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特色农业发展模式十篇特色农业发展模式十篇

特色农业发展模式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9 12:30:59

特色农业发展模式篇1

[关键词]特色农业绿色农业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产业化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生活质量的提高和保健意识的不断增强,绿色食品已越来越受到广大消费者的青睐,而许多学者的大量研究也表明,二十一世纪我国农业发展的理想模式和可行模式是绿色农业。目前,积极发展绿色农业,已成为我国迎接国际挑战的战略举措。

青海是资源大省,也是生态大省。独特的自然环境和农业资源不仅为特色农业提供了良好的发展条件,也为发展绿色农业奠定了基础。以绿色理念发展特色农业经济,是保护生态环境和实现经济效益的“双赢”选择。而科学选择青海特色农业的发展模式,不仅是将青海农业劣势转变为发展优势,形成农产品市场竞争力的最优选择和有效途径,更是保护“三江源”生态安全,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现实需要。

一、特色农业发展模式综述

特色农业的研究始于20世纪50年代的发达国家。适时,世界各地掀起了开发特色农产品、发展特色农业的热潮,荷兰的设施农业、日本的农业公园、美国的生物农场、以色列的节水农业等都以不同的发展模式脱颖而出。在这些模式中,各国更是从自身农业资源出发,将发展农业与保护环境有机结合,采取多种措施使农业生产与自然环境保持平衡。例如,在德国,其农业的战略定位是除了提供食物外,更赋予保护自然资源的重要功能。特别是近年来,德国把有机农业作为可持续发展的生产方式,积极实施“绿色生态”农业计划,禁止使用化学农药、化学肥料、化学合成的生长调节剂、转基因技术;限制单位面积畜禽饲养数量;实现饲料因地制宜,自给自足;每年7%的耕地休闲以此改善土壤的理化环境;采取建立国家森林公园、农业自然保护区及杂草保护区等措施,来保护农业生物多样性。

在我国,特色农业的研究始于20世纪90年代,一般认为特色农业包括示范农业、设施农业、订单农业、生态农业、精品农业等。其模式可以从生产要素、区域化、产业化三个角度加以分类:按生产要素分,有特色产品、景观农业、区位农业、工程农业、示范农业、循环农业6种发展模式;按区域化分类,可分为自然资源开发利用型、企业带动型、市场主导型、区域经济发展型、技术带动型5种发展模式;按产业化分类,可分为带动模式、主导模式、协会支撑模式、结合模式4种。

国内外各具特色的发展模式告诉我们,特色农业的发展必须因地制宜,利用各地资源优势,发挥产业效应,实现经济效益,提高农民收入。青海的特色农业不可能复制任何一种典型的、完全的发展模式,更不能像美国那样一些农业经济发达、金融资本雄厚、科技和现代化水平高的国家一样发展资本密集型的工业化、机械化农业和畜牧业。青海地广人稀,农村人口众多,但文化程度普遍较全国低,农产品经营分散,农业基础设施、科技含量、市场发育、经济效益都很低,特色农产品基本上都以出售原材料、加工初级产品为主,良好的资源优势没有得到充分发挥,甚至“拿着金子当铜卖”。同时,由于青海特殊的地理条件及生态环境的重要性,使特色农产品不可能只注重规模开发或完全意义上的市场化、产业化、机械化发展,而应结合实际,各取其优,走特色发展之路。

二、特色农业的主要发展模式――以青海为例

1.青海特色农业发展概况

特色农业给各地农业经济的发展注入了活力。特别是在青海,其独具特色的地域、气候等条件,造就了丰富的农业资源,也为发展特色农业奠定了基础。

青海是我国五大牧区之一和重要的畜牧业生产基地,有广阔的天然草场,据统计,可利用的草地面积3162.3万公顷,占全省国土面积的43.8%,草质优良,为特色牧业提供了良好条件。同时,全省有经济动物400多种,野生植物1000余种,仅木本、草本、藤本、真菌、地衣等植物蔬菜就有700多种,且大多处于野生状态,农业生物资源具有贮藏丰富、种类多、用途广、绿色、高原特色显著的特点。此外,青海的旅游资源也相当丰富,有著名的青海湖,藏传佛教著名寺院塔尔寺,阿尼玛卿大雪山等独特旅游区。这些特有的自然资源优势,为青海特色农业的发展提供了丰富而多样的物种资源、人文环境和基础条件。

依据特有的自然和生物优势,青海立足特色,以优化农业产业结构,提高农产品品质为核心,进一步加大种植业结构调整的力度,并克服耕地面积小,质量差,草地退化严重等不利因素的影响,实现了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经济效益的不断提高。据青海省农牧厅统计,2009年,青海在确保薯类、油料、豆类等传统经济作物产量不断提高的基础上,根据市场变化扩大了优势作物种植,使蔬菜种植面积达到58万亩,比上年增加7.1万亩,蔬菜总产达到122万吨,新增17万吨,果品面积达到13.4万亩,比上年增加3.36万亩,果品总产达到2500万公斤,新增200万公斤;花卉面积达到7500亩,比上年增加500亩;中藏药材种植面积达到18.7万亩,比上年增加9.15万亩。经济作物的发展,使农牧民新增收入25700万元,人均增收70元。

为发挥优势农产品效益,青海初步建成了特色优势农产品生产基地,形成了百万亩优质油菜、百万亩优质马铃薯和12个部级粮油高产示范县,建立优质蚕豆出口基地35万亩,新建沙棘基地4.5万亩、枸杞基地2万亩。另有中藏药生产基地、特色果品、花卉等生产基地,正逐步成为青海省部分地区特色经济的又一增长点。截止2009年底,全省已形成648个“一村一品”特色专业村。其中,从事种植业的448个村、养殖业的106个村、非农产业94个村,特色作物种植比重达到76.6%。

2.主要模式

青海深居内陆,地广人稀,日照时间长,光合有效辐射强度大,加之独特的冷凉气候和地域特征,使青海农产品具有天然的绿色、无污染特性及有效养分含量高等优良品质。同时,高海拔、强紫外线、气候冷凉、昼夜温差大、病虫害少,又使青海成为世界“四大无公害超净区”之一。这些有利的基础和条件,使青海发展特色农业经济具有了很强的优势。根据青海特色农业发展模式的形成因素,综合青海近年来特色农业发展实践,从发展结构的角度将青海特色农业的发展模式划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①产业带动型模式

这种模式主要是以“公司+农户”的形式,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产业基地为基础,绿色生产为手段,加工转化为龙头,效益农业为目标,实现农业生产的高产、优质、高效和可持续发展的模式,即公司与农户之间以合同的形式建立起稳定的供销关系的经营模式。

青海蜂产品生产企业和青海文元养殖业发展有限责任公司、门源县三福粮油有限责任公司等部级、省级龙头企业大多采用了这一模式。该模式较为广泛的被认同和使用,是因为这一经营模式不但能够解决农产品的销售问题,还通过合同的方式实现了分工合作:公司帮助农户收集市场信息,提供技术指导,农户向公司提供农产品,公司又通过规模化和专业化生产经营,将农产品原料或加工后的农产品推向市场,实现了订单农业,减少了农民的交易成本和交易的风险,增加了农民的收入。具体包括以下几种模式:

第一、“公司+基地+农户”模式

这一模式是以龙头企业为主体,围绕种植基地,生产一项或多项产品,形成农产品产、供、销一体化发展格局的一种模式。该模式形成之前只有少数农户开始选择具有地方特色、适应市场需求的农产品进行生产和经营,因其投资小、见效快、适合农户种植等特点,通过周边扩散使其他农户逐渐接受,从而使种植规模扩大,形成基地,产品交由相关公司加工销售;或由农业生产企业通过土地流转、投资建成基地,进行规模化种植,形成“公司+基地+农户”的模式。有了公司的带动,农户不再为生产出的农产品愁销路,而且公司还为农户提供技术指导和市场信息,既保证了生产的数量和质量,也促进了公司和农民收益的增加。青海61家省级以上的重点龙头企业和这其中的11家部级龙头企业大多采用了这一模式,通过土地流转、发展订单农业等方式来带动农户和企业的“双赢”。这一模式成为当前青海特色农业发展的重要模式。

目前,青海除了利用这一模式发展青稞、油菜、马铃薯、牛羊肉等特色农产品外,还利用东部地区、西部柴达木盆地优良的光、热、土资源发展特色沙棘、枸杞产业,已形成“东部沙棘,西部枸杞”的林业产业发展。据青海省农牧厅统计,2005年以来,结合退耕还林、“三北”防护林建设等林业重点工程,青海省林业部门充分发挥林业资源优势,大力扶持清华博众、柴达木高科技药业、康普德等龙头企业,采用“公司+基地+农户”模式,积极发展沙棘基地、枸杞基地,至2009年建成沙棘基地26.8万亩、枸杞基地14万亩,对改善和治理荒漠化土地、涵养水源、调节气候等发挥了积极的作用,生态效益明显。

该模式有利于土地流转,形成规模经济,同时也能减低农户的市场风险,推广农业科技,增加农牧民收入。但由于双方协作是建立在信用基础上的,所以公司和农户存在市场、诚信、劳动成本等方面的不确定性风险。

第二、“专业合作组织+农户”模式

这一模式以农民合作组织为依托,农民通过以实物、土地使用权、专业技术、产品等折股入会,发展现代农业,这是保护农民经济利益的有效模式。这种模式一方面发挥了区域资源优势,另一方面通过农民自愿组建、自愿加入合作组织,提高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和组织化程度。

随着青海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发展,经营服务范围不断扩大,涵盖了种植业、畜牧业、农机服务、土地流转集中耕作等领域。截止2009年底,全省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达890家。其中,从事种植业的占36.3%;从事畜牧业的占48.9%;从事花卉、苗木等林业的占3.6%;从事技术、销售、农机、土地流转等服务类的占5.5%;从事渔业、手工业等其他的占5.7%。各类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社员、协会会员达到11.8万人,参与联合经营和合作经营的农牧户34万户,占全省农牧户的40%。

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发展,不仅增加了收入,还加快了青海特色产业发展的进程,涌现出了一批以“一村一品”特色产业乡村为背景的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如乐都县雨润、高店两镇,以大蒜种植基地为主的富民大蒜专业合作社;碾伯、高庙两镇,以辣椒、黄瓜种植基地为主的兴农蔬菜专业合作社;互助县八眉猪养殖、化隆和循化县的牛羊育肥等都采用了“专业合作组织+农户”的模式。

这类农村专业合作组织在青海应用比较广泛,成本较低,形式灵活,管理更直接,容易激发农户积极性,方便形成“农超对接”等低成本运行方式。但目前青海这类模式中存在融资困难、管理制度不健全、组织设计松散、服务能力和管理水平有限、产业化程度低等问题。今后需在资金、技术、人才、产品深加工等方面加大培育力度。

第三、“专业市场+农户”模式

这类模式是以专业市场,如花卉、蔬菜、观光体闲等为依托,农户产地生产紧随市场需求,并以市场为核心逐渐向周边辐射,形成以专业市场为核心的生产经营模式。专业市场的参与者有生产专业户,运销专业户等。农户根据市场需求或与各购销专业户的协议安排生产,使信息传递更加迅速,较好地解决了生产对市场的适应问题。

青海发展这一模式的特点是,以大中型农产品专业批发市场为龙头,在便于集散流通的城乡结合部建立农产品专业市场和生产基地,通过专业市场与生产基地和农户直接沟通,使农户与专业市场之间通过产品这一纽带形成一种相互连接、相互依赖、互为发展、互惠互利的产业化组织关系,广泛带动周边农户从事专业化生产,形成专业化区域经济发展带。如青海实施的黄河、湟水流域特色农牧业“百里长廊”建设,使海东和西宁周边蔬菜、肉蛋奶、花卉、药材等种养植产业与市场直接对接,建立起了专业市场与农户的利益联结机制。再如:乐都县兴农农产品产销协会,开展农产品订单生产、加工、储藏、运销和科技培训、实用技术推广等业务,在县内建立了84个基层购销服务点,与北京华联、西宁大百、宁食集团、华润万家超市等多家超市实现“农超对接”,使生产的产品直接对应供应的专业市场,有力地促进了特色农产品市场价值的实现和竞争力的提高。但这一模式中专业市场的规范管理、农户与专业市场之间的信息沟通、“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互惠互利机制的形成等方面还有待完善和加强。

②旅游文化型模式

旅游文化型发展模式是以生态农业为基础,利用区域内特有的自然和特色农业优势,经过规划和建设,集赏花、垂钓、采摘、餐饮、健身、宠物乐园等设施与活动于一体,形成具有生产、观光、休闲度假、娱乐乃至教育的一种农业生产经营模式[7]。

