文献中大多建议引入文献化管理、来源披露和事先知情同意原则、惠益分享等措施。然而在肯定这些措施有效性的同时,其局限性亦不容忽视。除此以外,建立一个独立于知识产权制度的专门保护制度是否可行,以及对这两种方式的选择也同样值得思考。

现有知识产权制度于此领域之局限

专利制度作为与药品及相关制药等科技联系最为紧密的知识产权工具在保护传统医药上的局限性是显著的。

第一,最大的阻碍源于专利的新颖性及创造性条件。土著及传统社区居民制造的传统医药,特别是粗制草药,往往直接取材于自然,药品成分原始简单。此外,制造传统药品的过程与方式也相对原始,例如采用加热萃取的方式来提取有效成分。因此无论是药品或是其制造方法都难以达到专利保护的上述两项标准。

第二个阻碍来源于传统医药的所有权的不确定性。具体说来,传统医药知识往往在特定传统区域内经历世代传承、积累并随着时展而不断被赋予新的内涵,为该地区居民所普遍知悉,这种传承性同一定程度的开放性导致明确具体的“发明者”并非易事。此时,即便想适用共同发明人制度,也必须满足任一共同发明人在发明过程中所作具体贡献需要得以明确这一前提。然而对于特定传统医药而言,这也不易实现。

第三,传统医药若要申请专利,相关的专利说明书撰写有难度。原因在于,传统医药知识的存在形式往往是非正式的,其转述与传承常采用传统的口述形式,要将此类知识转化成统一规范的文字描述并非易事。同时,粗制草药的各成分的具体作用往往是模糊的,它们难以像现代药物成分那样可得以明确功效作用①。

第四,申请专利要求发明的一定程度公开,这意味着传统医药的具体成分、配方或许会因为专利申请而更易被盗用,传统医药所有者可能会因为无法接受此公开义务而放弃专利申请。

最后,专利的申请、审查及维持等都需要不菲的费用,传统医药所有人多生活在经济发展水平较低的发展中国家,他们面对此项经济负担的退却心理是不难理解的。上述问题都将不同程度消磨传统医药所有者申请专利的积极性。因此,即便专利制度能令与传统医药知识相关的科技在一定保护期限内为其专利所有权人排他性地所有,其对于保护传统医药的实际有效程度却未必能尽如人意。

除专利保护以外,著作权、商标权、商业秘密、地理标志保护等知识产权制度对传统医药保护的局限性也较为明显。

就著作权保护而言,其最根本的缺陷在于,它保护的是某一观点的创造性表达而非该观点本身,这也就意味着,传统医药知识本身难以成为著作权保护的客体,只有同它相关的创造性表达例如包含有介绍某一传统医药知识的文章,或是有创造性的传统药品使用说明等具体载体才能获得著作权保护。

就商标制度而言,其最基本作用在于区分相关商品与服务提供者,以实现避免误导消费者之目的。所以,它从根本上保护的是某一标志,因此传统医药本身不是商标保护的对象。即使如此,退一步说,事实上一大部分传统医药目前仅仅作为传统社区居民的日常必需品而尚未进入商业领域,尚未给其所有者带来任何经济利益,这部分未成为“商品”的传统医药从根本上即无法为商标制度所保护。这种非商业性,或者说非经济性,也成为传统医药利用商业秘密获得保护的阻碍。

最后,地理标志保护制度针对的是已享有一定商业信誉的某地区的产品,例如苏格兰威士忌,又如我国地西湖龙井、嘉善黄酒等产品,因此非商业性特征在此处依然是个阻碍。此外,即便是一些已被商业化的传统医药也难以保证其同上述举例产品那般享有足够的商业信誉而获得此类保护②。

因此,基于现有知识产权制度对传统医药保护的局限性,专门保护的必要性得到了认可。一类专门保护的形式是利用专门措施完善现有知识产权制度,另一类则是建立一个独立的专门制度,就二者的适用问题,笔者在下文进行探究。

专门保护方式之一:利用专门措施完善现有知识产权制度

对于传统医药而言,专利保护较为关键,且限于文章篇幅,本文主要就引入三项专门措施来完善现有专利制度进行分析。

文献化管理。文献化管理是指将传统医药编制成数据库,以此作为传统医药为土著和传统社区居民所有的证据。将此措施应用于专利制度中,使相关传统医药知识成为现有技术的一部分,方便专利审查,从而能有效阻却利用该知识研制的药物达成新颖性与创造性条件。此做法的现有典范是印度被称为“传统知识数字图书馆”的传统知识数据库。

然而,此措施有其局限性。首先,因语言多样性的存在,传统医药知识往往通过传统或民族语言进行口头表述,对其用科学统一的语言进行准确描述以实现文献编制存在实践性难度。其次,有观点质疑,文件化会导致传统医药知识的盗用、侵占情形愈发严重。支撑该质疑观点的理由具体说来包括两个:

第一,若文献编制未获得传统社区居民的事先知情同意,此项工作本身即可被视为侵占的一种③。

第二,文献化会令编制于开放数据库中的传统医药知识直接地为公众所知悉,这同时意味着,它反而给盗用行为提供了便利。

另外,建立数据库本身或许实质上即是对传统医药所有人权利的一种剥夺。原因在于,真正对数据库内容享有权利的是建立相关数据库或是为建立数据库作出实质性投资的主体,这无论在通过著作权保护汇编作品的国家(如我国),还是在设有专门数据库权利的法律体系中(如欧盟)皆是如此④。最后,甚至还存在建立数据库对专利审查究竟是否可发挥作用的质疑。质疑者认为,同一内涵的表达与描述往往可以不是唯一的,也就是说,专利审查员可能会误认为事实上与某一传统医药知识相关的专利说明书的表述与该传统医药无关,进而确认其新颖性⑤。通过上述内容的阐述,我们不难得出结论,即便文献化管理这一措施被大量建议引入我国的传统医药保护机制中,其有效性与合理性依旧是值得进一步探讨的。

来源披露及事先知情同意原则。该原则是指专利申请人需要详尽地公开与其专利申请相关的传统医药知识来源地信息,同时,他还需获得该传统医药所有国的相关机构的许可文件。毫无疑问,引入该原则对于加强传统医药所有者的控制权将是直接有效的。

然而,引入这项措施亦存在现实阻碍。多数文献中建议,应将其作为一项专利申请时对申请人的强制性要求,但本文赞同该建议的合理性有待分析的观点,理由在于:

目前将其作为专利申请者的义务同《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协议》(tRips)的规定是不相一致的⑥。

首先,根据tRips第二十七条的规定,目前获得专利的实质性条件只有三项,即“具有新颖性、涉及发明性的步骤,并可进行工业应用”,当中并无与“来源披露及实现知情同意原则”相关的实质性要求。

其次,tRips第二十九条指出发明所被要求的公开程度是能“使本专业领域的技术人员实施该项发明”,因此,该措施中的来源地公开要求对于实现该目的显然不是必要的。尽管wto成员国可以增加相关程序要求以作为获得专利的条件,但根据tRips第六十二条的内容,这些程序也应当和tRips保持一致。所以,若要将此措施作为获得专利的强制性条件,tRips就意味着需要修改,然后显然这种修改在短时期内是无法实现的。

惠益共享。该措施指传统医药的商业性开发利用者需要提供给传统医药原所有者公平合理的惠益分享。通过在专利制度中增加该项要求,原所有者为传统医药形成与发展所做的贡献自然得到了认可与补偿。

然而,引入该举措前,一些问题尚待解决。首先还是因一部分传统医药所有权不明确而导致惠益分享主体不明的问题。有建议认为,习惯法在继承方面的实践在此处可以发挥作用。然而本文认为,利用习惯法的局限性依旧无法完全避免。举个例子来说,某些习惯法做法可能给妇女带来不公,因为在一些土著与传统社区中,妇女由于其传统地位低下的缘故,至今仍无法拥有所有权,若依此为基础,她们也就无法分享到惠益⑦。

除此问题外,若将提供一份惠益分享契约作为专利申请人提交申请时的一项义务,依然会同引入来源披露及事先知情同意原则一样造成与tRips内容的冲突,因此惠益分享与专利制度的具体融合方式需要我们更多思量。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不难发现利用专门措施使专利制度在传统医药保护方面有所完善是可行且有益的,然而每一措施的局限性及其引入过程中需注意的问题都是实实在在存在并不容忽视的。事实上,即便通过引入上述措施,知识产权制度对于传统医药保护的一些固有障碍依然无法消除。因此,关于建立一个独立的专门保护制度的问题值得探讨。

专门保护方式之二:建立独立的专门保护制度

此部分中,笔者将通过介绍泰国现有的传统泰药专门保护制度以及另一种补偿性责任机制来分析采用该方式的利弊与可行性。

制度模式介绍。泰国模式:划分传统医药配方以区分管理。泰国传统医药智力法案的颁布为传统泰药的保护在该国建立了专门制度。该制度中,传统泰药处方被划分为三大类进行区分管理。

第一类为对人类健康至关重要的配方,即“国家处方”,为国家所有,对其进行商业化利用需政府批准。第二类“私人处方”为登记过的所有者所专有,其在一定期限内(权利人终身加死亡后五十年内)对该处方排他性地所有。第三类“普通处方”指那些已被广为知晓的配方,可以被任何人所使用。

值得关注的是,在此中制度体系下,任何一类处方对传统治疗者的个人使用都是不加限制的。这种在保护传统医药的同时不会给传统治疗者带来个人使用阻碍的做法对保障社会公共利益十分有益,值得我国借鉴。

此种分类保护模式一个很显而易见的优点在于其利于平衡国家、私人及社会三者之间的利益。借鉴此种旨在实现利益平衡的管理模式,我国可以将此利益平衡的特点其同上文分析过的文献化管理措施相结合,分别建立传统医药的公开数据库和秘密数据库,进而根据不同传统医药的不同公开程度、外界知晓程度,将其分别编入不同数据库中,以平衡私益和公益。然而,在不同配方之间实现准确划分本身就是项繁杂的工作,这是我们在实现这种设想中不得不面临的问题。

此外,针对第二类“私人处方”的排他性所有权,争议也相对较多。有质疑者指出,对处于土著社会或是传统社区的传统医药所有者而言,即便拥有此种排他性权利,他们也会因受当地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等因素所限而难以有效地掌控、行使其权利⑧,所以很难保证这种排他性所有权对他们来说最终不会流于形式名存实亡。除该质疑外,笔者认为从发展的眼光来看,排他性所有权的存在对第三方接触、利用某一传统医药形成了阻碍,这事实上会给传统医药的进一步存续与创新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这一限制接触的措施对于社会整体资源的充分利用是不利的。

补偿性责任机制。考虑到有不少传统医药事实上已进入公有领域,被广泛知晓与大量使用,原所有者已很难或是已不可能对其进行控制,再考虑到上文泰国模式中排他性所有权的几种局限,赋予传统医药所有者一种补偿性责任权利,使他们获得商业性利用主体给予的补偿性报酬,似乎能带给其更为切实的利益。有建议认为,这种补偿性责任权利可以被称作“传统知识产权权利”,传统医药所有者是该权利的一类权利人。为了获得补偿性支付,每一位权利人都需要到相关部门进行登记,当然他人可对该登记提出异议⑨。

此机制因其减少了第三人接触传统医药的障碍,将有助于增加对传统医药的商业性投资,从而也将促进其发展创新。事实上,这种补偿性责任机制完全可以作为利用不断完善的知识产权制度或是采取其他任何专门性保护方式来保护传统医药的一种兜底性补充机制,当其他机制局限性显露时,此制度可给予传统医药所有者更充分的保障。不过,要建立此制度,权利人的登记工作必定是一项耗时耗力的挑战,这种成本的付出也是我们所无法忽视的。

在分别介绍及分析了上述两种制度的利弊之后,笔者认为在得出是否应建立一个独立制度的最终结论前,还需要从一些更宏观、普遍的角度对该措施进行利弊评析。

独立的专门制度的普遍性利弊分析。优点。首先,最显著的优点自然是能为传统医药提供更富针对性且全面的保护。现有的各项知识产权制度所能提供的保护如本文第一部分所述都在不同程度上存在着空隙,即便利用相关专门措施对其加以完善,传统医药因其区别于现代知识产权权利的特征依然无法完全被覆盖进现代知识产权体系中。独立的专门制度,如同泰国的传统泰药保护实践那般,将直接针对我国传统医药保护而建立,自然解决了传统医药知识产权保护局限性的问题。

