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中小企业采购管理办法十篇中小企业采购管理办法十篇

中小企业采购管理办法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9 12:29:23

中小企业采购管理办法篇1

关键词:市场采购;贸易方式;制度监管

随着我国流通领域对外开放进一步提升,专业市场国际化程度不断提高,大量国际采购商来我国专业市场采购商品,从专业市场采购商品出口的方式应用而生。“市场采购”出口额已具有相当规模,不少综合实力突出的专业市场已成为国际采购商全球采购的重要基地。但是,由于“市场采购”出口的商品来自于流通领域,且参与主体多元、商品种类多样、交易活动频繁等,有别于传统的贸易方式,采用传统的贸易监管方式管理“市场采购”出口,导致在海关监管、外汇管理、检验检疫、税收征管、质量追溯等方面出现了一系列难题和障碍,不利于专业市场国际化的长远、有序发展,迫切需要确立“市场采购”贸易方式,并建立与之相适应的配套监管政策。

作为全国成交量最大的专业市场——义乌小商品市场,国际化发展迅速,市场外向度已达到60%以上,“市场采购”贸易额大,管理问题也最为突出。2011年3月4日,国务院正式印发了《国务院关于浙江省义乌市国际贸易综合改革试点总体方案的批复》(国函〔2011〕22号)(下称《试点方案》),在《试点方案》里明确提出了“加快探索确立’市场采购’新型贸易方式”的要求。由此,确立“市场采购”新型贸易方式正式提上了议事日程,加快对“市场采购”新型贸易方式的研究也显得更为迫切。

一、“市场采购”新型贸易方式产生的背景分析

“市场采购”贸易是在专业市场逐渐发展并由内贸为主向内外贸融合发展转型过程中形成的特殊出口方式,此贸易方式根植于专业市场,服务于众多中小微企业,其产生与发展具有较强的内生动力。

1.专业市场国际化催生“市场采购”贸易方式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专业市场经历了“从立足本地,到全国经营,到走向国际”的渐进发展道路。目前,浙江义乌小商品市场、新疆德汇国际广场批发市场、绍兴轻纺城、成都五金机电市场、深圳华强北电子市场等市场国际化发展突出,已有不少外商通过直接从市场采购或通过电话、电子商务等方式向市场经营户下单、或委托外贸公司向专业市场采购商品等方式,采购商品出口。以义乌小商品市场为例,2010年义乌小商品市场日均出口商品1400多个标箱,全年经义乌市场直接出口的集装箱达到52万标箱,有来自219个国家和地区的42.2万人次境外客商到义乌采购商品,在义乌居住半年以上的境外客商达到1.3万人。

2.中小微企业国际化发展需求推动“市场采购”贸易方式

我国有大量规模小、利润薄的中小微企业,但这些企业绝大部分无法依靠自身力量拓展国际市场,建立自己的对外贸易渠道。专业市场通过集聚大量商品和境内外客商,形成规模经济,建立了专业化、精细化的市场商品出口链条,使市场出口商品交易费用和交易成本大为降低,贸易效率极大提高,为企业,尤其是中小微企业提供了低成本高效益的国际化经营平台。通过专业市场的“市场采购”贸易,市场经营户可以通过市场平台与境内外采购商洽谈外贸生意,这种外贸经营方式,交易简便,费用、责任、风险与国内贸易区别不大,大大降低了市场经营户开展国际贸易的门槛;另外,为专业市场供货的成千上万家中小微企业,通过专业市场搭建的国际化通道,实现了与国际市场的直接对接。如以义乌市场为依托,参与“市场采购”出口的市场经营户达到了6.2万家,全国已有20多万家中小微企业便利地参与了国际贸易,带动了1000万以上产业工人的就业。

3.小商品国际化需求推动“市场采购”贸易方式

小商品具有品种多、货值低等特点,根据《小商品分类与代码》的分类,我国小商品可以分成16个大类、9105个子类、170多万种单个商品;小商品单价低、单个利润低,以薄利多销为主。专业市场,尤其是小商品市场,以低成本提供小商品一个集中展示、交易的发展平台,使境外采购商能够以较低的搜寻成本、信息成本、议价成本和缔约成本,在较短的时间内采购到所需的商品,使小商品能够低成本、高效率地被外商采购出口。由此,“市场采购”贸易方式在类似于义乌市场的全国各大型小商品市场表现尤为突出,这也表明“市场采购”贸易是小商品国际化的有效途径。

二、“市场采购”新型贸易方式的内涵及特点

目前,“市场采购”贸易作为一种新型贸易方式,对其具体的内涵仍未有一致的定义。本文认为,“市场采购”贸易方式是指境内外企业和个人,在国内流通领域(专业市场)采购商品出口的贸易行为,有别于一般贸易、加工贸易等传统贸易方式,具有以下特点:

1.商品来源环节特殊

与传统的贸易方式出口的商品主要来自于生产企业不同,“市场采购”贸易出口的商品通常是采购自流通领域,尤其是专业市场。通常境外采购商不与生产企业发生业务往来,而是利用专业市场平台,直接与市场经营户洽谈并签订买卖协议,或委托外贸公司向市场经营户采购商品,而市场经营户则与生产企业即供货商建立业务联系。

2.交易方式融合内外贸

“市场采购”贸易融合了内贸、外贸两个环节,一是境外采购商或其委托的外贸公司以专业市场为平台,与市场经营户进行洽谈,达成买卖协议,收货后以人民币与市场经营户完成支付结算,该环节与通常的国内贸易相似;二是境外采购商通常不自行办理采购商品出口手续,而是委托外贸公司按其要求将货物出口,外贸公司代为办理采购货物的相关出口手续,该环节则与通常的外贸出口相同。

3.参与的贸易主体庞杂

经过多年发展,“市场采购”贸易形成了一条精细分工的产业链,涉及生产企业(供货商)、市场经营户、境外采购商以及大量为“市场采购”贸易提供配套服务的外贸公司、货代公司、报关公司、仓储物流公司等众多主体。同时,这些贸易主体性质复杂,成分多元,有境内个体工商户、境外自然人,也有境内企业和办事处、外商独资企业、外商投资合伙企业、外国企业常驻代表机构等多种形式。

4.出口商品组柜出口普遍

“市场采购”贸易出口商品种类多,主要以工艺品、饰品、小五金、玩具、袜类、钟表、纺织品、服装、领带、文体用品等日用工业品为主。以义乌市场为例,从义乌小商品出口涉及的海关编码上看,义乌市场出口涉及2000多个税则号的小商品。境外采购商到专业市场,尤其是小商品市场采购商品,通常是多品种、小批量地采购,为降低出口成本,多个采购商拼柜、多种商品组柜出口的做法较为普遍,导致单个集装箱通常装有几种、几十种甚至上百种来自不同厂家、不同销售商、不同采购商的商品。

三、“市场采购”贸易进一步发展面临的难点

为了能更好推进“市场采购”贸易的发展,各监管部门对其管理方式进行了不断地创新,如海关总署对义乌小商品采购出口试用了“旅游购物监管方式(0139);深圳市检验检疫局针对“市场采购”出口,出台了《市场采购、物流商品出口检验监督管理办法传统贸易管理办法》;昆山质检局出台了《市场采购出口商品检验基本要求(试行)》等等,极大促进了“市场采购”贸易的发展,但是“市场采购”贸易的进一步发展也面临着无法回避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

1.监管缺乏上位法支持,综合管理机制尚未形成

“市场采购”贸易作为一种全新的外贸出口方式,我国的相关法律和法规并未对这种出口模式作出定义,也未对这种出口方式的监管模式给予明确的规定,监管上缺乏上位法支持。正由于如此,海关、商检、国税外管等监管部门基本都是在参照一般贸易出口监管模式的基础上,根据各地区“市场采购”出口的特性,在各自职能范围内进行有限的监管方式方法的创新,各部门没有建立统一互信的协作机制,综合治理机制尚未有效建立。如2007年海关总署对义乌小商品采购出口采用“旅游购物监管方式(0139)”,但外汇管理部门并未建立与该监管方式相对应的管理方式;同时,2010年商务部(原外经贸部)取消了对旅游购物商品经营资格核准,不再有单独的旅游购物商品贸易,海关“旅游购物商品(0139)”监管方式相应失去了上位法依据。另外,检验检疫部门已有的法律法规均在生产企业框架下制定,对流通领域出口商品的检验缺乏操作依据等。

2.监管政策不完善,“市场采购”贸易主体采购出口存在诸多障碍

目前的贸易管理政策在某些环节还较难适应“市场采购”贸易的发展,存在较多的发展障碍,主要表现在:一是“市场采购”贸易中的境外自然人采购商(个体工商户)在国内开展采购贸易缺乏法律和法规支撑。二是境外采购商中的外资合伙企业相关配套措施不健全。2010年3月1日起,《外国企业或者个人在中国境内设立合伙企业管理办法》开始实施,但是相关部门的配套措施仍不健全:商务部门仍无法为外资合伙企业办理进出口备案;无法正常开展经营上的结汇业务;外资合伙企业的税收由谁征收,税种及税率如何,税务部门均无明确规定等。三是市场经营户(个体工商户)从事外贸政策不完善。目前,个体工商户从事外贸的相关程序繁琐,费用较高,制约了市场经营户自营出口的动力。

3.“市场采购”商品管理难,监管压力大、成本高

“市场采购”出口商品来自于专业市场等流通领域,质量良莠不齐、品种纷繁复杂、装运方式特殊等众多原因,导致监管难度很大。一是专业市场上的货源来自全国各地,从源头上对供货生产企业进行质量提升和质量监管成本高、难度大。二是与专业市场相对接的生产企业,通常规模较小,很大部分是家庭作坊式的生产,管理和技术水平较差,使得部分商品的质量不能满足国外技术要求,其质量现状使“市场采购”贸易存在较大的出口风险。三是市场经营主体的质量意识淡薄,且有不少采购商以低价为首选而有意“忽略”质量标准的做法,造成了极大的质量安全隐患。四是“市场采购”贸易存在大量的组柜、拼柜出口的集装箱,这就极大增加了海关、检验检疫部门等在检验、查验等环节的工作量。

4.缺少市场准入和质量溯源机制,责任追究难

由于没有“市场采购”贸易管理条例,对于参与此项贸易活动的主体并没有明确的准入和退出机制,目前市场上参与的主体复杂,且有不少中介机构,由于缺少经营准入、退出机制,当出现重大走私违规等情节严重现象时,监管部门查找责任主体难,无法实施责任追究。另外,作为个体工商户的市场经营户,未建立完善的商品验收、购销、出口台账制度,一些为“市场采购”出口服务的外贸公司也未建立出口商品来源信息登记、申报、验证的溯源管理机制,“市场采购”出口的商品可溯源性差,当这些采购商品在境外被投诉侵权、产品安全通报召回等现象时,通常很难溯源找到生产企业。

