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互联网医疗的市场分析十篇互联网医疗的市场分析十篇

互联网医疗的市场分析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9 12:09:37

互联网医疗的市场分析篇1

关键词:移动互联网医疗社区医疗分级诊疗营销模式创新

中图分类号:D669.7文献标识码:a

一、引言

湖南长沙市医疗卫生资源紧缺且分配不均,现有的医疗分级体系尚未发挥作用,上层医院人满为患,其医疗设备利用率低,激化了“看病贵、看病难”等一系列问题。而作为传统医疗和移动互联网相结合的移动医疗,通过移动互联网可将医疗资源进行信息化整理形成透明的医疗资源平台,将资源进行合理的分配,从社区医院对患者病症的初步检测判断,到移动互联网企业对医疗体系的分级指导,再到最终就医治疗的指导,患者可随时随地享受这一系列医疗服务,其便捷性、灵活性等一系列特点开始改变着传统的医疗模式,实现医疗服务的随手可得,为医疗行业的快速发展提供便捷途径。

二、移动互联网下社区医疗的市场分析

(一)消费者市场分析

通过全面调查和了解移动互联网背景下长沙市居民医疗服务需求,问卷调查统计结果显示:

在长沙地区,66.5%的居民患病后优先选择的是大型综合医院,由此可见,由于大量的优质医疗资源过分向大型医院集中,社区医疗卫生服务能力低下,老百姓对基层医疗机构不信任,在无法判断病症的情况下直接去大医院诊断,导致常见病、多发病患者都到大医院就诊,大医院患者多,一号难求,而可以诊治相关疾病的社区医院却有大量医生闲置。移动互联网医疗有利于进行分级诊治,首诊在社区,再根据信息指导患者就医,充分利用医疗资源,合理分配,提高效率。

在617名受访者中,66.78%的居民认为健康生活重在保健预防,社区居民的保健预防意识正逐步提升。但缺少实现保健预防的途径,很少有人会真正地做到良好保健预防,人们通过移动互联网医疗app随时随地获取可靠的科学健康保健资讯,获取保健信息,弥补传统医疗无法满足居民进行正确保健的需求。

分析吸引居民使用移动医疗服务的原因,便捷省时是居民所关注的重点,在生活节奏日益紧凑的今天,节约时间成本无疑是为用户创造更大的财富。从长沙整体消费市场来看,在对72.5%的未使用过互联网医疗服务或移动医疗服务的受访者进行调查的过程中,我们发现其中有41.2%受访者未使用原因是对移动医疗软件不了解,其次是因为移动医疗普及率还比较低,所以缺乏信任度。

(二)行业市场分析

数据显示,在2015年移动医疗行业市场规模达到42.7亿,用户规模1.27亿。移动互联网医疗的巨大潜力和无限商机吸引着越来越多的企业抢滩,针对医药专业人士的丁香园“用药助手”;自查与问诊相结合的春雨医生;以及长沙本土企业发展的针对智慧医疗、优越一站式全家管理私人家庭医生服务的“贝多大健康网络平台”,其中丁香园与春雨医生已取得了初步的成果。从2006年开始,丁香园逐步建立起了多元的盈利模式,从一开始针对专业的医生到普通用户完成了质的飞越,不仅给医生提供交流、了解信息的平台从而有效降低了医疗资源的浪费,提高医疗资源的使用效率;而且使患者能够轻松完成见到的自我诊断、查询医药等简单的服务。

由于我国的移动医疗处于初级阶段,尤其是对于像长沙等内陆二线城市来说,发展移动医疗所具备的条件都还不成熟,在整个移动医疗行业里,真正有使用价值的移动医疗服务少之甚少,但是大势所趋,移动医疗通过手机终端随时随地享受医疗服务,必将成为以后人们赖以生存的一部分。

(三)政策环境分析

政策坚冰逐步消融。鉴于互联网技术有助于均衡地区医疗资源分配差距,巩固医院分级体系,提升现有医疗资源的使用效率,政府对于互联网医疗的肯定态度也日趋明朗化。2011年以来,各部门相继出台一系列文件和政策鼓励和支持互联网医疗发展,其中健康数据采集、移动医疗解决方案等被列为发展重点。2016年,宁波、温州两市在政府政策的推动下,“智慧医疗”工程取得了初步的发展,信息化建设科学规划、循环推广,适应了居民医疗服务需求持续增长势头。这两市政策推动下发展医疗信息化、平台化为长沙市移动互联网发展集聚政策力量起到了一定的榜样作用。

三、移动社区医疗的营销现状

(一)移动社区医疗的营销现状

在本次调查结果中显示:在随机受访的普通群众中,仅有20%对移动医疗有印象,而其中只有13%能准确说出移动医疗的主要作用,且大部分人的认知停留在可穿戴设备层面;更令人震惊的是,只有5%的群众曾经体验过移动医疗。从这个结果看来,在移动医疗高速发展的2014年过后,移动医疗却并未能获得如期效果,实在令人唏嘘不已。

但就企业而言,长沙新型移动互联网创业公司――贝多健康管理有限公司,该公司致力于利用移动互联网技术,面向中高端用户家庭提供医疗、保健康复、健康管理等方面的移动解决方案,其中该公司自主研发的贝多健康生活app包括在线咨询、Vip问诊及陪同两个最主要的部分,然而实际操作过程中发现,医生资源不足,无法满足患者的相关需求。所以现在公司已经放弃移动互联网医疗看病诊病,整体进行转型,主攻大健康市场,包括健身、保养等方面。

还有一部分企业直接从社区医院为切入口,在社区开设互联网医院将患者拦截在家门口,以恒大互联网社区医院为例,恒大健康将依托自有的全国范围内170多个城市、400多个社区、370万业主庞大的社区资源、覆盖全国范围内的恒大社区及周边,联手全国多家三甲医院,采用健康大数据模型和互联网技术共同打造互联网社区医院,为患者提供疾病预防、私家医生、远程会诊、网络医疗、健康体检等医疗健康服务。通过整合社区、大学、医院和iBm等多方资源,实现线上与线下服务打通,整个医疗闭环打通,其未来将结合膳食、保健品、健身等居民各大生活板块提供一站式服务,深化其产业链。

总的来说,当前国内大多数的移动医疗企业仍然处于用户积累的初级阶段,其盈利则主要通过转嫁广告费、中介费、增值服务和在线问诊等来实现。

(二)移动社区医疗的营销问题

尽管移动医疗行业前景广阔,但移动医疗行业是有技术与意识要求的慢热型行业,区别于普通的移动互联网行业,如滴滴打车通过“烧钱模式”便可积累大量用户,医疗行业本身存在其行业特殊性,在大多数消费者认可移动社区医疗并使用移动医疗之前,移动医疗还有一段巨大的提升空间。从目前长沙移动社区医疗的现状来看,其营销方面主要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一是长沙移动社区医疗尚处于初级发展阶段,商业模式正处于探讨之中。虽然移动社区医疗是世界性潮流,但以长沙地区为例,消费者、医生、医院以及中端app之间的关系并未凸显出移动医疗之间的关联。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兴起,居民虽然逐步养成使用手机软件付费的习惯,但医疗使用的主体人群――中老年人并不能放心使用移动设备支付软件,与此同时医生在移动医疗平台上回答患者问题并收取费用,并不足以解决医生的真实需求,所以无法真正提升医生使用移动互联网医疗的动力。当前通过使用移动医疗软件收费的盈利模式,显然还不适合长沙地区的实际情况。

二是长沙地区的消费者接受度低,移动医疗的用户粘性不够。在传统医疗领域,就诊是与医生面对面的交流,而通过移动医疗的形式,便改变了传统的就诊方式,病人对通过移动医疗跟医生沟通获得的医疗服务会影响结果的准确性,同时将自己的私人信息上传网络也会担心其安全性;移动医疗的主要服务人群是众多的老年慢性病患者,获取移动医疗服务还要增加前期的学习成本,以上几方面造成了患者对移动医疗的接受度低。

三是移动医疗技术发展不成熟,受众面窄。既然说到与传统医疗相匹的移动医疗,长沙的移动医疗app或者可穿戴设备企业的发展正处于瓶颈期,技术的发展是一方面,但反过来说,消费者的接受面才是终端的真正难题。如何使消费者相信可移动医疗设备的功效,并且怎样将可移动医疗设备推广出去,都是企业所要面对的问题。技术的发展可以依靠大学与企业合作的方式进行突破,但由于受到知识水平与经济差距的限制,突破消费者这一关还步履艰难。长沙属于二线省会城市,经济发展程度不如北上广一线城市,城乡有一定的贫富差距,移动医疗技术的发展受到一定的阻碍。

四是移动医疗利润与成本比例不协调。在硬件配置方面,移动医疗体系的构建必须获得传统医疗机构的配合,比如在医院构建专用局域网络,添置医生工作站和护士移动终端等设备,在实施过程中还需要医护工作者改变现有工作方式,在移动医疗中时刻关注工作站传送过来的监测信息,这些转变都会带来巨大的物力和人力成本。在人才配备方面,移动医疗人才严重缺乏,一方面,长沙很多医生长期的传统从医习惯不容易改变和颠覆,患者相信移动医疗将对便利性、医疗质量和成本产生积极影响,但医生方面的抵触将会是移动医疗发展的一大障碍;另一方面,由于医疗行业专业门槛高,流程复杂,而从事移动互联网的专业人才懂医疗的少之又少,难以找寻能够实现跨界转换的高效人才,所以移动医疗领域需要专业的人才,包括医生和移动医疗营销人才。成本的巨大投入与可收益的冲突造成移动医疗的发展受到限制。

五是移动医疗企业存活率低,缺乏行业领头羊。尽管进军移动互联网医疗行业的企业不胜枚举,但大多数企业发展极其艰难,能存活下来的很少,每一个企业都是摸着石头过河,对于他们来说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精力与财力却难见成效,形同鸡肋。总的来说移动互联网医疗领域需要一个领头羊,需要一个资金与实力强大的企业来制定整个行业的规则与规律,比如阿里巴巴等,这样有雄厚的资金支持,才能给消费者在移动医疗行业吃下一颗定心丸,因为企业自身的强大就是消费者信赖感的源泉,是引领消费者消费方式的灯塔。

