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消防施工技术要求十篇消防施工技术要求十篇

消防施工技术要求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9 12:12:30

消防施工技术要求篇1

关键词:消防部队消防监督消防管理

中图分类号:D631.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098X(2014)04(a)-0174-01

消防工作一直是国家政府高度重视的工作,因为火灾的发生不仅给个人造成损失,也给国家造成很深的影响,财产损失不说,严重时会有大量的人员伤亡,所以国家各级政府越来越重视消防预防工作,开展消防监督管理工作,进行隐患排查,提前发现、提前治理。虽然如此,仍存在一些担忧问题需进一步解决:一是排查不断,但仍不能避免火灾事故的发生;二是责任难以界定清晰,当发生事故时,仍需层层问责。所以,如何提高基层消防监督管理的效率,成为消防工作者的重要研究内容。

1加快两个环节的科技资源整合

1.1在政策法规制订环节保障消防科技技术的推广

消防科学涉及面广,需要结合多学科、多领域的知识进行预防工作。消防工作体现在各个行业,所以根据各行各业的不同,消防监督管理工作的侧重点、内容、方法都会有所不同,所以消防预防工作的开展要结合实际,即考虑不同企业、材质、区域的特点,又要结合国家相关的法规、标准要求,认真分析,制定有效的监督管理措施。例如,在建筑行业,对于电气、保温材料、钢结构、彩钢板等的消防预防工作,就要结合建筑设计规范中关于防火设计的内容和要求进行开展,需要按国家标准来进行实施,这包括施工的方法、施工用材料、不同材料所需准确的消防设施等,并按国这标准规定的要求合理布局与使用,这样火灾隐患整治工作才可能做到有效。我国GB50720―2011《建设工程施工现场消防安全技术规范》中,对临时消防设施、疏散通道等没有具体的规定,缺少具体的施工标准,导致一些基层政府部门在监督过程中没有配套的技术文件支持,使得基层监督管理工作难以落实。

1.2从源头管控环节加快消防科学技术的应用

任何过程控制都离不开源头控制,消防火灾防控过程也离不开源头控制,源头控制对于消防预防工作是一个关键因素,再完美的设计如果没有质量过硬的消防器材给予保证,那消防监督管理工作也不会达到好的效果。建筑行业行政主管部门、施工单位、监理单位需要按国家标准规范要求做好保温材料、防火材料等设计预防;对于消防产品的设计、生产企业,要加强质量监管,生产出合理的消防产品,才能保障消防工作的顺利进行。总之,做火灾防控一定要从源头入手,在技术上与原料采购上严格把关,杜绝消防安全先天不足现象。

2强化两类场所的技术防范

(1)火灾高危场所的技术防范。火灾高危场所,就是指一旦发生火灾后,容易造成严重的财产损失或人员伤亡的区域、单位等。比如,人员密集的商场、规模较大的储存或生产易燃易爆产品的企业等,这些区域一旦发生火灾都可能造成严重的群死群伤事故,即给国家带来财产损失,也给公民生活带来不好的影响。对于人员密集区域与易易燃易爆的企业单位,这些区域由于其固有的特点,火灾预防困难,同时,火灾扑灭更困难,所以,各级政府一定要加强这些区域的监管,指导其按国家最高标准要求建立相关的预防措施、制定紧急预案,并演练,同时,要加强监督管理,多宣传,完善管理体系。

(2)社会一般单位场所的技术防范。这里的一般单位指的是除消防安全单位以外的社会单位、居民区等。这类场所有多、小、散、杂的特点,建筑结构多样,消防管理意识差,预防措施少,消防安全投入低,火灾频发。这于这一类场所的特点,除加强消防安全教育与培训,提高人员的火灾防范意识,还应充分利用企业的资源,提高其自查的技术含量,对于一些小企业,设计消防通道,采购消防设施,做好应急管理,多做演练,提高企业自身防范能力。

(3)实施个性化、人性化防控。在进行火灾预防监督管理时,要因地制宜,有针对性的进行预防措施的选用,对于火灾造成人员伏伤亡多的场所和火频发的场所,需要针对场所特点,采取不同的预防措施。

3提升两大人群的技术素养

(1)提升消防监督干部的业务技能。监督指导到位了,火灾隐患滋生的环境就减少了,社会单位对人防、技防的措施理解、执行才准确,各类技术规范中要求的技术防控措施才能准确地在实践中得以使用,消防工作才能在社会化进程中迈开大步前行。防火监督干部的业务能力直接关系到火灾防控工作的质量及效能。一是要重视岗前培训。凡新进人防火岗位的人员,不仅要取得公安部岗位资格证,还必须经过专门的岗前培训,且培训合格,具备胜任岗位的能力。二是要重视专人专岗。在日趋严厉的问责制面前,只有将消防监督干部的个人职责与责任相对应,才能更好地钻研业务、履行职责、承担责任。三是要重视技术力量储备。要重视保留并建立一个地区、一个单位的技术人才库,既是智囊团又是讲师团,既可以为决策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撑,又可以提供传帮带的技术指导。

(2)提升社会消防工作者的业务技能。对于消防管理工作,需要有专业技术人员进行开展,其技术要求很高,如对于消防设施的选择、维护与保养等均需要专业人员操作,所以,要加强消防工作者的培训,并推行持证上岗制定,使工作人员具备消防技能,使火灾预防工作做好实处,做到有效。

4完善两个体系的科技指标

(1)强化消防安全服务管理体系的技术力量。要将技术防控始终作为火灾防控的有力支撑,在管理防控的基础上,完善技术防控的标准,对人员技术资格、单位的技术防控设施提出明确的要求,以确保各类火灾防控措施在管理中准确地贯彻执行。如发展培育消防设计审核、消防产品质量评定、消防设施检测维修、火灾风险评估等消防中介服务机构和执业人员,设立包括资格、资金、场所、人员、仪器设备、质量保障体系等内容的消防技术服务中介机构的资质准入条件;推行消防职业人、注册消防工程师等消防技术人员职业资格制度;充分发挥消防协会对社会群体的引导作用,加速消防科技产品在火灾防控工作中的应用。

(2)强化消防工作问责体系中的科技跟踪。通过先进的科学技术,着力解决在管理防控中无法触及、基层消防机构无力解决的一些技术问题。火灾事故发生后,在认真总结分析火灾原因教训的基础上,加大对致灾原因的科技跟踪。积极用技术手段破解消防无限责任的瓶颈,提升基层消防监督干部的工作效能。如针对因安全出口上锁导致群死群伤的火灾,在该类场所应强制性推广应用推闩式门锁,彻底解决“防火”与“防盗”二者不可兼得的矛盾;对火灾中自动消防设施无法正常运行、窒息死亡等问题,应当加快传统建筑消防设施的改进及智能化、人性控制,提升技术防控的可靠性。

5结语

火灾布防控制对于消防监督管理工作有着重要影响。只有从根本上做好预防管理,才能最大限度的降低火灾发生几率与火灾事故损失。科学布防,对于企业、事业、居民乃至社会的火灾控制都有重要影响,做好火灾布防,加强消防监督管理,使火灾防控工作做到“疏而不漏”。

参考文献

消防施工技术要求篇2

建设消防监督管理规定如下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了加强建设工程消防监督管理,落实建设工程消防设计、施工质量和安全责任,规范消防监督管理行为,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本规定适用于新建、扩建、改建(含室内装修、用途变更)等建设工程的消防监督管理。

本规定不适用住宅室内装修、村民自建住宅、救灾和其他临时性建筑的建设活动。

第三条建设、设计、施工、工程监理等单位应当遵守消防法规、国家消防技术标准,对建设工程消防设计、施工质量和安全负责。

公安机关消防机构依法实施建设工程消防设计审核、消防验收和备案、抽查。

第四条除省、自治区人民政府公安机关消防机构外,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公安机关消防机构承担辖区建设工程的消防设计审核、消防验收和备案抽查工作。具体分工由省级公安机关消防机构确定,并报公安部消防局备案。

跨行政区域的建设工程消防设计审核、消防验收和备案抽查工作,由其共同的上一级公安机关消防机构指定管辖。

第五条公安机关消防机构实施建设工程消防监督管理,应当遵循公正、严格、文明、高效的原则。

第六条建设工程的消防设计、施工必须符合国家工程建设消防技术标准。

新颁布的国家工程建设消防技术标准实施之前,建设工程的消防设计已经公安机关消防机构审核合格或者备案的,分别按原审核意见或者备案时的标准执行。

第七条公安机关消防机构对建设工程进行消防设计审核、消防验收和备案抽查,应当由二名以上执法人员实施。

第二章消防设计、施工的质量责任

第八条建设单位不得要求设计、施工、工程监理等有关单位和人员违反消防法规和国家工程建设消防技术标准,降低建设工程消防设计、施工质量,并承担下列消防设计、施工的质量责任:

(一)依法申请建设工程消防设计审核、消防验收,依法办理消防设计和竣工验收备案手续并接受抽查;建设工程内设置的公众聚集场所未经消防安全检查或者经检查不符合消防安全要求的,不得投入使用、营业;

(二)实行工程监理的建设工程,应当将消防施工质量一并委托监理;

(三)选用具有国家规定资质等级的消防设计、施工单位;

(四)选用合格的消防产品和满足防火性能要求的建筑构件、建筑材料及室内装修装饰材料;

(五)依法应当经消防设计审核、消防验收的建设工程,未经审核或者审核不合格的,不得组织施工;未经验收或者验收不合格的,不得交付使用。

第九条设计单位应当承担下列消防设计的质量责任:

(一)根据消防法规和国家工程建设消防技术标准进行消防设计,编制符合要求的消防设计文件,不得违反国家工程建设消防技术标准强制性要求进行设计;

(二)在设计中选用的消防产品和有防火性能要求的建筑构件、建筑材料、室内装修装饰材料,应当注明规格、性能等技术指标,其质量要求必须符合国家标准或者行业标准;

(三)参加建设单位组织的建设工程竣工验收,对建设工程消防设计实施情况签字确认。

第十条施工单位应当承担下列消防施工的质量和安全责任:

(一)按照国家工程建设消防技术标准和经消防设计审核合格或者备案的消防设计文件组织施工,不得擅自改变消防设计进行施工,降低消防施工质量;

(二)查验消防产品和有防火性能要求的建筑构件、建筑材料及室内装修装饰材料的质量,使用合格产品,保证消防施工质量;

(三)建立施工现场消防安全责任制度,确定消防安全负责人。加强对施工人员的消防教育培训,落实动火、用电、易燃可燃材料等消防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保证在建工程竣工验收前消防通道、消防水源、消防设施和器材、消防安全标志等完好有效。

第十一条工程监理单位应当承担下列消防施工的质量监理责任:

(一)按照国家工程建设消防技术标准和经消防设计审核合格或者备案的消防设计文件实施工程监理;

(二)在消防产品和有防火性能要求的建筑构件、建筑材料、室内装修装饰材料施工、安装前,核查产品质量证明文件,不得同意使用或者安装不合格的消防产品和防火性能不符合要求的建筑构件、建筑材料、室内装修装饰材料;

(三)参加建设单位组织的建设工程竣工验收,对建设工程消防施工质量签字确认。

第十二条为建设工程消防设计、竣工验收提供图纸审查、安全评估、检测等消防技术服务的机构和人员,应当依法取得相应的资质、资格,按照法律、行政法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执业标准提供消防技术服务,并对出具的审查、评估、检验、检测意见负责。

第三章消防设计审核和消防验收

第十三条对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人员密集场所,建设单位应当向公安机关消防机构申请消防设计审核,并在建设工程竣工后向出具消防设计审核意见的公安机关消防机构申请消防验收:

(一)建筑总面积大于二万平方米的体育场馆、会堂,公共展览馆、博物馆的展示厅;

(二)建筑总面积大于一万五千平方米的民用机场航站楼、客运车站候车室、客运码头候船厅;

(三)建筑总面积大于一万平方米的宾馆、饭店、商场、市场;

(四)建筑总面积大于二千五百平方米的影剧院,公共图书馆的阅览室,营业性室内健身、休闲场馆,医院的门诊楼,大学的教学楼、图书馆、食堂,劳动密集型企业的生产加工车间,寺庙、教堂;

(五)建筑总面积大于一千平方米的托儿所、幼儿园的儿童用房,儿童游乐厅等室内儿童活动场所,养老院、福利院,医院、疗养院的病房楼,中小学校的教学楼、图书馆、食堂,学校的集体宿舍,劳动密集型企业的员工集体宿舍;

(六)建筑总面积大于五百平方米的歌舞厅、录像厅、放映厅、卡拉oK厅、夜总会、游艺厅、桑拿浴室、网吧、酒吧,具有娱乐功能的餐馆、茶馆、咖啡厅。

第十四条对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特殊建设工程,建设单位应当向公安机关消防机构申请消防设计审核,并在建设工程竣工后向出具消防设计审核意见的公安机关消防机构申请消防验收:

(一)设有本规定第十三条所列的人员密集场所的建设工程;

(二)国家机关办公楼、电力调度楼、电信楼、邮政楼、防灾指挥调度楼、广播电视楼、档案楼;

(三)本条第一项、第二项规定以外的单体建筑面积大于四万平方米或者建筑高度超过五十米的其他公共建筑;

(四)城市轨道交通、隧道工程,大型发电、变配电工程;

(五)生产、储存、装卸易燃易爆危险物品的工厂、仓库和专用车站、码头,易燃易爆气体和液体的充装站、供应站、调压站。

第十五条建设单位申请消防设计审核应当提供下列材料:

(一)建设工程消防设计审核申报表;

(二)建设单位的工商营业执照等合法身份证明文件;

(三)新建、扩建工程的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明文件;

(四)设计单位资质证明文件;

(五)消防设计文件。

第十六条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建设单位除提供本规定第十五条所列材料外,应当同时提供特殊消防设计的技术方案及说明,或者设计采用的国际标准、境外消防技术标准的中文文本,以及其他有关消防设计的应用实例、产品说明等技术资料:

(一)国家工程建设消防技术标准没有规定的;

(二)消防设计文件拟采用的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可能影响建设工程消防安全,不符合国家标准规定的;

(三)拟采用国际标准或者境外消防技术标准的。

第十七条公安机关消防机构应当自受理消防设计审核申请之日起二十日内出具书面审核意见。但是依照本规定需要组织专家评审的,专家评审时间不计算在审核时间内。

第十八条公安机关消防机构应当依照消防法规和国家工程建设消防技术标准强制性要求对申报的消防设计文件进行审核。对符合下列条件的,公安机关消防机构应当出具消防设计审核合格意见;对不符合条件的,应当出具消防设计审核不合格意见,并说明理由:

(一)新建、扩建工程已经取得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

(二)设计单位具备相应的资质条件;

(三)消防设计文件的编制符合公安部规定的消防设计文件申报要求;

(四)建筑的总平面布局和平面布置、耐火等级、建筑构造、安全疏散、消防给水、消防电源及配电、消防设施等的设计符合国家工程建设消防技术标准强制性要求;

(五)选用的消防产品和有防火性能要求的建筑材料符合国家工程建设消防技术标准和有关管理规定。

第十九条对具有本规定第十六条情形之一的建设工程,公安机关消防机构应当在受理消防设计审核申请之日起五日内将申请材料报送省级人民政府公安机关消防机构组织专家评审。

省级人民政府公安机关消防机构应当在收到申请材料之日起三十日内会同同级住房和城乡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召开专家评审会,对建设单位提交的消防技术方案进行评审。参加评审的专家应当具有相关专业高级技术职称,总数不应少于七人,并应当出具专家评审意见。评审专家有不同意见的,应当注明。

省级人民政府公安机关消防机构应当在专家评审会后五日内将专家评审意见书面通知报送申请材料的公安机关消防机构,同时报公安部消防局备案。

对三分之二以上评审专家同意的消防技术方案,受理消防设计审核申请的公安机关消防机构应当出具消防设计审核合格意见。

第二十条建设、设计、施工单位不得擅自修改经公安机关消防机构审核合格的建设工程消防设计。确需修改的,建设单位应当向出具消防设计审核意见的公安机关消防机构重新申请消防设计审核。

第二十一条建设单位申请消防验收应当提供下列材料:

(一)建设工程消防验收申报表;

(二)工程竣工验收报告;

(三)消防产品质量合格证明文件;

(四)有防火性能要求的建筑构件、建筑材料、室内装修装饰材料符合国家标准或者行业标准的证明文件、出厂合格证;

(五)消防设施、电气防火技术检测合格证明文件;

(六)施工、工程监理、检测单位的合法身份证明和资质等级证明文件;

(七)其他依法需要提供的材料。

第二十二条公安机关消防机构应当自受理消防验收申请之日起二十日内组织消防验收,并出具消防验收意见。

第二十三条公安机关消防机构对申报消防验收的建设工程,应当依照建设工程消防验收评定标准对已经消防设计审核合格的内容组织消防验收。

对综合评定结论为合格的建设工程,公安机关消防机构应当出具消防验收合格意见;对综合评定结论为不合格的,应当出具消防验收不合格意见,并说明理由。

第二十四条对通过消防设计审核的高层建筑、地下工程,以及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的建设工程,公安机关消防机构应当重点进行监督检查,督促施工单位落实工程建设消防安全和质量责任。

第四章消防设计和竣工验收的备案抽查

第二十五条对本规定第十三条、第十四条规定以外的建设工程,建设单位应当在取得施工许可、工程竣工验收合格之日起七日内,通过省级公安机关消防机构网站的消防设计和竣工验收备案受理系统进行消防设计、竣工验收备案,或者报送纸质备案表由公安机关消防机构录入消防设计和竣工验收备案受理系统。

第二十六条公安机关消防机构收到消防设计、竣工验收备案后,应当出具备案凭证,并通过消防设计和竣工验收备案受理系统中预设的抽查程序,随机确定抽查对象;被抽查到的建设单位应当在收到备案凭证之日起五日内按照备案项目向公安机关消防机构提供本规定第十五条或者第二十一条规定的材料。

公安机关消防机构应当在收到消防设计、竣工验收备案材料之日起三十日内,依照消防法规和国家工程建设消防技术标准强制性要求完成图纸检查,或者按照建设工程消防验收评定标准完成工程检查,制作检查记录。检查结果应当在消防设计和竣工验收备案受理系统中公告。

第二十七条公安机关消防机构发现消防设计不合格的,应当在五日内书面通知建设单位改正;已经开始施工的,同时责令停止施工。

建设单位收到通知后,应当停止施工,对消防设计组织修改后送公安机关消防机构复查。经复查,对消防设计符合国家工程建设消防技术标准强制性要求的,公安机关消防机构应当出具书面复查意见,告知建设单位恢复施工。

第二十八条公安机关消防机构实施竣工验收抽查时,发现有违反消防法规和国家工程建设消防技术标准强制性要求或者降低消防施工质量的,应当在五日内书面通知建设单位改正。

建设单位收到通知后,应当停止使用,组织整改后向公安机关消防机构申请复查。经复查符合要求的,公安机关消防机构应当出具书面复查意见,告知建设单位恢复使用。

第二十九条建设工程的消防设计、竣工验收未依法报公安机关消防机构备案的,公安机关消防机构应当依法处罚,责令建设单位在五日内备案,并纳入抽查范围;对逾期不备案的,公安机关消防机构应当在备案期限届满之日起五日内通知建设单位,责令其停止施工、使用。

第五章执法监督

第三十条上级公安机关消防机构对下级公安机关消防机构建设工程消防监督管理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和指导。

第三十一条公安机关消防机构办理建设工程消防设计审核、消防验收,实行主责承办、技术复核、审验分离和集体会审等制度。

公安机关消防机构实施消防设计审核、消防验收的主责承办人、技术复核人和行政审批人应当依照职责对消防执法质量负责。

第三十二条省级公安机关消防机构应当在互联网上设立消防设计和竣工验收备案受理系统,结合辖区内建设工程数量和消防设计、施工质量情况,统一确定消防设计与竣工验收备案预设程序和抽查比例,并对备案、抽查实施情况进行定期检查。对设有人员密集场所的建设工程的抽查比例不应低于百分之五十。

公安机关消防机构和人员应当依照本规定对建设工程消防设计和竣工验收实施备案抽查,不得擅自确定抽查对象。

第三十三条办理消防设计审核、消防验收、备案抽查的公安机关消防机构工作人员是申请人、利害关系人的近亲属,或者与申请人、利害关系人有其他关系可能影响办理公正的,应当回避。

第三十四条公安机关消防机构接到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有关建设工程违反消防法律法规和国家工程建设消防技术标准的举报,应当在三日内组织人员核查,核查处理情况应当及时告知举报人。

第三十五条公安机关消防机构实施建设工程消防监督管理时,不得对消防技术服务机构、消防产品设定法律法规规定以外的地区性准入条件。

第三十六条公安机关消防机构及其工作人员不得指定或者变相指定建设工程的消防设计、施工、工程监理单位和消防技术服务机构。不得指定消防产品和建筑材料的品牌、销售单位。不得参与或者干预建设工程消防设施施工、消防产品和建筑材料采购的招投标活动。

第三十七条公安机关消防机构实施消防设计审核、消防验收和备案、抽查,不得收取任何费用。

第三十八条公安机关消防机构实施建设工程消防监督管理的依据、范围、条件、程序、期限及其需要提交的全部材料的目录和申请书示范文本应当在互联网网站、受理场所、办公场所公示。

消防设计审核、消防验收、备案抽查的结果,除涉及国家秘密、商业秘密和个人隐私的以外,应当予以公开,公众有权查阅。

第三十九条消防设计审核合格意见、消防验收合格意见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出具许可意见的公安机关消防机构或者其上级公安机关消防机构,根据利害关系人的请求或者依据职权,可以依法撤销许可意见:

(一)对不具备申请资格或者不符合法定条件的申请人作出的;

(二)建设单位以欺骗、贿赂等不正当手段取得的;

(三)公安机关消防机构超出法定职责和权限作出的;

(四)公安机关消防机构违反法定程序作出的;

(五)公安机关消防机构工作人员滥用职权、玩忽职守作出的。

依照前款规定撤销消防设计审核合格意见、消防验收合格意见,可能对公共利益造成重大损害的,不予撤销。

第四十条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对公安机关消防机构建设工程消防监督管理中作出的具体行政行为不服的,可以向本级人民政府公安机关申请行政复议。

第六章法律责任

第四十一条违反本规定的,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第五十八条、第五十九条、第六十五条二款、第六十六条、第六十九条规定给予处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建设、设计、施工、工程监理单位、消防技术服务机构及其从业人员违反有关消防法规、国家工程建设消防技术标准,造成危害后果的,除依法给予行政处罚或者追究刑事责任外,还应当依法承担民事赔偿责任。

第四十二条建设单位在申请消防设计审核、消防验收时,提供虚假材料的,公安机关消防机构不予受理或者不予许可并处警告。

第四十三条违反本规定并及时纠正,未造成危害后果的,可以从轻、减轻或者免予处罚。

第四十四条依法应当经公安机关消防机构进行消防设计审核的建设工程未经消防设计审核和消防验收,擅自投入使用的,分别处罚,合并执行。

第四十五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依法从重处罚:

(一)已经通过消防设计审核,擅自改变消防设计,降低消防安全标准的;

(二)建设工程未依法进行备案,且不符合国家工程建设消防技术标准强制性要求的;

(三)经责令限期备案逾期不备案的;

(四)工程监理单位与建设单位或者施工单位串通,弄虚作假,降低消防施工质量的。

第四十六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公安机关消防机构应当函告同级住房和城乡建设行政主管部门:

(一)建设工程被公安机关消防机构责令停止施工、停止使用的;

(二)建设工程经消防设计、竣工验收抽查不合格的;

(三)其他需要函告的。

第四十七条公安机关消防机构的人员玩忽职守、滥用职权、徇私舞弊,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有下列行为之一,尚未构成犯罪的,依照有关规定给予处分:

(一)对不符合法定条件的建设工程出具消防设计审核合格意见、消防验收合格意见的;

(二)对符合法定条件的建设工程消防设计、消防验收的申请,不予受理、审核、验收或者拖延时间办理的;

(三)指定或者变相指定设计单位、施工单位、工程监理单位的;

(四)指定或者变相指定消防产品品牌、销售单位或者技术服务机构、消防设施施工单位的;

(五)利用职务接受有关单位或者个人财物的。

第七章附则

第四十八条国家工程建设消防技术标准强制性要求,是指国家工程建设消防技术标准中必须严格执行的规定。

第四十九条本规定中的“三日”、“五日”、“七日”、“二十日”、“三十日”均指工作日。

第五十条执行本规定所需的法律文书式样由公安部统一制定。

第五十一条本规定自2009年5月1日起施行。1996年10月16日的《建筑工程消防监督审核管理规定》(公安部令第30号)同时废止。

 

建设消防监督管理规定相关文章:

1.建设工程消防监督管理规定

2.消防监督管理规定

3.建筑工程消防管理规定

4.建设工程消防管理规定

消防施工技术要求篇3

【关键词】消防部队;消防监督;消防管理

虽然我国的消防工作制度已经基本完善,也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了大排查和大整治工作,但是由于整治排查底气不足,大型火灾事故还是时有发生、基层监督管理工作执行不到位等问题经常出现,所以,提升基层消防监督管理的工作效能已经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1.提升消防监督干部和消防工作人员的业务技能

消防监督干部的的监督指导工作到位了,能有效的减少火灾发生的环境,帮助社会单位及个人理解消防知识和技能,确保各种火灾防控技术措施执行到位,促进基层消防工作的顺利开展。消防监督干部的业务技能水平直接影响着火灾防控工作的工作质量和效能。所以,注重消防监督干部的岗前培训,防火岗位新近的人员,必须拥有公安岗位的资格证,并且取得岗前培训的合格证和能够胜任当前的工作,还要设立专门的消防监督干部培训基地和设施自动模拟系统,并对消防监督干部定期进行相关知识的培训。注重技术人才的储备,技术人才是一个地区或单位的智囊团,能够为制定火灾防控措施提供有效的技术支持和技术引导。所以,一个地区或者单位要注重消防监督技术人才的储备。设置专人专岗,实行消防监督干部个人责任制,明确消防监督干部的个人职责与工作责任,以适应火灾防控工作的问责制。同时,在调动火灾防控的建审员、法制员和火调员时,要充分考虑岗位建设的可持续性。消防工作人员是火灾防控工作开展的基本要素,消防设备的检测、维护、保养,消防产品的设计、应用等各个方面的业务技术要求都很高,所以,对于消防工作人员要不断提升其业务技能水平,实施消防知识专业技术资格认证,保证消防工作人员是持证上岗,培养大量的专业消防工作人员[1]。

2.不断提高消防工作问责体系和消防安全服务管理体系的技术含量

2.1提高消防工作问责体系中的技术含量

在消防工作问责体系中,要时刻关注火灾高发的群体、重点环节以及火灾防控工作的实战需求。通过不断提升消防工作问责体系中的技术含量,采用先进的科学技术手段,帮助基层消防监督管理部门解决部门技术问题,提升基层消防监督管理工作的效能。基层消防监督管理部门要在火灾发生之后,及时分析导致火灾发生的原因,并利用科学追踪技术对火灾的原因进行追踪。同时,通过提升消防工作问责体系中的技术含量,可以解决消防无限责任的瓶颈问题,有效提升基层消防监督管理工作的管理水平。例如,通过推广使用推闩式门锁,有利于解决由于安全出口上锁而出现在火灾中群死群伤的现象,同时还能起到防盗的作用。此外基层消防监督管理部门要及时改进无法正常使用的消防设备,或是对消防设备进行智能化安装、人为控制,以提高技术防控在火灾防控中的可靠性。

2.2提高消防安全服务管理体系的技术含量

火灾防控中的技术防控是提升基层消防监督管理工作效能的有力保障,所以,在实施火灾技术防控时,要明确规定技术防控的标准、消防人员的技术要求和单位的技术防控设备,以保证各种火灾防控措施在基层消防监督管理工作中得到真正的贯彻落实。比如实施专业消防人员、消防工程师等消防技术从业人员的资格认证书;发展产品认定、风险评估、设施维修等专门的消防服务机构;建立消防协会,充分发挥其引导作用;在火灾防控中推广消防产品[2]。

3.加强源头管控和政策法规制订的消防技术推广

3.1加强源头管控环节的消防技术推广

源头管控是火灾防控关键手段。建筑消防和消防产品是目前基层消防监督管理工作中源头管控的主要领域。源头管控的对象主要是建筑行业的施工设计、施工现场、监理单位和行政部门,消防产品的设计研发、生产经营单位。因为只有对先进的消防产品、消防技术和消防理念有了一定的了解,才能更好的运用消防技术产品和规范。对在建筑行业中使用到的防火涂料和外墙保温材料,就要在建筑的消防设计、行政部门和相关设施的安装等源头实施防控,保证消防安全实施的完整。

3.2加强政策法规制订环节的消防技术的推广

消防科学是一门综合性的学科,所以,进行消防科学技术创新时要多个部门、专业、机构共同协作,并且还要各级政府部门的支持和各界社会科研力量的参与。因为只用消防科技的创新与社会经济发展和国家政策的步调一致,并匹配于社会各个部门的规章制度和行业标准,与当前的普法教育结合,才能够得到普遍的推广与使用。比如,在整治彩钢板、保温材料、钢结构或电气等建筑行业火灾防控时,就要在现有建筑行业设计规范的基础上,明确制定统一的防水设计要求、施工标准,使用先进的火灾防控技术产品与措施,以推荐火灾防控工作的整治工作,有效的预防火灾的发生[3]。

4.强化社会普通单位场所和火灾高危场所的火灾技术防控

4.1强化社会普通单位场所的火灾技术防控

消防单位以外的所有社会场所统一称之为社会普通单位场所,这样的场所众多,并且一般都比较小,杂、乱,社会功能多样,建筑复杂,消防管理能力比较差,且消防意识比较弱,消防设施的资金投入少,是火灾多发的地带。所以,对于社会普通场所要做好火灾防控的宣传工作,提升场所类管理人员的消防意识,并在现存的火灾技术防空设备,提高各个单位火灾技术防控的技术含量,并加强开发自动灭火器等成本较低的技术防控设施,使之能够适应单位的经济能力。

4.2强化火灾高危场所的火灾技术防控

容易发生火灾,并容易造成重大人身伤亡或财产损失的单位,被称为火灾高危场所。比如,人员较为集中或者经营面积比较大的大型商场;生产或储备大量易燃易爆危险物品的场所。火灾高危场所都比较容易发生火灾,损失和伤亡一般都较大,且火灾扑救比较困难。所以,一定要强化火灾高危场所的技术防控,要加强消防管理理念的创新和先进技术的使用,建立科学全面的火灾隐患检查、消防知识旋床和消防人员专业知识培训等管理制度,制定高要求、高标准的技术防控措施,加快引进消防先进科技产品的运用,应用城市火灾的远程控制、高层建筑火灾预警系统,集中人群火灾逃生和求援的多入口柔性滑道等高水平火灾防控技术。首先,应全面开展火灾高危单位申报登记工作。凡确定为火灾高危单位的,严禁擅自变更。公安机关消防机构在日常业务开展过程中,能够确定相关单位属于火灾高危单位的,应当直接予以备案登记,告知相关单位,并报告市政府将其纳入到高危单位管理中。符合界定标准未办理登记或者故意隐瞒信息、提供虚假信息的单位,消防部门要按照相关规定依法予以处罚。各级政府要建立火灾高危单位公告制度,于每年年初对公安机关统计上报的本辖区火灾高危单位,及时通过政府网站和新闻媒体向社会公布。其次,应将消防安全评估与信用等级、保险费率挂钩。火灾高危单位要按照相关规定,委托具有相应资质的消防安全评估机构,每年对本单位消防安全管理体系运行情况进行评估,并出具消防安全评估报告。全市各银行业金融机构、驻菏各财产保险公司要将消防安全评估结果与单位信用等级、保险费率挂钩,根据评估结论对火灾高危单位信贷利率和保险费率适当降低或提高。同时,还要及时归纳火灾高危场所发生火灾的原因,并以火灾发生的原因为基础,加强日常的管理,并对现场的防控技术进行改进,实施智能化和人性化控制,并使之满足建筑结构的需求,能够符合特定环境的特定需求。如果是在人员密集场所因为安全出口不畅而造成大型的人员伤亡,就要改进这类场所的门锁问题,最好是使用闩性门锁。利用技术防控措施自动启用消防设施,来解决消防防控室无人值班的问题,以提升基层消防监督管理工作的效能。

【参考文献】

[1]钱志英.提升基层消防监督管理工作效能的探讨[J].消防科学与技术,2013,11:1292-1294.

消防施工技术要求篇4

关键词民航石油库项目管理消防工程

机场油库是机场建设的重要配套工程,是构建航油供应网络的重点项目,民航油库的设计及项目管理应遵循《石油库设计规范》、《民航机场供油工程规范》等国家标准进行设计及施工,其中的消防安全设计和管理要达到《石油化工企业设计防火规范》的有关规定。同其他建筑工程施工一样,油库工程也是一项多工种、多专业的系统工程,要使施工全过程顺利进行,以期达到预定的目标,就必须用科学的方法进行实施管理。施工中加强现场项目的管理尤其重要,本文以消防工程为重点谈谈对此的看法。

1项目管理的一般步骤和实施过程

油库工程油库而言,其直接控制的目标有三个:投资、进度、质量。即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按计划的投资、进度、质量完成项目目标。这三个目标彼此之间是对立统一的关系,难以同时达到最优,其实施应以项目整体最优为目标。优化工程现场管理是指运用系统的观点、理论和方法,对工程现场的计划、组织、控制、协调等进行全面管理的过程。优化现场管理的主要内容可分为施工作业管理、施工质量管理和现场整体管理。具体表现为: 1)把好设计审查关,及早解决设计中错漏问题和施工中可能遇到的困难,尽可能避免或减少工程变更。如储罐之间安全间距、消防通道的设计都要仔细审查合格,方可施工。2)严格把好材料、设备质量关。杜绝劣质材料或不合格材料在施工中使用,确保工程的内在质量。3)严格监督检查施工工序质量。严格监控施工过程,不符合要求的及时督促施工方整改。控制好工序质量,确保工程质量。特别是管道施工质量问题因比较隐蔽需要严格加以控制,对管道施工人员除持证外应有一定的经验和熟练程度,以免为日后留下安全隐患。4)组织好工程例会。定期召开工程例会,交流施工情况,检查工程质量、进度、投资控制情况,处理存在问题,安排下期工作。5)把好工程费用关。作好工程计量,防止高估算和重复计量。与审计机构密切合作,做好工程预算和实施阶段的内部审计,严格审核预结算,争取最大程度的核减工程费用,为工程节约资金。