四、政策建议

以实现“监管制度化、贸易便利化、管理规范化、服务专业化”为发展目标,以《义乌国际贸易综合改革试点》获批为契机,确立“市场采购”新型贸易方式,建立与之相配套的政策体系与服务体系,并以义乌为试点,先行先试。重点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1.力促监管制度化,加快推动“市场采购”贸易获得上位法支持

抓住《义乌国际贸易综合改革试点》获批的机遇,加快完善“市场采购”新型贸易方式的相关法律和制度建设。参照边境小额贸易、对台小额贸易等特殊贸易的监管办法,积极推进以国务院行政法规形式或国务院授权国家有关部、委(总署、总局)以规章形式制订实施与“市场采购”新型贸易方式相适应的商务、海关、税务、工商、检验检疫、外汇监管措施和办法,并确保相关监管措施和办法的衔接配套,建立一套便捷、顺畅、高效的“市场采购”贸易认定体系,构建起有法可依、便捷高效、相互衔接的“市场采购”贸易管理政策体系。

2.着力贸易便利化,加快破解“市场采购”发展中的政策瓶颈难题

扩大经营主体,积极化解境外自然人、外资合伙企业、境内个人开展“市场采购”贸易的政策性难题,完善相关配套服务。由商务部门对“市场采购”贸易主体实行备案登记制度,建立完备的市场主体准入机制,并构建适宜的退出机制。海关增设“市场采购”贸易监管方式,并不断完善“市场采购”商品归类简化办法,进一步简化“市场采购”商品申报手续。检验检疫部门加快探索在“管得住”的基础上,探索试行简易检验程序,快速检验,减少抽检批次,减少每次抽检样品的数量,并探索直通放行模式。创新市场内增值税一般纳税人认定管理办法,对年应税销售额超过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规定的小规模纳税人标准的增值税纳税人,可以向主管税务机关申请认定增值税一般纳税人,按照进、销项核算缴纳增值税,也可以选择继续按小规模纳税人纳税等。

3.推进管理规范化,加快完善“市场采购”贸易的体制机制建设

建立市场准入机制,针对“市场采购”出口主体复杂,经营操作欠规范等问题,重点加强对市场经营户、报关报检主体(包括外贸企业、货代企业、货运企业等),开展“市场采购”主体的许可、注册、备案等准入制度。建立责任追究机制,对“市场采购”贸易经营者不如实申报、虚报、瞒报严重,夹带相关违禁产品出口的,或出口具有严重安全问题产品在国外造成通报,严重影响市场声誉的行为,经查实,轻则对经营户进行警告教育,重则中止商位出租协议、取消出口登记备案,或追究相关刑事责任。建立质量管理机制,建立多方主体共同参与、职能部门齐抓共管、全社会共同关注的质量管理机制,切实形成工厂供货货源质量保证、市场经营户索证验货、各组货单位验货、科学仓储、海关商检严格查验等各环节齐抓共管的把关网络。探索建立分类管理制度,按注册地与信用等级相结合的分类管理政策,对于守法申报、信用良好的企业,在检验检疫、海关通关等环节,给予通关优先权和优惠政策的优先考虑;反之,在通关上、检验上实行严格的查验制度;引导各类市场主体长远发展,减少短期行为,促进市场健康发展。

中小企业采购管理办法篇2

一、实施范围及组织

(一)实施范围。全省县级及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国有企业(含国有控股企业)等举办的非营利性医疗机构必须参加药品集中采购工作。鼓励其他医疗机构参加药品集中采购工作。

(二)采购主体。医疗卫生机构通过签订协议授权或委托省药品采购中心代表医疗卫生机构作为基本药物采购主体。以县为单位,由县级卫生行政部门代表辖区内医疗卫生机构与省药品采购中心签订授权协议,其他医疗机构直接与省药品采购中心签订授权协议。

(三)组织实施。省药品集中招标采购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全省药品集中采购工作,省药品集中招标采购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组织管理和监督检查,省药品采购中心具体实施采购。省药品集中采购监督委员会负责对药品集中采购过程进行监督和管理。

(四)采购周期:不少于一年。

(五)适用范围。本方案适用于参加省非基本药物网上集中招标采购的医疗卫生机构、药品生产或经营企业及其他各方当事人。

二、采购计划及采购方式

(一)采购目录。药品采购目录包括通用名、剂型、规格等信息。根据医疗机构使用需求,由专家对医疗机构上报的药品品规进行筛选后,确定采购目录,在集中招标采购时。

国家实行特殊管理的品、第一类和第二类、医疗放射药品、医疗毒性药品、原料药、中药材及中药饮片不在本次集中招标采购范围,仍然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执行。

(二)采购数量。医疗卫生机构上报本单位年度需求量,省药品采购中心汇总后,由领导小组办公室公布我省集中招标采购计划。

(三)采购方式。坚持质量优先、价格合理的原则,通过经济技术标、商务标的“双信封”方法公开招标采购。

为充分发挥集中批量采购优势,最大限度地降低采购成本,药物实行量价挂钩采购,暂无法确定采购数量的品规,通过单一货源承诺方式招标采购。

根据我省的地域特点和人口数量,全省设1个采购供货区域。

(四)药品质量类型划分

采购药品目录所列药品按照五类质量类型进行评标。每一质量类型单独设定竞价分组,同时满足两类以上质量类型的药品,按高一级质量类型划分。

第一质量类型:专利药品(仅指化合物专利),原研制药品。

第二质量类型:年以来获得部级奖励的药品,单独定价药品,国家保密处方中成药,监测(保护)期内国家一类新药。

第三质量类型:优质优价中成药,中药保护品种,西药组合物专利、天然提取物专利、微生物及其代谢物专利、中药提取物专利,新版Gmp药品。

第四质量类型:欧美认证药品或进口药品,工艺专利药品,工信部年医药统计年报医药工业独立核算企业主营业务排序前50名企业生产的药品。

第五质量类型:普通Gmp药品。

三、投标企业及材料申报、审核、公示

药品生产企业可以直接投标,也可授权经营企业投标。药品生产企业设立的仅销售本企业产品的商业公司、境外产品国内总可视同生产企业。集体公司所属全资及控股子公司的产品参加投标的,可以集团公司名义进行,并提供相应证明材料。

生产企业授权委托经营企业进行投标时,同一生产企业的同一品种只能委托一家经营企业投标,一家生产企业只能接受同一品规的一家生产企业的委托。经济技术标评审时,只评审授权的生产企业,但中标企业名称为被委托的经营企业。中标结果产生后中标企业名称在二者间不予变更。

药品投标企业必须委托本企业的工作人员,持法人委托书在内的企业证明文件等材料办理相关采购手续。对于委托其他企业人员(或个人)办理采购相关手续的,由此产生的一切法律责任由投标企业承担。

(一)投标人报名条件

1、依法取得有效的药品生产许可证、Gmp证书、药品经营许可证、GSp证书和营业执照。

2、具有履行合同和药品供应保障能力。

3、近两年内无生产假劣药品及其他违法违规行为。

4、经营企业投标的还需取得生产企业的投标授权书。

5、法律法规规定的其它条件。

(二)报名及信息维护

1、新参加省药品集中采购的投标人,应持法人授权书、药品生产许可证复印件、营业执照(副本)复印件,到省药品采购中心申请领取网上操作用户名和密码。年已参加过省基本药物集中采购的投标人用户名、密码不变。

2、投标人通过用户名、密码登陆省药品和医用耗材集中采购网维护企业信息和产品信息。

(三)材料申报要求

1、投标人需递交的材料

(1)生产企业报名材料:

①药品生产许可证、Gmp证书、营业执照副本的清晰复印件并加盖单位鲜章;

②《法人授权书》原件(需法人代表章和签名,被授权人身份证原件和复印件,原件核对后交回);

③企业基本情况表;

④其他材料(在招标文件中规定)。

生产企业设立的仅销售本企业产品的商业公司、境外产品国内总需提供《药品经营许可证》、GSp证书和营业执照副本的清晰复印件并加盖单位鲜章。境外产品国内总的,还需提供协议或境外企业出具的总证明。

(2)经营企业投标报名材料:

①生产企业直接投标所需的各项材料;

②生产企业授权投标的授权书原件;

③药品经营企业许可证、GSp证书、营业执照副本的清晰复印件并加盖单位鲜章。

(3)配送企业报名材料:

①《药品经营许可证》、《药品GSp证书》及《企业法人营业执照》的原件清晰复印并加盖单位清晰鲜章。

②《法人授权书》(需法人代表章和签名,需提供被授权人身份证原件和身份证清晰复印件,原件核对后即由被授权人带回)。

③《企业基本信息情况表》。

对报名企业的资质由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进行审核,对审查通过的企业予以公示。已经参加了我省年度基本药物招标并通过资质审核的生产经营企业不再进行资质审查。

(4)经济技术标投标时需提交的生产企业资料:

①年度单一企业增值税纳税报表清晰复印件(原件核对后即由被授权人带回)。

②《投标品种汇总表》(并提供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赋予的药品编码)、《供货承诺函》。

③其他相关文件材料。

(5)经济技术标投标时需提交的产品资料:

①内地药品:

Ⅰ.《药品注册批件》;

Ⅱ.产品说明书(原件);

Ⅲ.药品质量类型(专利药品、国家一类新药、国家科学技术奖药品、优质优价中成药、单独定价药品、原研制药品、中国驰名商标药品相关证明材料;

Ⅳ.政府定价药品需提供国家发展改革委或省发展改革委公布的药品最高零售价有效证明文件。自主定价药品需提供生产企业所在地物价部门备案的价格证明;

Ⅴ.药品最新批次省检、市检或厂检全检报告书;

Ⅵ.招标文件规定的其他材料。

②港澳台及国外药品

Ⅰ.《医药产品注册证》或《进口药品注册证》;

Ⅱ.产品说明书(原件及中文翻译件);

Ⅲ.药品质量类型(专利药品、原研制药品、单独定价药品)相关证明材料;

Ⅳ.国内的药品最高零售价有效证明文件;

Ⅴ.提供经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授权的口岸药品检验所出具的进口药品检验合格证明文件。

Ⅵ.招标文件规定的其他材料。

2、申报材料格式要求

(1)申报资料统一使用a4纸张。

(2)申报材料如为复印件应清晰并逐页加盖单位公章。

(3)提交的所有文件材料及往来函电均使用中文。外文原件资料需提供相应的中文翻译文本并经公证部门公证。

(四)申报材料修改和撤回

投标人在规定的截止时间前,可以修改或撤回经济技术标申报材料,商务标报价只能撤回不能修改。逾期投标人不得对其申报材料做任何修改,不得撤销报名。

(五)申报材料审核与澄清

省药品采购中心按照有关规定组织审核投标材料。对申报材料中不明确的内容,省药品采购中心有权要求投标人做必要的澄清,投标人必须对有关内容在规定的时间内提供相应的书面材料。逾期未提供的,视为放弃投标。