四、移动社区医疗的营销创新探讨

(一)移动医疗app盈利模式上创新

一是向医院收取费用。作为app的开发者,可以向医院出售技术服务来获取报酬,通过掌上医院挂号、缴费为医院内部节省人力、物力、宣传费用、协助医院诊治、改善医院的就医环境;

二是搭建平台,向药企收取费用。如今非处方药已开始网络售卖试点,移动互联网医疗app给这些药企提供了最合适的交流平台;向可穿戴设备制造企业收取费用,随着家庭生活水平的提高、科技的发展,人们对于健康越来越重视,对健康智能手环、血糖检测仪等产品的需求增大,这些可穿戴设备宣传推广的有效渠道之一为app;向私人诊所获取报酬,大型综合医院医生资源匮乏,供不应求,但是私人诊所医生大多有空闲时间,利用移动医疗app可聚集大量医生资源,在提高私人诊所知名度的同时,可向医生收取一定费用;向患者收费,采取免费与增值相结合的模式,比如患者通过移动互联网医疗app注册会员、自查、轻问诊免费,而患者需要及时获取专家医生的诊治与医疗建议、进行个性化一对一服务时需要支付相应的报酬,通过免费基础服务和个性化增值服务来吸引客户,留住客户。

(二)捆绑社区医疗机构,线上与线下相结合

移动医疗在中国,只有捆绑医疗机构才能提供实际服务,通过捆绑线下医疗机构可提高居民接受度,增加顾客粘性。社区医疗机构与居民接触紧密,通过移动医疗来结合社区医院,一方面可便捷打通移动医疗的线下环节,另一方面调整社区医院的医疗资源可增强居民信赖感。其中恒大健康的规划蓝图也旨在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利用其原有的地产优势,在社区成立线下的医疗健康中心,可免费为居民进行简单的体检、问诊等服务,这一系列o2o模式使企业掌握了社区居民的健康信息,留住了原始的客户,以便于企业以后的发展。

(三)以保健预防领域为移动互联网医疗的切入点

移动互联网医疗企业在医生、医疗设备方面无法与大型综合医院相匹敌,三甲级等医院供给远远满足不了患者的需求,移动互联网医疗只能局限于医院内部的优化、便利检测与管理;所以移动互联网医疗企业应该扬长避短,先以疾病治疗以外的领域为切入点,掌握整合更多的患者信息资源;保健预防领域对于专攻于疾病治疗医院来说是无法深入发展的,移动互联网医疗企业可以通过整合居民的保健需求等信息,给居民提供更好的保健服务,如贝多健康管理有限公司,意识到自己在医生、医疗设备等方面的不足后将转型于保健预防方面,整合长沙市内相关的优质的健身场所,养生保健场所、私人健身教练等资源,客户去到平台上的所有场所都可以实行一卡通并享受优惠活动。在保证消费者的消费品质同时也得到实惠,保健预防为健康的第一步,以保健预防为切入点,获得客户资源,形成庞大的数据库,以此与三甲医院进行合作,更有利于用户健康的管理,提高医疗资源的使用效率,提高企业与医院的合作水平。

(四)充分利用移动互联网促进慢病管理。

目前的医学技术水平还无法根治慢性病,对于慢性病的预防与控制能力也是极为有限,慢性病的治疗需要定时的、跟踪性的、长期的监控,但这些都需要患者频繁地、定期地去医院进行检查治疗,这样无疑阻碍了对患者病情的有效控制。对于慢性病管理的一系列特点,移动互联网医疗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摆脱时间、空间的限制对患者进行监控与管理,精准及时地指导服务、数据监控及分析、生活习惯的指导等。因此移动互联网医疗企业可专攻于对于慢性病管理,建立数据库方面,设计可穿戴设备等如血糖监测仪等与医院进行合作,方便用户以及医生对体征数据的检测、及时改进治疗方案、调整生活习惯。

参考文献:

[1]周敏.app移动医疗时代的来临[J].沪港经济,2012(5):19-22.

[2]张兰英.互联网企业扎堆移动医疗,医疗app成下一个发力点[n].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2012,8.

[3]董禹含.移动医疗app看病靠谱儿吗[n].北京日报,2015,4.

[4]颜惠宜.移动医疗的现状和未来[J].无线互联科技,2015(8):30.

[5]林凡.移动医疗app遍地开花智慧医疗改变就医模式[n].通信信息报报,2014,3.

互联网医疗的市场分析篇2

关键词医学院校创新创业观察

第二届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于2016年3月24日已经正式拉开序幕,大赛的主题是:“拥抱‘互联网+’时代,共筑创新创业梦想”,3月~5月各高校参赛报名,6月到7月各高校初赛,8月~9月份各省市复赛。从官方网站可以看到,这次大赛全国各个高校大学生创业者达到54万人次,创业项目11万个。

笔者从事于创新创业教学和辅导工作,特别关注医学院校的参赛情况,由于有机会接触一些院校的参赛项目,因此搜集了全国80所各类医学院校生的创业项目,希望通过这些项目的分析,对医学生的参赛水平有一个较全面的认识,这80所医学院校分别来自北京、天津、河北、山西、内蒙古、辽宁、上海、江苏、浙江、安徽、福建、江西、山东、河南、湖南、广东、广西、海南、四川、贵州、陕西、甘肃及宁夏等23个省、自治区及直辖市的部分本科类的医科大学及专科类的医学高职高专等院校,截止到2016年7月17日,共有1200个(其中创意组的项目为1100个,占91.7%;初创及成长组为100个,合计占8.3%),全部为初赛项目,经过统计,参赛人次为5753人次(每个项目平均参加人次为4.79人次)。本文将对这些项目进行一些系统的分析:

1参赛项目所涉及的医学专业领域

在所统计的各个医学科大学和医学高职高专院校1200个初赛创业项目中,与医疗健康有关的项目有626个(占了52%,见图1),其中应用到医学专业(按照医学专业一级学科分类标准)的项目有429个,涉及了所有的医学专业领域,其中临床医学的数量最多,详见表1和图1。

2参赛项目移动医疗的产品的细分领域

在互联网高度发展的今天,比起其他行业来讲,移动医疗健康具有信息高度破碎化、信息高度不透明及生B链缺少协调统一等特点,笔者参照美国医学界对移动健康(mHealth)的定义,将移动医疗健康应用细分为十三类,分别是:慢病管理服务平台(主要针对老年人、伤残人士、脑瘫儿的健康与护理)、单科领域的应用(牙科、孕期前后、糖尿病、医疗美容、心理健康)、医生(医学生)交流平台(社区、继续教育、学习)、健康管理数据监测、物联网检测、筛查工具和平台、医疗新媒体(通过传递医疗资讯,进行患者健康教育,同时可以连接医生、制药企业和患者,并可以建立社区,为患者服务)、互联网便捷服务(挂号、查询、预约导诊及报告单)、患者自诊或预诊医患沟通平台、远程诊断在线问诊、医疗大数据应用和精准医疗、公共卫生服务、医药电商平台及pBm。

我们对与医学相关的626个参赛项目进行了逐一分析,有523个项目融入了互联网的技术,因此,我们把这些项目按照移动医疗细分领域进行了归类,(见表2、图3)。

另外,从这些商业计划书中,提及了开发相应app移动端应用的有397项,微信公众号的有68项,web形式的有19项,见图4。今天是移动互联网时代,参加互联网+大赛的项目,采用手机app作为产品运作或营销手段是非常重要而常见的形式。

笔者有机会通读了这些医学院校初赛的1200个创业项目计划书(与医学专业相关的有626个),有以下发现:

(1)本次大赛来自医学院校医学生的创业项目,有半数(本次的统计数据为52%)的创业项目涉及医学领域,其它的来自非医学专业领域,可见当前医学院校大学生创业项目中,创业思路是丰富的,特别是互联网创业领域,并不完全限制于本专业;

(2)从52%的与医学专业相关的创业项目(表2)中,可以发现,医学生创业的专业相关领域,临床医学、中医学(如针灸、推拿按摩及拔火罐等)及药学领域(包含医药管理、流通、中药炮制等等)的创业项目占据了前三,占了医学相关领域创业项目的82.3%,说明这些领域是当前医学生创业主要涉及的领域,也是同学们比较关注的市场;

(3)从移动互联网医疗的创业领域来看,如今的医学生在医学健康与互联网相关联领域的创业思路是非常广泛(表3),几乎涉及目前最主要的互联网+医疗的领域,同时,也提出了自己创新创业的设想。其中创业项目最关注的领域是慢病管理服务平台,占了24.5%,是关注度最高的细分领域,这其中老年人健康与养老领域占了首位,特别是养老与社区的结合的app项目,说明随着中国步入老龄化社会,医学生越来越关注这一潜在而巨大的市场,也提出了许多有创意的互联网、数字化技术的解决方案和设想;另外,医疗新媒体、医疗数据应用等比较前沿的互联网数据应用领域,不乏优秀的创业设想,如由四川大学医学生选送的《“medlinker”医生联盟学术交流平台》和《SmaRt+meD云病理共享平台》分别获得了本次大赛第26名和27名的好成绩。

不过,参赛的创业项目中未有人涉及在国外非常流行而且重要的pBm形式,这应该与中国现有的医疗体制有关,其实也是未来医疗改革的重要方向。所谓pBm,指的是医疗服务市场中的一种专业化第三方服务,提供该服务的机构一般介于市场内的支付方(商业保险机构,雇主等)、药品生产企业、医院和药房之间进行监督管理和协调工作。pBm基于患者就诊数据的采集分析,药品处方审核等对整个医疗服务流程进行管理和引导,从而达到对医疗服务进行有效监督、控制医疗费用支出、促进治疗效果的目的,应该有互联网技术很好的用武之地。

总之,我们可以看到,随着创新创业教育作(下转第25页)(上接第21页)为通识必修课逐渐融入到医学院校的课程体系中,医学生创新创业意识逐渐增强,思路更加开阔,通过“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培养医学生开放、多元、跨界、共享的互联网思维,让广大医学专业学生有更好的展示自己开拓创新的舞台,涌现出更多的创新创业项目。

