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公共管理培养方案十篇公共管理培养方案十篇

公共管理培养方案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9 12:32:17

公共管理培养方案篇1

一、案例教学与公共管理类卓越农村人才培养的关系

(一)公共管理类卓越农村人才的基本特征

1.具备以五优五强为标志的公共管理基本素质

公共管理工作的根本目的在于增进社会大多数人的公共利益,为社会公众提供公共服务。三农问题是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大力发展农村公共管理,提供农村公共服务,关键在于人才建设,要努力培养一大批热爱农村管理、热心农村公共事业,有创新意识和服务精神的卓越农村人才。在农村从事公共管理工作,环境条件艰苦,个人待遇偏低,工作难度较大,需要有长期艰苦奋斗的顽强作风、不怕困难的思想准备、不计名利的精神境界,要牢固树立服务国家、服务人民、服务三农的强烈社会责任感。因此,公共管理类卓越农村人才总的素质要求,就是要适应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现代农业发展需要,具备五种优秀品质和五种超强本领。

五优,即在意志、品德、知识、能力、责任等方面,具备信念坚、品德优、知识丰、本领硬、责任重五种优秀品质。五强,即在服务三农实践中具有下得去、用得上、留得住、干得好、带得动五种超强本领。公共管理类卓越农村人才应是在服务三农过程中能够带领农民致富、带动农业做强、带动农村发展,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五优五强高水平应用型人才。

2.具备判、守、写、说、做五项基本的公共管理专业能力

专业能力的培养是高等教育人才培养质量的生命线。公共管理是以追求公共利益为目标,以公共事务和公众服务为对象,以公共性、非营利性、公共资源效率等为基本价值标准的管理活动。公共管理类卓越农村人才,作为三农发展的中坚力量,在促进农业增效、帮助农民增收、推动农村繁荣过程中,应在判、守、写、说、做等方面具有较强的公共管理专业能力,即公共利益价值判断能力、公共程序公正性执守能力、公务文书撰写能力、公共政策表述能力、具体行政行为执行能力等五项基本的公共管理专业能力。

(二)案例教学在公共管理类卓越农村人才培养中的作用

案例教学法最早由在医学、工程技术学、法学等教学实践性强的学科发展起来,然后逐渐扩散到社会学、经济学、管理学等学科领域,被广泛认为是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在公共管理领域应广泛开展案例教学,这已成为国内外公共管理学界近年来的共识。在公共管理专业教学过程中,通过模拟公共管理情境或重现公共管理现实场景的方式,让学生置身于仿真的公共管理环境之中,有利于其加深对公共管理的理解,提高公共管理专业能力和培养公共管理素养。

1.激发学生服务三农的社会责任感

农村公共管理环境的艰苦性、三农问题的复杂性、城乡差异的现实性等等,使得广大青年学生不愿到农村任职和工作,导致农村各类人才,包括公共管理类卓越人才缺失严重。实际上,大学生对农村公共管理的认识是模糊的、抽象的或刻板化的。通过大量的农村公共管理案例的运用,可以使大学生对其更加清晰化、具体化和丰富化,从而增进大学生对服务三农的社会责任认知。在大量的案例分析中,可以通过对天下为公等公共管理精神的渲染,诱发学生服务三农的社会责任意识,也可以通过让学生解决复杂疑难问题从而发现自我价值感,激发学生投身于农村公共管理的建功立业的豪情。

2.培养学生卓越的公共管理专业能力

理论知识不扎实、社会经验不丰富和实践机会很稀少,是公共管理类大学生专业能力提升的瓶颈。案例教学是当前快捷而有效地培养和提升学生公共管理专业能力的途径。通过案例教学,可以使公共管理专业学生能够在鲜活具体的公共管理案例中活学活用公共管理理论知识:在细致入微、条陈缕析中,提升学生的公共利益价值判断能力;在运用公共管理理论、原理、规程等过程中,强化学生的公共程序公正性执守能力;在激烈的讨论和交锋中,提升学生的公共政策表达能力;在对具体公共管理问题的分析和处理中,培养学生的公务文书撰写能力和具体行政行为执行能力等基本的公共管理专业能力。

二、案例教学在公共管理类卓越农村人才培养中的实施及成效

在公共管理类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需要摈弃传统的填鸭式、灌输式、独唱式教学方式,消除学生学习上的怠倦感、乏味感和教师教学上的无力感。这就需要积极探索以提高学生课堂抬头率,增强学生课堂参与率,提升教学效果为目标的教学方法的改革与创新。案例教学法在多学科领域的成功实践经验表明,其已成为一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2]。在农林类院校公共管理教学中,应鼓励教师围绕公共管理类卓越农村人才培养的需要,根据课程教学内容需要采用多种类型的教学案例,积极探索各种行之有效的案例教学方式,通过案例教学将公共管理理论和实践问题呈现出来,活跃课堂气氛,强化教学互动,优化教学效果。

(一)建构三位一体的案例教学体系

课程建设、系列教材、案例库建设是案例教学非常重要的三个方面。三者相辅相成,有机结合,构成了三位一体的案例教学体系。湖南农业大学在这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

1.加强公共管理案例教学课程群建设加强案例教学课程建设,是避免案例教学的偶然性、即兴化和点缀化的必然要求,是发挥案例教学在人才能力培育中的作用和功能的根本举措,是长期有效推进案例教学法的可靠依托。湖南农业大学结合中国公共管理领域的实际问题,紧跟时展步伐,创建了一批案例教学示范课程,如市政学、公共管理基础、公共行政学、公共政策学、公共事业管理等课程。这些课程主要采用案例教学法进行教学,并形成了公共管理案例教学课程群。目前这些课程多数已申请校院精品课程、网络课程、慕课等建设项目的立项。公共管理案例教学课程群的形成具有良好的示范效应,为案例教学在其他课程中的推广应用奠定了基础。

2.推动公共管理案例教学系列教材的建设

教材是承载教学内容、体现教学方法及开展教育教学的物质载体和基本工具。公共管理案例教材建设是推动公共管理类专业教育教学综合改革,全面推进综合素质教育,培养卓越农林人才的重要保证。加强公共管理案例教学系列教材建设,既是案例教学法得以坚持和贯彻的现实需要,也是推进公共管理类专业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途径。湖南农业大学结合公共管理类卓越农林人才培养的现实需求,组织教师编著导引与案例系列教材。依托学校优势和专业特点,湖南农业大学已编著并在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湖南人民出版社、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等出版了《案例教学论》、《市政学导引与案例》、《公共事业管理学导引与案例》、《公共政策学导引与案例》、《湖南省公共管理硕士案例大赛优秀案例集》等有关案例教学的著作和教材,即将出版的教材有《公共管理基础导引与案例》、《公共危机管理导引与案例》、《农村公共组织学导引与案例》、《县乡政府管理导引与案例》、《农村社会管理导引与案例》等。这一系列教材的出版,初步建成了案例教学教材体系。

3.搭建公共管理案例教学支撑平台

案例教学的长期有效开展必须要有强有力的支撑体系。结合大数据技术、网络信息技术建构的案例库及案例中心网站、网络案例平台,是进行案例教学的核心支撑平台;专门的案例教室和案例讨论室则为案例教学的开展提供了独立可靠的空间。湖南农业大学建立了公共管理案例库和案例中心网站。通过组织教师和学生利用社会调查的方式原创或搜集二手素材编写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教学案例,已建成了具有300余个教学案例的案例库。其中,原创案例《猪漂黄浦江的痛与思》还入选了全国公共管理教学案例库。通过案例中心网站使用、结合信息化技术,不断更新和丰富案例教学内容,实现师生教学的有效互动。湖南农业大学还建设了1个大型的案例教室和2个案例讨论室,为案例教学的开展提供了可靠的保障。

(二)采用卓有成效的案例教学方法体系

1.案例编选标准化

案例教学不是举例教学,即不仅仅是在教学过程中列举或呈现某个公共管理的实例,而是每个教学案例应具备培养和训练学生判、守、写、说、做等公共管理专业能力的功能。这就要求在公共管理案例教学实践中有针对性地编选案例,以便有效施教、有效育才。案例编选标准化是有效的案例教学方法体系的有机构成部分。总的来说,一个有效的教学案例应体现4个1+[3],如表1所示。

2.互动方式多维化

良好的教学互动是开展案例教学的有效途径。多样化的互动方式,是丰富课堂教学、活跃课堂气氛、调动学生参与积极性的有效方式。在案例教学实践中,可根据教学内容安排和实现教学目的的需要,灵活运用三种互动方式。

(1)教师主导式。这种案例教学模式是由教师主导案例教学过程,辅以多向师生互动讨论。教师课前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及教学目的的需要,编选合适的教学案例,准备教学场景和设计教学流程;在课堂上由教师讲授和展示案例材料,描述案例冲突和关键问题,提出多种可能的决策方案,采用设问的方式,征询学生意见,组织和引导学生对各种意见进行质疑、讨论和总结,达到醇化公共管理知识以及提高分析和处理问题能力的目的。这种案例教学模式适用于课时有限的教学内容,宜采用小微案例。

(2)学生表演式。这种案例教学模式也可称之为角色扮演式。通过模拟案例情境,由学生分组扮演案例涉及的利益相关方,进行各方利益表达和决策。这种方式可以通过仿真的形式再现案例故事,让学生身临其境,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提升处理公共管理问题的能力。学生表演式案例教学模式要求课前准备充分、学生参与度高、形式生动活泼,如果组织运用得当,教学效果非常显著。在这种案例教学模式中,教师貌似沦为配角,但其作用仍非常关键,主要是做好课前准备,组织案例演示实施,帮助学生理解相关知识。

(3)分组辩论式。这种案例教学模式首先是由教师对案例的基本情况进行介绍;其次是通过随机分组的方式,各组在内部进行充分的观点表达和意见沟通交流的基础上,形成各组统一的观点;再次,各组选派代表逐一表达观点,在此过程中穿插各组间相互提问、质疑、答辩。教师的主要作用就是组织辩论,并根据实际情况适时总结、归纳出关键问题,引导案例讨论的方向,进而使同学们在相互交锋中逐步达成较为一致的认识,共同找寻所讨论的公共管理问题可能的解决之道。

3.教学流程合理化

整个案例教学过程是由诸多环节构成的复杂流程控制过程,而案例教学的有效开展和实施离不开科学合理的流程控制。成熟、稳定的案例教学流程主要包括课前案例教学准备、课中案例教学实施和课后案例教学追踪等三大关键环节。

(1)课前案例教学准备。主要包括:一是课程案例教学计划与大纲的制定。课程组事先通过深入而充分的讨论,确定某门课程在多大程度上采用案例教学、哪些环节和内容采用案例教学及案例教学课时数等。二是教学案例的编选。根据课程教学内容来确定原创教学案例、改写教学案例或引用成熟案例。在当前公共管理案例匮乏的情况下,鼓励教师原创或改写案例。当然,在经过多轮案例教学的积累或国内已有比较成熟而丰富的案例的情况下,案例编选环节可简化为教师只需根据编选标准为相关教学内容找到合适的教学案例。三是案例教学设计。主要是教师要事先吃透教学案例,了解学生的学习心理或状态,掌握教学方式方法的设计,做好教学场景和基本条件的准备等。

(2)课中案例教学实施。课堂教学是案例教学的中心环节,是教学目的和教学任务得以完成的关键所在。在案例教学实施中,需要巧妙采用教学方式方法。案例教学方法不同于传统的授课方法,教师要树立学生主体、教师主导的教学理念,既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参与性,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又要注意教师主导作用,引导而不干预,介绍案情要含而不露,不亮观点,不作提示,同时要发挥案例教学组织者的作用,保证讨论不偏离主题和有序推进,避免学生讨论信马由缰、天马行空。教师还要在课堂中及时进行总结和点评,结合相关公共管理理论和原理进行画龙点睛,对学生的新思路、新观点和新见解予以及时的肯定和鼓励

(3)课后案例教学追踪。主要包括:一是检查作业和课外辅导。从学生的角度来看,课外作业完成的质量可以真正反映学生是否掌握了相关理论和知识。在案例教学中,课堂教学教师可能只是提示了相关案例问题,但是对于案例的深入研究和延伸思考都需要学生在课外完成。对于学生完成的作业情况,教师要及时检查和评价,帮助学生改善和提升其研究分析能力。二是案例教学反馈。案例教学要安排反馈环节和设置反馈渠道,教师要及时了解和掌握案例教学效果。三是撰写教学后记。案例教学结束后,授课教师、助教及课程组任课教师一起进行讨论和思考,撰写教学后记,以进一步改进案例教学的效果。