青海旅游文化型模式既融合了当地独特、自然的农业资源,还融合了多民族文化内容。青海是藏族、回族、土族等少数民族聚居地,奇特的山水和浓郁的民族风情构成众多的人文景观,也为旅游、观光增添了文化内涵。青海通过当地独特的民族风情、历史文化和特色农业资源发展旅游业,既吸引游客,又增加了特色农产品附加值。如贵德县的“梨花节”、民和县的“桃花节”、门源县的“油菜花节”,还有各地特色“农家乐”等,就是利用当地农业资源和民俗风情形成的各具特色的农业旅游模式。在此基础上,为了提高农牧业科技含量,改造传统农业,发展现代农业,青海各地还建设了集科研、展示、示范、推广、培训、农产品加工、观光为一体的高原特色现代农业示范园,成为以特色农业促进当地经济发展的又一新型模式。

青海发展这一模式的优势是利用自然资源优势,实现农业发展与休闲旅游的结合,增加了农业的附加值。缺点是,就目前而言,投资主体有限,难以深化综合优势,缺乏将农业项目、娱乐活动、配套基础设施的建设等达到优势组合的最佳效应,且发展规模较小,品牌特色不鲜明,模仿度高,难以彰显核心竞争力。

③设施农业模式

设施农业模式是通过采用现代化农业工程和机械技术,人为地创造出相对可控制的动、植物生长环境,以有机肥料全部或部分替代化学肥料、以生物防治和物理防治措施为主要手段进行病虫害防治,以动、植物的共生互补促进良性循环,从而实现在一定程度上摆脱农业生产依赖自然环境的一种新型高效农业生产模式。它具有高投入、高科技、高品质、高产量和高效益等特点。

近几年,青海把设施农业建设作为农业结构调整的突破口,积极发展日光节能温室,初步形成了以川水地区为主,由西宁周边地区向州县,由川水地区向浅脑山,由农区向牧区的温室产业带。甚至在海拔4200米的玉树州曲麻莱县种植温室细菜,开创了在高海拔地区设施农业建设的先河。设施农业在增加农民收入的同时,提高了市场蔬菜的供给,也成为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主渠道之一。

该模式的优势是利用现代化农业工程和机械技术,摆脱了农业生产对自然环境的依赖,提高了农业经济效益。缺点是需要的资金量大,技术性要求高,投资主体有限,对目前青海大多数地区而言,只能更多的依靠政府扶持发展设施农业。

三、以绿色农业为目标的发展模式

现代农业的发展趋势是走绿色农业的发展模式,我国特色农业必然也要朝这个方向发展。青海是资源大省,更是生态大省,是我国重要的水源地和生态屏障。依据青海特有的农业资源和环境优势,青海特色农业在发展现代农业的过程中,必将朝着生态保护型的绿色农业方向发展,以绿色理念实现特色农业的现代化,实现青海省委书记强卫所说的“把保护生态与发展农牧业优势统一起来,走绿色生态农牧业发展道路,努力实现生态改善和农牧业经济发展的‘双赢’。”

在我国各地,生态环境的保护也同样重要。农业经济的发展既要走特色发展之路,更要把提高农民收入、建设小康农村同保护环境、建设绿色农业结合起来,实现农业经济的“双赢”发展、可持续发展。而绿色农业的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必须充分发挥农业经营主体的作用。因此,包括青海在内的我国特色农业的理想发展模式应该为“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的绿色生态型发展模式。

国内外和省内外特色农业发展模式的成功经验告诉我们,特色农业的发展,必须将农户、基地、专业合作组织、企业等主体有机结合起来,才能实现其组织化、产业化、规模化发展,才能实现这一产业的高效运转。而通过发展“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的模式,可以促成农牧业在产业化发展中实施绿色发展的联结机制,使特色农产品在生产层面上,由小型规模化农户家庭生产经营为基础,建立起标准化生产基地;在生产服务方面,以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绿色技术和信息推广为主导;在产业运作方面,以“公司+合作社+基地”为系统,将产品开发、信息沟通等结为一体,设立产业联盟或行业协会,组成高效运行的组织结构,形成互惠互利,风险共担的利益联结机制和良性循环发展机制。

“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的绿色生态型发展模式,有利于提高特色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发展效益。因此,建立以资源优势为依托,“种、养、加”平面结合和“产、供、销”垂直结合的绿色生态经济系统,有利于形成“农、工、商”一体化的产业联合,充分发挥合作社和龙头企业带动的作用,以达到资源有效与节约利用、生态环境得以保护与改善、农民收入水平得到提高、农村经济得以持续发展的目标。

四、实施对策

1.系统化建设

以绿色农业为目标发展特色农业是一项系统性工程,必须从标准化建设、组织化建设、产业化建设做起,把生态建设、农村小康建设纳入这一系统建设工程中进行整体化运作,以农地制度改革和创新、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规范运行、健全产业化经营体系为途径,全面实施绿色农产品生产标准,强化监督绿色产品生产、加工标准,系统开展以无公害农产品为基础、绿色食品为中端、有机食品为高端的绿色农产品的种植、加工和销售。

2.市场化运营

以绿色农业为目标发展特色农业,必须要按市场经济规律和市场需求,适应市场主体的多元化、市场需求的多样化、市场竞争的省际化、国际化。坚持企业自主创新与政府引导、支持相结合,发挥市场主体作用,做大做强农业资源型企业,使资源优势通过市场转化成经济优势,造福农牧民,造福消费者。特别是在农产品的开发方向上,应以产品的绿色化、标准化、品牌化为手段,明确目标市场,培育核心竞争力,提高市场的认知度,要注重以品牌建设促市场效益,实现“产业品牌化、品牌产业化”发展格局,尽快形成具有较强竞争力的特色农牧业产业群和产品品牌。

3.区域化布局

因地制宜,科学布局,是特色农业发展的基础。因此,要根据实际情况综合考虑资源条件、生产基础、市场环境以及资金、技术等方面的因素,因地制宜,扬长避短,突出区域特色,宜粮则粮、宜牧则牧、宜林则林、宜药则药,形成各具特色的绿色发展模式;要以市场为导向,建立较为完善的技术、信息、资本交流平台,积极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及其农业生产结构,实现科学、合理的区域布局。

4.产业化经营

目前,农业经济已进入后农业产业化时代,它是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和龙头企业为主导,更注重产业链条的严谨性和价值的创造性。要运用先进的经营理念,培育成熟的商业运作模式和手段,形成市场连龙头,龙头连基地,基地连农户的农业产业化格局。特别是要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讲求实效,紧紧依托和围绕优势资源及其特色产业,突破地域、行业和所有制界限,有效整合龙头企业、能人大户、集体经济组织的力量,形成多模式、网络化的农牧民合作经济组织体系,允许行业协会、股份合作经济组织和其他多种形式发展,鼓励开展技术、劳动和资本的合作,以创办服务实体为主,提高合作社的服务能力,使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在标准生产、商标注册、品牌培育等方面发挥主体作用,形成产前、产中、产后有机结合的产业服务链条。

参考文献:

[1]李晓俐.德国农业农村发展模式及其启示[J].北京:世界农业,2009(6):41-43

[2]金莲,王永平,刘希磊.特色农业发展模式综述[J].安徽农业科学,2010(11):6070-6072

[3]邹晓娟.“公司+农户”经营模式探析[J].石家庄经济学院学报,2008(12):34

[4]孙国权.加快现代农业建设,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J].上海农村经济,2008(12):22

[5]刘宁侠,张云玲.我省农牧民专业合作社在发展中壮大[n].青海日报,2010-2-24(6)

[6]曹建勋,吴晓杰,张理廷.海东现代特色农业发展路劲与模式探析[J].青海金融,2010(3):17-21

[7]彭新宇,金发忠.论特色农业的理论内涵及发展模式[J].湖湘论坛,2006(5):65-66

特色农业发展模式篇2

[关键词]特色农产品;农业产业链;发展模式;宜春市

[中图分类号]171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2728(2010)11-0008-03

一、基于农业产业链视角下宜春市特色农产品的现状分析

所谓产业链及农业产业链指的是,在经济活动中,各产业之间存在着广泛的、复杂的和密切的技术经济联系,依次,人们将各产业依据前、后向的关联关系组成的一种网络结构称为产业链。农业产业链是指与农业初级产品生产密切相关的具有关联关系的产业群所组成的网络结构。这些产业群依其顺序包括为农业生产作准备的科研、农资等前期产业部门,农作物种植、畜禽饲养等中间产业部

由图1可以看出,农产品各级加工部门即核心企业与龙头企业作为产业链的中心环节,向前联结农产品生产、养殖部门,即广大农户;农产品加工企业向后发展,联结众多销售商。从理论上看,农业产业链还可以进一步向上游延伸至特色农产品种门。以农产品为原料的加工业、储存、运输、销售等后期产业部门,或者简单地说即农业产前、产中、产后部门。

(一)特色农业产业链内涵分析。特色农产品产业链是指与特色农产品生产密切相关的产业群所组成的网络结构。包括特色农产品生产前的科研、特色农产品的种植(养殖)、农产品加工、加工后产品储存、运输、销售等功能环节。特色农产品产业链是农业产业链的具体形式,它既包含农业产业链的共性,又具有特色农产品的特性。如图1所示。子(幼仔)的培育,农药(兽药)、原料(饲料)、收割(屠宰)等生产用原料的生产等;而且产业链可以进一步向下游延伸至农产品的精深加工等。特色农产品开发及其发展战略的内容涉及到农业、工业和服务业三大产业,以及众多行业的关联关系,需要从整体产业链上进行系统的经济分析。

(二)宜春市特色农业产业链功能环节和功能

1.特色农产品种植(养殖)业。特色农产品主要是指能够满足人们对农产品需求变化的多样性和各行业生产上对差异性原料供应要求的农产品。特色农产品需具备三个基本特征:(1)生产的区域性。由于特色农产品对特定的自然资源条件有着较强的依赖性,因而特色农产品的生产表现出很强的区域性特征。(2)产量的规模性。在现有经济条件下,特色农产品的生产效益与产品的产量规模紧密相关,只有在一定的产量条件下才能形成商品优势,因此必须以规模为依托。(3)品质的优良性。如果没有特色农产品的优良品质作为保障,就无法形成有效的特色农产品的市场需求,也不可能带来较高的和持续的经济效益。一部分经多年打造的特色农产品产业及龙头企业已成一定规模和气候,成为当地不可或缺的支柱产业,给农民带来较高的经济受益。

2009年,宜春市已发展无公害农产品61个,绿色食品51个,有机农产品71个;创中国名牌农产品3个,中国名牌产品2个,省名牌农产品28个。其中樟树四特酒、万载夏布、铜鼓红豆杉茶、明月山润田矿泉水和奉新飞宇竹制品,人选2010年世博会江西馆第一批名优产品。南坪村成为部级无公害蔬菜基地、农业部和江西省新农村建设示范村。围绕果品、蔬菜、食用菌、粮食等优势产业,规划建立了11个农业标准化部级示范区、4个省级示范区,带动农业标准化生产面积158.5万亩。宜春市的特色农产品开发和产业化经营持续加快,大大小小的龙头企业纷纷涌现,起步虽晚,但主体分析。根据宜春市特色农业发展的具体『青况,作出宜春市特色农业产业链图(图2)。发展速度较快。

2.特色农产品加工业。特色农产品加工业发展禀承自然资源优势和经济区位优势。2009年,宜春市实施农业产业化“双十双百双千”工程成效明显,全市有1家龙头企业列入“双十”,21家企业列入“双百”,135个一村一品示范村列入“双千”。如万载县金源农业食品工业园,由出口加工企业带动形成的农业产业化经营已有茭湖、高村、仙源等9个乡镇。引导龙头企业大力发展精深加工,增加终端产品比重。但综观全市特色农产品加工业的发展,宜春市农产品加工业结榭性矛盾依然比较突出,主要表现在:粗加工和低档次产品多,精加工及高附加值产品少。食品加工龙头企业较少,品牌知名度不高。对农业规模化、集约化、商品化发展难以起到明显的龙头带动作用。由于大多数企业缺少固定的原料基地,农民分散提供的原料在品种、品质、规模等方面远不能适应食品加工化大生产的需要,致使大量的农副产品得不到合理地开发利用。因此要想壮大农产品加工企业的竞争力,要积极投资于产品的研发,加大研发资金投入力度,才能提升产品质量,扩大品牌知名度,成长为龙头加工企业。

3.特色农产品销售业。要发展特色农业,仅在生产技术环节上下功夫是不够的。分散的农户在市场上难以形成声势;小批量的生产也难以做大品牌。所以必须经过强有力的市场运作,特色农产品才能走向市场,扩大市场份额。以蔬菜、果品批发市场为核心,宜春市建设了230多个农产品专业批发市场。同时,由商贸、涉农部门以及各乡、镇牵头,与国内多个大中型企业建立了稳固的销售关系,与日本、韩国、美国等10多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农副产品进出口贸易联系。随着宜春市现代化区域中心城市辐射功能的不断增强,对外交流的日益扩大以及商贸业发展和商务环境的改善,推动了宜春市餐饮行业的快速发展。餐饮业从单一的饮食形成集采摘、休闲、娱乐、饮食等为一体的新型消费方式,成为餐饮市场的一大亮点,使餐饮业市场异常红火,为社会经济带来巨大效应。