作者简介:张文杰(1969,6-)月、男、汉族、江西南昌、讲师、工商管理硕士、市场营销和创新创业教育。

互联网医疗的市场分析篇3

论文摘要:随着信息科技的进步,国际互联网的竞争越来越激烈,这对中国传统医疗行业既是机遇也是挑战。结合目前健康门户的现状,为医网的发展提供切实可行的战略规划与分析。加深医网品牌认知度、加深医疗卫生领域从最初的医院信息系统的建立,针对医疗领域不同人群和普通大众提供有针对性的服务。

人们对健康的关注,对医学信息、医疗服务的需求是一种恒定的指数,这种需求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对健康的追求会却来越高(面对突发的社会公共卫生事件则更加表现出百姓对其关心的突出社会需求),行业环境基础更直接的行业背景则更加具有行业的针对性。

美国健康网站weBmD,HeaLtHon,DRKoop等收获了成功喜悦,这些网站通过提高医院的信息化程度,建立医院内部医生、护士工作站,从病人挂号、医生诊断、差距,包括网络规模、用户数、接入带宽等。处方、到病人付款、配药、化验等,实行网上数据传输,极大地提高了效率,节省了人力并减少了人为失误。“内容”指向医生和病人传播的医药信息。据统计这在互联网应用最发达的美国是最热门的信息领域之一,有16000多家网站,其中大部分以消费者信息为主。访问人数最多的是那些针对诸如糖尿病人等特定病人群体的网站。病人希望对自身的情况有更多的了解并能够以自己的方式学习。

医网所处的市场环境,需要把国内现有的健康门户进行对比、分析,长期趋势的判定,以及中期趋势的认识与背景分析,内容建设定位、深广度、方法于表达,技术策略和市场推广模式得失探讨等等,都是需要进行更加深入、严谨和细致地对照、挖掘和分析的。

随着信息科技的进步,国际互联网的竞争越来越激烈,这对中国传统医疗行业既是机遇也是挑战。通过搜索,利用sohu的搜索引擎,输人“医学or保健”,搜索到网站6478个。新浪网(http://sina.com.cn):在新浪网的医药卫生子分类下,根据列表共有网站6921个。中华网(http://china.com):收录医学健康网站1417个。导医搜索(http://daoyi.com/search):共收录医学网站3334个。包括一部分繁体网站和英文网站。

健康产业并非一个新兴的行业,但随着资本的涌入,健康产业正在迅速/升温。2006年,iDG3000万美元收购39健康网的消息引起了极大关注。这笔投资让人们看到了健康市场的发展潜力。而另一方面,随着互联网的深入应用和发展,健康网站的整合也已开始。在各健康网站的角力中,优势网站实力突显,39健康网、中国健康网、搜狐健康跻身中国健康网站第一集团。

医网(wesos.com)的投资方是广东天枝实业有限公司,公司07年投资两千万在医网,公司也有强大的医疗集团做背景,比三九健康网、飞华健康网等相比,医网有通畅的客户渠道及医学专家团队。做为网站资讯来源及咨询互动的医学资源。

医网在推广上采取频道合作的方式,洽淡中有腾讯、网易、tom等门户网站,这些网站的健康频道采取外包形式,在网站认知程度方面,腾讯目前排在第一位,腾讯网的总体认知度已经超过了搜狐。腾讯网在广州(67.6%),成都(67.6%)和西安(56.3%)拥有最高的使用率。 总体来说,门户的使用率以腾讯网、网易和新浪的显著性最强。三者之间总体的差异性不大,但是具有地域性。这与认知度的结论一致。

从整体市场环境来看,当不确定性因素明显增多、竞争变得异常充分时,企业之间相互模仿的速度定会骤然加快,进而催生“战略同质化“现象。“战略同质化”直接导致的结果是企业战略的缺位,每一家企业事实上都没有战略,大家只是在战术层面拼命厮杀,玩一场看不见未来的“狩猎游戏”。医网导航以女性、男性、性爱、新闻为主打频道,疾病、护理等资讯频道为辅助频道,这些频道内容界定与其它健康门户网站并没太特别明显的区分。而内容大多来自转载,也令频道同质化严重。

无论是web浏览、电子上网还是其他应用,都以国内信息资源的数字化、标准化为基础。如果医疗卫生信息资源不能完全实现数字化、标准化,则其在互联网上的应用将会大打折扣。医网的硬件设施(服务器托管)与软件设施都有一定的局限性,导致品质不够稳定。日pv流量超过一定数量就会发生网页打不开等现象,影响口碑。

医网在技术的开发研究上都明显的落后于其竞争对手。这种高新技术的影响力要远远大于技术本身。所以技术研发的滞后,对医网也是比较突出的问题。

医网所面临的竞争环境不容乐观,虽然目前日平均流量有十几万,但在用户黏度及反向链接上远没有对手多。医网要达到如下几条。

1.强化正的网络外部性是取得竞争的关键因素

2竞争中强调服务的用户化和灵活

3竞争激烈且方式多样电子商务

4国内竞争与国际竞争融合在一起

5门户网站之间的竞争是一种高风险的竞争。

6门户网站的竞争策略要多样化。

参考文献:

[1]刘杰克著《营销力》

[2]《互联网网民生活形态及媒体影响报告》

[3]周子安《健康资讯类网站alexa排名的整体分析》

互联网医疗的市场分析篇4

【关键词】互联网+医疗精准医疗健康管理

[abstract]withtheworseningofphysician-patientrelationship,themedicalindustryinChinaneedsnewpoliciesandinternetmeanstomakeabreakthrough.inthispaper,thecurrentsituationofdomesticmedicalindustryandthedevelopmentofinternetmedicalwerestudied,themaintrendsofinternet+medicaldevelopmentwasanalyzed,andthepracticesoftelecomoperatorswereintroduced.analysisshowsthatinthefutureinternet+medicalwillmakesignificantprogressesinimprovingmedicalexperience,precisionmedical,medicalandhealthcollaboration,andhealthmanagement,etc.

[Keywords]internet+medicalprecisionmedicalhealthmanagement

1引言

在国家政策和社会热点的催化下,“互联网+医疗”成为了当下最热的话题,“互联网+医疗”对传统医疗模式的变革更是备受关注。2015年是互联网医疗最热的一年,从1月份奥巴马宣布启动精准医疗战略,到阿里巴巴、百度、腾讯纷纷进军医疗健康产业,医疗健康领域终于在中国成为全社会的关注中心。然而,目前国内医疗行业仍存在一些短期内不易解决的问题,“互联网+医疗”能否成为医疗改革的重要抓手,又将会对传统医疗模式带来怎样的挑战与冲击,是值得业内深入研究的课题。因此,本文接下来将首先对国内医疗行业面临的困境和“互联网+医疗”的发展情况进行分析,然后针对当前的问题,提出“互联网+医疗”的主要发展趋势,最后介绍运营商在“互联网+医疗”领域的应用实践。

2国内医疗行业的困境

2.1医疗资源分布不均

国内医疗资源的分布不均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首先是数量不均,主要体现在执业医生总量不足,每千人拥有的执业医生数量不足3人,而且大多数的医生都集中在大医院,公立的大型医院集中了80%的城市医疗卫生资源;其次是水平不均,医生培养周期长成本高,高素质的医生难留基层,造成大小医院医疗水平差距大,基层医疗机构的服务能力不足,服务质量不高。以上两点导致门诊量过度集中于三甲医院,据统计,国内85%的门诊量都在三甲医院,造成大医院负重过度,小医院无人问津的局面。

2.2分级诊疗缺乏有效的指导和监督

国内看病难的本质其实很大部分原因是人人都想去三甲,在这方面,国家虽然出台了分级诊疗的相关政策,但始终缺乏可操作的实施意见和指导办法,“基层首诊、双向转诊、上下联动、急慢分治”只停留在政策层面,没有明确的细则以及有效的监督手段导致最后难以落实。另外,医院“被市场”,过度追求名利,导致盲目扩张和过度诊疗。各级医院水平不均、国人传统观念落后以及健康知识缺乏,也导致了“盲目就医”现象的普遍存在,这也是分级诊疗难以实施的原因之一。

2.3医院收入结构不合理

国家对公立医院的成本补贴有限,而医院又追求行业地位和绩效,不得不走向“市场化”,不断提高收入,不断扩张基础设施。但事实上,国内医疗收入结构长期以来没有改善,医院的收入普遍存在“一低两高”的现象,即医疗服务价格低、医疗价格占比高、医药价格占比高,因此,以药养医、过度检查成为常态。

2.4药价高,医保支付压力大

传统药品供应链长、流通环节占比大。有资料显示,药品流通部分的成本占到总成本的65%,然而在美国,这个比例仅为5%,这便造成国内医院药品采购高成本,从出厂到医院差价可达几十倍,高药价成为医院的顽疾。同时,国内医保收支结构也遇到了系统性风险,据统计,超过80%的医疗费用是医保支付,从城镇基本医疗保险来看,支出增长率大于收入增长率,医保资金未来可能出现亏空,这对于中国医疗来说是个极大的挑战。

3“互联网+医疗”发展情况

3.1“互联网+医疗”在世界范围受到关注

2014年被业内说是“互联网+医疗”爆发的元年,国内外投融资市场开始大规模投入“互联网+医疗”行业,美国最热投资领域包括医疗大数据分析、消费者参与的医疗保健、数字医疗设备、远程医疗、个性化医疗、大众健康管理等;中国最热投资领域包括基因检测、医药电商、可穿戴设备、移动医疗应用等。

3.2“互联网+医疗”推动传统医疗模式改革

互联网正在逐步改变传统医疗模式,在线医疗服务是互联网最先渗透到医疗领域的服务方式,通过在线技术及移动互联等技术手段,对传统领域进行颠覆式创新,将医疗服务云化,大大改善了患者的就医体验。医药电商的出现使药品供应链扁平化,为线上线下一站式就医服务模式提供了通路,但处方药在电子渠道的开放仍然需要等待破局。

健康管理越来越受到民众的关注,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更愿意付费让自己保持健康,因此催生了保健和健身的市场,基于互联网的智能可穿戴、慢病管理产业集群化趋势显现,其中以体检服务、智能硬件、医疗器械为入口的健康管理模式为目前大热。

由于国内看病难的问题非常突出,在这种形势下,远程医疗因此受到政府的重视,做为一种新的医学服务模式,远程医疗在近几年取得了迅猛的发展。在2014年10月开业的广东省首家网络医院,更是实现了一系列便民的就诊过程。但对于国内现状而言,医保支付是否可以实现线上支付,将成为远程医疗能否成功的关键。

