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生态农业发展思路十篇生态农业发展思路十篇

生态农业发展思路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9 12:06:30

生态农业发展思路篇1

(金肯职业技术学院,南京211156)

摘要院生态休闲农业是我国新农村经济建设中的重要产业支柱,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但如何促进生态休闲农业产业化良序发展,是当前理论界需要探讨和研究的课题,本文通过分析生态休闲农业产业化的涵义,对其进行产业化发展的必要性和可行性进行解读,同时对其发展思路进行探讨,以期指导休闲农业产业化发展的实施。但生态休闲农业的产业化发展模式的具体构建和实证分析等,将是笔者日后研究的重点。

关键词院生态休闲农业;产业化;发展

中图分类号院F327文献标识码院a文章编号院1006-4311(2015)27-0033-03

0引言

生态休闲农业是以生态景观资源为物质基础,以乡村旅游为载体,满足人们对原生态自然环境和风土人情生活的追求,是对传统农业经营方式的创新,是将生态环境和经济发展有机结合,实现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协同发展的的新型产业模式。随着全国各地生态休闲农业的蓬勃发展,诸如生态资源过度开发、项目重复、游客垃圾遍地污染环境等现象。想要真正使生态休闲农业成为新农村经济建设发展的重要支柱产业,就必须寻求一种能够在保护生态环境的基础上合理开发利用资源,促使农业、农村、农民和谐发展的有效途径,基于此,本文提出我国的生态休闲农业需要借助产业化发展思路,使生态休闲农业走绿色产业化发展之路。

1生态休闲农业产业化发展的必要性分析

生态休闲农业产业化发展是指以市场消费者需求为导向,以生态资源合理开发为基础,以提高经济效益为目的,以生态休闲农业产业链中的领军企业为核心,通过一体化、专业化、集约化经营,实现“生产、生活、生态”三位一体的主导产业带动相关产业共同发展,真正发挥生态休闲农业的规模经济和产业集群效应。

1.1“农业、农村、农民”经济改革的战略转型

“农业、农村、农民”(简称“三农”)问题一直是农业经济改革中的重要议题。从总体来看,当前我国农业基本上仍以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为主,尚未形成规模经济。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全面来袭,传统的农业结构已不能适应经济的快速发展,如何有效应对国外集约型农业的挑战、加快产业转型、提高农业经济竞争力已成为当今我国农业发展面临的严峻事实。

于此同时,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通过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和引进科学农业技术,部分农业经济强县实现了连续丰收,大大扭转了农产品短缺的市场局面,从总体上包括粮食在内的大多数农产品的市场供给已进入充裕阶段,这既反映了农村经济建设的卓越成果,但也带来市场的供需失衡,由于缺乏有效的市场预测和规模运作,农民的收入不能得到稳定保证,因此,创新农业经营组织,积极进行市场化运作成为深化农村改革的主旋律;另一方面,在户籍制度改革和农村土地征收之后释放的大量剩余劳动力,如何解决和稳定这部分人群的生活也是“三农”问题的关键之一。

由此,只有实行农业产业战略转型、创新农业经营组织形式、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才能解决农业发展的深层次及长远问题,而生态休闲农业的兴起和蓬勃发展为农业生产与经营形式的战略转型指明了方向。生态休闲农业一方面可将单纯生产性农业向较高附加值的第二、第三产业转移,实现第一产业、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有机结合,发挥产业集群效益,另一方面可借助原农业生产资源,拓展农业生产的内涵和外延,发展集农业种植、生产、加工与休闲、游览、科普推广、农产品展示、销售、农家乐等多功能为一体的特色农业形态,为农业注入了新鲜活力,可以为区域农业、农村、农民带来丰厚的经济收益。

1.2社会休闲需求增长的市场推动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带薪休假制度的推行等外部利好,社会消费结构已由生存型和温饱型转向发展型和享受性,从国外内休闲旅游的人数和收益的增长数据可以看出,市场对休闲产业的需求空前暴涨,并提出了更高要求,作为享有天然生态资源的生态休闲农业来说,自然而然成为都市人们休闲旅游的首选,这也为我国的生态休闲农业旅游提供了巨大的潜在市场。生态休闲农业不仅是满足人们休闲生活需求的途径之一,更是一种综合第一、第二、第三产业的创新产业类型,只有借助于产业发展思路才能真正提升区域休闲旅游业及相关产业的竞争力,提高人们对休闲产业的市场满意度。

1.3生态环境与经济效益和谐发展的重要手段

生态休闲农业是在生态环境资源合理开发的基础上,将农业和旅游有机结合的新型农业经营模式,可以为农业、农村、农民带来丰厚经济收入,然而在经济利益的刺激下,全国各地不顾当地生态环境条件,纷纷上马休闲农业旅游项目,造成盲目开发,缺乏整体规划,集约化程度低,项目重复,人工痕迹明显,景区垃圾遍地,环境遭到破环,竞争力弱等一系列问题,这些都与生态休闲农业的本质要求相违背。

因此,促使生态休闲农业实施产业化发展是实现“三农”经济改革战略转型的重要举措,也是实现传统农业向综合性农业产业跨越的必然之路。

2生态休闲农业产业化发展的可行性分析

2.1市场需求潜力分析

从生态休闲农业的主要客源分析,一般以城市居民为主,这其中既包括向往自然风光、体验人文风情的年轻白领阶层、三口之家、退休老人,也包括满足培训、拓展训练等工作需求的单位团体等。

根据相关部门的调查显示,城市居民中有30%的人愿意到郊外体验生后,有50%的人有去郊外旅游的意愿,生态休闲农业“生产、生活、生态”三位一体的经营模式,不仅能够调节人与自然的平衡,实现城市和乡村和谐共存的发展,而且能让更多人了解和重视农业的生态绿化功能,提升农业科学化发展的创新能力。

另一方面,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加快,截止2013年末,我国城镇人口近7.4亿人,城镇化率达53.73豫。城镇人口的日益增多及城市群空间分布密度加大让更多的城市人需要在工作之余舒缓心情,释放压力,这为生态休闲农业的发展提供了充足的客源市场,同时对生态农产品的热衷消费也成为农业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

2.2产业资源供给分析

生态休闲农业产业的良性发展离不开各地丰富的生态资源,包括地域风貌、人文环境、特色农业文化等,我国地域辽阔,拥有独特的地形风貌,且南北各有差异特色珍贵的农业景观,并且各地的民族还仍保留着自己的风土民情、乡土文化、农耕生活,加上我国农产品种类丰富,在满足人们基本生活需求以外能够挖掘更多的市场价值,这些产业资源都为生态休闲农业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极其有利的物质基础。

随着人们休闲需求的不断开发,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市场运作体制的不断创新,生态休闲农业将不仅仅是一种旅游娱乐的方式,更是一种市场化消费时尚体验,能够给社会大众和农业经营者带来更多的价值。

3对生态休闲农业产业化发展的相关建议

3.1合理选择产业化发展模式

对国内外已有的一些农业产业化运作模式进行整理和分析后发现,就国外而言,一般有专业协会模式,即是由社会团体牵头,将分散的农场或农户依靠市场开拓和技术、信息服务等环节联结起来,形成利益分享、相互依赖的社会化生产和销售服务体系;或农业企业模式,即是由一些专业化企业进行直接投资,建立大规模联合发展农业公司,形成产供销垂直一体化企业;或是合同制模式,即是由一些私人企业与农场主签订业务合同,明确双方经济责任和利益;或是合作社模式,即是由小、中农户自由加入,全体社员共同协商处理事务,在生产、交易中统一决策行动,共享农业加工增值收益。

就国内而言,农业产业化发展模式主要有“4+2”模式,4即是指“市场+企业+基地+农户”,2即是指“研发中心+培训中心”,其中,市场是导向,企业是桥梁,基地是基础,农户是关键,而研发是核心,培训是手段,或是“企业+农户”模式,即是社会化企业与农户在互利互惠的基础上通过合同结成产加销一体化的经济实体,围绕一种重点农产品的生产、加工和销售,建立优质产品生产基地,以社会化服务为纽带,以优势企业为龙头,实行市场牵龙头,龙头连基地,基地带农户,或是“中介组织+农户”模式,即是以中介组织为依托,创办各类农产品生产、加工、服务、运销企业,组织农民进入市场。此外,我国还有“专业批发市场+农户”的模式。

由于当前我国在生态休闲农业方面的相关扶持政策和制度还不够完善、市场化运作薄弱、专业指导人才匮乏,因此在借鉴国内外农业产业化发展模式的基础上,并结合未来生态休闲农业产业化模式创新方向,我国生态休闲农业产业化发展的模式可以采取农业企业和“4+2”综合模式,一方面优选社会化企业,与当地农户们合作成立一个股份合作制企业,企业提供资金支持、研发技术、制定市场营销策略、经营培训等,而另一方面农户则提供土地资源、劳动力以及特色文化资源、生态农产品等。由于农户既是被管理者,也是公司股东之一,在追求收益最大化的目标下,必然会与企业共同积极合理地发挥资源优势,推动生态休闲农业产业化发展。

例如目前全国知名的“多利”品牌,便是上海多利农业发展有限公司与上海、北京等全国10多个省份的当地农场、农户进行产业战略合作的行业先锋。

一方面多利农业公司以绿色有机农业和生态休闲农业为核心,通过网络信息平台,超市直销等营销方式宣传自身品牌特色,吸引潜在客户,并在有机农庄园区基地开发一系列特色休闲项目;同时在绿色农产品加工和销售过程中自组车队,与优质冷链服务商结成合作同盟,从绿色农产品生产源头直至最终客户的整个过程加强控制,构建绿色农产品的高效供应链运作体系。

而另一方面各地农场(如北京大兴留民营生态农场)则利用十余年有机认证的基地和丰富的有机种植经验,结合多利农业公司现代化企业管理优势,先进的蔬菜加工、包装、冷链配送系统及物联网、互联网的深层次应用,为市场提供品质优异的有机农产品。多利农业公司联合农场产业化运作生态休闲农业的这一经营理念和模式必将推动我国生态休闲农业向规模化、现代化发展。

3.2统筹协调产业链利益相关方

根据分析,传统农业产业化发展只是在农业生产的基础上对农产品加工、销售等,是产业链的上下游直接延长,而休闲农业产业化发展不是或不仅仅是产业链的简单延长,它不仅具有传统农业产业化的所有功能,同时还具有观光、体验、休闲等功能,但需要注意的是所有的功能的实现都依赖于农业生产。