其中作为重中之中的工作有二:一是施工过程中的安全管理,如施工单位的资质审查,施工合同中的安全条款和签定。对施工过程中的用火、高空作业的安全管理等不能有丝毫放松。二是对系统调试、验收阶段发现的问题应加以重视,切不可因为工程将要完工要加以忽略。下面以消防工程的项目管理加以说明。

2消防工程的项目管理

2.1消防工程的项目管理内容

2.1。1范围管理

消防工程是建设项目中的一个分部工程,与其他分部工程如主体结构、给水排水、采暖、建筑电气、电梯等又有有机联系。主要包括: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装置)、自动喷水灭火系统、防排烟系统、消火栓系统、、气体灭火系统(装置)、消防联动系统、消防电梯、应急照明和疏散系统等。

2.1。2时间管理

消防工程大部分是在主体工程土建完工后进场,需要在与其他工种的协调配合下,通过高效率的计划、组织、指导和控制的手段,在时间上达到预定目标。

2.1。3 费用管理

在满足设计要求的前提下,通过项目管理,运用经济的方法在费用控制上达到预定目标。

2.1。4质量管理

消防工程是构成建设工程的基本单元,因其专业要求严和技术含量大而直接关系到整个建筑物体的消防安全,关系到防火灭火的成败。因此质量管理非同寻常、至关重要,必须给予极大的关注。

2.2、消防工程项目的生命周期和建设程序

按照建筑阶段一般划分方法,消防工程项目与所有建设工程项目一样,有5个阶段,即决策阶段、设计阶段、招投标阶段、施工阶段、竣工验收阶段。

按照我国建设程序,消防工程的生命周期包括项目建议书、可行性研究、设计工作、建设准备、建设实施、竣工验收交付使用6个阶段。在以上阶段中应注意以下要求:

1)消防工程的设计与总体工程一起设计,设计单位应具有相应的资质;

2)在初设和施工图设计等过程中均须按照国家工程建设消防技术标准强制性要求进行设计工作,施工图设计要在取得《建设工程消防设计审核意见书》同意或建设工程消防设计备案合格后才能施工;

3)消防工程的施工单位须取得省级建设主管部门发给的消防工程施工资质证书;

4)消防工程施工单位的主要技术人员除要有相应职称外,所有施工人员须持证上岗;

5)施工中如需变动消防设计,须取得原先审核的消防机构书面同意或重新备案;

6)在工程竣工后,消防工程要有具有资质的检测单位进行检测,出具合格报告后,交消防机构备案;

7)消防工程要在该建设工程取得《建设工程消防验收意见书》合格或建设工程消防验收备案合格后才能投入使用;

8)消防工程在交付使用后,对管理人员和操作人员要进行培训,通过有效管理才能正常运行。

2.3、浅谈消防工程项目的质量控制

2.3.1设计阶段的质量控制

设计单位应具有相应设计资质,设计人员要求具有较高的理论水平,充分理解和掌握国家有关消防技术规范,特别是要严格执行国家工程建设消防技术标准强制性要求。设计单位和设计人员不能为了迎合业主要求,擅自降低设计标准,从而降低消防施工质量。

2.3.2 施工准备阶段的质量控制

在这个阶段施工单位应做好图纸自审工作, 找出图纸设计中存在的影响今后施工、验收和使用的隐患。在建设单位组织的图纸会审中, 将自审中发现的问题提出, 经各方商讨后形成书面纪要, 作为施工与验收的依据。

2。3.3 施工过程质量控制

主要从人、机、料、法、环五个要素进行控制, 通过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对消防工程产品质量进行测量、分析、改进。

1)参与消防工程施工的人员。工程项目参与各方员工素质是工程质量的基本保证。消防工程专业施工企业的施工人员必须掌握国家有关施工验收规范和质量标准, 主要技术负责人不仅要具备相应技术职称,还应对消防设计、消防设备及整个工程防灾系统掌握了解,具备整合协调能力。应选择具有消防工程施工经验的施工人员, 对其进行岗前培训, 主要包括消防工程施工技术培训以及安全生产知识培训。并且在各分项工程开始前应对施工班组进行技术交底, 使其领会设计意图、设计变更的要求, 执行和满足施工规范、规程、工艺标准、质量评定标准和建设单位的合理要求。

2)施工机械和检测仪器。包括施工机械、测量仪器、检测仪器等。常用施工机械应定期进行维护保养, 使其保持完好状态。配备经检验合格的仪器, 对所敷设线缆的绝缘电阻、火灾探测器的性能等进行测试。

3)工程材料、设备。消防工程使用的所有材料与设备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并应从具备良好的信用和质量管理体系的厂家中选取, 并应具备材料证明书或合格证, 消防专用产品应为公安部消防产品信息网上网产品, 并严格按物资进场验收程序进行验收, 严防不合格物资进入施工现场。

4)施工质量管理制度和施工组织设计。(1) 施工质量管理制度。建立完善的施工质量检验制度, 隐蔽工程检查验收制度, 施工技术复核制度, 质量责任制, 并在实施中得到有效落实, 实物质量符合设计、合同和强制标准要求。工程施工中发生了质量问题(事故)要按程序及时进行处理,不留隐患,且质量责任明确,项目质量技术管理人员均应持证上岗。现场质量管理应处于受控状态。(2) 施工组织设计。应根据工程特点编制有针对性、可操作性强的施工组织设计, 工程的重要部位及专项应有施工方案, 施工方案中应明确有关的施工工艺与技术要求、工程成品、半成品的防护措施, 工程项目按照施工组织设计方案的要求组织实施。(3) 文件和资料管理。应做好消防工程项目有关文件和过程施工记录的管理工作, 确保施工中所使用的图纸与规范的有效性,并收集保管好消防工程从建审开始形成的有关文件和记录, 如建设工程消防设计审核意见书或消防设计备案资料、图纸自(会)审记录、施工组织设计(方案)、主要材料或设备质量合格证明文件、隐蔽工程检查记录、水压试验记录、绝缘电阻测试记录、施工技术复核记录,技术质量问题(事故) 论证处理记录, 建筑材料、构配件、设备进场检查验收记录, 报告, 分部、分项工程质量验收资料等。

5)施工内外环境。在施工组织设计中编制可操作性强的确保安全生产和文明施工的技术保证措施并严加落实, 与土建总承包单位、其他专业承包单位共同缔造一个整洁有序、安全有序的施工现场。

2。3.4 验收阶段的质量控制

为确保消防工程一次性通过消防部门的验收, 消防工程报验前, 应做好验收前的各项准备工作,主要如下:

(1) 落实土建专业与消防相关的作业是否已竣工,如防烟楼梯间或封闭楼梯间、管道井分隔、防火卷帘门等的施工是否已经完毕;

(2) 做好消防系统各子系统的调试与整体联动调试工作, 检查水泵接合器、室外消火栓的有关阀门是否安装正确, 均已开启。

(3) 各消防设备的电源是否已到位。

(4) 各消防联动设备的联动关系是否已按设计及规范要求设置, 并经自检正常。

(5) 有关的标志是否已完备, 如水泵接合器、水泵属何系统的标志。

(6) 工程竣工图、竣工资料是否已完备。

3调试阶段的项目质量管理

3.1油罐的试漏试压

在油罐试漏试压时应注意以下几点:1)严格按照有关施工验收规范进行各种试验。2)充水试验时,注意正确选择水质、水温和进水速度。3)在固定顶油罐强度及严密性试验中,罐内水位在最高设计淤下1。0米时,应进行缓慢充水升压。4)固定项油罐的稳定性试验时,应充水到设计最高液位用放水方法进行。试验时应缓慢降压,防止引发油罐吸瘪事故,达到试验负压时停止,观察有无变形。

3.2输油管路试压试漏和吹扫

输油管在试压试漏和吹扫时,极易引发事故,爆裂等。因此,应划定,清理闲杂无关人员。试验中若发现泄漏,不得带压处理。试验宜采用空气为介质,应在试验合格后进行,其试验压力为设计压力。

消防施工技术要求篇5

关键词:消防事故废水系统收集有效容积

中图分类号:tU998文献标识码:a

水体污染现象日益严重,国家对水污染防治工作也越来越重视,但是形势缺仍然严峻。随着社会的进步、科技的快速发展,大量的化工企业纷纷新建工厂或进行改造和扩能。近几年,石化企业水污染防控虽然取得了较大成绩,但是消防事故污染废水的收集常常被人们忽视。因此必须切实加强水污染的防治工作,特别是对水体有重大影响的石油化工企业更是首当其冲,其他企业消防事故废水系统也应参照执行。

随着中石化集团的《水体污染防控紧急措施设计导则》和中石油集团的《事故状态下水体污染的预防与控制的技术要求》的,消防事故废水系统的设计已作为强制性措施进行贯彻和实施,但在工程设计中消防事故废水池有效容积的设计计算常遇到一些争议,现将有关问题提出并进行探讨。

1设计应执行的规范和标准

设计之初,作为设计人员应首先熟悉各规范的适用范围,将相关规范按设计内容进行排序,要分清主次,做到有的放矢,还要用心领会诸规范的不同要求,确保所设计的内容有根有据,合理可行。

a.《石油化工企业设计防火规范》(以下简称《石化规》)

本规范适用于以石油、天然气及其产品为原料的石油化工新建、扩建或改建工程的防火设计。

b.《储罐区防火堤设计规范》

本规范适用于地上储罐区的新建和改、扩建工程中的防火堤、防护墙的设计。不适用于非液态储罐区的设计。

c.《石油库设计规范》

本规范适用于新建、扩建和改建石油库的设计。本规范不适用于石油化工厂区内、长距离输油管道和油气田的油品储运设施的设计。亦不适用于地下水封式石油库、自然洞石油库。

d.《水体污染防控紧急措施设计导则》(中石化集团公司安全环保局)(以下简称《设计导则》),本《设计导则》应执行。

e.《事故状态下水体污染的预防与控制的技术要求》(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企业标准QSY1190-2009)(以下简称《技术要求》),本《技术要求》应执行。

消防事故废水系统的设计,应分清楚是石油化工厂区内的还是石油库内的,因为这涉及到所采用的规范和标准是不同的,作为设计人员必须明确,否则会出现一些错误;同时还要明确截至到2006年之前的所有国家设计规范中,是没有消防事故废水这个概念的,是没有对污染的消防废水作出必须完全收集要求的,但自从中石化了《设计导则》和中石油了《技术要求》后,消防事故废水必须收集且要进行处理的要求才被明确下来,并给出了详细的计算方法,以供具体项目实施中执行。比较中石化和中石油的技术要求,中石油的《技术要求》更详细、更严格。

2消防事故废水池容积计算要求

《设计导则》的,是为了防范和控制石化企业发生事故时或事故处理过程中产生的物料泄漏和污水对周边水体的污染和危害,降低环境风险;同时要求企业必须具备水体污染防控紧急措施。《技术要求》的,是为了建立安全、及时、有效的污染综合预防与控制体系,确保事故状态下的污水全部处于受控状态,事故污水应得到有效处理达标后排放,防止对江河湖海和地下水的污染。

《技术要求》详细规定了事故状态下水体污染的三级预防与控制要求。针对石化企业污染物来源特点,在装置、罐区周围建围堰、围堤作为一级防护与控制体系,防止污染雨水和轻微事故泄露造成的环境污染;在分厂雨排水系统建事故缓冲设施作为二级预防与控制体系,防止单套生产装置(罐区)较大生产事故泄露物料盒污染消防水造成环境污染;在公司污水厂建末端事故缓冲设施作为三级预防与控制体系,防止两套及以上生产装置(罐区)重大生产事故泄露物料盒污染消防水造成的环境污染,根据企业规模和排水系统的实际情况二级与三级防护体系可以合并。而《设计导则》在这方面未做具体要求,只要求具备水体污染防控紧急措施,并设置能够储存事故排水的储存设施。