二、基于产业链视角下宜春市特色农产品产业发展模式的政策建议

(一)建立混合纵向一体化的联结机制。为了实现特色农业产业链合作企业的共同战略利益,使加盟产业链的企业都能收益,必须形成一种长期合作博弈的机制来加强成员企业间的合作,使成员企业间能够风险共担、利益共享。这种机制就是混合纵向一体化连接方式,即以一家农业龙头企业为主进行产业链设计,将某种环节以某一利益主体独资、控股或参股的形式参与产业链各环节的投资经营,而又不与其他利益主体在某一功能环节以合同契约进行联结。特色农产品有着明显地域性特征,能反映一定的地方性的文化内涵,当企业实施纵向一体化战略而健康发展后,就能使产品形成品牌至名牌,还能提高本区域的知名度和社会效益。目前,农产品龙头企业的发展,起到了带动区域的整体产业链及旅游、餐饮等行业的发展。这种选择和

运用纵向的前向一体化发展模式的成功,可以归纳为在农业产业链中走以“从农村走向城市”的衔接道路。其启示是:今后可以在政府主导下,农民依靠政府的惠农政策,以及财政支持“以工业反哺农业”的行为,完成特色农产品产业链形成;也可以在市场主导下,农业依靠产业关联的内在规律来自然接受“以工业促进农业”所形成的产业链。这样的模式可以提高农业生产经营组织化程度,以及破除城乡二元结构、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达到推动城乡统筹发展的目的,形成都市型现代农业发展的趋势。

(二)建立“公司+园区+农户”的组织形式。传统的“公司+农户”模式出现了很多问题,主要是农户组织程度不高造成交易成本巨大,而且各方违约严重影响了小农户的利益。农业园区的建设解决了一系列的问题,因而具有先进性。在“公司+园区+农户”的生产模式中,公司是主导:确保园区的统一设计,生产标准的制定,投入物资的供应,技术指导,回收、加工、销售,品牌宣传推广,贷款担保公司的组织。园区是关键:公司有园区才能统一管理和控制,公司有权对进园区的人进行筛选,进园区人员必须服从公司管理,可以对投入品进行统一管理,监督实施较容易,确保完全收购。农户是生产主体:农户投资,全额投资或投入流动资金或承包生产;农户生产,投资人自己当种植者,以农户为生产单位;农户是独立的经营者,可以自己决定生产规模、内部考核方法、内部分配等。

(三)建立“品牌+标准+规模”的经营体制。农业产业链成功与否决定整个产业链的效益,而产业链的效益取决于“品牌+标准+规模”的经营体制。其中品牌是终端产品实现价格增值的主要手段,没有终端产品的品牌溢价就没有整个链条价值的提升,风险就无法避免。传统农业产业链失败的原因之一就是各链条的行情风险无法因为品牌溢价而避免。标准化是品牌的保障,正是由于标准的严格执行,品牌才有溢价的空间。规模化就是将产业链模式复制放大,取得规模效应。

特色农业发展模式篇3

农业特色小镇的建设要建立在科学分析的基础上,坚持因地制宜原则,明确现有条件和资源、地方政策、基础设施、用地规模等产业状况;要对人口、文化、习俗等人文状况有清晰的把握,才能对区域发展的可能性作出准确而全面的判断。在此基础上,根据已有农业规划的相关政策以及特色小镇的相关政策,分析当地发展农业特色小镇的类型和方向,对农业的发展形式和内容给予战略定位。通过对基础资料的分析有助于农业特色小镇指导思想、战略目标的形成,从而顺利进行小镇构建。

2.功能区规划

在功能区的分布上,要充分考虑当地的民风民俗,原住民的认可度是农业特色小镇得以建设的基础。同时,明确若干的功能区,如景观设计、核心区划定、产业区建设、示范区位置等。这些规划的影响因素包括现有的地势特点、建设布局、产业关联程度等。突出特色、体现重点,科学协调地确定当地农业特色小镇应发挥的功能和影响。

3.产业规划

从产业项目的规划和引进上看,农业休闲体验项目与农业高新项目数应成为主导;从预期产值来看,农业高新项目的产值将会高于休闲体验项目的产值。应与相关部门签好相关协议,如完善初级的基础设施,并在政策上相应帮扶,双方还签订农业特色小镇发展的协议,承诺共同保护和开发农业资源,共建美丽农业特色小镇。同时,形成若干个代表性企业,打造新型农业业态,优化农业结构,突出农业体验项目与农业高新项目的优势。

4.运行模式规划

农业特色小镇运用什么样的管理和运行模式是其成功与否的一大因素。在对各类管理模式进行研究总结的基础上,提出以政府引导,企业主导的管理模式是目前较有效率的一种方式。农业特色小镇不是传统意义上的行政单位而是创新创业平台,因此要赋予企业更多的管理权和主动权,进而发挥其优质资源、高效管理模式,为农业特色小镇的发展助力,以点带面,促进农业特色小镇的综合竞争实力提升。

特色农业发展模式篇4

关键词:邮储银行;农业;服务模式

中图分类号:F832.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9031(2016)02-0082-03Doi:10.3969/j.issn.1003-9031.2016.02.18

一、海南省农业发展模式概况

根据海南省农业基本情况,笔者从金融机构提供金融服务的角度对海南省的农业发展模式进行了分类,以下几种类型占据主导地位:

(一)个体散户农业发展模式

个体散户农业发展模式是伴随土地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而来的,它将集体土地分配给农户自主经营,土地使用权归农民家庭所有。本文所指的个体散户农业发展模式主要有以下特点:一是单户经营规模小,农业机械化程度低;二是未形成聚集效应,当地种植的农产品比较分散;三是没有农业特色竞争优势,这有别于特色农业发展模式。个体散户农业发展模式是我国农业发展的初级模式,虽容纳了大量的就业,但生产效率低,不利于农业生产的升级,从目前海南省农业发展的情况来看,个体散户农业发展模式还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是海南农业发展的重要支撑。

(二)特色农产品发展模式

海南省特色农产品的开发是海南农业起步最早,也是海南目前最主要的农业发展模式,这种发展模式主要依靠自然资源优势将农业生产进行聚集,农业生产发展的自发性比较强,目前“一地一品”在海南各市县还是比较普遍。

目前海南特色农产品模式还仅仅处于特色农产品的初级阶段,即特色农产品的开发主要依靠地区的自然资源优势,还未形成地区知名品牌,具有地方特色和良好市场前景的农产品未与品牌建设有效结合起来。

(三)专业大户带动模式

本文涉及到的专业大户主要以家庭为单位,与经济组织模式存在本质上的区别。随着土地流转制度的完善和农业产业化经营的需求,专业大户作为一种比小农生产经营更加高效的农业发展模式迅速成长起来,与小农生产经营相比,专业大户模式生产规模更大,生产的专业化程度更高,目前专业大户在海南呈数量不断增长的趋势,专业大户地域和行业分布广泛,对于带动农村经济发挥着强有力的示范带头作用,但与农业强省相比,海南省的农业大户带动模式还有非常大的空间。

按照海南当地标准和国内相关分类标准,本文认为作为专业大户带动模式的经营主体应主要具备以下三个条件:一是生产经营以户为单位,属于家庭经营性质,这有别于合作组织;二是种养殖突出,其产值应占家庭经营总量的70%以上;三是要有相当的规模,种养殖规模需要消纳2个劳动力以上,户均农业产量要超过当地平均水平3倍以上。

二、邮储银行海南省分行金融服务海南农业的主要模式

(一)个体散户金融服务模式

个体散户金融服务模式是邮储银行海南省分行金融服务农业发展的核心业务之一,此项服务模式是主要通过联保或保证的方式,向从事种养殖业的农户提供融资服务的一种金融服务方式,单户贷款金额一般不高于10万元。个体散户金融服务模式的服务对象覆盖了全省零散从事农业种养殖的客户,人员在地域和行业等各个方面高度分散,可以说是金融服务农业发展的初级模式,也是各金融机构金融服务的空白区。2014年全年邮储银行海南省分行发放10万元以下的农户小额贷款7.5亿元,惠及农户1.13万户,全年累计为7245户农户申请2554万元贴息。

(二)特色农业金融服务模式

特色农业金融服务模式是邮储银行海南省分行针对海南特色优势农产品种养殖业推出的一项金融服务模式,目前实施地区是特色农业发展已形成一定规模的特色农产品聚集地,包括三亚的芒果种植、陵水的鱼排养殖、儋州和临高的渔船捕捞、万宁和琼海的槟榔加工等。特色农业金融服务模式是在个体散户金融服务模式基础上的调整,调整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单户贷款金额是10万元基础之上适度提升,单户金额一般可达到个体散户金融服务模式的3倍以上;二是担保模式的创新,特色农业金融服务模式突破了联保、保证的担保模式范围,充分利用了客户从事特色行业的优势,比如烟草贷款、槟郎加工贷款等;三是贷款期限突破了1年期,大部分农业种养殖加工的生产周期都在1年以内,当前特色农业金融服务模式针对部分优势特色行业延长了贷款期限,突破了1年的期限,减少了贷款调查的次数,降低了成本,提高了农户的贷款使用效率。

(三)专业大户金融服务模式

2014年邮储银行海南省分行推出了专业大户专项贷款,专业大户是指从事种植、养殖业或其他与农业相关的经营服务达到一定规模、专业化生产经营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目前主要的贷款对象为家庭农场,家庭农场是指以家庭成员为主要劳动力,从事农业规模化、集约化、商品化生产经营,并以农业收入为家庭主要收入来源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在贷款额度方面,单笔贷款金额最高可至500万元。在贷款期限方面,单笔贷款最长期限2年。

三、邮储银行海南省分行金融服务发展模式转型研究

(一)积极发展农业产业链金融服务模式

农业产业链金融服务模式,就是通过与农业产业链中位居核心地位的产业化核心企业、农村商品流通企业、农村专业批发市场等经营主体的合作,在为核心经营主体提供金融服务的同时,系统分析产业链中不同环节客户的金融需求及内在联系,上下延伸金融服务触角,着力为全产业链客户提供金融服务的模式。农业产业链金融服务模式之所以在邮储银行将来金融服务农业的模式中占据重要地位,主要优势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通过农业产业链金融服务模式,邮储银行可借助核心企业等核心经营主体批量营销拓展其上下游客户,此种模式为金融机构低成本批量开发农村市场提供了工具,有效解决了金融机构服务海南农业的瓶颈问题;二是通过核心企业稳固了上下游企业和农户关系,在一定程度了降低了市场波动的风险;三是通过对上下游客户和核心企业动态的双向掌握,可以更多的了解链条上相关方的经营信息,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金融机构与贷款主体信息不对称的问题;四是综合收益高,此模式还可以向核心企业提供资金归集、对公理财等综合服务,提升客户综合贡献度和忠诚度。

(二)探索农户批量开发金融服务模式

从邮储银行可持续发展的角度来看,相对于分散的农户贷款而言的,农户贷款批量开发模式是必然的趋势。邮储银行发挥网点优势,通过与农户有密切关系的第三方合作平台的合作,构建农户贷款增信机制和批发式作业机制,实现农户贷款的集约化经营、精细管理,并在提高农户贷款投放量的同时,实现农户贷款的成本可控、风险可控、商业可持续。

农户贷款批量开发模式主要针对的客户是区域行业内缺乏紧密上下游关系的农产品种养殖户,这类产品的种养殖在区域内未形成有效的规模效应,分布相对比较松散,农产品销售的波动性较大。通过引入第三方平台等方式,概括起来,就是“邮储银行+a+农户”模式,其中a就是因地制宜选取的第三方平台,包括合作组织、批发市场、党政部门(妇联、扶贫办、共青团等社团组织)、信用村等,使当前松散的单个农户开发逐步变批量开发,对于解决当前人力资源瓶颈及信息不对称等制约农户小额贷款发展的障碍具有非常大的促进作用[2]。

(三)深化特色农产品金融服务模式

在海南省政府农业战略布局规划下,农业生产特色化、优势化特征日益明显,海南省各地涌现出一批特色鲜明、需求旺盛、价值突出的特色优势农业产业集群,并成为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柱产业。在前期简单调整1-2个产品要素的基础上,大力深化特色农产品金融服务模式是邮储银行海南省分行提高农业支持力度的有效模式。深化特色优势农业产业集群服务模式,就是围绕特色优势农业产业集群聚集度高、附加值高、比较优势明显的特点,紧紧抓住从事种植、养殖的农户这一关键群体,通过在贷款主体准入、额度、期限、担保、还款方式等要素上出台差异化的政策和产品,实现对特色、优势农业产业集群的深度和个性化金融服务。与农业产业链金融服务模式相比,特色农业、优势农业产业集群服务模式,更注重对具有相对竞争优势、区域特征明显的同质化客户群的服务。通过此模式,邮储银行可以支持一批规模大、效益好、抗风险能力强的专业大户、家庭农场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以及为特色、优势农业提供配套服务的小微企业、专业合作社、流通企业,推动各地“三农”业务因地制宜发展。

