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人生的哲学思考十篇人生的哲学思考十篇

人生的哲学思考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9 12:42:34

人生的哲学思考篇1

一、人生哲学和生活观

名言“人可以被消灭,但不能被打败”点出了海明威人生哲学的精髓。小说主人公桑提亚哥八十四天没有捕到一条鱼却没有丧失信心和希望,仍然独自出海,最终钓到了一条罕见的大马林鱼。他凭借顽强的意志同马林鱼和鳖鱼进行搏斗,最终获得了成功,体现了他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

值得注意的是,海明威还有一个著名的“冰山理论”。《老人与海》叙述的是一个平淡无奇的故事,但是其中所包含的人文精神却发人深省。这种人生哲理包含三层意义,即处理好与自身、与环境、与未来的三重“关系”。具体来说,首先,要充分肯定人类自身的尊严和价值并追求自我的不断完善;其次,要懂得如何与周围的自然、社会环境和谐相处,努力实现人生的价值;最后,要规划发展的目标并探索人类未来的发展道路,争取早日构建心中的理想世界。人文精神在完善个人人格、推动社会发展、人类进步方面有着重要的意义。因此,如果人们读懂了《老人与海》,就不会仅仅只看到小说表面所表达的意思,而能体会到其中“更深的东西”。人在生活中避免不了要经受种种的灾难和挫折,人生的意义不在于一味地获得“成功”,而在于享受勇于同残酷的社会现实和冷漠无情的命运进行抗争的过程。在遇到不幸和困难时,不放弃希望,永远做精神上的胜利者,坚信未来总会获得成功。拥有丰富的人生经历,懂得收获成功的不易,才能真正地理解奋斗的价值,从而更加热爱生活、珍惜生命。作为“迷惘的一代”的代表作家,海明威这部作品无疑代表了一种时代精神,为20世纪现实主义文学的发展指明了新的方向。

二、人类生存应具备的人文精神

《老人与海》中体现了多种可贵的人文精神,具体表现为“硬汉”精神、进取拼搏精神、乐观精神等。正是有了这些精神和信念的支撑,人类才能在历史发展中屡败屡战、永不言弃,这也是人类不断取得发展的关键所在。

1.硬汉精神小说主人公桑提亚哥是“硬汉”精神的最佳体现者,也是海明威笔下塑造的最后一位悲剧式的英雄。他为了保持自己人格的尊严与荣耀,积极勇敢地面对苦难并想尽一切办法去克服。在和马林鱼最后一轮搏斗中,桑提亚哥克服了极度的困乏和疲劳,终于制服了马林鱼,之后他就安心地睡了,这充分体现了人类在走向成功的喜悦时所应付出的努力与汗水,以及在付出之后才能享有的平静。即使有痛苦,但其中却饱含着一种未来胜利的喜悦和激动,隐藏着征服者的自豪和骄傲。桑提亚哥面对种种困难和挫折,始终没有屈服,他的这种非凡的毅力和压倒一切的无畏气概令人由衷地折服和尊敬。勇敢面对才有获得成功的希望,经历了创伤和失败还能继续勇敢地面对,实质上就是一种硬汉的形象,更是一种英雄的行为。无论处在顺境还是逆境,人们都应该学会正视现实,接受苦难并克服、超越它。绝不放弃每次机会,即使失败了也同样不失“重压下的风雅”,保持坦然的心态。即使面对死亡,也不能即刻屈膝求臣,这才是桑提亚哥所执着的人生意义,也是我们人类所应该追求的生存意义。

2.永不言弃、挑战人生的进取奋斗精神奋斗精神――海明威笔下的“硬汉”都渴望奋斗,虽然他们都有辉煌的过去,但并没有一味地享受胜利的果实,而是更注重现在的自己,希望通过奋斗来证明自己的人生价值。人的一生都不是一帆风顺的。只有在困难面前不轻言放弃,调整心态、努力拼搏,才有可能达到自己理想的目标。表面上来看,桑提亚哥是以捕鱼为生,出海的目的就是为了生存的需要。其实不然,老人的这场搏斗并非为生存而战。他绝不会因为捕不到这条大马林鱼而无法生活,在他看来更多的是为一种信念而战,为证明自己的能力而战。因此,在别人的嘲笑面前他没有退缩,遵循自己的意愿而斗争,维护了自己的尊严,体现了老人不畏强敌的牺牲精神和良好的心态。这种人格的刚强对那些处于逆境中的人们是极大的鼓舞和鞭策,这就是一种可贵的进取奋斗精神,能够促使人们不计成败,为了理想而努力奋斗。因此,人类在改造旧世界,创造新生活的斗争中应该时刻保持主人翁的姿态,拥有不屈服的抗争精神,积蓄巨大的精神力量去克服困难,迎接成功。

3.乐观精神在这场搏斗中,桑提亚哥尽管失败了,而且一无所获,但他的骨子里仍充满着乐观与战斗力并以梦的形式传达出来。这种表面完全失去的失败比刚刚获得战胜马林鱼的局部胜利更能揭示老人的乐观精神。小说结尾写道:“在路那边的茅屋里,老人又睡着了,他正梦见狮子。”狮子在这里象征着积极进取的力量,这就意味着桑提亚哥仍然抱着很大的希望,虽然贫穷,但是一直会乐观坚强地生活下去。精神的胜利是人生的真正胜利。在漫长的人生旅途中,一个人行动的失败与成功是不可避免的事情,关键在于人对现实的态度以及应对事情的方法。桑提亚哥一生以捕鱼为业,孤苦无依,历尽艰辛却一直过着贫穷的生活,最后是一无所获,可见他在行动上是失败了,但在精神上却是胜利了,所以虽败犹荣。

随着时代的发展与进步,许多文学作品内容也更加注重把笔墨放在激励、鼓舞人类健康的生存意识上。在与自然、社会的斗争中,作品中越来越多的人物乐观地生活、乐观地斗争,对未来的理想充满了无限的自信。尽管经历了失败,但是从来不会轻言放弃、自我堕落,都重新积聚起前进的动力,树立新的追求目标。这种崇高和乐观豁达的精神不但显示出人类“智”者的光芒,也是推动人类不断前进发展的源动力。人类的精神不能屈服,即使是在挫折和失败面前,人类也应当保持优胜者的风度,无所畏惧、不失尊严。处在逆境中时,始终坚信乐观自信的生活态度能减少或改变不利的因素,从而使事情向着更加顺利的方向发展。小说中桑提亚哥正是因为蔑视失败和死亡,凭借着敢于超越生命极限的自信战胜了死亡,维护了人类的尊严,给悲剧的命运增添了闪光的生存价值。

三、理想与追求体现人生的真正价值

人类所追求的理想实质上是人应当体现出人的真正的生存价值,即在失败和挫折面前永不言败、永葆自信和尊严。从这一角度出发,小说主人公桑提亚哥实现了自己的理想和人生价值。在品味《老人与海》的过程中给了读者战胜困难的力量和勇气,告诉人们如何正确地对待困难与失败,如何与逆境抗争,小说所弘扬的乐观自信的精神将永远鼓舞着现实生活中不断奋斗的人们。

许多评论家认为,《老人与海》“是一部面向未来的作品”。这部小说最动人的地方还体现在海明威对人类、社会、未来的思考。仔细研读这部作品时,读者会发现海明威在主人公身上体现出来的关爱人类、关注未来的博大情怀。因此,从长远来看,桑提亚哥不是一个孤立的人,他的“遭遇确是全人类命运的写照”,他的处事方式和表现出来的精神也是人类未来发展所必备的。

人生的哲学思考篇2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哲学;教育理念;新教学探索

中图分类号:a8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2-2589(2011)35-0282-02

哲学是智慧之学,探索的是人生在世的大问题。马克思主义哲学作为对自然界,对人类社会和人的思维领域里面最普遍和最一般规律的最高概括,是以前哲学的超越,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马克思主义哲学是把科学与个人价值结合在一起,它既强调世界观的科学性,重视客观规律,又考虑到人的自身要求和发展,强调人的价值,以人的解放和人的全面发展作为目的。所以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对现时代大学生人生观和世界观的树立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一、当前马克思主义哲学教育的现状

现今我国高校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教学是包含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的教学内容中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是高等教育的必修课程,从国家到高校都一直非常重视这门学科的发展和建设。从事马克思主义哲学教学和研究的专家、学者、教师和致力于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和学习的学生,都从各个不同的视角和着重点探索着马克思主义哲学教学改革和创新的可行途径。应该说,以往这些关于马克思主义哲学教学改革和创新的研究对于我们认清马克思主义哲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是有帮助的,他们在马克思主义哲学教学实践中所作的种种尝试也是有意义的,并且在某些方面和环节上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是,从总体上看,我国马克思主义哲学教学改革的效果并不理想,并没有达到预期的目标和效果。

二、“教学理念”存在的问题及新教学理念的探索

国内关于马克思主义哲学教学改革和创新研究的文献、论文和专著很多。专家学者和教师学生都从自己的关注方向和考察角度,提出了不同的原因分析和对策研究。

(一)目前教学理念方面存在的问题

1.把马克思主义哲学等同于政治教育。现在大学普遍进行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教育往往只等同于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教学,并没有把中国传统的哲学智慧和西方优秀的哲学思想包含进去,而是把马克思主义哲学等同于政治,等同于意识形态的核心部分。这样哲学教育的一个重要目的就是通过培养学生来实现意识形态的再生产。由此导致的后果就是教师和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都循规蹈矩,被一些僵化的教条所束缚,不能激发活跃的思考和创新的活力。

2.把马克思主义哲学教学当作一种知识的传授。哲学是思想的力量,是一种理论的逻辑力量,是说服力量和批判力量,所以马克思主义哲学教学决不应该只是一种知识传授,仅仅为了让学生掌握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知识体系。知识化的倾向就违背了哲学的本性,容易形成教条主义和本本主义。哲学教育就是要使学生树立起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也就是使学生深刻地理解和自觉地认同马克思主义哲学所表达的崇高价值理想,并将这种价值理想作为自己思想和行为的最高价值取向。

3.哲学教育理念的功利化。当自然科学技术取得了巨大的发展和突破,对人们的生活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当人们带着急切的功利期望来衡量哲学教育可兑现的现实价值和实用性时,功利化的思想必然要导致哲学课的冷门和人们对哲学学习的疏远,以及对哲学作为一种特殊人文学科的特性、功能和价值的错误认识。若使学生对哲学形成一种与哲学本性不相适应的期望,就会把他们引向一条逐渐远离哲学精神的道路。更突出的问题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教育的目标被严重地市场化。“做人”的教育往往被忽视了,人们强调是知识的教育和专业化的教育,培养人的技能和谋生手段成为教育的主导思想,人的个体性和独特性根本没有弘扬和显现的机会。

