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民俗文化的传承十篇民俗文化的传承十篇

民俗文化的传承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9 11:51:41

民俗文化的传承篇1

(一)符合民族的审美传统

黄杨木雕的题材广泛,除了有表现中国民间神话传说、宗教历史人物的题材,还有许多动物家禽、文化名人、花卉植物的题材,更有反映乡土风情、民俗文化的主题,审美角度符合中华民族的审美传统。

(二)具有可观的经济价值

黄杨木雕被作为一种谋生的技艺,不但属于传统的手工技艺,更是反映一个区域、一座城市的民俗文化。随着经济的发展,旅游产业的不断发展,黄杨木雕已成为乐清的特色,一种特殊的文化符号。近年来,随着艺术品拍卖市场的不断升温,黄杨木雕收藏价值不断攀升,自20世纪90年代国内艺术品拍卖兴起至今,黄杨木雕精品拍卖受到各路藏家的青睐和追捧,在艺术品拍卖市场显示出其独特的文化魅力和充满潜力的经济价值。

二、乐清黄杨木雕的现状与问题

(一)历史与现状

黄杨木雕历史悠久,源远流长。从现今收集的资料推断,其创始于宋、元,流行于明、清时期,距今约有九百多年历史。当时黄杨木雕作为立体雕刻工艺品单独出现,供人们案头欣赏。目前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清代陈列室》的元至正二年(公元1342年)的黄杨木雕作品《铁拐李像》,是至今考证到的最早留下确切年款的作品。清康熙年间的乐清龙档(龙舟)档头、档尾等处的人物、动物雕刻已有相当水平,特别是圆雕技艺运用十分娴熟。二十世纪20年代中后期,名师朱子常的黄杨木雕作品《济癜和尚》参加南洋劝业会荣获优秀奖,之后参加巴拿马赛会又摘得二等奖,这种连续的获奖使乐清黄杨木雕驰名中外。这一时期除了朱子常之外,还出现了一批优秀的颇具影响力的黄杨木雕名家,如王凤祚、叶品芳、叶一舟、叶阜如、葛醇、陈志云、潘阿陆、郑祥奎等。1949年新中国成立之后,由于受到国家和政府对于民间艺术的重视,黄杨木雕这一民间艺术品得到了挖掘和发展,其技艺水平也有了大迈步的提高。其中涌现了一群群富有创新意识的青年艺术家,如王凤祚、王笃材、叶润周、虞明华、叶一舟、叶栋材等。其中,以王凤祚最为著名。这个阶段的乐清黄杨木雕具有鲜明的个人色彩,呈现出显著的多样化发展趋势,出现了众多的木雕艺术精品不断在国内外展出并屡屡获得大奖,为乐清黄杨木雕的发展不断注入新鲜血液。二十世纪80年代,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黄杨木雕呈现了空前的繁荣,艺术思想和艺术技巧都在发生重大变化。与此同时,市场经济的发展给传统手工艺带来了巨大的影响,受到五金电器的冲击,使得大量的人才流失,而新一代年起人也不愿意将精力投入到看似落后的黄杨木雕中,老艺人的流失和新艺人的断层直接导致黄杨木雕的技艺面临失传。

(二)存在的问题

1.材料受限《博古要览》中注释,黄杨木每年仅长一寸,遇闰年还要停长一年。由于黄杨木生长缓慢,周期长,而黄杨木雕对于材料的要求苛刻,导致材料供应受困。且运输成本及耗损概率较高,黄杨木雕渐渐从民间工艺品转变成了奢侈品。2.人才缺失目前,从事黄杨木雕行业的艺人年龄普遍在60-70岁之间,少数年轻艺人也都超过40岁。黄杨木雕的制作工艺较为复杂,制作成本高,学艺时间长,经济效益与经商相比没有竞争力,在现如今温州这个“人人争当大老板”的地方,从事黄杨木雕技艺的人为数不多,不时还有退出行业的。即使坚持下来的传承人员也因缺少展示平台而难以脱颖而出,自信心受挫。从艺队伍逐渐消瘦,从而出现断档现象。3.经营模式落后目前,乐清黄杨木雕行业的大量艺人还停留在个人作坊式的手工劳动中,条件简陋且规模小,生意不景气。作坊常设置在自己家中,不成规模。销路狭窄,没有统一的销售平台,对艺人们的创作积极性造成严重影响,进而影响黄杨木雕的传承和发展。4.大众文化冲击大现代社会,大众文化以强大的传播力深入人们生活的各个层面,看电视、上网等大众文化活动占据了人们很大部分的生活空间,民俗文化在一定程度上遭受大众文化的影响。黄杨木雕作为传统民间手工艺渐渐变成一种摆设,不被重视并渐出大众生活的视野。

三、乐清黄杨木雕的传承发展策略

(一)加强政府支持力度

政府应制定相关政策法规保护这项古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建立黄杨木雕艺术馆,进行研究、收藏、展示、宣传。设立专门机构,鼓励创作、生产。搭建市场销购平台,开辟黄杨木雕通畅的销售之路。

(二)保护并建立专业的黄杨木雕传承队伍

保护身怀绝技的老艺人,保护黄杨木雕传统手工技艺。重视核心人物,发挥老一代名家育人作用。建立“黄杨木雕人才培养工程”,在相关学校开设黄杨木雕专业或举办培训班,培养专业手工艺传承人才。

(三)提高民众保护意识

民俗文化的传承篇2

马嵬驿坐落于陕西省兴平市,是唐代朝廷用来传送文书和军事情报等来往官员用来饮食、住宿、换马的场所,是古丝绸之路、唐朝古墓旧道、秦国到蜀国通道上的重要驿站。公元756年,安禄山反叛,唐玄宗在万般无奈之下,赐死杨贵妃。从此,贵妃长眠于马嵬坡下。

马嵬驿区域性人文特征及民俗艺术表现形式

1.区域性人文特征

马嵬驿民俗文化村是以汉族居民为主,生活中的主食是以面食为主,大米、大豆等为辅。主要农作物有:冬小麦、玉米、大豆、花生。古代的民居的屋顶主要以泥土,干草,青瓦等为原材料,屋内有用以防寒保温的土炕,也有人在窑洞栖身。现在民居是以砖墙、瓦房和楼房为主。过去,马拉车是主要的交通运输工具。而现在是以公交车、私家车为主。

2.区域性民俗艺术表现形式

马嵬驿民俗艺术产生的根源有:历史典故、传统道教、神话传说、风土人情、民俗习惯,但马嵬驿兵变在这其中传播最为广泛。风土人情、民俗习惯包含有关中农民画、剪纸、窗花;表现农忙劳动产生的民俗艺术形式有版画、泥塑;表现风俗习惯的表现形式有陕西十大怪泥塑、剪纸、版画。

马嵬驿民俗图案与现代审美观念

1.马嵬驿民俗图案

马嵬驿民俗图案在马嵬驿风土人情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然而马嵬驿民俗艺术有着他独特的传统文化元素及文化魅力,在漫长的历史发展演变过程中,民俗图案反映着该地域不同时代人们流传下来的思想观念、风俗习惯和审美趣味性,它是马嵬驿风土人情的象征,是民俗文化的积淀,是马嵬驿民俗艺术的精华。它也是我们祖先留下的一份宝贵的文化遗产,也是现代艺术创作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源泉。

2.现代审美观念

大众在创建视觉元素、识别视觉语言、接收视觉信息的过程中受到了现代审美观念的影响。清晰准确的现代视觉识别语言是现代媒介传播的保证。马嵬驿民俗文化艺术有其独特的设计元素,视觉传达形式以及多姿多彩的文化传播途径。而它为推动现代视觉艺术鉴赏的多方面发展提供了丰富的现代化的、民俗化的视觉艺术传播资源。

马嵬驿民俗艺术如何适应现代审美观念

1.马嵬驿民俗艺术的特殊性

马嵬驿民俗艺术以特有的姿态成为了关中文化的一个符号,由关中地域特色,历史文化特点形成了既包含历史文化古韵的古典文化符号,然而又异于其他地区民俗艺术,它结合了三秦人民的粗犷、豪放与质朴的特点,将古典艺术与创新造型进行了有机结合。马嵬驿民俗艺术高度体现了古代深厚的文化底蕴。马嵬驿风俗艺术创作者通过缔造文化符号来表现其创新观点,通过这些符号用以体现关中风俗的文化内涵,具有独特的关中历史文化内涵。

2.民俗艺术在传承中需融入现代审美观念

现代审美观念是在传承的基础上,与新时代人的生活习惯、气候变化、文化传播、经济发展等因素相互撞击演变而来的一种新的观念。发展中的当代艺术,必须有独特的文化特性,它与地域文化密切相关。这是现代审美所必备的条件。具有传承性的、独特的文化特色演化而来的审美理论,才会具有传播的力度和比较深远的社会影响力。人类社会的发展无论是物质的,还是精神的,都具有历史文化的延续性,现代设计应借助民俗艺术的特殊性和延续性,尊重历史、紧跟时代,才能具有促进民俗艺术发展的动力。马嵬驿民俗艺术可以通过对民俗文化的概括提炼而获取的符号元素进行设计并进行广泛的传播,以产品与其包装承载历史的文化,将产品包装与民俗艺术设计符号紧密结合,演化为民俗化、现代化的形态,成为民俗文化个性推广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对马嵬驿民俗文化的传承、整合的过程中显示了极强的传递信息功能。马嵬驿民俗文化既有纵向的传播功能,又有横向扩展的功能,与现代文化碰撞,不断的传承、发展、演变。马嵬驿民俗文化产品及商品的包装作为马嵬驿文化传播的一种外部力量,虽然并没有自觉地站在文化和精神高度去认识这种传播作用及其所带来的文化意义,但是却客观上促进了多元文化的交流和融合,深层次的进入人们生活,改变其精神文化风貌,甚至有影响整个社会文化建构的作用。

结论

民俗文化的传承篇3

关键词:大丽铁路区;民间民俗;文化保护

一、民居建筑

民居建筑是人类物质文化的重要成果,包括历史上或现今人类居住的聚落和房舍等建筑形式。丽江古城于1997年12月4日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批准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成为中国首批受全人类共同承担保护责任的世界文化遗产城市,同时也成为中国第一个少数民族自治地方的世界文化遗产城市。古城傍依雄伟的玉龙雪山,清澈的玉泉河水分中、东、西三条支流穿城而过,构成一幅家家流水、户户垂杨的独特画卷。其“小桥、流水、人家、民居、民族风情、纳西多元文化、东巴文化、纳西古乐、风味小吃、五彩石巷”被称为“古城十绝”。丽江古城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建筑特色充分体现了中国古代城市建设的成就,是中国民居中具有鲜明特色和风格的典型之一,是中国古城历史文化遗存整体上保存最多、最好、最原汁原味的古城之一,它追求自然、灵活的布局,毫无中规中矩的约束。

