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体育活动培训十篇体育活动培训十篇

体育活动培训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9 11:43:36

体育活动培训篇1

关键词:体育;培训活动;效果;建议

中图分类号:G807文献标识码:aDoi:10.3969/j.issn.1006-1487.2013.02.020

体育培训主要包括运动技能培训、课堂教学观摩、理论知识讲座三种形式,它是在职体育教师继续教育的重要内容,也是促进体育教师专业化发展的有效途径。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推进,体育培训活动越发得到教育行政部门的重视。然而由于诸多原因,体育教师在培训中的表现有较大差异,造成不同的培训效果。因此,分析培训活动效果差异的原因,改进体育培训活动就显得较为重要。

一、体育培训活动现象描述

1.技能培训热火朝天

几年前参加广播操《舞动青春》的培训,学员均提前赶到培训地点。大家都很认真,一招一式地练习比划,并且都想站在体育馆的中央,取得有利的位置以便于看示范听讲解。一天下来,学员们都通过了考核,培训效果良好。

2.公开课观摩不愠不火

市、区组织的公开课活动事先都下发通知,观摩教师从各校赶来,拿到公开课教案后到上课地点听课。室外听课相对宽松,有的教师走马观花,有的便聊天叙旧,学多学少认真与否都是自己的事情。

3.讲座不感兴趣

不少体育教师对这类培训不感兴趣,培训过程中有的玩手机、有的闭目养神、有的小声交谈,做一些无关的事情,中场休息后一些座位上的学员便找不到了,下午报告厅的人数明显要比上午少。

二、体育培训活动效果分析与建议

以上便是笔者参加体育培训活动中的所见所闻,通过与同行交流、反思,觉得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提高体育培训活动的效果。

1.激发教师培训需要

体育教师认真学习广播操是因为新学期要教广播操,工作的需要;认真参加技能培训是因为要通过考核,过关的需要。公开课活动积极是想了解课改动态和现状,与时俱进的需要。理论讲座不热心,是认为那些理论对工作的指导不明显,另外不少学校对体育工作要求不高,只要“两课两操”开展起来不出事就行,致使体育教师安于现状。英国谢菲尔德大学教育学院针对在职教师设计的“六阶段培训模式”在教育界影响很大,其主旨就是根据教师需要,教育行政部门与高校或专家商定培训内容实施培训。技能培训和公开课活动激发了教师需要强化了学习认同,理论讲座也要服从教师需要激发需要。教育行政部门或培训专家要深入开展调研确定教师需要,安排讲座内容。如课改以来教师面对教学内容放开、学习方式转变、教案格式五花八门等实践方面曾遇到不少困惑,理论讲座就要紧贴实践,立足教师需要及时化解工作之惑。另外,教育行政部门也可以结合培训内容开展相关检查督导,提高体育工作质量,学以致用激发教师培训需要。

2.公开课观摩中积极引领

公开课活动实质上是以课堂教学为案例进行剖析提炼的过程,所以点评交流是必备环节。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视角,组织者要集思广益引导听课教师评课发言,交流观点分享收获。在此基础上教研员自己或聘请骨干教师对公开课进行点评,从内容选择、目标预设及达成、教学手段有效(创新)、学生参与、教师素养等方面剖析,总结经验并适当上升到理论高度。同时讲究评课策略,既肯定成绩总结经验又指出问题尊重对方,如刮胡须用肥皂沫解决了问题又不让人疼。这种点评如同“画龙点睛”,上课、听课教师均得到启示,教学上少走弯路,青年教师也能从点评的几个方面逐步掌握看课门道。文化课在教室听课,教师及学生之间相互约束,纪律较好。体育听课也可在距上课场地适宜的地点集中摆放凳子,听课者集中坐在一起自然地形成约束,减少随意走动和聊天叙旧现象,同时利用体育听课“宽松”特点,教研员或中心组成员结合上课情况抛出话题引导教师细致观察认真反思,对听课过程实施积极干预。只有教研员或当地骨干力量积极干预、认真评课引领,公开课的效益才能实现最大化。

3.尊重体育教师主体地位

新课程强调尊重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参与到课堂中来,培训活动又何尝不该如此呢。体育教师在性格类型上大都属胆汁质或多血质,他们活泼好动,技能培训符合其性格特征,公开课也相对宽松,一般45分钟便能休息一下,长时间静止地坐着听讲座则容易疲劳厌倦。现实中理论讲座大都一个半小时甚至两小时才休息一次,故讲座要控制讲课时间,争取四、五十分钟休息一次。培训有层次之分,有骨干培训、全员培训等。层次不同学员接受能力、关注视野均不同,理论讲座的深度和视角就要有区别。要根据培训对象选择内容,骨干培训的内容理论性可以适当强一点,注重提高、培优、可持续发展,普通教师的培训理论性要浅些,关注课堂教学实践、切口小并且以案例的形式呈现比较容易接受,注重解惑、普及、知识更新。体育教师有实践经验和感悟,但不少讲座者只顾滔滔不绝地灌输,缺乏激情和感染力,也没有交流互动环节。因此讲座者要提高感染力和向心力,形式上增加交流、互动环节让一线教师运用已有的经验参与到讲座中来。

4.加强培训过程的管理

体育活动培训篇2

 

区乡财管理中心   胡振华

2018年6月7日

   

  2017年5月30日我有幸参加了区委理论学习中心组(扩大)集中学习,聆听了原省纪委常委刘大发同志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监察法》(以下简称《监察法》)深入浅出的独到见解。对监察机关的基本定位、监察范围、监察职责、监察权限、监察程序等基本内容有了较为深刻的理解,进一步增强了对基层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重要性的认识,在思想上除尘补钙、在行动上加油鼓劲,实现了政治理论、党性修养及综合能力“大丰收”。

这是历史见证

2018年3月1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各级监察委员会是国家的监察机关”写入宪法,3月20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监察法》获得通过,上升成为国家法律。这是一个见证历史的时刻,标志着深化国家监察体制改革、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全面依法治国,推动反腐败斗争向纵深发展,必将永载于党史国史。

从此我们可以自豪地说,把反腐败写入宪法这样的顶层设计,是我党的一个创制之举,是擅长走自身特色发展之路的中国人的智慧结晶。为人类社会依规治党、依法治国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这是人心所向

中国老百姓渴望廉洁政权已经有几千年历史。各朝各代的廉政思想至今闪耀光辉,历朝历代的清官也深受人民的崇敬和期待。无数先烈用鲜血换来了和平发展,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中,中国人民更加渴望一个廉洁清明的社会,渴望把反腐倡廉、建立廉洁政府与实现伟大中国梦统一起来。

立法是党和国家大事,是人民关注的焦点,《监察法》充分体现我党坚定不移地把反腐败斗争进行到底的决心和意志,是对最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坚实维护,民心所向、民意所归,给了群众最实在的获得感,获得了群众发至内心的支持和拥护。反腐败国家立法关乎每一个中国人,关系着伟大中国梦的实现。学好用好监察法,推动反腐败斗争取得压倒性胜利,不仅仅是纪检监察工作人员的责任,也需要广大人民群众、党员干部共同参与进来,贡献智慧和力量!

这是治疴猛药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党顺应党心民意,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以猛药去疴、重典治乱的决心,以刮骨疗毒、壮士断腕的勇气,深入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取得了新的重大成效,党风政风为之一新,党心民心为之一振。但是当前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形势依然严峻复杂。“蝇飞虎窜”还屡见不鲜,为官不仁、为官不义、为官不德、为官不为尚有市场,一批高学历、高起点的年轻干部身陷囹圄令人惋惜。

2013年7月11日至12日,在河北调研指导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时的讲话中指出:“没有健全的制度,权力没有关进制度的笼子里,腐败现象就控制不住。在这次教育实践活动中,建章立制非常重要,要把笼子扎紧一点,牛栏关猫是管不住的,空隙太大,猫可以来去自如。”。“牛栏关猫”给制度建设带来了严重危害,导致了不少规章制度成为摆设:消解了人们对制度的敬畏和认同;客观上对那些违反制度的行为提供某种“掩护”,使这些行为在所谓的制度框架下得以安然存在。

《监察法》的颁布正是这剂治疴猛药,实现了党内监督与国家监察的有机统一,实现了对所有行使公权力的公职人员监察全覆盖,是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的机制创新,为夺取反腐败斗争压倒性胜利提供了法律保障。从而彻底解决制度建设中的“牛栏关猫”问题。