(二)对新的教学理念的探索

1.以真正哲学的方式从事哲学教育和教学。哲学与政治有关系,但是其本性却是思想,所以决不能从庸俗的实用观点和狭隘的政治观点来对待哲学教学。哲学教学应当注重激发学生的理论兴趣,拓宽学生的理论视野,撞击学生的理论思维和提升学生的理论境界,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和批判力,推进学生的主体意识、反思态度和创造精神。

2.复归学生在哲学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哲学课的主要功能是教会学生如何学习哲学。哲学教育实质是一种宏观的思维方法教育,是一种启迪智慧的自我教育,最终目的是使受教育者树立起自觉的哲学意识和哲学思维方式。正如哲学大师康德告诉我们“我并不教你们哲学,只是教你们哲学地思考”,这才是哲学教育的真谛。学生的个体意识在教学过程中要得到充分张扬,要复归学生的主体性地位。教育观念的真正转变必须来自于学生在遇到问题时所产生的主动的思考和需求,来自于学生在遇到问题时进行的积极思维和寻求解决同题的办法时所采取的行动。所以,在教学中要突出学生个体主动探究问题的能力,恢复其自身的超越本性,培养其问题意识[1]。

3.以人的全面发展为目的。教育要以人的全面发展为目的,其核心必然是以哲学教育为主导的人文教育,因为人文教育能培养人格修养,陶冶道德情操,提升格调品味,明了人生的意义和目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始终贯穿和体现着人文关怀和人文精神。要使马克思主义哲学教育最终成为每个人的自我教育,就要强调个体自立,个人自由和创造力,在根本上达到人的自我实现。

三、“教学内容”上存在的问题及教学方法的新探索

(一)目前存在的问题

1.教材方面的不足。在教材的体系方面存在的问题是只述不论,史论脱节,缺乏思想的交锋和对时代的反思。既不能引发学生的问题意识,培养学生的批判精神,训练学生的抽象思维,更不能激发学生探求真理的热情和对马克思主义的热爱与信仰[2]。

2.教学内容和授课方式的单一。哲学教学把教材当成“现成结论”和“标准答案”,把讲课当成“讲解条文”,不能突出哲学应有的深厚的历史感、强烈的现实性和巨大的逻辑感,使哲学教学失去了它的丰富性、生动性和深刻性。授课方式无非是老师讲、学生记。受考试和教材内容的限制,老师很少有独特的思想表达,学生也没有探索知识的主动性。内容基本上是对马克思的基本观点和理论的机械阐释,对于西方的理论成果,涉及很少。其实,要想真正地理解马克思,就应该回到马克思,因为脱离了西方的历史文化语境根本无法对马克思进行客观解读,也不可能真正理解马克思。

3.考评方式。现在的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的考评主要是闭卷的书面考试,考试的范围都在书本上。学生们可以平时不看书不思考,到考试前突击背书,只要记性好就可以得到高分。考试仅仅是成为了判断学生的记忆水平和复述能力的形式。而这样的考评方式只能进一步使马克思主义哲学成为教条。

(二)对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的探索

1.教学内容的重构。教材要以马克思主义哲学为主线,同时包含中国和西方哲学史的内容,也要关注现代西方哲学。同时马克思主义哲学教材要走向“世界化”,与时代问题紧密联系,探索和回答科学技术发展给人类社会带来的新挑战和新问题。当今世界是一体化的世界,人类面临的共同问题如全球问题、发展问题等,都应该在教材中涉及到。因为前沿理论始终都是与人的发展息息相关的,都是学生关心和关注的话题。

2.建立起教师与学生的新型关系。教师与学生站在平等的位置上进行讨论式或启发式教学,以哲学原著文本为基础,结合现实问题,进行直接的思想对话。教师也可以适当地以专题讲解的方式来丰富课堂内容,让学生有机会了解当前哲学发展的前沿理论问题,包括对某些问题的论争。当然,这要以教师渊博的知识背景为前提。其次,在教学手段上,教师可以应用适合的多媒体技术,不搞单纯的教案式课件、板书式课件,使现代化教学手段成为帮助教师充分发挥教学能力的有力工具。哲学教学的目的就是训练人们对人生终极关切的思考,体验人类智慧的深度,唤起学生对日常生活的反思和省察,最后恢复和建立健全的更加智慧的生活[3]。

3.灵活实效的教学考评方式。学习哲学主要学习的是思想,教学考评方式要注重激发学生的理论兴趣,拓宽学生的理论视野,撞击学生的理论思维和激发学生个性的自由发展为目的。所以我们要逐渐改变目前较为单一、刻板的考评方式,走向多样化。考评的方式可以是学生的一次专题演讲,问题辩论,或是调查报告和实证论文,把全面考察学生的知识运用能力、分析判断能力、反思批判精神和综合素质,作为考核的中心目标[4]。

学者们对目前大学生马克思主义哲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的表述比较全面透彻,切中要害。在对策研究方面,大家从各自的关注点着眼,探索不同的改革创新路径。但是问题就在于:怎样才能把这些创新理念和改革方法具体地、切实可行地运用到实际的教学中去呢?武才娃在《探索马克思主义哲学教育的新方法》一文中记述了教学新方法在教学实践中具体运用的一个详细案例,从文中不难看出这个教改的实现需要老师和学生付出更大的努力。这也是为什么进行理论探索的文章远比有关具体改革实践的论述多的原因。毕竟哲学教学改革涉及到多方面的因素,是个自上而下的体制问题。创新实践本身是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不可能在短时期里彻底转变,那么马克思主义哲学教学理念的创新如何在实际的教学实践环节中成功运用就成了今后哲学教育研究的关键所在。

参考文献:

[1]姜立红,李庆霞.马克思主义哲学:人性化教育的生长点[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7,(12).

[2]苏平富.马克思主义哲学课程整合、教材建设和教学改革初探[J].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4).

人生的哲学思考篇3

[关键词]高校;马克思主义哲学;教育;创新

马克思主义对无数的工人运动进行指导,并且在运动实践中不断完善优化。马克思主义哲学将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以及方法论传授给人们,指导人们辩证地看待问题,对具体的问题进行具体分析。如今社会经济发展,时代进步,一些人认为马克思主义的知识已经被耗尽,其方法论与世界观已经不能满足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不能将遇到的问题进行解决。其实马克思主义哲学作为一种思想体系具有一定的开放性和先进性,并且在历史发展中不断吸收人类优秀的成果,不断丰富与发展。高校作为马克思主义哲学教育的重要阵地,也应积极发展与创新。

一、高校马克思主义哲学教育创新遵循的原则

(一)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作为重要的思想武器在人们认识、改造世界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理论性比较强,但是马克思主义并不是封闭的理论,它与时展相适应,并不断创新完善。马克思主义理论也具有一定的实践性。马克思主义在我国的实践发展中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体系,这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产物。我国高校马克思主义哲学教育需要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善于捕捉社会特点,对社会热点以及焦点问题进行研究,满足时展需要。同时注重哲学教育的创新,马克思主义哲学教育内容以及研究的创新等。马克思主义哲学教育中,不仅要在课堂上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知识,还需要在实践中践行马克思主义,以社会发展作为依据,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对马克思主义理论进行深化,提高高校马克思主义哲学教育的实效性。

(二)逻辑与历史相结合

在马克思主义哲学教育中,逻辑与历史的统一是重要的原则。逻辑与历史的统一最早是黑格尔提出的,后来马克思与恩格斯对其改造,使其发展成为作为科学的方法以及原理。在马克思主义看来,历史其实就是客观事物的发展历史,涉及人类的认识史,逻辑是主观性的东西,历史是客观的,逻辑以历史作为基础和依据。逻辑是主观的,能够将历史反映出来。马克思主义哲学教育中,分析事物的逻辑时要全面考察事物的历史过程,将连贯的历史事实作为依据和参考,通过逻辑分析事物,考察事物的历史过程,在历史考察的始终都有逻辑分析的影子。

(三)真理与价值性相统一

马克思主义哲学将科学理论作为基础,阐述分析社会政治以及权力体系,解释其合法性。马克思主义渗透、宣传执政党,使其覆盖全社会,通过价值准则以及行为规范引导社会公众达成共识,促进社会政治、经济以及文化等能够顺利运行。马克思主义哲学教学工作需要从多个角度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真理性进行分析,让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进行认同,将其作为人生实践的重要指导。并让学生认识到,当前西方意识形态逐渐渗透,各种意识形态相互充斥,马克思主义受到了极大地挑战,因此必须要积极创新马克思主义的教育模式,避免大学生受到不良思想的影响。在大学生的成长发展中充分发挥马克思主义的作用。

二、马克思主义哲学教育的现状

首先是教育体制的问题。马克思主义哲学教育中,将教材当成现成的理论以及标准进行教学,教学内容与学生实际偏离,过分注重教学内容的理论性,忽视学生对知识的接受能力。教师在教学时照本宣科,学生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内容死记硬背,并且考试中过分注重分数,很多学生都是平常不学习,考试前突击,哲学教育的目标以及效果无法真正实现。其次,教师队伍的素质水平也有待提升。当前经济发展逐渐全球化,政治理念、社会制度以及文化等都存在差异,人们的价值取向也呈现出多元化的特点。高校的一些哲学教师对哲学内容把握不到位,相关领域常识的运用不到位。合格的哲学教师有深厚的理论知识沉淀,不仅知晓哲学知识,还对相关交叉学科的知识有掌握,比如美学、伦理学、宗教学等。知识讲解时涵盖很多方面,利用哲学对现实情况进行分析与研究。最后,教育价值定位的问题。如今高校马克思主义哲学教育过分注重分数,忽视马克思主义哲学教育中的人文关怀与素质教育,人文素质教育与学生人文精神培养相分离,重视人的社会价值的实现,但是忽视学生人格的形成。马克思主义哲学教育与其他社会学科教育不同,需要将其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强化人文精神,对知识进行内化与感知。对马克思主义哲学教育进行改革创新,对于学生理想信念的确立以及素质水平提升是极为有利的。

三、高校马克思主义哲学教育创新策略

(一)优化教育理念,提高教育实效性

高校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教育的主要目标是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与思维能力,创新型人才对于国家教育以及民族兴亡有着密切的关系,高校马克思主义哲学教育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进一步创新高校哲学教育,使其与人的个体需要相适应,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更好地适应社会以及时展需要。高校马克思主义哲学教育创新要积极引导个体需要,注重个体需求的引导,将马克思主义哲学教育与大学生的工作、生活以及就业相结合,强化大学生的能力,使其发展成创新型人才。高校马克思主义哲学教育要注重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因材施教,结合学生个性特点控制教学的广度以及深度,使所有学生都能够实现全面的进步。加强马克思主义哲学教育内容的创新,强化学生的创新以及思辨能力。选择具有代表性的教学内容,认真分析前沿观点,提高学生对哲学知识学习的兴趣,尊重学生的个性化差异,实现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对学生个体评价,结合教学实际以及学生实际调整教学内容,提高马克思主义哲学教育的实效性。