其次,从人权保护的角度来说,一个专门保护的制度对于保障传统医药所有者的尊严是有利的。这同《联合国土著人民权利宣言》的第三十一条第一款关于承认土著居民对其所拥有的传统知识的权利是相一致的。传统社区居民,作为传统医药的原所有者,世代在其日常劳作、生活中不断发现、发明、发展了我们今日所见所享的传统医药,为传统医药的产生、存续与完善作出了不可替代的贡献,以一个专门的制度去保护他们的这份“成果”,承认并保障他们作为传统医药所有人该有的地位与权利,自然是对他们的尊严最大的肯定与尊重。

缺陷。第一,是专门保护制度域外效力有限的问题。目前为止,基于全世界不同国家、地区传统知识的多样性,考虑到各自不同的国情或是社会发展状况,已在实施的外国专门保护制度效力都仅限于其本国或者本法域范围内。这意味着,一个专门制度往往只是其所在地区的独特保护方式,而无特定法域以外的效力。这种各国各地区专门保护制度多样化的局面似乎将令全球传统医药的保护局面愈发的“支离破碎”,不利于形成为各国所普遍认可的更为统一的保护机制。因此,若我国建立了专门保护制度,目前来说,其域外的效力也将是极为有限的。而与此同时,摆在我们眼前的现实是,我国的传统医药面临的盗用、侵占等冲击大量地来自经济发达国家和地区,这种冲击与权利的侵害是没有国界限制的。与我国传统医药相关的产品频频在他国领域内被授予知识产权权利,这种现实的矛盾是我们无法忽视的。所以,在一个传统知识的国际性保护框架、体系明朗以前,建立国内的专门制度似乎不是一个最佳选择。

第二,另一个无法忽视的现实问题是建设成本过高。诸多成本中,最高的付出成本当然是时间成本,包括了起草新规定的时间,建立新的机构来负责执行的时间以及普及这些新规定的时间等。在所有这些时间终究过去前,在上述这些将花费大量时间去达成的目标最终实现以前,这个较为漫长的“空档期”,我国的传统医药保护力度应如何得以保障是我们不得不提前考虑及计划的现实问题。此外,金钱成本当然也不容小觑。

最后,还有一个问题是:即便建立了一个独立的专门保护制度,改变、完善现有知识产权体系的需要就不复存在了吗?答案是否定的。具体说来,独立的专门制度得以运行的同时,现有的知识产权制度并不会失效,针对与传统医药相关的客体就有两个平行的规制体系了。设想一下,某传统医药因专门制度而受到保护的同时,却依然可被他人在未获许可利用的基础上获得知识产权权利,且其原所有人无法得到任何承认与补偿,这两种情形并存的局面显然是不合理的。因此,调整、完善现有的知识产权制度,最终使各法律体系之间实现协调统一是必须的。

结论

一个独立的专门保护制度对于实现我国传统医药的更直接且全面保护是有必要的,然而它绝非是完美的解决方法,尤其在国际层面一致认可的框架尚处于商议阶段时,国内的专门制度可能会因最终缺乏国际认可而使其有效性打折。加上时间、金钱成本等我们无法忽视的现实因素,当前在我国国内建立这样一个制度或许不是最好的选择。

在国际性的相关文件或体系框架最终呈现以前,借鉴、利用一些专门性的措施来完善当前的知识产权法律体系依然是相对稳妥有效的增强传统医药知识产权保护的方式,毕竟有一点我们可以确定的是,当前知识产权法律体系在国际上一致性已相对较强。更何况现有知识产权制度在此方面的缺陷是客观存在而无法回避的,这种完善本身就是有必要的。不过这些专门性措施的具体引入方式需要仔细定夺以尽可能减少其局限性。

(作者单位:爱丁堡大学法学院)

【注释】

①ZhangX.R.:"traditionalmedicine:itsimportanceandprotection",Sophiat.&promilaK.,UnitednationsConferenceontradeandDevelopment,Unitednationspublication,2004,pp.23~26.

②SinghalS.:"Geographicalindicationsandtraditionalknowledge",JournalofintellectualpropertyLaw&practice,2008,3(11),pp.732~738.

③wipo.BackgroundBriefno.9:Documentationoftraditionalknowledgeandtraditionalculturalexpressions.

④waelde,C.,Laurie,G.,Brown,a.,Kheria,S.&Cornwell,J.:Contemporaryintellectualproperty:Lawandpolicy,oxfordUniversitypress,2013,p.210.

⑤Dutfield,G.:intellectualproperty,biogeneticresourcesandtraditionalknowledge,Routledge,2010,p.115.

⑥Curci,J.:theprotectionofbiodiversityandtraditionalknowledgeininternationallawofintellectualproperty,CambridgeUniversitypress,2010,p.113.

⑦Forsyth,m.:"HowCantraditionalKnowledgeBestBeRegulated:ComparingaproprietaryRightsapproachwithaRegulatorytoolboxapproach",thecontemporarypacific,2013,25(1),pp.1~31.

⑧Kapczynski,G.K.a.:accesstoknowledgeintheageofintellectualproperty,newYork:ZoneBooks,2010,p248.

传统文化保护措施篇3

关键词:城镇化;进程;传统文化;保护;传承

中图分类号:tU98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中国的发展经历了比较漫长的时期,这中间积累沉淀了很多优秀的传统文化遗产。我国现代的发展离不开这些优秀思想的创造,饮水思源,任何国家的现代化发展都应该建立在对本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之上。城镇现代化进程与传统文化并不矛盾,将传统文化与现代化建设对立起来的思想观念是不正确的。因此,在城镇化大力建设发展的今天,我们需要切实保护传统文化并加以传承。

一、城镇化进程对传统文化的冲击

传统文化广义上是指中国人民在各个时期各个民族在日常生产、生活实践过程中创造出来的优秀的精神财富以及物质财富。传统文化狭义上是指文明演化而汇集成的一种反映民族特质和风貌的民族文化,是民族历史上各种思想文化、观念形态的总体表现、特征。传统文化是维系民族情感的重要桥梁以及精神纽带,凝聚着中华民族的深层文化基因,蕴含着优秀文化审美理念和价值观念,为中华民族文明的薪火相传发挥了重要作用。但随着经济全球化和城镇化进程的大力发展,传统文化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冲击。精神文化的消亡速度越来越快,笔者经过认真调查研究后发现造成这种状况发生的原因主要有三个:一是人们对保护传统文化的意识不高,单单依靠口头、行为传承传统文化明显是不够的;二是对物质文化遗产的不合理、过度开发加快了传统文化的流失速度;三是大量具有珍贵文化、历史价值的资料以及实物等都遭到了流失以及毁坏。因此,现实国情要求我们必须结合当下的情况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对传统文化进行保护以及传承。

二、城镇化进程中对传统文化的保护以及传承措施

1、加强保护传统文化遗产的宣传教育,提高人们对传统文化的保护意识。人民大众既是传统文化的创造者、传承者,也是传统文化的保护者。政府、学校等部门机构应该在城镇化进程中加强对传统文化的宣传教育工作,呼吁全民参与到传统文化的保护中来。只有大家共同参与,共同行动,意识到传统文化在我国的意义,才能有效保护并传承传统文化。可以利用中国的传统节日诸如春节、元宵节、端午节、中秋节、国庆节等具有民族特色的传统节日,举办具有民族特色的文化活动,如“二月二龙抬头”等,这些活动的举办能激发人民群众对传统文化的热爱之情,满足他们对传统文化的需求。还可以采用将传统文化的保护与传承和教育相结合的方式,将传统文化融入到教育体系之中,为传统文化的保护和传承创造有利的人文环境。城镇是区域内政治、文化和经济的中心,相比较而言拥有相对先进的条件,充分利用这些条件通过社区教育、学校教育、职业岗位教育等方式在影响力所能达到的范围之内结合城镇的其他优势向广大群众灌输保护传统文化的重要性、传承传统文化的紧迫性。通过将传统文化纳入教材中,让传统文化随着课堂、校园、教师等进入新一代学生的心中。学生是传统文化最主要的保护者、接收者和传承者。通过学校深入宣传教育、渗透,加深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知、了解以及喜爱。利用社区优点进行传统文化的宣传渗透,鼓励个人、民间团体和企业以个体或者集体的方式参与传统文化的保护以及传承。开展各式各样的,能够展现地方特色的传统节日来展示传统文化的魅力,让传统文化深入到人民群众的日常生活之中。

2、立法保护传统文化遗产,为传统文化的保护以及传承提供法律依靠。传统文化仅仅依靠群众的意识来保护以及传承是远远不够的,现实生活中针对传统文化的保护和传承需要法律手段的规范。采用法律措施不仅能有效制止群众无意识中对传统文化的破坏,还能为传统文化的保护提供法律依据,让传统文化保护有法可依,在日常生活的落实工作中更加容易。况且传统文化的保护不是短期行为,需要代代保护、传承下去,这是一项长期而又艰巨的任务,仅仅依靠应急性措施是不够的,需要切实的法律法规的制约和保障。因此,立法保护显得相当重要。立法可以说是对传统文化的保护以及传承的最重要措施,是抢救和保护传统文化的基础和前提。近年来,我国颁布了很多针对传统文化的保护法,确实起到了良好的保护效果。但实际生活中出现的各种针对传统文化的破坏行为很多,法律并不能及时规范。因此,健全并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将传统文化的保护工作落到实处,使得保护工作有章可循、有法可依,传统文化才能得到更切实的保护以及传承。

3、加大财政投入,为传统文化的保护以及传承提供资金支持。传统文化的保护以及传承是一项艰巨的任务,需要大量人力、财力、物力的投入。传统文化诸如各种文献资料等的收集、调查、整理、展示、传承等都需要资金的支持。首先需要国家、政府进行资金投入,也鼓励个人、团体、企事业单位等对传统文化保护以及传承的积极捐款。这些资金要确保都用在了对传统文化的保护传承中,可以设立专门的机构,制定使用制度,鼓励社会民众进行监督。针对社会上一些从事传统文化传承工作的相关人员要给予资金帮助。像一些老年手工艺人,职业无法为日常生活带来足够收入,生活非常贫困,传统的手工技艺得不到传承。因此,针对这些手工艺人要进行生活补贴,在满足他们生活需求以及爱好的同时能够让他们将传统文化继续传承下去。

4、重视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进行合理开发研究。传统文化是由物质文明遗产与精神文化遗产共同组成的,对精神文化我们要采取有效措施进行合理保护与传承。近几年由于旅游以及对物质文明的开发研究等,使得以古建筑物等为代表的物质文化遗产遭受到了毁灭性地破坏。因此,针对这种情况,不仅需要提高人民群众的保护遗产意识以及法律法规的规范,还需要在开发研究物质文明遗产的过程中聘请精通专业理论以及实践经验丰富的专家进行现场指导,力求在最大程度上保护物质文明的完整性,避免遭到破坏。针对一些古建筑物由于自然原因诸如风化、日晒雨淋等现象而出现的墙体斑驳影响美观性以及传统建筑完整性的情况,为了保护以及传承传统文化,我们可以采用将现代建筑与传统建筑相结合的方式进行修葺或者重建,使建筑物既传承了传统文化之美,又增加了现代气息,可谓一举两得。

5、重视国际交流合作,借鉴他国对传统文化的保护传承之法。中国的传统文化既是中国人民引以为傲的精神物质财富,也是全人类共同的财富,因此,我国传统文化的保护需要国际之间的交流合作。一个人的力量、方法毕竟是有限的,同样,扩大到国家之间也一样,一个国家对于传统文化的保护传承方法也是有限的。当今世界是一个开放、合作、交流的世界,这就要求我们要学会合作交流,借鉴他国对传统文化的保护以及传承的成功经验,服务于我国的传统文化保护事业。借鉴他国成功的政策、措施并结合我国的现实情况,对传统文化进行切实有效地保护以及传承。

结语:

城镇化进程是不可阻挡的历史发展趋势,而传统文化的遗失现状需要我们每个人都以主人公的身份积极参与到对传统文化的保护传承工作之中来。政府可以通过立法、进行宣传教育、资金投入支持以及借鉴他国成功经验等措施来加强对传统文化的保护和传承。

参考文献:

[1]龙梅.论民族旅游与民族传统文化的有效保护[J].学术论坛,2011(34)

传统文化保护措施篇4

技术措施受保护须满足一些条件:

第一,它必须是有效的技术措施。在有效的判断上,它可划分为两个标准,一是技术措施控制版权作品的有效性,即对作品的使用、接触需要“版权人许可”,或者“授权”。二是技术措施本身的有效性,它是指版权人用以控制作品的技术措施具有技术上的可行性。当然,这种技术可行性是指在正常运行的过程中能充分有效即可。因为任何一项技术措施不可能是完美的,黑客能够破译的技术措施并不能说明技术措施本身的无效。

第二,它是版权人采取的技术措施。所谓版权人,是指作者和版权持有人,版权持有人包括出版者、广播组织、版权继承人、作者的雇主等。笔者认为,只有合法权利人对其采取的技术措施才受版权法保护,对侵犯他人版权的作品加以控制的技术措施不应受版权保护。当然,对于这一点,其举证责任可由规避技术措施者来承担,以平衡双方利益。

第三,它是一种设备、产品或方法、组件。即是用以控制版权作品的任何技术、产品、设备及其部件或部分。

根据各国立法实践来看,技术措施可以分为两类:控制访问的技术措施和控制作品使用的技术措施。侵犯版权人的技术措施也主要体现为两类:规避访问控制技术措施和规避作品使用控制技术措施。这些规避行为通常表现为“未经版权人许可,对加密的作品进行解密,或对技术措施进行躲避、绕过、移动、关闭或妨碍。”在侵权的构成要件上,“附属的侵权行为”还须考虑其主观因素,即其设计或生产的“主要目的”是规避受版权保护的技术措施。“商业目的”性质的拥有该类装置以及进口、发行、销售、出租或广告行为也具有侵权之主观要件。当然,如同所有权利一样,技术措施保护也存在权利的限制和例外。

我国著作权法第四十七条第六款原则性地规定了对技术措施的保护。此外,计算机程序保护条例第二十四条第三款规定了计算机软件方面的保护。对于技术措施保护的“限制和例外”除在著作权法中的规定外,还将新的例外通过行政法规予以规范。这是我国技术措施保护在形式上的一个很重要的特点。其次,在我国技术措施保护是以侵权行为为中心的。由于我国著作权法没有“帮助侵权(共同侵权)”的规定,故在某种程度上,含有规避用途的设备、产品或方法的设计、生产、制造和使用行为并不在禁止之列。第三,在侵权的构成要件上,我国要求行为人“故意”避开或者破坏保护著作权和邻接权的技术措施。“故意”按照一般法理,是指明知或应当知道版权人采取了技术措施而予以有意避开或破坏。

技术措施保护的法律属性

版权法在当代最出人意料的发展是在保护范围里出现了技术措施和权利管理信息。它给版权法带来前所未有的冲突,怎样解决冲突,首先就必须对纳入了版权法体系的技术措施的法律属性进行分析。笔者认为,它实质上是一种网上作品的有偿使用制度。技术措施是版权人的一种经济权利,也是作品传播者的经济权利,即是一种邻接权。

首先,技术措施是一种经济权利,它是网上作品的有偿使用制度。随着网络这一第四媒体的发展,网络版权的利用也越来越普遍。在网络环境下,作品上网就会产生全面自动传播的结果,其原因是网页的后台软件具有类似传统版权法中传播组织的地位。因此,作品上网在带给全社会信息传播便捷的同时,它也不可避免地对版权人的经济利益产生影响。传统版权法面对网络时代浩如烟海的信息被大量使用、复制、传播而呈现无能为力的状态,“新酒已无旧瓶”可装,权利人开始采取一些技术措施等自救系统来与盗版作斗争,并且运用其经济实力和社会影响推动了技术措施的版权立法进程。版权法出现了新型权利处理机制,它们主要体现在:设置收费装置,对作品的具体利用进行收费;集体管理机制得以强化;作品的电子交易将会广泛运用。技术措施,不管是控制访问的技术措施还是控制使用的技术措施,从本质上看它创设出一种有偿使用作品的新机制,它往往体现“每次使用收费”的目的。即如果用户需要使用作品,往往需要在付费后才能获得访问口令和用户密码。

从版权法的发展历史来看,版权的使用制度一直随着传播技术和传播方式的发展而发展。随着新技术的发展,各国版权保护总会在不同程度上予以反映。计算机技术、数字化技术的发明和推广为版权法的发展拓展了新的领域,数字化权、向公众传播权、出租权、公共借阅权等逐步纳入了新的法律体系。可见,技术措施作为版权人对其作品利用进行控制的一种措施,明显是具有经济权利内容的。

在版权法经济权利扩张的历史过程中,所有涉及作品利用的新技术案例初看起来似乎表明,当版权人试图去控制一种新技术的传播方式时,技术往往战胜版权。当人们对此进行细致的分析时,事实上该种观点仅仅在于某些版权人试图阻碍技术进步的情形。如果版权人试图对作品利用方式的新技术进行控制,阻碍社会各种通过新技术获取作品时,版权人往往难以如愿。当然,版权人并不意味着没有补偿。法律常常给版权人以报酬以允许新技术的继续利用。因此,在这种意义上,版权人的经济权利也在新的领域扩张了。在另外一类情形中,当版权人不是试图阻碍技术进步,而是在于积极利用新的传播方式时,他们往往会得到法律的认可,因为这意味着与版权人作品的传统利用方式相竞争。例如音乐作品的广播权、网络传输权等。在数字环境下产生的技术措施,体现了版权人试图积极利用新的传播媒介之愿望,因而它有助于鼓励智力创造,促进文学、艺术和科学领域的繁荣。鼓励创作,在版权法体系中表现为权利人的精神权利和经济权利,尤其是经济权利,它为作品创作提供了“助燃剂”。

其次,技术措施主要体现作品的经济权利,它是一种邻接权。尽管网络是否为一种新的媒介存在争论,但作为一种新的作品传播方式是毋庸置疑的。它为作者提供了新的传播手段,产生了复杂的网状传播,甚至有人称之为“万人出版时代”。但笔者认为,传播主体多元化并不能说明终极传播组织失去垄断,邻接权并没有溶入版权中,技术措施体现的是一种邻接权。技术措施进入版权体系是在传统传播组织(邻接权人)即出版权业界的推动下产生的。终极传播者的地位并没有因为网络的出现而从根本上动摇,而是凭借专业传播者的资金、技术、人才优势,大举向网络进军。其所具有的强大的社会地位不断推动版权法的立法。结果是以邻接权为主题的权利不断强化。技术措施进入版权法体系,正是版权业界在立法中具有较大的发言权的结果。有反对者在评论美国千年数字版权法时说:“计算机和软件产业集团在劝说国会创建反技术规避新的限制和例外时能使该法对其产业减少损害等方面是非常不成功的”,“他们的声音被出版界淹没了”。版权界之所以推进技术措施立法,是因为它体现了他们的重要利益。当然,我们承认,在网络上有些作者创设网站向公众传播作品,获取报酬,作品的作者就是作品的传播者。技术措施本身是不受版权保护的(当它是一个计算机程序时是另外一回事),它须有效控制作品时才符合法律所保护的要求。而技术措施常是传播组织控制作品传播的一种方式。作者通过网络传输权、数字化权等能够保护新技术条件下的利用方式给自己带来利益。当然,作者也可以自己充当传播者的角色,但这不否定技术措施是一种传播组织者的经济权利这一性质。

技术措施保护的经济分析

技术措施保护的合理性不仅可以通过伦理价值的分析得以论证,也可以通过经济分析得以论证。从经济学来看,知识具有公共产品的性质,矫正其外部经济性,使知识生产具有效率的方法是产权界定,以及提供给创作者以独占垄断权。传统版权法的制度供给在新技术条件下明显不足。因而产生了新的制度需求。

第一,知识具有公共产品的属性,版权法的发展趋势是公共产品的强化。

公共产品的特征有二:一是其消费者是非竞争者的,一个人对一件公共物品的消费(或享受)并不会减少其他人对该种物品的消费;二是它为非排他性的,要排除任何人享受一件公共物品的利益要花费非常大的成本。当然,纯公共物品是比较少的。在这一场合,私人市场提供的公共产品数量可能小于最优值,即产生不足问题。因此,为了校正信息(知识)供应的不足问题,政府应自己生产和传播信息,对私人生产信息予以补贴或赋予信息以特权的垄断。其显著的经济特征在于这种特权都是垄断权。版权法的任务是给作者、作曲家和艺术家以垄断报酬。

传统版权法的基础是有限的复制技术,但在新技术下出现了保护成本问题。网络和数字技术的诞生,给人们获取作品带来了方面快捷的好处,同时也给版权人按照传统版权法保护权利以巨大挑战。面对浩如烟海的网上作品去制止侵权和防止侵权给其投资收益带来的影响越来越困难。在商业化过程中,权利人通过自己系统的发行网络实现私人收益越来越困难。版权人在新技术条件下利用技术保护其利益的“自助”系统便产生了,但技术措施也可能被破解或绕开,因此它产生了法律保护的需求,并通过版权界的立法动议而予以反映。

第二,作为知识产品的一个部分,版权产品(作品)在新技术条件下产生的外部经济性相应越来越难以用传统版权法的方式予以矫正。

传统文化保护措施篇5

第一节网络时代对合理使用制度的挑战

著作权制度的历史就是不断创造、更新、发展的历史。在这一过程中,技术始终是促进著作权制度发展的催化剂。[31]虽然说著作权法面对以往每次的技术革新都能很好地将各种难题化解,但这个时代最伟大的技术的出现却向著作权法提出了前所未有的挑战。网络带给人们的是全新的观念,它影响到创作作品的任何方面,主要有:[32]

1. 作品可以很容易地处理、获取、操作、运输、传播和使用;

2. 复制品可按照原版质量无限制地生产,而且复制费用非常低;

3. 增加了公众接触其他人著作权作品的途径,增加了从不同资料中有选择地提取、使用各种成分,以及单独或合并地重新使用资料的灵活性;

4. 不论是数字化的文字、音乐、数据、录像还是动画等本质上具有相同的属性-都是二进码,以前不同作品需要的不同介质的差别不见了。它们可以通过压缩技术很便利地传输。

因此,著作权悲哀论者认为一时之间,网络似乎成了盗版的天堂,传统著作权法的利益平衡机制被打破。合理使用制度在网络时代遭遇空前的危机。因为网络使得作品的传播完全脱离了传统上作品赖以寄托的载体,任何网络用户都可以轻而易举地将计算机中存储的数字化作品通过网络传送给其他的用户或上载至网络站点供人自由下载,如果有一份作品在非著作权人手中,那么通过在计算机上大批量的拷贝,该作品可以在短期内形成千千万万份盗版复制件。网络由于其初始建造者的本意,一开始便具有“自由和信息共享”的天性,[33]向公众利益倾斜,而合理使用制度就是作为著作权人和公众利益的平衡机制出现的,体现了正义的价值观、拥有合理的经济内核,并与反垄断的思想相辅相成。网络的出现似乎对这些合理使用制度存在的理性基础都发起了质疑:著作权人不再能享有其权利,正义的天平倾斜了;网络给著作权人与公众提供了充分的交易机会,交易成本大大降低,而著作权人都不能控制自己作品的使用与传播还谈何垄断!美国SpooR教授曾经谈到:“技术进步对合理使用的影响远甚于对权利的影响……权利通常是以一种公开的方式作概括性地阐述,较易适用于新技术,而合理使用往往更加特定化,具体化……简而言之,权利具有自我适应性,可自我调整,而合理使用则并非如此,必须被动的被调整。也就是说,即使法律创造了一种平衡的解决办法,而随之而来的变化却极易打破这种平衡,除非存在某些能调整对合理使用的解释的内部机制。”[34]

那么,合理使用制度究竟将何去何从,主张取消其的有多种方案:有人认为“解铃还需系铃人”,技术引发的问题还应由技术来解决,即网络时代不应该存在合理使用制度,合理使用制度应该彻底向技术保护措施让步;有人则认为著作权问题在网络空间应该通过契约来解决。[35]另一种极端的主张则是网络应该继承其自由信息共享的传统,合理使用制度演变成自由使用制度;[36]居间的观点是传统的合理使用制度依然可以适用于网络时代。笔者接下来将对各种主张作一分析。

第二节技术保护措施与合理使用制度

随着利用技术手段进行的侵权行为日趋严重,许多著作权者也开始在数字化作品中使用各种技术手段保护自己。目前著作权人广泛采用的保护著作权的技术手段主要包括访问控制措施和使用控制措施。访问控制措施主要有口令加密技术,插入象信用卡似的验证硬件才可进入等,使用控制技术,例如电子文档指示软件、加密、电子签名以及电子水印,[37]限制使用期限等。