(三)开展影响广泛的案例教学竞赛活动教学竞赛是提高案例教学质量、加强案例教学交流和推广案例教学方式的重要途径。为了在公共管理专业学生能力培养过程中积极推进和推广案例教学的应用,湖南农业大学在内部开展了课程间的教学竞赛,取得了良好的成效。在此基础上,2015年,在湖南省人民政府学位委员会支持下,由湖南农业大学承办、《中国行政管理》杂志社协办的湖南省首届高校公共管理(mpa)案例大赛在湖南农业大学隆重举行。大赛共吸引了来自省内9所高校的15支参赛队百余名研究生参赛。来自全国mpa教指委委员、国务院学科评议组、省外兄弟公共管理学院以及湖南省直机关的22位专家领导受邀担任大赛评委。大赛展示了湖南省公共管理学科风采,搭建了公共管理案例交流分析平台,开创了湖南省公共管理案例分析展示的新模式,极大促进了湖南省公共管理学科的发展,提高了公共管理专业人才的培养质量。此次大赛获得了国内高校和媒体的广泛关注,《中国行政管理》杂志、《湖南日报》、mpa教指委官网、红网、凤凰网、各大高校网站等媒体均进行了深度报道,为公共管理案例教学的推广应用起到了积极的推进作用[6]。在2015年成功经验的基础上,2016年湖南农业大学举办了第二届湖南省高校公共管理(mpa)案例大赛,再次获得了广泛关注。湖南农业大学在公共管理案例教学中的实践经验也获得了广泛赞誉。

三、持续推进公共管理类卓越农村人才培养案例教学的路径

(一)促进理念创新理念是行为的先导。要推进公共管理案例教学,必须在理念上进行创新和革命。首先是要充分重视案例教学在公共管理类卓越农村人才培养中的作用和功能,要促成教师教学理念的变革,使教学方法由传统的单向灌输式授课为主转变为以教学互动的案例教学为主,将案例教学作为公共管理课程的主要教学方法。二是将能力培养的理念渗透到案例教学的各个方面。在案例的编选、案例教学的实施及案例教学总结与评价等环节,都要着眼于学生服务三农的精神及判、守、写、说、做等卓越专业能力的孵化,致力于五优五强公共管理类卓越农村人才的培养。三是诱导学生学习理念的变革。通过大量的案例教学,优化学生的学习环境,促成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接受以案例分析为主的学习方式,增强其主动学习意识和自我培养、自我训练、自我发展的学习理念。

公共管理培养方案篇2

【关键词】独立学院公共事业管理培养模式

【中图分类号】G64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089(2014)08-0133-01

一、公共管理类专业培养模式存在的问题

近些年来,大学生就业难问题,一再被推上风口浪尖,正因为如此,各大高校也在逐渐进行着专业设置及专业培养模式的调整,以期更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公共管理类专业因其专业限制,往往在学生应用能力培养方面显得不够具体,没有可操作性。独立学院往往受到母校的影响,采用较为一致的培养模式,但却又不具备母校丰厚的资源,因此,独立学院公共管理专业培养模式存在的问题更为突出,主要表现在:

1、专业领域划分模糊

公共管理类专业主要包括了行政管理、公共事业管理、劳动与社会保障、土地资源管理等专业设置。在独立学院培养方案设置中,行政管理与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培养方案往往相似度极高。特别是在专业课程的设置上,两个专业只有极个别课程是不同的。这就造成了一个显而易见的问题,学生根本找不到自己所学专业的特长所在,也分不清与相近专业的区别,不知道自己应该掌握哪些方面的技能,不知道自己能够从事的职业类型等等。

2、重全才培养轻专才教育

基于第一个问题,第二个问题也就接踵而来。由于专业领域区分不清,直接导致培养方案毫无特色,进而采用“一锅烩”。受到专业定位和专业培养方案的影响,公共管理类专业的学生往往什么都学。再加上受到外界就业形势的影响,以提高学生素质,增强竞争力为借口,让学生多学、乱学。第二学位教育、资格证考试等一系列看似拓宽就业面的方式,把学生培养成了“四不像”,与其他专业相比,半路出家的公共管理类专业学生在专业领域有欠缺,而在自己的专业领域内,又没有建树。

3、培养方案落后

公共管理类专业作为近些年来的热门专业,很多独立院校在师资力量尚有欠缺的前提下,就开始招生,并且直接照搬照抄一本院校的培养方案。公共基课程的相关内容还可以借助其他学科的师资力量完成基本的教学工作。随着课程的逐渐深入,专业性越来越强,专业教师的数量问题就凸显出来。在独立学院中,一名专业教师同时讲授两门以上的专业课现象也非常普遍。而教师疲于应对繁多的教学任务,授课质量都难于保证,更不要说与实践相结合,推出特色培养方案。

二、公共管理类专业培养模式困境的成因分析

1、片面追求社会热门专业建设,忽视院校自身办学条件

独立学院自身办学的优势在于可以自由选择一些社会热门专业来进行自主招生,而这种优势带来的直接后果就是学院缺乏对于开设专业的可行性分析,盲目上马一些受社会大众追捧的专业,盲目的扩大招生数量。在自身师资力量不足的前提下,学院就会大量聘请兼职教师,而兼职教师虽然解决了临时的上课问题,但是也带来了教学工作的不稳定及不确定性。自身专职教师没有时间结合实践情况完善培养模式,而外聘教师又没有义务和责任修改培养方案。

2、专业建设方向不明确,缺乏有力技术骨干支撑

从独立学院的师资结构来看,大部分独立院校由于建校时间短,还来不及做大量的人力资源储备,教师以大量的青年人为主要力量。这些青年教师,本身虽然具有一定的专业素养,但仍然存在着极大的缺陷:缺乏经验,缺乏历练。青年教师绝大部分都是一只脚从学校刚走出来,另一只脚就又跨入了学校。这样的青年教师,没有授课经验,没有社会阅历,没有在企事业单位的工作经验,只凭空有理论,这样的教师又怎么能支撑公共管理类专业的发展。

3、社会需求与院校培养目标脱节,社会需求与学生期望相背离

基于上述两点原因,独立学院制定公共管理类培养方案考虑的是有没有相应的教师来上课,能不能顺利的把培养方案执行下去,而忽略了学生的真实需求,更加忽视了社会对人才的需求状况。我们培养出的人才,不是社会需要的人才,也造成了学生努力了四年,成为了一个所谓的“人才”,但是却不能被社会接纳,造成学生就业期望与社会需求的脱节。

三、公共管理类专业培养模式改革方向

1、明确专业定位

要想明确专业发展方向,必须建立在学院发展方向的基础之上。很显然科研型的培养方向与应用型的培养方向是截然不同的。独立院校要着眼于应用型大学的建设,必然要重视在培养模式中体现应用能力的培养,以理论为指导,以社会实践为核心,培养学生的业务能力,使学生走出校园之后,面对工作岗位,可以马上投入到工作中去,缩减培训时间。

2、培养学生实践能力

使学院人才培养目标与社会人才需求相适应,做到社会需要什么样的人才,我们就培养什么样的人才。从学院出发,了解企事业单位人才需求、技能需求,有针对性的培养具有相应技能的学生。增强实践环节、加大实验室建设,加强校企对接,让学生能够在真实岗位和模拟环境中进行学习。

3、拓宽就业思路

学院应加强学生就业思路的拓宽,让学生认识到公共管理类专业并不是只能在行政单位中发挥所长,公共管理类专业也并非只有公务员一条出路,更不能让学生把择业的起点放的过高,认为管理类专业就是做管理的,不是领导我不做。学院应通过课程设置,增加基本技能比例,让学生的就业起点回归理性。

总之,独立学院有其自身特点及发展要求,而公共管理类专业本身也有其特征,在培养模式的制定过程中,应把二者结合起来,同时,我们也应看到,无论是学院发展还是专业发展,都不能脱离社会发展,只有符合社会发展的人才培养模式才是最有价值的。

参考文献:

公共管理培养方案篇3

摘要:通过对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公共管理类专业的培养方案演变过程进行梳理,结合公共管理类专业近几届毕业生就业渠道,总结出公共管理类专业课程体系设置所存在的问题。切实结合当下社会公共管理部门用人单位对于公共管理类人才的实际需求的情况,密切联系学校治学特色,提出重构公共管理类专业课程培养体系的建议。

关键词:公共管理专业;课程培养;人才需求;特色

中图分类号:G47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4-9324(2016)52-0016-03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下文简称“我校”)本科生教学培养方案每四年调整一次,2015年迎硇乱宦纸萄Ъ苹调整,这次调整将在对社会人才需求进行调研的基础上根据自身办学特点、优势,重新明确培养何种人才、向何处输送人才等问题,使我校培养的学生形成具有自身特色的知识技能,从而与其他学校的公共管理类人才相区别。因此,本文所做研究对我校公共管理类专业的建设发展有一定程度的参考意义。

一、公共管理类专业课程培养体系建设现状

我校公共管理学院学院兼备理、工、管、法四大学科,资源管理特色突出。公共管理类专业涵盖公共事业管理、行政管理、土地资源管理3个本科专业,土地资源管理二级学科博士点,公共管理一级学科硕士点,公共管理(mpa)专业学位授予权。在2012年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组织开展的学科评估中,我校公共管理一级学科在全国高校中排名第18位,列为湖北省重点学科,并在《2014中国大学学科专业评价报告》中入选中国四星级学科专业。比较我校公共管理类专业近三次修订的培养方案后发现,学校尤其强调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这一点体现在公共管理类专业不同类别课程学分比例趋势分析中的实践环节课程学分比例明显增长,尤其是相比较于2003版教学计划,实践环节学分要求增幅很大。与此同时,公共管理类学生通过在秭归基地、洪山区人民政府、黄冈实训基地进行教学实习、就业实习来提高实践能力。在趋势分析还发现,相比较于2003版培养方案,2007版、2011版培养方案的总学分要求有明显增加且趋于稳定,浮动不大。尽管实践环节学分增长较多,但纵观整个课程设置还是体现着重理论轻实践这一特点。在对我校公共管理类专业培养方案资料的整理过程中,考虑到人才市场对毕业生的需求情况变化以及为了提升学生就业率,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在2010年中途提出将公共事业管理(城市社会管理)教学计划调整为公共事业管理(人力资源管理)教学计划并实施至今。通过2011―2014届毕业生的就业去向来看其培养效果,可以简单归纳,2011―2014届毕业生就业去向以企业为主,继续深造次之,最后才是公共管理部门――机关、事业单位、第三部门。

二、公共管理类专业课程培养体系建设困境

1.课程设置同质化现象严重。①与其他高校课程设置同质化。在综合对比包括中国人民大学、武汉大学、中国矿业大学等17所高校在内的公共管理类专业的课程内容后发现除了教学指导委员会规定的核心课程外,我校公共管理类专业设置的课程中与其他高校相同课程在整个专业课程体系中所占比重较大,课程相似度较高。例如,我校行政管理专业设置的《公共危机管理》课程在武汉大学、复旦大学等十多所高校的教学方案中也能找到。同时,笔者横向对比了我校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和华中科技大学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课程设置,发现前者的学科基础课和专业主干课有19门课程是和后者相同或相似的,占总课程数量的50%以上;同样土地资源管理专业的专业课程与其他高校的课程设置趋同现象就更严重,我校土地资源管理专业的课程基本都涵盖在其他高校的教学方案中。②二级学科课程设置同质化。这一点尤其体现在2011版行政管理专业和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人力资源管理方向)的培养方案上,通过比较发现这这两个专业在通识课和学科基础课上的课程设置是完全一致的,而在近15门主干课中,有12门是完全相同的,而对于专业选修课的设置则出现课程交叉,具体表现在行政管理专业的专业主干课《当代中国政府与政治》成为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专业选修课,同时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专业主干课《绩效考核与薪酬管理》成为行政管理专业的专业选修课。在二级学科的课程内容上也出现同质化。例如,行政管理专业的《当代中国政府与政治》与《地方政府学》这两门课程所授知识点重合之处颇多,在课堂教学中学生听到的是不同教材中对于行政区划、地方自治的复述,是不同学科背景的教师对于此知识点的赘述。