(二)价值多元化的教育创新,顺利实现教育目标

提高马克思主义哲学教育创新的实践性,将实践放在认识的首要位置上,马克思主义哲学需要投入到实践中,对实践进行指导,使其更好地改造世界。如今价值多元化,马克思主义哲学也需要满足时展需要,在发展中不断实践,在高校马克思主义哲学教育创新的全过程中渗透实践,人才培养需要满足实际需要,打破传统教育束缚,努力解决新问题。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哲学政治立场,坚持无产阶级以及人民群众的阶级立场,多元化的价值使人们受到了冲击,社会思潮不断变化,必须要坚定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政治立场。此外还需要做到以人为本,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研究需要将回归到人的世界中,注重人的生存、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教育创新是将实践作为形式创造自身价值的人,转变单一的功能定位,引导学生形成好的政治立场,使人形成健康的人格。

(三)创新哲学教育体系,规范考核模式

高校的哲学教育需要积极借鉴西方国家的哲学教学经验,建立有序的课程体系,分为初级、中级以及高级等。学生自主选择想要学习的课程内容,教材也需要依据教学体系对等级进行划分,提高其代表性、准确性,选择合适的专业教材,并形成与专业教材相配套的辅助教材,让学生对教材中的理论知识更好的理解。同时规范哲学教学考核方式,积极创新,转变传统的只重视知识以及分数的考核形式,这与高校马克思主义哲学创新是相违背的。因此必须要创新考核方式,依据教学体系对教学等级的考核方式进行划分,初级课程学生可以通过谈论、问答等方式进行考核,实现互动考核。中级课程的学生,可以通过讨论、评价以及综述等对哲学原著学习情况进行分享,共同探讨存在问题的地方。高级课程的高年级学生,他们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能力,考核这些学生时可以增加理论与实践的内容,通过论文或演讲的形式考核。

(四)使用多元化教学模式,实现教育现代化

当前人类社会已经进入到知识经济时代,传统的教学模式限制了学生创新意识的提升,高校马克思主义哲学教育需要转变单一的教学模式,采用多元化的小学方式。可以进行互动教学,教师与学生对问题进行研究、探讨,并引导学生使用马克思主义理论知识理解问题,缩短教师与学生之间的距离,让学生更好地分析处理问题。还可以利用社会实践模式进行教学。马克思主义理论知识是哲学教育的基础和前提,在高校哲学教育需要注重学生的社会实践,检验学生对基础知识的理解,通过社会实践教学更好的理解马克思主义基础知识以及理念,强化其思维能力。社会不断发展,哲学教育的手段也应做到与时展相适应,使用现代化的多媒体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已经成为当前高校马克思主义哲学教育的重要方法,有助于教学效率的提升。多媒体教学能够将枯燥的教学模式生动化、直观化,结合教学内容以及目标使用合适的教学模式,多媒体教学方式能够使高校马克思主义哲学教育的方式进行创新,满足时代需要。使用多媒体教学为学生创设好的情境,给学生身临其境之感,实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四、结束语

哲学教育是一种创新性的教育,高校马克思主义哲学教育需要提高重视程度,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一门公共必修课,但是就目前情况而言,马克思主义哲学教育的理念以及方式等还是存在不足的,导致马克思主义教学比较教条,马克思主义哲学教育也很难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必须要明确马克思主义哲学教育创新的原则,采取有效的措施,创新教育内容以及形式,实现教育理念以及目标的优化,顺利实现马克思主义哲学教育的效果。

参考文献:

[1]康安娜.刍议如何在高校马克思主义哲学教学中渗透美学教育[J].中国校外教育,2016(8):80-81.

人生的哲学思考篇4

[关键词]中国哲学;特质;阐释

[中图分类号]B014[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2-2341(2016)01-0079-03

中国哲学是中国民族智慧的理性积淀,也是我国民族精神的一种内在体现,是我国各族人民理论思维发展最高水平的一种体现。表现出了人类认知实践和伦理实践、宗教文化和诗史、真理追求和提升等方面的不同;和建立在科学实践和信仰崇拜基础上,追求宇宙奥秘和真理的西方哲学不同。中国哲学注重伦理、知行、诗史文化和精神境界,立足于思考人和世界的关系问题,并以辩证思维的方式来解决人和世界之间的关系问题,体现了对人文精神以及家国情怀的一种关注。

一、中国哲学的特质之研究对象

从中国哲学的研究对象上看,中国哲学重视人不重视物,即重视生命。中国哲学的研究对象是生命,用生命现象来说明宇宙万物的发展。比如《老子》认为,世界根本的最终目标是化生万物,实现万物生生不息的繁衍和发展。《中庸》也认为,天地的根本是创造无数的生命。《易经》认为,天的特性是万物、地的特性也是万物,即天地的发展和存在需要生命来体现。我国近现代哲学家对哲学的研究对象也认为是生命,比如儒家哲学追问的根本是人之所以为人的原由,哲学的根本任务是不断探索生命的奥秘,发现生命的变化,并为如何更好地进行生命的体验进行思考。中国当代哲学家方东美认为,中国哲学发展的中心集中体现在生命上,一切思想体系的构建和发展都是对生命精神的一种发泄。[1]牟宗山也认为,中国哲学的发展是以生命为中心的,生命也是哲学产生的重要开端,哲学在本质上是关于生命的学问,它以生命为其研究的对象,主要目的在于不断发现如何更好地调节人类的生命,实现人类生命的有效运转。[2]人作为生命的主要承载体,是世界有序发展的重要主导力量,因此,中国哲学特质中研究对象也在狭义上指对人的关注。即中国哲学关心人、思考人和研究人。这是和西方哲学重视自然截然不同的哲学特质,主要表现为:第一,西方哲学关注和研究的中心问题是自然世界。比如赫拉克利特,提出的“一切皆流、无物常住”的观念就是对自然界发展变化的一种思考。除此之外,还有一些西方哲学家提出了一些和自然有关的哲学研究问题,像康德的“先天综合判断”是对自然界内在联系的一种思考,笛卡尔的“世界广袤无垠”是对自然空间的一种思考。而我国的哲学研究对象主要在于生命,在于人。[3]比如,儒家思想中仁者爱人的思想,集中表达了对人类生命的一种关爱;墨家思想中的兼爱思想,提出了爱别人如爱自己的深刻观念;佛教的解脱思想,指出人类烦恼的根本在于欲望,为了解决烦恼要保持无欲无求。由此可见,中国古代哲学的主要流派都从各自的观点上证实了将人的生命作为哲学的主要研究对象。第二,中国哲学思考和研究的内容都和人有关,包括对人肉体和精神的关注。比如《周易》提出的自强不息,主要鼓励人的进取意识;《论语》中的“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主要鼓励人们对生命和个人发展的积极。由此可见,中国哲学的研究对象从宏观上是一切生命,从微观上是人的发展。同时,从中国哲学各个流派的理论思想来看,中国哲学不仅关注、思考和研究有关人的学问,而且还对人的生命问题有着深入、独特的思考,并延展出了各种众说纷纭的人生智慧。因此,中国哲学即人学。

二、中国哲学的特质之思维认知方式

哲学的重要基本元素之一就是它的思维方式,不同的思维认知方式决定了不同的哲学特质。我国哲学的研究对象是生命,是人,而生命、人又是感性、灵动的,因此,与研究对象相对应的中国哲学的思维认知方式主要是直觉。直觉主要是指不受某种固定逻辑规则限制的,一种直接对事物本质进行领悟的形式,具有快捷性、直接性、本能意识性的特征。直觉需要某种体验,并在体验中产生一定的领悟,因而直觉是一种非逻辑性的思维方式,即生命主体对哲学的思维过程一般不具有清晰的意识,不具备对哲学明确的思考步骤。中国古代哲学对哲学的思维认知方式均有著作体现,且著作类型多样,比如《老子》“涤除玄览,能无疵乎”指出人们只有清除自己心中的尘垢,才能博览和知晓万物。要求强调了直觉的思维认知方式。[4]《周易》“近取诸身,远取诸物,于是始作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晓万物之情”,体现了哲人对自然行与事的一种直觉感悟。中国哲学中思维认知方式中的直觉特质,得到了中国现代哲学家的关注。直觉方式既可以向外观认,也可以向内自省,一面注重用理智和同情来观察万物,比如对自然、历史的观察研究;另一面注重向内的反省和体察。

三、中国哲学的特质之学术立学旨趣

从中国哲学的特质之学术立学旨趣上看主要推崇经世致用,强调哲学的人伦日用和现实功效,与哲学特质研究对象中对生命、对人的关注相一致。不同的哲学主张具有的学术立学旨趣不同,有的以思辨为旨趣、有的以实用为旨趣、有的以考据为旨趣。我国哲学的旨趣是经世致用,强调哲学在人们现实生活中的实际作用。比如《中庸》里提到的“道不远人,人为之道而远人,不可为道。”[5]儒家的哲学和人们的日常生活应用进行结合。《老子》中“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指出了中国哲学在根本上也是以日用价值为价值取向的。《周易》中“夫《易》,圣人崇德而广业也”,更是把实践价值和建功立业作为发展的最终目的。孔子哲学中的“仁者爱人”思想,仁的内容在本质上是实践的,代表自我为帮助他人的一种行动,正是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践中的最好体现。同时,孔子主张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主张具有鲜明的实行品质。[6]中国哲学特质中对日用实践的强调,也被现代哲学家所注意。比如中国现代哲学家王国维指出“夫中国一切学问中,实以伦理学为最重,而其伦理学又倾于实践,故理论之一面不免索莫。”也就是说,中国哲学以伦理为发展基础,而伦理的重点在于身体力行,即实行。因此,中国哲学的特质对日用实践进行了强调。现代哲学家熊十力指出,中国哲学主张的发展需要在实践中来检验。张岱年认为,中国哲学的发展强调生活实践和生活经验的贯通,重在日用实践对哲学的验证,而非一些理论的说明和逻辑的论证。

四、中国哲学的特质之解释、理解原则

哲学是一种解释的活动,是对自然、社会、历史以及人生发展现象的一种解释,不同的哲学主张和学说对宇宙世界的解释、理解不同。中国哲学特质中的解释、理解原则是充满生命和生机的,即世间万物是有生命的整体。中国哲学特质之解释、理解原则是在对研究对象———生命的发展基础上衍生的,生命是哲学的研究对象,生命孕育着生机。因此,中国哲学的特质解释、理解原则为生机生命。比如《老子》“圣人抱一为天下式”指出要用统一和有机的观点来认识事物。“二程”指出“仁者以天地万物为一体,莫非己也”,强调天地万物之间的整体性联系。[7]中国哲学以世间万物生命、生机的运行原则来理解万物的特质,也得到了现代哲学家的认同。比如梁簌溟认为,传统儒家对宇宙理解的生态、生机原则,正是将世间万物作为一个有机的整体来看待,万物之间的有机统一为宇宙增添了盎然之气。方东美认为,中国哲学的发展主题是生命,并根据主题衍生出了机体主义的原则。另外,还指出中国的本体论在本质上也是以生命为中心的本体论,即人类的一切活动都依赖在生命的活动上。