所以,生态休闲农业的产业化发展离不开产业链利益相关方的共同协作,具体来说,就是要从全局出发,既要综合考虑产业链上下游中的农业资料供应商、休闲农业园区、(种植和经营)农户、农产品加工企业、农产品销售商、消费者(游客和农产品购买者)等,又要考虑旅游公司、冷链服务商、有机食品餐饮服务商等并行利益相关者,进行一体化管理。

3.3积极储备和建立产业化发展人才库

在生态休闲农业的产业化发展中,人才是必不可少的中坚力量,只有拥有优秀的管理人才和技术人才,才能为产业化运作的实施和深度开发带来新鲜理念和创新途径,因此,为保证生态休闲农业发展有足够高质量的管理人才和专业技术人才,需要积极储备和建立产业化发展人才库,具体来说,一方面是要深入基层,广泛调研,确切掌握解生态休闲农业产业化发展的人力资源需求,为各部门建立系统、真实的人力资源现状数据库提供决策依据。并为从业人员的培训、招聘信息及时公布提供可靠依据与高质量服务;另一方面是通过以中职、高职为核心的职业教育,设立与生态休闲农业发展相关的对口专业,逐步建立生态休闲农业专业人才的培养链条,并构建人才开发、考评和激励机制,形成系统开发、层次鲜明、重点突出的人才培养机制。

3.4积极发挥政府在产业化发展的主导作用

生态休闲农业产业化发展离不开政府的支持,包括在行业制度、扶持政策、财政拨款、公共建设等各方面,国外很多发达国家都非常重视政府在产业化发展中的主导作用,相继采取了一些不同的有效措施,比如日本与此相关的应对措施是提供相应的专项财政和农业补助津贴,加大产品的开发、宣传等;美国与此相关的应对措施是设立支持休闲农业发展的专项财政资金,用于支持生态休闲农业产业化的发展,其作用已经得到美国公众的认可等,此外,还有很多国家都积极的发挥着政府在产业化发展中的主导作用,我国应借鉴该成功经验,用于我国的生态休闲农业产业化发展。

生态农业发展思路篇2

黄河三角洲综合训练基地(以下简称基地),近年来着力建设发展生态农业。自2005年以来,山东省农科院先后在基地挂牌成立了“黄河三角洲优质抗虫棉示范基地”,“黄河三角洲优质水稻种植试验示范基地”,“黄河三角洲优质良种博士科研工作站”;2013年基地被总部列为“全军高端生态农业示范点”;2014年基地被山东省列为“渤海粮仓示范区”;2014年8月经国家绿色食品发展中心组织专家现场评审,基地的猪肉、瓜果、酒、面等36类食品被认定为绿色食品a级食品,许可使用绿色食品标志。特别是基地的“军垦绿洲”放养黑猪产品获得了山东省近10年来首个肉类“绿色食品”认证,并率先实现了东营地区肉类品牌“绿色食品”零突破。标志着基地生态农业建设发展上了一个新台阶。当然,基地建设发展生态农业还处在一个起步阶段,受多种因素的制约,基地生态农业建设面临的困难还很多,因此,加强基地生态农业建设与保护任重而道远。

2基地建设发展生态农业的优势

建设发展生态农业是基地的重要职能之一。基地拥有107万余亩的黄河滩涂淤积土地,可用于农副业生产的良田60余万亩。农业用地成方连片,便于集约化、规模化种植。待开发的土地面积大、无污染,很利于发展生态农业。

2.1军垦绿洲,基地历史悠长

基地的前身是军马场,始建于1963年部队发展骡马化时期,至今已有52年的历史。老马场人传承的“自力更生、艰苦创业、无私奉献、团结奋斗、开拓进取”精神成为支撑基地建设发展的宝贵财富,作为军队单位,优良的作风、严明的纪律,令行禁止的步调,说一不二的风格,为基地建设生态农业提供了可靠地保证。

2.2交通便利,土地资源丰富

基地地处黄河三角洲腹地,右邻310省道、左依疏港高速,前靠油田海港码头,后有东营民营机场,交通十分便利。基地所属土地属于黄河冲击淤积而成,土壤肥沃,有机含量高,保水性能强,适耕期较长,基地周围为纯农业种植和国家自然保护区,无任何污染源,境内河流均为近代黄河入海流路,水质优良。水利设施基本配套,水浇条件良好,完全符合生态农业的排灌需求。

2.3四季分明,自然条件优厚

基地区域属于温暖带季风型大陆气候,气温适宜,光热充足,雨量适中,四季分明。年平均气温在11.4℃以上,平均无霜期在202d以上,年平均降水量548mm左右,年日照时数2730h,日照率为62%,光能资源丰富,光、热、水资源充足,特别适用于农作物生长。

2.4原始天然,植物资源丰富

基地辖区内,多为天然形成的绿色湿地,20世纪60年代初期人工种植槐花林10万余亩,现已长成参天大树,成为黄河三角洲天然氧吧。当下,种植区域内水土保持良好,路、渠基本配套设施完善,各类树木、植被繁多,野生动、植物资源丰富,农作物害虫天敌:七星瓢虫、草蛤、步行甲、赤眼蜂、青蛙等有20多种,为基地生态农业的建设发展创造了得天独厚的天然条件。

3制约基地建设发展生态农业的主要因素

基地建设发展生态农业的优势很多,但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经过调查分析,影响制约基地生态农业发展的主要因素有以下几个方面。

3.1思想认识还不够到位

生态农业建设,是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统一体。一方面,由于国家对生态农业建设在理论研究上还不够全面,科学边界定义还不够明确,还没有形成系统的理论技术体系,使得很多干部群众的思想认识仍然停留在表面的、肤浅的、被动的层次上。另一方面,基地生态农业建设发展起步比较晚,传统农业结构和生态模式,对干部群众的影响还很大,很多职工群众的生态意识和绿色消费氛围还不够浓厚,大家对生态农业环保意识、绿色产业的重要性的认识不是很足,还没有从思想上引起高度重视。

3.2农业生态系统还比较脆弱

虽然基地区域的生态环境具有很多地理和自然优势,但是,由于基地辖区内陆地和草甸植被形成时间太短,土壤盐碱含量高,地下水位高而易透,生态环境还比较脆弱。加之多年以来农药、化肥和农用地膜等化学制品的重复使用,给基地生态环境带来了严重的负面影响。特别是近10年来,基地各农业分场已经不再耕种,大部分土地实行对外承包,且主要采取一年一租赁的承包方式,使得很多承包户,不顾生态环境和耕田地力的持续性保护,采取掠夺式种植方式,只注重当年的农产品产量,在种植过程中重氮肥,轻磷、钾肥,重化肥,轻有机肥。造成了耕地质量逐年下降。同时,由于基地紧靠渤海,一年四季,狂风不断,每遇大风,沙尘四起,马场曾经一直流行着很多顺口溜:“马场的风,九点钟,一年刮两次,每次刮半年。“关上门,堵上窗,沙土照样飘上炕,锅碗瓢盆天天刷,还是要喝牙碜汤”。

3.3管理人员素质较低

近年来,随着基地招商引资和合作经营工作的快速发展,加剧了基地农业和营区环境的生态破坏。一方面,一些外来企业经营管理水平低,从业人员素质差,生产技术设备陈旧,污染防治设施不配套,有些企业甚至以牺牲基地资源和环境为代价而非法谋取暴利。另一方面,基地内部的第三产业发展也缺乏生态保护意识,对于各类集体或个体养殖散户,没有正规统一的管理标准和要求,导致一些猪、牛、羊鸡等粪便直接倒入或流入沟渠、水塘,日积月累变成了臭水沟。

3.4科学技术力量还比较薄弱

与现代农业相比,支撑生态高效农业的科学技术力量相对薄弱,科技动力不足。很多时候,还是停留在试验论证阶段,导致基地生态农业建设规划还比较滞后,全基地所属30多个基层单位,土地经营管理各自为战,还没有完全形成统一的、科学的、规模化生态经营发展模式,还缺乏一支精干的技术人才队伍。

4基地建设发展生态农业的思路与对策

建设发展生态农业是农业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深化基地生态农业建设,改善基地农业生态环境,保持基地农副业生产可持续发展,为基地驻训官兵和基地广大干部职工提供舒适的生态环境和优质的安全食品。

4.1加强宣传工作,增强建设发展生态农业的主人翁意识

国家对生态农业建设的提出已经有二十多年的时间了,在很多地方和地区已经形成比较成熟、比较成功的经验和做法,一方面要通过各种宣传媒介,宣传生态农业建设发展的重要意义,提高基地广大干部群众的认识水平,自觉形成生态环保意识和建设发展生态农业的主动性。另一方面要组织干部、职工走出去,参观见学,学习培训,用鲜活的事例和生态农业理论引导大家解放思想、转变观念,树立生态就是资源、生态就是效益的理念。摒弃建设生态农业与发展经济相对立的旧观念,实行科学种养,积极投身于建设发展生态农业中去。

4.2强化组织领导,完善建设发展生态农业的组织体系

生态农业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要按照统一领导、明确责任、分工负责、相互协调的原则,建立建全组织领导体系,科学规划,制定目标任务和措施,同时建立多元化投入机制,以各农业团、农业分场为主体,认真落实基地生态农业建设的规划,整合资源,依托山东省农科院和地方业务部门,成立科研组织,进行技术攻关,加大科技推广力度,加快农业科技成果转化。

4.3高起点规划,科学实施生态农业的建设发展

根据建设生态农业的要求,结合基地实际情况,按照示范牵引、整体打造、规范发展、分步实施的原则,规划利用三年的时间重点实施绿色种植、特色养殖、生态观光旅游等生态农业区域建设。

4.3.1强力推进生态绿色种植

根据基地现有农田基本情况着力抓好5个生态功能区建设。一是高端生态农业示范区。规划面积1.5万亩,主要引进种植各类环保、绿色、优质农作物品种,试验示范,以点带面。示范区自2014年3月开始建设,目前初步成型。二是优质生态水稻种植区。规划利用3年时间,发展生态水稻种植8万亩,主要布局4个农业团的黄河大堤以南滩地,土地平整,集中连片,生产便利,适合规模化、集约化种植,2014年全基地水稻种植3.8万亩,2015年种植面积已达到6.37万亩,2016年实现8万亩的规划目标。三是绿色生态蔬菜种植区。规划面积1.2万亩,依托一团二分场现有蔬菜大棚种植基地,分3个片区,采取设施栽培和露天种植两种模式,打造绿色蔬菜,供应驻训部队官兵、基地干部职工及油田和地方群众。四是瓜果苗木种植区。规划面积2万亩,依托基地原有的“千亩示范园”,种植适宜基地土壤特点的名、优、新、特瓜果、苗木、花卉等。五是生态粮棉牧草轮作区。规划面积1.2万亩,主要布局在4个农业团的刁口河流域,重点发展粮食、棉花和牧草规模化种植。