2.专业特殊性不强。①办学特色体现不明显。通过培养目标和课程设置的对比分析,可以看出我校公共管理类专业和其他高校的公共管理类专业是没有区别的。众所周知,我校是教育部直属的以地质、资源、环境、地学工程技术为主要特色的高校,但很难通过公共管理类专业的培养目标以及课程设置去看到这一办学特色,尤其对于行政管理专业和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只能在教学方案上找到资源与环境管理(2个学分)和土地资源管理(2个学分)两门课程。这对于近200多个学分要求的课程设置来说是微乎其微的,这种现象无疑淡化甚至失去了区别于其他高校同类专业的特殊性。②毕业生就业竞争力不足。目前,大学生面临着激烈的就业竞争,就业压力持续增大。在第三方教育咨询机构麦可思研究院组织调查并撰写的《2014年大学生就业蓝皮书》中,工作与专业相关度较高的本科专业前50名中无法找到公共管理类专业的存在,而在工作与专业相关度较低的本科专业前10名中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排名第7位。通过研究自2014年9月以来我校大学生就业中心主办的大型招聘会,发现招聘单位多为地矿核企业,但由于同质化现状,公共管理类专业输出的毕业生不具备在本专业领域的专长和优势,在就业市场和就业岗位上也未呈现出明显的不可替代性。这也就意味着降低了毕业生应有的竞争力,同时这一点在2015届毕业生选择的就业单位也可以看出来,鲜有通过大型招聘会顺利就业的。

3.毕业生就业渠道与培养目标有偏差。综合我校公共管理类专业的培养方案来看,其培养的学生主要面向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其次才是企业。但是结合上面2011―2014届毕业生的就业去向,发现实际上其毕业生主要单位流向还是企业,党政机关或者事业单位占比很小,这无疑说明毕业生就业渠道与培养目标存在很大偏差。随着党政机关、事业单位的凡进必考,公共管理类毕业生选择党政机关、事业单位为就业目标的压力也越来越大,甚至可以说公共管理类专业毕业生没有丝毫的优势可言。通过近几年的公务员招考数据统计发现无论是可报考职位数还是招考人数,比例均有所下降,这无疑也会对“适应在公共管理部门单位从事实际管理工作”这一培养目标造成偏差。与此同时,根据《2014年度麦可思――大学生就业年度指标》发现本科毕业社会需求量大且受毕业生青睐的职业是更倾向于一些低技术含量且可替代性很强的工作,如人事、助理、文职等。这主要是因为大部分毕i生都感觉找到专业对口的工作比较困难。在每年超过20%多的升学毕业中,也有很大一部分学生选择跨专业求学,有的出于就业考虑,有的完全兴趣使然,有的考研保研接受专业调剂,更甚者纯粹为了升学而升学等。不管是出于哪种原因,都能反应出公共管理类专业的培养环节出现问题,如专业知识不够扎实、学生职业教育不成功等。

三、重构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公共管理类专业课程培养体系

1.设定契合社会人才需求的培养目标。首先必须要确定的是,我校公共管理类毕业生仍然要坚持以政府、公共管理部门为主,只有守住这一培养目标,我校公共管理类各专业才能与相近专业,如管理学、人力资源管理等区别开来。其次,根据我校的治学特色,建议将培养出口锁定在国土资源管理部门。中国现行各级各类公务员和事业单位的人员招录实行“凡进必考”和“凡晋必考”制度,在这种背景下,公共管理类各专业要着重研究对人才能力结构的需求。2003年人事部将公务员的通用能力分为9种:政治鉴别能力、依法行政能力、公共服务能力、调查研究能力、学习能力、沟通协调能力、创新能力、应对突发事件能力和心理调适能力。因此我校公共管理类专业在整个专业的教学过程中要将之渗透在教育教学的全过程,与此同时,要善于利用学校优势学科资源,强化学生的国土资源理论知识能力。这一点在各省、市、县国土资源管理部门的人才招聘要求上都是重中之重。能否与实践部门建立起良性互动直接关系着公共管理类专业是否能够寻到理论之源,也直接影响着专业学科能否得到长足发展。同时,从公共管理类专业的定位及培养目标角度看,如果该类专业不能为其培养的学生提供一个经常、持续地进入公共管理部门观摩、实践的平台,那么这个专业的特殊性以及差异性将大打折扣。在接下来的教学实践里,可依托国土资源部法律中心、光谷发展研究院、土地工程实验室、公共经济研究所等平台建立公共管理案例教学中心、公务员考试与培训中心等实践教学平台,改变学校与政府及其他公共部门的“距离远”、教学活动中实践课程少、实习环节走过场等现状,把课堂理论教学与实习环节紧密联系,以促进学生对公共管理类专业理论知识的理解和运用能力的提升。

2.根据办学条件及培养方向强化专业差异性。根据我校治学特色,首先要强化的是与国内其他高校同一专业的差异性。只有突出了专业特色才能使专业建设在众多院校中脱颖而出。学校必须以优势学科和行业资源为核心,构建相互依托、相互支撑的专业群和学科群。例如,将公共事业管理(人力资源管理方向)调整为公共事业管理(资源环境管理方向),以此来拓宽学生在资源环境等行业的就业渠道,以学校优势学科资源助力公共管理类专业发展,强化专业差异性。其次笔者认为要强化的是我校行政管理专业和公共事业管理的差异性,在培养目标以及课程设设置上要严格区别开来,重视“专才”培养,以增强其培养的学生在各自领域的核心竞争力。

3.设置足够体现本校本专业特色、优势的专业课程。目前,土地资源管理专业是将我校传统优势学科与资源管理相结合的成功实践。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以地矿资源等优势学科为支撑,融合经济学、管理学、法学等来进行课程设置。在研究国内高校公共管理类专业的课程设置时,笔者也能找出根据本校本专业的办学条件和人才培养方向来设置课程的实例。例如,中国矿业大学的土地资源管理专业着重偏重于矿业工程技术类课程,这给我校行政管理专业和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课程设置以启发――可以增添类似资源与环境管理、环境政治学、国土资源概论等课程,拓宽学生在国土资源环境的知识面。而在上文,笔者对我校主办的大型招聘会进行了整理,可以看出来校招聘的地矿企业、资源类企业是可以解决很大一部分应届毕业生的就业需求的,一旦公共管理类专业注重提高学生在这些领域知识面,将直接影响着毕业生作为该领域的后备管理人才的核心竞争力,这也可以避免毕业生多流向银行、快递等行业的尴尬局面。

4.教学环节更注重学生发展需求。公共管理类专业不能如愿按照培养目标向公共管理部门输送人才,大量的毕业生进入企业工作,这势必会对公共管理类未来学生的专业信心度造成影响,表现在对专业定位、就业前景以及职业潜力的疑虑与迷惘,从而对专业的兴趣度降低,进而导致转专业、辅修双学位人数递增。建议公共管理类专业要开设作为管理者和领导者必备的辩论和谈判类等训练语言表达的课程,要加强各类办公软件及办公设备使用、各类公文的写作等实际技能的培训,培养环节要鼓励学生间、师生间多发生思维碰撞,能够有更广阔的视野和处理问题的方法,而非局限于课堂教学讲授与图片演示,要重视教学环节要注重多元化的教学方式。

尽管我校在公共管理类专业的教育教学实践过程中取得了诸如入选中国四星级学科的可喜成绩,但笔者在对文献、资料的收集整理过程中,还是发现了培养目标与培养结果不一致、就业预期与就业渠道不一致、人才需求与人才输出不一致等问题,这在新一轮培养方案修订之际是要重点关注并亟待解决的。本文结合我校的学科特色及优势资源,提出设定契合社会人才需求的培养目标等重构公共管理类课程培养体系的建议。与此同时,我们还必须清楚认识到,这里还存在很多约束条件,比如一个专业的课程培养方案是庞大的,牵一发而动全身,必须要充分考虑到配套设施的建立、师资力量的匹配、实践部门的有效回应等问题。

参考文献:

[1]陈锋正.我国高校办学特色的形成机理:嵌入性视角的分析[J].教育发展研究,2014,(19).

[2]中华人民共和国人事部.国家公务员通用能力标准框架(试行)[Z].2003-11-18.

[3]李军超.我国高校行政管理专业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改革研究[J].管理观察,2008,(20).

[4]赵瑞峰.中外高校行政管理专业本科教育课程设置比较[J].高教论坛,2003,(01).

[5]王河江,巫丽君,何晓柯.公共事业管理多元适应性人才培养模式研究――基于胜任力理论的思考[J].北京航天航空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09).

[6]中国校友会大学研究团队.中国大学评价研究报告[m].北京:科学出版社.

公共管理培养方案篇4

【关键词】公共管理案例教学问题对策

案例教学是指教师为了达到教学的目的,向学生讲述一个基本真实事件和情景而创作的故事(即教学案例),学生经过认真的研究和分析以及教师之间的互动交流后会从中有所收获的教学过程。公共管理案例教学的运用着重培养学生的“类行政管理人员思维”能力,即在面临各种压力的困境中,利用不充分的信息做出决策,解决公共问题,并依法行政与管理的能力。与国外相比,我国公共管理案例教学起步晚,虽受到了许多高校的重视,但是整体效果并不理想,尚未充分发挥出公共管理教学的优势和作用。

1公共管理课程案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根据笔者在公共管理教学中的经验以及其他教师的交流切磋等,发现案例教学在实施过程中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1.1重视向学生传授理论知识,忽视对学生实践能力、解决公共问题技巧等方面的知识和技能培养

目前我国公共管理类的案例教学处于起始和探索过程中,课程教学主要还是以讲授式教学为主,案例只是用来说明理论的例证,案例教学没有充分发挥作用,而且现在的公共管理课堂上,仍以传统的授课方式——“满堂灌”为主,案例则变成了证明观点的“例证”。并且对案例教材的挖掘不够深入,只是表面上作些理论分析,对微观的细节和情节设计考虑欠佳,拿不出详细的解决问题的行动方案,大多是理论对理论,对案例分析浅尝辄止,而且案例教学比例不尽合理,与国外相比,如哈佛大学对于30个学时的课程,一般只有2小时的理论讲授,28学时为案例教学,而我国则在理论教学上所花时间过多,对案例教学所花时间较少。如公共管理学,54学时,一般老师最多安排4-6学时应于案例教学。

1.2在案例选择与编写方面过于粗糙,达不到案例教学目标

案例选择是案例教学中的一项非常重要的前期准备工作,它直接关系到案例教学效果的好坏,需要教师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从国内外现有的案例库中精选,或者亲自动手编写教学案例。国外一些大学的公共管理案例库的建设是经过十几年甚至几十年的积累形成的。中国公共管理在短暂的二十余年发展中还没有建立公共管理案例库,所积累案例又是以国外的为主,不能满足案例教学的要求。许多国家在使用商业案例上,模仿美国的做法获得了成功,但他们发现在公共行政管理方面使用案例困难大,很难成功。这是因为每个国家的行政管理是本国政治和行政管理体制的体现,受经济基础的制约,受文化传统的影响,而这些方面每个国家是不同的。因此所选案例应尽可能贴近我国现实,使得学生更有身临其境的感觉,对于学生将来的工作实践也更具指导意义。公共管理案例选编存在以下偏差:国外的案例过多,可控性差;案例主要来源于二手材料,真实性差;案例主题局限于琐碎小事,缺乏理论上的敏感性;案例可讨论性差,无法引起不同意见的争论;案例描叙中夹杂着选编者的分析、评论、结论,缺乏客观性。

1.3教师的教学定位不准确

传统上认为案例教学就是在课堂上使用一两个案例,证实课堂上所说明的理论观点,就认为是案例教学。而且教师在案例教学过程中对学生讨论中的片面言论或错误之处急于纠正,严格控制学生的讨论与言论,对每个学生的发言都给予评点,导致学生发言有顾虑——怕说错话,致使即打击了学生发言的积极性,又不能使案例讨论自由地、充分地展开,另使学生过于关注教师的评论,不能很好的吸收他人长处,达到相互启发的目的。而有些教师在实施案例教学时,当学生讨论得热火朝天,相互争论时,他(她)旁若无事,放任自流,不能在必要的时候给予指导与引导,对于学生争论的焦点问题以及提出的错误言论一概避而不谈,使学生对于讨论的方向把握不准,在无关紧要的细节上浪费狠多时间。

