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经济发展特点十篇经济发展特点十篇

经济发展特点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9 12:37:49

经济发展特点篇1

近年来,我们认真贯彻省委、省政府《进一步加快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推进全民创业的意见》,按照“以产业兴城镇,以城镇促发展”的思路,依托小城镇大力推进全民创业,强力开展招商引资,培育特色主导产业,优化生产力和人口布局,逐步探索出一条“工业化带动城镇化、城镇化促进工业化”的发展路子。初步形成了以电子、光伏、光电和汽车、摩托车零部件产业为代表的四大特色主导产业,民营经济的发展呈现出以下几个特点:

一是全民创业氛围浓厚。目前全镇共拥有各类私营企业和个体工商户2234家,平均每6户就有一个小老板,被誉为“安徽的温州模式”,从事电子等产业的工业企业和加工制造个体工商户852家,其中产值超500万元以上的180家,超1000万元的72家,超5000万的12家,超亿元的11家,超5亿元的2家,拥有10家省级集团企业。全镇有3家企业进入全省私企百强企业,3家企业进入全省私企出口创汇50强,88家企业通过iso9000论证,42家企业通过美国ul和欧盟ce、fcc、vbe认证,67家企业通过rosh环保认证,企业注册的商标超过300件以上。农民人均收入的80%以上来自个私企业打工收入。

二是产业发展特色鲜明。__的工业主要有电子、光伏、光电、汽车摩托车零配件以及长毛绒玩具等十大门类,但以电子产业发展的规模大、水平高,其产值、税收、从业人数都占到全镇工业的85%以上。目前,全镇高压包、遥控器组装企业共有400家,但配套企业就达800多家,使__形成一个大工厂,街道就是流水线,你的车间就是我的仓库,我的仓库就是你的车间,相互配套,相互协作,降低了成本,增强了竞争力。目前,高压包和遥控器年生产量分别达到1.5亿和4.5亿只以上,正因为如此,省信息产业厅把__的电子产业集群列为全省四大电子产业集群之一。

三是经济外向水平较高。全镇有60%以上的规模企业从事对外出口生产经营业务,其中68家企业获得了进出口自营权,出口产品涉及到5大类8000多个品种,远销欧美、中东等100多个国家和地区,20__年出口供货值达22.4亿元。20__年直接出口创汇突破1亿美元,成为安徽省首家以乡镇为区域出口突破1亿美元的乡镇,并连续10年出口创汇名列全省乡镇第一。其中,电子产品占全部出口额的84%,被省商务厅授予安徽省电子产品出口创汇基地。电子产业驰名海内外,__谚云:“高压包包揽天下,遥控器遥控东西”,__的遥控器,国内外市场三分天下有其一,高压包三分天下有其二。

四是科技创新能力较强。近年来,__电子企业针对自身研发能力相对较弱的现状,纷纷走“产学研”相结合的路子。部分企业已与中国科技大、合肥三十八研究所等30多所国内著名的高等院校、科研单位建立了稳定的技术合作关系,由他们帮助企业解决在生产、研发和管理中遇到的难题。兴业、华宇、天富等企业还兴办了研究所,进行产品研发,先后开发生产出多功能遥控器、烧录遥控器、可视门铃、微型变压器等新产品。目前,__民营企业拥有省级高新技术企业3家,滁州市民营科技企业35家,各类科技人员1000多人,专利38项。20__年以来,电子企业新上和利用原有设备转产电动自行车充电器、控制器的企业已达34家;有17家企业通过招商引资和内外资合作的形式,联合投资进入光伏产业,主要涉及多晶硅、单晶硅、破方、电池片和组件等生产环节,产业链条已比较完整,20__年,被省发改委授予“安徽天长光伏产业基地”。

在推进全民创业方面,我们主要抓了五个方面工作:

第一,营造氛围,激发创业热情。多年来,我们把营造创业氛围,扶持引导全民创业作为产业兴镇、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的重点,致力于扶持能人当老板,引导企业上规模,培育产业成气候。一是利用各种宣传手段,深入宣传国家鼓励个体私营经济发展的各项政策,不断激活民间投资,引导全民创业;二是正面引导,大张旗鼓地表彰成功创业典型,激发群众创业的光荣感和积极性,把群众的注意力和创造力集中到创业致富上来;三是对个体私营业主做到“服务零距离,服务零收费,服务零缺陷”,着力在全社会树立“自主创业光荣、服务创业为荣”的良好风气,营造“只要想创业就能做老板,只要是能人就能成老板”的浓厚创业氛围。近几年来,__镇每年新增民营企业数量都保持在200户以上。民营经济的快速发展,不仅解决了本镇80%的劳动力就业、提供了农民收入约80%的来源,还吸纳了外地农民工2万余人,每年从__带走打工收入2.5亿元以上,全镇形成了“人人有事做,家家无闲人,天天能赚钱”的喜人景象。

第二,打造平台,推进产业集聚。一是建设产业发展平台。我们抢抓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

范区建设的重大机遇,举全镇之力抓好省级__经济开发区的扩容建设,每年投入的路网、供排水、供电、路灯、绿化等基础设施建设资金在5000万元以上,目前,开发区规模已扩大到5.8平方公里,累计投入基础设施建设资金2.8亿元,申请入园企业已达191家,其中146家建成投产,45家正在建设,企业总投资超30亿元。此外,我们今年还在开发区通过市场化运作的方式启动了中小企业创业促进中心建设,建设标准化厂房和服务设施8万平方米,进一步提升了开发区的承载能力。二是建设人口集聚平台。产业的集聚需要人口的集聚作支撑,针对__用工紧张的瓶颈,我们一方面出台了一系列优惠政策,引导农民向城镇集中;另一方面按照城镇规划,加快面积为0.8平方公里的省级农民小康住宅示范村建设,现已基本完成了道路、电力、供排水以及路灯、通讯、绿化等配套工程建设。目前,示范村已入住居民1200户,并且每年都保持400户以上的农民洗脚进镇。示范村建成后可安置农民3千户,新增集镇劳动力1万人。三是建设行业自律平台。我们在成立__电子商会的基础上,通过支持商会开展活动,加强同质化企业用工、价格自律来提高商会的影响力,目前已发展会员企业180多家。企业竞争由恶性竞争转变为合作竞争。四是建设公共服务平台。我们根据产业发展不同阶段对公共服务的需求,积极争取和协调相关部门,先后成立了示范区管委会、中介信息服务、法律服务、物流服务、rohs指令检测中心、融资服务、会计服务等公共服务机构,基本满足了现阶段企业对公共服务的需求。

第三,破除瓶颈,化解创业难题。与其他地方一样,__在全民创业中,也遇到了融资难、用电难、招工难、人才缺乏等发展瓶颈问题。为打破瓶颈制约,我们在融资方面已连续十年争取到省农行对__企业直接授信,累计授信额度超过15亿元,另外通过担保公司等平台,每年为出口企业融资1.5亿以上。在电力保障方面,通过争取,电力部门在__建设两座35千伏变电所,其中一座今年将升级为110千伏变电所。在人才培养和引进方面,我们每年都聘请专家对企业老板、中层干部分别培训两次以上,我们还与南京大学合作举办“高级工商管理emba”培训班,进一步提升了企业家队伍素质。此外,我们还通过采取政府补贴的方式,帮助成长型以上企业招聘素质相对较高的办公室主任,建立企业办公室,提高企业管理水平。在招工方面,我们支持电子商会成立了“天长市英才劳务输入服务中心”专门服务企业招工,同时,每年春节前后,我们都专门派人与外地劳动部门接洽,在媒体上做宣传,介绍__产业发展状况、工资待遇等方面情况,帮助企业招工。

第四,诚信服务,优化创业环境。推进全民创业和招商引资,发展环境尤其重要,良好发展环境的营造,比的就是服务和诚信,同时,切实兑现招商引资的各项优惠政策,取信于投资者。我们在为企业提供的服务上可概括为三句话:“厂门内的事由企业负责,厂门外的事由政府服务”、“在服务中管理,在发展中规范”、“企业办事,政府买单”。服务不是空洞的口号,而是对承诺的践行。如近年来我镇新兴的光伏产业,就是由江苏友邻镇的一家企业率先来__投资而形成的,在这家企业的带动下,先后有4家江苏企业来__投资,在外资企业的影响下,又有10多家本地电子企业转型进入光伏领域。目前,17家光伏企业已投入固定资产近15亿元,年产能达50亿元。江苏友邻镇的领导到该企业调查其来__投资的原因时,企业老总说,你们优化环境仅停留在口头上,__优化发展环境是付诸在行动上,把理念变成了实践,其次他们承诺的招商引资优惠政策能如数兑现,这就是我们来__发展的原因。

经济发展特点篇2

 

关键词:世界经济

新特点

发展前景

 

一、9·11事件加速了美国经济和世界经济的衰退

 

9·11事件是国际恐怖主义组织蓄谋已久的突发事件,给美国经济造成了惨重损失。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评估,9·11事件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为214亿美元?而长期的间接损失则会在5年内使世界经济增长速度平均每年放慢0.2个百分点。在9·11事件的影响下,美国的航空、旅游、保险、零售、餐饮、宾馆等服务行业均遭受沉重打击。2001年11月26日,美国全国经济研究局正式宣布,美国经济于2001年3月陷入衰退,从而结束了创记录的整整10年的经济增长。

 

美国经济在经历了20世纪90年代特别是下半期的持续高速增长之后,于2000年第四季度起开始了经济增长放缓和调整时期。2001年第一季度增长 1.3%,第二季度微增0.2%,第三季度为负增长1.3%。美联储为了挽救经济衰势,2001年全年11次降息。联邦基金利率和贴现率分别下降到1.75%和1.25%,下降幅度达到4.75%,为40年来的最低点。在降息、减税和促进消费的强烈刺激下,根据美国商务部公布的修订后统计数据,2001年第四季度美国实际国内生产总值按年率计算增长1.4%,大大高于原先公布的0.2%的增幅。2001年美国全年经济增长率为1.2%,略高于原先预测的1.1%,但仍是1991年以来的最低记录。美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经济体,其GDp约占全世界GDp的30%。20世纪 90年代以来美国新经济的崛起和持续增长,美元约占世界外汇储备的60%,美元坚挺和股市高涨等,使得美国经济产生了财富效应,世界各国将美元作为安全避风港。从客观上看,美国经济繁荣推动了世界经济的增长,但在全球化条件下世界经济周期趋同性的加强以及世界经济对美国经济的依赖性增强,也使世界经济潜伏着不稳定的风险。从2001年起,美国经济衰退和股市下跌导致世界经济同步衰退和全世界股市下跌。2001年世界经济增长从年初预测的3.6%下调为1.4%。通常,世界经济增长速度低于2.5%即意味着陷入了衰退。2001年世界贸易由上年增长12%萎缩至2%,全世界外国直接投资额约8000亿美元,也比上年减少约40%。

 

2001年世界经济陷入衰退的突出表现是美、日、欧三大经济体(约占世界GDp的75%)的同步衰退。在欧洲,欧元区经济增长明显放缓。欧元诞生3年来对美元持续走软,其根本原因在于欧洲自身经济改革步伐缓慢,以及欧美在新经济领域差距拉大的结果。为保持物价稳定和防止通货膨胀,欧元区央行坚持稳定与增长公约,这也使成员国运用财政政策刺激经济增长的能力受到了限制。2001年欧元区经济增长一再放慢,全年增长1.3%,其中德国仅增长0.6%。

 

日本经济2001年负增长0.9%。经济衰退、通货紧缩、巨额财政赤字与超低利率结合在一起,其根本原因是90年代泡沫经济破灭以来遗留的银行坏帐、公司重组、内需不足、民间消费与企业投资意愿低迷等,从而陷入“流动性陷阱”的怪圈。9·11事件使日本经济雪上加霜。

 

2001年世界经济衰退的另一突出表现是东南亚经济急剧衰退。东南亚经济的突出弱点是对美、日经济的强烈依赖。亚洲发展中国家对美、日两国的出口占其总出口的40%以上,其中对美国的出口约占25%。由于2001年起美国经济的衰退以及世界范围内生产能力的过剩,导致亚洲国家及地区对美国和日本电子产品出口的急剧下降。除中国和印度之外,亚洲发展中国家和地区均衰退严重。根据亚洲开发银行2001年11月29日的调低预测,由于9·11事件,亚洲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增长率从年初预测的5.3%下调为3.4%。各地的经济增长率均比年初预测有大幅下调:其中,马来西亚增长0.8%;菲律宾增长2.7%;泰国增长1.5%;韩国增长2%;我国台湾地区为负2.23%;我国香港特区零增长;新加坡为负1.7%。

 

在世界其他地区,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2001年11月15日的预测,非洲2001、2002年的经济增长率分别为3.5%和3.6%;拉丁美洲为1.1%和 1.7%;印度和俄罗斯2001年的经济增长率在5%上下。

 

二、当前世界经济的新特点及新亮点

 

2001年世界经济环境明显恶化,当前对世界经济走势看好和看坏者兼而有之。本文根据世界经济的发展动力、发展特点等作出分析和基本判断。

 

1.尽管9·11事件和世界经济衰退,经济全球化和政治多极化的大趋势并未改变。以信息技术为主的第三次产业革命及世界范围内产业结构的调整,是推动21世纪初期世界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美国“新经济”经历了20世纪90年代的繁荣发展,2001年起由于世界范围内电子信息产品市场的供大于求而导致需求相对疲软。加上9·11事件的打击,美国经济从2001年起进入衰退的商业周期。由于美国政府不同寻常地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降息和减税的滞后效应已从2002年起开始显现。美国经济的基本面仍富有活力,欧元的流通使欧洲经济更加具有稳定的特征,中国、俄罗斯、印度等国的经济有可能保持为世界经济的亮点,因此世界经济的大趋势仍旧向好。美元在近年内仍将保持国际储备货币的强势地位。经济全球化仍将在曲折中发展。9·11事件在使美国经济遭受损失的同时,也有力刺激了美国军火工业的发展,与军备和反恐相关的高技术产业将应运而生,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将推动世界民用高科技的发展。

经济发展特点篇3

旅游活动发展成为旅游经济是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以商品经济发展为基础的。19世纪中叶,旅行社相继在英国、美国和欧洲兴起,将旅游活动中的需求与供给推上了完全商品交换的新阶段,即旅游经济的产生。以后处于缓慢的发展过程中。直到20世纪60年代后,旅游经济才进入了高速增长时期,新世纪更为旅游经济的发展创造了广阔的天空,现代旅游经济在其发展过程中呈现出了以下几个显著的特点:

一、旅游经济活动的普及性,亦称大众性

旅游活动的初始阶段只是王公贵族、达官富贾消闲寻乐的行为,后来又有一些文人骚客出于某种目的也加入到外出旅游的行列,但这些都表现为极少数人的个人行为。现代旅游经济最明显的特点是参加旅游的人数越来越多,越来越普及,全世界每年出境旅游的人数,2002年已近7.95亿人次。旅游已不再是少数富人权贵们的专利,而成为普通大众人人都可享有的权利。在我国,2002年国内旅游的人数高达8.7782亿人次,参加者多是普通劳动群众。现在,旅游已成为一种时尚,一种较高层次的消费需求,在人们生活水平日益提高的今天,它是人们追求现代文明生活方式的内容之一。人们通过旅游满足了求新、求异、求奇、求知等多种心理需求,实现了自主、自乐、自娱、自教为基本内涵的体验,使自己的生活更加充实和完美。

现代旅游之所以受到人们的青睐,还因为它是实现人们社会交往的一种独特方式。通过旅游,人们可以在有限的时空中不受特定的政治信仰、宗教派别、社团宗旨的制约,接触不同种族、国家、阶层的人们,在自主、自由和轻松的氛围中,沟通思想、交换认识,享受社交的乐趣。

由于各个旅游目的地特殊的自然地理条件和特定的人文历史环境,形成了互不相同的文化内涵,正是这些特定的文化内涵,成为人们前往该地旅游的吸引力。游人通过与异地人们的接触和观赏,饱览了异地的山水风光,了解了异地的风俗礼仪,接受了异地文化的感染,在交流的过程中得到启迪和受到教育,其乐无穷。所以,旅游的发展和参与程度的广泛是社会进步的体现。

二、旅游经济活动的全球性

现代科技的发展,使交通运输和通讯条件大为改观,空间距离缩短,旅游突破了地域和疆域的界限,全球性的旅游经济活动蓬勃开展。冷战的结束,国际政治形势趋于缓和,更加促进了跨国、跨洲旅游活动的开展。全世界每年数以亿计出境的游客足迹遍布了地球七大洲四大洋的山山水水。