4.3.2突出抓好生态养殖

重点规划三大区域。一是淡水生态种养区。规划面积4万亩,主要布局在基地一团、四团、黄河北大堤两侧,以莲藕种植和黄河大闸蟹养殖为主。二是盐田和海水生态养殖区。规划面积20万亩,主要布局在二团、三团,桩埕公路以南、孤北水库两侧和黄河南的青坨农场,该区域海拔低、距海近、地下卤水资源丰富,利用发展盐化工和生态海水养殖。三是畜禽养殖区。规划面积10万亩,充分发挥基地林业资源优势,以基地“军垦绿洲”黑猪基地和各农业分场现有黑猪和禽类等养殖为基础,逐步壮大特色养殖规模。“军垦绿洲”生态黑猪基地计划到2016年沿黄河故道两侧选择优质刺愧林新建养殖分区3个,放养面积达10万亩,年存栏黑猪2万头。

4.3.3下力抓好生态观光旅游

借力黄河入海口风景旅游区,以刁口河和神仙沟为轴,发挥两岸自然资源优势,打造集生态观光、摘采、垂钓、休闲娱乐为一体的旅游度假区,现已建成万亩槐花林公园、军博园和神仙岛生态园等景区。

4.3.4稳妥进行工业项目招商

规划面积1万亩,依托基地食品综合加工厂,重点引进低碳、低能耗、无污染的农产品深加工龙头企业。

4.4增加资金投入力度,加快生态农业的基础设施建设

生态农业发展思路篇3

关键词:江山;生态;农业;发展

abstract:ecologicaleconomyreferstoaneconomicdevelopmentmode,whichandeconomicsystemadaptseachother,promoteseachother,andcoordinateseachother.inthispaper,accordingtotheactualgeographyconditionofJiangshanmountain,introducestherelatedproblemsfacedbytourismandagricultureofJiangshanandthengivesananalysis.

Keywords:Jiangshan;ecological;agriculture;development

中图分类号:F304.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休闲观光农业是为满足人们对精神和物质需求而开展的、可吸引游客前来观、赏、习、品、考、书、画、摄、购的现代农业形态,是旅游业与农业之间交叉性的新兴产业。建设观光农业游览基地及项目,可以成为人们观光旅游、丰富农业知识、交流农业经验、体验农业生产劳动与农民生活、享用农业成果、利用田园休憩健身的场所和农业深层次开发的样板,从而促进当地绿色产业的发展。

一、江山市旅游业和农业基本情况

江山市地处浙闽赣三省交界,是浙江省西南门户和钱江源头之一,东毗遂昌,南邻福建浦城,西接江西玉山、广丰,北连衢州市常山、衢江、柯城,素有“东南锁钥、入闽咽喉”之称。全市人文景观深厚独特,是中国优秀旅游城市、浙江省旅游经济强市,旅游形象主题为“千年古道・锦绣江山”,主要自然和人文景观突出体现为“奇、古、特”三个字。“奇”指奇山,有世界自然遗产、全国丹霞第一奇峰江郎山,古代地壳运动形成的原始生态景观、国内罕见的磊石洞群浮盖山。“古”指海上丝绸之路的陆上延伸通道仙霞古道、仙霞关、廿八都古镇、三卿口古瓷村等。“特”指独特的区域人文,江山历史上共出过400多位进士、10多位尚书、3位中共将军、6位院士,是“古有尚书、今多骄子”的江南宝地。现已形成三大特色文化:一是清漾毛氏文化,江南毛氏发祥地、祖居地清漾村,历史上出过8位尚书、83位进士,系清漾毛氏第56代嫡孙,与原配夫人毛福梅同辈,、吴官正、华建敏、陈至立、曾培炎、彭佩云、徐匡迪等中央领导先后莅临指导,毛新宇等毛氏宗亲来此寻根问祖;二是廿八都古镇文化,全镇1万多人口,有142种姓氏、13种方言,保存有2公里长的古街和36幢明清古民居,被誉为“百姓古镇、方言王国”、“最具特色的山乡古镇”、“古建筑展览馆”;三是民国特工文化,江山籍少将以上将领65人,代表人物是“三毛一戴”(毛人凤、毛森、毛万里、戴笠)。

江山也是浙江省农业大县,先后被命名为中国白菇之乡、中国蜜蜂之乡、中国白鹅之乡、中国猕猴桃之乡。2010年,全市粮油及食用菌、畜禽、蜜蜂、茶叶、果蔬等“1+5”农业主导特色产业总产值46.63亿元,同比增长11.7%,其中食用菌栽培量达3.8亿袋,产值12.77亿元;新增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面积2.87万亩,流转率达36.28%;省级农业龙头企业累计6家,省名牌农产品累计8个。

二、江山市生态休闲观光农业发展优势分析

2010年8月2日,江山市江郎山丹霞地貌成功申报世界自然遗产地,成为了我国第40个世界遗产地,也是全国第8个世界自然遗产地,更是浙江省首个世界遗产地。世界遗产品牌的成功获得不仅极大提升了江山城市旅游的知名度和美誉度,也加速了江山旅游经济的快速发展。旅游业的快速发展也给江山市生态休闲观光农业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与挑战。如何抓住这次机遇,趁势而上发展壮大江山生态休闲观光农业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课题。根据江山市的地理位置以及农业旅游业的基本情况分析,在市内发展休闲观光农业的优势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点:

1.交通区位优势。江山市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地处黄衢南高速公路互通口附近,交通便捷,区位优势十分明显。作为江山市现代农业示范园区休闲观光农业的主要依托城市――江山城区,位于长江三角洲经济发达地区至珠江三角洲经济发达地区的跳板(过渡)地带,处于接受沪杭宁、苏锡常等东南大中城市圈客源群出游辐射的合适空间,这为休闲观光农业的开发提供了广阔的市场前景。

2.农业资源优势。示范园区山清水秀、自然生态环境优美、农业资源丰富、丘陵地貌独特,是发展观光旅游、休闲度假、生态农业的绝好佳境。园区内的食用菌工厂化生产区、特色效益农业生产示范区,具有科学性、知识性、趣味性和观赏性、参与性,是一种极具开发价值和潜力的旅游资源;农业休闲观光区专设的农耕文化展示、新奇特作物观赏,能给游客带来意外的惊喜和收获;柑橘、茶叶、果蔬采摘,农作物种植体验,可让游客充分享受乡土情趣;农家乐、水上度假、山体健身、野营等,让游客流连忘返。

3.世遗品牌优势。江郎山是部级风景名胜区、国家aaaa级旅游区,本身已经具有了较高的知名度,加上依托江郎山申遗成功所带来的世界遗产品牌效应,并随着市旅游文化产业的攀升,周边的休闲观光农业的发展具有极大的潜力。

基地建设优势。江山目前已经形成了依托凤林镇的台湾农民创业园和峡口镇的现代农业观光园,连片打造而成的台湾农业特色休闲基地。基地重视对田园农业型乡村休闲旅游产品内涵的丰富,克服传统低层次产品的季节性瓶颈,综合粮、果、蔬、畜、渔、草、花等农业资源要素,以丰富的产品组合吸引游客。近年来,通过开展以生态观光、采摘休闲、农事体验等为特色的特色乡村休闲活动,吸引了大量的游客前来休闲观光度假。

5.政策扶持优势。一直以来江山市与台湾有着深厚的历史和文化渊源。市政府专门出台了《关于对接台湾融入海西,争当浙闽赣三省边际对台交流合作先行市》试行意见和具体行动方案,其中,农业交流合作是我市对台合作中十分重要的内容。江山农业产业有着良好的发展基础,是中国白菇之乡、蜜蜂之乡、白鹅之乡和猕猴桃之乡,而台湾在农业科技、食品加工、农产品运销及休闲农业等方面具有优势,江山与台湾在现代农业发展方面有很强的互补性。

三、江山市生态休闲观光农业发展面临的问题

从江山现有的旅游基本要素情况来看,不能满足游客需要的问题已经明显凸现。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吃不爽。近年来江山市农家乐虽然快速发展,但规模小,档次低,形式太过单一,菜肴特色不明显,场所周边环境卫生也不容乐观,停车拥挤,许多地方根本没有停车场,只能沿途乱停乱放,整体服务水平有待提升。

2.住不下。目前江山市中高档次住宿酒店明显不足,在建的五星级酒店刚刚动工建设,唯一一个国际大酒店常常是客满为患,一些高端团队来江游玩后由于没有相应档次的接待酒店,造成前面提到的“游在江山,吃、住、购、娱在衢州”的非正常现象。

3.行不畅。随着私家车拥有量的日益增加,自驾游日渐成为市民假日出游的主流方式。但江山市农业观光示范区周边交通道路等级低、质量差、路面窄、通行能力弱,每逢节假日,堵车现象随处可见。而且没有配套的大型停车场,造成游客停车难,许多游客高兴而来,扫兴而归。

4.购无物。由于没有较大特色产品购物店,许多游客想购买江山特色产品,但不知到哪里买。偶尔有路边摊贩或小型购物中心,也是品种很少,大多停留在传统农副产品上,缺乏一批工艺精致、附加值高、携带便利、游客喜爱的特色旅游商品。

5.娱无处。相关农业观光重点乡镇几乎没有娱乐设施配套,游客游玩观光之后没有一个休闲小憩的场所,因此大部分游客团队都是出了景区就直接上高速去衢州落脚。

四、江山市生态休闲观光农业发展对策

根据以上江山市的观光旅游农业发展的实际情况,笔者对市休闲观光农业的持续发展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一是要以绿色、生态、自然的农业资源和景观为依托,集农业生产、科技示范与科普教育等功能于一体,展示和推广现代高效农业。

二是要通过兴建休闲、娱乐、度假设施,为游人提供休憩、游乐、就餐、住宿等服务,满足游客“回归宁静自然、享受安逸生活”的消费需求。

三是用“跳出农业,发展农业”、“跳出农场,发展农场”的思路,通过盘活国有林场土地资源,开展现代示范农场建设,进一步拓展农场发展空间,推进特色农业的发展。

四是开发体验农村生活的度假休闲游,集趣味性、休闲性、知识性、新奇性于一体,让游客感受宁静的气氛、清新的空气、生机盎然的林草花鸟,使之成为人居环境优美、基础设施比较完备、民俗乡风文明、旅游服务优良的乡村休闲场所和中小学生素质教育基地。

五是强化江山旅游文化品牌,对外引进技术,吸引人才,创新拓展以农业休闲旅游观光为主的生活、生态、文化功能,最终建成集休闲、观光、娱乐、餐饮、教育于一体的现代农业休闲观光强市。