1.4学生学习能力存在较大的差别

大部分学生所接受的都是传统的教学方法,而传统的教学方法不能全面启发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学生只能被动地接受教材上的知识,成了理论知识的接受器、储存器、考试的机器。在我从事公共管理学的教学实践中,有两个层次的学生,一是二本学生,另一个是三本学生。在开展案例讨论中,明显感觉二本学生参与讨论的积极性高,而三本学生参与讨论的积极性要差一些;同样,在一个班的案例讨论中,能力较强的学生主动参与的积极性高,能力一般和性格比较内向的学生参与讨论的积极性欠佳。案例讨论一般采用分小组先讨论,后按小组上台发言的方式进行,结果每次都是几个学习能力强的学生上台发言,案例讨论的结果是学习能力强的学生得到了锻炼,学习能力差的学生因不敢或不愿表达自己的观点,而没有得到锻炼,造成参与讨论的积极性差,不能取得满意的效果。

2提高公共管理案例教学效果的方法

2.1积极筛选合适的本土化案例

2.1.1选择合适的案例

案例教学法的成功开展注意:一是所选案例应尽可能贴近我国现实,使学生更有身临其境的感觉。对于学生将来的工作实践具有指导意义;二是所选案例最好是一些知名或学生熟知的组织单位的案例,这样更容易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三是在案例教学中,应着重启发学生分析问题的思路,应使学生能够灵活运用基本的公共管理原理来分析问题,同时也应使学生关注同类案例的差异以及引起这些差异的原因,以培养其应变能力。

2.1.2案例要尽量本土化

公共管理案例在我国没有任何积累,普遍使用国外教材,因国情不同,这些舶来品严重的“水土不服”,有些国外mpa培训教师带来的案例让中国学生摸不着头脑。教师应尽可能地采用本土案例:一是学生必须熟悉国内组织的管理实践,积极地用所学的管理理论和知识去剖析个案,有利于提高分析解决实际管理问题的能力以及管理技能,为日后主要在国内从事管理工作奠定基础;二是国内公共管理与国外公共管理在文化、制度等方面存在差异,只有首先明了国内的管理环境与实情,领悟了管理理论知识的内涵与本质,才能够更好地了解国外的管理实践并加以借鉴。所以,只有用中国自己的案例,走案例本土化道路,才能更好解决中国公共部门发展的问题,才能更好培养中国的公务员。

2.2培训公共管理案例教学的教师

教师是教学工作的主体,提高教师素质是提高教学效果的关键所在。一方面要加大师资培训投入,实行“请进来,走出去”战略,从校外挑选优秀名师开展培训讲座,或挑选有潜力、有意愿的教师送出去培训。所以高校相关机构应开设公共管理案例教学培训班或组织相关教师到其他高校从事公共管理案例教学观摩活动,另外,政府部门要重视高校教师公共管理案例教学本土化过程,要像2002年开始的中国启动公务员海外培训计划——“中国领导人发展项目”一样,培养熟悉我国公共部门管理运作的从事公共管理教学的教师到我国各公共管理部门挂职锻炼的长效机制。经过这样培训的教师,在进行案例教学时,侧重选取当代中国公共管理案例,而且在内容上会注意反映当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对公共管理的影响,有针对性地涉及特定的公共管理实践进行案例的选取和阐释。如“松花江水污染事件”——政府危机管理等案例,如亲身体验,就能将具有中国国情和文化背景下形成的中国高校公共管理本土化教学案例很好结合,这样创新出系统的具有中国特色的公共管理案例教学模式方法,从而实现公共管理案例教学法研究与实施的本土化与国际化的有机统一,培养出熟悉中国国情的公共管理者。

另一方面要提高教师在案例教学实施过程中的课堂组织能力,增强案例教学的知识性与趣味性,在实施案例教学过程中,确定好案例讨论的形式,明确学生的认知和角色,并为其营造畅所欲言,相互启发,争论的氛围,以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同时教师应对学生的讨论情况及主要观点进行总结与评价。并且要处理好案例教学中的活泼与秩序,激励与约束之间的关系,防止在案例教学过程中的出现越位和缺位的情形,避免在案例教学中唱独角戏,或者不能接受学生不同意见,一味强调教师个人权威的现象出现。

2.3不断提高学生的适应性和参与意识

案例教学的成功实施,学生是关键因素之一。一方面任课教师要了解班级的基本情况,学生知识能力水平上的差异,根据多数学生的兴趣爱好选择不同难度、不同内容的案例进行教学,另一方面对于懒于参加案例讨论的学生,要采取积极有效措施来调动其积极性,改变部分学生落后的观念和错误的认识,使其明白案例教学的重要意义。可采用专题的形式给予学生必要的引导和采用新鲜、有趣的案例吸引学生,诱发其讨论兴趣。可采用“头脑风暴法”的形式,讨论之前喝点啤酒让人兴奋起来,另外,采取各种有效的激励手段,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如勇于发言者给予的平时成绩高等手段,让学生感到压力,使其产生动力和紧迫感,还可采取小组对抗赛、辩论赛来营造积极向上的竞争氛围,增强学生的竞争意识和参与意识。

2.4研究公共管理案例教学方法

不同的公共管理案例有不同的案例教学方法。公共管理案例分三类:一是说明型案例,即主要用来记述和说明公共管理实践中发生的事件、政策和决策的全过程。这些案例强调它的真实性、系统性、全面性,并且是完全开放性的;二是政策咨询性的案例,它以政府决策者为服务对象和为特定的问题,提供一个真实的故事,主要是突出问题的来龙去脉,给出一些不同的见解,并对不同的见解进行评估;三是理论发现型的案例,主要是提出理论假设,进行经验检验为其基本的内容,目的是通过案例研究发现和提出新的理论,发展公共管理理论。对于说明型案例,主要是将学习者置身于复杂的现实生活环境之中,使其体验到政府实际运行的过程中的各种压力,复杂性;对于政策咨询性的案例,是提高学习者有限信息的基础上进行决策的能力,提高他们在分析复杂问题时的能力;对于理论发现型的案例,是使学习者通过对行政现实素材的分析,更好地理解已有的行政理论,并提出自己特有的对该问题的看法或主张。因此,对公共管理案例教学方法进行研究是非常必要的。

3结束语

公共管理课程采用案例教学是一种教学方式的改进,在实施案例教学的过程中会存在一些问题,我们要通过采取积极筛选合适的本土化案例、培训公共管理案例教学的教师、不断提高学生的适应性和参与意识、研究公共管理案例教学方法等方法来提高公共管理案例教学的效果,使培养的学生能够更快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参考文献

[1]沈亚平,王骚.公共管理案例分析[m].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2006,9.

[2]林忠.案例教学的实践与体会[J].东北财经大学学报,2002,(9).

[3]卢文刚.公共行政管理教学方法改进与优化[J].中国行政管理,2005,(2).

公共管理培养方案篇5

从全国来看,mpa培养院校数量处于全国专业学位培养院校的前列。在国外mpa教育已有近80年的历史,国外mpa教育作为一种专业学位教育模式,与一般的学术型硕士培养不同,mpa教育更注重实际能力与素质的培养,教学内容面向社会,尤其是公共领域中所面临的实际问题,并且需要掌握公共管理学、政治学、行政学、社会学、经济学、法学、统计学等多方面的专业理论知识①。中国mpa专业学位教育指导委员会提出mpa教育是国家通行的专业硕士学位,其培养目标是为政府部门及非政府公共管理机构培养的高层次、应用型专业管理人才。国务院学位委员会也在《公共管理硕士专业设置方案》中对mpa的教学方法做了明确的规定,第八条明确指出:学习方式以在职学习为主。教学方式采用课堂讲授、研讨、模拟训练、案例分析以及社会调查等多种形式。案例教学有助于学习者理解并消化科学理论知识,熟悉某一特定问题背景,培养学习者的实践操作技能。目前从全国形势来看,我国的案例教学因为mpa教育起步较晚相对于国外还处在发展阶段。以美国哈佛大学肯尼迪政府学院为例,该院自1936年建院以来,就一直致力于专门培养公共管理时代精英的目标。在长达半个多世纪的mpa教育实践和理论研究的发展过程中,逐步形成了一套非常成功的mpa教育模式,为美国及其他国家培养了一大批卓越的公共管理人才。100多年前,公共管理作为一门学科在美国社会重大转型时期“进步时代”应运而生,为美国社会跨越高速经济增长后的治理陷阱起到了巨大的作用。我国高校mpa案例教学比例不尽合理,相对国外著名mpa院校相比,国内高校案例教学在mpa教育中所占的比重还很小,远远不能满足高素质行政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需要。而近年来中国的高速发展使得中国已经成为全世界举足轻重的少数几个国家之一,现实当中中国的mpa教育正担当着为国家培养出能参与国际事务治理,捍卫中国国家利益的优秀人才的任务。近年来,国内高校案例教学在mpa教育中也在不断运用。例如,2010年12月14日下午,国家行政学院与北京大学合作培养的2009级公共管理硕士(mpa)专业学位班进行“公共政策分析”课程中的“改革政策制定原则与策略”教学,通过案例研讨形式,运用政策分析工具,探讨“我国户籍管理制度改革”。同时,有上海、山东、河北、陕西、甘肃行政学院教师通过远程视频进行观摩。时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书记处书记、国家副主席的同志到国家行政学院调研,观看了公共管理硕士专业学位班案例教学活动并作了重要讲话。同志指出:今天你们这堂课题目选得好,提供的案例也非常好。虽然时间不长,但让人印象深刻。案例教学是现在正在探索和尝试的一种新的教学方式,很有效果。你们的案例都是现实中的、重要的,而且是你们工作中遇到的一些实例,用一些先进的行政管理理论加以探讨研究,来提高你们的理论素养。这种形式很好,要继续探索。今天这个案例,是研究户籍改革的一些问题,这说明当前现代化建设过程中,我们面临非常复杂的公共事务,亟须提高我们的科学决策和科学管理水平。我们整个干部队伍、公务员队伍面对新形势新矛盾,还有这样那样的不适应,需要通过加强学习,包括通过在实践中摸索,来改进和加强这方面工作。

二、我国高校mpa案例教学存在的问题

mpa案例教学的应用可以极大的提高学员的自我管理能力和创新能力,有助于克服单纯灌输知识这种教学方法的缺陷。在哈佛肯尼迪政府学院除一些科学性和系统性很强、涉及大量定量技术分析的经济类课程外,几乎所有的课程都是采用案例教学[2]。在我国一些高校虽然也开展了大量的案例教学,但是在所应用的mpa案例教学中还存在诸多问题。一是缺乏时效性较强的典型案例,在有些高校选取的有关案例与现实时间相距太远其所涉及的设问和疑点已不具备代表性或在当前形势下已没有多大研究价值和意义。二是缺乏比较成熟的本土化的公共管理案例,高校选取的案例几乎都是他山之石,形成国内知名高校编译国外高校案例,国内其他高校又节选国内知名高校案例,最终形成国内高校案例怪圈教育。我们不反对“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但是太多的运用和本土相关政策不合时宜的案例总是不好。三是缺乏与时俱进的涉及民生、环保、医疗、教育、食品安全等典型公共案例。学校培养mpa研究生的目的就是通过提高学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最终培养出适应公共领域的高级管理决策者。应用案例教学就是要以案例教学为推手,着重提高学员理论联系实际能力,举一反三通过已经发生的事实来避免和解决现实当中或今后工作中出现的老问题,提出切实可行的新办法。出现以上三个问题的主要原因可以理解为:一是mpa管理中心对mpa案例教学、实践教学的重视程度不够,课程设置不合理。二是mpa中心缺乏专门的人员和机构进行公共管理案例资源库的建设,从而形成案例资源库的建设严重滞后,案例缺乏针对性和时效性。三是担任mpa案例教学的有些教师本身素质不高,尤其是缺乏实际行政管理工作经验的积累。基于以上几点原因,我们应当勇于实践、勇于探索并发现mpa案例教学的不足,通过创新机制来改革创新mpa的教育方法,努力培养更多更合格的新时期高校mpa专业人才。

公共管理培养方案篇6

一、我国公共管理硕士专业学位发展概况

公共管理硕士专业学位(mpa)是以公共管理学科及相关学科为基础的研究生教育项目,其目的是为政府部门及非政府公共部门培养具有现代公共管理理念,掌握公共政策分析方法与技术,精通公共管理组织运行与规律的高层次、应用型专门人才。