(六)公示

对企业和产品材料的审核结果,在采购平台进行公示,并报领导小组办公室和监督委员会备案。有关企业对公示情况有异议的,可在规定的时间内向省药品采购中心递交书面申诉或投诉,由采购中心组织人员进行复核,复核结果反馈申(投)诉人。逾期不再接受申诉和投诉。

(七)信息确认

投标人必须在规定的时间内登陆采购平台对企业及产品信息进行认真核对并确认。信息确认后不再修改,由此造成的后果由投标人承担。逾期未确认的,视为放弃投标。

投标人对其提供的各项材料的真实性、合法性负责。在评标过程及采购周期内,若发现投标人所提供的材料不真实、不合法,取消其所有产品的投标、中标资格,并按照有关规定追究投标人责任。

四、投标和报价

(一)投标

投标人需按招标文件规定的时间和方式,提交经济技术标和商务标。

(二)限价

1.限价制定依据及原则。参考年度省药品集中招标采购的中标价和周边省份(陕西、四川、山西、甘肃、新疆)最新一轮中标价。

化学药品取以上参考价格的中间价,中成药取以上参考价格的平均价,原则上不超过我省年中标价。

对年全省药品集中采购结束后,国家及省发改委指导价格发生调整的品种,原则上按政府指导价格调整幅度同比例调整限价。

对年我省未招标,本轮首次在我省投标的新增通用名药品(含剂型、规格,下同)无参考中标价的,其限价由领导小组办公室组织专家制定。

2、国家发改委《关于印发〈药品差比价规则(试行)〉的通知》(发改价格〔〕9号)和《关于贯彻执行药品差比价规则(试行)有关问题的通知》(发改价格〔〕605号)要求,同一通用名、同一质量层次下,每一种剂型选一个代表品;国家发改委确定了代表品的,以国家发改委确定的代表品为准;未确定代表品的以最小规格作为代表品。

3、限价在报价前向投标人公布,在规定的时间内由省药品采购中心受理企业提出的质疑。领导小组办公室、监督委员会办公室、药品采购中心以及省相关职能部门对质疑依职责进行回复。

(三)报价

1、投标人应在规定时间内通过省药品集中采购平台报价系统对投标药品进行报价,并递交纸质商务标。

2、投标人报价为最终中标价格的,不允许弃标。否则,取消该企业所有产品的入围资格。

3、报价使用货币及单位:人民币(元),报价保留到小数点后2位(即0.01),如超出小数点后2位,则四舍五入。

4、小容量口服液体制剂、口服固体制剂按最小包装规格报价(如:某厂家生产的双黄连口服液,10ml×10支/盒,按“盒”进行报价;某厂家生产的罗红霉素片剂,0.15g×24片/盒,按“盒”进行报价);

中成药及外用制剂中贴膏、贴膜、贴片等以基本包装报价;

注射剂以支(瓶、袋)报价;

外用制剂中的乳胶剂、凝胶剂、滴眼液、滴鼻剂、滴耳剂、软膏剂、眼膏剂、喷雾剂、气雾剂等以转换系数报价。

5、同厂家通用名同质量类型下不同剂型、规格、包装的药品的投标报价,应符合合理的差比价关系,不得倒挂。如有倒挂,除价格主管部门另有规定以及儿科等专科用药外,按就低原则作调平处理。

6、药品的报价是可供应给医疗机构的供货价,也是医疗机构的采购价,含配送费用。

7、报价时间:以公告时间为准。

8、企业报价不能高于限价,否则该产品不能进入商务标评审。

五、评审和中标

(一)评审组织

1.根据非基本药物评标分类,兼顾不同级别医疗卫生机构的专家参与,在领导小组办公室和监督委员会的监督下,省药品采购中心在评审专家库中分类随机抽取13人以上单数,组成评审专家委员会,专家委员会可根据需要分为若干个评审专家组。从抽取专家到开始工作的时间不得超过24小时并严格保密,实行全封闭评标。

2.评审委员会专家应客观公正地提出评审意见,承担相应责任,并不得参加与本人有利害关系的企业药品评审。

3.相关部门行政人员和药品采购中心工作人员不得参加评标及评审。

(二)经济技术标评审

1.对投标药品质量及质量可靠性(质量类型、生产规模、销售额、行业排名、市场信誉、不良记录情况等)相关指标,实行百分制评标(评标体系详见附件三)。其中的客观指标计86分,由计算机评标系统自动赋分;主观指标计14分。由医、药学专家评价打分,去掉一个最高分和一个最低分后的平均分值为该品种的主观指标最终分值。两项得分合计为经济技术标得分。

2.经济技术标合格后,按照不同质量类型中同一品规药品经济技术标评审得分高低,确定进入商务标评审药品。经济技术标小于等于4个的,全部进入商务标评审;5-6个的,取前4个进入商务标评审;7-8个的,取前5个进入商务标评审;9-10个的,取前6个进入商务标评审;11-13个的,取前7个进入商务标评审;14-16个的,取前8个进入商务标评审;17-19个的,取前9个进入商务标评审;大于等于20个的,取前10个进入商务标评审。经济技术标评审得分在网上公示,公示期为5天,公示期内,受理企业申诉并及时研究处理。

(三)商务标评审

1.投标药品生产企业在经济技术标评审前,投商务标。经济技术标评审入围的投标人,应在规定时间内递交投标药品纸质商务标(报价表),并通过采购平台,对商务标进行网上报价和解密。网上报价与纸质报价不一致的,以网上报价为准。电子报价解密失败的,可申请解密纸质备用投标报价表。逾期未解密报价、未提交报价或报价为“0”的药品,视为放弃。

2.商务标评审计分办法

(1)满分100分

(2)计算公式:该药品价格分=100xnmin/该药品报价(nmin为同组中某药品的最低报价)。

(四)中标规则

1、按照不同的质量类型设立竞价组,同一竞价组,中标产品数不超过3个。

2、竞价品种拟中标规则。进入商务标评审的竞价品种,综合得分最高者首先中标,即同竞价组,入围品种中综合得分最高者中标(综合得分=经济技术分x65%+价格分x35%)。其余中标品种的确定:即同竞价组,进入商务标评审的品规,按照报价由低到高,依次确定为中标产品。如果2家以上企业的报价相同,则经济技术标得分高的为拟中标品种;若报价和经济技术标得分均相同,可并列为拟中标品种,不受中标产品数量限制。

3、议价品种拟中标规则。同竞价组品规投标企业等于或少于3家的需进行专家面对面价格谈判。

(1)谈判专家在监督委员会的监督下,根据专业分类随机从基本药物专家库中抽取,每组谈判专家5人以上单数,其中设组长1名。实行邀请招标和直接采购的,专家委员会为7人以上单数。

(2)投标人须提供谈判药品的实物和纸质报价单,并在谈判现场对最终报价进行签名确认,一旦确认将不得更改。

(3)谈判专家根据专业知识、同类品种价格以及投标人对产品的原料成本、工艺成本、销售成本、管理成本、科研成本和利润等信息的阐述和报价,进行综合评价,提出价格并与投标人进行谈判,达成一致的中标,达不成一致的废标。

(五)价格整理

对于拟中标药品,根据《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印发〈药品差比价规则(试行)〉的通知》(发改价格〔〕9号)和《国家发改委办公厅关于贯彻执行药品差比价规则(试行)有关问题的通知》(发改办价格〔〕605号)和中位数等规则进行价格整理。

投标人应在规定时间内对整理后的价格予以确认,逾期未确认的视为弃标。

(六)拟中标结果公示

拟中标结果通过省药品和医用耗材集中采购网公示,公示期5天。公示期间接受各方申诉。

(七)中标结果公布

投标人申投诉处理结束,省发展改革委审核拟中标药品中标价格和零售价格后,公布中标结果。

六、采购和配送

(一)药品采购

医院根据有关规定,在中标药品目录范围内组织遴选本院使用的药品目录。采购人必须通过省药品和医用耗材集中采购网进行网上采购。

(二)配送

1、中标人必须满足所有采购人临床用药需求,不论采购人采购规模及配送距离大小,均须保证供货,并对所供应的药品质量负责。

2、中标人可以直接配送,也可以委托经过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审核,具备配送资质的药品经营企业配送。在各州(地、市)委托不超过6家药品经营企业,在一个县域内,同一品规只能委托1家配送企业。

3、产生中标结果后,中标人必须在规定的时间内确定配送企业,并将配送企业相关信息报省药品采购中心备案。在采购周期内改变配送企业的,须及时配送企业变更情况及新配送企业的相关信息报省药品采购中心。

(三)药款结算

由采购药品的医疗机构与供货企业直接结算,在药品配送到位后60个工作日内结清配送药品款项。

七、监督管理

(一)采购人的责任

1、按照《药品管理法》、《药品管理法实施条例》和《医疗机构药事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验收、储存、使用中标药品。

2、按照省卫生厅《关于规范药品购销合同签订工作有关问题的通知》的规定,按时通过采购平台下达药品采购订单,并认真履行应承担的法律责任和义务。

3、按照省卫生厅《省集中采购药品和一般医用耗材配送及货款结算暂行规定》,及时与供货企业结算药品款。

(二)中标人的责任

1、应按照公布的中标药品目录上注明的产品信息和质量及时供货,所提供的药品必须是合格的药品。

2、急救药品4小时内送到,一般药品48小时内送到,节假日照常配送。

3、及时完成网上采购单确认、发货处理操作。

4、Gmp证书、GSp证书、药品注册批件、营业执照(副本)、价格证明文件、药品检验报告书等到期前,应将变更后的最新有效证明文件报送到省药品采购中心。超过有效期未报送的,停止中标药品的网上采购资格。

5、企业名称、药品价格等信息变更后,需在10个工作日内到省药品采购中心办理备案手续。逾期未办理备案的,停止中标药品的网上采购资格。

6、在领取中标通知书时,按照省发展改革委批准的收费项目和标准及时缴纳费用。

7、对于已确认的中标品种,中标人在采购周期内一律不得废标。

(三)各方当事人违规行为处理

医疗机构、药品生产或经营企业、药品集中采购工作机构及其工作人员在药品集中采购工作中发生违规行为的,依照《医疗机构药品集中采购工作规范》(卫规财发〔〕64号)和《药品集中采购监督管理办法》(国纠办发〔〕6号)和我省有关规定给予处理。

中小企业采购管理办法篇3

招标办公室工作总结

2016年,投资公司总经办主要围绕三个服务、四个标准化、五个一工程开展工作。加强了对日常行政工作的规范化管理,在制度化建设方面突出了重点,在对各事业部行政工作规范化方面起到积极推动作用,对公司信息化建设做了一定的努力。总结教训,积累经验,现将xx年工作总结如下:

一、加强制度建设,做好基础管理

1、确立严密的管理制度,是达到有序运行的保证,总经办做为制度的执行和监督管理部门,结合国际大公司制度建设的经验和自身条件,从细微之处入手,从员工文明行为规范等小节做起,重建并完善了如《办公室电话接待服务规定》。《员工识别证使用规定》。《5s管理》。《临时出国人员费用开支标准和管理办法》《长期出差人员管理办法》《机关服务人员劳保用品发放规定》等八个制度,对信息化建设的制度与流程进一步充实。新增个流程。下半年,又根据公司总体要求明确了投资公司管辖范围到番茄事业部机关,对已有的制度进行了全面的、系统的修订,明确了层级,确保了制度建设的严肃性和可控性。