这是养心良方

体育活动培训篇3

对干部教育培训能力内涵的界定,要在干部教育培训这一动态过程中,将其置于干部教育培训体系中从主体、客体以及内容三个方面加以分析。第一,干部教育培训能力指的是干部教育培训主体的一种能力。干部教育培训的主体主要包括教育培训的组织管理机构与教育培训的具体实施机构两大方面。其中,教育培训的组织管理机构主要是由各级党委的组织部门组成,同时也包括了各教育培训具体实施机构的教学管理部门。干部教育培训的具体实施机构主要以各级党校、行政学院、干部学院为主,同时还包括了部分党政机关、高等教育院校以及其他国内外培训机构。第二,干部教育培训能力指的是干部教育培训主体对客体进行教育培训的能力。干部教育培训的客体与干部教育培训对象是一致的,就是干部。“干部”一词已经被许多国家所采用,用来指在国家机关和公共团体中起骨干作用的人员。这里所说的“干部”范围包括各级党委、人大、政府、政协、纪委、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各派、人民团体机关的干部,同时也包括了国有企业和事业单位的干部。第三,干部教育培训能力指的是干部教育培训主体通过一定内容的教育培训,对干部的素质加以提升的能力。干部教育培训的内容具有多层次性,以党和国家事业需求为导向,往往直接表现为干部需求,最终落实为提升干部的综合素质。干部教育培训首先要求在其有效的组织帮助和管理之下,将外在的知识转化为干部内在的知识。其次,干部教育培训活动是一个促使干部能力发展的过程。在干部具备了必要的知识并在一定程度上把握了他人积累的经验之后,干部教育培训努力促使干部进行知识迁移,形成应付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最后,干部教育培训活动是一个道德培育和人格塑造的过程。人格中的价值和伦理取向决定了知识、能力的实践意义,因此人格最终界定了人的整体素质。根据以上分析,可以归纳出干部教育培训能力具有以下特征,并可以对其进行定义。第一,干部教育培训主体众多,教学资源丰富。干部教育培训能力水平是干部教育培训机构整体能力的体现。比如,它往往是教学管理能力与教学实施能力的综合体现,有时又表现为对多种教学资源的协调配置能力。第二,合理设置干部教育培训内容是干部教育培训能力的重要体现,其核心在于把握党和国家事业的需求,关键是把握学员的培训需求。理论上来说,干部的培训需求与党和国家事业的需求应当是一致的。第三,干部教育培训能力是一种后天的对人的整体素质的培养能力。对于知识、能力、人格这三个层次的素质而言,人格素质往往形成于干部接受培训之前。因此,干部教育培训在培训实施环节,既要注重基础理论的传授又要注重实践能力的培养,同时更要关注培训对象人格的培养。这既是干部教育培训与一般培训的显著区别,又会对干部教育培训能力水平产生重要影响。第四,干部教育培训能力水平的高低来自于外部的评价与认可,其基础在于确立规范化评价标准。培训质量是培训的灵魂和生命,高水平的干部教育培训必须具备一套完善的培训质量保证体系,具体表现为规范化的教育培训评价制度。综上分析,可以给干部教育培训能力下这样的定义:干部教育培训能力是指干部教育培训机构有效地汲取、整合和拓展优质培训资源,按照培训项目方案组织与实施培训,提升受训干部综合素质,实现干部教育培训目标的综合能力。

二、干部教育培训能力的构成要素

具体来说,在干部教育培训活动这一动态过程中,干部教育培训主体应当具备以下几方面的能力。

1.教育培训方案设置能力

教育培训方案设置能力是培训机构将培训内容、培训师资、培训对象、培训时间、培训地点、培训经费、培训场地、培训环境、培训考察等因素有机组合,系统化成一个整体并且能够全面落实的能力。它是干部教育培训活动能否顺利实施、达到预期培训目标的前提,具体又包括三个方面:一是准确评判党和国家事业的需求与干部教育培训需求的能力;二是准确评判现有教育培训资源的能力;三是准确评判该设计方案的可行性与操作性的能力。

2.组织管理创新能力

干部教育培训的组织管理创新能力是指培训机构根据具体情况,在培训机构内建立并不断调整、完善既能与当前培训要求相适应又能逐步与先进培训管理模式接轨的重点突出、内容全面、运转灵活、管理规范、制衡有力的培训管理制度的能力。它具体包括:培训管理思路创新能力、培训管理制度创新能力与培训质量管理创新能力。

3.教学科研能力及师资队伍建设能力

干部教育培训主体的教学科研能力体现在每个教师身上,教师对培训内容的科研基础与在教学活动中体现的教学能力会对学员知识的掌握程度产生重要影响。师资队伍建设是培训机构生存发展的基础,加强培训师资队伍建设,全面提高培训教师素质和水平,是增强培训机构培训能力建设的关键。

4.规范化评价能力

干部教育培训主体的规范化评价能力是指按照特定的规范标准对干部教育培训活动中培训主体的组织管理能力、教学科研能力以及培训实施效果等进行综合评价,并通过反馈机制对整个教育培训系统的教育培训资源重新进行整合和优化的能力,是干部教育培训主体的自我认识、自我更新能力。教育培训评价是教育培训研究的重要领域,通过教育培训评价,对教育培训活动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诊断,最终达到指导、改进干部教育培训活动的目的。

三、提升干部教育培训能力面临的主要障碍分析

结合当前干部教育培训的工作实际,在提升干部教育培训能力的建设过程中,主要面临五方面的障碍。

1.重短期调查缺乏长期有效沟通

相当一部分干部教育培训机构为了提高培训内容的针对性,采取了一些方式调查了解干部的培训需求,如在干部培训期间采取调查问卷、座谈等形式征求干部意见和建议。但是由于缺乏系统性、有效性和长期性的沟通手段,尤其是学员毕业后的跟踪回访制度缺乏,往往不能够准确把握、了解干部培训需求的变化,因而在确定培训内容、设置培训课程时,造成偏差,缺乏针对性。

2.重课堂效果缺少科研支撑科研是教学活动的源泉

科学研究活动的全面开展是保证教学内容始终反映知识新成果,使教学始终站在时代前沿的基本条件之一。而相当一部分干部教育培训机构舍本逐末,在教学活动中,将主要精力放在教学方式的选择上,强调如何吸引受训干部的注意力,而忽视了教学培训内容的理论深度。往往导致教师降低科研投入,忽视基础理论研究。最终造成授课教师更多地关注课堂效果,关注如何提高授课内容的生动性,而降低了教学内容的含金量。

3.重短期教学质量缺少系统评价

培训质量是干部教育培训的灵魂和生命。培训质量的高低最终要体现在公正、客观地评价当中。虽然各干部教育培训机构大都制定了一系列规章制度与评价办法来保证自身的培训教学质量。但是,一直没能在全国范围内针对干部教育培训工作建立一套系统的、规范的、科学的培训质量评价体系。缺少完善的培训质量保证体系,培训方面的规章制度因各种局限也没有形成统一的标准,因此就导致无法对不同机构的培训质量做出客观地评价与比较,其培训质量也就参差不齐。

4.重能力提升忽视人格培养

干部培训教育的目标在于提升干部的整体素质,包括了知识更新、提升能力与完善人格塑造三个方面。一般说来,干部具备了知识和能力之后,素质的构建只完成了一半,真正素质健全要在其基本的价值观和伦理观完善之后,即在其基本的人格形成之后。知识和能力必须在人格的框定下才可以获得确定的意义,没有人格牵引的知识和能力具有极大的危险性。当前很多干部教育培训机构将培训重点放在能力提升方面,虽然在培训课程安排当中往往针对引导、完善干部的党性修养、理想信念设置了独立的单元,但是并没有取得理想的效果。

5.重干部培训忽视自身培训

不断地加强自身的学习是提升干部教育培训主体能力的重要途径,参加系统的专业培训则是加强学习的有效形式。而现实的情况往往是各培训机构中的大多数教师所接受的系统专业培训不能满足自身工作需要,一些基层培训机构的教师甚至完全没有参加过系统的专业培训。

四、提升干部教育培训能力的路径

1.建立沟通平台,推动教学相长

对干部教育培训来说,与这些干部建立一种稳定的联系,进行有效的沟通和充分的交流,对于充分了解和把握干部需求、合理设置干部培训内容以增强干部培训的针对性,对于选择合理的培训方式以增强教学培训效果,对于客观评价培训主体的培训活动、找到培训中的缺点和不112足、对于干部培训提出改进意见和建议以提高教学质量,对于丰富干部培训的师资力量,都有着不可替代的积极作用,是提高干部教育培训能力的最为直接和有效的途径。因此,必须在培训主体与培训客体之间建立有效的沟通平台。第一,要进一步突出学员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将以教师为中心的课堂讲授教学形式转变为以学员学习为主、以信息交流为主的新方式,可以尝试让学员走上讲台,实现教学相长、学学相长,提高教学质量;第二,为适应新形势和干部成长的需求,可采取问卷调查、走访座谈、教学反馈、学员回访等形式,进行培训需求意见征集活动,及时掌握培训需求信息;第三,这种与学员的沟通和交流,不仅要建立在培训过程中,在培训后仍要持续,对于优秀学员,可以聘为兼职教师,也可以请回来谈学习体会;最后,要将有效的沟通方式变为制度,成为一种长效机制。

2.强化理论研究,夯实教学基础

搞好科研工作,是提高教学水平、增强教学效果的基础。要实施教学科研一体化发展模式,强化理论研究,不断增加教学培训的科研含量。这里所说的理论研究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要强化教师对教学专题的理论研究。科研可以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水平。只有自己进行了深入研究才有东西教别人,否则只能传授僵硬的东西。教师的科研工作越深入、科研成果越多,就越能获取学科前沿知识,教学的内容就越丰富。一个重点就是要加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课程开发和理论研究;另一个重点就是逐步制定干部分类培训大纲和开发针对性较强、较为实用的干部培训教材。教材是辅助干部教育培训的重要资料,对于优化参训学员的知识结构和拓展参训学员的课余学习极为必要。另一方面是要强化教学管理人员的教学研究,不断提高教学经验总结能力。教学研究是科学研究的一部分,它推动了相应的教学改革。教育培训的内在规律是不断发现的,培训者应从比较高的角度来洞察、触摸干部教育培训改革的新动态、新发展,研究和探索培训工作的新途径、新方法,关注和思考关于培训体制与体系、培训机制与动力、培训对象与目标、培训内容与手段的新改革、新变化,积极提出建议和主张,努力创造有利于培训可持续发展的大环境。