二、民族服饰

民族服饰是人们在满足自身“穿”和“保暖”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文化,包括穿戴在身上的衣服和饰品。民族服饰文化往往还是一个民族外在的符号表征,在服饰制作和使用中表现出该民族的审美情趣和社会心理。大丽铁路沿线少数民族地区有着丰富多彩的民族服饰文化。以白族为例,由于地域分布的差异,各地白族服饰各不相同。大理地区的男子穿白色对襟衣,外套为黑领褂,俗称“三滴水”,腰系皮带或绣花肚兜,下着蓝色或黑色长裤。在洱源县西山区,每个成年后的白族男子都身挎一个七巧玲珑的绣花荷包,荷包上绣着“鸳鸯戏水”等字样。绣花荷包是爱情的象征,它是白族姑娘聪明智慧的结晶。

三、民间工艺

民间工艺是人们在创造物质成果过程中形成的独特工艺及其产品,包括人的技能、生产工艺流程和工艺品。在铁路区主要有鹤庆新华村白族传统银器工艺、白族民间土陶工艺瓦猫、民间手工造纸工艺、剑川木雕工艺、白族和彝族的扎染工艺,大理石的开采技术和加工工艺,白族草帽编织技术、下关沱茶的制作工艺、白族的石雕、布扎、剪纸、刺绣以及摩梭人的手工编织工艺等。其中,鹤庆新华村白族传统银器手工艺人寸发标于2004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授予“民间工艺美术大师”称号。

四、民俗节日

民俗节日是人们在生产活动和社会交往中形成的重要节庆和仪式活动,它的产生往往与宗教活动有关,在发展中演变为一种综合了各种习俗及传统的社会活动。大丽铁路沿线地区的少数民族有着丰富多彩且各具特色的民俗节日,如彝族的“二月八”,白族的“三月街”“蝴蝶会”“绕三灵”“石宝山歌会”等,白、彝等少数民族的“火把节”,纳西族的“三朵节”,摩梭人的“转山节”等。其中,“绕三灵”是白族传统节日,也记写为“绕山林”“逛山林”等,白族称为“观上览”(或记写为“拐上纳”)。所谓“三灵”是指洱海西岸三个神灵的象征,它们是白族特有的“本主崇拜”中的几位重要“本主”。此活动是以娱神、娱人为内容,以歌舞、祭祀活动为载体,含有历史、宗教、民俗、艺术、商贸等诸多内容的传统民间文化活动。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宗教、巫术等因素不断淡化,“三灵”越凸现出民众盛大娱乐活动的特点,所以又被称为“白族狂欢节”和“白族情人节”。2006年5月,“白族绕三灵”被列为首批部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五、饮食文化

食文化即人类在满足“吃”的生理活动中创造的物质文化和习俗,如有大理的饵块、砂锅鱼、“三道茶”和“碗”、洱源的邓川乳扇及牛奶等乳制品、鹤庆的乾酒、火腿、猪酐酢、丽江的粑粑、鸡豆凉粉、青豆焖饭、糯米血肠、腌酸鱼、彝族的砣砣肉、酥油茶等。其中的鹤庆乾酒,最初产于鹤庆县城西门街的一家酒坊,距今已有百年左右的历史,是云南省优质名酒之一。这种酒为人们所称道,有“丽江粑粑鹤庆酒”之说。这种酒在酿造时,选用该县金墩、七坪两地的大麦,和该县水质较好的西门井水,清烧清蒸,并加用四十八种中药材制成的曲药,在小坛发酵40~50天,蒸馏后再用陶瓷缸小罐贮藏。这种酒浓度为55°,醇香浓郁,酒色清澈,入喉净爽。

六、音乐舞蹈

音乐舞蹈是一个民族重要的文化艺术形式,也是其表达情绪情感的重要方式,是人类非物质文化成果。大丽地区的民族歌舞艺术有鹤庆白族的田埂调、大理三弦曲、唢呐吹打乐、洱源的“打歌”与“里格高”、丽江纳西族的洞经音乐、白沙细乐、玉龙县黎明乡傈僳族乐舞等。其中田埂调是鹤庆白族民歌甸北调的一种,因多在田间和野外演唱而得名,具有浓郁的地方民族特色。甸北田埂调流传于全县的白族聚居地区和部分汉族居住区,以县城最北(即甸北)广大田埂调爱好者的演唱为代表,辐射和带动周边,深受群众喜爱。洞经音乐本是流传于中原地区古老的宗教祭祀音乐,而现在洞经音乐在中原地区已几乎绝迹,却在云南得到了完整的保存,而且融入了丰富的云南地域和民族特色。洞经音乐保留了中原洞经音乐古朴典雅的韵味,曲调优美,词牌丰富,音域宽广,旋律多变,有满足多种情绪多种审美的魅力,因而雅俗共赏,长盛不衰。

参考文献:

民俗文化的传承篇4

[关键词]田横祭海民俗文化传承变迁

[Doi]10.3969/j.issn.1002-6916.2011.03.046

田横祭海节是代表中国青岛海洋文化节日的一项独具特色的民俗文化活动。至今已有五百多年的历史,是渔民在漫长的耕海牧渔生活中创造的一种独具地域特色的渔家文化。每年谷雨前后,渔民们在修船、添置渔具等生产准备工作就绪后,选个黄道吉日把渔网抬上船,便开始祭海。田横祭海节历经了500年的传承洗礼,特别是近年来经过当地政府的精心策划、包装和推介,已发展成为全国渔文化特色最浓郁、原始祭海仪式保存最完整、规模最大的民俗盛会。每年都吸引大量中外游客及全国各地的民俗、经济政策研究等方面的专家慕名前来。

关于田横祭海的来源,据《史记》记载,是在秦始皇二十八年,由徐福进行。明代倭寇犯边,朱元璋敕令在各地兴建龙王庙,以镇倭患,自此,古老的祭海被赋予保家卫国的神圣使命。随着妈祖文化北渐,即墨的祭海成了青岛地区重大民间活动。目前,田横祭海节已入选部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一、采录环境

又到了一年一度的田横祭海节,今年的祭海节与去年不同,去年由政府主办,而今年的祭海节完全由渔民自己组织举行,政府只是负责协调、引导和保障安全工作,并且此后的祭海节将举行一年一祭、三年一节的活动形式。政府部门还节于民,由渔民原汁原味地展现民俗风情。同时,往年的祭海节主要以周戈庄村为主,所有活动在周戈庄村举行,今年的祭海节完全按照民俗举办,3月13日上午由黄龙庄村举行祭海仪式,周戈庄村则是3月18日进行活动。

周戈庄村3月18日节日活动表(见表格)

1、采录现场环境

笔者一行五人于三月十八日早六点半出发,我们一路颠簸,直到中午十一点多才到达周戈庄村。由于13号由黄龙庄村首先举办,并且最重要的祭海仪式也是在那里举行,因此相比之下,18号周戈庄村游客并没有很多,但是整个村庄依然充满浓郁的节日氛围。早春三月,寒意未消,丝丝的冷风拂过我们的面颊,却感到从未有过的清新与宁静。围绕着这大片村庄的是广漠的沙地,远处是一些石块,七零八落。更远处是环绕的群山,高高低低,与近午的橙色阳光映照起来,更显灰黄。行走在村路上,笔者感受着恣意呼吸的心跳,对即将进行的采风活动所抑制不住的激动与兴奋,在心底一点一点升腾。空气中弥漫着鞭炮齐鸣后余留的阵阵烟雾。我们注意到,沿途几乎每隔十米都会挂有横幅,有雪花啤酒、大汗酒等厂家祝田横祭海节圆满成功的字样。见图1:

在往村里行走的路途中人群还比较少,直到进入村内,方才豁然开朗。只见人群攒动,熙熙攘攘,小摊小贩排成长龙,叫卖声此起彼伏,各种海鲜美食糕点让人络绎不绝、流连忘返。好不容易穿过人群,我们被两座砖红色庙宇所吸引住,庙宇前全是卖烧纸的小贩。两座庙宇被一座墙间隔,墙的左边是龙王庙,也就是田横祭海节所要祭拜的海龙王的寺庙。而墙的右边祭拜的是妈祖娘娘。这两座寺庙看上去都不大,庙里满是弥漫着烧香的气味。一进龙王庙,便看见摆满贡品的桌子竖立在寺庙中央,身后是龙王爷的神像,在他两侧有两个小童泥像。我们采访了看管龙王庙的刘广秋大爷。刘大爷今年89岁,他告诉我们这两座庙是由他和同村其余四个人建的,龙王两侧的小童是龙王在教给他们识数,龙王左前侧站着的是负责记账的先生。他告诉我们平日里两座庙是关门的,只有节日里逢初一、十五才会开门让人们前来祭拜,保佑平安、健康、顺利。见图2:

我们又来到了隔壁的妈祖庙,在这里我们遇见了同校中文系的大二女生刘晓梅,她是和老师、同学一起来此参加祭海节活动的。她告诉我们田横祭海节在一开始只有龙王庙,因为北方人信龙王,能够保佑他们出海平平安安,满载而归;而南方人是信妈祖娘娘的,所以随着田横祭海节举办的规模、影响的范围越来越大,即墨市政府为了能够吸引到更多的游客,又建造了妈祖娘娘庙,供奉了妈祖娘娘的神像。同时,她向我们引荐了周戈庄村民俗协会会长刘玉根老先生,刘老先生今年83岁,也是主持修建这两座寺庙的人之一,他说这座龙王庙是2002年建造的,妈祖庙是2004年建造的。刘老很健谈,他简单的给我们介绍了田横祭海节从开始到现今的衍变和发展。此节到如今已有五百多年了,早期举行的并不隆重,最初只有四十几只船和四十几只猪,一条船上摆一只猪。龙王的名字叫敖广,人们到龙王庙敬拜敖广,然后放鞭、烧香、磕头。如今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祭海节举办的越来越隆重,单是贡品就已是琳琅满目。贡品有猪、鸡、鱼等等。鸡要选个头大的红公鸡,鱼要用大个的鲈鱼,而猪是最重要的贡品,以黑毛公猪最佳,越大越好,宰杀后刮毛,只留猪脖上一撮黑毛,代表是带毛的全猪,并用红绸布打结而成的红花带披挂在猪头和猪脖子上,很有节日喜庆的味道。此外,还有好看又很大的寿桃馒头,妇女们做大寿桃并在寿桃上设计了“双燕戏春,八仙过海”梅花、牡丹等饰物。这在以前是无法想象的,早前只能蒸窝头,蒸了也只给出海的人吃。刘老说过去人们生活很困难,吃不起猪肉,猪肉都让客人吃,自己人是捞不着吃的。而现在生活水平提高了,贡品桌上除了三牲、面馍,还有蛋糕、水果、酒、糖果、花生等。谈到民俗活动,刘玉根大爷说以前没有专门的锣鼓队、秧歌队的表演,在渔业海会上只有一套大锣,节日来了就由村里人敲敲打打,还有一只大鼓,是很老很旧的老式大鼓。那时村里的领导是渔业会会首,由会首请一些唱戏的人来表演,唱戏的人问唱几天,会首说唱四天,那么就会唱四天。说到这里,刘老忽然感慨地说道:“那个时候真的很好,很热闹,很好很好,哎呀!”说着摇摇头,欲言又止的样子,想要说最终又有所顾忌,话到嘴边又咽了回去。我注意到老人眼里似乎闪烁着什么,眼神望着远处,像是回望过去,默然无语,良久良久。