《设计导则》事故储存设施有效容积(V)计算方法与《技术要求》中的事故缓冲设施有效容积(V)计算方法相类似。

事故储存/缓冲设施通常用来储存消防废水,消防废水通常包括物料泄流量、消防水量、雨水量等,只有确定了消防废水量才能进而确定事故储存/缓冲设施的有效容积。

V事故储存/缓冲设施=(V1+V2-V3)max+V4+V5

注:(V1+V2-V3)max是指对收集系统范围内不同罐组或装置分别计算V1+V2-V3,取其中最大值

V1―收集系统范围内发生事故的一个罐组或一个装置的物料量;(事故缓冲设施按一个罐组或单套装置计,末端缓冲设施按一个罐组家一套装置计)

注:储存相同物料的罐组按一个最大储罐计,装置物料量按存留最大物料量的一台反应器或中间储罐计。

V2―发生事故的储罐或装置的消防水量,m3;

V2=∑Q消t消

Q消―发生事故的储罐或装置的同时使用的消防设施给水流量,m3/h;

t消―消防设施对应的设计消防历时,h;

V3―发生事故时可以转输到其它储存或处理设施的物料量,m3;

V4―发生事故时仍必须进入该收集系统的生产废水量,m3;

V5―发生事故时可能进入该收集系统的降雨量,m3;

V5=10q*F

q―降雨强度,mm;按平均降雨量;

q=qn/n

qn―年平均降雨量,mm;

n―年平均降雨日数;

F―必须进入事故废水池收集系统的雨水汇水面积,ha

3消防事故废水池有效容积与罐区防火堤有效容积设计

《设计导则》和《技术要求》都提到罐区防火堤内容积可作为事故储存设施有效容积。依据此要求工程设计时可以把罐区防火堤有效容积作为消防事故储存设施有效容积的一部分或全部,此种作法降低了工程造价,减少了厂区的占地面积,提高了土地利用率,增加了企业经济效益。

消防废水主要来自石化企业工艺装置区和罐区,其中罐区消防废水量往往大于工艺装置区消防废水量,为了减少事故储存设施有效容积,通常把罐区防火堤有效容积作为事故储存设施有效容积的一部分,即将罐区发生火灾时的消防废水全部储存在防火提中,但如何准确合理的确定罐区防火堤有效容积,还需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分析和计算。

3.1《设计导则》中消防事故储存设施的设计

将工艺装置区和罐区的消防废水量分别计算,选择较大者作为厂区事故储存设施的有效容积,本人理解可有下面几种作法:

a.选取工艺装置区和罐区两者中最大消防废水量,在厂区内设置独立的事故储存设施,消防废水完全储存在事故储存设施中。

b.当工艺装置区消防废水量小于罐区消防废水量时,以罐区防火堤的有效容积作为厂区事故储存设施有效容积,在工艺装置区四周设围堰或者地下式暗沟,设事故排水泵,将发生火灾事故时火灾延续时间内的消防废水用泵送到罐区防火堤中,厂区内不单设事故储存设施。

c.当工艺装置区消防废水量大于罐区消防废水量时,罐区防火堤的有效容积可以有两种做法,其一按照《设计导则》要求计算出罐区防火堤有效容积,多出的工艺装置区消防废水量考虑单设事故储存设施;其二将多出的工艺装置区消防废水量也加到罐区防火堤的有效容积中去,增大罐区防火堤区域占地面积或者加高防火堤的有效高度,不单设事故储存设施。

上述几种设置方式,需要作经济分析,并从占地面积大小、运行管理、安全可靠性等方面作综合考虑。

对一定区域内新建的厂区,当数量在2个或2个以上时,建议考虑设置区域事故储存设施。所谓区域事故储存设施废水系统是指将一定区域内的2个或2个以上厂区的消防废水共同考虑设置一套系统收集,设一个事故储存设施收集水池,其有效容积选取区域内消防废水量最大者,各个厂区内不再单设消防废水池,仅设消防废水收集系统管网。

3.2《技术要求》中消防事故缓冲设施的设计

《技术要求》中已经明确装置围堰、罐区围堤及其配套设施构成一级预防与控制体系,围堰、围堤应符合《石化规》的相关要求,并应设置高度不低于150mm。无法利用装置围堰、罐区围堰控制物料和被污染水时,关闭雨水系统的入江、河(川)阀门、拦污坝上的闸板,将事故污水排入二级事故缓冲设施。两套及以上生产装置(罐区)发生重大生产事故,一、二级预防与控制体系的围堰、围堤、事故缓冲设施无法控制污染物料和污染消防水时,最终排入公司污水处理厂末端事故缓冲设施。

4结束语

根据中石油和中石化的企业标准,分析了消防事故储存设施有效容积的不同计算方法,愿同行们多交流,也愿专家们在制定标准时能够兼顾国家现行规范和行业标准,使的规定和标准其内容清楚明确、可操作性强,使之能够更加完善、更加可行的应用到实际工程中。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8).中国计划出版,2008

(2)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石油化工企业设计防火规范》(GB50160-2008).中国计划出版社,2008

(3)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工程建设管理部《水体污染防控紧急措施设计导则》(中国石化建标2006.43号),2006.3.1

(4)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安全环保部《事故状态下水体污染的预防与控制的技术要求》(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企业标准QSY1190-2009),2009

消防施工技术要求篇6

【关键词】消防技术;服务机构;监督;管理

社会消防技术服务机构是顺应社会经济发展趋势应运而生的,主要是指依照相关法律法规设立并取得国家规定的相应资质,接受委托提供消防技术服务,并独立承担法律责任的法人组织。社会消防技术服务机构开展的服务范围包括:建设工程消防设计审核、建设工程消防验收、建筑物性能化防火设计、建筑消防设施检测、电气防火检测、城市火灾远程监控、消防器材(产品)检查与维修、消防保安培训管理、火灾痕迹物证鉴定、火灾直接经济损失鉴定、火灾风险评估、建设工程消防设施施工监理等领域。

从整体看,消防技术服务发展与国际接轨是必然趋势,是政府职能转变的大势所趋。但由于社会经济体制等原因的束缚,现行消防技术服务法律体系尚不完备,从业人员素质不高,企业经济实力脆弱等因素影响,要真正实现行业协会来规范、管理市场与企业的目标还有相当长的路要走。

1、当前社会消防技术服务机构整体状况

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我国社会消防技术服务机构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单一到多样,从各级政府部门组建到自愿自发组建的发展过程。20世纪80年代起,依托公安部所属的沈阳、成都、天津、上海4个消防科研所,先后成立的消防产品、消防装备质检技术服务机构与火灾原因鉴定中介机构是首批发展起来的消防技术服务机构,其业务范围主要是承担各级行政部门指定委托的任务,属于非营利性政府中介组织。90年代初,国家成立了消防产品质量认证委员会。1996年,《建筑工程消防监督审核管理规定》(公安部第30号令)颁布实施,建筑消防设施技术检测制度也同时建立,各地区也相继建立了消防器材(产品)检测中心(站)、建筑消防设施检测中心(站)以及建筑消防设施维修保养企业等带有政府行政性质的社会消防技术服务组织。1998年,中共中央制定政策规定军队、武警部队、政法机关不再从事经商活动,从此建筑消防设施检测技术服务机构开始逐步脱离行政部门管理,开始出现专门从事电气防火检测、建筑消防设施施工监理等消防技术服务机构,真正意义上的具有社会性质的消防技术服务机构才在我国逐步发展起来。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和社会的持续进步,消防中介组织将发挥越来越不可替代的作用。

2、制约社会消防技术服务机构发展的问题与因素

近年来社会消防技术服务机构进一步得到发展,消防技术服务业务范围不断拓展,但在客观上社会消防技术服务业务发展尚存在诸多问题与制约因素,若不及时加以解决,将严重影响社会消防技术服务的科学有序发展。从当前现状分析,社会消防技术服务机构及其中介服务主要存在以下问题与制约因素:

2.1相关立法严重滞后,致使消防技术服务机构开展工作缺乏法律依据

目前我国关于社会消防技术服务机构的立法缺失,《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并未对社会消防技术服务机构进行明确的定义或表述。仅在第三十四条中规定了从事消防产品质量认证、消防设施检测、消防安全监测等消防技术服务机构和执业人员的责任。同时我国尚未制定统一的《中介组织法》,相关法律法规、技术标准和规范十分缺乏。目前只有部分省市(自治区)制定了地方性规范,但范围和内容也不统一,有的是地方政府令,有的是总队文件或协会行业标准。社会消防技术服务机构资质、必须具备的软硬件条件、从业人员要求等要素都应当通过立法或颁布标准才能彻底解决。但是许多社会消防技术服务都面临无法可依、无标准可依的实际情况。社会消防技术服务机构与公安机关消防机构的监督管理关系尚未明确,社会消防技术服务机构的运行以及对消防技术服务机构的监督管理也缺乏具体规定。

2.2消防技术服务不规范,监督管理制度不完善

一是缺乏行业自律。社会消防技术服务机构服务的专业性、技术性较强,造成社会群众难以了解其行为特征和实际状况,并且增加了政府及相关部门实施监督管理的难度。而行业自律主要是按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公平追求利益的原则下,通过会员之间的充分协调,制定行业共同的行为准则,达成行业道德共识,维护行业的整体利益,树立行业的整体形象,减少或杜绝会员因不规范行为对行业造成危害,最终达到维护行业自身利益,推动行业发展的目的。从社会社会消防技术服务机构现状来看,目前全国各地尚未建立有效的行业自律组织与自律公约。致使个别中介机构及其从业人员在经济利益驱动下,采取违法手段争抢业务,违背中介原则,违背职业道德,甚至有的不负责任,弄虚作假,扰乱社会社会消防技术服务机构中介市场正常秩序。二是从业人员综合素质差异大。从事社会消防技术中介业务不但需要大量有经验的、业务精的熟练专业技术人员,而且需要高素质的复合型人才。而我国的注册消防工程师制度刚刚建立,目前从事社会消防技术服务的人员不仅高素质复合型人才匮乏,熟练专业技术人员也十分缺乏,普遍存在业务工作水平不高,难以满足消防技术服务实际需要的问题。三是社会消防技术服务机构检测仪器种类和数量缺少,也限制了提供服务的范围和水平。

2.3消防技术服务市场服务意识不强,社会认知度不高

一是各级政府及其相应行政管理部门简政放权不够。在深化改革的关键时期,仍然以部门利益为重,不是按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规律,将社会消防技术服务市场中介应做的事情交给中介机构去做,而是由行政部门包揽。这其中既有行政部门不愿放权的因素,也有中介市场不规范的现实因素。二是社会群众对社会消防技术服务机构和消防中介业务的认知认度不高。消防中介市场的发展应当依赖于法律法规对消防中介业务的确认,在目前社会单位消防安全责任主体意识不强,社会消防安全意识不高的情况下,单位、个人主动要求或申请消防中介服务的意识还不够强。

3、社会消防技术服务机构展望

规范与发展社会消防技术服务机构应在建立健全消防中介管理的法律体系的基础上加强配套制度建设。

3.1完善相关立法、规范服务行为

要从立法层面必须明确社会消防技术服务组织的开业条件、审批程序、服务性质、活动宗旨和权力义务等,使其发展和管理有法可依、有章可循。社会消防技术服务机构资质条件应包括法人资格、注册资金、营业场地、人员、仪器设备、质量保障体系等主要方面。