五、中国哲学特质之建造境界的中和圆融

哲学是对现实世界的一种反思,并在反思的同时实现对现实的超越。因此,哲学是对意义世界的一种建构,对哲学的研究使人们对心中美好生活的一种向往。哲学在本质上包含着对理想社会秩序的构建和对人类精神理想境界的一种追求。中国哲学构建的这种理想境界为“中和圆融”。比如《中庸》中“唯天下之至诚,为能尽其性……则可以与天地参矣。”强调了人性中的至诚,指出人们只有将自己的本性显示出来,不做任何的隐瞒,才能得到人们的欣赏,促进万物的繁育。这种思想是天人合之境界的一种体现。《道德经》中提出的“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是追求天人合一的一种体现。儒家的礼乐制度旨在以人们心灵的和谐为目标,在人们的心灵需求上体现中国哲学的中和圆融思想。综上所述,中国哲学作为一门学说,从研究的对象、思维认知方式、学术立学旨趣、解释和理解原则、境界的建构五个方面在总体上归纳出了中国哲学的特质。通过对中国哲学特质的具体解释可以发现,这些特质均满足了两方面的特点:第一,中国哲学关注和探讨的问题;第二,中国哲学对有关问题的理解具有特殊的贡献。同时,还可以发现,中国哲学五个方面的特质之间存在密切的联系,比如中国哲学的研究对象是生命、是人,因而在思维认识方式上的体现就较为感性,不具有鲜明的逻辑性和理性。在学术旨趣研究上也较为关注人世间的实际事项,强调身体力行,而非强调理论的抽象和思辨。在解释、理解原则上强调生机的原则,而非对物质和机械的欣赏。中国哲学的发展和演变意义深远,对当今人们的生活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因此,需要有关人员加强对中国哲学的研究,不断发现中国哲学更多的特质,并在对这些特质应用的同时,促进人类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参考文献〕

[1]李承贵.中国传统哲学的特质及现代转型[J].哲学研究,2011,(06):55-62.

[2]刘毅青.中国哲学的生存论特质———以元气说为中心[J].淮阴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06):752-840.

[3]周良发,牟宗三.中国哲学特质论———以《中国哲学的特质》为例[J].集宁师专学报,2011,(02):30-35.

[4]李承贵.试论中国哲学的五大特质[J].学术研究,2015,(03):9-159.

[5]彭鸿雁.中国哲学的特质是实用理性还是实践理性?[J].江淮论坛,2015,(03):132-135.

[6]刘艳娜.中国哲学的特质———从先秦到宋明性善论的发展[J].漯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5,(03):83-85.

人生的哲学思考篇5

关键词:哲学;课堂教学;哲学味;生活味;文化味;形象化

课堂教学的“三味一化”即:教学过程要有哲学味、生活味、文化味、形象化。如果我们的课堂教学确实落实“三味一化”,那么生活与哲学的课堂教学将魅力四射。那如何落实“三味一化”呢?具体有以下一些措施。

一、用哲学的思维学哲学,以体现哲学的“哲学味”

哲学是一门独具思辨性的学科,是最高层次的理论思维方式,哲学是世界观,也是方法论,更重要的是一种思维方式。课堂应强调哲学结论得出的过程和整个思维方法,而不是具体的哲学结论,以培养学生哲学的思维方法和思维习惯。哲学课要上出“哲学味”很难,在实际的教学中哲学课往往上成理论灌输课或举例课、案例分析课,哲学味尽失。哲学思维是把知识、观点、方法串联起来的一条暗线,中学的哲学教学应着力于学生的思维能力、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的培养。因此在教学中不仅让学生理解基本的哲学理论,关键还要让学生形成哲学的思维,能够用哲学的思维思考、分析问

题。哲学课堂要教出哲学味,教师首先要有扎实深厚的哲学理论功底,深入引领,构建哲学意境,例如,在《世界是普遍联系的》教学中,我们可以从日本发生地震引发海啸从而引发的核泄漏危机的现实入手,启发学生思考地震、海啸、核泄漏对自然界、人类社会、人的思维产生的影响,从而引导学生概括出整个世界是个普遍联系的整体。然后要求学生站在哲学的高度,用哲学语言来描述现实世界,面对类似危机,人类该怎么办?其次,在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培养学生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掌握哲学方法,让学生学会追问、多问、善问,并学会思考。例如,在《世界是普遍联系的》教学中可以播放《人为污染的环境》视频,让学生感悟人类在造就工业文明社会的同时也在破坏自然,最终的受害者仍是人类自己。通过视频鼓励和引导学生思考人生智慧——事物的联系是客观的,人们不能漠

视事物之间固有的联系,也不能主观臆造并不存在的联系。把“人”(包括人的利益、人的立场、人的行为)放在主、客体之中从而思考主客体之间的关系,也就是实践关系中思考的高度,让学生有推己及人的感悟,并从中理解客体的本质属性和主体的价值属性,作出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自觉遵循社会发展客观规律,自觉站在最广大人民群众利益的立场上,从而培养学生高度的责任意识。但我们总是习惯于这样处理问题:把材料展示给学生,然后问材料给了我们什么哲学启示呢?这样的处理简单干涩,缺少深入的引

领。学生可能记住了结论,但却缺少对这个结论的深刻理解和体

会,更不可能体会其中的智慧与深邃,引发更深入的思考。所以给人的感觉是,通俗却肤浅,简单却直白,力度、深度、高度都没有,让学生兴趣全无,哲学味尽失。所以,哲学思想的传承离不开哲学教学,只有让哲学课堂洋溢出浓浓的哲学味,我们的学生才能感受到原汁原味的哲学思想,才能体会到哲学之智、思辨之美,才能舒展心灵,铸造灵魂。

二、运用生活中的事例学哲学,以体现哲学的“生活味”

《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明确提出:本课程要立足于学生现实的生活经验,着眼于学生的发展需求,把理论观点的阐述寓于社会生活的主题之中,构建学科知识与生活现象、理论逻辑与生活逻辑有机结合的课程模块。教学过程生活化是新课程改革的最基本理念,以此为指导,在教学中要贯彻“贴近生活、贴近学生、贴近社会”的原则,从生活中选取情境,设置探寻问题,引导学生在真实的场景中思考、辨析、提升、回归,做到源于生活而又高于生活,基于生活的感受而又不拘泥于生活的细节,这也是使课堂生活化的一个根本着陆点。哲学课堂之所以具有哲学味,是源于哲学与生活的真切关系。哲学起源于人们的实践活动,起源于人们对实践的追问和对世界的思考,但哲学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学习哲学必须生活化、生活哲学化,以生活为基础,面向学生的生活世界,创设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选取学生熟悉的生活案例,密切联系实际,这会使学生有更深的体会。例如,在《用对立统一的观点看问题》教学中,在学习“主次矛盾”内容时,可让学生列举本学期、本月、本周分别要完成的三件事并把自己认为最重要的排在前面,并说明理由。在学习“坚持对具体问题作具体分析”内容时,教师可以展示2010年央行三年来首次加息,进一步引导学生思考,央行为什么要加

息;或引导学生思考生活中油着火了、木材着火了该怎么办?从而引导学生概括出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地位和重要作用。在此基础上,让学生列举体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俗语、谚语或成语,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利于让学生在生活中感悟和理解抽象的哲学道理。这样会使得哲学课堂充满了“生活味”,又体现了时政味,也符合《生活与哲学》的内涵,使得本来“枯燥、说教式”的哲学课堂变得生动且生活化,以此来诱发学生已有的真切体验,感受其境,并学以致用,真正做到源于生活,回归生活。

三、用中华文化的精华析哲学,以体现哲学的“文化味”

哲学是对具体知识的概括和总结,是最高层次的理论思维方式,深奥抽象、不容易理解。中华民族具有丰富的五千年文化精髓,能够为我们的课堂教学提供丰富的哲学素材。中国古代、近代的名言警句蕴涵丰富的哲学内涵,在《生活与哲学》课教学过程中,有针对性地选择一些古诗词、俗语、谚语、名言警句来印证教学内容,融知识性、思想性、趣味性于一体,既有利于学生深入浅出地理解知识,又有利于活跃课堂气氛,增强教学的趣味性与感染力,使学生学得轻松。例如在《世界是普遍联系的》教学中为了进一步突出联系的客观性这一教学重点知识,让学生列举体现漠视事物之间固有联系的成语、俗语,如“竭泽而渔、杀鸡取卵、围湖造田、乱砍滥伐”,列举体现主观臆造并不存在的联系的成语或俗语,如“乌鸦叫丧”;在学习联系的多样性时,可让学生列举现实生活中体现联系普遍性的成语、俗语,如“唇亡齿寒,城门失火、殃及池鱼、种瓜得瓜、种豆得豆,守株待兔,物以稀为贵,月晕而风,基润而雨,前事不忘、后事之师”。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相应地归纳出直接联系、间接联系、必然联系、偶然联系,现象联系、本质联系、内部联系、外部联系,从而归纳出联系具有多样性。这样既使学生深刻地理解了联系的多样性,又使学生懂得应如何把握本质、间接和长远联系。在《生活与哲学》课教学中挖掘教材,巧用成语或俗语、名言警句能够化抽象为具体、形象,化枯燥为生动,化平淡为神奇,使课堂充满诗意、充满活力,技能激发兴趣、深化认识,又能陶冶情操、塑造人格,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引导学生在文化当中感悟哲学,在思考中传承文化。

四、用直观手段重现教材以体现哲学的“形象化”

哲学不同于其他学科,哲学对高二学生来说是一门崭新的学

科,它研究的是世界上万事万物的共性,是对各门具体科学的概括和总结,所以具有逻辑的严密性和概念的抽象性。这对于习惯了形象思维的高中生来说,无疑存在较大的困难。如何解决这一矛盾,使抽象的哲学原理具体化、形象化,培养学生的兴趣,值得教师花一番工夫思考。教学中必须想办法把抽象概念形象化,枯燥问题趣味化,复杂问题简单化,让学生在情趣中引发思考、启迪智慧。要使哲学课堂形象化,就要通过直观的教学方式把很抽象的东西表现出来。让学生动起来,明确哲学是有生命的,以体现哲学的形象和生动。如学习《认识运动把握规律》内容中关于“规律的客观性”这一重难点知识,为了使学生更好地理解违背规律的客观性和尊重规律的客观性两种结果,我们可播放《沙尘暴与治沙》的视频,通过直观的方法让学生深刻理解为什么要尊重自然规律和如何尊重客观规律。在教学中,我们可通过表演或用比喻等方式全面体现哲学内容的形象化,如学习《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关于“做好量变的准备促进事物的质变”内容时,可以让两位男同学(其中一位男同学常参加户外运动,另一位男同学很少参加户外运动)上台做俯卧撑,通过让这两位同学谈感受,从而使学生形象地理解量变和质变

的关系。教学中还可以通过展示漫画的方式以其简洁夸张、直观诙谐的表现形式,在幽默中透着睿智,在诙谐中引发思考。学生在成长历程中,都曾有着一段极其深刻的漫画情缘,所以,把漫画应

用到教学中来,必然会激发学生兴趣,让课堂更生动,让哲学更形象化。

在教学中,只有真正落实“三味一化”,才能让哲学成为学生思想的启蒙者、智慧的引领者,才能让学生学会用睿智的眼光去看待自我、看待人生、看待社会,成为一位德才兼备的人,生活与哲学课堂教学才能彰显魅力。

参考文献:

[1]徐贵权.走进高中新课改:政治教师必读.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李瑾瑜,柳德玉,牛震乾.课程改革与教师角色转换.中国人事出版社.