2、今年,我们根据公司整体要求,对行政制度进行了全面、系统的修订(行文格式、流程、表格、公司的ci规范等)。以期形成统一、规范和相对稳定的管理体系,通过对该体系的实施和不断完善,达成公司管理动作的井然有序、协调高效的目的。为此,在总结公司近几年行政工作的同时,借鉴了一些好的经验,汇编了一套《行政总务管理规程实务》。汇编从工作职能、规章制度、工作流程、常用表格、考核办法五个部分对办公室日常工作做了较为全面的规范。重点对办公室常用文书格式及常用管理表格进行了规范及汇总。并对常用公文(如通知、报告、纪要等)制作了模板,方便推广应用。设计规范表格56个。)逐步将公司的行政管理工作纳入法制管理的轨道,减少工作中的盲目性、随意性

3、企业制度是企业员工的行为规范,企业的制度文明不但体现在有良好的制度建构上,还应体现于良好的制度得到良好的执行与遵守上。总经办如何对公司的规范化管理起到积极的指导作用。在做好服务的同时,如何对公司制度化管理起到监督推动作用,对公司制度的执行起到监督推动作用。带着这样的思考,我们在对各分公司检查过程中,积极给大家宣讲了《屯河制度与屯河文化》,并加强了公司的制度监督管理,使公司的违纪行为大福度减少。

今年,自8月份,我们强化了对机关组织纪律的检查,重点对考勤进行了约束,每天,由保卫人员严格按制度进行认真检查,对不按时打卡的,每天张榜公布,月底统计汇总到各公司办公司,与薪资严格挂钩,严格执行了两个月,起到了较好的效果。

对公司的其它各项制度如《出差管理制度》《车辆管理制度》《信息管理制度》等是否保证严格按工作流程执行。

二、内部管理做到精细化、表格化、流程化、科学化

今年,近一年来,我部在重建完善相关制度的基础上,依托制度与流程,着重做好了精细化管理工作。不论是费用控制、资产管理、外联接待、还是工作纪律、办公秩序,我们一点一滴地小事抓起,逐步完善,渐进式推进,力求使各项内部管理工作精细化。

1、总经办各项费用开支较大,如何确保支出保持在一个合理的范围内,须加强费用开支前的控制。年初,我们制定了《总经办费用控制》,对车辆费、通讯费、办公费、绿化费、物业费进行分解明细,建立数据库并引入到年初预算中,使部门费用额度和月度支出计划更加清晰透明。增强了部门实施费用自我控制的积极性。

2、建立车辆、办公固定资产台账,编制编码,使管理规范化

对公司所有车辆进行建档,了解何时购置、价格、维修情况、车辆费用情况、各种证件统一管理,以便对车辆情况了如指掌,做到心中有数。对办公固定资产全部进行清理,编制编码、认真登记、建立电子台账,并按责任人进行贴标登记,由使用者对物品进行负责,做到物物有人管,总账不漏项,使公司正常办公运行过程中所有的物都处在控制网络内,确保体系完整、无漏项。

三、增强服务意识,提高保障能力

(一)档案管理工作

文档工作是办公室的一项基础性工作,1)今年4月,顺利通过国家二级档案管理自治区级复审2)根据档案管理要求,将公司机关xx年形成的文件资料整理、立卷、归档、入库,共立卷卷。3)今年事业部刚成立,对事业部的档案管理员进行了相应的培训、指导,依照《档案管理考核细则》定期对各分公司档案工作进行了考核。

(二)收发文工作

今年,累计发红头文件120余份,二万四千余字,撰写了在董事会、股东大会上的xx年度总经理工作报告、xx年度第一季度、第二季度总经理工作报告,累计处理外来文件70余份,逐一登记编目,及时送达有关领导和部门传阅,并认真落实领导有关指示。办公室在核稿时注意严把行文关,保证了公文尤其是上行文的规范化,对树立良好的公司形象起到积极的作用。

员工是互动的主体,每一个班组、每一个车间、每一个部门、每一个企业如果能建成小的互动型团队,那么企业就会成为一个大的互动型的学习型团队。只有每个员工都动起来,每个人才可能逐渐变大,每一个部门才能变大,整个企业的竞争力才能变大,才能创造出由小到大的美。

以上是总经办xx年的工作总结,我们将不断总结经验,找出差距,戒骄戒躁,为公司的各项管理工作做好服务。

招标办公室工作总结

xx年度,我办以机关效能建设为契机,积极开展政府采购和工程招投标的深化改革。一年来,采购规模增长迅速,工程招投标工作健康、稳步发展,取得了明显的经济社会效益。政府采购和工程招投标的政策规定体系已基本形成,招投标办法不断完善,有形市场的作用得到充分发挥,招投标监管的力度逐步加强,腐败现象明显减少。全年累计政府采购共322次,预算金额5.50亿元,实际采购资金4.33亿元,比去年同期增加1.01亿元,节约资金1.17亿元,节资率达21.27%;完成工程招投标项目413项551个标的,预算造价31.4亿元,中标价23.83亿元,节约资金7.57亿元,平均综合节资率24.1%。两项合计共节约政府投资资金8.74亿元。

一、20xx年度主要工作如下:

(一)强化机关效能建设,增强服务意识,提高服务效能

认真贯彻落实《关于开展机关效能建设的实施意见》精神,严格执行四条禁令,以强化效能建设,提高办事效率为契机,增强服务意识,公开办事程序、办事制度。先后下发了《考勤与请假制度》、《政治业务学习制度》等内部管理文件,强化内部管理和政治业务学习,不断提高工作人员的自身素质。落实经办人责任制,简化和合并办事程序,明确办事流程和承诺时间,对招标公告、招标文件备案、直接发包确认、中标通知书核备等手续实行即时办结制,将招投标法规规定的23个步骤压缩合并为14个,大大缩短了招投标周期。

(二)及时调整工作思路,改进监管方式,查处违法违规行为

经过一年半左右的探索和实践,我市的招投标秩序已日趋规范,一个公开、公平、公正、健康有序的招投标环境已基本形成,为此,我办及时调整工作思路,把工作重心从建立招投标秩序向切实履行监管职责,重点查处违法违规行为转变。今年十月,我办下发了《关于调整政府采购和工程招投标办事程序的通知》,监管办不再参加政府采购和工程招投标资格预审、评标专家(供应商)抽取、开标liuxue86.com、评标的现场监督,主要对政府采购和工程招投标双方、中介机构在招投标过程中的违法违规行为以及招投标过程中的投诉举报情况进行查处。

采取日常监督检查与重点检查相结合的方式,对镇街购买的消防车、20xx年度部分协议供货项目进行了专项检查。今年共查处政府采购违规供应商4家,分别给予记入供应商黑名单、暂停2-3年进义乌政府采购市场投标的处罚;工程招标人规避招标或肢解发包行为3起,均得到了及时纠正,查处投标人弄虚作假行为55起,取消投标资格55例,取消中标资格2例,其中2项工程进行了重新招投标。

(三)进一步健全和完善各项规章制度

采招监管办成立以来,经过一年半左右的运作,基本形成了一整套完善的政府采购和招投标监管规章体系,对招投标活动从信息到投标、开标、评标、定标每道环节予以规范,保障了招投标活动依法有序进行。我办在巩固和完善去年下发的各项制度并确保执行到位的基础上,针对目前招标文件中对评标办法制定存在问题较多的实际情况,出台了《政府招标采购评标办法补充规定》、《义乌市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施工招标评标细则(试行)》,统一评标标准,减少了评标人员的人为影响。同时针对投标企业编制预算质量不高、缺项、漏项、差错、投标报价高低悬殊过大等情况,下发了《关于加强对评审法施工招标项目招投标管理的通知》,采用工程量清单招标,规范、引导企业合理报价。

下半年在全省实行新的《计价规则》的形势下,与财政等部门密切配合,联合下发了《关于印发〈关于新老定额衔接和工程招投标管理有关问题协调会纪要〉的通知》、为顺利过渡到新定额打好基础。同时还制定了《关于规范政府采购供应商报名和资格审查有关事项的通知》、《关于加强义乌市建设工程招标公告管理的通知》、《政府采购和招投标招标人(采购人)不良行为认定和处理办法(暂行)》、《评审专家抽取管理办法》等一些配套的规定。在制度上为确保公正、科学合理评标夯实了基础。

(四)进一步深化政府采购和工程招投标计算机系统管理和信息网站建设

今年以来,进一步深化了政府采购管理系统和义乌采招监管网的建设和完善。政府采购的计划申报、资金审核、招标文件至合同备案等各环节,工程项目(包括直接发包项目)信息以及投标企业、人员的信息分别纳入政府采购管理系统和采招监管网进行管理,减少人为管理漏洞;实现了投标报名网上同步资格审查,方便了投标企业,杜绝了投标报名及入围环节的人为因素干扰;通过网上操作并实行招标公告、开评标通知、政策法规、中标结果公示、网上报名等信息公开,为招投标各方主体提供了公开、透明、高效、便捷的信息服务平台。

(五)进一步加大法律法规、政策的宣传力度

年初以来,我办就一直将宣传工作作为深化工作内涵,提高工作质量的重要手段来抓,充分畅通宣传渠道,利用多种形式加强宣传。

一方面采取印发《政府采购和招投标》内刊,发放《政府采购和招投标管理文件汇编》等1500余册,全面介绍政府采购和工程招投标工作,宣传政府采购和招投标的政策意义。另一方面,通过开门纳谏,召开招标人、采购人及供应商代表座谈会,利用网站、报纸、电台等多种媒介系统,介绍政府采购和工程招投标的工作动态、操作程序。《中国纪检监察报》、《中国财经报》等国内、省、地有关报刊也大幅宣传了义乌的工作经验。

(六)坚持合理低价中标,积极稳妥推行工程量清单招标,引导企业合理报价

严格遵循公正、公平、科学合理的评标原则,坚持合理低价中标,推行工程量清单招标,规范企业报价行为,引导企业合理报价。为防止串标、抬标、围标等违法违规现象,政府投资工程一律设置投标上限,超过上限的报价均为无效标;同时为防止企业以低于成本价等不正当竞争,根据工程性质和投标情况,设立工程成本底限,低于成本底限的报价视为无效报价。到目前为止,已有9家投标企业三次以上出现低于报价底限,被列入不良行为记录。按照国家规范,积极稳妥推行工程量清单计价,逐步纠正投标企业编制预算质量不高、缺项、漏项、差错较多,投标报价不规范等现象,进一步规范招标人和投标人的计价行为,合理确定工程造价,确保工程质量和施工安全管理,营造公平、健康、有序的市场竞争环境.