我们没有再追问下去,于是问了老人另一个问题,就是关于村外挂着雪花啤酒、大汗酒的横幅广告,这些厂家是否有为此节日提供赞助。老人听了,思忖了些许光景,幽幽地说:“没有吧,没有给钱吧。”然后一挥手喊了一个人过来,那人过来后,刘老问他:“他们问雪花啤酒有给咱钱么?”那人一听,头使劲一摆,语气坚定毫不含糊地答道:“不给钱!就给了两箱啤酒,摆摆给人看看,说是摆完之后就让我们几个喝了。”我们又问了他关于村里这些小摊小贩在这边摆摊是否收费的问题,他说村里举办不收费,要是政府办的话就要收费了,就像去年是政府举办,警察、城管来了很多人,但村里自己办,可能就有几个便衣警察过来。我们询问了他的姓名,得知他也是建造寺庙的老人之一,与之前采访的老人相比,他最年经,今年六十岁,叫刘广年。我见老人很健谈,就询问了他对于田横祭海节的态度、想法。老人讲得很实在:“这个祭海节在很早以前就有了,当时渔民觉得他们打的鱼是龙王给的,所以打上鱼先要敬龙王,那个时候没有规定什么时间拜龙王,就是自己自觉的敬龙王,也不分季节,后来渐渐人多了,就组织出海,以前是会首和船长商量找个黄道吉日祭海,现在是集体了,规模大了,而且最初在村里举办,不是田横,后来变成田横镇办了,其实应该是田横镇周戈庄村办的。”老人说完,颇有不满地摇摇头。我们对于会首还不太理解,就又询问了老人,老人也并没有很确切的回答出来,“可能是渔业会会长吧,会首这个词解放前就有了,直到解放后慢慢不这样叫了。”

二、田横祭海节的传承与变迁

听着眼前这几位老人所讲的,看着寺庙里来来往往的游客祭拜着龙王和妈祖娘娘。笔者陷入了沉思。如今经济产业下的田横祭海与原汁原味的祭海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从前只是个乏人问津的简陋的小渔村,如今发展成为30多万游客争相参与的“青岛十大民俗文化活动之一”的大盛会,这背后除了有勤劳智慧的田横人用心血和汗水铸就田横的发展,还有市场化的运作。在现今的社会,搞市场化已不是什么新鲜的名词了,通过市场化运作,在抢救性保护地方民俗文化遗产的同时,引导当地渔民逐步由传统渔业向休闲渔业转变,将田横祭海节这一传统民俗活动做大做强,已成为我们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一项重要措施。一个祭海节能够激活数条产业链,这给周戈庄村带来巨大的商机。渔民们发现原来自己赖以生存的环境和司空见惯的生活习俗居然也能创造价值,于是他们改变了曾经寄托于山海的简单的生活模式。祭海节因而变得更具规模更加丰富多彩更具影响力了。只是对于那些更喜欢过去宁静的自娱自乐的淳朴的渔民来说,这种巨大的经济模式的转变是否适应他们简单的生活,那些纯粹的商业利益还并没有完全根植到他们的思想、血液中去,而那些从事商业、企业的经营者们是否认准了渔民们单纯无知的一面利用他们推销自己的产品而获得更多的盈利?比如雪花啤酒。对于现今的年轻人来说,只要能抓住机遇,瞄准商机,这种极具商业性的模式是可以接受的,只是对于上一辈的老人而言,曾经的宁静、单纯被打破,他们剩下的或许只有回忆了。好在政府对此也作出了这样的考虑,为了让田横祭海能保持自己独特的渔民文化,政府决定祭海活动一年一祭、三年一节。这也是对民俗文化还节于民最好的诠释和保护罢。

结语

笔者通过对田横祭海节的实地考察,记录了祭海节当天的节日气氛、周边环境和民众对此节日的态度,以此来了解在二十一世纪的当下,田横祭海节这一民俗文化的生存现状。我们通过对节日现场里负责龙王庙、妈祖庙的刘广秋、刘玉根、刘广年等人的采访,了解了田横祭海节的源流、发展与变迁,无论是物质环境方面,包括从过去祭品的简陋,人数的小众到如今琳琅满目、花样繁多,以及参与祭海人数的壮大;从过去只是周戈庄村村民的活动到如今已发展成为全国渔文化特色最浓郁、原始祭海仪式保存最完整的民俗盛会;从过去渔业会会首组织大家敲锣打鼓的简单庆祝到现在由即墨市政府施行一年一祭、三年一节的大规模举办等等这些显著的变化,都可以清晰地看出田横祭海节的巨大发展和变迁,老百姓的娱乐活动更加丰富多彩,生活水平显著提高。表面上看,是从小小渔村的自娱自乐发展成为更具规模的大型节日,实际伴随而来的是生活方式的改变,也是朝向更为舒适、更为富足的方向发展的。

如今,我们看到即墨田横镇热闹的景象,同时也感受到老一辈的人们对传统生活方式的眷恋。也让我们更深刻体会到传统民俗活动的重要性,尤其是在当下社会急剧转型的今天,这种民俗活动更应该得到政府、文艺机关的保护与支持,虽然国家对此无论是在经济还是政策上都给予了强有力的支持和帮助,但还需要我们各方面共同的努力,这也是笔者此次对田横祭海节田野考察的意义之所在。

参考文献

[1]黄翔鹏《论中国传统音乐的保存与发展》中国音乐学1984.7

[2]辛梅、辛友朋《田横祭海还节于民》青岛日报2007.3

[3]辛梅、辛友朋孙晓《田横祭海节为何越办越红火》都市圈新闻周刊2006.3.6

[4]方李季《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进退”之道》中国教育报2007.

[5]赵旭东《从田野工作到文化解释》民俗研究2004.

民俗文化的传承篇5

关键词:客家民俗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连城游大龙传承模式

中图分类号:G8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5643(2013)01-0093-03

为探讨非物质遗产保护背景下客家民俗体育在福建闽西的发展情况,2011年12月-2012年5月,笔者在福建省连城县进行了总计近5个月的田野调查。调查发现:福建省连城县是客家人聚居和发祥之地,客家民俗文化积淀深邃、源远流长,不仅物质遗产众多,非物质文化遗产也相当丰富,其中被誉为“天下第一龙”的连城姑田游大龙,从明朝一直沿袭至今。2008年7月“闽西客家元宵节庆(连城)”(其中姑田游大龙)被列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12年2月6日姑田游大龙以791.5米成功挑战世界吉尼斯纪录。在清末,民国年间,姑田有12条龙,其中5条最具特色,即邓屋的龙“老得好”,中堡的龙“长得好”,华坑的龙“高得好”,下堡周、黄两姓的龙“画得好”,城兜的龙“抬得好”。但是,由清代、民国时期的11个村12条大龙逐步减少到现在只有剩下中堡华、江两姓交替游1条龙,致使沿袭几百年的姑田游大龙活动濒危境地。姑田游大龙深刻地联系着连城人民独特的生活方式,是福建闽西连城人民智慧的结晶,是闽西历史发展的见证,是闽西文化的根基和主要组成部分。为此,有必要从整体的角度对姑田游大龙进行整理和挖掘。

1客家民俗体育概述

《辞源・客家》中说到:“汉末建安至西晋永嘉年间,中原战乱频繁,居民南徙,宋末又大批南移,定居于赣、粤、闽等省交界地区,本地居民称之为“客家”。客家是汉民族一支重要而特殊的民系,闽西是中国客家文化的发源地。关于“民俗体育”的概念由于个人的观点和立场不同,或是研究领域的不同,导致学者们对民俗体育的理解存在各方面的差异。至今民俗体育还没有一个统一的概念,基于前人研究的基础和以及研究宗旨,这里将闽西客家民俗体育界定为在闽西客家人的民俗活动中产生,依赖当地的民俗节日发展,并在一定时空范围内长期流传的,具有闽西客家地区特色的,与健身、娱乐、竞技、表演有关的体育活动形式”。

2连城姑田“游大龙”的调查分析

2.1调查区域基本概况

姑田镇坐落在福建连城之东部,中部沿溪两岸自西向东为狭长的丘陵地带,可谓山岭重叠,峰峦纵横,溪源密布。全镇面积325.2平方公里。姑田全镇14个村民委员会和一个街道居民委员会,人口21159人,绝大多数为汉族。镇区距连城县城区有34公里。姑田属海洋性季风气候,冬无炎暑,夏无酷热,这里土地肥沃,山清水秀,风景优美,资源丰富。优越的地理位置加上便捷的交通,素有“东方门户”之美称,故商家云集,经济发达,在明清时期已被誉为“金姑田”,即姑田三宝:“大龙”、“宣纸”、“西山字”。其中当地出产的宣纸历史悠久,闻名海内外,曾是清代奏折上疏的御用纸。姑田人民为了祭拜各路神明,在纸乡姑田,建有各种寺庙。其中客家公王第一庙,始建于嘉靖元年(1510年)。此外,还建有关帝庙、公王庙、观音庙、碧岭庙、土地神等。连城姑田这些优越的条件都为姑田游大龙的产生、发展和流传提供了有力的保证。

2.2连城姑田游大龙的历史渊源

姑田镇“游大龙”活动的起源在资料与族谱的记载上大都是改革开放后重新编撰,原始记录大多失传。因此,对其起源还需综合村民口述、地方志以及族谱等加以考证。经过调查,无论是文字记载还是村民的口述都大致认同一种起源,即姑田游大龙起源于明朝年间,相传邓屋八世祖邓应公明代出任潮洲府检校,后定居于潮,其弟邓恭公仍居姑田邓屋。后来邓恭公的子孙常到潮州去探望梓叔,邓应公的子孙也常有回姑田祭祖。两地宗亲关系自不待言。明万历年间邓恭公子孙在潮州看到有人舞龙,便将其画成图样带回姑田仿制,“龙”便在姑田邓屋出现。

