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毕业设计市场调研十篇毕业设计市场调研十篇

毕业设计市场调研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9 12:37:20

毕业设计市场调研篇1

在刚开始对于这个论文题目进行构思时,想过用调查问卷这样的方式去获得一些人们对于手机上的续网改进,或者更看重手机的哪个方面的诉求,手机上的使用习惯,亦或者更加看重哪一类应用的对于手机要求的改进。在实施过程不断打磨成在问卷调查的问题,也帮助我尽快的完成论文。

从中在问卷调查中,我也收获了很多新的一些感悟,大多数人对于手机现在更多是想要手机更加流畅,并且性能较好的手机,娱乐性应用对于人们现在也是越来越重要的一环,这也是体现一个手机性能与好至关重要的一个考验。

这其中论文报告最难攻克的是在发放问卷的时候,因为担心可能采集的样本不够,导致分析结果不够全面,并且年龄层面不同对于手机使用习惯上也会有所不同。于是我挑选了一些具有代表性的一些年龄人群来完成调查,例如18-40岁之间的一些年龄层面的人,并且在发放过程中运用了大量的应用去推广问卷帮我完成问卷调查。

在探索人们对于手机使用习惯的同时,人们对于手机使用中不断更新的心态和面临的心得问题,手机的流量套餐是否会更不上现在应用更新,人们追求手机更好搭载娱乐性应用对于生活的改变和人们自身的影响,并且是否会使用多个手机去更好的在生活里应用自如,手机上最基本的硬件质量问题也是大多人关心的事情,很多手机子啊使用期间很快就会出现一些质量问题,并且对于手机的系统也是各有选择,在大部分用户的手机使用中近乎都选择了ioS和安卓系统作为手机的运行系统。

毕业设计市场调研篇2

营销1,2,3班毕业设计题目学号姓名指导教师毕业设计题目张晓丹面向营销网站规划设计(3人)利用电子邮件进行外向营销的方法设计客户满意度调查与预测的模型设计即时通信系统在呼叫中心的应用设计董志英综合购物中心购物环境研究(4人)大型购物超市购物环境研究居民住房情况调查及需求发展趋势商业服务业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框架消费者消费心态调整及商业服务业营销活动策划商业服务业特殊营销活动策划马记物流技术研究(10人)商品包装设计商品陈列设计武洪斌某公司营销市场战略决策设计(5人)某公司营销非市场战略决策设计某公司产品营销战略设计企业营销模式设计产品促销方式设计企业营销培训体系设计石爽诊断"保龙仓","盛福祥"在市场营销方面有何不同?设计你的超市营销方式及风格.(6人)分析"麦当劳","肯德基"的市场定位和营销策略"早餐工程"的营销设计保险公司的营销设计房地产公司的营销设计张振旺中国品牌现状及发展策略(4人)某市场现状分析(汽车,保健品,家电,白酒饮料)某市场细分及营销策略某市场营销渠道研究某产品策划市场营销体系的建设与管理中国广告市场分析整合市场营销一则成功的案例分析一则失败的案例分析营销1,2,3班毕业设计题目学号姓名指导教师毕业设计题目如何做好市场调查刘建民企业Ci形象设计(7人)企业产品广告设计公益广告创意设计企业文化方案设计企业理念方案设计企业视觉系统方案设计企业行为规范方案设计企业标志方案设计企业营销方案设计企业广告组织设计陈军须服务质量的评估模型设计(8人)市场信息资源的开发方法条码技术在商品包装中的应用问卷调查在客户关系管理中的应用——调查表设计服务营销的创意设计客户关系管理系统模式设计互动行销在internet上的实现网络营销的技术支持商标方案设计与营销的关系岳淑捷企业营销组织结构设计(5人)企业营销培训体系设计商品包装设计物流配送体系设计营销人员素质结构设计营销预测模式设计商品质量体系的构成设计刘宏伟某产品定价设计(8人)某产品客户满意度调查方案设计某商店最佳服务范围设计某市场调查分析方案设计某公司总体战略决策设计某产品目标市场战略模式设计某公司市场定位设计某产品市场细分设计某公司经营战略策划设计营销1,2,3班毕业设计题目学号姓名指导教师毕业设计题目某公司分销体系设计某产品促销手段设计某产品市场传播设计某产品市场营销组合设计某产品开发设计某产品推广设计王力某食品公司的战略管理设计方案(7人)某饮料(酒类)公司的战略管理设计方案某家电公司的战略管理设计方案某大型超市的战略管理设计方案某服装公司的战略管理设计方案张金成入世后中国轿车(或手机)市场的市场调查与需求分析(7人)某网络商店的经营管理策略分析某公司网络营销目标市场策略研究分析加入wto对中国证券市场的影响论知识经济时代的企业文化与营销人员的素质某企业的业务流程重组(BpR)设计某企业的供应链管理(SCm)改进设计

毕业设计市场调研篇3

前些年专家们把设计分成平面设计、立体设计和空间设计,或叫二次元、三次元和四次元的设计。也有将设计分成建筑设计、工业设计和商业设计三大类。还有将设计归纳为视觉、产品、空间、时间和时装设计等五个领域,把建筑、城市规划、室内装饰、工业设计、工艺美术、服装、电影电视、包装、陈列展示、室外装潢等许多设计领域系统地划分在不同的五个领域之中。近些年来,越来越多的专家倾向于构成世界的三大要素:“自然-人-社会”作为设计类型划分的坐标点,按设计目的之不同,将设计大致划分成:为了传达的设计--视觉传达设计;为了使用的设计--产业设计和为了居住的设计--环境设计三大类型。环境艺术设计是对人类的生存空间进行的设计。区别于产品设计的是:环境设计创造的是人类的生存空间,而产品设计创造的是空间中的要素。协调“人-建筑-环境”(“人-建筑-环境”是1981年国际建筑师协会第十四届会议主题。这里指的建筑与环境可以分别理解为人造环境因素和自然环境因素。)的相互关系,使其和谐统一,形成完整、美好、舒适宜人的人类活动空间,是环境设计的中心课题。环境设计的类型分为城市规划、建筑设计、室内设计、室外设计和公共艺术设计等。“安全、健康、便利、舒适”是联合国世界卫生组织对于城市环境的四个评价标准。环境艺术设计不是阳春白雪、茶余饭后享受的东西,而是一种社会生活需求,所以毕业设计教育不能光是上课听课,学生必须亲自从事设计,在实践课题中训练自己,通过四年时间学会扩展运用知识的能力。环境艺术艺术设计毕业设计教学是艺术设计类人才培养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本科教学过程中重要的实践教学环节,是对人才培养质量全面的、综合的检验,是对学生毕业和学位资格认证的重要依据,同时也是衡量高等学校办学质量和办学效益的重要评价内容。艺术设计专业毕业设计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方式和正确的设计思想,以及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是学生毕业前全面素质教育的重要实践训练。在毕业设计工作中,要认真贯彻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教学与科研、生产相结合,教育与国民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相结合的原则,加强多学科理论知识和技能综合运用能力的训练,加强学生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和创业精神的培养。

二、目前艺术设计类毕业设计教学存在的问题

2014年以来作者所在学校启动了“毕业设计(论文)形式多样化改革”,根据艺术类专业特征,制定了凡事学生在市级以上展出独立完成的优秀作品;被企业、政府、机构等采用、收藏的艺术(设计、绘画)作品,并取得相关采用、收藏证明可以进行艺术毕业设计的多样化改革,根据作者长年的环艺毕业设计教学经验归纳仍有如下问题:

(一)毕业设计中指导教师与学生的互动不够,学生迫于就业、考研、公务员考试或其它就业考试花在毕业设计上的时间不够;

(二)环艺毕业设计的选题面窄,设计类型单一,很多选择室内设计中的家装设计,毕业生选择意愿不强;

(三)对设计市场的调查研究依赖于网络,缺乏真实市场的考察研究,指导教师则缺乏“双师型”教师;

(四)因缺乏对市场的熟悉所做施工图没有市场实用性与规范性,理论与实践脱离,大部分设计作品都是“虚拟”设计;

(五)毕业设计的检查、评分制度走形式、不客观、不规范,因有毕业设计没过的学生跳楼自杀(如2015年5月18日中南大学学生跳楼事件)而降低毕业设计严肃性,出现有的学生放松毕业设计要求依赖别人或网络代做毕业设计。

三、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毕业设计教学改革的举措

(一)以指导教师为第一责任人,加强管理,规范流程制度

艺术设计专业的毕业设计组织与管理工作直接在主管院长领导下,一般为校、系、专业教研室三级管理,校系对毕业设计的管理主要为宏观组织与管理,如制订毕业设计工作的管理制度、教学质量监控工作、组织毕业设计检查、评估、考核和经验交流活动。毕业设计主要工作为系部有关毕业设计工作的管理制度和工作部署,结合专业培养目标和特点,拟订毕业设计具体工作计划和实施细则,安排毕业设计教学任务,进行毕业设计。毕业设计的直接管理与教学者为指导教师,指导教师在确定毕业设计任务书时要结合自身专业特征进行毕业设计课题公布,检查和督促毕业设计质量和工作进度。

(二)完善毕业设计课程指导体系

环艺专业的毕业设计课程体系内容涵盖了艺术设计的专业知识与所有基础与专业课程。在就业竞争激烈的环境下指导教师更有职责带领学生走进市场,结合实践完善课程教学模式,在市场调查研究中开题,避免学生毕业设计开题的盲目性、随意性,在阅览丰富后充分设计撰写好开题报告,参考优秀经典设计作品去分析观察挖掘环艺设计的特性,在开题报告中可以自定题目,也可以参考优秀经典作品题目,更可以根据市场考察后自己确定开题。指导教师审核学生的开题是否有市场前景、创新性,选题是否切入性强,初步设计思路是否明晰,设计方案是否可行,施工图、效果图能否顺利完成,毕业设计方案的构思是关键环节,根据方案最后效果的表达是否优化了空间结构与外部形态,在材质、色调、尺度方面搭配是否合理、材质运用是否得当,施工图的图层、线型、界面、节点等等是否规范标准。在这个过程中教师需要一对一的辅导,有条件的采取“双师型”辅导,在成绩评定中客观、真实公平。我们采取了指导教师评、阅卷教师、答辩教师、教研室集体这几个步骤平分。科学严谨实用的毕业设计教学指导体系是教学保障,如毕业设计的图纸规范化,设计方案系统完整、艺术表达效果、设计的原创真实、设计元素、设计文化内涵都需要有一整套的体系。