公共管理硕士专业学位(mpa)作为一种专业学位教育,最早产生于美国针对公职人员的综合性教育与培训计划。我国的mpa教育发展相对较晚,根据国务院学位委员会《专业学位设置审批暂行办法》和国务院第十七次会议审议通过的《公共管理硕士专业学位设置方案》,2001年2月9日由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教育部、人事部联合发文,成立了全国公共管理硕士(mpa)专业学位教育指导委员会,其常设机构一秘书处设在中国人民大学。同年10月,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清华大学等24所首批院校开始招生,2001、2002年两年共计招收了7000余人。2003年经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又新增了山东大学、四川大学、重庆大学等25所mpa培养单位;后又分别于2005年、2007年和2010年新增三批mpa培养单位,并从2009年起开始全日制专业学位的招生。截止目前,全国共有五个批次147所mpa培养单位,2013年由国务院学位办下达的全国各培养单位mpa招生指标达8250人。自2011年起,第一、二、三批试办单位经国务院学位办委托全国公共管理专业学位研究生教学指导委员会组织的教学合格评估转入正式办学,第四、五批院校也将于本年度接受教学合格评估。13年来,我国mpa教育已累计为全国培养高素质的公共管理管理者数十万人次,为提升我国公共管理人员素质,改善公共管理水平,促进公共管理理论与实践的融合,推动公共管理治理和改革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二、我国公共管理硕士专业学位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我国公共管理硕士专业学位虽然起步较晚,但发展迅速。十多年来,mpa教育已经发展成为与工商管理硕士(mBa)、会计硕士(mpacc)、法律硕士(Jm)、工程硕士(GCt)、教育硕士(ed.m)并列的六大专业学位之一。全国现有的147所培养单位,每年为各级各类政府部门及公共组织培养公共管理专业学位硕士数万人,社会影响力与曰俱增,但从前三批教学合格评估的结果来看,当前我国公共管理硕士专业学位仍然存在不少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1.办学理念定位不准

从mpa的设置目的来看,其主要是以公共管理及相关学科为基础,培养适应公共管理实践发展需要的应用性、专业性高层次人才,这就需要针对mpa的特点进行准确的办学定位。但在实践中,办学定位不准确、办学思路不清晰的问题较为普遍。

一是办学定位错位。将mpa办学当作学校创收的主要途径。由于mpa教育采取的是在职不离岗的培养方式,培养对象大多是在职公职人员,有些办学单位即将mpa办学作为学校创收的主要途径,看重的是每年的招生指标和招录人数,甚至违反相关规定与社会中介机构合作,不惜违反招考条件限制,压低录取分数线,招录不符合报考条件的生源,其结果必然是忽略教学过程和教学质量,将mpa教育办成了专业学位的“贩卖”机构。

二是办学重视程度不够。少数培养单位对mpa办学的重视程度不够,存在办学条件不完备、师资队伍和教学管理人员不足,有些培养单位存在办学实体不明确、分散办学的现象,无法保证mpa的培养质量。

三是办学思路不清晰。更为普遍的现象体现为现有培养单位对mpa办学定位和办学思路的模糊上,很多培养单位存在重学术学位、轻专业学位硕士的倾向,或是在培养方案、师资队伍、课程设置、教材选用、教学方法、毕业论文等方面完全按学术型硕士的培养模式进行培养,从而忽略了mpa学生的特点和教学要求的差异。

2.教学资源分布不均

当前我国mpa办学主要依托具备公共管理及相关学科的高等院校和研究机构,因而其培养水平受培养单位自身条件影响较大。从整体上看,我国mpa培养中存在的教学资源分布不均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是mpa培养单位的地域分布不均。从现有147所mpa培养单位的地域分布来看,主要集中在经济发达或教育发达地区,而在经济和教育相对落后的地区则较少,从而造成了mpa教育资源的地域分配不均,进而造成了欠发达地区mpa培养需求和培养能力之间的矛盾。

二是mpa培养单位间的教学资源分布不均。从现实来看,现有优势教学资源相对集中在985、211工程大学,加上这些学校本身在办学条件、师资力量、教学方法、教学管理以及资源调动和整合方面的优势,客观上造成了后批培养单位与前批培养单位在生源质量、培养能力以及培养质量方面的差距。

3.教学质量控制不严

由于缺乏系统的质量监控体系及硬性约束机制,相对于学术型研究生培养而言,mpa教育教学质量控制存在着诸多不足,主要表现在:

—是由于培养对象在职不离岗学习的特点,以及部分学校自身教学资源的限制,造成了学生出勤率和mpa教学时间的冲突,分散性、异地教学等的存在使得学生在校研读时间难以保证。

二是师资力量的单一化无法满足专业学位学习的要求。现有培养单位大多依托校内现有学术型师资力量进行教学,尤其对于后批培养单位而言,难以配备具有丰富管理经验的学者型领导干部建立“双师”队伍,且现有的兼职导师又难以保证课堂教学、社会实践指导、专题讲座、论文指导等教学环节的时间和精力。

三是培养过程管理不严。部分培养院校在培养方案设计上存在因人设课,培养方案缺乏系统性、科学性;教学方法单教学案例开发使用不足,课堂缺乏吸引力;教学管理队伍缺编,学生出勤率低,教学管理服务不足;课程考核形式单社会实践、学位论文等环节把关不严;教学评价体系不科学,评价作用不彰显等现象,无法保证mpa培养质量。

4.办学特色彰显不足

mpa办学特色即是要求培养单位结合自身特点和优势,找准办学定位,探索符合自身实际的办学理念与培养方式,实行差异化办学。但从实际来看,部分培养单位在培养过程中,办学定位模糊,难以凝练办学特色,同质化倾向重。

三、构建我国公共管理硕士专业学位全面质量控制体系

全面质量控制(totalQualityControl,tQC)是以全员参与为基础的现代组织管理方法,其包含了两层含义是全面控制,即实现全员参与、全过程、全方位的整体控制;二是全面质量,即组织管理所有面向的质量控制。对于公共管理硕士专业学位而言,全面质量控制体系的建立,即是要发挥包括上级管理部门、培养单位、导师、管理人员、研究生以及兼职导师的作用,实现包括招生管理、课程管理、培养过程管理、教学考核管理等在内的全过程参与,以实现培养目标。结合当前我国公共管理硕士专业学位发展中存在的问题,笔者尝试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探索。

第一,加强mpa培养单位的内控制度建设,强化和完善mpa培养质量保障体系。

mpa培养单位是mpa培训的承担者和载体,也是保障mpa培养质量的主体和根本,加强mpa培养单位的内控制度建设,即包括招生管理、课程管理、培养过程管理、教学考核管理等在内的质量保障体系。一是严格和优化招生管理,严格遵守国家关于mpa招生的各项管理规定,同时结合办学特色和优势,开展行业、方向招生培养,优化生源质量。二是加强课程管理,加强核心课程主辅导师队伍建设,结合办学定位和特色,强化方向课程和必修课程建设,建立多样化的课程体系。三是加强培养过程管理,建立健全包括mpa教学指导委员会制度、mpa学位委员会制度、班主任制度、学生考勤管理制度、听课评课制度、教学中期检查制度、教学质量评估制度和课程教学管理、案例教学管理、实践教学管理、考试管理以及论文开题、答辩管理等在内的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实现全过程跟踪管理。四是加强教学考核管理,建立教学评价系统,并将教学评价结果与教师聘任、教学奖励等相挂钩,形成竞争和激励机制。

第二,发挥mpa教指委的统筹协调作用,建立和完善mpa培养的共享支持体系和质量监控体系。

应充分发挥全国公共管理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在mpa培养中的政策支持、资源共享、质量控制与引导作用。一是通过强化教指委与国务院学位办、国家公务员局的政策协调与联系,一方面加强各级政府部门和单位对mpa学员在学习时间保障、经费支持、政策激励等方面的支持力度,另一方面合作建立覆盖全国的“校外导师专家库”,吸引学者型领导干部走进mpa课堂,担任兼职教师和校外导师,为各培养单位提供师资支持。二是加强办学单位间的交流与合作,通过组织经验交流会、核心课程培训班、案例库建设与教学方法研讨、教材编写与推广等形式加强办学单位间的经验交流与借鉴,实现教学资源的共享平台建设,提高mpa整体办学水平。三是继续完善mpa教学评估和质量监控指标体系,细化教学质量监控指标体系,加强mpa学员、导师以及社会评价等指标权重,建立常态化评估和监控制度,并实行退出机制,实现对mpa办学单位的政策引导。

第三,加强国内合作与对外交流,提高我国mpa整体办学质量。

公共管理培养方案篇7

关键词:美国;公共管理硕士(mpa);借鉴与启示

一、引言

公共管理作为一项专业教育,最早诞生于18世纪的德国,但把公共管理作为一种专业学位教育而付诸实施的是美国。早在19世纪初,美国就开始了公共行政或管理教育的酝酿,1887年wilson发表了论文《行政学之研究》,这通常被学界认为是美国公共行政管理教育的开始[1].至今,美国的公共管理硕士教育已有近一个世纪的历史,已经发展成为建立在公共管理及政府研究领域之上的硕士研究生教育项目,是专门为美国公共组织尤其是政府机构培养高层次、应用型公共管理高级人才的主要途径之一。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迅猛发展,尤其是随着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和市场经济体系的建立和发展,我国政府面临着比以往更多的和更复杂的问题。根据新形势下社会管理现代化、科学化、专业化的要求,为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需要的办事高效、运转协调、行为规范的公共管理体系,我国政府从2000年开始,正式在国内24所重点高校开设首批mpa学位教育。截至2010年,我国的mpa办学单位已达到147所,2014年还将增设第六批具有mpa办学权的机构。mpa教育在我国的逐步开展,必将对完善国家公共事务和行政管理干部培训制度,建设高素质的专业化国家公共事务和行政管理干部队伍,产生巨大的影响和积极的推动作用。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本文通过介绍mpa在美国的发展历史、课程设置、mpa项目的特点,归纳出对我国教育的借鉴与启示,以期对中国mpa教育的改革与发展起到一定积极的作用。

二、美国mpa教育简介

1.mpa教育的发展历程。美国mpa的发展过程可分为三个阶段[2]:①20世纪50年代以前,创立时期。1911年,纽约市政管理研究局为培训自己的员工,建立了公共服务培训学校,后来也为其他城市的公共雇员提供特殊技能和能力培训,这是美国mpa计划的初始形式。然而,这个培训学校,无法满足日益扩大的政府行政需求。1924,雪城大学(SyracuseUniversity)成立麦斯威尔公民与公共事务学院(maxwellSchoolofcitizensandpublicaffairs),启动了美国第一个mpa计划,这意味着美国在公共行政管理领域创办了综合性的教育与培训课程。不久后,美国其他着名大学也紧随其后。1930年,普林斯顿大学(prinCetonUniversity)成立了伍德罗威尔逊国际事务学院(woodrowwilsoninstituteofinternationalaffairs),随之在1948年推出了mpa计划。哈佛大学(HarvardUniversity)也于1935年成立甘乃迪政府学院(Kennedyschoolofgovernment),开始了自己的mpa项目。在这一时期,大学里公共行政教育发展缓慢,到1950年,全美有50所大学开设公共行政或管理课程。②20世纪60年代至70年代初,迅速发展时期。在这一时期由于美国各级政府对公务员职业培训的需求日益增大,大学的公共行政课程教学开始迅速发展,到1973年,全美设公共行政课的院校达101所。多样化是这一时期美国mpa教育最显着的特点。20世纪60年代以来,公共行政管理专业在美国得到了迅猛发展,公共行政教育也不断完善。开设公共行政专业的院校为政府机关提供了大量的合格工作人员,同时在职公务员的知识培训也逐渐引起了政府机关的重视。政府通过制定法律,把公务员的职业培训固定下来,要求各个部门根据本部门的特点和实际需要,制定培训计划以及方针政策,组织培训。③20世纪70年代以后,规范发展时期。70年代后期,美国mpa教育进入规范化的发展时期。1983年,开办mpa教育的院校已经发展到186所,到1995年,这个数字又上升到232所。232所大学中,有36个独立的行政学院和82个独立的行政部门,学生人数达到3万,这些院校为公共行政管理和各种在职公务员培训提供专业教育。2006年,开设mpa课程的院校达到了253所。这一时期的mpa教育最主要的特点就是有关院校开始加强合作交流,相互学习办学经验,建立了统一的mpa培养目标和课程标准。