[3]胡田庚.新概念思想政治品德教学论.北京大学出版社.

人生的哲学思考篇6

关键词:自我意识;哲学研究方法;主体性 

中图分类号:Bo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6)02-0061-02 

哲学研究,可以称得上是人类思想活动最具生命力、最具张力的形式之一。无论是古希腊哲学对于智慧的追问,还是中国先贤对修身养性、为人之道的实践,人们都没有停止思考世界和思考自我的思想活动。而哲学作为这种思想活动,其发展的过程处处体现着人类自我意识的变化和发展。哲学的思考是人的思考,哲学的表达是人的表达。正如孙正聿先生说的那样:“哲学是人类自我意识的时代水平的理论表达,即以理论形态表达的人类对自身的生存状况、焦虑与理想的自我意识。”[1]本文的写作将从哲学研究中的自我意识出发,由此对哲学研究方法中的自我意识表征进行探讨。 

一、哲学研究中的“自我意识” 

“哲学是时代精神的精华”,哲学用其独特的理论思维表达方式,构建了“思想中的时代”,指引着新世界的未来。一个时代的哲学所映射出的是该时代中的人类自我意识,它彰显着最独特的时代烙印,关怀着最深切的人类问题。人类自我意识的发展程度决定了其所处时代的哲学研究高度。哲学研究之所以与人类的自我意识有着这样的关系,因为人类是作为“主体”出现在哲学思考和哲学研究当中,自我意识的表达正是主体存在的表达。 

作为西方哲学的发端,古希腊哲学有着对于主体自我意识的萌芽。德尔菲神庙的“认识你自己”可以算是对于自我意识关切的最初呐喊。生存于这个大千世界中的“我”到底是怎样的存在?如何认识“我”在世界中的位置?认识你自己的命题不但从认识论的角度,也从伦理学的角度开出了思考的路向。但随后的哲学路向并没有朝事先开辟的主体性方向走去。对于客观世界的惊叹以及宗教哲学的兴起遮蔽了人在哲学思考中的存在,主体的意义和价值被寄托于客体当中。 

笛卡尔的“我思故我在”澄清了作为思考主体的“我”的根基地位。对于世界的观察,意义的追问,价值的判断,都是由“我思”而来。这条原则在笛卡尔那里,成了一切理性和真理能够安身立命的根据,万世万物最后都建立在“我思”的基础上,“我思”是衡量一切的标准。而康德则“第一次从哲学理论上系统地说明人的发现,说明人的自我意识的哲学基础。”[2]在笛卡尔哲学的基础上,康德提出了“先验的我思”和“经验的我思”,即先验的自我意识和经验的自我意识。而正是先验的自我意识产生出“我思”表象,这种综合的统一是先天知识产生的必然条件。先验的自我意识是客观有效的,而经验的自我意识则是随着环境、情绪而变化的,属于心理学研究的范畴。通过这样的划分,康德还是想建立起知识与现实之间的联系,因而他诉诸于一切知识的最终普遍形式。在这里,自我意识成了一切知识推演的起点,一种哲学认识方法上的自我意识被确立起来。 

黑格尔翻转了康德的观念,“绝对精神”是主体,是客体,也是实体。而通过引入“他者”来解释自我意识的概念运动,黑格尔也表明,自我意识实际上是“自我”和“他者”的统一。自我意识的实质在于人的精神现象,也就是人的思维。思维能把思维自身当作其对象,从而实现主体和客体的统一。 

从笛卡尔到康德,“自我意识”作为人类知识体系的演绎起点;到黑格尔处增加了自我意识的自为内容。自我意识不但是哲学家们构建哲学理论的武器,而且成为推演知识体系,联结主客体统一的节点。抽象逻辑的哲学演绎了宏大的知识概念体系,但自我意识却无法获得现实性的意义价值。康德和黑格尔都关注到了自我意识,但却是“抽象”地关注,把自我意识抽象成无人身化的知识的、概念的推演环节。在马克思处,马克思通过对人类实践活动的关注马克思给予了他之前的哲学思考的批判:“从前的一切唯物主义(包括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的主要缺点是:对对象、现实、感性,只是从客体的或者直观的形式去理解,而不是把它们当作感性的人的活动,当作实践去理解,不是从主体方面去理解。因此,和唯物主义相反,能动的方面却被唯心主义抽象地发展了,当然,唯心主义是不知道现实的、感性的活动本身的。”[3]52马克思从实践的思维方式和实践的思维逻辑出发,去思考与人们的现实生活密切相关的哲学问题,将人类历史社会、社会现实和人的实践活动作为自己哲学思考和研究的对象,更凸显人的思考,人的存在。 

二、自我意识与哲学研究的方式 

回顾西方哲学的发展历史,自我意识有着历史性的内涵和意义。对于哲学史的理解某种意义上也是对哲学家自我意识表征的把握。而在进行具体哲学研究时,需要阅读、讨论、写作三种具体研究形式的介入。思想需要载体,哲学观念最终需要以文本的形式向世人呈现出来。因而阅读文本成了获得他人观念的首选方式;而思想通过言语的表达和交流便形成了讨论这一形式,也成了自我意识得以表达的直接平台;而写作则是理论性、文本式的表达。三者形成循环,每个环节又促进着彼此的发展。三个环节中的每一个,都是自我意识彰显的过程。 

阅读是一种对“自我意识”的“自我解释”。伽达默尔的解释学给予了“合理的偏见”的合法性,我们对于任何文献的阅读实际上都是基于自我意识的解读,即一种自我意识的“偏见”。阅读的过程是“两个主体”和平交锋的过程。一个是写作的主体,一个是阅读的主体。写作的主体作为“他者”为阅读的主体提供更多的否定性的维度,从而给予阅读主体以思想的张力。阅读主体也正是在这个过程中丰富充实。 

讨论是一种“自我意识”的直接交互方式。这种交互在一定的问题视域下进行。任何问题的讨论都有一个需要被界定的范围,因而明确讨论的问题、确定讨论的范围是实现交互的前提。苏格拉底的“助产术”为哲学研究的讨论提供了一个值得借鉴的范例。追问与反思,正是哲学研究中需要具备的品质,也是“自我意识”面向现实的批判与关切。 写作是自我意识的表达过程。尽管哲学发展阶段不同,问题核心各异,但不能否认的是,哲学的关切在于时代的“大问题”,即触动自我意识的根本问题。因为这种最真实、最根本的关切,所以哲学的表现样态往往是高度概括化、抽象化的,这是哲学最为常见的特征。东西方哲学大抵如此,但同是概括,语言风格和表达形式的差异有着明显的不同:西方哲学鸿篇巨制,中国哲学微言大义。一种通过规定概念,构建体系,抽象出一个对应于现实世界的丰富理念世界;一个寓于生活,融汇万物,寥寥数字概括为问道为人之要义。对于道理的高度概括是同一的,而具体的表达又是个性的。 

自我意识在哲学研究中的构建,体现在自我意识的自觉性维度。这种自觉性维度包括自觉的问题意识和自觉的理论意识。人类通过主体性的彰显与复杂而多彩的客观世界建立着各种各样的联系。对于客观世界的观察和思考时刻灌注着人类的自我意识,而哲学研究的问题需要自觉的问题意识作为启蒙和开端。对于客观世界的惊异,对于“属物世界”和“属人世界”关系的思考,对于人类自我意识、认识能力的确证等等,提问与怀疑,探究与思索,问题意识激发了人类思维的创造能力。如何把在现实世界中关切到的问题上升为理论层面的表达,这就是哲学研究的追求。哲学是时代意识的理论表达,将一个时代最关切的问题、人类的生存境遇概括、抽象为理论化的形式,“一针见血”地进行深刻表达。 

自我意识在哲学研究中的构建,体现在自我意识的批判性维度。对于时代问题,哲学的自我意识有一种反思的自觉性,反身而观,思考问题自身,思考主体自身。在反思的过程中,自我意识的批判要求在看到问题肯定性的一面时同时看到否定性的一面,并能够将这两个方面的问题统一起来。哲学创造的批判性是哲学问题关切的现实要求。对于时代问题的思考必然伴随着旧时代的瓦解和新时代的来临,而这种推翻陈旧,迎接新生的力量来自于人类思维批判性,思维在此批判的过程中形成了巨大的张力。哲学的批判,总是始于哲学的自我批判,哲学的发展史就是哲学的自我批判史。黑格尔曾形象地将此比喻为“厮杀的战场”,而哲学家的哲学思想都是建立在对前人哲学思想的哲学批判基础上,绽放出思想的力量之花。 

“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人的实践活动所产生的影响现实性的巨大力量,正是思想照进现实的光芒。哲学中人的主体性的体现,哲学研究中所贯穿的自我意识的彰显,是人存在过程、存在意义的丰富和充实。 

参考文献: 

[1]孙正聿.创建有“我”哲学[J].社会科学战线,1995(4). 

人生的哲学思考篇7

想得高分要靠“八股”

学习文学类、经济类、科学类等不同科目的学生,哲学考题不同,不过都要在三道备选题中任选一题作答。形式有点类似中国的高考命题作文,内容却相差十万八千里。

对生命意义和存在价值的追问,让人眼花缭乱的先哲大名和经典著作,如此高度思辨的哲学题,即便知识分子也未必能在短短几个小时里论述清楚,更何况是中学生。人们震惊之余不免好奇,法国教育难道想把学生都培养成萨特?