3.完善评价体系,建立长效机制

建立一套客观、科学的培训效果评价体系,对于切实提高干部教育培训质量至关重要。培训效果评价体系是对整个培训活动实施成效的综合评价与总结,也是以后培训活动的重要参考,是干部培训工作的一个重要环节,也是干部培训需求调研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干部教育培训效果评价体系要满足两个基本条件。一是干部教育培训效果评价体系必须是对干部教育培训活动的综合评价,要采用科学的评估方法对培训工作进行认真总结和分析,通过培训前、培训中和培训后全过程的检查和监督,全面检验培训成果。主要包括:对培训目标设定的针对性的评价;对课程设置的合理性的评价;对教师教学效果的评价;对学员管理情况的评价;对干部所学的知识和技能的掌握情况,回到岗位后工作态度和工作绩效改变情况的评价;对培训中后勤保障服务水平的评价等。二是干部教育培训效果评价体系必须是一套科学化、规范化、标准化的制度。只有这样,才能够对不同干部教育培训机构的培训效果进行比较,形成激励和约束机制,才能够真正地在竞争中不断地提高干部培训的整体质量。

4.强化人格培养,提升整体素质

完善领导干部的人格是其更新知识与提高能力的前提基础,是提高人的整体素质的决定因素。强化对领导干部的人格培养,应当始终成为干部教育培训的重点。首先,在干部教育培训中,强化对领导干部的人格培养,就是要增强其党性修养,进一步树立其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坚定其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念,强化其作风建设。其次,强化对领导干部的人格培养,要贯穿于干部教育培训活动的始终。不但要在教学内容中设立专门的单元和相应专题课程,还应当尽可能地在所有的专题课中合理地加入相应的内容,对领导干部进行潜移默化的影响;不但要采用传统的课堂教授的方式,还应当采用现场教学等其它有效教学方式,使对干部的人格培养能够入心、入脑。

5.注重师资建设,整合教学资源

体育活动培训篇4

关键词:新型职业农民;教育培训;问题;对策

结合现代农业科学发展要求及新型职业农民教育培训状况,深入分析其培训中的存在问题,运用切实有效的对策进行处理,可使这方面的教育培训效果更加显著,增加新型职业农民的专业技能,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因此,在对新型职业农民教育培训方面进行研究时,应关注其中的存在问题,充分考虑有效的对策使用,确保这方面的教育培训工作落实有效性。

1新型职业农民教育培训概述

为了使新型职业农民教育培训活动得以高效开展,则需要了解相关内容。具体包括:(1)在有效的培训工作机制、方式等要素的支持下,可使新型职业农民教育培训质量更加可靠,丰富其培训内容及实践经验;(2)在教育培训的支持下,可提高新型职业农民的基本素质及专业能力,保持良好的农业生产及效益状况;(3)加强教育培训过程控制、改善其培训状况等,可降低新型职业农民教育培训问题发生率,更好地体现出其培训工作的潜在应用价值。

2新型职业农民教育培训中的存在问题分析

2.1参与培训活动的积极性不高。针对教育程度低、基本素质有待提高的农民,应充分发挥教育培训的实际作用,为现代农业的高效生产提供专业保障。但是,实践中因部分农民参与教育培训活动的积极性不高,致使新型职业农民在这方面的培训效果不显著,其教育培训水平有所下降,影响着培训目标的实现。具体表现为:(1)受到传统观念、生活环境等因素的影响,导致很多农民对教育培训的重要性缺乏正确的认识,无形之中降低了他们参与相关培训活动的积极性,会对农业生产效率、质量等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2)在农民参与教育培训活动积极性有待提高的影响下,会给新型职业农民科学培养水平提升方面带来制约作用,难以满足现代农业可持续发展要求,对相应的教育培训工作计划实施效果造成了不利影响。2.2培训内容针对性差。在新的职业农民培养任务确定后,为了保证培训工作的可靠性,每个培训机构都需要完成好教学计划制定、教学方案确定等方面的培训相关事宜。在此期间,由于对政策文件解读不充分,农民的实际情况了解不全面,导致新型职业农民教育培训内容安排不够合理,从而降低了其培训工作水平。具体表现为:(1)部分培训机构在实践中对新型职业农民培训要求、教育程度、形势变化等缺乏综合考虑,致使相应的培训内容安排缺乏针对性,难以真正地提高农民的综合素质,影响着教育培训活动实际作用的发挥;(2)由于对农民的需求状况、教育培训的功能特性、相关政策要求等了解不全面,导致教育培训内容缺乏适用性,无法满足新型职业农民教育培训要求,降低其培训质量的同时加大了这方面培训问题发生率。2.3其它方面的存在问题。基于新型职业农民教育培训的研究,也需要关注其在这些方面的存在问题:(1)部分地区政策扶持力度不够、培训经费不足,使得教育培训工作质量有所下降,相应的培训活动开展不及时,给新型职业农民专业技能增加、素质提高等产生了不利影响,与之行业的教育培训活动落实效果不够明显;(2)因教师流失问题突出、教学队伍稳定性不足、基础设施不完善的影响,致使新型职业农民教育培训工作开展未能达到预期效果,给现代农业发展中带来了阻碍作用;(3)因对信息技术利用不充分,使得教育培训中的技术含量有所减少,也会加大新型职业农民在这方面的培训问题发生率。

3加强新型职业农民教育培训的对策

3.1完善教育培训体系。根据参与教育培训活动农民的实际情况、培训要求等,在其培训水平提升过程中,应考虑相关培训体系的不断完善予以应对。具体表现为:(1)建立好切实有效的培训工作机制,加强新型职业农民教育培训重要性宣传,积极探索建立招生前考核制度,指导招生工作,设置地区招生障碍根据实际情况,并审查培训机构的注册条件,为相应教育培训体系的完善提供支持;(2)当新型职业农民教育培训体系得以完善后,可使其培训工作开展更具合理性、专业性,全面提升其教育培训水平。3.2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加强培训过程管控。新型职业农民教育培训中能否得到更多的政策支持,关系着其培训效果,与这方面的教育培训质量是否可靠密切相关。因此,为了达到新型职业农民教育培训水平全面提升的目的,则需要重视政策方面扶持力度的加大及其培训过程的管控进行科学应对。具体表现为:(1)政府部门应根据新型职业农民的科学培养要求及形势变化,出台更多的政策,给予其教育培训必要的支持,确保相应的培训活动开展有效性;(2)从管控机制完善、管控意识强化等方面入手,增强新型职业农民教育培训过程管控效果,减少其培训问题发生。3.3其它方面的对策。在提升新型职业农民教育培训水平的过程中,也需要考虑这些对策的配合使用:(1)加大资金投入力度,完善教育培训活动开展中所需的基础设施,高效地完成其培训工作计划,实现新型职业农民培养目标,充分发挥教育培训的实际作用;(2)加强信息技术使用,增加教育培训中的技术含量,为新型职业农民知识量的增加、基本素质的提高等提供技术保障,不断提升其教育培训水平,为日后相关培训工作的高效开展打下基础。

体育活动培训篇5

员工培训是提升企业员工综合素质的重要途径,也是为企业提供战略人才、培养优秀员工,促进企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在知识时代背景下,企业之间的竞争逐渐演变为人才之间的竞争,也就是说谁掌握了优秀人才谁就能在市场中占据主动。从全局来看,几乎每个企业都会开展教育培训活动,但是就活动所取得的实效进行分析,通过参与教育培训后员工的综合素质并没有显示出较大的提升,这与基层企业教育培训的质量有着直接的关系,因此基层企业要提升教育培训活动的质量,发挥教育培训的最终目的。

2基层企业员工教育培训存在的问题

虽然多数企业都建立了员工教育培训机制,但是就教育培训所取得的效果来看:基层企业员工教育培训的质量与预期的还存在很大的差距,其主要表现为:

2.1教育培训的目标不明确

虽然基层企业每年也会组织员工教育培训活动,并且人事部门也会制定出详细的培训计划,但是在具体的教育培训过程中往往会将培训重点放在如何组织相关人员培训,以及培训的课时完成情况,而忽视对培训内容的具体效果分析。就当前基层企业员工培训的内容看,其存在严重的同质化现象,没有建立与基层企业生产要求相结合的培训制度,其更多的是以职业技能培训为主,没有建立与员工综合素质提升相关领域的教育培训,结果导致员工对教育培训的认知停留在提升职业技能的层面。

2.2教育缺乏系统性

目前基层企业员工教育培训存在很大的随意性、系统性,其主要表现为:一是基层企业员工教育培训更多侧重于短期技能培训,对员工进行突击培训,忽视与企业长期战略发展的结合,也就是企业需要什么方面的人才,企业就开展什么方面的临时培训活动;二是基层企业员工培训缺乏思想政治方面的教育。很多企业忽视思想政治教育,认为思想政治教育对企业的发展没有任何实效,因此他们在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培训时不认真执行,更多的时候将其赋予表面化、走过场。

2.3基层企业员工培训激励机制不健全

基于基层企业的管理制度的不健全,导致企业员工培训激励制度还存在很多缺陷,比如目前基层企业只是将员工教育培训活动作为企业管理的单独机制,而没有与企业员工的职位晋升、薪酬待遇等挂钩,导致员工参与员工培训教育的积极性不高。同时基层企业员工教育培训的方式也比较单一,很多企业在开展教育培训活动时采取的是聘请相关专家、讲师等对员工进行授课式培训,员工在下边被动地听,缺乏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理念的培训模式必然会影响培训的质量。