3.3“互联网+医疗”开始全流程渗透

2016年,互联网企业开始关注面向医院的全流程服务,全景医疗的概念开始出现,同时,以提升就医体验为目的的医疗服务o2o模式备受关注,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关注对医疗活动各个阶段中所产生的数据进行采集、存储和处理,医疗大数据被提到重要位置。随着医疗大数据应用的进一步推进,我国当前医疗资源配置碎片化导致的数据碎片化已经成为政府和产业都高度重视并着力解决的问题,由此引发了产业对电子病历、医疗影像数字化、临床数据、生物医药数据、可穿戴设备数据等领域的关注。

4“互联网+医疗”发展趋势

4.1以提升就医体验为目的的服务会一直存在

就医难是国内医疗面临的最大问题,以互联网化为手段,优化就诊流程,提升患者的就医体验,将会成为未来“互联网+医疗”一直关注的问题。因此,一切围绕这个目的的服务会一直存在,可能贯穿医疗服务的全过程,具体可涵盖:医疗资源查找与匹配、网上挂号、在线问诊、远程诊疗、医药电商、移动医疗等领域。

4.2医疗服务将走向精准化

精准医疗已成为医疗产业关注的热点,美国等西方发达国家已纷纷启动精准医疗战略,精准医疗强调以个体化医疗为基础,其实质包括两个方面:精准诊断和精准治疗。互联网环境下,医疗服务逐步数字化,这将极大地提高医生与患者直接的相互了解,例如透过先进的影像获取和存储技术,利用大数据分析,获得特定个人的病灶变化情况及同类病例治疗的比较结果,这将为精准治疗提供决策依据。将患者的医疗服务需求精准推送给医生,将医疗服务项目精准提供给患者,实现医疗沟通过程中的双向精准化,才能真正达成精准治疗。

4.3利用互联网手段促进医卫体系协同是未来几

年的重点

分级诊疗是合理配置医疗资源、促进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均等化的重要举措,是我国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因此借助互联网手段实现分级诊疗成为了医改的核心,在政策的推动下,该领域将迎来重大的发展。目前国内医院的信息系统孤立,无法实现信息共享和交换,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政策的推进,因此打破医疗信息孤岛是“互联网+医疗”走向发展的基础,建设综合信息平台、突破信息围墙必然是中国“互联网+医疗”取得重大突破的必经之路,在此基础上,电子病历、远程医疗等服务也将推动分级诊疗的进一步落实。

4.4健康管理将推动个性化医疗发展

“上医治未病,中医治欲病,下医治已病”。“互联网+医疗”即将带来的真正变革,是从治病转变为防病的健康医学模式。通过云计算、物联网、大数据等先进技术,实现对健康数据的采集、计算、分析,从而提供定制化健康管理服务,才能防病于未然。互联网与医疗健康大数据的结合,将实现精准的个性化医疗。未来,将建成各种数据无缝流转,以患者为中心的覆盖全生命周期的医疗健康服务,多个机构、多个角色,可能会基于一个人的完整健康数据来实施共同管理,实现对患者的个性化治疗。这在当前技术发展现实下,已经不是技术创新问题,而只是模式创新问题。

5电信运营商“互联网+医疗”实践

电信运营商在传统的医疗信息化中主要承担着通信网络的建设和服务。在“互联网+”时代,云计算、大数据技术以及智能终端的普及成为医疗领域创新的基石。如图1所示,电信运营商顺应“互联网+医疗”发展趋势,利用自身丰富的基础设施资源、关键业务能力与支撑服务体系等优势,以提供信息平台及远程协作服务为切入点,进而向应用服务和生态环境构建发展,推动医疗行业从信息化向互联网化转型升级。

以中国电信为例,中国电信根据自身的能力特点,2015年将人口健康区域信息平台、医疗远程协作、健康管理作为发展“互联网+医疗”的重点。2016年,随着在“互联网+医疗”领域的不断积累,继续围绕就医体验服务、医疗精准服务、医卫体系协同和健康管理定制四个医疗服务环节深入实践,在医疗云网服务能力优化、医疗影像远程诊断服务、居民健康卡等领域重点突破,提供医疗创新服务,并通过广泛开放合作,着力构建“互联网+医疗”生态环境。

人口健康区域信息平台是连接区域内医疗卫生机构基本业务信息系统的数据交换和共享平台,是不同系统间进行信息整合的基础和载体,对网络和平台服务等能力需求大,符合医疗互联网化发展方向,且与运营商核心能力高度契合。

以医疗影像云和远程医疗为代表的医疗远程协作要求实现影像的无损传输及存储,需要高规格的带宽与存储服务以及优质的网络保障,这些都是运营商的优势所在。

健康管理方面,以健康小屋的模式进行尝试,通过健康小屋聚合服务对象,丰富健康管理入口;开放健康管理云平台,聚合合作伙伴各类外设健康数据;整合后向健康管理服务和医疗服务,实现健康管理与医疗干预。

6结论

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中国患者的权利意识正在觉醒,互联网时代的患者可以通过网络搜索获得全球最新的医疗资讯,他们更加主动地参与医疗决策,今后医患之间不再是命令与服从的关系,而是合作伙伴关系。随着政策、资源及信息技术等层面的发展,医疗资源分布不均、医院收入结构不合理、分级诊疗难以实施等问题将逐一化解。

通过本文的研究可以得知,在“互联网+医疗”的驱动下,医疗机构将建立起以患者为中心的全新医疗服务模式,以改善就医体验为目的,逐步实现医疗诊治精准化、医疗组织协同化、医疗服务个性化,将医疗服务扩展到更大范围。未来医疗新模式将在信息技术的推动下向共享、协作、个性化方向发展,“互联网+医疗”将会涌现出更多的应用和模式,而这需要进一步的研究和探索。

参考文献:

[1]互联网医疗中国会.互联网+医疗――重构医疗生态[m].北京:中信出版集团股份有限公司,2016.

[2]李小华,陈玉兵,赵霞,等.互联网+医疗[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5.

[3]中国电信集团公司.中国电信“互联网+”行动白皮书(2015版)[Z].2015.

[4]中国电信集团公司.中国电信“互联网+”行动白皮书(2016版)[Z].2016.

[5]孙国强,由丽孪,陈思,等.互联网+医疗模式的初步探索[J].中国数字医学,2015(6):15-18.

[6]徐甫.互联网+医疗模式带来的挑战及应对建议略述[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5(29):26-27.

[7]刘波.互联网医疗的“开放式监管”[J].二十一世纪商业评论,2015(5):33-34.

[8]张俊祥.医疗的“互联网+”新气象[J].高科技与产业化,2015(11):78-81.

[9]李梅.互联网医疗探索与思考[J].通讯世界,2015(23):309-310.

互联网医疗的市场分析篇5

>>互联网+对继续教育的影响分析互联网金融对货币供应量的影响研究互联网对政治的影响互联网金融业务发展现状、趋势及对国内金融体系的影响分析互联网时代的比特币对世界货币体系的影响互联网金融对现有金融体系的影响探析互联网金融对现有金融体系的影响研究互联网金融业务对银行金融体系的影响研究“互联网+”对医疗服务体系的影响与挑战互联网金融对传统金融体系的影响分析互联网金融对金融市场影响分析?互联网思想体系的辩证分析基于互联网的虚拟货币对现实货币流通的影响分析互联网金融的主要模式及对商业银行发展的影响分析互联网金融的发展对商业银行的影响和对策分析互联网金融的发展对现金需求的影响及变化趋势分析移动通信技术的发展对互联网网络架构的影响分析基于互联网的虚拟货币对微观经济影响的分析互联网金融对商业银行盈利影响测度研究基于测度指标体系的构建与分析互联网对大学生素质教育“双主体”模式的影响分析常见问题解答当前所在位置:.

[4]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我委办公厅关于征求对《互联网市场准入负面清单(第一批,试行版)》意见的函[eB/oL].[2017-01-07]..

[5]陈英,刘海燕,金琦,等.我国网上药店的peSt分析及发展策略研究[J].上海医药,2015,36(17):58-60.

[6]刘文生.乌镇互联网医院挑战现有医疗秩序[J].中国医院院长,2016(3):36-37.

[7]姚志华.传统医药分销企业向互联网商业转型的思考[J].上海医药,2015,36(17):55-57.

[8]孙华君.药学大数据应用[m]//于广军,杨佳泓.医疗大数据.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14:104-116.

互联网医疗的市场分析篇6

关键词医疗网站远程医疗网络服务

人类跨入21世纪后,it技术有了前所未有的发展,世界各地的各行各业都具有了划时代性质的变革,人们开始越来越多地利用网络来为自己服务。医院作为人类文明与进步的重要象征的载体,越来越显现出它在社会上的重要地位和职能,并且也同其他行业一样受到了这股网络浪潮的冲击。随着数字化技术的发展,以前的单一的病人亲自去医院看病的模式已经被逐渐改变,代之的是以网上健康咨询、远程诊断等形式获取医疗信息。医疗网站就是基于网络技术、现代计算技术和知识工程的,面向社会的为其客户提供全面的医疗信息的服务平台。

1医疗网站的历史以及现状分析

20世纪90年代开始,一些医疗网站陆续开始建立。尤其在“非典”浩劫过后,形形的医疗网站如同雨后春笋数不胜数。据粗略统计,在短短几年内,网上新出现了可以提供网络医疗服务的网站数千家,而事实上目前国内医疗网站除少数有能力进行远程会诊外,其余大部分都只能提供简单咨询服务,内容包括医疗保健知识,介绍产品信息及进行药品推销。

总体来说,现阶段的网络医疗市场虽然在改变人们传统医疗观念上有着非常积极的影响,同时也为以后开拓网络医疗市场提供了宝贵的经验。但现阶段网络医疗市场整体比较混乱,优质网站为数不多,可信任度不高。