(三)环境艺术毕业设计的应用型发挥

“荒年饿不死手艺人”,在就业竞争压力膨胀的年代,人们都希望学技找工作,“不求所有,但求所用”是应用技术型高校新的教学理念,应用型高校的毕业设计是对所学知识技能的展示与总结,是探求科学研究的基本实践,是将艺术、技术融入实践中,培养人才的创业、创新实践能力的重要环节。在毕业设计开题之际指导教师必须带领学生进行市场调研,收集开题需要的详细现状信息,按照环境艺术设计的国家与地方标准进行设计,了解本专业领域的新材料、新技术与工艺,开题报告要对选题进行详细的课题的来源、目的、意义(包括应用前景)、国内外现状及水平进行阐述,要根据自己现有的专业基础对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研究方法与工程技术方案和准备采取的措施做好规划。指导教师要对学生开题报告的可行性、程序计划做全面的审查评价。鼓励引导学生大胆创新,利用电脑辅助手段绘制施工图(不少于二十张)、效果图不少于六张并进行设计说明的撰写,设计方案在指导教师指导下不断完善包括设计的功能区的平面布置图设计、设计元素的利用、设计审美造型效果、材料色彩搭配等等细节做深入工作。

四、环艺毕业设计教学改革的实效

毕业设计市场调研篇4

就业工作自查报告范文(一)

x系xxx届毕业生工作在学院党委、办公室的领导下,在就业处的指导下,在面临重大困难的形势下,x系就业工作小组坚持狠抓思想教育,及时耐心的进行就业指导,按照“走出去、请进来”的工作方针,“就业指导全员化”的工作要求,“就业服务人性化”的工作原则,充分收集用人单位信息,把握机会,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进行细致深入的工作,取得了较好的成效。现将前一阶段就业工作做如下汇报:

针对今年严峻的就业形势,本着“内抓教育,外拓市场、全员参与”的原则和“早起步、早准备、早动手”的策略,我系积极、有针对的拓宽就业途径,千方百计提高就业率和就业质量。

一、认真分析研究就业形势,增强就业工作的针对性

为了切实增强毕业生就业工作的实效性,我系针对x设计、装潢x设计、电脑x设计三个专业方向学生就业市场进行了深入的调查研究,认真分析了毕业生就业面临的压力,同时找准做好就业工作的突破口,及时掌握学生就业信息。经过分析认为,XX年,全省各高校毕业生人数比往年有较大幅度的增加,而就业岗位并未有明显增多,特别是经济发达地区受到金融危机影响,往年建立的就业基地和关系单位对人才的需求也大幅减少,就业形势比较严峻,但就这三个专业方向而言,中小城市及中小企业对人才的需求量却持续攀升,市场对人才的选择越来越趋于理性,重点还是考察学生的专业水平和实践能力。

二、加强针对毕业生的就业指导工作,提高学生就业能力

为了适应学生就业的新形势,我系积极探索有效的就业指导工作途径,立足于提高学生自身素质,培养学生适应工作的能力,增强学生社会责任感和团队精神,指导学生应聘礼仪和技巧,切实把工作做到细处

1、引导毕业生及早深入社会,了解社会,服务社会,自觉地在工作中运用、丰富在系部所学专业知识,。从指导学生毕业创作、毕业设计,举办职业道德讲座等方面入手,积极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对学生进行职业道德教育,引导学生明确以什么样的精神状态去面对社会的选择,怎样在社会中找准自己的位置,使学生牢固树立爱岗敬业、吃苦耐劳的精神,保持踏实肯干、锐意进取的良好的工作作风,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受到就业单位的好评。

2、鼓励学生参军、专升本,支持学生报考公务员、选调生、村官,参军等,扩展其他就业途径。我系参军自去年零的突破之后,认真总结经验,继续鼓励毕业生参军,并组织老师有针对性的对报专升本的学生进行辅导,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就业压力。

三、毕业生服务工作

1、我系及时收集整理就业信息并。为了及时获得相关信息,指定专人做好就业信息的收集、汇总和工作。为了让每一名毕业生及时了解就业信息,在我系网站建设了专门的就业信息宣传专栏。通过学院组织大型招聘会1次,招聘单位几百余家,提供岗位30多个,通过招聘会达成意向100多人次。

2、引导学生切实转变就业观念,鼓励学生积极自主创业。

近年来,高校毕业生数量持续增长,就业难度较大,因此,学生就业问题越来越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和学校工作的重点,x系以就业和社会需求为导向,不断完善有利于毕业生就业的长效机制,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省教育厅以及市教育局关于做好毕业生就业工作的政策和要求,一方面,积极拓宽毕业生就业门路,加强毕业生就业市场建设,另一方面,引导学生切实转变就业观念,鼓励学生积极自主创业。据统计,08届毕业生有2人已实现了自主创业,带动10余人就业,多人拥有自主创业意向。

五、就业状况反馈、就业率统计工作

1、按照就业处关于做好xxx届毕业生就业状况反馈、就业率统计工作的要求,做好各环节的毕业生就业反馈、就业率统计工作。

2、就业指导负责老师与毕业班级老师保持密切关系,做好系部学生就业状况、就业率的统计、上报工作。做到100%覆盖,没有遗漏。

六、xxx届毕业生工作前一阶段的经验

今年我系毕业生工作有许多值得总结的经验,主要有:

1、毕业生工作离不开学院领导的大力支持和帮助。

2、早准备、早计划、早实施。我系毕业生就业指导、动员等工作在大大四刚开学就已经开始展开。

3、毕业生工作领导小组选拔任用了一批有能力、有工作热情、有责任心、有积极性、乐意为同学服务的学生干部,从而有力保障了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也能够使在校生及早了解就业程序,看清就业形势。

4、针对今年就业现状,结合我系专业特点,勇于开拓思路,把握我系毕业生受中小城市及中小企业欢迎的机会,将开拓就业市场的重心向生源地以及周边靠拢,不但得到了毕业生的一致认可,同时也取得了良好的成效。

截至目前,我系专科生业生共574人,现就业544人,未就业30人,x设计91.94%(194/211)电脑x设计96.35%(132/137)装潢x设计96.46%(218/226))平均就业率94.77%。相对来说x设计专业就业率较低,系部针对该专业辅导员调动部门问题进行了一系列催缴协议措施,不存在不交就业协议不发毕业证、学位证、报到证现象。

就业工作自查报告范文(二)

一、领导重视

就业工作一直是我系工作重心,系部专门成立了以系主任刘x、书记邓x为组长,各教研室主任为成员的就业领导工作小组,下设了以主管学生工作的副主任杨敬亭为组长的就业工作小组,配备了就业专干,还配备电话机、电脑、打印机等必要办公设备,争取了新花卉基地多媒体教室、一教教师休息室作为招聘会洽谈场所。根据就业需求,还专门成立了2019届毕业生学生就业小组。通过纸制通知、系部网站、飞信、QQ群等多种渠道就业信息

就业工作领导小组每年度每学期研究部署我系就业工作,特别制定奖励措施,鼓励全系师生进行校内外实习实训基地的扩展和就业市场开发,就业工作小组主要建立就业工作档案,做好就业工作会议记录,负责学生就业思想教育工作和组织就业指导工作。学院下拨就业经费专款专用,并从系部创收经费中支持就业工作。

二、制度健全

从我系专业当前就业形势出发,制定了年度就业工作计划、总结、就业指导工作计划,分工明确,责任到人,

三、管理与服务

1、我系就业工作围绕学院招生就业指导中心为中心,按时上报计划、总结、就业率,高质量完成上报材料及数据。毕业生信息、就业方案报送准确,无漏报、错报现象,纸质及电子文本数据准确规范。

2、就业协议书管理严格,无借用、乱用协议书现象

3、时刻掌握毕业生详细就业去向情况,所有就业证明材料上交及时,整理规范

4招聘会和需求信息及时,渠道畅通,由就业专干负责,并及时做好公司人员的接待和招聘会现场秩序,无学生、用人单位投诉。

四、教育与就业指导

1、针对不同学生开展多种形式的思想教育,重点加强毕业生的择业观教育、自主创业教育,引导毕业生到基层、到西部。我系2019届毕业生中共有40余名同学参加了村官和各级公务员考试,4名毕业生积极响应党和国家“到西部去”和“到基层”去的号召,积极应征报名参加大学生志愿者服务西部计划。15名同学顺利通过“专升本”进入湖南农业大学学习,目前还有数名同学积极准备2019年研究生入学考试。

2、为做好毕业生离校工作,专门召开2019届毕业生安全离校工作动员大会,为学生讲解离校手续的办理程序,在整个离校过程中,我系无一起安全事故发生,全部文明离校。

3、就业指导工作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我系从大一新生进校就指导学生做好职业生涯规划,大二学生接受就业指导理论课程的学习和模拟职场的锻炼,大三离校上岗前接受专家就业讲座、面试技巧的指导学习。

4、我系每年都会针对家庭贫困学生进行座谈会,了解他们的就业情况,为他们面临的就业过程中的困难进校指导和解决,切实做好贫困家庭的就业工作。

五、市场建设

就业形势每年都在发生变化,制定年度就业市场建设方案并认真组织实施;今年暑假刘唐兴主任、邓建平主任、邓灶福书记就前往武汉、广州、深圳、佛山等地就业就业考察和就业市场建设。2019年下学期邀请12家新单位来我系招聘,提供了216个实习就业岗位。积极组织毕业生参加校园专场招聘会,要求就业专干必须到场接待公司工作人员和维持会场纪律,资助组织召开了23场招聘会。

制定了《植物科技系教育教学与学术成果奖励办法》,设立专项经费奖励全系教职工在校企合作、顶岗实习与就业做贡献。将市场开发与教学、科研及系企合作结合起来,形成教职工全员参与就业工作的局面。建立大学生就业实习基地或就业基地64个。

六、信息化建设

根据我系专业,及时搜集就业需求信息,建立用人单位信息库,收集需求信息岗位634,远远大于我系应届毕业生469.