3提升基层企业员工教育培训质量的具体对策

3.1建立明确的员工培训目标

基层企业在开展员工教育培训时一定要将企业的长期发展战略与短期发展需求相结合,制定明确的教育培训目标,具体而言就是:一是要建立规章制度与企业文化相结合的培训。制度与企业文化是教育培训的基本内容,也是开展企业管理的重要环节,只有开展制度与企业文化才能保证员工的素质符合企业的发展;二是专业知识与业务技能的培训。开展专业知识与技能培训是提升培训质量的条件,只有提升员工的技能才能满足企业发展的要求,才能为企业的发展提供稳定的人才基础;三是政治理论与思想认识的培训。思想政治教育是宣传与贯彻党的方针政策的重要途径,因此企业要重视思想政治教育。

3.2完善基层企业员工培训教育体系

首先要建立系统的基层员工教育培训工作流程。基层企业在开展教育培训时一定要站在战略高度对教育培训的流程进行规划,保证基层企业员工教育培训活动纳入到企业的统一规划中;其次建立差异化的基层企业员工教育培训制度。基层企业在进行员工教育培训时,在选择培训内容时一定要针对不同的工作岗位、人员制定不同的教育内容。同时人力资源部门在制定教育培训规划时一定要多与其它部门沟通,及时了解其它部门对人才方面的要求;最后建立健全教育培训评估机制。将员工教育培训的结果进行及时地总结与评估,实现教育培训价值的最大化。

3.3丰富基层员工教育培训方法

体育活动培训篇6

关键词:游戏;体育教学;培训收获

中图分类号:G623.8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5-2410(2013)08-0070-01

回首“2013年全国中小学体育游戏研讨培训班”培训活动,作为培训者来讲,是漫漫课改路,甘为人阶梯,他们求真务实地引领全国中小学体育教师在体育课程教学改革的道路上稳步前进。作为被培训者,是感慨万分,激情飞扬,收获颇丰,无论是在精神上还是物质上都得到了满足,并在开拓与发展的思路上有了“超维度”的提升。

我们对本次体育游戏研讨培训的认知从高度上来讲:深入推进体育课程教学改革,进一步落实中共中央“7号”文件精神,推进“阳光体育运动”和认真实施(2011年版)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是本次研讨培训活动的导向;以学生为本,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使学生的身心在智力与非智力因素方面能够得到有效的发展,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及落实“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增强学生体质,是本次研讨培训活动的定标;学习与交流、研讨与培训、提高与发展、开拓与创新和提升基层教师的专业技能与综合素质,是本次研讨培训活动的定向;教师教育以教师为本,通过2013年全国中小学体育游戏培训,以对游戏的学习、挖掘和拓展为主线,开展教学与科研方面的研究,为提高基层体育教师的教学与科研能力搭建高层次平台,是本次研讨培训活动的主题。本次体育游戏研讨培训活动的重要意义在于:坚持德育为先,以德树人,培养“双师型”教师,努力打造一批学校体育教学和科研的领军人才,为大力推进我国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改革与发展多做贡献;本次研讨培训活动的亮点则是:不分培训者和被培训者,全员参与,全员互动,在和谐的气氛中大家齐心协力,同心同德又同行,共同分享着丰收的喜悦,在欢腾的“浪花”中唱出了心中最欢乐的歌……

再回首本次研讨培训活动,《体育教学》杂志社全体老师和“阳光历奇”团队的全体老师们,给我们被培训者的印象真是太深了。深刻的印象表面看是来自于本次培训的过程和结果,而实质上却是来自于他们自身人格的魅力和美好的心灵及对体育教育事业无私奉献的精神。他们用自身的言行、内涵、素质、教学功底深深地感染和打动着我们,使我们在培训中获得了新的教育思想,在教学技能等综合素质方面都有了很大的提高。他们敢为人先,在漫漫课改的人生道路上甘当全国基层一线体育教师的奠基石与阶梯,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为我国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改革的再度推进和发展谱写了新章!

体育活动培训篇7

论文关键词:上楼农民;居村农民;教育培训;教育态度;教育行动

在城市化发展浪潮下,农民市民化成为了时展的要求。当前,农民市民化道路障碍重重,农民与市民之间形成了一条无法跨越的鸿沟,而农民文化资本的极度匮乏是农民市民化的最大障碍。文化资本概念是由法国社会学家皮埃尔·布迪厄(pierrebourdieu)提出的,他认为,所谓文化资本是指借助不同的教育行动传递的文化物品。农民文化资本的匮乏往往与农民教育培训的欠缺有很大的关系。因此,研究农民对教育培训的态度与行动就很有必要。城市化进程的快速推进使得农民群体内部的分化越来越明显,还是把农民群体作为一个整体来研究显然已经不能满足研究的需要,不能有效解决农民教育培训中存在的问题。因此,有必要以农民群体内部的分化作为视角,来研究不同农民群体对教育培训态度与行动的差异。当前,江苏、山东、浙江等地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着很多“农民上楼”运动。“农民上楼”运动使得农民群体内部的分化出现了地域性的区隔,使农村的两极分化在地域上显现出来了。在“农民上楼”运动之前,农民群体内部的分化并没有从地域上显现出来,属于富裕型的农民和属于贫困型的农民在居住的地域上是交错的。但是,在“农民上楼”运动的过程中,从整体上来说,有条件上楼的往往是属于富裕型的农民,这些农民成为了本研究当中的“上楼农民”;而属于贫困型的农民受经济条件等各种因素的限制,只能选择还是住在原先的村庄,这些农民成为了本研究当中的“居村农民”。

本文的研究主题是以农民群体内部的分化作为视角,来研究“上楼农民”与“居村农民”对教育培训态度与行动的差异。为了从实证角度来研究这一问题,笔者于2011年10月份对山东y市的农民进行了问卷调查。笔者的整个调查共发放问卷1200份,回收问卷1098份(回收率为91.5%),在回收的问卷中,剔除无效问卷之后得到有效问卷1012份(问卷有效回收率为84.3%)。从调查对象的基本情况来看,调查对象呈现出男性和女性相差不多、年龄主要分布在31-50岁之间、受教育水平以初中居多、大部分个人年收入在2万元以下的特征。

一、农民对教育培训的观念

现在是一个知识大爆炸的时代,人们越来越发现:如果仅仅局限于学校教育,所学到的知识是非常有限的。在这样的背景之下,人类社会进入了一个提倡终身教育、终身学习的时代。“终身教育”这一概念最早是由法国成人教育家保尔·朗格朗(p.legrand)于1965年提出,他认为,终身教育是与有限的学校教育相对的,它贯穿着个人从出身到死亡的整个过程,影响着学习者生活的所有方面,是一个全面的、连续的过程,终身教育将利用一切教育资源。美国人类学家米德(m.mead)将文化区分为“前喻文化”“同喻文化”和“后喻文化”。“前喻文化”是指文化按照自下而上的方向和方式传递,即年轻一代向年长一代传授、年长一代向年轻一代学习的文化;“同喻文化”是指文化按照同龄人互动的方向和方式传递,即同辈群体成员之间相互传授、相互学习的文化,其典型特征是“现在是未来的指导”;“后喻文化”,是指文化按照自上而下的方向和方式传递,即年长一代向年轻一代传授、年轻一代向年长一代学习的文化。传统社会是一个经验社会,年幼者现在所走的路都是年长者已经走过的路,因此,其文化类型往往是“后喻文化”,学习是单向度的,年轻者向年长者学习。而当前社会的文化类型可以说是“前喻文化”、“同喻文化”和“后喻文化”三种文化并存,特别是由于“前喻文化”和“同喻文化”的存在,使年长者需要向年轻者学习、同辈群体之间需要互相学习,这就使得人们需要接受终生教育。

那么被调查对象对终生教育观念持怎样的态度呢?在笔者的问卷调查中,对于“您同意活到老学到老这个观点吗?”94.9%的调查对象表示同意。可见,大部分农民是赞同终身学习的理念的,这也是符合当下时代对人们的要求的。通过进一步的交互分析,笔者发现:“上楼农民”与“居村农民”在这一点上不存在显著差异(x2=0.261,df=1,sig=0.609)。可以说,在这一点上两个农民群体之间的观点是高度一致的。

随着信息社会的来临,学习型社会理念的提出和付诸实践成为了历史的必然选择,众所周知,最早提出“学习型社会”这一概念的是美国学者赫钦斯(r.h.hutchins)。“学习型社会”并不仅仅局限于人们钟情的与社会经济发展需求相适应的“人力资本”的理论内涵,而是格外强调、重视人的全面发展的价值诉求。学习型社会的深层内涵也就在于它是一种特定的教育价值选择,是人类社会渴望在一种人性化的社会环境中经过教育而实现自我完善的理想价值追求。从教育社会学的视角来看,“学习型社会”所强调的是一种社会形态,社会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社会的每个成员都享有学习的权利,都有接受教育的机会,人人都在实践终身学习,成为人人学习、终身学习、灵活学习的学习社会。那么被调查对象对学习型社会理念持一种怎样的态度呢?在笔者的问卷调查中,对于“您赞同构建学习型社会这个主张吗?”94.2%的调查对象表示赞同。可见,大部分农民是赞同构建学习型社会这个主张的。通过进一步的交互分析,笔者发现:“上楼农民”与“居村农民”在这一点上不存在显著差异(x2=1.556,df=1,sig=0.212)。可以说,在这一点上“上楼农民”和“居村农民”之间的观点也是高度一致的。