毋庸讳言,技术保护措施与著作权法从来都存在互补关系。在传统著作权法时代,采用的技术手段是在权利作品上加上防伪标志。而在网络时代,技术保护措施更是找到了施展拳脚的阵地。但是,著作权法应该在多大程度上向技术保护措施让出空间正引起国内外学者此起彼伏的争论。其中的焦点之一就是技术保护系统与合理使用制度的法律协调问题。[38]技术措施尤其是访问控制技术措施犹如给作品加上了一把锁,只有付费者才能获得钥匙,而除此之外的任何人都将被拒之门外,即便使用者是出于教学、学习或研究、新闻报道、公务使用、介绍、评论等非营利性目的的少量复制、少量引用、表演和广播都不得入门,这显然扩张了著作权人的权利,大大挤压了公众的合理使用空间。但是,目前wipo和世界许多国家都已经通过立法确立了技术保护措施的合法地位并规定了技术规避措施的违法性。

一、 各种反技术规避措施立法模式

(一)、wipo著作权条约的相关规定

首次规定反技术规避措施条款的是1996年12月世界知识产权组织通过的wipo著作权条约(wCt)和wipo表演与录制制品协定(wppt)。以后各缔约国为了保持本国法律与wipo条约的一致才纷纷将反规避技术保护措施纳入本国法律的调整范围。wipo条约的规定建立了各国在网络时代的相关立法标准。条约规定:

1.缔约国可以认定任何人在知道或有理由知道破解设备或服务会被用于非经法律或权利人许可使用著作权作品情况下,生产、销售、进口破解设备的行为是非法的。

2.缔约国可以为禁止上述非法行为提供适当的有效的法律救济。[39]

在对条款进行议定声明时,wipo条约又规定:

1.仅仅提供传播作品的服务不能构成侵权。

2.各缔约方在本国法中仍然可以将传统的对著作权的限制和例外适用于数字化环境,比如合理使用,并且可以创设适合数字化环境下的新的限制和例外。[40]

wipo条约是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斗争的产物,为了避免冲突采用了一些较中性的规定,比如建议仅将制裁对象定为破解行为而非破解设备,侵权人在侵权时对设备将会用于侵权一无所知时可获得免责等。但是wipo条约存在的大量原则性的规定为发达国家国内立法强化对著作权人的保护提供了依据。

(二)、美国反技术规避措施相关立法与判例

反技术规避措施的合法化集中体现了著作权人与公众利益的斗争。在美国,反技术规避措施还被戏称为是好莱坞与硅谷的斗争。[41]因为信息产业是美国经济的高速增长点,而反技术规避措施禁止生产规避技术的设备,无怪乎硅谷的技术弄潮儿在美国国会摇旗呐喊,反对将反技术规避措施纳入“跨世纪数字化著作权法”(DmCa)的调整范围,有关信息经济学家也认为:虽然著作权人可以用技术保护措施建立起他们的藩篱,但将反技术规避措施纳入法律来稳固这个藩篱还为时尚早。[42]但是各种争吵尘埃落定,美国“跨世纪数字化著作权法”(DmCa)出台,似乎是著作权人赢得了这场斗争。为分析的便利,笔者在此作一简要介绍。

美国DmCa法案将反技术规避措施分为对行为的禁止和对设备的禁止。[43]

1、对行为的禁止DmCa法案1201(a)(1)规定:禁止任何人规避有效地控制对于作品接近的技术保护措施。[44]请注意,该条款并不需要侵权人具有任何知识或主观侵权意识,因此法律的覆盖范围非常广,也就是只要有规避行为就是侵权,即便没有产生任何侵权的效果。法案接着在1201(a)(3)规定规避技术措施是指:非经著作权人授权,将集合作品拆散、将加密作品解密,以及其他的回避、越过、消除、静化、或以其他方式损害技术保护措施。该条款的目的是为了有效地控制对于作品的接近。

2、对设备的禁止DmCa法案也禁止生产规避技术保护措施的设备。法案1201(a)(2)和1201(b)规定禁止任何人制造、进口、向公众提供和运输任何技术、产品、服务、设计、部件和零件,如果它们的设计或生产主要是用来规避技术保护措施;如果除了规避技术保护措施,它们仅仅具有有限的商业意义,如果销售者知道它们可以用来规避技术保护措施。这两款还表明其目的是为了有效地控制对于作品的接近和有效地保护著作权所有人的权利。

当然,DmCa考虑到规避可能有合法的理由,设立了7项例外。它们是非赢利性图书馆、档案馆和教育机构的例外;法律执行、情报机关和其他政府活动例外;反向工程的例外、加密研究的例外、父母阻止未成年人接触网上色情或其他有害内容的例外、出于保护隐私权而保护个人识别信息的例外以及安全测试的例外。

我们注意到DmCa法案对行为的禁止目的只是为了有效地控制对作品的接近而没有涉及保护著作权人的权利,这似乎为公众出于对作品合理使用的目的规避技术保护措施提供了法律依据。[45]法案在1201条立法时也强调:“本条不影响依据本卷产生的权利、救济、限制或未侵犯著作权的辩解,包括合理使用。”这表明,有关合理使用的所有法律规定,都将继续适用。但是姑且不谈技术保护措施让普通公众对作品进行合理使用犹如天方夜谈,即便是出于合理使用目的对技术保护措施的规避在美国司法实践也被视为无稽之谈,这从下面两个案例中可见一斑。

第一个判例是2000年8月由纽约州南区联邦法院判决的“Universalcitystudiosinc.v.Reimerdes”案。[46]原告为环球影视城等8家电影公司,他们通常是先以影剧院上映的方式发行电影,然后再以录像带和DVD等家庭录像片的方式发行电影。由于DVD中的电影是数字化的,很容易被他人非法复制发行,原告采用了“内容扰频系统”(ContentScrambleSystem,CSS)的控制访问系统。根据CSS,只有在含有解密钥匙的DVD机或计算机驱动器中,DVD盘才可以被观看。DVD盘的销售量每星期大约100万张以上。1999年10月,挪威的一名少年开发了一种软件,可以解开CSS系统的密码,从而访问、下载、复制和发行DVD盘中的内容。一时之间,包括被告在内的许多网络服务商和网站都在发行或提供DeCSS软件。

在诉讼中,被告提出了许多辩解,这里不作详述。其中之一是合理使用。法院承认,由于运用了控制作品之访问的技术手段,可能会影响对享有著作权作品的合理使用,甚至影响到对不享有著作权作品的使用。例如在本案中,由于原告采用加密技术,某些可能的合理使用也变得不可能,它不仅防止了非法的使用,也防止了合法的使用。法院对这个抗辩的回答是,合理使用指的是对作品的某些使用不构成侵权,而被告提供规避他人技术保护措施的技术,违反了DmCa第1201条,合理使用是有关侵权的辩解,而不是规避技术措施的辩解,只有访问获得授权后,传统的不侵犯著作权的辩解,包括合理使用才可以完全适用。法院还指出,国会是有意不将合理使用的辩解适用于技术保护措施,国会在考虑DmCa时完全知道传统的合理使用制度的作用,即调和著作权所有人的专有权利和公众的利益,国会已经在立法中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以平衡各种利益关系。例如,规避的行为仅仅限于该行为本身,不及于随后的访问作品的行为。又如,法案还规定了一些“合理”的例外等。总之,法院在有关合理使用部分得出的结论是:合理使用并不能成为规避技术保护措施的理由。

另外一个案例是1999年12月20日的“Realnetworksinc.v.Streamboxinc.”一案。[47]原告是开发和销售不同版本“Realplayer”[48]的企业,它在其产品中采用了一种被称为“秘密握手”(secrethandshake)的控制访问机制。根据该机制,当访问者试图访问某一作品时,服务器要求提供版权人授权的信息和程序,如果服务器认可了有关的信息,就会以信息流的方式(streamingformat)向访问者传送所要求的作品,包括音乐作品。“秘密握手”传输“信息流”的方式有两种,即可以下载复制的和不能下载复制的,由一个“复制开关”(copyswitch)加以控制。著作权人在通过“瑞尔网络公司”的服务器提供作品时,大多选择了不能下载复制的方式。被告则通过反向工程获得了“Realplayer”软件中“秘密握手”机制的密码,并将密码纳入了自己生产的收录机中。因而,当被告的收录机与原告的服务器相连接时,服务器就以为是在与“Realplayer”相连接,从而使得收录机访问了服务器中的作品。而且,被告的收录机还会忽视“复制开关”,不论著作权人的选择是什么都可以下载复制作品。[49]原告向法院提出请求判定被告侵权,同样法院在审理的过程中驳斥了被告关于合理使用的抗辩,并否认了被告认为自己的行为与1984年的SonyCorp.v.UniversalCityStudios,inc.一案中Sony公司的行为雷同,指出DmCa已经在某种程度上推翻了“Sony”的判决。

美国迄今为止涉及技术保护措施与合理使用制度关系的诉讼就是上述两起案例,得出的结论都是规避行为与合理使用互不相容。事实上早在国会听证会上就有人指出合理使用并不能成为规避技术保护措施的理由。就象在传统著作权法中,合理使用并没有授权人们去书店偷书来合理使用一样,DmCa也没有授权人们解开保密之锁,然后登堂入室合理使用。[50]

但是也有人辩解:合理使用能否成为规避技术保护措施的理由取决于合理使用的性质。也就是说合理使用究竟是公众的积极权利还是仅仅作为公众侵权的抗辩。如果是公众的积极权利当然可以出于合理使用的目的规避技术保护措施。[51]

不管如何的众说纷纭,从以上的司法实践中可以得出结论,美国倾向于排挤合理使用在著作权法的空间,因为当初一同提交国会的S.1146法案和H.R.3048法案明确主张合理使用可以作为规避技术保护措施的理由,但它们都被国会否决。

(三)、欧盟的著作权指令

欧盟的著作权指令采纳了美国DmCa法案的模式。指令第6条规定:成员国可以通过立法禁止未经授权的破解保护著作权和邻接权的任何有效的技术保护措施的行为,这些行为包括生产和销售明知或有理由知道用于侵权的设备、产品或部件。

与美国DmCa法案相同的是,欧盟指令在认定侵权时并不需要当事人有侵权的故意。但与美国DmCa法案不同的是欧盟指令第6条的解释详细阐述了如果当事人对侵权完全无知可以获得免责,这有点类似于美国1984年的SonyCorp.v.UniversalCityStudios,inc.一案中创立的原则:如果当事人并不知道自己的行为会造成侵权将获得免责。[52]

尽管欧盟对于反技术规避措施的立法比美国稍微更宽松,但同样是覆盖面极为广泛。而且欧盟指令对反技术规避措施与合理使用制度的关系也未作明确的阐述。可以说在技术保护措施下,公众对著作权作品合理使用的可能性微乎极微。

(四)、对发达国家技术保护措施立法的评析

任何国家的立法都深受本国政治经济文化的影响。无论是美国的DmCa法案还是欧盟指令都有重要的经济方面的考虑,美国希望借助本国著作权产业的优势减少贸易逆差,带动经济由制造业向信息产业的转变,欧盟则希望减少联盟内部的贸易壁垒,创建欧洲统一大市场。[53]政治上的因素是发达国家著作权者由于经济收入较高提高了其社会地位,形成了能左右国家政治、经济、文化的实体;并且美国和欧盟在国际层面上都试图率先立法来强迫他国接受自己的立法模式。[54]要求其他国家在著作权立法逻辑上尽量与它们保持一致,通过修改著作权法,为新技术留下足够的空间,扩大著作权人的权利,对新技术引发的每一种新型和有价值的使用作品的方式进行控制。文化上,大陆法系国家往往以“天赋人权”作为著作权的立法基础,注重对作者个人人身权利和财产权利的保护,英美法系国家以经济价值观作为其著作权立法的法哲学基础,强调对作者财产权利的保护,无论是哪种立法哲学,都有将私权保护放在首位的传统。

然而,著作权保护的根本目的在于促进作品的创作和传播,让公众从作者的智力劳动中获益。这个立法宗旨在一国之内是如此,当网络将整个世界变为地球村时,在全球范围内也是如此。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唇齿相依,利益息息相关,发达国家如果为了增加国民生产总值,让著作权产业大权独揽,推行没有硝烟的“炮舰外交”,非但于智力创造无益,而且最终对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都不利,极可能超出发展中国家的承受极限,从而引起强力反弹。[55]