(四)加快新型农业经济主体金融服务模式的拓展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包括家庭经营、集体经营、合作经营、企业经营等多种方式,在成长阶段、金融需求等方面差异较大,这需要构建服务全面、结构合理、主体多样、层次丰富的现代农村金融服务体系。下一阶段,邮储银行应在海南省内重点选择一批家庭农场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现代农业,作为积极拓展金融服务模式的试点客户,包括土地承包经营权、海域使用权、鱼塘使用权等等的新担保方式,都可以在这些新型农业经济主体中充分利用[3]。

四、邮储银行金融服务农业发展模式转型的保障措施

(一)提高从业人员素质

从邮储银行金融服务海南农业模式转型的趋势来看,单笔金额的提升及贷款的批量开发是一个重要趋势,在贷款风险方面,对于农户的单个把控也逐步拓展到对产业链条的全面把控,对信贷从业人员综合素质的要求也在不断提升,因此,提高信贷从业人员的素质是实现金融服务农业模式转型的关键。提高信贷从业人员的素质应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一是从源头上把控信贷从业务人员的素质,一方面积极选拔优秀人员充实到信贷队伍,另一方面,对于不适合在信贷队伍的人员应及时调整岗位;二是加强信贷人员的培训,主要从业务制度、业务技能和综合能力等方面强化信贷从业人员的培训;三是完善信贷人员的晋升渠道,为稳定信贷队伍的优秀人员提供良好的条件。

(二)加快涉农产品创新

涉农产品的创新是推动邮储服务农业模式转型的利器,加快涉农产品的创新需重点关注三个方面:一是加强省分行与市县的联动,通过省分行与市县的分工协作,提高涉农产品创新的时效性和实用性;二是加强市场和行业研究,以市场和行业研究为手段,及时掌控市场和行业信息,为涉农产品创新提供有效信息;三是加强产品经理队伍建设,提升产品创新的专业化程度,提高涉农产品创新效率。

(三)优化涉农产品业务流程

涉农产品的业务流程对于涉农业务的推动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业务流程的优化主要包括:实现机构设置的扁平化管理,简化中间的无效环节,提高机构运行效率,提高涉农贷款的发放效率;提高涉农贷款流程的电子化操作,通过系统升级和设备完善等措施,逐步实现涉农产品审查审批流程的电子化,提高审查审批效率;加强审查审批队伍建设,提高审查审批的专业性程度,通过审查审批能力的提升,优化业务材料收集等流程。

参考文献:

[1]赵忠世.国内外银行业服务“三农”模式的实践与启示[J]三农金融,2014,67(4):72-76.

特色农业发展模式篇5

关键词:高原特色农业;特色;高效;规模;区域;云南省

随着国家对农业改革的不断推进,中国农业进入观念变革、机制创新、结构转型、产业重塑的关键时期[1]。发展特色农业一直是国家乃至世界农业发展的一个重要领域,现在特色农业模式大致可以分为3类:一是以提高土地生产效率,种植高附加值农产品为主要特色的耕地资源短缺型特色农业发展模式。以日本精品果蔬种植和荷兰花卉园艺为代表。二是以大范围使用农业机械代替劳动力来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农产品总产量为主要特色的劳动短缺型特色农业发展模式。三是以中小农场经营为主,注重农业生产综合效益为主要特色的土地劳动力适中型特色农业发展模式[2]。云南拥有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气候及人文资源优势,但云南特色农业还处在一个缓慢发展的阶段,与日本等特色农业大国相比还有很大差距,可能是因为还未形成一个完整的特色农业体系。特色农业的性质及消费定位不同使其在发展中有别于普通农业,它要求有更高程度的区域特色性、更为全面的产业融合性、更迅速的农业信息传输性以及更为精确的市场导向性,从而被人们所接受,实现更好的经济效益并最终创建一个可持续的高质量农业生态系统。特色农业在现在诸多的学者定义中可概括为:特色、高效、规模、区域[2]。本文从这4个方面进行展开,来分析云南高原特色农业。

1特色

特色本质上是相对而言的,在比较中形成差异与特色。当然这种特色的定义不只局限于种植品种及品质的特色,而是特色农业的生产、销售、管理、运输、服务等有别于其他农产品的地方。基于科勒的《市场管理:分析、计划、执行与控制》,可以将任何一种产品分为3个层次:核心利益、有型产品、附加产品[3],普通农产品的价值结构是成正三角形分布的,它大多满足的是人们最基础的生理需要,而特色农产品的定位应为更高阶层的产品,所以它不单是满足人们的生理需要,还应该潜在地满足人们的文化心理需要。因此,特色农业只有抓好以高品质为基础,以特色的区域品牌发展,才能真正做出农产品的特色。将当地的民族文化与人文精神融入到特色农业中形成“品牌特色”是特色农业发展的一个重要阶段。当然,产品的品牌建设必须以产品极高的质量为基础。

1.1品质特色

现在云南许多特色农产品面临的最主要的问题便是生产加工小而散,难以把控在优质农业生产区生产农产品的品质问题。在云南许多优质农作物产区很多都还是个人或者小作坊在进行农产品的生产,由于没有统一的加工规定、科学的养殖及加工技术,导致一个产区内的产品品质参差不齐,难以形成一个稳定的地域品质标识。因此,只有强化优质农业生产区域内的集体组织管理,以质量控制为核心,才能突显出特色农产品的品质优势。如统一产品销售渠道、标定产品生产流程及标准、严格监管、构建淘汰机制和信息反馈机制,才能保障优质农业生产区的产品质量,形成一个优质农产品的地域标识,为该地区特色农业的发展奠定坚实基础。目前,我国食品安全与生态环境的认证标准主要为无公害食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3类,食品质量管理体系正在逐步完善,但是我国农产品大多数仍处于无公害食品甚至更低的水平,要想较为全面地提高我国农产品品质,不仅需提高国家对于食品安全及生态环境认定的标准及处罚力度,还要解决我国农民生产力分散及种植水平低等问题。小农种植在当今农业发展中存在很大的局限性和不科学性,一个有效的农业合作组织对于特色农业来说是至关重要的,只有大力推行农业组织化进程,使用统一的科学种植方法来管理特色农业,特色农产品品质才会提高。

1.2品牌特色

一个特色农业拥有自己的品牌特色是打入市场、吸引消费者、提高效益的关键所在。针对农业品牌的建立,笔者认为一个地区的民族文化从农业乡土中来,也应回到农业乡土中去,只有实现这样一个循环才能实现经济与文化的双赢。法国以农业标准化建设为基础,结合传统文化及地方资源优势制定了“原产地命名控制”认证体系,即aoC认证标志。它体现了农产品与其产地之间的密切关系,有着aoC认证标志的农产品在地理环境、气候环境、种养技术和经营管理等方面都有着自身独特的优势,品质优良可被消费者长期认同。云南在特色农产品品牌建设方面也可以建立自己的“民族文化命名控制”认证体系,将区域民族文化做出自己的区域品牌,提高产品的文化底蕴及其附加值。云南是一个多民族聚居区,众多的少数民族和风格迥异的民族风情构成了云南民族文化的多样性和丰富性。将这些少数民族文化与特色农产品联系结合起来,汲取当地民族文化内涵以优质的农产品为基础,树立自己的农业区域品牌,这不仅有利于提高产品的文化竞争力,在消费者的脑海中形成潜移默化的产品形象,还间接地保护与宣扬了当地民族文化,使文化与经济发展形成良性循环。

2高效

特色农业必定是一个高效农业。它不仅要求农业投入与回报的高效,还在于特色农业与其他产业及相关市场需求联系的紧密性,品牌塑造与宣传的有效性等最终形成一整套高效的整合系统。现在大多数的特色农业示范区都呈现过度设施化及分散化的特点[4],这代表的只是一种科学先进的种植方法,并不是一种实用高效的种植方法,对于农民来说并没有太大的借鉴意义。对于特色农业“高效”,首先抓住现在消费者对特色农产品的消费心理,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充分合理利用当地现有的自然资源,适当使用科学农业技术。一方面,“高效”的定义在于农产品与消费需求的紧密契合。由于我国人均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居民的饮食消费需求结构有了由量到质的转变,现在消费者追求有机、绿色的精品农作物,但是许多农产企业所追求的高效,往往是指农作物的高产量,而没有以一个长远的眼光来看待农业的高效,高效农业一定是以生态农业为基础的,积极利用各种自然资源在保证安全绿色有机的基础上提高产量[5]。另一方面,“高效”的定义还在于一份优质农产品从产出到被消费者积极接受的整个过程的高效利用。以日本农业为例,日本是公认发展精品农业与高效农业最好的国家之一,日本农业致力于提高土地生产效率与农产品附加值,属于耕地资源短缺型的特色农业发展模式,它的高效不仅体现于单位耕地的高产量,更体现于质量、管理、物流、文化底蕴等各方面的高效利用,日本农业拥有高效严格的农业管理体系、高速发达的农产品物流体系、带有区域特色的“区域品牌”战略体系等。云南高原特色发展可以借鉴日本特色农业发展经验,云南地处低纬度、高海拔的高原地区,垂直气候明显,生态环境优良,为农作物提供了良好的生态环境,多样的民族文化为农产品提供了良好的文化环境,但是因为地形复杂、优质的农作物产区面积较小,所以云南在提高土地效率的同时,还应兼顾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高效利用生态及文化资源,建立与市场紧密联系的农产品物流体系。

3规模

特色农业因产品经济价值较高、市场需求较普通农业小、供需弹性较大,所以种植规模更容易受到市场供需波动的影响。特色农业必定是规模化、集约化统一管理的,因而规模较小、管理分散的农业难以发挥特色农业的优势,但特色农产品经济价值较高,故会出现盲目扩张规模的现象,需要严格根据市场消费规模动态控制特色农业生产规模。特色农业有别于普通农业,主要在于一部分对农产品有更高需求的人群,所以特色农产品规模是“宁取仙桃一个不要烂杏一筐”。如果供过于求,再特色优质的产品也成为烂杏一筐。近几年的玛卡跟风种植导致玛卡白菜价等案例表明,许多特色农产业没有一个统一有效的规模调控机制,造成了农民没有因此致富反而因此“致负”。特色农产品不同于普通农产品拥有广大的消费需求,特色农产品满足的是小众人群特色或高质量的需求,所以特色农产品更需要一个有效的调控机制,保证特色农产品的供需平衡及产业的稳定发展。以日本农协为例,日本农协会对辖区内的农业生产和农村区域发展做出科学合理规划,并且农协长期规划为10年,每3年修改1次,形成中期规划,以指导未来农业发展[6]。在农业规模控制预测方面,虽然有国家宏观调控,但在基层还未建立健全统一专业的农业规模调控机制,普通的农民专业合作社等机构无此类调控功能。建立云南高原特色农业动态的规模调控机制,要从实际情况出发,在市场经济为主导的基础上,政府对于市场实际供需情况预测种植规模,在供需不平衡时预警进行适当动态调控。

4区域

云南省拥有独特的地理环境和多样的气候,多元的农业区域有利于农业层次化、多元化发展。特色农业区域布局是一个综合性、系统性的布局过程。在高原特色农业区域选定上,首先,应遵循因地制宜的原则,基于云南地理环境及气候条件多样发展多样化农业,但不一定利于特色农业发展,因为云南地理气候多样且零碎,甚至有“百步不同天”的说法,其实适宜规模化发展特色农业种植的区域较少,在区域选择上可由第三方评估机构对选址及种植的合理性及发展潜力进行专业评估,然后再进行规模开发。其次,特色农业区域选择应考虑到消费市场和产业链集群情况,发展特色生鲜农产品,必须考虑选定区域的物流辐射范围内的市场接受需求情况[7-8]。

5结语

特色农业发展模式篇6

关键词:特色农产品;营销模式;“互联网+”

我国特色农产品在销售、运输、储藏等方面存在诸多问题,因此改革其营销模式至关重要。2015年3月,总理提出“互联网+”的计划。我国作为农业大国,逐渐进入互联网时代,开始将特色农产品投入到各大电商平台进行销售,以提高农户收入,促进农业发展。本文以我国湖北赤壁的绿购网为例,找出互联网时代下我国农产品营销模式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解决办法,以增强农产品竞争力。