全球性旅游活动的发展又促使了国际投资中相当比例的投入到旅游服务业。以我国为例,据世界旅游组织(wto)统计,截止至1998年,已有18个著名的跨国饭店集团涉足我国92家旅游饭店(Hotel)。从70年代末到1996年底,外资投资到我国旅游业资金已超过200亿美元,其中旅游饭店150亿美元,度假区20亿美元,旅游景观10亿美元,度假别墅和公寓20亿美元。旅游经济活动已成为全球经济一体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旅游资源正在成为全世界人民的共同财富,为全人类服务。

三、旅游经济的产业化和运行的规范化

(1)旅游经济产业化的标志有二:一是旅游消费需求的集中化;二是旅游产品供给的专业化。工业化进程不仅使社会物质生产极大的丰富,而且还使社会需求在结构上发生了深刻变化,促使国民经济体系中的产业结构不断地进行调整,一些适应现代社会需求的新兴产业应运而生。旅游产业即是为适应人们的需求重心由过去保障生存的低层次物质需要,逐步转向注重个性发展和精神享受的高层次需要变化而产生和发展起来的。人们积极参与旅游不仅达到了愉悦身心,增进健康,陶冶情操,扩大交流之目的,而且也为社会提供了广泛和集中的市场需求,为旅游经济产业化的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为了适应旅游需求日益增大的需要,旅游产品的生产经营部门在效率和利润的驱动下,必然要使自己的生产经营迅速集中,并从其它行业中分离出来,专门从事旅游产品的生产供给,成为向游客提供食、宿、行、游、娱、购综合性一条龙服务的新兴产业。这一产业的龙头当属旅行社,现代旅游经济在20世纪能有如此大规模的发展,是和20世纪初英国的托马斯・库克旅游公司、美国的运通旅游公司和比利时的铁路卧车公司兴起并发展成为世界旅游业务的三大公司,以及为数众多的旅行社如雨后春笋般在各国涌现分不开的。旅游产业的兴起与发展把世界旅游经济推上了新的阶段。

(2)现代旅游经济在其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了一套规范运作模式,无论是国际旅游还是国内旅游,多是由旅行社作为主要组织者,将分散的游客组织起来,依托各类旅游企业和景区,按照预定旅游路线、活动内容和时间,通过提供综合性的一条龙服务,满足游客多方面的需求。对于旅游服务,通过经验积累和各国相互学习、借鉴,将游客经常的、重复的、必需的服务需要分别制定成标准,使旅游企业的行为规范有序。这种统一或近似的规范性不仅大大方便了游客的出游,而且又进一步推动了旅游经济活动的全球化进程。

四、旅游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

经济发展特点篇4

经济发展特点:

1、非洲国家在政治上取得独立以后,民族经济取得不同程度的发展,但大多数国家的工业基础仍很薄弱,片面发展一种或几种面向出口的农矿初级产品,成为发达国家的原料供应地和工业品市场。

2、撒哈拉以南的非洲是经济最不发达的区域,虽然拥有丰富的资源,但因长期的殖民统治等原因,致使其独立后经济社会的发展仍然落后于世界其他地区,是世界经济发展水平最落后的地区。近年来,撒哈拉沙漠以南非洲地区经济呈现出强劲的增长势头,经济增长率已达到全球经济平均增长率,农业是大多数国家的经济支柱部门,工业基础薄弱,且多为农、矿原料的初加工。

(来源:文章屋网)

经济发展特点篇5

一、近年来世界经济发展主要特点

1、2007年美国等发达国家经济增长将趋缓

2004年以来,在发达国家经济持续攀升和发展中国家经济快速增长的共同推动下,世界经济增势良好。但2006年下半年,美国经济由于房地产市场降温、私人消费增长转弱而明显放缓。欧洲经济增长虽可望持续,但增速也将有所减弱。这是因为世界经济已处于一体化状态,尤其是发达国家之间连动影响十分明显,进而还会影响到发展中国家。根据野村证券的有关研究,美国经济增长率每减少1%,日本GDp要下降0.6%,欧元区与其他地区经济也是如此。总体上看,世界经济仍有望进一步增长,但增长势头将难以保持2006年水平。联合国预测报告认为,2007年世界经济有望增长3.2%,比2006年减少0.4个百分点。在发达国家经济体增长均适度放缓的情况下,发展中国家的经济扩张也将受到影响。

随着经济增长的减缓,全球需求上升势头也会减弱,世界贸易增长也将相应放慢。据联合国预测,2007年全球贸易增长7.8%,比2006年减少2.3个百分点。

2、世界贸易与经济增长的关联性增强

近年来,随着全球贸易的快速增长,世界贸易额与全球GDp之比持续上升。在发展中国家中,中、印和东亚等表现尤为突出。我国的进出口额已占GDp的70%。世界贸易从1988-1997年的13.2%上升到2005年的16.7%,使其与经济增长的关联性进一步增强。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科技进步、产业结构调整、跨国公司的迅猛扩张,以及世界贸易体制的完善,既给世界贸易的发展带来了重大的推动力、有力促进了世界经济发展,同时也给世界贸易的发展带来了许多不确定性因素。受世界经济发展状况影响,世界经济的复苏使全球贸易自2002年二季度开始走出衰退,并呈逐步加速增长趋势。2004年全球贸易量增长达到10.9%,是自2001年以来增长最快的一年。伴随着世界经济持续较快增长,按照imF的预测,2006年和2007年全球贸易量增长率将为9.4%和7.8%,分别比春季预测调高了1.4和0.3个百分点,增速均高于2005年7.5%的增长水平。受世界经济增长速度加快的带动,2006年世界贸易增长也高于预期。从进口需求来看,2006年,受经济持续较快增长的带动,美国进口增长继续保持较高水平.一至三季度进口分别同比增长13.4%、13.2%和13.9%,基本保持2005年全年增长13.7%的水平。由于经济增长加快,自2005年开始,日本和欧元区进口需求明显提高,成为促进世界贸易增长的重要动力。2006年以来,日本进口增长继续提高,一、二季度,日本进口同比增长分别达到27.5%和19.1%.三季度又增长16.8%,均高于2005年全年15.6%的增长速度。从出口来看,由于外部需求强劲增长。继2003~2005年出口持续快速扩张之后,2006年许多发展中国家继续保持了出口的较快增长。中国、巴西、俄罗斯等国的货物出口额增长率都达到20%以上,韩国、马来西亚、墨西哥和台湾地区等的出口增长率都在10%以上。预计2007年这些经济体仍然是出口增长较快地区。

近年来,经济全球化促进了国际贸易迅速增长。但世界贸易发展失衡加剧、国际市场产品价格迅速上涨、国际贸易保护主义愈演愈烈,贸易摩擦有增无减。以美国为代表的发达经济体国家将国内就业增长乏力、产业结构调整缓慢归因于贸易问题,并在重要贸易领域设置壁垒,使美欧、美中等国之间的贸易摩擦不断,不利于世界贸易的稳定发展。特别是,持续近五年之久的多哈回合全球贸易谈判被迫中止,使多边贸易体制陷入困境,给世界贸易发展前景蒙上了阴影。

3、经济增长的地区差异扩大

2007年,受美国经济增长减弱的影响,发达国家(地区)经济增长势头将有所放缓。与此同时,发展中国家经济可望保持强劲增势,将成为拉动周边国家乃至世界经济增长的重要推动力。在发达国家内部,主要经济体的发展趋势也呈现出显著变化。美国房地产市场降温后,私人消费上升势头趋弱,由于目前尚缺乏新的经济增长点,增长幅度将明显减缓。2006年以来,欧元区内需明显复苏,尤其是企业投资增势良好,呈现出新一轮增长的迹象。2007年,虽然受世界经济增长放缓和个别国家政策调整(如德国提高税收等)影响,增幅略为放缓,但总体增势依然强劲。日本经济则将继续维持缓慢回升态势。从发展中国家的情况看,中国和东亚地区经济有望持续快速增长,俄罗斯经济增长势头良好,拉美地区多个国家政府换届后,有望推出新的改革和促进经济发展的措施。

近几年,随着世界经济增长加快,经济增长的地区差异显著扩大。受美国和欧元区经济增长减缓的影响,2005年发达国家经济增长率仅为2.6%。根据imF的预测,2006年和2007年发达国家经济增长率将分别为3.1%和2.7%。2006年二、三季度美国经济按年率计算的增长率分别仅为2.6%和1.6%,增速明显低于一季度的5.6%。美国经济增速放缓的主要原因是油价上涨、利率上升以及住房市场降温,国内消费受到影响等。但是总体上看,美国经济增长虽然会有所放慢,但是实现“软着陆”的可能性较大,不至于对世界经济发展带来较大的负面影响。美联储主席伯南克表示,住房市场放缓将使2006年下半年经济增长减少1个百分点,并将继续影响今年的经济增长。房地产市场降温是抑制消费者支出的一个重要因素,但在另一方面,近期原油价格下跌将会给居民实际收入增长带来正面影响,有助于美国经济稳定。在经历了二季度的较快增长后,欧元区三季度表现依然强劲,根据imF的预测,欧元区经济2006年和2007年预计分别增长2.4%和2.0%,其中2006年的增长率将是过去六年来的最高纪录。至2006年10月,日本从2002年4月开始的本轮经济景气周期已经持续了57个月,平了二战后景气周期的最长纪录。受国内需求扩大的支撑,日本经济仍将保持平稳增长的势头。但是日本经济总体上看是处于恢复状态,如果世界经济增速大幅减缓或是国内政策应对不当,日本经济仍有再度陷入通缩的可能。

在另一方面,发展中经济体表现出良好的增长势头。自2002年世界经济开始重新加速增长以来,发展中经济体经济增长持续较高,其中一个重要因素是亚洲发展中经济体保持较快增长态势,而亚洲发展中经济体的增长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中国和印

度经济的强劲增长。imF预测亚洲发展中经济体2006年和2007年的增长速度分别为8.3%和8.2%。其中印度经济将分别增长8.3%和7.3%;印尼、泰国、菲律宾和马来西亚东盟4国的经济平均增长率分别为5%和5.6%;韩国、新加坡、香港和台湾地区4小龙的经济平均增长率分别为4.9%和4.4%。撒哈拉沙漠以南非洲地区正在经历自上世纪70年代初期以来最强劲的经济增长,2006年该地区经济增长率将达到5.2%,2007年将进一步增至6.3%。该地区的石油出口是经济强劲增长的重要原因。虽然该地区经济发展有所改善,但是,拉美地区仍是发展中国家经济体中,经济增长较为缓慢的地区,预计2006年和2007年的增长速度将分别为4.8%和4.2%。

除外部环境的改善之外,近年来发展中经济体快速增长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其内部经济体制改革深化和宏观经济政策所作的相应调整。如贸易自由化和灵活的汇率体制、财政及赤字的减少、投资和外贸环境的改善,私有化和鼓励私营发展措施完善等。但是,持续高油价、多哈回合谈判中止及贸易保护主义抬头、禽流感疫情以及美国等国家经济增长放缓将对发展中经济体带来影响。

4、国际市场产品价格继续上升

近几年,由于世界经济强劲增长,国际市场需求转旺,使得初级产品供需关系紧张,再加上地缘政治和投机因素,国际市场初级产品价格持续呈现大幅上升的态势。国际市场非能源初级产品价格2002年开始从谷底回升,2004年二季度开始,增势曾出现减缓,但是2006年继续大幅度回升。与2005年同期相比,2006年一至三季度国际市场非能源初级产品价格分别上升16.8%、26.2%和29.1%。其中以金属和矿产品的价格增长幅度最大,2006年一至三季度,金属和矿产品价格分别比2005年同期上升28.4%、57.7%和62.4%。相对比较,农产品和食品的价格上升缓慢,但也接近了1995和1996年的前期高点。

国际市场产品价格提高的根本原因是在于一些主要商品的供应趋紧而需求大幅增长。例如,由于金属矿石产品的开发受到资源储量、资金、设备等多方面因素的制约,开发建设周期较长,因此金属矿石的供应大大滞后于价格的变化。而亚洲,特别是中国2003年以来对天然橡胶、有色金属、钢材和一些石化产品等需求大幅增加。同时由于政治形势、局部动乱、罢工、生产事故等一些临时性突发因素的刺激和影响,以及对市场供应心理预期等,减少或中断的担心,更加剧了市场炒作气氛。

2006年上半年,国际油价延续了2003年以来持续攀升的态势。国际油价高开高走,在4月份大幅飙升,一举突破每桶70.75美元两个关口,此后基本稳定在每桶70美元左右的平台。随后受地缘政治和突发事件影响,国际油价波动加剧,7月继续震荡攀升。纽约市场油价7月14日盘中曾经达到每桶78.40美元的高点。8月份后国际油价一路回落,至10月初已经回落至60美元以下。2006年前8个月国际市场原油现货和期货平均价格分别为每桶68.57美元和68.77美元,比上一年均价上涨21.1%和21.0%;然而9月均价则分别骤降至63.80美元和63.90美元。

全球经济增长将趋于放缓是近期油价下跌的根本原因。但是此轮油价的上涨呈现持续性的特点,这是由于油价上涨主要反映的是强劲的持续性需求增长。近期,由于市场对国际原油供应紧张担忧的缓解,对伊朗、朝核问题的反应更为平和,不再像早些时候地缘政治局势任何风吹草动都引发油价剧烈波动。同时,国际市场原油供应充足也大大降低了投资基金炒作抬高油价的空间,一些投资基金因此撤出油市转向股市等其他投资领域。这些因素均促成了近期国际油价的较快回落,但油价进一步下跌的空间有限。近年来,世界经济对高油价的承受能力明显提高,高油价虽然给世界经济带来一定负面影响,但总体上,高油价给世界经济和贸易造成的负面影响,到目前为止,比预期的要小。但需要密切关注的是,原油价格走势和近期仍然处于高位价格状态。

5、全球通货膨胀适度变动不明显

2005年以来,随着经济增长速度的加快,为控制通货膨胀,主要国家和地区不约而同地采取了紧缩货币的政策。美联储连续12次加息、欧洲央行则一年内五次提高利率。目前,全球利率水平比2004年明显上升,有利于抑制物价水平的上扬。另一方面,过去几年,推动物价上涨的一个重要因素是石油及其他初级产品价格的不断攀升。2006年年底以来,受暖冬和国际市场需求增长放缓等综合影响,石油价格显著回落。在世界总需求放缓的情况下,石油价格的升幅有望减弱,从而为抑制物价上涨做出贡献。由于各地区经济增长幅度存在差异,发达国家的物价上涨将不太显著,而发展中国家价格涨幅则有加大之势。

6、货币政策走向分化,利率水平趋同

2006年,主要发达国家经济体货币政策走向保持一致。在美联储不断频繁提高利率的带动下,欧洲央行也有规律地升息以保持物价稳定、避免经济和金融的动荡。但是,进入2007年,主要发达经济体在经济走势上表现出明显的不同步。美国经济走软势头明显,如果继续收紧货币,则有可能导致房地产泡沫的破灭,产生大量不良贷款,威胁金融稳定。而且。目前美国利率水平已接近中性。由于缺乏新的经济增长点,美国仍需刺激私人消费和投资来维持经济增长。因此,下半年,如果经济走势明显恶化,美联储极有可能改变货币政策方向,采取分步连续降息来拉动经济增长。而欧元区经济景气仍保持上升势头,企业投资和居民消费热情正处于起步阶段。另一方面,德国提高增值税,将拉动该地区物价水平的上升,因此,欧央行为控制通货膨胀将继续适时收紧货币。时,日本央行也表示将根据经济情况变化调整货币政策。总体上看,发达国家尤其是美欧之间的利

二、世界经济发展面临的潜在风险和挑战

1、美国经济能否软着陆及对世界经济的影响

伴随房地产市场退潮,美国经济2006年增势明显放缓。2007年,美国经济能否顺利实现软着陆,也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房地产市场的变化情况。目前房地产的降温幅度还处温和尚可调控,对经济未形成严重冲击。但是,房地产市场的发展主要取决于经济增长和通货膨胀的变化情况。如果经济增长放缓,通货膨胀继续维持相对低水平,那么房地产市场动荡的可能性就相应增大。一旦房地产泡沫破灭,私人、企业和金融机构均将产生大量的不良贷款,严重打击消费和投资,延缓经济增长步伐。