2.培养目标与培养方式。美国mpa的培养目标可概括为:(1)为政府部门和公共组织(非营利组织)领导者提供管理理论和实践技能培训;(2)提高学员对公共服务伦理道德问题的意识;(3)向学员传授在领导工作中运用的历史、社会、政治和经济等综合知识;(4)培养学员在公共政策中做出决策、预算的领导和管理技能。美国mpa的培养方式可分为全日制和在职培养两种,全日制培养主要针对于具有少量专业背景和少于25个月工作经验的准公务员,与此相反,在职培养主要针对的是有较深学术背景并有2年以上工作经历的在职人员。美国的mpa教育学制相对较短。全日制培养方式通常持续一年半或两年。如哈佛大学甘乃迪政府学院的mpa项目学制为两年,专门培养具有高学术成就和杰出职业素养的领导者,因此,该项目的招生对象是在相关领域如经济学、政治学和管理学有一定基础并且至少有三年专业工作经验的学生。而麦斯威尔的学校全日制mpa项目持续一年或一年半。在职培养方式的学制更短,通常是为领导者在其职业生涯中最富有成效的期间开设为期一年的密集课程,申请者必须具有至少七年的丰富的专业经验并且为政府部门或公共服务机构的领导职务候选人。

3.课程设置与研究方向。美国的mpa课程设置非常广泛,课程体系分为必修课(核心课)、选修课和社会实践。核心课程一般包括公共管理、政策分析等理论课程,以及研究方法等技术类课程,例如,雪城大学麦斯威尔的mpa核心课程包括公共事务讨论、公共组织与管理、统计概论、定量分析、管理经济学、公共行政,公共预算,公共行政与民主,领导艺术。华盛顿大学(washingtonUniversity)的mpa核心课程包括公共行政管理,公共支出分析,公共政策分析,应用统计和研究方法等[3].通常在课程列表的最后会专门设置一门Seminar,来通过研讨整合学生对公共管理专业学习的不同观点和不同看法。选修课的选择是非强制性的,一般由学生在其导师的指导下根据自身教育背景、工作需求、专业方向和个人兴趣进行选择。以华盛顿大学为例,其mpa教育分为5个研究方向:预算、公共财政与联邦政策,政治与管理,公共组织的管理,国家与地方政府的管理,政策分析与评估。每个研究方向设有10门选修课,学员只需要从中至少选择3门即可。社会实践与实习研讨是课程设置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个部分的设置能够让学生将课程学习中获得的知识与技能应用于公共行政管理实践,从而锻炼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如纽约大学瓦格纳学院(newYorkuniversitywagnercollege)要求学生完成一个完整的、长达一年的凯普斯项目,即为公共服务机构解决一个决策问题或进行一个政策分析。凯普斯计划提倡的在行动中学习(Learninginaction)是瓦格纳学院提出的临床实践倡议之一。

4.师资队伍与教学方法。美国mpa教育的师资由全职教师、兼职教师与客座教师组成。不同类别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起到的作用不同。全职教师一般是该校具有行政职务的学者,他们负责理论体系的教学;兼职教师一般是从其他高校或政府部门聘请的具有较高管理能力和丰富实践经验的客座教授,主要向学生传授实践工作经验与技巧;客座教师是来自其他国家的高级研究人员,主要向学生开设一些前沿知识专题讲座。mpa教育特别强调理论联系实际,在教学方法上注重案例教学、角色扮演及社会实践。美国各大学已经形成了教师与教师之间、教师与学生之间以及学生与学生之间知识双向沟通的教育方式,因此它的教学方法与其他专业或课程完全不同。在美国,目前广泛使用的教学方法主要有以下六种:①课堂讲授。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其内容紧紧围绕政府的管理技能与实证,这要求教师不仅有深厚的理论功底和相关领域的实践工作经验,还要对政府组织内的工作过程非常熟悉。②学术讲座。学校邀请世界知名教授、政府高级官员为学员分析最新的学术前沿问题和当前的社会热点事件。在甘乃迪政府学院,这样的讲座也被称为第六课堂.③角色扮演。通过让学生扮演不同的角色来适应实际工作环境,从而积累经验和工作技能。以麦斯威尔学院为例,学校通常会将学生在角色表演中的表现摄制下来,让学生在回放中自我评估,自我改进。④案例研究。通常,教学中教师为学生提供一个真实、典型的案例的背景信息,而不提供解决方案,引导学生以创新的方式来寻找解决问题的路径。大多数的院校都高度重视案例教学并开发了自己的案例库。如甘乃迪政府学院的案例库中就有超过1300个案例。⑤社会实践。通过将学生送到政府或其他公共机构工作一段时间为学生提供面对现实的机会,通过做来培养学生的决策能力和管理能力,并刺激学生的责任感、竞争意识和协作能力。事实证明,社会实践是比角色扮演或案例研究更为有效的教学方法。⑥远程学习。当学生和教师因为时间和空间分隔就可以采用电脑、电视、电话和邮件系统来实施远程教育。学生可以在任何时间和任何地点学习,因此这种方法有非常高的效率。

5.naSpaa教学评估体系。在20世纪70年代以前,美国就已经有100多所院校开设了mpa项目,但这些项目都是零散的、缺乏规范化管理。直到1970年,美国成立了国家公共事务与公共管理院校联合会(nationalassociationofSchoolsofpublicaffairsandadministration,naSpaa),其宗旨是促进公共服务教育的质量提升,主要任务是从事公共管理学科发展与课程内容的研究。naSpaa通过强调完整的评估体系来实现公正的mpa培育质量评价,mpa评估的主要方面有:培养目标、学生质量、师资力量、课程设置、服务学生、教学设施。如,培养目标应满足时代的需求并应适用于未来挑战的需求;学生应具备高素质并能够满足政府工作的实际需要;学生一直享受职业指导和学习建议的服务;师资队伍中有超过75%的教师具有博士学位,未具备博士学位的教师必须有丰富的工作和研究经验。1977年naSpaa院校会员投票通过了自愿同行评估原则,mpa承办单位自愿向naSpaa学术委员会提出评估申请,如果审核通过,该单位即可获得有效期为7年的naSpaa认证。一些权威学术刊物,如《公共管理学报》和《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杂志》会在每年公布一次各参评院校的最新评估结果。

三、美国mpa教育的特点

经过近一个世纪的发展,美国的mpa教育已经发展得十分成熟,在世界公共行政领域享有盛誉,并受到全世界对公共事务感兴趣的学生及政府与公共组织中的管理人员的高度青睐。美国mpa教育的特点可归纳为以下几点:

1.mpa教育具有一套完整的体系,保证了mpa教育的健康可持续发展。在美国,mpa教育有一套完整的体系,包括教学、研究、实习、评价、学术出版物和年度会议。首先,教学是mpa教育中的关键环节和重要基础。其次,各院校的mpa中心都设有一个专门的研究机构,为教师和学生展开相关的课题研究提供平台。第三,各院校和与政府机构或公共部门均建立了广泛的联系,为提高学生的实践工作技能提供了实习机会。第四,国家公共事务与公共管理院校联合会(naSpaa)的成立及其教学评估体系的建立促进了mpa教育的标准化和规范化。第五,每一个院校研究中心都有各自的学术出版物,如密西根大学就通过《公共事务教育》和《公共分析与管理》两种刊物来促进公共行政和公共管理的研究[5].最后,为了促进院校之间的交流,naSpaa每年举办一次年会,各参会院校介绍自己mpa办学过程中的成功经验并讨论与公共事务和教育相关的议题,不仅促进了mpa教育的发展,对全国公共行政事业的发展也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2.mpa教育与社会部门联系紧密,为学生提供了宽广的学习空间和实践机会。mpa教育是适应社会发展产生的,必须紧密结合国家公共管理的实际。以密西根大学公共事务与管理学院为例,与其建立密切联系的司法行政机关有:社会公共安全联盟、法律约束执行网、司法技术信息网、社区公共安全中心、国家司法统计数据交换中心、国家司法统计信息中心、国家司法协会、国家司法学院、公共安全和犯罪心理学联盟等;与政府机构联系的有:联邦行政机构、联邦法律机构、国会的季度会议、商务部、联邦选举委员会、政府信息服务部、密歇根信息中心、密歇根州政府、国家科学基金委员会、国会图书馆和美国情报局;与研究机构的联系有:政府信息服务部门、大学联盟和社会网站、美国人口调查网站、美国信息学院、加利福尼亚法律分析办公室、卡特中心、美国大学国会和总统研究中心、乔治国际科学和技术政策中心、新立法中心、雪城大学政策研究中心、哥伦比亚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乔治城大学甘乃迪研究中心、乔治华盛顿大学政治管理学院、哥伦比亚大学伯克利学院、劳动力和政策协会、国家生产力协会和耶鲁大学社会政策研究会。

3.强调mpa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和培养目标的多样性,保证了社会对公共管理人才的不同需求。美国教育十分重视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这些素质包括:解决问题的能力、参与意识、沟通能力、说服与表达能力和管理技巧。这些素质需要通过不同的教学方法获得;如在案例教学中培养创新思维能力、在社会实践中培养协作能力和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不同的学校有不同的培养目标,在《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评选出来的2012年最佳公共事务学校中,哈佛大学的甘乃迪政府学院重在培养21世纪国家重要机构领导人;锡拉纽兹大学的麦斯威尔学院旨在培养各级政府及不以营利为目的其他社会相关部门中的管理及领导人才;普林斯顿大学的威尔逊公共和国际事务研究所则专门培养能够运用各种知识和方法解决公共事务复杂问题的高级管理人员;纽约大学的瓦格纳公共服务研究生院则希望其培养的专业人才能够应对公共服务领域面临的各种突如其来的挑战;印第安纳大学伯明顿分校的公共与环境事业学院力图使毕业生掌握技能,并能在瞬息万变的职场上叱诧风云[6].

四、对我国mpa教育的借鉴与启示

与美国的mpa教育相比,我国的mpa项目尚处于一个起步与探索阶段。1998年,为满足传统公共行政学发展的需要和国家现代化行政管理与公务员专业化的需要,国务院正式批准成立mpa学术委员会,为在中国即将开展mpa教育开始了积极筹备。1999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了mpa建设方案。2000年8月,国务院学位办下发了《关于开展公共管理硕士(mpa)专业学位试点工作的通知》,批准清华大学、北京大学、浙江大学等24所高等学校成为首批具有mpa招生资格的单位。截至2010年,mpa办学单位达到了147家。mpa教育将对于进一步促进我国政府机构改革,提升公务员队伍的整体素质,建立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公共管理体制起到重要的保障作用。然而,正因为起步晚,我们还要向mpa教育最先进的国家--美国学习更多的成功经验。

1.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实现mpa教育重点从理论到实践的转移。我国传统的公共行政教育的课堂教学往往集中在理论探讨,而对培养学生行政运作的实践技能很少有关注,教学方法也往往是传统的课堂讲授和讨论等。这样的教育实践不仅阻碍了公共行政这门学科的发展,也降低了公共管理教育的意义和作用。鉴于此,目前的mpa教育必须重视更为生动活泼的教学方法,如案例教学、现场观摩和课堂模拟等,以鼓励学生在课堂上的创新与思考。一方面,mpa任课教师要将单向灌输式教学模式向互动式发展,教师主动与学生互动,指导学生开展课堂讨论,培养学生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另一方面,各院校应注重聘请政府和非政府部门中有实践经验的官员担任兼职教师,在进行理论传授的同时,指导学生进行角色扮演以及小组讨论,扩大学生的知识视野。

2.mpa教育应与社会紧密相连,立足社会需求培养应用型管理人才。mpa的培养目标必须紧跟我国公共管理事业发展的实际需要,mpa的课程设置必须重视学生实际工作能力的训练,这要求mpa办学单位与各级政府及社会公共事业部门有着密切的联系与合作。例如,mpa培养单位可以派学生到政府基层单位实习,让学生在与政府的定期连接中获得更多的实际工作技能和经验;此外,政府官员可以被邀请为mpa班的客座讲师;mpa院校还可以在政府组织内建立科研单位或设立横向合作科研基金;等等。应该说,没有mpa学校与政府或其他公共事务的机构之间的密切联系,mpa发展将会严重滞后,这一点已经被国内大多数mpa院校认可。