教育从形式上可以分为正规教育和非正规教育,正规教育往往是指学校教育,而非正规教育往往是指学校教育之外的教育形式。对于农民群体来说,其接受正规教育的年限往往非常有限,因此需要通过非正规教育来提升人力资本,最常见的非正规教育形式是参加教育培训。那么被调查对象对参加教育培训持一种怎么样的态度呢?为了了解这方面的情况,笔者在问卷中设置了“您认为参加教育培训会有帮助吗?”,从分析结果来看,79.5%的调查对象表示有帮助,17.2%的调查对象表示说不清楚,只有3.3%的调查对象表示没有帮助。可见,大部分农民对教育培训的作用是持肯定态度的。通过进一步的交互分析,笔者发现:“上楼农民”与“居村农民”在这一点上不存在显著差异(x2=2.455,df=2,sig=0.293)。

二、农民对参加教育培训的意愿

农民参加教育培训的意愿往往与其自身的受教育水平存在很大关联。笔者认为,受教育水平越低的农民,其参加教育培训的意愿越强烈。从整体来说,被调查农民群体的受教育水平是比较低的,高中及以上受教育水平的被调查对象仅占调查总体的21.7%。这说明被调查农民群体的文化资本是比较欠缺的,而现代社会中文化资本的重要性又是不言而喻的。同时,“上楼农民”受教育水平在高中及以上的比例为28.0%,而“居村农民”的这一比例仅为17.6%。这说明:“上楼农民”与“居村农民”在受教育水平上存在显著性差异(x2=20.782,df=3,sig=0.000)。从这里的分析应该能够推论出两点:第一,农民群体参加教育培训的意愿比较强烈;第二,“居村农民”参加教育培训的意愿应该高于“上楼农民”。

农民参加教育培训的意愿还与其对受教育水平的满意程度存在很大关联。笔者认为,对受教育水平越不满意的农民,其参加教育培训的意愿越强烈。笔者的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对于自己现有的受教育水平,42.7%的调查对象表示满意程度一般,35.7%的调查对象表示不满意,只有21.6%的调查对象表示满意。可见,被调查对象对自己现有受教育水平的满意程度比较低。同时,“上楼农民”对受教育水平满意的比例为27.7%,而“居村农民”的这一比例仅为17.6%。这说明:“上楼农民”与“居村农民”在对受教育水平的满意程度上存在显著性差异(x2=19.396,df=2,sig=0.000)。从这里的分析同样应该能够推论出两点:第一,农民群体参加教育培训的意愿比较强烈;第二,“居村农民”参加教育培训的意愿应该高于“上楼农民”。

实际情况是否果真如笔者推测的那样吗?从问卷的分析结果来看,77.9%的调查对象表示愿意参加,16.2%的调查对象表示无所谓,只有5.9%的调查对象表示不愿意参加。可见,从整体上来说,调查对象参加教育培训的意愿还是很强烈的,这与笔者推测的结论是相一致的。对于农民来说,参加教育培训是“弥补”文化资本不足的一条重要途径。通过进一步的交互分析,笔者发现:“上楼农民”与“居村农民”在参加教育培训的意愿上不存在显著差异(x2=1.910,df=2,sig=0.385)。这与笔者推测的结论是不一致的,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不同呢?笔者认为,这与“上楼农民”与“居村农民”的受教育水平和对受教育水平的满意程度都很低有关。虽然“上楼农民”与“居村农民”在受教育水平和对受教育水平的满意程度上存在显著性差异,但是这种差异并不是很高与很低的差别,而是在低水平里面的差异。所以使得“上楼农民”与“居村农民”对参加教育培训的意愿都很强烈。

农民作为接受教育培训的主体,很有必要了解他们对教育培训内容的想法。对于“如果有机会参加教育培训,您希望了解哪方面的知识?”88.3%的调查对象表示农村与城市的知识都想了解,7.2%的调查对象表示想了解与农村有关的知识,4.4%的调查对象表示想了解与城市有关的知识。可见,大部分农民既想了解与农村有关的知识,又想了解与城市有关的知识。通过这一分析结果笔者得到的启发是:必须改变当前农村教育严重的城市化倾向,在农村教育中,既要有城市元素,也要有农村元素,这样的农村教育才是符合农民意愿的教育类型。通过进一步的交互分析,笔者发现:“上楼农民”与“居村农民”在这一点上不存在显著差异(x2=2.617,df=2,sig=0.270)。

三、农民对教育培训的参与

农民参加教育培训的状况与当地提供的教育培训机会之间有着很大的相关性,因此,很有必要了解调查地教育培训活动的相关情况。对于“当地的教育培训活动多吗?”,48.3%的调查对象表示教育培训活动很少,41.2%的调查对象表示活动数量一般,只有10.5%的调查对象表示活动很多。可见,调查地点的教育培训活动数量非常有限,这对于提升农民的文化资本是极为不利的。通过进一步的交互分析,笔者发现:“上楼农民”与“居村农民”在这一点上存在显著差异(x2=27.710,df=2,sig=0.000)。“上楼农民”表示当地教育培训活动很少的比例为40.6%,而“居村农民”的这一比例为53.5%;“上楼农民”表示当地教育培训活动很多的比例为15.8%,而“居村农民”的这一比例为6.9%。可见,比较而言,“上楼农民”所在地的教育培训活动更多一些。与“上楼农民”比较而言,“居村农民”处于弱势群体地位,而当地为“居村农民”提供的培训又要少于“上楼农民”,这将进一步固化“居村农民”的弱势地位,使“上楼农民”与“居村农民”之间的群体边界越来越清晰化。

从整个被调查农民群体对当地教育培训活动的了解程度来看,48.4%的调查对象表示不了解,45.8%的调查对象表示了解程度一般,只有5.7%的调查对象表示很了解。可见,从整体上来说,调查对象对当地教育培训活动的了解程度并不高。通过进一步的交互分析,笔者发现:“上楼农民”与“居村农民”在对当地教育培训活动的了解程度上存在显著差异(x2=19.083,df=2,sig=0.000)。“上楼农民”对当地教育培训活动不了解的比例为41.1%,而“居村农民”的这一比例为53.3%;“上楼农民”对当地教育培训活动很了解的比例为8.4%,而“居村农民”的这一比例为3.9%。可见,比较而言,“上楼农民”对当地教育培训活动更为了解。

从整个被调查农民群体参加教育培训活动情况来看,71.0%的调查对象表示没有参加过。可见,从整体上来说,调查对象很少参加教育培训活动。通过进一步的交互分析,笔者发现:“上楼农民”与“居村农民”在参加教育培训活动上存在显著差异(x2=16.881,df=1,sig=0.000)。“上楼农民”参加过教育培训活动的比例为36.1%,而“居村农民”的这一比例为24.2%。可见,比较而言,“上楼农民”参加过教育培训活动的比例更高一些。为什么“上楼农民”与“居村农民”在参加教育培训的意愿上没有显著性差异,而在参加教育培训的行动上会有显著性差异呢?笔者认为,这与“上楼农民”与“居村农民”在教育培训的可获得性,也就是当地为他们提供教育培训机会上存在差异有关。

通过上面的分析笔者发现以下两个特点:第一,从整体上来说,被调查对象对教育培训的参与状况不容乐观,农民的教育培训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第二,从农民群体的内部差异来说,“上楼农民”教育培训参与状况要好于“居村农民”,这对于改变“居村农民”弱势群体地位是非常不利的,对于农村和农民的长远发展也是极为不利的。因此,必须要尽快扭转这种状况,防止农民群体内部分化的进一步加大。

四、农民对教育培训的满意度

从整个被调查农民群体对当地教育培训活动的满意程度来看,56.2%的调查对象表示满意程度一般,23.4%的调查对象表示满意,20.4%的调查对象表示不满意。可见,从整体上来说,调查对象对当地教育培训活动的满意程度并不高。通过进一步的交互分析,笔者发现:“上楼农民”与“居村农民”在这一点上存在显著差异(x2=42.238,df=2,sig=0.000)。“上楼农民”对当地教育培训活动不满意的比例为15.1%,而“居村农民”的这一比例为23.8%;“上楼农民”对当地教育培训活动满意程度一般的比例为51.2%,而“居村农民”的这一比例为59.5%;“上楼农民”对当地教育培训活动满意的比例为33.7%,而“居村农民”的这一比例为16.6%。可见,比较而言,“上楼农民”对当地教育培训活动满意的比例要高于“居村农民”。笔者认为,这同样与“上楼农民”与“居村农民”在教育培训的可获得性,也就是当地为他们提供教育培训机会上存在差异有关。为了防止“上楼农民”与“居村农民”两极分化的扩大化,要更加重视“居村农民”的教育培训问题。