另一方面,美国经济的连续增长是此次世界经济回升的主要动力之一,欧洲和日本乃至东亚及拉美等地区的增长均不同程度地从中受益。近两次的经济周期运行结果表明,美国经济复苏后,私人需求增加,企业投资活跃,会逐渐拉动欧洲和日本等发达国家经济的回升,并波及到其他发展中国家和地区。

目前欧洲仍处于结构转型期,需求增长受限;而日本刚刚呈现复苏迹象,经济增长基础不牢固,所以都无法承担拉动地区经济增长的重任。如果美国经济持续下滑,将相应牵制欧洲和日本等发达世界的经济回升进程,从而给世界经济的持续增长造成隐患。

2、美元汇率波动对经济和金融市场的冲击

近几年,虽然世界经济呈现持续增长势头,但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并未消除,反而有所加剧。主要表现就是美国的巨额贸易赤字。2002年以来,伴随着美国经济的回升,美国的贸易赤字持续扩大。2006年,美国贸易逆差达到7653亿美元,比2005年净增485亿美元。一段时期以来,美国基本依靠资本的流入来维持国际收支平衡。美联储从2004年起连续17次提高利率,联邦基金利率从1%升至5.25%的高水平,与其他国家的利差不断加大。加之美国经济连续几年保持了高速增长,房地产市场持续走高,吸引了许多国际资本的流入,从而以资本项目的盈余适当弥补了经常项目的赤字。

目前美国经济增长已经开始减速,美联储下一步货币政策的走向很有可能是不断降低利率以避免经济出现大幅波动而滑入衰退边缘。一旦美联储停止升息,甚至转而降低利率水平,美元贬值速度就会大大加快。由于美元贬值造成美元财富的缩水,很多美元资产出于安全性和增值性的考虑,将加快向其他货币和资产形式转换步伐,从而引发资本的外移和美元进一步贬值。美元缓慢长期贬值有利于逐步减轻美国巨额贸易赤字,促进国际经济的平衡发展。但如果美元出现快速大幅贬值,则将严重影响国际金融市场的稳定,对世界经济增长形成冲击。

3、国际石油价格波动态势

从2006年年末开始,国际石油价格显著回落。进入2007年,受暖冬影响,需求增长有限;加之库存充足,因此油价继续滑落,曾至50美元的低点。总体上看,2007年随着世界经济增长的放缓,石油需求上升速度减慢,从而有利于抑制油价的上涨。但是,另一方面,石油价格也很难长期维持低水平。由于前几年在石油开采和提炼方一面的投资相对不足,短期内,供给能力难以迅速提高,这种供应的刚性对价格的波动将产生巨大的推动作用。同时,如果油价一段时期内偏低,将影响生产国的利益,可能引发生产国联合限产。此外,除气候和自然灾害外,地缘政治因素对油价的影响也更为显著。伊拉克战后局势一直欠佳,短期内难以恢复稳定局面;而围绕伊朗核设施的争端仍在持续;其他石油生产地区的政治经济形势也时常出现动荡。总之,石油价格的每一次大幅波动,都会干扰经济的平稳运行。

4、国际游资规模扩大,流动方向变幻莫测

随着近几年世界经济恢复增长,国际范围内资本赢余和财富也相应不断扩大。尤其是2005年以来,石油价格的高企,使得石油输出国以石油美元形式积累的财富大幅度增加。与此同时,一些发达和发展中国家也累积了大量的外贸顺差,这些都使国际范围内的流动资本显著增加。这些资本除消费以外,如石油输出国通过进口大量的产品平衡了其石油出口方面的盈余,很大一部分则投入国际商品、外汇、房地产、股票和债券等市场,寻求获利机会。由于这些资本规模庞大,逐利性和流动性强,其针对某一市场的集中和频繁进出,对全球金融稳定构成威胁。

一段时期以来,美国经济发展不平衡,贸易赤字持续扩大,很大程度上依靠资本的流入来维持国际收支平衡。但美元贬值造成美元财富的缩水,很多美元资产出于安全性和增值性的考虑,将逐渐向其他货币和资产形式转换,从而引发债券和外汇市场的动荡,并波及其他商品和资本市场,严重影响世界经济的增长进程。

5、全球化背景下我国经济将面临挑战

面临主要问题是:一外贸依存度过高,引发贸易摩擦、产业安全风险;二外汇储备过快成为短期内不可逆转趋势;三巨大能源消耗使我国经济持续发展受阻;四是国际市场价格变化可能使我国产生输入性通货膨胀等。

三、应对国际经济环境变化的政策建议

面对世界复杂多变经济形势,我们应未雨绸缪,早做安排和调整。具体为:

1、加快对外贸易增长方式转变

目前,国际经济环境尚好,世界经济有望持续增长。我国应利用此有利时机,在继续扩大出口的同时,积极调整出口商品结构,严格限制低附加值产品的出口,提高出口商品的技术含量,增加出口产品的附加值。同时,要适时进口我国经济发展急缺的石油、矿产等资源,适当控制贸易顺差,减缓人民币升值压力。

2、调整外汇储备构成,实现外汇资产保值增值

今年,随着美国经济的走软及美联储货币政策方向的调整,美元兑欧元及其他货币总体上将进一步贬值。我国应密切关注外汇市场的动态,在美元每次阶段性回升时,调整外汇资产比例,适当增加欧元和其他货币的持有量,以避免美元资产过多而引发的被动局面和资产损失。

3、开拓进口渠道,扩大进口

一是力促美欧放弃对我出口的歧视性政策。美国、欧盟是世界科技最发达的国家,在高技术领域具有很大的优势。我国对其高级材料、航空航天、生物技术、电子技术、先进装备、信息通讯、生命科学、原子能技术、光电子技术等方面的产品具有广泛的需求。我们一方面要处理好与美欧的外交关系,鼓励其用实际行动构筑建设关系,另一方面要多作美欧高技术企业的工作,通过这些企业向其政府施加压力,放宽对我高技术出口限制。二是鼓励国内企业进一步增加能源、原材料、先进技术和设备的进口。三是加快国内服务产业开放步伐,增加服务贸易进口,鼓励城乡居民扩大国外旅游、留学等消费。

4、适当调整出口结构,控制出口增长节奏

一是继续充分发挥传统劳动密集型产业的比较优势,积极引导劳动密集型产业转型升级。二是大力推进高新技术和机电产品的出口,逐步减少初级产品出口。三是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继续控制资源性、高耗能、高污染产品出口。四是引导加工贸易企业加强产业配套,逐步从代加工向代设计和自创品牌发展,鼓励加工贸易企业更多地采用国产料件,延伸产业链条。五是引导企业着眼于长远和大局,在占领市场方面留有余地,避免出现出口数量激增,影响当地经济和就业,引发强烈反弹。必要时,通过行业协会采取必要的出口限制措施。

5、积极发展境外加工贸易,转移部分顺差。

要借鉴日本、韩国、台湾和香港地区对我加工贸易投资的做法,在不对我产业安全、出口、就业造成大的影响前提下,鼓励一部分企业把后道加工能力转移出去,带动我加工设备和上游产品的出口,就近开拓市场,或利用当地配额直接向美国、欧盟出口。加工贸易投资重点是:一是国内原材料、零部件供给率较高的产品;二是最后一道加工环节增值率较低的劳动密集型产品;三是国内生产能力相对过剩的对美、欧被动配额出口产品。

经济发展特点篇6

关键词:县域经济特点导因建议

中图分类号:F207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2)04-222-03

党的十六大作出了大力发展“县域”的战略部署,十六届三中全会进一步规划了大力发展县域经济基本思路,在其大背景下,分析安徽省县域经济发展的现状,研究安徽省县域经济发展的特点及原因,给出政策性建议,对于加速安徽省县域经济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一、安徽省县域经济发展的现状

(一)县域经济的概念

县域经济是以县级行政区划为地理空间,以县级政权为调控主体,以市场为导向,优化配置资源,具有地域特色和功能完备的区域经济。

第一,县域经济是以县城为中心,乡镇为纽带,广大农村为腹地,以县城、乡镇带动周围地区的发展,城乡兼容的经济。因此,从范围角度理解县域经济,县域经济属于区域经济范畴,是一种以行政区划来衡量的区域经济。

第二,县域经济具有相对的独立性、能动性和地域特色,并且这种地域特色与其地理区位、历史人文、特定资源相关联,因此,县域经济是一个较为完整的市场经济主体。

第三,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市场在县域内进行资源配置并且发挥着基础作用,获取竞争优势,从而使县域保持较高的经济效益,因此,县域经济是以市场为导向的经济。

(二)安徽省县域经济发展的现状

安徽县域经济发展现状可以不同的角度去阐述。从“综合竞争力”角度去考查县域经济,依据2009年安徽各县综合竞争力排名,可以描述安徽省县域经济的发展现状。

从个体角度看,安徽省县域经济综合竞争力排名2009前十位的是:肥西县、当涂县、无为县、肥东县、凤台县、宁国市、濉溪县、天长市、涡阳县、萧县;61个县的发展不平衡性较大。

从总体角度看,安徽县域经济的发展水平具有滞后性和结构不合理性。

二、安徽省县域经济发展的特点及其导因

(一)安徽县域经济发展的特点

1.特色产业集群的县域经济。产业集群作为一种新型的区域经济发展模式,不但强调企业在空间或地理上的集聚,而且更多地强调企业间的相互联系和促进关系,集群内部企业之间、集群与外部经济系统之间是互动发展的关系。集群发展能够充分利用本地资源,根据集群内部精密的产业链,能够实现低成本、高产出、低消耗、高效率、可循环的发展模式;能够增强企业之间的关联度促进企业之间共享资源和互换产品,为推进循环经济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产业集群作为地区发展的思路,把产业发展与区域经济、把分工的专业化与交易的便利性有效地结合在一起,形成了一种有效的产业组织模式,对安徽省县域经济的发展具有很大的促进作用。通过这几年的发展,形成了特色产业集群。安徽省汽车及配件的集群发展就是一个有力的佐证。

2.县域经济发展速度快于全省。按可比价格计算,2008年全省县域GDp比上年增长了13.9%,增幅比全省高1.2个百分点,延续了自2005年以来增速快于全省的态势,其中一、二产及全部工业增加值分别增长7.5%、21.2%和24.5%,增幅比全省高1.3、4.8和6.2个百分点;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增长46%,高11.4个百分点;实际利用外资增23%,高2.8个百分点;利用省外资金增长82.3%,高33个百分点;外贸出口增长51.9%,高23.1个百分点;财政收入增长30.2%,高2个百分点;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19%,高0.9个百分点;在岗职工平均工资增长19.6%,高0.7个百分点。

安徽县域经济的高速度发展无疑对推进安徽经济跨越式发展是有利的,从宏观的层面说有利于财政收入、拉动GDp的增长和增加人民收入,从微观的层面说有利于企业吸引外资投资、引进技术和提高劳动生产力。

3.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升级。2008年,安徽省的第三产业增加值为1323.2亿元,增长10.9%,对安徽省的经济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尤其是近年来现代服务业的发展,不仅优化了安徽省的第三产业结构,对于助推安徽省第一、第二产业的升级起到了积极作用。

4.发展水平相对较低。

(1)安徽县域经济与周边省份县域经济对比的差异。经济规模水平低。2007年,安徽县域GDp3491.3亿元,占全省47.5%,比河南、湖北、江苏分别低23.1、3.3、4.6个百分点。工业化程度低。2007年,安徽县域的工业增加值为1109.9亿元,占县域生产总值的比重为31.8%,低于河南19.3个百分点,低于湖北1.1个百分点,低于江苏20个百分点。财政压力大。2007年,安徽县域的地方财政收入143.3亿元,人均301.6元,比河南低104.3元,比湖北低3.4元,比江苏低1309元。消费市场不旺。2007年,安徽县域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027.6亿元,人均2163.5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仅相当河南的38.4%、湖北的51.3%、江苏的30.3%,人均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比河南低1160.2、比湖北低2162.9元、比江苏低4756.3元。

(2)安徽县域经济与全国县域经济平均水平的差异。从县域经济的平均规模比较看:2006年,全国县域平均人口规模46.4万人,GDp64.7亿元,第二产业增加值27.3亿元,地方财政收入2.28亿元;同年,安徽县域的平均人口规模77.1万人,比全国要多30.7万人;GDp为46.9亿元,比全国少17.8亿元;第二产业增加值16.9亿元,比全国少10.4亿元;地方财政收入1.75亿元,比全国少0.53亿元。从县域人均水平比较看:由于安徽县域的人口在全国名列最后县域人均水平就更低。2006年,全国县域人均GDp达13938.1元,人均第二产业增加值5869.7元,人均地方财政收入为492.2元,而安徽县域的人均GDp仅有6087.6元,人均第二产业增加值2187.3元,人均地方财政收入仅为226.7元,较全国平均水平分别少7850.5元、3682.4元和265.5元。

(二)产生安徽县域经济发展特点的导因

1.改革过程中县域经济的产业结构发生了深刻变化。改革开放以来安徽产业结构发生深刻变化,其变化趋势与配第―克拉克趋势相吻合,三次产业格局由原来的“一、二、三”,调整为“二、一、三”,再调整为目前的“二、三、一”,产业结构不断地优化,结构的调整对经济的影响巨大。

安徽县域产业布局规划不断完善,安徽各县提高要素配置的集约化水平,降低企业生产经营成本,增强产业整体竞争力。产业集聚的核心是突出主导产业培育,紧紧围绕当地重点企业的情况,列出产业配套“清单”,大力推进产业链招商,着力做大主导产业,进一步完善政策激励机制,积极制定促进产业集聚发展的具体实施办法,强化挑商选资,对引进符合本地产业发展规划的重大项目和关键配套项目,在用地、融资、审批、服务等方面予以优先,对促进产业集聚发展成效显著的乡镇予以奖励,形成促进产业集聚发展的利益导向。

2.我国由二元经济结构到多元经济结构的变化促进了县域经济的发展。由传统农业社会到二元结构,再到工业化社会是许多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的必由之路。安徽是农业大省,随着经济的快速的发展,大量的农村劳动人口向城市转移,农业人口相对比重不断减小,工业、服务业人口不断增加,城镇化规模不断扩大,工业化进程不断加快。这有利于安徽走出二元经济结构,向着现代工业迈进,这对安徽县域经济的发展有着重大的促进作用,县城是城市化的中心纽带。

3.导致安徽省县域经济发展相对滞后的原因是多元的。安徽的县域经济发展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存在一些不足,导致安徽县域经济发展存在滞后性和相对水平低下,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思想观念、意识守旧,抓不住或找不准机遇,没有切实可行的战略目标和战略重点,培育市场竞争不多,忧患意识较差,成为影响县域经济发展的最大障碍。二是一些落后的县不仅在区位上处于劣势,而且基础设施和配套建设相对滞后,这就导致这些县在区位竞争中处于劣势,缺乏投资竞争力,难以吸引大型项目落户,招商引资的难度较大。三是县域经济发展缓慢的地区,它们的支柱产业较为薄弱,缺乏鲜明个性,特色产业不突出。表现为大型的工业企业少,难以形成规模经济。支柱产业发展缓慢,产品缺乏知名度,市场影响力较小,工业产业化链较小;农业上仍然以传统农业为主,农业种植、养殖、农产品深加工不能形成规模,一家一户的经营和发展,不能形成合力向纵深发展,形不成有特色的本土优势,导致在市场经济中总是处于劣势,对县域经济拉动力较弱。四是由于区位、信息、经济基础等条件差,农村改革、国企改革滞后,经营机制、人才机制、融资机制不顺,对资金、技术、人才等生产要素的吸引力明显不够,经济增长点匮乏。中小企业贷款难,民营企业发展所需资金严重不足,仅靠自身发展缓慢,许多好项目、好企业无法发展。

三、加速安徽省县域经济发展的建议

(一)夯实县域经济发展的现代农业基础

1.促进农产品加工业发展,提升农业产业化水平。首先,建立优质农产品原料基地。在农业资源丰富地区,应大力构建小麦、水稻、“双低”油菜、牲畜等生产基地;沿皖江地带,发展水产品养殖基地;其次,大力发展特色农产品加工业。把阜阳、亳州地区建设成为粮油食品加工基地、现代中药基地和缫丝基地;再次,扶持和促进农产品加工企业的发展。注重先进加工技术引进和消化吸收,培养农产品精深加工能力,摆脱出售初级农产品进口高级农产品的不利局面。同时,努力形成农产品生产、加工、物流、销售一体化产业链条。