生态农业发展思路篇4

关键词:支农;调整思路;路径依赖;路径创造

中图分类号:F32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1-828X(2012)02-000-02

从2004年到2010年,中央政府连续7年出台一号文件,足见中央政府对“三农”问题的重视程度和决心。当前的“三农”问题与过去相比,具有复杂性和多重性,牵一发而动全身,关系到社会经济的全面与可持续发展。如何政策支持“三农”,是当前学者和专家探讨的热点,意义深远。本文以欧美日支农政策调整思路为基础,结合当前农业发展现状,基于中国支农政策尚存的问题,探寻了未来的调整思路。

一、欧美日支农政策:思路调整的特征

欧美日农业由早期粗放型农业到当前的信息化农业,一路走来依托于农业政策支持。图1勾勒出三国支农政策体系,由农产品价格保护、农业补贴、农业投资、农村金融和农业生态五部分构成;概括其特点有:一是以供求机制为核心,多元化农产品价格保护形式;二是坚持农业基础设施基本投入,提高农业软环境投入水平;三是抓住农业发展新动向,调整农业补贴结构;四是完善农业金融体系,提高农业“输血”功能;五是强化农业生态环境,保证农业发展可持续性。总结欧美日支农政策调整思路的特征,必将为未来中国支农政策调整以及思路的完善给予启示。

图1:欧美日支农政策体系

二、中国支农政策的调整思路

新世纪的中国支农政策思路分为三维度;一是农业生产维度,二是农户维度,三是农户生活环境维度。

农业生产维度围绕农户增产增收,以粮食主产区农田建设为基础,全面改造传统农业生产现状。

2007年后农业生产政策维度围绕现代农业建设,围绕现代农业保障机制、农田水利建设、科技支撑、产业体系、人才队伍等方面展开。

农户维度以提高总收入为目标,通过乡镇企业改制、小城镇经济发展、农民工合法权益、就业环境、文教卫以及建立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等政策保证农户收入可持续性增长。

农户生活环境维度以2006年新农村建设为开端。该维度以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为基础,坚持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和“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在改善农村现代流通体系、推进农业产业化深度发展、进一步拓展农业就业渠道的现代农业建设中加大乡村基础设施建设、村庄规划、人居环境治理、民风建设等村风村貌方面给予政策支持。

如上三维度以财政投资和金融改革为抓手的政策体系基本形成。笔者在第三部分结合政策实施效率和农情探究支农政策尚存的问题。

三、中国支农政策尚存的问题

结合中国农情看,其调整思路尚存如下五方面问题。

(一)政策与农情“恶性”互动,造成政策实施效率低下

2004年起始的农业政策的调整路径为:以农户增产增收为主线,围绕粮食主产区农户增收农业综合开发新农村建设建设现代农业展开。看“被动变化”的农情:以基础设施建设脆弱为主线,围绕农户收入增长缓慢、粮食主产区农户收入出现负增长农业基础设施、技术培训等硬软件设施的脆弱农户生产生活环境的落后农业生产整体效率低下。

传统农业经过多年高速发展,既定技术下的资源组合无法进一步提高生产效率,如基础设施老化、土壤肥力下降等。而农业科技推广体系落后,短时期内无法改变现有技术格局,当务之急应以农业硬件设施修葺和改造为主。而政府却瞄准了高标准农田建设、小型水利设施修建和多种就业政策等。再看新农村建设和农户生活环境的变化。政府多种就业政策提高了农户收入是不争的事实,但农户改善生活环境来自于自身动力,而不是被政府“新农村”了。

(二)政策之间组合无序,凸显政策“挤出效应”

中央与地方政府出台了农业结构调整、农村二三产业、乡镇企业、农户个体经营制度、农业基础建设等覆盖农户增收农业农村发展的各方面政策。就业政策产生的“挤出效应”降低了农户生产的积极性;而“溢出效应”提高了农村劳动力再就业培训政策的实施效力;结果是劳动力存量不足。据全球消除贫困联盟2009年下半年对中国2600农户调查结果显示,外出务工农户比例为67.2%,务工平均年龄33.4岁;其中39岁以下占62.5%,且高中文化的占13.7%,接受过中专(技校/职高)和大专教育的分别占到6.7%和3.2%。劳动力外流也为纯农户生产规模化提供了机遇,尽管国家政策规范了农地流转行为,由于农村保障性制度处于萌芽状态,农户仍然不敢盲然大规模投资。

此外,农业增收政策的“挤出效应”还体现在农户可支配资本量的减少。纯农户收入由农业生产性收入和转移性收入构成,前者占50%以上。从2004年到2009年,仅仅用了7年时间,使农户收入增长了接近一倍;但我们忽视了农户利润水平。农户生产性收入中生产成本超过了67%,从1990年到2009年农资价格上涨了近3倍,暂且不谈通货膨胀的影响;将人工费纳入核算之中,农户生产性利润水平为零或负值,这不但会吞噬农户现有的可支配资本“存量”,而且使农户投资动力陷入积极性不足的“陷阱”。

(三)对农业发展现状评估有失偏颇,导致政策缺乏实践支撑

农业生产效率和规模化需求现代科技的支撑。发展农业现代化的前提条件是:基础设施良好、农业科技发达、产业化和机械化程度高、生态保护措施完善等。而当前实施的政策有小型农田水利设施、六小工程、农产品质量检测体系、农业产业化、农业机械化、农地流转等。但政策依赖却缺乏农业发展现状的支撑。农业现代化发展的要素极不均衡,农地流转程度过低,农机推广过度,农户老龄化和文化程度低。

(四)农业生态保护意识薄弱,影响农业可持续发展

中国农业生态保护政策倾向于生态重点工程。而对隶属生态圈范畴的农业生态相关政策凤毛麟角;而且从国家政策催生产业看,尽管建立并完善了畜牧业养殖标准和制度,但仍存恶化之势。

生态保护政策保护除了兼顾大江大河流域污染治理外,也应提高具有经济价值的农业生态的污染治理力度,这不仅解决眼前农户增收的难题,而且有利于农业可持续发展。

现代生活贯穿了健康理念,众多学者认为目前消费者恩格尔系数直线下降,一方面造成传统农产品消费者市场萎缩,另一方面造成绿色或有机农产品市场扩张,即传统农产品过度剩余,而绿色或有机农产品供给不足的格局。政府虽然倡导绿色农业、生态农业多年,而卖方市场响应却一直沉闷,这还得归功于政府对农业生态的重视程度不够、意识不强。日本实施的有机农产品产业化政策值得借鉴。保护农业生态小则农户受益,大则事关农业可持续发展。

(五)政策整体缺乏“网络性”和“协调性”,造成资源浪费和负担

政策整体的网络性和协调性体现在横纵两方面。从横向看,除了政策之间的“挤出效应”外,还呈现衔接“盲区”,如农地流转政策与农户保障性政策等。从纵向看,呈现四大特点:一是政策与市场变化失去了“互动性”。如物价指数上涨使得农业补贴失去了应有的诱导作用。二是政策的“一刀切”。农业机械补贴针对大型农机,而对丘陵和山区来说,零碎的耕地无法实现集约化、规模化经营,大型农机丧失了提高农业生产效率的作用。三是政策变化快。宏观层面,从农业增产增收到新农村建设政策的出台,时隔3年;而从新农村建设到现代农业建设政策出台时限仅仅1年。从物质累计程度上看,农户被政府“建设了”。微观层面,农业投资方向每年都有新的变化,如2004年重点建设粮食主产区基础设施,2005年将基础设施的建设范围拓展至全国,而到2006年提出改善农户生活环境。结果是农户失去了对政策的理想预期。四是农业投资政策仅仅是货币的简单加法运算。2006年达到了3172.97亿,而2011年政府官员预算超过9000亿元。

如上五大问题是中国支农政策调整思路上的传统误区。农业先天不足的弱质属性,决定了“三农”问题的解决不仅需求政策支持,而且需要与农情变动相适应的政策支持。犹如医生看病,需查明病情,对症下药;反之,陷入恶性循环。

四、中国支农政策的调整思路:兼顾路径依赖与路径创造

针对如上问题,笔者结合新制度经济理论,认为在政策调整成本的约束下,当前的思路应为“兼顾路径依赖与路径创造”,优先考虑如下四方面。

(一)抓住新农情,制定新政策,形成农情与政策“良性”互动

农业政策制定的“被主动”角色的改变体现为从政府支配下的政策制定转变为以政策需求下的政策制定。

中国政府制定政策历来依赖统计数据,撇开统计数据的准确性,数据使用上就存在众多问题,如众多学者在分析农情过程中常使用单一数据分析。这将会错误地判断农业发展的现状,导致政策实施的低效、偏差和错位。以统计数据为基础,综合运用各项指标,结合农业发展的大环境,才能分析出农业发展的新态势,进而分析市场作用下的农业发展过程中所需要的支持政策。以此制定新农情的所需政策,才能使政策的效益达到预定目的。

(二)做好农业产业发展格局规划,凸显农业规模效应

依据C-D模型假设条件,生产水平在既定技术条件下,依赖于生产资源的最优配置,当资源消耗殆尽时,只能提高技术等级,重组生产要素,新一轮提高生产效率。根据此结论,如果农户掌握的技术不变,农业生产规模达到极致,只能依靠技术来提高产出;然而政府推出的农业机械化政策却因土地流转缓慢而丧失了其本质作用,当农产品供给大于需求时,当务之急是重新规划农工商整体格局,利用以农促工模式来推动农业发展,特别是农业大省大县。如湖北农业大县――监理县,此县是湖北省级贫困县,通过引进农业加工企业后,不仅带动当地农业发展,而且解决当地农户就业问题。

(三)将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两手抓作为支农政策调整的常规思路

农业生产的可持续性表现为经济效应和资源利用的可持续性,两者相辅相成。基于当前中国农业发展现状,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必须坚持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两手抓,且两手都要硬。

欧美日农业生态补偿政策的显著性特点是:生态效益的资本化和建立农业生态保护制度。所谓生态效益的资本化是指合理规划农业格局,利用农业资源,将农业生态效应转化为经济效益。依此,中国农业发展道路也有两条;但是,目前中国生态保护政策主要局限于大江大河的治理,而已有的农业生态保护也仅仅局限于农药、化肥等化工原料的限制。从经济发展和农业生态保护的既定路径看,改变当前农业生态现状不宜操之过急,而是沿着既定路径,采用政策诱导,在确保经济效益下,推动农业生态保护。如此分析,日本模式有其借鉴之处:生态农业产业化道路。但此道路非彼道路,是基于农业生态资源来发展当地农业生产,即生态资源的资本化。而对于已经破坏的农业生态环境,只能依靠生态保护机制和政策。

(四)提高支农政策整体的“网络性”和“协调性”水平

提高支农政策整体的“网络性”和“协调性”水平,也应以既定政策格局为基础。目前中国支农政策体系由农产品价格、农业投资、农业补贴、农村金融、农业生态五部分构成。在实施过程中,五大部分各施其职,互不“干扰”,但顾此失彼,在政策执行过程中容易僵化。如果重组现有政策,所带来的损失和成本无法估量。为今之计是根据农业发展和经济社会发展的整体态势,逐步逐渐按照农业发展的重点优先序整合政策。整合后的政策顾此失彼的缺点将不复存在,而且会存现整体的网络良性互动。

参考文献:

[1]m.Fiebig,pwdentialrgulationendsupervisionforagriculturalfinance,Fa0.2001.