2.3连城姑田游大龙的传承内容

传承内容是任何文化实体在传承过程中的传承主体。若无传承内容这个主体的存在,任何传承方法和传承模式都是空谈。姑田游大龙的传承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连城姑田游大龙的扎制工艺

制作材料以衫木板、毛竹、牛皮、连城宣纸为主,其制作材料虽然简单,但制作工艺精巧、工艺流程复杂,所以主要是通过言传身教的家族传承方式来传承。大龙的制作主要包括备龙板、备筋骨、扎龙头、扎龙尾、扎龙腰、扎龙爪、扎龙蛋、糊裱、画龙、剪贴、题字、装灯、备龙棍、备插袋、备插袋布15道工序。姑田扎大龙的技术和工艺是历代相传的,龙总是自己扎,自己糊,自己画,自己擎,一代接一代,大人制大龙,小孩则制小龙、游小龙,群众参与性强,具有典型的地域标志性文化。

大龙的制作程序是很有讲究的,先是备好龙板,一般采用衫木板,龙头、龙尾和龙腰板都有不同的尺寸要求。龙板两头各凿一个5厘米的圆洞,用来连接龙腰时穿插龙棍使用。接着用竹篾制成大龙的筋骨,然后按照设计好的规格分别扎好龙头、龙尾、龙腰(每节一拱)。其中龙头龙尾的篾圈规格与龙腰不同,且龙尾要配上活动翅,扎两个大爪。龙爪只有四个趾,不能扎五个,据传扎五个趾会冒犯天子,俗称天子是五爪金龙的化身。整条龙扎好后,接着有扎龙蛋、糊表、画龙、剪贴题字、装灯、备龙棍、备插袋等工序,这样一条龙才算制作完整。

(2)连城姑田游大龙的习俗

姑田游大龙从表面看似乎并非难事。如果要深入了解这一民俗活动的全过程,就没有那么容易了。从头到尾不但要动用浩大的人力物力财力,而且它的步骤部署也是非常有讲究的。就习俗来说,“姑田游大龙”活动一直保持着“开天门”迎接“公爹”(“公爹”人称地方上的保护神)、祭龙仪式的习俗。通常年三十子夜(年初一的子时),本地有“开天门”的习俗,由龙头组成的锣鼓队,迎接“公爹”(人称地方上的保护神),大的用轿子抬,小的用手抱,放置不同地方,整夜都是人声喧嚷,灯火通明,直闹到天亮。正月十五这天最为隆重,铳按一定规则的作为指挥的信号,当日接的是“出案公爹”,先驾到龙头处,随后是到龙尾处,此时擎龙腰的人在近龙的腹部开个开关自如的孔门,并装上蜡烛和“油香”。其次是祭龙仪式,摆香案、点龙烛、作揖、行叩礼。主祭人是辈分大、福气好的长者,衣着整齐,虔诚肃穆。祭毕燃放礼炮和神铳,随后才出龙、游龙,最后烧龙。闽西客家民间对于“龙”都有共同的崇拜。

(3)连城姑田游大龙的动作和艺术风格

姑田游大龙时推时挤,时走时伏,一身都要运动,通身用力,穿梭在大街小巷、村外田野间,可以说是一项很好的体育锻炼活动,这也充分体现了姑田人民吃苦耐劳,英勇刚毅的精神品质。姑田大龙的龙头高度为2.4米,长7米、大直径0.8米,龙口大张,内含一颗直径为0.6米的大红龙珠,大有吞云吐雾,威震山河之势。就姑田大龙的龙头就有十几人分班侍候,龙头上结有四条棕绳,两前两后,由四个人向东南西北四个不同的方向牵拉以保持平衡。龙腰则边走边“驳桥”(即联接),“驳龙”时要选择特殊的地点,平路不行,一定要选在斜坡处。龙驳好之后,桥与桥间用短绳子系在一起,伴随一声叫喊“起脚”顿时全部举起,此时动作一定要一致,不能有偏倚。每节龙腰由每户精装后生撑举,撑举者脚迈稳实八字,时推时挤,时走时伏,沿每家每户门前而过,随后再向村外田间尽情舞弄。若执龙者体力不支,旁边随时有人顶替。龙尾则跟在龙腰之后边走边停。大龙所到之处,不论远近,家家户户点松明,鸣礼炮,祈盼与神龙相会,祷告新年红红火火、风调雨顺。十四夜当晚也是游龙技术的高潮,龙头由外到内,由大圈到小圈,缩小到龙头咬着第三节的龙腰,名曰“咬三胯”。此时的龙姿一层高过一层,犹如一座光彩夺目的宝塔,令人赞叹不已。随后龙头又由内向外,由小圈绕大圈,龙尾进入最中间,此时犹如一个盘绕的大龙,多彩多姿的场面令人流连忘返。第二天,继续游龙,游到最后庵门口逆时针由外向内绕圈子,圈子由大到小,叫“龙头入囊”。然后龙头顺时针由内向外绕圈子,叫“龙头出囊”,此时龙腰边游边拆“桥”至拆完,随后龙尾和龙头一起拆。最后是烧龙,拆龙动作要快,先卸龙头,再卸龙腰、龙尾,成堆燃烧,龙珠留作纪念。抬龙板的人对龙板爱之如宝,他们抬着龙板争先恐后地跑回家,相传谁先到家谁最顺遂。

3闽西客家民俗体育的传承模式

3.1全面深入开展普查工作,建立资料数据库

普查工作的开展是保护客家民俗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首要任务。目前关于客家姑田游大龙的文字记载较少,只有充分运用现代化的科技手段开展普查,将各种民俗文化事项记录在案,才能保留客家姑田游大龙活动的原真性,才能为政府制定和实施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规划,提供科学而有效的依据。为此,全面深入开展普查工作,建立资料数据库迫在眉睫,意义深远。普查就是要全面了解和掌握流行中的各类民间舞龙的分布情况,舞龙的形态、优秀的传承人,按照全国统一编码进行分级分类,规范建档。

3.2以政府为主导,鼓励社会加大资金支持

政府的支持力度是民俗体育得以传承和发展的有效保障。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制度供给,二是经济扶持。前者是“搭架”,后者是“输血”。就姑田游大龙而言,从1980年恢复姑田游大龙开始,仪式的举办都是由华氏和江氏族人自发组织的,资金也是村民按人口比例筹齐,姑田镇委员会只是在管理上给予了适当的支持。由于大龙的规模、数量及制作工艺等要求,每年活动都受经费的限制,导致无法充分表现这一优秀民俗的应有魅力,特别是在规划、抢救、保存、整理、传承等方面经费制约较大。为此,要让优秀的民俗体育活动得以传承、发展,应该以政府为主导,在保护传统民俗原味的情况下,完善并实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相关政策。此外,政府还应鼓励民间资本在政策的指引和保护下,合法、有序地进入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领域,发挥民间资本作用,并取得民间资本参与者、被保护对象、文化部门和社会等多赢局面。

3.3以传承人为主体,对传承人进行保护和培养

客家民俗文化的传人是客家民俗文化的主体,但是,随着当代社会的发展,老一辈掌握技能者多相继离世,掌握该项活动技艺的人已屈指可数,尤其姑田大龙的扎制工艺人才匮乏,现在的扎制高手都年事已高,年轻人对扎龙和游龙技艺兴趣不高,且工艺技巧讲究的是言传身教、口耳相承,鲜有文字记载。现在姑田游大龙的传承中出现了青黄不接的现象,呈现出传承人年龄结构老龄化,这对姑田游大龙的传承与发展是相当不利的。“今天,我们在传承民间优秀文化时要特别注意以人为本,传承杰出人物及其接班人”。因此,对客家民俗体育传承人的保护和培养是当务之急。首先,为避免因经济困难等原因致使民俗体育活动失传,应给予传承人相应的政治、经济待遇。其次,通过对传承人学习培训的组织,提升传承人的责任意识。再者,鼓励和支持传承人参加各种民俗类的技术交流会,与全国各地的民俗专家,传承人进行技术交流。同时,发挥高等院校、科研机构在科学研究、人才培养等方面的优势,为民俗体育提供理论支持,培养高素质的后备人才。

3.4以旅游发展为契机,发挥产业推动作用

每年的连城客家元宵节庆活动都会引来全国各地的游客,若将客家元宵民俗体育活动作为一种资源进行商业包装,以商业带动客家地区的发展,将会带来物质和精神文明的双丰收。就姑田游大龙而言,首先,可建玩耍龙灯棚区,以表演的形式向游客展示耍龙灯,也让游客参与其中,亲身体验。其次,可建立大龙制作及作品展示区将其姑田大龙制扎成工艺品拿到展示区出售并当场制作演示,可吸引游客当场亲手制作。

民俗文化的传承篇6

一、我县传统民俗节日文化体系的渊源及现状

云和建县于明景泰三年(公元1452年)。据境内凤凰山麓与龟山一带考古发掘出的石斧、石刀、石梨、石箭头等文物考证,早在新石器时期,我县就有先民在此繁衍生息,并达到了一定的文明程度。南北朝初期,柳姓太祖元晔避乱于此,后来唐咸通中工部尚书梅姓因厌恶官场腐败,也辞官隐居于此。北宋年间,时任处州刺史王元见浮云溪两岸山青水秀、宁谧安逸,故定居此。从此便有柳、梅、王三姓定居云和繁衍生息。南宋时期,中原地区的百姓因金入侵而大量南迁,逐渐有更多的汉族民众定居于瓯江流域。到了明代,畲族民众陆续从福建迁徙到我县山区。清顺治、康熙、乾隆年间,又有大量的客家(汀州人)等其它汉族民众不断迁居至瓯江沿岸。近现代多次的民众迁徙入云,也带来了各民族、各地区的特有文化习俗的进一步融合,文化元素也进一步丰富,并逐步使我县形成了江浙、客家(汀州)、畲族等三大民俗文化体系。

我县的传统民俗节日文化同属于汉文化体系,按属性可分为岁时节令和祭祀节日文化,岁时节令有春节、元宵、中秋、腊月、重阳等,祭祀性节日有清明、神鬼节、端午、畲族“三月三”等。在我县广泛流传的传统节日中,都有一个共同特点,即都是以农耕文化为背景的祭祀性和民间性的自发活动,其民俗文化内容和表现形式也大同小异。