考题看似自由,写起来可没那么天马行空,还有固定套路,想得高分就要老老实实地“八股”,甚至连引经据典都有数量限制。一名法语培训机构的教师曾说,哲学考题看似抽象,发挥空间大,其实写作本身依然要遵循固定模式。比如,第一段首先要破题,即对题目中涉及的概念加以解释,同时阐明自己的观点,而文章主体则要引用至少5个知名作家、哲学家、思想家等的观点,充分展开论述。最后下结论时通常不能把话说死,要考虑到正反两面,方能体现出完整、深刻的逻辑思维能力。

每年“大考”之前,法国书店里各类哲学参考书、哲学概念记忆卡相当畅销。针对哲学考试的辅导网站层出不穷。在法国,几乎人人在中学时代都有过“背哲学”的经历。在一个哲学学习氛围如此浓厚的社会里,哲学家辈出也就不足为奇了。存在主义哲学家萨特正是在中学时期开始对哲学产生兴趣。

开课重在培养“自省”

法国媒体报道,今年法国大约有65万高中生参加高考,不论学文学理,哲学都是必考科目,与法语、数学、物理等不相上下。高中最后一年,人文类学生每周必修8小时哲学,科学和技术类学生每周2小时。哲学在法国中学教育中的核心地位由此可见一斑。

为什么要投入这么多时间和精力学习哲学?依据法国教育部颁发的教学大纲,哲学课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并建立理性分析坐标,以领悟时代的意义”。法国国民教育督察官马克・谢林哈姆早在2006年就曾说过,教育对于构建哲学的“文化与思辨”基础至关重要。而哲学教育的主要目标在于发展个体的“自我省察能力”。

法国的哲学教育重在引导学生“自我省察”,而欧洲其他国家的哲学教育则侧重基于时间轴的哲学思想史梳理。比如,意大利的哲学课名为“思想史”,西班牙的哲学课名为“哲学的历史”。法国一家哲学教师协会的负责人西蒙・佩里耶说,自1808年起,哲学就已成为法国高中的必修课,这一传统承自启蒙时代的哲学家。哲学课的设置旨在培养具有“智性批评能力”的启蒙公民。哲学的思考方式教人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反省,如何深入思考问题。

巴黎索邦大学哲学系主任佩里耶―昂里・特拉瓦约说,不少法国人从中学时代的哲学教育中受益匪浅,在其后的人生岁月里继续保持对知识的求索。即便在最小的法国村庄,哲学沙龙的数量之多和质量之高都令人吃惊。他说:“如果只有一个理由对法国感到乐观,那这就是。”

哲学考题一览

文学类:①尊重一切生命是一种道德义务吗?②现在的我是我所经历的一切造就的?③对摘自法国思想家托克维尔所著《论美国的民主》的一段话作出解读。

经济社会学类:①个人意识仅仅是其所属社会的反映?②艺术家是否在其作品中刻意留下让人意会的内容?③对摘自荷兰哲学家斯宾诺莎所著《政治神学论》的一段话作出解读。

人生的哲学思考篇8

关键词:哲学实验;哲学思辨;哲学走向;哲学研究

中图分类号:B1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349(2016)03-0010-03

实验哲学作为当代哲学研究的一种新型研究方式,随着哲学研究与科学研究的相互融合,已经受到广大哲学研究者的重视,其主要特点就是借助“实验”来代替以往在哲学研究中的“思辨”过程。如著名的“铁球定律”。即亚里士多德提出两个铁球下落重的会先着地,而有人提出异议,如果将两个铁球绑在一起,应当是大的铁球先着地,但两个铁球绑在一起又组成了一个更大的铁球,与亚里士多德的理论不符,伽利略则直接使用“哲学实验”这一方法,在比萨斜塔做了一个铁球试验,简单实用地解决了这一哲学问题。那么在科学与哲学联系日益密切的今天,哲学实验的兴起会对我国哲学的发展产生怎样的影响成为值得我们思考的问题。

一、哲学研究方法论的变革

当今科学的快速发展对哲学研究的走向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正如丹皮尔所说,哲学与自然科学分道扬镳是由于文艺复兴后期,黑格尔的后人对哲学的研究进入唯心阶段,而自然哲学则是以牛顿的力学为引导的,因此二者理论背道而驰,产生分歧。而另一方面,以进化论为首的生物学、天文学等自然科学又因其自身的深邃迫使哲学家不得不加以涉猎。而当代哲学实验的兴起,正是由于科学与哲学之间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在传统的思辨哲学越来越局限的时候,科学的试验方法无疑为哲学研究打开了一扇大门。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科学与哲学的研究越来越相似,用科学实验来研究哲学无疑是最好的办法。[1]

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研究哲学的人越来越多,在西方一些国家已经形成了专业的团队,有的还有专业的哲学实验室,比较著名的有:“epL耶鲁大学哲学实验室”“eeL印第安纳州立大学实验室”“eoLL亚利桑那大学哲学实验室”以及“BpL”“eeRG”“HangSengaentreforCognitiveStudies”等等。经过多年的发展,实验哲学已经涵盖了科学的方方面面,2007年在澳大利亚召开了哲学研究与方法论的探讨,此后关于哲学思辨与哲学实验就在世界各地开始进行了。在实验哲学出现之前,传统哲学主要的研究方式是思辨哲学,而思辨哲学的主要研究方式是直觉经验,这种缺乏事实支持的研究方式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对许多哲学问题的研究结果都是模棱两可,使得各种哲学问题的结果存在分歧。[2]

由于思辨哲学和直觉经验存在着各方面的局限性,所以,哲学的职责就是保存和协调各种各样的主观世界。哲学的研究方式正在向思辨哲学的方向转变,这就是为什么哲学研究把语言与逻辑语义的研究看得如此重要的原因。但是,在哲学的研究上升到一定高度后,语言的匮乏使其很难再进一步,这时随着神经科学、天文科学、生命科学、计算机科学的发展,哲学研究就由原来的思辨哲学开始向实验哲学过渡了。然而,对于思辨哲学是否已经不适应当今的时代这一问题,我们必须对照着实验哲学来找出思辨哲学的不足以及改进的方法。[3]

思辨哲学在进行理论建设时仅仅是考虑到进行意识形态上的辩论及逻辑思辨,而不考虑用实际问题来验证,因为用实际问题验证结果一直是科学研究的方法论,这种方法论一直得不到哲学研究的重视,实验哲学就是在哲学研究方法论中对传统思辨哲学的方法论提出挑战,打破其对直觉经验的依赖以及语言逻辑辩论的局限性和客观性,这也就是为什么科学有着准确的结果而哲学却在许多问题上存在争议的原因。

随着17世纪工业革命的开始,人类的科学技术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直到20世纪,科学用自己的成果向人们展示了其自身的优越性,征服了越来越多的人。Stotz指出,现在越来越多的哲学家已经认识到了科学的优越性,试图将科学和哲学结合起来,也就形成了今天的实验哲学。比如,我们可以通过科学实验中普遍的变量试验来思考一些哲学问题,在《汤姆逊的小提琴手》《色彩颠倒》及心灵哲学,宗教哲学等方面,采用计算机模型作为哲学实验的工具,通过逻辑悖论、思维逻辑推导出博弈计算模型,来推导宗教、信仰、生物、心灵等问题的演变,这样的研究方式比起传统的思辨哲学,调理更加清晰,结果也更加明了。

随着科技水平的进步,人类在生物学、天文学、神学、神经学上有了很大的进展,这些研究结果使许多哲学家发现了科学成果对哲学问题的影响,甚至很多哲学问题可以直接使用科学方法来解答。美国神经学家利贝尔特对神经开展了一系列的实验,由于科技发展到一定程度就会遇到瓶颈,人类的科技在经过漫长的发展后终究会停止,这时大部分研究科学的人员就会转而投向人类本身的研究上去,只留下一小部分人研究未发现的新鲜事物。[4]因此实验哲学无疑是哲学研究上的一场巨大的变革。

近期,哲学家Shieber对思辨哲学的直觉经验又有了新的辩解,即人们在传统哲学中使用思辨模式来进行思考有其自身的局限性,实验哲学也的确在方法论中有所建树,但这并不能作为反驳思辨哲学的依据,思辨哲学已然应该当做研究哲学的主要方法。然而这种辩护也仅仅能证明传统的思辨哲学已然有存在的必要性而无法否定实验哲学的优越性,当然,思辨哲学与实验哲学并不是对立的,而是在意识形态上有所不同,在方法论上互补。哲学实验对哲学带来的不仅仅是方法论的革新,更是研究哲学的原动力,是对哲学研究者的挑战,应当引起重视。[5]

二、实验哲学对当代哲学研究的作用与意义

随着科学的发展与人类思想的进步,哲学研究的对象在越来越接近科学研究的同时也出现了各种各样的问题。传统的思辨哲学已经很难适应这种研究,而实验哲学却能很好地解决这一问题,由于哲学本身存在的发散性,哲学问题在意识形态上的研究一旦有了结果势必能对社会中的方方面面产生巨大的影响。哲学主要研究对象是本我与自我的关系,是意识与物质的关系,是自我与本我何为本源的问题,是唯心论与唯物论的问题,是有关意识的本性问题。“科学最难攻克的不是宇宙,而是人类自身”。要解决自我与本我的问题,无论是唯心论还是唯物论,关键是对意识形态上层建筑的研究。[6]

唯物论者认为,意识形态虽然是客观存在的,但是对于物质世界而言是独立的,是互不干扰的,在研究科学问题时不需要考虑意识形态,而机械唯物论者甚至直接否定意识形态的客观存在,认为根本没有意识存在,一切事物的存在都是客观物理原理的结果。更多的哲学研究者则认为,意识的确存在,而且也是逻辑研究的一种。同时一些哲学研究者认为意识只需要通过传统的物理概念和过程就能改变,是某些神经元产生的物理学过程。[7]人类复杂的思维意识都是神经元及神经细胞的物理过程,在多层次的分化后从基因、突触、细胞、组织等多层次多角度分析后就能将思维问题转化为物理问题。

然而依靠这样的科学分析,真的就能分析人类的逻辑思维吗?用科学方式来研究意识,第一要排除主观能动性的干扰和有自我意识的感知,第二是采用第三人称的客观思维,为了了解复杂的思维逻辑,要对思维的整个过程进行剖析,意识与反意识的动态过程,自己意识的主观性。所以说,意识研究目前存在几个问题,即意识的种类,意识的概念,意识的表现,意识的存在。但是在传统的思辨哲学中对此一直没有定论,只能希望哲学实验可以得出答案。意识的问题有的可以直接接受科学研究,有些则需要思辨哲学来研究,这些都直接根据神经的工作机制加以解释。