(七)加强对招标人(采购人)的管理,规范招标(采购)行为

今年下半年,我办制定了《政府采购和招投标招标人(采购人)不良行为认定和处理办法(暂行)》,加强对招标人(采购人)的管理,惩处规避招标、暗箱操作等违法违规行为,推进廉政建设,对招标人(采购人)三十种违反招投标有关规定的不良行为加以约束,并规定考核与业主单位全体员工奖金挂钩,对招投标实行业主黑名单制度。到目前为止,已有2家采购人因规避采购而被列入不良行为黑名单。另外,在各采购人自查的基础上,从11月下旬至12月上旬,与监察、财政联合组成检查小组,重点对各镇、街等24个采购人的《政府采购法》执行情况进行了检查。

(八)继续培育发展中介,从严管理招标机构。

采招监管办成立一年多时间,招标得到快速发展,目前在我市从事政府采购业务的中介机构已有5家(其中市内3家,市外2家),从事工程招标业务的中介机构已有10家(其中市内3家,市外7家),根据我办下发的招标管理制度,建立了机构和专职人员的记分考核制度,对违法违规以及质量差等行为实行扣分考核,对累计扣分达到一定数额的机构或专职人员予以暂停资格。到目前为止已有6家机构的7人次受到了通报批评和扣分处罚。

(九)进一步开放招投标市场,严格执行法人卡、交易员卡制度,有力遏制挂靠行为

到目前为止,经我办备案的各地建设工程施工监理等企业606家,其中市内企业154家,市外企业452家,企业取得各类上岗资格的工程管理人员12697人,并对进入义乌招投标市场的企业及其法人代表、交易员统一核发投标身份识别iC卡,企业法人代表(总经理)卡、交易员卡。有力遏制了挂靠行为的产生。

(十)加强对评标专家的管理,规范专家评标行为

今年下半年,我市政府采购和工程招投标评标专家库的建立已基本完成,评标专家经过严格的审核把关,实行培训、考核、评价和动态管理,对在评标工作中有不公正评标、索贿、受贿、暗箱操作等违法违规行为的,一经查实,取消评标专家资格,并依法从严处理。制定《评审专家抽取管理办法》,评标专家采取计算机随机抽取方式,严格实行封闭评标,加强评标保密管理,进入评标区均凭证出入,除评标委员会人员之外,其他人不得随意出入,并做好评标专家名单的保密工作,对泄露专家情况的,要追究有关人员的责任。要求评标专家要严格执行有关法律法规和规章,按照规定的程序和招标文件载明的评标办法进行评标,评标工作应严谨、客观、准确,并达到应有的深度。对投标人提供的投标文件要认真核查,全面评审,评标中提出的扣分情况告知投标人扣分的分值和依据,避免无端猜疑,提高评标环节的透明度。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评标专家缺乏,影响和制约评标质量的进一步提高。评标专家是政府采购和工程招投标活动的主要技术力量,其专业技术水平和职业道德将决定政府采购和工程招投标活动的成败。虽然目前已初步设立了评标专家库,但义乌政府采购和招投标工作量大面广,涉及到货物、工程、服务各个领域;评标深度要求和难度不断增加,所以对评标专家需求不仅专业范围广,而且要求技术水平高。而根据目前的专家数量和质量,很难满足专家随机抽取,高质量评标的要求。我办正着手扩大评标专家库,积极争取与周边县市乃至全省专家的联网,但是尚存在一定的难度,评标专家评标综合素质的提高还需一定的过程。

(二)一些采购单位对政府采购认识不够。由于采购人的不了解和不重视,产生对政府采购工作的不理解。往往存在今天下计划,明天就给我供货的思想,不顾政府采购中必要的程序规定。更有个别单位甚至有意指定品牌或设置倾向性技术障碍,违反了政府采购的公开、公平、公正原则。

(三)采购预算的准确性有待加强。目前因采购人预算偏低、超预算而招标失败的现象时有发生。而有的预算则明显偏高,如某些采购项目预算价比实际采购价超出50%以上。

(四)投标企业的素质有待进一步提高,诚信意识有待进一步加强

国家推行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实行经评审最低投标价法招标,由企业根据市场行情和自身实力自主报价。多数企业长期依赖定额编制投标预算,对新的计价规范不能适应,同时,合理低价中标使得中标价趋低,企业利润空间减少,风险增大,尤其在目前材料价格变动幅度大的形势下,企业内部没有建立成本核算机制,公司管理部门和项目班子里众多的管理还处于不懂新市场游戏规则的要素阶段,企业对风险预测能力和综合竞争能力有待提高。

中小企业采购管理办法篇4

[关键词]机构与职责供应商采购质量与验收仓储供应

中图分类号:F276.1;F273.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914X(2016)09-0087-01

现阶段的国有企业在物资管理上,存在一定的问题:①管理水平参差不齐,在行业特点、市场环境、企业规模、盈利能力等各方面都存在较大的差异,由此决定了物资管理水平的不同。②部分企业对物资管理水平提升的认识不到位。有的企业对物资管理提升能达到的效果认识不足,对此仍狐疑不定;有的企业仅将此当做企业一项普通的职能管理;有的企业尽管认识了其重要性,但不知从何处下手,心存顾虑。③信息化手段利用率不高。④管理经验不足。⑤缺少专业人才。

国有企业的物资管理,主要是针对企业生产过程中的各种材料,包括但不限于:主要材料、辅助材料、周转材料、成品及半成品。小型工器具、办公用品、劳保用品等。其基本任务是从实际需求出发,及时、准确、保质、经济地完成物资供应储备,定额配置,保证供应,加速周转,降耗增效。具体构思如下:

1机构与职责

国企企业的物资管理,应实行统一领导、集体决策、分级管理,设有专业部门(一般称为物资管理部、物流中心等),这个部门的日常工作职责应有:①贯彻执行国家、行政和上级部门原关物资管理的方针、政策和上级部门物资管理的方针、政策和规定,建立健全本单位的物资管理制度;②制定年度计划和目标,并组织实施;③建立物资管理统计工作台帐,了解掌握采购,主要物资消耗,及废旧物资处理等管理工作;④按制度处理废旧物资工作;⑤负责物资管理的标准化和信息化建设,注重物资情报和信息交流服务,推动物资管理工作的进步和创新;⑥定期参与并组织物资管理人员的培训教育;⑦对使用物资的单位进行考核、评比;⑧负责物资的采购、合同、物流、验收、仓储、供应、及废旧物资处理,盘点等物资,日常管理工作。

2供应商管理

物资管理的归口部门,应制定合格供应管理办法,确认合格供应商,其应满足的条件有:①提供的产品有国家颁发的生产许可证等相关资质文件;②产品使用依据符合国家、行业有关标准;③产品检测合格;④提品的制造厂家要通过质量、环境、职业健康等体系认证;⑤产品质量优良、供货及时、物美价廉;⑥有完善的售后服务体系且信誉优良。

遇到特殊情况,需在合格供应商名册之外采购物资,应设立特殊采购方案,应具备以下条件:①合格供应商主营业务中不包括的产品类型;②业主单位指定供应商;③合格供应商中无法满足项目(产品)急需采购物资时间要求的;④国外项目须在当地采购的;⑤其它特殊原因。

3采购管理

工作原则:科学有效、公开公正、统一管理、招标采购。

对于物资采购管理办法,必须建立健全,并严格执行,所有物资采购到位,必须依据经过审批的采购计划实施,采取集中采购和分散采购相结合的采购方式,工作中,有计划地提高物资集中采购比例。

一般来说,物资采购应通过招标、比质、比价和协商采购三种方式进行。①针对实际情况,确定招票采购物资的种类和总额,按招票管理办法执行;②不具备招标采购的物资,应采取比质比价的采购方式,其过程记录必须严格,并将之按规定上报审批;③特殊情况时,不具备招标和比质比价条件或唯一供应商的物质,宜采取协商采购模式,但不宜超过总采购的20%。

4仓储

①仓储管理遵循“合理储备、加快周转、保质可用、永续盘存”的原则。应充分应用计算机网络技术,建立库存物资信息化管理系统,实现对库存物资的动态监控,杜绝管理漏洞。②应制定物资库房(堆场)管理、出入库管理、顾客财产代保管、库损责任认定与追究等管理制度和物资短缺或积压等预警机制。③物资仓库管理应做到“四号定位”:区号、架号、层号、位号;“三清”:材质清、规格清、数量清;“三齐”:堆码整齐、存放整齐、排列整齐;“三明”:分类明、编号明、标识明。④保管员应做到“四懂”:懂名称、懂规格、懂性能、懂用途,“三会”:会算、会保管保养、会识别常用标记号。⑤须加强仓库(堆场)安全保卫和环境保护工作,配备必要的消防安全及环保设施,满足国家相关规定,做好库存物资的防护。物资的货损货差率应小于1%,物资的完好率应大于99%。⑥须建立库存物资台帐,分类编目。定期进行清仓盘点,物资的收、发、存做到日清月结,确保“帐、卡(标签)、物、金额”四相符,符合率应达到98%以上。

5供应

①物资出库应按照“先进先出”的原则顺序发放,健全物资发放及交付制度,建立相应的台帐和发料手续,物资管理部门应建立必要的供应台帐,特别是对隐蔽工程及重要物资应建立专门发放台帐和质量跟踪记录。物资台帐记录应及时、准确、规范。定期组织采购计划、财务、配送对账,做到帐目准确、账物相符。②应制定物资消耗控制制度,实行限(定)额发料,计划管理。坚持无工号、无去向不发料,超计划、无计划不发料。③物资管理部门应树立服务现场的意识,对于项目(产品)生产现场需要进行加工组装和配送的物资应按需求组织好现场服务。④应对物资消耗情况进行记录和管理,定期进行物资成本核算、分析,提高物资管理水平,降低项目(产品)物资消耗,提高企业经济效益。⑤应急物资应建立以实物储备、协议储备和动态周转相结合的储备方案。

6剩余及废旧物资处理

①项目(产品)生产结束后,应对剩余物资进行清理,列出清单,说明原因并提出处理意见,报本单位物资管理部门及有关领导审批。②因业主或设计原因,产生原购物资或领用物资不能用于本项目(产品)时,应在接到变更后立即向业主联系退货或索赔事宜,办理退货或索赔手续。③废旧物资的认定和处理应严格按照相关规定执行。废旧物资处理收入应按规定上交财务部门,任何人不得截留或挪用。④废旧物资处理应按竞价方式进行,择优选择价格高、支付能力强、信誉好的单位。⑤应制定剩余和废旧物资、周转材料管理办法。⑥废旧物资处理情况应按期上报物资管理部。物资管理部将不定期对各单位剩余及废旧物资管理情况进行检查。

7检查与评比

各单位应加强对物资采购、仓储管理、废旧物资处理等关键环节的监督检查;定期对库存物资进行稽查,健全物资事件责任追究制度。所有物资均应受控,防止“体外循环”。

8奖惩办法

奖惩办法的建立是对工作的有效约束。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国有资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5号).