利用植科系网站平台,并于学院就业信息网链接,通过网站信息全面及时地为毕业生提供就业信息。

七、理论研究与工作创新

在20**届毕业生在返校期间进行跟踪调查,收集毕业生典型事迹材料及对学院评价意见和召开校友座谈会,形成了书面调查分析材料,在应届毕业生上岗前下发用人单位对毕业生质量及专业的评价意见,在返校期间收集,并形成书面调查分析,做出我系毕业生总体的评价。

认真开展了就业理论研讨工作,积极撰写研究论文,王伽撰写了《贫困生就业难现状及对策分析》、杨敬亭老师撰写了《金融危机下高职院校就业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都针对我系毕业生的就业现状的分析。

八、特色工作

我系根据新时期就业形势的变化并积极利用现代通讯平台开设了新的就业信息渠道,如飞信、QQ群、系网站、职教新干线等平台信息。

系部领导重视就业工作,一是设立专项经费奖励教职工积极提供就业信息,校企合作单位,形成全系教职工积极投身于就业工作中来。二是系领导通过走访市场,现场调研,校友走访等方式开阔就业市场,稳定了我系岗位需求量并提高了就业质量。

九、工作成效

毕业设计市场调研篇5

关键词: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思想教育;策略

中图分类号:G71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1101(2011)03-0074-05

就业是民生之本,高校毕业生就业情况如何,关系到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关系到国家的发展和社会稳定,做好毕业生就业工作是学校肩负的政治责任。同时,毕业生就业状况如何,也是社会对学校办学水平的重要评价指标,涉及到学校的声誉和能否健康发展。因此,做好毕业生就业工作意义非凡。如何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对有关问题要进行认真研究和思考。

一、当前高校毕业生就业现状与困难因素分析

就业是高等教育的出发点和落脚点。21世纪中国的高等教育已经由“精英化”步入“大众化”,随着大众教育时代的来临,大学生也面临日益严峻的就业压力。高校扩招,在培养了越来越多的人才的同时,也造成了就业市场上的供大于求。近年来的国际国内严峻的经济状况,给就业市场又蒙上一层阴影,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更加严重,这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纵观关于造成高校毕业生就业困难因素的研究成果,可以把影响高校毕业生就业的原因归结为三类:一是社会因素,主要包含就业市场的供求不平衡和当前经济环境的影响等;二是高校因素,主要指高校专业、课程设置和培养方案与社会需求脱节和就业指导工作不到位等;三是毕业生个人因素,主要指高校毕业生自身就业期望与社会实际有巨大落差,定位不准确,导致“就业不难择业难”的普遍现象。

二、深化对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理念的认识

(一)工作思路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社会需求为工作导向,以提高毕业生就业率和就业质量为工作中心,以创建一流水平为工作方向。全面谋划,抓好重点,整体推进,促进毕业生就业工作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为实现学校发展目标作贡献。

(二)工作理念

毕业生就业工作,要坚持“服务、创新、实干、高效”的工作理念。

服务:毕业生就业工作应充分体现以学生为本、为毕业生和用人单位服务的理念。只有牢固树立起服务理念,才能时刻把学生放在第一位,热情接待用人单位,主动开展工作,取得学生和用人单位的理解和支持。

创新:要始终坚持解放思想,改革创新,实事求是,根据形势变化和工作需要,不断推陈出新,推动就业工作的开展,永不止步。

实干:毕业生就业工作必须务实,既要认真谋划,又要一件一件的去干。只有通过实实在在的具体工作,才能将学生的就业单位落实下来。在工作中要特别注意形式和内容的统一,避免浮而不实,形式主义,搞花架子。

高效:一是高效率,就业工作有其“黄金”时间,要在“黄金”时间内高效率工作,才能显见成效,事半功倍;二是高质量,各项工作要用高标准要求,高标准行事;三是高成效,就业工作要尽力取得高成效,争取一流水平。

(三)工作方法

一是充分调动三方(学校、学院、毕业生)积极性,发挥三方作用,形成做就业工作的整体合力。校毕业生就业指导委员会及其办公室,要发挥好对就业工作的宏观布局,重点工作的设计和操作,对学院就业工作的指导、协调和督促检查作用。学院是做好毕业生就业工作的基础和关键,各项就业工作要在学院予以落实。毕业生是就业的主体,要把毕业生充分发动起来,积极主动地去就业。

二是加强分类指导。对就业整体困难的学院,要加强指导,帮助他们解决有关实际问题,增强他们的工作信心,尽力提高就业率;对毕业生多的学院,要加强指导,推动他们尽量提高就业率,为学校多作贡献;对个别专业就业有困难的学院,有针对性地进行指导帮助;对就业状况整体好的学院,要指导督促他们不懈怠,使毕业生充分就业,将就业率提高到最高点;对就业工作有特色、有成效的学院,要及时予以总结和宣传,进行表扬和推广;对发现有问题的学院要及时予以指出,帮助改进。

(四)工作重点

就业工作的重点,应放在毕业生的教育引导和就业市场的开拓两个方面。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毕业生就业基本上是通过就业市场实现的,学校只是起到将毕业生和用人单位连接起来的中介作用。所以,将毕业生就业的积极性调动起来,联系更多的用人单位和用人信息,并通过就业市场,尤其是校内就业市场,将双方连接起来,才能促成更多的毕业生就业。

(五)树立广义的就业工作观

所谓广义的就业工作观,就是“三化”工作观。一是就业工作要“整体化”,除做好毕业生教育、就业指导、市场开拓等就业工作外,还要以就业和社会需求为导向,做好招生、专业设置、教学、学生素质能力培养等方面的工作,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竞争力,培养适销对路的“产品”,使得毕业生在市场竞争中具有优势,提高就业的数量和质量。二是就业工作要“全程化”,从低年级进行职业规划的教育引导,高年级进行就业创业指导,形成系统,引导学生及早树立成长成才目标。三是就业工作要“全员化”,就业工作人员要专兼结合,学生工作干部为主体,教职工全员参与,尤其是专业课教师要发挥重要作用。只有树立广义的就业工作观,才能从根本上提高毕业生就业工作的水平和质量。

三、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毕业生就业工作的考虑

(一)进一步拓展毕业生就业市场

就业市场的开拓,可以按照“点、线、面结合”、“新、老结合”、“与外联工作结合”、“校、院结合”,即“四结合”的思路进行。所谓“点、线、面结合”,“点”,就是用人大户,要重点开拓;“线”,就是按照行业开拓市场,不仅煤炭行业,其他需求量较大的行业,也要加强开拓;“面”,就是需求量较大的省市、地区,要重点开拓,而且,要向发达地区的县级市延伸。所谓“新、老”结合,就是对原有的就业市场要加以维护、巩固和调整,同时,要具有战略眼光和超前意识,不断拓展新的就业市场,扩大市场份围,增强可持续发展后劲和抵御风险的能力。所谓“与外联工作结合”,就是学校、尤其是学院在对校外进行教学、科研、实习实践基地建设等交流合作时,要注意结合就业市场的拓展进行,一举多得。所谓“校、院”结合,就是学校从宏观、总体层面上进行就业市场开拓,各学院结合专业特点,进行适合本院专业需要的就业市场开拓,体现出微观专业特色,两个层面的就业市场开拓结合起来,以形成广覆盖、无死角的就业市场。

就业市场的开拓,可以按照“三联系、三借力”的方法进行。所谓“三联系”,就是加强与用人单位的联系,加强与人事、劳动、人力资源中介部门的联系,加强与上级主管部门的联系。通过加强“三联系”,以创造更好的外部工作环境,获得更多的信息和支持;所谓“三借力”,就是借教职工之力,借校友之力,借毕业生之力,以调动各方面的力量拓展就业市场。

1.巩固煤炭、地质、铁路、化工等就业领域的基本市场,积极开拓“长三角”、“珠三角”等经济发达地区的市场,主动到用人单位联系需求信息,争取用人单位选要本校毕业生。除学校组织外,各学院要针对自身情况,单独组织外出联系就业工作。

2.举办好校内专场招聘活动。校就业办积极联系并举办全校性的招聘会,各学院应举办有针对性的小型招聘会。据统计,近几年安徽理工大学80%以上的毕业生都是通过校内招聘会找到就业单位的。

3.全员参与。各学院要充分发挥本学院教职工、学生和学生家长的作用,使得毕业生就业工作由少数人做,变成大家做、全员做,实现毕业生就业工作的全员化转变。

4.加强就业基地建设。把实习实训与就业紧紧联系起来,使实习实训基地和就业基地融为一体,实现一个基地,两块牌子。

5.成立校友总会。通过校友会将本校校友资源开发和利用起来,发挥校友在毕业生就业、尤其是学校建设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6.加强对外宣传工作。通过各种途径宣传介绍学校,介绍学校的专业和毕业生,使社会和用人单位了解学校,为他们选要毕业生提供信息。

(二)进一步加强毕业生的思想教育和就业指导工作

第一,加强对毕业生到基层就业的教育引导工作。到基层就业是党和国家的号召,基层需要人才。近几年,国家加大对毕业生到基层就业的引导和鼓励力度,出台了相关政策规定,学校要按照上级的要求,做好宣传教育和引导工作。根据近几年我校毕业生就业数据统计分析,每年80%以上的毕业生都是到基层就业。到基层就业是大学毕业生就业去向的总的趋势,只有引导毕业生树立符合实际的就业期望值,才能使学生充分就业。

加大宣传教育力度。就业办、校团委和各学院要设计方案,采取切实措施,在毕业生中开展“到基层建功立业”的主题系列教育活动,引导学生到基层就业。党委宣传部要及时宣传报道到基层建功立业的典型。各学院可结合实际,制定具有可操作性的引导和鼓励毕业生到基层就业措施,鼓励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

第二,抓好毕业生就业和创业指导工作,加强毕业生就业指导课程建设。就业办和教务处要按照《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印发〈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教学要求〉的通知》(教高厅[2007]7号)的要求,修订就业指导课教学大纲和教学计划,把就业指导课作为必修课列入教学计划,做好就业指导课的教学组织和管理工作。就业指导课既要讲理论,更要讲实践运用,要增加实际案例教学。要加强教师教学水平的培训和提高,改进和提高教学效果。可以邀请校友和用人单位的有关人员作为兼职教员给毕业生讲课,教授如何在工作单位成长成才,帮助毕业生树立岗位成才意识。

从新生进校开始,在入学教育中就要把就业教育融入其中,引导学生及早树立就业意识,增强就业责任感。在低年级学生中开设职业规划教育课程,帮助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推进就业指导从低年级学生开始的“全程化”。可以邀请校友和用人单位的有关人员作为兼职教员给学生讲课,讲解为适应今后工作需要,如何在校健康全面成长。