然而意识形态的准确答案能否用科学解释呢?笛卡尔用自己的哲学研究给出了答案。笛卡尔哲学思想的中心论点就是围绕“我思故我在”进行的,其根本意义在于将“自我”这一概念归结为一个可以独立思考的客观存在的个体,但是对于“自我”的独立思考能力并没有深入探究,下一步的研究就可以从这一方面出发,在确立了“我思故我在”这一命题的基础上深入研究其他知识,我们必须明确的就是自我思考演绎出的本我存在这一客观真理并不仅存在于思辨范围里。还适用在思辨范围外。思辨与实质是两种本质不同的研究对象,如果想将二者结合就需用到笛卡尔的“普遍数学”中的“度”。因为“普遍数学”中的“度”作为一个客观标准在对比中才能体现其公正性。

笛卡尔在自己的研究体系中认为,“自我”这一概念由于其存在的客观性本身就可以作为衡量研究对象的“度”,也就是说,“自我”本身就具备数学中“度”的客观真理性。这也就证明了“只要是我们能深刻认识到的正确的观点都是客观存在的具有一定的真理性”这一观点,而这一观点的提出使笛卡尔在哲学上的研究由分析过渡到综合,以“自我”作为“度”来衡量一切研究目标。按照这种观念可以将以往很多混淆不清的观念重新梳理,如数学中诸如1+1=2之类的问题由于其浅显明了不足以为真而缺乏依据,通过这种“度”就可以将这种简单不足以为真的数学观念定义为真实的。笛卡尔将哲学研究对象按观念不同分为三类,即天赋,外来和虚构,虚构观念就是由“本我”这一具备独立思考能力的个体根据其主观能动性思考出的观念,虽然“本我”是真实的,但“本我”思考的问题却是不真实的,而天赋观念和外来观念却是由外界事物产生的,一部分是真实的。这些研究无疑是哲学研究中的瑰宝,实验哲学不同于思辨哲学的地方就在于可以摆脱哲学原本的不定项性,用科学的“度”来赋予哲学新的标准。

三、哲学实验的有效性分析

在科学的实验方法的指引下,新兴的哲学实验方法得以产生,可是由于研究目标的不同,对于其有效性的影响以及使用范围不同。我们将通过认知心理学的三个典型的实验来印证哲学实验的有效性。并且在哲学试验中归结出实验哲学的优劣,最终明确哲学实验的意义、作用等。

首先我们借助悖论刻画的计算模拟实验,在传统的逻辑学中,悖论刻画的计算模拟实验常常局限于逻辑思辨的方法,而无法显现它的优势。然而这样的规避依旧难以掩盖悖论真正的丰富的逻辑内涵。这样尴尬的局面一直到哲学实验方法的出现,特别是计算模拟方法的使用才有所改观。在混沌动力学方程的数值计算模拟方法帮助下,来探析不同于传统形式的悖论,从另一个角度更好地认识悖论的本质特征,我们会发现,一直以来,蕴藏着人类逻辑思维秘密的悖论,其反应的是事物本身的复杂性。这是认识悖论的历史上的新的里程碑。

实验哲学的模拟计算及展示不但可以将结果清晰明了滴展示出来,更可以将研究过程被一个悖论与误差展示出来,从而更加详细地展示逻辑思维的隐藏模式,显然,这种模拟计算的哲学研究方法打破了传统的思辨模式,不但使“计算”这一科学方法在哲学研究上的得以应用,还打破了传统悖论研究的局限,使计算实验的条理更加清晰普适,可以想到,在未来的哲学实验中,计算模拟实验将会越来越实用,但我们需要明确的是,运用计算模拟实验来进行科学研究,并不是说计算模拟实验就可以解决哲学研究的问题,而是计算模拟实验为哲学研究的方法论提供了一个新的平台和空间。在未来的哲学研究中,模拟计算实验也只是实验研究的一种,除了迷你计算实验,还有应用在生物学上的脑电波技术、脑成像技术等,我们可以通过经典的哲学问题将科学方法运用到其中,通过类似的神经试验解决传统的思辨哲学无法解决的问题。

参禅是禅宗用以向人求证真心实相的一种行门。参禅所参的是出生宇宙万法的实相――自性――即第八识――如来藏阿赖耶识,若得参透,便是明心。然此参禅又外延至见性和过牢关。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人们将参禅当做一种高深莫测的修行法门,非大智慧大功德之人无缘窥其法门,然而参禅真的如此神秘吗?我们就可以将这一哲学问题用科学的方式剖析解决。

上世纪60年代,有人利用脑电波对参禅者进行分析,结果显示,参禅者的脑电波大体分为三类:“聚焦”“正念”“逐我”。“聚焦”就是参禅者静心凝神,此时其下丘脑伽马脑电波增强,在30-100HZ,当我们注意力集中时就会产生这样的脑电波,也就是说,参禅会使大脑产生伽马辐射进而达到对身体有用的境界。“正念”就是参禅者“无住生心”,此时心里活动会产生大量的tetanus脑电波,tetanus脑电波的频率大概在3-7HZ,是较慢的电波,在心灵放松期出现,这种脑电波对于放松心情增强洞察大大有利。“逐我”也称“坐忘”即参禅者任运自在,其心理活动会产生大量的阿尔法脑电波,频率在8-12HZ。

由此看来,通过科学研究,以往讳莫如深的问题便可以迎刃而解,更是消除了人们对于宗教的偏见与迷信,同时从科学的角度证明了参禅对人体的益处并不在于宗教而是在于自身。试验方法运用到哲学问题时便构成了一种新的方法论,如果复杂的难题都可以迎刃而解,那么就证明是实用的。当然实验也并非完全可靠的,实验哲学不但有着种种优越性更是存在局限性,任何研究方法都是优越性与局限性并存的,实验哲学无疑将成为引领新世纪哲学研究的一个新动力。

参考文献:

[1]周昌乐.哲学实验一种影响当代哲学走向的新方法[J].中国社会科学,2012(10):30-46+205.

[2]王汝发.哲学实验与实验哲学[J].北京化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03):1-5.

[3]郭龋盛晓明.新工具与实验哲学的未来[J].自然辩证法研究,2014(07):9-14.

[4]魏欣.实验哲学崛起与理论心理学的科学创新[D].陕西师范大学,2014:11-41.

[5]郦全民.实验哲学的兴起和走向[J].哲学分析,2011(01):175-180.

人生的哲学思考篇9

关键词:教育哲学大纲;范寿康;教育哲学思想;意义

中图分类号:G40—0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7661(2012)19—0197—01

范寿康先生深受德国哲学和教育思想的影响,尤其吸收了康德(i.Kant)的批判哲学和纳托普(p.natorp)的教育哲学,并试图进一步完善纳托普的教育哲学。受纳托普教育哲学的影响,范先生也主张教育是“将一个现实的人提高到理想的人的活动”,“教育的全目的实在于将一个人从‘是’的地位提高到‘应该是’的地位。”《教育哲学大纲》虽然深受康德、纳托普等人的西方教育哲学思想,但范寿康先生对两位哲人的观点进行了批判性的思考而非全然照搬。

一、对中国教育哲学学科形成的意义

教育哲学作为一门学科的形成,是与19世纪自然科学方法应用于教育研究、形成了“教育科学”密切相关的,也可以说是在与“教育科学”的纷争中产生和形成的。20世纪初的“教育科学”尚不完全具有我们今天所使用的意义——诸多教育学学科群、教育的知识体系的总称。与此同时也使一些学者形成了在思考“教育科学”时的有限性。

对教育哲学存在根据的思考,是源于对哲学和教育学性质的理解。范寿康先生基于对康德哲学的认识和理解,把哲学理解为批评的哲学,而教育学是一门独立的科学。笔者在前文所提到的先生关于教育哲学性质一系列的描述,都足见先生对这门学科的深刻认识。也就是说“科学给我们以事实,事实本身是很重要的;可是科学不能给我们以理想,亦不能教我们如何选择理想。理想的选择不是科学家的事,而是哲学家的事,所以,除教育科学外,应有教育哲学和它并行。”正是意识到了教育哲学具有“教育科学”所不可替代的价值,吸引着我国一批批学者思考和研究教育哲学的问题,至此,中国的教育哲学作为一门学科便逐渐地形成了。

二、对中国教育哲学体系建设的意义

范寿康先生选择纳托普教育哲学体系的原因是基于他对西方哲学透彻的理解,关键就是在于该体系是以康德哲学为根基的。范先生认为“康德之于哲学实于哥白尼之于天文学一样,特别是其‘三大批判’实为不朽的著作”。也正是根据他所理解的康德学说,把哲学分为论理学、伦理学和美学这三大价值学科。故而应用到教育哲学中,就是教育论理学、教育伦理学和教育美学。这种构思方法和内容对后世影响是颇大的。

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作者选择这种教育哲学体系的更深层意义在于:第一,康德是德国古典哲学第一名杰出代表。康德批判地继承了以牛顿为代表的自然科学进步思潮和以卢梭为代表的启蒙运动哲学思潮,“三大批判”集中体现了欧洲近代科学与民主精神。这与范先生想把科学与民主的精神作为构建教育哲学理论体系内核的思想不谋而合!第二,康德哲学史沟通中西哲学的桥梁。根据一些现代哲学家的研究,康德哲学根本精神与中国哲学,尤其是宋明道学息息相通,各自代表了东西方哲人的慧解。足见范寿康先生把握住了中西教育哲学思想沟通的关键人物与思想桥梁。这两点都可以说明范寿康先生选择纳托普教育哲学体系的现实和长远意义。

20世纪30年代以后,我国学者独自撰写的教育哲学著作逐渐增多,但却不外乎四种研究体系:一是认为教育哲学是以哲学的理论和体例研究教育的;二是研究与教育有关的哲学问题,并对哲学流派予以评述;三是公教教育哲学,带有很强的宗教色彩;四是以马克思主义的观点和方法研究教育哲学的。这四种研究体例都可以说是范先生两大教育哲学研究范式的范畴之内的。这些足见其思想的先进性了。

三、对于确立中国教育哲学的研究对象的意义

在范寿康先生的《教育哲学大纲》中,我们可以知道范先生所提及的教育哲学实质就是批评的哲学、假定的哲学、应用的哲学。教育哲学研究的就是教育学的假设和教育学活动的假设,这里的教育学假设就是教育学本身的假设,而教育学活动的假设则是关于人性的假设。教育哲学的研究室提出假设,然后论证假设本身,注重回答的是“为什么”的问题。与教育学最大的区别则是在于教育哲学是研究教育目的背后的理论基础的。

我们知道在谈及一门学科的形成时,有三个标志:独特的研究对象、独特的研究方法和学科体系,其中研究对象又决定着研究方法和学科体系。因此,学科的研究对象是该学科得以存在的首要条件。从范先生引进西方的教育哲学学科开始,就慢慢地让人们了解教育哲学的研究对象是区别教育学与教育哲学的关键要素。尽管在之后的发展当中,教育哲学的研究对象分为了五大类:一是认为教育哲学是研究教育中的根本问题、总括性问题,研究教育的普遍规律及其一般应用;二是教育哲学是哲学在教育中的应用;三是教育哲学是研究价值问题;四是教育哲学是研究教育领域中思维与存在的关系;五是教育哲学的研究对象是教育观。此处的教育观是在一定的哲学的指导下,以教育规律为依据,结合时代精神以及教育有关的其他科学的研究成果,对该时代教育提出的理论化、系统化的看法。教育哲学的对象都不出于这五类。但是我们在考察其本源时,是可以发现这些分类带有范寿康先生思想的痕迹!