3.建立我国自己的mpa案例库,推进案例教学的顺利开展。美国的mpa教育案例库的建立主要来源于三种途径:第一,组织mpa培养院校集中编写案例;第二,组织学生报告他们在实践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和对策;第三,鼓励学生将案例研究类选题作为学位论文的首选,再经经验丰富的老师摘选编写。而在中国,mpa教学十分缺乏可供使用的案例教学材料,部分教师只能通过翻译国外教材来实现案例教学,但由于国内外语言、文化及公共管理实践之间的差异,这些案例实际上很难起到非常好的教学效果。因此,建立适合我国国情的mpa案例库就显得极为重要。可以通过以下五条途径实现mpa案例库建设:鼓励学院各系、研究所、实验中心和教师依托企业承担科研项目,针对目标企业进行案例开发;鼓励导师依托研究生的案例型论文进行案例开发;鼓励以校友所在企业为实例进行案例开发;鼓励在教学实习基地和学员就职平台企业的基础上建设案例基地,并进行案例开发和动态更新;鼓励教职工根据合法获得的行业、企业资料进行案例开发。

4.培养专业化的师资队伍,全面提升mpa教学质量与培养质量。高专业水准的教师队伍是保证mpa教育质量的关键问题。目前,我国大多数学校主要依靠从社会科学领域的相关院系中招聘mpa教师。一些在mpa项目开办前就有公共行政专业的院校,如中国人民大学和北京大学,则通过扩大其现有的院系来扩大师资队伍。其他院校,如清华大学,从有公共管理和相关领域的其他学校和研究机构引进师资。然而,这些院校在师资队伍上面临的一个共同困难是:大多数师资并不是公共管理领域科班出身,在这个领域并没有教育经验,这就需要花费较长的时间来专门培训mpa师资队伍。在此背景下,加大对mpa师资的专业与实践培训就显得尤为重要。第一,各培养单位应加强与全国mpa教育指导委员会的联系,并按照mpa教职委的培训计划,定期委派教师参加案例师资培训或核心课程师资培训。其次,mpa专职教师应通过参加政府部门或非政府公共机构管理、咨询、项目研究、兼职与挂职锻炼来获取实践经验。第三,学校可以主动邀请或聘请政府官员走进课堂参与教学和mpa案例分析。第四,为实现与国外高校的交流合作及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水平,还可以采取请进来、走出去战略,这对于国内及海外的mpa教育来说都是一个双赢的策略。

5.针对学员的整体素质,培养高层次的服务型公共管理人才。在我国人口快速增长、犯罪等各种公共安全问题凸显以及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我国对各种现代管理型人才的需求显得十分迫切。但令人难以置信的是,我国目前700多万的公务员队伍中,有52%具有大专学历,10%具有本科学历,只有1%具有研究生学历,且其中极少有人具备公共管理及相关教育背景。公务员队伍专业化是我国政治和经济改革进程中的一个重要任务。公务员不仅要有较高的综合素质,还要有较强的综合能力,包括依法行政能力、战略思维能力、科学决策能力、应对突发复杂事件的应变能力及心理调适能力。mpa教育要为提高公务员的素质能力服务,就要在以下几个方面努力:(1)密切联系中国实际,为我国的公共管理改革和公务员队伍建设出主意、想办法、做贡献;(2)增强课程设置的科学性,体现跨学科、复合型、应用型特点;(3)不断创新教学方式,鼓励和大力提倡案例教学、双讲式教学、情景模拟、研讨式教学、经验交流等多种形式和方法;(4)加强师资队伍建设,mpa教师必须具有合理的学科知识结构、较丰富的教学经验和从事公共管理实践或调研、咨询的实践经验;(5)加快教材建设,特别是要加大案例教材的建设力度。

参考文献:

[1]woodrowwilson.theStudyofadministration:Classicspublicadministration2ndeditionillinois[m].Dorseypress,1987,12-13.

[2]全国公共管理硕士(mpa)专业学位教育指导委员会.中国mpa教育发展报告(1999-2009)[R].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

[3]美国mpa大学排名[eB/oL].(2012-04-02).

[4]美国mpa五所特色学校介绍[eB/oL].[2011-02-28].

公共管理培养方案篇8

公共管理人才培养的两种辅修模式

辅修制人才培养模式是指学生在修读本专业外再辅修公共管理专业的相应学分,并获得辅修证书。国内高等院校的本科公共管理专业普遍作为辅修专业开设。这种普通的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依托高校的学科优势与相关专业学院的师资优势,面向党政机关与企事业单位管理的实际需要,培养掌握中外行政管理理论与现代管理方法技术,结合学生修习的第一本科专业,培养适合新的时代需求的复合型公共管理中高级人才。公共管理辅修模式以学分制为基础,目标是培养学生所修习的本科第一学位与行政管理交叉的综合知识,掌握现代管理的基本理论与方法。目前,国内开设公共管理辅修班的学校有北京大学、浙江大学、同济大学等十多所高等院校。该辅修专业学分要求一般为30分左右,主干课程有管理学、政治学,相关课程有经济学、法学、社会学等。以北京大学为例,其政府管理学院行政管理辅修专业总学分为27学分,其中,必修课程15学分,选修课程12学分;专业课程包括:政治学原理、公共管理学原理、公共财政与税收、组织与管理、公共政策与分析、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宪法与行政法学、当代中国政府与政治、当代西方国家政治制度等。全部修满者可获得辅修专业毕业证书。目前国内公共管理本科普通辅修模式存在一些不足,如学科专业壁垒尚未完全打破;学科本位主义较严重;学生缺乏自主选课的机会;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不够;缺少培养团队精神和合作精神,忽视组织计划能力、口头和书面表达能力培养;学生实践动手能力差,等等。与普通的辅修模式不同,浙江大学竺可桢学院借助本校mpa优质教学资源,面向全校本科生招收公共管理强化班(Upa)学生,目标是培养既有现代公共管理理论和公共政策分析能力,又有专门领域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的复合型公共管理人才。竺可桢学院采用在普通辅修模式基础上的强化辅修模式。按照人才培养目标设置课程体系,聘请校内外专家授课,在大三从全校优秀学生中选拔学生组班,实行二次招生,保证生源质量,并由mpa教授担任导师,实行专业指导和个性培养,加强政府实习平台和科研能力训练。在具体课程教学中,突破传统的教学方法,采用案例教学、团队学习、实地调研、多维讨论等互动式教学方法,注重强化班学生与mpa学员之间的沟通,共享mpa论坛等,为人才培养创造良好环境。

公共管理人才培养强化辅修模式的比较优势

强化培养模式和普通辅修模式在人才培养的目标和定位上均以复合型公共管理人才培养为前提,课程设置上侧重于学生对公共管理的理解及综合能力的提高,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主要课程包括政治学原理、公共政策分析、公共经济学、公共管理学、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公共部门战略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等涉及经济、管理、政治、法律、社会等社会学科。在师资方面,复合型公共管理人才培养模式更好地进行了优质资源的重组,聘请了管理学、经济学、法学等的名师资源;在招生规模上,各个高校的该辅修专业录取人数均在60人左右,有助于在案例教学或讨论课中发挥优势。在招生过程中,浙江大学竺可桢学院公共管理强化班学生的自主管理和激励机制,使得学生在进行理论学习公共管理知识之余,通过对自身“公共事务”的管理,在实践中进行公共管理能力的提升:一方面将课堂中的理论知识应用于实践;另一方面,通过实践对理论的检验和思考,进一步巩固所学的公共管理理论与知识。此外,普通辅修模式一般以专业为依托,如北大模式;浙大则在这一方面进行了创新性的探索和实践,利用荣誉学院联合相关专业院系,整合优质教学资源,保证人才培养质量。对比分析强化辅修模式与普通辅修模式,我们发现强化辅修模式有以下几个方面的优势:

(一)二次招生模式吸引了全校的优秀学生参与,保证生源质量

相比一般辅修班的招生,(1)公共管理强化班利用荣誉学院的优势和该班的文化传承吸引全校优秀学生申请报名,并通过一轮笔试、两轮面试方式,保证生源质量;(2)高质量的课程和高水平的师资队伍促进了学生学习;(3)班级文化传承促进学生维护班级荣誉感、责任感,为下一阶段的学习与实践提供了动力保障。

(二)整合优质教学资源,保证高水平的教学水准

充分利用荣誉学院的优势,可以整合学校各方面优质教学资源,集中力量培养公共管理复合型创新人才,为各专业院系输送高质量毕业生;反过来,也促使各专业院系及相关教师投入公共管理人才培养,形成良性循环,保证高质量的培养水准。

(三)注重案例教学,开设课堂讲座

在公共管理强化班的教学过程中,突破了传统的教学方式,教师能更多地根据自己的丰富经验与实践成果,向同学们提出案例,进行启发式教育,充分运用互动式教学,直到学生自主进行课堂讨论,调动和发挥学生的潜质。如聘请的美国亚利桑那州立大学、浙江大学光彪特聘教授蓝志勇为班级开设的公共行政学分析课程中,就采用了模拟竞选的方式以了解美国行政的运作方式。公共管理强化班除了在课堂内的案例讨论外,还开展了各种班级活动以培养学生对公共管理理论的应用、对公共事务的思考能力。如“双周沙龙”,来源于课堂案例讨论的拓展,利用课余时间组织同学分组对相关议题进行资料搜集与讨论,强化了学生的理论应用能力。

(四)相对独立的班级管理体系,培养学生实践能力

竺可桢学院对班级的管理主要体现在课程设置与开课学院的沟通以及在课堂之外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目前,依托于竺可桢学院平台,公共管理强化班在班级管理上取得了较大的进展,进一步增强了班级的凝聚力,突破了一般专业辅修班仅仅在上课期间共学的模式;通过一系列的实践活动增强了班级的竞争力,在增强班级学生个人能力的同时增强了对公共管理理论的应用能力。班级开展的一系列活动包括:“致公讲堂”,精品课程展示活动、双周沙龙,案例讨论、中国企业体验实习奖励计划参与、政府平台,了解政府的运作方式等,这些实践活动都借助了竺可桢学院的平台和资源,也为同学们提供了在班级以外的实践机会。在毕业环节中,学校鼓励学生将主修专业的毕业设计(或论文)与公共管理强化班的调研分析相结合。

强化辅修模式的启示

从目前国内高校对于公共管理本科的教学建设来看,公共管理已经越来越受到重视,但是仍处于初步发展阶段。大部分高校则仅是开设相关的专业辅修,并没有和mpa专业学位教育进行资源共享。在形式上,浙江大学竺可桢学院开设的公共管理强化班(Upa)是一个较为创新的教学模式,利用mpa的丰富资源,通过强化班的形式来培养复合型的公共管理人才,目前该教学模式已经较为成熟。事实上,在进行复合型人才的培养过程中,通过比较辅修模式和强化模式,我们发现以下3点对复合型公共管理人才培养具有借鉴意义:

(一)对生源鉴别的重视

大学期间,本科教学压力已经较大,在进行复合型人才的培养过程中,首先应考虑到要选择学有余力的同学及其兴趣、目标,否则,不仅复合型人才培养的目标难以实现,更有可能导致学生连本专业的课程都无法完成;此外,对是否适合本专业学习的学生进行条件鉴别也是复合型人才培养得以成功的重要条件。

(二)对课程教学方式创新的注重

在一般辅修班的教学中,容易出现以学分导向的任务型教学管理,特别是在自主选课的基础上,学生一方面缺乏对该专业的基础知识,另一方面又要疲于应付众多课程的学习,容易埋头于课本以考试为目的,而忽略了对知识本身的掌握和应用。因此,在教学方式上,更要注重创新,以帮助非专业学生对所学内容更好地理解。

公共管理培养方案篇9

我国自1999年由东北大学、云南大学首批招收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本科生以来,至今对有关该专业的较完善、较统一的教学规范仍未确定,各个高校在对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专业方向、课程设置、实践教学环节建设、教材建设及师资队伍建设等一系列问题上,都还存在较大的认识分歧。其主要原因在于该类专业人才的就业岗位没有实现专业初创时的预期目标,大量本科毕业生并未进入公共事业管理领域就业。本文在充分讨论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现状的基础上,对该类专业的教学模式给出了改进方案。

1我国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现状

国外高校并没有“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与此相应的概念是“非政府部门管理”、“第三部门管理”等所谓社会公共事务管理,而其设置的本科专业,一般只在大学的政府管理学院、公共管理学院或管理学院开设相关的课程,或建立相应的研究机构[1]。