2.构建农业产业市场体系。建立健全农产品市场物流体系,逐步形成以农产品专业批发市场为主体,以集贸市场为支撑,以要素市场为辅的贯通城乡、功能配套、高效畅通的农产品市场体系,发展一批大型涉农商贸企业集团,改造建设一批农产品专业批发市场和现代农业物流中心,逐步形成联通全省、辐射全国的农产品连锁配送体系和电子商务网络。

(二)强化县域经济发展的地方特色

县域经济发展的生命在特色,出路也在特色。因此,在实施特色产业化的过程中,我们可以从推行“一村一品”入手,逐步引导使其发展为“多村一品”、“多乡(镇)一品”由此而形成由几个特色产业为主导的县域特色经济构架。以龙头企业之力带动形成从农户到企业、从原料到产成品的完整的产业链,走规模化、品牌化、名牌化的道路,集中人力、财力、资源优势,把“特色”做大、做强、做成县域经济的支柱产业,最终实现用几个特色产业带动县域经济社会的整体大发展。

各县要充分发挥和利用比较优势和区域特色,在县域经济结构调整中突出特色,在发展中创造特色,在扬长避短中培育特色,在资源整合中打造特色,在科技进步中提升特色,努力打造特色产业体系,把资源优势变为产业优势,把产业优势变为竞争优势,加快形成优势明显、规模较大、特色鲜明的区域板块经济,走出一条切合本地实际、可持续发展的经济特色化之路。

(三)引导县域经济的集群发展

1.劳动密集型产业集群。要逐步完善农业产业化体系,加快传统轻工业结构的调整优化,进一步发展纺织、塑料、家电、医药、食品和饮料等劳动密集型产业集群,以及信息、生物医药和新材料等高新技术产业集群,提高产品的技术含量与附加值。

2.现代装备制造业产业集群。安徽应以煤炭、电力、冶金、化工和建材等优势资源为基础,逐步延伸产业链,发展以电力和煤炭为核心的能源工业、钢铁为支柱的材料工业、汽车为龙头的机电工业,形成以资源为依托的现代装备制造业产业集群。

3.新兴产业的产业集群。要以优化结构、拓展领域、扩大总量、提高层次为重点,着力发展现代物流、信息、科技文化、房地产、咨询服务、产权交易、生态环保和旅游等新兴产业,逐步形成以传统产业为基础,新兴产业为支撑,布局合理、城乡统筹发展的产业新格局。要强化产业链连接意识,发挥本地企业产业配套的地缘优势,要以既有产业优势又有相互关联的工业园区为载体,加快产业集群主体区块建设,增强产业聚集的规模,使其成为集群研发、创新、交流、信息、物流等中心。同时,要进一步强化第三方物流和逆向物流管理,降低集群企业物流成本,整合区域物流资源,形成高效的专业化、社会化的物流配送体系,提高区域产业的综合竞争优势。

(四)加强科技支撑县域经济发展的力度

技术的创新与进步是经济增长的源泉。经济增长可以由劳动力投入的增加、资本投入的增加而实现,也可以由这些投入要素产出效率的提高而实现。前者是外延的扩大再生产,后者是内涵的扩大再生产。为了实现经济的持续增长,投入要素很重要的,但由于资源总是稀缺的,因而通过提高投入要素的产出效率来支持经济的持续增长是世界各国共同努力的目标。依靠技术进步提高生产要素的产出效率是实现经济持续增长的主要途径。

安徽县域经济的发展需要技术的支持,在吸引外来的先进技术的同时,我们更应该是自力更生、自主创新,创造自己的核心技术,要有更多的像奇瑞汽车一样的自主研发,虽然前期的投入过大,但有了自己的核心技术之后,我们的竞争力就会增强,我们的品牌才会增强。技术的创新靠人才,各县应该积极做好人才队伍建设,采取各种优惠政策吸引人才,同时我们的人才要有支持中西部发展的信念。

参考文献:

1.王俊豪.产业经济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

2.徐杨.基于特色产业集群的县域经济发展途径探究[J].对安徽省最大的汽车配件产业集群的个案分析.工业技术经济,2008(9)

3.安徽城市经济学会与区域发展研究所,安徽财经大学与区域经济研究所.安徽县域经济竞争力报告2009.

4.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安徽县域经济实证分析与发展研究.2008.6.4

5.吴子稳,庄德林,傅为忠.安徽产业结构与经济增长的关联分析及调整对策[J].合肥工业大学学报,2007(2)

6.马春文,张东辉.发展经济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7.钟新桥,高飞,温如春.安徽省产业结构调整战略研究[J].科技创新月刊,2010(2)

8.马春文,张东辉.发展经济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经济发展特点篇7

一、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回顾

(一)国民经济高速平稳发展,经济实力跨上新台阶

2005年地区生产总值预计达到3822.77亿元,年均增长16.6%,比“九五”时期快约5.3个百分点,比“十五”计划快7.6个百分点;“十五”前4年年均增长14.4%,高出全国平均增速近5.4个百分点。地区生产总值跨上第一个1000亿元用了近50年,第二个1000亿元用了六年,2004-2005年不到两年的时间就跨上了第三个1000亿元的台阶。2003-2005年经济增长速度连续3年居全国第一位,地区生产总值占全国的比重由2000年的1.44%上升到2004年的1.66%,在全国的位次由第24位上升到第23位,在西部地区的位次由第6位上升到第5位。2005年人均生产总值达到1600元左右,是“十五”计划的1.8倍,年均增长16.5%,比“九五”时期快7.5个百分点,提前6年完成了“十五”计划制定的到2010年人均生产总值达到全国平均水平的目标;由2000年相当于全国平均水平的82.9%提高至2004年的107%;在全国的位次由16位上升至12位。2003年人均生产总值与全国同步超过1000美元;2004年人均生产总值突破万元大关,首次超过全国平均水平,列西部第一。

(二)固定资产投资呈现新飞跃,为经济的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物质基础

2005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达到2688亿元,“十五”期间年均增长44.2%,高于“九五”时期34.9个百分点,比“十五”计划快32.2个百分点;“十五”前4年年均增长43.2%,高出全国平均增速22.2个百分点,其中2003-2004年连续两年增速居全国第一位。“十五”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6918亿元,是“九五”投资总额的3.96倍,比1950-2000年50年的投资总和还多3488多亿元。“十五”前4年投资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95%。在投资高速增长的同时,投资结构日趋合理。“十五”前4年工业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69.3%,其中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供应业投资额比“九五”总和还多3倍;农村牧渔业投资年均增长22%;交通运输业投资年均增长38%;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投资年均增长41.8%。固定资产投资的历史性跨越,与重点项目的建设密不可分。农牧业和生态方面,相继实施了天然林资源保护、京津风沙源治理、退耕还林、退牧还草等一批生态建设重点工程,累计投入资金173亿元。能源方面,新开工煤炭项目20个,建设规模达到7400万吨,三个项目建成投产;新开工电源点项目74个,新增电力装机1200万千瓦,超过自治区成立以来新增电力装机容量的总和,新开工风电项目17个,投产6个。重化工方面,累计开工建设重点项目19个,建成项目7个。交通方面,完成了京包线部分路段和集二线集宁至贲红段扩能改造以及呼和浩特火车站、包头火车站、满洲里口岸站、二连口岸站扩能改造,开工建设了集张铁路、海满复线;建成了国道110线、国道210线内蒙古段等9条高速公路和6条一级公路;建成了乌海机场、满洲里机场,扩建了通辽、锡林浩特机场飞行区,呼和浩特机场扩建、鄂尔多斯机场和海拉尔机场航站区扩建等工程已经开工。重点建设项目形成的生产能力将在“十一五”经济发展中产生不可估量的作用。

(三)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明显提高,财政收入大幅度增长

2004年万元生产总值能耗为2.42吨标准煤,比2000年减少0.39吨。2005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总额225.9亿元,是2000年的11.3倍,年均增长64.1%;工业企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203.6,比2000年提高114.8个百分点。2005年财政总收入达到536.3亿元,较2000年增长2.4倍,年均增长28%,比“九五”期间快11.7个百分点,比“十五”计划目标快18个百分点;“十五”前4年年均增长23.7%,高出全国平均增速5.2个百分点。财政收入达到100亿元用了近50年,达到200亿元用了5年,达到300亿元仅用了2年,2005年仅用了1年时间就突破了500亿元。其中,地方财政一般收入2004年达到196.8亿元,是2000年的1.07倍,年均增长20%,对财政收入增长的贡献率高达61%,其中工商税收的贡献率为32%。2003-2004年财政总收入增速连续两年居全国首位。2005年人均财政收入达到2239元,是2000年的2.4倍,年均增长27%,比“九五”时期快17个百分点;“十五”前4年年均增长34.8%,高于全国平均增速17.1百分点。

(四)经济结构不断优化,工业化水平显著提高

以经济结构调整为主线,大力推动产业结构调整、所有制结构调整和城乡结构调整,取得了突出的成效。大力推进工业化和农牧业产业化,产业结构发生历史性变化,三次产业比例由2000年的25:39.7:35.3演变为2005年的15.7:44.4:40.2。农牧业占生产总值的比重明显下降,工业经济成为经济增长的主导力量。农牧业稳步发展,畜牧业经济取得重大突破。2005年农牧业增加值达到600.09亿元,年均增长7.2%,比“九五”时期快3.2个百分点,比“十五”计划快3.2个百分点。2005年牧业年度牲畜总头数突破1亿头(只),牛奶、羊肉、山羊绒产量居全国首位;畜牧业占农牧业总产值的比重由2000年的37.8%上升至2005年的44%;农区牲畜头数占全区牲畜总头数比重的比重由56%提高到68%。工业经济快速增长,总量实现翻番。2005年,工业增加值达1390.89亿元,“十五”期间年均增长21.5%,比“九五”时期快9.8个百分点,快于“十五”计划11.5个百分点;2003-2005年以来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连续三年居全国首位,能源、农畜产品加工、冶金、机械、化工和建材等优势特色产业不断发展壮大,原煤产量、发电量、平板玻璃等主要工业产品产量在全国的位次前移,包钢等8户企业集团进入全国1000家最大企业集团。工业经济效益明显提高,2004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税较2000年增长2.6倍,工业综合效益指数超过全国水平,比2000年提高了75个百分点,在全国的位次由2000年的26位上升至22位。“十五”期间工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将达到38%。服务业较快增长,金融、房地产、旅游业等新兴服务业发展迅速。2005年服务业增加值达到1537.55亿元,“十五”前4年年均增长12.3%,高出全国平均增速4个百分点。2005年服务业从业人员所占比重达到38%,比2000年提高7.3个百分点。

按照“突出发展大城市,加快发展中小城市,有重点地发展小城镇”的思路,加快城镇经济发展,提升城镇功能,不断增强吸引力和凝聚力。到2005年,城镇化率达到47.5%,比2000年提高5.3个百分点。城镇基础设施大为改善,城市面貌焕然一新,包头市进入全国文明城市行列。2005年,城市实有铺装道路长度比2000年增长30.9%,供热面积增长76.7%,城市供气普及率提高19.6个百分点,供水普及率提高10.1个百分点。

国有经济战略性调整取得突破性进展,非公有经济发展迅速。非公有制经济占生产总值的比重由2000年的23%提高到2004年的30.8%,非公有制经济固定资产投资额占全社会投资额的比重由29.8%提高到38%,非公有制经济创造的税收占地方财政收入的比重由18%提高到27%。

(五)基础设施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生态环境恶化趋势得到遏制

基础设施建设步伐加快,“瓶颈”制约得到很好缓解,为经济快速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交通设施规模迅速扩大,技术等级显著提高,运输能力不断提高。到2005年末,公路总里程达到7.9万公里,新增1.2万公里;结束了没有高速公路的历史,行车里程达到了1000公里;初步形成了西起巴彦浩特东至海拉尔横贯东西的公路运输大通道,带动了沿线经济的发展;全区实现了全部旗县通油路,100%的乡镇(苏木)、90%的行政村(嘎查)通公路。铁路总里程达到7934公里,比“九五”末增加755公里。民用机场达到9个,有26条主要航线与北京、上海等国内主要城市和俄罗斯、蒙古相连。电力建设发展迅猛。2005年建成跨越“三北”、长度达3700公里的220千伏电网;2004年发电量达到815.4亿千瓦时,比2000年增加85.7%,新建11万伏以上输电线路5463公里。

生态环境建设成效显著,初步实现了“整体遏制,局部好转”。重点城市、流域和区域的环境质量得到较大改善。重点生态工程建设进展顺利,取得了良好的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到2005年,森林覆盖率达到17.69%,比2000年提高2.8个百分点;到2005年,部级自然保护区达到20个,成为全国拥有部级自然保护区最多的省区。与此同时,生态建设的后续产业开始起步,草产业、沙产业得到长足发展。

(六)城乡居民收入大幅提高,生活水平明显改善

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增长,为城乡居民带来了更多的实惠。2005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9137元,年均增长10.5%,比“九五”时期快5.3个百分点,比“十五”计划目标快3.5个百分点;农牧民人均纯收入达到2989元,年均增长5%,比“九五”时期快0.9个百分点,彻底扭转了2000-2001年低速增长甚至下降的局面。2003-2004年城乡居民收入增速连续两年居全国第一。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牧民人均纯收入在全国的位次分别由2000年的23位和20位上升至2004年的14位和17位。2005年城镇居民和农牧民人均消费支出分别为7056元和2200元,分别比2000年增长79.6%和36.2%。消费结构不断优化,城镇居民和农牧民恩格尔系数分别由2000年的34.5%和47.7%下降到2004年的32%和40.5%。2005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将达到1340亿元,比2000年增长1.5倍。医疗保健消费快速增长,2004年城镇居民人均医疗保健支出474.7元,比2000年增长65%。通信和交通消费成为亮点。2004年人均交通通讯支出699.87元,比2000年增长95.2%;电话用户突破千万户,比2000年增长2.4倍;移动电话用户超过固定电话。城镇居民家庭每百户拥有家用汽车由2002年的0.88辆迅速增加至2004年的3.47辆。教育、旅游、住房消费持续升温。居民对耐用消费品消费趋于高档化、个性化,现代化、高科技的家用电器、空调、家用电脑、家庭影院进入到城乡居民家庭。城镇居民居住环境有较大改善,2004年城镇居民人均居住面积达到19.88平方米,农村牧区人均居住面积达18.9平方米,分别比2000年增加4.34平方米和1.9平方米。

(七)科教兴区成果显著,社会事业得到全面进步

科技事业稳步推进,以企业为主体的科技创新体系不断完善。“十五”前4年,科教文卫财政支出累计达316.36亿元,年均增长20.5%。科技队伍不断壮大,科研成果显著。截至2004年,共有国有独立研究与开发机构145个,国有单位各类专业技术人员数比2000年增长4.6%。“十五”前4年,共获得国家和自治区各类科技成果奖359项;专利批准量3069件,比“九五”时期增长12.9%。

教育改革不断深化,各级各类教育全面发展。教育投入明显增加,办学条件逐步改善,教师队伍建设不断加强。基础教育不断优化,学龄儿童入学率达99.3%。2005年“普九”人口覆盖率(以旗县位单位)比2000年高22.7个百分点,高等教育毛入学率比2000年高7.2个百分点,高中阶段毛入学率比2000年高20.3个百分点。到2004年末,高等院校达到31所,比2000年增加13所;各类高校在校生人数35万人,比2000年增长59%;2004年少数民族在校大学生比2000年增长2.3倍。

卫生事业较快发展,城乡居民健康状况继续得到改善。加大政府投入,加快建设了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和医疗救治体系等公共卫生体系,2003年成功战胜了“非典”疫情。农村牧区卫生工作取得新发展,新型农村牧区合作医疗试点的参保率达到73.8%。2004年婴儿死亡率、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及孕产妇死亡率分别降至21.6‰、27.16‰和52.07人/10万人,2005年人均期望寿命增加到71.3岁,实现了“十五”计划确定的目标。

社会保障体系逐步完善,覆盖面进一步扩大。到2004年末,初步实现了盟市统筹;城镇最低生活保障人数比2000年增加61.2万人;2005年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基本失业保险参保人数分别达到333.9万人和222.3万人,分别比2000年增加38.8万人和1.9万人。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达到292万人。

(八)改革继续深化,对外开放不断推进

经济改革成效显著。外贸、物资和商粮三大集团改革进入扫尾阶段,国有企业剥离办社会职能迈出实质性步伐。国有中小企业活力增强。农村牧区税费改革实现历史性突破,2005年在全区范围内全部减免了农牧业税。城镇住房制度、政府机构等方面改革取得重大进展。