[2]Lev.ratnovski,adityanara.FinancialLnstitutionsinDevelopedcountries-organizationandoversight[Z],imF,working,paper,2007(09)

[3]农业部软科学.世界农业[J].欧盟共同农业,2001(07):4-6.

[4]田菊莲.世界经济[J].欧盟共同农业政策:20-24.

[5]柯炳生.国外对农民实行直接补贴的做法、原因及借鉴意义[J].农业经济问题,2002(01):56-66.

[6]马晓河,蓝海涛.加入wto后我国农业补贴政策研究[J].管理世界,2002.

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招标项目“加强农业支持力度的制度创新和政策调整对策研究”(08&ZD022);湖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项目“鄂西少数民族地区新农村建设发展对策研究”(2010y031)和“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的特色内涵与实施策略研究”(2010[095]);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研究生创新基金课题“中国财政支农的调整思路”(2010B0805)

作者介绍:程建华(1974-),男,湖北通山人,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工商管理学院产业经济学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农业投资和项目管理。

生态农业发展思路篇5

一、开展文明生态村镇创建活动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一)指导思想

按照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要求,开展文明生态村镇创建活动,要坚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六大、省委六届三次全会和市委七届四次全会精神,以促进农村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协调发展,改善农民的人居环境为目标,以优化生态环境、发展生态经济、建设生态文化为重点,大力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生态环境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为农村城镇化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奠定坚实基础。

根据以上指导思想,借鉴外地经验,结合我市实际,确定全市文明生态村镇创建活动总体上按三大类标准推进、分三步实施。

三大类标准:①示范标准:即进村和村内所有的道路都建成水泥或柏油路,安装路灯,路旁植树种草,彻底治理脏、乱、差,达到道路硬化、造林绿化、镇村亮化、院街净化、整体美化。同时有文化体育场所,经常组织村民开展文娱体育活动,促进村民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素质的提高。②普及标准:主要以民房改水、改厕、建沼气池、植树种草、发展庭院经济和整治环境卫生为主,进村所有的道路一般都有石渣硬化路面,村容村貌比较整洁,文化体育场所基本建好。③过渡型标准:即着重治理脏乱差,平整进村和通往农户的道路,庭院前后有林木,有简易的文化体育场所。

分三步实施:第一步,从2003年到2007年为试点示范和面上创建阶段。以国道、省道、县道过境及视野内的村镇,乡镇所在村,农村现代化建设试点村镇和规模较大的中心村为重点,坚持按示范标准建设,每年推进10%,到2007年力争完成50%的村、100%的建制镇。其他村因村制宜,先易后难,按照普及标准和过渡型标准扎实推进。2003年为试点示范年,按全市总村数的10%布点,市级抓100个村镇(另发具体实施方案),8个县(市)及丰润、丰南两区各抓40个村镇,开平、古冶各抓20个村镇,路南、路北、芦台、汉沽各抓5个村镇,进行重点建设,强化示范。第二步,从2008年到2015年,力争使90%的村镇达到文明生态村镇创建示范标准,农村争取建成全面小康社会。第三步,2016年到2020年,全面建设、提高整体,为实现农村现代化打好基础。

(二)基本原则

1、总体谋划,规划起步。开展文明生态村镇创建活动是一项紧迫任务,也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必须从本地实际出发,首先研究制定好文明生态村镇建设的发展规划,并以此为起步,推进文明生态村镇建设进入实施程序。制定规划既要着眼于长远发展,按照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农村的要求,在重点项目上,要科学设计、全面规划,又要立足现有基础,体现阶段性和侧重点;既要防止不顾客观条件贪大求洋,又要防止就事论事简单化;既要防止不规划、先建设,浪费人力物力,又要防止有规划不遵循,杂乱无序、浪费资源。

2、试点带动,点面结合。开展文明生态村镇创建活动是一项开创性工作和引导、示范性工程。在工作部署上,要着眼全局、全面部署。在具体指导上,必须坚持试点带动,点面结合。要选择经济实力强、班子状况好、创建积极性高以及各方面基础条件较好的村镇作为试点,进行全面建设,通过抓试点,摸索路子,积累经验,树立样板,强化示范,引导和带动面上工作的开展。基础条件一般和较差的村镇,本着先易后难的原则,选准突破口,切实把创建活动扎实有效地开展起来。通过点上全面建设与面上广泛创建相结合,推动全市文明生态村镇建设进程。

3、因地制宜,分类指导。要根据各地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的实际,统筹兼顾、体现差别,指导村镇明确各自的主攻方向和实施步骤,分类指导、分步实施,促使各类情况的村镇在创建活动中都有目标、有任务、有所进步。在具体建设内容上,既要以农民群众议论多、反映强烈、生产生活中亟待解决的热点、难点问题为重点,率先突破,又要全面要求,整体推进;在标准掌握上,硬件建设要根据各地经济实际承受能力,防止一刀切,思想道德建设的标准要保持一致,以确保全市文明生态村镇创建水平在梯次推进中不断得到提高。

4、良性互动,多效并重。各级党委、政府要充分发挥职能作用,统揽工作全局,坚持政府引导与依靠群众有机结合,群策群力,确保两个积极性良性互动,合力推进文明生态村镇创建活动。要把农村现代化建设、小城镇建设等融入文明生态村镇创建活动之中,坚持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一起抓,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一起抓,硬件建设与软件建设一起抓,确保各项工作协调开展,全面推动文明生态村镇创建活动。努力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有机统一,务求取得实实在在的效果,真正让农民群众得到实实在在的实惠,让人民群众满意高兴。

二、开展文明村镇创建活动的主要任务和基本要求

开展文明生态村镇创建活动,就是要把经济发展、社会进步与生态优化融为一体,建设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协调发展,生态环境、生态经济、生态文化共同进步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农村。主要任务和基本要求是:

(一)优化生态环境。优化生态环境是文明生态村镇创建活动的主体内容。要坚持城乡统筹和可持续发展,切实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社会事业建设和环境治理,为农民创造良好的人居环境。

要按照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农村的要求,逐乡镇、逐村搞好村镇建设规划。有条件的地方可重新规划新村,鼓励农民到新村建房,没有条件的要研究制定老村旧址改造规划。力求村庄道路、房屋、文化场所、花草树木布局合理,体现特色。

要以道路建设为突破口,强化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狠抓乡村道路建设,乡村道路全部实现硬化,通村道路、镇村主要街道路面铺设柏油或水泥路面,并有排水设施,次要街道逐步上等级,有条件的村镇主干街道安装路灯,实现亮化,确保农民夜间出行及活动方便;加快农村自来水普及步伐,确保农民饮水质量达到国家规定卫生标准。

要以绿化、净化、美化为目标,标本兼治,狠抓农村环境卫生建设。加强农村四旁植树种花种草,达到干线公路、通村道路、村镇街道有林木,村(镇)落周围有林带,庭院内外有花草,提高农村林木覆盖率,实现村镇在林中、房院在树中、人居在绿中;在农村大力开展爱国卫生运动,狠抓农村环境治理,推广使用新型沼气池、改水改厕,实行畜禽集中圈养,引导发展畜禽规模养殖,村镇主要街道达到无粪土乱堆、无柴草乱放、无脏水乱泼、无垃圾乱倒、无畜禽乱跑、无侵街占道和污染源。健全落实农村环境卫生管理制度,确保村容村貌常年整洁卫生;整治村镇影响观瞻的建筑及附着物,村镇建设整体达到协调、整齐、安全、美观。

要以教育、卫生、文化为重点,加强农村社会事业建设。不断改善农村办学条件,努力提高农村义务教育水平,普及农村幼儿园、学前教育和农民夜校,确保农民充分享有受教育的权利;大力推进农村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加强乡镇卫生院建设,努力改善农村公共卫生条件,积极探索、加快建立和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和医疗救助制度,确保农民就医、防疫灭病方便;大力扶持乡、村文化站(室)建设,普及有线电视,扩大信息覆盖面,确保2004年底前实现有线电视“村村通”和农业节目进村入户,满足农民对信息的渴求。

(二)发展生态经济

发展生态经济是文明生态村镇创建活动的重要内容,也是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战略性调整,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有机统一的基本要求。要引导和教育农民不断强化环保意识,努力学习和掌握先进农业适用技术,科学合理使用农药和处理农业生产废弃物。按照优质、高产、高效、生态、安全的要求,积极引导发展设施农业、特色农业、无公害农业,大力发展生态林、经济林。积极引导发展规模养殖小区,推动畜牧水产业向专业化、规模化、工厂化发展。加快农村工业小区建设,引导农村个体作坊向小区聚集,严格控制发展污染企业,加强污染源治理,确保工业生产生态、安全。

要大力发展生态链经济。把发展新型沼气池作为净化农村公共环境、开发农村新能源、发展生态经济、富裕广大农民等具有综合性多重效益的革命性措施予以强力推进,拓展“生态家园富民工程”的内涵,加快沼气池建设由庭院向规模养殖小区、种植小区延伸,走沼气池建设与发展规模养殖、规模种植相结合的路子,不断创新生态经济发展模式,逐步改变农村畜禽庭院养殖的习惯,努力实现无害化生产,使农村经济的发展、环境的优化和农民的富裕融为一体。

(三)建设生态文化

生态农业发展思路篇6

论文摘要:生态农业产业化是生态农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是转型期西部农村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趋势。本文就西部地区发展生态农业产业化所面临的优劣势进行分析,以期探索西部生态农业产业化的发展途径提供参考思路。

生态农业是在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思想的指导下,按照生态系统内物质循环和能量转化规律建立起来的综合生产结构,是把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三者相结合的农业生产方式,是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成功模式。而生态农业产业化是一种生态经济优化的农业产业化体系,是在生态农业规模细小化、技术支持系统不过硬、社会化服务体系薄弱等问题导致生态农业功能逐渐减弱的背景下提出的生态农业高效经营模式,生态农业产业化是生态农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