2医疗网站的可行性分析

2.1技术分析

(1)国内外技术发展环境简介。美国是开展远程医疗研究较早的国家,最早研制的远程医疗系统用于对宇航员进行无创伤性监测和战场伤病员急救。此后,医疗机构开始应用远程医疗,并逐步开展了远程会诊、远程咨询、医学图像的远距离传输、远程控制手术等项目。其他国家如西欧、日本和澳大利亚等国对远程医疗的发展也高度重视,纷纷投入巨额资金进行远程医疗信息技术的研究开发。国外远程医疗主要应用于:开展远程会诊和治疗,利用各种通信线路(如atm,iSDn,pStn等)借助电视会议或其他通信系统进行医学服务;进行医学资料计算机管理和网络化,共享医学数据;目前一些西欧国家已研制并试用包含基本医疗信息iC卡,使任何一家联网医院都可以得到有关患者的最新治疗信息。

我国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远程医疗的探索,近年来发展迅速。1982年首次通过email进行病历会诊,这是最早的远程医疗实践活动。20世纪90年代初,成功应用远程系统诊断患噬肌肉病菌疾病的山东姑娘和重金属铊中毒的北京女大学生,由此远程医疗引起了社会的普遍关注。20世纪90年代后期,我国的远程医疗从理论探索走向实际应用,国家卫生部、中国医学基金会和总后卫生部先后启动了金卫网络工程、中国医学基金会互联网络和军卫Ⅱ号工程(远程医疗网),一些著名的医学院校、医院都成立了远程会诊中心,与全国上百家医院相继开展了各种形式的远程医疗工作,目前已可为各地疑难急重症患者实施可视实时专家会诊、传输共享诊疗数据、进行病理形态学诊断等。

(2)技术模型简介。模型及流程说明见商业模型(见附图):

用户群:消费者可根据拥有的终端设备通过相应通信网络将自己的基础医疗数据以人工、自动方式按需要进行采集并传送给服务提供方。

虚拟服务提供方:在网络支持下以主动轮询方式检测具备终端条件的消费者,消费者以服务提供方的信息自行处理或按照提示到就近实体医院做进一步的检查和治疗。服务方向用户群提供通用的电子病历。

终端设备:包括移动、固定电话,计算机及配套的医疗数据检测产品如已商品化的电子温度计、血压计、计步器、心电仪等,以及待开发的各种传感器,用于不同环境条件下的生命迹象监视器、药物释放等应用器具。

服务方式:用户群可以基于移动终端sms、wap等方式由用户自己测试医学数据后人工或运用个人计算机输入到移动终端发送至服务提供方。

互联网络的应用业务平台sms:其为网络医疗示意模型的核心部分,sms的基本功能是依托互联网以实际或虚拟的方式完成用户群与虚拟服务提供方之间所有信息的传输、交换、数据资料的存储、管理、安全、保密等以及网络管理业务。简而言之,其技术核心在于依托不断演进的互联网络以及配套的终端产品,利用已商品化和不断开发面向个人的医用电子测量器具,满足用户群对疾病预防、健康保健需求。以医院为后台支持,用实际的和虚拟的方式组成“网上医疗”,为不同消费群体提供深层次医疗、保健服务。

2.2市场需求分析

2.2.1传统求医看病方式的弊端

从目前中国的医疗体制来看,存在着以下的问题:一是我国医疗资源总体严重不足,且分布极不均衡。中国人口占世界的22%,但医疗卫生资源仅占世界的2%。就这仅有的2%的医疗资源的80%都集中在城市,而在城市中又有80%的资源集中在大医院。二是由于我国医疗资源存在配置不合理的问题,因此导致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普遍存在。一方面是不少人长途跋涉,异地就医,即增加了就医困难,又加大经济负担;另一方面造成大医院人满为患。根据第三次全国卫生调查数据统计,我国居民平均每次门诊费用和住院费用从1998~2003年分别上涨了57.5%和76.1%,远远快于居民收入的增长速度。这使得看病成了很多人的难言之痛。2.2.2医疗网站的优势分析

在看病难、看病贵越来越成为一个社会问题的时候,对于具有受众面广、信息获取便捷的网络来说,其优势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医疗网站可合理的配置医疗资源。以北京为例,北京拥有国内60%的一流医疗设备和70%左右顶尖的名医,按照北京1300万常住人口计算,这些高度稀缺的医疗资源基本上配置在和服务于国内1%的人口。即使按国内3亿城市人口计算,国内仍然有95%的人很难享受到这些资源。而网络具有信息成本低廉、受众面广、不受时间和空间限制的优势。若能将网络这个无形的沟通桥梁搭建于医生和患者之间的话,可以预见的是,网络可跨越由于时间和地域造成的阻碍,使得更多的患者能得到享有稀缺的医疗资源的权力,从而能实现医疗资源实现合理配置的目的。

(2)医疗网站可突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从而可有效地降低看病的成本。相信在大医院看过病的人,都对看病这个过程的艰辛深有体会。往往一次病看下来,除了承受病痛的折磨外,还要付出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若利用网络医疗网站,可以想象一下,在网络上可以提前将病患的资料以及基本情况通过网络及时传输于医生,经过分析后,病患可再与医生提前进行门诊时间的预约。通过这样简单的过程,医生即可对病患的基本情况有了一定的了解,而病患也省去了往返于医院之间所需的时间和精力的消耗,同时病患也可对门诊时所应该注意的问题提前进行了解。通过网络往往几分钟便可解决的问题,却大大降低了看病的成本,实现了加强病患和医生之间沟通的目的。

(3)医疗网站可对医院以及医生起到宣传作用。以实现网站、医院、医生共赢的目的。在看病的过程中,医疗网站可设置“论坛”等性质的服务反馈板块,通过此板块病患即可将自己的看病心得以及对于医生服务的评价发表于网络上,通过查询其病患的留言以及对医生的满意程度即可对其看病的医生的基本情况有一个大致的了解。因此,医生为提高患者的满意度,必将加强其服务的态度以及医术水平,以提高自身的名誉度。然而在医生提高自己的名誉度的时候,医院以及网站也到达了宣传自身的目的。

2.3医疗网站的投资分析

就目前医疗网站的收益情况来看,多数医疗网站主要是以广告以及医药为主要的收益来源。其中经营医药的网站利润十分可观,据赛迪顾问预测,我国医药电子商务的交易额近3年内年增长速度约为300%,如果以医药市场份额为1500亿计算,假设有25%的采购会在网上进行,平均交易费率在1.2%左右,就会形成5亿元的电子商务市场规模,先期进入市场的公司将获得很高的收益。最近的财务报表显示,海虹在医药电子商务领域的毛利润高达70%。

2000年在中国800亿人民币的it软件产品中仅有1.5亿的产品是为医疗服务机构开发的,不到0.2%。即便加上数字化医疗设备产品市场,也仅为6亿元人民币。相对于其他行业基本稳定甚至已经饱和的市场,年增长率为两位数的中国医疗服务消费市场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3结论及建议

网络医疗是市场的新宠,其技术环境已经成熟,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而目前市场上已有的医疗网站主要是针对药品和医疗器械的推广,同时提供医疗信息服务的网站存在同质化比较严重的问题,其共同弱点在于缺乏整合度较高的品牌化网站。

因此,在网络医疗网站正处于走向成熟的初期,为能在此市场上占据一席之地,主要在于能为客户提供独特的差异化服务,从而提高网站的竞争力,以达到树立网站的品牌效应的目标。同时,在品牌的推广时期也要注意产品推广的风险以及服务模式被模仿的风险,针对此类风险可加强营销策略的推广并及时地加强服务的升级换代,以达到强化顾客的忠诚度、降低风险、巩固其市场地位的作用。

参考文献

1许庐生,唐惠明.从信息技术看我国远程医疗的发展[J].中国医疗器械信息,2006(1)

2朱士俊.我国远程医疗发展现状、难点以及对策分析[J].中国信息界,2006(2)

互联网医疗的市场分析篇7

【关键词】医疗改革;大健康产业;投资机遇;现状;大健康产业问题

新医改是在2009年3月17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向社会公布的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随着社会的变化,新医改不断地落实与改良,近两年内的医改新政策主要有:一、政府从直接管理公立医院变为行业管理;二、加强对医务人员长期激励,薪酬或实现适度增长,地方各级党政一把手负责。三、取消药品加成,收取医事服务费,挂号费和诊疗费取消;四、使药品进行阳光采购,与医生的业绩不在挂钩,意味着药品的价格下降。在医改不断变化的大前提下,大健康产业领域的关注度不断提高,如何寻求大健康产业的发展和投资机遇成为一个重要的命题。

一、医疗改革下的大健康产业面临的形势

目前,我国已经进入中等偏上收入水平,发展大健康产业不仅具有重大意义,而且具有良好的条件。

(一)大健康产业发展的现状

目前,我国的健康产业体系由医疗性健康服务和非医疗性健康服务两大部分组成,形成四个大的医疗产业群体;健康产业的规模已经医疗逐步完善,新兴的健康a业不断涌现,健康领域新兴产业主要包括养老产业、健康体验、营养保健品的研发制造、健康医药以及高端医疗器械研发制造和专有性人群的人性化服务疗程,使得新兴产业呈现多元化趋势;健康产业随着国民需求的不断完善,相关企业在认识到健康产业的需求不断变化和布局的加大,进行企业行业产品的运营与投放,推动着健康行业的发展。药品、饮料食品、清洁卫生、化妆品、饮食、旅游、文化娱乐、甚至地产行业也在不断加入这个行业,争取在这个行业的发展和形成总成为主导力量;我国对于人才的培养、基础设施建设、基础医学的研究有有了很好的基础,科技研究发面不断的深入和改良,在我国创下良好的科学医疗研发环境,和健康产业密切相关的两个研发方面:艾滋病、肝炎等重大疾病防治,重大新药品的创制。

(二)健康产业发展遇到的问题

健康产业是新兴的产业,在不断的发展中,有一些制约着行业发展和完善的因素。首先,因为健康产业是新起的新兴产业,相关的法律、法规不健全,导致无法可依,规章紊乱,许多的地方企业在发现这个行业的蓝海区域都跃跃欲试,提出许多不可践行、错乱盲目的投资计划,其中无序开发、重复建设等的现象较为普遍;其次,行政主体不明确,导致行政的推诿,企业无法落实实施计划,脱离实际情况而漫天发展,导致国民对医药行业形成信任危机,食品安全的不信任,从而出现一种购买洋货的热潮;然后,医疗研发创新技术低,个性化服务不够完善,缺少高新技术的支持从而出现大量仿造假冒的现象;最后,消费者对于健康产业的不了解,盲目的追求健康医药,对于产品以及自身了解不清晰。正因为健康产业是新型的行业,我们会有一个逐步认识完善的过程。