五、结论与讨论

体育活动培训篇8

论文关键词:上楼农民;居村农民;教育培训;教育态度;教育行动

在城市化发展浪潮下,农民市民化成为了时展的要求。当前,农民市民化道路障碍重重,农民与市民之间形成了一条无法跨越的鸿沟,而农民文化资本的极度匮乏是农民市民化的最大障碍。文化资本概念是由法国社会学家皮埃尔·布迪厄(pierrebourdieu)提出的,他认为,所谓文化资本是指借助不同的教育行动传递的文化物品。农民文化资本的匮乏往往与农民教育培训的欠缺有很大的关系。因此,研究农民对教育培训的态度与行动就很有必要。城市化进程的快速推进使得农民群体内部的分化越来越明显,还是把农民群体作为一个整体来研究显然已经不能满足研究的需要,不能有效解决农民教育培训中存在的问题。因此,有必要以农民群体内部的分化作为视角,来研究不同农民群体对教育培训态度与行动的差异。当前,江苏、山东、浙江等地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着很多“农民上楼”运动。“农民上楼”运动使得农民群体内部的分化出现了地域性的区隔,使农村的两极分化在地域上显现出来了。在“农民上楼”运动之前,农民群体内部的分化并没有从地域上显现出来,属于富裕型的农民和属于贫困型的农民在居住的地域上是交错的。但是,在“农民上楼”运动的过程中,从整体上来说,有条件上楼的往往是属于富裕型的农民,这些农民成为了本研究当中的“上楼农民”;而属于贫困型的农民受经济条件等各种因素的限制,只能选择还是住在原先的村庄,这些农民成为了本研究当中的“居村农民”。

本文的研究主题是以农民群体内部的分化作为视角,来研究“上楼农民”与“居村农民”对教育培训态度与行动的差异。为了从实证角度来研究这一问题,笔者于2011年10月份对山东y市的农民进行了问卷调查。笔者的整个调查共发放问卷1200份,回收问卷1098份(回收率为91.5%),在回收的问卷中,剔除无效问卷之后得到有效问卷1012份(问卷有效回收率为84.3%)。从调查对象的基本情况来看,调查对象呈现出男性和女性相差不多、年龄主要分布在31-50岁之间、受教育水平以初中居多、大部分个人年收入在2万元以下的特征。

一、农民对教育培训的观念

现在是一个知识大爆炸的时代,人们越来越发现:如果仅仅局限于学校教育,所学到的知识是非常有限的。在这样的背景之下,人类社会进入了一个提倡终身教育、终身学习的时代。“终身教育”这一概念最早是由法国成人教育家保尔·朗格朗(p.legrand)于1965年提出,他认为,终身教育是与有限的学校教育相对的,它贯穿着个人从出身到死亡的整个过程,影响着学习者生活的所有方面,是一个全面的、连续的过程,终身教育将利用一切教育资源。美国人类学家米德(m.mead)将文化区分为“前喻文化”“同喻文化”和“后喻文化”。“前喻文化”是指文化按照自下而上的方向和方式传递,即年轻一代向年长一代传授、年长一代向年轻一代学习的文化;“同喻文化”是指文化按照同龄人互动的方向和方式传递,即同辈群体成员之间相互传授、相互学习的文化,其典型特征是“现在是未来的指导”;“后喻文化”,是指文化按照自上而下的方向和方式传递,即年长一代向年轻一代传授、年轻一代向年长一代学习的文化。传统社会是一个经验社会,年幼者现在所走的路都是年长者已经走过的路,因此,其文化类型往往是“后喻文化”,学习是单向度的,年轻者向年长者学习。而当前社会的文化类型可以说是“前喻文化”、“同喻文化”和“后喻文化”三种文化并存,特别是由于“前喻文化”和“同喻文化”的存在,使年长者需要向年轻者学习、同辈群体之间需要互相学习,这就使得人们需要接受终生教育。

那么被调查对象对终生教育观念持怎样的态度呢?在笔者的问卷调查中,对于“您同意活到老学到老这个观点吗?”94.9%的调查对象表示同意。可见,大部分农民是赞同终身学习的理念的,这也是符合当下时代对人们的要求的。通过进一步的交互分析,笔者发现:“上楼农民”与“居村农民”在这一点上不存在显著差异(x2=0.261,df=1,sig=0.609)。可以说,在这一点上两个农民群体之间的观点是高度一致的。

随着信息社会的来临,学习型社会理念的提出和付诸实践成为了历史的必然选择,众所周知,最早提出“学习型社会”这一概念的是美国学者赫钦斯(r.h.hutchins)。“学习型社会”并不仅仅局限于人们钟情的与社会经济发展需求相适应的“人力资本”的理论内涵,而是格外强调、重视人的全面发展的价值诉求。学习型社会的深层内涵也就在于它是一种特定的教育价值选择,是人类社会渴望在一种人性化的社会环境中经过教育而实现自我完善的理想价值追求。从教育社会学的视角来看,“学习型社会”所强调的是一种社会形态,社会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社会的每个成员都享有学习的权利,都有接受教育的机会,人人都在实践终身学习,成为人人学习、终身学习、灵活学习的学习社会。那么被调查对象对学习型社会理念持一种怎样的态度呢?在笔者的问卷调查中,对于“您赞同构建学习型社会这个主张吗?”94.2%的调查对象表示赞同。可见,大部分农民是赞同构建学习型社会这个主张的。通过进一步的交互分析,笔者发现:“上楼农民”与“居村农民”在这一点上不存在显著差异(x2=1.556,df=1,sig=0.212)。可以说,在这一点上“上楼农民”和“居村农民”之间的观点也是高度一致的。

教育从形式上可以分为正规教育和非正规教育,正规教育往往是指学校教育,而非正规教育往往是指学校教育之外的教育形式。对于农民群体来说,其接受正规教育的年限往往非常有限,因此需要通过非正规教育来提升人力资本,最常见的非正规教育形式是参加教育培训。那么被调查对象对参加教育培训持一种怎么样的态度呢?为了了解这方面的情况,笔者在问卷中设置了“您认为参加教育培训会有帮助吗?”,从分析结果来看,79.5%的调查对象表示有帮助,17.2%的调查对象表示说不清楚,只有3.3%的调查对象表示没有帮助。可见,大部分农民对教育培训的作用是持肯定态度的。通过进一步的交互分析,笔者发现:“上楼农民”与“居村农民”在这一点上不存在显著差异(x2=2.455,df=2,sig=0.293)。

二、农民对参加教育培训的意愿

农民参加教育培训的意愿往往与其自身的受教育水平存在很大关联。笔者认为,受教育水平越低的农民,其参加教育培训的意愿越强烈。从整体来说,被调查农民群体的受教育水平是比较低的,高中及以上受教育水平的被调查对象仅占调查总体的21.7%。这说明被调查农民群体的文化资本是比较欠缺的,而现代社会中文化资本的重要性又是不言而喻的。同时,“上楼农民”受教育水平在高中及以上的比例为28.0%,而“居村农民”的这一比例仅为17.6%。这说明:“上楼农民”与“居村农民”在受教育水平上存在显著性差异(x2=20.782,df=3,sig=0.000)。从这里的分析应该能够推论出两点:第一,农民群体参加教育培训的意愿比较强烈;第二,“居村农民”参加教育培训的意愿应该高于“上楼农民”。

农民参加教育培训的意愿还与其对受教育水平的满意程度存在很大关联。笔者认为,对受教育水平越不满意的农民,其参加教育培训的意愿越强烈。笔者的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对于自己现有的受教育水平,42.7%的调查对象表示满意程度一般,35.7%的调查对象表示不满意,只有21.6%的调查对象表示满意。可见,被调查对象对自己现有受教育水平的满意程度比较低。同时,“上楼农民”对受教育水平满意的比例为27.7%,而“居村农民”的这一比例仅为17.6%。这说明:“上楼农民”与“居村农民”在对受教育水平的满意程度上存在显著性差异(x2=19.396,df=2,sig=0.000)。从这里的分析同样应该能够推论出两点:第一,农民群体参加教育培训的意愿比较强烈;第二,“居村农民”参加教育培训的意愿应该高于“上楼农民”。

实际情况是否果真如笔者推测的那样吗?从问卷的分析结果来看,77.9%的调查对象表示愿意参加,16.2%的调查对象表示无所谓,只有5.9%的调查对象表示不愿意参加。可见,从整体上来说,调查对象参加教育培训的意愿还是很强烈的,这与笔者推测的结论是相一致的。对于农民来说,参加教育培训是“弥补”文化资本不足的一条重要途径。通过进一步的交互分析,笔者发现:“上楼农民”与“居村农民”在参加教育培训的意愿上不存在显著差异(x2=1.910,df=2,sig=0.385)。这与笔者推测的结论是不一致的,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不同呢?笔者认为,这与“上楼农民”与“居村农民”的受教育水平和对受教育水平的满意程度都很低有关。虽然“上楼农民”与“居村农民”在受教育水平和对受教育水平的满意程度上存在显著性差异,但是这种差异并不是很高与很低的差别,而是在低水平里面的差异。所以使得“上楼农民”与“居村农民”对参加教育培训的意愿都很强烈。

农民作为接受教育培训的主体,很有必要了解他们对教育培训内容的想法。对于“如果有机会参加教育培训,您希望了解哪方面的知识?”88.3%的调查对象表示农村与城市的知识都想了解,7.2%的调查对象表示想了解与农村有关的知识,4.4%的调查对象表示想了解与城市有关的知识。可见,大部分农民既想了解与农村有关的知识,又想了解与城市有关的知识。通过这一分析结果笔者得到的启发是:必须改变当前农村教育严重的城市化倾向,在农村教育中,既要有城市元素,也要有农村元素,这样的农村教育才是符合农民意愿的教育类型。通过进一步的交互分析,笔者发现:“上楼农民”与“居村农民”在这一点上不存在显著差异(x2=2.617,df=2,sig=0.270)。