近些年,我国西部地区的生态农业建设虽然已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但仍然存在着过分依赖传统技术、规模狭小和封闭经营等弊病,尚未摆脱自给自足的传统农业特征。鉴于此,西部生态农业必须走一条独具特色的生态农业产业化之路,这是转型期西部农村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趋势。

生态农业产业化经营具有规模优势、市场优势、生产经营优势、风险共担优势和教育优势,大力发展生态农业产业化对于西部地区来说,可以使西部农业摆脱传统农业的束缚,发挥出整体协调、循环再生、自适应和科技驱动的作用。而就目前的情况来看,西部地区发展生态农业产业化所面临的条件是有喜有忧。

西部地区生态农业产业化的优势

(一)为发展特优农产品提供必要的物质基础

西部地区土地广阔,人均耕地、林地、牧草占有量分别为全国平均水平的1.4倍、1.9倍和3.6倍;未利用土地占全国未利用土地总面积的86.7%,可利用的耕地中中低产田占有较大比重,草场的载畜量也较低。可见,西部地区仍有提高生产能力的潜力。西北地区是我国降水量最少的地区之一,水资源严重紧缺已成为制约西北地区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因素。通过推广应用一些常规的节水技术,改变大水灌溉的粗放用水方式,必将在较大程度上实现节水的生产潜力。

(二)为生产无公害或绿色农产品营造良好的生态环境

随着科技和工业的高速发展,农业采用工厂化生产,破坏了农业生产的自然规律,造成不同程度的农业污染。耕作大量施用化肥、农药,不仅引起湖泊、水库的富营养化以及地下水污染,造成生态环境的破坏,而且使粮食、蔬菜、水果和其他农副产品中有毒成分增多,影响食品安全。西部地区由于农业的低水平循环,限制了许多现代物质生产要素的大量投入,这虽然严重影响了农业发展水平的提高,却在某种程度上为西部地区走生态农业产业化之路创造了条件。此外,对西部地区而言,发展传统农业产品如粮食等已无任何优势可言,只有发展独具特色的绿色食品参与市场竞争,充分发挥比较优势,农民才有出路,农业才能发展,农村生态环境才能得到有效改善。因此,西部地区应抓住市场机遇,大力发展生态农业,走生态农业产业化之路。

(三)为发展生态农业产业化提供有力保障

西部地区的生态农业在覆盖范围上已由点向面的方向转变,在单元规模上由以户、村、乡为单位向着区域发展方向转变,在思想认识上开始实现由科研示范向着企业化发展转变。所以说,西部地区已经积累了相当丰富的生态农业建设经验,而且还具备了许多开发绿色农产品及高科技生物产品的技术和方法,这些都为西部地区发展生态农业产业化提供有力保障。

(四)特色农业产业展露优势

一直以来,特色农业都是西部农业发展的重点。西部地区依据当地丰富的物种资源和气候资源,遵循“发挥自己的优势,做出自己的特色”的原则,围绕棉花、糖料、烟叶、水果、肉类、奶类、花卉、中药材等优势资源,积极发展了诸多特色农业和农副产品加工业,并建立了各类农产品生产基地,逐渐形成了以特色农业产业为重点的区域布局。例如,内蒙古的乳品加工、新疆的番茄加工等。目前,这些农产品加工业大多数已形成一定的规模,经济实力较强,辐射范围较大,在区域内起着“龙头”作用。例如,陕西省的果业产业化发展就为当地农民纯收入的提高做出巨大的贡献。

(五)经营组织结构趋于合理

(六)为生态农业产业化建设提供政策支持

随着我国加入wto,面对更为广阔的国际市场空间,充分发挥比较优势,依托更多的资源发展生态农业和特色农业,实现产业一体化经营,提高特色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成为农业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农业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由卖方市场转向买方市场,由数量增长型转向质量效益型,由大宗农产品的数量保障转向满足多层次需求的质量保障,开始摆脱粮食长期短缺的压力。

西部大开发战略和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又进一步为西部地区生态农业的发展注入了活力,提供了强有力的政策支持。西部地区应以可持续发展理论为指导,坚持朝着生态化、产业化的方向发展,走生态农业产业化之路。西部地区应不断拓展多层次需求的新市场空间,不失时机地发展生态农业,走生态农业产业化之路,促进当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西部地区生态农业产业化的劣势

(一)生态环境脆弱且趋于恶化

西部地区大部分为干旱、高寒和沙漠化、石漠化地区,自然条件差,生态环境脆弱。从西北地区来看,降水少,蒸发大,高原戈壁的荒漠生态系统、草原生态系统等本身就很脆弱,处于一种不稳定的状态。加之水资源的短缺和时空分布差异大等众多因素的影响,这种不稳定就会强烈地影响到生态系统的发展方向。绿洲农业作为西北农业的主要特色,在新疆的吐哈盆地、甘肃的河西走廊及沿黄灌区等地区都获得了良好的发展。但上述地区在西北不但所占面积比重太小,而且受沙漠化的威胁日益严重。从总体上来看,西北地区农业实质上是一种缺水性的弱质农业,长期的水土流失和土地沙化已成为制约生态农业产业化发展的主要障碍。

(二)农业经济基础薄弱且组织结构不合理

从产业结构来看,长期以来,由于受农业生产水平低而不稳、农业生态环境破坏严重、农民思想意识落后,西部地区农业产业结构单一、产业内比例失调,区域资源优势未能得到充分发挥,这在很大程度上制约着西部地区特色农产品产业化经营的发展。

生态农业发展思路篇7

关键词:生态循环农业;创建思路;示范;三亚市

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绿色发展理念后,中央制定了《深化农村改革综合性实施方案》,要求建立农业可持续发展机制,发展生态循环农业[1]。为促进生态循环农业发展,农业部2017-2020年拟建300个区域生态循环农业项目。海南省则首次提出切实转变农业发展方式,走“两减、三增、三结合”的生态循环农业之路,并在三亚开展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示范区建设。2016年,海南省进一步提出大力发展生态循环农业,实施十大工程,创建全国生态循环农业示范省[2]。三亚作为全省农业发展的排头兵,成为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先行区,具有独特的气候、区位、资源、资金和政策的优势,创建生态循环农业示范市的条件完全具备,我们必须要深入思考,如何争取早日实现创建成功。生态循环农业早期因沼气池的建设利用,主要是指以沼气为纽带的“猪—沼—果、猪—沼—菜”等种养模式,后期其内涵不断丰富,浙江省[3]、重庆市[4]、安徽桐城[5]、江苏镇江[6]、浙江舟山[7]都系统地总结了当地的生态循环农业发展模式,主要包括农业投入品减量化、农业废弃物循环利用、立体种养结合、种养加一体化、沼气综合利用、生态旅游观光等方面,其中许多思路值得借鉴。但三亚属于典型的热带地区,具有当地特色的热带农业特征,必须结合自身实际提出适合当地的生态循环农业发展思路。笔者长期在农业部门工作,负责过农业面源污染普查治理,现结合三亚农业实际和全省创建活动要求,提出三亚市生态循环农业示范市创建的一些思路和措施,以期为今后的工作提供参考。

1总体思路

围绕全省创建生态循环农业示范市(县)的具体要求,遵守循环经济的减量化、再利用、再循环原则,结合三亚农业特色,紧扣“减、改、管、用”四字要领,以化肥农药减量节水、种养方式模式改进、标准化生产规范化监管、废弃物循环利用为主线,以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示范区建设为载体,强化政策、资金、技术的支持保障,总结构建产业体系、管理体制、运行机制和应用模式,引导农户积极参与生态循环农业建设,实现三亚农业生产优质高效、农业资源有效利用、农业环境生态环保的最终目标。

2创建目标计划

从2017年开始,利用4年时间,开展生态循环农业示范市创建活动,到2020年,力争全市创建3000hm2示范区,实现化肥、化学农药、灌溉用水量减少5%,耕地地力提升0.5个等级,农业废弃物利用率达80%以上,标准化生产率达60%以上,农产品质量检测合格率达98%以上的目标。

3具体措施

3.1化肥农药减量节水3.1.1化肥减量2014-2016年,三亚市财政投入约1000万元开展3000hm2的耕地地力保育,主要应用于耕地种植的水稻和蔬菜等作物,取得了良好效果。在以往实施耕地地力保育工程的基础上,为持续改良土壤、实现化肥减量,就需要接下来争取实施耕地质量保护与提升工程,并逐步兼顾在芒果等大宗热带水果上实施。通过应用土壤调理剂、增施有机肥、测土配方施肥、水肥一体化、深耕深松等技术措施,4年推广应用2000hm2,引导农民科学合理使用化肥,力争实现减少化肥用量5%的目标。3.1.2农药减量三亚作为全国蔬菜绿色防控示范区,从2008年开始示范推广病虫害绿色防控,现已总结出适合三亚当地热带特色农业生产的绿色防控技术集成体系,涉及水稻、瓜菜和芒果等大宗作物,累计推广8000hm2,取得了明显成效。在前期工作的基础上,为实现农药减量,确保产品质量安全,接下来需要争取实施病虫害绿色统防工程,组织农民应用绿色防控集成技术开展统防统治,主要采取悬挂诱虫色板和诱捕器、使用生物农药等技术措施和植保无人机飞防等统防模式,4年推广应用2000hm2,以集中统防的模式提高防效,力争实现减少化学农药用量5%的目标。3.1.3节水减量节水减量多采取设施节水和农艺节水两种方式。设施节水主要是应用田间滴喷灌系统,目前全市节水灌溉面积约4000hm2。农艺节水主要是应用土壤保水剂,目前还未推广。在前期工作的基础上,为实现节水减肥,接下来需要争取实施水肥综合利用工程,4年推广应用1000hm2,主要是推广应用水肥一体化,把化肥等溶入水中,然后借助喷滴灌设施,在灌溉的同时进行施肥,不仅有利于提高肥料利用率,而且节约生产用水,力争实现节水5%以上的目标。同时,着手开展土壤保水剂的试验示范工作,丰富节水措施。