1赤壁市农产品营销现状——以绿购网为例

绿购网是由赤壁市政府和赤壁热线共同组建,结合了各项品牌服务、企业运营、人才培养、电商学院、公共服务与一体的电商平台。(1)为特色农产品定制包装盒。由于将特色农产品如绿壳土鸡蛋等置于普通鸡蛋盒运输时会破损不少,因此绿购网对土鸡蛋、猕猴桃、香蕉等农产品都专门定制包装盒。(2)建立多渠道销售。绿购网搭建从贸易到服务的线上流通渠道,通过绿购网、京东、淘宝、苏宁易购、1号店等渠道销售特色农产品,并形成“云产品库”,实现全国地方门户网站和电子销售渠道同步展示,充分利用互联网多方位推广,并开立线下实体店,为及时体验产品和服务提供方便。(3)直接从合作社进货。绿购网挑选了18个优良种植环境的直供基地,直接与合作社联系,按订单数量采摘水果,减少运输过程中的损失,即做到“先订单后生产”,以保证产品新鲜程度。(4)多种物流渠道结合。绿购网拥有自己的物流系统,以便于尽快运送到赤壁市顾客手中。为了实现“卖全国”,绿购网与第三方物流公司进行合作,使外地人也能买到家乡的特色农产品。(5)凸显地方特色,创造品牌价值。绿购网为特色农产品拍摄视频讲述产品故事,通过网络宣传、限时抢购等措施来销售。2014年9月推出黄金猕猴桃,销售量近20吨,全网销售额近30万元。同年11月,其精心挑选的“绿壳土鸡蛋”“花果山脐橙”等特色农产品,当日销售额突破100万。

2赤壁市农产品营销模式分析

2.1绿购网农产品营销模式分析

(1)结合其他网站走天下。绿购网依靠其他地方网站的力量,如淘宝湖北馆,一号店咸宁特产馆等,收集其他各地的绿色特色农产品来进行销售,并组织建立了云产品库,以完成“卖全国”的计划。(2)专注于绿色产品市场。在网购盛行的时代,绿购网无疑是开辟了一个新大陆。绿购网选择投入到绿色产品市场,将原本不太适合在互联网销售的特色农产品放在网络销售,并且将生产、销售和消费三个环节联系起来,形成了一个共同发展的平台。

2.2赤壁市其他农产品营销模式分析

(1)致力于龙头企业的发展。赤壁市当地企业大多是中小型,为了带动整个赤壁市的经济发展,必须建立龙头企业。目前赤壁市政府已对拥有良好发展潜力的企业给予了政策支持。到目前为止全市已拥有蓝田啤酒、晨鸣纸业等六家属于龙头企业,他们的发展极力促进了赤壁市农业发展。如赤壁晨鸣纸业2004年创产值23000万元,拉动农民增收40万元以上。(2)致力于中介组织的建立。为使赤壁市农业得到良好发展,政府极力支持农户从生产走向销售,到目前为止,整个赤壁市已拥有许多综合市场,其中市级三个,镇级十七个,其他各类专业市场八个,年收入近20亿元。(3)致力于外来投资的增加。从2014年到2016年,赤壁市持续拥有外来招商投资和国家投资,高达上亿。赤壁市企业致力于外来投资,使农业生产条件的改善有了可能,也有利于建造产业基地和加工企业。目前赤壁市已有较多集团在此建立企业,如中国蓝田集团等。

3赤壁市农产品营销模式存在的问题

3.1适合互联网营销的农产品范围太窄

无论是利用传统营销模式还是“互联网+”,我国特色农产品的销售在运输方面仍然存在问题,导致农产品的销售受到了很大的阻碍。要选取绿色农产品并推广本身就是难题,适合放在网上销售的农产品就更加稀少,例如赤壁的猕猴桃等水果想销往外地就面临保鲜问题。

3.2产品供应不足,规模小、产量少

绿购网销售特色农产品存在赤壁市特色农产品供应不足的问题,为坚持高品质绿色产品,在全国各地收购特色农产品产生一定的费用和成本,减少了利润。规模小、产量少使农产品营销存在阻碍。

3.3品牌化不完善

赤壁市正在关注树立地理标志,打造品牌化,但仍不够完善,这也基于全国农产品没有很好的打造品牌化,还处于售卖原材料阶段,没有独立品牌,而品牌化恰恰可以带来更大的销量和利润。

3.4农产品做不到标准化生产

赤壁市农户以自由种养为主,投入少,规模小,缺乏有组织生产经营,很难形成产业优势。由于当地农产品缺乏标准化生产,导致产品颜色、甜度、大小有差异,在网络销售存在问题。

4解决我国特色农产品营销问题相关对策

(1)拓展产品功能。对于无法在线上销售的产品,可以采用线上预定自助采摘,发展农家乐产业链,实现旅游和农产品一体化,增加客户的体验。(2)实现规模化加工。赤壁市当地农户大多没有能力扩大自己的生产基地,企业的产品来源也是这些农户。因此赤壁市政府应推行政策,扶持当地农户,增加其种植面积,并且给予一定的专业人才的辅导帮助,解决特色农产品供应难题。(3)打造品牌化。加大宣传力度,做好产品建设,确保产品质量的同时要做出自己的特色,例如砖茶雕刻,请专业人员设计,做到深入人心。通过建立品牌带动产业发展,进而推动经济。(4)促进多产业革新。当地无标准化生产,导致收到的农产品品质不一,赤壁市政府应对农户生产种植过程进行规划,培养专业人才,尽力达到标准化生产,促进多产业一起革新,创建更好的生产环境。

5结语

5.1研究结论

赤壁市以独特的地理环境种植特色农产品并销往全国,但仍存在生产规模小、优质产品来源少以及专业人才稀缺等问题,例如打造一些知名品牌,但产品供应可能存在不足,导致赤壁市特色农产品销售受到阻碍,所以想要促进赤壁市产业化发展的绝对优势必须解决相关问题。

5.2发展前景展望

赤壁市绿购网通过互联网销售特色农产品逐渐形成气候并开始向外发展,建立一个好的核心平台和公共服务体系,正确结合多个销售渠道,将会实现多方共赢的发展格局,促进地方经济绿色发展。

参考文献

[1]刘艳蓉.我国现阶段特色农产品营销现状及策略应对——以山东为例[J].山西农业科学,2015,43(12).

[2]冯巧慧.互联网+背景下我国农产品营销模式创新研究[D].北京,北京印刷学院,2017.

[3]窦鹏.互联网+视阈下的绿色农产品营销模式探究[D].安徽,安徽科技学院,2017.

[4]杨宇庭,李富忠.“互联网+”时代山西特色农产品营销模式分析[J].湖南农业科学,2016(2).

特色农业发展模式篇7

关键词:农业生态旅游发展模式差异化

一、农业生态旅游的概念与产生

在后工业文明时期,人类生存的外部环境不断恶化,随着人们环境意识的觉醒,1983年首次提出了生态旅游的概念。作为一种绿色旅游项目,生态旅游能够对环境保护进行有效的管理,同时生态旅游的区域能以自身的特有生态环境吸引游客,因此“生态旅游”一经提出便在全球引起巨大反响,“生态旅游”的概念迅速普及到全球,世界各国根据各自的国情,开展生态旅游,形成各具特色的生态旅游产品。

现代都市人向往乡野风光和田园生活,农村旅游成为一种时尚,但是农村旅游生态化才是其竞争力后劲所在。于是在上世纪90年代一种具有旅游、休闲、示范、求知、教育功能的生态旅游产品――农业生态旅游应运而生,农业生态旅游以农业生产为依托,将农业与自然、人文景观以及现代旅游业有机高效的结合在一起,它以保护自然生态环境为基础,是以田园旅游资源开发为重点的新型生态旅游业。在这种旅游方式下农业生产、应用、艺术加工和游客参与农事活动被有机的融为一体,产生和形成了良好的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文化生活,它既具有生态性、生产性、商品性、观赏娱乐性、参与性和教育性等多种功能,又能保持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特性,因此成为当今旅游业的一大特色和新的亮点,极富发展潜力。在进入21世纪的今天,随着我国经济高速持续的发展,人民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绿色环保理念不断的深入人心,因此我国的农业生态旅游前景可观。

二、目前我国农业生态旅游的模式

现阶段,我国农业生态旅游根据其资源特点及所开展的旅游活动的内容可分为以下一些模式:

1.“农家乐”旅游模式

利用自然村落中农户自家的庭院、自家种的菜、自家饲养的家禽等开发的集餐饮、住宿等于一体的旅游模式,如武汉东湖周边的“农家乐”餐馆达数十家,满足城市居民回归农村自然的心理需求,受到游客及消费者的青睐,生意十分红火。

2.农村农园观光采摘与购物休闲模式

利用自然农村中的成熟果园、菜园、花圃、茶园等在有专人指导的情况下让游客进园自摘果子、拔菜、赏花、摘茶等,旅客尽情享受边摘边品,自采自购的农家田园乐趣;集观光采摘与购物休闲于一体,如武汉东西湖石榴红村,这也是国外农村旅游最普遍的一种模式。

3.农村农庄休闲度假模式。

而武汉黄陂农耕年华农庄,则将整个农庄细分为景观区、农业生产区、农产品消费区、旅游休闲娱乐服务区等部分,形成一个公园式的农业庄园。并在农庄内建立演示区和展示区,展现农业生产历史与一些特色农产品。这种模式增加了游客对当地农业生产历史的了解,让游客对当地的农业生产有一个直观的窗口,这是一种集观光、体验、度假、游憩、娱乐、烧烤、食宿、了解乡土风情于一体的综合型农村旅游休闲模式。

4.农村田园租赁模式

武汉郊区一些村镇拿出少量土地出租给市民种植粮食、花草、瓜、果、蔬菜等,市民利用节假日空闲时间到农园劳动作业,平时可由农田提供方代管。市民在体验农业生产过程,享受耕作乐趣的同时也可将自产的瓜果、蔬菜拿出来自己享用或分赠亲朋好友,多余的也可以经营。当然此种模式以休闲体验为主,而不是以生产经营为目标。

5.民俗村模式

农村具有特定的民俗风情其衣着、饮食、节庆、礼仪、婚恋、丧葬、喜好、禁忌、歌舞、雕塑、民居、祠堂、园林等都与城镇不同,这些都是重要的旅游资源,对城镇居民有着强烈的吸引力。如黄陂的大余湾、锦里沟土家风情园、清凉寨等一些古村镇近年就成为非常热门的景区。

6.农村俱乐部模式

如在原来知青集中的农村建立“知青俱乐部”,开展“知青回‘家’游”,利用水库、湖泊、鱼塘、河段建立“垂钓俱乐部”并辅之于渔产品餐饮,游客垂钓品尝,自己动手,尽情享受渔文化的乐趣。类似的农业生态旅游模式在武汉周边有很多。

三、目前我国农业生态旅游发展的困局

应当说,以上这些模式在农业生态旅游发展的早期具有现实意义,既满足了部分来自城市的游客对寻找另一种生活形态的需求,让其品尝到纯朴的原生状态。也带领部分曾经的‘农村’游客在这里找到田园生活的印记,拾回过去的记忆片段,这样些生态旅游模式对带动农村经济的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

1.同质化、特色泛化、伪生态现象严重

但是,发展到现在,我国各地农业生态旅游模式其同质化现象严重,各地的农业生态旅游大体上无非都是有山有水有田原、村庄这些元素,生态性的旅游资源在本质上来说存在同质化的一面;同时各地在进行农业生态旅游开发的过程中,都希望自己是独一无二的,有特色的,走“发挥特色”之路的,而当我们放眼过去却发现这种特色在很多地区却已普遍存在,变成了“特色泛化”,反而显现不出特色之处;大家在农业生态旅游实践中,仍然沿袭传统大众旅游的方式来推动生态旅游,都只看中“生态”这个“牌子”,导致生态旅游市场与传统大众旅游市场无差异,甚至各个地方的农业生态旅游市场也有完全重合的现象,而由此带来的最显著后果就是市场雷同。

2.认识不到位,管理现念落后降低发展能力

政府旅游管理部门目前没有真正意识到农业生态旅游的特殊性质,没有有机整合农业生态旅游的管理体制,存在着管理机构不健全,部分农业生态旅游景区分属不同的行政区域、管理部门,这种条块分割、各自为阵的弊端严重影响了资源的有效整合、降低了农业生态旅游景区的发展活力和做大做强的发展能力。

3.经营者融资能力有限,产品层次低

农业生态旅游经营者资金不足,融资能力不够,资金来源单一,造成投资项目发展后劲不足;市场意识有,但营销热度不够、力量不足、手段匮乏,未充分利用当前农业生态旅游发展热度进行招商引资与融资。大多数乡村休闲旅游产品仍以简单的乡村休闲观光、“吃农家饭”等为主,对乡村休闲旅游的文化内涵挖掘不够,乡村休闲资源的旅游价值没有得到充分的发挥。

4.规划、保护不当极大破坏生态

同时由于旅游规划开发不当、游客过度进入超过环境承载力造成的农业生态系统破坏,消费者进入以后产生的垃圾污染没有得到很好的回收和管理,也给当地的环境带来了极大的破坏。随着这种旅游形式的持续深化发展,农业生态旅游发展面临的困局愈来愈严重。