二、 技术保护措施与合理使用制度关系探析

不错,网络时代一定程度的技术保护措施是合理并且必要的。因为数字技术的数字化、压缩、加工和存储功能,给作品的创作和传播使用带来新的深刻变化。几乎所有传统的作品都可以数字化;作品的复制更加迅捷、方便、廉价,不仅容量惊人而且质量日臻完美;借助于数字技术无与伦比的加工和取样功能,不同艺术风格的文本、图形、图像和声音在数字状态下可以任意随心所欲的组合、增删、移位和重新排序。[56]“从一条信息开始,像网眼一样出现了无数根‘绳子’,权利人无法知道‘绳子’的另一端系向何方。在权利人那里,即使想主张某种权利的存在,但对‘绳子’另端的真实却无法支配。”[57]著作权人即使想主张权利,他对作品的流通状况也无法支配,他不知道有谁在使用,在何处使用,使用了多少次,是否又提供给另外的人使用。另外由于交易费用远远超过著作权许可使用费,著作权人不可能就其作品的使用与使用者群体进行充分的协商、谈判,虽然集体管理机构专门从事这种工作,但是离理想的状况差得还远。是否可以说,在作品著作权人和作品使用者之间,数字技术天生就是偏爱使用者一方的。[58]在这种情况下,著作权法的利益平衡机制遭到破坏,合理使用制度存在的价值、经济和反垄断基础荡然无存。而适度的技术保护措施,确实为著作权人重新实现其权利提供了手段。

但是一旦权利人手中掌握了技术保护措施总是倾向于将它发挥到极致,不但将非法的使用拒之门外,而且合理使用也无法得到市场现实的尊重。著作权人凭借技术手段对每一位使用者复制、使用、传播作品的状况进行具体、细致和严格的监督和控制,使用者动则踏进雷区,不敢也不能迈步。甚至有人断言:对著作权的保护将更多的依赖伦理和技术而不是法律。[59]主张取消著作权法。但是,技术手段如何能分辨现实生活中的纷繁复杂,又如何有足够的胸襟容纳著作权法四百年来的价值伦理内涵。如果任由权利人利用技术手段自行决定权利范围,那么著作权人无疑变成网络王国的独裁者,而每个独裁者的命运有目共睹,这也是经济生活中要反垄断的原因,这也是著作权法必须有合理使用制度之所在。正如有人所说,对著作权作品的彻底控制只会导致用户对著作权保护彻底的轻蔑。[60]

笔者认为技术手段与著作权法向来具有互补关系,在网络时代可以将技术保护措施作为著作权法的一部分,但必须符合著作权保护的基本理念。正如笔者断言:一部著作权法如果没有合理使用制度,或者说形同虚设,那么也就是该法消亡之日,因为正义性是法律的最终归宿。至于如何在技术保护措施与合理使用制度间平衡,笔者在后文将作阐述。

第三节网上契约与合理使用制度

如何处理作品在网络自由遨游的困境,日本学者北川善太郎提出了自己的观点,那就是建立一种著作权交易市场。[61]所谓著作权交易市场分为两个部分:一个是登载著作权信息的著作权市场(copyrightmarket),在这里,著作权所有人对自己的作品提出了许诺条件,用户既可以找到所需要信息,又了解使用的条件,另外一个市场是作品市场(copymarket),利用者在支付对价后可通过电子手段获得所需要的信息。也就是说作品通过程序化地允诺使用条件而获得了流通的性质,这样,以契约为媒介,依据意思自治的原则,大量的作品交易得以进行。

传统文化保护措施篇6

首先,非遗文化缺乏具体可操作的保护措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要贯彻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坚持政府主导、社会参与、长远规划、分步实施的原则。但在操作层面,除申报名录、入名录者有所补贴外,几乎没有其他的保护措施落实,非遗文化的传承危机没有得到根本性的解决。

第二,传承人的认定体系存在缺陷。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是传承着某一种技术或技艺的有突出能力的代表者,这种技术和技艺蕴含着世代相承的传统文化。因此保护非物质文化传承人是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关键。如今,非遗传承人的认定,仅仅是由专家组根据上报的各类评审材料进行,这样就容易造成材料做得好而实际作品较差的得到认定,导致本该受到保护的进入不了传承保护体系。

第三,部分非遗传承乏人,大师无徒可教。几乎所有的非物质文化传承都不是一朝一夕之功,需要几年甚至更长的时间来耐心学习和实践,然而一些非遗项目由于待遇不好,不能满足基本的养家糊口需求,使得年轻人或学徒半途而废,或干脆避而远之,老艺人找不到传承弟子,非遗传承后继乏人。

第四,非遗项目申报与保护单位不在统一的区域,造成非遗项目申报困难。有些非遗传承人的实际传承地与申报地不在同一区域,例如:在南京市非遗展示馆开展传承活动的传承人不能在展示馆进行申报,必须到传承人户籍所在地的文化部门进行申报,这样就造成申报部门不了解具体情况,而知道具体情况的传承单位又不具备申报资格,造成该申报的申报不上,有些不太符合申报要求的却可以顺利申报,甚至通过评审,严重影响了非遗传承人的积极性。

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改进。首先,建立健全保护扶持体系。认真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建立合理有效的保护扶持政策体系,建立长效保护与扶持机制,确保非遗保护措施落实到位,确保非遗传承得到实现。

第二,鼓励社会力量参与非遗保护。从市场人手,给予税收、信贷方面的政策倾斜,鼓励企业参与传统舞蹈、传统戏曲、曲艺等门类非遗的扶持;鼓励社会成立专门的公司,建立非遗传承基地,经营传统美术手工艺品,让传承人专心于创作;鼓励社会组织支持、参与民俗活动。

第三,实施分类扶持。在非遗保护名录中,一些项目市场兴旺,加入名录后名气更响;一些项目市场萎缩举步维艰。因此在政策、资金扶持上,要雪中送炭,多向后者倾斜;适当提高市级非遗项目财政补贴标准,要求区级非遗项目要有财政补贴;对濒危项目要实施抢救性保护;对学徒者有条件的给予生活补贴。

传统文化保护措施篇7

关键词:网络环境;著作权平衡机制;网络传播权;补偿金制度

中图分类号:D923.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2972(2007)03-0109-04

一、网络环境下著作权中的利益冲突

从模拟信息到数字化信息、从点―面传播到点―点传播,数字技术和信息网络的发展,极大地改变和促进了信息产品的创造、交流、传播和使用,但同时也使著作权法业已建立的平衡发生了倾斜。在数字网络环境下,著作权中的利益冲突形式表现为截然相反的两方面:

1.作品的使用者在利益关系中处于优势,其产生原因是便捷的数字化形态,以及日新月异的网络技术让传统高昂的侵权成本几乎为零,使得侵权的范围和强度前所未有地增强,盗版和非法使用严重影响到著作权人的利益。[3]公众特别是使用网络技术的用户,此时占尽了利益强势,而权利人面临着难以维系的作品权利和权利安全,这势必导致侵权泛滥而维权举步维艰。此时利益的天平大幅倾斜到了公众权利和信息使用者这一边。[1]

对于著作权人来说,数字化和网络技术的发展确实扩大作品的影响力,但与此同时,其个人不仅难以行使权利的领域变得越来越多,而且权利的支配属性被逐渐弱化。音乐文件的私人复制和传播即是一例。大量用户使用p2p软件在交换享有著作权的mp3歌曲,直接影响了相关著作权人的利益,特别是新型“分散式p2p技术”则完全摆脱了对主服务器的依赖。采用这种技术的p2p软件具有直接搜索其他同类软件用户计算机中“共享目录”的功能,无需通过主服务器进行文件搜索,使网络服务提供商逃避了侵权责任。

2.著作权人占据利益优势。著作权人权利扩张的表现为:(1)著作权的保护对象增多,从独创性表达到非独创性事实、数据的汇编;(2)权利内容扩大,出现了信息网络传播权、出租权;(3)保护力度增强,用来控制作品的技术措施与著作权保护联系起来。

因此在实践中大量网站和数据库出于对网络传播权的法律保护,不得不增加技术限制手段限制公众自由获取信息。技术保护措施的出现大大挤压了合理使用的空间。新增的网络传播权和合理使用等传统权利限制手段力量强度对比的严重失衡,再次激活了著作权法的利益平衡机制。[2]这一现象告诉我们,当法律赋予著作权人一些新的权利时,应该同时考虑对这些权利的行使给予必要限制,新权利的创设应当是谨慎的。而在2001年著作权法的修订对权利限制手段之一的合理使用制度并没有作相应的变动,因此网络传播权的行使和网络技术措施的使用没有受到法律的限制,[4]其结果是在信息网络环境中作品的传播渠道不畅通,公众获取知识和信息的需要不能得到满足,最终将导致社会资源闲置和浪费,文化科学事业以及相关产业的发展也将因此受到阻碍。

二、网络环境下著作权平衡机制的重构

(一)作品的使用者利益占优的平衡机制

1.增设新型的著作权权利类型

设立网络传播权作为新型的著作权利类型,赋予作者和其他著作权人新的权利内容,并且规定破坏保护数字作品的技术措施和权利管理信息为侵犯著作权的行为。这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在法律滞后期内大量产生的新型侵权行为,保护作品在网络传播中的权利完整。2001年我国的著作权法修订中增加信息网络传播权作为一种新型独立的权利加以保护。不足之处在于规定得过于原则,没有可执行性和确定性,例如缺乏信息网络传播权的使用范围和具体内容的相关规定。

2.承认著作权的技术性保护措施和反技术规避规则

借鉴发达国家以及有关国际组织的技术保护措施的立法经验,我国著作权法规定,未经著作权人或与著作权有关的权利人的许可,故意避开或破坏权利人为其作品、录音录像制品等采取的保护著作权或著作权相关权利的技术措施的,构成侵权。其设立的价值在于网络环境下当法律救济无法保护著作权人利益时,权利人运用技术手段保护自己合法权益不受侵犯而采取的私立救济的方式,它是在数字环境下保护著作权人利益的有效途径和重要手段。反技术规避规则是禁止在未经授权的情况下避免、绕开、清除、破坏技术保护措施等行为的法律规范。这里需要注意的问题是,技术性保护措施的使用范围应当明确和具体,防止产生由于技术保护措施滥用而引发的数字化封锁,以致影响到著作权人之间、著作权人与消费者及公众之间的利益分配。因此要制定禁止技术性保护措施滥用的法律规则。

3.建立适应网络环境的著作权救济制度

第一,建立严格的网上发行和传播的授权许可制度,规范作品使用者的行为,对于直接侵权人适用无过错责任;第二,规定网络内容服务商的法定义务和过错推定责任原则,增加传播者的责任,以便保护著作权人的合法权益。其法定义务包括通知义务、删除或移除义务、信息保存义务以及提供注册资料义务等;第三,设计适于网络使用的著作权侵权责任以及承担方式等。例如,在借鉴各国法院在处理著作权侵权纠纷时公认的准则――“帮助侵权”规则的基础上,我国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涉及计算机网络著作权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五条规定,“提供内容服务的网络服务提供者,明知网络用户通过网络实施侵犯他人著作权的行为,仍不采取移除侵权内容等措施以消除侵权后果的构成共同侵权。[3]第四,明确如何计算信息网络传播权的侵权赔偿额。此外,针对网络侵权的特点,我国著作权法规定了诉前临时禁令、诉前证据保全制度。{1}

4.制定方便可行的著作权许可制度

一是扩大法定许可的适用范围,让使用者在更为宽松的条件下得到更多的“自由获取作品”的权利。按照这一思路,需要从立法上扩大法定许可使用作品的范围,建立强制性许可制度,即补偿金制度。另一个思路就是通过市场寻求授权许可的方式。这是目前更为可行的。既然法律将著作权许可交由权利人自治,那么只要不违背强制性规定,权利人和使用者就享有充分的自由来决定以何种方式建立许可使用关系、许可的权利以及价格。现行的许可模式包括由著作权集体管理组织代为行使许可权集体许可、交叉许可、版权声明、默示许可等,这些方式既可以由权利人选择,也可以由使用者事先拟定后得到权利人的同意。

5.明确法定许可的范围

(二)著作权人占优的平衡机制

合理使用是限制著作权人权利的重要手段,其价值目标就在于协调著作权人、传播者、使用者的利益关系,通过均衡的保护途径,促进文化、科学事业的发展。合理使用制度应当适应网络环境的要求,继续发挥它的平衡利益的作用。