旧时我县传统民俗节日文化,可以说是四时八节,精彩纷呈,每个节日都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和与其相关的民俗活动。如每逢除夕,有除旧守岁、迎神戏、灯谜、狮子闹千家、龙舞百街、走马灯等活动。到了元宵节更是热闹非凡,历来就有正月十三至十五日迎龙灯、赏花灯、闹元宵的习俗,特别是舞动乡间的云和板龙从元代开始已绵延600多年未间断,而畲族元宵节则还有通宵达旦对山歌闹元宵等特有习俗。此外,我县及周边区域内的民众在千百年来的农耕生活中,经过自在、自发传承,也形成了世代传袭的表现重大生活内容的民俗节日,如畲族“三月三”、梅源梯田开犁祀福活动、沿瓯江村落的端午赛龙舟等等。

二、我县地方传统民俗节日文化衰退的主要原因

历经千百年岁月沧桑的传统民俗节日文化,是一个民族文明成熟的缩影,它既体现着人与自然的关系,又反映着现实中人与人之间的联系。然而,随着社会的急剧变迁,科技的日新月异以及人员的频繁流动,世界逐渐成为了一个“地球村”。人类生产生活方式、组织形式乃至文化意识的巨大变化,使我们每个人都强烈地感受到了文化的“世易俗移”,地方传统民俗节日文化传承和发展面临着巨大的考验。

㈠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带来的冲击

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使得传统的生产生活方式日渐消远,原有农耕社会的文化形态和方式逐渐消退,人们物质消费方式和生存观念也发生了巨大变化。而我们的传统民俗节日文化大多是植根于传统农业的,是农业社会和农耕文明的产儿。培育传统民俗节日文化“土壤”的退化,让越来越多的人渐渐漠视于传统民俗节日的文化和精神价值,这是许多传统民俗节日被逐渐“淡化”与“矮化”的一个重要原因。

㈡外来文化快速涌入带来的冲击

科技的发展让世界变得越来越小,农耕文明架构下原有的诸多文化都在外来文化的冲击下很快瓦解、涣散甚至泯灭。一些优秀的传统地方民俗文化,往往来不及清查就被外来文化的浪潮所席卷而去。不少曾经影响过一代又一代中国人的社会习俗和生活艺术,在外来文化的冲击下,传统文化元素严重退化,传统文化意识和传统思想观念被逐渐淡化。比如西方情人节和中国七夕节的遭遇就是一个很明显的例子,演绎的是同样的主题,遭受的却是不一样的待遇,一个火爆,一个冷清。外来文化的冲击直接导致传统民俗节日主体组织机制难以形成,也成为了影响我县传统民俗节日文化的保护和发展的重要因素。

㈢本地人口流动频繁带来的冲击

作为集老、少、边、穷、移于一体的典型的经济欠发达小县,我县最大的特点是山多地少、村多人少、交通不便、经济落后。据统计,全县11.14万人分布于170个行政村、842个自然村,平均每个自然村只有90多人,100人以下的自然村就占了50%左右,最小的自然村只有1户。这样的山水分割、人口分散、要素分离,导致了地方传统民俗节日文化的低效率和低水平发展。特别是大量农村人口进城成为市民,人们生产生活方式的改变,地方文化骨干的流失,客观上也造成了一些地方传统民俗节日文化的日渐流失。此外,其他尚分散居住在各个乡村的村民也普遍外出经商务工,而且一般只在春节回家,节后又匆匆外出,一般村落在家居住的人员已所剩无几,很难组织一定规模的文化活动。

㈣地方经济发展水平不高带来的制约

经济是把双刃剑,一方面,经济的发展推动了社会的融合,使得原本处于弱势的地方传统民俗文化在外来文化的冲击下逐渐被切割、肢解直至没落;另一方面,地方传统民俗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又有赖于一定经济发展水平的支撑。我县目前就处于这样的双重困境当中,县域经济水平落后于经济发达地区,大部分农村群众尚不宽裕,地方财政收入极为有限,目前还没有能力拿出足够的资金用于传统民俗节日文化的保护和发展。

㈤节庆活动运作模式单一带来的制约

任何文化的产生和发展都与当地的社会生产生活息息相关。时代在前进、社会在发展,建立在一定经济和社会生活基础上的节日文化活动运作模式也应随之逐步改变。然而,从我县近年来组织的几个节庆活动来看,其运作模式还有有待改进的地方,组织策划也有有待完善的地方,还一定程度存在“为办节而办节”的问题,市场化、商业化程度不够,群众的主体性没有得到很好的发挥,这些也影响了我县各类节日活动的持续性开展。

㈥地方特色缺乏带来的影响

特色,是节庆活动的灵魂,是民族性和地域性的集中体现。目前,我县除畲族“三月三”相对具有民族特色(但与景宁畲族自治县相比又不具特色)、“梅源梯田开犁活动”具有一定地域特色外,其它的传统民俗节日都是大同小异,溶入的地方传统文化元素甚少,人为拼凑成分多,原生态成分少,未能很好地挖掘出地方传统民俗节日真正的文化内涵。各种传统民俗节日活动未能很好地成为具有独特地域特色的文化内涵和历史渊源的展现,原生态性、地方性特色的缺乏,也影响了我县民俗节日活动的吸引力。

三、对传统民俗节日活动“办节”模式的一次探索

传统民俗节日蕴涵着丰富的教育资源和文化内涵,是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文化载体,保护和发展传统民俗节日文化,是传统文化复兴的重要途径和手段。近年来,我县在传统民俗节日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方面一直在积极探索,特别是今年举办的雾溪畲族“三月三”乌饭节,因为“办节”模式的创新,让活动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作为全省8个少数民族重点县之一,我县畲族人口有近9千人,占全县总人口的7.8%。据考证,自明万历以来,广大畲民就有“三月三”吃乌饭、唱山歌的习俗。但长期以来,我县各地的畲民通常只是以一个村,甚至是几户人家的小范围聚集在一起举行活动,只是“各管各”的民间自娱自乐,明显带有地方封闭性的局限。在年初省政府公布雾溪为畲族“三月三”传统节日保护地后,为了进一步传承和发展畲族传统民俗节日文化,今年4月,在县委、县政府的倡导下,雾溪村举办了一场畲族“三月三”乌饭节。本次办节一改以往由政府自导自演、大包大揽的方法,而是明确了“畲族人过自己的节日”这一主题,突出了“吃乌饭”这一特点,提出了“民族特色有弘扬,群众主体得体现,年青人有事干,老年人有戏看,大家顺便还有钱赚”的目标,并采取了由雾溪畲族村具体主办、其他畲族村寨联办的形式。由于活动形式的创新,让本次活动带有了明显的原生态性,群众的主体性也得到了充分的体现。活动当天,全县26个畲族村几千畲民自发地聚集到雾溪村,浓浓的乡音和民族情缘让广大畲民一到雾溪立刻就沉浸在了节日的氛围之中,大家手捧乌饭,载歌载舞,尽情享受属于自己民族的“狂欢节”,以致到了深夜,围坐在篝火旁的畲民们还久久不愿散去。

虽然这次“三月三”乌饭节没有完全达到初设的目标,但“办节”观念和思路的转变,加上定位明确、主题鲜明,却让畲族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明在此次活动中得到了近乎完整的展现,同时也给一项传统民俗活动带来了新的生命力。一次全新的尝试,为我们的传统民俗节日保护和传承工作拓宽了思路。

四、对我县地方传统民俗节日文化传承发展的几点思考

雾溪“三月三”乌饭节的成功举办给了我们诸多启示,其中很重要的一点是要做好地方传统民俗节日文化传承发展这篇文章,就必须同时关注传承积累和创新重构这两个方面。没有传承积累,文化就没有基础和灵魂;没有创新重构,文化就没有活力和生命,“种文化”的意义也正在于此。同时,雾溪“三月三”乌饭节活动的成功举办,也说明了我县的传统民俗节日并不是没有生命力,关键是我们如何在保持原有文化特色的基础上,与时俱进,创新思路,准确定位,将民俗节日活动融入百姓日常生活,由百姓办,使百姓乐,让百姓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使百姓在自觉和不自觉中传承着本民族的传统文化。只有这样,我们的传统民俗节日才能越办越活,越办越有生命力。

一是要建立民间自行组织为主,政府倡导推动为辅的“办节”机制。我县的一些民间传统节日文化有着深厚的文化根基,如春节舞龙与柳氏龙母传说、狮子闹千家等民俗节日文化千百年来经久不衰,至今仍具有较强的生命力。不过近年来,因组织松散、主体缺乏、计划不周、经费不足、协调困难等各种因素的影响,很多民俗文化才逐渐走向了衰败。因此,我们在进一步加大传统民俗节日文化挖掘保护资金投入力度和加强对民间民俗文化研究的基础上,还需要充分发挥各民间组织自身的力量。通过建立各种民间民俗文化协会,加强对各种民俗节日活动的政策推动和组织引导,完善传统民俗文化组织体系建设;通过树立典型、培育传人,开展文化示范村、示范户评比等方法,逐步形成一批热心支持和维护传统民俗节日文化的民间组织和传承者。同时,还要将传统民俗节日文化同现代文明有机相结合,为各民间组织及民间艺人搭设展示、发展的平台,为其创设适宜的“土壤”,进一步推动优秀传统民俗节日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二是要确立以城镇“办节”为主,农村“办节”为辅的“办节”思路。农村人口向城镇集聚,农民转产转业转身份是社会发展的必然。可以预见,今后我县农民进城的趋势还将进一步扩大,城市化水平还将进一步提高。作为地方政府,我们不应该让此成为加速地方传统民俗节日文化消亡的一个因素,而是应该将这一原本不利的因素转变为加快保护和弘扬地方传统民俗节日文化的一个契机。人口的集聚,同时也为需要广大群众广泛参与的此类活动集聚了人气。因此,我们要立足实际,重点搞好云和镇、崇头镇等人口相对较密集城镇的传统民俗节日文化活动,通过制订发展规划和实施方案、培养文化经纪人等途径,进一步做大做强重点城镇的传统民俗节日文化活动。同时,通过城镇的示范、引导和辐射作用,逐步激发其他周边乡村民众过自己节日的热情,促进全县各地传统民俗节日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三是要做到传统民俗节日文化的保护传承与创新发展相结合。文化是历史的积淀,文化更是生活的升华。我们在开展传统民俗节日文化活动中,除了要继续继承优秀传统文化,保留独特的地方风韵外,更要紧跟时代步伐,为其输入时代的新鲜血液,赋予传统民俗节日文化以新的内涵。只有这样,我们的传统民俗节日才能更加符合时展的节拍,才能为更多人所接受,才能有一个更为广阔的发展舞台。当然,创新发展并不是对传统民俗节日文化的否定,而是一种扬弃,是在继承和发扬其优秀、独特的地方风韵的基础上的再创造。例如,畲族“三月三”活动作为一个传统的歌会,其内容到表演形式都有其鲜明的民族特色,我们通过重新明确“过节”主体,调整“办节”思路,突出畲族乌饭特色,使活动获得了成功,但如果我们打着创新的旗号,让其对歌活动从旷野下、篝火旁搬到歌厅里,那就失去了畲族对歌原有的文化魅力了。