对外开放持续推进。累计引进国内(区外)资金累计到位2655亿元,年均增长46.4%,是“九五”时期的6.4倍,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高达36.7%。招商引资项目达12000多项,其中,投资额在5000万元以上的项目1482项,引进到位资金1580亿元,占到位资金总额的61.7%。投资环境继续改善,利用外资规模扩大,2005年外商直接投资累计完成23.32亿美元,比“九五”时期总还多19亿美元,增长4.4倍。“十五”累计利用外资38亿美元,比“九五”时期增长71%,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4.4%;其中,直接利用外资23亿美元,年均增长54.8%。外贸进出口总额累计完成178.78亿美元,年均增长19.9%,增速快于“九五”时期6.4个百分点。口岸经济发展迅速,口岸基础实施建设得到加强,2005年过货量达到2700.9万吨。

二、经验和启示

内蒙古作为一个欠发达的少数民族地区,为什么能在“十五”时期步入持续快速的发展道路,实现跨越式发展,有着内在的规律性。总结成功的经验,对准确把握发展规律,科学编制和实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具有很好的借鉴意义。

(一)制定和实施正确的发展思路是经济跨越式发展的基本保证

内蒙古的实践证明,经济社会发展的成效如何,历来都与发展战略的科学与否密不可分。“十五”之初,自治区党委按照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要求,提出“无论任何时候,我们都要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动摇,各项工作都要服从和服务于这个中心,各项改革措施都要符合生产力发展的规律”。为此,在深入调查研究区情和深刻把握国内外经济发展规律的基础上,对区情得出了正确的判断:从发展阶段看,我区正处在工业化中期的初期阶段,经济将有可能实现加快发展;从发展条件看,我区存在着区位优势、资源优势、地广人稀优势和后发优势。在此基础上,逐步形成和完善经济建设的思路。自治区第七次党代会提出了坚持“一条主线”、加快“两个转变”、强化“三大动力”,突出抓好生态建设、基础设施建设,推进工业化、城镇化和农牧业产业化的发展思路,成为实现“十一五”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行动纲领。自治区党委七届三次全委会上提出“近几年内经济可以保持两位数的增长”和“优势地区可以实现跨越式发展”。七届四次全委会提出,在优化结构、提高效益的前提下,努力做大经济总量。七届五次全委会提出努力争取保持一个较长的快速增长期,保持经济平稳、持续增长和理性推进工业化。所有这些,为自治区经济发展明确了方向,理清了思路,指出了重点。“十五”经济社会发展的实践表明,这些立足于我区实际的发展思路符合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对我区经济实现“长周期、快增长、高效益”发展,超额实现“十五”计划确定的主要目标起到了关键性作用。按照第七次党代会以来确定的发展思路,我区紧紧抓住经济建设不动摇,坚持能快就不要慢,排除各种干扰,以工业化为中心,大力推进“三化”进程,推动社会生产力发展,特别是推动先进生产力发展。全区上下形成了抓经济、上项目的热潮,重点建设项目做到了建设一批、储备一批、研究一批。“十五”末,我区是全国在国家主管部门待批重点项目最多的省区。通过扩张总量,优化结构,增强技术创新能力,工业经济取得了大踏步进步,集群化发展初见成效。围绕把我区建设成为国家重要的绿色农畜产品基地的目标,制定切实有效的措施,大力培育和发展农牧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努力提高农牧业生产的集约化和组织化程度,切实加强农畜产品生产基地建设,发展多种形式的社会化服务,农牧业产业化经营取得了全国瞩目的成就,成为农牧民增收致富的重要渠道;乳、肉、绒等农牧业产业化企业和产品成为内蒙古自治区的“名片”。展望“十一五”,我区面临着新的发展环境,既要坚持“十五”期间正确的发展思路,又要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把内蒙古置于全国发展的大局之中,认真把握国内外发展大势,深化对区情的认识,继续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发展。

(二)抢抓机遇是实现经济跨跃式发展的关键

国内外的经验证明,一个地区的经济是可以抓住若干次发展机遇从而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内蒙古资源丰富,经济发展的优势突出,改革开放以来全区上下加快发展的意愿一直很强烈。进入“十五”以来,内蒙古成功地抓住了两次大的机遇,从而实现了区域经济的大踏步发展。一是抓住了我国进入工业化中期,能源、原材料需求旺盛的机遇,大力发展能源及相关产业,成为国家重要的能源原材料基地之一。二是抓住了国家设施西部开发战略的机遇,着力加强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建设,培育特色优势产业。经过不懈努力,全区生态环境实现了整体遏制、局部好转,基础设施建设取得了突破性进展,为经济快速增长提供了有力保障。

(三)坚持非均衡发展,构筑经济增长极是经济跨越式发展的主要途径

优势地区和优势产业是一个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突破口,也是提升区域经济整体竞争力的主要着力点。我区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有发展特色优势产业的良好条件和基础;同时,由于各地区在资源禀赋、区位环境、产业基础和生产力水平等方面存在的差异,决定了发展的速度和质量不可能同步。我区在深刻认识区情和国内外市场发展趋势的基础上,遵循非均衡发展规律,鼓励要素向优势地区和优势产业聚集,重点发展能源、冶金、化工、农畜产品加工、特色装备和高新技术产品生产等六大特色优势产业。通过加快改革改造步伐,大范围吸引国内外资本和技术,大力发展产业集群,不断提高产业和产品附加值,推动了优势特色产业发展。优势地区的发展集中表现在呼包鄂地区经济的迅猛增长和优势县域的跨越式发展。呼包鄂地区是全区经济发展最为活跃和经济增长最快的地区,生产总值占全区的比重由2000年的39.3%提高到2004年的47.6%。准格尔、托克托、和林等旗县经济得到跨越式发展,成为全区经济快速增长的亮点和重要支撑力量。2004年财政收入超亿元的旗县达到43个,比2000年增加31个。“十一五”期间,非均衡发展战略仍将是我区经济建设需要坚持的原则,同时必须处理好均衡发展和非均衡发展的关系;特别是要处理好区域发展的关系,在继续鼓励优势地区实现快速发展的同时努力促进区域经济的快速协调发展。

(四)坚持大范围配置资源,促进生产要素优化配置是跨越式发展的重要保障

大范围配置资源,增强经济自主增长机制是欠发达地区经济腾飞的必然要求。“十五”期间,我区积极探索建立有利于经济持续增长的长效机制,努力优化发展的软、硬环境,促进经济增长模式由政策推动为主向市场推动为主转变,市场化程度进一步提高,企业的市场主体地位不断提高,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进一步增强,投资主体趋于多元化,非公有制经济发展迅速,经济稳定增长的内在动力不断增强,经济自主增长机制初步形成。在推进经济发展,特别是工业经济快速发展的过程中,我区抓住国际资本流动和国家重化工业重新布局和调整的有利时机,坚持大范围、高标准、宽领域、多渠道合理配置资源,充分利用东三省、京津冀和俄蒙等国内外资源,积极开拓国际、国内两个市场,有利地推动了经济持续快速发展。通过加大招商力度,引进国内外大企业、大集团,并与我区的资源优势产业和特色优势产业相结合,形成了新的巨大的生产力。2005年引进区外国内资金与外商直接投资之和占固定资产投资总额的45%。

(五)处理好经济发展和改善人民生活的关系,努力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我区始终把以人为本,满足人民群众日益提高的物质和文化需求作为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在促进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以提高收入水平为核心,努力改善人民生活,大力发展社会事业,促进了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的形成,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营造了良好的环境和氛围,提供了强大的群众基础。为了提高城乡居民收入水平,各级政府出台了许多重要的举措。通过建立经常性的工资增长机制、发放生活补贴以及建立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等措施,有效地提高了城镇居民的收入和生活水平。按照“多予、少取、放活”的原则,通过免征农业税、实施农村牧区税费改革等措施,有效降低了农牧民负担;通过实施粮食直补和农机具补贴,有效地增加了农民收入;通过鼓励农村牧区剩余劳动力向城镇转移,拓宽了农牧业劳动力就业渠道,增加了来自非农产业的收入。

(六)加强党的领导,不断提高驾驭经济的能力

经济发展特点篇8

关键词:特色;农业;产业;增长

发展地方特色农业是“十一五”规划中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内容,是繁荣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的有效途径。所谓特色农业,就是各地依据本地区的地理位置、生态环境、资源情况及其他相关条件而形成的市场需求,具有自身优势和专业化特点的农业。我市依靠当地特有的地理、资源、区域优势等得天独厚的条件,在发展该市特色农业方面做出了有益尝试,取得了较大成效,基本上形成了一村一品、一乡一业或数村一品的生产经营新格局,由此也带动了该市生态农业,观赏旅游农业的大发展,营造了新的经济增长点,形成了具有新郑特色的经济效应。

一、我市地方特色农业主要表现

(一)实施名牌带动战略,大力发展红枣产业化生产

红枣是我市的名牌名优特产。“新郑红枣甜似蜜”,在明代已是妇孺皆知,名扬天下了。现如今,新郑市领导带领全市人民牢牢抓住这一宝贵遗产,理出了发展红枣产业的思路,即“围绕红枣搞开发,促进资源变财源”的名牌带动战略。采取加大科技投入,优化品种,提高品质,培养龙头,建好市场,打响名牌等一系列措施,在小小红枣身上做出了大文章,以枣精、枣片、枣茶、枣酒、枣醋等为亮点的枣产品将驰名中外的“新郑红枣”全方位推向市场,拉动了以红枣为原料的专业化的迅速形成,将原来单一直接进入市场的红枣“原”字号产品加工增值,促进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营造了新的经济增长点,带动了农村经济的全面发展。目前我市有红枣生产20万亩,枣树490万株,年产鲜枣3000万千克,从事红枣加工的企业280余家,红枣品种及深加工产品有20多个,产品畅销国内大中城市及香港、新加坡、马来西亚、日本、韩国、美国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年均出口量达600万千克。以部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好想你枣业股份有限公司为基地研制的高科技保健新产品"中国人的咖啡"红枣粉深受广大消费者喜爱,市场前景非常可观。小小的红枣在全国唱响了新郑名誉,打响了新郑名威。新郑这一传统优势产业的带动聚集效应得到了充分发挥,每年新郑围绕大枣产业创出的产值高达8亿多元。

(二)狠抓科技创新,集中力量发展无公害节水莲藕产业

新郑市政府根据市场需要、消费需求积极引导农民,利用独特的自然优势,在沙土地上搞节水设施,种植优质莲藕,走治沙、防风等综合治理之路,摸索实践在沙土地上建造混凝土水池,栽种节水莲藕,取得了可观的经济效益。目前,全市发展节水莲藕面积已达5万多亩,建成6000余亩的节水莲藕示范园。去年年底,全市生产出的莲藕在20万吨以上,基本上形成了规模化发展,区域化种植的新格局。种植莲藕在大幅度增加农民收入的同时,也明显改善了气候,改良了土壤,使昔日沙岗变成了今日良田。我市东部沙区的生态环境明显改善,降雨量增加,空气清新湿润,引来白鹭、白鹤、野鸭等水鸟栖息繁殖。花开季节,晴天白鹭、蜻蜓飞舞,大批游客前来休闲、娱乐、观光,也吸引了大批艺术家前来采风。据不完全统计,我市已先后接待全国各地赏荷的旅游团体60多个,游客在万余人次。

(三)发挥传统优势产业,扩大高产、优质、高效的林果业生产

我市龙湖镇具有丰富的果树种植经验,盛产樱桃和提子是该镇的传统优势产业。樱桃被誉为“春来第一果”,在龙湖已有2000年的栽种历史。提子是人们喜食的高营养食品,由于降雨、光照、气候、地形等条件独特,造就龙湖所产的水果圆滑晶莹、核小肉厚、外观艳丽、汁味纯美、营养丰富、品质特佳。根据市场需求情况,该镇依据当地自然资源,气候优势及地理区位优势,以双梅路为东西轴线,镇西部环乡道路为两翼,涉及13个行政村,规划建设了万米绿色提子长廊和万亩樱桃区,仅此一项,每年为农民增收5000多元。

(四)借招商引来科技,建好基地吸引农户

在孟庄镇鸡王村占地105亩的郑州市林果良种试验示范基地是我省名优特林果良种繁育基地,承担着郑州乃至周边地区新品种的繁育和推广。它是1996年孟庄镇的重点招商项目,由郑州林业总站投资200万元兴建的林果基地。走进基地,45亩的银杏林,使人目不暇接,大粒樱桃令参观者称赞不已。大粒樱桃在市场上销售,以每斤20元的价格成了抢手货,每亩樱桃能净赚10000多元。走进葡萄示范园区,美国特优玛奶提葡萄很是诱人。别的葡萄一年只结一次果,玛奶提每年可结果三四茬。古城村两年前在基地引进该品种葡萄10亩,从每年6月底葡萄上市卖到10月止,每亩收入12000元左右,是种粮食作物的近30倍。基地里不但育有大粒樱桃、葡萄,而且还有凯特杏、红太阳杏、斤柿等众多新奇品种和绿化苗木。为带动周围农户发展特色农业,该基地采取把品种引进,先繁育展示,试验成功后,采取定单形式,以公司+农户的办法与种植户签订保本价收购合同,实行"基地担风险、利润让村民"的办法,带动了农户建果园。在基地的带动下,方圆二十里的村民先后发展玛奶提葡萄3000亩、银杏100亩,为社会带来了良好的经济效益。

(五)依靠丰富的农业资源,大力发展畜牧业

目前,全市奶牛养殖场10多个,现代化养猪场5个,饲料加工企业10多家,养殖专业村100多个,专业户4000多个,基本上形成了公司+农户的经营模式,实现了农业产业化经营。建设在我市新村镇地盘上的新郑市种鸡龙头企业---新郑鑫源种鸡场,以方圆数百里的新村、龙湖、郭店等农户为基地,分片建立肉鸡饲养园区,走公司+农户的模式,实行股份制管理,对下设的种鸡饲养场、孵化场、饲料场、综合服务队和肉鸡饲养园区资产进行统一评估,各部门独立核算,一体经营。该公司根据农民(参股人或参股集体)投资比例的大小,把标准肉鸡舍交给农民使用,进行肉鸡生产。公司统一提供种苗、饲料,负责技术服务、场地消毒,经营利润和亏损按投资比例共同均分,这样公司和农户建立了紧密连接,养户不仅仅再是一个普通的养户,而是作为一个投资人的身份参与公司管理,公司各个环节利益与他们都息息相关,使农民养殖的积极性很是高涨,由此带动几百户农民参与养殖。该公司已成为漯河双汇集团、洛阳春都集团等大型肉食品定点加工基地,市场销售前景可观。另外,“订单型”农业在郭店镇崭露头角,农业势头发展良好,该镇做为上海百氏集团新郑土豆生产基地,1万余亩订单土豆全部落户该镇,农民看着大溜圆的丰收土豆不用走出村,便实现了全部销售,自然是喜上眉梢,积极性、主动性不言而喻。在辛店镇以高庄、铁炉村为中心的万亩药材花卉基地,以北靳楼村为中心的万亩杂果基地等,实行的都是"基地+农户"的产业化生产模式,为农户提供了一条龙服务。在梨河镇黄甫蔡村规划出900亩土地,发展西瓜、辣椒、大豆、花菜套播种植,一年可达4种4熟,每亩纯收入达2000元。目前,全市年销售收入300万元以上的龙头企业已有124家,建立健全市、乡、村三级300多个专业协会和村级服务站,组建70多个农业示范园区,为农民提前、产中、产后服务,为壮大我市特色农业及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提供了良好的发展环境。

二、以“特”取胜,用特色农业带动当地旅游业,促使资源优势变为旅游优势

(一)枣乡风情游

为进一步拓宽“新郑红枣”发展空间,弘扬大枣文化,我市利用天然的枣乡田园风光、人文景观、自然景观,把大枣作为全市的绿色产业,开发观光旅游农业的新领域,适时推出了“中华枣乡风情游”活动,通过以枣为媒,旅游带动,营造良好的生态旅游环境,变“新郑红枣”的资源优势为旅游优势,据统计,新郑自1998年举办中华枣乡风情游以来,接待省内外旅游团近百个、8万余人,直接经济效益有1600多万元。枣农说,自从新郑搞了旅游,他们的枣、花生不但好卖而且价钱也上去了。如今,"摘枣刨花生吃农家饭"的新型田园风光休闲游在都市群中悄然兴起,为久居闹市的都市人找到了一个返璞归真、回归自然的消暑场所。走进大自然,畅游枣乡情,情不自禁地融入焕发着勃勃生机的翠绿的植物海洋中,圆你一个轻松愉快的绿色假日梦。