(三)在医疗改革下健康产业的发展趋势

大健康产业的发展,就是顺应时代的要求,积极探索大数据、云计算、互联网+以及人工智能等技术在行业的发展创新,如智慧医疗、医药电商等。在加快大健康产业就是医疗产业的趋势背景下摸索分析得出,大健康产业未来发展趋势是产业融合、病前病后市场壮大、新技术不断发展。

二、医疗改革下的大健康产业迎接的挑战与机遇

国家层面的医疗体制的变革,会引起一个医疗产业的巨大变化,变化的出现意味着投资机会的出现。

(一)我国老龄化时代来临,社会经济问题的出现

人口高龄化时代将会阻碍国家经济增长,导致庞大的医疗费用支出以及政府财政的不断赤字。但是,老龄化社会也带来医疗产业商机,医疗互联网结合就是一个很好把两个行业连接在一起发展的新的商业模式,医疗互联网结合可通过各种技术手段,把医疗做的更有效率,成本更低,如养生保健、健康管理、家庭护理、老年健康照顾等方面都可以应用医疗互联网技术进行分析综合应用,大健康产业将会随着老龄化的来领而迎来一个新的时代。

(二)互联网经济的高速发展,传统的医疗服务将会受到冲击

互联网医疗即移动医疗投资,是创业投资机构、互联网巨头以及传统医药企业都在竞相开发互联网医疗平台的投资主题。其中,互联网支付、互联网宣传以及互联网医疗服务的技术开发等都成为关注的热门话题。互联网医疗将优质医疗资源借助移动互联网进行服务延伸,充分发挥移动设备的便捷性和互联网的效率性。

(三)医疗大数据的不透明性引导的投资新机遇

在当前我国大数据发展时代,医疗行业的大数据不透明,将成为一个健康产业的发展的挑战,将医疗大数据变为国民可用的数据,将会成为一个发展趋势,健康企业投资起点将会有一个大的提升。

三、浅谈医疗改革对大健康产业的投资发展模式

(一)医疗大健康数据的云计算、云储存

医疗大数据在国内,无论是电子病例,还是影像资料都还不能完整和充分患者获得,医院在大数据方面的分析较为薄弱,将医院的大数据解析在云端计算里,然后医生和患者在获得许可都可以在云端里观看自己的病情和相关的病情的传递,医生也可以在云端上下载观看患者的病情,及时了解患者的病情进行医治。健康信息技术服务产业使得健康管理实现有针对性的开放开放,通过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为代表的高新技术,实现移动医疗、远程会诊、跨国界健康管理等,打破传统的医疗服务管理体系,随着老龄化的来临将会使管理服务市场前景更为广阔。

(二)以创新型医疗服务为主的大健康产业

随着人们生活品质的不断提高,现代化服务已经深入社会生活中,全方位的进入到医学健康管理和健康服务层面。一是医疗健康机构智能化安全服务体系建立,使得信息安全技术在医院管理和健康管理的应用,尤其是互联网技术提供实施智能安防,医疗机构和健康机构的重要区域全天全方面的监控。二是健康服务模式由粗放型转为现代化精细型,从专业医院到社区医疗所,人性化服务一条龙服务,联合一个健康产业的商业链条。三是健康服务管理由以前的封闭式转为开放式的模式,移动式的互联网技术的管理方式更加方便国民进行就医以及相关的健康咨询。

(三)以创新高新技术成果为主的健康产业发展目标

主动积极地投入资金研发高新科技成果,组织培养高新技术研发人才,研发制造创新型的科技成果,形成产销链条。一是要围绕健康、养老、养生、医疗、抗体等大健康产业,通过云计算来集成不同地区不同领域的特定的数据,进行分析整合,重点投向新药的研发与制成,新疾病的研究与相关抵抗医药的研制,中药与现代养生结合,研发新的养生中药,满足现代人们对中药养生的需求。二是新型技术推动大健康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产品质量,实现人文关怀的情操需求,最重要的是创新性的模式的发现与转化。

(四)医生的解放,实现不定点就医

国内的医生大多数都在医院中工作,局限了医生的执业范围。移动医疗资源的配置成为一个投资的热点,移动医疗技术解决的是患者和医生的距离,解Q的是医生资源的分配问题。例如大病在大医院看,小病在基层医院或者网络移动技术平台咨询治疗。因为在国内看病主要存在四个难处:挂号排队难、等待看病难、看病后缴费难、交费后取药难。移动医疗技术就是一个可供交流工作的一个平台或者载体,提供患者方便,关键还是医疗服务的提供。现今,大医院大部分的医务人员长期加班加点,因劳累病倒或猝死的悲剧时有发生,基层医院的工作少之甚少,如何通过技术手段解决医疗资源配置的问题将成为企业投资的关注热点问题。

(五)投资领域

一是养老产业,养老地产,养老金融保险与医养结合,长期照护,实行针对式管理与服务;二是专科连锁医院,以公立医院为主体,民营医院辅助发展的医疗体系结构,建立专科高端医院,施行与公立医院差异化竞争的路线,比如我国目前最为缺少的就是专业高端的儿童医院;三是智能医疗机械的研发制造,我国目前的高端大型医疗机械主要依靠进口,还未形成一个可靠的产业制造规模;四是医药电商,目前的相关政策任然没有开放,但是,纵观国外的发达国家的案例,这是一个必然开放的过程。五是医疗旅游,施行健康型的旅游路线以及健康的旅游服务体系,目前,旅游是国内外最为火爆的一个行业之一,特别是在中国,假期旅游景点的饱满,使得我们可以把目光放在与健康医疗结合的旅游项目,在旅游的景点中增添相关的健康项目。

四、结束语

健康产业的迅猛发展与我国人民的生活质量的改善,综合国力的提升有着密切的联系,是货真价实的朝阳新兴产业,市场前景广阔的产业。在未来的很长的一段时间内,对健康产业的大规模、持续性产业的投资行为将成为常态。为了降低高昂的研发成本和日益激烈的竞争造成的规模成本,医药医疗产业升级持续提升,行业并购日益显著,生物医药将成为新药研发的主流。

近一时期,医疗产业规模将会快速发展,医药电子商务企业将会大量增长,并且资本市场融资活动活跃。随着互联网行业的巨头积极的介入,以及国家相关政策的不断调整,大健康产业的未来发展机会将会不断的增多,成为国家的经济支柱行业。因此,大健康产业会逐渐成为企业投资的重要关注点,目前我国医疗行业中的健康产业处于起步状态,从行业的生命周期原理可以了解到,大健康产业不久将会进入一个快速发展的阶段,行业需求也在不断的持续增长。大健康产业势必会成为一个影响国家经济的重要行业。

参考文献:

[1]胡凡,邓小磊.中国大健康产业面临态势及对策分析[J].经营管理者,2015(11):227

[2]魏国安.医疗变革下的大健康产业投资机遇[J].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第五版),2015(1)

互联网医疗的市场分析篇8

关键词:“互联网+”;现状;影响;创新

近20年来,互联网技术快速发展,相关的产品与服务已深入人民生产、生活的方方面面。特别是随着移动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技术的日趋成熟,“互联网+”作为新时期多种信息技术的集成与整合被推出并得到广泛认可。“互联网+”代表一种新的经济形态和产业发展新的业态,即充分发挥互联网在生产要素中的优化和集成作用,将互联网的创新成果深度融合于经济社会各领域之中,提升实体经济的创新力和生产力,形成更广泛的以互联网为基础设施和实现工具的经济发展新形态。

一、“互联网+”的发展现状

(一)“互联网+农业”:推动中国农业信息化、品牌化、现代化

农业是第一产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互联网与农业的跨界融合源于1999年北大荒集团投资农博网,但由于农业的行业特殊性,“互联网+农业”发展相对缓慢。目前,互联网与农业的跨界融合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数字技术直接应用于农业生产。土壤、气候等因素对农业生产至关重要,通过对收集的农业数据进行大数据分析,可得到某特定农业生产区域的播种、施肥、收割等相关的解决方案,其次,农业咨询服务类、信息门户网站的建设。信息时代,涉农企业与农民对相关资讯的需求更加强烈,农业信息与咨询网站能为它们提供政策、市场、价格趋势等全方位的信息。艾格农业、天下粮仓等咨询网站能够对农业数据进行专业分析,为涉农企业、农民等提供所需的查询、咨询等服务;农博网、安徽农网等商业类或政府类信息门户网能够为政府、企业和农民提供各种农业信息,并实时互动交流。最后,农产品电子商务平台的快速发展。农产品销售是农业健康发展的关键环节,电商平台为农产品的营销提供了广阔市场,蔬菜、水果等借助网络可以直接从原产地到达消费者手中,消除了以往多层中间环节,减少了损耗。例如,沱沱工社、菜管家等垂直类生鲜电商平台整合了农产品生产、仓储、物流等配套服务,使农产品销售环节简单化、信息透明化,为生产者、消费者带来便利。

(二)“互联网+工业”:推动中国工业数字化、智能化

2015年德国汉诺威it展览(CeBit2015)上,德国“工业4.0”与中国元素的碰撞成为最大看点,参会的中国企业达760家,阿里巴巴、华为、海尔等中国企业充分展示了中国创造的最新水平。“互联网+”与“工业4.0”,变革传统的制造方式,重新建立“互联网+工业”的行业规则,这是一种“自下而上”的生产模式创新,将提高制造业的效率和水平,不但节约时间与成本,还将充分挖掘和培育新兴市场的潜力与机会。

目前,“互联网+工业”的发展现状是传统制造业企业和互联网企业相互渗透,传统制造业企业借助互联网实现智能化,新兴互联网企业则依托技术优势,不断瓜分传统制造业的市场。以海尔为代表的传统制造企业,顺势推出互联网工厂计划,新创的无人工厂、交互式生产等模式已获得业界认可。目前海尔新的生产模式已经实现标准化、模块化、自动化,并向数字化、智能化方向推进,而且海尔积极探索个性化定制,以满足用户“任性要求,个性设计”的诉求。以小米、乐视为代表的互联网企业则积极抢占电视等传统制造业市场,利用企业早先搭建技术体系、营销模式,并通过价值链重构、扁平化、快速响应市场等方式来创造新的消费模式,并逐步形成产业化趋势。