尽管范老的《教育哲学大纲》并非尽善尽美的,但是先生的在书中却给我们展示了很多的资料和内容。而且在此书编排和逻辑框架里,我们也可以看到文章逻辑性非常严谨。他对哲学与教育的具体的关系的认识也是全面而深刻的,在论及教育的功能、研究方式和基本问题都是很有价值的。他充分肯定了教育哲学的存在价值与特殊功能,强调教育哲学对其他教育学科、教育实践以至教育变革运动方法论上的价值与理论指导作用。《教育哲学大纲》作为中国教育哲学的发韧之作,它在中国教育科学发展史上具有开创性的意义。范先生的思想是不管是在过去、现在还是将来,它仍然对我们的教育哲学的发展和建设都会有着一定的参考价值的!

参考文献:

[1]范寿康.教育哲学大纲[m].福建:福建教育出版社,2006年8月.

人生的哲学思考篇10

 

一、改变哲学教育观念 

 

长期以来,我们过分强调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意识形态功能,把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课当作政治课或者说官方哲学来讲授。然而过犹不及,过分强调意识形态,反而使人感到压抑,甚至引起人的反感。须知:马克思主义哲学首先是哲学,是“爱智之学”、“智慧之学”,其次才是我们的意识形态。马克思主义哲学作为“智慧之学”,理所当然应当给大学生以智慧。马克思主义哲学不仅是使人聪明的学问,更是注重实践生成和与时俱进的哲学,在其体系的深层,涌动着时代、现实和历史的运动过程,在塑造民族精神方面具有重要作用。通过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学习,人们不仅可以获得智慧,掌握思想批判的能力,而且还能与时俱进地重塑我们民族的灵魂,激发我们民族的精神和创造力,使我们民族在全球化的时代里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因此,哲学教育不是技术教育,也不是知识教育,更不是简单的政治教育,作为世界观和方法论,哲学教育是素质教育和人性教育。 

在这样的理念指导下,我们在哲学教学中努力树立和突出了以下意识: 

1、学生主体意识。在哲学教学中,教师和学生是平等的,教师尊重学生的想法,重视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互相讨论,使教师和学生相互激发出创造力,并形成良性循环。 

2、问题意识。鼓励和引导学生积极思维,提出疑问,寻求答案,从而有效地提高了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和创新思维能力。 

3、拓展延伸意识。尤其在课堂教学中运用好“布白”艺术,创造知识上、心理上、板书上的暂时性“空白”,留给学生充分思考的时间和空间,推动学生积极思维。 

4、研究意识。注重收集、研究理论和现实中的热点、难点,形成课上课下良性互动,着力培养学生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认识新形势、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的科学态度和创造精神。 

 

二、充实和更新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课教学内容 

 

邓小平同志指出:“学马列要精,要管用的。”传统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教学,重理论轻实用性,重系统灌输知识少思维与心灵的启迪。须知:大学生是具有思想的群体,他们是带着对人生的探索、对真理的追求、对社会认识的渴求踏进大学之门的,他们非常渴望获得人类文明的精华,也渴望求解人生的意义与价值。哲学作为一门为人寻找“安身立命”之本的智慧之学,理应有助于大学生对其思想上和现实中遇到的难题解疑释惑。鉴于此,我们在教学实践中从以下方面对教学内容作了充实和更新: 

1、坚持了辩证唯物主义的世界观,突出了唯物辩证的方法论的教学。教学实践告诉我们,只注重对学生灌输观点,不注重对学生进行方法的培养,学生是不能真正掌握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的,至多成为一个“理论满口,标签满手”的教条主义者,甚至可能由方法的错误走向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否定。事实上,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以往哲学的本质区别,就在于它坚持了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从根本上来说,就是要树立科学的世界观,掌握科学的方法论,以更好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完成时代赋予我们的任务。为此,我们在教学活动中着力突出了引导和帮助学生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对当代世界的重大实际问题和改革开放中出现的新现象、新问题进行认识,诸如怎样认识社会主义出现的挫折和失误,怎样看待社会主义制度下的腐败问题、人权问题、工人失业问题、社会分配不公、贫富悬殊、两极分化的问题,怎样正确认识和理解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和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的历史必然性,怎样认识社会主义制度和资本主义制度的本质区别等,学生通过对这些最感兴趣,也最感困惑的问题的哲学思考,既提高了认识,也充分发挥了马克思主义哲学作为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内在价值。 

2、丰富了反映时代精神的内容。马克思主义哲学是时代精神的精华,哲学教学中应该富有时代感。为此,我们要及时将充分体现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最新成果,中国发展的重大问题和当今世界的重大问题充实到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课的教学中来,使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洋溢着浓厚的时代气息。 

3、正确处理了“精”与“用”的关系。从根本上说,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精通与应用是联为一体的,只有精通了马克思主义哲学中丰富而深刻的理论内涵和应用的方法,才能勤于应用,善于应用。诚如李瑞环同志在其《学哲学用哲学》一书中所说:“我这一生最感兴趣的一门学问是哲学,下工夫最多的是哲学,对我帮助最大的也是哲学。我学哲学,主要是在实践中学,在使用中学,最基本的是哲学原理主导着我的思维。”因此,我们在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课教学中坚持了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尽力克服了理论和运用“两张皮”的现象。 

 

三、充分展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论魅力 

 

哲学的力量是一种理论的逻辑力量,一种理论的说服力量,一种撞击人的理论思维的力量,一种启迪心灵的力量,这些力量的运用就是智慧,运用到人生实践就是人生智慧。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深深地植根于对人类历史的深刻理解、对时代内涵的深刻把握和对人的全面发展的理想追求中,其所具有的深厚历史感和强烈现实感,体现在其逻辑化的概念展开过程之中。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论魅力,直接地表现为一种理论的逻辑力量。这就使得马克思主义哲学成为了一门最具理论魅力的学科,它应当是最受学生欢迎的课程之一。为了展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论魅力,我们着重从培养学生的哲学兴趣,拓展学生的理论视野,引发学生的理论思维,来提升学生哲学理论境界。 

1、培养学生的哲学兴趣,是搞好哲学教学的基本前提。这要求哲学教师的讲授必须是高起点、高层次、高水平的,这样才能真正吸引学生。为此,我们哲学教师必须苦练“内功”,具备坚实的理论功底和灵活的教学艺术,力求把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讲活、讲深、讲透,将其内在的丰富性、生动性、深刻性及逻辑力量充分展示出来,从而使学生在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过程时,通过感悟其强烈的历史感、现实感和逻辑感,激发学习哲学的兴趣。 

2、拓展学生的理论视野。在哲学教学中,我们通过马克思主义哲学与历史及现实全方位的对话拓展学生的视野。如:与人类哲学发展史对话;与发展着的现代哲学对话;与自然科学、人文社会科学和思维科学对话;与当代中国和当代世界对话,以哲学的方式去反思当今的时代精神;与当代哲学界讨论的热点问题对话等。这样不仅可以使学生缩短与理论的距离,对理论产生亲切感,而且可以使学生在拓展理论视野的同时,引发深层次的理论思维。 

3、激发学生的理论思维,是哲学教学改革的核心环节。哲学是一种反思的智慧、批判的智慧、创新的智慧。学习哲学就是学习思考,它通过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和批判力,冲击人类思维中的惰性、保守性和凝固性,推进学生的主体意识、科学态度和创新精神,锻炼和提高学生的理论思维能力,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为此,我们在哲学教学中,努力引导学生寻找理论资源,发现理论问题,引发理论思维,创新理论思路。 

四、创新哲学教学方法 

 

哲学是智慧,不是灌输书本知识,哲学教学必须注重历史与逻辑。哲学教学应该启发学生的心智,提高学生的思辩能力,不能按照教知识的方式去教哲学,而应该紧扣哲学本身的特点去教哲学,努力创新教学方法,把学生分析能力的培养、追问和反思放在首位。 

1、积极探索哲学教学方法。我们坚决摒弃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教学“以课堂为中心,以教材为中心,以教师为中心,以黑板为中心”这种满堂灌、填鸭式的纯理论说教的教学模式。按照将师生主体“易位”,彰显学生的主动性,激发其学习热情,体现启发式教学精神的原则,结合学生实际,采用了多种教学方法。例如:设置互动课堂,激发学生的思辨热情。有目的、有步骤地引导学生对其所需掌握的理论和所关注的话题进行讨论。通过讨论集思广益,促进师生思想的交流和互动,活跃课堂气氛,加深师生感情;训练了学生的辩证分析能力、语言表达能力;了解了学生的思想动态;而学生活跃的思维又获得了展现的空间,从而激发他们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此外,在教师的精心设计和指导下,组织学生通过演讲、辩论,通过质疑问难等形式集中解决疑难问题;指导学生有目的地读书,写小论文;请校内外专家学者作专题报告等。灵活多样的教学,既体现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又充分地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由过去的被动接受转变为主动思考。 

2、在教学态度上打破了冷漠的权威式教学传统,进行民主的言传身教式的教学。在教学中,既不板起面孔教训人,令人望而生畏或生厌,也不为迎合少数学生的世俗价值观而降低思想性、理论性、科学性要求。 

3、充分利用了现代化教学手段。多媒体技术形象、生动,直观性强,能够将抽象的概念、复杂的变化过程、形态各异的运动直接展示在学生面前,丰富学生对哲学知识的感性认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充分发挥教师的教育引导作用,创造一个可以使学生积极参与的场景,使学生在轻松、和谐的氛围中,真正领悟了哲学理论的内涵。利用网络技术,如网上辅导答疑系统、电子邮件(e-mai)、电子公告板(BBS)和聊天室等进行网上交流、网上答疑等,既随时解答了学生在学习中遇到的各种难题,及时了解和掌握学生的学习动态,又拉近了师生距离,增强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的说服力和吸引力。 

4、注重了社会实践环节。理论联系实际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一个基本原则。哲学理论来源于实践,指导实践,通过实践检验并随着实践的发展而发展。在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课教学中,我们积极组织学生参加各种社会实践活动,亲身体验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让学生了解社会现实,用所学的哲学理论解决现实问题,既加深了对课堂教学理论的认识,增强了课程的说服力和有效性,使课堂教学做到“精”而“管用”,又提高了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更深刻更直接地认识到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对实践的指导作用,进而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的现实意义有一个全新的总体认识。 

 

五、改革考试方式