3.2健全人员培训机制,推进资格认证制度

在规范社会消防技术服务机构设立的基础上,推进消防技术人员职业资格认证制度。消防职业技术体系的建立可分为两个层面:一是注册消防工程师执业资格,具体对象为从事消防技术服务的中、高级技术人员,如消防设计审核、消防工程验收、消防产品质量评定、火灾风险评估等消防技术服务机构执业人员。并且逐步取得全国消防注册工程师相应资格(分级制度,一级、二级),执证上岗。二是消防技术服务执业资格,具体对象为从事消防技术服务的技术员工,如火灾报警监控人员、消防设施检测维修人员等消防技术服务机构执业人员,此类人员应当经国家职业技能鉴定合格,发给相应级别《建(构)筑物消防员国家职业资格证书》(分级制度,初级、中级、高级)。

3.3行政监督与行业自律,规范消防技术服务机构执业行为

一是通过立法规范社会消防技术服务机构的职业行为。明确社会消防技术服务机构及其从业人员应当遵循的执业准则、技术标准,明确法律法规禁止的行为、应负的法律责任,落实行政主管部门的监督管理职责。二是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切实加强监督管理,依法追究社会消防技术服务机构及其从业人员违法执业的行为的法律责任。尤其对存在无证从事消防技术服务、严重违消防技术服务执业准则和消防技术标准、出具虚假失实消防技术鉴定、评估、认定报告等违法行为的,坚决依法予以严厉查处。三是社会消防技术服务机构应通过成立行业协会等形式强化行业自律。通过行业协会引导社会消防技术服务机构及其工作人员自觉遵守职业道德、职业纪律和工作规范,严格服从行政机关和监督管理部门规定和要求,服从行业自律管理。在从事具体消防技术服务业务时遵守客观、公正、诚实信用的原则,严格遵守相关法律、法规和消防技术标准、规范。

3.4减少行政干预,引入竞争机制

社会消防技术服务机构必须依靠市场需求和发展,独立开展业务,尽量减少行政干预,保持中立、公平、公正。一是支队、大队,以及直辖市的总队、支队两级公安机关消防机构将从繁杂的消防技术性许可工作中解脱出来,集中警力、精力更好地履行消防行政监督管理职能;二是应引入竞争机制,从而提高服务质量,降低服务成本。可以在地区内开展服务的中介组织进行年度审核,对出具虚假报告、随意降低标准等违规行为的中介组织依法坚决予以查处。在行业自律的基础上,逐步放宽年审期限,最终达到自觉遵守法律法规,完全行业自律的目标。三是可以通过社会消防技术服务机构的服务更好地履行监督管理职能,是多赢之举。针对当前我国社会消防技术服务机构涉及面广,发展程度不一的现状,整体同步推进确有困难。应按国家统一部署,在试点地区和城市成功开展的基础上,从建审、验收、火调工作等急需改革的社会消防技术服务机构做起,优先发展消防设计审核、消防工程验收、消防产品质量评定、消防设施检测与维修、火灾风险评估等消防技术服务机构和执业人员。同时,必须打破地区界限,允许跨行政区服务。减少行政干预,明确消防中介组织和具体人员的相应责任和违规的处罚措施。积极引导中介组织建立自律机制,确保消防中介服务的有效性、权威性、公正性。

参考文献

消防施工技术要求篇7

关键词:消防工程通病问题质量控制

建筑消防设施施工是建筑设备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建筑物中一项必不可少的建筑安装工程。随着建筑物的高度和广度的不断增加和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消防用水的安全程度、供水的可靠性和建筑物抗御火灾能力等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些除了在设计和材料设备选择等方面外,很大程度需要施工安装质量的保证。施工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建筑消防设施的正常运行。从日常施工质量的监督检查与工程验收情况来看,施工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

一、主要存在的通病

1、消防给水管网方面的通病

(1)消防给水管网试压没有按施工方案和规范要求进行。管网试压分试漏检修和强度试验两步进行。试漏是在常压或稍起压状态下进行,而强度试验分工作压力和试验压力两阶段进行。目前有些工地只对管网进行试漏试验或试验压力不符合设计和规范要求,这样给系统的正常运行带来了隐患。按照规范的要求,管网安装完毕后,应进行强度试验和严密性试验。对于生活给水和消防给水管道,试验压力为管道工作压力的1.5倍,并且不小于0.6mpa。

(2)个别工程存在将塑料给水管道用于消防给水管道,或者在建筑物内塑料给水管道与消防给水管道相连的情况。由于塑料管道受热后强度降低,一旦发生火灾,引起管道损坏,将起不到输送消防用水的作用,无法及时控制和扑灭初起火灾。塑料给水管道如果与消防给水管道连接,火灾发生时,损坏塑料管道,容易产生泄漏,则不能保证消防流量和水压的需要。因此在消防给水系统中应使用钢管。

2、室内、外消火栓系统方面的通病

(1)室内消火栓安装及压力不符合要求。一是有些暗敷在砖墙内的消火栓箱洞口上部无设置过梁,受荷载作用下箱体变形,导致箱门开启不灵。二是随意改变消火栓箱底预留孔位置,而且用气焊割孔,导致安装后,栓口出水方向不能与设置消火栓的墙面成90°角;或者与周围距离过小,造成消防水带不能安装至消火栓上或使水带形成弯折影响出水量。三是对于建筑面积大、结构功能复杂的建筑物虽只满足了最不利点消火栓水压要求,而忽视了次不利点消火栓水压要求。为增强此类建筑物消防给水的供水可靠性,应在满足最不利点消火栓水压要求的同时,还应考虑次不利点消火栓水压要求。

(2)在地下式水泵接合器和地下式室外消火栓的安装中,未严格按照标准图集安装在当地冻土层以下和室外消火栓栓体上未安装泄水阀。另外因施工人员麻痹大意往往将地下式水泵接合器和地下式室外消火栓混淆,概念不清,造成两种功能作用不同的设施相反安装或重复安装。

(3)消火栓箱及其附件出现问题。一是在二次装修过程中消火栓箱被装饰物遮掩,箱门四周的装修材料颜色未与箱门的颜色有明显区别;二是消防水带与接口随意扎接,接口处未安装卡簧,导致试水时接口和水带脱落。

3、自动喷水灭火系统方面的通病

《自动喷水灭火系统施工与验收规范》中明确规定:管网安装,当管子公称直径小于或等于100mm时,应采用螺纹连接,当管子公称直径大于100mm时,可采用焊接或法兰连接,当管子公称直径等于或大于50mm时,每段配水干管或配水管设置防晃支架不应小于1个;当管道改变方向时,应增设防晃支架。在实际工程中,为施工方便,公称直径小于100mm的管道经常采用焊接,大部分的工程管道不安装防晃支架。

二、施工质量控制原则

1、关于质量责任问题

消防工程是构成建筑工程的基本单元,因其专业要求严和技术含量大而直接关系到整个建筑物体的消防安全,关系到防火灭火的成败。因此质量责任非同寻常、至关重要,必须给予极大的关注。《建筑法》、《消防法》和公安部(96)30号令《建筑工程消防监督审核管理规定》等法规文件都明确规定了要对消防工程实行消防监督、专业许可。

首先,建设单位(或者叫业主放方)应当将建筑工程的消防设计、施工发包给具有相应资质等级的消防工程专业设计、施工企业。

其次,设计单位要严格执行国家消防法律法规和工程的防火技术规范,特别是有关工程的防火安全强制性条款。要改变现有的建审模式,即从繁复大量的具体图纸检查作业中解放出来,重点放在消防监督审核上。

最后,施工企业首先要忠实于设计文件不得随意改变,并且要严格按照消防设计规范进行专业施工,这是最起码的要求。

2、关于整合能力和设备问题

目前按照建设部《消防设施工程专业承包企业资质等级标准》(2001年4月)的规定,专业消防施工公司在承接建筑工程中消防系统施工时,一般只承接报警系统,紧急广播系统,最多加上水喷淋,消防栓及气体灭火系统。而其防火排烟、正压送风、防火门、卷帘门以及电源的安装,则由土建公司或其他水暖公司负责施工。如果消防工程专业施工企业的主要技术负责人或现场施工负责人员,对整个工程防灾系统逻辑功能不具备全面清楚的理解把握,而土建总包方技术负责人或生产计划人员又不清楚这些消防联动,往往造成工程最后阶段迟迟调试不完,甚至验收不合格的被动局面,有鉴于此,消防工程施工企业应当、而且必须培养对整个防灾系统具有整合能力的复合型人才:

1)消防工程专业施工企业的主要技术负责人,不仅要具备相应技术职称,还应对消防设计、消防设备及整个工程防灾系统的了解,具备整合协调能力。(技术负责人不仅要懂消防电器,还应懂消防水、气、风)

2)消防工程专业施工企业,一旦中标承接某种工程消防施工时,必须协助建设单位,设计单位,完善原设计图纸,特别是防排烟正压送风,事故电源切换,应急广播,电梯迫降,防火分区的划分等部分设计是否满足《高规》、《建规》及相关消防设计规范。抓住了基础工作,把握了关键,才能保证整个工程中防灾系统施工顺利,达到一次调试成功验收通过。

消防施工技术要求篇8

一、指导思想

以消防法律法规和技术规范为依据,以预防及遏制重特大火灾事故尤其是群死群伤火灾事故为目标,全面完善建筑消防设施,落实建筑消防设施维修保养制度,确保建筑消防设施能够正常运转、完好使用,提高建筑抗御火灾事故的能力,为我市的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和人民群众安居乐业创造良好的消防安全环境。

二、领导机构

建筑消防设施专项治理工作涉及面广,法律性、技术性强。为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市政府成立市建筑消防设施领导小组,组长由市政府副市长黄振平担任,副组长由市政府副秘书长莫优年、市公安局副局长于正一担任,成员由市经贸局、市建设局、市城乡规划局、市公安消防局、市卫生局、市质监局、市工商局、市旅游局等部门负责人组成,办公室设在市公安消防局,由赵智(市公安消防局)任办公室主任。

三、专项治理工作范围、重点和工作目标

(一)专项治理工作范围

按照国家工程建设消防技术标准需要设置建筑消防设施的建筑。“建筑消防设施”指室内外消火栓系统,火灾自动报警及联动控制系统,自动喷水、泡沫、气体等自动灭火系统,防排烟系统,应急广播、消防应急照明和疏散指示标志,防火墙、防火门、防火窗、防火卷帘,消防电梯,灭火器等设施。

(二)专项治理工作重点

1、民用地下建筑:包括地下商场、地下停车场等;

2、易燃易爆场所,包括油、气库(站)和化工生产储存场所;

3、高层建筑;

4、公众聚集场所,包括歌舞厅、录像厅、夜总会、放映厅、卡拉oK厅、游乐(艺)机厅、桑拿浴室、网吧等歌舞娱乐放映游艺场所和商场、市场、宾馆饭店、医院、学校、候车厅等公共场所及文体活动场所。

(三)工作目标

按照消防法规和有关消防技术标准,应设置建筑消防设施的建筑要设置消防设施并达到规范要求,已安装建筑消防设施的要确保设施正常运行,做到早期发现火灾、及时扑灭火灾、减少火灾损失。

1、新建工程的建筑消防设施,要严格按照规范要求进行消防设计、消防监督审核、施工和消防验收,对建筑消防设施达不到规范要求的,不允许投入使用。

2、在用建筑消防设施不能满足规范要求的,要责成产权单位或管理人员整改,不能落实整改的,要改变使用性质或停业。

3、建筑消防设施应达到以下要求:

(1)防火分区面积和防火墙分隔符合规范要求,防火墙上不开设门窗洞口或设能自行关闭的甲级防火门、窗。

(2)防火墙、防火门和防火卷帘的耐火极限符合规范要求;防火门向疏散方向开启,关闭后能两侧手动开启,常开防火门有自行关闭和信号反馈功能;防火卷帘在卷帘两侧设启闭装置,有自动、手动和机械控制功能。

(3)每个防火分区的安全出口一般不少于两个。安全出口、疏散走道和楼梯的数量和宽度符合规范要求,商住楼住宅部分的疏散楼梯独立设置。

(4)在适当部位设消防应急照明灯和疏散指示标志,其数量、质量和照度符合规范要求;消防电源及其配电符合规范要求。

(5)在一类高层公共建筑、塔式住宅、十二层及十二层以上的单元式和通廊式住宅、高度超过32米的二类公共建筑中设置消防电梯,数量和设置要求符合规范要求。

(6)消防水源满足火灾延续时间室内外消防用水总量的要求;室内消防管网为环状,消火栓数量及位置、出口压力符合规范要求。

(7)按火灾危险性类别配置灭火器材,不配置卤代烷灭火器。

(8)火灾探测器对建筑物的保护及选型符合规范要求,供电布线和火灾探测器及火灾报警控制器等设备安装符合规范要求,火灾报警控制器的各项功能检查为合格,对自动喷水等自动灭火系统、防火门窗和防火卷帘及防排烟设施等的控制和显示功能符合规范要求。

(9)自动喷水灭水系统能覆盖保护区域,供电正常;消防水池、水箱储存设计符合要求的水量,消防泵、稳压泵启动正常,报警阀、末端试水装置设置符合规范要求,能正常联动启动。

(10)气体灭火系统的防护区、储瓶间符合规范要求,系统设备和灭火剂输送管道及联动设备要符合规范要求。

(11)泡沫灭火系统的消防泵、泡沫比例混合器、泡沫液储罐等设备的设置符合规范要求,电源、水源及水位指示装置能符合规范要求,系统运行正常。

(12)自然排烟时,开窗面积符合规范要求;机械防烟系统的送风量和余压值满足规范要求;机械排烟系统的排烟量和防火阀设置符合规范要求。

4、建筑产权或使用单位应落实建筑消防设施的维修保养及检查测试制度,定期对建筑消防设施进行维护保养和检查测试,并将有关资料存档备查。

5、自动消防系统操作人员和消防控制室值班人员必须经过消防安全专门培训,持证上岗。

四、职责分工

(一)各县(市、区)政府、*高新区管委会负责本辖区的建筑消防设施专项治理的组织实施。各地要制定具体实施方案,组织开展检查,对本行政区域内由于建筑消防设施不完善或运行不正常而存在的重大火灾隐患,一律实行政府挂牌督促整改。

(二)政府相关职能部门要根据消防法律、法规明确的职责,发挥部门职能作用,协助抓好建筑消防设施专项治理工作的落实。卫生、教育、旅游、体育等部门要组织开展对本系统单位的消防设施的全面检查,认真整改建筑消防设施存在的问题。

(三)法人单位的法定代表人或非法人单位的主要负责人是单位的消防安全责任人,应全面负责组织实施本单位的建筑消防设施专项治理工作。必须全面检查本单位的建筑消防设施状况,认真整改和完善建筑消防设施,落实建筑消防设施检测和维修保养制度,确保本单位的建筑消防设施设置完整、运行正常。

六、专项治理工作步骤和措施

这次专项治理工作,分4个阶段进行:

第一阶段:组织发动阶段(4月24日—30日)。市政府召开一次各职能部门的联席会议,进一步研究部署相关工作。各县(市、区)政府、*高新区管委会要成立相应协调机制和组织机构,制定具体实施方案,认真进行部署,并将有关情况报市建筑消防设施治理领导小组办公室。同时,各有关职能部门要明确职责,协调联动,把建筑消防设施专项治理工作抓紧抓好。各地要把建筑消防设施专项治理工作目标要求和相关的消防技术标准规定内容向社会公告,并宣传到每个设有建筑消防设施的单位。

第二阶段:单位自查自改阶段(5月1日—6月30日)。按照国家现行消防技术标准,各单位开展自查自改。对本单位的建筑消防设施进行全面的检查和测试,查漏补缺,认真落实整改,确保消防设施完善,并将自查自改情况报当地公安消防部门。各行业主管部门要督促指导本行业单位落实自查自改工作。

第三阶段:集中治理阶段(7月1日—8月20日)。公安消防部门要依照有关消防法规和技术标准,对未按规定设置消防设施、消防设施严重欠缺、不能有效预防火灾、阻止火灾蔓延及达到应有灭火要求的高层建筑、地下建筑、公共娱乐场所、易燃易爆场所,一律责令停产停业或改变使用性质。对建筑消防设施不完善、运行不正常的要责令限期整改。

第四阶段:检查验收阶段(8月21日—9月20日)。各县(市、区)政府及有关的职能部门,要对本地方、本行业建筑消防设施逐一进行检查验收。市政府将于10月1日前组织检查组对全市进行一次全面的检查验收。

七、工作要求

(一)各级政府及有关职能部门要认真履行消防安全职责。要把建筑消防设施专项治理当作维护社会稳定的一项重要工作来抓,集中相应的力量抓好落实。

(二)严格依照消防法规和技术标准开展专项治理,加大消防执法力度。各地职能部门要协助当地公安消防部门对建筑消防设施状况进行一次普查,进一步登记造册,并注明建筑消防设施在哪方面存在问题,整改措施及整改情况如何等,做到底数清、情况明。针对存在的问题,要采取坚决措施责令单位整改。对违反消防安全要求,存在火灾隐患拒不整改的,要坚决按照有关法规进行处罚。

(三)狠抓重点,兼顾一般,坚决落实专项治理工作目标。通过专项治理,促进建筑消防设施特别是高层建筑、地下建筑、公众聚集场所、易燃易爆场所的消防设施按标准设置并完好能用。

消防施工技术要求篇9

关键词:在建工程;消防安全;监督管理;强化措施

随着城市化的不断推进,我国建筑工程市场不断扩大,建筑工程投资规模也不断增大,尤其是大型商业建筑以及高层建筑数量的增加,需要更加精准的消防安全监督工作。以上建筑在设计施工阶段就存在较多消防安全隐患,如果无法消除建筑消防隐患,严格审批建筑工程消防设施建设,就会出现消防事故,导致施工人员生命安全受到威胁,还有可能影响居住人员的正常生活。对此,消防监督部门应该关注在建工程的消防管理工作,及时消除消防安全隐患,定期抽检建筑工程消防设施设备建设安装情况,保障建筑消防设施符合消防建设的基本要求,保障居民的生命财产安全。

1在建工程消防事故特征

1.1事故波及范围大,伤亡人数多

对于投资建设规模相对较大的施工区域,一旦在建设过程中突发火灾事故,由于人员疏散不及时或恐慌情绪,很可能在撤离过程中出现踩踏事件,对建筑人员的生命财产安全带来极大的威胁。由于在建工程项目场所的施工人员密集,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在建工程内部人员的逃生率。在通常情况下一旦在建工程内部出现火灾,人们第一时间会感到恐慌,而施工现场内消防设施不足,无法及时扑灭火灾,瞬间会有大量人群涌向出口方向,从而造成在建工程消防出口拥挤,没有专业的人员维持现场秩序,降低人们的逃生概率,同时,在恐慌情绪的支配下,还可能会出现人员摔倒或踩踏事故,极大地降低了人们的生还率。

1.2经济损失较大

当前,国家经济持续性建设以及城市化发展进程不断加快,大量的城市基础工程以及住宅工程为乡镇地区的工人带来工作机会,而这些人员的消防意识淡薄,一旦在建筑施工时出现火灾,不合理的灭火方法往往会适得其反,加上人员密集,工种复杂,施工场地内缺乏安全防护装备,很容易造成人员伤亡,带来较大的经济财产损失。

2在建工程消防隐患以及安全监督管理问题

2.1消防隐患

2.1.1设施布置不合理施工项目进入施工阶段时,为了满足现场施工与管理的需求,施工单位需要在施工现场临时搭建施工基础设施,比如临时办公室、居住区等。受建筑工程用地的限制,以上临时设施在建设的过程中很难满足建设要求,经常出现设施防火距离不足、防火通道堵塞等问题,容易引发消防事故,造成严重的损失。比如,施工现场存放易燃易爆危险品的区域与在建工程距离小于15m,而其他临时设施之间的防火间距更是小于6m的基本要求,再加上施工现场管理混乱,施工物料摆放随意,容易堵塞消防通道。2.1.2可燃物管理不到位在建工程施工过程中需要的材料种类较多,其中不乏易燃易爆的施工材料,常见的有木材、塑料、油漆等。现场管理人员应该对易燃易爆物品进行严格管理,如果出现存储不当的情况就有可能导致火灾事故,威胁现场人员的生命安全。比如,2017年12月,天津市一城市大厦建设项目,其38层电梯间随意堆放废弃物,后因施工人员遗留火种,引起材料燃烧,造成严重火灾事故,经过紧急救援依旧造成现场10人死亡。2.1.3临时用电存在隐患为了方便在建工程施工建设,施工人员会在施工现场设置很多临时用电的点,导致临时用电出现随机性的特征,临时用电的网线比较复杂,缺乏有效管理,经常出现铺设问题,影响其他施工项目的进行,同时也增加了消防安全隐患。有时候还会出现一个开关盒连接多个电器设备的情况,导致开关电源负载过大,增加了火灾隐患。除此之外,施工管理人员不重视现场的用电规范问题,尤其是在起居室与办公区,经常出现违规使用电器的情况,造成负载过大,容易引发火灾。2.1.4消防设施不完善我国对在建工程消防安全管理工作有具体的要求,根据我国《建设工程施工现场消防安全技术规范》的相关规定,施工单位应当在施工现场配备相应的灭火设备、供水系统以及应急照明等装置。然而很多施工单位为了解决建设成本,在施工现场并未配备消防设施,有的甚至都没有灭火设备,难以消除现场火灾隐患,还会造成更大的伤害。而有些施工单位按照要求为施工现场配备了相应的消防设备,但缺少日常维修与保养,导致现场消防设备存在管理不善、备件不足等问题,难以应对火灾事故。比如,有的建筑内部消防照明设备由于长期不使用而又缺乏定期维护,从而出现故障问题,如果商场出现了紧急事故或者火灾情况,就很难利用照明系统开展疏散救援工作。其次,很多人员密集的场所都缺乏自动报警装置以及自动喷淋装置,导致该区域在火灾发生的时候无法进行消防灭火处理,对人们的生命安全造成极大的影响[1]。