3.2种养方式模式改进3.2.1改进种植方式根据三亚农业生产全年无休、重点在冬季的特点,改进耕作制度,推广“菜—稻—菜”模式,实行水旱轮作,以扶持补贴水稻机插育秧或优良稻种等方式引导农户冬季瓜菜收获后种植经济效益高的水稻品种,4年推广应用2000hm2,改良土壤理化性状。同时,根据三亚种植热带作物的特点,发展立体种植和种养结合,在椰子、槟榔、橡胶树下套种牛大力等南药或竹荪等食用菌,或进行林下养殖,饲养家禽或圈栏养猪羊,打造槟榔鸡等畜禽品牌。3.2.2改进养殖方式根据三亚生态修复的要求对传统的畜牧业进行升级改造。依据《畜禽规模养殖污染防治条例》,科学制定畜禽养殖区域规划,合理划定畜禽养殖禁养、限养和宜养区。禁养区2017年全部关停、搬迁或转产;限养区2018年完成粪污综合治理任务,粪污利用率达到100%;适养区2020年粪污利用率达到80%。推广健康养殖方式,建设生态养殖小区,实施畜禽养殖场改造项目补贴,引导和扶持养殖户建设粪污处理设施,实行雨污分流,将畜禽集约化、规模化、标准化养殖与粪污无害化处理、资源化综合利用相结合,有效保护生态环境。3.2.3种养有机结合沼气是个宝,可将种植与养殖紧密结合,畜禽粪污等废弃物通过沼气发酵装置,可转化为清洁的生产能源,用于发电或作沼肥。三亚依托规模化养殖场建有大中型沼气池,依托农户散养建设户用沼气池,并建立健全沼气服务体系,已经建成47个基层沼气服务网点,配备技工59人,形成了“猪—沼—果”较成熟的生态种养模式。但由于瓜菜种植较分散零碎,沼渣沼液的配送问题较难解决,沼肥肥田效益未充分发挥。接下来要加强“猪—沼—菜”种养模式的推广应用,充分发挥我市现有基层沼气服务网点和沼气技工的作用,成立专业服务队伍,统一配备沼气抽渣运送设备,统一配送至瓜菜种植基地,4年推广应用沼肥肥田1000hm2,力争实现耕地地力提升0.5个等级的目标。

3.3标准化生产,规范化监管3.3.1农业生产标准化冬季瓜菜是三亚农业的主导产业,2015年总结出“八统一”标准化生产管理模式,具有明显的增产增效优势[8],现正逐步在龙头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社的生产基地示范推广。芒果是三亚热作的特色产业,通过创建标准化示范园,制定三亚芒果的生产标准规范、采摘标准规范和农产品地理标志使用标准,引导果农实行标准化生产、品牌化销售。通过实施冬季瓜菜和热带水果的生产标准化,力争2020年实现标准化生产率60%以上的目标。3.3.2产品质量检测规范化为保障冬季瓜菜和热带水果的质量安全,三亚率先实行网格化管理机制,成立了现代农业检验检测预警防控中心,建成“市—区域—区(农场)—村”四级检测体系,配备128名安监员,从田间地头开始质量检测,确保生产源头的质量安全。为提升三亚质量检测水平,2016年三亚市现代农业检验检测预警防控中心又取得了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证书。今后以争取申报全国农产品质量安全市为契机,进一步强化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力争实现质量检测合格率98%以上的目标。

3.4废弃物循环利用3.4.1农业投入品废弃物回收利用农业投入品废弃物主要指应用于农业生产中、丢弃于田间地头的农资废弃物,包括废弃的农药化肥包装物、地膜、滴喷管带等,是农业面源污染的主要来源。三亚市2012年以来对农资废弃物回收处置模式开始进行探索,已在天涯区初步建立较成熟的运行模式,主要通过“统一回收、有偿收购、无害化处理”三项措施,建立“政府扶持引导、企业市场运作、农户自觉参与”的机制,依托合作社回收点有偿回收,专业公司收购循环利用或无害化处理。接来下要在全市各区推广天涯区的模式,到2020年,力争实现全市废弃物回收利用率达80%以上的目标。3.4.2种植业废弃物循环利用种植业废弃物主要包括水稻或瓜菜收获后的植物残体,以往种植农户多采取焚烧的方式处理,造成了对大气的污染。针对水稻秸秆,可以采取还田利用,通过补贴秸秆腐熟剂和尿素的方式,引导农户主动实施秸秆还田,把秸秆转变成可供作物吸收利用的养分,力争4年推广应用1000hm2。或者引进废弃物生化制肥机,把生产基地产生的蔬菜、秸秆等有机废弃物进行快速无害化处理和肥料化利用,变废为宝,培肥地力。3.4.3畜牧业废弃物循环利用实施养殖粪污排放设施建设工程,畜禽养殖产生的粪便等废弃物,可采用“干湿分离、雨污分离”的处理工艺,按照“废弃物+清洁能源+有机肥”三位一体技术路线,建成畜禽粪污有机肥转化利用中心,到2020年,力争实现全市养殖废弃物综合利用率达80%以上、年产有机肥5万t的目标。同时,尝试利用蚯蚓、水虻等生物转化畜禽粪污技术,建立示范基地。

4小结与讨论

2012年海南省提出走绿色崛起之路,笔者曾提出三亚市生态农业的发展措施[9],部分措施已实施并取得成效,为生态循环农业示范市的创建奠了定基础。但为应对资源环境的硬约束,切实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海南省组织全省开展生态循环农业示范市(县)创建活动,当前屯昌县已经先行一步,首创全县域生态循环农业示范县,万宁等市县也相继提出创建目标。三亚作为全国生态修复示范点,发展生态循环农业,开展创建活动刻不容缓,为此笔者总结多年工作经验,深入思考,提出了创建的总体思路和目标、具体措施,受工作所限内容不够全面,但希望能对创建成功提供一定的参考建议。

参考文献:

[1]朱琳敏,王德平,邓楠楠.生态循环农业研究概述[J].现代农业科技,2013(16):224-227.

[2]况昌勋,孙慧.海南创建全国生态循环农业示范省[eB/oL]./local/2016-02/20/c_128735812.htm[2016-02-22].

[3]钱淑琼,张方方,吴亚琪,等.浙江省生态循环农业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2,40(33):16314-16317.

[4]王莉玮,何为媛.李真熤,等.重庆市生态循环农业模式研究[J].现代农业科技,2016(16):222-223.

[5]黄雄壮,蒋友斌.发展生态循环农业推进新农村建设———桐城市发展生态循环农业的调查与思考[J].安徽农学通报,2012,18(3):23-24,116.

[6]刘长珍.镇江市生态循环农业发展实践与对策建议[J].农业环境与发展,2012(4):52-54,59.

[7]方巍,叶维寅.舟山市生态循环农业发展研究[J].绿色科技,2012(6):25-26.

[8]张斌,罗宏伟,周运瑶,等.三亚市瓜菜标准化生产基地试点创建总结[J].农业科技通讯,2016(7):23-25.

生态农业发展思路篇8

关键词:生态农业一体化生态环境保护绿色经济道路

中图分类号:F32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9082(2017)05-0082-01

一、问题提出及视角引入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生态环境受到各种污染的侵害且污染的范围不断扩大,对人们的身体健康造成了巨大的威胁。环境问题日益突出,生态问题不断暴露,让人们深刻的认识到保护自然,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性。这也充分说明“传统农业”这种旧的农业模式已经不适合当代农业发展方向。它已经成为我国资源浪费,环境和生态问题突出的症结。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按照建设生态文明的要求,发展节约型农业、循环农业、生态农业、加强生态环境保护”的要求。可以说,以前的农业发展模式所造成的破坏很大,所带来的经济收益更是微乎其微。党中央的这一要求表明了我国正在逐步发展生态农业,走现代化可持续发展道路。

二、生态农业发展提出的背景

近年来,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人们的环保意识和生态意识也在逐步坚强。现在人们已经逐渐改变传统农业发展模式,进而向生态农业发展转变。张翠艺提出了倘甸龙骧农业主题公园的开发模式,通过政府、公司、社区群众三方签署合作协议。明确三方责任和义务,让社区民众广泛参与到园区建设和管理之中,形成了“政府主导、公司运作、群众参与”的发展模式。张凤荣提到生态农业模式是遵循生态学和经济学的原理,运用现代科技农业产品以及现代的管理方式,同时综合了传统农业中适宜农业发展的有关经验建立起来的,是一种能够获得高经济收入的同时,保护生态环境的一种现代化的农业模式。

三、生态农业之所以取代传统农业,有以下两个方面的原因

第一,我国国情决定,我国已不足7%的耕地养活了13亿人口。人多地少是我国农业发展的重要限制性因素,农业生产长期停滞不前,经济效益地下。为了增加农业产量,过度使用化肥,导致土地污染、水污染以及大气污染等问题日益严重。为了改变此等现状,国家提出生态农业发展模式,打破传统的农业发展模式,带动经济发展,改善生态环境,走可持续发展道路。

第二,从温饱到品质的提升。在传统农业的耕作方式下,人们只看重产品的数量而忽视了产品的质量,致使人们的身体健康深受威胁。随着经济水平的不断提升,食品安全知识的普及,人们对绿色无公害产品的需求量日益加大。而新型的生态农业可以满足消费者这一愿望,解决了食品安全问题。从而起到保护生态环境,提高农产品质量,进而提升全社会人民生活|量的作用。

四、生态农业模式的特点

综述生态农业发展状况看,分为三种:

第一种,将传统的粮食种植与其他多种经济作物相结合。这样粮食产量不仅得到了提升,还可以提高人民的收入。故而,打破单一的农作物种植模式,实现了农业产量提升和经济增长双赢。

第二种,将农、林、牧、副、渔业与第二、三产业结合。有效的将农、林、牧、副、渔业与第二、三产业结合不仅拓宽了五种产业的销售渠道,而且延长了产业链,增加了经济收益。不仅提供了更多的就业岗位,减轻了就业压力,还避免了产能过剩,资源浪费的现象。

第三种,注重节约,提倡循环利用;注重以人为本,确保产品绿色安全。生态农业积极倡导使用各种有用的废弃物,不提倡使用化学物质。这就对人们的生产生活用品进行了划分,从而对其进行合理、科学利用,不浪费有效资源。生态绿色农业要求最终产品绿色、安全、营养。虽说根据健康调查,我国现阶段居民的营养良好,但由于过度使用化肥,食品质量安全风险仍很大。但生态农业的发展则从根本上解决了这一症结。

五、绿色生态农业发展的意义

从经济效益方面看,绿色生态农业改变了单一的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为一种复合多结构的生态发展方式。提升了人民的收入水平,拓宽了经济收入渠道,加深了人们对自然、社会以及经济转型的认识。

从食品安全方面看,生态农业的发展是对传统农业的改造、反思。它运用非科学的手段将农作物与生态有效结合,生产出来的产品品质也更高。这就从根本上否决了任何化学成分出现在产品中。人民的生活质量也进一步得到了提升。

从生态环境方面看,绿色生态农业可以减轻生态压力,缓和人与自然之间的矛盾。有效地将农业融入大自然,转换了传统农业种植的思维模式。改变了以往一味向自然索取、掠夺的局面,从而形成了一种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氛围。