1.明确网络环境下合理使用的判断标准和范围

首先应当明确网络环境下合理使用的判断标准和范围。合理使用制度中关于合理性判断标准应包括两点:第一,使用行为是否造成权利人直接的实质损害;第二,行为人有无过错(即是否恶意或故意),[1]只有当使用者的使用行为出于社会利益的理由并且此时寻求或取得权利人的许可代价十分高昂时,才能被认定是善意的。[4]也就是说,从使用的目的和性质确认是善意还是恶意。对于合理性判断标准的界定直接决定合理使用这一权利限制制度作用的发挥,其中关键问题是度的把握,即质和量的统一。行为人的主观状态体现的就是质,而实质性损害则是量的反映。

至于合理使用的范围,世界各国以及国际组织看法不一。《伯尔尼公约》第9条第2款规定,即“本联盟成员国的立法可以准许在某些特定情况下复制上述作品,只要这种复制不与该作品的正常利用相冲突,也不致不合理地损害作者的合理权益。”中国台湾的著作权法将网络合法中继性传输与合法使用著作所造成之暂时性重制行为排除在复制权保护范围之外。[5]国际图联(iFLa)认为信息是为所有人的,版权不应当成为信息与思想获取的障碍,也不能仅仅为付得起钱的人所获取。对于数字化作品,不必付费也不经许可,图书馆用户可以阅读、听或私下通过网址或远距离观看公开的市场化版权资料,可以浏览公开提供的版权资料。

本文认为,合理使用范围应当在符合“合理性”判断标准的前提下进一步明确。

第一,社会公众可以任何形式复制作品,包括数字网络中私人复制、临时复制,[6]如个人浏览时在硬盘或随机存储器(ram)中的复制;用脱线浏览器下载;打包离线阅读;服务器间传输所产生的复制;网站定期制作备份;[7]对于教育机构和图书馆、博物馆、档案馆等的合理使用范围应当包括:(1)非营利教育机构网络教学所需相关教学资料的复制与网络传播豁免;(2)将非营利、公益性图书馆局域网络传播排除在信息网络传播权控制范围之外;(3)非营利图书馆建设信息导航系统链接网络资源与网络传播豁免;(4)规定非营利教育机构与公益性图书馆无知侵权的豁免条款;(5)非营利教育机构、图书馆出于合法的、非侵权目的规避技术保护措施的豁免;(6)非营利、公益性图书馆采取网络传输方式进行限量馆际互借的豁免,允许图书馆之间通过网络传播自己收藏的享有合法使用权的作品;(7)作为网络服务提供者的非营利教育机构、公益性图书馆因第三方侵权引发纠纷的责任豁免。

第二,在以下四种情况下社会公众对作品的网络传播也构成合理使用:(1)为介绍、评论某一作品或者说明某一问题而适当引用他人已发表的作品可由作者上网传播;(2)为报道时事新闻,在网络媒体中不可避免地再现或者引用已经发表的作品;(3)网络媒体登载其他媒体已经发表的时事性文章,但作者声明不许转载的除外;(4)网络媒体登载在公众集会上发表的讲话以及在BBS论坛、新闻组和聊天室发放的帖子,但作者声明不许转载的除外。[8]

第三,传播者使用作品责任限制包括:(1)对临时传播的限制;(2)对系统缓存的限制;(3)对用户贮存在系统或网络中的信息的限制;(4)对信息搜寻工具的限制。{2}

2.在法定条件下,禁止著作权人使用技术性保护措施

在作品中采用的技术性保护措施既可阻止非法的使用,也同样阻止法律所允许的合理使用,因此为防止著作权人滥用技术性保护措施,损害社会公众合法的获取知识和信息的自由,明确合理使用与技术性保护措施的关系,在法定条件下禁止著作权人使用技术性保护措施已在许多国家的法律中得到认可。

欧盟《信息社会著作权指令》要求成员国提供足够的法律保护,以禁止规避技术措施的行为。同时,考虑到技术保护措施可能带来的对作品的垄断,指令要求成员国采取适当的措施确保权利人能使权利限制或例外的受益人从权利限制或例外中获得利益。{3}也就是说,法律所允许的合理使用不受技术保护措施的限制,为了实现合理使用而有规避行为的,应视为侵权的例外。

在美国,《数字千年著作权法》中的第1201条规定,对技术保护措施的限制:(1)设置动态的行政法规制订程序,评估禁止破解存取控制措施行为所产生的影响。对破解行为的禁止在2年内不会生效。一旦生效,其中就要包括对一些特定类型作品的使用者的豁免[1201(a)],从中可以看出对技术保护措施的立法比较慎重。(2)执法、情报及其他政府活动不受以上禁令的限制[1201(e)]。(3)非营利性图书馆、档案馆和教育机构,出于真诚地确认是否希望获得对作品的合法存取的目的而破解技术措施,可享有例外[1201(d)]。(4)在著作权法允许的范围内,享有合法使用计算机程序复制品权利的人,出于识别与分析程序要素,以便实现与其他程序相互匹配的目的而破解技术措施,可享有例外[1201(f)]。(5)允许为了找出加密技术的缺陷和弱点,开发破解存取控制措施的技术方法以及为了进行加密研究而破解存取控制措施[1201(g)]。(6)考虑到破解技术与防范未成年人从因特网上存取资料技术融合的必要性,允许法庭部分或全部应用此禁令[1201(h)]。(7)当技术措施或它所保护的作品,有能力收集或传播关于一个自然人联机活动的个人身份信息时,允许对其进行破解[1201(i)]。(8)允许计算机、计算机系统和计算机网络的合法所有者或操作者,出于测试机器、系统及网络的安全性的目的,破解存取控制措施以及开发用于此类破解的技术措施[1201(j)]。为了消除技术保护措施给公众的网络消费带来的不利影响,2003年3月美国《数字消费者知情法》规定,在下列情况中禁止采用技术保护措施:第一,妨碍了消费者出于合理的、个人的以及非商业性目的利用和处理信息内容;第二,阻止消费者以其期望的方式利用和处理其合法获得的数字内容,使消费者感到意外。《数字媒体消费者权利法》在“关于合理使用的修正”中提出,“为促进有关技术措施的科学研究”和“如果对技术措施的规避并未导致侵犯作品的版权”的不构成违法。[2]这实际上是允许消费者出于非侵权目的规避技术措施。

中国台湾2004年对其著作权法进行修订,对违反科技保护措施者,订有几个例外不罚情形:(1)为维护国家安全者。(2)中央或地方机关所为者。(3)档案保存机构、教育机构或供公众使用之图书馆,为评估是否取得资料所为者。(4)为保护未成年人者。(5)为保护个人资料者。(6)为计算机或网络进行安全测试者。(7)为进行加密研究者。(8)为进行还原工程者。此外,主管机关还可以再针对其它情形决定是否排除,且需定期检讨之。[5]

在禁止技术保护措施使用方面我国法律还是空白,欧盟、美国以及中国台湾的立法对我们有很好的启迪。完善我国的著作权技术保护措施制度应当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如果一项技术规避行为是为了达到一个合法目的所必需的,且对著作权人没有造成损害的,不构成侵权。第二,协调数字环境下著作权人的技术保护措施与合理使用的冲突,明确反技术规避规则的例外情况。其一是保障正当的反向工程、加密技术研究和安全测试;其二是保障有利于公共利益和公共安全的合理使用例外。即法律应当准许图书馆、博物馆、教育机构以及国家机关等为公益性合理使用而对技术保护措施进行规避。

3.扩大法定许可使用范围

三、正确看待网络环境下的著作权利益平衡关系

在构建网络环境下的著作权利益平衡机制需要注意两个问题:第一,如前所述,著作权的两种利益冲突形式是一对矛盾,其对立体现为作为不同利益集团的著作权人和使用者分别占据利益优势,而统一则表现为两者不但在网络中同时并存,而且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即著作权人可能成为使用者,而使用者也可能成为著作权人,两者是相辅相成的。因此在数字时代,著作权法所构建的利益平衡关系只是相对的,而非绝对的。第二,面对传播技术的创新,著作权法的原有的利益平衡被打破,但这并不意味着要在现有法律体系中产生出一个新的部门法,它只是现有法律在网络空间上的新的集合。网络空间尽管是一个虚拟空间,但在网络上发生的行为是实在的,它没有离开人类社会,只是行为方式的改变。因此在重新恢复利益平衡关系时,应当注意与已有的法律制度相互衔接,以便更加全面地保护不同利益集团主体的需求。因此在构建网络环境下著作权利益平衡机制法应基于现行法律的修改、补充及解释。在总体上,现有的著作权法律制度同样适用于数字网络环境。

我国现行著作权法应当作出哪些修改与调整,重构著作权的利益平衡机制,才能回应数字技术和信息网络发展提出的挑战?第一,将信息网络传播权和复制权的内容具体化,并且设置相应的合理使用条款,以适应网络传播的复杂情况。第二,建立统一的著作权集体管理组织,并且制定简便易行的著作权许可制度。第三,增加补偿金制度。在立法条件不成熟的情况下,可以通过扩大网络法定许可的范围,保护著作权人的合法权益。第四,明确著作权人禁止使用技术性保护措施的例外情况。第五,建立适应网络环境的著作权救济制度,例如增加帮助侵权和替代侵权责任的责任类型。

――――――――

注释:

{1}参见《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第49条,著作权人或者与著作权有关的权利人有证据证明他人正在实施或者即将实施侵犯其权利的行为,如不及时制止将会使其合法权益受到难以弥补的损害的,可以在前向人民法院申请采取责令停止有关行为和财产保全的措施。

{2}参见美国《数字千年著作权法》第512条的规定,转载自肖燕《非营利教育机构图书馆网络传播豁免》,《互联网法律通讯》第11期。

{3}引自thomosDreier:DigitalRightmanagement,21世纪科技发展与知识产权保护中德学术研讨会论文集,2004年10月,北京。

――――――――

参考文献:

[1]吴汉东,肖尤丹.网络传播权与网络时代的合理使用[eB/oL].中国私法网省略,2005-03-24.

[2]张今.数字环境下的恢复著作权利益平衡的基本思路[eB/oL].中国私法网省略,2005-06-24.

[3]王迁.“步升诉百度案”:走向“帮助侵权”规则[J].民商法学,2006,(3).

[4]edmundw.kitch,Josephm.hartield,Cantheinternetshrinkfairuse?

[5]2004年台湾数位内容产业白皮书[m].经济部工业局出版,民国九十三年.

[6]沈木珠,乔生.中国网络版权合理使用的几点意见[eB/oL].中国私法网,2005-05-01.

[7]李新辉.电子期刊与网络传播者权[eB/oL].中国私法网,2005-09-30.