组织开展大学生创业教育和创业竞赛活动。就业办、校团委和各学院要积极邀请校友来校给毕业生进行创业方法和示范教育,要将就业指导和创业指导有机结合起来,培养学生的就业能力和创业能力,培养学生适应社会的实用本领。

把经济贫困、身体残疾、女生等有求职困难的特殊毕业生的就业指导作为重点来抓。对弱势群体和就业困难毕业生要进行“一对一”的就业帮助和重点推介。

充分发挥学院专业课教师对毕业生进行就业指导的作用。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在对毕业生进行毕业设计、毕业论文指导的同时,加强对毕业生求职的指导和督促。实践证明,具有重要作用。各学院要对专业课教师提出要求,帮助和指导学生求职,也是老师教育学生成长成才的责任和义务,同时,也只有学生较好地就业了,才能有利于本专业的建设和发展,学生的就业状况,与教师的专业发展息息相关。

通过就业指导,把毕业生充分动员和发动起来,使他们积极就业、主动就业。

(三)推进就业工作信息化建设

继续加强就业网络建设,建设好无形就业市场。积极推进学校就业网与国家、省市各类人才信息网的联通。校就业网要及时就业信息和就业政策,通过网络进行就业指导和就业教育,确保学校就业网与各学院网络的畅通,各学院就业网就业信息要及时更新维护。不断拓展网络服务功能,满足学生网上求职包括远程面试的需要。实现信息实时化、网络招聘常年化,进一步提高网上就业服务的水平,充分发挥网络便捷、高效、信息共享的优势,为毕业生与用人单位搭建信息服务平台,降低毕业生求职风险和择业成本。

建立和完善科学有效的需求信息搜集和机制。各学院要建立一支就业信息队伍,收集和传递就业信息。通过设立专门的就业信息专栏、短信等多种渠道,及时向毕业生就业信息,保证信息及时传递到学生当中,为毕业生择业提供有效服务。

(四)加强毕业生就业工作人员专业化建设

加强毕业生就业工作人员专业化建设,对做好就业工作,具有重要意义。学校毕业生就业指导服务机构专职人员按要求配备;各学院均配备1人以上的就业工作专(兼)职人员,并配有计算机等工具。

进一步提高就业工作人员自身素质。校就业办专职人员和学院的分管领导应成为骨干和专家;学院学生辅导员应逐步成为行家里手。学校每年要举办学院就业工作专(兼)职人员培训班1次以上,并通过组织参加上级主管部门的培训、调研等形式,提高校、院两级就业工作人员的专业化水平。尤其是要加强对从事毕业生就业工作的学生辅导员的培训和工作指导,他们处在工作的第一线,直接面对毕业生做工作,他们的工作质量对毕业生就业工作将产生重要影响。

(五)高度重视就业安全与稳定工作

切实重视就业安全与稳定工作,把维护就业稳定摆在就业工作突出重要的位置。保卫处以及各学院,要针对大型招聘活动安全和毕业生离校前后等重点时段,制定稳定工作的具体方案,及时处置突发事件。

加强毕业生的教育和管理。各学院要加强对毕业生求职的安全教育,防止受骗上当,防止误入传销组织。认真排查毕业生就业过程中的不稳定因素,加强对特殊毕业生的心理疏导,及时化解问题和矛盾。加强对毕业生的管理工作,采取有效措施,确保毕业生就业安全稳定。

进一步强化就业信息安全意识。就业办要对来校招聘毕业生的用人单位资质和需求信息进行认真审查,确保提供的用人单位招聘信息安全。

(六)抓好毕业教育、派遣以及文明离校工作

毕业教育、派遣以及文明离校工作是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要按照“平安、有序、和谐、文明”的原则,认真做好毕业教育和毕业生派遣各环节工作。

学校成立毕业生派遣工作领导组,制定毕业教育、派遣以及文明离校工作日程安排,指导、协调全校的毕业教育和文明离校工作。各学院要成立毕业生派遣工作领导小组,负责本学院的毕业教育、派遣以及文明离校工作。校毕业生派遣工作领导组各成员单位,要按照学校派遣工作的总体部署,采取有效措施,抓好各项工作落实,为毕业生离校提供优质服务。确保学校的安全、和谐与稳定。学生处、团委和各学院,要加强对毕业生的教育和管理,积极开展形式多样的爱校荣校活动、遵纪守法教育和文明离校教育,在毕业生中形成“成长思源、毕业思进、爱心留校园、文明赴社会”的良好氛围。确保毕业生无违纪现象,做到文明离校。

(七)加强毕业生就业工作的规范化、制度化建设

把毕业生就业工作纳入学校整体发展规划,保证毕业生就业工作与学校整体工作同步发展。

把毕业生就业工作列入学校年度工作要点,作为重要工作来抓。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指导委员会要制定年度工作计划,以指导全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开展。校就业办和各学院要制定具体的年度工作计划和目标。学校每年要组织开展毕业生就业工作总结研讨活动,以研判形势,总结和提高工作。

坚持实施毕业生就业工作目标管理,不断完善考核和激励机制。坚持将就业工作目标进行分解,落实到学院和有关单位。不断完善学院年度就业工作的考核指标体系和奖励办法,不但要考核就业目标的高低和完成情况,还要考核就业各方面工作的开展情况,还要考虑各学院就业工作的难易程度,以进一步调动各方面工作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制定和完善有关就业工作的规范程序,汇编成集,提供给就业工作人员,以指导就业工作的开展,规范和统一对工作的要求。

根据就业工作的实际需要,逐步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推进学校就业工作规范、有序、健康开展。

(八)重视就业工作的研究和改革创新

就业办要继续做好每年年底的毕业生就业情况分析研究,形成书面分析报告;就业办牵头,继续组织各学院外出调研,跟踪了解毕业生就业状况,搜集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评价,撰写调研分析报告。提供给学校领导、有关职能部门和各学院,为人才培养和教育教学改革提供参考,进一步主动发挥就业工作在学校教育教学和人才培养工作中的作用。

加强就业工作的理论研究,加强就业工作的改革创新。通过加强理论研究,不断总结、提炼工作,理清工作思路,站得高、看得远,用理论指导实践;通过不断改革创新,才能推陈出新,在实践中不断推进高校的就业工作。二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要通过加强理论研究和工作的不断改革创新,做到工作要有新思路,改革要有新举措,工作要有新进展,科学发展要上新水平,使毕业生就业工作不断取得新成绩。

(九)切实落实毕业生就业“一把手”工程

继续建立健全学校、学院两级毕业生就业工作领导组织,进一步加强两级就业工作“一把手”工程,充分发挥学校和学院两级组织作用,形成齐抓共管局面。

学校和学院主要负责同志要切实担负起就业工作“一把手”的重任,加强领导,亲自过问,采取切实有效措施,帮助解决实际问题,领导、督促和推动就业工作的开展。学校和学院分管领导,要集中精力抓就业工作,使得各项工作落在实处。

加大对就业工作经费的投入力度,满足就业工作的基本需要。现在,学校和部分学院在市场开拓上工作量大,难度也大,投入也大,开拓市场已经成了就业工作的瓶颈和关键环节。因此,增加投入,是开展就业工作的基本保障。

(十)以就业和社会需求为导向,进一步加强教育教学改革工作

学校在申报新专业时,应做好前期市场调研分析和论证工作,使新专业培养的学生符合市场需求,学生容易就业,培养人才具有社会效益。专业设置不能为了增设而增设,确实市场需要,对学校的发展具有积极作用,不能设置后又成了学校的负担。

对专业方向不明确的专业,应加强市场调研和考察学习,进一步明确专业方向,以利于专业建设和学生的就业。

在招生指标分配上,须考虑各个专业的就业情况。对就业前景好的专业,可以适度增加指标;对就业困难的专业,要控制规模。

根据用人单位的反映,有关学院在课程设置上,可以根据学生今后工作的需要和行业工作的要求,及时做一些调整,以利学生的求职就业和工作的需要。大四的课程,能尽量调整到大三和大四第一学期上,便于大四第二学期学生实习和求职。同时,加强实践环节,提高学生适应现场工作的能力。

应建立就业工作部门参与学校教学改革、学科专业设置及招生计划制定制度,听取就业方面的情况汇报,了解市场和毕业生就业的真实情况,为学校决策提供参考。

根据对影响学生就业因素的分析,应进一步采取措施,提高学生的英语四级和计算机等级的通过率,以提高学生求职的竞争力。

对就业困难的专业,可以鼓励和帮助学生考研,学生既可以学习深造,又可以缓解就业压力。

根据用人单位的反映,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和能力,以适应社会的需求和提高学生在市场上的竞争力。从低年级学生起进一步加强此方面的工作。从校、院、学生班级三个层面,有规划、成系统、形合力地开展大学生校园文化活动,不断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适应社会工作需要的各种能力,且要将工作重点要放在大面积的学生身上,这样才能普遍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和能力。根据职能部门和学院反映,要切实加强学生室内外活动场所的建设,为学生活动的开展提供基本条件。

学校要注意听取社会对学校办学的意见和建议。经常有目的地利用用人单位来校招聘毕业生、校友返校等机会和邀请有关方面人员来校召开专题研讨会等方式,听取方方面面对学校办学的意见和建议,争取社会对学校办学的重视和支持,按照社会的需要和高等教育的规律办学,办社会和人民满意的大学。

参考文献:

[1]刘双.科学发展观视阈下的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J].四川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25(2):6-8.

[2]王利超.科学发展观视阈下的大学士就业工作探析[J].洛阳师范学院学报,2009(4):44-45.