中小企业采购管理办法篇5

设置合理的组织机构是物资管理活动顺利进行的保证,为了保证物资管理有效开展,必须进行科学岗位分工,严格按着授权审批权限进行业务活动。企业通过完善的组织机构设置和岗位分工体系,不断提高物资管理活动质量,才能实现本业务循环的控制目标。企业应设置使用部门、计划审批部门、采购部门、验收部门、仓库管理部门、财务部门。上述组织机构间的关系非常密切,各个部门的业务活动形成衔接和配合关系,组织机构责任和权限明确、岗位适当分离和有效的制衡。

一、计划的编制和申请

使用部门是形成采购需求的主要动因,也是接受物资的使用部门,根据企业内部制度和程序,编制采购计划,提出申请和对采购物资的要求。使用部门主要职责:考擦本部门的物资需求;及时向计划部门上报;按规定的格式编制计划单,计划单包括年计划、月计划、日计划;并经过审批程序报送有关部门;评价供应商物资质量和服务等信息;参与验收,监督物资采购实施过程。

民营企业主要存在问题:一是物资需求量报不准;二是使用时间不固定;三是所需物资规格型号不准确。造成了物资积压,供不及时,调换频繁。主要原因是使用部门人员专业水平不够,人员不稳定,业务不熟练。解决的主要办法是聘用专业人员,加强内部培训,岗位轮换不要太频繁。

二、计划审批

计划部门是计划审批的职能部门,属于事前控制。计划部门的任务是编制、汇总、实施和监控企业的物资采购和资金支付计划。主要的控制内容包括:按着年度、季度、月、日等会计期间编制采购计划,并按规定进行审批;当采购活动实际情况与采购计划出现差异时,负责办理采购计划的调整手续;监督采购计划的执行情况,对偏离计划的差异进行分析,查明原因并提出解决方案;对日常活动进行管理。

民营企业的优点:权利集中,决策果断,行为快捷。

民营企业主要存在问题:没有专职的计划人员,计划负责人都是兼职,只是对数量的审批,没有精力询价和确认供应商;采购监督力度差,没有采购跟踪,市场调研,总结分析;主要原因是民营企业人员少,一人多岗,工资成本低,没有比较人工成本与材料成本谁低,不能通观全局;解决的方法是设专职计划人员,定期走访客户,建立供应商档案,询价人员与选择供应商职责分离,建立货比三家,比质、比价、比服务。

三、采购实施

采购部门主要负责建立、实施本企业和供应商、市场主体的采购契约关系,编制和处理请购单,签署采购订单或合同,并执行企业的采购流程,保证资金的合理有效使用,主管人员或审核授权人员还要负责审核采购发票的内容是否完整、合法,最后采购部门对采购全过程进行控制和监督。

民营企业主要优点:灵活、机动,效率高。

民营企业存在问题:供应商不固定,资质差,产品质量低;供应商一般纳税人少,开发票经常出差,小规模发票多;合同签订不规范,预付款较多,公司法律纠纷多,经营风险大。主要原因是民营企业是家族企业,采购员都是近亲,监督力度差;没有固定供应商,询价和选择供应商都由采购员决定;采购员法律意识淡薄,没有责任追究制度。解决办法建立责任追究制度,让没有关联方的人采购,询价与选择供应商权利分离。

四、物资验收

验收环节也是采购活动过程中重要的控制措施,验收部门要按着合同标准,负责对购进物资的数量、规格、质量等属性进行检查。具体的控制内容包括:根据购进物资的验收结果,评价供应商的产品质量,协助采购部门的选择决策;制定验收程序和验收标准,并将信息传达给采购部门;制定验收人员管理制度,对购进的物资进行实际验收。

民营企业主要优点:验收可观、及时,能协助计划、采购人员工作。主要原因验收岗位不受重视,由非家族企业人员承担,为了不失去工作能按制度验收。

民营企业存在问题:验收人员不专业,没有专职验收人员。解决办法是按制度验收,验收时请专业人员和使用部门参加。

五、物资保管

采购的商品入库后,仓库管理工作一直伴随着商品的使用过程。仓库管理部门主要负责采购商品的接受、储存和保管,实现商品在仓库内安全。主要控制内容包括:负责制定仓库管理制度,对接近商品的人员进行控制,出入库登记;根据库存商品的数量,负责审核使用部门的请购单;仓库自身需要物资的请购;按着企业要求妥善保管物资。

民营企业的优点:控制严格,跑、冒、滴、漏较少。

民营企业存在问题:出入库登记是流水账,没有规范的保管账,出入库查找困难。主要原因管理层重视实物流程,不注重账务管理,保管员工作量大,没有时间和精力登记入账。解决办法减少保管员工作量,建立登记入账制度,建立保管账。

六、物资出库与废旧物资回收

物资出库是成本控制的主要环节,由使用部门提出申请,部门领导审核,公司分管物资领导审批,才能出库;合理制定出库制度是成本控制和提高企业效率的关键点;出库与责任成本相结合,才能提高企业效益。

民营企业出库优点:出库灵活。

民营企业存在问题:手续时而简单,时而复杂,不稳定。过简失去控制易丢失,过复杂效率低。主要原因没有完善的管理制度,缺少懂管理的人才。解决办法引进人才,加强内部培训,建立完善的管理制度。物资回收:建立完善的废旧物资管理制度,以旧换新,及时处理废旧物资,盘活企业资产。按一定比例对废旧物资管理人员奖励。

七、材料核算

会计部门负责对采购付款活动的资金运动过程进行控制,并确认、计量采购业务活动的会计信息,以及进行采购资金的结算和使用控制。会计部门主要控制内容包括:负责制定采购资金预算和使用规范;传递采购资金运动的结算单据和凭证;设置专门管理采购业务的会计岗位;对采购经济业务进行核算。

民营企业材料核算的特点:国家审计部门检查少。

民营企业材料核算存在问题:出库成本不准确;使用范围不明确,预付款科目使用和明细准确。主要原因财务人员业务素质低,采购员备用金较大。解决办法建立完善的财务核算制度,减少预付款,减少现金支付,降低采购员的备用金额度。

中小企业采购管理办法篇6

为有效应对金融危机,帮助企业渡过难关,促进企业平稳较快发展,引导县域投资实现本土消化,形成投资拉动的复合式效应,特提出如下意见。

一、搭建产品销售平台

1、政府投资建设项目的主材(含电缆、路灯、管材、油砂、麻石、彩板砖、地面砖、门窗、天花、钢结构等)一律实行政府采购。各建设主体应严格按照《政府采购法》要求依法办理采购事项,同等条件下优先县内企业签订政府采购合同。

2、县财政部门应以省人民政府制定的政府采购目录为依据,配合县工业局对全县企业生产目录内的产品进行调查摸底、登记造册,建立我县政府采购目录内产品清单。对清单内产品的零星政府采购(批量限额在10万元以内),建立县内产品协议供货制度。

3、县建设部门应在《望城建设造价》上开设县内材料价格信息专栏,免费为县内相关建材企业定期材料价格参考信息,加大县内产品的宣传力度。

二、拓宽企业融资渠道

4、发挥县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有限公司作用。县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有限公司作为政策性担保公司,要进一步解放思想,准确定位,认真履职履责,为企业提供全方位快捷服务,充分发挥财政资金作用,努力破解中小企业融资难题。为工业类中小企业提供的融资性担保服务实行零收费,为其他类中小企业提供的融资性担保服务按原有费率减半收取担保费用。

5、落实信贷支持政策。各金融机构要在优化信贷结构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贷款审批效率,加大对工业企业的信贷支持力度,积极落实国家支持中小企业的信贷政策,支持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和环保要求的中小企业。坚持县域内新增存款主要用于当地发放贷款,并重点向中小企业倾斜。对诚信记录良好、有发展前景的企业适当放宽贷款条件。各金融机构对有担保机构全额担保的中小企业贷款利率原则上实行同期贷款基准利率,对无担保机构担保的中小企业贷款利率在同期贷款基准利率基础上上浮幅度应适当控制在合理范围内,原则上不超过20%。

三、提升企业竞争能力

6、加强内部管理。企业要提振信心,迎难而上,增强使命感和紧迫感,积极履行社会责任,主动进行工商登记、税务登记、社保登记及年检、财务报表的审计。加强战略合作,靠大联强。进一步深化改革,完善法人治理结构,提高科学管理水平。加强全面风险管理,增强抗风险能力。

7、拓宽信息渠道。随着我国法制建设的不断健全,各领域的大型采购活动基本采取公开招标的方式。采购信息公开透明,信息媒体有:政府采购网、招投标网等。各企业应在相关的网站注册会员,了解更多更详细的信息。

8、提升竞争优势。产品的生产许可、产品质量国际认证、安全认证、环境标志认证等各类认证是产品质量的重要保证。企业应强化安全、质量管理,推进品牌建设。同时充分利用政策优势,大力推进技术创新,开发自主创新产品和环保节能产品,提高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9、合理确定价格。企业应提高科学管理水平,推进精细化管理,努力降低生产经营成本,合理确定产品的市场价格,提高产品的性价比,着力扩大产品市场,提高产销率。

10、建立服务体系。企业应打造优质的售后服务团队,建立完善的售后服务网络,压缩售后服务的响应时间,适当延长产品的质保期。

11、拓宽营销渠道。企业应打造专业的营销团队,制订积极的营销战略,采取灵活的销售措施,进行多角度、全方位的营销推广。积极走出望城,参与市场竞争。

四、创新企业协调服务

12、扎实开展“双优”创建活动。把“服务企业、促进发展”作为当前工作的重点,充分发挥各级各部门的主观能动性,认真贯彻落实县委、县政府各项方针政策。

13、由县工业局牵头,定期组织县规划设计院、造价办、招投标办、政府采购办等相关单位,召开企业负责人座谈会,指导企业及时捕捉采购信息、提升产品品质、提高产品竞争力。

中小企业采购管理办法篇7

国有企业采购中存在的问题

一、思想认识不足,影响了国有企业采购工作的正常开展

国有企业采购将分散采购变成了集中采购,使过去习惯了部门自行采购、随意花钱办事的人从思想上难于接受。加之国有企业采购程序性强、不如自行采购方式灵活、时间短、节奏快,导致在实际工作中对实行国有企业采购产生了抵触情绪,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国有企业采购工作的正常开展。规模太小,国有企业采购优势不明显。国有企业采购的最终目标是采购到质优价廉的商品,但在实际操作中,一方面由于受机关单位的数量和各单位财力等因素的影响;另一方面,由于对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在设备配备、物品采购上没有统一的标准,各单位对物品采购数量的多少、品值的高低随意性很大,造成同类物品数量较少而所需物品种类繁多,尤其是一次采购的数量与金额更小,难以形成大的招标氛围。变动较大,国有企业采购预算约束力不强。