传统文化保护措施篇8

关键词:体育文化遗产;传承;保护

引言

中国体育文化遗产,是我国体育事业发展过程中的宝贵财富,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也是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前,目前,国家出台了相关政策、法律法规促进我国体育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开展,这些文化瑰宝一部分在传承中创新发展,重放异彩,而另一部分生存现状却不容乐观,传承青黄不接,濒临失传的危险。由此,我们应该充分认识体育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要性,突出重点,做好体育文化遗传项目保护规划,加强管理,建立完备的传承机制,有效的依托各种途径进行,实现我国体育文化遗产的全方位多层次传承与发展,推进中国体育文化遗产保护的进程。本文即结合我国体育文化遗产保护中所面临的现实问题,有针对性的提出了保护体育文化遗产的具体措施,从而实现我国体育文化更好的传承与发展。

一、中国体育文化遗产保护的所面临的问题

1.中国体育文化遗产保护中法律体制不健全

随着全球化趋势的加强和现代化进程的加快,我国的传统体育文化遗产受到越来越大的冲击,传统体育在于现代体育的对接中明显处于劣势,现阶段,有不计其数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正在不断消失,加强我国体育文化遗产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已经刻不容缓。然而,目前,我国体育文化遗产保护中,相关法律制度并不完善,还没有形成一个统一的、规范的法律体系,在体育文化遗产资源的保护内容、形式、方法和措施上,也都没有具体、详尽的法律规定,致使我国体育文化遗产保护盲目、混乱,多数情况下只能以相关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法律制度以及地方性法律制度作为参考,造成不同地区依据不同的法律制度实施不同的保护措施,极大的影响了中国体育文化遗产保护协同、发展。

2.中国体育文化遗产保护受经济因素的严重制约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各地区经济都获得了不同程度的发展,但是也存在着地区经济发展不平的现象,甚至有些地区落后现象严重,尤其是少数民族地区由于历史、地域差异,经济发展更是严重滞后。许多地区经济跟不上,财政收入少,势必造成对于体育文化遗产保护的资金支持力度就有限,资金投入比严重不足,这在一定程度上都极大地影响了我国部分地区体育文化遗产的保护措施的实施和发展,使得我国体育文化遗产保护形不成规模,严重制约了体育文化遗产保护顺利开展。

3.中国体育文化遗产保护中忽视了学校教育的作用

中国体育文化遗产是一种历史文化,需要不断的传承和发展下去,为学校教育在这一传承过程中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它能够让更多的年轻人了解中国体育文化的发展历史,从而更好的保护和传承这些体育文化遗产。从目前的现状来看,我国体育文化遗产的保护主要靠政府或是民间组织,学校教育对于体育文化遗产保护问题重视程度不足,并没有将其引入校内体育课程教材中,直接影响了传统体育文化在学生中的普及。

4中国体育文化遗产保护中群众参与度不高

我国体育文化遗产是民族精神文化的重要标识,承载着各民族、各地区文化生命的密码,充分展现中华民族充沛的创造力,体现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价值和审美情趣,是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近年来随着现代体育形式的多样化发展,传统体育文化遗产受到越来越大的冲击,前景令人担忧,传统体育文化已经被人们逐渐被人们淡忘和遗失,甚至有些人都不了解什么是体育文化遗产,这势必会降低群众对于体育文化遗产保护中的热情和参与度。

二、中国体育文化遗产保护的有效措施

1.建立完善体育文化遗产保护制度

我国体育文化遗产的保护方式是多样的,但立法保护才是最根本、最有效的保护方式。通过制定相应的法律制度来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设计具体的体育文化遗产保护措施和方法,规范我国体育文化遗产保护中不同主体的法律权利和义务,明确破坏体育文化遗产所应该承担的责任和惩罚,能够实现对非物质文化遗产明确、及时和稳定的保护。针对我国体育文化遗产法律制度的现状,目前,加强我国体育文化遗产保护的关键就是应该加大力度推进体育文化遗产保护的相关法律制度的制定和完善,构建权威性、系统性、针对性的体育文化保护遗产的法律体系,提高体育文化遗产保护的法律层次,建设全国性的、高层次性的体育文化遗产保护法律制度;同时,各地体育文化行政部门也应该根据国家的上位法,并结合当地实际情况,推动出台了一系列地方性法规和规章,从而形成自上而下,体系健全、涵盖范围广泛的体育文化遗产保护的法律体系,从而形成对我国体育文化遗产更为有力的法律保护。

2.加快经济发展,为中国体育文化遗产的保护提供有力的经济支持

构建体育文化遗产保护与经济发展的互动机制,将体育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列入经济发展规划,实现两者的共赢,是推动我国体育文化遗产传承与发展的有效措施。将体育文化遗产保护与经济发展有效的结合起来,以经济的发展促进体育文化遗产的保护,给予经费、场地等物质条件的支持,以为我国体育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提供有力的经济保障;同时,将传统体育文化充分的与现代体育形式相融合,通过对体育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开发来推动经济的发展,再通过经济的发展所获得的收入来实现对体育文化遗产的有效保护。

3.将中国体育文化遗产的保护融入学校教育

中国体育文化博大精深,若想获得更好的传承和发展,关键是将体育文化遗产的保护融入到学校教育中,将传统体育文化整理、编成文字教材、音像资料,从学校教育抓起,利用学校的教育优势,将体育文化遗产保护作为学校教育中的一个专题,潜移默化的影响人们保护体育文化遗产的意识。将学校教育作为体育文化遗产保护的平台,能够充分的展现体育文化遗产的文化、艺术魅力,营造有利于保护体育文化遗产的学校氛围,使学生更多的参与到体育文化遗产传承和发展中去,并以此拉动社会对于体育文化遗产保护的关注度,从而将我国体育文化遗产发扬光大。

4.实现群众的广泛参与,加强宣传力度

将体育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融入到群众社区文化中去,调动群众的积极性,实现群众的广泛参与。汇集体育文化专业人士,将传统体育文化遗产中的舞蹈、杂技、武术和太极拳等重新编排整理,丰富其内容和形式,融入现代体育因素,以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表现出来,从而实现体育文化遗产的更好传承。同时,加强对于传统体育文化遗产的宣传力度,将体育文化遗产的发掘利用与开展丰富多彩的节庆文化、广场文化、社区文化等群众性体育文化活动有机结合起来,多渠道扩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社会影响力,内推外联营造良好氛围,让全所有的人知道我国体育文化遗产,从而推动我国体育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保护。

结语

中国体育文化遗产是我国体育历史发展的有效见证,是历史留给后人的礼物,是一个国家及民族体育历史文化的重要载体与精神象征,也是一个民族得以延续并满怀自信走向未来的根基与力量之源,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不可再生的宝贵文化资源,保护和传承好我国这些珍贵的体育文化遗产,对于推进我国体育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具有重要的意义,也能促进我国体育事业的进步和发展具。(作者单位:西华师范大学)

参考文献:

[1]刘洋.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路径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12.

[2]刘坚.云南省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12

传统文化保护措施篇9

关键词:35kV;变电站;改造;技术处理;措施

现代社会高速发展,经济水平不断提升,电力系统也实现了良好的发展与进步,并取得了一定的成就。在电网运行中,35kV变电站出现了诸多传统变电站遇到的问题,这些问题处理的难度较大,并且还有安全隐患,对于变电站以及电力系统的运行是极为不利的,因此就需要结合35kV变电站的实际运行情况以及特点对变电站进行改造,采取有效的技术措施使得变电站能够更加安全顺利的运行。

135kV变电站的改造分析

改造35kV变电站的过程中,需要结合实际情况对35kV变电站的改造方案进行设计与实施,提高改造技术方案的可行性,使得改造技术方案更加经济实惠,使得35kV变电站的自动综合化运行得以顺利推进。35kV变电站改造涉及无油化、继电保护以及自动化改造等几个方面,下面就具体进行分析。

1.1改造变电站的自动化系统

传统技术背景下,35kV变电站有着比较分散的系统功能,体系结构也不够整齐,使得35kV变电站的运行性能受到一定的负面影响。所以在对35kV变电站系统进行改造过程中,可以利用自动化的系统,使得系统得到改造升级,将分布式的体系结构引入其中,这是以分层为基础的结构,系统中涉及到多个功能,比如测量、保护、监测、通讯、设置参数以及储存等,[1]利用这种形式,使得35kV变电站中电气设备、线路的运行等得到有效的测量、保护以及控制,使其正常运行。

1.2无油化改造

现如今,一些35kV变电站的断路器依旧是少油式的断路器,使得环境污染问题更加严重,并且变电站的运行也受到了极大的影响和制约。对此在改造变电站的过程中,就需要将变电站中的一些少油式断路器换成真空断路器,也需要转变操作机构,使得传统的电磁式机构被弹簧储能式所代替,[2]在技术改造之后,使得变电站的运行能够更加安全、可靠,使得分合瞬间变压器油的分解不会影响环境,不会造成环境污染,能够实现环保效益。

1.3对变电站继电保护进行改造

35kV变电站的继电保护装置运行中存在的诸多问题需要进一步优化与改进,转变传统的继电保护装置,使其得到更新和升级,将传统的装置被自动化综合性能的继电保护装置所代替,使得传统继电保护装置的极限、维修等问题得到解决,并使继电保护装置更加安全、可靠、稳定的运行。继电保护装置的自动化运行在调试以及维护上都比较简单,性价比也比较高,在35kV变电站中使用具有很高的经济性以及可行性。

235kV变电站改造的技术措施

2.1变电站的无油化改造技术措施

具传统技术水平而言,35kV变电站运行中使用的少油式断路器虽然相对成熟,而且这种少油式断路器的性价比也比较高,但是随着变电站运行经验的增多,很多工作人员发现,35kV变电站运行正使用少油式断路器会出现分断大电流的问题,而且出现问题系统跳闸之后存在绝缘油碳化的问题,如果系统长时间运行,渗漏油的问题会更加严重,安全性并不高。

与其对比而言,真空断路器的成本并不高,存在着很高的综合性优势,运行起来更加安全、可靠,并且不需要大量的维护工作,能够使得断路器以及相关设备的维护成本得以减少。此外,真空断路器有着更加科学的工作原理,灭弧介质与灭弧后触头间隙对应的绝缘介质都是高真空的,[3]不需要对灭弧进行检修,可以多次反复进行工作,使运行更加安全、可靠。经过这种改造,能够使得35kV变电站的断路器更加可靠。所以在变电站改造过程中,将传统的少油式断路器转变成真空断路器是极为重要的。改造时,可以将35kV变电站中的开关柜柜体、保护装置、母排、二次接线等方面得以保留下来,并且用真空断路器代替少油式断路器,不需要使用电磁操作结构,可以用储能式的操作机构进行代替,不仅能够保证真空式开关柜的性能,还能够使其功能得到保证,使得改造成本得以减少,凸显其经济效益。

2.2变电站的继电保护改造技术措施

35kV变电站系统中的装置之间彼此是独立的,不具备兼容性,并且有些功能能够反复使用。在实际的工作中,需要将不同装置的功能集中起来,从而使系统得到保护,在此过程中,不同装置之间缺乏好的协调性,不能达到标准化的需要。此外,35kV变电站的继电保护设备无法自行检修,使得故障出现的几率增多。主要就是因为35kV变电站中,继电保护系统都是被动的,出现故障后不能对其进行科学的指示,导致一些设备出现故障。更为主要的是,[4]35kV变电站在记录信息和显示上也不够先进,监控系统一般都是通过指示灯的提示进行的,将瞬间取值反映在各种表盘上,但是要记录数据信息则需要人工进行,这种情况可能会出现很大的误差。

为此在对35kV变电站进行改造时,就需要重点改造继电保护装置。结合变电站的实际特点,挑选最佳的微机保护装置,并将其应用大变电站的运行中,使得继电保护更加可靠,并对继电保护系统的数据传输功能进行优化。

3结束语

总而言之,要解决和处理好35kV变电站系统中存在的不足,就需要对其进行无油化改造,使得变电站中已有的柜体、母排、上下刀闸以及二次设备等进行保留,利用真空断路器弥补少油式断路器的不足和缺陷,从而实现良好的经济效益,使得变电站能够实现无油化的运行,对环境进行有效的保护。此外,还需要分析已有继电保护装置、自动化性和系统的不足,通过有效的技术措施进行改进,使得继电保护装置运行更加安全可靠,使得继电保护的优势得到充分体现。

参考文献

[1]毋寒.35kV变电站改造的技术处理措施探讨[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2014,06:212-213.

[2]乐晓红.35kV变电站改造与技术处理措施研究[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5,06:54-55.