(二)荷花风光游

走进郑韩荷花园,“碧荷风韵堪入画,乡村野趣更怡情”,在4万多亩荷塘上,荷叶青翠欲滴,荷花婷婷玉立,品种有婴儿红、睡美人、宝石花等30多个观赏类品种,品味着高雅优美的诗文,置身于十里荷花间,的确让人有种超凡脱俗,情景如画的感觉。在这里,闲来可坐在鱼塘边感受姜太公之乐,也可以水车为背景留住思古之瞬间;既可田间挖藕,感受农家耕作之乐;又可池边烧烤,体味村野怡人之趣。久坐后,跳入泳池感受蛙之矫健;身困时,躺在农舍体味风之习习。赏游荷花时,我市又独辟蹊径,在奇石怪岩上雕刻了《诗经、郑风》等21首优美诗篇,追寻那2500年前的古郑风情。“郑风苑”位于景色秀美的滨河公园和古老的郑韩故城之间,碧水清清,杨柳依依,荷叶田田,展现着万种风情,真是“览尽千层韵,洗去万世尘”!荡舟在荷花丛中,真正感受到人文与自然的完美融合,生命与环境的和谐统一。如果兴致未减,也可晨窥凌波仙子,日察碧荷婷婷,夜品荷香阵阵;更可春看“小荷才露尖尖角”,夏赏“风过荷举,莲障千重”,秋览“英蓉老秋霜”……

(三)葡萄观光游

我市龙湖镇举办的“红樱桃龙湖风光游”活动,1万多亩“种在深沟人未识”的红樱桃一下子被游客惊喜的目光所包围,以往“提篮小卖”的农民如今喜滋滋地坐在园子里数钱了。走进新村镇新农公司的500亩葡萄基地,只见一望无际的葡萄挂满枝头,这里的葡萄采用套袋技术,完全实现了无公害生产。新村镇由此举办“提子葡萄节”,架起了果农与市场间的桥梁。到此观光游览,犹如进入葡萄的王国,一串串珍珠般的葡萄令人目不暇接。许多市民来到葡萄园,既能观光旅游,又能亲手采摘新鲜的葡萄,减少了市场流通的中间环节,受到果农和市民的极大欢迎。使葡萄观光游成为新郑的又一个亮点。

三、我市发展地方特色农业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一)面向市场

面对市场需求,把农民组织起来,打破一家一户的传统耕作方式,通过专业化生产组织农民进入市场。市场就是需求,供给就是生产。供给和需求一致,农民生产的价值才能实现,而需求是多样化的、批量的,农民只有进行有组织的专业化生产,才能脚踏实地地进入市场,避免因分散经营缺乏系统的管理和技术,造成难以捉摸的损失。

(二)严格从实际出发

要把市场需求的实际及当地农业生产条件的实际两个实际结合才能生产出市场需求的产品,农民才能从中获取较大利益。“一村一品”就是根据市场的需求,从当地农业生产条件的实际出发,适合什么就干什么,宜种则种,宜养则养,不搞一刀切,不能强迫农民种这、种那,养这、养那,违背实际。

(三)充分有效利用农业资源

耕地是农业的基础,水是农业的命脉。可是耕地和水资源的紧缺又是长期制约农业发展的因素,而人口增加和消费水平不断提高对农业生产又提出更多更高的要求。因此,搞特色农业要特别注意资源的有效开发利用和培育,也只有搞特色农业,实行专业化生产,才能避免一家一户经营造成对资源的滥垦滥用。

经济发展特点篇9

本文是作者在2002年“史论坛”关于“中国传统经济再评价”第二次学术研讨会上发言的基础上写成的,文章根据清代经济史课题组多年的成果,比较全面了清代前期封建经济的特点与水平,是会议讨论中最有代表性的观点之一。该文为本坛首次在网上发表。本坛同时将陆续发表与“再评价”有关的文章和资料,供读者研究。

提要:

本文根据《中国经济史·清代经济卷》,参以师友与时贤的研究,从生产力、生产关系诸方面阐述了清代前期封建经济发展的特点与水平。作者认为,中国封建经济的发展在清代前期达到前所未有的高峰,不仅经济总量增长,经济结构、制度形式、经济运行等方面都有明显的变化,特别是其间有新的因素显现。但从更广阔的范围看,当时的生产与交换以家庭劳动为基础,落后于以雇佣劳动为基础的生产与交换的经济,落后于近、,落后于资本主义。

关键词:

清代前期、经济发展、家庭劳动、雇佣劳动

《中国经济通史·清代经济卷·绪论》的开篇中说:清代前期的社会经济有重大发展,诸如粮食生产、农业和手的商品生产、市场一体化,以及财政制度、租佃制度、雇工制度等方面的发展变化,均大大超越前代。清代社会经济是中国封建经济发展的高峰。笔者在此所关注的,只是它的特点和水平。

这里,笔者根据《中国经济史·清代经济卷》,参以师友和时贤们的研究,试行撮要归纳为12条,分别叙述如下:

一、清代前期的社会经济总量与家庭劳动生产率的增长

清代与前代一样,以农立国,但土地的垦辟有很大成就。康熙二十四年耕地约600万顷,嘉庆十七年增加到近800万顷,鸦片战争前夕估计在800万顷到850万顷之间。人口也从顺治年间的一亿多,增加到鸦片战争前夕的四亿一千多万。只此两项已可见清代前期社会经济发展的规模。粮食产量,考虑到复种的发展、玉米和番薯的引进,总产和亩产都有增长。据郭松义教授估算,鸦片战争前,全国平均亩产239市斤,粮食总产量274509百万市斤,人均占有粮食653市斤。如果把全国划分为北方旱作区和南方稻作区,则北方平均亩产114市斤,总产量60123百万市斤,人均占有464市斤;南方平均亩产344市斤,总产量214386百万市斤,人均占有737市斤。南方的农业生产水平,总体上要高于北方。这个估计并不包括粮食而外的商品性农作物,如棉花、蚕桑、苎麻、烟草、甘蔗、茶叶、蓝靛、花生等等的种植均有发展,其中棉花、烟草、甘蔗、花生等的种植,发展尤为显著。据估计,清代前期商品性农作物的播种面积大约占全部耕地面积的1/10左右。至于清代前期的手工业和商业,都有空前的发展,下面有专条论述,这里暂时不提。

这里要说的是全国人口的构成。据郭松义教授估计,鸦片战争前,农业人口约占全国人口的9/10。其中,大概自耕农占四成到四成五,半自耕农占二成到二成五,佃农占三成五到四成,农业雇工占百分之一、二。这里农业雇工不包括临时打短工的人数。非农业人口约占全国人口的1/10。其中,大概手艺工匠、矿工、航运工人等占三成,地主绅衿占二成五,商人和小贩接近一成五,各级吏役兵弁占一成,盐灶人户占一成,从事牧畜业和游民、下层求食者各占百分之五、六至七、八。此外,在鸦片战争前夕,全国的城镇人口不超过全国人口总数的6%,人口的城市化比例还是很低的。

仅仅根据以上的两类数字,我们就可以推论,中国封建经济到了清代前期,已经发展到了它的高峰。不过,生产和交换的发展是以家庭劳动为基础的。雇佣劳动虽然已经存在,但数量不大,在人口中所占比重还低,作用并不显著。所以,在劳动生产率时,就不应该采用适应以雇佣劳动为基础的计量生产和交换的概念和,而应该采用适应以家庭劳动为基础的计量生产和交换的概念和方法。因此,李伯重教授提出了农民家庭劳动生产率的概念。他认为,应该按照一个农户在一年内生产出来的产品总量计算,包括农业产品和手工业产品,自给部分和商品部分,统统在内。他说:农民家庭作为一个生产单位,其劳动生产率并不等于农夫和农妇二人劳动生产率的简单总和。这是因为合理的经营规模和合理的劳动分工,能

够使农夫和农妇的劳动更好地彼此协调,以及使得农民家庭中的辅助劳动力更好地得到动员,从而产生更高的综合劳动生产率。这里要申明一句,清代前期农业生产工具的变化不大。纵然如此,根据他的估算,清代前期农民家庭劳动生产率还是有所增长的,而不是停滞或者下降的。李伯重教授是根据明清时期经济发展的先进地区江南的情况估算的。因此,随着江南地区先进技术和生产结构向四方扩散,受益地区的农民家庭劳动生产率的增长应该是更为显著。

在家庭劳动生产率普遍增长的基础上,清代前期的农业生产、手工业生产、商品性生产、自给性生产总量都分别达到了上的高峰。

二、土地分配中出现的分散趋势显著

在封建社会中,土地是最重要的生产资料,土地的分配情况,始终是人们关注的热点。清代,大规模实行暴力强制以改变土地分配状况的现象,只在清初发生过。清初圈占民地为旗地,以及施行更名田政策就是其最突出的表现。此后,虽然各地还时有强占、强买的现象发生,暴力因素在土地分配中的作用是越来越不明显,越来越不普遍了。改变土地分配状况的机制,一般说来,是通过分家继承和买卖、典押和转让。随着地权和佃权的分离,佃权像地权一样进入流通过程的现象日益普遍化,因此,所谓土地分配状况,就不止包括地权的分配,还包括佃权的分配。这时候,国家,还有宗族,对于地权和佃权买卖、典押和转让的干预也大大地减弱了,土地买卖的自由程度是空前地提高了。可以设想,与佃权和地权流通相对应的,是一个相当庞大的货币流通量。地权和佃权与商品货币关系如此紧密联系,形成了土地集中与分散,地主、自耕农、佃农新陈代谢的一个不可或缺的运行机制。这是历史上土地买卖的重大发展。

土地分配的因素很多,比如官田、旗地的民田化,宗族土地集体所有制的发展,地租转化为高利贷和商业资本,高利贷和商业资本投入土地,等等。这里只谈主要的两个。一个是农业生产中剩余的积累速度。从上说,农业生产剩余分配在地主和农民手中,扣除了地主和农民全家的消费基金以后,剩下来的都可以作为积累基金,用于购买土地。这一兼并土地的力量还是随着地主制经济的发展而增强的。但是,这一兼并土地的力量受到了一个使土地分散的因素的制约。这就是中国封建社会里通行的遗产多子均分制度。一户人家,不管有多少个儿子,都可以分得其家产的一个部分。所以,通过遗产多子均分制度,一个大土地所有者可以分成几个小土地所有者,一个小土地所有者可以分成几个穷困人户。在所说的这两个因素中,一般说来,积累农业生产剩余、兼并土地的速度是缓慢的,而分家析产则大约30年一次,是比较频繁的。清代前期,30年内使土地增加一、二倍的家庭是不多见的,而参与分家的兄弟超过一、二人的家庭则是相当普遍的。准此而论,土地的分散就是不可避免的了。

事实上,由于诸多因素作用的结果,清代前期的土地分配,虽然是时有集中,时有分散,此地集中,彼地分散,发展极不平衡,但总体看来,并不像传统观点认为的那样,是十分集中、日益集中的。根据江太新教授的研究,土地高度集中的地区是存在的,同样,土地高度分散的地区也是存在的。这两者都属于极端现象,不可以据以概括一般。一般情况是,土地的40%到50%集中在地主手里,土地的50%到60%掌握在农民手里,亦即土地是分散的,至少不像传统观点认为的那样集中。而且,随着人口的增长,分散的趋势还有所发展。清代前期,人均土地占有量下降,绅衿地主衰落,庶民地主增加,自耕农普遍发展,每户地主和农民平均土地占有规模日益缩小,都是土地分散化的具体表现。三、租佃关系的演变与佃农中农化趋势的

在地主制体制下,地主的土地,除了极少量自己经营外,绝大多数是用来出租以收取地租的,这一点始终没有变化。但是,具体的租佃形式却是随着的发展而变化的。清代的情况是这样的:严格隶属关系,亦即劳动者作为土地附属物的佃仆制度,只在部分地区存在,而且日益趋于衰落。明清时代的新型租佃关系,即摆脱了严格隶属关系的分成租制度和定额租制度,在向前发展。而且,在此基础上,发展出了佃农支付代价取得耕作权的永佃制度和押租制度。这三类租佃关系,标志着租佃关系依次发展的三个阶段,它们的发展在时间上和空间上当然也是不平衡的。

这里要强调的是,通过这三个不同的发展阶段和类型,可以看出:

佃农与生产资料的关系方面:在严格隶属关系下,进入租佃关系的劳动者是一无所有,他们住主屋、佃主田、葬主山之后,就丧失了自身和家人的自由,是一种完全意义上的依附农。摆脱了严格隶属关系的分成租制和定额租制下的佃农,他们多少不等地具有土地而外的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在分成租制下,他们所有的不多,还要靠地主补足。在定额租制下,他们可能具有全部经营资本,经济实力,一般而言,较之分成租制下的佃农,要殷实一些。至于永佃制和押租制下的佃农,他们不但自有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而且还有能力支付佃权的代价,他们的经济实力,与分成租制和一般定额租制下的佃农相比,是更为殷实的。

主佃关系方面:在严格隶属关系下,劳动者处在地主的直接统治之下,没有人身自由,不得自由离开土地,不得自由出雇,不得自由婚嫁,他们处在低下的等级地位,到封建法庭上不得与地主平等相对。摆脱了严格隶属关系的分成租制和定额租制下的佃农就不同了,他们取得了与地主平等的地位,可以自由离开地主的土地,自由出雇,自由婚嫁,他们虽然还要听从地主的役使,但与佃仆一类相比,是少得多了。至于永佃制和押租制下的佃农,由于他们的经济实力较强,无求于地主,纳租而外,两不相问,他们的经济地位和地位,一般而言,比前此是好多了。

分配关系方面:从严格隶属关系到享有佃权的佃农,他们应负担的劳役地租部分,是随着租佃关系的发展而减少的,到了享有佃权的佃农,其劳役地租部分,一般而言,都消失了。交纳分成租的佃农,随着分成向定额的转化,应纳的实物地租数量,也有不同程度的削减。当然,也有分成向更高定额的转化现象,但大量的是减少而非增加。享有佃权的佃农,由于享有部分所有权,可以保留一部分地租在自己手里,应交纳的地租数量,当然会相应地减少。如果考虑到佃农工农结合体生产的发展,则定额地租在佃农家庭总产量中的份额,更可能是下降的。结合这两个因素来看,随着租佃关系的发展,一般而言,这个时代的地租剥削率,不应该是上升,而应该是下降的。

综合以上三个方面的情况,我们可以满有把握地说,随着租佃关系的发展变化,佃农中农化的倾向愈来愈明显,永佃制和发展了的押租制就是佃农中农化的最显著的标志。

四、农民经济向商品性生产和手生产倾斜以及农民小商品生产者化

明清时代,佃农和自耕农是农民经济的主体。在地主制经济体制下,农民经济是自给性生产和商品性生产的结合,又是农业和手工业生产的结合,可以说是一种兼业化的二元经济(二元经济是马克nFeB3教授用语)。农民经济的这一双重结合,在清代的显著变化,是向商品性生产和手工业生产的倾斜加强。农民经济的这一双重结合又是以自有或佃入的土地作为基础的,从而,清代前期土地占有的分散化又促进了倾斜的加强。通过上升运动和辐射运动,农民经济的商品性生产和手工业生产日益普遍,农户的农业和手工业产品的商品率有明显提高。因此,在农民经济中形成了一个多层次的商品生产结构。方行教授指出,它包括:自给型生产、半自给型生产、为温饱的交换型生产、为利润的交换型生产四种。他说:从清代前期的情况看,第一种类型的生产还占有一定的比重,特别是经济发展比较落后的地方更是这样。第四种类型的生产虽有增加,但为数仍然很少。只有第二种类型的生产有比较普遍和大量的增加。第三种类型生产也有明显增加,但它在整个农民生产中的比重却仍然不是很大。这就是说,清代前期农民生产的发展,主要表现为自给性生产为主,商品性生产为辅的农户有大量增加,自给性生产为辅,商品性生产为主的农户也有一定增加,但为数并不很多。李文治先生根据农业和手工业结合的不同类型,对农户产品的商品率分别作了估计。他认为,以中等户计,买布而衣的种粮户,产品的商品率约为30%到35%,以种粮为主兼营植棉纺织的农户,黄河流域20%到40%,长江流域23%以上,以植棉及蚕桑为主兼事纺织的农户,60%到80%,棉蚕以外其他经济作物同粮食作物混合生产的农户,一般在30%以上,50%到60%者占大多数,高者可达80%。商品率是相当高的。有的学者因而强调此时小农已转化为小商品生产者。我认为这种说法,以之说明少数地区的情况,或有可能是正确的,以之概括全局,就有点太夸张了,应该说此时小农正在向小商品生产者转化,正在小商品生产者化。