(三)“互联网+服务业”:创新服务、消费方式与体验

1.“互联网+生活服务、零售业”:o2o的兴起

生活服务业范围广泛,给“互联网+”的渗透与发展带来广阔的空间与市场。目前,“互联网+生活服务业”融合的最典型表即为o2o。o2o是移动互联网时代,企业通过线上虚拟数字世界和线下现实物理世界互动协作的一种新商务模式。传统的餐饮、娱乐、家居、家装、洗衣洗车等行业的相关经营活动都在线下实体店完成,而如今o2o模式的引入,诞生了诸如大众点评、美团外卖、饿了么、龙居网、爱洗车等的网络平台及移动客户端。o2o模式下,传统的中介被剔除,企业直接面对消费者,用户在客户端以时间、地点、价格等为条件寻找最合适的服务提供方,线上预订、线下体验,高效率、低成本地解决需求。而对传统的实体店来说,借助o2o平台,节省了人力与店面成本,并借助网络平台带来更多流量及利润。传统零售业也在积极探索o2o,京东商城、苏宁易购、1号店等企业以不同的形式开展线下体验线上购买的活动,未来线上支付线下体验将成为大众化的消费方式。

2.“互联网+交通、旅游业”:推动资源共享

现有的人口、道路、车辆等条件下,拥堵现象时有发生,给人们出行带来了诸多困扰,“互联网+”的出现及时有效的缓解了这一问题。“互联网+”应用于交通业,推出诸多基于GpS的交通应用app。实时公交app,可以帮助实时查询公交汽车的到站情况,防止长时间等待与误点现象的发生;快的打车和滴滴打车app,实现了乘客与出租车司机的一次双赢,既减短了乘客等车时间,又降低了出租车空车率;易到用车、嘀嘀和pp租车等专车服务app的推出,掀起了互联网时代交通领域的大革命,有效推动了汽车资源的共享,提高了资源利用率。而在旅游服务行业,携程、途牛旅游网、去哪儿网等在线旅游企业以不同的模式将旅游服务推向网络化、无中介化,引入的评分、分享等机制,也使得在线旅游的体验更加完善。

3.互联网+医疗行业”:移动医疗垂直化发展

现有的医疗环境下,“看病难”已成为普遍现象。“互联网+”与医疗行业融合,推出多种网络平台与移动应用,有效缓和了这一矛盾。当前,挂号、看病甚至结算都需要长时间等待,挂号网等服务平台将挂号由线下转到线上,大大缩短了看病预约时间;而丁香园、春雨医生等轻问诊型应用消除了部分用户就诊难的困扰。专业化的移动医疗垂直化产品将成为“互联网+医疗”的发展方向,可穿戴监测设备取得重大突破。具有代表性的iHealthalign血糖仪、withingsactivitepop智能手表等都是健康数据管理融合移动互联网的成功典范。同时,随着互联网时代健康实时管理的兴起,传统的医疗模式将迎来深刻变革,以医患实时问诊、互动为代表的新医疗社群模式将逐步取代传统的以医院为中心的就诊模式。“互联网+医疗”将打通医药产业服务链,促进医疗移动平台化、信息透明化,为政府解决“看病难”问题助力。

4.“互联网+教育行业”:量身打造的个人教育方案

传统的教育教学面向整体、面向大众,不能充分考虑每位学生的实际情况,难以满足多样化、个性化的需求,“互联网+”为教育人性化提供了重要契机,其为每位学生量身打造最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案,充分尊重每位学生,赋予每位学生自主选择权、决定权。2014年,K12在线教育、在线外语培训等快速发展,推动中国在线教育市场规模化增长。掌握着大量高粘性、高价值人群的传统教育机构如新东方、网易旗下的有道词典,因受互联网冲击,也开始向在线教育转型,推出诸如口语大师等产品和服务,并通数据挖掘技术,将用户需要进行多层次深入分析,从而实现差别化、个性化服务与推荐。在线教育企业不断推出风格迥异的移动终端,方便用户在各种环境利用碎片时间进行沉浸式学习,从而提高时间利用率,打破传统教育对环境、时间要求高的瓶颈。

二、“互联网+”对新常态下中国经济的影响

(一)“互联网+”有助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促进产业全面转型升级。

传统的农业、工业、服务业的发展方式粗放、落后,已不能适应新时期、新常态下中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需要,急需注入“互联网+”的新鲜“血液”。从目前“互联网+”与各产业融合发展现状来看,“互联网+不同产业”已产生了一些较为成熟的创新模式,并快速推动行业变革,促进产业转型升级。“互联网+农业”将多样化的互联网相关技术融入农业全程生产活动,积极推动农产品电商营销平台建设,为涉农企业或农民提供全方位咨询服务与解决方案,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促进了农业转型升级,增加农民收入。“互联网+工业”则是推动传统制造业向数字化、智能化方向发展,并在未来提供规模化的个性化产品定制,提高生产效率,促进制造业借助互联网技术转型升级,而且互联网时代的网络营销也将给制造业产品推广带来新的思路和方向。“互联网+服务业”更是以愈加成熟的商业模式、更低的成本及更及时高效的时间概念不断提高该行业的服务水平与能力。“互联网+”将作为新的引擎推动各产业全面转型升级。

(二)“互联网+”有助于变革服务方式,刺激消费,扩大内需。

“互联网+”将互联网的技术成果大规模的应用于传统服务业,不断创新消费、支付等服务方式,以高效便捷、低成本的优势将传统服务业带入新的高度。传统服务业市场涉及居民衣食住行的各个环节,诸多互联网企业不断推出基于个人pC、手机等的客户端,将用户的需求集成于便捷的应用软件,从时间、成本等多角度为用户提供最适合地便捷服务,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消费方式,推动“互联网+”与服务业更深层次融合。从目前的“互联网+服务业”创新成果来看,金融、教育、零售、广告、媒体等领域的“互联网+”已卓有成效,不仅整合了交通、旅游等行业资源,提高了服务的效率和水平,更重要的是,“互联网+服务业”因便捷与高效吸引了众多用户群体。人是消费的主体,随着“互联网+”的日趋成熟,消费人群、消费规模也将日趋扩大,无疑将增加社会有效需求,从而促进社会生产,促进全社会经济健康发展。

(三)“互联网+”有助于激活创新市场,营造创新氛围,为经济发展提供新动力。

“互联网+”行动计划的推出给了亿万创业者以极大的信心,同时也给万千创客提供了市场环境,指明了创新方向。在由“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型的过程中,技术进步是关键环节,而“互联网+”也扮演重要角色――将先进的技术融入到社会发展的诸多领域,将创新贯穿于技术进步与技术运用的各个环节。“互联网+”计划的推出,将高效推动各地区人才、资本、技术、知识的合理流动,汇聚亿万民众的创新激情,营造浓厚的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氛围,集人民群众的力量为新常态下的全面深化改革提供智力支持,推动中国经济走向新的创新征程。

三、小结

“互联网+”不是否定和颠覆传统发展方式,而是将互联网融进传统产业的发展进程,找到产业全面转型升级的关键入口,促使传统产业焕发新的活力与生命力,走出一条互联网创新驱动高效发展的新路子。中国经济业已进入“新常态”,全面深化改革正在有序进行,“互联网+”行动计划的及时推出将助力中国经济再一次腾飞,推动“中国梦”早日实现。

参考文献:

[1]王慧.基于o2o模式下的中小企业移动商务发展策略研究[J].中国商贸,2012(23).

互联网医疗的市场分析篇9

但是,对于移动医疗而言,这本身是一种非标准化的服务,也就是依赖于每个患者的具体诊治情况和医生的职业化诊断能力,开具的诊治方案和药品也是有差异的,这样的行业对于移动化趋势而言,能否全盘被颠覆呢?一方面是未来移动医疗领域的庞大市场,也就是以互联网化和移动端为入口的用户体验将从目前的支付、资讯和娱乐等细分市场逐步扩展到健康、生活等领域,另一方面是目前医疗产业的放开力度还不大,考虑到行业的安全性,还需要做进一步的移动互联网化试错。

那么,在这种情况下,互联网公司说擅长的补贴模式,能否最后拿下医疗和移动健康市场?对于嘀嘀打车和快的打车之间的补贴大战,对于电商购物和支付补贴领域的大战,大家已经习以为常,但是对于药品和与之关联的健康服务领域,补贴模式还能否调动起患者的积极性呢?况且这背后还有医院和医药市场、患者等好几个难题需要攻克。

对于移动医疗领域的互联网颠覆而言,主要是存在这个几个点。

一个是病情诊治的移动化,也就是患者可以通过智能移动终端直接和医生对接,获得专业的诊治建议;一个是医院流程的互联网化,也就是说将医院的挂号、门诊、检查和取药的手续全部互联网化,当然这其中需要和医院做十分密切的配合;还有一种就是医药电商模式了,从2014年的春季,中信21世纪拿到第一张“第三方网上药品销售试点资格证”,到9月份6部委联合发文放开管制,这个医药电商市场就开始沸腾了。

目前国内医药电商规模约42亿,仅占国内otC药品市场的1.68%,占比整个医药市场仅0.035%。因此,门诊领域的部分处方药放量将是电商扩张的主要动因。

相对而言,如果从产业流程的角度进行分析,其实医疗领域也有部分服务是标准化的,还有部分服务是非标准化的。例如,医院的挂号、取号、预约和检查等服务是标准化的,进行移动化的布局阻力也是最小的,因为这个是程序性的事项。但是,一旦涉及到了具体的病情诊治和处方药的购买、支付,那么这个流程就不那么标准化了,而且会遇到主要的麻烦。

对于互联网公司而言,逻辑很简单,医生给病人诊治并开具药品之后,部分处方药是可以在网上公开销售的,那么用户就可以扫描药品清单上的二维码来进行线上的药品购买,而且还可以获得互联网公司的补贴。对于用户而言,提高了效率,获得了优惠,对于医院而言,也减轻了药品配送和管理的压力,对于医药电商领域的参与者而言,也获得了涉足这一市场的切入点。