毕业设计市场调研篇6

1.进一步做好毕业生就业服务工作,提高毕业生就业求职安全意识。在毕业生中开展求职安全专题讲座,丰富毕业生的就业求职安全知识,增强毕业生求职的安全意识,为毕业生们安全就业奠定基础。

2.在美术学院网站主页设立就业服务和就业信息栏目,在就业服务栏目提供师范专业教师招聘招考信息,在就业信息栏目提供艺术设计、动画专业各类岗位需求招聘信息,两个栏目按照师范专业与非师范专业分别设置与分类,避免了各类就业信息混杂在一起,便于相关专业毕业生进行检索和查询。的招聘岗位且都是按照专业方向和生源地进行及时收集与,师范类专业按照美术学、书法方向进行收集与,非师范类专业按照环艺、视觉、装饰、动画方向进行收集与,确保学院提供给毕业生的就业信息有针对性,对毕业生的就业工作起到实实在在的帮助,符合毕业生的专业方向、就业需求和生源地状况。

3.为了给毕业生求职就业搭建平台,积极主动为毕业提供更多就业岗位,实现用人单位与毕业生零距离洽谈接触,推动毕业生实现更高质量和更充分就业,每年坚持举办毕业生校园招聘会,积极主动联系用人单位为毕业提供更多就业岗位,实现用人单位与毕业生零距离洽谈接触。

4.我院始终把鼓励学生考研当作提升院风、学风的抓手,通过抓考研工作,不仅促进了我院教师的教学和学生的学习,而且进一步提高了我院学生毕业后的发展层次和就业竞争力。近五年美术学院毕业生共有76人考取硕士研究生,其中一半以上考取985、211高校硕士研究生,其中两名毕业生硕士毕业后考取西安美术学院、山东师范大学博士。

5.引导毕业生积极参加选调生、公务员选拔考试,提高毕业就业质量。近三年,美术学院毕业生考取江苏省委选调生1人、山东省委选调生1人、山西省委选调生1人;考取国家税务系统公务员1人。

6.毕业季在淮阴师范学院主页开辟毕业生作品展专栏,向用人单位推荐毕业生。我院2017年5月-6月份组织开展了美术学、书法学、环境设计、视觉传达设计、动画五个专业共计10次以上毕业生作品展。举办毕业作品展是对四年教学成果的检阅,也是向外展示、推荐毕业生的最好契机。美术学院从设计选题、安排指导教师到展览作品,做到严格把关,保证质量。在创意艺术节期间,美术学院邀请校企合作单位、行业企业前来观摩,向用人单位适时推荐毕业生,让社会了解美术学院办学特色,学生能力,提高了毕业生就业的命中率。

7.把校内导师工作室构建成学生创业实践的平台。

①美术学院借鉴国内外美术与设计院系人才培养的成功经验,为部分实践能力强、社会服务能力强的骨干教师配备了导师工作室和相关设施、设备,每个工作室必须对若干学生进行传、帮、带。师生之间双向选择:学生按照专业特点、研究方向以及教师的能力、口碑选择导师;导师在考察学生的专业基础、综合素质、发展潜力、道德品质后,建立起长期的师徒关系,并实行动态管理与培养。目的是让那些实践能力强、社会服务能力强的教师在研究、实践、服务社会的过程中,对学生中的好苗子进行全方位培养,打造一批优秀的学生创业人才,让他们去研究、去参赛、去获奖、去创业,去做榜样,以达到以点带面,全面提升我院创业人才培养质量的目的。经过几年的实践,成果丰硕:国画、书法、染织、平面设计、环艺设计、三维动画、二维动画、定格动画、陶艺等工作室全面向学生开放。

毕业设计市场调研篇7

【关键词】农业类;就业质量;大学生

党的报告指出:“就业是最大的民生。要坚持就业优先战略和积极就业政策,实现更高质量和更充分就业。”大学生作为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人力资源,其就业质量不仅关系到劳动力市场的健康发展,更反映了一个国家的高等教育水平[1],也反映高校办学实力和水平。本文以江西农业大学为例,对2016~2018届692位本科毕业生通过问卷调查大学生就业质量状况。

一、调查问卷设计

调查问卷主要包括两个部分:第一部分为调查对象的个体特征,主要为性别、政治面貌、生源地等;第二部分是对本科毕业生就业质量的测量,主要为就业的单位地域、单位性质、薪资水平、专业匹配度、职业发展空间、就业满意度等6项指标内容分别考察大学生就业质量状况。

二、调查问卷发放和样本分布

调查问卷采用问卷星网络链接在线填写方式进行,调查对象为2016~2018年毕业本科生。调查问卷累计发放950份,回收756份,有效问卷692份,有效回收率为91.53%。350人,占比50.58%;女生样本数量为342人,占比49.42%。政治面貌方面,中共党员126人,占比18.21%;共青团员529人,占比76.45%;派0人;群众37个,占比5.35%。生源地方面,乡镇519人,占比64.31%,县城153人,占比18.96%,中小城市111人,占比13.75%,大城市24人,占比2.97%。样本分布情况如表1。

三、调查结果及分析

(一)毕业生更多选择在大城市就业。不同就业地区其获得收益和机会有所不同,在一线、二线地域就业,就业机会或收益相对更高。虽然国家出台一系列优惠政策,鼓励大学生到基层就业,但由于基层与大城市之间在收入水平、工作环境、发展机会等存在较大的差距,毕业生主观上更多选择在大城市就业,毕业生到基层就业相当一部分是迫不得已的选择。根据调查数据统计(图1)显示,毕业生选择在二线以上城市就图1就业地域流向情况到69.80%,而在北京、上海、广州、深圳就业的比例达到30.78%。从这项数据来看毕业生更多选择在大城市就业,大城市对毕业生吸引力较强。(二)大部分毕业生以私企就业为主。不同的就业单位性质的工作收入、保障及工作环境有很大区别,就业单位性质不同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大学生就业质量的高低。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国有企业是毕业生就业首选,这些单位不仅工作稳定、福利待遇好,还有社会保障,社会地位也较高,因此成为大学毕业生首选。从每年报考公务员的人数可知竞争异常激烈,而这些单位能提供的就业岗位非常有限,能取考或录用的更是凤毛麟角。大部分毕业生迫于严峻的就业压力,只有转变就业观,将就业目标转向中小民营企业,这也是目前社会的普遍现象,也是毕业生迫于无奈的选择。根据调查数据统计(图2)显示,毕业生在民营、外资合资企业、其他形式的就业比例达到69.22%,从这项数据来看大部分毕业生在私企工作,这也基本符合市场情况。(三)就业薪资水平符合市场预期。薪资是员工向所在的单位或组织提供劳务而获得的各种形式的酬劳,是个人价值高低的体现,一般能直接反映其就业质量的高低。毕业生在就业时都渴望得到较高的薪资,但实际上薪资水平多少须根据其个人综合素质、专业技能、工作经验等因素确定,薪资水平越高说明就业质量越高。根据麦可思研究院2019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就业蓝皮书),2016~2018届本科毕业生平均薪资为4761元。根据调查数据统计(图3)显示,毕业生大部薪资在3~5千元期间,占比达到49.42%;薪资高于5千元的毕业生,占比为36.70%;从就业薪资水平来看基本符合市场预期处于正常水平。(四)就业专业有关联匹配度一般。专业匹配度是指大学生在学校所学专业与实际工作专业相关性,专业的匹配度从一方面代表其就业质量的高低。从事本专业工作找到对口专业就业实现学有所用,成为大部分毕业生的愿望。但由于我国高校的持续扩招,专业人才培养增多,出现供大于求或结构性失衡,加上大学生就业难等原因,许多毕业生能难找到对口专业就业,更多毕业生是被迫性就业。能从事专业对口毕业生更多是因为其专业水平较高、综合素质高、竞争力强等原因。专业匹配度能代表毕业生就业愿望,也能说明就业质量的高低。根据调查数据统计(图4)显示,专业非常对口毕业生比例为12.43%,专业对口但不完全一样比例为32.95%,专业有关联比例25%,从这项数据来看毕业生就业从事工作与专业有关联,但专业匹配度一般。(五)毕业生有一定职业发展空间。职业发展空间是员工成长和保持工作积极性的重要保证,关系到员工长久发展和单位员工的稳定性。良好的职业发展空间能积极调动员工主观能动性,为单位发展贡献更多力量,创造更多价值,从而促进单位的发展。职业发展空间成为衡量毕业生就业质量的一个重要指标。根据调查数据统计(图5)显示,比较满意、非常满意合计占比27.17%,认为一般54.77%,不满意合计占比18.07%,从这项数据来看毕业生职业发展空间处于中等向上水平,毕业生有一定的职业发展空间。(六)毕业生就业满意度水平较好。就业满意度是指大学毕业生对工作的心理感受或心理满足度,是反映就业主体内在感受的主体性指标,也是反映毕业生就业质量水平的一个重要标志[2]。根据调查统计数据(图6)显示,毕业生对所从事的工作非常不满意和比较不满意合计占比13.87%;认为一般的,占比50.14%;比较满意的,占比32.95%;非常满意的,占比3.03%;从这项数据来看毕业生就业满意度处于较好水平。