这里需要回答一个:此时,这样的农民还是封建地主制经济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吗?回答是肯定的。因为,这时的农民还没有摆脱农民地主相互循环依存的圈子。地主由于分家继承和遗产多子均分制度诸多因素作用的结果,大地主变为小地主,小地主变为自耕农,而自耕农又可以通过勤奋劳动,积累财富,购买土地,转化成为地主;或者,经营不善,抵御不住天灾人祸,丧失了自己原有的土地,不得不佃种地主的土地,转化成为佃农;或者变成一无所有,不得不受雇于地主的雇农。由此可以看出,地主经济的发展是以小农经济的存在和发展为其基础和条件的,而小农经济的发展和分化必然导致地主经济的发展与繁荣,这要算是一条。在这种情况下,小农经济的性质取决于它所从属的地主经济的性质,从而小农经济构成了地主制经济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

在地主制经济下,农民和地主是相互依存、相互转化的。所以,农民经济和地主经济组成的单位经济实体,并不是稳定的、恒常不变的,而是处在经常变动和新陈代谢之中。地主制经济的生命力就是依靠这一变动不居的新陈代谢来维持的。五、官营手工业衰落,以兼营为主要经营形式的家庭手工业普遍发展,少量手工业工场出现在整个明清社会生产中,农业而外,还有次于农业的手工业。农业和手工业构成当时国民经济的两大生产部门。明清时代,手工业经历了一个从官营手工业占统治地位到民营手工业占统治地位的发展过程,此乃前此所无的变化。

明代官营手工业占统治地位。官营手工业是依靠强制手工业者劳役来经营的。明初,国家把手工业者编人匠籍,称为匠户。隶匠籍者按例不准分户,世代相承,永充不变。匠户必须向封建政府提供一定的徭役,然后才有为自己的作活时间。劳役形式分为住坐、轮班和存留三种。凡籍隶京师就近当班的工匠为住坐,籍隶各行省赴京应役的为轮班,留存本省地方官局服役的则为存留匠。成化二十一年明政府改变征发轮班服役制为出银代班制,嘉靖四十一年规定轮班工匠每名每年征银四钱五分,由劳役改为以银代役,叫匠班银。至于住坐工匠以及存留工匠,则没有什么变化。在这一制度下,明代官营手工业,如矿业、瓷器业和造船业等获得了突出的发展。

清代顺治二年,清政府废除了匠籍制度。此后,官营手工业规模缩小。官营手工业和公共工程中使用的匠役,改为一种计工给值的雇募制。对民间丝染织手工业者,则用承领机帖、轮值等方式加以控制和利用。又,随着匠籍制度的废除,清政府从康熙十八年至二十一年间改变了矿业政策,特别是对于供鼓铸制钱原料的铜矿、铅矿和作为银货的银矿,准许各省任民采取。对铁矿、煤矿也采取了比较放任的政策。因此,清代矿业手工业获得了空前的发展。从采矿冶金业看,尤为明显。铜矿乾隆盛时大约年产铜1500万斤左右,贵州铅年产最高达1574万斤,鸦片战争前全国年产铁5000万斤以上。矿业中间,使用雇佣劳动不少,但个体户仍然很多。据董孟雄教授,云南铜矿业中,正是在个体专业户中,发展出了炉、石曹、炭、马专业户组成的联合经营。

铜矿业中的现象并不是唯一的。据徐建青教授研究,在发达的江南丝织业中,许多工序都独立为社会分工的一个行业。在景德镇陶瓷业中,瓷土、制坯、绘彩、烧窑形成几大行业,每一行中又分为一系列专门工作。井盐业中,有井户、汲户、笕户、灶户,还有牛户,专为使用者提供牛力。佛山铁器业中分为土针、铁镬、铁砖、铁线、铁钉等行业。甚至造船业和造纸业等行业中,也有类似情况。这都表明工矿业中,行业内分工发展。但的内部分工,除少数行业外,并未有相应的发展。

清代前期,构成城市手工业主体的仍然是独立的个体手工业者。除两京外,还形成了某些手工业的重要产区。如苏杭的纺织业、芜湖的浆染业、铅山的造纸业、景德镇的制瓷业等等。全国各大城市和市镇中差不多都存在着磨坊、油坊、机房、纸坊、酱坊、铜作、漆作、铁作等大大小小的手工业作坊。乡村中,有手艺人走乡串户,在那些不便的偏远地区,他们甚至是不可缺少的。此外,随着乡村手工业的普遍发展,有一些手工业者集中到城市和市镇中来,虽然他们未必都同农业割断了联系,但毕竟具体地表明了分工和专业化的发展趋势。一些不适宜以家庭劳动为基础的行业中还出现了少数的手工工场。

清代前期,发展得最为普遍的是农民的家庭手工业。农民以家庭为单位从事手工业,不但增加收入,还可以充分利用农闲时间和农业闲置劳动力,是最合理的经济结构。这种结构这时得到了空前的发展。其突出的表现是,棉纺织业由江南扩散到华北、华中、华南,桑蚕业也在江南、广东、四川普遍兴起。全国各地,许多农家根据各自的资源优势,选择有利的副业进行经营。农民家庭经营手工业的越来越多,并逐渐形成了以家庭手工业为基础的地区性分工。不过,以农民家庭为基础的专业化分工,如棉纺织业中纺与织的分工,并不脱离农业,仍然与农业相结合。这是在分工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兼业化,是与专业化并行的发展趋势,它们结合起来,与上面提到的行业内分工发展、企业内分工欠发展一起,构成了清代前期手工业发展的时代特点。

概括地说,清代前期手工业的发展,虽有生产技术、生产结构上的变化,但生产工具方面的改进有限,最突出的表现是生产的数量增多。除少数行业外,手工业行业内的社会分工虽有发展,但还有限。手工业与农业和商业的结合密切,并从属于农业和商业,手工业成为主业的情况不多。虽然如此,地看,清代前期手工业发展到了它的鼎盛时期,是毫无疑问的。

当时出产的棉布、丝绸、茶叶、食糖、瓷器、铁器、白铜、锌和船舶,在国外所到之处,都可说是抢手货。鸦片战争前夕,英国需要购买中国的手工业品,无以抵偿,就运来鸦片和白银以平衡贸易。但是,手工业产品的广大市场还是在国内。

六、市场的形成,市场上物流的增长,市场一体化与封建的繁荣

明清,中华大地上一个覆盖全国的市场网络正在形成。它通过新的陆路线的开辟,内河水路交通延伸到偏远的上游地区和沿海航线的联结,把东北、塞外、西北、西南、沿海以及周边地区同内地紧密联系起来。它也把基层市场、集散市场、中转市场紧密地联系了起来。事实上,基层市场、集散市场、中转市场是相互联结的,根据联结的构成不同,大体上可以区分为集市、市镇和城市。

农村集市,包括市、集、场、墟,是小农经济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小农的农产品、手品的出售,生产资料、手工业原料乃至口粮的购买,随着小农经济向手工业和商品性生产的倾斜,越来越离不开集市。小农经济的商品化程度越高,对市场的依赖程度也就越强,农村集市的也就越来越突出了。据许檀教授估计,明代农村集市在10000左右,清代中期发展到至少22000到25000个,清末超过30000个。集市密度和开市频率都超过以前。农村集市是商品物流的起点和终点。在此基础上,起着集散市场和中转市场作用的市镇随之而发展起来了,大市镇也随着中、小市镇的发展而发展起来了。市镇中最多的是地方供需型市镇和商业转运型市镇。此外还有手工业者集中的产品产销型市镇,以及三者兼备的综合型市镇。市镇与市、集、场、墟不同,有基础设施,商铺林立,人口众多,有经常性的集市。清代前期,在集市和市镇空前增长的基础上,城市也有显著的发展。特别是沿江、沿海交通枢纽型城市,如广州、上海、天津,重庆、汉口最为突出。也有例外,比

如随着沿海、沿江航运的发展,运河航运衰落,沿运河的交通枢纽型城市如临清、淮安就式微了。此外,还有由于生产发展而形成的城市,如南京、苏州、杭州、广东的佛山镇、江西的景德镇、山东的博山镇,但为数不多。上述农村集市、市镇和城市由四通八达的商路联结起来,组成了一个覆盖全国的市场网络,是清代前期封建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表现。

在这个市场网络中流通的主要商品是粮食、棉花、棉布、竹本、盐、铁器、茶、丝绸等。其中长途贩运的粮食,据邓亦兵教授估计,每年可达8000万石,布疋据徐新吾先生估计,每年超过3亿匹。《的资本主义萌芽》估计,鸦片战争前全国年产盐约32亿多斤。流通中的商品数量达到了空前的高度。然而,更应该注意的,也是更重要的是,据晚近学者们,在不同城市中粮价变动的同步性相当高。这表明市场一体化在向广度和深度发展。与此同时,还出现了为商品流通服务的机构——钱庄和票号。在这个市场网络中活动的商人群体也空前庞大,形成了晋商、徽商、陕西商、宁波商、山东商、广东商、福建商、洞庭商、江右商和龙游商等十大商帮。在许多城市中都新设了商人会馆。

根据以上说明,清代前期,商品经济得到了空前的发展。但是,上述商品粮不过占粮食总产量的11%,布匹也不过是总产量的一半稍多一点。许多商品仍然是自给有余的剩余产品。自给自足的经济部分不但占有重要地位,而且随着人口的增长,总量也有不小增加。自给产品和上市商品基本上都是包括佃农和自耕农在内的小农和小手工业者的产品。因此,我们可以充满信心地重复一句,清代前期的生产和交换是以个体家庭劳动为基础的,雇佣劳动不占重要地位。所以,不论是自然经济的增长,还是商品经济的发展,所反映的都是小农经济的繁荣,地主制经济的繁荣,和封建经济的繁荣。这里,是从自然经济和商品经济都与封建经济有着本质联系的角度来审视封建经济的发展的,这样看也许更加符合的实际。

七、工商业经营中出现了近代化或化的因素

明清时代工商业中,除了独家独资经营、自购自造自运自销的工商单位外,合伙经营的现象,愈来愈为普遍,而且,随着工商业规模的扩大,合伙的形式和经营方式也随之而有所发展。

据徐建青教授的研究:合伙的初级形式是劳动合伙。合伙人身份平等,多半自带工具,共同经营,不置备共同的财产,收益按人头或劳动分配。进一步的是劳动与资本兼有的合伙。合伙人既出资金又亲身参加劳动,置备有共同使用的工具和财产,收益分别按投资数量与劳动数量分配。再进一步的是资本的合伙。合伙人只投入资本,并不都亲身参加劳动。有的亲身参与管理,有的并不参与。这后一种情况下,资本所有权与经营权就分离开来了。不论合伙人是否参与管理,合伙人都共负盈亏。收益依投资数量按比例分配,一般称为“股”或“分”。这后一种合伙形式,只是资本的合伙,已经摆脱了与劳动合伙的联系,可以称之为股分制合伙。合伙开始时多发生在同姓宗族亲戚之间,后来才出现在异姓之间。在股分制合伙形式

下,出现了土地入股、人力入股乃至字号招牌入股的现象。这需要作些说明。

先说土地入股。在冶铁、采煤、铜矿、制盐业中,合伙出资人租佃矿山土地,将收益的一部分分给矿山地主。这一部分,在京西煤矿,一般是收益的1/6,在云南铜矿,一般也是这样。这大概是传统的惯例。1/6并不是土地的价格占总股本的比例。这实质上是以土地入股,所取得的矿山地租。当然,如果矿山地主另外又以资本入股,其分配所得就兼有矿山地租和投资收益双重性质了。

再说人身股。在较大规模的工商业中,需要有专门人才进行经营管理。其中最重要的是主管人员,称为经理等等。这类人不出资本,不出土地,而是以自己的专业知识进行经营管理获取一份报酬。这份报酬以股分所得的形式出现,不像后来的工资。这种股分称为人力股、身股。接受这种股分的人,一般说来,并不意味着对拥有所有权,在企业亏损时也不承担责任,一旦违约或退出企业,所接受的股分也就随之而被勾消了。由于这类人出现,出资人不再参加经营管理,资本的所有权与经营权就分离开来了。在晋商经营的企业中,人身股,或称股俸制,首先得到了充分的发展。这里,出资人称为财东,财东将资本、人事全权委托经理负责,一切经营活动并不干涉,日常盈亏也不过问,静候期终决算报告。经理的人身股由财东确定,各职能部门的职工的股分则由经理确定。这种人身股的总和在分红中的比

例可以相当的高。说不清在什么时候,形成了股息、红利、花红三者组成的分配制度。股息是股分的应得利润,也称股利,后来按固定利率分配,形成所谓官利。股东提取股息后始能分配红利和花红。红利是股东所得超过股息部分的利润。花红是从利润中提取一定比例分给董事、监事和以额外报酬的形式分给职工的部分。

在合伙制下,也有以字号招牌作为资本参加合伙的,这种情况一般发生在原有独资店铺无法继续经营,招集资金,改为合伙经营之时,这时,商业信誉已经被视为无形资产了。

此外,股分合伙制的集资方式还是相当灵活的。在四川井盐业中,投资者事先并无投资数量的限额,而是随着工程进展的需要陆续投入的。如果原有的投资集团无力继续投资,还可让第二集团继续投资。前者只提留不再出工本的股分归己,让出若干股分归第二集团,由第二集团承担继续投资的责任。这样,每股的投资量并不是相等的,但最终却是按股平均分配。

总而言之,不同的合伙形式是适应经济发展、资本集中对企业形式、企业管理的要求提高而出现的,从小到大,从低到高的多层次发展。它们在时间上是继起的,在空间上又可以是并存的。在这中间,集资方式、管理方式、分配方式等等的发展,实开近代企业之先河。不过,发展缓慢,到鸦片战争前,股分合伙制也不曾发展到近代股分制企业。

八、赋役征课制度的完善化与封建国家对劳动者控制的松弛化

明代的赋役征课制度繁琐复杂,流弊日益突出,明政府不得不进行改革,实行一条鞭法,即将赋、役、丁口银等等征课项目,折银、归并、简化。明代的一条鞭法,实际上是将各个征课项目简化,而非总归为一。名为一条鞭,实为多条鞭。但是,改革并没有成功,只能说是试行。清代一开始就在全国范围内全面推行一条鞭法,并且有所。具体地说,清政府陆续将四差银全部摊入地亩,实现了赋役合一、役归于赋。又将丝、绢、麻、棉、红花、马草全部折银和摊入地亩,将土贡物料的绝大部分也折银摊入地亩,城市中废除商役等,只征商税。此外,又将力役之征,治河、修城、修仓等等工程,以及临时夫差,实行官购物料,对民夫实行官为雇役。通过这些措施,基本上完成了赋役归并,形成了赋役征课时的地赋和丁银两大项目。这就为摊丁入地创造了必要的条件。

康熙五十一年清政府决定:“嗣后编审人丁,据康熙五十年征粮丁册定为常额,其新增者,谓之盛世滋生人丁,永不加赋。”首先把丁银数额固定了下来。接着,雍正初年在全国范围内推行摊丁入地,将丁银均摊于地粮之内,造册征收。此后,赋税正项出自田赋,完全改变了田赋、差役、丁银和土贡物料分征的格局。这就是摊丁入地、地丁合一。由于地亩增长变动不大,地丁合一实际上使得清代赋税正项的总额长期处于相对稳定的水平。这样一来,税制统一、简化、货币化和定额化的鲜明特点就完全显露出来了。地丁合一取消了丁银,最终使编审人丁制度失去必要而被废止了,从而,清政府放松了对人口的控制。

这一赋役征课制度改革的效应是有重大意义的。袁良义教授指出:赋役制度的改革,免除了贫苦农民和手者、商人、作坊主的无偿劳役,削弱和消除了他们对封建地主和国家的人身依附关系,把佃户、雇工人和小自耕农从类似农奴的状态中解脱出来,成为自由迁徙的农民和雇工;使手工业者、商人、作坊主获得较前此广阔的发展天地。