传统文化保护措施篇10

第一条为了加强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的保护与管理,继承中华民族优秀历史文化遗产,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的申报、批准、规划、保护,适用本条例。

第三条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的保护应当遵循科学规划、严格保护的原则,保持和延续其传统格局和历史风貌,维护历史文化遗产的真实性和完整性,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正确处理经济社会发展和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关系。

第四条国家对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的保护给予必要的资金支持。

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所在地的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根据本地实际情况安排保护资金,列入本级财政预算。

国家鼓励企业、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个人参与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的保护。

第五条国务院建设主管部门会同国务院文物主管部门负责全国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的保护和监督管理工作。

地方各级人民政府负责本行政区域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的保护和监督管理工作。

第六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对在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工作中做出突出贡献的单位和个人,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给予表彰和奖励。

第二章申报与批准

第七条具备下列条件的城市、镇、村庄,可以申报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

(一)保存文物特别丰富;

(二)历史建筑集中成片;

(三)保留着传统格局和历史风貌;

(四)历史上曾经作为政治、经济、文化、交通中心或者军事要地,或者发生过重要历史事件,或者其传统产业、历史上建设的重大工程对本地区的发展产生过重要影响,或者能够集中反映本地区建筑的文化特色、民族特色。

申报历史文化名城的,在所申报的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范围内还应当有2个以上的历史文化街区。

第八条申报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应当提交所申报的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的下列材料:

(一)历史沿革、地方特色和历史文化价值的说明;

(二)传统格局和历史风貌的现状;

(三)保护范围;

(四)不可移动文物、历史建筑、历史文化街区的清单;

(五)保护工作情况、保护目标和保护要求。

第九条申报历史文化名城,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提出申请,经国务院建设主管部门会同国务院文物主管部门组织有关部门、专家进行论证,提出审查意见,报国务院批准公布。

申报历史文化名镇、名村,由所在地县级人民政府提出申请,经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确定的保护主管部门会同同级文物主管部门组织有关部门、专家进行论证,提出审查意见,报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批准公布。

第十条对符合本条例第七条规定的条件而没有申报历史文化名城的城市,国务院建设主管部门会同国务院文物主管部门可以向该城市所在地的省、自治区人民政府提出申报建议;仍不申报的,可以直接向国务院提出确定该城市为历史文化名城的建议。

对符合本条例第七条规定的条件而没有申报历史文化名镇、名村的镇、村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确定的保护主管部门会同同级文物主管部门可以向该镇、村庄所在地的县级人民政府提出申报建议;仍不申报的,可以直接向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提出确定该镇、村庄为历史文化名镇、名村的建议。

第十一条国务院建设主管部门会同国务院文物主管部门可以在已批准公布的历史文化名镇、名村中,严格按照国家有关评价标准,选择具有重大历史、艺术、科学价值的历史文化名镇、名村,经专家论证,确定为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名村。

第十二条已批准公布的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因保护不力使其历史文化价值受到严重影响的,批准机关应当将其列入濒危名单,予以公布,并责成所在地城市、县人民政府限期采取补救措施,防止情况继续恶化,并完善保护制度,加强保护工作。

第三章保护规划

第十三条历史文化名城批准公布后,历史文化名城人民政府应当组织编制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

历史文化名镇、名村批准公布后,所在地县级人民政府应当组织编制历史文化名镇、名村保护规划。

保护规划应当自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批准公布之日起1年内编制完成。

第十四条保护规划应当包括下列内容:

(一)保护原则、保护内容和保护范围;

(二)保护措施、开发强度和建设控制要求;

(三)传统格局和历史风貌保护要求;

(四)历史文化街区、名镇、名村的核心保护范围和建设控制地带;

(五)保护规划分期实施方案。

第十五条历史文化名城、名镇保护规划的规划期限应当与城市、镇总体规划的规划期限相一致;历史文化名村保护规划的规划期限应当与村庄规划的规划期限相一致。

第十六条保护规划报送审批前,保护规划的组织编制机关应当广泛征求有关部门、专家和公众的意见;必要时,可以举行听证。

保护规划报送审批文件中应当附具意见采纳情况及理由;经听证的,还应当附具听证笔录。

第十七条保护规划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审批。

保护规划的组织编制机关应当将经依法批准的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和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名村保护规划,报国务院建设主管部门和国务院文物主管部门备案。

第十八条保护规划的组织编制机关应当及时公布经依法批准的保护规划。

第十九条经依法批准的保护规划,不得擅自修改;确需修改的,保护规划的组织编制机关应当向原审批机关提出专题报告,经同意后,方可编制修改方案。修改后的保护规划,应当按照原审批程序报送审批。

第二十条国务院建设主管部门会同国务院文物主管部门应当加强对保护规划实施情况的监督检查。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对本行政区域保护规划实施情况的监督检查,并对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状况进行评估;对发现的问题,应当及时纠正、处理。

第四章保护措施

第二十一条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应当整体保护,保持传统格局、历史风貌和空间尺度,不得改变与其相互依存的自然景观和环境。

第二十二条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所在地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当根据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水平,按照保护规划,控制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的人口数量,改善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的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和居住环境。

第二十三条在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范围内从事建设活动,应当符合保护规划的要求,不得损害历史文化遗产的真实性和完整性,不得对其传统格局和历史风貌构成破坏性影响。

第二十四条在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范围内禁止进行下列活动:

(一)开山、采石、开矿等破坏传统格局和历史风貌的活动;

(二)占用保护规划确定保留的园林绿地、河湖水系、道路等;

(三)修建生产、储存爆炸性、易燃性、放射性、毒害性、腐蚀性物品的工厂、仓库等;

(四)在历史建筑上刻划、涂污。

第二十五条在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范围内进行下列活动,应当保护其传统格局、历史风貌和历史建筑;制订保护方案,经城市、县人民政府城乡规划主管部门会同同级文物主管部门批准,并依照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办理相关手续:

(一)改变园林绿地、河湖水系等自然状态的活动;

(二)在核心保护范围内进行影视摄制、举办大型群众性活动;

(三)其他影响传统格局、历史风貌或者历史建筑的活动。

第二十六条历史文化街区、名镇、名村建设控制地带内的新建建筑物、构筑物,应当符合保护规划确定的建设控制要求。

第二十七条对历史文化街区、名镇、名村核心保护范围内的建筑物、构筑物,应当区分不同情况,采取相应措施,实行分类保护。

历史文化街区、名镇、名村核心保护范围内的历史建筑,应当保持原有的高度、体量、外观形象及色彩等。

第二十八条在历史文化街区、名镇、名村核心保护范围内,不得进行新建、扩建活动。但是,新建、扩建必要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除外。

在历史文化街区、名镇、名村核心保护范围内,新建、扩建必要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的,城市、县人民政府城乡规划主管部门核发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乡村建设规划许可证前,应当征求同级文物主管部门的意见。

在历史文化街区、名镇、名村核心保护范围内,拆除历史建筑以外的建筑物、构筑物或者其他设施的,应当经城市、县人民政府城乡规划主管部门会同同级文物主管部门批准。

第二十九条审批本条例第二十八条规定的建设活动,审批机关应当组织专家论证,并将审批事项予以公示,征求公众意见,告知利害关系人有要求举行听证的权利。公示时间不得少于20日。

利害关系人要求听证的,应当在公示期间提出,审批机关应当在公示期满后及时举行听证。

第三十条城市、县人民政府应当在历史文化街区、名镇、名村核心保护范围的主要出入口设置标志牌。

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擅自设置、移动、涂改或者损毁标志牌。

第三十一条历史文化街区、名镇、名村核心保护范围内的消防设施、消防通道,应当按照有关的消防技术标准和规范设置。确因历史文化街区、名镇、名村的保护需要,无法按照标准和规范设置的,由城市、县人民政府公安机关消防机构会同同级城乡规划主管部门制订相应的防火安全保障方案。

第三十二条城市、县人民政府应当对历史建筑设置保护标志,建立历史建筑档案。

历史建筑档案应当包括下列内容:

(一)建筑艺术特征、历史特征、建设年代及稀有程度;

(二)建筑的有关技术资料;

(三)建筑的使用现状和权属变化情况;

(四)建筑的修缮、装饰装修过程中形成的文字、图纸、图片、影像等资料;

(五)建筑的测绘信息记录和相关资料。

第三十三条历史建筑的所有权人应当按照保护规划的要求,负责历史建筑的维护和修缮。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可以从保护资金中对历史建筑的维护和修缮给予补助。

历史建筑有损毁危险,所有权人不具备维护和修缮能力的,当地人民政府应当采取措施进行保护。

任何单位或者个人不得损坏或者擅自迁移、拆除历史建筑。

第三十四条建设工程选址,应当尽可能避开历史建筑;因特殊情况不能避开的,应当尽可能实施原址保护。

对历史建筑实施原址保护的,建设单位应当事先确定保护措施,报城市、县人民政府城乡规划主管部门会同同级文物主管部门批准。

因公共利益需要进行建设活动,对历史建筑无法实施原址保护、必须迁移异地保护或者拆除的,应当由城市、县人民政府城乡规划主管部门会同同级文物主管部门,报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确定的保护主管部门会同同级文物主管部门批准。

本条规定的历史建筑原址保护、迁移、拆除所需费用,由建设单位列入建设工程预算。

第三十五条对历史建筑进行外部修缮装饰、添加设施以及改变历史建筑的结构或者使用性质的,应当经城市、县人民政府城乡规划主管部门会同同级文物主管部门批准,并依照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办理相关手续。

第三十六条在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范围内涉及文物保护的,应当执行文物保护法律、法规的规定。

第五章法律责任

第三十七条违反本条例规定,国务院建设主管部门、国务院文物主管部门和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及其有关主管部门的工作人员,不履行监督管理职责,发现违法行为不予查处或者有其他、、行为,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尚不构成犯罪的,依法给予处分。

第三十八条违反本条例规定,地方人民政府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上级人民政府责令改正,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处分:

(一)未组织编制保护规划的;

(二)未按照法定程序组织编制保护规划的;

(三)擅自修改保护规划的;

(四)未将批准的保护规划予以公布的。

第三十九条违反本条例规定,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确定的保护主管部门或者城市、县人民政府城乡规划主管部门,未按照保护规划的要求或者未按照法定程序履行本条例第二十五条、第二十八条、第三十四条、第三十五条规定的审批职责的,由本级人民政府或者上级人民政府有关部门责令改正,通报批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处分。

第四十条违反本条例规定,城市、县人民政府因保护不力,导致已批准公布的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被列入濒危名单的,由上级人民政府通报批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处分。

第四十一条违反本条例规定,在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范围内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城市、县人民政府城乡规划主管部门责令停止违法行为、限期恢复原状或者采取其他补救措施;有违法所得的,没收违法所得;逾期不恢复原状或者不采取其他补救措施的,城乡规划主管部门可以指定有能力的单位代为恢复原状或者采取其他补救措施,所需费用由违法者承担;造成严重后果的,对单位并处50万元以上100万元以下的罚款,对个人并处5万元以上10万元以下的罚款;造成损失的,依法承担赔偿责任:

(一)开山、采石、开矿等破坏传统格局和历史风貌的;

(二)占用保护规划确定保留的园林绿地、河湖水系、道路等的;

(三)修建生产、储存爆炸性、易燃性、放射性、毒害性、腐蚀性物品的工厂、仓库等的。

第四十二条违反本条例规定,在历史建筑上刻划、涂污的,由城市、县人民政府城乡规划主管部门责令恢复原状或者采取其他补救措施,处50元的罚款。

第四十三条违反本条例规定,未经城乡规划主管部门会同同级文物主管部门批准,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城市、县人民政府城乡规划主管部门责令停止违法行为、限期恢复原状或者采取其他补救措施;有违法所得的,没收违法所得;逾期不恢复原状或者不采取其他补救措施的,城乡规划主管部门可以指定有能力的单位代为恢复原状或者采取其他补救措施,所需费用由违法者承担;造成严重后果的,对单位并处5万元以上10万元以下的罚款,对个人并处1万元以上5万元以下的罚款;造成损失的,依法承担赔偿责任:

(一)改变园林绿地、河湖水系等自然状态的;

(二)进行影视摄制、举办大型群众性活动的;

(三)拆除历史建筑以外的建筑物、构筑物或者其他设施的;

(四)对历史建筑进行外部修缮装饰、添加设施以及改变历史建筑的结构或者使用性质的;

(五)其他影响传统格局、历史风貌或者历史建筑的。

有关单位或者个人经批准进行上述活动,但是在活动过程中对传统格局、历史风貌或者历史建筑构成破坏性影响的,依照本条第一款规定予以处罚。

第四十四条违反本条例规定,损坏或者擅自迁移、拆除历史建筑的,由城市、县人民政府城乡规划主管部门责令停止违法行为、限期恢复原状或者采取其他补救措施;有违法所得的,没收违法所得;逾期不恢复原状或者不采取其他补救措施的,城乡规划主管部门可以指定有能力的单位代为恢复原状或者采取其他补救措施,所需费用由违法者承担;造成严重后果的,对单位并处20万元以上50万元以下的罚款,对个人并处10万元以上20万元以下的罚款;造成损失的,依法承担赔偿责任。

第四十五条违反本条例规定,擅自设置、移动、涂改或者损毁历史文化街区、名镇、名村标志牌的,由城市、县人民政府城乡规划主管部门责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对单位处1万元以上5万元以下的罚款,对个人处1000元以上1万元以下的罚款。

第四十六条违反本条例规定,对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中的文物造成损毁的,依照文物保护法律、法规的规定给予处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六章附则

第四十七条本条例下列用语的含义:

(一)历史建筑,是指经城市、县人民政府确定公布的具有一定保护价值,能够反映历史风貌和地方特色,未公布为文物保护单位,也未登记为不可移动文物的建筑物、构筑物。

(二)历史文化街区,是指经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核定公布的保存文物特别丰富、历史建筑集中成片、能够较完整和真实地体现传统格局和历史风貌,并具有一定规模的区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