四、差异化发展的农业生态旅游模式

农业生态旅游这种休闲旅游的形式,满足了城市居民对寻找另一种生活形态的需求,人们在这里找到农村生活的印记,找回过去的记忆,品尝到纯朴的生存状态,对引领农村经济的发展起到了一定作用。但要实现农业生态旅游业平稳、健康、可持续发展的发展,必须走出一条特色化、差异化发展之路。一个地区、一个景区发展生态旅游不需要全盘抓、遍地花;而是要找准一个景区、一个点、一个品牌做大做强做精,做到极致,才能产生强有力的联动与效应。

综合国内农村旅游的现状和其它学者的研究成果,以下几类农业生态旅游模式具备特色化、差异化发展能力。

1.做有文化内涵的农业生态旅游模式

用本地原味的民俗、农村风情和无污染的绿色田园吸引游客,展现原汁原味的农村民俗、农村风情、田园风光以及以本地传统文化为主题的民俗文化、民族文化、乡土文化;将上文中的农家乐、农村农庄休闲、民俗村模式的要素综合起来,所以此种模式的重点就是要保证民俗、农村风情的原汁原味与农村田园的绿色环保,只有这样才独具魅力,别的景区即使照搬也容易形成画虎不成反类犬。

2.突出打造水乡风韵型旅游模式

我们应突出发展水乡风韵型农业旅游,依托湖北丰富的各类湖泊资源、湿地等为载体,在做好无污化保护,确保无污染的前提下,充分利用武汉周边现有发达水系和一线湖景资源,培育“渔米文化”品牌,引导游客领略独特的渔家美景、湖水景观,进行垂钓活动、品赏湖鲜河鲜,满足游客旅游审美的需求,这样的水乡生态旅游模式能形成一湖一品的独特格局,很好的规避了资源的同质化。

3.着力建设有天然、野趣的生态农庄模式

对于那些区位条件好,地形多变,山峦起伏,溪流交错,森林茂密,景色秀丽,环境优良,气候舒适,面积较大的农村地段可开发为生态农庄,使之成为人们回归自然,休闲、度假、避暑、科考和森林浴的理想场所。同时也可以将户外野营结合其中,游客暂时性离开都市或人口密集的地方,利用帐篷、高架帐篷床、睡袋、汽车旅馆、小木屋等在郊外过夜、享受农村的野趣环境提供的保健功能,欣赏优美的自然风光。当然农村野营地的选择要求离村镇有一段距离,交通要比较方便,但又必须离开公路干线,具有良好的森林环境,气候好,空气洁净,环境比较幽静,有水源,避风。在靠近水源的地方选择地势较平坦或有一些小起伏的地方建设野营地。

4.重点发展有特色农产品的生态农业观光模式

以农庄或农场旅游为主,包括生产农庄,观光果园,茶园、花园,休闲渔场,农业教育园,农业科普示范园等,体现休闲、娱乐和增长见识为主题农业生态旅游模式。依托现代农业博览园、农场、绿色休闲农庄、农业产业园等为载体,不断扩大各农业作物种殖规模,逐步形成独具特色的大棚时鲜蔬菜、时令水果、反季节蔬菜、药材和花卉、茶树等一系列极富观赏性和参与性的品牌项目,开发以亲近自然、走近自然为主题的农村旅游项目,增强观赏性与参与性,让游客感受浪漫、宁静、自然、亲切的田园气氛,得到返璞归真、回归自然的需求。

五、结语

发展农业生态旅游必须根据地域和科技优势及地区所拥有的有利条件,在策划理念上综合考虑,把差异作为最好的旅游资源加以开发,通过高新技术改造传统农业可以产生独有的农业要素差异,发展为新型的特色主导产业。由于生态旅游区涉及生态系统脆弱敏感地区,因此要加强立法。在现有的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等的立法基础之上,迫切需要建立有关开发和生态旅游监管的法律法规,以切实保护本来就很脆弱的生态环境。

同时发展农业生态旅游,并不仅仅是凭几个农村旅游点那么简单,关键是要将整个农村都发展成旅游的形态。积极将当地人融入整个生态旅游圈,让农业生态旅游造福当地,成为当地主要的经济来源,形成与当地人互惠互利的良好格局;将农村建筑和农房按民族风味和地方特色来改造,如果整个村镇有山有水,再配上小集镇、小市场、林荫小道,把一个个村庄变成独具田园风光的小庄园,游客身处其间,就有“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感觉了。

要做到以上这些,不是一个旅游部门所能做到的,它是整个政府的行为,是许多部门,许多人群共同努力的结果。因此,做出农业生态旅游差异化也需要高度的统筹,坚持先规划后开发,不规划不开放;要走独具特色的精品之路,避免同质化竞争,避免资源的浪费与环境的破坏,成为历史的罪人。

参考文献

[1]旅游绿皮书――2001-2003中国旅游发展:分析与预测马聪玲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12

特色农业发展模式篇8

关键词:农业综合开发;现代特征;传统农业;现代农业

中图分类号F323.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7731(2013)14-08-02

农业从应用经济学角度来看可分为两类,一类是传统农业,包括:资源型农业、手工农业、精耕细作农业和自给自足农业等,它的特征是落后的生产力和个体的生产方式;另一类是现代农业,包括:生态农业、特色农业、地质农业、设施农业、有机农业、精准农业、高效农业和信息农业等,其特征是差异化的生产力和多种所有制结构的经营方式。农业综合开发是20世纪80年代末兴起的、利用国家财政资金对农业发展进行项目支持的一种方略,曾经历了资源利用开发、名优农产品开发、农业产业化规模开发3个发展阶段,已经使农业经济发展取得了一些成功的经验和长足的进步。然而,面对经济转型和千变万化的市场,农业综合开发在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效应可持续提高、技术可持续创新等方面显现出后劲不足。因此,研究农业综合开发的现代特征对于实现“三个可持续”具有一定的现实指导意义。目前,池州市农业综合开发正在为促进农业向深度和广度发展给力,正在组合调动相关积极因素,着力于把握时代性,掌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逐渐形成组合式开发的现代特征。

1开发导向――特色鲜明,优化度高

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在导向上特色鲜明、优化度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形成区域特色产业带。池州市农业综合开发选择了沿江粮油棉产业,沿湖水产养殖产业,沿路(高速、国道)蔬菜、花卉、农产品加工产业,丘陵、山区林产品、茶叶、中药材产业,这些由点、连线、带面的因地制宜地开发,形成了特色产业带。其次突出生态特色。池州市大环境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全市拥有一个神奇灵秀的佛教圣地九华山,两个万顷碧波荡漾的淡水湖,3个风光旖旎的部级自然保护区,5个巧夺天工、如诗如画的天然溶洞等等,这些凸显着基因、物种、生态、景观的多样性,是农业综合开发投资现代庄园和生态旅游无需选择的地标。再次是发展特色产品。从形态学、营养学、安全性、功能性上全面考量,池州大量存在着“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新、人新我强”的道地名特优新奇系列产品,如西山焦枣、秋浦花鳜、地藏黄精、九华野葛、祁门红茶、七井山茱萸等蜚声遐迩、闻名于世,是农业综合开发、投资特色农业、发展名特优产品的热点。于是,开发“一村一品”、“一湖一品”、“一山一品”的优势项目自然生成。

2开发管理――规约主体,带动力强

强化农业综合开发项目管理,池州市农业开发办建立了信息化管理长效机制,把组织管理――督查跟进项目建设,资金管理――验收项目质量,市场管理――核实项目效益,技术管理――突出项目创新等全面落到实处。这种动态管理与静态管理相结合的方式,对于规约项目主体行为,充分发挥项目资金“四两拨千斤”效应,转变农业经济发展方式是行之有效的。大家知道,开发管理的对象是项目实施单位――项目主体,它是农业综合开发的实施载体和开发管理工作的落脚点,不同时期的项目主体是变化的、有选择性的。从农业综合开发的3个阶段分析可知,第一阶段项目主体侧重于农业部门、事业单位,资金投入重点是加强农田基本建设,提高综合生产能力;一般经常采用“割田成方、修路疏渠”的开发途径,以示范点辐射带动农田水利化,推动机械化。第二阶段项目主体侧重于农业专业大户、家庭农场、经济实体,资金投入重点是“特色农业,名优农产品”的开发;基本上采取“市场牵动、实体带动”的开发途径,以规模化生产、产业化经营,促进农业示范片的形成。第三阶段侧重龙头企业、示范合作社,资金投入重点是“山水园林路沟渠综合治理”,优化产业结构;采取“农林水”多管齐下的技术集成开发途径,以利经济转型、产业优化升级、加快农业示范区建设。当前,全市农业综合开发正沿着“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培育战略性新型产业”方向前行,将农业产业化、工业生态化、景观市场化融为一体,形成农业综合开发产业带的现代管理格局。

3开发模式――与时俱进,成长性好

特色农业发展模式篇9

关键词:濉溪县;特色农业产业;发展特点;思路与对策

中图分类号F30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7731(2013)18-13-03

1濉溪县特色农业产业发展现状及特点

近年来,濉溪县委、县政府按照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保障粮食安全的重大部署,以及省长抓“米袋子”、市长抓“菜篮子”的具体要求,发挥濉溪县农业资源优势,在狠抓粮食生产、建设规模化养殖小区的同时,不失时机地发展高效的特色农业产业,不断提高农产品生产效益和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保持农民收入的持续增长,为建设美好乡村、建成小康社会提供有力的支持。目前,全县特色农业产业发展呈现出百花齐放的良好态势。

1.1特色农业产业基地建设异彩纷呈各镇依托资源优势和传统农业发展基础,注重培育新兴产业,引入工商资本,建设规模化、标准化特色产业基地,果树、花卉苗木、瓜菜、食用菌、中药材、红薯等特色种植基地不断涌现。据统计,全县特色种植面积1.12万hm2,其中,果树0.13万hm2、花卉苗木133.33hm2、瓜菜0.85万hm2、食用菌12.33hm2、中药材600hm2、红薯400hm2,黑糯玉米266.67hm2。种植规模33.33hm2以上的特色种植基地22个,0.26万hm2。

1.2特色产品市场化崭露头角各镇在发展特色农业产业规模化、标准化的同时,注重特色产品品牌化、市场化。以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为主体,注册农产品“商标”,开展特色农产品无公害、绿色、有机认证,现已获特色农产品商标注册182个,已认证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26个。双堆集镇以淮北市浩强菇业有限公司为龙头,建设工厂化珍稀食用菌产业园,以“浩强菇业+图形”商标、绿色食品标志统一生产销售,年产杏鲍菇1350t,年产值1620万元,利润560万元。四铺镇颜道口村组建濉溪县四铺颜道口果蔬种植专业合作社,为西瓜注册了“隋园蜜”牌商标,并申请无公害农产品认证,统一组织西瓜销售,辐射面积近333.33hm2,形成了以颜道口村为中心的产地销售市场。

1.3特色农业产业经营农场化、产业化特色农业产业经营主体(公司、合作社)以流转农民土地经营权为主要方式,逐步扩大经营规模,采取“公司+基地+农户”的运营机制,集中资源、资金,使农业生产资料、技术和物资装备潜能得到充分发挥,资源利用率、土地产出率、劳动生产率大大提高,并促进了农民增收。孙疃镇陈楼村农民陈印节发起组建黑糯玉米种植专业合作社,流转农民土地近133.33hm2,种植黑糯玉米,注册成立濉溪县金之田食品有限公司,订单收购、加工真空包装鲜食黑糯玉米,年加工能力达500万穗,销售额1150万元。同时,农民种植黑糯玉米,667m2产值1750元,纯收入1200元以上。

2存在问题

从对濉溪县特色农业产业发展现状进行调查分析可以看出,还存在着基地分散、规模较小,产品品牌不响、市场占有份额不高,农民组织化程度低、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不高等急需解决的问题,特色产业发展有待提升档次和水平。

3特色农业产业发展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发展目标

3.1指导思想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增加农民收入为核心,以体制、机制创新和科技创新为动力,以提高特色农产品生产加工转化能力为重点,突破产业瓶颈制约,强化产业升级整合,促进发展方式转变,增强区域带动能力,加速形成更加科学合理的生产力布局,为发展现代特色农业奠定坚实的产业基础。

3.2基本原则

3.2.1坚持市场导向原则遵循市场经济规律,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导向性作用。立足省内、国内市场,积极开拓国外市场,瞄准市场现实需求,超前预测潜在需求,坚持扩量、提质、增效并举,确保主要农产品生产总量合理有序增长,全面提升特色优势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

3.2.2坚持比较优势原则立足县域资源禀赋,综合考虑特色农业产业基础、市场条件及生态环境等因素,优先发展资源条件好、特色鲜明、优势突出、市场竞争力较强的农产品。促进生产要素在空间和产业上的优化配置,集聚形成具有规模优势的产业带、产业园。