四是要将传统民俗文化资源与生态旅游资源有效地加以整合。文化与经济联姻,文化为经济鸣锣开道,经济为文化提供财力、物力支持,两者相辅相成、共同发展,已经成为历史潮流。目前,我县在政府财力有限,尚无更多资金投入的情况下,传统民俗文化保护和发展就必须寻求自主发展的现实途径。特别是在当前我县积极推进生态旅游的形势下,积极推动传统民俗文化资源与生态旅游资源的有效整合,使旅游这只有形的手与我县民俗文化相互促进、共同发展,形成良好的文化生态,应该不失为一种双赢的选择。比如,我们可以借助小顺这一旅游景区,推动端午龙舟赛的开展,并通过龙舟赛的举办,进一步挖掘和保护瓯江沿岸的船帮文化,进而也能进一步提升景区的品位。

民俗文化的传承篇7

关键词:传承;传承要素;传承方式

中图分类号:K89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681(2012)03—0140—07

在民俗学和人类学界,“传承”一词被广泛而模糊地使用,对于其内涵和外延到目前还没有形成统一的概念。但民俗学者大多认为,传承是民俗文化运动发展的基本规律之一,是民俗在时空维度上呈现出来的基本特征,也显示了人类知识与文明延续不断的文化动力。传承一种民俗,就意味着该民俗的核心内容与形式在一定群体和地域中世代相传,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内保持稳定不变。传承体现了人类对祖先所创造的生活经验与知识体系的理解和继承,反映了文化基因在特定区域和特定群体中历代沉淀而成为生活的惯习。

一、传承的基本内涵

民俗是一定范围内的民众在适应生存环境、改造主观和客观世界的过程中所创造的生活文化的总和。无论何种民俗,其形成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经过几代,甚至几十代人的反复实践凝聚而成的文化。这些文化被一代代人不断积累、不断丰富,最终形成稳定的、具有规范性、模式化和制度性的民俗。因此,民俗现象自产生以后就离不开后人的继承与发展。民俗学界将这种现象称为民俗的传承性特征。

具体到“传承”一词,在民俗学中使用时多指民间知识,尤其是口传知识的传授与继承;而当下被时髦地用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保护话语之中。在日本,“传承”一词源于日本民俗学奠基人柳田国男关于“传说”的民俗学研究,他在《传说》一书中广泛地将“传承”与“传说”等同使用。此一用法被日本各类辞书所采纳。《日语大辞典》:“口传,口头相传,世代相传”日本编撰出版的《世界大百科事典》记录的“传承”条目为:“一般而言,指一定团体传承文化遗产的行为及其传承的事物。此时传承与传统有诸多相似的关联。在民间也有重视没有文字和记录的传承下来的事项,因而传承被视为民俗学研究的对象。”

在我国,“传承”一词在民俗学界出现较晚,但重视从“文化”的广义角度认识“传承”。张紫晨在《中外民俗学词典》中将“传承”与“文化”联合使用,“传承文化,又称传统文化,是指在一种文化类型中保持并不断延伸的文化因素。它有狭义和广义之分。从狭义上说,即指民俗,它包括物质民俗、精神民俗与语言民俗三个方面的传承。……把传承与文化联系起来,便使传承获得了广义的意义。它不仅代表着传承着的事象的本身,而且代表着一种文化过程。”在此定义中,将“民俗”看成是“文化”的一部分,从而区分出狭义的“民俗传承”和“广义的文化传承”。

传承在人类学和民族学中也被广泛使用。在进化论者那里,“传承”不仅被看成是人类对“遗存物”的因循守旧,而且也表现出人类文化在进步与发展中的理性选择。在播化论者那里,“传承”被看成是“文化的传播”,即文化在空间上居于不同区域的群体之间的采借。在历史学派那里,“传承”被看成是文化的年代学的继承形式,即文化在特定的历史情境中不断继承和变化的历史事实。解释人类学家克里福德·格尔兹把“传承”不仅看成是象征符号体系的表达,更是看成是人们进行文化沟通的工具。他指出:“我所坚持的文化概念……是指从历史沿袭下来的体现于象征符号中的意义模式,是由象征符号体系表达的传承概念体系,人们以此达到沟通、延存和发展他们对生活的知识和态度。”

总之,“传承”作为一个普遍使用的术语,需要从多学科的视角加以认识。正如祁庆福所言:“对‘传承’的认识,不应当局限于民间口头文化,而应当从更宏观的‘大文化’视野扩宽、加深理解,特别是人类学、民族学的理解,即不仅充分注意到传承文化的‘民间性’,还要重视其民族性、群体性以及传统性与现代织在一起的文化变迁性。”

由此,我们认为,“传承”是人类所创造的一切物质和非物质的民俗文化发展变化的运动形式。它在历时性的向度上既是指各种民俗文化从产生起在一定民族或族群内部代代相沿、在一定历史时期保持稳定并不断延伸的运动过程,也是指各种民俗文化经过几代甚至几十代的历史发展仍然被后人所继承并保持基本形貌的文化状态;在共时性的向度上,是指产生于一定民族或族群中的民俗文化在空间上被他民族或族群所采借,并在他民族或族群中相互沿习、代代相传的运动过程和状态。在表示民俗文化运动过程时,“传承”为动词词性,指的是民俗文化自上而下“传”和自下而上“承”,即上代人“教”和下代人“学”的循环互动过程;在表示民俗文化运动状态时,“传承”为名词词性,指的是代代相沿的民俗文化本身,这时的“民俗文化传承”等同于“民俗文化传统”。

民俗经由传承而实现代代相传,保证其在历史长河中的延续和稳定。人们传承下来的风俗习惯、生产方式、、价值观念等等民俗事象,作为文化传统成为当下生活的组成部分。因此,传承与传统密不可分、相互包含。人们传承的是传统文化,并以文化传统的形式影响着人们的行为与心理;文化传统则反过来作为一种“文化权力”,支配着人们继续保持对传统文化的传承,以至持久稳定。传承最终体现了人类对传统的理l生选择。人类在生产生活实践当中,总是会根据生存需要和社会经济环境的变化,在习得社区民俗文化的同时,也会对不利于自身生存和发展的民俗文化传统逐步抛弃,从而传承那些有利于自身生存和发展的民俗文化传统。

民俗文化的传承篇8

【关键词】辽西;民俗音乐文化;非物质文化遗产

中图分类号:J607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7-0125(2017)11-0098-01

一、辽西民俗音乐文化介绍

辽西作为少数民族聚集的地方,早先以游猎为主,自从清朝以来,大量关内人涌入东北地区,辽西也成为了新关东人聚集的地方,也带来了新的风俗习惯。辽西民俗音乐文化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通过世代的传承,一直延续传承到现在,是一笔非常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辽西秧歌剧、辽西唢呐、辽西黑山二人转、辽西皮影、辽西满族音乐、辽西吹打乐等,这些民俗音乐文化在辽西热土上逐渐生根。

辽西民俗音乐是辽西人民智慧的结晶和创造,同时它也反映人民群众文化艺术及日常生活。在丰富多彩的辽西民俗音乐世界里,我们会发现,有巨大影响力的民俗音乐都带有极其浓重的娱乐性质。

二、辽西民俗音乐文化现状

民俗音乐作为音乐群族里的一个特殊的群体,在如今多元文化共同发展的社会背景下,辽西民俗音乐文化正经历着历史的变迁,世代积淀下来的民俗文化正经历着洗礼和考验。现代民俗音乐的传播方式随着社会的发展,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而且民俗音乐的内容与形式也向多元化发展,民俗音乐文化受到了不同程度上的影响,相对应的民俗音乐也面临着传承、创新、发展的诸多困难。这些民俗音乐具有“农村的”“地域的”“乡土的”音乐性质,在一般意义上,音乐与民俗有一种天然的亲缘关系,许多民俗活动离不开音乐。

辽西的太平鼓,具体起源于哪朝哪代目前已经无从考证,不可否认,太平鼓传下来成为一种宝贵的文化遗产。辽西太平鼓没有正统的传承体系,大多是母女相承,无师自通。作为传统的民间文化遗产,辽西太平鼓已在社会上消沉多年,很多年轻人对此已经淡漠了,只有老年人说起太平鼓还如数家珍。在这些老人中,会太平鼓的太少,辽西太平鼓有濒临失传的危险。2006年,辽西太平鼓被列入辽宁省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辽西高跷秧歌,据可考史料,已有二百多年的历史。辽西高跷秧歌具有重要的文化艺术价值,在当地及省内外有着广泛的群众影响。高跷的高度最低的有90厘米,依次升高,最高的可达240厘米,演员需坐在房檐上绑跷腿。辽西高e秧歌有自己独特的传承方式。一为家族传承,如大薛乡三屯村第一代传人朱秀峰(1840年出生),传了五代;二为师徒传承,如营盘乡范屯村第一代传人朱有余(1864年出生),传了四代;三为自然传承,由于辽西高跷秧歌深受群众喜爱,许多爱好者在不断观看演出中自学成才,成为新军。然而,随着一些老人的相继去世,辽西高跷秧歌面临着后继无人的危险。

辽西大鼓,被当地人称为大鼓书,流传于葫芦岛地区及锦州、朝阳,乃至相邻的河北省抚宁、青地一带,是群众喜闻乐见、以说唱为表演形式的曲艺品种。大鼓表演方便灵活,不受场地、时间、气候、灯光等条件限制。道具也简单,一把三弦,一面小鼓,一副竹板,一个醒木,一把扇子,文武场便已齐备。

除了这些比较有特色的之外,辽西的音乐文化还有满族秧歌、二人转、辽西唢呐等,依然留存至今。

三、辽西民俗音乐文化的继承与发展

辽西民俗音乐文化作为历史重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对民俗音乐文化的保护和传承就是“留”住民俗文化的根。要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从各个方面落实传承和发展工作。建立科学的民俗音乐文化工程,首先可以从立法角度,建立完善的立法体系。其次,可以加强和宣传社会民俗音乐文化的保护意识。第三,成立专门的机构,对于民俗音乐文化进行收集和整理,建立相关的研究中心,或者在校园内培养优秀传承人,弘扬民俗音乐文化。第四,举办民俗音乐文化节日,提高民俗音乐文化的知名度。

总之,对于辽西民俗音乐文化的继承和保护,通过各种途径传播和发扬,对于精神文明建设具有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张仃.中国民间艺术大观[m].武汉:湖北少年儿童出版社,1996.