我国高校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建设的研究重点集中在教材建设方面,最具影响力的有中山大学教授王乐夫主持的教育部“十五”规划课题“公共管理学科建设”,以及东北大学娄成武教授、云南大学崔运武教授的相关课题。南京农业大学整合公共管理一级学科下各个专业资源,成立了高等农业院校中的第一个“公共管理学院”。从国内主要研究结果来看,争议最为突出的是高等学校培养该类专业人才的“出口”定位不清晰,人才培养目标模糊,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1.1“变异”与“超前”论

认为我国所谓的公共事业管理是从国外“第三部门管理”研究中嫁接过来的,是针对中国特有的事业单位而展开的专门研究,具有“变异”特征。虽然国外早有“第三部门管理”研究热潮,但由于我国“第三部门管理”并不发达,受体制因素制约,事业单位改革进展缓慢,因而大兴“公共事业管理”研究,特别是大规模培养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人才,与人才实际需要相比,实属“超前”。该观点主张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应主要培养以“考研升学”为主要目标的“知识发展型”人才。但由于目前我国研究生专业设置目录中没有“公共事业”方向,只有行政管理、公共管理、公共政策、教育经济与管理等相近专业,因此培养知识发展型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人才,存在着“考研升学”障碍。

1.2“准公务员”论

认为我国大规模培养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人才,就是以培养进入“公务员”队伍的准公务员为主要就业目标,这是适应转型时期建设服务型政府的需要,也是适应我国事业单位改革的需要。一些学者对我国现有公务员队伍进行调查后认为,目前公务员队伍中具有大学本科学历的不足20%,且多没有管理类专业背景。

目前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人才就业岗位出现分流现象,不是政府不需要这类人才,而是我国事业单位改革和公务员制度建设滞后的体现,是体制性问题。但事实上,从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毕业的本科生进入公务员队伍的规模并不引人注目。我国公务员考试中并未设置“公共事业管理”专业门槛,考试中行政管理专业比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更具优势。这样看,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培养“准公务员”的目标也难以实现。

1.3“泛管理人才”论

持这种观点的人认为,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培养目标可以比较宽泛毕业生在工商管理、企业管理、经济管理等领域寻找就业机会,是十分正常的现象,它反映了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学科基础的宽广性。但从多数高校实际运行的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本科培养计划来看,由于缺乏工商管理、企业管理或经济管理等专业领域相关的实践教学环节训练,该类专业毕业生在这些领域内的专业技能不强,因而其就业率受到明显影响。所以,把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成为适应众多管理领域的“泛管理人才”,从专业角度而言,是不适合的。

2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要求

针对以上我国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现状,在当前和未来的专业人才培养和教学模式上,应注意以下几点培养要求。

2.1注重公共事业事业管理人才培养的专业性

按照教育部的规定,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毕业的学生应该至少能够“在文教、体育、卫生、环保、社会保险等公共事业单位行政管理部门”工作,这些部门所涉及的行业,工作岗位就已经十分广泛,在学生四年的大学教育培养中已经很难成为这么多领域的通才。因此,有必要在该专业学生培养的过程中注重某一方面的专业化教育,以提高学生自身能力和专业水准。

2.2满足学生自身发展的要求

在专业培养的过程中,按照“最近发展区”理论:教学只有着眼于学生能力的“最近发展区”才能有目的推动学生身心的积极发展,唤起学生不断追求新目标的需要、兴趣和意向。在发展、变化的思想指导下编制的教学目标,应能体现“发展水平”和“最近发展区”的能级转换、梯度渐进,不断开掘更新的“最近发展区”,从而促进学生获得大限度的发展[2]。学生进入公共事业管理专业这个平台之后,首先是学生认识、了解这个专业,在这个基础之上,学生才能够根据自己的特点深入、潜心这个专业,最后才会热爱这个专业。

2.3满足个性化创新人才培养的要求

创新的特征落实到教育环节上就是根据每一个学生的个性发展要求提供与之相适应的教育服务。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对学生的培养要重视每一个学生的成长发展,处理好教学的公共性和培养的个性化的矛盾,为学生成才创造条件、提供机会。公共事业管理本身是一个正在发展中的专业,充分考虑学生的需要,让学生的个性与教学相结合是公共事业发展的需要。同时,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学生个性的发展也给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2.4满足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需要

现在各个高校都在强调要对学生进行职业生涯教育。“职业生涯”教育的特点是:注重个体的特别性;强调教育过程的终身性;要求学校、家庭、社会教育的整体性;面向教育个体的全面性,避免歧视;突破传统,注重培养实际性的职业能力;注重促进学生的发展和特殊才能的充分发挥[3]。“职业生涯”教育理论的前提条件就是针对受教育个体的特殊性,这与我们国家传统倡导的“因材施教”的观点是不谋而合的。

2.5满足用人单位选择的需要

面对“千人一面”、“广谱抗菌”的培养模式,用人单位早已经提出了自己的异议,同时这样一种培养模式也给用人单位招聘选择时带来了很大的选择成本。

突破这样的培养模式,让大学重现自由发展的时代是教育工作者的义务和责任,尤其是公共事业管理这样的新专业,本身就给学生的个性发展留下了广阔的空间,因此更加应该采取多种形式让学生多层次、多元化地凸现个性,也给用人单位更加丰富的选择。

3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改进

公共事业管理专业迄今未能对其专业建设的一些基本问题形成共识,教育部公共管理教学指导委员会多次召开相关高校专家学者讨论,也一直未能形成较为规范的专业课程体系,这给人才培养方案的制订带来一定困难。因此,在人才培养教学模式上有必要确定该专业的核心课程,以利于高校根据自身教育资源优势,培养出具有校本特色的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人才。

3.1确定多元化的人才培养目标

公共管理人才的社会需求与我国公共管理部门改革进程密切相关,应针对各种公共管理部门人才需求的实际要求,加强专业能力训练和公共服务能力培养。同时要增强学生对管理类相关专业课程的选修自由度,提供更丰富的专业实践机会,以适应更广泛的就业需求。各办学单位要在充分进行人才需求调研的基础上,根据自身的教育资源优势,确立灵活的培养目标。例如,由文化事业管理专业为基础发展起来的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文化事业管理类),可将文化传播学作为学科基础,主要培养文化事业管理型人才,充分发挥教学经验成熟、就业定位明确、教育资源充足的优势。科技类高校依托技术优势,主要培养面向科技事业领域的公共管理专业人才,这种培养方式也有其发展空间,符合当前我国提高科技服务能力、加快信息化建设的时代要求,且有利于办出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特色方向。

3.2建立合理的人才培养方案和完整的教学保障体系

在人才培养方案中,课程建设是基础。高校应努力在课程模块设计、主干课程规范、校本课程开发及课程建设等方面打造特色。教学保障体系中,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当前最困难的是师资队伍和实践教学基地建设,尤其需要充实具有在公共部门特别是事业单位工作经验的教师充实到该岗位,以实际经验指导学生理论学习。在教学实践基地建设方面,既要重视校内教学实验室基础设施的建设,又要重视与事业单位、政府机关或大中型企业管理部门合作,建立校外合作教学实习基地。

3.3重视实践教学环节的培养

在实践教学环节上,应充分把握机会,总结教学经验,避免学生的实践目标不明确,学生参加积极性不高,抵触接触社会的心理。:进一步对学生进行实践教学重要性教育与引导,使之高度重视,树立实践思想意识,积极充分利用假期时间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增强动手能力的培养与训练。

强调课程实习是专业实习的前提和基础,建立制定实习计划与实纲——实习指导书——制定实习模块、计划构架——具体分工——实习方案——实习材料——成绩评定等一套完整的工作流程,责任明确,任务清晰,组织管理到位。

4结论

我国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法及教学模式的改进尚需在不断总结实际经验的基础上逐步完善并成熟,针对目前我国该专业人才培养的现状,本文作了初步的探讨,提出了人才培养的具体要求和教学模式的改进措施,并将在今后的实践教学环节中给予尝试并积累经验,以期完善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课程体系建设。

参考文献

[1]莫利拉,李燕凌.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多维发展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中国农业教育,2006.3.

公共管理培养方案篇10

建设公共档案馆,关键在于深化改革,创新体制机制,完善政策体系。要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社会和公众需求为导向,从管理理念、运作机制、服务方式上解决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伟大实践同步发展的信息服务模式。

一、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信息服务理念

建设公共档案馆的根本要求就是要树立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由于长期受传统档案馆管理机制的影响,往往容易出现对档案信息服务的认识偏颇,存在重管理轻服务、重政治经济领域轻社会公众领域的问题。随着经济社会的到来和信息技术的发展,社会公众挖掘知识信息的需求与利用档案信息的能力不断提高,社会公众的档案信息需求也在日益增长。客观要求公共档案馆信息服务的出发点与落脚点,都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在面向社会公众开展档案信息服务过程中,注重解决民生问题、满足人民群众的信息需求,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权益,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为构建和谐社会的伟大实践提供便捷有效的档案信息服务支持。

二、切实提高公共档案馆的信息服务手段

目前,公共档案馆档案信息服务手段与能力建设尚处于探索阶段,需要付出艰苦努力加以健全和完善过程,绝不可能“毕其功于一役”地一蹴而就。因而,要借助信息化与政府信息公开建设的强劲“东风”,科学运作、分步实施、循序渐进,提高公共档案馆信息服务的手段与能力:一是建立全国性的档案信息公共服务系统应用平台。为开展全方位、跨地区、多领域的档案信息公共服务奠定条件基础,达到提高公共服务型档案馆信息服务工作的效率、体现服务优势的基本要求;二是整合分散在社会及各级各类档案馆中的资源,形成集约化、规模化的信息服务网络体系。利用信息化途径达到扩大公共档案馆信息服务范围、拓宽公共档案馆信息服务渠道、完善公共档案馆信息服务手段、提高公共档案馆信息服务能力的目的;三是结合电子政务的实施,加快公共档案馆开展网上档案信息服务的步伐。特别是利用因特网所具有的塞帕空间(Cyberspace)形成相关档案信息与其他来源、形式信息之间的有效“链接”,便于满足社会公众的信息需求,传递已公开的馆藏档案信息,适时开辟与现行文件中心作用相近的档案信息服务“第二战场”。以此“诱发”社会公众主动利用档案与档案信息、积极参与公共档案馆建设的积极性;四是根据建立公共档案馆信息服务政策监督与技术支持系统。在信息化条件下提升服务能力,不仅要充分满足公共档案馆信息服务的一般要求,还要注意遵循信息化特点与规律。完善数字化档案信息网络建设安全体系与建设标准,切实保障网络信息服务的稳定有序、安全可靠;五是公共档案馆必须加强与有关部门的沟通协作,建立实用、先进、高效的多级次数字化信息服务网络系统,为公共档案馆应用现代化手段开展信息服务创造条件。

三、培养造就公共档案馆开展信息服务的人才队伍

公共档案馆开展信息服务、提升公共服务能力,是相对于传统档案馆服务方式、服务手段的改进与提高,需要具有一支了解掌握档案馆业务、精通信息服务工作的人才队伍,这也是公共档案馆开展信息服务的基础。

在公共档案馆信息服务能力建设中,“人”居于特别重要的位置:既是开展信息服务工作的实施者,又是提升信息服务能力的受益者。公共档案馆加强信息服务能力建设,要求对内以调动干部职工的积极性、创造性为根本,追求人的全面发展;对外研究社会公众的需求、增进社会公(下转第50页)(上接第42页)众的认可,以追求社会公众的满意度为根本。只有这样,公共档案馆信息服务能力建设才会具有强大的动力和明确的方向。要尽快研究制定一整套提升信息服务能力的人才培养办法、培养内容和培养制度。加大培训工作的力度,加快人才队伍培养建设步伐。要变一般性号召为强制性要求,并将其列入干部培训计划和工作考核内容之中。同时,结合业务建设需要,建立人才管理办法,从吸收、激励、管理、教育等多个方面加以完善,切实使提升公共档案馆信息服务能力的建设实践得到加强,为公共档案馆在构建和谐社会的伟大实践中真正发挥独有作用创造条件。

参考文献:

[1]刘金树.关于公共档案馆服务方向的思考.中国档案报,2007年1月11日.

[2]张锐.构建和谐社会视野下的档案信息服务.档案学研究,200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