二、国有企业采购的预算编制相对落后,采购活动缺乏计划性

第一,国有企业采购缺乏强有力的管理,尤其是对采购预算的管理,还有待提高。由于我国国有企业编制采购预算中还缺乏较为详细的政策和规章制度,使得目前很多单位对国有企业采购预算资金的运用存在较大的误区,导致有关部门不能及时有效的实施其管理和监督的职责。

第二,国有企业采购预算编制没有从全局出发,随意性、盲目性较大,整个预算编制看起来不仅粗糙,而且很多细节问题都没有得到及时的解决,影响了国有企业采购预算活动的顺利进行。

第三,在对国有企业采购资金的分配上,目前所采用的方法并非财政的集中调配方式,而是随意的进行资金的处置,从整个采购预算资金的使用分析来看,问题较多,缺乏严密性。总之,国有企业采购中对于预算编制中出现的问题,既增加了国有企业采购部门的工作量,又影响了其工作效率,浪费了资金资源,因此,这个问题亟待解决。

三、国有企业采购缺乏一个完善先进的法制环境

尽管目前我国已经颁布了《国有企业采购法》等相关的法律法规,但是从目前我国在采购方面的法律环境分析来看,还存在着较多问题。比如说,我国目前的相关法律都还处在低层次阶段,没有引起有关立法部门的重视,很多法律法规都只是部门规章,其作用也只局限于指导意义;另外,从相关法律法规的立法状况分析来看,我国国有企业采购的相关立法还存在着立法不统一不规范的问题,各地区个部门均是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和地区特点而颁发了一些法律法规,相对统一的法律法规则较为缺乏,导致各地区的法规文件缺乏一个完整的政策和法律依据。总的来说,从国有企业采购的法律环境来看,建立和完善其法律法规环境,对于完善国有企业采购,具有非常重要的保障作用,因此,此问题也必须引起相关部门的重视。

四、国有企业采购缺乏一个完善的监督体系

国有企业采购作为一项重要的工作和程序,其实施过程中的每一个环节和步骤,都应该具备切实有效的监督效力,但是从我国目前的国有企业采购监督体系分析来看,我国国有企业采购还存在着监督主客体不明确,监督措施不完善以及监督机制还存在着弊端等问题。尽管《国有企业采购法》中明确的规定了企业各级财政部门是国有企业采购的主管部门,但是在国有企业采购的市场中,其监督主体却与其不相统一,尽管目前的法律中规定了财政部门的监督权力和职责,但是对于具体的如何进行监督却没有一个详细的说明,导致对国有企业采购的监督权力没有得到切实的发挥和运用。

完善国有企业采购的相关对策

一、完善我国目前的国有企业采购预算编制

完善的国有企业采购预算编制要求财务部门不仅要参与制定相关的采购政策和措施,同时还要切实参与到国有企业采购的管理当中,让财务部门的监督管理权得到实际的实行;同时,国有企业采购预算编制的完善还需要解决目前各行政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体系,改进其财务管理的具体操作办法,严格按照法律规定的程序开展各项活动,财务部门应该实行采购资金的直接支付,即根据各单位所提交的采购证明或者合同,直接由财务部门想供货方提交货款,取消繁复的层级上报程序,这样不仅提高了财务监管的工作效率,同时也加强了对各事业单位的采购的预算管理,完善了预算编制体系。

二、完善国有企业采购的法律环境,加强国有企业采购的规范化管理

国有企业采购的规范化管理需要在现行的《国有企业采购法》、《合同法》等根本大法的前提下,依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及时办法相关的实施条例或规章条例等法规,为国有企业采购提供完善的、详细的、明确的指导和规定,完善我国国有企业采购的法律环境,规范各级部门的采购行为;同时,作为国有企业采购的各级部门,无论是企业单位、相关的财政部门还是供货商等,均应严格遵守相关的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健全各单位的内部约束机制,做到内外结合,实现真正的规范化、次序化、法制化。

三、完善国有企业采购的监督体系

首先,要做好法律监督工作,实现全面的、广泛的监督机制;其次,完善内部监督,内部监督主要是通过各部门之间的相互监督和部门内部的层级监督来实现的,如财政部门与采购部门之间的监督等;另外,还要充分发挥纪检部门、检查部门等行政部门的监督权,重视他们的监督效力;最后,还有切实发挥社会大众的全民监督,监督权是公民应该享有的权利和义务,国有企业采购的监督更应该接受广大群众的监督,敢于被社会大众提出问题和发出质问,以严格的要求来做好国有企业采购工作。

中小企业采购管理办法篇8

【p键词】电力企业招标采购管理措施

一、电力行业招标采购存在的问题

目前,随着电力建设的快速发展,物质招标采购也日益增多,从一些企业招标采购的情况看,存在的问题不容忽视,表现为若干方面:

(1)制度管理方面的问题。物质招标采购制度不健全,不规范,亟待健全和完善。制度建设是一项长期而且非常重要的工程,在企业招标采购实施之前,原则上说,应建立和制定相应的制度和法规,就目前的一些电力企业而言,企业制定的规范与科学规范的制度有较大差距,存在制度不健全不规范的现象。由于制度存在不健全的问题,在实际物质招标采购过程中可能会有较大的随意性,不严格按照招标采购的程序执行,容易发生营私舞弊,产生暗箱操作等行为。同时招标采购组织管理各部门中,存在着管理职责不明确,协调合作关系没有完全理顺,因此很容易产生极低的工作效率。因此完善和健全物质招标采购制度是当前非常重要的任务。

(2)招标管理方面的问题。在招标管理中,主要存在着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是物资编码问题。物资编码不统一,缺乏物资标准化管理流程。二是供应商问题。供应商作为集中采购工程、货物和服务的提供者,其资格是否符合要求,其供应行为和所提供的功能和服务是否符合集中采购的要求,对这些问题的审查和监管,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由于有些企业一些招标项目没有组织相关人员进行前期市场调研,对投标人的物资价格、品种、质量以及相关资质不清,因而不得不较多采用无标底招标,有的即使编制有标底,但因没有建立价格信息库,对评标参考价值不大。极易造成投标人互相串标哄抬标价,使招标降价空间有限。因此对于供应商的管理和监督是非常必要的。

(3)人员的管理方面的问题。有些企业内部搞虚假招标。以种种条件或标准排斥潜在投标人,实为意向标、内定标。事先与投标人串通,招标时邀请其它投标人陪标,损害企业及其它投标人或第三人的利益。评标工作多依据投标报价而非评标综合价,感性因素多,随意性大,缺乏定性定量相结合、操作性强的评标细则。有的评标人员不能坚持公平、公正的评标原则,多为附和项目单位意见、做顺水人情,这给招标采购管理的顺利开展带来很大阻力。所以,要求招标采购工作者需要不断提高自身综合素质,才能将招标采购效率提升到一个新台阶。在竞争日益激烈的市场,采购工作者必须不断提高业务能力,熟练掌握领域专业知识,参加岗位职业教育,达到从事该行业的专业水准。然而,目前存在的问题是,员工的素质修养,特别是思想素质被严重忽略,取而代之的是经济奖惩。这样造成的后果是招标采购工作者可能做出偏离职业规范的行为。

二、美国招标管理体系借鉴

目前,世界上拥有完整全面的招投标管理体系的国家应属美国。美国不仅在招标采购管理当中严格执行行业规范,更是成立了专门的立法法案来规范招标市场,即《联邦政府采购法》。其主要内容包括采购的规则、采购的种类和方式、合同的管理等3个方面,构成了较完整全面的招投标采购管理体系。美国招投标在实际具体操作中呈现出如下特点:①专家在招标过程中的作用是举足轻重的。美国目前已建成了比较完善的专家库系统,为招投标高效、有序地进行提供了保证。②咨询公司积极参与招标过程,利用专业知识来提高招投标的质量。③构建高效率的信息化平台,利用计算机网络技术来提高招投标工作与管理效率。如美国在各城市普遍建立了数据库――供货商信息交换中心,提供潜在投标人的信息,为业主(政府)的招标提高了效率,大大节省了为取得这些资料而发生的相关费用、时间和人力。

三、完善和改进物资招标采购管理的具体措施

优越的采购管理模式不仅仅可以节省采购成本,而且可以对工程、产品质量加以监控,保证电网建设的安全性、可靠性,从而提高广大用户的用电品质。电力公司制定了比较完善的物资招标采购管理办法,将公司招标采购分为一级和二级采购,具体规定如下:

(1)公司物资部根据招标项目特点和年度采购工作计划编制招标方案,并报公司招标办审批,对于单项采购金额超过5000万元(含)的招标方案还需报公司分管领导和招标领导小组批准。招标方案批准后,招标服务单位根据招标方案和各单位提交的技术规范书编写商务招标文件,并汇总招标文件。公司物资部组织招标文件审查会,招标服务单位负责承办,公司有关项目主管部门、专业管理部门、法律部门和各单位相关业务的代表,及有关专家对招标文件的商务和技术条款进行审查。审查内容包括资质业绩要求、评标标准、评标办法、主要技术参数和其他因素。招标服务单位和各单位分别负责按照审查意见对商务部分和技术部分进行修改。招标服务单位负责汇总编制完整的招标文件。招标公告和招标文件由招标服务单位负责。采用公开招标方式,公司招标服务中心在国家指定网站和公司电子商务平台网站招标公告。采用邀请招标方式的,招标服务单位向确定的潜在投标人发出邀请函。

(2)公司物资部负责按照国家和公司有关规定组建评标委员会,评标委员会设主任1名,由物资部派员担任,下设商务组和技术组,负责具体评标工作。开标、评标工作由公司物资部组织开展,招标服务单位具体实施开标、评标工作。所有开标、投标文件由招标服务单位负责保存并在开标后转移到评标现场。评标现场应满足封闭、独立评标的要求。评标委员会负责按照招标文件的内容对全部投标文件进行评审,向公司物资部提交评标报告,并推荐中标候选人。

(3)公司物资部将评标报告提交公司招标办,由公司招标办和分管领导审核后,提请公司招标领导小组审批。对于单项金额超过5000万元(含)的,由公司招标办和分管领导审核后,提请公司招标领导小组会议定标。招标服务单位根据审批结果或定标会议纪要,在指定网站中标公告,并向中标人发出中标通知书,同时将定标结果通知各单位。各单位物资部门按照定标结果分别组织合同谈判和签订工作。招标服务单位负责招标公告、招标文件、投标文件、相关澄清和补遗文件、评标报告、审批结果或定标会议纪要等相关资料的存档工作。

中小企业采购管理办法篇9

1石油企业采办合同的含义及特点

1.1石油企业采办合同的含义

“采办”在中国历史上是指采买备办。如《续文献通考・市籴一》中讲:“仁宗洪熙元年六月,趣中官在外采办者还,罢所市场。”同治四年,著名商人胡雪岩创办胡庆余堂时立了一块“戒欺”匾写道:“余存心济世,誓不以劣品取厚利。唯愿诸君心余之,采办务真,修制务精”,这里面也提到“采办”一词,主张采购原料必须是真品,商品的质量必须有保障。