[2]张庚,郭汉城.中国戏曲通史[m].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2006.

[3]王伯男.戏剧博物馆与文脉传承[J].戏剧艺术,2011(4).

[4]严红青.民国以来的孝义影戏艺人调查研究[D].山西大学,2011.

作者简介:

第一作者:于少田(1996-),男,河北省唐山市人,渤海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音乐表演专业,本科;

民俗文化的传承篇9

关键词:民俗文化;文化产业;互联网;创新

一、文献综述

陕西民俗文化,是三秦人民几千年来在劳动生活中所形成创造的产物,饱含三秦人民的人文情怀,同时记录着历史发展的轨迹,反映了三秦人民的精神风貌和地理特征。张桂荣、周静提到,陕西民俗文化是中国文化和“东方文化”不可缺少的一部分,陕西民俗文化的价值绝不亚于周、秦、汉、唐文物的价值,它贴近人民的生活,鲜活生动,富有情趣和神韵。陕西民俗文化原根性、古老性、奇妙性、多样性等特点,充分证明了陕西民俗文化存在的价值意义。蔡志荣谈到,民俗文化作为一种传统的文化现象,其当代价值日渐凸显,体现在文化、经济、社会等多个领域。民俗文化对形成文化认同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其无形资本创造着社会经济效益;同时具有教化、团结、维系的社会功能。王粉萍通过论述,指明了民俗文化对经济的推动作用非常明显,尤其表现在旅游经济上,陕西民俗文化产业的发展对陕西经济的快速发展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陕西拥有丰富多彩、古朴独特的民俗文化,然而陕西民俗文化在传承发展的过程中举步维艰。郭艳娜指出,随着经济全球化和现代化的发展,导致许多民俗文化急剧消亡和流变,传承保护民俗文化越来越至关重要。周敏认为,传统模式已经难以对民俗文化进行传承发展,民俗文化需要适应网络时代的发展,借助互联网的丰富资源,并以网络时代的影响力为基础对其传播策略进行优化才能实现传承发展。荣洁在互联网时代背景下,对民俗文化的保护传承需顺应市场经济浪潮进行产业化发展,必须明确其价值选择,在传承民俗文化价值的基础上实现商品价值,以网络促成民俗文化产业链,创建文化品牌激发文化市场。面对正在日益消散陕西民俗文化现状,我们要义不容辞地去保护和传承,然而当下在对陕西民俗文化传承保护的过程中存在着许多问题,传统的保护发展思路难以使其焕发生机,立足于互联网创新发展才能找到陕西民俗传承发展的出路。

二、陕西民俗文化网络发展现状

(一)陕西民俗文化概览

截至2015年第四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公布,陕西共有348项非物质文化入录。其包括了多个类型的陕西民俗文化,主要的戏曲文化有榆林小曲、户县眉户曲子、碗碗腔、汉调桄桄、汉调二黄、阿宫腔、合阳线腔、华阴老腔、皮影戏、陕南花鼓戏等;表演艺术有陕北秧歌、安塞腰鼓、洛川蹩鼓紫阳民歌、西安鼓乐、蓝田普化水会音乐等;手工艺术有户县农民画、延安剪纸、大荔面花、凤翔彩绘泥塑、凤翔木板年画等;民间习俗有“关中十大怪”、蒲城芯子、船张芯子、二曲礼仪、关中丧葬风俗礼仪、麟游地台社火、太白高芯社火、华山庙会、吴堡黄河古渡、柞水十三花、漫川古镇双戏楼庙会等。

(二)网络化程度低

近年来,陕西各地政府为使陕西民俗文化能在在信息时代借助互联网传承发展,做了不少努力,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是陕西民俗文化的网络化,以及利用网络传承发展的效果依然不明显。在互联网上搜索所显示的陕西民俗文化不全面,创作质量低较为传统没有创新,而且内容较少。以2016年10月的百度指数资料为例,作为北京民俗文化的代表评书为的整体百度指数为6145、京剧为3554、四合院为1649,豆汁为1157;而同期陕西民俗文化代表华阴老腔为651,户县农民画仅为651,陕北剪纸仅为119,陕西皮影仅为110。互联网知名度最高的陕西民俗文化华阴老腔,百度指数仅为北京民俗文化评书的1/10,富含人文情怀的陕北剪纸文化,百度指数不及北京民俗文化评书的1/60。通过北京民俗文化和陕西民俗文化的百度指数对比,可清楚看到,陕西民俗文化在互联网的搜索指数严重偏低,相比其他地区的民俗文化陕西民俗网络发展程度较低。

三、陕西民俗文化网络传承中的问题

(一)网络传播较为薄弱,手段单一

有效的传播是传承和发展陕西民俗文化的重要前提,然而陕西民俗文化的传播手段基本以线下传播为主,利用线下平面媒体进行广告宣传且为单向传播,很少采用网络来传播。这样的表现形式具有极大的局限性,以纸上媒体广告为例,某一受众群体通过报纸获得某项陕西民俗表演艺术的信息,其中引起兴趣的一部分受众成为潜在关注者,然而单从报纸上难以深入了解,没有途径来与信息传递者互动了解,又没有机会实地调研,在网络上也找不到又价值的讯息。这种传播方式缺陷在于受众者关注方式具有偶然性,获得信息的过程偶然,由于线下媒体覆盖范围有限其影响范围也有限,而且单向的推广不易于人们深入了解,容易造成支持者的流失。网络化程度低,缺乏互联网辅助下的陕西民俗文化传播艰难。

(二)网络科技程度低

陕西民俗文化在利用互联网传播的过程中所使用的网络技术手段落后,所利用的媒体资源、新媒体技术、工艺、网络传播途径都较少,从而导致许多问题。第一,陕西民俗文化的创新性不强。产品大多为传统型,且文化传播过程中网络技术手段落后。在以科技和创意为依托的时代,显得缺乏观赏性和创新性难以适应消费者的需求,难以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时代需求,陕西民俗文化在遍布新科技渲染下的互联网步履缓慢而艰难。第二,影响力有限。陕西民俗文化在网络渠道使用上没有紧跟时代潮流,采用的还是主流渠道,门户网站、视频网站、网络广告,网络自媒体以及社交媒体渠道没有充分运用,专注与主流媒体使得影响范围较小。而当下移动端网络使用最为频繁,自媒体与社交媒体影响速度、范围最广却难见民俗文化的身影。

(三)网络传播内容同质,缺乏创新

据调研显示,现在网络上的陕西民俗文化单一缺乏创新且“肥皂效应”明显,在网上进行搜索关于陕西民俗文化的产品,显示结果结构和质量单一。要么全部都是一些视频、音频,没有相应的文化产品,要么全部都只是针对某一项民俗文化的产品。而且有这样一个规律,每当一项民俗文化得到社会关注的时候线上线下全部都是铺天盖地地针对这一项民俗文化的宣传,不久就会造成群众审美疲劳。例如前些年由于星光大道火起来的陕北民歌,当时网络上都是各种陕北民歌的视频和音频,却少见一些陕北民俗特色文化产品,观众不久便热情减退。近年因央视而被熟知的华阴老腔,在网络上也只能找到演出视频,搜寻不到其他相关的文化产品。单一、同质、没有特色的网络展示,只是对陕西民俗文化浅显的理解,不能让群众体会道陕西民俗文化所具有的特色文化价值内涵。

(四)没有成熟的网络传播体系

依据网络研究了解,现阶段陕西民俗文化网络传播尚未构成一个完整的体系,甚至没有专门的相关网站。在对陕西民俗文化传播的过程中各个部门、单位相互独立,在网络上进行文化宣传的埋头做宣传,销售文化产品的竭力营销,做民俗旅游的只大力推广旅游项目。这样的方式没有整合资源,使得网络力量没有完整地发挥。没有一个健全的网络传播体系,各自为战,群众不能全方位、多角度地了解陕西民俗文化,没有很好地发挥互联网优势来发展传播陕西民俗文化,投入巨大但收效甚微。

(五)互联网上缺乏有市场影响力的民俗品牌

网络上的陕西民俗文化种类繁多、各式各样,然而知名的文化品牌较少。一些优秀的陕西民俗文化,如户县农民画、陕北剪纸、凤翔泥塑、关中面花等,仅在有限的地区被部分人知晓在国内知名度不高。没有企业或单位将优秀的民俗文化培育成有影响力的文化品牌,民俗文化品牌较低,含金量不高,导致陕西民俗文化的影响力和影响范围有限,缺乏品牌影响力的陕西民俗文化在互联网大海中难有容身之所。

四、陕西民俗文化网络传承对策

(一)加强网络宣传推广

相比于传统媒体,互联网宣传受时空限制小,影响范围广,可以在短时间内将高质量的信息扩散至世界每个角落。互联网将文字、图片、视频组合成多维感官信息,可以让群众更切身地感受,增强网络宣传的效果。陕西民俗文化必须加强网络化程度,利用媒体技术手段将有内涵的民俗文化放到互联网上,要利用互联网宣传的交互性和纵深性来进行双向互动传播,减少与群众的距离,吸收群众反馈信息的。

(二)融合网络科技创新传统文化

要对陕西民俗文化进行创新就要根植与三秦人民的生活实践,在继承优秀陕西民俗文化的同时,结合当下时展的潮流进行创新,增添富有时代精神的文化内涵。融入符合潮流特色的文化以贴切人民的生活,满足人民的需求,使传统的民俗文化在新时代不断焕发新的生机与时代相适应,满足三秦人民需求。同时,利用互联网发展和传承陕西民俗文化必须要融合新的网络科技,聘请相关专业人才对相应的文化产品进行加工,运用先进互联网媒体技术将民俗文化静态产品及动态产品相结合,使单一感官体验变为融情感、视觉、听觉、触觉于一体的综合共鸣,提升民俗文化静态产品的客观性。例如视频资源可加入先进的电影特效,图片、音频、软文等也可使用专业媒体技术进行美化,提高其质量和内涵。在利用互联网传播时采用新的媒体传播渠道,扩大陕西民俗文化的影响力。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利用新的网络媒体科技与陕西民俗文化相结合进行创新,打造符合现代消费市场需求的文化产品。