六、结语

生态农业发展模式赋予了现代农业发展新的内涵和要求。当前在“五大发展理念”的引领下,实施以生态文明为导向的绿色经济,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符合当代社会发展规律。

生态农业已成越来越多政府和人民接受的可持续发展路线,而我国也在1994年制定了“中国的二十一世纪议程”为自己的未来定下大纲。由于生态农业它特有的优越性,所以在中国二十一世纪议程中,生态农业建设已被列为优先项目。绿色生态农业充分将农业与自然有机结合,改善现有的农业模式和农业生产环境,形成一种新型的农业发展模式。它不仅为现代农业发展开辟出一条道路,更为中国农业发展指明了方向。保护生态环境、推动经济社会发展、走可持续化发展道路将是人类永恒的话题。

参考文献

[1]伍世良,邹桂昌,林健枝.论中国生态农业建设的五个基本问题.自然资源学报,第16卷,第四期.2001.7

[2]张凤荣.农业经济发展中生态农业影响分析.2015.7

[3]张翠艺.生态农业观光园的开发模式与发展.2015.7

生态农业发展思路篇9

说起同江农业这些年实实在在的变化,当地百姓将赞许给了他们的市长――王金。作为一名生在农村、长在农村、干在农村的干部,王金对“三农”工作有着深厚情感,自2011年担任同江市长以来,他将这种骨子里的“三农”情结转化为推动农业发展的实际行动,把对实现农民增收致富的“承诺”当作自己的责任与使命,用一个个卓越成效诠释着一名市长对老百姓的公仆情怀。

小城市培植大农业

引领农业发展阔步前行

“思路决定出路,战略决定未来”。同江,这座地处边境、基础薄弱、潜力无限的农业城市,如何在“三农”发展道路上加速崛起,如何在“两大平原”现代农业综合配套改革中异军突起,一直是王金深入思考的问题。作为市长,他上任之后,首先带领政府班子深入研究一条符合市情的农业发展思路。经过科学研判发展形势,深入基层了解市情,反复研究几届班子的工作经验,他大胆提出“要改变过去就三农抓三农的思维定势,统筹城乡规划发展,用工业化、市场化、品牌化思想发展农业,用城镇化、生态化、洁净化理念建设农村。”先后组织编制了《现代农业发展规划》和《村镇体系规划》等10余项规划,实现了市、乡、村三级规划全覆盖。站在全国找坐标、围绕本省寻方向、立足同江求定位,确定了“打好生态资源牌,走出绿色崛起之路,做好现代农业大文章”的发展思路。围绕这一思路,在2013年市政府全体会议上,又提出了围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一个核心”,突出优化产业结构和加快产业化进程“两个重点”,抓住水利、农机、科技“三条主线”,探索农业经营主体、农村土地制度、农业金融服务体系和农产品市场体系“四个创新”的现代农业发展策略。“思路一变天地宽”。几年来改革大潮在一项项革故之举中涌动,发展画卷在一项项鼎新之措中舒展,现代农业宛如雨后春笋,竞相涌现,犹如鲲鹏展翅,乘风翱翔。2014年,同江水稻和玉米种植面积分别较2011年增加了50%和31%;粮食总产较2011年增长43.8%;农林牧渔总产值和农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较2011年增长了42.4%和37.5%。如今同江的老百姓常说,“现在咱们富了,一靠国家的好政策、二靠农业的好技术、三靠市里的好领导”。实践证明,王金提出的农业发展思路顺应发展大势、符合同江市情、赢得了干部群众拥护,在推动现代农业发展中起到了极其重要的方向标和加速器作用。

小农水彰显大效益

全面提升农业综合生产能力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水利是农业的命脉和根基。同江境内两江十三河贯穿全境,水系纵横,地下水和地表水总储量达3259.5亿吨。但是,境内东部乡镇地势低洼,常年遭受内涝灾害。“如何用好水,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和综合效益”,是王金在推动同江农业发展上面临的又一重大课题。作为水利专业出身的市长,他积极抢抓国省高度重视农田水利设施建设的良机,多次跑省进京,全力向上争取项目资金,采取“统筹规划、项目牵动、集中建设、强力推进”的措施,加快推进农田水利工程建设,为同江农业发展“固本强基”。他提出要“管好界江水”,推进了黑干、松干堤防复建达标工程,让52.3公里同江段堤防由20年一遇提高到50年一遇标准,为保障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界江界河安全和国家粮食安全筑起一道百里屏障。他强调要“用好地表水”,统筹推进引水灌溉工程,建设了临江和三村两大灌区,辐射全市5个乡镇,设计灌溉面积49.16万亩,建成后可新增、改善水田面积分别达27.96万亩和21.2万亩,增加粮食产量9.81万吨。他要求要“治理内河水”,先后投入6220万元,实施了浓鸭河涝区和青龙莲花河涝区综合治理,改善提高除涝面积150万亩。2014年,王金在临江镇富国村调研时,得知该村有近百公顷水田遭受内涝灾害,立即组织部门现场办公,当年完成清淤排涝工程,解决了困扰村民多年内涝难题,赢得了老百姓的一致赞誉。他大力实施水利兴农工程,完成农田水利重点县项目建设任务,新增水田面积11.02万亩,改善灌溉面积15万亩;实施农业综合开发项目32个,改造中低产田11万亩,建设示范基地6万亩,实现了“旱灌涝排、减灾增收”的目标。同时,他大力倡导科技兴农,建设了三条全长120公里40万亩的高标准种植示范带和12个科技示范园区。通过粮油高产创建示范片建设,带动全市水稻、玉米、大豆三大作物亩均增产56公斤。建设了500万元规模以上的现代农机专业合作社9个,80马力以上农业机械总量达到920台。目前,全市标准化种植水平、农业科技贡献率、田间综合机械化水平分别达85%、72%和98.4%以上,被列为国家“十二五”现代农业产业技术示范基地。

小平台体现大服务

生态农业发展思路篇10

关键词:新常态;新型城镇化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以人为核心

经济新常态下的新型城镇化建设必须进行全面的转型升级。我国经济迈入新常态也为新型城镇化建设提供了机遇,我们必须紧紧把握历史机遇,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进一步促使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工业化、信息化“四化”同步协调可持续发展,牢固树立生态文明建设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开创出一条以人为本的新型城镇化道路。

1推动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工业化、信息化同步协调发展

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工业化、信息化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关系,四者缺一不可。“四化同步”发展中,城镇化是载体,农业现代化是基石,工业化是引擎,信息化是核心。在经济新常态下建设新型城镇化必须要以农业现代化为基础,转移剩余农村劳动力,对进城农民工加强职业技能和科学文化素质培训。同时,我们也应该以市场为导向配置农村有限资源,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实施农村土地流转政策,在不改变农村土地的所有权和经营权的基础上,实行农业产业化经营,进一步利用工业技术、信息技术调动一切资源优势为农业现代化服务。着重提高农业生产效率、促进农业产业结构优化调整,转变农业生产方式。工业化是城镇化发展的动力。工业化的发展是农村人口、生产、消费等在城镇聚集,更为城镇化提供了强大的资金支持,进一步促进了城镇的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的完善。信息化是工业化的拓展,信息化的产生是工业化发展到一定程度的必然产物,但是信息化不是工业化的附属品。信息化水平的进一步提高能够带动整个产业的发展,尤其是带动了“互联网+电子商务”的迅猛发展。信息化更是工业化和农业现代化的核心,信息化以信息电子技术为核心,推动工业化的转型升级,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质量,更是提高农民收入的重要方式之一。

2统筹生态文明建设

自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以来,多次指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像保护自己的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坚决制止以破坏生态环境为代价的发展模式。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以来,尤其是在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关键时期、攻坚时期,我们必需坚决牢固树立生态文明建设的生态观,走绿色发展的城镇化道路,把生态文明建设融入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全过程。我国自古以来就有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意识,但是随着社会发展以及人对自然控制力的增强,生态意识却越来越薄弱。因此,树立生态环境保护意识是把生态文明融入新型城镇化建设的重要条件。为了更好地将生态文明建设的新理念、新思想融入新型城镇化建设首先必须要科学合理地规划城市格局,做好城市的顶层设计和总体布局。尤其要根据各个地区土地本身的不同特征,取长补短,合理规划商业、住宅和工业用地等。统筹整体规划的核心是优化土地结构和提高土地的使用效率。一切科学合理的规划和土地效率的提高,都是为了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另外,把生态文明融入新型城镇化建设也要优化城镇产业结构,淘汰落后产业、限制高耗能产业,大力发展新兴产业、“互联网+”产业。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推动将进一步使农村剩余人口向城镇集聚,再为城镇发展提供了充足的劳动力的同时,也带来严重的社会生产、生态环境保护和社会保障的压力。这就进一步要求我们必须优化产业结构,统筹规划,合理布局,走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型的新型城镇化之路。

3走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之路

推动经济新常态下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关键是以人为本。目前,我国还有几亿人口生活在农村,甚至有几千万人口生活在贫困线以下,因此,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必须以人为核心,以满足人的生产、生活、消费需求为目的。推进以人为本的新型城镇化建设,首先必须要深化户籍制度改革,从根本上破除限制农村人口流动的障碍,从而使农村人口可以自由向城镇流动。同时我们也应该逐步加强社会保障制度,做到社会保障制度全覆盖,使农民工在城镇能够“进得来、住的下、稳得住”。其次,稳步推进以人为本的新型城镇化建设必须要适应、把握、引领新常态,同时尊重城镇化建设的客观规律,因势利导,使城镇化建设成为一个水到渠成的过程,而不能拔苗助长,盲目扩张建设,甚至威胁到人们的生产环境为代价。最后,扎实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必须要坚持发展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强调,新型城镇化建设要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为引领,以人为本,创新发展理念,更加注重城镇化建设的质量和效率,使城镇化建设更加持续健康发展。因此,我们必须摆脱过去那种粗放发展方式,大胆创新,用于创新,走出一条可持续、高质量、广包容的以人为本的新型城镇化道路。

4结语

新型城镇化建设是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必由之路。党的十以来,以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新型城镇化建设,尤其是结合我国进入新常态下经济的新特征、新问题,对城镇化建设进行顶层设计和全面深入部署。所以,新常态下新型城镇化建设,就要求我们创新发展思想,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坚持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工业化、信息化“四化”同步协调发展,兼顾生态文明建设,闯出一条以人为本的新型城镇化路子。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宣传部.系列重要讲话读本(2016年版)[m].北京:学习出版社:人民出版社,2016.

[2].谈治国理政[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4.

[3]蔡昉.走出一条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道路[J].求是,2016(23).

[4]李锦斌.扎实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J].求是,2017(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