四、结论与建议

通过对2016~2018年江西农业大学692位本科毕业生抽样调查反馈的结果分析,2016~2018年本科毕业生就业质量整体处于一般水平。当前随着就业环境、就业观念、就业形式等发生深刻变化,慢就业现象越来越严重,高校在保障毕业生充分就业的前提下,应该回归教育与培养的本位,加强人才培养的质量,着力提升毕业生的就业质量。(一)优化人才培养方案,提升人才培养质量。人才培养方案是学校保证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规格的基本纲领性文件,是人才培养质量的根本保证。人才培养质量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大学生的知识、能力和素质,直接决定着大学毕业生的就业质量[3]。人才培养要适应我国社会、经济、科技、行业及用人单位的需求,当前国家正在大力发展新工科、新医科、新农科、新文科,优化学科专业结构,推动形成覆盖全部学科门类的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一流本科专业集群建设。高校应以新学科发展为契机,积极参与新学科建设,加快新学科的融合交叉发展,充分开展市场调研,了解用人单位的人才需求,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优化调整设置新学科、新专业,科学制订人才培养方案,从源头上把握人才培养的主动权,抢占人才培养制高点,着力提升人才培养的质量。(二)配备专职师资队伍,提升专业指导水平。大学生职业规划与就业指导课程,按照教育部要求属公共必修课,是帮助大学生在校做好职业生涯规划,树立正确就业择业观,提升就业能力的课程。目前课程缺乏专业师资教学,当前的教学任务主要由学院分管学生工作副书记、学工干部及辅导员兼职担任[4],许多兼职教师都不愿意上这门课程,师资队伍非常的不稳定,更多教学任务被迫分配给没有经过系统和专业培训的新进辅导员担任。大部分兼职教师由于缺乏扎实职业规划理论与过硬就业指导技能,课程没有生动性和吸引力,学生听课枯燥无味,久而久之已经成为大学生们心目中的“水课”。因此,要彻底解决和加强这门课程教学和建设,提升教学效果,必须从根本上解决专职师资问题,应参考《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按照不低于1∶4000的比例,配备专职教师专门从事大学生职业规划与就业指导教学、教研和管理工作,形成以专职教师教授为主,兼职教师为辅的教学模式。专职教师在保障课程教学任务的同时,组织好兼职教师做好课程专业教学技能提升培训、集体备课、咨询指导、辅导沙龙等活动,提升任课教师专业水平,为大学生提供专业化、个性化咨询指导服务,帮助大学生解决职业规划与就业中遇到的困惑,提升学生就业能力实现更高质量的就业。(三)加强用人单位监管,提升就业单位质量。加强校企合作构建良好的校企合作关系是保障毕业生就业重要途径。当前大部分毕业生就业是通过学校举办招聘会形式就业,校园招聘不仅为毕业生提供数量充足就业岗位,用人单位的质量也有保证,还为毕业生节约大量就业时间和成本,校园招聘成为高校毕业生就业的主要渠道。高校应当进一步加强就业市场建设,加大对就业市场实地走访调研,了解用人单位对人才需求,掌握毕业生就业状况。建立就业调研反馈机制,实施黑名单管理制度,充分保障毕业生权益和用人单位的质量。重点加强高质量用人单位建设,结合毕业生专业的特点,开拓和引进国内行业重点企业或大型国有企业进校招聘。强化就业服务,对毕业生反响好、信誉好、待遇好、质量优的用人单位实行Vip管理服务。适当提高用人单位进校招聘门槛,加强用人单位审核,每年专门组织举办高质量用人单位专场校园招聘会,形成有特色、高质量的校园招聘品牌,吸引更多高质量用人单位参会,为毕业生提供更多丰富的高质量就业单位和岗位。(四)增强学生综合素质,提升就业竞争能力。大学生综合素质是其核心竞争力,综合素质包括专业操作技能、组织沟通能力、社会适应能力、团队合作能力及创新能力等。大学生在校期间不仅要熟悉掌握专业技能,还要通过参加各类学生会、社团活动、实习实践活动、竞赛活动等锻炼提升其个人综合素质[5]。在校期间要做好职业规划,明确职业目标,掌握扎实的专业技能,端正就业心态,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增强实践能力等,提升自身就业能力,增强其个人就业竞争力,以适应社会发展对于高校毕业生就业能力的要求,从而实现高质量的就业。

【参考文献】

[1]王霆.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质量影响因素调查研究[J].高教探索,2015,11

[2]柯羽.大学毕业生就业质量现状调查及趋势分析[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0,7

[3]高玉萍.大学生就业质量影响因素分析[J].管理观察,2017,26

[4]张光辉.大学就业指导模式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07

[5]胡楠.大学生职业规划与就业指导教程[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17

[6]张小玲.新经济背景下大学生就业能力提升机制研究[J].产业创新研究,2020,5

[7]糜湘丽,宋安顺.保险类高职毕业生就业质量分析及其提升对策[J].保险职业学院学报,2012,4

[8]杨兴坤.基层公务员工作生活质量调查———以北京市为例[J].天津行政学院学报,2011,5

[9]黄晓娟.高校新办专业毕业生就业质量现况调查与分析[J].科技视界,2014,4

[10]李佳,孙静,张敏.公安队伍“四化”建设与公安院校人才培养方案修订研究[J].公安教育,2020,2

[11]任文菲.沈阳体育学院表演专业(体育表演方向)毕业生就业状况及影响因素研究[D].沈阳体育学院,2014

毕业设计市场调研篇8

(一)毕业设计选题空泛,不能显现其实用价值

高职学生在毕业设计选题方面存在的问题首先是选题过大,过于理论化;或者涵盖面过广,盲目追求大而全,想从高层次、全方位的角度研究问题,而忽视了自身的实际水平,结果无法深入分析与探究。例如,有学生将毕业论文选题定为“我国现有宏观经济条件下的市场营销策略研究”,这样的题目高职学生根本无法完成。其次,部分学生选题过于陈旧、空泛,不能很好地与社会实践活动相结合,不是从百度搜索到的,就是参照往届学生曾经选用过的,这样既无实用价值,又容易导致重复抄袭嫌疑,大大降低了毕业设计的质量。例如,有学生将毕业设计选题定为“某某品牌研究”“常用的促销方法研究”等,这样的选题毫无新意,毫无价值,根本无法深入进行分析。

(二)毕业设计时间安排欠妥,学生不能充分准备

当前大部分高职院校将毕业设计安排在第六学期,这个学期既是学生到企业进行实践锻炼的顶岗实习阶段,又是学生寻找适合的单位准备就业的阶段。在这一阶段里绝大部分学生都会为自己未来的工作岗位奔波,或者忙于实习工作,几乎抽不出时间来精心准备毕业设计。这样的教学安排对毕业设计而言是不妥的,学生难以充分准备,最终会导致毕业设计流于形式,质量也得不到保证。

(三)学生自身基础薄弱,不能很好地完成任务

目前高职院校的许多学生由于进校时的整体基础比较薄弱,虽然在校时期学习了理论知识,但是不少学生还是无法熟练地运用所学的专业知识、专业方法完成毕业设计任务,导致其最终的毕业设计没有设计,仅仅是在网络资源的基础上,剪切、复制加粘贴完成毕业论文,几乎很少有自己的观点与见解。从笔者多年指导学生毕业设计的教学实践来看,有的学生选题盲目,不切合实际,甚至不听从指导老师的意见,最终根本无法完成任务;有的学生对于网上收集的资料自己不加整理,交给老师去删除整合;还有的学生完全抄袭他人成果。这显然与完成毕业设计的初衷相背离。

二、基于校内综合技能实训的营销专业毕业设计创新策略

基于校内综合技能实训的营销专业毕业设计创新就是将毕业设计与学生在校学习过程中的实训、实习等实践环节紧密结合起来。

(一)将毕业设计与校内综合技能实训

“捆绑”市场营销专业的综合技能实训通常包含市场调查、广告设计、促销设计、销售活动、陌生拜访、产品推介、营销策划等多个项目,一般都可以借助于校内的实训场所开展这些项目的实践活动,通常会集中在第四、第五学期进行。将营销专业学生的毕业设计与其所开展的校内综合技能实训“捆绑”,可以结合其未来职业岗位要求,以职业能力、就业与创业能力培养为抓手,打破传统的文科毕业设计所写论文无实质内容、无真实感受的格局,通过分项目分阶段的实训活动,使学生能真正从实训中获得感悟,提升专业能力,从而使毕业设计与专业学习及实践真正融合到一起。

(二)限定毕业设计形式

国家对高职教育的要求是培养应用型人才,这使得高职教育明显不同于本科教育,因此对于高职院校而言,毕业设计更合乎要求。但是毕业设计本身又更加适合理工科专业,这类专业学生可以结合某种工作背景和条件进行产品设计、生产工艺设计或者生产方法设计以及实验设计等,其毕业设计的成果一般就可以直接用于生产,对企业可以带来经济效益。对于文科类专业而言就不能直接把上述毕业设计完全照搬过来。因此,营销专业的毕业设计形式虽然还是写毕业论文,但是对毕业论文的写作有所限定,要求学生结合学习过程中的实训、实习活动项目来写,强调既要有“设计的过程”,又要有对企业直接有效的“内涵”,学生在完成毕业论文的同时,要将曾经完成的“项目成果”作为附件附在论文的后面。这样既体现了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和运用,又展示了对企业有用的“项目成果”,使毕业设计更加符合高职教育要求。例如,某学生在写《对‘小米’移动电源市场调查实训活动的反思》一文时,将“小米”移动电源的市场调研方案、调查问卷和调查报告,以及开展“小米”移动电源市场调研活动的心得体会等文本材料作为附件附在了论文的后面,对论文起到了佐证作用。

(三)重新安排毕业设计的时间

重新安排毕业设计的时间,是将毕业设计的进程安排提前,也就是把最后一个学期的毕业设计提前到第五学期来进行,这样做就避免了时间安排不合理的弊端。同时这个“提前”还包含将毕业设计与实习、实训相结合的理念提前灌输给学生,通常从第四学期分阶段、分项目进行专业的综合技能实训开始就让学生进入毕业设计的“预备阶段”,通过实训项目导师的宣传教育,让学生带着要为毕业设计积攒经验、积累资料的心态去开展综合技能训练。

(四)规范毕业设计的选题与论文写作

当毕业设计与综合技能实训相结合后,学生的选题就必须围绕实训、实习活动的项目确立,不再是天马行空、随心所欲的。以笔者所在学院为例,其营销专业的学生在第四、第五学期围绕市场营销综合技能实训分别进行了市场调查、广告设计、促销设计、销售活动、陌生拜访与产品推介、营销策划等几个项目,开展实训活动,活动中要求学生记录相应的实践资料、撰写相关报告、提交心得感受等文字资料,并进行汇报交流,接受导师的询问。学生选择毕业设计选题时必须选择上述实训项目的某项实践活动作为自己的毕业设计课题,这样也就自然而然地确立了毕业论文的写作主题。例如,“对‘蒙牛优益C’乳酸菌饮料广告策划方案的思考”“对‘小米’移动电源市场调查实训活动的反思”“对‘雪菲力’盐汽水促销实训活动的探究”“对‘雪菲力’盐汽水产品推介实训活动的思考”“关于‘百事可乐’校园促销方案设计的反思”等都是源自于学生所进行的广告策划方案设计、市场调查实训活动、促销方案设计及促销实训活动和产品推介实训活动。同时在毕业论文写作上,要求学生必须结合前期所开展的综合技能实训活动过程而写作,从某一实际活动出发,就自己在前期实训活动中某一个实训项目展开论述,从实际的操作过程写起,在阐述自己的实践步骤基础上,详细地分析前期活动的收获与不足,最后再升华到对同类产品或企业开展类似活动提出有价值的建议,避免了论文写作落入俗套,使论文真正有内涵和实用价值。

(五)专业指导教师项目化负责

专业指导教师项目化负责是指专业指导教师既要负责学生的实习、实训活动,也要负责学生的毕业设计指导工作。通常,每个专业指导教师负责两到三个实训小组的校内综合技能实训、实习活动,全程参与学生的所有项目活动,并跟踪负责相应学生的毕业设计指导工作。由于专业指导教师参与到学生每一个项目的实践中,对学生所完成的各个项目情况熟悉,对学生的所有活动起着监控与指导的作用,所以对毕业设计的指导工作完全得心应手。