但是,理想很丰满,现实却很骨感。

首先,对于医院而言,开放药品清单市场是一个较大的门槛,因为医院也是有一个现金流的,而药品销售和医药服务是主要的来源之一(以药养医模式)。一旦这个药品销售的入口被互联网公司所掌控了,那么医院在整个环节中就只剩下给客户面对面的诊治服务了,从整个医院集团的利益考虑而言,或许是一种损害。就和银行被零售化的移动支付所后台化是差不多的逻辑,一旦医院的前端挂号、检查服务被互联网化,后端的医药配送也被互联网化,那么医院就成为了一个医疗诊治的线下服务场景,但是自身的环节已经被分离。

从实际的运营情况来看也是如此,此前,阿里健康的“处方电子化平台”在河北和杭州试运行。这亦是中国第一个将医院的电子处方单分流出来的平台。这对于医疗市场来说有着划时代的意义,从今以后一头独大的医院售药现状将被改变,药店行业将增加市场空间。但药店、医药商业公司多位人士似乎并不领情。如果没有政府的合作医院和强力推行,恐怕线下的医院不会买移动医疗的账。

其次,对于医疗电商而言,目前在移动医疗行业的参与环节主要是处方药的线上销售,通过医院分流出来的处方药名单进行线上的竞争和推介。患者将处方单上传至该处方平台后,如果选择药店拿药,线上合作的、有该药物的药店开始抢单。

各家药店抢单比拼的条件是低价格、生产厂家。但是,对于电商商家而言,其主要的逻辑是在保证药品质量的前提下拼价格,还是电商竞价的逻辑,虽然理论上移动医疗电商的药品价格可以降低20%。但是难以保证到了行业的后期,随着价格的失序和药品质量管理漏洞的存在,以及在流程上众多参与者为了争抢一个处方药单出现的混乱局面。而对于患者而言,药品的价格敏感性是不那么强的,患者更会选择用质量更好,有医院承诺的放心药,而对互联网上的药品恐怕还需要一个接受的过程。

互联网医疗的市场分析篇10

关键词:医疗业;传统医疗;互联网医疗

中图分类号:F724.6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5年10月22日

一、我国互联网医疗的兴起和发展

(一)我国传统医疗弊端日益凸显

1、医疗卫生资源分布不均。无论是东西中部的地域差异还是三级甲等医院对基层医院的人才与资源的虹吸都是导致我国医疗卫生资源分布不均的主要因素。据《全国医疗卫生服务体系规划纲要(2015-2020年)》统计显示:我国东部卫生机构总床位数占全国总数的40%,而西部地区只占29%,东部比西部多出近4.2万家医疗机构。同时,东部发达地区的医生资源比西部高出3到4倍。因此,无论是在数量上还是质量上,优质资源都过度集中于发达地区大城市大医院,从而导致小医院看不好病,大医院“看病难、看病贵”等问题。

2、医疗服务各方关系紧张,医疗资源浪费严重。对于医院,其痛点主要来自于盈利的需求、职能所需的公益性和政府干预三者之间所产生的矛盾。对于医生,其痛点主要来自于高负荷的工作量、职能所需的公益性、政策规定的低收入以及晋升难度大带来的工作压力极大,据数据统计,超过92%的医生都表示对日常工作感到疲惫。对于病患,其痛点无非是由来已久的“号难挂、队难排、医难求”社会难题。正是这三方痛点加剧了医疗服务各方关系紧张,而彼此之间的不信任更是对本就不足的资源造成了严重浪费。

3、我国医保结构性问题日渐严重。第一,医保分类不合理,政府医保远远高于商保总额,政府医保负担重,商保种类少;第二,缺乏控费机构,过度医疗较严重,医保基金管理模式不健全,医保收支失衡,支出压力大;第三,医保支付不便利,支付标准不合理;第四,缺乏个性化和多样化的投保方案。

(二)我国“互联网+”医疗发展现状

1、远程医疗兴起。在“互联网+”的冲击下,远程医疗逐渐兴起。传统格局将被打破,新的格局尚未形成,未来几年注定是国内医药产业的变革时期。

2、医疗与移动互联网结合并快速发展。随着近年移动互联网的发展,医疗与移动互联网的结合逐渐成为一种新的趋势,据不完全统计,国内目前的移动医疗已达2,000多款。随着全国智能手机普及率的提高以及移动宽带网络和服务的拓展,移动医疗无疑将在未来的医疗保健业发展重要作用。

3、互联网医疗逐渐渗透到日常生活。“互联网+”医疗时代的到来意味着医疗领域的华丽蜕变,“更便捷,更高效,更智能”的诊疗弥补了传统医疗的不足,如今挂号、交费、查取报告等一系列原本复杂低效的诊疗全都可以通过互联网上完成,这种科技发展带来的便利被人们快速接受并广为传播,互联网医疗正在潜移默化地改变我们的生活并渗透其中。

二、我国“互联网+”医疗发展优势

(一)“便捷+高效+智能”的特性。“互联网+”医疗的最大优势就是可以重塑医院服务流程,跨越时空实现实时闭环服务与管理,有效解决了病患就医三长一短(挂号、候诊、缴费时间长,就诊时间短)的问题,增强了患者就医的便利性,并且医院、医生与患者之间的互动更加便捷,信息更加透明,保证了患者的安全,从而改善医患关系,优化资源配置,提高医疗质量,使患者的就医体验更加完善。

(二)相关技术的推动。4G和wiFi技术的快速发展,使终端设备连接互联网更加便利与快速;智能终端设备大量普及,手机网民高达9亿,移动互联网迅速发展并即将实现全民化;医疗设施与机器技术的日渐成熟将使患者感受到更加智能的服务;大数据、云计算的快速发展,让即时从实时数据流中获取有效信息成为可能,等等。这些科学技术的发展与成熟都将为互联网医疗提供更优质的资源并为其发展提供更大的空间。

(三)国家政策的支持。2014年国家卫计委《关于推进医疗机构远程医疗服务的意见》,同年5月,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互联网食品药品经营监督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2015年1月《关于推进和规范医师多点执业的若干意见》和《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国家卫生计生委办公厅关于同意在宁夏、云南等五省开展远程医疗政策试点工作的通知》等等,这些政策都为互联网医疗的发展提供了更优质的环境。

(四)Bat三大互联网巨头的加入。Bat、京东、360、小米等大体量公司凭借敏锐的嗅觉迅速进军移动医疗领域,引发了业内对互联网的热烈关注,大量创业者投身互联网医疗领域,短短三个月之间,挂号网一亿美元、丁香园7,000万美元、春雨医生5,000万美元三起融资使互联网医疗炙手可热、热潮涌动,并即将迎来爆发。

三、我国“互联网+”医疗的前景

医疗健康是人类生活追求的永恒主题,也是一个国家和社会发展的基础。在我国,“互联网+”医疗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在全国医疗卫生服务体系规划纲要中已经提出开展“健康中国云服务计划”,积极利用移动互联网、物联网、云计算、可穿戴设备等新技术,推动惠民健康信息服务和智慧医疗服务,并提出推动健康大数据应用,逐步转变服务模式,提高服务能力和管理水平,推动开展远程和移动医疗,逐步丰富和完善服务内容以及方式。

互联网医疗是未来医疗健康服务业的必然趋势。第一,在“互联网+”时代下,随着我国老龄化程度加深,医疗服务市场的扩展对远程医疗的需求将会越来越大;第二,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医疗健康领域也搭上了移动互联网这辆快车,移动医疗进入了一个爆发式发展的阶段,加之Bat纷纷在移动医疗领域布局,未来的移动医疗市场将作为一座富饶的金矿被开采出来,智能化医疗的时代触手可及;第三,2014年,Bat和互联网众巨头强势入驻互联网医疗产业,2015年互联网对医疗产业的改变乃至重构更加猛烈,互联网医疗中国会认为,该产业未来10年将有10倍增长空间。

四、“互联网+”医疗发展障碍

(一)国内医疗环境尚不开放。就政策来说,医改并没有改变本质问题,现在公立医院仍是基本垄断着市场,私立医院生存艰难,医疗市场化发展缓慢。

(二)移动终端诊疗技术有限。虽然现在科学技术不断发展,但是移动终端诊疗毕竟不是面对面的,医术再高明的医生在没有接触到病患的真实状况下还是不能百分之百的确诊,这是一个需要科技去不断改善的现实缺点。

(三)医保支付问题。在传统观念里,人们普遍认为医疗由医保来埋单,但医保和商业健康保险在互联网医疗领域并没有介入,缺乏医保支付手段支撑,缺乏责任认定机制及行业标准,这都需要政府和社会共同支持解决。

(四)盈利模式不清晰。虽然全国各类医疗健康app已有2,000多个,但至今还没有一款app真正取得成功,获得用户的认可,国内互联网医疗仍都处于投入阶段,对于盈利对象和模式不清晰,盈利的很少。

五、建议

(一)改善医疗业发展环境。首先,加强卫生、工信、公安等部门的协作,营造规范有序的市场环境,促进医疗健康业与互联网的对接;其次,促进优势企业的强强联手,以便加快、加强新产品研发速度和力度,培育壮大互联网医疗品牌;最后,密切关注行业发展动态,将国家关于互联网医疗政策落到实处。

(二)盈利模式重点关注药企与险企两大收费方向。根据医疗产业链梳理,互联网医疗企业的收费对象分别有:患者、医生、医院、药企、社会保险、商业保险等,从价值需求和价值创造两个方面来看,药企与险企都对互联网有极大的依赖性,药企是互联网医疗当下和未来的主要盈利模式,同时,险企未来想象空间巨大。

(三)加强行业监管。首先,需要明确行业监管机构,加强对互联网医疗的监管;其次,出台相关细则与政策,以明确互联网医疗中出现问题时责任所在和解决办法;最后,加强互联网医疗安全管理,确保医疗过程的安全性。

六、总结

如今是一个互联网时代,互联网与医疗的结合顺应潮流,未来的医疗将会是互联网医疗与传统医疗相结合,虽然在互联网医疗发展过程中困难重重,但是这些障碍最终会随着时间和技术的不断延伸和发展被跨越,互联网医疗将大大便利人们的生活,其前景依旧广阔,其发展空间不容小觑。许多互联网公司将目光转移到医疗行业上,在不久的将来,互联网医疗会越发普及,它在人们的生活中也将占据越来越重要的地位。

主要参考文献:

[1]燕京.前景预测:互联网医疗成必然趋势[R].方正证券,2014.8.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