3.2.3坚持统筹协调原则加速特色主导产业发展,兼顾带动发展相关产业,加快构建特色优势产业规模集群,带动县域经济发展。统筹产前、产中、产后全程协调性构建,强化生产、加工、流通的有效衔接,不断提高产业整体素质和效益。

3.2.4坚持科技引领原则紧紧围绕做大做强做精特色农业产业目标,以产品为单元,以产业为主线,以提高科技创新能力为突破口,推进产业技术研发、示范、推广有机结合,构建产加销、农工贸各环节紧密衔接的现代特色农业技术支撑体系,切实转变增长方式,引领特色农业产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3.2.5坚持农民自主原则坚持落实农村基本经营制度,稳定和完善土地承包关系,充分尊重农民生产经营自,保障农民市场主体地位。通过政策、资金引导、市场带动、信息服务等途径,调动农民发展特色农业产业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3.3发展目标经过5a(2013-2017年)的努力,全县特色农业产业基地每年新增1333.33hm2,总规模达到2万hm2以上,基本实现最佳适宜区域全覆盖;对现有种植业基地加强综合管理,提高基地产能,提质增效。特色农业产业总产值达25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色农业产业的收入达1600元以上,占13.5%。

4特色农业产业发展重点

根据濉溪特色农业产业发展现状、特点,今后发展的总体规划思路是建设路域经济带、提升特色产业园,发展一村一品,点状辐射带动,促进特色农业产业全面发展。

4.1建设路域经济带一是泗永路粮瓜菜立体多熟制。铁佛镇、百善镇、四铺镇沿泗永路的行政村,发挥隋唐运河两岸土壤质地优势,推广小麦套种西瓜、蔬菜三熟、四熟种植模式,面积0.67万hm2,形成粮瓜菜路域经济带。二是泗许高速沿途栽植果树,一边10行,形成林果经济带,面积666.7hm2。

4.2提升特色产业园一是建设百善镇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对前营村、百善村设施蔬菜温室大棚进行改造,推广物联网技术,结合田间工程整治,实现美化、硬化、科学化,建设现代化、标准化现代农业示范园区。二是打造五铺农场生态循环农业园。以生猪养殖为基础、沼气站建设为促进、设施蔬菜、果园无害化生产为主要方式,实现保护生态环境、综合利用循环发展。三是双堆集镇食用菌产业园提升产能。以陈桥村杏鲍菇工厂化生产为基础,扩大种植规模,发展生态猪养殖,建设沼气发电站和有机生物肥厂,利用沼渣、沼液生产有机生物肥,发展绿色果菜生产,提升产能。

4.3推进一村一品、一镇一业发展以现代特色农业产业面积大、生产经营良好的村为核心区域,扩大种植规模,快速形成一村一品,并整村推进,多村联合发展,逐步壮大成为一镇一业。如孙疃镇陈楼村黑糯玉米,百善镇龙桥村设施蔬菜,四铺镇颜道口西瓜,刘桥镇小城村中药材等,将建成各具特色的666.7hm2小麦良繁――黑糯玉米基地,666.7hm2设施蔬菜基地,666.7hm2西瓜基地,666.7hm2中药材基地。

4.4以点带面,辐射发展在现有的已具6.67hm2以上规模的特色产业种植基地,如濉溪镇蒙村果树,韩村村设施蔬菜,小湖孜村莲藕+泥鳅,刘桥镇关帝庙村、四铺镇新庄村花卉,五沟镇北湖南村苗木,百善镇张庄村红芋等等,示范推广成功的种植技术和经营管理经验,并组织农民积极参与,共同发展,实行企业建基地,订单式产销,形成一户带多户,一场带全村,一村带一镇的特色农业产业发展格局。

5加快特色农业产业发展的保障措施

5.1加强组织领导各镇要把加快集聚提升特色农业产业作为“三农”工作的大事要事来抓,突出发挥规划目标的导向作用,进一步统一思想,加强领导,精心部署,强力推进。要按照县委、县政府总体规划,科学确定本镇的特色农业产业示范园、示范基地建设规划与实施方案,层层建立目标责任制,加强督查考核。要按照相关产业区域布局,研究解决产业建设中的困难和问题,加强村与村、镇与镇之间的区域协调,实现整体推进。县农林、发改、财政、科技、水利等有关部门要强化大局意识,加强协调配合,各司其职、各负其责,进一步完善扶持政策措施,积极做好引导、指导、协调和服务工作,形成推动特色农业产业发展的强大合力。各镇要立足各自的镇情,从实现出发,认真制定各产业单项规划和实施方案。镇党委、政府要健全完善目标管理考核体系,调整充实考核内容,改进优化考核办法,认真考核,严格奖罚,促进工作落实。

5.2加大资金投入要积极筛选、论证、申报一批争取国家投资的项目,特别要抢抓县委、政府加大对果树、苗木花卉、瓜菜、中药材、红芋等特色农业产业专项扶持的政策机遇,加大争取力度。要用好特色农业产业发展基金。县财政每年都要安排特色农业产业发展基金2000万元,并纳入财政预算,且确保逐年增加。要管好用好特色农业产业发展基金,真正发挥其应有的作用。要加大信贷投入,积极探索建立特色农业产业发展贷款担保基金,逐步形成政府扶持、市场运作、多方参与的特色农业产业开发投资机制。要加大资金整合力度,按照统一规划、集中使用、渠道不变的原则,把财政支农等项目资金,向特色农业产业聚集。

5.3提升产业化水平立足产业整体开发,进一步完善扶持政策,确定发展重点,加大对龙头企业基地建设、技术改造、新产品开发、品牌创建、市场开拓等支持力度,扶持壮大一批龙头企业集群,不断提高农产品加工转化率。大力引导、扶持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和行业协会加快发展,鼓励农民围绕产业链延伸开展多元化、多形式合作,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大力发展“订单农业”,鼓励产业化经营组织与农户签订产销合同,为农户提供种植技术、市场信息、生产资料、产品销售等全方位服务,推广“企业+基地+合作组织+农户”等发展模式,引导企业与农民建立紧密的利益共同体。

5.4强化科技支撑引导、鼓励县、镇干部、科技人员到基层从事科技承包或创办、领办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组织等实体,并对其在政治、生活、工作等方面给予关心,充分调动其积极性和创造性。要高度重视对各产业专业技术人员的培养,在充分发挥现有科技人员作用的同时,加强与县内外企业的联系与合作,邀请相关技术人员到我县传经送宝,进行技术指导,破解发展难题,开展人员培训,研发特色产品,借助外力提高特色农业产业发展的科技含量。

5.5落实惠农政策要全面落实扶持龙头企业、经合组织、家庭农场发展的用水、用电、用地、税费等优惠政策,认真落实良种、种苗补贴、农机具购置补贴等强农惠农政策。取消不合理的有关收费项目,严禁向龙头企业、经合组织、家庭农场等农业产业化组织收取其它费用。

5.6深化农村改革坚持“依法、自愿、有偿”原则,鼓励农民以出租、转让、入股等方式流转土地经营权,建立镇土地经营权流转调控中心,加快土地流转步伐,促使特色农业规模化经营。严格遵守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程序,充分尊重群众意愿,及时有效地解决林改过程中的突出问题。围绕行政管理、农业执法、技术支撑,健全基层农技服务体系,理顺关系,强化职能,提高服务水平。

特色农业发展模式篇10

今天,我们召开由市、县、乡、村四级干部和农业特色产业带头人参加的特色产业发展大会,其目的就是要把全市广大干部群众的思想认识统一起来,紧紧围绕增加农民收入这个根本,顺应天时地利,顺应市场经济规律,采取得力措施,掀起一个发展特色产业的新高潮,力争把特色优势做到最大化,早日实现富民强市的目标。按照市委、市政府讨论的意见,我讲四个问题。

一、为什么要发展特色产业?

我市既是一个农业大市,又是一个农业弱市。加快*科学发展重点在农村,难点在农村,没有农民收入的持续稳定增加,没有农民和农村的富裕,*的科学发展就是一句空话,实现小康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就是一句空话。改变农村的贫穷落后面貌,必须从*的实际出发,必须充分认识*加快发展的客观条件和现实依据,必须把光热水土资源的比较优势发挥到最大。可以说,发展特色产业是*的优势所在,出路所在,也是必然选择。

首先,*具有发展特色产业的鲜明优势。发挥比较优势是经济学的一般原理,也是区域经济发展、产业布局调整的重要依据。发展经济必须深入地研究比较优势,科学地把握比较优势,充分地发挥比较优势。到*工作几个月来,*给我最深刻的影响就是独特的自然条件。*既有山高沟深,立地条件差,人均耕地少,自然条件严酷的一面,又有光热水资源丰富,海拔低,全省无人能比的陇上江南一面。复杂的自然禀赋构成了资源的多样性,天然地构成了发展特色产业得天独厚的优越条件。*是甘肃唯一的产茶区,在全省具有唯一性,又是全国油橄榄的最佳适生区,在全国具有唯一性,*的花椒色泽之艳品质之优,同样无人可比。因此,在我看来,*满眼都是特色和优势,到处都是财富和潜力。无论是从自然条件、生态环境,还是光热资源、生物资源来看,*发展特色产业的条件在全省独一无二,无人能及,在全国也是得天独厚,优势明显。发展*经济就必须顺应天时地利,顺应市场规律,依据比较优势,把特色产业做大做强,把优势充分发挥出来,把特色产业做到最大化。

其次,广大人民群众具有发展特色产业的强烈愿望。*是全省乃至全国最贫穷的地区,农民的人均纯收入,长期位列全省十四个市州之末,不到全国平均水平的一半,比全省平均水平低500多元,广大人民群众脱贫致富奔小康的愿望十分强烈。能不能最大限度地满足和实现这一愿望,不仅关系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的贯彻落实,而且关系到我们党执政的群众基础的巩固,是对我们的执政能力、发展能力、驾驭市场经济能力的考验。在几个月的工作中,所到之处,我深深地感到,广大人民群众加快特色产业发展的愿望十分强烈,而且已经进行了长期艰苦的探索,形成了如*碧口镇李子坝村、礼县雷王乡山坪村、*镇*村、*区*乡*村、*镇*村、*镇、*区*镇等一批依靠特色产业发展,增加农民收入,实现小康目标的典型。他们的共同点就是通过转变生产方式,发展特色产业,实现了大发展。千百年种粮贫穷依旧,但发展特色产业,才实现脱贫致富,这个道理应当引起我们的重视和深思。面对*落后的现实,面对广大人民群众的强烈愿望,面对资源优势和特色,作为领导机关和领导干部,我们必须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自觉地担负起发展特色产业的组织领导责任,把广大人民群众发展特色产业的强烈愿望转化为我们抓特色产业的决心和信心,转化为抓好特色产业的政策和措施,转化为广大干部和人民群众发展特色产业,脱贫致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自觉行动。我们的各级干部都要有这样一种认识,不发展特色产业,我们就愧对一方山水,不会发展特色产业,我们就愧对自己的岗位,特色产业发展不起来,我们就愧对一方百姓。

第三、发展特色产业符合*科学发展的本质要求。加快*科学发展,建设生态*、和谐*、富庶*,是我市最硬的道理,最大的政治和最根本的任务。加快*科学发展,集中地体现为发展特色产业.

首先,发展特色产业是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的必由之路。在*,发展特色产业,既是经济建设,能够增加农民收入,拉动经济增长;又是生态建设,可以改善生态环境,再造*秀美山川;同时又是人文建设,可以提高社会文明程度,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是和谐发展之路,是“多赢”的发展之策。

其次,特色产业开发,体现了*全面发展的要求。特色产业开发,县县有优势,县县有特色,不仅各县区、乡镇、村社可以搞,而且人人都可以搞。因地制宜,立足实际,大力发展特色产业,可以带动*的全面发展。

再次,农业特色产业体现了可持续发展的要求。我市是典型的投资拉动型和资源消耗型经济,全市工业的50强中其中有36户是矿业企业。就资源的开发利用而言,工业的发展主要依赖不可再生的资源,总有枯竭的时候,而农业特色产业资源,只要处理好建基地、强龙头、深加工、创品牌的关系,延长产业链条,提高附加值,就可循环利用,永续利用。所以,大力发展特色产业,是内涵式发展、可持续发展,是科学发展。

二、用什么样的思维指导特色产业的发展?