三、基于校内综合技能实训的营销专业毕业设计创新注意点

(一)学校制度配套

学校必须有制度配套,规范毕业设计流程,从学生选题、收集材料、拟定论文提纲、写出开题报告、开题、写出初稿、反复修改、定稿到打印并上交资料再到最后的答辩环节,要求具体、规范明确,环环紧扣,层层落实,使学生和指导教师都明白什么时间应该干什么、怎么干。同时建立严格的指导教师指导检查制度,以系部为单位督查指导教师的指导工作情况,以确保毕业设计的质量。

(二)专业实训配齐

必须重视校内与校外的实训基地建设,配齐校内必要的专业实训设施、设备,从数量和质量上保证专业实习、实训活动能满足学生的毕业设计需要。

(三)指导教师配备

在毕业设计指导教师配备上,应该选取有责任心、有实践教学经验、有论文指导经验和学术素养的专业教师,这样的指导教师既能进行综合技能实训的指导,又可以进行毕业设计的指导。当然,学校也应该有目的、有计划地选派教师到企业兼职、高校进修,以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与职业素质以及指导学生毕业设计的能力。

(四)学生个人配合

基于校内综合技能实训的营销专业毕业设计创新的关键是学生的配合,学生是否重视毕业设计,能否很好地参与实训、实习活动,能否自觉地运用所学专业知识进行实践活动,都决定毕业设计的质量和成效,所以学生的个人配合很重要,这就要求学生平时应努力提升自己的实践能力和写作能力,以完成毕业设计任务。

毕业设计市场调研篇9

关键词:专业建设;特色专业;市场营销

作者简介:黎建新(1966-),男,湖南华容人,长沙理工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企业管理系主任,教授;叶泽(1962-),男,湖北仙桃人,长沙理工大学副校长,教授。(湖南长沙410114)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0年湖南省普通高等学校教学改革研究项目“电力市场营销人才培养方案研究”、2008年湖南省普通高等学校教学改革研究项目“市场营销案例教学创新与特色案例开发”、2008年湖南省特色专业(市场营销)建设项目的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64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2)08-0040-02

高等学校的特色专业是充分体现学校办学定位,在教育目标、师资队伍、课程体系、教学条件和培养质量等方面,具有较高的办学水平和鲜明的办学特色,获得社会认同并有较高社会声誉的专业。特色专业建设是高校在新形势下求得生存、获得持续竞争力和竞争优势的重要战略手段。特色专业建设的关键是特色的提炼和培育,本文结合长沙理工大学的特点,探讨了理工院校市场营销特色专业建设的思考和做法。

一、市场营销专业需要特色

所谓“特色”,是指“事物所表现的独特色彩、风格等”。“特色”有三层基本涵义:一是“人无我有”,即独特性;二是“人有我优”,即杰出性;三是“人优我新”,即创新性。特色专业是高校在一定办学思想指导下和长期办学实践中逐步创建的独具特色的富有个性风貌的专业。特色专业应当具有独特性、杰出性或创新性的特征。

对于市场营销专业来讲,是否应该具有特色,笔者曾经有过怀疑,认为市场营销是一个通用性很强的专业,专业人才的社会需求量大,从培养单位的角度来看没有必要突出其特色。但从近些年办学实践和毕业生的就业来看,证明当初的想法是有问题的。一是不少技术性较强的行业在招聘营销人才时,应届毕业生不受青睐;二是长沙理工大学传统就业的几个行业,如交通、电力、轻工等,对营销专业毕业生的需求有停滞倾向;三是一些非营销专业的毕业生应聘了营销岗位,从事了营销工作。这就提出了两个问题:是市场营销专业相对于其他专业而言竞争力不强,还是我们培养的毕业生的优势不明显?

事实上,随着高校扩招和大学教育的大众化趋势,各高校在专业设置和人才培养模式上的同构性、趋同性也十分明显。就市场营销专业而言,据统计,目前开设此专业的普通本科院校在500所左右,还有上千所高职院校也开设了该专业。也就是说几乎所有的大学都开设了市场营销专业。在这种情况下,市场营销专业毕业生就业市场无疑已经是买方市场。同时,由于各高校在人才培养方面的趋同化,用人单位又普遍感到难以招聘到合适的毕业生。

因此,在营销专业人才的培养上,确立特色是必要的。专业特色就是一种差异化和卓越性,就是一种竞争优势,就是一种持续竞争力。作为理工大学培养的营销专业的毕业生与“985”综合性大学相比,有何不同?与财经院校相比,又有何差异?与高职院校相比有何优势?

二、市场营销专业如何体现办学特色

市场营销专业的特色有两重含义,一是专业之间的特色,即市场营销专业相较与其他相近专业的差异;二是同一专业校际之间的特色,即市场营销专业各培养单位之间的差异,也就是办学特色。

1.专业办学特色体现在哪些方面

一个专业的办学特色主要体现在人才培养过程和培养结果上。培养过程主要涉及到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人才培养模式、人才培养方案、师资队伍素质、硬件设施、教学管理等专业建设的主要要素上,培养结果就是人才培养规格和质量。一个专业的特色可以体现在人才培养目标、培养模式、培养方案等培养过程要素中,但最终应该是体现在人才培养规格和质量上。

从市场营销专业来看,体现专业办学特色大致有两条思路,一是行业营销人才培养特色,二是职能营销人才培养特色。行业营销人才培养特色主要是从行业需求出发,采取“行业知识+营销知识”的培养思路和模式。如医药市场营销、电力市场营销、体育市场营销、零售营销等。职能营销人才培养特色主要从岗位需求特点出发,培养通用性的营销人才。如销售管理、市场研究、营销策划、网络营销。

2.专业办学特色应植根于学校的办学特色和优势

特色专业是经过长期建设形成的,是学校办学优势和办学特色的集中体现。因此,一个专业的办学特色自然离不开所在学校的办学特色、历史与传承、办学优势、办学理念和办学定位、办学条件等。目前开办市场营销专业的高校主要有三类,即财经院校、综合性院校和理工院校,可以发现,由于高校的特点不同,其人才培养特点亦有所不同。

长沙理工大学是一所有50多年办学历史的多科性理工科大学,多年来积累了交通、电力、水利、轻工行业办学的经验与资源,形成了鲜明的行业办学与人才培养特色。基于学校的特点和市场营销专业的特性,将市场营销专业的人才培养特色描述为:具有理工科知识背景的行业(电力、交通市场)营销人才培养模式。这种模式与综合性院校相比,强调的是人才培养的特殊性和应用性,与高职院校相比,突出的是毕业生的战略思维和发展持续性。

3.专业办学特色应得到社会的认可

大学的功能主要是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单从一个专业的角度来看,专业办学特色即是人才培养特色,这种特色只有得到社会的认可才是有价值的,这样的特色专业也才具有生命力和发展的可持续性。

长沙理工大学市场营销专业在办学过程中,多次走访用人单位包括行业企业以及毕业校友,听取多方意见,我们的培养模式和培养方案得到了认可,并得以逐步完善。据统计,市场营销专业在近10年的办学历程中,每年都有将近40%的毕业生被招聘到电力、交通等行业的企业从事营销工作。

三、如何培育和巩固市场营销专业的办学特色

特色专业的生命力在于其办学特色。巩固和培育特色专业的办学特色是特色专业建设的核心任务。巩固和培育特色专业的特色,应该围绕其特色生成要素下功夫。

长沙理工大学市场营销特色专业肇始于1994年,2008年被省教育厅确立为湖南省特色专业。长沙理工大学主要通过以下几点培育和巩固市场营销专业的办学特色。

1.在设置课程中体现理工特色

本着“宽口径、厚基础、社会适应性强”的原则,培养方案按照“基础+专业+职业”三个模块设置课程。“基础”即基础课程模块,包括公共基础课程和专业基础课程。公共基础课程包括“英语”、“高等数学”、“计算机文化基础”等,专业基础涉及“管理学原理”、“会计学”、“统计学”、“国际贸易”、“财务管理”、“金融学”等课程。“专业”即专业课程模块,主要是指专业核心课程,如“营销管理”、“市场调研”、“消费者行为学”、“销售管理”、“产品与品牌管理”、“广告策划与管理”、“商品学”等课程。“职业”即与就业领域有关的课程模块,如“电力市场营销”、“交通运输市场营销”、“服务市场营销”、“组织市场营销”。基础类课程和专业类课程为必修课,而职业类课程为选修课。按照“基础+专业+职业”三个模块设置课程,一方面强调了基本人文素质的培养和专业基础知识的学习,另一方面又尊重了学生自主学习的权利,兼顾了就业选择的灵活性与适应性。

立足理工类大学特有的多学科资源,在培养计划中开设了“商品学”(化学类课程),“大学物理”、“电工学”、“电力生产概论”、“电力工程概论”(工程类课程)以及其他理工类选修、必修课程。在培养计划中规定学生必须修满一定理工类课程的学分才可毕业。

2.突出对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继承理工类大学培养工程师的历史和传统,长沙理工大学强调对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在培养计划中,构建了从课内实验、课程设计、学年论文(商业计划书)、课程实习、毕业实习到毕业论文的实践教学体系。增加了理论教学中的实验或实训教学的比重,还重点独立设置了12项实验或实训课程,如市场营销认知实习(2周)、市场调研课程设计(1周)、推销与谈判实训(1周)、销售管理课程设计(1周)。实践环节所占教学时数的比重达到35%左右。

此外,市场营销专业对学生第二课堂也提出了要求。要求学生积极组队参加省和全国挑战杯大学生创业设计大赛、学院举行的商业计划与营销策划大赛、eRp沙盘对抗赛、演讲比赛、素质拓展节等活动,规定对获得院级以上奖励的学生可以记一定学分。还要求学生利用寒暑假,参加社会实践,撰写调研报告。

3.加强特色课程、教材与师资建设

特色课程、教材和师资是特色专业建设的重要基础条件。在行业特色人才的培养过程中,市场营销专业逐渐形成和培育了一些特色课程,如“电力市场营销”、“电力企业管理”、“电力生产概论”、“工程/项目概预算”、“招投标管理”、“物流和供应链管理”等。

由长沙理工大学教师任主编、邀请行业部门业务骨干参与,组织完成了或正在编写系列特色教材,如《电力市场营销》、《供电服务管理》、《电价学》、《电力市场概论》、《电力需求侧管理》。