三、农民对教育培训的参与

农民参加教育培训的状况与当地提供的教育培训机会之间有着很大的相关性,因此,很有必要了解调查地教育培训活动的相关情况。对于“当地的教育培训活动多吗?”,48.3%的调查对象表示教育培训活动很少,41.2%的调查对象表示活动数量一般,只有10.5%的调查对象表示活动很多。可见,调查地点的教育培训活动数量非常有限,这对于提升农民的文化资本是极为不利的。通过进一步的交互分析,笔者发现:“上楼农民”与“居村农民”在这一点上存在显著差异(x2=27.710,df=2,sig=0.000)。“上楼农民”表示当地教育培训活动很少的比例为40.6%,而“居村农民”的这一比例为53.5%;“上楼农民”表示当地教育培训活动很多的比例为15.8%,而“居村农民”的这一比例为6.9%。可见,比较而言,“上楼农民”所在地的教育培训活动更多一些。与“上楼农民”比较而言,“居村农民”处于弱势群体地位,而当地为“居村农民”提供的培训又要少于“上楼农民”,这将进一步固化“居村农民”的弱势地位,使“上楼农民”与“居村农民”之间的群体边界越来越清晰化。

从整个被调查农民群体对当地教育培训活动的了解程度来看,48.4%的调查对象表示不了解,45.8%的调查对象表示了解程度一般,只有5.7%的调查对象表示很了解。可见,从整体上来说,调查对象对当地教育培训活动的了解程度并不高。通过进一步的交互分析,笔者发现:“上楼农民”与“居村农民”在对当地教育培训活动的了解程度上存在显著差异(x2=19.083,df=2,sig=0.000)。“上楼农民”对当地教育培训活动不了解的比例为41.1%,而“居村农民”的这一比例为53.3%;“上楼农民”对当地教育培训活动很了解的比例为8.4%,而“居村农民”的这一比例为3.9%。可见,比较而言,“上楼农民”对当地教育培训活动更为了解。

从整个被调查农民群体参加教育培训活动情况来看,71.0%的调查对象表示没有参加过。可见,从整体上来说,调查对象很少参加教育培训活动。通过进一步的交互分析,笔者发现:“上楼农民”与“居村农民”在参加教育培训活动上存在显著差异(x2=16.881,df=1,sig=0.000)。“上楼农民”参加过教育培训活动的比例为36.1%,而“居村农民”的这一比例为24.2%。可见,比较而言,“上楼农民”参加过教育培训活动的比例更高一些。为什么“上楼农民”与“居村农民”在参加教育培训的意愿上没有显著性差异,而在参加教育培训的行动上会有显著性差异呢?笔者认为,这与“上楼农民”与“居村农民”在教育培训的可获得性,也就是当地为他们提供教育培训机会上存在差异有关。

通过上面的分析笔者发现以下两个特点:第一,从整体上来说,被调查对象对教育培训的参与状况不容乐观,农民的教育培训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第二,从农民群体的内部差异来说,“上楼农民”教育培训参与状况要好于“居村农民”,这对于改变“居村农民”弱势群体地位是非常不利的,对于农村和农民的长远发展也是极为不利的。因此,必须要尽快扭转这种状况,防止农民群体内部分化的进一步加大。

四、农民对教育培训的满意度

从整个被调查农民群体对当地教育培训活动的满意程度来看,56.2%的调查对象表示满意程度一般,23.4%的调查对象表示满意,20.4%的调查对象表示不满意。可见,从整体上来说,调查对象对当地教育培训活动的满意程度并不高。通过进一步的交互分析,笔者发现:“上楼农民”与“居村农民”在这一点上存在显著差异(x2=42.238,df=2,sig=0.000)。“上楼农民”对当地教育培训活动不满意的比例为15.1%,而“居村农民”的这一比例为23.8%;“上楼农民”对当地教育培训活动满意程度一般的比例为51.2%,而“居村农民”的这一比例为59.5%;“上楼农民”对当地教育培训活动满意的比例为33.7%,而“居村农民”的这一比例为16.6%。可见,比较而言,“上楼农民”对当地教育培训活动满意的比例要高于“居村农民”。笔者认为,这同样与“上楼农民”与“居村农民”在教育培训的可获得性,也就是当地为他们提供教育培训机会上存在差异有关。为了防止“上楼农民”与“居村农民”两极分化的扩大化,要更加重视“居村农民”的教育培训问题。

五、结论与讨论

体育活动培训篇9

关键词:实践体验式;自主管理;区域培训共同体

为切实满足吉林省中小学校的迫切现实需求,配备一支专业化的心育教师队伍,根据教育部下发的《教育中长期发展规划》《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修订版(2012)以及《教育部心理咨询室建立》政策文件的指导,我们一直努力致力于探索以“研培结合”为主导的实效化、科学化、专业化、精细化、人性化的中小学心育教师培训模式。可以说,中小学心育是学生学业与人生成功的关键基础,学科的教育目标、教育内容内涵、教育方式方法、教育意义价值明显区别于其他文化课学科,因此中小学心育教师培训的设计与实施也应该具有其独特的专业化特点。

一、吉林省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现状

根据2014年的调查数据显示:我省兼职心育教师占了75%以上;非心理学专业背景的心育教师占了80%以上;43%的教师认为兼课、兼职的负担过重;36%的教师认为自身专业水平有限;58%的教师急于提高心理学专业理论知识水平;50%的教师认为缺少心育实践工作技能;50%的教师对《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知道一点或不了解。另外,心育教师的流动性较大,岗位稳定性差,心育教师地位低被轻视现象也很严重。调查结果表明,我省心育教师队伍总体呈现兼职、非专业化的特点,心育教师队伍专业水平亟待提高。调查显示,我省只有大约20%的学校能全部保证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的课时安排;大约40%的学校有心理咨询室,但是设施配置不全或者闲置。数据表明,我省心育工作开展实施情况不够理想。教育部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专家指导委员会副主任莫雷教授指出,全国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发展大致分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更新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理念,专家、专业人员研究、推进并组织、宣传、发动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第二个阶段是发展比较快的地区,政府部门结合专家队伍,采用一定的方式进行合作,共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平台;第三个阶段,最终形成校园心理健康教育环境。据此为参照,目前吉林省各地区心育现状发展极不平衡,少数地区处于发展的第二阶段,大多数地区仍处于第一阶段,向第三阶段整体发展的情况不容乐观。

二、吉林省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培训现状

调查数据显示,大约45%的心育教师没参加过培训或仅参加过一两次培训。70%的心育教师希望有机会业务进修或赴名校参观访问,40%的心育教师认为自身专业水平有限。心育教师培训普遍存在培训内容宏观化和理论化、培训规模零散化等缺点。同时在培训的规模和系统性方面地区差异性也很大。因此,研究、开展具有心育学科专业特色的、系统化的、宏观微观相结合的、有针对性、实践性和实效性的心育教师培训工作显得尤为重

三、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培训的新思路

1.培训理念——研培结合

由于部分不发达区域中小学教师教育教学理念、知识亟待更新,国家加大教师集中培训力度,但问题是大批教师连续集中外出学习,导致学校工学矛盾突出,培训由原来的广受欢迎转变成了甜蜜的负担,培训的吸引力下降,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都大打折扣。虽然大力开展远程网络培训可以解决一部分问题,但是面授培训是绝不可取代的。为了让面授培训有内涵、有魅力,急教师之所急,想教师之所想,我们需要将外显的间断式培训和内隐的连续性培训相结合。外显的间断式培训即按照一定时间间隔开展面授培训;内隐的连续性培训即在面授培训的间隔期间陆续开展远程网络培训和送培到市、县、校等相关教研活动进行培训的衔接和拓展。通过将教学研究指导和教师培训有机结合,培养教师科研思维,提升教师学科素养和技能,让教师培训更具有系统性、针对性。

2.项目设计——集中、自选相结合;分层分类精细化

(1)集中培训。

集中培训主要是根据我国基础教育的现状,组织教师集中开展有针对性和前瞻性的培训。心理健康教育教师集中培训的主要任务有三项:获得心理健康教育相关知识、掌握心理健康教育方法和提升心理咨询与辅导能力。由于我省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起步比较晚,现在正进入快速发展期,学科需求和供给不匹配。心育教师现状存在非专业多,兼职多的特点,并且心育发展的城乡差距、地区差距均很大,整体宏观的培训往往无的放矢。因此,建立分层分类的集中培训体系很有必要。集中培训的弊端是时间短、受训内容密集,各种知识过于集中的“狂轰滥炸”,受训教师没有时间消化培训内容。由于受训时间跨度长且结构松散,很容易导致受训教师遗忘先前所学的内容,所学知识前后难以衔接。

(2)自选式培训。

自选式培训主要是根据培训内容体系和业内培训专家的专长划分不同的培训模块,受训教师可以依据自己的需要选择受训的内容。相对于常见的集中培训,自选式培训更具有针对性和灵活性。而自选式培训主要是把培训的内容分成基础理论、专业理论与技术、心理咨询实践与个案督导三大模块,每一个模块有相应的培训内容和培训方式,受训的教师可以根据个人需要选择受训的内容,构建完善、系统的学科认知结构。