*特色产业发展有一种现象值得我们深思,全市农业基础条件最好的区块并不一定是特色产业发展最好的地方,倒是一些自然条件严酷的地方,特色产业发展得好,农民收入增加得快。经济上的贫穷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思想上的贫穷,观念上的贫穷和发展能力水平上的贫穷,发展特色产业不仅要靠基础设施建设、投入投资等客观性要素,更重要的是发展模式、思维方式的根本性转变。

转变思维方式,最根本的就是正确把握*的基本市情,顺应天时地利,顺应市场经济规律,扬长避短,把自身优势转化为市场需求,使我们的特色优势与两个市场对接,形成大项目、大产业、大市场、大园区。把自身优势最大化就是要改变传统的自给自足生产模式和生产方法,从背着“粮食包袱”抓农业的精神状态中解脱出来,把优势做优,把特色做特,延长产业链条,把“三农”这个绕不过的“难点”,通过发展特色产业,转化成为*快速崛起的“亮点”,通过发展特色产业,把农业这个安天下的产业,转变成富天下的产业,把*的光热水土等资源优势通过发展特色产业买成钱,转化为财富。

具体到发展特色产业方面,确立新的思维就是要从思维理念和工作方式上实现六个转变。

一是由高山平川种植冬小麦一种模式,向顺应天时地利、发展特色经济片带转变。就是要彻底打破千百年来种粮为主的传统农业模式,打消害怕没粮吃的思想顾虑,从全球全国的市场来看,有钱就有粮;从*的实际来看,种小麦产量低,效益差,且锈病严重,退出小麦生产不仅不会影响国家的粮食生产,而且是对粮食安全的贡献;从特色产业发展得好的一些茶叶专业村、蔬菜专业村的发展实践看,改变了种粮为主的传统种植模式,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农民增收、农业增效的问题。

二是由低产低效粗放式的传统产业模式向高产高效的优势产业转变,就是要发展特色农业、现代农业、设施农业和出口创汇农业,增强农业的比较效益。

三是由小而杂、小而弱的模式向一县一品或数县一品转变,向一个县就是一个大园区转变,向大基地、大产业、大项目转变,不断扩张特色产业基地规模,一县为主,跨县辐射,建成若干个特色鲜明,规模较大,产业聚集度较高的特色经济片带,为产业化经营创造条件。

四是由千百年来以粮为主的农耕模式向用工业化的思维谋划农业,发展农业转变,向经济知识化,信息化,全球化转变,掌握驾驭市场经济的主动权。

五是由卖原料向卖产品转变,实现由农向工的互动转变,就是要发展农产品的精深加工,开发形成一批特色鲜明,消费需求大,市场竞争能力强的品牌产品,延长产业链,提高附加值,创造高效益。

六是由自产自食向出口创汇转变,使经济增长方式由外延式扩展,向内涵式提高转变。在农产品数量、质量、安全、效益和生态上下功夫,提高产品市场竞争力。要提高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川水地都要实现万元田,山地实现双千元田,最大限度地提高土地的产出率和商品率。全市不宜种粮食的山坡地块要全部退下来,种植特色经济,我们优势在山,特色是水,就是要做水的文章,发山的财,不能愧对这样一方山水。

三、发展特色产业的任务目标是什么?

实现特色产业的最大化,不能停留在空洞的口号上,也不能停留在一般号召上,而是要落实在具体的措施、具体的办法上。实现最大化就是规模的最大化、效益的最大化,具体来讲,就是“十百千万”的奋斗目标,即建成十个百万亩工程,树立百面发展旗帜,实施五个千人到村,培育一万个特色产业重点户示范户。

1、建设十个百万亩工程,壮大产业规模。特色产业发展是规模和效益的共同体,规模和效益相辅相成,但规模是前提和基础。没有规模就没有足够的市场份额,就不能主动地调节市场,增强竞争能力,也就很难产生真正的效益、较高的效益。因此,发展特色产业第一位的是把产业规模做大。“十一五”时期,我们要着力建设十个百万亩工程,即300万亩核桃,200万亩花椒,100万亩中药材,200万亩马铃薯,140万亩区域特色产业(30万亩油橄榄,30万亩银杏,20万亩茶叶,10万亩蚕桑,50万亩优质苹果),新增生态林120万亩,出栏商品猪100万头,牛羊饲养量100万头(只),鸡饲养量达到500万只,蔬菜达到50万亩。三江一水沿岸及有水资源条件的乡村都要大力发展水产业。使适宜发展特色产业的县、乡、村整体覆盖,实现特色产业规模最大化。*、*要建成全国核桃大县,*要建成全国花椒大县,*要尽快建成全国核桃第一大市,全国花椒第一大市。

2、树立百面旗帜,加强分类指导。认真研究建立全市农业特色产业分类指导体系,要按照三江一水川坝河谷区、丘陵盆地地区、半山干旱及高寒阴湿地区三大块进行深入研究,提出发展重点及近、中、远期发展目标,拿出指导农业特色产业发展的具体方案,提出不同的发展模式,总结和树立一百个发展特色产业的乡镇和典型村,作为旗帜和样板,让典型说话,见贤思齐。提出诸如茶叶专业村的*李子坝模式,*村模式,蔬菜专业村的*镇田家坝村模式,两当县杨店乡豆坪村模式,组织农民宣讲团,以身边的事教育身边的人,以鲜活的发展经验,启迪全市农民的智慧。既要抓一县一品的大产业,又要抓人无我有,人有我特的区域性特色产业,不断培育特色产业新的增长点。

3、实施“五个千人(户)到村”,提升服务水平。加快特色产业发展,不能停留在一般号召上,而是要在帮助指导,提供服务上下功夫。具体来讲,就是要组织好“五个千人(户)到村”,把对特色产业发展的组织领导和扶持服务落到实处。

一是千所农民科技学校创办到村。要依托现有的职业教育、社会教育资源,创办不少于1000所农民技术学校,根据特色产业发展的要求,对农民进行大规模、有针对性的培训。

二是千名科技人员服务到村。要转换农业科技部门的职能,按照产业配置资源,把市、县、乡三级农业科技人员全部配置到特色产业第一线去,作为科技特派员,每人定点到一个村,一定五年不变。把科技人员的报酬与产业的效益挂起勾来,实施双向承包,实现合作双赢。同时要聘请院士、博导等顶尖级专家担任我市特色产业顾问,与大专院校、科研院所建立长期联系,借助外力提高特色产业发展的科技含量。

三是千名干部帮助指导到村。市、县两级党委政府的分管领导、农口各部门全体干部、乡镇全体干部都要定点联系一个村,帮助指导村委会理清发展思路,争取项目资金,把帮助和指导特色产业发展的情况作为干部考核,评优、选拔使用的重要依据。

四是千名科技能人培养到村。要分产业、按区域,确定不少于1000户科技示范户,培养一批科技能人,使之成为发展特色产业的样板户,成为壮大特色产业的带头人。

五是千户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创办到村。要认真总结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发展的经验,探索解决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加快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发展步伐,到“十一五”末,全市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发展到1000家,基本覆盖各个特色产业,覆盖各个区域和生产、加工、营销各个环节,降低市场风险,提高农民参与市场竞争的组织化程度。

4、培育一万个特色产业重点户,发挥辐射带动作用。特色产业从某种意义上讲是能人经济,种植养殖业如此,营销加工环节更是如此。要按照特色产业的规划布局,分产业、分区域、分年度,着力培育一批发展特色产业的能人,在全市建成一万个发展特色产业的重点户、示范户。这些示范户既要有种植业的示范户,养殖业的示范户,也要有加工业和营销的能人大户,通过重点户示范户的成长壮大,促进土地、资金、技术等生产要素向能人大户集中,使市场对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发挥出来,形成强大的辐射带动作用。

5、搞好精深加工,延长产业链条。在特色产业发展中,龙头企业是核心和关键,它能够克服小生产与大市场的矛盾,提高农业生产的整体效益;能够与农户建立稳定的利益关系,避免市场风险,提升产业竞争力。要树立抓特色产业首先是抓龙头的意识,通过发展龙头加工企业,促进农产品的精深加工。

要围绕特色产业规模的扩大,大力兴办各种类型的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改变目前龙头企业“低、小、散、弱”的状况,促进龙头企业向“大、高、外、强”的方向发展,切实把龙头加工企业做大做强,实现农产品多层次、多环节的转化增值,带动农村种养业和其它产业发展,延长产业链条,开拓产品市场,提高农业综合效益,增加农民收入。

要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积极创办一批起点高、规模大、带动力强的龙头企业。引进大企业独资经营,发展外向型经济,同时启动民资民智,扶持培育当地能人大户,依托民营经济把龙头加工企业做大做强。各县区要尽快兴办至少三到五户龙头加工或出口创汇企业,要有出口产品,取得自营进出口权,提升我市特色产品的等次和质量,在发展外向型经济上取得突破。

6、做好特色产品认证注册,加强标准化生产。随着人们生活消费水平的提高,对农产品质量安全有了新的需求。要积极推进特色产业的标准化生产,提升农产品的质量。积极制定花椒、核桃等特色产品质量标准,使我们不但成为标准的执行者,而且成为标准的制定者。大力实施品牌战略,以标准创品牌,靠品牌拓市场,向品牌要效益,创立一批在市场上叫得响、占有率高的*名牌产品。

要建立与国际接轨的绿色食品认证体系。高度重视绿色食品、有机食品认证和原产地域保护认证、gap认证、gmp认证工作,使更多的特色产品获取市场通行证。各县每年至少完成三到五个农产品的绿色或有机认证,注册三个以上农产品商标。通过农产品注册认证,争创品牌,打开市场通道,为农产品的大范围流通和加工增值创造条件。

7、完善市场体系,搞活特色产品流通。市场是连接生产和消费的关键环节,完善的市场体系是搞活流通、提高效益、促进农民增收的必要条件。要依托全市的特色农产品,统筹发展城乡农产品专业市场,以*农副产品批发市场为基础,加快建设一批具有现货交易、期货定单、网上拍卖、物流配送等现代化功能的高标准、高效益的农产品专业批发市场,进一步增强集散能力,为农产品销售打开通道。参加广交会、杨陵农业高科技博览会、北京农业博览会等“节会”,打通销售渠道,建立外销网络。同时,我们要立足花椒、核桃等产品举办大型节会,把各方面的物资和生产要素“请进来”,激活物资交易和特色产业基地建设,努力将*建设成为特色产业的富市,绿色食品工业的强市。

四、如何加强对特色产业发展的组织领导?

要实现特色产业的最大化,必须要有强有力的工作措施,举实招,出硬招,真抓实干,务求实效。

1、把“五个一”责任制落到实处。实现特色产业最大化,我们已经具备了天时地利。关键是要各级干部来抓,靠广大人民群众来干。要按照确定一名领导干部挂帅,成立一个专门班子,选好一个法人代表,拿出一套科学的工作方案,制定一套考核办法的“五个一”责任制,把抓特色产业的任务落实到市、县、乡三级领导干部身上,落实到相关部门和人员的身上。市上成立特色产业开发领导小组,统一领导特色产业开发。每个优势主导产业都由一名市级领导主抓,由一个或几个部门配合。县、乡两级也要按照“五个一”责任制的要求,组建抓产业的班子,明确领导的分工和责任,领导干部抓特色产业的责任、任务、目标要向全社会公布,接受广大人民群众的监督。各级干部抓产业的成效,要通过行政考核和技术考核两项考核进行检查监督,奖优罚劣,形成鲜明的导向。

2、把分类指导具体化。认真研究建立全市农业特色产业分类指导体系,要按照三江一水川坝河谷区(主要是*县*以下到*区、*、*)、丘陵盆地地区(主要是徽县、*、两当县)、和半山干旱及高寒阴湿地区(主要是西和、礼县、*县)三大块进行深入研究,提出发展重点及近、中、远期发展目标。各级领导干部都要向人大副主任严波同志学习,像严波同志抓核桃产业一样,扑下身子,深入乡镇村社、田间地头,和农民一道去研究,拿出指导农业特色产业发展的具体方案,进行面对面、手把手的指导和帮助。既要抓一县一品的大产业,又要抓人无我有,人有我特的区域性特色产业。不同片带、不同区域要根据气候特点确定主导产业;川坝河谷如何抓,土石山区如何抓,要有具体措施;富裕乡镇如何做,贫困乡村、民族乡村如何做,都要有不同办法。根据各个产业的特点,采取不同的工作方法进行指导,抓住关键,抓住要害,促进发展。

3、把各类资金整合起来。由于我市财政困难,农业特色产业开发方面的投资比重偏小,与加快特色产业开发很不适应,今后必须在如何加大投入、以大投入拉动大发展方面多动脑筋、多想办法。把财政支农资金、扶贫资金、两州一地资金、以工代赈资金、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资金、农业基础设施建设资金、农业项目和其它方面资金等七项资金有效地整合起来,向特色产业开发集中,形成合力,加快发展。对整合资金问题,市政府要拿出一个具体办法,以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为原则,以加快特色产业为目标,采取各显神通、各尽其责、各计其功的办法,形成集中使用与提高效益并重的整合方式。各县(区)、各部门都要充分认识市委市政府下大力气下定决心狠抓特色产业开发的重要意义,以大局为重,事业为重,尽其所能,服务和支持特色产业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