特色专业建设中,专业教师发挥着重要作用。为了增强专业教师对行业的了解,我们采取了“请进来、走出去”策略,一方面在寒暑假安排年轻的博士到行业企业去见习和考察,另一方面也定期邀请行业企业专家来校开展交流。还组织和鼓励教师积极与行业企业联系,主动承担和开展联合课题研究。近五年,专业教师接受电力、交通企业委托的咨询项目将近30个,合同金额累计超过500万。较典型的项目有:省域电网电力交易机构建设方案研究(湖南省电力公司委托),湖南省级电力市场建设方案研究(湖南省电力公司委托),江西省工业用电同价方案研究(江西省电力公司委托),湖南省电力公司实施“一强三优”发展战略的研究(湖南省电力公司委托),湖南省电力市场顾客满意度研究(湖南省电力公司委托)。通过这些项目的开展,为企业和政府部门的管理决策提供了重要的依据,专业教师增强了对行业情况的了解,加强了与行业企业的联系。

参考文献:

毕业设计市场调研篇10

摘要:做好毕业生跟踪调查,是提高用人单位的人才质量和拓宽本校学生的就业渠道的重要途径,本文论述了做好毕业生跟踪调查的必要性,并提出了我校为做好此项工作采取的主要措施。

关键词:毕业生跟踪调查就业指导

近几年来,由于高校毕业生人数不断增加,国家机关机构改革人员分流,企业减员增效,社会对大学生的接收能力降低,再加上一些学生就业观念没有及时转变,造成一定范围内大学生就业难,给高校就业指导工作带来很大压力。这就对我们的就业指导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这种形势下最行之有效的解决办法就是做到有的放矢,毕业生跟踪调查正是根据这一思路提出来的。高等院校只有主动开展毕业生跟踪调查,了解市场,了解需求,才能对提高毕业生的就业率出一臂之力。做好毕业生跟踪调查,通过交流开展对毕业生跟踪调查的合作,建立长期的供求关系,提高用人单位的人才质量和拓宽本校学生的就业渠道,扩大学校在社会上的影响,体现学校的负责态度和良好声誉。

一、做好毕业生跟踪调查的必要性

1、提高人才质量,办学质量的需要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和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特别是面临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和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社会经济结构、产业结构和生产方式以及生活方式都发生了重大的变化。这种变化对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使高等院校人才培养面临更加激烈的竞争和严峻的挑战。面对竞争和挑战,高等院校如何办学,培养什么样的人才,如何培养,能否满足社会的要求,这些问题解决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学校的办学活力和长远发展。因此,组织毕业生跟踪调查,并在广泛调查基础上,进行了深人的比较和分析,对学校毕业生质量提出全方位的评价,针对教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加强和改进的意见与建议。

2、转变人才培养观念,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招生、就业制度的改革,已经把高校推到了社会这个大市场面前,通过毕业生就业,供求关系在高校与用人单位之间已经建立。我国高等教育事业正在进行着前所未有的战略调整,正在由精英化教育向大众化教育转变,招生规模的迅速扩大使得毕业生就业的“买方”市场正在逐步形成。销售决定生产,质量是根本。因此,地方工科院校的人才培养,应主动地适应市场,按市场规律办事,要与社会需求相适应,要在人才市场激烈的竞争中,找准自己的位置,靠人才的质量和特色拥有相对稳定的市场及份额。而市场的需求和规律却正需要我们在大量的社会调查和毕业调查跟踪调查的基础上,通过整理和统计分析做出正确的判断。招生计划要根据社会需求科学地制定,教育培养要根据社会要求做出适时的调整和改进,就业要与社会对接,建立有效的信息反馈体系。

3、就业后信息反馈的需要

这是就业市场系统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通过就业洽谈会、就业信息网络等方式完成就业签约、接收等环节后,在学生与用人单位之间还有一个相互适应的过程。学生完成了职业角色的转化后还需要一个进一步适应的过程,用人单位对学生也有一个进一步了解、培养和人职匹配的过程。学校应通过毕业生跟踪调查等方式及时与毕业生和用人单位进行沟通,了解毕业生到用人单位后的适应和发展情况,掌握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素质的评价和意见反馈,从而为学校的专业和课程设置以及教学改革提供参考性意见,学校可以根据就业市场反馈的信息及时调整办学方向和人才培养层次,进一步促进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

4、做好毕业生跟踪调查工作是体现学校负责态度和良好声誉的手段

学校与毕业生的信息交流,实质是学校与用人单位的一种交流,通过交流开展对毕业生跟踪调查的合作,建立长期的供求关系,提高用人单位的人才质量和拓宽本校学生的就业渠道,扩大学校在社会上的影响,体现学校的负责态度和良好声誉。在以前,高等院校毕业生源少,提起“大学生”,择业门路相当广,“毕业生跟踪调查”显得小题大做:然而,如今各个领域的竞争空前激烈,高校亦然如此。我们要具备迎接竞争的素质——教育质量。教育质量评估体系的重要内容现行的评估制度都在教育环节中进行,最后的质量评估也只是“就业率”这一项指标,毕业生进入社会工作,往住是最佳的教育质量验证期。但现实是学校只能零星地、片面地、被动地获得一些毕业生工作信息,形不成系统的调查制度,无法得到全面、准确的教学效果信息。从教育评估的目的来看,毕业后的教育效果评估是教育质量评估体系的重要内容,这就需要通过对毕业生跟踪调查来获取。且是体现学校负责态度和良好声誉的手段学校与毕业生的信息交流,实质是学校与用人单位的一种交流,通过交流开展对毕业生跟踪调查的合作,建立长期的供求关系,提高用人单位的人才质量和拓宽本校学生的就业渠道,扩大学校在社会上的影响,体现学校的负责态度和良好声誉,为毕业生的顺利就业搭桥铺路。

二、目前其它高校在毕业生跟踪调查方面的进展

许多高等院校已在这方面做了不同程度的研究,并且受益非浅,像内蒙古农业大学,他们为积极响应学校号召,在迎接教育部对学校进行的本科教学水平评估过程中,客观的反映我校目前的毕业生素质和社会声誉,充分展示学校在五十年发展中丰硕的教学成果,并及时发现学校在基础设施、专业设置、素质教育等方面存在的不足。水利与土木建筑工程学院组织师生利用短暂的暑假对学校部分毕业生进行了跟踪调查,并对用人单位的意见予以反馈。通过这次调查对以后的教育教学发展都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另外,黄冈师范学院针对自身特点也对毕业生进行了质量跟踪调查,据了解,他们此次调查的目的在于通过掌握毕业生、用人单位的意见和要求,进一步明确学校办学指导思想、端正办学定位,适度调整和改善学院部分专业结构和课程设置,有针对性的进行教育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增强学校生命力。另外河北工程学院,烟台大学等院校也不同程度对这方面作了研究。

三、我校为毕业生跟踪调查工作拟采取的主要措施

通过对其它院校的跟踪调查分析我们发现,虽然有很多院校都做跟踪调查的研究,但总的来看这些调查有一些共同点就是,一、形式比较单一,即大部分是以调查问卷的形式进行调查,这样就缺少了和毕业生及用人单位面对面进行交流的机会,二、内容相对简单,大部分院校的调查问卷体形比较单一内容较少,不能完全体现出毕业生的情况和用人单位的意见。针对这种情况,并结合我校实际,我们制定了以下研究方案:

1、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结合我校专业特点,制定适合不同专业毕业生和用人单位的调查内容。

2、专人负责,纳入计划,共同参与

在以往的传统教育中,毕业生与学校之间已存在一定的联系,那是自然的、个别的学生和老师之间一般的交流,与毕业生跟踪要求有很大的差距。高校应把这项工作纳入专职部门职责范围,专人负责协调各部门有目的、有计划地开展毕业生跟踪调查工作。在这过程中,各个老师的协调互助,是顺利开展工作的基础。

3、确定制度,定期交流,派专人调研

学校的毕业生跟踪部门应定期让教师或教学行政人员到毕业生工作单位调研,主动获取信息,加强同用人单位的交流,同时考察用人单位的技术设备状况,向学校决策部门提供各种信息。在调研过程中,教师也能够在实践中更新知识,发现原先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使以后的教学更有针对性和先进性。

4、建立与用人单位良好的合作伙伴关系

毕业生跟踪调查工作,实际上是学校与用人单位交流的一个契机。由于企业与学校之间具有互补性和互利性的关系,又以毕业生为媒介,为企业与学校之间这种正常、自然的交往提供了良好的氛围。在这一环节中,需要有学校领导和职能部门的大力参与,广泛地、深入地建立与用人单位良好的合作,为构建开放的职教体系打下基础。

5、合理利用企业的人才和设备资源

企业有丰富的实践型人才资源、先进的生产工具设备和工艺流程。通过对毕业生的跟踪调查,与用人单位建立长期的合作伙伴关系,学校可以聘请有经验的技术人员为顾问,为学校教学内容与社会生产现状同步提供保证。

四、结论

实施毕业生跟踪调查,是学校掌握培养人才质量状况的一种有效途径,表明了学校对学生负责、对社会负责的鲜明态度。通过毕业生跟踪调查,既掌握了毕业生的就业状况,了解了就业市场的基本行情,而且根据其所反馈的信息,作为学校专业设置、专业结构调整和制定下一年度招生计划的重要参考依据。对毕业生跟踪调查过程中所反映出来的问题,进行深刻反思,认真对待,积极进行课程体系、人才培养模式、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的改革,使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人才质量和社会需要有机的结合起来,克服高等教育中普遍存在的只管闭门造车、不顾人才培养与社会需要严重脱节的问题。社会人才需求情况调研分析与毕业生跟踪调查是一个相互联系的有机体系。符合实际情况的可行性预测,是进行科学决策的重要基础。一个专业有无市场、有无生命力、有无发展的活力,只有通过社会人才需求情况调研才能得出判断。但最终的结果与初始的判断是否相符,是由毕业生跟踪调查来加以验证的。所以新专业的设立、专业结构的调整、招生计划的制定与毕业生就业状况和社会人才需求情况预测,应该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相互促进的有机整体,处理好了二者的辩证关系,高校的人才培养目标才有针对性,人才培养质量才可以说是合格的,办学才会有活力,高等教育也才能呈现蓬勃生机。

参考文献:

[1]胡亚娥,机械工程专业毕业生跟踪调查与思考,高等理科教育2003年第2期(总第48期)

[2]陈舒怀,黄慧民,从人才市场把握高校的教学改革,江苏高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