2.2安全监督管理问题

2.2.1前期监管不到位一般情况下,建筑项目在立项设计阶段就需要进行消防方面的监督与审批,确认其设计施工方案满足建筑消防要求之后才能够进行施工建设。但是一些建筑工程项目通常会以工期紧、任务重为借口,并未取得工程报建许可就开始施工,更有甚者已经直接竣工并投入使用却未取得消防审核许可,导致消防安全前期监管完全失去效力。很多施工设计单位为了满足企业建设要求,节约施工成本,并未遵循消防技术规范的基本要求,还有的施工单位为了应对消防监督审核,提交的施工设计图与实际投入施工的设计图存在差异,导致建筑消防建设工程质量出现问题。很多施工单位在实际施工中抱有侥幸心理,无视消防安全技术规范,导致建筑工程出现严重的消防隐患。除此之外,一些城中村改造工程、自建房工程等,都存在追求经济效益忽视消防安全要求的情况,这样的建筑单位明知道建筑设计违反消防技术规范,建筑之间存在防火间距不足、消防通道堵塞等问题,依旧开展施工建设,对居民生命安全造成极大威胁。2.2.2消防责任主体不明确建筑施工单位的消防安全意识不足,在实际施工中经常出现随意挤占消防通道、擅自增加层数、随意改变建筑设计与使用性质等现象,最终建设出的建筑与申报的建筑项目大相径庭。另外,在施工设计阶段,有的设计单位为了满足建设企业的需求罔顾建筑消防安全要求,在明知道设计方案无法实施的情况下弄虚作假,一味追求经济效益。除此之外,还有的建筑消防单位资质不足,其消防管理人员都是临时拼凑而来,缺乏专业技术知识与工作经验,难以开展有效的消防监督管理工作。在建工程施工过程中,施工人员在隐蔽工程建设中还存在偷工减料、降低施工标准等问题,导致建筑消防等级不足,影响整个建筑的施工质量。施工消防监理单位形同虚设,监理人员不了解具体的建筑消防安全管理规范与条例,检测单位人员存在恶意竞争的情况,影响建筑施工的效果。2.2.3二次装修不规范建筑工程施工完成之后,有的单位会擅自进行扩建与二次装修,这就容易出现违规操作的情况,增加建筑消防安全隐患。比如有的建筑人员在扩建的时候私自拆除防火墙,擅自封堵安全出口与消防连廊,还有的装修单位忽略了建筑的消防安全要求,为了满足装饰美观的需要破坏建筑原有的消防设施。比如装修施工人员在进行房屋吊顶装修时将自动灭火喷淋装置遮挡起来,导致消防设施难以发挥效用;还有的施工人员将楼梯间的防火门进行更换,影响了防火门的消防功能。这样的违规建设行为都会增加建筑的消防安全隐患,对居住者造成较大的影响[2]。

3在建工程消防安全监督管理强化措施

3.1强化消防安全源头管控

要想强化建筑消防监管效果,消防部门就应该找准消防管理的源头,进入各级城乡建设规划委员会与技术委员会,参与建筑规划与项目开发工作,推动城乡消防规划工作的进行。消防部门还应该从教育、商务、卫生等各个行政审批部门入手,加强对消防安全相关事项的管理与审批,针对不符合消防建设要求的项目一律不批准建设。另外,消防部门还应该配合监察管理工作,提高在建工程消防监督管理的力度,落实各部门安全责任,保障消防工作政令畅通,以防出现渎职行为。对于城乡接合部、城中村城、老旧住宅区、集中出租屋等场所,消防部门应该定期进行火灾风险的排查与整治,根据建筑需求增加消防设施,降低消防风险。

3.2完善消防监督管理体系

只有完善消防监督管理制度才能够促进消防部门职能的改革深化,提出统一的消防监督工作标准,提高监督检查工作的效率。针对在建工程的消防监督检查工作,工作人员首先应该明确工作标准,并参考相关消防管理法律法规制定监督管理制度,实现消防监督责任的落实,明确分配监督管理工作与任务,提升工作人员的责任意识与消防安全意识。只有将消防安全管理放在与自身经济利益同等重要的位置才能够提高消防监督管理工作的质量,保障建筑的消防安全。与普通建筑的消防监督工作相比,在建工程的消防监督检查工作难度更大一些,监督管理项目也更多。要想提高监督管理工作的效率,建筑内部还应该积极引进先进的管理设备与消防设备,加强消防设备维护工作,减少建筑消防隐患,不断提升工作人员的消防管理能力。比如,工作人员可以在消防监督管理工作中融入物联网技术,这样就能够完善火灾事故报警专线,并通过控制系统对消防现场进行实时监控。发生火灾时,系统能够触发应急机制,并通过智能化系统给出指令,使用自动喷淋的方式降低火灾的影响。同时,智能化系统还能够发出警报,提示工作人员。因此,消防工作人员应该完善消防设备定期检修以及维护工作,保障消防设备的有效性,这样才能够提高消防工作的效率[3]。

3.3实现多部门联动综合管理

随着我国区域公共安全体系的不断建设与完善,消防部门应当整合火灾隐患整治工作内容,将其与公共安全体系建设工作结合起来,取得其他社会安全管理部门的联系,加强不同部门之间的联动管理工作,完善火灾隐患整治工作体系,明确各部门的工作职责,确立在建工程火灾隐患整治工作的目标,提高火灾隐患整治工作的效果。消防部门还应该不断完善自身职责,加强消防宣传培训,提升基层消防人员的安全意识,同时引进信息技术完善火灾隐患整治工作系统,实现各部门消息的互通以及工作的联动。另外,消防部门还应该根据该区域的消防隐患情况制定出应急方案,开展实战练习,提高消防隐患治理与救援工作的效率[4]。

3.4构建监督管理信息系统

随着城市人口的不断增加,人们生产活动也不断增加,在建工程的消防安全隐患与消防事故也呈现出上升的趋势。然而当前使用的消防监督管理系统并不能够满足日益增加的消防管控需求,甚至在当前的信息系统建设中也存在管理系统不够完善的问题,无法发挥出信息管理系统的真正效用。对此,技术人员应该提高自身消防监督专业水平,致力于信息技术开发与应用,完善消防监督管理信息系统,提高监督管理工作的效率。首先,消防部门技术人员与领导层应该创新监督管理意识,推动信息化建设发展,实现消防监督管理智能化发展。其次,消防部门还应该通过信息技术实现与防火管理系统的整合,这样就能够提高监督管理工作的效率,同时还能够完善消防应急工作内容[5]。

3.5规范建设工程市场秩序

针对在建工程消防监督管理工作,相关部门还应该进一步规范建筑工程市场秩序,实现消防工作社会化发展,积极探索建筑工程消防技术审查以及行政审批分离的可能性,优化消防审批流程,明确部门职责,创新消防监管审批模式,保障在建工程的消防安全。首先,相关部门应该建立建筑施工多单位、多机构的诚信制度,规范参与建筑项目各主体的消防安全意识,使其能够自觉遵守建筑工程消防建设技术要求。针对建筑工程消防设计、消防建设等环节中出现违规现象的一律不能够通过审批,建筑必须返工,不能够投入使用,对于行为恶劣的单位还应该给予惩处。对于建设过程中使用不合格消防产品的单位,应该依法进行行政处罚,并将其不良行为向社会公布,同时共享信息至各行政部门,作为部门实施行政许可、市场监管、银行贷款等工作的重要依据。

4结语

综上所述,在建工程具有较高的消防安全隐患,对此,消防工作人员应该重视其消防监督以及检查工作,通过强化消防安全源头管控、完善监督管理体系、加强消防设备维护、规范市场秩序等方法提高监督管理工作的有效性,保障人们的生命安全。

参考文献:

[1]傅邦杰.关于在建工程消防安全监督管理及对策[J].消防界(电子版),2020,6(08):45.

[2]陈宇财.关于在建工程消防安全监督管理及对策[J].建材与装饰,2020(05):189-190.

[3]孟二备,李俊帅.建筑消防工程安全监督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应对策略[J].消防界(电子版),2019,5(14):44.

[4]刘毅炜.建筑工地火灾隐患分析及消防安全监管对策[J].安全,2019,40(10):77-80.

消防施工技术要求篇10

关键词:绿色;消防;技术;发展中国家;应用

近年来,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人对于自身所居住的生活环境提出更加严格的要求,将良好的环境质量作为衡量生活水平高低的重要标志。同时,由于人们的经济水平的提高,对于建筑物、办公场所的装潢与设计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于这些生活或者是办公场所,大多采用高纤、高塑性的材料,因而加大了火灾发生的隐患。而相应的消防管理及具体的施救措施却仍然相对薄弱,造成一旦有火灾发生,施救不及时,或者是施救器具不完备,而影响到灭火救援工作。因而,这些暴露出来的问题不加以解决,就会严重的影响到我国的城市化进程的推进、我国的经济建设的进一步发展;加强消防管理工作,提高火灾的预防与施救能力与水平,是保证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促进我国的全面迈向小康社会的一个重要环节。

1、我国的消防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相应的社会保障制度和金融保险制度并不健全、消防监督执法与经济发展水平不相适应、消防管理观念的错位等问题。其中,由于消防管理观念的错位,可能导致我国的消防管理意识水平低下,对于具体的消防管理理念并不认可、或者是没有落实到实处;在日常的消防管理工作中,并不能够真正的树立起消防第一、人身安全第一的理念;在我国目前的消防管理共作中,出现很多只是象征性的消防演练,没有从真正的层次上获得消防管理理念的提升,因而,给平时的消防管理工作带来了极大的阻碍。

而金融和社会保险体制的不健全,则对于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造成了极大的威胁。由于没有硬性的社会保险制度来保证人们生命财产安全,因而,也就给消防管理工作平添了压力。

消防监督执法的不健全,则给具体的、实际的消防管理工作创造了漏洞,使得消防工作人员在日常的工作中,存在着一定的懈怠与懒惰情绪;由于缺乏消防监督管理机制,在具体的消防管理过程中,存在着一定的疏漏与不足之处,不能够很好的解决,因而不利于消防管理工作水平的提高。

针对这些现实情况及其中所存在的问题,加强对于消防管理的重视,提高消防管理水平,对于保证人们的人生财产安全,具有重要作用。而新型的、环保的、绿色消防技术的采用,则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消防救援工作的质量。

2、绿色消防技术的应用

绿色消防技术是指在消防活动过程中,所采用的消防器材、消防设备、消防工具,是环保的、新型的、对于公众健康不会造成太大危害的,消防活动器具或者是技术方案。采用绿色消防技术,就是在实际的消防工作过程中,要坚持可持续发展观,在消防工作中,既要考虑到当前的实际价值需要,也要考虑到未来的社会发展需要,而不能够以牺牲未来的子孙后代的利益为代价,来满足当代人的需求。

在绿色消防技术的使用过程中,对于环境保护是第一位的,要保证对于公共环境和公众的健康不会造成太大的损害。开展绿色消防,目前所采用的技术主要有使用哈龙替代型灭火技术。

哈龙替代技术的研究,当前哈龙替代技术的研究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开发新的以“洁净气体”为主要原料的新型灭火器材或者是灭火剂;二是使用其他的灭火材料,例如使用细水雾灭火、二氧化碳灭火等,以此来替代传统的灭火材料。

我国历届两会期间,都会对于节能减排、环境保护工作,作一个具体的报告,给予各国与会记者一定的报道资源,同时也是在切实履行相应的环境保护工作的具体表现。因而,采用绿色消防技术,是应对当今的环保压力所必然的举动。建立起良好的生态环境保护机制和消防管理工作的实施细则,是加快社会现代化建设,实现可持续发展、落实科学发展观所应采取的必然措施。

3、绿色消防技术所应该满足的技术条件如下所示

①在灭火过程中,环保清洁,不会造成对于大气的二次污染,在大气中的存留时间较短。

②灭火器材的制造成本较低,价格合理,经济适用。

③具有较好的与弹性密封元件的相容性,因而灭火物质不会轻易挥发、泄露。

④具有较好的化学稳定性和热稳定性,能够保证灭火器材的长期储存。

⑤在性质上属于可以液化的气体,保证占地、存储面积较小,以在最大程度上节约土地资源。

⑥灭火性能高,可燃率低,涉及到的灭火浓度=5%,在十秒之内能够灭火;在对于燃烧物质喷射之后,能够全部汽化;在封闭的空间内,能够均匀、迅速的分布与燃烧物质表面,很少残留液相、固相的残留物质;不腐蚀材质、不击穿火灾现场的电子设备、不污损,从而减少由于施救、灭火过程中,所导致的建筑物的二次损伤;不导电,从而在最大限度上降低火灾现场中所存在的针对消防人员的人身安全的隐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