九、依附关系的松弛化与劳动的自由化

明清,在封建等级制度下,对劳动者人身的束缚主要来自两个方面:封建国家,地主和雇主。

清初,封建国家废除了匠籍制度,解除了手工业者的劳役负担,手工业者获得了解放。清前期,实现了赋役征课制度的改革,使手工业者、商人、作坊主、自耕农、佃户、雇工人获得了更多的人身自由。这些,上面都提到了,这里不再重复。

这里要说的是地主、雇主对佃户、雇工的束缚也松弛了。这也是重大的变化,需要作些说明。

关于地主佃户之间的关系。根据经君健教授的,明王朝建立伊始,朱元璋就把宋元两代所有关于佃户身分低于佃主的全部废除,从而置佃户于凡人等级之中。佃户摆脱了比地主低下的法律地位,甚至出现了禁止地主役使佃户抬轿的法律,政府在一定程度上保护佃户的利益。然而,这并不意味着明代主佃之间完全平等了。佃户见佃主需行以少事长之礼,佃户不得编入乡约等规定,都表明他们身分仍然低下。清政府继承了明朝的政策,承认佃户为凡人而非贱民,并将其作为清代法制的出发点之一。在这项政策的贯彻上,清政府较为彻底,它多次指出社会上将佃户视同奴仆的非法性。从顺治到雍正初,陆续颁布禁令例案,禁止地主不准佃户迁移、随田买卖佃户、霸占佃户妻女、勒令佃户服役、反对佃户子孙参加以及私刑佃户等等。清代在保甲制度中也不象明代乡约规定那样歧视佃户。雍正五年颁

布条例,承认民田佃户具有凡人等级身分而非地主个人的私属。与此同时,国家也保护地主的土地私有权,并助其实现收租权。清政府在保护地主土地私有权和收租权的同时,要求在上体恤佃户。乾隆五年将报灾时不赈济佃户改为赈济佃户。上述雍正五年的条例,从法治方面,完成了佃户对地主个人之间人身隶属关系、依附关系的解放过程,开始了确定主佃之间以纳租为主要表现的经济关系的时代。但在实际生活中,主佃之间并不是完全平等的,这就是清末法律学家所说的主佃之间与平人不同。

关于雇主与雇工之间的关系。明清法典中都有关于雇工人等级地位的明确规定。雇工人指的是编制在雇主家长制统治下的一个低下的社会等级,终明清之世,都无改变。但雇佣劳动者与雇工人等级之间的关系,在各个时期是并不相同的,不是一贯制。粗略地说,从明王朝建立到万历十六年,所有的雇佣劳动者,包括农业、手工业、商业等在内,都被视为雇工人。从万历十六年开始,短工取得了同雇主平等的法律地位,从雇工人等级中解放了,大概在同一时期,手工业和商业雇工也不再被视为雇工人。但农业长工显然还被视为雇工人。从雍正年间开始,越来越多的农业长工不再作为雇工人对待,开始从雇工人等级中解放。乾隆五十三年颁行雇工人律新条例以后,以有无主仆名分作为区别是否属于雇工人范畴的标准,不再考虑长短工的区别,实际上,多数长工也不再作为雇工人对待了。这个条例可说是长工解放的重要标志。不过,从万历十六年起,从雇工人等级解放出来的长工和短工,仍被视为雇主一家,处在雇主的家长制统治之下。一直到光绪初年,没有主仆名分的雇工才不再被视为雇主一家,从雇主家长制统治下解放了出来。如果把属于雇工人等级的雇佣劳动者称为等级雇工,那末,摆脱了雇工人等级而仍属雇主一家的劳动者,是由等级向非等级过渡的雇佣劳动者。万历十六年以后,这两类劳动者一直并存着,辛亥革命才结束了这一并存的。

总起来看,明清时代,特别是清代,封建国家和地主、雇主加在劳动者身上的束缚在日益松弛化,亦即劳动在日益自由化,是无可怀疑的。

十、资本主义萌芽与由传统社会向近代或社会过渡的诸种因素

资本主义萌芽研究热潮过后,再来审视资本主义萌芽,也许可以客观一些。我们肯定明清时代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但估计不高。

根据徐建青教授的研究,在手工业中,商人支配生产的形式有:一种是商人以借贷或预买方式控制小生产者,在农产品加工业中最为常见;再一种是包买商形式,即商人向小生产者提供原料,收购产品;第三种是商人直接投资开办工场,雇工经营,即商人雇主制。在清代前期的手工业中,无论从范围上,还是形式上,商人支配生产的程度还不高。在鸦片战争前,在十几个手工行业中真正称得上是工场手工业的只有四川井盐业。不过,一些商人开设的规模较大的手工工场也可称作具有资本主义萌芽性质的生产关系。丝织业、铁器业、盐业中的包买商制也是资本主义萌芽的一种形式。此外,在云南铜矿业中,有政府放铜本支持生产,产品由政府按一定比例收购,可称为一种国家资本主义。鸦片战争前,这些萌芽性质的生产关系都还处于微弱发生的阶段,在各行业中均未占统治地位。

在农业中,资本主义萌芽的主要形式有:1自耕农、佃农雇工经营商品性生产;2地主雇工经营商品性生产;3商人租地雇工经营农业。不论什么人经营,这些都是雇工经营。这时的农业雇工还处在由等级性雇佣劳动向非等级劳动过渡之中。至于雇工多少才算是资本主义萌芽,没有一个标准。雇用一、二个劳动者的经营,恐怕算不上是脱离了家长制经营范围的、向资本主义过渡的萌芽形式。不管标准定在那里,都还要考虑超过地租的余额,亦即利润的有无和多少。上述三类雇工经营方式,以及把雇佣和租佃结合起来的过渡性的分益雇役制经营方式,都视这个余额的有无和多少为进退。在清代前期,这个余额还没有摆脱地租的限制,所以上述各种经营方式虽有发展,但并没有普遍开来;有时候,雇工经营不利,还往往退回到租佃经营或家长制经营,反映了这些过渡性的经营方式的优越性并不稳定。

如果把资本主义萌芽看作是传统社会向近代或现代社会过渡的因素之一,那么,要提到的因素就不止上述生产领域里出现的萌芽。在流通领域里出现的市场的形成,市场一体化向广度和深度发展;在工商业经营中的股份合伙制、资本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离以及官利分红制度的发展;商人集团的崛起;财政管理体系中的赋役征课制度的完善化;租佃制度中的佃权与地权分离与佃农的中农化;小农经济向手工业与商品性生产倾斜,亦即小农小商品生产者化;在封建等级制中劳动的自由化,如此等等,上面都提到了,这里只不过是把它们归总起来,一并考虑。这样一来,就把资本主义萌芽考虑的范围扩大了。我认为,资本主义萌芽与传统社会的近代化、现代化,本来就是同一个范围的问题,只是观察的角度不同罢了。

十一、家庭劳动与雇佣劳动以及家庭劳动优越性的正面作用与负面作用

上面说过,清代前期生产与交换的是以家庭劳动为基础的,雇佣劳动不占重要地位,这是清代前期封建的一个根本特点,那末,家庭劳动优越性的正面作用与负面作用就是事关全局的一个重大了。

以家庭劳动为基础的小农和小手者,十之八、九经营的是兼业化的二元经济,亦即农业与手工业相结合、自给性生产与商品性生产相结合的经济。这里,小农兼营手工业,小手工业者也不脱离土地,他们的区别只在兼业中的主业不同。在这类经济中,农产品和手工业产品的劳动成本是难以分别的,而且,其商品性生产部分又可以自给性生产部分作为底垫,所以,生产者只要能在扣除货币支出的成本以后,还可以得到多少一点收入,那怕最低的价格,他也可以接受。出售的产品的价格可以低于其价值,而且经常低于其价值。无论是农产品,或者是手工业产品,都是这样。对此,马克思曾提到过,在这种情况下,没有必要使市场价格提高到同他的产品的价值或生产价格相等的水平。这就是兼业化的二元经济产品价格的一个特点。使用雇佣劳动的专业化经营就不同了。这类经营可能具有大生产和分工

专业化的优势,但在劳动成本上同家庭劳动兼业化经营有很大的区别。粗略地说,当时,雇工应得报酬包括工钱和工食两个部分,工钱部分占整个雇工应得报酬的30%到50%;或者,更多一点。家庭劳动的经营,只支出工食,不支付工钱,而雇工经营不但要支出工食,还要支付工食以外的工钱,两者劳动成本的差别是不小的。如果雇工专业化经营所带来的优势,不能抵销其劳动成本的增加,则雇工专业化经营产品的价格就难以同家庭兼业化经营产品的价格相竞争。这就意味着,在同样生产力水平上,家庭产品在价格上是有竞争力的,它体现了兼业化二元经济的优越性。也因此,雇工经营的发展受到了很大的局限。这就说明了,生产同类产品的专业户,以及雇工经营的同类专业户,难以大量地、普遍地出现的原因;这也说明了地区性分工有所发展,而专业性分工难以同步发展的原因;当然,所谓资本主义萌芽虽然出现了,但未曾发展起来,原因也在于此。这就是以家庭劳动为基础的兼业化的二元经济的优越性的负面作用。至此,家庭劳动优越性的正面作用和负面作用都说到了。

但是,从更广阔的范围看,雇佣劳动给生产力发展开辟的广阔空间及其优越性是不能忽视的。此时的英国已经进入了资本主义工场手工业发展阶段,大量使用雇佣劳动,农业中的雇工已占人口的1/4到1/3。英国的雇佣劳动比的自由。这些都是清代前期所远远不及的。笼统地说,从家庭劳动与雇佣劳动,传统与近、社会,封建主义与资本主义,从多个角度两相比较之下,清代前期中国社会经济是落后的。落后于资本主义,落后于近、现代社会,落后于以雇佣劳动为基础的生产与交换的经济。如果拿上述清代前期的社会经济发展状况,与剑桥欧洲经济史和方坦纳欧洲经济史所叙述的同时期的西欧社会经济发展状况相比较,这应该是毫无疑问的客观事实。

十二、从更广阔的范围看问题

传统的观点认为,中国封建社会的发展,有上升阶段和下降阶段。清代前期处于封建社会的下降阶段,亦即腐朽、停滞和衰退的阶段,没有生命力之可言。近年来,通过各个方面的实证,我们发现,实际情况完全相反。无论是生产力,还是生产关系,清代前期都有不同程度的发展和变化,一句话,它还有活力。而且,同既往的中国封建经济发展水平相比较,清代前期,中国封建经济无疑是发展到了它的高峰,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峰。

经济发展特点篇10

【关键词】关中-天水经济区;规划特点;实施建议;

一、《关中-天水经济区发展规划》内容提要

关中—天水经济区地处亚欧大陆桥中心,是承东启西,连接南北的战略要地,以陕西省西安、铜川、咸阳、杨凌、商洛(部分区县)和甘肃省天水所辖行政区域为规划范围。作为中国西部重要经济增长极,该地区发展任务重,潜力大,是国家经济发展战略的重点地区之一。

《关中—天水经济区发展规划》是国家发改委依据党的十七大精神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西部大开发“十一五”规划》于2009年6月编制的针对我国西部地区的重要发展规划,规划期为2009-2020年。该规划以发展基础、总体要求、空间布局、构建创新型区域、产业发展、新农村建设、基础设施、生态环境、公共服务、改革开放、政策措施为纲要,详细阐述在当今国内外经济形势变化下,经济区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并针对不同社会经济和产业发展领域,因地制宜做出相应部署。

二、典型区域规划理论的运用

规划构筑“一核、一轴、三辐射”的空间发展框架体系。

(一)增长极理论

增长极包含两个内涵:作为经济空间上的某种推动型工业;作为地理空间上的产生积聚的城镇,即增长中心。“一核”:即西安(咸阳)大都市,是经济区核心,引领和辐射带动西部和北方内陆地区发展。

(二)点-轴开发模式

点-轴开发模式有利于发挥集聚效应,突出各级中小城镇的作用,促进城乡二元结构转化,使区域发展各要素形成有机整体,形成开放式发展态势。“一轴”:即宝鸡、铜川、渭南、商洛、杨凌、天水等次核心城市作为节点,依托陇海线和连霍高速公路,形成西部发达的城市群和产业集聚带。

(三)辐射理论

“三辐射”:即核心城市和次核心城市依托向外放射的交通干线,加强与辐射区域的经济合作,促进生产要素合理流动和优化配置,带动经济区南北两翼发展。以包茂高速公路、西包线为轴线,向北辐射带动陕北延安、榆林等地区发展;以福银高速公路、宝鸡至平凉、天水至平凉等高速公路和西安至银川线为轴线,向西北辐射带动陇东平凉、庆阳等地区发展;以沪陕、西康、西汉等高速公路和宝成、西康、宁西铁路为依托,向南辐射带动陕南汉中、安康和甘肃陇南等地区发展。

三、规划特点概述

(一)根据发展优势多角度分析区域发展潜力

1、区位优势突出。作为我国内陆中心,亚欧大陆桥重要支点,全国交通、信息大通道重要枢纽和西部连通东中部的重要门户,其区位优势是区域与周边相互关系共同作用的结果,是战略决策的依据。

2、科教基础雄厚。拥有80多所高等院校、100多个部级和省级重点科研院所、100多万科技人才。科研机构的支撑势必极大地促进经济区规划的实施。

3、工业基础扎实。拥有部级和省级开发区21个、高新技术产业孵化基地5个和大学科技园区3个,是国家国防军工基地、综合性高新技术产业基地和重要装备制造业聚集地。

4、文化资源富集。经济区所在地域系华夏文明重要发祥地,人杰地灵,自古以来孕育出具有开拓创新精神的关中-天水人民。区域内古城遗址、传统历史文化村落、典型地貌等众多人文自然资源是经济区文化优势的亮点。其中西安是世界著名历史文化名城,十三朝古都,古丝绸之路的源头。

5、城镇化发展迅速。2007年底,经济区城镇化率达到43%以上,西陇海沿线城镇带已具雏形,中心城市辐射带动作用明显。

(二)明确区域历史发展机遇与发展方向

1、政策带动明显。国家深入推进西部大开发战略,改善区域发展环境,加大产业投资力度,为区域跨越性发展提供政策支持。

2、国内需求亟待扩大。在全球经济形势变化的大背景下,我国工业化、城镇化加快进程,居民消费结构升级。扩大内需,活跃市场,将实现经济要素在经济区的集聚和优化。

3、产业结构调整带来发展新契机。经济区凭借要素成本优势和较完善的基础设施,具备承接东部沿海产业转移的有利条件。当前,该规划已实施两年,国际知名企业入驻产生的巨大经济效应已经显现。

4、建设创新型社会为提高区域竞争力带来机遇。

(三)科学分析面临的挑战

《规划》提到:当前,经济区总体经济实力提升空间潜力大,但问题涉及诸多方面。产业结构有待升级,企业核心竞争力弱;城乡统筹任务重;民生问题严峻;资源利用率低,生态保护仍需加强;区域对内对外开放度不高。从国家层面看,地区发展不平衡;针对区域内部,发展程度差异也很大。

四、针对《规划》的实施建议:

(一)灵活解读政策,大胆创新

《规划》提出,国家支持西安统筹科技资源改革。中央财政将加大引导性投入,促进经济区竞争前沿技术和共性技术的研发,以及引进技术消化吸收再创新。同时,国家支持西安研究设立陆港型的综合保税区,加快西部现代物流中心建设、扩大对外开放。因而,经济区应灵活解读国家政策,大力引进人才,完善人才使用机制,整合科技资源,调动高级科研人员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加快科研成果直接转化为现实生产力。扩大融资渠道,加强民间资本准入,借鉴和汲取国际国内区域发展的成功经验,积极探索适合经济区发展的特色路子。

(二)全面加强经济区硬软环境建设

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增强硬件实力,重视项目落地率;全面贯彻新型的区域发展观,解放思想,提高政府运转效率;扩大规划实施的公众参与度,营造区域良好的发展氛围,实现关中-天水经济区全方位,高效率,大跨度发展。

(三)深化经济区交流与合作

树立“合作、融合、共赢、同发展”的发展理念,加强中心城市与次级城市的交流对接,促成区域内城市之间达成多项合作协议。建立健全合作机制,实施经济区发展规划战略合作专项协议,在工业、农业、交通、文化、旅游、商贸等各领域实现融合与发展。

(四)加快经济区产业转型跨越发展

加快传统优势产业转型升级,培育壮大优势突出的现代产业,加快发展生产业,提高龙头企业带动能力和完善中小企业配套水平,加快推进产业园建设,着力谋划支撑经济区快速发展的有战略意义的大项目,合理确定各城市功能定位,加强区域交流协作。

(五)统筹兼顾,突破发展瓶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