3.培训形式——实践体验式

由美国学者、著名的学习专家爱德加•戴尔1946年首先发现并提出了现代学习方式的理论即学习的金字塔理论。该理论提出:在塔尖即第一种学习方式“听讲”,也就是老师讲,学生听,这种我们最熟悉最常用的方式,学习效果却是最低的,两周以后学习的内容只能留下5%。第二种通过“阅读”方式学到的内容,可以保留10%。第三种用“声音、图片”的方式学习,可以保留20%。第四种“示范”,采用这种学习方式,可以记住30%。第五种“小组讨论”,可以记住50%的内容。第六种“做中学”或“实际演练”,可以达到75%。最后一种在金字塔基座位置的学习方式,是“教别人”或者“马上应用”,可以记住90%的学习内容。爱德加•戴尔提出,学习效果在30%以下的几种传统方式,都是个人学习或被动学习;而学习效果在50%以上的,都是团队学习、主动学习和参与式学习。“实践体验式”培训正是基于这一理论基础,使培训教师通过与受训教师之间进行人际互动,与受训教师进行内部的人际沟通与经验分享,从而促使受训人员获得心育理念与技能的培训方法。在该培训模式中,培训教师的任务主要是创设情境、引发疑问、促使成员参与到活动中积极讨论,并在适当的时候提供与情境相关的专门知识作为指导。受训教师通过对心理辅导的理论知识和技能的学习,并在实践活动中不断反思,体会并领悟这些理论,最终将其转化为个人化的理念和技能。另外,心育学科与其他学科不同,心育学科自身特点即以“活动、游戏、体验、感悟”为主线,最终实现学生心理的健康成长、激发学生内力的觉醒。培训让心育教师亲身通过实践体验,以切身感受,感悟、挖掘心育学科的内涵和本质,理解心育学科的“活动、体验、感悟、转变”这一课程内涵特色对学生的学业、人生成功发展的重大影响。

4.培训内容——引领需求和迎合需求相结合

我们一直以来的做法是在培训之前通过学员培训需求调查,了解学员的专业发展需求,根据对调查结果的分析设计培训课程。做为专业的教师培训者,不仅要让培训有的放矢,还应该考虑到培训的前瞻性,增加能引领一线教师需求的前沿化专业培训内容。同时,我们还要考虑到教师的需求是具有主观性、非科学化的,在满足教师主观需求的同时,作为专业的教研培训者,还需科学地从学科教师现状分析教师的真正专业需求,为实际问题寻找真正的内涵归因。在培训内容的设计上秉着引领需求和迎合需求的原则才是最佳培训内容构思。心育学科教师培训同样不能顾此失彼,在前期培训调查中,我们发现心理学专业背景的教师们往往对一些新近流行的心理咨询辅导技术比较感兴趣,因此而对于最基本的心育教师专业基本功缺乏稳扎稳打的精神。遇到问题困惑时,教师会归因为自己缺乏最新的心理咨询辅导技巧,而事实是心育学科的深厚基础专业知识技能完全可以有效解决中小学生的常见心理问题,可以保障心育活动的高效开展。教师们真正缺乏的是在心育实践中对传统的“认知疗法、认知行为疗法、行为矫正、人本主义疗法”等的深入研究和拓展运用。中小学心育面临的现实情况是教师心育基本功薄弱,因此在心育教师培训中,在满足教师的主观需求的同时,应不断夯实最重要、最基本的的学科教学基础知识。

5.培训管理——自主管理为核心

社会心理学中的自我控制系统理论提出:增强个体在群体中的自我控制度会提升个体自尊水平和主动性,激发个体活力,进一步带动群体产生团队动力。教师培训管理中应很好地体现这一理论思想。将“学员自主管理”做为培训管理的核心理念,让每一位学员树立主人翁意识,增强培训团队的凝聚力和向心力。让参培教师意识到自己不仅仅是被动的、被管理的培训对象,还是培训主体参与者,是教师培训中重要的、不可或缺的、有能力的、有影响力的组成部分。培训应形成学员自主管理模式,通过以班主任为主导,以班委会为核心,全员参与管理、责任分工明确、优秀学员表彰制度等,调动全体学员的参培积极

6.训后跟踪指导——构建区域培训共同体

心育学科起步较晚,区域性效果差别显著,通过省市县三级联动机制,将集中培训、送培到县、送课下乡、名校参观、名师指导、教研讨论相结合,同时通过跨区域教研或者本区域集中教研,以“同伴互助”的方式开展教研培训活动。将培训效能发挥到最大化,使培训形式多元化、系统化,培训内容更加精细化,构建一个交叉立体式的区域培训网络共同体。这种方式将培训成果延伸拓展,大大提升了培训后效,搭建了具有研培结合特色的新型培训之路。吉林省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培训仍然还有很多问题,如培训模式的构建,培训策略、培训课程的设置等,我们将结合培训实践研究使未来吉林省的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培训更具有实效性,使培训成为有目的、有计划、有系统、有监控的利于心育教师可持续发展的育师工程。

[参考文献]

[1]刘宣文.学校发展性辅导[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

[2]周贤.中小学教师心理辅导技能形成的实验研究[D].浙江师范大学,2006.

[3]曾玲娟.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教师胜任力培养初探[J].心理科学,2007(04).

[4]王小明,胡谊.师资培训的新思路——对专家与新手的比较研究[J].华东师大学报(教育科学版),1996(03).

体育活动培训篇10

认真贯彻落实教育部精神,从我校实际出发,积极探索以学校为主要培训基地,充分发挥本校的培训功能和优势,进一步转变教师教育观念,提高教育教学能力、教育创新能力和教育科研能力,全面提升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适应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需要,为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奠定基础。

二、培训目标

1、建立主动参与、高效开放、满足教师自主性选择学习需要的教师培训体系,使我校的校本培训更加科学化、规范化、系列化。

2、更新教育观念,努力建设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良、充满活力、具有科研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学习型教师队伍,培养一批在课程改革的理论与实践上有一定教科研能力的研究型教师。

三、培训对象

所有在职教师均需参加培训和考核。

四、培训学时

xx年/2008学年度总培训学时不少于30学时。

五、培训内容

1、师德培训

以邓小平“三个面向”教育思想为指导,以《教育法》、《义务教育法》、《教师法》、《未成年人保护法》和《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为依据,对教师进行政治思想教育、心理健康教育、法制教育和职业道德教育,使教师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教师职业观,提高思想道德修养及心理素质。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强化教师自身修养,塑造良好的教师形象。

2、现代教育理论培训

本学期仍将通过每人每学期自选自读一本教育专著活动,给教师提供尽量多的教育教学“杂志”(理论指导,让教师能够研有所向,学有所依),并要求做一定的教育笔记,读后写出心得体会,及时地把握教改动态,调整自己的教学思路和教学方法。

3、教育教学技能培训

通过网上学习,录像学习,专著学习和专家讲座等形式。在全体教师中开展现代教学技能的培训,包括个案研究的能力、教学设计的能力、科学运用教学评价的能力、师生沟通的能力、问题反思与问题解决能力、继续学习的能力等的培训。、

4、现代信息技术知识的培训

利用网络,对教师进行资料下载、幻灯制作、fiash制作等学习培训。

5、青年教师的专线培训

通过组织帮扶对象,利用听评课、师徒结对等形式,促进青年教师业务技能和水平的提高。(帮扶对象为刚进校的青年教师)

六、培训形式

根据本校实际,我们将采取以教师的自我反思为主的多种培训形式,如:专题培训、主题研讨、小组交流、案例分析、教学观摩、课题研究、师徒结对以及竞赛、反思、自学等,积极探索“参与、互动、合作、探究”的培训模式。

七、保障措施

(一)健全的组织机构

1、建立校本培训工作领导小组:

(略)

2、主要职责:

了解学校教师教育教学水平实际现状;明确学校教师队伍建设发展目标;制订校本培训整体方案;落实校本培训具体活动;评估教师参加校本培训的实际效果。

3、明确分工:组长是校本培训第一负责人。副组长则负责宏观调控和指导方案的落实情况,定期组织领导小组成员汇总情况,研究改进措施。成员是校本培训的具体负责人,负责方案的制订和修改工作并组织和协调培训方案的落实;组织考核工作,并做好培训记录,登记学分,整理存收档案资料。

(二)严格的规章制度

建立切实可行、行之有效的校本培训管理制度,保障学校校本培训工作正常有序、顺利地开展。

(三)科学的培训规划和培训内容

我们将长远的规划和近期的计划结合起来,严密而科学。同时还安排了师德专题培训、以新课程改革为核心的内容。具备了从思想精神到业务上的实质性内容。

八、校本培训活动安排表

第一┆整理该文章,版权归原作者、原出处所有...

月份活动内容安排备注九月

1、拟订、学习学校培训计划,教师针对自身实际,拟定自学提高计划。

2、组织教师进行业务学习和师德学习。

3、组织教师参加全员竞赛的教学比赛和区“教学能手”的比赛前的听评课活动。

4、对新教师进行岗位培训。

5、完成9月份继续教育考核工作。

十月

1、教研组阶段性课程改革研讨汇报会,探讨新课改中出现的疑难和困惑。

2、组织一、二年级语、数学科教师进行研究课的听、评课活动。

3、组织全体教师开展现代教学技能的培训(网上学习)。

4、进行教师现代信息技术知识培训。

5、完成十月份继续教育考核工作。

6、继续开展对新上岗的教师进行帮扶活动。

十一月

1、三、四年级语、数学科研究课教学评比活动。

2、组织教师师德学习和业务学习。

3、开展新教师培训后的汇报展示课活动。

4、完成5月份继续教育考核工作。

5、各教研组开展专业理论学习。(集中两次)

十二月

1、五、六年级语、数学科研究课教学评比活动。

2、组织教师进行如何写好案例分析和叙事撰写的学习。

3、完成6月份继续教育考核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