可以看出,采办的基本含义是指采购及为了实现采购而进行的相关配套工作,包含了货物或服务的获得及其整个获取方式和过程,而且这个采购的全过程带有些官方色彩。当今的国有石油企业大都设有“采办部门”,使用“采办”一词来界定自己的采购活动,并且把为实现这种采购所签订的合同称为“采办合同”。如中海油集团采办部认为所谓采办是指以购买、租赁、委托或雇用等方式获取物资、工程和服务的行为,包括:货物采办、工程采办、服务采办。石油企业为了获取货物采办、工程采办、服务采办而与各类自然人、法人、其他组织签订的民事合同称为采办合同。

石油企业采办合同的第一个特点就是其技术附件要求高,该技术附件是具有行业特点的技术范围和服务要求,这需要有行业知识的技术人员来参与和确认。石油企业采办合同签订的目的就是为了实现该技术要求,服务于某一项目的油气勘探开发生产工作。也因此造就了采办合同的采办周期紧,必须紧紧围绕和服务与勘探开发生产的周期需要,配合勘探开发生产需求,保障勘探开发生产的及时需要。

油气勘探开发生产是高风险的行业,属于沉没成本很高的行业。所以,服务于油气产业的采办合同,更注重集中采办,发挥共享资源的优势,在采办方面形成专业技能,避免单打独斗,使采办能力、经济规模、对应供应商的态度、市场调查都形成体系化的东西,信息资源共享,集中优势资源保重点项目。

采办合同可以选择多种不同的采办方式达成,采办合同要在确保采办质量的同时,努力降低采办成本。采取竞价的方式获得较低的采办价格,以最低成本取得符合要求的工程或货物。也可以应用多种采办方式的组合,提高采办效率和质量,控制采办成本。制定严密的合同条款,改进货物的采办、运输、收发、保管等方面的工作,减少各个环节的损耗,节约采办费用,减少合同执行成本。[3]

2石油企业采办合同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采办合同的管理涉及:合同的起草、审查、谈判、会签、批准、签署、履行、编号、备案、统计、归档等全过程及相关的供应商管理、招投标管理等。我们把该过程分为采办合同签订前、签订过程中及签订之后三个阶段来探讨。在这三个阶段中存在着诸多问题:

2.1采办合同签订前的阶段

对合同相对方资质的审查不严格,存在相对方根本没有从事该项业务的资质,或者资质等级不符合要求;合同文本起草未征求相关业务部门的意见,技术条款缺失或者不完善;合同条款的设置不完整等。

2.2采办合同签订阶段

对招评标过程的把控不严格、合同谈判的过程安排不当,没有最大化的实现公司利益;合同文本谈判完成后,没有组织专业人员,如财务、税收、法律、安全环保等人员进行审查和会签,造成各种潜在风险的存在;合同签署时合同相对方的合同签字人并没有获得相应的法人授权;合同专用章管理不严格,没有经过审查会签的合同,加盖了公司合同专用章。

2.3采办合同签订后的阶段

这个阶段的问题主要在于对已签署合同编号、归档工作的缺失。合同编号是为了查阅方便,合同的归档工作也很有必要,既可以作为合同执行的依据又可以作为合同纠纷证据留存,而且还可以满足企业内外部审计需求。

3石油企业采办合同管理中的对策

3.1加强制度建设

解决采办合同管理中各个环节的问题,重点在于不断完善和优化采办合同管理制度。小平同志讲“制度好,可以使坏人无法任意横行;制度不好,可以使好人无法充分地做好事,甚至会走向反面”。要想使采办合同管理规范化、科学化、法律化,根本上要从制度建设入手,制定切实可行的合同管理制度,从制度层面规范和完善采办合同管理各个环节。

3.2在合同管理的全流程中设置关键控制点

(3)合同的起草及谈判中的要求:合同要靠准确明细的文字作为载体,起草合同文本时要准确体现双方的真实意思。合同要包含《合同法》规定的基本条款,如合同主体的名称或者姓名和住所;标的;数量;质量;对价;履行期限、地点和方式;合同主体的其他权利和义务;违约责任;适用法律和争议解决方式等。另外,石油企业的采办合同专业化程度高,交易类型、交易方式和交易条件有共同规律,分散制作文本的风险大、效率低。实行采办合同文本的标准化既有助于提高合同签订的效率,也有利于整合石油企业的资源、减少关联交易矛盾、防范法律风险。[5]在采办合同的谈判过程中,应成立技术谈判小组,负责对技术需求进行有效澄清,避免因技术要求不清楚,不规范,在合同签订后而进行变更。

(4)合同的审查及签署中要注意:应组织专业人员对合同初稿及其修改进行商务、技术、财务、资金、质量健康安全环保、法律等审查,防范风险;合同的签署,要审查合同签字人的授权,未经授权或超越授权范围的人不得签署合同。

(5)合同的档案管理及合同专用章管理中要注意:在合同签署和履行过程中,应妥善保管相关合同档案,遵守公司对合同档案的管理、存档期限的相关规定;加盖合同专用章要符合审批程序,不得将合同专用章用于合同签订外的其他用途。

3.3提高采办合同管理人员的专业素质

(1)加强合同法律知识培训。合同管理工作的水平与合同管理人员和签约谈判人员的业务素质的高低有直接关系。可以通过组织实施合同管理法律知识技能的学习和培训,使合同管理人员和签约谈判人员掌握合同法律知识和签约技巧,提高他们的签约能力,培养他们能够运用相关法律知识实现对合同的管理。[6]

中小企业采购管理办法篇10

1998年以来,面对国内外激烈的市场竞争和加入wto后国内外氧化铝企业的严峻挑战,中州铝厂从加强内部管理入手,眼睛向内自加压力,挖掘潜力降低成本,全厂达成共识:只有以最小投入,得到最大回报,才能实现企业经济效益最大化,企业才能不断发展壮大。

一、学习先进经验,实行招标和比价采购制度,降低采购及工程成本

1999年,中州铝厂开始学习山东潍坊亚星经验,在大宗原燃物料等采购中实施招标采购和比价采购办法。当年采购成本就有明显降低。为此厂领导果断决定,从2000年开始,所有的进厂物资必须全部实行招标和比价采购,仅此一项使2000年的大宗原材料采购成本的降低额占制造成本降低额的16%。

但学习亚星经验并不是简单照搬,而是根据企业实际情况制定操作办法,运作更加简洁高效,手续更加简单可行,但又不失控制职能。在亚星机构设置的基础上,增设物价管理科和招标办公室,仅增8个人就把整个中州铝厂进厂材料、备品备件以及10万元以上的工程招标管理得规范有序。

中州铝厂还把这项机制引入到工程建设之中,不但对工程物资实行招标采购,而且还对工程建设采取招标的办法进行竞标。如中州铝厂4#窑磨工程首次采用招标办法。首先对投标单位进行资质审查,然后把整个工程分成材料、设备、土建和安装等几部分进行招标。4#窑磨工程中熟料窑窑体通过招标,投标单位以1014万元中标,与3#窑磨工程同比降低336万元,降低率为24.88%;原料磨以153万元中标,与3#原料磨同比降低47万元,降低率为23.5%,仅此两项就降低工程成本383万元。招标使4#窑磨与3#窑磨工程成本同比降低13%。同时仅用6个月就全部竣工,缩短工期半年以上,工程质量被评定为优良,创造了有色行业工期短,质量高,且工程造价最低的纪录。

措施运作正常必须要有严格的制度保证。通过三年多的摸索,中州铝厂的招标采购和比价采购日趋正规。为此,2000年厂部专门在企业管理处成立招投标办公室,在审计处成立物价管理科,同时出台了招投标管理办法和比价采购管理办法在全厂推广,使招标采购和比价采购制度化、规范化和标准化。

二、加强成本管理,实施科技兴厂,实现降本增效

1、完善成本核算和考核体系。氧化铝的生产工艺非常复杂,因此其成本核算既关键又困难。原来采用的平行结转法,既不便于考核,又算不出各种半成品的实际成本。针对这种弊端,中州铝厂在实践中摸索出“逐步结转成本法”,又叫“分步转移法”。在“逐步结转成本法”下,首先要核算每个车间发生的半成品成本,再根据前一车间结转的累计半成品成本加上本车间发生的半成品成本合计出向下一车间结转的累计半成品成本,依此结转,最终可求出氧化铝产成品的成本。这样不但可算出各生产环节半成品的成本,明确各个车间的责任,也完善了考核依据,增强了大家的成本意识。在此基础上,中州铝厂建立起以班组核算为基础、车间核算为桥梁、分厂核算为单位、总厂核算为指导的四级核算体系,并将成本、费用指标层层分解到分厂、车间、班组和个人,从而形成了全员参与、全过程控制的成本目标责保体系,实现成本核算与全员目标管理紧密结合。为了推动四级成本核算和全员成本目标责保体系的落实,中州铝厂还实行了全员目标考核。不但考核成本费用的完成情况,还考核指标成本、行为成本、事故成本等,增强全员成本费用控制意识。为保证这一套作法顺利实施,该厂还根据生产特点设置灵活多样的考核奖励形式,既有成本降低奖,又有单项奖,有效调动了生产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使成本费用呈逐年下降的趋势,近三年制造成本年均下降率达到11%。

2、加大科技和技改资金投入力度,实施科技创新和技术进步。近几年来,中州铝厂坚持科技兴厂,依靠科技进步和技术改造,不断加大科技和技改资金投入力度,推动技术创新。2000年中州铝厂科技开发及技改资金投入占到了产品销售收入的1.7%—1.9%,同时坚持走以我为主,厂院和厂校相结合的路子,初步形成了中州铝厂自有知识产权的技术创新体系。比如与中南工业大学联合开发了“强化烧结法生产氧化铝新技术”,仅此一项2000年就为中州铝厂增加6000万元以上的效益。目前中州铝厂已有三项科技成果通过部级鉴定,强化烧结法新工艺、新型回转窑密封装置、新型熟料窑电收尘技术和连续碳分技术等均处国内领先水平。多项技术的成功和推广应用,使中州铝厂产量大幅提高,经济技术指标不断优化,以碱耗为例,从1996年吨氧化铝180千克降低到2000年吨氧化铝75千克,降幅达58.33%。综合能耗明显下降,从1996年吨氧化铝2710千克标煤降低到2000年吨氧化铝1642千克标煤,降幅达39.41%。氧化铝吨制造成本由1996年的2140.68元降低到2000年的1391.45元,经济效益巨大。

3、加强可控费用的管理,降低可控费用支出。中州铝厂这几年把可控费用进行切块管理,并实行奖惩挂钩办法。年初核定费用指标,例如对办公用品按人核定;差旅费按照处室的性质和对外联系业务的多少进行核定;对各单位的小车规范管理,为节约费用封存了部分车辆等。在上述基础上,再将各项费用的控制与各单位的奖金挂钩考核,如果超支则否决该单位的奖金,从而有效地控制了可控费用的支出,使近三年来可控费用每年以5.2%的比例降低。

三、提高资金运作水平,降低资金使用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