(三)建设相关网站,打造民俗文化品牌

以政府相关部门为主导各相关单位配合,聘请专业人才进行专门的网站建设,整合网络上现有的民俗文化建立完善的体系,融合视频、图片、软文、民俗文化产品、民俗旅游等民俗文化展示宣传功能,以及民俗技艺学习交流平台。利用专业网站的优势整合陕西民俗文化在网络上独自奋战的各个部门,将资源进行配置优化,便可多元化、多功能全方位的对陕西民俗文化进行网络宣传推广。有了专门的陕西民俗文化网站既便于对民俗文化进行推广宣传,同时也可以方便群众对陕西民俗文化进行了解。在网站上不仅可以观看相关视频、图片介绍,同时可以购买文化产品,还可以在线进行交流学习,这样便能有效地将陕西民俗文化的内涵与魅力展示出来。同时,要结合线上线下媒体资源培育优秀的陕西民俗文化品牌,通过优秀的民俗文化品牌来带动市场。有较强市场影响力的民俗文化品牌能更有效地推动民俗文化的继承和发展,也能更有效地扩大陕西民俗文化的影响力和竞争力。针对市场需求选择具有高内涵和价值的,能充分反映陕西人文特色的民俗文化进行品牌培育,从品牌培育再到品牌营销不断提升其价值,以品牌的发展带动民俗文化产业的发展,从而促进民俗文化的保护和传承。

(四)发展民俗文化产业化

传统陕西民俗文化大多以艺术表演为主,要想利用互联网继承发展民俗文化,就必须以文化产业为切入点。凝聚了民俗文化内涵的文化产品,是民俗文化的物质表现形式,便于群众更直观、具体地理解陕西民俗文化。电子商务服务平台作为互联网商务载体,是当下发展最迅速的商务形式。通过电子商务销售带有陕西特色的民俗文化产品,这些文化产品进入消费市场后,消费者通过购买便可了解产品所附带的文化内涵,从而对陕西民俗文化进行关注了解。陕西民俗文化以产品的形式便可快速地出现在各个地方,其影响范围也就更广,同时文化产品具有高经济效益,通过电子商务销售文化产品不仅可以发展文化产业,同时可以带动其他产业的发展,在得到经济回报后便可有更多的资金、人力和资源去保护传统民俗文化发扬传统民俗文化,形成一个良好的循环效应。

(五)线上营销推广+线下体验

通过互联网电子商务对陕西民俗文化进行推广并销售文化产品,可让消费者对陕西民俗文化有所了解并激发其探索兴趣,在线上进行推广的同时,可在线下对民俗文化进行资源发掘。在民俗文化资源丰富的地区,可开发民俗村、农家乐、工艺村、美食村等项目,将线上推广、文化产业销售与线下的旅游业、服务业相结合,形成一个完整的产业链。消费者在网络上了解到关于陕西民俗文化的相关信息,然后通过电子商务渠道购买文化产品,加深对陕西民俗文化的了解培育兴趣,再进行实地体验,更深层次地了解陕西民俗文化,离开时再购买纪念品。这样的“线上营销推广+线下体验”通过互联网电子商务开发民俗文化所蕴藏的经济价值,带动文化产业、服务业、旅游业,制造业发展,形成了一个良好的循环产业链,既保护了陕西民俗文化,又可以促进当地经济发展。

参考文献:

[1]张桂荣,周静.略谈陕西民俗文化的特点及发展[J].陕西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2,(1).

[2]蔡志荣.民俗文化的当代价值[J].民间文化与民俗学期刊,2011,(9).

[3]王粉萍.陕西民俗文化产业与陕西经济互动发展的实效性研究[J].价值工程期刊,2011,(22).

[4]郭艳娜.发展视域下的陕西民俗文化保护[J].西安财经学院学报,2009,(11).

[5]周敏.网络时代湖北省少数民族民俗文化的传播策略[J].新媒体研究期刊,2016,(15).

[6]荣洁.网络时代山西民俗文化传承的产业化引导[J].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15,(11).

[7]李炳毅,李玲.中国传统文化现状和发展[J].中共山西省委党校学报,2016,(6).

[8]王新红.云南民俗文化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J].临沧教育学院学报,2006,(3).

[9]李健.基于电子商务营销的中国文化产业发展研究[D].天津:天津大学,2012.

[10]柳斌杰.文化的经济价值及其他[J].中国编辑期刊,2006,(4).

[11]邹立清.电子商务视角下的文化产业发展研究[J].理论世界,2015,(8).

民俗文化的传承篇10

文化与教育互联互动:文化对教育目的、教育内容、教育形式和教育制度产生影响,教育具有传递和继承文化、交流和融合文化、选择和更新文化的功能。抛开教育去研究文化传承,文化也无由存在与发展。作为文化重要组成部分的民俗文化的传承,除了需要包括专家学者、传人、艺人等各种专业人才参与其中之外,更需要教育工作者和受教育者的积极参与,尤其是在基础教育这个文化知识积累的最初环节,更应纳入一定民俗文化的教育内容。

一、儿童需要接受民俗文化传承教育

文化是一个民族的“身份证”。一个民族之所以区别于其它民族,最主要的特征就是它拥有自己独特的民族民俗文化。民俗文化承载着民族精神,民族精神渗透于民俗文化之中。民族精神是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和民族永恒而无价的精神财富,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的强大精神力量。民族精神的弘扬和培育关系到国家生存发展的根基,关系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成败,关系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实现。民俗文化传承教育对于提高民族文化素质、塑造民族性格、开放民族胸怀、提升民族理想,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起着多方面的教育和模塑作用。一个缺乏民俗文化传承的民族,即使有发达的物质文化,都将只会是繁荣的空壳,它没有历史延续的信仰和道德,容易在外来文化的侵蚀中被动改造和重塑。

随着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加快,西方文化仰仗其强大的经济势力,趁我国人民对西方生活的向往和民俗文化教育的薄弱,大行其道,在思想和行为上影响和改变着我国的少年儿童。许多曾经深刻影响我国一代又一代人的民俗文化现象变得越来越模糊,传统民俗节日越来越被人们所漠视甚至被遗忘,不少青少年儿童追逐新潮,迷恋过洋节,感觉春节没有圣诞节重要,月饼没有麦当劳、肯德基好吃。儿童对西方文化的浓厚兴趣越来越使他们离弃自己的民俗文化,盲目追随西方习俗,中国的民俗文化传承堪忧。儿童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少年新,则中国新,少年强,则中国强!”国家的发展不能抛弃未来,只顾昨天和今天的发展。西方文化和现代时尚对我国民俗文化的冲击,以及少年儿童教育中对民俗文化传统的忽视,深刻表明儿童迫切需要用民俗文化滋润心灵、陶冶情操,增强其民族自信意识和精神力量,对儿童进行民俗文化传承教育势在必行。播种一种行为,收获一种习惯,播种一种民族精神,收获整个民族的未来。在多元文化的冲击下,我们认为,孩子们什么都可以改变,但他们的民族情感和特征应该永世不变。让孩子们从小接受民俗文化的传承教育,旨在将来他们在闯荡世界时,能对民族、对国家、对家乡更富有深深眷恋和热爱之情,能对民族文化积极认同和无比热爱,能成为富有文化自尊、自信、自豪和自觉的人。

民俗文化是以文化形式表现出来的有关民间生产、生活、文艺、娱乐、礼仪、宗教、信仰等风俗,它由历史沿传而来,又在生活中相传相续,其内涵丰富,外延广泛,作用重大。如吃年夜饭的习俗体现着家庭和睦的精神,清明节的禁火寒食和扫墓体现着尊老敬祖的精神,节日舞狮子象征着中华民族的威武雄壮等。我国每一个传统节日都是中华民族几千年传承积淀下来的丰厚遗产,都蕴涵着深刻的民族精神,对塑造民族性格、凝聚民族情感起着重要作用,是培育和弘扬民族精神,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资源。又如我国的民族民间玩具既是民俗文化与育儿科学的奇妙结合,也是人类物质创造与精神生活、家庭伦理与审美追求、文学创作与音乐美术等的奇妙结合,这些都会对儿童成长产生强烈而深远的影响。有鉴于此,成长的孩子需要接受民俗文化传承教育。当然,在对儿童进行民俗文化传承教育时,我们需要对林林总总,无所不及的民俗文化内容有所选择。因为,在民俗文化的通俗形态中有些是对些科学知识和自然现象进行歪曲,自身携带着不科学、不健康甚至于腐朽落后思想的恶习陋俗,这些会降低人们的思想意识水平,导致社会的无序与混乱,我们惟有对此坚决无情地加以批判,精选那些科学的、健康的、有益的、美好的民俗文化内容来教育儿童。

二、儿童易于接受民俗文化传承教育

我国是一个有着丰富多彩、绚丽迷人民俗文化的文明古国。时代的变迁不但没有淡化民俗文化的存在价值,在岁月的变迁中民俗文化在以不同形式渗入现代生活中。过新年,老百姓贴年画、贴对联、放鞭炮,围在一起包饺子、看电视、吃年糕,有的初一就去寺庙叩拜神灵或逛庙会欢度新年。不同的民族和地区都有自己的民俗节庆,如汉族的端午节,藏族的旺果节、苗族的祭鼓节、瑶族达努节、彝族的火把节、侗族的花炮节、布依族的龙王节、傣族的泼水节等,各族人民喜欢通过参与或欣赏赛龙舟、赛马、赛歌、泼水等等民俗活动喜庆民俗节日

这些耳濡目染的民俗文化活动贴近儿童的生活,较之于那些比较抽象、枯燥的道德说教,民俗文化强烈的生活性、形象性、实践性和审美愉悦性的表现形式,更适合儿童的生理与心理特点,是在儿童群体中培育和弘扬民族精神最易于被接受、最易于产生潜移默化影响的有效形式。如端午节龙舟比赛时,我们借屈原的故事就容易向孩子进行弘扬民族正气和爱国主义教育,过重阳节利用登高和吃重阳花糕等活动就容易向孩子进行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教育,过春节利用拜年的形式就可以使孩子懂得增进友邻和睦相处的处世之道等等。

众所周知,中国民族民间艺术喜用大量龙、凤、狮、虎、鱼和月季、百合、梅兰竹菊等代表力量、权利、健康等美好寓意的象征图形,好以年画、剪纸、泥塑、壁画、雕刻、服饰等最具代表性的艺术形式,大胆地将纯色与黑白金银混合运用,使得画面色彩饱满,淳厚质朴,富贵吉祥。这种用心和幻想表述真实,注重神像胜似形象的最初始的童化视角及中国式的审美意识,表现出东方文化纯朴稚拙、独具个性的艺术美,符合儿童的审美特点,因而易于被儿童接受。

三、儿童教育有助于民俗文化的传承

儿童教育之所以有助于民俗文化的传承,我们认为有以下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